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十篇

时间:2023-03-30 13:06:25

先天下之忧而忧篇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北宋时期范仲淹所写的《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名言,它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应把大众利益摆在第一位,把个人利益摆在第二位,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快乐。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一个人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大众的利益是分不开的。如果国家衰败,生灵涂炭,那么个人利益又从何谈起呢?只有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个人才有幸福可言。因此,一个人应该有为国家、为大众谋利益的理想,为人民着想,在天下人尚未感到忧虑之前就为之忧虑,直到天下人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才谈自己的个人幸福。最近,四川遭受特大地震灾害,我们好多共产党员,都把灾区人民的利益放在在第一位,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二位。他们急灾区人民之所急,想灾区人民之所想,常常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真正实践了范仲淹这句千古名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为人民,也就是为大多数人的幸福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我们这个时代又赋予它新的含义,就是为人民着想,把自己的幸福同人民的幸福连结在一起,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这是一种高尚的幸福观。这和路易十五的唯我独尊、及时行乐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别。一个是为广大人民以至人类的幸福,一个是为渺小的个人的所谓幸福。可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高尚的幸福观。

时隔一千多年了,这句话仍然富有极强的生命力。它昭示着一代又一代人:要有忧患意识,要有为民造福的理想,要有为国争光的精神。

先天下之忧而忧篇2

中国共 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共 产党的性质。坚持“三个代表”,保持党的先进性,是中国***性质的必然要求。

为什么说中国***具有先进性呢首先,中国***是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其次,中国***是以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再次,中国***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和建立起来的。党的先进性要求党必须走在人民的前列,走在工人阶级广大群众的前列。这是党的先进性的最基本含义,也是我们从建党以来就一直确认和坚持的标准。在我看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就是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之一。历代***员也身先士卒,是实际行动对这一理论做出了最好的解读与诠释。

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被国外学者和媒体誉为“中国现代化之父”、“中国历史上的第四位伟人”和“世界经济史上具有重大影响之一的设计师”。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站在国家发展的全局和长远角度,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开放”这四个字看起来轻巧,但包含了经济、思想、工作重心等许多方面的,有些方面的改革甚至是彻底的、颠覆以往的。例如,***降调将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就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但是,面对阻力,他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付诸实践。今日中国的成就证明了***改革开放观点的正确性,回望历史,我们也看到了一位***员思想的先进性,他确实是“先天下之忧而忧”!

我们又应该怎样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呢我认为最简单的就是要时刻具有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一种居安思危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是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的忧患和关注,它是一种激励人生奋斗不息的精神动力。几千年来,忧患意识使中华民族经历磨难而不表,始终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而当前,增强忧患意识,对于我们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意义重大。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参与者,因此,增强忧患意识对于我们又具有特别的意义。

从大处来说,我国现在处于快速发展与前进时期,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经济发展成功尤其喜人,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这并不是说我们的发展就没有忧患了。从我们自身来说,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人口问题突出、环境问题严重、技术相对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尤为突出,这就向我们提出了要求——必须努力学习,掌握真正有用的知识,为我们的发展提供动力,这样,我们的民族才会有希望。从外部局势来看,世界虽处于相对和平时期,但仍然存在许多不安定因素,尤其是国外不友好势力的恶意阻挠,依然不利于我国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具有忧患意识,时刻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并付诸实践,真正的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不断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从小处说,我们以后是要成为人民教师,投身于祖国的教育事业的。在当今“就业难”的形势下,我们免费师范生似乎相对容易些。那么,我们要怎样做才可以对得起国家给我们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呢就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在自己有限的岗位上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这就要求我们现在有所“忧”,就必须对教育和教师这一职业有深刻的理解。我们的教育现在有什么缺点我们应该怎样做才可以使之有所改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自身必备的素质又是什么对于诸如此类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必须要提前有所思考,有所准备,才可以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一个民族,要有仰望星空的人,才会有希望。我们要坚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先天下之忧而忧篇3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先忧后乐”文化 形成 传承 升华

“文以楼存,楼以文名。”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不仅使岳阳楼的名声大震,传扬天下,更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积淀,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滋养着人们的心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千古名句,集中体现和升华了中国古代士人阶层忧国忧民的责任担当、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先忧后乐的人生追求,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忧乐观念,是儒家思想文化的一个高峰。这种“先忧后乐”文化,发前人之所未发,振聋发聩,耀古烁今,以其深远的立意、高尚的境界成为中华民族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引起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共鸣和践行。

一、“先忧后乐”文化的形成

探寻和梳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史的源流和脉络,就会产生这样一个明确认识:范仲淹《岳阳楼记》的问世,是“先忧后乐”文化形成的重要标志。“先忧后乐”文化的最终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有着丰富的思想渊源和特定的历史背景。

1、“先忧后乐”文化形成的思想渊源

“先忧后乐”文化的思想渊源最早可追溯至《诗经》和《易经》。在《诗经》中的许多经典诗歌里,个人忧乐的社会化感情形态,首次丰富多彩地展现在系统的文献中。如《国风?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小雅?节南山》:“忧心如酲,谁秉国成,不自为政,卒劳百姓”;《小雅?桑扈》:“交交桑扈,有莺其领;君子乐兮,万邦之屏”,等等。这些诗句描写了多种忧乐的场景和感情,而不管是“忧”也罢,“乐”也好,它都非指个人感官或感情上的愉快不愉快,非指普通人一己之私得失的小小忧乐,而是对国家命运兴衰、国家人才多寡、国家政事乖顺的高度关注所产生的一种爱国主义意义上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在《易经》中同样得到了明显体现。这种肇始于中华元典里的忧患意识,无不饱含了对国家、对民生的忧虑之情,及至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忧患意识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意识。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社会失范、生灵涂炭,残酷的现实使人们更加关切现实的社会和人生,诸子百家皆“蒿目而有忧世之患”,他们或忧王之不明、或忧臣之不忠、或忧天下之将倾、或忧黎民之饥寒,无一不在其著作中体现出浓重的忧世不治、患民不乐的“先忧后乐”观念。孔子、孟子就是其中伟大的代表。孔子在《论语》中,从不同侧面对“忧”、“乐”这一对概念作出了经典阐发。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孔子不仅大大丰富、创新和发展了《诗经》、《易经》中的“忧”、“乐”内涵。更重要的是,孔子还将忧乐与危亡密切联系起来,他认为:“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紊其志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孟子是孔子之后又一位对“忧”、“乐”作出更深入、更丰富阐发的伟大思想家。孟子极少议论普通人的普通忧乐,而是强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大法则和“与民同乐”的大原则。《孟子?梁惠王下》讲:“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之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主张“君子”应“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达则兼善天下,处则独善其身”。也就是说,“君子”是绝不会因为个人的出处穷通而决定是“忧”还是“乐”的。孔孟的这种“忧患意识”在屈原的《楚辞》中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喟叹,千百年来不断引发有志之士的共鸣。屈原绝不仅仅是在抒发因个人一己得失而产生的“患得患失”的私人“忧患”,而是抒写了楚国国王对国家大政不明,大臣中君子少而小人多,因而眼见楚国国运日顷而无力回天,对家国命运忧心如焚的大忧患。

汉唐以来,忧乐思想在典籍中可谓比比皆是。汉朝刘向《说苑?政理》云:“故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唐朝著名政治家魏征明确指出:“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他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告诫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他还比喻说:“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魏征还将君与民比作“民水君舟”,为君者当:“恤其勤劳,爱民如子。”

由以上论述可知,在我国古代经典著作中,关于明君贤臣究竟应该“忧”什么,“乐”什么,怎么“忧”,如何“乐”,以及“忧”、“乐”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较为先进的文化观念和思想准绳,从而为后来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开启了智慧之门,立下了是非标准和价值坐标。所有这些,都成为了“先忧后乐”文化形成的思想来源。

2、“先忧后乐”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晚年励志抒怀之作,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是其一生“先忧后乐”思想的集中体现和升华。此文写于庆历六年(1046年),但其“先忧后乐”思想却早在此前形成,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江苏吴县(今苏州)人。范仲淹出身贫微低贱,幼年的悲惨遭遇和艰苦生活,没有使范仲淹沉沦,反而磨炼了他的心志,使他形成了坚韧不拔、矢志不渝的性格和利泽生民的远大志向。这是他忧乐意识形成的生活来源和最初发酵地。

北宋时期,由于统治集团腐败,外寇不断乘隙而入,百姓揭竿而起,继宋与辽澶渊之盟后,在仁宗皇佑五年,西夏主元昊自立为帝,开始进攻宋朝郡县,真是北患未已西祸又起,宋朝派兵与之交战,无奈将不得人,兵无精兵,屡以败闻。长年的衰败政治和不息的战争致使国库空虚,人民日趋贫穷,达到了“穷山无遗宝,竭海无遗珍,鬼神为之劳,天地为之贫”的地步,内忧外患相当严重,被人称为“积贫积弱”,而对北宋王朝的积重难返和政治危机,范仲淹忧心忡忡,立志不为良相则为名医,拯救社会苍生。这是其“先忧后乐”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根源。

二、“先忧后乐”文化的传承

范仲淹的“先忧后乐”思想在当时就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促进了北宋具有浓重忧乐意识的士风的形成,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欧阳修在《伶官传》中记叙了后唐庄宗李存勖接受父命,报仇雪耻,功成之后却宠幸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由胜而败,由盛而衰的史实,得出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南宋诗人陆游有句名言“位卑不敢忘忧国”,同明代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虽然他地位低微,但是从没有丢掉知识分子的良知,没有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他的主旨就是高度爱国之情。于谦的诗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表达的也是牺牲小我、献身天下的志向。清代诗人郑板桥有诗云:“卧听衙斋潇潇雨,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左宗棠自幼便胸怀大志,自谓:“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忧国忧民成为有抱负的知识分子的一种重要品质,激励着他们为民请命、为国献身。1841年,由于投降派的陷害,林则徐被以“办理不善”的罪名革职降级,充军伊犁,次年他途经陕西西安与家人告别时留下了掷地有声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虽然他蒙受冤屈,但他忧国报国之志并未稍减,表示即使被谪贬边疆,只要对国家有利,不会顾忌个人的生死祸福。甲午战争一年后的1895年,清末黄遵宪痛感山河破碎,写下了《赠梁任父同年》诗六首,其中的第四首云:“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其椎心泣血的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正是这些拥有强烈忧乐意识,以天下为己任、粉身碎骨亦无怨无悔的历代知识分子,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先忧后乐”,拯救国家民族于危难之中,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三、“先忧后乐”文化的升华

历史的车轮驶入新的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进一步传承和升华了“先忧后乐”文化。整风运动中强调忧患意识,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原则;西柏坡时期,更是具有超前思想和忧患意识,终于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决定了中国光明的前程。七届二中全会之时,又提出了“两个务必”,再次强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把《义勇军进行曲》确定为代国歌,国歌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提醒我们随时具备忧患意识;在1991年参观西柏坡时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2003年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对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困难,一定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帮助解决,切实把党和政府为他们脱贫解困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强调:“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为了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为了始终保持党的执政地位,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在任何可能到来的风险面前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主动性,从而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在2007年的“两会”上提出新时期要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在十七大报告结尾部分再次强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四种危险”意识的提出,向党长期执政敲响了安全警钟,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标志着我们党的忧患意识日趋成熟。

经过千百年的沉淀,“先忧后乐”文化已经成为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骨子里一种内在的民族精神和一种优秀的政治文化,充分反映了中国绝大多数传统知识分子、士大夫和官僚舍小我为大家,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不重物质享受、注重精神价值实现的“忧乐”情怀,集中体现了中国历代仁人志士对国家、民族的一种政治责任、政治关怀和政治担当,向后世昭示着他们崇高的道德境界和高尚的情操,是永远激励我们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刘建国.庄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163

[2]李学勤.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汪龙麟,何长江.温文尔雅[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0

[4]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四库全书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先天下之忧而忧篇4

“先忧后乐”体现的是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我们党历来秉持忧患意识,强调辩证地看待形势和成绩,客观地分析困难和问题,全面地把握现在和未来。虽然今天我们处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大环境下,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任重道远。所以,十报告再次重申,“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先忧后乐”体现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共产党员不是镀金的招牌,也不是晋升的阶梯。每个共产党员自从加入党组织的那一刻起,就担负起了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为人民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神圣使命和重大责任。每个共产党员,都是我国改革发展大业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责任意识,事不避难、忠诚履责、尽心尽力、勇于担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把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先忧后乐”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人民情怀。“先忧后乐”之忧,从来都不是忧个人的安与危、得与失、穷与达,而是忧天下、忧国家、忧百姓。所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力量源泉。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广大党员干部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解决群众的困难,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先忧后乐”体现的是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先忧后乐”强调的“忧”,不是不可知论、不是消极遁世、更不是怨天尤人。恰恰相反,它是鉴往知来、着眼长远的认识论,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价值观,是不屈不挠、上下求索的奋斗姿态。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证明:大到追求民族复兴、国家繁荣昌盛,小到追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个人价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总是向着美好未来所必备的精神风貌。当前我们面临着科学发展的艰巨任务、改革攻坚的重重困难,广大共产党员干部必须坚定信念、振奋精神,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先天下之忧而忧篇5

摘要:由孔子首先阐发的对国家、民族和人生的关怀为价值取向的儒家忧惠意识,后经历代儒学思想家的发挥,其精华部分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出的以国家兴亡、民族盛衰为终极关怀.知识分子以道自任、为道献身的思想意识,以及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对今天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忧患意识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它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一直被人们尊尚和传承着,并且逐渐内化为中华民族心理的一种向上品格,成为激励历代仁人志士心系国民、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一、忧患意识是指人们面临自然、社会与人生所遭遇的患难而产生的忧虑与思索。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无法解释和控制各种恶劣的自然现象,因此忧患意识主要表现为人们对自然的忧患。

进人阶级社会,忧患意识则主要表现为人们对社会、人生的关注,具体体现为人们对国家、民族、人生的命运和前途的关怀。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对社会、人生颇多精到见解,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后经历代儒士的阐发,忧患意识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体系之一。

孔子是系统论述忧患意识的思想家。他的忧患是从忧患人生开始的。他指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都是讲人生,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此出发,孔子将忧患的内容重点放在关注他人、社会和国家上。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称霸,社会矛盾加剧,现实的苦难使人们更加关注现存的人世社会,诸子百家皆“篙目而忧世之患”,但各有各的忧法。老庄主要关心的不是社会现实的改变,而是追求个人精神上的解脱。墨家提倡兼爱,要求仁人志士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墨者本身,则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而孔子则一方面把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放在首位,追求安邦定国、匡济天下的社会理想。另一方面把个人的命运同整个社会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完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任务。孔子说过,“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朝闻道,夕死可矣。”把道看得比人的富贵、生命还重要,提倡为道为仁而牺牲的精神,这比其他各家的忧患更全面、更系统。

孔子的忧患主要是对现实政治的忧患,用他的话说就是“天下无道”。对此,他提出的治理方案是“礼治”。还有一个忧患,是对礼崩乐坏文明危机的忧患,孔子的立场很明确:“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要在对古代文明进行反省的基础上,希望并主张周代的文明能够得到继续和发扬。这恐怕是孔子忧患意识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最大价值。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另一位儒学大师,他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滋养,对孔子的忧患意识做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他指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意思是说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这就把忧患意识提高到关乎人事成败国家兴亡的高度。孟子还有一句关于忧患意识的警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种与天下人共欢乐同患难的思想是儒家“民本主义”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历代忧国忧民思想的源泉。

汉代儒家忧患意识是以现实政治为基点的。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士对孔孟儒学的改造就是基于对现实政治的忧患,忧的是国家大一统政治局面重蹈秦之覆辙,患的是孔孟儒道因“迂阔”而不能为统治者所接纳。而同时期的司马迁父子则另辟蹊径,从史学的视角阐释了他们的忧患思想。司马迁遵从父命,撰写《史记》,记载春秋战国诸侯相兼和汉兴以来明主贤君忠臣死义的光辉事迹,以表达他们对天下史文失传的忧患和对国家兴亡的忧患,从而使得汉代的忧患意识更加丰满。

到了唐代,儒家忧患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贞观君臣对“居安思危”思想的阐述和实践,是唐代繁盛时期发展儒家忧患意识的具体体现。唐太宗统治集团在贞观初年经常强调安不忘危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贞观政要》记唐太宗说:“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虽知今日无事,亦须思其终始。常得如此,始是可贵也。”“自古人君为善者,多不能坚守其事。联所有不敢恃天下之安,每思危亡以自戒惧,用保其终。”贞观朝的大臣如魏征、岑文本等一再劝谏唐太宗要居安思危,善始慎终,贞观君臣有着共同的忧患认识。

不仅如此,忧患意识还往往产生于国势衰弱之时。安史之乱使唐王朝的繁荣昌盛成为以往,取而代之的是藩镇割据,朝廷危机四伏。在此情况下,一些思想敏锐,关心历史前途和国家命运的知识分子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倡导改革,提倡经史之学。比如史学家杜佑,他既把史学看作是施政的参照,又把政治视为史学所指示的历史前途的理想和实践,因而,他“以富国安人之术为己任”的政治胸怀和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酌古之要,通今之宜,写出了贯通古今而又旨在“理道”的《通典》,以备治国之用。思想家、文学家韩愈以饱满的热情捍卫中国文化传统,捍卫儒学之道,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大诗人李白写下的“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的忧国诗句,杜甫写下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伤诗篇,都表达了他们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患之情。

宋代是一个充满忧患的年代。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都面临着外族入侵和内部政治危机的双重困扰。因此宋代儒家的忧患意识表现为洲种状国至上、以身效国的牺牲精神。苏沟在《管仲论》咋说:“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陆游在《病起书怀》中说:“位卑未敢忘忧国。”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而范仲淹等因忧国而掀起了“庆历新政”的变革运动,王安石以“三不畏”精神顶住了顽固派压力而实行变法。这些都是忧国至上精神的写照。

宋代儒家知识分子在继承孔孟等前辈忧患意识的基础上,把忧患意识提高到一个新的人生境界。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了,种新的忧患观。他说:“居庙堂之高,财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这种先天下而忧患,后天下而快乐,而宜主沐国下忧民的思想,与孟子“穷则独善其身、磷m善天下”相比较,境界更高而且视野更宽,并且这种进退穷达皆忧天下的忧患观,体现了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进取精神,为知识分子树立了新的人格风范。

两宋以降,儒家的忧患意识亦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加深或者丰富其内容.。比如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儒家文化走到了崩溃的边缘专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一齐袭来。从文化的视角看,儒家文化有个近代转换问题,因此对近代以来的儒家忧患意识需要具体分析,这里就不展开了。

儒家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之向内的发展是人格品德的培养,这就是所谓的“内圣’气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之向外的延伸则是政治实践漆,这就是所谓的“外王”,“内圣外王”是历代儒家知识分子的理想诉求,他们由此出发,优道一、忧国、忧留,体现了对人生、社会的强烈责任感。

二、儒家忧患意识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文化的精华所在一。它所呈现出的特点同儒家文化关注人生、关注群体、关注国家与社会密切相关。

第一,儒家忧患意识以国家兴亡、民族盛衰为终极关怀。居安思危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意识,也是一种襟怀博大的表现。孟子指出飞“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说的是一个国家,‘国内没有有法度的大臣和足为辅弼的士子,国外没有相与抗衡的邻国和外患的忧惧,经常容易被灭亡。也就是说,在没有内忧和外患的情况下,往往因为失去警惕而导致国家灭亡。因此孟子道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这是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忧患和警惕。同时儒家还将国家民族利益置于首位,要求人们为民族生存与国家振兴而奋斗和献身。一旦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志士仁人高举“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旗帜挺身而出,担当时代重任,从而挽救民族危机,重振民族精神。这种强烈的爱国之情和献身精神体现出一种高昂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之无限生命力的源泉。

第二,儒家忧患意识是古代知识分子以道自任、为道献身的忧患意识。知识分子特别关注的是“道”,“朝闻道,夕死可矣”,把“道”看成是他们最终安身立命之处。提倡为“道”而牺牲的精神。所谓“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这是他们对“道”的继承和践履。儒家知识分子以平治天下为己任,养成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形象,也培养了一种深沉博大的忧患意识,反映了那种任重道远、于国事民生不敢须臾忘怀之情。

这种对“道”的关注和追求还体现出儒家知识分子对文化学术失传的忧虑。历代儒家学者以继承、弘扬儒家道统、学统为己任,把创造、发展和捍卫儒家文化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表现出知识分子复兴民族文化的执著情怀。

此外,他们对道的关注和追求乃至献身必然诱发出一种对社会现实和政治的批判精神。为了捍卫道、捍卫儒家的政治理想,自然同社会现实和政治有矛盾。照理说,直言上谏,指陈时弊,这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史学重实录,主张善恶必书,彰善瘴恶.文学讲刺世.都在于弘道。对社会现实和政治的批判是知识分子道德理想转化为政治的努力。但封建社会的当政者,即使是比较开明的当政者,总是讳疾忌医,不大喜欢批评,因此总给历代志士仁人带来悲剧。事实上,如果社会上没有这种批评,其结果只能加速社会的腐败和政治统治权力的丧失。

先天下之忧而忧篇6

[论文摘要]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是由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问题上,在不同时期,面对不同的矛盾,都告诫我们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现阶段党员干部应当具有的忧患意识是多种多样的,但从领导干部的职责使命和现阶段党的历史任务来看,党员干部应当具有下面几种忧患意识,即:使命意识、执政意识、忧党意识、忧国意识、忧民意识、忧己意识。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8年、执政6O年、领导改革开放30年这样一个特殊时期、特殊形势下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笔者理解,《决定》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决定》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这就是为什么要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中国共产党对全体党员提出这样的要求,既寄予殷切的希望,也隐含着高度的政治警觉,表明了我们党理智清醒的头脑。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具有深远意义。它关系党的命运,而党的命运决定着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强弱和人民的福祸。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

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之一。从先秦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典籍可以看到,当时“百家争鸣”中的各个学派几乎都有自己的忧乐观。例如孔子这样表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学而》)与“忧”相对的是“乐”。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他夸赞自己的学生颜回:颜回身居陋巷,生活艰苦,在“人不堪其忧”的状况下能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实在是贤明的君子!孔子说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学而》)。这些论述发人深省,奠定了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理论基础。到战国时代中期,儒家思想发展到孟子的时候,“忧”与“乐”逐渐具有了理论形态,成为儒家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它超越了个人道德情操的范围,带有理论的抽象性和普遍性。因此,所谓忧患意识便成为人生价值观的简洁表述。孟子从历史中举出若干有成就的人,说明他们都是从忧患和痛苦中磨炼出来的。孟子将这些道理提到人生哲学的高度加以总结,写出了自古以来中国人都熟知的一句名言:“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这是多么深刻的人生哲理!我国古代哲学中辩证观有高的成就,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学派在此领域内都有独特的贡献。例如,道家学派的创始者老子,在《老子》一书中对事物相反相成的道理作了深刻的论述。他的重要哲学命题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反” 即向相反的方面变化。当事物发展到极点时,它不可避免地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老子认为“反”才是事物变化的总规律,人们几乎是无法加以抗拒的。因此,“物极必反”成为中国古代人们熟知的名言。《易传》一书系统地从自然到社会论述了“有对”之学的许多方面。例如强调“变革”的重要性,即人们要顺应事物的变化趋势,自觉地进行变革。《易传》有句名言:“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革命”一词即出自这里,《易传》提醒人们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很明显,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忧患意识是古代朴素辩证观在政治思想领域内的表现。换言之,古代的安危观实际上是忧患意识的另一种表述,其意义是相通的,受到忧国忧民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的重视。

在中国历史上忧患意识影响深远。由于它不是个人一时的感言,也不是政事上的临时措施,而是根植于辩证观的政治哲学,因而才有了强大的生命力。秦一统天下,建立了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从这个时候起,忧患意识逐渐成为古代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就是说,人们的忧患意识总是与国家的兴衰治乱联系在一起。西汉时期,从更大范围而立论的“国格”观念应运而生。人们将“国格”作为衡量人的品德、操行、功业、学问的标准。例如史学家司马迁将“国”摆在首位,称赞“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观点。到了宋代,“忧患”直指“天下”。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学者范仲淹在所写名文《岳阳楼记》中,将此前的忧患意识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呼唤。这是多么宽广的胸怀!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为范仲淹写的碑铭中,称赞范氏少年时就有大志,不论他身处何种环境,也不论别人对他如何评论,都不能动摇他的志向。他始终心怀天下,以“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勉自励。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境界才是古代忧患意识的真谛所在。

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一些有远见的思想家在抒发其忧患情怀时,视野更加开阔,并且提出了进行社会改革的迫切要求。例如,历经明末清初巨变的思想家黄宗羲,于清康熙二年(1667年)写出了划时代的著作《明夷待访录》,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深刻剖析。忧患意识促使有远见的思想家将希望寄托于未来。思想家龚自珍的诗文洋溢着浓重的忧患气息,他的名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反映了他对新时代的憧憬和召唤。20世纪初,忧患意识成为民主革命先驱者反对外国侵略和期望改变国体的一种思想资料。民主革命先驱者们的忧国忧民情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古代忧患意识一脉相承,同时也增加了时代需要的新内容。

由此可以看出,忧患意识之所以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优秀遗产,就在于它并不是悲观主义和厌世主义,而是蕴涵着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其精神是积极有为的,起着振聋发聩的作用。这种忧患意识提醒人们: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人们都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不骄不躁,使正义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从这个主流来看,历史上的忧患意识仍然值得人们借鉴和研究。

二、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复杂的形势怀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是由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从本质上来说,我们党和国家政权的性质,我们党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决定了我们党有资格在中国长期执政。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我们的国家和社会能够长治久安。但是,究竟能否做到这一点,除了客观的规律和条件外,在相当程度上,还要靠我们自己的努力。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矛盾双方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转换。今天一路顺风,明天可能逆水行舟。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正在领导人民实现的是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在这条道路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用,要经历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就是要对风险和困难高度关注,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要保持头脑高度清醒,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实践中高度警觉,才能保证立于不败之地。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问题上,在不同时期,面对不同的矛盾,都告诫我们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都以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为忧患的出发点,都以执政党的执政能力为忧患对象,都以防范执政风险为忧患重点。

毛泽东忧党的执政地位能不能巩固。早在延安时期,他就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学习《甲申三百年祭》,表示我们不当李白成的决心。明末农民领袖李白成率军一举推翻统治达276年之久的明王朝,然而农民军将领进城后骄傲自满,丧失民心,仅一个多月就被入关的清兵赶出北京城。郭沫若针对这一教训写出名篇《甲申三百年祭》,受到毛泽东的高度重视,告诫全党以史为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要求全党牢记“两个务必”,防止“糖衣炮弹”的攻击。毛泽东把执掌全国政权比做“进京赶考”,从整顿作风和提高本领两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

邓小平忧党内思想僵化,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邓小平反复强调,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关键在人,关键在党。邓小平曾经对党内的思想僵化状况表示过极大的忧虑。他认为,错误的认识和落后的观念是改革最大的障碍,面对党内一度存在的思想僵化、一些干部素质不高和新时期腐败现象蔓延问题,他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晚年曾经语重心长地说过,现在看来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的问题小。

江泽民忧党的建设方向发生失误,忧党风不正,忧我国科技落后。他把深人研究共产党执政规律,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到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在中纪委第八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引用孟子“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和欧阳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名言警示全党,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御风险,战胜困难。在庆祝我们党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全党同志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胡锦涛忧党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能力不强。党的十六大刚一闭幕,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中央书记处全体同志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重温毛泽东“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谆谆告诫,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开拓进取、团结奋斗。胡锦涛指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们决不能自满,决不能懈怠,决不能停滞。“成绩越大,喝彩声越多,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他要求大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谈脱离实际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

胡锦涛多次强调,要不断提高党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能力。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强调:“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这是我们党重视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深刻历史根据和规律性认识,也是世界社会主义特别是近20年来一些马克思主义政党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启示。

三、党员干部树立忧患意识的基本要求

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是党中央对党员的基本要求。只有全党同志自觉忧党、兴党,把忧党、兴党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党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现阶段党员干部应当具有的忧患意识是多种多样的,但从领导干部的职责使命和现阶段党的历史任务来看,党员干部应当具有下面几种忧患意识:

(一)使命意识。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的历史使命。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和艰辛探索,我们已经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通往伟大复兴光明未来的发展道路。今天,党的事业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手里,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党的事业满怀信心,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进步的事业,是体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事业,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的正义的事业。同时,还应当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充满艰辛的壮丽事业,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许多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风险。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面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面对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陶醉于已有成绩而沾沾自喜,没有任何理由满足现状而畏葸不前,没有任何理由故步自封而不思进取,必须谦虚谨慎、居安思危,忧党、忧国、忧民。要善于从承平中预见危机,从机遇中看到挑战,从有利中发现不利,从成绩中看到差距,时刻保持对形势的清醒判断,始终保持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存而不忘亡的强烈忧患意识;常砺复兴之志,时刻铭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常念人民之托,以人民的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的甘苦为甘苦,时刻不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二)执政意识。党的兴衰取决于执政的成效,执政的成效取决于真抓实干。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要把关注党的前途命运、塑造党的执政形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贯彻到治国理政的执政实践中,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自觉把自己的理想和奋斗同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同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以与时俱进、昂扬奋发的精神风貌,埋头苦干、精益求精的踏实作风,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一流的工作业绩,以坚强的党性原则、闪光的人格力量和创造性的工作成果赋予党的先进性以新的时代特征,赋予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以新的时代内涵。

(三)忧党意识。忧党意识就是对我们党可能出现的危机和考验保持的一种警觉。这是党员干部应有的一种忧患意识。我们党是执政党,并将在中国长期执政。党的前途命运不仅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而且每个人特别是领导干部联系在一起。领导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执行者,是党的干部队伍的中坚力量,必须把党的前途命运与自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时刻把党的命运放在心上,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地维护党的形象,忠诚于党的事业,才能为实现党的历史任务而努力工作。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都是将忧党意识放在第一位。正是有了强烈的忧党意识,他们才能对党的历史方位作出科学判断,才能重视党的自身建设,才能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领导干部只有树立强烈的忧党意识,才能自觉地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高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本领。

(四)忧国意识。忧国意识就是对国家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机和风险保持的一种警觉意识。热爱祖国、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是领导干部应有的道德责任。领导干部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栋梁,是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具体组织者和执行者,历史的使命和肩负的职责要求领导干部要把国家的前途命运与自己的职责使命联系起来,自觉做到忧国兴邦。虽然我们的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我们也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还会出现很多风险与考验,因而,不能对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沾沾自喜、骄傲自满。领导干部有了强烈的忧国意识,才能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感,才能自觉地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抓好经济社会的发展。

先天下之忧而忧篇7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从仓颉造字到《诗经》、《春秋》,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从元曲到明清小说,精英荟萃,文脉不断,历久弥新,高潮迭起,实为中国经典文化之幸事。

近代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去古文,兴白话;废私塾,兴西学;文字从繁体变革为简体,语法与古代要求完全不同;从蔡元培北大改革,开新学之潮流,到陈独秀《新青年》振臂高呼宣传马列主义,一时间多少风流人物……

要论述浩如烟海的中国经典文化,难免挂一漏万,使我只得千年一叹;然则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沧海一粟也是中国经典文化的一部分。

一、中国经典文化中,“忧愁”始终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脉络

“言为心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化与人不可分割!在这里,我们姑且荡漾于中国历史长河之中,探寻“忧愁”的历史名句,与“忧愁”的文化人对话。从中感受“忧愁”的千年不绝,理解作者的内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出自屈原的《离骚》,一直被中国文人雅士吟诵不绝。屈原生活的时代是战乱频繁的战国末年,在屈原的许多著述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比如,“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到了唐代,“诗圣”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胸怀,更是让人不得不感慨万千,使我们现代人感受到古代知识分子的“忧愁”,感受到诗圣杜甫在“忧愁”中的悲愤。杜甫愿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一己之私到广大贫苦人的困苦,作者内心的“忧愁”已经具有人类文明终极探索的痕迹!

宋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到“微斯人,吾谁与归?”

作者内心的“忧愁”无疑是一种压力,压力大得使作者不仅需要述说,而且需要与志同道合者一起奋斗!

宋代的辛弃疾感慨:“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那种报国无门的痛苦,已经深入骨髓,夜夜静思中忧愁不断,无法排解,只能是“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毋庸置疑,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文化人纷纷陷于“忧愁”之中,其“忧愁”与个人有关,更与民族、国家、社稷有关。与自然条件的变迁相比,人文环境的变化、社会环境的动荡才是一种时时刻刻萦绕作者内心的“忧愁”。

二、“忧愁”与中国文人的酒情结不可分割

如果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街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表现的是诗人豪放激昂的性格。那么,范仲淹的“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则是借酒浇愁的情绪

表现!

“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酒是一种寄托,醉人的是诗人内心的情感。“忧愁”这一千古不绝的文化脉络,时时刻刻萦绕住作者的内心,让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纷纷好酒。

范仲淹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晏殊是“一曲新词酒一杯”;柳永是“归来中夜酒醺醺”;欧阳修是“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于钟”;苏轼是“酒酣胸胆尚开张”、“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女词人李清照,可算酒中巾帼,她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浓睡不消残酒”、“险韵诗成,扶头酒醒”、“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写尽了诗酒飘零。继之而起、驰骋诗坛的陆游,曾以《醉歌》明志:“方我吸酒时,江山人胸中。肺肝生崔嵬,吐出为长虹。”一腔豪情,借酒力以增强、发泄。集宋词之大成的辛弃疾,“少年使酒”,中年“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晚年“一尊搔首东窗里”、“醉里挑灯看剑”,以酒写闲置之愁,报国之志,使人感到“势从天落”的力量。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只要有忧愁,就有话说,有话说就要借酒浇愁!只可惜“借酒浇愁愁更愁”!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愁”始终是促使进步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

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各种各样的困境中,“忧愁”是人内心的体验,然而“忧愁”不仅外化成语言,外化成千古名句,也时时刻刻警醒人们应该努力奋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忧愁”,需要不时警醒自己,正如欧阳修所言,“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只是我们

应该保持适度的“忧愁”,不要每日借酒浇愁,不要每日只是“忧愁”而不作为。如此,我们的生活就会被“忧愁”所推动,就会从历代先贤的“忧愁”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就会从平凡的生活中去感悟生活的“幸福”,就能去感恩生活,就能去回报父母,就能去奉献

先天下之忧而忧篇8

人有种种情,而有一情必有另一情与之相待,如喜与怒、爱与憎。忧与乐也是一对情;只是自佛典定七情为喜怒哀乐爱恶欲以后,乐与忧的对立,似鲜为人注意。其在先秦,乐与忧,本属一对;如孔子说自己能“乐以忘忧”,孟子说人们常“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易・乾文言》有“乐则行之,忧则违之”之类皆是。

乐与忧既为一对感情,在人生中,就有它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因此,按儒家的哲学,在人生态度上便不应扬此抑彼,畸轻畸重,只乐不忧,或是忧非乐;也不会言不及义,不对忧乐进行他们的理性主义的说明与规定。

儒家将忧分为两类:一为外感的,因困难挫折而遭致的忧,亦即物欲或难满足之忧;一为内发的,欲实现理想而生起的忧,亦即善性力图扩充之忧。前者如在陈绝粮,如箪食瓢饮,这类外忧,是平常人心目中的忧,也是君子作平淡想时的忧。但当君子自觉其为君子时,或能达性命之情时,这一类的忧便不足为忧或不复为忧;所以有“仁者不忧”“君子不忧不惧”“乐以忘忧”等等否拒和排除忧的说法和办法。因为这类外忧都是“命”的安排,是“莫之致而至者”,自己无可奈其何,也无所负其责,因而也就无需动其情、用其忧;既来之,则安之,视同天理自然。不仅此也,既然这类外忧乃命的安排,“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何不据性之善秉,视外忧为“天将降大任”的征兆,化外忧为成贤希圣的动力?一念及此,乐之唯恐不及,更何忧之有!

君子所真正当忧的,是内忧,不妨叫自寻烦恼。如“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论语・述而》),如“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犹未免为乡人也”(《孟子・离娄下》),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思出民于水火而登衽席之忧;总之是种种内圣外王之忧。这类内忧,觉之则有,迷之则无,是良心善性之见于感情者,也是为学修身之结果,是君子之所以为君子的情感所在。

简而言之:前者是物质的忧,起于欲,后者是精神的忧,生于性;前者是外感的忧,非我所致,后者是内发的忧,乃我所求。物质上的不足谓之“贫”,精神所追求者谓之“道”,“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外感的忧叫做“患”,应该不动乎心,内发的忧才是“忧”,必须念兹在兹,所谓“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者是也。这就是儒家的忧论。

儒家将乐也分为两类:一为感性的乐,近于欲;一为理性的乐,偏于性。儒家不是禁欲主义者,不排斥悦耳愉目佚体赏心之乐,但要求节制,因为它对人有损(“损者三乐”),不仁者久耽则乱(“不仁者不可长处乐”);而且,这种乐不宜独享,应该与民同乐(《孟子・梁惠王上》),因为这样做了的结果,百姓既可得到实惠,君子也以此使原来的感性之乐上升到理性,这叫做“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礼记・乐记》)。

儒家所津津乐道的,是理性的快乐。谁都知道《论语》是以乐开篇的。学而时习之悦,有朋远来之乐,人不知而不愠,便都是理性之乐。《孟子》有所谓君子的三乐,其“父母俱在、兄弟无故”即后来称之为天伦之乐者,是宗法制度所规范的乐,没有多少普遍意义。最要紧的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之乐,或这叫“反身而诚”之贰K谓不愧、不怍,也就是诚,或者叫实实在在。为什么会有实实在在的感觉,那是因为“万物皆备于我”,也就是体悟到自己已经与道合一、与天地同体了。这种超越之乐,自然无以复加;虽朝得而夕死,亦无憾恨。这便是他们的极乐世界。这种乐当然也不应独享,但又不是凡民可得与共,所以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那也是一乐,为同登乐土而服务的乐。

进而言之,这种得道之乐,也正就是那念念不忘的修德之忧。因为道体至大,德无止境,修德的开始便已意味着在得道,得道再深也不保证修德可以暂停;修德与得道,都是工夫,也都是境界;向过去的自己看,现在已得道,向未来的自己看,现在正修德。忧国忧民之心也正就是反身而诚之情;泰州学派人物说得好:“君子终身忧之也;是其忧也,乃所以为其乐也。”(《明儒学案》卷三十二)此中忧乐合一之妙,非寻常之小忧小乐两相对峙可比,也非未亲身实践者可得玩味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篇9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用典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朗读、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

1.熟读背诵全文并能翻译。

2.引入范例,曲径通幽

3.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赏析精彩语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自主预习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谪守 朝晖夕阴 迁客骚人 霪雨 霏霏 薄暮冥冥 潜形 岸芷汀兰 皓月 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浩浩汤汤

2.作家简介

(1)《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摇 ?摇?摇?摇,字?摇 ?摇?摇?摇,?摇 ?摇?摇朝?摇 ?摇?摇?摇家、?摇 ?摇?摇家、?摇 ?摇?摇?摇家。在本文中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摇?摇?摇 ?摇,

?摇 ?摇?摇?摇;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摇?摇 ?摇?摇,?摇?摇 ?摇。

3.背景资料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4.岳阳楼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提问:“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怎么停顿。讨论并归纳。

自主学习

1.请同学朗读并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藤子京谪守巴陵郡:谪,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守,指做州郡的长官。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政通人和:通,顺利。和,和乐。

百废具兴:具,同“俱”,全,都。

增其旧制:制,规模。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

2.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予观夫巴陵郡胜状:胜状,胜景,好景色。

浩浩汤汤:浩浩荡荡。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

朝晖夕阴:或朝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晖,日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述,论述。备,详尽。

然则北通巫峡: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南极潇湘:极,尽。潇湘,潇水湘水。

迁客骚人:迁客,谪迁的,指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

得无异乎:得无,表猜度,怎能不会。

3.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若夫霪雨霏霏: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表示另提一事,近似“像那”。霏霏:连绵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连月不开:开,放晴。

浊浪排空:排空,冲向天空。

日星隐耀:隐耀,隐没了光辉。

山岳潜形:潜形,隐藏了形迹。

墙倾楫摧:墙,桅杆。楫,船桨。

薄暮冥冥:薄(比),迫近。冥冥,天色昏暗。

去国怀乡:去国,离开国都。

忧谗畏讥:谗,谗言,诽谤性话语。讥:讥笑,讥讽,挖苦。

满目萧然。萧然,萧条冷落的景象。

感极而悲者矣:感,感慨。

4.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至若春和景明:至若,用在又一段话的开头引起另一层描述,近似“至于”“又如”。

波澜不惊: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上下天光:天光,天色,湖光。

一碧万顷:万顷,极言其广。

沙鸥翔集: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顿。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锦鳞游泳:锦鳞,指美丽的鱼儿。

岸立汀兰:蓝,香草。汀,水中的小洲。

郁郁青青:郁郁,形容香气很浓。

而或长烟一空:而或,有时。长烟,大片烟雾。一空,完全消散。一,全。

浮光跃金:跃金,金色的月光闪耀跳动。

静影沉璧:壁,圆形的玉。

此乐何极:何极,哪有穷尽。

宠辱偕忘:宠,荣耀。辱,屈辱。偕,一起。

把酒临风:把,持,执。临风,迎着清风。

5.请学生翻译第5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或异二者之为: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高高的庙堂上,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庙,宗庙。堂,殿堂。庙堂,指朝廷。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

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这样。进,指在朝廷上做官。退,指不在朝廷上做官。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吗?微,无、没有。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本文文体亦骈亦散,用骈语描绘,以散文叙述。要理解这篇文章的妙处,我们先来参阅梁衡《文章五诀》,再回到课文,一起赏析。

文章五诀(作者:梁衡,文章略)

6.《岳阳楼记》哪些句子是叙述?

7.《岳阳楼记》哪些句子是描写?

8.《岳阳楼记》哪些句子是议论?

9.《岳阳楼记》哪些句子是抒情?

10.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实际上是化用“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典故而来。“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出自《孟子・梁惠王下》,表达的是要求为政者要以承担天下苍生的疾苦为己任,关注天下人民百姓。无论是化用前的句子,还是化用后的句子,如果要在实际生活中实践分话,都需要强烈的使命感和自我牺牲精神。化用后的句子比化用前的句子有名,原因在于化用后的句子加入了时间因素,使得句子具有空间意识,从而具有了永恒的艺术魅力。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11.请同学们结合这篇文章,谈谈《岳阳楼记》综合运用描写、叙事、抒情、说理、用典的妙处。

12.提问: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讨论并归纳: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乐民之?摇乐者,民亦乐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任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13.提问: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同“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课后积累

1.一词多义。

(1)和:政通人和(和乐) 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2)通:政通人和(顺利) 北通巫峡(通向)

(3)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4)空:浊浪排空(天空) 长烟一空(消散)

(5)一:一碧万顷(一) 长烟一空(全)

(6)极:南极潇湘(尽,直通) 感极而悲者矣(极点)?摇此乐何极(穷尽)

(7)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8)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2.通假字。

(1)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

(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嘱托。)

3.词类活用。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

4.古今异义。

(1)气象万千(气象?摇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2)微斯人(微?摇古义:没有。今义:细小。)

5.特殊句式。

(1)衔远山,吞长江……(省略句)

(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状语后置)

(3)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状语后置)

(4)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定语后置)

(5)吾谁与归(宾语前置)

6.流传至今的成语。

先天下之忧而忧篇10

关键词: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忧患意识

爱国主义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我国历来都重视爱国主义教育。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而更重要的是以爱国主义“精神“为动力,激励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把这种“精神”落实到现实的社会实践中来,真正以实际行为来理性表达爱国之情。当前,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似乎忽略了对忧患意识教育的培养。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几乎没有一个大学生不爱自己的祖国,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抓紧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积极地准备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空有爱国之心,却无报国之志,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就失去了意义。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忽视了对忧患意识教育的培养。忧患意识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爱国主义精神的真实体现。

一、忧患意识的涵义及历史地位考察

忧患意识自古就有,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代表着一种高尚人格,也体现了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忧患意识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已经源远流长。忧患意识是随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而孕育成长!它使中华民族在历经无数次的艰险磨难中,却始终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忧患意识体现的是一种居安思危的高超智慧。圣人孟子曾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意识对于个人来说,是未雨绸缪、高瞻远瞩的励己之智。蜗居在石缝之中的“寒号鸟”,只顾及到眼前的一丝温暖,却不肯为寒冬的提早来临而搭窝,最后冻死在寒冬里的故事。蔡桓公因忌讳看病不听扁鹊的劝告而病入膏肓。这正是由于缺乏忧患意识。而春秋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在长期的流放生活中,仍挥笔赋就千古绝唱《离骚》,流露出他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黑暗社会的无比憎恶,对真理的炽热追求。这正是源于他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北宋诗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南宋岳飞“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征战沙场,只为“恢复山河”;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竭力“呐喊”以唤醒麻木的中国人;纵观我国历史,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志士仁人举不胜举。正是由于我们的民族精神中有着厚重的忧患意识,中华文明才得以绵延千年而不衰,中华民族才能历经磨难,繁衍至今,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因此,若凡事能防患于未然,提前做好防范和补救措施,是明智之举。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唤醒了无数人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最终发展为舍身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无数的志士仁人为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终于驱逐了侵略者,了剥削阶级,建立了新中国。

在和平年代,安逸的生活往往弱化了人们的忧患意识,此时更应该注重忧患意识的培养。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出现的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忽视了忧患意识的培养。当代青年群体普遍缺乏忧患意识,表现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只想得益于社会而不奉献社会、缺乏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如此下去,民族前途堪优,祖国未来堪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取得了不少的辉煌成绩,但在前进的道路上却不能骄傲自满,懈怠停滞,必须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及时看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如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政府公信力下降、农民工维权、高居不下的房价等等。因此说,在我国不断发展的今天,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尽管在某些领域与发达国家可以相媲美,但在众多领域我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唯有时刻保持清醒的忧患意识,增强国人的爱国的情怀和理国行为,弘扬传统的艰苦奋斗精神,才能真正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二、培养忧患意识,调整爱国主义教育思路

爱国主义教育忧患意识的培养,应从小抓起,从基础教育抓起。无论是在家庭教育中还是在学校教育中都应注重忧患意识教育的培养。因此,应及时调整现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思路,培养与时俱进的忧患意识教育。

在中国的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父母过多地给子女提供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注重对孩子书本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孩子精神层面的教育,特别是忧患意识教育的培养。因此,家庭教育应重视对孩子的忧患意识培养,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处事能力,避免对父母的“依赖心理”。同时,也要培养孩子们对家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孩子从小在家庭生活中就养成忧患意识,真正能够担负起对家庭的责任。父母也应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应站在国家和民族的高度去考虑问题,不仅仅考虑个人和家庭的安危,也应考虑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和安危。时刻保持清醒的忧患意识。

在当前的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大多数学校采用激发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对中华民族文明史的教育,如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太多的辉煌与奇迹,四大发明、都江堰水利工程、万里长城更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璀璨的文化遗产更是无价之宝,,很容易激起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这对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固然有积极的一面,却也容易使学生产生盲目自大、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惰性心理。忧患意识在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往往被忽视甚至被遗忘,又何谈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学生们没有了奉献社会、积极进取的心态和实践精神,爱国主义教育也只能是空谈。

因此,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激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爱国主义精神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注重忧患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的所遇到的困境、并思考中国在当前国内外环境下的发展前景,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将其个人利益与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心系祖国安危,胸怀天下,在树立远大的理想的同时,要脚踏实地,勤奋学习,将爱国主义情怀与理国行为融入到现实生活的点滴之中,融入到为实现伟大祖国富强文明的“中国梦”之中。

[参考文献]

[1]刘占年 冯洲静 大学生挽患意识教育探讨 [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0(25卷第10期)。

[2]王患生 王云 忧患意识与爱国主义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16(4)。

[3]贾金英 贾浩杰 忧患意识培养与爱国主义教育 科教文汇 2009(21)。

[4]蒋秋艳 居安思危加强忧患意识教育 [J]科技广场 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