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传统文化十篇

时间:2024-03-18 18:01:42

被遗忘的传统文化

被遗忘的传统文化篇1

关键词 传统 习俗 丧礼 社会变迁

〔中图分类号〕C9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5)05-0110-08

一、引言: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张力

近30年来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快速推进时段,伴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乡村社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的日常生活日益与城市和市场连为一体,乡村的关系结构逐渐从熟人社会转变为半熟人社会,农民的价值观念也越来越与市场经济接轨。当代乡村的巨大变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侧面。由于现代化具有一体化取向,所以现代化进程不仅使中国经济社会日渐向发达国家和地区趋同,而且也使乡村社会日益具备了明显的现代城市文化特征。

在现代化、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社会的乡土性正经历着复杂的消解和流变,相对封闭的乡村社区开始解体,传统文化和地方信仰的生存空间也被严重挤压。而尤为严峻的是,在现代化、全球化、城市化的迅猛浪潮中,现代的、异域的、城市的文化强势来袭并笼罩万端,从而使当代社会文化表现出强烈的同质化倾向。由此,中国社会和传统也潜伏着丧失自我、丧失主体的风险。传统是现存的过去,是“活着的过去”。[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13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传统的在场,同时却又真切地发现传统的缺位。造成其间矛盾张力的根源在哪里,特别作为“活”的文化传统留存在哪里呢?在经典古籍中还是在文物遗迹中?其实,典籍、古迹只是过去留存至今的物质载体,如果不与我们的精神世界发生交汇,不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很难说它们就是“活”着的过去、就是传统。

一般而言,日常生活中的民俗习惯和节庆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地方信仰的集中体现。然而,近几年,“洋节”纷至沓来,其势头甚至超过了本土节庆,如平安夜、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感恩节等,这些节庆活动无论如何改头换面,其坚硬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内核还是强势袭来,发起了一场静悄悄的思想革命;在“洋节”的影响下,本土节庆的文化内涵也不知不觉演变为市场营销招牌,节庆几乎变成了商业消费狂欢。本土的民俗节庆式微,节庆的传统根基被改变,连最具传统文化特色的春节也变了,“回家过年”如同例行公事一般,“年味淡了”是许多人的深刻感受。城市如此,乡村亦然。因此,中国社会越来越现代化,越来越融入全球体系,同时似乎也使自己的传统文化特征愈来愈淹没在现代性的潮流中而变得隐晦不明了。尤其是历经多次政治运动冲击而顽强坚守的丧葬礼仪也出现了诸多变化,突出表现是当前乡村的丧事喜办现象。狂歌劲舞、戏剧电影,现代化的娱乐元素嵌入丧事活动,传统在哀伤悼亡、庄严肃穆的丧礼中似乎也被迫谢幕了。

尽管“传统-现代”二分法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但是这一分类框架对于描述当前中国的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现状仍有参考意义。中国的现代化是在学习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探索,由此在一定时期内,舶来的现代性与本土传统事实上形成一种二元格局。中国社会之乡土性的消解与流变,表明传统与现代之间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现代性的长足进展,势必会屏蔽传统的影响力。现代的欢腾与传统的落寞,两相对照的张力,折射出传统的现代命运问题。

二、“被遗忘”是传统在当代的另一种存续形态

传统的现代命运问题,本质上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也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论题,多年来中外学者的思考和探索一直没有中断,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三种立场: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折衷主义。激进主义者认为传统是现代化的障碍,应当被坚决清除;保守主义者则视现代化为洪水猛兽,坚决要求维护传统;而折衷主义者希望避免走极端,主张在保留传统、改造传统的基础上使传统融入现代化之中,从而发展出新型现代化。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定位与出路,百余年来思想家们也基本上秉持了如上三种立场。而在当代社会转型的快速推进阶段,舶来的现代化狂飙突进,使得中国社会与传统文化丧失主体、丧失自我的风险也日益紧迫,于是抢救保护传统文化、开发利用本土资源以打造新型现代化的行动应运而生。在这一立场的关照之下,“传统的现代转化”与“现代的传统再造”,分别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展开。在理论层面的主张认为,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能够为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智慧支持,故而应当在现代化进程中主动作出创造性转换,以融入、适应现代化的发展,使传统成为现代性的有机构成。参见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增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第364页;叶启政:《期待黎明:传统与现代的搓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1页。海外华人学者的这一思路得到大陆学者的积极响应,他们也主张反思传统、开发传统,从而建构新型的现代化。在实践层面的操作则是复活传统或者发明传统,再现古典文本中的行动、礼仪和物事,如读经、举行成人礼、推广唐装汉服、祭祀往圣先贤,开发保护各种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等,赋予传统不同于以往的新含义,“参照旧形式来回应新形势”,从而使现代获得了传统底蕴和文化认同。郑杭生:《论现代的成长和传统的被发明》,《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传统不仅是“活着的过去”,还是一种被知觉到的过去,它保存在人们的回忆和著作之中。[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9页。因此,“传统的现代转化”与“现代的传统再造”,乃是基于一个未曾言明的前提:传统对现代不仅具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能够被人们清晰感知和认识的,也意味着传统本身是被人们清晰感知和认识的。换言之,无论是典籍文本记录的传统,还是仪式行动再现的传统,都是在现代化进程中被作为客体,在文化复兴的旗帜下为人们所有意凸显的传统,即使它们在某些时空之中曾经被迫销声匿迹,但在人们的意识中仍是有着清晰记忆的。王铭铭:《灵验的“遗产”――围绕一个村神及其仪式的考察》,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39页。同时,不论是应当坚决抛弃的传统,还是应该必须维护的传统,乃至需要创造性转化的传统,都是作为明确的被审视对象而存在,而为人们所清晰感知。

然而,传统必定总是能够被日常生活中的人们知觉到吗?笔者以为,除了在人们的意识中有着清晰记忆和感知的传统之外,还存在着人们日用而不知、习焉不察的传统,在生活世界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其实,文化可以被创生,也可能死亡。过去的文化不能延续到现在,就是“死”去的文化,过去的文化继续“活”在当下,则成为传统。更多的情况是,一种文化系统内部,有的成分死亡了,有的成分延续下来,还有的成分表面上似乎消逝了,但实际上并没有“死”,而是仍旧“活着”,只不过在人们的社会记忆或群体意识中痕迹模糊了。因此,被知觉到的传统固然是“活着的过去”,但并不是“活在当下的过去”的全部。如果人们清晰地感知和认识到的传统可以称之为“有形传统”,那么人们习焉不察、日用而不知的传统则可以称之为“隐形传统”,或者“被遗忘的传统”。需要说明的是,“隐形”只是一种单纯的状态描述,而“被遗忘”则进一步凸显出传统与“人”的关系,传统之于“人”的社会文化意义。本文着重探讨传统对当代社会和人的影响与作用,因而强调以“被遗忘”作为话语焦点。

实际上,那些独具民族性的文化传统,除了记录在典籍文献中、定格在文物遗迹中,更多的是留存在生活世界和民俗习惯中。当代社会的许多民俗习惯源远流长,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早已积淀为中国人的族群心理和文化基因,只不过人们习焉不察、日用而不知,成为“被遗忘的传统”。发现或揭示“被遗忘的传统”,表明传统在当代社会的存续形态并不纯粹唯一,除了可感可知的面向,更有社会无意识的面向,也由此进一步表明,传统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并未真的谢幕,而是存续于生活世界。

三、丧礼习俗中传统“被遗忘”的若干例证

关于传统的解析讨论,国外学者已提出多重角度和分类,如希尔斯的“实质性传统”、霍布斯鲍姆的“被发明的传统”、芮德菲尔德的“大传统-小传统”等。本文使用“被遗忘的传统”一词,是缘于笔者在考察当代丧礼习俗时发现,生活中的传统常常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而现有的相关分类和概念并未涉及这样一种存续形态的传统,于是笔者以“被遗忘的传统”一词来指标。下面就以若干丧礼习俗为例证来予以说明。

其一,晋陕蒙冀毗邻地域的叫夜习俗。

在晋陕蒙冀的毗邻地域,亲人去世后要举行招魂仪式,当地称之为叫夜。在笔者的故乡中县,叫夜于出殡的前一天晚上举行。当晚,亡人子孙来到远离村庄的庙宇或十字路口,焚香奠酒、烧化纸钱,还要焚烧一头纸驴和一个牵驴的纸人。然后人们在鼓乐伴奏声中打道回府,孝男孝女一边大放悲声,一边“叫”着“达达回家”或者“妈妈回家”之类。叫夜归来之后,紧接着进行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重启棺盖,揭去亡人脸上覆盖的苫面纸,子孙得以最后一次觌面亡亲。然后棺盖重新盖上,且加固钉实不再开启。

该招魂仪式为何被称为“叫夜”?人们在仪式中的所作所为又用意为何?就笔者多年来所了解的情况而言,中县当地年轻人对叫夜的确切意义大多一无所知,即使是年长者也说不出所以然。此外,笔者查阅了一些近年编撰的县志和民俗研究成果,然而这些文献大多语焉不详、含糊其辞,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在查阅文献资料过程中,笔者发现山西盂县的告庙与中县的叫夜颇为相似。告庙仪式中也要焚烧一匹纸马和一个牵马纸人,告庙归来也要重启棺盖,除去亡亲脸上覆盖的苫面纸,观察亡亲的仪容变化。按照讲述者的说法,告庙是孝子代替亡亲向五道将军报到,观察亡亲仪容的变化情况,是为了确认死者是否真正进入阴间而被五道接收。张石山、鲁顺民:《寿终正寝》,《名作欣赏》2013年第22期。不过,何种仪容状况表明亡亲已被五道接收?何种状况又表明未被接收?难得其详。实际上,告庙是在入殓之后,而入殓必须是在亲人气绝之后,气绝表明已经身亡。既然死亡已经被确认,就没有必要多此一举再次开棺确认了。由此可见,盂县丧礼的告庙,其意义也已经被遗忘了。人们沿袭祖辈的习俗举行仪式,但对于仪式背后的意义同样不甚了了。

笔者认为,叫夜或告庙实际上与古代“复”礼一脉相承。“复”是一种招魂仪式,郑玄曰:“复者,庶其生也。”(《礼记正义・丧大记》)叫夜仪式的各种规则、器物等无不围绕死者的灵魂复归而设置,尤其是仪式尾声的重启棺盖,其目的就是检验叫夜招魂之后,亡亲是否最终起死回生、死而复苏,表达了子孙爱亲、孝亲的伦理之道。关于叫夜的思想文化意义,笔者在《传统、日常生活与社会思想的民间形态》一文有详述。因此,叫夜是一种根深流广的传统,虽然其思想文化意义在历史长河中已被遗忘,但是它仍深深地扎根于日常生活之中。

其二,陕西周至、户县等地的“家祭礼”。

在陕西周至、户县等地的乡村,丧事流程中有一个环节被称为“家祭礼”,举行时间为出殡的前一天晚上。据一份田野资料的描述,当天晚上,孝子在唢呐手、喇叭手的陪同下赴自家祖坟请灵,祖灵归来之后进行家祭,主要仪程如下:醒神、上香,献爵、献馔、献文(孝子念祭父文),焚文,孝子落泪,奏乐,劝馔、伺神,最后鼓乐登堂,着落侑食。冯娴:《流动的秦腔――对陕西周至流动戏班的考察》,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从这一仪程透露的讯息来看,此“家祭礼”的核心要旨是,亲人去世,孝子迎归祖先之灵,在告慰祖先的同时送别死者,使死者之魂加入祖先神灵的行列。

据民国《重修T县志》云,当地丧祭之礼主要仿照《家礼》而行。庞文中:《重修T县志》,西安艺林书社,1925年,卷四之第9页。T,今作“周至”。不过,在朱熹《家礼》规划的丧礼仪程中并没有家祭礼环节,而从此“家祭礼”告慰祖宗神灵、送别亡亲之魂的意涵来看,反而与《家礼》中迁柩环节的朝祖、祖奠颇为相似。其实,家祭礼并不是丧仪的构成环节,而是属于另一种礼仪范畴――祭礼。家祭是在特定岁时节令举行的追思先人、告慰祖宗的仪典,主要场所为家庙、祠堂或先人坟茔。李旭:《宋代家祭礼及家祭形态研究》,《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版)2014年第2期。陆游《示儿》诗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达了对未来的殷切期望,也表明家祭并不是近在眼前的丧仪环节。将家祭嵌入丧仪流程之中,虽然保留了祭祖的内容,但是仪式的意义却变得难以理解。因为丧事是以刚刚过世的亲人为中心,家祭则是以早先亡故的祖宗为对象。从哀悼亡亲大幅度跳跃到追思祖先,又在祭祖中夹杂着悼亡,使得礼仪的对象和适应性变得混乱。然而,古人对于礼仪的应用对象和适用范围有着严格规定,如此才能够分别等差、确定秩序,才能够在特定的场合表达对应的情感。因此,尽管当地称这个仪节为家祭,但其意义显然已经不是原生的家祭礼。或者是人们误认为这个仪节是家祭礼,或者是用家祭的仪程形式表达某种意义,但其意义已经被遗忘了。

另有研究者认为,此“家祭礼”实际上是虞祭,因为二者的仪式相同。于佳彬:《虞祭考》,《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2期。不过,按照经典礼仪要求,虞祭是在亡人下葬之后举行的一种安魂仪式,虽然仍是在善后丧事,但在相当程度上已经是祭礼的范畴了。李安宅:《〈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5页。在亡人还没有下葬就举行虞祭,显然与经典礼仪的规定不符,是“不懂”礼义的表现。所以,尽管此一仪式与虞祭非常相似,但二者显然不能混为一谈。事实上,与此“家祭礼”颇为类似的一套仪式和仪程,在高陵县等地区则被用为丧礼中的“题主”,即题写死者的神灵牌位。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9页。而在山西省《河曲县志》中,题主仪式就被称为“家祭”。周绍卿:《河曲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37页。

由此,这一丧仪环节可能既非家祭,也非虞祭,只是在仪程上类似家祭或虞祭。之所以被视为家祭或虞祭,说明人们对于礼仪的真正含义并不清楚,只是出于表意的需要,于是张冠李戴,将某种类似的仪式移植过来,致使仪式与意义各说自话。不过,虽然这一仪式与原生的古礼相去甚远,其仪程与礼义也名实不符,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明其义却遵行如仪,正可见传统在当代社会之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其三,湖南乡村的招魂习俗与文公礼。

为过世不久的死者招魂,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丧葬习俗,相传楚辞名篇《招魂》就是这一习俗的集中体现。在当代湖南乡村,为死者招魂仍然是丧仪的重要环节。另外,在当地丧葬礼仪中,还普遍尊奉一个颇具地域信仰色彩的神o――文公,在丧事初期要“请文公”,在出殡之际要 “送文公”,请或者送,都是为了祈求文公驱邪辟鬼、护佑生灵。不过,无论是招魂仪式还是文公信仰,其仪式意义或信仰所指都是捍格难解、模糊不清的。

招魂是湖南乡村丧礼不可或缺的环节,而且不止一次:首先小殓之后即进行招魂,第二天晚上再去土地庙招魂,成服之后还要举行招魂开方。那么,招魂意欲何为?在小殓之后,孝子颂读招魂告文,告诫亡亲东有大海、西有流沙,南方炎热、北方寒冷,所以“魂兮归来,无上彼苍兮,无下幽都兮,入此室宁以静”,招魂似乎仅是为了让亡魂回家。而在丧事第二天傍晚,道士带领孝眷去土地庙招魂,则明确表示是“接亡魂回府”。在成服之后更为隆重的招魂开方仪式上,术士诵读词、赞、偈等祝辞,希望亡魂不要误入歧途,而应在仙童的指引下叶落归根,陟降于自家庭中。因此,此地丧仪中招魂的根本目的是引导亡魂回家。然而,这一诉求却颇为费解,因为“引魂回家”对于灵魂与肉体之间的联系问题并未触及。日常生活中流行的叫魂习俗,目的是使失魂者恢复健康,而前文论及的“复”――为新亡者招魂,目的是使之起死回生,即不论是为活人叫魂,还是为死者招魂,都是希望散逸的灵魂回归肉身,使魂魄合一,进而使机体再现本然状态。显然,湖南乡村丧礼的招魂只是为魂归故里,而对于更为原始的意义――死而复生,则被人们有意无意地遗失或遗忘了。

民间术士据以办理丧事的秘笈显示,湖南乡村丧祭活动也深受朱熹《家礼》的影响,综合丧祭过程中各个仪节上诵读的《请文公文》《祭文公文》《送文公文》和《文公偈》等祝辞来看,文公就是指编撰《朱子家礼》、逝后被尊为朱文公的宋代思想家朱熹。但是就在一则《请文公文》中,一面声称“濂洛关闽”“夫子”,一面却又将文公指认为周文王和周公。周本寿:《民间国学手抄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年,第237、82、142页。于是文公到底为谁,变得扑朔迷离。当然,这种错讹和矛盾最初可能是由于编撰者的学识所限,只能望文生义、以讹传讹。但是作为丧祭礼仪的操作秘笈,这些材料能够长久流传,又表明这些文辞只是丧祭仪式的应景之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地丧礼仪节的具体意义在相当程度上被遗忘了,人们只是在道徒、术士的指挥下遵照成例、按照习俗办理丧事。至于文公为谁,实在无关宏旨,亦无需弄个水落石出、名实相符。

其实,在民间社会专门从事丧祭礼仪活动的术士、道徒,本质上与上古时期的巫、觋、祝、史等神职人员无不同。本来“礼之所尊,尊其义也。失其义,陈其数,祝史之事也”(《礼记・郊特牲》),再加上这些人的专长、特长就是礼俗仪节的安排调度而非文化意义的阐扬宣讲,所以照本宣科、按章办事,而不必追究招魂、文公的本原意义,于是丧祭的传统意义就以“被遗忘的”状态存续于日常生活之中。

四、“被遗忘的传统”之日常存续形态解析

以上所论叫夜、告庙、招魂、请送文公和所谓“家祭”习俗,都不是晚近形成的传统,而是有久远的历史。尽管这些习俗在现代化大潮中能够坚守延续,然而其背后的意义却被遗忘了,成为“事可陈,义难知”的传统。笔者虽然力图揭示这些习俗的思想文化意义,但这既非笔者学力所能,也非本文主旨所在。本文旨在通过以上习俗和仪式在当代社会的表现形态,来说明传统在日常生活中的存续形态。

与时令节庆不同,丧俗仪节并不遵照时序节奏而周期性轮回,而总是伴随着日常生活中个体生命的终结而即时上演。对于特定的个人、家庭来说,死亡不是经常发生的事件,丧事活动当然也不构成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常态。然而,社会是由无数个人组成的集合体,死亡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结局,所以在社会的一定区域范围之内,丧俗仪节的频繁重复也是生活的常态,由此形成绵延不断的“流”,与日常生活形成高度同步。同时,丧俗仪节的意义虽在历史长河中大多隐而不彰了,但意义塑造的载体却成为传统,仍旧“活”在当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实践。由此,丧俗与生活的同步性、对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使得以丧俗仪节为对象来考察传统在生活世界的绵延存续形态成为可能。

在先秦时期,丧祭就是极为重要的礼仪规范,《仪礼》《礼记》等典籍中明文规定了各个社会等级的丧祭规格和流程。不过,生活实践中的丧祭却要面对各种现实条件,所以从典籍文本到生活实践,总会出现某种程度的调整或修改,以迁就现实条件的客观限制。这也表现为从礼到俗的转变。从礼到俗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民间文化的转变,本身包含着屈服、妥协以适应或迎合民众要求的倾向,所以也是一个被加工改造的过程,一个真义被遗忘的过程。从礼到俗的转变过程中,从此地习俗转换为彼地习俗的过程中,原本名称、仪程和意义统一的仪式,在时空播迁中逐渐名实分离,特别是仪式的意义变得模糊不清,最终成为日用而不知的隐形传统。只是在偶尔需要追问仪式意义的时候,人们才按照各自的理解,赋予仪式各种想象的意义。此外,在时空变迁中,构成仪式的众多要素可能被重组、被简化,也可能被遗忘、被发明,由此仪式本身也会随之出现相应变化,时日既久,变化既多,从而使得特定仪式的意义变得模糊不清,以致于后世人们希望借助仪式表达的意义,与仪式的本原意义可能已经是方凿圆枘,尽管其间的捍格不通之处不大会从根本上影响人们的情感表达。

那么,丧俗、信仰与仪式的思想文化意义被遗忘,何以就是传统被遗忘了?其间的逻辑关联是什么呢?当前,丧俗是传统的典型表现形式,二者具有同一性,即丧俗是传统的具象载体,传统是丧俗的抽象概指。在日常生活中,直接作用于人们感知意识系统的是具象的丧俗而非抽象的传统。丧俗的意义被遗忘,意味着其在日常生活中“有名无实”:人们只是重复丧俗的仪程,而并不刻意追索其意义。由此,本来包含着丰富内涵的丧俗仪式,蜕变成了一种“无意义”的行动形式。另外,传统是一个抽象概念,远不如丧俗具象实在,它常作为一种非世俗的、非生活的能指,隶属于少数专家学者的思维意识和话语系统,而游离在大多数人的话语与观念之外。诚如希尔斯的发现,社会中大多数信仰传统是含混的,人们对其尊奉的传统大都只是一种模糊的认识。[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4页。

实际上,上文叫夜、告庙、招魂等丧俗仪式的意义,是研究者根据资料文献以及人们一知半解的传闻和揣测得出的分析推理结果,而不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明确感知意识到的内容。学者的意义探求只是“研究的逻辑”而非“生活的逻辑”,即无论研究者是否切实揭示了那些丧俗仪式的思想文化意义,对那些丧俗仪式在日常生活世界的存续并不具有实质性影响,“研究的逻辑”与“生活的逻辑”并不必然发生交互作用。对于学者之外的普通人来说,丧俗的意义是含混的,传统的内容是模糊的。丧俗所表征的传统在相当程度上“活”在人们的意识之外。这就是说,虽然人们跳不出传统的手掌心,但是传统并非总是时时在场,当传统的载体成为有名无实的形式之时,传统也就在人们的意识中被屏蔽而隐而不彰了。因此,丧俗仪式在日常生活中的“自在”状态,表明了传统之生活形态与学理形态的分离状态,并进一步凸显出传统之无意识的、被遗忘的存续形态。

换言之,在当代乡村社会中,丧祭虽然是最具传统气质和文化特色的事项,然而丧祭习俗的思想文化意义基本上被遗忘了。人们只是在特定的时日或者特定的情境中,按照世代相传的习俗举行相应的仪式或活动,至于仪式和习俗的确切意义,人们无从知晓也并不特别较真。诚如费孝通所言,乡土社会的人们只需按照祖辈传下来的经验,就足以应付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无需追问为什么。费孝通:《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2页。人们坚持叫夜、告庙、招魂,坚持“家祭”,坚持请送文公,虽然并不一定清楚仪式的意义,也不一定明确要通过仪式达成什么样的目的或诉求,但是即使是懵懵懂懂、不明就里,也不能不履行仪程。当然,这些习俗的表现形式也在随着社会环境、价值潮流的变化而作出相应调整,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即无论如何变化调整,怎么革故鼎新,都不能不进行叫夜、招魂,不能不举行“家祭”,也不能不请送文公,这背后实际上是传统的惯性力量的影响和作用,是人们对“从来如此”的自觉服膺和遵从。

叫夜、告庙、招魂和请送文公等习俗从过去延续至今,虽然在时空流转变换中其思想文化意义被遗忘了,但人们仍旧一丝不苟地遵行其仪节和程式,又无不是对其意义的实践和履行,其思想文化意义并不因为不被人们清晰地认知就失去影响力了。人们自觉地延续传承着丧祭的仪轨程式,同时不自觉地实践重复着丧祭的文化意涵。由此,以上丧礼习俗就以具体的民俗事象,例证说明了“被遗忘的传统”,展示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别一种存续形态。这种存续形态表明,“被遗忘的传统”就寄寓在人们的行动之中,却游离于人们的意识之外,其表征的思想文化意义曾经为人知悉,但是在时空的流转变换中,逐渐被扭曲、被遮蔽而淡出社会记忆,而在潜意识层面影响支配着人们的观念和行动。

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和精神实质、中国社会运行的内在逻辑,相当程度上包含着“无意识”的传统内容。丧礼习俗只是“被遗忘的传统”的典型例证,在日常生活的其他习俗、信仰和仪式中,甚至在人们惯常的观念和行动中,其实也隐匿着让人不易觉察的传统痕迹。人们或者司空见惯,并不去追问这种传统的意义和内涵,或者日用而不知,并没有意识到其是一种沿袭已久的传统,但是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影响,并不会比那些“有形传统”的影响弱多少。

五、“被遗忘的传统”与几个类似概念的对照分析

被遗忘的传统文化篇2

关键词:遗忘理论;学习模型;学习系统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47-2117(2005)05-0113-03

引言

随着移动学习的广泛应用,英语移动学习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虽然有不少有关移动英语学习方面的硕士学位论文,但主要是从技术角度出发开展研究,强调英语学习系统的设计,对使用者的学习效果进行细致分析和研究的较少,对基于遗忘理论的英语学习研究也较少。学习方法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导致英语学习效率的下降,让学生缺乏在移动设备上学好英语的信心。因此,基于遗忘理论的英语学习模型的探究是很有必要的。

遗忘理论的内涵

艾宾浩斯曾研究人类的遗忘规律(如图1),他发现记忆20分钟后就遗忘了41.8%。由此可见遗忘是在记忆后就立即开始,因此,复习就显得十分重要。他还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遵循“先快后慢”的原则。[1]而移动学习的时间往往是琐碎的,随时随地的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和传统的时间集中式学习不同,学到的知识不能被系统地整理归纳记忆,这就可能导致学生刚刚学过的知识转眼就忘了,而英语移动学习的内容相互之间的关联不像其他学科那样紧密,所以更加容易被遗忘。遗忘理论抓住了记忆特点,运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原理进行有规律的复习,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同时还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在大脑中形成系统的记忆线索。

基于遗忘理论的英语学习系统核心模块

1.网络视频学习资源整合

视频文件由于其自身兼具声音、图像,而且拥有其他类型文件无法比拟的知识容量的特点[2],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移动学习的实施要求和特点,笔者对网络视频资源进行以下两方面的整合。

(1)细化知识单元粒度

现有的网络教学视频一般是以课时为知识单元进行授课,时间大约为45分钟,并且由于视频里包含声音和图像,传递的知识很丰富,视频的时间太长,学生不能及时消化视频所传递的知识,只能囫囵吞枣,达不到最佳学习效果[3];而且教学视频后没有与之配套的习题对新知识加以巩固,学习效果一般不理想。[4]

根据SQ-3R方法的特点,每个知识单元都有与之相对应对知识加以巩固的课后习题。学生既可以用零碎的时间来学习这些知识,又可以在学习后做一些习题来深化理解,加深对知识的记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移动学习的环境不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所以视频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但也不能过短,要保证知识点的完整。

(2)明确视频教学内容

我国现有的教学视频网站中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视频资源[5],但这些视频只是对知识点进行大致讲解,没有对知识点进行深层加工,内容浅显,学生无法深度理解、自由运用,不利于学生记忆,更加难以保证知识点的应用性。而英语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语言学科,能将知识点吃透,运用自如才是学好英语的宗旨。

为进一步明确教学视频所传递的知识,我们运用“录屏软件”的方式进行教学视频的制作。首先,选择一个录屏软件,然后录制者将知识点讲解过程详细说明,如有需要还可以用到Word文档或是PPT演示文稿,这样将声音和图像结合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并且没有杂乱信息,教学信息很明确;这与传统的静态文本相比,更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2.短信提醒机制智能控制

在学习完新知识点后,系统根据遗忘曲线规律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复习提醒,学生按照提醒来做课后复习题,然后将做完的习题发送给教师,教师批改后给予分数,系统会将分数汇总到云平台,记录到该生的学习记录中,按照遗忘规律,学生对一个知识点的复习会进行3次,分别在1天后、2天后、6天后,系统将这三次复习成绩录入学习记录中。

3.学习记录可视化监控

在移动学习中,学生自主学习占主要地位,这就需要学生自己控制学习活动,如果学生的自制力较弱,课后习题不能按时完成,那学习效果也不会理想,因此,教师要采取必要的手段来实施学习监控。一个有效的教学系统需要提供一种支持学生和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方法,并可以适当地针对教学进行干预,从而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高质量的远程学习发生。[6]对此,我们将学生的课程进度和课后题分数等学习记录转换为一个可视化的表格,将学习动态直观地展示给教师和学生,这样一条学生行为数据和教学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互的纽带,实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监控以及学生的自我学习监控。

当学生登录到英语学习系统进行学习时,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学习进度的二维表(如右表),表的第一行是学生学习的课程进度,表的第一列则是学生的姓名属性,之后的每一列又分成3列,分别代表该课程的3次复习成绩。例如,坐标(StdX,LesY1)代表的是学生StdX对LesY的第一次复习成绩,当然学生可以在前一个课程的三次复习完成之前就开始第二个课程的学习,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把学习的自交给了学生,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来安排课前学习的进度[7],系统只负责按时提醒学生进行上一个课程的复习。把鼠标放在课程(Std1,Les21)里的分数上时,系统会把该学生第二个课程第一次复习的详细情况通过列表的形式展现出来,实现了学生对自己学习进度的可视化追踪。

学习进度二维表不仅为学生提供追踪自己学习进度的功能,也为教师提供了学生的学习结果,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在某一问题上频繁出错,可以单独和该生联系,具体讲解,这样不仅避免学生走入学习误区,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在学习动态二维表中还可以看到其他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在论坛里与成绩优异的同学交流学习经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通过学习动态二维表可以及时获得学生的学习进度,可以将学生经常做错的题放在论坛里来讨论,起到针对性排除学习障碍,节省教学时间的作用。

基于遗忘理论的英语学习系统模型

1.支持遗忘理论的学习系统的基本结构

支持遗忘理论的英语学习系统模型(如下页图2)采用B/S三层架构:最上层是用户层。中间层是功能层,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要用来传递学生与系统之间的交互信息,以保证学生学习复习的完成。底层是数据层,用来存放各种信息并为功能层提供数据服务。用户层和数据层彼此独立,中间的交互通过功能层来实现。

2.支持遗忘理论的英语学习系统功能及工作流程

系统根据遗忘规律在学习中的特点,在该系统的功能层专门设计了相关功能,包括面向管理员、面向教师和面向学生三大功能模块,每个模块的具体功能和工作流程如下页图3所示。用户登录系统时,系统先对用户的身份进行判断,然后根据身份的不同进入不同的功能模块。如果是学生,需要判断该生是否注册,当学生是首次使用该系统,系统会提醒学生实名注册,并且把注册信息存储到学生信息数据库中,然后学生才能登录学习。

基于遗忘理论的英语学习系统的学习过程

1.教师部分

教师在本系统中主要担当课程资源(课程视频、复习习题)的开发与制作、教学安排、学习指导与学习动态监控等工作。在学生学习课程前,将课程的有关视频、对应习题发给管理员,管理员审核通过后上传到相应的服务器数据库中,并在“在线答疑”上课程通知,学生看到通知后登录进行课程学习,做相应的习题,教师通过在线答疑进行学习指导,按照遗忘规律定时给学生发送“短信提醒”,告知学生按时进行课程复习测试,测试的结果提交给教师,教师批阅后反馈给学生。教师还可以借助“动态监控”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复习情况,对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适当加以督促,而对学生错误率较高的习题,可以在“在线答疑”中给予重点指导。需要加以说明的是,“在线答疑”是以类似QQ群的聊天室的形式存在的,既可以群聊,又可以对个人发起临时会话。

2.学生部分

因为移动学习的特点使得学生很难花费一整块时间进行复习,所以该系统提供的学习时间由学生自己掌控。

学生首先登录系统进行身份判断,然后选择“课程学习”开始学习,课程视频结束后需要做“习题测试”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学生自己还可以查看学习记录二维表来了解其他人的学习进度,进而准确定位求助对象。再通过“即时交互”与该同学或教师进行学习交流,协作解决疑难问题,学习结束后可以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发表在“论坛交流”里,学生要按时接受教师发来的复习提醒,及时进行复习,并将做好的复习习题提交给教师,教师会给出分数,并且学生要时时注意自己的学习记录二维表,查看每次的复习成绩。总结学习经验,分享学习成果。

被遗忘的传统文化篇3

“五四”时期,“进化论”观念从西方的生物学科横移到了中国的社会学(包括文学)领域。严格说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学说依然属于当下的生态学范畴,但“五四”学人并未获得生态学的理论视野,只是基于学科范畴抱着文化实用主义目的将其拿来,于是谬误的产生在所难免。首先,从生物学的“进化论”到文学的“进化论”存在着逻辑推理的错误。其中的逻辑思路如下:既然生物秉承“进化论”思想,那就意味着今天的生物物种比过去的更高级、更复杂;从而,今天的社会形态一定也比过去的更为进步,进而推之今天的文学发展也比过去的文学更为进步。这种推理简直就是—个蹩脚的类比推理与三段论推理的结合,其症结在于将社会学、文学与生物学视为等同的类别范畴。这种思想在今天看来是站不住脚的,正如昂奈尔·戈斯曼所说:“历史学并非一直就是高歌猛进和进步主义的”。很多历史事实已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点。在文学领域亦是如此,t.s.艾略特曾明确指出:“艺术从不会进步”。因而,我们很难断定宋词比唐诗更“进步”,现代的小说比古代诗歌更“进步”。唐晓渡将这种文学的认识误区归结为“五四”文学所酿造的一个“时间神话”:“通过先人为主地注入价值,使时间具有某种神圣眭,再反过来使这具有神圣性0的时间成为价值本身。”进而指出它的负面影响:“就赋予本身并无目的可言的时间以内在目的这一点而言,新时间观体现了一种强力意志;就把时间理解为向前的线性运动这一点而言,它严重歪曲了时间和空间密不可分的本性。由于充满了紧张的期待,它很容易被情感化;由于标定了‘前方’的维度,它不可能不被事先注入价值。新时间观据此把历史截然而划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而既然‘光明在前’,未来即是希望,朝向未来的现实突然也就具有了非同寻常的涵义;唯独过去成了一个负责收藏黑暗和罪恶的包袱——正如它在现实—心理中所呈现的那样。”历史证明,尽管“进化论”观念对中国文学的现代洼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往往被文化的激进主义者与机会主义分子所青睐。其次,“五四”学人只关注了“进化论”概念横移的相似性,却忽略了差异眭与多样性。因而,生物学领域的其它一些重要思想却被忽略了,甚至被人为地抛弃了。正如有学者指出:“随着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发展,生物进化论的冲击波遍及当时的学术界。受时尚所染,早期的文化人类学将‘进化’一词引人人类学的研究。但却没有连同引入对此相关联的重要概念,如变异、选择、适应等等。致使他们对文化发展的研究只能停留在文化事项的表层,去比较共时态的差异,人为构拟文化发展的脉络。”0此论断也非常适合“五四”文学界对于“进化论”的态度。经过一个世纪的文学发展,由“进化论”所推动的文学实践已逐渐显露出它不适应文学生态性发展的负面影响来。这主要体现为文学“进化论”观念所催生的文学的先锋性使文学发展的道路越走越窄,文学的遗忘性以及文学群落的削弱等方面。

一、文学“进化论”观念对先锋文学的非生态性影响

首先,“进化论”思想催生着文学的先锋性,而先锋性使文学发展的路子越走越窄。“进化论”背后的时间美学和先锋性 的内在审美要求是—致的,都意在搭乘线性的时间神话抢占话语资源,获得某种文化权力。因而,先锋性总是体现为一种创新冲动。在文学形态上,先锋性有时表现为一种思潮和运动,有时则表现为一种文本意义上的创新性。尽管“先锋性”给文学实践带来了活力和生机,但总免不了陨落的文学宿命,可以说是“各领三四年”。

为什么先锋性的文学活动如此短命?从先锋派文学思潮自度讲,它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首先,从作家角度讲,先锋作家的创新精神与守旧意识往往同时并存,形成其内在矛盾。创新性是先锋派文学思潮永恒的美学追求,因而先锋性文学思潮是—个“流动”的存在体,一个最终无法用标准尺度衡量的文学实践。但是作家为了彰显已有的文学成果,往往急于用较为固定的文学标准来界定先锋性的文学活动。因而,僵化与生机、固态与液态、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矛盾成为先锋性文学群体的内在矛盾,而且成为一个很难停歇的矛盾。“先锋性”就像一只困在麻袋里的疯狗,要么麻袋把疯狗闷死,要么疯狗把麻袋撕破,两者似乎永远不会和平共处。其次,从艺术角度讲,先锋思潮充满了自我否定性。何赛将先锋文学称为“自杀性的艺术”,因为它否定的正是艺术本身,“现代艺术家所做的一切不过是邀请我们观看实属一场玩笑的艺术之片段,它本质上是对艺术自身的戏弄,因为这正是现代灵感的滑稽性质所要表达的东西。新艺术并不是嘲弄其他人或事,没有受害者就没有喜剧,它要嘲弄的正是艺术本身。”0先锋文学一方面在绞尽脑汁地进行艺术创新,另一方面也在冷酷无情地绞杀艺术。此外,在文学精神方面,先锋文学思潮存在着先锋性与庸俗性并存的深刻悖论。雷纳托·波吉奥利认为先锋文学具有追求时尚的一面,而时尚性具有不可避免的庸俗性:“时尚的主要特征是把短期内非同寻常的或一时时兴的东西强立为新的规则或规范,并很快加以接受,然后在它变成平庸物,亦即人人皆有之‘物’之后,再次抛弃它。简而言之,时尚的任务是保持—个延续不断的平庸化过程:把稀有新奇之物变成广泛流行的东西,当这玩意不再稀罕新颖之后,又用另一个稀罕新奇之物取而代之。”0而基于时尚所产生的庸俗必然导致先锋文学的死亡:“由此看来,由于现代文化固有的狂热的天才崇拜中矛盾原理的作用,先锋派在时尚影响下注定要战胜它曾不屑一顾的通俗流行——这恰恰就是先锋派终结的开始。事实上,这是每一种运动不可避免的残酷的命运:兴起于反抗旧先锋派新近流行过的时尚,衰亡于一种新时尚、运动或先锋派问世之时。”雷纳托·波吉奥利的高明在于揭示了先锋文学与时尚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一个持续被平庸化的过程。齐美尔曾如此界定时尚的本质:“时尚总是只被特定人群中的一部分人所运用,他们中的大多数只是在接受它的路上。”@如此可见,先锋文学亦如此,它也是永远在路上。它是一次迅跑,一个超越别人也很快被别人超越的过程;它也很像人的某种生理欲求,随着生理能量的聚散,不断呈现出一个兴奋与疲惫、高潮与死亡的循环交错的过程。

但若从生态学角度考察先锋文学,先锋文学的短命亦有其生态学的解释。从生态学角度看,随着进化的发展,物种越来越趋于复杂高级,而越复杂的物种对适应环境的条件要求越苛刻:“进化的结果总是要造成自为体系自身的复杂化、多样化和层次化。然而,复杂化的生物物种,虽然抗拒外界环境变动的抗风险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截取外界环境中物质与能量的范围却随之缩小……专用性能的提高,总是弱化了普适性能。”同样,先锋文学相对于通俗文学等其它文学样式来说,也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文学样式。这里说的“复杂”主要指创作主体构思时的“殚精竭虑”以及文学文本的“出奇求新”,创作过程往往是一种艰涩的思索过程和艰难的文字表达过程,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先锋派小说的创作便是明证。但是,先锋小说犹如更为复杂的生物物种一样,由于“截取外界环境中物质与能量的范围却随之缩小”的缘故,使自己走上了一条偏狭的文学之路。先锋文学所摄取的“物质与能量的范围”,就是供先锋文学得以出现和存在的文化与文学的资源。以下两个方面决定了先锋文学资源的匮乏性。

其一,从文化与文学的共时代关系看,先锋文学很难从共时代的文学资源中汲取营养。一定程度上,先锋文学的标新立异使其具有很强的历史前瞻性,从而成为所处时代的文学“异己者”。因此,它和历史当下的诸种文学样式是相左的,与之缺乏文化与文学信息的互动交流。这样,与其它文学形式相比,先锋文学就缺少了一种普世价值。所谓普世价值,就是在文化的共时态上,基于本民族的文化心理而产生的一种被普遍认同的、有着广泛受众基础的文化价值观念。尽管先锋文学可能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可能被后世认同,但因割断了与同时代其它文学样式的联系,往往使先锋文学面临夭折的文学宿命。从一个时代的文学样式来说,诸种文学样式往往形成一个文学群落,如同生态学中的生物群落一样,每一种物种都有适合自己生存的生态位。所谓“生态位”,就是“在一个大的生态系统或生态群落中,某一个物种实--际上或潜在地能够占据的生存空间和地位”@。就先锋文学而言,在一个时代的文学生态中也有自己的“生态位”。但是在一个同时代的文学群落中,由于先锋文学的“异己性”,使它往往处于“游离状态”,因为它的文学观念与艺术手法往往建立在对其它文学样式的批判和否定之上。从而,先锋文学无法与同时代的诸种文学样式达成生态性的和谐共存关系。先锋文学与时代的这种文化关系,使它往往处于一种被遗忘状态,被读者遗忘,被文学的共时代遗忘。

其二,文化资源本土性的丧失也是先锋文学资源匮乏的原因之一。民族文化往往体现着本民族特有的精神积淀、心理范式和思维特点,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时代延续着,深深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存在形式、生活方式和精神特点。同样,民族文化也深刻影响着本民族的文学样式。可以说,民族文化传统是+民族的文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正是有了这一文化土壤,才使民族文学一代又一代得以繁衍生长,枝繁叶茂。而先锋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割断了这种文化的血脉联系,使自己成为一种“无根”的文学。当先锋文学失去了它的“根”后,生命力便不甚长久。这可从20世纪90年代中国先锋小说(其文化资源来自西方)的短暂的命运中得到印证。当然,先锋文学由于某种历史机缘,在历史当下中拥有某些文化权力,甚至成为文坛“主力”。但这种“主力”角色绝非是普世意义上的,而是文坛各种权力关系综合绞力的结果。但这种结果往往不被大众所认可。

文化本土资源的丧失,使先锋文学的创新活动呈现出一种偏狭,一种片面,失去了一种多样性。生态学提倡生物的多样性,也倡导文化的多元性,它认为人类社会的多样性的保持应依赖于民族文化,“生物学家谈论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人类学家谈论的文化多元性,其实都是从一个同时态横断面上观察到的信息系统创新能力长期历史积淀的后果……对人类社会而言,支持存在的信息系统就是一百多年来文化人类学家一直在探索的民族文化。”这一点对于文学的创新来说非常有启发意义,文学的创新应该建立在本土的民族文化之上,而不是远离本土文化。

其次,由于“进化论”观念的影响,先锋小说的叙事语言的发展之路亦越走越窄。其实,文学的先锋性更多地表现为艺术形式的先锋。在中国,当20世纪90年代的先锋小说完成了由“内容”到“形式”的转移后,对文学技巧的倚重更变本加厉了,正如陈晓明所说:“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的中国先锋小说,其艺术革命更准确的含义就是技术革新,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有系统而明确的文学观念和价值信念方面的变革,所有属于思想观念方面表达的新的意义,实际上不过是形式主义策略的副产品。”0因而,这种“技术革新”式的文学无法获得一种丰富性,这点可从鲁迅作品与中国先锋小说的比较中看出。就小说的叙事语言来说,鲁迅的小说和当代先锋小说都具有先锋性,然而两者大相径庭。尽管鲁迅对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采取了激进的否定性文化立场,但在小说的叙事层面并非如此,古代的炼字炼句、白描、含蓄手法等亦在鲁迅手中得到传神地应用。可以说,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已成为鲁迅的文化资源,以不在场的方式构建着鲁迅的小说世界。同时,鲁迅也从西方文学中获得文学滋养,这表现在它那种冷酷自嘲的语风,甚至文本中那种无师自通的“后现代性”。所有这些都体现出了鲁迅的超凡智慧。但是,鲁迅在叙事中没有像中国先锋小说作家那样洋洋得意,表现出一种自恋般的文学炫技色彩。鲁迅的语言博大而谦和,而先锋小说家的语言是霸道而单薄,这可从—例看出彼此的高下。在鲁迅小说《孤独者》中有如t---段:

那时我在s城,就时时听到人们提起他的名

字,都说他很古怪:所学的是动物学,却到中学去做

历史教员;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却常常欢喜别人的

闲事;常说家庭应该破坏,一领到薪水却一定立刻寄

给他的祖母,一日也不拖延。此外还有许多零碎的话

柄;总之,在s城里也算是一个给人当作谈助的人。有

一年的秋天,我在寒石山的一个亲戚家里闲住:他们

就姓魏,是连殳的本家。但他们却更不明白,仿佛将

他当作一外国人看待,说是“同我们都异样的”。

这也不足为奇,中国的兴学虽说已经二十年

了,寒石山却连小学也没有。全山村中,只有连殳是

外出游学的学生,所以从村人看来,他确是一个异

类:但也很妒羡,说他挣得很多钱。

在这二段叙事中,包含着巴赫金那种意义上的“复调”。这二段的叙述内容是魏连殳,但这个叙述内容是通过两种话语同时传达出来,一种是显在的作为叙述人“我”的话语(知识分子话语),一种是潜在的“人们”的话语(民间话语)。这两种话语构成了与魏连殳(另类知识分子话语)的对话关系。例如,在民间话语、叙述人话语同魏连殳的对话中,前者体现的是民间话语对魏连殳的难以认同,认为魏连殳古怪、异样,充满矛盾,而后者则体现了叙述人对魏连殳的认同和理解,“全山村中,只有连殳是外出游学的学生,所以从村人看来,他确是一个异类;但也很妒羡,说他挣得很多钱。”这种对话性一方面使魏连殳的特性变得摇摆不定,难以把握;另一方面也突出了各种话语自身的力量,使话语摆脱了单纯表意

的工具作用,而僭越为一种具有本体意义的东西。复调叙事的多义性与含蓄平淡的语气恰是鲁迅叙事语言中西合璧的绝佳体现。先锋小说则逊色得多了,例如被吴亮津津乐道的马原的“叙事圈套”,其实除了文学手法的炫技和表达一种虚构性的文本观念外,我们看不到其它,正如旅澳作家黄惟群所语:“透过《虚构》中那段开场白的玄乎往实处看,马原先生直接或间接向读者们说的到底是什么?他不过是说了他心中的高傲,说了他对芸芸众生一般智力的藐视,不过是居高临下目空一切地说了几句心中的大实话,不过是将充分自我的西方文学中学来的点滴进行一次小小的中文运用。他成功了,整个中国文坛都被唬住。”由此看来,鲁迅是缜密的,而马原的叙事是空疏的。鲁迅小说叙事的伟大之处在于,使小说获得西方文化资源的同时,并未忘记自己的本土文化。因而,鲁迅的小说话语体现了现代性与本士眭的奇妙融合,既充满张力,又完美无暇。而马原等先锋派作家的叙事探索中,中国本士性的东西则丢失良多。

二、文学“进化论”观念造成的文学遗忘性

由于生物学的“进化论”影响所致,历史与社会也往往被解读为“进步”与否。是否“进步”已成为一个典型的现代性的文化指标,正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语言与文学教授列昂奈尔·戈斯曼所言:“我将现代主义看作与进步和改善观念是无法分离的。”然而,这种“进步”观念往往是现代人的一种先验的理论预设。实际上,文学的进步观念往往在忽略艺术本体的基础之上,给文学赋予一种外在价值。因而,文学的这种“进步”不是文学本身的、而是一种文学观念的“进步”,甚至是一种文学的意识形态策略。所以,我们很难说一种文学形式比另一种文学形式更为进步。我们只能说,现代性的观念使文学以一种历时性的方式体现了文学史的丰富性。

文学的“进化论”观念导致了文学的遗忘性。所谓文学的“遗忘”,就是某一时代的文学出于某种原因被有意和无意地忽略与忘却,被排除在文学发展的共时态发展之中。黄发有曾说过,消费时代的消费文学患有“文学健忘症”:“作为消费文化的文学创作是注定要被迅速遗忘的,而这种‘遗忘’赋予大众文化以一种特殊的活力,因为一次性消费品迅速更新换代,它们被淘汰的命运为‘新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当旧的经典被反复地篡改、曲解、误读,而新的经典又无从诞生时,文学就患上了健忘症。”这里,黄发有的论证在概念上有些含混,“文学健忘症”在前面是指作为“消费文化”的文学被遗忘,而后面又是指“传统经典文学”的被遗忘。这未免有些混乱。其实,黄发有所说的“健忘”就是我们时代的整个世俗文化语境对于精英文学的悬置和瓦解,是整个时代对精英文学的戏仿与误读。然而,文学的遗忘并非如此简单,也并非仅仅发生在当下的消费文化时代,而且文学的这种“健忘”也不同于文学“进化论”思想所导致的遗忘。通常讲,“进化论”观念导致的文学遗忘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文学的遗忘发生在时代转型期。在时代转型期,伴随着时代的“进步”,某些文学往往被当作“旧有”的东西而被遗忘了,如五四时代对古典文学形式的遗忘和时期因独尊样板戏对其它文学样式的强制性遗忘。这种“遗忘”往往因时代观念的更迭而造成文学观念的“断裂”。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断裂”多被理解为本民族文化模式的“断裂”:“是指某些国家和民族的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异域文化(包括文学)的强烈冲击,不得不在很大程度上中断和背弃自己本民族的文学传统,接受异民族的文学模式。”0例如在“五四”时期,这种“断裂”往往被认为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产生的,“断裂”对中国现代文学造成的影响是双重的,在对本民族传统革故鼎新的同时,也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钱念孙如此论及:“异域文化(这里主要指文学)的大量涌入和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否定,往往会引起该民族一度社会动乱和人们的行为失调,同时也不利保持每种文化的独特个性,使人类文化得到丰富多样的发展”。一言蔽之,就是造成了现代性与本土性的矛盾,这是一个民族的文学形式在现代性进程中的深刻悖论。文学的“进步”观念使“五四”文学获得了一副“西崽”的尊容,却也失去了中国本土的老实巴交的厚道面孔。其中,不乏讽束性,也不乏悲剧性。

第二种文学的遗忘情况发生在同时代内。在一个时代中,诸种文学样式所拥有的生存资本并非等同。这里的“资本”,是布迪厄意义上的:“资本是一种镶嵌在客体或主体的结构当中的力量,也是一种强调社会界内在规律的原则,正是这一点使得社会博弈(大部分社会博弈包括经济博弈)区别于简单的碰运气。”可见,这种“资本”是关联主体、客体和社会的种种关系组成的文化场域,最终各方权力因素的综合导向主体。布迪厄认为资本分为三种形式,即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而其中的文化资本具有“竞争性”:“文化资本是作为竞争中的一种武器或某种利害关系而受到关注并被用来投资的,而这些竞争在文化产品场域(艺术场域、科学场域等)和社会阶级场域中一直持续不断。行为者正是在这些竞争中施展他们的力量、收获他们的利益的。行为者的力量的大小、收获利益的大小,则与他们所拥有的客观化的资本以及具体化的资本的多少成正比。”正是这种文化资本的“竞争陛”,使得文学各方对文化资本的争夺变得十分激烈。如果这种“竞争”发生在文学本体内部,是正常的;如果与文学的本体无甚关系,则是不正常的。因而,一个文学样式是否具有“文化资本”,也就意味着它是否具有相应的“生存资本”。于是,在文学群落中的非法“竞争”,往往是某一文学样式压制他者、抬高自己的文化手段。唐晓渡认为这是“对价值制高点和话语权力制高点的占领”,是通过“时间神话”来获得的,并与“主体的自我神话密不可分。它们同步进行,互为支援”。这里,文学样式之间的对于生存资本的争夺实际是线性的“进化论”时间观念在文学种群间的横向变异,使本来多元并存的文学格局呈现出中心/边缘、主要/次要的等级划分,并在本该多元的文学群落中无形中植入了一种僵化与死亡的种子。于是,同时代内的文学的遗忘会最终造成文学群落的失落。

第三种情况是作为先锋性的文学自身发生的“遗忘”。这种情形往往发生在先锋小说内部。这在上文已做论述,由于先锋小说自身的否定性和深刻的悖论性,使先锋小说的文学道路越走越窄,越来越失去本土色彩。这实际也是文学自身的一种“遗忘”,此处不再赘述。

三、文学的生态性发展:“灌木丛式”的发展

可见,先锋文学所造成的文学道路的窄化和文学的被遗忘状态,折射出了文学的“进化论”思想的非生态性的一面。在“进化论”视野之外,在生态视野之中,也许文学是以另一种方式前行的。埃德加·莫兰曾将文化的发展形式称之为“灌木丛式的方式”:“如果说人类来自同一个主干,那么我们可以认为,精神实体的进化是以灌木丛生的方式进行的,是一些分裂发生和形态发生过

程,并伴随着创造性的涌现。”@莫兰的论述非常深刻,虽然针对于文化的发展,但也可应用于文学。文学的“灌木丛式的发展”既是现实的,也是理想的。说它现实是因为这是文学发展的本然状态,只不过这个发展状态被人为地忽略了,被人为地建构成“进化论”式的发展道路了;说它理想是因为我们要改变文学的认识方式,在文学发展的本然状态上重新梳理、建构我们的文学理论和文学观念,使其具有一种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生态性。

文学的“灌木丛式的方式”发展,给文学发展赋予不同的含义。首先它是作为一个文学群落式的整体发展。在这个文学群落中,每一种文学样式与其它文学样式共同生存一个文学生境之中,每一种文学样式都没有被外在的、人为地赋予或剥夺其“生存资本”,它们是共生共存的。在“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学史中,以言情、武侠为代表的通俗小说被人为地剥夺了生存价值,使通俗小说处于极为恶劣的文学生境之中。同样,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当代文学也未建立起文学群落的整体性发展,在期间尤甚。而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特别是网络文学兴起以来,许多评论家常常慨叹中国文坛缺乏主流性的文学思潮,倒是不乏有鲜明的文学个案出现。这不足为怪,从生态学角度来讲,它说明了当下的文学环境更具有生态性,各种文学样式之间并不存在宰制与被宰制的关系,而是“和平共处”,在当代的文学生境(特别是网络文学生境)中每一种文学样式都有其特有的生态位。可以说,当代文学思潮的陨落,不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不幸,而是大幸。其次,文学的“灌木丛式的方式”发展提供了线性和空间性并存的发展观念。可以说,这是对文学“进化论”只重线性发展而轻空间性发展的一个历史性的反拨。文学“进化论”的发展方式使“先锋性”文学的道路越走越窄,且造成了文学的遗忘状态。而“灌木丛式的方式”则同时注入了一种空间性发展的思路模式。这体现了生态学发展的整体性观点:“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观点,主要可从两方面理解:从空间结构来看,它是完整的系统;从时间发展来看,它是历史地发展的系统。”因而,在这个发展模式中,文学的空间性的生存状态将会得到肯定,传统权力关系中的所谓主流/边缘、精英/大众、先锋/世俗等二元对立的关系式将不复存在,而是差异性与多样性共存的文学生态系统。围绕差异性与多样性,文学生态将会重构—个类似于尼采意义上的系谱关系:“系谱学既意指起源的价值,又意指价值的起源。它既反对绝对价值,又不赞成相对主义或功利主义价值。系谱学意指价值的区分性因素,正是从这些因素中价值获得自身价值。”这种文学的生态性图景并非只是梦想,其实在当下的网络文化语境中已初具规模。网络技术对传统文化权力宰制的规避,各文学网站门户下多种文学样式的精彩纷呈,在传统和自由之间快乐游走的叙事语言,以及由此产生的合乎规范又难以规范的新的审美因素……所以这些都使网络文学呈现出“灌木丛式”的生态性文学图景。其次,“灌木丛式的方式”的发展,有赖于文学系统本身的自我调节。生态学认为,任何生命行为都表现为两个侧面,一个是历时态的生命现象,—个是共时态的生命行为。在描述历时态的生命现象时,生物学家往往用“进化”一词;而在描述共时态的生命行为时,则往往用“自组织性”。所谓“自组织性”,就是指“自为体系在其建构的过程中,总是按照自身的建构法则,利用自身特有的信息系统,把参与建构的各构成要素有机地联系起来”。在生态学视野下,地球生命体系和人类社会是两大并行的自为体系,都在很大程度上遵循自组织性的原理进行稳态延续。因而,莫兰认为:“凡是有生态自组织和循环—全息原理的地方,就不再有机械决定论、平庸机械论、线性因果关系和粗暴的简化论。”当然,中国当代文化语境中依然存在机械决定论、平庸机械论、线性因果关系和粗暴的简化论等错误认识。当代中国文化语境往往被说成因为商业文化语境的到来而具有多元文化的特点,事实并非如此。在当代中国,多元化的文化语境其实远未实现。可以说,文化的多元化与其说是现实层面的,不如说是学理层面的。而基于网络技术的网络文化语境却并非如此,具有了文化的自主性与充分自由性,使文学获得了与现实文化语境截然不同的生存空间。

总之,应充分认识到文学的“进化论”观念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所造成的非生态性影响,这种认识对于当下的网络文学发展尤为重要。因为传统的文学“进化论”观念在网络文学发展的现状面前已处于“失语”状态,又不能对其视而不见,而生态学视野不失为一种卓有成效的认识方法。当然,倡导文学的生态性发展,并不是简单地否认文学“进化论”影响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成就,这也从根本上违背了生态学所主张的多元与差异『生并存的发展态势。也许,将文学的“进化式”发展和“灌木丛式”发展融合起来,形成更为生态性的研究视野,不仅对当前的网络文学发展,甚至对整个当代文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紧迫感。

注释

1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杨梨编:《胡适文萃》,作家出版社1991年版,第4—5页。

2 [波兰]埃娃·多曼斯卡著,彭刚译:《邂逅: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 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李良忠编:《在剑桥听讲座》,中国民航出版社2002年版,第237页。

4 唐晓渡:《时间神话的终结》,《文艺争鸣》1995年第2期。

5 庭硕:《生态人类学学导论》,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6 [西]何塞·奥尔特加·伊·加塞特:《艺术的非人化》,布尔迪编:《思想的锋芒》(上),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1页。

7 [意]雷纳托·波吉奥利:《先锋派三论》,布尔迪编:《思想的锋芒》(上),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 齐奥尔格·齐美尔:《时尚的哲学》,罗钢、王中忱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8页。

9 鲁枢元:《生态文艺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

10 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小说的后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2页。

11 黄惟群:《中国当代文学鼎盛期再望》。《南方文坛》2008年第5期。

12 黄发有:《文学健忘症——消费时代的文学生态》,《南方文坛》2005年第6期。

13 钱念孙:《断裂与跳跃——试论文学的纵向发展与横向交流的变态关系》,《学术界》1989年第4期。

14 皮埃尔·布边厄著,武锡申译:《资本的形式》,薛晓源、曹荣湘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5 [法]埃德加·莫兰著,秦海鹰译:《方法:思想观念——生境、生命、习性与组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 余谋昌:《生态文化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6页。

被遗忘的传统文化篇4

“三网合一”、“媒介融合”、“大数据”并非空谈,它们确实向世人证明了裂变式的传媒变革力,让媒介格局和传播方式发生质变,让每个活在市场经济下的个体卷入技术先导的信息世界,生活被重新定义。可是,在媒介融合照耀下的世界里,不乏存在机械相加的阴影;在大数据包围着的世界里,也会有我们无处安放的隐私和被遗忘权。“互联网+”,似乎加号后面是不是无穷的符号――∞,逻辑上是否成立呢?农民可以把收割的玉米通过互联网送向城市,大学生创业的古方红糖能够通过互联网送到爱人手里,似乎任何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都可以存在于加号后面。但是,即使是太阳普照着的地球,都会有阴影出现。

一、“互联网+”加不了“去名”

就像冷泉那样,“互联网+”带来利益的途径是让冷泉扬名天下,让更多人知道,在更多的人里做营销。我们先将“互联网+”的概念搁置,先谈谈互联网。互联网可以让很多事物扬名,互联网本身就是一种媒体,具有大众媒体所有的媒介功能――环境监测、社会协调、文化传承以及“聚光灯”效应。互联网让凤姐成名、让《滑板鞋》风行一时、让罗胖拥有650多万双耳朵倾听,即使是早已过去了6年的“猴赛雷”,谁也不会料到会在2016年再次出现在人们视野里……互联网是一盏聚光灯,是炒作的利器,在互联网的世界里,谁都有可能成为焦点,一夜成名。

已经扬名互联网世界的人,是否有可能“金盆洗手”,回到默默无闻的时候?这个可能性不能说没有,等所有知道“猴赛雷”的网友们全都去了天堂,或许就回到了默默无闻的那个时刻了。但我们用事实说话,炒作一时的网红还没有哪个又成为默默无闻的一个人,现在能做到的,只有让人们慢慢淡忘,就像张国荣已经离去多年,可是人们还是忘不了那个程蝶衣;就像李小龙沉睡了已经二十多年,醒着的人依然记得他踢碎“东亚病夫”牌匾的身影……这些忘不了的一切,或许在人的大脑里叫记忆,在互联网里叫做数据。所以,如果想要重回匿名,进入“去名”,难度无异于从黑洞中逃亡。

二、“互联网+”加不了被遗忘权

我们继续从“去名”出发,“互联网+”刺激的是信息生产,而非信息删除和消亡。那么,到互联网上的信息,是否能够被遗忘?有关被遗忘权的提出也是近年国外热议的焦点,吴飞在《大数据与被遗忘权》一文中阐述有以下几点:

1、被遗忘权目前在立法层面面临阻碍,且欧洲和美国的立法观点不同,欧洲认为:这信息是我发出的,所以我有权收回;美国认为:进入公众领域的信息无法做到再回到私人领域。

2、被遗忘权在提出“互联网+”概念的我国还没有被重视,我国的注意力集中在信息安全方面。

3、被遗忘权与隐私权不同,进入公共领域就不再是隐私。

“互联网+”着重于信息生产,是加法;被遗忘权着重于信息删除,是减法。这两个概念难以水火相容,因此,互联网加不了被遗忘权,保护隐私、保护被遗忘权,也无法指望技术层面的互联网。我们能做的,只有谨慎地在互联网信息。

三、“互联网+”加不了宗教仪式

宗教是陪伴人类走过漫长岁月的信仰,经历了1600年奴隶制社会、2400年封建制社会一直延续至今。我们先把“互联网+”的概念搁置,先了解一下宗教的相关信息:宗教的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一个宗教之所以成为宗教,是因为它包括三个层面,其一为宗教的思想观念及感情体验(教义),二为宗教的崇拜行为及礼仪规范(教仪),三为宗教的教职制度及社会组织(教团)。而宗教仪式的作用主要在于,保护神秘力量的神秘性、至高性、唯一性,让信徒完全信仰宗教。

接下来我们回到“互联网+”:首先,互联网的媒介属性之一就是去中心化和去权威性,那么,这中媒介属性与宗教仪式的作用是相左的,一个让人们抵制权威,一个让教徒内心信仰。其次,互联网为网络社区提供平台,那么宗教的第三个层面――教团,理论上可以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社区,事实上,已经有很多信徒建立了自己的网络社区。但是即便如此,三步一叩首地去拉萨朝拜的仪式不会搬到互联网上;基督徒信众每周的祷告不会在网络上进行而是在教堂;犹太人也不会把哭墙搬上互联网……所以,“互联网+”加不了宗教仪式。

被遗忘的传统文化篇5

考场借鉴:缘事析理 论证丰富

“我是的亲密战友李继德,我在朝鲜战场上亲眼目睹了壮烈牺牲的一幕。”最近,年过八旬的抗美援朝老战士李继德奔波数千公里,回到生前所在的部队,作为一名亲历者讲述牺牲的场面。“英雄就是英雄,绝对不可以被抹黑。”李继德这么讲述他此行的目的。他知道,网络上一些刻意抹黑英雄的行为正以各种各样的面目出现。

有人说,这是一个信仰缺失的年代。其实,最单纯的信仰,不是要虚构历史,对不存在的事实信以为真,而是要坚信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伟大、美好与壮烈。不因史实与个人认知或经验有差距而视而不见,这是个人历史观应有的底线。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壮烈事迹,有的读起来惊心动魄,有的看上去扣人心弦,因为与当下的时间间隔不断拉大,超越了现实条件下的个人认知和想象,因而带有某些“传奇性”,但这并非否认英雄的理由。不要忘记,英雄故事的历史性远远大于传奇性。

没有英雄的时代是贫瘠的,遗忘英雄的时代是短视的。抹黑英雄,不光是抹黑历史,也是抹黑一代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或许有人会说,每一个时代都会诞生自己的“英雄”,可有的人在特定时期大红大紫,风头一过就被人们遗忘。其实,真正的英雄能够穿越时代而存在,凝聚在他们身上的那种英雄主义精神和情怀,历久弥新、永不褪色。请相信时间的筛选,那些战胜时间的英雄不会被历史遗忘。

有人觉得,在和平的年代,就不用弘扬战争年代的英雄了,这种认识无疑是浅薄的。我们今天的和平,正是战争年代的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争取来的,对英雄故事的传颂,是享受和平的我们表达敬意的方式。不管时代怎样变迁,英雄主义精神都是一种价值观的传承,它构建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内核,凝聚正义、力量和无畏的勇气;它还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给我们以引导和激励。

崇拜英雄不是“中国特色”,而是扎根于几乎每个民族的文化中。如果你看过几部好莱坞大片,就能发现英雄情结在美国文化中一样兴盛。“美国队长”“超人”“闪电侠”,这些虚构的形象之所以在美国乃至世界走红,成为代表西方文化的“主旋律电影”,正因其所体现的“英雄主义”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而在各个国家,那些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奉献牺牲的英雄们,那些代代流传的英雄故事,无一例外都受到赞誉和推崇。

抹黑英雄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从一个更大的时间尺度看,活跃在近现代民族独立舞台上的英雄,属于中华民族英雄文化史的一部分。不管是岳飞、文天祥还是、,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气节一脉相承。否认他们,就是对历史的遗忘和对民族精神的背叛。

对于当下的年轻人而言,过去岁月的屈辱抗争和硝烟炮火,或许因为久远而有了疏离感。可这不是无视历史、淡忘英雄的理由。我们铭记历史,不只是为了记住一个个年代;我们缅怀英雄,也不只是为了记住一个个名字。从历史的记忆中,从英雄的故事里,我们感受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挺起的脊梁和自强不息的奋斗,这是我们生存、成长、强大的根基。

(本文原载2015年5月14日《中国青年报》,本刊有删节)

被遗忘的传统文化篇6

关键词:安徽花鼓灯;民族舞蹈;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J7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8-0186-01

一、安徽花鼓灯起源

形成与发展任何一种文化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不同的时间与空间,促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塑造了别具一格的文化形式,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发展趋势,进一步产生了民族民间舞蹈类型。安徽花鼓灯便是地方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内容。

花鼓灯真正起源于宋代。花鼓灯很好的结合了双人歌舞的情节特点与集体歌舞的情绪特点塑造了十分系统、完美的民间歌舞艺术方式,它的产生与宋代民间歌舞发展趋势十分符合。花鼓灯由于具备悠久的发展历史,流行区域十分广泛,产生了各种流派。

二、安徽花鼓灯发展存在的问题

安徽花鼓灯标志了汉族民间歌舞文化发展的高级水平。此外,安徽花鼓灯艺人利用舞蹈手法积极表达了本身的思想情感,同时安徽花鼓灯还采用了很多词汇与步伐对汉族人体发展情况实施了记录,在世界民族舞蹈中是很难找寻的。安徽花鼓灯不仅体现出了极高的文化价值,还拥有深厚的艺术价值,因此我们必须对发展形势充分认清,对安徽花鼓灯艺术很好继承与发展。安徽花鼓灯艺术在传承发展中遭遇了很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安徽花鼓灯艺术内涵陷入了无人传承的困境。目前花鼓灯新兴艺人水平明显在降低,造成了安徽花鼓灯思想陷入了无人继承的困境。通过调查可知,虽然存在着花鼓灯的表演方式,但是根据老艺人的分析,目前的花鼓灯仅剩下一个空壳。造成这样的局面包含了很多因素,目前的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基本上没有时间安排练习,即便是能够凑到春节进行表演也不能完成花鼓灯的很多动作与技巧,这样不仅降低了安徽花鼓灯的审美特点,还导致安徽花鼓灯艺术内涵也逐渐萎缩。第二,由于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传承安徽花鼓灯人和艺术产生了被遗忘的危险。虽然安徽花鼓灯在20世纪80年代焕发了艺术色彩,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理念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不少花鼓灯艺人逐渐被遗忘,同时被遗忘的还有他们的艺术。第三,目前不少流传花鼓灯地区的政府都集中精力建设经济,对保护花鼓灯生态艺术完全被忽略。

三、安徽花鼓灯民间舞蹈传承与发展措施

(一)根据传统原生态民族文化,民族建筑风格特点,形成一定的规模标准,挑选具有标志性的民族群居自然村,构建保护花鼓灯生态区。具体措施为:针对保护花鼓灯生态区域联系就地和整体保护的措施,逐渐对淮河流域居民特点积极恢复,重点是对产生发展花鼓灯环境和艺人生活有效复原,在所属社区环境中原状保存文化遗产、自然建筑、传统民族等,促使其形成活文化。

(二)根据人们承认、熟练掌握花鼓灯技术、在发展花鼓灯方面具有巨大影响的要求,对一些传承发展花鼓灯人有效命名。具体措施:鼓励传统传承发展花鼓灯人组织相关活动,根据师承的方式积极培养新一代传人。

(三)根据传统花鼓灯传承人单元的相关要求,对花鼓灯重要文化艺术价值资料进行抢救。具体措施为:利用具有现代化特点的设备详细收录花鼓灯传承人表演特点与风格艺术,认真登记生活、玩灯过程,整理有关的史料信息,并且保存在相关的收藏部门。组织出版一些具有研究价值的成果。

(四)根据当地要求,建立有关花鼓灯基础设施。第一在保护花鼓灯生态区建立艺术馆,重点展示花鼓灯发展历史事件;第二是构建安徽花鼓灯艺术中心。通过展示花鼓灯艺术资料、花鼓灯舞蹈表演、花鼓灯舞蹈教学研究、收藏材料等,着重体现花鼓灯艺术文化、各个流派,打造一个具有国际特点的花鼓灯艺术交流场所。

(五)根据国际化、高水平要求,组织有关花鼓灯艺术活动。利用积极开展讨论研究、表演节目、比赛交流等活动,分析当地民间文化信仰花鼓灯的原因,以便更好的对花鼓灯重要属性积极保存。展现保护花鼓灯艺术的成绩,促使大范围内的文化沟通,同时安排文艺团体参加国外演出,将这一宝贵的艺术扩散到国外。

结束语

综合分析,我们需要具备广阔的文化历史眼光,自觉继承发扬传统的文化遗产。采用合理的方式,不断宣传启迪,努力实行探索研究,最终形成文化历史的成功跨越。目前社会越来越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要不断调查和思考,这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安徽花鼓灯的传承发展工作依然十分艰巨。

参考文献:

[1]李芳.浅析安徽花鼓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7).

[2]韩枫.安徽花鼓灯的优质基因的传承与保护[J].大舞台,2010(06).

被遗忘的传统文化篇7

关键词: 动作技能保持与遗忘 体育教学 健美操 排球

1.引言

动作技能是由若干动作构成的组织体系,是完成活动的一种方式,在体育运动中,学生所掌握的技术动作就可称之为动作技能。动作技能是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照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序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一般都比较重视动作技能的掌握及其过程,容易忽视动作技能的保持,一段时间后会有不同程度的遗忘,这种保持或遗忘会因项目、时间和学生个体差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研究动作技能保持与遗忘规律对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600名盐城工学院一、二年级普修健美操和排球项目的学生,其中健美操项目男生为120人,女生为180人;排球项目男生为160人,女生为140人。

2.2研究方法

2.2.1通过问卷调查法:由每一位被调查者按调查表要求逐一填写。发放问卷600份,回收率达100%。

2.2.2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健美操和排球项目动作技能保持程度的比较,结果分析两个项目之间的特点差异。

2.2.3实验方法:本研究从体育动作技术综合成绩的得分上考虑,用复测成绩与初测成绩的比(百分率)来表示动作技能的保持量,即保持百分比。对健美操和排球项目的遗忘过程进行研究,分别将被试随机分成5组,再将1~5组的被试随机分配到1、2、6、15、31天的复测中去,得到对应天数的保持量,最后绘出遗忘过程曲线。在间隔时间的选取上,一般来说,越能反应遗忘曲线的渐进变化情况越好,且间隔时间越多绘出来的遗忘过程曲线图越精确,本实验结合前人的实验研究和尽量精确性的原则,选取了以上的5个时间间隔点作为本实验的时间间隔点。

2.2.4数据统计法: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所有测试数据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3.结果与分析

为测定评分者信度,本实验选择肯德尔W系数,经过计算健美操项目与排球项目的肯德尔W系数分别为0.91和0.85,表明相关程度较高,评分者信度也比较好。对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分别绘出两项目的遗忘过程曲线(见下图)。

健美操、排球项目动作技能遗忘过程曲线图

从健美操项目动作技能遗忘过程曲线来看,在复测的第一天就有一个回升,这表明学生掌握的动作技能总体来说比初测阶段有了提高,紧接着到第2天复测时呈现下降趋势,但到了第6天复测时,相对于第2天又有了一个回升,第15天与第31天整体呈现急速下降趋势。从排球项目动作技能遗忘过程曲线来看,从初测完成后,第1天进行复测时会有一个下降阶段,第2天进行复测时便出现一个回升阶段,第6天进行复测时,与第2天的复测相比较又有一个下降,第15天和第31天与前几次的复测相比,总体呈现非常缓慢的下降趋势。从排球项目动作技能遗忘过程曲线来看,整个曲线波动不是很大,与健美操相比,折点不是很明显,不过这也足以看出,排球项目比健美操更容易保持,且排球项目的保持百分比在90%以上。

由此来看,时间间隔点对排球项目学习成绩无显著性影响(P>0.05),这表明排球项目动作技能的保持百分比几乎没有发生变化,更进一步说明了排球项目的动作技能不容易被遗忘,保持时间相对较长。时间间隔点对健美操项目学习成绩有非常显著的影响(P

时间间隔点对健美操项目学习成绩有非常显著的影响(P

从这两个项目动作技能总的遗忘过程曲线来看,都有超量保持的阶段(相对于前一个时间间隔点)),排球项目动作技能出现在第2天,健美操项目动作技能出现在第1天和第6天,这个超量保持的阶段称为“记忆恢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英国学者巴拉德发现的“记忆恢复”现象的曲线相似。因此可以证明这种“记忆恢复”确实存在,有的研究者把这种现象解释为在动作学习之后的很短时间内,学生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保护性抑制以及负诱导而产生的影响,也有学者把这种现象解释为是由于体育动作的复杂性和趣味性,加上运动后人体肌肉本身产生的动觉反馈信息传入大脑,这实际上就等于在继续学习和加深记忆,其结果就造成这种现象,可能两项目动作技能继续学习和加深记忆的时间有所不同。根据巴甫洛夫经典反射抑制与兴奋之间的关系理论来解释“记忆恢复”的机制,就是直接再现的时候由于某些学习成分受到障碍,经过若干时间后的延迟再现时这些受到阻碍的成分得到消除,这便促使了回忆材料更加自由完全地再现。

如果有些动作技能重复性较大、衔接紧密,当进行记忆操作时,就会大大减少相应的心理记忆单位,动作技能容易进行长时记忆且保持时间相对较长,排球项目动作技能就是如此。相反,健美操项目动作技能的学习就需要动员更多的记忆单元(手、脚、眼、神等相对复杂),相应的心理单元也会较多,动作技能进入长时记忆时的提取过程也相对排球项目动作技能复杂。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健美操和排球项目的动作技能遗忘过程不同。本实验对两项目动作技能的遗忘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健美操项目动作技能的保持过程中,整个曲线有两个回升阶段,经过升高降低升高降低的过程。在排球项目动作技能的保持过程中,整个曲线有两个较明显的下降阶段,经过降低升高缓慢降低的过程。

4.1.2动作技能的“记忆恢复”现象确实存在。关于“记忆恢复”现象是动作技能保持中有趣且有意义的研究领域,关于“记忆恢复”现象,其他的研究也有类似的发现,本实验也不例外,排球和健美操项目的动作技能保持百分比均出现了“记忆恢复”现象。

4.1.3时间间隔点对初级剑术项目有显著性差异。从统计分析结果来看,健美操项目在时间间隔点上的第31天复测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第15天与第1天、第31天也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而排球项目在每个时间间隔点上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排球项目的动作技能更容易保持,且不容易遗忘,保持时间相对较长,而健美操项目动作技能不易保持,且容易遗忘,保持时间相对较短。

4.2建议

4.2.1在健美操教学时,应注意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配合音乐提高学生的兴趣。

4.2.2体育动作技术学习时间越长、练习次数越多或频率越高,动作技能保持的时间就越长。

4.2.3在运动学习过程中,如能对技术动作及时而深刻的强化和反馈,动作技能的保持率就会提高。

参考文献:

[1]邵国华.不同组织水平运动技能遗忘过程的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7:6-20.

被遗忘的传统文化篇8

歌曲“南泥湾”是一首经典的陕北民歌,同时也是一首常唱不衰的革命歌曲,在它产生的那个年代,这首歌曾激励了无数的人,即便我们今天再听到这首歌时候,我们仍然能够从中感受到喜悦与激动的心情。中国作为东方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今天,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下一代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南泥湾的地理位置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方圆百里。1941年春,由于当时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及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所以,中共中央命令八路军359旅进驻南泥湾,实行屯垦,生产自救。在短短的三年内,由王震旅长率领的359旅发扬“自力更生,坚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这首革命歌曲旋律优美,歌唱南泥湾从荒凉变成一个美丽的“江南”,并歌颂了开垦的八路军革命战士,曲子可分为两部分来对比,歌曲前半部分柔美委婉,后半部分欢快跳跃,前半部分柔美突出了江南水乡的气息和一种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后半部分表现自己捍卫家园和幸福生活的决心。在当时歌曲吸收了民间歌舞的音调和节奏,加上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融抒情性与舞蹈性为一体,更加生动感人。屯垦戍守南泥湾的359旅正如歌中所唱的那样,从此成了享誉全国的“模范”。这支队伍传承下来的屯垦精神,一直影响了几代人。也是《南泥湾》这首歌,成就了郭兰英等一代代歌唱家、演奏家。听《南泥湾》,我们接受的是革命的教育和优秀艺术的享受。这首歌我们常听常新、百听不厌。

如今的南泥湾,再也不会出现荒凉的景象,现在的南泥湾风景优美,每年要为国家和社会输出很多粮食和产物,这不得不说是上一代人的努力和不懈的奋斗才换来的,我们也要牢记从前的南泥湾,这是忆苦思甜不忘本的一种本质,是中国人民的一种本质,活着就不能忘本,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都是一代代伟大的革命先驱和劳动人民换来的,所以现在每当我听到“南泥湾”这首歌曲,浮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个伟岸的身影,是他们用血和汗筑起了我们现在的美好世界,用钢铁般的意志迎来了幸福的生活,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和感怀。上个时代离我们也许真的很遥远了,我亲爱的爷爷也去世了,但是他们留下的感情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身边,这是他们生命的延续和寄托,也是我们华夏儿女生命的一种升华和延续,这种延续会流传很远很远……

被遗忘的传统文化篇9

论文摘要: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学好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但同时也是“瓶颈”,要快速有效的记忆单词,必须从认知角度掌握科学的方法策略,了解记忆和遗忘规律,以达到词汇记忆的最佳效果。

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Wilkins)说过:“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可见学好英语词汇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基础。词汇学习不能靠死记硬背,而应改变机械地背单词的传统观念,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本文主要探讨了什么是记忆和遗忘,它们有无规律可循?以及如何更好地认知和记忆词汇,如何运用正确的学习策略?希望能够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快地提高词汇记忆能力,提高英语语言水平。

一、记忆和遗忘规律分析

记忆和遗忘这对矛盾的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对需要记忆的重点内容要反复记忆,对不需记的东西要善于忘记,否则无用信息会影响有用信息的存取,使得记忆模糊。但是,不管怎样,进入记忆的东西被遗忘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怎样才能克服遗忘呢?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记忆遗忘规律表明,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艾宾浩斯还得出了不同性质材料的不同遗忘曲线,他证明了比较容易记忆的是那些有意义的材料,而那些无意义的材料在记忆的时候比较费力,在以后回忆起来的时候也很不容易,而且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也越慢。既然遗忘的速度随时间的推移而减慢,因此复习的时间要有一定的间隔,间隔时间最初要短,以后逐渐加长。一个生词首次记忆时,在头脑中的信息痕迹可能保持几秒钟,这是一种瞬时记忆,如果在未遗忘之前复习一次就可保持记忆几分钟。这样,依此类推,保持记忆的时间则不断延长,从几妙到几分、几小时、1-2天、4-5天、8-9天、半个月、一个月…….最后达到牢记,首次记忆后的第四天,通常是遗忘率最高的时间,在此之前要特别注意复习,因为,只有多次适时的复习巩固,才能形成长时记忆。现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常采用的循环记忆就是这个原理。

二、学习策略的选择和应用

O’Malley和Chamot把学习策略分为两个层次: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元认知就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等方面的认知;同时,元认知又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由于英语词汇学习是个系统工程,具有持续性,所以需要积极采用元认知策略,合理安排词汇学习计划,不断监控词汇学习过程,及时调整词汇学习方法。认知策略是关于学习、记忆和思维过程的技能的,主要由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三个部分构成。教学中运用有效的认知策略进行,将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外语认知策略应用意识,从而促使他们成为自主的学习者。

1.元认知策略的应用短时记忆对信息的贮存时间很短,只有30秒左右,而且容量极为有限,只有7±2个信息单位,如果学习者不及时复习、巩固,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就不能进入长时记忆,自然就被遗忘了。Nation认为,词汇的复现率与记忆相关,学习者一般要经过5—16次甚至更多的重复学习才能记住一个词。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也说明:学习者对所学习知识的遗忘规律是先多后少,先快后慢。根据以上理论,学习者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元认知策略应用意识。首先,实事求是地确定词汇学习目标,然后制定词汇学习计划。目标和计划可以激励学习者学习,克服学习的盲目性。其次,要严格监控学习过程。学习者每周或每月要自我检查一下,有没有圆满完成任务;也可以与同学互相合作,互相监督,循环复习,以免遗忘。通过监控,学习者还能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进展情况,有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一学期结束,学习者应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肯定取得的成绩,以增强自信心。另外,也要充分认识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适当调整学习策略,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2.认知策略的应用

词汇学习中,使用最多的是认知策略中的精加工策略。精加工策略是指通过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加工,理解其内在的深层意义并促进记忆的一种策略,如对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作出推论或使之与其它观念形成联想等,旨在为知识的检索提供新的途径,为知识的构建提供额外的信息。精加工策略的关键是将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经验与要学习的词汇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对要学习的词进行深水平的加工,使其合理化、富有意义,进而达到理解、记忆的目的。最常用的精加工策略是联想记忆。我们知道客观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在复杂的关系和联系之中。人们回忆某个客观事物的时候,总是按照它们彼此的关系和联系去记忆、保持和重现。如果某些事物被直接连续地或同时感知、思考着,在它们之间就会形成联想。此后,如果其中的某一个知觉、思想出现了,就必然在意识中引起其它的知觉或思想。如果把这个联想规律运用到词汇学习中,在词汇之间建立这种联想关系,必然会加深对词汇的记忆。

被遗忘的传统文化篇10

关键词: 记忆阶段性理论 英语词记教学 启示

作为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词汇是构建语言的砖块。在语言的使用中,词汇起着传载信息的主要功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词汇量的不足直接影响着语言基本技能的运用和语言能力的提高。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词汇掌握的“质”和“量”是衡量英语教学水平和学习者二语习得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外语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也日益得到广泛的认同。然而,词汇对中国学生来说仍然是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难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也发现死记硬背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采用正确的词汇教学方法,没有把新的教学理念和学习策略传递给学生。尽管并非所有的词汇都要经过课堂教学而学得,然而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词汇扩展仍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创造性地应用科学理论指导词汇记忆并提高词汇教学效果呢?认知心理学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一、记忆的三个加工阶段

记忆是大脑对信息进行处理的一种复杂的活动,它与语言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由于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对人类记忆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它也促进了外语教学。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心理学家进行了许多实验以研究人类记忆的方式、结构和长短。他们一般把记忆分成三个阶段:感觉储存阶段、短时记忆阶段和长时记忆阶段。

感觉储存阶段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对客观世界的直接感知,所获得的信息短暂地储存在记忆中。短时记忆容量小,信息保存时间短(约30―45秒),与长时记忆的似乎无限的容量形成对照。一般来说,一部分短时记忆的内容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进入长时记忆。短时记忆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持续的时间短,信息只能在大脑中短暂停留。要使信息进入长时记忆而不被遗忘,就要周期性地重复此信息,使该信息进入长时记忆。

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人的知识,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被激活。而事实上一个人的知识并非可以随时被激活。比如,在考试中遇到以前背过的词却想不起。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通常对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搜寻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精力,如果缺乏与所需信息相关的搜寻线索,就会造成搜索失败。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构成网络,这些信息在平时处在非活跃状态,在需要的时候通过知识体系的一定的路径被激活,当一个概念被激活时,其它与之相关的概念也被激活。

二、教学启示

(一)遗忘的特点与英语词汇学习策略

根据遗忘的特点采取相应及时的措施,必将大幅提高记忆效率。根据心理学家们对遗忘特点的研究,我们在英语词汇学习中提出了一些策略。

德国心理学家Ebbinghaus的研究表明:遗忘进程不是均衡的,而是“先快后慢”: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放慢,最后接近水平,几乎不会再遗忘。Spitzer的实验研究表明,识记后的两三天最易遗忘,因此词汇最好在24小时内进行复习。如早上识记过的词汇,应在晚上进行复习,这样效果会较好。因此在学习词汇时,要对所学单词及时复习。但及时复习并不能一劳永逸,学习后的第二天、第三、第四天都可能遗忘,只是遗忘进程呈现出“先快后慢”的特点。因此,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除了要及时安排复习外,还要注意安排合适的间隔复习时间。间隔时间可先短后长,复习所花的时间则需先长后短。如当天上午学习了30―40个单词,最好当天晚上复习30分钟,第二天复习25分钟,第三天复习20分钟,一周后复习5分钟。也就是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总结出自己的记忆规律,赶在遗忘以前及时对所学词汇进行复习。

一般地,相对集中一段时间学习同一个内容,识记的效果好。但时间过分集中,容易发生累积抑制;过于分散,又容易发生遗忘而不利于记忆的巩固。从识记与保持的关系看,在最初识记词汇时,应该多安排一些时间集中练习,并间隔较短时间分散复习;机械识记的词汇材料,分散练习优越性比较明显;词汇越容易,兴趣越浓,动机越强,应该集中学习,反之,就应该适当分散。

我们在识记词汇时,最先遗忘的是对我们来说没有重要意义的、不感兴趣的,自己认为不重要的那些词汇。所以要提高对这部分词汇的重视程度及记忆它们的兴趣。对这部分词汇,集中记忆效果较差,我们不但需要分散记忆,而且要多次重复练习,在使用中与上下文相联系并赋予其意义。

W.C.F.Kruger实验研究表明,学习程度在150%时,能达到最经济的学习效果。但保持量最佳的学习程度是过度学习200%。那么我们在识记词汇时,仅仅刚达到识记的效果是不够的,还应再花刚才所学时间的一半或一倍进行过度学习才能更有效地将词汇保持在长时记忆中。

(二)记忆的特点与英语词汇教与学的策略

短时记忆接受来自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并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进行有意识的加工。短时记忆具有多种编码形式,其容量和加工方式等都对我们的英语词汇学习具有启示作用。

波斯纳及其同事的研究表明,短时记忆的信息至少在部分时间里是以视觉编码的。莫雷的实验表明,汉字的短时记忆以形状编码为主。由此看来,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随记忆材料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记忆词汇时,要动员多种感官一起参与记忆。一般认为,80%以上的信息通过视觉识记,10%以上通过听觉识记的,如视听结合则可提高记忆效果,若还有来自触觉、味觉、嗅觉等的信息,更会大大提高记忆效果。因而在词汇记忆中,尽量要眼看、口读、耳听、手写等使用多种感官参与。

虽然人们在记忆能力方面有非常明显的个体差异,但就短时记忆的容量而言,所有正常成人几乎相同。但是,组块的大小、复杂程度和熟悉性则因人而异。要提高短时记忆水平,需注意提高组块水平,优化组块方式。因而,我们在学习英语词汇时,需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将所学词汇组块化,即将不大熟悉的新词汇变成意义组块,这样就能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

长时记忆是指记忆信息保持从1分钟以上直到许多年甚至保持终生的记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长时记忆的识记,主要是通过对材料的复述、组织加工和有动机的努力而习得的,也就是说记忆材料从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并非一个自动的过程。因而要将英语词汇永久地保持在长时记忆中,则需一定的策略。

精致性复述有利于将信息传送到长时记忆中进行贮存,因而我们需要在词汇学习时对词汇进行精细复述。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使用该单词,并使词汇量持续有效地增加。任何词汇要进入长时记忆系统都要经历短时记忆的过程,研究表明如果信息量超过7个记忆单位,短时记忆的效果将受到明显影响,这启示我们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不应该明显超出普通人的短时记忆所能承受的信息量,否则过犹不及。人的心理词汇井然有序地储存在记忆体系中,语义相关的词汇储存在一起,新的词汇须以某种方式与已知信息建立起某种联系方可进入长时记忆。要使该词进入长时记忆还需进行一定的重复。如果教师只向学生介绍生词而不能在教学中重复使用,则学生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将该词遗忘。

联想在记忆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实验表明多数信息通过联想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因为如果新信息不能和已知信息建立起某种联系就很难被理解并记住。从英语教学的角度而言,教师应该努力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比如,教师可以把生词按照语义进归类,如,appendicitis,arthritis,bronchitis,gastritis都属疾病范围;breaststroke,sidestroke,butterflystroke,backstroke均属游泳方式。教师也可让学生观察语音和词形有联系的一组动词:deceive,receive,perceive,conceive,与之对应的名词:deception,reception,perception,conception,形容词:deceptive,receptive,perceptive,conceptive。通过观察变化规律,即可轻松记住这组词。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联系旧知识,既可帮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又可以为新知识进入长时记忆系统创造途径。

在已有的知识框架之中纳入新的信息或把信息作为合并单元而组合为某个新的知识框架,这些过程称为组织加工。它包括类别群集、联想群集、主观组织、心象化、记忆术等。如我们在识记单词时,将属于同一类别的单词如蔬菜集中在一起识记,识记效果将更好。无论是米勒的组块化理论、皮亚杰的认知结构同化与顺应理论、Collins和Quillian(1969)的语义记忆层次网络模型,还是Shiffrin和Atkinson(1969)在其扩充的记忆系统模型中提出的“自寻址记忆”思想,都提示我们在词汇学习中,将词汇进行组织加工和系统化、网络化,不但有利于词汇的学习,而且有利于词汇的保持与提取。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对记忆效果有重大影响,因而英语词汇识记效果的好坏还取决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在实践中需要学习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强动机参与程度,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和识记效果。

(1)自我参与程度高,记忆效果好。在词汇学习中我们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以提高自我参与程度,引起和加强学习者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如在词汇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对自己提出问题并自我解答、同学间相互提问、采用填词、造句、写同义词、反义词等各种方法,定能增强记忆的效果。在教学和学习词汇过程中,如果能设计一些学习者参与的活动,会大幅提高学习的效果。如小组间进行词汇拼写比赛、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活动中对词汇进行运用和记忆等。

(2)有意识记能提高记忆效果。有意识记指按预定的目的任务进行识记。而无预定目的,不用专门的方法进行的识记称为无意识记。在Gleitman和Gillett(1957)的一个实验中,向两组被试呈现相同的材料,如用相同的时间播放一个单词表的录音,结果发现,有意识记组的回忆成绩比无意识记组的成绩要好很多。因而我们在词汇学习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有意识、有目的地记忆。

三、结语

词汇是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英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高效扩展词汇量,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了解人类记忆系统的工作机制。心理学研究揭示了人类记忆的特征,使我们对词汇在头脑中的储存方式有了大体的了解,对我们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策略的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只要合理地使用这些策略,必将提高学习英语词汇的效率。任何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都是使学生可以不再依赖教师,从而进行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Taylor,J.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Brown,H.D.Principle of Language Learning Teach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3]桂诗春.记忆和英语学习[J].外语界,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