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一本书去巴黎十篇

时间:2023-04-08 00:02:12

带一本书去巴黎

带一本书去巴黎篇1

巴黎,仅仅是这个名字,就足以让人展开对她的无限遐想。与巴黎有关的想象似乎总是充满了慵懒气质,在这个飞速旋转的世界,巴黎奇迹般地保持着温吞的节奏,让原本心动过速的外国旅行者获得内心的平静。

《一只猫的巴黎晃悠》是一本以“慢生活”为基调的书。作者藤野优哉为了学习绘画技巧而前往巴黎。旅居巴黎的一年中,他像一个真正的巴黎人一样生活,慢悠悠地闲逛在巴黎的大街小巷中。作者自认为他抑制不住对巴黎的喜爱,“想把所有感受到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转述给他人”。由于作者曾经担任过多部辞典的编辑工作,加上日本人注重观察细节、善于分类详细描述的思维方式,本书的插画部分与妹尾河童的“窥视”系列较为相似,细节感无处不在,也能体会到作者长期编辑辞典所养成的书写模式。页面的下方常常有关于本页内容的词条解释或进一步的展开说明,使得全书具有了一种“百科全书范儿”。因此,以事无巨细的分解式插图体现巴黎是本书的一大特点。既不像地图那么抽象,也不像实景照片那么现实,通过插图突出主题并省略无关画面,使巴黎的城市格局和重要的公共场所被清晰地展现出来,很适合想去巴黎的人将其作为旅游指导书,也能让去过并喜爱巴黎的人找到自己当初流连的足迹,勾起无限回忆。

由于书名叫《一只猫的巴黎晃悠》,所以全书的插图中,总是有一只猫的悠闲身影,以一只猫的视角看巴黎,也是本书的独到之处。个人认为,作者的插画技巧并不能算上乘,倒是每页中的猫咪画的生动可爱。不过似乎也有读者不喜欢,网上书评中有说,“为什么总有一只猫?”,“怎么是一只猫带着大家看巴黎?”言词中充满不解与气愤。所以本书也注定了是一本小众读物,它只适合喜爱巴黎并擅于享受闲暇的人,窝在慵懒的沙发里慢慢发散思绪。

这本书可以有不同的阅读方式,只看看插画就能够感受巴黎美丽的街景和丰富的城市规划格局,而仔细阅读占一大半篇幅的文字,能够发现作者即使身处巴黎,也无时无刻不想起自己的祖国日本。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日本城市的身影常常闪现出来,作者一边详细描述着巴黎,一边关照着自己熟悉的日本街道和公共设施,其实无意中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写出了法国人与日本人在城市规划、生活态度、行为处事、审美趣味、自我认知等方面的差异。在它轻松绘本书的外表下,其实隐藏着关于法、日两国文化比较的内容,所以虽然是本小众读物,但是适应的读者年龄、专业跨度又可以很大。

我在巴黎和日本的游历过程中,也曾经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将其与中国进行过比较。如今看一个日本人在巴黎的心情起伏,更有种特别的感觉。藤野优哉的比较结果是,对他熟悉的日本城市不满居多(尽管我们已经觉得日本的街道足够干净整洁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也相当重视),而对巴黎则难以掩饰那种心灵被俘获的喜爱之情。想想我对巴黎的感觉似乎也是如此,这种情结恐怕不是用“隔灶香”所能解释的。巴黎,确实有她独具一格的魅力。

带一本书去巴黎篇2

美丽与丑陋只不过是瞬间的事,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就表现了这一主题。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几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我更觉得书是一杯沁人心脾的浓茶,有苦涩也有甘甜;书是一双翱翔蓝天的比翼,有它就会飞得更高更远;书是一阵去雾散云的风,让你的船一帆风顺。假期里,我认真阅读了《巴黎圣母院》这本阐述美与丑的真理的名著,认识了纯真善良的爱斯梅拉达、外表丑陋无比内心却无比美好的卡西莫多、道貌岸然的弗罗洛??

合上书,扣人心弦、感人肺腑的情节仿佛放电影历历在目。“那四面体的鼻,那张马蹄形的嘴巴,那只如被茅草似的棕色眉毛所堵塞的细小左眼,那一只完全被大瘤所遮盖的右眼,那上下两排残缺不齐、七斜八弯宛如城堡垛子乱七八糟的褐黄色的牙齿??”我闭上眼,慢慢回味着作者描写卡西莫多的句子,心里油然升起了一种怜悯之情,仿佛他就站在我眼前,驼着背,虽令人望而生畏,但静下心来似乎感受到他那颗被长时间耻笑却依然纯洁的心在怦怦跳动,是那么真实。

接着,又一个小鹿般动人的身姿映入我的眼帘,哦,是爱斯梅拉达!她一边用脚尖旋转,乌黑亮丽的眼神里不时传递出聪慧的神色,如墨似的密发一边在风中随意飘动。这么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又怎能不让读者们倾倒?是她,在男主人公将死之际以结婚的方式救了他,毫不犹豫地拯救了他!可一想到她的死亡,我的心不禁一紧,为这个女孩的死而感到惋惜和难过,同样也为“美与丑”的真正含义而深思。

“美”与“丑”,一对最易知晓却又令人最难懂的词汇!回想起自己只因追求外表而忽略了更重要、更真实的美——“心灵美”,万分懊悔。书中,弗罗洛就与爱斯梅拉达有着天壤之别,他虽然外表英俊,但心灵十分阴暗,邪恶。所以,这个问题引起每个人深思:“心灵美”,你做到了吗?

《巴黎圣母院》这本名著启发我们细细品味“美与丑”的真谛??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范文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人们从书籍上汲取所需的养分,让书籍,知识来丰富我们的生活。那一位又一位杰出的作家,他们不也是从书籍中寻找灵感,从生活中寻找灵感。书籍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用品,不爱书的人等同于不爱生活。

安徒生的童话,耐人寻味,它不仅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和无情,更让人们体会到了生活的美好,还能激励青少年们奋发向上,努力学习,更能激发人们的无限爱心的关爱,让整个世界充满爱。《红岩》描写了那一个个英雄故事,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近段时间,法国作家雨果写的《巴黎圣母院》深深地吸引了我。故事中那一个个鲜明生动的人物令我感触至深。卡西莫多那丑陋的外表下,却藏着一颗炽热的心。那被认为恶魔的但却又纯真善良,能歌善舞,美貌绝伦的爱斯梅拉达,还有那只有灵性,聪明活泼的小山羊,道貌岸然的副教主弗罗洛等等。他们之间发生的那些扣人心弦的故事,让我们身临其中,优美的文字,也带给我们幻想。

卡西莫多,一个奇丑无比,令人厌恶如同小丑一般的人物,但他又拥有常人无法拥有的那一颗美丽纯洁,炽热的心,他深深地迷恋上了能歌善舞,美貌绝伦的爱斯梅拉达。卡西莫多更多次营救身处绝境中的爱斯梅拉达,但最终也没能逃过死神的魔爪,被吊死在了丑恶的鹰山下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刻画了一群形象生动,鲜明,极富艺术感染力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和悲剧命运扣人心弦。他用这种深刻的描写剖析了丰富而又复杂的人性世界,让我们更深入,更细致地了解到了我们人类自身。反映了人性丑陋的一面和纯洁美丽的一面。书籍带给我们的感受是无穷无尽的,他会令人感到气愤,也会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之处,真挚的爱情、深厚的友谊,总让人回味无穷。

《巴黎圣母院》带给我许多以前并没有发现的美好事物,也让我认清了人性的究竟,更让我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外表看似邪恶丑陋的人,但内心或许比一般更善良纯洁,而相反,外表看似温柔善良,但内心却邪恶无比。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作文美丽与丑陋只不过是瞬间的事,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就表现了这一主题。虽然这似乎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但毕竟雨果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不过只有二十多岁。恐怕他在其中只是想讲述这样的一个故事,提高自己描绘故事情节的能力。但这个故事却有许多吸引人的地方。

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在中世纪的法国靠卖艺为生,在一次“错误的审判”帮助了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卡齐莫多。这是个极其丑陋的人,雨果描绘他丑陋外貌的语句不亚于描绘一个十足肮脏的怪物。他小的时候被抛弃在巴黎圣母院,一个神甫本着由他弟弟而生的怜悯之情“解救”了他。这神甫后来变成了主教,同时也成为了卡齐莫多的父亲。而主教却疯狂的爱上了吉卜赛女郎,他不断的在公众面前诋毁她,甚至陷害她入狱,借此压抑着自己心中的激情。卡齐莫多解救了吉卜赛女郎,并与她相处在巴黎圣母院的塔楼里。到了这里,我们不禁要发问:解救这美丽女郎的为什么是这个丑八怪?难道不应当是一个“帅哥”去拯救了她吗?书中并不缺少这样的人物呀。而雨果创造这样一个畸形的存在,是不是故意以这个存在来吸引读者?

但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却由不得我们多想,故事立即就以一个悲哀的结尾结束了。爱斯梅拉达被绞死;主教则被愤怒的卡齐莫多推下了塔楼,摔的是血肉模糊;而卡齐莫多带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永远长眠于一个死人窟里。书的结尾写了这么一段话,令刚读此书的我立即呆住了。后来人到死人窟里寻找他人尸体的时候,引出了故事的最终结局:爱斯梅拉达与卡齐莫多的尸体变成了两具白骨,而这白骨也在那群人的不小心触碰中变成了尘埃。这是本书的最后一句话,故事的终结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人的自然的终结,而作为雨果练笔的巴黎圣母院故事到此结束。显然,雨果到最后没有了对作为练笔之书的激情,只是给了故事一个很“自然”的结局。

带一本书去巴黎篇3

关键词: 波德莱尔 现代性 闲逛者 人群“震颤”

本雅明撰写《波德莱尔: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一书并不是为了研究波德莱尔,选择波德莱尔只是因为他的“寓言式叙述”的研究需要一具肉体依附上去,他所需要的,只是波德莱尔的视角和他的诗作。据本雅明本人的叙述,本书是他计划中的著作五卷本《巴黎拱廊街》的一小部分。我们可以打比方说,波德莱尔是黑色的维吉尔,带着本雅明来到19世纪的巴黎。然而却在阴差阳错间,未完成的本书却成为波德莱尔的自我映画。

一、“拱廊街”兴起的巴黎

拱廊街孕育了巴黎的现代。现代的概念来自于都市。而都市,是从经济飞速的发展,手工业与商业的繁荣中逐渐崛起的。城市的概念从中世纪开始孕育,然而只有到达“属于拱廊街”的时代,人类才逐渐意识到城市不仅仅是人的聚落,而更多的是人的精神家园,影响人,乃至塑造人。在光怪陆离的巴黎街道上,都市正在制造密不透风的框架并开始接纳各种反叛的因子,把这些思维和观念在温室中培育起来,从而变得驯服温顺。

“煤气灯亮起来了。司灯人穿过拱门街挤满建筑物的通道和夜游症的人群,把幽暗隐晦的街灯点亮。玻璃顶、大理石地面的通道,豪华的商品陈列、、玻璃橱窗……人群的面孔幽灵般显现,他们焦灼、茫然、彼此雷同,拥挤得连梦幻都没有了间隙。”这是波德莱尔笔下的巴黎,这段描述使得巴黎闻名全世界,本雅明引用了这段话,给巴黎披上的是童话般的外衣和繁复沉重的梦幻。

路边的咖啡馆内的闲谈,画廊,吟游艺人,拱廊街内的百货商店,路边卖艺的波西米亚人,橱窗内的貂皮大衣,内的烟尘滚滚,这所有的一切,构成了巴黎。在波德莱尔的叙述里,这是19世纪的世界上最为摩登的地方,浑身每一处都带着铜臭味,抓住一切机会去炫耀自己领先于时代。

二、“现代化”带来的金钱价值

本雅明书中的波德莱尔,大多是时间都无目的地漫游在街道上,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他就是本雅明所说的“闲逛者”之一,尽管他有一双洞察世事的眼睛,但这也改变不了他穷困潦倒的现实。19世纪的巴黎,就是现代,而现代就是商业。所有的东西都商业化了,本雅明不无嘲讽地写道,“他的全部作品不过为他挣了一万五千法郎,而大仲马每年至少是六万三千法郎,欧仁·苏仅《巴黎的秘密》就收益了十万,拉马丁的年薪则是六十万。”

在经历了启蒙运动,理性主义,大革命,拿破仑加冕,反法同盟,复辟运动的冲击之后,在全民公投下成立法兰西第二帝国,开始放弃贵族统治时代传统的如血缘、品德这样显得空泛的标准,他们寻找到了最为精确,并可以将一切量化的新评价标准——金钱,而正是这样的精确,促使他们来到了时代的前列。用金钱去评判一切事物,统一,鲜明,同时也无比公正:再也不会有任何的价值冲突,或者是知识文化素质的高下所导致的评判差异,所有的争执都被一种具备普遍价值的标准所规定了。在这个标准下,这个最为先进,不容置喙的标准下,波德莱尔只是一个一文不名的诗人,他和那些波西米亚人一样,都是这座城市最为悲哀的闲逛者。

三、“闲逛者”和“人群中的人”

本雅明把文人和波西米亚人归入同样的群体,“他们都游手好闲的进入市场,看似只是随意瞧瞧,实际上只是在找一个买主。”闲逛者游离在整个社会体制之外,他们没有创造商业金钱价值,于是他们也同时被商业价值所抛弃。然而实际上,这种遗弃是相互的;被称为“职业密谋家”的波西米亚人,其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流浪本身;他们是城市的良心,城市里唯一独立的评判者和观察者,而不是在金钱价值体系里的随波逐流者。

然而在本雅明的叙述中,这座城市里大多数都是随波逐流者,他们就是所谓的“人群”。人群如黑暗的血盆大口,吞噬着的是个性,独立的价值,以标准的评判方式,取缔了异议存在的意义。人化作社会劳动的工具,人的作用与机器无异;于是这种逐渐趋同的人性转化,促使了人群的某种对于集体性的追求,而这种统一的乌托邦梦想是如此美妙,以至于能够成为理想或者说某种道德与宗教上的价值,于是“乌合之众”们显得如此理直气壮,毫无愧色。

然而人群在模糊个体的独立价值的时候,也同时诡异地为独立个体提供了隐藏的环境和藏匿的洞穴。这就是本雅明所说的“人群中的人”,或者说,就是“闲逛者”的一个更文雅的说法。这些在人群中窥视、凝视、围观,人群为他们提供了绝好的庇护,对他们的排斥从某种角度上又是对他们评判和观察地位的绝佳保护。这就是波德莱尔在巴黎的处境:他穷困潦倒,一文不名;但同时又自由随意,能够冷眼旁观;他有机会去观察和描述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巴黎。

然而在具体论述上,由于波德莱尔的诗人特征太过明显,这一点本雅明也绝不讳言:他对于日常事物基本上视而不见,毫无了解,漠不关心。他绝不是一个具备敏锐,事无巨细观察力的作家,相反他对其他事物的关心完全取决于他的个人喜好。但是,与此同时,“对理论存在着天生的敏锐,这种敏锐是近乎直觉式的,他能够精当有洞见地提炼出主题,同时把本来存在的主题之间的联系弄得朦胧晦涩。”这就更能证明,对一个诗人的眼光来说,人群只不过是他的庇护所,而并不是他的归宿。他依靠着人群,却时刻提防他们。从他的观察中,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他自己的思维形态,主观的自我,任何事物都能与他本人有关,从而我们得到的,正是他一个人的巴黎。

四、现代性的“震颤”

但是,波德莱尔只能做一个记录者和观察者,作为一个普通的诗人,他始终是无法阻碍现代性的萌芽和爆发的。他只是站在橱窗背后,窥视着别人,同时被窥视,在纸上写下哀婉的长诗悼念过去,却无法抵御时代潮流的改变。这种潮流不仅是变化,而且是包容和融合;如果站在历史的整体角度来看,波德莱尔当时固守有价值的游手好闲,竟成为如今这个时代的另一种“现代”;也就是说,潮流无声寂寞的画了一个圈,我们的精神领地在缩小,又回到了原点。

本雅明从他的诗作里,概括出了一个词“震颤”。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指外在的世界过分强大的能量,刺破人的自我保护层,对人的精神造成严峻的威胁。这恰恰是诗人审美和表达的基础;波德莱尔在他的闲逛和注视里,寻找到的都是整个现代世界对他的“震颤”。他如实地记录下了他的震惊,他的不解,他的疑惑,他的迷茫。他在有意识或者是无意识地为拱廊街符号表征的现代作传;他被刺痛的经历,他的“刺点”,也正是现代的突破口,现代对过去的战胜宣言,是整个现代性状态的最佳代言。

波德莱尔把现代定义为“过度,短暂,偶然”,这样的震颤促使他塑造出的抒情主人公,反而脱离了古典式范畴而成为一个“叛逆式”的现代英雄。首先他是不为世所容的,他是被时代抛弃的,他如同堂吉诃德般,在一个新的时代鼓吹过往。因此这样的英雄只能是“闲逛者”,只有这样的人才不会被体制所吞没,才会在金钱至上的都市街道上,捡拾一些并不值钱的东西;现代性的英雄必然是特立独行的,只因为他们的不合时宜。

五、矛盾的个人和无法挽回

如果我们暂时跳出本雅明的叙述,去阅读波德莱尔这个时期两部作品:诗集《恶之花》和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的话,我们会看出像波德莱尔这样的一个矛盾统一体,除了古典性的时代英雄一面之外,也逐渐被现代性潜移默化的吞噬。就像始终有人怀念民国时期的上海一般,纸醉金迷的都市本身就具备足够的审美力量。

波德莱尔以《恶之花》开创出以恶为美的创作手法,公然打出了唯美主义大旗。然而他的观察和窥视,在后代的审美赏析中逐渐转移为一种单纯的唯美主义情趣。在长期的文学创作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文学家和批评家对于过往时代的怀念的必然结果就是加以美化。假设有一个人站立在19世纪拱廊街的金碧辉煌下,他必然会发觉存在于现代性状态自身的审美价值。而在唯美主义观点看来,美是没有道德,没有评判,也没有界限的。

波德莱尔个人是矛盾的。他对于时代的反叛,更多地是出自对于固有价值的本能性拥护,对于自我的本能性证明,甚至说,是一种“近乎于孩子气的盲目叛逆”。也就是说,波德莱尔不是一个合适的批判者,他只是一个合适的记录者。他用诗人本能所发现的东西,并不能触碰到时代的本质,隔靴搔痒;但他的记录,恰恰就是现代性逐渐发展立足的证据。这对于特立独行的,企图远离这个时代和体制的波德莱尔来说,到头来是一种绝望的,无法实现的悲哀。在风云变幻的大时代面前,哪怕不主动写作,都会成为时代的缩影或者是被误解的对象。

然而更为讽刺的是,波德莱尔的矛盾就意味着本雅明的矛盾。我们再次重申我们篇头做的一个比喻:对于本雅明来说,他只是从波德莱尔对于现代社会的哀叹中体味到时代的涟漪和曙光,一旦从波德莱尔的身体中释放出来,离开了他的视角的话,就不能更进一步了。我们可以说,本雅明就像站在天堂门口的但丁,刚刚游历了地狱和炼狱,而波德莱尔就是他身边的维吉尔。而维吉尔,不能把他带上天堂。或许在本雅明的写作计划里还有这么一个人,能够带着他真正走进现代,解决矛盾,但是这个人究竟是谁,也就随着德法边境的一声枪响,随风而逝了。

参考文献:

[1][德]瓦尔特·本雅明,著.张旭东,魏文生,译.波德莱尔: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2][法]帕斯卡尔·皮亚,著.何家炜,译.波德莱尔[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3][法]夏尔·波德莱尔,著.郭宏安,译.恶之花·巴黎的忧郁[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德]瓦尔特·本雅明,著.许绮玲,林志明,译.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赵一凡.西方文论讲稿:从胡塞尔到德里达[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6]王才勇.本雅明“巴黎拱廊街研究”的批判性题旨[M].哲学研究,2007(10).

带一本书去巴黎篇4

关键词:《流动的盛宴》;海明威;回忆录

1. 作者和回忆录介绍

1.1 海明威和他的写作风格

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是美国“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他以《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一书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太阳照样升起》(The Sun Also Rises)与《永别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

海明威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他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他简洁明了却富有力量的语言风格,他提出“冰山原则”(Iceberg Theory)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1.2 本书介绍

一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巴黎以其艺术上的活力和自由以及对艺术实验和创新的容忍吸引着英美的诸多艺术家、作家。当时尚未成名的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回忆了当时的巴黎,人才荟萃,文人沙龙、歌台舞榭,年复一年而岁岁不同,像一席流动的盛宴。本书20个短篇中,海明威回忆他和第一任妻子在巴黎的一段艰辛而又愉悦的生活:初涉作家生涯、窝咖啡馆写作、与文友闲扯、赌马、忍饥受饿、逛塞纳河畔旧书摊、在莎士比亚书店借书,与菲茨杰拉德邂逅并和乔伊斯、庞德等人的交往。

2. 多角度解读

2.1 海明威和第一任妻子哈德利

海明威于1920年在芝加哥和哈德利相遇,这个比海明威大8岁,有些严肃,处事成熟的女子很快吸引了年仅20岁的海明威的注意。婚后不久他们便来到巴黎,租住在一间便宜的小公寓房,就是在这间阴冷狭小的屋子里,海明威完成了他从一个旅居记者到知名小说家的蜕变。《盛宴》一书中海明威回忆了他同哈德利新婚燕尔,在巴黎度过的清苦朴素(有时甚至忍饥耐饿)但又充满青春欢乐和爱情:他们一同去瑞士滑雪,一起去西班牙看斗牛,一起赌马,生育了他们的儿子邦比。表面看,这样清贫但不失幸福的婚姻很稳固,但这一些都随着女记者宝琳・费孚的出现而破裂。海明威在书中充满憎恶的讽刺作家多斯帕索斯为“饮水鱼”,由于他,引来了有钱人,才导致他的第一次婚姻破裂。海明威、哈德利、宝琳甚至曾经尝试过共同生活,表面春风和煦,实际却各自煎熬。1926年,哈德利终于提出离婚。

而在海明威的晚年,海明威对哈德利的愧疚和亏欠,经历时光的过滤变得愈发浓烈。他在书中写道:“等火车终于在一堆堆原木旁驶进车站时,我又见到了我的妻子,她站在铁轨边,我多希望在还只爱她一个人的时候就死去。”在海明威风华正茂,声名未起的岁月里,有这样的一个女子,曾对他不离不弃,而他最终没能珍惜。

2.2 海明威和朋友们

2.2.1 海明威和埃兹拉・庞德

海明威在书中对庞德不吝赞美之辞,称庞德是“我所知的人中最慷慨最公正的”。海明威在书中写到庞德贡献了大量时间给诗人,画家,雕塑家和作家,他帮助他们找出版,写书评,他帮他们到处找付房租的钱,只要他认为他们需要帮助就会伸出援手,他为每个人操心。海明威刚认识庞德时,庞德告诉海明威他正在为一个年轻的银行职员操心,因为小职员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创作修改诗歌,因此庞德帮助他删去诗稿的三分之一,这就是T.S.艾略特和《荒原》。一次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的由来。庞德的慷慨,无私和大爱赢得海明威的尊敬和友谊。

2.2.2 海明威和F.S.菲茨杰拉德

海明威在书中如此描述菲茨杰拉德的外貌:“他长着一张介于英俊和漂亮之间的脸…带着爱尔兰人风格的纤巧的嘴,要是长到姑娘脸上,肯定会是一张美人的嘴…”。

从此段描述中可以看出海明威觉得菲茨杰拉德长相不够男子气概。书中海明威还略带高傲的姿态记录了他和菲茨杰拉德的一桩轶事。因菲茨杰拉德的妻子抱怨他的“尺寸问题”,菲茨杰拉德向海明威求证,两人进入厕所观察之后,海明威安慰菲茨杰拉德“仅仅是角度问题,你从上面往下看自己,就显得短了。”为了证明自己说的话可靠,海明威还建议菲茨杰拉德跟自己一起去卢浮宫,看希腊的雕像。

不过,对于菲茨杰拉德的才华,海明威也非常认可并惋惜,《盛宴》中有这样一段“他的才华是那么的自然,就如同蝴蝶翅膀上的颗粒排列的格局一样。最初,就像蝴蝶从不注意自己的翅膀,他丝毫没注意到自己的才华,也不知道何时起他的翅膀遭到洗刷和破坏。直到后来,他开始注意到了他破损了的翅膀和翅膀的结构,他开始明白不可能再次起飞了,因为对行的热爱已经消逝,他唯一能够回忆起的是,当初在天空中的翱翔是多么的轻而易举啊。”

2.2.3 海明威和格特鲁德・斯泰因

斯泰因这个名字和“迷惘的一代”一词的关系紧密相联。海明威在回忆录中写到斯泰因女士的车发动不了,年轻的修理工没能成功修复,斯泰因大为光火,指着修理工说“You are all a generation perdue.”(注:法语perdue意为迷失)。斯泰因在后来向海明威转述这件事时说:“这就是你们这代人,你们这些参加过一战的人都这样。” 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题辞,于是“迷悯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指曾怀着民主的理想奔赴欧洲战场,目睹人类空前的大屠杀,经历种种苦难,深受“民主”、“光荣”、“牺牲”口号的欺骗,对社会、人生大感失望,故通过创作小说描述战争对他们的残害,表现出一种迷惘、彷徨和失望的情绪。

2.3 海明威早年写作经历

在回忆录里,年轻的海明威这样勉励自己:“别着急。你一直在写作,今后也一定能写下去。你惟一要做的事情是写出一句真实的句子。写出你所能写的最真实的句子。”这样的句子不要雕琢,不要任何装饰,是一句“简单而真实的陈述句”。写一句真实的句子,一句简单而又真实的陈述句……海明威在这样的磨炼中似乎找到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他从写一句话起步,进而发展成段落:有气氛、有人物、有故事的段落。书中,海明威还透露一个小细节:“我站着写,而且是一只脚站着。我采取这种姿势,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

3 结语

中国人有句古话,“人生没有不散的宴席”。在作者眼中,巴黎就是这样一道华美的盛宴,而且不会散去。《流动的盛宴》一名,源自于海明威的一段话:“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待过,那么,在此后的生涯中,无论走到哪里,巴黎都会在你心中。因为,巴黎就是一席流动的盛宴。”那段在巴黎生活,无论是在文学创作还是个人生活上,都深深影响了海明威的一生。

参考文献

[1] Baker, Carlos. Ernest Hemingway: A Life Story.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1969.

[2] Hemingway, Ernest and Hemingway, Séan. A Moveable Feast: The Restored Edition,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2009.

带一本书去巴黎篇5

关键词:当代艺术;美院;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一、巴黎美院;当代艺术;改革

今天我们常说的“巴黎美院”全称是“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院”(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arts)(缩写ENS-BA,Paris),与历史上的“法兰西美术学院”(Academie desBeau―Arts)二者的相互关系在文章开始我们就有必要明确。西方的美术学院从建立初始就承载着两方面职能:一是作为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等造型艺术家的专门组织机构,性质相当于现在的美术家协会(association);二是作为培养造型艺术人才的专门教育机构,其工作和任务通常由其下属的美术学校(school of art)来承担。美术学院的教育职能主要从18世纪末开始直到19世纪才占据主导地位。美术学院作为一个身兼二职的社会机构,它主要发挥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第一,为社会培养从事绘画、雕塑等高雅艺术活动的纯艺术家;第二,展开艺术理论探讨和争鸣,建构纯艺术理论体系,以便指导和规范艺术创作活动;第三,组织和举办公开艺术作品展,沟通学院与社会、艺术家与赞助人或公众之间的关系。法兰西美术学院正是这一体系的一个极好例证。

法兰西美术学院(Academie des Beau―Arts)创建于1795年。其职能主要包括负责和指导罗马大奖竞赛(Grand Prix);在10月份举行的公开会议(Séance Publique)上颁发奖章;编纂《美术辞典》;操纵罗马法兰西学院;在19世纪组织沙龙展评审委员会;此外,还控制着下属的美术学校,直到1986年的《学院章程》中,学院仍然声称拥有这些管理和监督权利。今天我们所指的“巴黎美院”就是Academie下属的美术学校。为了区分二者的译名,“Academie des Beau―Arts”我们就称为“法兰西美术学院”,“巴黎美院”即今天的巴黎高等美术学院ENSBA。

法兰西美术学院虽然不干涉美术学校的内部改革,但是却有权挑选教授,并保留对竞赛计划进行监督和对考试结果进行评判的权利。其中最重要的是“罗马奖学金”的考试和评定。获奖者可以去意大利的米第西斯艺术城(Villa medi-cis)生活和工作几年,标志着其艺术生涯已成功了一半。“罗马大奖”由法兰西美术学院掌控,学院也牢牢控制着巴黎美院,美院教授基本由其成员担任或由其决定,并且控制着外省美院和社会上的艺术沙龙、各种艺术奖励。巴黎美院每年只招一百名左右学生,竞争极为激烈,塞尚两次报考都没录取,罗丹三次报考都因他的素描与雕塑缺乏当时学院要求的熟练标准而落选。

1825年安格尔当选法兰西美术学院院士,1834年担任法兰西学院院长,并影响了美术教育。可以说这一时期巴黎美院达到了巅峰。关于降低法兰西美术学院权利的提议随着1830年6月革命的爆发接踵而至,但是却遭到保皇派的抵制。直到1863年由Nieuwerkerke伯爵提出的教育改革一一接受国家指派的官员和采用工作室制,才最终使巴黎美术学校摆脱了法兰西美术学院的控制。所谓“工作室制”即由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成功艺术家在工作室中指导学生的绘画和雕塑实践活动。1811年,年仅19岁的藉里柯(Geficault)进入美院盖兰(Guerin)工作室,次年即获罗马奖的题名。四年后的德拉克洛瓦(Delacroix)又入同一工作室,他们都是巴黎美院的骄傲。

19世纪美术学院来自于浪漫主义艺术家的挑战和工业革命对实用设计人才的需求,学院的衰落已成定局。到19世纪下半叶,最高荣誉获得者成了自己老师的平庸模仿者,这是近亲繁殖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20世纪上半叶的巴黎美院就是保守、陈旧的代名词,学院长期拒绝现代艺术与社会上轰轰烈烈进行着的立体主义运动、野兽派运动、超现实主义运动脱节。这一时期对艺术家是否需要接受古典教育产生了怀疑,因此罗马奖学金失去其赖以存在的传统理论基础。学院长期拒招女生,忽略一切包括摄影在内的新技术,学院与一切关于美术教育的反思对抗。

直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进入电子信息时代,各种新技术媒介的产生,人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发生很大变化;另一方面,来自于现代西方艺术观念的冲击,影响到巴黎美院的传统教育体系。以1968年爆发的学生运动为转折点艺术进入了当代艺术阶段。早已对传统美术教学反感的巴黎美院学生占领校园,走上街头,对美术学院一系列体制、美学观念提出质疑,要求改革。反映在艺术界则是艺术家们竭尽所能地对以往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思维进行颠覆。在法国主要体现在至少主义和观念艺术影响下产生的行动艺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后杜桑与后达达主义,而作为传统艺术手段的绘画、雕塑则基本不在其范畴。反映在巴黎美院,罗马奖被废除,法兰西美术学院被架空。70年代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巴黎美院向当代艺术敞开大门。

在这场斗争中当代艺术靠观念性与传统的艺术形式拉开距离,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在此后的几十年,直到今天当代艺术还影响着巴黎美院的每一次革新。

二、米肖的教育思想及对巴黎美院的改革

伊夫,米肖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与艺评家,1989年9月至1995年由法国文化部指派担任巴黎美院院长。他在位期间所实行的一系列改革,对美院以后的发展影响很大,恢复了巴黎美院在国际上的“当代”地位,并重新回到当今世界几所重要美院行列。

改革的具体措施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人事制度的调整是触及人员最多、风险最大、最艰难的改革。教师问题是改革的关键。教授任职打破“终身制”“铁饭碗”,实行三年合同制,即三年任教期满后,双方自由选择去留。现在巴黎美院的教授大多数是20世纪90年代后在此任教的国际知名艺术家,这与美院强调教学内容与当前艺术的紧密相连有关。

缩减学生人数。3年内将学生注册人数减至500人。严把入学关,控制招生规模。 发展多媒体专业。在美院建立摄影基地、摄影与声音处理基地、信息基地等。在原来绘画、雕塑两大专业基础上增设多媒体方向,配备相应的教授与工作室,形成绘画、雕塑、多媒体三大块教学结构。

建立“邀请艺术家工作室制度”。邀请世界知名艺术家来院主持半年或一年工作室,使学院的教学与当代艺术紧密 相连,扩大学生接触面,避免学术的因袭保守,给稳定持续的教学带来更多的流动性。每年竞争教授的名单中,当代艺术家占了大多数,很多是活跃在国际当代艺术界的大师,如在1989年之后成为美院教授的波尔坦斯基(Boltansiki)、梅萨热(Anne Messager)、迪肯(Deacon)。

扩大与国际各大知名美院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互派交换学生。每年巴黎美院会提供经费,选派30―40名学生到其他国家的各大美院学习半年。

三、巴芒克的艺术教育思想和改革

1995年米肖院长届满离任,阿尔弗雷的.巴芒克调任巴黎美院院长。他继承了米肖的改革方向,但形式上较为温和。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多学科、多领域的融合上。这里不仅是传统概念上的造型语言与新媒介的造型语言的研究与融合,还包括文学、舞蹈、音乐、影视、信息等边缘学科的融合。这些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目的是找寻在传统与当代造型手段之间新的可能性。因此,巴克芒的改革是建立在米肖基础之上的,进一步深入的、细化的、更加适应美院朝向当代艺术发展方向前行的改革。

四、办学理念

“宽容”与“开放性”体现在今天巴黎美院的方方面面。

当代是众多艺术形式同时并存的时代,每种手段、每个观念、每点不同都在艺坛上有相应的地位。教师的职责是陪着学生进行各自的研究,帮助学生在技巧和表现之间找到平衡,教授和学生间主要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历史与现在众多的视觉作品中,找寻到自己的创作语言。

巴黎美院的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美院只是给学生们提供一流的学习设备和高质量掌握各种技术的训练场所,还有一流艺术家主持的工作室可供学生自由选择。学生在与各工作室教授的交流中寻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并掌握相关技术将研究进展下去。

阿尔弗雷的.巴芒克院长认为:美院是一个教学与实验的场所,美院应该是一个自由的地方,使各个领域相互冲撞产生火花的地方。学院不能从生产线上生产出艺术家,而是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观察世界的角度。美院的学生某种意义上是明天的艺术家,艺术理论上的争论大多是当代提出的最新课题。巴黎美院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她的名字最多的是让人想到过去而不是现代,从历史与传统中走来,但更多的是与现实的联系,将传统与这个时代紧密联系。美院不是一个职业学校,毕业证书不能通往某一相应职业,艺术家在当代社会是一个弱势群体,社会上的地位是相当微妙。美院的教学要为学生未来的职业提供多种可能性。与职业学院相比纯美术院校的教学无法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确定性,为了避免重复办学巴黎美院没有设计类专业,是因为巴黎有两所非常知名的设计类学校。

当代艺术靠观念性与传统的艺术形式拉开距离。因此巴黎美院将许多时间放在学生观念的培养上,邀请国际上知名艺术家来学校设立工作室,开设相应的理论课程,举办各种形式的研讨会激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每年组织学生旅行以增加学生阅历等等,目的是使学生在校期间形成独立的艺术思维和掌握当代各种主要艺术表现手段。

五、教学与管理

由于巴黎美院的改革的重心是扩大美院在当代国际艺术界的影响,所以体现在教学上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念和对新观念的挖掘。因此巴黎美院在近两年课程设置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将原来设在二年级前的素描与人体结构两个必修学分变为选修课。这一转变某种意义上是对美术学院传统教学结构模式的彻底终结。巴克芒院长说,巴黎美院这样纯美术院校的教学与职业学院相比,无法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确定性。这给美院的教学管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法国的美术院校只有巴黎美院仍保留传统系科绘画和雕塑,这与巴黎美院培养“纯粹艺术家”的办学理念相一致,但早已抛弃了传统的学院主义教育,与当代社会和当代艺术紧密关联。其他56所文化部所属的国立美院有的侧重设计,有的侧重多媒体,绘画相比之下没有多大地位。巴黎美院所设的绘画、雕塑、多媒体三个专业方向,并存但不独立,以教授工作室为基础,提倡多学科的融合与多样化。工作室内一至五年级学生同室上课,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室和教授,学生们通过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尝试,与众多艺术家教授们的接触与交流,对学生艺术观念的形成有很多助益,与不同的工作室学生一起工作,通过这些“融合”,学生间相互撞击找寻到适合学生自己的道路。

工作室制为学生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学生可以常常不到学校,只是时而拿作品给教授看,但巴黎美院的教学管理是通过学分制来约束学生。美院学生进校时必须熟记《学生手册》,其中明确规定了一至五年级每年的学习科目及必须修得的学分,包括理论学分和技术课学分,如每年修不到两个学分就有被勒令退学的危险。某种意义上学分制为这种自由划上了最低限度。

学院在学制上还做了许多硬性规定来约束学生的这种自由限度。从入学到毕业的3个关卡。

入学。法国的专业美院入学选拔极为严格。往往是1:500

二年级末的学结。每个系组成4人评审团,包括系里的协调教授,教授和一名理论课教授。学生在评审团前展示自己两年的学习成果,如果其中3位教授不通过,就须在次年重过此关。

毕业。由毕业评审团确定,成员主要由4名在当代艺坛知名的艺术家,和一名学院指定的教授组成。学院每年召开会议,提出评审团候选人,再投票决定4名人选。

六、师资与工作室

巴黎美院继承导师工作室制,每个工作室由一名教授负责,并以教授名字命名。这些教授多为国际知名艺术家,其中大多数是90年代后在此任教的,这与巴黎美院强调教学内容与当前艺术的紧密相连有关。全院绘画、雕塑、多媒体共有30多个工作室,每个方向有10多个工作室。绘画工作室有布瓦斯隆(Fransois Boisrond)、维亚那(Claude Viallat);多媒体工作室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梅莎热(AnnetteMessager);雕塑工作室有迪肯(Richard Deacon)、佩罗(Gi-useppe Penone)等当代著名艺术家主持。

教授实行三年合同制,即三年任教期满后,双方自由选择去留。教授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有危机感。一旦教授退休或离职,学校在其离职前夕在各种艺术杂志、媒体上刊登国际范围的招聘广告,在竞选者名单备齐后,由院长、资深教授以及艺术机构负责人等组成评审团进行讨论,并投票决定是否录用。

目前美院的教授大约有60位,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除了当教授外,还同时从事艺术活动,他们不断地将各种当代艺术信息传递给学生,又保持了每个教授不同的艺术观念与视角。

美院的教学以固定教授们的长期教学为主,同时每年从法国和世界各地邀请当代国际上有相当知名度和丰富的职业经验的艺术家来此工作,进行高水平、不同观念的交流,使学 生进入不熟悉或不习惯的领域,而这些领域是固定教授的局限所不能开设的,“邀请教授”工作室是对主要教学的一种补充。这种制度给学生带来更多的选择空间,根据需要设计自我。在每位教授的工作室里,学生的作品受教授的艺术观念、教学方法影响很大。为了避免这种形式语言上的师承,美院鼓励学生定期更换工作室,或同时在几个工作室选修。

近些年随着师资的不断调整,传统写实绘画与雕塑工作室几乎消失。在今天的巴黎美院各种不同艺术观念的教授,进行各自的教学实践,更多意义上教授的职责是陪着学生进行各自的研究摸索,在技巧与表现之间找到平衡,最终学生找到自己的“个人方法”。当代艺术创作的各种手段,包括装置、行为、影像、文本等,绘画雕塑只是其中的一种手段,作为一个现代艺术家,了解当代社会,运用当代科技手段,对各种艺术创作手段进行尝试,通过这些不同艺术形式的尝试,来影响自己的创作。

除了30多个教授工作室外,美院还有近10个技术工作室,即丝网、石版、壁画、镶嵌画、塑模铸模、油画技术等。这些工作室有教授负责,并配备助教或技师,学生们在此学习取得学分,以便更好地在教授工作室完成自己的学业。

七、图书馆

美院的图书馆建于19世纪60年代,其中当代艺术的图书是法国最全的,一些在蓬皮杜艺术中心查找不到的资料这里往往能找到。图书馆由三部分组成:图书厅、多媒体厅、信息资料中心(CID)。

图书馆以现、当代画册为主,还有各种展览资料、论文等。多媒体厅分三部分,一部分是与图书厅连在一体的各种艺术报刊杂志;另一部分是各种录像带、CD等,并设有专门的视听室供观看,这些视听资料大量是对艺术家的采访纪实片;多媒体厅还有一角是专为学生们走入社会,进入职业艺术生涯而设立的。这里能找到许多与艺术职业生活有关的解决办法,如艺术家如何与画廊联系,各种艺术沙龙、展览征稿、奖金工作室申请等,以及职业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信息资料中心(CID)藏有5万多张关于当代艺术的幻灯片。中心的主要功能是召开各种座谈会,邀请社会知名艺术家、评论家、学者与学生交流座谈。

八、学生的职业生活

巴黎美院以培养当代艺术家为宗旨,而法国当代艺术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求新求异与否定、虚无的心态上。普通大众对于当代艺术是一种敬而远之的心态,大众审美还停留在印象派时期,与社会现实需求相脱节。当代艺术家仅靠一小部分藏家和国家的资助才能独立生存下来。

巴黎美院学生数在600人,每年毕业生约150人,而作职业艺术家的1/10还不到,完全靠艺术生存的不足1/20。

但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巴黎美院不是一个职业学校,毕业证书不能通往某一相应职业,选择了艺术家这一生存方式,必须接受面临的艰辛,艺术家是一个弱势群体,在这样一个工业信息化时代的角色是非常尴尬的。

美院在教学的同时也进行相关职业培养。一方面,通过举办各种展览将美院的学生介绍给社会,特别是每年的“门户开放日”,学院广泛宣传,请艺术家、画廊经纪人、藏家来参观、购买学生的作品。与社会和当前艺术产生互动,为学生积累展览经验,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学院拓展多媒体方向,为学生未来的职业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如从事教学、从事社会上与形象处理有关的工作,进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等等。

九、结论

巴黎美院的历史和经验告诉我们,美术学院闭关自守,死抱传统和过去必将走向危机,反之采取开放的心态,与当下社会和艺术发展趋势紧密结合才能有生机。当代艺术的不确定性、边缘化和反主流,导致了当前美术教育的多元化趋向及标准与目标的迷失。对传统艺术观念上的颠覆,致使当代艺术评价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对于巴黎美院围绕着当代艺术而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更有一些方面值得深思。

第一、从历史的角度看,美术学院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它的强势文化位置早已一去不返。在19世纪已经遭遇来自社会和艺术家的挑战,并逐渐丧失在艺术界的绝对权威地位,到了20世纪巴黎美院更是强弩之末,衰落成为必然。20世纪80年代后尽管巴黎美院为与当代艺术接轨做了一系列努力和尝试,但美术学院大势已去。随着美术家社会地位的边缘化,和当代艺术评价标准的观念性、多元化,美院的教学评价标准在逐渐丧失,在当代艺术中,非传统的艺术手段往往更有创造性,非专业出身的人往往更有艺术性。从近些年国际艺坛的状况看,巴黎美院在法国并不占优势,在国际上获大奖的法国当代艺术家也并非美院毕业,甚至现在许多艺术家自诩自己没有进过专业美院。艺术家需要培养吗?美院能培养艺术家吗?美术学院能否承载培养当代艺术家的使命值得怀疑。

带一本书去巴黎篇6

与文学相遇,我们认识了李白,结识了杜甫;我们聆听朱自清的诉说,感悟林觉民的人生。文学,引我们前行;文学,将我们提升。但倘若没有那些文学大师,我们与文学便不会如此亲近。与文学大师的相遇,注定会是我们人生中最美丽的一次邂逅。让我们欣赏他们的风采,体悟他们的精神,追寻他们的脚步,走进文学的殿堂吧!

选文1

与文化大师的雨中邂逅

在雨天和海明威相遇

高维生

一整天,雨停一阵子,又下一阵子。没有风,雨就不能乱跑了。窗子可以敞开,一个人坐在窗口,听秋天的雨,用语言是无法描述的。也许秋雨陡增了一层忧郁。这一天,情绪湿淋淋的,有一种失落感。

每到星期天,我都会整理书房,把读过的书重新摆放到书橱中——写字台上堆满了书,我读书的地方都被侵占了。十年前,我在书店买了一套《海明威文集》。我们一起相处多年,每天都能见面。其中《不固定的圣节》我读过两遍,书中的文字与人的情绪相通,每一次的阅读,感受都不一样。今天不知为什么,我又想重读这本书,在远去的巴黎,寻找海明威的身影。

在圣米歇尔广场的边上,有一家咖啡馆,海明威经常去。这一天,是巴黎的深秋,枯叶被风雨卷走。海明威不想回到自己冰冷的屋子里,他走在街道上,看到了潮湿的、发黑的路面,小店铺关了门,魏尔伦去世的那家旅馆也静静地立在雨中。海明威顶着风雨,走到了自己熟悉的那家咖啡馆。

海明威推开门,像回到家里一样,把旧雨衣晾在衣架上,并把自己的毡帽随意地放在椅子旁的架子上。咖啡馆非常干净,充满了暖意,侍者端上热咖啡,海明威拿出笔记簿和一支铅笔,在这里写他的小说。海明威用铅笔写作,在写作中间不时地停下——磨秃的笔芯中断了文字前进的脚步,要重新削尖铅笔。海明威不是用小刀削铅笔,而是用卷笔刀,削出长长的螺旋形的木片,落在盘子里。我对铅笔有特殊的情感,这可能和童年时的经历有关。现在我每天也使用铅笔,读书时看到重要的段落,在下面画一道波浪线,重读或查找资料时,不用费很大的力气。这个习惯已有多年了。我倚在床上看书,铅笔夹在耳朵上,像木工师傅做活。读书和做工一样要用心,必须付出真情实感。我选择铅笔,要求极严格。削铅笔的时候,就像在修理农具,情感与器具融入一起。在后来的日子里,一起同甘共苦,去经历沧桑的风雨,读一段段感人的文字。

书中的巴黎,和现在的季节差不多,却永远地凝固不动。而我坐在书房中,不是咖啡馆。窗外的雨暂时停了。楼下有一片空地,夏天种满了青菜。这时黄花败落,秧蔓枯瘦,叶子变黄,失去了饱满的汁液。不大不小的雨把秋虫的叫声清除得一干二净,我看到秋雨收割残夏的情景。

海明威还坐在咖啡馆,喝了一口咖啡,写下一些文字。“透过史密斯家的后门,向外面眺望,穿越湖边的树林,剪去纠缠的景象,莉芝在想念吉姆·吉尔姆。”他沉在密歇根州北部——那里发生的动人的故事中。海明威在小说中写到酒,他感到自己有一点口渴,便向侍者要了一杯朗姆酒。这时,有一个姑娘带着一身雨意走进了温暖的咖啡馆,选了临窗的位子坐下。海明威注意到了她,把她比做一枚“刚刚铸就的硬币”。海明威有些乱意,很想把她写进作品中。海明威说:“我见到了你,美人儿,不管你是在等谁,也不管我今后会不会再见到你,你现在是属于我的。我想,你是属于我的,整个巴黎也是属于我的,而我属于这本笔记簿和这支铅笔。”我曾经说过,海明威不是来消遣的,而是以作家独特的目光观察、了解复杂的巴黎社会,记下清苦而难忘的日子。海明威的叙述朴实,现代人少有他的冷静,他的情感像隐藏在海水之下的冰山。他的作品让人懂得了什么是爱,什么是恨,什么是友谊。

许多过去的事情,即使字里行间落满了岁月的灰尘,但只要轻轻地抚去,那些人和事便会清晰地浮现。我们似乎回到久远的巴黎,闻到了咖啡的香味,又一次看到了端着高脚杯,喝酒凭窗远眺的艺术家。

我合上书,把遥远年代的巴黎和海明威埋在书的深处。我收回思绪,离开了旧巴黎的咖啡馆,让海明威安静地独坐。我变换了一下坐姿,让身体舒适一些,头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让秋雨之声欢快地涌过来。我中断了阅读,静静地听雨,度过一个漫长而美好的下午。

(选自“中国社科院·哲学社会科学网”2012年2月24日,有删改)

含英咀华

本文记叙了作者在书中与海明威相遇的经过,“我又想重读这本书,在远去的巴黎,寻找海明威的身影”“我合上书,把遥远年代的巴黎和海明威埋在书的深处”。作者用梦幻般的笔调写了自己与海明威在精神上的交往。“雨”作为线索贯串全文,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又暗示了“我”心情的变化。文章开头写雨,照应标题“在雨天和海明威相遇”;交代“我”整理书、看书的环境,为“我”之后的神游营造意境;与旧巴黎深秋的雨天一致,创造了“我”与海明威相遇的机会。书中的巴黎处于秋季,下着秋雨;雨中的咖啡馆和美丽的姑娘定格在了海明威的书中,成为永恒;而海明威的人格魅力与文学成就永远镌刻在“我”的记忆之中,也成为永恒。作者的思绪在现实与书本中转换,每一次转换都开启了作者新的思路,十分自然。

思考练习

1.文章第四自然段中,为什么要用很多文字来写关于铅笔的一些琐事?

2.文章第六自然段中,“我想,你是属于我的,整个巴黎也是属于我的,而我属于这本笔记簿和这支铅笔”有什么深刻含意?

3.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自然段中“我中断了阅读,静静地听雨”一句有什么作用?

选文2

文品亦人品

不毁灭的背影

沈从文

带一本书去巴黎篇7

小说《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实,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维克多·雨果可以说是十九世纪群星灿烂的法国文坛最璀璨的一颗明星。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巴黎圣母院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巴黎圣母院读书心得1这一个日子风雨如晦,雷电轰鸣,乌云呜咽。我心也百感交集,一种来自内心的某种孤独的情感正与灵魂发生共鸣,摊开的书页上杵着面无表情的我,是惆怅吗?为谁?为那善良的人最终所受罪恶的遭遇所抱不平吗?

呵,我站在世人的眼光之上,眺望着窗外黯黑的风景。书中震慑的情节蚕食着我的心,内心的情感在翻腾,却无言去宣泄,语言在此竟然显得苍白无力。

善人们受刑的那一幕幕画面在眼前一一浮现,我对此是那么地不忍,仿佛一直陪我成长的亲人们正离我而去,在地狱里挣扎冤号着。

艾丝美拉达在巴黎圣母院广场美丽的舞姿在我瞳仁里闪越,道貌岸然的主教弗罗洛阴险的笑貌尽显眼前,卡西魔多在神鬼石像间唉声叹气,虚伪的浮比斯在马匹上向窗台上的人挥着利剑,聋子法官残忍的心被肉体的罪行折磨的震颤着。

整个庞大的故事情节将我包裹其内,仿佛有一个强大的恶魔立在我的眼前发出阴险的冷笑,那时的社会是如此混乱!我又一次无言地呜咽了,作为那个世界的外人在审视着每一个人孱弱的灵魂,每一个人的心和罪行。我的心在颤栗,这使我不由得拨开浓雾去探寻我的这个世界的真实状况。

每一个人都披着善意的伪装吗?为了金钱或是权利而在社会这个战场厮杀,我不由得发出了一声颤栗的笑,这笑变了调,很是可怕。

恐怖的外表下是一个孤独善良的心,漂亮的表面却潜藏着高傲可恶的灵魂,这是一个怎样的世间啊!虚伪古怪,冷酷无情!

但有一刻,我确实觉察到了爱的萌芽,我是如此的兴奋!

窗外又一次雷声大作,我心却以大晴,亦是会有正义的实力与邪恶作斗争,我是一个孤单的人,亦很单纯,所以我决定盼望着人世间爱的希望。我将扮演着正义的角色与善者们一起战斗,一起期盼。

窗外,乌云散了,天晴了。

巴黎圣母院读书心得2《巴黎圣母院》是雨果写的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这部小说是以中世纪的巴黎为背景,揭示了禁欲主义压抑下的人性的扭曲。

故事发生在十五世纪的法国巴黎,爱斯美拉达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女子,她白天靠卖唱为生,晚上就和乞丐王国的穷苦人住在一起,爱斯美拉达倾国倾城的容貌,却给她带来了杀身之祸。当奇丑无比的卡西莫多因劫持爱斯美拉达被绑在广场上的转盘上示众,惨遭鞭打,口渴难忍时,爱斯美拉达却不计前嫌的给他喂水,卡西莫多爱上了这个善良的姑娘。爱斯美拉达爱上了曾经救过她的弗比斯,在和他幽会时,邪恶无比的教主克洛德刺伤了弗比斯,但法庭确认为,爱斯美拉达是凶手,在她被送往绞刑的路上,卡西莫多救下了她,并把她藏于圣母院。国王的卫队开始进攻圣母院抓回爱斯美拉达,最终,爱斯美拉达被绞死了,而卡西莫多把真正的凶手——克洛德从圣母院顶层扔了下去,自己却在爱斯美拉达的遗体旁自尽。

这部小说使用对比的手法,爱斯美拉达和卡西莫多,是在于美与丑的对比;卡西莫多和克罗德,是善良和邪恶的对照;弗比斯和卡西莫多,是虚情假意和坚贞不渝的对照。卡西莫多虽然丑,但却心地善良。克罗德虽然受人爱戴,但他却有一颗虚伪、邪恶的心。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知道了:如果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虚伪的心,那怎么装扮都是丑陋的。我们一定要做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巴黎圣母院读书心得3在1482年的巴黎圣母院,上演着一部围绕美丽淳朴的吉普赛女郎艾丝美兰达和由主角克洛德养大的奇丑无比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二人共同演绎的震撼人心的爱情故事。

《巴黎圣母院》在雨果的浓墨重彩下表现出强烈尖锐的美丑对比,大大夸张和强化使得国色天香淳朴善良的吉卜赛女郎艾丝美兰达和奇丑无比以恶报恶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形成了两个极端。

艾丝美兰达的善良驱使她从“奇迹王宫”绞刑架上救下了贪生怕死的穷酸诗人格兰古瓦并与其结成了名义上的夫妻,她的善良让她不计前嫌,化为耻辱柱下的受刑犯卡西莫多面前的一潭清水,这样一个仿佛集世间万千美好于一身的天使怎能叫人不爱!

然而,深受众人喜爱的少女美貌使得她遭来了“巫女”、“杀人犯”的称谓,并被装模作样的迂腐法官判以死刑。情形只转而下,这身心完美统一的少女不能再沐浴阳光,在波斯旧地毯上迈动着灵动的舞步,博得众人欢笑了,失散20--年的母女阴差阳错之下得以相见,她们忘记了之前的仇恨,全心全意的沉浸在亲情的喜悦中。

然而无情冷酷的执法兵队残忍的把绳索套在了少女颤抖的纤细脖颈……这一幕幕绚丽而奇异的画面,引起了人们对她的无限同情,从而产生对封建教会及王权的强烈愤恨。

巴黎圣母院读书心得4一盏台灯伫立在书桌上。大雨过后。一切依旧,桌上的《巴黎圣母院》还在那一页,只不过多了些树的悲叹、天的眼泪。我静静合上《巴黎圣母院》,陷入沉思……

是美丽毁了她。还是她的善良天真夺走了她的一切,我无语……但她拥有爱,令她幸福的爱,令她惋惜的爱,这个美丽的吉普赛女郎——埃斯梅拉达。

爱之伟大

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巴格特——埃斯梅拉达的母亲,她在《巴黎圣母院》中书写了一部爱的诗篇。当巴格特刚生下那个可爱的女儿时,她就对自己说:“女儿就是我的全部。”的确,她全身心地爱她。当吉普赛人将女儿抢走后,她悲痛欲绝,走进巴黎圣母院,当了修女。以后的每一天,她无时无刻不为女儿祈祷。她希望女儿能够平安、幸福。

巴格特对女儿的爱,是母爱的真谛,是奋不顾身地想为女儿做一切的情感的涌动。

爱之无私

他,是一位奇丑无比的敲钟人。从他刚出生,就被父母抛弃,被社会唾弃,是教主收留了他,让他做了敲钟人。每天,他都勤勤恳恳地工作,有一天,他看见了一位美丽的少女在广场中间,尽情地歌舞,那是埃斯梅拉达,她的旁边还有一只可爱的小山羊,从此,他就被她的美丽与善良深深吸引住了。每一次斯梅拉达遇到危险时,是他,第一时间挺身而出,但是他不被埃斯梅拉达所喜欢,他听从她的一切指挥,包括帮她找她的情人,他的情敌。

他对她的爱情,可使玫瑰失色,但却不能博得女孩的欢心。

爱之可恨

福比斯,一位英俊的军官。他的潇洒,吸引住了埃斯梅拉达,同时他也爱上了美丽的埃斯梅拉达,但他只是为了她的美貌,他的花心可是人人皆知,最后他还是辜负了对他一片痴心的埃斯梅拉达,回到了富贵小姐的身边。这个结局,对他来说,是悲惨的,因为他走向了婚姻这条路。

树滴下了雨后的第一滴眼泪,是为了伟大的巴格特。

花拥有雨后的清香,只为了敲钟人卡西莫多的一片痴心。

天晴了……

巴黎圣母院读书心得5为了让这个寒假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我决定选择一本名着阅读。这本书的书名是《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一部作品。

书中的每一处奢华的教堂建筑物都会令人回味无穷,在作者的笔下,一群性格鲜明生动、极具特色和感染力的人物形象很轻易就被刻画出来。其中写到的吉普赛女人爱斯美拉达相貌美丽、迷人,性格纯真、善良,又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很受人喜爱。

但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人物还属钟楼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他拥有世上最丑陋的外貌,但却有着世上最善良的心灵和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而书中的另一个人物,就是曾经收养卡西莫多的克洛德副主教,或许他的外表很漂亮,留给别人的印象也是一个好人,一个有爱心的人,但是他的内心却丑陋无比,他总是搞暗中破坏,使别人无法成功。用无道德而又自私的手段从而使自己达到目的,更无耻的是他竟然没有丝毫的罪恶感。所以,他与卡西莫多自然是无法相提并论了。他不像卡西莫多那样,虽然是遭人唾弃,独眼、驼背、坡脚,但是尽管如此,卡西莫多仍然自始至终保持着心灵的美丽,甚至是为了爱斯美拉达而付出自己的生命。

至于弗比斯,他是和克洛德一样的卑鄙的人。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会去害爱斯美拉达这个纯洁、仅有十六岁的无辜女孩。克洛德已经得到了他应有的报应,相信弗比斯也不会有好的下场。

其实,我在刚开始读这本书时,我很讨厌卡西莫多,他的形象太丑陋了,但是卡西莫多原本就善良美好的心灵在故事情节的衬托下,使他的形象在我心中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大概就是心灵的震撼吧。

带一本书去巴黎篇8

涉猎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当那位身穿白色衣裙的“天使”被绞死在台上香消玉损时,我的心碎了。埃斯梅拉达,一位美丽纯真的女孩。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巴黎圣母院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巴黎圣母院读书心得1早晨,静静地。我独自一人站在窗边。迎着瑟瑟秋风,看着一片片槐树叶,看着弯弯小路,我沉痛地苦闷地默默地站着。手中那本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书中的情节好像浮现在我眼前,那位身穿白色衣裙的天使——爱斯美拉达,一位美丽纯真的女孩。在绞死台上香销玉殒时,我的心都好像碎了一样。

你能想象一只美艳绝伦的蝴蝶飘落于喧嚣的城市中吗?

你能想象一张白晢无瑕的绸子掉进在乌黑的泥坑里吗?

风温柔地撩拨着希望的火花,落叶起舞,搭建成一座承载着神话的楼梯。那来自内心的呐喊,是对美和善良的逝去的同情与遗憾,更是对未来美和善良的向往与呼唤……叹息依然叹息。我悄悄地走出家门,走过这蜿蜒的山路。光,开始闪烁了,照在了我那纯真的脸上。晴朗的天空像一匹柔美光滑的蓝色绸缎。我的脚步,循着光的痕迹,走过去,走过去……

顿时,心,豁然开朗。

在树林的尽头,那蜿蜒于树旁的小溪,用他那无形的手戏弄着鱼儿、水草和那光滑的鹅卵石。水清的,可已看清水底的沙石,水浅的,才刚没过我的脚。挪动脚尖,溪底那柔软的沙石抚摸着我的小脚,轻轻荡起了几圈淡淡的涟漪。心中,无故涌起了一阵感慨。同样的清丽、秀美。爱斯美拉达,眼睛泉水般的明亮,气质玫瑰般优雅。她是大自然中杰出的作品。可是,这朵花,却凋零了。

逝去的已逝去了,我们又可否化悲愤为行动呢?记得吗?在那阳春三月,种子吮吸着春天赐予的甘露,在微风的吹拂下,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路边不知名的小花,不娇艳,却有一种朴素、淡雅的美,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花香;绿叶上几颗圆圆的、硕大的露珠,闪着晶莹的光。满塘的荷叶好似翡翠盆子,美而别致。秋云遮蔽着夏日时,可爱的松鼠像生了这天气的气,忽然摇动树顶,树林里就响起了沙沙声…… 可,现在呢?

在那远处,交通繁华如初,在它们的背后,却并不是所谓的馥郁芬芳。昔日娇艳的花朵黯然失色,原因则是那一股股让人呕吐的废气。柳树的婀娜已失,微风轻拂,片片枯叶飘落,叶上的水珠,掉落于树下的电锯上。便响起了一阵电锯声……我不敢再想下去了。我们这么做,与书中陷害爱斯美拉达的人又有何分别呢?大自然又有什么错呢?面前的这流淌的小溪、这欢快的鱼儿、这圆滑的鹅卵石、这高大的树木,好象就要转瞬即逝了。

我带着说不出的心情,走回了家。悄悄地,把那《巴黎圣母院》放在我的床边,躺在床上。想:我相信,在那遥远的一方,爱斯美拉达将会获得重生,继续地为你、为我、为所有的人,不断地舞蹈,不断地唱这那永恒的神话……

巴黎圣母院读书心得2“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崇高的背后藏着粗俗,善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这是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提出的浪漫主义创作原则 ,《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就是根据这个原则创造的。

看过《巴黎圣母院》的每一个人都被卡西莫多深深征服了!因为,他就是美与丑的集合体,他就是幸与不幸的统一体!

不用质疑,加西莫多是丑的:他是流浪的吉卜赛人的弃儿,生来就畸形: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驼背、跛足。因为卡西莫多丑到极点的相貌,吉卜赛人偷偷遗弃了他。长大后,又被圣母院的钟声震聋。雨果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把一个世界文学中外貌最丑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卡西莫多被副主教克洛德收养。对他来说克洛德是他的“再生父母”,他对他惟命是从。副主教得不到爱斯梅拉达就要将她置于死地,而卡西莫多却誓死保护着她。他勇敢地从封建教会的“虎口”中救出了爱斯梅拉达,用“圣殿避难”的方法保住了姑娘的性命。在圣母院中,卡西莫多无微不至地照顾爱斯梅拉达。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对爱斯梅拉达的爱,虽然这是一种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不求回报的爱。可是,他誓死保护爱斯梅拉达却又是道貌岸然的克洛德的帮凶,他刚在钟楼上目睹着自己心爱的姑娘嫁给了“绞架”,却又不得不再将自己的“再生父母”摔成碎片,最后找到爱斯梅哈尔达的尸体,紧紧地抱住它死去。

他丑陋,所以卡西莫多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戴上了“丑人王”的花环!

他爱“她”,却没有能力救她!流浪人得知爱斯梅拉达被无理判处死刑,都非常愤怒,他们各自武装起来,一路冲向法院,一路包围巴黎圣母院。但热爱吉卜西女郎的加西莫多,因为是聋子,误以为他们是来追捕她的敌人,在教堂顶上抛下用来修理房屋的各种建筑材料,造成流浪人的大量伤亡。因为他的无知错失了救援的最好时机,“无知无能”到这样的地步!岂不痛心疾首!可他到死都不明白!

他爱“他”,副主教是卡西莫多心中的神,可是他的“神”却是恶魔的化身!他那么多年的死心塌地原来只是一种“愚昧”!他在爱上了爱斯梅拉达的同时,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多年的信仰!他真正成了一个孤单的“怪兽”!

可是,“丑陋”的他,拥有怎样“生辉”的心灵呀

巴黎圣母院读书心得3暑假,我沐浴在了耐人寻味,引人深思的书籍海洋之中,受到了很多关于书籍的熏陶。或许这就是知识的诱惑,将人沉醉于其中。无论是小说、童话、散文都让人感叹不已。一场神圣的爱情,一个黑暗的社会,一位与黑暗斗争到底的青年,文章栩栩如生地描绘出那些远古年代的信仰、习俗、艺术和法律,以及人类的情绪和热情。让我们走进雨果的那个年代吧!

《巴黎圣母院》是由雨果创作的。雨果不是一位创建学说的思想家,而人类命运的思考者。雨果以浪漫主义诗人的才情和文学创新者的胸怀,偏爱宏伟和壮丽。巴黎圣母院在城心岛亭亭玉立,仪态万方。通过作者笔下所描写的巴黎圣母院,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圣母院楼顶平台的夜景。

吉卜赛姑娘爱丝美拉达一身白衣裙,在月光下和小山羊散步,敲钟人卡西魔多则远远地欣赏这美妙的一对,另外还有一副目光有追随着姑娘,那是从密修室小窗口射出来的,淫荡而凶狠,密修室里幽灵似的主教弗罗洛正窥视;教堂前的广场上跑过一匹高头大马,那骑卫队长浮比斯不理睬吉卜赛姑娘的呼唤,向站在阳台上的一位贵族小姐至敬……

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夜晚,却出现一幕幕惊心动魄、变幻莫测的场面。因为当时社会的黑暗,锁住了人们的命运。从而酿成了大大小小的悲剧。人见人爱的纯真美丽姑娘爱丝美拉达,残疾丑陋而心地善良的卡西魔多他们那纯洁的爱情,以死为前提的爱情。不曾因卡西魔多的长相而嫌弃的爱丝美拉达,当她走上绞刑架时,卡西魔多仍然没有死心,主动到鹰山地窟中与爱丝美拉达共同长眠。

我想,当时社会洽洽需要这样的爱。用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他人,帮助他人,世界将会充满更多的爱,而不是更多的阴险狠毒。以前如此,现在依旧如此。温暖的爱能让人触化冰川。读了《巴黎圣母院》这本书后,我感受到了爱的魔力,也懂得了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读好书,我们的人生将会更加精彩。

巴黎圣母院读书心得4翻开《巴黎圣母院》,总能给人一种迷茫的感觉,这本书将人性的虚伪,卑鄙,阴暗表现地淋漓尽致。但黑暗中总有一丝光明——人性的善良和奉献,虽然很微弱,但也能指引人们前进。正是如此,才让人有读下去的信心。

作者雨果将善恶两者写到了极端,形成天壤之别的对比。这个方式让人明白了善恶美丑不在乎表面。印象深刻的是那富丽堂皇的教堂,它是一件华丽的外衣,掩盖了人性的丑恶,假借宗教来表现。宗教像是茫茫大雾,笼罩了人性美丽的一面。

在封建王朝中,官吏勾心斗角,针对人民,与人民为敌,艾斯梅拉达因为这刀山火海般的冤狱而被迫害。在“奇迹王朝”中,看似衣衫褴褛的贫民,流浪者,却互相帮助,舍己为人。为救出艾斯梅达拉而攻占圣母院。看似和善亲切的克洛德,实际内心充满嫉妒,阴狠,自私。而莫加西多更是如此,看似驼背,独眼,但能舍己救人,从绞刑台上救下艾斯梅达拉。克洛德和加莫西多都同样爱慕艾斯梅达拉,但都遭到拒绝,走向毁灭,但克洛德是毁灭他人成全自己,加莫西多是毁灭自己成全他人。这是多么大的区别啊!

艾斯梅达拉在这个阴暗的时代,是最耀眼的光芒,拥有迷人的外表的她,内心也是清澈纯洁。他对待山羊,救下落魄的诗人,想给劫持自己的加莫西多送水,对负心的弗里斯至死都保持爱情中,不难看出,她是个至善至美的人,正因为她的特立,才被这个世界所排斥,被辱为“女巫”“杀人犯”,被送上了绞刑架。

那段时间的法国,乌烟瘴气,让人窒息,人民希望有曙光照耀这里,但不可能,这意味着要打败“真善美”的上帝,矛盾体现了残酷的事实,揭示了人性的悲哀。

掩卷,我依旧唏嘘不已,钟声还似乎在我脑海中激荡……我要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燃烧自己,发出炽热的光芒!

巴黎圣母院读书心得5今年寒假,我读了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写的《巴黎圣母院》。故事发生在15世纪的法国巴黎,这是一个有着离奇色彩的悲剧故事。

带一本书去巴黎篇9

《午夜巴黎》戏未在中国上演,但拜盗版碟所赐,大陆的文艺青年们早已一步“巴穿”,豆瓣上有关此剧的影评早已铺天盖地,而我个人知道此片还在三个月前遇见台北资深记者张典婉,她在做自己新书《太平轮1949》的宣传,吃饭的时候语带诱惑地说,“最近看了一部特别好看的电影,这是一部每个文艺人都应该看的电影。”也是,想想看,你可以在伍迪・艾伦的带领下,重遇茨杰拉德夫妇、海明威、格特鲁德・斯泰因、毕加索、达利、布努埃尔、T・S・艾略特……这得是一件多么“流动的盛宴”的事……难怪大小文艺男女们都趋之若鹜。

“巴穿”带给文艺青年三重HIGH的感受,首先,它尽诉了文艺青年们对于巴黎的热爱,确切地说,是对于那黄金年代里的巴黎的热爱,我想象不出一个导演得有多么爱巴黎,才会在电影的开端用整整四分钟的时间徐徐拉开一幅巴黎画卷。

其次它让文艺青年产生感同身受的重要感,整个故事很简单,从来巴黎旅游的美国作家吉尔一人漫游在巴黎街头时突然有了奇遇,午夜钟声响起时,一辆有年份的老爷车向他驶来邀他去参加夜宴。于是他撞到了二十年代巴黎的各位大师,可以想象么?你可以坐在酒吧里当面向海明威请教自己的怀旧题材是否太糟糕,而依然英明神武的海明威会即时点拨你:“没有题材是糟糕的,只要故事真诚,行文干净率真。”你还可以亲眼见证传奇,你看到海明威走向毕加索的情人说:“我终有一天要将你从他(毕加索)身边带走。”而毕加索的情人此时却在对你的小说表示强烈的兴趣,你完全可以将美丽的阿德里安娜揽入怀中……

带一本书去巴黎篇10

《时尚的精髓》告诉我们,巴黎之所以成为今天的巴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38-1715)起了最重要的作用。路易十四年仅五岁即继承王位,在位72年。他热衷于跳芭蕾舞,因曾出演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阿波罗”,而得名“太阳王”。形象抵千言,路易十四极为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没有人比他更懂得如何推销自己的言辞、微笑,乃至眼神。他是一位有着极其鲜明的性格特征的君主,专制、穷兵黩武、欲望十足。

孟德斯鸠曾说:“国王们所显示的华丽和光彩是其权力的组成部分。”路易十四不仅塑造了自己的公众形象,也不遗余力地塑造着法国的国家形象。国家形象往往不能归于一个人身上。一个民族的特点,如荷兰人的清洁、德国人的准确,往往是人们共同的社会心理特点的结合。但在法国,国家性格则是一种由国王主导的形象塑造行为。

我们无从得知仅凭皇家的支持是否即能激发非同寻常的强大创造力,但太阳王狂热的欲望无疑激励了创业者们的本能,法国开始了最富有创造力的时代。例如,在太阳王最著名的画像中,路易十四穿着最漂亮的舞蹈装束,他的高跟鞋上镶嵌着钻石纽扣。专门为他制鞋的鞋匠莱塔热被国王册封为贵族,命名为“制鞋大师”。可以想象,国王的奖赏会激励更多心灵手巧的人投身这一行业。

法律对人们的行为具有规范和指导作用,巴黎外观的变化、时尚业的繁荣与路易十四颁布的法律和敕令息息相关。1662年,路易十四下令巴黎夜晚应有照明,这样一来“街道将会在夜晚更加繁忙……生意人会更加自由地活动”。巴黎成为全世界第一个“不夜城”。1676年夏天,他推出了美化巴黎的计划,从一开始,他就确切地知道他希望将巴黎和法国塑造成什么样子:优雅高贵,富丽堂皇。1710年,他对马休斯所发明的折叠伞颁发皇家特许状,允许马休斯享有对折叠伞生产五年的垄断权,这份文件是现代专利的雏形。以往,新书出版后,出版商享有对书籍版权的垄断,但手工艺人却从未享受过此等优待。当富兰克林1767年第一次来到巴黎时,巴黎最吸引他的街景就是每个人都随身携带着一把折叠伞。国王的这份特许状给马休斯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1656年,路易十四颁布专利证书,确立香味商人行会的合法地位,法国香味业正式诞生。显而易见,针对发明创造所颁布的这些特许状和专利极大地保护了从业者的利益和创造性。

路易十四沉迷于检查周遭的一切是否与他的审美标准相契,当一切都如他所愿时,他便享受着其中的曼妙。与此同时,在法国历史上,路易十四被认为是最有作为的一位国王,他对时尚的痴迷不仅仅是为了愉悦自己、塑造个人形象,也出于更宏大的经济意义上的考量。他从统治伊始便下决心带领法国超越其他欧洲国家,尤其是他最看不上的“小店主的国家”荷兰,将法国变成超级贸易大国。在经济学家兼首相科尔贝的建议下,他着手为自己的国家圈出庞大且利润丰厚的市场:奢侈品贸易。痴迷于时尚格调的国王与嗅觉灵敏的商人联手组成天作之合,二者一起构成了法国创立新的国家形象这一关键时期(1661-1683)的领导力量。

路易十四为奢侈品设立了法国化的新标准,科尔贝则确保相关商品得到尽可能高广泛的市场,种种切实可行的举措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到17世纪末,法国大餐和法国时装已成为法国国家形象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法国的新形象对于其他国家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波及更加遥远的地方。哲学家伏尔泰称路易十四时代是一个“兴隆昌盛的、文化技艺臻于完美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厨师、裁缝、发型师等明星职业得以产生,咖啡馆、跳蚤市场、餐馆、高档精品商店这些构成巴黎体验的场所建立起来。从17世纪60年代开始,巴黎开始统治奢侈生活。去巴黎旅行,仿佛可以让每个人的生活增加魔力。包括酿酒、服饰、烹饪及美发等各个行业的人们完成了观念上的转型,他们懂得:坚持高端、忘记低端,以及绝对不能低估装饰和氛围的重要性。巴黎今天在时尚方面的情状都基于路易十四时代形成的奢侈商业的价值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