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政猛于虎也十篇

时间:2023-03-23 17:53:12

苛政猛于虎也篇1

《捕蛇者说》从一个蒋氏捕蛇人,以捕蛇的危险反衬了缴纳赋税的困苦。他宁可去捕“无御之者”的毒蛇,也不愿“复若赋”,这是为什么呢?文中说:他以捕蛇抵当自己的赋税,一年中有两次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捕蛇,其他时间,就可以舒适快乐的过着日子;而他的乡邻,却过着天天辛苦劳作的升华,到头来还把家里几乎所有的收入交纳赋税。我想,人们应该都会选择危险的捕蛇,而非辛苦的劳作生活吧。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以前我曾经听说过这句话,却不清楚它的故事,当时觉得“苛政”没有那么恐怖,比老虎还凶猛,但学了《捕蛇者说》后,我了解了这句话。

“苛政猛于虎。”来源于一个故事。

孔子和他的学生子路走在山中,发现一个女子在一个坟墓前哭泣,便叫子路去询问原因。子路走过去问:“什么事让你哭得这么伤心?”那女子回答:“我的丈夫死在老虎手下,如今儿子也被老虎杀死了。”子路便问:“那你们为什么不到没有老虎的地方去呢?”回答却是:“这里没有苛政。”

有这个故事,我想到:有苛政的地方没有老虎,没有苛政的地方却有老虎,而那一家人,宁愿在老虎旁边生存,也不愿在苛酷的统治下生活,真是“苛政猛于虎”啊!而“苛政”不仅在我国古代有过,在国外也是有过的。

苛政猛于虎也篇2

然,或闻之、听之、见之,皆驻。乜斜之色隐,避之恐不及。矧禁之止之?惟此,邪乎甚嚣。且窳劣之风愈烈矣!

世人不禁,国策无对。当此动荡之时,只寻乎利而忘乎于义,矧礼乎、德乎。戏谑风行曰:“笑贫不笑娼。”唯利是图,遑论他。脸隐也,德穷也,耻寡也。毫厘之微利,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屡闻之;寸尺之末功,亲情不亲、兄弟不认、朋友不复,频观之。惟叹:“人心不古。”

更有之,路拾己据、宿之逃费、食所窜亡之辈,充斥其间;甚者,随手而获、顺手牵羊、破牖排闼、攀高垂坠应缧绁之徒,亦混迹其中。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应对失措者众,进退失据者群。惶惶然而言世风矣。悲乎空叹!

《捕蛇者说》曰:“苛政猛于虎也。”民闻政而觳觫;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苛政民不知耻;老氏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无德而乱徒多。

苛政猛于虎也篇3

古人云:“苛政猛于虎。”何为苛政?大概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横征暴敛。即便是一个勤政爱民的皇上,如果在经济问题上前后失措,搞得一团糟,其害亦猛于吃人之虎。

在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年代,尽管钱币已经在经济活动中流通,但人们支付薪酬的主要方式,还是以物相抵。从朝廷命官到佃户伙计,其俸禄薪酬都是以粮食为单位来计算的;一朝经济的盛衰,最终也是以粮仓充实与否为最终衡量标准。以粮为主的结果,自然是“民以食为天”。因此,粮价的涨落,关系到天下太平,是历朝历代大政统筹中的方向性指标。粮价涨,害民;粮价跌,伤农;粮价平,天下安。诚然,年成丰歉无算,粮价涨跌难免。但如果朝廷任由粮价涨跌而不作为,甚至是胡作非为,其结果,要么是民无所食,反;要么是农无所依,亦反。可见,,粮价失控亦可为之。

工业化市场经济的到来,使“交换”成为人们经济活动的主要原因和目的,从而将人类社会推入了货币时代――人们所有经济活动的酬劳和支付形式,都由货币为之。于是,在现代社会中“民以薪为天”。但粮价涨跌的必然性及其关乎天下安宁的道理,却由现代经济中的通胀和通缩传承不变。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在中国确立,通胀与通缩也随之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在所难免的常见病。然而,两种不同经济形势导致的结果,则较之农耕经济中粮价涨跌带来的危害更为鲜明惨烈。

通缩是工商业者和执政者的噩梦。货物滞销、市场萎缩致使经济呆滞。如不及时有效治理,必将导致整个经济的衰败。治理通缩的办法,无外乎放松银根、降低利率、减免税务、鼓励投资;直至国家政府出面直接强力干预,大把撒钱,大兴土木,已达振兴经济之效。凯恩斯主义被执政者们奉为治理通缩的灵丹妙药,中外皆然,道理便在于此。

但通缩导致物价低迷,形成买方市场,一时间成为广大消费者的利市;政府振兴经济的措施,激发就业市场扩容,平民百姓也可因此获益。由此看来,通缩之虎虽猛,其下口的首要目标却是有钱有势的大户。对于升斗草民,在短期内并非直接威胁。如果通缩能够很快地获得有效治理,百姓们反而可以前后获利。

通胀则不然,此虎吞噬的是天下百姓。首先,在货币经济时代,飞涨的物价使全天下百姓的劳动迅速贬值――薪酬不变,但能买回来的东西却大减。油盐柴米衣食住行病老学养统统涨价的结果,是物价寸涨,薪酬尺减。更有甚者,是一方面经济过热、市场繁荣,另一方面却物价飙升,入不敷出。两相对照,其痛难当。与其日夜煎熬,不如铤而走险。

其次,通胀实际上是一场全社会的劫贫济富运动。百姓持家过日子,勤俭为本,能省则省,将节省下来的血汗钱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而现代市场经济之中,商贾富豪的成功之道,离不开借贷钻营,资本腾挪。通胀袭来,百姓储蓄的血汗钱瞬间缩水,而借贷者则大发利市:一方面所欠债务迅速递减,一方面所持物业不断升值。其结果,是将百姓的储蓄挪入了富人的腰包。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社会公平不断式微的同时。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由此激发大规模社会对立与冲突。

再次,通胀使天下百姓信心崩溃。通胀之下,物有所值,钱有所失,因此引发抢购狂潮。购物恐慌之中,合理计划、量入而出等理性经济活动得不偿失;囤积居奇、投机倒把等非理性经济活动则大行其道。“一锤子”买卖泛滥的同时,整体社会经济活动的信誉日益低落甚至荡然无存。其结果是人们对社会的“明天”失去信心甚至绝望。

在今天之中国,通胀之虎已然成型。去年年底以来,物价一路飙升。近来由于中东的乱局,国际能源市场上的油贩子们趁机哄抬油价,国内的燃油价格也应声而起,为已经相当严重的通胀“火上加油”,导致“超市”价格狂飙。近年来,政府一直力图稳定“房市”,尽管结果始终差强人意,但并未形成太大的社会问题。根本原因在于进出“房市”角力者,无外乎发展商、投资(机)客、富豪显宦以及挣扎的中产阶层。尽管“战斗”激烈异常,但并未切实危及支撑社会稳定的最根本群体――广大百姓,高“房市”下,他们仍然可以维持生计。但一旦“超市”失去稳定,涨价不止,便会立即切切实实地伤害到广大百姓,尤其是弱势群体,使其难以维持。百姓生活一旦无着,社会动荡在所难免。

苛政猛于虎也篇4

1、耽耽虎视:眈眈:注视的样子。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2、虎口逃生: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比喻逃脱极危险的境地侥幸活下来。

3、饿虎逢羊:逢:碰到,遇到。饥饿的老虎遇到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4、捉虎擒蛟:蛟:蛟龙。能上山捉老虎,下海擒蛟龙。比喻本领大。

5、放虎自卫: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

6、春冰虎尾: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7、纵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8、虎视眈眈:眈眈:注视的样子。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9、虎背熊腰:背宽厚如虎,腰粗壮如熊。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10、虎口拔须:从老虎嘴边拔胡须。比喻冒极大的风险。

11、龙潭虎穴: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12、狐假虎威: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13、与虎谋皮:跟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不到。

14、画虎成狗:画老虎不成,却成了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15、养虎遗患:遗:留下;患:祸患。留着老虎不除掉,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坏人坏事,留下后患。

16、为虎傅翼:傅:通“附”;翼:翅膀。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17、虎荡羊群:老虎跑进羊群。比喻强大者冲入柔弱者中间任意横行,以强凌弱。

18、狮威胜龙:胜:胜过,超过。狮子的威风超过老虎。旧时比喻妇人悍妒过甚。

19、虎威狐假:假:假借,凭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他野兽。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去欺压别人。

20、饿虎扑食: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21、势成骑虎:骑在老虎背上,要下来不能下来。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难,但迫于形势,想停止也停止不了。

22、虑不及远:远:长远。老虎不到长远。形容目光短浅。

23、虎不食儿:老虎凶猛残忍,但并不吃自己的孩子。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都有骨肉之情。

24、割肉饲虎:饲:喂。割下身上的肉喂老虎。比喻既舍弃生命也无法满足对方的贪欲。

25、为虎添翼: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26、没毛大虫:没有毛的老虎。比喻凶猛的人或事物。

27、虎落平阳:平阳:地势平坦明亮的地方。老虎离开深山,落到平地里受困。比喻失势。

28、与虎谋皮:谋:商量。跟老虎商量要剥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不到。

29、猱搔虎痒:猱:猴。猱替老虎搔痒。形容表面曲意奉承,暗箭伤人。

30、豺群噬虎:成群的豺敢和老虎咬斗。比喻如果弱小者聚集起来可以打败强者。

31、画虎类狗:类:象。画老虎不成,却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32、虎口拔牙:从老虎嘴里拔牙。比喻做十分危险的事情。

33、虎口残生: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侥幸得生。

34、饿虎攒羊:攒:赶。饥饿的老虎追赶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35、虎落平川: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老虎离开自己称王称霸的深山老林,落到了平地上。比喻有权有势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

36、虎尾春冰: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37、摇尾求食:老虎被关进笼圈里,向人摇尾巴求取食物。比喻人的地位降低,向人乞求。

38、虎而冠者:冠:帽子。穿衣戴帽的老虎。比喻凶残如虎之人。

39、放虎遗患:放掉老虎,留下后患。

40、纸糊老虎:用纸糊的老虎。比喻看似吓人,实际上不堪一击。

41、狮威胜虎:胜:胜过,超过。狮子的威力超过老虎。比喻妇人十分悍妒。

42、虎变不测:无法预测老虎身上的花纹发生什么变化或何时变化。形容非常之人的行踪或性情变化莫测,不可捉摸。

43、身寄虎吻:指把身子置于老虎嘴边。比喻处境极其危险。

44、养虎伤身:饲养老虎,自伤其身。比喻纵敌留患。

45、虎党狐侪:比喻凶恶狡黠之辈。

46、龙骧虎步:龙:高大的马,古称八尺以上的马为龙;骧:马高扬着头的样子。象龙马昂首,如老虎迈步。形容气慨威武雄壮。

47、龙骧虎视:象龙马高昂着头,象老虎注视着猎物。形容人的气慨威武。也比喻雄才大略。

48、虎饱鸱咽:像老虎一样凶残饱食,像鹞鹰一样贪婪地吞咽猎物。形容贪官污吏凶狠贪婪。

49、饥虎扑食:像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迅猛急切。

50、虎跳龙拿:跳:跳跃。像老虎那样跳跃,像龙那样伸爪抓取。比喻身手矫健,武艺高强。也比喻英雄相互征战。

51、为虎作伥:伥:伥鬼,古时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专门引诱人来给老虎吃。替老虎做伥鬼。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52、鲸吞虎噬:像鲸鱼和老虎一样吞食。多比喻吞并土地财物。

53、驱羊攻虎:驱:赶。驱赶羊群去进攻老虎。形容以弱敌强,力量悬殊,必遭覆灭。

54、狼贪虎视:象狼一样贪婪,象老虎一样睁大眼睛盯着。比喻野心很大。

55、出林乳虎:乳虎:尚在吃奶的小虎。走出树林的小老虎。比喻勇猛的小将。

56、苛政猛虎:苛政:残暴地统治。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策比老虎还要凶恶暴虐。

57、引虎自卫:引:招引。引来老虎,()保卫自己。比喻企图依仗恶人,结果反受其害。

58、擒龙捉虎:擒住老虎捉拿蛟龙。比喻降伏强敌,本领高强。

59、猛虎扑食:老虎扑向食物。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60、养虎自啮:啮:咬。养老虎,咬伤自己。比喻纵容敌人而自受其害。

61、虎踞龙蟠: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62、狼窝虎穴:虎穴:老虎住的洞穴。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地方。

63、骑虎难下: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做一件事情进行下去有困难,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64、虎穴龙潭: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65、虎荡羊群:老虎冲进羊群中。比喻以强凌弱,为所欲为。

66、如虎添翼:好像老虎长上了翅膀。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

67、两虎相斗:两只老虎相互争斗。比喻力量强大的双方相搏斗。

68、鹰视虎步:象鹰那样看东西,象老虎那样走路。形容为人阴险狠毒。

69、鲸吞虎据:据:占据。象鲸鱼那样吞食,如老虎那样占据着。比喻强者兼并弱者。

70、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71、纵虎入室:纵:放。把老虎放进室内。比喻把坏人或敌人放了进来,造成祸患。

72、虎口夺食:从老虎嘴里抢夺食物。比喻十分危险的事情或十分勇敢的行为。

73、与虎添翼:翼:翅膀。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74、画虎刻鹄:①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②比喻好事做不成,反变了坏事。

75、虎视鹰扬:扬:高举,飞起。像老虎那样雄视,像老鹰那样飞翔天空。形容人很有威仪。

76、猛虎出山:像凶猛的老虎出山一样。形容动作勇猛又快速。

77、调虎离山: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78、忧国忘思:忧劳国事,不老虎个人私事。

79、人中龙虎:比喻人中豪杰。

80、饿虎见羊:饥饿的老虎见到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81、一林二虎:两只凶猛的老虎同处于一个森林。形容两个强有力的人或集团同处一地,势不两立。

82、鼠技虎名:只有老鼠之流的雕虫小技敢冒老虎的威名。指当权者作威作福欺压百姓。

83、养虎自啮:比喻姑息敌人,终致损害自己。啮,同“啮”。

84、饿虎攒羊:攒:向一个目标簇拥。像饥饿的老虎向羊簇拥过去一样。形容动作而猛烈。

85、放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86、无毛大虫:没有毛的老虎。比喻光从表面不易看破的凶恶之物。

87、虎入羊群:老虎跑进羊群。比喻强大者冲入柔弱者中间任意砍杀。

苛政猛于虎也篇5

[内容]

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一大重点是释词通句。释词是基础,通句是结果,必须先打好基矗释词中尤其要注意对多义词词义的解析,因为汉语多义词的现象非常普遍,对于不很发达的古代汉语来说更是这样,但这并不意味着多义词的诸种义项在文句中都同时可以表现出来,也不是既可以理解为A义,又可以理解为B义,而是只有其中的一个意义起作用,除此之外各个意义都是隐而不显、不起作用的。换言之,一个词具有多义,这是就其做为一个词在词典中独立存在时而言的,是就其潜在的可能性而言的。而当这个词进入具体的文句时,它就只能有一个确定的意义,这是就其在文句中的使用而言的,是就其表现出来的现实性而言的。如:

①“我执曹君,而分曹卫之田以赐宋人。”(《城濮之战》)

②“故秦苑囿园池,令民得田之。”(《汉书·高帝纪》)

③“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韩非子·难一》)

上例三句中都有一个“田”字。作为一个静止的词,在古汉语中它有“田地”、“耕种”等义项,但在具体的文句中却只有一个固定的含义。如在上例三句中,①之义为耕种的土地;②之义为耕种;③之义是打猎,绝对不能混淆和替换。把握不住这一点,就会曲解古文含义,甚而发生“古人怎么搞错了”的疑问。比如有人在读孟浩然的《春晓》时,把“春眠不觉晓”的“不觉”理解成了“没有感觉”,因而发出了:既然没有感觉,又怎么能知道“夜来风雨声”的疑问。其实,“不觉”除了“没有感觉”义外还有“不知不觉”之义。此处正是春夜苦短,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并非酣睡而没有感觉之义。

更何况文言词不仅多义,而且模糊,即在有些句子里,一个词往往可以具有该词在静止状态所不具有的意义,而产生一种临时义,转化义。如:

④“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里的“处”即为“蹄颖、“足迹”之义,是临时转化义,在字典辞书里是找不到该义项的,同时用字典辞书所列义项去讲也是讲不通的。

我们要真正读通弄懂文言作品,必须确切地把握多义词在文句中的真正含义。一般来讲,确定一个多义词在具体文句中的单一含义,可以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一、根据上下文义,看时间、地点、什么人说、为什么说、对谁说、怎么说等语言环境。不但要看在句中能否讲通,而且要看与全段全篇是否协调,是否前后一致。如:

⑤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礼记·苛政猛于虎》)

⑥固笑谓迈曰:“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

上两句中的“识”字,一般来讲有两个义项,一读shí,是“知道、懂得、认识”之义;二读zhī,是“记忆、记妆之义。例⑤按上文是孔子过泰山侧,听到有妇人哭于墓前,一家三代被老虎吃掉,却又不肯离开这“无苛政”之地,孔子便发出感叹,且用命令语气教育自己的学生应该记住这句话,故应读zhī,理解为“记妆。例⑥是写苏轼月夜泛舟游石钟山的切身体会,便高兴地问儿子苏迈:“你懂得吗?”如果把这个“识”当“记妆讲,便说不通,故只能读shí,当作“懂得”去理解。

二、借助语法结构,看它充当什么句子成份,和什么词语搭配,构成什么语法关系。如:

⑦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史记》)

⑧太子即位为帝,谒高庙。元年,号令一出吕后。(《史记》)

按句法结构,例⑦“莫之能一”用现代汉语语序排列是“莫能一之”;“一”前面有副词和能愿动词修饰,便说明“一”不是数词而是代词,“统一”的意思,“之”是它的宾语,否定句中代词宾语要前置,这个“一”完全具备动词特点,只能当“统一”讲。例⑧“号令一出吕后”实际是“号令一出于吕后”,“出”是动词,“一”在动词前便是作为副词修饰动词“出”,是“完全、一概”之义,说明吕后专权,所有号令全部从吕后那里发出。

三、利用互文见义。所谓互文,是指两个相同的语言结构中位置相应的词。位置相应的词往往是意思相近、相同或互为补充。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古人这一行文特点去确定词义。如:

⑨去偃王之仁,息子贡之智。(《韩非子》)例⑨前后两句互文,“去”与“息”位置相应,意思亦相同,“去”的意思为“抛弃”,那么“息”也是“抛弃、废除”之义。再如:

①0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例①0“将军”、“壮士”互文,两者互为补充。应理解为“将军壮士百战死,壮士将军十年归”,而绝不能理解成“将军们身经百战都已死去,壮士们从军十年凯旋归来”。

苛政猛于虎也篇6

1、羊很狼贪:比喻狠毒贪婪。

2、食亲财黑:指人贪婪自私,爱占便宜。

3、馋涎欲滴:涎:口水。馋得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形容极其贪馋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红。

4、贪人败类:败:毁坏。贪婪的人当政,危及整个国家、民族。

5、爱钱如命:某些人贪爱钱财就像吝啬生命一样。形容十分贪婪、刻薄。

6、蚂蝗见血:见了喜爱的东西就吸附不放,比喻迫切而贪婪。多含贬义。

7、横赋暴敛:横、暴:残暴,强横,凶狠;赋、敛:征税,聚财。强横残暴地征收苛捐杂税。形容反动统治阶级贪婪凶狠、搜刮人民的罪行。

8、苍蝇见血:苍蝇一见到血,就拼命吮吸。比喻十分贪婪。

9、垂涎三尺: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

10、豺狼之吻:比喻残酷贪婪的官吏。

11、得寸进尺:得了一寸,还想再进一尺。比喻贪心不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

12、克伐怨欲:①指好胜、骄傲、忌刻、贪婪四种恶德。②指关于四种恶德的理论。

13、利欲熏心:贪财图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

14、鹯视狼顾:指如同鹯狼视物。形容目光贪婪。

15、招权纳贿:招权:弄权,揽权;纳贿:接受贿赂。抓权力,受贿赂。

16、贪如饕餮:饕餮:传说中一种贪食的恶兽。比喻贪婪凶恶的人。

17、垂涎三尺:涎:口水。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

18、饿虎吞羊: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19、垂涎欲滴:垂:向下;涎:口水。馋得连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形容贪婪到极点

20、贪而无信:贪婪而又不守信用。

21、瘠人肥己:瘠:瘦,引申为悭吝;肥:胖,引申为贪婪。对待别人很吝啬,而自己却很贪婪。

22、诛求无厌:诛求:需索。指勒索诈取没完没了。

23、攘人之美:攘:窃取、夺取。夺取别人的好处。形容窃取他人的利益和好处。

24、激贪厉俗:指抑制贪婪之风,劝勉良好的世俗。

25、掠人之美:掠:夺取。夺取别人的成绩、荣誉归自己所有。

26、顽廉懦立:使贪婪的人能够廉洁,使怯弱的人能够自立。旧时形容感化力量之大。

27、中饱私囊:中饱:从中得利。指侵吞经手的钱财使自己得利。

28、得陇望蜀: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29、文婪武嬉:指文武官员习于安逸,贪婪成性。

30、耽耽逐逐:眈眈:注视的样子,也形容贪婪地注视。()瞪着眼睛逼视而急欲掠取。形容贪婪追逐的样子。

31、饿虎逢羊:逢:碰到,遇到。饥饿的老虎遇到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32、狼顾鸢视:如狼鹰视物。形容凶狠而贪婪。

33、欲壑难填:欲:欲望;壑:深谷。形容欲望象深谷一样,很难填满。指贪心重,没法满足。

34、东食西宿:比喻贪婪的人各方面的好处都要。

35、嗜血成性:嗜:爱好。爱好吸血成了习性。指贪婪地进行敲诈勒索,榨取民脂民膏。

36、得一望十:得到一分,又巴望得到十分。形容十分贪婪。

37、狼吞虎噬:像狼虎那样吞食咬嚼。比喻极为贪婪残忍。

38、眼馋肚饱:形容人贪心大,没有满足的时候。

39、虎饱鸱咽:像老虎一样凶残饱食,像鹞鹰一样贪婪地吞咽猎物。形容贪官污吏凶狠贪婪。

40、封豕长蛇: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41、狼贪虎视:象狼一样贪婪,象老虎一样睁大眼睛盯着。比喻野心很大。

42、蝇营鼠窥:像蝇一样营营往来,像鼠一样四下窥伺。比喻到处钻营,贪婪无耻。

43、饿虎饥鹰:比喻凶残贪婪。

44、染指于鼎: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45、鹰瞵虎视:像鹰和虎一样凶狠贪婪地注视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46、饿虎见羊:饥饿的老虎见到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47、饿狼饥虎:饥饿的虎狼。比喻极为贪婪的人。

48、眈眈逐逐:贪婪注视,急于攫取的样子。

49、饥鹰饿虎:比喻凶残贪婪。

50、桀贪骜诈:凶暴贪婪而又傲慢狡诈。

51、聚敛无厌:聚敛:搜刮,盘剥。厌:饱,满足。尽力收刮钱财,永远也不满足。形容非常贪婪。

52、饿虎擒羊:像饥饿的老虎捕食羔羊一样。比喻迅猛贪婪。

53、染指垂涎:形容急欲攫取,十分贪馋。垂涎,流口水。

54、食指大动: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

55、宫邻金虎:指小人在位,接近帝王,贪婪如金之坚,凶恶如虎之猛。

56、野心勃勃: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野心非常大。

苛政猛于虎也篇7

正因如此,明代言官普遍的作风,是立论唯恐不偏激,言辞唯恐不夸张,往往凭借着捕风捉影、小道消息,就极尽耸人听闻之能事。他们关心的并非所论是否属实,而是能否凭借刻薄的言辞哗众取宠,一举成名。

看看明朝的名臣,哪一个没有被这些言官“骂”过?如海瑞、杨涟、左光斗、张璁、夏言、徐阶、高拱、张居正、申时行等。大明帝国如果没有这些言官,真不知道还能不能正常运转。

给人“挑刺儿”是最容易的事情,再完美的人,也能挑出个毛病;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七大姑姨家的事,总能和你联系在一起。你在位时骂你,罢官后还要骂你;活着骂你,死了更要骂你,好像不把你搞臭,就显不出这些言官的水平。

明亡于万历皇帝的说法由来已久。大家之所以有此观点,缘于万历皇帝30年怠政,表现有所谓的“六不做”,就是“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万历执政前10年,是明朝一段辉煌的时光,文治武功都十分出色,万历为何突然要“六不做”呢?其实也是被言官骂成这样子的。 敢于骂皇上,直接骂。毫不留情地骂,在中国历史上以明朝最为突出。大理寺左评事雒于仁上《酒色财气四箴疏》,几乎就是对万历皇帝指着鼻子破口大骂,把万历皇帝描绘成好色、贪婪、残暴、昏庸、无能、懒惰……总而言之是个五毒俱全、一无是处的皇帝。在我们看来,这不是进谏,简直就是人身攻击、诽谤侵害名誉。但万历皇帝最后给他的处分不过是革职为民。

从那以后,给万历皇帝上书进行无端谩骂的官员更是络绎不绝。对这种群狼式的围攻、暴风雨式的谩骂,皇帝没了脾气,只能装聋作哑不理睬。雒于仁还背了革职的处分,而后来者,什么处分都没有!万历皇帝选择了沉默,选择了躲避,选择了“六不做”,任由他们去骂。

崇祯时期,明朝危机重重,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袁崇焕照样被“骂”,乃至被凌迟处死后,骂声还在继续。清军入关后,南明小王朝尚有几十万军队,还有半壁江山,但那些言官不是专心对付来势汹汹的敌人,而是继续“骂”,继续“内讧”。到了这个程度,明朝只有灭亡的份儿了。

苛政猛于虎也篇8

前些日子开征物业税成了房地产市场的热门话题,有的说这一政策是“毛毛雨”,充其量不过是“羊来了”;有的说是“狼来了”;有的说是犹如苛政的“猛虎来了”。由于政策不见底,各种说法搅合在一起,正在“发酵”。目前我国的宏观经济还很脆弱,房地产市场也起伏不定,任何一项收紧经济及房地产的政策都将使敏感的市场掀起轩然大波。同时,房地产市场目前还处于恢复期,促进内需、消化存量才是主要任务。因此,何时征收物业税、如何征收物业税尚待研究,决不能让开征物业税的信息对尚待“康复”的房地产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当前房地产市场处于特殊敏感时期,过早且模糊地释放开征物业税的信息将不利于房地产市场走出低谷走向稳定。而且,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购房需求不足、积压房消化缓慢。根据历史的经验,处于低谷期的买方市场不宜增加税种或提高税率,而应以减税为主,增加税负则应等待经济复苏后卖方市场的出现。

而且,物业税的征收有可能促使炒房者急于低价出售其囤积的房屋,表面上看是抑制了炒房行为,但是,如果炒房者大量抛售存房,猛然增加的供应量会加大市场消化库存房的难度,对房价产生负面影响,使房价背离其价值,使相应的资产缩水,甚至有可能在短期内造成房价和交易量双跌,导致整个房地产市场秩序混乱。

物业税究竟何时开征、如何征收、征收的标准又是什么,政策的不透明就使人们产生了种种疑问,并使人们产生心理压力,有一种“狼来了”,甚至“猛虎来了”的恐怖感。同时,物业税究竟是按照住房套数征收,还是按照居住面积征收的疑问抑制了购房人的热情。如果按照面积征收,那么征收的标准是多少?没有明确的规定,就使人们不敢轻易买房,因而导致消费者再次持币观望。同时,征收物业税虽然会使房屋初始价格比较低,但是购买后每年都要承担一定的物业税。房屋的使用成本增加了,就使人们担心“买得起住不起”,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购房需求,并对成交量产生影响。如此一来,对于本身需求就不足的楼市无疑是一次打击。笔者认为,由于技术准备不足,物业税的开征涉及修改《土地管理法》和制定《住宅法》,同时由于税率、税基、征收对象的确定和城市每个居民持有房屋情况的调查摸底以及土地房屋的评估等前期准备工作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同时由于牵动的利益群体太广,因此开征物业税一直仅仅停留在“想法”和“空转”阶段,具体实施困难重重,从目前情况看,物业税的开征至少需要三五年。因此,开征物业税更要从全局考虑,提高其透明度。如果决定近期开征物业税,那么就要明确具体的开征时间、实施计划,使人们不再陷入无止境的猜测。而据笔者所知,物业税开征是由低向高渐进式地推进,尤其对满足基本需求乃至一定的改善需求的住房影响并不大。同时,有可能先把商业地产作为重点,而对住宅则重点在抑制过度的消费和纯粹的投资需求。

苛政猛于虎也篇9

关键词:彝族;虎图腾;虎族;老虎笙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143-02

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人们出于对动植物的一种特殊的亲近感,把某种动物或植物作为崇拜的对象。他们以自己信奉的图腾,作为本氏族的标志,甚至将其作为本民族的祖先。中国云南的彝族人,对虎的崇拜就是源于这种古老的图腾信仰。

据彝族的民间史诗《梅葛》记载,天神在创世之初,派了他的五个儿子去造天。天造好了之后,便用雷电来试天,结果天裂开了,用什么补天呢?天神们认为世界上的东西虎最威猛,于是天神又派五个儿子去将虎制服了,然后他们用虎的一根大骨做撑天柱,这样天就稳定下来了。他们又用虎头做天头,虎尾做地尾,虎鼻做天鼻,虎耳做天耳,左眼做太阳,右眼做月亮,虎须做阳光,虎牙做星星,虎油做云彩,虎气做雾气,虎心做天心地胆,虎肚做大海,虎血做海水,大肠做成江,小肠做成河,虎肋做道路,虎皮做地皮,硬毛做树林,软毛做青草,细毛做秩苗……于是便有了今天的世间万物。

从彝族老虎救人,助人狩猎的传说表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老虎是对百兽,包括对人都有巨大威慑力的动物,由于对老虎力量的羡慕和敬畏,进而产生了对老虎的崇拜。幻想自身也获得一种对于百兽的威慑力量。这种能力只有人才有(或被称为猿人或原始人的人)。这种特殊的能力就是“自我意识”。彝族自古崇拜虎,而老虎的力量具有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质,即勇猛顽强性,所以老虎给崇拜者带来了勇猛顽强的精神力量――“进取性”,“进取性”是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时战胜困难的勇气,英勇无畏的气概和自信的品质。

其次,老虎又是很聪明的动物,能通人性,具有一般动物没有的灵性。这除了人与老虎的本能有亲近之感外,更多的是人对老虎的崇拜而赋予它许多的人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共生。我想这也正是云南楚雄双柏小麦地冲人过“老虎节”的意义所在。彝族人这种勇敢顽强的进取精神正是老虎凶猛威武的自然属性对他们的影响,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相融与和谐。

第三,老虎具有感应人间善恶之能力,且是正义的化身。《后汉书.宋均传》记载了一个为历代统治者所津津乐道的故事: “ 汉代九江多虎患,当地人苦无良策,后太守宋均行仁政,消除苛捐杂税,老虎被其感化,纷纷渡江而去。”这个故事出现在许多文献中,类似的故事充斥后世文献,宋均也成了后世为政之楷模。这个故事的另一面,则是老虎能感受到人间的仁政。从楚雄双柏小麦地冲村的历史传说中也说明了这一点。老虎身上所表现的正义性也正是人类最需要的一种品质,只有正义,人才能区分善恶,才能惩恶扬善。

第四,传说中的老虎知恩图报,主持公道,是正义的化身。老虎和人尽管习相远,但性相通。于此相应,作为仁兽的老虎也能感应人间的道德说教,又因为其威猛有力,常常又成正义的化身。明代的大才子祝允明曾经记载过一个“义虎”的故事,大概是说,一贫一富的好友一同外出,为了霸占朋友的美妻,富友在密林中把贫友杀死,然后对其妻谎称是被老虎吃了。结果密林中真出来了一直老虎,把富友吃了,而贫友却还活着,与妻子团聚。故事中,老虎疾恶如仇,主宰人间道义。可见,虎为“至灵之物”的看法,在很早就被彝族先民所接受。这些故事的真实性虽然值得怀疑,但是它却从另一面反应出虎文化内涵之寓意,并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也得到广泛的认同,虎文化所彰显的虎精神,右之铸就成为虎虎有生气的中华进取精神。

彝族人自称与对虎的称呼相同。彝族称虎为“罗”(也有乐、洛、拉、腊、浪、勒、牢等别译),今云南哀牢山上段巍山、南涧、弥渡、景东、南华、楚雄、双柏等县彝族,均以“罗罗”作自己的族称。男人自称“罗罗颇”,女人自称“罗罗嫫”,即男人自称公虎,女人自称母虎。彝族世居的山岗、河流、村寨乃至人名,也多以虎命名的。例如,自称“罗罗”彝族世居的,纵贯滇西南的哀牢山(《景东县志》)作“艾乐山”)“哀牢”(哀乐)彝语即为大虎的意思(“哀”、“艾”、“牢”、“乐”为虎)。哀牢山即大虎山。澜沦江自北向南流经自称“罗罗”彝族居住区,“澜”系彝语“拉”、“罗”、“牢”、的别译,也是虎之意,“沧”意即跌倒,澜沧江彝语意为虎跌下江。今哀牢山区有许多以虎命名的山岗梁子,如“罗嫫白”(母虎山)、“罗应白”(虎啸山)“罗尼白”(黑虎山)等。以虎命名人名的也不少,如罗崩、罗索、罗周、罗白等,其彝义都是虎的意思。而且彝族还将虎作为防灾避邪的吉祥物和以虎皮为礼服,在传统观念里,南诏国王不是以穿龙袍为荣耀和富贵,而是以披虎皮为富贵和吉祥。南诏的臣民,尤其是大理彝族妇女,背上总是背着一个圆圆的毡片,她们说,这是虎头,认为她妣祖来自母虎氏族:民国《贵州通志・土民志・卢鹿族》记载贵州近代彝族毕摩披虎皮。以上种种,均说明古时彝族认为自己是虎族人,与虎有血缘关系。

彝族不但视虎为祖,自命虎族,而且认为死后还要还原为虎,大多彝族还流传着“人死像只虎,虎死像束花”的谚语。彝族曾盛行火葬。《蛮书》载:南诏行火葬,“死后三日焚尸”(卷八);《云南通志》记载,云南彝族行火葬时“尸体裹以虎皮”,滇黔彝族火葬习俗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凉山彝族至今仍行火葬。彝族认为,死后不火葬,其灵魂就不能还原为虎。

此外,哀牢山自称“罗罗”的彝族还把自己的历法称为“罗摩”(母虎历法)。次历法以虎、兔、蛇、马、羊、猴、鸡、狗、鼠、牛等“十二兽历”轮回纪年日月时。其中虎被列为“十二兽之首”,滇南元阳,红河县彝族,大祭祀活动以“虎月虎日”为最多,虎月虎日被认为是最吉祥的月和日。

以上例证说明,古代彝民认为自己是虎族人,与虎有血缘关系。那么最初崇拜的图腾为什么是虎,而不是其他的动物呢?这就是要与彝族先民当时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能力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彝族属云南的土著民族,世居凉山、乌蒙山、哀牢山、金沙江及元江两岸等崇山峻岭多虎多猛兽之地。人与兽为伍,生存环境极其险恶。远古时期,彝族先民的生产力十分低下,尚无能力抵御包括兽害在内的各种自然灾害,同时也无法正确认识世界,因而他们对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或自然现象都存在着敬畏心理。为了从精神上得到一点鼓舞和慰藉,于是从自己周围环境中选出虎来加以另眼看待,认为自己与虎有血缘关系。之所以选虎,是因为虎为山兽之王,一声长啸,百兽震肃。处于狩猎、游牧阶段的彝族先民对虎威慑力十分崇拜,在当时那种十分艰苦险恶的条件下,无可奈何的彝先民把自己的“根源”与虎联系起来,以虎作为自己的保护神,而不是崇拜其他弱小的动物,意在得到它的保护,并且自己也像虎一样勇猛果敢,具有非凡的生存竞争能力。这与美洲印第安人所崇拜的图腾以体形庞大、凶悍无比的猛兽猛禽――狼、熊、龟、鹰、豹、野牛等,是同一个道理。

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法镇小麦地冲、大庄镇木久郎村,每年正月都要跳老虎笙祭拜虎神,这个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又叫虎节,彝语称为“罗麻”。祭祀活动是这样的:先由彝族毕摩请虎神,用算卦方式在村子里选出8名体魄健壮的年轻人作为8只老虎,用黑毡扎于身上作虎皮,虎耳高耸,虎尾粗壮,在外的胸、脸、手、脚则用黑、黄、红、绿等颜色画上虎纹,额头上绘一“王”字,然后在脖子上挂一个铃铛,化妆成老虎的人只能表演,不得再言语。

虎节从正月初八落日时开始,正月十五日出前结束,主要仪式有接虎、祭虎、跳虎、送虎等。活动期间每日增加一虎入场跳虎舞,增至15虎时,即到正月十五日为“斩扫祸祟、送虎东归”日,15只老虎都出场后,这时雌雄老小一应俱全,全村男女老少为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摆酒祝贺,彻夜狂欢至天明方散去。

跳虎舞时,村寨里家家户户燃香烛供虎神,待人们在毕摩的引导下把虎神从山中接回村里时,虎舞就依次在每户人家逐一开跳,从房前跳到房后,从门前跳到屋里,每户人家都要热热闹闹地跳一场虎舞。程序是这样的:八只老虎先在主人家场院里跳九圈,然后两只公虎进堂屋半跪在门槛上,两毕摩身穿无领长衫,头戴篾帽,手持竹竿和法器,竹竿上高挂一葫芦,葫芦底部通几个洞,内装火灰,站在门外两侧,将一只脚踏在“虎”背上,边摇铃铛边念经,大意是:今天是天赐黄道吉日,我们来某某家跳虎,以驱邪除魔,求虎神守卫,保佑某某家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丁安康……毕摩的祝福声、主人的欢笑声、鞭炮声、锣鼓声汇成了一曲“幸福万年图”。 窜完家后,老虎们迈着欢快的步伐聚集到了小广场上,搬出现成的犁、锄头等农具,模仿翻地、播种、施肥、收割……虽然是“虎种田”,但是农事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没有落下。

夜晚,整个虎图腾活动达到了气氛最热烈、仪式最隆重的舞虎场面。此时活动由一个毕摩、四个乐手、两只小老虎、一只猫、五只成年老虎组成。毕摩主持祭祀:乐手负责演奏;小老虎代表虎神庇佑下成长的新一代;猫的作用主要是老虎不能进村民的房间而代替“徒弟”(民间有猫是老虎师傅的说法);五只成年虎中,一只代表虎王,一只代表山神(有三只耳朵),祭祀时负责背小虎。

活动开始,毕摩身着盛装,手执法器跪拜于一棵古树念念在词;羊皮鼓、锣和穿羊皮褂子的主人们跪在一起;两只小老虎趴在跪着的虎王和山神的身上;猫背着羊皮口袋“喵喵”地叫着跪着。随着毕摩直起身子,乐手们得节奏响了,老虎们跳起来了,火把更亮了,小山村沸腾了。顺着崎岖的山路,老虎们跳到了村子中的小广场,从虎穿花跳到虎挠痒,跳到在场的每个人的脚板痒,跳到天又蒙蒙亮……每当老虎们踩完最后一个节奏,“综,综……”的四弦声和着阿佬表、阿表妹们勾人心魂的调子,让你不由自主的淹没于这翻滚的歌舞海洋里,扭动每一根沉睡的神经。最后“老虎队”和全村老少,沿着山路舞蹈前进,祭司念《指路经》送完虎神后,全体人员吃完了各家的供食,“老虎节”即告结束。之后老虎们脱下行头,整齐地包扎好,带回家中挂在房屋的正梁上,让疲惫的它们一直沉睡到明年的正月初八。

彝族罗罗人的“跳老虎笙”是集歌、舞、乐为一体的民间艺术,突出展示了彝族的虎图腾崇拜,他们把虎作为自己的图腾顶礼膜拜,就是因为彝族罗罗人可以从虎身上获得战胜自然的勇气和生存、生活中所需要的精神力量,而这些正是我们人类在生存、发展中的力量源泉。所有仪式、原始文化它的追根朔源就是祈求风调雨顺、人丁发达、六蓄兴旺、五谷丰登,这个是很朴素的一种原始人的哲学观,也是人的一种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国光.彝族史诗中的创世神话.西南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苛政猛于虎也篇10

吾日:“今日记之,马路险于虎也!”

——题记

镜头一:马路崖子上?撞!

2009年4月25日,万里无云。一个女孩一边吃着雪糕一边走在马路崖子上。一辆小轿车在她身后疾驰着。突然,一辆翻斗车飞速驶过,开小车的司机慌了神,把车开上了马路崖子,只听“啊”的一声惨叫,那个女孩倒在车轮下瑟瑟发抖,鞋子跑到了一边。在路人的帮助下,司机把她送到了医院……今天,在离朝阳街小学门口不到二十米处,我们仍旧能清楚地看到案发现场,旁边一个电线杆都被撞出了钢脊!

马路崖子上是汽车该走的地方吗?要是可以,让行人走哪里呢?

镜头二:公交车站牌?撞!

2012年5月31日晚,一辆摩托车疯狂地驶在大街上。驾驶者晕晕乎乎,满嘴喷着酒气。渐渐地,他走到了他不该走的地方。“砰”的一声,“咔啦啦”北方大酒店的车站牌被撞的只剩下几根电线“藕断丝连”,钢化玻璃稀里哗啦散了一地。驾驶者抬起醉眼看了看,继续向前驶去……第二天,也就是六一儿童节那天,我从那里经过,看到了现场,记下了这一幕。

公交车是为大家服务的,你今天把站牌撞烂了,不仅给公交公司造成损失,更给大家等车时造成不便(试想一个大铁框从头上砸下来……想也不敢想!),你知道吗?噢,我明白了,一旦喝醉酒就一切“不用想了”。

镜头三:祖国的未来?撞!

2011年9月5日,我坐着十路车到了东城首座站,差点被水泄不通的人群堵住。凭感觉,我知道我又要看到案发现场了。果不其然,一个九中的学生被撞倒在地上,有人在给他(她)做人工呼吸。随后,随着一阵尖声呼啸,救护车来了,医护人员把受伤的学生抬上车,快速开走了。虽然我推测不出案发经过,但我知道一朵盛开的青春之花又受到了伤害。

90后将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如果他们的生命安全没有保障,又有谁该承担历史责任呢?

看样子,马路真的险于虎也!以后还是远离马路吧,以免引火烧身。可这悲惨的一幕幕是马路的错吗?到底错在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