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十篇

时间:2024-03-08 18:03:53

简述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

简述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1

民政部解读《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并向社会通报民政部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相关安排。

关于个别农村出现的“大拆大建”问题,朱耀垠指出,它有三个违背:违背农民的意愿;违背村庄的演进规律;违背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有三个盲目:盲目地撤村并居;盲目强迫农民集中居住;盲目利用非农用地。它有三个不利于:不利于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利于农村的持续发展;不利于新型城镇化的健康推进。

朱耀垠指出,对大拆大建强迫农民上楼的行为,民政部的态度非常明确,坚决反对把农村社区建设简单理解为撤村并居。推动出台《指导意见》的重要目的之一正是为了对将农村社区建设简单等同于“农民上楼”的思路进行澄清,对一些地方客观存在的借农村社区建设之名进行大拆大建,强迫农民上楼的情况进行纠正。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严禁强制推行大拆大建、撤村并居,严禁违反土地利用规划擅自改变农地用途,严禁以‘管委会’等机构取代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将农村社区建设简单等同于农民上楼的认识和做法,忽略了农村社区建设的丰富内涵,将农村社区建设狭隘理解为农村居民居住形态的城市社区化。为了扭转这种片面认识,《指导意见》确定了“城乡衔接、突出特色”的基本原则,要求“既注意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又重视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既要合理借鉴城市社区建设的有益经验,又不能简单复制城市社区建设的操作模式。

朱耀垠表示,农村社区建设有着丰富的内涵,《指导意见》中提出了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完善村民自治与多元主体参与有机结合的农村社区共建共享机制,健全村民自我服务与政府公共服务、社会公益服务有效衔接的农村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形成乡土文化和现代文明融合发展的文化纽带,构建生态功能和生产生活功能协调发展的人居环境。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的现代化和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确保农村基层既充满活力又管理有序,确保农村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上述目标并不必然需要通过农民上楼来实现,从此前各地的试点情况来看,以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为单元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地方占比很少,主要集中在城镇化推进较快的城市近郊地区。《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农村社区建设要在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用益物权的前提下开展,与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村庄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等相衔接。

简述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2

摘 要:该文基于国内外农村社区和宜居社区等相关文献研究及建设实践,提出并明确了我国村镇宜居社区的内涵界定:我国村镇宜居社区主要包括农村宜居社区和小城镇宜居社区。即强调以人为本、以满足居民的需求为目标和方向的农村社区或小城镇社区。

关键词:农村社区 宜居社区 村镇宜居社区 小城镇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c)-0050-02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社区和小城镇社区建设的深入发展,村镇宜居社区建设已经被提上了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日程,但是目前国内外对于“村镇宜居社区”尚无明确的概念,更罔论进一步研究,因此该文基于农村社区和宜居社区等相关文献研究和建设实践,提出了我国“村镇宜居社区”的概念,并明确界定了其内涵,为后续相关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具有一定的理论前沿性和实践指导性。

1 相关研究

“村镇宜居社区”,顾名思义,“社区”是其本质,“宜居”是其基本特征,“村镇”是其地域范围。简单来说,村镇宜居社区就是在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精神指导下、在“新四化”①和“美丽乡村”建设协调推进的大背景下,我国村镇社区化、宜居化发展的结果(如图1所示)。即村镇社区是我国村镇社区化的发展结果,而村镇宜居社区又是村镇社区宜居化的发展结果。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视野下的宜居社区是我国村镇宜居社区的总体发展方向和未来。总之,从村镇到宜居社区会经过社区化、宜居化和城镇化3个发展阶段,顺序不同,发展道路亦会不同,但是殊途同归,起点都是村镇,终点都是宜居社区。而村镇宜居社区就是其中比较高级的发展阶段。

尽管人们对于“社区”及共同体仍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但大都将其视为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基于共同的利益和需求、密切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较强认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一定的地域”“共同的纽带”“社会交往”以及“认同意识”是作为社区或共同体的最基本的要素和特征[1]。

“宜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宜居”指适宜居住,广义的“宜居”除了适宜居住以外,还包括适宜就业、出行以及教育、医疗、文化资源充足等内容。其实宜居社区涵义广泛,覆盖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宜居性包括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社会、经济和人文生态环境条件,但核心的内容包括住房建设、住区环境、社会空间三大方面。宜居社区的评价标准是动态的,与当代经济、文化背景和知识背景等密切相关,但核心理念永恒不变,即以人为本。

村镇在国外统称为乡村,而在中国就有所区别。中国农村工作大辞典把“村镇”定义为 “各类村庄和集镇的总称”。其中的 “村庄”指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的聚居点;“集镇”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罩行牡姆墙ㄖ普颉6相关文献研究表明:乡村,是相对于城市的、包括村庄和集镇等各种规模不同的居民点的一个总的社会区域概念,又统称为农村。由此可见,国内以往研究中的“村镇”和 “农村(或乡村)”的概念一致。该文认为上述是狭义村镇的概念,广义的村镇除了包含上述乡村,还包括小城镇(如图2所示)。

2 结语

由村镇的内涵可知,村镇社区就是包括各类村庄和集镇的“农村(或乡村)社区[1]”以及小城镇社区[2]的统称。相应的,村镇宜居社区包括农村宜居社区和小城镇宜居社区。相关文献中出现的“农村新型社区”或“新型农村社区”与农村宜居社区的内涵一致,是“村镇宜居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而言之,村镇宜居社区就是宜居的村镇社区,即强调以人为本、以满足居民的需求为目标和方向的农村社区或小城镇社区。

参考文献

[1] 滕玉成,牟维伟.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研究述评[J].东南学术,2010(6):86-95.

[2] 甘信奎.中国当代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现实条件及路径选择[J].理论学刊,2007(1):57-59.

简述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3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社会管理;政府职能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强化农村社会管理,强调“坚持服务农民,依靠农民,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在经济社会发展处在关键时期,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的客观要求。

一、山东在加强农村管理方面的成功探索

(一)五莲县:"1 +4”农村民主管理模式

2007年以来,在五莲县委领导下,五莲县纪委牵头按照选举、分权、监督三位一体推进农村社会管理的思路,从优化农村权力治理结构人手,以民主监督为突破口,探索推行了“1 +4”农村社会管理模式(以下简称“1 +4”模式),"1”即建立村级民主管理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村监委会),"4”即配套推行农村财务“双代管”、勤廉双述、村务公开、公章管理四项制度。

1.村村成立监委会,明确工作职能。监委会主要履行议事、监督、理财、联络四项职责,在同级党组织的领导下,独立行使监督权、质询权、建议权、违纪举报权。参与监督的内容包括:列席村两委会,监督村廉政建设制度落实和经济发展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建议村委会就有关问题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参与村级事务、财务公开清单和报账前凭证审核工作,负责做好群众的联系沟通、说服教育等工作。

2.推行四项制度,规范监督行为。一是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强化村级事务监督。对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进行公开,特别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都列人公开内容,达到了统一公开栏样式、统一审批程序、统一公开时间、统一公开内容、统一簿册格式的“五个统一”标准。二是推行勤廉双述制度,强化村级干部监督。按照“承诺、双述、问询、评议、反馈、奖惩”六步程序开展双述工作,把村干部的评判权交给群众,建立交流平台,规范干部行为,避免决策失误。三是推行农村财务“双代管”制度,强化村级财务监督。四是推行村级公章委托代管制度,强化村级权力监督。

(二)坊子区: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

近年来,潍坊市坊子区推行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在依法管理农村经济、社会事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1.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的内容。所谓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是指通过合同、协议、会议纪要、约定等书面契约形式,把村委与村干部、村民之间,村民与村民之间、村委与其他单位及个人之间的各类事务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履行时间和违约责任依法固定下来。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村级财务、农民负担、集体资产承包、土地承包、村庄规划和建房、政务决策、公共事务、社会治安、社会公益事业以及其他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和热点问题。

2.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的具体做法。镇党委政府对村级各类事务进行梳理,根据各类事项的具体内容,分别应用不同的契约形式。在制作契约文本的过程中,特别是在确定合同、协议等契约的内容时,要求必须咨询有关专业人员,镇上还专门成立了审核小组对各村合同文本进行审阅把关,使各项条款符合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确保内容合法。

(三)苔南县:相沟乡农村社区管理

2006年以来,营南县相沟乡党委、政府,在实行村庄合并、膨胀村庄规模的基础上,依照当地实际,积极借鉴城市社区建设理念,探索建立新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了新型的农村社区体制,初步实现了新的农村管理和发展模式。

1.打破原行政村建制模式,实行社区居民自治。根据道路路况及村民居住方位,在各合并村重新划分居民小区,引导居民接受居民小区的统一管理,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活动,把居民自治活动引人小区化管理。每个居民小区配备专门负责人,具体负责居民小区的社会治安、环境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矛盾调解等社会管理工作,在社区“两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打破传统的村民小组设置模式,成立行业合作组织。为提高管理服务功能,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各社区采取商企联建、行业联建等形式,在社区内依法建立起计划生育、企业家、青年、老年、妇女、文体、消费者权益保护、经纪人、平安创建、商会、交通物流等若干行业协会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及种植、养殖等专业合作社组织,把农村各项工作纳人行业化管理、产业化管理、群体化管理,减少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能。

(四)山东农村社会管理模式实践的启示

1.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深化,与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农村社会管理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紧密相连。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村级经济实力,从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人手,抓好软硬件建设,包括建立健全服务体系、改善社会保障、加强安全防范、加快村庄和基础设施建设等。

2.农村社会管理必须循序渐进地探索完善管理与服务体系。农村社会管理,着力点在于建立制度和机制。农村社会管理从不完善到完善,需要一个过程,必须循序渐进加以推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必须不断探索完善农村社会管理,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健全村级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机制。使村民参与决策、管理、监督的要求具体化、常态化、制度化,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

3.农村社会管理必须把解决实际问题、让居民得实惠摆上突出位置。让群众得到实惠,才能够有效地引导群众参与到农村管理工作中来。在推进农村社会管理上,一定要把为民办实事摆在突出位置,协调解决土地、资金等具体问题,才能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社会管理的积极性。

二、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对策选择

(一)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为广大农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我国政府的四项基本职能,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近几年特别强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农村社会的管理也要以此为重点,通过社会管理维持社会秩序的安定,为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因此,乡村基层政府要进行管理理念上的更新,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管理模式要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乡村基层政府要真正成为上衔政府、下联农民并为农民服务的机构,由重统治向重服务转变,由行政命令向与农民沟通协调转变;各部门明确自己的职、权、责的范围,贯彻职、权、责相统一的原则,避免越位、缺位和错位的问题,把工作重点放在保障农民权利、协调农村社会利益、维护农村社会安全稳定、加强农村安全网建设和解决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

(二)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社会管理职能 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上衔政府、下联农民,具有进行农村社会管理的独特优势。要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社会管理的职能,必须强化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党支部和村委会建设。要让那些政治素质高、有能力、勇于创新、农民信得过、能为农民谋利益的人进人党支部和村委会,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规划和充实工作内容,使党支部、村委会真正成为农村社会管理的骨干力量。二是明确党支部、村委会的农村社会管理职能,积极发挥作用。要在各级党委政府指导下,做好农村党建、基础设施建设、倡导乡风文明、村庄环境治理、加强社会治安等工作;要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制定《乡规民约》和《文明准则》。

(三)大力发展农村社会组织,加强农民自我管理

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群众性社会组织对农民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所以,农村社会管理要大力发展各种群众组织。一是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二是培育农村新型社会化组织。农村社会中介组织是农民自我管理、相互扶助、共同提高的非政府组织。要积极培育服务农村的社会中介组织,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民自己组织起来,成立农村合作社,发展各种农业协会,开展经济技术服务,提供法律援助、财务咨询等,使农民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维护农民自身的合法利益。

(四)完善实现农村社会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机制

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一是完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村官民选、村务公开、村事民议、村务民管等制度,拓宽广大农民民主参政的渠道,不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向纵深发展,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二是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制度,保障村民的知情权。要建立健全农民群众参与村务管理的咨询制度,坚持村务定期公,在公开内容、公开程序、公开机制上下工夫,使村务公开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三是健全民主选举制度,保障村民的选择权。要从法纪上明确,在村委会直选过程中,保证选举的公平、公正。同时,对村委会班子候选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年龄、文化水平、遵纪守法情况和组织领导能力等方面的条件也要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四是健全民主决策制度,保障村民的决策权。要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明确规定哪些属于重大问题需要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要规范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的议事规则、程序、内容,明确规定,凡涉及本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要由村党支部召集村委会召开联席会议协商研究,提出方案,然后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表决通过后交由村委会组织实施。五是完善管理民主的监督机制,保障村民的监督权。要进一步加强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民民主理财小组、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大会、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建设,提高村务活动的透明度,强化对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的民主监督,建立并执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责任追究制度。

简述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4

相对于其他教育研究而言,农村教育研究起步比较晚。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家内忧外患,关注农村、发展农村教育成为部分先贤救国保民开启民智的路径选择。在革命立新的历史浪潮中,以开启民智为核心的农村教育运动逐渐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乡村教育运动”。农村教育及其相关的研究成为中国教育学界研究的新领域。时至今日,我国农村教育研究已有90余年的历史。

然而,量化的历史并不能代表农村教育研究在质上的数值,曾经的辉煌并不能昭示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情景。总结农村教育研究的过去及当下种种状况,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农村教育研究处于一种失范或者“同质性”的困境,缺乏研究主题与对话理论在学术研究路线上的源流关系和逻辑体系。简而言之,目前的农村教育研究缺乏自身的学理逻辑和学术话语。

作为对问题的回应和寻求解决之道,我们自应回归问题本身,从农村教育研究的发展脉理中找到关键所在,并加以分析。

一、农村教育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和形态发生了巨大改变。传统农村社会的文化道统和政治生态在断断续续的革命和运动中遭到破坏。农村教育所面对的社会环境亦随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而变化,农村教育实践的新问题层出不穷,问题背景下的农村教育研究获得了全面且深层次地发展。当然,问题与发展并存。

(一)农村教育研究的现状

同其他社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会科学研究一样,改革开放至今的30多年,农村教育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农村教育研究围绕农村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结合理论,描述、分析及解释教育现象和问题,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丰富和完善了农村教育研究的理论建构,提升了农村教育研究的学术影响力,且有效地推动了政府关于农村教育的政策制定。

在研究实践和构建理论的过程中,农村教育研究的组织机构先后在各个高校建立,如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研究院、盐城师范学院农村教育研究所、江苏农村教育研究中心、江汉大学农村教育与教师研究所等,农村教育研究有了一支相对稳定的研究学者群体。在此基础上,2010年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成立。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的成立表明农村教育研究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主题和研究品位。事实上,回顾30年来的农村教育研究,可以看到农村教育研究在研究视野、研究观念和研究方法上取得了较大进展。

1. 研究视野的拓展。农村教育研究初始,关注的是农村教育基本问题,如农村小学普及和农村中等教育结构调整。这些基本性的问题也很容易通过相对简单的研究方法和学理分析总结出来,研究机构和学者也容易获得研究成果。关于此类的研究,能很好地呼应社会需求,有效地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当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问题也是时下农村教育研究的焦点。

然而,农村教育形态及发展主题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改变。农村小学普及问题研究并不能帮助解决农村教育所有的问题,农村义务教育并不代表农村教育整体。其中即是涉及到农村教育研究基本概念的界定,如“农村”、“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研究”。关注基本概念表明农村教育研究从一种研究的初始状态转向研究理论的建构,对概念的不同界定也丰富和拓展了农村教育研究的主题和范围。

在研究主题上,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问题,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农村课程改革的适切性问题,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以至近年来关注农村教育深层次问题、教育质量问题、教育公平问题。在研究范围上,农村职业教育、农村高中教育、农村学前教育,注意与城乡的教育比较。关注农村中小学外的教育现象和问题是对“农村教育及其研究”内涵的衍化。

此外,农村教育研究并没有束缚于教育研究的单一领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文明慢慢兴起,农村教育的载体与过去单一同质的乡镇公社有了很大的差别,简单地从教育学视角已无法深刻分析农村教育所出现的问题。学者也自觉地借用社会学、人类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来描述和解释农村教育问题。尤其是近几年,多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已成为农村教育研究的主流。可以说,农村教育问题的突出和农村教育研究的兴起,引导学者尝试从横纵两个维度拓展农村教育研究的视野。

2. 研究方法的创新。20世纪90年代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意识初步觉醒,研究者对系统科学方法论在教育研究中的价值以及如何运用系统科学方法论进行教育研究作了思考。[1]20世纪90年代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研究走向深入。[2]尽管我国农村教育研究有着深厚社会背景和精神支撑,但当前的农村教育研究作为教育研究的一种类型研究,其研究方法并没有体现时代或学科的先行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研究方法作为一门学科,学科体系逐步建立起来,研究方法作为研究的工具选择越来越具有规范性和系统性,比较研究、历史研究、调查研究、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成为教育研究的经典方法。农村教育研究学者群体遵从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方向,自觉地把教育研究方法所包含的方法运用到农村教育研究领域。

针对农村教育问题研究,学者善于使用传统“实验”、“调查”、“统计”等注重量化的研究范式,习惯性地采用调查研究来描述分析问题。农村教育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本身包含诸多学科因素,其研究方法也相对灵活。当然,与教育研究一样,缺乏学科性研究方法必然随着研究问题和对象的复杂化而借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近年,针对不同的研究主题,学者也自觉地采用适切的研究方法,或族志法,或个案研究法,或行动研究,并取得很好的成果,如《村落中的‘国家’》(李书磊,1999)、《中国农村教师发展研究》(唐松林,2005)、《弹性与韧性》(魏峰,2009)、《嵌入村庄的学校》(司洪昌,2009)。这些农村教育研究成果所采用的方法跨学科性和综合性,总体上更多地采用质性的研究范式,强调“农村社会”这一文化载体,凸显农村教育的主体性。

转贴于

(二)农村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农村教育研究越来越受人关注,研究组织和团体越来越活跃,研究队伍越来越壮大,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也越来越有时代感。无论怎样,若抛开农村教育问题严重性带来的农村教育研究的紧迫性和社会对其的期待性,农村教育研究自身是存在问题的。研究主题的拓展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并没有促使农村教育研究形成逻辑体系。

1. 基本概念界定模糊。基本概念清晰,才能找到主题的研究脉络。农村教育研究必然要对基本概念进行学理分析。农村教育研究,不管是描述问题,还是解释问题,亦或是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亦或是探求农村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前提性的问题在于“农村教育”是什么。对很多人而言,这可能不是个问题,但它却关系到研究者与问题之间的主客体定位问题。

在过去的30年,农村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并没有得到鞭辟入里的分析,学者在研究相应问题时,往往忽略在农村教育研究框架内论述问题,而是基于找出研究问题的策略回答,从上位概念中选择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性地对“农村”、“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研究”进行界定。除此之外,基于“教育普及”、“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等一些教育概念,我们亦是缺乏研究,缺乏针对一些规定性概念基于农村教育实际的批判和分析,而往往使用通行的界定。

概念是理论建构的基本单位。[3]正是对一些基本概念缺乏系统研究,农村教育研究者很难拥有自己的学术表达空间,使得农村教育研究很难构建起自己的研究体系,未能形成自己的学术话语。

2. 研究的问题意识错位。研究,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是也。要研究,得有问题,以问题为切入口,循序渐进,最终把问题分析好。问题是贯穿研究全过程的核心因素,做好研究就应有问题意识,对关注的领域所出现的现象持一种怀疑和批判的态度,时刻保持一种专业敏感性。

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农村教育研究相同,目前的农村教育研究仍有着自己的时代命题和研究主题。但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农村教育研究学者的研究取向不同,目前农村教育研究的学者群体研究基于问题研究,而非一种使命研究。然而,目前农村教育研究的“问题”是从农村教育现象及其政策表征显现的问题,如农村中小学普及问题、辍学问题、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等。有学者坦言:农村教育研究往往就是对策研究,而这首先就要求应认识某一具体的农村教育现实问题及其根源所在,然后才可能提出可行的破解之道。[4]农村教育研究的对策取向是时下研究的主流。

对策研究是一种工具性路径选择,在研究过程中往往忽略问题机理分析,简单地进行现象描述、经验汇编,追求问题对策的达成,有问题但欠缺研究。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农村教育是一种相对于城市教育的教育形态,是一种区域概念,更是一种文化概念。在对策研究视角下,农村教育问题是在城市教育发展比较视野下得到的,研究者也是在城市教育发展的理论视角下来理解和解释农村教育实践,而罔顾农村教育内在发展逻辑。

二、农村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

回顾农村教育研究的30年,辉煌与问题并存。其中不容忽视的是,农村教育研究已成为教育研究领域最为被世人关注和尊敬。这种社会荣耀是基于农村教育问题紧迫性,而非农村教育研究实际给农村教育或社会做出了相匹配的贡献。

在目前农村教育研究的境况下,若当局实施有效的政策,农村教育表征的问题得到暂时的解决,那农村教育研究的价值何在?寻求农村教育研究在困境中突围,提升其研究品位既是农村教育研究者当前所面对的困难,也是时代使命,但要很好地找到解决困境之道,就应回到研究的起始范畴——研究的逻辑起点。

(一)逻辑起点

要形成一个严密的逻辑结构或体系,必须有一个逻辑起点……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及其性质,不论理论层次高低与否,都来源于一定的逻辑起点。[5]逻辑起点具有如下特征:第一,逻辑起点与科学或学科理论紧密联系;第二,是科学或学科间区别的最基本单元;第三,决定学科的发展方向。

众所周知,逻辑起点与科学和学科理论体系联系在一起,起着最为基础的规定性作用。农村教育研究并不是科学,也不是学科,但是在科学指导下,属于学科内转贴于

的问题研究。农村教育研究亦存在科学和学科理论体系所面对的基本问题: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方法的采用、研究的基本矛盾。可见,逻辑起点同样可以帮助农村教育研究解释研究的起始范畴。

农村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呢?农村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是规定研究起始。(黑格尔:科学应以什么开端)。具体包含:农村教育研究的前提或先在条件;农村教育最基本的矛盾;农村教育基本概念关系的规定。

(二)逻辑起点的应用

农村教育研究并非研究者简单地运用研究方法纯粹地对客观的农村教育现象进行描述或分析,而是研究者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运用研究方法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农村教育中存在的现象放在农村社会及农村教育基本矛盾中进行分析和解读。

这种研究视角的转向并不是要求农村教育研究者简单地回归到对量化还是质性研究方法取舍的讨论上。农村教育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跨学科的研究领域。针对目前农村教育研究的困境,研究者应自觉回归对农村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的研究上,实现从“农村到农村”、从“农村教育到农村教育”,在多学科理论的借鉴和对话过程中建构自己的核心概念,并试图摆脱现有的城市教育发展视野下关于教育研究的逻辑框架、理论预设乃至意识形态的判断。

三、农村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与研究路径

毋庸置疑,农村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凸显农村教育研究的紧迫性。社会区域结构发展失衡,这直接导致广大的农村地区及中西部地区社会发展问题突出,解决好这些问题已成为时代要务。作为其中的关键,教育问题是这些地区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也是发展契机所在。相应社会情境下的农村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并被世人所关注。正如最近几年社会上对教育的质量、公平、教学方法、教师水平等的批评不绝于耳,其中原因除了教育关系国计民生,与每个人和家庭利益相关外,最为关键的是每个人都有经历教育的生命体验。因此,每个人都可能对教育问题加以评述,而目前农村教育境况令人堪忧。研究者应自觉地区分开对农村教育的关注或者有生命体验这种相对松散的经验性的评述和研究现象的学理分析。

或许,以“经验性”来替代“学理性”,其意义可能更加宽泛,研究更具包容性,更能提升农村教育的研究品质(时下,教育界积极向一线教师推广叙事的研究方法,此方法即是强调研究者的经验性体验)。作为一种研究,“经验性”东西很难形成“病理学”、“医理学”理论形态。当然,农村教育研究不应排斥“经验性”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但问题是“经验性”研究在于通过对描述展开、组织、逻辑再构研究对象,以实现对理论的再构与提升。

简述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5

【关键词】体育游戏 校本课程 原则 路径

校本课程开发可以说是现下深化小学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但笔者在考察本地区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时却发现,一般农村学校重视的是语、数、外课程的校本课程开发,对传统意义上的“小三门”却存在热情不高、力度不大、效果式微的现象,而其中对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更是少之又少,以体育游戏为题材开发校本课程的几乎没有。因此,笔者认为加强对农村小学体育游戏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当下值得关注与研究的问题。

体育游戏乃是从传统游戏中派生出来的一种具有生动教育学意义的现代游戏。农村小学地处广袤的农村,体育游戏又散见于广大农村的村村寨寨,被大多数农民所喜爱,更是农村孩子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所以,从农村小学体育游戏入手认真做好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工作,可以说是农村学校在课改中一种接地气的“弯道超车”式举措。

一、农村小学体育游戏具备校本课程开发应有的特质

(一)农村小学体育游戏具有其他体育运动不可替代的特点

农村小学体育游戏具有鲜明的目的性,能够丰富农村体育教学,因陋就简地让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理解体育精神,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促进身心健康。由于农村体育游戏根植于广袤的乡村大地,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所以,它既便于组织,又易于推广普及。更为可贵的是学生一学就会,接受起来无障碍,而且学生在自己熟悉的游戏中放飞心情,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教育,满足了身心需求,陶冶了情操。农村小学体育游戏的形式具有灵活性,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或不同需求,随时随地作相应的调整与变动。既可是跑、跳、投、走等徒手展开,亦可借助于现有的可利用的各类器材进行相关的训练。同时,农村小学体育游戏的要求具有原则性与灵活性相济的特点。也就是说,开展农村体育游戏既可以对某些项目,比如笔者所在地区闻名全国的体育游戏有“四坝攻鼓子”“九剑跳踯(舞剑)”“胡腾(胡腾舞)”“狮子(狮子舞)”“樵夫打狗熊”等,对这些游戏的要领做出严格的动作规范及要求,也可以根据地域、社区资源、学校设施、学情等特殊情况,弱化其动作规范及要求,以突出其自由性。比如“捉迷藏”“老鹰叼小鸡”“踩石过河”“摔泥巴”等游戏。

(二)农村小学体育游戏具有新课改推崇的特殊价值

从体育的角度而言,农村体育游戏对增强学生体质具有无与伦比的良效。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关键期,借助于开展的体育游戏,可以养成学生正确的跑、跳、投、攀、走等基本活动能力,有利于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从心理健康角度而言,体育游戏因为具有丰富、有趣的活动形式,融入活动适度的竞争性,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参与的兴奋感,获胜的成功感,能使弱者找到差距、目标,通过活动重拾信心,使强者做到更快、更强,具有改善现时心理状况、提升心理素质的特殊价值;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而言,积极开展体育游戏,有利于促进学生体力与智力最自由、最全面、最直接的发展。这在“应试教育”阴霾未除的前提下是最好的促进学生体力与智力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从人际关系学而言,正如马卡连柯所说的“教育任务是培养集体主义者,只有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进行教育,才能完成培养集体主义者的任务”,体育游戏可以改善和修复因“应试教育”引发的学生与学生之间过度的竞争而造成的紧张人际关系,培养学生协作、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农村小学体育游戏的多样性为深化课程改革提供了最佳的切入点

农村小学体育游戏从人体活动能力来分类,可分为行走类、奔跑类、跳跃类、投掷类、爬越类、支撑类、负重类、攀登类、悬垂类等;从提升素质水平来分类,可分为速度类、耐力类、耐力速度类、力量类、弹跳类、灵敏反应类等;从开展的项目来分类,可分为田径类、体操类、武术类、篮球类、排球类、足球类、乒乓球类等;从体育教学与训练来分类,可分为准备活动类、提高兴奋类、集中注意类、放松类等。从上述体育游戏蕴含的特质不难看出,农村小学开发体育游戏校本课程,有利于弥补国家体育课程的不足,有利于实现农村小学教育资源与农村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及利用,可以提高专兼职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其专业发展,同时提升农村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还能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学校之间的体育人才培养与体育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差距。基于此,在今天我们苦于为农村小学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寻找思路与出路的当下,农村小学体育游戏以优异的课程资源特质,为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开创了新的路径。

二、农村小学体育游戏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基于农村小学体育游戏的固有特质,本着为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创新寻找出路的初心,笔者认为在进行体育游戏校本课程开发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乡土性原则

开发农村小学体育游戏校本课程,就要突出农村的乡土气息。同时,要深刻领会新课改精神,充分利用农村社区教育资源,弘扬乡贤精神。按照杜威先生“学校即社会,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来开发农村小学体育游戏校本课程。农村小学体育游戏校本课程开发可以让农村学校管理者、农村学校教师、家长、农村体育爱好者、农村武术家、农村体育世家以及学生参加,并且秉持以农村小学为主、其余为辅的工作基点。

(二)发展性原则

农村小学体育游戏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丰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内容,突出发展与农村学生相适应的某种专项体育基本能力。在农村小学体育游戏校本课程的实施中要强调学生锻炼的层次性,将近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统筹兼顾、综合考量、协同发展。注意实施过程中主要目标的引领性,必须明确次级目标为主要目标服务的思想。

(三)趣味性原则

农村小学体育游戏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为了吸引学生参与。因此,在农村小学体育游戏校本课程开发的动作设计上,要突出戏剧化,强调变异性,打破常规,就地取材,努力使动作简洁、轻松、诙谐,充满趣味。同时在农村小学体育游戏校本课程的考评上,也要强调趣味性,做到计时与计分共处,个人与团体兼顾,等等。总之,力戒文化课的考评做派,以学生好玩为出发点。

(四)适度竞争性原则

体育游戏具有天然的竞争性特点,农村小学体育游戏校本课程开发中也要关注这一点,不能回避。制定游戏规则时要贯彻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游戏中努力做到让学生“跳一跳,摘个桃”。游戏规则要做到公开、公正、公平。要让每一个校本课程开发者明确,让学生参与游戏活动,目的就是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使弱者变强,使强者更强。

(五)安全性原则

在农村小学体育游戏校本课程开发时要充分考虑安全性问题,做到安全第一。在课程开发实施的各个环节中都要明确相关安全措施,体育教师要学会必要的防范与处理应急事故的基本方法。同时教育学生学会一定的应对体育游戏事故的必要方法。在课程实施中,体育教师要有安全意识,在课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预警;在课中,注意仔细观察,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在课后,总结点评,巩固成效,进而养成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农村小学体育游戏校本课程的开发路径

农村小学体育游戏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课程开发的命名

课程命名即给农村小学体育游戏校本课程起一个响亮的名字。一般在这类校本课程命名中遵循两种方式,一种是以动作结合活动形式直接命名,比如“高跷舞蹈”“穿越山林”“单脚跳比远”“捉迷藏”“老鹰叼小鸡”等。另一种是在动作和活动形式的基础上,以突出的情节来命名,比如“踩石过河”“摔泥巴”“跳方方”“跳皮筋”“击鼓传花”“打弹弓比远”等。总之,农村小学体育游戏校本课程的命名要力争做到简洁、明了,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简洁就是课程题目不能太长,最好三四个字为妙。明了就是让小学生一看就明白是什么游戏。激发学生想象力就是要抓住小学生以形象思维见长的特点,让课程的动作冲击力、情节感染力引爆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激发小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热情,增强课程的吸引力。

(二)课程开发目标的确立

农村小学体育游戏校本课程开发,应注重农村小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水平三个维度。因此,农村小学体育游戏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确立,笔者认为一般以“提高”“发展”“培养”三个动词表述较为妥帖。比如涉及某种体育活动能力的,可用“提高”来表述,像“提高小学生的耐力”“提高小学生的攀越能力”“提高小学生的平衡能力”等。在注重身体素质时,往往用“发展”来表述,像“发展速度素质”“发展灵敏素质”“发展协调平衡素质”等。在凸显心理健康水平时,常常用“培养” 来表述,如“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小学生的判断力”“培养小学生的信任感”等。

(三)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

1.成立农村小学体育游戏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主抓课程开发的全盘工作(包括指导思想确立、方案的制定、人员的认定与聘任、课程开发与实施管理以及课程评价等)。2.组织有关人员,成立课程开发专家组,具体负责课程开发工作。3.开展课程开发前的评估工作,包括对学生体育游戏需求方面进行评估,对必要的课程资源进行评估,即对来自于社区的、学校的、家庭的、网络的资源进行摸排收集整合。4.制定课程开发的规划,即对即将开发的课程进行有关课程结构、实施要求、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顶层设计。5.开展相应的课程开发培训工作。培训的对象应包括学校管理者、教师、家长以及相关人员,通过培训使其理解课程框架,把握实施技能,为日后课程实施做准备。6.精心做好课程开发的过程管理,即时刻注意着手解决实施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确保实施过程达到既定目标和水平。7.对即将实施的体育游戏校本课程的教法及学法进行建议与预警设置。建议与预警的重点既要针对教学者“重点抓好什么”“注意避免什么”以及对学习者“重点学习什么”“注意防范什么”提出建议,又要对课程实施及学习过程中活动前期的准备、活动中的流程,活动结束后的注意事项进行安全预警。8.做好对开发课程的相关总结评价工作,即对开发的体育游戏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经验和教训乃至遇到困难进行最基本的判断。9.以哲学家的情怀,及时对实施后的体育游戏校本课程进行扬弃批判,并着手开展下一轮的课程开发工作。

简述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6

关键词:农村集市;农村地区;集市功能

一、关于集市的概述

虽然不同的学者对集市有不同的描述和定义,但是大体上却是大同小异的。有的学者认为:集市指的是定期聚集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形式,大多位于位置适中、交通便利的中心村镇、寺庙胜地和城镇边缘地区,是一种周期性的市场。

二、关于农村集市的起源

以前的学者主要研究了集市产生的原因、整理了我国农村集市在各个时期的发展过程及结果。然而近年来有一些学者对集市起源作了研究,如许檀在《明清时期农村集市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一文中对农村集市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作了研究探讨,指出,我国农村集市起源很早,至少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在唐宋时期得到了发展,但是它的大规模发展是在明清时代。胡新德也在其《集市贸易琐谈》中进一步指出,有规模组织的集市大概在殷、商时期出现。而张婧在《支撑与收容―北方农村集市个案研究》中指出,集市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这些研究,使我们对集市出现的必然性和集市的起源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三、农村集市的特点

关于农村集市的特点,樊卫宾、黄伯寅在《我国乡镇集市的现状及发展对策》(1997年第2期第17卷)一文中指出,农村集市具有四个特征即:周期性、传统性、自发性、专业性和综合性。而钟兴永也在《建国后湖南集市Q易的曲折发展》一文中对农村集市的特点做了描述,即农村集市的定期性、在城乡之间以路或街为集而形成的网络性、集市的交易双方基本上都是农民体现了农民的主体性、农民之间的交易直接性、农村集市规模较小、种类单一、农民自产自销体现了集市交易的自由性。

四、农村集市的功能

农村集市承载着多种功能,对农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集市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对于集市的作用,学界达成了共识,即“交易作用、交流作用、宣传作用、教育作用、消费作用、娱情作用,带动作用等”。比如樊卫宾等认为农村集市的功能大体上有六个方面:集市具有服务农民生活的功能;具有扩大商品流通的功能;增加财政收入;引导农业生产;促进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钟兴永在《中国集市贸易发展简史》一书中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农村集市有四个方面的功能,即“促进生产发展,扩大商品流通,活跃城乡经济,便利群众生活”。另外,公风华、王顺冬在《现阶段农村集市的文化功能探讨―以豫南蒙阴为例》一文中,运用功能主义人类学的方法,对集市的文化功能进行了分析,认为农村集市也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

由此可见,农村集市承担着各个方面的功能,这些研究认为集市在农村的生产和生活中起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农村居民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农村商品交易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型超市、购物广场等新的商品交易形式快速发展,已经取代了传统农村集市的部分功能。并且,随着政府“村村通”政策的实施,农村地区的道路状况得到了很大的修整和改善,交通十分便利,促使了部分农村居民去镇上、县城进行交易和消费,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取代了该地区集市的部分功能。所以,从集市的功能方面对集市衰落的原因进行研究,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关于农村集市的发展趋势

关于集市的发展趋势,大多数学者认为,农村集市的数量将越来越多,集市的规模将越来越大,功能也会随之增加,形式将呈现出多样化。如:龚关在《近代华北集市的发展》(《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1期)一文中,指出:“华北集市的发展表现为农村集市数量的大幅度增长,集市层级的结构也更加分明,集市的功能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农村城镇化进程会逐步加快,与城市的差距也会进一步缩小,它的功能会被其他的商品交易形式所取代。

近期学者们关于农村集市的研究很少有涉及到农村集市衰落的,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对明清时期集市的研究,对清末和民国时期的研究。但是对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关于二十一世纪农村集市发展的研究较少,因此,我们可以对近期农村集市的发展状况及其原因,农村集市的功能和地位的变化进行探讨、分析。

参考文献:

[1]张婧.支撑与收容―北方农村集市个案研究[D].河北:河北理工大学.

[2]许檀.明清时期农村集市的发展[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2).

[3]胡新德.集市贸易琐谈[J].经贸导刊.1997(3).

[5]樊卫宾,黄伯寅.我国乡镇集市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1997,17(2).

[6]钟兴永.建国后湖南集市贸易的曲折发展[J].娄底师专学报,1998(1).

[7]黄东风.近十年来乡村集市研究述评[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3,34(2).

[9]钟兴永.中国集市贸易发展简史[M].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8).

[10]公风华,王顺冬.现阶段农村集市的文化功能探讨―以豫南蒙阴为例[D].长沙:中南大学.

[11]龚关.近代华北集市的发展[M].近代史研究,2001(1).

简述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7

【关 键 词】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可操作性;全球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1-0140-03

2001年开始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经过10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广泛认同。但作为实验稿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调适的内容与要求:如有些要求比较笼统,操作性较弱;课程定位不够清晰;内容与学生身心特点结合不够紧密等等。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下面简称2011版)针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下面简称实验稿)存在的不足作了相应的调整,并与时俱进充实了新的内容,使得课程标准能更好地发挥其在课程设计、教材编写及课程实施与评价中的指导作用。下面主要通过对实验稿与2011版的比较,分析出2011版的变化与提高,以利于广大教师更好地理解与使用;此外,还指出其尚未重视的相关内容,以利于课程标准以后的完善。

一、内容表述更准确、更具操作性

(一)课程定位更清楚

在2011版的前言部分,对课程性质进行了清晰定位,而实验稿没有归纳其具体的课程性质。2011版明确提出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三种课程性质,有利于读者从总体上把握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对于教材编写与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性指导。

(二)概念使用更准确

在2011版中,课程内容涉及的生活领域名称有所变化,由“家乡”变为“社区”,由“祖国”变为“国家”。从字面上来看,一般人会容易把家乡等同于农村地区,而忽视了城镇、大都市等领域。而社区概念就能全面反映这些领域,当一群人集中于个人家庭和工作地点,并且以社会互动的日常模式(例如与工作、购物和上学等相关的生活模式)为基础时,我们就把这种人群的集合叫做社区。村庄、小镇、城市、郊区和现代大都市都可以被看作社区的实例。使用社区这个概念能更好地反映当代人生活的实际。一方面,扩充了课程内容,由原先的家乡(主要理解为农村)延伸到了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另一方面,更准确表达了概念的内涵。因为有一部分人几代都生活在城市,已经远离农村生活,他们的家乡就是大都市。

祖国与国家是区别较大的两个概念。祖国是对自己国家的亲切称呼,对于我国人民来说指的就是中国,是特指的一个国家。而国家是指一个独立的政权所统辖的区域,就是指世界上所有国家。用国家代替祖国这个领域,能更准确地表述内容范畴,也能进一步扩充学生的国际视野。

在2011版中也去掉了一些抽象的表述,代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如,去掉了实验稿中的“了解一些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的表述,把“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改为“知道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

(三)内容表述更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

在2011版课程目标的“知识”部分,把实验稿中的“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调整为“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对共同问题所指进行了具体的列举。

2011版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在课程内容部分给出了对应的学段,如“(中)表示适用于中年级,(高)表示适用于高年级,(中、高)表示适用于中、高年级。”并且在每一项课程内容后面都有对应的教学活动建议,见下表一。

表一:我的健康成长

实验稿没有在课程内容中设置对应的学段要求,而且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有对应的教学活动建议。2011版的这个变化,使得各项课程内容有了对应的学段分级,更方便教材编写者具体把握相关内容在各个年级的合理分布;而且提出的教学活动建议也为教材编写者提供了一个设计的方向参考。

二、内容更新,与时俱进

在2011版中增加或是侧重突出了“安全教育”、“民族教育”、“全球问题”、“社会化”、“活动”、“家乡”、“上网”等内容,反映了新时代的新要求。具体列举说明如下:

课程内容范畴除了原有的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外,还明确增加了“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增加生命与安全教育,这是对现代社会儿童人身安全受到的威胁增大,及儿童对待自己生命态度出现偏差情况的积极回应;明确民族团结教育,也反映我国局部存在的民族冲突与不稳定,从而提出开展民族的多元文化教育从儿童阶段开始。

在课程目标的“知识”部分,明确提出“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增加了“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以上内容反映了对全球社会共同问题的关注及对学生全球视野的培养,是对全球化社会要求回应的表现。

2011版突出强调了社会化与活动教学的相关内容,在实验稿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教学建议部分增加了“有效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具体介绍了其中四种教学活动方式。无论是社会化的内容,还是活动式的教学方式,均直接指向培养社会化的人,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积极反应。

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了“文明上网”的相关内容,这是对儿童在上网过程中因缺少指导与监管而出现的沉迷游戏、浏览不当网页等相关问题的积极回应。上网已成为很多儿童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何引导儿童正确使用网络来提升能力、恰当娱乐就成为今天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了“知道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的内容;增加了“教师要创造民主的课堂氛围”的内容。说明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给予学生享受民主的权利,正反映了国家长期以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内容调整,结合学生身心特点

2011版课程标准去掉了抽象的“社会主义”要求,增加了“热爱家乡,关注农村孩子”的内容以及内容主题跨学段的要求,这些改变均反映了课程标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而做的恰当调整。具体列举说明如下:

在课程目标部分,由实验稿“……为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改为“……为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去掉了“社会主义合格”的定语。在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与社会性,社会主义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初中才提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要求,很好地结合了学生的身心特点,体现了目标的层次性。

在课程目标部分增加了“热爱家乡”的内容,而且在教材编写建议部分也再次强调“教材编写应考虑不同地区,尤其是农村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适当拓展相关内容,选择贴近当地生活的素材”。这反映了对农村学生身心特点的重视,我国城乡学生身心发展存在一些不同的特点,在教材中需要考虑到农村学生的特点,加入农村的相关内容。教材内容长期以来都偏重城市,轻农村。2011版强调爱家乡,突出农村学生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让农村的学生在教材中看到自己熟悉的生活内容,感受到农村内容也是教材中的重要内容,让他们感受到尊重;另一方面,可以让城市的学生在教材中看到不同于自己却又是真实存在的农村生活内容,让他们了解真实的社会,感受农村生活美好的一面。

2011版课程内容部分,出现了6个内容主题,即我、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其中每一个主题又细分成许多的次主题,并对应了相应的学段(具体可参看上面的表一)。6个主题的次主题一共有“51”项,其中次主题对应两个学段的有“19”项。这说明各主题内容不只是对应一个学段,有超过1/3的主题内容对应了两个不同的学段,这更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安排中提倡环境拓展法,即是在学习更遥远的环境之前先学习附近的环境,体现了始于具体、走向抽象的教育原则。但孩子的实际情况是,学习近的东西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不易客观地去认识;而且在孩子的学习中,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所学事物的顺序;而且社会科各内容间没有明显的递进性与难度之分,先学习远的东西就孩子的理解力来说不存在问题。因此,同一主题在不同学段出现,即能弥补环境拓展法的不足,更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四、对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进一步思考

2011版课程标准针对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要求及学生身心发展都做出了恰当的调整,而且在语言表述的准确性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与时俱进地增加了与学生身心发展紧密结合的内容,可对它的完善与更新是没有止境的,展望全球未来,还可以进一步加以完善。

课程标准对国际教育、全球教育方面的关注较少。2011版课程标准主要立足培养一国之内的良好公民,没有明确提出培养全球化背景下适合国际社会发展要求的国际公民,在国际教育、全球教育方面涉及的内容较少。国际理解教育、国际教育及全球教育早就不是新概念,尤其是在当今世界很多国家重视开展这些教育活动,开设的方式有单独设置抑或结合社会科课程设置,这正反映了全球社会现实发展需要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21世纪的中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均已进入了全球化,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对全球化社会做出积极的回应。我国在没有单独开设国际教育、全球教育的情况下,把它们整合进社会科课程是恰当的选择。

另外,课程标准文本的组成部分还不够完善。如,各部分课程内容的教学时数没有提及,与其它课程标准的关系没有提及,缺乏教材编写的相关实例,教学活动的实际运用案例也过于简单,以及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依据及小组成员也未做说明等。

参考文献:

[1]戴维·波普诺,李强译.社会学(第十一版)[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5.

简述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8

农村基本的阶层结构和阶层关系变化对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未来发展有重大影响。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不仅要关注价值取向,还要关注政策受众的预期、后续行动以及社会环境变化的综合效果,要特别注意城市化进程中那些表面上有积极意义但在实际中激化阶层冲突的地方政策和社会行动的消极影响。政府在制定农村政策和实施时,需要注意农村的阶层结构变化和阶层关系特点。如果忽视后者,一些本来是促进农村发展、维护农民权益的设计可能产生和预期相反的社会效果。

近两年的一些农村调查表明,农村的阶层结构和阶层关系已经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农村的阶层关系、社会矛盾也因此出现了不同的阶段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社会阶层结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这一阶段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特征是:社改乡镇、联产承包和乡镇企业;这一时期农村社会分化为八个阶层,八个阶层在村落社会都有生存空间,因此这一阶段的农村阶层层次丰富,阶层关系体现为多组关系。这一时期的阶层矛盾的主要表现是:围绕“三提五统”形成的农村干群矛盾;围绕村庄集体经济和集体资产形成的村集体企业与村民的矛盾。前者是农民负担问题,后者是村民自治问题。由于村落内部多组阶层关系同时存在,矛盾的产生和解决在相对独立的阶层关系领域内发生、形成并解决,综合层面矛盾的聚集和积累现象并不是很严重,能够整合农村各种力量集中表达的矛盾并不明显。

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这一阶段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基本内容是:农民对社会生活的全面参与,民工潮形成规模;改制后的乡镇企业由以前追求社会就业和社区福利的社区利益最大化转变为单纯地追求企业利润,丧失了社区内部共同体成员以工业反哺农业的职能;资本对乡村生活的全面渗透,农业生产市场化水平和农村社会生活的货币支付水平显著提高;国家权力对村社组织和权力的制度安排和规范建构,村民自治成为农村社会的基本制度,村务公开特别是其中的财务公开成为农村干群关系的焦点。这一时期农村社会阶层的基本结构是:80年代中期农村中比较全面的阶层结构出现了简单化的趋势,农民工外出打工,乡镇企业家进入城镇工业小区,城市扩张已经开始规模化地汲取农村资源,对农村土地的占用开始形成压力。从90年代开始,小城镇发展占用农村土地成为农村的主导性社会矛盾,农村基层干部和村民的关系趋于紧张。

第三阶段是“十五”期间。这一阶段全国的城市化进程迅速,城市占用农村土地形成高潮,农村人均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城市化进程与农村人口就业水平脱节发展,农民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市场风险增大,农民收入波动大,不稳定。城市户口对农民的吸引力降低,农民进城更多的是追求就业和让子女上好的学校。城市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农民工就业竞争加剧,对劳动力的技术素质要求逐步提高。上述几种因素叠加,农民对土地分外珍惜。这一时期农村社会出现了阶层结构的简单化和阶层关系的简单化。一是乡镇企业脱离农村社区向城镇工业小区集中,以前农民可以通过在家门口的乡镇企业兼业上班的不完全就业形式的比例下降。二是工业离开农村后对于农村社会结构的影响。由于乡镇工业向小区和城镇集中,私营企业主、村办企业厂长阶层在村内日常生活和经济生活意义上的阶层互动关系明显减少,这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农村社会的“私营企业主—雇工”、“集体企业厂长—职工”阶层关系组被瓦解。三是资本和行政权力占用农村土地、占用农村资源的压力呈加剧趋势。这一时期以前的利益对立阶层出现了联盟的趋势。外出劳动力和外出的企业家和经理阶层对于农村的土地资源仍然十分重视,对于土地的共同利益成为这两个身份仍在农村但已经脱离农村日常生活领域的以前的对立阶层形成共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形成了一股有压力的集体行动。费改税后,乡镇财政直接从农村提取丧失了合法性依据,由此导致农村阶层矛盾的新特点就是:阶层关系简化,资源保护意识增强,集体行动的意识和力量对于村内占用资源和城市占用农村资源的要求有强烈的排斥感和集体行动能力。加上 90年代的矛盾积累以及已经经历的周期性收益损失的比较,村落矛盾体现出集中化和规模升级的趋势,村民对占地不满的表达方式集中,力度加大。

简述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9

关键词: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1-0178-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ZHZ211);吉林农业大学青年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1]053);教育厅十一五人文社科项目([2008]157)。

随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在我国的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妇女”,是指丈夫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农村家中的已婚妇女。据统计,到2005年我国留守妇女总数达到4700万人,并有缓慢增长的势头。农村留守妇女是目前农村社会的主流群体,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农民工进城安心务工的重要保障,她们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和牺牲。

1 国内研究现状和趋势

国内对留守妇女的研究主要有留守妇女心理压力、婚姻及心理状况、自我发展、社会支持网络、夫妻关系与解决留守妇女问题的对策建议等方面。

1.1 心理压力

关于留守妇女的心理压力,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留守妇女承受着来自家庭和情感的双重压力。留守妇女既要养育子女、赡养老人,还要承担农业生产、社会交往等事务。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着心理、身体和社会等多重压力,朱桂琴(2006)调查显示留守妇女承受的心理压力普遍较大,家庭压力和情感困惑是其中两个最重要的压力源[1]。许传新(2010)调查了西部地区千余名农村妇女,调查显示,与非留守妇女相比,在家庭压力方面,留守妇女的精神压力、经济压力和抚养赡养压力更大[2]。卜永生,陈瑾,苏明(2007)调查的淮安市楚州区部分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压力状况,结果类似[3]。

1.2 心理健康

与非留守妇女相比,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令人堪忧,许传新(2010)的调查显示留守妇女有更多的消极情绪,如害怕、孤独、紧张等,她们也更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2]。朱桂琴(2006)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调查发现,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留守妇女在强迫症状、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等问题的得分也显著得高[1]。周庆行,曾智和聂增梅(2007)对来自重庆市的农村留守妇女的幸福感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农村留守妇女幸福感不强。农村留守妇女感觉“孤单”,这种情绪尤其是在丈夫外出前后更明显[4]。

1.3 自我意识

陈福英(2005)研究了福建省农村留守妇女的自我意识,认为她们的自我意识受传统文化的制约和个人特性的影响,仍然表现出对较狭隘自我的认知,明显的从众心理,淡漠的群体意识 [5]。农村留守妇女的自我意识是消极的,具体表现为:她们对自我的评价偏低、对自身角色认知狭隘、成就动机不强、严重的自卑心理、行为缺乏理性[6]。

1.4 社会支持网络

王燕芬,向秋红(2009)采用社会支持测量,发现农村留守妇女社会支持网络具有整体网络规模较小、紧密较低,趋同性较高一级异质性较低等特点。在关系网中,亲属和邻居是她们的两个重要的社会支持圈[7]。农村妇女的参政水平并没有因为丈夫外出而提高[8]。目前,有关留守妇女社会支持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在众多的影响社会支持的因素中,丈夫的情感支持和经济支持是最重要,但目前的研究并没有深入阐述。

1.5 婚姻稳定性

随着农村男性劳动力外出,农村留守妇女已经成为建设农村的主力军、参与社区活动的主要人员和承担家庭责任的人。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农民工家庭的和谐、稳定与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许传新(2010)调查了西部地区千余名农村妇女的婚姻稳定性。研究发现,留守妇女的婚姻不稳定性都要高于非留守妇女[2]。另外,从孩子角度看,农村留守妇女家庭是一个特殊的“单亲家庭”,父亲角色的缺失对儿童发展造成负向的影响。比如,由于劳动强度大,农村留守妇女对其孩子的教育缺乏耐心,动辄打骂孩子;由于她们的知识文化水平有限,不能辅导孩子的学习。

2 目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展望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留守妇女问题将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存在,所引发的家庭与社会风险将逐渐显现。农村留守妇女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目前的研究多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和描述农村留守妇女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很少有研究者从心理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等角度综合分析和考察农村留守妇女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存在问题的深层心理机制,更没有针对不同类型农村留守妇女心理问题的针对性的提高策略和对策的实践研究。分析以往研究发现,以往研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首先,很多研究将留守妇女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简单归因为丈夫外出。然而,其深层次原因应是农村社会的经济和社会上的落后状态。其次,目前研究只针对某个地区开展,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而中国的留守妇女在不同的地区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和特点,还没有研究探讨留守妇女心理发展的共性和差异。再次,目前缺乏有效的指导农村留守妇女的政策。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量化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三大方面进行。

2.1 量化研究

制订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常模。应用《农村留守妇女心理问卷》及其常模快速地对农村留守妇女进行有效的检测和诊断,即在较短时间内,以快速简洁的方法检测出农村留守妇女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问题的程度。

2.2 理论研究

2.2.1 探索农村留守妇女心理问题的机制 综合运用心理测量学、社会心理学等知识,应立足于我国建设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对农村留守妇女心理的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在分析农村留守妇女心理的基础上,对农村留守妇女心理问题的机制进行深入而细致的探讨,分析影响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的因素,如年龄、地域(来源地、居住地)、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丈夫每年外出打工时间和回家频率、子女教育等因素对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的影响,这不仅帮助政府根据农村留守妇女心理问题的现状提供实际的指导意义,而且这对于社会也是一种贡献,为我们能更好的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加入了推动力。

2.2.2 建构地区文化等因素影响农村留守妇女身心健康的本土理论 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农村,如东北、西北、华北、华南等地具有不同的文化,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产生深刻的影响,也表现出不同的地域性特点。考虑文化等因素的因素,可帮助研究者更好的理解农村留守妇女心理问题的实质。

3 实践研究

采用入户访谈、跟踪调查、典型案例分析等针对农村留守妇女生活现状和心理健康现状,开发一套提高生存状态和心理健康的训练方案,并检验其效果,为农村留守妇女生活现状和心理健康的检测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

农村留守妇女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等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须引起关注并切实加以解决的问题。研究农村留守妇女的目的,不仅在于描述农村留守妇女这一群体的生存状况和发展趋势,其重大的现实意义还在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让包括农民工家庭在内的全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农村留守妇女的研究对于提高妇女的社会福利、建立和谐社会也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桂琴.农村“留守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思考[J].天中学刊,2006,21(4):135-137.

[2] 许传新.西部农村留守妇女家庭压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0(1):73-78.

[3] 卜永生,陈瑾,苏明.2007年淮安市楚州区部分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压力状况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08,14(12):1137-1139.

[4] 周庆行,曾智,聂增梅.农村留守妇女调查――来自重庆市的调查[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19(1):63-66.

[5] 陈福英.农村妇女自我意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来自福建省农村妇女调查报告[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7(3):73-78.

[6] 覃金玲.农村留守妇女自我意识的问题与重建[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08.

[7] 王燕芬,向秋红.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问题研究――以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L镇为例[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34-36.

简述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10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农村经济发展

就如今而言,农村经济发展虽然得到较大提高,但农村的交通,设备等相对于城市来说还是属于落后状态。而农村经济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所以农村信用社就有了不可抹灭的功劳。它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拥有重要的作用。

一、简述农村信用社概况和农村经济发展史

农村信用合作社,简称农村信用社,是经中国人民银行依法批准和设立的合法金融机构,一种由农民入股,为入股社员提供方便与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筹集闲散资金,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同时也是国家支持农业发展,打击高利贷的一种方式。随着不断深入的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我国的农村信用社将肩负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作用更加显著。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经济中处于特殊地位,由于国家大力支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城市发展的快慢亦取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快慢。农村拥有强大的劳动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更有利的用好农村劳动力是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建设新农村,深入改革农村面貌,使农村城市化是我国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所作出的政策。

在国家领导的带动下,农村信用社通过变革,发展壮大起来。其贷款额度在30年中增加了600倍,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截至2011年6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13595亿元,比年初增加1608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加448亿元,增长13.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贷款增加额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增加额的比重为19.4%,增幅较金融机构平均增幅高出6个百分点。尤其在发放农户贷款和农业贷款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力的促进了农业发展,帮助农民解决了生活生产困难,使得农民人均生产总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其中,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第一:对增加对农村促进要素投入的作用,资本和劳动的增加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其中人口的增加可以理解为劳动的增加,农村金融规模是影响资本投入量的主要因素,在一定的范围内,农村金融可以增加提供资本的来源;第二,促进要素生产率的作用,金融可以显著的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节约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金融结构的优化能够促进全要素生产过程中与其他因素更好的结合在一起;第三:对农村经济总量增长方面的贡献或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包括金融效率的提高可以使储蓄更好的转化为投资,更好的转化为生产力。因此,研究农村信用社在这三方面的因素,可以更好的理解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作用,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农村信用社拥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任务是依照国家法律与金融政策的规定,调节与组织农村的基金,用于支持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村综合发展,支持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与家庭经济,打击和限制高利贷,使农村的经济得到更大的发展;主要作用是发放贷款,解决其社员的资金需求,而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信用社渐渐扩宽放款渠道,现在与商业银行贷款并没用什么区别了。

随着农村信用社的逐步改善与优化,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得到了好转,同时也带动了农民的效益,使得农村信用社同农民的关系愈来愈密切。亦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

二、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与作用

农村信用社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支农活动使得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发展了农业生产,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农村信用社便成为了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即便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农村金融的作用也是十分显著的。农村信用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农村信用社提升了农民扩大再生产以及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农村信用社缓解了在农村金融市场中货币的供求矛盾。由于信贷手续简便,方便地给农民提供了资金支持,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二,农村信用社改变了单一的资产结构。由于农村信用社的投资渠道不足,造成了资金的大量的囤积,没有达到运用资金提高农民收入的效果。农村信用社通过优化资金结构,将资金借给了农民,资金用于支持农业生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也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三,农民在得到资金后,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民在资金的支持下,谋求更多的经济利益,从而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例如,农村交通的建设,水利设施等,大量资金的注入后,这些设施得到了更好的完善,水利设施加快了农业的发展,此外,农民通过便利的交通同外界有了更多的联系,农产品也就可以更快地销售出去。农民在这一过程获得了更多的效益,同时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作用。

第四,农村信用社在增强了农民贷款意识,从而抑制了农村的民间借贷。由于农民缺乏贷款意识,使得只能通过民间借贷借得高额利率的贷款。农村信用社运用了各种有效地宣传工作,更多的农民通过农村信用社的贷款获得了便利。

三、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

农村信用社经历了多年的风风雨雨,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成为联系广大农户、服务农村的金融主力军,成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支持力量,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新形式下,农村信用社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目前,我国的农村信用社被国家定位为金融支农主力军,对农村信用社来说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农村信用社经过改革以后,应该获得国家更多的优惠政策,例如:免征各种赋税,建立农村存款保险制度,信用社本身可以参考市场利率自主决定存款利率等,从而使得农村信用社有足够的条件和资金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生产者提供帮助。并且通过法律的手段明确规定农村信用社的信息披露和资金投向,对于那些违反规定的行为必须进行法律制裁。

总而言之,农村信用社为农民提供了方便,为农民的资金解决提供了服务,促进了经济流通,提高了农村的生活质量,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况,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辜静.探析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信用社的作用.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