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变更管理流程十篇

时间:2024-03-07 17:46:56

简述变更管理流程

简述变更管理流程篇1

SOA在技术的实现上还没有一个公认一致的架构,存在着大量的标准,不同厂家围绕自己已有的产品提供不同的技术实现,这些实现对SOA特性的支持程度也不一样,当前还没有一个厂家可以宣称自己的产品可以完全满足SOA的各种特性。这样对于用户来说,建立SOA应用时,就需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到底想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以此来选择合适的技术解决方案,也需要建立一个长期的SOA建设规划,可以保证SOA实施的稳步发展和推进。

因为SOA本身正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技术实施时可以分步实施,积累经验后再往前推进和深入。用户在规划自己的SOA项目时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应用需求来确定先实施什么、后实施什么。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笔者提出“三步走”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步,实现SOA的一些基本特性。诸如: 服务描述,使用WSDL描述服务接口提供的方法和参数; 服务注册,可以使用人工登记服务描述,也可以使用文件、数据库或目录系统来登记和管理各种服务描述信息; 服务查找,可以使用人工查找,或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来获取服务及其接口描述信息; 服务通信和访问,可以通过编程实现来访问服务,可以使用SOAP协议,也可以利用传统的中间件技术来实现(如JMS等); 简单的流程功能,对于将多个服务组合成不复杂的流程,可以通过编程方式来加以实现,当然这样也缺失了可灵活组装的特性; 简单的工具支持,提供服务描述,简单的服务注册和查找。

第二步,在成功实施SOA的基础上,加入一些企业级的高级特性。如: 扩展服务描述,使用简单的服务契约管理功能,可以将服务的质量属性作为服务的一个属性来配置和定义; 提供流程管理,使用集成开发工具定义流程,使用流程管理引擎来运行流程,并监控流程的执行,可以得到很好的服务流程组装特性,并能根据需要很容易地调整和优化服务流程。

技术支撑平台提供企业级的质量属性保障,包括提供安全服务、可靠消息传递服务、事务完整等。同时也需要提供高性能的通信和处理能力。此外,还包括基本的集成开发环境和基本的运行监控管理工具。

简述变更管理流程篇2

 

此外,新增长理论(newgrowththeory)表明研发投入不仅是企业经济增长的源泉,也是促进组织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企业网络的地理集聚可以帮助企业获取持续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12。所以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探究研发投入和地理集聚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

 

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型企业的企业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检验知识流出在外部环境和企业管理创新之间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挖掘研发投入、地理集聚分别对外部环境和知识流出影响企业管理创新的控制作用,以期为企业开展有效的知识管理和创新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知识流出

 

本文主要研究企业网络内的知识流出。Han-senM等研究表明,知识流动是知识管理的基础,不仅可以提升组织学习、知识转移和知识集成的能力和绩效,还能增强组织的竞争优势。基于创新视角,知识流动可以定义为‘‘知识在参与创新活动的不同主体之间的扩散和转移”14。而知识流出作为知识流动的一个方面,是企业向网络中的其他成员提供知识的过程M。其中企业的网络成员可以分为上游企业、下游企业、同行竞争企业和其他企业M,其他企业又包括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M。因此,本文将知识流出分为向上游企业流出(UpstreamEnterpriseOutflow,简称UEO)、向下游企业流出(DownstreamEnterpriseOutflow,简称DEO)、向同类企业流出(SimilarEnterpriseOutflow,简称SEO)、向金融机构流出(FinancialInstitutionOutflow,简称FIO)、向科研机构流出(ResearchInstitutionOutflow,简称RIO)以及向非科研机构流出(Non-ResearchInstitutionOutflow,简称NRIO)。

 

1.2外部环境对知识流出的作用

 

外部环境(ExternalEnvironment,简称EE)作为企业行为和特征的外在影响因素1],其往往存在着不确定性,如动态性、敌对性、异质性和复杂性等&8。本文将主要参考斯蒂芬p罗宾斯&9]的研究,从环境动态性(VitalityofEnvironment,简称VOE)和环境复杂性(ComplexityofEnvironment,简称COE)两个维度来衡量企业的外部环境。

 

在经营环境高度动态化的今天,知识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M。由此,依据外部环境不断变化发展的特征,企业需要做出相应的知识战略调整灿,这与Metcalfe既提出的‘‘知识共享机制应当与由外界复杂环境所引起的不可预测的变动相适应”是一致的。此外,Cavusgil等城通过研究发现,外部环境的动态性会增加组织创新活动的复杂程度,进而使组织内部化创新难度也相应增大。为克服这一难题,很多企业试图打破组织边界与外部企业开展创新合作,而知识流动恰恰可以为这种合作式创新提供必要的知识、信息等创新资源。可见,企业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是影响知识流动的重要因素之其能引导企业与企业之间知识转移内容、流量以及流向等的调整M。也就是说,企业外部环境是随着市场需求、竞争程度、法规政策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外部环境变动越频繁,企业就越需要通过知识流出来加强与外部往来企业的合作。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设如下:

 

H1:外部环境的动态复杂性越强,企业越容易向外部流出知识。

 

1.3知识流出对管理创新的作用

 

所谓管理创新(ManagementInnovation,简称MI),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优化整合范式125。由于现代管理理念突出以人为本,认为合理用人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而作为员工集合体的组织是实现企业目标的基础。因此,本文采用林义屏126的观点,将管理创新分为用人与管理创新(EmployingandManagementInnovation,简称EMI)和组织与规划创新(OrganizationandPlanningInnovation,简称OPI)。

 

创新的系统性、复杂性和高风险性使得当代企业的创新不再是一种孤立的行为,其往往需要外部知识的支持127。正如知识基础理论表明,创新实质上是企业之间开展知识流动的复杂过程128。企业可以通过资源交换而来的外部知识增加内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从而加速组织创新129。从具体的影响路径看,知识流动可以加强组织学习,组织学习则能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也就是知识流动可以通过组织学习间接促进组织创新60。知识流出作为知识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往往存在两种流出方式,一种是以知识溢出为主的被动的、无意识的知识外流;另—种则是以获取外部创新资源为目的主动的、有意识的知识外流。已有研究表明,集群内部存在着外部性,即知识溢出效应,而这种效应是促进集群创新网络发展和集群经济增长的最根本动力,也是集群创新产生和生产率提高的源泉61M。原因在于,知识资产的“公共品”属性使其具有‘‘越用越多”的特点,即知识在相同或相似的企业之间溢出,一方面有利于促进集群内部知识管理平台的创建M,另一方面能够通过降低创新单位成本形成规模经济,进而提升企业集群的整体管理创新水平64。而集群内企业之间的持续比较和竞争压力又为知识流出企业持续实施管理创新提供了动力M。然而,对于知识溢出企业而言,过多的知识溢出容易导致自身创新资源的缺失。因此,为了平衡内外部知识,知识溢出企业就会有意识地、主动地对外进行知识传播,以期从其他企业获取作为回报的新知识来支持自身的管理创新。学者黄瑞杰66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向外部主动流出知识越多,就越容易获取其他企业的信任,从而获得更多作为回馈的、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知识。可见,无论是被动的知识外流还是主动的知识外流,一定程度上都能够促进企业管理创新的提升。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设如下:

 

H2:企业向外部流出的知识越多,越有利于促进管理创新。

 

1.4知识流出在外部环境和管理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

 

作为获取创新资源的场所,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有助于管理创新活动的孕育和发展。和KobergB7]的研究表明,外部环境的变动可以降低企业在组织和管理上的惯性,从而创造更多的创新空间和选择余地。尤其当外部环境变动频繁时,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很容易因落后而被淘汰,这一定程度上会激励企业通过加强管理创新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动。HungM则基于实证研究,发现外部环境对组织创新确实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然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开展管理创新活动只是一种刺激,其往往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才能将这种刺激转化为实现管理创新的积极因素。因此,本文认为可能存在某种中介变量维系着外部环境和管理创新的关系。根据Baron和Kenny对中介变量的界定,中介变量(Mediator)是自变量对因变量发生影响的中介,其必须满足“既受到自变量的影响,又能对因变量产生影响”这一条件。也就是说,只要前面提出的假设H1(外部环境的动态复杂性越强,企业越容易向外部流出知识)和假设H2(企业向外部流出的知识越多,越有利于促进管理创新)都成立,知识流出就有可能成为影响外部环境和管理创新之间关系的中介变量。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设如下:

 

H3:知识流出是影响外部环境和管理创新之间关系的中介变量。

 

1.5研发投入和地理集聚的控制作用

 

自主知识创新和外部获取是企业实现知识资源积累的两种重要途径40。作为加强自主知识创新能力的必要手段,研发(ResearchandDevelopment,简称R&D)是企业为了完成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而开展的一系列系统化的创造性工作,即不断探索、发现和应用新知识的连续过程[41。因此,当研发投入(ResearchandDevelopmentInvestment,简称R&DInvestment)增加时,企业开展研发工作的条件就会得到较好的改善,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企业实现自主知识创新的可能性;而当研发投入降低时,企业的自主知识创新能力就会相应的减弱。但由于面临的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低研发投入企业更需要通过知识流出从外部获取有利于管理创新的新知识,即知识流出在外部环境和管理创新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越明显。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如下:

 

H4:企业的研发投入越低,知识流出在外部环境和管理创新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越明显。

 

对于地理集聚(GeographicConcentration,简称GC)和知识流动的关系,学术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以Gertler[42,Carayol和Roux[43'等为代表,指出地理集聚不仅可以降低企业之间知识流动的成本,还能增强企业间的相互信任和交流。另一种观点则以Breschi44和Doz[45]等为代表,认为企业总是倾向于从任何可能的地方获取知识,而不只局限于企业附近的区域,即与地理位置无关。但当外部提供的知识相同或较为相似时,本文认为企业更愿与自身地理位置接近的组织或个体开展知识交流:一方面在于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在于通过联盟加强抵抗因外部环境变动所带来损失的能力。也就是说,在地理集聚程度较高的网络内,企业更容易通过知识流动来应对环境的复杂变动。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设如下:

简述变更管理流程篇3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业务流程表现出敏捷和动态变化的特点,使传统的业务流程管理无法适应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只有基于本体和Web服务的柔性流程管理,才能使业务流程管理从设计到运行管理都得以柔性化,从而适应电子商务时代企业间协作的动态性、开放性、柔性、集成性等基本特征。

关键词:流程柔性;Web服务;电子商务

自20世纪90年代,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全球经济格局也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产生了急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仅靠自己的资源与能力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无法承担客户需求各异、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所带来的竞争压力。在电子商务时代,企业通过合作来实现共同的目标,其为客户提供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也是通过企业间的合作流程来创造。

电子商务时代的企业间协作具有动态性、开放性、柔性、集成性等基本特征,企业业务流程必须能够适应这些基本特征的需要,面对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通过各成员企业的协作来获得客户、赢得竞争优势。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由于流程模式改进、客户需求改变等原因促使流程经常发生变迁。当今企业处于经常变化的业务环境中,企业必须能够依据业务需求,快速、灵活地实现业务流程管理,才能适应这种变化。

柔性流程管理作为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协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多集中在对流程变更的适应性的衡量,未能考虑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动态智能行为和动态协作关系,而流程自身的可适应性才是企业是否能够真正应对市场变化的最关键因素,需要从柔性的角度来分析和设计企业业务流程。

为了实现流程在企业之间和各个应用系统的共享和重用,这里在业务流程管理领域引入了本体和Web服务。本体能够在语义层次上定义某一领域的一系列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使用本体描述语言来形式化描述业务流程,使业务需求在没有信息丢失的情况下被正确清晰地表达。当业务流程发生改变时,系统通过动态地组合已有的Web服务,就无须重构单一的复杂服务,同时很好地适应现代企业业务环境中的多变性和动态性。

一、本体和Web服务

本体(Ontology)一词来源于语义学,它是一系列描述的集合,使用RDF、OWL等标记语言写成,它定义了概念和相关逻辑规则之间的联系。由T.R.Gruber提出、后经R.Studer改进的定义:一个本体是一个概念体系的显示的形式化规范。这个定义包含四层含义:概念模型、明确、形式化和共享。一个典型的本体由有限个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还包括属性、值约束、不相交描述和对象间逻辑关系的规定。本体提供了对给定领域的一种共识,这种共识对于消除概念差别是必要的。本体通过信息内容及其语义的结合,将网络资源的处理从信息处理的层面提高到了知识处理的层面。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创建不同的本体,例如本体A可以把“矛盾”定义成包括内涵和外延的逻辑概念,本体B就可能把它定义成发生在春秋战国的历史典故。

简单地说,Web服务是部署在Web上的软件构件。W3C给出的Web服务的定义是:Web服务是支持网络上不同机器与机器共同操作的软件系统,它提供接口,这样的接口由能被机器处理的格式(WSDL)所描述。使用Web服务,通过松散的应用集成,一个企业可以仅仅实现应用集成的一个子集,即能取得实效。Web服务能够快速、低代价地开发、、发现和动态绑定应用。企业的信息系统要求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可以按照企业的具体需求,快速灵活地生成应用软件系统,并且在企业业务过程发生变化时,迅速地进行重组来满足客户需求。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是一种基于服务来组织计算资源,具有松耦合和间接服务寻址能力的软件体系结构。服务提供者通常用WSDL来描述它所提供的Web服务,然后将该WSDL描述;服务请求者可以通过UDDI或其他注册苦劳获取WSDL描述,并通过向服务提供者发送一个SOAP消息来请求执行服务。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柔性流程管理模型

基于本体和Web服务的思想,将柔性流程管理架构表示为由需求、流程、服务、本体、数据等层次组成:

需求层:业务需求驱动了企业业务流程的运行。随着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必须更快地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做出响应,以获取竞争优势,这就要求企业以客户为中心,根据业务需求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迅速调整业务流程。需求层包括业务需求的描述。

流程层:业务流程由一系列在逻辑上相关的活动组成,并根据恰当的业务规则执行这些活动。将业务流程逻辑从应用程序代码中分离出来,通过改变过程逻辑,可以更好地完成或者适应任务处理的变化。流程层包括流程的设计、建模与优化等。

服务层:流程由特定的活动组成,这些活动提供了完成不同任务的功能。很多功能被实现成应用程序代码并可以在多个流程中重用。如果把服务与功能对应,流程可被看成是将多个服务联合完成一定功能。每个业务流程由一个或多个服务共同来实现,业务流程经过编排来支持企业的不同需求。服务层包括业务运营服务、可重用于多个业务领域的可重用技术服务等。

本体层:基于本体对服务进行形式化描述,使服务定义、发现和组合具有丰富的语义和机器解读性,使业务流程管理具有更大的灵活性。W3C的Web服务本体语言OWL-S可以为基本Web服务以及复合Web服务添加语义信息,从而支持Web服务的自动组合编码。本体层包括本体的创建、实例化和本体库的建立。

数据层:企业的IT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使用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支持了企业的业务流程,也供管理者决策使用。

建立的基于本体和Web服务的柔性流程管理架构的实现过程如图1所示。

(1)根据客户的要求,采用UML活动图描述业务需求;

(2)分析和设计流程,建立流程模型,并采用流程重构的方法进行流程的优化。匹配相应的业务流程,如果流程案例库中有匹配的案例,就根据需求修改流程;如果流程案例库中没有,则创建新的流程案例,并存储到流程案例库中;

(3)在本体库和服务库中进行基于语义的服务查询,查找满足要求的服务;

(4)根据规则库中的组合规则,进行服务的匹配与组合,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5)调用工作流管理系统,根据服务的自动组合,建立图形化的工作流模型;

(6)工作流引擎导入工作流模型,执行和管理企业运行所需的业务流程实例,流程监控工具可以对业务流程进行监督和控制。

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用户的有效需求必须能快速反映到服务流程上来。因此如何进行服务的有效组合,重用现有的服务流程就显得十分有意义。

三、基于语义的服务匹配与组合

柔性流程管理中Web服务的语义组合将不同于传统的工作流设计。对于Web服务来说,它通过使用本体作为语义基础,从而提高面向服务的应用的智能程度和互操作能力,这将使服务流程的建立更加地自动化,以及更好解决服务流程在组合过程中的异构问题。没有语义理解能力的应用只能在语法层面实现互操作,而在本体技术的支持下,面向服务的应用可以在语义层面互操作,而且在本体的支持下,服务发现的准确度会有很大提高。

语义网络的概念是由万维网的奠基人Berners-Lee在2000年12月的XML2000会议上提出的,目标是在计算机和人类理解的语义之间建立一种联系,用以满足智能软件对互联网上异构和分布信息的有效访问和检索。在语义Web中,Ontology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解决语义层次上信息共享和交换的基础。结合语义网技术,柔性业务流程管理系统通过服务的语义信息,完成自动服务发现、自动服务匹配、自动服务组合。通过服务提供者对服务语义的描述,使得服务的请求者可以通过服务的语义信息,查找满足自身功能要求和分类标准、质量要求等评价标准的服务。服务匹配包括名字和文本描述匹配、语义匹配过程。服务请求者可以通过语义信息,自动选择服务,并根据一些复杂任务的要求对服务进行自动服务组合,以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

-S是用本体来描述Web服务的标记语言。OWL-S中,一个服务由三部分来描述:服务简档(ServiceProfile),服务模型(ServiceModel)和服务基点(ServiceGrounding)。服务简档描述服务做什么,服务模型描述服务怎么做,服务基点描述怎么访问服务。可以从Web服务的输入(input)、输出(output)、Web服务执行的前提条件(precondition)和Web服务执行之后的结果(effect)等四个方面来描述服务,统称为IOPE,通常由ServiceProfile来描述。

Web服务组合将包括服务查找、服务匹配和服务组合等主要过程:

(1)添加Web服务的语义标注。对具体实现的Web服务进行语义注释,在标注时采用OWL-S语言。

(2)Web服务的查找。根据用户需求描述来在服务注册库中查找符合要求的服务。

(3)Web服务的匹配。服务查找的结果是往往会有多个web服务符合用户的要求,这时,就需要根据web服务的语义描述,按照一定的选择策略从中选择出最符合用户需求的Web服务。

(4)Web服务的组合。利用Web服务的语义信息,在不同Web服务之间通过OWL-S服务本体的映射,使用可组合性规则将选择得到的Web服务组合成为满足用户需求的组合方案,产生用户所需要的复合web服务。

四、应用实例

供应链包括从采购、研发、生产制造到产品销售得诸多环节,敏捷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需要对供应链管理相关流程进行重整,构筑起一条以客户为中心的、成本最低供应链,并通过提高灵活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建立竞争优势。采用基于本体和Web服务的柔性业务流程管理架构能够降低企业间业务流程模块之间的耦合性,使业务流程根据市场变化进行快速调整。

以制造企业的采购流程为例,生产部门根据需求编制物料请购单,经主管批准后交采购部门,采购部门根据库存信息、供应商档案以及价格信息,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填写采购订单,经主管确认后交供应商。供应商得到订单后,进行发货处理。质检员对货物进行质量检验,库管员进行入库处理。企业采取一体化的运作体系,把采购、生产、分销以及物流整合成一个统一的系统。由以前的库存驱动模式转变为根据客户需求来确定整个供应链的管理,从而来调整从采购、生产到销售。当销售发生调整或者供应商的状况发生变化的时候,企业可以迅速调整供应商的计划,加快了对市场反映的变化和应对的能力。

通过采用本体描述Web服务,提供语义性描述以支持服务发现、组合过程中的自动推理。当企业业务流程因客户、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的需求变化而改变的时候,Web服务组合过程能够从现有服务中,自动组合出满足抽象业务流程需要的实际服务,并确定它们之间的交互。基于松散的Web服务组合,企业更容易实现与合作伙伴的跨企业业务流程集成,突出自己的核心业务,加强与合作伙伴的交互,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基于本体和Web服务的柔性业务流程管理,企业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市场的变化和用户的需求,可以更好地协调在供应市场和这种销售市场发生变化时的应对,另外通过客户自动的配置系统,来更好的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求。

五、结论

电子商务环境下虚拟企业中的流程需要跨越多个不同企业,提供客户满意产品和服务的流程需要集成各合作伙伴的价值链,并根据成员企业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因此,企业业务流程的柔性和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成为了影响企业间协作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基于本体和Web服务的柔性业务流程管理,企业设计具有柔性协作能力业务流程,提高与其他企业协作能力,改善流程的敏捷响应能力,从而提供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提高企业协作效率。

参考文献:

[1]DeependraMoitra,JaiGanesh.Webservicesandflexiblebusinessprocesses:towardstheadaptiveenterprise.Information&Management,October2005,42(7):921-933.

[2]ChristophF.Strnadl.AligningbusinessandIT:theprocess-drivenarchitecturemodel.InformationSystemManagement,Fall2006,23(4):67-77.

[3]赵卫东,苏健敏,戴伟辉.柔性流程建模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3(3).

[4]阳酉良.基于本体和服务组合的电信业务流程管理[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曹美荣.基于本体的业务流程管理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简述变更管理流程篇4

【关键词】商业流程管理;作业成本法;信息系统;管理软件

引言

本文将以设计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商业流程管理(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简称BPM)与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简称ABC)相结合的信息系统进行研究,设计科学研究方法分为创建与评价两个步骤[1,2],创建是一个设计过程,旨在建立人造的而非自然或社会的研究对象,评价是一种实证过程,旨在对人造对象在行为上满足设计目的的“设计因果”进行验证。本文的第一部分将讨论BPM与ABC的关系,其目的在于说明将两者结合的意义与原理,为将BPM与ABC进行结合的信息系统的创建与评价提供概念基础;第二部为系统的创建部分,将分别提供系统的逻辑层面与物理层面的设计;本文的第三部分将以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框架对系统的有效性行评价。第四部分将总结全文。

1.BPM与ABC结合的概念基础

ABC的基本原理可以用一个十字形表示(图1)[3],在垂直方向ABC强调的是“成本对象消耗作业,而作业消耗资源”的基本逻辑。与传统的成本管理不同,ABC认为“人们不能管理成本,他们只能管理导致成本的作业”[4],作业层的增加是对成本产生的因果关系的更为准确与精细的揭示,可为成本管理提供更加丰富的管理信息。在水平方向上,成本动因反应的是与成本对象相关的作业的输入,如果说ABC垂直方向上试图说明的是“是什么”产生成本的话,那么水平方向上,成本动因的概念试图说明的是“为什么”产生成本,而绩效度量的概念则更进一步地将成本与绩效相关联,认为这些输入的作业不仅是成本发生的原因,而且也是绩效产生的根本。在ABC的两个维度中,水平方向上“为什么”与垂直方向上“是什么”是密切相关的,当人们试图以“是什么”为基础对“为什么”进行管理时,ABC就深化为了ABM(Activity Based Management):“ABC作为诊断的工具帮助聚焦需要改进的地方,而ABM则利用ABC分析所提供的信息改进或删除作业,ABM是一个选择改进的最佳机会、配置必须的资源以追求绩效改进的过程”[5]。

另一方面,“商业流程是操作经济上相关联的对象朝向特定目标的活动①序列”[6],而BPM可以认为是对商业流程的管理。商业流程的构成元素包括输入、输出、结构、目标等,而BPM的核心任务就是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协调各元素,以使得流程的绩效得到改进。当商业流程的构成元素发生变化时,BPM的意义与性质也会发生变化,例如BPM在传统上与质量管理运动密切相关,此时流程输出的是产品与服务,而产品与服务的质量的提升则是BPM的目标,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讲,BPM被定义为“以改进产品与服务质量为目的的对流程进行分析、改进、控制与管理的一种系统化与结构化的方法”[7],BPM在传统上也与商业流程再造运动密切相关,此时流程的结构元素与目标元素得到了特别的强调:“BPM是指将流程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结合、设计与实施流程架构、创建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的流程度量系统、教育与组织管理者以使他们有效的管理流程”[8]。现今BPM与企业风险管理相结合成为热点,事件成为流程输入与输出的关注点,而风险称为流程管理的目标:“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流程,是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他人员共同实施的,应用于战略制定及企业各个层次的活动,旨在识别可能影响企业的各种潜在事件,并按照企业的风险偏好管理风险,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9]。

比较ABC与BPM可以发现,ABC在本质上可以认为是一种强调资源为输入元素、产品与服务为输出元素的特定BPM方法,在ABC中,成本动因的概念与BPM的结构元素相关,绩效度量概念与流程的目标元素相关联。但是成本动因的概念对流程结构的描述能力是十分有限的,流程的结构元素通常可被形式化的表示为一个二元组:,其中V是作业的集合,可以被理解为流程图中的点,E是作业间关系的集合,可以理解为流程图中的边,在ABC中,成本动因是对V的描述,而缺少对E的描述。ABC这种对作业间关系描述的缺失决定了ABC所实施的管理在本质上是作业层面的,它无法在整个流程层面根据作业间的关系进行结构化与系统化的管理,无法在更丰富的管理信息的基础上,在更大的范围内实施优化与协调。

从ABC应用的角度看,虽然ABC方法在学界已广为人知,但是在产业领域其应用状况并不如人意,相对于对ABC方法本身的原因的分析[10][11][12],本人认为ABC在应用中缺少与其它管理方法的有机结合应当是更为深层次的原因。ABC是一种相对微观层面的精细化的管理方法,它的应用应以企业中相对宏观层面的管理基础为前提,应尽可能取得与其他管理方法的协同而避免“孤军深入”。其中ABC与BPM的结合将会带来巨大的协同效应:首先,经过质量管理、商业流程再造、企业风险管理等运动,企业已经建立了一批以这些理论方法为基础的管理体系,这些体系影响着企业从战略到运作的各个方面,成为企业管理的基础设施;其次,质量管理、商业流程再造、企业风险管理都是以BPM为基础的,有人把BPM的发展以三次浪潮来比喻,其中质量管理与商业流程再造分别称作BPM的第一次浪潮与第二次浪潮,而现今的第三次浪潮则是以BPM在技术上的突破为标志的[13],目前BPM所拥有的建模能力可以表达质量管理、商业流程再造、企业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几乎所有语义,这意味着把上述的以流程为基础的管理体系置于BPM信息系统的管理之下成为可能;第三,BPM与ABC所注重的管理层面不同,BPM注重的是流程层面的管理,而ABC注重的是作业层面的管理。ABC的角度看,BPM是其宏观基础,当ABC把商业流程作为基础的、先验性的前提时,人们关于ABC方法中成本动因选择上具有艺术化特点的批判将迎刃而解[14],特别是通过BPM,ABC可以与企业中以BPM为基础的广泛的管理基础设施相结合,ABC不再是空中楼阁。从BPM的角度看,ABC可以使BPM在作业层面的管理更加精细:同样的商业流程将会有不同的视角与不同层面的管理。

2.基于BPM的ABC信息系统的创建

无论是BPM还是ABC均基于复杂的信息结构,因此信息系统的支持对于BPM与ABC的实施均极为重要,现今分别支持BPM与ABC的管理软件已经存在,但是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将两者相结合的软件系统。在概念层面BPM与ABC相结合在原理上的可行性并不能保证在信息系统层面实现的有效性,如前所述在信息系统层面,设计科学关注创建与评价两个步骤,本部分将分别从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角度对BPM与ABC相结合的信息系统的创建进行探讨。

2.1 基于BPM的ABC系统的逻辑设计

本设计将采用实体联系方法(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简称ERD)[15],该方法把问题的概念模型转换为以信息实体及其联系表示的逻辑模型,特别适宜于以数据库为基础的物理层面的实现。

2.1.1 BPM的逻辑设计

基于BPM的ABC系统首先要解决的是适合ABC的BPM的逻辑设计问题,而最为关键的是应为BPM提供元模型以及对商业流程的执行提供支持。

所谓元模型就是用以描述BPM模型的模型,在本质上是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一种语言,最终用户可据此语言创建BPM模型。BPM目的不尽相同导致BPM元模型也不尽相同,有些元模型语义能力很强但过于复杂,系统实现时难度很大,最终用户也不易掌握,另外一些语言过于简单,不能够实现BPM的需求,从ABC与BPM相结合的需求出发,综合考虑语义能力与用户的接受程度。我们参照[16]设计了包含以下构成元素的BPM元模型:

(1)作业:任意细分的任务,是商业流程的基本节点。

(2)次序运算符:作业间存在着次序关系,可以用以下的次序运算符号描述。1)串联:“作业1串联作业2”表示执行作业1触发作业2;2)与分:“作业1与分(作业2,作业3,……作业n)”表示执行作业1触发作业2,作业3,……作业n;3)或分:“作业1或分(作业2,作业3,……作业n)”表示执行作业1触发(作业2,作业3,……作业n)的一个子集4)与并:“(作业1,作业2,……作业n-1)与并作业n”表示执行作业1,作业2,……作业n-1触发作业n;5)或并:“(作业1,作业2,……作业n-1)或并作业n”表示(作业1,作业2,……作业n-1)的一个子集执行触发作业n。

(3)时序约束:作业的执行需要时间,作业间也可能存在着延迟,次序关系并不能说明触发与被触发的作业间的时序关系,例如两个串联的作业,被触发的作业既可以在前一作业的开始也可以在其结束开始执行,下述三个时序约束用以对作业时序进行控制:1)相接:“作业1相接作业2”表示作业2在作业1结束时开始执行;2)相叠:“作业1相叠作业2”表示作业2在作业1执行过程中开始执行;3)相始:“作业1相始作业2”表示作业2在作业1开始执行时开始执行。

依据ERD方法,上述的元模型可进一步地转化为以下的信息实体:(1)商业流程=:(商业流程编号+商业流程名称+商业流程类型+启动条件+结束条件+生命周期状态[创建//废弃]+创建日期+日期+废弃日期);(2)作业=:(商业流程编号+作业编号+作业类型[开始/中间/结束]+与并控制[最大努力/严格]+或并控制[激活一次/激活多次]);(3)次序元素=:(商业流程编号+次序元素标识号+次序类型[串联/与分/或分/与并/或并])(4)控制关系:(商业流程编号+次序元素标识号+叉柄作业编号+叉尖作业编号+时序关系[相接/相叠/相始])。

在以上的四个实体中,商业流程实体用以定义商业流程的整体性质,作业实体用以定义作业的类型与控制策略,而次序元素实体与控制关系实体相结合,共同定义商业流程的次序与时序关系,其中次序关系由控制关系实体中“叉柄-叉尖”关系并结合次序元素实体中的次序元素类型确定,时序关系是附加在次序关系之上的一种控制,由实体中的时序关系字段确定。

对商业流程执行的支持应能够对商业流程执行生命周期内发生的事件进行处理,对于各运行流程的实例与作业状态进行监控,下列是与之对应的主要信息实体。

(1)实例状态=:(商业流程编号+实例编号+实例生命周期状态[创建/启动/运行/结束]+创建日期+启动日期+结束日期+锁定原因[启动条件失败/结束条件失败/悬挂处理]+锁定时间)

(2)作业状态=:(商业流程编号+实例编号+作业编号+作业生命周期状态[静止/激活/处理/结束]+激活时间+处理时间+结束时间+悬挂状态产生点[激活前/激活后/运行中]+悬挂状态产生时间+悬挂处理结果[恢复/锁定实例])

此外为保持与ABC原理中“绩效度量”的需求相一致,BPM增加了在作业层面的作业绩效信息实体的设计。

(3)作业绩效=:(商业流程编号+作业编号+作业指标编号+指标计划值+指标完成值+完成率+提醒阈值参数+警戒阈值参数+学习与改进+标杆值)

2.1.2 与BPM相编织的ABC逻辑设计

如果说一般的BPM是一种重在强调“怎样做事”的管理方法的话,那么ABC原理中垂直方向的“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的逻辑则是一种重在强调“用什么做事”的管理方法,BPM与ABC的结合则可以实现“怎样做事”与“用什么做事”的协调。为此统一的逻辑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在此领域,面向方面的编程方法(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简称AOP)可以提供理论基础[17],AOP把“怎样做事”、“用什么做事”看作不同的方面(Aspect),不同的方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AOP的关键是提供了把这些方面进行相互编织在一起的方法,目前把AOP引入BPM的研究已出现[18][19],其基本思想是把描述怎样做事的商业流程作为主要的方面,而与其它不同的方面进行编织,从而实现多维视角中的BPM。以下是对“怎样做事”与“用什么做事”这两个方面进行编制的信息实体设计:(1)资源=:(资源编号+资源名称+资源类型+单位成本+单位FTE+默认成本性质[直接/辅助]+默认成本类型[固定/可变]+默认成本中心+默认会计科目);(2)资源动因=:(商业流程编号+作业编号+资源编号+资源消耗数量+成本+成本性质[直接/辅助]+成本类型[固定/可变]+成本中心+会计科目+工作日期+FTE);(3)成本对象=:(成本对象编号+成本对象名称+成本对象类型+成本对象层次+上级成本对象+预算成本+发生成本+利润+SKU数量+SKU单位成本);(4)作业动因=:(成本对象编号+商业流程编号+作业编号+成本)。

在上述信息实体中,“怎样做事”与“用什么做事”是通过资源动因与作业动因两个信息实体中的关键字的编制实现的,例如在资源动因信息实体中,(商业流程编号+作业编号)反映“怎样做事”、(资源编号)反映“用什么做事”,而信息实体中的每一个其它字段反映的都是这两个方面编织下的语义,例如“成本”是商业流程下的某一作业、对某一特定资源的成本,因此看似简单的信息实体结构却可以包含丰富的管理信息。

图2是基于BPM的ABC系统的各信息实体间联系的一个简图,可以认为是对整个系统逻辑设计部分的总结,应当说明的是完整的实体联系图还需要一些辅助的实体与联系,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2.2 基于BPM的ABC系统的物理设计

依据上述的逻辑设计,我们实现了一个系统原形。

本系统原形设计以PC服务器为开发与部署平台,结合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C#.Net、Microsoft Visio为进行开发,可部署在基于Web的环境中。表1是系统的主要功能及描述。

整个系统除商业流程建模以外的其它功能均以C#.Net为主要开发工具,图3是系统主控界面的一个截图。界面的左侧是由商业流程、实例、活动、资源所形成的四个层次的树形结构,分别用以对应商业流程建模、实例管理、作业管理、成本管理四项主要功能,而界面的右侧是相应的管理功能细节的内容。

但是考虑到商业流程的图形特征,商业流程建模功能模块的开发借助了Visio图形工具,图4是商业流程建模功能模块的一个系统界面。两者的结合通过C#.Net对Visio图形的调用实现,在此C#.Net作为总控程序,当在主界面中左侧树中双击某一流程或通过使用菜单中的创建商业流程功能时,商业流程建模功能启动。

虽然采用了两种开发工具,但是数据的交换与共享可通过统一设计的数据库实现。

3.基于BPM的ABC信息系统的评价

3.1 评价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技术接受模型[20]作为系统评价的理论框架。

技术接受模型(图5)认为系统使用是由行为意图决定的,而行为意向由使用态度和感知的有用性共同决定,使用态度由感知的有用性和易用性共同决定,感知有用性由感知易用性和外部变量共同决定,感知易用性是由外部变量决定的。在外部变量中,除系统设计特征外,其他特征如政策影响、环境约束也会对用户的感知产生影响,但是从研究的目的出发本研究只考虑系统设计特征。

“设计科学的任务就是开发关于制品的设计与实现的知识”[21],这种知识也就是西蒙所说的关于“怎样做”而非“是什么”的知识[22],在我们的研究设计中,技术接受模型被看作是先验的理论,而其中的外部变量被实例化为我们所创建的“基于BPM的ABC信息系统”的设计特征时,就等于提出了一个实例化的理论,我们接下来将以实证的方式对此实例化的理论进行验证,而被验证的理论就是关于“基于BPM的ABC信息系统”这一制品的“设计与实现的知识”,也是本研究的任务与目的。

但是怎样理解“基于BPM的ABC信息系统”的设计特征将会直接影响到实证设计,早期对于信息系统的设计特征的感知一般采用对于系统原形的直接使用与体验。后来的研究[23]表明就技术接受模型而言,对系统的前原形(主要指系统功能的描述)进行体验对感知的易用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感知的易用性的评价需要在实际使用过系统之后才能做出比较稳定的预测,但不会对感知的有用性产生影响,就整体而言模型仍然是可用的。

基于BPM的ABC信息系统的原形已经完成,但是在实证设计时我们则采用了前原形与系统原形的功能界面截图相结合的方式,其目的在于可以以问卷附件的形式到达受访用户,使更多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参与评价。

3.2 问卷调查与分析

问卷根据技术接受模型的关键因素设计了11个问题(表2),答案选项是根据里克特五点量表设计,以很赞成、赞成、一般、不赞成、很不赞成表示,统计时的相对地赋值为5、4、3、2、1。本次问卷调查选取了对经济管理比较熟悉的专业人员群体,被调查者都在18周岁以上。共回收问卷89份,其中有效问卷82份。下表是对问卷的统计结果。

对于表2,以用户所持的态度作为自变量,从“很赞成”到“很不赞成”分别赋值5、4、3、2、1;以各个关键因素的因素子项人数的平均值作为因变量,运用线性回归分析处理可得到下面的折线图(图6)。

从图6可以看出,曲线以分值4为中心向两边递减,分值4表示用户对系统的态度为“赞成”,所以总体来说用户是比较认同和接受本系统的。大部分调查用户认为系统具有有用性和易用性,大部分表示会使用本系统来辅助工作,并表示会使用本系统。证明本系统具有可接受的有效性。

4.总结

本文首先对以ABC方法与BPM结合的意义以及可能的方式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基于BPM的ABC系统进行了逻辑与物理层面的设计,并以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框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系统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信息系统具有可接受的有效性。

目前,虽然BPM与ABC在学界已广为人知,但是在我国产业领域使用还不是很广泛,将二者相结合的研究与实践更是具有探索性质,目前我们正在探讨与企业合作进行案例性的研究,这一方面这将有利于系统的改进,另一方面从研究本身的角度看,这将使评价具有更高的信度与外部有效性。

注释:

①在BPM的术语中,Activity一般被习惯地翻译为活动,而在ABC术语中Activity则被习惯地翻译为作业,本文将视情形交替使用作业与活动的翻译方法,另外,在物理设计阶段,我们有时会用“工作流”术语代替“商业流程”术语。

参考文献

[1]S.T.March,J.Park & S.Ram,Design science in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J].MIS Quarterly,2004,28(1):75-105.

[2]Argyris Ch.,Actionable knowledge:Design Causality in the Service of Consequential Theory[J].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1996,32(4):390-406.

[3]Raffish,N.,and P.Turney,The CAM-I Glossary of Activity-Based Management Arlington:CAM-I[M].1991.

[4]H.T.Johnson,Organisational Design Versus Strategic Information Procedures for Managing Corporate Overhead Cost:Weyerhauser Company 1972-1986 in Accounting and Management:Field Study Perspectives,Bruns W.J.and Kaplan R.S.(Eds)[M].Boston:HBS Press,1987:17-48.

[5]Paul S.Foote,George W.Wright,Refining Activity Based Accounting,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Case Development Program,[J].1994:Case Number 94-1.

[6]Michael zur Muehlen,Danny Ting-Yi Ho.Risk Management in the BPM Lifecycle[M].In Proceedings of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Workshops,2005:454-466.

[7]Elzinga,D.J.,Horak,T.,Lee,C.-Y.,Bruner,C.,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Survey and Methodology[J].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1995,42:119-128.

[8]Harmon,P.,Evaluationg an Organization‘s Business Process Maturity[J].Business Process Trends,2004(2).

[9]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COSO),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Integrated Framework[R].New York,2004.

[10]Byrne,Suzanne and Stower,Erle and Torry,Paula,Activity based costing implimentation success in Australia[J].Managing Our Intellectural and Social Capital,2007,12:4-7.

[11]Kennedy,T.,and R.Bull,The great debate[J].Management Accounting,2000,75(5):32-33.

[12]K Sartorius and C Eitzen,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ctivity Based Costing (ABC):a South African survey[J].Meditari Accountancy Research,2007,15(2):1-21.

[13]Howard Smith,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the third wave:business process modelling language (bpml) and its pi-calculus foundations[J].Information and Software Technology,2003,45:10651069.

[14]K.Donald Tham,Mark S.Fox.Determining Requirements and Specifications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Profitability ,ICEIS,2004,3:309-316.

[15]Peter Pin-Shan,C.,The entity-relationship model - toward a unified view of data.ACM Trans.Database Syst.1976,1(1):9-36.

[16]Khalid Belhajjame ,Christine Collet ,Genoveva Vargas-Solar,A Flexible Workflow Model for Process-Oriented Applications,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 Inform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WISE’01),2001,12(1):72.

[17]G.Kiczales,J.Lamping,A.Mendhekar,C.Maeda,C.Lopes,J.-M.Loingtier,and J.Irwin.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In M.Aks¸it and S.Matsuoka,editors,11th Europeen Conf[J].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1997,1241:220242.

[18]A.Charfi and M.Mezini,Aspect-oriented web service composition with AO4BPEL[J].Proceedings of the 2nd European Conference on WebServices,2004,9,:168182.

[19]M.Braem,K.Verlaenen,N.Joncheere,W.Vanderperren,R.Van Der Straeten,E.Truyen,W.Joosen,and V.Jonckers.Isolating process-level concerns using Padus[J].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2006.

[20]Davis F.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 ease of use,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MIS Quarterly.1989,13(3):319-341.

[21]Van Aken,J.E.,Management Research Based on the Paradigm of the Design Sciences:The quest for the field-tested and grounded[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4,42(2):219-246.

[22]Simon,H.,The Science of the Artificial[M].MIT Press,Cambridge,MA2003.

[23]Davis F.and Venkatesh V.Toward Preprototype User Acceptance Testing of New Information Systems:Implications for 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J].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04,51:31-46.

作者简介:

乔利利(1986―),女,深圳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

刘群玲(1983―),女,深圳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

简述变更管理流程篇5

关键词:中职教学;直观教学法;分层抽象;总体抽象;电压调节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8-0091-03

电压调节器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类专业《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材中第一单元课题四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掌握低压直流电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知识,同时对学生学习其他汽车电器系统也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所以,能否讲授好此内容,对本课程具有重大意义。下面,从教学简化与细化、直观与抽象方面,阐述笔者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教学内容简化

由于课题四中电压调节器的内容偏多偏难,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才能做出合理的取舍。

(一)整体把握,突出重点教学内容

目前汽车上使用的电压调节器,不论什么类型都是当发电机输出电压变化时,利用某种敏感元件来控制励磁电流,从而达到自动稳定发电机输出电压的目的。不同的是:触点式调节器敏感元件是电磁线圈,它通过磁化电路使励磁电路中的触点振动来调控励磁电流;而晶体管式和集成电路式调节器是以分压器和稳压管构成电压敏感电路,由三极管构成电子开关电路和开关控制电路来调控励磁电流的大小。上述论点就是我们把握电压调节器教学的关键,其他问题由此出发,均能顺利找出答案。

教材介绍的调节器虽然多达6个,但教师只需重点讲授FT61型、JFT106型和JFT152型这三种调节器。因为它们分别是触点式调节器、晶体管式调节器和集成电路式调节器的典型代表。其他调节器则可以略讲,指导学生自学,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教学内容的条理化

教材内容总是叙述得过多而繁杂,教师备课时应加以比较、综合使之条理化。例如FT61型调节器的构造,教材详细叙述了每个元件的名称、作用及各元件的相互关系。而我们可以归纳为:低速触点K1与附加电阻R1、加速电阻R2并联;高速静触点与金属底座直接搭铁;温度补偿电阻R3串入磁化线圈;对外有火线“+”和磁场“F”两个接线柱,一个打铁“-”螺钉。经过整理,其构造就非常简明扼要。

对于复杂内容,条理化的重要性则显得更加突出。否则教师很难发挥主导作用,学生也会听得不知所云。例如,在讲解FT61型调节器的电压调节过程时,就应由浅入深、步骤清晰地将调节器在发动机起动、低速、中速、高速及停转时的工作情况一一阐述清楚,使学生系统而全面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三)教学内容的其他简化形式

实际上,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条理化就是两种简化教学内容的形式。这里,笔者从其他角度谈谈这个问题。

一是对能用电路简图表述清楚的内容,应减少文字叙述。例如,FT61型调节器电压调节过程,文字叙述多达上千字,而我们只需作4个电路简图就能将问题讲得清清楚楚。又如,用文字说明发动机起动时的工作情况就显得过于复杂,而图1所示就能将问题说得简单明了。

二是对偏深偏难的内容,一定要化难为易,尽量用学生已学的知识形象地表述未知的东西。例如,集成电路调节器,其中的集成电路(IC)实质就是将所有电子元件都同时制作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形成一个独立的、相互不可分割的电子电路。只要学生在知道晶体管调节器工作情况的基础上理解了这一点,就能较好地掌握这种调节器的工作过程。

三是简化教学内容的方式很多,但前提条件是教师要不断加深和拓展对所授课程的理解。只有如此,才能做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才能找出各种简化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直观

简化教学内容只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还应精选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相应地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一)对FT61型调节器的讲授

首先,使用挂图结合实物讲清其构造;其次,通过推导发电机输出电压公式介绍调节器的工作原理;再次,使用挂图逐步讲解调节器电压调节过程,并做出各阶段电路简图。经过讲解,我们知道当供给调节器的电压上升到一定值时,它提供给转子线圈的励磁电流反而下降。那么,真实情况是否如此呢?最后,通过用试灯代替转子线圈来做调节器的工作试验,直接验证这一结论,以加强学生的认知,即按下图2正确接线,并调整电源电压。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观察到:当电压值在12V~13.8V时,试灯变亮;在13.8V~14.5V时,试灯开始闪烁,并且由亮逐渐变暗;而大于14.5V时,试灯会熄灭。这就完全证实了FT61型调节器的工作过程,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对JFT106型调节器的讲授

由于学生对晶体管元件了解不深,学习此部分知识时,许多学生均有畏难情绪。所以,教学中主要采用黑箱分析法进行讲解。按图3所示方法接线,演示其工作情况。

学生已经知道触点式调节器的作用,而晶体管式调节器的功能与之完全相同。通过上述实验,可以观察到:试灯的工作情况与FT61型调节器实验结果十分相似。这就消除了学生对晶体管元件认识的陌生感和神秘感,使黑箱变灰箱。但这两个调节器所用元件却完全不同。然后再结合挂图,详细讲解JFT106型调节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工作特性和工作过程等,使灰箱变成白箱。

(三)对JFT152型调节器的讲授

只需讲解其与晶体管式调节器在结构上的不同之处,至于工作原理和过程与晶体管式调节器基本一致,结合挂图略讲即可。对于其他类型的调节器,可略讲,也可让学生在课堂上试分析其中几个。

总之,精选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新旧知识的联系,做到精讲多练。

学习要点细化

简化的内容、直观的方法,虽然可以使学生迅速理解教学内容;但学生学习的是实用性专业,今后工作中会遇到各种车型与各种故障。因此,学生必须掌握教学内容中的细节知识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以便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一)不同车型选用的发电机不同

汽车用发电机目前主要有硅整流发电机和感应(无刷)发电机等几种,其中以硅整流发电机应用最为普遍。但硅整流发电机的形式很多,有最基础的六管内搭铁硅整流发电机,有六管带中心抽头硅整流发电机、八管硅整流发电机、九管硅整流发电机、十一管硅整流发电机,还有带相抽头硅整流发电机、外搭铁硅整流发电机等等。

为什么硅整流发电机之间也有不同呢?就是为了不断提高发电机效率、完善其结构、延长其使用寿命。如八管硅整流发电机加装了两个中性点二极管,当发电机转速超过2 000 r/min时,其输出功率提高10%~15%。九管硅整流发电机增加了三个激磁二极管,可提醒驾驶员在发动机不工作时,及时断开点火开关,防止烧毁转子线圈。十一管硅整流发电机则是综合了前两种发电机的优点。

(二)不同发电机匹配的调节器有差异

正因为发电机在使用中会有许多不足,所以要对其不断进行改进,完善。而不同构造的发电机必须匹配不同类型的调节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了解不同类型调节器的特点,才能很好地掌握其工作过程和工作特性。

FT111型(12V电系)和FT211型(24V电系)是单级电磁振动式电压调节器,其特点是调节电阻阻值较大,只有一对触点,外部有两个接柱,一个搭铁螺钉。FT61型是双级电磁振动式电压调节器。FT126型是双联电磁振动式电压调节器,增加了充电指示继电器。JFT106型是分立元件晶体管式电压调节器。JFT152型是集成电路式电压调节器。

不同的调节器其电路图不同,接线方式也有异。只有清楚其结构,才能掌握正确的使用及维护方法,否则会毁坏线路,使其无法正常工作。

(三)不同调节器使用维护之间的区别

调节器在使用中,其工作电压必须与交流发电机输出额定电压等级一致;与交流发电机的搭铁形式必须匹配;与交流发电机的功率必须相适应;线路连接必须正确。

使用触点式调节器时,在没有切断发电机与调节器连接线前,检查充电系故障时,绝不允许将发电机的输出接线柱与磁场接线柱短接,否则将会烧坏调节器高速触点。而检查晶体管调节器时,其搭铁形式不同,试灯的接入方式也完全不同,用万用表检查调节器各项电阻值时,其阻值相差很大。

因此,学生必须在理解基础知识后,不断丰富知识的细节,才能全面掌握学习内容。

(四)拓展学生学习能力

为开发学生的能力,授课时不仅应将教学内容讲细致讲透彻,使问题通俗易懂;同时,更应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为什么用双触点调节器替代了单触点调节器?通过深入分析发现,单触点调节器在发动机转速很高时,不能满足对激磁电流下降的需求,发电机输出电压会超过发电机额定电压,从而损坏用电设备。又如,晶体管调节器在清楚了电压敏感电路,电子控制和开关电路的结构、工作过程后,为什么还要在此结构上增加一些其他电子元件?将问题引向深入,能使学生开阔视野。

学习结果抽象

学生通过学习,最终是要将所学知识内化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去,如何消化吸收学习内容,是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分层抽象、总体抽象

教师讲授知识,实质上是将知识进行了解构,降低了难度,便于学生理解。但要将知识变成自己的思想,学生必须用自己的语言将知识重新组合,才能真正理解学习内容。笔者将这一过程称为学习结果抽象。要做好这项工作,可分为分层抽象、总体抽象两步进行。分层抽象是对具体的、局部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总体抽象是对同类型知识的高度概括。

例如,对FT61型双级电磁振动式电压调节器的归纳和总结,如有什么作用、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工作特性等均属于分层抽象的范畴。对电压调节器的总体概括,如触点式调节器是利用改变激磁电路中电阻的大小,从而控制激磁电流的大小,达到调控发电机输出电压的目的;而晶体管式与集成电路式调节器是通过控制激磁电路的通、断电时间比,从而控制激磁电流的大小,达到调控发电机输出电压的目的。这一结论就是对电压调节器的总体抽象。因此,学生必须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学习知识,制作学习卡,以便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二)构建知识体系

通过对知识的分层抽象和总体抽象,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一段时间后,学生很容易将所学知识遗忘。所以,如何将知识点形成知识面,构成知识网络和体系十分重要。例如,对不同类型的调节器,可以找出它们的共同点、不同点,从不同角度进行分层抽象、总体抽象等等。同时,可以把电压调节器的内容归纳到电源系中,电源系的内容又可以归纳到汽车电气设备中,最终形成学生的知识体系。

(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知识,以下两点非常重要,一是要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是能将已学知识进行正确迁移。例如,学生通过学习电压调节器后,对照电路图能正确接线,对照实物能进行调整、检查、查找故障等操作,这就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迁移知识的能力则要求更高。例如,我们对电压调节器总体抽象得出的结论,同样可以运用到其它电路的分析中去。如汽车空调的鼓风机控制电路,电瓶车的行走控制电路,其实质就与电压调节器控制方式相似,一种方式是在控制电路中串入电阻,另一种方式是调控控制电路中的通、断电时间比。如果学生能达到此水平,说明已经全面掌握了学习内容。

简化与细化、直观与抽象问题,实质就是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问题。只有协调好两方面的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孟涛.汽车电气设备[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

[2]倪依纯.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3]巫兴宏.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简述变更管理流程篇6

关键词:术语数据库,术语库构建,文件信息管理,Web 2.0,QuickMerger

中图分类号:H083;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2)06-0009-06

Development of Term Database Based onWeb2.0: Case Study of QuickMerger

XU Xiaopeng AN Xiaomi DAI Xiaoming

Abstract: This paper applies Wiki technology and QuickMerger to develop a specialist term database on records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he case study justifies the advantages of Web 2.0 term database, and also identifies its limitations in tracking its evolution patterns and right management using Quick Merger. Base on our research, we proposed four suggestion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Web 2.0 based term database.

Keywords: term database, records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eb 2.0, QuickMerger

一 术语库工作及其研究现状

随着术语学的发展和完善,各行业内部的术语数量急剧增加,如何有效管理庞杂的术语条目成为术语学关注的议题之一。同时,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为术语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在这样的条件下,术语数据库应运而生。

世界上最早的术语数据库是1963年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委员会术语数据库(EURODIOAUTOM),用于翻译工作,可以在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英语等语言之间进行术语互译。

80年代初奥地利国际术语信息中心主任、国际标准化组织术语技术委员会秘书费尔伯(H.Felber)教授和加拿大国家术语数据库专家等来华,介绍了国际上建立术语库的动态和建库经验,随即国内有关学者开始了调研和建立术语数据库的工作。1989年以来,中国许多部委或所属的研究单位陆续开始建立不同类型的术语数据库[1]。在国际标准采标的基础上,中国了《GB/T 13725—2001 建立术语数据库的一般原则与方法》和《GB/T 15625—2001 术语数据库技术评价指南》。

但是当前对术语库的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笔者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术语库为关键词进行标题检索,共命中文献14篇,且逐年平均分布,变化趋势不明显。由此可见,目前学界鲜有对术语数据库构建的探讨。进一步研读相关文献发现,在对术语库进行研究的文章中,其探讨的主题主要集中在术语自动抽取技术等对于数据来源方式的讨论,而并未对术语库构建技术本身进行探讨。

通过研读术语学相关书籍,发现其对于术语数据库构建技术的探讨往往停留于理论层面,并且时间已较为久远。且与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相悖的是,2000年之后的书籍中已罕有与术语库构建相关的段落出现。

二 传统术语库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目前网络上分布着一些术语库,其中较为典型的有:ISO Concept Database,IATE,NORMATERM,GLOTC和中国百科术语数据库。其中ISO Concept Database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存储其术语而建立的术语数据库。IATE是用于欧盟机构间的术语数据库,从2004年至今,IATE一直在搜集、传播、共享与欧盟管理相关的专业术语。NORMATERM是法国标准化协会(AFNOR)研制的标准术语数据库,旨在控制和存取AFNOR日益增加的术语。中国百科术语数据库是新闻出版总署的重点科研项目,以《中国大百科全书》为资源开发研制。

这些数据库都以传统的交互方式建立,数据来源权威准确,用户通过浏览器,可以完成对术语定义、上下位词、同义词等的检索和查询。同时,数据库后台管理员能够定期对数据库内容进行维护与更新。

虽然,现有的网络术语数据库具有数据权威性高、操作和维护简单等优点,但这种简单的人机交互方式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网站交互性不强、网站内容无法实时更新、知识的再利用性不高等。

作为世界上最为权威的术语库之一,ISO Concept Database创建于2009年10月,目前已更名为ISO Online Browsing Platform(以下简称为IOBP),提供更加简洁的图形界面供用户使用。虽然术语库构建原则中,对术语类目有诸多要求,但IOBP却采用了更加简洁的办法进行处理——对于每一个术语条目都只设置了术语全称、术语简称、术语描述、备注、术语来源五个类目。但其术语描述(description)类目却包含了诸多功能,比如既能描述术语的内涵和外延,也能根据需求加入公式、示例。

IOBP的强大来自于其丰富的资源,但作为传统术语库,其提供的功能依然非常有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术语概念体系未能得到体现。一方面从术语的来源上看,ISO提供的术语大多只包含名称、描述与术语来源三大部分,并未包含描述术语概念体系的类目;另一方面从术语库的结构来看,IOBP亦未提供描述术语概念体系的字段。

二是术语库交互性与动态性差。IOBP只允许用户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检索和查阅,而不允许用户对已有数据进行修改和标注。术语类目结构单一,不利于信息的索取,此外,对于同一词语在同一来源中的演变,以及同一术语在不同来源中的聚类都无法很好地体现。

三 QuickMerger文件信息管理术语库构建案例研究

Web 2.0自2004年3月被明确提出以来,其所具有的以个人为中心的信息与获取的主动性、信息组织与管理的自组织性、信息利用与共享的低成本性等显著特性,为信息的有效传播和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方法[2]。

目前,互联网上已经出现了基于Web 2.0的Wiki网络词典,然而尚未有基于Web 2.0理念的专业术语网站出现。而Web 2.0的典型应用带来的动态更新、互动性强的优势,为术语库的构建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

1.理论上的支持和技术上的支撑

相较于Web 1.0,Web 2.0具有如下特征[3]:

(1)参与性——去中心化,互联网成为平台(参与体系),用户作为开发者,在获取更多信息的同时,为用户提供更高的参与性,为网站带来更大的关注度。

(2)协同性——自组织协同创作, 充分利用集体力量和智慧。该特性能够为全球范围内术语的发展和沿袭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平台,只要有互联网介入,就能够协同进行术语的更新和修改。

(3)集成性——通过带动分散的、独立的开发者把各个系统和网站汇集、聚合。由于进入门槛低,界面友好,使用方便,Web 2.0能够极佳地整合和汇集原有网站的信息,使其继承性得到提升。

(4)平立性——不同应用平台具有通用的界面、服务和通信等开放应用程序接口。这将会使网站的通用性得到极大的提升,方便使用软件导出数据库内容并进行分析。

术语数据库按其功能区分,基本上有三种类型:一是面向翻译的,能够实现双语或多语对照;二是面向标准化的,术语库里每条术语都经过权威机构审定和公布,术语具有单义性、科学性特点;三是面向知识的,充分利用术语作为知识的节点和知识关联,向知识库方向发展。

应该说,面向知识的术语库是术语库发展的主要趋势。而构建这样的大型多功能的术语库仅靠一个部门或机构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需要广大用户和网民的参与。Web 2.0的上述主要特征正好契合了这一要求,同时大众分类(也叫分众分类)技术、Wiki技术为构建面向知识的术语库提供了技术应用基础。

通过文献研究发现,目前Web 2.0在术语库领域的应用依然很少,但是国外术语库已经就此进行了一定尝试。例如英国约克大学提供的考古数据服务(archeology data service)中,就对Web 2.0技术应用进行了一定尝试,其做法是将不同的词条用自定义关键词进行标引,然后在主页上对于搜索热门关键词进行展示[4]。除此之外,基于Wiki的网络百科全书的兴起,也为术语库的发展带来一种新的思路。

2.QuickMerger设计方案

针对上述的分析,课题组以构建文件信息管理领域的术语库为目标,应用Wiki技术进行设计。

在数据来源方面:由于术语的选取与认定工作一般由专家来承担,专业性较高,且自动抽取技术尚未有大规模应用,因此,QuickMerger术语库的主要术语来源依然是直接从标准文本中抽取,即抽取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章节的内容。由于文件信息数据库构建的应用对象主要为国际标准化组织信息与文献委员会档案与文件分技术委员会(ISO/TC46/SC11)的专家用于支持《ISO 30300:2011 信息与文献 文件管理体系:基础与术语》的研制工作,因此术语库内容以英文为主,术语资源来源于国外权威性组织的75个术语表或术语词典。同时,QuickMerger术语库也为专家与大众的参与保留了相应接口。由于术语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因此在系统设计时,保留了用户自行修改与添加术语的功能,以便让QuickMerger变成一个术语聚合与再发掘的平台。

在数据质量控制方面:如前文所论述,如何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是使用Wiki技术进行术语库构建所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QuickMerger的设计方案从术语描述、权限控制两个方面对术语库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规范术语描述参照GB/T 13725—2001的需求,QuickMerger术语库将描述术语的数据项分为术语描述、来源元素和术语管理事务三个元素集,如表1所示。由于数据库中的术语主要来源于各标准,大部分只包含名称(全称与简称)和描述两部分,参照ISO Concept Database的解决方案,对于术语及其来源,均采用“名称+描述”的方式加以定义。

QuickMerge中术语审定流程,主要依靠Wiki对用户权限的控制来实现。首先,系统设置管理员、用户和访客三种不同身份。用户可对数据库有完全的浏览权限,且可对术语条目进行修改和完善;管理员除了拥有用户的权限外,还能添加和删除用户,确保用户为可信群体;访客仅拥有对数据库有限的浏览权限。

在数据结构控制方面:Wiki管理数据的方式为页面,每个页面都有一个用标题和基本元数据标识的条目,这样的方式方便编辑与修改,却不方便规范化的检索与阅读。在传统Wiki的构建中,为了规范Wiki页面的数据结构,常常使用规范命名空间、页面分类与命名以及使用自定义信息模板等方式。在QuickMerger中,使用了一种更为简单的方式对页面结构进行固化,称为HalfWiki。其实现方式是将Wiki页面固化为传统数据库的“增删改查”页面,用户不以页面为单位对信息进行编辑,而是以条目为单位,编辑条目中的每一个数据项。这样的结构能够规避Wiki对页面复杂的规则设定,简化用户的工作量,最大限度保证页面的同一性,同时又能让用户参与到词条的编辑修改过程中来。

3.QuickMerger方案的实现与评价

QuickMerger以Media Wiki为基础,采用MySQL+PHP框架构建,其系统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4.QuickMerger功能介绍

(1)浏览与搜索功能

如图2所示,QuickMerger提供按术语表(Glossary)和词典(Dictionary)浏览、搜索术语的功能。术语按照字母顺序降序排列,可按照字母顺序进行查找,也可以在搜索框中直接点击进行搜索。

点击左侧分栏中的Source glossaries右侧的New即可创建新的术语表,需要填入术语表的名称、简写及描述信息。完成之后点击Create即可创建。

术语表创建完成后,点击左侧Imported by me可以查看由用户自己创建的术语表,然后点击Edit或者Delete即可进行相应的修改与删除操作。

如图3所示,点击Add Terms按钮即可进行术语添加,添加完成后可进行修改和删除(Remove按钮)等相应操作,完成之后点击Submit即保存本次操作。

(4)创建词典功能

QuickMerger最大的功能便是能将名称相同且存在于不同术语表中的术语条目组合在一起。点击屏幕左侧Dictionaries右边的New按钮即可创建新词典。

词典创建完成之后,可使用Merge功能,将所选术语表下所有的术语进行整合,如图4所示。整合完成后,在词典中搜索任意一条术语,将可显示其在不同术语表中的描述信息。

5.QuickMerger的优势

与传统术语库相比较,QuickMerger具有4个方面的优势:

(1)有效的用户权限控制。与传统术语库只看不动、单向交流的模式不同,QuickMerger通过有效的用户权限控制,让更多用户可以使用并参与到术语库的编辑过程中,使得信息的流动从单向变为双向,提升了网站整体的互动性。同时,通过有效的权限控制,让除了用户和管理员之外的人员都无法浏览术语资源,术语资源的访问权限得到了限制,避免了可能带来的版权纠纷,保护了术语库这一知识成果。

(2)能够实现术语资源动态更新

不同于传统术语库资源静态不变的模式,在QuickMerger中,术语资源可以简单快捷地得到更新,有利于紧跟术语的发展动态。

(3)具有更大的自由度与升级空间

使用Wiki进行术语库开发,在后续使用和维护中可以方便地添加与更改相应的数据项、改变页面结构与显示模式,有利于术语库后续的开发与升级。

(4)具有更标准化的接口

使用主流MediaWiki进行Wiki搭建,为QuickMerger未来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性,MediaWiki提供的标准化接口将有益于利用术语资源进行有效的二次开发利用。

6.QuickMerger的局限性

QuickMerger目前也存在一定局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跟踪术语发展变化规律的方式有待改进

在QuickMerger目前的设计中,并未设置跟踪术语修改记录的存储单元,对术语条目的每一次编辑都将覆盖上一次编辑的结果。因此,使用QuickMerger跟踪术语发展变化规律的方式还有待改进。

(2)权限管理有待规范和完善

QuickMerger的权限管理的基础是:所有的用户都是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所有的术语资源都来自权威的标准。据此,QuickMerger并未设置内容审核流程,权威术语资源之外的更多有价值的术语资源的参考有待完善。

四 对基于Web 2.0术语库未来发展的建议

本文对基于Web 2.0的术语库构建提出以下4点未来发展建议:

1.完善术语库术语演变规律展示功能

建议在描述术语表的著录项中加入时间与版本信息,利用词典功能将所有术语表组合在一起之后,将术语释义按时间顺序排列即可直观展现术语演变规律。

2.建立术语提交与删除审定长效机制

借鉴维基百科的方针,依托Wiki权限控制功能,为术语库建立术语提交与删除审定流程。参照维基百科,术语库应设置系统管理员及术语仲裁委员会,并建立相应的术语收录范围,术语词条可以由用户自行修改和提交,但必须有严格的描述和出处,提交和删除词条的权力应由术语仲裁委员会判定和赋予。

3.利用链接,有效体现词间关系

可以借鉴维基百科中对分类的展示方法,利用页间链接来展现词间上下位、同反义关系。研究发现,现有术语资源对于词间关系缺少描述,建议在结束维基术语提交审查后,可以召集专家(术语仲裁委员会)手工添加词间关系与分类等数据项,更好体现词间关系,让术语库的内容更趋完善。

4.引入大众分类机制,提高用户的参与性

可以借鉴大众分类在照片分享、网站收藏等网站中的成功应用案例,开发为术语库网页加标签的功能。引入大众分类机制不仅能极大提高用户的参与性,也能极大改进术语网站的交互体验。同时,用户可利用标签对术语对应的通俗词汇进行标注,更方便用户找到所期望的术语。

参 考 文 献

[1]刘青.中国术语学研究与探索[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朝乐门.Web 2.0在组织知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0(2): 49-52.

简述变更管理流程篇7

关键词:网站 项目管理 需求分析

1 网站项目管理的特点

网站项目是以Web服务器为主体、浏览器为客户端作为基本架构的项目。这样的架构项目中包含Web服务器、浏览器和网络三个关键主体。网站项目可能是一个网站,也可能是各种Web应用程序,例如网上商店、虚拟邮局、网络办公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等。网站项目管理就是围绕着网站项目运用知识、技术、技能、工具和方法进行组织管理。其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涉及的领域很多。狭义地讲,网站项目包括了网页制作、美工设计、程序编码、系统及网络管理等专业技术,广义上又包含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心理学、广告学等更多领域的知识,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还涉及到项目管理工具、文档和设计开发管理规范、开发及测试环境部署等特殊领域的问题。这对参与项目管理的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参与项目的角色很多,水平可能参差不齐。对于网站项目管理,最关键的角色是项目经理、业务流程分析师、用户界面工程师、系统分析员、编码人员(程序员)和质量控制工程师等。根据项目的规模和开发的深度,由项目经理进行角色划分。假如严格细分,一个大型项目的角色可能达到50个以上,以确保每个细节都有专业的人员进行负责和管理。其中需求分析过程中主要角色有客户代表、业务员、业务流程分析师、用户界面工程师,另外还有项目经理、数据库工程师、文档工程师等参与。

3)网络应用的开发技术在日新月异地进步,从而使网站应用系统的开发模式具有多种选择性,达到同样的目标可以采用很多不同的方式,现代的应用系统越来越成为一个庞大的集成方案,需要考虑不同的操作平台、不同的应用服务器、不同的数据库、不同的编程语言、不同的传输介质等等,项目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各种技术的利弊,帮助用户选择高效、廉价并富有前瞻性的方案。

2 需求分析在网站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及要求

需求分析是一个项目的开端,也是项目建设的基石。由于以上提出的网站项目的特殊性和行业覆盖的广阔性,以及需求分析的高风险性,网站项目需求分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以往建设失败的项目中,80%是由于需求分析的不明确而造成的。因此一个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对需求分析的把握程度。

在需求分析流程中,需要有客户代表、业务员、业务流程分析师、用户界面工程师等角色参与,业务员从客户代表那里获得需求,并形成需求报告;业务流程分析员从业务员那里获得需求报告,分析生成项目模型报告;界面工程师得到项目模型后设计制作相应的模板和用户界面原型,最终由客户代表确认。需求分析所形成的文档最终达到如下要求。

1)正确性:每个功能必须清楚描写交付的功能。

2)可行性:确保在当前的开发能力和系统环境下可以实现每个需求。

3)必要性:功能是否必须交付,是否可以推迟实现,是否可以在削减开支情况发生时被“砍”掉。

4)简明性:不要使用专业的网络术语。

5)检测性:如果开发完毕,客户可以根据需求检测。

3 网站项目需求分析的一般方法

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需求分析工作方法,应该定位在“三个阶段”(也称“三步法”)。

第一阶段:“访谈式”。这一阶段是和具体用户方的领导层、业务层人员的访谈式沟通,主要目的是从宏观上把握用户的具体需求方向和趋势,了解现有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现有的运行系统等等具体情况和客观信息,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和方式。针对具体的职能部门以及各委办局,最好能指定本次项目的接口人。

实现手段:访谈、调查表格。

输出成果:调查报告、业务流程报告。

第二阶段:“诱导式”。这一阶段是在承建方已经了解了具体用户方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现有的运行系统等等具体实际和客观信息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硬件、软件实现方案,做出简单的用户流程页面,同时结合以往的项目经验对用户采用诱导式、启发式的调研方法和手段,和用户一起探讨业务流程设计的合理性、准确性,界面的便易性、习惯性。用户可以操作简单演示的DEMO,来感受一下整个业务流程的设计合理性、准确性等等问题,及时地提出改进意见和改进方法。

实现手段:拜访(诱导)、原型演示。

输出成果:调研分析报告、原型反馈报告、业务流程报告。

第三阶段:“确认式”。这一阶段是在上述两个阶段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流程细化、数据项的确认阶段,这个阶段承建方必须提供原型系统和明确的业务流程报告、数据项表,并能清晰地向用户描述系统的业务流设计目标。用户方可以通过审查报告来提出反馈意见,并对已经可接受的报告、文档签字确认。

实现手段:拜访(回顾、确认),提交业务流程报告、数据项表;原型演示系统。

输出成果:需求分析报告、数据项、业务流程报告、原型系统反馈意见(后三者可以统一归入需求分析报告中,提交用户方、监理方进行确认和存档)。

整体来讲,需求分析的三个阶段是需求调研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三个阶段或者说三步法的实施和采用,对用户和承建方都同样提供了项目成功的保证。 4 网站项目需求分析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项目的整体风险往往表现在需求分析不明确、业务流程不合理,导致用户不习惯或不愿意去用承建方的软件。承建方和客户方都要重视需求分析的重要性。为更好地把握用户的需求和方向,应该采用必要的手段和方法来进行需求调研。

4.1 挖掘用户需求

鼓励用户将所有的想法尽可能地阐述清楚,并把所有的要求罗列出来。这时候不必担心引起客户的潜在需求而增加设计开发的工作量,应直接明白地跟客户把问题和要求一条条地列出来,把条理、归纳、分析先都放到一边,将用户最原始、最完整的要求准确地记录下来。

很多情况下客户并非专业人士,在他们的描述中很难凸现重点和技术难关,这需要我们去为客户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尤其是客户谈的不多却又是技术上实现难度和强度很高的地方特别值得注意。客户往往对需求的概念是非常模糊的,大多时候给出的需求都是笼统而且尺度难以控制的,这就要求业务人员在倾听了客户的详细说明以后,帮助客户进行整理和分析,预测客户在开发过程中变更及今后应用中可能进行修改升级的潜在需求。

比如在为客户设计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时候,也许就要为客户预留将来与他们的业务单位进行交互的通道;在设计邮件系统的时候要考虑可能会需要广告管理服务器;设计网络电子商店时需考虑今后增加库存产品进销存统计分析等等;限于时间和财力的考虑,客户通常能够接受分阶段实施的开发过程,在需求分析时,提早为客户设想到今后的需求变更除了使项目开发更加顺利以外,也为今后业务的进一步深入打下了更好的基础。

4.2 利用自然的语言和图表描述项目模型

在业务员与客户进行沟通和调查时撰写的需求分析,尽可能用自然语言或形式化语言来描述,还可以添加图形表述方式和模型表征方式。虽然客户的水平和资历有所不同,但是最自然的描述能够使项目开发的各个成员都能清楚地理解需求含义,不至于在理解上产生偏差。对客户而言,这样的模型描述最接近真实,容易参与修订,并能以此为测试和验收的依据。制作示意图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关键是利用示意图将客户的需求和即将开始设计的系统体现出来。在进行系统分析和程序开发之前,双方对今后要完成的产品就能够有直观的认识,换言之,就是在产品还没有真正进入开发阶段的时候,双方就对工作的结果达成统一的意见,这将大大地减轻需求变更所带来的困扰,同时客户更容易地参与到项目的开发过程中。

4.3 需求分析要共同参与各施其职

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员、开发经理、交互设计师、测试人员、文档人员包括客户代表都应该看需求分析,并进行共同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参与项目开发的人员都应该对这份需求有统一清晰的认识,并根据自己的工作对需求提出意见,通过与客户的沟通修订,最终确定项目实现的目标。这样可以尽量避免业务人员与开发人员、承建方和客户方之间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例如:项目经理通过需求分析才能组建所需要的团队包括配置工作环境,制定开发周期;开发周期的限制和功能上的要求可能会影响到程序员采用什么样的语言和工具进行编写;操作用户的技能水平将影响到交互设计师进行前台设计时做到什么样的精度;界面设计人员根据项目的性质和定位确定表现方式;测试人员了解测试环境和条件后才能对项目质量进行跟踪和检测。

4.4 将需求变更置于可控状态

需求的变更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也许是出自客户的遗漏,也可能是在开发过程中被激发出来的。如何以可控的方式管理网站项目需求的变更,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匆匆忙忙地完成用户调研与分析,则往往意味着不稳定的需求。所以需求管理要保证需求分析各个活动都得到了充分的执行。

为了将变更及时反馈到项目的各个角色中,做好需求变更日志就显得非常重要。在需求分析后面附上变更日志,并将修改后的需求分析制作成新版本,保留每次更改过的版本,而不是覆盖,这样就比较容易地跟踪到需求变更过程中所带来的工作调整。在新版本的需求分析中,将变更部分用特殊方式表示出来,并在日志中记录变更明细。

4.5 评审需求文档

需求文档完成后,需要经过正式评审,以便作为下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一般的评审分为用户评审和同行评审两类。用户和开发方对于软件项目内容的描述,是以需求规格说明书作为基础的;用户验收的标准则是依据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内容来制订,所以评审需求文档时用户的意见是第一位的。而同行评审的目的,是在软件项目初期发现那些潜在的缺陷或错误,避免这些错误和缺陷遗漏到项目的后续阶段。

简述变更管理流程篇8

管理创新在企业发展中扮演了越发重要的角色,由于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企业发展也有了焕然一新的变化。如今,企业管理创新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拟通过理论分析探讨中小企业管理创新采纳与持续实施过程的机理,为进一步开展管理创新实证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本文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如何促进企业管理创新水平提升以及如何让管理创新发挥作用等实质性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管理创新的研究综述

谈创新,不谈熊彼特,就像一场没有阿喀琉斯的特洛伊战争,必定索然无味。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借助“企业家”概念首次提出了“创新理论”,用以解释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特征。根据熊彼特的观点,经济发展被定义为能够执行“新的组合”,具体包括五种情况:引进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打开一个新的市场、征服或者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某种新的供给来源、执行一种新的组织方式。

国内学者较早对管理创新进行系统研究的是芮明杰、常修泽等人。芮明杰认为,管理创新是指企业创造的一种有效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的全过程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常修泽把管理创新定义为企业为降低交易费用,引入新的管理方式或方法,其本质是组织创新在企业经营层次上的辐射。陈通和马浩从知识经济背景出发,将管理创新定义为:以知识的充分学习和运用为出发点,根据企业内外客观环境条件,创造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以达到竞争能力和综合效益不断提高的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

总体上看,国内学者对管理创新的界定突出其整合资源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功能,大体上遵循了国外研究的主要观点,只是表述上更加具有本土色彩而已。

三、管理创新采纳与持续实施的运行机理研究命题

(一)管理创新采纳过程中的外部促进因素

管理创新的主要目的并非直接满足消费者需求,而在于提升组织运行效率,加上管理创新不受专利保护,企业引进、调整并实施已有管理创新实践的情况非常普遍,属于“引进型管理创新”范畴。此时,外部异质知识源的作用就变得相当重要,它是企业获取管理创新实践方案的重要途径。关于外部知识获取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已有许多研究进行探讨,其中“网络”被视为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管理创新是公司内部环境与外部知识获取的综合结果,具体而言,从网络视角出发探讨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现有研究多从结构视角或关系视角出发,探讨网络规模、密度、集中度、中心性、关系强度等对企业创新采纳的影响。

然而,网络研究范式忽视了具有不同属性特征的外部知识主体所提供知识和信息对企业影响的区别。已有研究指出,企业与供应链上合作伙伴企业和竞争对手所构成的社会网络,在其所内嵌的非正式学习机制、适应难度、竞合强度等方面均有着本质区别。企业与不同知识主体进行知识交流,或多或少都会涉及不同类型知识。但是,不同知识主体开展活动的方式有所不同,即使同一类型的知识,在不同知识主体那的表现形式也可能各具特点、大相径庭。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 1:异质知识源是企业管理创新采纳的主要外部促进因素,不同知识源对企业管理创新采纳的影响效果也会有所不同,环境动荡性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调节效应。

(二)管理创新实施过程中的内部调节效应

与技术创新不同,管理创新的决策主体与实施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不一致,做出管理创新决策的一般是企业的中高层领导,但其实施过程有赖于公司所有员工的理解、配合和参与。

管理创新持续实施有赖于公司上下全体员工的积极配合,从这一层面出发,企业的管理创新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推动过程。自上而下的创新能否渗透到企业内部,既取决于管理者对创新的承诺,也取决于员工对创新的认知。因此本文认为,管理创新作为一种广义上的“技术”,考察员工对管理创新方案的易用性和有用性认知,对于理解管理创新能否得到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现有研究对这一问题还缺乏相应探讨。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 2:采纳过程中决定实施管理创新方案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得到持续实施,取决于员工对创新方案的认知评价以及组织惯性的程度。

(三)管理创新持续实施的绩效结果

管理创新与绩效间的实证关系,现有研究得出的论断比较多元,一些研究认为管理创新能够积极影响企业的绩效水平,还有一些研究对管理创新的效果持怀疑态度,认为组织采用管理创新只是为了加强对员工的控制。以结构、流程、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创新,其持续实施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如引进新的知识管理系统,可以大幅提升企业内部知识转移的效率;优化组织结构,可以提升部门间的协作效率,加快知识与信息的内部流动;完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员工进行外部知识的获取。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 3:管理创新只有得到持续实施才能对绩效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需要通过知识整合的中介作用来实现。

四、实践启示

(一)企业开展管理创新,既要重视其采纳过程,更要重视其实施过程

实践领域,管理创新对企业的重要作用日益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向管理要效益”也逐渐成为企业经理人员的共识。然而,现实情况并不乐观,一波波的管理创新浪潮席卷而来,如全面质量管理、六西格玛管理、精益生产、平衡记分卡、流程再造、目标管理、事业部制等先进的管理创新理念或方法,得到了许多企业的争相采纳,却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企业在开展管理创新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创新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更要注重方案能够得到良好的贯彻与落实,避免陷入高采纳率、高失败率的怪圈。

简述变更管理流程篇9

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资源已经成为保持供应链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柱。尤其近年来,学术界对供应链知识管理的研究逐渐深入。其中,国外学者主要偏重具体实践方面的研究,并与丰田、戴尔等知名企业展开合作,取得了丰富的实践成果。而国内学者则主要关注理论方法方面的创新,在知识管理架构、策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然而,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稍纵即逝的商机要求供应链向敏捷化方向发展。以农产品供应链为例,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产品供应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变化,人们的口味也越来越挑剔。如何针对顾客日常需求的变化进行敏捷供应链快速组建并在短时间内提供相应产品成为农产品供应链发展中的难题。传统的供应链知识管理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商业环境。目前已经有学者开始关注敏捷供应链中的知识共享及知识重用,但对敏捷环境下知识管理系统的相关研究还很少。因此,本文以北京市农产品供应链为研究背景,以敏捷化为目标构建一个敏捷知识管理系统,该系统引入面向服务的思想以增强分布处理能力和可扩展性。在此基础上采用本体、工作流管理等方法对其中的知识服务检索、组合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以期进一步提升北京市农产品供应链的敏捷性和知识管理水平,为都市型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二、研究背景

北京市是农产品消费的大都市,据相关资料推算,全市每年消费蔬菜约40亿公斤,果品约29亿公斤,生猪约400万头。随着北京市国际化程度日益增强以及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中高档蔬菜瓜果、肉食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体系是北京市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北京市各级农业管理部门也认识到这一点,在近年来实施的改革过程中,农产品物流体系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问题依旧比较明显:(1)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在农业增产上投入较大,但产品储运技术和物流设施等方面却明显投入不足,加工水平低、运送方式落后、冷链运送比例小,致使产品质量难以保证,难以满足奥运期间巨大的物流需求。(2)市场结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物流主体不清晰,众多小农户、农民合作组织加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批发商、零售商,一起构成了农产品流通主体多元化的格局。(3)物流信息不畅。北京市农户生产规模较小,市场主体分散,信息传递手段落后,导致产品流通时间拉长,农户在供应链全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及时获得有效的供求信息,进而导致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处于无序状态,难以快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三、面向服务的敏捷知识管理系统

本文针对上述农产品流通体系中知识管理存在的不足,从供应链管理和信息管理的角度提出了面向服务的敏捷知识管理系统(services-oriented agile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该系统基于web服务技术,支持异构计算环境下的分布式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对系统中的所有用户提供分布透明性、跨平台透明性以及异构数据透明性。其总体结构如图2所示。该系统能够实现敏捷供应链中知识资源的分布式动态集成,包括提供知识资源的动态发现、集成和绑定等服务,从而解决了敏捷环境下知识资源集成的关键问题。

(一)相关概念

面向服务的架构自提出以来一直没有标准的形式化定义,许多学者对此方面进行了研究。侯丽珊等提出了基于环境本体的服务描述框架并用基于?仔演算的进程表达式表示服务的行为语义。饶元等在对时序逻辑语言xyz/e进行扩展的基础上对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以及系统的核心概念进行了形式化定义。然而,上述研究都只针对传统服务展开,没有考虑到知识服务的推理性、创新性和语境相关性等特点。因此,本文根据知识的特性,对敏捷知识管理系统中相关概念进行如下定义:

定义1敏捷知识管理系统:由多个服务角色通过基于标准协议的基本连接件按照特定的业务模式组合而成的一个分布式敏捷知识管理系统,能够根据角色的请求及环境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提供相应的知识服务。

定义2知识服务(knowledge service):由一个或多个知识模块组合而成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自治的软件体,通过wsdl对外部接口进行描述,利用soap消息来完成消息通信。详细定义为:ks=,其中id代表服务名称。dis代表服务描述,主要包括服务功能描述和服务契约描述两部分。if代表服务接口,是服务功能特征的集合。attr是服务属性的描述,包括属性、属性值以及之间的映射关系。

定义3知识服务组合(compositional knowledge service):由多个基本知识服务根据特定需求组合而成的具有复杂功能的软件体。其内部的消息通讯与服务调度以及与外部服务间的通讯使服务组合具有更为复杂的动态行为,且服务的重用粒度也更大。详细定义为:cks=,其中ks为基本服务集合,其他定义与上述知识服务类似。

定义4知识服务描述(knowledge service distribution)是对服务功能以及调用契约的描述,定义为sd=。其中sf为功能描述,包括接口功能、参数格式等。sc为调用契约,包含调用协议、调用权限等,其中知识服务接口(service interface)是服务访问的语法规范,仅提供服务名及特征,并不描述服务的实现方式。定义为:si=,其中sip是接口参数的集合,slm是服务方法的集合。

定义5知识服务属性(service attribute):对服务特征的描述。可细分为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静态属性值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只是与其他服务区分的基本依据。动态属性则会随着时间等外部条件的不同而取不同的值,刻画了资源的变化特征,例如服务状态、服务负载等。定义为:sa=,其中attr={a1,…,an}是服务属性的集合;ran={v1,…,vm}是服务属性值的集合;f:attr->f(ran)是资源属性到其值域上的一个映射。

(二)体系结构

敏捷知识管理系统主要分为三层,包括交互层、应用层和数据层。其中交互层是系统面向用户的接口,对外提供系统的公共服务,主要负责接收服务请求,并进行服务请求的解析,将相关信息提交给系统其它模块进行下一步处理。而应用层是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服务注册模块在传统vddi的基础上实现并进行语义扩充,除了保持uddi基于关键字的服务查询和发现功能外,还扩展了基于语义的服务发现功能,实现系统服务的注册、查询和语义映射工作。经过接口封装的各应用系统服务,除了在uddi进行正常注册之外,还使用领域本体对其进行语义描述,以支持两种不同类型的服务发现机制。

服务匹配模块根据服务请求内容,对服务注册中心的服务进行关键字及语义匹配,并返回最优服务。在服务运行的同时,由监控模块根据服务匹配和运行的情况对服务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追加到服务注册信息中,作为今后服务匹配和选择的参考因素。

服务组合模块只有当一个服务请求需要一个复杂业务过程才能够完成时发挥作用。首先该服务请求会分解为基本服务请求,每个基本服务请求都要经过服务的匹配过程,最后所有匹配的服务按照业务定义中的逻辑顺序进行服务组合,形成可执行流程,最后解释执行。

数据层主要对成员的基本信息和服务信息进行存贮和分析,以建立联盟知识库。

(三)组建过程

以农产品供应链为例,敏捷知识管理系统组建过程描述如下:(1)首先以行业协会的形式建立农产品供应联盟,并对联盟中的企业进行分类,包括生产、物流、销售企业等,其中每个企业均需要进行资格认证并进行评级,通过认证后各成员连盟内部intrenet并在uddi注册;(2)当有合适的市场机遇出现时,联盟统一市场信息并进行分析,确定所需供应商类型。有合作意向的成员向联盟提出申请,联盟根据市场情况并结合成员的各项评级及所提供服务的质量评级进行供应商选择并组建供应链;(3)供应链组建完毕后,入选的注册完毕后,敏捷知识管理系统初步形成。当有成员需要知识服务时首先到联盟知识门户提交进行知识服务请求,若此服务存在则进行共享权限确认,然后由协会作为第三方与服务提供者绑定并进行交互。(5)当市场机遇消失后,敏捷供应链解散,各企业知识服务注销,重新回到步骤(2)。组建过程如图3所示。

(四)应用实例

这里,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例,对敏捷知识服务进行简要说明。在对农产品进行清洗加工的过程中,加工企业通常需要了解农产品的农药使用量及所包含的化学成分,而作为需进一步对农药生产企业进行知识查询。在敏捷知识管理系统的支持下,农产品加工企业只需要向联盟提交知识查询即可,由系统进行知识服务的组合调用并迅速发现结果,实现知识的敏捷重用,使原有查询过程得到简化。

四、关键技术

(一)服务检索与组合技术

知识服务作为一种语义密集型的高层应用,用户通常需要具备全面知识才能正确使用,传统uddi基于关键词和简单分类的服务发现机制已经不能很好满足需要。因此,本文在敏捷知识管理系统中提出一种基于领域本体和语义相似度的知识服务发现方法。首先将用户查询需求进行语义扩展,细分为功能需求、质量需求等,然后判断功能需求是基本服务还是组合服务,若为基本服务则直接对uddi中已有服务进行语义查询。若为组合服务,则对该查询进行基本分解后进行相似度计算,得出结果后再使用工作流技术实施服务组合,如图4。其中,服务组合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服务形式。目前研究方向主要有基于流程的方法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前者以工作流技术为基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wsfl、bpel4ws等;后者以语义描述模型为基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是owl-s。而本文提出的方法则将服务检索与组合相结合、人工智能与工作流相结合,充分考虑了知识服务自身的特点。

(二)服务质量描述及评价方法

传统uddi没有考虑服务质量的问题,当请求者从uddi上同时检索到若干相关服务时将面临着选择问题,因此web服务中的质量(qos)管理,特别是服务组合的qos管理,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已经有一些研究领域提出了基于qos的服务评价及组合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大多数都没有考虑web环境的动态性,而且只支持特定的服务类型。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支持qos的服务描述及评价方法应用于敏捷知识管理系统。该方法根据农业及农产品流通的特点定义了一组描述服务的qos属性集,采用qos协商和反馈评价机制,支持携带qos描述信息的服务以及基于qos约束的服务发现。该模型不需要改变uddi的内部实现,而是基于wsdl直接对现有的uddi服务进行扩展。具体实现方法将另文详述。

简述变更管理流程篇10

然而对于致远来说,实施管理低碳化并不是追逐时尚潮流,而是它始终追求的一个目标。

致远―致远协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3月,是用友软件的参股企业。它是一家专注于协同管理软件领域,集产品研发、市场拓展、渠道销售、技术支持等为一体的中国协同管理软件开发商和服务提供商。

近日,赛迪顾问机构公布了2009年中国协同管理软件市场调研数据,数据显示,在中国协同应用管理软件市场上,致远的占有率连续5年稳居第一。由此可以,在协同应用管理软件领域,致远拥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其作为市场领跑者的地位得以巩固。

协同概念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比如微软的Exchange、IBM的Lotus/Notes,以及电子邮件、OA等,都运用了协同概念。2002年之后,随着致远等一批本土软件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协同市场概念和技术开始逐步成熟。在信息化时代,企业必须实现管理过程的电子化。但是传统的管理软件无法解决沟通过程中的一些障碍,而且很多管理软件的模式是按照西方的管理思想、管理文化设计的。在中国特殊的文化环境和氛围中,管理过程的很多环节和管理理念有着中国的特色,因此,设计一款适合中国管理文化的管理软件是对市场需求的必然响应。

致远创新性地推出了“二元化工作流”应用模式,以“刚性流程+自由协同”的技术应用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刚柔相济、随需应变的协同管理软件。致远CEO黄骁俭说:“借助协同管理软件企业全员应用的特点和致远的市场占有率优势,我们可以帮助中国企业进一步改善信息化的应用范围与状态。”

对话:

《新营销》:致远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黄骁俭:致远已经成立8年了,最早的产品类似于财务软件,专门针对航空领域。在做这个软件的过程中,很多客户做出财务报表,发现没有合适的工具能够让他们的报表上报、审批更快速、更简单。所以当时公司就有了想法,希望开发一些简单的工具让双方的沟通更加流畅。

产品做出来之后客户非常满意,使用之后客户的反应也很好。于是公司就开始考虑:在软件领域是不是还有另外一种软件,先前大家都没有关注?事实上,这种软件就是专门解决组织与组织、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软件。于是公司就进入这个领域,不断开发新产品。这个发展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为客户解决问题而引发了另一个产品,或者说形成了一个市场。

《新营销》:协同软件到底是怎样一种产品?

黄骁俭:什么叫组织?第一有授权,第二内部有流程。当有了授权和流程之后,人和人之间的交互不是点对点发生的,是由一个规则发生的。现在大家都会用电子邮件沟通,即使用电子邮件沟通,如果按一个规则走动的话,就能够衍生一种特定的应用需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协同管理软件。

协同管理软件,其实就是对组织中的人进行授权、不同的组织构架把所有的工作和场景全部串联在一起的一种应用系统。这种应用系统经过多年深化、开发,逐渐完善了。

实际上协同软件是中国市场造就的,因为西方的管理业务是和流程完全相关的,和人际没有关系,但是在中国特殊的文化环境中,管理过程和人际有很大的关系。举个简单的例子,请假。其实请假在企业里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写一个请假单请领导批准,是一个标准的过程,在国外按照流程走就可以了。但是在中国,可能科长决定不了,要由处长批准,有一个会签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国外的软件无法解决请假问题。

所以,协同管理软件就是看准了这样的差异点,通过组织行为学研究,包括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管理系的张志学教授、研究中国组织行为学的权威专家,都在与我们公司交流,研究相关问题。看起来是一个很简单的软件,但根基很深厚。

《新营销》:目前在产品开发方面,你们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是否为你们的产品增加了新的功能?

黄骁俭:我们的主攻方向是移动应用,特别是3G出来之后。移动应用有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地方,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审批信息,如果完整地看,可能容量很大。这时候如何通过简单的表述,能不能通过短信,短信的表述很短,然后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这就需要进一步深化应用的范围,而不是简单的终端变化。因为终端发生变化之后,有些应用模式也需要变化。这是我们移动应用发展的一个重点。

其次,更为广域的互联网,就是泛组织。泛组织,比如现在网络上有BBS、Facebook、开心网、SNS等模式。这些模式都是个人方式的,对于企业来说有没有相应的模式出现?能不能出现企业级的SNS?这也是我们思考的一个领域。也就是说,怎样更大范围地体现一个组织的互联、互动,同时又是基于组织的、多元化组织的。组织有很多形态,组织有内部,还有外部,这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领域,也是我们研究、开发的方向。

《新营销》:现在“低碳”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致远在这一方面是如何做的?

黄骁俭:协同软件只是在做协同的活,在这一方面绿色工作更容易取得成效。软件有各种各样,比如ERP、管理软件,但是它们更多强调的是业务流程的控制,一个企业内部的管理并没有强调工作方式。而协同软件强调的是工作方式,这是不太一样的,和ERP软件比较起来不一样。

《新营销》:致远提出了绿色工作理念,在协同软件的推广策略中,你们如何体现“绿色”呢?

黄骁俭:协同软件核心的理念是一些专业管理思想,譬如说,对企业讲组织行为学知识,很难懂。但是通过实际体验,企业就很容易了解协同软件的原理,以及它能够给企业带来什么便利。所以今年我们的市场活动其实很简单,就是体验,我们通过各种方法让企业体验、感受协同软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何应用。今年我们在全国大概要举办300场体验活动,包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动,让更多的企业体验我们的产品。

《新营销》:软件很容易被人模仿,对此,你们采取了什么措施?

黄骁俭:模仿只能模仿外在的东西,企业真正的内涵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不可能被模仿的。比如说我们公司的产品可以支持一万人,如果你能够做到,那你就不用模仿了。如果你模仿的只是表面的东西,其实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新营销》:致远近几年发展很快,协同软件的市场容量是大还是小?

黄骁俭:我现在没有办法告诉你市场的成长性,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做的只是冰山一角,广阔的市场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需要协同,企业都需要。

现在企业已经广泛使用计算机了,这就必然造成协同软件普及,尤其是移动应用、3G出现,市场的容量就更大了,因为人手一部手机是很正常的,即使做不到人手一部电脑,就可以造就这个市场。根本不用想协同软件市场所谓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