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理的爱情十篇

时间:2023-04-06 05:32:03

有道理的爱情

有道理的爱情篇1

1、爱情真的很短暂,象烟花是最美最真实的比喻,只是呼啸着冲上天空的一刹那,而后变成习惯,最后变成亲情,失恋后痛的感觉因为你不能改掉一个习惯,不能拒绝最原始的亲情。

2、爱情不是望梅止渴,谁都可以说爱你,但并不是人人都可以等你的。

3、爱若难以放手心,何不放心里。

4、大爱无言,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真正的疼痛,偏偏是这种掖藏的悲伤,如果真的不能承受,那就让眼泪来得更痛快些。如影随行的思念,勾芡在日复一日,寡淡乏腻的日子里,安之若素。

5、爱,就是比谁更心软。在这一项面前,其他一切条件都注定是附属配件。真挚的感情,唯有在柔软的地方才可茂密生长。若遇上一个人,每遇争执总是比你心软。那么,这就是爱你的人。

6、初恋:就想一见钟情!热恋:就想以身相许!留恋:就想百依百顺!失恋:就想你东我西!

7、爱和伤痛,都会败给岁月。

8、爱情要完结的时候自会完结,到时候,你不想画上句号也不行。

9、爱是藏不住的,闭上嘴巴,眼睛也会说出来。

10、爱情的天平加上金钱的砝码,就会失去幸福的平衡;买卖婚姻成交的时候,往往就是爱情悲剧的开始。如果把金钱当作爱情的化身,无疑是把爱情推向绞架。不要在别人的痛苦泪水中去驾驶自己的快乐之舟吧。当你在行使“恋爱自由”权利的时候,请不要忘记遵守起码的社会公德。

11、不爱的爱情,永远不会变坏。

12、爱情再坚固,也无法承受忙碌的侵蚀,你忙得天荒地乱,你忙得忘记关心,你忙得身心疲惫,你忙得无所适从,但是,爱情不能等你有空才珍惜。

13、爱情从来都是一种束缚,追求爱情并不等于追求自由。自由可贵,我们用这最宝贵的东西换取爱情。因为爱一个人,明知会失去自由,也甘愿作出承诺。诺言是用来跟一切的变幻抗衡。变幻原是永恒,我们唯有用永恒的诺言制约世事的变幻。不能永恒的,便不是诺言。诺言是很贵的,如果你尊重自己的人格。

14、爱是要静静的坐在她的旁边,默默的等待和悄悄的为她做着某件事,让她感到温暖。一旦想证明爱的存在,爱也就不存在了。

15、爱情是一场美丽的意外,让你在意料不到的时刻爱上一个意料不到的人。如果有一个人,你曾无数次想过要放手,却最终仍是舍不得。这样的感情,不要轻言放弃。但凡让人割舍不下的,都会渐渐长成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无法割离。

16、爱情本是个不等式,没有谁可以预见感情天平的哪一端会重些,哪一端又会轻些。但是爱情就是这样,如果你没有勇气去尝试,那就注定只有陪伴自己孤寂的灵魂。

17、当爱情来临,当然是快乐的,但是,这种快乐是要付出的,也要学习去接受失望,伤痛和离别,从此,人生不再纯粹。

18、爱一个人到什么程度,通常是在分手时见分晓,这就是爱情的悖论。

19、爱情是容易被怀疑的幻觉,一旦被识破就自动灰飞烟灭。

20、爱情只有当它是自由自在时,才会叶茂花繁。认为爱情是某种义务的思想只能置爱情于死地。只消一句话:你应当爱某个人,就足以使你对这个人恨之入骨。

21、爱情也是一种发明,需要不断改良。只是,这种发明没有专利权,随时会给人抢走。

22、爱情是种豁免权。正因为爱一个人,所以才可以容忍TA生活里的小错误、小痴呆、小问题,才可以在一次次争吵后原谅。如果有人不再包容和原谅你,开始找你的小错,怎么都看你不顺眼。那么,请相信,并不是你出什么问题,而只是对方不爱了而已。缺爱,就苛刻。有爱,就包容。

23、爱掺杂着各种感觉,但这些感觉是变幻无常的,它们不是爱的本身,而是爱的温度,但只要你愿意,就能决定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对方。上善若水,从善如流,随缘随心。

24、爱情,有时候,是一件令人沉沦的事情,所谓理智和决心,不过是可笑的自我安慰的说话。爱情从来都是一种束缚,追求爱情并不等于追求自由。自由可贵,我们用这最宝贵的东西换取爱情。因为爱一个人,明知会失去自由,也甘愿作出承诺。诺言是用来跟一切的变幻抗衡。变幻原是永恒,我们唯有用永恒的诺言制约世事的 变幻。不能永恒的,便不是诺言。诺言是很贵的,如果你尊重自己的人格。

25、爱就是心疼。你可以喜欢很多人,但心疼的只有一个。

26、爱情本来应该是件快乐的事,爱人本来是个信任的伴侣,假如沦落成了一件勾心斗角的事、一场保密与反保密、犯错与抓错的战争,那么爱情有什么意思?

27、爱情是最美好的梦,壮丽着每个人的人生。无论你是青年还是老年,无论你是离异还是独身都不要打破自己的爱情梦。让心中的太阳温暖生命,你就会永远年轻。

28、爱情中,最痛苦的是,消失了的东西,它就永远的不见了,永远都不会再回来。却偏还要留下一根细而尖的针,一直插在你心头,一直拔不去,它想让你疼,你就得疼。

29、爱,从来不知道自己的深度。直到别离的时刻。

30、爱一个人,就是在漫长的时光里和他一起成长,在人生最后的岁月一同凋零。

31、爱情从希望开始,也由绝望结束。死心了,便是不再存在着任何我曾经对你有过的希望。

32、爱情是最困难的事,毕竟面对着的是另一个完全无法掌握的个体。爱情是最奇妙的事,有的人是一秒,有的人是一年,有的人会在自己的人生逐渐走向终点时,才对身边的那个人低声呢喃一句:哦,想不到爱你竟然成了我这一生的宿命。

33、爱情不是寻找共同点,而是学会尊重不同点。

34、爱需要学习,而且是永无止尽地学习。恨则不须经人指点,它只消一点激惹就能爆发。

35、爱,从来就是一件千回百转的事。不曾被离弃,不曾受伤害,怎懂得爱人? 爱,原来是一种经历,但愿人长久。

36、爱情是两个人的天荒地老,不是一个人的一厢情愿。

37、爱情里只有心甘情愿做傻瓜的人,没有真正的傻瓜。

38、爱情和情歌一样,最高境界是余音袅袅。最凄美的不是报仇雪恨,而是遗憾。最好的爱情,必然有遗憾。那遗憾化作余音袅袅,长留心上。

有道理的爱情篇2

关键词:仁爱;同情;自爱;理性

中图分类号:B56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11-0078-03

西方社会崇尚理性,讲求规则,然而又不失温情,能够使社会维持在这样的状态中,可以说休谟是功不可没的。他否定了道德是完全源于理性的,提出情感也同样对道德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他将道德描述的更加符合人性,使德性不仅仅见于圣人洞穴之外的海阔天空,也使洞穴之中的人能够窥见光亮而向外探索。如果说康德理清了道德的每一条脉络,给予了道德筋骨与精髓,那么我想休谟一定是那个给道德筑以血肉的人。

一、仁爱的来源

休谟说过“熄灭一切对德行的火热的情和爱、抑制一切对恶行的憎和恶,使人们完全淡漠无情地对待这些区别,道德性则不再是一种实践性的修行,也不再具有任何规范我们生活和行动的趋向。”的确,道德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理性的冰冷规则中,我不知道失去了情感作为辅助的道德还能否称之为道德。休谟认为仁爱不仅是一种社会德性,通过对仁爱的阐发还可以衍生出解释其他德性的门径。可见,仁爱思想在休谟的道德理论体系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仁爱情感之所以能够衍生出其他美好的德性,是因为仁爱情感自身就足够说明人性的真善美。

休谟认为,仁爱是人生而就有的自然之德,是“人类本性所能达到的最高价值”。他以自己深沉的经验主义情怀诠释着道德与情感的关系,将“仁爱”这一有用的美好情感推至道德的至高点。在休谟的世界里,仁爱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任何人都会对这种温柔而美好的情感表示出好感和赞同。“仁慈”、“友爱”、“慷慨”、“善良”这一切美好的人类情感都是仁爱的表现形式,而这些情感的产生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那就是同情。人类通过同情将他人在特定情境中的情感转移到自身进行体会,从而达到判断苦乐,分辨善恶的目的。正是这一过程,给人在道德选择的过程中提供了必要的依据,让个体能够作出应有的道德行为。在很多道德情境之中,纯理性显然是无力的。在同情的驱动之下,我们对美好的行为与感情报以赞许和好感,对丑陋的恶行投之反感和蔑视。同样,在这一系列情感的作用之下,人们对一切的行为能够作出判断并且给各个不同的道德行为冠以善恶的标签,对于应当坚持的和应当抛弃的在胸中有了自己的划分。理性能够提供的仅是一种判断标准,它无法左右人的好恶,或者说在纯理性作用之下的人本就没有好恶。假设,一个连环杀人犯作案数起,无数的生命在其手中仿佛蝼蚁。当这个杀人犯被捕的时候,理性的看,他剥夺了他人的生命,这是恶事,但是他所犯的错误和在争吵之中失手杀了作恶多端的暴徒的人是一样的,他们同样都剥夺了他人的生命。然而,倘使一个人能够在同情的作用之下看待这件事情,便会对这两起案件作出不同的评价。情感使人们仿佛能触碰到第一起案件中被伤害的人的恐惧,也使人们仿佛能体会到第二起案件中伤人者的无可奈何,这显然会产生与纯理性判案不同的量刑结果。同情使人产生的仁慈可能会左右一个人的命运。

休谟所讲的同情是一种感同身受,同情机制的内在作用使人在面对他人的时候仿佛是面对自己一样,任何一个罹难的个体都像是自己的一面镜子。这就要求个体首先要实现自爱,只有先爱自己,对自身遭遇产生怜悯与苦乐感才能在体会他人境遇的时候作出应有的道德行为评判。在现在看来,自爱应该是无条件的,自然而然的,但是在现实之中做到真正的自爱却并非易事。自爱应该并非是单纯的自我保存与享乐,更应该以理性为前提,真正的自爱应该会促使个体成为更为有益和有价值的存在。理性离开情感会变成冷漠的规则,而情感离开理性的支持也会变成鲁莽和冲动。人在自爱的同时也应该作出一种是非的判断,有的事情的确会使自身产生愉悦,也会使自己的处境有所好转,但是却是非道德的。道德判断的标准理应先在自身实现实践再运用到同情机制之中才能达到造福他人与社会的功用。休谟所讲的自爱是仁爱的基础,却还没有达到仁爱的高度,脱离了理性的自爱会使自爱成为一种自私与狭隘,这显然是与仁爱背道而驰的。

除了同情机制的内在作用,有用性的价值驱动也是仁爱的根源之一。在休谟的伦理思想体系之中,一切的德性品质都应有其所具有的效用程度衡量。毫无例外,被称之为仁爱的情感与道德行为必定是对某一个体或是整个社会产生了效用价值的。行善的目的一定是造福,如果某一出于仁慈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是毫无价值的甚至是可怕的,那么这一定不能被称之为仁慈。人类为了保护初次出巢的小海龟免受鹰的伤害一路护送其回到海中,然而却给随后成群的小海龟以错误的安全信号,让更多的海龟幼崽葬身鹰爪之下。从效用的角度来讲,这显然不可以被称之为仁爱。休谟说“社会性的德性没有其有益的趋向决不会受到重视,他们也决不能被看作无果实和无效益的。”仁爱虽然不似正义那般将公共效用作为惟一起源,但是显然效用对于仁爱是否成立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仁爱的作用对象选择

休谟的仁爱思想是广博而无等差的情感。所有人都不会因为血缘的纽带而对自己的亲人差别待遇,也不会因为辈份与身份的差异而向任何其他个体施加不当的压力。人对任何一个个体履行义务或者施加恩惠都仅仅是因为仁慈,所有囊括于仁爱情感之中的个体对象都是平等的,之所以将仁慈作用于个体对象完全是出于施恩主体的感同身受以及这一仁慈行为将对个体对象产生有价值的效果。然而,当人们将慈悲付诸实践的时候,必然需要经历思考过程,如果对作用对象不加判断便盲目施于援手便使仁爱的作用效果变成了一个不可控的事情。失控的仁爱有时候会造成可怕的后果,无法创造任何价值。

仁爱作用对象的选择首先要以理性推理作为前提。如果在产生仁爱情感的同时,人们凭借好恶而对作用对象进行了筛选那无疑会有违仁爱情感的初衷。我们不能因为对一个体面美好的人产生好感而对其仁慈,更不能因为一个落魄的人的凄惨秽形而无视他的苦乐。正如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的过去不堪入目而拒绝对想要步入正途的他施以援手,当我们对一个人抱有慈悲之心的时候必然要是没有任何偏见的,经过理性推理分析的。在这一理性分析过程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施恩的原因,更要分析仁爱的作用效果,如果自身慈悲的作用效果很可能是毫无价值的或是起到相反效果的,那么显然需要我们将这种慈悲抑制下来。我们首先要在心中进行是非的划分,而后所作出的道德行为才是有意义的,有益于其他个体乃至整个社会的。东郭先生与中山狼的故事家喻户晓,东郭先生的慈悲心不分对象,在救狼的时候丝毫没有进行理性的分析,东郭先生对狼所施的恩惠在当下看的确可以挽救狼的生命,然而这一生命的保存很可能会使更多的生命罹难,所以东郭先生所认为的自己的慈悲所导致的效用很可能是极为可怕且毫无价值的。正如一个窃贼在行窃过程中被发现而被缉捕,被抓住后他就一定会饱受牢狱之苦,然而如果有人愿意将他藏匿起来,他的确可以暂免于身陷囹圄的灾祸,但是这一次的包庇很可能使这个窃贼再次以身犯险,这一出于慈悲的行为不仅无法使窃贼得到真正的救赎,还会坑害更多无辜的人,这显然不是仁爱。

仁爱作为一种社会德性,虽然广博而无等差,但也需要理性的选择作用对象。出于仁爱的道德行为,作用于正确的个体对象身上才可以被称之为仁爱,否则只是无用的浪费。当我们抱着仁慈之心想要给予他人救赎的时候,同时也要考虑到自身是否能够得到救赎。有些情境之下,盲目的出于仁爱所作出的行为会使自身沦丧。因此,选择仁爱的作用对象的同时要对结果作出权衡,我们无法完全预知任何一个道德行为的效果,但却可以把效果置于一个可控的局面当中。当一个道德行为只在当下产生了小范围效果,而后却可能使更多个体面临危机的时候,我们只能把伤害控制到最小。

休谟认为,仁爱的作用对象应当是被无限延展的。以自爱为出发点的仁爱虽然在爱的程度上没有等差,但是在范围上是要无限扩大的,而且这种范围的延展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当我们的仁爱作用与小范围个体对象身上的时候,必然会的到一定的社会效用,这一社会效用会在主体身上产生反作用,从而使主体升至一个可以将仁爱作用效果广化的位置。这一过程循序渐进,仁爱作用受益范围的广度影响着主题的高度,当仁爱的作用对象广泛至一个程度的时候,那么施恩主体自然会上升至一个可以波及至这一广度的位置。仁爱的作用对象的无限延展使得仁爱的社会功用无限扩大,而社会功用的扩大也使得最初的仁爱情感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仁爱的作用对象应当是由个体至社会逐步扩大的,我们不应只把仁爱局限于小范围的自我满足,而应使这种美好的情感更大范围地造福人类与社会。

三、仁爱情感对自身的反作用

任何的道德行为和情感对人类个体自身都是具有反作用的,仁爱这一社会德性也不例外。“当这些可亲的品质伴随出身、权力和卓越的能力而展现于人类良好的政府或有用的教育中时,他们就似乎将那些拥有他们的人提升到几乎超越于人类本性之上的地位,使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近乎神圣。”显然,人们更希望拥有仁爱之心的人拥有地位以及权力。这不禁让人想起中国古代的“以德配位”思想。人们自然地认为身居高位的人也应该抱有仁慈之心,这是因为拥有权力和地位的人往往掌握着更多人的命运,因而那些无德暴虐的高位者总是会在众怒之中丧失自己的权力与地位败得体无完肤。而那些以慈悲之心施恩于众的人,往往会被推居一个能够使其仁爱的作用效果更广的位置上。因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仁爱具有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反作用呢,即使我们与人慈悲的初衷并非如此。从这一角度讲,仁爱也是一种自爱。我们以自爱为基础,对他人的情感感同身受并施以恩惠,而后这一温柔的情感反作用于自身,带给了主体以近乎惊喜的回报,以自爱为基础的仁爱又复归于自爱,这想必是世间最美好的轮回。

当我们因为同情而将真正的仁爱作用于其他个体的时候,我相信没有人的初衷是想获得回报的,然而某些时候,善行对自身所产生的效果是无法推辞的。上古的尧舜因德居位,而后又因德而被奉为圣人,他们仁爱的目的并不是权力与地位,他们得到权力与地位想要实现的最终目标只是向让其仁爱的作用范围更加广博。正如休谟所说的“唯有通过行善,一个人才能真正享受做杰出者的好处。他的高位自行地使他更加暴露于危险和风暴面前。他的惟一特权是给那些安于他的荫蔽和保护的下属提供庇护。”拥有权力和地位如果不以施恩为目的那么所得到的只能是指责和失去的恐惧,没有慈悲心的高位者的确无法真正享受作为杰出者的乐趣,因为他们每天都在愤怒的指责声中战战兢兢,为保全自己的权位而坐立难安,得不到赞许与拥护的权位不过是一种貌似甜蜜的负担。在某种程度上仁爱具有着让人获得权力与地位的反作用,然而这种反作用也让人置身于一个更为醒目的位置,只有让仁爱惠及更广才能免于烦恼。人类应当抱有仁爱之心却不要苛求所谓的反作用,并不是每一个善行都能使自身获得明显利益的,而且作用的周期也并不固定,如果我们为了反作用而践行仁爱,那这便不是真正的慈悲,虚假的情感是无法得到自然而美好的反作用的。只有发自内心的,纯粹的慈悲才能使主体获得相应的福报。

仁爱会让人体会到愉悦与宁静。休谟认为仁爱的情感不论出现在哪里都会博得人类的赞许和善意。这种赞许和善意无疑会使人类产生愉悦的感觉。人类都渴望被认同,这会激发人类的自我实现感。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分为阶梯似的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作为最高层次的人类需求,可见其地位以及对人类情感的作用效果。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对他人的爱与慈悲会让一个人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对他人苦难的感同身受同样会带来对他人度过阴霾之后的喜悦产生共鸣,个体之间由于共鸣产生的协调统一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更有助于人自身的发展。仁爱之于他人是有价值的情感,于自身也同样,仁爱反作用于自身的愉悦与宁静是其他情感无法替代的。这种愉悦实现了个体本身的价值,让人复归于最初的真与善,因此,时刻抱着仁爱之心,不仅是惠人,也是利己。

参考文献:

[1]张钦.休谟的同情原则探析[J].伦理学研究,2004(4).

[2](英)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M].曾晓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刘时工.休谟论道德的基础[J].道德与文明,2005(6).

[5]刘霞,陈淑琼.《道德原则研究》与休谟仁爱思想[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0(4).

[6]张钦.休谟伦理学意义上的人性论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7]罗伟玲.休谟道德哲学的道义论倾向[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

[8]孙小玲.同情与道德判断――由同情概念的变化看休谟的伦理学[J].世界哲学,2015(4).

[9]李伟斌,张李娜.休谟对利己论的认识及其道德目的设定[J].道德与文明,2014(6).

[10]黄济鳌.从善良动机到双重动机――对休谟道德动机观转变脉络的考察[J]. 伦理学研究,2014(1).

[11]白翠红.仁爱与正义的融合――休谟道德哲学启示[J].上饶师范学院学 报,2005(1).

[12]李伟斌,张李娜.休谟道德哲学新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3(2).

[13]于斌.对休谟情感主义伦理学的探析――从仁爱到友爱[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3(5).

[14]罗伟玲,陈晓平.理性与情感的张力――评休谟的道德哲学[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15]高全喜.休谟的正义规则论[J].世界哲学,2003(6).

[16]吴亚玲.论休谟的同情理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9(8).

[17]周晓亮.休谟[M].云南:教育出版社,2010.

[18]周晓亮.休谟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9]张钦.休谟伦理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有道理的爱情篇3

【关键词】恋爱观;婚前性行为;性道德

        性教育研究从古至今是大家很少涉足的无形中的禁区,开展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学校为数甚少,由于中学青春期教育的缺乏、大学生的性生理的高度成熟与性心理的极度活跃的矛盾、西方消极的性文化观念等影响,导致了大学生性观念的相当混乱,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出现了两个不良倾向:性知识方面愚昧无知与两性关系上放纵轻率。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性知识、性道德与性问题等方面的现状研究,有助于解决“性愚昧无知”与“性放纵自由”两个不良倾向,本文主要探讨正确恋爱观的相关内容抵制性放纵轻率,促使和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大学生的高尚的性伦理情操,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职大学生性道德观念现状的概况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五”重点研究课题《高职大学生性知识、性道德与性问题研究》[1]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性道德观念方面,对“贞操观”问题,仅有31.9%的大学生认为“至关重要”,对“性自由”问题,仅有19.8%的大学生表示“无条件反对”;对婚前性行为问题,大学生主要看法是“理解并不赞成”,对未婚配偶以前与他人的性行为表示“既往不咎,只看将来”,对婚外性行为的问题,大学生的主要看法是“基于爱情就可以”;对自己成为第三者的可能情形,大学生认为主要是“与对方相见恨晚的感情”,相比之下,女性的性道德观念比男性较严肃而认真(p<0.01)。

        2高职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教育内容

        恋爱观是人们对待恋爱问题所持的基本观点。与一个人的人生观是紧密联系的。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健康的恋爱心理:恋爱心理健康是恋爱成功、婚姻幸福的前提与基础。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2.1.1纯洁的恋爱动机:恋爱是男女间的私事,但同时又是一种人类的社会行为。恋爱目的应该是为了寻找一个能与自己在未来人生道路上志同道合、同舟共济的终生伴侣。而绝不能是把其作为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的手段与交易。

        2.1.2一致的思想感情追求:思想感情的一致是真正的爱情的基础,男女之爱包含丰富的内容,既有本能的不可抗拒的性冲动,又有人类的崇高的情感和理性;既有欲望,又有克制。爱情是性欲、激情及理智的结合,是生理、心理、美感、道德的体验,并不单纯是性的吸引,是在正确的人生观指导下形成的重要的社会情感,这是人类的爱情与动物的性爱的本质区别。只有思想感情的一致,理想信念的合拍,才是爱情心理结构的基础,才能使恋爱双方水乳交融,甘苦与共,携手走过人生的风雨历程。

        2.1.3心理相容:恋人之间的心理相容恋爱成功的心理背景,可以巩固爱情与发展爱情。心理相容是指双方在共同的思想和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彼此的相互理解、相互承认、相互弥补、相互影响来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形成和谐互动、相得益彰的最佳效果。

        2.1.4健康的理智感: 爱情从根本上说,是性欲和理智相结合的产物,也就是说,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不是健康的恋爱心理与行为。因此,恋爱是一个逐步认识对方,发展感情的过程,而不是转瞬即逝的激情或一时的感情的冲动。不仅在恋爱之初,需要在理智的指导下冷静地观察对方,宏观地认识对方,而且在恋爱过程中,同样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准确地把握自己的感情。在热恋阶段,更需要用理智去调整、克制感情,使自己的行为与社会规范相符合。

        2.2正确的恋爱态度: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情的道德的纯洁性是人类灵魂的一面镜子”。这就是说,爱情是反映人们灵魂的美与丑,善与恶的一面镜子,通过人们对待爱情的态度,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因此大学生 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爱情。

        2.2.1真正的爱情需要真诚:爱情是纯洁的,具有美化心灵,净化人格的巨大力量。因此,爱情需要真诚。恋爱双方以诚相待,互相奉上纯洁的心灵与真挚的感情,不能存在任何不良目的与动机,甚至互相欺骗。

        2.2.2高尚的爱情需要专一:爱情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贵在专一,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在恋爱过程中应遵守的又一重要的道德原则。

        爱情专一,是指男女双方一旦确立了恋爱关系,就要经得起时间、空间和条件变化的考验,专心和精心地培养感情,并以此约束自己,不能以恋爱自由为借口,朝秦暮楚,见异思迁,甚至脚踏两只船。因为,爱情具有强烈的排他性,爱情所包含的特有感情和所承担的义务只存在于恋爱者男女之间,男女青年一旦恋爱,就排斥任何第三者对自己或对方的任何亲近行为。

        2.2.3美满的爱情需要互相尊重、理解:恋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是恋爱成功的保障,是恋爱幸福的土壤。离开了尊重和理解,爱情之树就会枯萎。

        相互尊重是爱情的基础,青年朋友在恋爱过程中要学会信息对方。尊重对方的工作、学习、家庭;尊重对方的兴趣、爱好、特长;尊重双方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尊重对方的人格和尊严。要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培育平等、纯洁、高尚、美好的爱情。

        第四,恋爱意味着责任与义务:恋爱的归宿是组成家庭,生儿育女。恋爱本身包含着对双方的义务感与责任感,具有对他人、家庭和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双方要自觉履行自己所担负的责任与义务,替恋人分担忧愁和痛苦,对恋人的命运、前途负责,为恋人缔造幸福。

        2.3恰当的恋爱方式:

        2.3.1提倡文明理智的恋爱方式:恋爱是一种强烈的感情,热恋中的男女常常表现出强烈的对恋人的亲近的欲望。有些同学不顾时间、地点、场合的限制,表现出过分亲昵的举动,甚至发生婚前性行为,不仅违背了恋爱道德,也给纯洁的爱情蒙上了阴影,甚至由此出现裂痕,使爱情瓦解,给对方身心造成挫伤与痛苦。马克思曾说过:“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决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与过早亲昵。”中国大学生应尊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爱情表达方式上,讲究含蓄、高雅、委婉、细腻、庄重和自尊,用文明的方式表达对恋人的爱慕之情,不能不分场合随意放纵自己的行为。

        2.3.2准确地把握感情的分寸:成功的爱情要经过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即由同志感情发展到友谊感情,由初恋到真正的爱情,任何超越恋爱的感情发展阶段而“飞跃”而来的爱情都会因缺乏真正的了解和认识,欠缺必要的感情基础而以失败而告终。

        2.4学会调适热恋中的性冲动(如何控制性欲):青年男女在恋爱过程中随着感情的发展,会产生强烈的性冲动,这是青年性成熟的必然表现,也是恋爱过程中的正常生理反映。大学生要有效地调适热恋中的性冲动,就要克服两种错误观念:

        2.4.1性无知导致的性愚昧,把热恋中的性冲动看成一种邪念而惶恐不安,产生强烈的内心冲突。这种性愚昧使他们不理解性冲动这一自然生理现象,不懂得性欲是爱情的动力和基础,性意向是爱情的必然归宿,常常为自己的性冲动感到羞愧、自责、厌恶。

        2.4.2性放纵导致爱情悲剧。有些大学生对热恋中的性冲动采取放纵的态度,认为关系反正已定,性行为是迟早的事。认为它可以加深爱情的发展。事实上,婚前性行为放纵得到暂时的生理满足之后,带来的常常是空虚、厌倦、不安与自责。偷尝禁果时的复杂心态,也使得双方的性行为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完美与和谐,反而为婚后的性生活留下阴影。

        3讨论

        大学生的未来家庭生活幸福的关键在于大学生的爱情观念是否正确、学习生活能否自律,当然与社会环境及学校教育环境也密切相关。在社会主义法制时代,大学生的性知识要完善,正确的恋爱观念、道德观更要正确。仅有31.9%的大学生表示贞操观“至关重要”,19.8%的大学生表示反对“性自由”,大多数的大学生对这两个问题表示“不赞成不反对”及“无所谓”的消极态度,甚至“性轻率放纵”的态度。38.5%的大学生对“理解并不赞成”,30.8%的大学生对“未婚配偶与他人的婚前性行为”的问题表示“既往不咎,只看将来”,甚至12.9%的大学生表示“这是个人自由,无须追究”;对待“婚外性行为(第三者现象)”的问题,25.0%的大学生表示“基于爱情就可以”,甚至有10.8%的大学生表示“配偶能容忍他人勿管”,更让人吃惊的是在“与对方相见恨晚的感情”的特定情形下,51.5%的大学生竟然会充当第三者,甚至有11.4%的大学生表示在“对方有钱”的情形下充当第三者。由此看来,大学生这种“性放纵轻率”态度极有可能导致感情上的“杯水主义”盛行,导致家庭解体与社会动荡。因此,对大学生如何进行正确的社会主义婚姻家庭的责任观、贞操观、感情观、金钱观应值得教育界及社会各方面探讨。82.6%的男生与80.7%的女生表示学校开展性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或“有必要”,41.7%的男生与39.8%的女生希望学院以“专家专题报告”等形式进行性健康教育,讲授青春期卫生与表现、生殖与避孕、两性交往礼仪等,这说明大学生“性愚昧无知”相当严重,对大学生开展恋爱观的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目前大学生的两性交往现状的确存在性愚昧无知与性轻率放纵的极端倾向。在社会的大变革之际,情欲的泛滥使部分大学生丧失了正确的道德观念,导致感情上“杯水主义”盛行,婚姻法制观念淡薄,有可能便大学生未成为人才反而成为破坏社会、家庭稳定的罪人(这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恋爱观教育与社会责任感教育势在必行。只有正确处理两性情感关系与及人生享乐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大学生才能在成人的基础上成长为国家建设的中坚人才。 

有道理的爱情篇4

一、爱情要以平等互爱为前提

马克思主义的爱情观认为男女应该在、婚姻中实现真正的平等和自由。恩格斯指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而要达到这一点,又要求个体家庭不再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而“随着生产资料转归社会所有,个体家庭就不再是社会的经济单位了,私人的家庭经济变为社会的劳动部门,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成为公共的事业;社会同等地关怀一切儿童,无论是婚生的还是非婚生的”。因此,“对于这种后果的担心也就消除了,这种担心在今天成了妨碍少女毫无顾虑地委身于所爱的男子的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既是道德的也是经济的因素”。这样,男女将实现平等,、婚姻也将真正自由。爱情是以互爱为前提的,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你的爱没有引起对方的反应,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爱作为爱没有引起对方对你的爱,如果你作为爱者用自己的生命表现没有使自己成为被爱者,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而这种爱就是不幸。”

二、恋爱要慎重,求爱要文明

1866年,保尔・拉法格遇见劳拉・马克思后,两人感情迅猛发展,热情不断高涨。马克思严肃提醒拉法格在恋爱上既要慎重又要注意“求爱”方式:我“没有肯定许婚,一切都还没有确定。即使她同您正式订了婚,您不应忘记,这是费时间的事……必然会有许多严峻的考验和苦恼”。马克思以长辈的身份教导这对青年人在婚恋面前要保持清醒。他特别批评了拉法格涉世不深、缺少理智、一头埋进恋爱的行为,要求拉法格立足现实,充分考虑到在婚恋生活过程中无数困难的考验、苦难的折磨,从而不要轻率从事。在拉法格向劳拉的进攻步步紧逼、不肯退却的形势下,马克思严正警告“这个热情过高的青年人:如果您想继续维持您同我女儿的关系,您就应该放弃您的那套求爱方式。”马克思要求拉法格用理性的克制来代替感情的冲动,他指出:“如果您借口说您有克里奥洛人的气质,那么我就有义务以我健全的理性置身于您的气质和我的女儿之间。如果说,您在同她接近时不能以适合于伦敦的习惯的方式表示爱情,那么您就必须保持一段距离来谈爱情。”针对青年人恋爱中的这个突出问题,马克思希望青年人能够摆脱原始的自然欲望的冲动,以伦敦绅士的风度来谈情说爱。他教导拉法格:“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亲昵。”

三、理想、事业、道德与爱情的统一

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在《致燕妮》为题的十四行诗中写到:假如你胸口烦闷/请听我把歌来唱/歌儿把你呼唤/你会热泪盈眶/倾听那歌声飞扬/和欢声笑语的回荡/你卷发低垂感动/觉察我心波荡漾/这时我全身迸发火光/感到有种永恒的力量/我要拥抱万里长空/我要把你紧搂在怀中/我把这理想珍藏在心上/我要把尘世的俗物扫荡。在诗中,马克思向亲爱的燕妮倾诉衷肠,但马克思所表达的情感并不是个人主义的狭隘感情的寄托,而是把对纯洁真挚的爱情追求,化为激励自己在理想的海洋里展翅飞翔的力量。在对待女儿的恋爱问题上,马克思提出了先完善自己再谈恋爱和婚姻的观点。马克思要求拉法格把爱情摆在正确的位置上,首先利用大好年华完善自己。马克思对热情有余、行动不足的拉法格讲:“关于您的总的情况,我知道:您还是一个大学生……您应该在考虑结婚以前成为一个成熟的人,而且无论对您或对她来说都需要长期考验。”这里,马克思认为拉法格有革命的激情但思想还不够稳重,在学业上还要不断进步,要进一步投身实践,体验社会生活,改造自己的思想。总之,马克思认为青年人只有在生理、心理、思想、道德、知识和技能等素质比较成熟的基础上才有理由考虑恋爱、婚姻问题。列宁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爱情本质问题的基本思想为基础,批判资产阶级的,提出无产阶级爱情观的道德要求。他抨击了十月革命后苏联流行的“杯水主义”理论的“非马克思主义”和“”性质,认为“在性生活上,不仅应该考虑到单纯的生理上的要求,而且也应考虑到文化上的特征,看它们究竟是高等的还是低等的。”列宁还论述了恋爱中的道德要求,并强调,“恋爱牵涉到两个人的生活,并且会产生第三个生命,一个新的生命。这一情况使恋爱具有社会关系,并产生对社会的责任。”这种“社会关系”和“社会责任”,正是恋爱中所包含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责任。

有道理的爱情篇5

论文摘要 孔子仁爱思想是世人立身处世的基本行为准则,至今饱含巨大伦理价值优势,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对大学生调整道德认知、培养道德情感、塑造道德行为有巨大意义,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有重要启示意义。

论文关键词 仁爱思想 高校 思想道德教育

大学生是构建未来社会的主要动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和谐面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从小刻苦学习,立志献身事业、报效祖国,面对当前社会的发展有强烈的危机感和责任感。但少数大学思想道德观念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脱离了常轨,发生了错位。通过对孔子仁爱思想研究,促进“仁爱思想”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培育大学生的仁爱品质,让他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身体力行,做到高素质人才知行合一。

一、孔子仁爱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爱亲,孔子从家庭血缘亲情中直接引出仁爱思想

人一出生就处在家庭父母兄弟关系中,父母对子女宽厚的慈爱,子女对父母浓浓的敬爱,兄弟、姐妹、平辈之间的互敬互爱,在亲人间互相关爱中,萌生亲情爱。家庭中的亲爱,是人最早形成的爱心,离开了家庭血缘的亲情之爱,仁者爱人就成为无根之谈;爱众,仁爱始于爱亲,爱亲就要孝悌,对父母孝敬对兄长尊敬。打破血缘关系将孝悌推及社会就是泛爱众,爱广大民众。对此,孔子基本的方法就是忠恕:忠,主要是真心诚意待人,一视同仁。恕就是宽恕待人容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他人的尊重、宽容。忠恕之道是仁爱思想的具体化,体现着换位思考的道理,正是通过这种忠恕之道,把仁爱思想从爱亲推广到泛爱众。在孔子看来,除了做到忠恕,还要做到恭宽信敏惠,在两者结合的基础上才可以做到博施于民而济众,才是仁爱;爱万物。在孔子看来,应将爱人推及关爱一切生命,鸟兽昆虫也是值得关爱的。对于人,珍惜和关爱人的生命。对万物,也要仁厚宽待。孔子看到了自然界一切生命的内在价值,人与自然界的各物种都有其内在价值的,两者间有着和谐共处、不可分割的生命联系。

(二)孔子仁爱思想的人本精神

孔子仁爱思想始终以人为本位和核心,不仅注重人的感性认识,也同样注重感性的社会实践,即仁者的仁必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方显现出来。孔子仁爱思想站立在实践的高度,以仁爱为立足点来处理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关系,既“仁者爱人”并确立了仁爱的道德地位。孔子仁爱思想经过后世儒家的传承与发展,至今仍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广泛的作用。

(三)孔子仁爱思想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源流

1.孔子仁爱思想为大学生道德认知奠定传统理论基石

当代大学生思想敏锐,积极上进,敢于开拓创新,容易接受新思想新环境,若加以正确引导,定能激发他们潜在的强大正能量,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一代。目前他们的思想道德认知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缺陷,如缺乏集体意识、拜金享乐盛行、道德观念淡漠等现象。如何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认知,成为高校德育工作重中之重。孔子的仁爱思想内容丰富且和实际情况相联系,为大学生塑造仁爱行为提供思想源头,可以促进大学生学会关爱生命,增强感恩、责任意识,启迪他们以正确的心态看待生活与人生。思政教育者应积极引导和培养大学生“仁者爱人”的道德认知和情感,将仁者爱人作为他们立身处事的基本原则。

2.孔子仁爱思想为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孕育提供了思想源泉

仁爱思想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是最高的道德行为规范,家庭内部人员间的慈爱孝梯的自然情感是孔子仁爱思想的直接源泉,一个人如果不孝顺父母,不友爱兄弟姐妹,他也不会爱社会,也不会爱祖国和人民。仁爱思想是大学生道德情感的源泉。高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仁爱思想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作用,必须将思想道德情感转化为具体的实践。通过实践使大学生进一步内化仁爱为自我认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信念,深化大学生的认知水平,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把受教育者内化的道德意识转变为行为,最终养成良好的行为。孔子仁爱思想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为大学生调整道德认知、培养高尚的道德意识、塑造良好的道德行为奠定传统理论基石。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

大学生是建设未来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未来社会的风貌有着直接的联系。当前,他们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积极向上的,主要体现在:政治思想稳定、健康;社会责任感较强;关注自身发展,价值观念趋向务实;向往健全人格,追求高尚的道德等,但也有缺失的一面,主要表现在:

(一)集体意识、服务意识淡薄

由于社会历史环境和个体生理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过于强调个人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按照利己主义的标准,一切为自己着想,不考虑他人和集体,缺乏对他人的理解,缺乏团结、合作、互助等精神。

(二)价值观多元化、诚信观念淡薄

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由此滋生一些负面因素,如损人利己、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在这种形势下,青年大学生的正在形成的价值观难免会表现为多元性和易变性。部分大学生还有迟到旷课、考试作弊、简历造假等诚信道德缺失的现象。

(三)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差距

少部分大学生有一定的道德认知,但缺乏对道德义务的理性思考,缺乏社会责任感,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割裂开来。如大学生都知道尊老爱幼,但有些学生在公交车上看到老人会希望别人让座,自己却不行动,甚至有的人还为此发生争执。

(四)面对挫折,情感脆弱,甚至漠视生命

生活中遇到挫折在所难免,一些大学生面对挫折心理压力大,状态调整不过来,常感到烦闷,压抑,焦虑,情绪低落的状态。个别人甚至对生命出现冷漠。如自我轻生,虐猫事件,和室友相处遇不愉快,发生报复事件的复旦大学投毒案。

三、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缺失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存在偏差

现在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常常家中所人员的核心,一家人围绕着这个核心转,这种过分溺爱使得不少学生已习惯别人以自我为中心,时间久了孤僻,自高自大等不好的习惯。而且一些家长观念存在不合理的一面,认为再苦不能苦孩,自己吃多大苦受多少累都没关系,只要孩子生活的舒服、快乐就好。无疑,部分家长的这种不合理的观念和做法,滋生孩子的享乐主义思想,不利于孩子养成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团结合作的好习惯。

(二)学校教育的失误

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说理,轻管理;重形式,轻内容的弊端。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部分高校道德教育体系仍停留在传统的说教层面,没有与实践层面作良好的接洽融合,也无法适应社会新变化,在对大学生实践行为引导方面失去了意义。学校道德教育也有错位与失误。目前学校德育教育主要是以理论讲解、知识灌输为主,这种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在德育教育方面还存在形式主义等问题。

(三)社会背景

随着社会日益多样化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也在多元化。社会大环境总体上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团结竞争等意识,但社会负面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也会带来不良影响。如社会责任感减弱、服务意识下降,不顾其他为个人的前途捞资本。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随之而来唯利是图、金钱至上、功利主义等腐朽丑恶的现象沉渣泛起。部分大学生受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忽略了对高尚精神的追求。

(四)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现代大学生缺少磨难的成长,过于在乎成绩,追求眼前的既得利益,缺乏长远的眼光,不注重个人品性人格的修养,造成某些大学生诚信程度低下。还有大学生道德心理的不成熟也是导致大学生思想道德危机的原因之一。

四、孔子仁爱思想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启示

以孔子仁爱思想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仁爱品质,只有在遵循他们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渠道多管齐下,才能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仁爱品质,使孔子仁爱思想得以发扬光大。

(一)构建家庭教育的仁爱环境

孔子仁爱思想是我国传统道德的瑰宝,养成仁爱思想的起点应当从家庭教育开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子女都是在父母直接影响下长大的,家长的言行对子女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希望子女成长成人美好愿望的实现却有赖于家庭仁爱思想教育的传承。家长一是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为子女做出榜样;二是要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引导他们爱亲爱众;三是要去除对子女过分溺爱,培养子女自立,自强,自主精神;四是要通过仁爱思想教育,让子女学会共处,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家庭的仁爱教育在子女的仁爱品格养成中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对大学生仁心爱心养成相当关键。

(二)高校多渠道多途径培育大学生的仁爱品质

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的摇篮,培育大学生仁爱思想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传承仁爱精神,就要高校多途径让教育教学环境渗透着仁爱思想。一是注重提升高校教育者的仁爱素养。教育者要充分发挥以身作则的作用,注重提升自身的仁爱素养,切实关心学生,真正走入他们心中,成为大学生心目中践行仁爱的楷模。二是培育仁爱文化,营造校园仁爱氛围。如学校在管理上更加人性化,积极努力为师生建立美好的和谐氛围;开展仁爱教育讲座;开展多种形式的仁爱践行活动。三是优化校园网站,加大相关仁爱教育的宣传和引导,将校园网打造成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四是将仁爱思想贯彻到大学生思政教学中。高校思想政治课是向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政课教师要注意对大学生多形式多渠道灌输仁爱思想,要打破以往思政教育简单粗暴、重专业轻德育,重管理轻教育的方法,有效进行仁爱思想道德思想的教育。

(三)营造仁爱的社会氛围

有道理的爱情篇6

大学生处于青春后期,伴随着性机能的成熟,此时的性意识十分活跃,在西方“性解放”“性自由”观念的渗入之下,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性道德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为了了解本地区大学生的性现状,我们在2007年5月,针对我区两所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在校生进行了走访、谈心和抽样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前后共有近100人次,抽样问卷调查总人数620人.收回有效问卷599人,有效率为96.6%,其中男238人,女362人,分别占总人数的39.6%和604%。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的总体评价

从本次个别访谈和抽样调查的总体情况看,大多数大学生不再“谈性色变”,能坦然面对自己的性的需要,在性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意识,能充分肯定性的积极作用,部分大学生也秉承了传统的性道德观念、具有一定的性道德意识和一定的性责任意识,但是也反映出了一些性道德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1、性与爱的分离

这里的爱当然不是指的博爱,而是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从理论上讲,爱情是男女获得特别强烈的肉体和精神享受的包含有生理、心理和社会责任的复合感情,是和情爱的统一,其价值目标应该是指向婚姻Ⅲ。在我们的访谈中大部分学生对与情爱无法形成正确的看法,经常把性吸引力当作了爱,性常被误解为就是爱本身;一些学生对爱的需求太强烈,错误地把当作是爱的唯一表达,一些女生因为太爱自己的男朋友,觉得满足他的性要求就是爱他的表现,也有男生认为如果对方不愿意和他发生性关系就是不爱他的表现。

在我们的抽样调查中,“你对婚前行为的认识”,选择“只要基于爱情就可以发生”的比例全体只有17.2%,而据成都电子高专胡珍教授的调查:2000年有20.4%的大学生认同此观点,可见此比例在减少。而“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发生”的比例则高达35.9%,比胡珍教授的33.3%高出近三个百分点,可见我们的大学生性与爱的分离越来越严重。在“你谈恋爱是为了什么?”的回答中,有3.8%的同学选择“满足的要求”,有8.7%的同学选择“填补空虚,逢场作戏”,这是典型的“恋爱关系等于性关系”。尽管有59.6%同学也想“建立和培植专一的爱情”,有24.9%的同学为了今后“建立家庭”,但由于单方面强调,而对平时所表现出来比如尊重、理解、关爱和相互支撑等情爱方面的内容缺乏必要的认识和正确的把握,因此不能正确对待恋爱中所出现的问题,许多同学陷入了“恋爱关系等于性关系”的漩涡之中。

有同学认为“与其在恋爱中承受痛苦,倒不如不谈恋爱而直接发生”,在我们的访谈中得知个别男同学找“小姐”或已婚妇女来满足自己望的现象,有个别女同学干脆把自己当作赚钱的机器,做别人的“二奶”或者直接当“”。我们问道:“这样做道德吗?”,有部分的同学认为“这是个人的私事。没有道德标准”,“自己不会这样做,但对别人表示理解”,“有爱不一定有性,有性不一定有爱”。

2、性与婚姻的背离

婚姻是以男女两性结合为内容并为一定社会所认可的社会关系。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我们的传统意识里,只有在婚姻维系期间内才能发生性关系,可是这种传统的观念早已受到了冲击,据1990年全国性文明调查,有40.5%的男生和45.2%的女生认为“只要基于爱情就可以发生婚前行为”,而且他们对行为还较为谨慎,至少也暗示了他们的关系将进一步发展,直到确立婚姻关系,那时有13.5%男生和33.8%的女生反对婚前行为。而现在我区的情况是反对婚前行为的男生只占8.89%,女生只占11.3%,竟然总体上有高达90%的同学认同婚前行为,虽然其中有19.8%男生和15.5%的女生认同“只要有爱情就可以发生婚前关系”,但是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和他(她)结婚。在我们的调查中,“如果你与恋人发生了性关系,是否一定要娶(嫁)他(她)?”,回答“一定”的只有20.4%,不一定的占70.5%,“绝不”占1.3%,另外还有少部分同学没回答这个问题。

性与婚姻的背离还表现在大学生对婚外的认识上,在我们的调查中,有24.1%的男生和10.6%的女生认为“只要基于爱情就可以发生”,有6.9%的男生和6.4%的女生认为“只要配偶不反对就无妨”,有20.7%的男生和18.6%的女生认为“如果家庭中不能获得满意性生活,就情有可原”,这三项加起来有高达51.7%的男生和35.1%的女生认为可以发生婚外,而反对婚外,认为“不利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应依法制裁”的男生只占48.3%,女生占64.9%。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传统道德对大学生的约束力在减小,首先在大学生中,婚前行为、未婚同居、未婚先孕等现象上升的趋势较快,其次他们今后结了婚,还有部分人沉溺于婚外中,这必然影响到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可见性与婚姻的背离必然带来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3、性责任感的缺失

由于性与爱、性与婚姻的背离,性道德责任感的缺乏在所难免,这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对性的生物性理解强于对性的社会性的理解,强调性生理的需要,忽视性的心理满足和性的道德感,缺乏对行为负责的意识。当问及“为什么不能等到婚后才发生性关系?”时,一些学生认为这是人的本能需要,是爱情的表达,认为婚后才有性关系是不合时宜的,甚至有个别同学还认为等到结婚后才能有性关系,这是对人性的压抑,是应当被抛弃的传统性道德观。在访谈中问及“如果有人玩恋爱游戏,对当事人、对社会造成伤害怎么办”时,有同学说自己不会识别就自认倒霉,别的没想那么多。“如果因为婚前导致性病或怀孕,有的甚至有生命危险,你怎么想?”大多数同学都认为“没那么严重”,“没有深入的想这些问题”。本地区部分大学生在谈恋爱时表现得过于随意,轻易与他人发生性关系。满足一时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表面上看,这是个人的私事,但实际上却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特别是缺乏道德责任感。

4、性贞洁观的迷失

所谓贞洁,就是忠贞、纯洁,这是男女双方爱情美满、婚姻幸福的基础,不管社会如何变迁,强调性的贞洁始终都是

性道德的一项重要的要求。但是如何看待贞洁,该怎样树立现代社会的贞洁观,这是很多大学生感到模糊的。在我们的抽样调查中,“你对贞洁的看法”,只有34.2%的男生和56.9%的女生认为“对男女双方都至关重要”,有13.1%的男生和6.1%的女生认为“是封建观念,应摈弃”,有高达40.9%的男生和21.0%的女生认为“只要有感情,就不存在贞洁问题”,甚至有O.2%的同学认为“只要能满足自己的,贞洁可以不管”,可见,我们的大学生性贞洁观的迷失到了怎样严重的程度。同时我们也可推知:有近66%的男生和近43%的女生不在乎贞洁问题,这是产生性混乱、多角恋爱、性的商业行为的观念依据。

在我们的个别访谈中,大多数同学认为性混乱、多角恋爱、婚外恋、性的商业行为是不道德的,但对贞洁要么一味地排斥,要么认同贞洁而不知其意.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过去和别人有过就不贞洁,甚至有部分同学认为女性是否“贞洁”唯一的看法就是“处女膜”是否完整,有女同学对自己的“处女膜是否在日常运动中破裂”十分担忧,也有男生从理智上讲,只要爱她就不管她的过去,但骨子里的“处女膜”情结十分严重,这必然给未来的婚姻埋下祸根。我们必须承认,现代社会不管男性还是女性在爱情婚姻生活中都必须忠贞、专一、纯洁,这是性道德的基本要求。可现实则是:社会对女性的要求高于男性,也就是说,男性可以花天酒地,女性必须信守“贞洁”,这实际上就是封建社会贞洁观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总之,大学生都希望追求爱情的美好和婚姻的幸福,但有部分的同学过于强调性生理的需要,忽视性与爱情、婚姻的紧密联系,缺乏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如果任由性道德方面的问题存在而泛滥,其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原因分析

大学生出现的性道德方面的问题,当然是社会的缩影,是社会现象在大学生身上的反映,其原因是多方面:

(一)传统德育对婚恋观、情感教育的忽视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些同学经常感到压抑,我们深入地问下去,“为什么感到压抑?你认为怎样做才能摆脱压抑?”大部分同学的回答都是指的爱情和友谊的方面,是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方面的压抑,而非本身缺乏而压抑。这就需要我们的德育关注学生的人际交往,把学生渴望友谊、尊重和爱作为德育的关键因素贯穿在学校教育之中,然而传统的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对教育主题的人性关怀,其教育的空洞与学生的情感需要产生了较大的反差。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包括不少教师也认为学生的成长过程应该是知识不断丰富的过程,对知识的定位也是狭义的专业知识。所以,我们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婚恋观和情感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许多学生对爱情、婚姻、家庭的理解十分肤浅,对性与爱无法形成正确的看法,因而性常被误解为就是爱本身,经常把性吸引力当作了爱。在我们的访谈中,也有部分同学由于自己身高、体型等外在条件不理想,对爱情和婚姻失去信心,而对内在的素质和精神因素在爱情婚姻中的作用缺乏认识。

(二)性教育特别是性道德教育的严重缺失

在我们的访谈中发现,部分大学生特别是部分女大学生不好意思谈论性问题,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很弱智”。他们说,“中学几乎不学”,父母和周围的人很忌讳谈“这个问题”,大家对“这个问题很敏感”,“如果有人敢提出这个问题,大家会对你另眼相看”,大学生们既缺乏正规的学校性教育,又缺乏必要的家庭性教育。在性问题上,大家基本以自学为主,从大众传媒中学习与仿效,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了解性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报刊杂志、影视、文艺书籍、网页、光碟等传媒,共占了83.7%,这些来源的性知识普遍较夸张、煽情、不真实、不科学,会误导甚至会毒害青年学生。相反,能给予大学生正确引导的医药卫生书籍仅占了16.3%,未成为大学生性教育的第一阵地,所以大学生常处于自我成长的迷茫、困惑状态,而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师长们的严格管束更易激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如果缺乏必要而有效的指导,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问题和麻烦。一些高校也进行有性教育,比如性病与艾滋病的防治宣传,也有性生理的健康、性安全的一些讲座,但对性道德教育却很少问津,致使大学生对性道德的原则和规范缺乏理性把握,就难免造成性道德意识薄弱和性责任感的缺乏。

(三)社会多元性文化的影响

如今的社会环境是开放的,在性问题上必然出现复杂性和多样性:如“家里红旗不倒,家外彩旗飘飘”的婚外情婚外恋现象,屡禁不止的“女”现象,还有呈现蔓延之势的“包二奶”现象,这实际上是封建性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沉渣泛起。再加上西方文化中“性自由”“性解放”的影响,一些全新的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头脑,如“爱就该给被爱者自由,何必等到结婚以后”,“只要自己爱得快乐就行”,“没有罪”。中西方性文化的相互撞击冲击着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传统性道德,例如:在今天的文学艺术领域,一些年轻的作者和文学爱好者的写作完全抛弃了历史的重负和时代责任,只有即时的性体验。没有精神的意味,如网上大量渲染的“”小说《天亮以后说分手》等,其主题都不约而同的表现了性与爱的分离,性与道德的冲突,这些作品对于敢于打破常规的青年大学生来说,影响是巨大的,他们往往会在时尚的呼声中迷失方向。再加上没有性审美的“黄色性文化”大量充斥着网络等大众传媒,必然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正如有女同学说“我们正面临八方大潮的冲击,再理智的女性也会感到困惑”。在社会多元性文化的影响之下,道德的音乐盒已经安抚不了一些大学生矛盾痛苦的灵魂与肉体,他们的性道德观念已和原始的本能画上了等号,结下了“不负责任的”恶果。

教育策略

性道德意识的薄弱和性道德教育的缺失可能带来的影响是严重的,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性道德教育必须提到重要的议程上来。当然性道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才能完成,而且它也难以在短期内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长期坚持,全面展开。然而作为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高校则必须承担起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的重担。

(一)在德育中渗透情感教育和性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性道德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我们的高校无一例外地应把德育放在首位。高校的德育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班主任、辅导员等专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学生所进行的不定期的教育,在大学生的平时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的班主任或辅导员应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学生交朋友以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思想道德状况,及时指导大学生的恋爱中所

出现的各种困惑和问题,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对待生活、对待爱情、婚姻和性的问题。

德育的另一部分应该是渗透在课程中的教育,如性道德教育应成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还应当在部分专业课中进行渗透式教育,如文学课中对那些描写爱情与性的内容,老师有义务和学生进行讨论,指出作者写作背后的思想根源,还爱情本来的面目;法律课中涉及到婚姻法的内容,教师应该根据大学生对待婚姻的态度和看法来讨论婚姻对人生的重要意义,让大学生懂得在爱情婚姻生活中法律是底限,道德是下限的道理;在伦理学中应加强爱情婚姻伦理和性伦理教育等等。

(二)开设专门的性教育课程,促进大学生良好性道德观的形成

我国许多高校在近年来陆续开设了与性有关的课程,把性生理学、性心理学、性社会学等引进大学课堂,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和良好性道德的形成起着积极作用。我区开设的大学生性文明、性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进行的,尽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受到大学生的好评,但由于相关教师教学任务很重,能胜任此课程的教师极少,因此无法满足大学生在更大范围内的需要,急需补充师资力量。

当然开设的课程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考虑采用一些有别于传统教育的新的教学模式,如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不再以灌输为主,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的道德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的道德背景,在生活中提取有争议的道德事件,将他们引进课堂,或敏锐捕捉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表现,引发学生讨论、思考,对其内在原因进行探讨,引导学生自觉地在道德选择中发展其道德人格。由于所讨论的道德事件来自同学身边,有助于促进他们的知、情、意、行的整合,从而促进他们良好性道德观的形成。在性教育的相关课程中,性道德教育除了占有专门的课时以外,以渗透的方式出现在性生理性心理知识中为最佳,因为性道德教育由于它很大程度上体现为责任意识的确立,更易与性生理性心理知识教育渗透融合,以收到好的效果。

(三)建设良好的校园性文化环境,促进大学生性道德的升华

建设良好的校园性文化环境,最为重要的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性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促进大学生性道德的升华。

1、根据学生特点,开展有关性教育的活动,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道德人格

性教育的活动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某高校成立的“大学生性心理健康协会”,在有关老师的指导下,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对有关网络上的热门性文学作品举行专题论坛等;也有高校利用一些特殊的节日开展性教育活动,比如根据大学生热衷于过“情人节”的现实,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的“话说爱情”的情感教育,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和了解与异性同学交往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性道德和性审美教育;再如笔者在做班主任期间开展的“爱情与性”的系列主题班会,让同学们自己唱爱情歌曲、朗诵爱情诗歌、讲经典爱情故事,讨论爱情的真谛,甚至讨论“爱号性”的关系等问题;就我区两所高校而言,可以设立性教育宣传月活动,像我区高校已有的心理健康宣传月一样规定每周的活动内容,免费发放性教育宣传资料,办黑板报和举办专题讲座,校园电台播放系列的专题节目、情景剧等,大学生社团如文学社、辩论协会、法律协会等就一些热门的话题进行专题讨论或辩论。笔者认为这种爱情婚姻及性教育的活动形式是很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的,在活动中营造出的健康的校园性文化环境,可以使大学生走出“黄色性文化”的包围,健康的性文化活动能使大学生性能量得以释放,同时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道德人格。

有道理的爱情篇7

关键词:仁爱思想;思想道德教育;孔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6-0247-02

面对社会转轨、价值多元、西方文化的冲击与影响,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与人生价值观暴露出诸多缺陷。显然,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而孔子的仁爱思想对于唤醒个人内心的纯真,呼吁真正的理性提供了出路与借鉴。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孔子仁爱思想的内涵

“爱人”是孔子仁爱思想的核心。儒家文化孕育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时至今日,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与文化教育等方面仍然需要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浇灌与熏陶。实践经验证明,只有以儒家“仁爱”的伦理思想为根基,高校的教育才能彰显出民族精神与中国特色,才能不断丰富和印证教育的主导性与科学性,进而保障高校德育的有效开展。因此,以儒家的“仁爱”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已然成为高校教育的理论指南。只有将高校教育与儒家“仁爱”思想相结合,才更加有利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完善。

儒家以美德品质为教育的核心,要人自愿地忠于其品德责任,快乐地寻求学习做圣人,因此,哲学最重要的并非存在论的“是”,而是伦理学的“德”,重要的不仅是“知”,还要重视“行”。儒家的教育理念,重视经典的人文教养,以君子的榜样为学习的典范,以德行优于知识,以圣人人格为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成人或全人的教育理念,突出“学”和自我主动性在教育过程中的意义,着眼在把人变成全面发展的高尚的人。儒家的教育思想不仅仅是对狭义的教育的认识,而且蕴含着整个古典时代对人的理解。孔子的思想在广义上就是一套关于人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的传统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大学生在仁爱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校是培养大学生人才资源的阵地,大学生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是国家与民族的栋梁。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伴随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与完善。儒家的仁爱思想在呼唤人们心底的人性与内心的良知方面具有足够的魅力。作为一个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怎样做人与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追求怎样的人生才有价值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这一系列关乎生存与生活的人生课题,都需要去思考去抉择去实践。总之,大学生在仁爱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表现为:

首先,缺乏自尊自爱的意识。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应该具有爱国爱家的崇高信仰、敢作敢当的价值定位、自尊自爱的自我肯定意识。这些品格都要求大学生接受自己,正视现实,积极进取,自我约束,实现人生价值。人的价值实现是人一生之中最宝贵的财富,是自己生命光辉的印证,是促使社会和谐的动力。个人的善与爱的价值是一种饱含激情的、灵动的、充满了梦想与希冀的精神取向。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会缔造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使自己变得虚怀若谷,懂得人情冷暖,不惧怕苦难与生死,以更正面的正能量来展现自己,创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感染身边的每个人,形成强大的感召力。

其次,缺乏爱人的能力。当今的大学生自主意识日益增强的同时伴随着自私与狭隘个性的急剧膨胀,这些道德问题在大学生中已经明显得表现出来。学生待人处事以自我为中心,放松个人私欲,不懂得换位思考以自我感受为标准,存在典型的个人主义问题,不善于甚至不乐于帮助关心爱护身边的人。

再次,缺乏爱世界的胸怀。孔子的一生都在忧国忧民,以国家的兴盛、人民的幸福为己任,这无疑在教导我们要以仁爱之心处世,用自己的真心、自己的力量去爱自己的民族国家甚至爱我们生活的世界,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和谐。但在现实生活中,在个人私利面前大学生往往将爱世界的思想感情遗忘殆尽,为了逃避应该承担的责任,费尽心机将自己置身事外,这是没有担当、缺乏爱世界的广阔胸襟的表现。

三、大学生在仁爱思想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首先,高校仁爱教育工作的不足。当今的高校已经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大学生的目标定位,在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方面开展积极的工作,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路径,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也存在一定的漏洞与不足,这与我们思想道德教育在落实时存在着“见物而不见人”的现象有关,同时说明高校在施教工作中缺乏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其次,缺少仁爱的社会环境。在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下,大学生仁爱品德的确立也举步维艰。市场经济呼吁以个人利益的最实现为中心,市场经济的发展激发了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增强了个体的自我意识,促进了其个性的觉醒,使得人们以自我为中心来为人处事,不愿意信任他人,产生了社会性的信任危机。而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的市场经济以利益的最大化为原则,肯定人们的利益观,部分人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导致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要知道,一切物质的东西,最终都会归于虚无与平淡,只有精神上的丰富与收获才是永恒的财富,只有真正为他人与社会做了什么,才会让大家铭记于心,才不至于使自己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生过客。

再次,大学生仁爱意识的缺乏。伴随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独生子女在家庭的地位越来越高,养成了他们放纵狂妄的个性,没有兄弟姐妹去分享父母对他们的关爱与呵护,使他们渐渐形成了自己是中心的思想,并伴随这种观念成长,进而在高校与同学相处时形成了唯我独尊的观念。一个人的心中只有自己,就会忽略他人的存在,轻视他人的需要,漠视他人的付出,忽视他人的感受。另外,由于在家庭中备受关爱,以及长辈的代劳而逐渐养成懒惰、依赖的思想,变得不愿意也不会劳动,并把享乐当作理所当然的事,溺爱的结果是对孩子个人生存能力的伤害,感恩之心也不复存在。

四、孔子仁爱思想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

仁爱思想要求人们在尊重与关怀他人的同时彰显人性的本质与光辉。鉴于大学生仁爱品德缺失的现状,应重温圣者的待人之道,汲取圣者的文化精华,站在历史的前沿从新的视角审视孔子仁爱思想的精神价值,进行冷静的判断和认真的思考,挖掘出仁爱思想对当前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所具有的启示与作用。

首先,培养大学生的仁爱意识。仁爱的最高境界是用自己的力量奉献社会,爱国爱民,成就自己有价值的人生。在现代社会就是拥有一份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对于国家的责任感。孔子的一生便是时刻以国家兴亡为己任,不断地塑造自己充实自己,爱身边的人。以身作则,是爱己、爱人、爱社会、爱国家的道德典范,将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热血融于国家建设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孔子对生活充满激情、充满斗志,用实际行动来彰显自己坚不可摧、百折不挠的积极精神,教书育人奉献国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爱国主义精神。

其次,陶冶大学生的仁爱情感。在道德教育工作中,道德规范属于一种外在的教育要求,只有得到人们的认同进而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体验,并在内心积淀巩固下来,才能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展现出一种情感的力量,促使受教育者发自内心地将伦理道德规范或者教育者的思想观点融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中,并付诸行动。没有内心情感的参与,道德教育不能深入人心,道德教化就不能实现自律,也不可能内化为人的心理需求,更不可能自觉地约束自身的行为。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这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长期以来,中国的道德教育过于强调外在的灌输,忽略了情感的巨大作用。理性使人摆脱了蒙昧,从而使人的活动趋向自觉和自为,但合乎理性并不等于合乎德性。

再次,养成大学生的仁爱行为。大学生仁爱的行为,首先应从关爱自己的长辈、主动承担家庭责任开始。懂得感恩父母的陪伴,用孝心与真情回馈父母。要教育大学生:经常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谈谈校园生活与学习上的趣事;用电话与短信为父母捎去节日的问候,让父母感受到我们的感激之情与我们最真挚的祝福;有空便回家看看,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的疲惫,用生活的小细节与小行动来感恩父母养育之情,并以此激发大学生的仁爱之心,培养其同情心和责任感,逐渐使平和、谦恭、真挚的爱在大学生内心深处扎根,学会用爱去对待他人,体谅他人。

结论:孔子仁爱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道理,而高校培养大学生的任务就是教导大学生如何为人、怎样处世,最终达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目的。怎样做人做事是孔子仁爱思想和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共通之处。如何借鉴、吸收孔子仁爱思想,挖掘其中在教育方面的经验与知识精髓从而构筑当代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人文底蕴,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是高校教育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晓静.自我教育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2.

[2]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有道理的爱情篇8

关键词:崇德;重仁;情感教育。

21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也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多种价值观的冲突给我们的道德教育带来了一些难题。面对众多的价值选择,我们的德育目标如何定位,才能为道德教育提供一个正确的价值导向,这是21世纪德育建设的一个前提问题,如果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失之偏颇,德育建设纵然有千万种举措,也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儒家“崇德重仁”的情感教育理念中得到一些启发。

一、儒家“崇德重仁”的情感教育理念。

“崇德重仁”体现了儒家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情感理念。

“崇德”,即是对道德的爱、尊重和敬畏的情感。“崇德”构成了整个儒家伦理思想的情感基础。首先,儒家以道德来确定人在宇宙中的特定位置,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不是因为“二足而无毛”的形体特征,也不是“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的感性欲求,而是因为人有“义”,即有道德良知,只有道德才能赋予人在宇宙中的这种特殊位置。其次,儒家以道德来界定人,用道德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孟子说: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如果不具备这些道德情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孟子以道德情感界定人,开启了儒家文化重情的传统。再次,儒家将道德与人自身的其他东西作比较,以凸现道德的高贵。孟子认为,一个人的德行要比他的财富、身份甚至他的自然生命更加可贵。他说“: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身而取义者也。”在孟子看来,生和义虽然都是人之所欲,但义高于生重于生。因此,人不能因为苟且偷生而置义于不顾。如果非要在生和义之间进行一种选择,那么,“舍生而取义”是毋庸置疑的选择。可见,儒家将“德”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由此彰显出一种对道德的崇敬之情。

在儒家看来,“崇德”关键在于“重仁”。仁是儒家理想人格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在《中庸》里“,智、仁、勇”并立为“三达德”。然而,这三者并非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其中,仁是核心,智、勇为辅翼。那么,究竟什么是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在孔子那里,仁就是一种“爱人”的道德情感。这种道德情感最深厚的根源是血缘关系的亲亲之爱。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孝敬父母是爱人的出发点和根本点,然后推己及人,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地。由此可见,儒家的仁爱思想既根植于血缘情感,又超越了血缘情感,从亲子之爱扩大到爱一切人和一切物。“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儒家不仅把所有的人视为自己的同胞,而且把所有的物都视为自己的同类,提倡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从而体现了仁的自然情感与道德情感、社会情感的统一。孟子继承了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但对此作了新的解释,认为仁来自人的恻隐之心。所谓恻隐之心,即不忍人之心,它是人们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是怜悯、同情同类的本能之情。不管是孔子还是孟子,对仁的解释都没有脱离一个“情”字,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仁的情感本质。

在整个儒学中,仁既是一个独立的德目,同时又是一个包容力很强的普遍德目,是“众德所归”“、德性之源”。是“一切德性的生命本源和种子”。正如杜维明先生所说“,探讨仁这个概念最好的办法,是首先把它看作是儒学价值体系中最高层次的品德,换句话说,仁规定着在儒家社会中起综合作用的所有其他伦理规范的含义。”[1](p14)众多的德性都发端于仁,在孔子看来,恭、宽、信、敏、惠等都是仁的外在表现。正如龚宝善先生所说“:仁是一切道德行为生长发源的根基,任何德性都又必须从仁心中滋长出来,如果缺乏仁心,人类也许不会讲求伦理,更不会产生什么道德。”[2](p225)如果说“崇德”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伦理价值取向,则“重仁”便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

二、现代道德教育的缺失。

“崇德重仁”是传统儒家伦理思想的精华所在,也是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事实上,它已经作为一种文化基因,渗透到了整个中国文化的躯体之中,从而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重情”品格。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正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到来,西方资本主义的各种价值观、人生观正如潮水般地涌向中国,把中国“崇德重仁”的优秀传统正推向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充斥着一些人的头脑,“坑蒙拐骗、权钱交易、吃喝嫖赌”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体现在文化层面便是崇尚工具理性,宣传科学至上,而“道德”这种闪烁着“人生智慧”的“大人”之学问在很多人的眼里则成了“无用之学”。究其问题的根本,并不在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本身。有人曾把这些现象归结为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诚然,市场经济在肯定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正当合理性的基础上,为个人利益的追求提供了有效的社会环境,这样的环境同时也为“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思想的滋长造成了可乘之机。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现阶段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克服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带来的这些负面影响,使“崇德重仁”的传统在新的形式下重新焕发出新的光芒,使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音符相和谐。

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道德教育,重新唤起人们的“崇德重仁”之情。

在21世纪,我们的道德教育应遵循什么样的价值导向?

这是德育改革和创新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关注这些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时,人们惯于机械地遵循“经济决定论”的原则,在突出经济重要性的同时,把它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把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等同于“服从”市场经济。在这种机械论的范式中,我们的道德教育出现了以下两种倾向:

其一“,崇德”之情的缺失。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为导向的社会转型,经济目标的支配性地位,尤其是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和推进,使道德教育受到了冲击,经济性、工具性、实用性成为受教育者追求的目标。接受道德教育不是为了实现道德理想,而是为了“黄金屋”、“颜如玉”之类的实用性、工具性目标。在这种实用主义的驱使下,道德教育在某些学校中已形同虚设,出现了一种“无道德的道德教育”。德育工作者惯于把道德作为一种纯粹的知识向学生灌输,德育异化为一种知识教育和思维训练。而对于这些“道德教条”,学生也早已厌倦,只等“考前背背,拿个学分,万事大吉”。可以说,在德育中,教师的敷衍、学生的应付已成为普遍现象。没有了崇德之情,德育缺“德”便成为必然,道德教育流于形式,道德失去了它本有的鲜活性和神圣性。

其二“,仁爱”情感的缺失。“仁”作为儒家思想道德和人格修养的最高范畴,在当今的德育中,仍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用主义和工具理性的支配下,我们过于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播,而忽视了爱的教育。在我们所标榜的素质教育中,过于强调“个性、自由、民主、平等、竞争、合作”等价值理念,而“同情他人、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等这些“仁”之常情在我们心中却越来越被淡化了。这种仁爱情感的欠缺导致了部分青少年情感荒漠化。他们心中缺乏仁爱,缺乏善良,他们对动物,对朋友,甚至是对精心呵护自己的母亲,乃至社会的一切,缺少最基本的同情、友情和亲情。常听幼儿园老师谈及幼儿教育时,特别强调“激发他们的好胜心,锻炼他们的竞争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锻炼他们的创造力;同他人公平地分配玩具,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等等,而所有这些无疑是在教导他们在参与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如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同情他人、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体现“仁爱”的道德训条即使算不上过时,也已经居于次之又次的地位了。面对今天道德教育的这些危机,我们深感丢失了传统中最为宝贵的东西。

三、儒家“崇德重仁”的情感教育理念对现代德育的启示。

德育的创新和改革,不是对传统的完全否定和无限远离,而是创造性地复归传统。儒家思想中“崇德重仁”的情感教育理念与现代社会崇尚工具理性形成显明的对比,重新梳理这一思想,挖掘其在当代的现实价值,对于走出现代道德教育的困境,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丏尊曾说过一段十分形象的话:“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正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地变更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3](p3)今天,德育无论怎么改革,都不能离开情与爱。德育“掘池”不能忘记“蓄水”“,蓄水”不能忘记儒家文化这一“源头”。

从儒家“崇德重仁”的情感教育理念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两点启示:

第一,德育必须先“崇德”。道德能产生教化的力量便来自于对道德的崇敬之情。当人们怀疑、贬低甚至嘲笑、亵渎道德时,人们就不会再信道德、讲道德、爱道德。造成当前道德教育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就是“崇德”之情的缺失。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在制定德育目标的时候陷入了“经济决定论”的泥潭,把经济的发展和物质利益的追求看作是凌驾于一切之上的价值。在教育中,只注重知识技术训练而忽视人的道德信念培育,把道德教育仅仅看作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只看到了道德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了其目的性价值,这正是造成现代人不“崇德”的根本原因。事实上,如果我们着眼于人类生活的根本目的或人性的完整需求,就不难发现,人的自我完善或生活本性并不仅仅是物质功利的,某种文化精神和超越型价值理想总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

人的价值不在于其物质性,人的价值是一种精神存在,它凸现在道德的精神人格上,追求道德的崇高是人的本性,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儒家的“崇德”理念告诉我们,追求道德上的完善是做人的应有内涵。一个没有道德、不讲道德的人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或完整意义上的人。因此,孔子在教育中,“把完善人格作为做人的目标,并把造就思想人格作为德育的根本任务。”

[4]在今天,这个观点依然是成立的。德育的目标不是占有知识、传播知识和思维训练,而是净化人的心灵、唤醒人的尊严和道德良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果德育仅仅为应试而教、而学,德育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换言之,在德育中,如果没有一种发乎真情的爱德、崇德之情,没有对“道德”的一种神圣感,没有把道德放在它应有的位置,无论多么严密的道德体系、多么精美的道德论证,最终都会由于根基不稳而导致整个理论大厦的崩溃,德育的效力自然会大打折扣。

第二,重视“仁爱”的情感教育。德育目标的定位受到某一特定历史阶段的主导性价值的影响,现阶段的市场经济秩序和全球化思潮无疑是影响甚至决定人们的价值选择和道德理想目标的关键性因素。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在德育中融入了与时代要求相契合的一些价值理念,诸如“个性、自由、民主、平等、竞争与合作”等,但我们不能因此将之看作是现代人人格理想的全部内涵。儒家之所以把仁作为众德之归、德性之源,把“爱人”放在德育的首位,是因为仁含有道德最深层的底蕴。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如果没有一颗“爱人”之心,就不可能做到“恭、宽、信、敏、惠”等,也就不可能成为道德意义上的完人。同样,如果一个人缺少仁爱之心,只知道关心自己,而不去推己及人,又何谈去爱他人、爱国家。我们也很难设想,一个没有爱心的人,又如何能够做到同他人和睦相处,做到公平的竞争、友好的合作?如果人人都缺乏一颗仁爱之心,又如何能够实现真正的民主和自由?因此,从其深层次的意义上说,仁爱是促进这些价值得以实现的更为基本的价值。

在21世纪的今天,仁爱依然是道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由提出着眼于个体的“学会生存”发展为“学会关心”,并把它作为21世纪的教育口号,其主旨就在于加强仁爱教育。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涵虽然具有显明的时代特征,但同时也有一些永恒的、稳定的、要素性的东西,而“仁爱”便具有这样的情感素质。在今天,重视仁爱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激发其同情心、荣辱感等等。这些道德的心理因素就是孟子所说的“善端”,以往我们将其看作唯心主义加以拒斥,其实,善端是道德行为的心理基础,没有这种善端,很难说一个人的道德行为是出于真诚的。从这种最基本的善端抓起,可以培养出学生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比如:

孝敬、善良、感恩、宽容等。有了这些基本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才能真正建立起来。因此,德育不管怎么改革“,仁爱”是永恒的主题。德育千改万化不离其宗:

“德育是教人识事做人,教人去经验人生、了悟人生,在生活上迁善。”[5](p205)参考文献:

[1]杜维明。人性与自我修养。[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3.

[2]龚宝善。现代伦理学[m].台湾中华书局,1983.

[3]夏丏尊。爱的教育·译者序言[m].上海:三联书店,1987.

有道理的爱情篇9

多年来,我校用爱构建爱心校园,用爱心打造出一条条“爱心链”。我们握紧“爱心链”,让学生有了攀缘向上的支撑,有了生活上遮蔽风霜雨雪的护佑,有了心头上的温暖与希冀,让每个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在传承中华大爱中弘扬中华美德。现将我校如何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如何构建爱心校园总结如下。

一、弘扬中华美德,全面开展“爱满校园”德育品牌教育活动

1.目标领航,创新德育评价

爱心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永恒主题,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主旋律。针对目前德育教育缺乏实效性,道德和日常生活分离,学生出现多重人格、缺乏爱心、知行脱节,面临复杂道德生活时难以适应等现象,我校在开展“爱满校园”教育活动中,联合组团学校,创建学校“道德银行”,班级中设立各分行,以“道德银行”为评价依据,随时量化学生的道德行为。通过建立学校“道德银行”网站,适时公布学生的道德积分,让无形的道德行为成为有形的道德积分,在校园内形成了一种以“道德银行”积分多为荣的风尚。同时,学校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科学制订爱心教育训练目标,突出层次,列出序列,循序渐进。每学期,我们都会评选出若干名“道德银行”优秀储户。

2.学科育人,凸显爱心主题

长期以来,我校坚持将德育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根据各学科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团结协作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克服各种困难,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喜闻乐见的有益活动。如结合“爱师长”教育主题,安排学生开展“我为妈妈做贺卡”“庆祝三八妇女节”综合实践活动;结合品德与生活课程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小品、歌舞、诗朗诵等形式,了解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如何付诸于具体行动。通过加强和改进德育课程,使学校德育工作不只是停留在号召层面,而是真正地落实到课时和教材之中,从而进一步营造德育工作的良好环境。

3.情感育人,开展心理教育

情感育人是德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学生家庭注重学业教育而缺乏情感教育的趋向,我校主动适应新形势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主动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要,主动帮助学生家庭补充情感教育因素需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开展情感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教师重视学生需要和动机,重视道德观念内化,走进学生内心世界。通过心理咨询室,设立“悄悄话”写话本等形式,及时发现学生不良表现,及时与学生谈心,帮助学生消除烦恼,营造充满情感的课堂气氛。时时处处关怀学生,全力打造良好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因素,使学生态度积极、心情愉悦、思维活跃,真正做到以情感人,用心育人。

二、立足“十爱”,深入推进“爱心校园”德育系列教育活动

按照少先队“儿童为本,队建为基”的理念摒弃灌输式的教育模式,紧密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成长特点,通过“爱心中队”的创建,培养每个队员的集体意识乃至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每个少先队员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去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少先队大队部编写了《爱心教育手册》,提出了“十爱”要求,即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班队、爱学习、爱劳动、爱生活、爱社会、爱师长、爱他人。同时对各年级“十爱”的目标作了进一步的细化。比如“十爱”之一的“爱祖国”。低年级的要求就是知道我们的祖国叫“中国”,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知道我国首都是北京,我国地图的形状像一只雄鸡等。中年级则要求认识我国的版图,能说出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名称;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能说出十个以上名称等。高年级的学生则要求他们认识党旗,知道建国历程及重大历史事件;知道各省的位置及各省会名称;每周收看两至三次《新闻联播》,了解国内外大事。从这些细节中把队员的行动真正落实到可见的、可行的、可操作的目标中去,让队员们在和谐的队组织中充分享受集体生活,培养爱的情感,快乐地玩耍、学习和生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三、延伸爱心,切实做好“情满社区”德育社会实践教育活动

社区建设发展离不开学校,学校教育改革需要一个和谐、健康、优化的社会环境,也离不开社区的关怀、支持、帮助。我校着力将爱心延伸到社区,促进互动,优势互补,创新协作,形成合力,共建双赢。我校坚持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积极建立社区服务制度,把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校外教育活动作为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学校制订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措施,将其列入教育教学计划,以学生为主体,切实按照“十爱”教育的目标,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创造宽松和谐的教育模式,将“爱满校园”活动推向社区、融入社会。工作中,我校组织学生开展“我为沙小争光彩”主题活动,了解学校历史、荣誉、特色教育,重温校风、校训,净化、美化校园,定期前往汤汪敬老院,为老人们打扫卫生、表演节目等。2013年寒假到来之际,我校结合广陵区“创新作业在广陵”活动,与社区联系,组织学生走进福利院,和那里的孩子同学习、共玩耍,学生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零花钱购买了食品和玩具,尽自己所能帮助福利院的孩子们。学校与沙南社区联手,利用“阳光学堂”社区教育平台,开展公益活动,定期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炼、得到提高,促进了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有道理的爱情篇10

由于大学生普遍年龄较低,并没有较多的社会阅历,加之心理的不稳定,导致他们中的许多人对恋爱的认识不够端正。目前看来,感觉新奇、消磨时光、寻求快乐是许多大学生恋爱的主要动机。大学生基本上是独自离开故乡,前往新的环境里面求学与生活,脱离了家长的管束,又越过了中学时期高压的学习环境,轻松自在的大学生活和校园环境为大学生恋爱提供了条件,大学生容易失去奋斗目标与前进的动力,用谈恋爱来消磨时光,寻求快乐,又或者由于就业压力、产生迷茫、沮丧,而希望通过恋爱来排解孤独、寂寞,寻求精神快慰。有了这样的动机,恋爱表现日益公开化、恋爱价值观日趋现实化、性道德观逐渐淡化欠缺对后果的慎重考虑等现象也就自然越来越严重了。

积极的恋爱观可以给大学生带来进步和心理满足,而消极的恋爱观也可能带来伤害。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恋爱观对了解自己、健全自己、提升自己、推动自己具有正面意义。具备科学的恋爱观,正确恋爱,方可使自身的高校生活由于爱情而更加多姿多彩。大学生正好处于一个人生命当中最美好的阶段,不应由于恋爱而影响学习,应当合理安排恋爱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尽量保证恋爱和学习都不耽误。建立了恋爱关系的同学应当彼此尊敬、激励,确定科学的发展方向,一起努力。目前,不少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谈恋爱的情况,采取不反对、不指导的无视态度,这样做是不对的。应该基于大学生恋爱思想与恋爱观的特征,采取正确的措施,努力开导他们走出感情的困扰,指导他们摆正学业和恋爱的相互关系,形成科学的恋爱观。

为此,本文对高校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恋爱观的提出几点建议:

一、加强性知识与性道德教育,提升同学们的性道德水平,积极进行科学指导,协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恋爱观,把学习置于首位,恋爱为辅。开展性伦理与性道德教育,经过比较、研究、认知,协助同学们建立科学的性道德理念。恋爱观引导应当和同学们的客观情况综合起来,增强对大学生婚恋责任感的教育。指导他们将性道德渗透至自身良好的心理当中,以健全的心理、成功的事业来开创快乐美满的生活,促进同学们科学认知爱情的含义与范围。

二、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强化青春期教育,全面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积极防范盲从的恋爱,避免遇到挫折或者踏上错误的道路,让大学生正视爱情,学会保护自己,也可通过讲座形式让学生们了解应该如何选择爱情、选择怎样的爱情、在爱情里怎样保护自己、遇上失恋如何排解情绪等,协助同学们维持心理健康。

三、强化高校文化建设,举办各种各样的业余文化活动,创造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气氛,鼓励大学生参加各项活动和社团,锻炼自己的能力。加深友情、加强能力,增进同学间亲密度,在过程中了解彼此,还提升了自己的素养。

四、强化高校风气与纪律管理,严肃纪律。强化校园风气建设,大力整顿教育风气与学习风气,将同学们的精神与体力转移至学业当中,对大学生于恋爱时产生的不文明语言和举动,应尽快审查处理。另外,也需注意高校周边的环境。例如高校周边都出现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出租屋,这为大学生校外同居提供了条件,还有黑网吧、ktv等场所的存在,也会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恋爱观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