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天堂十篇

时间:2023-03-22 21:43:01

听见天堂篇1

《听见天堂》观后感

时间就在慢慢的流动,有快乐,有伤心,也有你一辈子都不想得到的事情,每分钟,就可以让你开开心心,但有时候,却让你获得一生的不幸。

主人公是一个名叫米克的小男孩,他从小家里经济困难,他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就是能成为一位一流电影大师,他对自己的梦想从来都没有过抱怨,可是上天就是不愿意让他为人生开启一条路,让他在一次意外负枪走火,而失明了,但他没有放弃希望,就这样,父母把他送到了盲人学校,他第一次触摸了音乐,对音乐有了美好的感觉,对音乐有了希望。

米克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音乐大会,让他的父母大吃一惊,本以为儿子对生命失去希望,对未来的路放弃,他的父母想到恰恰相反,让这两位人为儿子而骄傲。

人生中有许许多多的陷阱,米就是在农民的手下长出来的,那有可能有害虫,那你也必须把它找出来,不要为意外而放弃人生后面的精彩。

听见天堂篇2

然而,你可曾知道,在这首歌的背后,有着一个比丁香花还要凄美的故事———

“多么娇嫩的花,却躲不过风吹雨打”

曾梦捷是个苦命的女孩。1984 年1月26日,她出生在浙江省温州市泰顺镇,刚落地不久,父亲就撒手人寰。她自幼体质羸弱,不久就生了一场大病。母亲无奈把她送到远在四川达州的伯父家。经医院检查,梦捷得的是严重肺炎并发脓肿,虽经抢救保住了小生命,可右肺部分已呈坏死状。

从此,伯父就收养了这位苦命的小女孩。她管叫伯父“老爸”,伯母“老妈”。这个家的每个成员都对梦捷关爱有加。她每天都要吃很多种药,依她自己的话说,是“一桶一桶地吃”。就这样,她被“一桶一桶”地灌养到了12岁。

1996 年夏天,在外地上学的哥哥回家看母校的老师,归来时突遇大雷雨。哥哥打电话回家要雨伞。梦捷知道后,提着伞就冲进了倾盆大雨中。没想到这次淋雨竟把梦捷推向了死亡的边缘。当天晚上,她就咳个不停,一咳就吐血,一咳就昏死过去。家人立即将她送到成都抢救,她的右肺被全叶切除,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残疾人。

那时梦捷已在达州一中上初中,完全明了自己是怎么回事了。她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初始她绝望、哀伤了好一阵子,时日一长就把生命看得淡了。她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原本就好静的她在老妈细心呵护下,多数时间徜徉在书海之中。

梦捷每天只去学校上半天课,但成绩却出奇地好,不为别的,只为“老爸老妈”争气,不辜负他们的养育之恩。至于上大学,她说:“我这种朝生暮死的身体,光体检就无法通过,还谈什么考不考?”这种先天性的失落让她常常长时间站立在阳台上,幽怨的目光总是湿漉漉的。

特别是2002 年8月5日到成都例行检查的结果出来后,梦捷更加沉默寡语了。她的痼疾已经影响到心脏,她知道“那一天”快来了???丫??搅松??辜剖钡牡未鹕?

老爸老妈打算送她到北京治疗,可她坚决不同意。“为什么你这样倔强?为什么不肯治病?”“老妈”问。“你们再要逼我治病,我就去死!”一家人都不敢吭声了,其实谁都明白小梦捷的良苦用心:她不愿再麻烦这个家庭了。

就在梦捷生命最后的时光里,她无法去上学了,只好呆在家里,难捱的时光就像地平线一样漫长。

哥哥很爱妹妹,梦捷的病是他心头最大的痛。每次放假回家,他都不敢面对妹妹那双忧怨的眼睛。妹妹那般有才华、那般有爱心,可没有未来———她快要死了。

他想给妹妹做点事,让她忘掉病痛和死神。2002 年9月4日,哥哥用暑期打工挣的钱给梦捷买了一台电脑。他告诉妹妹:“这里面有一个多彩的世界,你进去看看吧。”

“多么忧郁的花,多愁善感的人啊”

梦捷成了一个网民。也许是缘分吧,她第一次上网就点开了碧海银沙语音网,来到了著名的“美文之声”朗诵大厅。这里集中了很多朗诵艺术家和爱好者,还有很多作家诗人也在这里开有专栏。梦捷一下就喜欢上了这里,喜欢这里的儒雅自由的气氛。

梦捷结识唐磊纯属偶然。那时,唐磊已经从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毕业了,分配到深圳水务集团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从事音乐创作和表演,是网民中很有影响的网络歌手。2001 年10月的一天,在无意中,他来到了“美文之声”,随便取了一个网名“落雪飞花”进去了。恰巧,梦捷在里面,他的网名立即引起了她的注意。梦捷觉得“落雪飞花”好美,立马赞叹道:“你的名字好有诗意!轻盈洒脱,寓意超绝!”

唐磊自然得意。他可能是想考考她,故意问:“为什么?诗意表现在何处?轻盈在何处?寓意在何处?”

梦捷微微一笑,娓娓道来:“宋人有‘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之词。从诗词平仄来说,落雪飞花,仄仄平平,读来语音清扬,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好听!从词义来看,这名儿让人遐思翩跹,好意!”

唐磊顿时愣住了,半天回不过神来。他自然明白网上“高人”多的是,但像梦捷这样把他的化名信手拈来分析一番的却还从未有过。他望着梦捷,想叫声好,无奈找不到恰当的言语。

梦捷又“说话”了:“我很喜欢这种情愫———好凄美的境地。飞落雪花一片,捧于手中,待欲细看时,早化为莹莹水珠一滴。让人心悸,让人心伤。”

从此,梦捷与唐磊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有一次,梦捷与唐磊聊天,说到自己最喜欢的花。她说最喜欢丁香花,可唐磊不以为然。梦捷告诉他,那是一种紫色的小花,非常漂亮,象征爱情。旋即,唐磊说:“你何不给自己取一个网名,就叫丁香吧。”

这句话一下点醒了梦捷。在她的生命里,会经常出现一个梦,梦中会出现一匹漂亮的小白驹,一直在召唤她。小白驹一路奔跑,从这世界一拂而过,在落霞里奋蹄向西,最后的目的地是一座长满了丁香花的坟地。这使得“丁香”这个名字顿时有了一层凄美的意味。她打心眼喜欢这个名字。

从此以后,梦捷变成了网络世界里一枚结着美丽愁怨的丁香。

丁香成了唐磊心中的一个期待。他几乎一有时间就来到“美文之声”,一见到丁香,他心里就会莫名涌起一阵温暖。

但他压根没有想到,丁香是一个病入膏肓的绝症患者,一个在聆听自己生命倒计时的垂死生命。他依然与丁香开着玩笑,嘻嘻哈哈,逗得丁香会开心地大笑起来。其实,她的笑容是强装出来的,疼痛难忍时,她苍白的脸上冷汗直淌,但依然挂着一丝艰难的微笑。事实上,丁香多次在电脑前昏到,多次在键盘上咳血。

唐磊也搞不懂丁香,明明在说话,却突然咳嗽起来,然后莫名消失了。有一次,唐磊很不开心,一家唱片公司说好与他签约,可又突然变卦了,让他心间“黯无天日”。他给丁香说了一大堆委屈话,末了还连问了十几个“为什么”。

丁香一直微笑着听完他的话,没有说什么,只是给他送了一首叫《凡事感激》的小诗:“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态;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该独立。凡事感激,学会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

读完这首诗,仿佛一抹阳光透过窗棂,唐磊心里豁然开朗了许多。他突然有了一种想见见这个如“丁香”一般奇绝女子的念头。他连忙问她在哪里?丁香咯吱一笑:“我在网上。”唐磊没辙,又问:“你多大?”“你觉得我多大就多大。”“那你就是一个老太婆,有80岁了。”

这句话让丁香沉默了,久久不回答。电脑前的她已经是泪流满面,她真想活到80岁,哪怕活一半也行,可命运不会给她这么长的时间了。医生断言,她活不过20岁。

在后来的接触中,唐磊明显感觉到这个女孩不一般。经常在通话时候,她会突然不说话了。唐磊长时间地等待,2010年1月27日,丁香突然在网上给唐磊发来一个问候,很不好意思地问他在哪里。

唐磊那时正在北京,在一个录音棚里录制新歌。

“我想见见你。”

唐磊觉得奇怪,忙问她在什么地方。

“我在北京大学附属医院。”

丁香在北京?还在医院?一种不祥之感涌上唐磊的心头,连忙问:“你生病了吗?”

“你见了我,什么都清楚了。”

事后唐磊才知道,丁香是专门来北京找他的。原先她死活不同意老爸老妈把她送到北京治疗,后来,听说唐磊去北京录歌了,她于是就顺从了老爸老妈的意思。其实,赶赴北京,她只想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亲眼见见唐磊。

见面在溢满丁香花气息的病房里,没有拥抱,没有亲昵的问候,也没有初见时的羞涩,他们就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握了握手。丁香苍白的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眼睛很好看,目光很清澈。唐磊看着她,百感交集,心中自有万语千言,却不知从何说起。

丁香的老妈悄悄告诉唐磊,丁香已经不行了,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死神就在这几天降临。望着丁香那笑靥如花的脸,望着那双清澈透明的眼睛,唐磊心里有一种锥心的疼痛。

似乎在自言自语,丁香安慰唐磊:“我早就不怕死了。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我会进天堂的,因为我有你的祝福,有你的歌。”这句话让唐磊泪如雨下。

随后的几天,唐磊一有空就去医院看望丁香。那时,他正在筹划他个人的第一张专辑,搞了很多方案均不理想,特别是专辑主打歌一直没有眉目,忙得焦头烂额。丁香很心疼唐磊,也替他着急。她托老爸去书店买回很多书,想给唐磊哥哥提供一些灵感。有一天,她在一本楹联书里找到了一个故事,读后非常感慨,急忙打电话叫来唐磊。

她讲起了书中这则故事:古时,有个年轻书生赴京赶考途中,爱上了一个店主女儿,两人情投意合。不料店主气愤之极,责骂女儿败坏门风,姑娘哭诉两人真心相爱,求老父成全,但店主执意不肯。姑娘性情刚烈,当即气绝身亡。店主后悔莫及,将女儿安葬在后山坡上。不久,姑娘的坟头上,竟然长满了郁郁葱葱的丁香树,繁花似锦,芬芳四溢。书生惊讶不已,从此便每日挑水浇花,从不间断,终身与丁香花相依相伴。

讲完这个故事,丁香流泪了:“你不是为主打歌苦恼吗?就定位在凄美上,借花怀人,用木吉他伴奏,表现‘忧郁’?,表现‘梦’?,表现‘感怀’?……其实,朴素是最好的。”

这句话一下使唐磊如梦初醒,对呀,朴素和简单就是最高的境界呀。一把木吉他,一首校园民谣,一段凄美故事,这多好!他非常兴奋,抓住丁香的手大叫一声:“知我者,丁香也!我专辑的这首主打歌就叫《丁香花》。我一定要写好,把它送给你。”

无边的黑夜,唐磊借着一莹孤独的灯光强迫自己沉静下来,他和丁香的交往像黑白胶片既清晰又破碎斑驳,他无法想像一个女孩在“听到生命时钟倒计时的滴答声”时是何种心态。生命之于她,本应是灿烂和明媚的,而她却惟有微笑着,坦然着,甚至带点若无其事地去迎接死亡的到来。想着想着,唐磊的泪一次一次滚落。

天明时分,感慨万千的唐磊,一气呵成写下了一曲凄美哀绝的《丁香花》:

你说你最爱丁香花/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它/多么忧郁的花/多愁善感的人啊/花儿枯萎的时候/当画面定格的时候/多么娇嫩的花/却躲不过风吹雨打/飘啊摇啊的一生/多少美丽编织的梦啊/就这样匆匆你走了/留给我一生牵挂

那坟前开满鲜花是你多么渴望的美啊/你看那满山遍野/你还觉得孤单吗/你听那有人在唱那首你最爱的歌谣啊/尘世间多少繁芜/从此不必再牵挂/院子里栽满丁香花/开满紫色美丽的鲜花/我在这里陪着她/一生一世保护她

暖暖的冬阳照进了病房,唐磊轻拨琴弦为丁香吟唱,感动在彼此心间流转,那一刻,音乐消退了悲伤。

《丁香花》很快录制成功,朴素简单的配器一下抓住了听众的心。唐磊把这首歌放在网络上,旋即火了起来。一时间,整个互联网上开满了丁香花,《丁香花》唱红了中国。

当这首歌传唱开了的时候,时间到了2004 年2月14日。这天夜里,病榻上的丁香多次休克。冥冥之中,她又一次听到了生命时钟倒计时的滴答声,她清楚,当明天清晨到来时,那轮新鲜的太阳已不属于她了。本来她答应让唐磊哥哥牵着自己的手去北京西山看丁香花的,她说,丁香花开的声音是世界上最灵性的歌声。

但她等不到了。就在这天深夜,她一阵猛烈的剧咳之后,床单上喷洒下点点血迹。她觉得天昏地暗,全身没有一丝力气,苍白的脸上虚汗直淌。她冲着唐磊说了一句话:“……我没力气了……我坚持不住了,原谅我……”之后,她闭上了眼睛。

听见天堂篇3

那坟前开满鲜花是你多么渴望的美啊, 你看那漫山遍野,你还觉得孤单吗? 你听那有人在唱那首你最爱的歌谣啊,尘世间多少繁芜,从此不必再牵挂。” 我一直非常喜欢这首歌——《丁香花》,我只是喜欢那凄美的歌词,但是我并不知道在这首歌后还有比《丁香花》歌词更凄美的故事。在《读者》2005年第七期中,就有这个故事。 一个得绝症得女孩——曾梦捷从小得了不治之症,被爸爸妈妈抛弃了,伯父收养了她。她没有将来,可是她为了给伯父、伯母争光学习非常好。后来,她在网上遇见了《丁香花》的作者——唐磊,在唐磊遇到挫折的时候,梦捷用这一首诗来激励他。在她生命垂危的时候,听说唐磊为唱片的主打歌的选择而烦恼,她便翻便所有书籍,为他找了“丁香花”这个凄美的故事,给他提供灵感。一个最需要帮助的人却用那短暂的生命帮助别人,她就像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对我感触最深的是梦捷对生命从不气馁,她鼓励唐磊的这首诗:“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态;感激拌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独立。”是她对人生的感悟。一个即将结束生命的人她教会了世人,如何学会坚强,如何学会感激。在人生中,会遇到无数个困难,那么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就要学会去面对。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只有不知所措或者干脆大哭以场也许会抱怨,从来不会去想我们该怎样来处理和面对。就像军训得时候,我想让走在我前面的罗忆宁走快点,于是我拍了她一下,被教官看见了,他就说我打罗忆宁,我怎么解释教官也不相信,于是我委屈得大哭。现在想想,和梦捷比我真是那么渺小。我如果以后再碰到这类事,我一定会用这首诗来勉励自己。 她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她留下了许多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东西。她就像一颗美丽的流星,在她自己的瞬间里划出了最美丽的弧线,而我们只是一颗星星,我们是否能每天保持发光发亮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

听见天堂篇4

案例一:

上个星期三,笔者在听了一节“三角形的分类”课,要开始操作活动了,老师刚说下面我们准备……,只见大部分学生已经开始操作了;课堂上学习讨论时,还没有听完老师的要求,便热热闹闹地展开了,讨论结束,你的意见还是你的,我的还是我的,意见不统一;当同学发言时,很多学生缺乏耐心或不听,或着急地插嘴、抢着答;在做练习时,有的学生不愿静下心来听老师读题释题,往往审错题意;作业也不按老师的要求做。看似热闹的课堂,却好像少了点什么?仔细想想,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多了、讨论多了,可仔细“听”却少了一些。

案例二:

前几天在办公室,有位同事在发牢骚:“我们班的学生真笨”。在上面给他们分析试卷,要求学生边听边改,而且我还把答案写在黑板上,结果有三个学生没改好……真是笨死了。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我们的学生到底怎么了?连上课最起码的听都不会了吗?”小学数学课中学生倾听能力如何培养?

1、营造良好地倾听氛围

课堂气氛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应不断地运用新颖实效的教学手段来创设课堂活动,把音乐引入课堂、编排情景剧等。

如:在教学“2的乘法口诀”时,安排学生到讲台前两人一组进行表演。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习的兴趣,也可以使知识简单化,更便于学生表诉。加拿大教育专家安尼福来斯特曾说:“你的教室将很少有完全的宁静,分享和交流是轻松气氛的关键,新的发现和感受到的新的成功所带来的强烈的喜悦会引导学生产生急切倾听下去的兴趣。”

2、结合教学,培养良好地倾听能力

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低年级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不习惯!在遇到新奇刺激物,在课堂中经常表现为生性活泼好动,不会听课,而是摆弄文具、东张西望、接头交耳,小组讨论时不会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这些都是老师们在课堂上经常见到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1)创设情境,使学生想听。小学生具有好奇的天性,最容易受情感因素的感染。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的注意力肯定容易分散,那么倾听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教师要顺应儿童的心理,在日常教学中善于创设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倾听的欲望。如:在教学小学数学第一册“认识钟表”一课,师:(展示太阳初升情境图)天亮了,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新的一天开始了。小朋友,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小闹钟的滴答声)咦,这是谁家的小闹钟在响呢?原来是小芳家的闹钟在叫她起床呢!(出示小芳起床的情景图)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芳是几点起床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钟表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还能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想不想和它成为好朋友呀?那咱们先看看它长什么样吧!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这样的情景,能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有助于激发学生“想学、要学”的动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了学生的倾听能力。

2)语言激励,使学生愿听。笔者在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听讲情况及时恰当的对其进行语言激励,在课堂上尽量采用评比、鼓励性的语言。例如:“比比谁是最文明的听众”“比比谁的耳朵最灵”“你看这位同学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师,他听讲多认真啊。”“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别人发言,并能指出不足,我们应向他学习”“这位同学善于动脑,谁能像他一样。”“这位同学的发言真是精彩极了,比老师的想法还要多、还要好!”当学生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时,老师及时鼓励:“你勇于向困难挑战,是个勇敢的孩子。”针对合作学习的学生,老师随机表扬,“想的办法最多。”这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愿意听你的课。

3)榜样激励,使学生乐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一点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十分奏效。有意识地让孩子当“小老师”,鼓励他们走上讲台回答问题和解答同学们的疑惑,并适时对他们提出要求:站姿要大方,声音要宏亮,眼睛要对着所有同学。最重要的一点,要对大家的认真倾听说一声“谢谢!”。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来自他人的尊重与被尊重的过程,这种情感认同对孩子来说是尤其难能可贵的。

听见天堂篇5

【关键词】:课堂;阵地;听课;评课;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2

课堂是学校的主阵地.

学校的每一天都分成了40分钟的方块,学生的每一天都被织成40分钟的网.而教师的每一天都被铃声分割成了40分钟的样式.

通过40分钟师生来交流着点点滴滴,通过这40分钟把一本本课本”来溶解”,通过这40分钟学生慢慢在一天天成长.

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都要通过这40分钟来完成.所以不论从何种角度看,学校都不能轻视课堂!

如果我们这样设想:

假如一个教师每一节课都能上成好课,每学期的所有课都能自己觉得满意,结果可想而知.

假如一所学校每一位老师都能上好每一节课,每学期所有课都上的很成功,学生满意.这样的学校质量不好都难.

因此学校想要质量,那就要盯住课堂,抓住课堂,要求教师上好每一堂课.

怎样盯住课堂,抓住课堂,怎样才能使每堂课都是好课呢?

一建立常效的听课制度.

听课是互相学习的最好途径.听课评课也是造就好课最好途经,对于讲课者和听课者都有帮助和提高作用.

1.倡导听课的氛围.要让听课成为教师的主要工作之一.学校的所有课都是公开的,可以随时去听.

2.学校要建立常效的听课评课制度.如每周公开课制度.

安排公开课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多安排青年教师的讲课.优秀教师示范课.学生和家长有反应的课.关键年级的课等

听课同时对上课教师也是一种促进.对听课者是在欣赏,在反思,在学习,在模仿.不足同戒,优势共享,共享的优势就会形成学校强势.

二.通过评课改进课堂

听课后要注意及时评课.把评课当做一种教研的最有效,最实际的途径.

1.要积极倡导坦诚的评课氛围,要提高对评课的认识.要重视评课这一环节.这是一个反思,评估,学习和提高的过程.要明确评课不只对讲课人,更是对大家,对同类课的认识.

2.要评出这节课的优点和不足.并且要研讨对不足的改进措施.这才是评课的关键.评课中的好好人那是要不得的.说了等于没说.

3.上课者要有接受和感谢的态度去听意见.指出不足的人是对你的帮助.评课者是在评别人课,也要注意这是学习的机会.他人上课的问题,你也会出现.这是校内评课特点,评别人也在评自己.

4.要对这课堂给出公正的评估.形成共识.

5.评课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要多听专业课教师的互评.

评课不只在于这一节课.更在于以后的课.不在于这一个教师,在于对其他教师统一认识.

三.学校要有明确可掌控的好课标准

对于一堂好课,如果说它的标准.现成的有.如名师的课,但一般教师做不到.上面制定的标准太全面.教学时更难把握.学校要根据校情有自己的标准(当然这个标准要科学).

1. 好课标准要明确,要让每一个教师清楚要求.

2. 学校的好课标准要操作性强,要有让每个教师能把握的指标.

3. 要简明\简洁\实用,以便教师去执行.

四.重视学生对课堂的评价.

新课改的要求.”以学评教”,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我们教师必须习惯倾听学生的声音.

1.学校要阶段性专题征集学生对教师上课的意见.并把学生的意见归纳反馈给教师.

2.教师要自己经常主动征求学生的意见.

教师要有一颗大度的心,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学生的意见.要想学生对你没有意见,就去经常去征求学生的意见.

五.建立学校课堂”过关”制度

让教师自然成长比较慢,当然教师也可能形成自己好的风格,同时有些问题也会形成定势,时间长了就会痼疾难改.

1.学校每学年应对教师的课逐人进行评估.给出合格.优秀和不合格.对不合格课要跟踪进行指导.帮助让其提高达到合格.

2.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青年教师从小的方面来讲是学校的将来,说大点是教育的将来.持续扎实的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才能保证学校的持续发展和质量的稳定.

3.上好一堂好课.上好每一节课.上课必须”过关”.这是对教师的最底要求,同时也是最高要求.

六.备好每一节课.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本来应放在前面谈.但我想当学校把前面的要求都做到.教师自然会重视备课.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备好每一节课.备课自然会不成问题.

不过对提前备课也要重视,虽然从备课到上课有一个过程,但有时好课是准备出来的.可以肯定的说没有充分的准备自然上不好课.提前充分的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

上课是一门艺术.

上课对我们教师而言又是每天工作.

当一个人每天都上课,一生都在上课.就成了职业.上好课又是职责.

上好一节课很简单.

上好一学期课有点难.

一生上好课确实很难.

但想想只要上好明天这一节课,就有信心可以做到.

如果我们教师每节课前都这样去对待,……..

听见天堂篇6

今日阳光明媚, 昨晚通宵没睡, 为着圣诞聚会, 准备。

普天同庆圣诞, 心情特别舒畅, 宇宙万物齐唱, 颂赞。

严冬腊月夜间, 古城正在睡乡, 救主离开天堂, 降生。

真神从天而降, 道成肉身显现, 圣经预言实现, 应验。

恩典从此开始, 信者满有恩慈, 请你不要推辞, 讲的是。

耶稣满有大爱, 受刑十架还债, 为我并为子孙, 万代。

主恩够你所尝, 爱就在你身旁, 一信就有奖赏, 天堂。

信主重见光明, 从此天路上行, 主手把你牵引, 高兴。

信主立时重生, 脱离地狱火坑, 一生随着主跟, 前奔。

各位亲人来宾, 请你赶快来听, 将此真理福音, 接在心。

现今时代败坏, 撒但魔鬼作怪, 小心魔鬼引诱, 被害。

我们活在世上, 都要作光发亮, 还要作盐防止, 腐烂。

真心遵主命令, 多多交通团契, 不使救主生气, 满意。

读经祷告认真, 灵命日渐进深, 在主真道扎根, 献身。

警惕异端渗透, 他们自作自受, 将来没有得救, 咒诅。

欢乐圣诞今天, 喜乐充满人间, 享受永福无边, 无疆。

平安满我心海, 节目后更精彩, 要跟大家说声, 拜拜。

欢欢喜喜台上站,心中激动难开口,要问我们说的啥,三句半。

父(____fu)老乡亲注重听,听来还要记在墟片若是精神不集中,听不清。

耶稣降世传福音,为救罪人免沉沦,奉劝你们快悔告片赶快。

耶稣能力真希罕,治病赶鬼行神迹,又是人来又是神,快信。

三十三岁被人钉,十字架上显分明,宝血能洗众人罪,真不配。

钉死三天又复活,先知的预言都不错,复活升-天坐宝座,实话。

说天堂来讲天堂,天堂就比咱家强,圣经记载有天堂,不说谎。

要问天堂有多好珍珠美门宝石墙,长宽高来有千里,立方体。

上天堂也不作难,坐飞船也嫌他慢,只要耶稣一句话,转眼间。

上天堂也不寻常,天使凑乐把歌唱,丰盛的筵席都摆上,我先尝。

生命活水经常流,生命果树栽两旁,十二个月都结果,扑鼻香。

天堂上面有荣光,不用太阳和月亮,再无疾病和死亡,常健康。

天堂是个好地方,那是咱们的家乡,只要悔改信耶稣,都可上。

智慧童女迎新郎,油满灯亮明晃煌准备好了见主面,阿门。

(__)三句半来已说完,说的不好提意见,说的好了别夸奖,接着看。

上台机会宝贵,昨晚通宵没睡,为着圣诞聚会,预备。

为了圣诞联欢,学着说三句半,说得不好咋办,包涵。

大家欢聚圣诞,心中喜乐平安,歌声连连不断,颂赞。

星夜光华灿烂,宁静平安圣善,救主降生马槽,圣诞。

天使报告消息,牧人旷野惊异,博士不远万哩,欢喜。

听见天堂篇7

衡山、湘乡调查:

农村形势并不如说的那样好

1960年4月的一天,省委书记徐启文把我找到他家里对我说:当前的农村情况,听汇报都说形势大好,很少有人反映问题,实际情况到底怎样,需要作实地调查,明天你同我一起下乡,了解一下农业生产和社员生活的真实情况。并说,这次调查不要通知有关地委和县委,就我们两人坐车一路南行,找到一个公社住下来,了解情况。徐启文是1927年入党的老同志,他曾同我讲过,红军长征时是他哥哥背着他过的雪山、草地,后来他哥哥在作战时英勇牺牲了。

次日清早,我们乘吉普车从长沙出发南下,到了衡山县境公路边的一个公社住了下来。徐启文年纪大,肠胃又不好,只好住在公社,由同来的司机一日三餐熬粥给他吃,菜是由家里带来的几个咸鸭蛋。他找公社和附近一些生产队的干部、社员个别谈话,开座谈会,了解情况,听取意见。我到距公社三里外的一个生产队,按规定交粮票、菜金,同社员一起在公共食堂就餐,一起参加劳动,在同吃、同劳动中和队干部、社员交谈,作调查了解,夜晚回到公社与徐启文交换情况。我们在这个公社住了三天,了解到的情况是:去年粮食产量较前年减少,征购任务却略有增加,社员口粮标准降低,反映吃不饱;社员劳动积极性不高,太阳出来很久才出工,干活懒洋洋地。但公社领导却向启文同志说,生产和农民生活都不错,后在他一再启发、询问下才说了实话。

第三天回省时,启文同志心情沉重地对我说:你看,在省里听到的是农村形势如何好,从这个公社的情况看不符合实际,有些人就是瞪着眼说假话;我们了解到的这些情况要向省委具体反映,大家应当都深入到农村基层,了解真实情况,针对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

5月的一个星期天,省委组织部一位副部长到我住处对我说,谭老明天要下乡搞调查,指名要你同他一起去。谭老,即省委书记谭余保,他入党早,资历老,红军进行长征后,留在湘赣根据地担任湘赣省军政委员会主席,坚持游击战争。1938年参加过扩大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1949年湖南解放后任省政府副主席、省委书记。他为人刚正不阿,党性强,见到违反原则的人和事就不留情面地严厉批评,全省上下都尊其为谭老。有一次省委常委开会研究干部问题,要我到会汇报情况。会议开始前,谭老当面批评在座的一位省委常委、副省长说:你到(洞庭)湖区检查工作,只在县里听汇报,不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县委向你反映问题也不解决,下面的干部对你有意见,你是副省长,工作这样飘浮、不负责任怎么行!这位副省长红了脸检讨说:谭老批评得对,我以后一定改正。

第二天早上6点,我按时到了办公楼前,见到谭老和两位省委农村部的同志。谭老说,这次我们到湘乡县,不要通知地委和县委,我们一路走一路看,调查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大家同坐一辆中型吉普车,进入湘乡县境,看到有社员在田里劳动就停下来,同社员交谈,询问生产、生活情况。中午我们在路边一个生产队的公共食堂,交粮票、菜金,同社员一起吃饭,菜里没油少盐,社员都自吃自的,闷不作声,不少人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下午到了县委,县委书记姓张,正挑着粪桶在浇菜,见到谭老吃了一惊。他原是省地质局局长,不久前为加强湘乡的工作调到县里来的。到会议室大家坐下后,他说,不知谭老要来,没有准备汇报材料。谭老讲,就是要听你没作准备的汇报。据张书记介绍,湘乡有五六十万人口,是产粮大县,去年粮食减了产,但征购任务没有减,社员口粮很紧张,劳动没有积极性;公社化后,下面的生产大队管辖的范围太宽,很不好管理;县社干部多数工作比较积极,能深入到下面做工作,但手中无粮解决不了多少实际问题,等等。谭老听后说,这些情况你一定要如实向地委汇报,同时要提出解决意见。

第二天回省,我们路上又停了一次车了解情况。到省委下车后,谭老神情严肃地说,情况都看到了,听到了,看来我们的工作是情况不明又瞎指挥,犯了主观主义错误。他转向我说,1958年我到过你工作的那个县,你工作中就有主观主义,这不是单批评你,我也有主观主义。延安时期,就讲过,主观主义害死人。看来。我们只有从上到下都认真检讨改正了,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够把农村的事情真正办好。他几句话说到了问题的根本。

茶园大队调查:

相当多社员不赞成吃公共食堂

1960年秋末的一天,省委常委、秘书长苏钢要我和政研室的4位同志随他下乡搞调查。他布置任务说:这次调查的目的是摸清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真实情况,不听地委、县委的汇报,直接到一个公社住下来,找社、队干部和社员了解情况,不要带框框,要虚心听取意见;调查后有什么意见和看法不要发表,等回省委后汇报。

次日,我们一起坐一辆中型吉普车来到湘江岸边湘潭县的易俗河公社。此地是平原地区,秋收刚刚结束。大家都自带行李住到公社办公室,因床少,有几位就铺上稻草打地铺,交粮票、菜金在公社食堂就餐。调查按分工进行,有的找社、队干部听情况介绍,有的找社员谈话了解情况。队干部享有工分补贴,谈话多在白天进行,同社员谈话,多在午、晚饭后的休息时间或在一起劳动时边干活边谈。经过五六天的工作,情况基本摸清,当年粮食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公社上报的数字有虚数但不太大,完成征购任务后,社员口粮日均一斤左右,勉强够吃。

苏钢回省汇报时,要我带一同志留下来,具体了解社员对公共食堂的意见。他一再嘱咐,只了解情况,不要发表意见。我住到茶园大队的一个生产队做具体了解。农村公共食堂,当时被称作是“社会主义的阵地”、“共产主义的萌芽”。1959年庐山会议后“反右倾”一直反到基层,有些人因为反对办食堂受到了批判斗争,有的甚至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因此无人敢提不同意见。我采取同男女社员个别聊家常、找家庭生活情况类似的社员分别座谈的办法,不直接提问是否赞成公共食堂,而是通过谈每人的家庭生活情况,从中了解他们的真实看法。

茶园大队的公共食堂也是在1958年化运动中一哄而起办起来的,一般是一个生产队一个食堂,男女老幼一日三餐听钟声到食堂就餐。刚办起时,因当年粮食丰收,敞开肚皮吃饭,到后来粮食紧张撑不下去了,改为分别给每人定量,按定量下米到陶钵里用大蒸笼蒸熟后,个人吃自己定量的那一钵。菜是集体种的,大锅煮,每人分一小碗,很少有油。

经过五天的时间,我基本摸清了社员的真实想法。认为吃公共食堂好处多的,主要是少数单身汉和无儿女的青年夫妇,他们觉得做一天农活累得很,吃食堂不用自己弄柴弄米烧饭,可以吃现成的。也有个别孤寡老人说吃食堂好,因为家中无人给他做饭。一些有儿女有老人以及生活比较富裕些的(如富裕中农),则认为吃食堂在饮食上不能照顾伢儿和老人,家中有人生病也得不到照料,不如一家一户开伙好。多人反映,办食堂要有专人砍柴、种菜、做饭,由队里记工分,如各户开伙这些都可以省了,各户还可以自己养猪。后几种人虽不明说,但明显是不赞成吃公共食堂。对了解到的这些情况,我经过分析归纳后整理成书面材料,列述共找了多少人谈话,有几种意见及所述的理由,各占多大比重,以及他们的家庭成分等,只作客观反映,没提倾向意见。回到省委后我将调查材料送给了苏钢同志。几天后苏钢同志找我说,这两天省委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农村工作,议论到公共食堂问题时说法不一,但都缺少调查的材料和分析,还就你写的那个材料能说明些问题。他没有告诉我省委对办公共食堂有什么具体意见。

1961年春末,中央的政策开始有所松动,提出农村办食堂可以多样,可以办长年的,也可以办农忙的,居住分散的也可以不办。到当年6月,中央下发了《农村工作条例(修改草案)》,规定办不办食堂完全由社员讨论决定,实行自愿参加、自由退出的原则。文件下发后,很快公共食堂全部解散,结束了几亿农民吃食堂这一严重脱离群众的制度。历史再次证明,推行一项政策、制度,必须顺应民意,凡背离广大群众意愿的终究不可能持久。

南田大队调查:要民主自选队长,

因地制宜安排生产

1961年农历正月初二,省委组织部部长突然通知我,次日到张平化同志家里,有工作任务同我谈。张平化同志是庐山会议后由湖北调到湖南任省委第一书记的,平时同我少有接触,节日里要同我谈什么工作,我心中很有些茫然。

我到达张平化同志家里,看到只有他和夫人在座,他动手沏茶端给我后说:这两年农业生产和社员生活都暴露了不少问题,但也有些地方搞得不错,情况到底怎样需要作具体调查。主席最近指示,1961年要成为实事求是年,要大兴调查之风。因此想组织一个调查组,深入到生产大队“解剖麻雀”,了解真实情况,研究农村政策。据反映,长沙县的黄花公社南田大队生产搞得好,食堂也办得不错,就到这个队去蹲点,如果确实搞得好,要总结经验。调查组人不要多,我来担任组长,你当副组长,再抽调两个精干的干部参加,不要市委和县委派人陪同。平化同志讲,他省里事情多,有时还要到中央开会,不可能长时间住在农村,但要尽可能挤时间参加实地调查。

接受任务后的第三天,我带着省计委的一个科长,背着简单的行李坐长途汽车直接来到南田大队,我住在一个生产队长家里。这个大队地处丘陵地带,大部分是水田,种植稻谷,有少量旱地种些杂粮。我住的这个生产队有三十几户社员,同吃公共食堂。当时刚刚开春,天寒水冷,不能下水田,主要农活就是修田埂、挖旱土、铲草皮烧火土灰积肥,以及整治集体的菜地等。我白天同社员一起参加劳动,一日三餐同在食堂吃饭,在“三同”中和社员、队干部聊天,谈家常,从中了解情况。几天过后他们就不再把我当外人,都能说真心话。生产队长是个有高小文化的20岁年轻人,早年丧父,同寡母一起生活。他的母亲不到50岁,已花白了头发,每天下地参加集体劳动挣工分。她对我说,在食堂吃饭平均每人每天也就一斤米,菜里又没有什么油水,青壮年要干重活,实际吃不饱,许多社员下工后都采些野菜晚上回家煮了充饥。她怕我饿着,有时也采些野菜回来,晚上煮熟撒点盐让我吃。她看我带的被子太薄,给我找了条旧棉絮让我晚间睡觉时盖上,说别冻着。

经过十多天的调查,我了解到南田大队1960年的粮食总产量和亩产都比上一年略有增加,社员虽然对口粮标准低有意见,但是劳动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出工出力,在集体劳动中有说有笑。后来我在写调查报告时形容说,“呈现着一种兴家立业的景象”。社员们反映,队里生产搞得好,大家劳动积极性高,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队里干部都是经过民主选举的,是大家信得过的人,而不是像有些生产队那样由上面指派。生产队长年轻,苦活累活抢在前头干,从不偷懒;办事民主,生产生活上的事和大家商量着办;不图私利,不多吃多占,已经连续当了两年队长。二是生产按当地实际情况安排,不强按上边瞎指挥的要求做,比如不违农时过早地播种、插秧,不搞过度密植,不适合插双季稻的田就插中稻,所以产量比较高。食堂的菜地大家商量着种,品种多些,产量较高。

十多天后,张平化同志带一名警卫秘书和简单行李来到南田大队住了两天。他先到田间看社员劳动生产情况,找社员和队干部谈话了解情况,然后找到我,要我汇报。他说他了解的情况同我汇报的基本一致,看来这个队生产、生活之所以搞得比较好,主要就是两条:队干部是民主选举的,办事公道,社员拥护;因地制宜安排生产,不听上面瞎指挥。许多地方粮食减产,社员不积极,就是因为违反了这两个重要原则,今后研究布置农村工作一定要加以强调。临回省里的时候,他叫我再在队里继续观察几天,并写个调查材料给他。我反复思索,感到凡属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只有真正走群众路线,民主行事,由群众当家做主,才有可能把事情办好,并得到群众拥护。

青山大队调查:

社员要求多产多留多吃

1961年3月下旬,当我结束南田大队调查时,省计委主任徐羽同志突然来到大队,向我传达张平化同志意见,说刘少奇同志要来长沙县搞农村调查,要我先不要回省,同他一起按刘少奇同志指示参加调查工作。

4月12日,刘少奇同志到达天华大队,住在大队部所在地王家塘。刘少奇同志作为国家主席,注重实事求是,身体力行深入农村搞调研,直接听取社员和基层干部的意见和要求。他不要省、市领导陪同,走村串户到社员家里了解情况,同老党员、老贫农谈心,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他要求参加调查的同志深入到队,分别就食堂问题、退赔问题、山林问题、粮食问题等进行调查,然后向他汇报。我和徐羽分到的题目是粮食问题,地点是青山大队。粮食问题包括生产和分配两个方面,重点是后者,它直接关系到国家和农民的利益分配,关系到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青山大队地处半丘陵半山区,以种水稻为主,也生产一些竹、木。徐羽和我带着行李住在队部的木板房里,同社员一起在公共食堂吃饭。我们一方面通过与队长、会计进行座谈和个别谈话,查看队里的账目,具体了解1958年以来历年的粮食产量,完成征购任务的数量,留下的种子、猪牛饲料和社员口粮数量。从中了解到粮食产量每年有高有低,有的年份增产了征购任务随之增加,有的年份减产了征购任务却没有减少,留下必不可少的种子之后,只有减少社员的口粮和牲畜的饲料。另一方面,同社员和队干部座谈,诚恳地征求他们对粮食方面的意见。听到的普遍反映是,最好国家把征购任务定下来,起码年初就公布当年的征购任务,粮食增产了不再加码,余下的留在队里,一部分用来增加社员口粮,这样国家征购任务就有保证,队里可以多留,社员可以多吃,大家干活才有积极性,生产才能搞得好。如果遇到大的自然灾害,粮食大量减产,可以适当减少征购,保证社员最低口粮标准。像现在这样多产不能多留多吃,干起活来打不起精神,出工不出力,生产不会搞好。这些意见是十分中肯、实在的。

通过四五天时间调查,在把情况和意见基本搞清楚之后,我二人经过研究整理,写出了调查材料,到天华大队刘少奇同志的住处向他作了详细汇报。刘少奇同志听后说,古人曾经讲过,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然后朝坐在对面的我问道,是这样说的吧?我回答说,记得老子《道德经》中写有这样的话。他接着说,你们汇报中提到的这个意见很重要,只有做到多劳多得,多产粮食的生产队多留、社员多吃,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生产才能发展,这一点,在研究制定农村政策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加以考虑。最后,他肯定了我们的调查意见。

刘少奇同志在天华大队住了18天,在回北京之前,他召集我们参加调查工作的十多人开了个座谈会,再次听取意见,然后讲了一段话,大意是:通过这次调查,了解了农村生产和社员生活的实际情况,广泛听取了社员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这对从实际出发研究和制定农村政策大有益处。这几年刮浮夸风、“共产风”,后来又反右倾,许多干部都说假话,一些社员当着干部的面也不敢讲真话,必须深入到群众之中,同群众打成一片,诚心诚意地听取意见,才能了解到真实情况和群众的真实想法。全党一定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他还指出,看来只用开调查会的方法搞调查,很难了解到真实情况。他后面讲的这句话,在“”中,竟被说成是反对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讲的开调查会了解情况的方法。

青山大队调查之后,徐羽同志和我,还有省委工业部的一位处长,按照省委的指示,又到福临铺公社就农村手工业问题和商业问题进行了为期半个多月的调查,向省委写了调查报告。

听见天堂篇8

新课改后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主体性,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是,教师在课堂上对越来越活跃的学生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对主体性带来的这种新的师生关系感到困惑。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想说就说,想做就做,课堂上常常是乱得很。教师一个问题刚提出,底下高举起的小手如林,“老师,我说,我说”声不断。请一个学生发言,下面常常是插嘴声阵阵,谁也听不清谁的发言,所有的学生都急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再也没法上课,只得停止教学活动。那么,如何对待课堂教学中的“乱”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1.教师做好倾听的榜样

要求学生倾听别人发表意见,教师必须做好示范,对每个学生的发言教师必须认真倾听,给学生树立榜样。

2.向学生提出倾听的要求

在上课时,首先要求学生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发言,不能在课堂上做与本节课学习无关的事;然后告诉学生上课要听从老师的统一安排,发言要找准适当的时机;还要求学生不随便打断老师的话,中断同学的发言;记住别人发言的要点,听懂别人话的意思;当自己的意见与别人不一致时,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见解,可以和老师同学一起讨论;自己的发言有错要敢于承认,乐于接受别人的意见,还要善于从别人的意见中受到启发,产生新的见解。有的问题由于思考角度不同,观点不一致,暂时无法统一结论,允许学生将自己的意见保留下来。

二、满足学生喜欢表现的欲望

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要拓宽学生的自由空间,给学生更多的自。要给每个学生展示创造、表现、成长的机会,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在运用中获得成功的满足。

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法。如在语文活动中,爱好读书的学生,让其选择朗读;爱好写字的学生,可让其选择练字;爱好表演的学生,让其表演角色。朗读课文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同位对读,还可以下位找几个人一小组比赛读等。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比如我在上《春天的手》一课时,要求学生表达对春天的感受,学生表达的方式就不一样:有的续编诗歌,有的画了一幅春天的画,有的唱了一首春天的歌,还有的背了一首关于春天的诗……只要教师给学生的学习自由拓展了空间,为所有的学生提供了表现的机会,满足了他们好表现的欲望,课堂上就再也不会是乱哄哄的局面了

三、采取一些宽容暗示的策略

小学生容易疲劳,课堂上要求他们40分钟不分心是很难做到的,中间常常有个别学生做小动作,小声讲话等。教师既要宽容孩子们的过错,又要给他们一个提示:你做得不够好,得改过来。教师可采用一个暗示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话语,一个转换的方式――表扬一下听课认真的同学,教学效果会更好。

四、利用多种评价激励的手段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让学生增加学习的信心,要想课堂上活而不乱,还可以积极利用评价激励的手段。

1.教师评价学生,使其快乐成长

寻找闪光点,正确公正地评价学生。讲究评价艺术,教师的一句赞扬话,一个表示满意的微笑,一个赞同的手势,一个小小的奖品,都能使学生快乐,他们会表现得更好。教师的评价不能流于形式,什么“你太棒了”“你真聪明”,泛泛而论,多了也就不灵了,必须具体有针对性。

2.学生评价学生,学会互相欣赏

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是在同一个层次上来看问题的,这样学生会慢慢学会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学生在评价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自然地学习别人的优点,适时地、恰当地给别人以赞扬和鼓励。这样能营造出互帮互学、轻松愉快、和睦相处的课堂气氛。

3.自己评价自己,树立自信心

学生在评价自己时,教师既要学生说出自己的缺点,又要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优点。使他们能在自我评价中,坚定学习的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学会自我肯定。

孩子们喜欢自我欣赏,特别在乎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课堂上纪律就再也不会乱起来了。

五、乱云飞渡,从容应对

课堂偶尔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干扰课堂,是不可避免的。你切忌以怒治乱,这只能说明你驾驶课堂的乏术与无能。还是同志说得好:“好乱云飞渡仍从容。”教师应冷静从容,分析事态的来龙去脉,如判断准确,可及时果断处理。若现象扑朔迷离,捉摸不定,采用转移、暗示、之类策略去“冷处理”,淡化冲突,因为这类干扰来势突然,可去得也快,甚至瞬息即逝。

六、齐抓共管,步调一致

课堂教学是在同一个教室。由多个教师分工合作的。如果各科教师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往往相互排斥抵消,不可能形成良好课堂教学环境。课堂管理务必齐抓共管,步调一致,尤其是新学期开头,同班各科教师,最好由班主任牵头,达成课堂管理的共识,统一要求。

听见天堂篇9

我看见一只骏马在奔跑。

它穿过荆棘和花丛,

它越过和小溪;

它爬过高山和峻岭;

它淌过沼泽和泥潭。

它曾经也想过放弃,

但始终没有放弃,

它告诉自己无论如何要坚持。

它看见玫瑰也看见食人花,

它看过凤凰也看过野鸡,

它看见草原也看见悬崖。

他曾经也看见绝望,

但始终没有陷入绝望的地狱,

它知道自己一定会成功。

它听见到流水也听到雷声;

它听到歌神也听到雨声;

它听到酣睡也听到读书声,

它也曾听到天堂的声音,

但始终没有骄傲。

听见天堂篇10

关键词:美术;音乐课堂;声中有画;画中有声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一部成功的音乐作品可以让听众在优美的旋律中看到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美术是造型艺术,一幅幅神形兼备的美术作品,却让人仿佛听见一曲曲动人旋律,让美术走进音乐课堂,可以使音乐课做到“声中有画,画中有声”,两者和谐统一,从而既有利于创设课堂教学的审美氛围,又有利于学生愉悦身心、激发灵感、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

音乐和美术是一对“姐妹花”,他们之间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把美术引进音乐课堂教学中,不仅能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情趣。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对美术走进音乐课堂的一些观点。

一、美术与音乐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了兴趣,才能更好地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力。比如在欣赏《百鸟朝凤》一课中,我先不告诉学生这曲子的曲名,让学生先欣赏一遍。然后再让学生们谈谈自己的感受,有位学生这样说道:当清晨的第一抹阳光洒在大森林时,沉寂了一夜的森林苏醒了,先是听见一声清脆的鸟叫,再是二声,三声,顷刻间变得热闹起来,鸟儿们争先恐后地唱起歌来,仿佛赛歌,看谁唱的最动听?然后我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把这首曲子的意境表达出来。学生都很兴奋,他们画出了各种各样的鸟,有的站在枝头唱歌,有飞起来扑着翅膀的,还有伸长着脖子引歌高亢的。把鸟儿争鸣的场景画的惟妙惟肖。

一堂课下来,学生们还意犹未尽,嘴里唱着,手舞足蹈着,通过美术与音乐的结合,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对音乐教学的兴趣。

二、美术与音乐相结合,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营造课堂氛围

情感在音乐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记得有位名人曾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在这个土壤上孕育。”可见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音乐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它能烘托气氛,让学生能身临其境。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觉,开心时情不自禁地想放声歌唱,而面对奇美的自然时又想把一腔的兴奋挥洒在纸上,不论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激情是无法禁锢的,这似乎印证了一句话――色彩是看得见的声音,声音是看得见的色彩,当一个个音符从耳边跳过,是丰富的情感。

如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时,我先把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展示出来给他们看,让学生们仔细观察画面,然后再说对这幅作品的感受。然后我再描绘画面的意境:被烈日炙烤的焦黄的河岸上,一些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沉重的步伐,他们个个面目憔悴,疲惫不堪,在他们身上剩下的唯有贫苦,艰难与无奈……然后再欣赏歌曲《伏尔加船夫曲》通过视觉听觉的相结合,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形象,及表达的情感。

又如在上《秋日私语》一课时,我在网上搜索了许多秋天的图片。那里的秋天铺满了落叶,有橙色的,金黄色的……树也穿上了五彩的外衣,红的绿的黄的……一眼望去五彩斑斓。学生踏着悠扬的钢琴曲《秋日私语》走进教室,特别静,学生们都沉浸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没了往日刚进教室的喧哗。听着音乐,欣赏着美丽的秋色,学生们不时发出“啊,啊”的赞叹声,在美丽的秋天图片中,他们感受到了秋天独特的美。在学生欣赏音乐时配上图片,通过图片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一边欣赏美景图片一边听音乐,也不显得枯燥,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感受到了浓浓的秋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秋天,有丰收的秋天,有铺满落叶的秋天……课后,有学生告诉我:“那首曲子很美!秋天也很美”当美术走进音乐,旋律与节奏,是幻想世界的载体,它充满着芳醇浓郁绚烂多彩的诗情画意,只有通过实景图片,让学生亲临其境,他们才能有所观赏和领悟。

其实,音乐与美术是密不可分的,我们没理由主观的硬把他们分开来,我们在《春江花月夜》的乐曲中看到一幅幅唯美的画卷,在李可染的山水画中却依稀听见山泉汩汩之声、高山流水之音。音乐不占任何空间,但概括地展现了客观世界丰富多彩的绘画,美术虽不标明音符,却形象地展现了抽象世界里拨动心弦的音乐。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相互协调,相互借鉴,才能把艺术教育推向高潮,才能让学生们在艺术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音乐与美术的关系.贺辉.《艺海》2006年第2期.

[3]从表现手段角度探索高中音乐美术欣赏的互促关系.马鞍山红星中学.檀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