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材料十篇

时间:2023-04-10 20:10:51

数据分析材料

数据分析材料篇1

一、文字材料中的数据信息

例.(2013・上海地理)1.火星虽为地球近邻,实际上路途非常遥远。已知火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平均为1.52天文单位,则地球到火星的最近距离大约为

A.0.52天文单位

B.1天文单位

C.1.52天文单位D.2.52天文单位

解析:一个日地距离即1个天文单位;火星是邻接地球的第一颗地外行星;已知火星距日平均为1.52天文单位。因此,火星到地球的最近距离大约为1.52-1=0.52天文单位。本题答案为A。

[点拨]此类试题的数据信息获取相对较容易,文字材料已明确告知,我们只需利用相关数据,运用地理相关公式(如地方时计算公式、气温递减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公式、城市化公式等)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结论。

二、经纬网图中的数据信息

例.(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卷I)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右图,完成问题。

2.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海洋运输

解析:解答此题要先从图中获取经纬度信息,进而推测出两国之间的距离。从图中的纬度数据可知,哥伦比亚距美国本土约20个纬度(纬度相差1度,距离相差约111千米),说明两地之间距离很远;鲜切玫瑰花易腐烂、凋谢、变质,而且其价值还受特定时间(情人节)的影响,因此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快速运到市场出售,宜采用航空运输的方式。本题答案为c。

[点拨]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知识、了解地理事物分布及其变化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高考试题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学会从地图上正确获取并处理相关数据信息。解答此类试题,一定要注意从图中读取经纬线的度数及比例尺等相关数据,然后根据需要进行相关计算或定性描述。

三、光照图中的数据信息

例.(2013・上海地理)(十五)读地球晨昏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右图为晨昏线通过极点A后,与Ac所在的45°经线相交于B点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最大的圆为赤道,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小虚线圈为极圈,C为极圈上的一点,B为经线AC段的中点。

31.晨昏线通过极点A之日,日期约为___月22日;通过B点之日,日期约为___月7日。

32.晨昏线通过B点之时(如图所示),一艘位于赤道上的邮轮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该邮轮所处的经度位置是__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大约是___。

33.晨昏线通过B点之日,与北京(40°N)所处纬度不同,但正午太阳高度却相同的纬度是___。如果该日恰逢农历十五,上海地区(121°E)人们还需要等待___分钟才能看到一轮圆月挂在天空最高的位置。

34.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上海的白昼时间逐渐___,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___。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获取经线度数,根据经线的度数确定东西方向,进而判断出南北半球;其次要获取A、B、C各点的数据信息、太阳直射点的数据信息、赤道上日出时间和直射点经度地方时等数据信息;最后可结合相关知识进行解答。具体分析如下:第31题,根据图中经度值的变化,可判断出图中A点为北极点。根据题干信息“晨昏线通过极点A后,与Ac所在的经线相交于B点”,可知晨昏线通过极点A(北极点)之后,北极出现极昼现象,所以晨昏线通过极点A之日,日期约为3月22日;通过C点之日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日期约为6月22日;B点位于AC的中点位置,所以晨昏线通过B点之日,日期约为5月7日。第32题,晨昏线通过B点之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位置为45°w,则其地方时为12时,位于赤道上的邮轮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则该邮轮所处的地方时为6时,比45°W晚6小时,通过计算可得出该邮轮所处的经度位置是135°w:根据第31题的结论,晨昏线通过B点之日,日期约为5月7日,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赤道到北回归线的中间纬度,约为11°43′N。第33题,由上题解析可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为11°43′N,根据距直射点之间纬度间距相同其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可推算出:北京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间距=40°-11°43′,即该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间距=40°-11°43′,由此推算该地纬度=11°43′-(40°-11°43′)=-16°34′,即南纬16°34′。此时135°E为0时,上海地区的经度位置为121°E,两者经度相差14°。根据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且地方时是东早西晚,可判断上海地区人们看到十五圆月挂在天空最高的位置会晚56分钟。第34题,由上题解析可知,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即5月7日到6月22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上海的白昼时间逐渐延长,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减慢。

数据分析材料篇2

摘要:已知不同牌号的铝材料特性曲线符合同一类型函数关系式,基于室温恒速度法金属拉伸试验法,以6082铝材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数据拟合得到该类铝材应力应变关系通用函数式,并比较平行于纤维方向与垂直于纤维方向的材料性能。

关键词:铝合金;金属拉伸试验;通用函数式;材料性能

当前CAE分析已广泛成熟地应用在各工业领域,CAE分析部门也是许多企业的重要部门。在针对某款产品的CAE分析过程中,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某公司在对其产品———一种汽车悬架控制臂进行刚强度分析时,就需要用到控制臂原材料铝6082的力学性能参数,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应力—应变曲线等。已知同种类型不同牌号的材料其材料性能参数往往是不同的。在实际生产中若对每一种不同规格牌号的材料都进行一次全面测定,其工作量大,工作周期长,往往难以在规定时期内给出材料的各项性能参数,从而影响工作进程。现通过对比已知不同牌号的铝材料特性曲线,发现其曲线符合同类型的函数关系式。那么若已知某牌号铝材料特性曲线的函数关系式,在对该铝材料其他牌号铝材料进行测定时,只需测定某些关键点数据,代入该类型函数,即可得到其函数表达式,这种方法大大加快了测定速度,缩短了试验周期。目前因实际生产需要,需知某类铝材料的函数类型,故拟采用上述思路,先获取某一牌号铝材料的应力—应变函数关系式。根据实际条件现选取AL6082作为实验材料。

1实验设计

金属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采用静态拉伸实验获取较为准确。根据现有的实验条件笔者采用室温恒速度拉伸实验方法[1]。

1.1实验试样

试样的尺寸、形状主要由其产品的形成和尺寸所决定。一般而言,其横截面可以为矩形、圆形、环形等。其横截面积S0与原始标距L0的关系满足公式L0=kS槡0。比例系数k通常取为5.65。根据图1试样示意图《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GB/T228.1-2010)及实际工程情况,确定试样截面为圆形。

1.2试样取材

因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材料纤维方向有关,平行纤维方向与垂直纤维方向往往不同。故对一直径为103mm长度为176mm的AL6082棒料分别进行两个方向的取样。

1.3实验仪器

岛津AG-IC100材料试验机、游标卡尺。

2实验过程

2.1夹紧力影响分析

圆截面试样在实验过程中两端被夹紧,根据已知,其表面压强约为64MPa。为确定夹紧力对试样变形产生的影响,通过CAE分析,大致确定了其影响程度。本文采用Hypermesh对试样进行夹紧力引起试图5网格划分样标距段变形的影响[5]。首先对试样进行三维建模,后划分网格,网格类型C3D4,数量12094。

2.2实验操作

本试验选择的拉伸速度为2mm/min。首先准备好试样,后选择合适的夹具及附件。其次对软件进行数据清零,并输入当前试样材质及尺寸。之后夹好试样,运行软件并开启送油阀,开始测试。

3数据分析

3.1真实应力应变值计算

工程应力应变数值并不能准确反映材料在塑性变形阶段的力学特征,故需要计算真实应力应变值[2]。

3.2数据拟合与结论

先对平行与纤维方向40份数据进行拟合。通过观察试样真实应力应变数据可知,在拉伸的初始阶段所得数据变化趋势不稳定,这是由于变形量小于设备测量精度所致,故须选择稳定数据用于拟合。而对某一试样取全部数据拟合既无必要也会因拟合难度大而出现较大误差。故在数据变化趋势稳定点至最大拉力点(即抗拉强度点)间,等间隔取数据用于函数拟合[3]。拟合软件采用Matlab,得40个拟合函数。

4结束语

1)经过试样设计,试样规格合理性有限元分析等步骤完成了6082铝材料的拉伸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最终拟合得到一个此类铝材的应力应变关系通用函数式。

2)就此类铝材而言,平行纤维方向与垂直于纤维方向材料性能有较大差异,平行方向性能强于垂直方向。

参考文献

[1]谢晓芳.风力发电叶片用复合材料性能测试标准[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2(4):91-94.

[2]刘峻,高建和.集装箱塑料底板材料性能测试[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3,42(4):98-100.

[3]程鹏志,郎利辉,葛宇龙,等.力约束管材自由胀形试验研究与材料性能测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5,41(4):686-692.

[4]许雪峰,李娟,张杰刚,等.基于最大m值法的商用5083铝合金材料性能测试[J].热加工工艺,2013,42(10):71-73.

[5]王玉栋,金磊,洪清泉.HyperMesh&HyperView应用技巧与高级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51-161.

数据分析材料篇3

【关键词】机械工程;工程材料优选;优选方法

0 引言

选择好的工程材料要从材料的使用、工艺和成本上来看。这是以往建筑工作对材料选择的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环保理念的深入,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可靠和环保。材料在选择时首先要分析零件对材料的性能要求,其次要对材料进行分类筛选,对可选择的材料进行评价,最后决定选择的材料并进行验证[1]。材料的选择过程的复杂的,因此对于每一个步骤的实施都要十分谨慎。在众多建筑材料企业发展的今天,材料的多样性使得材料的选择更加复杂,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既能符合工程要求又能节约成本,需要有可行的优选方法。目前对材料的选择方法有很多,在本文中将详细分析,为建筑工程选择材料提供有效参考。

1 现代材料优选方法

1.1 知识系统选材

使用知识系统对材料进行选择是根据了解材料信息通过计算系统对材料进行分析。这种方法主组要注重对材料结果的理解,这种材料选择的方法有其独特的特点:工程团队在选择材料时可以通过知识系统了解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信息把材料选择工作分配给各个团队,这样有利于提高团队选择材料的效率,缩短材料选择的时间[2]。尽管知识系统的材料优选方法不能直接选择最优材料,但是对于相比于传统的材料选择方法,这种方式对工程仍然具有重要作用。

1.2 构件失效指标下的选材方法

构件的失效抗力是指构件材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变形、磨损的能力和其他相关性能的配合能力[3]。因为机械工程材料的种类很多,材料的性能的有所不同,因此对材料的失效能力进行研究能够保证材料在测试时和实践中数据对比一致性。首先要确定机械的操作条件,确定该机械对材料抗力的要求,其次根据模具的失效确定模具的抗力指标来选择性能符合要求,满足指标的机械材料。在进行选才时要注意才材料的来源以及材料的经济性指标。

1.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材料优选

层次分析法的层次有四个方面:经济效益、技术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关于经济效益主要是从财务费用、劳务费用、运输费用以及包装费用进行材料优选;技术效益考虑的是材料的可靠性,和物理性;生态效益主要包括资源的节约和能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和材料的回收利用;社会效益是指材料的选用能够改善居住环境,保留传统文化并且如何法律法规[5]。对于层次的分析要形成评价方法。

2 材料优选数据库介绍

2.1 数据种类

这里介绍几种关于材料优选的几种数据库选材。

首先,耐磨料磨损材料数据库选材,这种系统主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对材料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通过价值工程法给选材人员提供参考[6]。这种数据可在选材上系统工作比较开放。在选材上通过使用量化的因子的方法给设计人员提供综合的信息,这种数据库的选材有很多查询功能,在材料的管理上可以实现计算机的管理,减轻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其次,是计算机智能选择,这种系统通过技术模数对材料的切割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工具延长材料使用寿命,另外这种系统对成本和加工工艺能够进行估算[7]。

再次,利用材料矩阵进行选材。机械工程在工作时,选用的材料要根据机械的要求进行选择。在上文中已经提到相关的材料因子因素。把这些相关因子根据其特点和重要性组成矩阵。

2.2 数据库新发展

数据库材料选择已经有了新的发展。首先,目前已经把数据库与专家系统进行了结合。这种结合一方面有利于信息的查找,另一方面通过对材料公式的推理优化选材过程。这种系统储存了各种元素的信息。另外一种新发展是在事件的推理上,对信息进行搜索,虽然这种选材不能进行信息的创建,但是能够在原来的数据库中选择材料优选方法。它具有很强大的信息检索功能,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方法已经得到了验证。

3 实例分析

本文以机械工程中钢材料的选用为例,进行分析如何选取最优钢材。在某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钢材料,但是提供钢材料的企业有很多家,如何根据价格,质量等因素考虑钢材作如下分析。

首先,要确定钢材的功能指标,钢材的质量关系整个机械工程的质量,是评价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8]。对于钢材的指标通过结合工程的特点进行量化。进行量化主要有工程的项目经理,工程师、采购工程师进行评价。

其次,要确定钢材功能的重要性。包括,钢材的价格,钢材的运费,以及质量。以某家钢材的质量为标准,对钢材质量不合格的商家进行剔除,然后进行运费和价格对比,一般来说运费没有太大的悬殊,因此主要考虑价格,对于价格的考虑同时要考虑商家的品牌信用。

然后通过以上指标进行计算,最后确定供应商。

4 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技术不断的被开发,对于机械工程材料优选的方法也在不断的进行研究。为了提高选材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在材料的选择上一定要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选择。机械工程的建设十分重要,对材料的要求很高,如果在材料选择上出现任何问题,对工程和工作人员而言都会带来巨大伤害,因此材料选择要慎而又慎。

【参考文献】

[1]刘伯权,吴大川,王经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工程材料优选综合评价[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2:57-60.

[2]饶坤普.模糊物元分析法在墙体材料优选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09.

[3]李林波.运用价值工程理论优选工程材料供应商的实例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1,24:130-133.

[4]李建明.基于价值工程的建设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2.

[5]罗志唐.梅州市清凉山水库混凝土砌石重力坝加高技术方案论证与筑坝材料优选[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1,01:67-70.

[6]刘军,翟树栋,刘宁,王旭明.基于DEA的农房适用墙体砌块材料优选分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1:123-128.

数据分析材料篇4

关键词:项目成本信息化管理软件应用

一、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建筑施工行业的激烈竞争,施工企业的利润率不断降低,杭州地区投标报价的综合取费(含税)基本上在5.5%左右才具有竞争力,除去税率后,利润只有2个点左右了。因此加强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显得越来越重要。成本控制内容主要包含项目日常管理费用、材料费用、人工费用、技术及组织措施费用。但公司项目的成本数据统计以月、季财务及工程产值报表的型式上报公司财务部和工程部。由于项目上报的成本数据以月为周期,各部门的成本数据缺乏有效的交流,报表中各子目的分类比较粗糙,因此数据难以进行有效的实时统计、查询、分析。尤其外地项目更加难以进行控制管理。

二、项目成本管理的软件应用

那么项目成本管理信息需要动态核实时,以天、周为周期进行数据统计和上报,而且信息要各部门、各主管领导信息共享,随时查询。但数据量势必增大,工作繁琐,采用成本管理软件可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些问题,软件的应用给成本管理带来数据、流程、决策的变化,能够达到准确、实时的项目成本核算;权责明确的过程控制;动态的“盈亏分析”;改变人的工作状态。目前国际通用的软件是P3软件(PRIMAVERAPRO-JECTPLANNER),国内绝大部分大型工程也都使用过P3,譬如三峡、小浪底、二滩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大亚湾、岭澳、秦山三期等大型核电工程;外高桥电厂二期、国华准格尔电厂、等大型火电工程;京沪高速公路、润扬长江大桥等路桥工程;上海英特尔工厂、摩托罗拉天津工厂等大型工厂;南海石化、上海化学工业区等石化项目;广州地铁等市政工程。

三、利用现有网络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

软件的应用推广难,信息化管理就依旧要停止在数据统计不及时、报表粗糙、信息交流不畅、缺乏有效分析的现状上么?我认为可以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实行成本数据报表的实时动态管理。将各种与成本相关的数据如消耗材料的进库、出库、退库、报损;周转材料的进场、出场、报损等每天都以一定的数据格式(EXCEL电子表格)录入到计算机里,以数字的形式保存起来,并通过公司的网站,建立各项目部的电子信箱,数据由项目部上传到各自的信箱,各主管领导和主管部门可以随时登陆项目部信箱进行成本的归集、查询、分析。此外,各相关部门的成本数据通过集团公司内部的局域网络传输,实现成本数据的共享,从而实现了数据的信息化。

四、信息化管理的应用

(一)规范数据统计

将项目的成本费用分类、分细。比如:日常办公管理费用、材料费用、人工费用、机械租赁费用、技术措施费用、组织措施费用。以材料费用为例,可将材料按其专业属性和占总材料费用比例的不同划分为A、B、C类材料,每类材料再细分到各种名目,划分完毕后,制作统一的材料费用报表,将材料的进场数量、规格、进场价格、信息价格、供应商、经办人、使用部位、材料总价、已付材料价款、未付材料价款、实际用量与预算用量的比较、实际价格与投标价格的对比等等信息通过统一的表式进行归纳。

(二)规范管理流程

通过规范化的数据报表,达到实时动态查询、整理、分析,辅助企业的管理制度,将企业已经规范的一些科学的项目成本管理流程固化下来,使得流程所涉及岗位员工的工作更加规范高效,加强了成本管理中的约束(如限额领料),减少人为控制和“拍脑袋”的管理行为,同时堵塞了管理上的漏洞。

(三)科学化的决策

以往由于落后的成本管理手段,在决策时缺乏对成本对象的“定量”分析(往往只能作“定性”分析),使得决策往往依靠管理者的个人积累的经验。而且管理者要等每个月报表出来后才知道哪儿超了、哪儿省了,若要等此时才决策,恐怕早已为时已晚了,这种凭经验决策及事后决策(控制)的方法已很难达到成本控制的要求。为了能够达到成本控制决策的科学化,积累项目成本支出数据信息,就要做到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等全过程的“定性”“、定量”分析,以达到对成本过程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做到心中有数,及早应对。如人工或材料价格异常、实际工程量与清单工程量不符、办公管理费用异常等,均可使决策人及时调整和控制。实际工程量与清单工程量不符,可及时向开发商进行费用补偿,确认工程量的变更,使决算更加清晰方便;办公管理费用的异常,可详细查阅各种发票凭证,查明原因,控制成本支出。同时由于数据的实时,公司领导及各主管部门的信息共享,成本控制更加透明清晰。

五、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一)准确、实时的项目成本核算信息的共享,从根本上消除了各业务部门的“隔离”,财务部门不但能了解项目成本产生的全部过程,而且伴随着各相关业务部门的每一个作业,财务都有相应的反应。如材料部门在记录一笔材料出库、退库的同时,财务也得到了这个信息,并将相应的材料费用计入实际成本;经营部门对分包商每完成一笔结算,财务就产生相应的应付款,等等。可以看出正是这种成本数据信息的通畅、透明,才保障了项目成本的准确、实时成本核算才成为可能。

(二)权责明确的过程控制通过制定详细的制度和成本费用报表,可以很方便地帮助项目部进行目标成本分解,可依实际情况将目标成本明晰地划分为“可控”及“不可控”部分,对“不可控”部分成本的盈亏项目部能说明盈亏的原因,对“可控”部分成本进行进一步的权责划分,将其落实到责任部门及责任人。实时利用通用软件(EXCEL)对其发生成本进行计算、数据归集、分析,并对其进行跟踪,使得成本的过程控制“有章可循、有据可查”。配合项目部相关成本管理制度使“成本谁都负责,谁又都不负责”这个局面得以彻底改观。

(三)动态的“盈亏分析”项目管理者关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到底是盈了还是亏了,盈了———盈了多少,亏了———亏了多少,这在过去往往谁也说不清,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项目施工环境的“动态性”。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多种不确定因素存在,比如:台风导致工期延误,增加窝工费;设计变更导致工程量变化;班组操作失误导致返工,增加材料投入、延误工期;安全事故的发生,导致工伤赔偿等。因此工程的盈亏无法从投标时就做到完整的分析,需要动态分析。成本数据的信息化,数据报表的完整和细化,及统计分析的及时,可以保证项目盈亏的动态分析,使项目管理者做到心中有数、及时调控。

六、前瞻

数据分析材料篇5

关键词:施工;材料;控制

        1 准确统计设计数量作为控制的基本依据

        材料管理人员进驻施工现场后,应对施工设计图纸数量进行核定汇总,以便对材料的采购和材料用量进行系统管理。在材料实际用量计划中,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图纸设计数量与实际施工用量的线形比例关系:图纸设计的材料数量是在没有考虑施工损耗的情况下统计的数量,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各种损耗的因素,才是可供实际控制的数量。工程特点与工程部位的因素:考虑损耗主要包括地域环境、气候的特点,设计质量标准的特点,季节时令特点、工程部位等。

        (2)及时做好变更统计工作,变更一经确定,立即对材料控制数量进行调整,以确保数量控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在充分考虑了以上各种因素后核定材料数量,方可作为控制数量的基础,在材料采购供应过程中,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数量及时进行统计记录,以确保做到有效的控制。

        2 加强材料使用数量过程控制

        要做到对材料使用数量进行有效控制,必须做到在施工过程中的全过程控制,重点是施工过程中的中前期控制。应根据施工各阶段对施工进度中所需材料的计划使用量与实际使用量进行统计对比,如出现偏差,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不及时进行统计分析,材料管理工作则只是停留在重供应轻管理的水平上。到工程结束时才做统计分析,为时已晚,只能眼睁睁地接受亏损的现实。做好材料使用量的全过程控制,靠一个部门或一个人是不行的。首先项目部领导应重视支持;其次,还需生产经营部门的配合与协调:材料计划量的核定、施工统计期内止本月计划使用量所需的数据、已完工程量及材料配合比、比重等均应由生产部门配合提供,否则材料核算控制就无从着手。

        做到行之有效的材料用量控制,首先要做到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只有在统计时间一致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核算期内所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在对库存材料盘存时,要严肃认真,防止粗枝大叶走过程,使统计数据失去真实性、可比性。没有真实性、可比性,就无法进行材料使用数量的有效控制。

        要达到对材料使用数量控制的目的,必须对每月统计分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纠正措施,有明确的责任人,有具体的落实人。另外,对材料使用量的控制与相关责任人的经济收入挂钩,充分体现责、权、利一致的原则,个人收入与项目工程成本控制相结合。

        3 控制方法

        控制方法采取按月填制《材料盘点表》进行核算统计的方式,表式如下:

        表中①项目计划使用量,是在充分考虑了各种施工因素后核定的项目工程计划使用数量即实际控制量。

        表中②止本月计划使用量,是至施工统计期应使用的材料数量。

        表中③止本月累计使用量,是至施工统计期实际使用的材料使用量。

        表中④累计盈亏,是对施工统计期材料计划使用量与实际使用量的统计对比,可以直观的反映该施工统计期内材料使用量的盈亏,如出现亏损就应该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为了找出材料使用出现亏损是哪个阶段造成的,是谁造成的,就应对当月的材料使用状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

 表中⑤本月计划用量,是本月已完成工程量的计划使用数量。

        表中⑥本月实际用量,是本月实际使用的材料数量。

        表中⑦本月盈亏,是本月施工过程中材料使用数量实际状况,如出现连续亏损,就要进一步分析上月度统计分析的原因是否切中要害,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力,或者是根本就没有采取整改措施;该月度的亏损,是谁来进行控制的,谁应对本月出现的亏损承担责任。

        表中⑧累计进场量,是该工程材料的累计进场数量,到工程后期或单位工程即将结束时,应对进场材料进行控制,已进场数量与计划用量之差是多少,再进多少,材料人员要有一个明确的数字控制线。

        表中⑨本月进场量,是本月进场的材料数量,是考核材料人员对本月应进场材料数量的考核,如出现实际进场数量大于工程计划数量现象,应追究责任,以避免盲目进料造成工程已结束而进场的材料还有剩余,导致浪费。

        表中⑩本月库存为施工统计期内当月库存的材料数量,此项是考虑材料现场管理人员是否在施工统计期内对材料进行了认真的盘点,此栏项的数据也是核算本月材料实际使用数量的重要依据,在工程后期,材料人员应随时在此基础上考虑下月的材料进场数量。

数据分析材料篇6

【关键词】材料微观组织结构;资源库;网络平台

【Abstract】Because the students are not familiar with the microstructure of common materials, and can not better use modern analysis and testing equipment to study material microstructure, this paper is aimed to construct the repository and network platform of material microstructure.

【Key words】Material microstructure; Repository; Network platform

0 引言

任何一种材料的宏观性能或行为,都是由其微观组织结构所决定的[1]。因此,熟悉常见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掌握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分析检测方法,分析微观组织结构的形成机理、演变规律,对材料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在材料类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材料科学基础》、《固态相变原理》、《金属材料学》、《无机材料结构基础》、《材料热处理》等课程分别从不同方面介绍材料微观组织、晶体结构的类型、特点、产生条件、影响规律以及微观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但每门课程都是以两三种典型材料为例进行介绍,且典型材料往往在不同课程中多次出现,因此学生不熟悉常见材料尤其是新兴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近年来在工作面试和考研复试过程中,学生因对材料微观组织结构认识不清而被淘汰的例子并不少见。另外,各门课程单独开设,却又彼此关联,学生缺乏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因此对材料微观组织结构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有待加强。

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分析检测,需要运用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电子探针、热分析仪等一系列现代分析检测设备[2]。这些设备除金相显微镜外,均为大型仪器,台套数少。虽然相关课程会对仪器设备的原理、结构和测试方法进行介绍,但学生上机做实验的机会少,不会操作设备,因此动手能力差,不能较好的运用仪器设备进行测试和研究,更不具备综合运用分析检测设备研究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能力。

本文针对学生不熟悉常见材料微观组织结构、不能较好的运用现代分析检测设备研究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现状,开展交互式材料微观组织结构资源库与网络平台建设,培养学生仪器操作能力及对材料微观组织结构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微观组织结构资源库建设

1.1 材料微观组织结构分析检测方法资源库建设

为使学生掌握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分析检测方法,针对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热分析仪等常用仪器设备,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系统培训后,由学生详细介绍各仪器的工作原理、结构、样品制备、实验参数的选择和操作过程,并拍摄视频,建立分析检测设备资源库。针对学生数据分析处理能力较弱的特点,我们又拍摄了学生详细介绍Jade、Origin等常用数据处理分析软件特点、功能和使用方法的视频,建立了数据处理软件资源库。以X射线衍射物相定性分析为例,利用X射线衍射仪得到原始数据以后,详细介绍利用Jade软件进行物相检索、分析以及衍射峰标定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如何将Jade软件分析结果在Origin软件中完整表现并输出的方法。通过分析检测设备、数据处理软件资源库建设,建立了材料微观组织结构分析检测方法资源库,可以使学生直观地学习各大型仪器的构造、原理以及操作过程,并掌握相关数据分析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1.2 材料微观组织、晶体结构资源库建设

为使学生熟悉常见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老师指导学生制备常见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及部分新兴材料样品,利用各仪器设备检测样品微观组织结构,分析各样品的物相组成、微观组织、成分,标注制备工艺、热处理方式等信息后,建立微观组织资源库。同时,指导学生动手制作晶体结构三维动画模型和实物模型,建立晶体结构资源库。通过微观组织、晶体结构资源库建设,使学生掌握不同材料微观组织、晶体结构的类型、特点、形成原理、影响规律以及微观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1.3 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综合分析典型案例资源库建设

针对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对材料微观组织结构进行综合分析能力有待加强的特点,根据学院优势科研方向,如等离子表面处理、环境净化、能源材料等,结合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设计典型案例;学生根据兴趣选择案例并组成小组,进行文献调研、实验方案设计,与老师讨论后开展样品制备、综合分析检测、数据处理、理论分析等工作,完成案例分析检测报告[3],建立综合分析典型案例资源库。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综合分析典型案例内容要多样化并与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相关,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另外,典型案例要有综合性和设计性,每个案例的完成要涉及到各个仪器和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例如案例“B2结构FeAl合金中的有序-无序转变”,在对样品进行不同热处理后,需要利用X射线衍射仪表征合金的有序和无序结构,扫描电镜观察微观组织,热分析仪表征有序-无序转变过程,显微硬度计测量样品硬度,相关结果的分析涉及到晶体结构、晶体缺陷、固态相变原理、材料热处理、材料力学性能等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综合分析典型案例资源库建设,培养了学生综合利用分析检测设备及理论知识对材料微观组织结构分析测试和研究的能力。

2 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网络平台建设

通过材料微观组织结构资源库建设,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为使更多的同学受益,我们以上述各资源库为主要模块,构建了交互式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网络平台。通过该网络平台,学生可自主地学习各分析检测仪器的结构、原理、操作方法以及数据分析处理方法,熟悉常见材料的微观组织、晶体结构,了解综合利用分析检测设备和理论知识对材料微观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的方法。各资源库建设主要由学生完成,这容易拉近网络平台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学习起来也更加容易。另外,各资源库主要由视频、实物模型、动画、照片等组成,学生可以直观地进行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各资源库模块的基础上,增设材料进展模块,结合当前材料科学的发展趋势,介绍新材料以及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开阔视野。例如,针对大家非常关心的PM2.5问题,介绍机动车尾气净化用贵金属催化剂、氧化物催化剂材料的发展,以及高温过滤领域固体颗粒物过滤材料的研究状况。新材料的出现往往和分析表征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让学生了解分析测试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可以加深对分析检测方法的应用及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以透射电镜为例,球差矫正器的出现使透射电镜的分辨率和应用范围得到显著提高,通过比较球差透射电镜和普通透射电镜在分辨率、成像质量、功能等方面的不同,既能加深对“球差是影响透射电镜分辨率的主要因素”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又能让学生了解透射电镜的发展。

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网络平台除了能让学生自主学习外,还应能提供学生、老师交流、讨论的共享环境,为此,我们设置了交流讨论专区。学生可以针对各模块中的每个具体问题以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疑惑,和老师、同学交流、讨论;也可以将自己了解、收集的相关知识,上传至网络平台,与大家分享、交流。另外,针对大家感兴趣的问题或学术热点,老师会定期抛出一些问题供大家讨论。比如在嫦娥三号登月期间,我们提出“玉兔号月球车需要什么材料?”这一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和调研空间,学生根据月球表面路况、重力、温差、辐射、月球车着陆可能受到的冲击以及电力供应等问题,提出了钛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梯度功能复合材料、超塑性合金、超轻泡沫金属等各种材料,讨论非常热烈,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培养了综合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材料学科的知识在不断地更新,要保持网络平台对学生的吸引力,就需要对平台中各模块内容进行更新、补充,以保证网络平台的实时性,使其更好地为师生服务[4],因此,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网络平台建设是一个长期、不间断地过程。

3 实施效果

材料微观组织结构资源库与网络平台建设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在培养学生操作大型仪器设备对材料微观组织结构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着重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在资源库与网络平台建设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查阅文献并制定实验方案,掌握了样品制备以及常用分析检测设备的操作方法。综合分析典型案例的完成,培养了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分析检测设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熟悉常见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同时,建立了材料微观组织结构与成分、工艺及性能的联系。同时,资源库与网络平台建设过程中的分工与合作,培养了学生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4 结束语

材料微观组织结构在材料类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材料微观组织结构资源库与网络平台建设,可以使学生熟悉常见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掌握综合利用理论知识和现代分析检测设备对材料微观组织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

【参考文献】

[1]胡赓祥,蔡,戎咏华.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版)[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2]周玉.材料分析方法(第三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数据分析材料篇7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项目;检测试验;数据分析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为了满足日益增多的建筑材料需求,建材市场逐渐壮大发展,为建筑承包商选择施工建材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也正是由于建材供应商太多,其所供应的建材质量很难达到技术规定的要求,但一些不法承包商为了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建材采购开支,不惜选择使用供应商供应的劣质建材,为建筑工程质量埋下了质量安全隐患。为此,加强对建材质量的检验是非常有必要的。但由于建材种类较多,不同厂家的生产水平良莠不齐,这就为建材质量检验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加强建材质量监督管理,就必须要提高建材检验技术方法,确保检验所得数据的准确性,以提高整体建筑行业的建设质量水平。

1、建筑材料的检验

由于当前建筑材料所涉及到的种类较多,各种不同功能作用的材料,在检测的过程中需要检测的项目是不同的。因此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到每个不同种类的建材所需要进行的不同检测项目。一般来讲,建筑工程施工中所需的建筑材料中,最常见的有混凝土、钢材、砂浆、砌体、等等。如对于混凝土来讲,除了要检验其强度等级,还需要检测其和易性程度以及抗压抗冻特性等不同的检测项目;再如钢材,主要检测的项目有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与弯曲性能、焊接性能等。

在实际的建材检验过程中,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通常需要注意到以下几方面的控制措施:

1.1试样取样。在对检测样品进行取样时要注意取样的代表性,通常是从一批材料不同的部位进行随机取样,确保取样数目正确,取样部位全面,具有代表性,避免因取样失误造成检测结果不能代表整个检验批的质量。

1.2设备。在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设备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例如在测试钢筋的屈服强度时,如果试验机加荷速度过快,屈服强度测量值将会大于实际值,所以在进行设备操作时要根据相关材料操作标准和仪器操作规程操作仪器,注意加荷要连续均匀,当试件开始迅速变形接近破坏时,要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测出最终数值。而且对设备的定期检查和护理也很重要,要定期检查和校准,满足相应标准规范要求。

1.3环境温度与湿度。大部分建筑材料的性能与温度和湿度直接相关,所以在建筑材料检测中,要严格控制试件的养护环境,例如在对水泥试件的养护中,要确保环境温度保持为20℃士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 50%,减少温度和湿度对检测结果的干扰。

2、如何提高建材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在对建材进行检验后,就需要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该建材是否满足技术要求。为了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检验结果的公平性,首先应当选取正确的检验标准依据,继而正确处理试验数据,减少试验所得数据误差来源,正确读数,确保建材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2.1正确选择检验标准依据

质检机构的基本任务是依据技术标准,对产品进行检测,出据科学、公正、准确的检验报告,在检测前必须正确选择检验依据标准。我们在选用标准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产品属于国家强制性标准调整的,应首先选用国家标准;选用企业声称执行的国家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没有上述标准的,再选用企业行业的产品说明、广告、合同、图纸等。

2.2实验数据的处理

在检测过程中,误差是难以避免的,为了使结果更加准确,需要对试验结果进行适当的处理。若在同一组试件中,试验数据结果离散性较大时,就要根据相关的试验标准及规范,对一些结果数据进行取舍,例如在水泥胶砂试件的抗压强度实验中,对一组棱柱体试件进行检测,得到6个检测数据,若其中有一个数据大于(或小于)平均值的 10,应予以舍弃,然后对剩余的5个数据进行处理,若是仍有数据大于(或小于)5个数据平均值的10,则对该组数据全部舍弃,重新进行检测试验。在对数据的处理中,不能将实验数据在不进行分析的情况下,进行简单的求平均处理,而且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要根据相关的标准,对技术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若出现相关指标异常的状况,要对整个试验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必要时要进行复检。

2.3建筑材料测量的误差来源

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总会有误差,往往得不到真实值,误差一般来自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仪器设备,在测量过程中因为仪器设备本身的缺陷或仪器设备使用的不正确以及操作人员不熟练和环境控制的失误等原因造成实验结果的误差;其次对检测工作的态度不严谨,对检测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施工现场对材料进行采样时,只是随意的对建筑材料进行抽样,甚至样品不是来自于施工材料,违反了检测中样品必须真实的原则。最后,在建筑材料的检测中,有的相关工作人员不遵守检测程序,将施工材料先施工后检测操作,还出现了检测报告重复使用或是将其他单位的检测报告改头换面后使用的情况,大大降低了建筑产品的质量。

2.4减少试验误差

在试验过程中通常有3种误差,第一种是同一组试件之间的误差,若是该误差超出范围,试验应重做。第二种是平行实验误差,主要是出现在同一个样品分成2个或3个试样进行检测时,当误差超过相关标准时要进行复检。第三种误差是对比实验误差,主要是指用同一材料、同一样品在不同试验设备上所获得的试验结果的误差,在多台仪器上进行试验可以提高结果的准确度,其中可以利用相对误差对机器的检测结果进行校准,将试样分为两份,一份交由权威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另一份在本检测机构进行检测,若是偏差较大则要分析原因进行整改,每年将该试验项目进行两次比对试验可以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数据分析材料篇8

1 成本核算分析的重要性

价格竞争力的实质是单位产品成本的竞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成本核算分析过程,就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作业耗费情况真实反映的过程,只有明确产品成本在各个作业链上发生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进行成本管理及控制,只有降低成本,才可能降低价格,企业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取得胜利。因此,成本核算分析对企业的成本管理、成本水平控制和目标成本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建立企业成本核算分析体系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数据量大、种类多、核算过程繁,要能够准确的核算产品成本必须根据自身的设计、采购、生产加工工艺流程、销售流程以及企业管理目标的特点,建立适合的成本核算体系。成本核算分析体系建立过程中各环节的基础数据一定要详细而全面、成本核算也要经历由片到面再到点的过程,不能要求一步到位;在确定成本核算体系基本符合生产实际之后,逐步进行成本细化及分析工作。下面以泰州市航宇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企业)的实际成本核算分析工作为例,论述企业成本核算分析体系的建立及要点。A企业生产规模中型,产品按主壳体材质分为铝、铜、不锈钢,虽然壳体的材质不同,但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基本是相同的,同时A企业产品按照外形不同,主要分为两大类:圆型连接器、矩型连接器;产品主要生产流程为:针孔、冲制件、橡胶件、绝缘体及大宗材料(铝、铜、不锈钢)的采购、大宗材料加工制作壳体及检验、壳体委外电镀及检验、进行零件装配和成品检验;企业采用按照工序分班组进行作业、产品交接生产的生产管理模式。

2.1 财务人员要熟悉本企业产品的生产流程,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只有懂得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才能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核算与分析过程中对重要环节,进行重点核算分析,合理的归集和分配产品的成本,这是做好成本核算及分析的前提。由于A企业产品生产工艺基本相同,但主壳体有自己加工制作的,也有直接采购的,我们采用分步法进行成本核算,即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各项生产费用,先计算出各步骤半成品成本,最后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一种核算方法。

2.2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企业生产过程中产品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计入产品成本计算对象,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发生的各类产品的共同费用计入“制造费用”对应科目,月末按照一定的分配方法或分配标准在各产品间进行分配,如电费应按照各车间分电表中的耗电量为标准实行分配等。工业企业“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一般有按生产工人工资或工时、按机器工时、按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按产品产量等进行分配。具体采用哪种分配方法,具体要视生产实际情况由企业自行决定。分配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A企业制造费用按成本中心进行归集,再按该成本中心本期完工产品的数量进行分摊,最终分配到具体的产品型号中。

2.3 按时间节点,清点车间在制品,正确划分完工产品成本和期末在制品成本。A企业车间人员每月要按规定的时间节点要及时进行在制品的清点,盘点已领用尚未完工的原料数量,为保证在制品核算的准确性,要求车间人员在盘点过程中要做到细心,全面,准确,避免出现多盘与漏盘现象,材料核算员再根据车间盘点各材料进行核算,计算出该部份材料的金额。对所有完工的产成品或半成品每月25号必须在ERP系统进行入库处理,由于A企业产品的生产特点:产成品主要对各种零件进行装配,在产品数量少,金额小,所以在产品的核算主要就是对材料成本的核算。所以当月产品对应成本是不包括已领但尚未使用的原材料部分。

2.4 制定各部门成本核算流程和各项成本考核指标。企业进行成本管理一直都被误认为是由财务和管理人员考虑的事,且管理的过程往往局限在生产环节,造成企业成本管理的主体狭隘与环节单一,企业的成本管理自然难以取得成效。通过制定各部门成本核算流程和各项成本考核指标,调动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加强了企业各部门人员成本控制的意识,将企业生产成本及各项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更加直观化,将企业在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的实际情况量化和指标化,用以分析各项因素对企业成本的影响程度。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对重点材料要进行重点核算与控制,确定该成本控制点的衡量指标。例A企业通过建立《全过程数据统计表》对研发环节的投入,采购环节每月材料的采购价格及采购量、生产部门生产环节材料辅料及低值易耗品的领用、质量检验部门不合格品的统计、销售部门在销售环节发生的成本、人力部门对人力投入的统计,核算各个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再将这些成本与产值,销售等进行配比,是否达到制定的考核指标,再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找出未达标的原因,来服务于管理、服务于生产,服务于销售。由于A企业金属封装外壳电镀主要材料是氯化亚金钾,原料价值高,并且是产品成本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将氯化亚金钾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情况的进行重点核算,严格进行投入与产出的配比,监控生产是否出现问题。另外在制定各门成本考核指标时一定要注意指标的合理性、相关性和可比性,A企业指标的制定是根据本企业历年的数据和经验,以及同行业水平计算确定的。

2.5 推行ERP管理与核算,不断将成本核算工作细化。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数据量大,过程繁锁,单个产品的成本核算往往不够准确,实行ERP系统管理,使成本核算自动化,且能够快速的提供各种成本数据,准确的计算单个产品的成品,提高财务人员工作效率,同时将产品物料结构管理规范化,提高产品质量。如A企业,在ERP系统上线前,成本核算是按产品系列和批次进行的,而ERP上线后,由技术部门设计并搭建每种产品型号的BOM表,BOM表对应该产品所需的零件、机加工件等类别,相应的所需材料唯一化,这样就可以准确计算每批产品中各种型号产品的成本。为成本分析提供准确细致的基础数据。

2.6 进行成本分析,编制成本分析报告。利用成本核算数据及其他有关资料进行成本分析,将当期数据与同期或上期的数据进行对比,抓住要点,分析成本水平及变动情况,找出变动的原因,采取措施降低或控制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成本分析报告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且要有数据做支撑,加上图表形式,让分析报告的使用者更直观了解本期企业成本。例A企业每月对采购成本总额,与产值是否配比,看其指标是否正常,若异常再对期采购材料单价数量进行分析,分析引起其变动的根本因素。

数据分析材料篇9

1.订单式成本管理

能够使卫生材料的使用消耗建立在真实的医疗检查治疗活动上,依据订单系统生成的领料单领取的材料,都有明确的去向和用途,减少了浪费和非业务性消耗,解决了当前科室成本管理大多以金额为主,以费用增长率、指标控制额、百元医疗收入的卫生材料费用等指标为考核方法的模式,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

2.新医院会计制度强化了对成本管理的要求

要求开展科室、床日、诊次、项目、病种成本核算。传统成本核算一般采用分摊的办法,对项目、病种成本核算,难以提供详细准确的成本数据。订单式成本管理为成本核算、项目定价提供了准确的材料成本数据。

3.由于订单化成本能够反映项目使用的具体材料和用量

揭示材料成本的流向、数量和环节,因此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评价材料使用的合理性、适当性,并提出改进措施,为挖掘潜力、减少浪费、完善管理提供真实、准确、直接的依据。

二、医院内部订单的制定和设计

1.订单系统的设计

合适的订单系统是订单管理的基础,应包括订单制定、订单下达、材料生成、领用系统、结余或差额补齐、订单较对、订单取消、统计和分析等。简便、灵活、高效的订单录入方式能使订单系统得到有效的应用。录入方式包括手工录入、刷卡录入、医嘱录入和其他录入等。手工录入指工作人员依据检查治疗计划依次录入,适用于手术室等业务量不大的科室;刷卡录入适用于门诊量大、业务繁忙的科室部门,如检验、超声、放射检查等;医嘱录入适用于住院病人。

2.物料清单和消耗定额的制定

订单系统首先要制定医疗服务项目的标准物料清单和消耗定额。物料清单是订单管理的基础文件,是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产品结构数据文件,狭义的物料清单仅指产品结构组成,即由哪些原材料构成,在此指一项医疗服务所需耗费的材料用品。标准的物料清单应包括品名、HIS编码、单位、规格、定额数量、定额单价、部门。HIS编码包括诊疗项目和材料的编码,单位应设定为最小单位量。消耗定额应制定到最小单位量。对瓶装不可拆分的消毒液、耦合剂、试剂等,可以设定为消耗定额量,全部订单完成后,再根据消耗定额累计数换算成整件领用量,多余的定额留下次结算或退回。消耗定额可以采用类推法、测定法、估测法、分析法等确定,坚持宁紧勿松的原则,在执行后要进行复核、比较、分析,如有必要应进行适当调整,使消耗定额切实可行。以肝功能检查为例,对物料清单及消耗定额的制定予以明晰。

3.订单的制定为适应临床需求

应有不同的订单类型。按制定的时间,订单可分为一般性订单、同步订单和后置订单。一般性订单是指事先下达检查治疗计划,制定订单,领用材料,如医嘱录入和手术计划录入。同时为适应门诊频繁的诊疗活动,应设计实时(同步)订单,即在病人检查治疗的同时,一并录入的订单,如刷卡录入的订单,这种订单由订单系统在刷卡时自动生成,所需材料定额在完成所有工作量后,由订单系统汇总生成领用量,再向库房领用。后置订单是指所有检查治疗完成再生成的订单。同步和后置订单在检查时所需材料由备用周转材料垫付。合理的订单应包括时间、项目、数量、物料清单等。由于各种原因,已下达领料的订单项目(服务项目)可能取消,这时需要做订单取消处理:取消的订单定额计入材料结余,或冲抵下批订单领用额;取消的订单材料应及时转入结存,保证消耗材料的真实性。

4.配送(领用)流程的制定

材料物资的领用应以订单为依据,根据订单生成的领料清单通过信息系统传递到库房。科室之间应合理分配时间,定好自己的领用时间,保证领用的有序和有效。应加强材料收发的复核工作,及时盘存材料,建立材料库存预警系统,保证临床需求。科室应建立周转材料库,在领用后补齐已使用的周转材料,按先进先出法使用,避免过期失效。

5.统计和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材料篇10

关键词:粉煤灰;非线性回归分析;抗劈裂;可靠性计算

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研究利用粉煤灰和秸秆制作成轻质复合材料是我国建材工业发展的方向之一。我国对粉煤灰秸秆复合材料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此材料的开发应用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对推动粉煤灰和秸秆的综合利用,搞好环境保护,变废为宝、节约能源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抗劈裂方面对粉煤灰秸秆复合材料进行试验研究,并对材料的抗劈裂可靠性进行计算和分析。

1 粉煤灰秸秆复合材料抗劈裂试验

1.1 试验材料

本试验所用材料主要包括:湿排粉煤灰、秸秆、水泥等。试验采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湿排粉煤灰的主要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见表1、2。

(13)

确定三个因素f(x1),f(x2),f(ym)的概率密度函数后,三者的乘积就是联合概率密度函数,如公式(14)所示。根据结构失效概率公式(5),得出复合材料的抗劈裂试验的失效概率如公式(15)所示。

(15)

下面对抗劈裂试验的最优化配比所对应的复合材料试件进行可靠性分析。通过对非线性回归方程(2)求极值,当x1=0.45,x2=0.06,ymax=3.8918KN。根据实际试验情况,取所对应抗劈裂回归方程最大值的60%作为设计值ym正态分布的均值,分析因素x1,x2,ym 的均值、均方差如下:

μ1=x1=0.45, σ1=0.0225 μ2=x2=0.06, σ2=0.003

μm=2.335, σm=0.1168

根据要求采用区间[μ-5σ,μ+5σ]作为积分变量的范围,所以分析因素的范围是0.388

采用计算机编程对公式(15)和(17)进行计算,本文运用FORTRAN语言对失效概率进行编程计算。计算机编制程序中,根据公式(9)将积分变量的区间划分为500个等分区间,循环求和计算。对4号配比制成的试件进行计算,材料抗劈裂峰值的失效概率是Pf=1.0876×10-4;对优化配比所对应的试件进行计算,材料抗劈裂峰值的失效概率是Pf=2.6726×10-4。

3 结语

3.1 采用均匀设计法安排粉煤灰秸秆复合材料抗劈裂试验,用1stOpt综合优化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二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拟合的抗劈裂回归分析公式准确性比较高。

3.2 采用直接积分法进行粉煤灰秸秆复合材料的可靠性计算,主要考虑因素为粉煤灰含量x1和秸秆含量x2,以及材料达到实际工程要求的设计值ym。失效函数G(x1,x2,ym)表达材料的抗劈裂峰值与实际要求的抗劈裂峰值之间的数值关系。对失效函数进行可靠性分析,表明材料的抗劈裂性能处于安全状态,符合《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的要求。

3.3 根据试验设计方案,对4号配比制成的试件进行可靠性计算,材料抗劈裂峰值的失效概率是Pf=1.0876×10-4;对优化配比所对应的试件进行可靠性计算,材料抗劈裂峰值的失效概率是Pf=2.6726×10-4。

参考文献

[1] 王福元,吴正严.粉煤灰利用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3-13.

[2] 李红辉.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07.

[3] 李云雁,胡传荣.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114-122.

[4] 叶亚齐,茹忠亮,胡文亮.均匀设计法及其在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J].水泥与混凝土,2005:14-15.

[5] 贡金鑫,魏巍巍,赵国藩.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31-71.

[6] 张新培.建筑结构可靠度分析与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2-18.

[7] 白云,钱培德.FORTRAN 90程序设计[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