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诗十篇

时间:2023-04-07 03:46:21

情人节诗篇1

只想给你写一首小诗作为第一个情人节的礼物。

我看过千万张脸,

却唯独只有你这一张让我魂牵梦绕欲罢不能。

我痴迷你的一举一动,

尤其迷恋你的笑容,

也是你某个夜晚的回眸一笑让我情不自禁爱上你,

那一刻以后我也就把心门轻轻合上。

后来越发觉得世事如书,

但我愿意当个逗号呆在你的身旁,

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

我希望能陪你看遍四季的风景——

我想与你散步在草长莺飞的平原,

我想与你仰望着繁星满天的夜空,

我想与你同拾散落在路旁的枫叶,

我想与你雪夜里十指紧扣走走然后一个不小心白了头。

我不要来世,

只要今生能默默守候在你身旁。

一起谱写只有我们知道的故事,

而你是我唯一的挚爱。

情人节诗篇2

2、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爱逐微风戏彩蝶,你若莞尔群山漾。

4、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5、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

6、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7、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8、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9、不怕银钢深秀户,只愁风断清衣渡。

10、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情人节诗篇3

“诗言志”,因此鉴赏古诗的第一要点就是要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王夫之说:“意,犹帅也。”在面对一首从未见过的古诗时,如何能够快速并提纲挈领地把握住诗人的写作初衷,掌握古诗的中心思想,下面笔者从五个方面谈谈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解题思路。

一、抓标题,谙主题

“开头就像人的脸,题目就像人的眼”,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题目中就可以看出端倪。如《柳梢青 送卢梅坡》《丹阳送韦参军》《鹧鸪天 送人》,这三个题目里都带有一个“送”字,学生从题目上就可以推断出这三首诗表达的共同的思想感情是惜别怀远。

再比如《乌衣巷》《金陵晚望》《金陵图》,这三个题目都涉及到南京,南京是六朝古都,吊古伤今、暗讽时事是这一类古诗的思想内容。而多数怀古咏史诗抒发的是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或者诗人借古讽今,寄托年华已逝、壮志难酬的悲哀;或者表达对当前现实的不满,或者是反思历史,抒发一己的感慨。既然从题目中已经确定古诗的题材属于哪一类,那么学生针对诗面的提示从这一类古诗的思想内容里择其善者而答之即可。

二、观诗人,知情意

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人生阅历,面对同样的意象不同的诗人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情感,因此,“知人论世”绝非妄谈。通过这把钥匙,我们可以在诗歌的字里行间寻找到诗人的写作初衷,从而顺利地把握古诗的主旨。如面对同样的明月,坡与李煜、李白就不一样。前者的《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抒发了中秋夜的孤独,但是“千里共婵娟”一句更多的表达了词人旷达的人生态度,这是苏轼遭受“乌台诗案”后心情的抑郁与本性中的乐观交织的表现。而李煜的“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则无论怎么读都带着一股颓废的气息,这与他亡国之君的身份是分不开的。至于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里的豪迈除了个人性格的豁达外,还用盛唐气象为背景,这种豪情不仅仅是个人的,还是时代的。

三、诗为径,情意彰

诗面如谜面,有的学生感到难以读懂,因此题未做,心先惧。这大可不必,有三条途径可以供学生选择。

第一,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形旁表意,声旁表音,考生可以通过诗面中“心”字旁的字来寻找主题思想。如晏殊的《蝶恋花》一词:“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由词中的“愁烟”“离恨”这两个词可以确定这首词的基调是低沉的悲愁。愁什么呢?“离恨”二字给了答案。通过结合词中的其他意境可知,这首词是抒发离愁别恨的闺怨诗。

第二,抓住物象组合所体现的特征,分析寓于景物形象中的思想感情。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首诗的第一句点题,可推知洛阳是诗人的故乡。“客路”“行舟”“乡书”“归雁”这些意象表明了诗人身在江南旅途,而心在洛阳故里,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第三,卒章显志句,主题在其中。如吕本中的《柳州开元寺夏雨》一诗:“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沈浮。面如田字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这首诗的尾联诗人说自己没有封侯的面相,也不羡慕班超封侯显贵,实际上是激愤之语,抒发了诗人流落异乡抱负不得施展的无限感慨,流露出伤时忧国、郁闷愤慨的情感。

四、注解存,总关情

注解是用来解释说明诗人及诗面的。命题者正是考虑到学生对思想情感的把握有障碍,所以才设置注解。如:李涉的《再宿武关》一诗:“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送客愁。”有这样的注解:李涉,唐代人。曾因事被贬谪出京,后被罢官流放。这首诗为第二次被贬官时作。注解中交代了诗人所处的年代,以及此诗的创作背景。这首诗的第一、二句是叙述,第三、四句的情感肯定会与李涉的罢官流放有关系,循着这条线索,学生不难得出结论。

五、看问题,也有情

情人节诗篇4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 季节表现 中古诗歌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387-01

前言

季节感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抒情表现方式,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被应用的相当广泛,广为流传的名句佳作中不乏各种典型例子。季节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特色,是由我国诗歌的结构和抒情方式决定的,古人在进行诗文创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在不自觉间运用到季节元素,中古诗歌就是其中的典范。

一、中古诗歌中的季节表现分析

1.先秦时期诗歌分析

现在一般认为诗歌最早起源于上古时期,当时的诗歌中已经体现出了一定的季节性。比如《麦秀歌》中对于野黍的描写,已经开始联系夏秋季节,初步体现出了季节特性。但是由于上古时期的民歌篇幅一般不长,而且多为概括性提及,其中的季节性并不十分显著。相比起上古民歌,先秦时期的《诗经》以及《楚辞》中对于季节有着十分丰富的表述,内容里面涉及到了大量的季节性描写,诗歌中体现出了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无论这些描写是作者不自觉的还是有意为之,季节性表现显著增强了却是不争的事实。在部分诗歌中,季节表现与诗人的情感实现了有机融合,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也就是说,我国的诗歌在发展之初,就具有了较为鲜明的季节感属性。这种季节感对于《诗经》和《楚辞》的艺术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对后来者的诗歌创作形成了一种指引,使得季节表现和情感表述愈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文化传承,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讲,先秦时期的优秀诗歌作品,比如《诗经》和《楚辞》,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季节表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作出了成功示范。

2.汉魏晋时期诗歌分析

先秦时期的诗歌作品中虽然有了初步的季节表现意识,但是整体并不十分强烈,由其诗文中不难看出,多数情况下作者并不一定是有意识的在诗歌表述中穿了季节性,而是一种无意识行为,属于不自觉的情感表述。直到汉魏晋时期,季节性意识才得到了显著的增强,根植于诗人的创作思想中。汉魏晋时期的诗歌中,诗人逐渐开始有意识的进行季节氛围的营造和渲染,通过设置季节情境,为情感表述创造有利条件,达到感染读者的效果,便于进行诗歌情感的正确理解。也是在这个时期,季节感逐渐被诗人所重视,成为这段时期诗歌作品中一种比较常见的表达方式,贯穿于诗人的整个构思过程中。在开始的时候,诗人主要还是在学习和模仿古代传承下来的手法,季节在他们作品中通常只是作为比喻的形式出现,一般是一种季节对应一种情感。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季节表现逐渐开始以景物刻画的形式出现,其中蕴含的情感也更为丰富和深刻,逐渐成为诗歌的重要辅助,类似于诗人情感的伴奏曲。汉魏时期的诗歌作品中,无论是诗歌水准还是优秀作品,其季节表现的成就都要远超先秦,其中出现了大量的、系统的季节刻画,可以形成一个具体的情境部分,而不再是散碎的片段。这一时期的诗歌抒情与季节感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3.南北朝时期诗歌分析

南北朝时期的诗歌是季节表现最后完善的时期,这个时期的诗歌作品是对于前朝经验的传承和发扬,集中了优秀的部分,并且比前朝更加深刻,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季节表现得以定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多追求田园生活,在其诗歌作品中也更加注重形式美感。因此,这一时期涌现出的大批优秀作品中,诗人不仅对于季节性事物进行了全面描述,对于细节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通过使用华丽的词句,对于季节美进行了深刻的表述。

自南北朝以后,中国古典诗歌抒情结构中的季节表现作为一种特性被保留了下来,并在后世的诗歌作品中得以延续和发扬。从表面来看,诗歌作者们对于季节表现的手法进行了丰富和细化,将其个人特色融合于诗歌作品中,因此,这一时期的诗歌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季节感十分浓烈,并且刻画更为细致和逼真。从深层角度来看,季节表现不仅发挥着触发抒情的重要作用,还可以充当写景要素,以季节衬托诗情,以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特性是情感抒发,利用季节表现结合抒情结构的方式,或者将季节用作比喻,均可以利用季节要素增强情感抒发的效果。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比较复杂,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更加关注季节,不仅季节意识根植于思维深处,在其作品中也有着极为丰富的展现,季节要素在其作品中几乎随处可见。总体来讲,魏晋时期的诗歌作品中有着大量的季节要素,对于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二、中国古典诗歌中季节表现方式探讨

从上文中不难看出,中古诗歌中的季节表现在逐渐发展和完善,从大的方面来讲,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季节表现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种表现方式:

1.直接点明

所谓直接点明,顾名思义就是明确指出季节的表现形式,最早出现于先秦时期。直接点明的季节表现方式一般可以细化为三类:一、使用季节词。在古典诗歌中,有不少的作品中出现了“春”、“秋”等词汇,直接点明了季节,还有的更具体至“初春”、“早秋”等。二、使用阴阳五行相关词汇来代称季节,有的是各种以四色搭配季节词使用,比如“朱夏”和“素秋”等;还有的诗歌中以“八卦”、“声律”等指代四季。从先秦诗歌到南北朝时期的作品中,均有阴阳五行相关的衍生词汇被用于诗歌的季节表现中。三、使用时间词汇指出季节。其中一种类型的词汇通常形容的是时间流逝,一般多用于岁初、岁末;还有一种可以是月份和日期,比如汉乐府《孤儿行》中的“三月蚕桑”,这类词语一般不是普通日子,多是某个节日。

直接点明季节的表现方式,具有简单明了的特点,通常是开门见山式的指明季节,但是也正是由于季节描述过于直白,通常并不能为营造诗歌的审美意境起到太大作用。

2.描绘景物暗示季节

描绘景物暗示季节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是描述某个时令景物指代季节。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很大一部分作品中,诗人并不直接指出季节,而是借助景物描绘体现出季节。诗人在进行创作时,通过观察周围环境和场景,获取相关的季节信息和时令景物状况信息,通常会在诗歌中将其表现出来。在中古诗歌中,以景色指代季节的方式非常多见,是先秦至南北朝时期诗歌中最为常见的季节表现形式。

3.描写社会生活或使用前代典故

这两种方式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也有所体现,占得比重并不算太大,但是表现效果并不逊色。描写社会生活的表现形式指的是对于当时人类活动的描述,其中蕴含了季节信息,包括生产活动和节日习俗等,透露出浓浓的季节感。社会生活描写看似与季节无关,但是透过人类的活动,也体现出了季节特征,同时也是对于当时社会现状的反映,属于典型的间接表现形式。

中国古典诗歌具有显著的承续性特征,诗歌作品从形式到内容均带有明显的继承性质。比如,古代诗歌中比较常用的使用典故的表现形式,就是对于前代作品的引用和肯定。古代诗歌不乏一些艺术造诣极高的作品,其中某些词语用的极为精妙,甚至可以说是诗人赋予了词汇某方面的特质。这些词语往往具有典型的浓缩性特征,用于诗歌表现中言简意赅,可以传递出非常明确的信息,对于营造季节氛围助益极大。

三、结语

中国古典诗歌是一种具有历史感和民族特色的文体形式,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内涵。我国古典诗歌中普遍采用了结合季节进行抒情表达的手法,诗歌作者将其用于背景勾勒和情感烘托中,能够为情感表述渲染气氛,增强诗歌的感染力,从而创造了一种美学意境,使得平淡的诗歌内容可以传递出更为丰富的内涵。

参考文献

[1]范丽萍.中国古典诗歌的民族魅力[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02):173-174.

[2]陆翔.从语篇象似性视角解读中国古典诗歌[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1(04):69-72.

[3]张艳存.论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情感本体的迁移[J].青年与社会:下.2014,(11):362.

情人节诗篇5

【关键词】古诗词;主题阅读;传统节日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璀璨的古诗词杰作。这些古诗词浓缩了几千年的文明成果,是历代先人们智慧的结晶。对于处在记忆力发展黄金时期的小学生来说,大量地阅读、积累古诗词,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审美情趣、文学素养的主要途径。因此,站在时代的讲台,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项历史使命:有效引导小学生积累经典古诗词,让中华灿烂文化走进学生心灵,让他们在口诵心记、含英咀华中受到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精华的熏陶,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古诗词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光大。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应只停留在教材上,而应该延伸到课外的名家名篇,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古诗词,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而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g里,获得更丰富的古诗词文化的浸润与滋养呢?在探索、实践与反思中,我将古诗词阅读活动分为两个相辅相成的阶段:

一、主题阅读进课堂

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中,编者有意识地把同一主题的诗词,放在同一单元中教学,以开阔学生的认知视角,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功效。这样的主题编排方式给了我们启发:古诗词的积累与学习可以采用“主题阅读”的方式,沟通学生课内、课外的横向学习,连点成线,拓宽学生古诗词阅读的空间。

(一)文本研读定主题

在浩淼的古诗词长河中,有许多诗歌都是诗人心路历程的写照,抒发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或感慨人生,或思念家长或讴歌大好河山……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为例,安排了两首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细细咀嚼,便能深深体悟到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感情。在研读文本之后,继而从主题出发,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拓展阅读《赠汪伦》、《别董大》这两首表现送别之情的诗歌。学生在阅读同一主题下的古诗词时,多角度获取信息,并在同一主题的语境中,得到审美教育和情感熏陶。

当然,灿若繁星的古诗词,主题的归类也是不胜枚举的,有思乡诗、山水诗、边塞诗、爱国诗等题材。在教学中,如果能以点带面,拓展同一主题教学内容,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需要教师能够以《新课标》为指导,创造性的理解和运用教材,善于挖掘,勇于思考,勤于课堂实践。

(二)传统节日觅诗情

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春节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各地都有浓郁的地方风俗来庆祝这些节日,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是代代中国人贡献给世界和未来的文化财富。然而现今,无论是成人还是学生,都对舶来的外国节日趋之若骛,他们知道西方的“情人节”,却很少能说出秦少游笔下美丽的“七夕节”;他们对于“什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知之甚少,却能准确的说出西方“圣诞节”的时间。可以说这些现象的背后,显示出的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漠视。因此,我们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将古诗词的学习与传统节日融合起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学习蕴涵着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词;同时大力借助古诗的学习,来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民俗文化与民族精神。

传统节日前后,笔者注意引导学生收集相关的古诗词,并带领学生用各种方式来吟诵,让学生深刻领略民族文化的内涵。比如,元宵节前后,吟诵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 元夕》,让学生感受“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美好景象;于辛弃疾的《青玉案 元夕》中,感受“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热闹场面;清明节前后,带领学生吟诵《清明》,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中了解古人扫墓的习俗;七夕节,学生在“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中了解七夕的传说;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给我们展示了古人在重阳节登高和佩带茱萸的习俗;中秋节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张九龄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欢度节日之际,我们亦可以开展丰富的节日主题活动。如端午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等,并重点开展“走进屈原”活动,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重现屈原的故事: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同学们在故事中了解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于屈原诗词中体味他那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在这样入情入境的传统节日主题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是否别有一番风味呢?

(三)春夏秋冬赏诗境

每一个季节都有许多著名诗人留下的经典之作,每一个节气都有每一个节气典型的物候,我们跟着经典诗词的韵律,带领学生开启了穿越四季之旅。

在万物复苏的春天,我们聆听、诵读着诗词给我们带来的一个个春天的故事:在“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中欣赏柳树婀娜的身姿;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中聆听春天的歌声;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里,感受在田野上奔跑的快乐。

在热情奔放的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让孩子们一睹西湖盛夏的风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让孩子们领略了夏雨的滂沱。

在高远辽阔的秋天,学生读杜牧的《山行》,品王维的《山居秋暝》,诵刘禹锡的《秋词》,吟李清照的《一剪梅》。学生陶醉在秋天的意境中,陶醉在动人的诗篇中。

在大雪纷飞的冬天,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或者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都无需老师再做过多讲解。

二、多种方式促积累

(一)日常活动作保障

1.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古诗词的积累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推行每周两诗,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好方法。我们的具体方法是:将教室黑板一角辟为诗词园地,每周一抄上两首新的诗词,让学生读、悟、吟、诵。

2.开展“课前一诵”活动。每节课上课前学生诵读古诗词一首(两遍),课任老师负责。

3.放学路队诵诗词。每天上午、下午放学时,各班学生在教学楼前排好队,边诵读古诗词边走出校门。

(二)趣味实践展收获

情人节诗篇6

一、自领其情

读书百遍,其情味方可自领。诵读是理解诗歌感情的重要环节。这诵读包括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和培养学生自己诵读两个方面,抓好诵读这一环节,就是开启了诗歌感情的第一道门扉。

诗是具形的音乐,离不开韵律、节奏。它通过分行、顿挫、音韵等艺术手段来表现感情的层次,强调情绪的效果。通过诵读,就可以从整体上领会诗歌的感情内涵,达到“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的出神入化的境界。如:《九歌·国殇》是诗人屈原献给为国捐躯将士的祭歌。全诗的感情基调悲壮激昂,有一种气贯长虹之势。在形式上诗句整饬,一律六字成句,而每句又以“兮”字嵌其中,形成顿挫,整齐中显变化,变化中存规律,造成全诗一种鼓点声声的节奏、壮歌阵阵的韵律,句句带着敬意的深情,字字凝聚着爱国精神。诵读之间英雄将士生为人杰死为鬼雄,一往无前的崇高激情随着铿锵的音调扑面而来。

古典诗如此,现代诗亦不例外。如:《回延安》一诗把革命圣地延安比作母亲,加以赞美歌颂,全诗表达的是一种真挚的赤子深情,诗歌采用的是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那舒缓轻柔的节奏表达了深情和思念,那火热明快的词句寄托了一种灼人的热爱之情。诗人的这种感情,通过诗歌的诵读,就可以体会得到。教师朗读时,要带着炽热的激情,读出诗歌的节奏,引领学生的情感与诗歌的情感融为一体。

除了节奏之外,诗歌的韵律也与感情基调紧密相关。如:《早发白帝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表现欢快、喜悦情感的诗篇,用的就是比较响亮清澈的“言前”、“江阳”辙。《,你在哪里?》、《一月的哀思》等表现的深沉哀婉的情感,则用比较轻柔低调的“衣期”辙。在吟咏诗篇时,这种音韵所体现的情绪会通过听觉自然而然而感染学生。因此,在朗读教学中,就要充分重视诗歌的韵律,准确地读出韵脚,使学生能够通过这声音的诱导,进入诗歌的情感世界。

诗歌的感情主要是通过诗人精心选择的一个个意象来表达的。有的是动作形象,有的是事象、物象,在诵读时,就要充分注意那些最能表现诗人感情的中心意象,以轻重、缓急、停顿、延长等方式加以突出强调。如《回延安》开头两节:“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诗人临近延安情更急,马上要见到日思夜想的母亲延安城,心禁不住剧烈地跳动。一个“跳”字,充分表达了诗人激动的心情。诗人那澎湃的激情难以抑制,用一“抓”一“贴”两个富有独特性的动作,形象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对延安真挚、朴实、热烈的感情。所以,诵读时要让学生反复揣摩品味这几个动词的妙处,对它们加以强调。“跳”要读得有力,“抓”要读得急一点,“贴”要读得轻一些、缓一些。朗读时,对这几个动作意象的强调,有助于体会这两节诗所体现的诗人对延安思之久,念之切,爱之深的真挚情感。臧克家的《有的人》第二节:“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朗读时,就要揣摩这两种象征化人物的语气、神态和心理活动,启发学生进行对比。前一个形象是的嘴脸,其言显其神,读时要描摹出他横行霸道、得意忘形的神情。“呵,我多伟大”几个字要顿开,声音作一些延长,缓慢些,拟其声,状其形——于是,一个千夫所指的统治者形象就跃然眼前。后一个“俯下身子”的形象,其态显其神,要读得庄重,体会“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可亲可敬的献身精神。这样,诗中的爱与憎、敬仰与鄙视两种感情给学生的感染作用,就十分鲜明而强烈了。

朗读是以声显情。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在诵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使静止在诗中的感情跃动起来,奔涌起来,“如同赋给作品以生命”,让学生受到感染、熏陶。这样,通过反复诵读,学生便能“自领其情”。

二、身临其境

情人节诗篇7

【关键词】 再别康桥;徐志摩

在英国剑桥留学的徐志摩,受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及其他西洋文学的的熏陶,从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有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诗情真有些像山洪爆发,不分方向的乱冲”(《猛虎集序》)。在他的思想上更是接受了英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执着追求“爱”、“自由”、“美”,以及强烈要求个性解放,这些思想因素又使得诗人具备了与蓬勃向上的时代潮流相适应的气质,再加上诗人本身富有的活泼好动,潇洒空灵的贡献以及不受羁绊的才华等方面的和谐统一,形成了徐志摩诗歌独有的特点:飞动飘逸。朱自清称其诗“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的水”。

直到1931年这十年的时间里,徐志摩的创作数量颇丰,这些创作反映了徐志摩作为新月诗派盟主的成就,表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华,从而奠定了徐志摩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而最能体现徐志摩“飞动飘逸”风格的作品就是《再别康桥》,尽管说对徐志摩的评价历来是众说纷纭,但是徐志摩的这首诗的美是大家公认的,徐志摩将离别时对母校的深情厚爱融进了悄然离别时康桥那美丽的景色之中,从而这首诗也成为徐志摩在中国诗坛的奠基之作。

而这首诗的美更是与众不同,它有中国古典诗词的音律美,又有着与古典诗词相似的意境美。

音乐美

这首诗的音乐美,是对音节而言的,作为新诗中的格律诗,就自然的体现出格律诗的特点,这样在读诗的时候才会体会到音节之美,音韵之美,才会有“大珠小珠落玉盘”效果体现。先看押韵,全诗共七节,每节四句,一三句以六字为主,二四句以七个字为主,每节独立押韵,各节韵脚为:来,彩;酿,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这是律诗特点的具体呈现,读来有韵律之感时时回荡,造成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让韵律在字里行间流淌,悠远而绵长。体现出这首诗和谐的音节之美和时时存在的节奏,同时将诗人的情感描述的更为飘逸轻灵,在唇齿之间我们体会到了音韵的美,在心灵上飘散开去的是诗人那清浅的吟唱。诗歌的第二节是最为典型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这一节的韵是:ang。韵脚是娘、漾。读起来时加上诗人空灵的想象,将金柳比喻成新娘,给人心灵上投射了一道圣洁的光芒,带人进入那想象的境地,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康桥那不沾染红尘俗世的美。

回环往复。诗歌采用了《诗经.》的表现手法:重章复唱这一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就是将感情深化,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呼应。如果说《再别康桥》中间五节体现了音乐波动的美,那么这首尾呼应的两节则给了诗歌一个完整的音乐旋律(这也是徐志摩自己的话)。在“三美”的主张上将音乐美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第一节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两节的变动之处是第一节的两个“轻轻地的”在最后一节改成了两个“悄悄的”;第一节是“作别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是“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给全诗以完整的生命,犹如画龙点睛之笔,使得全诗鲜活灵动起来,带动诗人的情感在淡淡的开头中轻巧柔和地引领到淡淡的结尾。此时,犹如一曲咏叹调,在一波三折后又归于飘逸的音节中,将全诗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将诗人的情感又进一步推进,让人惆怅不已。

建筑美

这首诗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错开一节排列,第一节、第二节的一三句为六字句,二四句为八字句,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的第一句为六七字句,二四句为八字句,第六节、第七节、又回到和第一节一样的句子形式。在结构上非常严谨,就像中国的建筑的风格一样,构成了一种对称、整饬之美、而每一字、每一句、每一节都是这建筑的一部分,每一部分是那样的和谐统一。构架在一起,赋予了诗歌以灵魂。我们说建筑是有灵性的,有灵魂的。是因为在建筑的身上,我们看的的不是一块砖,一片瓦,一堆山石,而是将这些东西融合在一起,组成了一座有生命的房屋,不同的建筑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都是建筑者将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倾注其中,融进建筑的灵魂看到的黑丝建筑者赋予建筑的灵性。同样的建筑者的水平有高下之分,灵魂也有尊卑贵贱之分。那么徐志摩就是拥有着飘逸空灵的灵魂的建筑师。他将自己的灵魂依附在一粒粒汉字之上,给这些方块字以生命,以感情喂筋骨,用心血浇灌,让我们看到了一座不同于尘世的殿堂。里面盛放的是一颗玲珑剔透的灵魂。

绘画美

徐志摩是一位丹青高手,但他的丹青是他的珠玑之字。可以说他和王维诗有着相通的地方。王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徐志摩就是他的门徒。将这种画意发挥的淋漓尽致。如果说王维的诗是是中国水墨画,那么徐志摩就是水墨中间色彩,平和中见冲淡。诗歌的首节诗人“作别西天的云彩”,想那时人与自然还是很和谐的,天自然是碧绿的干净透彻的蓝;云彩自然是大朵大朵的绒绒的慵懒的白。而此时诗人是满腹的离愁别绪,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离别很多的,“执手相看泪眼”,这是悲伤极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豪放极了。在徐志摩的笔下,也有悲伤,也有豪放,但这一切都在这大朵大朵自由自在随意而又慵懒的云彩上了。

一道彩虹从眼前闪过,而天空还有太阳,原来是拜伦潭,水面晃动,眼睛掠过,竟是涟漪泛起,波光粼粼。水面缓缓的,轻轻的,像是情人的呓语,不肯大声说,怕惊醒那美梦。那梦里,有诗人的年幼无知,有诗人的青葱年少,有诗人的背井离乡,有诗人的绮思幻梦更有诗人的满腔的柔情。没有石破天惊的惊涛骇浪,没有撕心裂肺的捶胸顿足,有的是梦,梦里离别的情怀是那样的渺远悠长,那样的难以企及。

泛舟寻梦而去,梦是无形的,朱自清的梦是“笼着一层轻纱的”,李清照的梦是“一帘幽梦”。徐志摩的梦是有色彩的,色彩斑斓的,他不甘心将自己的梦弄丢了,去,去找回自己的梦。放眼望去一船耀眼的星辉,一下子照亮了是人的心扉,光芒四射中诗人豁然开朗,前路虽不满是鸟语花香,但心里已是那么平静祥和。

就是这样的色彩,附着在一栋有灵魂的建筑上,形成了流动的音乐,平缓了我们的心灵,牵动了我们满腹的柔情,于是,那淡淡的惆怅在心头,缭绕不散。

情人节诗篇8

诗歌的音乐性,理论界有“内在美”、“外在美”之说。诗歌的内在音乐性,郭沫若说是“情绪的自然消长”,龚刚博士则更确切地定义为“情感冷热的交替,意象真幻的交替,心绪的起伏律动”。诗歌的外在音乐性即声音的回环(押韵、节奏和声调)可以说是一种数的比例关系。内在美与外在美应是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他们共同作用,使读者产生深刻的审美体验。诗歌的音乐性的作用是对原始、粗硬、强烈的感情起一种节制作用,使之转化为一种有规律的运动,加深诗味,唤起读者的审美注意,把一些实用的非诗的想法排开去。古今中外所有的诗歌格律真正的目的,无非是提高诗歌的音乐性而已。

具体说来,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把握诗歌的音乐性呢?

一、诗歌的押韵

押韵是使相关诗句末尾一个音节韵母相同或相似。对待押韵应持开放的态度,尊重诗人的艺术追求;只要完美地传达出内在的情感,可有可无。无韵诗可以其它手段显示音乐性,如诗行排列。

首先要选韵。同类的韵形成韵部。现在通行的是十三辙,即十三类:中东、人辰、江阳、言前、发花、怀来、灰堆、遥条、油求、梭波、一七、姑苏、乜斜等。每个韵部发音部位、开口程度不同,音调音域也不一样。有的响度高,昂扬、亢奋,如江阳、发花等。有的响度低,苦闷、沉重,如灰堆、一七等。要因情选韵,因情变韵。

其次是转韵。较长的诗,情绪流动变化,这就要在语音形式上体现出来。如果一韵到底,易于给人单调、疲劳之感。转韵可以使文气一振。如《春江花月夜》,四句一韵,流丽婉转,委婉缠绵。

再次是押韵方式。主要有连句韵――每行都押、隔句韵――古代就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要求、随韵――两句一换如信天游、交韵――第一行和第三行押韵、第二行和第三行押韵等。其它还有抱韵,第一行与第四行押韵,第二行和第三行押韵。这是西方十四行诗的正宗韵格。

二、诗歌的声调

发音过程中音高和音长的变化。沈约《四声谱》最早研究这个问题。新诗一定要注意声调,特别是在朗诵诗歌时需要。

三、诗歌的节奏

本是音乐术语,是诗歌外在音乐性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在大自然和生活中,任何事物都有节奏。诗歌的节奏是事物的节奏和人的生理节奏――呼吸的调节及运动感觉的反映。闻一多著名的诗歌三美理论――“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里的建筑美,表面上是视觉的美,实质上不过是构成了一种具有鲜明节奏特点的“节奏型”,通过重复形成对称,从而加强了节奏美。

诗歌节奏是音组和停顿的有规律的安排。在汉语中,一般是一字一音节,有独立意义的单音节、双音节或多音节构成一个音组,每组后面有或长或短的停顿,这些因素都有利于形成节奏美。

古诗的节奏:五言“二、二、一”;七言“二、二、二、一”。

新诗的节奏:自由开放,独特创造;每行大致相当,变化中有规律。

四、诗歌的分行

新诗没有古诗词的固定音乐规定,引进西方分行,加强节奏感和旋律感以达到音乐性的效果。

A、分行适应诗情而长短、疏密、参差。诗行遵从诗歌内在律――情绪节奏,其外形是将内心情绪视觉化展示出来的结构形式。惠特曼表现开国时开拓豪放、自由浪漫的情感,诗行很长,犹如新大陆疆界的广阔苍茫。马雅可夫斯基表现了十月革命的剧变,诗行呈现楼梯形,起伏大,参差不齐。

B、诗行运用省略、跳跃,随意性较大,产生新的结构意义。如上下诗行并置产生新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分行把视觉间隔化为听觉间隔,显示节奏。这是在阅读中产生的效果,连在一起读就无法显示节奏。

D、分行引起审美注意,让人用诗的心理来欣赏。

最后,让我们从音乐性方面欣赏诗人朱湘的名作《采莲曲》,以加强对上述理论深入的认识与体会。

采莲曲

小船呀轻轻飘,

杨柳呀风里颠摇;

荷叶呀翠盖,

荷花呀人样娇娆。

日 落,

微 波,

金丝闪动过小河。

左 行,

右 撑,

莲舟上扬起歌声。

菡萏呀半天,

蜂蝶呀不许轻来,

绿水呀相伴,

清净呀不染尘埃。

溪 涧,

采 莲,

水珠滑走过荷钱。

拍 紧,

拍 轻,

桨声应答着歌声。

藕心呀丝长,

羞涩呀水底深藏:

不见呀蚕茧

丝多呀蛹裹中央?

溪 头,

采 藕,

女郎要采又夷犹。

波 沉,

波 升,

波上抑扬着歌声。

莲蓬呀子多;

两岸呀榴树婆娑,

喜鹊呀喧噪,

榴花呀落上新罗。

溪 中,

采 蓬,

耳鬓边晕着微红。

风 定,

风 生,

风飓荡漾着歌声。

升了呀月钩,

明了呀织女牵牛;

薄雾呀拂水,

凉风呀飘去莲舟。

花 芳,

衣 香,

消溶入一片苍茫;

时 静,

时 闻,

虚空里袅着歌音。

情人节诗篇9

(合肥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摘 要:爱伦·坡的诗歌给人以震撼心灵的美,诗中忧郁悲怆的主题,幽婉阴暗的意象,工整和谐的韵律相互交织,展现了诗人唯美主义审美情趣。《乌鸦》是他的经典之作,表达了主人公对丽诺儿的深切哀悼和无限思念。本文主要对《乌鸦》中精妙绝伦的节奏和韵律进行深入、细致分析,揭示诗人孤寂哀伤的心境和对死亡深邃的哲学思考。

关键词 :爱伦·坡;《乌鸦》;音乐美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203-03

基金项目:本文受2012年度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重点项目(皖-032-A)资助,系2012年及2013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SK2012B378)(SK2013A154)与2013年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衔接研究(项目编号:JG13012)的研究成果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 1849)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在诗歌、短篇小说和文学评论三个领域都很有建树。他极富独创力,其作品专注于对死亡、恐怖等非理性领域的开拓,是美国文学史上颇具争议性的作家之一。爱默生称他为“打油诗人”,马克·吐温说他的文字不值一读,然而坡在大西洋彼岸却享受很高的声誉,在法国被波多莱尔(Baudelaire)等人奉为至圣。自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美国文学评论界对坡做出了高度评价,认为他在西方文学史上具有不朽的地位[1]。

自古英雄多磨难,坡短暂的一生充满坎坷曲折,极具悲剧色彩。他饱尝了人世间生离死别的痛苦:他年幼时父母双亡,随即被弗吉尼亚州里士满的约翰和弗朗西丝斯·爱伦夫妇收养。他从弗吉尼亚大学辍学后,紧接着参军,后来低调地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1835年,他在巴尔的摩和13岁的表妹弗吉尼亚·克莱姆(Virginia Clemm)结婚。俩人感情深厚,甜蜜和美;然而好景不长,1847年,弗吉尼亚染上肺结核,凄然而逝。坡悲恸无比,终日酗酒以忘忧。两年后,即1849年10月7日,这位年仅40岁的天才作家陨落于巴尔的摩。

坡作为唯美主义的先驱,率先提出了“为诗而诗”说,追求纯艺术。《乌鸦》就是这样一首震撼心灵,令人黯然神伤的诗。诗中忧郁阴森的基调,寓意深刻的象征,凄婉的主旋律都寄托了主人公最大限度的悲伤和绝望。读者在“似梦一般深沉,似水晶一般神秘”中震撼于死亡带来的神圣之美[2]。

一、爱伦·坡的音乐美主张

坡的诗歌创作理论集中表现在他的《诗歌原理》和《创作原理》等著作中。效果美学是坡美学主张的核心;他非常重视作品给读者带来的情感体验,指出文学创作的首要目的在于:在情感方面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引发最激动人心的效果。甚至评价一首诗质量高低的方法也是“衡量这首诗在他人心目中激起的诗情能力的大小”[3]。

坡把诗简短地定义为“美之节奏创造”,他在《诗歌原理》中指出,诗歌发展的最广阔领域便是与音乐相结合;而诗歌的音乐美要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呈现出来,由此,诗人把形象生动的语言瑰丽无比的想象和精妙和谐的音韵融为一体,用音乐美来展现他的经典主题“美妇人之死”;在这音乐般的语言中,读者缓缓走入主人公内心深处,静静聆听其来自灵魂深处的悲恸哭泣,感受到其痛失所爱的极度折磨,游荡于理性和非理性间的无奈和绝望。

坡在《诗学原则》(The Rational of Verse)中强调要使诗歌达到统一的效果,要重视叠句、排比和重复等表现手法的使用。坡认为诗歌是一种“起源于人类享受平等和健康的活动”,指出为了使诗人精神愉悦,要注重运用诗歌中的各种基调。(主要表现为格律、诗节、头韵、节奏、叠句等手法)坡列举了大量诗歌范例,对诗歌创作的音节和韵律问题加以探讨[3]。

二、《乌鸦》中的音乐美

《乌鸦》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也是爱伦?坡的诗论的经典诠释。《乌鸦》的节奏感和旋律感非常强;整首诗歌共有108行,长短适中,格律整齐,声韵和谐,并在诗歌中大量地运用了头韵、行间韵等表现手法,读来朗朗上口,让人爱不释手,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一)语音

语音间的组合不仅仅是诗歌语言音乐性的一个构成要素,同时也是诗歌表达感情的一种手段。音韵的排列组合确实能够起到渲染气氛、烘托情感的作用。”[4]语音表情寄意这一特点在《乌鸦》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一般而言,前元音/i:/、/I/、/e/等舌位较高,开口较小,听起来比较清脆单薄;而例如 /a:/的元音开口较大,舌位较低,听上去比较响亮。爱伦·坡在文中多次使用了舌位较高的脆薄元音,低沉的后元音及其组合;嘴唇只需微微张开,便可以发这些音,就像这个青年在喃喃自语;冗长的声音使节奏缓慢低沉,更能准确表现诗歌悲怆的基调,主人公思念逝去的爱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读者能够感同身受,深刻体味到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悲哀和愁苦。

这首诗中多处使用了“- ing”形式,比如 napping, tapping, thinking, noth-ing, dying,entreating, repeating,wondering, fearing,smiling, linking、gloating, expressing,sit-ting,floating 等。在“- ing”中,/i/这个元音开口较小、舌位较高,相对清脆单薄,而/g/属柔软辅音,相对低缓深沉。/i/和/g/音节的有机组合会产生一种回音的效果。夜深人静时刻,本诗的主人公慵懒困倦,心灰意冷;梦呓中似乎有人在轻叩房门,又恍惚看到自己朝思暮念的爱人“丽诺尔”,这时用富含回音效果的“- ing”既符合本诗恍惚飘渺的意境,又能使诗意浓烈悠长。

(二)韵律

诗歌的韵律是通过在是诗歌中有意地运用相同或相近的因素而实现的。诗歌的音乐美常体现在头韵(alliteration)、行内韵(internal rhyme)、尾韵(rhyme)等各种音韵里。头韵作为音韵和谐的基本形式之一,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音乐美和整齐美,可以渲染诗的意境,增强诗歌的感染力。例如开篇中的“while”,“weak”和“weary”就使用了头韵,打下了忧郁、低落的基调,字里行间流露出主人公的沉闷和疲倦。行内韵是指诗行中间的停顿或休止前的重读音节与该行的最后一个重读音节押韵。例如,“tapping”与“napping”与以及“fluttered”与“uttered”等词就使用了行内韵,从而加强了诗歌内部的联系以及诗节间的联系,使整首诗浑然一体;高度的连续性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尾韵就是整首诗的韵,是行末词尾元、辅音的重复。这首诗共有十八节,每节(stanza)六行,押韵格式为a b c b b b 。坡认为长元音[O∶] 响亮、低沉而又绵长,最能表现人类的悲哀心情,全诗每节都押[O∶] 韵,以nevermore,nothing more, 或“evermore”结束,O∶]韵不断重复出现,环环相扣,增强了诗的内在联系,也使整首诗回旋着凄凉悲怆的旋律,弥漫着哀怨绝望的气氛;与此同时,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达到“灵魂强烈而纯净”[5]的激动。

为了表现“美妇人之死”这个忧郁的主题,坡在《乌鸦》中采用了八步扬抑格。每一行的第一个音节是重读音节,第二个音节是非重读音节。格律以第一行、第三行的8音步和第二行、第四行的七个半音步交替出现,第五行与第四行相同,最后一行以三个半音步包含一个三重韵的迭句结束。类似的诗歌创作技巧贯穿全诗,现在就以该诗的第一节为例,进行分析:

Once upon a midnight dreary, while I pondered,

weak and weary,

Qver many a quaint and curious volume of for-gotten lore,

While I nodded, nearly napping, suddenly

there came a tapping,

As of someone gently rapping, rapping at my

chamber door.

“Tis some visitor,”I muttered,“tapping at

my chamber door—Only this, and nothing more.”

第三行的napping和tapping与第四行的rapping形成行内韵,使读者置身于寒冷孤寂的深夜,睡眼惺忪中听到轻微的叩门声,给全诗奠定了恐怖、神秘的基调;第二行与第四行,第五行与第六行押韵,且都以长元音[O∶]为韵,声音短促响亮,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乌鸦》韵脚more反复出现了17次,读起来一步三叹,构成全诗的调核,非常忠实地传达了诗人抑郁消沉、痛苦绝望的心情。

(三)节奏

朱光潜先生说:“诗是一种音乐,也是一种语言。音乐只有纯形式的节奏,没有语言节奏,但诗则兼而有之。”[6]在诗歌中,节奏是指语言的抑扬顿挫与舒缓疾促;合适的节奏不仅能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能表达其跌宕起伏的情感特征。英语诗歌中最为常见的节奏风格,包括扬抑格(trochee)、抑扬格(iambus)、抑抑扬格(anapest)和扬抑抑格(dactylic)。

坡认为“美妇人之死”(the death of Beauty)是美的最高境界,在诗作里常采用抑抑扬格和扬抑格。坡在《乌鸦》中运用了扬抑格,即一个重读音节跟一个非重读音节组成的节奏单位。比如第一行:

Once up|ōn a |midnight|drēary , |while I |pondered , |weak and |weary|

扬抑格类似于人的呼吸,给全诗带来了起伏有序的节奏感,这与诗中恐怖词汇的连续使用形成强烈对比;也符合青年逐步变化的心理状态,由清醒后梦幻,再由梦幻跌入悲伤、绝望的谷底。

除了深情舒缓的抑扬格外,坡在《乌鸦》中还运用了大量的重复(refrain)。在“乌鸦”和“我”的对话中,乌鸦一直冷漠机械地重复着“永不再会”(诗节前半部分大多用nothing more,后半部分都以nevermore结尾)。这个重叠词意义单一、声音响亮,短促有力,增强了全诗的音乐性,也确保了整体的悲哀基调;也仿若丧钟一样,让诗人一次次痛苦、失望,随后陷入近乎癫狂、绝望的深渊;这一看似荒诞的回答升华了诗的主题,诗人开始了对生存和死亡意义的哲理探索。

三、结语

坡始终强调文学作品的唯美,比较注重形式和内容的和谐。在他看来,文学作品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不是真实,而是美;唯有美才能激起读者心中的情感涟漪。诗歌最应该表达的是美,最适合的氛围是忧郁。对坡而言,美丽妇人之死是世界上最忧郁的主题,其最合适的基调莫过于“忧郁”或“悲伤”;而表达这个主题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痛失挚爱的男子的真情流露。《乌鸦》叙述的就是在阴郁沉闷的深夜,一位刚失去挚爱的男子与一只乌鸦邂逅并叙谈的故事。男子极度悲恸,心灰意懒,后来从悲戚中得到启迪、振奋甚至新生。

坡在《诗的原理》中指出,音乐通过它的格律、节奏和韵的种种方式,成为诗中如此重大的契机。也许只是在音乐中,诗的感情才被激动,从而使灵魂的斗争最最逼近那个巨大的目标——神圣美的创造[8]。《乌鸦》格律整齐,音韵和谐,很好地展现了坡精湛的创作艺术,是英语诗歌音乐美的经典之作。其独创性体现在选择贴切、恰当的语音要素、大量使用头韵、行内韵、尾韵以及重复,并将各种韵律和格律加以巧妙组合,使整首诗气脉连贯,浑然一体,给人艺术美的享受。音乐美的成功运用,忠实地传达了该诗低回哀怨、忧郁悲怆的基调,将诗中主人公那种痛失所爱后的凄凉、伤感和绝望展现得淋漓尽致。读者能够与述者感同身受,在灵魂深处引起共鸣。

参考文献:

〔1〕李宜燮,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147.

〔2〕朱振武,王二磊.爱伦·坡诗歌的美学表征及诗学理念[J].外语教学,2011(9).

〔3〕曹曼.从效果说看爱伦坡作品主题的艺术表现构架[J].外国文学研究,2005(3).

〔4〕侯维瑞.英诗的韵律及其表意功能[J].外国语, 1986(2).

〔5〕爱伦·坡.创作哲学[A].罗纳尔德.戈蒂斯曼.诺顿.美国文学选(第一卷)[M].伦敦:诺顿出版社,1979.

〔6〕朱光潜.诗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曹明伦(译).爱伦·坡集(诗歌与故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情人节诗篇10

【关键词】诗歌;隐喻;文化;诗意

英国诗人托马斯・纳什(Thomas Nash)曾说“诗是百花之蜜,一切学问精髓,智慧的本质,天使的词语。”而作为人类文化风景的一部分,“英语诗歌是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发展的有机体系,是一个色彩斑斓,意境深远的文学世界。”翻开英国文学史,“自民族史诗《贝奥武夫》直到18世纪现代小说兴起之前,‘诗’几乎是文学的代名词。”在语言学习和文化传承过程中,诗歌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学习诗歌的妙处。然而在当今大学英语教学日益强调语言应用性和实用性的氛围下,文学的语言特别是英语诗歌却备受冷落。许多大学生根本不知道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为何许人也,当然也没有机会欣赏他们优美的诗歌。值得欣喜的是近几年来也有不少学者专家呼吁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向学生提供旨在提高文学修养和自身素养的英文课程,其中就包括英文诗歌欣赏课程。然而诗歌在英语教学中具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利用诗歌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达到语言教学的目的呢?怎样才能让学生们在大声朗读诗歌时像品尝色香味俱佳的苹果一样品尝英语诗歌声音、节奏和韵律的甜美,从诗歌中获得灵感,进而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和创作诗意的生活呢?带着这些问题,本文通过苏格兰诗人本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的一首爱情诗歌从四个不同的方面来具体阐述。

My Lu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

O, my luve’s like a red, 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O, my luve’s like the melodie

That’s sweetly played in tune.

As fair art thou, my bonnie lass,

So deep in luve am I:

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 my dear,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 my dear,

And the rocks melt wi ’the sun:

I will luve thee, my dear,

While the sands o’life shall run.

And fare thee weel, my only luve,

And fare thee weel awhile!

And I will come again, my luve

Tho’ it were ten thousand mile.

1、英语诗歌独特的语言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本质的认识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语言,诗歌是形式和意义的高度有机结合体。诗歌语言形式包括书写、诗行、诗节、韵律(节奏、音步、押韵)和诗体等,而这些形式在本质上是诗歌意义的一部分。诗歌语言教学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敏感能力,从而对语言形式与意义的本质统一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人类的任何一种语言从本质上都是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而这种结合在诗歌语言中只不过是更加突出而已。在诗歌《我的爱像一朵红红的玫瑰》(My Lu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中“Luve”的书写是英语古体,短短的16行诗歌中诗人用了7个“Luve”,它们就像一串串活泼跳跃的音符,构成整个诗歌爱的旋律。同时第三诗节第一诗行中“my dear”的重复很好地让诗歌的第二诗节和第三诗节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很好地体现了诗歌情感的发展和升华。在诗歌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要学会分析英语诗歌和汉语诗歌在语言形式上的差异,更好地了解英语语言的本质特点。英语是一种表音文字,从英语诗歌的结构来讲,音节(syllable)是最基础的语音单位,一个单词根据元音的数量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而汉语的单词都是单音节词。因此英语诗歌的诗行是以音节为语音单位,而汉语诗歌的诗行是以单词为语音单位。英语诗歌中一定数量的音节和音节类型(轻音节、重音节)组成音步(foot),而一定数量的音步组合在一起就是诗行(verse line),诗行的组合就是诗节(stanza)。英语诗歌中诗行和诗节的形式是由诗歌的韵律和诗体决定。“My Lu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采用的诗体是传统的“民谣诗”,这种诗体的基本韵律是一、三两行分别都是四音步,二、四两行分别都是三音步。其押韵方式是a b c d,即二、四两行押韵,基本节奏也是抑扬格(Iambus),用重音和轻音的符号表示为:x /。同时英语诗歌韵律美主要是通过诗歌的节奏和押韵体现的。朱光潜在著作《论诗》 探讨诗歌起源时指出“诗歌与音乐、舞蹈同源的,而且在最初是一种三位一体的混合艺术。”而三者的共同点就是节奏。节奏的轻重缓急主要是通过“音步”的类型决定,节奏的轻重缓急与诗中表达的情绪是一致的,诗歌节奏本身就是意义的一部分。这首诗歌的整体节奏可以用下图标表示:

诗歌的整体节奏很好地诠释诗歌中情绪的发展变化过程,爱情的本身就是一个跌宕起伏的旅程。爱情在舒缓和浪漫中羞涩含苞,在激情涌动中绽放,最后在消逝的岁月中平静和沉淀。同时诗歌的押韵不仅让诗歌音韵优美,同时也会渲染诗歌的情感。瑞士学者沃尔夫冈・凯赛认为押韵不仅是“一种纯粹的声音的装饰”(聂珍钊,2007,P8)而且更重要的在于押韵“强有力地支持了各行的联系和沟通”。(同上)押韵可以使一行一行的诗有了内在的联系,构成完整的诗篇,从而更好的为诗歌的主题和内容服务。诗行“So deep in luve am I:”是一个倒装句,突出了“deep”爱的深沉,同时也很巧妙地使单词“I”和同诗节中单词“dry”押韵,从而做到了音美意美的统一。通过对诗歌形式的分析,学生可以很好地意识到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其语言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结合。当然我们也要提醒学生:不要认为诗歌形式本身与诗歌内容或题材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不同的形式只是诗人表达思想情感的手段之一,同样的内容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不同的内容也可用同样的形式表达。关于诗歌形式和内容问题,有一点可以基本肯定,伟大的诗人采用什么形式去表达其主题内容和思想感情肯定有其目的,内容和形式之间总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而这些对诗歌语言形式和内容的认识就是对语言本质更深次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