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德观后感十篇

时间:2023-03-27 15:07:06

张思德观后感

张思德观后感篇1

电影以张思德奔跑作为开头和结尾的画面,我觉得电影是意喻张思德只是一名普通人。同时也意喻了共产党人也都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这部电影通篇只表现了一个理念:那就是任何一个成功的大厦都是一块砖一块砖累积而成的;任何一个理想的实现都是普通人辛勤劳动积累的结果,这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电影先是表现张思德当警卫员,做事总是负责任的风风火火,跑步完成。比如汽车轮胎坏了,都是背着轮胎跑步前进,以至于由于鞋爱坏而总是光着脚板走路。然后又表现了他爱心的一面:让一个受了刺激的小男孩健康成长;帮一个老大娘追猪;帮助一个即将牺牲的团长约见毛主席。作为对比,他的一个与他同时参军的老战友已经成了一个主任。而他依然是战士。这个对比的意义就是,究竟我们共产党员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电影在其中几次通过张思德与同伴之间在不同场合的对话回答了这个问题:把自己的工作干好就是对人民的最大贡献,就是为人民服务。他的那个主任战友由于贪污被判刑一年。为了帮助这个战友重树信心,他几次探监,帮助那个主任成功的又找回了自我。

电影最后是他调到烧炭队后,表现他如何领导这个队的。当下大雨时,张思德去给炭窑遮盖,遮盖好之后他没有离开炭窑而是在里面避雨,这是他忽视安全的一个严重错误。作为长期在山沟里生活的人应该能够意识到大雨对于黄土坡意味着什么,那就是泥石流。大雨造成的泥石流将炭窑覆盖,张思德同志牺牲。从这个角度看张思德同志不适合作为领导,只适合当兵。应该吸取安全生产的教训。

张思德观后感篇2

这是一个英雄的故事,影片《张思德》以大量的细节塑造出一个精力旺盛、善良憨厚,纯净而不肤浅,憨厚连着忠诚的小个子士兵。寡言的他一旦开口,让人再难忘记:“不管干啥子工作,都想着前线就在脚底下。”“硬不成一块铁,想当马掌还当不上哩!”“走进革命队伍是为了吃饱肚子,吃饱肚子长了觉悟,就该让更多的人吃饱肚子……”别人不愿干的活,他干得有滋有味;最不起眼的工作,他也求尽善尽美。艰苦的日子,平凡的岗位,出头露面时他那么笨拙,功名职位前却那样淡泊。别人看不到的角落,被他收入眼底;最普通的人和事,悄悄装在心中。正是从这不声不响的举止和点点滴滴的真性情中,我们看到了一颗高尚的灵魂,了解了这个普通人与同事、朋友、战友的情感。张思德的可贵之处就是在平凡的生活工作中做着不平凡的贡献,在他牺牲后回想起来才能用“伟大”来形容他的一生。在这个信仰缺失、英雄褪色、理想泯灭的物质社会,银幕上的张思德,以他的朴实憨厚给了我们的心灵重重一击,带给我们一种动人心魄的震撼。

他太普通了,就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默默无闻,不引人注目,如果没有生命中最后一刻的惊天动地,人们也许至今还不知道他,他可能只是当年无数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的战士之一,后人不知道他的名字,回忆当中也不会有他的身影和他的声音。张思德是平凡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他身上聚集了许多普通中国人身上的美德——朴实、善良、助人为乐,他是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英雄。从他身上可以看到许多我们曾经熟悉却又已经远离的东西:集体主义的道德感,儒家传统的光芒,信徒的献身精神……

这个普通士兵的牺牲,让一代伟人毛泽东悲伤、沉思。毛泽东主席在他的追悼会上深情地说,我们的队伍里到处是这样的人,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不会注意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可正是这些人支撑了我们的事业。毛泽东以“为人民服务”为题发表那篇著名讲话,这五个字,被我们党写入党章,奉为宗旨,数十年回响不绝。是啊,真正的崇高,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被冲淡;真正的美善,只会因朴素的质地更生光辉。张思德29岁的短暂人生,13年艰苦卓绝的延安岁月,正是对这五个字的生动诠释。他朴实得像延河边的一粒砂,千万粒细砂聚在一起,就是砥柱中流的礁石。他微小如清凉山上一株草,千万棵小草共同摇曳,也能伸展勃勃生机。于是,窑洞里出了马列主义,黄土地哺育着一个政党,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着世界上最大的人民战争……马克思说:“人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张思德不过是历史长剧中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角色,他的身前身后,一串长长的名字: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从打江山到掌政权,从改革攻坚到加快发展,一个个平凡的生命延长共产党人奋斗的华章,中华浩茫的历史长卷因为有了他们愈益生动,我们的事业也由此一天天壮大。

今天,时生了很大变化。现实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话语虽然还常常被我们挂在嘴边,但真正的内涵却早已模糊,不知不觉之中几乎已经成为一种空头标语或口号。人为什么活着,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这些问题随时都会在我们人生的某个时刻冒出来。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里,人和人的关系应该是一个什么状态?我们争取个人利益的时候,在抢夺属于自己的位置和资源的时候,基本的人生态度是什么?有人说很多情况下电影不是对现有东西的重复,而是把我们现在社会中很多缺失的东西做一种重建。电影《张思德》就是对这种精神的重建。张思德用他的实际行动为现代人上了一课,我不敢说一部电影就能一下子找回缺失的东西,但至少提醒我们开始发现这种缺失,并渴望找回它。当今时代,人心浮躁,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人际关系冷漠,权力至上,竞争激烈,还有多少人甘于只是一棵“清凉山上的草”?在这些人眼中,只有美丽娇艳的花朵才是引人注目,令人向往的,他们一心一意渴求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希望得到领导的垂青,众人的艳羡;他们重视的只是结果,而忽略过程,当接手一件事情时不能脚踏实地地去把它干好,而只是想谋些好处或表现自己。太多的现代人已经迷失自我,早已忽略了小草的颜色才是生命中最质朴的色彩。

历史大浪淘沙,留下来的都是金子。张思德、孔繁森、李素丽、赖宁……在我们的事业中依然处处可见,他们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在不同的岗位上,默默无闻,鲜为人知,于细微处见精神,尽力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涌动着生命的本色,闪烁着理想的光辉。影片中有个镜头耐人寻味。延安的窑洞前,毛泽东对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不屑地一笑:“中国的命运,不在他蒋介石嘴上。那是中国百姓一步一个脚印,流着汗淌着血踏出来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历史上,不乏察民情、谋民生的明君贤相,而惟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才真正把阶级的、民族的、人民的使命统一起来,将“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忠实实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面对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的现状,我们普通党员更要深刻领会张思德同志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学习张思德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正确对待职务、正确等待工作、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地位与荣誉、以及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经受住种种考验,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人民服务”,这一曾经成就我们事业的精神动力,还将长久地辉映我们漫长而辉煌的征程。

张思德观后感篇3

二是个“跑”字。在影片中,我们经常看到张思德跑来跑去。一开始,张思德一路劲跑,一身黄土,为了赶回来参加唱歌演出。照他战友说:少他一人也无所谓;在小河边,猛跑追一只小猪,被主席问起,从此,张思德的名字留在了主席的记忆深处;中间一段,张思德给主席打水,跑来跑去,以至于忘记用水给自己洗个脸;最后,主席的汽车轮胎瘪了,张思德在黄土田埂上跑了两次,拿了两次轮胎。跑,意味着抓紧时间,提高效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时光流逝一去不返,而我们要做的工作太多太多,我们能不抓紧时间,能不跑吗?今天,我们丹阳已落后先进县市一大截,已落入苏南次发达地区,我们需要效率,需要高效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跨越发展,才有可能追赶上前面的标兵。

三是“忙”字。影片当中,张思德没有空余时间,一闲下来,就站岗放哨,就编草鞋,与战友谈心,关心他人,他把时间填得满满的,不浪费一分一秒。在今天,问一些人忙不?忙啊!他们忙什么?忙应酬,忙交际,忙跑官,忙娱乐,即使有空余时间,也不静下心来读点书,也不去关心他人,关心弱势群体,他们忙得无怨无悔?忙得踏实?忙得幸福吗?答案是否定的。应该忙些什么,答案显而易见。

四是“急”字。急别人所急,急群众所急,这是多么崇高的品质啊!战士们演出时灯坏了,要找梯子,那个急啊!张思德便成了梯子,让战友站在他肩膀上装好了灯。过后,主席笑着说:我想这么快就找到了梯子,哦,原来他成了梯子。老百姓丢了一头小猪,张思德急忙去追,在水中奋力游泳,把小猪捧到老百姓怀中。看到老乡被抓了,他心急如焚,自己找战友谈心,找战友昔日恋人去做工作。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要建立良好的干群关系,这是最佳处方,我们的党员干部要随身带着这张处方。

五是“苦”字。张思德生活的年代,是中国最困难的时期,是共产党最艰苦的岁月,共产党被迫二万五千里长征,到了陕甘宁边区——延安。吃只有窝窝头,住只有窑洞、土屋,穿单衣单裤,饥寒交迫,生病受伤难以医治。苦,真苦!苦也是一种良药,苦能磨练人的意志,苦能修炼人的品行,苦能让人懂得珍惜,能理解宝贵的含义。我们的时代,物质比较丰富,可精神却比较贫乏。今天,我们仍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我是农民的儿子,平生最痛恨浪费粮食。同志,你看到否?一桌丰盛的饭菜,喝了两口酒,吹了几句牛,就倒掉了,可惜、可叹、可恨!这是农民的血汗,这是在浪费农民的劳动,扼杀农民的生命!这是党员干部的行为吗?这是大写的“人”吗?这些人只能是一种没有道德,没有情怀,没有理念,没有感性的动物。

六是“纯”字。张思德那个年代,大家的思想都非常纯洁,一心想干革命,一心想上前线。而张思德更纯,他没有一点私心杂念,从来不想到自己该获取什么,也从不求任何报酬,只知道奉献。给他总结,最大的缺点就是做事不吭声,最大的优点也是做事不吭声。张思德像一名永不生锈的机器,为革命耗尽了自己的生命。当今社会,有许多人认为,张思德是个傻子,脑子“进水”了,而我想,我们的时代需要这种纯洁,尤其是共产党人要纯洁自己的思想,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当然,我们这个时代,要求像张思德那样纯洁不太现实,也不太可能,但我个人认为,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要有张思德的影子,心底要有一杆秤。这杆秤的秤心是用良心、道德、法制做成的,秤铊是用人民群众的利益做成的。

张思德观后感篇4

张伯苓的德育思想体系和实践在我国近现代德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德育思想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含了爱国教育、人格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多方面,其德育实践方法更是独树一帜,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深入分析张伯苓的德育思想,对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德育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张伯苓 德育思想 现实意义

张伯苓是近代著名的大教育家,毕生主张“教育救国”,重视教育对人的熏陶和培养,倡导用道德教育的力量,去摆脱封建传统观念对人们的束缚。此外,他还致力于研究青少年道德观念的形成规律,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导向,强调“教育范围,绝不可仅限于书本教育、知识教育,而应特别注重于人格教育、道德教育”[1],“德育为万事之本”[2]。可以看出,张伯苓的德育思想在其整个教育思想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并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值得探索及借鉴。

一、道德教育的目标:培养具有爱国精神和“现代能力”的人才

张伯苓开创道德教育的起点在于其发掘了造成当时国力衰弱的五大垢病:愚、弱、贫、散、私。他深刻地感觉到国家缺少奋发向上的有志人才,因此他提倡教育救国,用教育矫正这五种垢病,并培养爱国救国的人才。正是基于这种爱国救国、改造国民性的目的,张伯苓在创校时就提出“允公允能”,着力“培养学生爱国爱群之公德,与夫服务社会之能力”,造就具有“现代能力”的人才。张伯苓之所以看重“公”,是因为在他眼中,自私是中华民族最大的劣根性,国人私心太重,没有国家观念和集体观念;自私还会破坏一切,使人泯灭良心,抛弃人格。因此,他认为教育的当务之急便是要教会国人具有“为公”的精神,学会团结合作,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

从张伯苓迫切改造国民性的需求中,可以看出他主张的道德教育目标便是:“培养学生爱国爱群之公德,与夫服务社会之能力”,造就具有“现代能力”的人才[3]。既要使学生具有为公弃私、爱国爱群的精神,又要使学生具有现代能力、实用知识,更好地为现代社会服务。

二、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1.坚持不懈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大多在忧患中成长,爱国是他们教育思想中的共有特征。张伯苓也毫无例外地把爱国教育置于德育的核心地位,把爱国看作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他说:“广义言之,学校则教之为人,何以为人?则第一当知爱国。”[2]张伯苓总结出许多颇有见地的有关爱国教育的见解。首先,他强调爱国教育的重要性,认为爱国教育是中华民族凝聚为一体的基础。他提出用爱国心来维系中华人民的团结一致,是符合近代中国国情的。爱国心不仅对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出了具体的价值标准,而且对提升新一代青年的道德水平都具有积极意义。其次,他强调应该摒弃狭隘的爱国主义,对于不同的爱国行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张伯苓认为美国人无论事情的善恶,只要是自己国家的都去爱的行为是错误的,教育人们既要爱国,也应有判断力,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改造国家。最后,他强调爱国不能“独善其身”,要广泛地动员其他力量,要在整个社会形成强大的爱国力量,并与爱国能力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救国的愿望。张伯苓认为真正的爱国者要像火把一样,燃烧了自己后还要去燃烧他人,用自己的爱国精神感染他人,扩大团结的范围。有了爱国精神后,还要与个人的爱国能力结合起来,因为“爱国可以出乎热情,救国必须依靠力量”[4],爱国不能只是一句空口号,更不能只是一时的激情,有了爱国之心,还要借助爱国之力,才能真正去救国于危难中。

2.重视人格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养成良好道德品质、身心全面发展的最佳时期。张伯苓认为,在这个时期,智育虽然重要,但熏陶人格才是根本。人格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早期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培养上,至于人格教育的内容,张伯苓着重强调了立志、敦品、勤勉、虚心、诚意这五个方面。在人格教育的过程中,张伯苓注重感化,尊重学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对他们因势利导。

在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上,张伯苓重视节俭教育,他深知南开的学生众多,纨绔子弟自然不少,如果任他们挥霍无度,骄奢成性,必然会腐蚀其道德品质。因此,张伯苓在制定校规时,规定“衣履服饰不得奢华,如华丽履服及金戒指等均须摘除”[5],并实行学生开支记账制度,要求学生每星期至少给家里写信一次,向家长汇报在校开支情况,联合家长的力量,共同监督学生养成节俭的习惯。张伯苓同样重视青春期教育,包含性知识、恋爱婚姻、同龄人交友等。他认为对于学生的青春期教育是不能回避的,不能闭口不言,应当对学生加以引导。张伯苓在全校开设生理卫生课,请医学专家及海军卫校的教师来讲解,并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珍惜宝贵的青春时光。从人格及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可以看出张伯苓的道德教育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均衡发展,注重个体与群体的协调,是对封建教育的一个重大突破,具有重大时代意义。

3.坚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张伯苓德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张伯苓吸取了先进的国外教育,但是他还是非常重视利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AS去教育学生。他折服于孔子“仁者爱人”的伦理道德观念,也信仰基督耶稣的博爱观念,因此他常把《论语》和《圣经》带在身边。他对传统美德教育有着深刻的见解,但并没有盲目地崇拜传统道德,对陈旧迂腐的道德观念是加以摒弃的。他经常根据不同的环境、社会现象,对《论语》、《大学》、《中庸》等书中的语句进行新的诠释去教育学生,因此,张伯苓是把传统美德加以利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把它与西方自由、平等、民主、独立的道德观有效地结合起来,提出适应新时代的道德准则。正如他在演讲时所说:“今因与社会进步上着想,吾当另立道德标准,谓‘凡人能于社会公共事业,尽力愈大者,其道德愈高,否则,无道德可言……’”[1]

三、道德教育的践行方法

1.创立修身班、开设修身课

修身课是张伯苓在主持南开学校时的独创,在当时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方法。每到周三,张伯苓把全校师生召集到礼堂,亲自为他们演讲修身,他的演讲包含了古今中外的大事、亲身经历和海阔天空式的漫谈,从演讲中教会学生各种做人处世之理。在修身班上,张伯苓还经常运用形象的教学办法,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下,主动了解并接受道德教育。为了让学生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他在课堂上把一个学生叫上讲台,一根筷子一折就断;他又拿出一把筷子让学生折,学生无论费多大力气也折不断。在这种形象生动的演示中,同学们便深刻地理解了“分则易折,合则难催”的道理。

2.采用“学行合一”的方法

张伯苓认为,好的教育应该不仅“教学生学”,还要“教学生行”。现在社会变迁很大,而多流于偏废,只重物质,不重道德,尽管“学富五车”,而行为可以丝毫不顾[4]。所谓“行”便是“行做人之道”,即使行不比学更重要,也应“学行并重”,只有“学行并重”才能避免畸形发展。教师除了传播知识,还要以身作则,用精神感动广大学生。号召教师要从谈吐、衣着、外表、人品等各个方面都要成为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必须要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在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时,张伯苓总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亲身感受去感染学生,其“语甚殷切,几如剖肝以示;其言极其痛深,其感人至矣”[5]。他认为对学生进行人格感化,比在课堂讲述数以万计的大道理都要有效。

3.注重校风文明建设,为道德教育创建良好环境

校风是一个学校精神风貌最全面的体现,具有强有力的心理制约功效,不仅影响着学生的个体意识,对学生的行为方式、人格塑造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张伯苓极为看重校风建设,认为青少年思想单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想让学生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必须把他们置身于一个良好的大环境之中。因此,张伯苓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大力发展校园文明教育活动,积极推行体育活动,如进行爱国演讲,创办话剧社,举办体育比赛等,让学生们沉浸于一种严肃活泼、团结合作的校园氛围中,从而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张伯苓德育思想对现代德育工作的启示

1.坚持“以德育为万事之本”,始终把道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

张伯苓认为教育不仅是一种文化知识的传播,更是一种对个体意识的重新塑造。他认为,当时的中国人最大的顽疾就是“私”,因此他把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放在了教育的首要位置。张伯苓“以德育为万事之本”的思想,针对当今德育工作收效甚微的现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共十首次明确把“以德树人”确立为当今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再次证明了德育的重要性,明确了今后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向。当今国内的主导意识形态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核心价值观统领着各种意识形态,需要得到切实的保障,但是在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德育工作却经常遭遇尴尬,雷声大,雨点小,各种形式性的口号层出不穷。从国际环境来看,中国要想真正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就要切实提高全民族的基本道德素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尤其是我国正处在巨大的变革转型时期,人们的伦理道德、价值规范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正面临着道德观念重塑的重要时期,德育工作不受重视或是德育工作实效性不足,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张伯苓的“以德育为万事之本”,对于当今提高全民族道德素养、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2.坚持爱国教育始终是道德教育的核心

张伯苓亲身经历过甲午战争惨败之痛,加之当时的南开学校与日军营相邻,导致南开的师生每天都要极力忍耐日军的骚扰,因此他的爱国教育思想比一般的教育家更为鲜明强烈。他利用各种方式,随时随地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在修身班进行演讲、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调查、利用纪念节日开展爱国活动、编写具有爱国内容的话剧、出版爱国教材等等,这一系列的表现都证明张伯苓始终坚持把爱国教育置于德育的首位。纵观当今的学校德育工作,对师生的爱国教育形式大于实践。从国内环境看,虽然中国早已摆脱了贫穷落后的局面,经济建设取得了傲人成绩,人民安居乐业,但要实现“中国梦”,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刻也不能放松爱国教育。从国际形势看,中国与国际密切接轨,使西方很多观念在中国广泛传播,对青少年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对于西方一些扭曲中国的信息,不少青少年会产生困惑,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更要加强爱国教育,让青少年能够深刻了解祖国的沧桑过往,正确认识国情,不断地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去拼搏。

3.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学行合一”,突出德育的实践性

张伯苓主张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还要“教学生行”,即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方面十全十美,但在行为道德上有一丝一毫的不注意,也不能被称作是一个“完人”。无论是在课堂上、校园活动里、社会实践中,张伯苓都积极地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鼓励学生去深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获得丰富的道德认知和行为经验。张伯苓这一道德教育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完全性格”和“现代能力”的优秀人才。而现代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教学时,往往只注重在课堂上灌输给学生大量的道德知识,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实践,这种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的方式往往使德育脱离了实际生活,斩断了道德与生活的联系,造成了学生知行不一、面对现实的道德问题难以适应。德育过程是被教育者与教育者在情感、认知、思想等方面主动交流、亲密互动的过程,依靠被动地灌输道德知识,没有被教育者的情感体验,很难让被教育者感同身受。张伯苓“学行合一”的德育方式启发了现代教育者不仅要重视德育课程的设计,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而且要鼓励学生多走出课堂,进行道德实践,在实践中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要形成“课堂传授―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只有重视实践的作用,才能培养出具有远大理想、高尚情操、现代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文俊,杨,郑致光,等.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2] 梁吉生.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3] 李宗建,魏强.张伯苓德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

[4] 梁吉生.张伯苓的大学理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张思德观后感篇5

昨天,我观看了影片《张思德》,影片中有一名八路军战士叫张思德,参军12年,始终保持昂扬的工作热情,一如既往、兢兢业业;始终保持顽强的战斗作风,果断勇敢、不畏牺牲;始终保持高尚的做人道德,乐于助人、默默奉献。由于工作需要几经调动,但是无论把他安排在哪一个岗位上,他都不讲条件、愉快接受。他当过勤务员、通信员、警卫员,搞过生产、烧过木炭。作为共产党的一员,党叫干啥就干啥,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一意为革命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奉献。也就是这名普通的战士用他朴实无华,却又重如泰山的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走完了他短暂的革命生涯。影片从整体风格到细节描述都尽显大家风范。影片中增加了对张思德的人性化刻画,从亲情、友情等多条感情线上展开描述。影片也显现了警卫员张思德和的亲密关系,充分体现了普通民众对主席的敬仰和主席对普通百姓的关怀。 影片最让我感动的一幕是影片的结尾:“张思德”,随着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喊,眼睁睁看着大雨中滚滚泥石将窑洞吞没,战友们的心碎了……在这张思德同志牺牲那一刻的悲壮场景,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张思德同志最后在执行烧炭任务中,因炭窑突然崩塌,为救战友的生命而不幸牺牲。

张思德同志不善言词,却有着使不完的劲,他永远那么积极乐观,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则是张思德同志烧炭时微笑的情景。我虽然没有经历过战火硝烟的年代,但是可以想象的到那时生活的贫穷、苦累、饥饿和危险。而张思德同志不管何种困难、何种艰辛,总是微笑面对。张思德以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做每件事都保持坚定的信念,不断地鼓励自己,告诫自己,鞭策自己,他深刻地知道每完成好一件工作就是对党对人民忠诚的证实,就是牢记职责为人民服务的体现。小陈老师工作室版权所有

60年来,张思德精神像一面鲜明的旗帜,引导着无数人谱写着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荣历史。这一光荣历史,凝聚着革命老前辈和无数英模人物的汗水和鲜血,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过去,靠这些优良传统排除了无数艰难险阻,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今天,作为新时代下的我们仍要继承和发扬这些优良传统。

张思德仿佛就是生活中你我周围的同事,他们普通,热情,默默无闻地做着自己的事。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感到“为人民服务”其实很简单,它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口号,而是从点滴小事入手,去做好自己的事,去爱自己周围的人。影片中的张思德对待同志如春风化雨,爱他们像兄弟姐妹一样;对老红军他就像一个孝子;对孩子他就像一位慈父;对待自己的工作更是恪尽职守,干一样爱一样。因此作为一名踏上工作岗位不久的应届毕业生,我要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事有困难自己要热心帮助,服从公司的分配,自觉为工作单位作贡献,以更高的标准,更严格的要求,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当一名合格的公司职员。

张思德,一名光荣的警卫战士,他很普通也很平凡,他普通得只知道工作,他平凡得只懂得奉献,但在人民利益面前,他却用自己年仅29岁的生命承载了一切,为人民服务的崇高追求,使他不仅成为一位英雄,更成为一种精神——伟大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也正由于这种精神,才使我们在60年后的今天仍然如此隆重的举行纪念,虽然英雄离我们而去,但历史没有忘记他,祖国没有忘记他,我们更不会忘记他,他的名字永远闪耀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小陈老师工作室版权所有

张思德观后感篇6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课;教学实录

3月×日,上午,1-3节,302教室,2014级展示与设计一、二班。

课前与该班辅导员进行了简短交流。辅导员告知,数人转专业手续未搞定,实到人数80人。

教学内容:

一、教师介绍

我叫陈老师,简称陈老或老陈。同学见我别喊李老师张老师,我不理的,我是陈老师,大写的陈CHEN――老师。PPT上有我的手机和邮箱。

二、同学介绍

大家认识一下,先请一班班委自我介绍,然后二班班委,随机再请五位同学自我介绍。机会均等,大家都有露脸出彩的机会。来,跟同学们打个招呼。一女生姓魏,魏国的魏。陈:张口就历史,厚重!一女生姓杨。陈:姓杨好呀,杨家将一门忠烈。支部书记同学忘了介绍自己是什么地方人。陈:不要问,肯定地球人。该生说合肥人。“合肥不错,居皖之中”。其实,芜湖、蚌埠作省会都不错,面江临河,人类自古就逐水而居,安庆也作过省会呢。一句话把省会定在了合肥,老人家要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一男生介绍姓唐。陈:姓唐好,唐,广大、浩荡、伟大,大唐,大国上国浩荡之国,说到大唐国人就提气来神,汉唐气象、八方来贺。二班班委没选出?空缺?过!好,下面请五位同学自我介绍。介绍完毕。

三、课程介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公共基础课,属必修课。执行33+15方案,33是理论学时,15是实践学时,十五周结束,闭卷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包括思想修养、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知识三部分。先说“修养”,同学们翻开教材第十三页,最下边一行写道:“修,以求其萃美;养,以期其充足;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的“修养”是指党员的共产主义思想和觉悟。说某某没修养,污言秽语,假大空,思想、行为都不符合标准。做有修养之人,温文儒雅,文质彬彬,文明礼貌。

第一个内容――思想修养,即前三章内容,第一章讲“理想、信念”,只有人有理想、有信念。有同学说自己没有理想、信念,太谦虚就假了。歌德说“哪个男子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中国思维,中国传统,当婚不婚,当嫁不嫁,感觉不正常。第二章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中国精神”,也是思想修养重要内容。相信,在座的都是爱国者,国家为什么值得爱,要知道怎样爱,什么才是真正的爱。中国精神的内容是什么?内涵又是什么?我们以后会讲。第三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即常讲的“三观”,有人讲“三观”很随意,“世界观”不是“社会观”,一定要准确。“观”是“观点”、“主张”,就是对现实世界的认识、看法。编句顺口溜“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这就是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和主张。“人生观”是对人生的看法,活着好呀!尤其在人年轻的时候。佛家的“人生苦短,回头是岸”是悲观主义人生观,我主张儒家倡导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价值观”,简单说,就是对什么是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观点和主张,人生要实现价值,就要积极进取。

第二个内容――道德修养。什么是道德?同学讲的不集中,没有说到点子上。简单说,道德即“是非”,有道德就是“明是非”。餐厅该不该排队,你认为该排队,就是“明是非”,有“公德心”。吃饭做到“光盘行动”,就是有“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公德、私德都达标。道德分层次,原始人有道德,封建时代有道德,资本主义时代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最高道德类型,雷锋就践行了共产主义道德,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普通人应该具备和践行社会主义道德,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第三个内容―学习法律基础。中国已建成较为完整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国正走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上,同学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立规矩:按时上课,不准无故旷课。不来上课,不要怪我不讲情面。13级有位男生,打耳洞,带耳钉。问我:为啥不让他及格?我说你心里清楚。开学见个面,随后就失联,你凭啥及格?你及格就是对同学的不公平,我照章办事。总之,希望同学做到有头脑、有道德、守法纪。

四、播放“开学第一课”视频

包括四个内容:“孝”、“爱”、“礼”、“强”。这次看前三个,下节课看完。

五、布置作业,

1、陈老师印象。2、我的“开学第一课”。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要求:三选一。一星期后交作业,手写、电子都可以。

六、总结

张思德观后感篇7

关键词:儒家;道家;功利主义;自然主义;比德说;情感说

中图分类号:B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5-0237-01

一、游是社会的常态

费孝通在其《乡土中国》一书中指出,中国社会是个“乡土社会”,人民较少流动,乡土观念浓厚,不轻意离乡。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以儒家思想作为官方的主流思想,而儒家思想最主要的精神便是以仁、孝为主,因此要孝敬父母,就不能随处流荡,以免让父母无所依靠而难享天伦之乐,这就触及到了孔子所提倡的“父母在,不远游”的旅游主张。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游便有了一种悲伤离别的情调,是一种迫不得已的出走。龚鹏程在《游的精神文化史论》中狠狠地批判了费孝通的认为中国社会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的思想。龚鹏程认为中国农民之所以较看重安定的生活,由于秦汉时期以来所实行的编户齐民制度的约束和影响,而不是孔子的“父母在,不远游”思想的影响。而恰恰相反,孔子是提倡游的,既主张近游又鼓励远游。游对于人的品格修养有极大好处,在他的文学著作《诗经》里就有很多反映各地游风的诗句,而且在《论语》中也有很多他与弟子相互谈论游学的语段。其实,从整个历史长河来看,中国社会并不是一个安土重迁的社会。从古代的氏族迁徙到帝王巡游,从官员宦游到文人浪游,从僧徒远游到谪臣羁游等等无不充满了整个社会,就更不要提流浪者的逃荒之游了。

儒家功利主义旅游观

儒家旅游思想理论的核心和基础是仁,旅游必须符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忠孝节义观念以及修身养性、礼乐教化和齐家治国平天下观念。根据这一思想,孔子提出了“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旅游主张,“不远游”不是不主张游,而是看重近游,谨慎远游。近游即可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又可与父母家人共享天伦之乐。“游必有方”,方者一定之方向,远游者须有方向。孔子之所以要提出这样的主张,是由于当时的现实所决定的。在先秦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力相当宝贵,而外出游览由于各种困难条件造成路途险恶,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人员伤亡,因此,为了减少非正常死亡和伤残现象,有必要谨慎出游。但外出远游又有许多诱惑力,不仅可以饱览名山大川的秀丽景色,而且又可以实现治理国家,怡养性情,发展人格的理想追求。于是在那个游士盛行的年代,孔子也大力提倡并身体力行着远游,提出“桑弧蓬矢,志在四方”,认为要建功立业必须走出去闯荡世界。

在仁的基础上,孔子又提出了君子比德的旅游审美观,把大自然的山水人文化,赋予其仁人君子的品格美德。“知子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即是对君子比德的最好诠释。君子比德说,一方面肯定了游山观水能给仁人君子以美的艺术享受,而这种美的艺术享受是儒家轻自然重人文的反映,虽然自然以天性方式存在,但只有在人化之后才能获得价值。如水深不可测,象征智者的学识渊博;山能养育万物,象征仁者的秉德无私,在游山观水时,仁人君子才能“高山流水、得遇知音”,或者反省自身,陶冶情操,获得美不可言,乐不可支的感受。因此比德说的实质是自然美依存于社会美、人格美的体现。“君子比德说”强调旅游观赏时应尚理、轻情、重功利、轻审美,从而奠定了儒家自然审美观的基础;而且在游览观赏时又提倡克己复礼,经世致用,即为了修身治国平天下,因此又奠定了儒家功利主义旅游观的基础。

二、道家自然主义旅游观

道家认为自然本身便是一种完美的状态,无需经过人化的过程,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成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在旅游方面提出逍遥游的主张和情感说的审美观。

所谓“逍遥游”就是不计功利,不借任何外力,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的自由自在的遨游。旅游者应去观赏万事万物的自然真貌,逍遥游就是使游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自由。它是道家虚无主义的绝对自由的处世绝学;寡欲无为,消极避世的人生观;也是崇尚自然反对束缚主张自由自在的、无羁无绊的旅游宗旨。庄子之所以提出逍遥游是由于在那个礼崩乐坏的动荡时期,作为没落奴隶主贵族的代表,已对前途丧失了希望和信心。因而在其名篇《逍遥游》中,我们每每能看到他要像神一样游来游去的梦想,又有劝人跟随共游的希望,更有对现世功利之徒的批判。

在自然审美观方面,道家崇尚自然,反对以人文创造去破坏自然,主张内在品格与外在表现应当完全一致,从而开创了注重个性情感价值的旅游观――情感说。

庄子与惠施游旅于濠梁之上,看到鱼游来游去的情景而产生了精彩对话。知鱼之乐充分体现了庄子以天合天以我的自然来合于物的自然,即旅游主体与旅游客体自然结合的思想。庄子对鱼有强烈的移情作用,这些情景都充分体现了庄子无己无功无名的非功利旅游思想。

三、儒、道两家旅游思想之比较

无论是儒家功利主义旅游思想,还是道家自然主义旅游思想,都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前者以比德观念来看待山水之美,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可比性、协调性;而后者以情感观念来强调人对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依赖性。无论是“比德说”还是“情感说”,都表明了当时人的山水意识已从神的羁缚中解放出来,都将人性美与山水美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肯定了人的道德价值和情感价值,这两种旅游观对后世的旅游文化结构都有深远的影响。通常说来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一般都是儒家功利主义旅游思想占主导地位,而在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制度哀亡的时期,一般都是道家自然主义旅游思想占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王淑良.中国旅游史[M].(古代部分),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8

张思德观后感篇8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极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它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着判断某一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作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道德相对主义对于道德的理解存在着诸多差异,这种区别是本质上的。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道德相对主义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主张道德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上产生,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段有着相应的道德观念标准。道德相对主义认为道德不存在绝对性,世界上亦没有普遍伦理的存在,任何的道德判断标准都是相对于个人的道德观念,或个人、文化、社会的历史特定性。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相关概述

在阿斯诺维奇看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所强调:其一,道德批判必定与一种关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习俗的分析和批判密切相关,而且与隐含在其中的规范和行为的分析、批判密切相关,即一个有效的道德体系需要特定类型的政治经济体系相配合;其二,道德命令必须基于现实人的利益和动机。

这两方面所强调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道德的观点是首先认为道德在人类历史上是发展变化而非永恒的,因而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反杜林论》中马克思论证无产阶级的道德肯定拥有最多的能够长久保持的因素,但并未肯定无产阶级的道德永恒不变,这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发展、辩证的理论内核。同时,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具有阶级性。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任何道德,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伴随经济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这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必备条件。最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是具体而非抽象的。因此,主张道德的评价标准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仅仅使用一种普遍、教条的判断标准。而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角度可知,这种道德特殊性的理解和运用是建立在道德普遍性理论指导之上的具象操作,并非随意为之。

(二)道德相对主义相关概述

关于道德相对主义,大多数学者赞同这样的观点:在哲学中,道德相对主义是一种立场,认为道德或伦理并不能反映客观或普遍的道德真理,而主张社会、文化、历史或个人境遇的相对主义。它坚持主张不存在评价伦理道德的普遍标准,认为道德价值仅仅适用于特定的文化边界或个人选择的前后关系。原因是,人的主观认知水平总是受着客观条件的局限性,面临道德决断时,每个人由于所受到的宏观环境及微观因素影响的不同,得出的结果必定有所不同,且没有人能够恰当地判别除自己之外的任何人的行为正确与否。同时,还有部分学者认为:道德相对主义主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德价值或信条,将道德判断、道德选择情感化、个人化,全然由个人所处的境况和兴趣爱好所决定,因此价值完全是主观的。

本文作者认为,以上关于道德相对主义的观点比较常见,尤其是在全球化社会发展和后现代主义思想日渐提倡个性自由的今天,这种思想意识与道德实践不断接触、融合,日益成为一种生活常态。道德相对主义的核心观点在于把个人作为道德的逻辑出发点,把各种具体情境作为道德发生的参照体系,忽略了道德特殊性中的普遍性,相对性中的绝对性,这也是道德相对主义的致命缺陷。

二、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道德相对主义差异的基本表现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当代主流道德价值取向,它说明道德具有历史性、阶级性、操作性等特点,强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质,这是马克思作为一名真正的革命家从每个人的角度出发,这种考虑是基于一个更为全面和远大的前提,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之处。然而,针对当今社会出现的一些热点问题,部分人开始对道德状况的评价为“感动与疼痛并存,谴责与反思交织”,还有部分人抱有消极心态,认为当前的道德状态令人不甚满意,“道德缺失、道德沦丧”随处可见。如此褒贬不一的评价方法,映射出人们对当前道德状态的担忧及对良好的道德风尚的渴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鉴于此种现实状况,有学者把社会上道德滑坡现象的原因归结为道德相对主义,认为这种标准以个人利益为中心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实践,是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相背离的一种评判尺度。本文认为,这两种评判标准的基本差异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思维逻辑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立足点在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待道德的发展过程。这种观点对道德的评判标准不做任何假设,认为道德的发展是有其自身发展规律,这种规律来自于人的实践,而整个人类的实践又具有一般性的特征。因此,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追求的宗旨目标。在当今纷繁复杂的时空境遇下,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作为道德的高层引领指向标,其原理就是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这种出发点有方向性和目标性,即实现人的真正解放,这对道德现状的改善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长远性的指导意义,是道德具象化操作的一般性、普遍性理论和实践指导。

道德相对主义在出发点就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它主张每个人都因受着不同的社会背景、文化、习俗、境遇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每个个体所持有的道德评判标准不可能脱离这些因素的干扰而独立存在,并且这些相异的因素不可能使得人们之间的观点呈现出相互通约的可能和机会,也就根本不存在反映客观或现实的普遍真理。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完全要按照自己的内在影响模式控制去做出判断,这种判断的结果不可避免地是以个体的特殊性作为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

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相比较,道德相对主义显然是片面的、机械的。它只看到了道德具体情境中的个体特殊性,忽视了人类社会的实践存在着一种普遍性、价值性的道德实践,完全将道德的特殊性、相对性绝对化放大,以偏概全,以点带面。这种只考虑每个个体情况的道德逻辑出发点,倾向于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的道德观念,孤立了个人与整个社会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道德相对主义的逻辑出发点是错误的,这也是其致命缺陷之一。

(二)参照体系的选择

对于不同参照物、参照体系的选择,必然得到不同的结果,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道德相对主义在这一点上的区别也表现得较为明显。

经典马克思主义者扬弃宗教信仰论、天道器物论、自然本性论及生物进化论的道德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的原则,深刻揭露了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旧道德、伪道德。通过此种否定之否定的方法,吸取资产阶级关于道德观的经验教训,阐明适合无产阶级的道德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识到生产方式的变更会引起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也即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以实践活动作为参照体系,并且以整个人类的实践活动作为调整道德的价值标准。这种标准的制定强调普遍性和指导性,而非仅注重特殊环节或偶然的情境。

道德相对主义对于参照体系的选择,则偏重于主观性、个人化和情感化。主要依据各种外在的、具体的、变化的客观或主观因素作用于人脑之后的思维活动,并以主观的意识活动来调整对客观的认识和理解程度。每个人必然会受到生活环境、历史条件、经济条件等影响,这些因素作用于个体自身的认知和理性思维方式,产生一定的干扰作用。这使得人们在对外界做出评判时,会受到这种个人主义思维意识的干扰,是一种客观被动参照主观的参照体系,同时也是一种孤立、片面、静止的参照选择体系。

(三)生命力方向不同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种面向和回应社会现实问题的理论指导,它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借鉴意义。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也具有这种指导实际的开放性、适用性、方向性,因为它始终以现实的生活作为思考对象。作为其生命力的来源,现实中的生活又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因此,道德观也会根据不断变化的时代条件,继续推进创新,使之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和表现形态。也即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与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客观实际情况相符合的道德观,必然会表现出愈加强大和旺盛的生命力,也必然会向着更加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明确告诉我们,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孤立、静止的事物。而道德相对主义的生命力发展方向却有一种片面性、停滞性,它总以自己的具体情况和现实条件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以自己不变的局限性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千变万化。这是一种固守的、不会想到在客观实际中抽象概括理论精华或现象总结。这种价值标准必然失去其灵活性和发展的后续动力,使得人们逐渐对自己的道德观念体系产生动摇和怀疑,进而否定已有的道德理论体系,只以具体情况的解决作为目的,道德的作用也逐渐演化为一种解决矛盾的工具。

三、利导道德相对主义相关价值

张思德观后感篇9

67年前的9月8日,在革命圣地延安枣园广场,毛泽东为纪念因公牺牲的普通警卫战士张思德,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

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当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担负党中央、中央军委和国家机关警卫任务的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北京卫戍区某警卫师采访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竖立在办公楼前的张思德铜像。

翠柏与鲜花之中,张思德身着军装,神情刚毅。几十名刚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战士正对着铜像齐声背诵《为人民服务》:“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铿锵的声音响彻云霄。

感人的场景显示,历经67年风云变幻,张思德精神仍然熠熠生辉。利用3天时间,我们采访了老、中、青三代警卫官兵。他们既是“张思德”,也是张思德精神的传播者、践行者和继承者。

张思德的班长、红军老战士杜泽洲:

毕生传播张思德精神

杜泽洲已是95岁高龄老人。在杜老家人的帮助下,我们完成了采访。

杜老和张思德是同龄同籍入伍的战友,亲眼目睹了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桩桩事例。在延安枣园广场现场,他亲耳聆听过毛泽东主席发表了《为人民服务》。

“毛主席出席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并讲话,无论是在当时的中央机关,或是在延安的部队,都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炊事员回家后一气儿挑了几十担水,有人问他今天为啥特别卖劲儿,他说:‘张思德也是个战士,他烧炭是为人民,死了,连毛主席都给他送葬,还讲话悼念他。我挑水也是为人民,也是有功的,为啥不好好干呢?’”

杜老回忆说:“我和张思德一同战斗、生活的日子里,他那淳朴、忠诚的品德,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始终激励着我工作、学习和生活。”

1983年12月,杜泽洲离开了北京卫戍区政治部副主任岗位,在北京柳荫街的一个普通住所里休养。可他并没有赋闲,而是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新的事业中。那些年,他奔波在首都的城市乡村、厂矿企业、学校机关、商场公司,忆长征、讲传统,传播张思德精神。180多家单位、1万余名干部群众受到杜老的革命传统教育,不少人对张思德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次,杜泽洲外出,发现住所附近的某部哨兵执勤不够严格。他立即找到该连队干部,讲述张思德当年为中央首长站岗时严格要求自己的故事,并把自己40多年的警卫工作经验传授给官兵。此后,杜老作为编外指导员,定期到连队辅导授课。杜老一边指导连队的警卫工作,一边组织开展学习张思德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驻地官兵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那些年,这个连队年年被评为先进执勤连,后来还被总政治部授予军民共建先进单位。

2000年后,杜泽洲所住的柳荫街成了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窗口,吸引大批国外游客参观访问。杜老又当上了精神文明的“国际宣传员”。来自亚非、欧美、港台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代表团、数千人走进了杜老家的小院。张思德的名字也传遍世界。有位美国记者被张思德的精神感动了,多次专程来北京到杜老家,请杜老详细介绍张思德的事迹。那位记者说:“张思德的精神太好了,不仅中国需要,全世界人民都需要。”回忆到这里,杜老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如今,杜老已搬到离定慧桥不远的一处住所,身体也不如从前了,但是杜老说,传播张思德精神的日 子,是他最幸福的时光。他永远忘不了张思德。

“全军优秀指挥军官”、某营政治教导员朱威明:

培养张思德式的好战士

“张思德10年多的革命生涯,是党叫干啥就干啥的10年,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10年。”

谈起什么是张思德精神,北京卫戍区某警卫营教导员朱威明用最朴实的语言概括道。

这个一米八个头、身材魁梧的东北大汉,性格豪爽、快人快语,说起话来就像竹筒倒豆子。受张思德精神熏陶,出生于1970年代的朱威明现在已成长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作为一名带兵人,他和卫戍区其他政治干部一样,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培育张思德传人上。在营部会议室里,他滔滔不绝地聊起了部队组织学习张思德的活动:

――每当新兵入营,每逢重大节日,每临重要任务,都组织干部战士到张思德塑像前宣誓,参观师团史馆、荣誉室,举办重温入伍、入团、入党宣誓活动,用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激励官兵;

――每年9月8日,都开展“弘扬张思德精神、争做张思德传人”主题活动,组织官兵朗诵《为人民服务》,进行主题演讲、主题征文和主题文艺演出;

――每隔10年,都要邀请各级首长和老警卫战士,隆重纪念毛主席《为人民服务》发表,引导广大官兵重读张思德故事,观看《张思德》电影……

“今年,卫戍区党委开展了‘警卫战士忠于党’系统教育,第一讲就是《为首都北京站岗,做张思德传人》。这些活动和教育,有效激发了广大官兵争当张思德式优秀警卫战士的热情。”朱威明说,他们这支部队从井冈山到延安,从西柏坡到北京,始终守卫在党中央、中央军委身边,80多年来一直忠贞不渝、恪尽职守,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张思德式的好战士。

京西宾馆被誉为“中国政治的地标”,警卫京西宾馆须臾不可有失。妻子生产不能陪护、亲人离世没来及陪伴、家人来队不能接站……一代代警卫官兵始终恪守着“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卫士忠诚,确保了各项警卫万无一失。2005年底,某连老兵退伍与国家一次重大会议的临时勤务相逢。驻京西宾馆某警卫连40多名面临退伍的战士,主动退掉已经买好的返乡车票,一致申请执行完最后一次警卫任务再返乡。任务结束,离上级规定的最迟离队时间只剩一天,战士们走下哨位就奔向了站台,连给家人买一份北京特产的时间都没有,却都无怨无悔。

忠于党就要忠于人民,热情为人民服务。常年担负长安街沿线警备纠察任务的卫戍区某纠察连,每年都要帮助沿途民众做好事“一箩筐”,被誉为“盛开在长安街上的精神文明之花”。为了方便群众问路,警卫战士利用休息时间牢记北京交通路线、名胜古迹、街道方位,每年至少为中外游客、过往军人排忧解难数千人次,不少战士也因此被誉为“活地图”、“语言通”。

革命军人的牺牲岂止在战场,忠诚卫士的奉献又岂止在哨位。卫戍区的官兵们把他们对党、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以及对首都人民的赤诚情怀,带到他们守卫执勤的每个岗位,用生命之光温暖着这座城市。周波是让首都人民记住的一个名字。2008年2月14日,气温只有零下5摄氏度。卫戍区某部战士周波,在部队靶场执行警戒任务时,遇见两名儿童不慎落入池塘冰窟。危急关头,他和战友奋不顾身跳入水中,一起救出落水儿童,自己壮烈牺牲,时年21岁。一个从入伍到牺牲仅仅走过427天的青年,在卫戍部队这个大熔炉里,实现了从普通青年到优秀警卫战士的人生突击,谱写了 一曲激越的青春之歌。2010年2月,中央军委追授周波同志“舍己救人模范警卫战士”荣誉称号。

时隔仅仅两年,卫戍区官兵的英雄壮举再次感动了首都人民。2010年11月26日,卫戍区某警卫连孟凡天和战友在门头沟芦井村附近营区打扫卫生时,发现一名年轻女子落水。尽管当时水寒刺骨,孟凡天他们还是毫不犹豫地急忙跳入池中,三名战士通过接力的方式,救起了这名奄奄一息的女子。事后,落水女青年的母亲紧紧抓住孟凡天的手,声泪俱下连声说:“感谢你们!”。

一个英雄就是一面镜子,一个哨兵就是一面旗帜。卫戍区官兵把群众当亲人,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积极投入到和谐首都建设当中,谱写了一曲曲军民鱼水情深的时代凯歌。

在警卫营采访的时间里,许多普通士兵的名字虽然没有被我们记住,但他们忠于党、服务人民的光辉事迹,早已镌刻在首都的长安街上,映照在龙潭湖畔,写在祖国和人民的心中。

默背《为人民服务》的“90后”新兵:

张思德精神在这里延伸

如果没有身着军装,记者很难想象面前这些略显稚气的“90后”小伙们,是肩负着中国最核心地区保卫任务的忠诚卫士。

在很多人眼里,“非主流”、“娇生惯养”、“桀骜不驯”似乎是“90后”的标签,这与“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似乎没有太多的联系。然而当记者走近卫戍区这些刚刚入伍不久的年轻士兵时,却有了新的发现。

来自江苏的蒋涛,1990年出生,是一个文文静静、略显腼腆的南方小伙。在入伍之前,蒋涛只在高中课本上读到过张思德,他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会到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服役,“在张思德塑像前宣誓时,我浑身热血都沸腾了起来。”

蒋涛说,自从进入这个特殊的集体,他的生活就发生了“蜕变”。他逐渐懂得了来到卫戍警卫部队、成为张思德传人,肩担重任、责任重大。

蒋涛所在连队担负着“八一”大楼的警卫执勤。厚重的礼服,闷热的马靴,在展示中国军人形象的同时,也给这些年轻的战士带来一次又一次严峻的考验。炎炎夏日,手执钢枪的年轻战士,身上披着厚重的防弹衣,汗水浸湿了军装,却军姿挺拔,军容严整;寒冬腊月,营房内温暖如春,室外冰天雪地,寒风刺骨,哨兵执勤一两小时后,双脚与靴子粘在一起脱都脱不下来。

“有时候真的很苦,但想想这也是在为人民服务,就没有什么怨言了。没有我们辛苦的站岗,哪有大家舒适的生活呢。”蒋涛面对记者的问题,憨厚地回答道。由于长期穿着马靴,这位在高中时细皮嫩肉的“奶油小生”,现在脚掌和10个脚趾头全磨起了厚厚的茧子。

如果说艰苦环境只是对士兵身体承受力的考验,而同龄人的青春诱惑则在不断折磨着这些年轻人的心理意志。

蒋涛所在哨位正好对着一个街心公园。每天傍晚,一对对情侣便相约来这里谈情说爱,拥抱、亲吻的镜头屡屡在他的视线里来回晃动。面对这些不可避免的“诱惑”,蒋涛的脑海里瞬间出现了女友的身影。

“哨位上不能有私心杂念,否则就会放松警惕,给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理智的念头占了蒋涛思想的上风。

“可是这些镜头刚好在自己视线范围内,怎么办?”“不看他们,那怎么观察警卫目标周边的情况?”

短短的几秒钟时间,蒋涛预想了好几种应对方法。

“背《为人民服务》!”蒋涛突然想出了一个“绝招”。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蒋涛一边默背着《为人民服务》,一边警惕地注视进出车辆和人员。连续几次的背记,那一段段爱情“故事片”迅速在蒋涛的脑海里消失得无影无踪。

张思德观后感篇10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孟子;伦理思想;政治思想

[中图分类号]B82-0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9 — 0021 — 02

亚里士多德(384BC—322BC)和孟子(372BC—289BC)作为轴心时代东西方两位思想巨擘,他们的政治主张与他们的伦理思想的认知是分不开的,二者在伦理思想和政治主张上既带有两个形态迥异的社会的时代背景,又预示了中西方伦理和政治运作在以后的差异。

亚里士多德和孟子伦理思想特点

伦理学,即探讨人类道德的科学,是关于人类道德价值终极追求,关于真、善、美的价值判断标准的知识,是亚里士多德和孟子思想的基础。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开篇部分,亚氏说道:“一切技术、一切规划以及一切实践和选择,都以某一种善为目标。因为人们都有美好的想法,宇宙万物都是向善的。” 〔1〕 桑塔耶那认为,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人性的概念是十分健全的:“每个理想都各有自然的基础,每一件自然的事物都各有理想的发展。” 〔2〕人性的拷问就成了理解亚氏伦理思想乃至于其政治思想的首要问题。

亚氏指出,“幸福就是灵魂的一种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 〔3〕而灵魂本身包括非理性和理性两个部分,非理性部分是指人类获取营养与生长,是全体生物所有的,因而它不是区分人类与其他事物的根本点,亚里士多德认为,为人独有的,构成人之为人的是人的灵魂中的理性,“对人来说这种东西就是合于理智的生命。” 〔4〕正是凭借这一点,人类有了超越其它生命的形式。幸福在于人类自然本性的实现,而人类的根本本性就是理性,因而在亚氏的思想系统中,理性成了全部出发点,理性是亚氏追求幸福与德性的前提条件。

在集大成于一身的亚氏认为,幸福就是灵魂合于德性,德性的培养与幸福的追求是一致的,而且二者均需要依据理性获得,理性成为唯一实现路径,于是,在亚氏哪里,至善德性的达成正是理性的功能。

亚氏将德性切分成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理智德性靠教导,与理性密切相关,伦理德性源于风俗习惯的熏陶,与情感相联系。理智德性具有决定作用,是灵魂当中最为珍贵的德性,为伦理德性提供了行动的准绳。

亚氏认为,“德性先以潜在的形式被我们随身携带,然后再以现实活动的方式被展现出来。” 〔5〕在亚氏这里,德性与人的现实活动相联,人的德性潜能有多面性,现实活动存在多方向性,因此人在此过程中,品性形成呈现多样性。因此,通过现实活动的有效选择与安排,去恶存善、去劣存优,培养美好的德性。

亚氏认为,德性是关联情感和行为,不可避免的涉及到过度与不及,而过度和不及都是不好的。因而情感需要受到理性的规约,“应该”的理性规范成为选择。

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相比,孟子的伦理思想则有很大的区别,与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更加的息息相关。

尽管孟子同样也从人的根本性出发,得出了“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6〕的结论。但是这种性善论的起点并不是亚氏所说的理性,而是基于人的自然情感。在孟子看来,人生来就普遍具有自然的情感,而且这些情感就天然的具有道德的倾向性,从而为外在的道德培养提供了内在的根据。“今人作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7〕孟子认为,看到孩童有了生命危险而替他担心害怕并不是来自后天,而是人类天然情感的自然流露。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8〕

但是,孟子也意识到,人性本善并不一定会导致每个人“言必称尧舜”,人性善是成为“尧舜”的可能性,并非必然性。孟子用“浩然之气”来构建“可能性”的后天培养路径,“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9〕

与亚里士多德认为的德性培养最需要理性分析和选择不同,孟子认为,德性的培养不是通过理性分析选择而是通过人的内在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而展开的。“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因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10〕孟子认为,道德规范不是对现实的强制,而是固有人性的自然外在呈现。

孟子的德性思想并不是把德性当做一个客观的对象进行分析认识,而是把它设定为一个对自我存在深切体悟的基础上追求本心四端的过程,他不是理性的认识,而是情感的实践,是对具有道德倾向的自然情感的存养,人的精神性存在和社会性存在的双重身份是统一的。在孟子这里,自然情感作为人类的自然本性,正是它所包含的道德倾向使人类社会展开为一个道德的世界,道德就是人类自身的存在体验,由此,孟子与亚氏在此殊途同归,即要求检验德性的标准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的情景场合。与亚氏的中道观相似,孟子提出“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11〕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与孟子的政治思想

孟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均奠基于各自的伦理思想之上,其伦理观的差异导致了二者政治思想的不同。由于孟子和亚氏在德性观上的区别,导致了二者在政治思想上出现差异。前者主张法律政治,后者主张伦理政治。前者青睐民主政治,后者倾心于开明君主制。

在孟子的视野中,人子为了尽孝,可以背弃国家,蔑视法律,在孟子的思想中,王法要让位于宗法伦理,并且将之作为王道的一个部分。孟子以情感作为伦理道德的出发点所构建的伦理政治体系带有鲜明的时代特性,传统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社会,农业的生产活动是以家庭为单位展开的,所以家庭一直居于社会的中心地位,形成了家国同构模式,治理家庭与治理社会表现出一定的共同性,伦理所调解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但是在家国同构的情况下,伦理关系不可避免的向整个社会和国家延伸,从而使中国的政治治理带有很大的伦理色彩。“这种情感伦理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根主线,情感注重的是的道德感染力,而非道德强制力,所以,中国人始终没有将道德法制化,用法律的强制力量来保证道德的推行。” 〔12〕

与孟子相异,亚里士多德更加重视理性的现实产物——法律的作用,他强调,为政需要遵循法律,不以私意左右正义。正义的真实意义主要在平等,因为公民都具有平等而同样的人格, “法律不应该被看作是和自由相对立的奴役,法律毋宁说是拯救”。〔13〕亚氏从另一方面论证了公民守法的重要性,他认为,法律是集中了众人智慧而制定出来的通则,并且法律作为通则,本质目的在于谋求城邦的长治久安,以城邦全体公民的利益为根基,没有感情偏私。亚氏在认识到法律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没有将之教条固化,他指出,实行法治还要明白,法律在某些情况、某些时候应该实行变革,变革而后才能获得进步,如果专守前人旧制也未免失之荒唐,但是变革是一件应当慎重考虑的事情,轻率的变革不是城邦的幸福。

亚氏和孟子政治思想的另一个差别表现在他对优良的政府形式的论述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多数平民执政优于少数贤良执政,多数人的集体智慧优于少数人,并且不容易腐败。亚里士多德向往民主政治,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共和政体,以平等、中道的原则组织而成,兼顾富人和平民的利益,排斥作为会说话的工具的奴隶的政治参与。共和制之下的公民是平等的,并可以轮流担任政府公职。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对西方社会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以至于今日探讨法治者,几乎不可避免的都回头求助于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他的政府形式思想也被后人视为圭臬并在后世的政治实践中不断地得以借鉴应用。

我们应该看到,孟子所说的忠君、仁政思想更多的是说给位于统治阶级的君主是贵族。希望他们可以“不嗜杀人”,实行仁政、弘扬王道。孟子为他所代表的士阶层提供了一个历史的使命,即“屈君以伸道”。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在之后的2000多年里,现实中的政治更多的是外儒内法,杂用王霸,但是秉持王道理想的士人并未因此而放弃追求。至于道,以道自任,传承道,护卫道,弘扬道就成了士人的天职。但是由于这种弘道的任务不可避免的要以君为本位,即企图依仗君主行道,而不曾设计出超越君王之外的制度性安排,所以,道统与势统固然存在权威二元化的取向,但二者之间又相互促进,彼此需要对方的支援,一方面权势需要道的粉饰或软化,另一方面,道离开了权势便无以施行。由君王行道的理想越是落空,像孟子这样的怀道之士越是向君王靠拢以求得以行道“务引其以当道,志于仁而已” 〔25〕。然而由于他们所弘之道,其主导思想本身即是君主专制政治秩序所固有的理念,同样也由于他们在依仗君主行道时缺乏对君王的制度性制约,故而他们的弘道只能导向忠君,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求弘王道的孟子,乃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真正的大忠臣。

总结

总括言之,孟子和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的差别导致了其政治思想的迥异。孟子以人伦宗法为基础的伦理观奠定了孟子伦理政治的基石,由于孟子在中国政治思想中的承上启下的重大地位,很大的程度上说,孟子的思想影响了后世作为政治主体的士大夫阶层,进而影响了中国后世的政治走向,孟子给士阶层灌输的现世主义路线和借君王行王道的思想,导致了中国文化中展示出超乎寻常的对现世的关切,特别是对现实政治的关切。从而使得政治的运作表现出更大的现实取向,使得统治者把更多的精力用于现世的发展中。但是,这也使得士阶层与官僚阶层形成紧密的联盟,排除了任何其他社会精英尤其是商业精英出现并发挥作用的可能。此外,中国社会中文化与政治的高度结合,文化精英和政治管理精英的高度结合,极易发展成为权威主义政治。当社会精英大都为权力中心吸纳时,在政治权力之外出现其他政治势力的可能性便大为的减低,多元主义政治的可能性就会十分微弱,大众参与也不可能发展,从而导致中国政治文化中缺乏太多的民主成分。与之相反,亚里士多德对理性的高度重视,从学科角度划分了政治学与伦理学,前者追求集体之善,后者追去个人之善,政治学与伦理学有了清晰的界限,为政治学的独立发展奠定了基础,亚里士多德把研究起点放在了现实调研中,放在历史比较中,不再高度抽象的如柏拉图老师一样,他对人性的怀疑,对法治的高扬和对民主共和政治的认识都被后世西方政治运作逐渐吸收和接纳,形成了较为现代化的政治文化。这些是孟子的政治思想中所不存在的。

〔参 考 文 献〕

〔1〕〔3〕〔4〕〔5〕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 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 〔美〕 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上)〔M〕. 金发,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08.

〔7〕 〔8〕 〔9〕 〔10〕 〔11〕 〔12〕 孟子.孟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