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十篇

时间:2023-04-01 03:40:41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篇1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描写了一艘苏格兰国籍游船“邓肯”号的主人德华?格里那凡爵士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得到了两年前因海事遇难失踪的哈里?格兰特船长发出的装有求救信的漂流瓶,他请求英国政府派船队去寻找格兰特船长及遇难船员。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书心得1面对两个孤儿乞求的眼神,手执一份语焉不详的破烂文书,如果你是一个航海家,你会心生怜悯,答应他们出海冒险吗?途中又有多少艰难险阻在等着你呢?你许下的承诺会不会实现呢?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就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情节曲折、脍炙人口的故事。

故事讲述的是苏格兰航海家格雷那万在海上拾得一份文书,得知大航海家格兰特尚在人世,在船长儿女罗伯特与玛丽的恳求下,驾“邓肯号”游艇出海寻找。他们横穿美洲,改道澳洲,当他们遇到格兰特船长的水手艾尔顿,却上了这个海盗的当。之后他们前往新西兰,又被食人族俘获,侥幸逃脱后,抓住了艾尔顿,并把他扔在荒岛悔过自新,结果巧遇格兰特,一起返回故乡。

读完此书,我感慨万分。作为一个勋爵,格雷那万拾到文书后完全可以置之不理,然而他为什么如此执著地去寻找格兰特船长呢?而且经历多次失败,仍然不气馁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他有一颗博大的爱心。当得知罗伯特与玛丽无依无靠,母亲已死,父亲又生死未卜的惨状时,他不但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惜一切代价陪同他们去冒险,实现他们的心愿。这种行为是多么难能可贵!也因为这种无私的爱,帮助主人公每次都化险为夷,平安度过难关。爱,正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扪心自问,我们否拥有这种力量,以助人为乐为准则?在别人遇到难题时,我们可曾耐心地帮助他们,多少次看到别人摔倒时,我们可曾上前扶过他们一把?《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中格雷那万的故事,让我明白了真诚关爱他人的人,肯定会得到人们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同。一个篱笆三个桩,世界需要热心肠,让我们以格雷那万勋爵为榜样,热心帮助他人,共建和谐社会。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书心得2《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描写了一艘苏格兰国籍游船“邓肯”号的主人德华?格里那凡爵士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得到了两年前因海事遇难失踪的哈里?格兰特船长发出的装有求救信的漂流瓶,他请求英国政府派船队去寻找格兰特船长及遇难船员。但英国政府一直很歧视苏格兰人,竟拒绝了爵士的请求。

格里那凡爵士对英国政府的态度感到十分气愤,遇到了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后,他决定自己去找格兰特船长和遇难海员,于是他组织了一支探险队,亲自带队出发寻找格兰特船长。船队沿着南纬37度线穿越了南美洲的高山和草原,横贯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环绕地球一周。一路上,他们以无比的坚毅、勇气战胜了无数艰险,终于在太平洋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在此期间巴加内尔的粗心引得船上的海伦娜夫人、格兰特姐弟、孟格尔船长等人哭笑不得。返航后,这件事在英国引起了巨大轰动,格里那凡一行人也成了无人不知的英雄人物。

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发出的求救,英国政府和格里那凡爵士采取的措施完全不同。格里那凡一行人的乐于助人深深感动着我们。也正是这千心万苦的跋山涉水换回了格兰特船长的生命和格兰特船长一家人的团聚。这种无私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的勇敢和坚毅也是我们应该效仿的。格里那凡等人为了救人不顾生命危险,而且主动救人,实在让人佩服。回想我自己,如果有人找我帮忙,我能帮则帮,不能就不管了,反正我能力不够,帮不上什么。现在我明白了,不管行不行,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帮不帮得上别人呢?如果不行,起码也算我尽了力。还有,我遇到挫折时很长时间都回沮丧发呆,我现在总算懂了,做人要坚强,不管碰到什么困难,都有解决的办法,只是你处在困难的陷阱里,没有发现而已。所以,遇到困难时要冷静,保持乐观的心情,总会有办法的。

一句话总结:为人处事要勇敢,不要泄气,往前冲。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书心得3前些天我读完了《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这本书。

从中我读到了机智勇敢的哥利纳帆,沉着冷静的麦克那布斯少校,粗心大意的地理学家巴加内尔,和航海经验十分丰富的门格尔船长。他们驾驶着邓肯号去救援格兰特船长和其他两名水手。

他们一行人先来到了智利,但非常不幸的遇到了凶猛的草原红狼,幸亏格兰特船长的儿子罗伯尔灵机一动,骑着一匹快马,引开了草原红狼。第二天早晨,小罗伯尔终于和哥利纳帆一行人会合了。接着,他们一行人来到了坦狄尔山。坦狄尔山海拔三百多米,是一条古老的山脉,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南部。在北部山峦的脚下,沙巴雷夫河的支流旁,有一座城堡-----独立堡。离开独立堡后,哥利纳帆一行人又来到了一所废弃的房子,因为没有别的住所,他们也只好歇在这里。几天后,他们终于来到了南太平洋,告别了忠实的向导塔卡夫。

哥利纳帆一行人带领着邓肯号来到了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这个群岛是一五零六年葡萄牙人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发现的,然而发现后一直无人问津,人们都认为这里是风暴的巢穴。直到一七八二年,英国人兰勃和两个同伴来到这里,着手开垦荒岛。后来好望角的总督听说他们发达了,建议给他们保护,他们便同意了,于是这里的草棚便插上了英国国旗。

哥利纳帆带领着他的同伴们来到了阿姆斯特丹岛,一八二七年,英国船只巴米拉号从岛前经过,远远望见有一股浓烟直冲云霄,船长知道这是遇难者的救援信号,于是就派出了救生的小艇,果然,不一会儿,小艇就接过来两个青年人。

最终,邓肯号在达抱岛上找到了失踪两年的格兰特船长。

读完这本书,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遇事一定要沉着冷静,只有依靠机智和勇敢才能克服一切困难和危险。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书心得4读过《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这本书后,我对故事中的人物敬佩不已。故事描写了英国上院苏格兰12元老之一——爱德华·格里那凡爵士和夫人乘坐自己家的“林肯”号双桅游船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两年前因海事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哈利·格兰特发出的求救漂流瓶,他请求英国政府派遣队去寻找。可英国政府一直对苏格兰人很歧视,竟然拒绝了爵士的请求。

格里那凡爵士队英国政府的这种态度感到异常气愤,他毅然带上自己的妻子——海伦娜夫人与失踪已久的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罗伯特和玛丽。还有船长孟格尔、少校麦克那布斯、大副汤姆·奥斯汀以及25名水手组成的一支小型队伍。格里那凡爵士亲自带队完成寻找格兰特船长的人物。

启程第二天,少校发现了一个陌生人。这个人大约40多岁,一看就是个粗心大意的人。因为他上错了船,他本来想坐去印度的船,但却上了“邓肯”号。但是他的到来却给寻找格兰特船长带来了很大的帮助。经过了解后才知道,这人名叫巴加内尔,他是法国地球学会的秘书,也是8个国家地理学会得通讯员。

终于,巴加内尔被大家说服了,他也准备与大家一同前往去寻找格兰特船长。经过一番考察后,他确定格兰特船长在大西洋,他们先横穿了智利,又到达了阿根廷境内,结果在草原遭遇了红狼。他们被狼包围之后,经过拼杀才保住了性命。他们在途中还遇见一个土人。这个土人曾多次帮助他们化险为夷。他们还遭遇过洪水和龙卷风的袭击。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打听格兰特船长的消息,最后来到新西兰境内。由于当地的毛利人受到过英国政府的压迫,所以对英国人十分反感。爵士他们又无意间闯入了毛利人的领地,结果被毛利人抓了起来。毛利人的酋长敢做、胆大,但也非常残暴,他早已被英国政府通缉。他们与英国势不两立。而爵士他们却又是英国人。刚刚战败的酋长对英国更加仇恨了,所以决定处死他们。在决定第二天处死他们的时候,他们却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逃离“虎口”,又再一次化险为夷。这可是他们一生中最为惊险的旅程。返回“邓肯”号后,他们终于在一个孤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掐指一算,他们这次旅程沿着南纬三十七度线穿越了南美洲的高山和草原,横贯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环绕了地球一周。经过一个月的航行,“邓肯”号顺利回国。

读过这本书,我仿佛也成了故事中的一员,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故事中的人物机智、勇敢、善良、聪明,他们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敢于冒险,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值得我敬佩,同时他们那种执著的精神会一直激励我前进。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书心得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人说的一句经典名言。我就非常爱读书,最近我又读了一本儒勒·凡尔纳写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他的故事情节特别吸引人,让我读得爱不释手。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的是发生在19世纪中期,游船“邓肯号”的主人格里那凡偶然从海上的漂浮物中得到了两年前失踪的航海家格兰特船长的求救文件。在他夫人的强烈建议下,他们毅然自行组织探险队,携带格兰特的儿女,踏上了寻找格兰特的旅程。由于文件被腐蚀的很厉害,所以只知道是在南纬37°线上,从而无法确定失事地点,他们只有跟着一位粗心大意的地理学家——巴加内尔登高山、越冰川、过沼泽,穿过南美洲的大草原,跃过澳洲和新西兰,环绕了地球一圈,他们还遇到了地震、洪水、野兽和当地的土着人的袭击,又遭遇格兰特船长昔日的手下——艾尔通的迫害,但在这危机四伏的路上,他们还是战胜了重重困难,并且在一座小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和他的两名船员。

我非常喜爱这本书,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作者利用他们寻找格兰特船长的路线详细的描写出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当地的风景和风土人情。另一个是歌颂了格里那凡的善良、勇敢、不放弃希望的那种精神——这不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一种精神吗?在当年四川大地震的时候,各个慈善家伸出手将自己的血汗钱捐给了灾区的人。善良的官兵叔叔们冒着生命危险冲到前线,希望能拯救更多的人。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篇2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整部小说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感染着读者,作者希望通过这样一些深入的探讨来激发读者的信心和勇气,将一种勇于克服苦难和艰难险阻的态度传递给读者,小说的另一层思想精神内涵告诉我们要坚持人间真惰,保持人性的本真,更好地突出人的性格品质,人间真情的流露和展现表现在:一路上一行人的相互帮助搁互信任以及相互支持,单凭个人的能力是难以在浩瀚的海洋上驰骋的,需要团队共同努力,因此不能脱离群体独立存在,应该坚持人间真惰,相信人类的基本本质。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篇3

从厦门飞广州,从广州飞芬兰赫尔辛基,转机飞丹麦哥本哈根。旅游第一站,我们去探访安徒生《海的女儿》中的美人鱼雕像。美丽少女全身,坐在港口海滨的大岩石上,她颔首若有所思,小腿合拢处是鱼的尾巴。波罗的海碧波粼粼,阳光在波纹上闪烁,细浪在礁石旁低语。海边停靠着漂亮游艇和豪华游轮。远处岸边有风力发电厂,三叶形风叶徐徐旋转。美人鱼从1913年8月23日开始坐在这里,已经近一百年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每天都络绎不绝。

告别美人鱼,导游带我们到神农喷泉游览。和静态美的美人鱼不同,神农喷泉表现的是动态之美。喷泉高台上,神农吉菲昂女神右手挥鞭,左手扶犁,驾驭驱赶着四头神牛,那牛耸肩低头奋蹄,有雷霆万钧之势。圆池四周喷泉向圆内喷水,形成一条条抛物线,高台上水花四溅,水溢如注成瀑,构成一幅壮美的画图。

在国王新广场中央,国王克里斯廷五世铜像骑马屹立,他挽着缰绳,目光投向王宫。王宫上空,飘扬着带有皇徽的丹麦国旗,表示女王玛格丽特二世此时正在宫里。铜像正前方,是著名的大理石教堂,附近是其它教堂。

在市政厅左侧,安徒生大街的人行道上,我们邂逅了安徒生。这是一座巨大的铜像,他坐着,右手拿本书搁在膝盖上,左手虚握着拐杖杖头,目光投向远处一座现代儿童游乐园。据说,他生前人们就想为他立雕像,他极力反对在雕像旁雕塑一群小孩子。他写了一辈子童话,然而,他的童话,绝不仅仅为儿童而写。他把深刻的人生感受融注进民间故事里,创作出大量蕴含深刻哲理的童话。这些童话传遍世界,足够令其流芳百世。《安徒生童话》的出版数量,据说仅次于《圣经》。

安徒生在哥本哈根的旧居有几处,码头边的一处没有对外开放,只用红布条标出,我和妻子仍然徜徉其附近。码头边桅杆林立,有游轮缓缓驶出,港口两边的建筑群,童话般美丽。不远处,是哥本哈根老歌剧院。它是皇家歌剧院,曾经寄托着这位童话大师的梦,他写的悲剧《混血儿》曾在这儿上演并取得成功。

从丹麦到瑞典歌德堡有两条路,陆路和水路,从水路走距离较近,且可参观《王子复仇记》故事的发生点――克伦堡。克伦堡位于丹麦爱森诺市的海滨,这里每年7月30日至8月2日都要举行“哈姆雷特之夏艺术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将此地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克伦堡有两道护城河,第一道护城河的吊桥现已改成固定的木桥,从文物保护的角度说,这样做不妥,估计是公布为文化遗产前所为。站在第二道护城河前,克伦堡的雄伟身姿赫然在目。顺着护城河走,来到海滨,海对面是瑞典。海岸上陈列着一长串的大炮,炮筒上满是绿锈。进入第二道大门,右侧有一阴森森的地下室。第三道大门的城墙石雕精美,门两旁雕刻着武士,门楣上雕刻着天使,武士坦露着健美的肌肉,天使出丰硕的双乳。厚重的木门面上钉着铁皮。迈进古堡,围墙中央是一个石板砌地的广场,这就是每年“哈姆雷特之夏艺术节”演出的场所。由于四面都是城堡的高墙,所以不必音响器材而有良好的音响效果。我在一道门楣上看到城堡始建的年代――1594年,距今已经四百多年了。

伫立广场,我恍惚听到哈姆雷特王子忧郁的自言自语:“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究竟哪样更高贵,去忍受那狂暴的命运无情的摧残,还是挺身去反抗那无边的烦恼,把它扫一个干净。……”

屈指算来,“哈姆雷特之夏艺术节”今年已经是第27届了,英国、美国、新加坡、立陶宛等国都曾派艺术表演团体来此演出。2005年我国上海京剧院就曾应邀到此参加艺术节,载誉而归。暮色开始垂落,城堡要关门了。依依不舍告别这童话王国,大巴开进码头边的大轮船,我们前往瑞典。

雕塑之城奥斯陆

欧洲城市一向以雕塑著称,我访问欧洲虽只有3次,但也走过了十多个城市,总的感觉,它们的城市雕塑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挪威首都奥斯陆,被誉为雕塑之城,可谓“王中王”,会不会名副其实呢?

首先参观的是北郊高山上世界最大的跳台滑雪场。抬头仰望,侯门库伦跳雪台直翘上云天,气势非凡。这儿举行每年冬奥会的跳雪项目,它也是1994冬奥会的主会场。可以想象,在此跳雪台上纵身一跳,是何等惊心动魄。据说,跳得最远的记录是113米。

接着参观的是维京海盗船博物馆。挪威维京海盗有顶级的世界航海技术,在中世纪长期侵扰欧洲沿海。他们战船船头高高翘起,船尾微翘,灵活轻巧,劈波斩浪,无往不前。这座博物馆里展出3艘海盗船:科克斯塔德号、奥塞贝丽号和图耐克号。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皆涂上黑色,精美得犹如艺术品。其中,奥塞贝丽号是九世纪奥沙女王的葬船,它与图耐克号出土于1867年,图耐克号上有女王生前用品,还有一名陪葬女婢。

奥斯陆市政厅,其貌不扬,但入口处喷泉就有一对嬉戏的天鹅雕塑,大门上方是一个的少女雕塑,两边走廊墙壁上,都是雕塑。市政厅大厅,每年举行一次诺贝尔和平奖颁奖仪式。据导游说,挪威原本在瑞典的统治下,后来他们以和平的方式要求独立并使问题得到解决。瑞典因此特地将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发仪式放在挪威,诺贝尔其它奖项的颁奖仍然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政厅。

市政厅大厅里,三面墙是巨幅壁画,题材为挪威历史,被誉为“挪威历史教科书”。后面是落地窗,毗邻着码头和大海。考虑到那儿是办公场所,我们少作逗留,便走出来,到它背后去。那儿有一排雕塑,是男性的维京人。码头上有一个小广场,中央一座纪念碑式的高台上有一组雕塑:两个健硕的女人背靠背,手牵着一男一女的小孩。广场四周,坐着四个形态不同的女性雕塑,相同点是皆为。在广场偏心位置还有一组喷泉雕塑,是一个坐着的母亲和两个坐着玩耍的幼儿。几个活泼的小孩子正在那儿爬上爬下。

顺着大街走,议会大厦、大学、皇宫,哪一座建筑前没有雕塑,走在街上,时不时邂逅街头雕塑。来老城前,我们游览了世界上最大的滑雪场,那里的国王雕塑是一身滑雪装,双脚踩着滑雪板。山顶上也有雕塑。就连维京博物馆,那沉船也像是精雕细刻的精美雕塑艺术品。

美中不足的是雨时停时下,淅淅沥沥,撑着伞,要拍照很不方便。而黄昏正一步步走来。我们匆匆赶到维格兰人像雕塑公园。这个公园原名弗罗古纳。1910年,挪威41岁雕塑家维格兰向政府提出:给我一片绿地,我要让它闻名世界。政府同意了他的请求,将弗罗古纳公园交给他。现在,公园的入口处就站着维格兰的全身立像。公园也改成雕塑家的名字。

维格兰以其才华和毅力,率领他的学生孜孜不倦40年,不负重望,雕塑出几百座人体雕塑和浮雕。所用的材料,多为铜与石,配之以铁与木。这些雕塑被安置在公园的中轴线上。桥的两旁由于安置了雕塑变为生命之桥。雕塑群的代表作是《生命之环》、《生命之柱》和《愤怒的小孩》。维格兰之所以以人体为题材,是因为他认为世间万物,最美的还是人体,是的人体。他表现人从出生、成长、衰老到死亡的过程,人的喜怒哀乐惧嗔爱恨等情感也得到淋漓尽致的凸显。

《生命之柱》由121个形态各异的人体组成,高17.3米,直径3.5米,重270吨。它又被称为人生柱。它由一色花岗岩雕琢而成。仅这根柱子,维格兰的3名主要弟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就雕刻了14年。那些人体绞合在一起,都奋力向上爬去。《生命之环》由5个人手脚相联组成一个意味深长的“环”。《愤怒的小孩》据说是雕塑家自己最喜欢的作品。那小孩愤怒的神态逗人忍俊不禁。有人在猜测研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以哪人为模特儿,不知是否有人知道《愤怒的小孩》以谁为蓝本。还有一件作品很有概括力,不知它什么名:几个壮汉奋力举托一个巨盘,那鼓胀的肌肉显示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雨还在下着,暮色渐浓,我不由得加快脚步。要想在人体雕塑公园游览的这一点时间里,体验人一生的全过程,体验人生的各种各样情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北欧“威尼斯”

从奥斯陆前往斯德哥尔摩,550公里路程,大巴行驶了七、八小时,抵达时已是黄昏。黄昏的斯德哥尔摩似光彩照人的美女,使大家来了精神。和意大利威尼斯一样,斯德哥尔摩也是在海上设置木桩建起来的,其名的瑞典语便是“木头岛”。因此它被称为“北欧的威尼斯”。它位于梅拉伦湖与波罗的海的交汇处,由14个岛屿组成,亦被称为“水中美女”。

第二天的游览从市政厅开始。斯德哥尔摩市政厅是一年一度举行诺贝尔奖颁发典礼的地方,也是20世纪欧洲最美的建筑物之一。市政厅濒临梅拉伦湖,周围景色迷人。钟楼、塔楼及向后延伸的裙房,使整座建筑像是即将启航远行的大船。步入市政厅,首先进入的是蓝厅。原先在意大利订制的蓝色马赛克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能运达,现在的蓝厅不蓝,墙上砌的是800万块透出金黄的红砖,大厅庄严肃穆、金碧辉煌。这是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奖颁发时举行盛大晚宴的地方。参加晚宴的人,除诺贝尔奖得主外,还有各国科学界要人、瑞典各界名流共计1300多人。瑞典国王、王后、王室成员及首相、议长亦年年光临。这一切使晚宴声名远播,市政厅里还展出晚宴所用的镀金的光闪闪的餐具和包金纸的巧克力。

步上27级台阶,走上2楼。金厅入口处侧墙,立着一个名人柜,名人中有著名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诺贝尔。诺贝尔生于斯德哥尔摩,家庭贫困,他未曾上过大学,自学成材,一生共获得355项技术发明专利,在安全炸药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在世界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大约100家公司与工厂。去世前(1895年),他留下遗嘱,将其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折合920万美元)作为基金,设立诺贝尔奖。1901年,首届诺贝尔奖颁发。20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诺贝尔奖见证了人类文明100多年的发展。

金厅,据说由1800万块镀金的金属块和彩色玻璃马赛克镶嵌,单镀金的黄金就耗费了10公斤。正中壁画上坐着梅拉伦女王,她膝上放着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右手执权杖,左手托皇冠,头上太阳照耀,周围祥云环绕,天使吹着喇叭。脚旁站着许多国家的使者。

市政厅的议会厅,屋顶像是倒扣的船舱,拱顶上横梁历历在目,古朴原始。厚重的木门木墙木雕,处处显示权力中心的威仪。不过,议会开会时,允许市民旁听,也允许媒体旁听与直播。

斯德哥尔摩博物馆众多,其中富有特色的是瓦萨号沉船博物馆。瓦萨号沉船是一艘双层炮舰,据说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的17世纪大型战舰。当时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为把势力扩张到波罗的海,特命建造这艘当时超大型的战舰。这艘战舰耗资2.25亿瑞典币,为瑞典造船史上耗资最多,历时3年完工。1628年8月10日瓦萨号首航,隆重的首航仪式欢呼声尚未停息,排水量高达1000多吨的战舰便在自己家门口沉没。沉睡了300多年后,1961年沉船才被打捞出水。瓦萨号之所以沉没,主要在于设计不科学,加上国王盲目要求增置大炮以增加其战斗力,更是雪上加霜。

博物馆的外形象巨大的船,进入博物馆,瓦萨号巨大、精美的船身便呈现在面前。馆内地上5层,地下1层,观众可以到各楼层细看船体的各个部分。站在它的面前,我不能不惊叹其木雕的精美繁复。与其说它是一艘战舰,不如说它是一座木雕艺术博物馆。

波罗的海的女儿

欧洲北部的波罗的海,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日德兰半岛和欧洲大陆之间。我们从瑞典斯德哥尔摩乘豪华邮轮前往芬兰赫尔辛基,经过的是波罗的海向东伸入芬兰和爱沙尼亚、俄罗斯之间的芬兰湾。芬兰的西面、和瑞典之间的是波罗的海向北伸入的波的尼亚湾。可以说,芬兰被波罗的海半环抱着。

我第一次乘坐欧洲邮轮,这艘邮轮虽不算大,但也有3000多个额定的床位,船上分10多层。楼层之间有电梯。每单元船舱里有独立卫生间。我们下榻5层。我和我妻子把行李往船舱里一扔,就上到10层甲板上,陶醉于芬兰湾的迷人景色中。海风很大,掀动衣襟,把头发全吹乱了,心房八面洞开,惬意通畅。翌日黎明,我们去看波罗的海日出,甲板上风更大了,吹得人站不稳,见不到其他人,匆匆去,匆匆归。但茫茫无垠大海上那一轮鲜红、那一抹辉煌,将长久地留在我心灵的记忆卡上。

不知什么时候,船靠岸了,几乎是纹丝不动,没给人任何感觉。被誉为“波罗的海的女儿”赫尔辛基,在不知不觉中到了。

参观了从一整块岩石中凿出的岩石教堂后,我们来到西贝柳斯公园。西贝柳斯(1865―1957)是芬兰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有根据芬兰史诗《卡勒瓦拉》创作的《库莱尔沃》、传奇曲《勒明基宁组曲》、交响曲《波约拉的女儿》,极富芬兰民族特色,召唤着芬兰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为纪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家,赫尔辛基音乐学院以西贝柳斯命名。自1950年起,每年赫尔辛基都举办一届西贝柳斯音乐节。深秋的西贝柳斯公园,成片树林和满地落叶灿红、金黄。公园内,一块巨石上镶嵌着西贝柳斯银色金属头像。他神情庄重,眉头紧锁,双唇紧闭,陷入深沉的思索中。连着头像的三块云朵状的银色金属,似飘逸的思绪。一动一静,使头像显得更加生动。头像旁的纪念碑别具一格,由600多根长短粗细不一的银色不锈钢组成,像管风琴的管子又不是管风琴。这是著名女雕塑家希尔图宁花6年心血创作的成果,竣工于1967年,即作曲家逝世10周年之际。公园傍着海湾,停靠着一排排游艇,几只野鸭在浅水处游戏。

旅游大巴把我们带到参议院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1894年建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铜像,纪念他给予芬兰广泛的自治。亚历山大二世戎装肃立在高高台座上,面对南面大海,右手微抬,掌心向上。台座四面,有四尊神像,南面女神像后,站着一头雄狮。铜像北面,花冈岩石阶缓缓而上,百级石阶尽头是著名的赫尔辛基大教堂。有人说这百级石阶将天堂与世俗隔离开。教堂建于1852年,正面山墙上耸立着6根巨大的科林斯石柱。教堂整体为乳白色,中央钟楼与4角共计5个半圆形穹顶均为淡绿色,房顶各角分别立着雕像。教堂顶端海拔80多米,海上航行的船只远远便能望见。它是赫尔辛基标志性建筑,被称为芬兰建筑史上的经典。

我和妻子走进教堂,信徒们刚作完礼拜散去,一些大学生在搭建演出的舞台。美丽的吊灯、巨大的管风琴,一切都弥漫着祥和气氛。据说,许多芬兰青年人选择这儿举行婚礼。每年,赫尔辛基大学神学院毕业典礼,也在这里举行。

步出教堂后我们发现,下面广场正举行反爱滋病集会。人们搭起白色帐篷,帐篷上云集粉红色气球,孩子们在分发传单。广场南面是总统府、最高法院和市政厅,东西面是内阁大楼和赫尔辛基大学。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篇4

儒勒・凡尔纳(1828―1905),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科幻小说的开创者之一,被誉为“现代科幻小说之父”。他一生创作了六十多部科幻小说,这些小说大都情节惊险、人物生动、故事引人入胜,深受读者的喜爱。

其代表作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被合称为“凡尔纳三部曲”。除此之外,其主要作品还有《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机器岛》《漂逝的半岛》《八十天环游地球》等。

【作品简介】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中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864年。苏格兰贵族格里那凡爵士是“邓肯号”游船的船主,他从海上的漂流物里获得了一份文件,从中得知两年前在海上遇险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尚在人间,于是毅然带着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玛丽和儿子罗伯特等人,驾驶着自己的游船“邓肯号”去寻找。

他们在到达南美后横穿美洲大陆,最后发现船长的“遇难”地点是在澳大利亚海岸。于是,他们又乘船到达澳大利亚,遇见了船长原来的水手艾尔通,上了这个海盗头子的当,横穿澳洲大陆,被土著人俘获后陷入绝境。

他们逃脱后重新回到了“邓肯号”,并且见到了被俘的艾尔通,和他进行了谈判:只要他说出事实,就不把他交给英国警方,让他在一个孤岛上自生自灭。他们选择了太平洋上荒凉的塔博尔岛,不料在岛上巧遇格兰特船长,于是大家一起回到了苏格兰。

本书还描写了人们在大自然里的种种奇遇,有地震,有飓风;几百头牛一起陷入泥潭,滔滔洪水使平原变成了海洋;在逃离途中看到被闪电击中的大树,碰上了潜伏在水里的鳄鱼……真可谓千难万险,扣人心弦。

更加打动人心的是,格兰特船长为了反抗英格兰对苏格兰的奴役,到太平洋上去为苏格兰侨民寻找移民的岛屿而遇险,而格雷那万爵士则为了救他的同胞不惜牺牲一切。他们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体现了凡尔纳反对奴隶制和殖民主义的进步思想,显示出维护社会正义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精彩选段】

这火山出现后一个钟头,就有许多条白热的熔浆在山腰上流着。人们可以看到大群的老鼠从它们的洞里跑出来,离开这片烧焦的土地。

整夜,天空刮着狂风,泻着暴雨,这座圆山顶一直在喷射着地火,越来越猛,这不免使哥利纳帆担扰起来。喷出的火头不断地啮蚀着喷火口的边缘。

俘虏们躲在栅栏后面注意地望着那火热骇人的迸发。

早晨到了。火山的狂怒还不见减低。大股浓厚的淡黄色的蒸汽跟火焰掺杂在一起,溶浆到处奔流着。

哥利纳帆不断地用眼睛瞟着,心头不断地跳,扒在每个栅栏缝里,观察着土人的动静。

那些土人都已经逃到附近的高地上去了,离开了火山喷射的范围。有几具尸体躺在火山下,烧成焦炭。更远的一点,靠城堡那边,熔岩烧毁了二十来座栅子,现在还在冒烟。新西兰人东一群西一群的,对那烟火腾腾的山尖仰望着,表现出一种迷信的恐怖。

啃骨魔跑到战士们中间来了,哥利纳帆看清楚了是他。那酋长从无火的山那边一直走到山脚下来,但是不走上山坡一步。

在那里,他张着两只胳臂,和巫师念咒一样,对这座山做了几次比划,他这样做鬼脸的意义,大家是不难猜到的。果然不出巴加内尔所料,啃骨魔对这座替天行道的神山又在增加一重更严厉的“神禁”了。

一会儿之后,土人就排成一行一行的,向那些曲折的小径走下去,回到他们的城堡里去了。

“他们都走了,他们放弃了他们的岗位了!感谢上帝!我们的计谋成功了!我亲爱的海轮啊,我勇敢的旅伴们啊,我们算是死过了,埋过了,但是今天晚上在黑夜里,我们就要复活,我们就要离开我们的坟墓,我们就要逃出这野蛮的部落了!”

当时墓室里弥漫着的喜悦情绪真是很难想象得到的。每个人的心里恢复了希望。这些坚毅的旅行者忘掉了过去,忘掉了将来,完全沉醉在当时的成功里。事实上,要从这荒凉的地方走到欧洲人住的地方还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他们一骗走了啃骨魔,就以为逃掉了所有的新西兰的土人了!

至少少校,他毫不隐瞒地流露出他对这班毛利人的极端的鄙视,并且他把他所有的骂人名词都用来形容毛利人。巴加内尔的骂人本领也不比他差。他们俩不休止地大骂毛利人。

还要等一整天才能真正离开这个险境。大家就利用这一天的时间来商议逃走的计划。巴加内尔曾经把他的那张新西兰地图当作宝贝儿一般地保留下来,因而他此刻可以在地图上找出最安全的途径。

这些逃亡的人们经过讨论之后决定向东边的巴轮特湾走。那是要经过一些陌生的地区的,但是这些地区看来很像没有人居住。我们的这群旅行者对应付自然界的困难,避免天然的障碍,都已经成了老手了,他们现在只怕遇到毛利人,所以他们一心只想避开他们,去到那东海岸。在东海岸,传教士们曾经建有几个传教站。而且,直到现在,北岛的那一部分还没有受过战争的蹂躏,土人的流动部队也不会到那里去搜索。至于从道波湖到巴轮特湾的距离,估计有160公里,每天走16公里要走10天。这条路是难免不吃苦的。但是在这个勇敢的旅行队里,没有一个人爱惜脚步。一走到传教站,旅客们就可以在那里好好休息一下,再等机会到奥克兰,因为他们始终是想到奥克兰的。

以上各点决定之后,大家还继续观察着土人的动静,一直到晚上,山脚下一个土人也没有了。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没有任何营火显示那座圆顶山下还有毛利人的踪迹。路现在是通行无阻了。

9点钟的时候,趁着黑夜,爵士发出启程的信号。他的旅伴们和他都拿了卡拉特特的东西,带着武器装备和粮食,开始走下一层层的山坡。门格尔和威尔逊领头,一面走,一面听着、看着。一有细微的响声,他们就停下来;一有细微的亮光,他们也要侦察一下。每个人都可以说是顺着山坡往下溜,这样可以避免被人发现。

在离山顶70米的地方,门格尔和威尔逊到达了土人坚守的那段最危险的山脊了。万一不幸,毛利人比逃亡的人还狡猾,假装退却来引他们上圈套;万一不幸毛利人没有被火山爆发的那一幕欺骗过去,那么,他们就会在这里突然出现的。哥利纳帆尽管是有信心,不管巴加内尔如何嘲笑,他总是不自在地浑身发抖。过这一段山脊需要10分钟,他那整个旅行队的安全要在这10分钟内决定啊。海伦夫人紧抓住他的胳臂,他感到她的心也在跳动。

可是他绝对不想到退缩。门格尔也没有这个想头。这个青年船长领着全体人员,在夜幕的掩护下,在狭窄的山脊上爬着,有时一块石头被碰动了,直滚到山脚下,他就停下来。如果土人还埋伏在山脚下的话,这些异样的响声一定会引起两面猛烈的射击。

这时,逃亡的人们在倾斜狭窄的山脊上像蛇一样地爬着,当然是走得不快的。门格尔走到山脊的最低点时,离昨晚土人盘踞的那个平山顶已不到8米远了。过了这里,山脊就要高起来,坡子相当陡,向上走四分之一公里就是一片矮树林。

这最低的一段山脊总算走过去了,没有发生什么意外。旅客们开始悄悄地往上爬。那片小树林是看不见的,但知道是在那里,只要那里没有埋伏,哥利纳帆认为到了树林就算到了安全地带了。然而,他又注意到,从这时起,他们已经出了“神禁”的范围。上升的那段山脊不属于蒙加那木山,却属于耸立在道波湖东面的那个大山系。因此在这里不但要防土人枪击,还要防他们扑到身边来搏斗。

足有10分钟,这支小旅行队轻轻地向前面的平岭爬着。门格尔还看不见那幽暗的矮树林,不过据估计,树林应该就在前面不到70米远了。忽然他停了下来,几乎是往后一退。他仿佛听到在前面的阴影里有什么声响。他这一迟疑使全体旅伴都跟着停下来。

他待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使后面的人非常吃惊,大家等着,那是在多么慌恐的情绪中等着啊!我们是无法用笔墨形容的。可不是又要往回跑,再回到原来的山尖上去?

然而,门格尔没听到响声再起来,又开始沿着那山脊的窄路往上爬了。

不一会儿,那片矮树林在黑暗中模糊可见了。又走了几步,就到达了那片矮树林,所有的逃亡者都聚集到那树叶的浓荫下面蹲下来。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篇5

获奖:3项

在竞争激烈的金爵奖争夺中,《小英格兰》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三项大奖,以绝对优势成为了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中的最大赢家。《小英格兰》是一部地地道道的希腊作品,导演潘多利・佛加瑞用精美绝伦的视听语言讲述了一个极富魅力的故事。20世纪30年代的希腊安德罗斯小岛上,有一位远近闻名的美人儿,名唤欧莎。欧莎爱上了一无所有的海军中尉斯皮罗斯,但是欧莎的母亲却认为金钱才是女儿未来生活的最强保障,于是她逼迫欧莎嫁给了富有的船长。后来,斯皮罗斯通过努力也成了船长,但是阴差阳错之下要嫁给斯皮罗斯的竟然是欧莎的妹妹,这一切都让欧莎的内心备受煎熬。紧绷的心弦在得知斯皮罗斯遭遇沉船事故之时,彻底断裂。在绝食等待死亡的过程中,欧莎平静地盼望着与斯皮罗斯在另一个世界的重逢。

评委会对这部影片的评语是:“这是一部感人的、完整的、在各个层面都制作精良的电影。它极具神秘气息,真实反映了希腊悠久的历史和那儿形形人物的生活。”在揭晓金爵奖最佳影片之前,澳大利亚电影《前目的地》的夺奖呼声非常之高,但是正如评委会对导演潘多利・佛加瑞的评语:“每一个角色都在困境中寻找出口,每一次逆转都牵动人心,潘多利・佛加瑞也同样完成了一次不可思议的逆转。”在金爵奖最佳影片的争夺中,《小英格兰》遇上了旗鼓相当的对手,但是在最佳女主角的评选里,《小英格兰》的女主角佩内洛普・忒西丽卡几乎以压倒性的优势,毫无争议地荣膺“影后”,她在片中的表现让人惊叹于这个女孩的身体里仅有如此强大的力量。

收获多个奖项的《小英格兰》主创人员深感意外与惊喜,74岁的导演潘多利・佛加瑞在起身领奖时,一度难以自持,他将心底里的感谢送给了剧组、家人、家乡,以及上海国际电影节和上海的热情影迷。

亚新奖大赢家:《我没有生气!》

获奖:3项

在亚新奖颁奖典礼的现场,身为评委的李烈表示:“这次入围的作品虽然只有9部,但是整个评选过程非常激烈。”据透露,其中的原因之一是这次的入围作品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聚焦于小人物的命运,致力于展现出小人物在艰难的生活中会遇到怎样的心理转变。虽然竞争激烈,但是伊朗影片《我没有生气!》凭借大胆而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手法脱颖而出,一举斩获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以及组委会特设的“文森特・沃德坎特伯雷大学奖学金”。获得“文森特・沃德坎特伯雷大学奖学金”的导演将前往新西兰开展两个月的友好交流,并在电影“圣地”惠灵顿开办电影展。对于新人导演而言,这无疑是一次令人欣喜的机会。

在连续获得3个大奖之后,导演雷扎・多米西安难掩兴奋,他表示:“我没有想到自己会连得多个奖项,我想我永远不会忘记今天这个时刻。”今后,雷扎・多米西安将带着上海国际电影节授予他的荣誉以及奖金开启全新的电影征程。

电影频道传媒大奖大赢家:《天空》

获奖:6项

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新片单元电影频道传媒大奖的颁奖仪式上,上海电影集团历时5年,耗资千万打造的原创文艺巨制《天空》因其卓越的艺术品质和良好口碑获得了大众和专家评委们的一致认可,一举斩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新人男演员、最佳新人女演员和最佳女配角6项大奖,创造了传媒大奖一部影片得奖量的最高纪录。

影片《天空》有着纯粹的藏味,片中的藏族角色都是由来自话剧团的藏族演员出演的。平均年龄38岁的年轻摄制组更是完成了全镜在高海拔地区取景拍摄的艰巨任务,这在国产电影中尚属首次。在颁奖礼现场,《天空》的出品人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也透露了影片拍摄的幕后故事,“这部电影的剧本修改了17稿,剧组最多的时候有400人,大家进藏出藏长达9个月,最高在5600米的高原进行拍摄,非常不容易。”得知影片拍摄时的艰辛,现场观众给予了主创团队一波又一波的掌声。

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获奖名单

金爵奖

最佳影片:《小英格兰》(希腊)

评委会大奖:《胜利》(中国)

最佳导演:潘多利・佛加瑞《小英格兰》(希腊)

最佳编剧: 西里・贾里/沃尔克・施隆多夫 《外交秘闻》(法国/德国)

最佳男演员:维他亚・潘斯林加姆《最后的执刑人》(泰国)

最佳女演员:佩内洛普・忒西丽卡《小英格兰》(希腊)

最佳摄影:罗攀《五彩神箭》(中国)

艺术贡献奖(音乐):格雷格・亚历山大《重新开始》(美国)

亚洲新人奖

最佳影片奖:《我没有生气!》《伊朗》

最佳导演奖:雷扎・多米西安《我没有生气!》(伊朗)

评委会特别奖:《十分钟》(韩国)

文森特・沃德坎特伯雷大学奖学金:

雷扎・多米西岸《我没有生气!》(伊朗)

因德拉尼尔・罗伊乔德瑞《路过蜻蜓》(印度)

中国新片单元电影频道传媒大奖

最佳影片:《天空》

最佳导演:傅东育《天空》

最佳编剧:阿来《天空》

最佳男主角:李保田《夜莺》

最佳女主角:陶虹《忘了去懂你》(又名:《陌生》)

最佳男配角:王紫逸《忘了去懂你》(又名:《陌生》)

最佳女配角:索朗卓嘎《天空》

最佳新人导演:肖央《老男孩猛龙过江》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篇6

阿姆斯特丹的船屋和“花街”

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是一座美丽水城。这里河道纵横,运河总长度超过100公里,拥有90多座岛屿和1500座桥梁,因此被称为“水上都城”。全市河道上泊有2000多家船屋,虽然是船,但厨房、电器、桌椅、电脑等居家设施一应齐全。

这些船屋,有的建在水泥桩基之上,固定在岸边;有的依然可以拖动和漂移。有些船屋旁停靠着一两艘快艇模样的船只,或是主人家的,或是来此探访的亲友家的。不管船屋是否能移动,但都在岸边辟出一块地,作为码头,或是船屋的前庭后院。船屋岸上的另一边则是与乡间公路相连,高高的绿篱又将公共空间与私人领地分离开来。

船屋是阿姆斯特丹的著名景点。据传说14世纪时,荷兰的穷人住不起陆地的房子,只能住用旧船改造过的简陋船屋,住习惯了,就世代相传下来。现在的船屋,颇具诗情画意和别致的韵味,非常整洁和优雅,船屋主人多是艺术家、作家和一些浪漫的年轻人。

乘坐有篷的长舟缓缓前行,绿茵笼罩的两岸街道上,几百年来的华丽建筑迤逦展开,那是博物馆、铸币塔、老教堂、拱桥……更是荷兰的昨天。当夕阳西下,运河两岸的建筑和桥梁都被彩灯照亮,这样的美景下,享受一次三道菜的荷兰大餐,抑或是和三两好友饮上一杯轻轻交谈,都会是一段多年之后值得重提的浪漫回忆。

那幢暗灰色的小楼是著名的安妮之家,犹太人的避难所终在“最后的清洗”中暴露,可怜的犹太女孩在二战胜利前的两个月失去了生命。《安妮日记》中,壁橱后的生活记录了战争中残酷的成长,禁锢中自由的渴求,也记录了人类的傲慢与偏见、苦难与黑暗。

同样著名的是运河旁的梵高美术馆,这位荷兰藉“疯人画家”一生都在生活的潦倒和无望、对艺术近乎癫狂的渴求中度过,却结合法国绘画的色彩感和东方绘画的线条美,成为一代印象派大师。梵高一生完成了近800幅作品,这家美术馆收藏了展现他一生各个阶段心境的200幅油画和550幅素描。

在著名的画作《向日葵》前,我屏息凝眸:金黄的色彩像太阳,更象征理想的热度;向各个方向挺拔的花瓣张扬着生命不容忽视的力度。在向日葵的光芒下,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天才似乎总不能逃离癫狂的骚扰,艺术也似乎永远无法和现实相调和,这是人间的规律,不能否认,更不能逃脱。

运河旁,一座典雅的建筑融在芳草萋萋的花园之中,这是荷兰最大的博物馆――国立博物馆,也是阿姆斯特丹的地标,它拥有着无可匹敌的荷兰艺术典藏,从早期的宗教工艺品到文艺鼎盛时期的大师杰作都应有尽有。在那些陶瓷器、玻璃艺品和银器边,在林布兰、维梅尔、詹斯汀的画作旁,荷兰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可窥见一斑。

暮色四合,阿姆斯特丹忽然变得美丽妖娆起来。不似欧洲其他的一些国家,天黑了就关店门,这里的小店入了夜就精神百倍,等待着游客们的青睐。随意走进一家铺子,专属于荷兰的小纪念物琳琅满目,许多包含性意味的小玩具,令我们这些保守的中国人瞠目结舌。

世界上最著名的红灯区――荷兰花街,就在阿姆斯特丹。夜色下的花街人头攒动,在政府的保护下进行黄色交易,大大方方地营业,扭转不正常买卖为正常商业,多少都会令我们中国人觉得匪夷所思,所以涌入花街的东方面孔实不算少。

花街让我们感觉神秘新奇,它自己却并不愿意装扮神秘,直白地在建筑物的上面标明“Sex Shop”。沿河两岸的小巷里,橱窗女郎穿着性感的三点式服装,在橱窗里翘首弄姿,或散漫地化妆,或眼神慵懒地等待人们的观望。橱窗拉了窗帘的就是在“工作”了。性商店里有各国的春宫画、各种材质制成的性制品,更有直白的“性表演”。性产业一方面可以增加国家税收,解决了部分妇女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减少了风化罪,想想政府的意图大抵如此。

皇城海牙:尊贵中透着童趣

提到海牙,除了著名的海牙国际法庭,你第一时间还能想到什么?其实这个拥有知名度假胜地席凡宁根海滩(Scheveningen)的荷兰第三大城市,是个很有趣的滨海小城,运河穿城而过。事实上,荷兰女王的居所和荷兰的“中南海”都不在首都,而在这里,难怪被誉为“皇家之城”。而这座小城也是当之无愧的艺术殿堂,如果带孩子来到莫里茨皇家美术馆(Mauritshuis),小朋友受到的艺术熏陶丝毫不比在梵高博物馆差。

这座位于水景优美的国会大厦一角的美术馆,也被称为荷兰油画博物馆。其前身是荷兰驻巴西总督、荷兰王子约翰・莫里茨的宫殿,曾被康斯坦丁・惠更斯赞为“一座美得无以复加的杰作”。宫殿在17世纪租给了荷兰政府,到1875年开始全部用于收藏油画。如今,美术馆已拥有15-18世纪以来800多幅众多荷兰著名画家,包括伦勃朗和维米尔的顶级作品。巧的是,今年6月,美术馆在闭馆整修两年后重装开业,终于能让慕名而来的游客有机会亲眼目睹维米尔的名作“荷兰版蒙娜丽莎”――《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而这幅画作为美术馆的镇馆之宝绝非浪得虚名。仔细看,画中头戴蓝色布巾的妙龄少女蓦然回首,红唇微启,欲言又止,闪亮的双眸微含笑意,左耳上戴着一颗泪滴状的珍珠耳环。整个画面色彩明暗过渡柔和,对光亮的把握堪称一绝。无论红唇的娇嫩、双眸的有神,还是耳环透出的幽幽光泽,都刻画得无比生动,难怪为众多艺术家所倾倒。

如果阿姆斯特丹给人的感觉是古典,那么海牙则给人一种雍雅的贵族气质。伫立于国会大厦前,护城河中喷泉扇形喷出,在阳光下晶莹闪耀,好似一顶水晶皇冠去傲视她无与伦比的皇室权威。闭上双眼,想象百年前,女王宣讲时的盛大仪仗,在四周严整列队,穿着精致礼服,高筒马靴的皇家卫队,迎风舒展的荷兰国旗,反射着金色光芒的绘有狮子图案的皇家标志,还有缓缓驶来的金色马车……幸运的话,能碰到驱车前来的女王,或是接受女王会见的各国使节的金色马车和军乐队。在那一刻,皇族气息触手可及。

不仅如此,海牙的贵族气质飘散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威廉三世的青铜雕塑下,恢宏的和平宫前,稳重大气的建筑中,两旁满是郁郁葱葱树木的大道上……漫步在海牙的大街小巷每时每刻都能感受这座城市所溢满的雍雅宁谧气质。

海牙有个小人国――名声在外的马德罗丹微缩城(Madurodam)。对于很多见多识广的游客,或许实在不明白荷兰人为什么会如此喜欢这类俗物。但在孩子眼里,这个按1:25比例建造的“小荷兰”实在太有趣了。从阿克马的乳酪市集、海牙和平宫、乌特勒支的圆顶大教堂、阿姆斯特丹水坝广场旁的皇宫、国立博物馆到运河沿岸的古老建筑等,用不了半小时,你家宝贝就能像《格列佛游记》中的格列佛,在小人国里经历一场难忘的旅程。

这个集合了荷兰120多座最著名建筑和名胜古迹的小人国,建于半个多世纪前,是马都拉夫妇为了纪念他们在二战中牺牲于德国纳粹集中营的儿子建造的,也是献给所有荷兰儿童的礼物。而小人国并非只有仿真建筑,它更像一个真实的动感世界:小火车拉响鸣笛,从远处缓缓驶来;“王子运河”里,迷你轮船繁忙地工作着……

游走在小人国的孩子们,还能和这里的“居民”互动,只要投入相应的硬币,就会有“小工人”为你现场制作一份礼物。从奶酪称重、港口货运、鲜花拍卖到木鞋制作,各种动感好玩的体验活动等着你和孩子们体验。

美若桃源的水上小镇

有“绿色威尼斯”之称的小镇羊角村(Giethoorn),位于荷兰西北部的De Wieden自然保护区内,这是一个远离尘嚣、纯净而祥和的“水上桃源”。

驾一叶当地特有的平地小舟,顺着窄小的运河悠然飘荡,两岸绿意无限,碧水翠波倒映着芦苇洋房,一簇簇色彩斑斓的绣球花盛放在梦幻般的画境中……穿过一片浓密的灌木林,我们进入了小村的“水上干道”。只见一座座如同大蘑菇的民居坐落于河道两岸,而河道也自然分割了各家各户。

高高拱起的木制小桥是民居的入口,没有围墙的院落一直延伸到水边,或紫或白的大朵鲜花与院中摆放的几个大小不一的彩陶或一套白色桌椅相映成趣、别具匠心。这里最美丽的不是庭院,而是其间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生活在最自然的状态,他们与宠物、牛羊、水禽共同拥有一份空间。

午后的阳光下,小狗趴在嫩绿的草地上打盹,旁边两只绿头鸭正在梳理羽毛,睡眼惺忪的小猫正在窗台上俯视花园,对那野鸭毫无兴趣,而男主人正在整理着蓝色的划艇。这般把自然、闲适和活力完美的融合绝对世间罕有,怎能不来这里感受一次人类之与大自然的美好呢。突然觉得,留下来做几天小镇的邮递员真心不错。

为什么叫“羊角村”?原来早在18世纪,一群挖煤工人在此挖掘,除了煤,还挖出了很多羊角,于是这个小村庄便有了这么一个有趣的名字。而当年工人挖掘出的河道也保留了下来,弯弯曲曲在村庄里静静流淌。如此优美别致的羊角村,自然逃不过电影人的眼睛。1958年,荷兰电影制作人Bert Haanstra在羊角村拍摄了他的著名喜剧《Fanfare》之后,这个被誉为“绿色威尼斯”的小村庄便为世人所知,慢慢成为荷兰最知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羊角村就像一个在明山秀水中刚刚长成的小姑娘,没有历史风云的浸染,纯净得不带一点世俗瑕疵。若带孩子来到这里,一定会像钨丝发出的耀眼光芒,为你的荷兰亲子游画上一个记忆犹新的句号。

真像威尼斯一样,羊角村至今没有像样的街道,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船只。此外只有沿河道而行的窄窄的步行道,所以白天就显得游人熙攘,但下午6点以后,当骑着单车再次在村中穿梭时,发现游人散尽的小村庄竟然换了模样,一幅洗尽铅华的雅朴,甚至让人怀疑白天是否真的来过。于是不禁暗自幸运――选择了游玩羊角村的最佳方式,白天乘舟穿游童话桃源,傍晚单车骑行静谧乡村,感受它清幽恬静的一面。

与欧洲其他田园风光的乡村不同的是,羊角村河道两岸的小洋房不仅色彩、造型与园林设计都很丰富,其独特的芦苇屋顶也堪称一绝。羊角村盛产芦苇,用它搭建屋顶的洋房冬暖夏凉,非常宜居。还别小看了这些芦苇,它的价格竟然是普通砖瓦的数倍。所以洋房的主人多是律师、医生之类的高收入阶层,不过如今大多临河的房间都改成了民宿、咖啡馆或商店。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篇7

最近,有关吴奇隆与刘诗诗婚礼的消息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巴厘岛婚礼的极尽奢华让很多女生少女心爆棚,而此前不久爆出的两人在新西兰的精美婚纱照,更是让很多人心驰神往。在吴奇隆与刘诗诗夫妻之前,姚晨与曹郁夫妇就已经在新西兰举办婚礼,明星对新西兰的喜爱可见一斑。当然啦,地广人稀,壮阔的山峦草地与冰川湖泊,清澈空气,夜晚间仰头可见的星海,让新西兰成为了地球人都喜爱的100%纯净目的地。

新西兰分南北二岛,两地均风光旖旎,各有千秋,相对而言南岛的自然风光更加雄奇,更少人迹,此前姚晨大婚的地方主要是在南岛重镇皇后镇,而此次吴奇隆刘诗诗夫妇的婚纱拍摄地则遍及南北两岛的经典景点:怀奥塔普地热公园、怀托摩萤火虫洞、格林诺奇,土豪的吴老板还包下TSS 厄恩斯劳号蒸汽船和皇后镇缆车进行婚纱拍摄――这两样交通工具也同样是游览新西兰时非常不错的旅游项目哦。

由于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岩浆活动频繁,新西兰是个地热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所以像间歇泉、沸泉、喷气孔、热水湖等奇特的地质景观并不鲜见,其中位于北岛的罗托鲁阿地区就是新西兰最有名的地热景区。罗托鲁阿在当地土著人毛利人的毛利语中是“火山口湖”的意思,而位于罗托鲁阿地区的怀奥塔普在毛利语中是“圣水”的意思,据说这里上了世界20大离奇景观排行榜,作为该地区众多地热公园之一,“云蒸霞蔚”是这里的最佳注脚。

从地下喷出的热气和热水池沸腾产生的蒸汽使得这里烟雾缭绕好像仙境一样迷幻,有趣的景点光听名字就非常好玩――如香槟池:池中的水色五彩斑斓,红色、褐色、绿色、黄色、蓝色,难怪有人把这里叫做小黄石公园,不过它难道不是更像造物主的香槟池吗?冒着气泡,闪烁着绚烂的光,不过人间绝没有人敢喝上一口。还有如撒旦池,英文:devil’s bath――“魔鬼的浴池”? 听起来满吓人,实际上也确实颜色诡异,黄绿黄绿的池水仿佛有一种妖冶的魔力。不过其中最奇特的是诺克斯夫人间歇泉,本来嘛,间歇泉是地热公园里常见的一景,但是这位“夫人”却是在每天上午10:15分准时喷发!所以早在9点45无数游客就已经等候在一旁看“夫人”到点将水柱喷上天空。要看这个经典必须得赶早点去,否则连立锥之地都没有,当水柱喷出的一刹那,所有人都非常配合地惊叫连连,为这一壮观的景象叫好。不过间歇泉一喷就没完没了了,所以很快人们就四散前往其他景点游玩。

除了这些地热奇观,最不能错过的还是泥浆浴!咕嘟咕嘟的沸腾池里翻腾着泥浆,有一些是专门开辟给人们做泥浆浴的,富含矿物质的泥浆是天然的美肤好物,在古代也是当地的毛利武士们疗伤的圣品,因此在我们到此一游的时候也纷纷在泥浆池中在身上脸上厚厚地涂满泥浆,热乎乎的非常舒服。然后等泥浆尚未干透之际,再去温泉池水中洗净、放松,这个时候你就会觉得全身舒泰而且皮肤非常光滑。除此之外,在这里还能买到许多衍生产品,比如泥浆面膜、温泉水等,算是非常由新西兰特色的土产。

怀托摩萤火虫洞其实是一个地下石灰石溶洞。第一片区分布着多个洞穴、深坑和地下河流。在毛利语里“怀托摩”一词中,“怀”是水,“托摩”是孔,形象地描述了这些地下溶洞的特征。纵横交错的地下河流在石灰石中流淌,形成了无数洞穴,其中一些洞穴里有许多的萤火虫。这是北岛的又一处重要景观,一方面你可以参观形态各异的钟乳石景观,另一方面则可以感受洞中萤火虫造成的荧光闪闪的奇景。参观时,我们乘坐小船进入溶洞,掌舵的船夫也同时是本团导游,他一边讲解着地质知识,一边指给我们看那些鬼斧神工的钟乳石。因为在国内也曾见过一些溶洞,所以一开始还对此兴趣寥寥。但是随着船顺着水流渐渐进入黑暗的洞穴深处,头顶上开始闪烁起星星点点的光,而此前一直讲解不停的导游也匿去了自己的声音,团友们被这种奇幻的气氛所感染,似乎连呼吸都屏住了,只看着洞穴顶上一闪一闪的亮光发呆,好像进入了另一个时空一样。参观的全程大概只是一个小时,所以出洞的时候大家都有点意犹未尽,很有一点恍如隔世的感觉。 值得注意的是,洞中不能够照相,所以你只能用眼睛和大脑带走这些景观。

新西兰南岛皇后镇是新西兰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据说因为此地美得适合维多利亚女王居住,因此被命名为“皇后镇”。皇后镇被南阿尔卑斯山所包围,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城市。皇后镇到处都是完美的观光地点,春天百花盛开的日子,夏季蓝天艳阳,秋季被鲜红与金黄的叶子染成缤纷多彩的面貌,冬天的气候清爽晴朗,还有大片覆着白雪的山岭,而。四季分明,各有着截然不同的面貌。市区附近的瓦卡蒂普湖(Lake Wakatipu)是座深而蓝的高山湖,壮丽的山脉上几座覆着白雪的绿棕色山点缀于背景中。

来到皇后镇的游客,有的是为了欣赏天堂般的美景,和几个朋友悠闲地坐在湖边,看夕阳,喂鸭子,时间就这么慢慢过去了。然而来到这里,更多的游客是为了体验世界顶级的极限运动,任何喜爱探险的人都可以找到心仪的户外运动,骑马,跳伞,蹦极,喷射快艇等等。很多人是特地来皇后镇跳伞的!从蔚蓝的天空中一跃而下,高高的雪山和碧蓝的湖水就在脚下,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啊~

TSS厄恩斯劳号是南岛重镇皇后镇的标志,在瓦卡蒂普湖边就可以看到它。瓦卡蒂普湖是一个内陆冰蚀湖泊,就位于皇后镇中心,它是新西兰最长的湖泊,也是新西兰第三大湖泊。瓦卡蒂普湖很美,每天日出日落,阳光洒在雪山上,简直美极了。全长80公里并呈狭长的S型四面环山,最宽处不过5公里,过山风穿过,在环绕的群山来回,产生类似周期来回被压缩的潮汐带,湖面受此影响,湖水呈规则性的上下起伏奇观,约每5分钟出现类似涨退潮一次的潮汐,落差平均在7公分以上。

“Wakatipu” 是毛利语,意思是魔鬼长眠之地。在毛利人的传说中,巨人劫走了部落酋长的女儿,与酋长女儿相爱的勇士Matakauri,趁着巨人熟睡时,一把火把他的床烧毁,结果烧出了一个大洞,巨人深陷其中,形成了一片湖泊。所以整座湖的形状就是巨人的样子,头在Glenorchy,弯曲的膝盖在Queenstown,而湖水每五分钟涨落一次,代表着他依然存留的心跳。如此美丽的传说又给它增添了一丝神秘。

TSS厄恩斯劳号蒸汽船每天就在瓦卡提普湖上航行。这艘古老的蒸汽船诞生于1912年,作为南半球唯一一艘营运的燃煤渡船,它已经航行了100多年。尽管是一艘老古董,但是却依旧保养得非常完善,一点没有老朽之虞,载着一船船的游客前往湖西岸的瓦尔特峰高原牧场参观。船上依旧是20世纪初的装饰,充满了浓浓的古典欧式风情,温润的暖色木材与黄铜的内饰典雅精致,墙壁上还挂着记录早年岁月的许多黑白老照片,让我们瞬间就回到了一百多年前的岁月之中。蒸汽船在湖上游弋,我们一边享受着湖面的清风,一边还能点上饮料小吃来打发时间,当然,还可以观看船上的工人是如何操作这个古老的大家伙的,非常有趣,尽管船票不菲也依然值得体验一番。

皇后镇人气第一大汉堡店Fergburger就在附近不远处,晚餐的时候经常会排大队。新鲜面包、上等肉饼、时令鲜蔬,汉堡分量足,我们排了好久才拿到香喷喷的汉堡,不过皇后镇西餐正餐都不便宜,所以这里的性价比倒是值得一等。女生可以两人分一个。在42 Shotover街上,不同于一般的快餐店,Fergburger店面打造的很精致,带一些复古的调调,沉淀出一丝年代感。从8点30-24点营业,人均差不多15NZD。

天空缆车也是皇后镇不可不体验的旅游项目,它坐落在皇后镇的鲍勃峰山顶,缆车索道号称南半球最陡。乘坐缆车一路滑行,可以全方位地将皇后镇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不管是被毛利人认为是有生命的,宛如一块碧蓝宝石一般的瓦卡蒂普湖以及湖边可爱的城市,还是皇冠峰的苍茫山脉和那些山顶上若影若现的雪顶,都在眼中任你一览无余。不过对于有恐高症的人而言,这还是略有挑战的项目。如果害怕坐缆车,也可以选择鲍勃峰顶观景,因为这里也有许多的观景台供你凭栏远眺。山上还有很多观景餐厅提供热饮美食,因为山顶气温比较低而且容易刮风下雨,这些餐厅不免成为游客们躲避风雨的好地方,有的餐厅还提供了有毛利人特色的歌舞表演,选择非常广泛。

而著名的魔戒小镇格林诺奇坐落于瓦卡蒂普湖北岸,距皇后镇仅 45 分钟的车程,因此很多人都不会错过这个隐藏在山毛榉森林和茫茫雪峰之中的奇妙小镇。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篇8

2013年秋,大四的女儿申请到新西兰打工度假(work holiday)签证。第二年的春节,我们一家人便在新西兰进行了一次自驾深度游。

在新西兰基督城的朋友说:新西兰就是一个大乡村,尤其是南岛。这话固然有调侃玩笑的成份,但开车绕了南岛大半圈,目光所及确实都是草场,看到的活物最多的是羊群,所以说新西兰南岛游即乡村游也不为过。

在新西兰,除了城市道路,哪怕是部级公路,也只有两个车道。公路边没有树,不知是不是为了视野开阔的缘故。路边草场有铁丝围成的半人高的围栏,是防止羊“出逃”的。偶然看到一道高高的树篱,多半是牧场居所。以前在书中看到过“树篱”这个词,知其意,但脑子里并没有具体形象,在新西兰看见一排高高的树,四面修剪得墙一般平整,觉得只有叫“树篱”才最贴切。

新西兰的皇后镇,是国际公认的世界顶级度假胜地。皇后镇人口只有17000人,每年游客接待量是200万左右。2013年,皇后镇曾入选 TripAdvisor的“25大游客首选目的地”,并在《康德纳斯旅行者杂志》(Condé Nast Traveller)的全球友好城市读者调查中位列第四。

绝大多数游客初次来皇后镇,都会乘一艘有百余年历史的蒸汽船――TSS厄恩斯劳号,到瓦卡蒂普湖的瓦尔特峰高原农场,体验半天牧人的生活。厄恩斯劳号有“湖面贵妇”之称,是瓦卡提普湖上最大最豪华的一艘游船。她于1912年2月下水,10月投入营运,最特别的是,她是南半球惟一还在航行的燃煤蒸汽船。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和菲利浦亲王、比利时国王和王后、泰国王子等皇室成员都曾搭乘过。

船上所有设备都保持着1912年的原貌。船舱内部装潢以实木为主,看上去不起眼的木地板、木座椅,其岁数可都比游人大哩!船舱有小吧台,为游客提供酒水。船舱尾部有钢琴演奏区,开船后有人演奏。我们坐的那班船,弹琴的是一位大妈,很会搞气氛。她演奏前会问,有某某国籍的游人吗?一旦有人应答,她就会弹奏那个国家的曲子。听人说乘船的游人中恰好有过生日的,寿星会得到一份意外礼物――演奏生日歌,以及游客助兴式的合唱。想想那气氛,该有多欢乐!

这艘船超越交通工具的地方在于,她更像一座活态的蒸汽船展馆。以前的船员舱改建成了一个小展室,游船的发展史被一组组的老照片勾勒了出来。

通过一个狭窄的扶梯,就能到位于下层甲板的开放式蒸汽机房。机房入口处贴了一张1938年9月12日生效的煤炭价格表,各类煤种明码标价,既有装饰功能,也有助于加深游客对这艘老船另一面的了解。

在机房,游人不仅能听到蒸汽发动机的轰鸣声,感受到锅炉排出的阵阵热浪,看到工具间摆放整齐的各种工具,还能亲见司炉工用铲子往锅炉里添煤。有了直观感受,再看机房上方挂着的锅炉发动机工作原理图,游客或许就能在理论层面上有所把握。

在最上层甲板船头位置,回头能看到船长的工作状态,甚至可以上到驾驶室外,近距离地观摩,但不能随意进入驾驶室。

这艘百余年老船,一年依然保持十一个月的工作记录,除了每年一个月(5月中到6月中)的例行维护期外。

船靠近牧场码头后,一位爷爷级的牧人会带着游人去参观牧场。这里有大名鼎鼎的美兰努绵羊、爱尔兰牛、驯鹿、羊驼。游客可以抚摸和喂食绵羊。远远卧坐在大树下的羊驼,偶然会转头冷眼看一眼游人,拒绝和人亲近。

湖边一排红顶房子是用餐吃茶点的地方。茶点摆放在餐室长条桌上,饮料有红茶和几种果汁,由客人自取。用过茶点后可以到湖边喂野鸭、水鸟。一位拿着柳条篮子的姑娘,会分一些面包让游人投食。

到表演时间,牧人带着游人看牧羊犬赶羊,以及剪羊毛。两只牧羊犬前堵后追,配合着将一群羊赶进羊栏。一个牧人在高高的台子上,将一只羊固定后,拿着剪羊毛的机器,像剪头发的推子,只是要大一些。原先以为剪下来的羊毛,是提不起来的一堆,但牧人利落地刷刷几下之后,站起来展示给游人看的羊毛居然还是一整张。大家完全被震惊到了。被剪了毛的羊,体型一下子变C,似乎一时难以适应,蔫头耷脑地入了栏。

在南岛因佛卡吉尔小镇,我们体验了一次住牧场的感觉。牧场有多种住房可选,我们住的是家庭房。有两个卧室,其中一个是儿童房,不仅有两个上下铺的架子床,还有一个婴儿床。不大的开放式厨房、餐厅以及起居室连在一起,用餐有餐桌,看电视有沙发和摇椅。特别贴心的是,不仅有洗衣机、烘干机,连熨衣板都备齐了。在这儿住着不会有任何不便,还能享受家里没有的美景与闲适。

抽空参观了一下农场的住宿区,有十来套这样的房子。另外还有为年轻人准备的类似青旅的住房,公用浴室,能做饭的大厨房,锅碗瓢盆齐全,甚至酒杯都不缺。看来农场主也是一个喜欢旅游的人,草坪不仅停着房车,还停着一艘小游艇。早上,在女农场主的带领下喂食羊驼。或许是看见主人来了,前一天还爱答不理人的羊驼,乖乖地走过来,一边吃,一边享受投食者的。

与新西兰相比,国内起步阶段的乡村游,除了项目品类少,致命的一个短板是消费w验舒适度差。现在,高档民宿在东部发达地区已渐成气候,但却成了奢侈消费的代名词,注定只能为小众服务。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篇9

美国媒体称赞道:“赵小兰那种不卑不亢,带有适度的矜持与华裔尊容的气质,来自她那特殊的家庭教育。”赵家以良好的家教闻名于美国政界和商界,与赵家交往甚密的老布什就曾对太太芭芭拉说:“应该向赵家学学如何管教孩子。”

爱而不娇,严不守旧的中国传统家教

赵小兰1953年出生于台湾,是家中六姐妹中的长女,她的父亲赵锡成在她5岁的时候就去了美国。赵锡成一去就是三年,在那三年中,他同时干三份工作,为的是要攒钱把妻儿接来。当妻子朱木兰带着两个女儿来美国时,赵锡成还买不起飞机票,只好给她们买了一艘货船的票。1961年,赵小兰和妹妹在母亲的带领下,登上了一条破旧的货轮,在海上颠簸数十天后,终于和父亲在美国国土上团圆,然而当时种族歧视的大环境却令一家人生活艰难。

那时的赵小兰刚过8岁,插班到美国的小学上三年级。入校第一天,赵小兰就按中国的习俗向老师深深鞠了一躬,结果却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加之她一句英文也听不懂,穿着又破旧,受到了同学们的歧视。赵小兰沮丧地回到家里,跟父亲讲了在学校里的经历,赵锡成笑着抱起女儿说:“不怕不怕,爸爸从ABC教你,你很快就能学会英语,和同学交流了。”如今,赵小兰还清晰地记得当年的那些日子:每天,她把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的所有东西都记在本子上,晚上回到家,她一边帮辛苦了一天的父母做家务,一边津津有味地听父亲给她讲他的家乡、他的父母、他童年的故事。等她开心了,父亲就开始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给她讲解笔记上老师教授的课程。在父亲的耐心教导下,一年之后,赵小兰已经可以做妈妈的英文老师了,在学校还被选为班长。两年之后,她做了年级级长。初中时,她顺利进入了JHS117公立学校。中学毕业后,她进入美国最老的一所女子学院曼荷莲学院就读,并获得了四年的奖学金。然而她读完一年级后,征得了父母同意,放弃了后三年的奖学金,请校方转发给其他有需要的同学。

赵小兰良好品质的养成,得益于父母的教导,他们要求女儿脚踏实地做事,尊师重道地学习,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刻苦耐劳、奋斗进取的精神与乐于助人的善行。

独立民主,乐观自信的美国精神

赵小兰读初中时,赵家虽然已算富裕,赵锡成和妻子却还是把孩子们都送进了公立学校。赵锡成夫妇对孩子的要求很严格,赵小兰每天早晨必须带着妹妹们赶校车上学,姐妹几个在外的任何花销回家凭收据报账。女儿读大学时,赵锡成夫妻要求她们自力更生,依靠暑期打工挣来的钱维持学校生活。赵家虽然有管家,但赵锡成夫妇仍然要求孩子自己洗衣服、打扫房间,道理很简单:“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管家是请来帮助父母的,不是帮助孩子的。晚餐之后,赵家人极少看电视,朱木兰陪着孩子们一起读书,赵锡成则负责指导他们学习。

夫妻俩要求孩子们做完功课,要一起分担家务,每天早晨上学之前,赵小兰和妹妹要负责检查游泳池的设备,捞掉池里的脏东西;周末,姐妹几个还得清除两英亩大小的院子里的杂草。而赵家家门口长达36米多的车道,也是由赵锡成带着女儿们一起铺设成的。就连每年两次的全家出游,从选择地点、订旅馆房间、吃饭的餐馆都由赵小兰姐妹负责。每个星期天,午餐后的点心时间,赵家都会举行每周一次的家庭会议,每个孩子都要说说自己的想法、收获并提出计划,通过充分的沟通获得关于家庭的共识。朱木兰经常对女儿们讲:“家园,家园,这个园地是一家人的,每个人都有责任。”

赵小兰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曾到父亲的船务公司实习,赵锡成故意给她安排一些高难度的工作,要求她想办法把工作做完、做好,绝不能因为是董事长的女儿而挑肥拣瘦、马虎从事。正是这样的家庭教育,使得赵小兰从小就具备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荣辱与共的大局意识,养成了独立民主的观念,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永不依赖永不怠惰。

在《音乐之声》那部电影里,当玛丽娅第一次进入特拉普上校家时,特拉普一吹哨子,孩子们就由大到小列队出现在她的面前,这样的画面,也是赵小兰少年生活里常有的场景。赵锡成一向好客,每有客人来访,他就会叫出6个女儿招呼客人。赵小兰和妹妹们总会带着开朗的笑容,恭敬地为客人奉茶、上菜、倒酒。赵锡成就是这样训练女儿们尊重别人、乐观自信。

充满爱心与安全的生活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在赵小兰的记忆里,从来没有过苦难,即便是初到美国,语言不通,没有朋友的时候,她也没有感受到不安和冷漠。虽然他们全家都不熟悉当地的文化和传统,生活也非常拮据,赵锡成还同时打着三份工,但是赵锡成夫妇为整个家庭营造了一个充满爱心和安全感的环境,这也是赵小兰成年后从未丧失乐观的态度,从没有向生活低头的原因所在。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篇10

泰坦尼克号只在大海中航行了不到5天,却不妨碍后世的人们用100年去填充有关它的各种秘密、证据与传说。至今历史学家兴趣不减,公众也意犹未尽,1997年卡梅隆耗巨资打造的电影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植入大多数人的泰坦尼克号印象,如今3D版又卷土重来。现实中劫后余生的幸存者们的故事,未必如电影般令人肝肠寸断,却有着另一种传奇色彩。

查尔斯・乔因是泰坦尼克号上的首席面包师,在很多关于泰坦尼克号的作品中,查尔斯・乔因都被描写为一个整天酗酒醉醺醺的人。而他广为流传的故事是泰坦尼克号沉没后,他靠威士忌暖身在冰冷的海水中浸泡近3小时后得救,连头发都没怎么弄湿。

和现在的豪华游轮一样,泰坦尼克号的设计初衷就是要作为一艘巨大的“派对之舟”,酒在泰坦尼克号的上扮演的角色可想而知。而根据船上的清单,泰坦尼克号所下的饮品订单包括了1500瓶葡萄酒,15000个香槟杯,20000瓶啤酒和至少850瓶烈酒。而后来披露的货仓存货单表明,仓库还存有17箱法国白兰地、70箱葡萄酒以及191箱烈性酒。这些酒在这趟本应纵酒欢歌的豪华之旅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自不待言,而更为离奇的是,查尔斯・乔因正是依靠一瓶威士忌暖身,在冰冷的海水中支撑到获救。

在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到沉没的这段时间里,乔因和其他厨师一起搬运食物和其他补给品到救生船上;他冒险去了顶层甲板,协助乘客坐上救生船,却没有趁机自己也爬上去;他还往海里扔椅子等物品,以期让那些落水的人有些可以辅助漂浮的东西。很多描述似乎都忽略了这一点,而仅仅把他描写为一个步履蹒跚的醉汉,却对他在事发时的冷静应对只字不提。

在一封写给《ANighttoRemember》的作者沃尔特・洛德的信中,乔因写道:“很多作品中描述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事实上并未发生,除了最后时刻所有被留在船上的人都疯狂地跑向他们所认为相对安全的地方―――船尾楼甲板。幸运的是,我反其道而行,当船往下沉的时候,我跨过A甲板的右舷扶手跳下水,虽然感觉到某种吸力,但幸好没有被彻底吸入水中,自始至终我的头都保留在水面上。”

1956年,查尔斯・乔因在新泽西州逝世,享年78岁。

这批影像,由于弗兰西斯・布朗中途下船而避过了沉入大西洋底的厄运,也为今天的人们展现了难得的泰坦尼克号的日常细节。

事实上,1912年4月15日,沉入大西洋海底的不仅是巨大的船体和1000多不幸的旅客,还有关于这艘传奇邮轮上的种种生活细节的证据史料,也一并沉睡海底了。天才导演卡梅隆的宏大制作令人血脉贲张,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泰坦尼克号又是怎样的呢?除了被电影作为核心呈现的凄美爱情故事,泰坦尼克号上短暂的处女航生活有着什么细节?

历史的窗口很多时候并未彻底关闭,起码,当年的乘客、神父、摄影爱好者弗朗西斯・布朗(Francis Brow ne)阴差阳错地避过了沉船厄运,也保留下了最珍贵的影像。

布朗是一名爱尔兰神父,他只乘坐了泰坦尼克号处女航的第一航段―――从英国的南安普敦到爱尔兰南部的旅游城市科夫(C obh)then called Q ueenstow n(科夫是泰坦尼克号沉船前停靠的最后一个港口,也是爱尔兰移民大潮中最为重要的港口,当年有250万爱尔兰人从这里登上驶向美国的轮船)。他原计划也应该跟随泰坦尼克号完成横跨大西洋的航程的,他在船上帮助过的一个富裕家庭为他提供了全程的船票,邀请他参加横跨大西洋的旅行。然而,当船停靠科夫的时候,布朗却收到了来自他的上级牧师的命令,要求他立即赶回自己的驻地。

这个狂热的业余摄影爱好者,带着他拍摄的航行中的泰坦尼克号的照片下了船,而事实上,送给他相机的正是送给他船票的那位。

幸免于难后,布朗终身当一名牧师,在经常发表关于泰坦尼克号的讲话的同时,也一直喜欢到处拍照。1960年,布朗逝世后,他的所有摄影作品便下落不明了,直至25年后,被一名25岁的牧师EddieO’D onnell所发现。42000多张底片中,有超过1000张是关于泰坦尼克号的。O’D onnell把这些照片编辑成书,名为《布朗神父的泰坦尼克号相册》(FatherBrow ne’sT itanicA l-bum )。

虽然,摄影只是布朗神父的业余爱好,但他的这批照片的价值却远远不止业余习作这么简单,甚至他现在已经被认为是一名严肃的摄影师。他的作品也已经被收入爱尔兰图片库(Irish PictureLibrary,一家主要收集爱尔兰文化遗产的照片的专业机构)。

在卡梅隆拍摄《泰坦尼克号》的时候,这批照片被用来参考设计船体的相关细节以及船上的生活细节。而这批影像之所以如此珍贵而动人,除了还原当年的细节本身以外,还因为它们记录了厄运来临之前的泰坦尼克号,或许还因为照片本身也曾差点葬身大西洋底,这种命运的转折本身就已充满着传奇色彩。

再也没有一艘船比泰坦尼克号更久负盛名、更充满想象了,即使它只在大海中航行了不足5天,却不妨碍后世的人们用100年去填充有关它的各种秘密、证据与传说。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开始它的处女航,计划中的目的地为美国纽约。在此之前,它的名声早已如雷贯耳,它的巨大、先进、豪华以至于“永不沉没”,已经深入人心。然而,1912年4月14日,船上时间深夜11点40分,泰坦尼克号撞上了冰山;2小时40分钟后,船体断裂成两截,沉入海底,1517名乘客葬身冰冷的大西洋。这次事故成为非战争时期伤亡最为惨重的海难之一,同时也是最广为人知的海上事故。

正如最后一位离世的幸存者米尔维娜所言:泰坦尼克号的沉没造成的冲击对于彼时的英国而言,不亚于2001年9・11恐怖袭击对美国的影响。在那个年代,泰坦尼克号不仅仅是一艘船,殖民四海的帝国荣光、征服海洋的雄心壮志、奢华享乐的跨大洋旅行、新兴中产阶级对远方的想象,底层移民者对新生活的向往,都投射在这艘史无前例的邮轮之上。而漂浮在大西洋上的那座冰山,成了这一切的终结者。

泰坦尼克号沉没成为惊天大新闻,也成为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而1997年好莱坞导演卡梅隆耗巨资打造的电影则成功地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植入大多数人的泰坦尼克号印象。100年来,大西洋的洋流已多少次刷洗循环,沉睡海底的残骸也已通过探险家的镜头进入众人的视野,历史学家兴趣不减,公众也意犹未尽。如今电影的3D版卷土重来,当年那些劫后余生的亲历者们的故事,虽不像电影那般令人肝肠寸断,却有着另一种动人的传奇色彩。

伊莉莎白・格拉迪斯・迪安(Elizabeth Gladys Dean)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米尔维娜(Millvina),她出生于1912年2月2日,泰坦尼克号沉没时她才刚刚出生9周,是当时船上最年幼的乘客,最终也成为最后一位离世的幸存者。米尔维娜一家当时正居住在泰坦尼克号处女航的首发地南安普敦,而举家搭上泰坦尼克号的原因是她的父亲弗兰克想到美国堪萨斯开一间烟草店,以开始他们的新生活。船触冰山之后,弗兰克出舱稍作观察,便立即回到三等舱叫妻子为孩子们穿上衣服赶紧到甲板上。这可能是父亲与他们见的最后一面。此后米尔维娜和妈妈乔吉特・伊娃(Georgette Eva)、哥哥伯特伦(Bertram)被安排进10号救生船,成为统舱乘客中第一批逃出生天的幸运儿,而父亲却再也没能回来。

在返回英国的亚德里亚号(Adriatic)上,米尔维娜成为一个“奇观”,人们惊讶于这么小的婴儿居然能从这样一场世纪大灾难中死里逃生。头等舱和二等舱的乘客排着队等着抱她、与她幸存的一家3口合影。1912年5月12日《每日镜报》上的文章写道:“她成了亚德里亚号上的宠儿,并引发了船上女乘客之间的激烈竞争,以至于工作人员不得不规定:头等舱和二等舱的乘客每人抱她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

8岁以前,米尔维娜自己并没有关于那场灾难的记忆。回到英国后,他们一家3口生活在母亲的外祖父的农场。她热爱阅读,尤其对探险记、历史书和浪漫爱情小说十分着迷,以至于她母亲的外祖父认为这种嗜书如命是一种病,需要接受治疗。而她的记忆力也同样令人称奇。

米尔维娜虽然终身未婚,但事实上并不缺乏男。二战期间她在位于切辛顿的地形测量局当绘图师,后来又在南安普敦一家工程公司的采购部门工作。直至1985年,泰坦尼克号的残骸被发现,米尔维娜才在一夜之间成为名人,各种会议、展览、纪录片、广播和电视节目争先邀请她。虽然她接受了乘坐玛丽皇后2号邮轮前往美国堪萨斯州的邀请,以完成她幼年时那趟不幸的旅程,但为避免过度悲伤还是拒绝出席电影《泰坦尼克号》的首映。而她的哥哥伯特伦死于1992年4月14日,享年81岁,恰逢那场灾难发生80周年。

米尔维娜晚年搬进了一家私人养老院,为了应付3000英镑每个月的账单,她不得不变卖一些珍贵的纪念品。最终她以31150英镑的价格,拍卖了那个在沉船之际用来为她保暖的麻袋、泰坦尼克号救济基金寄给她妈妈的赔偿信、一只有着100年历史的箱子等物品。当他们一家随同获救的705名幸存者到达纽约时,这只箱子装满了纽约市民捐赠给他们一家的衣服。

紧随着这次拍卖,英国泰坦尼克号协会和贝尔法斯特泰坦尼克号协会联合发起了一个“保障米尔维娜晚年生活”的运动。在她逝世以后,向米尔维娜基金会捐款的人包括了凯特・温丝莱特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这两个因电影《泰坦尼克号》而声名鹊起的好莱坞明星。

据这张肖像的拍摄者杰森・布林科勒(Jayson Brinkler)回忆,米尔维娜的可爱、热情与智慧让他印象深刻,这并不仅仅因为她是当时唯一在世的泰坦尼克号幸存者,她拥有活跃、坦率而又开放的个性,而且言谈中不乏幽默与哲思。(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米尔维娜认为:泰坦尼克号的沉没造成的冲击对于彼时的英国而言,不亚于2001年9・11恐怖袭击对美国的影响。泰坦尼克号被认为永不沉没,就像美国本土被认为固若金汤,这些都不过是人类无知的虚荣。

而杰森所使用的老式胶卷相机也勾起了老人的诸多回忆,没想到这张照片竟成为米尔维娜最后的肖像。

米歇尔(Michel Marcel Navratil 1908-2001)

埃蒙德(Edmond Roger Navratil 1910-1953)

这对法国兄弟为当年泰坦尼克号故事增添了许多人情味。他们从被父亲化名准备移民美国,到成为“泰坦尼克孤儿”,再到与母亲团聚的传奇经历,在当年曾被广泛传播。

1907年,他们的父母在伦敦相遇结婚,父亲是斯洛伐克人,1902年移民到法国尼斯成为一名裁缝,母亲是意大利人。1908年米歇尔在尼斯出生,紧接着是他的弟弟埃蒙德。但很快,父母的生意陷入困境,而且父亲怀疑母亲有婚外情,婚姻也走到了尽头,离婚后两兄弟的监护权被判归母亲。1912年复活节,母亲同意两兄弟去往父亲处过周末,未曾想父亲却计划带上两个儿子移民到美国,父子3人在摩洛哥的蒙特卡洛短暂停留后,便前往英国,搭上了准备开往美国的泰坦尼克号。为了隐匿行踪,父亲自己化名为路易斯・霍夫曼,声称自己是鳏夫,而将两个儿子化名为Loto和Louis。

当船撞上冰山之后,父亲将他们兄弟俩送上了最后一艘成功起航的救生艇,尽管那时候年长的米歇尔也才不到4岁,但他努力地记住父亲临别前告诉他的:“我的孩子,妈妈一定会来接你们,告诉她,我现在仍然深爱着她,我原以为可以促使她会随后跟着我们一起前往美国,这样我们4个就可以在自由和平的新世界快乐生活”。

后来,兄弟俩被送上了赶来救援的卡帕西亚号(Carpathia)甲板。事后证实,他们也是这场灾难中仅有的两个没有监护人在身边却获救的孩子。由于两个孩子都太小了而且不会讲英语,他们只好被暂时称为“泰坦尼克孤儿”。讲法语的头等舱乘客玛格丽特・海斯把这两兄弟带回家里照顾,直到他们的母亲从报纸上看到兄弟俩的照片,1912年5月16日,母子3人在纽约重聚,随后乘船返回英国。

长大后的米歇尔回忆起这段经历:“我记得自己当时并不害怕,相反可能还有点兴奋。我们旁边一个美国银行家的女儿想方设法地要救自己的狗,没有人反对她。船上乘客的身份地位千差万别,我后来才意识到,如果我们不是二等舱乘客,那么获救的几率将渺小得多。”

米歇尔后来读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并成为一名哲学教授,他一直坚称:在如此年幼的时候与死神擦身而过,并且失去了父亲的经历,对他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