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在空气中燃烧十篇

时间:2023-03-20 13:43:24

镁在空气中燃烧篇1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是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并生成白色粉末反应类型: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来源:文章屋网 )

镁在空气中燃烧篇2

镁条燃烧的现象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氧化镁。

英国戴维于1808年用钾还原氧化镁制得金属镁。它是一种银白色的轻质碱土金属,化学性质活泼,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热消散性。镁元素在自然界广泛分布,是人体的必需元素之一。

镁具有比较强的还原性,能与沸水反应放出氢气,燃烧时能产生眩目的白光,镁与氟化物、氢氟酸和铬酸不发生作用,也不受苛性碱侵蚀,但极易溶解于有机和无机酸中,镁能直接与氮、硫和卤素等化合,包括烃、醛、醇、酚、胺、脂和大多数油类在内的有机化学药品与镁仅仅轻微地或者根本不起作用。但和卤代烃在无水的条件下反应却较为剧烈镁能和二氧化碳发生燃烧反应,因此镁燃烧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来源:文章屋网 )

镁在空气中燃烧篇3

关键词:铝的实验 效果不明 系列实验 揭秘

中学化学中,有关铝的实验效果很不明显,长期以来困扰着我们这些实验工作者,通过不懈的探索和努力,终于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中,关于金属铝有这样一段描述: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从上段话中可以得到如下启示:1、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就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4Al+3O2=2Al2O3 2、氧化铝是致密而坚固的,致密的程度如何呢? 3、如果用铝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铝表面上的氧化膜会影响甚至会阻止反应的进行,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人教版的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1页中,有这样一个探究实验: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从理论上讲,这个实验很容易成功的,不就是一个置换发应吗?而在实验操作中却很感意外。实验过程:(1)、反应原理:2Al+3CuSO4=Al2(SO4)3+3Cu (2)、实验步骤:a、用砂纸反复打磨铝丝,直到光亮,确信已除掉氧化铝薄膜。b、将铝丝插入装有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c、现象:依稀可以观察到有极少量的红色物质附着铝丝上,溶液的蓝色变化很不明显:。这与理论上的结论相差太大了,什么原因呢?是铝不纯,还是铝表面的氧化膜未除净?还是硫酸铜溶液有问题?于是我又做了另一个实验:将用砂纸打靡过的光亮的铁丝浸入装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并覆盖在铁丝上,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反应原理:Fe+CuSO4=Cu+FeSO4这个实验说明了硫酸铜溶液没有问题,那么问题一定是出在铝丝上。

人教版高一化学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这样一个实验:[实验1-3]在一支试管里加入几小块铝片,再加入5ml盐酸,当反应进行到有大量气泡产生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并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变化。第五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又有这样一个实验:[实验5-2]取一小片铝和一小段镁带,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再各加入2ml 1mol/L盐酸,观察发生的现象。“[实验3-1]”重在铝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通过用手触摸试管外壁和通过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直观地感受到和观察到化学反应前后温度的较大变化,从而得到在化学反应中确实存在能量变化。而在实验过程中通过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与3mol/L的盐酸反应的温度变化需要在30min后才能观察到,并且温度变化不很明显,大约从室温可以上升到35℃左右。时间长,效果差,还不如铁与盐酸的反应剧烈。2Al+6HCl=2AlCl3+3H2 Fe+2HCl=FeCl2+ H2“[实验5-2]”重在比较镁、铝与盐酸反映的剧烈程度,从而对比两者的金属性强弱。在实验过程中,镁带与盐酸反应非常剧烈,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而铝与盐酸反应只有少量的气泡附着在铝片上。从金属活动性强弱来讲,铝仅次于镁,而从实验现象上看,铝的金属性却比镁相差甚远,原因何在呢?

人教版高二化学第四章第一节有“铝箔的燃烧”这个实验。[实验4-1]把2cm×5cm的薄铝箔卷成筒状,内部裹一纸片,铝箔的一端固定在粗铁丝上,点燃纸片,立即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底部要放一些细沙),观察现象。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用砂纸反复打磨过的铝箔却不能在氧气中燃烧,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两点:1、铝箔的氧化膜未除净。2、未达到铝箔的燃点。 转贴于

上述几个实验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是不是铝表面的氧化膜未除净而影响了实验效果呢?那么又如何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呢?前面这几个实验用了两个方法:1、用砂纸反复打磨。由于氧化铝是致密而又坚固的,这个方法是费力而不讨好。2、在盐酸中浸泡。Al2O3+6HCl=2AlCl3+3H2O从上面的[实验3-1]和[实验5-2]中可知:在盐酸中浸泡时间长,效果差,这两种方法都不可取。大家知道,Al2O3是两性氧化物,既可以与酸反应,也可以与强碱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如果将铝片(丝)放入NaOH溶液中浸泡,效果又如何呢?通过反复实验,终于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好办法,步骤如下:1、将铝片(丝、箔)投入装有NaOH浓溶液(质量分数为30%,摩尔浓度为6mol/L)的烧杯中浸泡,直到大量气泡产生为止,浸泡时间约为10-12min。反应原理:(1)Al2O3+2NaOH=2NaAlO2+H2O(2)2Al=2NaOH=2H2O=2NaAlO2+3H2因为铝表面的氧化膜与氢氧化钠反应后,里面的铝也会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当有大量氢气产生时,说明铝表面的氧化膜已基本除净。2、保存方法:将除去氧化膜的铝片(丝、箔)浸泡在装有煮沸并冷却后的蒸馏水(125ml)的广口瓶中,并在蒸馏水中滴入2-4滴稀硫酸,防止铝片氧化。将通过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处理过的铝片(丝、箔)来重做上面的几个实验,效果很好,完全能够达到书上讲的理想效果。由此可见,如何除去铝片(丝、箔)表面的氧化膜,是做好关于铝的性质实验的关键。

镁在空气中燃烧篇4

关键词:化学实验;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183-02

一、镁燃烧实验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1.通过具体实验来探究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观察和操作,对实验结果的思考,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和分析能力,理解化学中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2.通过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分析总结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使学生学习到科学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在实验中的交流、合作、表达的能力。

3.在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科学探究过程中,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思考、判断,解答实验中出现的矛盾,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勤于思考、大胆实践的科学意识。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观点。

(二)学习指导

通过课前预习课文,使得学生获得比较感性的认识,然后提出问题,到底结果是什么样的呢?交给学生们去交流讨论,在讨论的结果中,开始做实验进行验证,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逻辑推理,然后归纳总结实验结果。

(三)学习过程

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完成以下几个问题,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

镁带燃烧前后的质量测定:

实验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了 ,生成了 。

实验结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和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

结果分析:由于 参加了反应,使得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

思考:按照教材的描述:一切化学反应都必须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在本实验中没有发现这种结果?

为什么化学反应要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在实验前要鼓励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大胆的假设:

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把学生的不同意见记录下来并且记下人数,然后在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时看看哪一种意见正确。

(四)实验设备

电子天平、集气瓶(塑料瓶)、镁条、火柴、酒精灯、镊子、玻璃片、铜片等。

(五)实验步骤

1.取0.005克镁条、铜片、玻璃片、镊子、塑料瓶防止电子天平上称重,把结果记录下来。

2.在酒精灯上点燃镁条,把塑料瓶罩在镁条的上方,当发现白烟充满了半个塑料瓶时,立刻将燃烧着的镁条放到玻璃片上的铜片上,罩上塑料瓶。反应完成后再把反应物和玻璃片、铜片、镊子、塑料瓶一起放在电子天平上称重,记录下结果。

3.取不同质量的镁条,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六)课堂练习

1.假如有一种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二氧化碳和水,那么此物质一定含有(?摇 ?摇)物质。

A.氧气、氢气、碳元素

B.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

C.氢气、炭

D.氧元素、碳元素

2.不能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释的是( ?摇?摇)。

A.铁生锈质量增加了

B.镁带燃烧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

C.蜡烛燃烧变短了

D.打开酒精灯的瓶盖,过一段时间酒精灯质量变小了

3.某地有一条被污染的河流,河水呈现出酸性状态,经过调查研究后发现是因为其河床中含有某种物质B和河水中的氧气发生了反映导致的,它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B+2H2O+7O2=2FeSO4+2H2SO4,那么可以推测出B的化学式为(?摇?摇)。

A.FeS B.FeS2 C.Fe2S3 D.FeO

4.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存在这样的等式:A+B=2C其中当2gA参加反应时,可以生成5g的C,那么参加化学反应的B的质量为(?摇?摇)g。

A.2 B.3 C.4 D.5

二、镁燃烧实验的化学分析

从图表中可以看到,在反应刚刚结束的1分钟里,物质的总质量在不断的减少,甚至低于反应前的总质量,这是因为在燃烧的过程中释放的大量热量使得部分镁条变成了气体,同时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生成了氧化镁和氮化镁,生成的白烟即是固体的小颗粒发散在塑料瓶中,在实验结束后第三分钟,总质量逐渐增大,这是因为以前悬浮在塑料瓶中的氧化镁和氮化镁随着时间和重力的作用,逐渐落在了铜片上和玻璃板上。在第三分钟后,反应物的总质量明显的大于反应前的物质总质量,随着白烟消失,氧化镁和氮化镁全部沉积在铜片和玻璃片上,反应物的总质量不再变化。

在实验完成后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习题练习,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在实验中培养对化学实验中的定量实验进行分析,例如为什么取一定量的反应物质?

本节课中存在的一个难点就是怎么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和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这需要多媒体课件来帮助学生从原子角度来理解镁反应的过程,通过认真观察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观察微观粒子的变化,可以帮助学生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使得学习过程化难为易。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要记得规律从特殊到一般的特性,即在镁条燃烧的实验中具有质量守恒的特性,那么在其他的化学学习中也存在着质量守恒定律;这说明了物质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来自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的教育。

三、结语

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薄弱现象是不能对实验现象进行很好的分析,虽然学生对实验现象很有好奇心和兴趣,但是在对实验现象分析时缺乏大胆思考、敢于表达的能力,等待着老师给予正确的解答。对于老师来说,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学能力有很大的好处。在实验中,老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实验结论,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根据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参考文献:

[1]胡荣华.以学生为主体变“课堂”为“学堂”——“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实施与反思[J].化学教与学,2012,(12):12-13.

[2]熊南军.“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0,(11):11-12.

镁在空气中燃烧篇5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 C一12 O一16 Cl一35.5 K一39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其中1—10小题每小题1分;11—15小题每小题2分。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海水晒盐 B. 烟花燃放 C.瓷碗破碎 D.汽油挥发2.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B.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C.人体呼吸时吸入的是空气,呼出的全部是CO2D.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3.生活中常用的加碘盐、高钙牛奶、无铅汽油中的“碘、钙、铅”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4.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 —— 分子在不断运动B.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 —— 相同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C.用水 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 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5.下列各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中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A.食盐水、过氧化氢、液态氧  B.高锰酸钾、二氧化氮、氮气C.洁净的空气、氯化钠、水  D.大理石、水银、干冰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固体C.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C.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D.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8.右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该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31gB.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C.镁属于 非金属元素D.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9.新型净水剂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2 B. +3 C.+5 D.+6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滴加液体 B. 倾倒液体 C.量取液体 D.点燃酒精灯 11.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自酯类.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丁酸乙酯是由20个原子构成的B.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gC.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3:8D.一个丁酸乙酯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12.二硫化碳(CS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S2 + 3O2 CO2 + 2 X,据此推断X的化学式为 ( )A. SO2 B.SO3 C.S2O6 D.S13.以下方法不能用来鉴别CO、CO2这两种无色气体的是 ( )①通入澄清的石灰水;②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③闻气味;④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⑤在密闭容器中用活的昆虫实验,观察昆虫是否死亡;⑥点燃,看能否燃烧。 A.③⑤ B.③⑥ C.①② D.①③14.实验室常用燃烧的方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3.2g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该有机物中 ( )A.一定含有C、H 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B.一定含有C、H、 O三种元素 C.只含有C、H 两种元素,不 含有O元素 D.C、H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1:915.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A.电解水一段时间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D.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道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6.(5分) 用化学符号表示: (1)两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2)三个亚铁离子 ;(3)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5)保持干冰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_________ 。17.(5分)化学与我们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①石墨 ②氧气 ③金刚石 ④酒精 ⑤氮气 ⑥稀有气体六种物质。请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1)制氮肥常以空气作原料   ;(2)用来制干电池电极的是 ;(3)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是 ; (4)可供人类呼吸的气体是 ;(5)可用于制作玻璃刀刀头的是 。18.(5分)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 任。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请举出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 。(2)下列是一些净水的方法,其中可使硬水变成软水的是: (填序号)。 ①过滤 ②蒸馏 ③沉淀 ④煮沸(3)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理论上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与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该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 组成的。19.(5分)下面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钠原子与氯原子的最本质区别是 。(2)氯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3)上述A、B、C三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_________ (填字母)。(4)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时得电子的是 原子;Na+的结构示意图是 (填字母)。三、简答与推断题(本大题包括3道小题,共14分)20.(4分)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1)古代书画家用墨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说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2)CO2能参与光合作用完成大气中的“碳循环”,但是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上升,会使全球气候变暖, 从而加剧“______________”。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填序号) 。①人和动物的呼吸 ②植物的光合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森林遭到破坏 (3)蔬菜大棚用作气肥的CO2,可以用稀硫酸(H2SO4) 与碳酸氢铵(NH4HCO3)反应制得,反应后生成硫酸铵、水和CO2,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1.(4分)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甲 乙 丙 丁反应前的质量/g 4 10 40 44反应后的质量/g 22 待测 56 10(1)当反应后乙物质的待测质量为g,则乙(填“一定”或“不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3)该反应中甲、丙物质的质量比为。 将乙通入丙的澄清溶液中,可观察到溶液变浑浊。试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3 将C与甲混合、高温灼热得到B与一种无色气体乙;2 在A中点燃B可得到黑色固体甲;122.(6分)A、B、C为三种单质,甲、乙、丙为三种化合物,它们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通常状况下A为无色气体,B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第四位。现将几种物质做以下实验,实验记录如下:(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B ,C__________,甲 ,乙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第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第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道小题,共20分)23.(5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请回答:(1)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细口瓶中倾倒液体时,标签一定要向着手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3)在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液体__________保持水平。(4)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5)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滴管,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帽在上,不能平放或倒置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9分)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所需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仪器①的名称是 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_ (填选项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___ 。(3)选择收集气体方法时,必须考虑的气体性质有 _________ (填序号)。①颜色 ②密度 ③ 溶解性 ④可燃性(4)若用装置E排水收集氧气,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 _________ (填“a”或“b”)导管通入瓶内。若用装置E收集一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气体从_______________(填“a”或“b”)导管通入瓶内。(5)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选用 _________ 装置(填选项字母)。若选A装置作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还须补充的一种用品是 _________ ,写出该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6分)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们使用下列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和性质:请回答问题: (1)A中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中,将二氧化碳气体缓缓的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性质,这一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 。(3)小明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了防止集气瓶壁炸裂,正确的操作是 。(4)小明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进行探究。他将镁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 (镁和铁直径均为0. 4mm)放入氧气中燃烧,并将现象记录在下表中。物质 镁 含碳0.05%的铁 含碳0.2%的铁 含碳0.6%的铁燃烧时的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无火星 剧烈燃烧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少量火星 (未填)①你认为表中未填的实验现象 是 。②造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主要原因是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道小题,共6分)25.(6分)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26.5g,待反应不再有气体生成后,将试管冷却,得到剩余固体16.9g,求:(1)制取氧气的质量?(2)剩余固体中含有的各物质的质量为多少克?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一、1.C 2.A 3.B 4.D 5.A 6.C 7.D 8.B 9.C 10.A 11.B 12.D +2二、13. (1)2P2O5 (2)3Fe2+ (3) MgO 14.(1)⑤ (2)④⑥ (3)③ 15.(1)氢氧两种元素 (2)水分子 (3)D 煮沸 (4) 2H2O通电2H2+O2 16.(1)质子数不同 (2)非金属 (3)氯; A (每空1分)三、17.(1)不活泼 (2)温室效应; ③ (3)2NH4HC O3+H2SO4=(NH4)2SO4+H2O+CO2 18. 48.3% 莽草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每个莽草酸分子是由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 19. (1)① (2)② (3)② 20. ①碳元素的化合价都升高 ② Fe 21. (1)B:Fe 甲:Fe3O4 乙:CO2 (2)3Fe + 2O2 Fe3O4 (2分) CO2+Ca(OH)2 === CaCO3 +H2O(四、22.(1)C (2)b (3)b f (4)玻璃棒 23.(1)锥形瓶 (2) 2KClO3=====MnO22KCl+3O2 (3)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节约药品。 (1分) 2H2O2二氧化锰2H2O+O2 (4)D (5)a 24.(1)CaCO3+2HCl=CaCl2+CO2+H2O (2) 不可燃、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灭火(3)将燃着的细铁丝伸入集气瓶中央 (4)①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②铁丝中含有的一定量的碳引起的五、25.解:设KClO3的质量为X 生成O2的质量为:33g --23.4g ==9.6g 2KClO3=====MnO22KCl+3O2 245 96 X 9.6g MnO2的质量为33g-24.5g = 8.5g

镁在空气中燃烧篇6

关键词:二氧化硫;湿式镁法烟气脱硫技术;副产物;循环经济

Abstract: facing the serious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estruction, use 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technology of magnesium with SO2 removal of all kinds of industrial (SO2) emissions and make full use of its by-products is implementing the circulation economic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notion of green chemistry.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development of magnesium oxide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technology of related problems, and gives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technology of magnesium by-products of the related methods and ways to advice.

Keywords: sulfur dioxide; Wet magnesium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technology; By-products; Circular economy

中图分类号:TF741.34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前言

烟气脱硫技术便是能够消除燃烧废气当中SO2(二氧化硫)的重要技术类型,并且由于该技术具有可靠的运行状态以及较高的技术成熟度,已经在工业领域当中获得了较大范围地应用。根据烟气脱硫方法的差异,主要将烟气脱硫技术分为干法脱硫技术、半干法脱硫技术以及湿法脱硫技术等三个不同的类别。其中,干法脱硫技术由于吸收利用效率较低、脱硫效果不理想等原因,导致其商业价值大为降低;曾经颇受瞩目的钙法脱硫技术因为具有很高的脱硫效率(一般均高于90%)、稳定的运行状态、丰富的原料来源以及简单的脱硫过程而颇受青睐,但是同样需要指出的是,该技术也存在着生成副产物污染严重、运行过程费用较高以及前期的基建投资过于庞大等不足。

面对以上问题,脱硫剂具有循环利用优点的镁法烟气脱硫技术受到了相关人员的关注,并逐渐认识了该技术的良好的发展前景。

2. 湿式镁法烟气脱硫技术发展分析

首先,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湿式镁法烟气脱硫技术具有不错的资源节约和副产物循环利用的优势,这些优点使其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获得情感认同;同时,由于湿式镁法烟气脱硫技术已经具备了长期、安全、可靠运行的相关能力,为该技术的实践应用创造了条件。将湿式镁法烟气脱硫技术应用于我国的大中型火电发电厂当中,不仅能够获得良好的脱硫效果,而且副产物可以循环利用,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能够获得双重的环境保护效果。

其次,能够实现副产物的多元化利用。第一,日益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迫使当前的高污染企业不仅要重视烟气的脱硫效果,同时也要兼顾副产物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湿式镁法烟气脱硫技术的高效脱硫首先能够获得良好的环保效果,进而通过副产物的有效处理来进一步提高整个脱硫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环境。第二,活力发电仍然在我国的电力能源构成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以我国的发电企业应用湿式镁法烟气脱硫技术之后,可以依照企业的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而进行副产物的处理,并确立能够长期运行、经济效益可观的运营模式。第三,对于我国镁肥具有较大需求量的地区,可以把湿式镁法烟气脱硫技术产生的副产物进行处理之后来获得七水硫酸镁、亚硫酸镁等高品质的肥料,不仅有效处理副产物,而且能够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对于我国镁肥具有较小需求量的地区,可以把湿式镁法烟气脱硫技术产生的副产物进行处理之后来制备高活性的回用氧化镁,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副产物的循环利用。第四,对于工业园区等企业集中地区,可以构建大型的脱硫系统,把获得的副产物进行脱水处理,进而得到亚硫酸镁干料,将其制作成肥料或者工业酸均可以,有利于实现区域性的循环经济模式;对于预算优先并且场内面积较小的活力发电企业而言,利用复合肥添加剂工艺对获得的副产物进行加工,在保证脱硫效果的同时,能够通过副产物的高效利用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五,钢铁企业的排烟含氧量高但是含硫量低,并且具有成分十分复杂的粉尘,应该在充分利用蒸汽能源的基础上来获得高品质副产物(例如高品质七水硫酸镁肥料),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第六,利用湿式镁法烟气脱硫技术得到的副产物来植被硫酸,能够降低硫铁矿制酸的情况,即保护了环境,也满足了市场对于硫酸的需求。

最后,重视整体工艺优势。湿式镁法烟气脱硫技术所产生的副产物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完全能够通过循环利用的方式来实现该技术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所以,国内的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需要高度湿式镁法烟气脱硫技术的整体工艺优势,进行深入研究,包括整体工艺优化以及亚硫酸镁的结晶机理等。

3. 脱硫副产物处理方式的工艺流程

“氧化镁再生-二氧化硫制酸”工艺与“镁盐制肥”工艺是当前采用湿式镁法烟气脱硫技术所产生副产物的两种常见的处理方式。具体而言:首先,“氧化镁再生-二氧化硫制酸”工艺。该工艺的大体流程是,让循环浆液运行特定时间之后便含有较多的硫酸镁与亚硫酸镁,将该废液通过泵送的方式提供给离心机进行浓缩处理,之后便可以得到亚硫酸镁混合物,将亚硫酸镁混合物风干之后便能够获得亚硫酸镁粉,而含硫酸镁清液则需要继续进行循环使用。将亚硫酸镁粉进行煅烧,产出氧化镁和二氧化硫气体。氧化镁可以作为脱硫吸收剂回用到脱硫系统中,可节省原料的消耗。其次,镁盐制肥副产品工艺通过对湿式镁法工艺的优化和控制,可保证循环浆液的有效组分含量,同时可获得适合制备肥料的镁盐混合物。

4. 湿式镁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工艺内容

综合考虑实际需要和经济效益,采取“氧化镁再生-二氧化硫”制酸副产品工艺的经济效益最大。脱硫废液是含有MgSO3晶体、MgSO4、少量未反应的氢氧化镁和少量飞灰等的混合物,经过水力旋流器脱水后,再经过真空皮带机实现进一步脱水。浆液通过吸收塔浆液排出泵送至一级脱水系统,经过水力旋流器进行浓缩脱水,清液流入循环水箱,浓缩液进入真空皮带脱水机。经过两级脱水浓缩的产品是含水量小的优质亚硫酸镁,送至亚硫酸镁煅烧工段。煅烧物料是含有MgSO3·XH2O、MgSO4、少量未反应的氧化镁和氢氧化镁以及杂质的混合物,在经过离心脱水和真空皮带脱水后,被加料装置提升到一定高度后加入流化床煅烧窑。燃油经底部喷嘴喷入,形成油雾,在与吹入的高温空气混合后,经燃烧器发生燃烧反应,以提供亚硫酸镁分解时所需的热量,煅烧温度控制在800℃~950℃。亚硫酸镁分解后产生的混合气体(约940℃)经热交换器对鼓入的空气进行预热,之后进入旋风分离系统,回收亚硫酸镁分解生成的氧化镁。生成的氧化镁通过定期最低活性检验决定其品质是否可以回用到脱硫系统中,氧化镁的回用率可以达到90%,可为业主节省可观的运行费用。

5. 结束语

虽然人类社会已经认识到了大量使用煤炭等化石能源对环境会产生污染和破坏,并已经努力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开发新型的绿色能源,但是由于目前人们的生产和工作仍然无法完全摆脱煤炭等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所以,非常有必要研究针对煤炭等矿物燃料燃烧废气的各种环保技术,使废气当中含有的SO2(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含量降到最低。湿式镁法烟气脱硫技术被证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而且技术成熟稳定,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如新. 镁法烟气脱硫研究进展[J]. 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09,(03):142-143.

[2] 许瑶,张立娟,望西萍,丛元元. 镁法烟气脱硫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及运行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 广东化工,2009,(06):111-113.

[3] 郭如新. 从国外镁法烟气脱硫的研发进程看国内发展前景[J]. 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09,(02):326-328.

[4] 唐志刚,苏强. 镁法脱硫技术应用的影响因素探讨[J]. 能源研究与利用,2009,(01):322-323.

镁在空气中燃烧篇7

.化合反应:

1.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4P + 5O2= 2P2O5

冒大量的白烟,生成白色固体,放出热量

2.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S + O2= SO2

明亮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 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 + O2= CO2

燃烧更旺,白光,产生无色无味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 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2Mg + O2= 2MgO

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生成水:2H2 + O2= 2H2O

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有水雾生成

6. 铁在氧气中燃烧四氧化三铁:3Fe + 2O2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分解反应:

7. 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2KMnO4= K2MnO4 + MnO2 + O2

8. 加热氯酸钾生成氯化钾和氧气:2KClO3= 2KCl + 3O2

9.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2H2O+ O2

10.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置换反应:

11.锌和稀硫酸生成硫酸锌和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

12.铁和硫酸铜生成硫酸亚铁和铜:Fe+CuSO4==FeSO4+Cu

.复分解反应:

13.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白色粉末消失,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14.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CuSO4+2NaOH==Cu(OH)2 +Na2SO4

蓝色溶液变成蓝色沉淀

二.概念: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镁在空气中燃烧篇8

[关键词]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2-0072-02

[作者简介]陈义海(1978―),男,江苏泰兴人,本科,江苏省泰州市孔桥初级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在初中化学中,质量守恒定律是解决化学问题的基础定理之一,其应用十分广泛。教师要加强学生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能力,使其能够掌握定律的含义,达到轻松解题的目的。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发展

在我国古代研究炼金术、炼丹的时候,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就被注意到了。17世纪海尔蒙特通过柳树实验证明了水变成了其他的物质,但是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他首先将柳树和生长的土壤分别称重,然后给小树只浇水,五年之后,小柳树长大很多,土壤却没有太大变化。所以,他认为水变成了柳树的一部分,质量没有变化,这种说法误导了很多人。1673年,波义耳煅烧金属的时候,发现了质量基本关系。1760年,罗蒙诺索夫的实验表明物质的质量减少,必然引起其他质量的增加。1774年,拉瓦锡使用铅和锡进行实验,证明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守恒。于是,质量守恒定律就被人们广泛承认。

质量守恒定律帮助人们重新认识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让人们能够精准地进行化学实验,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质量守恒定律也为哲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证明了物质不灭原理,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发展基础。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要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是分子破裂、重新组合的过程,化学反应前后的分子个数和原子量都没有变化,所以保持着质量守恒。明确了质量守恒的本质,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强调以下要点:第一,质量守恒适用于化学变化,而不适用于物理变化。第二,明确质量守恒,而不是体积和其他的性质守恒。例如,在很多的空气燃烧实验中,气体进行化学反应前后的体积存在很大的差异,并不符合体积守恒。第三,明确物质的确参加化学反应,在化学实验中,很多的物质虽然进入到了化学反应阶段,但是却没有真正参加反应,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反应物过量的处理中。第四,明确所有的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质量守恒,不能忽略掉生成的气体或者液体或者其他的物质。

三、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策略

了解了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之后,教师要利用定律进行相关题目解析。关于质量守恒定律最常见的题目主要有以下几种,教师要熟练掌握每一种题目的性质,教给学生正确的解题思想。

(一)激发学生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兴趣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质量守恒定律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如果教学不成功,学生的积极性会受到严重的打击。因此,教师要认真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详细的策略,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改变原来死板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思路,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要告诉学生,质量守恒定律非常关键,需要学生全力以赴克服困难。其次,教师可以采用小组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以降低学习的难度。在小组讨论中,教师要认真聆听每一个小组的研究成果,确保他们的理解没有偏差,能够从本质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二)使用多媒体设备提高学生的理解

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产生各种疑问。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是会发生变化的,最常见的就是日常物质燃烧之后,就变成了灰烬,学生认为这是质量减少了。教师要能够理解学生的困惑,并耐心地为学生解答。化学实验操作比较困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在严格控制下进行的专业的化学实验的视频。在氢气的燃烧实验中,首先称重氢气的质量和氧气的质量,将二者做密封的燃烧实验,收集实验结果产生的水滴,并进行细致的称重。在燃烧中,确保氢气燃烧完全,称重前后燃烧的氧气,确定氧气实际燃烧的重量。经过最后的测量发现,氢气燃烧的质量和氧气的消耗量等于产生水的质量,误差在合理的范围中。燃烧实验要求装置的密封性好,操作过程严谨,在学校的实验室很难做到,使用多媒体播放的视频能够清晰地展示这个过程,让学生有直观的了解。由于设备和装置的限制,很多化学实验学生都不能亲自进行,所以多媒体的使用,为学生开辟了新的方法,使学生可以了解质量守恒的相关信息,拓展自己的视野。

(三)通过实验了解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教材中提供了很多可以课堂上进行的实验,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造课堂实验的机会。例如镁带在空气中的燃烧实验,教师就可以和实验室申请适量的镁带,在确保教室环境合适的情况下,在课堂上当场进行镁带的燃烧实验,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观看,加深印象。当堂进行实验,学生能够获得最直观的印象,并且对镁带燃烧前后的状态有清楚的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镁带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特点,从而加深印象。通过实验可以清楚地解释为什么有的物质燃烧之后质量增加了,有的物质燃烧之后质量减少了,主要是空气中的氧气参与了化学反应,导致了奇妙的化学变化。

(四)通过实际例题进行教学

教师在讲述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之后,学生还是要通过例题完善知识。在初中化学中,质量守恒定律在解题中的应用广泛,下面将列举一些典型题目进行分析。教师可以深刻分析这些题目,来加深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应用。

第一,质量守恒定律能够解决有关的化学现象。质量守恒定律可以解释镁带在空气燃烧之后质量增加的原因,因为镁带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带燃烧之后生成氧化镁,氧化镁的质量等于镁带和参与化学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总和。

第二,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推断一些化学反应物质的构成。例如:在4X+5B2=2A2B5,则X的化学式是( )。在这类题目中,就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反应前后的原子的数目和种类不变。所以,反应之后还有A原子4个,B原子10个,所以X的化学式应该是A。

第三,解决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例如:有一些混合了铜粉的氧化铜,质量为6.4克,进行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在化学反应完全之后,发现试管中还有铜5.5克,试问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我们能够得出试管中的质量减少是因为氢气还原氧化铜之后,氧化铜变成了铜粉。试管中全部都是铜粉,减少的质量就是氧元素的质量。所以,氧元素的质量为6.4-5.5=0.9克。

第四,判断物质元素组成。例如:一种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之后只有水和二氧化碳,那么这种有机物的组成元素有( )

A.一定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可能有氧元素。

B.只有氢元素和碳元素。

C.肯定有氧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D.无法判断具有有哪些元素。

对这类题目进行判断的时候,首先要判断生成物的组成元素。水和二氧化碳一共有碳氢氧三种元素,那么反应之前的反应物也应该有碳氢氧。在空气中燃烧,已经有了氧元素的参与,那么有机物一定有碳氢这两种元素。所以,正确答案为A。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是重要的理论之一,应用广泛,教师要认真研究定律的相关内容,注重化学实验的实践,帮助学生在实验中增进理解,在例题解析中获得宝贵的解题经验。

参考文献:

[1] 边春霞.质量守恒定律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2).

镁在空气中燃烧篇9

关键词:回转窑;能耗;衬砖;燃烧器;余热利用

1概述

攀钢活性石灰回转窑于1997年4月投产,从投产到2010年,该系统能耗一直居高不下,石灰吨产品能耗高达5.7GJ,能源占比达80%,生产成本较高,近几年来,由于钢铁行业不景气,受钢厂、铁厂限价制约,公司石灰由盈利产品变为亏损产品,探索降低煤耗势在必行。装备技术落后导致能耗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a.回转窑烧成带、冷却带衬砖强度不够,十几年来,更换周期只有6个月左右;回转窑筒体外表面温度高,产量最高时达到了430℃,而设计值应≤350℃,筒体表面热损失严重;b.回转窑烧嘴技术落后,煤气热值利用率较低c.烟气温度高达260℃,高温气体通过布袋除尘器后,一方面布袋使用寿命较短,另一方面,烟气余热未得到利用。提高回转窑衬砖寿命,降低筒体温度,提高煤气热能利用值,降低煤气消耗,充分利用烟气余热成为活性石灰回转窑系统攻关的长期课题。经两年多时间的探索与研究,通过更改回转窑衬砖材质、改变烧嘴结构形式,增加换热装置,充分降低煤气消耗,利用合理的风煤配比等烧成工艺,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

2提高回转窑衬砖寿命、降低筒体温度的研究及实践

为降低筒体表面温度,提高回转窑衬砖寿命,我们分析衬砖使用条件和选砖原则,并进行了初步探索。回转窑衬砖使用条件苛刻,特别是烧成带温度高,达到16000C,磨损大,活性石灰是强碱产品,对衬砖腐蚀较大,且受其煤气限气及机械故障影响,筒体急冷急热较频繁,导致衬砖容易产生松动、掉砖以及剥落变薄等损坏。衬砖保温性能降低,筒体温度因此升高,选择的窑衬砖必须具有抗碱性腐蚀,耐高温和磨损,抗急冷急热性强(即热振稳定性高)等特性。窑衬原来选用的镁铬砖。该砖系碱性耐火材料,其组成为尖晶石—方镁石,虽然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抗碱性等优点,但从使用效果看,热稳定性较差,表面层发生热疲劳,大面积出现剥落,衬砖保温效果差。通过与耐火砖制造厂家技术交流,对衬砖材质、砖型、强度、热振值进行完善、优化,我们决定在烧成带单层镁铬砖改为双层,即工作层采用镁铝尖晶石砖,底砖采用莫来石聚轻保温砖。表1为镁铝尖晶石砖、莫来石聚轻保温砖、镁铬砖的技术指标对比。特别注意的是,砌筑方式要采用火泥砌筑方式进行(湿砌),不用膨胀缝纸板,以防止停窑时耐火砖产生较大环隙。2013年7月年利用定修机会,我们对烧成带衬砖进行试验,点火正常生产后,筒体烧成带温度最高只有320℃,2014年12月止火检查,衬砖使用情况较好,窑皮均匀,连续使用超过18个月,同时煤气消耗同比下降达到5%,吨产品煤气消耗由原来的5.7GJ/t,下降到5.4GJ/t左右,节能效果明显。

3提高煤气热值利用率,延长衬砖使用寿命

活性石灰窑原设计采用分割式三通道燃烧器,这种燃烧器通过几年的运行,主要存在燃烧器高温易变形,煤气及风通道受冲刷磨损,燃烧器断端面的小孔煤焦油积垢后堵塞,因而火焰形状难以调整,火焰跑偏冲刷窑皮,煤气经常不能充分燃烧,未发挥最大燃烧值。针对以上问题,改进煤气燃烧器结构形式,使煤气充分燃烧。我们选用更为先进的四通道燃烧器,充分利用热值。这种燃烧器的结构如图1。2013年,我们淘汰三通道燃烧器,使用先进的四通道燃烧器,这种燃烧器轴流风、旋流风和中心风的入口上都装有蝶阀,可单独地调节各自的风量和比例。旋动各调节螺母,可把各管道向内压入或向外拉出,通过调节各喷出口面积的大小,从而调节喷出的风速。该燃烧器有以下几个特点:a.燃烧器火焰形状规则、稳定,调节方便,调节范围大,可以根据生产工艺需要,调出合理的火焰形状;通过风煤配比,能实现火焰长短、粗细、强弱随机调整。火焰对“窑皮”冲刷小,有利于窑衬的长期稳定使用,窑衬使用寿命延长同比未改前延长3个月多月。b.节能:降低一次风量,使一次风比例由原来切割式三通道的12.5~15%,降到7~10%,最小可达4%;同时煤气的充分燃烧,吨产品煤耗下降约5%。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另外主排高温800kW高温风机风门开度的减小,高压电机电流也由原来的49A降到45A。c.通过优化、完善风煤配比,烧成温度很易控制,熟料可以快速冷却,由于燃烧效率的提高和熟料冷却的加速从而提高窑产量,可增产约20吨/天。

4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研究,降低煤气消耗

从回转窑排除的烟气,经预热器对物料进行预热后,温度高达240°C,直接通过烟道进入主除尘器,对布袋损伤较大,为达到除尘器入口温度条件,设计使用掺冷风的形式,这样余热未得到充分利用,造成大量热源浪费。结合国内同类型回转窑烟气余热利用和我公司实际生产、生活需要,我们在预热器出口烟道上安装余热回收系统,增加一套热管式空换热器及高温风机,将加热后的热风通过管道引入回转窑一次风,同时增加一套风-水换热器,将加热后的生活水(60°C至70°C)引入公司澡堂,供职工洗澡使用。通过对烟气热量交换,一方面除尘器的入口温度下降了15°C,延长了布袋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冷空气经预热后,大大降低了回转窑焙烧时所需煤气,提高了回转窑的运行的经济性;另外解决了职工生活、洗澡的需要。

5结论

镁在空气中燃烧篇10

例1.下列物质里各元素以游离态存在还是以化合态存在,为什么?

①氧气②二氧化硫③铁粉④硫粉⑤CaO(初中《化学》第45页习题3)解答:元素一般都有两种存在的形态。以单质形态存在的叫元素的游离态;以化合物形态存在的叫元素的化合态(大前提)。因为氧气、铁粉、硫粉是单质,二氧化硫和氧化钙是化合物(小前提)。所以,组成氧气、铁粉及硫粉的氧元素、铁元素,硫元素皆以游离态存在;而组成二氧化硫、氧化钙的氧元素、硫元素、钙元素均以化合态存在(结论)。

例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为什么?

(初中《化学》第54页习题1第四题)

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大前提)。镁带在空气里燃烧,是镁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镁(小前提),所以,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结论)。

三段论法,大前提和小前提先后次序也可颠倒。

例3.为什么用湿手接触正在通电的电器设备更容易发生触电事故?牐ǔ踔袓《化学》第172页习题1)解答:一般天然水和汗水都是某些电解质的稀溶液(小前提)。电解质溶液能够导电(大前提)。所以用湿手接触正在通电的电器设备更容易触电(结论)。

上述例题的解答过程是应用一个三段论的推理,但在有些题目中需要几个三段论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复合推理,才能得出最后结论,其中前一个三段论的结论是作为后一个三段论的大前提或小前提的。

例4.炉火用扇子扇,犜缴仍酵瑺蜡烛火焰却一扇就灭,犖裁矗浚ǔ踔袓《化学》第220页总复习题14题第①题)解答:燃烧着的可燃物当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火焰就会熄灭(大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