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赏析十篇

时间:2023-03-26 13:15:00

歌词赏析

歌词赏析篇1

【教学目标】

1.在一节关于流行歌曲(歌词)的鉴赏课上与学生交流,从中得出当前高中生的文化价值取向和社会认同点。

2.提高学生对音乐审美的鉴别、鉴赏能力,使之能够正确认识流行音乐在生活以及语文学习中所起的作用。

【设计思路】

本节课设计了三个活动,意在启发引导学生从歌词中寻找一些历史典故,从而学会从流行歌曲中学习语文知识的技巧,不仅体会到流行歌曲旋律的优美,更进一步体验到其另类魅力,让学生从不同的欣赏角度和层面交流、讨论,找到自己欣赏的乐趣点。

【教学流程】

(一)导入

转眼间,我们都已经进入到高中繁忙的课业当中近一年了。沉重的学业压力之余,很多同学一定会在茶余饭后喜欢选择听一些流行歌曲来作为释放压力的途径。那么,不知道同学们能否在欣赏流行歌曲的时候学会掌握一些语文学习的技巧呢?其实流行歌曲不只是在于它的曲调好听时尚,更重要的是一些流行歌曲的创作意境和语言形象、生动、贴切。优美的歌词是一首好的新诗,如果我们能够融入其中去探寻,会不由得沉浸在一种美的享受之中。古人也曾经这样说过: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我们稍加注意,悉心体会,便可从流行歌曲的欣赏中汲取锤炼语言的技巧,从而提高自己阅读理解以及文学创作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一:欣赏《曹操》,探究发现

教师引导:这首同学们再熟悉不过的歌曲让我们既走进流行音乐的欣赏之中,又不经意间走进历史的长河之中。那我们在欣赏这首歌曲的过程中能够发现一些什么歌曲之外的东西呢?

幻灯片展示一幅戎装曹操的图片,并超链接林俊杰这首“炫动”的《曹操》。欣赏时间为两分钟左右(通过图声并茂的形式把学生带进一种场域之中――纷乱的三国年代)。

[设计意图:学生喜欢这首歌曲的原因是感兴趣于其独特的曲风抑或是其歌名。在学生的小组交流过程中给学生展示整首歌的完整歌词,并点拨学生揣摩这些语言的独到之处。在学生进行一些初步的分析和讨论之后,认识到欣赏这首流行歌曲的时候完全可以通过对历史典故的鉴赏来学习它,从而掌握了一种语文学习技巧:找典故理解文意。]

(三)活动二:欣赏《青花瓷》,咬文嚼字找意象

品味语言之美:这首歌曲听起来悠扬舒畅,尤其是其中的中国风分外动人,再加上周杰伦的唱腔柔情而古朴,略带江南戏曲的雏形,绝妙填词配复古音乐,不愧是一首语言佳作。

展示幻灯片:同学们在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中渐进到这首歌曲的“悠扬”旋律中。在欣赏一个小片段之后启发学生欣赏其中的语言魅力。

[设计意图:学生在之前的语文课文中已经接触到与意象有关的一些文学作品,如舒婷的《双桅船》、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点拨学生回忆学习这些诗歌时的一些学习技巧,带领学生走进文学欣赏的视角,教给学生第二种语文学习方法:找意象品味意境。]

(四)活动三:串联鉴赏《如烟》、《日光》,拓展思维

幻灯片分别展示五月天的《如烟》以及苏打绿的《日光》。这两首歌词一个意味深长,一个活泼有趣,教师分别给学生展示不同风格的幻灯片并播放歌曲片段,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揣摩这些歌词创作的形式、感情基调、创作手法等。

[设计意图:这两首歌曲主要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进行交流,在学生的思想火花碰撞中找寻语文学习的鉴赏角度。教师注重发现学生新颖独到的见解,不拘泥于教学的预设,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欣赏方式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形式。]

(五)课堂结语

歌词赏析篇2

每一次 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

我知道 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 飞过绝望

不去想 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

我看见 每天的夕阳也会有变化

我知道 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 给我希望

我终于看到 所有梦想都开花

追逐的年轻 歌声多嘹亮

我终于翱翔 用心凝望不害怕

哪里会有风 就飞多远吧

隐形的翅膀 让梦恒久比天长

歌词赏析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技巧;人文性与知识性

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诗词更承载了几千年中华民族的灵魂,也是我们了解中华文化的关键。诗词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一环,诗词鉴赏能力不仅是考察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方式,更体现了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强化诗词鉴赏教学,引导学生在面对一首诗词时应当从哪些方面进行鉴赏,并能够正确评价此类诗词的写作水平。

一、强化对诗词创作背景的介绍

孟子曾说,“知人论世”,要想了解一个人,就必须了解一个人生存的社会环境,因为人是具体的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社会性是一个人的根本属性。而诗词作为一个人的社会实践的产物,要想了解其写作背景,必然少不了对作者的了解,对其创作背景,如社会背景等的了解。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具体的鉴赏活动之前,首先要引导学生发掘作家所生存的社会环境,例如在学习杜甫的“三吏三别”之一《石壕吏》时,就必然要介绍当时安史之乱的实际情况,给国家和人民所带来的灾害,如此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中抓壮丁这一现象发生的背景,才能进一步以诗证史实,真切感受到作品中杜甫所描绘的官吏的凶狠、百姓的无奈、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也才能感受到“诗史”这一评价的由来。再如《琵琶行》中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理解这两句就需要对当时白居易因故被贬江州,又逢送友人离别之际,不免对琵琶女的遭遇心有同情,“心有戚戚”的共鸣,如此才能更好理解诗词主旨。因此,教师在诗词鉴赏教学时要强化对诗歌创作背景、作家的生活经历、文学思想等相关背景的梳理与介绍,并引导学生自觉搜集相关资料进行鉴赏,为下一步的正式的诗词鉴赏打下基础。

二、引导学生剖析诗题,寻找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诗题就是诗歌的题目,诗题往往是一首诗词的关键,但诗有很多种形式,有的以词牌名或曲名为题,如曹操的《短歌行》、李白的《将进酒》、柳永的《雨霖铃》等,这一部分诗题主要与诗歌的写作形式相关,与诗歌主旨关联不大,部分诗歌也能反映诗歌的情感,需要格外注意;但更多诗题或词题,则与诗人的诗歌题材、创作主旨或创作情感相关。例杜甫的《望岳》即是以泰山为题,抒发诗人雄视天下,睥睨一切的豪情壮志;白居易的《长恨歌》便是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生离死别的恨作文章,引发千古兴旺思考等等。这些诗歌或多或少都与诗人的主旨、情感相关,高中语文教师可以此类诗题为例,进行诗题鉴赏教学。并且,在引导学生分析诗题时,善于将各种类型的诗题进行分类,发现其中的共同点,为学生诗词鉴赏总结经验。当然,诗歌的题目千差万别,学生不能过于迷信题目,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有的题目跟诗歌创作无关,如《琵琶行》,单从题目并不能分析出诗人的主旨情感,诗歌鉴赏分析当落实到诗歌正文中去,题目只能提供一个线索,并不能完全代替诗词鉴赏。

三、寻找诗眼或关键句,抓住诗歌鉴赏的关键

古代文人多有诗评,其中反复提到诗眼。那么何为诗眼?诗眼就是一首诗词的关键,是诗的“神”“魂”,不仅集中体现着诗人的情感,更是决定一首诗水平高低的关键,诗眼活则一首诗俱活;诗眼死则一首诗了无生趣。并且,在诗词鉴赏考察中,有鉴赏关键句这一类型的题目,其中关键句中往往包含着诗眼,可见诗眼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诗词鉴赏中还要引导学生发现诗词中的诗眼,体会一字之妙。如张三影之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弄”字,宋祁之“红杏枝头春意闹”之“闹”字,王国维评此,“此一字而境界全出”,这二字正是各自的诗眼,教师可引导学生鉴赏这二字之妙,并学习如何寻找诗眼。此外,对诗词的关键句的鉴赏也是诗词鉴赏的重要内,如《春望》的关键句则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辛夷坞》之“涧互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等等,都是诗歌的关键,也多作为考察的重要内容。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找诗词中的关键句,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以练习题或者其他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诗眼、关键句的能力,并且练习如何联系诗歌主旨鉴赏诗中的关键句,从而迅速切入诗词鉴赏,提高自身诗词鉴赏的能力。

四、分析诗词的语言技巧,鉴赏诗词的表现手法

歌词赏析篇4

一、诗歌赏析首要从字词入手

中国诗歌历来有炼字的传统。唐朝诗人卢延让在其《苦吟》中写道:“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不同文赋易,为著者之乎。”这说明,古人诗词特重锤炼词句,更有“推敲”之美谈流传于世。这也说明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中国传统诗歌“画龙点睛”的字词,是掌握整首诗歌艺术奥秘的钥匙。所以,在日常的诗歌教学和考试复习中,应该对此加以特别重视。比如,2012年某省高考语文试卷,就出了一题给学生专门分析字词。该题为元代曹伯启所作的《子 规》: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其中问题为: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可见,对某个重要字词的分析,是诗歌赏析中的关键点。这首诗中,“空”字既传神的描绘出贪夫卷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因为这首诗的整个氛围,也就集中在这个“空”字上面了。这是从整个诗歌的氛围、意境来考察某个词的作用和意义。这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因为每一个字词,在诗歌中都是为着整个诗歌的情感和意境张力而服务的。因此,诗歌教学的第一要义,是对全诗重点字词的理解,并以此为突破口,理解整个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二、由字到句的分析,要抓住关键联

我们经常对很多诗歌都是能脱口而出其经典名句,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名句构成了该诗的核心,是诗歌的灵魂。比如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等等,不胜枚举。在诗歌教学中,让学生从字词的理解上升到整个诗歌的理解,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环节就是对关键联的赏析。而这同时也是高考的一种考试方式。比如,2015年某省高考语文卷的诗歌题,诗歌是骆宾王《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槐庭落暗金。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累,唯馀松桂心。”要求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这一联是由景入情的关键,是整个诗歌氛围的点睛之笔。而这一句,主要是是由“静”、“彻”、“空”、“深”这几个字来烘托气氛,也是理解该句乃至整首诗的重点。这几个字,把山谷中因为风声停止而显得异常安静,幽深少人的山林,月色更加浓郁的景致描写的更加贴切,同时,运用听觉和视觉描写,描绘了一幅幽邈、静谧的月下山林图景。这也就更明确地体现了诗人的心境。

分析字词关键在于结合整首诗歌的氛围来领会诗人的写作意图和情感倾向,这是诗歌赏析中最重要的方法。再如,某省考题是赵执信的《秋暮吟望》“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要求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常”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著落日之色;“偏”字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的心绪与情感。这也印证了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论断。并且,必须从意象所表达的情感维度去探讨诗人的感彩,才能更好地把握诗人的情感世界,也是理解整首诗歌的关键。

三、把握意象构筑的景象、情感和思想世界,领会诗人的写作情绪和意义表达,这是整体上赏析诗歌的关键

赏析诗歌从字词入手,过渡到句子的领会和理解,但最后的关键,是对诗歌整体的把握。而高考也对此有要求,一般都是在要分析全诗的意境、作者的心境等等,也就是说,要从意象世界落实到情感世界和意义世界。

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个过渡呢?关键还在于分析诗歌的意象。由上文《秋暮吟望》这首诗的考点来看,要求结合全诗来分析作者的心境,就在于说明,老师要引导学生去领会作者在整个诗歌里面的意象所表达的独特情绪和意义。而《秋暮吟望》这首诗,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诗人心境看似旷达、闲淡;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在烛光下饮酒的长今,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所以才会使用那些意象来构筑整个的诗歌意境。这是诗歌教学中应该特别重视的。

歌词赏析篇5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呢?纵观近几年中考诗歌鉴赏题,通过对于诗歌鉴赏教学实践的探究,笔者有了一些心得,现总结如下:

一、技巧策略

1 意象组合,进入意境

意象是指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恰当的意象组合,就能营造一个优美的意境。人物形象:包括诗中人物和自我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主要有豪放洒脱的形象,忧国忧民的形象,钟情山水的形象,怀古伤今的形象,儿女情长的形象等。景物(环境)描写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托物言志。言近而意远,只有把诗中的意象通过联想,再加以重新组合,再现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才能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之中。

2 寻找规律,把握情感

诗歌是抒情的语言艺术,准确鉴赏诗歌的关键在于把握诗歌里所表达的感情。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大概可分为以下八类:惜别、离别、思乡、讽喻、怀古、报国、咏景和恋友之情,作者的情感都能通过意象在诗中充分体现出来,如:古人常通过游子、折柳、天涯、家书、归雁、明月、秋、落叶等意象,表达思乡之情。平常要引导学生多积累总结。

3 由表及里,解读诗文

首先,要正确理解诗歌的内容,就应当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作品的时代背景。其次,注意分析诗题。诗题是诗的“眼睛”,分析诗题也是正确把握诗歌主旨的重要途径之一。然后,仔细研读诗歌语言,特别是关键字句、修辞手法和所用典故等;注意捕捉隐含信息,有的诗句语意双关,有的有“弦外之音”,要结合全诗细心揣摩,透过表面意义,挖掘深层含义,从整体上把握诗歌意境。总之,要指导学生多读、多思考、多积累优美的古诗词,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并注意同类型诗歌的比较。

二、解题思路

1 先读题干,审清题意。把握试题的要求,把握试题的侧重点。

2 找准诗眼,找突破口。在分析的过程中,找到关键词,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打开解题的突破口,得出正确答案。

3 体味意象,追寻情怀。在欣赏诗歌时,要仔细品味诗中的意象,借助想象和联想把握诗歌所抒写的情怀。

4 反复辨析,准确核对。在做题的过程中,由于理解上的片面偏差,很容易出错,因而反复辨析,也是解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

三、解题方法

联想法、辨析法、综合法、筛选法、比较法等。

四、题型分析

1 主旨情感类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主题思想和作者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目,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写的形象特点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常见的提问方式有: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或者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题格式为:这首诗通过形象或景物,写出了的情境或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应答材料:(情感类)忧国忧民,或怀古伤今,或建功立业,或忆友怀旧,或思念亲人,或寄情山水,或怀才不遇,或蔑视权贵,或相知相见,或离情别恨。

2 表达技巧类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从诗歌的整体构思来把握,不能只答其中一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找出全篇诗歌所用的表现手法后,还要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一下运用的好处。常见的提问方式有: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答题格式:这首诗运用了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应答材料: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夸张、对比、象征、比兴、托物言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小中见大、虚实相问、怀古伤今、借古讽今。

3 想象描绘类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绘画面的想象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诗化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主要提问方式: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你的话把诗中的画面描绘出来。

4 品味炼字类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精练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方面把握其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是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某个词的作用。常见提问方式包括:这首诗中“某”词为什么不能换成“某”词?这个词为什么用得十分传神?这个词在诗中有什么特定的含义?你最欣赏的是哪个字?请赏析。

5 名句赏析类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思路如下:

(1)审题、主要审清题干,明确题目要求回答什么。

(2)分析。①整体把握:这是一首什么诗?大致内容是什么?②理解诗意:写什么事物?写出什么特征?③分析语言:用什么手法?运用哪些重要词语?④领悟情感:诗人具有怎样的情感?

(3)答题格式:先流畅地翻译句子,加入必要修饰语,然后进行赏析时要确立鉴赏角度。

歌词赏析篇6

【关键词】广东;古诗词鉴赏;解题技巧

相对于其他题型,古诗词鉴赏是历年高考试题中难度较大的,部分考生得分较低。究其原因,首先是学生不理解诗词的内容,缺少积累,缺乏诗词赏析的基本常识;同时,答题时表述未能抓住题干、根据题干的暗示用准确的术语规范地表达。所以,考生进一步掌握诗歌鉴赏题的解题技巧,提高赏析答题能力和答题准确率,对备战高考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点努力,权作引玉之砖。

一、近三年广东高考诗词考点简析

纵观近三年来广东高考古诗词鉴赏考点,一是分析思想感情(09年“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11年“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分析诗歌语言(09年“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10年“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三是分析表达技巧(10年“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最后是分析诗歌内容(11年“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总的来看,其实都是在围绕二个重点——写了什么和怎样写来命题。

近三年来,广东高考试题中古诗鉴赏题满分都是7分,虽然该题型难度在逐年降低,但仍有不少考生答分率比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考生没有认真理解题干,同时没有掌握古诗的基本常识,不知道如何规范答题。

二、如何备考古诗词鉴赏题

根据近年来广东省高考古诗词鉴赏题的命题特点,本文认为,考生在备考中,需要注意理解题干,扣住题干,准确规范答题。因为题干提示答题的角度、范围和要求,因此必须围绕题干要求,比较诗词内容,运用规范术语,简洁而准确地表达出来。考生应提高解题的能力,准确把握命题者的意图,从而提高古诗赏析题的得分率。

1、知人论世,理解内容

由于诗的语言跳跃性比较大,加之古代诗词运用的典故较多,涉及到的背景知识丰富,因而不能理解诗的内容,致使很多考生对诗词赏析有畏惧心理,他们遇到这道题只是随便答一点,甚至有部分人放弃答题。其实考生要准确理解诗词内容,不仅诗句要读,对诗词题目、注释、作者与相关背景知识的理解也是重要辅助。比如2009年考查的是杜甫的《月》这首诗,这个诗题《月》在古诗中是个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意象;诗歌内容后也有补充介绍写作背景,然后联系诗人杜甫坎坷漂泊的一生,颠沛流离的身世,壮志难酬的失意以及忧国忧民的情怀,自然会理解到诗人在这首五律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抓住意象,体味情感

意象是诗歌中富有意蕴的物象,诗人通常都是要借助意象来传达情感,所选的意象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审美创造的结晶。因此准确解读意象含义,对品味意境、把握作者情感非常重要。为此,考生必须积累一些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含义的知识。

比如,梅历来就被视为高洁的象征;菊的清高、斗雪傲霜,受到诗人的青睐与赞颂;月是思乡思亲的代名词;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蝉的清高,古人悲鸣,便赋予了悲切之情,暗寓诗人的命运乖蹇,人生之多难等。

2011年高考题《减字木兰花》(苏轼),第一小题“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考生只要能抓住词作中出现的“初解语的莺”、“如酥的微雨”和“遥看近却无的草色”这些表现早春景象的意象,就能解答出相关答案。

3、熟悉术语,准确表达

在理解了诗词内容、体味出情感之后,接下来最主要是联系诗词文本,了解其文本含义,灵活运用古诗鉴赏术语准确、得体地表述自己的解读赏析心得,规范地表达出来。

一般而言,诗歌的艺术手法通常有表达方式、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此外还有诗词风格和语言术语等等。赏析古代诗词,必须熟悉这些术语。明了赏析术语,一般的回答程式是:先写什么,再分析怎样写,最后说明为什么这样写,达到什么目的。

比如10年高考第一小题“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最佳答案就是首先回答写了什么——“隔”带有阻隔、隔断之义,接着分析怎样写——“隔”运用了一语双关的手法来写,最后再说明达到什么目的——用“隔”可以增强作者对江东的留恋之情。

总之,高考古诗赏析尽管比较难,但只要考生能在备考中认真地对待,首先心理上不要畏惧,然后根据命题者设计的问题,抓住意象,整体理解诗句含义,运用准确术语,按写什么、怎样写、为何写的模式来答,那么得较高的分亦非难事。

参考文献:

[1]2009-2011年广东省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分析;

[2]潘浩有《如何鉴赏高考试卷中的古典诗歌》《考试周刊》2007年第30期;

歌词赏析篇7

关键词:高中,古诗词鉴赏

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中的经典题型,同时也是高考中具有较高区分度的试题。由于诗歌的不确定性,在遇到相关题目的时候,每一次都需要学生调动新的知识储备,所以很多同学面对这种题型往往高度紧张,手足无措。许多学生尤其是普通中学的学生更是视它如洪水猛兽,得分率一直不高。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又该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样的难题呢?笔者在自己的教学中做了一些实践和思考

一、读懂诗意。诗歌通常是用简练含蓄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充实的内容传达多变的情感。学生如果读不懂诗歌,就不能正确判断诗歌的内容及情感,做诗歌鉴赏题时就会模棱两可,难以下笔甚至张冠李戴,胡乱贴标签。所以,要鉴赏诗歌就必须读懂诗歌,读懂诗歌内容是做诗歌鉴赏的基础

首先把握全面信息。诗歌鉴赏从题目、注释到内容都需要认真对待。,古诗词鉴赏。有的诗歌的题目就交代了内容,如2010年江苏高考诗歌赏析题是王昌龄的《送魏二》。有的诗歌附有注释,或是对写作背景的说明,或是对诗歌中典故的解释。2010全国卷《咏素蝶》注:刘孝绰,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这里就是背景及作者的为人的介绍,对做题很有帮助,读题时就不能走马观花。

其次打破思维定势。学生从小学到现在接触过许多诗歌,他们初步了解了一些诗人的身世遭遇,诗歌风格,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含义等。这些已有的基础知识对鉴赏有一定的帮助。但同样的景物,因诗人所处的时代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古诗词鉴赏。如在赏析曾巩的《咏柳》时,作者是借对柳树形象的刻画来讽刺那些得志猖狂的小人。然而不少同学竟认为是在赞美柳树。问及原因才知是受学过的贺知章的《咏柳》影响,显然这里学生过去的经验产生了消极作用。同一个作者的诗歌风格也不尽相同,甚至相差很远,鉴赏时要就诗歌本身来分析。

再次掌握文言知识。由于诗歌是用文言写就的,篇幅短小,讲究格律或是突出强调作者的情感等原因,就常常打破我们在生活中或其他文体里所使用的常规语言的束缚,出现倒装、省略或改变词性等现象。与现代汉语语法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应调动学生的文言知识储备,以便准确理解诗歌含义。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应是“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古诗词鉴赏。“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将“寺”和“桥”提到句首以突出强调作者的怜爱之情。

二、掌握相关术语。正如数学题的解答需要借助数学公式,诗歌的鉴赏离不开相关术语。考试说明上规定诗歌鉴赏考查的内容有两方面: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因此要掌握常见的诗歌鉴赏术语:如修辞方法类的比喻、借代、拟人、象征;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结构技巧类的过渡、铺垫、伏笔;表现手法类的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托物言志;思想感情类的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等。掌握术语,这样在答题时才有针对性。

三、讲究答题技巧 .仔细审查历年高考的考查题型,可以发现诗歌鉴赏中的规律,应适时总结,及时点拨,使学生心中有数,提高答题的有效性。如在诗歌鉴赏中的景物类题型作答,就有必要使学生明白这一类题型的解题思路首先就要定位于景物描写的相关理论知识上,其次才落实在具体的诗歌解读中,这样子的思考类似于数学教学中的公式法解题,这种定位思考有助于学生的解题,诗歌是表达情感的艺术,而由于古人的含蓄,情感往往通过描写景物来表现的。以鉴赏景物类诗为例,一是诗歌写了怎样的情景,回答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在知晓大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再现诗歌中的情景并指出其特点,当然,这里的再现不等于翻译;二是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先对情景的简述然后回答作者的情感。

四、规范答题。经过一定的鉴赏训练以后,学生对于一首诗歌,往往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感受。但是一旦述诸语言,学生的表达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写出的鉴赏文字缺乏逻辑性、条理性,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

其一、要掌握“问点”,有的放矢。,古诗词鉴赏。即一定要按题目的具体要求作答,不要答非所问。以《雨后池上》为例,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在答题时应注意两点,一是哪些内容是动,哪些是静;二是“静”和“动”的关系是怎样的?有的学生只说一、二句写静景,三、四句写动景。既无具体内容又无二者关系,这就不能满足答题要求了。

其二、要逐点表述、层次分明。答题时常常是总说(概括)+具体说明(举例分析)或具体说明(举例分析)+总说(概括)。最好运用一、二、三点回答,显得条理清晰。语句简明完整,回答问题所用的语言既要简明扼要,又要意思完整,切忌啰嗦、词不达意。

其三、要回答全面。诗歌都是通过描述或议论人、事、景、物来表情达意的,一首诗涉及的对象肯定是多样的。有的比较显性,有的比较隐性,从每个描述对象都可以解读出一种情感。欧阳修的《戏答元珍》“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古诗词鉴赏。” 抒发的情感就是多元的:既有自己迁谪山乡的寂寞情怀,又有眷眷乡思,还有乐观豁达之情。

歌词赏析篇8

关 键 词:声乐 声乐作品 赏析

音乐是美的。一部好的声乐作品能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让人心旷神怡、精神振奋,还可以使其灵魂高尚、行为优美。它何以有如此神奇的魅力呢?这就需要我们对它进行认真、准确地赏析。声乐作品的赏析过程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循环往复、不断深入的音乐印象过程。它是一种高级的思维认识和审美活动,需要既有感性又有理性,含辨别、评论的成分。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赏析一部声乐作品呢?

一、直觉感知

当初次接触一部声乐作品时,通过听觉,我们马上会产生一种直觉的感知,觉得旋律和谐、优美、动听,在头脑里形成一个朦胧的音乐形象,并进而产生或宁静、轻松,或紧凑、激昂,或甜蜜、优美的情绪感情。如,当我们听到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越来越好》时,立刻会被这种欢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所吸引,心中油然而生喜悦、欢快、振奋之情;听到《江河水》时,那如泣如诉的歌声,会马上将我们带入一片幽怨、悲哀与愤慨之中;听歌剧《白毛女》选曲《恨似高山仇似海》,那满蓄的悲慨与仇恨,会深深震撼每个人的心灵。但是,这种感知往往是肤浅的、模糊的、带有随意性的,因它仅仅是一种由听觉而导致的直接心理感受。在这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从审美欣赏的高度,去了解、欣赏音乐作品,这种理智的欣赏包括分析歌曲的歌名、创作背景、歌曲旋律、歌词等方面。wWW.133229.coM

二、分析歌名

一般来说,声乐作品的题目是根据歌曲的主要表现内容来命名的,歌名是对歌曲内容的集中体现和精辟概括。因而,通过歌名,我们可以了解到作品的大体内容。当我们看到《我爱你,中国》《我的祖国》《歌唱祖国》等歌名时,便能很快地得知这些歌曲是歌唱祖国的,一看就令人振奋,并激发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看到《赶牲口》《推船号子》《打酸枣》等歌名,一幅幅生动的劳动场面便呈现在面前;而《沂蒙山好风光》《无锡景》《人人都说山西好》,则会激起我们对大自然美丽景观的想象。同样,也有一些一看便可知是低级趣味或反映不健康情趣的歌曲,对此我们一定要用高尚的审美观进行正确地引导,保持理智的鉴赏眼光,坚决抵制不健康歌曲。

三、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

歌曲的创作背景主要指词曲作者的情绪情感、写作动机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等。一首歌曲,必定融进了词曲作者短则某一刻、某一时间,长则多年甚至一生情感的积蓄,歌曲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主观意愿。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词曲作者的生平尤其是写作期间的境况来把握。舒伯特(1797—1828)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他的一生都挣扎在贫困和疾病之中,因而在他的大量作品中都能感受到他在梅特涅时期苦闷、压抑的心情及渴望自由的愿望,如声乐套曲《冬日旅行》、歌曲《魔王》等。另外,分析歌曲创作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精神,对于鉴别歌曲的好坏,深刻地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歌曲《到敌人后方去》(赵启海词、冼星海曲)作于1938年,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初期,联系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我们仿佛还看到了无数的革命青年,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人民,拿起武器,满怀爱国的热情和抗日必胜的信念,斗志昂扬、精神抖擞地“到敌人后方去”,为“把鬼子赶出境”和敌人进行着英勇顽强的斗争。

四、分析旋律

旋律又称曲调,是若干乐音有组织地进行,是节奏、节拍、音高、力度等要素有机结合组成的音的线条。旋律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和灵魂,能表达某种特定的思想、情绪。它也是塑造音乐形象的最主要手段,具有语言性和形象性。从声乐作品中旋律的走向、速度的变化、力度的对比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作者的创作意图、歌曲的表现内容和所要塑造的音乐形象。如歌曲《小白菜》的旋律:5 3 3 2 | 5 5 3 3 2 1— |这种下行走向的旋律,宛如生活中悲痛的哭泣和叹息,让人听后不禁为之感动甚至潸然泪下,“小白菜”这个出生贫寒、命运悲惨的小女孩的艺术形象,也让人油然而生怜爱、同情之心。又如《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是一首很有特色的抒情歌曲,它的旋律大多是变化模进:5 6 5 4 5 3 3 |,这段音乐以级进为主,上下波浪式的节奏型,更表现出浓厚的新疆维吾尔族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而歌曲《孟姜女》千里送寒衣、哭倒长城八百里的动人场面,从中我们也清晰地看到了孟姜女这个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五、品味歌词

歌词是表现歌曲思想内涵的文字表现和文学体式,大多是语言精练、含义隽永、节奏鲜明、富有美感的诗词,它高度精练地概括了歌曲的表现内容。歌词能够大大加强我们对歌曲的理解力,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歌曲的思想内涵。如艺术歌曲《斑竹泪》:“山重重水茫茫,山高水又长;古舜帝去南方,巡狩赏风光……欢情薄,美梦破,苍穹星辰落,帝驾崩、二妃惊、苍梧散魂魄……”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歌词,先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意境,又向我们交代了一桩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舜帝南巡,后驾崩于苍梧而与蛾皇、女英生离死别的悲壮爱情故事。歌词最后以“千年事,万人说,悲歌天地和”结束,将全曲的情绪升华到了极致。又如歌曲《祝酒歌》:“美酒飘香歌声飞,朋友请你干一杯,胜利的十月永难忘,杯中洒满幸福泪”,充分展现了粉碎“四人帮”后,全国人民互相举杯祝贺、共庆胜利的喜庆场面。而歌词“明日上阵劲百倍,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愿洒热血和汗水……待到理想化宏图,咱重摆美酒再相会”等,真实生动地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幸福、喜悦的心情,和对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强烈愿望与信心。歌词集中、简练地体现了歌曲主题,形象具体鲜明。

总之,声乐作品的赏析首先需要运用直觉的感知,这是初步的、模糊的、直接的;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理智的欣赏,这是通过对歌曲的歌名、创作背景、旋律、歌词等进行全面地了解和分析而进行的,从中,我们可以辨别歌曲的创作成功与否,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品通过动听的旋律、优美精练的歌词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魅力。当然,要完美地欣赏一部音乐作品,还要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及想象力。这样,才能达到客观全面地评价声乐作品、正确体验声乐作品艺术魅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盛昌,李保彤.中外名曲赏析.山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10月第1版.

歌词赏析篇9

【关键词】高考;诗歌;语言;答题模式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of the language of poetry appreciation patterns of inquiry

Wang Zunxiong

【Abstract】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student to the ancient poetry art tradition, set up the language of poetry appreciation, test students' ability of appreciation of classical poetry language directly. Students if you don't master the basic methods of the language of poetry appreciation, it is hard to get good grad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atterns of th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 language ancient poetry appreciation.

【Key words】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Poetry; Language; Patterns of

语文高考设古代诗歌鉴赏题从1994年就开始了,特别是对诗歌鉴赏的考查形式从客观选择题已经变成了主观题阐释,且要求学生从诗歌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方面,鉴别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和灵活性。由于社会环境、人文环境、语言环境的变迁,普通读者尤其是高中生,鉴赏古代诗歌仍有一定的困难。从每年的高考成绩来看,古代诗歌鉴赏得分不高。虽然花的时间不少,但收效甚微。怎样找到一些鉴赏古诗词的基本规律,真正走进其意境中呢?

今天,我就从近几年高中古诗词鉴赏的教学实践出发,结合历年各地高考诗歌语言鉴赏试题为例,通过问与答的分析,探寻诗歌语言鉴赏隐藏的规律,以便考生在考试时参照。规范答题模式,准确解答。

一、分析炼字型

诗歌"炼"字,主要是考查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叠音词的炼字效果。

1."炼字"题解题技巧。

解答诗歌中的"分析炼字型"题目应注意的几个的问题:①将所炼之字一定要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②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③联系全诗的感情或主旨分析。

2."炼字"题常见设问方式及答题步骤。

(一)设问方式:

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③请对×字进行赏析。

④本诗的×字,换成另外一字好不好?为什么?

(二)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例](2008。安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 孤 山①

[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代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思路分析] 解答此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解释"孤"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 ①"孤"在句中是指作者自己比较孤单。(步骤一)②偶然存留的孤山与末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志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步骤二)③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步骤三)

二、分析炼句型

1.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

①简析句意 ②结合文意赏析 ③分析作用、效果、表达的主旨、情感

[诗歌例析]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有人认为本诗最后一联为喜幸之词,你同意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只是靠着老朋友帮助才能维持生计,对世事也不再有何追求了。(步骤一简析句意)本诗前三联渲染出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诗人闲适地享受着妻子儿女的家室之乐。经历长期离乱后,重获家室儿女之乐,诗人怎能不感到欣喜满足。(步骤二结合文意赏析)但最后一联表面仍是喜幸之词,实则包藏了多少悲苦与无奈。眼前的闲适生活是建立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上的。此刻寄人篱下,艰难辛酸溢于言表。(步骤三分析作用、效果、表达的主旨、情感)因此不同意"喜幸"之说。

2.对某个句子进行赏析

①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

②抓住最突出的一点(或诗眼或写法)简析。

③点出该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诗歌例析]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弟妹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本诗堪称白居易"用常得奇"的佳作。请结合全诗,对颈联"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进行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手足离情,各在一方,犹如那纷飞的千里孤雁,只能吊影自怜;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风飘飞。(步骤1)诗人用比喻的手法,以"雁"、"蓬"比喻离散的手足。(步骤2)从而营造出一种孤苦凄凉的意境,抒发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步骤3)

三、分析语言风格型

1.常见作家语言风格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 苏轼的豪放旷达 辛弃疾的慷慨悲壮

2.考查方式

①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②提问变体: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答题模式

①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②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名语言特色)+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析感情(指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提示: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牢记语言风格术语及效果词。

[例] 谈谈下面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春 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歌词赏析篇10

一、整体感知,突出“四看”——看标题、解作者、读诗句、重注释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阅读欣赏诗歌,我们讲求初步感知,整体去理解。

1.诗歌标题,如同人体之眼,他对我们欣赏理解诗歌有着指引作用

如,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看标题,“潼关”——地名,“怀古”——思想情感,作者行进在潼关路上,想起关中古时、眼前,自然发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感慨。名为“怀古”,实为“伤今”,“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再如,杜甫的《日暮》,我们借标题自然联想到杜甫这位伟大诗人的晚年思想。

2.解作者——联系作者,了解背景,体味作品的主旨、情感

“诗言志,词言情”,了解作者身处的时代、沧桑的经历,有助于我们更深切地体味作者在诗中所寓含的情感,如,李清照这位女词人的前后期身世,会让我们更准确地去欣赏她的诗歌,《如梦令》让我们看到的是少女时期的作者伤春情结,而《一剪梅》却体会到的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看到的是她的“凄凄惨惨戚戚”、“此情无计可消除”的心境和“人比黄花瘦”的憔悴形象。

3.读诗句,重注释——诗句内容是欣赏诗歌的重点

我们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要做细致地分析,是重点,放在下一步进行。如2010年新课标卷高考试卷中的诗歌赏析题《雨雪曲》后有以下注释:(1)江总……历仕梁陈隋三朝。(2)榆溪:指边塞。(3)陇西:在今甘肃。以上这三点注释,让我们了解了作者,了解了地点,给我们的思维指明了方向:边塞—边塞诗—边塞诗突出的情感、思想。

二、精琢细磨,深入领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技巧、音韵美

1.感受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诗歌情感丰富,语言凝练,“诗歌是富于形象的思维”(别林斯基)。阅读诗歌,从有限的语言文字的建构中引出无限的想象。如王维的《田园乐》: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其中“山客”的形象——其居住的环境有什么特点?生活有什么特点?——在桃红柳绿的明媚景色中,在花落莺啼的宁静环境中,“山客”睡得酣甜安稳,于身外之境一无所知,这样,一个热爱自热、淡泊名利、追求自由闲适生活的人物形象就展现在眼前。

2.把握语言是诗歌内涵理解的关键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其语言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和感染力。欣赏诗歌语言,要求了解诗歌语言的特色,同时,调动联想、想象等方法,进一步领悟诗歌的精妙。诗歌语言一般来说,讲求两层含义,即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的理解之外,还要重点把握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态度。分析诗歌语言,还需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把握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

3.赏析表达技巧,切磋撷取,学习借鉴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命题最多的内容,也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总之,一切用以提高诗歌表达效果的方法都在高考的考查范围之内。这就要求教师准确判断诗词所运用的方法技巧,并赏析其表达效果。

4.融会共鸣,走进作者内心,体悟作者思想情感

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是诗歌赏析的最重要环节,作者通过艺术意境的塑造,传达给读者的是诗歌的主旨、诗人寄托的情感等,这一内容的把握必须借助诗歌形象的分析及前面所提进行全面的考虑,但我们也可以根据诗歌的题材,去概括性地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诗人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在此类诗歌中,常以自然山水、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的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美好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纯真而质朴的友情、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三、准确审题,剖析答题方向、内容,注重答题步骤

1.鉴赏形象型

(1)鉴赏人物形象的答题步骤与要点

第一步:找到诗中描绘形象的相关语句,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

第二步:用精练的话语概括形象的特征;

第三步:结合诗歌的主旨指出所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第四步:紧扣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2)鉴赏景物形象的答题步骤与要点

第一步: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在忠实原诗的基础上,进行联想、想象,并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力求优美;

第二步: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的氛围特点(孤寂冷清、或恬静优美、或雄浑壮阔、或萧瑟凄凉……)要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三步:根据意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四步:紧扣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2.鉴赏语言型

(1)鉴赏炼字的答题步骤与要点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该字运用了怎么样的表现手法(比喻、通感、以动显静等),有什么表达效果;

第四步:紧扣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2)鉴赏诗眼的答题步骤与要点

第一步:指出该字词对主旨表达所起的作用;

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词写了哪些内容;

第三步:该字词在诗歌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第四步:紧扣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3)鉴赏表达技巧的答题步骤与要点

第一步:准确地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

第二步:结合诗句解释说明诗中这种手法的运用内容;

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传达了怎样的旨趣;

第四步:紧扣题目要求,拟写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