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碑文十篇

时间:2023-04-03 16:14:22

墓碑碑文

墓碑碑文篇1

1、 一生心性厚;百孙贤。

2、 先人德望在;后辈业绩高。

3、 通古今文史;育天下英才。

4、 吉人眠吉地;佳偶奠佳城。

5、 银女凤凰福地;龙虎。

6、 功昭后人;德炳。

7、 青山茂;碧海翰泽长。

8、 远播起祥光;世泽永绵浮瑞霭。

9、 灵山昌百世;宝穴旺千秋。

10、 地连八斗文光聚;峰拱大湖瑞气盈。

11、 骑龙腾空去;驾鹤朝西归。

12、 慎终须尽三年礼;追远常怀一片心。

13、 依水傍山大福地;步云攀桂有缘门。

14、 龙旺穴真发富贵;砂青水秀子。

15、 旺龙真穴千秋富;砂水朝抱万载昌。

16、 岭上梅花香五里;墓前明月照三更。

17、 来山必然发甲第;去水定主获贞祥。

18、 一世清名; 半途福寿 。

19、 后环青山千古秀;前抱绿水万代昌。

20、 牢记礼为孝之本; 莫忘道以德而宏。

21、 百世昌隆赖先辈;千秋功德垂子孙。

22、 近智近仁近; 希贤希圣希显达。

23、 报效先辈唯修德;希冀儿孙当尽忠。

24、 衬吉地; 花香鸟语颂鸿恩 。

25、 山川饱含千古秀;椿萱长占四时春。

26、 四面紫气霭吉地; 八面灵龙拥。

27、 且喜座中先得月;不妨睡处亦看山。

28、 青山源远护吉地; 碧水长流霭瑞气。

29、 山环水抱聚紫气;虎踞龙蟠呈吉地。

30、 祖功征祥瑞; 子孝孙贤迎。

31、 灵安福地卧真穴;子孙世代福无休。

32、 蓬山此去无多路; 迎母小玉挽。

33、 已作蓬莱客;德范犹励后代人。

34、 一生正气垂青史; 贯长虹。

35、 美德常齐天地永;嘉风久伴山河存。

36、 欲见严容何处览; 唯思良训弗能闻。

37、 漫步龙山随缱绻;畅游福岭。

38、 祥光灿烂照先祖; 瑞气蒸腾裕后昆。

39、 寿比千年龟鹤永;福荫后代子孙贤。

40、 操如松柏清如竹; 言可行可师。

41、 茹苦含辛抚儿女;荫子孙。

42、 教子相夫称美德; 节俭勤劳存懿范。

43、 母仪千古留;长记慈惠传后世75、祖考贻谋唯勤与俭; 孙苗既翁且眈。

44、 蹈德咏仁路无不畅;正身履道乐以相传。

45、 仁义自修君子安乐; 勤俭后代利贞。

46、 得其人不朽;怀儿孙必贤。

47、 德沐桃李名高金鼎;功裕芝兰节映。

48、 不外为善两字; 教子只在积德一端 81、剪月裁云深恩长在; 问晴课雨美德永恒。

49、 山川豪气元龙高卧;遐想仙鹤常游。

50、 山辉川媚光华相映;子贵孙贤同登。

51、 盖世功名不矜不我;一心道德在敬在诚。

52、 懿德长存子孙托福;非份莫求世代永昌。

53、 先贤独得;近后辈共怀。

54、 取静于山寄情于水;虚怀若竹清气若兰。

55、 五里巨梁长留浩气;灵安永慰。

56、 一生辛勤德传梓里;终身节俭亲朋。

57、 天马映佳城必受;金龟排福地长发其祥。

58、 山如父肩父肩担儿女;水似母爱母爱润子孙。

59、 念前辈创业;勉后裔课耕课读振家。

60、 风范亿万年长传后代;典型千百世永驻人间。

61、 三光呈异彩;春秋冬夏四季浴清芬。

62、 青山绿水相依梦绕龙潭;白云相伴魂系蓝天。

墓碑碑文篇2

1981年,由八卦掌三代名家李子鸣先生等后人,将董公坟墓及四座碑迁至北京西郊万安公墓后,考虑碑文的历史价值,故拓碑文珍藏。

今天,为研究董公历史,介绍碑文如下:

第一块碑,为清光绪九年(1883年)所刊。碑的正面上部书“后生宗”。碑文为草书,录于下:

董先生志铭

先生姓董讳海川,世居文安县城南牛家务。少任豪侠,不治生产,法郭解之为,济困扶危,不遗余力。性好田猎,日驰于茂林之间,群兽为之辟易。及长,遍游四方,所过吴、越、巴、蜀,举凡名山大川,无不历险搜奇,以壮其襟怀。后遇黄冠授以武术,遂精拳勇。不易中年蹈司马之故辙,竟充宦官。先生嫉恶如仇,时露英气,同人即起猜嫌,改隶肃邸,因老乞骸,始得寓外舍。请艺者自通显,以至工贾与达官等,几及千人,各授一艺。尝游塞外,会数人各持利器环而击之,先生四面迎拒,捷如旋风,观者群雄,无不称为神勇,惮其风采。及至弥留之际,从者启其手足,诚如铁汉,越三日端坐而逝,意者以为羽化。都中门人服缟素者百余人,因茔葬东直门外,距城里许,哀痛难忘,议立表志,以伸响往之忱!光绪九年二月立石(图1)。

第一座碑的阴面,上部书“徵者攸远”。碑文为:先生其有气之所钟义,何生而有异于人?脱令壮年仗剑以从军,吾焉知其所不扫荡乎烟尘!即不幸为隐君子,亦可蠖居以完身,乃郁哲而白圭有玷,岂其有隐痛,而生不逢辰。然身虽泯,而名则荣,其谁曰不抱璞而全生。呜呼!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不禁抗怀屠狗,独黯然其销魂!

门生:

尹福马维骐史纪栋程廷华宋长荣

孙天章刘登科焦毓隆谷毓山马存志

张钧秦玉宽刘殿甲吕成德安份

夏明德耿永山魏吉祥坤王辛盛

王怀清沈长寿王德义朱紫云宋永祥

李万有樊志宋龙海王永泰彭连贵

傅镇海王鸿滨谷步云陈春林王廷桔

双福李长盛徐兆祥刘宝贞梁振蒲

张英山郭玉亭赵云祥张全奎焦春芳

刘凤春司元功张铎清山何五

何六郭通海徐鹤年冯广廉李春年

陈泮

小门生:

钱本山张逸民马贵杨俊峰刘金印

文志奎玉王志世亭居庆元

刘印章耿玉林

大清癸未春铁岑贵荣撰沈阳青山书(图2)。

下列门生没有参茔葬(李子鸣先生提供)

全凯庭阮珍古梁世珍张怀山种香林

吴茂亭李云贵刘德宽梁乐

第二座碑为尹福率师弟及弟子,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所立。

碑正面上部书“永垂不朽”。碑文如下:

文安董公墓志

名之于人大矣哉,有汲汲求名而名不传者;有操必胜之术,而乃韬光养晦,转以自匿。久之宏中肆外,而名以日显若。吾师董公殆其人欤。公讳海川,文安人,生有神力,幼以武勇名乡里。弱冠技益精,访友于江皖间,迷失道入乱山中,终日不得出,饥困无聊,度无生理。忽有人于山巅招之以手,乃攀藤附葛而上,至则其人谓之曰:师候汝久矣。因导之行见,庙宇奇幻,类非人世。蜿蜓而入,历数处,一道者装,童颜鹤发,遥之曰:“汝来何迟乎。”遂日授以击刺进退之法,炼神导气之功,凡其所传,皆乎平日所未闻未睹者。居久之,又谓曰:“汝行矣,可以问世矣!”遂麾之使出,比回视,则烟云飘渺,已失其处噫。此公至诚所感,所遇者殆仙欤。公神力得自天授,而技艺又获自仙传,此后遂无有能致之者。后缘事入肃邸效力,蒙赏七品首领职,以故。公在都之时多。公性情退让,不欲见异于世,然既负绝艺,游其门者,常数十百人,名由是历久弥彰。公往矣,至今都人士犹啧啧称道弗哀,福等久忝门下,未忍没其芳,微用特略志梗概,铭诸点石云。

大清光绪三十年在门逢执徐仲春上完。门人尹福等敬立(图3)。

第三座碑为马贵等人敬立。碑正面上部书“林武正宗”。碑文如下:

董公墓志

董公海川,河北文安人,力大貌奇,方腰骈肋,素好技击,勇武过人。弱冠后佚失江南九华山上。得仙传,艺遂大精,十数武士围攻,手到皆疲。尤有奇者,屋上黄鸟群噪,公耸身上跳连擒其三;更有剑戟专家,特与公赛,公则赤手空拳夺其械,踏其足,赛者皆糜。公手长过膝数寸,故拳掌出人意外,皆难防范。因有异术,名噪一时,争相师事,前后门徒不啻千百,深恐枝派繁演,系统紊乱,公议二十字传统,并刊碑以垂永久。

传统字:

海福寿山永强毅定国基

昌明光大陆道德建无极

中华民国十九年三月二十一日马贵、冯俊义、何书奎、张殿凯、尹玉章、卢书魁等公立(图4)。

第四座碑为卢书魁等人立。碑正面上部书“国术先觉”。碑文如下:

公安董公墓志

公董氏讳海川,文安人,生有大力,以武勇称于乡里。弱冠后,遂以武术名游其门者,约有数十百人之多。至今,都人士犹称道弗哀,此其艺断非常人所能及也。盖当公之略历,始知公之挟艺,实为得之于仙矣。至于仙转之妙,前人论之綦详,书魁毋庸赘述。所最令人钦佩者,公之性情退让,不欲见异于人,而卒享大名于后,世噫公之艺术,冠绝群伦,书魁虽未得公为徒,而既私淑诸人,殆无异亲炙于公门下也。书魁受业获益良多,故感公之大德,而铭之于石云。

第四世后学卢节魁等敬立

第五代后学汪慧敬书

墓碑碑文篇3

钟表时间不停滴答,

时间又到了哪;

窗外的雨点又落下,

只想看看你清秀的脸庞,

你又去了哪。

一团轻雾,

一指细沙,

一头苍老白发:

墓碑碑文篇4

上世纪40年代,国民政府为纪念这位被孙中山追封为“大将军”的革命先驱,出资在南区路修建了邹容烈士纪念碑,碑通高5.35米,为八面形石碑,四面镌有“邹容烈士纪念碑”七个大字。碑座八面均刻碑文,记述烈士生平。碑文根据章太炎为上海邹容墓撰写的《赠大将军邹君墓表》略加修改,时任国民政府重庆市长张笃伦在碑文上落款。

新中国建立后,重庆市人民政府对邹容纪念碑进行了多次修葺维护,今年,适逢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渝中区文物管理局再次对日渐风化的邹容烈士纪念碑进行了保护性修复。除将“邹容烈士纪念碑”7个大字修葺一新外,还对原本刻于纪念碑底座上,但年久风化的碑文重新篆刻、制作成独立的大理石碑体,立于纪念碑一侧。

附录

于右任手书《赠大将军邹君墓表》考

李永军

于右任草书入碑的较多,而较端正的行楷书的碑版甚少见。于右任书邹容墓表即属此类,由章太炎撰、于右任书的《赠大将军邹君墓表》在上海邹容墓处。民国时期尚古山房出版的《于右任赠大将军邹君墓表》长26cm、宽14.6cm。重庆市渝中区南区路有“邹容烈士纪念碑”,但邹容墓及墓表(墓碑)不在重庆而在上海。

1922年,章太炎将当年所撰《邹容传》作了些修改,以便适合墓表文体。那么,请谁来书写墓表文字呢?章太炎想到了于右任。于右任是老同盟会员,又写得一手好字,由他来书写表文最适合不过了。当时于右任43岁,受此重托,自觉义不容辞,于是焚香秉笔,一气呵成。时于氏书风,正由北碑蜕化而出,欲成一家之时。通篇风骨俊朗,结体平中寓奇,用笔雄奇如斩钉截铁,丝毫不苟,显示出于氏临纸染翰之势,吐气如虹,挥洒自若的儒将风度。值得一提的是,《赠大将军邹君墓表》碑额由章太炎亲书。

洪崖洞石岩顶上的老城墙边有条老街,取名沧白路,它由旧时的一巷三街改建而成,为纪念巴渝名士、辛亥革命先驱杨沧白而被国民政府改名为沧白路。其紧邻解放碑商圈,背依洪崖洞旅游景观,让这条并不宽敞的街道格外的喧嚣与忙碌。

然而,就在闹市街边,却巍巍矗立着一座民国名人的纪念碑。碑文中,要我们记住的名字叫做张培爵。1911年11月,重庆辛亥革命爆发,蜀军政府成立后,张培爵被革命党人推举为重庆蜀军政府都督,对起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15年4月,他密谋讨伐袁世凯,被袁诱捕杀害于上海。

1943年,重庆市党政联席会议决议修建张培爵纪念碑,1945年正式落成。60多年来,重庆市人民政府在1982年、2000年、2011年三次对纪念碑进行修复。今天,我们已能看到焕然一新的碑身恢复了昔日的光彩,正向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诉说了百年前革命先驱的故事。

鹅岭公园坐落在“山城之巅”,以山城最高之海拔、两江相隔最近之距离俯瞰两岸风光与渝中半岛。辛亥革命蜀军起义路线中,抵渝后第一站便是经过鹅岭与佛图关。而今天,穿过鹅岭公园中的郁郁葱葱,走近园林深处,我们依然能寻找到一块造型别致,颇具艺术观感的纪念碑,这便是建于鹅岭公园内的辛亥革命士先烈纪念碑,纪念碑的四周,是为辛亥革命作出巨大贡献的十位烈士的墓园。

原墓园共有10座墓塬,居中的是蜀军政府都督张培爵衣冠冢,左右则分别安葬了周国琛、淡春谷、邹杰、张威、程钟汉、席乾元、梁渡、罗绳彦、张启善等烈士的遗骸。这座烈士墓园在“”中曾经遭到严重破坏。上世纪80年代,根据在墓园中发现的一些残存碑碣和老人回忆及史料记载,在鹅岭公园内另择地点修建了辛亥革命士先烈纪念碑,而烈士墓碑则呈圆弧形状并排在纪念碑四周,纪念碑上篆刻有烈士们的生平事迹介绍。

墓碑碑文篇5

关键词: 墓志 上海 释文 刊误

《新中国出土墓志·上海卷》(下文皆简称为《墓志》)收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地区出土的历代墓志共199方,其中北魏1方,唐7方,宋20方,元9方,明131方,清24方,民国4方,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收录了新出墓志拓片,附有说明;下册是相应的释录文字。“录文采用通用繁体汉字,并加标点。其中异体字径改录为通行字,假借字及现在仍通行的简体字照录原文,缺字用表示。”[1]由于碑志文字书体多样,且碑文多有漫漶之处,释录文字还存在许多讹误之处。本文采用上册拓片与下册释文相比对的方法,对释录文字加以校读。对于一些俗字,参考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和字典词典等工具书,逐一进行分析研究。对于因碑文漫漶不清而录错或空缺的文字,根据原碑拓片以及文意,并参考一些典故知识,进行仔细判定。此外,还通过墓志互证,尽量避免校对过程中造成新的讹误。本文凡引用《墓志》之处,直接在文后标明页码。

一、释文文字讹误例

1.《墓志》下册二五《南宋故孺人郑氏(妙静)墓志》释文:“结发七禩,既变迅倐,定数莫逃,痛割心膂。”(17页)

按:“倐”字为“倏”之俗字,依文例,当改为“倏”字。《说文·犬部》:“倏,从犬,攸声。”“倐”字本从犬,文字书写讹变为从火。《字汇·人部》:“倐,俗倏字。”《汉语大字典》:“倐,同倏。”故释文当返录“倐”为正字“倏”。

2.《墓志》下册二八《南宋故府君上舍陆公(垚叟)圹志》释文:“意者先君生平受用,皆自道学诸君子言语中得之。”(18页)

按:“语”字误,据原碑拓片,当为“话”字。概“言话”多做动词,故录者致斯误。实际上古籍中“言话”亦可做名词,如《太平广记》卷二“相手板庾道敏”:“宋山阳王休祐屡以言话忤颜。”

3.《墓志》下册三五《大元故孺人钦察台氏(守真荣)之墓志》释文:“葬日薄,未能请铭,故叙梗概纳诸圹。”(23页)

按:“故”字误,据原碑拓片,当为“姑”字,另据上下文文意,此处可解释为“姑且叙述其梗概”。如为“故”字则文意不通。

4.《墓志》下册三七《元璜谿处士吕公(良佐)圹志》释文:“曾、高上皆好义,急人之患,远近乡姓其里曰。”(24页)

按:“近”字误,据原碑拓片,当为“迩”字。二者义同形近,故校录者误录。“远迩”连文古籍中亦常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尊卑贵贱,不踰次行。奸邪不容,皆务贞良。细大尽力,莫敢怠荒。远迩辟隐,专务肃庄。”《三国志· 蜀书·马超传》:“其明宣朝化,怀保远迩,肃慎赏罚,以笃汉祜,以对于天下。”《元史·成宗纪》:“乃诚,以辅台德,布告远迩,咸使闻之。”

5.《墓志》下册四一《明吴淞江守御所千户施武略室宜人鍾氏之墓志》释文:“未笄,明州卫百户施承信为长男求聘焉,亲迎过门,既长毕姻。”(27页)

按:“聘”字误,据原碑拓片,当为“娉”字,“求娉”为古代婚礼“六礼”之一,即男方请媒人问女方名字和出生年月日。《说文·女部》:“娉,问也。”段玉裁注:“凡娉女及聘问之礼,古皆用此字。娉者,专词也;聘者,泛词也。”《荀子·富国》:“婚姻娉内,送逆无礼。”《史记·滑稽列传》:“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即娉取。”《后汉书·袁术传》:“乃遣使以窃号告吕布,并为子娉布女。”《魏书·韩子熙传》:“先是,子熙与弟娉王氏为妻,姑之女也。”《晋书·艺术传·鸠摩罗什》:“王有妹,年二十,才悟明敏,诸国交娉,並不许。”《南史·张率传》:“(率)有父时妓数十人,其善讴者有色貌,邑子仪曹郎顾珖之求娉。”

6.《墓志》下册四五《明故松崖处士梅公(彝)圹志铭》释文:“……恸哭将欲无生,请雷状其群行来徵铭。”(30页)

按:“雷”字误。原碑拓片为“ ”,当为“靈”字。从“靈”字到“ ”,可能是先简化为“霝”,再省写为“ ”。“靈”的俗字中,经常“雨”旁中两点简写为一点,如“ ”、“ ”、“ ”等,“ ”字应该是“靈”字上半部省写两点,下部省略偏旁“巫”和“”而产生的俗字。校录者不辨俗字而误。同篇中还有两处出现“ ”字,释文都应当改为“靈”字。

7.《墓志》下册四五《明故松崖处士梅公(彝)圹志铭》释文:“既固既藏,永利后崑也。”(30页)

按:“崑”字误。据原碑拓片此处当为“昆”字,《汉语大词典》:“后昆,后代,后嗣。明无名氏《玉环记·延赏庆寿》:止因无子,他日招壻,以续后昆。”《汉语大字典》“崑”字条:“《说文新附》:崑,昆仑,山名。从山,昆声。”写成“崑”字,也不符合文意。

8.《墓志》下册四五《明故松崖处士梅公(彝)圹志铭》释文:“曾大夫字鼎珎,慷慨有大节……”(30页)

按:“珎”,释文当录为“珍”。《干禄字书》:“珎珍,上通下正。”《玉篇·玉部》:“珎,同珍。”《汉语大字典》:“珎,同珍。”又《碑别字新编》“珍”字(97页)下有俗写“珎”(魏根法师碑)《隶释·汉玄儒先生娄寿碑》:“身殁声鬯,千载作珎,緜之日月,与金石存。”而且古书中“尔”、“ ”二旁常常相通[2],如“趁”字或写作“趂”,故“珎”当为“珍”俗字,校录者仍录作原字,误。另:《墓志》下册一二六《明陆横溪先生(琦)墓志铭》释文:“每出饮他所,席见珎果必怀归,以奉太孺人。”(107页)“珎”字亦当返录为正字“珍”。

9.《墓志》下册四六《明萧氏贞一(淑婉)孺人墓志铭》释文:“……勤俭谨慎,而素自奉……。”(31页)

按:“而”字误,此处“而”字原碑拓片作“ ”,当为“布”字。碑文漫漶而致误录。“布素”即布衣素服,《宋书·礼志二》:“皇后终除之日,不宜还著重服,直当释除布素而已。”《宋史·道学传四·李燔》:“被服布素,虽贵不易。”

10.《墓志》下册五〇《明故迪功郎顺德府知事潘公墓志铭》释文:“夫殁具一日夜,忽感神人其醒,……。”(34页)

按:据原碑拓片及上下文意,“具”字误,当为“且”字,“就要、将要”之义

11.《墓志》下册五〇《明故迪功郎顺德府知事潘公墓志铭》释文:“由是圣像焕乎一新,即树碑以祀之。”(34页)

按:“祀”字误,原碑拓片依稀可辨为“记”字,另据文意,古人一般是用碑来记录,而不是用来祭祀的。如清李卫修《畿辅通志》卷七十一“南北朝梁成景儁”:“后除北豫州刺史,所向得功烈,兼有政绩,吏人树碑记之。”[3]

12.《墓志》下册五〇《明故迪功郎顺德府知事潘公墓志铭》释文:“侧室乔氏,生子一,曰断,聘王氏,亦读书学礼。”(35页)

按:“断”字误。原碑拓片此处作“ ”,辨别其字左上半部分为偏旁“止”,非“断”字,又据上文“娶陆氏,生子一,即龄。”根据文意及字形分析,“ ”当为“齗”字。兄弟二人名字部首均为“齒”。

13.《墓志》下册五〇《明故迪功郎顺德府知事潘公墓志铭》释文:“女一,曰妙善,……。”(35页)

按:“善”字误。据原碑拓片,此处明显为“喜”字,校录者错录成字形相近的“善”字,误。

14.《墓志》下册五〇《明故迪功郎顺德府知事潘公墓志铭》释文:“女一,曰妙宁,归上洋乡进士张庆。”(35页)

按:“妙”字误,据原碑拓片,当为“汝”字。校录者凭主观经验根据上文中“女一,曰妙善,……”以为二女名字相近,以“汝宁”为“妙宁”,误。

15.《墓志》下册五〇《明故迪功郎顺德府知事潘公墓志铭》释文:“尝就试乡闱,不售,……。”(35页)

按:据原碑拓片,“不”当为“未”字。

16.《墓志》下册七三《明故足菴唐公(珣)墓志铭》释文:“乃馆于遵化之公署。偏历险要,整饬兵备。”(54页)。

按:“偏”字误。上册原碑拓片作“徧”。《说文·彳部》:“徧,帀也。”朱骏声通训定声:“徧,字亦作遍。”《玉篇·彳部》:“徧,周帀也。”《广韵·线韵》:“徧,周也。”《书·舜典》:“望于山川,徧于群神。”又《淮南子·主术》:“则天下徧为儒墨矣。”高诱注:“徧,犹尽也。”宋苏轼《升阳殿故址》:“翠嫔戛钟鼓,欢呼奏新徧。”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收西川一事,我不得知,你试说得一徧。”据上下文意,墓志原文当为“徧”,义同“遍”。校录者以不察,误录为“偏”。

17.《墓志》下册八一《明故通议大夫工部右侍郎谈公墓志铭》释文:“公长身丰颐,仪观莹然,见者奇之。”(62页)

按:据原碑拓片,“奇”字处当为“异”字,校录者以同义词替代,误。

18.《墓志》下册八五《明义官承事郎李朝章(缙)墓志铭》释文:“尝效卜式,输财实边,义授散官承信郎。”(66页)

按:“信”字误,原碑拓片可清晰辨认为“事”字。据《明史·职官志》,承事郎为正七品文散官。明代文散官四十二阶中并无“承信郎”一阶。

19.《墓志》下册一一九《明表兄张次实(树声)暨嫂陆孺人合葬墓志铭》释文:“学圃君命适意贾业,即出内唯勤,辄有嬴息,家用是饶。”(98页)

按:据原碑拓片,“嬴”字误,当为“贏”字,为“赢利”之意。《管子·轻重乙》:“故善者不如与民量其重,计其贏,民得其十,君得其三。”“赢息”亦为“赢利”之意。《全后魏文》卷十:“但有司冒例,规取赢息。及其徵责,不计水旱。”又“州别列其元数,出入赢息,赈给多少,并贷偿岁月,见在未收,上台录记。”[4]

20.《墓志》下册一一九《明表兄张次实(树声)暨嫂陆孺人合葬墓志铭》释文:“封滋閟瑴,郁郁崇阡。”(98页)

按:“瑴”字误。原碑拓片为“ ”字,《汉语大字典》:“ ,同 。”《玉篇·土部》、《广韵·屋韵》均作“ ,土墼也。”宋李诫《营造法式·总释下·砖》:“塗甓谓之 。” 当为 的俗字,在此处为墓穴之意。瑴,《广韵·屋韵》:“古禄切,玉名。”又指双玉。显然与文意不符。因此,释文当录作“ ”字,校录者不察俗字而误。

21.《墓志》下册一二三《明雲涛唐先生(钦尧)配沈孺人墓志铭》释文:“守畊翁即一日不见孺人,又惛惛攒慼,为之寝不寐、食不甘味。”(102页)

按:“慼”字误,据原碑拓片作“ ”,当为“蹙”字。“蹙”字在书写过程中偏旁“足”常常草写为“ ”,即蹙 ,浙敦193《妙法练华经·见宝塔品》:“恶口而嚬 ,数数见摈出。”[5]又偏旁“尗”在传写过程中,常被讹写作“ ”,《墓志》上册一四〇《明徐尚贤自撰誓碑》拓片中“戚”作“ ”(142页),“ ”因与“米”字形相近,在此处又致讹写,即蹙 。故“ ”实为“蹙”的俗字,校录者将其误辨为“慼”字,误。

22.《墓志》下册一二四《明故文林郎云南道监察御史南湖徐公(宗鲁)墓志铭》释文:“盖公言不务华,行不沉俗,……。”(104页)

按:“沉”字误,按原碑拓片及上下文意,当为“泥”字。《集韵·霁部》:“泥,滞也。”“行不泥俗”即行为不拘执于俗之意。

23.《墓志》下册一三二《明敕进承德郎浙江温州府通判淞涯潘公(惠)墓志铭》释文:“公忽顾而泫然曰:我潘之先,累世为德,而钟我兄,以有若二子,而德不衰。今者闻诸子姓,有妷惰奓肆,日将隳其先,而噤不一勖之,非所望于贤者也。因汎澜久之。”(113页)

按:“汎”字误。据原碑拓片及上下文意,当为“汍”字。“丸”的俗写或作“凡”,故古籍文献中“凡”和“丸”常常相混[6],拓片写作“ ”字,当是“汍”的俗写“ ”讹变而致,即汍 。又《汉语大词典》:“汍澜,亦作汍蘭,泪疾流貌。”《隶释·汉金乡长侯成碑》:“号泣发哀,泣涕汍蘭。”《后汉书·冯衍传下》:“泪汍瀾而雨集兮,气滂浡而云披。”晋欧阳建《临终诗》:“执纸五情塞,挥笔涕汍澜。”明宋濂《故浦江义门第八世郑府君墓版文》:“过者读之,不为之涕泗汍澜,非仁人也。”此处汍澜恰好与泫然相呼应,应为描写流泪貌。校录者不辨俗字,将其录为“汎”字,不符合文意,误。

24.《墓志》下册一九四《民国武甯李君(国珍)原配王夫人(祜存)墓表》释文:“夫人诞秀结璘,流聰剪鬌,媞媞问字,宛宛受书,亲爱独钟,相攸衿慎。”(156页)

按:“剪”字误,据原碑拓片,当为“翦”字。翦鬌即鬌翦,《汉语大词典》:鬌翦,小儿去发。《梁书·武帝纪上》:“挻虐於鬌翦之年,植险于髫丱之日。”校录者不明典故误。

二、释文文字脱衍例

1.《墓志》下册二四《南宋故主簿林公(沐)墓碣》释文:“故左朝请大夫、提福建路蚕茶事。”(16页)

按:据原碑拓片,空缺处当为“举”字。

2.《墓志》下册二七《南宋故先妻吕氏(处淑)墓志》释文:“葬于邑郭之守信乡第三都赤莲里。”(18页)

按:据原碑拓片,空缺处当为“西”字。

3.《墓志》下册四六《明萧氏贞一(淑婉)孺人墓志铭》释文:“孺人衣不解带,寝忘食,不离左右。”(31页)

按:据原碑拓片及上下文意,空缺处当为“废”字。

4.《墓志》下册四六《明萧氏贞一(淑婉)孺人墓志铭》释文:“族有伯姑,寡老无依,延留同居,奉养如姑。”(31页)

按:据原碑拓片字形及上下文意,释文第一个空缺处当为“祖”字。

5.《墓志》下册五〇《明故迪功郎顺德府知事潘公墓志铭》释文:“若邻赵州有僧曰杨和尚者,……。”(34页)

按:据原碑拓片,空缺处当为“封”字。

6.《墓志》下册五〇《明故迪功郎顺德府知事潘公墓志铭》释文:“夫殁具一日夜,忽感神人其醒,……。”(34页)

按:据原碑拓片,释文空缺处为“呼”字。

7.《墓志》下册五〇《明故迪功郎顺德府知事潘公墓志铭》释文:“其姓孟名敬,赵州人也,因妻与是州僧杨和尚污合叛去,随访至唐山,遇其僧,遭其以乱石击死而去,令不知身之之此。”(34页)

按:据原碑拓片,释文第一个空缺处为“界”字。

8.《墓志》下册五〇《明故迪功郎顺德府知事潘公墓志铭》释文:“由是圣像焕乎一新,即树碑以祀之。正统辛酉,岁歉,民食。”(34页)

按:据原碑拓片,释文第一二个空缺处当为“礼殿”二字;释文第四个空缺处为“衣”字。

9.《墓志》下册五〇《明故迪功郎顺德府知事潘公墓志铭》释文:“尝就试乡闱,……”(35页)

按:据原碑拓片,释文空缺处当为“挟艺”二字。“挟艺”在古代文献中经常与“就试”、“应选”、“求试”等有关科举考试的名词连用,如元王恽《秋涧集》卷五十八“浑源刘氏丗德碑铭并序”:“若夫笃志力学,挟艺应选,首破天荒,魁冠多士,父子昆季,相继擢第。”[7]明杨士奇《东里文集》卷二十二“陈孟省传”:“夫挟艺求试以干禄也,大父丧不恤而汲汲于禄礼欤?”[8]

10.《墓志》下册五一《明故处士陈公墓志铭》释文:“每授书,务求其义,恳恳审问,造其理弗措也。”(35页)

按:据原碑拓片,释文空缺处当为“弗”字。

11.《墓志》下册五四《明故(徐博)妻张氏(贞)墓志铭》释文:“事先君太夫人极尽奉养,……。”(38页)

按:空缺处当为“与”字,上册原碑拓片作“ ”,为“與”字的俗写。“与”字下一横,在古代典籍中常写作“灬”,如《双恩记》:“大把忧煎改移,广将贫困令除扫。”[9]《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第5册BD00278《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卷下:“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净法人。”[10]《墓志》上册一二三《明雲涛唐先生(钦尧)配沈孺人墓志铭》拓片:“平生喜然诺负气,尝御史白同、舍生李炤冤结客兵,脱危城于难,翩翩然有虞卿鲁仲连之风。”(125页)“ ”字下“灬”又因书写连笔的情况,变为“廾”,即与 ,类似的有“馮”字俗写作“ ”字,《字汇》:“ ,与馮同,据也。”[11]敦煌卷子BD01149《龍興寺僧惠晏文一本》:“生死河深,度之者要舩筏。”“ ”[12]即“馮”字,通“憑”。校录者不辨俗字,故空缺。

12.《墓志》下册六一《明故昭信校尉徐公墓志铭》释文:“理以处事,信以与友,仁以御下,接寀以和,以故见知当道,咸加德色。”(43页)

按:据原碑拓片及上下文意,空缺处当为“僚”字。《汉语大词典》:僚寀,同僚。《晋书·王戎传》:“寻拜司徒,虽位总鼎司,而委事僚寀。”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城西法云寺》:“至于春风扇扬,花树如锦,晨食南馆,夜遊后园。僚寀成群,俊民满席。”宋司马光《与吕晦叔简》:“自晦叔入都,及得共事,每与僚寀行坐不相离,未尝得伸悃愊,虽日夕接武,犹阔千里也。”元无名氏《连环记》第三折:“那时君臣名分,就如天地隔绝,再也不能展其僚寀之欢。”明归有光《赠熊兵宪进秩序》:“余昔承乏汴省,而公今官亦衔于汴,有先后僚寀之义。”另《墓志》下册三四《元故中议大夫同知赣州路总管府事陈公(明)墓志铭》释文亦有:“交僚寀以敬,临吏胥以宽。”(22页)校录者不明“僚寀”的典故,故未判别出拓片中“僚”字。

13.《墓志》下册六一《明故昭信校尉徐公墓志铭》释文:“食之余,则立产业,以遗后嗣。构堂宇以为谋,与夫祠庙、田舍之所,靡不焕然一新。”(43页)

按:据原碑拓片及上下文意,释文第一个空缺处当为“退”字。退食,语出《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郑玄笺:“退食,谓减膳也。自,从也;从于公,谓正直顺于事也。”朱熹集传:“退食,退朝而食于家也。自公,从公门而出也。”校录者不明典故,故失校。释文第二个空缺处据原碑拓片当为“孙”字,“构堂宇以为孙谋”与上文“立产业以遗后嗣”相呼应,即为子孙谋划之意。

14.《墓志》下册六一《明故昭信校尉徐公墓志铭》释文:“况以今日之足以验祖茔之善。”(43页)

按:据原碑拓片及上下文意,空缺处当为“占”字,验证。《荀子·赋》:“臣愚而不识,请占之五泰。”杨倞注:“占,验也。”又唐司空图《杨柳枝》词之一:“乐府翻来占太平,风光无处不含情。”

15.《墓志》下册六一《明故昭信校尉徐公墓志铭》释文:“后以历海道,冒风成疾,卒于正寝。”(43页)

按:据原碑拓片即上下文意,空缺处当为“乆”字,即“久”字。

16.《墓志》下册六一《明故昭信校尉徐公墓志铭》释文:“呜呼!没,余知之最深,宁无辞以答其孤之请耶。”(43页)

按:据原碑拓片,第四个空缺处当为“始”字。

17.《墓志》下册六二《明故乐闲处士刘公(宗海)墓志铭》释文:“吾邑之者鲜矣。”(44页)

按:据原碑拓片,释文空缺处当为“如”字。

18.《墓志》下册六三《明故储(勋)母居氏孺人墓志铭》释文:“姆仪闺范为里所师。”(45页)。

按:据原碑拓片,此处当为“姆仪闺范为里閈所师。”校录者确遗漏“閈”字。

19.《墓志》下册七三《明故足菴唐公(珣)墓志铭》释文:“人私议必易所操,否则祸患有所不免。”(54页)。

按:据原碑拓片,此处当为“人私议其必易其所操,否则祸患有所不免。”校录者确遗漏“其”字。

20.《墓志》下册七八《明故橘逸吴公(惟学)妻苏氏(妙贞)墓志铭》释文:“予与其叔惟升先生交久且厚,亦闻苏氏之贤,故不辞而为之铭。”(59页)

按:据原碑拓片,释文空缺处当为“父”字。

21.《墓志》下册一八八《清故松江府学优廩生族弟(朱)伟卿(士祺)权厝铭》释文:“有魏生者,自邵阳来从之,日受书百行,请问多奇,伟卿不为之窘,知之者以为难。”(153页)

按:据原碑拓片,空缺处当为“僻”字。

22.《墓志》下册一二五《明故凤梧文学沈君(世瑞)墓志铭》释文:“始祖都远公,宋时为扬州守尉,扈跸南迁,占籍东吴。”(106页)

按:据原碑拓片,“尉”为衍字。

23.《墓志》下册一七一《清诰赠奉政大夫云南景东府掌印同知荻滩谢公暨配蒋太宜人合葬墓志铭》释文:“弱冠,补卫庠生弟子员,……。”(135页)

按:据原碑拓片,“生”为衍字。

另外,《墓志》释文中还有一些标点错误之处,下面一一列举。

1.《墓志》下册四五《明故松崖处士梅公(彝)圹志铭》释文:“厥子侃,字公毅,倜傥不群,雅好翰苑乡校、鹫领蓬岛,名流苟一临之,款洽连日夜,剧谈赋诗以为乐,……。”(30页)

按:据上下文意,标点误。当为“厥子侃,字公毅,倜傥不群,雅好翰苑,乡校鹫领、蓬岛名流,苟一临之,款洽连日夜,剧谈赋诗以为乐,……。”

2.《墓志》下册六一《明故昭信校尉徐公墓志铭》释文:“成化癸卯十一月壬寅,举葬于祖圹之东南,相去五步,许从昭位也。”(43页)

按:据上下文意,标点误。当为“成化癸卯十一月壬寅,举葬于祖圹之东南,相去五步许,从昭位也。”“许”表示大约。

从《墓志》的刊误情况来看,出土墓志文字的校录还存在很多问题,校录过程中许多俗字被误辨错认,碑文漫漶不清也导致录文文字的讹误或空缺,不明文义而标点错误,还有许多人为造成的录文错误、文字脱漏或衍误等等。种种情况表明出土墓志文字研究仍显不足,尚需更多努力。尤其是俗字方面的辨认更加需要具有语言文字研究专业基础的学者的投入。从校勘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从事出土墓志的文字整理需要掌握社会文化各个方面的知识,如古文字知识、俗字辨别、古代典故常识等等。事实表明,出土墓志文字的研究成果对于古典文献的语言文字整理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投入更大的精力对出土墓志文字作出更深入细致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编辑凡例.新中国出土墓志·上海卷.

[2]曾良.俗字及古籍文字通例研究.“尔、 相通例”.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78.

[3][清]李卫等修.畿辅通志.四库全书雍正十三年刻本:1682.

[4][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影印本,1965:3562.

[5]黄征.敦煌俗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69.

[6]曾良.俗字及古籍文字通例研究.“几、凡、丸、九相通例”.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97.

[7][元]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四部丛刊初编缩本.商务印书馆,1912:584.

[8][明]杨士奇.东里文集.中华书局,1998:334.

[9]黄征.敦煌俗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515.

[10]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第5册).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5:21.

[11]张涌泉.汉语俗字丛考.中华书局,2000:116.

墓碑碑文篇6

——西安游记之五

去乾陵游览,我首先想到的是武则天,可到了乾陵才知道,这陵墓原来不是为武则天修的,而是为他丈夫唐高宗李治修的。是则天大圣皇帝留下遗嘱,要“祔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她儿子中宗李显又顶住大臣们反对的压力,才合葬进去的。

旧时人们认为这是帝后合葬墓,墓主是唐高宗,清代陕西巡抚毕沅所立墓碑上写的就是“唐高宗乾陵”(原碑已毁)。不过郭沫若认为应该有武则天百分之五十的份额,于是也在边上立了个碑,写明是“唐高宗与则天皇帝合葬之墓”,强调是两个皇帝,地位平等。而到现在武则天的名头比李治的大多了,说起乾陵一般会把武则天排在前边,李治就落个武则天丈夫的份儿。

乾陵很壮观,它依梁山而建,“以山为陵”,其主峰北峰下面是陵墓,南面的两峰东西峙立,形成天然门户。吴导游说,从高处看陵区,犹如平卧的美女,北峰是头部,两座南峰是乳房,所以这两峰又叫“奶头山”。大概是为了让它更像乳房,景区还在这两座山峰的顶上修建了高大的阙楼。吴导游说,以前上面也有建筑,但很小,不像现在这么显眼。

陵墓的南边是宽阔的司马道,在临近陵墓的司马道两侧分立两座功德碑,西边的一座是唐高宗的述圣纪碑,东边一座就是赫赫有名的武则天的无字碑。

述圣纪碑已有些残破,摞在一起的5块石头之间,用水泥填抹了缝隙,看着就像打的补丁一样,字迹也风化得模糊不清。据说当年很风光,不仅建有碑亭,还在字缝里填了金屑,看着金光闪闪。我围碑转着看了看,终于发现有一处字迹保留得还比较清楚,让人能联想起碑文当年的真容。

述圣纪碑对面的武则天无字碑则显得气派得多,虽然无字碑与述圣纪碑同高,都是7.53米,但无字碑由一块完整的石头雕刻而成,比述圣纪碑还重了10.2吨,显得更为大气。

无字碑最初确实没有字(现在有了,是后人未经则天大圣皇帝批准,私自刻上去的)。立碑本为歌功颂德,就应该有字,可它楞没有刻,也算千古奇事。于是人们就猜测原因,有说武则天认为自己功劳大,文字无以表述,所以不写的;有说武则天认为自己罪孽大,不好意思写,所以不写的;还有说武则天知道自己身后是非多,故意不写,让后人去评说的。

我觉得这些猜测都不靠谱,因为碑上的字要在武则天死后才刻,刻什么内容,刻抑或不刻,都由她儿子定夺,武则天已无从干涉。所以碑上一个字没有,绝对是她儿子唐中宗李显的责任,与武则天无关。

从不顾大臣反对,坚持让武则天与唐高宗合葬看,李显是个孝顺儿子,那他为什么给母亲立了碑却没刻字呢?人们已猜了多年,我也想跟着猜猜,凑个热闹。我猜的依据就是乾陵对外开放的三座陪葬墓,因为这三个墓的主人都与李显有密切关系。

先说章怀太子墓,那儿埋葬的是李显同父同母的亲哥哥。李显有两个同父同母的亲哥哥,大哥是李弘,二哥是李贤,这个陪葬墓是二哥的。本来太子是大哥李弘,但因他痨瘵缠身,23岁时猝然病故(也有说是被其母鸩杀的),二哥李贤接了太子的班。5年后这个二哥因谋逆罪被废为庶人,后流放巴州。二哥是否真要谋反,也有不同说法,据《大唐故章怀太子并妃清河房氏墓志铭》记载,此事是“祸构江充,衅生伊戾,愍怀贻谤,竟不自明,申生遇谗,宁期取雪”,是被人构陷的。二哥李贤被废太子之后,李显又接了太子的班。又过了3年,也就是公元683年,他们的父亲唐高宗李治驾崩,李贤失去父亲庇护,随即被母亲逼迫自尽。

李治驾崩后李显继位,可他仅当了两个月皇帝就被母亲赶下台,缘由是他急于建立自己的政治集团,要重用老丈人。他被母亲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由于有兄长的前车之鉴,他对母亲惧怕得不得了,听说母亲派人找他,都吓得要自杀。

李显被贬之后,他唯一的同父同母弟弟李旦继位,是为睿宗。但武则天并不让李旦参与朝政,他只是个傀儡。可他当傀儡也当不安生,没过几年,一些人就请愿拥护武则天当皇帝,而反对的人惨遭杀戮,于是皇帝李旦也赶紧顺应潮流,上表劝进,并求母亲赐他武姓。公元690年,67岁的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

8年后,李显被母亲接回神都洛阳,重新立为太子。年岁大了之后,武则天开始考虑接班人问题,她一直在选侄子还是在选儿子上犹豫不决,最后还觉得儿子这个炕头更热,这才把李显接了回来。可李显的厄运并没有因此终结,3年后他的儿子邵王李重润、女儿永泰郡主李仙蕙及其夫婿武延基,因窃议奶奶宠幸的张易之兄弟而被赐死,当时李重润仅19岁,李仙蕙仅17岁。而今乾陵开放的另外两座陪葬墓懿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埋葬的就是他的这一儿一女。直到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等趁82岁的武则天病重,发动政变,中宗李显才重登帝位。史称“神龙政变”。

由于痛心爱子爱女的惨死,李显复位后追封儿子李重润为懿德太子,并“号墓为陵”,以帝王级别的墓制和陪葬品制度将他重新安葬,陪葬乾陵。由于他死的时候尚未娶正妃,李显还为他聘了国子监丞裴粹的亡女裴氏,冥婚合葬。所以李重润的陵墓被称为“懿德太子墓”。李显还追封女儿李仙蕙为永泰公主,将其与附马都尉武延基合葬,陪葬乾陵。因此她的陵墓被称为“永泰公主墓”。她的陵墓也采用了“号墓为陵”的墓制,据说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陵级别的公主坟墓。李旦也没有忘了二哥,也将其尸骨运回长安,以雍王身份陪葬乾陵。

“神龙政变”的当年,大概是10个月之后,武则天病逝。次年与高宗合葬于乾陵。于是,给母亲功德碑刻碑文的事就摆在李显面前。李显肯定也做了这方面的工作,因为有文物研究人员发现无字碑的阳面有刻好的方格(恕我眼拙,没看出来),并据此推算出要刻的碑文大约有3300字。但这项重要工作一直没有进展,我猜测是李显采用了“拖字诀”,他虽然嘴上不说母亲的坏话,可想到惨死的哥哥和儿女,心里肯定还是有看法的,所以对刻碑文为母亲歌功颂德,是心不甘情不愿,就把事情搁置了。

5年后,李显突然驾崩(一般都认为是被妻子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毒死的),无字碑刻碑文的事就更没人上心了,所以就一直拖到了现在。

李显驾崩后,朝政大权尽落其妻韦氏之手。可李旦的儿子李隆基不甘心,联合姑姑太平公主,发动政变,杀了韦后和安乐公主,拥立父亲李旦复辟,重当睿宗。李旦当了皇帝后,于公元711年追谥李贤为“章怀太子”,所以他的陵墓叫“章怀太子墓”。

由于乾陵开放的3座陪葬墓的主人都为武则天所害,且都是她的亲儿孙,使我对她的无字碑有了新的看法:它无字,但有血,而且还是骨肉至亲的血。

这也让我看到了权力对人性的侵蚀,当权力欲望膨胀时,人性就会被挤压,当人满脑子都是权力时,人性就会完全丧失,成为没有人性的人。

墓碑碑文篇7

走进这个绿树掩映的名人墓,宛若走进了一部俄罗斯历史。高耸的白桦与椴树组成的林荫道将墓地分割成几大区块:有文学艺术家区、院士学者区、社会活动家区、军人英雄区等。对俄罗斯作出过卓越贡献的人,像我们所熟悉的果戈理、契诃夫、奥斯特洛夫斯基、法捷耶夫、乌兰诺娃、卓亚和舒拉、米高扬、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爱森斯坦等都长眠于此。

这里是一个肃穆的雕塑世界,一块碑就是一件杰出的雕塑作品。上万的石碑,没有一块是雷同的。从这一座座千变万化的雕塑中,我们可以看出逝者生前的理想、性格、业绩以及后人对他的褒扬。它们是历史,是艺术,是纪念,更是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漫步其间,你会受到心灵的震撼,领悟到人生的价值。

乌兰诺娃是我们熟悉的俄罗斯芭蕾舞演员,生前曾多次访华。她的墓碑是一块巨大的纯白色大理石,上面用浮雕再现出她在舞台上塑造的不朽形象。那轻盈的舞姿就像艾青的评价:“像云一样柔软,像风一样轻,比月光更明亮,比夜更宁静。”乌兰诺娃的墓旁是一位坐在长条石上抽烟的老人,旁边蹲着他心爱的狗。那是著名的小马戏团团长尼古拉的墓碑,生前他给人们带来了快乐,人们视他为尊者,所以把他的墓和乌兰诺娃之墓连在一起。

形象化的墓碑,让我们这些不懂俄文的人,也能细细品味出墓主人的理想与追求。坦克炮设计师拉夫里洛维奇的墓碑很有意思。他设计的穿甲炮弹,可以穿透100毫米厚的钢板,雕塑家将他的墓碑设计成一块厚度为100毫米的弯曲钢板,墓碑上的三个弹孔形象地向人们炫耀,这位武器专家研制的炮弹威力是多么巨大。著名歌唱家夏里亚宾的墓碑耐人寻味,他半靠在床榻上,手指张扬着,脸微微向上仰,仿佛陶醉于曼妙的音乐之中。

我们这一代人,年轻时都读过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那段名言,它曾让我们为之心动。墓碑上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斜靠在病床上,一只手放在厚厚的书稿上,饱受折磨的身体微微抬起,眼睛凝视远方,墓碑下面雕刻着伴随了他大半生的军帽与马刀。站在他的墓前,想起他短暂而坎坷的人生,不由让人感叹生命之光辉。

至于赫鲁晓夫的黑白两色墓碑,则很好地反映了人们对赫鲁晓夫的评判。在由四块灰色花岗石拼组成的墓基上,黑白两色的花岗石交叉组合在一起,赫鲁晓夫的头像夹在黑白几何体的中间。艺术家用黑白两色,巧妙地诠释出赫鲁晓夫毁誉参半、功过交织的一生。有趣的是,墓碑的设计者是赫鲁晓夫大权在握时曾臭骂过的抽象派雕塑家涅伊兹维斯内,而请他设计墓碑,又正是赫鲁晓夫本人的遗愿。

墓碑碑文篇8

关键词: 元好问 碑志文 以碑存史

元好问(公元1190―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州)人,是金元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其“为文有绳尺,备众体”①,今人所编的《元好问全集》中的共二十六卷二百四十四篇文章涉及游记、名胜古迹记、画记、书信、序跋、铭、赞、疏、碑铭表志碣等,其中“碑铭表志碣”类文字计十六卷九十九篇,数量居各体之首,从篇数看,占其文章的百分之四十强;从卷数看,二十六卷中有十六卷,占其全部文章的百分之五十强。在这九十九篇墓志铭中,作为文坛盟主的元好问凭借自己高超的文学素养,以事、以言、以行、以情写人,品题人物、记述事件,为改朝易代时期金元两代众多人物作碑铭。作为史学家的他,抱着“国史兴亡是我职”的高度责任感,秉着“以碑存史”的信念,把碑志文这种应酬交际文字当做史传来写,不但刻画了传主栩栩如生的形象,而且在墓志文中客观反映了与人物相互关联的金元之际复杂的政治历史变动情况和许多金代重要的历史事件。

可以说,元好问的碑志文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代表了他古文创作的最高水平,在其个体文章创作中成就最高。郝经在《遗山先生墓铭》中评价元好问说:“汴梁亡,故老皆尽,先生蔚为一代宗匠,以文章伯独步几三十年。铭天下功德者,尽趋其门,有例有法,有宗有趣,又至百余首。”②

一、“以碑存史”的碑志文创作

碑志文创作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记述死者生前的事迹兼诉悼念颂赞之情,死者家属要求“得文士之见信于人者撰述之,以侈光宠,以昭前人,以俟百世之下”③,因此一般都愿意请能文之士撰写碑志文,歌功颂德,以传永久。因而此类文书的写作几乎成了历代文章名士或重要人物的创作专利,创作者可以通过它显示自己的创作才华;同时碑志文也给死者及其家属带来荣耀,使死者生平事迹的可信度得以提高并可光耀后世。清代散文家姚鼐在《古文辞类纂》中说:“碑志类者,其体本于《诗》,歌功颂德,其用施于金石……金石之文,自与史家异体。”④元好问的碑志文虽也“与史家异体”,但是他在写作时却抱着非常明确的“以碑存史”的目的。

身为金元一代著名的史学家,元好问早在汴京被围之前,在史学意识和责任意识的驱使和支配下,就在其《南冠录引》中表达过致力于搜集资料撰述历史的决心。其言:“请小字书国史一本……明君贤相可传后世之事甚多,不三二十年,则世人不复知之矣!予所不知者亡可奈何;其所知者,忍弃之而不记邪?”⑤这个建议得到了当时宰相的认可,却没来得及实行,但是它反映了元好问在金王朝危急存亡之时表现出的强烈的史学意识。

金亡之后,元好问成为文坛一代盟主,《金史・文艺传》称:“兵后,故老皆尽,好问尉为一代宗工,四方碑板铭志尽趋其门。”⑥可见,彼时请元好问作碑铭成了一种风尚。对于元好问而言,碑志文正是他保存历史资料的最好的方式和最佳途径,强烈的史家意识和移民情怀,使其在碑志文创作中努力实现“以碑存史”。我们可以通过梳理其碑志文创作的几个分期,窥见其“以碑存史”的碑志文创作目的形成,以及其践行此写作目的过程。

元好问的碑志文写作始于南渡避难期,但那段时间的墓志铭还基本看不出存史迹象,只是保存了大量与传主生平事迹相关的宝贵史料。元好问以亡金故官身份被押山东聊城时期,是其碑志文创作的一个过渡期,六年间创作了《聂元吉墓志铭》、《聂孝女墓铭》、《兖州通知五翼总令王公墓铭》、《漆水郡侯耶律公墓志铭》、《冠氏赵侯先茔碑》五篇。在《漆水郡侯耶律公墓志铭》,元好问第一次表明了“以碑存史”的决心和意图:

呜呼!世无史氏久矣。辽人主盟将二百年,至如南衙不主兵,北司不理民,县长官专用文吏,其间可记之事多矣。泰和中诏修《辽史》。书成,寻有南迁之变。简策散失,世不复见。今人语辽事,至不知起灭凡几主,下者不论也。《通鉴长编》所附见,及《亡辽录》、《北顾备问》等书,多敌国诽谤之辞,可尽信耶?正大初,予为史院编修官。当时九朝《实录》已具,正书藏秘阁,副在史院。壬辰喋血之后,又复与《辽书》等矣,可不惜哉!故二三年以来,死而可书如承旨子正、中郎将良佐、御史仲宁、尚书仲平、大理德辉、点检阿散、郎中道源、右司元吉、省讲议仁卿、西帅杨沃衍、奉御忙哥、宰相子伯详、节妇参知政事伯阳之夫人、长乐妻明秀、孝女舜英,予皆为志其墓。夫文章天地之元气,无终绝之理。他日有以史学自任者出,诸公之事,未必不自予发之。故不敢以文不足起其事为之辞。

这段话清楚地表明了元好问对国史存亡的看法。此时的元好问尚不知《金实录》已被张柔取走,因而非常痛心。在此,元好问将《辽史》散亡之事与金九朝《实录》并说,意在叹惜他年他人言金事,当复“不知起灭凡几主”也。这种叹惜是一种富有“史识”的史学家痛心疾首之叹惜,可见元好问眷念国史、保存文明的拳拳之心。他深恐金代国史像辽朝国史那样由于社会的动荡而简册散失,史事无征,因而,他勇敢地担当起保存信史的责任。他认为,国可亡而史不可亡,他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存有金一代的国史,使之不随世俗磨灭;他要想尽一切可能的办法担负起历史赋予自己的重任。他把文章视为“天地之元气,无终绝之理”,开始以文载事,目的是为后来史家撰史提供真实可信的历史资料。从这些表述足以窥见元好问对自己“以史自任”的耿耿自信和保存历史及文化的责任意识。

元好问的晚年是其碑志文创作的成熟期和繁荣期。当时文坛盟主赵秉文过世,元好问成为金元之际的文坛宗主,越来越多的人仰望他的地位和名望而请他作碑志文。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五十二篇碑志文,其“以碑存史”的意识日趋强烈。在《平章政事寿国张文贞公神道碑》、《南峰先生墓铭》中元好问表白自己“著金石,传永久”的保存有金一代史料的心志;在《资善大夫吏部尚书张公神道碑铭并引》中,元好问说:“史笔散亡,故老垂尽,不著之金石以示永久,后世征废兴、论成败,殆将有秦无人之叹!窃为宗国羞之,是以慨然论次之而不敢辞。”在《嘉议大夫陕西东路转运使刚敏王公神道碑铭》中,元好问表达了自己的这一目的和做法:

岁乙酉冬十月,故户部尚书王公之子元庆涕泗为某言:……某以为先大夫有功吾晋,乡里晚生与受其赐。今史册散佚,既无以传信,名卿巨公立功立事之迹不随世磨灭者,金石是赖。诚得属辞比事,以相兹役,虽文字暗陋,岂敢不勉!

在修史不成的情况下,撰写碑志文成为“史册散佚”后元好问保存历史资料最重要的措施。

元好问生活于金末元初,目睹亲历了金朝的衰亡和蒙古灭金的全过程,他又从政多年,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金灭亡后,他拒不应聘做元官,以表明自己的遗民身份和对故国的忠诚。正是亲身经历了社会的变迁,使元好问对金代史学所面临的严峻局面有更清醒的认识。动荡的时局,注定了这位金末元初最著名的文学家,不单单是一位单纯的文学家,而且是一位文史大家。他被称为“一代宗工”,他的一生,既是文学创作的一生,又是同史学密切相关的一生。他以文存史的实践是出于史家的责任,也饱含故国之情。同时,更是为来者之兴起提供借鉴。

二、碑志文中的史料

元好问生活的金元之际,是中国历史上动乱的时期之一。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具有史学家素质的元好问,在他的碑志文中,利用记述人物事件的机会,把金朝日趋衰败、蒙古逐渐强盛这一历史过程中的重大事件非常巧妙地记载下来。

“卫绍王大安初,北兵入边……其秋,宣德以败闻。”(《闲闲公墓铭》)“大安初,北鄙用兵……大敌至,吏民狼狈逃死。”(《潞州录事毛君墓表》)在这里,元好问记述了金朝与蒙古1121年的第一次交战,短短数言,把这次交战的时间、地点、结果,交代得清清楚楚。“贞枯之乱,河朔郡邑在所陷没。”(《费县令郭明府墓碑》)“贞佑初夕中夏受兵。二年春北归。既破平阳,取道太原,分军西六州……汾、石、岚、管无不屠灭。”(《广威将军郭君墓表》)记录的是蒙古向金朝腹部地区的大举进攻的贞佑之乱。“庚寅之冬,朔方兵突入,倒回谷,势甚张。”(《雷希颜墓铭》)“辛卯冬南渡河,战于阳翟之三峰山。明年围汁梁……”(《千户乔公神道碑铭》)“正大八年……正月,河潼失守……二十一日抵卢氏山,与北兵遇,相拒大雪中,士卒饥不能战,是夜遂溃。”(《漆水即侯耶律公墓志铭》)“金天兴初元三月二十七日,金昌府陷。”(《商平叔墓铭》)“开兴改元,北兵由汉中道袭荆襄。京师。”(《闲闲公墓铭》)“壬辰之围,外援阻绝。危急存亡,朝不及夕。”(《归德府总管范阳张公先德碑》)“天兴元年,归德受兵……明年春正月,车驾幸归德,冬十月州破。”(《通奉大夫钧州刺史行尚书省参议张君神道碑铭并引》)金朝江河日下、土崩瓦解的过程,在这里记述得一清二楚。元好问为人写墓志铭,不可能专门叙述历史,然而散见于许多墓志文中的关于金朝衰亡、蒙古兴起的记述,联系得很自然,如实记录了战争情况。

除记录战争外,元好问还在墓志文中加入了反映时代风云的材料。《赞皇郡太君墓铭》、《华岩寂大士墓铭》、《族祖处士墓铭》、《孝女阿秀墓铭》、《赠镇南军节度使良佐碑》都是状写奇人奇事的文章。其中《族祖处士墓铭》其事迹并无多少可书,但是元好问在墓志中加入了对末世民风的愤慨,就使得碑文承载了更多历史的内涵,“世衰道丧,是非好恶无有当其时,其处是非好恶之间者,又不能以理自固,闻誉而喜,闻谤而怒,为一人所轩轾者多矣,况一乡之士乎?”这种对世风日下的慨叹,明显超出了一个普通处士的生平涵盖。作者对族祖在此末世中“耿耿自信”的称赞,明显带有针砭时风、自我激励的意味。《雷希颜墓铭》发展了《孙伯英墓铭》的主题,以南渡后山雨欲来的政治时局为背景,用名士高献臣、李纯甫配写雷渊,对当时朝廷内部官吏的倾轧,以及他们对边患的麻木表达了深切的痛恨。

对于一些在某一领域占有突出地位的人物,元好问在其碑志中往往还会对这个领域进行介绍和评点。“维金朝大定以还,文治既洽,教育亦至,名氏之旧与乡里之彦,率由科举之选。父兄之渊源,师友之讲习,义理益明,利禄益轻,一变五代衰陋之俗。迄贞南渡,名卿材大夫布满台阁。若胥莘公和之之通明,张左相信甫之朴直,张太保敬甫、两赵礼部周臣、庭玉、冯亳州叔献、王延州从之、李都司之纯之儒学,王尚书充之、李都运有之、两杨户部正夫、叔玉、李坊州执刚之吏能,张大理晋卿之平恕,商右司平叔之雅量,许司谏道真、陈留副正叔之直言极谏,康司农伯禄、雷御史希颜之刚棱疾恶,累叶得人,于兹为盛。”(《内相文献杨公神道碑铭》)这就借杨云翼的墓铭把金代中期世宗以后的文教状况进行了总结,描绘了由此而形成的人才济济的朝政盛况。元好问在《平章政事寿国张文贞公神道碑》中讲金代官制,在《寄庵先生墓铭》中讲金末时政,在《内相文献杨公神道碑铭》讲南渡军务,在《通奉大夫礼部尚书赵公神道碑》讲纲纪典则,在《资善大夫吏部尚书张公神道碑铭并引》中讲耕稼赋役,在《郝先生墓铭》、《齐河刘氏先茔碑记》中讲风土人情,在《紫虚大师于公墓碑》讲全真教,在他作的墓志文中,穿插有很多时代背景知识。宋代欧阳修也是以史家身份而为碑志名家的,元好问在史家意识方面,受到欧阳修的影响。欧阳修处于北宋中期,因此其对当朝人物和历史的认识与描述必然会受到时代的局限,他的碑志文更多地还是把史家意识体现在人物自身命运的历史观照上。而元好问在继承欧阳修的碑志擅长对人物命运的唱叹,并且不时渗透自己对人生的感慨的基础上,在碑志文中更多体现出作为一代遗民对百年金朝的追忆、反思和悼恨之情。对比《金史・张万公传》与元好问《平章政事寿国张文贞公神道碑》,史传只是平实地记录人物一生的言行,内容全面,不牵涉过多,不发表观点,从其内容上看,采用的应该是章宗等朝的实录材料。碑文则将人物放在当时贵戚当权、武将持国的政治环境中,以凌跨百年的眼光,对张万公忠直贤能、为世砥柱的名臣风范加以摹画。碑文中选取了张万公反对章宗立宠妃李氏为后、反对主兵者括田害民这两件关系国家兴废的大事进行了详写。在反对括田这件事中,张万公是顶着满朝的压力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其谏议不被采纳,最终灰心绝望而连章请求免言。其叙述中明显渗透着作者的历史立场。在结尾作者还宕开笔墨对始而横行跋扈朝野、终而狼狈锋镝之下的骄兵悍卒进行了嘲讽,并以“以一言之不相入,其祸果有不可胜言者,是不独在公为遗恨,异世相望,亦当有太息而流涕者。呜呼!岂非天邪?”这种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词句对朝廷不能采纳张万公的反对主兵者括田的建议表示遗憾。碑文在重要事件的完整性和人物语言的形象性方面是胜过史传的,然而在生平的全面性方面则有所缺,比如张万公在任长山令时以言辞退数万流寇,保一县平安之事就被忽略过去,这是碑文追求主体性和个性化的结果。

三、“以碑存史”意义之下的碑志文的文学价值

虽然“以碑存史”是元好问碑志文创作的目的,然作为文学范式的碑志文,最终仍应回归其文学的本位。碑志文不是纯粹的历史的记载、文化的阐释,其根本目的还是记录人。曹丕《典论・论文》指出:“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⑦所谓“铭诔尚实”,就是说铭诔文字的写作应当注重实际,做到切实而不虚夸。然当时的很多碑志文作者对传主没有多少深入的了解,也没有真切的感情,只是用虚美之辞为死者后人装点门面。元好问碑志文的传主,有名臣、将领,有良吏、族亲,也有僧人、道士,更有节妇、孝女、方伎、塾师,和其他名士。元好问在给这些身份不一、人生轨迹各异的传主写碑志时,一反单纯对死者颂赞、悼念,或对其家属安慰的刻板与质木简括,利用他的神来之笔,以事写人,以言写人,以形写人,以情写人,灵活地在叙述中夹杂了描写、议论和抒情等多种表现手法,绘声绘色地刻画了他笔下众多传主栩栩如生的形象,再现了金元一代名卿巨公、普通民吏的形象和风采。“这些形象,既是历史人物,又是艺术典型;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又有较强的审美价值。对于后人既有认识作用,又有思想教育作用和美感作用”。⑧在这个人物画廊中漫步,我们可以领略元好问高超的写人艺术。

比如元好问在碑志文中善于抓住人物的肖像形貌特征描摹人物的风神气质,同时人物的这种风神气质又与其资禀性格、行为处事融为一体,使得人物栩栩如生。在《雷希颜墓铭》中,元好问仅仅用十七个字描述了这位金朝“紫髯御史”:为人躯干雄伟,髯张口哆,颜渥丹,眼如望羊。一位身材高大瑰伟、胡须飘动、面色红润、嘴巴大、眼睛大而有神的御史形象地立于我们面前。“遇不平,则疾恶之气见于颜间,或嚼齿大骂不休。虽痛自摧折,猝亦不能变也。食兼三四人,饮至数斗不乱,杯酒淋漓,谈谑间作。辞气纵横,如战国游士;歌谣慷慨,如关中豪杰;料事成败如宿将;能得小人根株窟穴如古能吏;其操心危、虑患深,则又似夫所谓孤臣孽子者。通过进一步的叙述,与雷渊形貌气质相吻合的人物性格特征顿时显现。

“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这是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中对《史记》的高度评价。其实对于这六个字,我们应该理解成十二个字:对于善者,“不虚美,不隐恶”;对于恶者,“不虚恶,不隐美”。元好问在墓志文中,对于传主,能客观记录,绝不“虚美、隐恶”。以《东平行台严公神道碑》为例作一分析。严实是金朝投降蒙古的世侯之一,在蒙古开疆拓土、攻城略地中立下汗马功劳。换做其他人,为严实做墓志文,也许会略去其投降蒙古军一事,而只写其在蒙古国英勇飒爽事迹;然而元好问未回避这一较为尴尬的重要事实,在给他的神道碑中详细叙述了严实先降宋军、再降蒙古军的全过程:

窃尝考于前世兴王之迹,盖帝王之兴,天将举全所覆者而畀之。时则有魁伟宏杰之士,为之倡大义、建大事,一六合之同异,定群心之去就,犹之天造草昧,龙见而跃,云雷合势,为之先后,然后腾百川而雨天下者易为力。臣主之感遇,天人之参会,无不然者。初,贞南渡,豪杰乘既而起,四方之人,无所归命,公据上流之便,握劲锋之选,威望之著,隐若敌国。人心所以为楚为汉者,皆倚之以为重。至是晓然知天命所在,莫敢有异志,国家亦藉以成包举之势。故自开创以来,功定天下之半,而声驰四海之表者,惟公一人而已。非天既之倡大义、建大事,以应兴王之迹,其能若是乎?

而在此篇开笔,元好问写道:“岁庚辰秋七月,东平行台严公籍彰德、大名、磁、、恩、博、滑、浚等州卅户三十万,归于有司。”对于严实的起家、投宋、投蒙的整个过程,元好问不惜笔墨,详细论列,而且中肯评价了严实的投降行为是“知天命,识时务”的表现。对严实在蒙古政权兴起、强大、巩固过程中的作用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是“功定天下之半,而声驰四海之表”的功劳。

史家意识和遗民情怀,使元好问的碑志文创作深刻体现了“以碑存史”的意识。他秉着“以碑存史”的宗旨,继承和发扬了史家“秉笔直书”、客观公正的记史传统,保存了大量金朝历史上的重要史料和人物行事功绩,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然而碑志文本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著作,因此元好问的碑志文在保存众多史料的前提下,保存了其文学的特性,体现了碑志文的文学价值。

注释:

①脱脱.金史・卷一百二十六.中华书局,1975:2742.

②郝经.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三十五.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本:788.

③归德府总管范阳张公先德碑.元好问全集・卷第二十八:595.

④[清]姚鼐纂集.胡士明,李祚唐标校.古文辞类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7,第1版:11.

⑤南冠录引・元好问全集・卷第三十七:775.

⑥[元]脱脱等撰.金史・文艺传.中华书局出版社,1975.7,第1版:2742.

⑦[魏]曹丕著.典论・论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问.[清]严可均校辑.中华书局,1958.12,第1版:1097.

⑧陈长义.试论遗山碑铭文章的文学价值.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

参考文献:

[1]乔芳.试论元好问碑志文创作之分期[J].山花,2008,(10).

[2]王永.史家意识与移民情怀――元好问碑志文新论[J].民族文学研究,2006,(02).

[3]李峭仑,蔚润明.试论眼好文碑记文章的史学价值[J].晋阳学刊,1990,(05).

[4]乔芳.元好问碑志文写人艺术之维[J].作家杂志,2008,(02).

墓碑碑文篇9

大家好。欢迎来到号称“天下第一皇陵”的乾陵。乾陵备受国内外关注,因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就埋葬在这里,一对夫妇,两朝皇帝,合葬一室,这在全世界也是极其罕见的,墓前的那通无字碑更是留下了千古悬念。今天我将带大家走进乾陵,对这座着名的陵墓进行更加详细的了解。

乾陵建于公元684年,是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的合葬陵墓,是唐十八陵中最西边的一座,因位于长安的西北方,八卦的乾位而得名,是唐代“因山为陵”的典型,也是目前唯一没有被盗过的唐代帝王陵墓。据考证,乾陵陵园是仿唐长安城的模式而建的,气势雄伟壮观,有宫城、内城、外城之分。墓室位于宫城中心,象征皇权至高无上,内城四面各有一门,按照四方星宿分别命名青龙门、白虎门、朱雀门、玄武门。陵墓所在的这座山叫梁山,它有三峰,陵墓位于海拔最高的北峰。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形似美人的双乳,两峰中间为司马道。在古代,皇帝生前的专用道路叫御道,帝王死后,专为其修的道路称为神道,也叫司马道。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就来到司马道。由于时间久远,乾陵的地面设施遗留至今的主要是陵墓石刻,分布在宫城四门之外,唯朱雀门最多,也就是我们现在面对的神道两侧的精美石刻。这批石刻气势恢弘、造型逼真,充分代表了唐代高度发展的封建文化和雕刻艺术水平,是唐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我们眼前的这对石柱称为华表,它高8米,直径1.12米,由圆石、仰盆莲花顶座、八棱形柱身、覆盖莲花座、双层方形基座五部分组成。这对华表巍然屹立于司马道最前端,是作为陵墓的象征,也是皇权的象征,衬托出乾陵庄严肃穆的神圣气氛。

华表北边这对栩栩如生的翼马高3.17米,长2.8米。翼马是人们想象当中的长有翅膀的飞马,马身两翼雕以卷云纹,似有腾飞之势。这两匹翼马都属于波斯马,外形相似,风格却不同。西边这匹翼马轮廓爽朗,棱角分明,东边那匹流畅优美,圆润柔和。翼马的设置为这座陵园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继续向北,我们看到是一对鸵鸟,采用传统的浮雕技法,只淡淡几刀,便将鸵鸟的形象勾勒得活灵活现。虽经千余年的风雨剥蚀,石雕上现已斑痕点点,但它不仅没有损害鸵鸟的形象,反而使它显得更加古朴粗犷。乾陵前为什么要设置鸵鸟呢?因为唐朝人心目中,它是一种来自遥远异域,带有几分神秘怪异色彩的神鸟。据说高宗生前特别喜爱,所以在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特意在乾陵安置鸵鸟。

后面的这五对石人石马,象征了皇宫的仪仗队伍。可惜的是,现在已经残缺不全了。

前面的这十对高4米,重达数十吨石人,叫做“翁仲”,翁仲是秦始皇身边武艺高强的大将,他们双手握剑,高大魁梧,是守卫陵墓的卫士。

好了,现在我们继续向前走,去看一看乾陵的石碑。

各位游客,竖在大家面前的有两块经历1000多年历史风雨的巨型石碑,它们就是高宗李治的述圣记碑和武则天的无字碑。

我们先来看一看高宗的述圣记碑。高宗李治是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为长孙皇后所生,在朝廷顾命大臣、母舅长孙无忌的大力帮助下,被选为太子,继承皇位。但高宗体弱多病,实权掌握在皇后武则天的手中。高宗在位34年,于683年病死洛阳观贞殿。

这个述圣记碑,就是由武则天为他立的歌功颂德碑。碑文由武则天撰、中宗李显书,8000余字,开了帝王陵前立功德碑的先例。全碑由7节组成,即日、月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合称,故又称七节碑,寓意高宗的文治武功如日月星辰,普照天下,光耀千秋。七节碑高7.5米,每边宽1.86米,重89.6吨。碑座上刻有各种碑纹。碑刻成后,还在字画上填以金屑。现在大家靠近一些,仍可看到个别字的金饰。

与《述圣纪碑》遥遥相对的是无字碑。碑主武则天,原籍山西文水县,出生于四川广元。其父武士彠原是个木材商,后随李渊起兵反隋,被任命为工部尚书。武则天少时随父四处奔波,12岁丧父后,在外受歧视,在家还受两个异母哥哥的欺辱,正是这些坎坷经历,锻炼了她坚忍不拔的性格。14岁时因才貌双全被选人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太宗死后在感业寺削发为尼,不久被唐高宗接进宫中,先封为昭仪,永徽六年又被立为皇后。从此,武则天就开始参与朝政,并逐渐掌握实权。最终于公元690年,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当政的50年中,社会稳定,经济得到发展,继承了贞观之治,开启了开元盛世,是封建社会杰出的女政治家。这块无字碑,通高7.53米,重约98.8吨。碑侧有线刻大龙云纹,碑额刻有互相缠绕8条螭龙。初立时,碑上未刻一字。为什么要立这样一通没有字的碑呢?武则天临终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或许这通无字碑说明武则天想让后世对她作出公允的评价。不管怎么说,在帝王陵前立无字碑在我国历史上确实是独一无二的。非常细心的朋友在这里一定会问:无字碑上好像有字啊!这是宋金以后刻上的。由于年深日久,风雨剥蚀,大部分字也已无法辨认,多数是“到此一游”的意思。惟有金代用女真文字刻写、旁边用汉语翻译的“朗君行记”保存比较完整。女真文字早已废弃,因此这个碑倒成了研究女真文字和女真族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两组阵列是61尊王宾石像。这些石像是武则天为了纪念参加高宗葬礼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臣而下令刻立的。高宗驾崩后,举国哀悼,61个国家和地区派出特使或首领亲自参加安葬仪式,突出反映了强国外交的兴盛。61尊王宾石像立于朱雀门两侧,东29尊,西32尊,按队列形式整齐排列。从那时算起,这些尊宾像已在乾陵墓前站立了1300余年了。大家肯定很奇怪这些石人的头部怎么都没了?原因尚无法考证。不过从只有只剩躯体的王宾像,我们仍能看出当时精湛的石刻艺术。雕像和真人大小相似,穿紧袖衣,腰束宽带,足登皮靴,双手前拱,表示祈祷。每个石人背后原来刻有国名、官职和姓名,因长期风化,多数字迹已无法辨认。仅有两尊石像背面字迹比较清晰。从字迹分析,一人来自如今的阿富汗,另一人来自伊朗。着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曾咏诗曰:“岿然没字碑犹在,六十王宾立露天。”

再往北就是乾陵所在地北峰了。据考证,乾陵是目前唯一没有被盗过的唐代帝王陵墓。由于诸多原因,乾陵至今尚不能发掘,但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不难想象它宏大的规模和丰富的收藏。有朝一日,乾陵地宫一旦开启,那必将是世界的又一大奇迹。

墓碑碑文篇10

这是一个绿树掩映的花园,置身其间,感觉不到丝毫的阴森压抑;这是一个平等的逝者的家园,安息在这里的人,不管是总统还是平民,都只能占据同样有限的一块空间;这是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课堂,不管你对哪门知识感兴趣,政治的、历史的、雕塑的、创意设计的,似乎都能在此找到灵感。

这里原是俄罗斯教会上层人物和贵族的安息之地,1923年之后,成为各界名流的最后归宿,埋葬着两万六千多位俄罗斯各个历史时期的名人。形状各异的墓碑上镌刻着那些长久叠印在人们记忆中的名字。

走进墓园,你会惊叹每个墓碑的设计都是一个令人折服的奇思妙想。碑上的图文,墓前的雕塑,都十分贴切地展现了墓主生前的职业、贡献、经历、性格,一眼望去,其人其事,一目了然。米格战斗机的设计者米高扬的墓碑上,一架战机直冲云霄;图-154飞机的设计人图布列夫的墓碑,直接做成了三角形的飞机样式;穿甲弹设计师拉夫里罗维奇的墓碑是一块厚厚的钢板,上面有三个穿透的弹洞;外科医生巴库列夫的墓碑上,双手托着一颗象征生命的红心,说明他是一位挽救了无数生命的英雄;一块硕大洁白的大理石墓碑上,芭蕾女神乌兰诺娃翩翩起舞。她的舞姿如艾青描写的那样:“像云一样柔软,像风一样轻,比月光更明亮,比夜更宁静……”她的旁边,著名的马戏团小丑尤里・尼古里坐在石头上,歪带着礼帽,手里夹着一支香烟和一朵花,旁边放着一件皱皱巴巴的外套,卧着一只温驯的小狗。

每一块墓碑,都能让人忆起一段飘逝的历史,一段耐人寻味的人生故事。

在层层碑林中,我看到了卓娅,这个感动过我的女英雄。她的短发和衣襟在风中飘扬,面向蓝天,双腿蜷曲,身姿前倾,似乎要在凶恶的法西斯面前挺直自己的身躯。卓娅墓地的对面,是她的弟弟舒拉和他们的母亲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的墓地。卓娅的牺牲,激起了全苏联人民极大的愤怒,斯大林听到这个消息,当即给当时的城防司令朱可夫大将下了一道命令:将杀死卓娅的德军步兵团的番号立即通报给所有的红军部队,在未来的作战中,必须消灭它。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墓碑比较宽大,上面是作家斜卧病榻的浮雕,浮雕下面是他的签名。墓碑前面的平台上,则雕刻着一顶军帽、一把带穗军刀。他左臂放在扶手上,支撑着瘦削的身躯,右手放在一摞书稿上,似乎正在告诉人们:“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写下了《死魂灵》和《钦差大臣》的果戈里希望死后和大地融合在一起,不要为他竖立任何墓碑,但后人没有满足他的要求,因为他对俄罗斯来说太重要了。人们在这里,可以看到他的立于圆柱形基座上的半身雕像。他的邻居,是十九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契诃夫的幽默不仅体现在他的《变色龙》、《套中人》中,也体现在他日常的言谈话语间。他曾经说过:“要是你的手指头扎了一根刺儿,那你应当高兴地说,挺好,多亏这根刺儿没扎在眼睛里;如果你心爱的人背叛了你,你应该感到万分庆幸,庆幸她背叛的是你,而不是你的祖国。”

著名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墓碑上只是简单的几个音符,然而站在这块墓碑前,让人忆起一段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1942年8月9日,在被德国人重重围困的情况下,在列宁格勒阿斯托里亚大酒店,举行了肖斯塔科维奇的《列宁格勒交响曲》的首场演出。当时列宁格勒广播乐团只剩下指挥和十五名团员,许多团员已经被饿死或冻死,不得不在全市征集临时乐手。为了这场不寻常的演出,全军为乐团运来了总谱,苏联红军先以强大密集的火力将敌炮打哑。随后,这部深刻表现苏联人民对法西斯侵略者的愤怒与反抗的正义之声,便在这座英雄的城市里奏响了。人们从街上,从掩体里,从住所里聚集到广播扩音器前,倾听着英雄的乐章,列宁格勒交响曲响彻了列宁格勒的上空,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支撑他们战斗到了胜利的时刻。

戎装的将军,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都在这里找到了最后的归宿。还有那些生前叱咤风云、位高权重的政治家,叶利钦、赫鲁晓夫、日丹诺夫、米高扬、波德戈尔内……不管他们在世时政治上有多大分歧,不管后世对他们褒贬如何,他们还是聚到了这块最后的安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