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必修一辅导十篇

时间:2023-04-07 09:01:46

高一数学必修一辅导

高一数学必修一辅导篇1

【关键词】高中;数学竞赛;课程化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高中课程体系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原有课程基础上突出了多元化选修课程的开发和运用。不少学校正在着手进行多个领域选修课程的开发和走班教学的实施。竞赛类辅导恰好适合这一要求,竞赛辅导从选拔到培训与选修课程多元化的分层分类教学实施刚好吻合。深化课程改革为竞赛辅导赢得了一片广阔的天地。

在新形势下,高中数学竞赛辅导势必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而高中数学竞赛课程化必将是这一改革的主要方向。所谓的课程化就是开设一系列高中数学竞赛课程,允许不同层次不同年级的学生选择,以各种形式开展辅导和教学质量考核,使之变成一门学校系统化的课程。它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同学获得更广泛的空间,使有兴趣的数学爱好者选择到喜欢的选修课,使参加数学竞赛各级赛事的同学有针对性的辅导,使没有得奖的参与者获得课程学分,使更多的学生能对数学学习感兴趣。我们认为,高中数学竞赛课程化必须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制定课程教学方案

竞赛辅导工作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是必须遵循的竞赛原则。在这样的原则指引下,必须通过制定竞赛辅导活动的课程大纲,建立明确的活动目标体系和系统的竞赛辅导规划,使学科竞赛辅导更加科学规范。目前不少中学已经在选修课中实行学分制,可以配备专业指导教师,把竞赛辅导变成既有组织又有开放灵活性的课程活动。通过参加各个层次的数学竞赛,为学生提供展示数学才能的舞台,让学生在竞赛中体验乐趣,数学竞赛活动课程化就是将每一项辅导活动都按照课程实施步骤进行,做到“六个有”,即有规划、主题、有目的、有内容、有实施、有评价。在每学期开学都必须由教研组专人负责或是教学大纲、课程方案等内容上报教务部门。

二、充分挖掘课程资源

建立良好的数学竞赛氛围,才会有广泛的学生基础,也就更能从中选拔出拔尖的数学人才。培养专业化的师资同样需要学校的良好氛围,这些都是课程资源的重要元素。建立数学竞赛辅导专用教室,购置数学竞赛书库,提高竞赛辅导课时津贴等措施,都是对课程开发开设的保障。竞赛辅导教师充分研究竞赛辅导教材,作为最基础的竞赛课程资源,合理科学地使用好辅导教材,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展思维方式。多挖掘和介绍社会热点资源,激起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体现了正面的数学竞赛的教育价值。

三、规范课程教学行为

规范竞赛辅导形式,从一对一到一对多的课程形式都加以明确,参与必须通过一定的基础选拔,人数容量应有一定限制。为了切实达到教学效果和保证教学质量,对于选课人数的限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原则上每门课的选课人数不应超过40人。可以采取每门课划分AB班的形式来解决。将竞赛辅导分为比赛型和兴趣型,AB班不同难度不同侧重,实行动态管理。比如,对参加比赛实力不足,但对数学学习有兴趣的,编到B班,经过一段时间学习,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有一定实力参加区域数学竞赛的,允许换到A班。既可以激发兴趣,也可以有不同的培养侧重。在竞赛辅导中,不仅仅是题海战术的重复训练,应强化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数学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在锻炼中获得成长。允许学生走出教室,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拓展学生的视野;在数学学习中提高生活质量,完善人格。

四、完善课程教学评价

高一数学必修一辅导篇2

节——教师教育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各类培训相继开展,“国培计划”、“省培计划”、骨干培训、全员培训、师德师风培训、学科能力培训、短期集中培训、远程网络培训……可以说研修形式多样、培训目标多元。所有培训课程无不体现了培训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尤其是网络条件下的教师远程培训,因其精新优的课程、体验式的活动、跨时空的便捷、交互式的反馈,经过几年探索,产生了极好的培训效益,日益成为教师培训中的重头戏。在教师网络远程培训中,课程资源、网络平台、组织管理和在线辅导是做好网络培训的四大支撑系统。当我们在确定了课程资源及网络平台这些“学习硬件”之后,组织管理和在线辅导这些“软实力”便成为远程培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借助于网络平台提供的辅导板块,辅导教师能否尽职尽责、会否出神入化,直接影响学员激情的调动、状态的激发、智慧的唤醒、才智的迸发。作为一名教师培训工作者,近年来我先后参与了“知行中国”班主任远程培训、“国培计划”学科教师能力提高远程培训、“携手助学”教育技术能力提高远程培训、林州市学科教师全员岗位远程培训等网络远程培训项目的辅导工作,也积累了一点经验体会,现分享给大家以期抛砖引玉。

一、辅导教师的角色定位

作为网络远程培训的辅导教师,做好辅导工作首先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

1.辅导教师应该是学习示范者。能够和培训学员同步(或适度超前)参与网络课程学习,只有主动参与课程学习,成为课程精通者,才能做好示范引领,为学员所追随。试想,一个对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目标及课程评估等都一知半解或者模糊不清者怎么能做好辅导工作呢?

2.辅导教师应该是课程引导者。这就要求辅导教师必须熟悉网络平台,具备较高的教育技术能力,能够深入浅出、简单明了地导引学员按照平台操作要领,适应网络学习环境,有序参与课程活动,按时完成课程要求。

3.辅导教师应该是激励唤醒者。在网络远程培训期间,时时处处给学员以积极的暗示、向上的鼓舞,点燃其研修激情、激发其发展勇气,做到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方式,不同类群采取不同策略,使每一位学员都能精神焕发、神采飞扬。

4.辅导教师应该是资源贡献者。在和学员同在共行的研修过程中,辅导教师还要积极践行课程理念,总结梳理生成性智慧,勇于展示分享。把自己的才智和感悟可视化地贡献出来,转化为课程资源,和广大学员一道成为课程建设者。

二、辅导教师的职能发挥

1.利用课程评论、班级沙龙营造一个共存共荣的学习共同体。网络培训以培训班级为单位组织,辅导教师要善于通过课程评论和班级沙龙经营好自己的网络班级,在课程留言评论和班级沙龙话题中,通过我的评论、你的足迹、他的留言,每一位参训者都能感受到彼此的研修状态和课程收获,辅导教师不仅要积极参与到课程评论和班级沙龙的讨论中去,更要善于利用这些板块,动员班级学员积极参与进来,在增加以评论数量为研修指数的同时,还要注重发帖的质量,力戒“灌水帖”和“流氓帖”,不断发现优秀评论和话题,通过“置顶”“设置精华帖”等方式,给学员提供参照、提供范例、提供热议话题,从而产生相互督促、相互激励的推动效果。通过互动交流、反复强化,逐渐使学员增强团队意识和奋进意识,在相互学习中彼此感染,不断汇聚积极向上的研修动力。

2.利用培训公告、班级简报让不同学情、不同位次者竞相追跑。由于网络远程研修跨越时空,不像集中面授培训那样便于掌控。一线教师要克服工学矛盾,按时有效地参与到网络远程研修中来,需要辅导教师与班级学员之间通过多条信息通道包括移动飞信、QQ群及网络班级等及时培训公告,提醒学员按课程要求上线研修和交流;辅导教师还要善于利用班级简报来营造昂扬向上的研修氛围,通过辅导教师寄语、学情通报、研修评星、优秀作业沙龙选登、学员心声、学员研修故事等栏目来丰富简报的感染性和导向性,力求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使不同学情、不同位次的学员都能够从赏心悦目的简报中获得启迪和力量,从而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班级研修风气。

3.利用作业点评、成果分享给成长中的学员扬帆导航、播撒阳光。平台生成的各项研修数据、作业及评论的质量等反映了学员的研修状态和培训效果。作为辅导教师,一方面要认识到学员的学时、评论、作业等研修数据是学员积极参与研修的一项考核指标,另一方面要认识到质量乃是培训工作的生命线,避免陷入唯数据低质量的自欺欺人式的虚假表象中去。要通过作业点评、成果分享来引导学员深度学习,不断提高研修质量,努力让研修真正成为一种福利和收获、一种发现和成长。要善于发现学员作业中孕育的智慧和成果并加以赏识和肯定,不断发现优秀和亮点,使优秀和亮点得以壮大,从而使追求优秀成为研修时尚,成为努力方向。辅导教师对学员的研修作业和成果最好运用“2+2评价法”进行评价,既肯定优点又不掩饰缺点,做到客观公正。比如,有些学员的作业和成果网络引用较多,自己的感悟和创新较少,辅导教师点评中,既要指出学员的视野得以开阔、善于学习借鉴等可能存在的优点,更要指出作业的质量主要体现在自己的思考和创见上,引导学员写出自己的好作业。

4.利用培训总结、项目评优引发学员后续成长的持久动力。网络研修项目结束后,学员能否踏上专业成长的幸福之路,靠的是一种教育信念和情怀。但辅导教师在项目最后阶段的总结和评优对学员能否持续跟进发展至关重要。辅导教师要认真反思培训历程,总结成败得失,整理研修成果,做好项目评优,并最终整理成“研修成果汇集”(必要时可进行成果物化)发放至每位参训学员手中,使学员在守望这份感动和成果中,永葆青春活力和执著精神,步入持续发展之中。

高一数学必修一辅导篇3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改革;考试方法

17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到了十的报告,这一表述进一步修改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民族复兴、社会进步,教育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做为一项党性、社会性的实践活动,在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方面作用不可估量。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已经成为大学生公共必修课之一,这门课的主旨在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由于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和考试方式,让学生对该门课程很不重视,旷课严重,达不到课程的教学目的。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必修课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全国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上课内容“大”、“空”、“泛”,照本宣科,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对课程内容的解析上,对社会的现实问题点到为止,没有用课本的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解读,学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厌恶心理。

(二)教学规模庞大。在高校的公共课教学管理上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上课班级人数众多,往往达到100多人,班级人数过多,教师往往难以控制课堂,更别说是与学生互动。

(三)考核方式单一。目前大部分高校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采用的都是单纯的闭卷或开卷考试,非常注重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记忆,考核学生成绩是否合格,仅以单纯的分数为界线。这种考核方式忽视了教学目标,忽视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开设是为学生形成高尚情操的主旨,在这种考核方式下,学生只关注试卷的成绩,缺乏学习的自主性。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核方式改革目标

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在进行考核方式改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首先确立重点考核目标

在进行考核方式改革时,首先考虑课程中的考核重点,本门课的考核重点应该是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考核的重点应该是既要考核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也要考核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知行合一。

(二)建立一支高效专业的教师队伍,在教学队伍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辅导员进行授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核心在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在长期发展中,高校应该建立一支高效专业的教师队伍,并在教学队伍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辅导员进行授课。高校辅导员专门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及党员建设,这是一群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人并具备相关学科知识的人,他们长期工作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了解学生所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辅导员加入思政教师队伍,一方面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的思想动态,利于思政教师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辅导员的职业生涯成长。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加课堂互动性

传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教师往往是一个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传授者,学生则在下面默不出声,这种传统的讲授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最终学生只会在课堂上看报、玩游戏。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改变传统教学授课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堂,增加课堂互动性是势在必行的。

1、第一节课内容形式创新,内容新颖

很多教师在上第一节课时,已经开始进行课堂内容的传授,过于急地开始给学生灌输知识,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也有部分老师会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相互了解。在几年的授课过程中,发现如果精心策划一个团体辅导活动通过各种一系列小活动,借助团体互动,协助学生重新评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激发学生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策划自我意识辅导、人际关系辅导、青春期辅导及生命教育辅导。通过这种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人生。

2、增加“教师与学生身份互换”环节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是在课堂上一站到底,学生在极少参与课堂教学。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如果课堂增加“教师与学生身份互换”环节,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教学课堂中,先把班级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针对某个知识点,以小级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的成果可以通过PPT演示,课堂发言展示,让学生做一回教师。通过这样的身份互换,可以让学生参与课堂互动,让学生主动收集资料,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剖析,表达不同意见,在不同观点中进行思想碰撞,产生共鸣。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核方式改革方法

为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应该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具体做法有:

(一)书面考核改革模块

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闭卷或开卷考试往往是书面成绩占总成绩的60%-70%,平时成绩占40%-30%,这种计算方式造成的后果是学生为应付考试死记硬背课本知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首先要对书面考试所占总成绩的分值进行改革,降低书面考核的成绩比例,增加实践的分值。

(二)增加课堂实践分值

在课程中增加了“教师与学生身份互换”环节,各小组以组长为中心,完成各种实践课程,教师对每次小组成果展示进行打分,为激励各小组同学积极参与,对每个同学所扮演的身份进行一定的加分,比如小组长、讲解人员、创意人员、技术人员在课堂实践分值总数中增加5-10分。

(三)日常行为考核,辅导员(班主任)评分

辅导员(班主任)是在课堂之外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日常表现最了解的人,如果该生在校期间自强不息、见义勇为、拾金不昧或打架、斗殴、闹事,会第一时间反馈到辅导员(班主任)处,辅导员(班主任)及时了解内情,在给学生打分时即可以进行适当的增减。

(四)课堂教师评分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打分,比如出勤情况、学习主动性、完成作业情况进行打分。

最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生期末成绩汇总应如下表:

高一数学必修一辅导篇4

[关键词]台湾 高等教育 学生管理

专业培养台湾的高等教育是在1945年台湾光复后,基于日本人建立的4所大专学校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截止2004年,公立和私立大学已增加到168所。与内地的1396所高等学校相比,台湾高等院校的数目和在校人数量都比较少,但是由于台湾的高等教育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教育理念的共同影响,存在着其特殊的教育方式和体制。关于两岸高等教育宏观体制、教育改革、教学评鉴等方面的比较,已有学者进行一定的研究。笔者在此以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从高等教育的重心――学生的管理和培养方式着手谈谈台湾的高等教育。

对于高等学校的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培养和教育主要包括个人生活,思想道德及专业知识的发展三个领域。在内地的高校中,主要由学生工作的专职工作人员,辅助工作人员和专业教师共同完成。而在台湾的高等学校中,这些工作主要由教官,辅导人员和专职教师完成。之间既存在相似之处,也存在不同点。在两岸“三通”开始实施的初期,了解台湾高等教育中学生的管理和培养,从中得出借鉴和互补,有助于对内地高等教育的现状进行思考和改革。

一、台湾与大陆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模式上的比较

台湾高等学校中学生的管理主要由学生事务处负责,由学务长统管。相对内地的学生管理比较自主、自由、灵活。学生事务处下面分设生活辅导组,咨询辅导组,毕业辅导组等。其基本功能与内地的学生工作处及下设的学生管理科,学生思想教育科,招生就业科等相似,但功能和职责上还是有比较明确的区别。

(一)生活辅导

台湾高等学校中学生的生活辅导包含学生的住宿管理,助学贷款申请和兵役申请等事宜。

台湾高校学生的个人生活相对自由。住宿可以选择在学校住宿和租住民房,除军校外学生的出入和作息没有专人管理。相对而言,住宿在学校的宿舍价格比较便宜,尤其是公立大学,每学期的住宿费用为新台币6000~7000元(约合人民币1500元),而住宿在外的费用至少是1倍以上。但由于台湾的大学近来也存在扩大招生的问题,所以学校的宿舍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通过抽签方式来决定是否可以住宿学校宿舍。

助学贷款是台湾学生解决学费的一个主要途径。生活辅导组主要负责帮助学生向银行申请助学贷款。由于台湾银行的联网系统和信用记录非常健全,所以学生在毕业后基本都能及时还清贷款,已确保自己的信用记录。使得助学贷款的运作比较顺畅。

生活辅导组的事物主要由教官负责。教官是台湾教学体系中保留的传统部分,早期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与早期内地大学中的舍监和现代大学中辅导员的职责有相似之处。但目前教官的职责已逐步由管制学生的角色转变为协助学生顺利进行大学生活的角色。除负责学生的军训外,主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事物进行指导。

(二)心理辅导

与内地的高校相同,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健康在台湾高等教育中也占有重要的角色。这些任务由咨询辅导组完成。咨询辅导组的成员包括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兼职的各院系心理辅导老师和专门的精神科医生。咨询辅导内容包括:家庭关系,人际关系,感情关系,情绪管理,学习生涯发展,自我探索等方面。

相对国内大学的心理辅导专线和日常辅导员及班主任式的管理方式,台湾大学的咨询辅导团体更大,咨询辅导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其从学校到院系,以及宿舍区,都能找到心理咨询辅导人员的身影。所以,虽然台湾高等学校中的学生宿舍和生活管理相对松散,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较少。这一点是内地高校值得借鉴的地方。

(三)毕业辅导

台湾高等学校的毕业辅导涵盖较广,除各类毕业生需求信息外,还包括暑假的培训,公读机会,以及为求职所办的各种讲座和准备。其功能和内地高校的就业科有些类似。毕业辅导组的固定教职员很少,多由校友组成。职业生涯的讲座也是邀请在相关行业从业的校友回校进行,并提供面试和求职简历准备等的指导。内地高校的就业指导多在为学生提供招聘的信息,而关于简历和面试都是学生自己摸索。现在有些高校将这些内容作为一门选修课进行,是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

相对于内地高校毕业生找工作难的问题,台湾高校的毕业生所面临的压力要小一些。应届毕业生中约有20~30%会继续升学,20%左右会进行相关的商业活动。所以相对于就业机会而言,一般的毕业生都能找到工作。但起薪较低,一般为2~2.5万新台币/月。

二、台湾与大陆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模式上的比较

台湾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受美国影响较大,课程大致分为两类: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其中又分别涵盖选修和必修。台湾高校的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的比例为4:6,学生除可以学习本专业的必修课程外,还可以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课程。

(一)通识教育

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与内地高校培养方案中的通识平台相近,课程包含共同课程和通识课程两种,在各校所占比重不同,大约占全部学分的25%。共同课程多包括:国文、英文、历史和宪法四科。而通识课程主要有以下领域选择几门课:自然科学,文学艺术与人文,社会与行为科学。作为专业教育之外的补充性教育,台湾的通识课程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课程门类、内容和学时的设置上与专业课程还存在矛盾,目前各校都在与专业课程的资源进一步协调,以取得更好的发展。

内地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近年来在通识平台中也加入语文和人文修养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但是还处于试点阶段,效果的优劣还需要进一步通过教学效果评价。

(二)专业教育

台湾高校专业教育课程中设置的必修课程门数相对较少,学生有较多的选择权利。中山大学化学系学生专业必修课程只有57学分,必选课程6学分,选修课程大于12学分。

中山大学化学系学生化学基础的四大课程所占比例较重,而与专业方向相关的课程都放在选修课程中,更体现出“厚基础,宽专业”的特色;同时四年级没有必修课程,便于学生自由安排考研究生和找工作的时间。

台湾高等教育中专业课程教学的另一个典型特色是全部使用原版教材,所以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开始训练专业英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而不需要单设专业英文课程和双语教学。

(三)专题研究

台湾高等教育中与内地高校有较大差别的方面是专题研究。台湾的专题研究与内地大学中的综合训练和毕业论文有相近的功能,目的是针对本学科领域中某一研究课题,运用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与内地高校的综合训练和毕业论文相比,专题研究具有以下的特点:

1.入门早

专题研究在台湾的高校中是一门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选课的情况选择专题研究的时间,大部分学生在大学二年级暑假就进入专题研究。目的是在大学三年级结束时已给导师有较强的印象,便于推荐成为本校或其他学校的研究生。

2.时间灵活

台湾高校的专题研究与内地本科教育中的综合训练或毕业论文最大区别在于没有将固定整块的时间用于单一课程的学习,而是每周学生利用课堂学习以外的时间到实验室安排实验和研究工作。这样可以促进实验室资源的最大利用,也能让学生将课堂学习的知识及时进行巩固和消化。

3.考核方式多样

台湾的专题研究考核方式由教师决定。通常是通过对问题调研,解决和实验全过程的综合评价,并无像内地高校那样要求采用论文和答辩结合的形式完成。学生在专题研究中主要锻炼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情况,对学生撰写论文的能力没有统一的要求。带来的问题是部分高校培养的本科毕业生文字综合能力较差的问题。

三、启示与展望

(一)启示

台湾高等教育对学生的管理存在“制定制度规则,学生主动执行,学校辅助指导”的情况。与内地的专职辅导员管理相比,节省人力资源,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对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台湾教育与美国教育相似,注重通才教育。但是对于内地需求技能和专业知识较细的大学毕业生的情况,台湾的高等教育并不是非常适合,可能需要从专业选修课程的角度给予加强和指导;随着两岸交流的日益加强,及台湾、内地高等教育的改革,两岸高等教育会朝着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方向更好地前进。

(二)展望

台湾与祖国内地同一文化根基,同一教育传统,双方的高等教育(包括面临的问题)具有更多的相似性甚至相同性,“内地是台湾教育的文化母体,也是台湾教育发展最大的腹地”。两岸的一些知名公立大学有共同的历史渊源,如两岸都有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这些大学秉承共同的校训,甚至在系所设置上也大同小异而互相借鉴,这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体现出国家尚未统一时的特征。内地与台湾的某些过去的差异正在缩小,这与两岸相同的传统文化与近20年来的社会和经济互动有关。展望未来,两岸的合作交流必然越来越密切,这是因为台湾的教育市场必然向世界放开,而最便捷的开放是对内地的开放;高等教育国际化,加速了高等教育国际间的合作交流,两岸同属一个国家,合作交流顺乎人情民意;汉语世界要争得发言权,特别是台湾要避免成为“文化殖民地”,必须与内地合作交流,使两岸共兴共荣;内地改革开放成就令世人瞩目,对台湾有巨大的吸引力;内地已经开放了对台湾高等教育的绿灯,台湾赴内地读书的学生日渐增多。我们既要和国际接轨,就必然有其超越民族、国界的通用性;同时,我们需要的是中国特色与国际惯例的统一、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吴言荪.台湾高等教育评鉴浅析[J].高教探索,2007,(2):77-79.

[2]王涛.略论台湾高等教育的发展[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8):68-71.

[3]林慧.两岸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比较与启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125-127.

[4]王孙禺,蓝劲松,江丕权.祖国大陆与台湾高等教育体制的宏观比较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5(2):27-33.45.

[5]赵慧珠,刘文达.内地、香港和台湾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的比较与借鉴[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54-160.

[6]金诚.台湾大学院校评鉴及其新趋势[J].大学教育科学,2005,(6):10-12.

高一数学必修一辅导篇5

一当前大学生重修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重修人数逐年增加

全国高校来看,重修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理工科和公共课的重修人数增加最为显著,很多课程重修人数达到考核人数的半数以上。还有一个问题是重修的学生往往不只重修一门,很多重修3门以上甚至十几门。对重修课程较多的学生如何提高其学习能力和知识技能,拿到足够的学分,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成了各高校难以解决的问题。

(二)重修效果不容乐观

重修考试即意味着放水成了很多学生和教师的共识。重修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平时旷课,贪玩,不认真听讲造成的。上单独开班的重修课时间以晚上、周末或假期为主,这些时间都是学校教务监控的盲区,导致教师不认真教,学生不认真听甚至没几个人去。对跟班重修的学生,任课教师也不会把其和本班学生同等对待,要求很松,重修学生大部分很少上课。至于单独指导的,实际就是划重点,透露试题,极少有教师认真辅导,也极少有学生认真听。针对重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只好划重点,透露试题或降低试题难度,极大放宽阅卷尺度,甚至在监考时允许学生作弊,争取让其全部通过。可以说,重修的学生重修后和重修前对课程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极少有提高。

(三)重修增加了教育成本,加重了教务管理人员、教师的负担

重修一般有单独开班、跟班重修和单独辅导三种,这三种对学校教育资源的占有逐次降低,但重修的效果也和对学校教育资源的占用成正比例。现在高校对重修学生一般采取跟下一级或同级的同一课程重修的方式。对重修的学生,教务人员要每学期审核重修的人数,单独列表,通知其报名重修,通知其重修的时间、地点,收重修成绩。教务管理人员还要注意重修学生重修的课程时间和其本学期所上课程不冲突,工作量艰巨,有时很难协调。有时同一个班重修的可能有两三个年级的,情况更复杂,工作更繁琐。重修大大加重了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对任课教师来说,也会占用其休息时间,加重工作量,有时需要单独出题,单独考核,单独记成绩并输入电脑,打印交给教务员。相对于教师的付出,带重修学生所增加的工作量的补偿是微乎其微的,这导致很多教师都不愿带重修学生,上课、考试以敷衍为主。

二改进当前大学生重修问题的建议

(一)降低高考入学率,将考不上大学的学生分流到职业学校

大学生重修人数的增加主要是由大学扩招引起的学生总体素质的下降造成的。随着年复一年的高校扩招,大学教育早已由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2012年全国参加高考的人数为915万名,而招生计划为685万名,平均录取率达75%。而高校未扩招前的1998年,参加高考人数为320万人,录取108万人,录取比例为34%,15年时间,招生人数增加6倍以上,录取比例增加2倍以上。扩招前,考上大学的高考生是少数,现在考不上大学的是少数。近年来很多专科、高职甚至注册入学,只要参加高考就能成为大学生。筛选机制作用的减弱势必造成大学生总体素质的急剧降低,现在考上二本的学生在15年前可能连中专也考不上。大学生素质的总体降低,而大学课程的考核要求并没有降低,在考核数量和难度上甚至还有所提高,必然造成很多学生,学习吃力,考试不及格只能重修。因此,降低大学生入学率,重拾精英教育模式,是降低重修人数增加的最主要措施。对考不上大学的学生,可以通过大力兴办职业教育,分流到职业学校。一方面降低大学生的就业苦难,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家庭、国家的教育投资得到有效配置,客观上也减少了大学生的重修人数。

(二)加强学风和考风建设,严格执行重修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

目前大学学风和考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读书无用论的流行。现在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很多情况下毕业即意味着失业。很多所上大学名气较小、所学专业较冷的学生认为学的再好也不好就业,学习无用,知识无用,毕业证学位证成了鸡肋,因此,他们对考试不及格和重修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二是娱乐工具的增多。现在大学生电脑基本普及,网络基本普及,手机基本普及,这些工具如果有效利用,对大学生的学习是有很大益处的,但就笔者的观察来看,大学生利用电脑和网络主要用于玩游戏,看电影,聊天,购物等和学习无关的事情,这些都耗费了大学生的大量时间,给正常的学习造成了阻碍。三是学生和任课教师对重修的错误认识。由于任课教师和学校把关不严甚至故意放水,重修往往会划重点甚至直接透露试题,阅卷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基本全部放过,导致很多学生认为重修好过,有的学生不参加课程考试而直接选择重修,导致重修学生人数增加。

因此,要端正学风和考风,严格执行重修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破除学生读书无用的思想,把学生学习成绩和评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班干、入党以及其他奖励和推荐工作等结合起来,给学生造成一定心理压力。对平时不学习,考试就作弊的学生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的严厉处分。只有严格大学生的奖惩机制,才能提高课程的及格率,减少重修的人数。其次,要把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到学习上来,减少外物的干扰。学校要严禁大学生宿舍使用电脑,切断宿舍网络,学生上网一律去学校或院系机房,并由专人监督是否打游戏或看电影及聊天。学生宿舍坚持11点熄灯制度,禁止熬夜。最后,严格执行重修制度,纠正学生和教师对重修的认识误区。对单独开班重修的教师和学生,交往部门要派专人随堂听讲,不定期抽查教师讲课、学生上课人数,学生作业等情况,对不认真上课的教师和旷课的学生予以处分。对跟班重修的学生,要求任课教师和本班学生同样要求,学习标准不能降低。对单独指导的学生和教师,应在教务部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指导,由教务人员进行监督,避免流于形式。对重修试题,要由专家组成审查团审查试卷的难易程度,重修考试的试卷在难易程度上必须和正常考试的以致。对划重点,透露试题的教师按教学事故处理。

(三)改革现有的重修制度和教务管理制度,取消毕业清考制度

目前的重修制度对大学生重修的次数没有限制,学生想什么时间重修就什么时间重修,制度过于宽松,造成学生没有学习的压力和动力。因此,对学生重修的次数要进行限制,最多只有两次重修机会,不及格就拿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对各学校出于提高学生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的比例,在毕业前进行的清考考试,由于其难度小,教师划范围或露题,监考和阅卷宽松,学生绝大部分能够通过。清考考试使得参加重修的大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重修学生将希望放在最后一次考试上,对之前的重修不重视。因此,学校必须取消毕业清考考试,不够学生产生侥幸心理的机会。

(四)执行重修收费制度,从经济上给予学生压力

虽然《高等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规定重修费属于乱收费,应该予以取缔。但现在实行学分制的高校基本仍收取重修费,这是和重修费收取的合理性相关的。江苏省自2006年起,允许江苏省实行学分制的高校收取重修费,赋予了重修费收取的合理性。收取重修费一方面可以补偿学生重修所额外占用的学校资源的成本,补偿教师付出的额外劳动,另一方面也可以给予重修学生经济的压力,促使其重视重修,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考试通过率。目前一个学分的重修费大约为120元左右,有的学生一次缴纳几百甚至几千元,对学生和其家长都是不小的压力。因此,收取重修费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其认识到重修不是无偿的,不能一次次无代价的重修。

(五)选派优秀教师开设重修课或进行辅导,并给予与其付出相匹配的待遇

基于重修学生基础差,纪律差的现状,选派责任心强、讲课水平高的优秀教师进行授课和辅导是保证重修学生学习效率和考试通过率的重要手段。同样的课程,不同教师的讲授其通过率有很大的不同。对这部分优秀教师,教务部门应该将重修费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作为授课教师的报酬发给教师,保证教师上课和辅导的积极性,也吸引其他教师乐于带重修学生。

(六)鼓励学生互帮互助,成绩好的学生辅导重修学生

本班学生在一起时间长,彼此熟悉。重修学生有问题去询问学习成绩优良的同学比较方便。对热心助人的学生在评优、入党等方面予以倾斜,提高他们辅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绩好的学生可能比教师更能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其辅导也更有针对性,效果可能会超过教师单独开班的重修方式,不失为一种值得尝试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赵国臻.谈现阶段高校学生重修的教学管理改革[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7(5):284-286.

[2]王金兰,刘培生,李宇辉.高校重修制度初探[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7):116-118.

高一数学必修一辅导篇6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执行力 可行性分析

[作者简介]邱杰(1974-),女,山东诸城人,桂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党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桂林 541 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职业倦怠视角下地方高校辅导员执行力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JDSZ3081)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6-0078-02

当前,学术理论界对于高校辅导员执行力的普遍解释是:高校辅导员执行力是指高校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中,能够准确理解并有效执行有关部门的教育管理政策、方针和决议的综合素质以及能力体系。执行力在一个团队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团队竞争力的核心,是把战略意图和各项规划转化为效益和成果的关键。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执行力是一个能力体系,包括理解力、洞察力、控制力、协调力、实施力、创新力等。本文将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现状和背景、高校辅导员执行力弱化的因素两个方面,对高校辅导员执行力研究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现状和背景

1 生师比扩大,高校辅导员工作超负荷。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各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剧增。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普遍存在辅导员数量不足的问题。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在扩招之前按120:1的比例配备学生辅导员,后来调整为150:1。然而,实际上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辅导员平均一个人带200~300名学生,相当于一个小型企业的员工数量。从企业的经营管理角度来分析。高校辅导员就相当于这个“企业”的负责人,如果没有一套科学的企业规章制度,企业负责人没有执行力或者执行力弱化的话,那么这个“企业”将无法正常运行,更谈不上效益的产出。当前,高校辅导员身兼数职,其工作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奖助学勤贷、班级建设、团委工作、心理教育、党建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等,凡是与学生相关的事情他们都得去抓去管,常常陷于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中,工作难以深入。所以,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可以引进一些企业管理或行政管理理念,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成效。众所周知,企业的制度、决策、指标和任务,都是要通过执行来完成的,推而论之,辅导员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引导等各项工作的落实同样需要“执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高速度、高精确度和高满意度。现在,高校学生工作的很多理念和思路是正确的、方法是可行的,但是实施的结果却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就是辅导员的执行力问题。因此,辅导员要把工作执行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能力去加以锻炼和提升。

2 价值取向多元化和网络媒介迅速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一方面给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难度和挑战。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各类信息的传播日趋方便和快捷,大学生通过各种网络媒介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的机会不断增多,这有利于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的未知领域,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互联网在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大大地增强了他们的自我反思意识,这无疑会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和复杂的影响。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导致辅导员所掌握的信息的数量和速度可能还不及学生,另一方面导致辅导员掌握的信息量和速度远远不及互联网的更新速度。这些都必然将会对辅导员的威信、掌控力等提出挑战,而这也正是属于高校辅导员执行力研究的范畴。换言之,在价值取向多元化和网络媒介迅速发展的今天,如果辅导员不努力掌握较为全面的信息,其执行力就必然下降,直接后果就是不能给处在多元化环境中的大学生以有效的引导。

3 教育产业化发展。教育产业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育产业化进程中,大学生开始缴费上学和自主择业,这其实就说明了当前学校与学生之间具有某种程度的民事法律关系。这就要求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模式要由原来的包办型、管理型向服务型、指导型转变。这种转变必然会对辅导员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要求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着重思考如何为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多的服务,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而指导的能力、协调的能力、服务的能力等都是属于高校辅导员执行力的能力体系范围。

上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和背景,要求我们深入研究高校辅导员的执行力,因为它不仅是贯彻学校战略意图,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而且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得以有序运行和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有力保障。高校辅导员的执行力直接关系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然而,随着高校扩招和学生规模、数量的剧增,高校辅导员的执行力普遍出现了日渐弱化的情况,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需要。分析导致高校辅导员执行力弱化的因素,将有利于进一步探索提升辅导员执行力的对策。

二、高校辅导员执行力弱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1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心理因素。调查表明,当前有相当一部分高校辅导员出现了“职业倦怠”的问题,这是辅导员执行力弱化的集中体现。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辅导员自身产生了情感枯竭,缺乏活力,冷漠,悲观。二是辅导员自身觉得工作力不从心,效率低下,思想消极,无法专心工作,常有早日调离辅导员岗位的想法;在执行上级布置的工作时采取消极的态度,应付了事,缺乏创新;甚至还会对学生抱以冷漠和疏远的态度。三是辅导员才智和能力枯竭,无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其他相关管理工作,觉得从事辅导员工作毫无意义,更有甚者还出现了缺勤、离岗等职业退缩的行为。造成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有社会因素,例如,激烈的社会竞争、工作超负荷、社会对高校辅导员的高期望等;还有个人因素,例如,个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格特征、人际关系等。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会对辅导员自身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失眠、头晕、疲倦等亚健康状态,从而使辅导员投入到学生工作中的时间和精力明显减少,弱化了辅导员的执行力,直接影响到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和事业发展,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了高校人才培

养的质量。

2 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空间狭窄――教育因素,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空间较小,其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由于高校历来都十分重视教学和科研,因此在评职称、评优,岗位晋升等方面没有考虑到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辅导员的发展方向存在着“非职业化”的问题,这就导致辅导员看不到奋斗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辅导员普遍感觉前途无望,对工作的热情逐渐消退,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减弱,从而最终导致了辅导员执行力弱化的问题。

第二,高校对辅导员往往使用多,培训少。虽然高校领导普遍认可辅导员是高校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不少高校对辅导员的进修或培训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多数辅导员工作数年都没有学习进修的机会。加之高校辅导员要处理大量繁杂的事务性工作,长期处于强度较大的工作压力之中,因而辅导员平时投入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是无法保证的。培训、进修缺乏制度保障,自身主动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这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辅导员思想水平和专业素养的提高,进而对其执行力产生消极影响,造成辅导员执行力的弱化。

3 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弱――组织因素。近年来,一方面,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大量的不稳定因素,人员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辅导员工作负荷高、强度大,而待遇却普遍偏低;辅导员在社会和学校中的地位不高,职业化发展路径不明确,存在多重角色冲突,发展空间受限。高校辅导员的频繁流失,造成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不连贯,出现了培养一批走一批的局面,导致高校资深辅导员的缺乏,辅导员工作的连续性不强,只能在低水平的工作阶段上不断重复,更谈不上创新性地开展工作,这就无疑导致了高校辅导员执行力弱化。

高一数学必修一辅导篇7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育

收稿日期:2007―10―25

作者简介:曾祥跃(1969―),男,汉族,湖南溆浦人,中山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一、高校发展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育的困境

我国自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展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育以来,高校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但是多年来,由于高校教育资源紧张以及国家在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等原因,高校的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育一直没有得到大力发展。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又使高校发展辅修、双学位教育陷入了新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高校扩招。近年来,随着高校大幅度扩招,在校生人数已经成倍增长,高校的教育资源出现了空前紧张的局面。首先是高校教师资源的高度紧张,教师为了应付不断增加的教学任务,基本上是满负荷或超负荷工作,很难抽出足够的师资承担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育的教学任务。其次是高校教学设施的高度紧张,当前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育的课程大部分都安排在晚上或周末时间,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教学设施不够用。高校能够接受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育的学生人数十分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高校合并。高校的合并,一方面使高校变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为开展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也使高校拥有了多个校区,由于不同的校区分布着不同的院系和专业,学生要接受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育需要到不同的校区上课,这种情况为学生接受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中山大学目前就有四个校区,即分布在广州的南校区、北校区、东校区和位于珠海市郊的珠海校区,经济类学科(岭南学院)的一、二年级学生在珠海校区上课,而管理类学科(如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学生则在广州东校区学习,两个校区相距100多公里,按着学校的规定,优秀学生在第二学年就可以辅修其他专业,而第二学年仍在珠海校区的学生就没有办法辅修在东校区开课的管理类专业,即使学生在广州市的几个校区内,由于校区之间距离较远,学生去其他校区上课仍然存在很大的困难。

二、大力发展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育的迫切性

虽然发展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育遇到了较大困难,但是,大力发展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育却是十分迫切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当今社会不再满足于仅仅懂得某一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而是需要大量知识面广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1]。教育部早在教高司[1998]2号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了“要积极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选修、双学位、主辅修等多种教育形式,培养大批复合型人才。”

2.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已经从买方市场逐步走向卖方市场,学生的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声誉及其在全国的排名,毕业生就业率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水平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高校通过推进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育可以培养大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整体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3.学生就业和深造的需要。用人单位对高素质、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使参加过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育的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拥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学生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按照现行政策,双学位毕业生的待遇与研究生班的毕业生待遇一样,因此双学位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学生报读辅修、双专业、双学位的热情也很高,高校只有大力发展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育才能满足学生学习和就业深造的需求。

4.适应国际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目前国外高校普遍推行双学位或多学位制的教育,辅修制度更加灵活[2]。中国加入WTO后,高等教育作为教育服务的一部分,必然会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高校提供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育等教育方式,可以增强高校在国际竞争中的生存能力,逐渐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

三、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开展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育的优越性

自1998年教育部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以来,迄今已有68所试点高校获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经过近9年的探索,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在资源建设和学习支持服务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育的时机已经成熟,其优势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现代远程教育可以突破学生人数的限制。现代远程教育主要通过网络实施教学,学生通过登录学习平台学习网络课程,完成网上作业,与教师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因此,从理论上说,只要网络带宽允许,同一门课程可以容纳无限多的学生同时学习。

2.现代远程教育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而不必像传统教育一样,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地点去学习。因此,可以避免主修专业和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育上课时间的冲突,学生也不必在不同校区之间奔波,节省学生的时间和精力。

3.现代远程教育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方式,教师只要将教学内容制作成网络课程放在学习平台上,教师不论承担多少个班级的教学任务,都不必重复讲课,大大节省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了效率。

4.现代远程教育具有更多的学习资源。在传统教育中,学生所拥有的学习资源主要是教材和教师的教学内容。而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学习资源很丰富,常规的学习资源有学习导航材料、网络课件、电子教案、习题库、案例库、答疑库、课程学习网站等,另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

5.现代远程教育具有更多的师生交流方式。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师生的交互可以是实时的,也可以是非实时的,可以是在线的,也可以是非在线的,多样化的师生交互方式,可以极大的便利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地与教师进行交流,及时获得教师的指导。从而可以缓解当前教师对辅修、双专业、双学位学生学习指导不足的问题[3]。

四、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开展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育的策略

1.把好入口关。学生只有学好了主修专业的课程,才能够有精力学习跨学科的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育课程,因此,学生主修专业的学习成绩应该是考查学生能否进行辅修、双专业、双学位学习的重要指标,另外,学生还应该具有基本的网上学习和交流能力。

2.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首先要系统规划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包括远程教育的基础理论、现代信息技术、课件制作技术和学习平台使用技术等。其次要建立教师的培训认证制度,只有考核合格的教师才能担任远程教育的教学工作。作为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不仅应该是学科专家,而且还应该是现代远程教育专家。教师只有充分了解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熟悉现代信息技术,才能设计、制作出适合学生远程学习的网络课程,才能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

3.建设优质的网络课程。由于接受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育的学生都是高校中比较优秀的学生,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2],因此,高校应该采取“名师名课”策略,网络课程由高校中“名师”制作,建设优质的网络课程。

4.做好学生的导学工作。导学内容包括网上学习的基本操作、远程教育基本知识和远程学习方法,使学生熟悉远程学习方法和技能,适应远程学习方式,获取良好的学习效果。

5.认真抓好网上互动环节。由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在网上完成,需要教师在远程教学平台上与学生保持经常的沟通和交流,并能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6.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要积极探索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育的管理模式,逐渐摸索出一套成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通过严格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已经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试点高校,具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有了一批熟悉远程教学的教师队伍和一批高质量的网络课程,而且还具有丰富的现代远程教育经验,因此,这些高校更容易、也更应该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大力发展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育。

参考文献:

[1] 高艳芳等. 开展双学位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s1)23-24.

高一数学必修一辅导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信息技术

一、高职院校教务管理的内容及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辅助管理的优势

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20年的发展,办学规模迅速壮大。截止2006年底,独立设置的高职学校数量为1147所;高职院校招生人数为293万人,超过了普通本科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为796万人,接近普通本科在校生人数。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刻不容缓。在衡量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指标体系中,教务管理是其中重要一环。

高职院校教务管理的内容主要涵盖:教学管理制度与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具体管理范围为:教师教学业务的管理(包括教学任务的下达、教学常规管理、排课、教材教辅预定与下发)、教学督导、教学资源的共享、教材管理、学生选修与重修、考试与补考、学生学业成绩、证书考试报名及发证、教学资料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在教务管理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辅助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质量,规范管理行为,大大节约管理成本,减少人为的失误。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辅助管理的要求:构建校园网络平台,建立教务管理信息动态数据库,普及计算机并与互联网连接,教务管理软件的运用与开发。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师业务管理

(一)教师教学常规及教学过程管理

学期末,教务处将教师下一学期的教学任务下达,利用综合教务管理系统以系部为单位公布在网络平台上,教师自行下载。教师通过网络定教材、教辅资料。第二学期初,公布课程具体安排表。同时,教师的课程授课计划、课程教案、课程PPT、课程实训实作计划等文件,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网络上传至教务处网页上的专门文件柜。超过时限,数据库自行关闭。教师在学期中因病(事)需要课程调换,须部门主管领导同意后,做出调整,到综合教务系统平台上。每间教室或实训实作室设置指纹考勤系统,教师在每堂课上课前3分钟内参加考勤,相关数据进入管理数据库。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情况、进修情况、发表学术论文及课题研究、重点专业申报及建设、课程改革、教师参与市场或行业调研等方面的情况均可以记录在教务管理数据库中。

综合教务管理系统与图书馆、科研图情处、相关教学资料查询网站链接,为教师提供较为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为教师提供资料查询的广阔平台。

(二)教学辅助管理

教务管理人员将教师上传的课程授课计划、课程教案、课程PPT、教师课堂教学录象按专业大类,分课程公布在综合教务管理系统上。学生利用帐号和密码进入系统查阅观看。对于在校外参加教学实习的毕业班级学生更具有现实作用。

高职院校的教材管理难度教大,教材种类繁多,涉及到技能指导类、实习实作类辅导资料多,一部分指导类书籍由任课教师编写,教务处还要负责联系出版社、印刷厂。一遇到春运、自然灾害等情况,外地出版社的教材很难按时到位。同时,由于选修课程的存在,学生领书情况千差万别,给经费结算带来影响。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后可减轻负担。教师在上学期末按时间要求上传所需教材及指导书,注明出版社、作者、书号、数量。教务处提前作好准备工作。学生书费由教务综合系统提供学年总成绩表所列科目,进行个人结算。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务管理对于学生的优势作用

(一)学生个人信息平台构建

学生录取进校后,图像、家庭住址、家庭成员、家庭经济情况及家长联系电话、个人联系电话、学业档案均进入数据库。在大学阶段的表现情况、个人奖惩情况等及时扫描、录入数据库。学生在申请国家助学金、贷款、毕业工作推荐等方面可以调阅参考。毕业后将相关情况汇总至学生个人档案。

(二)学生选课

学院给开设了全院公选、专业选修共几百门的选修课程。学生可以在综合教务系统上了解到选修课程介绍、学分设置、主讲教师情况。学生根据需要进行网络选课、选任课教师。(三)学习成绩查询

学期末,教师将学生考试考查成绩提交至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学生自行查询考试结果。若学期考试不合格,在综合教务系统报名参加下一学期初的补考。若考试仍不合格,将交费报名参加该门课程的重修。系统提供学生学分获得的统计报表和学年成绩总表,包括实习成绩、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等。若有疑问,可提出书面申请备查。

学生学年奖学金的发放,主要以数据库中学生的成绩数据和学生管理系统出具的德育学分相结合,列出获奖名单。

1.证书报名及考试。学生在校期间要求取得计算机、英语、普通话、行业准入资格等方面的证书,学生采用网络报名、现场人像采集的方式组织报名考试工作。

2.学生评教。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意见采用学生座谈和网络打分相结合。学生在综合教务系统上对教师的量化评分。学生的姓名和IP地址只有管理员有权限知晓。杜绝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3.开辟校园BBS专栏。在综合教务系统平台上开辟校园BBS专栏,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场所,要对他们的身份加密。让他们畅所欲言,倡导使用文明网络用语言。通过他们的言论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生中的思潮,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理性处理学生在BBS上对教师的各种评价。对于学生反映的热点问题要充分重视,管理员要及时回复学生的提问,并对反映的问题及时归类汇总,反映的问题待学院有关部门实地调研后,再着手处理,并在BBS上处理公告。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资料管理

教师管理中涉及到纸质资料一律通过扫描转化为图象资料进行保存。并妥善保存原件。诸如教师的请假条、调课申请单、教研活动原始记录、科研、各种获奖证书复印件、培训合格证书复印件、教师资格证书复印件等资料。建立教师个人档案数据库并与学院人事处做到资源共享。免除重复上交资料之烦。

在教师工作考评环节,主要以教务处教学运行动态数据库提供的一线数据作为考评依据,用数据说话,得出考评成绩。教师评优评先参照此办法执行。奖惩兑现。

与教学相关的其他资料数据录入和原始资料保存。包括校园文化建设过程记录、企业、行业专家聘为学院客座教授或者讲师指导或参与教学的过程记录;企业、行业及用人单位对毕业学生的跟踪和评价记录;学生参加行业实习、实践的记录;学生在校实训实作原始记录;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类比赛、竞赛的获奖证书、参赛记录等。

五、结语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务管理,可以节约管理成本,能够实施教务的标准化管理。可以克服人为因素带来的管理中的不利因素,可实施性较强,在高职院校质量建设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高一数学必修一辅导篇9

关键词:辅修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

辅修的英文为minor,指学生的辅助科目或课程;中文辅修以主修为依托,突出“辅”,是主修的补充和扩展。辅修专业指学生在学好主修专业的同时,定向修读其他专业的课程,并依据修读的辅修学分获得相应的辅修证书。复合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事物产生反应,形成一种新生事物,产生1+1>2的效果。复合型人才指通过一定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具有宽厚基础理论和广博知识面,基本掌握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富有跨学科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一、辅修专业目标的定位:培养复合型人才

辅修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复合型人才的特征相吻合。复合型人才具备综合素质高、智能结构好、思维辐射广、活动迁移快、社会适应力强等特质。辅修专业通过跨专业交叉学习,达到专业间的知识复合,表现在知识理念、技术方法、工具平台等方面的复合,即专业间的理念、方法、工具等相互渗透、相互补充。辅修专业的培养绝不是主修专业基础上再单纯地去学习另外一个专业,其内涵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其根本目的是知识复合,其核心理念是强化专业综合素质,其主要目标是扩充专业视野,提升创新能力,其手段是交叉学习。辅修专业的学生拥有良好的知识结构体系和广博的专业知识面,辅修专业知识的掌握有助于主修专业知识体系的完善和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如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是既具备土木工程专业技术知识,又拥有经济、法律、管理知识,会设计、懂施工、善管理的能够实施土木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的合格人才。辅修工程管理专业主修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既拥有建设工程项目的技术核心要素,又拥有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核心要素。辅修学生兼备土木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分析、研究与解决土木工程专业一般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土建工程造价及工程量计算、工程经济分析、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具有综合运用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相关管理理论与方法、相关经济理论、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及从事工程管理的基本能力。

辅修专业教育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1]辅修专业教育的目标既不是为部分对主修专业不感兴趣学生所设计的补充教育,也不是把学生培养为另一领域的专门人才,而是把学生在另一领域“引进门”,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复合型人才。辅修专业教育对构建主修专业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体系具有辅质,可使学生系统地获得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拓宽专业口径和知识面,有机融合不同领域的知识,丰富和扩展学生知识结构体系,培养具有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二、辅修专业教育的实施: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扩大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作为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据调查,目前我国复合型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技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技术与技术复合型人才、技术与外语复合型人才三个方面。辅修专业教育通过两种不同的专业领域,通过不同视角的基础训练,突破狭窄传统的专业领域范围,促使不同专业的思维理念、研究方法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专业间的知识相互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孕育学生的潜在能力,达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1.辅修专业的选择修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航标。专业跨度相对较小的辅修,如工商管理、会计、市场营销等专业的相互辅修,土木工程与工程管理专业的相互辅修,管理类专业与经济类专业的相互辅修,文学类专业与艺术类专业的相互辅修,理科类专业与工科类专业的相互辅修,主辅修专业间的基础课程存在一定交叉,专业间的理念、方法、工具存在部分相似,容易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学习难度较小。专业跨度相对较大的辅修,如文学类专业与理科类专业的相互辅修、理学类专业与艺术类专业的相互辅修、哲学类专业与工科类专业的相互辅修,虽然对学生思维方式、创新能力的培养可能有更好的效果,但主辅修专业间的基础课程几乎没有交叉,专业间的理念、方法、工具相距甚远,难以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学习难度较大。辅修专业的选择既要避免跨度太小,拓宽不够,又要避免跨度太大,造成学艺不精。适当引导学生正确选择辅修专业,选择的恰当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是否学有余力,是否有兴趣爱好,是否适合主修专业学习。不恰当的辅修专业选择则无所适从,不仅难以实现复合型人才目标,更有可能无法修读好主修专业的课程;恰当的辅修专业选择则如虎添翼,造就复合型人才。

2.辅修专业的培养方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指南。目前,辅修专业培养方案存在课程设计研究不够,课程体系结构不够合理,课程与课程之间连贯性不强,课程内容知识面缺少广度和新意等问题。辅修专业培养方案应与主修培养方案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主辅修的教学、相互协调主辅修的管理。辅修专业培养方案不等同于相应的主修专业,其培养方案应在安排好专业课前提下尽可能地考虑必要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2]。不同主修专业背景的学生,其专业基础存在较大差异,专业基础知识存在断层。因此,制定学生实际培养方案时应尽可能地考虑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缩小与辅修专业主干课程所要求的专业基础差异。这样有利于不同主修专业的学生基础相近,有利于辅修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辅修专业培养方案中所开课程务必考虑专业特点、课程的前后衔接,部分课程的整合。以专业主干课程为主线确定辅修专业课程体系,相近专业辅修培养方案开设课程总学时数,以主修专业培养方案中主干课程总学时数的50%~60%为宜,跨学科辅修培养方案开设课程总学时数,以主修专业培养方案中主干课程总学时数的70%~80%为宜。注重相关课程的前后衔接,加强课程整合。课程体系设计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辅修课程自主学习学时数不少于该课程总学时的20%为宜,课程设置侧重学生对辅修专业知识的综合理解及能力的综合提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探索问题的能力,切实保证辅修专业的培养目标。

3.辅修专业的教学计划,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石。辅修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应贯彻复合型人才的特质,坚持“因材施教、系统完整、突出重点、注重实用”原则,按照“总量控制、比例适度、课程相通、整体优化”原则不断优化教学计划,合理设置课程。辅修课程的难易程度应合理,让学生能够与主修专业有机地结合和自然地衔接。

4.辅修专业的教与学,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熔炉。辅修专业的教与学,应符合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辅修专业的教与学应避免以学分导向的任务型教与学,应注重以学分导向的创新型教与学,教的过程中重视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和主观能动作用。学的过程中避免疲于以考试为目的的应付式学习,创建积极的自主式学习。辅修专业教与学中应重视与主修专业的融合,既要注重辅修专业的理论、知识、方法的学习,更要注重与主修专业的思路、方法与知识的碰撞与融合。辅修专业教与学中既要注重辅修专业课程的教与学,更要注重与主辅修专业教学内容和知识相结合,将辅修专业与主修专业孤立分散的内容知识结合形成融合一体的知识体系。融合一体的知识体系,既要依靠学生自身的理解和思考,又要依靠知识面广泛、具有交叉专业领域知识的师资。融合一体的知识体系,学生可以接触不同专业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可以在不同专业研究思路和方法的比较与实践中开阔视角,触类旁通,学以致用。主辅修专业的学术训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自身认知能力、学术能力、应变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5.辅修专业的组织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保障。辅修专业的组织管理包括辅修专业的申报与审批、辅修专业的宣传与生源组织、教学运行的管理与协调、课程考试的组织与管理、资格的审查与授予、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与督查等。辅修专业正常有序的组织管理,可为培养复合型人才营造良好的环境。

辅修专业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探索,符合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对辅修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研究,既能引导学生正确的修读,又有利于学校完善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 杨宗仁.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研究[J].江苏高教,2011,(3):102-105.

[2] 边士洪.完善辅修、双学位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2):95-96.

A Minor i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Cultivating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LIU Peng-fei

高一数学必修一辅导篇10

关键词:非中心城市高校;辅修及双学位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091-02

一、我国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及非中心城市高校对其需求分析

1.我国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发展过程。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作为我国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种有效模式,是伴随着学分制的试行而产生的,其发展历程可划分为4个阶段:探索阶段(1978―1985)。推广阶段(1986―1993)。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在全国高校普遍开展,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的规模和数量增长。创新发展阶段(1994―1999)。普及发展及国际化阶段(2000―)。校际间联合办学由国内向国际化发展。从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30多年的发展,可以总结出其发展轨迹:(1)从重点高校向一本、二本、三本高校、高职院校展开;(2)由中心城市高校向非中心城市高校扩张;(3)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由部分学科与专业向全面展开;(4)由独立办学向国内外联合办学发展。

2.我国非中心城市高校对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需求分析。非中心城市高校指设立在省会以及国家重要经济战略中心城市以外的高校,这类高校在我国现有的1200多所高校中约占40%左右。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我国高校已从传统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学生数量与学科与专业建设都有很大的发展。在信息时代,非中心城市高校对网络信息的掌握与中心城市几乎没有区别,学生对辅修与双学位有高度的认可度。充分认识到:(1)社会需要“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大量的社会实践和工作岗位需要的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2)实行辅修与双学位本科教育培养,学生可掌握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了解两个专业的前沿发展,在学习自己专业的基础上对另一个领域也有深入的学习,这有利于培养他们在不同的学科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3)辅修与双学位本科教育满足了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非中心城市高校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特征

1.自力更生的办学特征。实现高校资源共享是辅修与双学位本科教育的内在要求。实现校校联合,在更大区域范围联合办学是高等教育发展目标。中心城市是高校集聚的区域,适宜实现区域内校校联合,能够达到高校资源在更大区域内共享的效果。非中心城市高校所在城市内高校数量很少,多为独有一家。不具有中心城市高校区位优势,难以达到校校资源共享。据了解,非中心城市高校学生普遍存在希望能在中心城市高校学习的心理,以感受在中心城市生活与学习的气氛,但在本科学习期间,这一学习愿望目前还难以实现。(1)非中心城市高校学生前往中心城市高校学习,会挤占中心城市高校资源,从而影响中心城市高校对非中心城市高校学生的接纳力。(2)按现在的招生体制,非中心城市高校生源来自农村的居多,是否在本校修读辅修与双学位,尚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去中心城市学习,经济能力更是学生考虑的主要因素。基于以上分析,非中心城市高校应以自力更生为办学原则,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满足本校学生辅修与双学位教育的要求。

2.地方特色办学特征。高校办学特色是学校经过长期办学实践逐步形成的某一方面或整体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是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办学特征。其特色可体现为:在学校办学性质、类型、社会服务面向与行业特色;高校办学的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学科建设的规模和专业建设等方面。以延安大学为例,其办学特色紧紧依据光荣的革命传统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体现在:(1)发扬优良办学传统,弘扬延安精神,确立“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校训,形成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老区、乐于奉献的延大精神。(2)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用延安精神教育学生,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基础厚实、为人诚实、工作务实、作风扎实的人才。(3)依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特色优势学科建设。

3.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征。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并且能融合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人才,是将所学进行很好的整合应用的人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复合型人才必将成为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的主流趋势与战略选择。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一个主要表现是高等教育结构的大规模调整,从一元的精英教育走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多元化教育。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宽厚且结构合理的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特别是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创造性地综合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从事有关岗位的核心工作能力,有较高的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非中心城市高校本科辅修及双学位人才培养特色发展之路

1.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为辅修及双学位人才培养奠定基础。中心城市高等院校与非中心城市高等院校在辅修及双学位人才培养上的突出优势是它可以利用中心城市不同高校的资源,这种资源主要表现为本校缺乏的专业(教师)、相应专业的图书资料与信息资源、相应专业的教学实验与实训、实践基地。其中,最根本的是本校缺乏的专业,其他资源都是从专业缺乏派生出来的。在信息化时代下,高校受地域条件的制约通过校园网络资源建设可以得到有效弥补。加大对非中心城市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使辅修与双学位学习的学生能够得到足够的学习资源。

2.以特色优势专业为基础,开展辅修及双学位教育。优势特色专业是非中心城市高等院校发展的基础,开展辅修及双学位教育应以特色优势专业为基础。从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对辅修及双学位教育的选择上主要考虑对象就是非中心城市高等院校赖以生存发展的优势与特色专业。因为通过这些专业的学习为就业提供了新的机会与选择。

3.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注重辅修及双学位人才培养方式。(1)采用依托现有专业与单独组建辅修及双学位专业两种并举教育方式依据专业建设与教学管理的角度,可分为依托现有专业的辅修及双学位专业模式和单独组建辅修及双学位专业模式两种方式。依托现有专业的辅修及双学位专业模式是学生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选择学校现有的另外一个专业作为辅修专业或双学位专业学习。非中心城市高等院校应以这种模式为主,即以现有的资源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单独组建辅修及双学位专业模式就是依据学生的需求开设学校尚未正式设置的专业来满足学生修读辅修与双学位专业学习要求。非中心城市高等院校可以借助信息资源满足学生的需求。非中心城市高校采用这种模式是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的,学校给予的更多的是指导性帮助,以减少或消除学生学习的盲目性,比学生完全自学效果肯定要好。这种模式对于学习急切心强、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2)依据修读人数多少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大学生选择辅修专业与双学位专业学习的理由各不相同,所选择的专业整体上呈现集中与分散并存的局面。学校不应只顾及集中部分而忽视分散的部分。教育的原则是把学习的机会给予每一个修读辅修专业与双学位的同学。但考虑修读专业、修读人数、教育成本等方面的因素,需要依据不同情况,灵活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与中心城市不同,非中心城市高等院校面临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修读人数数量多少的问题。要达到开班人数(例如30人),实行单独开班、单独授课的培养方式。针对修读人数少的情况,对于修读学校现有专业作为辅修与双学位专业,可实行插班上课方式,即制定辅修与双学位专业学习计划,学生根据课程插入现有专业课堂学习。如发生课程冲突,可采取录像、录音方式、借阅课堂记笔、教师要点指导等方式补学。或实行小组上课方式,采用学生自学与教师集中学前、中、后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对于修读学校未开设专业作为辅修与双学位专业,利用信息资源充分了解专业教学计划,与学生共同拟定学习计划,实行导师指导制,帮助学生完成学业。(3)重视实践教育方式。非中心城市高校大学生修读辅修与双学位专业教育应突出应用性教学特征。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方面,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线,通过课堂案例、小组讨论、实验室教学、社会实践等方式,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整合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着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非中心城市高等院校开展辅修与双学位教育是新时期下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重要历史使命,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特征,决定其在培养辅修与双学位专业教育时采用特色的教育方式。非中心城市高等院校开展辅修与双学位教育的一些不利因素,在这种情形下,在学校与学生共同努力下,反而会转化为发展的有利因素,变为正能量。教学管理会更加容易,培养质量会更好。

参考文献:

[1]杨宗仁,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研究[J].江苏高教,2011,(3).

[2]张俊宗,试论非中心城市高校的中介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