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说郑愁予十篇

时间:2023-04-10 11:37:46

雨说郑愁予篇1

目前,学界一般将1968年赴美之前看作郑愁予诗歌创作生涯的早期,本文亦沿用此划分。本文拟探讨的“浪游题材”,采用的是较为宽泛的定义,郑愁予早期诗歌作品中与流浪、羁旅、远行及出走等行为方式有关的题材,均在讨沦之列。在这些作品中,有许多具有浪子或旅人形象的佳构,其中包括《错误》、《旅梦》、《野店》等脍炙人口的名篇。

学界以往对郑愁予的研究,多着眼于从美学的角度对其诗歌创作艺术进行探究,而较少从文化的视角加以审视。本文拟对郑愁予早期诗歌中的浪游题材进行文化视角的剖析,试图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以求教于方家。

一、浪游题材的重要思想底色:无常观

郑愁予在回首自己的创作生涯时曾表示:“我的诗作里,无论是哪一类的素材,都隐含着我自幼就怀着的一种‘流逝感’、究之再三,这即是佛理中解说悟境的‘无常观’了”。由此可见,佛理的“无常观”对诗人的创作观影响颇为深远。然而,事实上,郑愁予并不是全盘照搬佛理的“无常观”,而是结合自己的艺术个性,将它有机化入自己的创作理念之中。

“无常”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郑愁予在74岁那年接受防谈时指出:他本人“正因感悟人生无常,而衍生悲悯心和任侠情怀。无常观是一种宇宙观,了解无常,而后自会产生悲悯心,有若高僧超脱;反之,若贪求无度的人生只会愈来愈痛苦、可怜。正因有无常观,就会努力工作,发达后就应出钱出力回馈社会。”从这段自述可以看出,郑愁予是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理念投射到佛理中的无常观之上,并将此化作自己信奉的“无常观”。而这种郑氏“无常观”,也可看作其创作中“悲悯心”与“任侠情怀”的重要思想资源。

郑愁子早期诗歌创作中浪游题材的营构,就或多或少地显现出他自身“无常观”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这些作品或富有禅理色彩,或富有历史沧桑感,或展现出生命轨迹变幻想莫测的神秘感,可谓在涛人无常观的思想底色上开出的多朵艺术奇葩。

《偈》可谓是诗人早期作品中最具哲理思辨色彩的佳作之一。“我不想再继续在地球上流浪了”――乍读开头这句,读者也许会以为这又是传统文学作品中“浪子归来”母题的翻版,但他们错了;“然而,我又是宇宙的游子,地球你不需留我”,在这里,诗人呈现出带有禅理智慧意味的“相对论”:相对于地球来说,“我”不想再流浪了;可是相对于整个宇宙来说,“我”却还是一个来到地球的游子,并且不期望得到地球的“挽留”。而被赋予人格特征的宇宙和地球之间也并非二元对立的,“大”与“小”的关系蕴含其中。“这土地我一方来,将八方离去”,究竟何时离去,人们无从知晓――结尾这两句恰可看作“无常观”的艺术诠释。而诗人仿佛是一个能够参透“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之玄妙的精灵,将这种“相对沦”和“无常观”熟稔于胸,并诉诸笔尖。

在《野柳岬归省》中,“天涯归省”、“未老还家”的浪子感受到的主要是物是人非、世事无常的沧桑感。同样是面对变化无常的世事,许地山在《缀网劳蛛》、《命命鸟》等作品中透露出的是顺其自然、“不逾生命之矩”的宗教生命观,对至真的亲人之情也并不特别看重。而《野柳岬归省》中的浪子,则更多地流露出对父母子女亲情的无限留恋,如“儿欲养而亲何在!”和对兄弟骨肉之间欢愉时光的由衷珍视,如“月色荡漾的酒下/凡微醺之貌总是孪生”。诗人在这里流露出这样的人生价值观:面对变幻莫测的人世,人们理应听从内心中人伦之情的呼唤,珍惜自己生命中美好的点滴。

在《浪子麻沁》中,麻沁流落远方,部落的同胞们均不知他的去向。麻沁去后,只留下这样的“回响”:“是否春来流过森林的溪水日日夜夜雪也溶了他他那人议论的灵魂”,富有奇幻色彩的结尾更加深了麻沁命运的神秘感。那么,作品的意旨何在?关于这首诗,诗人曾说过:“在一些‘细节’之后,最终表现的是一个整体的‘抽象’目的――基本的人类生存状况――忧伤与欢喜”。诗人这段道白对于我们理解这首涛可谓拨云见日,的确,对于麻沁的前程,周围的人们都是难测的,或许只有神才能明了。然而,就像面对其他变幻莫测的事情一样,忧伤抑或欢喜,都是人类的基本生存境况――无沦是哪一种,人们都必须勇敢地直面它。可见,诗人在这篇作品中,不经意间向读者透露出自己“无常观”的又一面向――积极地直面人生。

总之,郑愁予在其早期诗歌创作中就合理吸收了佛理的无常观,并结合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艺术个性,使“郑氏无常观”成为其浪游题材作品重要的思想文化底色,为其涛歌艺术的精进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文化滋养。

二、浪子的人格特质:游侠气质与儒家精义的融合

张双英教授曾精辟地指出:郑愁予早期的诗歌创作“以‘浪子本色’为最大的特色”。的确,郑愁予的早期创作长于抒写浪游情怀,尤其善写浪子情怀。他的“浪子诗人”名号也许就得自于此吧。我们若从文化身份的视角,较为深层地关照郑愁予早期涛作中的一系列浪子形象,可以发觉:尽管他们外表只是浪迹四方的“浪子”,而骨子里却透着中国传统游侠的气质,还或多或少地受儒家道德的熏陶而具有现代“君子”风范。

汪涌豪教授在《中国游侠史》一书中指出:中国古代游侠所共通的人格特质有“慕义感分临难不苟的忠勇”、“重气轻死不爱其躯的疏放”、“修行砥名有以树立的自立”等积极方面,也有“任张声势擅作威福的骄蛮”、过于豪纵疏狂等消极方面。而在郑愁予早期诗作的浪子形象身上,我们能或多或少找到上述积极方面的影子。此外,儒家经典教义中重人伦、孝悌节义、“仁者爱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核心理念在他们身上也有所体现。

在《无终站列车》中,诗人用第一人称写法极大地增强了作品抒情的感染力,使主人公“我”的鲜明形象跃然纸上。时间发生于辛亥革命中“三二九广州起义”的前夜。“我”在他乡羁旅, “投邮过绝命书”,并且“擦了又擦那支驳壳枪”,时刻准备为革命捐躯,“明天在开阔的祖国/为了去升一面旗浪子造着历史”,颇有古代侠士“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可贵精神的精髓,是“起而行之”的胆略。作品主人公“我”的气质与侠肝义胆的精神特质是多么的相似!然而“我”的身上并没有古代侠士忽视儒家孝悌人伦的特征――“在春天咽:亲总是穿着蓝袍子唉想到蓝袍子我便流

泪/母亲啊/在偎着远云的家乡/我的小名被唤着”,朴实无华的语言道出了母亲与出征游子之间的大爱深情!

《临别一瞥驯兽人》中的“我”则是具有豪气十足、率意直行的典型性格。“我”能够体会笼中豹子“追逐莽原的豪兴”,也不禁梦想能与驯兽人来到“共驱驯兽的关外”。并且,“我”将豹子引为知音:“对风尘这般地知心会意,除却我/除却浪子谁能识得?”向往与驰骋莽原的豹子一样的奔放个性,颇有古代游侠豪宕不羁的旷爽之气。然而“我”的谦冲平和的个性又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力倡温柔敦厚原则的儒家教化的特质。

在《流浪的天使》这篇具有“别样”的艺术魅力的作品中,人物形象颇具个性。开头“终于搭上长途车/本来不是我们私定的/就一道儿流浪到远方去吧”就给人“第一印象”一男女主人公是打算私奔。路上他们相处的场景更强化了这种“印象”:“一整日我越过你秀静的面庞浏览风景”;甚至向女主人公耳语“来生的”事情。然而结尾出人意外:“我们不吻不争执/上车的第一句话不就已说好的/我们去一道流浪而互相不是目的”。中国传统的游侠在追求自由方面的一大特征,是不顾礼教等社会约定俗成的成规束缚,超越世俗功利世界,讲求精神上的超越和自由。而郑愁予这篇作品中,男女主人公精神和身体上超越的并不是传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礼俗的束缚,而是超脱了世俗中一切惯常的功利观念――一道外出流浪,却只是为了流浪本身。显然,他们孜孜以求的正是一种超越于庸常世俗的自由,这是一种精神世界的绝对自山。无疑,这种跳脱外在世俗观念的自由,亦迥异于庄子的“逍遥游”以及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所倡导的“人生而有之的自由”,正是中国传统游侠特有的一种精神风貌。

如果说《流浪的天使》中主人公的个性气质是较为纯正的“游侠气质”;那么,在《错误》这篇最为脍炙人口的郑愁予作品中,“我”的形象虽然并非“游侠精神”的缩影,然而在笔者看来,诗人从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不易察觉的仁爱情怀。在这首诗的“后记”中诗人不无感慨地说:“母亲的等待是这首诗、也是这个大时代最重要的主题,以往的读者很少向这一境界去探索。”战争年代,母亲等待远方的骨肉平安归来。而诗中的这位“浪子”,虽不是她的至亲,却也通过她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发自心底地体味到这位母亲在蹉跎岁月中迟迟守望的凄凉处境。这种情愫与儒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德无疑是相通的。可见,《流浪的天使》与《错误》两部作品虽思想内容迥异,其浪子的精神特质却可互相补充,成为郑愁予早期作品中浪子人格的游侠精神与儒家精义并存互见的又一佐证。

郑愁予曾强调“任侠精神”对自己创作观的重要影响。然而具体落实到文本创作层面,诗人在早期的诗歌写作中似已摈弃了传统的“任侠”气质中的“任性”,转而吸收了儒家教化中温柔敦厚、重孝悌人伦、重“仁爱”精神并推己及人的宝贵精髓,从而塑造出一系列具有独特思想艺术魅力的鲜活的“仁侠浪子”形象。这与古远清教授的论断恰恰若合符节:郑愁予“虽然很少去写刺客和侠士,但其诗作不少地方表现了仁侠的精神和实质”。

三、结语

雨说郑愁予篇2

一、典故相同,主旨不同

用典是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诗人常通过用典来含蓄地表情达意,但是相同的典故亦能表达不同的情志,镌刻上独属于诗人的鲜明个性烙印。如“庄周梦蝶”的典故出自于《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千百年来,这个饱含了丰富的哲学意蕴和浪漫的思想情怀的美丽故事无数次地诉诸于文人墨客的笔端,却被他们赋予了不同的主题和内涵。

有的诗句弥漫着摆脱不了的感伤与迷离色彩。 “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李白《古风五十九首》),“鹿疑郑相终难辨,蝶化庄生讵可知。假使如今不是梦,能长于梦几多时”(白居易《疑梦二首》),这两首诗都写出了变化莫测的人生就如一场虚幻的蝴蝶梦,表达了人生无常、一切成空的感喟与惆怅。

有的诗句则渗透着漂泊流离、思念故土的浓烈情感。欧阳修的《玉楼春》:“寻思还有旧家心,蝴蝶时时来役梦”写出了客居异乡有家难归而只能在庄周化蝶的梦境中归去以慰思乡之情;辛弃疾的“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更是通过蝴蝶梦等多种意象传达了浓郁的故土之思,给人荡气回肠之感。

而在另外一些隐于山林田园的诗人笔下,庄周梦蝶的典故则尽脱忧伤与无奈的基调,处处流露出闲适与惬意。唐诗人钱起的“丛筱轻新署,孤花占晚春。寄言庄叟蝶,与尔得天真”(《衡门春夜》),颇得庄周天真率性的意趣;梅尧臣的“花时啼鸟不妨喧,清暑北窗聊避燠。叶落夜雨声满阶,雪下晓寒低压屋。……且梦庄周化蝴蝶,焉顾仲尼讥朽木。”(《睡意》)则写出了宁愿被圣人讥笑为朽木,也要享受自然雨雪的美景,享受庄周梦蝶的逍遥自在的意趣。这个典故在此被赋予了自由欢快的色彩,充分体现了摆脱物欲枷锁而追求逍遥自由的哲学思想,表现了闲适惬意、自由洒脱的情怀。

二、意象相同,风格不同

古典诗词中会有一些常被运用的高频意象,但这并不影响诗人创作出风格迥异的杰出作品。如同是 “黄花”意象,宋代张先的“红叶黄花秋又老,疏雨更西风”(《少年游・红叶黄花秋又老》)用“红叶”“疏雨”“西风”“黄花”这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晚秋寒雨图,充满了悲戚感伤的格调。

晋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于俯仰之间道尽远离世俗、超凡绝俗的自然真趣,此处的暗含隐逸之情,在“东篱”和“南山”的衬托下尽脱喧嚣之感,体现了闲适淡远的风格。

元代长笙子的“菊绽黄花,月生碧汉清光皎。霜前雨后正芬芳,四海圆明照”(《烛影摇红・菊绽黄花》)描绘了一幅幽谧的明月黄花图:雨后初晴,夜幕低垂,月光如水,黄花悄然绽放,“霜前雨后”洗尽它身上的俗世铅华,让它更加的纯净芳香,令人陶醉,整幅画面营造了清新明丽的艺术风格,给人安谧美好之感。明代梦观法师的“向来翠竹黄花圃,多在空山暮雨中”(《钱舜举画黄花翠竹》)则以“空山”“暮雨”做背景,以“翠竹”“黄花”相伴,赋予了画面一种脱离喧嚣红尘的空灵美与禅寂感。

而到了黄巢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和的“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采桑子・重阳》)中,诗歌的意境风格又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黄诗写出了长安城中开满了带着黄金盔甲的黄花的场景,它们散发的阵阵香气浸透长安,冲天而上,这里的“黄花”成为了义军战士的象征,显现出一种豪迈粗犷的战斗豪情;而毛诗由于诗人的阔达胸襟与宏伟抱负,黄花的意象更是充满了昂扬的斗志,使整首诗歌呈现出慷慨激昂、恢弘高远的气魄之美。

三、情感相同,技巧不同

由于诗人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创作特点,同样一种情感的表达亦是各有千秋,如“愁”是古人常抒之情,不同诗人表达愁情的技巧亦不同。

有虚写愁情,如“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是把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情感化作具体可感的“春水”,写出了离愁的连绵不断,以水设喻,化虚为实,使愁情的表达更委婉含蓄,更具有艺术美感。

有直写愁情,如“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辛弃疾《鹧鸪天》),则是直抒胸臆,直写愁情。这“愁”里有壮志难酬之哀愁,有岁月易老之苦愁,有国土沦丧之悲愁,有退居田园之闲愁,凡此种种情绪一时都齐涌心头,化作一声长叹,此处直写愁情深重之无法排遣,如影随形。

有反写愁情,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是为反写。如唐许浑的《谢亭送别》中写道:“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诗人与友人离别之时恰值深秋,两岸青山逶迤,枫叶尽染,在一汪绿水的衬托下,明丽鲜艳,越发凸显聚之可贵,别之难堪,反写了离愁别恨。

有隐写愁情,如“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张炎《鹧鸪天》),借哀怨笛声,低暗云幕,千里燕子,雨中梨花,含蓄委婉地表现了自己无限愁苦的思乡愁情,虽不言愁而愁情自现。

四、题材相同,意味不同

在进行诗歌创作时,很多诗人会不约而同地接触到相同的题材,而相同的题材在不同诗人的笔下又会有着不同的意味。例如同写“听琴”这个素材,不同诗人听出写出的感受和意味是大相径庭的。

苏轼听琴,听出了精湛的琴艺,高雅的意趣:“神闲意定,万籁收声天地静。玉指冰弦,未动宫商意已传。悲风流水,写出寥寥千古意。归去无眠,一夜余音在耳边”(《减字木兰花・琴》),气度雍容的弹琴之人指下气韵流动,其琴技如此高超,让“万籁”为之沉寂,让天地为之肃穆,琴声时而如悲风呜咽,时而如流水潺潺,使苏轼产生了悠远寂寥的古意。

孟浩然听琴,听出了弹琴之人高洁旷达的内心境界:“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听郑五值琴》),“清风”“竹林”“古琴”“清酒”“夕阳”烘托出了一位旷达潇洒、高蹈出尘的高士形象。

宋代王元的《听琴》听出了苦无知音、清高悲戚的意味:“拂尘开素匣,有客独伤时。古调俗不乐,正声君自知。寒泉出涧涩,老桧倚风悲。纵有来听者,谁堪继子期。”时人多爱“新声”,不爱“古调”,弹琴之人寻不到志同道合的知己,只能“自知”“正声”,倚风独悲,慨叹世无子期,全诗充满了知音稀少的寂寥之感。

宋代顾逢的《雷峰寺听琴》则听出了愉悦舒爽的意味:“尽日山窗下,松风细细吹。喜于同坐处,乐在听琴时。” 山窗幽静,山风清爽,有三两知己好友同坐,可以调素琴,可以阅金经,可以谈古论今,可以举觞畅饮,岂非人生一大乐事?难怪仅仅是“听琴”,诗人已经“乐”在其中,听出了无限愉悦舒爽的意味了。由此可见,由于诗人心境、处境、性格、阅历的不同,哪怕是同一题材,呈现出的画面基调和意味也是截然不同的。

雨说郑愁予篇3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李:《摊破浣溪沙》

南唐中主李的词作现存仅四首,但皆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其中尤以这阕《摊破浣溪沙》最为著名。王国维《人间词话》云:“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他用《离骚》中的名句来评价它,其艺术造诣可见一斑。

这阕词表面看来,是一首悲秋之作,但由于词人在其中注入了深切的感情,以及词人高超的艺术技巧的运用,使这首词超出了单纯表现悲秋的俗调,具有了更加深沉的内蕴。

上半阕开始两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综合运用了炼字、拟人的修辞手法,援景入情,描写秋风的恣肆与一派凋零的景象。着一个“销”字,一个“残”字,展示在读者面前的,便只有荷花的凋后,莲蓬上残留的香痕,而连那接天无穷碧的莲叶,也业已残破不堪,一幅肃杀萧瑟的图景如在眼前。而一个“愁”字,不仅把那恣肆的秋风人格化,而且还赋予它以“愁情”。西风本是一个破坏者的恐怖形象,是花落叶残的直接造成者,但作者却写它“愁起绿波间”,意即它也为这破败景象而动容,而产生哀怜之情。词人从反面着笔,把凄凉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另一方面,这个“愁”同时也是词人心底情绪的真实写照,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在那一片肃杀、凄凉的氛围面前,词人只能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愁情。这两句从《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二句而来,却多了几分缠绵悱恻的感伤情调。

接着三、四两句:“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承上而来,因物兴情,申述自己的感触,更进一步写秋景的凄切。词人首先是用拟人的手法,把“憔悴”赋予了“韶光”,使其与“菡萏”共同拥有了生命力,这样就与词人自身融合在一起,一起经由美好到“憔悴”的无奈的转变。其次是用双关的手法,表面上是写荷花的凋零,荷叶的残破,而实际上,与美好的韶光一齐憔悴的,不仅是菡萏,还有词人,更深层次的还有南唐内忧外患的面临衰亡的国运。这不禁勾起词人对曾经生活在美好春光中的荷花、曾经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曾经的大好河山、曾经的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的回忆,而此时眼前的景象已物是人非,怎不教人肝肠寸断。词人无可回避地面对着一池残荷,心灵承受着现实残酷而又猛烈的冲击,悲不可抑地说“不堪看!”多么地沉重,多么地无助。不然陈延焯也不会说“沉之至、郁之至、凄然欲绝”了。

下半阕开始两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由写景转向叙述人事,用工整的对仗表现了词人无可排遣愁情。“梦回鸡塞”、“吹彻玉笙”是错综手法,是由“鸡塞”梦回,把“玉笙”吹彻;“远”、“寒”是炼字,一个“远”字,不仅表达了与所怀之人天各一方的实际上的距离之远,更是现实与梦境的永远无法沟通的的抽象的远。一个“寒”字,不仅显示了深秋雨夜的清冷,而且反映了玉笙所流露出的凄楚之音。“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芦管也好,玉笙也罢,其于深夜,所流露出的穿透寂静,穿透寂寞,穿透不眠之人心灵的力量是不存在什么差别的,所不同的,只是其一是在塞外,更能与简陋的环境相和谐,其一是王宫之中,配得起帝王的身份而已。而所有的这些,细如愁的无边的丝雨,梦回时的冰簟银床,清寒入骨的玉笙的曲调,从互相补充的不同侧面,揭示出主人公难以名状的感情世界。句中虚实的交替,画面的转换,情绪的抑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丰富而又含蓄的意境。

雨说郑愁予篇4

听到熟悉的脚步声,猪崽们兴奋地挤上来,等着享用美味的午餐。

养猪场的养殖规模已经发展到12000头。

“多亏了生猪产业互助组,让我们这些留守妇女找到了生活的价值。”笑容堆在郑素梅憨厚的脸上。

生猪产业互助组只是黔江991个“土家姐妹”互助组之一。2011年初,黔江区已有5100名留守妇女参加“土家姐妹”互助组。

留守妇女之困

2010年春节前夕,郑素梅谢绝了所有乡亲吃刨猪汤的邀请。

“咱家已经五年没杀年猪了。”郑素梅的脸上愁云满布。

几年前,为了给大儿子筹上大学的学费,郑素梅向村里九户人家借了钱,一直没能还上。

上有老,下有少,一家人全靠丈夫在采石场打工的2000元钱月薪支撑。为了帮补家用,郑素梅养了两头大肥猪,“过几天就把两头猪卖了,先把借的钱还上一部分”。

郑素梅也想过出去打工,可家里还有年迈的老母亲和上高中的老幺。

不过,外出打工的日子也不好过。

“在外打工近20年,不知不觉已经40岁了。人老了,工厂就不要我们了。”无奈之下,沙坝乡万庆村村民陈清兰只好落叶归根,回家种地。

在外闯荡20年,见多识广的陈清兰曾经想发展林下养鸡,但按了一番计算器后,陈清兰还是果断地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养土鸡风险太大了,万一闹个鸡瘟就全完蛋了。”陈清兰说,“请个技术员吧,每个月要付3000元工资,都抵得上我老公的工资了。”

雄心被浇灭后,陈清兰还是像大多数留守妇女那样,把自家的几亩地耕种起来。

“农活做完了,精神空虚,就只能去打牌。”陈清兰说。

在黔江农村,像郑素梅、陈清兰这样的留守妇女有2.87万人。她们居住分散,缺少文化和技术,致富能力较弱,一天到晚只能无所事事。

无所事事带来的是贫穷和愚昧。

这引起了黔江区妇联的高度关注。

“如何发挥留守妇女的作用呢?”在区妇联主席杨桂兰的带领下,经过调研,黔江区妇联决心帮助近三万留守妇女“突围”。

姐妹互助之益

2011年初,水田村的女能人程之燕找到了郑素梅。

“素梅,加入‘土家姐妹’互助组吧。”程之燕开门见山地动员。

原来,经过调查研究,区妇联依托当地女能人、女大户、女妇女干部和专业合作社的力量,发动各个村组建“土家姐妹”互助组。

按照区妇联的计划,“土家姐妹”互助组推出三大模式。

第一种是集体互助模式。互助组内谁需要帮助,其余妇女就集体给予帮助。

第二种是“1+X”互助模式。由一个女大户或妇女干部规模化发展产业,吸收其他留守妇女为其务工,留守妇女从中获取报酬。

第三种是专业合作社互助模式。各专业合作社吸收留守妇女为其提供生产、加工服务,由合作社统一培训,统一提供种养和加工所需物资,统一回收产品。

程之燕是水田村的生猪养殖大户,区妇联动员她组建一个互助组。程之燕欣然应允。

程之燕说干就干,一下子就动员了30多个留守妇女加入互助组。顾虑重重的郑素梅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加入了互助组。

不过,此时郑素梅正在为两个孩子的8000元学费犯愁。

程之燕得知郑素梅家的情况后,立即召集互助组的姐妹们商议。

“我们先凑点钱给素梅,把孩子的学费交了,钱就从素梅的工资里扣吧。”程之燕的提议获得了姐妹们的一致同意。

“谢谢,谢谢!”郑素梅拿着厚厚的一叠钱,嘴里不停地说。

石会镇中元村的焦丛朗也享受到村里互助组的“福利”。

2011年10月16日,焦丛朗家的孩子刚满月,办满月酒成了焦家的头等大事。

“可是眼下哪去请人来办席呀?”焦丛朗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妻子立即打电话给村里的“土家姐妹”互助组组长杨银香。

“放心,我马上给你联系姐妹来帮忙。”杨银香一下子就喊来八个姐妹到焦丛朗家帮忙,且分文不取。

勤劳致富之力

陈清兰终于告别了麻将桌。

2011年初,沙坝乡西泡村的高敏借助高幺妹土家刺绣专业合作社,组建了土家刺绣互助组,陈清兰被吸收进互助组。

组员不投资一分钱,其生产、加工服务由互助组统一培训,统一提供物资,统一回收产品,每绣一双鞋垫给予80元至100元的加工费。

“现在,我一个月可以绣十双鞋左右。”陈清兰乐呵呵地说,“一年可以收入一万多元呢。”

如今,陈清兰既照顾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又不用遭受日晒雨淋,生活也充实了很多。

城南街道香水社区的残疾人陈雪琴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双手残疾的陈雪琴加入互助组后,认真学习刺绣,已经挣了5000多元了。

如今,高幺妹土家刺绣专业合作社已在全区建了13个基地,培训留守妇女3000余人,产品远销韩国、新加坡等国家。

今年,在浙江国际旅游商品交易展销会上,高敏成功地与外商签订了50万元的土家手工刺绣销售合同。

不过,各个互助组各自为政,留守妇女的增收幅度毕竟有限。

对此,程之燕又有了新想法。

2011年11月12日下午,程之燕来到邻村龙桥村的蚕桑互助组,找到组长白国显。

“姐,我们合作吧。”程之燕开门见山地说。

原来,随着加入互助组的姐妹越来越多,互助组也出现了增收瓶颈。为了提高互助组组员的收入,程之燕希望同白国显联手,统筹组员的使用。

“我们把农忙和农闲的季节错开。”程之燕说,“你忙的时候,我们到你那支援;我忙的时候,你们来我这打突击,这样可让姐妹们多些收入。”

“行!”白国显一口答应下来。

如今,蚕桑互助组姐妹达50人,每年可人均增收12000元。生猪产业互助组有组员50余人,年出栏商品猪三万余头,人均年收入20000元以上。

烤烟互助组、蔬菜互助组、巾帼健身互助组……“土家姐妹”互助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雨说郑愁予篇5

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2、开花浊水中,抱性一何洁!朱槛月明中,清香为谁发。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荷花]清。石涛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6、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郑板桥《芙蓉》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8、地街大雨润如酥,草色远望远却有。

9、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在邻家。——(唐)王驾《雨晴》

1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2、《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3、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江南》

14、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雨说郑愁予篇6

尚文中学

我向往蔚蓝广阔的天空,向往洁白自由的白云;我向往壮志凌云的雄鹰,向往自由远志的藏羚羊……

我向往边塞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胜景,去那马革裹尸的沙场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凄悲,感受怒发冲冠的报国志,体会古人那“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无奈之笑。看那黄昏之时,战士奋勇杀敌,任凭血洒疆场,这时,他们还记得什么?痛恨敌人的欺侮?还是忧愁国家的兴衰?大概不外乎这两种吧!忆范公有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悠悠千古的名句在疆场之上被无数的军人用生命诠释着。再转向当年抗金名将文天祥流落之地——伶仃洋,感受“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凄惨,叹其丹心永载史册。可与其丹心比拟的,为宋朝的郑思肖之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有气,有节,有骨,有髓。

我向往北国那四季迥异的旖旎风光,瞧初春将现的芳草,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惊喜,看仲春浓艳的芬芳,想“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的美妙,望暮春的感时伤怀,品“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缜密心思。看夏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浓艳,在让人眼花缭乱的夏悄然离去后的清秋,品位亡国之君李煜“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剪不断的离愁。凄清的秋过后便是寒冷寂寞的冬季,其实,冬天并不寂寞,它有风雪陪伴,有人说冬天只有一种颜色——毫无表情的白色。如果这样来说,又怎会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千古名句呢?

我向往南国水乡的润泽,看江南喧嚣的春天,千里莺啼不住,绿草衬着红花,看江南梅雨时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喧闹,谁觉得不是美丽的呢?

我向往内蒙古那一望无际的草原,给予人的是辽阔,宁静,远处还时不时的传来牛羊悠闲地叫声,它们香香的啃食着肥美多汁的牧草,让人也忍不住想去尝上一口那新鲜的“绿色食品”。这让我想起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天苍苍,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我向往那毫无收敛的暴风雨,早就记得歌中一句话: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暴风雨无疑是磨砺人的。

雨说郑愁予篇7

[关键词] 温情潇洒 离别 心态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送别诗,又名《送元二使安西》、《阳关三叠》等,早已蜚声四海,深入人心。渭水桥边,亲友话别,见面难期。西出塞外,衰草黄沙,促膝谈心,举杯共语之人,从此分离,满腹离情何以抒遣?此刻,大家反复咏叹的是“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阳关三叠”能成为佳话,“至今犹脍炙人口,皆是先得人心之所同然也”(赵翼《瓯北诗话》)。诗句看似平常无奇,却颇能震撼人心。原因就在:它不但道出了人皆知而未能道出的共同心声,更赋予了前行之人乐观潇洒的心态,创造了一种新的抒情模式。

此诗是王维送元二去西北边疆而作。前两句写离别前的景色,渭城的清晨刚下过一场细雨,湿润了地面,客舍边的杨柳经过雨水的冲刷也变得更加葱茏。开篇营造了一种什么氛围呢?胡汉生认为此处“给人一种凄冷的感觉”,笔者却不这么认为。从“轻尘”可见雨下得不大,绝非暴风骤雨,而是牛毛细雨,既然打湿了轻尘,空气经过滤必然变得清新,经细雨冲刷过的杨柳不会枝残叶落,而是愈加翠人,生机盎然。这样的天气应是清爽新鲜的,用这样的开头来显示故乡故国的可爱可亲,令人留恋,这样才与其后的劝酒惜别和谐一致。

后两句“劝酒”一则显示了我国由来已久的以酒饯行的习俗,更表现了王维对友人的关怀体贴。来,再喝一杯酒吧,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我这样的好朋友了。可以试想,刚下过雨的早晨应该有些许的凉意,喝酒暖暖身子吧,一个“再”字,突出了诗人用心良苦,可谓周到之至。设身处地,可以想象,值此良辰美景,好友相送,佳酿暖身,元二定然是心潮澎湃,暖意融融,心里更多的应是感动与不舍,而不是悲伤。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诗人直抒胸臆,不是客气婉转之辞,可见与友人交情颇深。看似直白如话,却语淡情浓,脉脉温情里饱含了无限的留恋与关怀,耐人咀嚼。恰如陈铁民《王维诗选》所言,“这两句情语,妙在写惜别的绵绵情意却不道破,很有回味的馀地。语言也自然真率”,胡应麟评之,“自是口语而千载如新”。

“人生自古伤离别”,此诗却一反常规,突显故友情谊之深,强调挽留之情,而一扫悲戚之态,其潇洒旷达的形象如在眼前,诗人乐观的心态为我们创造了一种健康、积极的抒情方式。此篇虽亦借柳色写离情,却突破了以“柳”反衬离别之悲的抒情模式,可与《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相媲美。

“杨柳依依”四句,自东晋以来被称为《诗经》中最佳诗句之一,被称为杰作中的杰作,诗中的诗。《世说新语》记载了谢安谢玄叔侄俩的对话: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自谢氏以后,文学史对其盛誉绵延不绝。何也?它妙在体物工致,“以少总多,情貌无遗”,妙在“善于写物态,慰人情”。而王夫之则提出了另一个妙理:“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他在《诗广传》进一步强调:“往伐,悲也;来归,愉也。往而咏杨柳之依依,来而叹雨雪之霏霏。善用其情者,不敛天物之荣凋以益己之悲愉而已矣。”意指春色是美好的,而征人离别之情却是痛苦的。而春色愈美,愈能反衬出征人悲哀的别情。的确,“柳”与“留”谐音,暗指远行之人与亲友的留恋不舍之意,甚至到了唐代还发展成为一种“折柳赠别”的习俗。可以说,从《采薇》起,古人在离别诗中以“杨柳”(古时“杨”与“柳”同义)蕴哀思,来突显离愁别恨,遂为经典,奠定了离别诗中“分别必忧愁,有柳愁更愁”的伤感基调,对后世影响深远。如: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乐府《折杨柳歌辞》)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多情自古伤离别……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王实甫《西厢记》)

以上都是家喻户晓的经典名句,都抒写离愁别绪,或惆怅失落,或悲悲啼啼,抒情基调都是伤感压抑的。在处理“柳”与“别”的问题上没有跳出《采薇》末章以杨柳衬离愁的藩篱。

我们再看下面这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这也是一组含“柳”的名句,我们非但看不出诗人任何伤感的思绪,相反,倒是令人品出了春意盎然的喜悦。可见,青青杨柳作为一种自然景观本无情感色彩,而是诗人赋予了它心理色彩。源于西方的移情论认为:人在了解和体察外物时,将自身的情感体验投射到审美对象中,并被它所感染,与之产生交融合一的情感共鸣。江河不会“咆哮”,春花不会“溅泪”,猿猱不会“哀啼”,杨柳亦无悲欢之态,故“杨柳”未必因离别而倍添愁绪,关键是看诗人的心态如何,而诗人的心态亦会感染到征人。从诗中可知,元二前往的是边疆大漠,前途可谓渺茫暗淡,但王维作为故友却没有表现出俗套的悲戚和廉价的安慰,抑或牵强的鼓励,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在这种背景下,所有的悲戚和劝勉之词只能直接或变相的加重远行之人的心理负担,使之趋于颓丧。王维定然深谙此道,于是采取情感转移法,强调友情,淡化悲情,给友人一份温馨,一种动力,使之能以一种健康阳光的心态轻装上阵,从容面对未来。感于此种深情厚谊,元二的万里征程也定然洒满阳光。

此诗语言素朴明净,如话家常一样将他人心曲娓娓道来,把一种淡淡的情绪色彩熨帖在读者的内心,在闲适的品尝中慢慢咀嚼其韵味,这样的诗句,是人们精神生活中的共同财富。难怪后来被谱以琴曲,久唱不衰。胡应麟曰:“盛唐绝,《渭城朝雨》为冠”,此语不为过也。

从王维的乐观心态,亦可看出他作为“诗佛”的随缘而适的人生情怀,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定从容。因此只有深得佛理的王维才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可见,王维虽素有“诗佛”之称,但他并非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自命清高者,亦非是跳出三界外、冷眼看生活的淡漠者,相反,他是一个颇具人性关怀与仁者之风的性情中人。

参考文献:

[1]陈铁民.王维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陈铁民.王维集校注(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刘勰.文心雕龙[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2005.

[4]宋祁.宋景文笔记[A](文津阁四库全书,册285[C]).北京:商务印书馆影印版本,2005.

雨说郑愁予篇8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李商隐生活的晚唐,藩镇割据,朋党倾轧,因而尽管他才华盖世,却一生郁郁不得志。晚唐的党争,闹得朝野不宁。李商隐同牛党、李党均存在有意无意的瓜葛,这笔剪不断理还乱的烂账,牵累了这位文弱书生的一生。

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李商隐的同乡郑亚出任桂管观察使,早已厌倦了官场压抑空气的李商隐,毅然辞去朝中秘书省的职务,告别爱妻和未满周岁的儿子,追随他的荥阳老乡郑亚来到桂林,做了郑亚的幕僚。所谓幕僚,就是官府里面的参谋、文书等辅助人员。当时郑亚派给李商隐的职务就是观察支使、掌书记,类似今日的行政秘书。

当时的桂林,尽管地处偏远,但因杜甫、韩愈等前辈的歌咏,早已是名扬四海。桂林如画的风光,清新的空气,使得诗人心情大好,灵感勃发。不久,他就写下了对桂林山水的总体印象:“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其意境不让韩愈。

李商隐在桂林的住所,就在独秀峰西侧,现已湮没不可考。有一天,雨后初晴,李商隐登楼赏景,诗兴迸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晚晴》一诗:“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显然,诗人的心情比较轻松,本是一番雨后即景,却信手而得佳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因其将大自然的诗意美与诗人心情的和谐关系写得丝丝入扣,理趣盎然,遂成为千古吟唱的隽言佳句。 另外,其代表作《贾生》也是在桂林所写:“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是李商隐作品中不多见的一首寓意深刻的诗作。汉文帝在未央宫前殿正室接见从长沙流放归来的贾谊,表面上看是圣主求贤,笔锋一转,却对帝王予以辛辣讽刺。一直谈到半夜,问的竟没有一句关于黎民百姓之事,感兴趣的都是一些鬼鬼神神的巫事。诗人表现出的对统治者的失望,读来令人寒彻骨髓。

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春,李商隐的政治生涯出现了一个转折,他被郑亚派往昭州任昭州郡守。当时桂州管辖地区很宽,管到桂林、柳州、梧州、贺州、昭州等地。昭州就是今天的平乐。郑亚的权力仅可以任命郡守,干好了再由朝廷给你转正。当时的昭州,腐败横行,民怨沸腾,百姓忍无可忍,聚众举事,当地官员竟然弃职而走,政局一时大乱。李商隐虽为一介书生,想到郑亚能以如此重任付我,岂可临阵退缩!再者,李商隐也是一个常怀济国平天下抱负的有识之士,怎甘心一辈子只做幕僚,屈居人下,于是临危受命,疾风劲草,急赴昭州任上。

昭州位于漓江、荔江、茶江三江汇合处,李商隐乘船而下,两岸峰峦接踵,秀竹如烟,民风质朴,鸟声殊异。诗人顿时来了兴致,下船登岸,沿着一条绿竹隐掩的小径,来到一百姓家中小憩,品尝了昭州盛产的金橘,喝了两杯村酒,一时感触良深。主人拿来笔墨,诗人于主人家堂屋白壁上一挥而就:“沙岸竹森森,维艄听越禽。数家同老寿,一径自阴深。喜客尝留橘,应官说采金。倾壶真得地,爱日静霜砧。”这首《江村题壁》将沿江风土人情及眼前感受抒发得淋漓尽致。

李商隐来到昭州,一面收拾乱局惩治贪腐,一面关注民瘼发展生产,没过多久,昭州在他的治理下,经济有了起色,社会恢复了秩序。有道是,形势比人强。正当他打算大干一场,以实现心中抱负时,郑亚亦受朝中党争牵累,被贬循州(今广东惠州)刺史,李商隐亦遭池鱼之殃,结束了他短暂的郡守生涯。

李商隐在昭州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他留下的政绩,昭州百姓有口皆碑。再者,其诗歌创作也有新收获,写下了《昭州》和《异俗二首》等。其《昭州》所写当年昭州环境及民风,让人印象深刻:“桂水春犹早,昭州日正西。虎当官道斗,猿上驿楼啼。绳烂金沙井,松干乳洞梯。乡音殊可骇,仍有醉如泥。”笔者自小生活在平乐,李商隐诗中描写,特别能够吸引我的兴趣。老虎在大路上打架,猿猴在驿站楼上尖叫,与其说是歌颂环保,不如说是诉说荒凉。诗中提到的“金沙井”,近年也在我老家附近发掘出来了。他描写的古昭州奇异风俗,更是令人悚然。其一:“鬼疟朝朝避,春寒夜夜添;未惊雷破柱,不报水齐檐。虎箭侵肤毒,鱼钩刺骨铦;鸟言成谍诉,多是恨彤幨。”其二:“户尽悬秦网,家多事越巫;未曾容獭祭,只是纵猪都。点对连鳌饵,搜求缚虎符;贾生兼事鬼,不信有洪炉。”一千多年前的古昭州,生民蒙昧,巫蛊流行,奇风异俗,言语不通。读着诗人的这些诗作,我的心情十分复杂。一则想到李商隐当年理政,是何等的艰难;二则又心生感谢,诗人为我家乡一千二百多年前的状貌,留下了如此原汁原味的写真。

离开昭州时,李商隐壮志未酬,心情是很郁闷的。从他临行写下的《即日》,我们可以看出端倪:“一岁林花即日休,江间亭下怅淹留。重吟细把真无奈,已落犹开未放愁。山色正来衔小苑,春阴只欲傍高楼。金鞍忽散银壶漏,更醉谁家白玉钩?”一年的往事,未来的前途,离愁别绪,读来令人黯然。

这四首昭州所作,均收入《全唐诗》中。

雨说郑愁予篇9

昔日龌龊不足夸,皇恩旷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按唐制,进士考试在秋季举行,发榜则在明年春天。一生穷困,一生苦吟,两次落榜,终于考中了,这应该是得意之时。到了这一天,他穿上锦绣衣裳,扎上彩带红花,骑着高头大马,迎着和煦的春风到城南的曲江、杏园赴宴,走在鲜花簇拥的长安街上,正是:“满怀春色向人动,遮路乱花迎马红。”(赵嘏诗)其时,整个京城万人空巷,“春风得意”、“走马观花”,好不心花怒放,令人惬意。不过,此时的孟郊,已是经过两次考场落第,年近半百(46岁)之人,看到一同赏花赴宴的年轻新进士们,内心十分复杂,由喜而悲,一股酸楚涌上胸来,由眼前的“花”自然联想到前两次科举落榜时看到的“花”。他在第一次《落第》诗中看花的心境是:

晓月难为光,愁人难为肠。

谁言春物荣,独见花上霜。

雕鹗失势病,鹪鹩假翼翔。

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

诗中说自己落第,心情愁苦,别人看到的都是春天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象,而自己看到的却是春天花朵上落下的严霜。诗中以雕鹗比喻自己失势落魄,又以鹪鹩比喻自己需要人提拔、扶持,最后却被抛弃了,心中犹如刀割剑穿一样难受。当他回头看到眼前花团锦簇热闹场面时,不免又会想到第二次落榜看花时的心境。《再下第》诗是这样写的: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

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诗中说自己落第后彻夜难眠,一晚上爬起来八九次,感叹伤心,连回乡的梦也做不成了。这次连上次落第,已是第二回了啊!对于《登第》这首诗,历来有不少的批评,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一、高兴过分。以清人吴旦生为代表。吴说他“一日之间花皆看尽,进取得失,盖一常事,而东野(孟郊字)器宇不宏,至于如此,何其鄙邪 ”(《历代诗话》)。意思是说,诗人欣喜之情表现得太过分了。吴认为,进取得失是人之常事,诗人将这些看得太认真,反映出器量不大,品格有些低下。第二类怨气太大。以近人熊勿轩为代表。他认为,孟郊的诗怨气冲天,不守本分,并引高蟾的《下第献高侍郎》诗为例: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熊认为,高蟾也写自己落第,但却是责备自己,没有怨恨;他知时守分,无所怨慕,比孟郊好。(参见宋效永、宋立诚编著《诗词话趣》)

评诗论文必知其全人全貌,否则难免偏颇不公。诗人作诗与其自身个性、经历以及当时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孟郊早年丧父,母独力扶孤,生活贫困,挫于生事,虽天资颖异但孤直耿介,自视甚高。在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出路,唯有科举。然而累次应考落第,一腔孤愤,不免呼出“恶诗皆得官,好诗空抱山”(《懊恼》)。他把自己落第失意的忧愁忧思比做屈原“遂试伯鸾去,还作灵均行”(《下第东南行》)。贞元十二年(796年)他46岁时,母亲裴氏见儿子终日苦吟,劝他再去应考中试,借以慰藉落寞心情,也为生计,“年几五十始以尊夫人之命来集京师从进士试,既得即去”(《贞曜先生墓志铭》)。他出乎意料地考中了,因而写下这首又喜又悲转而抒愤的《登第》诗。他知道,考中进士,只是带来短暂的喜悦,要作官还得耐心等待。又过了4年,即德宗贞元十六年(800年),他50岁,终于有了机会,不过却是去补江苏溧阳县县尉,主要负责地方治安。一介书生整日处理鸡鸣狗盗等纠纷事情,既非所长,又很烦心,很不得志。一天晚上,他在书房里以书解闷,有些累了,起身走到窗前。此时窗外明月当空,晚风轻拂,抬头眺望明月,一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回想数十年寒窗苦读,最终只得了一个小小县尉。每次赴京赶考,老母亲为自己付出了多少心血……他心中一阵酸楚。母亲啊,您如春天的阳光照在我的心上。他于是返身回到书桌旁,挥笔写下《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说小草的那点心意,就能报答春天的阳光所给予的温暖呢?诗人通过对母子分别,母亲为儿子缝衣这一极其平常的细节回忆,体会到那一针一线都凝聚着慈母对游子的笃爱之情。诗人以亲切而淳真的感情,吟出了这首伟大母爱的颂歌,千余年来,引起无数读者感情上的共鸣。孟郊平素至孝,于是第二天,他便告假回老家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迎母(到)溧阳任上”。

诗人在溧阳任上郁郁寡欢,终日吟诗,疏于职务。溧阳古为平陵县,有悠久历史,道东仍有秦汉古城遗址;城南5里有投金濑,碧流浅滩,林薄蒙翳,是一个风景幽美秀丽的好地方。诗人常往,倚树临水,命酒挥琴,徘徊赋诗终日,而曹务多废。于是县令季操报告知府以“他人代之,分其半俸”。薪俸减少一半,自然生活难以维持。孟郊不久便辞了官,奉母复归湖州老家。“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借者莫弹指(告诫之意),贫穷何足嗟。”(《历代诗话》)犹言富者虽有笙竽之乐,贫者亦有自己的文史之趣。

又过了3年,即宪宗元和初(806年),河南尹郑余庆奏请孟郊为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于是他定居洛阳,60岁时因母死去官。郑余庆镇兴元(陕西南郑),又奏其为参谋、试大理评事。他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应邀前往,“路傍谁家子,白首离故乡。含酸望松柏,仰面诉穹苍。去去勿复道,苦饥离故乡。”(《感怀》)他走到阌乡(河南灵宝)突发疾病,暴死于途中,时年64岁。郑余庆给钱数万,将他安葬于洛阳,并赡养其妻子累年。他下葬时,韩愈为他撰写了墓志铭。

雨说郑愁予篇10

江南这个善解人意的古镇,向来是温和的,无论是人还是天气。她从没有严寒酷暑,但却四季分明,每一个季节都有她独特的魅力。而最让我心驰神往的就是江南的春了。“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让人沉醉……

在初春时节里,望着旭日东升,穿梭在胡同里,漫步在石板桥上,天空中飘落着毛毛细雨,为这个美丽的城镇增添了一份娇媚。烟雨朦胧中,街道上渐渐热闹起来,充斥这江南的吴侬软语…有挑着担子卖特色小吃的老伯伯,有卖新鲜蔬菜的阿婆,有摇船出来买菜的小伙子,还有一个个身穿青布裙的姑娘们在河边洗衣…再看老伯已摆定摊子,开始了一声声的吆喝:“卖甜汤喽,好喝的甜汤哦…”我走下桥,来到他的摊子面前。熟稔的打着招呼:

“阿伯,老规矩啊,谢谢!”

“我知道,丫头。红豆汤嘛!多点红豆!阿是?”

“还要多点汤。”

“你这丫头,贪吃。”说罢,便去弄红豆汤了,我则坐在旁边的桌边,耐心等待。目光不禁飘向了河边的垂杨柳,她扶着自己的柳腰,正以河为镜,整理自己的秀发!而那细雨又给她增添了一丝美感,我不由又闭上眼睛,享受着这细雨扑面的感觉。不一会儿,老伯的吴侬软语在耳边传来,“丫头,汤好了。尝尝怎么样啊?”我轻轻的浅尝了一口,笑着说道:“比昨天的好吃,阿伯的厨艺越来越好了。”“你这丫头就会哄我开心。”说罢,便带着欢愉的笑容去招呼其他客人了。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红豆俗称相思豆,和江南的人一样多情…我细细的品味着它,享受着它的美味,很快碗就见底了。我带着满嘴的豆香,微笑着和老伯说再见,老伯则热情的说:“小丫头,明天再来啊!”

我很喜欢在早上去老伯那吃东西,不仅因为那儿的味道纯正,有着浓浓的苏式特色,更是因为老伯的质朴深深打动着我。

河边姑娘们的衣服也已洗完,她们那头青丝上已被细雨沾湿,但她们并不在意,依然欢声笑语。她们走了一路,那笑语便撒了一路。仿佛一曲优美的曲子使路人心神荡漾,沉醉其中……

街道渐渐安静,吆喝声也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家家屋顶的炊烟袅袅升起……烟雨,炊烟,古桥,流水,杨柳,微风,以及周围稀稀落落的人撑着的雨伞……构造了一幅美轮美奂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