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传播十篇

时间:2023-03-18 04:18:53

微传播

微传播篇1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微博来到这个世界仅仅14个月,就已经拥有了突破5000万规模的用户群体。有人戏言,如果你的微博有超过10万的粉丝,你的影响力绝不亚于CCTV。

碎片化时代催生微传播

文明的碎片化、知识的碎片化、营销的碎片化、时间的碎片化,当今社会,海量信息让人不得不将自己的注意力分散到极限,而这样的分散,使得传播工作变得异常零散。

这样一个碎片化的时代,赋予了企业营销更多的含义,也给企业营销带来了更多的渠道和方法。目前,以百科、问答、微博、社交网站为代表的“微传播”的兴起,是新媒体的一项新的变化。

微传播是向特定用户进行一对一信息传播的方式,是受众明确、需求清晰、有较强针对性的精确传播形式。与大众传播相比较,其传播内容更精确,传播对象更精准,传播渠道更精细,其本质其实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口碑传播。微传播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

世博会期间,伊利通过微博与传统媒介进行整合策划,有效传播了其“绿色产业链”、“绿社会”的公益营销理念;而从快餐品牌麦当劳到软件巨头微软,从汽车厂商本田到连锁便利店7-11,全球各大品牌也纷纷将目光投向微传播媒介进行营销推广,取得了不俗的传播表现,不禁让人感叹这世界已经发生了革命。

“Q&A” 从单向不对称到双向互动

微传播虽然看上去“弱不禁风”,在广度上暂时无法与传统的电视相比,但其有效性和精确度却是传播媒介无法比拟的。如果说大众传播是“以我为主、自说自话”的单向不对称传播,那么,微传播则是“我来找你、答记者问”的双向互动传播。

通过以百度百科、维基百科为代表的百科营销媒介和以百度知道、新浪爱问、搜狐问答为代表的问答营销媒介,我们可以将需要传播的内容以“Q&A”的形式植入,实现精确化传播。消费者主动找到这些信息,会记得更加深刻。

从单向不对称到双向互动,靠一个信息、一个媒体包打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微传播时代,每个人只索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获得这些信息的渠道也丰富到多姿多彩。

信息即媒介,广告返璞归真

与大众传播相比,微传播效果的决定因素不是用什么媒介来传播,而是传播什么内容,传播关键词的价值越大,传播的范围和深度越大。

在大众传播时代,只要能上央视,“神马内容”都有用,因为“媒介即信息”;而在微传播时代,内容为王,只要信息足够吸引人,“神马形式”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介质,因为“信息即媒介”,信息本身就已经成为了一种传播介质。

一部《老男孩》,说是网络电影,其实,也是一部雪佛兰克鲁兹的超长版商业电影。点燃两个老男孩激情与梦想的克鲁兹,你在感动的过程中,绝不会拒绝如此懂自己的车。

隐性广告、植入广告、跨界广告、广告运动、整合广告……在微传播时代,广告终于开始向它的本质——商业电影靠近。

微传播篇2

>> “微”语境下的“深”传播:微电影传播模式探析 “微”电影的“深”传播 新媒介语境下微电影的创作与传播 微电影的传播效果探析 微时代下微电影的传播模式分析 “微”传播时代的微电影营销模式解读 基于微博的传播模式探析 公益类微电影的传播学探析 浅析“全媒体”语境下的微博传播特点 微信传播模式探析 全媒体语境下微电影广告的传播策略分析 互联网语境下城市形象微电影的传播和营销 微电影的网络传播机制 微电影广告的传播特色分析 微电影的轻广告传播 微电影的传播价值解析 微电影广告的传播优势研究 微电影广告的传播研究 微博公益的传播机制探析 微信的传播价值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转引自罗伯特·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李迅译.电影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180.

[3]洪长晖.微电影的成长及悖论——市场与受众的双重透视[J].现代视听,2011(12):49-51.

[4]王方、颜子澜.微缩的影像:微电影时代的“浅”表达[J].大众文艺,2011(20):182.

[5]赵磊.论微电影网络传播的利与弊[J].大众文艺,2012(20):156.

[6]李淑娟,曹慎慎.当电影遇见新媒体——微电影观念与实践初探[J].当代电影,2011(8):140-141.

[7]权亚楠.微电影的艺术特点及其传播机制研究[C].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8]郭倩微电影的传播解读及发展方向浅析田.前沿,2012(11):178-180.

[09]网易专题.第30次互联网报告: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

[10]陈新焱.微电影:生于“恶搞”,死于广告[N].南方周.末网站.

[15]张宇丹,吴丽.可视的文化——影像文化传播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130.

微传播篇3

关键词 微电影广告;碎片化;策略;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7-0009-02

在信息时代,中国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来自“碎片化”的消解,电视电影行业也不例外,其内容、受众及渠道正在面临解构和重塑。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传播模式的不断创新,微电影广告作为电影与广告、艺术与科学的跨界产物闯入了受众视野,让观众在内容海量的传播环境中眼前一亮。它创造性地将具有自由感和故事性的微电影与广告营销相结合,突破了传统植入广告在形式和内容方面的局限,在当前繁多的广告类型中脱颖而出。

微电影广告作为新媒体广告的一个分支,是营销观念导向性转变的产物。微电影广告在当下的互联网世界盛行,除广告主体广告内容方面的诉求,还受到互网自身传播的特点影响。互联网传播本身便有裂变式传播的特征,传递信息的速度非常快。网络个体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成为自媒体,并在自媒体这个平台上在评价信息和传播信息。网络口碑传播具有真实性和可行度比较高的特点,其改变了以往广告自说自话的方式。并且口碑传播本身利用的便是人类进行信息传播的天性,投资回报率以及传播到达率都会有很大的提高,仅仅需要进行一次制作和投放,花费一次的费用,便能够很好的进行传播。

益达“酸甜苦辣”系列是很有代表性的微电影广告。它用6分钟时间讲述了机车骑士(彭于晏饰演)和加油站女工(桂纶镁饰演)在敦煌沙漠相遇,并开启了他们爱情旅程的故事。这六分钟又被分成“酸”“甜”“苦”“辣”4个部分,按照次序在互联网平台上逐个。2011年,这一系列的微电影在互联网平台后,迅速引起巨大反响,受众点击率超500万。同时引发了民间和学界业界的热烈讨论。很多网民被这一系列的广告的故事性所吸引,甚至有人把它当作“连载”来追,希望能够有后续的故事,其主动观看的意愿非常强烈。在由新浪和广告门联合主办的“2011首届微电影节”中,益达系列微电影更是取得骄人成绩,一举斩获“最佳微电影形象代言”金奖。

纵观“酸甜苦辣”系列广告,可以将其传播策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以“人生百味,酸甜苦辣”为主题的爱情故事吸引目标受众群主动观看

这支广告中包含了温馨甜美的爱情故事、优质人气偶像以及良好的场面布景,能够满足青春影视剧成功的相关要求,也能够将网络用户主动的观看和搜寻广告的需求激发出来。根据市场调查可以发现,口香糖主要消费者大多为年轻群体,其年龄主要分布在16岁到30岁之间。并且益达在进行广告主题选择的时候,选择的是年轻男女的爱情,这一主题和消费者的人生阶段以及相关的感悟是相契合的。这个广告在确保消费群体愿意主动观看的同时,还能够将消费者的情绪激发起来进行二次的加工,让消费者从故事当中有所感悟和启发,甚至能从中找到自身的共鸣,将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经历与自身情感体验相结合,进而增强亲近感和接近性。这些情绪最终被添加到品牌中去,有利于广告商树立消费者的品牌忠诚以及培养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另外,两位演员彭于晏和桂纶镁也是受欢迎程度很高的艺人,有一定影响力和“吸金”能力。他们二人背后也各有其庞大的粉丝群体。这些“粉丝”是不可忽视的主要口香糖消费群体,他们完全有可能为了心仪的偶像而购买与偶像相关的产品。根据传媒的二次售卖理论,益达选择高人气艺人拍摄影片,意在将其背后庞大的粉丝群体转化为现实的消费群体。

2 电视+网络组合投放,多元传播矩阵协同发力

这个广告中比较短的“酸”和“甜”在全国256个城市电视台中播出,并且“苦”和“辣”也在出现在了网络食品广告中。另外,几家全国性的、有影响力且掌握巨大受众资源的视频网站如优酷、土豆、PPS、新浪视频和益达官网也陆续播出了这四段故事。从其投放行动中,我们可以发现益达选择的是传统的TVC+视频网站传播的组合和媒介策略。广告的核心理念和既定目标也是“关心”,即关心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诉求,重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并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他们各方面的需求,从而制造出消费者对产品的好感和信任,最终赢得对自家品牌的忠实和信赖。在对传播效益和广告投入性价比进行全面考虑的情况下,益达将互联网和电视媒介很好的利用了起来,二者之间也形成了相互补充和共同发力的关系,形成多层次的传播格局,从而形成了传播矩阵,提高了其传播广度和热度。

3 “再分拆”提升传播效能,增加产品、品牌曝光度

益达广告本身便是一个爱情微电影,时长在6分钟左右。将其拆分成4个部分,不但能够让广告的投放更加灵活,还能够更好更方便地进行传播,提高品牌的实际曝光度。

首先,对其进行拆分能够很好的把握电影广告本身“微”时长的特征,确保观看的人能够很好的理解和接受广告核心方面的诉求。一支广告的时长保持在一分多钟,这一时长既能保证完整地讲完故事,又能紧紧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使其不会刚看了开头就关闭页面或者换台。其次,这个故事分拆也增加了广告中益达曝光的实际次数,并且观众也不会出现异质感。统计数据显示,本系列微电影总时长为318s,其中进行产品表现的情节或者镜头长度为66s,仅仅是总长的1/5,并且益达8次作为故事情节出现在微电影中。这种拆分方式能够给产品多次出现提供方便,避免出现过度重复的情况。“过度重复”是微电影广告在拍摄过程当中必须避免的,因为一味增加产品的出现次数和曝光度有可能引起观众的不适和反感,进而造成适得其反的传播效果。适当曝光产品能够加深消费者印象,避免出现微电影广告结束,消费者还不知道广告内容,或者是印象模糊的情况。广告的目的在于通过传播,激发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进而促成购买行为,因此不能将广告表现产品和故事相分离。

在酸甜苦辣系列广告推出后的8个月内,调查显示,消费者对“益达”这一品牌的诉求认知增长了40~50个百分点,后又斩获亚洲实效营销金奖、艾菲实效营销金奖、微电影金瞳奖等诸多奖项,这无疑又给商业微电影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增强了业界的自信心,鼓励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微电影的传播方式进行产品推广。这些结果表明快消品用故事和情感同样可以取得良好传播效果,赢得市场青睐。

总之,与传统广告传播方式相比,微电影广告传播方式具有便捷化传播、低廉化运营、软性化宣传、准确化定位、整合传播渠道的优势。微电影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不但是因为其和全媒体时代广告传播方式相适应,还开辟了新的广告行业策略,并逐步成为了广告制作与的新方式。只有确保受众定位的准确,进行微电影内涵的挖掘,才能够确保微电影广告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张伟强.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微电影刨新性品牌塑造与传播方式[J].大众文艺,2012(20):171.

[2]李照.论微电影的广告营销成长策略[J].今传媒,2012(6):63-64.

[3]康初莹.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微电影广告发展探讨[J].新闻界,2012(15):45-49.

[4]胡睿.碎片化时代微电影植入营销探析[J].新闻界,2012(23):34-37.

[5]许娅.微电影广告的类型研究[J].新闻知识,2012(7):66-67.

[6]严瑾.微电影广告中的品牌推广[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9):356.

微传播篇4

2016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5.49亿,支付用户达到4亿左右,消费支出中娱乐占比53.6%,为58.91亿元。微信音乐传播作为微信娱乐中的重要板块,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现象,基于微信平台在现在社会中奠定下的重要交流工具地位,使得我们不得不探讨下微信音乐传播作为艺术传播中的分支,究竟有何可借鉴之处。

一、微信音乐的传播现象

众所周知,微信已成为传播音乐的主要渠道之一,微信音乐的传播属于艺术传播的范畴。艺术传播即创作者经历艺术体验、艺术构思以及艺术实践后构造出的艺术作品的传递、交流和传承过程,其目的是赋予外在物质以情感,借以抒发艺术家对世界的感悟,并通过该创造形式感染、影响受众,净化受众的内心世界。微信音乐也不例外,微信音乐更多的表现为受众自发的传播喜爱歌曲,并通过该种方式标榜自己,借以发挥自己的影响力甚至是刷新存在感。

如今,微信音乐的传播已渗透进大众生活的角角落落,随处可见“朋友圈”的第三方音乐链接,微信公众账号里的音乐作品赏析以及MV传播,微信群对于音乐作品的讨论更是比比皆是,正如微信宗旨“改变人们的生活”一样,微信音乐多种多样的传播模式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审美,甚至是自我认知。

二、微信音乐的传播模式

音乐作为感染人们精神世界的一种途径,其传播自然离不开模式的讨论,从微信音乐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率来看,其传播模式的研究尤其重要,对于微信音乐传播模式的研究不仅是研究微信音乐传播的艺术热点现象,更是挖掘其对于其他平台音乐作品传播的意义,微信音乐的传播模式大致拥有以下两种:

1.点对点式的传播模式

首先,微信音乐的传播模式之一是点对点式的传播模式,即好友间将互相欣赏的音乐作品链接直接彼此发送或转发。该模式中音乐作品的传播主要依靠第三方平台同微信平台的绑定或者用户将喜爱音乐添加到微信平台的“收藏”功能,然后从该功能中将音乐作品直接发送至好友。

在该传播模式中,音乐作品的传播受众较为定向,好友间的熟悉度较高,传播广度较受限制,但是能够加强志同道合的朋友间的交流沟通,使关系链条更加紧密,加强互动,增强彼此间的愉悦感。

2.非点对点式的传播模式

另外,微信音乐的传播模式还拥有非点对点式的传播模式,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

2.1微信群音乐传播模式

微信群的音乐传播模式即用户向自己所在的微信群体中自己青睐的音乐作品。微信群体间的音乐作品传播类似于传播学中的群体传播,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认为人总是首先属于自己的“初级群体”或称为“首属群体”,该群体具有亲密、合作的特征,包括家庭、邻居和朋友等。除此之外的微信群类似于组织传播,属于群体传播的一种,具有较强的目的性。

2.2 “朋友圈”音乐传播模式

“朋友圈”即用户展示信息的渠道,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时随地信息,只有自己的好友有权访问该类信息,陌生人至多开放十条状态,“朋友圈”音乐传播即向自己所在的朋友圈子中共享音乐信息。“朋友圈”的音乐传播较微信群的音乐传播范围更大,腾讯对于微信群的用户数量限制为一个群至多500人,而微信号的好友上限则为5000人,因此“朋友圈”的音乐作品传播直接影响人数是微信群音乐传播的十倍,效果较微信群音乐传播更为广泛。

2.3“微信公众账号”音乐传播模式

微信公众账号分为服务号、订阅号以及企业号,相对于上述“1对n”的两种微信音乐传播模式,微信公众账号的粉丝量可高达300万,其传播效果更为可观。受众对微信公众账号的关注大多为用户的主动行为,受众感受到的个人体验感较强,并且能引起兴趣使然的相似群体间的良好互动,对音乐作品的深度传播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受众的反馈机制其本质是对音乐作品的价值进行相互间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的内心需求。

三、微信音乐的传播特点

在艺术世界,艺术传播模式必然拥有其自身的传播特点,基于微信平台上的音乐作品传播也不例外,微信音乐的传播特点大致概括为以下四点:

1.受众为王的传播特点

微信平台更多的表现为自主化的传播者随性的传递信息。微信音乐的传播,顾名思义是基于微信平台传播音乐作品,其更多地表现为受众自身喜好的彰显,是新媒体时期受众中心化的表达,即“我喜欢什么,我热爱什么,由我说了算”的一种受众个性化体验。

2.“强关系”的传播特点

除了上面提到的受众为王的传播特点,微信音乐的传播还包括“强关系”传播。微信平台中,好友大多是自己熟悉的人,基本来自手机通讯录、QQ好友,这些受众之间基本属于现实社会中彼此熟知的人,亲密度高,彼此交集更加广泛多元,比起互相不认识的陌生人或者未曾谋面的网友间的“弱关系”,“强关系”显然更具传播力度和广度。

3.闭合接力式的传播特点

除了受众为王以及“强关系”的传播特点之外,微信平台上的音乐作品传播还拥有闭合接力式的特点。微信平台上的好友数量是受到限制的,并且受众的信息只有好友间可以看到,不在好友圈里的人们最多只能浏览十条状态甚至是没有访问权限,这种传播环境形成了一种相对封闭性的链条,但是多个相对的封闭性环境同时又组成了一个庞大的音乐传播环境,这种由“个体到个体”、“个体到群体”的接力式传播,逐渐增强了微信音乐作品的传播力度与效果,使微信音乐成为音乐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之一。

总而言之,微信音乐在当下形成的传播热潮并不是凭空实现的,出现这种现象的背后一定是技术、经济以及人文等共同因素的支撑,对于微信音乐的传播研究迎合了市场化的文化发展需要,对于其他途径的艺术传播更加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曾耀农,潘晶.《论艺术传播的效果》,艺苑文化视野.

[2]王h.《微信中音乐传播模式的形态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出版.

[3]张强.《当代“微信”的音乐传播模式观察》,北京:音乐文化产业,2015年.

微传播篇5

关键词:微信;新兴媒介;传播特征;媒介融合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LS)03―0095―06[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5.03.015

信息技术从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诞生以来飞速发展,其应用在不断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前信息技术进入了第五个技术发展周期一一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周期L1 J。移动互联网正在应用于各个行业之中,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速度之快、应用之广泛。以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交互性为特点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产业跨越发展的新的内生动力。马克思曾指出,科学技术不仅“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而且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国家提倡包括移动互联网在内的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工业领域、服务业领域加快应用,成为推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领域升级改造新的突破口,实现产业战略转型、结构优化的强大动力,深化服务模式的重要手段。微信等新兴媒介的应用对教育信息传播、市场信息推广、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基础性条件,是传统行业通向新兴互联网的重要入口。

一 微信内涵解析

微信,是一种传播方式。微信是一个应用程序、一个APP、一种通讯工具、一种新媒介,本质上是一种信息的传播方式。微信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传播工具,更是一种融合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类型的全媒体传播方式,蕴含着文化传播、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多种复杂语义的时代命题,是现代信息通信技术进一步应用,是创新技术不断迎合人类交往方式的传播革命。

微信是依托智能手机的通信方式,能快速发送文字、视频、图片、音频等数字格式的信息,是从有线通信到移动通信的又一类新媒体应用形式。微信是一款基于智能手机,可以实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移动通讯软件。微信是一款简单的即时通讯工具,是一个生活方式。微信是一款具有通信、社交和平台化功能的移动软件,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移动互联网入口。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2012年8月23日针对企业、媒体、政府机构等组织推出的一项信息服务,是微信平台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进行消息的精准推送、品牌传播、产品营销、教育信息服务等个性化服务。本文认为微信是以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为载体,以多媒体信息为传播内容,进行异步或同步传播带给使用者以全新体验方式的一种即时通讯类信息传播工具。

二 微信发展历程

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微信是一种即时聊天工具的最新应用形式。自2010年10月由深圳腾讯公司张小龙所带领的团队开始策划,于2011年1月21日了微信1.0的测试版,微信正式诞生。经过4年的发展,从最初的信息分享工具变为多媒体信息即时交流沟通全能型传播媒介。微信的发展是技术革新与社会需求不断融合创新发展的结果。

从2011年1月21日至今,微信经历了4年的飞速发展,微信与QQ号码、移动手机号码具有关联性,借助即时通信工具QQ庞大的用户群发力,用户数飞速突破6亿。微信的发展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个奇迹,正在试图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

三 从传播学视角解读微信发展

微信,是一种交往方式。微信的传播特征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微信功能增加和微信应用深入而发展。从传播学视角来看,微信传播主要是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为主,兼有专业组织对网民的大众传播性质。微信信息具备私密性、精准性等特征。传播范围主要在有限的圈子内,也就是在微友间进行信息传播,只能对关注的微友进行传播。微信体现了手机媒体的传播特征,具有初步的全媒体性质。手机媒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体现出了不同的传播特征,语音通信阶段:移动性、便携性、私密性、强迫性;语音与短信通信阶段:廉价性、隐蔽性和不确定性的结合、即时性和异步性的结合;多媒体通信阶段:交互性、多样性、统一性或复杂性、分众性、融合性、广泛性等特征。微信传播准实名性、个人私密性、大众传播能力薄弱、强人际关系为主要社交关系、受众范围较窄。微信平台给人类传播活动带来了一次创新的交往革命,任何表述都不可能概括它的全部传播特征,认识和了解微信传播媒介的特点及其自身的规律,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微信传播实践活动、提高传播效果,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之中。

1 微信传播具有精准高效传播多媒体信息的特征

微信的关注或被关注都是现实生活中某种关系的直接或间接映射。也就使得信息的服务具有特定性,微信具有分组和地域控制功能,可以实现信息的精准推送。从传播特性来看,微信传播不同于微博的传播,微博传播更像一个电子公告牌,只要路过的人都可以看到,而微信必须通过某种许可才能获取信息,信息传播更加精准,信息的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有着更加密切的关系,信息传播的主体相互有所了解,可以有针对性地将有用信息推送给用户。

微信以语音、视频、图片、动画、音乐等信息为传播内容,进行同步或者异步传播,传播效率较高。由于手机媒体具备了同步和异步传播特征,微信传播同样具备此特征。同步和异步的结合丰富了社交方式与手段,微信作为全新的社交平台,为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提供了方便,符合现代社会人与人交往的需要,是信息的发送者和信息的接受者之间及时传播的重要手段。

2 微信传播集传播者与受传者为一体,强化了作为具有双重性质的主体人的角色

传播者和受传者作为传统传播过程中两个主体性要素对于传播过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传统传播中,传播者是传播过程的起点,是传播活动的控制者,受传者是传播过程的终点,是传播活动的被动接受者。信息传播技术的引入使得新兴媒介传播特征发生了深刻变化,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边界概念变得极为模糊,在一次特定的传播过程中,有传播者和受传者之分,从整个微信传播体系中来看,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关系呈现出互为你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种交织状态,信息传播技术的使用强化了作为主体的传播和接收信息客体的双重性质。

3 微信传播涉及社会生活的多方面,呈现出内容的多样化、时间的碎片化特征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应用的丰富,微信用户数量飞速发展。微信传播的内容涉及交流沟通类、信息获取类、商务交易类、学习阅读类、手机娱乐类等。微信发送信息的形式,包括语音聊天、文字聊天、朋友圈、群聊天、摇一摇、搜索附近的人、免费游戏、订阅公众号、扫一扫购买商品、微信支付、付费游戏、付费聊天表情等内容和功能。对社会生活服务的渗透进一步扩大,传播内容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接受时间呈现出了碎片化的特征。如与支付、购物、教育、餐饮、理财、打车等广泛结合,成为线上线下互动的重要平台。未来主要依靠技术创新还将迎合更多的手机网民需求。微信信息传播通过技术实现了对信息公开程度的有效控制,如屏蔽、设备私密等。微信所开创的“既公开又封闭”的信息方式,让用户的信息有了介于私密和公开之间更安全更值得信赖的释放方式。微信用户可以在海量的微信信息和应用中自由选择。

4 微信传播采用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主要依托于智能手机

从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逐渐开始商用以来,至今走过了2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从Web1.0到Web2.0,再到Web3.0的互联网应用时代。Web1.0时代的应用主要依靠HTML语言呈现信息,是初级阶段的网络应用。Web2.0是一种创新的服务模式,应用于各个行业,通过各类应用渗透到互联网用户,以Blog、RSS、Wiki等技术和理论为基础。Web3.0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更是思想上的创新。Web3.0的技术特点是综合性的,语义网是实现Web3.0的关键技术。目前国内外互联网在Web3.0技术的支撑下,互联网应用呈现出了较多的发展态势。在众多互联网应用当中,微信发展之快,用户数呈几何级数增长,微信传播采用先进的互联网传播技术,主要依托于智能手机终端。微信传播是创新的先进信息传播技术与人们不断增加的交往需求融合的必然结果。

5 微信传播应用广泛,是一个强大的媒介融合传播体系

微信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融合的新的产品形式,是技术创新的结果,同样也是社会需求引领的产物。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微信已经广泛应用于新闻、高校教育、品牌传播、产品营销、物流、酒店服务、移动支付等多个领域。当前微信用户数量增长速度远超国内外其他同类软件的发展速度,是全球最具潜力和影响力的移动社交平台。随着技术的发展,微信对传统移动通信市场及互联网业务的侵蚀越来越强。微信还将继续深入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成为最具创新的互联网应用之一。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了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中共中央以最高权力机关来规范和发展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最高级别指导意见,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对新旧媒介融合的重视。微信是将信息传播、广告产品营销、电子商务、数字出版、金融服务、线上线下互动等许多行业和功能整合起来的平台级立体化应用系统,微信的应用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应用系统,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后将成为一个更强大的媒介传播体系与应用系统。

四 微信的未来发展趋势

微信作为一种典型的即时通信工具,在过去的半年当中,使用过微信的用户比例为65%,仅次于QQ软件。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需求的多样化,媒介也在不断进化,原有的传播工具不断提高其性能和效率,新的传播工具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新兴媒介正在向更快、更广、更便捷、更综合、更有效的方向发展。理解新旧媒介间的融合趋势,进一步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创新传播过程与应用形式,使之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成为更加科学有效的传播工具。微信积累了海量的用户数,在粉丝经济时代,用户就蕴藏着巨大的商业利益,腾讯将微信平台作为互联网业务的核心业务之一,正在快速走商业化之路。O2O模式、类APP等商业应用模式应用于移动互联网领域。微信是一种传播方式、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场交往革命,是现代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分析微信的未来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把握微信的发展方向,更好地服务于传媒实践活动。笔者认为微信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微信将促进人类交往新模式的产生

交往革命之所以能够推动生产的急速发展与文明的传播,在于现代交往手段具有更大的用时间消灭空间的特殊功能。在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换频繁的商品社会,交往手段使整个世界流动起来。微信平台具备这样的功能,集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于一体。微信由2011年8月的1500万用户,发展到现在超过6亿的用户群体,一跃成为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互联网应用项目。微信发展的强劲迅猛一方面得益于其自身技术的固有优势,另一方面迎合了人际交往之需要,促进社会大众间交流沟通方式朝越来越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微信通过智能手机与无线网络互联,线上与线下互动,提供多种服务功能及沟通形式于一身。微信革新了现有传播工具,整合了先进传播技术,体现出独特的传播特点,形成不同于以往的交往效果,促使网络社交成为目前社会人际交往中不可小觑的主流形式,极大地推动了传播的速度及广度。

2 微信将引发新变革,促进新融合,产生新应用

微信凭借其丰富而多样的信息资源和独特的功能优势受到广大用户群体的推崇和喜爱,整个社会掀起一股“微浪潮”。媒体融合不仅迫在眉睫,而且需要从“物理反应”转化为“化学反应”,获取质的飞跃。微信平台通过与传统媒介、传统互联网应用等进行融合,还将产生更多的应用和信息服务形式。微博、微信、微视、微秀、微话等“微内容”传播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微传播时代必然引发新媒体的变革,新媒体的发展与进步促使传统媒体必须做出改革与转型,传统媒体纷纷借力微信提升改进策略,这些都将有效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技术间的深度融合以及产生多种新的应用形式,构成媒介生态的新环境。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出,通过公众号关注进行内容推送服务,以及二维码扫描功能的实现均使传统媒体及其他媒介借力行船,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效结合。

3 微信将提供更加精准性、定制化的信息服务和个性化的用户体验

作为即时通信工具的微信,起初主要用于替代短信及电话功能的聊天及信息浏览,关注朋友生活动态,进而维系基于现实感情及现实交往的朋友圈关系。微信点对点传播的属性使它具备了精准传播的特征。用户通过定制自己需要的信息而享受高效的信息服务。这种庞大的人际网络圈的形成为商家及媒介广告和信息服务提供了巨大的商业发展空间。由此,相关增值业务如公众号与扫一扫的关注与订阅使得微信的商业化用途得以彰显,进而为各类更为精准的增值信息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各商品信息、媒介组织、行业资讯、个人关注等均可通过二维码扫描实现信息大范围传播与推送。同时,微信发展借鉴其他社交工具的功能特点,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个性化使用。如游戏、关注、相册、收藏以及微秀、微视的开发等立足满足多样化的用户体验及用户需求。

4 微信将促进阅读方式的变革

随着社会化网络软件及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高速推广与应用,使社会化媒体从PC端的浏览方式开始迅速蔓延到智能手持移动设备,手机阅读将成为人类阅读方式的重要转变。随着碎片化阅读、浅阅读成为人们通过手机进行阅读的重要形式。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以微信、电子书为代表的移动阅读为手机信息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如今,只要拥有移动终端,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刻、任何场景下接入互联网获取信息,进入阅读状态。基于移动终端的阅读已成为一种重要的阅读形式,微信是进入移动阅读最方便的入口。

5 微信将成为一个全球化巨型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挑战是全行业全社会性质的,一波一波的网络应用扑面而来,移动互联网的创新者与创业者不断将互联网的应用引向深入,极度推崇“互联网+”的概念。这个“+”的概念就是传统的各行各业,微信与媒体、娱乐、教育、金融、游戏、零售等行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融合。马化腾指出“互联网+”是一种趋势,加的是传统的各行各业。微信正是一个传统行业与移动互联网加的入口,为传统行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微信通过对QQ用户、手机用户等绑定用户群,迅速大规模扩展用户。在用户就是上帝的年代,自然而然就吸引了大批客商入驻微信平台,为微信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可以预见,未来微课还将进一步创新技术,融合各类应用,微信必将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巨型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

微传播篇6

【关键词】政务;微博;传播;机制

从理论上说,政务微博是随着政府与公众之间对信息公开的博弈而发生、发展的,其功能主要是用于政府信息,倾听民声,沟通民意,从而促进政府权力有序运行。从历史发展来看,政务微博是政府机关利用互联网络发展、变革自身的最新工具,是继政府信息上网、政府官方网站、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府、电子政务之后的最新信息传播形态。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民主诉求的进一步增强,政务微博的传播机制已经从原来简单的微博信息转变为“微讨论”进而实现了“微施政”。可见,正视微博时代的政府传播现象,对我国民主、和法治建设进程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微博时代的政府传播现象

历史地看,人类传播媒介的更新往往会引起传播观念和思想的嬗变。近年来,微博因其自身所具备的公开、及时和反馈性强等优势,迅速成为政府传播首选的一种新兴媒介,它在政府系统中出现以及被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政府传播机制,形成了一些新的特点,并开始影响、改变政治上层建筑、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社会交往方式。

当前,微博在中国政府的中方兴未艾。新兴的微博行为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已根植于中国庞杂繁复的网络信息系统之中,开始影响、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与交往方式。不仅如此,这波新浪潮“革命”还引发了中国社会生态的突变:微博行为从无到有并渐趋活跃,成为跨越国家上层建筑与大众凡俗生活之间的一座桥梁,悄然重塑着现代中国政务的形象,不断改进中国传统的官民互动方式,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网络生态。因此,微博舆论场的出现和引起重视,改变了政府的传统方式和观念的变更,为数众多的政府机构和官员个人纷纷试水网络注册微博,将其作为公布信息、了解民意、汇集民智和官民沟通互动的重要平台。由于政务微博凭借短小精悍、传播速度快、反馈互动性强等优势,扩大了信息传播交流和民意表达的渠道,日渐成为党政部门公布信息、组织动员和调研民意的重要工具,在推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党务机关和网络话语释放赋予了社会民众一定程度的话语权,又改变了传统人治型、法理型官僚行政权力运行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模式。目前微博在各个行业都有分布,如公安、旅游、宣传、交通、司法、文教、市政、质检、体育等政府职能部门。有报道指出,截至2011年底,广东省政务微博在腾讯网上认证的有399家,其中党政微博252个,官员微博147个。[1]政务微博的受关注程度也较高,2010年2月,广东省公安系统率先开设我国首批公安微博群,并在开通后的3个月内,评论总数已超过3万条,其粉丝总数逾10万;2011年7月21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成都”官方微博粉丝突破100万,成为国内首个粉丝破百万的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传播机制研究的缺失

“政务微博”现象是中国政府转变职能、改革行政体制以及创新社会管理的结果。通过微博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以及政府传播渠道的拓宽。近些年来,信息的传播活动从社会抽象的学理探讨逐步走向以政府为主体的具体信息传播活动分析,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很明显,政务、官员微博的出现符合各级党政部门设立新闻发言人,建立新闻制度以及适应“电子政务”、“信息化政府”的要求。然而对于社会研究者而言,这又造成了一个学科属性方面的棘手难题,他们似乎难以对这种传播现象进行恰到好处的归类和确切无误的定位。因为从传播学上看,政府传播是政府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而政务微博正是这样一种传播行为。但从行政管理学角度,这也是一种政府行为,可将上述传播行为视为行政管理职能的延伸与扩展,而这种行政行为不仅仅触及了新闻传媒领域,更是由此对公众产生了“涟漪”效应,是政府信息传递给公众的最新传媒形式。由此可见,这一现象横跨两个学科领域,既可以将之置于大众传播的范畴里检视,也能以政府管理学的方法打量。但是目前对此研究的现状却由于政府传播处于二者的交叉点上,这个交叉点因学科之间的壁垒,导致这个领域是研究者的“盲点”。因此,尽管以政务、官员微博为主体的政府信息传播活动日益活跃,但这方面的现象认识和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也有少数学者对政务微博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政务微博的运行有赖于法律保障机制、组织协调机制、沟通互动机制以及反馈评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该研究主要是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来审视政务微博,而无法站在传媒的角度对政务微博的传播机制进行媒介思考。还有些学者甚至预见到,政务微博的产生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好能够促进政府体制改革,运用不当便会对政府改革有负面影响。鉴于此,我们认为,从行政管理与媒介传播两者相结合的层面上特别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对这种现象进行辨析探讨,不仅及时,而且必要。

政务微博传播机制的“5W”分析

微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政府传播机制和传播理念,但从整体上看,政府传播仍然具有大众传播的特征,具备拉斯韦尔“5W”模式中的所有要素,即传播的主体、内容、媒介、受众和效果。但也发生了两个方面的变异,第一个是“把关人”的那部分权力由先前属于大众媒移至政府部门,政府取代大众媒体成为信息的主导者和把关人。第二个是传播过程中的五要素也相应地发生了一些变更。总体说来,对这两个变异的观察和研究对认识微博时代下的政府传播机制都有一定的意义,但第一个变异属于政府传播的外部社会机理研究,而第二个变异是基于政府传播本身而言的,具有本体的性质,因此对它进行详细研究更能从本质上认识政府传播机制及其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

传播主体。在传统意义上,政府传播的主体是政府。政府是一类特殊的机构,国家权力机关通过法律程序赋予它制定政策、颁布法令、对外宣战等权力。因此,信息的量、什么样的信息以及通过何种媒介信息都是由政府来主导和把关。但是,在微博语境下,信息是一种为大众共享的公共资源,且由于信息传播速度快捷、覆盖面广、反馈性极强,传统意义上的政府传播主体(政府)同时面临来自传播受众方面的巨大影响,如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微博事件。2010年岁末其一则关于“拆迁”话题的微博引起强烈反响,网络上一时板砖纷飞,伍皓无法承受,于2012年初在其微博上宣布:“本博改为只发宣传信息,回避谈个人的任何事情和个人观点……”[2]该事件反映出政府传播主体在网络微博语境下出现的变异,这是政治权力运行方式由传统人治型统治、近代法理型官僚行政向现代服务型民主行政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也说明在这个社会动向趋势之下,任何忽略受众的主体行为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主体由一元走向多元,实现了“所有人向所有人”的社会化传播[3],每个人都是传声筒和广播源。

传播内容。微博语境下,政府传播机制过程中的传播内容与传统传播机制无多大区别,主要有“指令性内容”“解释性内容”“宣传性内容”[4]。“指令性内容”如微博及时通告的紧急事件、重大灾情的预警等,“解释性内容”如湖南省衡阳市司法局官方微博针对正副局长互殴的情况解释和通报,“宣传性内容”如公安、气象等与生活服务相关的政务微博的警务信息和天气预报,还有就是作为一个集体行为的“微博云南”、“昆宣”、“秘境临沧”、“微博曲靖”等云南微博集群,致力于地方政府特色宣传。但我们也要看到,随着中国政治文明和民主建设的加快与不断进步,政府传播的内容开始由行政“指令性内容”向政务公开的“解释性内容”和生活服务的“宣传性内容”转变。更多的政府及其行政机关、官员已经意识到政务微博、官员微博的基本特征是有关公共事务信息,而不是一种简单的行政告知行为;是主动的、艺术性的信息表达,而不是长篇大论的说教、随心所欲的个人行为。

传播媒介。政府传播媒介,是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以及手机在内的各种大众传播媒介。在网络尤其是微博等媒介出现以前,传统的政府传播媒介还局限于单一的媒介运用,即报纸、广播、电视媒介还不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视媒、听媒和触媒三者之间的融合,产生强大的信息传播能力。但是网络的出现特别是微博在当前社会的广泛运用,逐渐改变了这一局限,政府传播媒介的综合性明显增强。微博基于互联网Web2.0技术,综合3G和智能手机技术,可以进行图片、音频、视频在电脑或手机上的上传,将纸媒的文字、视媒的图像、听媒的语言等各种符号整合在同一平面,从而实现视听触媒三者的融合。政府媒介使用的渠道已经从单纯依靠某一种传播媒介走向多媒介甚至是全媒体融合,这也促使政府必须更为深入地研究各种媒介之间的共性与特征,研究如何发挥各种媒介之间的优势以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介之间的融通,以便更好地将公众所希望获知的信息以最便捷的形式传递开来。

传播受众。一般而言,受众与传播效果研究的关注点在于“媒介与文化的传播对受众的意识观念有怎样的影响、产生何种认同之类问题”[5]。传统的政府传播受众与微博时代并无二致,主要是与之相关的人民大众,包括社会各阶层、各民族、各党派、各种社会组织、群众团体等。但也要注意到,每个时代政府因社会事务的着力点不同,政府传播所假定的受众对象也有所不同,如中国政府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对阶级立场的极力强调,导致国家媒体机构所宣传的重点区域是意识形态,传播的受众大多集中在工农阶级。而在微博时代来临的网络社会里,政府传播的受众又根据拥有资产多寡、知识盈贫、社会关系网的大小等因素,被不断地分层。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2011年两会期间开通的微博,其受众大都是拥有一定政治知识,并关注国家事务的一些知识群体。

传播效果。任何一种传播活动的完成都是以传播效果的达到为终点,政务微博传播也不例外。但与传统政府传播的效果分析通过公众对政府指令的实际执行情况来检验结果不同,微博语境中的传播效果分析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受众与主体的互动之上。也就是说,受众能否通过关注、评论、转发、私信、收藏等微博设置的反馈机制实现与政府的互动,才是政府传播效果分析的关键,而不像传统的政府传播效果分析那样,追求“是”或“否”的单向性、绝对性和权威性。因此,政务微博信息的非常讲求艺术性与公共性的结合。试想,如此多的政务信息都必须首先经过精心筛选出政府希望传播的公共信息,然后压缩成140个字符的精练语言,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处理的创造过程。只有那些能够吸引博友眼球的政务微博,才能在公众当中广为流传并产生积极的互动,否则就失去了微博本身所具有的优势。此外,从从事行政管理事务的政府自身来看,政务微博对政府职能转变也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并且迅速地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导、倾听民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群众政治参与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6]。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政府法制协调与创新”(201106LX539)、“网络审美生态系统的失衡与重构”(201106LX551)]

参考文献:

[1]蒋哲,郭琛.从“微问政”走向“微施政”[N].南方日报,2012-01-03(A06).

[2]车辉.官员微博的个性化之惑[J].民主与法制,2011(6).

[3]王学俭,刘强.新媒体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取向[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4]程曼丽.政府传播机理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5]徐翔文化与媒介传播中的虚假认同问题——基于文化研究的多维视角[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6]梁芷铭.政务微博推动政府职能转变[J].新闻窗,2012(5).

微传播篇7

贵州省积极运用微博、微信、微视等新媒体创新开展宣传工作主要做法如下:

顺势传播,大力推动

移动互联网传播平台建设

当前,贵州互联网宣传管理进入全新阶段。根据中央部署,2014年,贵州省委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时任省委书记赵克志、省长陈敏尔分别任组长和副组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广智分管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省委宣传部、省网信办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提升网上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统筹指导、安排各市、州宣传部门、新闻媒体、网站积极探索传播新技术、新形态,不断创新新闻传播的理念、形态、模式,加强移动互联网传播平台建设,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一是省内主要网站积极推进“两微一端”平台建设,努力打造知名微信公众号。如,多彩贵州网移动新闻客户端“耕耘贵州”、微信公众号“多彩贵州”,当代先锋网微移动新闻客户端“掌上贵州”、微信公众号“当代先锋网”,贵州农经网微信公众号“黔乡游”,贵阳网微信公众号“贵阳网”等。二是省主要新闻媒体加快媒体融合步伐,积极布局移动新媒体端。如,贵州日报微信公众号“贵州日报”、“贵州快报”,贵州广播电视台移动客户端“智慧贵州”、微信公众号“动静贵州”、“贵州交通广播”,当代贵州微信公众号“当代先锋”,贵阳日报微信公众号“贵阳日报”、“黔生活”,黔东南州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掌上黔东南”等。三是提高议题设置和有效发声能力,强化网上内容建设。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省网信办创新策划制作的“多娃彩妞看贵州”系列动漫时政报道,在微信平台推出仅半天就达到了180万的阅读量,被中央网信办评选为2015全国两会网络宣传创新奖。目前,省主要网站、新闻媒体“两微一端”受众近千万人,推出微信报道、文章约7万余篇(条),如《那些年,为贵州点过的赞》、《开nia细(侗语:感谢),同志的黔东南之行》、《一位省委书记的72小时》、《谁在回家路上遇到了省长》、《贵州没什么可牛的》等微信文章引起众多网友关注。

聚力传播,形成省市县

三级政务微信矩阵

大胆探索政务新媒体建设,打造“指尖上的政能量”。省网信办将推进政务微信新媒体建设作为网络阵地建设“五位一体”(网站、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手机报)的重要工作,积极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整合力量形成贵州网上“大宣传”格局。全省已经开通认证1500余个政务微信、2100多个政务微博,90%的省直民生部门开通了政务微信,打造了30余个示范重点账号,初步形成省市县三级微信矩阵。“贵州”、“贵州省人民政府网”、“贵州公安”、“贵州工商”、“贵州检查”、“团青微话”、“贵阳”、“微铜仁”、“微金州”等一批政务微信公众号在促进政务公开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对外宣传贵州的新生力量。其中,“贵州”政务微信公众平台被中央网信办评为全国政务微信优秀公众账号,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进行了报道。

集智传播,广泛动员全社会积极力量

打破体制界限、门户之见,巩固扩展网上“红色地带”。一是充分调动各方积极力量,创新网络传播工作机制。除了统筹安排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微传播”外,省网信办还主动协调联系商业机构、民营文化企业以及自媒体,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加强教育引导,争取团结协作、为我所用。省网信办建立了“贵州微力量”微信群,将省内开设微信公众号的主要商业机构和自媒体负责人纳入日常管理联系对象,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力量,主动传播网上正能量,展示贵州好形象,为发展凝心聚力、贡献力量。近期,“贵州新目标”、“乐活林城”、“我们都是贵州人”、“相约贵州”、“城市档案”等省内商业机构和自媒体微信公众号,在我省重要活动、重大主题宣传中,借助其自身的“人气”资源和生动活泼的表达方式,发挥了积极作用。如《签约金额75.2亿!深圳文博会贵州组团太惹眼了》、《漂亮死了!这才是贵州的春天》、《爱上贵州的49个理由,第一个就……》等微信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热传。二是及时总结经验问题,注重网络传播工作激励。为激励各地各部门各媒体借助新媒体积极宣传,省委宣传部、贵州省网信办组织评选出了省内外100余件有关贵州的优秀“微传播”作品,并首次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编辑出版了《贵州省百件“微传播”优秀作品集》,中央网信办的机关刊《网络传播》杂志专门报道刊发《贵州凭什么频频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报道称:从全国首家大数据交易所,到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主席点赞鼓励、互联网企业巨头扎堆考察,边远贵州到底凭什么频频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贵州百件“微传播”优秀作品集》似乎给了我们答案。随手翻阅,感受到的都是贵州风采和文化自信。

开放传播,借力全国

微传播篇8

微信时代对外传播现状

2012年4月,微信以英文名Wechat正式进入国际市场,同年10月开始支持繁体中文语言界面,增加港、澳、台、美、日五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绑定手机号,加入英文语言界面,12月实现支持全球100个国家的短信注册。到目前为止,微信官方虽没有公布用户总数,但据第三方观察,国外用户突破1亿,海外活跃用户突破2亿大关。

借助这些微媒体平台,原本远离大众视野的诸多外交事务开始为人们所知晓,各国使馆也迅速集聚了大批粉丝,实体外交关系逐渐演变成虚拟的“相互关注”关系,这种依靠媒介平台所实现的关系转换和规则创新正是“微时代”对外传播发展的核心能力。

2013年4月1日,腾讯正式推出了认证的公众账号,到目前为止,从事对外传播的微信公众平台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负责对外传播的媒体所设立的微信公众平台,如“China Daily”、“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公众平台)等;第二类是地方政府所设立的微信公众平台,如“Hello Chongqing”等。

负责对外传播的微信公众平台所推送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关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民生等新闻

这类内容占到了对外传播的微信公众平台所推送内容的绝大多数,特点是以小篇幅、趣味性、时效性为主。

这类内容的目的在于及时向海外华人或者在华外籍人士报道每日在华发生的重大新闻。推送的消息内容以文字为主,辅以图片或小段视频,内容较为简短,中文内容一般在800字左右,而英文内容一般在1000词左右。

2. 宣传我国政府的执政方针、政策及理念

这类内容虽然在对外传播的微信公众平台中所占份额不大,但是份量却极重,此类内容的特点主要以解释性、宣传性为主。

其目的在于及时向海外媒体、外籍人士宣传并解释中国政府的最新政策,作为配合传统媒体宣传的辅助渠道,微信公众平台与传统媒体组成了快速的、立体的、多渠道的新型对外传播形式。

3. 本地生活、消费信息等服务类内容

这类内容主要出现于地方政府机构所设立的微信公众号中,此类内容包括本地生活信息、本地消费服务信息及本地新闻等。

传播这类内容的主要目的在于服务于生活在当地的外籍人士,帮助他们工作、学习、生活。这类内容的主要特点是贴近性、趣味性及时效性。

微信对外传播的不足

1.微信在海外的使用量分布不均

微信在2012年4月推出海外版并命名为Wechat,此后正式进入国际市场。为了向海外市场推广,微信还邀请了梅西担任其最新代言人,拍摄的全球电视广告在15个国家播出,截至目前,使用范围已扩展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全球的使用密度来看,微信几乎覆盖了整个东南亚地区和印度地区。在印尼,超过50%的职能手机用户使用微信,而印度由于人口基数大,目前已经成为微信的第二大市场。除了亚洲地区,微信也开始向北美、南美以及拉美地区普及,甚至南非、中东等地区都有微信用户。但相比于本国人口而言,这些国家的使用量并不大,截至2014年11月份,微信在美国用户量突破300万,与WhatsApp相比仍然差距很大。

2.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多为内销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很多官方机构、非政府组织或普通民众都开通了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以开展对外交往,从不同层面传递中国声音和大国形象,甚至外国驻华使馆也陆续开设微博和微信平台,开展“微外交”。

受微信在海外市场的现状制约,微信公众平台所进行的对外传播仍然多属于内销。从传播形式来看,微信公众平台所进行的是“一对多”的媒体活动,官方的宣传色彩浓;从传播者身份来看,只有涉外机构和人员才会开通微信平台进行对外传播,如我国外交部开通了微信公众账号“外交小灵通”;从关注者身份来看,基本都是国内民众、留学生和外籍在华工作人员;从传播活动的场所来看,他们所进行的传播活动活跃于中国国内;从传播内容来看,推送的信息主要是中国的外交事务,使用的语言几乎全是汉语,而且在文风上比较正式。因此,对于许多国内民众来说,这种内销行为只是为他们提供了另一种获取信息的渠道,而不是另一种视野。

3.微信公众平台的生命周期存疑

有人把互联网产品的轨迹概括为“来的突然,去的迅速”。当然,这种“去”并非完全消失,而多是因另一种网络媒体形态的出现使之丧失了传播的主导地位。从博客到微博,它们从引入到成熟,都是在很短时间内集聚起数量庞大的用户的。经历一阵短暂的“大红大紫”后,就开始渐渐衰弱,主导地位被下一轮产品所替代。微信从2011年问世后,在近四年里就吸纳了6亿多用户(包括1亿多海外用户),它是否能够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保持着强势的主导地位而不被新产品所替代呢?这需要市场用时间来检验。

促进微信对外传播的对策

弥补微信对外传播的不足,做好新形势下的对外传播,需要腾讯公司、微信公众平台方、微信用户的共同努力。

1.推进微信向海外市场的拓展

微信对外传播首先要基于海外微信用户的上升,因此,微信应在保持产品性能的基础上积极向海外市场拓展。可采取以下三种主要途径:一是腾讯公司应主动与国外相关公司洽谈合作。这方面腾讯公司已有相关经验,早在2013年2月,腾讯与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媒体集团PT Global Mediacom子公司MNC组建合资公司,以此进一步拓展印尼快速发展的社交媒体市场。同样,政府可以支持腾讯公司扩大合作范围。二是借助来华留学生和工作人员推广微信。这一群体因特殊情况而需要较长时间留在中国,为了获取信息和交流合作,他们都会使用微信,并各自对这一产品有着不同的使用体验。因此,可以鼓励他们向本国亲人推荐。三是鼓励中国留学生担当微信“宣传大使”。近几年,中国留学生群体日渐庞大,他们多用微信和国内的亲人朋友保持联系,并在当地向身边的外国友人、同学推荐。腾讯公司可以设定一个标准,对于推荐用户达到特定数量者实行具体的奖励措施,如发放优惠券等。

2.适应微信用户的传播需求

首先,微信传播者在传播内容上不能只是特定网站的内容翻版,而应为关注者提供新的解读、新的视角。既要报道正面事实和言论,也要适度地报道负面信息,而不应该一味地塑造一种“高大上”的中国形象。同时,还应适应网络文风,“在一种颠覆传统、消解权威、对抗规则、解构自我的流行风潮和速食、个体性、抵制性的‘微文化’背景下,完成一场‘去官方’色彩的后现代叙事。”①其次,对于部分外国用户而言,他们可能受本国意识形态或价值观的影响,对中国存在某些成见,这就需要官方机构借助微信平台重新塑造自身形象,就外国人的思维习惯进行有针对性的对外传播,纠正外国人对中国的偏见和误解。

3.推进微信平台的民间对外交往

民间对外交往的主体主要指普通人、有名气的社会精英和明星等,这种对外交往既包括在国内的对外交往,也包括在国外的对外交往。在国内,每位公民都有机会与在华外国人接触,可以通过面对面交往或微媒体建立起牢固的关系。在国外,留学生群体、经常出国活动的明星,都在不经意间充当着对外传播的角色,他们在微信朋友圈或公众平台上的言论和信息分享等行为,都会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着中国的声音,从而与官方的对外传播阵地遥相呼应。因此,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民间交往主体应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一方面不对外传播未经核实的信息,另一方面积极传播有利于中国形象的故事。

(本文是匡文波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媒体在“茉莉花革命”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立项批准号11BXW037。)

微传播篇9

【关键词】公益活动 微公益 传播策略

微公益是在新媒体发展和官办慈善事业遭质疑的环境下崛起的,新媒体为其提供了产生和发展的土壤,官方慈善的式微则为其提供了契机,因此如免费午餐、大爱清尘、随手拍等公益项目在2011和2012年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何为微公益?如今并没有权威的界定,但普遍认为其包含以下几个特征:(1)民间自发的援助行为,从发起者到参与者都是草根民众,是谓参与者“微”;(2)主要以社交媒体特别是微博为传播渠道和信息平台,是谓传播渠道“微”;(3)微公益不设门槛,强调人人皆可参与的理念,将点滴爱心汇聚成强大的公益力量,是谓参与活动的内容“微”;(4)活动的达成目标和预期效果明确具体,援助的对象和内容针对性较强,是谓活动的目标“微”。

到目前为止,微公益行为主要有两种:一是捐赠救济类,如免费午餐,大爱清尘;二是志愿服务类,如随手拍,宝贝回家。时效上也有两种:一种是长期项目,免费午餐即属于这种;一种是突况即时性救助,如铅笔换校舍,这类微公益以事件的发生或被关注为起点,以事件的解决为终点。本文以免费午餐为例分析微公益的传播策略。

一、免费午餐的传播策略

在诸多微公益项目中,免费午餐较为典型,该项目由邓飞等500多名记者和国内数十家媒体联合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发起,“为了让孩子‘吃好饭’”,倡议每天捐赠3元为贫困地区学童提供免费午餐。项目于2011年4月2日启动,2012年10月12日获民政部批准,成为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法定分支机构,10月26日,国务院决定由中央财政拨160亿试点,每生每天补助3元改善营养。免费午餐取得这样的成果,与其良好的传播策略是分不开的。

1、目标群体明确

免费午餐关注的群体是孩子,孩子在中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容易引发关注,具有传播上的优势。

2、名人、意见领袖的参与

项目发起人邓飞是著名记者,在微博上有大批粉丝,他通过撰写和转发免费午餐的微博,起到了很好的传播作用,同时,作为意见领袖,邓飞有着较高的可信度,在传播中处于主导地位。而邓飞的微博通过其名人如马伊俐、薛蛮子等的关注和转发,达到了核裂变式的传播。

3、微博传播与营销

免费午餐除利用名人进行微博传播和营销外,还有其他值得借鉴的方式。

微拍卖:微拍卖是种很好的营销手段,既能传播微公益又能筹措资金。微公益开始时拍卖一些高端的东西,后来随着发展,拍卖没有限制,很多网友也参与拍卖或助拍,并将拍卖款捐给免费午餐项目。

微访谈:与传统访谈不同,所有问题都来自于网友,且由访谈嘉宾直接回答,嘉宾与网友零距离交流。2012年4月邓飞在新浪微博微访谈与广大博友互动,就免费午餐的问题一一解答,接受公众的监督,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事件营销:2011年4月14日,广州刘嵘发出第一条支持免费午餐的微博,表明“此微博转发一次,我就捐出九块钱”。此举迅速得到广大网友响应,4小时内被转发7000多次,最终被转发十万次,共募捐90万元。据估计,此次事件微博覆盖粉丝上千万,十万用户参与其中,不仅引起网友热议,还引起数十家媒体争相报道。话题显著性、全民参与性等特点让这次事件营销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应。

4、传统媒体跟踪报道

在免费午餐活动中,传统媒体进行了持续的报道,被邓飞认为是“活动的大血管”①,传统媒体具有权威性,免费午餐借助传统媒体的报道,使项目更具说服力,提升了“免费午餐”的美誉度和可信度。在项目启动后四个月内,传统媒体对免费午餐的报道数量达到72篇,报道内容涉及主张说明(过程说明)、过程报道(现场、实施)、倡导宣传(感激、参与、成功快乐感受)等。传统媒体的持续报道对免费午餐项目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

5、开创电商合作

免费午餐在淘宝商城开设的网络义捐、义卖的淘宝公益店很有启发性,通过义卖义捐的形式获得资金,其商品包括3元免费午餐、明星物品拍卖和“免费午餐”爱心纪念品。淘宝公益店充分利用了电子商务平台,不仅使募捐程序便利化,而且使饱受诟病的资金流向环节得以透明化,公开化,赢得了公众的信任与支持。这种创新的合作模式为免费午餐的运行与传播提供了新思路。

6、提高宣传力度

免费午餐的宣传主要以微博为阵地,同时免费午餐开办有官方网站,用以整理和公布免费午餐的信息、活动及动态,也可以查询善款、在线捐赠等。另外,免费午餐提供独立的第三方信息披露平台,公布收支情况,受助学校等信息,保证了项目的公开透明。

二、微公益的传播策略

公众在面对微公益的诉求信息时,参与能力并不是影响个体实际行为的决定因素,个体的行为意愿才是影响行为的主要因素,因此有效的传播显得至关重要。②进入2013年后,微公益逐渐沉寂,这与微博信息保存时间短和受众的审美疲劳有关,然而虽然免费午餐不可复制,但我们却可以总结出可行的传播策略,为其他的微公益提供借鉴。

1、形成品牌效应

微公益活动也需要品牌,品牌可以增加信任度,提高人们的捐赠意愿和积极性,微公益的品牌可以从四个方面构建:一是意见领袖的名人效应,二是简单易记的名字,三是与官方的合作,四是公开透明的募捐与后期管理。

2、形成纵向的宣传和运作平台

微公益壮大于微博平台,但微博仅是其宣传平台之一,微博信息的碎片化和短期性决定了其不能完整长效地传递信息,因此形成纵向的宣传和运作平台是必要的。笔者认为,纵向平台,前线的是微博,微博速度快,可用以即时信息;中坚力量是博客,博客能够图文视频并貌地展示内容,是详细展现微公益内容的有效平台;而整个平台的后盾是官方网站,官方网站是代表该公益的窗口,用来整合信息,权威性内容,包括捐款和使用情况等,一方面传播微公益信息,另一方面也便于接受公众的监督。

3、形成完善的传播营销机制

微公益要想取得效果,合理有效的传播和营销必不可少,免费午餐便是利用了这些手段,因此取得了很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笔者认为,在传播和营销中,可以按以下策略进行(表1)。

传播初期,因为知名度问题,所以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与官方机构合作,为自己正名,取得募捐的合法性;二是借助名人或意见领袖的力量,提高知名度,期间可以进行少量新媒体营销,此阶段以提高公众的关注度为主。中期是传播的主要阶段,主要是建立权威性和影响力,扩大影响范围,宣传要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结合,线上与线下可同时进行,这一阶段的传播需要多样化,微直播、微访谈、微拍卖和事件营销等皆可适时使用。而当微公益进入稳定阶段后,需要做好的是公开和透明,同时进行正规的运营,让其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

4、建立答谢机制

虽然做公益出于善心,不求回报,但适当的感谢会提高捐助人的积极性和成就感,促成其进一步的捐赠行为,微公益可以设立捐赠人资料库,将收到捐款和捐款使用情况及时地发给捐赠人,同时在年节时发送祝福短信,这样既能增加与捐助者的粘度,又能提高项目的美誉度,但要做好联系人信息的保密工作,防止信息泄漏。

三、微公益传播困境及解决之道

进入2013年,我们可以明显感到微公益已不如去年红火,这一方面与微博的式微有关系,微博上信息的泛滥与煽情影响了受众的体验,造成审美疲劳;另一方面是微公益的泛滥,人们关注和支持微公益的边际效应递减,关注减少不可避免。

另外随着微公益的增多和发展,弊病也不断暴露,很多微公益项目单纯利用网络,缺乏机构规范管理,走一步看一步,这样的微公益难以走远。当慈善项目达到一定规模后,要将公益项目制度化,这样才会具有持续性,即使最初的发起者和管理者退出,慈善项目也能继续运作。

面对微公益传播上的不足,该如何解决呢?微公益信息的传播效果实际上就是该信息的传播对于个体参与活动意愿的调动程度。这其中主要运用的是社会动员理论,它是指人们在某些经常持久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其态度、价值观和期望值变化发展的过程。

然而这种动员并非每次都有效果,而且动员在时效上也不是长久的,一般来说,动员要起效果一是动员者的可信度,二是动员者的吸引力。因此由名人发起的动员一般的传播效果比较好,然而利用名人并不是长久之计,对于为微公益来说,要建立起可信度,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1、建立公开透明的微公益运行机制

传统官方的公益项目频频遭到质疑就是因其透明度不够,微公益项目在网络平台上必须公开、透明,善款流向清晰了然,项目落实负责到位,公益效果及时反馈,这是增加可信度的基础;

2、建立权威的微公益平台

权威的微公益平台一方面可以对微公益项目进行审核,提高准入门槛,提高可信度;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整合资源,避免重复浪费,提高募捐资金的利用率,当然,这样的平台最好由官方搭建,在运作上则坚持微公益的原则;

3、提高公益成果转化率

虽然微公益可人人参与,但个体草根的力量毕竟有限,因此,微公益能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是最好的出路,这也是微公益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①徐艳红,《微博可以更好地改变中国未来》[J].《人民论坛》,2011(21)

②刘绩宏,《利他网络与社交网络的拟合——关于微公益信息传播效果的改进》[J].《新闻界》,2011(8)

微传播篇10

虽然微电影现在还没有一个学界公认的定义,但是其微时、微周期制作,微小规模投资和以新媒体为主要的传播平台的特点已经得到普遍认可。2010年,优酷网制作的“11度青春系列”引起网络上的热追,之后便有多部微电影进入人们的视线,如吴彦祖主演的《一触即发》、姜文导演的《看球记》、普通青年人编制表演的《外面的世界》,这些给人们带来微电影在影片质量与思想内涵表达带来无限憧憬,多媒体社交网络应用与无线3G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推广,更是为微电影的发展创造了更多发展空间。

一、微电影的特征

(一)微时长放映、微投资制作、微平台传播

1.微电影片长短小,内容精悍

微电影与传统电影、网络视频均存在很大区别,一方面它是传统电影与网络视频的结合,有其特有的构思与表达方式,话题的选择引人入胜,内容短小精悍。它是一种新的虚构故事表达样态,短小的故事片段、结构情节都可以构成一部微电影,此外微电影比传统电影的内容来源更生活化,故事情景也以轻松诙谐的方式表达出来,精炼的内容往往传递一定的深度的思想,这样引发观众共鸣的同时也让观众对影片记忆深刻。另一方面,微电影在与传统电影明显的不同在于其微时长播放,传统电影至少要有一个多小时的片长,而微电影短则两三分钟,长则二三十分钟。

2.微电影的制作上投入低,时效性强

微电影的“微容量”决定了它的制作不同于传统电影那样耗时费力。据资料显示,一部普通的微电影投资在10到20万元左右,相比很多传统电影亿万元的投资,微电影在制作金额上显出低成本的优势。另外,微电影的准入门槛低,除了专业导演演员拍摄的微电影以外,参与微电影的编排与演出很多都是对此有兴趣的普通民众,例如“南方小镇微电影网”就为草根阶层的人提供微电影拍摄指导与传播的平台,草根阶层的人只需要相关拍摄道具设备便可以出产一部微电影在网络中传播。片长短、制作周期大大缩减,这使微电影有了具有时效性的可能性。微电影可以紧扣时代、社会热点问题,可以将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迅速的改编成电影,成为带有社会体温的电影,这是传统电影所无法企及的。例如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发生之后,网友结合这次事件制作的微电影《让人间充满爱》,以唤起人们对冷漠的反思,在网上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响应,搜索量短短时间内飙升致第二。从事件发生到微电影的上映,期间不过一个月,微电影在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与引人及时深思的时效性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3.以网络为主导的微平台传播

院线是传统电影播放的主要渠道,而微电影的传播主导平台则是通过新媒体途径。一方面,网络媒体例如优酷网、土豆网等几大视频网站媒体拥有大量官方或个人制作的微电影资源,同时微电影专有播放网站,如“中国最大的微电影平台———V电影”“南方小镇微电影”等。另外在微博与社交网站上,通过视频连接的方式,大量微电影资源通过转发与分享进行传播,与传播者相关注的人再不断进行二次、三次传播。另一方面,新媒体设备也成为微电影播放的新途径,如3G手机、平板电脑,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移动通讯技术的普及让每个人不被束缚在固定的空间,可以随时随地接触网络媒体,微电影的接受与观看也变得更加简单容易。

(二)微电影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在制作上,传统电影准入门槛比较高,受资金、技术、专业修养、市场风险等因素制约,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一般很难操作。与之相比,微电影的门槛较低,不需要千万元的资金投入也不需要高清摄像机,技术掌握也比较容易,只要有兴趣有想法,便可以自己创作剧本,担当导演或演员,创作自己的微电影。例如在“南方小镇微电影网”上有励志感人微电影、校园学生微电影、搞笑娱乐微电影都是由对微电影感兴趣的人自发拍摄上传,以网络媒体作为传播工具的。在电影传播上,除了通过网络传播之外,微电影有着更广阔、更加开放的空间,手机、地铁与公交车上的移动终端装置是微电影较于传统电影所特有的传播媒介,其便携与伴随发生的特质,使得微电影可以随时出现在人们身边。

(三)微电影具有很强的互动性

传统电影是点对面的单向传播模式,而网络传播平台的构建,使得微电影有很强的互动性与双向性,它改变了封闭场所与固定银幕所构成的物理空间,观众对于电影的可操控性大大增强,不仅可以自由点播、点评自己喜欢的微电影,人人皆可参与的特质也使得每一条评论与转发参与到微电影的传播过程中。另外,受众在微电影里不再只是旁观者的角色,微电影的制作变为人人都可参与和推动的实践,例如2011年8月别克汽车和新浪视频举办了新浪微剧本大赛“向前的理由@别克”活动,剧本通过新浪微博发送,以不超过5条微博构成一部微剧本作品,选择优胜剧本拍成微电影,并且在新浪及其他视频媒体中进行二次传播。这种微电影的创作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受众的关注度与参与性,受众通过微博参与到微电影的创作中去,这在传统电影的创作中很难实现,改变了传统电影制作的流程和观念,通过互动加深受众对微电影的好感,也使得微电影更加亲民。

二、微电影产生的原因分析

技术背景、社会背景、媒介环境和直接的驱动因素都是一个传播现象或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微电影的出现与发展同样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追根溯源。

1.Web2.0时代,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种新的现象与行为发生,其后必定有相应的科学技术进步作为支撑,Web2.0不单单是用户能够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而是更加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至此既成为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成为网站内容的制造者,由被动的接受网络信息到主动创造网络信息上发展。微电影的出现可以说是新媒体技术在电影上的渗透,不单单说微电影通过网络向受众传播,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通过Web2.0的技术支持上传自己制作微电影作品,网友之间彼此评论、交流与共享。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不仅改变了电影的播放平台,也改变了受众的思维方式与被动接受的地位,“传统的社会关系、市场结构及社会观念的整一性———从精神家园到信用体系,从话语方式到消费模式———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个性化诉求、平等话语方式和新型消费模式。”②

2.创新广告形式的需要

产品与服务的日趋同化,要区别于其他同类的商品,单纯依靠理性诉求往往效果不佳,而且人们在工作生活中无时无刻不接触广告,那些生硬、单调、直白的叫卖式广告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厌倦。很多微电影与企业相合作,成为专属于某个品牌自身的宣传片,据时代光影统计显示,仅仅在2012年前三个月,至少已经有数百家企业推出自己的定制微电影,而正在制作中的微电影更是不计其数。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微电影更加有受众的针对性,喜爱微电影的多是有较强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的年轻人;另一方面微电影式的广告宣传有很好的传播效果,它们往往在几分钟内,演绎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悬念重重,或幽默诙谐,或感人肺腑,通过引人入胜的情节,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使观众对产品产生信赖与亲近,再配以整合营销,可以实现良好的商业目标。例如联想的《爱在线》将其某型号笔记本塑造成为一种纯洁伟大的爱情象征,观众为故事情节潸然动容时也深深地记住了这一产品。总之微电影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建立观众与商品在情感上的联系,达到商品良好的宣传效果。

3.适应微时代受众的需求

近两年,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不仅改变着大众的消费体验,也改变着信息传播的方式。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人认为,在“微时代”,媒体的表现因消费媒体的需要而不断改变。当人们面临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和获取更多的信息需要时,我们便希望以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多的信息。③于是微博、微小说、微新闻,再到多媒体的微电影相继应运而生。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工作压力的增强,青年人往往在等车、走路、坐地铁时才会有零散的闲暇时间,时间碎片化使得文化的快餐消费成为一种需要,于是微电影这样简短灵活、轻松诙谐的电影形式也就更符合现代人的收视条件与需要。

4.微时代去中心化的多元社会提供空间

在多元社会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心理结构、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大众文化逐渐取代精英文化,自上而下的传播也渐渐被解构,最近几年十分流行的各类选秀节目、农民歌手、“草根”博客等,抒发了人们的真实情感与独立思考,构成了一段时期中国社会的底色,都是多元社会去中心化的具体表现。在电影制作方面,商业化市场下许多电影大片塑造了与现实严重脱节的环境,理想化色彩浓厚、权威式的说教过多,远远无法满足网络时代观众对于电影的审美需求,微电影是传统电影走下神坛的一种形式,而微电影带有包容性与综合性的时代气息,摆脱了权威叙事,注重的是个体话语的表达和普通真实的生活场景,迎合网络环境下受众各自表达观点的内在心理需要,此外参与制作的人员也突破以往专业要求的限制,多是“草根”一族,这也是多元文化包容性所造就的。多元社会提供了微电影创作所需要的软性条件、多元化观点、多样化形式、个性化表达正是微电影创作的艺术源泉。

三、微电影发展前景展望

1.创新盈利模式,实现规模盈利

由于微电影的播放平台是免费的,能够得到版权保护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微电影在播放渠道盈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而现有微电影都是集“电影、新媒体和广告商”于一体的商业模式,不仅盈利方式比较单一,而且作品本身特别依赖广告会影响到影片的独立性与艺术性,因而微电影一定要实现产业化的经营。不仅依托广告、点击率获得利润,也应当注重其衍生产品的开发,比如《老男孩》影片在网络上受到热捧之后,其主题曲《老男孩》也以单曲的形式出版发行,取得了相当销量,是微电影拓宽收入渠道上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另外,关于微电影所涉及的饮食旅游、服装、玩具等可以作为延伸产品的开发对象,微电影也可以改变成为动漫、小说,使获利方式更加多元。在其他途径上,微电影也可以打破与网络视频媒体合作的局限,与电视媒体合作,扩大版权收入的来源。

2.创作上要突出故事内容本身,提高微电影质量

首先,微电影的优势之一在于它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故事叙述与受众产生强烈共鸣,因而在内容创作上微电影应当善于利用这一优势,不仅要借特定的背景音乐、时事热点、大事件、社会符号等产生与受众的表层共鸣,也需以受众群体共同的情感感受、人生经历产生深层共鸣。例如微电影《老男孩》就以80后在青少年时期所经历的杰克逊、大弯梁自行车、校园生活、主人公的成长命运来展现又一代人在现实面前遭遇打击但依然固守梦想的故事,这样让人感同身受的故事本身,就引起微电影主要观众———80后青年人的热捧与反馈。其次,微电影的制作要有创造性的独特主意。在文化产品制作日益同质化的年代,作品本身的内容要通过令人耳目一新的体验才可以有理想的传播效果与受众认可度。不仅在故事情节上,电影要朝着新鲜有趣、贴近生活与社会热点话题展开,而且在展现手法上微电影可以通过设置悬念、制造幽默和渲染情感等进行。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观众审美趣味、欣赏水平的提高,微电影的深度思想也不能够忽视,如果电影失去表达的思想与社会传播的价值,那么它就会沦为广告宣传的附庸,成为“娱乐至死”发展想法的牺牲品。再次,微电影的类型也应当有所与拓展与丰富。微电影现在的主题主要是集中在梦想与现实、青春成长故事、生活趣闻轶事上开展而来,影片类型以爱情片、喜剧片为主,这些关键词已经成为观众对微电影的惯有印象,但是微电影要进行长远积极意义的发展,就要对原有类型突破,实现多种尝试。以纪录片、音乐片、动画片来呈现微电影可以是其中的思路之一,公益微电影和院线电影番外篇也为此提供了新的思路。像日本的微电影《回忆积木小屋》就是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内容虽精简但是思想十分深刻,这对于中国的微电影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3.提升微电影制作的专业化水平,培养制作的专业人才

专业化的制作公司在电影制作上有多的经验,后期运作上也掌握着多种资源,因而专业化公司的加盟是现有微电影发展的趋势也是其需要。在这方面,盛大旗下的华影盛世推出的微电影原创定制模式,是微电影商业化的最早探索之一,目前已经推出了包括《幸福的起点》《错爱》等数十部作品,其点击量都在几百万到千万。在中低端微电影定制市场中,则涌现出来了一批影视工作室,由于极具草根色彩,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比如郑云工作室,在优酷中拥有比较大的影响力,推出了诸如《明星陪客价格曝光》这类诙谐喜剧作品。专业化制作团队的加入并不会否定微电影的开放性与受众广泛参与性,而是以制作与宣传推广的经验来使微电影行业更加规范。由于微电影这一行业的快速崛起,对于微电影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持续暴增,时代光影网调查发现,当前的微电影从业者中,绝大部分是经由传统影视剧转型而来,另外一部分则来源于新人的加入。由于行业的高速发展,人才的紧缺开始成为制约微电影发展的关键,以微电影剧本编剧为例,目前都没有经过专业化培训,导致拍摄出来的微电影大多都会让人觉得有生涩和做作的感觉。同时,传统视频制作公司似乎也还没有做好转型的准备,在这个新的领域探索有限,因而人才培养的问题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各大网站和企业要通过电影大赛、影人计划、微电影节等平台发掘新人,培养微电影人才,以实现微电影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