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词十篇

时间:2023-04-09 03:35:40

元好问词篇1

关键词:元好问 《鹧鸪天》词 隐逸 道家

一、元好问《鹧鸪天》中隐逸作品展现的独特心路历程

(一)金亡前的隐逸情怀

元好问一生时运不济,年近不惑,方才为官,32岁登进士第,35岁权国史院编修,[1]据《金史・卷五十五》记载:“国史院先尝以谏官兼其职,明昌元年诏谏官不得兼,恐于其奏章私溢己美故也。”又有:“编修官,正八品,女直、汉人各四员。明昌二年罢契丹编修三员,添女直一员。大定十八年用书写出职人。”遗山空有报国之心,却无用武之地,作为一名正八品的编修小官,他受着极其不公正的待遇。这段时间前后,遗山写了《鹧鸪天・总道忘忧有杜康》(1222年)、《鹧鸪天・著意朝云复暮云》(1224年)、《鹧鸪天・楼上歌呼倒接》(1225年)、《鹧鸪天・抛却浮名恰到闲》(1225年)、《鹧鸪天・身外虚名一羽轻》(1229年)等词作,表达自己长期困于科场、郁郁不得志的愤懑以及对官场黑暗的痛恨,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遗山37岁初镇平令,38岁转内乡令,40岁开始“丁母张夫人忧,居内乡白鹿原”,42岁“终丧辟南阳令”,后“内迁尚书省都椽”,43岁“在京师官东曹椽吏部主事”,44岁哀宗出奔,他被留守京师,为“左司都事”,他从35岁权国史院编修到44岁汴京失守,中间再除去三年丁艰,一共为宦6年。[2]又据《金史卷・五十五》记载:“左司都事二员,正七品,贞元二年,左右司官,宫中出身、并进士、令史三色人内通选。三年,以监察御史相应人取次禀奏,不复拟注。掌本司受事付事,检勾稽失、省署文牍,兼知省内宿直,检校架阁等事。右司所掌同。”元好问在金哀宗国危时受命,也不过得了一个“左司都事”的小官。这对于一个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知识分子来说,无疑意味着“出世”的理想无法实现。[3]幺书仪在《元代文人心态》一书中谈到:强烈的愿望和这种愿望实现的渺茫性之间的冲突,使这些文人感到无所归依,内心充满了痛苦。所以他们心中自然在寻求一方净土,希望让无所慰藉的心灵找到精神的寄托。笔者认为这样的“隐”也不是真隐,只不过是在无奈的社会环境中作出的一种“趋利避害”的选择。

笔者认为元好问在官场中的郁郁不得志是有其社会原因的。当时,金朝的吏治已经到了腐朽的程度。章宗时,虽“好儒恶吏”,对文人士大夫推崇至极,但明昌党祸发生以后,文人的这种地位已经大大动摇了。同时在章宗时期近侍擅权,致使处于外廷当中的众多文人得不到信任,反而还受到猜疑甚至排斥。章宗卒后,卫绍王即位,之后不久,蒙金战争爆发,卫绍王执政时期,“以暴易仁”。宣宗即位后,并没有实质的改变。[4]《金史・卷十六》赞曰:“宣宗当金源未远,虽乏拨乱反正之材,而有励精图治之志。迹其勤政忧民,中兴之业盖可期也,然而卒无成功者何哉?良由性本猜忌,崇信御,奖用吏胥,苛刻成风,举措失当故也。”[5]又据《金史卷・五十一》:“宣宗南渡,吏习日盛,苛刻成风,殆亦多故之秋,急于事功,不免尔欺。自是厥后,仕进之歧既广,侥幸之俗益炽,军伍劳效,杂置令录,门荫右职,迭居朝著,科举取士亦复泛滥,而金治衰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金朝对待文人的政策已完全发生了转变,汉族士人的政治仕途遭到压缩,儒家思想消解,功名意识一定程度上缺失。

(二)金亡后的隐逸情怀

另外,我们从遗山在后期所写的一些《鹧鸪天》词中也可以看到遗山心态的一些变化。遗山于金亡后便不出仕,这当然与其坚守遗民之志有关,同时也与元初建立之时,统治者一度废止了科举,知识分子的地位大幅度下降有关。那么写于这一时期的归隐词与前期相比,最大的不同便是词人将自己的身世之悲、丧国之痛结合了起来,这样的隐逸词便更加沉郁和凄凉,所以即便是词人应耶律楚材之请赴京之时,他还是吟出了“苍龙双阙平生恨,只有西山满意青”的词句,当时的词人已然54岁,这种强烈的漂泊失意和抱负未展的情感充斥于胸中。虽然还偶有这样愤世嫉俗的情感喷薄而出,但总体上讲词人老来的心境其实更为平和了。如果说前期主要是因混迹官场无所得而引发归隐之情,那么后期的无归宿感则更加强烈了,也正是这样,词人比以往更加渴望过上隐居田园的生活。如其《鹧鸪天・拍塞车箱满载书》中的“年年此日如川酒,千尺青松尽未枯”,《鹧鸪天・华表归来老令威》中的“墓头不要征西字,元是中原一布衣”,《鹧鸪天・枕上清风午梦残》中的“湖山似要闲身管,花柳难将病眼看”,另外还有《鹧鸪天・宿酒消来睡思清》中的“无穷宇宙无穷事,一笑山城打六更”等。从这些词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词人比早期更加超脱。其他如《鹧鸪天・短发如霜久已拼》中的陶潜菊意象,《鹧鸪天・只近浮名不近情》中的阮籍酒意象,《鹧鸪天・白白红红小树花》中的邵平瓜意象,《鹧鸪天・偃蹇苍山卧北冈》中的扬雄宅意象,《鹧鸪天・总道狙公不易量》中的咏刘祯、白居易等。这些词作虽无确切编年,但词人的隐逸情怀已经溢于言表。

二、元好问《鹧鸪天》词中的道教情思

值得注意的是,在遗山《鹧鸪天》词牌中也有很多具有道教意象的词作,如《鹧鸪天・寿菊才开三四葩》《鹧鸪天・万古寒光太白精》中的“太白星”意象《鹧鸪天・内府清虚息万缘》中的“地行仙”意象,《鹧鸪天・鹤驭来从玉帝前》中的“鹤、玉帝、群仙”等意象,《鹧鸪天・袅袅香风响佩环》中的“广寒仙子、青鸾”等意象,《鹧鸪天・五福仙娥玉殿来》中的“瑶池、蟠桃”等意象。从内容和思想上来看,这些词大部分和祝寿有关,如“清香未许人间识,先占重阳醉紫”(《鹧鸪天・寿菊才开三四葩》),“倾美j,祝长年。休辞潋滟十分圆。来年此日称觞处,定有重孙戏膝前”(《鹧鸪天・内府清虚息万缘》),“灵椿不老青松健,花里年年醉管弦”(《鹧鸪天・鹤驭来从玉帝前》),“年年此日称觞处,留得菖蒲驻玉颜”(《鹧鸪天・袅袅香风响佩环》),“年年玉露收残暑,长送新凉入寿杯”(《鹧鸪天・五福仙娥玉殿来》),“壶天自是人难老,长拥笙歌醉洞云”(《鹧鸪天・Z舞萱衣喜气新》)等,有些词作直接题为祝寿词,有些词作表达的就是祝寿之意。当民众面临山河易主、社会动荡的时候,当正常的生产、生活受到重大影响的时候,当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的时候,全真教产生并兴盛了,元好问作为一代文学大家也深受其影响。[6]黑格尔把人类认识最高真理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和三种形式。“第二种形式是想象(或表象)的意识”,即宗教,这是“最接近艺术而比艺术高一级的领域”。宗教意识“离开自由的客体性相而转到主体的内心生活,以主体方式呈现于观念,所以心胸和情绪,即内在的主体性,就成为基本的要素了。”黑格尔的美学思想认为宗教便是由客体转到主体内心生活,并将之呈现于观念的一种意识,笔者认为元好问所写的这几首《鹧鸪天》词,便是他接受了当时流行的全真教的宗教意识,从而深入到自己心灵生活,对自我主体的一种观照,他并没有皈依道教,却利用道教来传达对生命本身的一种感悟和超脱。

注释:

[1]元脱脱:《金史・卷五十五・志第三十六・百官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216页。

[2]元脱脱:《金史・卷五十五・志第三十六・百官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245页。

[3]幺书仪:《元代文人心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页。

[4]元脱脱:《金史・金史卷十六・本纪第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70页。

[5]元脱脱:《金史・卷五十一・志第三十二・选举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29页。

[6]黑格尔:《美学》中译本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29-133页。

参考文献:

[1][金]元好问.元好问全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2][元]脱脱.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幺书仪.元代文人心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4]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元好问词篇2

关键词:元语言;元认知;主观化;情态功能

中图分类号:H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2-0076-05

一、概述

(一)元语言

元语言(metadlscourse)是近几年来语篇分析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术语。它是1933年波兰逻辑学家Tarski为了解决“说谎者悖论”问题而提出的一个命题。在语言学界Williams(1981)是首次使用metadiscourse一词的人,并定义为“关于话语的话语,包括所有不涉及话题内容的东西”。此后,“元语言”一词被语言学界广为接受,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元语言进行研究。Crismore(1989)认为,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言语交际,都包括两个层面:基础话语(primarydiscourse)和元语言(metadiscourse)。基础话语表达关于话题的命题信息,由主题和指示意义组成;元语言告诉读者如何理解、评述关于话题的命题信息,由主观态度、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等组成。

随着对这一语言现象研究的深入,目前语言学界对元语言这一概念性质的认识基本趋向一致,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指关于话语的话语。即对某个语篇或理论进行评注性解释或阐述;二是指语篇中表达概念意义之外的意义成分,即指发话人组织语篇、吸引听话人、或表示对命题内容态度、意见、个人情感的显性语言手段。

(二)元语言存在的理据性

元语言的存在是有理据的,首先,语言具有自称性(self-referentiality)即:语言符号的意义可以指向语言符号或语言系统自身。这是语言元语功能的最直接表现。再者。元语言的各种表现形式是元认知在言语层面留下的“语言痕迹”(linguistic traces)。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作出语言选择和顺应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受到元认知的指导和监控。最后,元语言是说话人的主观性在话语中留下的自我印记。言语交际中说话人会表现出对话题态度、评价以及对听话人的关注,这些主观性认识要通过元语言形式表现出来。

二、元语言的表现形式

元语言在言语交际中起到组织、支配和调控的作用,它对语言的指导和调控最终会在语言运用和语言结构的各个层面上体现出来。元语言表现形式范围比较宽泛,这里我们只谈句法层面的,把标点符号、视觉和篇章等元语言表现形式排除在外。句法层面的元语言表现形式主要有词汇、短语、小句、固定格式和句子。元语言表现形式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随时都可能有一些新的词、短语、小句等加入进来,所以在此我们不可能做穷尽的列举,只是对各个层面的表现形式做一个概括性总结。

(一)词汇层面

在词汇层面元语言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副词(如:就、好、不、果然、可惜)、连词(如:不过、因为)、助动词(如:能)、介词(如:关于、至于)、提顿词(如:啊、吧)、焦点标记(如:是、连)、序数词(如:第一、第二)等。例如:

(1)硕士毕业时,他来到北京狂投了一通简历,等了好几个月也没有消息,最后又回县城的原单位工作了。

例(1)的“好”是对客观量的一种主观强调。它都反映了说话人的一种主观认识,是主观量标记,去掉它们不影响句子的命题意义。

(2)a张刚回来了,因为他还爱小丽。

b张刚还爱小丽,因为他回来了。

沈家煊(2001b)认为,“因为”有两种用法,a表述一种客观的因果关系:张刚还爱小丽是他回来的原因。b的意思不是“张刚回来是他还爱小丽的原因”,而是“说话人知道张刚回来了,这是说话人推断张刚还爱小丽的原因”,b是“因为”的元语用法。

(3)关于孩子们的出路,家长们心里已经有数了。

(4)这号人啊。咱们平民老百姓可惹不起。

在例(3)中“关于”只起到介引话题的功能,例(4)中的“啊”主要作用是体现说话人的心理停顿,强调“啊”前面内容是谈论的话题,它们都是话题标记,去掉它不影响句子的真值语义表达,这里体现的是它们的元语功能。

(5)我们是后天出发去参观生态植物园。

“是”在此是焦点标记,标记它后面的成分是焦点,焦点标记词不负载实在意义,是羡余成分,去掉后句子依然成立,而且不影响句子的真值,所以这里是它的元语用法。

(6)买房时要考虑以下问题:第一、房子的质量,第二、房子的价位,第三、房子周围的环境。

例(6)的“第一”、“第二”、“第三”在句中表示逻辑关系,起到衔接功能,不表示命题意义,这里体现的是它们的元语功能。

(二)短语和小句

本部分我们把短语和小句放在一起的主要原因是:首先。在句法上它们有共同特征,即可以独立,与句中其他部分用逗号隔开。再者,它们的主要功能基本相同都是作话语标记,它们不改变话语的命题内容,而是提供话语命题内容之外的与说话人的主观因素有关的一些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引导和制约听话人对信息的加工处理。

1 短语。表达元语功能的短语主要是指那些意义已经虚化或结构已经固化了的结构,例如:你看、我看、我想、看你、别说、据说、据统计、你知道、看起来、看样子、说实话、不好说、叫我说、要说、这样吧等等。这类结构在言语交际中常常做话语标记,不表示命题意义,只表示程序意义,但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起制约作用,这里体现的是它们的元语用法。例:

(7)(老同学之间聊天语境)

a你知道,我本来想工作两年后考研究生的,可是一结婚生孩子什么都放弃了,很羡慕你们这些单身贵族。

b我们还羡慕你有个幸福的家庭呢。

例(7)“你知道”,该结构的“你”已经从第二人称代词虚化为不定代词,“知道”的基本词汇义也已经虚化,因此该格式在句子中已经不表达命题意义,它在交际过程中起到的是元语功能,“你知道”在交际中表现了说话人对听话人的关注,是说话人交互主观化的表现,同时也能吸引听话人的注意力和开启话轮的功能。

(8)看你,这么不小心,走路还让自行车碰了。

例(8)的“看你”也是意义已经虚化、结构已经固化,它并不是表示用眼睛看对方,它不表达命题意义,它表达了说话人的主观情态,认为对方事情做得不好,带有轻微的责备之意,一般用于关系比较亲密的人之间,常常带有亲昵、心疼、关心的语气。

2 小句。表示元语功能的小句本来都是篇章中一些具体的句子,在篇章成分语法化的作用下,目前正在逐渐趋向凝固化,在句子中已经不表示命题意义。以表示关联功能和情态功能为主,例如:话是这么说、话不能这么说、话又说回来、你还别说、不是我说你、换句话说、理论上来说、我想讲

的是、遗憾的是、看你说的、你听我说、老实说、老实告诉你、实话对你说、说句实话、不瞒你说、也就是说、顺便说一句、总而言之、令人吃惊的是、出乎意料之外等等。

(9)近些年,诺贝尔文学候选人里面竟然没有中国作家,我想不是因为别的原因,别人看不起我们,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不过,话又说回来,中国作家当前创作状态很急功近利。没有任何一位作家会耐心去琢磨任何一部作品语言是否精妙,然而大部分作家却会冥思苦想地考虑作品如何地去畅销,如何地炒作宣传作品。

例(9)的“话又说回来”一是表示对句子前半部分说话人自己观点的修正:二是起关联作用。它使得句子前后更加连贯;三是增强了交际活动的互动性和协商性。

(10)你以为我想这么早结婚啊?实话对你说,这是被老的。

例(10)的“实话对你说”并不表示“按照实际情况如实说来”的意思。在此它起到的是关联和强化功能,它的使用一是能密切前后话语之间的内部联系,显明前后话语之间的层次逻辑关系。二是强化后续句话语的分量,进而加大说服对方的说理性、动情性。其目的在于取得对方的认同。

(三)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主要是指那些在句子中不表示命题意义只起到关联、衔接、强调、标记、情态功能的结构,在句子中这些框架结构在功能上属于元语用法,去掉它们句子的命题意义不变。也有人称其为框架标记词(frame markers)。例如:连…都/也、还…呢、还有…也、不/不是…呢吗、不是…吗、才…呢、如果…就、与其…不如、虽然…但是等。例如:

(11)a你怎么认识吴老师的?

b上个月不是有个语法化会议吗,吴老师给我们作报告了。

例(11)的“不是…吗”在此既不表示否定也不表示疑问,而是用反问的语气强调肯定的事实。同时也为下面要说的话作一个铺垫,也就是说在这个条件下,出现了某个结果。

(四)构式

有一些已经固化的构式常常出现在口语中,例如:爱谁谁、爱昨咋地、爱啥啥、x就x。它们不做句子成分,不表示命题意义,充当话语标记,一般出现在回应句中,表达说话人对前面人所说事实的主观态度。例如:

(12)a据说,明天高考成绩就出来了。

b出来就出来吧,反正我也考不上大学,爱咋咋地。

(13)a我们单位打算派小王出国进修半年,大家有什么意见?

b小王就小王吧。派谁去我都没意见。

例(12)、(13)中的“出来就出来吧”、“爱咋咋吧”、“小王就小王吧”在句中充当话语标记,表达了说话人无所谓和不在乎的态度。在此表现的是它们的元语功能。

(五)句子层面

汉语中的施为句、歇后语、直接/间接引语句、回声问句、非信息探寻疑问句等,在其交际使用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语言使用者的元语用意识,所以具有元语功能。

1 施为句。有一类施为句的使用条件是:一是主语是第一人称、二是谓语是言说类动词,如:宣布、告诉、保证、通知、恭喜、许诺、建议、命令、答应等。例如:

(14)我向你保证明天我一定准时到达。

(15)我建议大家出发时带好随身物品。

这类施为句的使用等于在实施以言行事行为。即说话人就是在用语言做事情,表现了说话人在实施某一言语行为时的元语用意识。属于语言的元语用法。

2 歇后语。从结构上看,歇后语由“引注”关系的前后两个部分组成。冉永平、张新红(2007)指出:“歇后语中前一部分对后一部分的引述,实质上是对后一部分的一种描述。对后者来说,前者起到了一种引导、描写工具的作用。发挥了一种元语功能。对前者来说。后者注释、评价了前者的含义,又是前者的元语言。由此可见,每一条歇后语中前后两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上相互依存、在意义上进行引注。这体现了语言使用者的元语用意识,同时相互充当元语言。实施元语功能。”例如:

(16)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17)隔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例(16)和(17)的前后两部分都是互为元语功能,前半部分对后半部分起描述功能,后半部分对前半部分起评注功能。

3 疑问句。一般疑问句:一般疑问句的主要功能在于询问,说话人的目的是想通过疑问旬的形式,获得有关某事或某物的有关信息。但是我们通过探寻疑问句的语用功能,发现疑问句在一定语境下可以不表示疑问,而表示说话人的情感态度、推进言谈、确认信息、唤起同感等元语功能。

(18)a今天我过生日,请大家今晚到我家吃饭。

b是吗?那我们一定买些礼物,好好庆祝庆祝。

(19)a大爷,你们家的果园每年收入怎么样?

b别谈收入了,年年不是旱灾就是虫灾。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只有像我这岁数的才来果园走走,种果树亏本。谁种?

例(18)的“是吗”在此不表示疑问,说话人b没有怀疑说话人a所提供的信息,“是吗”在此一是口语中的一种回应方式,表示对对方话语的确认,二是为后面推进言谈起到引导作用。例(19)中的“谁种”也不表示疑问,它表达了说话人无奈的情感,起到唤起同感的功能。“是吗”和“谁种”在此都不表示命题意义,表现的是它们的元语功能。

附加疑问句:汉语附加疑问句常采用“x不x”格式,例如:好不好、对不对、是不是、信不信、行不行、知道不知道等诸如此类,这类格式一般放在说话人所表述话语的尾部是附加式的提问。由于说话人在提问之前已经把说话意图表述完毕,提问本身已经不再含有新信息内容,不要求对方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所以这类附加式疑问句在一定语境下可以表示非命题意义,主要用来表示说话人的语气、态度、情绪、寻求认同或确认等元语功能。例如:

(20)大家都在午休呢,你们安静点。好不好?

(21)我官是不大,但你这种私搭乱盖行为,我手里这点权就能把你关起来。信不信?

例(20)表达了说话人的不耐烦情绪,例(21)表达了说话人对前面所说话语的确认,它们都不表示命题意义,在此表达的是附加疑问旬的元语功能。

4 引语。引语是说话人在向听话人传递原语的信息,听话人会把接收到的信息认为是原话语的再现。它不传递新的命题意义。但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可以表达说话人对所传递信息的态度和认识。例如:

(22)a你女儿对我送她的生日礼物满意吗?

b1她说:“我非常喜欢阿姨送的礼物”。

b2她说她非常喜欢你送的礼物。

例(22)的b1和b2传递的都是原话语信息,没有增加新的命题内容,这里体现的是引语的元语功能。

三、元语言的功能

人类语言的元功能是语言的基本功能,元语言是一个范畴和内容宽泛的概念,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涵盖面,所以表达元语言的形式在功能上存在多样性和交叉性,在此。我们对元语言的功能做一个大概的概括,元语言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标记功能、关联功能、情态功能、交际互动功能、语篇构建功能。

(一)标记功能

在一些话语中,有时所使用的副词、连词、语气词、提顿

词、焦点标记等如我们在前面第二部分提到的词和短语,它们并不表达命题意义,仅仅是作为说话人表示主观认识的辅助手段,是说话人在表述客观命题时主观情态的自然流露,在句子中它们只起到标记作用,这属于它们的元语用法。在句子中去掉这些标记词,句子的命题意义不变,但是句子的语用含义就会有所不同,有标记词的主观性强,没标记词的只是一种客观叙述。例如:

(23)我很惊奇于涧表妹能有这样的心境,但我也没顺着她的话题跟她往下聊,不一会儿(~一会儿)她也就跟我聊上服装设计方面的事了。

张谊生(2006)指出:“在此句中‘不’所起的作用显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逻辑否定,因为加上‘不’该数目的实际数值并没有变化,而去掉‘不’句子的基本语义也不会改变。从实际表达功用看,它是表示说话人主观情态的典型量标记。其作用就是对客观量进行减量的主体评价,以表示说话人的一种认识。‘不’已经由语义真值的否定转向了对整个事件所占时间和数最的主观性弱化评判。”

(二)关联功能

在话语中有一些词,如我们在前面第二部分提到的连词、序数词和副词以及短语和小句,如:你想、总而言之、也就是说等,在句子中起到关联功能,这里的关联不同于逻辑意义上的关联,它不对表示真值条件和命题内容产生多大影响,但在语言交际中发挥重要的认知导向作用,主要起到对信息的确认、补充、阐释、概括总结或表明时间顺利和因果关系等,为人们提供命题信息的走向,帮助建立话语之间的各种关联,是交际者认知思维在话语中留下的痕迹。这些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和小句,能够缩小说话人的推理范围。减少和理解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具有语用上的制约作用。起着认知向导的作用。

(24)别人有困难我们大家都应该伸出手来帮一把,话又说回来了,谁没个大事小情需要别人帮忙呢。

“话又说回来了”在前后话语间起关联作用,后面话语是对前面话语的补充说明,以便传递的信息更加清晰明了。

(25)他是不会轻易搬家的。你想,拆迁政策已经下来了。这块地一年内就将开发,马上房价暴涨,他会那么傻放弃这挣钱的机会搬走吗?

“你想”在这里起到对前后话语关联的效果,“你想”之前为说话人的判断。后面是对判断的解释说明,中间借助“你想”的关联作用,显明了两者的主从关系,也强化了“你想”前后话语内容的因果关系。

(三)情态功能

情态是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和观点在话语中的表现。说话人在交际中说出的话语不但要传递命题意义,还要传递说话人对语句内容的主观情态。话语交际中的情态主要有预测、推导、态度、报道、感知、承诺、意愿等,这些情态在话语中常常以短语、小句等形式表现出来,如:我看、我猜、老实说、实话对你说、确切的说、其实、遗憾的是、以我之见、庆幸的是、太巧了、爱咋咋等等。例如:

(26)实话对你说吧,我今年炒股票赔了一百多万,这次真是经济上亮红灯了。

(27)现在房价有下降趋势,以我之见,现在不要急着买房,再观望一段,看看形式再做决定。

例(26)“实话对你说吧”体现了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和看法:例(27)“以我之见”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它们的主要作用就是把存在于说话人元认知中对命题内容的认识、态度通过语言表现出来。以避免听话人在理解他们的话语时出现偏差。这类话语如果被去掉,虽然不影响话语的命题意义,但从总体上听话人会很难判断说话人对话语内容的态度和话语的可靠程度。

(四)交际互动功能

在话语交际中。说话人常常会表现出交互主观性(intersubiectivity)。即说话人用明确的语言形式表达对听者自我关注,这种关注可以体现在认识意义上,即关注听者对命题内容的态度;但更多的是体现在社会意义上,即关注听者的面子或形象需要(转自吴福祥,2004:22)。说话人为了表现交互主观性在话语中常常用一些能体现语用缓和和婉转的词语。如:我们、好不好、吧等词语,来缩短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距离。增进他们之间的亲密度,改善人际关系,从而达到说话人所期待的效果或目的。例如:

(28)让我们再来一次吧。

(29)(妈妈喂小孩吃药语境)

宝宝,咱们把药吃了,好不好?

例(28)的“吧”具有缓和语气的作用,说话人以商量或建议的语气表示对对方的礼貌和尊重,如果去掉“吧”祈使语气就很强烈,不利于维护对方的面子。例(29)用“咱们”和“好不好”是为了拉近与小孩的距离。使得小孩从心理上接受吃药这件事。句中虽说用了“咱们”。但吃药的还是小孩自己。“好不好”在此是商量的语气,比祈使语气更容易让小孩接受。

(五)语篇建构功能

在交际过程中。说话人和听话人为了使得交际能够顺利进行,会采用各种衔接手段来组织话语结构,使得话语交际能够过渡自然、连贯有序。最常用的一些表示衔接和过渡词语有:好、好了、好吧、行了、这个、那个、那么、嗯等。它们的功能是充当调节语篇衔接连贯的辅助手段。例如:

(30)(语境:上课铃响后,有些学生还在打闹,教室环境比较乱,老师走上讲台。)

王老师:好了,现在我们开始上课,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关于词类划分的问题。

这里的“好了”不表示命题意义。它在此起到衔接和过渡作用。首先是结束课堂上比较乱的环境。再是标记着下面话题的开始。

(31)语境:一个职员打电话给经理请假。

职员:经理,我感冒了想请一天假在家休息。

经理:这个,好吧,今天本来想派你出差的。

职员:嗯,那么,能不能换个时间再去啊。

经理:嗯,你先好好休息,那个,我看能不能换个人去。

例(31)中的“这个”、“那个”、“嗯”、“那么”在句子中不表示命题意义,它们是在边想边说时为了使话语连贯所采取的一些表达手段,在谈话时如果边想边说会出现信息短缺或过长的停顿。这样不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所以说话人常常会使用一些词语来填充空白,以保持话语的连贯并保持继续说话的机会。

元好问词篇3

1.梳理生字难词,在自主复习的基础上巩固难读字、难写字、形近字。

2.紧扣单元主题,讨论课文分别“观察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3.聚焦重点句段,体会问句在文中的作用,研究作者如何由“观察”引出“发现”。

4.回放单元习作,通过找一找、添一添,在习作修改中用好问句。

【教学过程】

一、链接学习起点,梳理字词

1.呈现单元生字表,将学生自主复习时认为难读的字显红、打点。

(1)指名读读这些字,随机正音。

(2)同桌互读,评价。

2.回顾单元词语表,将学生自主复习时认为难写的词加以统计,并以柱状图呈现。

(1)聚焦书写难点―― “大概”。(全班17位同学认为这个词难写)交流写好“概”字要注意什么。

(2)依次呈现另外五个词语,随机交流要注意的笔画。

(3)现场听写词语。

小结:碰上这类难字要“多用眼睛看一看,多动脑筋想一想,看得清,想得明,字词自然记心间”。

3.呈现园地中“我的发现”,辨析几组形近字。

(1)同桌互读,相互正音。

(2)聚焦较难的两组词,

说一说它们的不同处。

干燥 急躁 分辨 辩论

(3)尝试编口诀识记。

(设计意图:有效的复习前测学习单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准确把握课堂起点。教师根据学习单调整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让复习更有针对性。学生通过复习单作课前自主梳理,对复习课知识点有提前的了解,在课堂上的学习也将更加投入。有效的复习前测学习单起到变课堂“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的作用。)

二、紧扣单元主题,复习句段

1.呈现单元导语,聚焦单元主题。

你是否留意过鲜花的开放?你是否观察过星星的闪烁?你是否注意过蜜蜂的飞行?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妙。让我们认真阅读本组课文,一起去了解作者发现的秘密。我们还要留心观察,看谁有更多的发现。

(板书单元主题:观察与发现)

2.围绕自主复习单,展开讨论。

结合课前梳理情况,交流四篇课文分别写“谁观察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课 文 谁观察了什么 发现了什么

《花钟》

《蜜蜂》

《玩出了名堂》

《找骆驼》

启发点拨:作者是怎样把“观察”和“发现”有序地写出来的?

3.聚焦课文问句,发现语言规律。

举一:聚焦《花钟》一课中的问句。

……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a. 去掉语段中的问句读一读。

b. 感受问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

c. 体会疑问词在句中的作用。

反三:合作找出另外三课中的问句,在文中做出标记,圈出疑问词,读一读,体会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完成小组合作单。

课 文 找到问句在书中的页码,画好问句,圈出疑问词 读一读,体会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花钟》

《蜜蜂》

《玩出了名堂》

《找骆驼》

(设计意图:观察总是和提问联系在一起的。本单元的四篇文章在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点:善于使用问句引发读者的思考,以这个为学习的切入点,通过找问句、读问句、圈疑问词,体会作者在问中思考,感受问句在文中的作用。既加深了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又学习了语言表达的形式,得意兼得言。

考虑个体差异的实际,该环节采用四人小组协作完成。小组分工减轻了个体学习负担,小组互助促进全员参与,提升了学习热情。每个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在自主学习中思考,在合作学习中感悟,在探究学习中成长。)

三、回放观察日记,修改习作

1.呈现学生习作一,找找文中有哪些句子引起了你的思考。

我们的面前摆着三样物品:杯子、棒子和鸡蛋。我心想:这三样物品能做什么实验呀?我刚想完,老师就宣布了:“今天我们要做一个鸡蛋浮起来的实验。”实验正式开始,老师先把鸡蛋放入水中,然后往杯子里装水。可是,鸡蛋一点儿动静都没有。我心想:是不是该往里头加点盐才有效果呀?我正这么想着,只见老师就往里面放盐了。

交流问句,感受它们在文中穿针引线的作用。

2. 呈现学生习作二,为它加上合适的问句使文章更流畅。

可是等了好半天,鸡蛋还是没浮起来,水也变得浑浊了。我们又放了许多盐,哇!鸡蛋渐渐上升了。我们欢呼雀跃起来。

交流汇报。评一评,谁补入的问句更好?更能引发思考?

3.修改自己的习作,展示交流。

元好问词篇4

关键词:话题;单元复习;初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249-02

“话题式”单元复习,就是以某一话题为主线,将本单元所涉及的单词和句型等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有明显的意义和构成一定的情景,在情景中开展不同层次的活动,再配合少而精的习题进行巩固。课堂上,教师开展任务型教学,力求让学生在运用中突破,在理解中记忆,使学生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拓展,完善知识体系;能力得到提升,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一、“话题式”单元复习课需注意几个问题。

1.教师需注意知识的纵横联系,精心备课。复习课不同于一般的教学过程,为了提高复习效果,教师需分析教材、学生情况和结合以往的知识内容,拟订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精心备好每一节课,教师要将知识纵横联系,既要将各个单元的知识作小结,又要将各个单元的知识和已学过的内容结合起来,引导、帮助学生进行系统整理、分类、综合,帮助学生形成网状立体知识结构系统,用一条线巧妙地把各方面的知识像珍珠一样接连起来,让学生纳入认知体系,以便于他们记忆储存、运用理解,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要讲究趣味性、科学性、新颖性和吸引力。不但使好学生在知识结构上产生质变,而且使中等及偏下的学生能查漏补缺,较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2.需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复习课以复习旧知识为主,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解决问题,主动探索,归纳知识点,形成体系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

3.要关注学困生。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渴望获得老师的赞扬,学困生更是如此。教师要特别关注学困生,为他们“量身定做”一些展现自我的机会,特别是在英语课堂上给他们多回答问题的机会,让他们重新建立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并鼓励他们通过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话题中设计的问题和活动或任务在难度上要有梯度,要做到难易结合,深浅得当。

二、案例——牛津英语9A Unit3的“话题式”单元复习

话题:Teenage Problems复习要点:目前青少年普遍存在的问题;本单元一些重要词汇以及常用句型结构;动词不定式的使用以及在句中充当的不同成分;基本的句子类型;关于如何解决青少年问题的写作训练

复习主线:青少年问题—Millie和Simon的问题以及Sigmund Friend的建议—我的问题—学生的短信—你的建议—教师的建议

复习步骤:

1.导入。以英文歌曲《If you are happy》导入本节复习。孩子们欢乐的歌唱给同学们带来轻松愉快的心情,既把学生的情绪调整到最好的状态,又由歌曲而提出问题:Are you happy now?Are you happy every day?导入本单元青少年问题的讨论。

2.听力训练——Teenage Problems。围绕问题What are their problems?观看五段青少年倾诉烦恼的简短视频,分析他们存在的青少年问题。既训练了听力,也让学生复习了常见的青少年问题。为接下来的复习做好铺垫。

3.单元课文复习——Millie’s and Simon’s problems and Sigmund Friend’s suggestions。以问题Do you remember what problems Millie and Simon have?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Reading内容。要求学生完成课文内容填空,主要复习Reading中的重点词汇及及其句子结构。然后根据所给的关键动词让学生概括Sigmund Friend的建议,为后面的书面表达做好准备。并用翻译句子的练习形式,训练学生正确并灵活使用重点词汇。在复习过程中,以个别学生回答和集体学生朗读相结合,复习并巩固本单元重点的词汇。

4.语法复习。(1)动词不定式用法复习——My problems。以Everyone has problems,I also have some problems,由此进入My problems。该部分通过谈论自己存在的三个问题和一些困惑,训练学生疑问词所引导的宾语从句与‘Wh’word+to do替换使用的用法。并由此进入动词不定式的用法归纳并复习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运用。通过判断动词不定式在句子中作不同成分、完成句子、动词填空等复习了动词不定式的运用,最后联系近年来中考常见的一些动词不定式的考题,让学生巩固本单元重点语法——动词不定式。(2)基本句子类型——Messages。通过阅读前面提到的五位学生发来的短信,让学生复习动词不定式的同时,进行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的判断,从而巩固句子类型的复习。

元好问词篇5

“三节十步单元预习法”用三节课分十步完成。

第一节:略读——扫拦路虎

略读,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其特征是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读下去,力求迅速准确地从全局上把握课文的大致思路和中心意思,明确单元目标和各课的侧重点,扫除文字障碍。包括四步。

①标。用“1、2、3……”标出自然段序(限时竞赛)。

②画。用“__”画出本单元知识点:A、“单元提示”“预习提示”“自读提示”“参读提示”中的学习目标,读写知识、主旨写法等;B、“练习”中的学法指导、读写知识;C、知识短文、作文训练、听说训练、语文活动中的读写听说知识;D、课下注释中的文学常识、课文主旨和重要字词的音形义。(教师先示范画一二单元,学生再轮流示范画)

③读。要求边大声读,边用“”圈出生字难词。读完后,用“__”标出关键语句(如文眼、线索、观点、态度、中心等,要因文体而定),在结构段尾用“一、二、三……”标出。

④查。用字典词典查出生字难词的音义:A、“提示”中的为必查字词;B、查非“提示”中的字词,如成语、俗语、动词、形容词。(以读议组为单位,每课承包到人,互交成果)

第二节:精读——析精彩处

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深思,字得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这就是精读,解决“怎样写”“为什么写”的问题,找出精彩段,逐字逐句精研细读。包括四步:

⑤释。带着“理解、分析”中的疑问大声读课文,尝试解释疑问,似懂非懂的地方用“?”标出。

⑥质。对课文的难点、重点从内容、语言、写法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疑问或看法。每单元教读课必须提一问,写在各组的质疑本上。(解放学生思想,鼓励大胆质疑)

⑦找。按照各课“提示”中的要求和自己的理解感受,用“〔〕”标出1—3个重点段。

⑧诵。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重点段,乃至背诵。用“波浪线”标出精辟语句和佳词警句,用“丨”划分诗行或结构段的大层次,用“”划分自然段的小层次。

第三节:达标——摸上课“底”

达标,是督促认真预习,检查预习效果,保证上课顺利的得力措施,侧重考查基础知识,解决“知多少”问题。单元基础知识往往要经历“达标—矫正—再达标”反复过程,才能被学生掌握。

⑨记。用30分钟识记前六个方面的基础知识:一、注音标点(2分);二、写字释词(2分);三、选词择句(2分);四、文学常识(1分);五、读写知识(2分);六、语法修辞(1分);七、质疑问难(奖1分)。前五项属“答见书”,后二项属“问自书”。

⑩测。用10分钟测试(十分制、听写式),5分钟轮改。学生按能力分为四类,分类达标。不达标者自选作业500字,准备下次达标。

这是单元预习的一般方法,可因阅读量大小和单元特点增减节次和步骤。如阅读量超过40页的小说单元可延长半节或一节预习,文言文单元可增加断句和翻译等步骤。

“三节十步单元预习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收到明显的成效。

1.有利于单元知识的梳理和落实。语文基础知识经过每单元几次的螺旋式训练、反馈、达标,容易被学生掌握。

2.提高了学生快速阅读、快速标记、快速思维的能力。阅读速度由原来每分钟300字左右普遍提高到每分钟600字左右,调动和优化了眼、脑、口、手、耳等感觉器官,集中了注意力,节省了学习时间,提高了阅读质量,逐步地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元好问词篇6

■ 课前思考

苏科版九上“ 4.3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的问题4是:

某商场销售一批衬衫,平均每天售出20件,每件赢利40元. 为了扩大销售,增加赢利,商场决定采取降价措施. 经调查发现,在一定范围内,衬衫的单价每降1元,商场平均每天会多售出2件. 如果商场通过销售这批衬衫每天要赢利1200元,衬衫的单价应降多少元?

1. 学情分析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中的利润类问题,数量关系较多且复杂,很多学生读完题后,不知其所以然,即不知从哪里入手分析,不知道该题型的数量相等关系是什么. 所以一旦出现此类考题,失分面就非常大,不过,此题型是中考重要题型. 许多教师利用课本上的列表法梳理数量关系,但到具体问题时,却很少有学生通过列表分析数量关系,所以最后还是有很多学生不会解题;有的教师则利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教学,成绩好的学生解答后,让其说出方法,教师再强调,随后让学生解答其他类似类型的题目,但效果还是不好. 这里的教学重点是分析利润类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教学难点是寻找利润类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2. 从生活出发,提纲挈领

利润类问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即问题的落脚点在于“降价(提价)后获得总利润××元”. 我将“降价(提价)后获得总利润××元”定义为关键词,由题意可得“降价(提价)后每件利润×降价(提价)后所售件数=降价(提价)后获得总利润××元”. 设好未知数后,结合题中已知量,寻找“降价(提价)后每件利润”“ 降价(提价)后所售件数”,从而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 “关键词”好比“牛鼻子”,再强壮、再有劲的牛,只要牵住它的鼻子,它一定会乖乖地跟你走.

■ 课堂实践

1. 分析、解决问题

师:商场销售这批衬衫,平均每天售出20件,每件赢利40元,每天赢利多少元?

生1:每天赢利40×20=800(元).

师:现在商场要赢利1200元,商场采取了什么措施?

生2:商场采取了降价措施.

师:具体解释一下“降价措施”?

生2:在一定范围内,衬衫的单价每降1元,商场平均每天要多售出2件.

师:为什么衬衫降价,赢利还多了呢?

生3:薄利多销,衬衫的单价虽然降了,每件赢利少了,但是,商场平均每天售出的件数多了,这样,每天的赢利就多了.

师:说得对!那么,谁等于1200?即,本题的相等关系式是什么?

(学生思考一下)

生1:降价后每件的赢利×降价后平均每天售出的件数=1200元.

师:若设衬衫的单价应降x元,那么,降价后每件衬衫赢利多少元?降价后平均每天售出的件数是多少?

生4:降价后每件赢利(40-x)元,降价后平均每天售出的件数是(20+2x)件.

师:请大家在座位上列出方程.

(学生在座位上列方程,教师巡视后,让学生口答列方程)

生5:(40-x)(20+2x)=1200.

师:很好,与生5列的不一样或没列出来的请举手!

(教师环顾四周,发现三个成绩较差的学生没列出来)

师: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本题是谁统领着方程?

生3:1200元.

师:对,因为最后“要赢利1200元”,所以由1200元出发,寻找降价后每件衬衫的赢利和平均每天售出的件数,所以“1200元”就是本题的关键词,就是本题的“牛鼻子”,只要抓住这个“牛鼻子”,整个题意的相等关系式以及方程就列出来了. 下面请大家体会和交流一下!

(教师让学生按照学习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并与学生交流)

师 :下面,我们将本题解答完,请大家在练习本上解方程.

(教师巡视、指导)

师:方程的解是多少?(师板书x1=10,x2=20)需要对此取舍吗?

生6:不要,因为降价10元或20元都能得到赢利1200元.

师:谁再解释一下?

生7:降价10元,就是降价后,每件赢利30元,售出40件;降价20元,就是降价后,每件赢利20元,售出60件.

师:大家理解了吗?

学生齐:理解了!

2. 引申拓展

师:本题若在“增加赢利”后,增加“减少库存”,怎样办?

(学生思考后开始跃跃欲试)

生8:将结果x=10舍去即可.

师:为什么?

生8:减少库存就是多卖出件数,只要降得价多就行了.

师:很好!所以大家在解题后要认真审题,检验所得的问题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师:若将“衬衫的单价每降1元,商场平均每天要多售出2件”改为“衬衫的单价每降3元,商场平均每天要多售出6件”,怎么办?方程怎样列?

生9:按题意,只要求出衬衫的单价每降1元,商场平均每天要多售出多少件就可以了,所以方程是(40-x)·20+■x=1200.

师:解答应用题,要切实理解数量关系,条件变化了,要把握不变的部分. 将本题的“每件赢利40元”改为“进价50元,售价90元”又怎么办?

学生讨论后,教师又对问题进行引申,学生交流热烈,较好地理解了利润类问题的数量关系.

3. 小结、解释说明

师: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利润类问题,涉及的数量关系较多,但它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有“赢利多少”,这个“赢利多少”就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词,它好比一头牛的牛鼻子,只要牵住牛鼻子,这头牛再强壮或不听话,它也会乖乖地跟你走. 例如,课本中的问题4或类似题,只要抓住“赢利1200元”等,就能找出降价后每件衬衫的赢利是(40-x)元,降价后平均每天售出的件数是(20+2x)件,从而列出方程进行解答. 解方程后,对结果进行处理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虑.

4. 巩固应用,拓展创新

第一组: 4人板演,其余同学在座位上做. 教师巡视、指导,特别注意3、4两题.

(1)特产专卖店销售核桃,每千克能获得20元利润,平均每天可售出100千克,后来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单价每降低1元,则平均每天的销售量可增加10千克,若该专卖店销售这种核桃想平均每天获利2240元,并尽快减少库存,每千克核桃应降价多少元?

(2)特产专卖店销售核桃,每千克能获得20元利润,平均每天可售出100千克,后来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单价每降低1元,则平均每天的销售量可增加10千克,若该专卖店销售这种核桃想平均每天获利2240元,每千克核桃应降价多少元?

(3)特产专卖店销售核桃,其进价为每千克40元,按每千克60元出售时,平均每天可售出100千克,后来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单价每降低1元,则平均每天的销售 量可增加10千克,若该专卖店销售这种核桃要想平均每天获利2240元,每千克核桃应降价多少元?

(4)特产专卖店销售核桃,其进价为每千克40元,按每千克60元出售时,平均每天可售出100千克,后来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单价每降低2元,则平均每天的销售量可增加20千克,若该专卖店销售这种核桃想平均每天获利2240元,则每千克核桃应降价多少元?

第二组:一人板演,其余同学在座位上做. 教师巡视、指导,特别注意设未知数和问题的处理.

特产专卖店销售核桃,其进价为每千克40元,按每千克60元出售时,平均每天可售出100千克,后来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单价每降低2元,则平均每天的销售量可增加20千克,若该专卖店销售这种核桃想平均每天获利2240元,每千克核桃应定价多少元?该商店应售出核桃多少千克?

第三组: 一人板演,其余同学在座位上做. 教师巡视、指导,特别注意题型的变化.

某越剧团准备在市大剧院演出,该剧院能容纳1200人. 经调研,如果票价定为30元,那么门票可以全部售完,门票价格每增加1元,售出的门票数就减少30张. 如果想获得36750元的门票收入,票价应定为多少元?

三组题板演后,讲评、纠正,强调由关键词出发寻找相等数量关系的方法,然后布置作业(课堂作业是作业纸),下课.

■ 课后思考

1. 打通了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是解决应用题的基础,解决应用题若没有解题思路,将很难继续下去. 应用题是教、学的难点,难点在于解题的入口和分析数量关系,以及寻找相等数量关系. 应用题是数学知识的集中体现,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 读完题,从哪儿入手,往下的路怎么走,简单地说就是往下要做什么,教师必须心中有数,教师必须给学生理出路子,否则,学生拿到应用题后会无从下手,更别说解决问题了. 本课教学较好地打通了解题思路. 由读题理解“平均每天售出20件,每件赢利40元”可以求得什么入手,再到“要赢利1200元,商场采取了什么措施”,最后到“降价后每件衬衫的赢利×降价后平均每天售出的件数=1200元”,从而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显得自然、合情合理,学生也接受得顺畅和轻松,应用起来,有路子可走.

2. 抓住了解题关键

解题关键就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即,读完题后,首先要从哪里开始突破,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本课教学给学生提炼出“要赢利1200元”的问题的落脚点为解题的关键词,由它出发,寻找“降价后每件衬衫的赢利和降价后平均每天售出的件数”,从而解决问题. “关键词”在教学中被形象地比喻为“牛鼻子”,学生感到很亲切,今后学生在解决此类应用题时,读完题,一定都首先去找“牛鼻子”,这样,解决问题的方向性就会变得非常明确.

3. 突破了全部应用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建模的过程. 从现实生活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方程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抓关键词、理思路、寻找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其实就是一套解决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很好方法. 我在此前的一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方程、不等式(组)应用题的教学中,采用了“抓关键词,牵牛鼻子”的方法,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元好问词篇7

关键词:意大利语;语言;准确性;基本规则;歌曲

一、元音

第一,意大利语发音时,发声器官肌肉紧张度较大,尤其在唇部的力度与唇形变化很明显,因此中国人用讲汉习惯发意大利语时会出现发声器客肌肉不够紧张,发出来的音,往往松垮,靠后字不清晰,意大利语中有5个纯元音a、i、u、e、o发音时口腔的内张力和开口度都比汉语拼音相对应的元音要强大些,形成的元音的位置在前面。

第二,开音和闭音的准确性,意大利元音i、é、è、a、ò、ó、u依次发音过程唇形的变化分别是扁圆开圆收的这样一个顺序a、e、i、o、u五个音都开音和闭口音的用法,标记为“è”开口音记号“é”为闭口音记号。元音o、e的开、闭口音一般不用书写标出,要记住两元音相应开、闭读法的规则;除了元音e、o有开、闭口音之外,其它元音上也用,如ciò(这),sì(是),giù(已经),重音落在最后音节的元音,以上总是开口音,重读的元音a上总是开口音符;重读元音o,e,有时是开口音符,有时是闭口音符。

第三,意大利语二合元音包括两个元音,其中一是元音,另一个是半元音i或u。它们构成一个音节,从而区别于几个元音并列在一起的元音群,半元音在前面的二合元音,称为上升二合元音,重音落在后面的元音上,如piano(钢琴),duetto(二重唱).重音分别落在a和e上,半元音在后面的二合元音,称为下降的二合元音,如poi(然后),aula(教室)的重音分别落在o和a上,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歌唱中遇到二合元音时要掌握的规律,要延长元音而非半元音。有些人受汉语拼音的影响,容易把ei这样的二合元音误读为汉语的ai(哎)音,这是不对的,在意文单词中尽管两个元音联在一起,在读或唱时却要清楚地分开,绝对不能带着发汉语拼音的习惯,想当然地派生出新的读音来,意大利语中还有三个元音合在一起三合元音,或四合元音,但读法或唱法跟二合元音一样,每个元音都要很清楚地读唱出来,至于哪个元音为重音,或要发的长一些,这要每个单词具体应对。

二、辅音

第一,清辅音送气的问题。意大利语辅音字母有b、c、d、f、g、h、l、m、n、p、q、r、s、t、v、z16个,按发音时声带开闭的状态不同和声带振动与否,辅音可分清辅音9个j、p、t、f、c(e,i)、q、s、z、sc(i、e),浊辅音13个b、a、v、g(gh)、g(ei)、l、m、n、r、s、z、gn、gl(i),辅中有四对相对应的清、浊音,c-g、p-b、f-v、t-b,中国人学唱意大利语歌曲时,清辅音p、t、c和含有清辅音的字母组合sca、sco、scu这一类型字母发音时板容易出错,把ca发成(卡),pa发成(怕),ta发成(它),sca发成(嘶卡),sco发成(嘶考),scu发成(嘶酷),究其原因为三个,一是受汉语拼音的习惯和英文发音的规则影响;二是听一些欧美歌唱家唱片的影响,一些欧美歌唱家的唱片中意大利歌曲受其母语的影响,把如《caromioben》〈我亲爱的〉中,caro的ca也发成(卡),我们学习者要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作为歌唱家出现这一问题,可能是一种特征被保留了下来,作为初学者就是语音的错误;三是没有彻底搞清楚这类清辅音发音的特征,造成对发音的不确定,必须记住的是意大利文中的清辅音的特征,气流送出声带不振动。

第二,双辅音与单辅音的区分。在意大利文单词中两个相同的辅音连在一起,叫双辅音。我们首先在划分上易出问题,如wccello(鸟),pioggia(雨),双辅音在划分时前后一分为二,形成两个音节,两词的划分应为wc-cel-lo和piog-gia而不是u-cce-llo和pio-ggia,这是把双辅音一分为二的划分规则。其二是读法上不容易分清双辅音与单辅音的读法,常把双辅音读成单辅音,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这就念成了一个新的单词,混淆词意,如fatto(事情)的tt读成单辅音t时,单词fato就是命运的意思,另如carro(车辆)-caro(亲爱的),motto(格言)—moto(摩托)等等。因此,要掌握双辅音的发音方法,双辅音较单辅音来讲,发声部位与单辅音完全一样,但比单辅音强度大,延续时间长一些。

第三,关于颤音“r”。颤音“r”是意大利文中很有特色的辅音,不会发就不能很到位地唱好意大利文作品,发音方法:舌尖上卷,抵住上齿龈,振动声带,气流不断冲击舌尖使之颤动。如果舌头平伸不动,就会又发出颤音,颤音的掌握除此而外需别无它法,须多加练习,每个人接收程度不一样,有人须几天就可以掌握,有人则要数月,可以先借助辅音t,把舌尖放在辅音振动的位置上做tra、tre、tri、tro、tru的练习,逐渐为ttttra,最后过渡到不加辅音而能自如发出ra、re、ri、ro、ru的音,初学打颤音有一定困难,要坚持不断地用气流冲击舌尖,使舌尖不间断地与上齿龈接触和脱离,先不吐气,随后舌头放松,轻触上齿龈,再不断增加气流冲击的强度,使舌尖自然颤动起来。另外颤音r后面不能夹杂任何的元音和半元音,如不能把erba(草)读成eriba。另外就是在歌唱中颤音滥打的问题,有些歌者掌握打颤音的技巧后,凡是在歌唱有“r”时,都要显示一下,这是大可不必的,我们要唱好一首歌,首先要分析歌词的内容和歌曲的曲调(具体准备工作见下文),若是在平缓的曲调中的r音则舌尖滚动一下即可,若是表达强烈或激昂的感情,则可以延长r音,如在《osolemio》〈啊,我的太阳〉中开始抒情句子chebellacosanajutnata,esolen,ariaserene…中的r则滚动一下即可,没有必要夸张地延长,但在结束句高音处的sta,fronteate中的r有必要延长一下,总之颤音r上要做到具体歌曲具体分析演唱。

三、重音

王东成:意大利歌曲语音的探讨歌唱中的意大利文重音,重音是指在两个以上音节的单词中需稍微拖长并重读的音节,有以下基本规则需要掌握:单音节词的重音就落在唯一的音节上,如si(是)、se(如果);双音节词和分音节词绝大多数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如caro(多余的),amico(朋友),presto(快乐的),domani(明天)。重音的确定在意大利语中非常重要,重音搞错了,就往往会使人听不懂,更甚着,同一个单词由于重音的不同,单词意义就完全不同,如:principi(王子),principi(原则);balia(奶妈),balia(权威)。有一部分单词的重音落在倒数第三个音节上,没有什么规律可寻,须在一开始就必须发对重音,读顺以后,就不易错,如:utensile(工具),articolo(文章),popolo(人民),logica(逻辑),ottimo(好极了的)。意大利文中有一部分外来词,它的重音不在上属规则之内,需牢记,如:tennis(网球),camion(卡车),hotel(旅馆)。意大利文中有相当一部分名词是由两个词根组成,它们连在一起组成一个整体,应只有一个重音,一般是落在第二词根的重音上,但习惯上往往读出构成复合名词的两部分各自原来的重音,前面的重音为副,后面的重音为主,如:portamoneta(钱包),capolavoro(杰作)。以上这些最基本的重音规则外,意大利文中还有动词变位,形容词最高级等一些重音规则,需多加学习,如对一些单词重音不是很确定时可查字典,或者看一些语法方面的书,意大利语单词重音的读法,是一个学习的重点需多下功夫。

四、省音与断音

省音与断音也是意大利语之中难掌握的一部分内容,构成的形式复杂多样,断音的形成在意大利语中,发音上紧密相连的两个单词,前面单词的最后一个元音或音节往往删除,这就是断音。断音后面的单词可以是元音开头,也可以是辅音开头,书写时末尾一般不能用省音撇,如我们常讲的belcanto的bel就是bello的断音现象,另外一些不规则的断音现象单词用省音撇来表示断音现象,如po'=poco。

五、如何唱好意大利文作品

要唱好意大利文作品,以《ombramaifu》〈绿树成荫〉为例,应当做以下一些工作:

一是了解作品的一些基本情况。作者亨德尔(1685-1759)是巴罗克时期的作家,在其浩瀚的作品中最有价值的是歌剧与清唱剧,其中《绿树成荫》选自于歌剧《赛尔斯》,赛尔斯是波斯国王,他背弃自己的未婚妻,爱上自己兄弟的恋人,于是千方百计拆散他们。最后阴谋暴露,有情人终成眷属,《绿树成荫》是赛尔斯的一个唱段,赛尔斯虽然行为丑恶,但亨德尔仍给予他优美的唱段,他看到庭院中绿树成荫,不由地用歌声表达出了赞叹,二是准确地朗读单词,理解词意和句意,三是研究音乐和演唱方法。此曲从开头frondtenete…到…austrorapace为reaiativo(宣叙调),在节奏上尽管给人以自由的感觉,但这种自由是在准确节奏内的自在感,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要尊重作者的意图,卡好节拍,叙述性地歌唱,后半段从ombramai…到soavepiu为aria(咏叹调),速度为latgo(广板),速度较慢,要求气息控制均匀,用抒情性的声线去演唱,要把享德尔音乐那种雄壮,从容不迫,堂堂正正的气度表现出来。

六、总结

以上所分析几个易出现问题的难点,和如何唱意大利语作品的方法,是唱好意大利歌曲必须要做的功课,现在媒体和出版业如此发达,我们对意大利语作品的学习和演唱不应只停留在学会拼音的层面,只有在语言上和文化上不懈地努力,精益求精,一定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演唱意大利语作品。

参考文献:

[1]陈言放,詹士华.意法德英歌唱语音指南[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2]沈萼梅.意大利语入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元好问词篇8

关键词:意大利语;语言;准确性;基本规则;歌曲

一、元音

第一,意大利语发音时,发声器官肌肉紧张度较大,尤其在唇部的力度与唇形变化很明显,因此中国人用讲汉习惯发意大利语时会出现发声器客肌肉不够紧张,发出来的音,往往松垮,靠后字不清晰,意大利语中有5个纯元音a、i、u、e、o发音时口腔的内张力和开口度都比汉语拼音相对应的元音要强大些,形成的元音的位置在前面。

第二,开音和闭音的准确性,意大利元音i、é、è、a、ò、ó、u依次发音过程唇形的变化分别是扁圆开圆收的这样一个顺序a、e、i、o、u五个音都开音和闭口音的用法,标记为“è”开口音记号“é”为闭口音记号。元音o、e的开、闭口音一般不用书写标出,要记住两元音相应开、闭读法的规则;除了元音e、o有开、闭口音之外,其它元音上也用,如ciò(这),sì(是),giù(已经),重音落在最后音节的元音,以上总是开口音,重读的元音a上总是开口音符;重读元音o,e,有时是开口音符,有时是闭口音符。

第三,意大利语二合元音包括两个元音,其中一是元音,另一个是半元音i或u。它们构成一个音节,从而区别于几个元音并列在一起的元音群,半元音在前面的二合元音,称为上升二合元音,重音落在后面的元音上,如piano(钢琴),duetto(二重唱).重音分别落在a和e上,半元音在后面的二合元音,称为下降的二合元音,如poi(然后),aula(教室)的重音分别落在o和a上,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歌唱中遇到二合元音时要掌握的规律,要延长元音而非半元音。有些人受汉语拼音的影响,容易把ei这样的二合元音误读为汉语的ai(哎)音,这是不对的,在意文单词中尽管两个元音联在一起,在读或唱时却要清楚地分开,绝对不能带着发汉语拼音的习惯,想当然地派生出新的读音来,意大利语中还有三个元音合在一起三合元音,或四合元音,但读法或唱法跟二合元音一样,每个元音都要很清楚地读唱出来,至于哪个元音为重音,或要发的长一些,这要每个单词具体应对。

二、辅音

第一,清辅音送气的问题。意大利语辅音字母有b、c、d、f、g、h、l、m、n、p、q、r、s、t、v、z16个,按发音时声带开闭的状态不同和声带振动与否,辅音可分清辅音9个j、p、t、f、c(e,i)、q、s、z、sc(i、e),浊辅音13个b、a、v、g(gh)、g(ei)、l、m、n、r、s、z、gn、gl(i),辅中有四对相对应的清、浊音,c-g、p-b、f-v、t-b,中国人学唱意大利语歌曲时,清辅音p、t、c和含有清辅音的字母组合sca、sco、scu这一类型字母发音时板容易出错,把ca发成(卡),pa发成(怕),ta发成(它),sca发成(嘶卡),sco发成(嘶考),scu发成(嘶酷),究其原因为三个,一是受汉语拼音的习惯和英文发音的规则影响;二是听一些欧美歌唱家唱片的影响,一些欧美歌唱家的唱片中意大利歌曲受其母语的影响,把如《caromioben》〈我亲爱的〉中,caro的ca也发成(卡),我们学习者要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作为歌唱家出现这一问题,可能是一种特征被保留了下来,作为初学者就是语音的错误;三是没有彻底搞清楚这类清辅音发音的特征,造成对发音的不确定,必须记住的是意大利文中的清辅音的特征,气流送出声带不振动。

第二,双辅音与单辅音的区分。在意大利文单词中两个相同的辅音连在一起,叫双辅音。我们首先在划分上易出问题,如wccello(鸟),pioggia(雨),双辅音在划分时前后一分为二,形成两个音节,两词的划分应为wc-cel-lo和piog-gia而不是u-cce-llo和pio-ggia,这是把双辅音一分为二的划分规则。其二是读法上不容易分清双辅音与单辅音的读法,常把双辅音读成单辅音,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这就念成了一个新的单词,混淆词意,如fatto(事情)的tt读成单辅音t时,单词fato就是命运的意思,另如carro(车辆)-caro(亲爱的),motto(格言)—moto(摩托)等等。因此,要掌握双辅音的发音方法,双辅音较单辅音来讲,发声部位与单辅音完全一样,但比单辅音强度大,延续时间长一些。

第三,关于颤音“r”。颤音“r”是意大利文中很有特色的辅音,不会发就不能很到位地唱好意大利文作品,发音方法:舌尖上卷,抵住上齿龈,振动声带,气流不断冲击舌尖使之颤动。如果舌头平伸不动,就会又发出颤音,颤音的掌握除此而外需别无它法,须多加练习,每个人接收程度不一样,有人须几天就可以掌握,有人则要数月,可以先借助辅音t,把舌尖放在辅音振动的位置上做tra、tre、tri、tro、tru的练习,逐渐为ttttra,最后过渡到不加辅音而能自如发出ra、re、ri、ro、ru的音,初学打颤音有一定困难,要坚持不断地用气流冲击舌尖,使舌尖不间断地与上齿龈接触和脱离,先不吐气,随后舌头放松,轻触上齿龈,再不断增加气流冲击的强度,使舌尖自然颤动起来。另外颤音r后面不能夹杂任何的元音和半元音,如不能把erba(草)读成eriba。另外就是在歌唱中颤音滥打的问题,有些歌者掌握打颤音的技巧后,凡是在歌唱有“r”时,都要显示一下,这是大可不必的,我们要唱好一首歌,首先要分析歌词的内容和歌曲的曲调(具体准备工作见下文),若是在平缓的曲调中的r音则舌尖滚动一下即可,若是表达强烈或激昂的感情,则可以延长r音,如在《osolemio》〈啊,我的太阳〉中开始抒情句子chebellacosanajutnata,esolen,ariaserene…中的r则滚动一下即可,没有必要夸张地延长,但在结束句高音处的sta,fronteate中的r有必要延长一下,总之颤音r上要做到具体歌曲具体分析演唱。

三、重音

王东成:意大利歌曲语音的探讨歌唱中的意大利文重音,重音是指在两个以上音节的单词中需稍微拖长并重读的音节,有以下基本规则需要掌握:单音节词的重音就落在唯一的音节上,如si(是)、se(如果);双音节词和分音节词绝大多数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如caro(多余的),amico(朋友),presto(快乐的),domani(明天)。重音的确定在意大利语中非常重要,重音搞错了,就往往会使人听不懂,更甚着,同一个单词由于重音的不同,单词意义就完全不同,如:principi(王子),principi(原则);balia(奶妈),balia(权威)。有一部分单词的重音落在倒数第三个音节上,没有什么规律可寻,须在一开始就必须发对重音,读顺以后,就不易错,如:utensile(工具),articolo(文章),popolo(人民),logica(逻辑),ottimo(好极了的)。意大利文中有一部分外来词,它的重音不在上属规则之内,需牢记,如:tennis(网球),camion(卡车),hotel(旅馆)。意大利文中有相当一部分名词是由两个词根组成,它们连在一起组成一个整体,应只有一个重音,一般是落在第二词根的重音上,但习惯上往往读出构成复合名词的两部分各自原来的重音,前面的重音为副,后面的重音为主,如:portamoneta(钱包),capolavoro(杰作)。以上这些最基本的重音规则外,意大利文中还有动词变位,形容词最高级等一些重音规则,需多加学习,如对一些单词重音不是很确定时可查字典,或者看一些语法方面的书,意大利语单词重音的读法,是一个学习的重点需多下功夫。

四、省音与断音

省音与断音也是意大利语之中难掌握的一部分内容,构成的形式复杂多样,断音的形成在意大利语中,发音上紧密相连的两个单词,前面单词的最后一个元音或音节往往删除,这就是断音。断音后面的单词可以是元音开头,也可以是辅音开头,书写时末尾一般不能用省音撇,如我们常讲的belcanto的bel就是bello的断音现象,另外一些不规则的断音现象单词用省音撇来表示断音现象,如po'=poco。

五、如何唱好意大利文作品

要唱好意大利文作品,以《ombramaifu》〈绿树成荫〉为例,应当做以下一些工作:

一是了解作品的一些基本情况。作者亨德尔(1685-1759)是巴罗克时期的作家,在其浩瀚的作品中最有价值的是歌剧与清唱剧,其中《绿树成荫》选自于歌剧《赛尔斯》,赛尔斯是波斯国王,他背弃自己的未婚妻,爱上自己兄弟的恋人,于是千方百计拆散他们。最后阴谋暴露,有情人终成眷属,《绿树成荫》是赛尔斯的一个唱段,赛尔斯虽然行为丑恶,但亨德尔仍给予他优美的唱段,他看到庭院中绿树成荫,不由地用歌声表达出了赞叹,二是准确地朗读单词,理解词意和句意,三是研究音乐和演唱方法。此曲从开头frondtenete…到…austrorapace为reaiativo(宣叙调),在节奏上尽管给人以自由的感觉,但这种自由是在准确节奏内的自在感,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要尊重作者的意图,卡好节拍,叙述性地歌唱,后半段从ombramai…到soavepiu为aria(咏叹调),速度为latgo(广板),速度较慢,要求气息控制均匀,用抒情性的声线去演唱,要把享德尔音乐那种雄壮,从容不迫,堂堂正正的气度表现出来。

六、总结

以上所分析几个易出现问题的难点,和如何唱意大利语作品的方法,是唱好意大利歌曲必须要做的功课,现在媒体和出版业如此发达,我们对意大利语作品的学习和演唱不应只停留在学会拼音的层面,只有在语言上和文化上不懈地努力,精益求精,一定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演唱意大利语作品。

参考文献:

[1]陈言放,詹士华.意法德英歌唱语音指南[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2]沈萼梅.意大利语入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元好问词篇9

【关键词】语音语调;发音规则;策略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能讲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语逐渐成为公司招聘新人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英语口语能力尤其显得十分重要,成为一名英语学习者英水平最直观的体现。语音和语调都是口语能力的重要要素,学习者即便对语法单词烂熟于心,英语语音语调知识没有掌握,必然不能拥有一口流利和标准的英语。如何快速掌握英语语音、语调技巧,提升口语水平,成为英语学习者的当务之急。

一、语音语调的重要性

英语的语音可以按照发音方式和发音部位分为以下一些类型:前元音、后元音、中元音、合口双元音、集中双元音、爆破音、摩擦音、鼻音、舌边音、破擦音等,其中存在一些极容易发错的音,例如清辅音的/p/ /t/ /k/ /f/ /s/和浊辅音的/b/ /d/ /g/ /v/ /z/,短元音的/?/ 和/?/ 、/?/和/e/ /?/ /?/,鼻音的/m/、 /n/和/?/,都是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很容易念混淆的。如果在英语单词中某个发音错误,往往导致听话者听不懂甚至误解说话者的意思。比如在单词wine(葡萄酒)中,字母“w”的发音为/w/,如果学生把它误念为字母“v”的发音/v/,那么就变成vine(葡萄树),完成念成了另外一个单词。若说这两个单词的意思相对有些相近,那么如果学生把单词thank中的“th”(发音为/θ/)误念为字母“s”的发音/s/,那么就变成了sank(沉陷),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英文单词的发音极为重要。而即便每个单词发音标准,如果不能根据上下文的发音、语义适时调整语调同样会令英文听起来蹩脚。

二、提高语音语调的策略

要掌握好英语的语音语调,首先就需要有一个很好的英语环境。由于学习条件的限制,不一定所有学生都能每天找外教老师忙帮练习口语,那么到底要如何练好英语的语音语调呢,我们来介绍几种方法。

(1)良好的英语环境。学生可以在休息的时间用电脑或者播放器播放英语录音带、收听VOA、BBC的英语新闻或者观看英文电影等。在这个过程中,把听当做是一件休闲娱乐的事情,并不一定真的要掌握每句话的意思,只需要在这个挺的过程中,假设自己再一个英语国家,感受这样一个英语氛围即可。

(2)加强语音练习。在练习单个音标时,可通过记忆发此音标的单词来加深记忆。比如发/e/这个音标的单词有:invest、steps、develop、attend、guess等;发/ ?/这个音标的单词有:these、than、thus、leather、northern等;发/j/这个音标的单词有:yard、yawn、university、familiar等,通过熟读和记忆这些单词,就能很好的掌握单词中的英语音标的发音。

(3)熟练掌握发音规则。在英文发音当中,光练习好单词音标的发音是不够的,还必须熟练掌握英语的一些发音规则。在发音中有些发音规则相对较难,比如:失去爆破、弱读、连读、升调及降调等,只有在掌握了这些发音的技巧,就能好的掌握英语的发音知识。例如:Expressions: come in speak English take it away

take off let him in in an hour

Sentences: Take a look at it.

I’ll be back in half an hour.

Will it take a lot of time to go to town on foot?

这些日常表达中,都出现了非常常用的连读,其规则就是在连贯说话或者朗读时,短语或句子中相邻的词中如果前一个词的末尾是辅音,后一词的词首是元音时,就要连起来读。

英语的降调和升调也是日常学习中非常常见的一个发音技巧。运用降调的情况有以下几种:①在陈述句中表示肯定。②在特殊疑问句中表示询问。③在祈使句中表示命令。④感叹句。⑤选择疑问句的后半部分。⑥反意疑问句中陈述句的部分。例如:(1) He wants us to help him out of the trouble. (2) Don’t open the present until you get home. (3) What a hot day! 而运用升调的情况有以下几种:①反问句。②回答语的简短问句。③一般疑问句中在句末用升调,表示疑问。④在陈述疑问句中,在句末用升调表示疑问。例如:(1)A: Nancy is very intelligent. B: Is she really? (2) 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last night? (3) A: Big Mouth John Brown didn’t say a word? B: Not a word.

三、结论

要提高大学生英语语音语调,就必须重视英语语音语调的教学工作,很多学生在中学时期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语音语调知识的学习,加上发音的一些错误,导致学生口语学习不扎实等学习问题的出现。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让学生在有效及系统的学习后,积极锻炼和复习,再把英语大胆的说出口,这样便能发现问题再及时改正,加之教师的细心教学及辅导,学生英语的语音语调才能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元好问词篇10

一、明确单元复习内容

就一个单元来说,需要复习的内容很多,我们不能面面俱到,要把它们进行分类,有所侧重。一个单元需要复习的内容大体可分为生字词、课文内容、语文园地三个方面。就这三个方面而言我们可以做如下的分类:1、积累方面的:包括单元中出现的生字新词、要求背诵的课文及语文园地中的读读写写、读读记记、日积月累等;2、阅读方面的:包括课文内容、课文的中心、重点课文的重点段、重点课文文后的重点题目等;3、有关习作方面的:主要包括口语交际和习作。纵观这三方面的复习内容,其重点在于第二方面,这也是我们老师在上复习课的重点部分。那么这方面的复习内容如何确定?我们要结合单元重点来进行。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侧重点,这个侧重点就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教材每单元前的课文导读就给出了单元重点,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以这个单元重点为主线来贯穿整个单元的课文 复习,把每篇课文的内容、中心、重点段、文后的重点题目有机的结合起来,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感知。

二、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

1、积累方面主要采用读、背、默的方法。

这里的“读”可采用齐读、自由读、默读、同桌之间合作读、边读边思、师生合作读等多种方式。这里的“背”主要采用师生合作、学生之间合作等方式,要充分利用小组长。也可以和默写相结合。这里的“默”指默写,默写时教师要结合实际来进行,就默写的内容而言可以有字词、读读写写、读读记记、日积月累、要求背诵的较短的课文等;另外,默写的形式也要注意,可采取全默、分层次默写(如生字的默写,可采用多次,一次过关几人,要特别关注差生)、学生之间互相默写等方式。默写之后的批改,老师也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进行。

2、阅读方面主要以讲、练的方法为主。

阅读方面的复习首先要求教师梳理好本单元的内容,安排好授课顺序,做的心中有数;要采取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知识点,如文章中心的掌握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提问、填空、学生合作、竞赛等方式方法。另外,复习课不要出现教师一言堂的情况,要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训练要突出重点,要结合单元卷子,结合教材等,训练的方式也要多样。如:自出练习、开知识竞赛等。

3、口语交际和习作方面建议采取归类复习。以强化和指导为主,不要进行过多的写的练习。

三、合理安排时间

我们如何安排时间呢?个人认为,积累方面放在早读及家庭作业中进行,譬如今天要复习第一单元的内容,那么前一天要布置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及语文园地中要求默写或背诵的内容为作业,第二天抽时间检查,早读时间也要读背这些内容。阅读方面的知识的理解,重点放在上语文课时进行。习作及口语交际采用归类复习的方式,利用语文课时间进行。归类复习法系统性、针对性较强,如果运用的好,复习的效果也不错。但这种复习方式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要对本册书的内容做的心中有数,还要进行系统安排。

四、分类复习

小学语文知识点多,可以归类成三部分:基础知识、阅读、习作及口语交际。

1、基础知识:以拼音、字、词、句的复习为主。

(1)拼音:能运用拼读音节的办法,读拼音写词语或句子;整体认读音节;大小写字母(查字典的方法体现)。重点练习“看拼音写字、写词”。

(2)字:理解字义;辨析学过的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两种查字典的方法(音序、部首);掌握生字的音、形、义,重在培养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及理解多义字的能力。

(3)词:正确读写学过的词语,包括听写或看拼音写词语。这部分内容以课后题和语文园地中出现的词语训练的类型进行归类复习。词语的复习要强调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并注意积累。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如:造句)。

(4)句:以积累为主。包括课内外古诗、名言警句、对联、谚语等的积累;诗歌和名篇作者的积累。以本册学习园地中出现的读读背背、读读记记及其拓展为主要复习内容。同时复习句式的转变,病句的方面的内容。

(5)标点符号:常用的标点符号(以本年级段应该掌握的标点符号为重点,还有一些重点课文中的标点符号的使用)

(6)修辞手法:复习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夸张等。

2、阅读:包括按课文内容填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

(1)按课文内容填空。包括本册书中要求背诵的篇目(也包括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这部分的背诵建议学生背优美片段,不要只背最短的内容。)

(2)阅读。阅读能力的培养在于平时的教学中形成,复习只能是一个加强、提升的过程。所以复习的重点不是放在怎么读,而是放在怎么审题、怎么解题的方法上。如:在做阅读题时先要求学生把短文读一遍,大体知道短文讲了什么内容,再读读短文后面的习题,带着这些问题把短文再读两遍,然后再动笔答题。在答题时要注意格式:问答题要写答,回答问题要完整。在做每一道题时,要求学生审清楚题目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

教师可根据教材出一些阅读题或从试卷中选择一些阅读篇目,多让学生见各种题型,在做之前先教给学生做题的方法,再让学生当堂完成,当堂分析、讲解,以提高复习效率。做一道题有一道题的效果。尽量不要让学生带回家完成。对于错得多的题不要只讲答案,一定要讲方法,让学生知道遇到这样的问题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思考?为什么这样回答?如:理解词语的意思这样的题,可用换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来做。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教师要总结出一些常见问题的方式方法.如:如何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如何概括中心,如何解词,如何概括段意等等。

3、习作:以方法为主而不应以写为主。

首先复习如何审作文题目。拿到一个作文题目至少读三遍:一读想想这次习作让我们写什么?二读看看有哪些具体要求?(可用线画出并标1、2、3)三读看有没有遗漏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