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文学十篇

时间:2023-04-03 13:03:26

看看文学

看看文学篇1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小学教材中的看图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的重要凭借,是指导学生认识事物、发展语言的重要依托。因此,“学文”固然重要,但“看图”也不可忽视。那么,如何加强“看图”教学以促进学文呢?笔者认为:一般地讲,应在学文前、学文中、学文后,各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由浅入深地去指导看图,去理解图意,使图文并重。完成“看图学文”的教学任务。

一、学文前指导看图,要明确目标根据画面,应先指导学生从整体看,了解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谁(或有什么),在干什么之类的内容。多幅图的,要看有几幅图,主要内容是什么,为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奠定基础。

如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语统编教材第三册第二课《温暖》可分两个层次进行看图训练。其一,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答出“周总理和清洁工人”“在马路上谈话”,就应属达标。至于谈些什么之类深层次的内容,应该在学文中再次指导学生看图解决;其二,通过理解文题“温暖”的意思,进一步指导看图。思考图中是什么时间,与文题“温暖”有什么关系?注意不要马上“揭底”,要带着悬念去指导学文。

这里要强调的是:学文前指导看图时间不能过长,学生初步了解图意,教师就应立即转入学文,学文中再加深理解。老师要精心设计思考题,万不可引导学生一次性把图‘看透看懂”,更忌放纵学生离开课文内容漫无边际地去想像,去争议,致使学生思维混乱,造成教学耗时低效。

二、学文中指导看图,要抓准契机

讲读课文,在对重点句段、中心句段的理解过程中,需要再一次指导看图,图文并重地促进学生加深理解,增强教学效果。难以理解的句段,抽象生僻的词语,也可以通过再次指导看图去感知形象,减小理解难度。

这里对老师的要求是:要把握好指导看图的契机。思考题指向要明确,指导看的部位要确切。对学生的要求是:看得细致,想得充分,说得到位。总之,要做到图文并重,把图看明白,把意思说明白。

还以《温暖》一课为例。这课讲的是敬爱的周总理亲切问候一位普通清洁工人的感人情景,歌颂了周总理热爱人民的崇高品质。周总理和清洁工人亲切握手、谈话的场面,是中心句段,重点句段。要按由人物到景物、由近及远的顺序指导学生仔细有序地去观察,充分合理地去想象,入情入境地去表达。要通过引导观察、提示想像、表达交流三个训练层次,使学生观察想像到:近处,周总理面带笑容,双手紧紧握着清洁工人的手;远处,人民大会堂里还亮着灯,门口停着周总理的汽车,司机(或警卫员)在车边等着周总理。路上没有别人,树上有几片黄叶落下,说明周总理又工作了整整一夜。训练学生能结合书上的语言表达出:周总理又整整工作了一夜,刚要上车,看见远处有一位清洁工人正在扫街道。他走过去,双手紧紧地握住工人的手,亲切地说:“同志,辛苦了,人民感谢你。”这里对“远处、走过来、紧紧握妆等词语和“同志,辛苦了,人民感谢你”这句话的理解,要通过图文结合去处理,训练到位。使学生观有所感,读有所思,情景交融,受到教育。还有,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秋风、落叶、深秋、清晨的景色,体会周总理“给人民带来春天般温暖”的作用,理解用“温暖”命题之巧处。

三、学文后指导看图,要明确目的

看看文学篇2

影视改编如今不再只是“改字儿”那么简单,时常令忠实读者和观众十分闹心,但“闹”到法庭的还为数稀少,这恐怕是因为从文字到视听的蜕变过程中,对原作改动删减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电影界常说,一流小说,三流电影。这意味着,小说过于出色,改编的难度也随之过大,更何况,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林黛玉。

至于“度”与底线,《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十条规定,著作权人许可他人将其作品摄制成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视为已同意对其作品进行必要的改动,但是这种改动不得歪曲篡改原作品。或许观众大都无法说清“歪曲篡改”的具体涵义与界限,但近年来他们对其同义词―胡改乱编却见得太多了。

在《新华字典》也被抢作“IP”的当下,在资本运作已日渐成熟的中国影视生产线上,文学尤其是文学名著,自然不可避免地被盯住,但问题是,不少只是被看中了其商业价值、群众基础与票房号召力。可令很多观众最不能容忍的,是对文学的“借壳上市”,为了市场、票房或收视率而借助于名著之“名”的效应,以盈利为目的的资本更需要能短时期内吸金的影视工业产品,并不在乎IP作品能否成为艺术品。

作为艺术门类之一的电影,几乎自其诞生起,就有了文学改编。拍摄于110年前的中国第一部影片《定军山》,摄入镜头的虽是京剧,但其故事则改编自《三国演义》。长期以来,中国电影十分重视文学改编的力量,乃至张艺谋坦言 ,第五代导演的成功和当时的文学繁荣分不开,“那时的小说非常厉害,让大家喷薄而出,拍出了很多有力量的作品。”而在中国电视剧史上,1990年播映的《围城》被看作是最能体现原著精髓与神韵的一部。它把一本人们原以为注定只能在知识分子之间赏玩的小说变成了雅俗共赏的电视经典。编导者诚惶诚恐的创作态度与点金成金的非凡功力,让这部电视剧一经推出便没有出现不少人所担心的曲高和寡的尴尬情景。当然,选对了“就是他”的角儿和相应的精妙表演也是改编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在《围城》中,即便是“非专业演员”剧作家沙叶新、导演吴贻弓的友情客串,也把所饰人物塑造得格外传神,这本身就是史上佳话。

电视剧《围城》证明了改编名著的前提是要抱有敬畏之心。当年,王扶林导演足足等了3年,才等来电视剧《红楼梦》拍摄计划的正式立项,可信息一经公布却倒彩声一片。电影界也发话了,建议电视台放弃此计划,那时电视剧属“小字辈”,岂有与电影这“老前辈”争的道理?王导演则静下心来,小心翼翼地要求自己首先要尊重原著,不加油添醋搞所谓创新,还力邀多位文化大家担任顾问。

看看文学篇3

一、基本情况:

浦北县文联成立于1984年8月。属党群战线的人民团体。1984年12月至2008年,邓传瑶、黄家玲、容锐、龚章贵先后为县文联主席,黄家玲、肖祥彰、谢凤芹、韦志远先后为副主席;2009年,人员编制为 3 人,其中:主席1人、副主席1人,设文学、诗联、软笔书法、硬笔书法、美术、音乐、舞蹈、电视、摄影、戏曲等10大协会,会员398人(部级会员9人、省级会员48人、市级会员39人、县级会员302人。),其中:文学协会会员83 人。

二、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高度重视浦北文学创作工作。

浦北县文联认真树立文学创作工作成效见不见,领导重视是关键的意识,从而赢得了县四家班子对文学创作工作的重视,并有力地推动了该县文学创作工作的全面开展。在工作中,县四家班子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亲自协调把县文联的《浦北文学》、《蕉香》和县诗词学会的《浦北诗词报》的办报刊的专项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并且落到实处,县主要领导还亲自批示要求县人大、财政局帮助解决经费问题,县财政局及时把经费按时划拨到县文联和县诗词学会的账户,从而为县文学创作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县文联的文学创作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由于经费落实,自2009年以来,县文联及时恢复出版了《浦北文学》共四期。二是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县文联自身的努力下,县文联的办公条件由三旧变三新。一是2009年4月22日县文联已经搬到文化馆新楼二楼办公;二是办公室添置了新办公台、椅、电话、文件柜、沙发、安装了空调,争取自治区文联的重视,增添了价值近万元的照相机、传真机和扫描仪;三是县文联的事业经费、办公经费现在已经增加到30000多元。2009年1至6月份,县文联三人每人都配备了一台新电脑,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从而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旧面貌,实现了办公设施由三旧变三新。2009年3月9日,《广西文艺界》还报道了《浦北县四家班子领导重视县文联工作落到实处》的消息。

同时,2000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每年表彰浦北县十个有影响的文艺家、十件有影响的文艺作品、十个有影响的文艺活动等“三个十”活动的文件由有关部门具体执行,并且于2009年出台了关于设立浦北县人民政府文艺奖励基金和专项奖励的文件通知 。目前,县文联的文艺刊物《浦北文学》、《蕉香》报和县诗词学会的《浦北诗词报》的办刊经费都列入了财政预算。自2009年以来,县文学创作阵地的“两报一刊”( 《蕉香》报、《浦北诗词报》、《浦北文学》)都实现了财政拨款创办。

三、文学创作情况:

1999年至2009年 ,县文联发挥文学协会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作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举办文学各种培训班 18期,培训学员2876人次, 1999年至2009年,全县共创作文艺作品1.85万件。其中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1.08万件,获奖700件;累计出版《蕉香》报66期,《浦北文学》4期,出版《浦北诗词报》47期。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共创作文艺作品11800多件,在县以上发表6300多件,获市以上的奖励250多件。2005年,韦志远被文化部、国务院、中国作协等12个单位评为全国百佳新闻文化工作者;2009年4月,黄家玲、卢炼的作品分别获钦州市2008年度一、二等文学奖。林巧云被评为钦州文学优秀会员。2005--2009年,县文联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30多次系列文学创作活动。如:兴业县文艺采风、融安、融水县文艺采风、“浦北文人看浦北”等大型采风活动6次,组织举办“白求恩杯”征文、庆祝恢复建县40周年征文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征文、税收与发展征文等活动8次。2008年参加市文艺评奖,县文联获组织奖。

1、文学创作情况:

1999--2009年,共出版文学作品集10部,有238位作者在市以上的报刊发表各种文学作品。 1999--2009年,丁泽、林巧云、钟剑俏、韦锦雄、刘德光、杨荣、黄家玲、陆凤杰、韦志远、冯基南等10人出版个人作品集。特别是杨 荣的《孙子兵法今论》出版后县人事局奖励5000元给他,《广西日报》作了报道。刘德光出版《壮士泪》、《权柄》、《极乐园》、《苍天有眼》、《地狱之门》、《穿越死亡》、《马君武全传》等七部长篇小说《并且在《佛山文艺》、《江门文艺》等刊物上连载。《刘永福》、《千古传奇苏三娘》等两部长篇小说在《钦州日报》上连载。《权柄》获市“三娘湾”杯文学三等奖。100万字的长篇小说《魔鬼密码》在《逐浪小说网》上发表;中篇小说《铁血男儿》、《天道》在《娄山文学》上发表。浦北籍的作家谢凤芹出版长篇小说《欲望的轮回》,中篇小说《为官一任》、《官事》、《播种》、《守望》等作品在《广西文学》等上发表,她的小说作品《婚姻黑子》研讨会在钦州学院报告厅举行。自治区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黄德昌致贺词,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广西作家协会、广西写作协会、广西文学杂志社、钦州市文艺理论家协会的有关专家学者共26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林辉的中篇小说《海城之恋》在《浦北报》上连载;陆凤杰出版长篇小说《汗血牛》;县文联副主席韦志远在《钦州文艺》上出版个人专集;黄家玲在市以上36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87万余字,出版诗集《海笋》、《笔的神话》;22次获市以上文学奖,其中诗集《笔的神话》获中国文艺界名人作品展示会作品展览金鼎奖。他先后主编过《蕉香》文学双月刊、《广西民间文学作品精选浦北卷》、《浦北县文史资料》、《浦北文化报》、《浦北县文化志》等,由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忆是金》,诗歌《护珠棚》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上发表,韦志远的作品和传略已在《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突出贡献专家名典》、《中华诗词年鉴》、《中国作家精品文库》、《广西文艺报》、《广西文化报》、《华夏脊梁》等800多种省级以上的书刊网站上发表。并撰著有13部诗文集8500多首(篇、集)共600万字,主编50多万字的《浦北县军事志》。他的报告文学《金晖红盾耀中华》、《浦北今朝》等和散文《融安融水书画行》等以及新诗分别被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诗歌学会等单位评为金奖和银奖,翁德生的散文诗歌也多次获全国奖。韦志远、黄家铃、丁艺分别被评为钦州市德艺双馨和优秀文艺家,韦志远、刘德光被评为钦州市优秀文艺创作员;杨荣的《孙子兵法今论》再版发行。韦晓琴的诗歌《祖国啊!我为你自豪》等10多次在《广西日报》上发表。利远艺的中篇小说《独弦琴》在《小说阅读网》上发表。2009年,韦志远的散文《融安融水书画行》、《南宁之行》、《硕果采金秋》,诗《甲子回头看东方》、《故乡月亮今又圆》、《三娘湾畔耀明珠》、《 灵城赞》、《父亲那年是英模》等在《中国作家网》、《中国》等上发表。2009年,韦志远的文学作品《龙女大塘鱼》、《文武清官林苑生》、《北部湾赋》、《桂北行吟》等40多篇文学作品在《甘肃作家网》、《中国名家网》、《中国国际文艺家网》、《中华辞赋网》、《中国焦点网》、《中华诗词网》、《中华诗词论坛网》、《广西名家网》、《广西文联网》、《中国》等文艺网站肯报刊上发表。黄镜天的散文在《当代广西》等报刊上发表,张淦侑的散文在《广西文艺界》、《中国青年作家网》等书刊网站上发表,钟剑俏等人的作品在《广西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同时,县文联在全县各中小学建立文学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创作活动,特别是浦北中学文学社创办《好望角》、白石水中学创办《通天诗联》、寨圩中学创办《归德诗联》、浦北二中创办《世纪之星》、一职校创办《大地》、乐民中学创办《凤池》等文学刊物,并发表了大量的作品和培养了大批的青少年文艺人才,2007年,县教育局、县文联组织选送的学生作文参加中国—东盟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中,有三人获一等奖。

2、诗联文学创作情况:

1997年,浦北县诗词学会在县城召开会员代表会选举正副会长和理事。自成立以来,历经了四届会长。第一届会长为邓传瑶;第二届会长为韦善通;第三届会长为邓锡华;第四届会长为黄佳祖。学会自成立以来,一是共出版《浦北诗词报》37期;发展会员127人;出版诗集《越州儿女颂回归》、《五皇山诗文集》等。邓传瑶、韦善通、丁艺、叶逢荣、翁德生、黄佳祖等加入了中华诗词学会,韦志远加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毛泽东诗词研究会,邓传瑶、韦善通、丁艺、米世楷、黄佳祖等的作品在《中华诗词》、《诗刊》上发表,卢炼、翁积新、李世刚、张军南、韦志远、梁章成、温远权、黄伟舫等50多位诗词作者120多首作品在《八桂诗词》、《广州诗词》、《诗词之友》等诗刊上发表,刘秀运的诗在《广西人大》、《钦州日报》上发表。二是黄佳祖、陈世儒、范韦的春联参加广西春联2008年1月大赛分别获金、银、铜奖。三是韦志远的诗《正义长存万古松》2006年1月获由中华诗词学会、中共浏阳市委、浏阳市人民政府举办的“达浒花炮杯”纪念谭嗣同诞生140周年全国诗词大赛佳作奖,春联12首被中国楹联学会评为全国“金猴杯”春联大赛优秀奖。韦志远《劝学》一诗获贵州省作协举办的首届“先觉杯”全国文学大赛优秀奖,诗词创作获“庆共和国60周年贺‘南瓷’科学发展”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对联获广东岭南诗社举办的全国诗联大赛二等奖,他创作800多首诗在《中华辞赋网》、《中华诗词网》等上发表,诗词作品入选《中华诗词年鉴》,对联12首入选《中国楹联年鉴》(2007——2009) 。四是翁德生的诗文入编一百多部部级出版的文集;部分作品收入《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陈列展出。被授予“世纪文坛之星”银星奖杯及“华夏散文优秀作家”荣誉称号,荣获“中国乡土文学奖”国家一级文学奖章,首届“西柏坡杯”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古典诗词组一等奖,“牡丹杯”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现代诗歌组一等奖,“秦皇杯”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古典诗词组一等奖,“中华颂”全国文学大奖赛一等奖,首届真情人生全国纪实散文征文二等奖等。五是2008年韦志远的诗词21首在《钦州日报》上发表。六是王辑敬出版个人诗集7集。七是邓传瑶的词2008年获由中华诗词学会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华夏诗词大赛三等奖。八是县文联、县诗词学会举办公猪脊对联征集和公猪脊诗词对联大赛,有3人获一等奖;6人获二等奖;32人获优秀奖。

3、电影电视文学创作情况:

浦北电影电视剧文学创作是钦州市的一大特点,并填补了钦州市影视剧文学创作的一大空白。1999--2009年,县电影电视剧文学创作在李英敏出版《南岛风云》影视剧本集和拍摄电影《十天》、《南岛风云》及龚知敏出版电视剧本集、庞彩华的电视剧《蕉乡风云》在《蕉香》报、《电视文学》发表的基础上有了新的进展。一是韦志远创作的100集《导游小姐》系列电视和谐喜剧其中一集《万树摇钱诗正浓》在《五彩八桂》上发表;31集电视文学和谐喜剧《蕉乡浦北舞诗龙》在《钦州文艺》、《天水作家网》、《三月原创文学社区》、《红豆社区》、《中国国际剧本网》、《中国报告文学网》等上发表;电影剧本《古安潮》在《蕉香》报、《中国作家网》、《中国国际剧本网》等上发表;电影剧本《五皇卧虎》在《中国国际剧本网》、《中国作家网》、《中国报告文学网》等上发表,送广西军区专家评审而得到好评,在由中国散文学会、长篇小说杂志社、散文选刊等举办的第五届海内外华语文学创作笔会上已经通过二审。并且获第五届海内外华语文学创作笔会的资格,并且应邀出席了在湖南长沙举办的笔会。电影剧本《古安潮》经广西电影制片厂导演鲁东青审阅认为已到达拍摄水平,23集电视连续剧《冯敏昌》在《三月原创文学社区》、《天水作家网》、《中国诗赋网》等上发表;电影剧本《除夕》在《中国国际剧本网》、《中国作家网》等上发表;30集电视连续剧本《海南农垦情》在《中国作家网》、《天水作家网》等上发表;小品剧本《虎年大吉》在《中国国际剧本网》、《甘肃作家港》、《中国作家网》、《小品剧本网》等上发表,电视、电影文学剧本《退伍之后》、《屏梦书香》、《越州王》、《青龙望月》等正在创作中;二是刘德光的电视剧本《马君武传》已达成投资意向 。

4、文学理论创作情况:

1999--2009年,浦北县的文学理论创作有了新的发展。一是邓传瑶的论文《李英敏小说成功原因初探》被收入《李英敏和他的文学创作》一书中,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二是韦志远的《文学艺术是第一生产力中的生产力》、《建好文艺馆是充分发挥县级文联职能作用的关键》、《中华诗词如何走向大众化?》、《浦北县文联的工作如何实现全面创新?》、《银勾铁划灵霄殿,瘦骨梅枝老辣功》、《现代文化下中国书法的危机及对策》、《论越州文化》等18篇论文获全国特、一等奖和国际优秀论文奖,并在国家权威出版社出版。论文《试论毛泽东的诗词书法与他的政治艺术人生》在《中国作家网》、《甘肃文艺》、《中华诗词网》等上发表;论文《建好文艺馆是充分发挥县级文联职能作用的关键》被中国管理科学院评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08年11月2日论文《中华诗词如何走向大众化?》获由决策者杂志社举办的征文大赛特等奖;2008年11月28日论文《浦北县文联在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实践中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广西文联网上发表。2008年11月28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围绕县域经济和三农开展活动,为加快文联步伐而努力创佳绩》在《广西文联网》上发表。三是翁德生的学术论文《李贺诗中的“鬼”“月”意象》载入《当代专家学者优秀论文集》。四是原县文化局长黄海的论文《弘扬传统民间文化,促进浦北新农村文化建设》在《钦州日报》上发表。五是黄镜天的论文《关于发展浦北文化事业的新思考》、《报告文学其实挺兴盛》在《广西文联网》上发表。

5、文学报刊创办情况:

《蕉香报》为中共浦北县委宣传部主管,县文联主办的文学报。1984年创刊。四开四版,内部赠阅,不定期出版。1991年-1993年,主编黄家玲,1994年-1997年6月主编为肖祥彰,1997年7月-2002年12月主编为容锐,2002年12月-2003年3月主编为韦志远,2003年3月-2008年4月主编为龚章贵,2008年5月主编为韦志远。该刊设有《红蕾》、《杏树》、《拾翠》、《校园新苗》、《文学界动态》《文艺评论》、《民间文学》、《地情风物》等栏目。1999-2009年,累计共出版《蕉香报》26期。其中65期为彩版。刊载各种文学作品共1880多件,总发行 26000多份。

看看文学篇4

[关键词]英文电影;英美文化;文化因素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1-0323-01

英美文学是英文电影创作的基础,英文电影是英美文化的升华。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电影所包含的文化因素数不胜数。在观看电影过程当中,深刻理解电影所渗透的文化,充分利用具体事实等生动有趣的因素以增加对电影文化探求的兴趣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一、电影的诞生

电影于1895年诞生在法国。自诞生之日起,电影就与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电影的不断发展,渐渐加速着与文学的结合速度。文学元素与电影的融合使得电影更加具有灵魂。作为当今已经成为文学载体的电影,它具有直观性和画面性的特点,将抽象的文化诉求通过直观的画面进行了诠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文学的发展,并且也将文学用简单的方式传播出去。

二、文化的内涵

文化,作为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大可以包罗万象,小可以是某一文化现象。根据文化的定义,它是指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及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 是一个群体中的个人和集体在其生存过程中将其所获知识、经验、信仰、态度、意义、阶级、宗教,时代观念、生存空间、世界观、物质观及价值观世代沉淀和传承的产物。

三、英文电影中的文化因素

(一)再现历史事件

有些英文影片将一定的历史事实作为背景,所以文化信息丰富,也能够重现历史,例如美国影片《阿甘正传》、《辛德勒名单》以及《拯救大兵瑞恩》等。《阿甘正传》以小人物的经历透视出美国的政治和社会史实。该影片涵盖了美国近30年的历史,包含黑人运动、越南战争、肯尼迪总统被刺以及水门事件等等,其中的主人公具有多种美德,观众可以从这个忠诚、执著、友善、坚强的美国平民英雄身上感受到当代美国人敢于追求梦想的精神。而《辛德勒名单》 深刻揭露了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滔天罪行,探寻并且赞扬了在特殊环境中的人性发展轨迹,震撼人心;此外,《拯救大兵瑞恩》也是一部以二战为历史背景的影片并且被看做是有史以来最逼真的战争片之一,并且得到了许多二战老兵的高度评价。这些影片让广大观众对历史事件有更直观、更深刻的了解。

(二) 体现社会价值观

价值观,是个抽象却又具体的词汇,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文化的深层次内容。这一点,在许多英文影片中都有充分的体现,例如影片《廊桥遗梦》和《穿普拉达的女王》等。影片《廊桥遗梦》是一部内涵深刻并且涉及社会伦理的影片,影片探讨了婚外恋情和中年人的心理情感,揭示出了中年人的伦理价值观,同时向不知归路的人们发出了回归家庭的召唤,表达了现代西方人对家庭伦理道德与责任的重新定位与思考。《穿普拉达的女王》是美国着重展现时尚生活,真实地折射出了个人主义及成败观等一系列价值观,向观众展示了鲜明的美国社会景象。此外,深受喜爱的《小鬼当家》与《神勇奶爸》等影片也充分反映了美国人教育子女的观念。

(三) 反映风俗礼仪

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风俗礼仪都会在英文电影中国看到,例如美国影片《公主日记》讲述的是米娅从一个普通的高中生转变成公主的过程。这个腼腆而又时尚的高中生在意外得知祖母是欧洲小国吉诺维亚的女王,而自己则是这个国家惟一王位继承人时, 为了使米娅顺利继承王位,按照王室规矩和奶奶的帮助下,她将自己彻底改造成皇室的继承人。影片在展现米娅如何学习王室的礼仪的同时,也把西方国家的风俗礼仪呈献给了观众。

(四) 折射饮食文化

与东方的饮食观念不同,西方的饮食观念强调理性,即营养,譬如每天要摄入多少热量、蛋白质、维生素等。当然,这一饮食文化在英文电影中也展现的淋漓尽致。被誉为视觉与味觉的饕餮盛宴的美国影片《美味情缘》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其中,男、女主人公都是享誉一方的厨师。有一次,女主人公在家中亲手为外甥女做了一顿饭,没有主食、蔬菜或其它,只有两条一模一样的鱼。当然,这对于不了解西方饮食文化的观众来说确实不可思议,但正是这一独特情节的设置,让观看影片的观众印象深刻,深入了解西方国家的饮食习惯以及烹饪方法等。

(五)反映宗教文化

宗教是英文电影中不可缺少的文化题材之一,以经典电影《芭比的盛宴》和《七宗罪》为例。《七宗罪》是一部宗教色彩极其浓厚的片子,影片向观众展现了何谓天主教教义所指的人性七宗罪――暴食、贪婪、懒惰、嫉妒、骄傲、淫欲和愤怒,而连坏杀人案的死者恰好都是犯有这些教义的人们。由此,我们不免联想到,影片似乎是在向世人展示人性的负面,而有罪的人必会遭到惩罚。《芭比的盛宴》的主人公两姊妹为了放弃了爱情的故事让人敬佩与感动,在其父亲创办的教会里,他们贡献了自己美好的青春,被其收容的难民芭比默默服侍了她们12年后,芭意外获得巨额彩金的她倾其所有,特别为村民们准备了一顿丰富的晚宴。这晚宴好似神明的恩典降临到这座小渔村,同时也唤醒了村民心中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之情。通过观看这些影片,观众可以领略英文电影中所蕴含的宗教文化气息。

四、结束语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文化融合逐步成为世界文化的主要趋势,电影这种包罗万象的文化载体在其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英文电影恰恰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面向人们展示了英美国家的文化。因此,通过观赏英文电影,英语学习者可以从中学习英美国家的宗教历史,风俗礼仪,社会价值,生活习惯和道德标准等方面表层和深层的文化,是一种可以获取西方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参考文献

[1]李红梅.透过电影阿甘正传解读美国社会与文化[J].电影文学,2011(21).

[2]雷振环.多角度分析英文电影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J].电影文学,2011(21).

[3]刘政仙.电影推手的跨文化解读[J].电影文学,2011(22).

[4]莫海文.简论电影的文化性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电影文学,2008(14).

[5]邵琳娜,刘寅齐.浅谈英文电影赏析课中的西方文化教学[J].电影文学,2011(23).

[6]唐圭璋,潘君昭.论柳永词.词学研究论文集( 19491979)[M].上海古藉出版社,1982,277~295.

[7]杨伟红.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探析[J].时代文学(上) ,2012(04).

看看文学篇5

关键词: 英文电影 英语教学 促进作用

一、大学英语学习的基本现状及要求

英语作为一门世界型的语言,一直广泛应用于国际各个领域。熟练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这一“武器”,才能更加有效地增强国际竞争力。然而多数中国学生的英语状态是,学会了基本的英语语法,阅读不成问题,也可以听懂简单的对话,可一旦跟英语国家的人交流还是特别困难。总结原因,他们缺乏的是英语会话言语的组织能力。要想学地道的口语,良好的口语练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可国内英语语言环境很缺乏。教育部已明确提出要对大学英语启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看英文原版电影是模拟语言环境,符合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尝试,受到越来越多英语研究者的关注。

二、看电影学英语的好处

随着文化的日益多元化,学习的途径也愈发丰富。英语教学实践证明,看英语电影可以作为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

其一,可以更直观地解西方文化。英文电影是一部讲英语国家生活、文化、风俗习惯的百科全书,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它的语言、思维及文化。

其二,可以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一部电影都有其特定的主题和内容。在不同的主题和场景中,学生可以学会语言的不同表达方法。英语教学中英语电影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给学生创造语言环境,将学生平日所学通过声像直观地表达出来,为英语学习者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其三,可以寓教于乐。电影的娱乐性很强,作为一种同时具备声音、图像的“立体”式的媒体形式,避免了英语学习的枯燥无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通过看电影进行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一)客观条件及实践性

随着大多数高校都建起了网络化、数字化的实验室,笔者发现,利用这些设施播放经典英文影视作品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二)教学需求与学生需求的结合

笔者曾对所带班级进行过调查。当时想要放映一部英语电影,于是想先征求学生的看法。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生对电影的兴趣上面。反馈意见表明,100%的学生欢迎电影教学,其中80%的学生对电影的类型和故事情节比较感兴趣,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次之,另外20%的学生既对电影的内容感兴趣,又对语言感兴趣。20%这部分学生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都是班上的英语“尖子”,他们会慢慢带动其余学生。事实上,借助电影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正是英语教学所要实现的目标。

(三)存在的问题

1.影片的选择没有注意难度、思想性、相关性及时间长短。如果选择的电影难度过大,学生甚至连情节都很难把握,更不用说学习语言和了解文化了。笔者对所带班级2007级(大学二年级)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超过90%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第一遍看英文电影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情节上,对于语言和文化信息的吸收和加工非常少。影视作品的思想性和所学内容的相关性也是广大英语教师在挑选作品时应该注意的重要方面。所选作品思想内容必须健康积极,还应与课本单元主题、文化背景知识联系较紧密,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本内容的学习。影片的时间长短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选择的影视作品过长,会严重影响教学进度。

2.影片的播放在时间、地点、字幕选择上存在的问题。由于大学英语教学时间有限,完整地播放电影,与教学进度易产生矛盾。此外,有的教室隔音效果差,电影教学会影响到邻近的老师授课。对于电影字幕在语言教学上的作用,实证研究证明,字幕能使学生较好地获得对语料内容的理解,且能使学生对内容、词语、句式记忆更佳。因此,教师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字幕。

四、如何看电影学英语

(一)英文电影的选择

在教学中,给学生放映英文电影的目的是以此提高他们的听力和口语水平,因此,选择适当的英文电影,应根据所带班级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的实际情况,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五点:

1.应坚持由易到难的原则。通过看电影学英语应分为几个阶段,即入门阶段,可以选择一些语言和内容较为简单的、轻松的影片,像《海底总动员》。在学生对英文影片有些感觉和兴趣后,就可进入初级阶段了,这个阶段就可以推荐学生看像《阿干正传》等影片,同时培养学生作模仿和跟读练习。下一阶段就是专攻听力阶段,像Lost这样的影片正是练听力的好材料,因为该片中不同的口音很多,个人认为如果能把它拿下,那么听力水平肯定会有所提高。在成功突破听力后,下一个阶段就是提高阶段,在有了一定的听力基础后,就可以看一些既具有教育意义又能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的一些影片,比如《教父》。

2.应选择思想内容健康的影片。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以力求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

3.应注意中英字幕的适当取舍。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应根据本阶段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现状来选择保留何种字幕或是否需要保留字幕。

4.尽可能选择与生活贴近、与教学内容接近的影片。与课本单元主题、文化背景知识联系较紧密的影片更能在学生中引起共鸣,并且可寓教于乐。

5.看影片中人物的发音是否清晰、标准、地道。

(二)看电影学英语的具体方法

英语环境是听力和口语练习的必要条件,看电影学英语可营造出轻松的英语学习环境,使英语学习事半功倍,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准备阶段

在选择好合适的电影后,还需要查找资料做好讲解工作,教师可预设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电影,这样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剧情和对白。

2.培养语感阶段

杜子华在《英语成功学》中提到,“英语语感的培养在英语学习中是不可忽视的一点。语感就是人对语言的感觉,了解的程度和语言之间的距离,当你一旦培养起语感来之后呢,你的单词、短语、句型、语法都会在大脑里处于潜意识状态,当你说英语时,不假思索就能说出来,比如说谢谢您,你说Thank you。因此不假思索地说地道英语就是语感,该阶段,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培养语感”。

3.浪漫阶段

从教育学上来说,语言学习有三个过程,第一个就叫浪漫的过程,浪漫的过程就是说不管语言的对和错,都乱说乱用,比如小孩学习英语,一个人只有浪漫地去做什么事的时候,才能把它放到一种潜意识上去。所以,在看了多部电影后,可以精选部分电影鼓励学生进行剧情复述,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

4.准确阶段

在进行了大量的泛看、泛听之后,就需要力求准确了。必须把所看的好的影片,无论从语法上、词法上,还是从结构上、得体性上,都要把它表达得非常准确。

5.综合应用阶段

什么叫综合应用阶段?就是一个人当把他浪漫期培养的感觉,又转换成准确期,并且最后能综合地利用,在利用的时候并且还不知道自己在利用这些东西,他就到了最高的境界。就像美国人说英语根本不需要想语法一样。语言学习到第三个阶段,叫交际法教学,在这一阶段,需要做精听、精读练习。

(1)为了促进理解,要查看电影脚本,在看完第一遍之后,记住比较难听懂的段落,查看脚本,仔细研读并朗读出来。例如,在《当哈莉遇上莎莉》中有很多莎莉和哈莉的经典对白,其中一些说得又快,又很难听懂。在看完影片之后,应马上查看脚本中的对白,大声朗读并记忆,然后反复模仿其语音、语调、语气,尤其要重视连读和略音以及一些俚语的读法。在做完练习后,分析学习效果。

(2)角色扮演

选取影片情景,由学生扮演其中人物,并在课上表演。为了演得好,学生必须得进行大量的听和模仿。在这期间,可以让没有参加的学生作评审团,指出他们的优缺点,以提高整体的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3)要留意文化差异

电影是文化的传播者,其中的文化差异,却不能仅仅通过语言来分析透彻,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对西方文化背景的介绍,并与中国的相关文化作比较,让学生体会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让英语真正地发挥它交流的作用。

(4)要养成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首先,在看电影学英语的过程中,观察如何应用英语进行交际和沟通。其次,合理切换中英文字幕练习听力和口语。最后,要遵循遗忘规律,适时进行复习。

五、结语

总之,在外语学习中,英文电影是非常好的教学辅助手段。只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特点选择适当的影片,并且精心设计每一次学习,在不断的正确引导和督促下,循序渐进地学习,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其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会促使学生去充分了解英语世界里的风俗民情和人生百态,起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但教师必须意识到,学英语也不能把精力全放到看电影上,这只能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方法,重要的是要将这一教学方式与日常的教学方式有效地结合,优势互补,充分发挥英语电影在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董松涛.英美影视作品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辅助作用[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7,(4).

[2]杜子华.杜子华英语大课堂・网上情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何高大.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外语教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12).

看看文学篇6

人的一生不免会遇到许多困难,在困难面前,有的人知难而进,成为生活的强者;有的人知难而退,变成了生活的弱者。要想成为一名强者,就要学会低头看路。

在困难面前,我们不要总想着胜利远在天边。当你感到无望时,就请低下头吧!看看沿途那些美丽的景色——花草、树木、小鸟、昆虫……那样你将不再感到前途的无望(渺茫),美景会给予你前进的动力,花草会让你暂时忘记无谓的烦恼,沿途的美景就要比一个个信心加油站,帮助你远涉重洋,到达胜利的彼岸。

没错,学会低头看路,可以战胜许多困难。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就在今天上学的路上,飞舞的雪花如针扎般吹打着我的脸颊,双手被冻得瑟瑟发抖,脚下的路是那样的滑,原本十分钟的路程看似遥不可及。但是,只要低下头,不管前面的路多么难走,看看沿途的景色吧!瞧!银装素裹的树木闪闪发亮,坚强地挺立在路边;公路上的汽车也仿佛变成了一块块奶油蛋糕,在雪中缓缓前行……这所有的景物是那样的美丽!当我陶醉在这雪中美景时,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来到了校园门口。的确,学会低头看路,会使你战胜困难,最终取得成功!

学会低头看路,这不仅仅是困难中的加油站,也是无望时的指南针。当困难来临时,你会左右为难,是继续前进,还是知难而退?在叉路口面前,你会犹豫不决。低头看路吧!路边花团似锦,百鸟争鸣,学会低头看路,它会使你勇往直前;战胜困难,鲜花将永远属于自己;临阵退缩,你不会得到胜利的花朵。只有学会低头看路,你才会坚定地区战胜困难!

看看文学篇7

(呵呵,他们是我高考后

办的一个培训班里的学生)

不知道他们现在

在学校里呆着

是个什么状况

夏天的雨

涟涟地无止息地

飘着她的惆怅

而我也就要走进大学

离开河北我的故乡

我的十个学生

只是比我小了两到三岁

他们现在走进了高二书本的芳香里

有的在栽满了绿树和月季的城北中学学习

有的在这个小镇中部的高中读书

有的则在遥远的正定中学播种着汗水

记得我教过他们

数学、英语 、化学、 物理

还有一些零零星星的生物

都是些这个世界上

如同散在地上的

野花一样清丽而又凝重的

知识与道理

带一些糖果

几个笔记本

还有一些惦念和希望

去看看他们吧

再见到他们的时候

再也不讲一道不等式的解法

一个英文句子的翻译

一个小球上抛后落在斜面上的速度

还有基因型是YY的人的特征……

却只让夏季的雨

涟涟地无声地

飘落她的思绪和念想

(后记:我们的学习班于2009年26号结束了。20多天。很是劳累。

挣来的工资,还算是可以吧。

在家休息了一天。后面的工作还很多,时间很紧。

真正的猛士,当奋然前行。呵呵。

生活,不是一件如同抬抬头,望望天一般的事情。一个人,需要保持着心中足够的热情和向往,一步一步地去做。

大学开学的日子在临近了。离开河北,我的故乡。

看看文学篇8

[关键词]语文 作文 阅读 教学改革

当前,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的呼声越来越高,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要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不降低学习效果,必须着眼教学改革,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大的“手术”,使其焕发新的生机。试以语文科为例,看怎样进行教学改革。

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节作文课,作文的题目是《发生在班里的一场小风波》。老师讲完了写作注意事项之后,就提问一位学生,问他怎么写。这位学生很大方地讲述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班里的一位同学,在报纸上看到他父亲被逮捕的消息,一怒之下把报纸撕得粉碎。这件事在班里引起一场小风波,班主任得悉这一消息后,组织召开班会,以这位同学的行为为主题,给同学们上了一场活生生的思想教育课。

接着老师开始评析了。老师说:“如果把结果改成,犯罪分子的父亲与学生的父亲正好重名重姓,是不是更加巧妙呢?”学生齐答:“是”。

听完这节课,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为什么非要把真实的事件改变呢?改变之后就真的巧妙吗?这样做的好处有哪些呢?带着这些疑问,我陷入思考。

思考结果,我觉得这样的评析并不好。第一,它忽视了文章的真实性,抹杀了事件的本来面目。只有真实,才能感动人,才可能是好作品。主观主义随意篡改,必将陷文章于瞎编之中,而瞎编怎么能编出好文章呢?第二,它使得学生无从下笔。本来,学生可按照他所见所闻写下去,但学生又会想,这个过程是不是巧妙呢?那个结尾是不是新颖呢?瞻前顾后,不知所措。这或许就是作文难写的原因吧!

那么,作文课该怎么上呢?第一,真实是写作的关键和基础。脱离了真实,就成了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既空泛又缺乏生机。只有真实,才能把文章写得生动形象,有话可说、言而不尽。这在客观上要求老师在选题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试看古今中外的许多名著大作,无不蕴含着真实的基因。如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国当代作家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第二,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艺术加工,也是成功写作的因素之一。这里的艺术加工,是根据文章的需要,是为表现中心服务的,而不是刻意雕砌、哗众取宠的。如文中出现一个人物,你可能对他十分熟悉,但读者却不了解,在这里就需要你描写人物的外貌。当人物说话时,写出他的语言,就是语言描写。当作者激情澎湃时,就抒感,一泻千里,这便是抒情。当作者有所见解时,写出来,便又是议论。

除了以上的两点,还有很多写作注意事项,如围绕中心取舍材料、锤炼语言等。但就整个写作过程来讲,真实和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艺术加工最为重要,有了这些,至少不会有咬笔头的为难情绪了。

我们再来看一个语文现象,阅读理解题在语文考试知识题中占重要地位,其目的就是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但现在却变成了考查老师的判断水平、学生的记忆能力了。

笔者从教多年,历经大小无数考试,对阅读理解题的出题方式十分困惑。大凡考试的阅读理解题,都是从教材上名家名篇中抽取一段或几段,出题考查。老师们在摸清这一规律后,纷纷从各种各类资料中寻找习题,然后让学生做,经老师评后,学生再记,直到把答案背得烂熟。采取此法,成绩却出奇地好,因为凭老师丰富的应考经验,多数考题早已是囊中之物了。

如此考法,弊病多多。其一,没有很好地达到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本来需要学生钻研思索却变成了简单的记忆,背弃了考查的初衷。虽然得分很高,但阅读理解的能力并不高。其二,客观上造成题海战术,不可避免地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在这里,我们不能一味责怪老师们硬给学生派任务,实在是形势所迫。面对众多的习题,多做一个,多记一次,就多一份猜中题的机率,就多一点考好的信心。此时,老师几乎不需要在教授学生思考方法上多下功夫,关键要凭经验猜中题了。可以说,老师判断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成绩的高低。

只要考试还在,考题将永远发挥着强有力的指导作用,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围绕着考题而展开工作。作为出题人——教育领导者,要真正从培养人的角度出发,从减负和素质教育大局出发,慎重出题,担负起指导教学的重大责任。

看看文学篇9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 课堂艺术 自我素质 教材处理

自古以来,在一般人的眼中,中学语文教师是什么形象?上课教认字读书,下课批改作业,是一种单调又乏味的职业,是一生只为生计的教书匠。许多学生,甚至是不少语文教师,也都把上课、听课看成是一种精神折磨。就在我们的国家里,就在我们自己身边,学生们对英语的学习热情,远远高于对自己民族语言的;学生们英语的测试成绩,远远高于自己本国语言的;学生们可以把大量英文单词、长篇英文课文、复杂的英文语法熟记于心,可是在中文写作时却错字连篇、病句不断、苍白空洞!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也愧感此前自己工作中的无知之甚、文化底蕴之空白、对语文教学能力思考之浅薄!今天,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反省,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关于新课改语文教育

这之前我真的没有认真、深刻的思考过早已“铺天盖地”掀起的关于新语文教育的问题。我也与不少同事一样,以为所谓“新语文”,无非就是用一些创新的方法启迪学生思维,目的终究是为了使课堂热闹,使学生踊跃发言,使听课者觉得“有意思”、“不冷场”;似乎公开课比的就是老师表演的技巧、手法的新鲜?

究竟什么是“新语文教育”,在评课中似乎早已被大家遗忘。准确的“新语文教育”是这样阐述的:是一种奠基性的精神教育,是通过“语言”奠定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真实自由的个性精神。

二、语文课堂艺术

课堂一直是展示教师个性的舞台。我也常常悉心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我自以为我的课讲的挺精彩。

如何掌握语文课课堂的教学艺术?

这种艺术它应该是以引导中小学生鉴赏汉语语言文字之美、提高运用汉语语言文字的素质为核心;它应当有言语的交锋,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它应当有幽默、机智穿插,笑声中达情会意;它应当有朗诵,或齐诵、或抑扬、或急缓,把“平面”的语言文字变成“立体”的交响;它应当有书法,有图画,有线条,有色彩,传神写照。

这样的语文课堂,何其之美!还会有学生不耐烦么?还会有听课者呵欠连天么?我也曾把音乐引入课堂,我也曾将文字变成美丽的图画,我也有诵读;但是我所或缺的正是最重要的“以引导中小学生鉴赏汉语语言文字之美、提高运用汉语语言文字的素质为核心”。培养学生参与课堂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他们的思维方式。如“一次,要学生把‘夏、冬、春、秋’按顺序排列。一位同学突然举手:‘老师我是这样排的:冬秋春夏。’这大大出乎我的预料,是在备课时无论如何也想不道的。学生也纷纷讥笑起来。怎么办?是置之不理,还是警告发言者以正课堂纪律?看着发言者自责的眼神、拘谨的动作,我的心为之一沉。随即制止了哄笑,说:“请谈谈你的想法。”他怯怯地说:“我是按冷热的顺序排列的。”说的多好啊。我带头鼓起掌来。发言者也抬起头,恢复了自信。

这不就是新课堂改革的要求吗?面对学生的“奇思异想”,切忌将其以棍子打死,一盆冷水浇灭,而应本着尊重呵护的态度,冷静妥善地处理。一是直接肯定。当学生说出的“奇思异想”,教师已了然于胸时,可以直接肯定,予以表扬。二是间接处理。对学生的“奇思异想”,心里一时没底,可以问“你是怎么想的?”借学生之口说出奇思异想的“奇异处、合理性”。

三、语文教师教好学应具备的素质

我们常教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可从没要求过自己。 有几个老师真正通读四大名著?有几个老师能写出一手好文章?更有几个能自觉钻研相关的教育理论,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们惯于严格要求学生而疏于自我提高。

身为人师,才疏学浅,误人子弟,实在汗颜。虽天天与语言打交道,可并不见得深爱语言;虽然在作文本或作文课上把学生的作文批的头头是道,可自己却常常述而不作,很少用笔把生活中的点滴思考记下来,把写作中的甘苦拿来与学生共享。

四、关于课本教材的思考

每个学期,课本上的教材仅有28篇,其中大多是短小精悍的文章。若是按照平时学生自主阅读的速度,只要3个月的时间,阅读、理解、训练这28篇文章,一定没有问题!可是我们却常常花费整个学期来“肢解”、翻来覆去地“炒”!教师教得昏昏欲睡,学生听得不厌其烦,彼此浪费大量的时间,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怎样处理教材,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大师们有着惊人相似的做法:每学期用2至3个月的时间把课本所有课文学完,余下的时间布置学生按要求自由阅读课外书目、按要求进行堂上演讲、按要求进行日记写作与互评互改等一系列教材以外的语文活动。如此坚持下来,语文的学习、教学效率大大提高,知识的积累和拓展同时也得以保证和实现。当然,这要求教师必须要有敏锐的探查力、准确的判断力、勇敢的挑战力,还有一点很无奈但又是很必须的,就是不能影响学生日后的升学率。

孔夫子“吾日三省吾身”,使他自己成了一代宗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自己教育生活中的遗憾,总是不断反省,最终成为世界级的教育家。而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真应该重新深思,发现自己、反省自己、升华自己,使自己不断提升教育理念,完善自己的人格。“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需要活水,学生更需如此。

[参考文献]

[1]《语文经典教学》,潘丽珠著,九州出版社2002年出版.

[2]《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刘国正 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

[3]《韩军与新语文教育》,杨春茂 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4]《新教育之梦》,朱永新 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

看看文学篇10

所谓看图作文就是根据所提供的图画的内容进行仔细观察,并展开合理想象,对所提供的内容展开来进行的写作训练。笔者在这里就单幅图作文的教学提出一些看法与诸位同仁共同探讨一下。

(1)仔细观察,抓住要点。首先我们要仔细观察图画,将图上所画的内容较全面地观察出来,为下面的作文打好基础。观察时,要有大局观念,要从整体入手,总观全图,要先能通过初步观察,了解图上所画的主要内容,这是极为重要的。其次要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至于采用什么顺序观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常见的观察顺序有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由整体至局部、由主要至次要。就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十一册语文第一单元的习作练习看图作文,我们在观察这幅图时,可采用由上至下的方法进行观察。我们可通过观察来了解图的大意。首先能肯定这是一位女生在清晨来送花给老师的。从哪些地方可见这是一位老师呢?其图上的地球仪、笔筒中的一些文具、墨水、语文书,语文书上的眼镜,所有这些都说明了这是一位戴眼镜的语文老师。至于时间由台历上的9月10日,可知这是教师节。而这位女生正在向笔筒里插花。由此我们可推断到这是一间老师的办公室,这位老师昨晚是在整夜工作的,直到深夜才休息的,因为这位老师是休息前才将台历翻过去的。由这些内容我们不难看出这幅图画的内容是九月十日教师节的清晨,这名女少先队员趁老师不在办公室的时候送来了一束鲜花向老师祝贺节日。通过这样的观察我们抓住了要点,知道了图的内容是少先队员,地点是办公室,时间在九月十日清晨,事情是女少先队员送花给老师。

(2)抓住要点,提炼中心。在观察后知道了图的主要内容还不行,还必须通过观察图画后,通过思考,去体会作者创作这幅图的意图。能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我们便能把握住要写的文章的中心,从而使所要写的作文不偏题,根据图中的女少先队员手拿鲜花,面带微笑,两眼充满感激之情的神态,可以看出女少先队员是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去向老师祝贺节日的,那么在此女生身上必然有一个曲折的故事,使她对老师极为感激,因而在教师节这天送花以表达对老师的爱戴之情。

(3)根据中心,合理想象。有了中心,有了主要人物,我们便可根据中心和主要人物进行合理想象,在想象过程中,要注意抓住重点人物,重点情节进行叙述和描写以及进行合理的想象,唯有如此才能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内容具体。

在合理想象时,我们可根据图的内容,多问几个为什么,这对拓宽思路大有益处的。同样在进行想象时,不光是将时间集中在图上的内容,至于图上未有的地方也要感觉到,唯有这样才能使文章显得内容丰富具体。例如,我们观察图便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这位女少先队员为什么要送花给老师?这就需要我们发挥想象,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可想象一件老师与这位女生之间的事情(是老师资助她上学;是老师鼓励她战胜困难;是老师送她去医院……)。这名少先队员是在什么时候去采集花儿?在采集花儿时她是怎么想的?采花时是怎么做的?根据画面上少先队员的神态、动作进行想象,想象出少先队员的心理活动、语言,这都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老师接到花后又是怎样的?老师是怎样发现花的?发现花是如何说的?如何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