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女人十篇

时间:2023-03-20 11:31:53

风情女人篇1

天使笑容:她笑起来像天使。不会淫笑、狂笑,而是地──笑,带一点点女人的矜持,带一点诱惑。

服饰:不求性感,但求情调。不以名牌炫示,却醉心于女人的韵味。她也穿玻璃丝袜,但在她看来,黑色的网眼袜过于性感招摇,她更倾向选肉色或藕色丝袜,那可以使她的修腿更迷人,她腿上的风情更显出一种不事张扬的美。

眼神:顾盼生辉,但绝不狂野。读得出明媚,却不滞涩。满池春水,清可鉴人。

音色:充满磁感,悦耳动听。但闻其声,如沐春风。即使嗲,也不让人感到妖冶;适度缠绵,不会使人腻味。

香水:她不想选用更典雅的香水,也不想选用过于强烈、性感的香型。她愿意在芳香中存在,而且这芳香又比较迷人,那她便是一首风情小诗,足以引起别人注意,阅读她使人感到别有韵味。

天性:她相信风情是与生俱来的,展露风情更需要天赋。卖弄风情,只会是蹩脚的表演。风情需要自然地流露。在调制风情的过程中,因天性使然,她永远是个天才的调酒师,色泽品味俱佳,不会失手,更不会不到位。

修养:她想修养与天性是小鸟的两只翅膀,共同展翅才能在风情世界里飞翔。缺失天性万万不能,有天性而无悟性同样不能。悟性的一半来自修养。它需要修炼学识、修炼人格、修炼文化,真正地理解女人风情的本质,张扬有致,敛放得当。把女人生命中美好的娇艳释放出来,又不走火入魔地使自己沦落于卖弄。

身份:女人可以扮演多种身份。每一种身份,都可对应风情的浓度。当她成为恋人时,她可以有西施般的风情;当她成为妻子时,她便有娇妻般的情致;当她成为母亲时,她的风情就比较成熟,更具有慈母怀;当她半老徐娘时,她虽然风韵犹存,但毕竟经历了太多的人生沧桑,风情也就变得醇厚、浓重,充满质感起来。这是风情的四季风景,你想看个够,却总也看不够。

风情女人篇2

一颗苦果

1896年,陈独秀院试夺魁,中了第一名秀才。这一年,他只有17岁。顿时,喜讯传遍古城安庆,远亲近邻,纷纷前来贺喜。母亲喜得合不拢嘴,而更让她高兴的是,安庆城的几位从不登门的名门望族和富户人家,竞相托媒上门。在众多托媒提亲的人家中,陈母属意于安庆统领高登科的长女高大众。

高大众生母早已去世,自幼随侍在父亲身旁。她虽然目不识丁,但也是温良恭顺,颇有教养。高大众长陈独秀三岁,这倒正中“女大三,抱金砖”之说。

次年冬,他们完了婚。新婚燕尔,两人也能卿卿我我,相亲相爱。可是时间长了,两个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且又性格迥异的人,渐渐地产生出差异和隔阂。高大众是个典型的旧式妇女,只知道孝敬公婆,体贴丈夫,做个贤妻良母。而陈独秀却是个崭露头角的革新人物,对家事几乎不过问,并讨厌婆婆妈妈的絮叨,他们之间很少有共同的语言,关系越来越紧张,口角之争时常发生。

失败后,陈独秀跳出康梁维新思想的牢笼,转而进行激烈的反清爱国活动。高大众感到惶惑和恐惧,想想自己将终身无所依靠,还要为他的安危担惊受怕,不免暗自垂泪。她劝说丈夫做一个好好百姓,不要干那些抄家灭族的事情。陈独秀本想得到妻子的理解与宽慰,没想到回到家,听到的竟是没完没了的数落和怪罪,心中很不满意。

1901年,他决定东渡日本留学,可是,手头没有足够的资金,只得求援于妻子。这天,他以少有的温柔抚慰妻子。

“大众,我就要远行了。家中的事全仗你照应……”这个倔强刚烈的人,好听的话还未讲完,便开门见山地说:“大众,我去日本需要一笔钱,可是,我手头很紧,你可否将你的金镯子借与我一用。”

高大众用手拍打着怀中的孩子,细声细语地说:“乾生啊!”她一直用官名称呼他,“你已是有家小的男人了,在外闯祸,是要杀头的。你就是不想想我,也要想想儿子啊。”见他愀然无语,只得小声嘀咕:“我不能把金镯子给你去闯祸,它可是我高家的传家宝啊!”

“不借就不借。”他未等她把话说完,便呵斥道:“没有见识的女人!”说罢便甩手而去。

他的好友潘赞化回忆道,他们“平时家庭不和,多口舌之争”。他已无法忍受这种形同仇敌的夫妻生活,决心挣脱封建婚姻的羁绊,去寻找自由、幸福的爱情。

这一切,高大众都认定是命中注定,唯有默默地承受。她生有延年、乔年、松年三子,所生女儿天亡早逝。1930年9月,这位朴实贤淑的妇女病逝,终年54岁。

惬意时光

陈独秀正为自己的婚姻苦恼、绝望的时候,一个新的女性悄然闯入他的生活,她就是高大众同父异母的妹妹高君曼,乳名小众,比大众小9岁。两人虽为姐妹,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大众自幼失去母亲,凡事谨小慎微,从不逾规。小众有生母呵护,又是父亲的掌上明珠,优裕的生活环境,塑就了她热情奔放的个性。她是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学生,可谓知识女性。

此时,陈独秀已在社会上声誉鹊起、遐迩闻名。和那一时代的许多青年一样,高君曼十分崇拜这颗冉冉上升的政治明星。每逢寒暑假回家,她总要抽出时间看望姐姐,并借机找陈独秀攀谈。

高君曼的到来,给陈独秀枯涩的心灵带来滋润和希望。久而久之,便眉目传情,难合难分。

这一切,高大众早已察觉。她不愿出乖露丑,只得暗自心伤。可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陈独秀和高君曼相爱的事,很快便在乡邻间传得沸沸扬扬。父亲认为这是伤风败俗,辱没家风,勒令他尽快断绝来往,否则脱离父子关系。父母的严斥和反对,反而促使他们双宿双飞,离家出走。

1910年,陈独秀来杭州陆军小学堂任历史地理教员,将高君曼带至身边,公然同居,结为伉俪。

这是陈独秀忧患人生中的一段最为惬意的时光,他不仅有佳人相伴,而且在这里经常与好友刘季平、沈尹默、马一浮、谢无量等相聚,大碗喝酒,放言天下。

他们的结合,不仅世俗不容,父母反对,延年和乔年也始终不能谅解。

高君曼从不抱怨两个孩子,她把他们视为己出,时时关心他们的生活。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时,延年、乔年也随父亲来到上海,一边读书,一边做工。陈独秀事务繁忙,很少顾家,也很少关心两个儿子。兄弟俩一天仅吃两餐,餐餐大饼,口渴了就饮自来水,晚上就睡在亚东图书馆的地板上。冬无棉衣,仅有夹袄御寒,夏无蚊帐,任凭蚊虫噬咬。高君曼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多次提出让两个孩子回家,同吃同住,以照料他们的冷暖饥饱,可是,却遭到陈独秀的白眼和拒绝。

没有办法,她只好央求潘赞化:“潘先生,你是仲甫的好友,我有一事相求……”说着说着,便哭了起来,“延年、乔年对我怎么样,我不在乎。我既是姨妈又是继母,我不能不管他们,看着他们一天一天瘦下去,我心里实在难受。我讲过多次,仲甫就是不听。他听你的,请你帮我说个情吧。”

当潘赞化婉转地转告于陈独秀时,没想到他却大发脾气,说:“这定是小众找你的。唉,妇人之仁,徒贼子弟,虽是善意,反生恶果。少年人生,叫他自创前途可也。”高君曼始终不理解,作为父亲和丈夫,陈独秀竟是如此的不通人情、麻木不仁。

1925年10月,她带着儿子鹤年、女儿子美,来到南京居住。这对自由恋爱结成的夫妻,终于决裂分手了。1937年,高君曼病逝于南京,年仪52岁。

失踪之谜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有在新疆工作的两女一男,向有关方面反映,说陈独秀是他们的外祖父,外祖母叫施芝英,母亲叫陈虹,是陈独秀和施芝英的女儿,曾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1969年病故。外祖母施芝英于1973年病故。这可真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世俗传闻中的陈独秀的私生活,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成为过眼云烟,无人挂齿。没想到几十年后,又突兀地冒出这段情缘。

拂去80年的历史尘埃,一位名叫施芝英的上海某医院的女医生浮出水面。

1926年1月起,陈独秀便不来中央机关了。刚开始几天,大家不以为然。可是,一周以后,党内同志开始着急起来,中央秘书任作民最为惊慌,他负有这方面的责任,可是,又没有办法联络,因为陈独秀究竟住在什么地方,谁也不知道。任作民只得向中央汇报,当时的中央局委员彭述之、、瞿秋白听后也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有

的甚至以为陈独秀被“秘密处死了”。共产国际知道后,曾发来电报,“主张中央迁移。”当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讨论应急措施时,陈独秀由上海拍来电报,说已经能扶病视事。消息传来,原定的中央迁移的议题,自然不予讨论,与会者对此事多有意见。

原来,陈独秀患上伤寒,住进医院后,由施芝英治疗服侍。他满以为一场小病,不多天便可出院。没想到病情严重,一卧床便很难迈出医院的大门了。他住院用的是化名,可是,施芝英一眼就认出他是大名鼎鼎的陈独秀。从《新青年》风靡上海,她就钦佩新派人物陈独秀,总想着有一天能够面对面地相识相晤。怎么也没有料到,这一天会来得如此突然,自己所仰慕的人就躺在自己的面前。

“哼,哼……”两颊烧得通红的陈独秀痛苦地着。

她立即挤干毛巾,帮他擦拭,并端来一杯水,一口一口地喂,接着,给他打了针服了药,这才轻手轻脚地离开病房。就这样她一天一天地守护在他的身旁,细心照料服侍。陈独秀的病情日见好转,终于能下地走路,生活也可以自理了。

这天早晨,她照例来查房,给他量了体温,测了血压,忙毕,她高兴地说:“陈先生,你一切都正常,好了,我也宽心了……”

“大夫,我不姓陈……”陈独秀嗫嚅着,试图纠正她的称呼。

“陈先生,你不用瞒了,天下无人不识君啊,况且,我还曾近距离地听过先生的讲演,那时候,我就……”她不说了。他们就这样渐渐地熟悉,以至每天都要厮守在一起,一天都有说不完的话,开始由医护关系变成恋人关系。

他们开始同居,而同居的地方,又没有任何人知道,于是,便产生出上述的严重后果。当他裹着一件厚大衣,缠着围巾,病态恹恹地来到中央机关时,人家免不了因一场虚惊,而批评、数落他。这次,脾气暴躁、从不知错为何物的他倒出乎意外,不发一言,任凭党内年轻人的责备。为防止再发生类似的事情,他答应只让任作民一人可以到他“家”。于是,中央机关内只有任作民认识施芝英,到过他们的家。1942年,任作民病逝后,这段恋情便又尘封湮没了。

1927年3月,两人分手。他们生活的具体细节,分手的原因,岁月悠悠,已成为永远的谜。

邻家之女

1930年下半年,陈独秀为摆脱的通缉捉拿,常常是东躲,居无定所。他身边已了无倩影,孑然一身,这个半百老人的境况也着实凄凉。上海熙华德路一座石库门楼房,他居住在一间简陋的房子里,整日闭门不出,不是读书就是写文章,以至并日而食,不自爱惜。和他相邻而居的是一位年轻女性,年龄在22岁上下,身材娇小,圆脸大眼,衣着干净,举止拘谨,一看便知是个憨厚老实的女人。

这天中午,他写完稿子,啃着大饼,干渴难耐,只得跨出房门,来到这位女子的门前,“小大姐,真对不起,找你讨口水喝……”他敲着门说道。

“请进吧,老先生!”她对这位老先生十分客气,一边倒水,一边腼腆地说着,“老先生,也真是够累的,只见你一天写到晚,很少看你出门歇歇。”

渐渐的,他们便有了来往。女子是个热心人,看他室内杯盘狼藉、乱七八糟,便主动过来清理打扫,浆洗揩抹。他也挤出时间,帮助女子识字读书,略通文化。时间长了,他知道了女子的身世。她叫潘兰珍,江苏南通人,生于1908年,幼时随父母逃荒到上海,13岁便在纺织厂当童工,后来,受一流氓哄骗,同居后生一小孩,孩子夭折后,她就被抛弃,现在一家英美烟草公司做工。

潘兰珍只知道这位老先生姓李,原是大学教授,与前妻离异后,回上海撰稿谋生,是南京人。陈独秀怜悯潘兰珍艰难不幸的身世,潘兰珍同情陈独秀孤苦凄凉的处境。他们两人虽然年龄相差悬殊,但是,久而久之便惺惺相惜、同病相怜。

潘兰珍知道老先生有知识,能写文章,是个做大事的人,从不打听其身世和行踪。她只管上班挣钱,料理老先生的饮食起居。陈独秀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两口之家的生活,几乎全仗潘兰珍菲薄的工钱维持。老夫少妻,和和美美,他们简陋的居室常常飘溢出欢乐、甜美的笑声。

最后伴侣

1932年10月,因叛徒出卖,陈独秀被捕,并被移送南京监禁。被囚后,他最为挂怀的是潘兰珍的生活,致信他的学生高语罕说,家中“书桌抽屉内藏有一小袋,系女友潘君(即潘兰珍,作者注)之物,她多年积蓄,尽在其中,若失去,我真对她不起,务请先生再探望一次……函告潘女士亲自前来领取。”

陈独秀被捕时,潘兰珍正在浦东娘家,当她在报纸上看到陈独秀被捕的消息和照片时,不免一惊,险些喊了起来,“呀!这不是我家的老头子吗?”她找到高语罕,询问陈独秀的一切详情。高语罕望着这位热心女子,十分感动地说:“先生的事,你已全清楚了。没想到你对先生如此一往情深,对他的事全无畏惧,真是难得啊。先生已给我来信,让我转告你,他的案情无大的危险,请万勿惧虑。……在你回娘家时,他为生计所迫,把你的两件衣服也当了。而且,在相处这么长的时间里,又一直隐瞒真实姓名,你一定有怨言吧。你是个明白人,先生这样做,也是万般无奈的事,兰珍女士定要包涵、谅解……”

潘兰珍端坐着,静静地听着,不时地抻抻衣角,悄声说道:“老先生都出了这么大的事了,我还能有什么怨言?他胃不好,离不开我的服侍,我要去南京照料他。”

囹圄中的陈独秀,得知潘兰珍要来南京的消息,立即给高语罕去信,让高语罕务必“婉言劝她不必来看我”。可是,潘兰珍主意已定,毅然辞去工作,来到南京。她在附近租了间旧房子住了下来,每天早出晚归,风雨不歇,尽心竭力照料陈独秀。

1937年8月23日,陈独秀提前获释。9月,他和潘兰珍定居武昌双柏庙后街,并向世人宣布结为夫妻。后来,两人又流落四川江津,这是他生命旅程的最后驿站。他在江津的最后四年,时人曾作过如下恰切的评述:“政治上软禁,经济上很穷,生活上靠朋友。”他患有高血压、胃肠炎等多种疾病,潘兰珍既要里里外外操持家务,更要小心翼翼地照料这位孱弱不堪的老先生,而这位老先生秉性不改,动辄发脾气,但逢此时,潘兰珍又像哄孩子一样地轻声慢语,体贴入微。

风情女人篇3

珍珠在西方有“宝石皇后”的美誉,而在中国,它与玛瑙、水晶、玉石一起并称为配饰的传统“四宝”。据称,早在远古时期,原始人类在海边觅食时就发现了具有彩色晕光的洁白珍珠,并被它的晶莹瑰丽所吸引,从那时起,珍珠就成了人们喜爱的饰物,也成为女人装点自己的不二之选。来看看下面几种妆点新年的珍珠配饰吧。

NO.1单坠珍珠项链

简约小巧的圆润单坠珍珠造型,突显优雅大方的浪漫之感,气质名媛至爱单品。

NO.2花瓣珍珠项链

圆润饱满的珍珠,散发自然柔和的光泽,玫瑰金更衬托珍珠的气质,五片交错层次的花瓣,秀气大方气质迷人。

NO.3珍珠流苏项链

精细优雅的珍珠坠头,镶上亮眼迷人白色晶水钻,时尚浪漫的流苏设计,轻松打造万千女人风情。

NO.4 圆圈珍珠项链

轮廓以圈圈水晶钻闪亮包覆,有如掌上明珠般,散发美若天仙的气质。

NO.5心形珍珠项链

精致勾勒的爱心形状,表现生命活力缤纷的气质。

NO.6 珍珠项链叠加

丹麦皇储弗雷德里克的王妃玛丽将黑白珍珠叠戴,不但以黑珍珠呼应了深色服装,而且黑白珍珠加强了色彩对比,显得更加醒目。

时尚珍珠项链赏析

除了经典的短款项链、休闲的长款项链之外,华贵的双排和多排珍珠项链,混彩、混搭设计等等,多元的设计款式,各种前卫或个性元素的揉合,只为了满足现代女性多变的魅力。

珍珠保养小贴士

1.防酸侵蚀:应避免让珍珠接触酸、碱质及化学品,如香水、肥皂、定型水等。不要佩戴珍珠首饰游泳或洗澡。

2.远离厨房:珍珠表面有微小的气孔,所以不宜让它吸入空气中污浊物质。珍珠会吸收喷发胶、香水等物质。不要戴着漂亮的珍珠煮菜,蒸汽和油烟都可能渗入珍珠,令它发黄。

3.不近清水:不要用水清洁珍珠项链。水可以进入珍珠的小孔内,不仅难以抹干,可能还会令里面发酵,珠线也可能转为绿色。若佩戴时出了很多汗,可用软湿毛巾小心抹净,自然晾干后放回首饰盒。

辨别真假珍珠小窍门

如今市面上珍珠仿制品主要有三种:充蜡的玻璃、实心玻璃和塑料镀层仿制珠。掌握一些简易的方法就可以辨别真假珍珠。

1.手感法:珍珠触摸时爽手、凉快,而仿造珠则有滑腻感。

2.摩擦法:两颗珠子互相摩擦,有粗糙、沙涩感的是真珍珠;而互相打滑的则是假珍珠。

风情女人篇4

浪漫相识:电波牵起有情人

何丽柏出生在南宁市一个企业干部家庭,从小喜爱艺术,唱歌、跳舞、弹奏样样出色,长大后考进了广西艺术学院声乐系。1996年暑假,何丽柏和同学去深圳旅游,有一次在饭馆吃饭,收音机里传出一个富有磁性的男声,说话十分幽默,吸引了她的注意。

“我不会在意她是否有一副美丽的容貌,但我会在意她是否有一双美丽的眼睛;因为美丽的容貌只是父母给的,而美丽的眼睛却是心灵给的……”这是一个交友访谈节目,这个名叫温梦李的男子正与节目主持人侃侃而谈。

温梦李出生于广西北流市一个农家,高中毕业后,他带着梦想来到深圳,在一家体育用品公司当操作工。由于勤奋好学和聪明能干,他很快升任中层管理人员,但事业的一帆风顺驱散不了心中那份异乡打工的孤独,他渴望拥有一份爱情。

女伴鼓励何丽柏打个电话试试,何丽柏鼓起勇气,拨通了温梦李的电话。第二天上午,她与温梦李在世界之窗公园见面了。

温梦李中等个子,说不上相貌堂堂,但充满朝气和活力。闲聊之间,他丰富的知识和幽默的谈吐,让何丽柏听得乐呵呵的;而何丽柏身材娇小玲珑,圆圆的脸庞透出纯真和快乐,也让温梦李怦然心动、心仪不已。

他们一个出身于农家,一个生活在城市;一个是打工者,一个是大学生,却有着许多共同的话题和相似的思想。这一聊,不知不觉就是一天,分手时彼此都有些恋恋不舍。

何丽柏回到南宁的第二天,就接到了温梦李的来信。从此,两人频繁地书信来往,两颗火热的心点燃了。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

“阿丽,一年没见到你了,真想去南宁看你……”一天,温梦李在信中发出这样的感叹,令何丽柏心跳加速。虽然两人都没有向对方说过、写过一个“爱”字,但彼此都懂得对方的心思。她提笔写道:“你来吧,我们就要毕业会演了,希望你能听到我演奏的《春江花月夜》……”

何丽柏盼望着他的到来,为表演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会演当天上午,温梦李好不容易才请到假,火速赶往南宁,终于在演出开始前赶到了何丽柏的学校。看到心爱的人就在台下,何丽柏心中充满了快乐,十指间飘出优美流畅的旋律,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

在热烈的掌声中,何丽柏只看得到温梦李那兴奋、惊喜的脸庞,她认定他就是相伴一生的爱人。

灾难突降:阳光小伙双目失明

然而,仅仅过了两三个月,不幸就突然降临,给这对恋人带来巨大的痛苦。

1997年9月的一个下午,温梦李到车间巡查,突然发现锅炉的仪表快速旋转,接着报警器响了起来。他暗叫不好,边跑边喊:“锅炉要炸了!快跑!”一名站在锅炉边的小女工吓得呆住了,已经跑到门口的温梦李飞奔过去,把她推开。就在这时,锅炉“嘭”的一声爆炸了,他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醒来的时候,他已经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什么也看不见。

“我变成一个瞎子了!”他想到了何丽柏,心里有说不出的痛苦:“我再也看不见她了!”他真希望何丽柏就在身边,却又担心她承受不了他双目失明的痛苦,便迟迟没有和她联系。

这时,何丽柏已经在南宁市一所职校当了老师。连续十多天没收到温梦李的来信,她隐约感到不安:他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她坐不住了,请假去深圳找他。

当她从温梦李的公司得知他出事以后,飞一般地赶到医院,呼唤恋人的名字:“梦李,梦李!”温梦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挣扎着坐起来,双手在空中摸索。

何丽柏紧紧地握住他的手:“你为什么不告诉我,要不我可以早些来。”

“阿丽,我恐怕再也看不到你了。”温梦李像个小孩子,伤心地哭起来。

“一定能治好的,医院正在想办法。”

何丽柏的安慰给了温梦李极大的鼓励,他的心情好起来。经过精心治疗,三个月后,温梦李终于看到了深爱的何丽柏。1998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伤愈的温梦李终于对何丽柏说出了他最想说的话:“阿丽,嫁给我吧!”何丽柏幸福地接受了他的求婚。

然而不久,温梦李的视力急剧下降。经医院检查,他移植的眼角膜已经坏死,而多次手术对眼睛组织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很难再进行角膜移植,他今后复明的几率接近于零。温梦李失眠了,他陷入对未来的恐慌中。

何丽柏来深圳看望温梦李,发现他像变了个人,没了快乐,没了温柔,说话粗暴:“你不要来看我了,我没什么好看望的。”

温梦李的坏脾气让何丽柏感到委屈,忍不住和他争吵起来。“你是娇小姐,我们合不到一块,你走吧,我们结束了!”温梦李把他们在深圳合影的相片撕得粉碎,何丽柏的心碎了,哭着跑了出去……

何丽柏回到南宁后,冷静下来一想,明白温梦李是不想拖累她,才使出了苦肉计。她后悔不已,又回到深圳,可温梦李已经回北流老家了,而且没有留下具体地址。

她更加牵挂他了。温梦李上初中时母亲就去世了,他与父亲一块生活,年迈的父亲照顾得了他吗,他该怎么生活?

分离以后,忧伤的温梦李总会出现在何丽柏的梦里,让她醒来后泪流满面。

4年苦寻:终于重逢,我们再也不分离

1998年3月,何丽柏做出了一个令全家人惊讶不已的决定――到北流市找温梦李。母亲舍不得女儿出远门,极力反对,何丽柏流着眼泪说:“爸爸妈妈,你们原谅我吧,我实在是放不下他,只有和他在一起,我才会得到心灵的安宁。”

她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寻找温梦李的路程。

来到北流市后,她先去公安局户籍部门查找温梦李的资料,没有找到。她决定留在北流市,一边工作一边寻找。在一位同学的帮助下,她在北流市初级中学担任音乐代课老师,月工资200元。

此后,每到休息日,她便骑上自行车,到街头、医院甚至乡村集市,苦苦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然而日复一日,温梦李的身影一直没有出现在她的视线里。

何丽柏去北流的第二年,她的母亲病重,临终前拉着她的手说:“孩子,还是回来吧,不要苦了自己。”何丽柏为自己没能好好照顾母亲感到十分内疚,但她还是流着眼泪摇头。

之后的一天,广西艺术学院的老师找到她,想请她回母校工作。在母校工作的工资待遇、生活条件不知比现在好多少倍,然而,她回绝了老师。在找到温梦李之前,她什么也不想。

两年又过去了,何丽柏想尽办法,都没有找到温梦李。一天她去同事家玩,听到收音机里正在播放交友节目,由此想到双目失明的人总是与收音机为伴,可以试着通过电波找人。

“梦李,我是丽柏,我来北流4年了。你知道吗?我一直在找你,求你不要再躲避我好吗?你喜欢听《春江花月夜》,我为你点播这首曲子,希望你好好活着,听到留言后一定要给我电话……”

北流广播电台每天都播放何丽柏的留言和她点播的乐曲,何丽柏每天都在焦急地等待温梦李的回音。

三个月后的一天,何丽柏的电话响了,温梦李那熟悉的声音传进她耳里:“阿丽……”她的泪水涌了出来:“梦李,真的是你吗?”

温梦李终于出现在何丽柏的面前,整个人憔悴多了。他从深圳回到老家后,一直由父亲照顾,但父亲第二年就去世了,他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很少出门,只有那台跟随他多年的收音机陪伴着他。当他从收音机里听到何丽柏的呼唤时,积压在心底的思念顿时决堤,忍不住拨通了她的电话。

何丽柏听到温梦李的生活这么艰难,不禁心如刀绞。她紧紧握着他的手说:“我们永远不要再分开了……”

2002年1月28日,这对有情人在温梦李的老家举行了简朴的婚礼,没有鲜花,没有婚纱,没有盛宴,只有亲人们感动的热泪和诚挚的祝福。

患难相守:有爱的世界不会失明

温梦李、何丽柏婚后的生活清贫而快乐。

温梦李没有收入,何丽柏的工资仅够一个人生活。为了生计,何丽柏在外兼职,常常在课后赶着去上家教;温梦李则在家摸索着拖地、洗衣、做饭,好让何丽柏回来就能休息。

家里每攒下一点钱,何丽柏就带温梦李去医院求医,希望他的眼睛能恢复光明。虽然总是失望而归,但她不肯放弃,去了广州,又去上海,再去北京……

2005年,北流市教育局招考一批公办教师,何丽柏经过努力,笔试、面试均考取第一名,成为正式教师,学校给她安排了一套50多平方米的二居室。这时,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两人陷入巨大的幸福之中。

何丽柏生日那天,温梦李借了3000元钱,托人买回一台二手古筝,送给她作生日礼物。何丽柏哭了:“你不应该买这么贵的东西。”

“对不起,我没有事先告诉你,只是想给你一个惊喜。”温梦李将何丽柏拥进怀里:“我想让你累了一天回到家,弹弹古筝,我也希望咱们的孩子以后像你一样,喜欢艺术……”

第二年,何丽柏当上了妈妈,他们给女儿取名“格格”,希望女儿像格格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长年清贫的生活和超负荷的劳累,令何丽柏的健康严重受损,生下孩子不久,她就常常感到右脸颊疼痛浮肿。2008年3月3日,她感到腮部一阵巨痛,不得不去医院检查。经确诊,她患了低分化鳞癌,已是中期。

面对高昂的医疗费,这对清贫的夫妻束手无策。

何丽柏患重病的消息,在北流市几所中学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广大师生被她的经历和遭遇打动了,纷纷捐钱为她治病,筹得费用4万多元。

经过半年多的治疗,何丽柏的病情得到了控制。然而,化疗令她的脸部变形,她以后也许不能再上喜爱的音乐课了,这令她伤心不已。

风情女人篇5

喜欢那如风的感觉――美丽、纵情、逍遥、自由、优雅、苍凉……

是哪个男人说过,“女人风摆柳,胜过勾心手。”

查查各种文本,很多对女人的形容都同“风”有关,风情、、风趣、风姿等等。如风的女人,带着风一般的情操,肆虐在都市的上空。

做女人,不风情怎么行?

名词解释:漂亮女人不一定有风情,但有风情的女人一定是美丽迷人的。风情,是风韵与情致的完美合成。如果说美貌是形,那么风情便是神了。完美的风情女人,同时兼备“风姿”与“风度”。

李笠翁曾经在《闲情偶记》中说:态之为物,不特能使美者愈美,艳者愈艳,且能使老者少而媸者妍,无情之事变为有情,使人暗受笼络而不觉者。

他所提的“态”,便指的是情态,具体到女人而言,便是――风情。

她出现的时候,总是面带微笑,眉眼之间仿佛都溢满了阳光的味道。仿佛天使。走路抬头收腹挺胸,不卑不亢的姿态,声音柔和清亮,即使在嘈杂的公众场合,她的言语与仪态,都如清净的风,令人看了十分舒服。

当然,她的额头或者下巴上会有一点小痘痘,眼角也可能有点细纹,甚至鼻尖最近因为上火而有点微微泛红。但是又怎么样呢?她依然可以像一个公主一样,彬彬有礼地跟每一个人打招呼,偶尔也会兴奋地跟好朋友来个忘情的拥抱。她有强烈的自尊心,却表现得随和可亲,让身边的每个人都有被重视的幸福。

她不会为了风情而风情。她能够善解人意地触摸到他人的情绪与感受,也懂得不因此而压抑自己。“强颜欢笑”四个字从来不会在她身上上演,每次倾谈,她都是一个仿佛真诚到毫无保留的朋友,令人忍不住对她释放自己的快乐与忧伤。

她的魅力,在于十分懂得如何把握“风情”,敛与放的分寸都拿捏得到位。她懂得一个女人如果过于收敛风情,也许看上去会显得端庄和典雅,但韵味立刻显得寡淡;如果过于张扬、放肆,就会失之于俗媚,使优雅的风姿沦落为野性的肉感。

做女人,不风情怎么行?然而,拥有风情就魅力100分了吗?当然不是,因为,在这个始终是男人当道的世界上――

“风光女人”才能是主角,女人也要出”风头”

名词解释:事业生活皆风生水起,人前人后倍有面子,底气十足,光彩照人。真正的“风光女人”眉眼间没有愁云惨雾,她们自信、自然、自由,真正的流光溢彩。

“让自己活得好就是对人世苦最大的报复!”风光女人这样说。

她已经结婚数年,身为一家公司的高层领导,但她绝对不是那种工作狂。从来不为所谓表面风光跟自己过不去,她说,如今有许多小白领,期望做事尽善尽美,总是让满负荷的工作使神经绷得紧紧的,最终引发了工作与家庭的问题,对自己过高的期望与这一期望难以实现的矛盾,构成了她们严重的心理压力。这样的表面风光,要来做甚?

在她的眼里,真正的风光,并非漂亮衣服、时髦职业和鼓鼓的钱包,而应该是内心的骄傲和对生活事业的无限激情。何况如今这个讲究出名要趁早的年代,女人尤其要“风光”。不光是为男人,更是为自己。

选择做一个普通的只懂相夫教子的良家妇女?你能保证对方必定与你厮守终身?

当个世界小姐、模特冠军、明星歌星,地位仿佛是高了,看起来是风光了,但有许多女子骨子里依然是男子的玩偶和附庸,能不能真正自我提升,主体性高扬呢?难说。

倒不如跟探险家李乐诗说的那样:“与其浑浑噩噩,不如活得精彩?”

有广告词说:女人怎能叫男人一手掌握?拥有了独立精神和自由天地的风光女人,当然有权利说――

“风流”,女人不弃权!“”一点,又何妨?

名词解释:风流一词用在才子身上,似乎是天经地义。词典里的解释为: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还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如果你是一位佳人,风流一词就不再是褒奖,难免让人联想到放荡。为什么同一个词会有这般的“性别歧视”,何不让我们来个2003版的最新解释。

风流:在情感和上拥有更多的主动和。

再说。有一个法文词,叫做coquette,一般人都译成“卖弄”,有一点惹人来“骚扰”的意思,但它并非贬义词,还用在许多褒义的场合。一种娇美雅致而使人心生怜香惜玉之意的样子。中文之“”,亦然。英文的sexy更是如此。

黄真真的纪录片《女人那话儿》里有个离婚了的占卜家说:“我也是人,我天生有性器官、有需求、有内分泌、有荷尔蒙,如果我的男人阳痿,他能够理解我,他会做人的话,他应该让我出去。我不能为他压抑自己天生的需要。换句话说,你可以和他有精神上的爱,但他要让你跟别人……男人要明白女人需要表达自己,女人只要你聆听就OK了。女人能解决问题,她只是想倾诉一下。你只要倾听,女人就能感觉到爱,感觉到你尊重她。女人不代表弱者。”

新加坡女人钟爱宝主演了一部讲述大的《性女传奇》,以她在10个钟头内,与90个男士作251次为题材。她解释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证明,女性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完全自由的控制力。”

在风流与放荡之间,风流有更主动的态度和更优雅的姿态,女人知道自己要什么,然后大胆地说:我要!

在风情与之间,不过是多了一点点“挑衅”的意味,其实,在女人心底,也早已经变成了一个有点调侃味道的褒义词――不说,不代表不想。

与其做梦露让你看了还要害羞,不如做玛当娜,让你付了天价还羞得不敢看!不过说到底,为自己的感情和身体做主,远远不是主动对他说“我要”那么简单,还包括追求一种全新的生活姿态――

“风格化生存”,做女人也要有“风味”,够风雅

名词解释:我行我素,自爱,自信,不盲目追逐时尚,不做别人的影子,懂得享受生活,活出真我的风采和品位。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我们开始心甘情愿委屈自己,一心一意满足于现状?我们的视野变得越来越窄,生活中好像仅剩下了男人工资漂亮衣服美容减肥,常常只懂得为名牌打折而狂喜,为男人的所谓回心转意而哭泣,为摸准了上司的脾气而激动……

时尚“风”女人,用一个人的精彩证明:要为自己活!

她是一个30岁的单身女人。30岁生日那天,她在最好的地段为自己买了一套小公寓。她说:“我不会在那里结婚,也不会让他进入这个空间,它是属于并只属于一个女人的房间。”

她是一个单亲妈妈。如同不会为任何男人将就爱情一样,她说自己更不会为一个孩子而委屈自己的青春。她说:“我给孩子的爱,不会比任何一个母亲少一分,我选择的生活,也许看起来自私,但我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她以自己是一个优质女人为傲,她拥有把握时尚的敏感和吐纳新鲜事物的能力。在她眼里,人生是一场盛宴,她懂得如何烹饪佳肴、制造情调、营造气氛,懂得如何将近乎庸俗的物质消费上升为彻底的精神享受。

是的。她们从不为任何借口放弃自己的激情与欲望,只懂得跟自己的心走。无需男人和社会带给她们,她们十分懂得如何自己寻找乐趣,独立而不自以为是。

她们说:我就是我。

风情万种,风度翩翩,风生水起,风流倜傥,充满个性风味……

她们绝对不是漂亮宝贝,可是她们是一群风情尤物。

做个漂亮女人,在这个科技发达的世界,已经十分容易。

可是,做一个她们这样的风采女人,你又有多少把握?

风情女人篇6

关键词: 《诗经・国风》 爱情婚姻 诗歌

一、有关对《诗经・国风》的大致了解

风是《诗经》分类中的一种。风,就是音乐的曲调。国风,就是各个地区的音乐曲调。“国”有地方、方域之意。十五《国风》160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和豳风。国风即全是以上地区的地方乐曲。豳风全是西周的作品,其他除了少数作品产生于西周外,大部分皆出自东周。

《国风》中的作品主要出自百姓以及处在社会中低阶层人士之手,是描写西周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巨幅画卷,是《诗经》中最为出彩、最具历史文学价值的一部分。在《诗经》中,在数量上占有重大比例的有关于爱情婚姻的诗作就主要集中在《国风》里。

《国风》中的爱情婚姻诗作内容淆杂。其中,大部分作品主要集中在对男女之间相爱相恋的绵绵情意,怨妇诗,以及妻子对远征丈夫的思念的描写上,而对于其他内容进行描写的作品数量是则及其有限的。下面我对《国风》中有关爱情婚姻的诗歌作品以恋爱到婚姻的各个阶段为序进行规整分类。

二、《国风》中爱情婚姻诗作的阶段性分类

(一)男子对心仪女子热烈的追求和款款深情。

表达这层内容的诗作在《国风》中可谓俯拾即是。这些类似于现代情诗的作品充分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之间恋爱时真挚热烈的情感,当然,这些诗作从内容上看多以男子的角度来写,也可以说它们出自那个时代的男子之手,用以表达对女子的爱慕、追求,以及专一执著的情怀。如《王风・采葛》就表现出一个男子由于热烈地思慕着令他心仪的女子,使该女子若是一日不与他相见,于男子而言便如三月、三秋、三岁而未见。从时间上的递延上,我们不难看出男子盼见女子的急切心情,以及对渴慕女子热烈的、发自肺腑的爱意。相思之苦,缠绵悱恻,如怨如诉。这种对爱情的执著而又热烈的情感在《郑风・出其东门》中还有更为深刻的表达: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聊可与娱。

虽说在东门之外,美丽的女子多如云、多如白茅花,但她们都不是这位痴情男子所牵挂的,他惟一爱的只有那位衣着朴素的女子。这篇诗作除了如上首似的表达了男子对心仪女子的爱慕,更多了一层对该女子的专一执著之情。

相反,如果男子对心仪的女子由于种种原因求而不得时,则表现为一种失落,如《周南・汉广》中:“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汉之永矣,不可方思。”至多男子也只是停留在幻想已经与思慕的女子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上,这一点在为我们所共熟的《关雎》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因为该诗通篇为幻想之作,其场景仅仅是男子与心仪的女子结交不成,所产生的已经与该女子结为伴侣的幻想。

而当女子由于家庭礼教或封建世俗的阻挠欲嫁情郎不得时,则表现出比那个时代的男子更为果敢、勇猛而又强烈的反抗精神。如《风・》:“乃如之人也,怀昏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正是反映了在婚姻不自由的情况下生活的女子对封建礼教、封建贞洁观,以及封建家长制下婚姻需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铁的定律的有力反抗。有的女子甚至愿意抛弃为封建社会女子普遍重视至极的名誉与情郎私奔。如《王风・大车》:

大车槛槛,毳衣如。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大车,毳衣如。岂不尔思?畏子不奔。

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日。

这短短几句,写诗的女子竟然连用了两个“畏子”,一是“畏子不敢”,二是“畏子不奔”,由此,一个在爱情上远远比男子更为勇敢、更为有魄力,也更为向往自由的小女子形象跃然纸上。

由此可见,在那个时代,若然谈到对爱情的执著,以我拙见,女子要比男子来得更为猛烈,更具敢于同封建礼教作斗争的反抗精神。

(二)双方约为婚姻,女子待嫁。

当男女双方得到彼此及对方家长的认可后,那么就进入一个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订婚”阶段。这一阶段通常是用以给男子筹备迎娶,女子准备嫁妆之用,因此时间的持续并不一定会很长。《国风》在此阶段对女子待嫁时的心情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主要集中笔墨描写女子期盼未婚夫早日登门迎娶的急切心情。如《召南・有梅》:

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有梅,顷筐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树上的梅子随时光的流逝纷纷落地,数量不断减少,进而引起多情的待嫁姑娘感叹起韶华易逝,年时不在,此时,她心中急切期盼情郎的迎娶,一个“迨”字(可理解为趁机、赶快之意)将她的焦急热切的待嫁心情表露得淋漓尽致。

又如《邶风・匏有苦叶》:“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招招舟字,人涉否。人涉否,须我友。”一个在水边徘徊的女子,心念着河对岸的未婚夫,焦急地盼望他可以在河水尚未结冰之时来迎娶自己。

总之,女子待嫁的心情可以用三个词来形容:一则曰喜悦,二则曰急切,三则曰担心。前两种心情不难理解,可她为何还会担心呢?原因就在于,待嫁女子担心未婚夫的迟迟不来迎娶会演变为永远不来迎娶,也就是说她会担心婚姻上出现变故出现诸如悔婚之类的事情。所以她的心请在此阶段应是喜忧参半的。

(三)迎娶。

在《诗经・国风》中,单独对平民阶层迎娶场面进行描写的诗歌比较少,而《著》这首诗歌却以一名即将嫁为人妇的女子的视角对自己夫婿前来迎亲的场面进行了描述,虽说该诗着力于表达这位女子对夫婿的爱慕和自己的喜悦之情,但从中我们也可对迎娶场面的隆重情景略感一二。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

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于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

《著》这首诗歌着重对女子夫婿充满喜庆色彩的锦衣华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写,透过对单一人物的形象叙述,实在不难想象迎娶仪式的隆重与喜庆,新郎的翩翩风度与轩昂气宇,以及初为人妇的女子之兴奋与欣喜。好一片欢欢喜喜的迎娶之景,写实性极强,以新妇口述之形式,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即使是千年之后的读者,读之也有一种身临其境、妙趣横生的感觉。

除此之外,《国风・召南》中还有一首描写迎娶贵族小姐的壮观场面的诗歌――《鹊巢》。

该诗为我们展示一位贵族小姐出嫁时隆重壮大的喜庆场面,“百两御之”、“百两将之”、“百两成之”,通过对迎娶喜车数量之重的描写,着实表达出贵族阶层迎娶仪式有别于平民阶级的隆重、豪华和奢侈,也为我们展示了社会婚嫁的另一场面,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也充分反映了当时的阶级差异。

(四)婚后或喜或悲的生活境遇。

在《国风》中反映婚后夫妻家庭生活的诗歌,根据女子所处境遇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夫妻之间生活美满,相互尊重,相互体贴,琴瑟和谐。如《国风・郑风》里的一首《女曰鸡鸣》: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琵琶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配以报之。”

这首诗歌以夫妻间对话的形式,夫妇二人一唱一和,脉脉含情的对话将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相濡以沫的真挚情感,家庭生活的温馨欢乐,以及相约白首的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又如《国风・齐风》中的《鸡鸣》。这是一首妇人敦促身为大夫的夫君早起之诗。以夫妇对话的形式,一边是妻子的急切催促:“鸡既鸣矣,朝既盈矣”、“东方明矣,朝既昌矣”,表达出妻子的贤惠和对夫君事业的关心,从而使得一位细心贤良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而另一边却是丈夫的借故推脱:“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但丈夫不愿起身的原因当然不是因为天还未明,鸡尚未啼,真正使得丈夫不愿离开高床暖枕的因由则被诗中的“甘与子同梦”这一句所点破,真实一语天惊。夫妻间的相互恩爱、闲情小趣及依依惜别之感由此可以略见一斑。

但是并非所有的夫妻都是那么的情意深厚,可以白首相随。在古代男尊女卑的夫权社会里,男女之间的不平等极为严重,幸福而专一的婚姻生活对大多数女子而言仅仅是个美丽的幻想和愿望罢了。在《诗经》,尤其是在以描写民风民俗而最富盛名的《国风》里,表现夫君所抛弃的女子的悲惨境遇与寂寥心情,高唱不幸婚姻的挽歌的作品委实很多。这些作品可以说是时代的真实写照,是身处夫权社会的女子凄凉处境与愤懑心情的真实写照,是多情女子对薄情夫君的无声控诉,是对男尊女卑的不平等现实充满血与泪的无情抨击。

这种描述弃妇的诗歌在《国风》中主要分为两类:其一是“反映还维持着婚姻的形式和夫妻的名义,处于失宠、幽闭状态的不幸妇女的命运”[1]。如《召南・江有汜》就写出了一夫多妻制度下的夫权社会中,夫君另觅新欢,结发妻子因失宠而备受冷落。夫妻关系尚在,无力与夫权社会斗争的情况境遇下,她也只得翘首期盼,幻想这薄情郎有回心转意的一天。

另一类则是“表现婚姻破裂后妇女被夫家休弃的悲惨结局,抒发弃妇的愤懑不平”[2]。《邶风・日月》就把弃妇的这种愤懑与不平的一腔哀怨表达得淋漓尽致,真可谓是字字是血泪,句句述无情。

除上述诗歌之外,《国风・氓》可谓是包罗群像,几乎是涵盖了《国风》中由恋爱、结婚直至女子被弃后又幡然悔悟的全过程。它是《诗经》中弃妇诗的代表作,具有读一诗而解《国风》的作用,是当时社会民俗人情的真实再现,深刻揭示出封建社会中妇女的悲惨境遇和坚强的斗争精神。

纵观《国风》,它的确包含了太多内容,爱情婚姻诗便是其中最为璀璨的奇葩。它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风情女人篇7

分手后的小妹,因为马上就要奔三,父母催促,自己心里也急。所以,开始频繁地相亲。但终因对不上眼缘,皆以无果告终。

这回这个男孩是我一同事的小舅子,因为彼此知根知底,同事才出面做媒。男孩是搞音乐的,还是一个小乐队的主唱。不但模样长得帅,还颇有些小才气,作词作曲都能来。而且我在同事家里见过一次,接人待物,非常得体。我便想,这回总该跟小妹对路子了吧,且不说郎才女貌,关键是两人的意趣十分相投。

可不料,还是无果。我诧异地问小妹:“那个男孩你因为嫌人家木讷而分手,这个你总不至于也说人家不解风情吧!”

“这个呀,不是不解,而是太解风情了,好家伙,简直一个情场老手。我可不想白白给他练手。”小妹“扑哧”一笑,边说边冲我做了个鬼脸。

原来,这位搞音乐的小才子,搞起对象来也颇有些天分。对女人不但善于察言观色,而且极会投其所好。难怪小妹心有余悸地说:“他的眼睛就像两道X光,能看透你的心思,他的殷勤,他的面面俱到,让你好像只有束手就擒的份儿,我想,这等情场高手得经历了多少女人才能练就啊!”

小妹的担心,乍听有点多余,可细细一琢磨,还真是不无道理。男人倘若一点风情不解,木讷得能让女人为他抓狂,无论他怎么对女人好,女人都一样会恨铁不成钢。可是,男人如果太解风情,太懂女人,那就好像戴了一副透视镜,将女人剥得。而更糟糕的是,如此一来,女人还很容易把你想象成那个风流痞子西门庆,一瞬间,好感全无。不光男人,女人也不例外,太矜持了有冷血之嫌,男人会敬而远之;而太妩媚了,却又容易跟“风尘”扯上关系。

其实风情并非调情,更不是骚情,你一味调、骚,就成了风月。其实一个真正懂“风情”的男人往往在情场上并不张扬,更不会为自己能够钻进女人肚子里当“蛔虫”而得意。真正的风情男人往往非常简单,他们甚至像孩子似的单纯、可爱,可当与对路的女人碰撞时,却能在瞬间制造疯狂和浪漫。“风情”应该是一种与自然合拍的爱情节奏,这是很多错把“风月”当“风情”者所无法企及的。况且风月的用场主要是逢场作戏,而奔着婚姻去的男女交往中,却极少能用得上。

风情女人篇8

这种男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很文雅。不像一般男人那样世俗、粗鲁、强硬。他们很注重自我的风度,也很自认为有风度。

对小姑娘他会说风花雪月,对小妇人,他会说人性、美术、哲学……无所不知。总之,他总能应对自由,引人注意。他们也谈到自己,或说是常常谈到自己,在小姑娘闪亮的注目下、在小妇人的沉默中尽展自己的情趣和风度。

他们在和女人谈话中常常给自己的行为很多风雅的头衔。比如体验,比如探讨别样的生活,用以开脱自己和引诱女人成为自己新的伙伴。

他那么喜欢将女人的猜忌和嫉妒化为良好的自我感觉,并一笑而过。面对落泪的女人,他一方面可以冲口而出种种新鲜感人的情话打动女子,让那泪水来得更猛烈些,另一方面又在心中准备好了撤退。

他没有真心吗?不是,绝对不是,相反,毫不投入的感情游戏太乏味了。

恰恰是对方全力以赴,自己半真半假,才玩得过瘾。

情趣男人喜欢游戏中的对手全心投入,自己半真半假。惟其如此,他的情趣才有人真诚的赏识。他的风雅才真的有其归宿。

他半睁着双眼。无论是对女人幸福的闭着的双眼还是女人娇嫩的身体。他半闭的双眼让他保持了情趣和风度,同时避免他丧失感情的高潮。

乍一相见,你会误以为他是上帝给女人的意外礼物,是慰藉女人情感的亚当。

男人说:你是心灵长久期许的人,只是我恨时间和造物的安排。我必须在认识你之后对现在的女朋友负责。但是我的心,我的心和你永远在一起。你与众不同,和你交谈让我的灵魂可以自由起舞……我爱你。

女人落泪:不可以。

男人说:为什么?

女人:佛说的。

男人:那我杀了佛。

女人:我说的。

男人:我会杀了我自己。

在女人落泪的时候,情趣男人头脑灵光地玩弄文字和语言的游戏,在对方的泪光中体会男人的或说是征服者的光荣。然而女人也有可以睁开双眼者。就是那些没有情趣也不迷恋情趣的女人。

这样的女人没有火眼金睛也可以看到情趣男人的死穴。可以闻到情趣男人身上弥散的另一种刺人的气息。

他那样无所顾及地享受着生活,却怀着悲情的预感等待着不幸的来临。他可以和你在任何时候谈论女人的风韵美,哪怕是在拥挤的公交车上。

风情女人篇9

摘要:《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保留了大量关于先民情爱的诗篇,以其缤纷的异彩展示着先民自由纯真的情爱观念和情感生活;苗族情歌歌唱自由开放的情爱活动,表现了苗族特有的自由恋爱、自主婚姻观以及既开放而又圣洁的民族心理。二者有诸多相似之处。

关键词:《诗经》情诗;苗族情歌;婚恋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7)01-0122-08

“诗言志,歌咏言”[1]1,“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2]30。诗歌自产生之日起,就起着抒发感情、状物咏怀的作用。最早的诗歌不是四平八稳写在纸上的,而是唱出来的,飞流直下三千尺般的跌宕起伏,珠玉落银盘似的清脆响亮。正如口耳相传到今天的苗族情歌一样,即使在苗族文字产生以后,大多数苗族人民也不会使用它,他们只以惊人的记忆力,一代代地传唱着他们灿若群星的情歌,表达着对情爱的热烈歌颂和勇敢的追求。

最初的爱情不是依赖于文学而存在,最初的文学如“断木、削竹、飞土、逐`”[3]4 也并不表现爱情。在我国,《诗经》首开先河,收入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最早以文学形式记录了人们的情爱活动和婚恋习俗。情爱与文学的结合应该早于《诗经》,我们可以从古代婚姻的发展中看到其踪迹。

人类社会最初,在杂交和群婚之下,两性的结合只是生理的本能需求和繁衍人种、延续后代的必要,只有性而无情。《吕氏春秋・恃君》:“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共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妇男女之别,无长幼上下之道。”《白虎通・德论》:“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4]43即是说在杂婚群婚下的生育必然结果只能是知母而不知父。群婚之后是对偶婚,它指一对男女在或长或短的时期内的配偶制。周代就处在群婚向对偶婚过渡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每个男子或女子渐渐有了一个稍微稳定的配偶,虽然这种关系还不稳定,但相互较长时间的接触、了解和结合,就会逐渐要求并产生了一种与此相适应的柔情蜜意,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婚姻本身发展的结果。男女在一起除了用语言之外,更多是以歌唱来表达这种柔情,用来增加彼此的吸引力和巩固彼此的关系。以歌代言,因情而歌,于是就出现了大量的民间情歌,也就出现了情爱与文学的结合,使情爱具有文学形式,而文学具有了情爱色彩。

《诗经》中的情诗和苗族情歌也是这样产生的,其中的诗句是完全可以独唱或合唱的情歌,是“男女相与歌,各言其情者也”[5]4。

一、异彩纷呈的婚恋情歌

郑振铎说:“在全部《诗经》中,恋歌可以说是最晶莹的圆珠圭壁。它们的光辉竟照得全部《诗经》都金碧辉煌、光彩炫目起来。”[6]48《诗经》305篇中,以爱情为题材的情爱诗有87篇 (其中风诗79篇,雅诗8篇),占总篇数的25%以上,占风诗的54%以上。《诗经》中的国风包括十五国风,这“十五国”指周南、召南、邶、{、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十五个诸侯国和地区;“十五国风”就是指采自这十五个地方的民间歌谣。“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7]30。 “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天子”[8]30。《汉书・艺文志》说:“古者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9]。因此我们相信国风是采自民间的里巷歌谣,它们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民间性。《诗经》情诗中的恋诗分三类:一是男悦女[10]108,如《周南・关睢・汉广》《{风・桑中》《郑风・有女同车・出其东门》等;二是女悦男,如《召南・坑忻贰贰囤风・匏有苦叶》《{风・[X》等;三是男女相悦,如《召南・野有死》《邶风・北风・静女》《卫风・木瓜》等。婚诗分五类:一是思妇思夫诗,如《周南・卷耳・汝坟》《召南・草虫・殷其雷》;二是贺婚诗,如《周南・螽斯・桃夭》《召南・何彼矣・鹊巢》《卫风・顾人》;三是弃妇诗,如《邶风・柏舟・日月・谷风・终风》《小雅・我行其野・小弁・谷风・白华》;四是劝诫诗,如《郑风・扬之水・女曰鸡鸣》《齐风・鸡鸣》;五是悼亡诗,如《邶风・绿衣》《唐风・葛生》。另外还有《召南・行露》和《陈风・衡门》是两首爱情反抗诗,《秦风・蒹葭》《唐风・有m之杜》《陈风・防有鹊巢》是三首主人公不分男女的恋诗。

“苗族有歌千千万万,情歌就是小姻缘。游方不把情歌唱,短棍打蛇难拢边”。苗族爱情叙事诗和游方诗更是以其不可总计的庞大数量表明了情爱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苗族情歌苗语称“Hxak Yex Fangb”,主要是爱情叙事诗和游方诗,为苗族男女青年在社交时谈情说爱、互诉衷肠所唱的歌。爱情叙事诗一般都在几百句以上,描写完整而细腻,如《仰阿莎》《岗妮戛养嵘》《裴曼》等;游方诗又分为十六个类别:

见面歌:初次见面时所唱,如“女:哪个山沟出泉水,哪个山坡出太阳,哪个寨子来的哥哥,你们渡过哪条江,涉过哪条河?男:哥哥从不远不近的地方来,哥哥从荒坡荒林的地方来,……哥哥想告诉妹妹,就怕你们不愿听”。相识歌:见面歌之后所唱,如“那边来的后生哥呀,你是还没成双的男子,还是已有家室的儿郎?就不要来骗人家上当”。试探歌:试探对方的反应,如“我站在路口边,吹木叶打口哨,看见你这仙鹤姑娘打猪草。想要喊你呀,怕你不理我害臊……我才向你讨一把猪草”。青春歌:要对方珍惜青春时光,如“缝衣趁衣新,游方趁年轻,哪天各西东,难得再相逢”。赞美歌:赞誉对方的美貌,如“你在哪里洗上清凉的泉水哟,你在哪里晒着金色的阳光?年轻的赛央哟,你是最美丽的姑娘。脸庞像一蓬盛开的山茶,眼睛像一对元宝闪闪发亮。只要那秀美的睫毛轻轻眨动,只要那动人的秋波悄悄闪亮,就好像有无比绚丽的花瓣,纷纷飘落在我的心上”。相爱歌:表达相爱之情,如“乌云遮日满天愁,鱼虾水里悠悠游;情哥没妹天不亮,妹妹没哥月黑头”。求爱歌:“运气好啊妹未婚,运气好啊哥未婚。想定了没有,妹妹?想定了就来谈,跟我做一家,保证不会错”。决心歌:再现忠贞不二的决心,如“妹是门前一棵梨,一刀两断两头齐;宁愿和歌一刀死,不愿和哥两分离”。成亲歌、接引歌、深夜歌:这三类歌常连在一起唱,因为苗族成亲都常在夜间进行,而成亲时要新郎接引。如“夜哟夜深了,夜阑静悄悄。柴块烧完了,烧着细枝条……情妹不说话,憨憨对我笑。我知情妹心,急忙开口道:我的心上人,快跟我走吧。跟我到我家,我手推家门。屋门闩的紧,我叫喊妈妈:起来开门吧。妈妈听我喊,忙起拖鞋。大门一声响,两扇门开了,先跨哪只脚?左脚要先跨。进到火塘边,要喝干一杯。明日天一亮,请俩老福星,去认亲家娘。过了半个月,舅家索银羌……妈得一门亲,妈妈笑盈盈。我花一包银,我得心上人。 我满心欢喜,再也不操心”。分别歌:“看来我俩难做夫妻,我俩难做一家人,……阿妹啊,今夜就是我们分别的最后一夜,让我们俩的双手拉得更紧,让我们俩痛哭不幸”。单身歌:独处的相思之苦,如“爬上高山岭,放眼望四方,看哪条河清,看哪方景秀。挪脚妹就嫁,丢哥守寨子,实在太可怜”。苦情歌:倾诉爱情的不幸遭遇或失恋的痛苦,如“舅家那娃崽,塌鼻扁嘴唇,呆头又呆脑,像鬼不像人……逼女儿嫁他,推我入火坑。同这种人住,怎能过一生?”相劝歌:劝解对方选择爱情要慎重、行为举止要端正,如“劝妹劝酸牙,劝妹要三思,不要早成家。早早丢开哥,早早出了嫁,难说不挨打,泪水洗脸颊”。逃婚歌:因为种种原因不能结合,男女就相s出逃,私奔到异乡生活。如“说得做得,等到木叶长长包得饭,我们两个走;等到木叶青青包得盐,我们两个行。白天怕人看见,晚上趁着月光走。……路长我俩心稳,路窄我俩心宽。泥泞的路阻止不了有心的人,裹腿挂断妹不讲,草鞋走烂哥不吭。”

《诗经》情诗和苗族情歌都以文学形式较系统的反映了古今人民的爱情心理,展现了多彩的情感生活。翻开这些诗篇,我们很容易看出它们具有种种与社会相适应的特点。

二、和生产劳动紧密联系的情爱文化

男女之情的产生和发展也往往离不开劳动,而且和劳动密不可分。《周南・关睢》中的主人公对淑女的感情是随着对荇菜的“流之”“采之”“d之”而进展的;《召南・野有死》的浪漫故事是在打猎后的草丛中发生的;《{风・桑中》的自由结合是在采葑时的桑林中进行的;《周南・卷耳》中主人公的思夫之情是随着采卷耳的劳动而变化的。其它如《汉广》“翘翘错薪”,《齐风・南山》“析薪”,《豳风・七月》“伐柯如之何?”《卫风・氓》“抱布贸丝”,《召南・草虫》“言采其蕨”等等都是边劳动边进行感情活动的。苗族情诗虽然大多是在游方时而不是在劳动时唱出的,但苗族也属于农耕民族,他们的情歌自然也不能不涉及劳动,其中包含了大量劳动的信息。“哥哥和妹妹……早上一起去做活,晚上双双转回家”“我俩商量咋种地,我俩商量咋养家”“妹妹挥鱼杆,哥把鱼网撒”“我使就一身劲,奋力开山劈岭,开出肥田九千w,开出梯田七百层”“妹在河边饮牯牛,哥在岸上打石头”。

农耕生活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一年四季有不同的农耕内容,所以有“春播、夏耘、秋收、冬藏”之俗语。四季相对而言,春季农事较少,空闲时间较多;而春季又是万物复苏,人心活跃,感情萌动的季节。因此周代青年男女多在春季对歌,恋爱和嫁娶。《召南・何彼矣》:“唐棣之华”“华如桃李”。《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郑风・溱洧》:“赠之以芍药”,《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繁祁祁,”以及《魏风・汾沮洳》:“彼汾一方,言采其桑”等句都有表明这些婚恋活动大多是发生在桃李绽放、桑叶沃若的明媚春季。《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m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行且东。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韩诗内传》:“《溱洧》,说(悦)人也。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辰于两水之上招魂续魄,拂除不祥。”颜师古注曰:“谓仲春之月,二水流盛,而士与女执芳草于其间以相赠遗,信大乐矣。”[11]本诗正是写男女于上巳节这天在溱洧会合的情景:河中碧波荡漾,岸上人头攒动,情歌互答,嬉笑相闻。《周祀・地官・媒氏》这样说:“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12]249可见,上巳节最初是祈福禳灾的,后来演变为男女同游求爱的节日;而且统治者的政策与民间习俗是一致的。因此,后世学者贬诗经情诗为淫诗是不合史实的,而如孔夫子所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13]11《周南・关睢・汉广・汝坟》《召南・江有汜》《邶风・匏有苦叶》《{风・桑中》、《卫风・淇奥》《郑风・褰裳》《秦风・蒹葭》等诗篇都可能是在上巳节这天唱出的,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上巳之日男女欢谑的情景。

苗族情歌中,“桃花朵朵红……桃李满枝开”“公鸡叫了,太阳才敢从东山出来;春风吹了,柳芽才敢从枝头绽开。我就是等春风吹和公鸡叫呀”“春雷鸣山岭,春雨伴风临”“地上的草绿了,木叶声响了,姑娘们的心动了,小伙子们有伴了”。这些诗句说明苗族青年的恋爱求偶活动是在春季进行的。清朝贝乔青说:“(苗族)孟春合男女于野以择偶,名曰跳月……自正月初三到十三,皆跳月之期。”[14]《续文献通考》:“苗人仲春刻木为马,祭以牛酒,老人并马箕踞,未婚男女吹芦笙以各,谓之跳月。”《峒溪纤志》:“苗人之婚礼曰跳月,跳月者,乃春日跳于求偶也。”[15]427除跳月之外,苗族在春季进行的大型青年男女求偶活动,还有花溪高坡的正月跳花场、凯里正月J笙节、二月吃姊妹饭节、三月爬坡节以及斗牛节等等节日(这些节日贵州其他地区的苗族也过)。这些节日本来都是进行宗教祭祀比如祭祖先的,苗族青年在这些节日中对歌求偶、恋爱幽会,于是节日就渐渐演变成了他们的“恋爱节”。这与“仲春之月令会男女”的习俗何其相似!

农耕民族是离不开山和水的。他们在山水之间劳动谋生,也在山水之间恋爱幽会。如《郑风・褰裳・溱洧》中的溱水和洧水、《周南・汉广》中的汉水、《卫风・氓・有狐》的淇水、《魏风・汾沮洳》中的汾水以及《郑风・野有蔓草》《召南・野有死》的野地、《秦风・蒹葭》的河岸、《陈风・泽陂》的池畔、《王风・丘中有麻》的小丘、《王风・中谷有》的野谷、《{风・桑中》的桑林等地。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情爱活动也在城周进行,如《郑风・东门之》《陈风・东门之杨・东门之池・东门之》的城门附近和《邶风・静女》的城角等地。苗族有专门的恋爱场所,叫“马郎坡”或“马郎场”,也多开辟在有山有水有树林的僻静之处。苗族人民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居住在偏远的山区,那里绵亘千里的群山、纵横交错的江河、茂郁葱茏的树林就成了苗族同胞们纵情欢会的好去处。选择青山绿水之处,幽美的环境,柔和的气氛,流水潺潺,轻风悠悠,此情此景下的异性相处,自然会令人生发出万般柔情千种温馨,更有利于彼此感情的发展加深。

明媚春日之中,柔情山水之下,有什么比清越的歌声能与之相配且能传情表意让人心动和愉悦呢?青年男女用歌声来相识相交、了解景慕和相互追求,表达着率真的爱意。《郑・[兮》即男女相遇要求相和而歌,“倡予和汝”;《陈・东门之池》中“彼美淑姬,可与吾歌”是要求对歌;而《周・关睢》中更要以钟鼓来使情人快乐,“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显然周时歌唱成风。《国语・周语》召公谏厉王曰:“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吏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9]此处的“曲”“赋”“诵”的内容自然是指歌谣。前文所引的“献之太师,比其音律”等材料也说明当时自民间采集的诗歌是能咏唱的。苗族人民什么都用诗来表达,什么都用歌来发挥。苗族情歌当然全用于歌唱,就情歌本身来看也可以证明这一点。“阿哥嘴巴真甜蜜,阿哥唱歌真好听”。“姑娘哟,我十首唱不到,八首总是已唱完”。“有心打鱼就撒网,有心游方就唱歌”。“趁月光皎皎,同来唱道歌”。《诗经》情诗与苗族情歌不仅都是以唱传情,而且其歌唱的内容也大体相近。如下表1。

表1《诗经》情歌与苗族情歌对比

《诗经》苗歌情歌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想哥容易见哥难,油黑头发全脱完。

岂无膏沫,谁适为容。《卫・伯兮》伯妈替我传句话,情妹难过这一样。

彼两髦,实难我仪。只怕爹妈不答应,相亲相爱也冤枉。

之死矢靡它,若是今生无法结成伴,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柏舟》死了投生也要结成双!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岸上的人们在走动,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年轻的姑娘多如萤火虫。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郑・出其东门》*没有我的所爱在其中,使我忧愁心里空。

《诗经》情诗和苗族情歌依乐而歌,表达思念、爱慕、苦闷、追求、盟誓、埋怨、欣喜、幸福等种种丰富的感情。

三、朴素为美的恋爱习俗

见面时用歌唱表达自己的满腔热情,不见面时又怎么解决“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相思之苦呢?那就只有以物代人了――情人们相互赠送物品,在赠物上寄托自己的情思。先民和苗胞们赠送的物品也有其共通之处,即朴素美。《邶风・静女》:“贻我彤管”“自牧归荑,”《郑风・溱洧》:“方秉兰兮……赠之以芍药,”《陈风・东门之》:“贻我握椒。”《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木桃、木李),”“报之以琼琚(琼瑶、琼玖)”,《郑风・女曰鸡鸣》:“杂佩双赠之,”《王风・丘中有麻》:“彼留之子,遗我佩玖。”在这些赠品中,大多是花草果木,用以表达纯洁真挚的爱恋之情。“答应了就要借我东西,值不值钱我都高兴,只要它凝结着你的忠诚。”这里的“借”就是“送”的意思。那么他们送些什么东西呢?苗歌中有:“赠我银手镯,又赠花带带。手镯是把凭,花带是真情。”“请你送我情物,让我永记心怀。不送一只手镯,也送头帕一块,也送一条腰带”,“二晚来谈心,送根花带把情探”,“我歌如投你的意,请赠花带结真情”等句子。周代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们寄托感情的也只能是随处可见随处可得的东西;而苗族女子心灵手巧、擅长女红,荷包、花带、头帕上密密麻麻的针线就是她们情深意切的见证,也最能代表她们深沉的爱意。

赠送物品如此,那么看待恋人又如何呢?《诗经》中的男女这样选择:“伯兮A兮,邦之杰兮”(《卫风・伯兮》);“不如叔也,洵美目武”(《郑风・叔于田》);“有美一人,硕大且卷”“硕大且俨”(《陈风・泽陂》);“硕人其欣”“硕人敖敖”(《卫风・硕人》);《唐风・椒聊》:“硕大无朋”“硕大曰笃”。他们希望男的高大威武,女的也健壮丰满 。而且恋人以着装简单色彩淡雅为美,如《唐风・扬之水》:“素衣朱q”“素衣朱绣”;《郑风・子衿》:“青青子衿”“青青子佩”;《出其东门》:“有女如云”“有女如荼”,诗人心目中的恋人更是“缟衣綦巾”,圣洁如仙。苗歌中的男女这样选择:“找个不算白,找个不算黑,找个合心意,上山会劳动,在家会缝补。这才是伴侣,这才算满意。”“七挑田地我不嫌,七百挑田地我不爱,勤快的人我才爱。一仓谷子我不嫌,千}谷子我不爱,同心合意的人我才爱。穷人我不嫌,富人我不爱,同甘共苦的人我才爱”。他们看重的是人的勤劳朴实和双方的同心同德,而不是注重金钱和财富,这样的感情是远远高于物质的,他们的外形上,“人穷力大很勤奋,巴朗(壮牛)也比他不赢”。“看你年轻的小伙,面色清秀身体强壮能扛梁,干活勤快劲十足,从不叫累就像宽角碰牛一个样”。相貌上,“眼睛如流星,脸儿像月亮”,“手腕戴银饰,脸蛋白生生”,“鬓发青幽幽。脸蛋红润润”,“妹妹生得白里红,脸像桃花劲像葱”。这些描写都是健康的、朴素的,表现了人们与生产劳动相联系的择偶观和审美观。

四、形象美与意境美的巧妙创造

形象美来自外在美与内在美的有机统一。《诗经》中形象完美突出的是《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峨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从对五官、肤质等全方位的贴切比喻,将一个美丽动人顾盼神飞的形象展现于前。最后二句有画龙点睛之妙,历来被评为神韵描写的鼻祖,方玉润说:“(《硕人》)二章,仪容之美。千古颂美人者,无出此二语,绝唱也。”[16]107被后人频频引用,千古不衰。个性美上,《郑风・褰裳》首屈一指。“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感情真诚率直,豪爽干脆,绝不像后世女子犹抱琵琶半遮面似的娇羞,更不像某些失恋女子的哭天呛地悲痛欲绝。这与后世南北朝的北歌相映成辉。“女儿自言好,故人郎君怀”,“欲来不来早语我!”[17]304体现了当时男子和女子在婚姻上的平等地位。《诗经》意境之美当数《秦风・蒹葭》,以淡淡的笔调营造出白雾茫茫、青草萋萋的缥缈朦胧的景象,所思之人近在眼前,又宛在天边,迷离惝恍、飘忽不定,如宋玉笔下的洛水神女“时容于以微动兮,忘未可乎得原。意似近而既远兮,若将来而复旋”[18]1093。“首章已成绝唱”[19]177给古往今来的读者留下了无边愁怅和绵绵悠思。苗族情歌中的意境美如《出嫁歌》:“正月才送走,二月又来到。紫花伞花开,茅草荆棘发,开门大变样。”“爬岭到山坳,野花遍地开,野草遍坡发。风吹花瓣飞,飘香到身旁”。以平淡朴素的词藻描绘出生机勃勃、生气盎然的山野景色,这里草色青青、野花朵朵,翠绿欲滴的青草和姹紫嫣红的花朵散发出的阵阵幽香,在清新的空气里层层荡漾、沁人心脾――这不正是人们梦想回归的大自然吗?环境如此,在这美丽的环境中生活着的呢?――她是勤劳的人。栽竹,“竹木茂荣荣,生了一大片”;插秧,“秧根粗又壮”;“天天去薅土,野草全拔光”。“阿妮心最灵……阿妮很辛勤……阿妮手最巧……阿妮最聪明”,刻画了“阿妮”这一形象勤劳的外在美。阿妮出嫁时,“绞光面汗毛”,“挽个美发髫……光油玉溜溜,鬃发青幽幽……银雉银雀戴,银丝银铄扎。耳边环拍腮,桅子银项圈。九刺银梳戴,裹脚配花带,花鞋套绣袜,一身花绒绒,脸蛋红润润”。而且阿妮“身形婀娜美”“笑牙白生生”。阿妮的照人光彩,又何曾比“硕人”削减半分?而且苗歌中一样有如“褰裳”一般的豪爽女子的形象。“哥是妹的友,哥愿就成双,不愿就分离”。“情哥若爱我,我俩就成双”。“结伴就来谈,不结就别来”。与《褰裳》作遥远的真情回应。

《诗经》情诗和苗族情歌对意境美和形象美的成功塑造,来源于它们对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就《诗经》而言,“诗有六义焉;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20]30,此六义中的赋比兴就是《诗经》最常用的修辞手法:“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21]47《诗经》中的“赋”如《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卫风・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比”如《卫风・氓》“桑木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殒”。桑叶的盛衰比喻爱情的浓淡厚薄;《卫风・硕人》通过柔荑、凝脂、蝤蛴、瓠犀等事物来比喻硕人之美。“兴”如《周南・椒聊》:“关关睢鸠,在河之洲。”以睢鸠鸣叫求偶来兴男子对女子的追求;《唐风・椒聊》:“椒柳之实,蕃衍盈升。”用花椒多实来兴对妇女多子多孙的祝福。苗族情歌里“赋、比、兴”的运用也较多。“赋”,如“明朗的月光,照亮了花坡,正是踩月好时候,阿哥上花坡,去挑心爱人。明朗的月光,照亮了院坝,阿妹在刮麻,心里真难过。麻线牵在手,却想远方人”;“比”,如“第一次涉过你们这条江,象蛟龙跃出深潭,像猛虎腾出山岗”。“年轻的赛央哟,你是最美丽的姑娘。脸庞象一蓬盛开的山茶,眼睛象一对元宝闪闪发亮”;“兴”,如“摘椒还剩枝,摘瓜还剩藤。你忘怀没有,妹还恋着你,恋哥心发慌”。“月亮出来月亮黄,荆藤拴狗在后房。手帕包饭去喂狗,教狗莫咬我的郎”。苗族情歌中的赞美歌用“比”最多,几乎首首用“比”。在这些诗句中,人们把天地万物作为引发诗兴之源。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处处是葱郁树林、萋萋青草、飞禽走兽、游鱼鸣虫。因此他们信手拈来,以之比喻和描写生活的各个方面。《陈风・泽陂》以蒲草和荷花的美丽比情人的清俊秀美;《邶风・雄雉》以雄雉振飞求牡来兴思夫之情;《唐风・葛生》的丛生野草勾起对亡夫的绵绵思念,《邶风・谷风》阴睛不定的天气引发对无情人的不尽怨恨……“蜜蜂心切切,张开双翅膀,飞身桃树林,采花酿蜜糖”。以蜜蜂采用酿蜜来兴“阿哥远方来,心想求成双”的热烈倾慕;“哥是紫竹栽院边,妹是梅花开满园”,以竹梅相依比喻“花爱紫竹节节好,竹爱梅花朵朵鲜”的相恋之情……赋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使诗歌形象生动,富有情趣,是《诗经》之所以光彩夺目、流芳百世的原因之一,也是苗族情诗之所以感人肺腑、传唱不衰的重要原因。

五、自由开放的爱情讴歌

《诗经》中的情诗以自由开放著称。其时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封建礼教尚未占据人们的心灵,因此十五国风所反映的世界是未受礼教支配的世界,先民们的劳动、谋生、恋爱、结合等等活动都显示着人类感情的本来面目。《召南・野有死》《郑风・野有蔓草》中,两情相悦就可以自由结合,不论礼教也不论道德,完全随心所欲无拘无束,《诗经》传达的本就是发自心芽的喜悦或是忧伤,而不是后来被朱熹注得污七八糟,“一颗红心向太阳”式的教条版《诗经》。《郑风・褰裳》主人公对情人明言“你不爱我,我就要找别人去了”!自尊自由、热情奔放。反映这种自由开放的诗还有《陈风・东门之杨・东门之池・东门之粉・防有鹊巢・月出・泽坡・株林》以及郑、卫风的大部分。苗族素来是一个生性自由热情开放的民族,在婚姻上,男女不仅可以自由交往、自由恋爱,也可以自主结合。人们不仅为未婚男女开辟专门的恋爱场所,而且鼓励他们去谈情说爱,这是很多民族难以比拟的。青年男女们十五六岁就开始学唱游方歌和爱情叙事歌,并与寨上年长一些的青年结伴到外寨游方,除春季的游方外,其他季节进行的游方有五月端午节、六月吃新节、七月斗牛节、八月赶秋节、九月重阳节、十月苗年等节日。“没有组织”的分散的游方则是男女青年在闲暇时自主进行的――茶余饭后,黄昏临近,月上柳梢,当一腔柔情涌上心头的时候,青年男女们随时可以相约出游,一诉衷肠。而且平时任何集会或闲暇时都是青年们谈情说爱的好机会。正因为有这种开放自由的空气和传统,苗胞们才有如此绚丽多彩的情歌。“哥是妹的友,哥愿就成双,不愿就分离”。“情哥若爱我,我俩就成双”。“没棒槌敲锣,无巧嘴诓哥。要是能诓着,诓你来娶我”。同样无拘无束、坦率真诚。

从这些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女性作品较多,《诗经》女性在作品中反而占主动地位而男子似乎只是偶尔作作柔情而胆怯的回应。这是母系氏族社会遗风的表现。虽然周代已进入父权制时期,但人们对母性的崇拜却一直延续了下来,人们仍然时时怀念着远古时期的母性始祖,如女娲、姜、简狄以及蝴蝶妈妈等。因此,在爱情婚姻上女性也因袭古老的母系自由传统,热情主动,坦率直朴,唱出了一首首爱情的自由之歌。就苗族情歌而言,其中的女主人公也占大多数。从文化传统上来看,苗族人民虽然从中原迁到荆楚,再迁到贵州山区,其居住相对集中,远离汉族地区,但他们带走了由《诗经》情诗承袭而来的自由传统和奔放开朗的中原情爱文化,并将这些文化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而且历代统治对苗民的压制使其对汉文化存在一定程度的抵抗情绪,因此,在其他民族的情爱文化戴上礼教枷锁的时候,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苗族情爱文化却呈现出自由开放的特点[14]。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未经现代文明过滤的那种健康、奔放的感情,感受到先民们选择自我、肯定自我的征服力量,渗透着坚韧的生命追求和无穷的生命乐趣。如表2。

表2《召南・野有死》与苗歌对比

《召南・野有死》苗歌

野有死,哥在山上唱山歌,

白茅包之,妹在田里捡田螺,

有女汛海只因偷看哥一眼,

吉士诱之。错把石头放进箩。

风情女人篇10

摘 要:中国女中音声乐是中国音乐的一大发展亮点,在近些年更是得到长足的进步,本文透过女中音声乐视角,对女中音演唱风格做出研究,为中国近些年的女中音声乐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思路。

关键词:女中音,声乐,演唱风格

一、引言

女中音作为声乐的一种,在时代的带领下,不断打破原有唱法的限制,在借鉴其他唱法的技术与特点之上,并将民族、美声、通俗三种唱法融为一体,在对戏曲、曲艺、民风等演唱形式的综合,逐渐成为一种以宣泄“情绪感受”为核心的丰富多彩的“现代派”艺术,它要求有更高的歌唱能力和更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但是也更能满足人们对独立个性人生、真实情感的追求,得到大众的共鸣。在近代,中国女中音声乐艺术也不断涌现出一大批具有独立个性的声乐艺术家,形成具有中国浓郁民族韵味的演唱风格。

二、中国女中音演唱风格概述

就女中音演唱风格讲,是指女中音的音域、音色、音量等等特点,具体通过对各种类型歌曲的实际演唱和处理,形成区别于其他声部的独特气质与格调。中国的女中音歌曲大都属于抒情的风格,它主要是抒发细腻的感情,旋律优美、流畅,音色明朗透明,咬字、吐字清晰,节奏自由。其演唱风格自然质朴,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个性突出,由于受民族的熏陶,其演唱风格自身具有很强的民族风味,而且中国自古以来的戏曲文化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为中国女中音声乐的发展也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三、中国女中音演唱风格的特点

女中音的歌唱艺术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逐渐发展起来的。在我国也有很多优秀的女中音歌唱家,如早期唐咏枚、董爱琳,五十年代的苏风娟、天蝉、蔡焕贞等,七十年代的关牧村、德德玛等。她们既有美声唱法的科学的发声,又带有很强的民族性,表现出明显的抒情风格。八十年代末随着艺术院校教学的恢复、发展和与世界各国艺术交流的增多,出现了一批年轻的女中音歌唱家,如在世界艺术舞台十分活跃的梁宁。她们在前人发展的基础上,音域变得更广,歌唱能力也更强,她们的歌唱艺术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纵观近几年,中国女中音声乐的发展,其演唱风格具有以下特点:

(1)自然质朴

在我国女中音歌唱艺术发展的早期,其表现风格主要是开阔、深沉、含蓄等自然质朴的艺术形式,并流传延续了下来。这一时期的女中音歌唱家善于将外国的作品与中国的语言特点相融合,成为中国艺术舞台的一大特色。其声音宽厚、明亮而语言灵敏巧活,并大胆地抛开别人创造出来的处理模式,不断在意境和色彩上进行翻新创造,其创作风格标新立异,独树一帜。苏凤娟是这个时期女中音自然质朴的风格的代表,她首次将印尼歌曲《宝贝》带到中国舞台,但是她并没有刻意表现女中音浓重、醇厚的音色,而是比较注重纯朴、真挚手法的应用,在对情感的表达中,力求简洁真切,她把这首歌唱得纯真、质朴。曲中不仅体现了中国民歌的演唱方式,也保存着印尼人的民族特色,在《宝贝》一曲中,不仅是对孩子父亲的思念,更是一种自我安慰,由对小宝贝真切的关怀,其意境宁静、真切、柔美、抚慰,让人在自然质朴的表达中不知不觉就被感染。

(2)时代个性

中国女中音声乐演唱风格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通过民歌风格和艺术性的综合把握,张扬着演唱者和民族独特的个性。关牧村就是这一歌唱艺术风格的代表,她的声音宽厚流畅、凝重优美,犹如大提琴发出的声音。她独特的音色与演唱风格使她享有了“中国第一女中音”的称号。她演唱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假如你要认识我》等作品为当时刚刚脱离了八部样板戏枷锁的艺术界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这些歌曲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浓重的艺术性与民族风格,是作曲家施光南根据关牧村独有的嗓音特质而写的。经其演唱,深受大众喜爱并流行歌坛,更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女中音艺术从此在中国被更多的人了解并欣赏。歌曲的主题音调采用带有环绕旋律线条的音阶式进行,歌曲的旋律几乎没有跳进,这种进行方式构成了整个歌曲的典型特征,而这种特征给予了演唱者很大的发挥空间。

(3)民族特色

由于中国的多民族特点,女中音声乐在具有特色的民族传承之上,形成了别具风格的艺术形式。中国的女中音艺术虽然发展时间短,歌唱家也相对较少,但她们根据不同的时代特点,民族性格以及自己的思想、艺术修养、声音本质、才艺特长等等,选择和刻画她们所要表现的艺术,使这些艺术带有自己的特色,使中国的女中音演唱风格各有其美,美不胜收。她们创造出了有自己特色的,有最深意境的艺术。这一类型的歌唱家,多是源于从小受自身独特民族特色生活的耳濡目染,其演唱形式别具一格。这其中民族女中音声乐演唱最有代表性的要数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了,她在蒙古民族独特而灿烂的游牧文化以及壮阔深邃的草原美景对她有着强烈的影响和渗透下,将美声唱法和蒙古族唱法融会贯通,在充分保持民族特点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发展、拓宽声乐技巧和表现领域,用蒙古族特有的韵味和强烈的生活气息去感染听众,她的演唱音色醇厚饱满、音质优美圆润,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音色、风格和韵味,被称为“草原上的夜莺”。如她演唱的《我从草原来》、《牧人》、《岁月中秋》、《远方客人不要走,请喝一杯马奶酒》等歌曲所形成的草原风格,为作品增添了鲜明的民族特色,是女中音演唱形式与风格民族性的最好体现。

(4)戏曲色彩

声乐作为一个艺术种类出现之前,演唱作为中国戏曲主要的组成部分,在形成与发展中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又各自独立,自成一体,各类戏曲的唱腔对于女中音来说都是值得学习借鉴的。女中音的演唱形式与风格以中国戏曲为基础,将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完的原始资源,各剧种独特的演唱技巧都为女中音发展新的演唱形式与风格起着重要的基石作用。如粗犷豪放直爽的北方戏曲,旋律高亢明亮的河南豫剧,高亢激越、悠扬婉转的河北梆子,极其抒情的梆子等等,这些唱腔,有的高亢豪放,有的激越雄壮,有的喜悦欢快,有的轻松委婉。尤其是在唱功上,有字儿正、句儿稳、味儿浓、板儿准、腔儿圆、气儿满的六大特点。这些都为女中音歌唱艺术从演唱技巧,丰富曲风等各方面提供了最直接的可吸取的营养。声乐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发展女中音演唱形式与风格与戏曲有着莫大的关联。

四、结语

时代在前进,观众审美的审美尺度也在不断提高,其艺术欣赏的需求也在不断更新,世界各国在女中音声乐方面都在继续探索着更多的风格,以适应社会的要求和艺术的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对女中音声乐的发展具有肥沃的艺术土壤,因此,中国女中音应在单调中寻求差异,以差异带动新意,以带动中国声乐艺术的繁荣发展,让艺术的春天永驻。

参考文献:

[1].刘宁希.中国女中音声乐发展的现状与提高途径[J].河北学刊.2009(1)

[2].王磊.中西方女中音声乐文化的比较[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9)

[3].林颖.谈声乐作品中女中音的情感主题与形象定位[J].科教文汇.2008(22)

[4].羊为军.中国女中音歌唱发展现状分析[J].浙江艺术学院学报.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