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社会十篇

时间:2023-03-18 18:03:44

步入社会

步入社会篇1

首先,我想谈一下实习的意义。

实习是一种对用人单位和实习生都有益的人力资源制度安排。对接受实习生的单位而言,是发展储备人力资源的措施,可以让其低成本、大范围的选择人才,培养和发现真正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人才,亦可以作为用人单位的公关手段,让更多的社会成员(如实习生)了解用人单位的文化和理念,从而增强社会对该组织的认同感并赢得声誉。

对学生而言,实习可以使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尝试不同的工作,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逐步完成职业化角色的转化,发现自己真实的潜力和兴趣,以奠定良好的事业基础,也为自我成长丰富了阅历,促进整个社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作为一名学生,我想学习的目的不在于通过结业考试,而是为了获取知识,获取工作技能,换句话说,在学校学习是为了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通过学习保证能够完成将来的工作,为社会作出贡献。然而步出象牙塔步入社会是有很大落差的,能够以进入公司实习来作为缓冲,对我而言是一件幸事,通过实习工作了解到工作的实际需要,使得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得到的效果也相应的更好。

其次,我介绍一下我实习所做的工作。

再次,我要总结一下自己在实习期间的体会。

1、自主学习。工作后不再象在学校里学习那样,有老师,有作业,有考试,而是一切要自己主动去学去做。只要你想学习,学习的机会还是很多的,老员工们从不吝惜自己的经验来指导你工作,让你少走弯路;集团公司、公司内部有各种各样的培训来提高自己,你所要作的只是甄别哪些是你需要了解的,哪些是你感兴趣的。

2、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你不只为公司创造了效益,同时也提高了自己,象我这样没有工作经验的新人,更需要通过多做事情来积累经验。特别是现在实习工作并不象正式员工那样有明确的工作范围,如果工作态度不够积极就可能没有事情做,所以平时就更需要主动争取多做事,这样才能多积累多提高。

3、团队精神。工作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个项目,在工作的过程中如何去保持和团队中其他同事的交流和沟通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位资深人力资源专家曾对团队精神的能力要求有这样的观点:要有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合理的分工可以使大家在工作中各尽所长,团结合作,配合默契,共赴成功。个人要想成功及获得好的业绩,必须牢记一个规则:我们永远不能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团队利益之上,在团队工作中,会出现在自己的协助下同时也从中受益的情况,反过来看,自己本身受益其中,这是保证自己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4、基本礼仪。步入社会就需要了解基本礼仪,而这往往是原来作为学生不大重视的,无论是着装还是待人接物,都应该合乎礼仪,才不会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这就需要平时多学习,比如注意其他人的做法或向专家请教。

5、为人处事。作为学生面对的无非是同学、老师、家长,而工作后就要面对更为复杂的关系。无论是和领导、同事还是客户接触,都要做到妥善处理,要多沟通,并要设身处地从对方角度换位思考,而不是只是考虑自己的事。

最后,我至少还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步入社会篇2

>> 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步入“建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民生主义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社会建设着力点分析 从经济改革视角透析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好新型纺织产业集群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野下加强涪陵乡镇财政建设的对策探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域下的城镇化建设路径探索 试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角下的公共图书馆建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苏北农村道德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民营企业人才资源建设研究 加快推进产业项目建设 为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多做贡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在全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径探讨 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重道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角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看社会体育专业发展前景 加快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为在西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年11月8日)[DB/OL].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DB/OL].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

[5].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N].人民日报,2012-11-08.

步入社会篇3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社会生活 学生 教师 引导

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社会,学校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交给学生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一种生活的技能,给他们一种方法,以便让他们能够在步入社会后适应社会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社会、认知社会、感受社会。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做好这个引导者,尽量的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际的综合实践活动。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

一、充分发挥实践活动课程效应

任何一个科目的设置都不是凭空想象的,都是以一定的科学目的为依据的,实践活动的设置就是为了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多种形式来促进与保证课程实施。一是选好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让学生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便“蠢蠢欲动”,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真正探究因这份心动而更加丰富多彩。二是典型引路。新的课程会遇到新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但不能熟视无睹,也不能顺其自然。采用典型引路给大家以启示是一个成功的举措。三是专题细化。如根据大专题设立若干小专题以利于深入研究,又如由此专题引出彼专题继续研究等。由大及小也好,由此及彼也好,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完全可不拘泥于计划。四是有机整合。实践活动涵盖面广,可与学校德育活动、学科活动、班队活动、节日活动等有机整合,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效应。

二、充分利用好校内外资源来丰富实践活动内容

既然是综合实践活动,那么就要有一个场地、一个环境等外部条件来进行实践,《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就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拓展,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同时,这些基地类别不同,内涵丰富,课程资源取之不绝,用之不尽,教学的价值不可估量。为了充分发挥基地的依托作用,开展活动时还可以邀请基地上的部分学生家长,熟悉基地情况的行家或专家等担任基地辅导员,指导学生开展基地综合实践活动。这样,学生们欣喜地走出校园,领略了青山绿水的美丽,了解了地方的历史文化,目睹了高科技生产的神力,体验到生活的真谛。综合实践活动赋予学生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赋予教育以生命的活力。

三、充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社会角色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学生就是一个软弱的书生的代表,每天只会学习,其他的事情一概不懂,在我们学校,甚至还有学生从来没有洗过衣服,也曾有报道一个研究生上学的时候竟然要母亲一起随行,因为他不会洗衣、做饭、打理房间……21世纪的人才不是读书多么厉害,而是应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状态,有全面的知识基础。由于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娇养惯纵使得他们的成长太过于顺利,而实际上,应该让他们体会一下前途的坎坷和困难,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不会被轻易打倒。我们也要给孩子创设锻炼的机会和条件,因为他们总要在学习中自己长大。与国外的学生相比,中国的学生所缺乏的并不是知识技能,解题技巧,而是良好的心理态度,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自主性,创造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恰恰正是最为重要的。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引领学生获得轻松参加实践的体验和经验,使他们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教会学生关爱大自然,关心生存环境;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完善自己;培养学生发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养成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所以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让学生:

1、在角色中体验中引领学生参与社会

我们知道:温室里的幼苗注定长不成参天大树,人们常说,现在的孩子心理素质太差,经不起挫折和失败,其实与成长的环境这很大的关系,作为教师,我们更是深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能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一次次去体能成功、体验失败、体验磨练、体验吃苦,才能激发他们奋斗拼搏的精神,锤炼他们的意志。其实相对于校园里单一的学习活动,他们也渴望真正走到社会中去,在大千世界里找到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份更为真实的感受,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

2、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

我们常说“学以致用”,学习到的知识不进行实际的运用就显得很空洞,同时很多知识只有进行了实践的证明才会显得更为真实。理论与实践其实也是一个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矛盾综合体,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其实也是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更是让学生感悟知识的渊博与奥妙的一条蹊径。

经过这些年来的课程实践活动,我们已经深刻的体会到这门课程的内涵之深厚,这门课程不仅仅是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看到更为精彩的社会生活,同时做好这门课程也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步入社会篇4

第三章:步入人类社会

鬼煞仍在树林中行进着,还是抱着那个杀戮的目的向前走着。鬼煞走啊走,走了很长时间也没走出去,他察觉到自己好像是在原地转圈,便说道:“呼~怎么回事,怎么还是在这里。对我来说真是太碍事了,不如把树林毁了吧,可声响会不会太大了。”鬼煞不知怎么办才好,就在这时,天空中有一个耀眼的光点正慢慢落下来,鬼煞知道,这就是神,整个魔界的敌人,那神穿着一身的羽,双手还是如此洁净,可以看出,他不是普通的神。可鬼煞又见一群黑色地狱怨灵正向光点附近飞去,“难道!!这里有死神族的人嘛!怎么会,怨灵竟是黑的,只有鬼神之身用血祭才能办到,那人不想要命了嘛,怎么会有这么强的神,竟能把鬼神逼到这等地步。”鬼煞一下愣住了,他慢慢向那里走去。忽然,又传来一声惨叫,那是他的族人,鬼煞听到这个声音,心中不禁一颤,他还记着,这是在他小时候的时候,和他一起玩耍的伙伴,魂!!鬼煞没有犹豫,以最快的嗜魂鬼步冲了过去,正像他想的那样凄惨,整个战场早已被魂黑玛瑙般的血渲染了,而空中,正有一个神,执行自己的职责,杀掉所有迫害人类的魔。鬼煞一个箭步,冲到那个魂前,虽知道自己的力量不及那位神,但还是冷冷的喊道:“你觉得好玩吗?哼哼,神不是以众生为骄傲嘛!难道就这样地摧残吗。”那位神笑道:“但,不包括他,也不包括你。”鬼煞第一次流泪了,泪珠滚落到鬼煞沾满血的衣服上,而折射的是满满的同情。那位神满脸疑惑的说:“你怎么会……”“有如此纯洁的眼泪对吧。”鬼煞用血红的眼睛目视这那位神说道。“怎么会呢,你是魔,不应该有的,难道……嗯,你还是带他走吧。”神说。鬼煞听了,怒吼道:“别用你那假惺惺的样子可怜我!”神又说:“是吗,那你是想死喽?还是快走吧。”鬼煞有些诧异,可还是背着魂走了。神想:“他就是死神吗?可还那么小,不过我相信,他一定会拯救这个世界的。”神悄悄的消失了,消失在绿幽幽的树林里。

鬼煞背着魂,走了很久,可还没走出树林,鬼煞没办法,只好毁掉树林走出去,刚想用鬼焰毁掉树林时,身后传来一个声音:“没用的,这是神塑造的树林,你是毁不掉的。”鬼煞一惊,急忙转身,没想到看到了一个冰清玉洁的小姑娘,鬼煞问道:“你是谁,怎么会在这里。”那个小姑娘说:“我嘛,叫乾 雪玉,叫我小玉就好了,我家就住在这里。”她又说道:“喂,你背着的这个人受伤好像很重啊,不如到我们家去,让我爸爸为他治疗一下吧。”鬼煞听了,回道:“你就不怕我吗?就不怕我把你吃了或杀了?”小玉笑道:“呵呵,怎么会呢,我从你的眼神中看到,你是一个好人。”鬼煞显得有些惊慌失措,说:“呼~才没有那回事呢。”小玉又问:“你叫什么,还有那个人。”“我叫死神 鬼煞,他嘛,叫哀 魂。”鬼煞被自己的反常吓的不知所措。“哦,你是魔界的吧,不过没关系,走我带你去我们家。”就这样,鬼煞又戏剧性的被请到了小玉的家里。

一进门,鬼煞愣住了,小雨所说的爸爸,竟是把魂打伤的神!!!

预告下一章:重返幽冥

步入社会篇5

二、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途径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的建立,有助于经济增长,改善市场,增加就业,发展劳动力市场,实现社会发展的目标。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新经济形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发展必须符合这一基本趋势。目前,我国通过立法已经制定了社会保险、救助、补贴等方面的基本制度,进一步深化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从而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逐步解决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因此,必须瞄准新经济常态发展的社会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动员更多的资源用于住房建设,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建设,积极推动许多社会企业的创建和发展,推动社会组织的发展。同时,也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企业发展,推进企业参与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提高企业在吸纳社会人才方面的竞争力,增强企业的发展潜力。

步入社会篇6

关键词:社会保险费;税务部门;统征

一、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的意义

(一)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有利于保证和加大社会保险费的征收力度

在我国,税务部门肩负着筹集国家财政资金、调节社会收入分配、支持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等重要职能。经过多年实践,它们积累了大量和丰富的征管经验,培养和锻炼了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熟、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同时,税务部门机构遍布全国城乡,拥有在登记、申报、征收、管理、统计、检查、清欠等环节征管工作的优势和手段。因此,实行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不仅可以充分发挥税务部门的征收优势和运行机制,而且还可以不断规范社会保险费征收行为、提高征管质量和降低征收成本,有利于保证和加大社会保险费的征收力度。

(二)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有利于促进社会保险费征管体制的完善

由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按照税收征管模式对社会保险费实行规范化征管,不仅促进了社会保障资金由收支混合管理向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转变,而且实现了社会保障资金收、支、管、用等运行过程的有序化和规范化,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保险费征管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同时,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又大大减轻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工作量,能够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从繁重的征收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搞好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工作,有利于提高社会保障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三)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有利于促进税务机关地位的提高和作用的发挥

征收社会保险费,是税务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是税务机关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为国分忧的具体体现。税务部门通过征收社会保险费,不仅扩大了收入规模,而且更多地参与了同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这将直接有助于税务部门地位的提高和作用的发挥。此外,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还可以为进一步探索在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准备条件。

二、云南省某市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的成效

按照《云南省社会保险费统一征收实行办法》的规定和要求,该市地方税务局于2003年7月正式启动了社会保险费统征试点工作。三年来,该市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取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初步建立和规范了统征社会保险费的各项具体制度

两年多来,该市税务部门围绕着抓紧抓实组织收入、强化征管和优化服务的原则,初步实现了以“统一征收机构、统一征收范围、统一征收办法、统一入库方式和统一征收票据”为内容的“五个统一”;将税收机制全面引入到社会保险费征收工作中,逐步形成了“税费同步征管”制度和模式;着手费源监控管理,不断强化和规范欠费管理及清缴措施;加快推进全市性的部门协调,促进建立和完善部门协调制度和系统内部管理制度等等,从而使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不断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二)社会保险费收入稳步增长,征缴力度不断加强

从收入总量来看,2003年,该市共计征收社会保险费170,282万元,比2002年增长了17.15%;2004年,共计征收社会保险费229,241万元,比上年增长了34.62%;2005年,实现社会保险费收入263,641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5.01%,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保险费收入的稳步增长。同时,不断强化欠费清缴,努力推进征收扩面,征缴力度得到不断加强。以2005年为例,全年共扩面 4,600户,约占全年实收社会保险费户数的8.85%。

(三)统征社会保险费的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

信息化建设直接关系着社会保险费征管系统的有效运行和统征工作的实际成效。为打破信息化建设滞后的“瓶颈”制约,该市地方税务局已先后两期进行了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一期中,该市地税部门一方面加大硬件投入,及时补充、调整和维护征收一线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另一方面,通过对原有医疗保险等征管软件的功能拓展和使用层次延伸,不断修改、完善社会保险费征管系统软件。特别是第二期以数据大集中模式的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系统的成功开发并于2005年1月1日起的正式上线运行,不仅基本实现了部门内部信息资源共享和促进了征管流程的进一步规范,而且全面提高了该市地税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的技术层次和信息化水平。

三、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统征社会保险费的相关立法滞后

当前,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的主要法律依据是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而该条例总体上沿用的是原劳动保障部门的征收模式。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后,其征收方式按收支两条线管理原则必须进行相应变革,原有模式显然已难适应税务部门统征的需要。比较而言,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的实践已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其立法进程,相关立法的滞后导致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缺乏全面和完整的法律规范,并造成税务部门在实际征收工作中缺乏有力的法律约束措施。社会保险费虽然由税务部门征收,但并没有赋予税务机关法律规定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手段,税务部门很难象适用税法那样采取诸如冻结账户、银行扣款、查封资产等征缴措施,一定程度上存在的税务部门征收只是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就不仅给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带来了难度,而且还严重制约了社会保险费征缴率的提高和征管力度的加强。

(二)统征社会保险费的各项制度尚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步入社会篇7

一、基本情况

1.全县老龄人口基本情况:我县总人口约46万,其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近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3%。据测算,我县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以年均2.1%的速度增长,人口老龄化现象将日益突出。城市“三无”人员34人,农村五保人数为1361人。老龄人口进入专门机构养老373人,分散供养988人。

2.全县养老机构情况:截止2013年底,全县共有机构养老床位数1406张,其中农村敬老院、光荣院15家,床位数960张,可以满足80%以上的农村五保对象入院需求,基本达到国家要求。公办福利中心1家(预计在2014年8月正式运营),设计床位数196张,民办养老机构2家,床位数350张;农村五保对象1361人,按照“9073”的社会要求(即90%的老人居家养老,7%的老人需提供日间照料或日托,3%的老人需入住养老机构),需进机构养老社会对象1770人,需日间照料或日托对象4250人,其他对象可居家养老社区提供必需的服务。

二、主要工作情况

1.政府主导,增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推动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每年都会召开相关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使养老服务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立了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县民政局负责对全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行规划、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并依托县老年公寓建立县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开展全县养老服务的业务指导、培训等工作。对全县养老服务机构网络进行的总体部署,规划在2015年前,县城区至少一家福利中心正式营运;每个乡镇(场)建成1家综合性中心敬老院;2000以上人口的城乡社区建成1家为老服务工作站或居家养老、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加上民办养老机构的补充,基本满足社会养老的需求。至2020年社会养老体系覆盖全县,机构养老达国家规定的行业标准,社区服务具备生活服务、文化娱乐、老年教育、保健康复等基本养老服务功能,能够向居家老人提供就近、方便、快捷的日间照料以及助餐、助洁、助医、助行、助购、助残等各种服务。

2.注重重点,以优质项目建设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程。近年来,我县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面提升各乡镇敬老院、光荣院的硬件建设、服务能力、服务水平的基础上,着力抓好优质项目的建设,每年完成3-4所乡镇敬老院升级改造。

3.优惠扶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养老机构。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走社会事业社会办的道路。落实各项扶持和优惠政策,优先安排养老机构建设用地,规定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用地实行划拨供地,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用地实行挂牌出让,鼓励利用闲置的房屋资产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同时认真落实上级部门有关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扶持优惠政策,在供水、供电、供气、通信、有线(数字)电视等方面给予优惠,并免收相应的配套费,免收电话、有线(数字)电视、宽带互联网一次性接入费,减半收取通信费、视听费等。我县现有民办养老机构2家,其中县幸福敬老院座落于镇村,占地30多亩,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实有床位220个,入住老人160人,院内干净整洁,环境舒适宜人,老人非常满意,为促进我县养老服务事业做出了较大贡献。

4.统筹兼顾,实现养老服务内容多样化。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文化活动室、社区健身场所,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陪护、助餐送餐、家政服务、日间托老、医疗康复、应急救助、法律维权和精神文化服务。重点优抚对象中的老年人、“三无”老人(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五保对象和低保家庭中的空巢失能老年人,通过提供养护、照料、护理、临终关怀服务对他们实行养老保障,老人享受免费服务。中、低收入家庭的空巢和失能老人,由政府和社会共同承担责任,享受优惠性的服务。高收入家庭的老人,为他们提供高端的照护服务,兼顾部分老人的养老医疗娱乐休闲甚至旅游需求。

三、存在的问题

我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总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老年服务设施不多,规模不大,档次不高,功能不丰富,与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还不太相适应。其主要表现在:

一是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社会养老社会化的浓厚氛围,很多人往往误认为社会养老只是民政部门的事。二是资金投入不大,扶持力度不够,优惠政策难落实,尤其是民办养老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更难得到相应的扶持和政策优惠。三是养老社会化程度不够,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投入不足,社会资金投入养老事业的积极性还不高。四是社区养老服务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专业人才缺少,很难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社会养老需求。五是社区养老工作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

四、下步工作安排

1.进一步加大政府的扶持、指导、管理力度,建立健全养老工作运行机制。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来抓,把它作为造福于民的事业列入议事日程和工作目标,列入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总体规划。在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中,政府要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从宏观规划、服务管理到舆论宣传、政策制定和资金投入上给予大力支持,逐步形成制度化的养老工作运行机制。

2.进一步营造市场运行机制,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产业化进程。按照“社会事业社会办”、“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大力推进投资主体、投资方式多元化。目前,我县民办养老机构投资回报率较低,影响着他们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着社会资源按市场机制向社会养老事业流动。为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我县将进一步加大对老年福利事业的投入,对取得《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床位数达到10张(含)以上的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机构,经县民政局验收合格投入使用后,按照核定的床位数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逐步把公办与民办放在同等的地位上,建立社会化福利体系并使其良好运行。

步入社会篇8

关键词:收入分配;公平;财产性收入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082-03

我国社会自古就有这样的传统,不患寡而患不均。在均贫的时代里,社会能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而在贫富差距扩大的社会里,就会出现动荡。古代社会,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如果出现这种状态,就会爆发农民起义。当代社会,贫富差距一步步扩大,基尼系数已经到了很危险的地步。财富的不公分配使人们心中集聚了怨气,这种怨气长期得不到舒缓,就会变成戾气,而这种戾气会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巨大的威胁,如当今社会上极端事件不断发生,民众的冷漠与麻木都到了令人揪心的地步,如果我们深究其中的原因,人们对自己现状的不满与不安是这种情况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为了稳定社会,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和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我们必须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一、当前我国收入不平等的突出表现

收入是一定时期内人们获得的各种收益的总和。收入包括工资薪金收入和非工资薪金收入两大类。非薪金收入包括经营性收入、技术性收入、技巧性收入、股份收入、租赁收入、交易性收入、继承收入、获赠收入、偶然性收入等等。分配的高度不平等集中体现了中国社会目前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直接挑战中国经济转型、社会安定与政治治理。三十年来历史性的经济腾飞使中国跻身中等收入水平国家。与此同时,中国也快速成为一个在收入分配及政治、经济与社会等各个领域高度不平等的国家。不平等水平多年居高不下,不平等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代际传递,社会阶层固化已经快速出现,导致不平等的根源已经部分体制化。居高不下的不平等已经成为提升效率的障碍。不平等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社会正义与公平的道义问题。而希望随着经济发展不平等程度会自然下降的所谓的“库兹涅茨曲线”,不仅迟迟没有来临,也被几十年来国际经验反复证明是未经证实的美好愿望[1]3-4。

1.高位徘徊的不平等

由位列收入最为平等的国家转变为最不平等的国家之一,中国仅仅用了世所罕见的30多年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城市改革后到1993年,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基尼系数超过0.40,成为一个较不平等的国家。在又一个10年内,基尼系数超过0.45,成为最不平等的国家之一。经过了20多年的持续增长,当前中国收入不平等进入一个高位徘徊阶段,整体基尼系数达到0.50左右。不仅如此,目前收入差距的不平等不仅在短期内难以出现大幅度下降,还将继续保持在高位状态。这是因为,影响收入差距缩小与扩大的因素都在持续增加,但是导致收入差距减小的因素往往是暂时性或是政策性的,影响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则更多是难以扭转的体制性的,前者的影响作用难以抵消后者的影响作用[1]6-7。

2.已经体制化的不平等

在直接导致当前收入差距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行业之间的差距背后,是一系列的更深层次的体制性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国家、企业和劳动者在初次分配中的关系,税制结构、政府转移支付以及政治权力与经济利益日益加剧的联姻。导致当前收入分配高度不平等的深层次原因根植于政治经济体制深层结构中,主要表现在初次分配持续倾斜、一边倒的税收体制、二次分配中的逆向转移、权力侵蚀市场等,这些都难以单独或在短时间内根本扭转。

3.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不平等

居高不下的社会不平等与分配不公已经给国家治理带来冲击。近年来的一系列群体性突发事件以及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几乎都包含了普通民众的“仇富仇官”不满情绪的发泄。体制性的社会不公平导致了公众对政府和社会的极端不信任。公信力的缺乏很容易造成行政效率低下,难以维持社会稳定与防止政治动荡,甚至走向社会溃散,从而深陷于经济发展停滞、社会群体对立与政治治理失效的“中等收入陷阱”。

二、目前我国收入不平等产生的原因

1.自21世纪初到2008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

主要原因,一是劳动者报酬增长持续慢于经济增长,其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二是居民财产净收入增长缓慢,其占GNI比重下滑;三是居民经常转移净收入增长大大减缓,居民已由再分配中的净得益方变为净损失方。

2.近年来,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存在明显向政府倾斜的趋势

一方面,政府千方百计的扩大税收,使得政府获得的生产税净额增长大大快于经济增长,政府初次分配收入占GNI比重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则是在收入再分配方面,政府继续扩大自己的收入比例。

3.政府再分配调节力度不够,社会保障水平偏低

我国缺乏健全的居民收入监控体系,政府对居民收入再分配调节力度也不够。政府转移支付规模小,对农村居民、城市失业人员和低收入阶层缺乏有效的保障。

4.权力寻租较为猖獗,黑色收入屡打不绝

权力寻租者的范围越来越广,“部门权利利益化,部门利益个人化,个人利益货币化”已经成为权力寻租者的潜台词。权利寻租的租金规模越来越大,方式越来越隐蔽。

5.部分垄断行业不合理的高收入问题相当突出

我国存在着广播电视、烟草、军工等某些带有浓厚行政垄断色彩的高收入行业和金融、铁路、邮政、水电、电信、石油、石化等某些兼具自然垄断与行政垄断的高收入行业。这些垄断性行业的高收入不是取决于自身的贡献和绩效,而是取决于其对资源、市场的垄断和国家政策的保护。这些垄断行业不合理的收入主要表现在:一是行业平均收入明显过高;二是行业内企业高管收入畸高[2]。

6.个人收入差距持续扩大,贫富悬殊

主要表现在,第一,不同所有制经济单位职工工资差距明显扩大;第二,不同行业职工工资差距显著扩大;第三,不同地区个人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第四,不同群体个人收入差距急剧扩大。国际上通常采用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收入差距是否适当的基本标准,我国当前的基尼系数,若不考虑非法非正常收入,则是逼近了危险区(0.5),若考虑非法非正常收入,则已经步入了危险区。

7.居民财产性收入非常低,财产性收入途径少

在我国,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不足成为阻碍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实现公平的严重阻碍,我国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主要有以下特点:首先是我国的财产性收入无论从总量还是从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来说都不高。仅为总收入的5%―8%左右。其次,无论城镇还是农村,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一直比较低,再次,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明显。最后,地区间居民财产性收入也有较大的差距。

三、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对策分析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又好又快发展中国经济

把经济的蛋糕做大,是我国在初次分配中不断增加居民收入和在再分配中逐步缩小收入差距的物质基础。为此,一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要大力加强自主创新,逐步提高中国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中的地位。三要继续实行扩大内需稳定外需的重大举措,促进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发展。

2.加大收入初次分配的调节力度,逐步提高居民初次分配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

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总收入比重下滑的原因是劳动报酬低,而劳动报酬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80%以上,因此,要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就必须提高居民劳动报酬。为此,要求政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改革户籍制度,促进城乡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完善以最低工资标准和“三条指导线”为主的工资宏观调控体系。

3.加大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力度,努力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

加快构建以税收、转移支付、社会保障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对再分配的调节力度,以弥补市场缺陷和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完善和改革税后制度,进一步优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1]31-33。

4.健全农民增收长效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严格控制占用农民土地,加快推进农村的医疗、教育、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和拓展农民财产性收入。

5.深化与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及相关领域的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深化和完善企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要显著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规范国企高管的薪酬标准和职务消费。第二,深化与完善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开征房产税、遗产税和赠予税,对垄断性行业的垄断收益征收特殊行业税。第三,要深化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通过变现部分国有资产、提高国家预算来充实社会保障金,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健全完善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6.加强反腐,取缔非法收入

第一,健全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惩戒力度。抓紧制订法律法规,加大对经济犯罪的惩戒力度,强化税收征管。第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持久的开展反腐斗争。第三,强化个人收入分配的制约与监督机制。

7.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不仅能够扩大居民收入来源,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还可促使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主要途径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建立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不但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同时也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我国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从而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第二,加大农村以及广大中西部落后地区的金融支持。在农村方面来讲,要进一步加快建立完善农村的金融市场体系,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来讲,要对广大的中西部地区进行金融支持,进行制度创新,允许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发展,发挥地方特色,调动区域内投资者的积极性。第三,加强并完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充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提高他们的投资积极性。第四,要尽可能多地为居民创造获得财产性收入的途径,提高财产性收入的总量和比重[3]。

四、关于社会财富再分配改革的几个设想

1.社会成员红利方案

对于公有制企业及混合所有制企业里面的公有成分所创造的利润,进行统一的管理与再分配。成立公有利润管理部,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对企业的净利润按照一定的比例征收居民红利基金。征收过程中,由统计局提供不同行业地区不同的征收比例,由司法机关、监察机关以及工会进行监督。征收的基金由公有利润管理部统一管理。然后通过统计局根据当年居民消费指数、行业、地区间收入差距指数以及无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指数,按照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向公有利润管理部提供当年的红利分配方案。并向全体社会成员发放领取红利凭证,该凭证只能用于领取红利,不能用于买卖。这样,可以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又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社会成员更好的享受社会公共财富[4]。

2.地区间社会福利保障援助方案

由于大部分国家都存在地区间经济文化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所以,不仅仅是收入存在差距,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和福利水平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由此,根据地区间的差异,通过政府的宏观手段,进行地区间的扶持。具体方案,由政府统计数据,根据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及福利水平差距,提出针对性的地区与地区对口的帮扶政策。经济社会保障发达地区,根据帮扶地区的基本生活水平需求,从本地财政收入中抽调资金进行资金与物资支持,这部分资金可以通过环保税、遗产税、赠予税、财产年税以及资产收益税等税收方式从企业或者个人征收。这部分资金将由立法机关与监察机关进行监督,由援助地区社会保障机关向受援助地区社会保障机关进行援助。国家根据援助地区的实际援助情况和受援助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程度,对援助地区进行有区别的政策奖励。以激励社会保障援助方案的实施。

3.政府财政盈余再分配方案

政府财政盈余作为社会公共财富的一部分,应当用于改善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收入水平的方案中。具体方案应为,政府每年根据财政盈余状况,通过参考当地消费水平,按照社会全体成员人口划分成等额现金,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现金补贴;当地地方政府补贴当地消费群体,中央政府则重点补贴经济困难地区的社会成员。

应该充分认识到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成为威胁我国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一个重要因素,影响到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但是巨大的收入差距并不是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我们有很多措施去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靠改革初次分配,也不能单靠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只有在形成较为合理的初次分配结构的基础上,辅之以合适的再分配措施,才有可能实现收入分配改革的预期目标。因此,分配改革不能止于对初次分配的零星小补,也不能止于政府抑富扶贫零散措施而应是一套完善经济和社会体制的系统化努力。要求我们的政府做到不断完善和规范政府的税收及财政分配行为,加快政府财政体制改革,建设公共型财政体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支出[5],不遗余力地打击腐败行为,取缔非法收入。只有在形成了公平与效率兼顾,公平更加深入人心并外化于行时,社会才会更加稳定,人民才会更加幸福。

参考文献:

[1] 宋晓梧,王天夫,李实,王丰.不平等挑战中国――收入分配的思考和讨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 杨静.收入分配之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93-94.

[3] 刘兵.金融市场化对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40-43.

步入社会篇9

关键词:社会保险费;税务部门;统征

一、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的意义

(一)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有利于保证和加大社会保险费的征收力度

在我国,税务部门肩负着筹集国家财政资金、调节社会收入分配、支持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等重要职能。经过多年实践,它们积累了大量和丰富的征管经验,培养和锻炼了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熟、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同时,税务部门机构遍布全国城乡,拥有在登记、申报、征收、管理、统计、检查、清欠等环节征管工作的优势和手段。因此,实行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不仅可以充分发挥税务部门的征收优势和运行机制,而且还可以不断规范社会保险费征收行为、提高征管质量和降低征收成本,有利于保证和加大社会保险费的征收力度。

(二)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有利于促进社会保险费征管体制的完善

由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按照税收征管模式对社会保险费实行规范化征管,不仅促进了社会保障资金由收支混合管理向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转变,而且实现了社会保障资金收、支、管、用等运行过程的有序化和规范化,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保险费征管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同时,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又大大减轻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工作量,能够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从繁重的征收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搞好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工作,有利于提高社会保障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三)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有利于促进税务机关地位的提高和作用的发挥

征收社会保险费,是税务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是税务机关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为国分忧的具体体现。税务部门通过征收社会保险费,不仅扩大了收入规模,而且更多地参与了同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这将直接有助于税务部门地位的提高和作用的发挥。此外,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还可以为进一步探索在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准备条件。

二、云南省某市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的成效

按照《云南省社会保险费统一征收实行办法》的规定和要求,该市地方税务局于2003年7月正式启动了社会保险费统征试点工作。三年来,该市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取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初步建立和规范了统征社会保险费的各项具体制度

两年多来,该市税务部门围绕着抓紧抓实组织收入、强化征管和优化服务的原则,初步实现了以“统一征收机构、统一征收范围、统一征收办法、统一入库方式和统一征收票据”为内容的“五个统一”;将税收机制全面引入到社会保险费征收工作中,逐步形成了“税费同步征管”制度和模式;着手费源监控管理,不断强化和规范欠费管理及清缴措施;加快推进全市性的部门协调,促进建立和完善部门协调制度和系统内部管理制度等等,从而使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不断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二)社会保险费收入稳步增长,征缴力度不断加强

从收入总量来看,2003年,该市共计征收社会保险费170,282万元,比2002年增长了17.15%;2004年,共计征收社会保险费229,241万元,比上年增长了34.62%;2005年,实现社会保险费收入263,641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5.01%,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保险费收入的稳步增长。同时,不断强化欠费清缴,努力推进征收扩面,征缴力度得到不断加强。以2005年为例,全年共扩面4,600户,约占全年实收社会保险费户数的8.85%。

(三)统征社会保险费的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

信息化建设直接关系着社会保险费征管系统的有效运行和统征工作的实际成效。为打破信息化建设滞后的“瓶颈”制约,该市地方税务局已先后两期进行了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一期中,该市地税部门一方面加大硬件投入,及时补充、调整和维护征收一线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另一方面,通过对原有医疗保险等征管软件的功能拓展和使用层次延伸,不断修改、完善社会保险费征管系统软件。特别是第二期以数据大集中模式的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系统的成功开发并于2005年1月1日起的正式上线运行,不仅基本实现了部门内部信息资源共享和促进了征管流程的进一步规范,而且全面提高了该市地税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的技术层次和信息化水平。

三、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统征社会保险费的相关立法滞后

当前,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的主要法律依据是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而该条例总体上沿用的是原劳动保障部门的征收模式。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后,其征收方式按收支两条线管理原则必须进行相应变革,原有模式显然已难适应税务部门统征的需要。比较而言,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的实践已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其立法进程,相关立法的滞后导致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缺乏全面和完整的法律规范,并造成税务部门在实际征收工作中缺乏有力的法律约束措施。社会保险费虽然由税务部门征收,但并没有赋予税务机关法律规定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手段,税务部门很难象适用税法那样采取诸如冻结账户、银行扣款、查封资产等征缴措施,一定程度上存在的税务部门征收只是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就不仅给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带来了难度,而且还严重制约了社会保险费征缴率的提高和征管力度的加强。

(二)统征社会保险费的各项制度尚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首先,统征社会保险费还存在各险种缴费基数口径、参保范围不同等问题。社会保险费各险种缴费基数构成口径的不统一和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间参保范围的不同,直接带来了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间的费负不均,不仅不利于公平竞争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而且还影响了缴费人的积极性和统征制度的规范。

其次,社会保险费欠费问题依然突出,征缴面扩大尚有一定困难。虽然该市税务部门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多种强化清理欠费的措施,但欠费问题依然突出,欠费管理办法和制度急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目前,五个险种都存在欠费问题,尤以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最为突出。

第三,统征社会保险费的征管流程尚需进一步规范。虽然“税费同步征管”制度和模式的推行,确保了社会保险费在征管流程上的初步规范和有效运行,但是,社会保险费的征管离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目前社会保险费核定权和征收权的分离,税务部门在扩大覆盖面、核实缴费基数等方面就很难解决在征收前就可能存在的“跑、冒、滴、漏”等问题,不仅影响了缴费的快捷性,而且也影响了缴费人的积极性。

(三)统征社会保险费的运行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

首先,部门权责尚未有效协调。就目前而言,虽然社会保险费的征收主体已明确规定可以是税务部门,有关法律和规定已从宏观层面对部门权责进行了界定,但由于统征涉及的部门较多,客观上依然存在着交叉管理严重、权责脱节、管理成本相对较高等现象,有的甚至限制了税务部门征收职能的充分发挥。

其次,统征社会保险费的社会宣传力度不够。社会保险费的统征,在税务部门内部已基本做到了思想认识统一,工作目标和重点明确,组织领导保障有力,但仍然存在社会宣传不够深入,形式较为单一,内容不够丰富和充实,缺乏强大的社会舆论氛围等不足,致使有的单位和个人对社会保险费的知识知之甚少,思想意识不高,难以及时、自觉纳费,客观上给征收工作增加了难度,影响着社会保险费收入的均衡入库和征缴管理。

第三,信息化建设不能很好地满足统征社会保险费的需要。虽然该市税务部门在统征社会保险费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但是依然存在着基础信息收集难、各部门间信息不对称、部门协调机制不完善、欠费催缴方式与管理信息系统不匹配等问题。

四、完善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的对策及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有关立法,加快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的法制建设

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的法制建设和完善,是规范社会保险费执法秩序、健全统征社会保险费制度的基础和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的立法和加快法制建设,首要的是立足于强化税务部门的征收主体地位,从法律、法规及征管体制上逐步实现税务部门作为社会保险费统征唯一执法部门的地位,以便充分行使法律赋予的强制执行手段,完成包括征收入库、处罚、催缴等方面的全部工作,有权对不缴纳或欠缴的参保单位、企业采取如税收一样的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以提高社会保险费征收效率和刚性。

(二)切实推进统征社会保险费各项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首先,努力夯实基础管理,进一步规范征管流程。夯实基础管理,就是要尽快实现缴费基数、参保范围、基础资料和参保代码等的统一。要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规范缴费登记程序、建档管理程序、申报程序、征收程序,不断规范检查程序、催缴处罚程序、接受举报及处理程序和内部管理程序,实现税务部门统征社会保险费的科学规范。

其次,加强费源监控,积极稳妥地推进欠费问题的解决。加强费源监控,客观上要求确定费源监管的权责主体,定期、深入地开展费源调查,强化缴费人户籍管理和动态管理,对不同费源实行分类监管,建立对有效费源特别是重点费源的重点监控制度,不断促进有效费源培育,完善费源监控管理办法等。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保险费欠费管理和清缴,努力提高征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三,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积极稳妥地推进征缴面的扩大。当前,在没有相关法规出台的前提下,要扩大社会保险费征缴面,首要的任务是继续加大宣传力度保证法规覆盖的单位应保尽保,同时,积极开展试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格局将为数众多的非公经济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纳入覆盖范围,不断争取社会保险费征缴面的扩大。

(三)不断改进和完善统征社会保险费的运行保障机制

首先,进一步促进和加强部门间有效协调。为此,必须进一步合理界定和明确各部门的责、权、利范围和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和特点,特别是要建立健全由政府牵头负总责,劳动保障、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制度化监督协调机制,实现部门间的有效协调。

其次,严格依法征费,规范执法。依法征费、规范执法,是各级税务部门在社会保险费征管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这要求税务部门在组织社会保险费收入和清缴欠费等工作中,必须始终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正确、有效地运用法律赋予的各种征管手段和工具,应收尽收。同时,还必须坚持贯彻“税费同等重要”的原则,促进征税和征费良性互动的实现。

第三,加大社会宣传,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可以税收宣传带动社会保险费宣传的办法,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费的长期宣传制度和机制,多渠道多形式地征费信息和告知事项,包括建立对不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以及欠费单位予以曝光、对诚信缴费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等制度和措施,逐步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和意识氛围,不断提高缴费人的遵从度和支持度。同时,必须继续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采取形式多样、求真务实的培训方式,将社会保险费业务培训纳入税务部门基本业务培训的范畴;要从体制和机制上杜绝“重税轻费”的思想,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能力。

第四,加快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统征社会保险费的质量和效率。社会保险费的统征涉及面广,数据量大,数据内部层次和关联多,数据的存储时间长,只有依靠信息化手段,才能适应当前社会保险费征管工作的需要。可行的选择是进一步强化税务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绝对优势,以税务部门数据大集中和医保现有系统为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积极推广多种申报方式简化申报、缴费程序,加快实现社会保险费信息资源在财政、税务、银行、劳动、社保等部门和单位的数据联网和共享。此外,统征社会保险费,还必须牢固树立成本意识,应积极采取各项具体措施从各个层次上努力降低统征社会保险费的制度成本、征管成本、遵从成本等。

参考文献:

[1]亳州市地税局课题组.社保费征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税收科技,2002,(09).

[2]董树奎.对我国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体制的分析[J].税务研究,2001,(11).

[3]王潇颖.谈税务机关与社会保险费的征收工作[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3,(03).

[4]吴亚荣.社会保险费征管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税务,2003,(05).

[5]王素平.开创社会保险费征管工作新局面——全国税务机关社会保险费征管工作座谈会综述[J].中国税务,2003,(10).

[6]武汉市地方税务局课题组.“费改税”是我国筹措社会保障资金的必然选择[J].税务研究,2004,(08).

步入社会篇10

论文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经济增长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与经济增长紧密相关,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是由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决定的。当一个国家选择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时,必然选择救助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当农村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增长比较快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然经历曲折发展的过程;只有当经济增长比较快,一国经济进入到城乡统筹发展阶段,才能真正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变迁正好验证了这一变迁理论。通过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创新,能够丰富和发展社会保障理论,丰富和发展制度变迁理论,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我国经济增长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关系

理论研究表明,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国家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紧密相关,一国如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必然导致单位资本吸纳的劳动力减少,农业从业人员增加,农村收入水平下降,城乡差距扩大;为了促进城市和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必然首先建立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只能建立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必然导致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党和政府必然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率先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农产品价格,发展乡镇企业,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使农村经济增长进入一个高速持续的经济增长阶段。随着农村经济的增长,农民收入的增加,城乡收入差距开始缩小,但工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了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党和政府必然选择城市和工业偏向型发展路径,制定有利于城市和工业发展的制度安排。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城市偏向政策的制度安排使城市受益不断增多,农村则相对被忽视,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城乡矛盾日益突出。政府的城市偏向政策一般包括四个方面:

(1)宏观经济政策扭曲了经济信号,把非农产业附加值提高到世界平均价值以上;(2)政府把投资基金主要配置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上,较少考虑农村区域;(3)在城市区域,公共部门的就业达到一种严重的低效率标准;(4)进一步完善城市社会保障制度,表现在养老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失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及教育等方面的进一步完善。正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经济政策的城市偏向,扭曲了资源配置,使经济、社会出现极度不平衡的增长,导致城乡差距逐步拉大。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但得不到完善,反而倒退,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水平进一步下降,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为了增加消费,提高社会居民的有效需求,促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增长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生了五次变迁。

(一)农村社会救助型保障制度的构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经济落后,城市化水平低,因此,这一时期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制定“赶超发展战略”,选择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优先发展战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建设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主要是构建社会救助型农村保障制度。l951年颁布《劳动保险条例》,标志着我国开始构建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但由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国家财力有限”,占人口总数90%以上的农民没有被纳入保障之列。在农村,国家主要采取“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为主,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的集体保障制度。从1949年到1978年,国家在农村建立敬老院、合作医疗、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等低水平的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比较好地满足农民基本医疗保健要求的农村卫生保健制度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和普及,并且形成了特色。这段时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农村集体经济为主要依托的,其保障水平较低,保障范围狭窄。

(二)农村社会保障萌芽阶段

结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速持续的增长阶段”,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与此同时,农村的社会保障事业也有了新的进展,形成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以家庭和土地为依托的社会保障,从而为农民提供了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的制度安排,而对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的需求较低。同时由于改革对集体经济造成的冲击,使得原有的集休保障功能的济基础逐渐弱化。农村家庭的养老保障功能也呈弱化趋势。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就“几乎处于旧制度瓦解、新制度尚未建立的状态之中,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严重缺失”。这种情况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亟待建立。1991年,国务院决定由民政部负责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民政部制定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并进行试点,取得了较大成效。

(三)农村社会保障曲折发展阶段(1992-2002年)

这一时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农业经济增长缓慢,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土地的最后保障功能无法适应农民的社会保障要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供给制约农村、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农民收入相对较低。首先,土地经营规模不断减小,集约化程度提不高,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对土地的长期收益预期不高,对土地投入减少、耕作粗放,甚至抛荒。其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的实际收入增长长期处于徘徊停滞状态,来自农业的收入呈递减趋势。在药品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农民看不起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较为严重,农民对医疗保障需求不断扩大。最后,随着农村计划生育的实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民的养老保障需求递增。由于农业发展落后,农民收人的增长远远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需求递增,因此,必须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规范化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由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府的能力增强,开始在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1.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992年1月3日民政部正式颁发《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社会养老工作在农村推广。1998年,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将原来南民政部主管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移交给新组建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划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陷入了困境,有的地方甚至停止办理该业务。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由2000年的6172.34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2876.5万人。

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国民经济的增长,而农村经济连续6年持续下降,农村贫困问题加剧,传统的社会救济已经不能满足农村贫困居民基本生活的需求。为此,政府授权民政部探索、实施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994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条例》,使五保工作走上了规范化道路。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五保制度实施得最好,它有效地保护了农村特定的贫人群的基本生活。

3.合作医疗保险。1993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997年5月,国务院批转了《关于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若干意见》,在意见的推动下,农村合作医疗逐渐恢复和发展。

(四)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

2002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期,国家财政能力和政策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由于农业税改革和国家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入到第四次变迁。我国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处于改革攻坚期。以宪法修订增加“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为标志,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了契机,开创了农村社保工作的新局面。2003年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在农村推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同时,社会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三、构建与我国经济增长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与经济增长紧密相关,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与我国经济增长水平相适应。根据我国的经济增长水平,构建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现阶段,我国已进入到城乡统筹发展阶段。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就是要把城市与农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同步推进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城乡二元结构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显然无法保障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实现。因此,不管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要求建立一套完整的、与统筹城乡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从制度层面来规范、约束、引导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行为,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缩小与城市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

2.加快经济发展,为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提供资金。提高农村医疗、养老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必然需要大量资金。资金来源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也是农村社会保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村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和参保农民本人三方。从现阶段看,三方的投资水平都比较低,如我国政府财政支出用于社会保障的比例与其它国家相比是较低的。目前,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占中央财政总支出的比例,美国为33%,加拿大为39%,日本为37%,我国只10%左右。而这10%的投入也是绝大部分投入到城镇社会保障。地方财政收入特别是西部地区地方财政收入用于农村社会保障的支出更少。农民收入有限,很难满足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需求。因此,只有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才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3.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构建合理的农村社会保障投资体制。应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社会保障的需要,构建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的机制,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提供保证。合理确定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和参保农民本人的投资比例,增加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同时,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进行社会保障投资,建立农民个人账户,不论集体补助多少或有无补助连同个人缴费全部记在个人名下。鼓励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商业保险,如商业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合理安排农村社会保障投资资金。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强化农村集体对保障资金的投入,采取政府积极引导和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在一定范围内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和养老储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