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为邻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22 09:26:24

与你为邻作文

与你为邻作文篇1

高考满分作文900字:与你为邻共建和谐

--------------------------------------------------------------------------------

小区的网站论坛上新发一帖,引起热议,小区居民们纷纷发表意见,特摘部分如下:

帖名:《与你为邻,共建和谐》

发帖人:小区的各住友们,咱们在这个小区住了快十年了,从咱们陆续搬进这里之后,也拥有了咱们小区的网站,这些年可谓风风雨雨,现在我发出这个帖,就是想让大家讨论讨论,回味回味这些年的事儿,各位踊跃发言吧!

一楼网友A君:

楼主真是有心了,说真的自打一住进咱区,我就觉得挺脏的!你看那路灯下随处可见的垃圾,还有的挂在花园上,走过路过都得掩鼻子,甭提多难受了!但是,我在论坛发个帖晒晒之后,咱区竟变干净啦,道路也都冲洗过,花园也飘着清香,所以咱不得不说,咱区好样的!居民也是好样的!咱区论坛也功不可没!

二楼网友B君:

原来那时候那帖是A君你发的啊,值得表扬!原先咱小区是挺散的,各家只顾各家,有人扔垃圾,别人也跟着扔,书上这叫破窗理论,当时我也扔过几次,但是看了A君那帖,才明白。咱区的卫生也直接表现咱们的形象,更关乎我们的健康,所以我逢垃圾便捡,扔垃圾桶了。这要感谢A君呐,让我成了咱区的“优秀居民模范”。

三楼网友C君:

跟大家住一起,咱就有责任爱护咱区嘛!我虽然工作忙,每天很少跟大伙接触,但是出入遇人总能亲密地打招呼,让我心里也暖呼呼的;以前住巷子里头,虽然出门不见抬头见,但那里人们脸都绷着,没有邻居的样子,谁也不认识谁,也不想认识,所以才逼得我搬走,要不还不闷死在那里头了!

四楼居委会主任:

大伙都在啊,楼主这帖发得好啊!论坛就需要大家出来发发言,就是别把坏的掖着,拿出来大伙一起研究才是,接下来我通知这个事儿,居委会讨论决定给咱小区换个名,大伙有啥好建议欢迎发E-mail到居委会的电子邮箱。

五楼网友B君:

主任说得对,咱们的小区需要咱们一起来建设嘛!

六楼网友D君:

嗯,看你们说得有道理,改天我也发个帖反映反映!

七楼楼主:

大伙现在来想想咱小区改名的事儿,都积极发言!……

几天后,该小区换上了新的牌子,闪亮的几个大字——“和谐小区”

高考满分作文900字:疗妒汤

将他人的成就归功于幸运或外力,又对他人的失意添油加醋地落井下石,是当今人们心理的常态。(把材料的内涵精准地归结出当前的社会弊病,精炼简洁,一针见血)

善妒,好似是国人古往今来安生立命的哲学。当然,我所指的“妒”并非是男女间情感上的纷争,而是伴随社会高速发展产生的弊病:人们的心态病了。

见不得别人青云直上,于是将好的照片归功于天价的高级相机;(联系材料,找到抓手,使自己的观点落地生根)于是将他人辛苦取得的成就归功于他有个“好爸爸”······早已取缔的封建门第之见,竟又因国人病态的心理死灰复燃甚至愈演愈烈。因为善妒,所以我们将他人的头悬梁、锥刺股假装视而不见,以安慰不愿努力而又渴望成功的自己。

善妒,不过是碌碌无为小人的懦夫心态。想要天上掉馅饼,就不想要自己努力。想要安慰每日浑噩度日的自己,就必然编排起成功者的家世背景。

想起宗璞开始小说创作时,虽四处碰壁,却从未借过父亲冯友兰的名声以便投稿,她完全依凭自己的努力博得自己在文坛的一席之地。在获得茅盾文学奖后,从没有媒体说“你写的不错是因为你的父亲”,更没有人介绍她为冯友兰的女儿,她的存在就是“宗璞”。(这类素材不落窠臼,令人耳目一新,又能很好地论证绝大部分的成功在于个人的努力的观点)

为什么国人不愿承认努力的重要性,而是满腔讥讽地叫嚷着“拼爹”,又埋怨父母未曾给自己一个又富有贵的出生呢?(很有现实意义,针砭时弊,直入肺腑)

我认为,完全是由于“见不得别人比我好”这种市侩又卑劣的嫉妒心理在作孽。《红楼梦》里,王道士戏谑地开出疗妒汤,并言“妒”是治不好的,至死方休。诚然,也许男女之情里,妒汤难消。可是,在社会生活里,如果人们不再过分关注他人成功的结果,而能更加关注他人努力的过程,那么,或许能改变一些人们病态的心理。(这则素材的运用既扣了题,又让人感觉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可见个人底蕴的重要,值得学习)

为此,我倒不妨开一方疗妒汤,以静己心,以静众人心。他人的成功,并非一夜间突如其来的好运,而是日日夜夜的磨砺与积淀。他人失意时,也不必冷眼嘲讽他个人的能力。有时万事俱备后,东风若是不愿相助,亦难免有“铜雀春深锁二乔”的遗憾。

这方疗妒汤,以客观公正为药引,以平心静气为药材,以宽和包容为药底,辅之以自身的努力,必然绝痴心妄想,使妒无所遁形。(水到渠成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的确,“妒”是人性固有的恶劣心理。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医好这先天的沉疴。

不说了,朋友们,我先饮为敬爱。(多好的结尾---语句新奇,余音绕梁)

高考满分作文900字:心之所安,一路风景

孙中山说:“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将心灵安放于所向之事,倾注全身力量执著向前,才能成就一路绮丽而我满的风景。

“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跟随心的指引,为此心而用心,以此身来安放心灵,风景便在远处迎接着你。复旦大学陆谷孙教授潜心于学术,将一颗沉静执着的赤子之心安放于汉语言学的研究,以十三年的探索研究成就了最为的《英汉大辞典》;无腿青年马陆残缺的身躯中却有颗坚定炽热的心,他将心安放于登遍五岳的冀盼之上,先后征服了泰山、嵩山等名山大岳,成就了生命中搏击长空的奇妙风景;梭罗将心灵安放于对自然的追求,对“物我合一”境界的崇尚,他栖居于瓦尔登湖畔,用心生活,与自然毗邻,在天地辽阔自由的地平线上观赏他独有的人生闪亮的曙光,那是用心追求的最美风景。安放心灵,则一路花香鸟语,一路绮丽风景,而这,无一不是用心的结晶。

正如“最美乡镇干部”安放心灵于为人民谋福祉,我们也应安放心灵于更崇高的境界。左拉说过:“一个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到那短暂而有风险的人生的意义。”这正如曼德拉在种族歧视严重的南非安放心灵于黑人权益保护,以一己之力奔走呼号,全心带领黑人与不公正的命运战斗着。他最终成就了“彩虹国”的绚丽风景;正如邓稼先、钱学森等一批科学界元老,安放心于国家振兴与民族崛起,使“两弹一星”的风景灿烂了整个中华大地。将执着奋斗的心灵与荣光满溢的出发点融合为一,安放心灵,用心才能成就别样而博大的景致!

然而,正如香港传媒人梁文道所说“浮躁是这个时代的集体病症。”当浅尝辄止成为思维定式,急功近利成为文化景象,喧嚣肤浅成为喜闻乐见的行动方式,人们势必会消解了用心而行,安放心灵的执着、理性、深刻。许多青年人好高骛远,不能安放心灵于当下,相反对工作对学习百般挑剔;学者们无法安心于研究,不能全心于探求学术真谛,于是,纷纷提着裙边蹬着锃亮的皮鞋穿梭于灯红酒绿的晚会;官员们不能安放心灵于为人民服务,**,在盲目追求政绩的道路上迷失,用心于本职成了遥远的绝响。当心灵被物质的琐屑蒙翳,用心的行为在文明的浮华下委顿不堪,也就失去了成就一路风景的所有根基。

与你为邻作文篇2

鸿雁外语学校六年级 武靖

三年前,我随着妈妈来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我们住在二楼,楼下是个三口之家,可我们只过了几个月的安静日子,就来了个让我们“不得安宁”的邻居。白天还好,我们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可到了晚上,当我们都睡熟的时候,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故意,耳边总会传出“叮叮咚咚”的声音,时高时低,好象是有人拿锤子钉木头,天天如此。有一天我终于无法忍受了,硬着头皮敲响了你的房门。门里传出苍老的声音,听那脚步声也异常沉重,浮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满脸皱纹深深,鼻子上还架着一副破旧老花镜的老人的面庞,一看就觉得不令人喜欢。你问我找谁,我却没敢说出自己的问题,快速逃离。

过了几天,声音依旧,实在令人讨厌。这次我叫上了妈妈,同样的敲门,同样的苍老的声音,同样的脚步沉重。妈妈压制不住心中的怒火,与你吵了一架,我躲到一旁,但从心中更加讨厌你这个来自农村的老头。

就这样,我们在吵吵闹闹中度过了一年,但是有一件事让我重新认识了你。

汶川大地震之后,我在街头“慈善捐助”见到了捐款捐物的号召,回家告诉了妈妈。妈妈就陪我一起来到捐款处,人好多啊!特别是有许多爷爷奶奶也来献上一份爱心。这时我又听到了那沉重的脚步声,这不是我的魔鬼噪音邻居吗?原以为你会捐一些钱的,可没想到你只是看了看就离开了,这使我对你又增添了无尽的厌恶之感。

与你为邻作文篇3

邻里关系,会有考生写成小朋友之间的快吠嫠#写成同学之间的往来,虽然没离题,但会显得浅薄,这样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说,看似简单的题目,必须选好切入点。遇到这样的题目,一定要“化大为小”“以小见大”去写实写透。今年温州的作文命题旨在提醒你:关注身边,关注周围,不做封闭的人。

1.正面显示邻里情应该是考生常见的思路。须精选材料,把抽象化为具体,把遥远写成熟悉,把简单描绘生动。(1)生活在世间,总有故事,总有经历。好好想想,楼上楼下擦肩而过时有说过话吗?有彼此一笑吗?电梯里上上下下,有相互问候吗?阿婆的菜篮子,叔叔的宝马车,爷爷鸟笼里的鸣叫,隔壁小朋友的红领巾……端午节到了,谁家的粽子香味钻入你的鼻孔,你闻到了吗?杨梅丰收的日子里,你家桌上那一篮子乌黑香甜的杨梅,楼下是不是也有?晒着的衣服落到他家的阳台上了,开着的花香传到你家的书房了,阳光总是一样地照耀,春风总是一样地吹拂。(2)如果以上你都没关注,那你总会有这样的想法:你是否渴望过你家对面的屋内住着怎么样的人,渴望过他们和你怎样的相处,渴望过黑夜无依的时候是否可以暂时在他家找到亮光和温暖?你家住在楼顶最高层,那你希不希望有邻居?你妈妈总是把门适时关上,那你就不能写一下这扇门?

2.当然,擅长说理的同学可将其写成议论文,表达你的观点,你的思考,你的召唤。想要在考场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新招。或者,你走在乡间小路,看到农村家家户户和睦相处,你渴望,我们的城市也有这样的温暖。或者,漫步于小镇街头,感受到他们的淳朴宁静,感受他们的纯净和谐,你渴望,我们也成为这样的邻居。网络社会,我们游离于温暖,低头族更多,邻居更陌生,你就不渴望我们改变一下?或者,你在书里读到的美好景象,你在现实生活就没有憧憬?《社戏》里的孩子偷豆,都要抢着偷自家的,被偷了豆的大爷听说豆好吃,还止不住的高兴,这不是最美的乡邻吗?

与你为邻作文篇4

心理学家詹姆斯・卢格博士认为,与邻里相处得如何往往能体现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水平。对待邻居是善是恶,更与人的健康寿夭休戚相关。美国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的专家跟踪调查了加州阿拉米达县7000位居民,密西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对2700多人进行了14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经常乐意帮助亲戚朋友和邻居照顾孩子、搬东西、听他们倾诉等的人群,死亡率比那些不愿意向朋友和邻居提供精神或物质帮助的低60%,而心怀恶意、损人利己、和他人相处不融洽的人群,其死亡率比正常人群高出1.5~2倍。研究表明,不同种族、收入高低、体育锻炼以及生活作风都不能影响这个具有普遍性的结论。

邻居之间关系的好坏,对自身的健康和寿夭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呢?从心理学角度看,送人鲜花,后有余香;你乐于为邻居做事,处处帮助他人,努力使别人得到快乐,也使你自己心里快乐。当你诚心为别人排忧解难时,自己的心灵也进行了一次净化,从而使精神上获得更大的满足。乐于助人,还可激发人们对你的友爱和感激之情,结交更多的知心朋友,邻里和睦,心中美得好像蜜一样甜。这种心态可忘却烦恼,获得愉悦的情绪,有利于生命之钟的正常运转,促进新陈代谢,怎能不健康长寿呢?如果以邻为壑,时刻提着防范戒备之心,或为一点琐碎小事而耿耿于怀,整天生活在这种邻里关系紧张、疏远的环境中,不仅自己觉得活得很累,而且容易滋生事端。若是不能从中解脱出来,就会陷入苦恼的沼泽之中,心理失衡,代谢紊乱,到头来吞噬掉自己的生命之光,白白地牺牲了快乐。

事实证明,新型邻里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人获得心身健康的必需“营养品”。然而,要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除了要社区完善自身功能,多为居民提供沟通交流的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和文娱活动外,作为城市居民更要培养健康的社交心理,树立邻居是朋友的观念。如今,我国有不少城市举办邻居节,捅破了邻里之间那层陌生的薄纸,邻居们通过节日相聚而相识、相知、相助、相合,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句问好,能让每个人的内心如沐春风。所以要人人参与,从我做起,用我们所拥有的爱心去改变他人,改变环境。

一要排忧解难,助人为乐。能成为邻居,是一种缘分,大家住在一块儿,要将邻居当成亲密的朋友,信任对方,真诚相待。当谁家有困难之际,前去问寒问暖,主动帮忙,拉人一把,人家也一定会感恩戴德。明天你家有事,别人也会竭尽全力来帮你。天长日久的互相关爱,可使邻里关系变得如胶似漆,不可分离。

二要善于沟通,宽以待人。小区的居民来自五湖四海,各有各的工作,思想、性格,生活习惯、言语行为也大相径庭,有时会为一点小事发生口角,或在交往中,因猜疑、嫉恨、被误解而产生纠纷,这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大家既然有缘成为邻居,就应不计得失,在可能的情况下,多与邻居进行沟通以消除分歧,加深对彼此的了解。以宽阔的气度和胸襟,理解和原谅对方,那么,对方也会报之以微笑,隔阂冰释,从而使彼此之间互相照应,和谐共处。

与你为邻作文篇5

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应酬,不仅是一种出自本能的需要,而且也是适应社会发展、促进个人进步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途径。但由于现代人的生活、工作普遍繁忙和压力大,所以很少有空或者有心情与邻里交流,邻居姓什么,哪里人,都不了解。更不知如何面对邻里交往问题。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搞好邻里交往,既能增加相互友谊,又有利于家庭生活,应该给予足够重视。对如何处理邻里关系问题做一探讨。

一、邻里关系的特点:1.相距的临近性。顾名思义,邻居,就是指生活居住空间接近的人家。比如,一墙之隔的人家,一楼之隔的人家等等。有的邻居还是同门进出、同厨做饭,同厕解手的人家。2.交往的频繁性。是指邻里之间朝夕相处,天天接触,常常见面。3.事务的琐碎性。是指邻里间的事务很杂。比如,倒垃圾、泼脏水、搁杂物、晾衣服等等。邻里之间常常因此而引起矛盾。4.情况的差异性。邻里间各个家庭的情况互不相同:有的是三代同堂,有的是三口之家,有的是新婚小俩口。他们之间的文化、经济、职业、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也各不相同:有的爱早睡早起,有的要看电视到深夜;有的喜欢静心读书,有的则爱闲聊杂耍;有的白天弹钢琴、有的则是夜里上班白天睡觉等等……。相距近、接触多、事情碎、差异大,这些都难免使邻里间发生矛盾。这就需要用有技巧与艺术的言谈来解决矛盾,调节关系。

二、邻里交往中的十项策略邻里间发生矛盾的一条重要原因,便是无视差异,不考虑邻家和自家有何不同,只从自家利益出发,考虑问题一厢情愿。因此,若要搞好邻里关系,就应当正视差异、区别对待不同的情况,运用恰当的邻里交往技巧。具体地说,应注意掌握如下十项策略:(一)热情交往策略热情交往策略是指与新邻居初次想见时要热情交往。新老邻居的首次交谈很重要,双方都会在首次交谈中形成印象,心理学上称为“第一印象”。良好的第一印象会给日后的交往创造成功的条件;恶劣的第一印象,也会给日后的交往带来不好的影响。那么如何给新邻居建立这一印象呢?1.寒暄式。老住户虽然还不知道新邻居的姓名,仍应主动打招呼,问寒问暖:“你是刚搬来的吧?”“搬个家不容易呀,累坏了吧?”等等,主动打招呼,会使人感到热情开朗,感情的纽带便开始建立了。2.介绍式。新老住户间一般没有第三者作介绍,双方可自我介绍,说说姓名、介绍单位、住几楼几室等,要简单、明白、爽朗。一经介绍,就便于称呼和继续交谈了。3.讨教式。新住户可主动讨教、问问小孩入托、买菜打油、道路交通等问题,请老住户参谋指导。“讨教”、“请您帮助”、“请您指导”等言词,激发对方自尊心,敬重谦恭,能使之产生好感。4.探询式。“您家几口人?”“您老高寿?”“您的工作单位离这远吗?”“还有什么事要我帮助吗?”……这类探询能使双方较快地融洽起来,但应记住:不能连珠炮式地不断询问,像查户口一样;不能问得过深,如:“你工资多少?”“奖金多少?”“您女儿有男朋友吗?”等等,初来乍到,双方心理上有距离,问这类问题,会使交谈陷入尴尬局面。(二)冷静应对策略冷静应对策略是指面对邻家缺乏同理心的侵扰行为要冷静应对。有的邻家行为只顾自己、不顾他人。比如,楼上的住房不拘小节,晒衣服也不看着楼下邻家晒着棉被,常给淋湿一大片;拖完地板,拖布朝窗口一搁了事,脏水滴滴答答全流到楼下;糖纸壳经常乱丢,到处都是……。对此,有的邻居暴跳如雷,常会找上门去兴师问罪。会处理事情的邻居则不这样,当时悄悄地把弄脏的衣服洗净了事。过后在与楼上的邻家闲谈时谈起:“住楼上的要小心点,一不留意,把脏东西往下扔,弄脏了人家,自己也不知道呢。上次,我们家把烟头往窗下一丢,烫坏楼下一件衣服,直到昨天才知道。前天,我家晾着白色的裙子,被您家的拖布弄脏了,您大概也不知道吧……”坦诚、和缓的话语,推已及人。没有责备埋怨之情,唯有互相提醒,共同约束之意,容易被对方接受。一般说,对粗心随便的邻居,应该适当谅解,适当提醒,不伤感情,提醒次数多了,对方也会慢慢注意了。(三)宽容感化策略宽容感化策略是指面对邻家自私自利的表现要采取宽容感化的态度。有些邻居就是爱贪小便宜,能沾就沾,能贪就贪,在公用的地方能多放个纸篓也是好的。为这类小事闹翻自然不应该,但听之任之,又很感到别扭。和这种人交往有几个方法:一是逐步了解,观察分析其贪小利的原因,可使自己在交谈时有的放矢,不意气用事。二是适度批评。使之看到贪小利之弊,又诚意指出问题。三是正面感化。自己要宽宏处事,豁达大度,主动真诚地帮助对方。天长日久,当对方真正理解了你的一番诚意后,便会由衷地感谢你,友好交往了。对此类邻居,一不能讽刺挖苦,二不能“寸土必争”。(四)群体解决策略群体解决策略是指对一些蛮不讲理的人邻居要善于借助群体的力量来解决问题。有些邻家强横无理,是“常有理”的“铁邻居”,处处不让人,事事硬三分,逞能霸蛮,以邻为壑。这是够让人心烦的了,但还是有办法的。决不能以不文明对付不文明,要以理服人。以理服人的办法有三条:首先是用舆论制约。邻里间团结一致,用公正的集体舆论,促使其讲理;其次是当众论理。当着大伙,心平气和,有理有据地说服对方;再次是依靠组织,通过单位领导,居委组织等的协调,也能有较好效果。当“铁邻居”态度有所转变时,就应热情欢迎。在“铁邻居”家有什么困难或不幸时,要主动帮助,热情关心,决不能幸灾乐祸。困难时的帮助和慰问比什么都重要,常会使“铁邻居”一改旧貌。(五)自责补偿策略自责补偿策略是指当小孩之间发生矛盾时要用自责补偿的心态来解决纠纷。小孩之间有了争吵,大人处理不好就会惹出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正确的处理办法是:分三步进行,自责——决不能袒护自己的孩子,要当着邻家的面,批评自己的孩子:“您比小明大,怎么不让着点,快向A说‘对不起’”。慰问,安慰邻家孩子,向家长致谢。必要补偿——要是碰坏了邻居孩子的玩具,要主动赔偿,这是物质补偿;要是碰痛了邻家孩子,要说点温暖的话语:“这药水可灵啦,擦上就不痛了,乖乖,不哭!”“看,阿姨有果糖……”这是感情补偿。孩子间很快言归于好了。假如一味责怪邻家的孩子,常会使大人之间反目。(六)谨慎自律策略谨慎自律策略是指在与邻里交往中要谨慎自律,不可说长道短。邻里纠纷,不少是“长舌妇”们搬弄是非引起的。因此,听到搬弄是非的话要谨慎处理。正确的处理的办法是:审思明辩,决不轻信;到山为止,决不传话;事实不明,决不附和;提醒对方,注意影响。(七)降温相劝策略降温相劝策略是指当邻家发生争吵时要注意委婉相劝。邻家发生争吵时,有五条必须注意的事项:不介入、不敷衍,不武断,不偏袒,不刺激。介入纠纷自然不对,冷漠地应付,敷衍式劝架,也使人大失所望。应该弄清情况,找出症结,热情相对,把话说到当事人心上。用委婉语“降温”,有时还可用幽默的话作润滑剂,缓和气氛,平息矛盾。也可先劝双方脱离接触,把某一方请到自己家中,好言相劝。(八)友好温和策略友好温和策略是指对邻家的唠叨、干扰要有友好温和的态度去解决。有的时候,邻家的老人爱唠叨,小孩爱吵闹怎么办呢?对此应该设身处地,体谅随和,言谈婉转,区别对待。老人爱诉说,你可耐心听听,既能建立感情,又能更多地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对有病的老人,可提供一些治疗信息或土方。闲暇时,可与老人拉拉家常。这样,你在老人心中就会祝为可亲近的人。你要看书,邻家小孩来吵闹,不可厌恶训斥,应以机智的话语引导:“平平,你不是爱当警察吗?我有小军帽,小机枪,哒!哒!哒!冲啊……怎么样,拿着去玩吧!”孩子很高兴地走了,你也获得了清静的环境。(九)先退后进策略先退后进策略是指在劝说邻家不要做某些事情时要注意先妥协后劝说。有的邻家经常喧闹影响你的工作或休息,怎么办呢?对此应注意运用先退后进策略。可先入乡随俗,顺应情势,在了解中求谅解。如邻家的小青年爱结伙打麻将,还大呼小叫的,吵得你睡不安。你可干脆过去与他们聊聊,或也打上几圈牌,互相了解,有了感情你再提醒他们:“我的少爷们,可别这么高声大叫,我要是在睡觉了,可要六神不安了?”感情相通了,这类提醒也较易被接受。以让他们知道了你有早睡的习惯了。他们往往是会压低声音的。在谅解的前提下,尽管生活习惯不同也能和睦相处。(十)反省沟通策略反省沟通策略是指当与邻家发生一些矛盾时要习惯于进行自我反省,然后进行友好沟通。邻里交往中受到对方不友好的对待时,要切忌:不报复,不责问,不怨人。要先扪心三问:一问自己有什么话说过了分?二问自己有什么事做得影响他人利益了?三问对方对自己可能有什么误解?然后采取相应的致歉、解释、说明,但这必须在心平气和之后。总而言之,邻里交往的基本原则是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谦让,互相帮助。以这种原则去与邻里交往,就会营造比较好的邻里关系。

三、邻里交往之中要注意“七不要”(一)不要自我封闭。居家过日子,总有个缺东少西的时候,哪能万事不求人,一旦自己有了为难的事儿,就要靠大家帮忙。这样,你帮他,我帮你,在大家互相帮助下,一些事情就解决了。过去那种“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孤家寡人的做法,是万万提倡不得的。(二)不要疑神疑鬼。

凡是邻里间闹不和气,往往是由于误会,或是自己心胸狭窄造成的。结果是弄得自己不痛快,别人也别扭。记得古时候有这么一个故事。某人的斧子找不到了,他就怀疑是邻居家的男人偷去了。由于有了这种想法,他对某男人一言一行都表示怀疑,那男人的一举一动都像是偷了他的斧子。过了好多日,某人找到了斧子,这才认为自己怀疑他人的错误。当然,这个故事并没有闹出不愉快的结果。可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不少因为多疑而引起了悲剧事件。我们提醒这种多疑的人,要把心胸放宽些,不要为了点儿小事,弄得别人别扭,自己心里也不愉快,更不要闹出可悲的结局。(三)不要纵容护短。护短一般都体现在孩子身上。现在大多数家庭一家只生一个小孩子,都很疼惯,怕孩子受人欺负,一见孩子哭,就心疼。一旦自己的孩子和邻居的孩子玩耍时出了点问题,就不分青红皂白,一味护着自己的孩子,这就容易闹不和睦。比如两个孩子玩着玩着,其中孩子A突然哭了,孩子A的妈妈就去找孩子B的妈妈,说是欺负了自己的孩子,而孩子B的妈妈认为自己孩子老实,不会干欺负人的事,于是,两位妈妈各自在保护自己孩子的立场上争吵了起来,结果是关系闹得很僵,彼此谁也不理睬谁。事过几日,孩子B承认是他打了孩子A一巴掌,事情弄明白了后,孩子B的妈妈主动给孩子A的妈妈道了歉,两家的矛盾才缓和了,疙瘩解开了。由此看来,要处理好邻里关系,做父母的不能为孩子的缺点保护。就是自己的孩子没有错,也要把度量放宽一些,不能为孩子间的事伤了大人的和气。(四)不要斤斤计较。要搞好街坊邻居关系,不能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有不少邻里,常为一些电费、水费吵得脸红脖子粗,甚至出现大打出手的现象。在这里,只是想说明很多事情其实没有绝对的合理。只要大家互相让一下,不过分叫真儿就没事儿了。为了钱,气得不得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五)不要大声喧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器越来越多了。这本是一件好事,可一旦处理不好,也容易闹矛盾,影响邻里关系,院子里的人由于年龄不同,体质有别,工作性质各异,有的要早些歇息,有的要学习,有的要娱乐,特别是唱卡拉OK时,应把所有音像设备的音量调小一点,以免影响邻居间的团结。再说,有意干扰别人休息、学习、工作的作法,也是十分不道德的。应该特别注意。(六)不要以邻为壑。邻里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体贴,不能只顾自己方便,而做出影响他人的事。比如,倒垃圾时,不要把垃圾放在邻家的垃圾里等人来收,把邻家推垃圾的地方弄得很脏。夏天天热时,一般人家都乐意在院子里吃饭,这时就要注意不要扫地,免得尘土飞扬,弄脏别人家的饭菜。更不要见难不救,幸灾乐祸。(七)不要不讲原则。大院里,邻里间的团结是十分重要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也是值得提倡的,但有些关系到一个人思想品质的事,就不能顺乎其然,而要讲点原则。比如,C盖小厨房,光顾了自家宽敞些,却挡住了D的窗户,这样阳光进不去,日久屋里就会潮湿,这样的事,邻居们就应出面做工作,绝不能怕影响与C的关系,而妨碍了D的利益。再如,由于社会风气的不正,有些人沾染了一些坏毛病,对这样的人,要讲原则,经常开展批评,一团和气是不行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当微妙,处理人际关系是一门学问。《邻里相处十忌》歌对如何处理邻居关系有很好的启示,现抄录于此,以供借鉴。一忌恶语伤人,动手打人。二忌背后议论,猜疑嫉妒。三忌轻信纵容,偏袒子女。四忌见难不救,幸灾乐祸。五忌家庭建筑,妨碍他人。六忌不顾地界,栽树种植。七忌放养禽畜,有碍卫生。八忌谈笑逗乐,不讲分寸。九忌经济往来,帐目不清。十忌得礼不让,不听劝解。..邻里交往策略及禁忌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与你为邻作文篇6

摘要:淘宝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购物模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与推崇。阿里旺旺作为联系买卖双方的聊天工具,在联系和促进买卖双方的沟通交流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旺旺会话属于电子会话的一种,具有其特殊性。本文通过研究旺旺会话的文本材料,从毗邻应对视角下分析其特点,总结其技巧,旨在推动话语研究在网络情境下的发展。

关键词:毗邻应对;淘宝旺旺会话;网上会话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网络购物的快速崛起,网络购物会话也成为网上会话的新成员。本文以阿里旺旺的购物会话为主要分析对象,文中所选用的会话均选自笔者与卖家之间的真实对话。从毗邻应对的角度分析旺旺会话的特点,解析在网上购物时谈话模式与技巧,以推动人们交际。

二、毗邻应对

毗邻应对指的是两个不同的发话人所发出的两个相关话段的言语结构。Scheglof评述到“毗邻应对是由任意两种相联系的言语构成。即给出毗邻应对的第一言语.则紧随其后的言语在逻辑或习俗上与前一言语形成应对。”毗邻应对的特点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1.毗邻应对是一对更加紧密联系的话轮转换。

2.毗邻应对是由不同的发话者相继发出的两组语句。这两组语句是有规律的,即开首语句属于毗邻应对的第一话部.而紧随其后的语句是这一应对的第二话部。

3.毗邻应对是一对相继发生的话语交际行为,它们相互毗连、搭配,并共同构成呼应或对应的关系。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的第二语句都可能与第一语句构成第二应对,只有那些相关或对应的语句方可被称为应对。在会话中能构成这种毗邻应对关系的言语是很丰富的.其常见的应对形式有:问候——问候;提问——回答;请求——同意;提议——赞同;埋怨——申辩;祝馈——感谢;邀请——接受,告别——告别等。

三、旺旺会话中的毗邻应对

旺旺会话属于电子会话的一种,它也具有相应的语篇特征。以下是在旺旺会话中构成的常见应对形式。

在进行网络购物时,选择好心仪的物品后,买家会对相关卖家进行询问。

(1)靖1031:你好。(问候)。

天使的脸蛋蛋: 你好(问候),有什么需要的呢?

(2)靖1031: 在吗?(提问)。

翱易数码专营店: 亲,在的。请说。(回答)。

例1中的卖家天使的脸蛋蛋在进行问候后,接着又提出的问题,期待买家的回复。从而该句话又形成了第一话部,引导买家对该问题进行回答得到第二话部。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实的旺旺会话中毗邻应对并非总是处于一种A—B,B—A的呼应关系。例如在例1中的发话“你好”,其实未必是问候,更像是一般的呼语,目的是看对方旺旺是否在线。这是一种另外形式的问询。Schegloff称之为“确认同询”。

(3)靖1031:相宜本草水盈清透防晒露SPF30还有货吗?(提问)。

天使的脸蛋蛋: 有的,亲。(回答)。

(4)靖1031:New ipad保护套有吗?(提问)。

翱易数码专营店:有的。(回答)。

以上对话是买家对商品的初步问询,首先确认是否有货,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具体商品咨询。然而在实际会话交际中我们所遇到的现象并非总是请求—同意或提议—赞同都是得到的肯定的回答。正如Cook所说的那样“发话人的请求很可能得到两种回应,即接受或拒绝。”他曾列举了如下几则范例以说明这种现象的普遍性。

(A)Offer: Acceptance (preferred)

Refusal (dispreferred)

(B)Question: Expected answer (preferred)

Unexpected answer (dispreferred)

结合旺旺会话的实际情况,以上的情况更是多见:

(5)靖1031:我想买这个。这个在参加淘金币活动吗?(请求)。

翱易数码专营店:兑换活动已经结束了,抱歉。(拒绝)。

靖1031:这个能包邮吗?(请求)。

翱易数码专营店:包邮的。(同意)。

靖1031:哦,那现在付款的话明天能发货不?(请求)。

翱易数码专营店: 我们会尽快在2天内发出。(拒绝)。

通过分析旺旺对话亦会发现,该语篇也具有毗邻应对,通常情况下是由买家发起第一话部,然后卖家紧随其后的回答作为第二语部。两者是具有紧密联系的话轮转换。

(6)靖1031:你们今天发什么时候发货?

诗怡旗舰店:这个裤子你要拍就现在哦。

靖1031:恩。

诗怡旗舰店: 5点发货的。

在例6中,line 1 是买家向卖家询问发货时间,这应该是作为第一话部,理论上说,紧接着的下句话就应该是卖家对此做出回应。但是由于是在网络情景下的特殊性,卖家临时性想到这款物品限时特卖,所以在line 2中卖家插入话语,告知买家这一信息。在此line 2是作为另外一个话轮的第一话部的,line 3中的买家回复是针对line 2的,因此是它的第二语部。然后卖家才对line 1的提问做出回复,line 4才是line 1的第一话部。除此种情况以外,还有种由于网络的延迟而造成的在会话中答非所问的情况,但是仍然是相对应的回复的。

毗邻应对是会话交际中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也常用于旺旺会话的开头与结束。会话开头已在前面列举。在结束时一般也是常常用毗邻应对。告别对应告别,祝福对应谢谢等等。

(7)jwfjwf114: 好的,那你忙吧。再见。(告别)。

靖1031 恩:再见。(告别)。

(8)靖1031:评价了噢~祝你生意兴隆~。

jwfjwf114: 好的,谢谢,呵呵。

此上两个例子,双方在购物环节结束后,会话也即将结束,其中第一话语告别,也就确定另外一个人接下来的话语也是告别的,是相对应的关系。

四、结语

本文借助话语分析的毗邻应对概念,分析了旺旺会话这一新兴的网上会话形式。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探讨在网络媒体对人们交际的影响,推动话语研究在网络情境下的发展和帮助人们以这种新的媒体进行有效的交际。

参考文献:

[1]Cook, G. Discour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2]Coulthard, M. 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M], Harlow, Essex, Longman,1985。

[3]Schegloff, E. A, Sequencing in conversational openings[J],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968(70)。

与你为邻作文篇7

李大爷一大把年纪了,但身体还不错,吃嘛嘛香,又是一副热心肠。今年过年后,儿子把李大爷从乡里接到城里安享晚年,住在一个高档小区内。李大爷看到儿子有出息、又孝顺,乐在心头,喜在眉梢,但就不习惯没有邻居的寂寞,有被关在笼子里的感觉。以前在乡下的家“东家串门、西家拉呱”,方圆十多里的人都很熟悉,见面问长问短,但是住在楼房里的城里人,一个个虽然穿得好,住得好。但就是不爱搭理人。自己的热心肠有时倒成了“热脸蛋贴冷屁股”。更令李大爷感到不安的是,在乡里长大的儿子也变了。对邻居也没有在老家时的那种热情和仁义。

邻居,到底怎么了?

在现代的城市里,是儿子改变了邻居,还是邻居改变了儿子?是什么使住在一起的人不能成为邻居?李大爷在以自己的方式寻找答案: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怎样避免同在一个屋檐底下的邻居变成陌生人,我们应该怎样建立和谐的邻居关系?

李大爷没有找到答案,他因此很郁闷。

其实,在我们的城里,不知有多少个“李大爷”,也不知有多少“李大爷”在郁闷!

在一项“您心目中的好邻居标准”的市民调查中,超过48%的人选择了“不轻易打扰和给他人添麻烦”,而“热情助人”、“志同道合”、“孩子的成长伙伴”、“生活的朋友,事业的帮手”等选项却出人意料地落选。人们心目中的“好邻居”标准竟如此之低!受调查市民中超过70%的人认为自己与邻居的关系“平常”或“冷淡”,邻居之间变得越来越陌生。不少市民渴望改善邻里关系,但又不知从何做起。

是什么让邻居变得如此陌生

从概念来说,邻居就是人们聚居在一起,临近自己居住地的其他居住者,也称为邻居,又称邻里、街坊、邻舍、邻人、近邻、隔壁等。

在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的历程中,从原始部落到氏族,再到民族、国家,在征服自然,寻求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人类的个体力量是渺小的,甚至是不足为道的。正因为人贵为万物之长,是有感情有智慧的物种,人类才团结在一起,依靠集体的力量乖智慧成为了这个星球的主人。因血缘而成的亲属,因地域而成的邻居,因分工而成的同事等等关系组成了人类社会交往中主要体现方式,也构成了人类成为集体的一架架桥梁和一根根纽带。

在千百年的人类社会发展之中,依赖于地域亲密的关系,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和日常生活中交往中互相依靠,互相帮助,将心互相交给对方,甚至将生命的安全委托给别人。邻居在一起生活了一辈子,甚至几辈子,正是基于学习工作生活的重叠和积累,形成一种在以了解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内心互相信任,让心与心贴在了一起,成为人与人之间一种牢固的联系方式和社会关系。

可如今,邻居变得陌生了,邻居关系变得疏远了,其中的原因让人深思。

既然是邻居,空间上的距离自然很近,共处一个小区中。同住一栋楼宇里。可常常听到人们这样议论:“城里的邻居挨得倒是挺近,可家家户户防盗门紧锁,各人过各人的日子,住在对门都互不搭理。”尽管人们从内心渴望与邻居多些交往,但很多人常常没有勇气敲响邻居的家门。邻居之间就像两个因碰面次数多而熟悉起来的一般性朋友,虽然见了面总会点点头或是笑一笑打个招呼,聊上几句“回来啦”“出去啊”之类无关痛痒的话,但家里有事需要帮忙时。却不敢去“麻烦”邻居,不少人的心态是!“吃不准人家肯不肯帮忙,也担心人家笑话。”……人与人的距离并不等同心与心的距离,邻居在心灵上的距离,也许千里,也许更远。

同在一个屋檐下,老死不相往来,不知楼上楼下,对门为何许人。媒体上曾经有过这样的报道:有邻居对门而居却互不相识,有小偷光临邻居家偷东西,对门的住户却以为是邻居搬家,还热情帮忙。在一部分人的手机中存了几百个电话号码,却没有一个是邻居的;有人说自己朋友遍天下,可在一栋楼中却难觅知己:一个人夜遇困难,向数十里外的亲戚同学同事电话求救,却无法叫开近在咫尺邻居的门。有时我们自己觉得自己也挺不可思议,我们可以关心以光年计算的太空、关注虚无缥缈的外星人、牵挂遥远的非州饥民,却偏偏不关心就住在对门楼上楼下的邻居的悲欢离合……我们中的许多人一进家门都把防盗门一关,也在自己的心上挂上了一把锁。而那把锁也锁住了每个人的心门,让邻居与邻居之间相互封闭起来,久而久之,左邻右舍便陌生了,有时相遇,也仿佛视同陌路。

现代社会的发展,地球成为一个村落。在这个村落里,人们为了生存,为了发展,在社会分工和城市化的推动下。人类的迁徙迁居成为一种常态,人类迁徒速度加快和范围扩展,人们不再与我们的祖先一样,一辈子甚至几辈子都定居在一个地方。人们从农村迁到城市。从一个小区迁到另一个小区,从城市迁到另一个城市。甚至从一个国家迁到另一个国家。从上世纪90年代的城市房改开始,单位人在居住方面逐渐成为了自由人,原来的单位大院、单位楼也逐步减少,一些工薪族早出晚归,没有了同事邻居,下班后大部分人“躲进小屋成一统,哪管邻居是何人”。而人们的搬家频率也不断加快,这样就使邻居的更新频率也越来越快,也使邻居的了解时间更短,交往的时机更少了……生活越来越现代化,居住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对于邻居,在生活生存上我们好像不再需要在物质、生产上的更多互助和合作,于是我们便失去了人类在互帮互助中,在无间合作中所产生的那种内心愉悦和心灵满足,失去了那种人与人之间的相知和信任,那种打开心扉的渴求和期盼,失去了人与人之间心灵慰藉的剂,那种互助互爱的生活快乐。

好邻居就是好日子

在曾经的岁月中,邻居们一同去狩猎,一起去耕作,一个大南瓜几家分着吃,几家的小孩在一起摸鱼一起打滚。在生活中在生存的过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矛盾更有合作,在很多方面,甚至分不清你我,那时的邻居之间,没有人刻意去使用现在人际专家的技巧,只是用心与心之间最质朴的方式相处,只是一种发自内心源自人类本能的关系。一个村庄,一个大院,甚至方圆数十里,大家呼来唤去,十里八村有什么喜事,大家不请自来。坐在一起,平日里东家茶,西家酒,你来我往,营造了令现代城市人难以想象的好邻居关系。

城市飞速发展,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人与人的距离的确很近,但我们的心却离得又很远。

和谐的邻里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础,是人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幸福感的一块基石,因为除了上班,除了聚会,我们还有更多的时间在家中,在家中我们不能满足于家庭成员你看着我,我望着你,需要更广阔的交往空间,需要更广泛的交往对象,而邻居,则是一个可以交心的港湾。

好邻居就是好日子,这话说得很在理。

我们无法改变现有的生活、居住方

式。但我们能改变邻居之间的交往方式。我们需要在现代社会里,遥步探索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在传统邻居关系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建设新型的邻居关系。

现在的邻居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人生经历、风俗习惯,甚至大相径庭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就因居住而聚在一个小医中一栋楼宇里。但对真诚的渴望和容纳却不会因为各方面的差异而不同。我们要以一颗真诚的心为原点,逐步从居住条件限制的“被动交往”向非居住条件限制的“主动交往”转变,由代际、文化、收入差别导致的“差别交往”向非“差别交往”发展等。这样在城市小区的群居群体才会找到共同的温暖和阳光,

只有我们每个人有了真诚的心,邻居之间的交往活动才能丰富起来、多样起来、融洽起来。真诚的心,就是不被迷惑的心、宽容的心。不被自己的利害、感情、成见所迷惑,公平地理性地评价判断邻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邻居之间有了偏见,就不能公平地判断事物。这就好比透过有色或凹凸的镜片来看邻居,看到的邻居已经不是它的本来面貌,让心扉之门为之紧紧锁闭。以真诚的心对待邻居、处理邻里关系,无论在任何场合,都能容易找到共同的话语。在芸芸众生中,能同住一栋楼同在一个屋檐下,那是一种修来的缘分。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说:“三人居,必有我友矣”。

“这是一个真实的网上邻居小区网站。在这里可以认识自己的邻居,为孩子找到成长的伙伴!”“帮您轻松认识身边的‘邻居’,通过邻居网和他们建立联系,并将这种联系延伸至现实中……”网络方便了人们的联系,在一个方面占据了与人与人交往的时间,同时在现实交往出现某种信任危机与交流障碍的时候,取代现实另辟一条增进了解和建立信任的途径。在虚拟空间建立一条符合现代人思维模式和增加互信的通道,通过互联网搜索邻居的信息,在虚拟空间以虚拟的身份交流交往,慢慢打开在现实生活中彼此关闭的心扉之门,当双方认为彼此能信任或是认为虚拟中的交流能在现实中延伸时、再从虚拟走向现实。从家长的互相接受,到为孩子找到成长的朋友,为老人找到晚年的伙伴。为现实的邻居关系找到一条另辟蹊径的方式。

与你为邻作文篇8

在《现代装饰》创刊25周年之际。本期话题栏目于佛山特别邀集当地知名设计师及设计协会嘉宾参与探讨“与设计为邻”的话题。“邻”,既表达了一种空间上的距离,又透露出情感上的关联。或看似遥远,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佛山的设计师们试图从自身角度出发,以“设计为邻”解读佛山区域中设计师的生活及生存状态,以及对设计的独特看法。于是,设计师们以设计为邻,开始启程。

[以下简称]林松:林、温少安:温、谢智明:谢、梁宇曦:梁

距离产生“设计”

温:现今佛山地区设计师进入了一个整体思考期,我们尝试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来反思当下尤其是作为中国最大的建材行业集散地的佛山的设计师生存及生活状态。很多人认为设计师是可有可无的,但我想强调的是,其实设计师最贴近人生活状态的各个方面。衣食住行是人必不可少的需求,我们站在这个角度来看看设计。衣,裁缝在下剪刀之前就对人的空间进行丈量,人的尺寸、外观,发式都必须考虑进去,需要整体配合使之美观,则来源于设计。甚至戒指与手指之间的空间数据,也有设计之意。再说食,厨师就是一个设计师,他需要考虑菜的色香味,考虑与其他配料的搭配,考虑营养均衡等等,才能设计出一道让人垂涎欲滴、叫好叫座的菜肴。住,则完全需要设计来使之舒适、愉悦。行,汽车、飞机、轮船、自行车,所有我们的交通工具都需要工业设计来实现。所有设计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空间。反观现在设计行业,追求创意忽视设计的现象也很普遍,但设计是创意的基础,设计需要专业知识驾驭。

从真善美的角度来看看设计。真,即真实;善,意味着需要人性化;美是我强调的重中之重。现在审美话语权却掌握在根本不懂美的人手中,这点在室内设计中表现最为突出。空间的功能性,我们可以与业主交流,但是,美是我们设计师不停追求的,我们对空间的透视、美学的表现上至少专业知识上比业主要更丰富一些。因此从这点上希望审美话语权应向设计师倾斜。文盲城市里很少了,取而代之却有许多美言,甚至有的掌握决策权的人也是。这是悲哀的。因此有必要在全社会呼吁美常识的普及。有了真善美才会有真正让人心动的设计。真善美是设计的骨架和精髓。

而回归到本次交流的主题“设计为邻”,我认为“邻”就是“面临”,就是设计需要面临的现状,设计必备的要素。设计面临的是衣食住行,而真善美是设计必备的要素。梁

刚才温工说到美言,我承接这个话题,继续谈谈自己的看法。美盲,是空间关系所致。在其中一定“盲”,能够跳出空间其中,从外来观察才知道美在哪。而“设计为邻”传达出的是设计的本意。这也是俗语“距离产生美”的佐证。

举个例子来说明,日本、印度、中国都是东亚国家,是大东方文化的倡导者。那么日本是如何看待我们的呢?我个人认为我们中国是日本的西方,这不仅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日本在设计领域处于世界前列,比如近年多次获得普利策奖。他正是跳出了日本这个圈子中,而以邻居的视角站在世界的视野上来看待中国设计。尽管我们认为日本和中国的设计很相似,可日本却不这么认为,他们仅仅把中国看做是其设计的参照,而以灵敏设计触角来表现自己的设计思想,所以两者设计的本源并没有多大关系。再如,佛山的近邻是深圳、广州这两大设计之都,远邻香港国际设计之都,保持这样一种近邻和远邻的关系,跳出设计其中来观察和学习,不因为距离遥远而对其了解知之甚少,也不因为在其中深受影响,对佛山的设计师来说,其实是好事。

谢:“邻”。我认为是一种关系,我从工作生活的各种纷繁复杂的关系上来谈谈“设计为邻”。在项目中,现今设计师,不仅仅是甲方与乙方的关系,还有项目周边环境的关系,包括甲方的主导者、消费者,以及材料商、供应商、制造商、承建商,如果充分考虑到这些关系,在做项目时才不会陷入孤岛、无人欣赏的境界。佛山是中国最大的家具陶瓷生产制造基地,聚集了非常之多的家具陶瓷品牌,生存于此的设计师感受到佛山产品的丰富性,品牌成长的过程,也暗含了“邻”的深层含义,优秀的品牌充分考虑了经营者、消费者与各种市场的关系;甚至要考虑极为复杂的外贸关系。因此“设计为邻”,就是要充分考虑设计师与消费者、甲方、供应商等等一系列项目上的问题,还应恰当的处理好自己的个人生活关系。优秀的设计依靠着和谐幸福的生活环境。以我为例,在佛山从事设计行业与温工和梁工相比不长,但也有十来年,这片土壤与我而言,我相对来说很熟悉了,设计是我的职业,也是我人生的一个追求,我尽力处理好设计与我生活、家庭、朋友之间的关系。优秀的设计往往来自于生活上某一处不经意的灵感突现。我想“设计为邻”就是告诉并启示所有的设计师要恰如其分得处理好自己的各种关系,既来自项目和工作上的,又不能忽视生活中的各种关系。

梁:从事了多年的设计,但设计是什么,许多行业内的人仍不知其解。而行业外的人却不停在向行业内的人发问,设计是什么。我个人认为,设计其实掌握在普罗大众手中,由他们的需求导致。如果他们只需要解决温饱问题,那么设计就是柴米油盐: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设计就更多体现的是情感的归属和精神层面的追求。设计师应跳出自以为是的设计概念,才能真正理解设计的本源,所以这也是印证了“设计为邻”的思想,与“设计”保持一定距离,跳出这个圈子以大局视野清醒来看待设计。

林:字典里说设计是“因某种目的而进行创作”,今天听了刚才大家从“设计为邻”的角度来诠释设计,我想目的就是来解决各种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空间的关系等等。而“邻”即是一种关联,又保持一定距离。刚才温工就是从真善美的角度来看这种关系,而梁工则提出的尺度问题,跳出圈内看设计,也与古语“功夫在画外”异曲同工。谢工则更多强调了工作和生活关系。

以“邻”为设计

温:佛山设计师或多或少与制造企业有关系。比如谢工需要解决马赛克在运用上的各种各样关系,而我们也需要解决建材与空间运用上的关系,与建材商的关系,与项目环境的关系等等。这种关系可以上升到情感高度、人文高度、设计高度。“邻”,我个人认为跳出看是一点,而前提是必须走进这个圈子,在走进跳出的反复过程之中理解这个行业真正需要的东西。如果单单只在圈外,以圈外人的观点看待圈内,不了解圈子中的形态和架构、需求,那也是一叶障目的,而需求来自专业知识的支撑。这些仅表示着设计师处在一个初级阶段,而高级阶段的设计师则可以随心在作品中表现自己的情感和设计思想。我们处在初级阶段中,因为大环境缺乏这种土壤,社会审美水准的失衡,经济和文化发展还未达到一定高度等等复杂因素。当然我们也期待这种高级阶段尽快到来,那样设计师生存及生活的空间,可以去施展的环境会相对肥沃。

林:任何一种审美的提出都有标准,我们不否认他们的差别,强调其共性,真善美就是大家所共同追求的一种美的标准。但是当下的许多观念在误导大家。作为一个专业媒体是否有

责任需要在这个繁杂喧嚣的社会中从设计的角度告诫大家,什么是真正的美?提出一个美的标准?

梁:我个人认为美是没有一个真正标准的,如果每个人都趋向一个标准,那么这个世界太乏味了。从风格来说,是先有设计作品,然后发展成熟后再将之归类。而非先有风格然后模仿去做,这不仅不符合逻辑,在创作上也失去意义。我希望是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用自己的感知来领悟这个世界,才会有丰富多彩的创作。

温:前段时间热映的《阿凡达》是部老少皆宜的电影,为什么他会如此受到热捧,因为他就诠释了真善美,这体现在真实的场景原型,善良纯粹的情感,各种美丽元素充斥在电影的各个细部。我强调的是遵循一种美的规律。大家共同追求的一种美的境界,并非一人之见。

谢:其实真善美是一种美的共性。但不能趋同于一种美的表现方式。《阿凡达》的成功有一个重要因素他不分国界、不分肤色,表现了一种美在这个时期中全人类的共同情感趋向和审美趋势。而我们在面对甲方时就会遇到与甲方对美的认可不一致的情况。设计其实是一种服务行业,提供创意服务的,实现客户某种需求。比如客户不认同你所呈现的美,而你执意说服你的甲方,最后恐怕一拍而散。你可以跳出自己的身份,站在客户的立场上,“设计为邻”来解决。

梁:我认为评判一部电影不能以票房为主要标准,评判设计师也不应该以其设计量的多寡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主要标准,应该多看看这个设计师是否能真正给大众带来想象空间。不能依同于某个标准。

林:在面对不同美追求的客户时,也就是客户与设计师对空间设想大相径庭时,设计师应该如何解决这样的现状?

谢:我认为这就是工匠与设计师不同角色定位。设计师不能盲从。作为一个执行者,客观分析甲方需要什么,有怎样的喜好,这种喜好是否能比较合适地体现在空间上。如果甲方的喜好不适合用于空间,或者空间不适合他所提出的风格要求,我会尝试用专业的角度来说服我的客户,并告知他所希望的很难呈现。

与你为邻作文篇9

邻里关系自古有之,而且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关系。特别是在普通百姓之间,比如互相借用生产生活用具,农忙时互助合作,闲时互相串门,逢年过节相互走访,遇到困难时相互支援,等等。

古时,邻里关系非常重要,谁破坏了这种关系,谁就有可能失去生存的外在环境和条件,谁就可能被动。在古人心目中,邻里关系的地位与价值,是仅次于血缘宗族关系的较为重要的地缘关系。

而对政治家来说,邻里关系的好坏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融洽的邻里关系不仅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而且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发展。

“邻”是最小行政组织

“邻”是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说文》称:“五家为邻。”《周礼》称:“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即每5家组成一个“邻”,每5个邻(即25家)组成一个里。按周朝的制度1邻=5家,1里=5邻,1党=500家,1乡=12500家,邻是最小的行政组织。

因为同在一邻的人都居住得很近,所以“邻”后来引申为“邻近”的意思。《小尔雅》解释说:“邻,近也。”因此,居住在一起的人们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最后被定称为“邻”,是以地缘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中国自古就有一句俗话叫作:“远亲不如近邻。”反映了邻居之间互相帮助依靠的社会现象。唐朝诗人王勃也留下著名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用“知己”和“比邻”来相对,反映出当时邻居关系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从“连坐制”到“和谐诚信”

邻里关系在秦朝以一种十分残酷的方式加以巩固,这种方式叫做“连坐制”。即一家犯罪,邻居连坐。这使秦朝的邻居之间形成一种战战兢兢互相监视的关系。不过,秦始皇没有想到的是,他这种连坐制也使邻居关系更加密切,密切到大家能齐心秦朝的统治。

这种“连坐制”实在是太可怕了,百姓为了自己不因为邻居犯罪而被杀头,不得不与邻居加强交往,串门交际的频率要比以前多好几倍。一开始是想早点发现邻居的不轨行为,以向上举报,免去自己的责任。但久而久之,邻居之间形成了一条心,大家互相熟络,感情较深,一呼则五邻相应。这就是刘邦和项羽反秦时,为什么手下重臣大将大多是自己的乡里的原因。

刘邦进入咸阳后,对秦朝的邻里关系政策进行了调整。在这一新的法律规定中我们看不到秦朝法律中的“一人犯罪殃及亲邻”的条款,通过刘邦进入咸阳后所颁布的包括调整邻里关系在内的有关政策,可以看出这一举措是对秦朝紧张的邻里关系予以调整,其目的是为了建立人人诚信的邻里关系。

在汉朝,为创造和谐邻里关系,统治者想尽了各种办法,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举荐制。就是说你要想当官必须和邻居搞好关系,虽然到后来举荐制变质为名门望族之间互相抬举拉关系走后门的恶劣现象,但在一开始,的确对改善邻里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汉朝统治者还强调,官员要在融洽邻里关系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即当了官之后还要继续保持良好的邻里关系。汉成帝时,薛宣任职左冯翊,当官吏休假日,曹掾、张扶就是不肯休息,仍然坚持上班办公。薛宣对他说:“盖礼贵和,人道尚通。日至,吏以令休,所繇来久。曹虽有公职事,家亦望私恩意。掾宜从众,归对妻子,设酒肴,请邻里,壹笑相乐,斯亦可矣。”薛宣的意思即是统治阶级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想法,即官吏应当在休息的日子里回到家里,与家人团聚,与邻里之间把酒传盏,融洽关系。张扶听到薛宣的话后很惭愧,众官员都认为薛宣说的有道理。中华民族和谐的邻里关系在汉朝基本成形,成为我国邻里关系形成的基础。

当皇要搞好邻里关系

东汉末年,北方流民涌入江南地区,北方地区业已成熟的邻里关系亦在江南产生影响。这时,邻里关系中的价值取向作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体现的积极方面是非常明显的,鼓励进取、促人向善的社会价值观普遍左右着人们的思维。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邻里关系继承了汉魏以来品评人物的传统,乡邻之间广为看重社会舆论,邻里对于士人的评价对官职升迁的影响已经深入人心。就连当皇得和邻居搞好关系。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想当皇帝,但威信不行,王导给他出主意,和江南头等名门望族顾荣、贺循等人搞好关系,最终受到拥戴。顾荣、贺循就住在王宫旁边,和司马睿抬头不见低头见,当然算做邻居。

当然,邻里之间也有很多不和谐,表现为欺压良善、相互仇杀等。有些邻里之间凭借权势欺压一方,主要表现在官员或者朝中权势炙手可热的人物,霸占与其毗邻的弱势人员的宅第,这可以说是封建社会的一个常见现象。《魏书》卷九十四《阉宫・刘膳传》也称刘腾掌权时,欺负自己的邻居,后来刘腾死后,灵太后,不但追夺了刘腾的爵位,而且把刘腾所有的财产没收,受其压抑的邻居们无不拍手相庆。这种依靠宠幸而霸占邻居财产的人,随着失宠而很快衰落,邻居一般都有可能重新收回房产。

但邻里之间的相互帮助、彼此同情是邻里关系中主要的和正常的现象。唐大历二年(767年),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他住在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老年寡妇常来打枣,杜甫同情老妇人的境遇,总是任她随意食取,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杜甫知道了这件事,便写了一首诗当作书简,寄给吴郎,希望他善待西屋邻居老妇人。即著名的诗篇《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杜甫的这首《又呈吴郎》是一首写得很通俗、很平淡的诗。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杜甫对那位“无儿无食”的邻居老妇人的同情和关爱。而且诗中所表达的不仅是一般的恤老怜贫,更感人的是杜甫对老妇人格的尊重:“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邻里和睦是道德高尚的表现

经过所谓的“唐宋变革”以后,宋朝最基层的社会关系――邻里关系又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宋朝士大夫在总结前代治家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以“齐家”为理念的“居家礼仪”;同时,随着新的宗族体系的确立,还出现了各种形式的“乡约”。这些“居家礼仪”是宋朝读书人倡导的理想社会关系,逐渐得到统治者的认同,并被付诸实践。

到这个时候,古人已经把邻里关系的处理当作一种道德规范,邻里关系处得如何,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是否高尚的极为重要的标准。也是这个人获得社会地位和社会承认的一个重要途径。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是清朝礼部尚书张英写给家人信中的一首打油诗。

据《桐城县志》记载,康熙时期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两家在当地都是名门望族,谁也不甘示弱。不过张家人的后台更硬一些,京中有高官做后盾,于是飞书京城,让张英给当地的地方官吏打招呼“摆平”吴家。而张英回馈给老家人的便是这首打油诗。张家人见到这首诗后,主动在原地界上退让了三尺土地,下垒建墙,以示不再相争。而邻居吴氏也深受感动,退地三尺,建宅置院,六尺之巷因此而成。

这件事所反映的邻里关系一直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典范。可见,即使是豪门深宅大院,仍不可避免要和邻居打交道。明朝礼部尚书杨翥居住在京城,喜欢骑驴代步。他对驴子特别偏爱,每天上朝回家,他常常不顾家人的劝阻,亲自为驴子擦洗梳理,给驴子喂上等的饲料。关驴子的房子就在他的住房旁边,半夜总要起床看一两次,生怕那宝贝驴子受什么委屈。可是杨翥的邻居是一位老头,快六十岁的时候生了个儿子,老来得子自然倍加疼爱。但这个孩子一听到杨翥的驴子叫就哭个不停,饮食也明显减少,搞得全家人都不得安宁。可杨翥是地位显贵的大官,这家人也不敢向杨翥说这个事。眼看那孩子一天天地消瘦下去,父母伤透了脑筋,最后还是把这件事和杨翥说了。杨翥听后二话没说,忍痛把自己心爱的驴子卖了,外出或上朝都靠步行。

卖房屋先得问邻居

古代邻里关系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他很多方面上,比如买卖房屋。中国古代的土地、房屋等不动产买卖,长期存在着亲邻先买权的习惯。你卖田也好,卖房也罢,首先得先问遍邻居,先问他们要不要买,征求他们的相关意见。只有邻居都不想买,并且没什么意见,你才有权利卖给他姓或他人,如果亲邻不同意你卖房的话你就休想卖得了,否则“亲族即可出而告争”,这就是所谓的“亲邻先买权”。

邻里还是一起旅游的好伴侣。因为古代人交通工具不发达,只能到近处玩一玩,通讯工具也不发达,联络朋友去玩,不如找邻居一起去玩,来得方便。晋朝陶渊明是个爱游玩的人,他经常“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杜甫在《江畔独步寻花》中提到自己在邻居家赏花的情景:“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与你为邻作文篇10

--on an in-depth paradox of christian ethics

关键词:基督宗教 爱的诫命 伦理学 深度悖论

提要:耶稣提出的两条爱的诫命,集中体现了基督宗教作为“爱的宗教”的根本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指出,在这两条诫命之间,既存在着和谐统一的一面,又包含着张力冲突的一面,以致它们必然会在宗教伦理学上陷入一个难以消解的深度悖论:一方面,基督宗教把爱邻人建立在爱上帝的本原根据之上,试图以爱上帝为基础、实现普世性的爱邻人;另一方面,它又赋予爱上帝以至高无上的终极意义,从而在出现冲突的情况下主张以放弃派生从属的爱邻人为代价、来维护本根至上的爱上帝,乃至最终以爱上帝否定爱邻人。

基督宗教往往又被称作“爱的宗教”;最能体现它的这一根本特征的,当然就是耶稣提出的两条“爱的诫命”——“爱上帝”与“爱邻人”。不过,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指出:在这两条内在相关的诫命之间,不仅存在着和谐统一的一面,而且存在着张力冲突的一面,以致基督宗教爱的观念最终必然会在宗教伦理学上陷入一个难以消解的深度悖论。

众所周知,对于一位法利赛人律法师提出的问题“律法上的诫命,哪一条是最大的呢?”耶稣的回答是:“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马太福音》22:37-40)

从语境关联的角度看,耶稣的这一回答似乎显得有些奇特。本来,那位律法师的问题很清楚,是要询问律法中“哪一条”诫命最大;然而,耶稣在回答时却相继提出了“爱主你的神”与“爱人如己”两条诫命,并且十分清晰地将它们区分为“第一”和“其次”。从基督宗教神学的理论视角看,前一条诫命直接以神性的上帝为对象,关涉到人神关系的领域;后一条诫命直接以凡俗的邻人为对象,关涉到人际关系的领域。所以,无论在对象的性质方面、还是在地位的高低方面,它们之间都必然存在着深刻的差异,不能够简单地合二为一。但进一步看,耶稣不仅明确肯定了它们之间彼此“相仿”,而且还特别强调这两条诫命一起——不仅仅是其中的某一条诫命、甚至不仅仅是“爱上帝”这条“最大的”诫命自身——构成了“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因此,耶稣的上述回答足以表明:他一方面的确是把“爱上帝”与“爱邻人”当作两条不同的诫命来看待的,另一方面又的确是把二者当作一个内在相关的统一整体来看待的。至于这两条诫命之间的具体关联,我们不难看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这两条诫命虽然在意向性对象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相异之点(一个指向神性的上帝,另一个指向凡俗的邻人),但在意向性活动方面又呈现出清晰的共同之处,这就是它们都极大地突显了“爱”在人神关系和人际关系中的根本意义,在这一点上无疑彼此“相仿”。

本来,旧约中摩西十诫的主要内容,也分别关涉到人神关系与人际关系两大领域。不过,在人神关系方面,它强调的首先还是对“独一的主”耶和华的崇信,因此特别要求人们不可信别的神、不可跪拜偶像、不可妄称神名;而在人际关系方面,除了主张人们应当孝敬父母之外,它突出的也依然是一些具有否定性内涵的律法禁忌,亦即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不可贪恋。(参见《申命记》5:6-21)诚然,旧约中也提出了爱上帝与爱邻人的诫命。不过,它们既没有直接包含在摩西十诫之中,也没有内在地联系起来,而是在两个地方分别陈述的;尤其是“爱邻人”的诫命,几乎只是附带性的提及,并没有特别强调它的重要意义。(参见《申命记》6:5;《利未记》19:18)从这个角度看,在旧约中,无论人神关系、还是人际关系,主要还是具有否定性、被动性的意志内涵;所以,旧约才会特别要求人们“不可做这做那”,由此表现自己对上帝的坚定信仰。

相比之下,耶稣通过提出两条爱的诫命,显然就使人神关系与人际关系都经历了一场意义重大的深刻转型,明确赋予了它们以肯定性、主动性的情感意蕴,特别要求人们“应当爱神爱人”、由此表现自己对上帝的坚定信仰。保罗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所以,他不仅明确指出:“命令的总归就是爱,这爱是从清洁的心和无亏的良心、无伪的信心生出来的。……律法不是为义人设立的,乃是为不法和不服的,不虔诚和犯罪的,不圣洁和恋世俗的,弑父母和杀人的,行淫和亲男色的,抢人口和说谎话的,并起假誓的,或是为别样敌正道的事设立的”(《提摩太前书》1:5-10),由此突显了从义人心中生出来的“爱”与为不义之人设立的“律法”之间的微妙区别,而且还特别强调:“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像那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贪婪,或有别的诫命,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罗马书》13:8-9),甚至宣布“最大的是爱”(《哥林多前书》13:13)。就此而言,耶稣提出的两条爱的诫命,的确集中体现了基督宗教有别于犹太教的新异之处,尤其是集中体现了基督宗教作为“爱的宗教”在伦理方面的根本特征。

进一步看,与旧约只是提及“爱邻人”的诫命相比,耶稣明确主张两条诫命一起构成了“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要求基督徒不仅应当爱上帝、而且还应当爱邻人,也极大地突显了“爱人如己”的人际之爱的重大意义,从而使基督宗教认同的灵性生活不再像犹太教那样主要限于崇信神性上帝的范围,而是更广泛地扩展到关爱世俗邻人的领域,乃至最终使“爱人如己”构成了基督宗教所谓“诚爱”(agape)的不可或缺的内在组成部分。就此而言,耶稣提出的爱的诫命,在继续坚持犹太教的神本主义基本立场的同时,显然又比犹太教包含着更浓郁的人文主义因素。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与犹太教崇信的上帝主要呈现出“公义”的特征相比,基督宗教崇信的上帝才会主要呈现出“爱”的特征。

其次,这两条诫命虽然在突显“爱”的意义方面彼此“相仿”,但由于它们的意向性对象毕竟分别指向了神性的上帝与凡俗的邻人,因此,二者在基督宗教理论体系中所占据的相对地位,依然存在着深刻的主次之别。耶稣的回答实际上已经指出了这种内在的差异:尽管两条诫命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构成了“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但单就它们彼此之间的相对关系而言,应该说只有爱上帝才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而爱邻人则只能说是“诫命中的第二”,因此必然要从属于第一条最大的诫命亦即爱上帝的诫命。

导致两条诫命出现这种主次之别的原因是很容易发现的。从基督宗教根本教义的视角看,既然只有上帝才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存在,既然上帝不仅按照自己的样式创造了人、而且出于自己的本性关爱人,人作为上帝的造物,当然应当首先去爱上帝,以此作为第一条最重要的诫命;同时,既然邻人就像自己一样也是上帝的造物、也享有上帝的关爱,作为爱上帝的一种体现或是扩展,人当然也应当像爱自己一样去爱邻人,以此作为第二条次重要的诫命。换句话说,在基督宗教爱的观念中,既然爱上帝的诫命直接指向了本根至上的“独一的主”,对于爱邻人的诫命来说,它就不仅具有本原根据的源初意义,而且占据着至高无上的终极地位;相比之下,既然爱邻人的诫命只是直接指向了作为上帝造物的凡俗邻人,它不仅在根源上必然要派生于爱上帝的诫命,而且在地位上也必然要从属于爱上帝的诫命。新约文本对此也做出了清晰的说明:“凡爱生他的上帝的,也必爱从上帝生的。”(《约翰一书》5:1)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虽然耶稣曾明确指出在所有的诫命中“再没有比这两条诫命更大的了”(《马可福音》12:31),认为它们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诫命相比始终是最大、最重要的,但我们并不能由此就得出结论说:在彼此之间的相对关系中,这两条诫命也可以同等地享有并列“最大”的地位。因为这一结论实际上等于是承认:神性的上帝与凡俗的邻人都同样是既本根、又至上的最高存在,从而把基督宗教变成一种二元性的信仰观念。很明显,坚持崇信“独一的主”的基督宗教当然不会同意这样一种主张。事实上,一方面,只有明确肯定爱上帝对爱邻人所具有的本根至上性,基督宗教才有可能在它的理论架构内把这两条诫命统一成一个整体、使它们一起构成“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另一方面,只有明确肯定爱邻人对爱上帝所具有的派生从属性,基督宗教才有可能把它的这种“爱人”观念与其他宗教体系或伦理学说的“爱人”观念(诸如希腊哲学的“爱若斯”、启蒙运动的“博爱”、儒家的“仁爱”或是佛教的“慈悲”等等)区别开来。20世纪基督宗教神学界有关“诚爱”观念的热烈讨论,就从比较伦理学的角度鲜明地指出了它与其他理论的“爱人”观念之间的这种本质差异。

再次,虽然两条诫命之间存在着这种本根至上与派生从属的深刻差异,但由于它们毕竟都建立在“上帝造人并且爱人”这个终极的基础之上,因此,在二者的关系中,无疑包含着和谐统一的一面。新约的许多论述,如“我们若彼此相爱,上帝就住在我们里面,爱他的心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了”(《约翰一书》4:12)、“人若说,‘我爱上帝’,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上帝”(《约翰一书》4:20)等,都清晰地体现了两条诫命之间的这种统一关系:既然一方面爱上帝是爱邻人的本原根据,另一方面爱邻人又是爱上帝的体现完成,那么,一个人只有出自真心地去爱创造世上万物的上帝,才有可能出自真心地去爱作为上帝造物的邻人;反之,一个人只有出自真心地去爱作为上帝造物的可见邻人,才有可能充分体现他对不可见的造物主——上帝的真心之爱。事实上,历史上的绝大多数神学家主要就是依据这种和谐统一的一面,探讨和阐发两条爱的诫命之间的内在关联,论证和宣讲基督宗教爱的福音的。

同时,还应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在两条诫命之间存在着这种和谐统一的内在关系,基督宗教爱的观念在现实生活中也一直发挥着不容否认的正面效应,尤其是对基督宗教世界的伦理道德生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积极影响。这一点集中表现在:许许多多虔诚的基督徒正是遵照耶稣提出的这两条爱的诫命,在崇信和敬爱上帝的本根基础之上,进一步在“爱人如己”中热情、无私地关爱周围的邻人,乃至关爱作为上帝造物的全体人类,把这种对邻人的人际之爱视为对上帝的神性之爱的扩展完成和完美体现,尤其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慈善活动,对于包括非基督宗教世界在内的全人类做出种种富有意义的巨大贡献。我们在讨论基督宗教爱的观念的深度悖论时,当然不应该忽视或是否认这一事实。

不过,本文试图进一步说明的是,虽然两条爱的诫命都建立在“上帝造人并且爱人”这个终极的基础之上,但由于它们之间毕竟存在着本根至上与派生从属的深刻差异,因此,在二者的关系中,不仅包含着和谐统一的一面,而且包含着张力冲突的一面。这里我们不妨从分析爱邻人诫命的内涵入手,逐步深入地探讨它们之间的这种张力冲突。

众所周知,在基督宗教中,“爱邻人”在本质上是一条指向全人类的普遍性诫命。不错,在旧约中,“爱人如己”的诫命主要还是放在“不可埋怨你本国的子民”的文本关联中加以论及的(参见《利未记》19:18);然而,在新约中,耶稣以及保罗等却多次强调:“爱邻人”应该超出犹太民族的范围,扩展到所有的外邦人那里(参见《马太福音》8:5-13;《马可福音》16:15;《使徒行传》10:34-35,13:46-49,15:6-21)。 尤其在奥古斯丁明确主张“邻人”就是指每个人或一切人之后, 这条诫命更是无可争议地具有了普遍性的整全内涵,以致我们从某种意义上的确可以说:基督宗教倡导的“邻人之爱”,首先是一种指向全人类的“普世之爱”。并且,显而易见的是,在基督宗教的理论架构内,这种无所不包的普世性内涵,也是与上帝创造并且关爱全体人类的根本教义内在一致的。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很容易会发现,倘若从这种普世整全的视角理解爱邻人的诫命,所谓的“邻人”就必然是既包括那些爱上帝的基督徒,也包括那些不爱上帝的非基督徒。于是,问题在于,在肯定爱上帝是本根至上的最大诫命的前提下实施爱邻人诫命的时候,基督徒甲是不是应当爱非基督徒乙?

本来,假如乙也是一位爱上帝的基督徒,从理想化的视点看,对此可以说没有任何疑问:既然乙不仅像甲一样也是上帝的造物,而且像甲一样也是爱上帝的基督徒,那么,即便甲与乙在其他一切方面都存在严重分歧、甚至彼此为敌,甲依然应当在爱上帝的同时像爱自己一样去爱乙,因为乙与甲在遵守“爱上帝”这个最大的诫命方面,存在着无可否认的相似之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两条爱的诫命似乎就可以保持完全和谐的统一状态了。不过,假如乙不是一位爱上帝的基督徒,两条爱的诫命之间却会立即出现某种严峻深刻的张力冲突,以致甲对乙的态度也势必会面临某种无所适从的两难境地:一方面,甲似乎应当像爱自己一样去爱乙,因为乙毕竟像甲一样也是上帝的造物、具有上帝赋予的人的本性;但在另一方面,甲似乎又不应当像爱自己一样去爱乙,因为乙毕竟不像甲一样是一位爱上帝的基督徒,而是悖逆天父旨意、不愿去爱上帝。其实,按照基督宗教的根本教义,“不爱上帝”亦即“不信上帝”恰恰就是最大的不可饶恕之罪,远远超出了现实生活中一切世俗性的罪恶,因为它违背了所有诫命之中第一条最大的诫命,所以必然要受到上帝的公义惩罚,乃至最终会下地狱。所以,耶稣曾经断然指出:“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马可福音》16:16);“你们若不信我是基督,必要死在罪中。”(《约翰福音》8:24)既然如此,基督徒甲又怎么能够按照爱邻人的诫命,像爱自己一样去爱非基督徒乙?

富有意味的是,我们可以从新约记述的耶稣教诲中,为两条诫命之间的这种张力冲突找到有力的文本证据。一方面,耶稣明确要求门徒:“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马太福音》5:44-48)显然,根据这些教诲,既然上帝完全地爱所有的人,基督徒当然也就应当像他那样完全地爱所有的人,其中无疑包括那些在信仰上与自己敌对、甚至逼迫自己的非基督徒,因为这些不爱上帝的“歹人”、“不义的人”就像那些爱上帝的“好人”、“义人”一样,也是上帝的造物、享有上帝的关爱。但在另一方面,耶稣又反复强调:不但那些“亵渎圣灵”、“终不悔改”的十恶不赦之人,而且就连那些不信他的异能、不愿接待他的使徒的人,都必然要遭受超乎想象的严厉惩罚,乃至最终坠落地狱、经历永火永刑,“今世、来世总不得赦免”(参见《马太福音》10:14-15,11:20-24,12:31-32,25:41-46)。有一次他甚至宣布:“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因为我来是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马太福音》10:34-35)显然,根据这些教诲,如果邻人(包括自己的亲人)拒绝信仰上帝,基督徒就不能爱他们,而是应当与他们生疏乃至动刀兵,让他们受到应有的惩罚,因为这些人居然不愿去爱创造他们的上帝,以致本来是“完全”地爱每个人的上帝,最后也会“必不认”他们。

新约记述的使徒言论,同样清晰地体现了基督徒面临的这种两难境地。例如,一方面,保罗热情赞美耶稣:“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上帝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马书》5:8),明确认为耶稣的爱遍及一切罪人,其中当然也包括那些不爱上帝的非基督徒。但在另一方面,他又断然指出:“义和不义有什么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通呢?基督和彼列有什么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么相干呢?”(《哥林多后书》6:14-15),公开主张爱上帝的“义人”不应当与不爱上帝的“不义之人”在相交、相通、相和、相干中——更不必提在相爱中——混为一体。再如,一方面,约翰热情赞美“上帝就是爱”,因为他“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并因此明确认为“我们也应当彼此相爱”,包括去爱耶稣同样为之作了挽回祭的“普天下人”(《约翰一书》2:2,4:8-11)。但在另一方面,他又断然指出:“若有人到你们那里,不是传这教训,不要接他到家里,也不要问他的安;因为问他安的,就在他的恶行上有份”(《约翰二书》10-11),公开主张信仰基督的人应当拒绝与不信基督的人来往,甚至不要问他们的安,否则就是在他们的恶行上有份。至于主张不爱上帝之人必将遭受严厉惩罚的话语,如“若有人不爱主,这人可诅可咒”(《哥林多前书》16:22)、“不敬虔之人受审判遭沉沦”(《彼得后书》3:7)、“把那些不信的灭绝了”(《犹大书》5),在使徒的言论中当然也不罕见。《启示录》9:4-6甚至宣称,在末日审判前,天使将会这样吩咐蝗虫:“不可伤害地上的草和各样青物,并一切树木,惟独要伤害额上没有上帝印记的人。但不许蝗虫害死他们,只叫他们受痛苦五个月,……在那些日子,人要求死,决不得死;愿意死,死却远避他们。”这种宁可保护“地上的草和各样青物”、却“惟独要伤害额上没有上帝印记的人”、甚至要让他们在一段时间内处于求死不能境地的态度,无疑是与耶稣明确提倡的普世性“爱邻人”的诫命大相径庭的。

显然,新约记述的这些耶稣教诲和使徒言论,通过展示两条诫命之间的张力冲突以及基督徒面临的两难境地,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爱上帝与爱邻人之间内在蕴含的深度悖论:一方面,为了实现第一条最大的爱上帝诫命,基督徒应当去爱那些不爱上帝的邻人,因为他们同样也是上帝的造物、同样具有上帝赋予的人的本性;但在另一方面,恰恰是为了实现第一条最大的爱上帝诫命,基督徒又不应当去爱那些不爱上帝的邻人,因为他们犯下了弃绝上帝的不可饶恕之罪,理应受到痛恨乃至严惩。结果,本来在起源上派生于爱上帝诫命的爱邻人诫命,就被它的这一具有至上意义的本原根据所否定。

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的一些神学家虽然已经察觉到两条诫命之间的上述张力冲突,却似乎并没有自觉地意识到其中蕴含的深度悖论,反而从基督宗教的基本立场出发,认为这种一方面去爱作为“上帝造物”的非基督徒、另一方面去恨作为“不义罪人”的非基督徒的做法,在伦理上完全是理所当然的。例如,奥古斯丁一方面主张:“谁爱你,在你之中爱朋友,为你而爱仇人,这样的人真是幸福!”另一方面又宣布:“我真痛恨那些反对圣经的人们,为何你不用‘双刃的利剑’刺死他们,使他们不再敌视圣经。” 托马斯•阿奎那在回答基督徒是不是应当出于诚爱去爱罪人这个棘手的问题时,则采取把所谓“罪人”的存在分解为二的方法,主张:就罪人也是上帝的造物、并且因此拥有达到神性至福的能力这一方面说,基督徒应当出于诚爱去爱他们;但就罪人不信上帝的罪行与上帝正相反对、并且因此构成达到神性至福的障碍这一方面说,按照《路加福音》14:26中记述的耶稣教诲,基督徒又不应当出于诚爱去爱他们,相反还应当出于诚爱去恨他们——哪怕他们原本是自己的父母或亲人。随后他又总结说:这样做实际上也就是为了上帝的缘故、真正地出于诚爱去爱这些罪人。 很明显,这些观点就是依据基督宗教的根本教义,明确认同基督徒在面对非基督徒时可以而且应当坚持某种爱恨交织的矛盾态度,却没有指出其中实际上蕴含着本根至上的爱上帝诫命必然否定派生从属的爱邻人诫命的深度悖论。

然而,这一悖论并不会仅仅因为没有被神学家们所察觉,就停止自身的存在。相反,在现实生活的历史进程中,它不断地以各种方式——不幸的是,有时候甚至是以令人震惊的极端方式——充分地展现自身。例如,16-19世纪基督宗教的海外传教运动,可以说便是上述悖论的典型例证。一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运动的确是颇为真诚地想把基督宗教爱的福音传播到世界各地的人们那里。因此,许多传教士在面对那些此前从未听说耶稣基督之名的非基督徒时,也的确是极力以那种类似于上帝“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的博爱心理对待他们,试图通过各种充满关爱的仁慈举动,使他们领会基督之爱的无穷魅力,心甘情愿地接受爱的福音的灌注感化,最终皈依为爱上帝的基督徒,从不信之罪的苦海深渊中解脱出来、重获新生。但在另一方面,一旦这些人在屡屡感召之下依然冥顽不化、拒绝皈依基督信仰,尽管他们还是无可争议的“上帝造物”或“邻人”,尽管他们可能并未因为这种不信就失去他们那种淳朴率真的源初道德,他们却往往被转而视为执迷不悟、腐坏堕落的“不义罪人”,以致被取消丽日高照、甘霖普降的权利,受到“生疏”乃至“动刀兵”(并且常常是这些非基督徒此前闻所未闻的文明化了的“动刀兵”)的待遇,结果是不仅在话语中被诅咒着“下地狱”,而且还可能在现实中被驱赶着“下地狱”。 应该承认,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粗暴的态度往往是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扩张需要密切相关的;但在肯定这种关联的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否认基督宗教爱的诫命的深度悖论,尤其是那种主张不爱上帝的非基督徒罪无可赦、必须严惩的神学观念,在促成和加强这种粗暴态度方面的深层效应——这就正像我们在讨论许多基督徒对于全人类做出的巨大慈善贡献的时候,不应该把它们仅仅归结为这些基督徒个人的善良本性、而根本否认基督宗教爱的观念在促成和加强他们的这种“爱人如己”态度方面的深层效应一样。

其实,在中世纪,一些教会机构设立的宗教裁判所对于叛教分子、无神论者以及异教徒们实施的近乎残忍的严酷惩罚(而实施这类严酷惩罚的主要理由甚至惟一理由,便是这些人坚持不愿信仰上帝),已经足以使人怀疑“爱人如己”的诫命是怎样在这些“罪人”作为上帝造物的一面得到积极贯彻的,倒更容易让人觉得只有那种针对他们不信之罪的“疾恶如仇”态度才最终落到了可悲的实处。直到今天,依然还有一些神学家真诚地相信:“基督之外,别无拯救”,只有信仰提出了爱的诫命的耶稣基督,才是世人获得神恩救赎的唯一途径;否则,仅仅由于“不信上帝”这个纯粹宗教性的原因,一个人就有可能永远沉沦万劫不复的阴间地狱。所有这些显然可以表明:基督宗教爱的悖论所包含的那种厚重而又严峻的深度意蕴,不是神学家们的漠视态度就能够去除消解的。

上述分析或许很容易会受到一种批评,即认为它只是采取“非此即彼”的视点、而非采取“亦此亦彼”的视点考察爱上帝与爱邻人的关系,结果就把两条诫命简单地对立起来了。对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没有任何意图,想要否认在两条诫命之间存在着亦此亦彼的和谐统一。如前所述,本文明确承认:耶稣本来的确是把两条诫命当作一个内在相联的有机整体来看待的,而基督宗教的根本教义也的确是十分真诚地希望基督徒都能够在伦理生活中做到既爱上帝、又爱邻人。本文的目的只是试图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正如耶稣教诲、使徒言论、以及基督宗教的伦理实践从各个角度所表明的那样,在两条爱的诫命之间,不仅存在着亦此亦彼的和谐统一,而且存在着非此即彼的张力冲突;而基督宗教爱的观念在伦理方面所陷入的深度悖论,恰恰就来自这两者——亦此亦彼的和谐统一与非此即彼的张力冲突——在两条诫命关系之中的内在并存,以致本来是从爱上帝诫命中和谐统一地派生出来、并且被视为它的扩展完成的爱邻人诫命,反过来又会在张力冲突中受到爱上帝诫命的限制否定,从而无法真正实现自身。

尤其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导致两条诫命之间必然出现张力冲突、乃至在伦理上陷入深度悖论的根本原因,并非源于某种外在偶然的理论失误,而恰恰来自基督宗教始终坚持的下面这条本来是旨在确立两条诫命之间和谐统一的根本教义:“爱上帝”与“爱邻人”都建立在“上帝造人并且爱人”这一神性真理的终极基础之上,因而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本根至上与派生从属的鲜明差异。实际上,由于基督宗教首先就把两条诫命置于上帝造人并且爱人的终极基础之上,其次又因此把爱上帝的诫命置于爱邻人的诫命之上,主张爱邻人不仅在起源上派生于爱上帝、而且在地位上也从属于爱上帝,这样,它提倡的对邻人的爱,在本质上便是一种充满神本意蕴的爱,而不是一种充满人本意蕴的爱。因为归根结底,这种爱并不是由于邻人是“人”而去爱邻人,乃是由于邻人是“上帝的造物”而去爱邻人。

从表面上看,既然基督宗教明确承认每一个人都是上帝的造物,这种区别似乎没有多大意义;然而,正是这一微妙的细小差异,造成了深刻的天壤之别。首先,这样一来,基督宗教认同的“人”,在本质上必然会受到其特异性神本主义立场的严格限定,具体表现在:依据基督宗教的有关教义,“人”不仅是上帝按照自己的样式创造的产物、具有上帝赋予的本性,而且由于这一原因,“人”本来就应当出自本性地顺从上帝的旨意、无条件地信仰和爱上帝,否则就是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大罪、扭曲了自己作为“人”的内在本性。 其次,这样一来,基督宗教认同的“爱邻人”,在本质上也不是为了邻人自身的缘故而去爱邻人,乃是为了上帝自身的缘故而去爱邻人,以致爱邻人最终可以并且应当还原为爱上帝。换句话说,即便在“爱邻人”这一诫命之中,邻人本身也并非爱的终极目的,只有上帝才是爱的终极目的。众所周知,这些正是基督宗教始终坚持、从未放弃的根本教义。例如,安德斯•尼格伦在讨论希腊哲学“爱若斯”观念与基督宗教“诚爱”观念的区别时就明确指出:“爱若斯必定总是把对人的爱视为对人之善的爱。……而诚爱却是与之正相反对的:上帝的爱是所有对人的爱的基础和样式。” 莱因霍尔德•尼布尔则强调:“基督宗教爱的诫命之所以要求我们去爱邻人,并不是因为邻人在可爱性方面与我们是平等的,也不是因为我们应当‘尊重人格’,而是因为上帝爱我们的邻人。” 就连积极倡导“普世伦理”的孔汉思也依然宣称:基督宗教主张的“爱邻人”,“显然不是出于某种建立在普遍人性之上,源于抽象的、共同的人性哲学宇宙论。这种信仰并不能让我去爱所有的人。……爱敌人是因为神爱所有的人”。 然而,这样一来,尽管基督宗教的确十分真诚地希望“爱邻人”能够成为指向一切人的本真性普世之爱,它在本质上却必然会受到其特异性神本主义立场的严格限定,以致最终不可能成为那种为了人而指向一切人的本真性普世之爱,亦即那种由于人是人、并且为了人自身的缘故所产生的普世之爱。费尔巴哈曾因此明确指出:“对作为人的人的爱,只不过是属自然的爱。属基督的爱,乃是超自然的、洁净了的、神圣化了的爱;但是,属基督的爱也只爱属基督的东西。……宗教式的爱,只是为了上帝的缘故而爱人,因而只是似是而实非地爱人,实际上只爱上帝。” 更为严重的是,在这种为了爱上帝才去爱邻人的前提之下,一旦在爱上帝与爱邻人之间出现张力冲突(例如一旦邻人不愿爱上帝),那么,基督宗教就不得不为了维护本根至上的爱上帝,而不惜牺牲派生从属的爱邻人,结果只能是凭借第一条最重要的诫命否定第二条次重要的诫命。

例如,耶稣在宣布他来是叫人与自己家里的人生疏之后,紧接着便指出:“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马太福音》10:36-37)在另一个地方他又进一步主张:“人到我这里来,若不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路加福音》14:26)不难看出,耶稣的这些教诲实际上已经以一种实质性的方式,清晰地揭示了全部问题的奥秘所在:身为基督徒,必须把爱上帝无条件地凌驾于爱世人(包括爱自己的父母儿女)之上,而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够爱世人胜过爱上帝;因此,一旦世人违背了第一条最重要的诫命、不愿去爱上帝,基督徒就应当为了爱上帝的缘故而与他们生疏,乃至去恨他们、与他们动刀兵。否则的话,基督徒就是把爱世人凌驾于爱上帝之上,因此也就不配作耶稣的门徒了。结果,虽然耶稣的确曾经把两条爱的诫命视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但正是他自己,同时却又凭借至高无上的“爱上帝”否定了派生从属的“爱邻人”,以致不惜在这里要求基督徒去恨不信上帝的非基督徒、乃至与他们动刀兵。

鉴于前面提及的种种悲剧性事件,人们——包括不少基督徒——常常感到困惑:为什么一方面基督宗教的爱邻人诫命在理论上具有如此整全的普世性内涵,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却又存在着大量仅仅出于纯粹宗教性的原因就去仇恨乃至迫害非基督徒的现象。其实,导致这种深度悖论的一个主要理论根源,恰恰就在基督宗教的根本教义自身之中。如上所述,正是基督宗教的这种根本教义,在肯定爱上帝与爱邻人和谐统一的同时,又以一种特异性神本主义的方式,把这两条诫命尖锐地对立起来了。换句话说,在耶稣教诲、使徒言论以及神学家们的理论论证始终如一地予以肯定的基督宗教的根本教义之中,本来就潜藏着迫使我们在从“亦此亦彼”的视点考察两条诫命之间关系的同时,还不得不从“非此即彼”的视点考察这种关系的内在契机。归根结底,虽然基督宗教的确是十分真诚地希望基督徒都能够做到既爱上帝、又爱邻人,但它不仅把爱邻人归结为爱上帝、而且把爱上帝凌驾于爱邻人之上的基本立场一旦贯彻到底,势必会在本质上否定爱邻人的自律意义和独立地位,使其仅仅沦为爱上帝的附庸点缀,以致在出现冲突的情况下,最终把本来是“亦此亦彼”的既爱上帝、又爱邻人,变成“非此即彼”的只爱上帝、不爱邻人。

其实,假如基督宗教提倡的爱邻人在本质上是为了邻人的缘故而去爱邻人、或是由于邻人是“人”而去爱邻人,那么,只要邻人乙是“人”,无论乙是不是基督徒、爱不爱上帝,基督徒甲都应当遵循爱邻人的诫命,在“爱人如己”中像爱作为“人”的自己一样去爱作为“人”的乙。然而,由于基督宗教提倡的爱邻人在本质上是为了上帝的缘故而去爱邻人、或是由于邻人是“上帝的造物”而去爱邻人,结果,虽然基督徒甲的确可以遵循爱的诫命,在“爱人如己”中像爱作为“上帝造物”的自己一样去爱作为“上帝造物”的乙,但他却不可能在“爱人如己”中像爱作为“基督徒”的自己一样,去爱作为“非基督徒”的乙,因为就这一点而言,由于乙违背了爱上帝这条最重要的诫命、犯下了不可饶恕之罪、成为所谓的“不义罪人”,按照基督宗教的根本教义,甲不但不应当去爱乙,反而应当去恨乙。于是,在这种情况下,甲对乙的邻人之爱便必然会受到甲对上帝的神性之爱的限制否定,从而无法真正成为那种为了人而指向一切人的本真性人际之爱。

为说明这一点,我们不妨假设有乙与丙两位邻人,他们除了在乙是不爱上帝的非基督徒、而丙是爱上帝的基督徒这一点上有所不同之外,在其他方面——包括人格属性、道德品质、生活习俗、日常嗜好等——都是完全一样的。假如甲在本质上是为了邻人的缘故而去爱邻人、或是由于邻人是“人”而去爱邻人,那么,甲对乙的爱与甲对丙的爱本不应当存在什么差异。但是,既然按照基督宗教的根本教义,甲只能为了上帝的缘故而去爱邻人、或是由于邻人是“上帝造物”而去爱邻人,结果,甲就必然会发现乙远远不如丙那样可爱、或是那样值得去爱,因为乙虽然也是“上帝的造物”,却又背离了上帝的旨意、居然不愿去爱上帝,以致成为“不义的罪人”。于是,在这种情况下,甲对乙的爱无论在性质上、还是在强度上,都必然会受到爱上帝诫命的限制否定,从而在本质上远远低于甲对丙的爱。

诚然,如果甲对没有同样信仰的乙只是怀有一般性的邻人之爱、而对具有同样信仰的丙怀有更强烈的教友之爱,这种做法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基督宗教主张的一视同仁的普世关爱理想,但倘若从“爱有差等”的视角看,却也无可厚非。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情况并非仅仅如此。因为如上所述,按照基督宗教的根本教义,在这种情况下,甲不仅应当使自己对丙的教友之爱大于对乙的邻人之爱,而且还应当为了维护爱上帝诫命的本根至上性,进一步去恨不愿履行这一诫命、作为“不义罪人”的乙,仅仅由于“不爱上帝”这个纯粹宗教性的原因就与乙生疏乃至动刀兵。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基督宗教爱的观念的深度悖论便会以一种戏剧性的反讽方式表现出来:一方面,这一观念原本是旨在要求基督徒甲为了爱上帝的缘故而去爱邻人——其中既包括非基督徒乙、也包括基督徒丙;但在另一方面,恰恰是、并且仅仅是为了爱上帝的缘故,甲却不得不在人生最重要的方面(亦即灵性生活的方面)富于信仰激情地对基督徒丙充满教友之爱的同时,又在同一个方面富于信仰激情地去恨非基督徒乙,尽管乙与丙除了在是否爱上帝这一点上有所不同之外,在其他方面都是完全一样的。换句话说,一方面,基督徒甲只有出自真心地去爱作为上帝造物的一切邻人——其中既包括非基督徒乙、也包括基督徒丙,才有可能充分体现他对上帝的真心之爱;但在另一方面,基督徒甲只有在出自真心地去爱基督徒丙的同时、又出自真心地去恨不爱上帝的非基督徒乙,才有可能充分体现他对上帝的真心之爱。然而,倘若我们从一种普遍性人本主义的视角考虑这个问题,很明显,虽然基督宗教几乎拥有一切正当的理由鼓励基督徒甲爱基督徒丙胜过爱非基督徒乙,但它却没有任何正当的理由鼓励基督徒甲仅仅出于“不爱上帝”这个纯粹宗教性的原因,就去恨非基督徒乙。

因此,由于在伦理方面存在着上述悖论,虽然基督宗教爱的观念的确可以凭借甲与丙之间作为“基督徒”所发生的教友之爱,扩大加强甲与丙之间作为“人”所发生的人际之爱,甚至,虽然它也的确可以凭借甲与乙之间作为“上帝造物” 所发生的宗教之爱,扩大加强甲与乙之间作为“人” 所发生的人际之爱,但在另一方面,它同时却又几乎是“无中生有”地凭空增添了基督徒甲针对非基督徒乙的宗教仇恨,并且凭借这种宗教仇恨最终消解了甲与乙之间作为“上帝造物”所发生的宗教之爱、以及作为“人”所发生的人际之爱——而假如甲不是把爱上帝的诫命凌驾于爱邻人的诫命之上的话,这种宗教仇恨在甲与乙之间原本不会存在。实际上,当耶稣宣布“我来是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的时候,他已经清晰地展现了这种悖论的深度意蕴:基督徒与其父母子女之间原本基于血缘关系能够自然实现的“血亲之爱”,可以并且应当仅仅由于“父母子女不爱上帝”这个纯粹宗教性的原因,就受到基督徒与上帝之间至高无上的神性之爱的消解否定,以致最终转变成一种“血亲之恨”。正是根据耶稣的这段教诲,“梵二”会议的有关文献才会明确指出:“既然皈依者所信仰的主本身就是一种矛盾的象征(参见《路加福音》2:34;《马太福音》10:34-39),那么,皈依者自己也会经历各种人际间的分离和决裂。不过,他同时也可以体验上帝赐予的无限喜乐。” 显然,从基督宗教根本教义的视角看,对于基督徒来说,为了体验上帝赐予的无限喜乐,这种人际分离和决裂其实是一种必要的、甚至是值得付出的代价——而全部问题就在于:从基督宗教根本教义的视角看,皈依者所信仰的主,恰恰又要求基督徒在爱上帝的同时爱邻人,亦即维系和巩固人际间的和谐和统一。

就此而言,如果说在引发历史上的各种宗教冲突战争方面,各大宗教在灵性生活中的深度信仰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宗教仇恨始终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的话, 那么,具有极度反讽意味的是,在引发历史上基督宗教针对其他宗教所发动的宗教冲突战争方面,可能就连基督宗教爱的福音自身,也在伦理方面负有不容推卸的重要责任,因为它明确要求:基督徒应当仅仅为了爱上帝的缘故,去恨那些不爱上帝的非基督徒,与他们生疏乃至动刀兵。结果,在某种意义上说,基督宗教提倡的“爱的福音”,其实并不是针对全人类的“福音”,而只是针对那些已经或者将会信仰耶稣基督的人们的“福音”——“愿所有诚心爱我们主耶稣基督的人都蒙恩惠!”(《以弗所书》6:24)对于那些弃绝上帝、终不悔改的非基督徒亦即“不义罪人”来说,它毋宁说在很大程度上倒是一种“祸音”:“你有祸了!”(《马太福音》11:21)保罗在告诫门徒应当诚心爱人、不要以恶报恶时引用的旧约一段话语,或许可以充分体现“爱的福音”的这种黑色幽默意味:“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罗马书》12:20)毋庸细说,这一点当然足以表明:基督宗教主张的“亦此亦彼”的既爱上帝、又爱邻人,最终必然会在深度悖论中变成“非此即彼”的只爱上帝、不爱邻人。

进一步看,就连基督宗教提倡的那种对非基督徒作为“上帝造物”的邻人之爱,在本质上同样也不是出于非基督徒是“人”这一事实,而首先是出于非基督徒作为“上帝造物”依然拥有皈依基督信仰、达到神性至福的潜在能力这一理由。换句话说,基督宗教提倡的这种对非基督徒的邻人之爱,也不是为了他们作为邻人的缘故、把他们当作“人”来爱,而首先是为了上帝的缘故、把他们当作“上帝造物”、乃至当作所谓“天生的基督徒”(德尔图良语)、“潜在的基督徒”或是“匿名的基督徒” 来爱。

事实上,耶稣在一些教诲中体现的那种主张爱罪人可以胜过爱义人的倾向,只有基于这一点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例如,他在回答自己为什么要和罪人一同吃饭的问题时明确指出:“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马太福音》9:12-13)倘若这里所谓的“罪人”之“罪”仅仅是就基督宗教的信仰层面而言、亦即仅仅是就这些罪人“不爱上帝”而言,那么很明显,首先,耶稣并不会因为罪人是“人”而更爱他们,也不会因为罪人是“上帝的造物”而更爱他们,因为在这两个方面,罪人与义人之间并无二致;其次,耶稣同样也不会因为罪人不爱上帝而更爱他们,因为按照耶稣自己的有关教诲,这是这些罪人应当被“生疏”的直接原因。毋宁说,耶稣的这种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出于凭借更大的爱而使这些罪人皈依基督宗教、成为爱上帝的基督徒、最终达到天国至福的动机,也就是他自己业已提到的“召”的动机。所以,在另一个地方,耶稣便清晰地宣布:“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较比为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欢喜更大。”(《路加福音》15:7)至于耶稣主张“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倘若这里所谓的“仇敌”和“逼迫”仅仅是就基督宗教的信仰层面而言,也应该作如是解,亦即不是因为这些逼迫自己的仇敌是“人”,而是因为他们依然还有可能皈依基督宗教而去爱他们、为他们祷告。耶稣向曾经采取种种手段逼迫他的门徒的保罗显现,使其蒙召归属基督、到处传布福音,便可以看成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证。结果,即便这种对非基督徒的更大的爱,最终也还是被还原到对上帝的神性之爱那里。

然而,不难看出,这种对非基督徒作为“上帝造物”的邻人之爱,最终只会导致两种结局。第一种结局是:非基督徒由于被基督徒对他们怀有的这种更大的爱所感动而幡然猛醒,接受爱的福音,皈依基督信仰,摆脱迷失状态,成为也爱上帝的邻人。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他们或许不再有资格继续享受基督徒对非基督徒所怀有的那种更大的爱,却必然有资格开始享受基督徒对基督徒所怀有的教友之爱,并因此免除被“生疏”或是“动刀兵”的危险。第二种结局是:非基督徒尽管充分感受到了基督徒对他们所怀有的更大的爱,却依然执迷不悟,拒绝皈依基督宗教,坚持不愿去爱上帝,决心要在全无福音或是异教信仰的苦海深渊中沉沦下去、度过余生,也就是所谓的“终不悔改”。在这种情况下,既然非基督徒在天国里达到神性至福的可能性已经丧失殆尽,在基督宗教看来,他们当然也就会因此失去被基督徒继续爱下去的资格,以致只能等待着最终在地狱里遭受严厉的惩罚。事实上,耶稣自己就曾经以长时间不能结实的无花果树必然被砍掉作为比喻,公开宣布:“你们如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路加福音》13:3)保罗也曾明确断言:“他们因为不信,所以被折下来;……只要你长久在他的恩慈里,不然,你也要被砍下来。”(《罗马书》11:20-22)托马斯•阿奎那在讨论义人是否应当出于诚爱去爱罪人的问题时,同样断然指出:“在此岸生活中,有罪的人们依然具有获得永恒至福的可能性。不过,对于那些已经迷失在阴间地狱、因而在这方面与魔鬼处于同一状态的人们来说,情况就不是这样了。” 情况究竟怎样,恐怕不难想象。上面提到的发生在传教运动中的那些悲剧事件,以及发生在宗教裁判所里的那些残酷现象,已经足以表明:即便在此岸生活中,那些坚持不愿抓住达到永恒至福的神性机遇、“终不悔改”的无神论者或是异教徒们,尤其是那些曾经一度怀有基督信仰、后来却又转而放弃这一神性机遇的叛教分子,也有可能被提前送进地狱,遭受严厉惩罚。换句话说,在第二种结局中,无论在此岸生活里、还是在彼岸生活中,基督宗教爱的观念所肯定的基督徒对于非基督徒作为“上帝造物”的邻人之爱,都必然会被基督徒对于至高无上的上帝本身的神性之爱根本消解。

诚然,神学家们也许会辩解说:按照基督宗教的根本教义,在此岸生活里,基督徒应当始终坚持他们对于那些“终不悔改”的非基督徒的邻人之爱,因为作为“上帝造物”的基督徒自己,并没有权力“论断”或是“审判”非基督徒;只是在非基督徒由于“终不悔改”的缘故而受到耶稣基督的末日审判之后,他们才会在彼岸生活中遭受应有的惩罚。不过,这一辩解并不能够改变上述结论。这是因为,既然按照基督宗教的根本教义,彼岸生活同样也是真实的生活、甚至是比此岸生活更真实的生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基督徒对非基督徒的邻人之爱,最终还是在更深度的灵性层面上被基督徒对上帝本身的神性之爱所否定。或许就是出于这一原因,尼采才会明确指出:“不管怎么说,在通往基督教的天堂和‘永恒的极乐’的大门上,应当更有理由写上:‘我也是被永恒的仇恨创造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督宗教之所以会具有特别强烈的传教动机,可能也与上述悖论内在相关。这是因为,从理想化的视点看,两条爱的诫命只有在下述情况下才有可能达到绝对完美的和谐统一:一切人都成为基督徒、都能够爱上帝,从而每个人都可以既做到尽心、尽性、尽意地爱上帝,又做到像爱自己一样去爱一切人,最终实现基督宗教十分推崇的普世之爱。就此而言,两千年来基督宗教不断展开一波又一波的传教运动,力图把自己的信仰推广到世界各地,在使全人类都能爱上帝的基础上使基督宗教成为本真意义上的“普世教会”,其深层的心理动因之一,或许也就在于爱上帝与爱邻人之间的上述悖论在基督宗教的“集体潜意识”中所诱发的那种焦虑不安,那种想要消解其中的张力冲突、实现完美的和谐统一的急切渴望。(参见《哥林多前书》9:16-23;《彼得后书》3:9)

不过,严格说来,即便在这种情况下,爱的诫命深度悖论的最终消解,也仅仅是具有纯粹理想化的抽象可能性。事实上,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在作为整体的基督宗教内部,始终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同教派。这些教派的成员往往也会仅仅由于在爱上帝的具体方式上存在一些分歧,而无法在基督徒彼此之间做到爱人如己,亦即无法去爱那些采取其他方式爱上帝的基督徒,有时甚至还会因此造成彼此之间的深刻仇恨和严重冲突。换句话说,某些宁肯采取这种方式爱上帝的基督徒,不愿去爱那些宁肯采取另一种方式爱上帝的基督徒,有时候甚至还会因此在彼此之间“动刀兵”,因为他们坚持认为:采取其他方式爱上帝,就是不合上帝旨意、犯下异端之罪,就不可能真正获得救赎、达到神性至福。其实,在新约中,这一点已经初露端倪,因为保罗一方面明确要求基督徒们“不可分党,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哥林多前书》1:10),另一方面却又郑重告诫他们:“若有人传福音给你们,与你们所领受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加拉太书》1:9)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导致基督宗教内部产生这些仇恨冲突的根本原因,往往不是因为那些属于不同教派的基督徒们没有严格贯彻耶稣提出的两条爱的诫命;相反,恰恰正是由于他们严格贯彻了耶稣提出的两条爱的诫命,尤其是由于他们严格坚持把爱上帝的诫命置于爱邻人的诫命之上,才最终造成了他们之间的彼此不能相爱。换句话说,导致基督宗教内部这种不爱邻人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与其说是由于基督徒们最终没有严格履行爱邻人这个第二条次重要的诫命,不如说是由于他们首先严格履行了爱上帝这个第一条最重要的诫命。这一事实当然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表明:在爱上帝与爱邻人出现冲突的情况下,爱上帝最终必然会压倒乃至否定爱邻人。

正如莱因霍尔德•尼布尔曾经指出的那样,在“爱是不可能命令的”意义上说,爱的诫命已经是一个深刻的悖论;而在对人来说它是一种“不可能的可能性”的意义上说,它甚至是一个更深刻的悖论。 不过,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或许可以说,基督宗教爱的诫命在伦理方面所蕴含的最深刻悖论就在于:一方面,它明确主张爱上帝构成了爱邻人的本原根据,强调爱邻人是爱上帝的扩展完成,坚决要求基督徒应当为了爱上帝的缘故、进一步去实现普世性的爱邻人;但在另一方面,由于坚持爱上帝的诫命对于爱邻人的诫命具有至高无上的终极意义,在出现冲突的情况下,它又不得不要求基督徒为了维系本根至上的爱上帝、而不惜放弃派生从属的爱邻人。至于这个深度悖论的反讽意味,我们可以从下面的陈述中略见一斑:一方面,基督宗教把爱上帝确立为第一条最重要的诫命,并且从中派生出爱邻人这个第二条次重要的诫命;但在另一方面,正是因为基督宗教把爱上帝确立为第一条最重要的诫命,结果反而导致了爱邻人这个第二条次重要的诫命不可能真正实现。或者说,本来植根于爱上帝之中、甚至被认为是爱上帝的扩展完成的爱邻人,最终反而会被它的这个至高无上的本原根据——爱上帝本身所否定。

毫不奇怪,按照基督宗教的根本教义,就像基督徒们一样,基督宗教崇信的上帝自身也会面临一个十分相似的深度悖论, 亦即西方一些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所讨论的上帝的“爱”与“公义”之间的矛盾。 诚然,按照基督宗教的根本教义,上帝就是“爱”(《约翰一书》4:8),而且“不偏待人”(《罗马书》2:11),以致他可以凭借他的全能一视同仁地去爱作为他的造物的所有的人。不过,问题在于:上帝是否可以像他爱那些爱他的基督徒那样,去爱那些不爱他的非基督徒?毕竟,上帝在本身就是“爱”的同时,还是无可否认的“公义”,乃至要“按公义审判天下”(《使徒行传》17:31);甚至就连上帝的“爱”本身,也必然包含着这种“公义”,因为耶稣明确指出:“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我也要爱他。”(《约翰福音》14:21)因此,按照基督宗教明确认同的这种“公义”,那些不爱上帝的非基督徒,即便在现实生活中孝父母、不杀人、不偷盗、不奸淫、不撒谎、不贪婪,乃至可能要比某些基督徒具有更高尚、更优秀、更杰出的道德品格,也依然会仅仅因为在爱上帝这个第一条最重要的诫命方面悖逆上帝旨意、背离上帝之道而犯下不可饶恕之罪,并且由于这个纯粹宗教性的原因而受到至高上帝的严厉惩罚。因此,《约翰福音》3:16-36明确指出:“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上帝的震怒常在他身上。”保罗说得也很明白:“你以为能逃脱上帝的审判吗?还是你藐视他丰富的恩慈、宽容、忍耐,不晓得他的恩慈是领你悔改呢?你竟任着你刚硬不悔改的心,为自己积蓄忿怒,以致上帝震怒,显他公义审判的日子来到。”(《罗马书》2:3-5)奥古斯丁同样公开坦承:“如果我不爱你,你就对我发怒,并用严重的灾害威胁我。” 毕竟,即便上帝的无限怜悯,也只能指向那些虽然曾经犯下各种世俗罪行、最终却能顺应福音悔改、转而皈依基督信仰之人,而决不会丧失原则地指向那些在不爱上帝这一“罪行”方面“终不悔改”之人。否则,倘若全能的上帝完全放弃这种“公义”,毫无保留地宽恕原谅那些不爱上帝、终不悔改的非基督徒,从而像对待基督徒那样一视同仁地对于非基督徒普施关爱,作为一位“嫉妒”的上帝,他又该如何禁止世人跪拜偶像、崇信邪神,确立自己唯一至上的神性存在,并且维系世人对于自己作为“独一的主”的排他性信仰?

一些现代神学家曾试图以各种方式解答这个发生在上帝的爱与公义之间的深度悖论。例如,卡尔•巴特在论及那些以上帝为敌的人们时就明确指出:“上帝的爱也在他们所在的地方燃烧,不过是作为消耗和摧毁他们的灰烬的火。” 保罗•蒂利希则从上帝就是爱自身的立场出发,强调上帝对那些违背“公义”的人们发出的“神谴”其实也是一种“爱”: “这种神谴不是爱的否定,而是爱的否定之否定。……审判是一种爱的行为,因为它让那些抗拒爱的造物归于自我毁灭。……当神性之爱终结时,存在也就终结了;神谴只能意味着造物被置于它自己所选择的非存在之中。……一个有限的存在可以疏离上帝;它可以无限期地拒绝与上帝和好;它可以被抛入自我毁灭和彻底绝望之中;但即便这种结果也是神性之爱的作为。” 无疑,按照这些解释,上帝对于所有世人(包括那些不爱上帝的非基督徒)的无限之爱,的确可以得到一以贯之的完美实现。不过,历史上那些仅仅由于“不爱上帝”这个纯粹宗教性的原因便被送上火刑柱的正直善良的叛教分子、无神论者和异教徒们,大概会觉得这种“爱”未免包含某些黑色幽默的冷酷意味。其实,倘若我们采取“换位思索”的方式想象一下,假如那些曾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或是仅仅因为信仰差异就残忍迫害正直善良的基督徒的人们以同样的口吻宣称:他们这样做,恰恰体现了他们崇信的上帝或神灵对于耶稣以及这些基督徒的神性之爱、以便在爱的否定之否定中使后者通过自我毁灭被置于后者自己所选择的非存在之中,不知这些神学家们又该作何感想?

其实,与上帝的爱和公义之间的深度悖论相比,基督宗教爱的诫命所包含的深度悖论,在本质上是一个更有现实意义、内涵也更为深刻的悖论。归根结底,它并不仅仅是一个涉及领域的理论上的悖论,而首先是一个涉及人际道德领域的实践中的悖论;因此,它也不仅仅是一个涉及到神性的上帝将会如何在彼岸世界中对待非基督徒的神学问题,而首先是一个涉及到作为人的基督徒应当如何在此岸世界中对待同样作为人的非基督徒的伦理问题。就此而言,这个深度悖论当然应该引起我们更直接、更密切的关注。

这里应当指出的一点是,虽然基督宗教爱的观念包含着上述深度悖论,以致它提倡的爱邻人诫命在与爱上帝诫命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不可能真正实现,但这并不意味着基督宗教就仅仅是强调爱上帝、而完全不强调爱邻人。相反,正如新约文本和众多神学家的理论阐述所表明的那样,基督宗教的确十分强调爱邻人——包括爱那些身为非基督徒的邻人——在灵性生活的层面上对于基督徒所具有的重大意义。而且,与某些思想家提出的批评相反, 基督宗教对于爱邻人的这种强调,就其本意而言也不是一种虚伪造作的矫饰欺骗。毋宁说,基督宗教代表人物对于爱邻人诫命的积极认同,在很大程度上的确是发自他们内心的真诚意向;甚至,他们之所以会极力肯定爱上帝诫命的本根至上地位,也是试图为普世性地实施爱邻人诫命最终确立一个具有超越性的神性信仰基础。此外,如上所述,在爱上帝与爱邻人两条诫命之间,也的确存在着和谐统一的一面;并且,这种和谐统一的一面,也的确对基督宗教世界的文化传统、伦理观念和道德生活产生了积极正面的深度效应。因此,公正地说,正像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忽视或遗忘历史上发生的那些残酷迫害叛教分子、无神论者和异教徒们的悲剧事件一样,我们也没有任何理由忽视或遗忘许多基督徒对于全人类——包括非基督徒——做出的巨大的慈善贡献。全部问题的关键只是在于:基督宗教代表人物对于爱上帝诫命的本根至上地位的极力肯定,反过来又导致了两条爱的诫命之间的张力冲突,乃至最终导致了他们真心希望在爱上帝诫命的基础之上实现的爱邻人诫命不可能真正实现。换句话说,上述悖论并不意味着基督宗教为了爱上帝的缘故就对非基督徒没有任何真诚的爱,而只是意味着这种真诚的爱最终会为了爱上帝的缘故受到消减和否定。就此而言,基督宗教对于爱邻人诫命的真诚肯定,恰恰从一个角度突显了两条爱的诫命之间悖论的深度意蕴——唯其真诚,更显深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