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民居十篇

时间:2023-04-11 20:19:21

皖南民居篇1

摘要:皖南黄山脚下以及周围的歙县、休宁、黟县等地,古时为徽州所在地,这块土地上诞生的徽商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独特的徽州文化,各地至今仍保存着完好的徽派建筑和徽州古民居。

关键词:歙县;古民居;皖南

一、皖南古民居的分布模式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这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梦里江山,更是徽州境内的天人合一。800多年来积淀的徽州主体特征,有着其深厚的文化蕴涵,古徽州建筑,新安医学、程朱理学、新安画派、徽菜徽剧和徽州民俗等都是其突出的载体,可惜其中有的已经渐行渐远了,有的正在逐渐消失,淡出人们的视线,留在人们心中最直接最现实的徽州文化恐怕只有徽派建筑了。在皖南腹地来回,感受到徽州的山水,皖南的徽派建筑就是徽州最大的特色。徽州建筑鼎盛于明清年间。这一时期发展的建筑有两大特点:一是体现了商人对高层次生活的追求――明万历以前,徽州人生活以节俭简朴著称,但随着徽商经营于都市,亲历繁华,激发了他们对高层次生活的追求,致使建筑趋向豪华;另一特点是建筑中渗透了儒学文化――由于这个时期的徽商经济儒学文化,成为徽州物质与精神两大支柱,因此,造成徽派建筑色彩上素洁雅秀、造型上别具一格,布局上紧凑通融,结构上奇巧多变,装饰上精致多姿。

皖南古民居的群落规模一般不大,多是十余户人家,较为松散地分布在某一山间的平地或者山坡上,不像北方的村庄里,房接房,屋连屋,而是各户之间留有一点点距离。这样的建筑特色是山里的地势使然,建造房屋时,必须因山势而建,没有北方的平整地,就不能够建造北方式的村庄;同时留下一点距离还可以防火。也有相当的一部分皖南民居是建在山间的阔地上的。它们一般规模较大,约百余户人家聚居,村庄里的道路较窄,建筑风格依然是青瓦白墙和马头墙,只是平地上的皖南民居,多以水为伴,村里多池塘沟渠,恰好可以用来形容皖南民居的又一特点。

二、古民居的建筑特色

皖南民古居基本上是“白墙、青瓦、马头墙”。白墙,是指皖南古民居的墙壁多是白色的,没有一点杂色。 皖南民居的墙不仅白,而且形状是奇特的,都是采用“马头墙”,所谓马头墙,就是山墙呈方形,高出屋顶,可以把任何相连的两处房屋隔开。这正是皖南民居能够防火的主要原因。青瓦,是指皖南古民居都是采用黑色的小瓦,瓦面青黑,呈拱形,是用泥烧制而成的。皖南古民居的分布是有特点的,它没有固定的朝向,它总是因山势的变化而定,不仅是朝向,连聚居的群落的大小,也是取决于山势。

皖南古民居一般是四合院式的结构,只留一个门。可以从大门进入院内,院内留有天井,天可以采光,增加室内的光亮,又可以通风,保持空气清新,还可以晾晒东西,也好让屋顶的雨水流入自家的院内,皖南人相信“肥水不流外人田”这种古老的说法。皖南古民居,不论是高大或是低矮,不论是成群或是单独建造,对外一律不留窗户,就是有窗户,也是留在自家的院内,据说这样可以防盗;特别是家境较好、男人长年在外做生意的人家,更是不会在墙上留下窗户,一大家人合住在一个院内,只能从一个大门进出既可防外贼,对内又可以防止“红杏出墙”。

三、古民居建筑中蕴含的“风水”意义

村是聚落的一种形态,古人注重追求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谐。皖南民居俨然成了追忆历史的化石。皖南民居的形成与徽商的兴起密切相关,欣赏民居有不同的角度。单从风水与建筑的关系来看,就有许多妙中之妙,折射着皖南文化和儒商的心态。皖南民居与整个周遍山水的环境很融洽,在村落的选址上古代的规划师和建筑工匠们有着一套秘诀--“寻龙、觅水、察砂、点穴”,比如说,皖南的民居建筑在朝向、开门、天井、装饰等方面有很多讲究--大门朝向忌正南向,在儒商们看来“南方属火、而火克金”; 忌面对大路、恶物(险山、怪石), 于是“泰山石敢挡”、“照妖镜”就应允而生;其他“四水归堂”的天井都成了商人“聚财”的心理写照。人们为了防止“气”随水流散,往往在村口等地的水口重点筑亭、建塔、修桥以锁村气。

皖南歙县、黟县的古民居体现了典型的江南风格。民居比较密集,庭院比较狭窄。城镇中大型组群(大住宅、会馆、店铺、寺庙、祠堂等)很多,而且带有楼房;小型建筑(一般住宅、店铺等)自由灵活。屋顶坡度陡峻,翼角高翘,装修精致富丽。总的风格是秀丽灵巧。

皖南民居“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照之精”,不愧为中国明清民居建筑博物馆。大片的古民居,鳞次栉比、粉墙黛瓦、飞金重彩、精雕细镂。巷门幽深、青砖甬道旁古朴的店铺、参天的古树和爬满青藤的庭院墙头,构成一幅完美的“中国画里的乡村”,反映出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体现出几百年前古徽州经济文化的重要特征和世风民俗。

四、结语

通过认识皖南的古民居,不仅能了解古徽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更可以了解以古山岳文化与中原文化、吴越文化融合所造就的文运繁昌的新安文化。徽州民居建筑艺术带来给我们带来的是美的感受,它们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参考文献:

[1]邓卫华.皖南村落园林与居民庭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第18期

[2]胡倩,杨大禹.皖南古村落居民建筑装饰形成因素探析[J].山西建筑.2009年第24期

[3]詹学军.防火功能在皖南古民居村落设计中的意义[J].铜陵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4]陈雪杰.皖南西递古民居建筑环境探析[J].住宅科技.2008年第3期

皖南民居篇2

论文摘要:对皖南、晋中的多处古村落、民居进行了实地调研,对这两个地区古村落民居的保护开发情况分别进行概述,并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实例来论证笔者对于古村落民居的整体保护观点:不仅保护单幢建筑,还要保护延续其历史信息。

我国拥有大量的古村落、古民居,无论从建筑角度还是文化角度讲,均具有很高的价值,但其目前的处境却非常尴尬。有的已经人为拆除,销声匿迹;有的已人去楼空,任其衰败;有的则处于保护与开发的两难境地。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走访了皖南和晋中这两处古民居村落相对集中,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区域。

1皖南古村落的保护开发研究

1.1皖南古村落、民居概况

皖南古村落是指安徽省长江以南地域范围内具有共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历史传统村落[m。明清时代,徽州府的辖区包括祁门、休宁、黔县、款县、绩溪以及江西姿源六县,在这六县所形成的“徽州文化圈”范围内存在许多形态、意境相近,而又特色鲜明的古村落。

皖南古村落的择地选址讲究风水理论,背山面水,负阴抱阳,依山势水势灵活建设,以山水为依托,与自然相融合。村落空间独具特色,因土地资源紧缺,村落多密集建设,街巷狭窄,房屋紧密相邻,且多带二层楼阁,加之两侧挺拔高耸的马头墙,街巷愈发显得狭窄幽深(见图1,图2)。民居的典型单元形制是三开间一庭院,建筑平面左右对称,尊卑有序。中为厅堂,待客礼仪之所;两侧厢房为卧室;楼梯在中厅后或左右两侧。人口狭小的天井用于通风采光,当地人巧妙地运用造园手法,在咫尺之间营造出意趣昂然的生活情趣。室内装修多清雅简洁,重视文化品位,随处可见楹联匾额,体现了居住者的文化艺术素养以及对高尚情操的向往与追求(见图3)。

1.2保护开发情况

战略措施:1)保护第一,永续利用。西递是世界文化遗产,只有将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妥善的保护才能继续发挥它们的作用,体现它们的价值;2)政府统筹,多方合作。古村落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保证资金到位,但是政府必须做好统筹工作,监管保护开发的各个环节,防止盲目运作;3)权责利平衡。由政府带头,制定一套规范的权责利平衡关系,包括政府、出资人以及村民等的利益分配与责任制度;4)弹性发展。按步骤、按情况酌情进行发展,每一步都要谨慎小心、设想周到。

保护措施:首先将历史风貌地区划分为环境协调区、建设控制区和保护区。环境协调区内严格控制大中型项目的建设,保护山体植被,维护村落的周边环境风貌。建设控制区范围内建筑建造的尺度、风格、材料等必须与传统风貌建筑相协调。保护区范围内严格保护村落原有风貌与格局,对新建建筑严格把关,并且对建筑进行分级保护,分为重点保护建筑、保护建筑与改建建筑。

西递在保护村落空间实体等物质文化的同时,更注重非物质文化的保护。鼓励人们继续生活在村落中,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效地保护了村落的社会、经济、文化内涵,使村落特有的传统历史文化得以继承发扬。

2晋中古村落民居的保护开发研究

2. 1晋中村落、民居概况

自古以来山西地薄人稠,人们在本土上不易生存,纷纷外出经商以谋生计,衣锦还乡后便建造了大批建筑艺术价值极高的地主庄园。山西地区古村落较多,但格局比较完整、建筑比较完美的村落主要集中在晋中地区。 晋中地主庄园择址科学,讲究风水。灵石静升镇王家大院占据当地居高临下的北山坡,一则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二则坡间形成一条条天然的排水沟,无水患之虞;三则宅后生态自然风光调节小气候。庄园多采用严整的规划布局,以经济实力为依托,筑就高大坚固的围墙,城防设施严密(见图4)。高大封闭的院墙划分内外,形成外雄内秀、外封内敞的空间体系。山西合院的基本构成元素有正房、厢房、倒座、宅门几部分,它们通过过厅和垂花门串联成多进规模较大的院落,形成前堂后宅、前园后院的合院类型(见图5,图6)。民居院落中轴对称、空间布局等级严明,反映着尊卑、男女、长幼的区别,传统的封建礼制思想得到充分的体现。

2.2保护开发情况

蜚声海内外的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祁县乔家堡,现为祁县民俗博物馆。大院门前修建的商业一条街凌乱地延伸到了新建的停车场边,加之几处随意设置的酒店旅馆,破坏了村落的环境氛围,给古朴的村落蒙上了一层商业俗气。王家大院位于灵石县静升镇,现为中国民居艺术馆,居民已经迁出,只留下了豪华富丽却略显坚硬生冷的房子,没有了人的生活,整个建筑群失去了动人的灵性。曹家三多堂博物馆位于太谷县北恍村中,村中拆掉了老房子,新建了成片的平顶红砖房,而城堡式的三多堂就唐突地立于这一片红砖房之中,孤独地晚视着村落中陌生的一切。

仅将各处大院中的单体建筑完好的保护起来,却迁出了里面的居民,使之变成各种博物馆,这样做改变了其原本的功能属性;同时大院外部的村落环境也遭到一些不协调因素的破坏。大院虽然依然矗立在那里,但内外环境的改变,使其失去了生命的律动,脱离了乡土和村落环境,大院的文化与内涵就略显单薄,剩下的仅仅是一组建筑而已。

3皖南、晋中地区古村落民居的保护开发比较

1)皖南古村落采用“动态”的保护模式,村落就地保护,公众参与其中;晋中大院采取“静态”保护模式,迁出生活在里面的居民,只单纯的保护建筑本身。

2)皖南古村落的保护内容包括村落的环境、格局及民居,并且在改善村落基础设施、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村落的民俗生活。晋中大院只保留建筑本身,忽略了所在的村落环境与乡土生活,把这些原本活生生的居住性大院变成了静悄悄的博物馆。

3)皖南古村落采取的动态保护模式的难度很大,需要完备的管理措施与较高的基础设施水平,在进行村落保护的同时,还要改善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满足保护与发展的双重要求。晋中大院的静态保护模式运作起来比较简单,没有居民生活在里面,减少了人为的不必要的破坏,对建筑的保护而言是有利的并且效果是显著的,但不利于村落历史文化的延承。

1999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制定的《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宪章》中指出:“乡土性很少通过单幢的建筑来表现,最好一个地区又一个地区地经由维持和保存有典型特征的建筑群和村落来保护”无论晋中还是皖南的古村落都是由不同性质的建筑组成的有机整体,单幢建筑只有在这种有机体里才有价值有意义。

皖南民居篇3

2012年美好乡村建设规划范本《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总体目标是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到2016年,力争全省4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到2020年,力争全省8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到2030年,全省中心村全面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 中心村为乡村基本服务单元,主要建设任务是完善基本乡村公共服务及支农服务功能,配置小学、幼儿园、卫生所、文化站、图书室、乡村金融服务网点、公共服务中心等11项基本公共服务和公交站、垃圾收集点、污水处理设施、公厕等4项基础设施,吸引人口向中心村集聚。自然村为乡村基层单元,主要建设任务是保留乡村特色,改善人居环境,配置健身活动场地、便民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垃圾收集点。

在设施建设上,道路交通工程应尽量利用原有乡村道路,按交通需求合理确定宽度。在城镇供水半径内的村庄应优先采用管网延伸供水,不在城镇供水服务半径内且具备水源条件的大、中型村庄应采用独立集中供水,小型村庄和相邻村庄可结合实际采用区域集中供水,新建村庄应采用雨污分流排水系统。按照“村收集、乡镇运、县处理”的模式,逐步实现村庄垃圾分类收集、封闭运输、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规划》根据省内区域差异明显的特征,将全省分为皖北片区、皖中片区、沿江片区、皖西片区、皖南片区,实行差别化的美好乡村建设路径。村庄建设主要采用改造提升、拆迁新建、旧村整治、特色保护4种模式。在建筑风格特色上,皖北片区总体建设风格宜采用中原地区风格,皖中片区总体建筑风格宜融合皖南民居和皖北民居的特点,沿江片区宜融合江南水乡和皖南民居特点,皖西片区总体建筑风格宜带有部分徽派元素,建筑形式简洁流畅,皖南片区总体建筑风格为徽派建筑风格。

乡村环境应合理利用地形,保持田园风光,结合民俗民风,体现乡土气息。营造体现村庄特色与标志性风貌的村口景观,整治疏通河道水系,改善水质环境,以村口、道路两侧、宅院周边、滨水地区以及不宜建设地段为绿化重点,适当布置休息、健身和文化设施,注重营造和谐宜居的邻里交往空间,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适宜发展旅游业的村庄,合理设置游客休闲设施。鼓励村民积极美化庭院,营造户户皆美景的环境效果。

产业发展上,全省将规划建设淮北平原地区、江淮丘陵区、沿江平原区、皖南、皖西大别山等5个农产品生产集聚区,保障传统产业发展,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兴业富民步伐。

皖南民居篇4

关键词:赣皖边界地区;村落民俗体育;徽州文化;赣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05(256,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11―1480―03

1 赣皖边区村落民俗体育的构成

1.1赣皖边区村落民俗体育概况 赣皖边区民俗体育主要分布于江西赣东北的景德镇、浮梁、鄱阳、乐平;徽州(现为黄山市)的休宁、祁门、歙县、绩溪、黟县;上饶的婺源、德兴、铅山、玉山、弋阳等县市所属村落,其中古村落较集中的是徽州与上饶交界处,这一地区古街、镇;古村落、古巷里比比皆是。据不完全统计,赣皖边区民俗体育种类不下50种,如赛龙舟、划旱船、傩舞、叠罗汉、踩高跷、跳钟魁、嬉钟魁、嬉灯、舞香火龙、舞板龙、仗鼓舞、扑蝶舞、狮子舞、钹舞、舞麒麟、蚌壳舞、龙凤舞、抛绣球、背新娘、舞香火、花船、亮船会、五猖会、抬阁、风筝、踏春、登高、目莲戏、……其中赛龙舟又有两种形式;一种在三月举行,一种在端午节举行。傩舞主要集中在徽州一带,该地区村落舞龙的形式也有两种,一种在元宵节戏舞;一种是在中秋节玩弄,突出表现了赣皖边区村落民风民俗的特色。徽州乡谚有所谓“黟县嘏蟆歙县狗,祁门猴狲翻筋斗,休宁蛇、婺源龙,一犁到磅绩溪牛”,就是对赣皖边区村落民俗体育的真实写照。

1.2赣皖边区村落民俗体育的形成 从历史遗存的挖掘看,赣皖边区区域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4~5万年前。从影响这个区域文化形成的主要环境条件看,赣江――鄱阳湖水系,是赣文化区域古代文明的母系。从长江中游考古来看,早期文化遗址多在鄂赣皖三省境内,发现有多处商周时代的矿冶遗址。据蒙文通《越史丛考》指出,赣皖边界地区古属越楚吴之境。蒙文通说:“太史公于此习俗之差异分越楚之地为三区;自淮北、沛、陈、汝南、南郡为西楚;衡山、九江、江南、豫、长沙为南楚、并谓南楚、西楚‘其俗大类’”。又据《汉书地理志》载:“今之会稽、九江、丹扬、豫章、庐江、广陵、六安、淮,尽吴分地”。班固认为以上数地“本吴越,与楚接比,数相兼并,故其民俗略同”…。又据有关专家考证,古徽州到三国时,在这块土地上栖息的居民已有6个方面的来源,第一部分是早在秦以前就生息在这里的土著居民,禹以前属三苗族,禹以后属左越族;第二部分是秦始皇时徙入的“大越徙民”;第三部分是秦末吴芮部将所率后来滞留徽州的“百粤之兵”以及汉将陈婴拥兵浙地滞留于徽的汉兵;第四部分是春秋战国、楚汉相争、中原战乱,举家迁徽的北方居民,如方弘家族由河南迁歙东,汪文和家族安家于歙等等;第五部分是为逃避赋役陆续徙来徽州的中原居民;第六部分是留恋徽州大好山水,官于此遂家于此,或游历至此而居此。在历史上人们所称的“徽州山越人”,实际上是指:主要由当地土著、北迁南移的汉族闽粤越族农民组成的以武力反抗地主贵族和统治者的山寨集团。依此,从民俗源流上看,赣皖民俗主要来自吴、越、闽、粤多源。约在宋代,这一地区民俗体育开展的盛况可以从宋人的诗词中发见。如宋代民族英雄、爱国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这首诗中描写了信州府(宋属江西路东境的信州上饶郡)元宵舞龙的情景。词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删处”。这里“夜放花千树”,指的是元宵放灯(又称“观灯”)。如唐苏味道《观灯》诗:“火树银花含,星桥铁锁开”。诗中“火树银花”描写的是树上挂彩灯的情景。“花千树”同样指元宵彩灯。词中“鱼龙舞”实指玩鱼灯和龙灯。夏竦《奉和御制上元观灯》诗:“鱼龙漫衍六街呈,金锁通宵启玉京”。“宝坊月龙灯淡,紫馆风微鹤焰平”。“鱼龙漫衍”就是耍龙灯。可见,早在宋代赣皖边区岁时民俗体育已经出现,而且场面也很壮观。

另外,赣皖边界村落民俗体育的兴盛与徽商也有一定关系。徽商富甲东南,挣了钱后都纷纷回乡建祠堂、修宗谱、设祀会,巩固宗族关系,还捐资兴学、助学、创立文会,使徽州村落以宗教、祭祀、礼仪类民俗文化得到更加繁荣的发展,无疑促进了消费性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

1.3赣皖边界村落岁时类民俗体育 古代中国有独特的节日体系,每个节日,都有充实的活动内容,而且往往是以多姿多彩的民俗体育活动来体现节日气氛的。赣皖边区村落岁时民俗体育集中在上九会、元宵节、春社、花朝节、上已、寒食、清明节、浴佛节、端午节、重阳节、除夕、元旦等岁时节日中,其中主要活动内容有舞龙灯、踩高跷、跳钟馗、玩嬉灯、放风筝、划旱船、荡秋千、踏春、竞龙舟、重阳节登高等。

赣皖边区农村舞龙多在元宵、中秋两节举行。从史料记载上看,赣皖边区农村的舞龙约在宋代就已盛兴(见前文)。到清康熙、乾隆、道光、同治年间更是进入高潮。当时舞龙主要有双龙灯、马头灯、龙头灯、草龙灯、板龙灯。据清同治刻本《铅山县志》中介绍的“板龙灯”,是以长板作底,用竹在板凳上编成(圆状)扎成龙形,节数不等,形似长桥,故称“长桥灯”。晚清的休宁、祁门、婺源、绩溪等地有“龙灯会”、“迎神赛会”。据《陶甓公牍》中有关于绩溪县舞烛龙的记载:“上元日,各处社土坛神庙张纸灯、或演剧,或扮童戏,驰火马、舞青狮,游烛龙,遍巡街巷,名日‘闹元宵’”。《婺源县志》载:“农历十三日,灯节开始,县城和大的村庄晚间迎灯,十五日元宵节,晚间迎龙灯、闹花灯。十八日夜间为‘满灯’,年节结束”。

二、三月,赣皖边区村落民俗重“春社”、“花朝”和“清明节”。春社,又称“社日”,赣皖边区村落有祭祀谷神祈年的风俗,乡民称此为“祈社”。花朝节,赣皖乡民看作是喜日,这一天除了多行婚礼,不少地方在这一天还要击鼓、张灯赛神,称为“菜花灯”或“花朝灯”。每到花朝节,大街小巷挂起各式花灯,一些乡民甚至手举花灯走街串巷,相比精巧,乐趣浓浓。《陶甓公牍》中提到晚清时期祁门、绩溪花朝节的节俗说:“花朝日,东南乡十八社按年轮祀汪越国公,张灯演剧,……谓之‘赛花朝’”。

五月一日,在徽州休宁海阳一带乡村有“五猖会”。届时四乡百姓云集海阳烧香,祈求五猖神主驱鬼祛邪,消凶化吉,庙会游行,“前引”锦旗开路,青白黑红黄绿各色旗子飘扬,十景担、肃静牌、万民伞、纸扎猪马牛羊偶像,接下来是地方戏对伍、车耍队伍等。《明史》记载中就有“阵前阵后神祀五猖”之说。明嘉靖《徽州府志》卷一《风俗志》也有记载:“三月二十日,歙、休之民舆汪越过之像而游,云以诞日为寿,设俳优狄胡舞假面之戏……震于乡井,以为奇隽”。康熙年间方士庹的《新安竹枝词》有“社公会后汪公会,又备龙舟送大王”之说。

由这一段不难看出,明清徽州“五猖会”已盛行,其中有各种舞蹈杂技,甚至有龙舟(划旱船)表演。五猖会一直在歙县、绩溪各地乡村流行。今天,随着黄山民俗旅游的开发,“五猖会”得到进一步发展,那种仿唐胡舞假面戏和高超的民间杂技深深地吸引了各方游客,如今“五猖”庙会已是徽州民俗旅游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从赣文化遗存考古来看,“现在江西境内,也曾是东周时期越国和楚国先后控制区域,所以江西境内也保留有越国与楚国的文化遗址与墓葬”。另外,江西还发现有西汉时期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其中许多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表现出东周及沿海地区的地方特色。而徽州社会也是由东越而山越,古徽州早在三国时期,就生息着前属三苗族,后属左越族的土著居民,还有春秋战国、楚汉相争,中原战乱,举家迁徽的北方居民。因此说,赣皖边区村落民俗体育文化的根基与吴、越、楚文化都有密切关系。据《风土记》载:“竞渡始于武陵……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楚人哀之……(竞舟)盖其遗风也”。由此,历史上与楚越相邻的赣皖边区,以龙舟迎神祭祀的风俗也十分流行,而且有三月和五月两种形式的赛龙舟。如康熙、乾隆年间,徽州的歙县曾时兴三月竞龙舟习俗。据康熙二十九年刻本《歙县志》载:“上已,竞渡龙舟于河”。又乾隆二十六年刻本《歙县志》说:“三月三日,竞渡河干”。但是与歙县相邻的祁门、休宁、婺源等县都没有三月竞龙舟的风俗,而都是在五月五端午节日举行。如清同治《祁门县志》载:“五月……端午日,悬蒲艾、饷角黍,饮菖蒲酒,龙舟竞渡”。据《婺源县志》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县城和部分沿河的大村庄,进行划龙舟的娱乐活动”。据乾隆刻本《歙县志》记载:“三月三,竞渡,或造神舟陆游,毕具,存修禊意,又名‘拔祝’,‘清明’,沿唐代遗风”。

赣皖边区村落有八月中秋迎火龙的风俗。从目前掌握的史料来看,这一风俗约在清中期开始盛行。清乾隆刻本《歙县志》说:“八月中秋,……农人具束藁为龙,燃香遍插龙体,鸣钲伐鼓游月光下”。又清同治《祁门县志》记载:“八月中秋,夕设瓜果拜月……又缚稻草为龙,插香周遍,数人共持舞之.至涧东向送之,以祈丰年”。可见,赣皖边区村落舞龙活动一年有两次,元宵节舞烛龙,中秋节舞龙插有香火的草龙(又名“香火龙”),香火龙风格独具,粗犷豪放,具有乡土气息。

2 赣皖边区村落民俗体育的现状

在地处赣皖交界的婺源县,不少村落现今还保留有古老的,被誉为“舞蹈活化石”的傩舞。婺傩别具一格,主要以各种图案的面具和简单的道具来表达人物的性格和内容情节,形式多种多样,有单人舞、双人舞,那傩神头戴古具,手持板斧,在激昂的鼓声中起舞,有刚劲雄浑、动作朴实,充满了力度和健康美。婺源傩舞曾参加全国第一届音乐舞蹈会演,被舞蹈专家誉为“我国古典舞蹈的活化石”。改革开放以后,婺傩受到县政府的重视,并进行了深入挖掘与整理,现在婺傩面具已超过200种,节目类型多达百余种,在婺源成为旅游和古村落保护县以来,婺傩更是有了很大的表演市场、文化价值倍增,每次文化节上表演傩舞时,都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和高度评价,为婺源旅游创汇发挥出很大作用。与婺源相邻的休宁傩舞也是很著名,在安徽首届艺术节上,表演了傩舞《游太阳》、《童子舞伞》、《跳和盒》、《古老钱》、《魁星点斗》等,获得创作、演出一等奖等多项奖。近年来,作为宗教与艺术长期混合而成的傩舞,成为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涉及到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宗教学、神话学、文化交流史、舞蹈、戏剧发展史,当然也包括民俗体育在内相当广泛的学科。因而,傩舞傩戏享有中国舞蹈、戏剧活化石之称,也应享有最古老的民俗体育之称。目前,黄山市正力图将傩舞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毫无疑问,赣皖边区的傩舞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舞龙更是现在赣皖乡村元宵节必不可少的、最具娱乐性的节目。现在舞龙的制作更是五光十色,精致无比,为了使龙身光亮剔透,龙身采用尼龙纸和纱布制成,并在龙身内采用电光照明,数十里之外也能看到通身发光的龙体。舞龙的动作也有很大的创新,除了奔跑、跨跳、起伏、左右摇晃之外,又增加了劈叉、双人重叠、滚翻等高难动作,使表演高潮迭起,扣人心弦,舞龙越来越贴近观众追求享乐的心理。其中婺源、铅山等地的板凳龙更具特色,其制作是用一段段木板借铁链或插销连接,每节板上插有一到二个灯笼,舞者手举或肩扛,动作要求整齐、配合十分默契,否则整条龙会手脚大乱,头尾不能相应,甚至百米长龙全部倒在田间泥地中,所以各村落一般在元宵节前半个月就开始训练了。近年,铅山农村出现了长达近千米的巨型板龙,仅板上插的灯笼就有数百个之多,数百名身强力壮的乡民手举着长龙,沿着村头村尾、田间小道狂舞,夜空下龙身光芒四射,就像一条巨大的火龙蜿蜒穿梭,数面锣鼓齐鸣,成千上万观众叫喊,嘈杂声响彻数十里。如此壮观的热闹场面是改革开放以前不可能看到的,也是一般竞技体育所不能替代的.

另外,在徽州的休宁、歙县、祁门和婺源至今还流传一种观众举火把参与驱鬼的“目连戏”,每当表演至高潮,观众举着火把蜂拥五猖神沿街奔跑,呐喊声、口哨声响彻荒野,这部戏要连演七天七夜,是我国戏剧艺术的恢宏巨著,故享有“中国戏剧活化石”之誉。休宁、屯溪等地有四至八个彪形大汉抬着上、中、下三层楼的“抬阁”戏,休宁海阳乡有“五猖庙会”;歙县渔梁船民有“亮船会”;徽州黟县西递村有古朴典雅的“抛绣球”;至今流行于休宁五城、榆村和屯溪黎阳一带有民间舞蹈“仗鼓舞”(又名“得胜鼓”);歙县南乡叶村还流行一种集古代杂技、体育于一身、充满浓厚宗教色彩的民间艺术“叠罗汉”。每到元宵佳节,叶村灯火通明,锣鼓喧天,“罗汉”的表演者,手持火把,脚踩鼓点,在村头村尾周游一遍,招引观众争相尾随,雀跃而至,人流潮水般地涌往村中戏台,由24种不同扮像的罗汉轮流亮相,各出绝招,表演跌宕起伏,幽默风趣。叠罗汉的人体造型,惊险而优美,引起观众阵阵掌声、呼声,伴随着欢乐的锣鼓,整个山乡沉浸在浓烈的节日欢庆之中。足见,赣皖边区村落民俗体育十分丰富多彩,如果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将是一笔极珍贵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3 赣皖边区村落民俗体育发展对策

3.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开发民俗体育旅游资源 赣皖边区古村落民俗体育风情浓郁、格调古朴,内容丰富已为人们所公认。我们应该利用黄山、婺源、景德镇等著名瓷都、古村落旅游景点,对赣皖村落民俗体育进行深入挖掘、保护和利用。特别要注意结合生态、自然景观对民俗体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再生,促进赣皖古村落民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皖南民居篇5

安徽省处于南北方过渡地带,山地、丘陵、平原各占1/3,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又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重点省份之一,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和林业大省;安徽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其林业特点兼有亚热带和暖温带特点,基本能够代表我国林业特点;2011年6月国务院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写明了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各类开发区在安徽省均有适当比例的分布,与全国各区域分布比例相近,其农村区域发展以及林业情况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和特殊的典型性。

2安徽林业和农村区域发展的基本情况

2.1安徽省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概况

安徽省位于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地形复杂,平原、低山丘陵相间排列,长江、淮河横贯其中,全省天然得被分割为淮北、江淮和江南三大地形迥异的自然区域。安徽省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GDP)12263.4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729亿元、6391.1亿元、4143.3亿元,三次产业比例由2009年的14.9∶48.7∶36.4调整为14.1∶52.1∶33.8(安徽日报,2011-02-24)。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中部凸起的总体格局,但人口分布却与之相反,呈北多南少格局,城乡、区域之间公共服务及生活水平差距较大,总体发展不够均衡。

2.2安徽农村区域发展现状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农村常住人口达到339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6.99%。2010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285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013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7%,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2m2。2010年全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61.64万hm2,粮食产量3080.5万t,连续5年创新高,分别占全国总量的6%和5.64%。

2.3安徽林业现状

(1)生态建设成效显着,林业生态体系日趋完备。以“十一五”期间为例,全省共完成造林绿化总面积61.04万hm2,全省现有林业用地面积443.2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31.7%,其中:森林面积380.4万hm2;活立木蓄积量21710.12万m3;森林蓄积量18074.85万m3;森林覆盖率27.53%。

(2)林业产业发展迅速,林业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全省2010年完成林业产业产值715.4亿元,占全省总产值的5.8%,比上年净增201.8亿元,增长39.3%。其中木材产量458.2万m3;水果产量215.9万t;森林食品产量99487t;木本油料产量25910t;林产工业原料产量12109t,其中,人造板产量达到730万m3,是“十五”末的近3倍。

(3)安徽林业与农村区域发展关系分析。本文选取安徽省17个市1996~2009年的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既存在时间维度又存在空间维度,固需用面板数据模型。使用面板数据不仅可以更好地检测和度量单纯使用横截面数据或时间序列数据无法观测到的影响,同时增加了变量至今的多变性减少了共线性,提高了自由度和有效性。

面板数据模型的一般形式如下:Yit=β0it+β1itX1it+β2itX2it+…+uit(1)其中:i代不同的横截面,t代表时间。模型假设:对面板数据的估计取决于对截距、斜率和误差项的假定,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截距和斜率都是>! 结果如下:Y=-289522.40+1.04X1+0.15X2+1.50X3+0.75X4(-3.02)(7.75)(6.21)(4.93)(0.61)+146.11X5-65839.06DM+u(3)(8.72)(-2.34)运用常见的准测检查混合回归的结果,发现大部分系数都具有独立的统计显着性,斜率系数也都具有所期望的正负号。而且R2的值相当高,模型的解释能力较强。R2=0.8889F值=301.4793其中:Y代表农林牧渔总产值,X1代表林业总产值,X2代表乡村人口,X3代表年末耕地面积,X4代表造林面积,X5代表农民人均纯收入,DM表示地形特征,处于皖北平原地区的取1,皖中丘陵地区取2,皖南山区取3.

实证意义:

(1)林业总产值(X1)、乡村人口(X2)、年末耕地面积(X3)和农民人均纯收入(X5)对被解释变量农林牧渔总产值(Y)之间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上述各个变量的增加都能促进农林牧渔总产值的增加。

(2)造林面积(X4)与农林牧渔总产值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3)地形特征与农林牧渔总产值显着负相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农林牧渔总产值会随着地形由平原到山区逐渐下降。

(4)安徽林业与农村发展相关度。表2相关系数反映了:①林业产业的发展与农村发展水平紧密相关;②皖南造林面积对农村经济具有显着的影响,其相关度达到18.7086。鉴于皖南皖西、皖中、皖北在自然生态、经济社会发展、林业比重和建设情况均有着显着的差异,本文将安徽省分为3个部分分别论述。

3林业在农村区域发展中的定位

3.1林业在皖南皖西农村区域发展中的“支柱”地位

皖南皖西山区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包括大别山区和黄山、九华山区,由黄山、池州、宣城、六安、安庆5市组成。区域总面积536.9万hm2,林地面积320.1万hm2,占595.64%,森林覆盖率达53.35%,森林蓄积量为1.17亿m3,区域森林资源居安徽省首位,具有山地自然环境的典型代表性。安徽省南部和西部山区不仅是全省林业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也是构建生态安徽的重点区和核心区。1994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山区经济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山区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问题,结合山区工作的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加快山区社会经 济的全面发展。2010年南部和西部山区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17047hm2,其中人工造林7747hm2,占全省荒山荒地造林面积的35%。全区2010年林业产值367.7亿元,占全省林业产值的51.4%;其中林业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147.8亿元、163.3亿元和56.6亿元,各占全部产值的40.2%、44.4%、15.4%,是区域经济中三大产业产值比例最为协调的地区。发展林业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起到调整、优化和均衡当地的经济结构的作用,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抓手和重要推手。皖南皖西山区共有5个部级自然保护区、22个部级风景名胜区,共计2737.22km2,属于2011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的水土保持类国家层面重点生态功能区,是限制开发区域,需要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不影响主体功能定位的适宜产业。安徽林业在皖南皖西山区农村区域发展中的“支柱”作用概括地来说就是“因林而富、因林而美、因林而广”。

3.1.1林业开辟了农民收入的主渠道

采用上述回归模型中的相关系数法,通过计算农林牧渔产值和林业产值的相关系数,得出南部山区林业产值和农林牧渔平均相关度,见表3。据表3可知,上述各市林业与农村农林牧渔产业存在紧密相关度。另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安徽省南部、西部山区农民全年人均总收入6276.7元,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为3453.3元,占全年总收入的55%;其次是工资性收2349.7元,占37.43%;转移性收入404.2元,占6.4%;财产性收入最低,仅为0.9%。改善农民收入结构,让更多农民拥有财产性收入,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这就需要加速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经营性收入中,人均林业收入为172.6元,仅次于农业收入(2034元)和牧业收入(445元),为家庭经营性第三大收入来源,是全省林业收入比重和数量最高的地区。然而,相比于农业收入和牧业收入,林业收入仍有不小的差距。

3.1.2林业构造了山区农村的绿色屏障

多年来我国走的是粗放型发展路线,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的是物质资源的消耗,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仍为存在以巨大的生态破坏为代价的,当前维护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皖南皖西山区森林覆盖率53.35%,活立木总蓄积量1.16亿m3,森林资源居皖之首。据安徽省环境状况公告显示,2010年安徽省17个市中,黄山、宣城、池州生态环境质量优,生态系统稳定,安庆、六安与其他七市生态环境状况良好,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3.1.3林业促进了农民社会参与意识的新转变

作为南方集体林权改革的重点区,安徽林业也紧密围绕当地实际深入推进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改革,林地的生产潜力得到挖掘,价值不断提升,林农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全省多数地区相继开展了森林资源流转、林权证抵押、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林权配套改革,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更加显着、外延不断扩展。农民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不断提高,逐渐认识到他们自己就是脚下这块土地最真实的主人。在对山区农民社会参与意识的调查中,林改后参加社会事务积极性提高很多的有12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7.3%;略有提高的有186人,占39.3%;没有变化的有165人,降低的为0人。调查数据说明山区农民社会参与意识已经较高,且经过林改后有很大提高,但仍然有不少居民对参与社会事务缺乏主动性,提高居民参与意识,构建良好的政治环境仍需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改进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努力。

3.1.4林业搭建了农村区域发展的大平台

丰富的资源是发展的物质平台。皖南皖西山区是油茶、山核桃等木本油料作物及油桐、乌桕、黄连木等工业原料的主要产区;拥有大量的木本中药材资源,是青檀、香榧、蜜枣、桃形李等水果的主要产地;霍山县、广德县、宁国市、黄山区是中国竹子之乡,具有发展竹笋、竹藤、竹家具、等竹产业的天然优势,例如仅广德、泾县两个县竹林资源就达到6.7万hm2,其竹业产值达到12亿元。丰富的地形地貌是发展的自然平台。皖南皖西山区具有丰富的地形地貌,其森林资源居全省之首,本区域最大的特点便是山地多、林木多、生态资源和景观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气候宜人,具有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拓展林家游乐项目、山地露营等多种适宜的旅游项目的巨大潜力。先进的环境绿化是发展的基础平台。在对乡镇机关相关人员的调查的30份有效问卷中,对于绿化状况对当地发展活力的影响:8人认为影响巨大,21人认为有一些影响,1人认为没有影响或完全没有影响,并且在对村委会的调查中,相关人员均表示先进的环境绿化对于招商引资、发展生产具有巨大的基础性作用和推动作用,是大多数项目投资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3.1.5皖南皖西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山区林业三大产业产值最为均衡,但仍然是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所占比例达到84.6%,第三产业较弱,仅占15.4%。第二,山区各市发展不协调。南部山区各市农村人口与农林牧渔总产值相关度最高的六安市达到0.76,平均相关度为0.54,最低的宣城只有0.11,差距较大。第三,森林旅游资源利用率低。山区森林资源丰富,共有自然保护区9处,森林公园17处,但充分开发利用的却不多,游客数量参差不齐,是森林旅游资源的浪费。

3.2林业在皖中农村区域发展中的“支撑”地位

安徽林业在皖中农村区域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概括地来说就是“因林而扩、因林而活、因林而丰”。皖中地区位于全省地形升降之间的过渡区,为长江淮河分水岭,地形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包括芜湖、铜陵、马鞍山、巢湖、合肥、滁州等6市。据统计,2010年,皖中生产总值(GDP)达到6409.3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484.99亿元,第二产业3732.98亿元,第三产业2191.42亿元,三大产业比例为8:58:34。人均GDP为35874.8元。2010年“皖中丘陵地区”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3.42万hm2,林业总产值171亿元,占全省林业总产值23.9%,占地区总产值的2.7%,其中:第一产业68.1亿元,第二产业84.5亿元,第三产业18.4亿元,三大产业占全区林业总产值分别为39.8%,49.4%和10.8%,一二产业齐头并进,第三产业方兴未艾。针对皖中丘陵地区的作用,林业在区域发展中对农村居民共发放问卷400份,最终收回有效问卷392份;对乡镇机关林业相关人员发放问卷30份,收回有效问卷28份。

3.2.1林业拓展了农村增收渠道

这是支撑的点。皖中丘陵地区位于江淮之间,大量的滩涂和丘陵不利于农作物的种植,林业成为当地农民经营的重要载体,林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经营范围的扩大,直接推动了当地农民生产结构的调整,当地农业的生产能力、竞争能力显着提高,现代农业的步伐加快。林业的发展为当地农业因地制宜的发展,为当地农地珍惜并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也搭建了载体。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安徽省中部丘陵地区农民人均全年总收入7377.7元,其中经营性收入3987.3元,是农民收入主要来源,占全部收入的54%;其次为工资性收入2802元,占38%;财产性收入136.5元和转移性收入441 .3元,两项仅占总收入的8%。如何让更多农村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是下一步建设的关键目标之一,集体林权改革也只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家庭经营性收入中林业收入仅仅为41.7元,所占比重仅为1%,远低于农业、牧业等产业收入。从上述分析可知林业的经济潜力并没有被充分发掘,加强林业建设,提高林农收入,促进农民收入多元化,是皖中地区林业建设的目标和归宿。

3.2.2林业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

这是支撑的线。农村发展,活力是关键。皖中地区是皖江城市带的重要区域,社会经济相对发达。林业直接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宜居,宜商,成为吸引外资,充分利用外资发展的重要筹码,投资的溢出效应直接促使本地城乡交流更加频繁,进城务工从商、出城休闲游览成为本地区双向互动的亮丽风景,一大批农家乐、观光园、垂钓池兴起,农村的发展活力增加。

3.2.3林业提振了社会参与信心

这是支撑的源。新一轮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采用强制型和诱导型相结合的制度变迁模式,在加强宣传提高农户的权属意识和参与意愿的同时,让农户通过参与民主决定成为不同权属分配模式的直接选择者,通过林业产权的一系列改革,农民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热情也逐渐提高。皖中丘陵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启动于2007年,历时3年,已累计核发(换发)林权证14.76万本,发证面积65万hm2,占应发证面积的98.38%,林权流转面积12.8万hm2,经调查,对当前正在进行的林改表示非常认同的有89人,占22.7%;,表示认同的有297人,占75.8%;表示无所谓的有6人,皖中地区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农民的认同。因此,当前的林权改革是比较科学可行的,但仍需注意的是,有6人认为这项改革是无所谓的,也即改革虽然没有给他们带来损失,却也没有带来利益,因此,林业产权、林业制度仍然存在优化的空间和可能,让更多的农村居民享受到林权改革带来的好处。

3.2.4林业促进了农村区域科学发展

这是支撑的面。皖中地区是安徽经济政治中心所在,是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域及合肥经济圈发展区域,是安徽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所在,同时也是自然生态环境受损较为严重的区域。因此,发展皖中丘陵林业发展,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工程,加强郊区绿化、建设绿色生态走廊,改善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不仅关系着皖中丘陵地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更是抓住发展方式转型期快速占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高地的重要契机。在对乡镇机关人员的调查中,共有25人,占83%,认为林业对农村区域科学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要全面推动农村区域的科学、低碳发展,必须加大林业工程建设力度。

3.2.5皖中林业存在的问题

第一,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皖中农林牧渔总产值受农村人口影响较大,其相关度达到0.63,且林业总产值以经济林产品种植与采集等初级产业为支柱,企业大都规模较小,未形成品牌效应,发展方式粗放、科技含量低。第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林业一、二产业齐头并进,第三产业方兴未艾,仅占林业总产值的11%,达到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仍需努力。第三,林业合作组织和服务中心质量较低。皖中地区已有林业专业合作社203个,林权交易服务中心6个,但参与人数只有4439人,服务覆盖率不高,服务质量还需要提升,宣传力度还需要加强。

3.3林业在皖北平原农村区域发展中的“保障”地位

安徽林业在皖北平原农村区域发展中的“保障”地位概括地来说就是“因林而稳、因林而强、因林而续”。皖北地区位于安徽省北部,由蚌埠、淮南、阜阳、淮北、宿州、亳州6市组成,总面积38847.58km2,地形以平原为主,开阔平坦,是华北大平原的南缘。2010年皖北地区共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6845hm2,平原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也为促进皖北生态崛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重点区、“十二五”国家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重要开发区,成网成面的林业保持并改善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这些是粮食生长的基础,是当地粮食的稳产高产的重要支撑。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档木制品需求逐年增长,使得平原速丰林业迅猛发展,为当地农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尤其是集体林业经济因此做大做强。林业的可持续性直接保障了当地农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皖北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平原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这既是安徽崛起的难点所在,也是安徽崛起的希望所在。加快皖北发展,也是林业系统全力打造“生态强省”的重要途径。皖北平原地区对农村居民共发放问卷400份,最终收回有效问卷387份;对乡镇机关人员共发放问卷35份,收回有效问卷35份。

3.3.1林业直接促进和保障了当地粮食的稳产高产这是保障的核心。大量研究均已证实,林业在平原地区的直接作用就是涵养水源,改良土壤,防风固沙,改善气候等功能。作为全国小麦主产区的皖北平原,粮食稳产高产是首要任务,也是“十二五”期间国家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把其划为重点开发区的内在约束。建成纵横交织、密集成网、繁茂浓荫的平原林网成为粮食生长的重要保障,为当地粮食的稳产高产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3.3.2林业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这是保障的目的。林业是有效利用生物资源优势发展农业农村的首要选择。淮北平原地区生物资源丰富:亳州药材种植历史悠久,素有“中华药都”之称;太和香椿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安徽省名特产品;砀山县是砀山酥梨的原产地和主要产区;萧县葡萄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誉满江淮;怀远石榴皮薄核软,一直以来位居全国四大石榴产区之首;颍上是安徽竹子之乡,拥有丰富的竹子品种……充分发掘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是淮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第一选择。随着林果业和木制品加工业的发展,为农村直接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增加农民收入。

3.3.3林业促进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保障的结果。物富民丰源于根基稳固,纵横交织的林业保障和支撑了粮食的持续稳定高产,密集成网的林业带动了当地农民的收入,繁茂浓荫的林业成为当地防灾减灾最有效的生态武器,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最有效的生态抓手,成为当地现代农业建设最有效的生态平台。

3.3.4皖北林业存在的问题

(1)森林覆盖率低。林业资源总量不足且发展缓慢,全区森林覆盖率仅为22.47%,人均森林面积仅为0.037hm2,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1.134m3,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树种比例不够合理。全区乔木林地中杨树林占有绝对多数,比例达到73%,树种过于单一。

(3)林业产业发展程度较低。2010年皖北平原区林业总产值仅为176.7亿元,占全省林业总产值的24.7%,林业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4安徽林业定位与战略创新

4.1安徽林业在农村区域发展中的定位

(1)为农村区域生态环境缔造了青山绿水,打造了生态家园。这是林业的生态功能。在皖南皖西林业面积最广、林地质量最高,其降水、气温、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也最高;在皖中和皖北地区林业也起到了相当的生态作用。

(2)为农村区域经济提供了比较优势,开辟了增长源泉。这是林业的经济功能。林业产业在各地区均占有较大的比例,并具有较为喜人的发展前景。

(3)为农村区域社会发展搭建了参与平台,疏通了就业渠道。林业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农村居民的就业,尤其在皖南皖西地区,森林旅游业的发达给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4)为农村区域协调均衡发展链接了合作空间,培育了赶超基点。

(5)为农村区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创造了持续动力。

4.2安徽林业战略创新

(1)突出生态建设这一战略核心,着力加强资源保护,带动林业全面转型。这是林业建设必须牢牢抓住的主脉。要坚持重点工程带动,全社会大力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加强资源保护、巩固建设成果。

  (2)突出产业升级这一战略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培育壮大产业集群。结构调整升级是林业产业发展永恒的主题,承接产业转移也是林业产业发展题中之义,不可能隔绝于外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坚持在承接中创新,在创新中承接,主动服务于装备制造业的材料供应、原材料产业的重点突破、轻纺产业的一体化加工,高 科技产业的生物制造、现代服务业的特色旅游、现代农业的规模化、基地化建设。

(3)突出林业区域协调发展这一战略布局,坚持统筹兼顾、重点突破,努力构建全省林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各地要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探索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现代林业发展模式。

皖南民居篇6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皖北经济;发展

2011年10月07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 )》,使建设中原经济区拥有了纲领性文件。中原经济区不仅承担着促进区域发展的任务,还承担着为国家现代化进程中解决重大问题探路的重要任务。因此研究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区域战略意义;同时,皖北地区加入中原经济区,对皖北经济乃至整个安徽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经济区与中原经济区

区域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如京津冀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等。所谓经济区,是指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和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单元。经济区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交通运输和商品流通为脉络,具有发达的内部经济联系,并在全国经济联系中担负某种专门化职能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经济区具有组织上的同质性或群体性、空间上的相对排他性、对外联系的开放性、组织上的层次性以及发展的变化性与相对稳定性等特征。

中原经济区是指以河南省为主体,延及周边的经济区域,支撑中部,东接长三角,西连大西北,北依京津冀,南临长江经济带,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的经济区域,具有“承东启西、联南通北”的广阔平台。中原经济区范围包括河南18个地市及山东、安徽、河北、山西12个地市3个县区,区域总面积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亿人,面积及人口居全国第一位,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基地,是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 三大经济区之后,我国又一大重要的经济区。

二、中原经济区的特点和战略发展路径探析

中原经济区地处我国的中心地带,从其自身发展和在全国的地位看,这一区域具有以下特征:

1、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充裕。中原经济区是我国人口最为稠密和劳动力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之一,该地区总人口居全国第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不仅能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而且为全国各地输出了充足的劳动力。

2、区位优越,战略地位重要。该地区地处我国内陆腹地,位于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交界,交通优势突出,具有承东启西、联南通北的枢纽作用。同时,也是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和京广通道的交汇区域,是全国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战略地位非常突出。

3、农业领先,粮食优势突出。中原经济区是我国悠久历史传统的农业大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主产区。耕地面积约1.9 亿亩,占全国耕地资源的十分之一以上;粮食产量超过1亿吨,占全国的 以上,其中小麦产量 万吨,接近全国的 ,农副产品供给能力高,农业生产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4、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该地区有多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是全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富集区域,煤、铝、金、天然碱等资源储量较大,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其中河南省矿产资源有158种,已探明储量的有8种居全国首位、20种居全国前三位。

5、文化底蕴深厚。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历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作为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长达三千多年,形成了兼容并蓄、刚柔相济、生生不息的中原文化,文化积淀丰厚,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由于中原经济区具有以上的特征优势,因此,充分发挥中原的比较优势,对于加快实现中原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进而促进全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又好又快以及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原经济区战略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中原经济区要在战略定位以及坚持整体发展、协调发展、融合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上,走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区域发展战略路径:

1、巩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传统农业向现达农业转变。同时,推进农产品深加工,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以现代化引领农业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化经营。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生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大力发展畜牧业、渔业、林业,切实抓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

2、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推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构建产业集群平台。坚持以产业集聚区、城市新区、专业园区为载体,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推动产业向城镇集中,建立产业集聚、积累、服务、激励四大机制,形成综合实力与竞争力强大的产业增长、发展势头。同时,要建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资源和能源等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体系。以产业聚集区为载体,以现代金融和物流为支撑,以现代企业为主体,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城市与乡村融合发展,在新型城市化化进程中统筹城乡,形成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格局。统筹规划城市建设、农田保护、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促进城乡衔接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和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一体化发展格局的形成。同时,要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步实现城乡均等化,构建城乡资源共享平台和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4、推动区域合作,促进区域联动发展。建立中原经济区五省政府高层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区域发展重大问题。强化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发展合力。加强和邻省邻市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合作,拓展中原经济区的发展空间。区域内部与区域之间要消除市场壁垒,消除要素流通障碍,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同时,要实施“走出去”战略,用引进来的资源来提升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实力,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提高本区域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

5、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深化体制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深化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方面改革。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农村金融机制,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加快建设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快实现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稳步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企业现代化改革,深化财税、金融、教育、文化、社会事业等领域改革。同时,也要尽快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以形成区域间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

三、中原经济区对皖北经济发展的作用

安徽省作为比较特殊的中部省份地区,境内的淮河、长江将全省分成了三个地理环境、人文风格、发展状况截然不同的三个部分。地处淮河以北的皖北地区,多为平原,人口稠密,属典型的农业地区,经济较为落后。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 )》将安徽省的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以及淮南市凤台县、潘集区纳入规划范围。这是继皖江城市带和中部崛起之后,皖北地区发展进入国家战略,这将成为推动皖北跨越式发展、促进安徽加速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对皖北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皖北地区作为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产量占我省全省60%以上,加入中原经济区并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先行区,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耕地,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建设粮食科技示范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加快新品种的选育推广,建设全国农业育种以及畜牧创新基地,如皖北生猪基地、花生基地、油菜基地、棉花基地、中药材基地以及林果产品基地等。有利于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粮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建设区域化的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有利于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第二,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能够促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积极研发先进适用、高附加值的主机产品和核心基础零部件,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如蚌埠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皖北食品工业基地和淮南煤制天然气等;同时能够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培育,建设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中西部地区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以及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等;能够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包括现代物流业、旅游业(如皖北历史文化旅游区)和文化产业(蚌埠大明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等,培育新兴服务业和建设企业孵化园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三,有利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能够加快城市群建设,促进蚌埠、阜阳、亳州、淮北、宿州等皖北城市密集区加快发展,形成与沿海地区沟通联系的前沿地带,构建中原城市群、皖北城市密集区一体化发展格局,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中原城市群;能够促进城镇功能的提升,让蚌埠、阜阳以及淮南等发挥区位优势,巩固提升交通枢纽功能,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增强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进一步发挥皖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成为中原经济区与华东地区合作交流的东部门户;同时,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升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能力,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建设和宿州、蚌埠龙亢农场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

皖北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加入中原经济区,形成经济发展增长极,使安徽的发展有了领头羊,能够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共同促进安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相信,皖北地区的发展已经迈上新的台阶与新的阶段,在不久的将来,皖北地区乃至整个安徽的发展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与辉煌!

参考文献:

[1]喻新安.建设中原经济区若干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10,5

[2]夏林.关于中原经济区的几点思考和建议[J].决策探索,2010,10

[3]任爱莲.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路径探讨[J].宏观经济管理,2012,1

[4]贺卫华.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路径分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2,14

皖南民居篇7

 

关键词:皖南; 建筑装饰;以人为本

置身于徽州古村落中,那里风光秀美,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静静伫立。它们采用了不同的装饰手法,建小庭院,开凿水池,安置漏窗、巧设盆景、雕梁画栋、题兰名匾额,创造了幽雅的生活环境,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一般在皖南古村落的村子入口,祠堂前的广场,建筑的大门,室内的厅堂等,这些人们的视线最易停留的地方都作重点装饰。如款县棠越的7 座牌坊群,径县茂林的14 座牌坊群等,它们都以赫然醒目的姿态立于村口,形成独特的村口标志,同时也张扬着本村曾有的荣耀。另一些则利用门楼、古村及其特有的自然风貌来构筑村口空间。如径县桃花潭镇的万村,以“义门”门楼、彩虹桥和溪边古杨树,形成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氛围。还未进村,以浓浓感受到家的气息,村的灵秀顿显无遗;而水东翟村的“踏歌岸阁”门楼屹立于桃花潭东岸,与古道石阶、大夫第和银杏古树相拥而成的空间则气势磅礴,异常突出。牌坊群、门楼这些具有装饰性的建筑物所营造的各种氛围的空间不单纯是为了界定村落的起始点,更重要的还是村落个性最好的反映。

逢时过节,祠堂前的广场是最热闹的地方,人最多,人们逗留的时间也最长。所以皖南的祠前广场常设有高大的旗杆石、万年台(古戏台)。人们在古树的浓荫下看戏聊天,形成一个较开阔的集会场所。万年台是广场的中心建筑,多用重檐翘角,相当耀眼醒目。舞台又是戏台的中心,自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都采用各式的藻井装饰,来突出演员的活动空间。如祁门珠林余庆堂的戏台,正中为弯隆式藻井,台面前檐斗拱、额仿上精刻有人物、花卉图案,装饰性极强。还有则在梁仿和檐拄撑拱上雕刻戏曲图文。

大门是出入的咽喉,它对宅第的规模、气势起着不可忽略的暗示作用,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不论贫富,大门都是装饰的重点。皖南民居喜在门洞上方饰以立体的砖雕门罩。门罩雕饰繁富,有山水人物,花鸟鱼虫、历史故事、地方风情等,但都突出吉祥寓意的主旋律。它不仅美化了大门,而且表现了主人的情趣;同时,门罩本身又是一幅奇妙的艺术品。还有一些地区喜用满饰有纹理的磨砖贴面来装饰门墙,以衬托门头所镶的反映不同门第的嵌方。这种简洁的装饰手法更突出了大门的雄丽、威严。作为集会的重要场所— 祠堂,它的大门是采用石鼓、阀阅、铺首和匾额来装饰。

皖南居民的厅堂,是接待亲朋好友和办红白喜事的场所,也是人来人往最多的地方,作为居住空间序列的高潮,更是重点装饰的对象。用屏风、匾联和天棚界定了一个面对大门、天井的半开长敞空间,是其大而敞,堂而正。在屏风前八仙桌坐定的宾主目及的地方,如厅堂大门的墙背面和天井左右的侧墙,讲究的都用磨砖拼花贴面。如径县茂林的滋树堂其天井即采用有暗八仙纹理的花砖侧墙。稍次的也用砖墙粉白,再饰以墨线彩画。厅内的柱础、石墙裙和石踢脚通风口,都有表达主人情趣的雕刻。花好月圆、五富捧寿、松鼠葡萄等表达美好生活寓意的是寻常人家喜用的装饰。而文人雅士则多用能表达自己情操、气节的图案,如琴棋书画、鱼樵耕读、梅兰竹菊等。每户带堂名的挂匾,更是主人的家风和志向的直接表露。今天,一些厅堂条案上还摆着“老三样”:东瓶西镜,中间自鸣钟,寄寓着家人对外经商亲人“永远平平静静”的希望。

交通性质的街巷,辅助性质的廊厢,从属性质的边屋杂院,在装饰及加工上都大大减化至适用的程度。如街巷铺地的石材,只是中间推独轮车的一条,选用较大的条石或卵石,根本不像天井铺地那样割拐拼缝;廊厢的石柱础也是最简单的复盆础或方形刻线础;厨房边屋的梁架,更见不到月梁和雀替,就是檐口撑拱,也是形式最简单的,绝对不会使用复杂精美的木雕;杂院围墙更不见装饰性的檐口砖雕或墨线彩画……正是由于这些辅助性装饰的简化,衬托出主体空间中重点装饰的细密与精致。如街巷平铺的卵石,与民居前有各种吉样图案的卵石铺地形成对比,使得人口更加突出。主次空间的不同装饰,不仅加强了空间性质的区分,也在加工时省工省时,节约了开支,真正做到了装饰的有的放矢、恰倒好处。

人们的视线容易停留和挑剔的地方是传统建筑中空间的转换处。如径县桃花潭镇“踏歌岸阁”门楼,既是渡口的交通要道,又是接连村内外空间的人口标志。它高大的体量形态在宽广的水面显得格外醒目,透过二层明间的雕格漏窗观桃潭风光,碧波烟云,如临仙境。每户厅堂和卧室厢房之间的天井横门,如今门头上还存有垂挂珠帘用的桃形吊钩或石雕的凤颈钩眼,这种今日看来装饰性极强的横门,过去十分有效地界定了每户的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进一步是闺中绣房,退一步是会客厅堂。不论是主体的屋顶、屋身和台基,还是地面局部的梁、柱、拎;抑或是檐口、门窗洞及墙的转角,都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如屋顶与屋身之间用雕刻精致的撑拱和柱间坐斗作过渡;屋身与台基地面则以石雕柱础和浮雕墙裙来连接;室内地面和窗洞四周都饰以圈边。屋面檐口的瓦则做成云头和滴水状。不同材料之间的过渡所作的装饰处理,其细微考虑更是令人叹服,如木柱落在石柱础上的柱脚底端,其垂直交叉的中心线上,都挖了一个如意头形的孔槽,看上去十分好看。实际上每个柱脚底端垂直交叉的四个孔槽,是施工时校正柱子垂直度用的标记,同时也是防止柱脚受潮腐烂的通风孔。只是匠人们将其艺术化了而已。这种兼实用与艺术于一体的装饰处理,很值得现在借鉴和学习。

皖南民居篇8

论文摘要:皖南传统建筑装饰千变万化,实用兼艺术的构件处理,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恰到好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文化风格。

置身于徽州古村落中,那里风光秀美,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静静伫立。它们采用了不同的装饰手法,建小庭院,开凿水池,安置漏窗、巧设盆景、雕梁画栋、题兰名匾额,创造了幽雅的生活环境,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一般在皖南古村落的村子入口,祠堂前的广场,建筑的大门,室内的厅堂等,这些人们的视线最易停留的地方都作重点装饰。如款县棠越的7座牌坊群,径县茂林的14座牌坊群等,它们都以赫然醒目的姿态立于村口,形成独特的村口标志,同时也张扬着本村曾有的荣耀。另一些则利用门楼、古村及其特有的自然风貌来构筑村口空间。如径县桃花潭镇的万村,以“义门”门楼、彩虹桥和溪边古杨树,形成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氛围。还未进村,以浓浓感受到家的气息,村的灵秀顿显无遗;而水东翟村的“踏歌岸阁”门楼屹立于桃花潭东岸,与古道石阶、大夫第和银杏古树相拥而成的空间则气势磅礴,异常突出。牌坊群、门楼这些具有装饰性的建筑物所营造的各种氛围的空间不单纯是为了界定村落的起始点,更重要的还是村落个性最好的反映。

逢时过节,祠堂前的广场是最热闹的地方,人最多,人们逗留的时间也最长。所以皖南的祠前广场常设有高大的旗杆石、万年台(古戏台)。人们在古树的浓荫下看戏聊天,形成一个较开阔的集会场所。万年台是广场的中心建筑,多用重檐翘角,相当耀眼醒目。www.133229.cOm舞台又是戏台的中心,自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都采用各式的藻井装饰,来突出演员的活动空间。如祁门珠林余庆堂的戏台,正中为弯隆式藻井,台面前檐斗拱、额仿上精刻有人物、花卉图案,装饰性极强。还有则在梁仿和檐拄撑拱上雕刻戏曲图文。

大门是出入的咽喉,它对宅第的规模、气势起着不可忽略的暗示作用,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不论贫富,大门都是装饰的重点。皖南民居喜在门洞上方饰以立体的砖雕门罩。门罩雕饰繁富,有山水人物,花鸟鱼虫、历史故事、地方风情等,但都突出吉祥寓意的主旋律。它不仅美化了大门,而且表现了主人的情趣;同时,门罩本身又是一幅奇妙的艺术品。还有一些地区喜用满饰有纹理的磨砖贴面来装饰门墙,以衬托门头所镶的反映不同门第的嵌方。这种简洁的装饰手法更突出了大门的雄丽、威严。作为集会的重要场所—祠堂,它的大门是采用石鼓、阀阅、铺首和匾额来装饰。

皖南居民的厅堂,是接待亲朋好友和办红白喜事的场所,也是人来人往最多的地方,作为居住空间序列的高潮,更是重点装饰的对象。用屏风、匾联和天棚界定了一个面对大门、天井的半开长敞空间,是其大而敞,堂而正。在屏风前八仙桌坐定的宾主目及的地方,如厅堂大门的墙背面和天井左右的侧墙,讲究的都用磨砖拼花贴面。如径县茂林的滋树堂其天井即采用有暗八仙纹理的花砖侧墙。稍次的也用砖墙粉白,再饰以墨线彩画。厅内的柱础、石墙裙和石踢脚通风口,都有表达主人情趣的雕刻。花好月圆、五富捧寿、松鼠葡萄等表达美好生活寓意的是寻常人家喜用的装饰。而文人雅士则多用能表达自己情操、气节的图案,如琴棋书画、鱼樵耕读、梅兰竹菊等。每户带堂名的挂匾,更是主人的家风和志向的直接表露。今天,一些厅堂条案上还摆着“老三样”:东瓶西镜,中间自鸣钟,寄寓着家人对外经商亲人“永远平平静静”的希望。

交通性质的街巷,辅助性质的廊厢,从属性质的边屋杂院,在装饰及加工上都大大减化至适用的程度。如街巷铺地的石材,只是中间推独轮车的一条,选用较大的条石或卵石,根本不像天井铺地那样割拐拼缝;廊厢的石柱础也是最简单的复盆础或方形刻线础;厨房边屋的梁架,更见不到月梁和雀替,就是檐口撑拱,也是形式最简单的,绝对不会使用复杂精美的木雕;杂院围墙更不见装饰性的檐口砖雕或墨线彩画……正是由于这些辅助性装饰的简化,衬托出主体空间中重点装饰的细密与精致。如街巷平铺的卵石,与民居前有各种吉样图案的卵石铺地形成对比,使得人口更加突出。主次空间的不同装饰,不仅加强了空间性质的区分,也在加工时省工省时,节约了开支,真正做到了装饰的有的放矢、恰倒好处。

人们的视线容易停留和挑剔的地方是传统建筑中空间的转换处。如径县桃花潭镇“踏歌岸阁”门楼,既是渡口的交通要道,又是接连村内外空间的人口标志。它高大的体量形态在宽广的水面显得格外醒目,透过二层明间的雕格漏窗观桃潭风光,碧波烟云,如临仙境。每户厅堂和卧室厢房之间的天井横门,如今门头上还存有垂挂珠帘用的桃形吊钩或石雕的凤颈钩眼,这种今日看来装饰性极强的横门,过去十分有效地界定了每户的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进一步是闺中绣房,退一步是会客厅堂。不论是主体的屋顶、屋身和台基,还是地面局部的梁、柱、拎;抑或是檐口、门窗洞及墙的转角,都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如屋顶与屋身之间用雕刻精致的撑拱和柱间坐斗作过渡;屋身与台基地面则以石雕柱础和浮雕墙裙来连接;室内地面和窗洞四周都饰以圈边。屋面檐口的瓦则做成云头和滴水状。不同材料之间的过渡所作的装饰处理,其细微考虑更是令人叹服,如木柱落在石柱础上的柱脚底端,其垂直交叉的中心线上,都挖了一个如意头形的孔槽,看上去十分好看。实际上每个柱脚底端垂直交叉的四个孔槽,是施工时校正柱子垂直度用的标记,同时也是防止柱脚受潮腐烂的通风孔。只是匠人们将其艺术化了而已。这种兼实用与艺术于一体的装饰处理,很值得现在借鉴和学习。

皖南民居篇9

民俗表现是形态美的人文构成。民俗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根据自己的生产、生活内容与生产、生活方式,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创造出来的,并世代相传而形成的一种对人们的心理、语言和行为都具有持久、稳定约束力的规范体系。例如,湘西的乡风民俗就深深烙印在这一区域的民居建筑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外化为一系列建筑和景观符号,表征着这一区域独特的人文特征。由于地域、民族的差别,风俗内容各有特色。这些来源于乡土生活环境的民俗习惯也是形成各种风格迥异的乡居景观的根本原因。在美丽乡村形态美的营造过程中,我们应当十分注重民俗表现。

营造形态美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的原则

统筹规划的原则是指在政府的统一指导下,统筹各类社会资源,统一规划布局,举全社会之力而为之,避免各自为之,自行其是。如安徽省编制了《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对安徽美好乡村建设作出了整体安排,并具体落实到县(市、区)。依照统筹规划的原则,对中心村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农房建设等进行了统一安排。同时编制了《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标准》,按照“美”在硬件、“好”在软件的要求,明确了中心村相关建设内容和指标。

2.因地制宜的原则

因地制宜的原则是指形态美营造应当与经济条件相适应,与自然氛围相融合,与民俗风情相协调,与区位环境相呼应等等。如安徽省按照皖北、皖中、沿江、皖西、皖南等不同区域,以及城郊型、乡村型不同类型,分区分类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就是因地制宜原则的具体运用。

3.尊重意愿的原则

尊重意愿的原则是指形态美营造应当体现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表达农民诉求和愿望,符合农民的审美情趣和民俗习惯。两院院士吴良镛认为:如何组织好居民的力量,是解决“千村一面”的关键。实际上,规划设计者与农民对乡村环境的感知及审美标准是存在显著差异的。规划师或设计师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只有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和沟通,充分尊重其意愿,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农民需求,营造更加符合农民审美情趣的形态美。

4.优势优先的原则

优势优先的原则是指形态美营造在经济及物质生活条件好的乡村应当优先,区位优势(近城、近路、景区等等)明显的乡村应当优先,其他优势明显的可以优先。例如,与安徽黟县宏村相邻的卢村,就充分利用其毗连古村落景区的独特优势,对已有建筑、设施和自然人文环境,就地进行整治和整修,不仅保护了濒临破坏的古民居,还拓展了当地文化旅游业,形成了古村落群的景观优势。不失为美丽乡村形态美的典型个案。

5.功能多样的原则

功能多样的原则是指建设商、居、旅兼容型多功能美丽乡村。功能多样是社会进步、时展和人际交流对乡村形态美营造提出的的必然要求。营造形态美,应当坚持功能多样的原则,使美丽乡村真正成为宜居、宜商、宜赏的多功能文明载体。

结语

综上所述,美丽乡村作为美丽中国的主体构成,应当十分注重其形态美。营造能够永久传承且又宜居宜赏的美丽乡村形态,不仅仅是规划、建筑和环境设计学界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更是一项功昭当代、利泽千秋的宏大社会系统工程。本文的探讨仅在于抛砖引玉,藉此期待在此领域有更多的学术和实践成果问世。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皖南民居篇10

关键词:戏曲;石牌;发源地

一、地理优势的孕育

石牌旧称宜塘,今石牌之名最早见于《宋史・樊知古传》载:“议者以谓江涛险壮,恐不能就,乃于石牌口试造之”。由此考证,石牌第一次登上中国历史舞台是北宋建隆年间。河流孕育文明,长河、潜水和皖水相继交汇于石牌,其下游河道才^为皖河,再向东流经江镇,经山口,于安庆市西郊流入长江。在古代,由于发达的水运交通,所以这里成为怀宁以及周边望江、宿松、太湖和潜山五邑通往省城安庆的中转站,也是皖西南地区农业产品的集散地。民国四年《怀宁县志》载:“栗布云集,货贿泉流,为怀宁诸镇之首”。石牌经济文化的繁荣,除了水运的发达,地势平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整个安庆地区基本处于大别山腹地,山系发达、丘陵密布,交通的不便,一定程度的阻碍了地区之间的交流。然而当时的石牌占尽了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皖河冲积平原土地平坦而肥沃,河渠密布,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整个石牌的核心区域处于皖河与麻塘湖之间,得到了旱季灌溉和雨季疏洪的双重优势。这为农业的生产和人口的增长以及整个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绝对的条件。这也吸引了石牌周边乡镇以及江西,福建和湖北等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商人。更值得一提的是,据从皖河河道发现日本“宽永通宝”钱可以考证,当时已经有日本商人在石牌从事商业活动。据史料记载,到了清代中叶,石牌上下两镇出现了商铺八百,帆船千艘的盛况。镇上纷纷设立各省会馆和戏台,商业的兴盛,促进了地区文化之间的摩擦与碰撞。正是由于这种多元的环境,石牌的艺人一方面吸收和融合了各地区的素材和腔调,另一方面也催促着艺人们对传统戏曲的优选和改进。

二、移民文化对土著文化的冲击

清康熙年间,桐城派文人朱书在《告同郡征纂皖江文献书》中明确提出:“吾安庆,古皖国也。灵秀所钟,扶舆郁积,神明之奥区,人物之渊薮也。然元以后至今,皖人非古皖人也,强半徙自江西,其徙自他省会者错焉,土著才十一二耳。”他用强烈的地域意识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皖江文化的概念,也首次界定了“皖人”与“古皖人”的范围。从中国历史宏观的角度来看,中原文化的南移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从西晋时期人口的南迁大潮,到南宋时期中原文化的整体南移,基本奠定了长江中下游一带文化性格的基础,更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文化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再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安庆地区外来文化的冲击主要来自元末明初“江西瓦屑坝移民”一说。据清人史珥撰《续瓦屑坝考》载:“鄱地以瓦屑坝得名者,莫著于瓦屑{。若瓦屑坝、瓦屑墩则传者盖寡焉。”具置在今江西上饶鄱阳县境内,然而瓦屑坝之名也不过是元末明初那场移民大潮的象征性地点而已。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应该在鄱阳湖流域。江西地区自古文风昌盛,更是江西诗派和程朱理学的核心之地,当代学者葛剑雄教授高度评价了移民对安庆文化的贡献:“明初迁入安庆地区的,是来自文化水准更高的徽州和江西籍移民。移民本身虽然没有产生突出的文化人物,却在二三百年后的明末清初造就了安庆地区的杰出人才。”也就是说,这场移民不止是人口的迁徙,更是文化的转移。他们在石牌扎根,与土著人民相互融合发展,使人口迅速增长,并带来了更为先进的文化意识与教育传统。而从戏曲这一方面来讲,这批移民中不乏具备戏曲修养的民间艺人,他们以一种被动的方式带来了家乡的唱腔和素材,可能包括最早的弋阳腔等地方唱调和南方的傩戏表演形式,这给石牌文化不只是补充更是一种冲击,就在这样的不断摩擦中,各个流派的唱腔戏法不断进行同化融合,在此后的几百年间演绎了一场无与伦比的绝美华章。

三、宗教文化对戏曲的影响

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考》中对于戏曲的起源提出了“当志巫、优二者出”的观点,这里只将“巫”提出来讨论,单纯从字形上来看,巫字上下两横代表天地,两个人在天地之间,意指能够沟通天地之人。《说文》曰:“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由此,从宏观角度来看,戏曲的最早来源于宗教祭祀活动。那么,从微观角度来看,石牌地区的戏曲是否发源发展于宗教活动呢?《怀宁县志》卷九“祭祠”序曰:“鬼神之故,难言矣。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此千古不易者也。”也就是说,在当时无论大小事宜都需要祭祀,后来也就演变成民间的做法事,其形式主要为丧事和“安龙奠土,大振家声”之类的驱邪祈福的法事。怀宁地区道教兴盛,基本都是由道士做法,做法的时候,道士身着道袍,手持金刚铃或者宝剑,用一种独特的唱腔念着超度经文,如:《十月怀胎》《取水》《关灯》等。后来直接用《关灯》这道法事来代指道士做法,由于道士做法有着很强的观赏性,看道士“关灯”也便成为一种风尚。毕竟做法只在特殊情况下进行,是否后来为了迎合和取悦人们的喜好,将这种唱腔形式改编成了有故事素材、有演员扮演的最初戏剧。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京剧的戏盔戏服和石牌地区菩萨神像所穿戴的服饰基本雷同,这也为石牌地区戏曲源于宗教文化提供了有力的证明。石牌有句民谚曰:“打醮做平安,演唱乐佛腔”,如果说,石牌地区戏曲来源于宗教没有十足的论据,那么由做法事的佛调道腔所衍变成的“乐佛调”(也就是后来的石牌高腔)这一观点是毋庸置疑的。

四、结语

内部的稳定与繁荣,加上外部的冲击与融合,为戏曲的生成提供了绝佳的温床。清代著名学者包世臣用“徽班i丽,始自石牌”高度评价了这里的辉煌,石牌镇是中国两大剧种的重要滥觞之地,公认的戏曲圣地。近年来更是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与发掘,戏曲的发扬也是民族文化的复兴,这也标志着我国文化事业的新高度。

【参考文献】

[1]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