好读书不求甚解十篇

时间:2023-03-31 12:55:32

好读书不求甚解

好读书不求甚解篇1

但许多人对这句话中的“不求甚解”的理解分歧很大。持肯定态度的人认为书籍浩如烟海,读书必须“不求甚解”;持否定态度的人认为“不求甚解”地读完一百本书,不如“细嚼慢咽”地精读一本书。双方各持己见,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殊不知,双方的“断章取义”必然会带来理解上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觉得必须把“不求甚解”这四个字放在“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一个意境相对独立的完整的句子里来解读,才能够真正把握“不求甚解”的意义和价值!

一、从阅读兴趣上来讲,阅读追求的是“我要读书”,不求的是“要我读书”

陶渊明先生所说的“不求甚解”其实是有前缀的,那就是“好读书”。这句话的意义就在于:有没有“浓厚的阅读兴趣”,是“我要读书”还是“要我读书”。“我要读书”和“要我读书”虽仅仅是词序的稍微变化,却带来了阅读的两重天。不管是古时的陶渊明还是今天的我们,对于读书,求的是“我要读书”,不求的是“要我读书”。我们与其提倡“不求甚解”,不如提倡“好读书”。“只要愿意读,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一个“好读书”的人,他会为淘到一本绝版的好书而欣喜若狂;他会因为书中一个情节而如醉如痴;一个“好读书”的人,他虽不死抠字眼,但每每还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以致于把自己读到书中去了,把七情六欲读出来了。不管是那些读得“凄凄惨惨、哭哭啼啼”的,还是读得“义愤填膺、拍案而起”的,抑或是读得“眉开眼笑、嗤嗤而笑”的,总是读得心领神会,欣然“废寝忘食”。对于这样的嗜书如命的读者,如痴如醉的读者,欣喜若狂的读者,读书“求不求甚解”,对于他已毫无意义。对于“不好读书”的人,既然不读书,就根本谈不上“求不求甚解”了,也就无所谓有没有意义了。

一个爱读书的人,一个愿读书的人,一个视读书为必需、宁可不吃饭也要读书的人,是幸运的。因为,书伴随他的日子里,同时伴随着的是收获、是快乐、是成熟,而这个收获、快乐、成熟的漫长过程中,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的寂寞时光换成了巨大的享受时刻。

二、从阅读过程上来讲,阅读追求的是“无数次的感悟积累”,不求的是“一口吃个胖子”

陶渊明所说的“不求甚解”,除了有一个“好读书”的前缀外,还有一个后缀,那就是“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脱离了“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去谈“不求甚解”的做法是不可理喻的。对“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们往往关注的是“会意”、“欣然忘食”等字眼,却忽视了“每……便……”这一个关联词,尤其忽视了“每”字。“每”字之义可解为“每次,每逢”(古汉语常用字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既然“每”字有“每次,每逢”之意,也就是说,陶渊明读书“欣然忘食”的次数不是一次两次,而是无数次。 转贴于

陶渊明不慌不忙地读着,兴味深长地涵泳着,不急不躁地思量着,未晓之处泰然地放过。因为他知道阅读是不能也不会“一口吃个胖子”的,书山之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学海之舟要一篙一篙地划,慢慢地走,愉悦地欣赏,沟沟坎坎绕过去,一次阅读一次会意,次次阅读次次会意,“此次会意”精妙于“彼次会意”,“无数次的感悟式积累”,不是“甚解”胜过“甚解”。

三、从阅读目标上来讲,阅读追求的是“己甚解”,不求的是“他甚解”

陶渊明所说的“不求甚解”并非真的不要求把书读懂,而是说对于那些暂时读不懂的地方不要“死抠住不放”,可以先放一放。只要“好读书”,随着岁月的流逝,切身体验的积淀,“无数次的感悟式的积累”,在“从头读过”的时候,一切都会“会意”的。

人读书,总是有目的的。消遣也罢,应试也罢,做学问也罢,求官也罢……没有一个读书是为了求糊涂的,都想读个明白、求个“甚解”、图个心里亮堂!

陶渊明读书,“自娱”也罢,“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也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罢……他读书也绝不是图个“难得糊涂”,他的阅读目标仍然是“甚解”,只不过他追求的是“己甚解”,而非“他甚解”,也就是说通过自己一次次的阅读、一次次的感悟、一次次的积累,最后达到阅读的“共鸣”。

好读书不求甚解篇2

1、不求甚解是好的,同样,技艺也是层出不穷的,但这结果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了。

2、读书最忌讳不求甚解。

3、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求甚解并不是好的学习态度。

4、暑假过后,顶着风吹日晒,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学校,这里的气候干燥如故,一阵风吹来,疲惫消失的无影无踪,路过校门口的时候发现墙上张贴了新的公告,粗枝大叶的我一目十行,不求甚解,直奔宿舍而去。

5、为了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老师不求甚解,聚精会神的研究一遍又一遍。

6、在学习上,我们要理解透彻,不能不求甚解。

7、他这个人喜欢吹毛求疵、咬文嚼字,虽然他相信开卷有益,但读起书来却只会寻章摘句,从不求甚解。

8、陶渊明读书不死记硬背,是不求甚解,他只要知道文章大概意思就认为读完了。

9、以前我读文章不求甚解,经常看上一遍两遍还是对里边的人物关系、中心思想迷惑不解,后来我学会了用心去读,精读细读,带着问题读,终于可以在看一遍后就恍然大悟了。

10、图书馆里有很多读书不求甚解者。

11、这是需要精读的文章,怎可不求甚解,随意浏览?

12、他老是对公事不求甚解,处理起来快是快,但总是出差错。

13、你有问题就要问清楚,别老是不求甚解地打马虎眼!

14、老师告诉我们,如果基础部分不求甚解,日后会很麻烦。

15、你这样不求甚解的学习方法,是学不到什么的。

16、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刻苦钻研,深入领会,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17、在学习上,我们要理解透彻,不能不求甚解。

18、很多同学,在学习上总是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往往能熟练的背下来,可无法熟练的运用。()小明看书总是不求甚解,走马观花,好像看完就没事了一样。

19、若读书纯粹为应付考试而不求甚解,将来是不会有成就的。

20、这种做事不求甚解的作风,正是阻碍工业技术升级的主因。

21、这种精密技术工业,怎能容许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做事态度?

22、在过去一週内,我不求甚解地听了一些课,也收集了一些资料。

23、看来经理对这问题不求甚解,所以他的分析似是而非,未能切中要点。

24、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求甚解的完成了,完成之后没有多少收获。

25、你学数学都不求甚解,难怪同一类型的题目老是算错。

26、爸爸说我虽然天天看书,但从不做笔记,这种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是不可取的。

27、对待英语课,他总是厌烦至极,每次作业总是不求甚解的去完成。

28、我只有三天时间能在图书馆,为了多看一些,每本书都只能翻翻,真是不求甚解。

好读书不求甚解篇3

面对浩瀚的书籍,要取得较好的读书效果,我们采取了一些做法。

一、讲究策略,提高效率

首先要形成读书活动的机制。中共龙岩市教育工委、龙岩市教育局要求各校开展创建“红土书香”教育品牌活动,并分别给教师、中小学生推荐了古今中外的经典书目;同时进行“读书心得”评比活动,给获一、二等奖的教师和学生分别赠送教育理论书籍和文学名著。龙岩市教育局课题管理小组在2009年度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题评审会议上确立的市级重点课题33项中就有“书香校园”的课题2项,即龙岩一中的“构建书香校园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和龙岩市松涛小学的“构建书香工程,弘扬校园文化”课题。各校积极充实图书馆藏书,开放阅览室,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及评比活动,如“我与好书同行”,“家校联读”,读书心得交流会,演讲比赛,编抄报等,很好地推动了“书香校园”活动的开展。

其次要精选书目,可依据《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中推荐的课外名著阅读书目(很多地方已将部分名著内容列入高考、中考范围)并结合自己工作、生活的需要选择教育理论、教学实践、经典名著等。

再次要制定阅读计划,根据工作进程、休闲需要合理安排阅读内容、数量和阅读时间。

第四要讲究阅读方法,许多名人的读书方法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如教育家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的“独立思考法”(尽信书不如无书),理学家朱熹的“三到法”(心到、眼到、口到)等。对于书的内容还要根据需要进行精读或略读,阅读时要边读边思考,对书的作者、时代背景、内容、人物、事件及艺术手法等进行了解,同时还要做到手到,即对于重要内容、优美词句可做标记、眉批或摘录,阅读后最好能写些心得看法,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二、立足文本,全面把握

坡的《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正是由于每一个人的阅历、视角、目的的不同,而对文本的解读产生了不同的理解。正如鲁迅先生曾说的:读《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见解: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可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我们要求在阅读文本时,应当尊重原著,不可脱离文本。

叶圣陶先生在《阅读与写作》中曾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心情相契合。”因此,我们解读文本,就应该整体阅读,和“作者心情相契合”,和时代相契合,知人论世,不能脱离文本和时代背景,断章取义,甚至胡编乱造。如成语“不求甚解”出自晋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原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而一些人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对他的读书态度及对后人产生的“不良”影响很不满意。其实他说的前后两句话是紧密相连,相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明确。当代作家邓拓就说得非常清楚,“不求甚解”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当然,“不求甚解”现在多指读书只求懂得个大概,不必求深刻了解,但这还要根据具体读书目的和需求来加以灵活运用的。再如我们常引用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许多人将它理解为“几个人一起走,其中必然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勉励自己应虚心好学。如果我们将《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段话完整地理解为“几个人一起走,其中必然有我的老师(值得我借鉴的人和事);选择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可以对照着改进自己(引以为训)”,则对我们的学习更有指导意义。

三、个性阅读,富有创见

人们常说: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对西楚霸王项羽与刘邦争天下兵败后自刎乌江这一事件的不同评价较典型的就有杜牧的:“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的:“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杜牧认为“胜败”乃“兵家事”,项羽应“包羞忍耻”,到时“卷土重来”是有可能的;王安石则认为项羽是独断专行、民心尽失而“势难回”,“江东子弟”未必“肯与君王卷土来”;李清照则认为项羽虽败犹荣,称赞他为“人杰”、“鬼雄”,遗憾他因孤傲而“不肯过江东”去重整旗鼓,以期东山再起;则以革命家、军事家、哲学家的眼光从这一历史事件中总结出一条教训,就是不可沽名钓誉,而应乘胜追击,将革命进行到底。同一事件,不同的评价,但都遵从了项羽自刎的前因后果这个史实,再根据个人的理解生发出去进行阐释,言之成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我们提倡阅读时对文本的理解不能人云亦云,而要在尊重原著、尊重史实、不违背科学原理、行为准则和伦理道德的前提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四、厚积薄发,学以致用

学习和读书的目的最终在于运用。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段常被后人引用的著名论述:古之成大事、大学问者,必须经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是分别把宋朝著名词人晏殊的《蝶恋花》、柳永的《风栖梧》、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描写情人苦苦盼望、苦苦相思、苦苦寻求的感人形象的词句,富有创见地活用到人们对事业、对学问的执著追求及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苦尽甘来而实现自己的抱负上来。富有诗意,具体形象,充满情趣,被后人公认为创造性解读文本、活用文本的成功范例。王国维的治学方法是值得人们借鉴的。

中央电视台著名栏目“百家讲坛”会吸引人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那些主讲的专家学者在演讲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善于将自己平时积累的知识运用到演讲中去。因此,我们就更要注重将平时所积累的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结合相关内容进行联系引用。可使教学语言更加丰富多彩,课堂更加充满生气活力,更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知识的积累。

唐代诗圣杜甫的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很好地阐明了读书与写作的关系。教师在写作教学时,指导学生围绕题目调动平时阅读积累精选素材,借鉴一些作家的写作技巧,可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文章更有文采,可提高作文分数的档次。

好读书不求甚解篇4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了解更多有益的课外读物,并产生兴趣,他们才会产生阅读的渴望。然而,由于时代的隔阂,学生普遍对名著缺乏了解,缺乏亲近感。面对大部头作品,他们往往产生畏惧心理,难以长期坚持下去,而当今文化信息来源渠道多且快捷,多数学生沉迷于网络、电视,倾向于文化快餐,即便为了考试,他们也乐于接受各类“名著速读本”,对原著没胃口,因而我们的阅读目标也往往难以实现。怎么办呢?为把学生引进文学名著的殿堂,我尝试了三种做法。第一,营造氛围。每堂课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走进名著”,形式多样,进行个性化创作,学生或朗诵、或表演、或讲故事……但内容必须是名著。第二,吊吊胃口。中学生正处在求知欲很强的年龄段,利用其喜欢探究问题的特点,在介绍课外书籍的时候可以故意不把精彩的内容讲透,留一些悬念让学生课下解决。在讲读《范进中举》一文时,我故作神秘地告诉学生:“范进中举以后还发生了一件好笑的事,你们可以到《儒林外史》这本书中找来读读……”结果很多学生不但很快找到了“范进不顾母丧去打秋风”的闹剧,还有兴趣地读起了全书。又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发现学生对生机盎然的百草园充满向往之情,对能讲美女蛇故事的阿长产生极大的好奇,我顺势对学生说“这篇课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要想知道鲁迅更多的童年趣事,要想了解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大家阅读原著。”这样就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到名著面前,使他们对作品有一种向往和期待,读起来自然就有亲近感。反之,强行摊派阅读任务,常会令学生感到沉重的负担,从而对名著敬而远之。第三,划小组。有些名著比较短,学生可以挤时间细致地读完,而对于长篇名著,学生想细细品读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这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分段承包,共同完成阅读名著。

二、传授方法

文学名著,是经过读者反复筛选,经严格检验的艺海明珠。读名著不同于浏览浅显易懂的通俗读物,要读出成效来,就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一,教会学生静下心来,探求作品的内涵,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读名著就是在发现,所以我们要求学生阅读时心态要平和。现在有很多学生仅仅为了考试而阅读作品,阅读时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心里想着了解大概内容即可,头脑中猜测着会考什么样的题目。这样带着杂念,是读不出原著的味道的。我们要求学生阅读时集中精力,就像听柔美悠扬的古典音乐一样,让自己的心灵沉浸在宁静和谐的状态之中,去联想,去想像,去感受,去体验,只有这样,才能领悟作品的内涵,才能陶冶情操,增进智慧,提高语言感受能力,达到阅读作品的真正目的。第二,教会学生不求甚解。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提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意思是不必拘泥于咬文嚼字而重在领会要旨,求其真谛。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对名著中某些内容,学生无法做到求甚解。因此,读任何一部作品,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哪些内容浏览,哪些内容精读。第三,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如默读、朗读、浏览、赏析、圈点、批注,等等。我在上名著导读课时,常常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读、写、抄、评,让学生逐渐掌握阅读名著的门道。“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法,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当学生习惯用某种正确的方法解读文本时,学生就拥有一把打开名著大门的钥匙,能够自由地进进出出,将里面的风景看个究竟。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仅为阅读而阅读并不是好的读书习惯,因此,我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尽可能做到“读书有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通过良好习惯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质量可以得到提高。还要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学习在于积累,写作更离不开素材的收集,因此读书要做笔记,否则收效甚微。写读书笔记,内容多样,摘抄名句名段名篇、写读后感,等等。这样,日积月累,写作水平自然会提高。

好读书不求甚解篇5

一、提问引导

提问是教育教学中常用的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但是如何才能有效提问,既要让学生明确提问的内容,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这是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的问题。例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赵州桥是单拱石桥,卢沟桥是联拱石桥”这个知识点,有的教师这样提问:“作者在写赵州桥和卢沟桥时,侧重点不同,请你找出它们各自的侧重点”。这样的提问不但语言不够简洁,引导也不到位。提问的目的当然达不到,教师又必须进行二次引导,实在是费时费力。而有的教师就很注意提问引导艺术,他这样设置问题:请比较赵州桥和卢沟桥结构的不同。问题简洁明了,学生回答问题也省时省力。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多钻研提问引导的方式,力求做到提问语言简洁,提问目的明确,让语文课堂更有实效。

二、评价引导

让学生学会评价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要想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就必须让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看法,教师若再及时就他的理解做出客观评价,就会促使他们产生自主学习的动机,积极地参加课堂交流与互动。在《五柳先生传》一课中,有位学生这样评价五柳先生:“我认为‘好读书,不求甚解’这一句体现出了五柳先生的消极遁世思想,因为他对社会现状失望,却又无法改变现实,只能通过他最喜欢的读书来排遣时间,所以读书才不求甚解。”很明显,这位学生了解陶渊明的时代背景,却对陶渊明的性格特点了解不足,对文章的内容了解的也不够深刻。因此,我这样引导学生:“你能知道陶渊明因为不想与当时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才甘愿归隐田园,这点很好,那么,请你读‘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一句,去探求一下陶渊明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这位学生读书后马上回答:陶渊明读书的目的是出于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所以才会“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继续引导:“那么,既然如此,陶渊明需要在读书时,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工夫吗?不求甚解是他读书不认真的表现吗?”这样学生很容易的领悟到陶渊明读书不需要对文章有深刻的把握,因为他读书只是想从书中找到思想上的共鸣和感情上的寄托而已,不求甚解反而表现出他性格中率真自然的一面。

其实,评价引导不但可以让学生学会去深刻的挖掘教材,增强学生评价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欣赏别人的成果,并且以此来督促自己。只是,这同样需要教师的引导艺术。

三、朗读引导

朗读,是语文教育教学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阅读教学最重要最常用的训练方法之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重视朗读。但是,学生的朗读能力毕竟有限,这就需要教师适时的朗读引导。

(一)暗示引导

在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个生活场景与学生生活距离比较远,学生会出现无法理解的情景。这时有位教师在点评学生朗读时就这样进行引导:“你在读文章中表现环境描写的语句时语调很平静,读文章中描写闰土刺猹的场景时又读出了紧张感。”然后又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现“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碧绿的瓜地”这一场景,演示“闰土刺猹、猹反从他胯下逃走”的画面,最后再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学生最后还果真读出了“宁静”和“紧张”,教师还引导了学生对文中“宁静、紧张”的意境的感悟。

(二)读法引导

朗读是语文课堂上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语文课堂的兴奋剂。但学生不是天生的朗读者,在朗读的过程中会出现语调不对,感情不充分或太充分等等的问题,这时教师一定要在读法上进行引导,可以用“如果……读,效果会更好”之类的话语,为学生指点迷津,让他读懂文意,读出感情。在八年级下册《海燕》一课中,有位学生在读“雷声轰响……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这一段时语气过快。这时,我这样引导学生朗读:“为了表现狂风的猖狂气焰,作者接连用了“抱”“甩”“摔”几个动词,还有“恶狠狠”这个词,赋予了狂风人的性格和行为,如果你在重读这几个词的基础上,适当的加快速度,效果会更好。”这个学生稍加调整,在读到这几个词时,加重了语气,也因此放慢了速度,果然读出了效果。教师善用读法引导,做好学生朗读的指挥棒,不但会让学生爱上朗读,更会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更深刻的理解课文,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能力。

好读书不求甚解篇6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人们认为“中考”“高考”又不考读书和讲话,不如平时多做点笔练有用得多,因而学生训练中读得少,讲得更少。削弱口语教学,实在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损失、一大失职。

学生毕业后,如果“口语”能力差,将难以胜任岗位工作。基于此,我着意抓了读与说的教学与训练。

一、关于读的方面

在教学产践中我看到,凡是读的能力较强的学生,写的能力及理解能力较强。作文语句流畅,病句少,用词丰富,左右逢源;反之,读的能力差的,作文时磕磕碰碰,词汇贫乏。看到问题不等于解决问题。要进行读的教学和训练,必须有通盘的计划。我针对高中生对读书兴趣不大、认识不足的情况,首先提高思想认识,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古今中外凡有大成就者,皆得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多识广。李白之所以成为伟大诗人,“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陶渊明一生“好读书”。在提高认识后,提出读书要求,目标并教给方法。读书,要求读懂,会用,读得快。所谓读懂就是了解文章的内在脉络,外在的结构形式,把握文章的中心。会用,就是要记得住,讲得出,用得活,“使其皆若出于吾口”(朱熹《读书之要》),融汇贯通,为我所有。所谓读快,快速,多读,巧读。至于读书方式方法很多,如朗读、诵读、默读、精读、略读、泛读、速读、接读、轮读、齐读。根据时间、场合、文章体裁、篇幅长短、教学要求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不同的方式方法又有不同的要求。如有声的要求清楚流畅,感情准确。为了记忆多用默读,诗歌和抒情散文又多用朗读。

特别要说的是,精读与泛读两者不可偏废。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均强调精读与熟读。如要求学生读课文时搞批注,勾划、圈点、抄录等。而对于略读、泛读习惯的培养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甚至对于古人“好读书不求甚解”一目十行的有益经验,不屑一顾。大家知道,当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科技文化发展日新月异,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为社会多作贡献,就得多读书。因此,培养学生略读、泛读、速读能力是十分必要的。由于读书是思想活动过程,要求学生读书时高度集中,全身心投入,这也是提高读书质量和速度的保证。

二、关于说的方面

学外语必须十分重视口语,学汉语亦然,大纲早就把说的能力看成语文能力的一个方面,而实际仍落实不够,不是没有通盘计划就是缺少具体的考察评估要求。

首先对学生进行口语重要性的教育。克服“一生下来就呀呀学语,那有不会说话”的思想。认识到要说得好,还必须加以认真刻苦训练。针对中学生实际情况,初中一年级学生大多能积极举手发言,有啥说啥,态度自然。初中二三年级主动要求发言的渐少,到高中则更少。我讲了口语使用频率高、范围广,从国家最高领导到普通市民,从闹市到遥远的小山村,从中到外,从古及今那里少得说话交流。口述速度每分钟150字以上,而手写每分钟只30字左右,前者是后者的五倍。中国历来强调辩才的培养,纵横家便是,《口才与讲演》是现代培养这种才能的一种杂志。美国从60年代起有三百所大学开办“说话系”专门研究说的学问。书面语离不开修辞,鲁迅先生说“在修辞学中,口语修辞是源,书面修辞是流”。提高对口语的认识后,再提出训练的目的要求。

首先让学生准备讲话稿在班上讲,但讲时不能照稿念。要求有条理,说清事实,生动具体。再进一步要求在声调、口吻、节奏、修辞方面有点讲究,以下是笔者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具体做法:

1.天天讲。每天上课时先用三五分钟由一二名同学讲,或甲讲乙评。

2.班会作专题发言。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推出代表发言。

3.组织班级故事会、演讲会,全由个人事先准备。

4.在平时测验或期中考试专门有40或50分考题为口试,采用抽签方式选题。(要求学生主动读书自学,把课文按进度提前读完,留出充裕时间。一般每册语文教材只要12至14周便可学完,余下时间安排口试。)

5.争取参加社会上各种演讲比赛,接受社会检验,每年1-2次。

好读书不求甚解篇7

关键词:诵读为本 不求甚解 熟背

古代诗词歌赋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近几年,大家对古诗的学习越来越重视,在我们的课本中,每一册中都收录有一定数量的古诗,而且,在《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首次附上了古诗文推荐篇目。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学生不但要能背诵古诗文,还要逐字逐句地背诵释义,这样一来,严重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学古诗文要学到何种程度呢?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小学生年龄较小,生活阅历较浅,再加上古诗文具有高度概括、精练含蓄、思想深邃、感情委婉等特点,因此,儿童学古诗文不可能一下子达到对古诗文的深刻理解。那种逐字逐句分析、要求学生学一句理解一句的做法,一方面忽视了小学课程设置的现状;另一方面,忽视了小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加重了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也是不科学的。所以,我们认为,在诵读活动中,有必要遵循“诵读为本,不求甚解”的原则。

学习、鉴赏诗文,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即“吟诵”,与今天所称的“朗读”、“诵”、“熟读”、“诵”很相似,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它对于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至今仍有积极的作用。“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古语分别从深度和广度上强调了量的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熟读,才能自悟其义;只有广读,博采众家之长,才能下笔如有神。清代学者陆世仪认为:“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故人凡有所当读之书,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读。”现代心理研究也表明,小学生正处于机械识记占优势的黄金时期,过多的讲解势必会降低诵读古诗文的兴趣、效益和质量。现在老辈学人还能记得几十年前吟诵过许多遍的文学精品,对作人作文都大有裨益,便是证明。

记得巴金在《读我的散文》中也这样说过:“从小读过不少散文,当时背得很熟的几部书中间,有一部《古文观止》,读多了读熟了,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诵读的过程,实际上是心、口、眼、耳综合运用学习、思考的过程,思考比较多了,想象能力也会随之增强。中华古诗文艺术力量充沛,描写细致,语言精练,抒情写物生动活泼,吟诵熟透以后,高尚情操,美妙表现,不知不觉就能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和能量,随时由自己运用,不必临渴掘井、搜索枯肠。郑板桥就有这样的体验:“倘能背诵如流,则下笔思潮汹涌,不患枯涩矣。”记得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一次书面发言中曾回顾了自己从小学一年级起背诵古诗的经历,他说:“即使当时有些诗句不全懂,但并不影响背诵。70多年来,在人生旅途中经历了多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之后,越发体会到许多名句的意义,每过十年,在理解上就会有一个新的境界。”

多背点经典,不求甚解,但求熟背,是为学生做一种终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准备。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时,无需面面俱到地进行分析、讲解,只要能初步理解大意或一些名言警句的含义就行;但也并不反对个别学有余力的学生对某些古诗文作一些较为深入的了解和研究。这就是所谓的“诵读为本,不求甚解”原则。因此,我认为,小学生古诗文诵读还是“不求甚解”好,当然这种“不求甚解”不是要求学生一点都不需要去理解,而是要在其诵读的过程中实现“自悟”。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一点,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印证。

好读书不求甚解篇8

初一学生刚进人中学,正是使其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最好时机,更是关键期。否则,一旦坏习惯养成了,极其有害。比如:上课铃响之后才开始找课本,影响听课;写字因为求速度而“龙飞凤舞”,不能保质保量;读课文一扫而过,不求甚解;写作文不仔细构思,想哪写哪,且不修改等等,这些都是坏习惯,非改不可,但已经形成就非常难改了。

那么,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于初中起始阶段的初一学生来说,其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作为语文教育者,我们都应该首先清楚地认识到培养学生好习惯的重要性,并在起始年级把握机会,严抓语文学习习惯。笔者认为,落实这个问题,主要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习惯教育”。

一、培养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笔者要求学生在上课铃响之前,就要在课桌上放好语文课本、工具书、学案(省实附色课文指导及练习题卷)、笔记本及其他学习用具。记得今年初一新生刚入学时,一开始上语文课就发现学生做课前准备的习惯比较差,上课铃已经响过,老师已经讲课了,许多学生才开始找课本,讲课中某个环节要用学案等语文学习资料时,有的学生才急急忙忙翻找,一堂课短短的45分钟,因此而没跟上听课速度的学生,就这样白白浪费了几分钟。如此下去,每节课都浪费几分钟,那么语文课的课堂有效教学时间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另外,这对老师的讲课也是有影响的。于是我们向学生提出了做好课前准备的具体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议、要求、提醒、监督,学生的课前准备已不再慌乱,有了很大的改进,基本可以达到上课铃声响后,学生静听老师讲课的效果。

二、培养查阅工具书的习惯

培养学生自觉查阅汉语字典、词典的良好习惯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强化对词语的理解,增加词汇量,积累一定的语言素材,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学习意识和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可谓一举多得。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生字,难以理解的词语,一些不知道的成语典故等,这些知识恰是组成语文知识海洋的一滴滴水,不可忽视,更不能轻易放过,需要及时查阅资料,及时掌握资料,不积累这一滴滴水就不能汇成海洋。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对老师存在较强的依赖性,很多学生不愿查字典,嫌麻烦,经常是直接向老师请教答案,或者买一些教材详解来直接抄答案。这样不查字典的直接结果就是容易读错字音或写错字形,容易误用词语,望文生义。长此以往,学生更难以形成对语言文字进行正确理解和品味的好习惯,就会失去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

因此,帮助学生逐渐养成查字典等工具书的习惯,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在学生随口问字时,在预习课文尤其是“读一读,写一写”时,笔者都建议学生查字典;在学生查字典后发现特殊读音或词义时,笔者都给予学生鼓励、表扬;甚至有时会让学生比比谁查得快。这样,学生就能意识到查工具书的重要,也能让很多学生养成查工具书的习惯。

三、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

写得一手好字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因此必须把练字和端正书写态度当做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我们在初中起始年级的具体做法是要求学生每天练字,基础差的学生摹写楷书,楷书已经写得很好的可写行楷;同时,要求学生认真写好日常作业中的每个字,既要写得工整漂亮,又要写得快捷,并做到卷面整洁。除此之外,还要求学生认真写好各科作业,并教导学生时时刻刻记得“提笔即是练字”。有的学生的卷面字体不理想,有的学生则因为学业量增加而开始只求速度不求质量,导致字体缭乱,所以只有当学生把这些要求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时,才能真正有所收获,受益终生。

四、培养多读书、多积累和做摘录、勤练笔的习惯

好读书不求甚解篇9

关键词:《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退隐归耕

陶渊明经过十多年的游宦生活后,于中年绝意仕进,成为“隐逸诗人之宗”。其实,他的高隐情怀早就存在着。《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早期的作品,但可从中推究出陶渊明最终选择退隐归耕的缘由。

一.生性淡泊,为人质朴

1.随性率真,卓尔不群

且看:“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这几句生动再现了陶渊明的率真品性。渊明生性嗜酒,却因其家境不好,而不能常常得到满足。当亲友以酒款待他时,他只要一去便将酒一饮而尽,并与亲友约定一醉方休,喝醉了之后便回家。陶渊明欲去则去,欲留则留,从不掩饰自己的情感。由此可见,陶渊明拥有孩童般率真的性格,不文饰自己的喜好。他与人交往时亦不寒暄、不客套,均是随性而为之。

这种行为在世俗人眼中至少是很不适宜的。东晋社会本就动乱不已,官场则更为黑暗。名士们虚伪自私,同流合污者甚多。陶渊明随性率真,他的简单朴实的与官场之中的各种规则格格不入。显然这位“五柳先生”天生无法立足于官场。陶渊明无法违背自己的本心,无法与官场中人一同狼狈为奸。如此,最终的退隐归耕即为必然结局。

2.不慕虚荣,缺乏社交

陶渊明仅用“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八字,概括出五柳先生的性格特点,他以自身的高尚品格暗讽门阀名士以玄学清谈博取声名荣利的不良行径。言简意赅,意味无穷。东晋社会,附庸风雅之士良多,而“闲静少言”正是当时那些为求得荣利而清谈不休的门阀名士所匮乏的可贵品格。“闲静”暗讽玄学之士争相奔走于声利之区,浮华交游。为在名士场中谋取自己的一席之地,甚至连高僧慧远亦欲结莲社而扬名;“少言”则暗讽名士们喋喋不休的清谈。名士们谈玄论道,外示高尚,实则将玄学清谈作为博取声名荣利的一种手段。

此八字“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既刻画了渊明自身不慕虚荣的性格特征,又有力地讽刺了清谈家们追名逐利、趋之若鹜的卑劣丑态。渊明拒绝与世俗交往,而他这种清高的性格不融于俗。卓尔不群的性格特点注定了他是一个孤独体,自然注定了他最终的退隐归耕。

二.“读书”、“治经”、“著文”与“俗”相异

1.“读书”、“治经”以求儒道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是清谈盛行,儒家经学严重衰落时期。研读经典是可笑的不与时俱进的行为。但是从《五柳先生传》中我们看到一个爱好儒家经典的与时俗相违的人:“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虽然此处陶渊明并未明言喜读儒学经典,但是结合其他诗文中屡屡出现的“少好《六经》”之类的自述,可见一斑。

陶渊明爱好读书,自小就受儒家教育,并接受儒家的价值观念。因此,他认为读书与治经都是以求儒道为目的,这与当时的“名士”们读书清谈有着本质区别。他读书的方式和态度亦与当时的经生们截然相反。“好读书,不求甚解”表明渊明因好读书而读书――他读《六经》纯粹是因为喜爱,并非为考取功名和博得声名。同时,其读书方式为游观,而不是逐字解经,死记硬背。“甚解”,即繁琐的解经方式。渊明借此句委婉地展现了自己的治学态度。自两汉以来,便有繁琐经学之道。当时的南方高门士族,主要凭借繁琐治经来博取荣利。世俗之人将繁琐解经作为走向荣华富贵的垫脚石,这是深为渊明所耻的。对于那些大力提倡繁琐解经的做法,他亦深表怀疑。治学严谨的他从不迷信官方经学,他深信“求儒道”方为治经之本。结合陶诗《饮酒(其二十)》更可略知一二:“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汉初诸儒辛苦整理传承五经六籍,却不得时人爱好。固然有人读经书,但甚少有人真正为求儒道而读经,讽刺意味油然而生。

“好读书”,是好读经书而求儒道;“不求甚解”,是不求繁琐治经。他不欲以儒学博世誉,不欲以繁琐治经为手段而驰骋于名士场。在渊明看来,读书本就应当愉悦身心,心无旁骛。“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一句,更可见渊明对于书籍爱不释手。他并非不仔细领悟参透书中的儒道真谛――在读到契合心意之处,他欣喜不已,甚至忘记吃饭。若非经过反复地研读、仔细地思考,他又怎会产生如此强烈的心理共鸣呢?

为求闲适自得、愉悦身心、参透儒道真谛而读书的人本就不适宜为官。加之渊明坚决不走繁琐治经的道路,这更使他难于立足在东晋官场之中。因而,退隐归耕,或许便是陶渊明最终的最佳选择。

2.著文章以自娱

陶渊明认为:著文是为娱乐自我,表达志趣,并抒发真实的内心情感,从而真正释然,忘记得失。因此,他写道:“常著文章以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然而,当时的名士无不以文章博声名,甚至把它当作世俗交际的一个工具,抑或是有悖本心而著文,将其作为一种政治宣传工具。这完全与陶渊明的著文初心相悖。天生随性的陶渊明不愿去做任何违背自己初心的事。他无所谓虚名,不与人争锋,不愿亦无需违背自我初心著文。

“著文章以自娱”,此处的“文章”大抵是指《感士不遇赋》、《闲情赋》之类。所谓“青春作赋,皓首穷经”。古人辞赋,常为早年博学习文之作。而渊明的赋以抒情为主,与汉赋铺陈繁复的作风截然不同。他后期的五言诗与散文则更显自然风格。

此外,由《五柳先生传》清新朴素的文辞特点亦可以推及,渊明崇尚简淡朴实的文风,甚少使用华丽的辞藻,不喜过分文饰。这种清新朴素的文字最有利于陶渊明真实生动地展现自己的人生志趣,抒发内心真实情感。而在那个黑暗动乱的东晋社会中,为官著文必然不可随性而为。一旦不慎,重则招惹杀身之祸。渊明若入世,著文必将受到极大限制,毋庸说表达本心。“酣畅赋诗,以乐其志”则进一步印证了陶渊明的文学创作理念。畅饮、作诗均为愉悦心志。酣畅之作表达心志最为淋漓尽致,无需隐藏,无需介怀。试问,此类“著文”又怎符合东晋统治阶级的意志?但在渊明看来:饮酒,赋诗,自娱自乐,朴素闲适自好,又何必随波逐流,放弃这种潇洒悠然的生活呢?

由此可见,陶渊明的文学理念与“俗”相背,其秉性亦使他无法适应黑暗的东晋社会,故其最终的退隐归耕是必然结果。

三.高士情怀,安贫乐道

1.蔑视权贵,崇尚高士

《五柳先生传》语意平和,但不可否认,其中确有傲骨。首句“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知其姓字”便可见渊明誓与世俗相斗争的信念。

东晋实行九品中正制,实则重出身门第。渊明首句则以“不知何许人”、“亦不知其姓字”表现出对当时讲究出身门第、社会名望的不良社会风气的不屑之情。渊明观点如是:衡量一个人的高低贵贱,应在于其本人品格的高下,而不在于其出身门第与社会虚名。诚如黔娄之妻所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黔娄虽为寒微之士,却凭借自己的高尚品行自立于世,其清节更是流芳百世,故深为渊明所称赞。渊明在此处引用黔娄妻之语,深表对黔娄的赞许。陶家先祖亦为陶渊明所敬仰的高士之一,先祖轶事更是渊明秉持古代高士气节的精神源泉。“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陶渊明看到宅边的五棵柳树时,就想到了先祖陶侃的轶事:陶侃“尝课诸营种柳”,他在经过都尉夏施的家门前时,立即认出其门前之柳是武昌西门的官柳,证实了夏施的假公济私。此事反映出陶侃的明敏、励精与治军之严。此处,渊明以“五柳”为号,足可见其对先祖高尚气节的崇敬之心与效仿之意。

古代高士气节凛然,自不会向恶势力低头。于是,在陶渊明眼中,权贵、权势即为“浮云”。蔑视权贵,崇尚高士。为秉持气节,退隐归耕是必然趋向。

2.固穷守节,安贫乐道

且看“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二句。

陶渊明的住房条件简陋无比,堪称“家徒四壁”。破旧的房屋既不挡风也不挡雨,亦遮挡不了日照;其衣着也十分破旧:粗布麻衣,短且破,其上缝缀补绽甚多;“箪”与“瓢”内经常空空如也,他甚至经常无吃无喝。但最终的三字却令人出乎意料――“晏如也”。“晏如也”恰到好处地揭示了渊明安贫乐道的精神内涵。他沉稳笃定、清心寡欲,无心于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拥有与世无争的高洁品格。若换作常人,必定抱怨此种贫乏困窘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渊明未曾若常人般一味地追求物质生活,而是沉醉在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里,故他依然安乐平静。如此固穷守节之人,又怎会爱慕荣利呢?《五柳先生传》以“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为结句,意蕴深远。无怀氏、葛天氏均为上古帝王。在他们的治理之下,民风淳朴,其乐融融。而渊明此处以上古贤君之民自比,体现其不追求功名利禄之心。由此可见,他向往和谐淳朴的人际关系,渴望恬静自由、简单闲适的平淡生活。

显然,与世沉浮的东晋社会无法给予陶渊明这种心灵的归属感。既不可得,则不如归去,到田园中寻觅那份宁静祥和。

综上所述,陶渊明最终退隐归耕在其早期的其自叙传《五柳先生传》中就有非常明显的表露,其个性特征、价值观念和高士情怀等就是其归宿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钱志熙.《陶渊明传》.中华书局 2012年8月.北京.第1版

好读书不求甚解篇10

一、转化学生角色,由被动阅读过渡到主动阅读

现在的化学课堂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家常课,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大部分教师追求的是课堂上知识讲清楚,讲透彻,学生的任务是做好笔记,课后牢牢记住.另一种是展示课或者评优课,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课堂中增加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但是由于课堂时间短,学生更多的是在教师的提示下获得相关知识并进行对应实验,学生处于被动阅读的状态.两种形式的课堂中学生很少阅读甚至无需阅读,久而久之对于化学的知识懒于阅读,最终造成学生既无阅读兴趣,也无阅读习惯,阅读能力无法得到提升,面对新的知识信息时,无法通过阅读找到关键点.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阅读的习惯,让学生进行主动阅读就成为了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实际上传统教学中课前预习工作就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好途径,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是将其量化.教师在初三开学就应该要求学生每天阅读化学书本上对应章节的文字、图片、表格等相关信息,然后在课堂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来展现阅读的成果,对能通过阅读较准确描述相关知识的学生增加他的平时成绩.这样既对学生有鼓励的作用又提高教学的效率.如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走进化学实验室等难度不是很高的课上,学生完全有能力在课前通过阅读书本得到相关的知识点,教师做的更多的是一个补充和提高的作用.在课堂中教师对于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引出过程、推导过程,实验的操作过程,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再次阅读,当然这次阅读和课前阅读有所不同,教师在学生阅读前要把疑问和关键点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所给的线索进行阅读,使学生在大脑中构建出相关知识体系.如在进行空气组成的教学中,教师在介绍完拉瓦锡的实验后,提出(1)该实验装置是如何密闭的呢?水槽中的汞起什么作用?(2)为什么要选择加热汞?(3)为什么还要做加热氧化汞的实验?(4)如何得知气体体积减少了1/5?(5)如何得知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这五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阅读书本.教师在学生阅读后共同分析解决问题,这样学生能更加直观地理解空气组成的实验,这要比教师直接使用红磷做实验,然后分析,最后得到结论的效果更好.当然开始学生会感到不适应,不习惯去完成这些阅读工作,但是随着在课前和课堂中阅读的进行,大部分学生增强了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兴趣,最终提升了自身的学习成绩,这样带动其余的学生也参加到阅读的这项工作中去,变阅读为兴趣,最终主动阅读.

二、认识泛读和精读的差别,平衡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关系

当学生能够进行主动阅读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阅读提出新的要求,对书本知识进行泛读和精读.泛读是对书本知识的第一次阅读,是对书本知识的初步认识,强调是基础性和完整性,要求有一定的速度.在阅读前教师可拟定阅读提纲,引导学生根据提纲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并做好记录.如进行水的净化教学时,教师可给出以下的提纲:(1)不同水源净水的途径;(2)净水的一般方法;(3)净水的原理,并要求10分钟内完成阅读工作.当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速度和列提纲能力后,教师可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阅读材料,在此基础上提问,教师归纳答疑.精读是对书本知识的再次阅读,是对书本知识的深入理解,强调是科学性,要求有一定的耐心,主要用于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实验过程的阅读.教师讲授这些相关知识后,让学生再次阅读,寻找关键词,并抓住其特征加以引导总结.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讲完定义后,让学生结合前面的四个实验,找出定义中的关键字,然后结合关键字再回头理解前面的四个实验.通过这样的精读练习,能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悟性,增加学生阅读化学知识的耐性,更好地理解概念和实验.同时化学的阅读仅是阅读书本是不够的,学生接触的知识太狭隘,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途径有很多,与化学有关的科普类著作、网络上的科普文章、化学的科技文献甚至是高中化学教材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课外知识,一方面把自己学到的化学知识转化到阅读的材料中去,提升自己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甚至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在阅读中会出现很多新的疑点,学生能自发地将这些疑点带入后面化学的学习中去,使学习新知识的效果更好,甚至有学生会在疑点出现后,自我寻找相关的资料进行深入阅读并进行实验,在自己解决疑点的同时,提高了化学阅读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由于初三学业要求高,学习时间少,学生的课外阅读原则上要能够紧密地与课内阅读相衔接,起到补充、拓展的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应该有个阅读的大致范围,引导学生尽量阅读与初中化学相关的资料,做到课外阅读为辅,课内阅读为主,在初三的化学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增加中考习题的阅读,掌握阅读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