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十篇

时间:2023-12-29 17:53:20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篇1

一、“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现实意义

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立统一矛盾助推了国家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伴随着环境保护的不断深入已走过40多年历程,既有理论研究上的贡献,也取得了一定实践探索的经验。然而,面对"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生态文明建设却仍显疲软和力不从心。目前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究其原因虽然有自然和历史的原因,但究其主要原因是近年来经济迅速发展造成资源过度开发。同时也存在改革体制不够健全等原因。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这说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已构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已成为国家政府层面关注和重视的重要问题。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以来,学术界掀起了讨论构建生态文明制度的新热潮,学者们围绕"什么是生态文明制度?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怎样的生态文明制度?”对生态文明制度的概念内涵、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必要性和紧迫性、构建路径、框架结构进行了全方位探讨和研究,众所周知,不同历史时期和阶段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同,相应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也应呈显出不同的特点和侧重点。我国经济社会已步入"新常态”阶段,那么,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如何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新常态”?这理应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然而就目前来说学术界还没触及到这方面的研究,不少生态制度还相对落后,重要的生态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容尚需完善,制度体系有待深入探索和建构。首先,从研究的路径和方法看,现有研究由于缺乏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生态制度缺失缺位及凸显矛盾的深刻剖析,因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有待逐步优化。在研究方法上已有成果大多缺乏逻辑与历史、普遍共性与特殊个性、理论分析与实证调研、横向比较与纵向分析、量化指标考核和本质内容分析、宏观层面和微观层次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次,从研究的视角和学科看,目前研究视角较为单一,如对经济激励机制的研究大多为针对单一制度的经济学研究,缺乏多视角、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共同研究,故很多研究结论不免带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新常态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常态”下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现实影响深远的实践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新常态”的来临,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必定会沿着纵深方向发展。首先,在理论层面上:第一,“新常态”下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必将成为学术界研究发展的动向之一。生态文明制度构建如何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保护的大逻辑,首要的是必须对生态文明建设地位进行重新定位。第二,应进一步拓展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研究视角,并丰富和深化生态文明制度内容体系。在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行研究时,必须摆脱单一的研究视角,加强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分析,开拓视野,借鉴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第三,应该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生态公平和环境正义的研究。生态公正和环境正义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理论前提和主要任务,只有重视生态文明制度中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的研究和探索,才能实现生态公平和环境正义。其次,在实践层面上:第一,应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及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目前对生态文明制度的研究大多是宏观上的探讨,抽象的规范性和理论性研究较多,而从实证角度进行具体制度运行及实效性的研究较少。第二,要加速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试点实验。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实践不断地检视已建立起来的生态文明制度,并进行经验总结,才能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第三,应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出发,加快"创建生态文明制度优先领域”的实践研究。生态文明体系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依托健全的体系来激励并制约个人行为,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因此新常态背景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显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实践价值。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特别是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深刻意义、现实依据和实践经验为依据,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生态缺位、法律制度缺失和体制弊端凸显为原由,探索了"新常态”视域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路径依赖和体系框架。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学界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制度思想,更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搭建了平台,提供研究基础和方法论支持。

作者:夏广毅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篇2

出版背景

《绿色中国》:最近,由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写、由您主编的《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读本》一书已经正式出版。我们注意到,在该书的封面上特别标注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精神重点出版物”字样。请问在这行标注的后面有着怎样的编撰出版背景?

黎祖交:这本书的编撰出版是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统一部署下进行的。其主要背景是:

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精神,原新闻出版总署于2013年2月下旬下发了《关于制订和报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精神主题出版重点选题的通知》,要求各省新闻出版局和主管部门组织所辖、所属出版单位紧紧围绕党的十主题主线,安排一批重点选题。为了贯彻落实这个通知精神,中国林业出版社派出专人与我联系,希望我按照该通知要求拟定一个重点选题,并撰写一个详细的包含章、节、目内容的撰写提纲上报。提纲拟定后,经出版社研究,就形成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读本》这一重点选题,正式报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后经了解,这个通知下发后,全国380余家出版单位报送了1500余种选题。经专家评审论证,最终确定了115种重点选题。《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就是最终确定的这115种重点选题之一。

本选题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审确定后,还经历了申报国家出版基金的过程,就是根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由本书出版单位中国林业出版社向相关部门正式申报了国家出版基金,经评审通过,并报经国家出版基金管理委员会批准,被正式确定为201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主题出版项目。

还要特别指出的是,2013年5月下旬,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还下发了《关于做好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精神主题出版工作的通知》,要求获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的出版单位切实抓好书稿的审读、编辑、加工、印刷和发行等环节的工作,确保出版导向和出版质量,并在封面上标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精神重点出版物”字样,同时做好重点出版物的宣传、发行工作,充分利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体、多种途径对重点出版物进行宣传,扩大主题重点出版物的社会影响,把学习宣传党的十精神引向深入。

这就是我们这本书特别标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精神重点出版物”的缘由,也可以说是本书出版的主要背景,同时也是我愿意接受媒体记者专访的主要原因。

《绿色中国》:这本书的封面和扉页上还标明“由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写”,这是否意味着这本书是由林业部门的作者写给林业系统的领导干部看的?

黎祖交:“由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写”并不意味着是由林业部门的作者写给林业系统的领导干部看的。这在本书《后记》第一段话中已经说得十分清楚:“本书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精神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旨在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为我国党政领导干部提供一本学习宣传贯彻十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部署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重要论述的辅助读物”。既然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而且是为我国党政领导干部提供的辅助读物,当然就不是仅限于林业系统,而是面向全国党政领导干部的。

事实上,我们从策划选题、拟定写作提纲,到挑选撰稿作者、召开编写会议,再到撰稿、统稿、配图、审读,直至评审、修改、定稿、送出版社编辑出版,始终都秉承这一宗旨。就以撰稿组成员的组成来说,您看看各讲撰稿人的所在单位就会知道,他们都是分别来自于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的相关专家学者,根本不存在仅由林业部门写给本系统领导干部看的问题。

《绿色中国》:那又为什么还要标明“由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写”呢?

黎祖交:至于标明“由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写”,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缘由:

第一,当时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向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上报这个重点选题时是作为音像电子出版物的(纸质图书是其配套出版物),其填写的制作单位就是“国家林业局”,而且本选题被正式确定后,国家林业局还专门成立了以局长、党组书记赵树丛为主任的编辑委员会和以中纪委驻国家林业局纪检组组长、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陈述贤为组长的编撰工作领导小组,正是国家林业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本书的编写和成功问世提供了可靠的组织和政治保障;

第二,本书编写大纲和撰稿组成员名单虽然是由我先提出初步建议,但也是在与中国林业出版社商量后,经报请国家林业局党组会议研究确定的,其中有两名撰稿组成员还是由国家林业局领导亲自指定的,这自然也体现了“由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写”的含义;

第三,从全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读本”的内容来说,也体现了由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写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正如中央一再强调的,林业在生态建设中居于首要地位、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居于重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居于基础地位、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居于特殊地位,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本书由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写也从一定意义上体现出国家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对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同。

《绿色中国》:您说中央一再强调的这些观点,依据是什么?

黎祖交:依据是中央的正式文件,其中最主要的依据是经权威专家文献检索显示在我们党的历史文献中第一次将生态文明概念写入其中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即中共中央〔2003〕9号文件。正是在这个文件中,我们党首次明确提出了“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的指导思想。在一个专为加快林业发展做出的中央决定中,如此明确地将林业同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这“三生态”紧密联结在一起,并将其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足以说明中央对于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由此也可以看出,由国家林业局组织社会相关单位、部门的专家学者共同撰写生态文明建设的读本是合适的。

据我所知,当年中共中央原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姜春云同志发起筹建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初期,也曾考虑挂靠在国家林业局。我理解,姜春云同志当初之所以有这种考虑,很可能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也正因为如此,在本书正式出版前夕,当姜春云同志听说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统一安排由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写本书时,也欣然应邀作序。

撰稿原则

《绿色中国》:据我们所知,编写《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在我国尚属首次,没有先例可循。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书稿质量,你们秉承的撰稿原则是什么?

黎祖交:坚持正确的撰稿原则是确保书稿质量的根本保证。对此我们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在撰稿组首次编写会议上,除了讨论编写大纲、确定人员分工外,主要就是围绕撰稿原则统一大家的认识,并要求大家严格遵循这些原则。现在看来,这些原则还确实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概括起来说,我们秉承的撰稿原则主要有以下四条:一是读者对象的特殊性原则,二是理论观点的一致性原则,三是框架结构的完整性原则,四是讲述知识的科学性原则。

《绿色中国》:请您分别说说,就从读者对象的特殊性原则说起好了。

黎祖交:“读者对象的特殊性原则”是从读者对象定位的角度对撰稿人员提出的要求,指的是本书与其他一般性读物不同,它不是写给普通读者看的,也不是写给个别行业或个别部门的党政领导干部看的,而是面向全国,写给全国的党政领导干部看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每一位作者一定要切实做到这样三点:

一是在思想上要引起高度重视。这是因为,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全新的事业,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要写好生态文明建设读本既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党政领导干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推动者,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要写好专为党政领导干部阅读的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就更是一件重中之重、难上加难的事情了。更何况,其他类型的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尚有先例可循,而撰写《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在我国还是首次!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我们都深感责任重大,决不敢掉以轻心。

二是在撰稿时要着眼于党政领导干部这一特殊群体的工作需要。要从党政领导干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决策者、组织者、推动者的社会角色、职责要求和工作特点出发,想他们之所想,写他们之所需,着力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说明问题,着力为他们在领导工作中经常碰到的实际问题释疑解惑,着力从全局、战略的高度和全球的视野努力开阔他们的眼界,着力突出对其实际工作的理论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

三是在涉及相关学科知识的选取推介时要立足于党政领导干部现有的知识结构。诚然,党政领导干部的文化程度各不相同,我们在同一本书中不可能都照顾到,但是从目前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看,有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就是相对缺乏生态学方面的知识。而生态学知识又正是我们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因此,我们特别在书中有意介绍了一些生态学知识,尤其是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及的一些生态学基本概念,如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态安全、生态产品、生态价值、生态空间、生态补偿等。这也正是《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包含有较多生态学知识的一个重要原因,相信也会受到党政领导干部读者的

欢迎。

《绿色中国》:“理论观点的一致性原则”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黎祖交:“理论观点的一致性原则” 主要指的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基本理论观点上同党的十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论述保持高度一致。凡是十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已有明确表述的观点,一定要以十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为准;对于十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没有明确表述的内容发挥自己看法时,不能与报告和决定精神相违背。此外,我们还要求全书各讲使用的同一概念、命题要保持其涵义的一致性,不能有歧义,更不能前后矛盾;在对某一观点进行论证时,使用的论据要与所持的论点相一致。

《绿色中国》:“框架结构的完整性原则”是什么含义?

黎祖交:提出“框架结构的完整性原则”,是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明确,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已经形成一个十分完整的理论体系,我们既然要撰写党政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就有责任尽自己最大努力对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进行完整的解读和阐发,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其中某个或某些观点的解读,也不应是简单的文章汇编。这就要求我们在撰稿时,尤其在研究撰写全书编写大纲时一定要努力做到以下两个性:

一是全面性。就是要把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方方面面的论述都囊括进来,不能有遗漏,至少不能有重要遗漏。在此前提下,还要对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相关论述的理论基础、科学依据、决策背景、重大意义等加以必要的阐述和拓展,同时注意吸收、借鉴国内外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优秀成果。

二是系统性。就是全书的内容架构要系统集成、逻辑严密,我们的目标是要努力构建一个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为此,要求全书结构完整、合理,所讲内容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讲之间,各讲中的节与节之间,以及节与目之间,目与目之间,要有序展开、相辅相成、合乎逻辑。

《绿色中国》:您前面还讲到“知识讲述的科学性原则”,这又是什么意思?这本书里面是否还涉及到不少学科的知识?

黎祖交:是的。撰稿中确实涉及到不少学科的知识,包括哲学、伦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以及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政治学、环境政治学等。其中不少学科我们的党政领导干部都不同程度地学习过,有些学科则很少涉猎,有的学科,如我们前面提及的生态学,就有不少党政领导干部没有学习过,这就要求我们根据行文的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讲述。这里的关键是要准确把握其科学涵义并将其正确运用于相关内容。为此,我们要求各位作者对有关原理的表述和名词术语的使用一定要科学、恰当,避免术语滥用,更要杜绝常识性错误。

《绿色中国》:你们提出的这几条撰稿原则确实不错。相信这本书一定会受到读者的好评。

黎祖交:现在说受到读者好评还为时过早,因为这本书才刚刚印出一小部分,看到的人还不多。况且我刚才说的只是一个撰稿原则,实际效果究竟如何,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基本框架

《绿色中国》:您说这本书才刚刚印出一小部分,看到的人还不多,那您能否先给我们的读者介绍一下该书的基本框架?

黎祖交:没问题。但因时间关系,而且我知道《绿色中国》杂志的篇幅也有限,在这里我只能简单地勾勒一下。

本书共分十讲,以“走向生态文明”为主题、主线贯通全书,目的在于全面系统诠释、解读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论述,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为党政领导干部提供一本学习宣传贯彻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辅助读物。全书内容大体可分为总论和分论两个大的板块,其中第一讲、第二讲为总论,讲的是走向生态文明的嘹亮号角和走向生态文明的时代潮流;第三讲至第十讲为分论,讲的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目标指向、走向生态文明的理念创新、走向生态文明的实现路径和走向生态文明的制度保障。其中,走向生态文明的实现路径共有五讲,占了全书一半的篇幅,分别是走向生态文明的自然路径、走向生态文明的经济路径、走向生态文明的政治路径、走向生态文明的文化路径、走向生态文明的社会路径,主要是为了回答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问题。

《绿色中国》:书中还链接了很多插图,这是否也是本书的组成部分?

黎祖交:是的。链接这些插图一是为读者提供一些正文没有提及但有助于读者理解文中内容的必要的知识、人物和历史背景;二是为读者提供一些与正文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三是以图片的形式对文中提及的观点进行辅诠释和印证,同时也在一定意义上起到美化版面的作用,力图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

主要内容

《绿色中国》:那么,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您稍微展开一点讲,就先从作为总论的第一讲和第二讲说起吧。

黎祖交:总论第一讲讲的是走向生态文明的号角,也就是十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这是全书的总纲。其内容除了系统阐述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外,主要是讲述两部分内容:一是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地位的新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意义的新认识、生态文明概念的新概括、生态文明目标的新指向、生态文明建设在总体布局的新定位、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本质一致性的新提法、生态文明理论创新的新概念,其中即吸收了同类著述和相关专家解读的权威观点,也不乏本书作者独到见解,譬如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的阐释、对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出现中的“生态产品”“生态价值”“生态空间”三个概念的涵义和意义的解读等,都是作者潜心研究的成果;二是对十报告确定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国策方针、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和实现路径一一做了简明扼要的讲解,可以说有许多内容都很有新意,譬如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分为自然路径、经济路径、政治路径、文化路径、社会路径,其中自然路径较好地回答了如何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这一生态文明建设本体范畴的问题,经济路径、政治路径、文化路径、社会路径则较好地回答了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这些党政领导干部经常思考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这在国内同类著作中还是首次出现。

第二讲讲的是走向生态文明的时代潮流,也就是当代人类文明转型的历史必然性。这是从世界潮流和时代背景上对第一讲总纲的一个诠释和补充,旨在昭示读者,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部署既是我们党在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准确把握当代人类文明转型的历史必然性、顺应时展潮流的明智之举。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历史的回望,讲的是人类文明的发展道路,从原始文明讲起,经历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说明工业文明已经走到尽头,人类惟一的出路只能是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二是全球性生态危机,讲的是作为工业文明毒瘤的生态危机的表现、特点和深层根源,表明在工业文明的机体上滋生的生态危机这颗毒瘤已经无法靠自身的力量摘除;三是摆脱危机的出路,讲的是当今世界文明转型的种种努力,包括全球性生态运动的兴起、科学家的探索、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努力等;四是生态文明的道路,讲的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包括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各部门各地方的努力、学术理论界的贡献、社会公众的参与等。

《绿色中国》:请您再说说分论部分的主要内容。就按您刚才所说的顺序,先说说目标指向和文明理念好了。

黎祖交:走向生态文明的目标指向,就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其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的缘起,既讲了近代中国人对于理想中国的憧憬,也讲了确立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的国内背景和国际视野;二是美丽中国的涵义,并对美丽的表层与深层涵义以及狭义美丽中国与广义美丽中国的涵义作了深入诠释;三是从满足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增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等方面对于确立美丽中国的意义做了有说服力的讲解。

走向生态文明的理念创新,是要表明生态文明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也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在科学阐发“理念”的内涵和理念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对生态文明理念创新的意义做了深刻解读;二是确立生态文明理念的基本要求,特别强调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出“人类征服自然”的误区;三是生态文明理念创新的基本内容,包括树立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开发理念、制度理念、财富理念、道德理念、政绩理念等,都是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重要理念。

《绿色中国》:走向生态文明的实现路径在书中占了一半的篇幅,可见其分量很重。

黎祖交:走向生态文明的实现路径,是对十《报告》关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深入解读。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自然路径。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其主要内容是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其主要路径:一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着力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重点加强对水、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的保护管理;二是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大力加强林业建设,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水利建设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三是强化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并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

第二,是经济路径。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保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任务、保证经济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其主要内容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其主要路径: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同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其突破口是促进节能减排,中心环节是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路径;三是发展绿色消费,充分认识绿色消费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更为高级的生活结构,引导公众努力改变奢侈浪费的消费方式,实行健康适度合理的绿色消费。

第三,是政治路径。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保障,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和社会主义本质与生态文明本质一致性的体现。其主要内容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其主要路径:一是把自然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纳入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重要议程,加强资源、环境、生态保护立法,维护公民的环境权益,妥善解决环境突发事件;二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把政治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三是营造治国理政的良好政治生态,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法和执政方式,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是文化路径。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智力保障,也是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其主要内容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其主要路径:一是确立文化建设的生态导向,逐步实现伦理道德建设的生态化、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和文学艺术发展的生态化;二是发展生态文化,提高发展生态文化认识,建设繁荣生态文化体系,加强生态文化产业建设。

第五,是社会路径。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其主要内容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其主要路径:一是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保障公民环境权益,在教育、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全面促进社会公平,加强创新社会管理;二是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落脚点,正确认识和处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关系,提倡节约型消费,倡导环境友好行为准则,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绿色中国》:本书的最后一讲是走向生态文明的可靠保障,讲的是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这是否意味着本书作者对制度建设的特别强调?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黎祖交:强调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并不是本书作者的有意为之。这一点,只要看看在十报告已经明确将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列为生态文明建设四项重点任务之一后,十八届三中全会又特别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一步做出明确部署这一基本事实,就十分清楚。如此强调制度建设的目的在于引起广大党政领导干部对制度建设的高度重视。因为,正如十报告所言,“加强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也说,“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绿色中国》:这一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黎祖交:这一讲的主要内容是对十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制度建设重要论述的深入解读。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可靠保障、制度建设是应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滞后的客观需要的角度,阐释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意义;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思路,其原则包括:系统性原则、公平性原则、责任原则、补偿与惩罚相统一原则、可操作原则,其思路包括:做好顶层设计、处理好近期和长远的关系、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制度贯彻的执行力;三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法律惩罚制度、加强绿色教育制度建设,可谓内容丰富。透过本讲,读者既可以深入领会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基本精神,又可以较好地体悟作者的学习心得和独到见解,还可以了解一些富有说服力的典型案例,可谓一举多得。

主编寄语

《绿色中国》:谢谢您前面的介绍。最后,您还有什么寄语要给我们的读者吗?

黎祖交:我最后还想说的有两个意思,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必要性;可能性;途径

前 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态文明已经彻底取代了工业文明,成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建设内容,我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已经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由此而言,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那么何为生态文明?在人们进行客观世界的改造、提高社会生产力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实践当中,所获得的所有成果的总和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建设已经被放在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之上,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在对其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解和掌握的同时,需要全社会的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这有这样,才能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同时大力进行现代化建设。

一、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1.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已经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的阶段。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发展在一方面带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短缺的势态,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不仅制约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正是人类对传统文明的巨大弊端进行反思后所作出的理性选择,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最关键时期,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家振兴、民族崛起、人民富裕的愿望已经成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巨大动力。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将经济建设放在了核心的位置之上,没能兼顾选择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忽视了生态效益,从而引发了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走新型的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3.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要与自然生态相协调,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二者的和谐相处,社会建设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科学发展观并不是单纯地要求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安全,而是把这些要求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通过努力去真正实现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

二、 建设生态文明的可能性

1. 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

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大力倡导和实施环境保护的政策,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强大的社会基础。在社会生活当中,人们是环境利益的最大相关者,因而也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最主要的实践者。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只有人们环境意识不断增强,在建设过程中将其作为指导思想,才能使环境保护真正起作用。

2.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情况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技术层面上的支持。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手段装备工业、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来实现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生产、不断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以及新工艺、采用高效率和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方法。由此可见,工业化与科学技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3. 经济实力的增强

随着我国经济能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在重点投入水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固体废物处理和环境能力建设等众多方面,对其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已经数不胜数,甚至达到了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5%以上。

三、 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途径

1. 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转变

大力推广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社会群体间应推进相互监督这一举措,在全社会营造建设生态文明的氛围,为发展绿色经济制定各种文化约束机制和体制;政府的执政理念也要进行变革,制定政策应统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各种因素,考虑怎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企业也要转变经营理念,把低碳技术及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引进生产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 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积极改善生态环境问题,推行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在对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透彻的分析和理解之后,在汲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之上,加大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逐步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从法制、经济、技术、宣传教育等多方面大力推进生态经济的建设,以实现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

3.促进环保法治理念的普及

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企业是犯罪者,百姓是受罪人"的现象。在一些工业企业的实际发展过程当中,只是一味地重视经济效益的获取,对于工业垃圾和工业污水等处理问题并不是十分的关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于这些企业,一定要进行严抓严管,使其进行停产整顿;同时,严格执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十六字方针;另外,还要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工作,应用法律的手段解决实际的环境问题,让环保的法治理念得以普及。

结束语:综上所述,生态文明的建设已经不单单只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所面临的问题,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生态文明的建设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重要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人们对环境所做的破坏需要对其进行负责,只有将建设生态文明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将其作为指导思想,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瑞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及其途径[J].商,2015(2)

[2]闫荣馨,杨靖.建设生态文明 走科学发展之路[J].河南科技,2011(4)

[3]叶长安.试论构建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4)

[4]刘根华.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黑龙江史志,2008(3)

[5]赵绍敏.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J].科学社会主义,2010(6)

[6]陈牧一.生态文明建设必要性与路径选择的理论思考[D].吉林:吉林大学.2013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

《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水资源〔2013〕1号)文件提出,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与水害防治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2014年11月20日,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江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体系52项指标中,有22项与水生态文明建设有关,占总评价指标的42%,在6项25条重点建设任务中,有13条与水生态文明建设有关,比例超过50%[1]。《江西省水生态文明建设五年(2016-2020年)行动计划》提出了未来五年江西省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因此,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水生态文明的建设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以及二者的有机结合提出了艰巨的课题。

1水生态文明的内涵

2008年,马存利在《水生态文明的法理分析及其制度构建》一文中首次提出“水生态文明”的概念。左其亭[2]指出水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水和谐理念,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主体的人水和谐文化伦理形态,是生态文明的重要部分和基础内容。王文珂[3]对水生态文明的界定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人水和谐发展规律,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取得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唐克旺[4]认为:水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保护水生态系统、实现人水和谐发展方面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马建华[5]则提出,水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处理与水的关系时应达到的文明程度,是指人类社会与水和谐共处、良性互动的状态。张诚[6]指出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以水生态系统为对象,通过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建设,使其满足人类社会发展需求,并最终形成一种可自我更替、完善的良性演化过程。丁惠君[7]则对前人提出的内涵进行了概括,提出水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水和谐,人类对水系统的利用、保护、管理、制度、文化以及理念的文明化,以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系统完整的文明态。

2水生态文明的研究与实践

近年来国内众多省市已经开始水生态文明的实践,至2014年全国共有105个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并取得了许多实践性成果[8-11],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但总体来说,中国水生态文明研究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视野等多方面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目前水生态文明的研究对象主要针对单个水资源管理问题。而现实情况是,现在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因其操作的多元化,势必会和其他部门发生关联,也没有办法直接剥离出来创建独立的部门,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形成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因此,多部门的合作和推动应该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从理论上来说,应将水生态文明建设从单一的水资源问题上升到更高层面的综合生态系统管理。

3江西省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建设的关键是推进,如何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并以此来评估江西省水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建设潜力和态势,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改进和完善江西省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是文章重点关注的问题。

3.1构建健康优美的河湖水生态系统

江西水资源有“水量多、水质好、好利用、干扰少、潜力大”等明显特点,充分利用江特水资源优势和水系相对独立完整性,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构建健康优美的河湖水生态系统。江西省的多数城市都将河流水系的治理和保护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力提倡开展截污导流、岸线绿化、河道清淤、生态修复、水景观建设等工作。政府的重视在一定范围内解决了河湖水污染、河湖健康、水质水量稳定清澈、生态状态完整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也是构建健康优美的河湖水生态系统基本考核因素。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包括江西省在内的中国各大河湖生态系统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何在遵循系统自我修复规律的基础上,实行科学的人工修复是当前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说主要涉及水质、水量两个方面。从水质上来说,应进行截污、拦污,生态疏浚、水生态系统重建工程,减少污水和污染物质直接排入水体,增加河道、湖塘自净功能,逐步实现水功能区的全面达标。在河流方面,采用河流水体净化创新技术,助推河流水质升级改善,研发技术在赣江、鄱阳湖消灭一批黑臭河流并维持在Ⅲ类以上水质水平,为建设美丽江西提供重要的水质保障。在湖泊方面,创新湖泊生态修复与蓝藻水华治理工艺,恢复健康的水生态系统,支撑鄱阳湖水质实现显著改善。从水量上来说,依照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和当地的水量条件,科学合理的调配可用的干净水源,保障河湖所需的基本用水,切忌违背水资源的地域特征,偏离河湖水生态建设的宗旨,盲目兴建所谓的水景观面子工程。针对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现状,孟伟[12]提出了构建流域水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框架,值得借鉴。

3.2重视水环境保护与水生态系统修复探究

江西省水环境恶化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①气候变化影响的加剧。土壤的荒漠化程度加重,洪涝频发。②水资源开发利用已经接近或超出水生态承载能力。地下水过度开采,废水污水排放量持续增加。③水生态涵养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水源涵养区、河湖沼泽区、蓄洪区等的水生态涵养空间遭受严重侵占、挤压和破坏,使得城市水生态急剧恶化。④筑坝建库和大规模引水改变河流、湖泊的水生态环境。在施工的过程中,过于强调工程的安全可靠、技术可行,忽视了生物多样性、河流自净能力和原有水质恶化。江西省经过30多年的发展,虽然经济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代价也是相当大的,大多数水域都被污染,水生态系统亦呈退化之趋势。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①以点带面的开展江西省相关水域环境保护与系统修复的现状调查,实现水生态检测的常态化,依托各级水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及站点,对重点观测点进行长期监测和科学评价。②制定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系统修复专项规划,采取适应性的修复和管理方式,不断调整治理和保护的管理方式。以九江市十里河的治理为例,调水引流、截污、清淤、增加河床糙率、生物控制等措施,对十里河生态进行修复,划定水生态重点保护和保留河段,禁止或限制开发。③以技术带动管理,用先进技术确保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持续性。通过水环境保护与水生态系统修复核心技术或工艺的研发推广,不再受限于技术保障的缺乏而导致的末端治理,而是采取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手段,实现十里河水自流的治理目标。④多部门联合开展水环境水生态保护监督检查,严惩损害水环境和水生态系统的行为,减少面源污染,减少污染物质的排放,水生态文明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准则就是发展和保护的和谐共存,在保护中求发展,以发展来推进保护,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3.3大力开展水资源与水文化理论研究,夯实水生态文明建设基础

开展水资源与水文化理论研究是水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基础工作。只有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分析江西水资源时空分布以及变化情况,才能确定水生态系统的保护程度、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水文化形成的原因,为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保护、规划及管理提供基础依据。水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法学等多学科领域,深受多学科交叉影响,这也无形中增加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的难度。权利的享有都会伴随着义务的产生,在流域水资源利用享有某方面的权利也就必然要承担一定的义务,义务人在履行义务时也想有一定的权利,这也体现了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那么一旦发生对水资源造成破坏或者环境资源减损的行为,就应该追究行为人的责任,从法律上保证各方利益的平衡,确保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性[13]。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它能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巨大的利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非常遗憾的是,不论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江西这样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水资源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合理的科学的评估,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也是较为匮乏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产权理论的提出是极有必要的。产权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由于产权界定不清而造成的利益冲突,解决流域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分配效率、保证社会公平、解决外部性问题。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人类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一门科学,其核心是生态系统理论。江西省作为农业发达地区,劳动人民在长期的耕种中与自然环境形成了和谐共存的稳定平衡,遵循水资源系统循环的“度”,很好的利用了有限的水资源承载能力[14]。这种朴素的生态学理念引领着人们寻求到人类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点。加上这些年各种媒介都加大了水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力度,通过持续曝光各类水生态环境成破坏行为,告知普通民众如何以实际行动保护好生态。在一定区域和程度上培养了普通民众正确的水生态文化价值观,遏制了水资源环境持续恶化的发展势头。

4结语

水生态文明已成为党的十之后中国生态文明问题研究的新热点,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作为生态学、环境学和资源科学的复合领域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新型交叉学科,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新方向。水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极大的丰富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促进了传统的社会经济服务功能的发展。毕竟水生态文明程度的高低,是影响整个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直接因素。作为一项极富开拓性的工作,转变现有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思路和策略,构建具有江西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为区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指明发展方向,进而发现最为适合的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途径已经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孙晓山.建设江西水生态文明[J].当代江西,2015,11(2):44.

[2]左其亭.水生态文明建设几个关键问题探讨[J].中国水利,2013,54(4):1.

[3]王文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践思考[J].中国水利,2012,53(23):33.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建设实践

中图分类号:Q9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11-0001-03



1引言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的唯一正确选择,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必然产物。《寂静的春天》一书震撼了全球,给人类带来生态文明的曙光。随后《增长的极限》、《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共同的未来》以及《21世纪议程》等一系列著作的出版,使生态文明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许多专家、学者深受启发,他们皆从各自的学科视角出发,从伦理学、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相关方面的研究。本文拟对生态文明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以期明确其未来研究趋势。

2生态文明概念及研究方法

2.1生态文明的概念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是指家或我们的环境。“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但“生态文明”一词则出现较晚,最早见于1984年叶谦吉发表的《在成熟社会主义条件下培养个人生态文明的途径》一文.1,且并无解释。直到1987年的全国农业生态讨论会上,他才指出“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2。之后,许多专家、学者及领导们从各自的学科背景、理论视野及关注点出发,对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了不断的扩展和深化。由最初的只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到考虑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从只考虑精神文明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生态文明的全局考虑;认识到除了要重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外还要建设公众健康型社会。综合分析,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并遵循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协调的良性运行态势,它是和谐协调、共生共荣、持续全面发展的新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3。国外“生态文明”一词最早出现在1995年罗伊·莫里森的《生态民主》一书.4。国外对生态文明一词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他们提到的大多是生态后现代主义、生态现代化等。

2.2生态文明的研究方法

生态文明涉及的研究方法较多,学者们基本运用唯物辩证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对生态文明的理论体系、建设实践等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和论述。

3生态文明研究进展

3.1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对生态文明研究比较分散,且很少给予直接的研究。然而在其相关领域,如生态哲学、生态政治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等方面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3.1.1生态伦理观

西方学术界对于生态文明应持何种价值观,存在很大的争议。因目前人们基本否定了不顾一切后果、只以人类利益为目标的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所以争论的焦点转移到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和生态整体主义上。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仍然坚持一切以人类的利益为目标,但同时承认了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造成了人类和自然关系的紧张,强调人类的利益是生态运动得以维系的内在动力和基础,它主张吸纳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合理因子,抛弃其主张的应该满足人的“感性需求”,取而代之为应该满足人的“理性需求”5。生态中心主义认为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强调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确立了以“自然价值论”和“自然权利论”为基础的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可见,人类中心主义没有考虑自然的价值与权利,生态中心主义又忽视了人的主观性。因此,生态整体主义的观点被提出,它要求站在自然-人-社会复合体整体的立场上观察、分析、解决问题。

3.1.2生态马克思主义

“生态马克思主义”(The Ecological Marxism )一词,最早来源于1979年美国学者本·阿格尔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一书.6。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可以借助马克思主义思想,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来消除生态危机,构建生态文明。威廉·莱易斯和本·阿格尔、安德列·高兹、詹姆斯·奥康纳、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们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并形成了制度维度、哲学价值观维度和政治维度三者内在统一的生态文明理论。这三个问题分别是:①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意蕴是什么;②马克思主义是否已经解释了现代社会的制度性的生态危机;③马克思主义是否内生了系统的生态学思想.6。对上述问题,学术界仍存在着分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1.3生态文明建设

巴里·康芒纳指出,环境危机的根源是生产技术上的空前的变革.7,所以应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环境危机。然而,小约翰·柯布强调,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还需要改变或改善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最深层的敏感性.8。唐奈勒·H.梅多斯等人也提倡从系统结构乃至思维模式上寻找解决人类的生存危机的突破口.9。生态文明还需政治、经济方面的变革。大卫·雷·格里芬认为,只要创建全球民主,那么发展生态文明就是有可能的8。乔舒亚·法尔利指出,要了解生态危机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建立一种生态经济10。克利福德·柯布在《迈向生态文明的实践步骤》一文中试图在经济和政治框架内寻求迈向生态文明的实践步骤11。生态文明需要顶层设计。保罗·霍肯指出,环境问题的关键是设计而非管理12。

3.2国内研究进展

我国一大批学者从各自的学科视角出发,结合中国与西方传统中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精华,总结大量实践经验,努力构建生态文明理论体系;还有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站在世界和国家层面阐述生态文明理论并予以实践。

3.2.1生态文明理论

人类要实现从工业文明范式向生态文明范式的转换,首先需要进行一场思想理论上的革新,因此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是其必然要求。廖福霖认为生态文明观包含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内容。宏观方面:地球生态母系统的生态法则和基本规律,生态整体主义的世界观和综合、系统、协调的方法论,生态文明的基本原理和本质特征,生态安全观、生态生产力观等;微观方面: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文明消费观、生态文明伦理观、生态文明观的绿色精神等.3。

刘湘溶从伦理学视角对生态文明进行了系统研究,出版有《生态伦理学》、《生态意识论》、《生态文明论》。余谋昌从环境哲学、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方面进行研究,开创了我国社会科学的生态化,提出了许多生态概念,如“生态工业”、“生态工艺”、“生态文化”、“生态建筑”等。陈寿朋强调必须高度重视生态道德教育,让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入人心。

刘思华从生态经济的角度来诠释生态文明。他重构生态经济理论,对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以及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作了富有创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出版有《理论生态经济学若干问题研究》、《生态文明与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总论》等。廖福霖教授的《生态生产力导论》填补了生态生产力研究领域的空白,《生态文明经济研究》又系统地阐述了生态文明经济体系的各种形态及其发展的基本规律、对策和途径等。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与关键,为此,许多学者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如姬振海认为,要转变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就要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使生态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13;余某昌认为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主要特点,是非线性的和物质循环利用的生产,生态文明的经济形态是循环经济.14。过度追求物质消费并不一定能满足人的需求,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还应构建一种遵循以人为本和符合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演变规律的生态消费观;构建生态文明型的满足适度消费、公平消费、责任消费和文明消费等的消费模式。

曲格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诠释生态文明。他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独创性的环境保护理论,著有《中国的环境问题及对策》、《中国的环境管理》、《我们需要一场变革》等。徐春在对人类前工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发展历史进行回顾和反思的基础上,批判了工业文明的反生态性,提出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理论构想.15。潘岳论证了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的关系,指出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和根本属性,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13。周生贤亦从环境保护、社会主义制度方面进行生态文明研究。郇庆治从政治层面进行研究,翻译了许多国外著作,还从生态政治理论、环境政治运动与政党、政府环境政策与管治方面对中国的环境政治学进行了回顾和展望16。姜春云的《姜春云调研文集——生态文明与人类发展卷》从哲学、理论、政策等层面对生态文明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阐述.17。

王如松则从生态学角度、实践层面、技术层面研究生态文明,创建了融污染防治、清洁生产、产业生态、生态社区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生态省、市、县建设模式;集成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产业生态转型及生态工程示范技术;建立了不同层次行政区域环境、经济和人协调发展的系统方法.18。严耕的《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0)》首次对全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综合性量化考察。刘宗超从物理学的视角开始接触生态文明,提出地球表层系统信息增殖范型是建立全球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19,一直致力于建构生态文明观理论体系和生态农业模式。

曾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打造绿色浙江”。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2012年,在“7·23”讲话中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20。此外,还有许多学者从特定的视角或以特定的方法对生态文明进行了积极的研究。

3.2.2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我国学术界各专家学者对生态文明理论如何能更好地运用到实践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如刘宗超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有效利用秸秆、树枝、家畜排泄物等制成生物有机肥,将农业生态断环进行了有机衔接;又经过不断的实践,提出了将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化为“生产—交换—消费—服务—分解—还原—再生产”的生态工程模式,并组织专家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生态技术组合,将理论转变为可以规范操作的系统生态工程.21。季昆森提出了生态环境资本运营的理念,指出循环经济是生态型城镇建设的核心思想,注重 “四个入手”、“九大产业”,将循环经济理念变为现实.22。廖福霖教授对城市、乡村、森林以及江河流域的生态建设,环境治理与保护,人口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道德建设等方面作了系统、全面的探讨.23。他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包含五个子系统,即生态文明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生产力的发展、生态文明消费观及其模式的确立、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建设及环境的治理与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的确立和实施.3。各地政府也制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政策,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2008年,北京市密云县,江苏省张家港市,浙江省安吉县,广东省深圳市、韶关市、珠海市正式被批准成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随后又陆续出现一批生态文明试点地区,他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各地借鉴。

4生态文明研究不足及展望

(1)对生态文明的研究深度仍有所欠缺,相关的研究成果在观点上重复、雷同现象较为严重,研究成果的思考也有待进一步深化。如究竟如何以马克思的生态理论为指导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仍需要进一步展开研究。

(2)比较研究有待进一步强化。从已有成果来看,横向的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比较研究相对缺乏。

(3)研究视角有待进一步多元化。如从历史学、心理学等的视角进行探讨的成果相对较少。

(4)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处需要进一步加强,如循环技术如何才能转化为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现实?

(5)学术界与地方政府间的联系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避免任何一方的脱钩,应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因此,要对生态文明的研究更加细致,从多方位多学科出发,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国家的经验,加强国际与地区之间的合作,对生态文明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既要有宏观上的认识,又要有微观上的把握,积极促进生态文明学建设。

参考文献:

[1]Ye Qianji.Ways of Training Individu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under Mature Socialist Conditions[M].Moscow:Scientific Communism,1984.

[2] 王续琨.从生态文明研究到生态文明学[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7~10.

[3] 廖福霖.生态文明经济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4] 罗伊·莫里森.走向生态社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4-15.

[5] 王雨辰.论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理论[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37~42.

[6] 李超.生态马克思主义:产生、论域与趋势——近百年来某一个维度的综述[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2):93~97.

[7] [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M].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8] 乔瑞金.生态文明是可能的——“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国际学术会议综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6):51~58.

[9] [美]唐奈勒·H.梅多斯.超越极限:正视全球性崩溃,展望可持续的未来[M].赵旭,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10] 刘志礼.生态文明的理论体系构建与实践路径选择——第五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综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638~644.

[11] 克利福德·柯布,王韬洋.迈向生态文明的实践步骤[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6):29~33.

[12] [美]保罗·霍肯.商业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宣言[M].夏善晨,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13] 潘岳.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学习与研究,2006:(11).

[14] 余谋昌.生态文明专题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2008(5):61~66.

[15] 徐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16] 郇庆治.环境政治学研究在中国:回顾与展望[J].鄱阳湖学刊,2010(2):45~56.

[17] 王如松.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EB/OL].[2011-12-12]..

[18] 刘宗超,刘粤生.全球生态文明观——地球表层信息增殖范型[J].自然杂志,1993(11):69~71.

[19] 姜春云.姜春云调研文集——生态文明与人类发展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20]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07-24.

[21] 张勇.中国国情研究报告[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 哲学 共生 审视

引言

中共十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的概念早已有之,当代人学家张荣寰在2007年4月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相关理论,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到了生态文明建设,但未曾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战略布局的高度加以阐释和定位。

十召开后,生态文明建设又引起了当前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试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加以分析,来解读中共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世界观基础

“马克思主义就其本意而言,是站在大众立场、为大众立言,为大众提供现世智慧并极力维护大众利益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地理环境,物质社会的长期发展产生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劳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提,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中自然条件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自然环境是指社会所拥有的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地形、河流、海洋、土壤、动植物的分布情况以及自然资源和矿藏等,自然地理环境对社会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物质前提。人类以自然界为生活场所,人类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取自于自然界,离开自然界,人类就无法生存和发展;自然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合理利用自然地理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对自然地理环境滥用,过度开发,就会造成地理环境的极大破坏,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在自然面前,人类要保持敬畏的态度,人与自然共生,和谐共建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当代中国,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发展观影响下所带来的诸如环境污染问题、生态失衡问题、能源危机等问题日益突出。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性渗透与整理”。党的十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社会主义文明的丰富与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极大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十的召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加丰满,从过去的“三位一体”战略布局,转向“五位一体”的新布局。早在十召开之前,政界和理论界已经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但没有上升到社会主义建设布局的高度加以阐释。十召开后生态文明建设同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一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大战略布局,理论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在当代中国的充分运用,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清晰理解,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极大丰富和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世界观基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科学选择,这必将为建设美丽中国打下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认识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想问题、办事情的不二法门,是人类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的思维方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具有鲜明的特色,它强调运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和机械主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充分体现了运用发展的眼光、全面的观点、联系的方法看问题的哲学艺术。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发展的原理告诉我们不能静止地看待社会和事物的存在、变化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恢宏的现实课题,中国共产党对这一课题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的,从新中国建立到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六十年中,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进行着艰苦卓绝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并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至理名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重要论断,使得政治文明建设摆在了重要的战略位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就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过去的十年,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国情,放眼世界各国发展的深刻变化,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的重大命题,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今天社会主义建设是“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提高到了新高度,令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更加丰富,令中国社会的明天更加美好和富有生机,令全体中华儿女感到空前的自信和幸福。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充分的科学性和极大的感召力。

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结合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有针对性地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条件加以展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是针对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社会落后的经济发展现状而展开的,结束后,人们的物质需要十分迫切,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主要的社会矛盾是人的物质需要与现实生产和生活条件之间的矛盾,因而提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出现了新的情况和问题,法治的不健全,人们道德素养的滑坡和精神境界的物质化成为出现腐败现象的根源,为此,邓小平同志提出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两者不可偏废。进入21世纪,总书记针对党的现状、历史方位和两大历史课题开始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思考,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观点,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体现了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锐意创新,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创造性地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生态建设就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开创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新图景,抓住了经济社会领域出现的新问题,科学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尤其是用全面的、联系的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哲学方法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精髓。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方法论基础

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和手段,是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既是一切社会科学的理论基础,又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中国共产党人是坚定的历史唯物主义者,伟大的实践者。没有实践,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永远离不开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但是并不排斥自然环境的重要作用。实事求是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落脚点,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中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而又迫切的现实问题。人类来自于自然界,劳动创造人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告诉我们必须尊重大自然,尊重大自然就是尊重人类自身,爱护生态环境就是爱护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

回顾人与自然打交道的历程,我们发现,人类在与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是一直处于恶化的状态。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前期,人的类意识尚未完全觉醒,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与自然并没有十分明显的界限,人类不具备破坏自然环境平衡的能力,人与自然处于一种原始的和谐关系,这种和谐是朴素的低水平的原始和谐,可以说人即是自然。到了奴隶社会后期,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开始使用铁制工具和铜器,改造自然的欲望在不断地增强,但受制于当时的社会生产方式,人是大自然的奴隶。当人类的历史进入封建主义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时代后,社会生产力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技术成了第一生产力,人类从农业文明开始走向工业文明,创造了空前的工业文明成果,但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工业文明对自然和生态的破坏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如果再不转变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创新发展理念,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变成不可持续的行为。于是人类开始在大自然的强烈报复下反思自身的行为,慢慢地倡导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并深刻地体会到了人既不是大自然的主人,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人是大自然中一部分的深刻道理。这正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要求,是用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结论。因此,当今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论内涵,明确实事求是的方法是解决前进中面临的生态矛盾和环境污染的根本方法。党的十倡导确立的生态文明建设方略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运用,是关系中华民族命运和福祉的关键选择。

结论

人类的生产和发展离不开自然和生态环境,高度的社会文明不是简单的物质文明建设,更应包括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是多方面和全过程的整合。当今,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就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在践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乌尔里希·贝克在反思现代化建设时指出,现代社会的人们“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 “人与自然关系的变迁兴衰是历史的主题。我们必须从人的原始开端,人刚从动物状态中呈现出来之时,追溯人的历史;我们必须追溯人越来越卷入到生产过程中去直至完全异划的各个阶段:我们必须进一步研究与异化的发展相应的解放的可能性;我们必须设想以革命异化秩序,代之以自由秩序的观念”。把现在与过去相比,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意义重大。从哲学视野看,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繁荣为基本指归。所以,人类必须在充分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巨大潜能,自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的新内涵,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课题。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今天,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第四阶段,中华民族已经举起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旗,开启了21世纪社会主义文明的新里程,必将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新的伟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人民出版社,2012

2.韩庆祥.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J].新华文摘,2013(1)

3.刘同舫.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之升华[J].思想研究,2013(1)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篇7

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而且在实践方面,对于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开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历史合力论”强调经济因素的决定性,又不忽视经济因素与其他诸多要素的多元互动的观点表明:当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现代化的工业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物质前提,经济建设仍是重中之重,同时经济因素之外的其他非经济因素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辅助条件,其中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力量,这几方面因素相互协调补充,缺一不可。

关键词:

恩格斯;历史合力论;经济因素;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这种形势下,党的十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将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并发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伟大号召。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深刻的指导价值。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合力”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之“力”,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对“历史合力论”的具体运用。

一、“历史合力论”的主要内涵

恩格斯对于“历史合力论”的阐释主要体现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恩格斯致约瑟夫•布洛赫》《恩格斯致康拉德•施米特》以及《恩格斯致瓦尔特•博尔吉乌斯》这四篇文章中。

(一)经济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恩格斯通过考察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初步阐释了其“历史合力论”思想,并得出经济因素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论点。首先,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一样,都受一定运动规律的支配,不同的是,自然界是由一些没有意识、没有目的的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规律是由“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1]253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着自觉的意图和预期的目的;同时结果与最初的意图和预期目的又会产生一定的差异性,具有偶然性,而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1]254,关键在于发现这个规律以及找到这个支配规律的最终决定动力。恩格斯认为:“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1]254恩格斯在此也第一次表述了其“历史合力论”思想。由此,恩格斯也提出,在这个合力背后最根本的动力是什么呢?恩格斯批判了旧唯物主义把精神动力作为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的观点,也否定了英雄史观把个别历史人物作为最终动力的谬论。恩格斯提出,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1]256。恩格斯在这里表达了应该把阶级斗争和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作为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观点。但是恩格斯并不认为阶级斗争就是最终动力,他认为“阶级的起源和发展是由于纯粹经济的原因……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1]257,同时,经济关系的变化是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恩格斯指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一种争取经济解放的斗争,经济关系领域的斗争是一切斗争的决定性因素。其次,恩格斯在《致约瑟夫•布洛赫》的信中更为明确地指出:“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1]604最终恩格斯得出:社会历史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和交换关系的发展决定的,即经济因素决定的这一结论。

(二)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多元互动产生的合力的结果尽管恩格斯把经济因素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恩格斯并不认为经济的力量就是历史发展的唯一决定动力。恩格斯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无数个力所产生的合力的结果,是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相互作用、多元互动的结果。正如他在《致约瑟夫•布洛赫》的信中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作用的力量的产物。”[1]605在这里,恩格斯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历史合力论”,恩格斯把无数个意志及其形成的群体合力比喻成一个“力的平行四边形”,形象地说明了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无数个意志和力量相互冲突和交互作用的“群体合力”的结果。同时,在恩格斯看来,这种合力并非是简单的单个意志的机械叠加,而是由无数个意志互相碰撞、补充、交汇和融合,进而形成一种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统一体。

(三)经济因素有时起着间接决定的作用,它并非是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唯一因素,上层建筑等其他非经济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1890年,恩格斯在《致康拉德•施米特》的信中指出,在意识形态领域,尽管经济并不能直接创造出任何东西,但是经济往往能够起着间接的决定作用,经济“决定着现有的思想材料的改变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式,而且多半也是间接决定的,因为对哲学发生最大的直接影响的,是政治的、法律的和道德的反应”[1]613。阿尔都塞在论述其“多元决定论”时,也对恩格斯这一观点表示赞同,“经济归根到底是决定因素,恩格斯后来说得更多的是,经济归根到底决定历史进程。但历史进程要在上层建筑的多种形式(从地区传统到国际环境)中为自己‘开辟道路’”[2]102。换句话说,经济因素只有在多种形式的上层建筑的影响下才能决定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恩格斯在《致瓦尔特•博尔吉乌斯》的信中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盛行的单一“经济决定论”的反驳。恩格斯在信中指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这并不是说,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而是说,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1]649在恩格斯看来,尽管经济因素对于社会历史发展有决定性作用,但并不能因此忽视其他因素的作用,特别是上层建筑的作用,经济因素并不能自发地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产生作用,经济状况是在既定的、制约着它的环境中对历史发展产生作用的。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经济因素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多元互动的结果。对此,恩格斯举例说明:虽然18世纪的法国经济落后于英国,后来的德国也并没有英法两国经济繁荣,但法国和德国在哲学上的繁荣都胜于英国,“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1]612。当然,恩格斯认为这也是相对而言的,法国和德国的学术繁荣依旧是“经济高涨”使然。

(四)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充分肯定作为历史创造主体的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不可替代作用,提出“伟大人物”的出现只是纯粹偶然性的观点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认为,无数个单个意志、愿望是形成“历史合力”的基础力量,社会历史的发展正是由于这些无数个单个意志相互碰撞、相互摩擦、相互影响、相互牵制,最终相互妥协融合才形成了历史发展的最终结果:“各个人的意志———其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的体质和外部的、归根到底是经济的情况(或是他人的,或是一般社会性的)使他向往的东西———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做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1]606在恩格斯看来,虽然总的合力所呈现的最终结果和单个意志所希望的不尽相同,但是并不等于这些单个意志可以被忽视,他们的贡献也绝不是零。人们在创造历史的进程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意志标准,统一的计划蓝图,甚至根本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范围,“他们的意向是相互交错的,正因为如此,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来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1]649,这种必然性即经济的必然性。同时,恩格斯对于伟大人物的作用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个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不论好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终总是会出现的。”[1]649-650如拿破仑、恺撒、奥古斯都、克伦威尔等英雄人物是可以被替代的,他们的出现仅仅是历史需要他们,人民群众使之成为英雄人物,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二、“历史合力论”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尽管从“历史合力论”提出到现在已经超过一百多年了,但是它仍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应该懂得“在恩格斯那里,‘力’是一个隐喻而不是一个社会学事实。人们未曾注意的是,在恩格斯那里,‘力’与‘确定性’和‘不变性’相抵牾。人们所能把握的只是力的生成”[3]。我们不仅可以理解认识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力”,而且能够通过主观能动性把握运用乃至创造“力”,使之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提出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到“三位一体”,再到“四位一体”,以及十以来提出包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都体现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并不是单个方面的发展,而是一个多元性、多维度的进步。不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中,我们需要“历史合力论”指导,而且全局中的每一种文明建设都需要“历史合力论”的理论支撑和规范。当前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冷静和理性地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关系问题尤其重要。

(一)现代化的工业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建设与工业化是密不可分的,工业文明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首要物质前提。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明确指出,经济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经济因素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化的发展进度。我国积极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并不是要否定工业文明,而是要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辩证扬弃,在辩证扬弃工业文明和以往文明的基础上推进生态文明。需要指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同于从神学和纯粹生物学角度出发的“零增长”和“负增长”观点,也区别于极端环保主义者“反增长”的观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本质上仍是一个发展问题,它离不开发展,更离不开科学发展,生态文明是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是手段,目标催生手段,手段完善丰富目标[4],应努力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促进发展的一种手段。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仍然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仍是第一要务,在这种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应避免将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和以往传统文明割裂和对立起来,相反,要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对传统的工业文明进行改造,建设新型的、现代化的工业文明,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融合起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当然,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是在极其脆弱和严峻的生态环境下推进的,既要使人民享受丰富的物质文明成果,又要满足其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是可想而知的。

(二)多种要素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历史合力论”表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多元互动产生的合力作用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也囊括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五个方面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其中,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遵循着“历史合力论”所揭示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也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相互作用、补充和融合交汇所产生的合力的结果。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经济因素,即生产力水平、工业发展水平作为支撑,而且必须在其他要素的共同协作下才能顺利进行,包括科学合理的指导思想、发达的生态环保产业支撑、健全的生态文明法律和制度体系、广泛的公众参与、环保意识培养等。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学发展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指导。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指导。第二,健全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制度规范。现行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存在着法律制度不完善、制约力有限、执法不严等问题,已经不能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应大胆对现行制度进行改革,推进制度创新迫在眉睫。第三,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与之相关的文化基础建设,充分汲取古今中外生态思想的营养成分,特别是古代中国生态文化、马克思主义生态理念,构建新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努力形成浓烈的环境保护文化氛围,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第四,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为生态文明建设夯实经济基础。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全球气候带来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共识。“低碳经济”不仅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而且对于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作用显著,因此,发展低碳化产业,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目标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方式应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第五,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为生态文明建设拓展空间基础。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息息相关,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地区环境承载能力,严格控制开发强度,集约高效地利用空间资源,合理布局空间开发结构,保证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第六,参与生态保护国际合作交流与互动,开发新兴环保技术,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建设等也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互相整合与联动,共同构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合力”。

(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社会历史的发展并不是单个人意志作用的结果,而是无数个意志的“合力”、是人民群众集体力量联动作用的产物。生态文明是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文明,在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至关重要,而人是这几大关系的核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更是重中之重。第一,要培养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对公民环保意识的教育与培养,改变长期以来“人类中心论”的传统观念,转变公民落后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提高社会公众参与环保的积极主动性,形成全社会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第二,要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度。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度和环保制度体系息息相关,当前我国相关环保制度的缺失长期束缚着公众的参与热情和参与力量,因此,只有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制度,才能使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将会举步维艰,缺乏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作用的发挥,生态文明建设也只是空中楼阁。同志曾指出:“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驱动力。”[5]281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福祉,人民群众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因此,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诉求,集中民智,群策群力,实现民主决策,使人民群众成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真正建设者,才能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张文喜.恩格斯“历史合力论”的历史语境及其当代意义[J].哲学研究,2009,(4):19-26.

[4]陈志勇,张艳青.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知行把握[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5(4):6-10.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篇8

摘 要: 《孔子“游”文化研究》一书对孔子一生之“游”及其思想史和文化史意蕴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书中论述的一些孔子之“游”观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意蕴,为孔子文化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不少观点及孔子“游”行为本身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 孔子 “游”文化 生态文明建设

孔子对游历、游学、游仕等活动的看法,可统称为孔子之“游”观,其所折射出的思想观念对后世文人具有范式性、纲领性的启迪和影响。《孔子“游”文化研究》一书着重分析了孔子之“游”在学术、教育、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孔子“游”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学习、借鉴意义。

一、孔子“游”的文化含义及功能

《孔子“游”文化研究》一书作者在对现存有关史料进行深入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孔子一生之“游”的经历、时间、地域、路线等问题都进行了仔细的考辨,对孔子之“游”的社会背景、历史因素、目的功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全书第一章着重介绍了孔子“游”的文化功能及背景条件,包括“游”的客观价值及时代意义、问学功能、普及文教功能、政治文化功能等。

1.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并传播新思想。书中认为,“游”让人们获得了与自然、社会充分接触的空间和机会,对于人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丰富阅历等具有积极意义。此外,书中认为,只有当人们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与不同的思想主体、文化因子相碰撞、交流后,才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和言论①。这种空间上的“游”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士人们的思想,为学术思想的不断更新、繁荣提供了外在条件。思想言论的自由又进一步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和发展。

2.“学问以游历而实而大”的问学功能。访师问学、考察社会是孔子“游”的重要文化功能之一。孔子以“博学”著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长达四十年的周游列国途中“W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的坚持。作者于师号在《孔子“游”文化研究》一书中认为,孔子35岁以前之游历,问学是其核心目的和内容,所以说“游学”为孔子学识的一个重要来源②。正如孔子所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3.普及文教与安贫乐道的精神。收徒讲学是孔子一生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孔子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不仅首创平民教育,而且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其所主张的“学思结合”、“循循善诱”、“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重要教育方法,与其一贯的实践教学、游历教学相联系。此外,孔子把“道”作为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标。其曾言:“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可见孔子的“重道”与“乐道”。

二、孔子之“游”观及“游”文化特征

《孔子“游”文化研究》一书在第三章着重介绍了孔子之“游”观及“游”文化的特征,多角度阐述了孔子对游历、游学、游仕等活动的看法及其文化特征。

1.游必有方,反对“佚游”③。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书中认为,孔子反对远游,特别是反对漫无目的、毫无缘由地游荡。通过孔子的言行可以推出,为了求学致仕、建功立业、实现理想抱负的辞亲远游当在“有方”之列。孔子在反对毫无目的地荡游的同时,也反对超乎合理程度的“佚游”。这里的“佚游”指的是超出个人身心承受能力与社会礼制许可程度的放荡游乐。

2.“比德”的游历审美观④。“比德”的基本含义是:自然美之所以为美,在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物象可以与人“比德”,即从中可以意会到审美主体的某些品德美⑤。自然孔子在游历的过程中对沿途的景物进行沉思,引发了人与自然之关系的种种联想,产生了“比德”的游历审美观。其中,最突出的是孔子对于水的思考。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孔子借人的道德品德、情操赋予自然之水以道德意义。

3.盛德气象与君子风范。《论语》一书中先后出现40次“德”字,可以明显看出孔子尚德。“德”往往与君子品格联系在一起。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孔子在整个游历过程中,在与各国国君、大夫及师友交往问答的过程中所持有的温和、正直、谦恭等态度,他身上没有战国策士普遍存在的那种不讲原则、不择手段而汲汲于功名的风气,显示出了儒家君子的中正、谦和之风。

三、孔子“游”文化对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1.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和发展呼吁“游”的精神。自2012年11月,党的十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了“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以来,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纷纷推出相关政策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党中央也结合各地生态文明开展的实际情况,于2014年起公式了第一批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名单。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建设生态文明,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全民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环境,需要加强对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强化社会认同感,与此同时,实地参观先进示范区的建设经验,多地考察示范区建设成果,对各地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这就需要发扬孔子“游”的文化精神,在“游历”中宣传、发展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想。

2.生态文明的建设应遵循“游必有方”的孔子“游”精神。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势在必行。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都有其特殊性。如何在特殊性中把握共性,发掘各地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潜在创造力,是当前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游必有方”的精神及“比德”的游历审美观强调了游历过程中需坚持初衷、注重目的性、坚守“君子”德行,这对于各地方有关部分学习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优秀成果,并结合自身实际加以发展和创新,坚持“德”、“法”并行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显得尤为重要。

3.生态问题的解决需要坚持“盛德”的君子风范。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生态环保问题的切实解决,只有切实解决好相关环境问题,才能从根源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及对生态的修复和保护。对于企业而言,关注并切实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体现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意识。如何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企业经营获益的道德关系,是考验企业管理、决策者的重要课题。对于环保部门来说,推行生态文明建设,强抓生态环境治理,需要雷厉风行的改革魄力和行动力,需要坚持原则,以君子正直之气将改革进行到底。

四、结语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孔子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先驱和奠基者,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生态文明无论是理念的传播,还是建设实践的探索及生态问题的解决等诸多方面,都需要我们从孔子“游”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积极合理的成分,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发展,早日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注释:

①②③④于师号.孔子“游”文化研究[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16,3:10,12,103,104.

⑤钟子翱.论先秦美学中的“比德”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2(2).

参考文献:

[1]于师号.孔子“游”文化研究[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16,3.

[2]钟子翱.论先秦美学中的“比德”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2(2).

[3]李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5.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生态文明;生态文化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1-0039-02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要建设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一种科学的指导思想,为我国的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国建设生态文化的重要指导依据。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我国的生态文化建设才有正确的方向。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人、自然、社会相和谐关系的经典阐释。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兴起,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开始出现。马克思恩格斯开始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告诫人们要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是客观的,人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界,人既是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人与自然是一种和谐共处的关系,人既有利用自然的权利又有保护自然的责任,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保护自然。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实现形式是实践,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必须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人与自然是相统一的主体,不能脱离人的活动来谈论自然问题。人和自然是一个复杂的对立统一的整体,自然创造了人,人又反过来以其社会性活动影响和改变自然,在自然史和人类史的彼此相互制约中,人应该爱护和保护自然。强调人类必须与自然进行人道的交往,因为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是人类生命的自然基础,对自然的爱护和保护就是对人类自己的爱护和保护。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得到发展,并且对我国生态文化建设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引领我国生态文化建设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重要特征就是注重自然因素、自然规律、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强调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人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处于自然界的生存系统内,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过程中,要把握住正确的方向,进而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1.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界定了发展对象

生态文化是一种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新型文化,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解决生态和环境问题需要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其根本出路在于,超越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理想社会把被资本主义异化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彻底扭转过来。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毋庸置疑应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问题,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设却常常被忽略。资本主义社会背景下,贫富差距十分严重,部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生活质量极其低下,甚至不能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长时间重复性的劳动甚至使个人的人格扭曲;与此相比,另外一些人的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工业时代,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人类大量向自然界索取自然资源,造成了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因此,要处理生态问题,不仅要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更要关注人与人的关系,这就为生态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2.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规定了发展内容

生态文化的建设要归结到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方向上来。党的十突出强调了生态文明的地位和重要性,将其提升到与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等共同发展的高度上来,这就说明追求生态文明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那种摒弃自然而发展经济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生态文化的发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作为观念指导。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作为十的新提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思路。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孤立的,而应该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3.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引导了生产生活方式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一种生态价值取向,主要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互利共生,它标志着人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要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与当今发展生态文明步伐一致的思想观念。建立在此种观念基础之上的价值观念则是一种互利型的价值观,讲求努力克服传统人本思想文化观念之中的反生态性质,积极追求一种适用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同持续进步的价值体系。这种价值观的基本原则是既要承认和肯定人类的基本需要以及合理消费,又必须要充分考虑到生态发展的客观需求。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寻求一种生态型的生产发展方式,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利共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最终走上以生态文明发展为方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都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指导,逐步建立起以生态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指导下加快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思路

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加剧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全新的生态文化理念正得到急切的呼唤。生态文化建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选择,它随着环保的产生而发展起来,可以说是新时期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体系。因此,要想开展生态文化建设,就需要不断进行生态文化的创新,这直接关系到人类整体的生存以及社会文明的进步。建设良性的生态文化,能够为社会经济的进步、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及生态环保事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文化的建设。

1.克服人与自然分离的二元文化的弊端

人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无特殊之处,只不过相较于其他生物,人类更高级,进化的更完全,但是这并不能成为“人类中心主义者”的借口,人类应该秉持与自然平等的态度,进而克服人与自然分离的二元文化的弊端。这种文化最明显的弊端就是对自然资源无休止的掠夺,对自然生态环境无休止的破坏,以及对自然地位的轻视和蔑视。人与自然是平等的,“自然是人类的生养之父”,人类没有权力主宰自然的命运,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感恩于自然,在和谐平等的基础上各取所需,共同发展。

2.重视生态文化教育

教育的作用和力量是无比巨大的,在生态文明建设初期,教育有助于改善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并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针对不同的群体和阶层,生态教育的施行方法和内容都是不同的,生态教育同样要秉承“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有的放矢,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大学生群体是生态教育施行的主体,大学生本身具有其他群体不可比拟的教育优越性,拥有最先进的教育资源,而且大学生群体正处于接受教育的最佳阶段,更容易接受最新理念并付诸行动。因此,大学生群体是施行生态文明理念的主力军,要注重大学生群体的生态文明教育,开设专门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等。相比于此,倘若针对社会成员依旧采取相同的措施,则收效甚微。社会人员闲暇时间少,工作繁忙,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系统地学习生态文明理论,针对此特点,可以采取开展生态文明展,主题讲座以及短片宣传教育等。

3.积极构建现代生态生产生活的方式

生产生活方式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是时刻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事物。积极构建现代生态生产生活方式,就是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论的具体行动。理论的力量在于指导,但更重要的是践行理论,倘若理论仅停留在书本层面,那么这些理论的价值几乎为零。生产生活方式的生态化不仅能够有效遏制浪费自然资源的现象,而且能够帮助人们在无形中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和消费观。

4.建立健全生态文化制度

生态文化制度建设是规范生态文化建设内容的保障。制度是一切非规范行为的牢笼。“无规矩不成方圆”,生态文化建设不仅要依靠意识层面的支撑,更需要制度层面的依靠。规范生态意识和行为不仅需要人们自身的自觉意识,更需要制度进行规范。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民的努力,这不是少数环保主义者的独角戏,更不是少数知识分子研究的课题,这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但是,在工业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的转型时期,大多数人仍旧缺乏生态文明意识,这就需要我们利用制度的工具,培养和规范人们的意识与行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应该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兼顾奖励措施和惩罚措施,对不同企业类型进行分类指导等。制度建设的最终目的不是在炫耀权力,不是制约,更不是经济利益的获取,而是在理性的层面上,利用制度的手段和工具促进人们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的建立,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人们的主动吸收和内化,将建立起来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转化为生态行为,从而为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打下基础。

5.加强世界生态文化的合作

生态问题不是一国专有的内政问题,而是关乎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有性问题。加强世界生态文化的合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经之路。环境问题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在一国出现的问题极有可能是受他国影响或者将问题传染给其他国家。针对同样的生态问题,加强国际合作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而且能够交换看法和意见,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而且有助于各国关系的改善和融洽。

参考文献:

[1]宣裕方,王旭峰.生态文化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篇10

思维辩证思维是指从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它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是一种注重全面性、整体性、系统性看待事物的思维方法。矛盾分析法是辩证法的根本分析方法,也是辩证思维的重要体现。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人与自然之间的根本矛盾入手,深入分析人口、经济、生态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抓住重点性、关键性问题首先解决。从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论述可以看出,矛盾分析法始终贯穿其中。具体而言:(1)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面,强调从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入手,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2)在具体生态问题解决的优先顺序方面,将解决损害群众健康、容易引起的问题放到突出位置,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颗粒物污染防治,以及重金属污染和土壤污染的综合治理;(3)在生态问题解决方式方面,摒弃过去主要依靠运动式突击检查、开罚单等末端治理方式,突出源头治理、过程治理和综合治理,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绿色技术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资源循环利用率,减少人口和经济对资源的压力;(4)在治理措施方面,强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通过建立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规范化。抓住主要矛盾是关键,但是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还需要“辨证施治”,全面而非片面地、系统而非零散地、普遍联系而非孤立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推进生态环境的协同治理。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紧密联系、互相影响,其中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尤其密切,可以说生态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消费模式的问题。众所周知,资本主义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早在浙江的时候,就提出要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或“边污染边治理”的覆辙,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转变,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向两者协调发展的‘双赢’转变”,做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2013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的演讲中,他又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充分肯定了物质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的发展不是二元对立而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既相互制约,又相得益彰、协同共进,要在发展物质生产力的同时推动自然生产力的发展。对于很多领导干部和普通民众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治理生态环境、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仅仅理解为经济问题的看法,严肃表示:“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同时,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注意实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标和治本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常态治理和应急减排相协调、整体推进和全面突破相统一,在实践中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措施的协调一致、辩证统一。另外,在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他要求构建多部门协同治理的联动机制,否则“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也即是要求摒弃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部门本位主义思想,部门利益、地方利益要服从全局和整体利益,多策并举,多地联动,在统一谋划、相互配合中取得协同治理优势。

二、强化刚性约束、注重执行绩效的法治思维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思维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法治思维也即是符合法治的理念、精神和逻辑的思维,它决定和支配着法治方式。特别重视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根本性作用,2006年在给《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的短论中,他就曾经敏锐地指出,“改革的深化和各种利益关系的不断调整,对从法律和制度上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要发挥法律的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十以后,对国家的法治建设进行了系列论述,提出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关于依法治国的相关论述本身就涵盖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其中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更是法治思维的直接体现。他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首先,生态文明建设要于法有据,要在法律的指导下进行;其次,生态文明建设要紧紧依靠法治,运用法律约束和规范各社会主体的行为;最后,增强法律制度的执行力,真正发挥法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功能。的这一论述强化了法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是审视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做出的科学判断,是我们党生态环境治理理念的重要转变,有利于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规范化。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制度建设,论述尤多。他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既强调法律法规的构建,也注重法律法规的执行,既注重法治的规制作用,同时又强调生态文明理念宣传和教育的作用。首先,建立健全法律制度。随着生态文明的提出,生态环境治理必须由人治型向制度型转变,发挥制度在治理规范和程序建设、利益表达和利益整合方面的作用。通过构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统帅,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基本,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具体体制机制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生态法律制度体系,减少治理风险和不确定性,提高治理效能。法律制度体系是动态和发展的,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及时补充新的法律制度,同时不断修正和完善已有的法律制度。具体而言,要不断完善基本法律制度,同时建立健全具体法律制度,包括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等。其次,增强法律制度的执行力。要真正发挥制度的作用,必须实现制度的构建和制度执行的有机统一,仅有精良的法律制度没有有效的执行机制,则制度效能低下,形同虚设。特别看重制度执行的效果,强调“不讲责任,不追究责任,再好的制度也会成为纸老虎、稻草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他要求改变过去“唯GDP论”、“数字出官”的观念,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和官员考核体系,并置于突出位置,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而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很多领导干部把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搞得一塌糊涂,然后拍拍屁股走人,官还照当,不负任何责任。对于这种情况,要求组织部门、综合经济部门、统计部门、监察部门等联合起来加大对领导干部的审查,切实做到有责必究、严厉惩戒。最后,重视非正式制度的作用。除了发挥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的规制作用外,还要重视生态文化、生态意识等非正式制度的熏陶功能。通过宣传教育培养公民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督促公民自觉养成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实现由生态认知、生态情感向生态行为的转变。

三、恪守生态红线、维护生态安全的底线

思维底线思维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创造性思维。按照的解释,就是作决策、办事情,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所以,底线思维是一种蕴含忧患意识的思维,是一种积极防御性思维,也是一种战略性思维。只有确立了底线,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做事的尺度、原则和办法,才能更好地掌握做事的战略主动权,做到有的放矢、应对自如。生态红线表示人类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一种张力,说明人类在生产、生活和健康等方面不受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等影响的保障程度,它的提出是底线思维的一种表现。通过查阅近几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可知,中国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生态风险无处不在。面对过去欠账太多、新旧问题错综交织的现状,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责任担当,忧心忡忡地指出,“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在这里,表达了两层意思:其一,生态环境治理时不待我,否则生态赤字持续扩大,治理成本积累性后移,治理难度越来越大;其二,要尽快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敢于担当、有所作为,要划定和恪守生态红线,否则我们设想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难以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难以保证,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难以保障。还多次谈到耕地红线问题。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耕地资源的存量增减、质量优劣关系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关系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在不到全球7%的耕地上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这一方面说明了我们在应对粮食安全方面所做的努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人口给耕地带来的压力。根据《2013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的数字,中国现有耕地面积20.27亿亩,年内净减8.02万公顷,未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将是中国长期要面临的问题。面对耕地资源危机,特别指出:“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他强调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同时,要求严格实施环境功能区划,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重点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的耕地安全。大气污染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特别是近年来很多地区持续出现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注意。能否有决心有魄力治理雾霾,还人民以蓝天白云、新鲜空气,考验着新一届领导人。面对空气质量恶化的状况,提出:首先,建立大气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机制,确定大气环境承载力红线,当接近这一红线时便及时提出警告警示;其次,采取刚性措施确保这一红线,严格考核指标、加强环境执法监管,依法追究相关领导、单位和个人责任。将划定红线和恪守红线有机结合起来,以自我倒逼的形式推进雾霾治理,显示了对治理大气污染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值得一提的是,不仅为保护资源和环境划定目标红线,而且还为保证目标红线的实现划定责任红线。他强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和使命,“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这是党的领导人第一次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执政目标中,一方面显示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表明我们党自我警醒、自我督促的强烈责任感。两条“红线”显示了治国理政的底线思维,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