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正建筑十篇

时间:2023-04-04 15:08:32

天正建筑

天正建筑篇1

打开已经画好的建筑平面图。在天正建筑“文件布图”中找到工程管理;打开“工程管理”,在工程管理栏新命名图纸,在工程管理“楼层”栏的层号点击,之后点击“楼层”栏“选择基点”图标;在建筑平面选择建筑一个起始点进行框选整个建筑平面,之后重新点击一下起始点在“工程管理”栏的楼层项中进行“层高”设置;在“工程管理”楼层项中选择生成建筑立面,按照命令提示选择生成的立面,在首层平面图选择相应的显示轴线,按回车键就弹出“立面生成设置”窗口,设置内外高差,之后选择生成立面;选择生成立面会弹出给立面命名窗口,如果生成正立面就命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天正建筑篇2

关键词:无锡;天主教;教堂建筑

1.19世纪中后期的无锡天主教堂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由动荡不安的近代社会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在复杂的时代背景之下,中西建筑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成为中国近代建筑和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在近代中国的主要地区和城市当中,教堂往往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成为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无锡天主教的教会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尾末,其天主教堂也是在此时期传人的一种建筑形式,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无锡地区天主教堂的特殊性来源于西方古典教堂建筑和中国传统乡土建筑两者之间的结合,它是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潮流在近现代中国普遍流传前的中西古老文化短时间碰撞下的历史产物。

1849年至1851年,从上海出发的耶稣会传教士已向西发展到无锡、江阴、常熟,这些地方也有老教友,当时无锡附近就有两千多渔民教友。1853年,葛必达和桑理爵二位神父负责无锡及其附近地区堂口的管理工作。1864年,桑理爵神父直接管理无锡、丹阳、镇江设立堂口的责任,这时无锡天主堂只不过是在三里桥北首小村上一只小堂口罢了。郎怀仁升任江南教区主教后,他看到无锡教徒很多,原有教堂又太小,便于1872年在三里桥天主堂旧址建造一座教区最大的教堂。

1840年至1949年,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革,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庇护下,无锡天主教堂经历了深入发展,义和团运动时期的强烈打击,以及民国时期的持续发展,由完全受外国势力支配,到开始自立走向成熟,逐步进入天主教中国本土化的轨道。

2无锡天主教堂建筑特征

2.1中西建筑文化的交融

教堂作为一种被物化后的宗教文化植入无锡地区后,融合了很多中国传统的建筑语言。无锡地区天主教堂建筑的群体布局就大多采用中国传统院落式。教堂主体建筑――经堂多以西方天主教堂的形式建造。按照西方古典教堂的显著特征分析,这些教堂主要分为:哥特式、罗马式、兼具哥特式和罗马式以及中西合璧式等类型。

需要指出的是,无锡地区天主教所表现出来的并非典型西方教堂的建筑风格,而是杂糅了中国传统元素的混合型风格。以下就几种典型风格进行细致分析:

(1)哥特式与传统建筑的融合。无锡滨湖区的华庄天主堂是无锡新建的天主教教堂之一,属于哥特式与传统建筑融合的类型。该教堂整体外观较朴素,通体砖红色,窗户是哥特式典型的细长型窗,从其立面构图比例和构图元素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哥特式教堂的特征:最下面是一扇尺度高大的大门,大门正上方设有一个圆形玫瑰花窗,玫瑰花窗后面一块幕墙开有比例瘦长的五扇窗,这些都体现出哥特式建筑越往上划分越细、使建筑整体上显得更加高耸挺拔,尖尖的钟楼顶部上安一座大十字架,建筑整体表现出向上的动势。其余立面窗户均为细长形式,建筑外部和内部都随处可见。教堂室内也有明显的哥特式建筑特征:中厅比侧廊空间高,中厅和侧廊的柱子之间均采用尖券形式的骨架结构组成,而且有明显的飞扶壁作为支撑屋顶的内部结构,来分担主墙的压力,堂内两侧墙面均有细长的柳叶窗采光,窗户为彩色玻璃窗。

(2)兼具哥特式和罗马式与传统建筑的融合。江阴青阳镇天主堂是无锡地区天主教堂当中,兼具哥特式和罗马式风格的建筑类型,该教堂始建于1901年9月,教区拨款,由萧子云神父负责购地、建造小堂一座,奉露德圣母为主保。1993年,联合政府、港台地区以及省内外的共同支持,征得用地17.3亩,重建青阳镇天主堂。该教堂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教堂外观和立面形式为哥特式,而其内部空间为罗马式。建筑正立面的上方部分有体现哥特式风格的高耸钟楼,钟楼高55.8米。建筑两侧有强调垂直划分的突出于墙面的小尖饰,使建筑整体呈现上升的动态。教堂入口为三扇半圆拱形门,中间一扇最大,对应经堂中厅部分,小侧略小,对应经堂侧廊部分,中间主人口正上方设玫瑰花窗一扇,两侧为竖长半圆拱形花窗,整体对称、均衡。教堂内部的经堂则具有罗马式建筑的特征,简化版的罗马多利克柱式被大量使用,内部墙体呈现巨大而厚实感,墙面使用连列不断的小券,门宙洞口用同心多层小尖券,屋顶整体刷蓝色漆,营造天空般的色彩感受,天花板采用扶壁以平衡沉重拱顶的横椎力。

(3)多种西方建筑风格与传统建筑的融合。无锡三里桥天主堂、堰桥镇西漳玫瑰堂和安镇厚桥多默堂都属于此类型,兼具哥特式和罗马式等型制风格,同时融入了部分中国传统的建筑语言。三里桥天主堂位于无锡市北塘区民主街86号,前堂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长56.36米,宽18米,两耳处31米,脊高14.6米,总高18.6米(包括十字架),附属建筑面积约405平方米。堂后为钟楼和更衣室。钟楼呈正方形,长、宽各18米,高25米以上。堂区总体为套院式布局,共三进院落。大门为中式建筑,占据了教堂的第一进院落,此院落主要承担接待、办公以及医疗等功能。教堂平面属于西方典型的拉丁十字式,且具有巴西利卡式型制特点:平面呈长方形,主人口在长边,短边有耳室,采用条形斜坡结构作为屋顶,遵从中国传统建筑坐北朝南的习惯。三里桥天主堂为砖木结构,主立面为高出屋顶一部分距离的屏幕式山墙,由四组不等、通高的传统方形叠柱分割成三段,中间一段为整个立面的构图中心,正对教堂内部的中厅;两侧对称,对应教堂内部的侧廊。主入口立面包括两侧的传统方形叠柱、哥特式尖拱形门、玫瑰花窗以及楹联组成。主入口正上方为一个圆形的玫瑰花窗,窗边有多层砖结构装饰带。玫瑰花窗之上为天主教宗教标志性符号――十字架砖雕。主立面构图中心的两侧呈对称布局,主要由三扇哥特式尖券门窗组成,中间一扇门最大,两侧则缩小了比例,以突出主人口的中心地位。三里桥天主堂内部空间采用纵长布局,主要包括中厅、侧廊空间以及圣坛空间。堂内原为大块青灰色方砖地,窗户为彩色玻璃,并有百叶窗通风。

2.2无锡天主教堂建造技术与构造做法分析

(1)承重结构。无锡天主教堂基本上是运用中国传统的“抬梁式”木架结构体系作为教堂承重的基本结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1)“抬梁式”结构的变通。欧洲传统的教堂内部空间形式一般分为中厅和两边侧廊部分,而在无锡天主教堂中,为了达到此空间效果,在侧廊的梁头上架了两根瓜柱,从而抬高了中厅部分的主梁高度,侧廊的主梁则较矮。与传统手法相比较,这里的主梁被分为三段,而只将中间的那段抬高。显而易见,其实这种做法参照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穿斗式”。2)用砖柱取代木柱。木材在我国明末初期就逐渐短缺,20世纪初,由于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战争,大木料更是缺乏不堪。在这种情况下,用砖石柱替代木料柱的做法便逐步形成。同时,在柱子上进行装饰处理也体现出中国人对于木材的特殊情感,即按照中国传统柱式做法,在砖柱的四个面上,分别包上半圆形的木料,对木料进行卷杀处理,使其成为梭柱,这种做法在无锡天主教堂的柱式中体现尤为突出,之后给木料刷上油漆,便熠熠生辉,同教堂的宗教气氛格外和谐、统一。

(2)非承重结构。无锡天主教堂的非承重结构,主要体现于以下三点:1)教堂内部空间中,起到装饰性作用的穹隆顶和连续券。由石块砌筑而成的穹隆顶和连续券经常出现在欧洲的传统教堂当中。但在中国的教堂建筑中,这种材料类型的穹隆顶和连续券顶却几近灭绝了。此时,就必须做一些变通,该情况在无锡规模较大的天主教堂中有所体现:内部空间中的穹隆顶和拱券并不需要承重,仅属于纯装饰性构件,满足其造型需要。因此,无锡本地工匠在做装修时便可运用中国传统的木作法来进行施工:即先用弧形或直线形的木条装钉成穹隆顶和拱券的骨架,然后把面层做在木质框架之上,最后刷上涂料,这样就满足了教堂的造型需求。2)外墙上的券洞。从外形上看,这里的尖券与欧洲的没什么两样,但在砌筑方式上却不尽相同。欧洲教堂建筑常常会将一块拱心石嵌入拱券的顶端,两侧则对称的砌筑其余砖块;而无锡天主教堂的拱券没有拱心石存在,砌块的左右基本对称。当然,这种做法并不科学,可能容易造成拱券从顶部裂开,没有西方的先进。土木结构在我国地面建筑中被普遍运用,而造成砖结构被局限运用于冢墓,并给人以砖拱与墓室相联系的印象,从而用于宫室的可能性就更小,由此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砖构在中国本土的发展。3)屋檐部分的椽头状砖饰。由于教堂没有出挑的屋檐,因此真正的木质椽头也相应地没有外露。但是无锡天主教堂运用砖块做了一些椽头样式的装饰处理屋檐的细部,这既美化了教堂,又传达出了浓厚的中国传统审美意趣,验证了中国一些传统理念由外及里的渗透到了教堂建筑的各个方面。

3无锡天主教堂建筑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

“教堂作为一种宗教建筑形式,在建筑史尤其是西方建筑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中国,教堂建筑作为正统的西式建筑传人中国本土的一种建筑文化,也具有特殊意义。沿海地区近代以来由于受欧洲建筑文化影响较早,因此成为这方面其主要研究对象。无锡天主教堂建筑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研究无锡天主教堂建筑的特点及其历史发展脉络,可填补无锡近代建筑史在教堂建筑研究方面的空白,也为教堂建筑的保护和更新提供依据。

3.1无锡天主教教堂建筑的历史意义

传承和延续无锡近代建筑历史文脉。教堂具有的历史价值,是其最大价值所在,每一座教堂的建造与发展都记录了一段历史。因此,整理并保护好无锡天主教堂建筑这些历史资料,有利于无锡近代建筑史文脉的传承和延续,同时也进一步弥补和帮助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的整体研究。

3.2无锡天主教堂对城市发展及建筑方面具有的意义

天主教堂作为无锡地区建筑西化的起点,深刻地影响了无锡近代建筑的发展。教堂是西方化特色最显著、最典型的建筑类型,也是无锡地区最早出现的西式建筑类型。无锡天主教堂建筑在无锡的城市近代化历程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城市的发展历程,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珍贵记录,这对一个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教堂这种特殊的建筑类型,它是城市或乡村的一部分,融合中西方文化的特点,使其拥有宗教色彩与异国风范,是一座城市宝贵的物质遗产。无锡天主教堂建造过程中就地取材,运用砖混结构,将砖砌拱券替代木、石横梁,体现出教堂的“本土化”特色。

天正建筑篇3

关键词:天然采光;生态原则;设计方法;节能环保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环境,也促进了各种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并应用在现代化建筑工程当中。节能环保材料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得到了大力推广,例如玻璃材料的应用,使建筑工程利用天然光的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社会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人们过度浪费资源能源,不仅无法促进国家及社会的健康发展,还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使用各种技术,正确使用新技术,从而实现社会、环境、建筑和谐统一。天然光是一种可再生资源,通过它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态环境,因此我们也应该将其考虑到生态设计当中。

一、天然光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

建筑物是人们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工程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他们希望能够在建筑室内同样能够享受到阳光,感受阳光的亮度与温度,在阳光下关心各种物体,保持身心愉悦,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等。而在工厂中,人们也希望有阳光的照耀,使他们感觉到温暖,由此说明,阳光给人带来了福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人们在阳光下可以通过阳光杀死细菌,促进人们及各种生物的新陈代谢,可以使室内生机勃勃,可以带给人们大自然的感受,因此在医院、住宅以及幼儿园等各种住宅当中,采光程度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还有一些建筑物,人们在设计中庭或者大厅的过程中,一般会采用巨大的玻璃顶棚,使整个空间呈现一a种大自然的风光,实现了人们在室内同样能够感受到阳光的亲切感,给人们带来温暖。

众所周知,天然光照度十分均匀,不易导致人们产生晕眩的感觉,还具有持久性好的优点,我们将天然光应用在建筑工程中,不仅能够是建筑物达到视觉上的美观效果,使其更有质感,还能够搞活室内气氛,保护生态环境,使建筑、生态环境达到协调统一的发展。

二、天然采光与节能的关系

天然光是一种无毒、无害、无污染、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建筑工程中可以将天然光充分利用起来,这样才能够在降低电能耗的基础上达到有光的效果,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正是国家当前节能政策中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目前,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增大,功能也越来越多,为了使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只采用天然光照明显然是不大实际的,因此还需要结合人工照明来发挥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用地面积正在逐步缩小,为了将土地资源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建筑工程正在不断升高,面宽也在逐渐减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天然光的利用率;另外,在城市发展中,地下空间也越来越多的利用起来,但是由于建筑工程日益增多,这就忽视了天然采光的作用,最终加大了电能的消耗,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三、天然采光的生态设计方法

过去,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人们逐渐将玻璃材料以及玻璃技术应用在其中,并且研制了各种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在,这些材料的发展为当前天然光的充分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从而促进了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在其中,将天然光充分利用起来。天然采光的生态设计方法有以下三种:

1、纯粹的建筑设计方法。这个方法把天然采光视为建筑设计问题,一与建筑的形式、体量、剖面(房间的高度和深度)、平面的组织、窗户的型式、构造、结构和材料整体加以考虑,在解决天然采光的目的时技术起了很小的作用或根本不起作用。天然光的质量、特性和数量直接取决于与建筑形式相结合的天然采光方案。

2、是利用技术支撑建筑设一计方案。这种方法是通过建筑设计考虑天然采光,但由于某些原因(例如:地形、朝向、气候、建筑的特点等),天然采光满足不了工作的亮度要求或产生眩光等照明缺陷,而采用遮阳、玻璃和人工照明控制这样的技术手段来补充和增强建筑的天然采光。建筑的表皮呈现动态的控制,这样有利于使用者在不同的位置设置垂直的百叶来满足他们特殊的采光需要。

3、是采用先进技术的方法。这些方法完全抛开建筑设计手段,采用先进的技术系统来解决天然采光,而不采用建筑本身的解决方法,建筑的外部安装了太阳日光反射装置,这个装置跟踪太阳运动,并通过扩散天窗把天然光反射到空间底部。

四、天然采光方法的生态原则

天然采光可以节省能耗,具有生态价值,但是,讨论某一种事物的生态作用时,不能只看它的某一方面而应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所以,评价天然采光方法是否合适,关键是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符合生态的原则,下面,探讨一下天然采光的有关生态原则。

①与气候相协调:由于天然光的光源是太阳,所以天然采光的方法要考虑当地的云状、云量、日照强度等气候条件,选择最佳的采光措施。

②与地理条件相适应:各个建筑所在地点的地理条件都不一样,例如:地理纬度和经度、高山、平原、峡谷、城市、乡村、相邻建筑的高度和距离及周围其它遮挡物(如树木)的距离和高度等都影响着天然采光,因此,采光方法和措施要与这些条件相适应。

③降低能耗:天然采光降低了本身的照明能耗,但玻璃的热阻小于其它围护结构,夏季的阳光透过玻璃产生了“温室效应”,增加了采暖或制冷的能耗,因此须采用热工性能较好的采光材料,选用热下能耗较小的方法和措施在满足采光要求的前提下,整体考虑采光系统的能耗,从采光材料的生产、运输、施工、维护到废弃,选择能翅毛最小的天然采光方式。

五、结语

在讨沦天然采光的生态方法时,应正确对待高技术的影响,不要迷信高技术能解决一切生态问题;但也不能完全摒弃高技术,相关研究者认为:建筑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建筑技术’的问题。因此,要正确区分天然采光的建筑和技术的方法,而设计时各个方法须综合考虑,创造一个统一的、完整的天然采光体系,获取最大的生态、采光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爱英,沈天行.天然光照明新技术探讨[J].灯与照明.2002(05)

天正建筑篇4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中华文化概说

题目以陕西钟楼为例,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建筑 文化的认识

分校(工作站)航空局秦岭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2014年1月10日

内容摘要

农耕生活特有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亲和融洽的关系上,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方向。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和优越之处,同它很早就认同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古代建筑亲和木构架布局

一、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的中国陕西建筑--钟楼

最具代表性的中国陕西古建筑--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因楼上悬挂铁钟一口而得名。初建时,地址在今广济街口,与鼓楼对峙。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由巡安御使龚贤主持,将钟楼整体迁移于今址。

(一)、建筑特色

西安钟楼下部为砖石结构的正方形基座,表面用青砖砌成,基座之上为两层木结构楼体。自地面至楼顶高36米,其中基座高8.6米。每边长35.5米,建筑面积约1,377.4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整体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顶部为三重四面攒尖顶结构,由斗栱支撑,顶尖部为真金铂包裹木质内心的“金顶”。在微翘的屋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基座四面正中各有高约6米的十字相交的券洞,过去是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交会的通道,人流车辆从券洞通过。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券洞无法适应交通流量需要,现在券洞早已封闭。 钟楼 周围建有公路转盘,地下有专供人行的环行通道。

(二)、结构特点

钟楼整体以砖木结构为主,从下至上依次有基座、楼体及宝顶三部分组成。楼体为木质结构,深、广各三间,系“重檐三滴水”、“四角攒顶”建筑形式。自地面至宝顶通高36米,面积1377.64平方米。基座为 正方形 ,高8.6米,基座四面正中各有 高宽 均为6米的券形门洞,与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相通。楼分两层,每层四角均有明柱回廊、彩枋细窗及雕花门扇,尤其是各层均饰有 斗拱 、 藻井 、 木刻 、 彩绘 等古典优美的图案,是一座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宏伟建筑,也是 中国 现能看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钟楼。屋檐四角飞翘,如鸟展翅,由各种中国古典动物走兽图案组层的兽纹在琉璃瓦屋面的衬托下,给人以形式古朴、艺术典雅、色彩华丽、层次分明之美感。高处的宝顶在阳光下熠熠闪光,使这座古建筑更散发出其金碧辉煌的独特魅力。

二、对西安钟楼建筑文化的认识

(一)、“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思想

1、“天人合一”的思想

古代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寒来暑往,一枯一荣的自然现象;播种、收获,收获、播种的互动过程;与自然和周遭环境紧密相连的命运联系,构成了

当时人们生存状态的全景图画。正因为处在为生存而忙碌的自然环境下,天时变化,节气交替,仰仗春夏秋冬耕种的古代先民,在得到自然的恩惠时,俯仰天地之间体察到宇宙万物循环往复、彼此联系的生命秩序,从而也认识到宇宙自然的不可抗拒,也确认了人与自然亲和融洽的相互关系。经年累月的观察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反映在中国古代知识系统里便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基于这样的认识,天与人的关系便建立在一个互动合理的范围内,绝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尽管这一思想的历史背景,与当时人们自身的认识水平和有限的生存力量有关,但只有顺应自然,人的生存才得以发展,形而下之器的创造与形而上之道的自然规律才能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才能获得生命存在的确认。

2、木材为中国古代建筑构架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把木材作为主要建材,木材良好的物性特质以及易于安装拼接的物理属性,为中国古代建筑构架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中国古代建筑这种构架体系,柱、梁之间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相互联结、互相共存的结构关系,以相对稳定的构架秩序来应对多变的建筑需求。同样的柱、梁构架可以在往复延伸上构成宽大开敞的空间场所,可以在纵深的推进里形成重重庭院。显然,柱、梁相互共存的结构关系与农耕社会特有的认知方式一脉相承,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无疑建立在统一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上,植根在有无相生的变化里,融汇在循环往复的发展认识上。

3、天人合一的观念已经渗透到建筑的营造之中

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从一开始就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并始终认为人不能从宇宙自然中抽离出来,建筑不应该游离于自然之外。所以,中国古代建筑不刻意追逐房屋的高度,任何脱离地球引力的尝试,均归依到重重的院落里与树木为伴,与山水为邻。在建造房屋时其营造法式规定了“上分”“中分”“下分”,也就是屋顶、屋身、台基,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天、人、地,天人合一的观念已经渗透到建筑的营造之中。“当西方建筑因应功能而改变时,传统中国建筑却以因应维持一种文化的价值或理想而保存,中国文化有多悠长,这三个部分的组合便多悠长。所以,当我们开始去看这几个看来只是基本部分时,其实我们也是在端详着整个中国文化的面目。中国古代建筑在木构架的体系里以“三分”的法式,不断满足并组合为各种功能要求的建筑。由此可见,古代中国的建筑从来以亲和的姿态回应自然,并从中寻找创造的灵感,从剖析具体的建筑营造中更能体会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别之处。

(二)、巧用天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理想追求

1、木构架建筑结构的灵活性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采用木柱、木梁组成房屋的基本框架,木梁和木柱承受来自屋顶和楼面的重量,建筑的墙壁实际上并不承重,这就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它可以做成四面毫无遮挡,有顶无墙的亭榭。也可以做成四壁严实、空间封闭的仓房。

由于木构架的原因,对于室内空间的划分同样也十分自由,为了在室内获得大面积空间,无须任何隔断,仅剩柱子的排列。与此相反,可以在柱子之间进行围隔,从而获得较小空间。特别是采用半通透的落地罩等隔断样式,既划定了空间范围,又不阻挡视线,做到隔而不断,虚实相间。木构架结构能灵活地适应各种地形,既能把单体建筑聚合成重重院落,形成庞大的建筑组群,又能依山傍水建构楼阁亭榭,不受高低不同的限制,这就为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带来极大的可能性。以木构架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建筑,从单体建筑来看,一般都是矩形的平面空间,房屋的几何形体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要想获得建筑空间的丰富性,解决的办法是通过单体建筑的排列组合形成院落,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空间的多重要求。如果一座座单体建筑通过平面纵深推进,就会产生迥然相异的空间聚合,如果作横向推移时会形成宽广的空间场所,沿四周修筑房屋和墙体就变成相对封闭的庭院。

2、木构架建筑平面布局的多样性

中国古代建筑并不寻求突破自然的高度来体现征服自然的人工伟力,任何寻求建筑高度及征服自然的尝试都消解在平面的展开上,与自然相拥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所遵循的不二法则。中国古代建筑平面布局的规划既有中轴对称形式,又有依环境而顺势的自由展开方式,从而达到了既有理性的规范又有自然的巧妙。在借用自然的问题上不露痕迹、巧用天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理想追求。

3、纵轴为中心左右对称的有序性

庭院的建筑功能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成为人与自然对话的场所,而中轴对称则是获得整体空间布局的有序方式。中国古代建筑其布局采用对称形式,一方面满足功能上、技术上的要求,这是“天道”。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宗法礼仪、人际规范的要求,这是“人道”。基于以上原因,无论是宫殿、衙署、寺观,还是南北地方的民宅院落,都毫无例外地采取对称方式,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以宫殿、坛庙为代表的正式建筑都严格地按照以纵轴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空间格局。由单体建筑排列组合而形成的对称布局,呈现出一种方正、规整、井然有序的空间美感,营造出庄严平静、肃穆平和的环境氛围。一般而言,中轴对称的空间格局,其表现为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随横轴左右展开,其他的房屋则以主要建筑为中心沿周边布置,共同形成相对封闭的庭院。重点建筑被周遭的房屋和围墙所围系,在围合的环境下具有压倒一切的中心地位,也形成了通盘布局里的视觉焦点。在对称轴线下的建筑组群还可以沿着纵轴串连成若干院落,每组称一“进”,所谓庭院深深便是这层含义。然而更为宏大的建筑群落还可在主院落的侧边营建次要的庭院和多进院落,形成多条纵轴并列,主轴线称“中路”,两侧为“东路”和“西路”。有鉴于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上纵深发展而取得建筑组群与庭院空间的多重变化,才使人们在穿行重重院落的进程中,把人的兴奋情绪调适到恰如其分的程度,起到起承转合、一收一放的心理调节作用。

(三)、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尊重

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尊重,还体现在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的态度上,从建筑非对称的自由布局方式里可以看出践行这一建筑理念的积极表现。中国古代的大多数园林和一些民居建筑,因不规则地形和高低起伏的地势,而采取不对称的组群方式。由若干单体建筑沿着地势轴线作纵向移动,单体建筑之间的距离可长可短,在为数不多的建筑物之间便形成了纵深的空间序列,各座建筑之间的联系主要靠人流动线而串联。体察建筑空间的转换则以人流动线的时间过程来完成,形成了步移景移的动态变化。虽然单体建筑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然而采用流观的方法就很容易产生空间的节奏感,细微体察与瞬间把握在静止和流动中完成,不难看出,这是轴线距离的长短变化所带来的空间感受。在中国古典园林平面布局里,其轴线往往偏离直线的规定,根据起伏错落的自然景观,而采取灵活多变的应对方略,单体建筑可大可小、能方能圆;联通路线能曲可直;空间转换更显得曲折有致。所有建筑在起伏交错中进入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境界,把人工的迹象隐于自然境地里而不露声色,这是自由布局的基本手法。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还有一种更为开放自由的散点式平面布局,以大隐于山、于水的手法,仰卧山水之间尽显自然亲情。由此可以看到:建筑房屋以点状的方式自由地散布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散点布置的建筑房屋,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苦心经营,它没有沿轴线布局的霸气,也不看重曲折的线性串联。建筑组群的空间聚合、开放,以点的情状围绕在特定的自然区域里,依形就势,顺应构成。有的就山势而高低错落,起伏进退。有的依水流沿岸散布,没有明显的人流动线。散点式布局,不以方位朝向、规则定式为准绳,而是无拘无束、融洽地投入到自然环境之中,借景筑屋、自由空灵。因此,宁静致远、自然淳朴是散点式布局所祈望的空间境界。

我们考察了在“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下,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和空间布局,置身于自然之中的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回应方式,从来都是建立在天人互动的合理关系上,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核心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刘守华主编《文化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年11月

2、张立文《传统学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1月

3、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8月

天正建筑篇5

【关键词】租界;建筑装饰;多元化;特点

0 研究背景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天津的租界地建设大规模开展,所建西洋建筑风格各异,代表了国外当时流行的建筑思潮。使天津具有着独特的地方特色。一直以来,对天津城市建筑风格的分析研究不少,但从对天津租界时期的建筑装饰语汇进行整理、分析、对比研究的角度,横向分析天津城市建筑装饰艺术的系统研究尚少,所见资料相当零散。因此,从租界建筑文化遗产中整合、提炼形成具有代表性的符号化元素,运用于现代城市建筑之中,使天津的城市现代化发展在自主的理性判断中,对租界建筑装饰特点加以分析梳理,使之具有理论性和效用性具有重大意义。

1 天津租界历史沿革

英国于1860年在天津设立租界,是外国在天津设立最早的租界。英租界东临海河西岸,南至彰德道,西至大沽路,北至营口道。此后,英租界不断扩张又经过三次扩张:中日甲午战争后,又将原美租界吞并,共占地六千余亩,是各国租界中最大的一个。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天津英租界由中国政府正式收回。

法租界始设于1860年英租界设立之后,东、北临海河南、西岸,西南至大沽路,东南与英租界毗邻。后不断向西南方向扩张,共占地两千八百余亩。美租界设立于1862年,其范围东临海河西岸,南至开封道,西至大沽路,北至彰德道,与英租界毗邻,共占地一百三十余亩。1902年,美租界并入英租界。德租界始设于1895年,其东临海河西岸,南至琼州道,西至大沽路,北至开封道,与美租界毗邻。

1900年起,德租界不断向西南方向扩张,共占地四千二百余亩。日租界始设于1898年,其范围最初仅在法租界以北、天津城厢东南,以及在小刘庄划出停船码头。1900年后,日租界不断扩张,东北临海河西南岸,东南与法租界毗邻,南至南京路,北起多伦道,再向西南至南门外大街和海光寺,共占地两千八百余亩。意租界始设于1902年,界址为:东北自兴隆街,沿京山铁路至俄租界,南沿五经路与俄租界毗邻,西南临海河,西北沿北安道至兴隆街,占地近八百亩。俄租界始设于1900年,分为东、西两区。西区位于海河北岸,东至天津站西侧,西南至五经路,北至京山铁路;东区自海河转弯处向南,到十五经路,东至京山铁路,西临海河,与英、法、美、德租界隔河相望,共占地近六千亩。俄租界于1924年正式由中国政府收回。奥租界始设于1902年,界址为:东临京山铁路,南临北安道,西临海河,北至狮子林大街,占地一千余亩。比租界始设于1902年,界址为:东穿大直沽村,南迄小孙庄,西临海河,北临十五经路,与俄租界毗邻,占地七百余亩。

2 西班牙风格建筑装饰特点

西班牙建筑空间基本是以远近高低错落排布的方式布局,空间尺度宜人。外立面装饰极富层次感,空间表情丰富,其节奏、比例、尺度符合数理美学,通过空间层次的转变,打破传统立面的单一和呆板。此外,外立面色彩明快,却不张扬,由于表面进行肌力处理不产生反射光,不会晃眼,给人以踏实的感觉。

西班牙建筑装饰材料质朴,建筑材料一般都会给人斑驳的、手工的、比较旧的感觉,像陶瓦、泥土烧制材料具有极好的物理属性,可以保持屋内温度、湿度。无论是在外形的处理还是铁艺、门窗及外墙施工工艺(如手工抹墙STUCCO)方面,西班牙建筑装饰能充分体现出手工打造的典型特征。

马场道121号小洋楼,最初为德国武官及其眷属寓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军官回国,后由英侨达文士居住,称“达文士楼”,这座典型的西班牙花园别墅,是五大道上最早的建筑。虽然这所小楼看上去不那么起眼,但它确实比身边的建筑历史更早。

“达文士楼”始建于1905年,大楼建成后,该楼砖木结构,外墙为浅黄色水泥砂浆疙瘩墙面,瓦拢铁房顶,1楼和2楼之间有水泥雨檐腰线,长方窗为主,部分圆窗点缀,方、圆对比,严谨而活泼精巧。内装修为椭圆拱券甬道结构,天花板有灯光灰线。地面为菲律宾地板、双槽窗,现1楼除1间外均为水泥地面。该小楼室内装饰的特点是:在壁炉上方,楼梯栏杆柱头及外墙面明显处均有外文图案的族徽,这是日耳曼人望族独有的标志。现壁炉已改为壁橱,族徽已不见,但楼梯栏杆柱头、外墙明显处的族徽至今犹在。作为历史的见证,该楼东侧墙面上仍有“1905”的字样。

2.1 仿英式建筑装饰特点

该类建筑仿照英国民居风格建筑,为砖木结构的楼房,其主要装饰特点是具有陡峭的侧三角形屋顶,屋顶几乎无装饰;木板大门,斜网格窗户,显眼的精制的大烟囱。?烟囱有两种形态:两层木屋,中央烟囱;两层砖屋,两侧烟囱。仅五大道上的英式建筑共有八十九所,是数量最多的一类。?如天津英国俱乐部为二层建筑,红砖砌筑,棕红色铁皮屋顶,大楼正面附墙立有十余根细长的爱奥尼亚柱式。

2.2 德式风格建筑装饰特点

德式建筑的建筑底层采用砖石,楼层采用木结构,外露建筑构件,建筑外檐安排得疏密有致,装饰效果很强。屋顶通常设计的非常陡,内部可做阁楼使用,通过老虎窗采光通风。以棕红、褚石为主的墙体配以白色相间的线条,构成方格立面,色彩鲜艳。?睦南道94号的李勉之故居是较为典型的德式风格建筑。

2.3 法国浪漫风格建筑装饰特点

其主要特征是:都是具有双坡屋顶,屋面坡度有变化,屋顶上部比较平缓而面积较少,屋顶下部比较陡峭,也有采用四坡顶的法式建筑。在陡峭的坡度上开设装有檐口的窗户,即“老虎窗”。法国式的建筑注重装饰,具有对称庄重的形式,外立面大多用石材贴面,或用仿石材,有些用碎石粉刷。部分建筑有钟表作为实用性装饰。马场道上的天津外国语学院教学楼采用砖红与白色搭配,中轴线顶端是方底穹窿顶,主楼横向分三段,是一座经典的法式建筑。中央的圆钟采用巴洛克式的券罩和花纹加以装饰。

2.4 折衷主义风格建筑装饰特点

折衷主义是把不同时期的建筑构件和装饰构件拼凑在一个建筑中的设计风格,不讲求固定的营造手法,仅追求建筑的比例匀称、装饰构件的线条优美。位于云南路和大理路交叉口的陈光远故宅便是折衷主义的一个典型。这个住宅最引人注目的是三层楼顶有一中国式风格八角凉亭。该建筑整体建筑风格独出心裁,端庄气派中透着豪华壮观。

3 结语

本文旨在对天津租界时期的建筑装饰语汇进行整理、分析、对比研究;整合、提炼形成具有代表性特征的符号化元素,将其运用于现代城市建筑之中,使天津建筑风貌真正呈现出中西合璧、兼容并蓄的浓郁地域特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天津城市近现代建筑规划发展的研究理论。

【参考文献】

[1]周俭,张恺.在城市上建造城市:法国城市历史遗产保护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天正建筑篇6

 

关键词: 汉阙; 建筑文化; 天人合一

abstract: watchtowers, decorative constructions to palaces, temples and tombs in the han dynasty, usually stood on both sides of the passage in front of the gate as symbols of grandeur. as a style of ancient art of architecture, the watchtower was clearly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o it represented a for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ivilization of architecture. the construction of watchtowers in the han dynasty embodied the conception of “man being in harmony with the heaven” in architectonic designs and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material and the view of harmonybetween men and nature in construction of architectonic environment. all this provides some useful considerations for development of modern architecture.

key words: watchtower in the han dynasty; civilization of architecture; man being in harmony with the heaven 

人生离不开建筑。在历史的研究中,建筑是很重要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借此了解古人的特质与精神文化。建筑物忠实地记录了时人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建筑是人类艺术、技术与文化发展的见证。本文拟针对现存汉阙实物(不包括现存的汉画像石、画像砖、壁画中汉阙以及出土的陪葬陶阙),通过研究其源流、探究其建筑特点,以发掘形式后所蕴涵的文化上的特性,希望藉此能为解决当代中国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中文化特性的缺失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一、 汉阙源流与保存现状

阙是我国古代设置在宫殿、城垣、陵墓、祠庙大门两侧标示地位尊崇的装饰性建筑物,因此也称阙门或门阙。阙门起源于周代,历经汉唐,延续至明清,从未中断。随着各个时期社会历史情况的不同,阙门的形制亦代有演变。

1. 汉阙源流。阙,最初称“观”,它的历史十分悠久。据文献记载,周代时阙门这种建筑形式已经存在,主要为宫阙和城阙。《三辅黄图》曰:“阙,观也,周置两观,以表宫门,其上可居,登之可以远观,故谓之观。”[1]卷6《阙》文献中记载最早的城阙见于《诗经》,《诗·郑风·子衿》曰:“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可知周代已有了“宫阙”和“城阙”。最初的阙大约是宫外或城外的一种防御建筑,高高的台基上有楼屋,守卫者可以站在其上望四方,故又称之为“观”。 因为是树立于宫门旁的建筑,由于其建筑的高大醒目,所以阙也因此成为天子颁布政令的地方,称之为“象魏”[2]《门部》。《三辅黄图》对此也有记载:“门阙,天子号令、赏罚所由出也。”[1]卷2《未央宫》这里阙又成了天子公布法令的地方,这样阙便成了国家和天子的象征。

汉代之时,阙作为装饰性建筑的功用在历史的发展中变得很广泛,被长时期广泛地修建在宫、庙、祠、墓以及学校、井泉之前,以衬托和美化主体建筑,加强建筑组群的庄重感。于是阙除了宫阙、城阙外又有了门阙、墓阙之分。汉代的城门、宫室和显宦的宅第,往往都要立阙,以象征王权的尊严或门第的高贵。东汉时开始出现全用石料建在宗庙祠堂、墓家神道前的石阙,石阙不易毁坏,历数千年沧桑,部分得以留存。可以成为我们进一步了解、研究的对象。

魏晋南北朝以后至明清时代,阙门作为一种礼制性建筑仍然存在,又有所发展和变化,阙门的种类明显减少,虽然有些新的阙门形制短暂出现,但不是阙门的主流形制。短期流行的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壁阙,北齐时期的石棺阙等。隋唐时期阙的主要形制为宫阙和陵阙。宫阙如大明宫含元殿前的栖凤阁、翔鸾阁,就是典型的宫殿三出阙建筑。从隋唐时期开始,宫阙仅置于南向的正门处,改变了汉阙在建筑物旁放置的习惯。其形制表现为左右双阙突出,用于宫城正门,呈“凹”形平面布局。这种阙门形制,由隋至清,历代因袭大致未变。现存最典型的建筑就是北京清代紫禁城午门双阙。陵阙最典型的实物资料即为陕西唐乾陵经过考古发掘的乳峰三出阙遗址和南神门外三出阙遗址。还有河南巩县北宋皇陵的阙台现在仍清晰可见。隋唐以后,诸如城阙、坞壁阙、宅第阙、墓阙、庙阙等都渐次退出了历史舞台。[3]

2.汉阙建筑特点。阙作为汉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一种表示尊严的装饰性建筑,通常立于门前甬道两旁。汉阙作为石质建筑,却具有仿木结构的特点。汉代石阙模仿木建筑结构和风格,阙上雕有柱、仿、檐、盖等各种木结构建筑的部件,显得分外古朴而典雅,为人们研究其他汉代建筑结构提供了可靠的资料。石阙的外形就像一座古典式的楼房,从上到下可以分为阙顶、阙身、台基三部分。“阙顶”即屋顶,用石材雕刻出仿木的脊饰、瓦当、柱子、檐屋等形状,就像木建筑的屋檐,既有遮雨的功能,又具装饰性。阙身相当于房屋,由多层石材堆砌,在石材上雕刻出斗拱、栏杆及人物、图象,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并刻出模仿木结构的栏额、立柱等,衬托着上面的楼阁显得高大、雄奇。“台基”代表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夯土台基。整圈的造型上大下小,虽然按一定比例比木阙有所缩小,却同样表现出雄奇威严的气象,可称为最早的缩微景观了。此外由于石阙立于神道两旁,故分为东、西阙。多数阙又有主、耳阙之分,耳阙紧靠主阙而稍矮,显得错落有致。左、右阙隔神道遥相呼应、珠联璧合。[4]

3.汉阙的保存现状。据考古工作者统计,目前全国尚存汉代石阙且保存较完好者仅29处,大多是东汉时所建。这些阙均是当时祠堂或坟墓前的神道阙,主要分布在今河南登封、山东平邑、四川绵阳、梓潼、德阳、雅安、芦山、西昌与重庆渠县、忠县等地,其中以川渝两地最为集中,达20余处,占目前留在我国地面上总石阙的90%以上。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认为,汉阙多在四川(原包括重庆)并非偶然。他指出:“至于四川,在两汉时代,工业发展,屠(奢)侈之风由来已久。”[5]这就是四川多汉阙原因之所在。在四川汉阙中,著名的如雅安高颐阙、绵阳平阳府君阙、渠县冯焕阙和沈府君阙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 汉阙建筑的文化特性

建筑体现了特定的文化观念和文化信念,是文化的具体反映。汉阙作为中国古典建筑深刻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这个传统哲学观念把天地万物生命化,在世道人心与宇宙之间建立某种感应关系,“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这种宇宙观就是天与人合而为一,物质与精神同流,万物生命运行其中,人生与自然互为感通,人们通过敬畏上天,顺服自然,从而与自然协调并存,这种人生伦理表达了人类挣脱宗教束缚的一种努力,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对文学、艺术乃至中国人的为人处事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对建筑。中国传统建筑一向以取得与自然的协调而著称于世,建筑界的专家学者也常用“天人合一”这一哲学观念来概论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纵观中国历史,这一观念为历代的思想家们所重视,也为众多的建筑巨匠所恪守。

通过对汉阙这一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中“天人合一”文化特性的了解,可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中国的传统建筑,更生动地欣赏中国建筑空间中包容的精神生活。

1. 汉阙造型中的文化特性。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思想,建立了中国文明的伦理秩序,其目的是和谐。这种秩序反映在建筑的空间上,形成中国所特有的空间观。而这种空间观在汉阙造型上的体现就是均衡、对称。在中国人理念里,对称这个观念,反映了对人体形态的看法。生为房屋、院落,死为墓阙。这一文化特性对汉阙造型上的具体影响主要体现在汉阙的东西对称、三段式结构两方面。

对于传统的中国建筑来说,大多是以坐北朝南为原则的。这种院落加上中轴对称的原则,就体现出深厚的人文主义精神了。一座简单的三合院,实际上等于一个张臂向前的人形,主房就是人身,两厢就是两臂,拥围着一个自己的天地(天井)。[6]229-249而汉阙作为主人死后的阴宅,深受其“视死如生”观念的影响,于是在它的空间配置上也采取了坟墓面南,双阙分置东西的格局。双阙采取中轴对称分置左右,这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由于人体躯干是对称的,所以只有依着坟茔为中轴,对称排列两阙。这样的排列格局,加上两阙的三段式结构所体现出的“三才”思想、石阙的石制仿木结构体现出的“生生不息的生命观”以及阙身图案上体现出的升仙思想内涵,才真正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在下文中详细论述)。

中国文化的胚芽——《周易》是阴阳学说的圣经,中国文化的所有形式均可寻根于《周易》。《周易·乾卦》:“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明确提出了天、地、人三才合一的思想,这样人们在自然变化未发生之前对自然加以引导,在其变化既成之后,注意与它相适应,从而做到天随人愿,人不违天。在《周易》中,则把天、地、人“三才之道”视为一个整体。[7]这种整体观念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前文提到,汉阙如同中国传统建筑(屋顶是天,台基是地,房屋是人)一样,拥有阙顶、阙身、台基这样的三段式造型。可用天、地、人三才的观念去理解。阙顶即天、阙身为人、台基是地,体现了三才合一的理念。在佛教东来以前,中国的宗教是以崇天为主,辅以神话,甚至相信长生不老,肉体升天,所以古代的帝王,喜欢筑高台以祀天神。所谓“灵台”、“瑶台”是介乎崇祀与游乐之间的建筑。台基就是这一类能够达到人神相通的高台的变体。 

2. 汉阙材质所反映出的生命建筑观。周代开始,中国人建立了“天命”的观念。天命代替神秘而又恐怖的神礻氏,是一大进步;因天命是人的道德、行为的投射。作为“天人合一”哲学观重要的文化宣示——“上天有好生之德”,这一方面使我们注意要爱惜万物的生命,以仁慈对待生命,同时也提示对于自身要注意生命的延长与延续,这也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个核心理念。

阙按照建筑材料可分为木结构、石结构和石仿木结构等。在汉阙身上体现出石木两种材质并非偶然,这实际上是生命的建筑观的体现。中国的建筑文化是一个土木的文化,所以古代称建筑为“土木”,因此并没有像西方那样发展出石质的建筑。事实上我国在汉代已可建造相当精美的拱顶,秦汉两代的建筑用砖,为空心砖且有印花,是当时世界最高水准的制品,主要用在墓葬上而已。[6]28由于砖石墓的发展,商周以来长期使用的木椁墓逐步减少,到汉末三国间几乎绝迹。[8]这其中更重要的原因主要是中国人认为石材其质地近金,有肃杀之气,暗示着死亡,砖石属土,是应该被踩在脚下的,只是地面下或脚下的建材。因此砖石被广泛应用于修坟造墓中,也就是为何汉代墓阙均为石制之故。

对于日常所居,国人虽很早就发明了瓦,汉代就可以制砖,到隋代,赵州桥的石拱技术炉火纯青,然而中国人却有意地选择了木材,因为木材的寿命几乎与人的寿命相当,因此建筑的生命似乎应合于人生的悲欢离合,古老建筑的倾圯是天经地义的。在中国文化中,木材是向上生长的树木,代表着生命。在汉代的五行说中,木象征生气,以青龙为标志,方位为东,土也是吉象,居中央,主方正。它与木相配合,是相辅相成的。[6]28这也就是为何汉阙虽为石制,却都要做成仿木结构的原由。

3. 汉阙所蕴涵的升仙思想。阙在周代是天子宫殿里的专用建筑,是天子的居所。天子是受命于天的神人,因而只有上帝及其子孙才能居住在这样神界的建筑中,所以阙具有一种崇高感和神秘感。在古代文献里,阙往往和“宫”、“天”,等连在一起,如“宫阙”、“天阙”。 另外在一些汉晋时期的文献及道教的典籍中,阙也常被说成是神仙界的建筑。阙的精神内核是大门,是人神两界的交通门户,是人成仙时通向大国的门径。 汉代神仙家认为,神仙好居观、楼。于是“观”和“阙”成为人所向往的仙境的象征。在思想内涵上,汉代的“阙”和“观”也因此而具有通过建筑艺术的审美形式来表达向往神仙世界之理想的这样的文化特性。由是“阙”和“观”的思想价值超出了建筑艺术形式本身的价值,而成为汉人神仙信仰中仙界天门的象征符号和人仙交通的媒介。[9]神仙思想是汉阙石刻与画像石艺术的母题,阙则是这一母题的象征性符号与媒介。

由于秦汉时期最高统治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与追逐,于是在其奢华的现实生活中他们对理想中的神仙境界,进行了不遗余力的竭力模仿。这一点在秦陵发现的三处阙遗址以及汉宫之内广建宫阙可以证明,这就引导了当时的神学家、艺术家和建筑家们掸思竭虑而为之,并对这一时代及以后君臣将相和民众的神仙观念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从汉阙上所刻画的内容来看,汉阙多刻画有各种神话传说、仙人以及生前的庄园、宴饮、舞乐、市井、劳作等活动,借以表现希望墓主人能升入天门,继续宴饮舞乐的生活。或刻画汉人心目中的神圣、祥瑞之物,如神兽“天禄”、“辟邪”以及四方之神,其中尤以南方之神“朱雀”出现较多,盖取其象征阳神飞升之意(如乘鹤西升而成仙),以期死者早日飞升仙宫;此外亦见有“青龙衔璧”、“白虎衔璧”之类等等。这些都是汉代人价值观的反映,表明汉人认为这些内容可望产生通神通天之功能。因为按照中国上古神话,自从“绝地天通”以后,地上的人们和天界的联系便被阻断,只有那些大德之人才可能终致与天感通,因而若欲进入天上神仙境界,不仅要广修其德,而且要有藉以交通上天的“天梯”。[9]甚至有的就直接雕有“天门”[10],这种仙界有阙门的宗教观念同《楚辞》中帝阍,“广开兮天门”的描述是一脉相承的,是通向天庭的必经之路[11],都充分说明时人有以阙代仙界的观念。且石阙的建筑风格主要取仿楼阁式,颇有仙境重天之意蕴。[9]

以上所述可见,汉阙建筑在汉代的兴盛,便成为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汉代是黄老思想、神仙思想流行的时期,宫中建阙,既隐含了宫殿是神界建筑的思想,又折射出汉武帝之流对长生不死的渴求。这种宫阙建筑往往高耸入云,正好折射了脱离凡界、进入仙界,天子居天上的思想。而墓阙则是墓主死后登入仙界的天梯,是交通人神两界的门户。汉代“阙”和“观”的思想价值已经超出了建筑艺术形式本身的价值,而成为汉人神仙信仰中仙界大门的“象征符号,人仙交通的媒介”。[9]这里汉阙已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种礼制符号,更是一种宗教符号,成为当时社会的巫术工具之一。[12]

三、 汉阙建筑的当代意义

汉阙作为汉代建构的文化习俗,西汉兴起,风行400余年,直至东汉末年方渐趋式微。虽然这种风习消亡了,但汉阙所存储的社会文化信息却历久弥显,并不断激发后人的想象力。原本作为墓葬构成的汉阙,现在已被视为珍贵的艺术作品。只有探询这些艺术作品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文化特性之间的联系,才能对今天中国的当代建筑文化提供应有借鉴。在几年前的国家大剧院的设计竞赛中,中国建筑师的方案均“铩羽而归”,除了我们的积累和经验不够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正是自身文化特性与精神的缺失。纵观当时国内外所有的方案,其中体现出的并不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而是西方文化和仿西方文化的差异。[13]

1.汉阙与时代精神的重塑。汉阙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为一体的民族艺术,它通过其造型、结构、材质及其上所刻画的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现出汉代人的思想和审美观,并形成了汉代艺术的特殊气势和古拙风格,表现了一种整体灵动、浪漫进取的时代精神——汉代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宏阔开放的文化精神。[14]

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在西方文化的扩张下,中国城市里具有传统特色的建筑正被“欧陆风”的高楼大厦所取代,城市的风貌“千城一面”,传统的中华民族美德在金钱至上观念冲击下日益凋零。因此在当代的中国,在建筑文化方面应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建筑风貌与文化内涵,在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上应中西建筑文化并重、取长补短,最终形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文化与城市格局。

2.汉阙与当代建筑文化。中国传统建筑,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史,积累了中国民族文化的丰厚底蕴。作为中国文化的典型物质载体,中国传统建筑在民族文化的濡染和影响下,从自然演变和经验积累中,逐步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而这一体系,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对自然的审美观——“天人合一”思想基础之上的。从我国的传统文化来看,天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具有同构同源的特征,这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极具有美学神韵的文化因素。也就是这一因素使中国建筑呈现出一种既亲切理智,又空静淡远;既恢宏大度,又意韵深长的艺术风格。

“天人合一”文化特性在建筑文化中的集中反映和体现,就是为中国建筑所体现出的和谐的有机自然观。换句话说,和谐就是将建筑、人与自然环境有机统一。在当代的建筑规划设计中,应当突出强调自然的整体性、建筑本身与环境的协调性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的有机自然观,从而把人与自然、人和宇宙、建筑与自然予以统一,融为一体。

中国传统建筑的现代转型,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在文化整合过程中的必然结果。中国建筑应完成现代转型的历史使命,真正走出一条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有机融合的发展之路。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观就是“天人合一”的建筑发展观。汉阙建筑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特殊的外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由此而表达的丰富的“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上。同样对待当代中国的仿古建筑,不宜只停留在其外在形式上,做一些盲目的模仿或随心所欲的组合。当代中国的建筑文化应当是民族的时代建筑文化的体现,是在时间纵轴上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在空间坐标上对世界文明的借鉴。

[ 参 考 文 献 ]

[1] 何清谷.三辅黄图校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2] 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 韩钊,等.古代阙门及相关问题[j].考古与文物,2004(5):58-64.

[4] 陈国生.汉阙的文化意味[j].华夏文化,1996(1):40-41.

[5] 翦伯赞.秦汉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582.

[6] 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7] 郑晨寅.《周易》三才之道的神话意蕴[j].周易研究,2006(5):76-82.

[8]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58.

[9] 姜生.汉阙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60-65.

[10] 赵殿增,等.“天门”考—兼论四川汉画石组合与主题[j].四川文物,1990(6):3-12.

[11] 黄剑华.古蜀天门观念与蜀楚关系探讨[j]. 贵州社会科学,2004(4):97-100.

[12] 刘自兵,戴天柱.巴蜀汉阙的历史文化考察[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8-22.

天正建筑篇7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design methods in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design methods on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关键词: 传统建筑理念;现代建筑设计;继承;创新发展

Key words: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concept;modern architecture design;inheritance;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9-0090-02

0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价值观念的转变,人们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工作生活需要,就要对建筑的设计方法予以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传统建筑方法虽然存在一定不足,相关的建筑设计方法也已经不能适用于今天的建筑,但是它却凭借其端庄典雅的特质,在风格和理念上一直影响着后世,并为当代人所喜爱。因此,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继承传统建筑理念对于我国的建筑行业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传统建筑理念与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完美契合,将会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具美观性和实用性的建筑。本文正是基于传统建筑理念的重要价值来进行阐述的,并对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继承传统建筑理念作出相关的建议。

1 我国传统建筑中蕴含的思想理念

1.1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理念 我国的传统建筑讲究的崇尚自然,要求将人与自然做到有机的统一。历史上许多文人都非常注重将人和现实的生活寄托于理想的现实世界。通常情况下,在古代的传统建筑中都能够发现人的元素,注重在建筑中添加人的感受,并且更加注重“物”本身的自我表现。通过人与物的结合,来最终使建筑达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在许多传统建筑身上我们都能够发现其具有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的观赏效果,这是许多现代建筑所不具备的。传统建筑之所以能够具备这样的特点,就是因为在设计的理念上很好的考虑到人与自然的结合,充分的照顾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正是我国传统建筑体现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所在。许多典型的传统建筑,在今天仍然享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例如,清代北京的天坛,天坛的坛体平面呈圆形,天坛主体建筑祈年殿以及其屋顶都是圆形,并且天坛在每层的直径上都取一三五七九的阳数数列,附近栏板的数量也是三百六十块,对应着周天的三百六十度。这一系列的设计方法都最大限度的与“天”相对应。

1.2 中庸的思想理念 与此同时,我国的传统思想中还特别注重中庸,任何事情都应当做到不偏不倚。这种思想也很好的被应用到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上。在大多数传统建筑中我们都能够发现,在建筑的结构体系中比较看重居中的思想,以中为贵。例如,紫禁城的整体布局都要围绕着设定好的中轴线,且中轴线必须居于整个紫禁城的正中部位。又如西汉的长安城,整个都城都被中轴线所分割,也都体现着居中的思想理念。在中庸思想理念的影响下,人们开始将研究居中理念作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重要材料。

1.3 恒变兼容的思想理念 此外,我国传统建筑的另一重要思想就是恒变兼容理念。我国古代人认为世界是悠久、静定的。正如《易传》中说的一样,可久可大;《老子》中也对恒变兼容进行了相应的描述,“天长地久”、“深根固蒂”、“长生久视”都在文中得以体现。正是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使得我国自从秦代开始一直持续到清代,在建筑立面形象上都是使用台基、柱子和斗拱、大屋顶的造型。此外,我国自古就存在穷则变,变则通的思想观念,并很好地将这种观念运用到了建筑之中。这种观念的最好体现就是我国古代建筑斗拱结构的榫卯上,它能够同前后左右之间进行很好的连接,能够和上下之间形成相叠的关系,还可以通过组合的变化形成不同的形状。事实上,我国古代在建筑的设计水平上一直领先于西方国家,并且在建筑技术上也并不逊色于西方国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古代的建筑工艺还是具有一定学习继承价值的。同时,我国古代建筑的辉煌成就也可以成为我们后世的标榜,成为我国当今建筑界发展的动力和目标。

2 现代建筑设计如何继承和学习传统建筑的思想理念

2.1 对于天人合一理念的继承和学习 现代建筑设计要想继承和学习我国传统建筑的理论思想,就应当从我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入手,针对我国传统建筑理念中的有利因素加以提取和学习,继承优秀的建筑设计理念。我国传统建筑的相关技术虽然不能够应用到今天的建筑设计之中,但是其优秀的理念,在当代还是具有很强借鉴意义的。并且在继承和学习传统建筑的理念时,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效果上的相似,更应当注重易经和手法的学习。通过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添加传统建筑理念的相关元素,来使建筑中的现代手法与传统元素更好的结合,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风味,真正的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例如,在继承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理念时,就要对现代建筑设计在与自然条件的协调上予以更高的要求。当代的苏州园林还有著名的徽州建筑无疑都流露着浓厚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和思想。这种建筑理念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要求建筑能够很好地与外部环境相契合,在彼此的映衬下相得益彰,展现出更好的视觉效果。

2.2 对中庸理念的继承和学习 而对于另一重要理念的继承——中庸思想上也要予以相应的重视。在很多情况下,中庸对于现代建筑来说都是一项目标,是一种设计思考问题的方法。笔者认为在现代建筑中继承传统中庸思想,最好的体现就是对于建筑的布局要讲究匀称,并且要使各部分的建筑风格和气息适合整体的建筑特点,不主张彰显建筑个体,而是注重整体的风格和效果表现。同时这种匀称还不应仅仅表现在建筑的格局设计上,在具体的色调搭配上以及结构的镶嵌上也要讲究中庸匀称,根据具体的建筑要求和目标来进行相应的建筑设计。最终的效果应当达到既不过于浮夸高调,又能够充分的展现出建筑自身的特点和个性,给人一种内敛的感觉。虽然在继承传统建筑理念时要注重中庸思想的借鉴,但也要赋予建筑充分的时代性,不然就会像中庸思想中说的一样“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2.3 对恒变兼容理念的继承和学习 在对待恒变兼容理念的继承和学习时还要遵循现代建筑设计的相关要求和特点。事实上,恒变兼容的建筑理念我们一直在继承,并给予了很好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建筑格局和体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时代的影响,但却自始至终属于一个比较独立的发展体系,并且高台、木构架、大屋顶的外观形式及庭院组合模式一直流传沿用至今,这就很好的证明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必然会存在一种稳定的建筑发展观。在现代的建筑设计之中,应当坚持以科学技术的创新应用为基础,适当的添加传统建筑元素,通过传统理念与现代技术的结合设计出更具中国特色的建筑,争取在建筑界中创造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3 结束语

我国传统建筑之所以可以激发现代人的审美情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传统建筑注重自身与自然的协调,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又特别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传统建筑在外在庄严氛围的装饰下,将会体现出一丝浪漫的意韵,追求人工与天趣的统一、端庄和含蓄的统一、规格化与多样化的统一,赋予了传统建筑更加精致典雅和舒适实用的特点。现代的建筑设计只有不断地从传统建筑中吸取经验、做到推陈出新,才能为建筑设计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促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宏,吴智慧.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的原则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1:14-17.

[2]颜红影,马海元.传统建筑色彩美学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5:126-128.

[3]王伟.韩城古城传统建筑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关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天正建筑篇8

中国现代意义建筑学的引进,以及中国建筑师的建筑设计活动和建筑教育的开展始于“西学东渐”的清末,成形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而得到正式立法认可的建筑师的职业化则是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的事情。在这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中,相对于具有几千年传统的木构建造体系(――作为动词的“建造”)(Building),建筑学(――作为知识体系的“建筑”)(Architecture)终于完成了从西洋学问登陆中国到中国职业的全面转型和接纳的过程。1

西方世界科学知识不可避免地要和西方神学中的宇宙论、生命起源论等发生直接冲突,而中国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却不是和科学处在尖锐对立的地位。中国认定价值之源虽出于天,而实现则落在心性之中,所以对于“天”的一方面往往存而不论,至少不十分认真。中国的科学/理性和信仰不但不对立,还大有附会的余地。对待科学的态度积极开放自古有之;早先的第一代建筑师面对现代建筑思想,迅速“拿来”,在使用现代材料和建筑学语言创作的同时即开始摸索中国建筑之路。

但是,第一代的中国建筑师绝大多数自西方接受完整西方建筑教育归来;一方面,原有师徒相承的传承体系几近断绝,另一方面,完全引入西方建筑学思想,使用新的材料和技术手段。新的建筑设计景象犹如手持油画刀,蘸着油画颜料,开始用焦点透视方法在并不堪承其重的传统山水长卷上作单帧的静物画。

2 中国现代建筑之发展

行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又使得无法对其驻足长思,有效掩盖了存在的问题:

首先,移植的建筑观。西方建筑学关注建筑单体,二元对立的自然观使得建筑往往与自然环境对峙。且往往于有限的范围之内关注建筑本身。东方的建筑只是体形环境的一部分,讲求与自然相融的放松设计。而我们现今的建筑教育尚未引入本国建筑观基础,直接以西方建筑学教育为起点,继续着移植。我们学习西方建筑学,但由于没有西方传统文化、理性精神、批判精神的素养,无法认清作为实体存在的建筑背后的价值基础,难免论于“摹写”。而相当程度上的重西方理论而轻本国传统甚为可怕。如若没有本国修养,水平再高也只能是以“华裔”的身份参与竞技。

其次,方法论。中国的逻辑――知识论的意识素不发达。表现在建筑上,是设计的非理性与不批判。时下热衷探讨“中国的”,但对于什么才是“中国的”,恐怕也难以说清。笔者以为,真正的民族属性还是来自于深层次的价值之源。数十年来国内建筑尝试过通过形式、符号、风貌来延续传统,创造新的中国建筑;但在内核上,未能有效地对继承的价值内核作精准的再阐释与建筑表达,这也当是中国现代建筑未能为世人认同的重要原因之一。同为引入现代意义建筑学的日本,其在形式上已相当现代和自由,但所传递出的气韵则有深刻的日本气息。传统与现代的设计都与现代生活融合得很好。

再者,职业精神。比照新教伦理、资本主义精神对于西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建筑领域同样面临一个类似的问题:建筑师群体的伦理、价值判断与行业的发展是否存在某种重要联系?西方古老世界的建筑师是建造活动的最高领导者。在构筑是空间的同时更在和上帝、终极存在对话。而今日中国的建筑师,还仅是建造活动流水线上的一员。“中国的建筑师以十分之一的数量,用十分之一的时间,设计着十倍于欧洲建筑师的建筑。”Rem Koolhas谑称中国建筑师的效率是欧洲建筑师的1000倍――但是,若从所取得建筑水平和艺术成就而论――相差甚远。尽管对自己的设计底气不足,问心小愧,但巨大的建设量容易使得建筑师易于满足、小富即安;而且当下标榜个人价值,并无宗教的、精神的内在价值之源敦促建筑师作不断的自我拷问和求索。用略微夸张的话讲:中国大地正在花巨资兴建混凝土垃圾,此话相当不为过。

西方近代俗世化的历史进程中,所谓由灵返肉、由天国回向人间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首先建立起“人的尊严”的观念。但由于西方宗教和科学的两极化,人的尊严似乎始终难以建筑在稳固的基础之上。外在超越的价值作为强大的外在力量,要通过个体人,来实现它自己的价值;而人在其面前只有感到无可奈何。伴随经济利益驱动的日益发展,宗教驱动利益的日益衰落,近代社会中,人们开始迷失和怀疑存在的价值。建筑也失去了统一的价值评判,随之而起纷繁复杂的设计都在表达自己的声音,都企图用各自的哲学解释世界和解释建筑,使得今日呈现百花齐放、甚至芜杂难辩的局面。

但是,西方社会中,尽管制度化的中古教会权威在近代科学冲击下彻底崩溃,但是作为价值来源的基督教精神仍弥漫在各个文化领域。外在超越型的西方文化不能完全脱离它,否则将会无所依托。发展至今,纷繁复杂的西方建筑仍存有对价值之源的肯定,并且理性和批判的精神贯穿对建筑 “正确”建造的探究,换言之,仍在试图追寻建筑中的终极存在。

而中国文化也许并不适应西方文化外倾精神所建立的系统的建筑科学,其内倾精神似乎并不积极鼓励人去对外在世界寻求系统地了解。表现在用学来的方法警醒建造上,一、是延续重实用科技、轻基础研究的偏向;二、不够理性、不够批判。三、价值体系本身的传承也如西方一样,日益不明而面领危机。以庄子“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对天道存而不论的态度,对于超越源头只做肯定而不去穷究,注重个体内心的评判与修养,在逻辑――知识论的持续不发达下学习西方进行建筑设计。

3 发展之未来

安定静止。科技发展和经济成长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物质上的进步正在与精神上的堕落恰成比例。今天西方的危机正在“动”而不能“静”、“进”而不能“止”、“富”而不能“安”、“乱”而不能“定”。而在关于前进的态度上,“过去的一百年里,人类的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人类的智慧并没有增加多少。”2此话也许稍过,但“安定静止”的价值观念在现阶段,确是极富意义。中国传统中对价值之源“天”的追问与和谐,将为建筑指明方向。

与基督教认为自我应完全托付给上帝不同,中国人相信价值之源在与一己之心而外通于他人及天地万物,可以翻来覆去强调“自省”、“自反”、“反求诸己”、“反身而诚”。而自我修养的最后目标仍是自我求取在人伦秩序中与宇宙秩序中的和谐。只有在中国思想史上,个人修养才一直占据着主流的地位。这种“依自不依他”的人生态度固然有其弊端,但在今日,方向上是最富于现代性的。

核心,建筑师。在中国,建筑师作为舶来的职业,与传统的工匠相差甚远。作为建造活动的全程,今日的建筑师有责任拿出统领的魄力来向更好的方向前进。韦伯论证加尔文教派“入世苦行”的伦理对经济发展中的个体人具有重要联系。而建造行动的主体――建筑师,必须有完善的内心世界。中国建筑未来之路还是要靠内在超越的价值之源。新的知识人是由传统的“士”转变而来的,余英时先生论述近世儒家思想中同样属于“入世苦行”的一型,并且对明清商人精神贡献甚大3。笔者认为:能创作出真正属于中国的建筑的,也必是拥有“士魂”,拥有深厚传统积淀和宽广内心世界的建筑师群体。

参考文献

[1]姜涌.建筑师职能体系与建造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天正建筑篇9

关键词:风水;建筑风水;建筑设计;科学性;措施

说到风水一词,人们很容易就联想迷信,其实风水与迷信是不能等同的。风水,原本是一种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也称为地相。较为完善的风水学问起源于战国,它的核心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虽然风水学问的历史悠久,但是关于风水文化的一些问题,我们却一直没有机会找到答案。例如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会因环境的改变而受到多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是主动改变还是应该被动接受;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采用怎样的方法等等。也许这些方法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但是怎样能实现某种现实价值,并产生一定的连续性,仍是一个需要突破的问题。

把风水文化融入建筑中,在中国也已经有几千年的发展史了,甚至形成了中国风水业,作为一门产业,开始进入了百姓安居的视野。无论是从雄伟的皇宫、皇陵的规划建设,还是到普通民宅的建筑,都无不留着风水学的痕迹。建筑风水学之后还传入了西方,并且得到了西方学者的认同,还受到了高度的重视。不难想象,中国建筑风水学势必将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在科技发展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筑风水的科学性也同样有新的发展,下面我们就来针对这些问题探讨和研究。

一、建筑风水的科学内涵

学者认为自然界的超微离子和磁场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正负影响,这些影响会随着环境而不断改变。它有可能会使我们心情舒畅、延年益寿,也可能会使我们心情烦燥、多病短寿。基于这种情况,建筑风水就在地基、居所布局基础上增加某种信息符号,来满足人们避凶趋吉的心理要求。

二、建筑风水学派系

1、建筑风水学共有三个派系。

第一种派系认为,建筑风水学应与建筑生态学保持一致的步调。这种派系曾被人认为是一种迷信。但是专家也指出,风水不能全等同与迷信,什么地方建什么样的房子,什么地方又不该建,我们的老祖宗已经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还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建筑生态学与风水学应保持一致步调。风水之所以能保留几千年,必定有它的道理,是经过长期实践和思考后概括出来的,不能片面地定论为是一种迷信。

2、第二种派系认为,建筑风水是一种巫术观念,虽然也有些许科学道理在内,但多数还是带有宗教巫术色彩的。中国百姓不像西方在可以去教堂进行祷告,只能求助于建筑风水。

3、第三种派系认为,风水就是伪科学,是一种祸害。一些学者认为,建筑风水的基础是建易学,《易经》里纵然有很多具有智慧的东西,但毕竟是两千年前的书,怎么会管得住两千年后的建筑规划?其实现在的易学已经被歪曲了很多,连算卦、看相等归于易学,这两都分明是不同的。如此既妨碍了真正的科学,混淆了研究的方向,另外还使骗子有可乘之机,害人不浅。

三、建筑风水持有的新态度

1、要用辨证地眼光来看待及对待,事事不可能完美,建筑风学也是如此。建筑风水学在经历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的洗礼下仍然保留了下来,一定有它的可取之处,说明还是有其科学道理的。因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我们正确对待建筑风水学的态度。

2、应该遵循“论从史出”的态度,用科学的原理对风水理论进行取舍时,往往无意中就进行了一种置换,一种将历史事件置入现代语境的操作。不能用逻辑解释的历史事件,通通说是迷信。但事实上却是,你所看见的一万可能只是宇宙中的万一,你未看见的并认为是万一的东西却很有可能是宇宙的一万。建筑风水学中有很多原理很难在当今科技水平的范围内找到合适正确的解释,即便如此,也不是说这些原理就是荒谬的。

四、相关措施和建议

1、风水文化的应用有两种,一种为后天应用,另一种为先天应用。建筑风水文化应从后天转向先天。后天应用,指先有建筑物,再评估风水好坏;先天应用,指先按照风水的原则,再进行设计建设。由此可见,风水文化的应用应采用先天,它的优势要远远大于应用于后天。

2、重视生态化建筑,保护好环境。风水的原则其实与环境保护的原则是一脉相承的。建筑风水中尤其对水极特别看中,甚至已成为了一种百姓习俗。建筑景观中要有循环的流动的水,使用净化装置来收集的地表水、雨水、污水等,以此达到景观用水的标准。

3、风水文化与建筑理论相融合。正因为不同文明的相互冲突,推动了人类的文明进步。中国风水文化传统的好坏,绝不能单凭主观愿望来区别,要在创造未来的实践中鉴别。传统是否被保存或被淘汰,取决于它在创新文明的实践中是否有积极的贡献。中国风水文化作为环境文化和环境艺术的结合,不仅包含了某些科学和技术的因素,还包含了终身的价值选择和产业的道德规范。

中国的建筑产业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需要有创新文化的加入。我们要抱有科学的态度,宽容的胸襟,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把传统的惯性转变成创造的动力,使健康的概念融合到我们建筑中。继承、弘扬中国的风水文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服务,为全世界能居住上健康的居所作出我们中华民族及科学、建筑风水文化的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风水的科学释义》,余卓群,四川建筑出版社,1999

2、《风水观念的非理性层面剖析》,王贵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1)

3、《风水研究杂感》,余健,新建筑,2001(3)

4、《从传统风水理论到当代景观环境设计》,邓洁、唐晓岚,山西建筑,2008(8)

天正建筑篇10

【关键词】天津五大道;万国建筑博览;城市别墅设计

天津市历经600多年的建城史和近代租界的城市规划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和人文价值并反映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建筑和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市中心城区形成了包括法国、意大利、英国风格等在内的浓郁的异国风情以及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具有与中国其他城市具有截然不同的城市风情,享有“万国建筑博览”之誉。

1911年辛亥革命后,许多清朝皇亲国戚、遗老遗少从北京来到天津租界寓居;另外许多富贾巨商、各界名流、红角、北洋政府时期的要人野曾在此留下过足迹。他们把天津视为建立公馆和别墅的理想地点,因为天津靠近他们居住的京城,交通甚为方便。一些北洋政府内阁包括总统、总理、总长、督军、省长、市长等各界名流人士百余人下野后在此寓居,力图东山再起。租界成为“国中之国”是因为社会与朝政更迭变幻,租界成了政治的避风港,而且天津得地理、交通与海关之利,充满了商机。各种要人及富人拥入津门。一为安全,二为立业发财,三为了住进设施齐全的小洋楼总比传统的四合院舒适方便。五大道地处英租界的黄金地段,人们便争相置地建房,毗邻而居,因此这一带就成了天津名副其实的富人区。在85年的租界历史中,“五大道”( 重庆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及马场道)汇聚了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国各式历史风貌建筑230多幢,名人名宅50余座。这些历史风貌建筑在建筑形式上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例如文艺复兴式、希腊式、哥特式、浪漫主义、折衷主义以及中西合璧式等,构成了一种凝固的艺术。天津“五大道”,作为天津租界园林和建筑的典型代表而别具特色,在成为中国建筑世纪标本的同时,也成为天津文脉精华之所在———第一,它形成了姿态万千的西式建筑群体景观,有“万国博览会”之美誉;第二,建筑的私密性构成了深幽寂静的街市风格,于城市中心独树一帜;第三,近代许多达官显贵隐居于此,使五大道成为近代名人荟萃之地。

本项目各时期区位图纸

一、规划形态分析

项目周围各项因素分析图

本项目位于天津市和平区五大道风貌建筑区周边,项目东北侧为城市干道“西康路”,西北侧为城市支路“吴家窑二号路”(道路对面为6层高现有住宅小区),东南侧与学校及规划局相邻。

项目占地面积27000平米,地上建筑面积34000平米,容积率1.26 .根据容积率

最终确定平面

根据上述对于项目周边各项因素分析后最终方案确定为:

沿西康路布置两栋18层高层建筑,可以阻挡从西康路方案传来的城市噪声;地块内部结合弧形的吴家窑二号路及地块内部原有树木及道路布置34栋独栋建筑,结合五大道建筑“独门独院”的特点,每户设置有独立的小院和地上停车位。

二、建筑设计风格

建筑设计风格方面吸取五大道建筑风格,采用了由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流入英国后产生的乔治亚建筑风格,乔治亚风格体现了对于古典风的了继承与创新,正好适合现代城市别墅对于古典和创新的需要。建筑立面主要特点为:严格的中央对称、五开间、四坡屋顶等。

项目效果图

参考文献:

[1]《天津建筑风格》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藤绍华 荆其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