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的知识十篇

时间:2024-01-12 17:48:32

红茶的知识

红茶的知识篇1

关键词:恩施州;天然富硒茶;地理标志;农业知识产权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3-0757-07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03.064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gricultur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 the Tea in Enshi Prefecture

DAI Guang-zhong

(Second Geological Brigade of Hubei Province,Enshi 445000, Hubei,China)

Abstract: Enshi Prefecture is one of China's important tea producing areas. Its tea industry has become a pillar industry of the advantage. The prefecture enjoys a reputation of the world selenium capital, and is the best place to natural selenium-enriched tea. Th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gricultur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 the tea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measures of protecting the agricultur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were analyzed.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in the and.

Key words: Enshi Prefecture; natural selenium-enriched tea;geographical indications;agricultur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为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0年6月10日,中国农业部了《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0-2020年),此将有助于提升农业知识产权-技术支撑。2012年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并对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出了全面部署[1]。因此,需要运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农业科技创新[2-4]。

农业知识产权,特指农业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包括涉农专利、商标、版权以及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农业生物遗传资源与传统知识、农业商业秘密等[5-7]。其中,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8-10]。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武陵山片区,辖恩施、利川两个县级市和巴东、来凤、咸丰、建始、鹤峰、宣恩6个县,为我国茶叶重要产区。其中,鹤峰县、恩施市、宣恩县、利川市、咸丰县,均入选2013年度全国重点产茶县(100名),并分别排名17、23、34、37、59,并且鹤峰县、宣恩县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分别授予“2012年度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2013年度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恩施玉露、恩施富硒茶、伍家台贡茶、鹤峰茶、马坡茶等实施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湖北十大茶叶名乡名镇中,该州有3个,即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宣恩县万寨乡、利川市毛坝乡。

恩施州具有发展茶产业(尤其是天然富硒茶产业)的资源优势,茶产业已成为其优势支柱产业。2013年,该自治州启动茶叶等六大产业链建设,推进了特色产业发展。因此,本文对世界硒都恩施州茶叶地理标志特征与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对策进行了研究。

1 恩施州茶叶的地理标志因素与知识产权

1.1 地理标志自然因素

恩施州茶叶的地理标志自然因素主要有:①喜湿类植物茶叶适合生长地带;②绿色生态环境;③天然富硒农业地质环境;④优质茶树品种;⑤富硒等茶叶品质特点。

1.1.1 喜湿类植物茶叶适合生长地带 恩施州地理坐标东经109°4′48″-109°58′42″,北纬29°50′24″- 30°40′00″,属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冬少严寒,夏无酷暑,雾多寡照,终年湿润,降水充沛,雨热同期。

该州由北部大巴山脉的南缘分支--巫山山脉,东南部和中部属苗岭分支--武陵山脉,西部大娄山山脉的北延部分--齐跃山脉等三大主要山脉组成的山地。全州地势是三山鼎立,呈现北部,西北部和东南部高,逐渐向中、南倾斜而相对低下的状态。境内除东北部有海拔3 000 m以上小面积山地外,普遍展示着海拔2 000~1 700 m,1 500~1 300 m,1 200~1 000 m,900~800 m,700~500 m等五级面积不等的夷平面,并存在一至二级河谷阶地。

因地形错综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又呈现出极其明显的气候垂直地域差异。热量、温度随地势升高而下降,年平均气温,低山16.3 ℃,中山13.4 ℃,高山7.8 ℃;年降水量,东南部1 100~1 300 mm,西北部1 000~1 900 mm,中部1 400~1600 mm;年平均日照,低山1 300 h,中山1 200~1 350 h,高山1 000~1 350 h;无霜期,低山238~348 d,中山237~264 d,高山170~233 d;相对湿度,低山82%,中山85%,高山82%。

恩施州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峰高雾缭,甘泉潺潺山地较多,土地肥沃,土壤呈酸性至弱酸性,适宜喜湿类植物茶叶生长。

1.1.2 绿色生态环境 恩施是个人口较少且以农业为主的自治州,基本上没有工业污染与农业过度开垦问题,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近70%,享有“鄂西林海”、“华中药库”等美誉,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区、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高浓度负氧离子区域。

州域森林资源尤为丰富,共有树种171科,645属,1 264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有水彬、珙桐、秃彬、巴东木莲、钟萼木,光叶珙桐、连香树、香果树、杜仲银杏等40余种,约占全省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树种的90%。生态恩施,万物殊佳:古银杏、古杜鹃、古珙桐,嘉木异株,旷世珍稀;江边一碗水,头顶一颗珠,七叶一枝花,天下奇绝;北纬三十度,物种起源地;青山生灵草,沃土育家珍。

1.1.3 天然富硒农业地质环境 该州硒资源极为丰富,其含量之高居世界之首,被公认为“世界硒都”[11],是天然富硒茶的最佳产地。其中,恩施市双河渔塘坝硒矿床,是世界惟一的沉积型独立硒矿床,该市于2011年9月19日,被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大会(TEMA14)组委会授予“世界硒都”称号。

恩施州天然富硒土壤分布较广,其成因类型有两种:(1)石煤型;(2)燃煤型。其中,石煤型富硒土壤是由二叠系下统孤峰组(P1g)、奥陶系上统-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O3S1l)、寒武系下统牛蹄塘组(∈1n)等黑色岩系中的石煤风化作用与成壤作用而形成的;燃煤型富硒土壤是由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二叠系下统梁山组(P1l)、三叠系上统九里岗组(T3 j)、侏罗系下统桐竹园组(J1t)等煤系地层风化作用与成壤作用而形成的。该州龙潭煤系煤含硒2.4-20.0 mg/kg[12]。

恩施州黑色岩系与煤系地层出露较广,富硒岩石、富硒土壤、富硒矿泉水、富硒动植物资源聚集形成了天然富硒地质环境与富硒生物圈。

1.1.4 优质茶树品种 恩施州种植的茶树品种,主要有引进的部级优质茶树良种福鼎大白茶、龙井43、鄂茶1号,以及优良的地方茶树品种恩施玉露1号、鄂茶10号、恩苔1号、恩苔2号、恩苔早、宣恩27、恩茶红、毛坝早等。其中,恩苔早群体种等地方茶树品种,是当地农业物种类遗产品种。

1.1.5 富硒等茶叶品质特点 硒(Se)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第三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13],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40多种疾病都与人体缺硒有关。世界卫生组织提醒,中国公民缺硒逼近健康警戒线。富硒茶中的硒呈有机态,是补硒养生福音。恩施州茶叶富硒,有的高达7.53 mg/kg[14]。除了富硒外,绿林翠峰、伍家台绿针、恩施花枝茶、恩施玉露、雾洞绿峰等著名绿茶品质特点还以味鲜、香高、色绿、形美等著称于世,著名红茶利川红具有“冷后浑”现象。

1.2 地理标志人文因素

恩施州茶叶的地理标志人文因素主要有:(1)茶树栽培历史悠久;(2)制茶工艺古老;(3)贡茶文化;(4)名茶品牌;(5)茶文化遗产丰富;(6)标准化生产与绿色生态化发展。

1.2.1 茶树栽培历史悠久 恩施州茶树栽培的历史悠久。据西晋人所著的《荆州土地记》中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东晋人千宝所著《述异记》中云:“巴东真香茗,其花白色如蔷薇,煎服令人不眠,能诵无忘。”说明早在距今1 700多年之前,恩施州的茶叶已进入宫庭。

1.2.2 制茶工艺古老 蒸青绿茶,是指利用蒸汽来杀青的制茶工艺而获得的成品绿茶,为我国古代最早发明的一种茶类,比炒青的历史更悠久,恩施玉露、当阳的仙人掌茶、宜兴的阳羡茶等是仅存不多的蒸青绿茶品种。

蒸青绿茶的工艺,保留了较多的叶绿素,蛋白质,氨基酸,芳香物质等内含物,形成了“三绿一爽”的品质特征,即色泽翠绿,汤色嫩绿,叶底青绿;茶汤滋味鲜爽甘醇,带有海藻味的绿豆香或板栗香。

恩施玉露,是我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其制作工艺及所用工具相当古老,与陆羽《茶经》所载十分相似[15]。其香鲜爽口,外形条索紧圆光滑,色泽苍翠绿润,毫白如玉。

1.2.3 贡茶文化 伍家台贡茶的创始人伍昌臣,在宣恩县伍家台忠堡屋脊苦心栽培茶叶,生产出来的“白茶”,独具许多优点:味甘、汤色清绿明亮、似熟板栗香。头年的春茶密封在坛子里,第二年饮用,其色、香、味、形不变,保持新茶的一切特点。由于有这些优点,逐渐远近驰名,官吏豪绅争相索购,并且作为贡品献给乾隆皇帝,皇帝品后大悦,下旨御赐《皇恩宠赐》匾,以资嘉奖[16]。

1.2.4 名茶品牌 早在清朝,乾隆御笔《皇恩宠锡》的伍家台贡茶就久负盛名,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恩施玉露196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2009年3月28日被授予“湖北省第一历史名茶”牌匾。

宜红茶,历史上因由宜昌集散、加工、出口而得名,是我国十大工夫红茶品种之一。宜红茶区位于武陵山系和大巴山系的湖北、湖南三市州(湖北的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的常德市)二十余县,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著名茶区。

1.2.5 茶文化遗产丰富 恩施州有丰富的茶文化遗产。其中,恩施玉露、伍家台贡茶、宜红茶等的传统制茶工艺,是重要的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7];而“恩施玉露侗乡茶文化系统”,是重要的农业系统及其相关的农业生物多样性、文化和知识体系,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属物质文化遗产[18]。

1.2.6 标准化生产与绿色生态化发展 2005年,恩施州农业局出台了《无公害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鹤峰县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项目,2010年9月28日通过专家组验收。恩施市茶叶栽培部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2013年10月15日已进行考核验收。恩施玉露、恩施富硒茶、伍家台贡茶、鹤峰茶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均有相应的质量标准。

为落实“重品质、重安全、重环保、重民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中国茶叶行业绿色生态化发展,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开展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评选。其中,鹤峰县、宣恩县分别被授予“2012年度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2013年度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

1.3 知识产权保护

涉及茶叶的知识产权主要有:地理标志、商标、专利、农业生物遗传资源、传统知识、植物新品种等。

1.3.1 地理标志 地理标志,是世界贸易组织(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规定的七种独立的知识产权之一,为多哈回合知识产权谈判的三大议题之一[5]。我国地理标志保护目前存在三个主要系统,其中,恩施州茶叶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有:恩施玉露、伍家台贡茶、鹤峰茶;注册国家工商总局的地理标志商标的有:恩施富硒茶、恩施玉露、鹤峰绿茶、伍家台贡茶;农业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有:鹤峰茶、伍家台贡茶、马坡茶。

1.3.2 商标 商标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上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务上采用的,用于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声音、颜色组合,或上述要素的组合,具有显著特征的标志,是现代经济的产物。恩施州茶叶共注册了好几十件商标,其中,核准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伍家台贡茶专用标志的企业,就共有14件商标(表1)。

地理标志商标是一种特殊的商标,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目前国际上保护特色产品的一种通行做法。地理标志商标,是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并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恩施州茶叶有国家地理标志商标4件:恩施富硒茶、恩施玉露、鹤峰绿茶、伍家台贡茶。

著名商标,是指具有较高市场声誉和商业价值,为相关公众所熟知,并依法被认定的注册商标。恩施州茶叶商标中,有湖北省著名商标18件(表2)。

2013年3月,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湖北三峡酒业“三峡牌及图”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湖北恩施州实现了驰名商标零的突破,但是,目前该州茶叶还没有中国驰名商标。

1.3.3 专利 专利制度,旨在保护技术能够享受到独占性、排他性的权利,权利人之外的任何主体使用专利,都必须通过专利权人的授权许可才能获得使用权。恩施州茶叶生产、制茶、深加工等方面,共有国家专利30项(表3)。

1.3.4 农业生物遗传资源 遗传资源是国家的重要战略物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资源。遗传资源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往往不仅仅是现在持有者的培养和保护,而是经过数代人,数十代人,数百代人甚至更长时间的过程。恩施苔子茶群体种,是地方群体品种,为重要的农业生物遗传资源。恩苔1号、恩苔2号分别是从巴东县溪丘湾乡苔子茶群体中、鹤峰苔子茶群体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鄂茶10号是从恩施苔子茶群体种中经系统选育而成。优质茶树品种(尤其是外来品种)大规模推广,直接威胁到恩施苔子茶群体种。

1.3.5 传统知识 传统知识,可解释为知识系统、创造、创新和文化表达一般地从一代传向下一代,通常被认为与特别的民族和地域有关,并随着环境变化而保持着原有内涵和形式。恩施玉露、伍家台贡茶、恩施宜红茶等的传统制作技艺,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包含许多传统知识。然而,恩施州茶叶传统制作技艺尚未登录《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相关的也仅有两项:恩施玉露制作技艺、宣恩伍家台贡茶制作技艺。

1.3.6 植物新品种 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1999年我国加入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2008年4月21日公布的《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第七批)中,包含有茶组[melliaL. Section Thea (L.) Dyer]。虽然恩施州茶叶科究人员近几年育成一些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茶叶品种,但尚未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

2 恩施州茶叶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对策

2.1 开展主要茶区大比例尺生态农业地质调查,揭示富硒等地理标志自然因素

因种种原因,恩施州的农业地质工作起步很晚。2012年该队完成了湖北省国土资源科技计划项目“宣恩县优质贡茶产地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编号ETZ2010A08),发现伍家台贡茶富硒富锌,2013年才负责恩施州财政公益性项目“恩施州硒资源与生态农业地质调查”(编号2150199)。

依目前的资料粗略统计,恩施州富硒土壤(>0.4 mg/kg)共有60.9%。与江汉流域等平原不同,恩施农业地质环境复杂,受基岩类型、地形地貌等控制明显,环境横向变化大,土壤种类多。

因此,需要开展主要茶区,尤其是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宣恩县万寨乡、利川市毛坝乡等湖北十大茶叶名乡名镇,以及恩施玉露、恩施富硒茶、伍家台贡茶、鹤峰茶、马坡茶等的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大比例尺(1∶5万或1∶1万)生态农业地质调查,评价区域农业生态地质条件,揭示各种名优茶叶的最佳生态地质环境,尤其是富硒等地理标志自然因素。

2.2 研究传统名茶的地理标志人文因素,保护茶文化遗产

传统名茶的地理标志人文因素中包含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传统农业系统)等。

因此,需要研究恩施玉露、鹤峰绿茶、伍家台贡茶、恩施宜红茶等传统名茶原产地特有的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等,揭示其地域性与独特性的人文因素,并申请恩施玉露、鹤峰绿茶、伍家台贡茶、恩施宜红茶等制作技艺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作为我国第一蒸青绿茶,恩施玉露理应领街申报绿茶制作技艺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恩施玉露侗乡茶文化系统”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从而保护恩施州悠久的茶文化遗产,并且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传承茶叶制作的传统知识。

2.3 对恩施宜红茶实施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传承百余年历史的品牌类文化遗产

《湖北茶业贸易志》记:鸦片战争前夕,由于广东茶商到鹤峰、五峰一带改制红茶,也促进了鄂西茶叶生产的发展,五峰、鹤峰、长阳生产的宜红茶,很受英商欢迎,成为国内著名出口红茶产品。由此可见,宜红茶是具百余年历史的品牌红茶,为品牌类文化遗产;和宜昌市一样,恩施州是宜红茶的主要产区。

宜昌市的宜都市宜红茶协会注册了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宜红工夫茶”,宜昌市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茶叶专业经济协会、宜都市宜红茶协会分别登记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五峰宜红茶”、“宜都宜红茶”。然而,恩施州尚无红茶的国家地理标志,也没叫得响的红茶品牌,稍有点名的红茶是“利川红”、“利川宜红茶”等,尽管该州目前仍然是我国红茶的重要产区。

因此,需要对恩施宜红茶实施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①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恩施宜红茶”保护;②向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恩施宜红茶”;③向农业部登记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恩施宜红茶”。并且,以“恩施宜红茶”统一全州红茶品牌,传承百余年历史的品牌类文化遗产――宜红茶(即宜红、宜红工夫茶)。

2.4 认定四个中华老字号,传承茶叶制作的传统知识

中华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恩施市润邦国际富硒茶业有限公司、恩施州伍家台富硒贡茶有限责任公司、利川市飞强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省鹤峰县翠泉茶业有限公司,分别拥有世代传承的茶叶恩施玉露、伍家台贡茶、鹤峰绿茶、恩施宜红茶,是老字号。

因此,上述四个企业的认定中华老字号应传承恩施玉露、伍家台贡茶、鹤峰绿茶、恩施宜红茶制作的传统知识。

2.5 鼓励国家专利、植物新品种的申报,保护茶叶科技创新

恩施州茶叶生产、制茶、深加工等方面有30项国家专利(表3),但其中创新性与实用性均强的少见。该州尚未申请茶组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因此,应该激励茶叶生产、制茶、深加工等方面研发,支持茶叶育种,鼓励国家专利、植物新品种的申报,保护茶叶科技创新。

2.6 选地理标志为战略品牌,整合茶叶的区域公用品牌

地理标志产品的某些特定品质、声誉或其他特点在本质上可归因于该地理来源。显然,地理标志本身就是品牌。地理标志可由商品来源地所有的企业、个人共同使用,只要其生产的商品达到了地理标志所代表的产品的品质,这样在同一地区使用同一地理标志的人就不止一个,使得地理标志的所有者具有集团性。

因此,除了完善恩施州绿茶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外,还应该加强红茶(恩施宜红茶)、乌龙茶(咸丰乌龙茶)、黑茶(恩施黑茶)等的地理标志保护,并选茶叶地理标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为战略品牌,并在品牌、包装、质量、标准、宣传五统一的前提下,有效整合茶叶的区域公用品牌。

2.7 重点培育品牌,创建中国驰名商标

恩施州茶叶没有中国驰名商标,只有18件湖北省著名商标(表2),目前有4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恩施富硒茶、恩施玉露、鹤峰绿茶、伍家台贡茶。显然,现有的18件湖北省著名商标,其使用者相当分散,商品生产规模不大,难以升格为中国驰名商标。

因此,应加快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恩施宜红茶”,重点培育恩施富硒茶、恩施玉露、鹤峰绿茶、伍家台贡茶、恩施宜红茶的品牌,申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的湖北省著名商标,并以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争取认证5件中国驰名商标。

2.8 建立茶叶种质园,保护当地茶叶遗传资源

恩施苔子茶群体种等为恩施州重要的农业生物遗传资源,是经过许多代人长期种植茶叶所遗留下的,是茶叶新品种育种的种质。

因此,为了防止引进的福鼎大白茶、龙井43、鄂茶1号等对当地种质资源的威胁,应建立恩施州茶叶种质园,保护当地茶叶遗传资源,同时还应开发茶叶种质园的旅游资源,发挥茶叶种质园多功能。

2.9 宣传农业知识产权,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显示出发展生机与潜力。

因此,需要向恩施州社会大众,重点向茶叶专业大户、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茶叶家庭农场、茶叶龙头企业(湖北真香茗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恩施市润邦国际富硒茶业有限公司、湖北省鹤峰县翠泉茶业有限公司、利川市飞强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咸丰县人头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恩施州伍家台富硒贡茶有限责任公司等)宣传农业知识产权,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3 小结与建议

恩施州具有发展茶产业(尤其是天然富硒茶产业)的资源优势,茶产业已成为其优势支柱产业,为我国茶叶重要产区。该州茶叶的地理标志自然因素主要有:①喜湿类植物茶叶适合生长地带;②绿色生态环境;③天然富硒农业地质环境;④优质茶树品种;⑤富硒等茶叶品质特点。其人文因素主要有:①茶树栽培历史悠久;②制茶工艺古老;③贡茶文化;④名茶品牌;⑤茶文化遗产丰富;⑥标准化生产与绿色生态化发展。

恩施州茶叶有3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3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全州茶叶共注册了好几十件商标,其中,核准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伍家台贡茶专用标志的企业就共有14件商标。除4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外,恩施州茶叶商标中,有18件湖北省著名商标,但没有中国驰名商标。该州茶叶生产、制茶、深加工等方面共有30项国家专利。恩施苔子茶群体种,为重要的农业生物遗传资源。恩施玉露、伍家台贡茶、恩施宜红茶等的传统制作技艺,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包含许多传统知识。其中有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项:恩施玉露制作技艺、宣恩伍家台贡茶制作技艺。尚未申请茶组的植物新品种保护。

我们分析了恩施州茶叶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对策,并建议:①开展主要茶区大比例尺生态农业地质调查,揭示富硒等地理标志自然因素;②研究传统名茶的地理标志人文因素,保护茶文化遗产;③对恩施宜红茶实施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传承百余年历史的品牌类文化遗产;④认定中华老字号,传承茶叶制作的传统知识;⑤鼓励国家专利、植物新品种的申报,保护茶叶科技创新;⑥选地理标志为战略品牌,整合茶叶的区域公用品牌;⑦重点培育恩施富硒茶、恩施玉露、鹤峰绿茶、伍家台贡茶、恩施宜红茶等品牌,争取认证5件中国驰名商标;⑧建立茶叶种质园,保护当地茶叶遗传资源;⑨宣传农业知识产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 董 忠.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J].中国发展观察,2012(2):6-8.

[2] 孙太升,李 钢,毕文胜,等.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农业科技创新[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3):154-155.

[3] 刘红峰,乌东峰.两型农业科技创新测度与评价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5):3381-3386.

[4] 郭 英,丁自立,王艳明,等.关于推进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考[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9):1935-1938.

[5] 宋 敏.农业知识产权[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6] 皮 竟,彭文学,周建超,等.重庆市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7):3660-3662.

[7] 陈诗波,李崇光,王少华,等.湖北省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03,(6):7-9,31.

[8] 孙志国,杨春艳,定光平,等.板桥党参的地理标志特征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11):81-83,102.

[9] 孙志国,钟儒刚,刘之杨,等.武陵山片区特产资源的地理标志保护与特色产业扶贫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12):119-124.

[10] 孙志国,何岳球,定光平,等.咸宁特产资源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4):986-990.

[11] 彭祚全,黄剑锋.世界硒都恩施硒资源研究概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2] 陈 萍,唐修义.中国煤中的硒[J].中国煤田地质,2002,14(z1):29-32.

[13] 黄开勋,徐辉碧.硒的化学、生物化学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第二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14] 谢明勇,曹春阳,温辉梁,等.恩施地区硒茶的元素及元素结合态分析[J].营养学报,2000,22(3):278-281.

[15] 孙志国,王树婷,钟学斌,等.历史名茶恩施玉露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161-163,174.

[16] 孙志国,王树婷,钟学斌,等.伍家台贡茶地理标志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1,(6):117-121.

红茶的知识篇2

关键词:中西茶文化;大学英语;差异;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我国的茶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从古至今备受国人推崇与世界赞誉。饮茶的习俗也是由来已久。最初,茶被作为一种高贵的饮品,只有皇家贵族才有资格饮用。后来在唐朝中期,随着茶种类的增多,茶风盛行,茶这种饮品开始走入平常人家。经过几千年岁月的洗礼,茶文化并没有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消失,而是被一代又一代的爱茶之人传承和发扬。可以说,我国的茶文化极其璀璨辉煌。相比之下,西方的茶文化历史就较为短暂。并且在饮茶方面中西方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茶文化往来也越来越频繁,本文就是从中西茶文化差异的角度谈大学英语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1中西方茶文化差异性分析

1.1中国的茶文化

我国一直被誉为“茶的故乡”,中国的饮茶风俗由来已久,巴蜀之地更是被称为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通过对相关茶的历史资料查找,发现中国的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之地,并且在唐朝陆羽著作《茶经》之后,中国的茶文化开始逐渐形成。《茶经》中记载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这句话表明茶最早出现在神农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茶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同时在不断的发展和继承中,我国的茶文化内容日益丰富,既包括茶道、茶德、茶艺,还包括茶诗、茶俗、茶的故事等等。我国人民之所以对茶备受推崇除了因为茶具有非常高的保健功能之外,还因为茶的特性温和,符合中国人的性格特点,中国人就如同茶一样,刚柔并济,以温和妥善的方式待人处事。我国有四大茶叶产区,茶的种类繁多,比较出名的茶的品种有西湖龙井、六安瓜片、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以及君山银尖、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等。就饮茶习惯而言,中国人更喜欢饮用绿茶,尤其是在饭后特别喜欢冲泡一杯绿茶,放松心情。中国人饮茶更注重茶本身的味道,喜欢细品茶香,在中国爱茶之人常常约三五好友在工作之余一起去茶社或者茶馆进行品茶,不仅沟通了感情,还放松了心理压力。茶乃自然之物,吸取天地之灵气在大自然中自由生长,品茶也拉进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很多爱茶之人常说,品茶就如同品人生,茶香由淡到浓,口感久久无法散去,就如同人生所经历的不同阶段一样,不同的心境不同的体验,自然产生了不同的感受。

1.2英国茶文化

虽然与中国相比,英国的茶文化比较短暂,在十八世纪以前,在英国也只有贵族阶级才能够享用茶叶。在十八世纪之后,中国的茶叶出口到英国,英国开始兴起饮茶的风气。到现今为止,饮茶已经成为英国人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并且英国每年茶叶的消费量已经远远超出中国。但是中国和英国对于茶叶种类的喜爱却是存在极大差异的,中国人更加喜欢绿茶,追求茶本身的味道。而英国则更为喜爱红茶。在英国红茶通常用英语“BlackTea”表示,而不是“RedTea”,关于红茶的英语解释在英国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说大约在17世纪,英国人在我国福建厦门一带收购红茶,但是由于我国这种茶的茶色比较深,近于黑色,所以被英国人称为“BlackTea”;第二种说法是红茶在加工炮制的过程当中,其颜色会变得越来越深,随后变成黑色,所以被称为“BlackTea”。并且英国人的饮茶特点与中国人也是极其不同的,在中国茶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传承,通过茶会、茶礼等活动,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提升人的道德素养。

中国讲究茶道,在泡茶时讲究茶具、饮水,茶艺师泡茶的动作要规范优美,不仅要让人享受茶艺表演所带来的美感,还要使炮制出来的茶味道浓淡醇和、香气绵长。而英国人在饮茶时喜欢在红茶里加入牛奶或者加糖。还有的人加上橙片或者茉莉等制成所谓的伯爵红茶、茉莉红茶或者果酱红茶、蜂蜜红茶等。尤其是在18世纪,英国人相对比较重视早餐,反而对午餐比较忽略,同时他们进行晚餐的时间基本是晚上八点以后。由于早餐和晚餐时间间隔比较长,容易让人产生饥饿的感觉。因此,英国人一般在下午四点钟左右,进行下午茶。发展至今,下午茶已经逐渐成为一种风气。随着饮茶习惯在英国的逐渐普及,在一天的任何时间段他们都可以饮茶、如早茶、早餐茶、上午茶、午餐茶、午后茶、下午茶、睡前茶等。也正是由于英国人对饮茶的喜爱,他们的休息时间因此被称为“TeaBreak”。由此可见,在英国茶不仅仅被作为一种饮品,更类似于一种饮食。目前,在英国的餐饮场所或者公共娱乐场所,都提供茶供应。特别是在英国的火车上,还准备茶篮,里面通常会放一些简单的食品,如茶饼Scone,牛奶等,为旅客在午餐后提供茶供应。

2培养跨文化交往能力的重要意义

在跨文化交往中,英语被作为世界通用语言,是必须要学会的语言。茶叶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形成了自成一系的茶文化,因此,想要无阻碍地展开跨文化交往,就必须对中西方的茶文化差异进行一定的了解,并且还要能够准确运用英语对茶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流畅的表达,拉近交往距离,进行有效沟通。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语言不仅仅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更应该通过对语言的了解,了解一个国家的民族、历史、文化。因此,为了培养跨文化交往能力,就需要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尤其是在饮茶方面的文化差异,只有充分了解后,在交往的过程中才不会产生误会,闹出笑话。因此,作为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注重英语知识的讲解,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往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而忽略实际的应用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往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实际交往中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问题,让沟通交流更加顺畅。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的茶叶贸易出口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是由于茶叶贸易的特殊性以及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性,以茶文化为中心展开的跨国经济贸易往来出现文化交际障碍。因此,如何根据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进行正常的英语沟通交往,保证贸易双方合作的达成,成为跨文化交往合作中解决的问题。在大学英语课程中,针对中西茶文化差异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既符合大学英语的实用性要求,还满足当今市场环境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3以中西方茶文化差异为例,浅谈大学英语课程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方法

3.1了解文化内涵,培养跨文化意识

从中西方茶文化对比之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生长环境不同、所处区域不同,各国之间的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英语专业词汇和常用句型的时候,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他们更应该是文化的传播者。英语教师要善于运用对比方法,让学生意识到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让学生认清二者的区别,在以后的跨文化交往中尽量避免因为文化差异性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在新课改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融入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当中来,例如在讲解茶文化的相关英语知识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国与西方国家不同的饮茶习惯、饮茶方式等。比如英国人最常喝的茶有两种:一是红茶,一是花草茶(HerbalTea)。泡法不像中国茶那么讲究,口味也不像中国茶因不同品种而有不同味道。

3.2求同存异,尊重文化差异性

文化差异性是由于不同的群体所处的国家和地区不同、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所进行的工作内容不同,形成的的一种不同思维方式的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性,但是不存在好坏之分。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不要固执的认为本民族的文化是优秀的,其他国家的文化是不值得学习的。教师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尽量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正确认知西方文化。这里以茶文化为例,英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西方国家的茶道流程、茶艺手法以及茶会等,让学生感受到文化交往的氛围。同时,英语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了解更多语言背后隐藏的知识,如我在上文中提到的,英语为什么将“红茶”称为“BlackTea”,引导学生去进行分析和探究。又如英语中有TeaTime一词,指的就是占据英国人三分之一生命的饮茶时间。有上午茶(MorningTea),还有下午茶(AfternoonTea)。

3.3创新教学理念,注重文化知识培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已经逐渐的进行了一些创新和改革,英语教师也开始意识到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弊端,不再以英语成绩的高低论学生的好坏。大学英语教师除了对英语知识内容的巩固之外,更加注重对文化知识的培养。文化知识的培养对于跨文化交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合理安排文化课程,茶文化也是英语文化中关键的组成要素。英语教师可以以茶文化为例进行文化知识讲解,例如在讲解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性时,可以对比中国与西方不同的饮茶习惯:中国对于绿茶的喜爱,英国对于红茶的推崇。另外,英语教师还应该重视文化体验,英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验英语背后的文化,如带领学生去参观茶博物馆或者去茶园,让学生亲身感受茶文化的魅力。英语教师也可以与学生针对中西方茶文化事例进行讨论,让学生欣赏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性,让学生了解茶文化的深刻精神内涵,帮助学生增加文化知识储备,为跨文化交往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3.4积极进行课堂互动,注重英语口语交流

对比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最为重要的还是其时间实践能力的培养。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容易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这就导致许多学生的英语分数很高,但是却无法与外国人进行正常的英语沟通与交流。为了锻炼大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让大学生能够流利地与老外交谈。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就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将学到的英语知识运用到交往中,而不是“哑巴英语”。例如,英语教师可以运用情景教学法,创设西方饮茶场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运用英语进行茶文化交流。在交流之后,对学生在交谈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同时可以请外教给学生们分享和讲解,这种教学方式十分有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4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教师不仅仅需要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还要让学生对语言背后所隐藏的文化知识进行了解。本文以中西方茶文化差异为例,探究了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希望能够让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明星.从中西茶文化差异看旅游英语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福建茶叶,2016(4):227-228.

[2]闻蔚.中西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东南亚纵横,2012(9):72-75.

[3]赵宇红.高校英语文化教学及其变量研究[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6(2):118-120.

红茶的知识篇3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该地区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生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茶树的生长。至今在中国的云南、四川、贵州一带,生长着野生大茶树,树龄最高者达2700多年;人工栽培的大茶树也已有800多年的树龄。

茶之品种也很多。绿茶:西湖龙井、碧螺春、六安瓜片······红茶:滇红、九曲红梅、祁红······乌龙茶:大红袍、肉桂、铁观音······黄茶:蒙顶黄茶、霍山黄大茶、君山银针······白茶: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黑茶:安化黑毛茶、普洱散茶、广西六堡茶、湖北老青茶;花茶:茉莉花茶、茉莉龙珠、玫瑰红茶。

茶的品种多,咏茶的名人也多。元稹曾作咏茶《一言至七言诗》。“一七体”是唐朝一种古体诗种,常称“宝塔诗”,创作难度极大。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红茶的知识篇4

“加多宝”“王老吉”,这两个耳熟能详的凉茶代言品牌,一直“战火”不断。从2011年的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仲裁至今,双方已经发生多起知识产权纠纷。继商标权之争、广告语之争后,双方又将战火蔓延到了“红罐装潢”之争上:使用绿盒的广药集团在得到“王老吉”商标后,于2012年6月3日推出红罐王老吉。于是,市场上出现了加多宝红罐凉茶和王老吉红罐凉茶两种包装十分相似的产品,并由此引发了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关于商品“包装装潢”的法律争端。双方争议焦点主要是商标权和装潢权是否分离,援引的都是反不正当竞争法,但加多宝认为红罐装潢由加多宝设计并投入多年心血打造,是“知名商品”的部分属性,即使加多宝被仲裁裁定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但红罐装潢与商标可以分离,红罐外包装理应属于为之付出心血的加多宝。而广药集团却认为王老吉商标与外包装不可分离,王老吉商标既己花落自家,包装也应随之归属广药集团。

这场被誉为“中国包装装潢第一案”的纠纷,波澜四起,折射出诸多法律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很多知识产权行业内学者认为,红罐包装装潢案已经不是一起简单的案子,也不是凉茶行业自身的事情,它涉及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原则,意义重大。

案件最详始末

2012年7月6日,广东加多宝饮料食品有限公司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同日,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相同案由广东加多宝饮料食品有限公司。后经逐级请示,最高人民法院指定广东省高院合并审理此案。

2013年5月15日,该案公开审理。王老吉和加多宝各自作为原告,提出的诉求几乎一样:第一,对方停止生产并销毁相关红罐产品;第二,对方赔礼道歉并消除相关影响;第三,对方承担一切诉讼费用。只有第四点不同,王老吉要加多宝赔偿1.5亿元,加多宝对王老吉的索赔暂定3096万元。

其争议焦点也主要包括1.涉案知名商品及其特有包装装潢的内容是什么;2.涉案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权益归属应如何认定;3.“王老吉”红罐凉茶所使用的包装装潢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

加多宝:

在此次诉讼中,原告加多宝公司称:(一)1997年2月13日,鸿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道集团)与王老吉商标的原所有人广州羊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王老吉食品饮料分公司(以下简称羊城药业)签订《商标许可使用合同》,约定羊城药业许可鸿道集团及其投资企业独家使用王老吉商标生产红色罐装凉茶。2000年5月2日,鸿道集团与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药集团)签订《商标许可协议》,许可条件与上述协议基本相同。加多宝公司为鸿道集团在广东东莞独资设立的全资子公司,负责红罐王老吉凉茶的生产和销售。1997年6月14日,陈鸿道取得红罐王老吉凉茶外观设计专利,并许可加多宝公司实施,用于生产王老吉凉茶。红罐王老吉凉茶的产品配方也属于加多宝公司所有。

(二)在加多宝公司开始生产红罐王老吉之初,市场上并无其他红罐王老吉产品,红罐王老吉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非常低,2000年红罐王老吉的销售总额只有866万元。而且王老吉凉茶作为一种地区产品,其市场前景非常不确定。从2002年到2010年,红罐王老吉的市场销售额得到大幅提升,而这一提升是加多宝公司和其他加多宝集团公司大规模投资建厂和对红罐王老吉产品的大规模广告宣传和市场推广形成的,红罐王老吉销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罐装饮料第一,并获得各种荣誉,从而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在加多宝公司长期的经营活动中,“红罐”、“红罐凉茶”、“红罐王老吉”获得了特定的指向性和确切的识别功能。

(三)2012年6月3日,大健康公司在北京八达岭水关长城举行红罐王老吉新装上市庆典,公开销售其生产的红罐“王老吉”凉茶,其产品的外包装与加多宝公司生产的红罐王老吉产品非常类似。大健康公司还同时派发了新闻通稿《新装红罐王老吉震撼亮相长城五年实现300亿销售》,其别强调了“红罐”的“新装”。众多媒体对前述事项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大健康公司的上述行为,构成对加多宝公司知名商品红罐王老吉凉茶特有包装装潢的仿冒,侵犯了加多宝公司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装装潢权和加多宝公司“红罐”、“红罐凉茶”和“红罐王老吉”等知名商品特有名称权,并且足以导致购买者对大健康公司生产的红罐王老吉产品的品质和产品来源发生混淆,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依法应当予以禁止。

因此,加多宝集团请求法院判令大健康公司:1.立即停止使用加多宝公司知名商品红罐王老吉凉茶特有的包装装潢;2.立即停止使用加多宝公司“红罐”、“红罐凉茶”和“红罐王老吉”等知名商品特有名称;3.立即停止生产红罐王老吉凉茶;4.赔偿因其不正当竞争行为给加多宝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50万元;5.承担本案全部诉讼费用。

2013年3月6日,加多宝公司变更其诉讼请求为请求判令大健康公司:1.立即停止使用与加多宝公司知名凉茶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相同或者近似的包装装潢;停止生产和销售带有与加多宝公司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相同或者近似的产品,并销毁全部库存的侵权包装装潢;2.在相关报纸上公开发表声明,消除因其使用与加多宝公司知名凉茶商品相同或者近似包装装潢而给加多宝公司造成的不良影响;3.赔偿因其上述不正当竞争行为给加多宝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50万元人民币(最终具体赔偿数额以法庭调查或实际审计结果为准);4.承担本案全部诉讼费用。

2013年5月15日,加多宝公司又变更其诉讼请求为请求判令大健康公司:1.立即停止使用与加多宝公司知名凉茶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相同或近似的包装装潢;停止生产和销售带有与加多宝公司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相同或近似的产品,并销毁全部库存的侵权包装装潢;2.在相关媒体包括但不限于中央电视台、各省级电视台、各省级以上报刊、大型门户网站及其官方网站上公开发表声明,消除因其使用与加多宝公司知名凉茶商品相同或近似包装装潢而给加多宝公司造成的不良影响;3.赔偿因其上述不正当竞争行为给加多宝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暂计3096万元人民币(最终具体赔偿数额以审计结果和年报中利润数额较大者为准);加多宝公司保留针对2013年2月之后大健康公司的持续侵权行为继续索赔的权利。4.承担本案全部诉讼费用。

王老吉:

据了解,在本次诉讼中,被告大健康公司答辩如下:(一)本案的知名商品是指带有“王老吉”商标的王老吉凉茶。“王老吉”凉茶历史悠久,在广东省及东南亚几乎家喻户晓。“王老吉”商标在1992年及1998年被评为广东省著名商标,1993年和1998年被评为广州市著名商标。正由于“王老吉”凉茶是在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并为相关公众所知悉的商品,才被确认为知名商品。“王老吉”凉茶成为知名商品历史悠久,并非是在1996年之后因为红罐王老吉才会成为知名商品。反观加多宝公司生产的“加多宝”凉茶,在2012年7月6日时,根本就称不上是知名商品,其只是在2012年5月9日以后才推出市场的凉茶品牌。

我们必须澄清,不是鸿道集团经营红罐王老吉凉茶之后培育出了知名商品王老吉凉茶,而是知名商品王老吉凉茶成就了红罐王老吉凉茶。鸿道集团使用“王老吉”注册商标,实际享受了知名商品王老吉的商誉。

(二)陈鸿道不是知名商品红罐王老吉凉茶名称、包装、装潢的所有权人。加多宝公司提供证据证实现有红罐王老吉装潢为陈鸿道设计并办过外观设计专利,还提供港人潘良生先生曾为陈鸿道设计红罐装潢的证言。该外观设计专利是真实合法,该专利虽在2007年已过有效期,但确有这一过程,应当尊重客观事实。但我们不认为该专利为陈鸿道个人专有,因为该专利存在许多其他设计因素。我们可以针对这外观设计专利红罐罐贴字体、图案、色彩分析比对,其结论为:装潢中“王老吉”三个字是产品特有名称,是一百多年前民族英雄林则徐赠给王泽邦的刻有“王老吉”三字的铜葫芦而得来。三个大字字体排列无论字体横排竖排,前人早就排列过,横也有,竖也有,现在的王老吉三个竖字排字也并非如潘良生所说,是他创意的排列法。几十年前已有竖排的商号、商标和凉茶包装装潢使用过。几行小字专为描述王老吉凉茶的历史和功效。另一比较显著的是王老吉注册商标,纯属商标注册人广药集团所有。还有一个红色的底色彩,红色是通用色,不为谁发明、发现,况且红色还是广药集团在合同中指定鸿道集团使用,还限定他不准使用其他色彩。红罐王老吉装潢主要显著特征王老吉三个大字,根本就是王老吉商品凉茶系列特有装潢,属传统的王老吉凉茶特有名称。从潘良生证词证实,陈鸿道本人委托他设计时间在鸿道集团与羊城药业签订《商标许可合同》之后,也基于《商标许可合同》的约定,限红色为底色,以王老吉名称为显著标志,又添加了王老吉注册商标在内等元素形成。《商标法》规定,使用他人注册商标必须经商标权人许可,王老吉又作为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未征得知名商品所有权人的同意擅自使用知名商品名称违法。《专利法》第二十三条也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不得与他人的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故已经存在“王老吉”商标的前提下,其外观设计必须要经“王老吉”商标专有权人许可才能使用。已经存在“王老吉”为凉茶特有名称时,需知名商品名称所有权人同意。从上述几点,陈鸿道及潘良生的红罐外观设计经权利人许可,专为王老吉凉茶设计,为红罐王老吉凉茶所有,才能成为合法登记的外观专利,作为红罐王老吉凉茶专用的装潢必然归属王老吉所有。

(三)本案诉争标的物形成的特殊性,决定红罐王老吉凉茶特有装潢与“王老吉”商标具有不可分离性。红罐王老吉凉茶装潢发生在王老吉商标许可期内,如不在该许可期内也不会出现为商品名称及商标服务的该特有装潢。装潢上使用了特有的王老吉名称,成为该特有装潢显著性标志。当年鸿道集团作为合法经营者,红罐装潢设计也是为王老吉凉茶服务,也形成了红罐王老吉凉茶装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作为知名商品“王老吉”凉茶系列之一,更使公众深入了解认同了该装潢与王老吉凉茶不可分,成就红罐王老吉在市场产生的巨大影响。红罐凉茶的经营者同时也获取了巨大的回报,即鸿道集团在经营期间每年赚取巨额的利润。我们要提到,王老吉品牌商誉同时也在不断提高,其价值也越来越高。商品品牌所有权人占有商品商誉,但经营者可以在经营期间同时也获取其无形价值,提高产值和销量。经营期间的投入,鸿道集团实际获取丰富的对价,并非吃了亏。为什么加多宝公司能在诉二十四味案中胜诉,因为加多宝公司所享有的装潢权产生的法律基础是广药集团与鸿道集团之间的《商标许可协议》,是广药集团授予了鸿道集团“王老吉”商标的使用权,在基于王老吉商标使用权的基础上,其装潢权在其合法经营期间才会得到佛山中院和广东高院的支持,否则作为加多宝公司在时没有必要还向法院提供《商标许可协议》来证明其是红罐“王老吉”凉茶的经营者。而两级法院认定加多宝公司享有装潢权,绝不是认为东莞鸿道公司是鸿道集团投资设立的,加多宝公司也是鸿道集团设立的,所以加多宝公司才能继受。而是基于鸿道集团有广药集团的商标许可,所以加多宝公司才可以继受该装潢。

(四)知名商品权利人与经营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决定了红罐王老吉凉茶的包装装潢最终归属于王老吉商标持有人,王老吉凉茶所有权人,而经营者在无合法授权之后,丧失了使用权。知名商品必然由所有权人拥有,所有权人可以自己使用经营也可以许可、授权他人使用经营。知名商品使用经营者是可更换的,经知名商品权利人同意,新的经营者接替旧的经营者之后就合法使用知名商品。经营者使用知名商品时投入宣传巨额广告费用做的再大再强,最终知名商品仍归属所有权人所有而不可变化为经营者所有,是无可置疑的。无论是法律规定,还是合同约定,被许可使用人在使用知名商品的商标、名称时,经营者都必须维护知名商品利益包括商标、声誉、质量等。加多宝公司违背了这一通行做法也违背法律,其生产的一边“王老吉”一边“加多宝”字样的红罐凉茶就是在公然掠夺王老吉的商誉,侵犯王老吉商标权,同样是严重违反许可合同,权利人已经另案追究加多宝公司的法律责任。在2003年加多宝公司三水华力饮料食品有限公司侵犯知名商品装潢权纠纷一案中,三水华力饮料食品有限公司提出,红罐王老吉原是由东莞鸿道公司经营,1998年东莞鸿道公司注销,鸿道集团又让刚注册成立的加多宝公司承继经营。对此问题,佛山中院和广东高院两份判决书中认定的在先使用人是谁?是东莞鸿道公司,而不是加多宝公司。两者是独立的法律主体,而东莞鸿道公司已经在1998年8月31日注销。当时三水华力饮料食品有限公司对装潢权已随东莞鸿道公司的注销而灭失的抗辩主张,广东高院不予采纳。为什么一个已经在先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的企业注销后,加多宝公司可以继受?其装潢产生的事实基础是什么?答案很简单,因为加多宝公司是鸿道集团在东莞鸿道公司注销后新设立的生产、销售王老吉凉茶的企业,仍在与广药集团《商标许可协议》期限之内,它来生产红罐王老吉凉茶,所以他继受了这项权利。佛山中院及广东高院判决认定很清晰,经营者可以变化,新的经营者可以继受,鸿道集团曾作为红罐王老吉凉茶的经营者,但在许可合同期满后,他就不再是经营者了亦不再享有知名商品王老吉任何权利,全部由新的经营者大健康公司承受,享有排他权。加多宝公司作为原经营者是不能带走商品品牌也带不走商誉。加多宝公司宣传、使用“王老吉”商标及装潢的行为只是履行广药集团与鸿道集团《商标许可协议》的行为。

(五)广药集团为知名商品红罐王老吉凉茶包装装潢权利人,可以将商标许可给大健康公司,同时将知名商品上的特有装潢使用权一并授予合法经营者的大健康公司使用。大健康公司是广药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其在2012年5月25日,与广药集团签订《商标许可合同》,广药集团将“王老吉”商标授权给大健康公司使用,许可由大健康公司独占生产和销售红色罐装及红色瓶装凉茶饮料。经过仲裁,确定鸿道集团自2010年5月2日起,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后,意味着广药集团收回“王老吉”商标的同时,也将与“王老吉”知名商品特有的装潢一并收回。现又授权给大健康公司生产红罐王老吉凉茶,那么大健康公司就是红罐王老吉凉茶的合法经营者,其享有知名商品特有的装潢权,故其经营的“王老吉”知名商品的装潢权就应当受到法律保护。而作为加多宝公司无资格向知名商品王老吉凉茶合法经营者主张红罐王老吉凉茶特有名称、包装、装潢权利。加多宝公司成立于1998年9月,是作为1997年2月13日羊城药业与鸿道集团签订的《商标许可使用合同》规定的加工生产销售王老吉凉茶的工厂,并非合同相对方,也非广药集团授权的合法经营者,仅为鸿道集团众多加工企业之一。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是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包装、装潢,其权利人应当是知名商品的所有人、经营者,而加多宝公司已经不是知名商品“王老吉”凉茶的经营者,故其作为本案原告主张红罐装潢权不适格,法院依法应驳回其。

(六)加多宝公司的行为已经构成侵权,应当承担侵权的法律责任。如前所述,加多宝公司不享有知名商品王老吉凉茶的包装装潢,其在已经不是合法经营者的基础上,再生产与大健康公司相近似包装装潢的产品,已经构成不正当竞争。加多宝公司已因使用王老吉商标而获取数百亿人民币利益,还千方百计窃取王老吉商标所有权人的商誉,采取“王老吉更名加多宝”、“全国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等虚假宣传的手段以图达到非法目的。虽然加多宝公司的不法行为已被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出的诉中禁令所制止,但他已经达到了目的。在极短时间内将名不见经传的加多宝品牌,提升到家喻户晓的高度,其已经从违法行为中攫取了王老吉所带来的商誉,给王老吉凉茶带来了巨额的经济损失,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综上所述,加多宝公司诉请,其是无资格、无理又无法律依据,都不应得到法院支持。

法院观点:

广东高院在审理本案时表示,本院认为:本案为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纠纷。综合原告加多宝公司的意见和大健康公司的答辩意见,本院归纳本案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是:1.涉案知名商品及其特有包装装潢的内容是什么;2.涉案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权益归属应如何认定;3.大健康公司生产、销售“王老吉”红罐凉茶所使用的包装装潢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

(一)关于涉案知名商品及其特有包装装潢的内容是什么的问题

1.关于本案知名商品所指向的对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二)项规定: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构成不正当竞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款规定:在中国境内具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为相关公众所知悉的商品,应当认定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二)项规定的“知名商品”。因此,知名商品是指不为相关商品所通用,具有显著区别性特征,并通过在商品上的使用,使消费者能够将该商品与其他经营者的同类商品相区别的商品名称。本案中,加多宝公司称本案知名商品是指由加多宝公司生产的、“使用王泽邦后人的正宗独家配方”的红色罐装凉茶,而大健康公司则称本案知名商品为“王老吉凉茶”。

2.关于“王老吉凉茶”是不是知名商品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款的规定,人民法院认定知名商品,应当考虑该商品的销售时间、销售区域、销售额和销售对象,进行任何宣传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域范围,作为知名商品受保护的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3.本案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所指向的对象是涉案知名商品王老吉凉茶的包装装潢采用红色为底色,主视图中心是突出、引人注目的三个竖排黄色装饰的楷书大字“王老吉”,“王老吉”右边为两列小号宋体黑色文字“凉茶始祖王老吉创业于清朝道光年已有百余年历史”,“王老吉”左边下部为褐色底、宋体白色文字“凉茶”,再左边为三列小号宋体黑色文字“王老吉凉茶依据祖传秘方采用上等草本配制老少成宜诸君惠顾请认商标”;罐体上部有条深褐色的装饰线,该装饰线上有黄色英文“herhaltea”和“王老吉”楷书小字相间围绕,罐体下部有一粗一细两条装饰线;后视图与主视图基本相同;左视图是中文和英文的配料表及防伪条形码;右视图上部是“王老吉”商标及“王老吉凉茶”字样,下部是“东莞鸿道食品有限公司”及其地址、电话、传真、保质期等商品生产者的信息。此后,王老吉灌装凉茶一直沿用该包装装潢,虽然期间有更改之处,但只是在罐体的文字上等处作少许更改。在本院第212号案中,本院已经认定:“本案中‘王老吉’罐装凉茶饮料上的装潢,在文字、色彩、图案及其排列组合上,设计独特,该装潢底色、图案与其名称融为一体,具有显著的区别性特征,并非为相关商品所通用,为该商品所特有,应为知名商品特有的装潢。”综上,本案所涉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的内容是指标明在王老吉红罐凉茶产品的罐体上包括黄色字体“王老吉”等文字、红色底色等色彩、图案及其排列组合等组成部分在内的整体内容。

(二)关于涉案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的权益归属应如何认定的问题知名商品的特有包装装潢之所以受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是因为其经使用而具有识别商品来源的功能。而商品来源的识别功能是由其知名度而产生。因此,商品具有知名度及其包装装潢的实际使用并形成特有性、显著性,是该包装装潢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法定要件。因此,本案要判断大健康公司是否侵犯了加多宝公司的权利,首先要确定的是涉案王老吉红罐凉茶特有包装装潢权益的归属。本案中,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公司在王老吉商标许可使用合同中并没有对涉案王老吉红罐凉茶的包装装潢权益归属作出明确的约定,双方当事人均主张其对涉案王老吉红罐凉茶的特有包装装潢享有权利。本院对此认为,正如前面所分析,在1995年3月28日广药集团的前身羊城药业将“王老吉”商标许可给鸿道集团使用之前,“王老吉”品牌已经具有百年历史,已经成为中华老字号,并先后获得广州市、广东省著名商标称号,在相关公众中已经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对此,王老吉品牌的权利人先后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虽然由于历史更迭,王老吉品牌的所有权人先后发生变更,现在已经变更为广药集团,但是,前人对王老吉品牌所创造的商誉应由后人继承及享有。正是基于“王老吉”品牌的知名度以及该品牌实在的及潜在的巨大市场价值,鸿道集团才先后与羊城药业及广药集团签订王老吉商标许可使用协议,并在此基础上推出王老吉红罐凉茶。而在该王老吉红罐凉茶的包装装潢中所突出使用的“王老吉”三个汉字,就承载着王老吉品牌巨大的商誉和价值。

(三)关于大健康公司生产、销售“王老吉”红罐凉茶所使用的包装装潢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二)项规定将“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规定为此类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构成要件之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足以使相关公众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包括误认为与知名商品的经营者具有许可使用、关联企业关系等特定联系的,应当认定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二)项规定的“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本案中,加多宝公司认为大健康公司从2012年6月开始生产、销售标有黄色字体“王老吉”字样的红罐凉茶侵犯了其涉案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权。本院对此认为,正如前面所述,涉案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权属于广药集团,不属于鸿道集团或者加多宝公司。在2012年5月9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广药集团收回“王老吉”商标的许可使用后,广药集团将“王老吉”商标及相应的包装装潢许可给大健康公司使用,由大健康公司生产、销售王老吉红罐凉茶,因此,大健康公司生产、销售王老吉红罐凉茶是有合法授权的,具有正当性。而加多宝公司对涉案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并不享有权益,因此,加多宝公司指控大健康公司生产、销售王老吉红罐凉茶侵害了其涉案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权并构成不正当竞争的主张,缺乏充分的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

专家最强声音

随着中国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品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已非常明晰,因此,近年高额的品牌之争案件屡见不鲜。在该案件中,商标及品牌常常被提及,什么是商标价值,什么是品牌价值?商标价值体现在:由于商标代表了企业的良好信誉,使得使用该商标销售的产品,能比普通商标的产品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获得超额利润。品牌是在商标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随着贴有商标标识的产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商标产品的客户忠诚度逐渐提高,该商品市场占有率扩大后,逐渐形成了品牌。

所以品牌的范围,远远大于商标,品无牌不远,牌无品不立。商标注册时,品牌还没有形成,品牌是消费者心中的烙印;当品牌消失时或当拥有品牌的企业破产时,商标仍然可以有效。比如,假设王老吉品牌消失时,“王老吉”商标仍然有效。加多宝经过17年的运作之后,已经把凉茶从过去不过两亿销量的品牌,全面扩张到年销量160亿的巨头――也恰恰是在加多宝集团的运作下,王老吉品牌在2008年打破了当年海尔创下的855亿元的品牌价值记录,一跃成为自有品牌的新贵。

加多宝与王老吉案件一直以来高涨的受关注度,一方面是赔偿额不断的新高,另一方面是加多宝多年来打造出的品牌效应的体现。在此次包装装潢案件一审判决结果一出,便引发媒体的争相报道,更为重要的是,知识产权行业专家对该案件相关法律问题的不同看法,以及对该案件判决结果的不同意见,已成为岁末年初行业内最重要话题。

刘春田: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看似两家为一个包装装潢支配权的归属而争讼,实则为背后牵动的巨大财产利益而争。我认为,对这个纠纷的解决,关系重大,这是对我们法治水平的一个考验。纠纷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而最终的解决方案对认识和判断我国的法治状况具有很大意义。

它的影响远远超出知识产权领域,关乎我们的国民和企业究竟是在一个什么样的道德、法律环境中生存的,关系到我们要不要尊重公平、平等、诚信的伦理,要不要尊重创造成果和劳动成果,要不要保障交易安全,要不要尊重和保护用正当合法手段获取的财产,要不要在我们的国家建立起一个理性、健康、和谐、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经济体的一系列大问题。

对法学工作者而言,与其说关心案件当事人的成败与得失,不如说更关心整个国家的法治建设的现状和走向。

吴汉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包装装潢和注册商标并非一个东西,对它们的支配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也有不同的法律来调整。它们是可以分开的,其权利可以由不同的主体拥有。但对包装装潢的支配,不足以构成一种法定的权利,作为一种利益,法律上应由反不正当竞争法加以保护。

李顺德:中科院大学法律与知识产权系教授

最初这个红罐的设计有设计者,有使用者,也有他当初的一个所谓的外观设计权存在,后来外观设计权不存在了,从外观设计的角度进入了共用的。从另外一个角度,中国现在商标法,对于单色商标并没有提供保护,所以说主张对单色的商标的保护,现在在我们国内至少是得不到法律的支持。

从中国现行司法体系来看,知名商品和商标是可分离的这点是很明确的,并且知名商品的包装装潢本身就是一个商业标识,因此对于包装装潢这样的知识产权保护客体来讲,智力劳动成果原始权属应该归于创造者。

郑胜利: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

加多宝申请了一个外观设计专利。假如他取得的这个权利不合法,在申请专利时应该是无效的,但最终结果是红罐包装设计成为了国家专利。从另一角度来说,外观设计可以有权属之争,但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往下走,不能做出一个判决就剥夺了他的财产权。

老百姓有一句话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比如说我引进技术,你把专利许可给我,我在这个基础上能不能改进?改进要不要事先通知你?不需要。作品也有这种差异创作。比如我写了一本小说,经过我的许可,同意你改编成电影,制作出来的电影是一个独立的作品。为什么要这样?只有让社会不断地创造、不断地前进,我们这个社会才能更好的发展。

红色的包装装潢权实际上在合同中已有约定,因为双方已经约定不能使用对方的颜色,而红色易拉罐是加多宝设计并做了大量投入的一个很重要的包装装潢,那么这个权益显然应该归属加多宝。

陶鑫良: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

加多宝公司所生产销售17年的“王老吉凉茶”巨大的品牌商誉的载体并不仅仅限于“王老吉”商标,还应当包括红罐的包装装潢、标贴的外观设计专利等多种知识产权类型。其中的“红罐”凉茶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权益,因其完全是由加多宝方一手创造并且独立推广的,其权益应当依法归属加多宝方。广药集团要求“红罐”凉茶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权益如影随形地跟着“王老吉”注册商标权利一起“返授”给广药集团,没有法律根据支撑,也没有法理依据支持。加多宝依法拥有红罐凉茶特有包装装潢的权益,可以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竞争法的语境下主张权益。

张平: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不论是从一般民法理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理论还是知识产权权利产生的规则及衍生权益的归属,“红罐王老吉凉茶”的包装装潢应当属于“原创者”或“在先使用者”,亦不论是否存在“知名商品”,“红罐王老吉凉茶”的商品包装装潢的所有者有权修改该包装装潢,有权去掉“王老吉”商标和字样后对红罐包装装潢的继续使用。本文亦认为,在商标许可使用中产生的“衍生权益”必然要回馈给商标权人没有法律依据。“改进专利必然回授”的条款已经被判为不合理,尽管商标与专利属不同性质的知识产权,但许可使用的规则并无二致。

张今: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

包装、装潢属于商业标识,既可以和商标一起发挥识别作用,也可以独立发挥识别作用。装潢一定是用视觉感知的,是否可以成为独立识别的标识,主要是看经营者对装潢的使用方式,如果装潢的设计鲜明,夺人眼目,实际使用中地位突出,加上广告宣传的引导,就可以将该装潢与特定来源产品建立联系,消费者就倾向于根据装潢购买产品。这样的装潢可以成为独立的识别标识。从法律上讲,特有装潢是一种法益即商业利益,只有在决定是否给与保护时才进行具体构成的认定,归属的认定。这种商业利益是经营的成果、劳动投入的成果,当然应当归属于它的经营者、创造者。

徐家力:中国社科院法学教授

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工商局的实施细则等立法渊源,都确立了“包装装潢权”这么一个特有的权利,这种权利不同于商标权。在对关于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及名称的300个案例进行过统计后发现,人民法院在判决中,没有一个把商标权、包装装潢权、外观设计权混为一谈的,因此,广药把商标收回以后,不可以把加多宝的包装装潢也顺便拿走。

李永明: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

同一个产品的包装装潢上可以产生很多个知识产权,这就是我们理论上讲的知识产权环境的竞合或者说冲突。对同一个包装上产生的知识产权,权利主体可以是同一个人,也可以是有不同。

杨雄文: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

知名商品是解决该纠纷的核心,也是进而解决知名商品装潢权益是否与商标不可分割,以及装潢权益会不会随着商标权的更迭而发生自然转移等问题的前提。在此案中,知名商品是指凉茶本身,更准确地讲,作为知名商品的凉茶只能是指加多宝公司利用王老吉配方所生产出来的凉茶,而不是指标注王老吉商标的任意凉茶,更不是指王老吉商标。不管商标使用情况如何变化,加多宝公司生产的凉茶产品的配方、工艺、口味等核心属性都没有变化,知名商品也没有发生变化。

马一德:中关村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院院长

广药集团授权鸿道集团使用“王老吉”商标,但并没有约定具体的外观设计,外观设计是鸿道集团设计完成的,而鸿道集团也曾就红罐外观申请了外观专利。生产、经营了17年的红罐凉茶虽改名加多宝,但由于“红罐”是加多宝当年自己设计的,并具有维权记录,也就是成为知名商品的装潢。

实际上,商标只是一个法律程序,包装装潢和商标都是便于消费者不误认和不混淆。现在消费者中所谓的凉茶到底是哪个产品孕育了这个品牌,因而产生他的包装装潢。这才是关键之所在。

程永顺:北京务实知识产权中心主任、北京高级人民法院原知识产权庭副庭长

商标和商品的包装、装潢是独立、分离的,并受不同法律保护。商标是区分商品和服务的标志,其保护使用的是《商标法》及其相关的法规和司法解释。装潢既可以美化商品的包装,又具有区别商品来源的功能,其受《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本案中,商标和包装、装潢分别属于广药和加多宝所有。在商标许可协议有效期间,尽管商标和包装、装潢是组合在一起使用的,但二者的权利仍各有所属。由于加多宝的凉茶和广药的凉茶是品质不同的产品,又共用“王老吉”商标,红罐和绿盒就成为双方各自凉茶产品的特有标记。红罐包装、装潢作为特有的表现特征,和加多宝生产的凉茶产品互为表里,利害相依,是加多宝的财产和市场竞争工具。同理,绿盒包装、装潢则是广药的财产和市场竞争工具。

“王老吉”商标和加多宝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组合在一起使用,是有条件的,该条件就是有效的“王老吉”商标许可协议。根据该协议,租赁来的王老吉商标被放置在加多宝凉茶的红罐包装、装潢上一起使用。商标许可协议解除或效力终止后,二者组合在一起使用的条件丧失,商标和包装、装潢作为各自的财产,分道扬镳、各归其主,加多宝将租用的“王老吉”商标返还给广药,其自主设计和长期独家使用的红罐包装、装潢,则属于加多宝的财产。

王兵: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知名商品的特有包装装潢与知名商品所租用的商标相互联系,使确定知名商品包装装潢权的归属成为难题。由于双方在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导致归属不清。广药虽然可以收回“王老吉”商标,但红色的包装装潢不能收回。

红茶的知识篇5

在2009年以前的一段时期内,印度曾是世界第一产茶大国桂冠的拥有者。在印度庞大的茶产业中,最著名的茶种类之一是大吉岭红茶。

作为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大吉岭红茶优良的品质与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密不可分。大吉岭红茶是小叶种红茶,生长在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麓的大吉岭镇。此地属高原地带,海拔高度在700米到2000米之间,年均气温15℃左右,白天日照充足,但日夜温差大,使得此地200平方公里的茶树林常年笼罩在薄雾中。

独特的地形、干净的空气、凉爽的气候以及优质的土壤,使得大吉岭红茶具有了清雅的麝香葡萄酒的风味和奇异的花果香,优质的大吉岭茶甚至被冠以茶中“香槟”的美名。也正因为如此,大吉岭红茶闻名世界,特别是英国和组成英联邦的许多国家都认为最好的红茶非它莫属。

一个多世纪以来,大吉岭红茶获得的奖项高于一切其他红茶。全球各国独具慧眼的消费者,无不为大吉岭茶的优良品质所折服。长期以来,提起“大吉岭”茶,全球各国的茶界人士和消费者都会立刻联想到印度大吉岭地区所生产的这种具有特殊口味的红茶。

名气带来了荣誉,带来了市场,但同时也带来了问题。由于名气日响,大吉岭红茶遭遇了许多知名茶类都要面对的问题―冒牌和伪造。一些不法茶商为了利益,纷纷用非大吉岭地区的茶类冒充大吉岭茶,这不仅扰乱了大吉岭茶的市场秩序,更严重损害了大吉岭茶在世界范围内的声誉。据悉,全世界每年卖出有40,000吨“大吉岭”茶,但实际上大吉岭地区每年的茶叶生产量,大约只是在8,000到11,000吨之间。

假冒问题给大吉岭茶带来的声誉和商业利益的损失,迫使印度在大吉岭红茶的保护上推出了一些列措施。而这些措施的核心,是原产地标识的推出和实施。如今,大吉岭红茶正在这些措施的保护下,重新赢得全世界消费者的口碑和信任。

大吉岭徽标的诞生

自从19世纪早期首次被引入种植,大吉岭红茶便依靠大吉岭地区优良的农业生产条件和茶农一丝不苟的劳作,建立起了自己特有的品质、特色和声誉。因此可以说,大吉岭茶的独特性,是和它的生长地密不可分的。消费者追捧的也不是一种茶树品种,而是期望购买到在印度西孟加拉邦大吉岭地区的特定区域内种植、生长和制作的茶叶。

名符其实的大吉岭茶不是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种植出来的,大吉岭茶典型的地域特征,使得其具有不可复制性。而这种不可复制的地域性特征,正是印度政府和茶界要积极推进的地理标志所保护的对象。

世界贸易组织在有关贸易的知识产权协议中,对地理标志的定义为:地理标志是鉴别原产于一成员国领土或该领土的一个地区或一地点的产品的标志,但标志产品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确定的特性应主要决定于其原产地。因此,地理标志主要用于鉴别某一产品的产地,即是该产品的产地标志。地理标志也是知识产权的一种,目前在国际上,对地理标志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将其注册为集体商标(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专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的标志;集体商标的作用是向用户表明使用该商标的企业具有共同的特点)和证明商标(由对某种商品或服务具有检测和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其以外的人使用在商品或服务上,以证明商品或服务的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精确度或其他特定品质的商标;比如“绿色食品”标志等)。

在印度,几乎所有的茶叶生产完全私有。但是自从1953年《茶业法案》通过后,茶产业的管理依法受到政府管制。为了更有效地进行管理,印度议会立法成立了茶叶委员会。该委员会隶属于印度政府工商部,它对茶产业的管理涉及到茶叶种植、加工和销售等各个阶段。

茶叶委员会对大吉岭茶的发展和出口有唯一的控制权,这种控制已经给大吉岭茶带来了持续上升的名望。茶叶委员会对大吉岭茶产业的管理,不仅体现在其对大吉岭茶的发展和出口的独家控制权上,还表现在与大吉岭地区唯一的茶生产商组织――大吉岭种植商协会的密切合作上。通过协会的牵头,茶叶委员会的各种指令能够更快、更有效地传达到大吉岭茶各生产商那里。

面对大吉岭茶被冒牌和伪造的问题,印度茶叶委员会和大吉岭种植商协会更加紧密地联合起来。随着1983年茶叶委员会推出大吉岭徽标,大吉岭在成为地理标志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在印度茶叶委员会看来,大吉岭徽标在大吉岭地理标志的保护上,至少可以起到四个方面的作用:

• 防止全球市场上非大吉岭茶滥用“大吉岭”名称;

•使得消费者能够识别出正宗的大吉岭茶;

•使印度茶产业的品牌资产和品牌所带来的商业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使大吉岭红茶能够获得与香槟或苏格兰威士忌相类似的国际地位。

根据印度1999年商标法案、1999年商品地理标志法案以及最早的1957年版权法,“大吉岭”名称和徽标的权利所有者是印度茶叶委员会。这就意味着任何企业或组织在茶产品上如果想使用“大吉岭”名称或徽标,必须得到茶叶委员会的许可。这种地理标志使用许可权利的高度集中,从源头上有效避免了“大吉岭”名称和徽标的滥用和冒用。

强制认证制度

对于“大吉岭”徽标和名称,印度茶叶委员会根据1958年《印度贸易和商业标志法案》首先在国内将它们注册为证明商标,以确保其能在印度国内得到保护。

此外,在19 9 9年印度新的《商品地理标志(注册和保护)法案》推出后,茶叶委员会还将大吉岭徽标及“大吉岭”名称注册为地理标志。

到2002年2月,根据1953年《茶叶法案》的相关条款,一种对所有出口到国际市场上的大吉岭茶进行强制认证的制度建立了起来。制度规定,所有大吉岭茶经销商必须与印度茶叶委员会签订许可协议,并向后者缴付许可费。协议的条款和条件规定,所有使用大吉岭徽标及“大吉岭”名称的茶,都不许以任何方式与其他产地的茶混合。此外,协议还规定被许可方须提交与大吉岭茶的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相关的各种信息,以使茶叶委员会能对任何时期的大吉岭茶生产和销售状况进行统计、汇总和掌控。

这种许可协议使得茶叶委员会能对大吉岭茶产业进行必要的控制,从而确保这种茶能一如既往地达到既定标准。目前,用于监督、检查并可寻根溯源的大吉岭茶供应链的计算机交易系统已经投入了运营,大吉岭茶所有的生产和销售数据可以通过设在大吉岭和加尔各答的数据收集中心进行收集和确认。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负责该系统的审计工作,系统所收集的各种信息的真实性,必须经过该机构的检查和验证。

根据这一认证制度,所有出口的大吉岭茶必须在茶叶委员会进行登记注册才能拿到原产地证书。据悉,目前已有超过170家大吉岭茶经销商(其中70多家为生产商,90多家为经销商)在茶叶委员会进行了登记。这些公司的茶园发票(茶叶出厂后的流动起点)上的数据被录入数据库中,每一批大吉岭茶出口时都要反复查对具体数据才颁发原产地证书加以认证。

这就确保了在离开印度之前,这些出口的大吉岭茶能够货真价实。印度海关部门也已正式颁布指令,指示海关各检查站检查并确保每一批出口大吉岭茶都有原产地证书。

此外,印度茶叶委员会还与国外的大吉岭红茶进口商、销售商以及相关机构合作,促使他们在进口和销售大吉岭茶的时候坚持索取和附带原产地证书。这样,印度茶叶委员会就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各国消费者能够购买到原汁原味的大吉岭红茶。

“大吉岭”等于“100%”

同诸多名茶一样,大吉岭茶面对的重大挑战之一是拼配茶问题。茶叶生产商和经销商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或维持价格的稳定,往往会将其他产地的茶叶和大吉岭茶相混合。以往,这些拼配茶往往会使用“大吉岭拼配茶”进行销售。但是现在茶叶委员会坚持要求只有那些含量100%是大吉岭茶的茶叶才可以使用“大吉岭”字眼。例如,如果大吉岭这一名称被用作某

一个分装商品牌的一部分,则使用该品牌进行销售的茶叶必须是符合茶叶委员会规定标准的100%大吉岭茶。

否则,如果某一拼配茶中含有大吉岭茶,那么该拼配茶在销售的时候,茶叶委员会会要求销售商在包装上明确标注包括大吉岭茶在内的各个组成成分的比例和名称,而且大吉岭名称在字体、图样和尺寸上不能与任何其他组成成分有区别。茶叶委员会相信,此种做法可以减少生产商和销售商在拼配茶含量和来源上弄虚作假,从而保护大吉岭茶这一地理标志的内在价值和统一性。同时,这也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使他们知道所购买的茶是否为拼配茶,以及大吉岭茶在其中的含量有多少。如此一来,纯正的大吉岭茶就会免受拼配茶的冲击,使其“纯正血统”免受伤害。

全球注册行动

1983年大吉岭徽标诞生后,印度茶叶委员会除了在国内进行商标注册以外,更在全球开展了商标注册行动。在国外,印度茶叶委员会根据各个国家的相关法律,对大吉岭徽标和名称进行了注册或提出了注册申请。目前,注册范围已经扩大到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埃及以及部分欧洲国家。

在全球范围内,大吉岭要成为地理标志主要面临着两大风险:一是“大吉岭”可能会被大吉岭地区所有产品广泛应用而使其失去在茶上面的专属性;二是“大吉岭”逐渐用作近似或不相近似商品的商标,从而使其地理标志的作用被淡化。此外,各国之间法律上(比如存在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的差异,也使得大吉岭在作为地理标志受到法律保护的复杂性增加。例如,在大陆法系国家,为避免发生纠纷,大吉岭必须在商标注册部门进行正式注册;而在英美法系国家,大吉岭茶需要的不仅是注册,更需要提供在该国拥有名声或商誉的证据。

在过去的短短几年内,茶叶委员会在注册费用上已经投入了几十万美元。这些费用包括法律和注册费用、雇用国际检测机构以及在海外打击侵权行为等费用。此外,再加上茶叶委员会人员的薪酬、办公费用以及软件开发费,这笔费用对于印度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已经算是很大的数字。这些费用大部分都来自地理标志的受益人――印度大吉岭地区的茶叶生产商和经销商,对于这些企业而言,这些费用有时会显得稍微沉重。因此,茶企业能否拿出以及是否愿意拿出这笔开支,是印度茶叶委员会在全球注册行动中面临的重大挑战。

红茶的知识篇6

让我大感意外的是茶水不难喝,甜甜冰冰的,且带有一股因年头久远才具有的悠长味道。喝过老茶水没多久,肚胀的难受竟然神奇般地消失了。由此以后,这一碗能够治病的橘红色老茶,那把老旧的陶壶以及老茶水悠长的味道,便根深蒂固地镌刻在我的心底。

随着年龄的增长,更由于父亲的带饮,我们父子皆嗜好饮茶。我家有一位闽南远亲。家里所用茶叶,每年都由这位远亲供应。远亲带来的茶叶,都是上好的铁观音茶。铁观音茶浓烈的馨香伴随我度过了童年和青年时代。

20多年来,我踏遍山山水水,考老茶。访茶农。学茶技,寻找着与茶有关的传说、故事和史料证据,见识着潜藏于乡间民居的丰富茶文化内涵。这期间,最让我终身难忘的,是遇上了能够延续我小时候就镌刻在心里的橘红色,一种可遇不可求的橘红色茶缘。

某日,我夜宿柏柳一位老茶农家里,与这位老茶农进行了整夜的叙谈。就是这次交谈,竟然使我意外地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茶缘。

老茶农姓梅,做了一辈子的茶。其已过花甲之年,清健瘦铄,待人热情。极为善谈。我们一边品饮着其亲自加工的好茶,一边聊着我所关心的过往茶事。这次偶然的交谈,让我知道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关于“白琳工夫”红茶的故事。

其时,欧美流行饮用红茶,以至红茶的出口量逐年增加。为了便于茶叶的出口,更为了增加关税收入。清政府在三都澳开通了“福海关”(正式开埠时间为1899年),英、美、意、俄、日、荷兰、瑞典、葡萄牙等13个国家21个茶叶公司,随即纷纷在三都岛设立了子公司和商行。顿时,三都澳便成为闽东茶叶出口的“海上茶叶之路”的重要栈点。临近三都澳的古镇白琳,也成了外国茶商经常光顾采购红茶的重要集散地。红茶价好畅销,供不应求。

民国时,北方的祁门红茶以其品质的优良而被外商所青睐。与用小叶种加工的白琳普通红茶相比。祁门红茶在茶香和色泽等方面都远远胜出。因此,外商转而大量收购祁门红茶。自然,白琳的普通红茶销量马上骤减,售价随即大幅下降。当地茶人茶农正在忧心如焚的时候,一件必然之中的偶然创造发生了。

福鼎的“合茂智”茶行老板袁子卿,到福州高丰茶行办事。恰值高丰茶行经理吴少卿开箱验查刚到货的祁门红茶,袁子卿老板不失时机地对祁门红茶进行了详尽的闻观品啜。袁老板是个经验老到的茶人。在赞叹于祁门红茶色、香、型佳的同时,已然将之熟记于胸。

从福州回到白琳后,面对本地普通红茶的滞销,袁老板心里时刻都在琢磨着如何加以改造的问题。恰巧,翠郊村有一茶农叫吴德康的,没有及时将所收购的白茶青卖掉。堆在一起的白茶青,因超时热酵变质而发红。吴德康情急而将错就错,把发红的白茶青按照制作红茶的套路草草加工。然后,装袋运到“合茂智”茶行当成红茶售卖。

老板袁子卿开袋验看,先是眼前一亮,随即不动声色地揭露了吴德康的花招。吴德康生怕袁老板拒收,不得已将事情经过如实告之。袁老板假意给予人情。大方地将茶叶全数收下。

袁老板为何明知是假红茶还将之收下呢?原来,以袁老板丰富的做茶经验,已然从吴德康的假红茶中有了重要发现。这就是假红茶不管是颜色还是是香头,都与在福州所认识的祁红相近。送走吴德康后,袁子卿便迫不及待地取假红茶闻观泡饮,进行深入观察、品啜和研究,结果断定:一款新的上好工夫红茶即将在自己的手头上诞生。

于是,袁老板马上拣选上好白茶青料,采用制作工夫红茶的方法,参照吴德康讲述的偶然发酵过程。经过反复实验对比,最后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流程,并按此工艺流程,精制了52箱红茶,亲自押运到福州高丰茶行。经过高丰茶行严格鉴定,证明了袁子卿新创的红茶确实是一款具有良好商业前景的好茶。于是,高丰茶行满意地将52箱茶叶全数收下,给价比之原有的普通红茶(用小叶种加工的红茶)多1倍。

福州高丰茶行将袁子卿创制的新品红茶运销欧洲以后,果然得到了欧洲人的高度赞誉和欢迎,几乎是一夜之间就使之成为供不应求的紧俏茶叶名品。福州高丰茶行派人转告袁子卿,加速扩大生产,有多少他们就收购多少。不久。因用白茶青加工的红茶畅销利厚,引来了上海华茶公司到白琳蹲点收购。为了保证红茶的质量,华茶公司更专门派技术人员常住白琳进行监制和技术指导。随后,还将其监制的优质工夫红茶定名为“橘红”。

当时,国内外白茶市场已然基本滞销萎缩,太姥山域内的茶农苦求白茶的出路而无着。袁子卿新创工夫红茶的成功,恰恰为当地茶农们找到了一条求生的活路。从福州成功卖掉新制红茶回到白琳的袁子卿,当即进一步完善了加工工艺。随着南北销路的大开,袁子卿开始大量收购白茶青加工红茶。并将用白茶青加工的红茶命名为“白琳工夫”。

传统上,当地的茶人茶农认为白茶是不能加工成红茶的。但是,世间的事情往往就是这么奇妙。吴德康的一个偶然失误,袁子卿的一个有心,终于促成了偶然与必然的奇妙结合,创造了一个名震中外、享誉世界的“白琳工夫”红茶名品。常言道:天无绝人之路,这大概是当地人们虔诚尊奉的太姥娘娘,悲悯于成百上千以种植白茶为生计的茶农们所面临的绝境,而借体于吴德康和袁子卿,降世了“白琳工夫”红茶以救人的故事吧!

听完了老人讲述“白琳工夫”诞生的奇妙故事,我还沉浸于故事的状态之中没有回到现实。老人就从柜子中拿出了其珍藏的陈年“白琳工夫”红茶,请我们观赏。老人取来一张带黄的白纸,小心翼翼地从一把当地土烧的老陶壶里倒出一些茶叶。茶叶颜色已然黝黑古旧,闻之透着阵阵的陈香。

红茶的知识篇7

为了加强两岸茶人交流与联谊,6月28日,由《海峡茶道》杂志社联合福建元泰茶业有限公司、福州百家会会所度福建武夷山部级自然保护区正山茶业有限公司联合发起,邀请两岸茶业界领军人物――茶界泰斗张天福和台湾中华茶文化研究会创会会长范增平。首次齐聚一堂,开展高峰对话,以其独具远见卓识的思维与观点共同探讨、阐释两岸茶文化的精义。

提倡建立有机生态茶园

张天福:当前国内茶园的发展,我认为不应只满足于茶园不受污染这单一的要求。应该从长远出发。大力推行建立等高梯层、利用表土回园等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土、肥不流失,保持供茶树可持续高产、稳产,优质的土壤条件,并为机耕茶园。机采茶叶打下良好的基础。建立高标准的有机生态茶园,要从“源头创新”做起,做到不施化肥、农药,远离住宅区,严格按照QS认证要求,完成茶园生态防护体系,保证茶产品天然无污染;建立等高条垦梯层茶园,每层设有横排蓄水沟,梯层、梯壁绿化。保证茶园水土不流失;利用表土回园作基肥,施用绿肥有机混合肥,保证高产、稳产、优质;茶园采用机耕、机采,提高功效、节省成本,实现茶园标准化。

范增平:茶叶的发展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好比新农村的建设不是光给他们提供金钱和物质,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人民落后的思想。做茶也是一样,不要只追求手工业,也要引进现代机械的工艺。现在的台湾茶业强调种植高山茶,这是不科学的做法,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一旦有洪水,就产生泥石流,危害极大。茶园的不科学开发对水土保持是一个大障碍,因此,要提倡科学种植茶叶,栽培有机茶,这也是传播现代茶文化的一方面内容。

什么才是茶人精神?

张天福:我提倡的中国茶礼有四个字: “俭清和静”。茶尚俭,就是节俭朴素;茶贵清,就是清正廉明;茶崇和,就是和衷共济;茶致静,就是宁静致远。现代社会,尤其要强调以安静、宁静的心对待工作和生活。

范增平:喝茶的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性格品质?陆羽的《茶经》里提到“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张老总结的四个宇“俭清和静”也很恰当地表达了什么是茶人精神。茶人精神重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即“和”;茶人的生活应该是清廉、简单的,即“俭清”;茶道需要实践,而不是滔滔不绝的说教,少说话多做事,就是“静”。

加强两岸茶产业的交流

张天福:我去台湾考察过茶业的发展,近年来也一直关注台商在大陆的经营情况,很深刻的一点体会就是,台湾人对茶叶的用心。这种用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他们对推动茶业科学发展的用心,高标准有机茶园的建设。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先进制茶设备的改进和推广,对茶叶深加工的科研投入和产出,台湾茶人在很用心地推动着台湾茶业的一步步前进。另一方面则是他们对中国茶文化领悟与传承的用心,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优美的传统文化。台湾的茶文化根源于大陆。但台湾茶人的用心和创新,让中国茶文化的传统内涵在台湾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今后两岸茶业交流要从种植、生产技术、文化交流、对外贸易等各个方面全面展开。

范增平: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与西方世界的接触较早。上世纪60年代,西方文化就开始大量进入台湾。不同于西方的下午茶,中国茶以清饮为主,因此,红茶调饮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结合的产物。我们在汲取西方文化精华的同时,也要提倡恢复中华文化,提出中国传统茶道茶艺的概念,用中国茶艺行销中国文化,发扬茶文化等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两岸的茶叶交流不仅是茶产业的交流,还是文化、思想、精神上的交流。茶文化、茶艺的推广是从年轻人开始的。台湾的茶人有很多都是从年轻时就开始接触茶,学习茶,甚至把茶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我觉得现在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如果对茶感兴趣,可以尝试几个人集资开一间茶艺馆,用心经营,茶一定能给你带来生活和精神上的富足。范增平语录

什么是中华茶文化?

人们常说“柴米油盐酱醋茶”, “茶”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俗物;人们也说过“琴棋书画诗酒(‘酒’也有‘花’一说)茶”,“茶”便成了人们附庸风雅之物。这最俗也是最雅之物蕴含的却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茶文化是先进文化的代表。饮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根本,人的一生追求的两件事,就是吃饭和喝茶。西方《圣经》里有一句话说得好:“赚得全世界,失去自己”。如果一味追求金钱物质,没有精神层面的文化来支撑生活,最后只有在物欲横飞的世俗中迷失自我。要评价一个国家社会的文化程度高低,就看这个国家每年用了多少纸张;同理,要评价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程度,要看这个国家人民的饮茶量。

茶艺美在哪里

喝茶的时候,常常会说到“茶道”、“茶艺”。“道”是看不见的,更多的是个人体会,“艺”是规矩,在舞台上用文雅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表演就是“艺”。

中国是全世界产茶最多、外销茶最多的国家。所以中国是有茶文化的。大陆的每家茶店都有一套茶具。但却没有形成统一的茶艺、统一的“道”。日本人从中国学到了喝茶,并形成自己固定的几套茶艺,中国也应该有自己独具风格的茶艺,要有对茶艺统一的评判标准。茶艺的美与茶具、水等都分不开,不同的茶措配不同的茶具,水也很重要。我们常说,三分茶七分水。早在唐朝的时候,中国人喝茶就注重环境,家家户户在客厅用屏风隔出一块专门喝茶的角落,形成喝茶的氛围,增强喝茶的主观性。

6月18日上午,2009海峡两岸红茶“5+2”系列活动的首场活动――福建红茶品鉴会在《东南快报》社多功能厅隆重举行,茶叶专家陈金水作为主讲嘉宾讲授福建红茶知识并与来宾共同品鉴交流福建红茶四大当家品种正山小种和闽红三大工夫红茶。

红茶的知识篇8

市售的茶叶无论是大叶茶还是小叶茶,均采用山茶科茶树的嫩叶加工而成(注:苦丁茶例外,它是一种利用冬青科植物的叶子加工而成的特殊苦味茶)。如将刚采下来的茶树嫩叶立即烘干(业内人士称这一道工序为“杀青”),再经揉制即成为绿茶。如果将采下来的鲜茶叶堆置在地上,并用塑料薄膜覆盖好,过夜,令其自然发酵,然后再将其焙干即成为红茶(其外观色泽呈黑色或深褐色)。绿茶的茶汤通常呈浅绿色或淡黄色,并伴有清香味和苦涩味。而红茶茶汤通常呈红色或琥珀色,口感有甜味。

现在回到开头的问题上来。绿茶和红茶到底哪一种对健康更为有益?笼统的答复是:两种茶叶对人体都有益,但作用方式不尽相同。

绿茶由于采用急火焙干的方法,故基本上保持了茶叶原有的三大功能性营养成分,即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现已知道,茶多酚是一种优异的天然抗氧化剂,它能消除“自由基”(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之一)对人体组织、器官的损害。茶氨酸则是一种天然“镇静剂”。我国古人云,喝绿茶能“定惊”(使人镇静自若),其原因即与茶叶中的茶氨酸在起作用有关。国外现已开发上市了“茶氨酸胶囊”,作为治疗失眠症和儿童多动症的新型保健食品。此外,茶氨酸还是决定绿茶口感的重要“呈味物质”。茶多糖则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它能降低人体内的“胰岛素抵抗”,增加周边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以上均有大量科学文献为依据。

茶叶一旦经过发酵即成为“红茶”。其化学成分与绿茶已有很大不同。据国内外茶叶研究人员报道,绿茶中的主要物质“茶多酚”经高温发酵后会转变成“茶黄素”(它是茶叶中多元酚的氧化产物),而红茶里茶黄素的多寡是决定茶汤色泽的重要物质。茶叶发酵后产生的另一种物质为“茶玉红精”,其含量约占红茶干重的20%。茶玉红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红茶的稠度与口感好坏。至于同样是茶叶为何红茶的茶汤有甜味,而绿茶不仅无甜味,相反还有涩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对此解释是:绿茶的涩味主要来自其中的“茶丹宁”(注:一种茶叶特有的鞣酸类物质),鞣酸均有涩味。但鲜茶叶经自然发酵后,其中茶丹宁等成分随即转化成为“茶玉红精”和“二氢查耳酮”等化学物质。现已知道,二氢查耳酮是一种天然甜味物质,这就是为何红茶有甜味,而绿茶无甜味的主要原因(因为绿茶中无二氢查耳酮成分)。

据国内外学者大量研究报道,红茶所含的丰富的“茶黄素”是一种强力降血脂物质,它能防止血管中形成脂类沉积物(动脉粥样硬化症),从而可预防冠心病或中风。所以常喝红茶对预防心血管意外有好处。

但从药理学角度看,绿茶的保健功能更多。综合西方研究人员报道,绿茶至少有以下10种药理作用:①抗菌、抗病毒。②抗龋齿和消除口臭。③降血脂、降血压。④抗癌(尤其能预防消化道肿瘤生成)。⑤抗辐射。⑥降血糖及预防糖尿病。⑦抗衰老(绿茶能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的大量增加,而双歧杆菌是世界公认的“长寿因子”)。⑧抗自由基(抗氧化损伤)和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功能。⑨利尿。⑩抗心肌缺血。总而言之,在抗病防病方面,绿茶的作用要比红茶更胜一筹。

红茶的知识篇9

红茶加工技术是茶叶专业的重要课程,也是我校重点打造的精品课程,《昭平红茶加工技术》精品课程建设课题曾获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一级课题立项。学习红茶加工技术的学生对茶叶加工有了初步了解,并初步掌握了绿茶加工技术,要上好《昭平红茶加工技术》这门课,在教与学上要有一定的突破,就必须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引入新的教学模式,运用一流的教学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理解和掌握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情境教学法是近几年引进的被广泛实践,并被证实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优秀教学法,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是有效的尝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运用生动的语言,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智慧、思维、猜测、想象、情感都充分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有效结合,从而逐步达到知、情、行相统一的教学目标。下面将探讨如何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 昭平红茶加工技术》课程中。

一、学习情境教学设计

学习情境是教学的突破口,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知,学生在不自觉中达到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的有机“渗透”与“融合”,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与预见性。

1.情境教学设计思路

1.1重视与企业合作。对茶厂、茶庄等企业相关用人单位进行调查与分析,了解相应岗位所需人才的职业能力和素养,以此为基础开发课程标准,选择课程内容,以企业典型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核心,在企业里选择教学内容载体,校企合作实施教学,共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教学过程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1.2强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体现。要想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依据学生认知规律,以学生为本,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工作过程,通过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职业素养。

2.创设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肩负着实现课程目标的使命。基于典型的工作任务(红茶加工)的分析,按照红茶生产管理流程,遵循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和教学规律创设的教学情境是一个具体任务化的学习和训练,学习情境要根据要实现的教育目标,把理论知识学习、实践性技能训练、实际应用环境保障与职业素养养成组合在一起,构成教学内容,每个学习情境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力描述)、学时分配、教学方法建议、媒体选择、考核与评价、学生基础和教师能力要求等内容,以真实的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教学过程,通过信息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执行、控制检测、评估评价的"六步"训练,将抽象的"生产过程"实现为完整的思维训练过程并逐步增强。其中"信息咨询"为针对工作任务"信息收集、分析",明确任务应达到的目标和应考虑的因素;"计划"是指解决工作任务进行的程序和要求;"决策"指解决工作任务的方法和路径,确定应使用的工具、材料等;"实施执行"是指按(计划、决策)既定方案实施完成工作任务;"控制检测"是指检查工作任务是否得到完整、专业的实施,工作目标达到与否;"评估评价"是针对任务的完成过程与成效进行评估,明确今后要改进的方面。学习情境以实现该课程的教育目标为目的,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相对独立的单元,并且也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下图为依据课程教育目标创设"红茶加工技术"课程学习情境而构建的课程内容结构图。

小种红茶

图1 创设学习情境,构建课程内容结构图

课程教学结构通过学习情境中"典型工作任务"完成的过程而建构,知识在工作过程中有序化,学生知识技能的建构顺序也是基于工作过程,应用性知识通过工作过程而系统化。学生通过"学中做"和"做中学"形成了自己的应用知识体系,由实操归纳经验,由过程归纳程序,由问题归纳策略,由实践归纳技术,甚至由技术归纳知识,逐步从掌握经验技术升华为掌握理论知识。

3.单元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可以有若干个单元情境构成,每一个单元可以分配不同的学时。同样,每一个单元的学习情境也都有明确的单元学习目标和单元工作任务(例如专题讨论、小论文、小项目等),并按照六个普适性的工作步骤思路实施教学。

3.1发现课题,设计课题。将学习情境中的工作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小任务或小项目,任务或项目不要太大也不能太小,并确定做什么,为什么要做,目的是什么,怎样做,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把教师和学生的想法结合起来。

3.2确定目标和计划。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

3.3准备阶段。可采取集中学习或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考虑怎么做,需要哪些信息和资料信息,如何分配时间等。

3.4实施阶段。学生确定小组内的分工与合作形式,并按照各自计划来实施。

3.5成果展示与成文阶段。学生认识工作成果,成果的展现形式和怎样将成果展示给全体队员,让学生知道成果的重要性和别人对成果的兴趣。

3.6评价阶段。可采用学生自评,教师检查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并分析评估结果及未来努力方向。

如课程开始的第一单元为"红碎茶加工技术",该单元的学习目标为:①了解红茶产销概况,②熟悉我国红茶种类,③掌握我国大叶种红碎茶的品质要求,④掌握大叶种红碎茶加工工艺及影响红茶萎凋、揉捻(揉切)、发酵、干燥各工序的技术要点。根据单元的学习目标给学生设定的任务是撰写科技小论文,要求学生以小组工作的方式完成任务,包括搜集资料、分析提炼、撰写提纲、写作论文、制作答辩PPT文案等。最终学生的答辩效果证明,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完成任务较认真,制作的PPT及答辩效果也很好,为下一个学习情境--红碎茶加工实操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方法设计

创设了学习情境,就要精心设计适应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使得教与学相得益彰。

1.针对学生情境的宏观教学方法的选择

学习情境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教学过程按照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验-评价六个行动步骤开展,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应采用"项目教学法"或"任务驱动(引导文)教学法",基于任务分析进行教学设计,使得教学单元成为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任务"而进行的教学行动,就是完成以"某种类红茶"为目的的工作任务,这就很好地体现了行动导向教学的特点,在"项目"教学中,采取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为一体的模式。为了便于学生理清思路,针对不同学习情境采用案例教学法,每个情境采用不同的案例,同时分给学生相应的任务,学生边学边完成自己的任务。根据具体情况,授课地点也从教室转移到了实训室。

2.针对单元教学微观教学法的选择

微观教学法要充分体现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将教师从传统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化为现代教学活动的"导演","讲授"这种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比例大幅"弱化",代之以引导、练习、讨论,用引导文工作、演讲、指导性自学、现场演示等多种以行动为导向的微观教学方法,这样既可以获得隐性知识的自主构建,又可以兼顾学习能力的培养。

3.教学组织方式的确定

常规的教学组织方式包括全班集中、小组工作、伙伴工作、单独工作等多种形式。教学组织方式要尽可能与工作(或生产)组织方式相一致,这样可以从教学组织的角度再现工作情境。"全班集中"可以是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到一个问题的多角度理解,便于开阔思路 ;"单独工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伙伴工作"可以在课内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判断能力;"小组工作"主要用于共同完成一项行动任务,或者讨论某个行动任务的完成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非常具有社会性特征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团队意识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教学评价设计

红茶的知识篇10

茶的由来

中国有多少人喝茶?准确的数字不知道,不易统计。我粗略估算喝与不喝,一半一半,尤其是中老年人,喝茶的居多。茶,起源于中国。《神农本草经》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物书籍,书中对茶的记载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据传,神农氏在采药时为了验证草药的功效,必采而嚼之。有一天,他尝草药中毒,口干舌麻、头昏乏力,躺在一棵树底下休息。恰遇一阵风吹过,树上飘落几片树叶。神农信手取来放入口中慢慢咀嚼,其味苦涩,但觉麻木消失、舌底生津、气味清香、醒脑提神,于是采叶而归称其为茶。至今人们识茶应该有五千年的历史了。

茶的功用

有人称“茶为百病之药”。茶的功用,可以被归纳为四点:一是提神,可以振奋精神、消除疲劳,与咖啡类似,但稍弱。茶叶中含有茶碱,其作用略低于咖啡因。茶叶中也有咖啡因,唯含量较低。二是解毒,包括醒酒。茶叶中所含的生物碱、茶多酚等有一定的解毒或抗毒作用,另外喝茶带进大量的水,有助于毒物排泄。醉酒时如果大量喝茶,有可能导致呕吐,也有利于醒酒。三是补水,人体需要大量水分的摄入,喝茶是补水最好的途径。水多了尿多,尿中排出的代谢产物也多。许多轻度痛风患者只要坚持每天多喝茶,不用药就可以降低尿酸、减少痛风的发作次数。四是防病,作用与咖啡类似。我在两年前提到,常喝咖啡可以使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降低60%,使肝癌发病率降低51%,使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降低80%,使老年痴呆症的发病风险降低65%。我相信,喝茶应该也有类似的作用,只是我们中国人没有对此进行系统的研究。瑞典研究人员对61 057名40~76岁的妇女进行了15年跟踪调查,在此期间,其中301名妇女患上卵巢癌。研究报告表明,每日饮茶多于两杯的妇女患卵巢癌的比例比不饮茶的妇女低46%。此外,喝茶能促进食欲、解热消暑、预防龋齿、调脂减肥、对抗辐射。各种茶叶功用大同小异。一般认为,提神消除疲劳、解毒补水等以绿茶为好,而要调血脂,改善动脉硬化,用普洱茶、红茶等发酵茶将带来更多的益处。

还有人说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解释是:花茶可以散发冬天积存在体内的寒气;绿茶可以消暑去热,解毒止渴;青茶能消除体内余热,恢复津液;红茶能助消化,补身体,使身体强壮。四季分饮四种茶过于复杂,而夏喝绿茶、冬饮红茶,春秋自然过渡,已经得到许多人的认同。一般来说,绿茶有一定的刺激性,而发酵红茶较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