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保护的主要途径十篇

时间:2024-01-05 17:43:13

物种保护的主要途径

物种保护的主要途径篇1

传统的生物保护战略被动地强调现存濒危物种和景观元素的保护,如果将物种运动和生态过程作为一个能动的景观控制过程来对待,我们将会有一种全新的景观规划途径。其中有三个方面的概念对这种新的景观规划途径有启发意义:即景观的空间构型对生态过程的作用,生物进化空间轨迹与景观格局设计及景观阻力与潜在的生态基础设施的设计。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正是在这些方向上的一个新的探索。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生物保护,景观生态,景观规划。

1.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

景观规划设计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已引起生物学家的高度重视,用wilson(1992,p317)的话说"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专业,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环境日益人工化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林地、绿带、水系、水库和人工池塘及湖泊的巧妙布置来使生物多样性保持在很高的程度。总体规划不但考虑经济效益和美,同时考虑生物种类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包含三个层次的含意:(i)遗传多样性,即指所有遗传信息的总和,它包含在动植物和微生物个体的基因内;(ii)物种多样性,即生命机体的变化和多样化;(iii)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而栖息地、生物群落和生物圈内生态过程的多样化(见 mcneely等1990;soule1991;nas1992)。相应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也分别在环环相扣的多个生物空间等级层次(biospatial hierarchy)上进行,即(i)景观或生态系统综合体层次,(ii)群落层次,(iii)物种层次,(iv)种群层次和(v) 基因层次。生物多样性的空间等级层次与空间位置和格局紧密相关, 这也正是本文关于生物保护景观规划讨论的出发点。

总起来讲,生物多样性保护可分为两种途径:以物种为中心的途径和以生态系统为中心的途径。前者强调濒危物种本身的保护,而后者则强调景观系统和自然地的整体保护,力图通过保护景观的多样性来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战略上的两种不同途径也体现在以生物保护为目的的景观规划设计中:以物种为出发点的的规划途径和以景观元素为出发点的的规划途径。尽管两者都考虑物种和生态基础设施的保护,但前者的规划过程是从物种到景观格局,而后者是从景观元素到景观格局。

1.1以物种为出发点的景观规划途径

该规划方法强调,使景观生态规划具有意义的充分必要条件是选准保护对象,并对其习性、运动规律和所有相关信息有充分的了解。以此为基础来设计针对特定物种的景观保护格局。一个整体优化的生物保护景观格局是由多个以单一物种保护为对象的景观最佳格局的叠加与谐调(amstel等1988;selm 1988)。这一途径一般可分为下列五个步骤:

(i)根据物种的重要性,选择目前的或潜在的保护对象。

(ii)收集关于保护对象的信息,包括查阅文献,明确适合于每一保护对象的最佳景观结构。

(iii)汇总和比较所有保护对象对景观的需要。

(iv)修改保护物种清单以取得保护的谐调与一致性。

(v)综合以单一物种保护为目的的景观规划来获得某一地域的总体生物保护景观规划。

如果有足够详尽的关于物种及其相关联系的信息的话, 以物种为中心的景观规划途径可以说是,最有效和科学的生物保护途径。但是,这一途径一开始就将可能遇到规划师和生物学家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即什么物种应优先保护的问题。人们一般从三个方面的标准来选择优先保护的物种:

(i)目前的稀有、特有性,受协状态及其实用性,大型哺乳动物和那些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名单之列的物种显然应作为首选的保护对象。往往被作为首选对象。

(ii)物种在生态系统及群落中的地位。保护对象应对维护整体生态平衡有关键作用。

(iii)物种的进化意义。一种杂草可能本身很不起眼,在群落内也表现不出重要意义,但却有可能对进化史及未来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有重要价值。用进化的观点来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比被动地保护现存的濒危物种更具有意义(edwin 1991)。

1.2以景观元素保护为出发点的途径

这一途径并不基于对单一物种的深入研究来作景观规划,而是把生物空间等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集中针对景观的整体特征如景观的连续性,异质性和景观的动态变化来进行规划设计。该途径认为,现实的生态过程发生在一个时空嵌合体中,包含生物等级系统的各个层次。而批评以物种或群落保护为对象的规划只是偏面地解决了一个连续的复杂系列的局部和片段(noss and harris,1986)。因此,以景观元素为核心的整体规划途径强调以下的步骤(harris 1984, noss and harris 1986; noss1991):

(i)生态过程和生物多样性成份包含在一个广泛的时空尺度上,因此,一个全面的规划应该以生物等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受协成分或节点(node)作为保护对象。强调节点的多样性,这些节点小到一棵孤树或一个森林斑块,大到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而对单一物种本身则不作深入考察。

(ii)因为景观的破碎和分割被认为是危胁生物多样性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所以,规划强调景观的连结关系和格局设计。规划的目标是将每一景观中各种大小的节点连接成为整体的保护网络,并在区域和大陆尺度上建立景观保护体系。

(iii)景观及其保护必须从时空系统和动态的、飘移的嵌合体(shifting mosaic)角度来认识和理解。所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旨在维护嵌合体的稳定性,综合考虑保护及发展规划,以实现景观的可持续性。

与以物种为核心的规划不同,以景观元素为核心的规划的第一步不是确定单一物种作为保护对象与研究其特性,而是首先分析现存景观元素及相互间的空间联系或障碍,然后提出方案来利用和改进现存的格局,建立景观保护基础设施(conservation infrastruture)。包括在现有景观格局基础上,加宽景观元素间的联接廊道、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引入新的景观斑块和调整土地利用格局。此景观元素为核心的规划途径的理论指导包括岛屿生物地理学(island biogeography)和景观生态学。景观的连续性、异质性、动态和飘移等是规划着重考虑的景观特性。

这一规划途径的一个典型代表是所谓的景观群岛模式(archipelago model),或称为综合利用模式(multiple-use model,简称mums)(harris,1984;noss and harris 1986)。这一模式包括一个绝对保护的核心区和周围缓冲区。沿核心区向外人类活动强度逐渐增加。核心区是生物多样性等级系统中任一层次上的某一节点。

一个关于整体景观保护的类似的概念是所谓的景观补偿区网络(network of landscape compensative areas),这一概念强调景观规划和管理的一个最重要原则是景观的多样性和最优格局。而这样一种最优格局表现为地域内多层次的景观补偿系统和生态基础设施(mander等1988)。这一理想的景观格局实际上是一个等边六角形。在这样一个六角形中,景观的生态多样性和稳定性通过多层次的生态过渡带和补偿区网络来实现。

以景观元素为导向的规划避免了上述的以特定物种为核心的规划途径的缺点,而从整体上来设计全面的、包容的景观格局。对于景观这一复杂的系统来说,这似乎是合理的。问题是,这种从形式出发的景观格局设计是否能满足内容即物种的保护需要?景观格局是为谁而设计的?

2.多样性保护的空间战略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主要有以下六方面的原因:

物种保护的主要途径篇2

景观规划设计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作决定性的作用。基于不同的保护哲学,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主要可分为两种:一是以物种为核心的景观规划途径,另一种是以景观元素为核心和出发点的规划途径。前者首先确定物种,然后根据物种的生态特性来设计景观格局,后者则以各种尺度的景观元素作为保护对象,根据其空间位置和关系设计景观格局。五种空间战略被认为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保护核心栖息地、建立缓冲区、构筑廊道、增加景观异质性和引入或恢复栖息地。落实这些空间战略必须首先回答选择什么和在什么地方设计上述景元素的问题。对此,目前尚没有很好的答案。

传统的生物保护战略被动地强调现存濒危物种和景观元素的保护,如果将物种运动和生态过程作为一个能动的景观控制过程来对待,我们将会有一种全新的景观规划途径。其中有三个方面的概念对这种新的景观规划途径有启发意义:即景观的空间构型对生态过程的作用,生物进化空间轨迹与景观格局设计及景观阻力与潜在的生态基础设施的设计。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正是在这些方向上的一个新的探索。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生物保护,景观生态,景观规划。

1.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

景观规划设计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已引起生物学家的高度重视,用wilson(1992,p317)的话说"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专业,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环境日益人工化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林地、绿带、水系、水库和人工池塘及湖泊的巧妙布置来使生物多样性保持在很高的程度。总体规划不但考虑经济效益和美,同时考虑生物种类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包含三个层次的含意:(i)遗传多样性,即指所有遗传信息的总和,它包含在动植物和微生物个体的基因内;(ii)物种多样性,即生命机体的变化和多样化;(iii)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而栖息地、生物群落和生物圈内生态过程的多样化(见 mcneely等1990;soule1991;nas1992)。相应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也分别在环环相扣的多个生物空间等级层次(biospatial hierarchy)上进行,即(i)景观或生态系统综合体层次,(ii)群落层次,(iii)物种层次,(iv)种群层次和(v) 基因层次。生物多样性的空间等级层次与空间位置和格局紧密相关, 这也正是本文关于生物保护景观规划讨论的出发点。

总起来讲,生物多样性保护可分为两种途径:以物种为中心的途径和以生态系统为中心的途径。前者强调濒危物种本身的保护,而后者则强调景观系统和自然地的整体保护,力图通过保护景观的多样性来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战略上的两种不同途径也体现在以生物保护为目的的景观规划设计中:以物种为出发点的的规划途径和以景观元素为出发点的的规划途径。尽管两者都考虑物种和生态基础设施的保护,但前者的规划过程是从物种到景观格局,而后者是从景观元素到景观格局。

1.1以物种为出发点的景观规划途径

该规划方法强调,使景观生态规划具有意义的充分必要条件是选准保护对象,并对其习性、运动规律和所有相关信息有充分的了解。以此为基础来设计针对特定物种的景观保护格局。一个整体优化的生物保护景观格局是由多个以单一物种保护为对象的景观最佳格局的叠加与谐调(amstel等1988;selm 1988)。这一途径一般可分为下列五个步骤:

(i)根据物种的重要性,选择目前的或潜在的保护对象。

(ii)收集关于保护对象的信息,包括查阅文献,明确适合于每一保护对象的最佳景观结构。

(iii)汇总和比较所有保护对象对景观的需要。

(iv)修改保护物种清单以取得保护的谐调与一致性。

(v)综合以单一物种保护为目的的景观规划来获得某一地域的总体生物保护景观规划。

如果有足够详尽的关于物种及其相关联系的信息的话, 以物种为中心的景观规划途径可以说是,最有效和科学的生物保护途径。但是,这一途径一开始就将可能遇到规划师和生物学家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即什么物种应优先保护的问题。人们一般从三个方面的标准来选择优先保护的物种:

(i)目前的稀有、特有性,受协状态及其实用性,大型哺乳动物和那些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名单之列的物种显然应作为首选的保护对象。往往被作为首选对象。

(ii)物种在生态系统及群落中的地位。保护对象应对维护整体生态平衡有关键作用。

(iii)物种的进化意义。一种杂草可能本身很不起眼,在群落内也表现不出重要意义,但却有可能对进化史及未来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有重要价值。用进化的观点来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比被动地保护现存的濒危物种更具有意义(edwin 1991)。

1.2以景观元素保护为出发点的途径

这一途径并不基于对单一物种的深入研究来作景观规划,而是把生物空间等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集中针对景观的整体特征如景观的连续性,异质性和景观的动态变化来进行规划设计。该途径认为,现实的生态过程发生在一个时空嵌合体中,包含生物等级系统的各个层次。而批评以物种或群落保护为对象的规划只是偏面地解决了一个连续的复杂系列的局部和片段(noss and harris,1986)。因此,以景观元素为核心的整体规划途径强调以下的步骤(harris 1984, noss and harris 1986; noss1991):

(i)生态过程和生物多样性成份包含在一个广泛的时空尺度上,因此,一个全面的规划应该以生物等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受协成分或节点(node)作为保护对象。强调节点的多样性,这些节点小到一棵孤树或一个森林斑块,大到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而对单一物种本身则不作深入考察。

(ii)因为景观的破碎和分割被认为是危胁生物多样性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所以,规划强调景观的连结关系和格局设计。规划的目标是将每一景观中各种大小的节点连接成为整体的保护网络,并在区域和大陆尺度上建立景观保护体系。

(iii)景观及其保护必须从时空系统和动态的、飘移的嵌合体(shifting mosaic)角度来认识和理解。所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旨在维护嵌合体的稳定性,综合考虑保护及发展规划,以实现景观的可持续性。

与以物种为核心的规划不同,以景观元素为核心的规划的第一步不是确定单一物种作为保护对象与研究其特性,而是首先分析现存景观元素及相互间的空间联系或障碍,然后提出方案来利用和改进现存的格局,建立景观保护基础设施(conservation infrastruture)。包括在现有景观格局基础上,加宽景观元素间的联接廊道、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引入新的景观斑块和调整土地利用格局。此景观元素为核心的规划途径的理论指导包括岛屿生物地理学(island biogeography)和景观生态学。景观的连续性、异质性、动态和飘移等是规划着重考虑的景观特性。

这一规划途径的一个典型代表是所谓的景观群岛模式(archipelago model),或称为综合利用模式(multiple-use model,简称mums)(harris,1984;noss and harris 1986)。这一模式包括一个绝对保护的核心区和周围缓冲区。沿核心区向外人类活动强度逐渐增加。核心区是生物多样性等级系统中任一层次上的某一节点。

一个关于整体景观保护的类似的概念是所谓的景观补偿区网络(network of landscape compensative areas),这一概念强调景观规划和管理的一个最重要原则是景观的多样性和最优格局。而这样一种最优格局表现为地域内多层次的景观补偿系统和生态基础设施(mander等1988)。这一理想的景观格局实际上是一个等边六角形。在这样一个六角形中,景观的生态多样性和稳定性通过多层次的生态过渡带和补偿区网络来实现。

以景观元素为导向的规划避免了上述的以特定物种为核心的规划途径的缺点,而从整体上来设计全面的、包容的景观格局。对于景观这一复杂的系统来说,这似乎是合理的。问题是,这种从形式出发的景观格局设计是否能满足内容即物种的保护需要?景观格局是为谁而设计的?

2.多样性保护的空间战略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主要有以下六方面的原因:

(i)栖息地的消失; (ii)栖息地(景观)的破碎化;(iii)外来种的入侵和疾病的扩散;(iv)过度开发利用;(v)水、空气和土壤的污染;和(vi)气候的改变

其中,栖息地的消失和破碎是生物多样性消失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国尤其如此(bcca,1992)。栖息地的消失直接导致物种的迅速消亡,而栖息地的破碎化则导致栖息地内部环境条件的改变,使物种缺乏足够大的栖息和运动空间,并有利于外来物种的侵入。适应于在大的整体景观中生存的物种一般扩散能力都很弱,所以最易受到破碎化的影响。

尽管生物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有所不同,一些空间战略都被普遍认为是有效的。这些战略对克服上述人为扰有积极作用。包括:

(i)建立绝对保护的栖息地核心区;

(ii)建立缓冲区以减少人为活动对核心区的干扰;

(iii)在栖息地之间建立廊道;

(iv)增加景观的异质性;

(v)在关键性的部位引入或恢复乡土景观斑块。

2.1绝对保护核

这是自然保护中最传统的战略,其基本思想是将保护对象(残遗斑块或濒危物种栖息地)尽量完整地保护起来,并将人类活动排斥在核心区周围的缓冲区以外。

岛屿生物地理学强调自然保护区设计中的面积和临近关系。这一理论最早由preston(1962)和macarthur及wilson(1963,1967)等首先提出并发展。这一理论假设一个岛上的物种数目最终将趋于一种动态平衡。导致平衡的两种过程是物种的迁入和灭绝。达到平衡状态的物种数主要取决于岛屿的大小和岛屿离种源的距离,即面积效应(area effect)和距离效应(distance effect)。也就是说,一个小的保护区不但最终将只能允许少数物种的生存,并在一开始就使物种迅速消亡。而远离种源的保护地,则很难使物种有再迁入来取代消亡的个体。这一假设或多或少在海洋岛屿和孤立的陆地残遗斑块的观察中得到证实(见frankel and soule,1981; harris1984;forman and godron 1986; forman 1995)。但是,陆地景观斑块与海洋岛屿的状况有很大差异(forman 1979; harris 1984),目前还没有一个有效的途径来衡量陆地景观斑块隔离状况。有学者提出用景观阻力(landscape resistance)来衡量栖息地斑块间的隔离程度(forman and godronz1986;formam 1995)。影响景观阻力的因素包括景观的基相质地和边界频率等。kanaapen等(1992)提出用最小累积阻力来衡量隔离程度。

岛屿生物地理学的越大越好和越近越好的基本原则在今天仍被广为接受,但也有不同的看法(如simberloff and abele 1976),认为几个小的保护区可能比一个大型保护区有更多的优越性。一些反映面积和物种及种群关系的门槛为规划提供了有用的指导。其中之一是种群健康所需要的最小面积(viableminimum area)。对此,有两条法则,即近期法则和长期法则。近期法则主张最小的有效种群数是50;长期法则主张最小种群数为200-500,这样才能保证生物保护的长期安全。根据这两个门槛,可以相应地确定最小面积(frankel and soule 1981;harris 1984)。根据岛屿生物地理学,物种与面积之间存在着以下的关系(macarthur and wilson 1967)

其中s和a分别是物种数和面积(公顷), c和z是特定物种及环境条件下的参数。尽管c和z因具体情况变化很大(见wilcox 1980),这一公式指出,当栖息地斑块很小时保护面积的微小增加会导致物种的大幅度增加,而当栖息地斑块很大时,其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只能增加少量的物种。根据这一特点,一般认为保护区的面积每减少十倍,物种数将损失30%。

另一种门槛变量是破碎度。根据采伐的模拟表明,景观中至少有50-70%的原有森林生境才能保护物种及生态过程的健康和维持正常秩序(franklin and forman 1987)

2.2缓冲区

缓冲区(buffer zones)或过渡带(transition zones)的功能是保护核心区的生态过程和自然演替,减少外界景观人为干扰带来的冲击。通常的方法是在保护核心区周围划一辅的保护和管理范围。但试图在保护核周围建立缓冲区的设想往往会落空,原因是缓冲区土地的所有权法律上不属于保护区管理部门(见mcnee1y 1992)。在有的情况下保护区内部也设缓冲区。但是,国际上关于如何划分缓冲区的技术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也就是说缓冲区应该划到什么地方,如何划才最有利于保护同时不给当地居民带来过分的经济损失。显然,以保护核心为中心同心圆式地划分缓冲区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一个新的划分缓冲区的途径是利用阻力面的等阻线来确定其边界和形状(yu,1995a-b,1996a)。阻力面类似与地形表面,其中有缓坡和陡坡,呈现一些门槛特征。据此来划分缓冲区不但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而且,可以判别缓冲区合理的形状和格局,减少缓冲区划分的盲目性。

2.3建立廊道(corridor)

对抗景观破碎化的一个重要空间战略是在相对孤立的栖息地斑块之间建立联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建立廊道。生态学家们普遍认为,通过廊道将孤立的栖息地斑块与大型的种源栖息地相联接有利于物种的持续,和增加生物多样性(见forman and godron 1986;harris and scheck 1991;saunders and hobbe 1991;forman 1995)。这一观点最近在景观规划和设计领域内得到认真的对待(smith and hellmund 1993)。

理论上讲,相似的栖息地斑块之间通过廊道可以增加基因的交换和物种流动,给缺乏空间扩散能力的物种提供一个连续的栖息地网络,增加物种重新迁入的机会和提供乡土物种生存的机会。许多实地观察也证实了廊道的这种功能(详见harris and scheck 1991;forman 1995).

廊道的联系和辐射功能使他们成为促进未来生物多样性进化的重要景观结构(erwin 1991)。根据这一功能,廊道的设计应与生物进化的轨迹相适应,联接重要的物种源以保护不断的物种交流和辐射。

但是,廊道的意义也不能过分地强调。他们有时并不能起到联系乡土栖息地的作用。相反,他们有可能对乡土物种带来危害。在大尺度空间上的一个例子是南北美大陆联接的形成在过去几百万年内导致生物多样性的灾难性的损失(may 1978;gould 1993, p347)。在小尺度上的观察也证明廊道对乡土物种的危害性(见harris and sheck 1991)。对某些生态过程有促进作用的廊道,恰恰对某些物种的运动有阻碍作用。联结孤立栖息地之间的廊道往往会引导天敌的进入,或外来物种的侵入而危协到乡土物种的生存。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开发就有许多这样的问题。外来物种沿着交通廊道侵入景观深处,危协乡土物种的生存(见harris and scheck 1991)。

由于廊道功能的这些矛盾,要求景观设计师谨慎考虑如何使廊道有利于乡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特别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harris and sheck 1991):

(i)多于一条廊道:多一条廊道就相当于为物种的空间运动多增加一个可选择的途径,为其安全增加一份保险。

(ii)乡土特性:构成廊道的植被本身应是乡土植物。

(iii)越宽越好:廊道必须与种源栖息地相联接,必须有足够的宽度。否则,廊道不但起不到空间联系的效用,而且,可能引导外来物种的入侵。至于多宽的廊道较为合适,目前尚无定论,但越宽越好是一条基本原则。

至于针对某一种动物运动的廊道,当地的生物和生态专家的经验往往能提供最可靠的参考(binford等1993)

(iv)自然的本底: 廊道应是自然的或是对原有自然廊道的恢复。任何人为设计的廊道都必须与自然的景观格局,如水系格局相适应。其它联接破碎斑块的方式包括建立动物运动的"跳板"(stepping stones),改造栖息地斑块之间的质地和减少景观中的硬性边界频度等以减少动物穿越景观的阻力。

2.4 增加景观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

实验观察和模拟研究都显示,景观异质性或时空的嵌斑特性(patchenes)有利于物种的生存和连续及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turner 1987; pickett and thompson 1978;kolasa and pickett 1991; renshaw 1991; kozakienicz 1995; forman 1995)。许多物种需要两种或多种栖息地环境。景观的空间格局与时间更替一样可能会显得杂乱无章。但这种动态和交替抹去了景观中的剧烈性的变化,使系统保持稳定。所以,保护和有意识地增加景观的异质性有时是必要的。(frankel and soule 1981; hayes等1987)。增加异质性的人为措施包括控制性的火烧或水淹、采伐等。

2.5恢复栖息地

另一种代价很高的生物保护战略是栖息地的恢复,在关键性的部位引进乡土栖息地斑块,作为孤立栖息地之间的"跳板",或增加一个适宜于保护对象的栖息地。这样可以大大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效果,同时也可提高景观的美学价值(hayes等1987;morris1987)。

上述多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战略都在不同程度上有积极作用。关键的问题是在什么地方和怎样来构建上述空间结构和战略。也就是说在什么地方划分缓冲区?在什么地方建廊道来联接栖息地斑块?在什么地方引入新的斑块来有效地影响生态过程? 这些问题还远未得到解决。

3.生物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讨论

3.1 普遍的缺陷和应改进的方面

上述关于生物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和空间战略总起来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

(i)被动的途径

除少数例外,目前生物保护多采用被动方式。生物多样性或乡土栖息地被作为被动的保护对象,被圈在一定的地区或限制在一定的网络内运动。如果把生物对景观的利用作为一个能动的生态过程,一种对景观的竞争性的控制过程,情景可能会很不一样。在这种假设下,通过识别关键性的景观局部和空间联系,

而利用物种自身的对空间的探索和侵占能力来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也正是景观生态安全格局(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概念的基本出发点之一(yu 1995a-c,1996a-b).

(ii)局限于对"实体"景观的保护

由于上述关于把物种作为被动对象保护在特定地域和现存景观元素中的局限性,生物保护中的景观生态研究和规划往往注重现有景观元素及格局与生物运动过程的关系 (laver and haine-young 1993)或偏于记载和再现现存的景观实体元素而对景观的另一半,即作为景观实体元素背景的部分研究很少。 而恰恰是这部分"虚体"景观,如作为景观中森林斑块背景的农用基质,对物种的空间运动起作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这种景观基质、或背景中是否存在着某种隐藏的或是潜在的结构,影响、甚致控制着景观生态过程呢?

由于上述两个局限性,生物保护的上述空间战略的有效性也就值得怀疑了。如传统的缓冲区的划分方法,和根据现存的自然结构来建立廊道并相信物种能利用其进行空间运动等都值得进一步讨论。

所以,下列三个问题依然存在:

(a)如果要选择某一栖息地进行保护应如何选择,包括什么和在什么位置。

(b)如果两个或多个孤立的栖息之间需要构筑廊道,什么地方设廊道才具有高效性。

(c)如果恢复一个退化的景观,应在什么地方着手,才可以使恢复过程更有效,包括有效地使乡土物种得以维持和繁衍,和有效地阻止外来物种的侵入。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但需要考察现存景观元素及其空间格局,同时还应研究潜在的景观基础设施。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在这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讨(yu 1995a-c, 1996a-b)

3.2 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概念

针对上述普遍采用的景观规划和空间战略的局限性,有学者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和模式。尽管这些新概念仍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理论阶段。但对未来生物保护的景观规划发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i)景观的空间构型概念(spatial configuration)

这一概念强调景观的构型,即景观元素的毗邻关系。景观的空间构型可能比笼统意义上的景观异质性或景观的嵌合体特性更具有意义(forman 1990, 1995)但关于这一设想尚没有进一步的实验观察的支持。

同样的设想也包含在森林的群岛模式之中,这一模式主要讨论破碎化的残遗森林景观的空间分布(harrs 1984)。该模式强调斑块在联系整体群岛系统中的作用应作为斑块被选作为保护对象的首要因素。单一斑块选择作为保护对象的标准包括:①空间位置,②总的物种丰富性,③对特有区系成分生存和延续的意义,④发生遗传变异的可能性。而"选择栖息地岛屿保护地的压倒一切的保护标准是其在整体景观生态系统中的作?quot;(harris 1984, p158).

(ii)进化动态世系概念(evolutionary dynamic lineage)

这一概念认为,目前生物保护的战略基本上是保护那些正走向灭绝的稀有物种,而这并不是我们所需的。 应该保护的是进化的过程(erwin 1991)。 那些对当代进化过程有重要意义的关键地区应作为我们的保护和管理重点。 根据物种进化的空间轨@瓷杓凭肮凵??;じ窬郑?攀股?锉;じ?哂幸庖宥?ψ魑?颐墙窈笈?φ姆较颉?/p>

(3)景观阻力的概念(landscape reristance)

物种保护的主要途径篇3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分析;合理用药;用药安全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F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1]。药品具有双重性,在预防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对身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2]。为了解某院ADR的发生特征、发生率及引发的相关因素,现对我院357例ADR进行统计、分析,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减少ADR的发生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提取某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上报的ADR共357例,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所累及的系统或器官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ADR基本情况 357例ADR中,由医生上报337例,护士上报20例,其中一般的325例,占91.04%,新的一般的30例,占8.40%,严重的2例,占0.56%;不良反应结果,好转151例,治愈206例。

2.2 患者年龄、性别分布 357例ADR中,患者年龄1~92岁,其中0~14岁(47例,占13.16%),15~44岁(139例,占38.94%),45~59岁(61例,占17.09%),≥60岁(110例,占30.81%);男性199例,占55.74%,女性158例,占45.26%,男女比例为1.26∶1,这个结果与一些相关文献相同[3]。

2.3引发ADR的药品种类分布 357例ADR中,化学药品引发的不良反应最多,有276例,占77.31%,其中以抗菌药物居首(75例,占总例数的21.01%),其次是消化系统药物(39例,占总例数的10.93%);中成药71例,占19.89%;生物制品10例,占2.80%。

2.4 ADR所涉及给药途径分布 给药途径中以静脉给药方式发生ADR最多,有257例(占71.99%);口服给药有65例(占18.21%);肌肉注射21例(占5.88%);其他给药途径共14例(占3.92%)。

2.5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 357例ADR中报告中,反应最多的是皮肤及其附件,有142例(占39.78%),其临床表现多为皮疹、瘙痒、斑丘疹、荨麻疹等;其次为消化系统反应,有88例(占24.65%),患者用药后多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见表1。

3 讨论

3.1从ADR基本情况来看,严重程度一般的ADR居首位,新的和严重的较少。其中2例严重ADR分别是: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4 d后出现精神异常,表现为躁狂、谵语;患者口服米索前列醇片40 min后突发晕厥,皮肤苍白,呼吸急促。这要引起我们医务人员注意。报告人以医生和护士为主,因为他们是平时与患者接触最多的医务工作者,也是ADR的最早、最直接发现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也会第一时间告诉医生或护士,所以医生和护士在日常工作中要密切关注患者及时处置并上报由药品引起的不良反应,以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用药。

3.2 ADR与患者年龄关系 从本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ADR涉及各年龄段,其中以15~44岁年龄段患者所占比例最高(38.94%),这可能与我国此年龄段人口数量较多有关[4];其次是≥60岁患者,由于该年龄段人群组织器官逐渐老化,各系统功能降低,尤其肝肾功能的衰退,导致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功能减弱,加之该年龄段人群多种疾病共存,临床表现复杂,用药种类也比较多,增加了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该年龄段患者使用药品尽量做到用药个体化、减少药品种类、注意给药途径和时间、加强用药前和用药期间监护与监测,以减少ADR的危害和保障老年人用药安全。

3.3 ADR与药品种类关系 从本调查结果显示,发生ADR涉及各类药品,其中以抗菌药物(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共45例)、中成药和消化系统药物(质子泵抑制剂23例)为主,这三类药品占51.83%。这是由于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生物利用度高、效果好等优点,被医生广泛使用[5];质子泵抑制剂在用于内科治疗的同时,也常用于预防应激性溃疡、预防NSAIDs诱发的溃疡和化疗引起的化学性胃炎及上消化道症状[7];加之该三类药物的临床无指征用药、重复给药、长疗程给药等滥用现象的存在。针对这三类药物,相关部门出台了多项管理制度或办法,因此医院应进一步加强这几类药物的监管力度;临床使用时,要严格依据药品说明书,严格掌握适应症及用法用量,合理选择给药途径,避免混合配伍,以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以减少ADR的发生。

3.4 ADR与给药途径关系 从本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各种途径给药均可发生ADR,但静脉给药依然是ADR发生率最高的途径,这与国内相关报告一致。静脉给药由于其起效快,无首关效应而生物利用度高,加上剂量准确易控,又便于血药浓度的监测,特别是在抢救急重病症过程中作用尤为突出,现在已成为临床上不可缺和使用最多最普遍的给药途径。但静脉给药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药物间的配伍反应、配制过程繁琐、无菌操作要求高、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等。这需要护士在临床输液中责任明确,严把供药供货关,严把输液质量关,有计划安排输液顺序,确保输液安全有效[8],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3.5 ADR的主要临床表现 从附表可以看出,ADR累及多个器官或系统,其中皮肤及其附件和消化系统反应所占比例最高(共占64.43%),临床表现以医务人员和患者易察觉的皮疹、瘙痒、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头痛、等为主,其他不易察觉的如肝脓肿、心律失常、血氧饱和度下降也有,但较少。这提醒我们医务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各种反应,包括易察觉的直观反应和不易察觉的如心脏、肝脏、肾脏等的隐形反应,要及时对症处理和上报由药品引起的不良反应,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总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国家对药品上市后安全性、有效性进行再次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医疗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医疗机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ADR知识的培训和宣传力度,要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要积极收集和上报ADR。同时,药师也要对收集到的ADR进行总结分析,及时把整理后的ADR信息反馈给临床医生和护士,以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对患者的危害,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S].卫生部第81号令,2011:5-4.

[2]何怀燕,张满娣.87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报告[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9):70-71.

[3]张碧玉,邱宝玉,念其滨.108例中药制剂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海峡医药,2016,28(02):257-259.

物种保护的主要途径篇4

关键词 湿地 自然保护区 湿地公园 人类因子

中图分类号 Q-49

文献标识 E

湿地是介于陆地和水域之间的区域,也称生态交错带,包含了湖泊、河流、沼泽、滩地、盐湖、盐沼以及海岸带区域的珊瑚滩、海草区、红树林和河口等。湿地在抵御与调节洪水、控制污染与降解污染物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然而人们对湿地作用的认识依然不足,全球范围内,湿地总面积仍在减少,湿地质量仍在下降。人类究竟怎样才能保护好湿地,或者说究竟怎样才能可持续性地利用这些湿地,这是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在以往湿地生态保护过程中,科学家们都提倡通过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恢复区域环境。在严重受损的区域,也需遵循最小人为干扰原则,仅在最初实施恢复工程,并主要由系统自行恢复。这种生态保护理念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限制人为活动。其中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就是典型手段。而近几年中,生态学界也出现了一种新的理念,即人和自然不再是对立的因子,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是我们的更高目标。在这个目标下,人应该是生态系统结构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承认人类是生态系统进化的主要驱动力。目前在中国蓬勃兴起的“湿地公园”正是这一理念的产物。

“人类因子”,意指人类同其他生物一样,都是生态系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人类通过对自身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权衡,决定参与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途径”和“度”。下面试图通过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比较,并以苏州太湖湿地公园建设规划为例,阐述两种理念在湿地生态保护中的差异,并由此探讨人类因子在湿地生态保护中的重要性及其介入的途径。

1 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

设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湿地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约有40%的自然湿地已被纳入了433处自然保护区而得到保护。湿地保护区成立后,其核心区和缓冲区将采取非常严格的封闭式管理,禁止从事经济生产活动,实验区原则上也只能选择性的开展参观旅游、动植物繁育等不破坏自然环境的活动。不难看出,这里的保护区要保护的就是纯自然对象,而且以努力排除人为干扰为主要措施。因此,可以说这里是拒绝“人类因子”的,更不可能发生与自然相关的经济活动。

湿地公园则是继自然保护区之后出现的一种更灵活的保护形式。湿地公园是指具有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的功能。其建立的宗旨就是科学合理地利用湿地资源,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人们提供游憩的场所,享受优美的自然景观。相比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显然在很大程度上介入了“人类因子”。就设计目的而言,不仅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更是为了给人类以可以直接利用的休闲、旅游、教育空间。湿地公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一种公开合法的载体。这种短期经济利益和长期生态效应双赢的形式显然更容易让地方政府和百姓接受。通过生态旅游开发来保护和利用湿地已成为当今湿地保护工作的一种有效途径。

2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位于太湖东侧湖畔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境内,地处镇湖、东渚和吴中区的光福三镇交界处。

2.1湿地动植物配置

鉴于苏州太湖湿地公园建设之前,其所在区域长期被用作淡水鱼、虾、蟹养殖塘,除狭窄的塘埂上保留有少量野生植被外,规划区内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相当匮乏。因此,进行植被重建并引入适当的动植物种质资源已是在所难免。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规划中,在动植物品种筛选方面,重点考虑了苏州农渔文化中涉及的主要农作物和经济品种。素有“姑苏水乡”美誉的苏州,孕育了大量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植物品种,是本湿地公园所要重点保护和展示的对象。如苏州的“水八鲜”,包括莼菜、菱、莲藕、芡实(俗称“鸡头米”)、茭白、慈菇、荸荠和水芹菜,每一样都曾经是水乡人家特有的菜肴,部分也还可作为孩子们餐间的点心。然而现在的年轻人和孩子们中能说全“水八鲜”为何物的已经不多了,能认识其植物形态并知道其生长环境的更是寥寥无几。太湖湿地公园的建立为抢救这些植物资源提供了空间与契机。设计方案中以生态展示区水域为主体,依据各物种适宜的水深梯度和水质要求,同时考虑一定的规模,以“水上菜园”的形式集中再现太湖“水八鲜”。

鉴于东太湖沿岸独特区域小气候和劳动人民的育种驯化,该地区拥有许多优良的林果、茶树种质资源,如东山的小红桔、西山的白果(银杏)、光福的杨梅、糖沙枇杷等,这正是人类文明的精髓。而由于区域工业化的迅速扩张,这些优质种源也将随着相应生产活动的终止而濒临消失。针对这一现象,太湖湿地公园设计者将不同果树品种或集中种植以形成特色果园,供游客和孩子们采摘;或零散安插在密林深处和池塘边,给探险的游客以惊喜,为这些“岸上”的经济物种提供了避难所。

位于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之滨,公园中重点要保护和展示的动物资源是鱼类和鸟类。其中“太湖三白”――银鱼、白鱼、白虾是太湖最具代表性的经济鱼类,但由于其对水质环境的特殊要求,预计不能在公园浅水水域中存活,因而只能在特制的展示厅里少量喂养。太湖中还有大量长江中下游典型鱼类,如“青、草、鲢、鳙”四大家鱼、鳜鱼、胭脂鱼、松江鲈鱼等,都值得在湿地公园中广泛投放。一方面保护了鱼类资源,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水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有利于系统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至于鸟类,规划中并不提倡直接引种大量人工驯养的鸟类,而是针对不同鸟类栖息、觅食和产卵繁殖的习惯,营造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以招引鸟类自然回归。如公园中将建设大面积的芦苇荡和多个小型滩洲裸地,意图招引苏州沿太湖地区久已消失的凤头�鹧、野鸭等保护动物。

2.2湿地景观配置

在湿地景观配置中,依据保护对象和服务功能的不同要求,在核心区规划了湿地生态培育区、湿地生态栖息地、湿地展示区和湿地渔业体验区。除了在生态培育区和生态栖息地要尽量减少人为干扰而保护纯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为主外,在湿地展示区和渔业体验区,还设计了不少兼具江南水乡文化特色的湿地景观。这里仅选择其中部分进行介绍。

2.2.1珍珠养殖场

苏州是中国淡水珍珠的原产地和研发地,其渭塘镇更被誉为“中国珍珠之乡”。在湿地公园内养上一池育珠蚌,岸边倚水小筑里,娴熟的村姑就地展示着珍珠养殖加工的全套工艺。游客至此,不仅可以了解珍珠的来历,更能深刻体验人类向自然索取财富的智慧。

2.2.2桑基鱼塘

桑基鱼塘景点的设计不仅是传统桑蚕养殖过程的延伸,还是现代生态工程理念指导下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蚕沙(蚕粪)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鱼 三者有机结合,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形成了良性循环,在避免洼地水涝,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收到了理想的经济效益。

2.2.3原始渔业体验区

在太湖湿地公园中,除了不同时代渔具的展示外,部分工具也可以租给游客。在渔业体验区内,专门开辟一两片鱼塘供游客垂钓消遣,由于是在封闭系统中操作,对整个湿地公园中鱼群数量并无影响。偶尔有游客意图到区外开放水域体验一番,则需要对渔具种类和规格进行严格限定,同时还必须避开鱼类集中繁殖区和产卵孵化季,以保证鱼群数量的稳定。除此以外,凡以渔业为生的地方往往会盛行鱼祭。在太湖湿地公园的渔业体验区也专门设置了献头鱼祭台以重现这一典礼。游客还可以顺便参观鱼类知识园和鱼市街等。

2.3人类参与途径设置

在湿地公园中,参与湿地运转的人类远多于自然保护区,因此对人类参与途径的设计与管理就成了湿地环境能否真正得到保护的关键。在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规划中,除固定的公园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外,还对另两类人群的参与方式进行了明确限定,即游客和社区居民。

游客的参与方式可分成集中型和分散型。公园中各个大型景点,如瓜果采摘区、钓鱼台、观鸟塔、游船码头以及前面所提到的珍珠养殖塘、桑基鱼塘等是游客相对集中的区域,这些景点都散布在游览主干道的两侧,便于游客到达,沿途还附有说明文字,便于游客理解其中的自然知识。

另外,公园内还专门设置了分散型旅游路线,诸如密林探险、曲径通幽等。这里的游览路线多数为仅供一人通过的泥土小径,仅在石壁或木桩上进行简单的标记,作为安全性和方向提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游览小径上运用了大量桥的设计,从木栈道、石板桥到索桥甚至一个个用木柱串起来的简单桩桥,它们一方面可以激发游览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为动植物提供了迁徙的廊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生境破碎化。

物种保护的主要途径篇5

【关键词】 外源性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白介素6

0引言

探讨外源性超氧化物歧化酶(ESOD)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CIRI)的保护作用是否有其他途径.

1一般资料

Wistar大鼠24只,体质量250~280 g,随机分组. 自制特殊栓线,头端直径约2 mm;ESOD(上海试剂公司产品);SOD试剂盒(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IL6试剂盒(北京邦定泰克生物公司产品);多媒体病理图像分析仪(型号FJ2008). 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建立MCAO-R大鼠模型. 鼠尾静脉给药. 实验终点麻醉大鼠,剖腹下腔静脉采血,离心,取血清置-20℃冰箱备测. 采血后大鼠断头取脑放入-20℃冰箱中冰冻. 血清SOD,IL6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脑梗塞体积由多媒体图像分析仪测出. 结果血清SOD活性,IL6水平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有变化(表1),前脑总面积和梗塞灶体积也有变化(表2). 表1血清SOD活性,IL6水平测定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略) 表2前脑总体积和梗塞灶体积(略)

2讨论

有研究证实ESOD对CIRI具有保护作用[1],我们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ESOD以往研究的重点在清除自由基,深入的研究表明ESOD还有抗炎、调控信息转导过程中因子的表达等作用[2],我们推测ESOD的脑保护作用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的,并对此进行探讨. 本实验结果显示ESOD提高了血清SOD活性,且与剂量不成正比,基本在正常对照组水平,说明ESOD抗自由基作用与剂量没有明显相关性[1]. ESOD体内活性相对较低,半衰期短,不宜透过血脑屏障,靠直接清除自由基实现脑保护的作用是有限的,笔者认为ESOD可能主要是通过强化机体抗氧化保护机制达到有效脑保护作用的. IL6是由活性细胞产生的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多肽. 研究表明IL6参与了CIRI的病理过程,有致炎症损伤的作用,且损伤程度与血清IL6水平成正相关[3]. 我们用ESOD干预模型大鼠,结果表明ESOD能够降低实验大鼠血清IL6水平(P<0.01),且脑梗塞体积缩小,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下降,与国内外一些研究结果相似,认为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说明ESOD能抑制IL6合成,降低血清IL6水平,能通过减轻炎症损伤实现脑保护作用,这可能是其发挥脑保护作用的另一种途径. 因此ESOD的脑保护作用是通过多种机制和多种途径实现的,除了清除自由基,还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和强化机体自身抗氧化保护机制有关.

【参考文献】

物种保护的主要途径篇6

关键词 公众自测环境信息 环境知情权 正当性

作者简介:丁凡,武汉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一、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理解

(一)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基本内涵

有学者将“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基本内涵界定为政府之外的社会力量通过非官方的途径获得与自身相关的环境信息的行为。①也有学者认为,所谓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是指没有环境监测资质的公众,为了获知有关环境质量状况以及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信息,运用便捷的环境测量仪器设备,自行对各类环境要素以及污染源排放污染物实施环境测量的行为。②

笔者认为,两种界定有共同之处,都强调了主体的“非政府背景”,前者指出公众是政府之外的社会力量的概括表达,后者更是指出了现实中公众与政府的本质差别在于有无环境监测资质。同时都指出了途径是“自测”,无论是“通过非官方途径”还是“自行”都表明公众有自主选择的余地,政府很难插手到检测环境数据和信息的过程中去,这也符合社会实际,因为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动因就是出于对政府公布和提供的环境信息存有疑虑。

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限定了对象是与自身相关的环境信息,而后者则对环境信息的范围予以了一定的限定,“有关环境质量状况及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信息”。这些限定在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研究的初期是有一定助益的,但是笔者认为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动因不仅在于需要了解,也在于公众想要了解,而且公众有权利对他们自身所处的地区环境状况,国家环境状况甚至全球环境状况有所了解。

(二)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特征

我国学者对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的研究才起步,本文粗略总结了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的几点特征,从主体、内容、规范性和法律效力等几个方面,与现行的环境监测行为进行了比较。

1.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的主体范围大。依据《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第三条的规定,环境监测行为的主体限于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而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主体是公众,而“公众”指不特定的多数人,包括具体的自然人以及由自然人组成的组织和团体。一般而言,对“公众”进行严格的界定很困难,公众是一个开放的概念,是处于动态变化的、非固定的多数人,范围广泛而难以准确界定。

2.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的内容纷杂。依据《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第二条,环境监测行为内容涉及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以及有关环境调查与环境评价的环境监测。相反地,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内容纷杂散乱,并无系统分类。近年来,公众自测环境信息主要是有关大气中PM2.5的浓度以及大江大河的水环境受到污染的情况,整体看来,这些环境信息涉及公众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却难以整合成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的信息。

3.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不具规范性。依据《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第六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权制定和统一的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省级环境保护部门有权制定地方环境监测技术规范,须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备案。而公众自测环境信息则不具有规范性,一般由自愿者携带简单的检测仪器进行测量,可即时获得测量数据,即使需要采集样品,地点和方式的选择也相对随意,最后编写环境信息报告也很随意。由此可以见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行为具有非规范性。

4.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获取的信息一般仅供参考,其法律效力有限。依据《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第八条,环境监测机构获得的环境监测数据,应作为环境统计、环境执法、排污申报核定、排污费征收等环境管理的依据。环境监测行为具有法律效力。而公众自测的环境信息仅可以作为公众对环境质量状况的参考数据,而不能作为环境诉讼中可采信的证据,也不能作为环境执法的依据。由此可知,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的法律效力是有限的。

二、以环境知情权视角评价公民自测环境信息行为

(一)公民自测环境信息有利有弊

1.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行为是公众自主获取环境信息的行为,拓宽了公众获取环境信息的途径。新环保法第五章专章规定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的内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除了环境质量和环境监测的信息,还包括公众关注的突发环境事件、排污费的征收使用情况和环境违法的企事业单位名单。而排污单位则应当如实向公众公开其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总量和浓度、是否超标等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使用情况。由此看来公众获得环境信息的途径主要是被动地接收环境信息,依赖政府和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而公众自测环境信息则打破了政府和企业对环境信息的垄断,改善了环境信息严重不平衡的局面。

有学者提出,公众环境知情权实现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由公权力机构(主要是指政府)通过主动或者被动方式向公众公开环境信息;第二,由私人主体(主要是指排污单位)通过强制或者自愿方式向公众告知环境信息;第三,由公众自己运用环境测量仪器自测有关环境信息,从而获取相关环境信息。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来源非常广泛,任何单一的信息来源都无法满足公众充分、平等地获取信息。③由此可知,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是公众环境知情权实现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当下中国政府环境信息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形成垄断的背景下,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方式无疑具有更加重大的现实意义。 2.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行为是公民行使环境知情权的行为,有助于提高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水平。新环保法第53条明确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公众自测环境信息便是行使这项权利的具体表现。新环保法也规定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向环保部门举报单位和个人的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有权向上级机关举报各级环保部门环境不作为。但是现实中,公众难以对政府和企业公开的环境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做出判断和监督,而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行为将为此提供可参考的信息数据,有助于提高政府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也可以激发环保部门创新环境监测与信息公开的方式,从而形成政府与公众环境信息的良性互动。

3.公众自测环境信息潜在一定的负面影响。环境信息的监测是一项具有很强科学性和技术性的工作,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科学和准确,监测过程具须依照严格的技术规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就规定了,环境监测机构应当具备的设施和条件,而从事环境监测的专业技术人员,非经过专业技术培训且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的环境监测岗位考试,不能上岗。而公众自测环境信息则不同,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和设备相对比较简单,无法与专业的装备相比,而志愿者们也不曾通过环境监测岗位考试,在测量环境信息数据的过程中难以保证科学严谨。此外,公众自测的环境信息向社会公布后导致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由于我国公众对于环境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做出准确判断,对环境信息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不全面的环境信息公布在一定范围内容易误导公众,引起恐慌甚至群体性事件。

从环境知情权的角度而言,公众有权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环境信息,也有据此开展社会活动的自由,但自由不能是无限度的,既公民不能滥用环境知情权,也不能滥用环境信息造成国家、集体和个人的损害。

(二)公民自测环境信息的正当性

1.现行法并未禁止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行为。我国现行的环境监测制度主要调整环境监测机构、经省级环保部门认定具有资格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和负有环境监测义务的污染源所进行的环境监测活动,现行的《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环境监测管理办法》、《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环境监测技术路线》等法律法规均未调整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行为对于公民的行为。同时新环保法第53条规定了公众有权获取环境信息,对于公民的权利“法无明文禁止即自由”,因此公众可以自由实施自测环境信息行为而不构成违法。

2.环境知情权为公众自测环境信息提供正当性基础。在环境知情权的理论与实践中,从未把非政府途径获得环境信息排除在环境知情权实现方式之外。虽然政府和企业信息公开对于知情权的保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过去现在如此,将来亦然,但如果因此将政府和企业信息公开作为实现知情权仅有的途径,是绝对错误的。在我国民主化的进程中,公众的环境权利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对环境知情权保障水平的预期也在逐步提高,公众凭借自身能力自主地收集和获取环境信息,本就是环境知情权实现途径之一,也是对政府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必要补充。

3.宪法为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设立法律边界。尽管新环保规定了公众有权依法获取环境信息,允许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行为,但并未对此做出具体详尽的规定,尚未提供合理合法的行为模式,亦未对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设定法律义务。公众有自主地获取环境信息的自由,但须知任何自由都不是无限制的。我国《宪法》第51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由此可知公众不能滥用权利和自由,不能滥用环境信息造成国家、集体和个人的损害。我国《宪法》第51条就是为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设定的法律边界,不可逾越。

物种保护的主要途径篇7

【关键词】公路工程;物流运输;经济服务;服务半径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物流运输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凸显,已经有不少省市将现代物流的发展列入了重要的发展计划当中。在我国经济形势保持持续增长的强劲势头下,物流运输行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经济服务半径的确定过程可以帮助公路物流运输企业找到最经济的运输方式以及路径,在最低成本投入下为企业提升经济效益。因此,在物流行业呈现强势增长劲头的时候,通过确定经济服务半径的方式来节省公路物流运输的投入成本对于物流运输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只有明确经济服务半径的确定方法,才能更好地选择公路物流运输的最佳方式,最终推动我国物流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服务半径概述

物流运输的经济服务半径指的是在运输物资的过程中货物性质、运网布局以及运输方式等运输条件的选择可以发挥的最大经济效益,即社会劳动消耗费用基础上最经济的服务距离。其是通过数学推算的方式得到的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数值,在公路运输中,其特指运输线路的实际距离。由于经济服务半径会同时受到货物种类、运输方式的影响,因此对于不同种类的货物以及运输方式来说,其经济服务半径也必然不同。该定义中的“消耗”指的是在某一时期以及地区内,运输行业消耗的平均费用。

二、公路物流运输中相关费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1、车辆在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燃油费用

燃油消耗费用CY的计算主要涉及到运输行程、每公里路程的耗油量、每升燃油的价格这三个参数,运输车辆的燃油消耗费用为三者的乘积。由于燃油消耗费用与三者之间均为正比关系,因此运输行程越长、每公里的耗油量越多以及燃油价格越高,公路物流运输在燃油上的费用就越高。

2、车辆的保养及相关维护费

首先,运输车辆经历长久的运输以后会出现耗损情况,如果不能进行及时的维修与保养,可能就会导致故障,进而延误公路物流运输的时间,同时还会造成运输车辆使用寿命的缩短。货物运输路程的平整度直接关系着车辆的损坏情况,同时车辆自身的质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方面,这些都与经济服务半径价值相关。其中车辆每行驶一万里之后就需要进行一次保养,旧车保养费用与购置新车之间存在一定的费用差异,在一般情况下,当运输车辆为较轻的小货车时,运输车辆的保养费用就会相对增加;反之,当运输车辆为重型中等货车时,车辆日常保养费用就会明显下降。这种关系变化规律表明,物流运输经济服务半径与公路平整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且车辆日常保养费用更多的受到运输车辆类型的影响。因此,因此对于公路物流运输来说,必要的车辆保养和维护费用非常必要。

其次,要计量物流运输中的经济服务半径价值大小,公路企业工作人员要计算运输车辆行驶流程,且不同车辆的计量方式均不相同,要根据实际输运中的货物车辆类型采取分级计量。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其主要涉及到的参数有购置运输车辆的花费、运输车辆行驶一万公里路程所花保修材料的费用在新车购置花费中所占的比例、运输车辆每年所走行程的平均值、车辆系数以及回归系数。回归系数的取值主要与车辆的类型以及重量成正比关系,当购置运输车辆的花费越低、运输车辆行驶一万公里路程所花保修材料的费用在新车购置花费中所占的比例越小以及运输车辆每年所走行程的平均值越高时,其保养和维护的花费也就越高。

3、货物运输途中产生的时间价值

货物运输中的时间价值CH主要体现的是其运输过程中的资金积压情况,主要涉及到的参数包括市场折现率、车辆的运输速度、物流行程的距离、运输车辆的实际载重以及运货物价格的平均值,其中,与车辆的速度成反比关系,与其余四者则是成正比关系,因此当市场折现率越高、车辆的运输速度越慢、物流行程的距离越远、运输车辆的实际载重越重以及运货物价格越高时,货物运输中的时间价值就越高。

4、驾驶员在运输途中产生的时间价值

物流运输中驾驶员的驾驶水平也会影响物流单位的运输成本,影响其整个经济服务价值。驾驶员在运输过程中的时间价值主要是在运输途中可能为单位创造的一种无形价值,指的是其在运输途中这段时间内可能创造的价值,也可以称为机会成本。驾驶人员工作年限和每年工作时间、单位拥有的驾驶人员队伍等都是影响价值的相关性因素。而在运输过程中,驾驶员行驶路段的车流量会影响驾驶员运输途中所需的时间,尤其是上下班和其他不同时间段的运输途中价值,其中上下班的驾驶员运输途中时间价值就越小,此时,经济服务半径就会降低;反之,价值就越大。在运输成本的实际计算过程中,其主要与驾驶员每年的工作时间、每车的驾驶员人数、时间价值的调节系数、运输距离、车辆的速度以及时间机会费用的调节系数有关。其中,驾驶员每年的工作时间和车辆的速度这两个参数与时间价值成反比关系,其余参数与时间价值则是正比关系,因此当驾驶员每年的工作时间越短、车辆的速度越慢、每车的驾驶员人数越多、时间价值的调节系数越高、运输距离越远时,驾驶员在运输途中产生的时间价值就越大。

5、货物运输途中产生的价值

货物运输中的时间价值与运输过程中的资金积压情况有着直接的关联,要计算货物运输中价值等同于货物运输期间在仓库中储存的利息,资金积压与市场折现率、运输车辆的实际载重以及货物运输价格的平均值成正比,要想知道资金积压情况,可以按照市场折现率的10%为基准进行计算。其中公路运输经济服务半径会随着市场折现率、单位拥有的车辆数量以及运输期间货物仓库储存利息的变化而变化,三者之间呈现一种正比例关系。

三、公路物流运输中采用高速公路和一般公路运输的确定方法

控制物流运输成本是物流行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经济服务半径的确定可以为公路物流运输企业最佳运输方式的确定提供有效信息,对物流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找到经济服务半径的科学计算方法对于物流运输行业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由于公路物流运输的总费用与车辆在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燃油费用、车辆保养及相关维护费、货物运输途中产生的时间价值、驾驶员在运输途中产生的时间价值以及货物运输的途中价值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确定物流运输的经济服务半径时需要对以上因素进行仔细考虑。此外,当面临不同公路类型的选择时,以上分析也可以帮助物流运输企业找到最经济的运输方式。在此基础上确定总费用相同时不同运输方式的比值,以此可以确定最经济的公路物流运输类型,确保物流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具体操作情况如下:第一,根据上面的计算方法计算出不同公路类型所消耗的总费用并计算其比值;第二,然后假设总费用相等,根据上一步骤中得到的比值计算出两种不同路径所行驶路程的比值。为了简化方法,我们假设当总费用相等时,所行驶一般公路和高速公路的路程之比为1.5,即当两种类型的运输距离之比为1.5时,物流运输的总费用是相等的。因此当需要进行物流运输时,我们可以首先确定两种不同路径到目的地的距离之比,当比值大于1.5时,通过高速公路进行物流运输比较经济;而当比值小于1.5时,为了节约成本,需要采用一般公路运输路径。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我国物流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作为物流行业中的重要环节,如何尽量节省物流运输成本关系着物流行业的持久发展,是物流服务中的重要内容。在当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物流行业要想获得更好更快发展,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确定运输成本。

参考文献:

[1]程艳.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联动发展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物种保护的主要途径篇8

关键词:工艺美术 传承 保护 文化内涵

检 索:.cn

所谓传统工艺美术,是指在在手工业时代形成,集实用与美的结合为一体的设计和造物。相对现代大机器工业而言,尤其是指那些手工技艺强、并具有一定艺术性的传统型产品。随着商品经济时代的到来,许多传统工艺美术,在人们看来因为不能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而逐渐衰落,甚至失传。

传统工艺美术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传统艺术的一部分。建国以来,在政府的重视下,传统工艺美术经历一个较长的快速发展时期,与传统工艺美术有关的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传统工艺美术在社会发展中体现了较高的产业价值、就业价值、市场价值和文化价值。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传统工艺美术在经济效益与传承保护之间迷失了最佳的平衡点,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

一、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与保护中的三个问题

(一)急功近利,过分强调经济效益,对文化内涵逐渐淡漠,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政策落实不到位。传统工艺美术实际上是“物质和非物质”的两重属性。传统工艺美术的物质属性表现在它的实用价值、经济价值;其非物质价值在于其艺术价值、文化特色和文化传承。诚然,工艺美术是造物的艺术,经济性是其根本属性,但我们不能因此忽略了工艺美术,尤其是传统工艺美术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是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凝结而成的“物的载体”。工艺美术是不断发展的,失去了内涵的不断充实,实际上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传统工艺美术就真正变成了“化石”而僵化。越是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越应该强调传统工艺美术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实现产业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统一。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从政策、技术、制度等各层面摸索有价值的途径。

自从1997年国务院颁布《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至今,已有9个省市颁布了相应的地方保护条例或办法。从省市数量上看,各地对传统以美术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在这方面,日本有些经验是值得借鉴的。从1974年到1977年,日本47个府道县都制定了传统工艺和传统工艺传承者的保护办法。工艺美术大师和传承者本身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应该有给予更加有力的政策保护和资金支持,对于继承人的培养也应有更多政策上的支持。

(二)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与保护的途径狭窄,效率不高。从人的方面看,传统工艺美术主要通过传统的 “师徒制”来完成,工艺美术高校中,真正的传统工艺的人才培养和教学很少。传统师徒制的优势在于直观、深入,经过多年的学习,能够掌握工艺的精髓。但是,在现代经济社会,这种形式暴露了其严重的不足。一方面,传承的效率较低,一个师傅所能带的徒弟数目有限,而且要一直跟在师父身边多年才能掌握工艺与技巧;另一方面传统师徒制往往使学徒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艺术修养的提高。而在现代社会,经济基础不断加强的一个作用就是,人们对精神的追求不断提高。缺乏艺术修养和文化只是的工艺美术从业者,很难真正理解传统工艺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更不要说进行创新与升华。从物的方面看,目前传统工艺美术传播的途径比较窄,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工艺美术与生俱来的人文气息被现代工业冲淡。在手工艺的时代,人们对工艺美术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因为手工艺的作坊可能就是自己的左邻右舍。在大工业时代,设计、生产者与购买、使用者的人文纽带被机器、流水线、市场隔断。往往仅限于政府或者行业所组织的一些活动,或者与工艺美术作品和作者有短暂的接触,没有形成立体化的传播途径,很更深层次的了解形式。人们对传统工艺美术的接触和了解是非常浅的。

(三)技术更新与传统工艺的保护存在矛盾。传统工艺美术承载着民族文化,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工艺上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在材料的选择和制作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的处置方法,这些技巧和方法本身承载着重要的传统文化的信息。另一方面是美学上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随着社会形态的变迁,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工艺美术也融合了各个时代的美学特征,逐渐发展到今天,承载了历史的艺术积淀。现代技术的出现,给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与保护带来的更多的可能,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传统工艺已经形成的整套程序,面临着更加快捷、高效,但更工业化的生产与加工方式的冲击。美学上,时代的发展,外来文化和新时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使传统工艺美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融入了更多“非传统”的因素。另外,每一个传承者都处在现代传播媒介的影响之下,不可能不受到影响。我们看到为数不少的真正的真正的传统工艺在“技术革新”的浪潮中失传,真正的精品却没有出现。怎样真正从现代技术和文化中更好地发展传统工艺,而不是完全的放弃传统工艺看似“吃力不讨好”的固有加工程序,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对于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与保护的几点建议

(一)改进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模式与途径,培养更多既能传承文化精髓,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时代传统工艺美术人才。文化素质一直是是传统工艺传承者的一块短板。探索一条将传统工艺美术的人才培养与美术高校对接,形成融合现代教育与传统工艺优势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许多高职类院校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比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大师工作室群”,目前已经建立了湘绣、竹艺、陶瓷、根艺四个大师工作室,聘请了刘爱云、刘宗凡等国家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主持工作室。学院将传统工艺类专业如工艺品、陶瓷等专业的部分主干专业课程融入大师工作室的运转。大师工作室成为一个集专业教学、社会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平台。推行“现代师徒制”,有机融合高校的现代教育资源和工艺美术大师的高超技艺,培养既具备较高的现代文化素养,有能较为深入的掌握传统工艺的“现代型”工艺美术传承者,使传统工艺美术后继有人。这些新时代的传承者,从大师那里学习到了传统工艺美术的精髓,又具备现代的眼光和意识,将文化传承和经济效益融合起来,目前来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所培养的毕业生已有一届,毕业生质量较高。

(二)从制度、技术、传播等各种层面和各种途径,为工艺美术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一方面原有的制度和政策必须进一步加强落实。比如1997年颁布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需要更多地地方政府认真进行落实和贯彻;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在这方面,日本的“双轨制”,值得借鉴:一方面从政府的角度高度重视传统工艺美术和传统工艺美术人才的保护与传承,另一方面也努力发展现代技术,“双轨”并行,各行其道。

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们进行传统工艺美术的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新的可能。比如三维数字化技术的出现,就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机遇。三维数字化技术在医疗、机械、农业等各个方面都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上已经得到了初步的使用。利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可以以数字化的形式记录传统工艺美术的全部工艺流程,使传统工艺的传承不再完全依赖人。同时,三维数字化海量的信息量、高速的传播速度和灵活的传播方式,可以更加高效的实现传统工艺的传承。三维数字化技术可以提前模拟加工的效果,为工艺的修订和改进提供了更加低成本、高速度的参考。利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开发模拟软件,可以开发实践资源库,使学习者在没有专业师傅的情况下,进行一部分的练习和实践,在时间和空间上拓展了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三维数字化技术还可以应用在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播上,以动画、多媒体等现代青年人更加喜欢的形式进行传播,有利于年轻人愉快的接受。三维数字化技术的特点,决定了它很方便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也拓展了它的传播途径,提高了传播效率。三维数字化技术还能非常高效的对传统工艺美术实现信息保存,即是有少部分工艺流程和作品失传,也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重现,并实现恢复。

(三)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继承与改进、创新并重,形成新时代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新思路。在认真继承传统工艺美术作品的工艺、美学优点的基础上,打破固有思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尝试。认真的学习和继承传统工艺是一切创新的基础。几千年的历史,我们的传统工艺美术创造了足以自豪的精美作品和高超技艺,深入学习、研究这些工艺和作品,是现代工艺美术继续发展的基础。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需要探索一条将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市场经济相融合的新路径。以真正精美的工艺和更高的美学内涵创造更高的价值,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传承的双赢。

创造品牌也是工艺美术传承、传播、创新的重要途径。在商业领域,国家有针对“中华老字号”的保护性政策,在工艺美术领域我们也可以创造自己的“中华老字号”,树立品牌价值,真正做出精品,形成竞争优势,不仅在国内发展,更要走出国门,成为创造经济价值,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品牌战略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有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

时代的发展给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在认真继承和保护传统工艺美术的基础上,为实现传统工艺美术的不断发展,从制度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平台、传承方式等各个方面探索新的路径。实现传统工艺美术的良好传承和不断创新,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传承的统一,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做出贡献,使我们共同的责任所在。

参考文献

1 李砚祖:《物质与非物质: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文艺研究》,2006(12)。

2 朱春桃:《传统工艺美术需要继承和创新》,《中国国情国力》,2009(5)。

物种保护的主要途径篇9

医院内感染是指在医院获得感染即指患者、陪护人员、工作人员在医院这个特殊的环境中获得并产生临床症状的感染。医院内感染主要是由于致病菌通过各种传播途径进入易感染人体内引起疾病的发生。院内感染是一种全球性的医院人群健康问题,它的发生不仅给病人的身心带来严重影响,而且还会危及病人的治愈几率,降低医疗质量[1]。控制院内感染,必须找出传染源,传播途径,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特别是医院人员认真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认真洗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是控制医院内感染,确保医疗质量的主要措施。

1. 引起医院内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

1.1经人接触传播:住院病人及医务工作人员都潜藏多种细菌。特别是病人与医护人员的手,通过直接传播细菌而致病。医务工作人员的手接触病人后被病源菌污染,如:测体温、脉搏、血压、导尿、灌肠、采血等等所带病菌没有认真洗手再为其他病人诊疗服务,而将致病菌传播给他人,造成疾病的发生。

1.2: 医疗用具传播:给病人所用的注射器、换药物品、手术四械、体温计、压舌板、气管插管、湿化器、雾化吸入器、导尿管,接触病人的听诊器、血压计等如消毒,灭菌不合格都是细菌的传播媒介,都可传播病原菌。

1.3输血,输液传播:输血可传播病毒性肝炎等。输液引起的内源性感染较少见,外源性感染的机会较多,如:添加药液、更换液体、放置静脉导管、输液时间过长等都有造成感染的可能。

1.4物品与用具传播:病人用过的物品和接触过的用具。如:被服、门把手、床栏杆、水龙头等都可传播病原菌。进入手术室病人的衣服、鞋子、推车等都可造成手术室污染而传播病原菌。

1.5空气传播:细菌通过空气中飞沫和尘土飞扬而传播。医院诊疗病人很多,特别是病室内探视病人的人员流动多的话,就会造成空气污染而感染其他的传染病。

1.6食品传播:食品是某些细菌理想的培养基。在病房内病人的饮食和保管不当引起细菌繁殖,被细菌污染的食品就会造成食物中毒或引发其它疾病。

1.7长期使用大剂量抗菌素,控制了皮肤黏膜胃肠道内正常菌群的生长,发生菌群失调造成二重感染。如:大量使用氯霉素可致白血病,长期使用激素可致抗体形成减少,抗癌药物可抑制骨髓及网状内皮细胞增生,使吞噬细胞和抗体细胞减少使病人易发生感染。

2.预防医院内感染的主要措施

2.1健全组织,落实制度,实行监测。成立由流行病学医师、公共卫生护士和检验人员组成的医院内感染防治领导小组。建立各项消毒制度并定期进行督查。加强院内感染预防知识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防止院内感染的相关知识,对新进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抗体和带菌检测并给予相应措施。定期对手术室、产房、换药室、医护人员的手、病房等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经常开展检查工作,早发现有感染疾病的病人和医务人员予以及时治疗。

2.2对传染病患者实行严密隔离,医护人员严格执行隔离制度。管理好病人的用具,对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2.3造成感染的机会多数是医院人员的手直接接触病人而传播的,洗手是控制感染的重要措施。为了保护自己和病人,医护人员在每次操作前后都应洗手。如:输血、输液前后、采集标本前后、处理创伤口前后,以及处理污染的敷料后都应该认真洗手用消毒液泡手。尤其手术前认真执行刷手、泡手制度。护士在给病人发药、测量体温、脉搏、血压前洗手也不可忽视。

2.4提高病人的机体抵抗力,保护易感者,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必要时可接种某种疫苗的等。

2.5对病人探视和陪护要严格执行医院的管理制度,对探视和陪护人员进行宣传和教育,尽量杜绝交叉感染,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2.6避免长期大量使用激素和抗菌素,以免降低机体的防御机能。

2.7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对病人接触的物品。如:水龙头、门把手、床栏杆等物品用消毒液擦拭。大小便器、脸盆、食具、拖鞋等用消毒液侵泡,床单、被套衣服等要及时更换,清洗。病人用过的器械必须一人一用,清洗消毒后再使用,护士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产房、手术室应严格按照消毒隔离标准来实施消毒处理。综上可知,院内感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引起,这就使得院内感染工作实施起来更加复杂,更具有科学性和技术性。因此,医院应加强院内感染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人员对院内感染预防意识,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医院的护理规章制度,以有效地减少致病菌的传播,为人民的健康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2]。

参考文献

物种保护的主要途径篇10

【关键词】

临床用药;安全;管理

临床工作中护士是各种药物的直接使用者和保管者,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护士也有可能因遗忘、判断失误导致差错的发生[1],加上当前新药层出不穷,临床用药品种不断增加,配伍用药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特需医疗住院病区,收治的病种多,用药涉及面更广,护士往往难以及时掌握各种新药和罕见药的作用及注意事项。因此,合理、安全有效的药物管理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环节。因此,我们采用了一系列规范的药物管理方法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病区用药安全的危险因素

1.1 药物更新换代和药名更新速度快 在新药更新速度快、临床用药品种不断增加、配伍用药种类多且变化快的新形势下,还常出现同一种药物有不同的名称等容易导致用药安全隐患的情况,例如:同一药物,进口与国产的药名常常不同,不同药厂生产的药名也不同。因此,用药安全的危险因素可以说是随时随地存在着。

1.2 收治的病种多,年龄跨度大 本科室收治的患者年龄跨度大,收治病种多,本身就存在用药差异性大、涉及面非常广等特点,也是用药安全的危险因素。

1.3 缺乏规范的特殊用药警示标志 例如一些因治疗需要超常规使用的高浓度药、超剂量药、细胞毒性药、使用途径异常等,如果没有规范的用药警示机制,也存在安全隐患。

1.4 护理人员的畏难情绪 面对上述困难,部分护理人员对及时、主动学习药物新知识产生了畏难情绪,个别护士在不太了解药物作用、副反应及使用的注意事项的情况下执行用药医嘱,存在着更大的安全隐患。

1.5 毒麻药品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安全防范意识不强,给病区的用药安全带来隐患。

2 防范对策

2.1 编写和及时添加表格式的《常用药及新药简明使用手册》由分工负责病区药物管理的护士主要负责,按规定格式将病区常用药物的主要作用和副反应及注意事项简要列出,使用新药时1周内添加相关内容,供护士在工作中随时查找翻阅,使护士及时掌握和更新相关的用药知识,以保障用药安全。

2.2 设置用药提示板 在配剂室显眼的位置粘贴一个塑料布,如用白色塑料包书皮展开粘贴即可,用白板笔书写,规定每逢发现有药物剂型或剂量有改变,当天由药疗班护士负责写提示内容,以便能在最短时间内让护士掌握到相关的用药信息,从而进一步保障用药安全。

2.3 实施规范的特殊用药的警示标志的使用程序 凡发现医嘱所开药物的剂量与常用量不同如过多或过少时,使用高浓度药物如氯化钾、碳酸氢钠、高浓度氯化钠或化疗药等毒性显著的药物时,或用药途径与常规途径不同时,由指定班次的护士完成医护核对、在配药单和摆放的相关药物处标记并插上规范的警示标记。所有警示标记做成小卡片塑封,不同类别的警示标记由不同的颜色和图案组成,例如“浓度异常,请小心查对!”“剂量异常,请小心查对!”等,还有各种不同途径用药如膀胱冲洗液、空肠营养液、鼻饲液等也有规范的颜色和图案警示标志分别挂在配剂室和床边相应位置,再有一些如“暂不加药”和“未服药”或“未注射”等规范的用药安全警示标志,规定非静脉用药注射器作为容器带药入病房必须用记号笔在注射器上写明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等,口服摆药时早晨药用白色口服药杯,中午用绿色,晚上用黄色,睡前用红色,这样标识明显一目了然,都对用药安全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

2.4 冷藏药物的规范管理 随着需冷藏的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多,冷藏药物的规范管理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采用在冰箱内加放塑料格,每种药单独存放在一个格内,并且将口服药、一些特殊用药如胰岛素类则规定放在冰箱的侧门,药疗班每天检查,并保证冰箱内的温度在2℃-8℃。

2.5 毒麻药物的规范管理 毒麻药品是病区药品管理的重中之重,应专锁专柜专人保管,病区设置密码箱,专人保管,班班交接,班班核对,见方用药,并签全名。

2.6 加强用药知识的学习 由护士长安排,病区药物专管员将每周增加的新药的主要作用与副反应及使用注意事项添加在《常用药及新药简明使用手册》中的同时,在病区晨会上作简要讲解或提示,对药物使用和保管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提示。要求夜班护士每周至少查阅《常用药及新药简明使用手册》一次。科室不定期对护士抽考相关的用药知识。

3 效果评价

自制护士对当时使用的药物掌握情况调查表。实施前后随机抽查正在使用的部分药物作用、副反应、使用过程的注意事项;患者对药物宣教满意度,采用我院护理部设计住院满意度对其中主要用药指导一项作实施前后对比。使用我院护理部设计药物检查的评分标准。

4 结果

实施1年多来,护士对当时使用的药物掌握情况由50%上升92%,发现医生不合理用药现象8次,避免了差错的发生;患者对我院护理部设计住院满意度中其中主要用药指导一项的满意度很满意一栏由85%上升到100%。无过期药物,药物检查均在99分以上。

5 讨论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而护理人员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既是病区药物保管着、药物治疗的执行者,又是用药前后的监护者,新形势下药物更新换代和药名更新速度快,必须掌握有关的药物知识进行药物的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做好三查七对及用药监护,以确保用药的有效和安全[2],为患者用药把好最后一道关。

《常用药及新药简明使用手册》、设置用药提示板使护士熟悉药品的药理作用、用途、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等,增长了护理人员的药物知识,有利于抢救并能及时地发现医嘱中存在的问题,使医生对护理人员刮目相看,也为护士赢得了时间。

实施规范的特殊用药警示标志体现了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理念,增强了护士用药的风险意识,同时也预防了因人员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既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也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3],从根本上保证了护患双方安全。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掌握药物名称、主要作用、用量、用法,不能随意增减,用药过程中如出现任何情况应及时通知医务人员,并将药物健康教育信息传达给患者,使护患之间的距离拉近,患者的满意率得到了提高。

参 考 文 献

[1] 曹玉英.护理安全管理及防范措施.河南外科学杂志,2006,1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