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十篇

时间:2023-04-04 15:51:59

九一八篇1

我是永世不忘这个日子的(到了那一天才这么说),有两个原因:第一,国耻日嘛!一到九月份,老师就不停的说九 . 一八到了,老师重复课文都没这个勤,能记不住嘛!还好不考试,否则……。第二,一到九 . 一八这一天晚上警笛九 . 一八 长鸣,噪音阵阵响,不知是告戒人们这一天是国耻日,叫人们不要忘记,还是提醒人们该睡觉了,不要工作太晚,还是无视市民对噪音的反感。

总提勿忘国耻,可什么叫勿忘九 . 一八,什么叫勿忘呢?这天过生日的人不会忘记,这天失去亲人的不会忘记,可这天和其他几天没什么不同的人有怎会记住?这天很多人过的和平常没什么不同,只是电视台里新闻全是什么“勿忘九 . 一八”。勿忘和不会忘记是两码事,不会忘记只是记住了,并没有什么行动、表示,勿忘可是要有行动的,而且要大行动所谓:来日方长,走着瞧。看你小日本有什么能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何况这都70年了。这两个都是极端,应该不但不忘记,而且要有一些适当的纪念活动。作为我们学生就应该努力学习(其实没有九 . 一八也得努力学习)。

现在人们大多到九 . 一八时,都会说:“我们不会忘记这段屈辱的历史,要铭记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犯下的滔天罪行。”看样子有报仇的欲望。但在现在是和平年代,靠武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些话是不现实的,你记一辈子有什么用?恨小日本又有什么用?不如把这些记忆、愤恨化为力量,努力发展科技、提高国防、发展经济等等一些使祖国富强起来的办法,使祖国在世界能抬起头、挺起胸,这才是我们纪念九 . 一八的正确方法:报效祖国。

说道报效祖国,对了,什么叫报效祖国?不会是把自家的东西全献给政府才行吧(政府一定乐死了,我们一定饿死了)。其实报效不一定要特意去付出,只要你心中有祖国,不忘你生长的土地,在祖国困难的时候献上自己的一份力就行了(说偏了)。

九一八篇2

然后脑子一片空白,写不下去。你停下来,漫游似的想,一九一八年的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々大战刚刚结束,俄国刚发生了革命,段祺瑞向日本借款,“欣然同意”将山东交给日本。日本大举进兵海参崴。两千万人因流感而死,中国有全村全县死光的。那,是一个怎样的冬天啊。

我们不知道,这个出生在南岳衡山脚下的孩子是怎么活下来的。湖南的冬天,很冷;下着大雪。孩子的家,家徒四壁。

我们不知道,七岁的父亲是怎么上学的。他怎么能够孤独地走两个小时的山路而不害怕?

我们不知道,十六岁、稚气未脱的父亲是怎么向他的母亲辞别的;独生子,从此天涯漂泊,再也回不了头。

我们不知道,当他带着宪兵连在兵荒马乱中维持秩序,当敌人的炮火节节逼近时,他怎么还会在夜里读古文、念唐诗?

我们不知道,在一九五0年夏天,当他的船离开烽火焦黑的海南岛时,他是否已有预感,从此见不到那喊着他小名的母亲;是否已有预感,要等候四十年才能重新找回他留在家乡的长子?

我们不知道,当他,和我们的母亲,在往后的日子里,必须历尽千辛万苦才能将四个孩子养大成人,当他们为我们的学费必须低声下气向邻居借贷的时候,是不是曾经脆弱过?是不是曾经想放弃?

我们记得父亲在灯下教我们背诵《陈情表》。念到高龄祖母无人奉养时,他自己流下眼泪。我们记得父亲在灯下教我们背诵《出师表》。他的眼睛总是湿的。

我们记得,当我们的母亲生病时,他如何在旁奉汤奉药,寸步不离。

我们记得他如何教我们堂堂正正做人,君子不欺暗室。我们记得他如何退回人们藏在礼盒底的红包,又如何将自己口袋里最后一叠微薄的钱给了比他更窘迫的朋友。

我们记得他的暴躁,我们记得他的固执,但是我们更记得他的温暖、他的仁厚。他的眼睛毫不迟疑地告诉你:父亲的爱,没有条件,没有尽头。

他和我们坚韧无比的母亲,在贫穷和战乱的狂风暴雨中撑起一面巨大的伞;撑着伞的手也许因为暴雨的重荷而颤抖,但是我们在伞下安全地长大,长大到有一天我们忽然发现:背诵《陈情表》,他其实是在教我们对人心存仁爱;背诵《出师表》,他其实是在教我们对社会心存责任。

兄弟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仁爱处人、忠诚处事,但是那撑着伞的人,要我们辞别,而且是永别。

人生本来就是旅程。夫妻、父子、父女一场,情再深,义再厚,也是电光石火,青草叶上一点露水,只是,在我们心中,有万分不舍:那撑伞的人啊,自己是离乱时代的孤儿,委屈了自己,成全了别人。儿女的感恩、妻子的思念,他已惘然。我们只好相信:蜡烛烧完了,烛光,在我们心里,陪着我们,继续旅程。

九一八篇3

在九一八那天,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听着老师对我们讲着当年的历史,那些历史震撼人心,让我们久久都不能忘记。历史,就像一把铁火印,然后深深的刻在我们心上的一个烙印,让我们怎么抹都抹不掉。无论是九一八事变,还是其他的战役,对我们来说都是十分震撼,也感到十分悲愤的。我们想想当年,如果当年的蒋介石没有不占而退,东北也不会沦陷。

老师告诉我们,都是因为当年中国太落后了,没有什么先进的武器,更没有什么好的战略,面对敌人,我们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对付敌人的枪,打炮和导弹。那个时候的中国很落后,才会被其他国家的人侵略。如果当时我们的国家很繁荣,很强大,就不会被日本侵略,更不会死去这么多的人,也不会因为战役而流离失所,失去亲人。

九一八,我们回顾历史,我们每个人都感到无比的振奋,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热血沸腾,甚至想要爆发,面对这样的杀害和侵略,我们竟没能保护好东北。同时,在那一天,我们有十分的无奈又十分的悲伤,因为种种多的原因,才会导致这么多惨烈的战役。我想,每一年的九月十八日,我们都应该要怀着沉重的心情,纪念那年悲烈而惨痛的教训。

九一八篇4

2007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纪念76周年。76年的今天,发生了震撼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它险些将中国沦为殖民地,给十三亿中国人留下了无法消退的伤疤。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不费一枪一弹占领了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促成这场悲剧的因素,有主观,也有客观。主观方面,日本国土虽小,野心却很大,一心想把小日本变成大日本。鸡不吃虫,虫反倒咬起鸡来了。说它是披着人皮野兽,也绝不失当。

客观方面,中国当时出现内乱,蒋介石的“壤外必先安内”政策大大加快了日本对中国的侵蚀。当时中国人的麻木与软弱也是这场悲剧的主要原因。所以国家领导们总不忘强调要统一,要富强。

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76年了,它的身影已经在我们心中淡化了。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它给中国带了的伤害。牢记国耻,奋发图强。只有国家统一了,野心国家才不会有挑拨离间以获取渔翁之利的机会;只有国家富强了,才不会有人虎视眈眈的看着我们。

九一八篇5

1、九一八事变的借口是。

2、九一八事变的时间是,地点在。

3、九一八事变后,只有个多月,东北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

4、九一八事变的根本原因是。

5、九一八事变的结果是。导致出现这样的结果的原因是。

6、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部队,组织起,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中国人民的

抗战开始了。

7、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

8、国民政府东北军将领和十七路军,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多次要求。不但不接受他们的建议,反而调动大批军队要围攻红军。

9、1936年12月初,带领军政要员到了,督促、出兵进攻陕北的红军。

10、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11、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12、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是,又叫做,发动者、。

13、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从出发,主张解决。党中央

派等到西安调停,与各方面进行协商。

14、西安事变的结果是,从此,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5、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二、列举题:

1、列举发动西安事变的两位爱国将领及职位。

2、列举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3、列举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进行抗日的队伍及领导人。

4、列举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性事件。

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简述题:

1、简述西安事变的历史背景、结果和历史意义。

2、在十年内战中,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是为什么?

四、材料分析

1、见书72页的《松花江上》的歌词

请回答:(1)是什么原因导致“我”脱离家乡而流浪?

(2)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它反映了人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歌中提到的“九一八”指什么?

(4)歌词的内容反映了什么?

(5)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请回答:(1)这是谁在什么事变后发给谁的命令?

(2)这个命令造成什么恶果?

(3)此材料反映对日采取的核心态度是什么?

3、材料一:张学良自与接近以来,对于日本在满洲权益的压迫愈益激烈,招致严重紧张状态。9月18日事件,在极紧迫气氛下产生,日本军队的行动并未超越自卫权,就公平判断,倘置其它国家于日本同一境地,则亦将出诸同一行动。

——引自日本政府关于九一八事变发表的意见书(1932年11月)

材料二:我国人民此刻民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引自在南京市党员大会上的演讲(1931年9月22日)

请回答:(1)材料一中,日本对发动九一八事变作了怎样的解释?目的是什么?你认为真实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对九一八事变采取了怎样的政策?结果如何?采取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一:“对于五十岁以上的中国人来说,张学良就象一个活的影子,没有人不知道穿孔。在近代史中,如果要弄一个十大风云人物排行榜,张学良必可名列前茅。人民之所以深切怀念张学良,是因为他是中华民族的儿子,是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的真挚朋友……。”

——《世纪老人张学良》

材料二:同志于2001年10月15日发给张学良家属的唁电,称张学良为“伟大的爱国者”,“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请回答:(1)根据材料说了张学良在近代史上两大主要功绩及其影响。

(2)结合张学良的功绩谈谈你的看法。

5、材料:1936年12月初,带领军政要员到了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出兵进攻陕北的红军。12月12日,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实行“兵谏”

请回答:

(1)张学良和杨虎城“兵谏”的目的是什么?

(2)蒋被捉后,对如何处置中共的主张是什么?提出这一主张的原因是什么?

(3)今天,我们重新认识这一历史事件的,有什么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答案

1、柳条湖事件2、1931年9月18日,沈阳。3、四、一百五十多万4、日本帝国主义为摆脱经济危机而加紧侵略中国的步骤5、东北三省沧陷、的不抵抗政策6、抗日义勇军、杨靖宇、抗日游击战争,局部、7、华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停止内战、一致抗日、8、张学良、杨虎城、联共抗日9、西安、张学良、杨虎城10、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1、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12、1936年12月12日、双十二事变、张学良、杨虎城13、全民族的利益、和平、14、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初步15、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二、列举题答案

1、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十七路军将领杨虎城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抗日义勇军、抗日游击队、杨靖宇

4、局部抗战开始: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

初步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5、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

三、简答题答案

1、日军进一步侵略华北,这使得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2、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张学良、杨虎城出于爱国之情接受了中共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要求联共抗日。

4、不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亲临西安督战,致使张、杨处于抗日不能,“剿共”不愿,苦谏无效的境地。

2、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中国就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虎视眈眈的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其进一步称霸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方向转变。

三、材料分析题

1、答:(1)1931年9月18日日军不宣而战,攻占沈阳城,发动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

(2)《松花江上》,反映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游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寇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

(3)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4)反映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三省,屠杀我同胞,掠夺我财产,大批东北人民被迫逃到关内,盼望早日收复祖国山河的历史。

(5)由于的不抵抗政策。

2、答:(1)在九一八事变后给张学良密电。

(2)东北军撤入关内,不到半年,东三省沦亡。(3)不抵抗政策。

3、答(1)诬蔑九一八事变是张学良对“日本在满洲的权益“压迫所致,日军出于自卫。目的:掩盖其侵略罪责。真实原因: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实现征服中国的野心,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

(2)政策:不抵抗政策。结果: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根本原因: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认为共产党是对其统治的最大威胁,先要集中兵力进攻红军。

4、答:(1)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范围形式上完成了统一;西安事变,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也标志国共两党合作的初步形成。

九一八篇6

本期出版时,临近“九一八”。这是个给中国人留下痛苦记忆的日子,看看当年人们是怎么谈论的吧。

二战结束后,美国恣意扶植日本。不仅要在政治上、军事上使其“能够有力量对远东极权主义作战”(美陆军部长罗雅尔语),而且要在经济上形成:美国资本―日本工厂―中国原料的格局,从而控制整个亚洲。宦乡以犀利的笔锋剖析了美国不可告人的目的,及其对亚洲、对中国的危害。

正是由于美国的纵容,日本军国主义的思潮及温床才没有得到彻底清算和铲除。今天的战争罪行问题、劳工问题、慰安妇问题、教科书问题,无不源于此!

宦乡(1909~1989)

我国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杰出的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

1938年,年仅29岁的宦乡就出任国民政府第三战区《前线日报》总编辑,投身抗战宣传,发表了许多具有鲜明战斗性的文章。

抗战胜利后,他来到上海,1947年担任《文汇报》副主笔,194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上海解放前夕,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他来到刚刚解放的天津,担任《进步日报》总编辑,不久即到北京参加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任筹备组副秘书长。

新中国成立后,宦乡从新闻界转到外交界,任外交部欧非司司长。1954年奉调出使伦敦任代办。1962年回国后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兼研究室主任。1976年恢复工作后,奉调出使欧洲共同体兼任驻比利时、卢森堡大使。

1978年回国后,又从外交界转到学术界,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1982年组建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1988年更名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并任该中心的总干事。这一时期,他在组织和推动全国国际问题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建立和发展我国的国际关系学科、培养研究国际问题的年轻人才、广泛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和民间外交方面作了大量工作。1978年~1989年这10多年,他发表了大量研究报告和学术论著,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

“九一八”事变有双重的重大意义。第一,它是日本武装征服中国的起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第二,它是促进中国人民求生存、求独立运动热烈展开的刺激因素。我们今天纪念“九一八”,必须继续17年来的一贯精神,一方面致力于防止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复活,以求确保世界和平,一方面加紧展开我们求生存、求独立的运动,务须把中华民族从帝国主义的桎梏下完全解放出来。

不用说,今天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危机是确实存在着的,但同时也是可以克服制止的。这危机来自两个地方,在欧洲是德国,在远东是日本。但这危机只有一个根源,那就是美国对这两个前敌国中战争潜力以及侵略势力的拼命扶植。假如不是美国的扶植政策在作祟,假如管制德日的所有盟国协定能够名符其实地完全履行―――无保留地切实履行,那德日两国就不足以构成对世界和平的威胁,也不足以构成惹起第三次世界大战危机的酵母。所以,为了保卫世界和平,为了根本克服新的大战危机,我们必须坚决反对美国政府当前抛弃一切管制德日的协定,而从事扶植德日反动侵略势力、培养并复兴德日战争潜力的错误政策。

在美国扶植日本的政策之下,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就是中国和朝鲜。

美国明知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朝鲜统一政府是决不会听任美国摆布,替美国作复兴日本帝国主义势力的帮凶的。所以,为了要使朝鲜能够毫无抵抗地变成复兴日本战争潜力政策的一块垫脚石,美国就分裂了朝鲜,大胆地、公开地鼓励南朝鲜进攻北朝鲜的内战(麦克阿瑟在李承晚就职典礼上的演说是多么充满了火药味啊!),同时迫使南朝鲜的资源为日本战争潜力的复兴服务,使朝鲜经济成为日本战争经济的附庸的一部分。

九一八篇7

该课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它既是土地革命战争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一部分,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同时还是国共关系的一部分,学好它可以为学好中国近代史,世界现代史打好基础;可以为正确地处理好日中关系,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提供历史依据,还可对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主旋律提供实现的借鉴作用。

2 说学情

八年级学生对中国近代史有所了解,但不够深入,全面。他们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不喜欢常规教学模式,也不喜欢老师“满堂灌”。因此,课程不宜讲得太深,把事情讲清楚即可。为便于学生对课本的记忆和理解,可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把讲述,提问,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3 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2)能力目标:A、通过学生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B、通过探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各方面的反应,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C、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使学生认识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B、通过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4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九一八事变:既拉开了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序幕,也让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反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在中国近代史上和世界现代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西安事变:既结束了国共十年内战的局面,又初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战史上和国共关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教学难点

A.九一八事变的原因;虽然教学用书上没有把这一占作为教学难点,但是根据学情,我认为这也是本课难点之一。因为日本制定的大陆政策和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是根本原因和重要原因,但是八年级学生不具备这方面知识,老师要介绍这方面知识,但不可深入,分寸难以把握。B.中共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一问题课本上讲得比较浅显,老师要引导学生从主次矛盾的变化和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两个方面去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说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八年级学生对中国近代史有所了解,但不够深入全面,他们不喜欢常规教学模式,也不喜欢老师“满堂灌”。因此,为了便于学生对课本的记忆和理解,可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把讲述,提问,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6 说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完毕提问:东北人民为什么流离失所,抛充宝藏?学生回答:因为九一八事变。这样既改变了常规手段上课,又让学生对九一八事变有初步印象,导入新课。

(2)新授。播放九一八事变的视频,完毕提问: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各方面的反应如何,有何影响?学生回答:代表的实行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沦陷;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中共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揭开了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序幕。这样既讲清楚了问题,又培养了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老师接着讲述: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向华北入侵,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国共之间的矛盾开始下降为中国社会次要矛盾。中共提出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致抗日的主张,得到了内以张学良,杨虎城为代表的爱国将领的响应,张学良,杨虎城多次劝蒋抗日未果,于1936年12月12日扣押,逼蒋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这样,很自然地由九一八事变过渡到西安事变。

接下来播放西安事变的视频,完毕让同学们讨论:如何正确地处理西安事变?有的学生说杀了}有的学生说放了,和平解决。接着让学生讨论:杀了会有什么结果?和平解决又会有什么结果?学生回答:杀了,中国进一步内战,有利于日本侵华;和平解决,有利于中国结束内战,一致抗日。通过讨论,既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让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是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7 小结

日本为向中国转嫁经济危机,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虽然实行不抵抗政策,导致东三省沦陷,但是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了抗日义勇军,中共开展了抗日游击战争,揭开了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序幕。随着日本侵华加剧,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内以张学良,杨虎城为代表的爱国将领在劝蒋抗日不成的情况下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力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B 说巩固练习

(1)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甲午中日战争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该题正确答案是B。A选项可以复习以前学习过的内容,CD选项可以为学习下一课留下引子。九一八事变既是本课一个重点,又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

(2)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日本侵略加剧,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B.中共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 C.实行不抵抗政策D.张学良杨虎城有爱国心

该题正确答案是A。西安事变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该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9 说课后反思

(1)本课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九一八篇8

小土炼钢炉很快就在学校遍地开花了。炉子形状不一样,都用砖砌,有进料口、出(钢)水口、烧火口,上边立个烟筒。原料是大伙从各处搜罗来的废铁、下脚料;烧煤或木柴。炉火不灭,炼钢不停,歇人不歇马,同学们轮番上阵,白天遍地人忙,夜里处处红火。大喇叭不停地鼓劲、宣传:某校或某区、某地炼钢创高产——放了卫星,或更大的卫星。没燃料了。我和几个同学拉了一辆小车,带上绳、斧、锯去找烧的。找不到可不行,炼不了钢怎麽放卫星?砍树吧。胳膊粗的树,砍了实在可惜,但也顾不得了,放卫星要紧。炼钢最紧张时,我就合衣睡在存车处旁的小屋里,以便接班快捷。

初冬的夜里,已经很冷了。此时我才知道什麽是“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了。没想到,瘦弱的校长出现了。他看了看,了解了基本情况,就转到别处去了。我看着流出的钢水,不禁心生疑惑:这是钢吗?化学课本里讲过炼钢,可完全不是这样啊!和我一样不解的人,不知还有多少?疑归疑,谁也不敢问,该干还得干,而且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我正发呆,学校伙房送来了夜宵。我们轮换就餐,煮白薯,随便吃,而且是白吃。直到深冬,我们的大炼钢铁才基本结束。半年没上课,也就没有了期末考试。

寒假开学后,全民搞科研的洪波又席卷学校。记得我们班搞出了玻璃钢,还有制成硫酸铜的,某校研制了特效脚气药。我不知专业鉴定过没有,反正诸多产品都上了全市科研成果展览会。继而又全民写诗。一天下午,要我们在教室里写诗,每人十首,写完的才能回家。不久即去某大学参观,只见诗篇贴满校园,全校一片诗海,无愧全民写诗的先进单位。

当时疑而不解的,后来明白了,但又生出新的不解:连老百姓都懂得那样炼出来的不是钢,为什麽还要老百姓去炼,还要全民大炼,一炼就是半年?怎麽动辄就全民?当时又有“双赶”的口号:“十五年要赶上英国”,“英雄赶派克”。农业生产壮语时髦:“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听说某公社各生产队表决心,争高产,夺红旗。一队长上台放言:“我们队要亩产山药50万斤!”言罢,从别人手里拿过红旗执手中。不想又一队长气壮壮上台,豪言道:“50万算个屁!我们亩产100万!”一把夺过红旗,雄纠纠扛下台去。他知道没人敢和他争了:50万斤吓死活人,100万吓活死人。

九一八篇9

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勿忘九一八》。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乡亲成了亡国奴。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同学们,“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吞并中国、称霸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而采取的一个蓄谋已久的重要侵略步骤。从19世纪后半叶起,日本逐渐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发动和参加了一系列侵略战争,他们的目标直指中国。提出“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欲先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所以,日本1874年进犯台湾,1894年挑起甲午战争并侵占台湾,1904年发动日俄战争侵犯中国东北领土和主权,1931年策动九一八事变并占领中国东北三省,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鲸吞中国的野心日益膨胀,1937年7月7日炮轰宛平县城、进攻卢沟桥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欺凌一个民族,势必会唤醒一个民族,这是所有侵略者不能不遭遇的历史铁律。中华民族酷爱和平,但绝不会默默地忍受外来的压迫和欺凌。中华民族蕴藏的强大凝聚力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在危亡之际发出了格外耀眼的光芒。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在空前惨烈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面对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的威胁义无反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经过艰苦卓绝的长期抗战,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九一八”事变过去76年了,抗日战争也已经胜利62周年了。但那段血写的历史却不容忘却。“九一八”事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今天我们纪念那场事变,就是要不忘国耻,奋发图强,决不让悲剧重演。多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拒不承认对华侵略,反而不顾中国和亚洲人民的强烈抗议继续参拜靖国神社,日本政府在历史教育上采取淡化、掩盖、歪曲的种种手段,向日本年轻一代灌输反动史观,致使大批日本国民不了解侵略战争真相,造成历史断层。然而,作为侵略战争最大受害国的我国青少年对那段悲惨历史又知道多少呢?某校组织学生观看抗日题材的电影《紫日》,当镜头中出现日本鬼子杀人场面时,竟引起学生哄堂大笑。有人选择9月18日这天结婚或作为庆典吉日,取“就要发”之意;有人为图蝇头小利公然叫卖“天皇刀”;更有一些旅游者竟身穿日本侵略者军服拍照留念!

面对这些,我们都会觉得心头沉甸甸的。历史是不能忘却的,国耻更应该永远牢记。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牢记国耻,我们才能知耻而后勇。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九一八”这个屈辱的日子,勤奋学习、严于律己、自觉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用实际行动去期待、推动、共建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辉煌未来。

九一八篇10

日期是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来源:文章屋网 https://www.wz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