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设计十篇

时间:2024-02-07 18:07:48

心理健康教育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设计篇1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设计;师生交往

一、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缺乏针对性、形式化倾向、简单化倾向、重心理咨询,轻心理辅导、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人才等几方面的问题[1]。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在理论研究上主要受西方的影响,所采取或运用的方式、方法、技术、手段,许多甚至是完全照搬欧美国家的,可信度低,不适合我国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有的目标制定得过高过大,有的用心理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有的用成人的心理健康标准去衡量学生,有的以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去衡量小学生,缺乏针对性,学生了无兴趣。有些学校按照固定的教材、固定的内容、固定的形式上课,“大量讲授系统的心理学知识,甚至像其他学科一样进行非常严格的考试,这种流于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逐渐受到学生们的冷淡,效果不好。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心理知识传授、心理品质培养和心理辅导为内容,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征与规律,由具有一定心理学素养的教育工作者设计和组织的专门课程。

心理教育是否需要课程化,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反对课程化论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在实践上不能保证其实施的效果,课程化比较适宜于解决知识范畴的问题,但学生心理上还有情绪、行为等多种问题,不全是能够通过上课来解决的。也有学者阐述,心理健康教育应融于日常教育教学之中,融于班主任工作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之中, 因此,应防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在我看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本意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计划,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上有所保障,虽然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实施设计方面还存在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是必然的趋势,当然,也不完全否定其他学者的看法,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外,学校心理咨询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发展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价值取向存在偏差。不少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持有的是学科本位或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忽视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发展性问题,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心理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可持续发展。学生心理的建构过程也是其自我不断生成的过程,自我的生成又不断促进其心理建构[5]。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有:课程设计必须将学科、学生及社会三方面整合起来,课程设计必须以活动为基础,课程设计必须重视学生的整体参与,课程设计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课程设计必须凸显和谐信赖的师生关系,课程设计必须将情感贯穿始终。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步骤: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单元设计、完善设计并评估。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以师生交往为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际上是师生双方的一种交往过程,只有当学生把教师看成是可以信赖尊敬,可以交流思想并能获得帮助的朋友时,他们才会敞开胸怀向教师吐露真情。反之,学生一旦不认可教师,就会导致心理隔阂,引起学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和闭锁心理,此时,教师的所有努力,即便是最好的教学内容配以最理想的教学方法,也难以收到预期效果。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师生双方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建立一种和谐信赖的师生关系便至关重要。

(一)目标设置

心理健康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二)课程内容

内容要适合学生年龄特征,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有利于学生广泛参与,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对于交往态度的课程内容标准可分为如下水平,水平一是对交往对象具有较好的接纳,接纳班主任及科任老师的主要特点及话语方式;水平二是对交往对象以及交往活动感兴趣,乐于关注、善于体会;水平三是内化对交往对象以及交往活动的价值判断,体会与教师交往对促进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价值,形成对师生沟通的积极取向;水平四是建立对交往对象以及交往活动的积极价值观念,形成积极面对人际冲突的态度。

(三)单元设计

1.了解学生的需要。此环节就是了解师生交往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查阅资料等找出一般性需要,如对老师的惧怕心理、老师的误解等,同时通过问卷调查或谈话等发现本校、本班学生或某些特殊学生群体,由于处在特殊环境中或遇到特殊事件的冲击或压力而产生的解除困境、度过危机的需要,如对某个老师的特殊看法、学校的整体氛围。

2.确定单元主题。根据调查和充分的学情分析,确定最符合的单元主题。如:走进我的老师、和老师沟通等。

3.确定单元目标。①教学目标陈述的应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应该陈述教师做什么。②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尽量避免使用含糊和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目标。③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全面,包括认知、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

4.确定单元课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关于师生交往主题一般1-2个单元即可。

5.确定教学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有角色扮演法、心理测量法、学生自陈法、联想活动法、演讲法、游戏法、辩论法、专题讨论法等等。针对师生交往这个主题,理解和沟通很重要,因此可选取体验式为主的角色扮演法、辩论法等,让学生通过体验有认识上的体会,从情感上转变,更能达到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更好的交流,使教师更好的教,学生更好的学。

6.拟定活动程序。在拟定活动程序时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近到远、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要符合逻辑规律,即环环相扣、丝丝相连、循序渐进,做到既完整又系统。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活动所需的用品、资料都要准备好。

(四)评估与完善

评估反馈是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完成一个方案后要进行评估并且反复进行修改和完善。

心理健康教育设计篇2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遵循“面向全体”原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落实“促进发展”目标的重要环节。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应有的作用,合理的课程设计以及根据课程设计进行的有效实施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和重要条件。

一、三维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有其自身的三维目标,即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三维目标和一般学校课程的三维目标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联系在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三维目标和一般课程的三维目标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并且三维目标的每一部分之间也是紧密相连的,如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目标既体现着对基础心理知识的认知又体现着对心理调节方法的认知,同时也包括参与者对认知对象态度的转变过程;区别在于,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设计和实施中认知和能力被区分为独立的两个方面,认知是能力的基础,但认知的地位与能力养成相比又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能力的养成过程本身体现了过程和方法的统一,情感作为认知和能力养成的中介,是认知的基础,又在强化和加深着学生的认知;从三者的地位来看,认知、情感和能力是不断递进的关系。

1.认知目标。认知即是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方式能够形成或澄清对某一问题或生活事件的正确认识。认知目标就是指学生在课程实施中所要形成的或经过打乱、整理而重新形成的对某一问题的认识目标,这一目标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是有助于个体积极、健康体验形成的,也是符合个体成长和发展规律的,能够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和成长。

这一目标的实现要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教师的引导启发逐步形成或得以澄清,在学生的心目中逐步得以确立和强化并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

2.情感目标。情感即个体在活动参与中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是由于活动或事件的发生而在个体心理上引起的内心反应和情绪体验变化。情感目标即通过一定活动要实现的,在活动过程中通过一定行为方式引起的,个体对某一事件或行为的积极或消极反应,从而引起个体在面对某一问题或行为时做出积极主动的行为或者消极、抵制行为的目标。

3.能力目标。能力即一个人在从事某件事时能够完成一定任务或目标的力量。能力目标即个体在面对生活中的某些事件时,能够有效应对或处理此类事件或问题的能力标准。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施和开展的重要指向,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培养目标。

二、设计实施的基本原则

1.面向全体原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面向全体,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实施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全体学生的参与,避免仅一部分活跃学生唱主角,冷落了另一部分学生。

2.注重参与、体悟原则。“体验”是心理活动课的核心要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主要目的不是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开展富有启发意义的活动,来造成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一些心理体验,增强其心理感受,以达到激发个体心理能量从而提高其“自助”能力的目的。对于个体心理而言,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是无法替代的,体验中的一个小小启发都能成为体验者的深刻记忆。

3.合作自省中解决问题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助人自助”的活动,就是通过引导、点拨激发教育对象的内在力量,激发教育对象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然后通过自省、行为辨别等方式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所以,自省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堂中个体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上的问题解决中,个体并不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活动小组或班集体是促进个体问题解决的重要参与和推动力量。

4.关注发展原则。所谓关注发展原则,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实施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需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团体辅导、个别辅导等内容互相促进、互为补充的。关注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实施的重要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课一方面要针对大多数健康或亚健康的人,就一些普遍性、典型性的伴随着个体成长过程及交往范围的扩大而产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可以得到解决的问题开展实施,如考试焦虑、厌学、学习困难、早恋等问题;另一方面,要针对个体的心理潜能开发,如记忆力、想象力、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等开展实施。

三、设计实施的基本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实施开展形式是灵活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分组讨论:根据活动内容事先进行分组(队),让学生以小组(队)为单位开展讨论,在讨论中进一步明确问题,澄清对问题的模糊或错误认识。

2.组内组间交流。交流或讨论基础上的交流是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展中互通有无,引发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组内交流有助于小范围内学生面对面的直接互通有无和心理互动,组间交流拓展交流的范围,有助于心理互动中集体能量的调动和发挥。

3.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把生活中的问题或事件通过适当的编排,以小品的形式呈现,学生参与扮演不同的角色,感受不同情境和状态下的任务体验,再现不同的人物反应。

4.情境再现。把生活中的事件场景搬到课堂上,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空间中,在思考的基础上,从神态、语气、行为等方面再现生活中的事件场景,在这一过程中带给参与者及其他同学一定的体验和感受。

5.体验游戏。体验式游戏在游戏参与过程中能够激发参与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带给参与者切身体验和感受。结合活动的不同情境引入相关的游戏,能够在活动中激发参与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引发参与者的体验感悟,如在合作意识和团队观念的培养中可以引入“同心竿”“翻叶子”游戏,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可以引入“高空飞蛋”“举胖子”游戏。体验式游戏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带给学生切身体验和感受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四、设计实施的基本理念

1.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实现知(认知)、情(情感)、行(行为)、意(意志)的统一。在学生的生活中,一些不良的行为之所以不断出现,不是因为学生没有正确的认识、不明是非,而是因为学生认知和情感体验的分歧。作为一种体验式课程,就是要让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实现知(认知)、情(情感)、行(行为)、意(意志)的统一。这就要求必须积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体验和感悟,而后引发学生在行为上做出和认知、情感体验相一致的行为。

2.关注学生“自助”能力养成。作为一项“助人自助”的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通过引导、点拨激发学生的内在力量,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自省、行为辨别等方式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这一过程中,要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助”能力,即遇到心理困扰或问题时能够正确判断,客观认识分析和应对自己遇到的问题和困扰的能力。

3.着眼学生一生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以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直接经验为基础,创设轻松、和谐的心理环境和氛围,使学生能够重新审视自我、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为更好地发展自我奠定基础,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一生发展。它超越了以知识本位为特征的课程思想,重视人文精神,注重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和发展。

4.培养团队意识,发挥团队的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实施中,引入拓展训练的团队理念,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形成团队,在课堂活动中逐步形成、增强学生个体的团队观念和意识。通过团队为每个成员提供心理支持,让每个成员在活动中感到自己不是独自在参与活动而是背后有一个强大的集体支持;同时,当某些成员出现不良行为或问题时,通过团队积分等手段触发团队自我约束管理杠杆,通过团队的力量弱化某些不良行为,强化、张扬某些积极行为。

五、设计实施中应处理好的四个关系

1.处理好内容进程和充分活动的关系。从现有的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参考教材来看,涉及内容往往过多。如果按照内容逐一开展,就会出现活动不充分,学生情感体验弱或部分学生体验缺失等问题。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设计上要使内容和课堂容量相适应,每节课的内容不是越多越好,也不需要面面俱到,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学段和年龄特点设计适量的活动。

处理好这一关系还要在分队时注意分队数量和每队成员数的适当比例。每队成员过多,在分组讨论交流时往往就会用时较多,并且在位置排列上不利于学生的充分、顺畅交流;如果分队太多则可能在组间交流时要用较多的时间。

2.处理好活动参与中面向全体和关注个体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是心理健康活动课开展的重要原则,但在开展中还要考虑某些个体的特殊情况和个性特点。对个体的情况,尤其是遇到的新情况要及时地加以关注和引导,要及时调整思路和方法,而不能按照设计照本宣科地进行,要借助学生团队的力量对新情况加以分析和引导。比如,某项活动性格特别内向或者有其他特殊原因的学生在经过动员后仍不愿参与,这时候就不能强迫他们参与,但是该活动其他同学都要参加,把个别学生置于活动之外是不合适的。这时可以考虑一个活动中需要的其他角色,让他间接地参与活动而不是完全脱离活动。比如,有些活动课中需要旁白、计时员或者记录员等角色,让他以此类角色参与活动并在活动结束时根据情况对他加以鼓励。

3.处理好认知、情感和能力养成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三维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这三者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但三者并不是等量并存的。能力养成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开展的重要目标,情感体验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开展的重要内容,认知是个体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开展中获得情感体验和养成心理自助能力的影响因素。认知是情感体验的基础,但情感体验又反过来强化或弱化认知,情感体验是个体做出一定行为养成心理自助能力的重要条件,心理自助能力的逐步形成又会影响个体在面对事件时的体验。

4.处理好培养健康人和高尚人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健康的人,培养身体和心理状态良好的,能够以积极、良好的状态面对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个体,而不是以培养高尚的人为主要目标。所以,虽然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设计和实施中也需要考虑、处理培养“高尚人”的问题,如引导学生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观念、看法,但这是在处理过程中的问题,而不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展目标。当然,这并不是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展就和“高尚人”的培养没有任何关系,二者是紧密相连的。只有培养出了“健康人”才能真正培养“高尚人”,一个不“健康”的人恐怕很难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六、设计实施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活动安全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活动性质决定安全是其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活动安排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有准备。考虑不同活动的安全要求,考虑不同活动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比如学生座位编排、活动场地选择、活动道具的使用,不同年龄学生应当注意的问题等。

2.充分准备。要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有效开展,就必须从活动安排、了解学生现状和心理准备等方面作好充分的准备。

(1)心理健康活动课需要有细目性指导教案,包括活动开展的程序,活动的规则和要求,活动中要注意的问题等。(2)针对某一活动,学生的相关情况如何,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怎么样,学生的总体认知如何,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前应当充分了解的问题。这样可以在活动课的开展中做到准备充分,心中有数,防止出现活动针对性弱、参与性差等现象。(3)备问题也是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备课过程中应当考虑可能会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并考虑相关的对策和处理方法。(4)上好心理健康活动课必须首先调动学生的活动参与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和心理氛围,让学生在心理上有一个良好的过渡和准备。事先可以进行一个“热身运动”,让学生在热身过程中把心理状态调整到活动中来,形成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活动氛围。

3.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活动性质决定了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辅导者,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是引导、催化和建议,引导学生最终实现“自助”。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提高学生的心理自助能力,而学生心理自助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只有在学生的亲身实践和体验中才能实现。

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学生在活动中能充分发挥其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可以依照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主动地感受所创设的活动环境的影响,或吸收或排斥或改造,实现自身认知结构的重建与改造;学生具有明确的活动目的和自觉活动的态度,在教师宏观指导下能主动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活动,协调与他人的关系,发展和完善自己;在团体中会不断有新的观点、方法出现,学生能够在“接受和产生”的思想碰撞中实现对自身的重组和刷新。

作为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实施中主要是在理解、尊重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引导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去体悟、思考,在探讨交流中实现“自助”和“互助”,保证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

心理健康教育设计篇3

当代教育心理学把教学目标定义为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教学目标调节和控制着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学的出发点、调节点和最后归宿。而心理健康教育课没有系统的教材和大纲,教学目标的设计更多地来源于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必须十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否则一节课也许上得热热闹闹,但是教学有效性不足,学生收获很少。

下面通过介绍一节公开课从前期准备到中期反思改进到最后的呈现整个过程中,教学目标是如何制定及调整的,从而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如何设计进行分析阐述。

一、课前调查:确定初步辅导主题

2013年底我接到区级公开课的任务,辅导的主题为区里一直在进行的课例研究的主题“学习动机”。在学习动机这个庞大的系统中,我和一起上课的教师经过文献阅读,共同商议了可选择的两个主题“学习兴趣”和“自我决定”。但是如何从这两个主题中进行选择,我们决定听听学生的声音。

在参考了大量文献之后,我们编制了学习心理调查问卷,包括学习兴趣现状及影响因素和自我决定动机水平。结果发现,学生的平均动机内化水平已达到自我决定理论中所假设的认同调节水平。根据自我决定论的观点,这种形式的动机水平表现为由于个体认识到行为目标的重要性,因此将其接纳为自我的一部分。学生已认可了学习对自身的重要性,并将学习看作是自我的一部分,因此其表现出的学习行为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而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在数学学科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兴趣分化,个人因素(努力能取得进步、课代表、基础好、有信心学好、对学科知识真正好奇、适合的学习方法、没压力)和学科因素(趣味性、有用性、课后作业量)在学科兴趣形成与发展阶段影响更大。教师因素(教学方式:游戏、故事、分组比赛;语言魅力:幽默、条理清晰、身体语言;对学生关注:鼓励表扬、给锻炼机会、关心学习常交谈;性格特征;专业知识;公平公正)和学校因素(硬件、学科重视程度、学习氛围、管理严格)在学科兴趣的萌发阶段影响更大。

学科教师、班主任和家长都普遍反映需要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培养兴趣的能力,但他们对学生的帮助较多地停留在命令、说教的层面,很少科学地给予操作性的方法指导。

所以我的公开课的辅导主题就初步确定在数学学习兴趣方面。

在选定课程主题的过程中,我收获了以下两点启发。

第一,课前调查的范围尽可能全面广泛。初中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还比较有限,对于学习并没有形成完整准确的认知,有时候会将不感兴趣的原因全部归结为外部原因,对自身可以做的改变缺乏了解。此时就需要听听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的声音,他们对于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情况的了解一定比心理教师要更加透彻,综合多方观点才可能对学生的需求有深入的了解。

第二,目标制定要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前期调查发现学生的自我决定动机已经达到了认同调节的水平,所以这一部分能够辅导的空间就很有限,而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存在的困惑较多,所以公开课最终确定了以学习兴趣为主题。有一句话是“学生已经理解的不教,学生不理解的才教;可教可不教的不教,必须要教的才教。”也就是所谓的“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学海茫茫,可教的内容不计其数,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需求选择他们最需要的,突出主要目标,才是设计教学目标的重点。

二、再次调查:细化教学目标,夯实理论基础

经过初期的调查,辅导目标确定在数学学习兴趣方面,但是兴趣又是一个很大的主题,如何从学生需要的小切口入手呢?于是我们对于要上课的班级进行了二次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对于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但是并不知道如何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数学学科存在明显的兴趣差异,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很感兴趣,另一部分学生对数学没有太大兴趣或毫无兴趣,进而表现为数学成绩的差异。

个别访谈发现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主要是觉得数学有趣好玩,能开发思维,而不感兴趣的学生很多都认为学习数学没有用处,所以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他们对于数学学科的价值在个人生活中是如何体现的并不清楚,对于为什么学习感到很茫然。

查阅大量文献我们发现,知识的有用性对兴趣产生有正向作用,所学知识与学生自身的相关度越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越高。学习内容的价值与兴趣呈线性逐增关系。在兴趣的开始阶段和个体兴趣随着时间深化的阶段,理解任务的价值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维持兴趣的方法是理解材料的个人实用性(任务价值)。

人与目标交互论认为潜在的个体兴趣主要由情感与价值两部分构成,二者高度相关,并分别对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实际兴趣产生正向预测作用。因此,教师如果能在教学活动中凸显出教学内容对学生的价值与重要性,并以适当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情感体验(如成就感、自豪感、满足感等),将有助于学生个体兴趣的培养。

目前的教育背景下,学校和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习内容的传授,而忽视引导学生认识学科的意义和价值:考试虽然能提高学生对学科的重视,但实质上那只是对“分数”的重视。只有当学习者体会到学科开设的价值,其学习兴趣才会持久并且愿意克服学习中遇到的挫折。

据此,本次公开课的设计思路为通过热身活动―引发问题―共同探讨―尝试实践等环节,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好奇心,通过探讨数学学科对个人的价值,建立对数学学科新的认知,激发或维持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尝试完成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实践任务。教学目标如下:

激感:激发数学学习的好奇心、体验数学之美。

调整认知:增强对于数学学科价值的认识。

指导行为:通过寻找学科的个人价值,发现学科之美,激发或维持学习的兴趣。细化教学目标的过程,可以总结出以下两方面的经验。

第一,目标要小切口。一个宽泛的目标往往让人找不到着力点,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能够解决的问题也有限,因此需要教师找到所有矛盾中的主要矛盾。目标可以有大方向,但是真正实施教学的时候需要细化在一个点上,小切口入手,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

第二,要有文献依据。仅仅有调查的结果是不充分的,需要找到前人的研究结果和理论依据作为教学目标的支撑。调查结果作为一种实践成果往往不系统,不专业,缺乏普适性,而理论基础就具有了一定的概括性,所以当我们在教学中发现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时,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前人研究结果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我们对于现象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

三、实践反思调整教学目标

在第一稿的教学设计确定之后,我们进行了两次实践,经过大家的充分讨论,将教学目标进行了一些调整,见表1。

可以看出,改动有两处,第一处是调整认知部分,由原来的数学学科价值改变为学科学习价值。这是因为虽然这节课是以数学作为切入学科,但并不是一节数学课,心理课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将在课上所学到的方法进行适度的迁移。而数学学习价值也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让学生由数学迁移到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才是真正的终点,目标要以小见大。第二处改动是指导行为部分,将原来的寻找价值更改为探索挖掘价值的方法,将一种结果性的目标转化为过程性的目标,寻找到价值只是最终的一种结果呈现,之所以能够找到学科价值,最重要的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挖掘学科价值的普遍方法,有了合适的方法,结果就能顺其自然。

四、利用学生反馈评价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有效,不仅要在上课前做大量的功课,课后学生的评价反馈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评估角度。我们在这次公开课及前期的两次实践中继续沿用了区里的课例评价工具,其中有两道题目是与教学目标相关的。一道题是学生自评“这节课的内容是我所需要的”,考察的是教学内容是不是学生真正所需;另一道题是“这节课我感兴趣”,考察的是教学内容学生是否喜欢,是否愿意学习。对于两次实践课及最后的公开课,这两道题的数据分别如下:

由表1至表4可见,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实践课教学目标没有进行调整,学生认为“是自己需要的”比例分别占88.46%和82.22%,认为“感兴趣”的占96.16%和86.66%。而在进行了教学目标调整后的公开课,学生认为“是自己需要的”比例为97%,“感兴趣”的比例为97%,较前两次的实践课而言都有所提升,这也证明了经过反思讨论后进行的目标调整是有效的。

心理健康教育设计篇4

关键词:ASP;心理健康;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心理上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能想像”,这句名言深刻的说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20世纪九十年代末到2005年初,我国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约7部有关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在这些政策文件的指引下,各个高校都在不断地探索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论坛(2008)指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从总体上看是好的。但是,在新形势下大学生面临的压力普遍增大,而且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所以各教育部门必须引起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现代教育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由此产生一种新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拓宽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学生在网上可以进行心理测评、诊断和咨询等活动。因此,高校应尽快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最佳网络环境。

正是在以上背景下,笔者通过对该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探索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素质教育是信息化教学模式建构的理念支柱,它是以全面提高所有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主要精神,注重学生潜能开发、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思想。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举措。

建构主义是信息化教学模式建构的关键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即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与传统方式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师成为学生知识建构的支持者、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主动性。本系统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和主动建构知识的网络平台。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其开展需要心理学基本理论的指导。系统的基本功能仍是教育,所以,系统设计需要在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系统整个开发过程是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处理、传递和控制的过程,它需要信息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

三、系统开发过程

1、需求分析。在系统构建研究层面,李更生提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应该包括网络专家咨询系统和非专家网络信息教育系统两个子系统;石学云提出完善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平台应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验与评估、心理咨询与治疗三大主要功能模块;陈文干等提出网上在线心理咨询系统和专家型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识系统是不能分割的。通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实际调查,笔者确定了系统的总体功能框架。系统包含四个功能模块:心理健康知识园地、心理测试、心理互助论坛和心理咨询。

2、系统设计。心理健康知识园地:本模块是整个系统的入口,它实际上是一个信息系统。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前台页面主要有心理辞典、心理门诊、心理文摘、青春物语、大学生心理和大学生职场栏目,学生可以按日期、最新排行和一周排行方式查看各类信息。后台管理员可以对心理信息进行管理,及时更新前台页面的内容;还可以对管理员信息及其权限进行设置,以保证网站数据的安全。心理测试:该模块是研究的重点,学生可以注册、登录、修改密码、进行UPI及其他心理测试、查看测试结果。教师可以定期心理测试,来测评学生某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查看UPI测试及其统计结果。UPI是为及早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而编制的大学生精神健康调查表,简称“大学人格问卷”,由学生基本情况、60个单选题、附加题三部分构成。此模块的UPI测试功能会记录学生的UPI作答情况,教师能查看学生的详细作答情况,这正是系统的特色之处。教师进行如下步骤:添加测试名称添加试题生成测试申请审批通过,学生才能使用某个测试。学生注册完成后直接进入UPI测试,测试完毕立即能查看结果,然后转入测试主界面。当学生再次登录系统时就直接进入心理测试主界面,即每个学生参加一次UPI测试。心理互助论坛和心理咨询:这两个模块分别以非实时、实时方式为师生提供一个心理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3、系统实现。ASP是一种动态网页开发技术,它是微软公司开发的Web服务器端脚本环境,其代码内嵌在html标签中,使得开发人员可以利用VBScript或JavaScript脚本语言编写ASP应用程序。服务器处理ASP页面的过程如下:客户端浏览器向服务器发出HTTP请求服务器分析、判断该请求是否为ASP脚本应用,若是则自动通过ISAPI调用ASP.DLL,ASP.DLL从文件系统或内部缓冲区获取指定的ASP脚本文件,并进行语法分析、解释执行最终的处理结果以HTML格式通过服务器返回给客户端浏览器。在本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采用WindowsXP+IIS+Dreamweaver8+Access作为ASP应用的开发环境。这套组件都是微软公司开发的,它们具有极好的兼容性,从而能保证系统运行稳定。

心理知识园地中六个栏目的实现是类似的,其中,“心理辞典”栏目信息呈现的关键程序代码如下:

sql="Select top 6*from tb_News where Style=‘心理辞典’ order by IssueDate desc"

rs.open sql,conn,1,1

While Not rs.Eof

%>

[]

’,‘详细内容查看’,‘width=630,height=400,scrollbars=yes,toolbar=no,location=no,status=no,menubar=no’)">

If len(rs("Title"))>11 Then

Response.Write(left(rs("Title"),9)&"...")

Else

Response.Write(rs("Title"))

End If %>

Wend

rs.close

Set rs=Nothing %>

计算UPI得分并进行UPI结果分类的关键程序代码如下:

upigrade=cint(q1)+...+cint(q60)- cint(q5)- cint(q20)- cint(q35)- cint(q50)

sql="select*from upiscore where userid="&userid

set rs=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rs.open sql,conn,3,2 ……

temp1=cint(q61)+cint(q62)+cint(q63)

temp2=cint(q8)+cint(q16)+cint(q26)

if upigrade>=25 or q25="1"or temp1>=2 or q64"" then

rs("upitype")="A"

rs("upiresult")="有明显心理问题"

elseif(upigrade>=20 and upigrade

rs("upitype")="B"

rs("upiresult")="有较轻的心理问题"

else

rs("upitype")="C"

rs("upiresult")="心理健康"

end if

……%>

四、总结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成功开发了一个基于ASP技术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在研究过程中,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和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笔者进行了详尽的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经系统测试,师生普遍反应系统流程清晰、操作方便,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能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个较好的平台。

网络作为现代科技的结晶和信息社会的产物,具有两面性,我们要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使其更好地为大学生教育服务。

(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论坛在武汉大学召开[EB/OL].

省略/webgate/CmdNewsDetail?newsId=7611,2008.4.

心理健康教育设计篇5

[关键词]德育;学科课程;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003-04

在德育学科课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在现实教育中,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经常交织在一起。从心理结构层面上说,德育主要就是围绕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这四个方面展开的,而这知、情、意、行又是健康心理所必备的因素。然而,如何在德育学科课程中有效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则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进行设计,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环节中加以落实;同时适时协调、促进“两育”融合、发展,最终落实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上,转化为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

一、德育学科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设计

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效整合在一起,发挥更大的教育功效,需要它们在彼此的课程中进行适当的渗透。

(一)在教学目标上的设计

毋庸置疑,人类的活动总是有一定的目的指向。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性活动,自然也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德育课程既要有总的教学目标,也要有每章、每节的目标。一个个小目标的达成就会促进最终总目标的实现。实际上,“德育”的教学目标和“心育”的教学目标有不少是相通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举措。学生的品德心理结构是由知、情、意、行四部分构成的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既需要道德知识的习得,又需要道德情感的熏陶,道德意志的磨炼,还需要道德行为的改进。[1]

德育课程学生道德意识倾向性和道德心理品质的培养,本身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另外,任何一门学科课程的目标都应同时反映学生的心理层面,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目标体系。[2]德育课程各层级教学目标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德育课程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相应的设计各层级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做到具体化、明细化,以便落到实处。

(二)在学科内容上的设计

学科课程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载体。在德育学科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既离不开我们一线教师,也离不开与学生教育相关的各方。但不管怎样,要在德育学科中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一定的附着载体,否则就没有着力点。在借助的载体中,学科课程内容是基础。为此,第一步要努力在德育课程内容上设计与德育相匹配的符合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认为,心理素质是德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德育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就应该是人的各种心理素质。[3]在学生的各种心理素质方面,最重要的是学习、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几个方面。在德育课程设计与学生学习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有梯度地将学习中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恰当地编排在德育课程中。智力因素方面,侧重于训练学生的思维;非智力因素方面,要将其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调适学生的学习状态。在适应能力方面,重点编排一些内容引导,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客观公正地评价社会现象,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各种健康良好的习惯。对未成年学生来说,自我以及社会适应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和根本目的,符合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服从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并呈现出一定的梯级性。这样才能逐渐让学生养成自我适应和社会适应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人不仅是以自然人存在的,更是以社会人而立世。社会交往是人生必修之课。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但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缺少与同龄人交往的经验,社会交往技能的训练又相对缺乏。因此,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我们教育面临的课题。为此,在德育课程里要适当安排些人际关系互动的内容,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学生与外界的人际交往内容。教育学生在掌握人际交往知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同时不断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达到德育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三)在结构编排上的设计

万事万物都有自身发展的规律。我们无论是在开展德育教学活动还是在德育课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都需遵循教育教学本身的规律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德育课程结构在编排上要科学合理。在德育课程的总体部属下,可以适时渗透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内容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德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的设计既可在德育中渗透进行,也可在德育内容结束后进行相应的心理层面的分析讨论,具体编排可视德育内容而定。德育中可借用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考察学生的情感需要,关心学生的个体意识,这样有助于德育课程深入到个性心理品质发展的微观层面。另外,在编排上可适当地安排一些活动。活动既可以包括学生个人独立操作的活动,如社会调查、搜集素材、孝老敬亲等,也可以包括一些小组活动,如角色扮演、户外拓展训练、演讲辩论等,让学生在生活化教育中得到一定的情境体验,进入到真实的生活世界去学习、去感受、去领悟。总之,要使“德育”和“心育”相互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自然融于一体,成为不可分割的教育整体。

(四)在教学评价上的设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效果需要由学生的成长情况来检验。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成长变化上。因此,在对德育教师的教学评价要多渠道、全方位,既要考查学生道德方面的成长情况,也要观察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情况;既要从授课教师和其他教师处了解情况,也要从学生及其家长处了解情况;既要征询教师对教学的评价,也要汲取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德育课程教学评价的设计应是多元化的,不是单一的;应是发展性的评价,不应是固守的评价模式。而且对德育课程以及其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要保证一定的时间周期。因为在较长期的时间反馈下,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真实稳定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情况。唯有如此,教学评价才更具现实性。

二、德育学科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执行

三分战略,七分执行。为此,德育学科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执行尤为重要,事关教育的成效。

(一)搭建情感平台,为德育学科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土壤

人是情感动物。师生之间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情感基础,才易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会更有利于教育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成效也会因此变得更好。正所谓,尊师,重其道;亲师,乐其道。在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主动地学、有个性地学、在参与中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并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将激励贯穿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这样既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获得科学的思想道德,还能促进学生形成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重要的是,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外,德育教师都要心系学生的成长,既要做好学生的教育者,也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多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关爱学生,不让每一位学生掉队,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温暖,力争让学生的“德育”和“心育”并进,以达到德育学科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二)保持良好教学情绪和人格魅力,给学生心理以积极正向的影响

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育人是个大学问,不仅需要教师有渊博的知识、广泛的阅历,还要以己育人,给学生传递正能量。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保持良好教学情绪,以饱满的热情、阳光的心态投身其中。毕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教师即便遇到不顺心的事,也不要将糟糕的情绪或不好的心情带到课堂上,呈现给学生,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情和活动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保持积极情绪,给学生以正向影响。学生在教师良好的教学情绪下,自己的心理也容易积极、豁达和阳光。

除此之外,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现实中有无数个例子证明,拥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效果会更好,学生从心理较易接受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学生还可能会以教师为榜样,向教师的言行看齐。为此,德育教师在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要展现良好的个人形象。教育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以身示范,给学生树立榜样,积极引导学生掌握道德知识,保持健康心理,以良好的状态投身到学习和生活中去,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德育活动生活化,让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得到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实践证明,没有立足于青少年真实世界出发而设计的德育方式,没有基于心理教育平台基础的德育,导致的结果就是5+2=0(五天学校教育效果被两天真实世界生活所抵消)。[4]

在具体实施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活动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素材,适当将一些当今社会的焦点热点问题,如校园暴力案件、社会道德模范评选、志愿服务活动等学生有兴致学、有参与热情的素材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中,这样进行理论教育会更有说服力,心理疏导也会更有针对性,效果自然更明显。在德育课程教学中,要尽力挖掘学生生活素材,从问题入手,从现象入手,从现实入手,教育理论与生活实相联系,与学生一起讨论产生问题或出现现象的根源,分析支配人行为的心理和认识规律,通过比较来判断行为和品质的善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反思,让一切不适宜的思想观念根除,让一切不利于健康成长的不良心理得以纠正。

另外,在德育课程教学活动中,应尽可能地创设情境,利用模拟社会环境、职业环境或开展一些适宜的活动,如社会调查、搜集现实社会素材、社会公益活动等,来培养学生独立、勇敢、坚毅、协作、竞争和抗挫折等心理品质。当然,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德育教学活动的梯级推进;而学生通过“生活化”的德育教学活动,可以从中获得“德育”和“心育”的双重效果,不断成长成才。

(四)运用新媒体资源,为德育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助力

当今,社会已进入移动互联时代,知识更新快,传播速度快。作为德育教师,我们要恰当运用新媒体与学生进行及时的交流和沟通,适时辅导和疏通,为学生解决道德和心理困惑。教师可以通过班级QQ群、电子邮件、微博、微信等现代交流方式开展网上讨论和心灵的沟通。通常,对身边发生的好人好事或不良行为现象,学生会乐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只要我们德育教师引导得当。德育教师可以先从班级QQ群里抛出某个学生较为熟悉的话题让学生讨论,同时,为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保护学生一定的隐私权,学生可在QQ群里用自己的昵称来参与。言由心生,学生的言语行为一定程度上是其心理状态的反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发表的内容一方面了解其对问题的心理反应,另一方面可以适时与其互动,给予引导、疏通和纠偏,教育便在这有形无形中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必要时可以就网上讨论的情况举行一次专题课,进一步梳理、分析,师生达成一致认识,或者就此话题讨论情况让学生写感想和心得作为作业,从而进一步推动学生的道德进步和心灵成长。

三、德育学科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协调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在德育学科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虽说主要由德育课程教师来具体实施,但离不开德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或工作人员)、学生和其他相关教育人员与环境。只有各方协调好,相互协助,密切协同,大家拧成一股绳,才能将德育学科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落到实处。

(一)“两育”教师间的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德育教师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常各自为政,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这显然不利于教育的实施效果。为此,有必要将“两育”教师协同起来。

首先,“两育”教师在学科教学备课中要相互交流、沟通,更好地了解彼此教学实施情况,便于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两育”教师通过交流沟通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据此适时调整教学目标。这样在学科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便有了针对性,教育教学效果便在自觉不自觉中呈现。

其次,德育学科教师应科学合理引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可以说,在德育学科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许多先天的优势,但如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采用传统德育教学方式,教育效果会很有限。“德育”重在明理,追求反省;“心育”重疏导和调适。为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尽可能运用“活动”这个载体来实施,如现实热点焦点问题的小组讨论、生活和学习上的困惑交流对话、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同时,教师应根据自己掌握的和从他处了解到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如心理疏导、谈心谈话、结对帮扶、角色扮演等,必要时还可采取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验等辅助手段,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成长为本,努力提升教育效果。

(二)在德育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科目

古人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唯有如此,才好保持“师道尊严”。德育教师若要在课程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并期望取得实效,自己不仅要拥有较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还要有较为过硬的心理素质。如何才能做到这点?职前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必修的学习课程中去,职后的培训和考评体系更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培训体系和考评标准里,时刻让“心理健康教育”陪伴教师的成长和教学。这样教师在德育课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才会更有底气,更能到位。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心理健康教育无处不在

德育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以及成效离不开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和感染。可以说,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下,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是教育因素。

为让“德育”和“心育”成效得以巩固和深化,我们要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如公告栏、标语以及校园广播等进行相应的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借助校园文化活动如科技活动、比赛活动等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基础。作为育人机构,学校要充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挖掘资源,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四)向他方取经,与学生家长沟通,助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在德育学科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同样关涉多个方面。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德育教师有必要适时地向他方取经,既可向同行包括本校和外校的教师取经,也可向相应的专家学者取经,还可借助远程教育资源和互联网等新媒体资源之力。另外,学生家长也是一个重要的信息资源,德育教师要与学生家长保持一定的联系,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其变化情况;与学生家长达成教育共识,保持教育的一致性,从而更好地对学生实施教育,对出现的问题能及时掌握,及时解决,达到教育预期效果。

可以预见,在德育学科课程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其显现其效果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教育各方共同努力,齐头并进,在德育学科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会得到顺利推进,而且会逐渐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针对德育学科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设计,我们要坚持科学性与应用性相统一,合理性和操作性相统一的原则,既让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学科课程中得以较好地体现、渗透和融入,又使“两育”在学生成长进步提高上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两者既各自独立又紧密联系。在德育学科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切不要孤立地进行,要将“两育”协调好,自然地将两者融合一起,在充分发挥“两育”各自功效的同时,整合力量,共同育人。

[ 参 考 文 献 ]

[1] 程伟,于冬冬.关于学科德育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5(3):100-102.

[2] 方双虎.学科课程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探微[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9):7-9.

心理健康教育设计篇6

〔关键词〕心理健康;课程;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0-0010-03

课程整合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课程设计领域出现的一种新趋势。课程整合的设计思想在我国产生的现实背景之一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施。2001年我国开始实行“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地方和学校被赋予更多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自,各类地方和校本课程层出不穷,课程门类细、课时压力大、课程整体效益不高的问题开始凸显,而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现象也非常严重。

近十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迅速发展,全国各省市、区县、学校竞相以地方或校本的形式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课程建设方兴未艾之际谈论课程整合的问题是否为时尚早?毋庸置疑,心理健康课程普遍存在着与国家以及部分地方校本课程内容(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重合的问题。以课程整合的设计思想进行心理健康课程构建,有利于课程内部的有效整合,建立与相邻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提升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的质量,也有利于学校整体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升课程建设水平。

一、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模式构建视野下的心理健康课程整合

(一)整体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的心理健康课程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一定是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整体构建视野下开展的,而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教育途径。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构建视每一位学校教育者为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积极促进者。整体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意味着协调和挖掘学校的各种资源,多维度、多层面、多角度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1],包括: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学校、社会、家庭与自我心理教育的有机结合;心理教育与班级管理,团队工作及其他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和心育的有机结合。

(二)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是一种课程设计的思维方式

黄甫全教授(1997)指出,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的各要素及其各部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体的过程。作为一种课程设计思想,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是挖掘学校教育教学中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相关联的因素并进行有机联系,整体构建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包括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整合,心理健康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课程内容与学生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的整合等,进行合理衔接、连续过渡、互补互促,促进人的心理素质可持续发展。

二、心理健康课程整合的价值所在

(一)心理健康课程整合的核心价值:有效组织学生的学习经验

心理健康课程提供关于个体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积极认知、态度和行为技能的获得,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体育、健康等课程相关领域的学习联系起来,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组织自己的学习经验,从完整的角度去统整自己关于自我、他人、社会的学习经验,把所学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二)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是学校教育对人性化教育的回归

儿童心理发展是学校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促进儿童心理发展也是课程设计的目标之一。而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是学校教育对人性化教育的回归,使学校教育关注人、关注人的发展及其生命质量,促进人内在和谐发展。

(三)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注重课程目标的整合,三维目标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新课程目标整合的结果,有利于在不同学科中促进儿童积极自我体验、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心理道德的发展。

(四)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有利于促进教师对儿童的理解,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建设视每一位教师为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促进者。教师了解心理健康课程内容,在教育教学中有机渗透、融合,能够促进教师对儿童的理解,根据儿童心理需求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三、心理健康课程整合的设计原则

课程整合的设计关注的是不同课程间相关内容的有机联系,不能为了减少学校课时压力,进行简单的几门课程的内容和课时调整,其必然以学校教育经验的有机融合为核心价值观,关注有机联系,整体构建。

(一)心理健康课程建设要作好自身课程规划,明确自身价值

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要遵循课程设计的科学要求,作好课程规划,深刻思考与研究心理健康课程的价值、定位、性质、原则等基本问题,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纲要要求,确定本地区或者本校课程开发的基本目标。

(二)心理健康课程整合建立在相邻学科各自价值独立的基础上,加强有机联系

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旨在通过了解各个学科中与心理健康课程相关联的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建立有机联系。课程整合的过程要保持各自学科的独立价值。例如,心理健康课程的根本旨趣在于发展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品德学科则是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尽管在内容上有重叠的部分,但是其课程存在的根本价值有很大不同。

(三)学校是课程整合最有力的管理者、组织者、实践者

三级课程体制的实施使学校成为真正的课程管理者、设计者与实施者。基于办学目标,很多学校通过对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梳理与系统构建,对学校课程进行大胆重构,使课程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四、心理健康课程整合的多种模式

(一)心理健康课程内的自我整合

1. 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的内部整合

进行心理健康课程设计时,要关注心理健康课程目标、内容、课程体系的有机整合。如心理健康课程目标的整合[1],从人格现代化和个性社会化的要求出发,引导青少年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生存,促进青少年心理的和谐发展。

2. 以心理健康教材建设为主导的课程内容的整合

心理健康教材的编制要研究其与相邻学科之间交叉、重复、割裂等课程设计问题。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教材中含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依据新基础教育改革所规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要求,通过大量篇幅,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2]。涉及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几个大的方面。在心理健康教材编写中避免与这些教材中心理教育内容的简单重复,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心理教材相关联内容的设计。

(1)分立式。即保持同主题内容的各自存在,因教育内容设计的侧重点不同,为了保持心理健康教材的完整性与主题的逻辑性,对相同主题进行设计,体现心理健康课程的体验性、开发性、助人自等课程设计原则。

(2)联立式。即同主题内容,心理健康教材要基于品德教材中已有内容进行拓展、深入的设计,在设计时要考虑相同主题在品德教材中的年级段、单元位置,尽可能将其设置于同年级的同月份开展教学,这样便于学生对同主题内容进行内在统整。

(3)关联式。在不同主题间可建立某种有机关联,如品德教材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生活,以主题性单元教学引导学生开展调查、实践等活动,在心理教材设计时可考虑相关联的同时段的教学内容的安排,把心理辅导中所学内容整合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

(二)心理健康课程整合的学科整合模式

1. “心理―道德”心理健康课程模式的构建

在心里健康教育中是否保持价值中立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道德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内在前提[3],心理健康课程要关注学生心理、道德的发展。“心理-道德教育”有机融合心育与德育,有助于优化学生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促进人格和谐[4],是中国教育文化和教育实践形成的一种新的本土教育形态。构建“心理―道德教育”的课程模式在心理健康课中渗透品德教育可以包括:间接性原则――采取渗透、濡染、陶冶的方式;尊重原则――为学生接受价值观教育创造平等、融合的氛围;主体性原则――运用价值澄清法,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观,作出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最终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2. 科际整合课程――综合课

综合课程是课程整合的一种形式。综合课程是把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内容或问题统整成一门新的学科[5]。组织以心理健康为主题来连接不同学科,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从多重视角了解、处理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信息和观点,更全面、客观地理解知识和解决问题。

3. 学科间有机融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入不同学科中

(1)挖掘学科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实现课程整合

学校各个学科课程都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点。如语文教学中诗歌、故事、散文等都表达了人们的喜怒哀乐,体现了人们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的方式,处理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关系的态度、价值与技巧。艺术课程、艺术鉴赏与艺术实践能够治疗人们的心灵创伤,是很好的促进儿童成长的手段。挖掘学科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点,把心理健康有机融合到学科教学中,能够提升课堂品位,促进儿童发展。

(2)关注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隐性课程的实施

学科教学中除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点之外,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质量、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课堂教学氛围、课堂学生问题行为的处理等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给予关注。民主、开放、合作、对话式的课堂教学有利于促进儿童自我意识健康地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4. 多途径的整合――班会、团队活动与心理教育整合的体会

在班会、团队会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整合方式。教师应挖掘班级中学生共同关注的心理发展问题或主题,自主开展班队会活动,促进学生关注自身发展等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自我教育。

(三)学校教学层面实施教师协同工作整合

心理健康课程整合实施的关键是教师的整合――协同教学。教师针对学科教学或者教育难点开展教师教学小组、行动研究、教学计划共享等多种教学协作研究,有利于教师更加有效地理解学生心理特点、心理健康问题,加深教师间的协作与集体反思,在各学科、各主题学习中引导学生和谐发展。

心理健康课程整合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针对不同的整合模式,需要进行有成效的实践研究,在这个过程中,课程整合作为一种课程设计思想,关注的是儿童学习经验的有效组织,提升学校课程对于学生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崔景贵.心理教育模式的建构与整合[J].现代教育科学,2004 ,1:54.

[2]曾红梅.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品德教材中的体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9(9):116.

[3]张忠,陈家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新认识[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2:2.

[4]班华.再论“心理――道德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10,6:29.

[5]韩雪.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与模式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2,4:36.

心理健康教育设计篇7

健康教育是公共卫生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无卓有成效的健康教育系统,是衡量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为达到良好的健康教育效果,使健康知识融入到人们生活中去,健康教育处方的合理使用和设计是关键的一环。健康教育处方是一种常见的健康教育传播资料,是配合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实施的辅助宣传资料,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重要作用。在健康教育中,要想健康教育处方发挥应有的作用,应确保健康教育处方设计合理化,这样的健康教育处方才具备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有效传播健康知识。

一、健康教育处方及其合理设计

1.健康教育处方

健康教育处方,是以医嘱形式提供的一种健康教育文字材料,它针对某种疾病的特点和临床表现,对病人进行防治知识、用药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指导,帮助病人进行自我保健和家庭保健。健康教育处方以健康教育和促进健康为根本目的,通过文字材料的形式宣传健康知识,有效了弥补了口头健康教育形式的不足,便于阅读与保存,有助于增强人们的疾病预防和保健意识,提高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满意率。

2.合理设计的解读

目前,健康教育处方已经出现了很多,如感冒预防健康教育处方,便秘健康教育处方、肺炎健康教育处方、白内障健康教育处方等。通过查看这些健康教育处方,可以知道处方内容基本包括:某种疾病的特点、临床表现,以及与疾病相关的医疗、生活等各方面的注意事项,同时涵盖一些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内容。此外,健康教育处方的具体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折页、传单、单页、书签、小册子、画册、卡片等,设计制作时尤为注重图形设计和色彩搭配。

健康教育处方的使用是健康教育实施的关键一环,为保证使用效果,达到预期的健康教育效果,确保处方设计合理是至关重要的。合理的健康教育处方设计应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内容设计合理,二是形式设计合理,做到处方内容具体,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形式外观精美,易于阅读和保存。具体的说,健康教育处方要涵盖疾病特点、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注意事项、保健措施等内容,同时设计精美、配有图解,生动形象、通熟易懂,以便患者阅读和理解。

传统的健康教育处方多是纸质的,虽然制作成本低,但是不易于长期保存,且无固定的放置位置,没有达到理想的健康教育与健康知识传播效果。为了提高健康教育处方形式设计的合理性,可以采用卡式处方,这种形式的处方外观精美、保存方便,能悬挂在患者床头固定醒目的地方,患者随时可以阅读。此外,在处方平面设计上,要配有图解,文字与背景色彩对比要醒目,便于患者阅读。图形设计越简单越好,不必过于复杂,色彩要避免华丽,以免喧宾夺主,简便实用就好。合理的文字书写、图形设计和色彩搭配才能产生良好的整体设计效果,达到理想的健康教育作用。

二、健康教育处方合理设计的方法和具体流程

健康教育处方的合理设计要有一套完整的流程,按程序办事,使设计工作规范化和程序化,便于提高健康教育处方设计水平和健康教育质量。

首先,全面评估患者的资料,了解患者的实际需求。评估资料有包括患者现有的健康知识、心理健康、文化背景及学习态度等,尽量确保资料完整、真实、可靠,否则难以保证处方的实用性和合理性。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病人需求,然后确定处方设计的目的。

其次,根据设计目的拟定处方内容,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强,具体包括饮食、生活习惯、治疗、注意事项等。

然后,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听取患者及其家属意见,不断调整与完善内容。同时,根据患者喜好设计处方形式,如7岁-10岁患者,平面设计可以采用卡通形象,用夸张、色彩鲜明的图解展示预防措施,吸引患者注意,以便其阅读。

最后,定期评价健康教育效果,具体方式可以采用电话回访,或是门诊复查时进行评价,为患者提供长期的咨询服务,指导患者进行个人保健和家庭保健,促进健康与防治疾病。

三、健康教育处方合理设计的注意事项

第一,健康教育处方内容设计要有理有据,科学合理。若不具备科学性,处方无法发挥作用;第二,文字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尽量少使用专业俗语,便于患者或普通大众阅读理解;第三,健康教育处方不能违背治疗原则,遵循医生指导,与疾病治疗保持一致;第四,处方内容搭配要合理,以健康教育内容为主,同时配备一些心理疏导、注意事项、肢体锻炼等内容,相互配合以达到健康教育目的;第五,处方上要有联系方式,在患者有需要时可以联系咨询,为患者提供连续的健康教育服务,提高健康教育质量;第六,真正考虑患者需求,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可对处方做特殊化处理。如,老人患者,可设计字体大、画面简单的处方卡。

心理健康教育设计篇8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评估标准 工作成效评估

一、各省市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标准的比较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是人们按照一定社会的性质、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所确立的教育目标,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效果及学生学习质量和发展水平进行科学的判定。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开展,各省市响应上级号召,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并制定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标准。本研究针对国内12个省市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标准,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开展状况、工作成效评估四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对这四个标准细化,如机构设置又细化为:领导重视、有工作计划、设心理咨询室、有基本设备、专项经费五个指标,按各指标完善程度分别记分,具体方法为:在各省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中若无某项指标就记为0分,若有某项指标则按标准中提到过、标准要求一般、标准要求较完善、标准要求完善分别记分为1分、2分、3分、4分。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置的比较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置包括领导重视、工作计划、设心理咨询室、有基本设备、专项经费五项指标,根据各省市的资料对其进行评分,评分结果如表1所示。各省市在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置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上海、浙江等地比河南、陕西、吉林对“机构设置”这一标准的要求要高;各省市心理健康教育都引起了学校领导的重视, 12个省市中除河南和南京外都将有心理将康教育计划作为机构设置中的一项指标。在上海学校有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并纳入了学校总体规划。在心理咨询室建设这一指标中,上海、南京、大连、浙江提出了明确规定,要求有专用电脑、办公桌、电话、收音机等,还需配有图书、各类心理量表等。而北京、武汉、河南、陕西则未将心理咨询室建设作为一项评估指标,;此外,上海明确规定“学校财政预算中又有满足工作需要的专项经费,且确保经费到位。”而在南京、大连、吉林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中并未将“专项经费”作为一项评价指标。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比较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包括有专兼职教师、对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对全体教师的培训、团队干部培训四项指标。如表2所示:上海、广东、北京、南京在师资队伍建设这一标准中的得分要求比其他地区高,其中广东省将取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资格分为三个等级,要求各镇以上学校有“A级证书”教师一名以上,中小学以上学校至少每校有“B级证书”教师2人;60%以上中小学有“C级证书”教师3—5人,校长、主任、团队干部基本上都参加过培训;在有专兼职教师这一指标中河南、陕西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标准中只提到要有专兼职教师,但没有人数限制,其他10个地区都对专兼职教师的人数有各自的限制;武汉、大连未将对专兼职教师的培训作为一项评价指标;此外,在全体教师的培训这一标准中上海、北京、天津等地每年都举行1—2次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在教师团队化建设方面,南京要求建立一支以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和团、共青团、少先队干部为主体,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而天津、陕西、重庆、浙江的教师团队中主要是专兼职教师和班主任。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状况比较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包括课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咨询室定期开放、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对家长和学生的讲座情况、有无研究课题、家校之间的沟通情况、心理档案的建立情况八项指标。如表3所示:浙江、广东、北京、南京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状况这一标准中得分较高。浙江省除要求学校更具专项计划开设心理辅导课,每班每学期不少于5节外,还对心理辅导课的内容作了校本课程的要求;北京、上海等地则只要求每班每学期不少于5节的课程,天津和吉林则未将这一指标纳入评估体系之中;在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中,上海、南京开展了多渠道、多形式、多媒介的宣传活动,并设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社团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活动。在上海、广东学校还开办了心理健康教育网,并有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进行网络咨询及维护更新。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比较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评估包括有定期的工作总结、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价、学校有无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询记录、是否重视校园心育氛围、是否重视教学的实效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否取得一定社会影响并为其他学校提供示范作用。如表4所示:各省市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取得成效的评估都不够重视,天津、重庆、河南、陕西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评估标准中提出重视校园心育氛围;重庆、武汉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要有实效性。除此以外,各省市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有咨询记录、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教学实效性、产生社会影响并为他校提供示范作用这几项标准都没做出要求。

二、从评估中体现的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

1.评价标准差别大

从地域上看,各地区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情况各有不同,评价标准也因地而异。中小学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地区都分布在省会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在城镇农村等西部偏远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极为缓慢。

2.教师队伍的评价标准仍需完善各地并没有对学校交流学习提出明确的指向性引导,对教师的进修和培训的具体要求也依然未作说明。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在学校中人员较少,充当着孤家寡人的角色,且心理健康教师本身就比其他教师相比要面临更多的烦恼,解决更多矛盾,更容易有职业枯竭感。除了心理教师自身要积极的自我调节外,学校对于心理教师的保护就显得非常必要。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缺乏全面性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机制由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评估四项构成,相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评估”这一指标,前三项指标受到了各省市的重视,但各标准中的具体评估指标还存在差异,如附表1所示,在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置中的专项经费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所需基本设备这两项指标中,各省市存在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设计篇9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三中学建校于1966年,是伴随胜利油田开发建设成长起来的一所学校,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2013年被授予“山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荣誉称号。

早在2003年,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学校率先将心理健康教育当作校本课程的重点开发,并将其视为学校特色加以强化,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探索出了适合校情学情的一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被誉为“东营特色教育名片”,并在胜利教育管理中心的倡导下成立了“翟殿军名师工作室”。

一、成立专门机构,为心理健康教育保驾护航

为了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构建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构,形成了以“校领导小组—德育处—心理教师—班主任—心育委员—家长”为主要成员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后因发展需要,又成立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先隶属政教处,后又成为一个独立处室,从体制上保证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运行。

2003年,学校从一名兼职心理教师开始,投资建起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咨询电话,并积极拓宽渠道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又先后投资了10万余元,按专业要求增设了心理功能室,添置了相关设备,购置了心理测量软件和学生档案管理软件,订阅了多种心理杂志。

2006年起,学校逐步将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规范化,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立起规范的心理功能室:个体咨询室两个,心理教室两个,团体咨询室、心理测验室、心理研究室、沙盘游戏室、情绪宣泄室、音像放松室各一个;添置了催眠治疗椅、沙盘、宣泄器材、电脑、图书资料等设备,满足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

二、打造心理专业队伍,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实施

学校认为,要探索一个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化队伍。为此,学校加大培训投入,在师资建设上狠下功夫。一是建立了一支专业的骨干教师队伍。目前学校已拥有一支以“名师翟殿军”为代表的理论扎实、精通专业技术的骨干团队,有心理专职教师两人,其中一人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发展与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其他兼职心理教师中已取得部级咨询师证书的有13人。由他们主要承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的制订、心理课案的编写、心理课的开设、心理咨询、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团体辅导等日常工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实施提供专业指导。二是建立了一支具有较强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能力的班主任队伍。他们主要承担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三是建立了一支具有一定心理健康教育自觉意识与实施能力的教师队伍。他们主要承担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学校利用每周的教师集中学习时间,或者是集体教研活动时间,请学校专职心理教师作主题培训,逐步提高了教师的自觉意识与实践能力。

三、逐步探索,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经过总结实践经验和反复调研论证,学校确定了“全员、全科、全过程”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实施模式,扎实推进“12345”心理施教计划。即“开设一个课题,把握两个目标”: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对少数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疏导。加强三方面渗透: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管理、学科教学和家庭教育中。突出四个结合:全面教育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专兼职教师和全体教师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常规工作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抓好五个环节:开好心理活动课,心理师资培训不放松,个体、团体辅导不间断,健全学生心理档案,步步深入心理课题研究。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形式、方法、内容等方面不同于其他学科。采用参与体验、情境表演、讨论等形式授课,教师自己设计主题和课案,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体验、讨论、分享中,调整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学校还定期举办大型考前心理辅导、新生入学适应等心理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方法,正确认识自己的身心发展状况和特点,及时觉察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自我调适和寻求帮助得到及时解决。

学校设有两间个体咨询室、团体咨询室、情绪宣泄室、沙盘游戏室、音像放松室,并开通了心理热线电话。成立了学生心理社团——聆心社。学生在遇到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情感等方面的问题时,可以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咨询,使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可以及时得到帮助和疏导。

(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及德育活动中

学科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学校要求教师深入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设计学科教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准确把握切入点和结合点,运用肯定性的评价和鼓励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活动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在组织活动时,精心设计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法及活动评价等,适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观看励志电影、收看灾区播报、举办感恩演讲、清明节扫墓、文明礼貌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感悟、领会中成长。

(三)优化班级心理环境,净化学生心灵

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赖于班级心理环境。班主任是营造班级心理环境的关键人物。学校要求班主任自身首先保持积极向上、平和的心境,养成开朗健康的性格,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要求班主任以爱心治班,关心学生,真诚交流,尊重学生的兴趣,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通过团队活动、墙报、黑板报、主题班会等途径,促进班级和谐氛围的形成。学校还在校园网上开设了“心灵驿站”栏目,把有关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常用心理问题解决办法挂到网上,方便学生学习和查询。

(四)让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走出校门,服务社会

自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立以来,学校共接待来访、电话咨询等一万多人次,进行团体咨询150多次,举办“家庭教育讲座”“教师心理健康讲座”等专题讲座70多场。学校心理教师还经常应邀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兄弟学校开设心理专题讲座。翟老师为全市校长培训班开设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课,应邀在市电视台、电台做过多期心理健康节目,是山东省12355心理热线的优秀志愿者。翟老师先后三次作为团中央山东省心理专家赴四川进行灾后心理干预和回访,被评为山东省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市抗震救灾优秀党员、杰出青年志愿者。

(五)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题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设计篇10

为认真实践“创新教育、精致学校、幸福师生”的理念,不断历练学生的品格,锻炼学生的毅力,增强学生的逆商,从而将身心健康质量转化为学习质量,为促进广大中小学生强健体魄、发展智力、和谐心灵、幸福终身奠基,扬州市教育局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突出“四加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有效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离不开一支思想品德好、专业能力强和充满爱心的教师队伍。2009年始,扬州市教育局明确规定:各省级四星级高级中学、职业学校和市直各学校在年内须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其他学校可采取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过渡办法,力争用2~3年时间全部配齐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为满足各中小学对心理健康教师的需求,为更多的教师取得心理健康教育资质搭建平台,与扬州大学师范学院联合举办了为期三个月的专业证书培训班,已培训教师300余人、在培400余人。与扬州市卫生局联合举办全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短训班,已培训教师800余人。各级各类学校每年要确保不少于2%的教师接受市级以上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同时,与市卫生局共同推荐一批有资质的社会人士担任学校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市教育局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每年年终对县(市、区)教育局和市直学校综合考评范畴。

二、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和认知规律,本着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有效促进中小学生情商、智商、逆商的提高。在全市义务段学校开设“快乐成长”心理健康教育课,高中学段(职业学校)开展集中与个体的访谈辅导。在地方课程中保证每学年小学高年级不少于3课时,初、高中学段(职业学校)不少于8课时的心理健康专项教育。为丰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内容,市教育局每年组织师生开展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征文、工作札记、手抄报、电脑小报等评比活动。还先后编制了《扬州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手册》《让学生健康和谐发展》《阳光心苑工作札记》《阳光・健康・和谐》等专辑、专题录像并免费发至各学校,学规范,要求学校健康教育课的开设做到“四有”,即:有课时、有师资、有计划、有教案。2010年,已启动了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案征集评比活动,拟编辑小学、初中、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进一步规范教师心理健康教学内容。

三、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建设

市教育局利用《扬州教育网》开辟“体卫艺之窗”“阳光心苑”专栏,通过“在线咨询”“心语留言板”等构建学生学习健康知识的园地。广大中小学校,利用校园网、宣传橱窗、黑板报,每月定期开辟“心苑”健康教育之窗。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及时收集信息、有针对性地设计专题活动项目。开学初,以“新”为主题设计系列活动,如,认识新环境、了解新教师、感受新学校、结识新同学等。考试前,邀请专家进校园进行心理访谈,帮助学生调适学习心理,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升学考试。毕业前,设计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感恩父母、感恩学校、感恩社会。很多学校还在校刊、校园网上设立“心苑”师生互动栏目,让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所感、所悟、所思,从而更加以人为本地实施教学。如,邗江区教育局的《邗江心育网》、扬州大学附属中学“虹桥边”心理健康教育超市、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的“心灵小屋”等成效尤为显著。为充分发挥扬州市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的资源优势,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更便捷的服务,2010年起将用2~3年的时间在辖区内各县(市、区)创建分中心,在城乡学校创建一批市级“阳光心苑”心理访谈室。与市卫生局合作完善“杨医生热线”服务,进一步丰富《扬州教育网》“阳光心苑”栏目,逐步构建校级、县级、市级中小学师生网上教育访谈系统和测试服务平台。

四、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建设

教科研是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扬州市各中小学注重加强心理健康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和品位。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对策研究”子课题――“运用网络技术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研究,在60多名一线教师和200多名高一学生参与下,经过三年多的研究已圆满结题,并获中国电教馆“学与教研究”课题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各市直初中学校结合校情实际积极探索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的新路子,开展“德心一体”研究,得到团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各中小学一线教师根据岗位工作实践撰写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札记》,被市文明办推荐给全市各系统。扬州市教育局在关注全体学生、尊重个别差异的前提下,重点对普通学校学生、职业学校学生、特殊学校学生、宏志班学生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寻找不同人群学生的心理困扰或学习障碍,充分发挥教育科研优势,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摆脱生活或学习中的阴影,有效提高广大中小学生幸福指数。

扬州市在突出“四加强”积极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时,注重强化工作机制。

一是完善行政部门领导机制。市教育局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十一五”、“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对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学校年终综合考评内容,并逐年加大权重。明确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级各类学校校长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是完善学校部门合作机制。各中小学都将心理健康教育列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工作,学工处、教务处和团委分工合作,相互配合,认真制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抓好实施过程,并按照《扬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建档指南》的要求做好学年总结和建档工作,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序开展,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经费投入、访谈机构、宣传教育等各项工作得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