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回归线十篇

时间:2023-04-01 04:21: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南回归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南回归线篇1

2、南回归线是太阳在南半球能够直射到的最远位置,大约在南纬23°26′,与纬度线平行。每年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的纬度达到最大,此时正是南半球的盛夏,此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并始终在南纬23°26′附近和北纬23°26′附近的两个纬度圈之间周而复始地循环移动。

3、因此,把这两个纬度圈分别称为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4、地球自转产生的赤道面与地球公转产生的黄道面之间的夹角为黄赤交角。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到达的最北界线是23°26′N,即北回归线;最南界线到23°26′S,即南回归线,也就是太阳直射点在 23°26′S~23°26′N作周年往返移动。因此地表获得热量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

南回归线篇2

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存在着以一年为周期的变化。其分布又随地点和时间体现出不同的 差异性;还存在着明显的规律性。

关于正午太阳高度极值的分布,现行《高中地理》是这样阐述的:“……在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每年 6月22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每年12月22日前后达最小值。在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情况正好相反 。……”

为了更方便地说明问题,我们可以把上述课文原意用下图来表示:

(附图 {图})

其中,6月22日前后和12月22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分别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北到北极点,以及南回归线 以南到南极点范围,除此以外,地球上再没有任何地区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可达最大值。但是,二至日正午太 阳高度最小值是否仅对应地分布在南回归线以南到南极点及北回归线以北到北极点范围呢?

设在6月22日前后,南半球有一点,由于这一天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则该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一定是最小值 。除了此时,再也不存在正午太阳高度值更小的时刻了。所以,6月22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的分布地区应 扩大到整个南半球范围。

同理,12月22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的分布地区也应扩大到整个北半球范围。

由此看来,课文的表述虽然不错。但明显存在欠周全性。

建议,教学时对课文的阐述要略作补充:

“……在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每年6月22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在整个北半球,每年2月22 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在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及整个南半球,情况正好相反。……”

以上内容可用下图来表示:

(附图 {图})

根据上图,我们还可推导出不同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极值出现的不同,如:

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一年有两次最大值90°和两次最小值66°34′。

南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一年有一次最大值90°和一次最小值43°08′。

在赤道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不包括赤道与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一年内有两次最大 值和一次最小值。

在南北回归线到南北极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一年内有一次最大值和一次最小值。

综上所述,正午太阳高度的极值分布中,对最大值与最小值规律不能一概而论。关于最大值,对南北回归 线之间的地区,存在于阳光直射的时刻;对于南北回归线至极点的地区,存在于阳光直射本半球回归线的时刻 。关于最小值,只仅存在南北半球的差异,当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南半球均出现最小值;当阳光直射南回归线 ,北半球均出现最小值。

本文所及知识点,常出现在一些习题中,如以下的一道选择题。

6月22日前后,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最大值

b.北半球达最大值

c.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最小值

南回归线篇3

关键词:红河;北回归线 ;高海拔;小气候苹果

1引言

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满足广大消费者对果品质量、安全、营养的需求,我国的果业生产正在由数量型向质量、安全、效益型转变,生产无公害绿色果品成为了我国广大果农致富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适应我国农业经济国际化的需要。生产无公害绿色果品自然条件比生产技术工艺重要,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州境内高海拔(1800~2400m)地区发展种植的苹果因为独具风味的品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追根溯源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创造了独特的气候环境,全球唯一的低纬度(北回归线)高海拔苹果适宜区(全中国最南端的苹果种植带)恰好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北部6县市的局部高海拔地区。此区域农业产品稀少。 该区域的各种独特的天然条件人工不能创造,该区域的农耕模式现如今现代科技使用程度低。土地的农药化肥相对污染较小。为红河州打造红河北回归线高海拔小气候特色苹果品牌打下坚实基础(如欧洲打造地中海小水果)。

2关于北回归线高海拔地区的概念

2.1北回归线概述

北回归线是太阳光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线。每年夏至日(6月22日左右)这一天这里能受到太阳光的垂直照射。然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北回归线(不包括北回归线)以南至南回归线(不包括南回归线)的区域每年太阳直射两次,获得的热量最多,形成为热带。因此北回归线是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每年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的纬度值达到最大,此时正是北半球的盛夏,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含北极圈)内为极昼,南半球相反。此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并始终在北纬23°26′附近和南纬23°26′附近的两个纬度圈之间周而复始地循环移动。因此,把这两个纬度圈分别称为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南、北回归线也是南温带、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南极圈、北极圈则是90°减去回归线的度数的纬度值所构成的纬度圈,是南温带、北温带与南寒带、北寒带的分界线。北回归线的英文名起源于2000多年前,夏至日太阳直射到此处时,是处在黄道十二宫的巨蟹座位置,从此回归原处,故应称“回归线”而非“北回归线”。由于星体运动,而移动到了双子座的位置。北回归线穿过的国家有中国、缅甸、印度、孟加拉、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特阿拉伯、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西撒哈拉、巴哈马、墨西哥等。北回归线在我国依次自西向东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在我国多地建有北回归线纪念碑、广场、标志塔等纪念建筑。

2.2红河北回归线高海拔地区

针对近年红河州苹果种植情况,指北回归线经过的地区相距直线距离100km内的海拔1800m以上地区。该区恰好是北回归线经过台湾、广东、广西进入云南文山州文山市与红河州蒙自市交界区域局部出现,集中于红河州北部六县市的高海拔地区而且主要特点是石漠化严重。往西进入普洱、西双版纳热带区域后进入缅甸、印度、孟加拉、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特阿拉伯、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西撒哈拉、巴哈马、墨西哥等国家而且多是沙漠地区。

3北回归线高海拔小气候特色苹果的特点

根据近几年红河州农业学校果树老师与蒙自天安果业有限公司在该区的蒙自市西北勒乡、老寨乡进行了苹果种植研究。从种植技术、气候特点、口感品质等方面都与其他苹果产区有明显差异。由于红河北回归线低纬高海拔地区,双强紫外线(北回归线低纬度紫外线强和高海拔地区紫外线强),日照时间较长,昼夜温差大、春季回温早,果实成熟早、种植区远离城市和工厂,无污染源,生态环境好的优势,建立起来的生态水果园区,利于生产生态无公害绿色苹果。

3.1利用自然条件生产安全优质水果的优势

科技的发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果蔬菜产品的要求也开始由温饱转向健康、安全型,人们逐渐认识了绿色及无公害食品,有的地方商场出现了绿色食品专柜,绿色食品及无公害产品消费日渐增长。发展无公害及绿色水果产品,是顺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加入WTO后,国外优质、安全的水果产品冲击国内市场,也对我国水果的出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变现有水果的种植、管理方式,与世界接轨,大力发展水果标准化生产,开发无公害及绿色水果产品,打造绿色苹果品牌,占领国内、国际市场成为了我国广大果农致富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适应我国农业经济国际化的需要。生产无公害绿色果品自然条件比生产技术工艺重要,该区域的各种独特的天然条件人工不能创造,该区域的农耕模式现如今现代科技使用程度低。土地的农药化肥相对污染较小。

(1)双强紫外线(北回归线低纬度紫外线强和高海拔地区紫外线强)优势,由于地处低纬高海拔,具有天然极强的紫外线,制造了天然的杀菌环境,与北方苹果产区高纬度低海拔地区病害多发地区相比具有抗病害强的特点。而且基地远离工厂,自然隔离条件好,病虫害少,具有种植生产无公害苹果的良好自然环境条件。

(2)红河北回归线高海拔地区冬季寒冷、气温较低,为减少果品生长期病虫害又创造了一个天然条件,再加上干旱少雨,霉菌不易生成,减少了病虫害、霉菌和农药对果面的侵蚀机会。

3.2早熟优势

红河北回归线高海拔地区,特别是蒙自县老寨乡与西北勒乡栽种的苹果,7月中旬早熟品种就能上市,8月中旬中熟品种就能上市,比昭通苹果还要早。北方苹果到中秋节还大量是冷藏苹果。 该区 苹果提早上市售鲜果,市价较高,且降低各种储藏成本,早采摘降低树上的管理费用。

3.3销售期长

红河北回归线高海拔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春季回温早,果实成熟早,红河北回归线高海拔地区苹果比国内其他苹果产区早熟40d 该区栽种苹果,要对品种进行适当的调节,选择存储期限较长的烟富优系富士苹果为主栽品种,从成熟到采收结束可达4个多月时间。苹果可以在树上市场好就采,市场不好就不采。有时间就采,没有时间就不采。存放在保鲜库逐渐销售。

3.4水分主足糖分的品质优势

昼夜温差大,利于果实糖分积累,果甜色泽好。该区苹果都天然雨水浇灌、红土壤栽培等特性,使苹果的果核部分糖分堆积成透明状,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糖心”红富士苹果。该区苹果除了由于独特地理环境导致糖份足,口感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该区种植的烟富系列苹果采摘时间严格控制在每年的10月之后,苹果的生长期得到充分延长,并在低温状态下采摘,从而水分足糖分高。

3.5运输成本低

红河北回归线高海拔地区能种出优质的苹果,没有销售压力,本身红河州就是一个大的苹果消费市场,苹果是大众消费极大的水果之一。北方出口东南亚的苹果,大部分途经蒙自-河口出越南。我国的苹果生产主要集中在渤海湾、西北黄土高原、黄河故道和西南冷凉高地,占我国的苹果面积的95%。与北方苹果竞争,红河北回归线高海拔地区的苹果在运输费用上占了大便宜。从山东、陕西等运输1t苹果到昆明需要运费150~300元不等。该区种植的苹果,只要品质上不出大的问题,很难出现滞销现象,根据近年来销售情况看,外观品质比较好的套袋苹果可售到4~8元/kg,丰产园可产3000~5000kg/亩,可收获12000~20000元/亩。外观品质比较差的苹果也可售到1~3元/kg,可收获3000~8000元/亩。收益还是很可观。

3.6外观品质

年均日照1722h,有效光时874.8h,年均降雨900~1000mm,果面粗糙之中带有几分细腻、色泽光亮自然,境内属喀斯特地貌,地势由南向东缓降,地形破碎,石山纵横、岩石、石漠化严重,浸蚀严重,多溶洞、漏斗,资源贫乏、土地贫瘠、耕地瘠薄,水资源奇缺,具有“两多三少一低一贫”的特点。因此,北回归线高海拔区域种植的苹果苹果果面果面粗糙肉质细腻、色泽光亮自然。

参考文献:

南回归线篇4

一、 单项选择题1. 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 )A.正圆形球体 B.纺锤形球状 C.不规则球体 D.规则球体2. 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地球是球体的自然现象是( ) A.太阳东升西落 B.站得高,看的远 C.日全食 D.水往低处流3. 地球上的0°经线和0°纬线相比( ) A. 正好相等 B. 0° 经线较长 C. 0°纬线较长 D. 0°纬线的长度大约是0°经线的两倍 4. 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圈是( )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赤道 D.北极圈5. 本初子午线是指( ) A.赤道 B.0°经线 C.180°经线 D.20°W经线6 . 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 20°W,160°E B.20°E,160°W C.0°经线和0°纬线 D. 0°经线和180°经线 7.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8. 一架飞机从北极点附近的岛屿上出发一直往南飞,它将可以( ) A.返回出发点 B.到达南极点 C.停留在赤道上 D.以上说法都不对9. 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纬线长度都相等 B.每条纬线都自成一个圆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D.所有经线长度都不相等10下列图正确反映了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1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 A.回归线 B.赤道 C.极圈 D.本初子午线12.在地理上用字母表示经纬度,习惯上用S表示( ) A. 东经 B. 西经 C. 南纬 D. 北纬13. 下列自然现象中,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 ) A. 昼夜长短的变化 B. 四季变化 C. 昼夜现象 D. 昼夜交替现象14.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A.一年 B.一天 C.一月 D.一季15. 中纬度是指( ) A.0°~30° B.23.5°~66.5° C.30°~60° D.60°~90°16.地球上纬线圈的长度为( )A.40000米 B. 40000千米 C.80000米 D.48000千米17.南半球的冬季是( )A.9、10、11月 B.6、7、8月 C.3、4、5月 D.1、2、12月18.在6月22日这一天( )A. 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B. 南半球是夏季 C. 春分日 D. 冬至日19. 当北半球是冬季时,南半球的季节是(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20.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A. 北极圈 B. 南极圈 C. 北回归线 D. 南回归线21.在地球上的寒带地区( )A. 全年炎热 B. 有极昼极夜现象 C. 四季分明 D. 无阳光直射现象22.我国大部分地区分布在五带中的( )A.北寒带 B.北温带 C.热带 D.南温带第Ⅱ卷 非选择题2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在图上相应的方框内标填写五带名称。(2)五带的划分是根据________。(3)五带的分界线是________和________。(4)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____带。24.读下图,回答问题。根据下列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D的经纬度: A.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 (2)判断A、B、C、D分别位于南北、东西哪个半球? A.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25.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的短弧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2)当地球公转至A处时,日期是__________,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上,这一天正是24节气中的¬¬ 。(3)当地球公转到D的位置时,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白昼 (填“最长”或“最短”),此时南半球的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 的时候,南半球的学校该放 假了(填“寒假”或“暑假”)。此时,物体的影子会 (“最长”或“最短”)。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选择题1-5 CBDCB 6-10 DABBA 11-15 BCDAC 16-20 BBACC 21-22 BB第二部分 综合题23. (1)略 (2)得到太阳热量的多少 (3)回归线 极圈 (4)北温带24. (1)A.40°S, 40°W B.40°S, 40°E C.10°N, 170°W D.10°S, 170E (2)A 南半球,西半球 B 南半球 东半球 C北半球 西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25. (1)略 (2)3月21日前后 赤道上 春分 (3)最短 暑假 最短

南回归线篇5

一、用图示法明晰地理概念

1.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太阳高度角是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具有日变化和年变化(如图1)。

2.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正午太阳高度角是当地正午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根据立体几何知识,它实际上是正午时太阳光线与当地经线的夹角(如图2)。

3.太阳直射点的概念。太阳直射点是太阳高度为90°的地点。太阳直射点处的太阳光线与地面垂直。根据立体几何知识,一条直线要与一个平面垂直必须与这个平面上的两条交线垂直,也就是说直射光线应该同时垂直当地的经线和纬线(如图3)。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直射光线的延长线必定经过地心(如图4)。

二、用读图分析法发现地理规律

要求学生分析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图(图5),读出图中隐含的相关信息,经相互讨论、交流(分享)、评价后不难得出有以下几点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直射点处最大(90°),由此向南北两侧降低。

2.离太阳直射点越近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这也就可以得出太阳直射点在移动过程中靠近某地,那里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变大,反之就变小。

3.离太阳直射点一样远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相等。进一步引出等太阳高度线的概念(见图6)。

4.离太阳直射点n°的地点,正午太阳高度数值为90°-n°。进一步得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为:H=90°-(当地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距离)。

三、用动画演示法揭示地理过程

播放Flas(动画中的A地代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B、C表示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D代表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演示从冬至日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过程(见图7),可以看到太阳直射点离A地越来越近,而离D地越来越远,太阳直射点到达C、B两地后还要继续北移。这说明太阳直射点北移时,正午太阳高度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会越来越大,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则越来越小,而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达到最大值(90°)后再逐渐减小。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移动到最北位置(见图8),此时太阳直射点离A地一年中最近,而离C、D两地一年中最远,这就很容易得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在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而南半球各纬度达一年中最小值。然后再演示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过程,不难得出太阳直射点南移过程中,正午太阳高度在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会越来越大,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会越来越小,而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达到最大值后再逐渐减小(见图9)。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在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而北半球各纬度达一年中最小值(见图10)。

四、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关地理计算

1.利用正弦曲线计算正午太阳高度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具体在计算时如果能借助正弦曲线图(见图11),则更为简洁明了,而且可以很好地避免公式计算产生的错误。

例如求夏至日图中P1、P2、P3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我们很容易地得到:

P1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1=90°-(φ1-δ)

P2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2=90°-(δ-φ2)

P3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3=90°-(φ3+δ)

(φ1、φ2、φ3分别为P1、P2、P3三地纬度,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2.利用平面几何知识计算子夜太阳高度

子夜太阳高度通常是指处于极昼期间的某地在地方时为0点或24点时的太阳高度(见图12)。其计算方法与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方法实际上是完全一致的,但由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有限,理解还是有困难。为此我们不妨借助另一种方法给学生直观的展示。这里以北极圈内的某地P为例,其夏至日子夜太阳高度见图13中的H,图中BPF表示地平面,直线APG为P地的纬线及其延长线,EPC为太阳光线及其延长线,OPD表示该地地球半径及其延长线,∠EPF即为P地的子夜太阳高度角。

南回归线篇6

关键词:黏土;地基;物理力学参数;相关关系;地下铁路;试验

土体地基及其地基土物理力学参数是土木工程、道路和桥梁工程的重要研究 内容 [1-9]。 目前 国内的学者在铁路地基土物理力学参数方面也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10-16]。作者结合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对详细勘察钻探孔中的土体样品进行了大量土工试验,并对勘察单位提交的大量试验资料进行了综合 分析 [17],发现长江下游地区黏土的物理力学参数之间,特别是天然含水量、密度、孔隙比、标贯击数与黏聚力、压缩模量、压缩系数、液性指数、导热系数等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Www.133229.COM本文主要采用回归 方法 探讨它们之间的这种相关关系。

1 南京地铁地基土基本情况

南京市位于长江下游,为长江河谷的一部分,属低山丘陵区,三面环山,一面濒水,呈圈椅状地形。市区地貌可分为3个单元:构造剥蚀残丘、盆地(其最大基岩埋深43m)、秦淮河淤积平原。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自小行至迈皋桥,其中有3段坐落在丘陵地貌单元上,另有2段坐落在古河道冲积平原之上。基岩埋深一般在35~40m。地层层序如表1所示[1]。

在整个南北线一期工程详细勘察阶段共钻孔708个,进尺共16035m。钻探过程中,进行标贯测试前都要取钻孔土芯样(共取原状土样3775件),进行一般土工试验(含热物理试验188组),现场标贯试验共1732点次。对黏土物理力学参数的测定都是按层进行的,并统计得出每层的平均值。用来对南京地铁地基黏土物理力学参数间相关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的数据点在硬黏土层ⅱ1、软黏土层ⅱ2、硬黏土层ⅲ1、软黏土层ⅲ2和硬黏土层ⅳ1,针对热物理参数测试的数据点在软黏土层ⅱ2、硬黏土层ⅲ1、软黏土层ⅲ2和硬黏土层ⅳ1。因为研究区的5个黏土层为砂层所隔,所以尽管它们都属于黏土,但仍有一定的差异,如软硬方面就有明显的区别。因此,每一层用统计平均值进行回归分析,有利于反映这5层黏土物理力学参数变化的概貌或总貌。此方法的可靠度或精度将在后面的综合分析中讨论。

2 黏土物理力学参数相关性分析

2.1 黏土物理力学参数与天然含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图1为南京地铁地基黏土物理力学参数,包括密度、孔隙比、压缩模量、压缩系数、液性指数、导热系数等与含水量的关系图。图中黑点为对数据点试验的测试结果,直线为各数据点测试结果的线性回归方程线。表2为以上各物理力学参数与含水量的线性回归方程式及相关系数。

从图1、表2可看出,南京地铁地基黏土的密度、孔隙比、压缩模量、压缩系数、液性指数、导热系数等物理力学参数与黏土含水量有密切的联系,他们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很好,相关系数r在0.928以上,平均为0.9757。

2.2 黏土物理力学参数与密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从图2可以看出,南京地铁地基黏土的压缩模量、黏聚力、导热系数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压缩系数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4个参数与密度的线性相关程度很好,相关系数r在0.93以上,平均为0.9535(见表3)。

2.3 黏土物理力学参数与孔隙比之间的相关关系

如图3所示,南京地铁地基黏土孔隙比对压缩模量、黏聚力、液性指数、导热系数等有显著 影响 。随着孔隙比的增大,液性指数增大;而压缩模量、黏聚力、导热系数则相应减少。4个参数与孔隙比的线性相关程度也较好,相关系数r在0.89以上,平均为0.941835(见表4)。

2.4 黏土物理力学参数与标贯击数之间的相关关系

由图4所示,南京地铁地基黏土的孔隙比、压缩系数、液性指数随标贯击数的增大而减小;内摩擦角、黏聚力、压缩模量、导热系数随标贯击数的增大而增大。7个参数与标贯的线性相关程度很好,相关系数r在0.947以上,平均为0.97353(见表5)。

3 综合 分析

3.1 回归关系式和 理论 关系式的比较

以天然孔隙比、天然孔密度与天然含水量的关系为例,进行回归关系式与理论关系式的比较。首先看天然孔隙比与天然含水量的相关关系。根据土的孔隙比与含水量指标之间的换算关系:

南京地铁工程区黏土sr,gs的变异性较小,它们的值分别取sr=96%,gs=2.75,代入(1)式得

e=0.02865w (2)

公式(2)即为天然孔隙比与天然含水量之间的理论关系式,它和表1中孔隙比—含水量回归关系式e=-0.00239+0.02874w很接近,从图5(a)中可发现回归曲线和理论曲线几乎重合。证明表2中天然孔隙比—天然含水量回归关系式是可靠的。

下面再看天然密度与天然含水量的相关关系。土体密度与含水量的理论关系式为式中:

ρ为土体的天然密度,g·cm-3;ρs为土粒的密度,g·cm-3;ρw为土中水的密度,g·cm-3;e为土体的天然孔隙比;w为土体的天然含水量,%;sr为土体的饱和度,%,取值为96%;gs为土粒比重,取值为2.75。

由图5(b)所示,回归关系曲线与式(3)的理论曲线接近,说明表2中的天然密度与天然含水量的回归关系式ρ=2.31369-0.01286w是较为可靠的。

3.2 研究 区黏土回归关系式和别处的比较

基于作者所能找到的有关黏土物理力学参数间相关关系的 文献 ( 目前 这方面的文献很少)及作者在长江下游苏通大桥工程区所做的一些研究,对南京地铁工程区黏土物理力学参数间的相关关系与国内别处的情况进行比较。

图6(a)为南京黏土与苏通、合肥[3]、山东[4]、新疆[8]等地黏土的孔隙比—含水量回归关系曲线的比较图。从图上可看出,5条曲线很一致,仅含水量的幅值有明显区别。除山东的有少许偏离外,南京与苏通、新疆、合肥的基本上是重合的。这说明研究区即南京地铁工程区黏土孔隙比与含水量的回归关系式是可靠的。

南京与苏通黏土的液性指数—孔隙比关系曲线也较为一致,如图6(b)所示。由图6(c)所示,对南京、苏通、三峡巴东3地[9]黏土黏聚力—密度的回归关系曲线比较表明,三地的黏土黏聚力—密度的回归关系曲线有明显区别,南京的介于苏通的和巴东的之间。

3.3 综合讨论

由前面的物理力学参数间相关关系的分析可看出:南京地铁工程区黏土同时存在21对较好的回归关系式,这带有一定的区域性特点。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这些相关关系式总的来说较为可靠,它们是根据南京地铁南北1号线施工区的地基黏土测试值统计出来的,比较适合于南京地区,特别是适合于南京地铁后续几条线路建设的工程区。由于国内外不同地区黏土所处环境、成因、成分及固结 历史 不完全相同,因此,不能保证这些相关关系式在国内外其他地区的都完全适用,但可供 参考 和借鉴。同时,不同地区黏土物理力学参数间相关关系式的异同可为黏土物理力学性质内在本质的研究打下基础。

4 结 论

(1)黏土的天然含水量、密度等参数易于量测,通过建立和运用它们的数学回归关系式来确定黏土的其它物理力学参数值,不失为一个简单而适用的 方法 。

(2)南京地铁地基黏土的密度、孔隙比、压缩模量、压缩系数、液性指数、导热系数等物理力学参数与黏土含水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很好,相关系数r在0.928以上,平均为0.9757。

(3)南京地铁地基黏土的压缩模量、黏聚力、导热系数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压缩系数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这4个参数与密度的线性相关程度很好,相关系数r在0.93以上,平均为0.9535。

(4)压缩模量、黏聚力、液性指数、导热系数等与孔隙比的线性相关程度也较好,相关系数r在0.89以上,平均为0.941835。

(5)孔隙比、压缩系数、液性指数、内摩擦角、黏聚力、压缩模量、导热系数与标贯的线性相关程度很好,相关系数r在0.947以上,平均为0.97353。

(6)研究区黏土的21对较好的相关关系式是根据南京地铁施工区的测试值统计出来的,比较适合于南京地区,特别是南京地铁后几条线路的工程区。由于不同地区黏土的成因、成分及固结历史不完全相同,因此,不能保证这些相关关系式在国内外其他地区的都完全适用,但可提供参考和借鉴。

南回归线篇7

1、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这是地球上唯一阳光能够直射的地带,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热带地区气候终年炎热,四季和昼夜长短变化都不明显。

2、温带: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之间的广大地区。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地区,地面阳光斜射,寒暖适中,得到的光热比热带少,但比寒带多;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昼夜长短变化明显。

3、寒带:南、北极圈以内的地区。北极圈以北的地区是北寒带,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是南寒带。寒带地区,太阳斜射得很厉害,一年中有一段时间是漫长的黑夜,因此,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故称寒带。这里气候终年寒冷,没有明显的四季变化,有极昼、极夜现象。

(来源:文章屋网 )

南回归线篇8

关键词 粘性土;物理力学;指标;原位;测试指标

中图分类号o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4-0119-03

粘性土物理力学指标与原位测试指标虽然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但它们具有地区性的特点,选用公式时要注意对工作区的适宜性和土层的相似性,即使有国家及地方规范推荐的公式,也要适当作一些对比试验工作。

南京地区的粘性土为主要的覆盖层土,分布范围广,其工程特性差异大。本文对南京粘性土物理力学指标与原位测试指标相关关系一一探讨,在搜集整理南京地区582项岩土工程项目勘察中所有粘性土层的测试资料后,利用计算机程序对数据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得出经验公式后,进行勘察回访。通过回访调研,将勘察报告中所提的岩土参数与实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积累资料,对经验公式进行完善,得出了粘性土的天然重度γ、液性指数il、直接快剪粘聚力c、内摩擦角φ、压缩模量es与标准贯入击数n及单桥静力触探参数ps的相关经验公式;另外还得出两种原位测试之间即标准贯入击数n与单桥静力触探参数ps之间的相关经验公式。经实际工程对比验证,这些公式均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指标说明:评价岩土性状的指标,如天然重度、液性指数,选用单元层指标的平均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所需的岩土参数,如压缩模量,选用单元层指标的平均值;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需要的岩土参数,如抗剪强度指标和原位测试指标选用单元层指标的标准值,n取修正后的标准值。

1 粘性土物理力学指标与标准贯入击数n的相关分析

收集整理582项岩土工程勘察资料中1248个单元层的指标。

1.1 粘性土天然重度γ与标准贯入击数n的相关关系

粘性土γ~n相关关系分析:共收集统计工程地质单元层指标1248组,统计范围γ:16.1~19.9(kn/m3),平均值:18.9(kn/m3); n:0.5~20.7(击),平均值:7.86(击),适合于南京地区粘性土地层,通过回归分析,求得一元线性回归方程:γ=0.1168n+18.075(kn/m3),其回归方程精度即标准差s=0.4494(kn/m3), 相关系数 r=0.7146,是可靠的。

1.2 粘性土液性指数il与标准贯入击数n的相关关系

粘性土il~n相关关系分析:共收集统计工程地质单元层指标1248组,统计范围il:0.03~1.61,平均值:0.53;n:0.5~20.7(击),平均值:7.86(击),适合于南京地区粘性土地层,通过回归分析,求得一元线性回归方程:il=-0.0614n+1.0126,其回归方程精度即标准差s=0.1608相关系数 r=0.8321,是可靠的。

1.3 粘性土压缩模量es与标准贯入击数n的相关关系

粘性土es~n相关关系分析:共收集统计工程地质单元层指标1248组,统计范围es:1.85~12.85(mpa),平均值:6.64(mpa);n :0.5~20.7(击) 平均值:7.86(击),适用于南京地区粘性土地层,通过回归分析,求得一元线性回归方程:es=0.4564n+3.0511(mpa),其回归方程精度即标准差s=1.0264(mpa),相关系数 r=8681,

1.4 粘性土直接快剪粘聚力c与标准贯入击数n的相关关系

粘性土c~n相关关系分析:共收集统计工程地质单元层指标1187组,统计范围c:2.9~70.6(kpa),平均值31.3(kpa); n:0.5~20.7(击),平均值:7.97(击),适合于南京地区粘性土地层,通过回归分析,求得一元线性回归方程:c=3.0082n+7.3427(kpa),其回归方程精度即标准差s=6.4490(kpa)相关系数 r=0.8779,是可靠的。

1.5 粘性土直接快剪内摩擦角φ与标准贯入击数n的相关关系

粘性土φ~n相关关系分析:共收集统计工程地质单元层指标1187组,统计范围φ:0.7~24.3(度),平均值:13.7(度);n:0.5~20.7(击),平均值:7.97(击),适合于南京地区粘性土地层,通过回归分析,求得一元线性回归方程:φ=0.7722n+7.5855(度),其回归方程精度即标准差s=2.2591(度),相关系数 r=0.8021,是可靠的。

2 粘性土物理力学指标与静力触探单桥锥尖阻力ps的相关分析

收集整理582项岩土工程勘察资料中458个单元层的指标。

2.1 粘性土天然重度γ与静力触探单桥锥尖阻力ps的相关关系

粘性土γ~ps相关关系分析:共收集统计工程地质单元层指标453组,统计范围γ:16.4~19.9(kps/m3),平均值:18.9(kps/m3);ps:0.323~5.23(mpa),平均值:2.03(mpa),适合于南京地区粘性土地层,通过回归分析,求得一元线性回归方程:γ=0.3957ps+18.102(kn/m3),其回归方程精度即标准差s=0.4152(kn/m3),相关系数 r=0.6919,是可靠的。

2.2粘性土液性指数il与静力触探单桥锥尖阻力ps的相关关系

粘性土il~ps相关关系分析:共收集统计工程地质单元层指标453组,统计范围il:0.03~1.61,平均值: 0.56 ;ps:0.323~5.23(mpa), 平均值:2.03(mpa),适合于南京地区粘性土地层,通过回归分析,求得一元线性回归方程:il=-0.207ps+0.982,其回归方程精度即标准差s=0.1514相关系数 r=0.7899,是可靠的。

2.3粘性土压缩模量es与静力触探单桥锥尖阻力ps的相关关系

粘性土es~ps相关关系分析:共收集统计工程地质单元层指标453组,统计范围es:2.3~12.82(mpa),平均值:6.34(mpa);ps:0.323~5.23(mpa),平均值:2.03(mpa),适合于南京地区粘性土地层,通过回归分析,求得一元线性回归方程:es=1.5264ps+3.2404(mpa),其回归方程精度即标准差s=0.9697(mpa),相关系数 r=0.8755,是可靠的。

2.4 粘性土直接快剪粘聚力c与静力触探单桥锥尖阻力ps的相关关系

粘性土c~ps相关关系分析:共收集统计工程地质单元层指标430组,统计范围c:0.2~59.3(kpa),平均值:29.7(kpa); ps:0.323~5.23(mpa),平均值:2.05(mpa),适合于南京地区粘性土地层,通过回归分析,求得一元线性回归方程:c=10.1462ps+8.7713(kpa),其回归方程精度即标准差s=6.4226(kpa)相关系数 r=0.8774,是可靠的。

2.5 粘性土直接快剪内摩擦角φ与静力触探单桥锥尖阻力ps的相关关系

粘性土φ~ps相关关系分析:共收集统计工程地质单元层指标430组,统计范围φ:0.4~24.3(度),平均值:13.3(度);ps:0.323~5.23(mpa),平均值:2.05(mpa),适合于南京地区粘性土地层,通过回归分析,求得一元线性回归方程:φ=2.4573ps+8.2734(度),其回归方程精度即标准差s=2.4828(度),相关系数 r=0.7533,是可靠的。

3 粘性土静力触探单桥锥尖阻力ps与标准贯入击数n的相关分析

粘性土p~n相关关系分析:共收集统计工程地质单元层指标385组(这些单元层同时进行了两种测试),统计范围ps:0.323~5.23(mpa),平均值:2.13(mpa);n:0.5~17(击),平均值:7.46(击),适合于南京地区粘性土地层,通过回归分析,求得一元线性回归方程:ps=0.2816n+0.0376(mpa),其回归方程精度即标准差s=0.4615(mpa),相关系数 r=0.9192,是可靠的。

4 经验公式的应用

a利用n、ps值,结合场地或土质情况可估计粘性土的天然重度。

综上所述:

1)粘性土的es与n、ps的相关性都很显著。利用n、ps值确定粘性土的变形指标是可靠的;

2)粘性土c与n、ps值的相关性很显著,φ与n、ps值的相关性也较显著。但两者比较, c比φ与n、ps值间的相关性更显著些,主要因为粘性土的抗剪强度以内聚力为主,粘性土的内摩擦角较小;

3)粘性土γ与n、ps值的相关关系显著性较差,相关系数 r只有0.7左右,用两种测试方法估算粘性土天然重度优劣匀等,这与土质均匀性有关;

4)利用n、ps值判定粘性土的状态多数较可靠,但由于流塑的粘性土的n和ps值比较小,要慎用,尤其是ps值更加注意;

5)同一土层,用两种不同原位测试方法得出的参数指标间线性相关关系最显著,但据此查出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有差异的,同一层土用ps查出的特征值比用n查出的特征值偏大,大约为0.8的折减系数。

参考文献

南回归线篇9

1、秋分直射赤道。太阳直射点每时都在向西移动,每小时移过15度经度。在地理题的计算中可粗略取每天移动0.25度纬度。

2、春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北移,直至6月22日(即夏至)到北回归线。 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后南移,直至9月23日(即秋分)到赤道。 秋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继续南移,直至12月22日(即冬至)到南回归线。 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此后北移,又在3月21日(即春分)回到赤道。

(来源:文章屋网 )

南回归线篇10

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全国气候差异大,虽然年平均气温21摄氏度,可温度有时会很高。从地理位置上,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全境受太阳直射,是世界上最炎热的国家;从天文学角度讲,一年中太阳两次经过上空 ,一次是太阳从北回归线到南回归线时要经过上空;另一次是太阳从南回归线返回北回归线。因此,生活在这里的人说,一年里他们要过两个夏天。

(来源:文章屋网 https://www.wz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