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十篇

时间:2023-04-10 19:06:57

语文网

语文网篇1

近几年,在社会各界的“围追堵截”下,语文教学被逼上了“换脸”的前沿,但似乎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机械的标准化试题,枯燥的标准化答案;新理念的教材,旧传统的考试;学生新奇的求知欲望,高考应试的“镣铐”;课改新理念的呼唤,学校评价的功利;语文教学似乎走进了“死胡同”。在这种带着枷锁的“舞蹈”中,学生“冻结”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关闭”了自己学习乐趣,学习和生活成了两张皮,结果不论是多么精彩的文章,一到课堂,都会索然无味,面目可憎。研究性学习“蜕化”为应付上级检查的“有力”武器,人文素养的培养成为“专业”口号,一些“理论”成为“空想”的花架子,走过场、装点门面的怪现状比比皆是,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背后是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

语文教学这棵大树要想枯木逢春,必须把它栽到生活的土壤里,用情感来施肥,用快乐来浇灌,用互联网来培育,用实践来收获。在互联网上,语文资源如同挂满圣诞礼物的参天大树,快摘下快乐的礼物,给每个孩子送去吧。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够给学生们很多快乐,语文课堂就一定会变成快乐老家,语文学习也会真正变成一种享受。

看一看我们的周围,许多人还没有来得及买上MP3、MP4已经悄悄地过时了;许多人还担心上网会给自己“传染”病毒,手机也能上网了,现在已经智能了,2015年的春节都可以抢红包了。数字化时代,瞬息万变,一日千里。精彩的世界,不停地变幻精彩,高速的时代,不断地提高速度。青年人永远是时代的推波助澜者,他们的心跳永远和时代合拍,他们的血液永远和时代同样滚烫。我们当教师的,如果抱着一个大学文凭就想一劳永逸,凭借一张嘴就想吃一辈子教育饭,恐怕会被无情的时代横扫出局。

做语文老师最高的境界应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看一下我们周围,有人当教师过不了几年,新奇的感觉消逝了,滚烫的热情降温了,日复一日的单调乏味,年复一年的枯燥孤寂。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的还是因为不喜欢更新知识,如同天天听一首老歌,难免味同嚼蜡。因为厌学,所以厌教。惟好学而不厌的人,才会激情饱满,才能诲人不倦。一名成功的教师,一定是越教越爱学,越学越快乐,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胜旧人。青出于蓝胜于蓝,冰出于水寒于水。所谓“垮掉的一代”不过是一些守旧者的杞人忧天,甚至是善良的“污蔑”!敬爱的语文老师,你是否意识到,当你觉得孩子们越来越不顺眼时,你的“版本”已经太旧了!不信,你看,那些刚刚步入校园的“新”语文老师,他们跟孩子们是多么合拍啊!

思想跟容颜无关,情感跟年龄绝缘。大家一定记得《春天的故事》,那个老人“画了一个圈”,却表达出了最年轻的思想。我想,如果没有“那一个圈”,我现在还能用电脑敲这篇文章吗?天猫淘宝余额宝,在静悄悄中,互联网+已经成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语文老师这个职业不必吃青春饭,却需要常青的心。我们的容颜可以衰老,但思想可以年轻,我们的年龄可以增大,但情感可以鲜活。要更新思想,最好的“正版软件”就是孩子们,跟他们做朋友,跟他们交心,跟他们一起求索知识,跟他们一起享受快乐。“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对的,但“生命诚可贵”是否也是美丽的智慧?“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是对的,但“退一步海阔天空”是否也是理智的选择?“听话的孩子是个宝”,但不听话是不是就叫“创新”?读书是学习,上网是否也是学习?难道坐不端正,品行一定不高尚吗?上课真不能吃块巧克力,喝口可乐水吗?可以上音乐课,但不让听音乐合理吗? 可以上多媒体课,但不能用手机上网吗?

当前,教育改革越来越“以人为本”,“人本”是否就意味着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尊重是否就意味着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控制?

互联网已经成了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们还拒绝网络,那我们就真的落伍得太远太远了。

一个人如果当了语文老师,灵魂就此跨入了天堂。因为,语文老师的家在精神的世界,这个世界的通行证是书,这个世界的货币是思想,这个世界的主人是精神的富翁们,他们的生命没有终点,万寿无疆,名副其实。比如,温文尔雅的孔子,上下求索的屈原,忍辱负重的司马迁,横槊赋诗的曹操,白鹿美酒的李白,青衫泪湿的白居易,把酒问天的苏轼,金戈铁马的辛弃疾……他们寿命悠久,本色依旧,光彩照人,魅力无穷。

传统的语文世界其实是一个小小的大观园,互联网才是这个世界的精神花园,语文老师,正是这个世界里的园丁,在瑰丽的精神花园里打工,他们栽培的是形形的一棵棵知识之树,塑造的是缤纷多彩的一朵朵灵魂之花。

但是,现实的物质世界总是不断地骚扰精神的世界。精神世界是含蓄而有风度的,血管超薄,动不动就涨红了脸;现实世界是泼辣而大胆的,厚黑兼备,驴打滚一切无所谓。于是,现实世界中的一些调皮分子时不时地闯进洁静的精神家园。有时候,魔鬼的诱惑胜过上帝的召唤。园丁们,别任性,别固执,打开互联网,进入精神的超级花园吧。

在这个超级花园里,你才懂得应该爱所有的花草树木。高大的橡树有自己的铜枝铁杆,健硕的木棉有自己的如火红花,它们容易得到过剩的呵护。但纤弱的凌霄花找不到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时,只能无助地匍匐在冰冷的泥土里,也许你会很轻易地将她连根拔起,随意地扔到一个谁也不知道的地方,于是,一个完整的灵魂就此消失了。也许,只要你轻轻地弯一下腰,替她找一个小小的台阶,或者默默地耐住性子,给她一个机会,她就会顺势而上,到达一个我们仰视的高度。

在这个超级花园里,你才会懂得因势利导,帮助花草树木到达最美的高度。如果一朵盛开的桃花没有笑脸,就让她去看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怎一个愁字了得”;如果一棵柔弱的松枝留恋花盆,就让他去看李白的“枯松倒挂倚绝壁”;如果一枚青青的小苹果老是炫耀自己,就让他到孟子那里“望洋兴叹”好了……

在这个超级花园里,你才会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永远乘坐生活的幸福快车;不断开阔眼界,从而高瞻远瞩;不断滋润心田,从而培植万物;不断刷新标本,从而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工具,从而精益求精。这个世界真的很大,一日千里走不到边;这个世界变化真快,日新月异还会落后。千万别忘了,互联网是这个时代最快的速度,最大的世界,最多的资源。

在这个超级花园里,你才会告诉花朵,花季是短暂的,经不起挥霍,赶快尽情地盛开吧。不要总是去幻想未来,不要总是去回忆过去。幻想和回忆带来的是空虚,行动起来才有沉甸甸的果实。

在这个超级花园里,你才会告诉花朵,感激是最美丽的开放。做一朵善良的花,生命就拥有了永恒的精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世界最温暖。

在这个超级花园里,你才会告诉花朵,每朵花都是上帝派来的,都有自己的位置。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宣言,决不是诗人的专利。

互联网,给语文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为传统的语文忌狭撕齑剑古板的语文就此变得楚楚动人,风情万种。

有了互联网+语文,我们才能不断刷新自己的心,年龄可以变老,但心可以永远年轻。有了年轻的心,才能跟年轻人心心相印。心心相印了,语文才会变成一种穿透灵魂的享受。

语文网篇2

一、什么是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是在虚拟空间的一种“方言”,它的类型有:数字型,88(拜拜);谐音型,荡=download(下载);字母型,MM=妹妹;符号型,“O.O”表示“惊讶”的表情;同音型,围脖=微博;新造类,如“神马都是浮云”。

二、网络语言对语言文学的影响

对于网民来说,网络语言有着独特的魅力,对于专家来说,也由原来的不认同到逐渐重视。网络语言以及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受到了教育界、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伴随着对网络语言的深入研究,产生了一门新的语言学科—网络语言学。由此可见,网络语言是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的。语言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两者互相影响又互相包容,语言研究其中一个热门话题便是网络语言,虽然它的理论体系以及研究方法还不够完善,但是从深层次上来看,网络语言是对语言文学的一场革新,对汉语言文化的影响是无法估计的。在虚拟网络以及网络外部环境的双重磨合下,现在的网络语言已经与前几年的杂乱无章大不相同了。网络语言在逐渐地形成一种语言系统,其传播媒介是网络,网民是语言社团的主体,在网络语言系统里,没有人是权威专家,任何人都可以畅所欲言,任何人都可以表达创新的想法,任何人都可以创造新的词汇、新的语言,而且一旦大家认可了就会很快的在网上传播,当流行起来又会从网络进入到现实生活,这样就丰富了汉语系统,是现代汉语的创新和发展。通过网上搜索,我选出两个最具特点有代表性的两个字来分析,总结一下它们特点以及为什么受到网民的追捧,进而能够深入研究网民的使用心理,也来分析一下网络语言对现实生活的影响。这两个字就是“囧”和“槑”。

1.囧读音:jiǒng。其实是由“冏”衍生而来的,在现代字典里根本查不到。两个字是相同的读音。冏的意思是“光明、明亮”,也可以解释为“鸟飞的样子”。“冏”在古代常用,对现代来说是个很生僻的字。网义:悲伤、无奈、悔恨、无力回天,窘迫或者特别尴尬的心情。乍一看到“囧”字,大家先想到的是什么呢?第一感觉是不是像一张方脸,眉毛是“八”字形的,下面是一个张开着的嘴,像是一个人悲伤地表情,让人感觉到了悔恨却又无可奈何。再仔细观察呢,好像还有点搞笑的样子,给了人们想象的空间。网友们单独使用的时候,它就是“无奈、尴尬”等类似的意思,如“期末考试数学得了59分,差一分啊,囧!”这个“囧”字代表了伤心或是无奈的意思,却又比单纯的伤心更加形象,就好像是看到了当事人当时的表情似的。这是“囧”字最开始使用的时候的意思,随着“囧”字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一个方面的意思已经满足不了网友们的需要,于是又有了新的含义“拜服、钦佩”,如“囧!史上最搞笑图片”,这是网友在BBS上发的帖子的标题,根据帖子的内容就能体会到发帖人所要表达的是对图片的拜服。网友们可以根据在不同场景中判断“囧”字的含义,更加体现了网络语言的魅力。

2.槑读音:méi。原义:同“梅”,是梅的异体字,同样是个生僻字。网义:形容一个人很呆,很傻,很天真。其实,“槑”的本义跟“呆”是相差甚远的,因为“囧”的流行启发了很多的网友,使“槑'成为了又一个深受网友喜爱的网络新词语,像是两个“呆”,意思便是比呆还要更呆,网友们丰富的想象力使一些生僻字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对于像“囧”“槑”这些字在网上的流行,大家也由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这是对汉字的不尊重,属于恶搞,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损害;也有的人认为,这样的方式提高了人们对于生僻字的关注,是利于汉字文化传播的。其实,文字的意义本来就是用来便于人们交流的,我认为网络语言是对汉字意义的丰富和创新,这应该是一种积极的发展和文化传播。网络语言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不断深化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初网友们是为了节省时间,因为五笔输入法并没有普及,网上交流的时候为了方便就出现了一些缩略语或者是谐音词。比如,88(拜拜)。这样交流起来速度得到了很大提升,这算是网络语言的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网友为了在保证速度的同时更加体现自身个性,所以出现了很多的表情符号,如“O.O”表示“惊讶”。网络语言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伴随着网民数量的迅速增加,网络应用更加广泛,人们更加喜欢追求新鲜事物,网络语言得到了丰富。比如,前面提到的“囧”“槑”。这些网络词语的流行,从文化高度上来说是这个传统文化的另类创新,是一种新文化的诞生———网络文化。就汉字来说,它本身就已经形成了一个文化系统,汉字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等,而网络文化则是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等表达观点的一种文化成果。以“囧”作为例子,它是网民对文字意义的扩展,因为它的频繁使用,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古汉字,人们对古汉字的热情被激发了,挖掘出了更多的生僻字和古汉字。每次出现一个有趣的汉字,网友们都积极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此同时也会感叹先人的伟大,也增加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所以说,网友们根据文字的字形创造出新的含义,不但使文字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充满趣味,而且网友之间交流方式也变得独特,满足了现代年轻网民追求个性的心理,使网络语言更加有特色。网络语言的这些特征符合了网民的心理需求。但是,如果不对这些网络语言进行规范的话,容易造成对我们现在的语言文字体系有消极的影响,甚至造成文字应用上的混乱。比如,一些广告语乱改成语,“一见钟情”被“箭牌口香糖”改为一箭钟情;某品牌的摩托车打出的广告语骑乐无穷,等等。青少年网民在网络上习惯肆无忌惮地使用这些网络新词语的同时,要注意加强规范,否则不可避免的将出现类似问题。人们之所以关注这些网络新词语,一方面,是因为新奇有趣;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出现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符合了网民们的社会文化心理。

网络语言的形成是两面性的,下面就以这两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1)网络语言带来的积极影响。世界上的每一种语言的更新和发展,都是在使用之中不断进步的。从文字本身来说,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如同英语,每年都有很多的合成词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所诞生。网络语言通过缩略、符号、借用一些外来词或者将传统的汉语赋予新的意义等手法来创造新的词汇,不但形式多种多样,使用起来更是灵活多变。网络语言的语法打破了常规语法的规则,既改造了传统的汉语语法系统,又将英汉语法的规则融入其中,使人们文字语言表达更丰富,不受传统语言的制约,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增加了色彩。文化交流也随着网络文化的盛行达到从未有过的自由和繁荣。比如,之前提到的“囧”这个字的流行,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也使语言的表达更加形象。就拿一部非常受欢迎的电影名字为例“人在囧途”,如果电影名字是“旅途的尴尬”,这两者之间的差距不言而喻。另外,很多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是由于网络文化带来的乐趣激发的。从另外的角度看,流行起来的网络语言大多数是来自于社会的热点人物或者事件,从侧面体现出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一部分趋势,因此人们对某一社会问题的注意可能就是因为某一网络词语的频繁出现。网络语言很多都体现了一个具体事件,如“我爸是李刚”,这句话很流行,在网络以及现实社会的迅速传播,引起了人们对事件本身的高度关注,由此看来,网络语言之所以流行,也是因为人们对这些词汇的出处非常关注。如今,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每一个人在网络上都可以畅所欲言,网络不仅成为大众表达看法,参与社会生活最普遍最便捷的方式,甚至成为信息传播的最主要方式。也正是因为这一现象,网络语言才能如此迅速的发展起来。

(2)网络语言带来的消极影响。首先来说,一部分网络语言偏离了汉语规范。网络语言普遍是为了追求新奇和方便,在很多方面都没有遵循汉语规范。有些词语的词义被曲解,还有很多刻意的错别字,这些都会在语文教育方面有负面的影响。网民的主要群体之一,就是青少年,他们喜欢新鲜事物,而且乐于并且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们情感非常丰富,却没有很强的辨别是非的能力。青少年正处于语言的学习和培养的阶段,大量的使用、接触网络语言,接受了其中不规范的特点,容易不规范表达的坏习惯,这对语言学习必将造成不良的影响。我就看到过有的学生在试卷上答死亡的反义词为“挂了”,这很明显是在网络游戏中形成的错误观念。与此同时,我们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在慢慢下降。网络是虚拟的,它打破了现实生活中的界限,营造的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大世界。网络语言因为其丰富多样和巨大的张力建造了一种新的语言模式。这种直白的文字和特殊的表达方式,迅速渗透到了传统的语言文化中,使得传统语言的功能变得淡化。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到来,国际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是愈加频繁,这不单单是说国际之间的经济贸易,文化产业的交流发展也随之而来。语言作为交流的重要载体,人们也是越来越重视。新的时期,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人们对汉语也有了更高的关注,汉语言的发展也有了更为广阔的前景。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积极倡导学习汉语,外国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古老,体会到汉语言文学是魅力无穷的,在世界范围内都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中国是一个语言文字起源大国,汉语经过长期的发展,历史积淀很深厚,做好汉语言文化的传播是文化的需要,更是搭建国际友好关系的桥梁,汉语言对于国际交流来说意义重大。在新的时期,汉语言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所以对于汉语言文化的传播要大力度开展,扩大汉语言的影响力,逐步实现汉语言的产业化好国际化发展。当然,想要实现汉语言文学的产业化和国际化这一目标还要走很长的路,汉语言文学如何发展,怎样实现更大范围的发展,这需要梳理一个长期发展的目标。要积极有效的探索实现产业化和国际化的需要。在这一点上,汉语言文学要注重树立本身的特点,与此同时提高自身的影响力,扩大影响范围,实现进一步的突破和提升。

关于汉语言文学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的探讨和分析有以下几点:

(1)树立产业化发展理念,逐步实现产业化发展目标。对于发展文化产业来说,产业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向产业化发展对于文化本身是有重要意义的,而且对其长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就这一点来说,大家都知道一种文化要想有好的发展就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影响力。根据这一问题,人们就非常关注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关于如何实现汉语言文学的产业化、国际化,首先要针对汉语言文学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探究,从而找到一个可行有效的发展策略制定发展规划。所以,就根据目前汉语言文化的现状我们就以汉语言文化本身的特点来进行研究。汉语言文学的基础是古汉语,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为汉语言文学提供了非常付的素材。

(2)汉语言文学的国际化。关于如何实现汉语言文化的国际化,需要一个详细的分析和全面的规划。对于发展汉语言文学来说,要想实现它的国际化,实现汉语的国际化,让汉语被更大范围的接受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而且中国文化想要走向世界,一个重要代表就是语言。语言其实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和沉淀,而汉语在这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就为发展汉语言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然而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是有很多差异的。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龙是象征高贵、权威的,有着吉利的含义;而在西方神话中,龙(dragon)却被认为是凶残的。另外,狗在古代是一种比较卑微的动物,成语中与狗有关的大多都有贬义。而在英语的用语习惯里,大部分都可以比喻人,如Youarealuckydog(你是一个幸运儿)。文化的差异,决定了要想实现汉语言文化的国际化必须要认真研究制定科学的规划。中国的文化产业包括很多方面,实现汉语言的国际化要把汉语言文学当做中国文化的代表。这就要求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个方面针对这个问题有所准备、支持。最后,想要把汉语言文学发展到世界各地,不能只看重暂时的成效,要以长远的眼光着眼全球的发展规划,逐步建立起属于汉语言发展的系统。

(3)我们需要有意识地树立汉语言文学的品牌来加强其影响力,从而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树立品牌也是符合市场化发展的需求。产业化和国际化是互相联系的,两者应该同时进行。发展汉语言文学不是独立的,它与中国的经济和产业发展是一体的。

三、结语

语文网篇3

关键词:网络语言;文体;语言使用者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2

随着电脑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原本单一、规范的汉语语言受到外来语,甚至是符号的强烈冲击。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对新事物的容纳吸收对于丰富汉语语言甚至是文化都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网络语言作为语言变体的一种主要的形式已经成为80,90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部分网络语言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什么是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是人们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交际符号,它是信息时代的产物。”[1]陈原先生在他的《社会语言学》中说:“现代社会生活的某种特殊情境不能使用或不满足于使用语言(有声语言或书面语言) 作为交际工具,常常求助于能直接打动、刺激人的感觉器官的各种各样的符号以代替语言,以便更直接、更有效并能更迅速地做出反应”。[2]

广义的网络语言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二)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黑客;(三)网民在聊天室和BBS(电子公告牌系统) 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如美眉、菜鸟。本文作者将第三类的语言作为本文主要讨论的语料。本篇作者主要研究的是第三类。

二、网络语言的主要类型

美国学者布赖特在他的《社会语言学》中提出了“语言和社会结构的共变”的理论: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或激变时,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会毫不含糊地随着社会生活进展的步伐而发生变化。本文作者认为归纳起来,这些网络语言可以粗略的分为四种情况:数字、符号组成的网络语言,通过汉字谐音而形成的网络语言,汉语自身分化而形成的网络语言以及汉语拼音缩写和英文缩写所形成的网络语言。

(一)数字/符号组成的网络语言

由数字和符号组成的网络语言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由单独的数字组成的网络语言;2、标点符号组成的网络语言;3、由标点符号和数字组成的网络语言。

(二)通过汉字的谐音而形成的网络语言

“表”同汉语中“不”的发音极为相似,因此表被用来表示“不要”,“表太好”其实就是表示不要太好的意思。可爱一词在网络语言中逐渐被“阔爱”所代替,同样上课也渐渐在大学生的谈论中被上阔所替代。 同样的,“老斑”代替了班主任。“灰常灰常”被理解成非常非常替写。

(三)汉语自身分化而形成的网络语言

《人民文学》副主编肖复兴老师说:“语言实际上是一条河,是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过程,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语言是相互渗透的。” 一些词是人们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重新创造的,譬如网络用语中倒霉不叫倒霉,叫——衰, 单身男人不叫单身男人, “乖”网络语言的逐渐发展,使得这一词的意思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它摆脱以往辈份之间的界限,而普遍的应用于各种各样的场合,同龄人之间甚至在用此称呼。

(四)汉语和英语的共同使用形成的网络语言

一类是由汉语拼音的缩写而形成的独特的网络语言,一类是英文缩写而形成的网络语言。还有一种情况是将汉语的字词甚至是符号与英文的语法结合在一起,以期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述的说话者的意思。英语的动词ing形式在英语中是正在进行是的标志,这种标志通话会和汉语的字词组和在一起,而形成独特的语言构造结构。例如:恋爱ing, 工作ing,上网ing. 而me2表示 me too,我也是。

三、网络语言的文体学分析

(一)语音层面

网络语言在语音层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数字的语音变化和汉语语音的变化。通常情况下,数字5在网络语言中被当作“我”的代名词,0 则成为“你”的代名词,而4便成为理解为“世”,520 (我爱你)、53770 (我想亲亲你)、360 (想念你)。这种语言的表达能够深受网络语言使用者的喜爱,使得网络语言抑扬顿挫,更具有气势。有一类被称为童语现象的重叠词,如:秀秀(表演) 、东东(东西) 等,使用这些词汇也会增加语言的新鲜色彩,作者认为这种重叠词的使用多表现出一种感彩都因不同语境的变化而能得到合理的解读。

(二)语言形式表达层面

网络语言突破原本单一的汉语语言表达方式,形成了汉字,符号和英语字符同时并存的局面。网络用语与原本的汉语语言符号单个表达比较起来,能让网络语言接收者更容易的感到网络语言传出者传出此信息的时态,更具有形象性。而恋爱ing, 上课ing,这种汉语和英语语法混用的情况也会因语言形式上的不同影响人的感觉。让语言接收者感到动作的延续性和时间的长久性。因此这用语符相互交错使用比单独使用正在上课,正在恋爱这种表达更具有形象性,体现了持久性。我们可以看到,网络语言的使用多是谐音和英语的结合,这种语言是特征更多的是被一个群体所共知的,在遇到尴尬的情况的时候,譬如和长辈一起不能自由表达自己言论的情况下,网络语言无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三)语义转变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词在使用中语义也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例如青蛙一词,原本是用来指水陆两栖的一种动物,但是在网络用语中此词用来指长相不佳的男性,而蛋白质一词原本是食物中所含有的一种物质词,但是在网络的用法中却被用来指脑袋不灵光。这种通过使用其他词来变现负面意义的用法作者认为可以理解为为了避免某种尴尬的局面,或者说是为了摆脱使用不雅的词的出现。语义的转变通常情况下是与一种情感和语境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网络语言的使用更加具有感彩,生动形象。而“从总体上看,网络语言的语体是口语化的书面体。”[4]

四、网络语言使用者的特点分析

网络语言的使用者,是一个具有相同社会特征的群体。

(一)我们应该看到,网络语言的使用者能够综合、灵巧的运用符号,数字和英语等符号系统说明网络语言使用的群体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创新性。将英语语言中的词汇渗透到汉语的语言使用中,使其融入到汉语的词汇中,成为潮流词,说明这些网络语言使用者首先是对英语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并且通过这种积累发挥主观能动性,综合巧妙的联系在一起无疑是创新性最好的体现。

(二)“网络是开放的系统,网络语境是开放的语境;开放的语境滋生自由的思维;自由的思维必然钟情自在的语言”[5]对于新鲜事物、刺激感的追逐是网络语言使用者的又一特征。网民们创造新词的速度相当快,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一旦他们发现“词汇系统中的现成词汇缺少了新、鲜感,于是就去临时性的创造出一些新的词语和表达方式。”[6]。 “囧”字和“给力”是当今网络语言中颇具典型的例子,这种词汇甚至是超出网络用语的范围,在广告、宣传都具有相当的传神作用。 网络语言使用者摆脱单调的语言陈述模式,进行形象化强,多种语符的语言文化创造,体现了他们不拘一格,对新事物的不断追求。

五、结论

本文通过从语音层面,语言表现层面和语义层面对网络语言进行了分析,进而揭示出网络语言使用者的特点。虽然网络语言的使用遭到了很多的质疑,有些学者认为汉语的误用,滥用以及和英语的混杂使用破坏了汉语语言的纯洁性[7],但是本篇的作者认为我们也应该看到网络语言在推动汉语发展,表达传神的意义方面确实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一种语言的产生必然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状况,研究语言变体也正是语言学家和语言工作者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网络语言理应受到语言学家和语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篇论文从文体学的角度分析了网络语言的特点,揭示了网络语言使用者的一些特征,但是就网络语言的篇章组成,动态的网络语言中并没有进行分析,而这种分析也可以在揭示社会发展变化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戚晓杰.网络语言探微[J].语文建设,2001,(8):14-15.

[2]陈原.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

[3]杨丹,王成键.“闯进生活”的网络语言[N].湖南日报,2004-11-08.

[4]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58.

[5]贺又宁.论网络时尚与网络语言的互动[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2,(3):65.

语文网篇4

本文拟从两个角度对网聊语言进行文体分析:语言描述和语境因素分析。在语言描述中,我们采用文体标记系统给语言特征分类。根据Enkvist&Spenser(1964)文体标记就是突出的文体特征。在某一语境中具有文体意义的语言项目都可被认为是文体标记。这与功能文体学的"突出"概念一致。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韩礼德认为突出是语言显耀的统称,是语篇的某些语言特征以某种形式凸露出来。进而,他又把突出特征分为两类:一类是违反常规的突出,是否定性的;另一类是符合常规的突出,是肯定的(参见张德禄1998)。在文体学中一般把语言特征分为四个层面:音系、字位、词汇、句法/语法。在网聊中,视觉文字或标点符号是传递信息的唯一载体,所以音系文体标记不具有文体意义。我们只分析字位、词汇、句法/语法文体标记。同时,我们还要从功能的角度对万维网键谈进行语境因素分析。这是因为语境因素是文体的重要决定因素。对语言单元或语篇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们出现的语境。除更广意义上的文化语境外,语境可分为两类:语言语境(linguisticcontext)和情景语境(extralinguisticcontext或contextofsituation)。语言语境指在语篇中某一具体语言单元之前或之后的语言单元,情景语境指语篇出现的情景中的相关特征,如讲话内容、参与者、讲话媒介和渠道等。因此讨论网聊语文体特征时,我们将以情景语境的三个组成部分: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为框架,分析和讨论网聊英语的语境因素。

一、语言的词汇特征

对网络语言词汇特征的分析主要侧重于那些对其特征形成有重要意义的词汇。通过对网络交际活动的观察,笔者总结出以下几个典型的词汇文体标记。

1、缩略词使用频率高

为了节约时间和空间,及时交换信息,网络交际中使用大量的缩略词。这些缩略词已逐渐被人们接受,形成了独特的网络新俚语或"网话"(cyberspeak)。例如:

(1)大量使用已被公认的缩略词汇。如USA,cm(centimeter)、km(kilometer)、Xmas(Christmas)、SOS(Saveourshiporsoul)、F.O.C.(freeofcharge)。

(2)创造新的英语首字母词,如WWW(WorldWideWeb:万维网)、DL(=download:下载)、LOL(=Laughoutloudly:大笑)、BAK(=backatthekeyboard:回到键盘旁)等。

(3)使用英文字母仿英文常用语之谐音,如IC(=Isee:我明白了)、ICQ(Iseekyou之谐音,ICQ本是最早的网络寻呼软件名,其爱称为QQ)、C-YA(=Seeyouagain:再会)。

(4)用数字代替字母缩合词。如:L8R(later)、b4(before)。

(5)使用英语词首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成词,如B2B(=BusinesstoBusiness:商家)、F2F(=facetoface:面对面)、Y2K(=Year2000:千年虫问题)、IH8U(=Ihateyou:我恨你)、K4("考试"之谐音)。

(6)在连贯话语中使用数字谐音替代英语单词或汉字,如"WhatcanIdo4(for)you?""乐4(死)我了。""别肉麻了,我都快2(吐)了。""我上午发了个伊妹儿2(to)you"。

2、使用副语言符号表示语调和情感

网络不能传递非语言线索(nonverbalclues),而它们在实时交流中却很必要。在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活动中,缺少这些非语言线索不仅会使对方对文意的理解出现问题,而且纯文字也不能把交际者的行动、情感完全表达清楚。所以,在网际交流中,微笑、皱眉、怒吼、生气等生动的人类情感活动在纯文字实时信息传递中消失了。为了弥补网际交流的这种缺陷,网上键谈者利用键盘上各种符号的组合,发明了一套脸谱或表情符(emoticon),来传递感情。如"O-<"表示"fishy"(值得怀疑)、":-("表示"悲哀"、":-)"表示"微笑"等等。这些符号已成为虚拟社会最独特的流行语,类似一种新生的象形文字(ideograph),脱离了所有文字的本体,超越一切语言界限的障碍而广泛流行。

3、使用语言来描述网络交际者的动作、情感和体态

除了使用脸谱生动地呈现交际者的动作、情感外,为弥补交流中非语言符号的不足,网络上还盛行另一种做法,即用语言描述一些非语言行为。例如,键入"hehehe",表示"我在笑"。在网络键谈中,文字分为两类:一类用于纯文字交流;另一类是描述键谈者非语言特征的文字。为了区别这两类文字,描述键谈者行为和反应的文字常常用一定的符号圈住,表示这是动作,最常用的是前后加星号。例如:*g*(thespeaker)grins

*rotfl*rollingonthefloorlaughing

*hugs*huggingsomeone

laughingoutloud

4、为使语言既简洁明快又生动活泼,交际过程中还频繁使用感叹词

该类词的使用能极大地提高语言的音响效果。如aha,gosh,WOW,dear,mmm,ha-ha。

二、网络语言的语法特征

从语法角度分析,网络语言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由于网上交流是将文字打在键盘上,再呈现在电脑屏幕上由接受者来读,具有说和写的双重特点。因此,在电子语篇(electronicdiscourse)中,为节省各自占用的时间、突出重点,网民大都倾向于使用不完全句子、省略句子和不规则句子。如下面聊天室的一段对话:

NetizenA:hi,IamJohn.Student.Liveinca.whaturname.

NetizenB:me2.InnyLiketomakefriendwithU.

NetizenA:withpleasure.

在上述对话中,不难发现,交际双方在键入词语时都是能简则简。如,hi,me,what该大写时却用小写;ca应为CA(California),ny应为NY(NewYork);Liketomakefriendwithu应为I''''dliketomakefriendwithu.等。这表现出网上交际明显的语言特点:不守规则,不注重语法和词法以及随意性强,大量使用省略句式,具有很明显的口语化特色。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省略句式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具有交际价值,省略的句子成分要靠上下文的联系和自身经验的判断来补全。

2、从句型选择上来看,网上交际所用的句子一般以单句、短句居多,很少出现复句、长句。例如:

NetizenAl:youarealso3bottleman,howmuchcouldyoudrink?

NetizenBl:Beer,5bottles.

NetizenA2:Seaquantity!

NetizenB2:So-so,dear.Ineverdrinktoomuch.Ifearofsuddendeathwithoutbeingknownbyanyone.

NetizenA3:Justfinishedanotheressayaboutourworkunit,veryfunny,wanttoreadit?

NetizenB3:Ofcourse.Mypleasure.

以上交谈多由中、短句构成,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据统计,各类英语文体的平均单句包含17.8个词。而网上键谈聊天的句子比英语句子的平均长度短。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网络聊天以休闲话题为主,有时候甚至比较无聊,因此字数较少、结构简单的句子已经可以满足网民的交际需要,相反,一些复杂的长句输入时间过长,又不便于理解。此外,由于在网络聊天中话题转换非常快,对每一个话题的讨论都不深入,不需要长句传达复杂的意思和表达复杂的逻辑关系。3、网络交际中频繁使用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等标点符号。

如在催促对方回答问题时,"网虫"们大多喜欢连用几个甚至一大串问号。在表示赞同或欣赏对方的观点时也常连用几个感叹号。尤其值得研究的是,为了制造"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美妙意境,有些高手常创造性地使用省略号。如女士在回答"doyoumissme?"时,常巧妙地打出这样的字幕:I……

语文网篇5

关键词: 作文 网络语言 后现代主义

一、导言

随着网络的普及,“顶”、“灌水”、“斑竹”、“GF”等网络语言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用语、行为,有的中小

学生甚至将它们运用到日记、作文当中。

然而,很多人对此不能理解,有的教师、专家觉得网络语言在作文中出现是对汉语的侮辱和不尊重,有的家长忧心忡忡地说与自己的孩子已经隔了一个网络的代沟。可是他们却不知这是一种时代的变迁,是文化的转变,更是年轻一代思想的飞跃:更倾向于一种对传统文化和平解构的后现代主义。

二、对后现代主义的解说

从形式上讲,后现代主义是一股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的思潮,它与现代主义之间是一种既继承又反叛的关系;从内容上看,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源于工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的思考与回答,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同一性等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与解构;从实质上说,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传统哲学和西方现代社会的纠正与反叛[1]。

在笔者看来,后现代主义的两大特征不容忽视:提倡多元思维和反对中心主义。后现代主义倡导用多元思维去看待事物,积极开拓视野、解放思想。它号召人们要像读一首诗、一部神话一样解读哲学原著和哲学文本,其用意也在于倡导一种多视角看问题的思维方式。这种多元思维同时说明了差异化,寻求差异的乐趣。就像德里达呼吁的那样,差异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事物中所蕴含的差异总是会不断产生新的差异,根绝差异是不可能的。人们应该做的,不是千方百计地抹杀差异、消除差异,而是不断地发现差异、尊重差异,逐步习惯与差异共处[2]。

后现代主义体现了一种反对中心主义的思想。这种特征首先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共融共生,不应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在后现代主义中,不论是否定性的后现代主义还是肯定性的后现代主义,他们的终极关怀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对人类及其生存于其中的地球的命运抱以深深的关切。被认为是后现代哲学先驱的海德格尔提出,人应该保护那块土地,人不是自认的主人,而是“托管人”、“守护者”[3]。后现代主义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也体现着一种去“中心化”的思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影响的,并非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构成性的,正是各种关系的存在才构成了个体的身份,通过对内在关系的强调,后现代主义者指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对立的、非强制性的关系,和谐与合作比竞争更为基本。

三、运用后现代主义透视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在作文中出现,不知不觉地体现了学生的一种后现代主义思想。如果我们用后现代主义的视角看待网络语言,那么学生究竟想表达怎样一种心声呢?

(一)网络语言之非

网络语言一出现在作文中,就遭到教师、专家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对规范汉语的亵渎,对其完善的逻辑结构的破坏,这些举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网络虚无的特性,也就使得某些网络语言意义肤浅,在整篇文章中不仅起不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反而破坏了文章的结构,其语法不符合说话的逻辑。比如由英文字母、数字组成的“b4”(before)。这样的网络白话文总是让老师和家长们不知所云。而当这些网络词汇不分语境、不分类别、杂乱无章地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时,对传统、规范、标准的语言习惯就形成了冲击。

这种现象用后现主义的视角解释就是反对本质主义的体现。后现代主义摧毁了本体、本质,那么中心性、确定性也就不复存在[4]。由于不确定使得事物失去了确定的意义。这在网络语言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网络语言产生于网络中,网络毕竟是虚拟的,但缺乏规范性和不确定性,网络上的人由于为了节省费用和时间,就缩短文字或用拼音缩写代替,有时更是中英文夹杂,很多文字的意思都是在错打的情况下产生的,本身就缺乏规范,不具有确定的含义,只是大家都这样说,于是便被接受了[5]。可是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会使得很多不熟悉网络的人不知其所指,那么看这种夹杂网络语言的文章就会感到莫名其妙,甚至反感。

(二)网络语言之是

网络语言固然有它的不足之处,可是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来看,作文中的网络语言又是有一定道理的。首先它反映的是一种对权力的解构,反对“中心话语”所造成的不公平,呼唤的是一种多元文化的共融,是用一种平等的眼光看问题。其次它说明了个体需要差异化,需要创新。

任何形式的社会控制都必须依赖权力的运行,但是这种权力的运行不是单一的。后现代主义大师福柯强调了权力的双向流动特征,权力并非总是自上而下的,相反它常常是自下而上的流动[6]。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在教育中所处的地位是最下层的,受到权威的控制与束缚,但学生也需要寻找属于自己的权力,而在作文中运用网络语言则是学生在社会面前所具有的能动力量的表现,他们意识到自己被社会权威文化所控制,从而激起个体的反抗意识,他们不再对传统权威顶礼膜拜,他们需要一个与权威文化对话的平台,能以平等的身份与之共同生存。

再者,现在的学生生活在一个思想丰富、言语自由的时代,这样的时代赋予他们强烈的个性,他们需要个性,需要差异化。学生在传统文化与外来新兴事物的双重冲击下,其心灵的枷锁松解,渴望个性的解放,以一种极为夸张的方式对扭曲的个性进行恢复。如果网络语言对学生的人生有特定的意义,能够恰当地表现对生命、生活等方面的理解,能够充分展现学生鲜活的个性,那么使用网络语言又有何不可呢?

对于那些拒斥网络语言的教师来讲,虽然他们日常生活中也接触网络语言,能够看明白其中的含义,但是他们会自觉维护汉语言的规范性,看到不规范的语言、错别字甚至错误的标点符号,都不会宽容对待。他们以在作文中扣分为荣,但是却不曾想过他们的绝对封杀会使学生的创造力和灵感被抹杀,使学生变成文化的傀儡。

四、结语

网络语言是在特定环境中下使用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汉语的发展和丰富,如果对于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有利,那么就可以使用。虽然有很多毫无意义的词汇,但有些人却过于担忧,认为网络语言会使汉语丧失纯洁性。北方民族大学语言修辞学专家王希杰就认为均衡和变化是对立统一的,过分均衡将会导致语言单调、枯燥。只有“一样话百样说”,语言才能不断更新,变得更加活泼、生动。对现代汉语来说,网络语言不是洪水猛兽,不应该只用“堵”的办法,而应该采取疏导的方式[7]。

总之,网络语言既然已经存在,就有它的道理。我们不能一概否定网络语言,而应该以一种宽容的姿态,与其保

持对话,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其中不规范的语言加以纠正,使网络语言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baike.省略/view/847.htm.

[2]景君学.差异与和谐:后现代主义的自我超越[J].北方论丛,2008,(2):122-124.

[3]陈金美.析后现代哲学的三大特征[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6):44-48.

[4]罗文东.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辨析[J].江汉论坛,2009,(4):126-130.

[5]涂燕萍.孩子,有话你就好好说[J].江西教育,2007,(1):12-14.

语文网篇6

1.1传递最新的英语资讯

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是网络信息时代的一大特征,信息的速递和更新也体现在语言的学习中,因为语言是信息传播的载体。网络的发展使得很多的资讯能够迅速地传播开来,最为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很多互联网语言也在人们生活中被大量地使用。在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中也要关注互联网上的更新的英语词汇表达,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所学的语言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反之,脱离了时代步伐的英语学习就不能学到最地道的表达和沟通方式。英语语言的教学内容就需要与时俱进,选用一些最贴近实际和实事的英语词汇和文章,让学生通过最新的资讯掌握相关的词汇,让学生学习词汇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应用这些词汇表达当下的热点问题,让英语的应用效果一并得到增强。

1.2创建交互式的学习环境

互联网为英语学习提供了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交互式学习就是资料的共享、互通有无,学习热点的讨论,信息公告等。很多学校为了给学生营造英语交流的环境特意举办了类似英语角这样的活动,但是这样的活动会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通过互联网,很多英语交流可以轻松的得以实现,比如各大英语网站的在线讨论小组,qq英语交流群以及师生之间用Email、微信形式进行英语问题的探讨等等。在过去,互联网没有那么普及的时候下载学习资料需要购买书籍和光盘,资料的共享也需要携带光盘进行刻制,而且互联网环境下不仅是网站上的学习材料,包括这些讨论和学习的材料还可以按需求下载。如此一来,英语词汇的实际强化运用和交流就显得更加的方便自如。

1.3提供丰富的阅读内容

网络上的信息是十分丰富的,而且用户可以信息的海洋里面进行检索自己需要的信息。互联网对信息的云储存使得全世界各种类型可以轻松的获取,包含了天文地理、经济政治以及休闲娱乐等信息。而英语作为世界通用的语言,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取很多的英语阅读资料,比如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经济学人等等有名的报刊网站会提供大量的文本、音频和视频。英语词汇的学习离不开英语资料的阅读,互联网为英语学习提供了浩如烟海的英语阅读资料,会很好地促进英语词汇的学习。

2网络环境下的新型词汇学习策略

2.1利用网络增大输入量

2.1.1利用搜索引擎和语料库词汇的学习

一方面是学习词汇在母语中的等同物(equivalent)、发音、拼写、变形以及词性等;一方面是词汇深层知识,比如词根的使用,使用的语境,词汇的来源等。互联网提供各种词汇的语义,词源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等信息,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检索自己掌握的词汇,有的英语词汇软件包括一个巨大的英语词汇语料库,该语料库还有单词记忆系统,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按时提醒学习者进行词汇的复习。

2.1.2利用各种媒体

增加视输入量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是循序渐进的,学习词汇的后头几小时遗忘最快,随着时间的推延,遗忘越来越少,学习词汇的过程中要利用这样的规律,所以要对学习的词汇进行有规律的复习,进行大量的、反复的视听输入,词汇在大脑中不断的刺激有利于加强记忆的效果。传统的词汇记忆就是看着白纸黑字一个个的背诵,而网络环境下,各种题材和形式英语词汇输入极大地提高了词汇的掌握效果。比如各种随身听,电子词典,手机,电子阅读器以及电脑等。随着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现在手机上随时可以下载各种软件,比如中国日报阅读软件,词典软件,以及视频软件等。学习者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的通过它们来进行词汇的学习,如查询单词软件、听英文歌曲、看电影对白以及阅读英语新闻等。

2.2调动多种感官参与

拓展输入渠道单词的记忆光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学习英语词汇要掌握一定的策略,既然网络提供了大量的词汇学习材料,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大量地使用这些工具,运用各种感官对其进行有效的记忆。网络的发展为学习提供的便利随处可见,比如很多游戏就英语单词为主题,很多英语音频不仅可以附带文本阅读模式还有听写模式,而且现在很多的词典软件不仅提供了可检索的语料库,还提供了容新颖丰富,语言地道分类词汇记忆库。学习词汇的各种练习方式有趣又有效,这都是提高词汇输入的有效措施。

2.3充分挖掘无意记忆的潜能

从词汇记忆的各种策略探究结果来看,无意识记忆是巩固所学词汇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有意识的安排时间进行词汇的学习是必要的,但是无意识记忆的效果则是不可忽略的,这种无意识记忆不会让人感到疲劳和厌烦,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就可以巩固知识,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节省精力。

3增加语言输出的量

注重输出的参与程度记忆的关键在于提取,词汇的学习效果不在于背诵、记忆了多少词汇,而是真正能够应用自如的词汇有多少。任何语言习得的过程是一个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双向过程。但是输入不代表能够输出,输入了词汇还需要大量的输出实践才能将词汇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输出训练就是提高英语词汇在表达应用中的流利程度。过去对英语的输出检测主要是口语课和作文课,而现在的网络环境为英语语言的交流提供了虚拟的、开放的、互动性的学习平台,使学生除了通过课堂,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词汇学习;利用聊天工具输出语言,各种喜欢网聊的学生可以通过组建QQ聊天群,邀请志同道合的学友用英语聊天或进行单词比拼。QQ上聊天主要就是内容的表达,不用担心说的语法、拼写的错误,畅所欲言。这样有利于培养英语语言思维,在随意的表达中词汇就被记住了;博客的利用,Blog是可以记录日常生活动态的地方,使用英语写blog可以帮助自己训练英语表达,对以前学过的词汇知识进行加工利用。除此之外,遇到好的词汇学习资料还可以转发或者收藏起来,方便以后查询使用;利用手机,智能手机的发展对于人们当下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时巨大的,英语多媒体学习可以通过手机随时进行,自我参与程度高,记忆效果好。

4结束语

语文网篇7

关键词:网络信息化;大学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大纲的前言中提到:“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在信息化突飞猛进的今天,如何使学生学好和运用好英语这一对外交流的工具,是摆在我们大学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教学模式

信息化教学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有很大差别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的大学英语教学基本上还是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的是刺激——反应,教师的作用只是起到一个外部刺激作用,教学当中忽视了学生内在心理反应。根深蒂固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学为中心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位置上,学生成了知识灌输对象。它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另一方面,“统一式”授课也是弊端之一,教师面对的是全班学生,满足不了学生个性差异的要求,因而教师提供的有效信息量有限。九十年代的多媒体教学,虽然在教学形式上有所变化,但也脱离不了教师的“导”的作用,只是把“人”灌变成了“电”灌。而英语的信息化教学它是利用文本书籍、光盘软件、网上资料三大资源为基础,强调的是以学生自学为主体,培养他们的存储能力、检索能力、多媒体表达能力、道德情感能力、协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感。例如:在学习weather这一单元的时候,我先要求学生:运用教学软件。例如:金山词霸,东方快车等,查出一些有关天气的单词进行读写背;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分工,到网上寻找有关天气的资料和国家城市的天气情况;对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随时请老师或小组的同学讨论帮助解决并记录在个人文件夹上;把读到的和查到的东西通过小组合作制成网页。教师归纳总结存在的典型问题,集体评议每小组网页的质量和艺术性并布置下次学习内容。整合课要求以单科为主线,其余学科为发散点或支撑点共同组成综合性课件。并由学生们自己完成,学生们完成工作后,进行综合讨论评价,打通学习小组间知识的局限,让每一个工作小组在评价别的小组工作的过程中全面掌握资源库中的知识。评价时需要作评定记录。

这种教学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它在课堂教学、知识结构、课程安排、能力评价、协作学习、师生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核心思想。

二、学习模式

网络信息化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学习模式。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这大大妨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限制了教师的知识空间。新的教学模式不但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而且也给教师在专业知识上、信息化素养上、知识范围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学生创造思维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从学生活跃的思维浪花中体会、学习到非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而促进教师知识的全面发展。

学生间的交流是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大学英语的常规教学,学生的知识信息主要来源于教师,学生的学习交流一般都是在课后与放学这一段时间内,而且大多都是以本族语为主,而网络就为学生的英语交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首先教会学生在一些网站如www.hongen.com\www.pen12.com等的BBS上留言,把自己的问题放到网上去,让同学或其它人为他解答问题。他也可以通过阅读,查资料等方法去解答其它人的一些问题。当他为别人成功地解答好一个问题的时候,心里就会充满欢乐和成就感。特别是对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平时见到老师都会脸红,更谈不上向老师提问了,而在网上,他们就可以无所顾忌地提出自己的问题。为了便于交流,我教会了学生上网用英语聊天,到一些著名的网站去和同学、网友用英语进行交谈,这样学生们既增强了运用英语的能力,还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聊天中也使学生对英语越来越感兴趣。这对于学生们的协作学习很有好处。另外,互联网技术也缩短了学生在放学后的距离,当学生在学校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时,可以存放在个人主页上很方便地进行相互交流。

三、教学方式

信息化是一种培养综合能力的教学方式。网络信息化的教学特点:信息资源永远开放;传播媒介多向交流;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知识是跨越时空限制的。这一特点决定了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过程是:开放性与全球化;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这恰恰迎合了人本主义和素质教育的宗旨。这也说明,一旦网络环境下英语课堂组织起来,必然带有松散性、不确定性、难控制性,在不脱离学校模式、班级模式的课堂形式下,这种教学设计,的确是前所未有的一种新尝试。由于英语信息化教学是利用现代技术学习国家教委规定的课程,因而在要求学生学习好英语课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提高学生的电脑技术水平。

当然,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和发展,它所经历的道路都不会是平坦的,它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试验中发现,传统教育不论在教育理念、课程设计上还是在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上都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教育体系,近代教育理念虽然使其变革了许多,但由于其教学模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夸美纽斯班级讲解授课制,因而它的历史惯性仍然很大。信息化教学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准确的评价信息化教学的成绩?其中包括学生的文化课成绩、综合素质能力、信息化素养、道德品质,教师的教学能力、文化素养、师德以及敬业精神等。

语文网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网络;阅读;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079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有六处提到“网络”一词,师生获取信息和资料,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学生丰富写作形式,构建新的学习平台等几个方面都需要“网络”平台的支持。

一、阅读因“网络”而精彩

学生要提高语文综合素质,仅仅靠课堂是不够的,一定要学会利用网络。以课文学习为例,如果能充分利用网络,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阅读到不同的读者对文本的不同解读。这样的阅读,比书本阅读方便、快捷。有助于我们真正领会文本的深刻内涵,走进文本,全身心地进入课文或文章所创造的意境,认真体会文章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它要告诉我们什么,我们从中读出什么、悟出什么、要学习些什么。一句话,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既能将自己完全融入文本,又能自主地走出文本、超越文本。文本阅读的实质是阅读者与作者的对话,是阅读者与作者承载在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和写作技巧的对话。由于学生年龄特征,生活的时代背景有所差异,学生与作者不可能处于同一个精神高度,与文本就有了一定的距离。比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由于这篇课文讲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因此,在课前,笔者先请同学们利用网络途径了解写作背景和莫泊桑的笔法风格,为理解文章做好铺垫。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可以相互发表观点、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加深或反思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认为莫泊桑十分重视小说的结构布局。有的认为“小说开端部分,写菲利普总要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给读者留下悬念:于勒是谁?这家人为什么这么热切盼望他回来?”有的认为“小说发展部分,重点写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由恐怖变为希望。也给读者造成强烈的悬念:于勒在海外干什么?发了多大的财?为什么10年不来信也不回来?”还有的认为“小说的高潮、结局部分,写菲利普一家人的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一个悬念扣一个悬念,一步步把情节推向高潮。这一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不断地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过程。试想,仅仅靠一周5、6节课的时间,是无法让学生获取这么多信息的。可以说,学生因“网络”而开阔视野、激活思维。

学生的阅读如此,教师的阅读同样如此。课本几年一成不变,教参年年是老面目,因此,年年岁岁依赖教材、教参的生活实在单调、枯燥。即使你是一位爱学习的教师,订阅了不少专业期刊,往往只是一月一期,很难在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自身的教学素养。而网络,正好可以弥补这种不足,它以最方便、最快捷的途径为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资讯,这种资讯的数量之多,是报刊书籍无法比拟的。

无怪乎《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

二、互动因“网络”而精彩

为拓展课堂交流的空间,我们强调不仅师生之间要交流,生生之间也要交流。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服务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引路人,但并不是答案的裁判人。教师的观点仅代表他自己的个人意见,学生可以认同接受,也可以不认同接受。怎样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仅仅依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课堂毕竟才只有短短的45分钟。要实现师生交流,教师要学会聆听,做学生忠实的听众,认真地倾听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营造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如痴如醉地探究、体验、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同学的发言,或互相启发,或自由组合朗读……试想,如果我们的班级有一个学习交流的QQ群或微信群,那种交流就不知有多么方便。作为学习主人的学生,完全可以把自己的观点提出来与教师沟通、交流,甚至争辩,这样做并不是给教师难堪,而是通过与教师的交流,说出他们自己的东西。比如在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提出了“‘问今是何世’到底是谁问这一问题,是村人问还是渔人问呢?”通过课后师生QQ流,学生一致认为“问今是何世”的施问者应该是渔人而非村人。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是一种讨论和合作,自由开放的空间突破了一人独白、他人静听的局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原来的知识又被他人所唤醒与激活,各自生成自己的新知识。

当然,QQ或微信交流,离不开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思维在交流、碰撞中才能激发火花,而思想火花恰恰是课堂上最美丽的风景。肖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想交换,各自都得到两种思想”。的确,学生的合作学习,可以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让四人成立一学习小组,选举中心发帖人。在教学《囚绿记》时,关于文章的主题,有几种不完全一致的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最合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各抒己见、众说纷纭。最后一发帖人综合前述发言人的意见,结合本文的写作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作了如下归纳:通过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该归纳准确全面,领会了文章的旨意。如在教学《春》时,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畅所欲言,或陶醉于春天的景色,或感受着春天勃勃的生命力,或惊叹文章语言的优美……学生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获得了对春天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由此可见,通过课后网络交流的语文教学,是民主、平等的教学,是创造、生成的教学,是互分理处、和谐的教学。可以说,语文教学因“网络”而更加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语文网篇9

关于网购的英语作文范文【1】

Nowadays with the ever rapid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shopping on the internet has been a fashion especially among the youngsters.

Online shopping has made our daily life more convenient and comfortable. For example , shopping on the internet can save students a great deal of time on the way between home and store, so they would be able to concentrate more time and energy on their academic work. The internet has shorten the distance between manufacturers and consumers and thus we can even buy goods in other countries .On the other hand , lack of the face to face deal makes online shopping less reliable and trustworthy. What s more the delivery will increase the risk of items’ damage.

In my opinion, shopping on the internet is a irreversible trend. More and more people will be accustomed to it. It will be much more popular in the near future. And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take some measures to make it perfect.

关于网购的英语作文【2】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shopping online becomes a new way of shopping which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Many citizens are likely to shop through internet nowadays.

Generally speaking, shopping online offers lots of advantages with its convenience the most prominent. There are many commodities on the internet where you can search whatever you want. Besides, you just click the mouse can you get all information you want, so that you don’t have to go to the shop personally. In addtition, the commodities on the Internet is usually cheaper than the stores which can save much money.

However, everything has two sides. You can not see the products or check their qualities and some of the sellers on the Internet is not so honest. And, for those who enjoys shopping around different stores, shopping online perhaps will make them booring.

In my opinion, shopping online has more advantages than disadvantages, an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e-commerce, there will be more people to shop on the Internet.

关于网购的英语作文【3】

Along with the advance of the society ,more and more person has experienced online shopping .online shopping has come into fashion in most of cities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increasing glob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 the human race has entered a completely new stage in its history.

Online shopping has its pros and cons just as the saying goes:”so many people ,so many minds .”It is quite understandable that views on this issue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umers .it can save some time for people who don’t have much spare time .For retailers ,it can cut some costs for those without much circulating fund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defects in online shopping .First ,compared with face-to-face deal, it seems less reliable and trustworthy .Second ,people will lose the fun of bargain.

After a thorough consideration ,for my part ,I am in favor of the view that we still should be careful when we “go shopping “though internet although shopping online has been an irresistible trend in modern society .we should check the information carefully that released via the internet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enjoy the pleasure and convenience of online shopping without the concern of being cheated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

Translation: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都有过网上购物的经历。网上购物已成为时尚在大部分城市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人类进入了一个历史的崭新的阶段。

语文网篇10

关键词: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学;影响

1网络语言的概述

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区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广义上是指与网络、网络设备相关的专业术语和网民网络聊天的语言。狭义上是指网络聊天时出现的字、词和符号等。网络语言言简意赅、形式简单明了、符号通俗易懂,有些语言在某种程度上还具有讽刺、调侃、幽默诙谐的意味。网民们使用网络语言交流不单是可以提高聊天的效率,其实有些网络语言已经成为基于语言交流双方的一种特定的语言形式,它已经成为网络虚拟环境中的“方言”。网络语言中大多是旧词新用,也有一些新创的词汇,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主要有数字型、字母型、谐音型、同音型、符号性等,例如,“88”“菇凉”“围脖”“酱”“Hold住”“美眉”等。

2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2.1正面影响

(1)网络语言丰富了文字语言的表达形式。网络语言提升了汉语言文学的趣味性,例如表情符号的使用“:)”,不仅可以生动清晰地表达出发送方真实的情感意图,还可以消除交流双方之间的冷漠感,增加了趣味性和人情味,使网络上的交流更加轻松自如。网络语言通过借用一些外来词,或者把传统的汉语词汇赋予新的意义。例如,“囧”字原本在生活中应用的极少,属于生僻字,其原本的字义是光明,现在被赋予了“郁闷、无奈”这样新的含义,而且还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得到广泛应用。网络语言简化了汉语言文学的表达,它在结构和表达方式方面体现了其简单明了的特点。为了提高文字输入和交流的速度,网络语言对一些比较复杂的语言形式进行重组,利用数字、英文字母或谐音等新的形式来代替。网络语言中的英语词汇、字母和数字都有了新用法,例如运用数字谐音,将“520”表达为“我爱你”、“1314”表达“一生一世”的意义。(2)网络语言推动了汉语言的发展。网络语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促进现代汉语言文学发展的新生力量。在汉语言文学发展过程中,需要与新的语言形式进行结合,以此才能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例如,“MP3”、“黑客”等词语已被汉语言文学引入其中。网络语言将多种用语巧妙结合,幽默风趣略带讽刺意味,而且有些网络语言是某个社会的热点人物或特殊事件所产生的代名词衍生而来,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的词库,方便于人们在口语和平面书写时使用以此来表达情感,促进文学的传播和发展。例如“给力”一词不仅在网络平台上盛行也同样用在人们的日常汉语表达中。网络语言和网络文化带来的乐趣深深地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在网络语言环境下,网络阅读属于一个超文本的阅读,它可以将不同的信息汇集在一起,体现了信息网络的交互,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和想象的空间,丰富了阅读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推动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发展。

2.2负面影响

(1)严重偏离语言规范。网络语言是发出者和接受者在网络上直接交流的语言,交流双方可以畅所欲言,不涉及一些语法规则的限制和约束,更不存在其他中间环节的编辑和制约,从而导致网络语言的使用随意性大,严重偏离了语言规范,特别是给青少年的语言教育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网络语言为了追求新奇不遵循汉语规范、曲解有些词语的词义,刻意使用错别字,使人们在日常语言使用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和误会,关键是养成了语言表达不规范的坏习惯,对青少年学习语言造成不良影响。例如,“杯具”一词在网络语言中用其谐音代替“悲剧”,很多青少年错误地将本身为名词的“悲剧”一词作为一个形容词运用,难以矫正;有些字词牵强附会、滥用谐音,甚至有些语言的使用太过粗俗,使青少年受到不良网络文化的侵蚀。例如,“稀饭”一词将其读音故意读错在网络语言运用中将其作为“喜欢”的谐音,还将女士称为“卫生巾”。(2)降低了文章阅读、写作以及语言鉴赏能力。网络阅读属于流行性阅读和快餐式阅读,而且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垃圾信息,许多阅读内容只能给阅读者提供暂时感官上的感受和享乐,很难形成一种知识上的沉淀或心灵的感悟,弱化了青少年对阅读的注意力和文字的鉴赏能力。网络语言形成了一种新的语言模式,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渗透到了传统的汉语言文化中,淡化了传统语言的功能。许多青少年不能区分清楚网络语言和汉语言文学并正确使用网络语言,导致汉语言文学的水平持续下降,其语言素质和鉴赏能力得不到提高,更不利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例如,“挂了”在网络语言中用于表达“死亡”,许多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中,甚至在试卷上竟然也使用“挂了”代替“死亡”,严重阻碍了青少年写作能力和语言鉴赏能力提高。

3结论

语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网络语言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新生产物,它使汉语言文学在形式上和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彩。一方面,网络语言应保持自己深受青少年欢迎的优点,不断规范其语言系统、发挥其传播优势,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另一方面,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根基,虽说广博丰富、精彩绝伦,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汉语言文学也需要革新和发展,努力实现其向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汉语言文学研究应该树立自己的特点,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努力提高自身的影响力,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辩证对待网络语言对其产生的影响,对网络语言进行科学合理的认知和规划,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很好地解决网络语言中存在的问题,使汉语言文化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超海.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文化学刊,2015(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