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治疗复位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2: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耳石症治疗复位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耳石症;手法复位;眩晕;中西医结合疗法
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1]。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离,这些脱落的耳石就会在内耳里游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这些半规管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沉伏的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眩晕,眩晕的时间一般较短。这种症状的出现常与位置变化有关,故现阵发,这就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法、复位手法及手术治疗。许多学者推荐复位手法。目的是使粘附于嵴顶的结石或游离飘浮于半规管长臂管腔内淋巴中的细小致密颗粒,通过头位有顺序的变动,使之从顶帽脱落或从半规管长臂管腔中经总脚或水平半规管脚进入椭圆囊,从而使半规管壶腹嵴顶及半规管腔内淋巴恢复正常的运动,消除了致病因素,症状获得缓解[2]。随着发患者数的逐渐增多,近6年来我科对治疗耳石症的各种方法进行疗效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8年~2014年共计60例BPPV,男性20 例,女性40例;年龄46~82 岁,平均(64.2±6.3)岁;病程3h~6月,平均28d。年龄46~82岁,平均(64.2±6.3)岁;病程3h~6月。Dix-Hall-pike 试验诱发出眼震49例,伴恶心呕吐42例。既往有头部外伤史1例,中耳炎3例,伴有高血压病24例,偏头痛4例,美尼尔氏综合征10例。实验按随机分为3组各30名患者。
1.2 诊断依据全部入组60 名患者依据临床表现和Dix -HallPike 诱发试验阳性明确诊断。临床主要表现为躺下、坐起、或床上翻身时突然发生的眩晕,也可表现为快速低头或过度抬头时发生眩晕,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min。Dix-HallPike 试验方法为: 受试者坐于检查床上,头向一侧转45°( 注视检查者),检查者手持患者头韶迅速将受试者由坐位变成平卧位,头超出床沿并下垂30°( 也可向对侧迅速旋转90°) ,如果经过短暂潜伏期( 1~5 s) ,患者出现眩晕和旋转向地或旋转向上性眼震即为阳性如果头向右侧转45°。时出现明显眩晕和眼展,则为右侧病变,如果头向左侧转45°时出现明显眩晕和眼展为左侧病变如果向两侧转头时均有明显的眩晕和眼震,则诊断为双侧病变。符合以上诊断标准者,最好经头部CT 或MRI、颈椎MRI 等有关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1.3 方法
1.3.1患者均先行改良Epley复位法[3]治疗。具体操作步骤:①患者平坐于检查床,头部转向患侧45°; ②将患者快速向后仰卧(肩下垫枕头),使头与水平面呈30°夹角;③将患者头缓慢转向正位,并继续向健侧转45°; ④头位保持不动,身体由仰卧缓慢转向健侧卧位;⑤ 待眩晕消失后缓慢坐起,保持头正位前倾30°。双侧同时患病则一侧复位后休息15min再行另一侧复位。复位时每个保持至少30~60s,或待眩晕消失后再进行下一个。复位后48h内避免头部剧烈运动,夜间睡眠时采用高枕平卧位。复位前准备好必要的抢救药品和设配。耳石手法复位术后眩晕完全消失者无需进行药物治疗;眩晕症状改善或复位前后眩晕改善不明显的患者进一步接受治疗。
1.3.2 单纯药物治疗,在BPPV 之发作期及间歇期应用血管扩张剂改善内耳微循环, 常用药有培他定、银杏叶制剂等药; 也可选用川芎嗪、胞磷胆碱、复方丹参、血栓通静脉滴注。急性发作可服西比灵或敏使朗。谷维素20mg口服,3次/d,连续治疗1w。
1.3.3 在药物治疗期间可以重复耳石手法复位治疗,每侧不超过3次。
1. 4 疗效评估标准根据Parnes 等提出的疗效标准评定,患者在完成治疗后2~4wk 复查。I级为治愈;II-III为有效。I级: 眩晕消失,Dix-Hallpike 试验(-);II 级:无性眩晕,但有头昏,不平衡感,Dix-Hallpike试验( +) 或(-);III 级:性眩晕症状改善;Dix-Hallpike(+);IV 级: BPPV 无效变成加重。
2结果
见表1。
3讨论
耳石症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别称,是一种常见的内耳自限性疾病,其起病急骤,眩晕与头位改变有密切关系,持续时间极短,一般为数秒至数十秒,改变与眩晕症状之间有一个数秒钟的潜伏期,有易疲劳性。Epley[4] 提出半规管耳石症( canal-ithiasis) , 认为变性耳石颗粒并非粘附于后半规管壶腹嵴, 而是悬浮于半规管长臂的内淋巴中, 当头部处于诱发时, 内淋巴中稠密物运动引起内淋巴流动而使壶腹嵴受牵引而偏移, 出现症状。目前对BPPV 的治疗基本建立在上述2种假说的基础上。虽然BPPV是自愈率很高的疾病, 有些人愈后不再复发,有些人则发作频繁,间歇期可达数年,现在通过各种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症状,降低复发率。急性发作期恶心、呕吐严重时不宜多移动患者, 可注射东蓖若碱或阿托品副交感神经抑制剂或前庭神经镇静剂。间歇期针对病因服用血管扩张剂及神经营养剂,老年人以内耳缺血所致BPPV最常见,本文介绍的常用改善内耳微循环之药物有: ①胞磷胆碱: 本品为核苷衍生物,作用比较广泛。为脑代谢激活剂,能够促进脑细胞呼吸,改善脑功能,增强上行网状结构激活系统的功能,促进苏醒,降低脑血管阻力。②培他定:组胺类药,有血管扩张作用, 改善内耳微循环, 有抗过敏作用, 对眩晕、耳聋、耳鸣有一定疗效。③西比灵: 为第四类Ca+拮抗剂抑制血管收缩, 降低血管阻力, 增加耳蜗辐射小动脉血流量, 改善前庭器之微循环。④银杏叶制剂: 改善微循环, 抑制血小板凝集; 抗氧化, 清除自由基, 保护细胞膜脂质过度氧化反应; 调节神经递质释放, 增强神经元突触可塑性; 降低血粘稠度。⑤敏使朗:是一种主治梅尼埃病、梅尼埃综合症、眩晕症引起的头晕/眩晕症状。对于不同的耳石症, 应采用不同的复位方法, 对于半规管耳石症采用Epley 手法复位对于壶腹峭帽耳石症, 采用Semont手法复位治疗. 对有严重颈椎病或严重心脏病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治疗要慎重。治疗前要向患者详细介绍复位过程, 解除患者顾虑及紧张情绪. 三组患者经对比药物加手法复位治愈好转率高达96.7%,采用手法复位结合药物治疗能够明显缩短病程,大部分立即有效,疗效显著,且简单安全。
4 结论
经过三组对比,手法复位结合中西药制剂治疗耳石症不但安全有效,而且起效特别快复发率低,可以立竿见影地减轻患者痛苦,风险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M]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55(3):163-164.学.2008,2(11):1046-1050.
篇2
关键词:水平半规管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留头晕;下气汤;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中图分类号:R255.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7-0056-03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一种与改变密切相关的自限性外周性眩晕。其发病率约占周围性眩晕的40%[1],约占所有眩晕病的25%[2]。根据耳石发病部位可分为后半规管型、前半规管型及水平半规管型。各类半规管BPPV 所占比例各家报道不一,后半规管BPPV占78%~96.5%,水平半规管BPPV占1.9%~16.4%[3]。但临床中水平半规管型BPPV患者并不少见。其病理机制主要有2种,椭圆囊的耳石颗粒脱落进入半规管,结石多数在半规管内,偶可见结石黏附于壶腹嵴,前者称之管结石症,后者为壶腹嵴结石症。治疗方案包括耳石手法复位、药物治疗、限制及自我前庭功能锻炼等[4]。
由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较高的发病率而愈发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近年来耳石手法复位逐渐在急诊科、神经内科及耳鼻喉科等科室应用推广;其疗效确切,易于操作,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症状,已成为其治疗的首选方法。虽然手法复位改善了患者眩晕和眼震,但仍有22%~38%[5]的患者在复位成功后残留头晕。临床表现为持续性的头晕目昏、短暂的走路不稳、无视物旋转、头晕与改变无关、激发试验阴性、无典型的前庭性病变特点,且在各神经系统检查中可无阳性表现[6]。此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及生活质量,目前尚无肯定有效治疗方法。笔者从脏腑辨证及气机升降理论来认识BPPV复位后残留头晕症状,并辨证运用下气汤治疗半规管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留头晕症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选取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门诊及住院确诊为水平半规管BPPV,由同一医师判断耳石位置并进行手法复位,复位成功后(位置性眩晕和眼震消失,激发试验阴性)仍残留头晕症状的60例患者,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21-83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49.23±12.04)岁,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49.65±12.42)岁。2组在性别、年龄上无差异(P>0.05)。
1.2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西医诊断: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7年的BPPV诊断标准中水平半规管BPPV的诊断[7];排除前庭神经炎、偏头痛眩晕、梅尼埃氏病、小脑梗塞或出血等引起眩晕。经复位成功后残留头晕症状:持续性的头晕目昏、短暂的走路不稳、无视物旋转、头晕与改变无关、激发试验阴性、无典型的前庭性病变特点,且在各神经系统检查中可无阳性表现;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眩晕》中的诊断。
1.3方法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汤剂下气汤加减,基本方:茯苓15 g,制首乌20 g,牡丹皮10 g,白芍15 g,橘红10 g,法半夏10 g,苦杏仁10 g,炙甘草5 g。湿重者:去茯苓、炙甘草,加猪苓10 g,泽泻10 g。口苦咽干:加黄芩10 g。由本院统一代煎,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对照组给予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商品名:黛力新,丹麦灵北制药有限公司)10.5 mg,每日早上口服1次。2组疗程均为10 d。
1.4疗效评定指标本研究中采用1990年Jacobson和Newman 研制的DHI 量表[8]和眩晕病中医证候积分量表。所有患者在入组前及入组后第10 d进行DHI量表及眩晕病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评定。
1.5统计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分析数据,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t检验比较2组在治疗前、后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和眩晕病中医症候积分量表得分的组内差异和组间差异的差异,以P
2结果
由表1、2可以看出,治疗前2组眩晕中医证候积分、DHI评分无差异(P>0.05);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眩晕中医证候积分、DHI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3讨论
目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首选方法为耳石手法复位。其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管石症和壶腹嵴顶耳石症2种学说。其原则是通过改变让脱落的耳石离开半规管回到前庭,或使耳石散开。在BPPV发作期,1次耳石复位50%~80%可以完全治愈[9-11],2次复位治愈率达96%。虽然手法复位可以改善患者眩晕和眼震,但仍有22%~38%[6]的患者在复位成功后残留头晕。故有些学者提出BPPV存在其他发病机制。Gacek[12]研究了5 例患者的颞骨提出病理生理机制是神经元变性,而不仅是机械刺激感受器,并认为患者在复位成功眼震消失后仍有主观症状可能与此有关。其他学者提出病毒性神经迷路炎可能引起BPPV,或者可能合并有潜在的前庭病变[13]。
对BPPV复位后残留头晕的机理及治疗尚无统一观点,相关研究也不多。目前临床医生对复位后残留头晕症状的认识不够,也不太重视;多数认为是患者主观感受,时间久了自然能好。但事实并非如此,由于眩晕发作引起不适感,患者容易出现焦虑症状,从而可能干扰日常生活。部分患者由于顾虑眩晕出现而避免特定的,如睡觉时仰卧或一侧侧卧。这种恐惧感可一直持续至内耳功能恢复后数年,可以导致不安全感、易激惹、信心缺失、痛苦、抑郁、恐慌或广场恐怖症。有研究认为[6],BPPV复位后残留头晕可予倍他司汀等药物促进前庭功能恢复,减轻头晕等症状;病程长者可予抗焦虑、抑郁药物。
BPPV复位后残留头晕属于中医“眩晕”范畴,因其只有头晕或漂浮感,行走不稳感,而无恶心呕吐,视物旋转等症状,应属于古代文献中“眩冒”中“冒”的范畴。就如尤在泾言:“水饮之邪上乘清阳之位则为冒眩。冒者,昏冒而神不清,如有物冒蔽之也;眩者,目旋转而乍见眩黑也”。结合其临床表现,认为中气不健,脾肾下陷,肺胃上逆,肝胆郁滞,从而导致脾胃不和,肝胆不调为其病理病机。故选取下气汤为基础方。方中茯苓健脾渗湿.半夏和胃降逆,甘草健脾和中,3味入中健脾和胃;丹皮、白芍、制首乌疏肝平胆。橘红、杏仁清肺理气,化痰降逆。全方共奏健脾疏肝、清降肺胃之功。
笔者认为水平半规管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复位后更加容易残留头晕,可能与其发作时程度比较剧烈及复位成功率偏低等因素有关,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通过中药辨证论治选取下气汤与西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比研究,治疗后与治疗前2组比较分析,眩晕残障程度(DHI)评分、眩晕中医证候积分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综上所述,下气汤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留头晕症状,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Neuhauser H,Leopold M,von Brevern M,et al.The interrelations of migraine,vertigo,and migrainous vertigo.Neurology,2001,56(4):436-441.
[2]Froehling D A,Bowen J M,Mohr D N,et al.The canalith repositioning proced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Mayo Clin Proc,2000,75(7):695-700.
[3]akir B,Ercan I,akir ZA,et al.What is the true incidence of horizontal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6,134(3):451-454.
[4]Bhattacharyya N,Baugh R F,Orvidas L,et al.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8,139(5 Suppl 4):S47-S81.
[5]Teggi R,Giordano L,Bondi S,et al.Residual dizziness after successful repositioning maneuvers for idiopathic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in the elderly[J].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2011,268(4):507-511.
[6]冯智英,李颖,季伟华,等.良性发作性变位性眩晕经颗粒复位治疗后残留症状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11):1368-1371.
[7]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2006年,贵阳)[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3);163.
[8]丁雷,刘畅,王嘉玺,等.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中文版)的评价[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3,11(2):228-230.
[9]Semont A,Freyss G,Vitte E.Curing the BPPV with a liberatory maneuver.Adv Otorhinolaryngol,1988,42:290-293.
[10]Herdman SJ,Tusa RJ,Zee DS,et al.Single treatment approaches to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3,119:450-454.
[11]Serafini G,Palmieri AM,Simoncelli C.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of 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results in 160 cases treated with Semont's maneuver.Ann Otol Rhinol Laryngol,1996,105:770-775.
篇3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
人的内耳有5个与平衡功能关系密切的结构,它们是3个半规管(前、后、水平)、椭圆囊和球囊。在椭圆囊和球囊各有一层称为耳石膜的胶质膜,内有大量的碳酸钙结晶颗粒(医学上称为“耳石”)。年龄增大、头部外伤、某些药物的毒性以及其他疾病的影响,可引起耳石颗粒发生退变及脱落,掉入半规管或黏附在壶腹嵴上。当患者在抬头、低头、起床、躺下、翻身或弯腰后直立时,随着头部的运动,掉入半规管的耳石也一起运动,刺激半规管或壶腹嵴,改变了前庭的兴奋性从而导致眩晕和眼震。
所以,耳石症治疗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手法摆正头位、转正身体,将位置错误的耳石回复并黏附到正确的位置(耳石膜)上。医学上称为手法复位,该技术简单、经济且有效。由于耳石可掉入不同的半规管,故需要根据相应的诱发试验进行定位后再做相应的复位技术。
手法复位 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最常见,诱发试验为Dix-Hallpike试验,常用的手法复位为Epley复位法。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较常见,诱发试验为Roll试验。其中管结石症常用的复位方式为Barbecue复位法或者采用强迫侧卧法(FPP),即向健侧连续侧卧12 h。如果是壶腹嵴帽结石症,先用Guforfi法或左右侧头训练将黏附在壶腹嵴帽的耳石挣脱掉入水平半规管内,再进行Barbecue或者强迫侧卧法复位。
前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最少见,诱发试验为Dix-Hal岫ike试验,治疗该类型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尚无有效的方法,可以参考的方法有改良Yacovino复位法,即头部快速后仰再向前屈曲,尽可能呈贴胸姿态。
其他非手术治疗 部分患者可有明显的恶心、呕吐或紧张,可先予以镇静和止吐后再行复位。复位后,如果有头晕或漂浮感等残余症状,可使用倍他司汀药物改善症状。经反复复位效果不佳者或存在残余症状者,可做前庭康复训练(Brandt-Daroff练习法)。
手术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仅有极个别患者经过多次的正规手法复位治疗和药物治疗后眩晕仍然频繁发作,且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时才考虑手术。
梅尼埃病的治疗
梅尼埃病也是较为常见外周性眩晕疾病,好发年龄为40~60岁的中青年人,男性和女性发病率相近。本病的核心特征是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和渐进性听力下降,耳鸣。
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使用药物控制眩晕症状及恶心呕吐等相关症状。包括苯二氮zhuo类(如安定)、抗组胺类和抗胆碱能药物(如苯海拉明)、抗多巴胺药物(如甲氧氯普胺)等。但需要注意的药物不良反应是,苯二氮zhuo类可能会影响前庭代偿,故仅用于眩晕急性发作期(通常不超过1周)。青光眼和前列腺疾病者应慎用抗胆碱能药物。大剂量和长期使用抗多巴胺药物可引起锥体外系症状和内分泌障碍。
慢性期的治疗
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 低盐饮食,避免咖啡因、巧克力、酒精等食物,可选用高蛋白和高维生素食物。同时避免诱发因素,对久病、频繁发作、伴神经症者应耐心解释,舒缓心理压力,消除心理忧虑。
药物治疗 主要是利尿剂,包括噻嗪类、保钾利尿类等,目的是减轻内耳压力和积水。倍他司汀可通过改善内耳血液循环、减少神经放电率及促进前庭中枢代偿来治疗梅尼埃病。
鼓室内药物注射 目前常用的有庆大霉素和糖皮质激素。鼓室内注射庆大霉素主要是利用了该药物的耳毒性作用来控制眩晕,但对听力的损害不可避免。目前推荐滴定法注射,即小剂量单次注射,根据眩晕控制的情况以及听力变化来确定是否继续注射。该技术简单经济,目前针对单侧梅尼埃病顽固性眩晕的患者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可以减少梅尼埃病的发作次数和程度,其对听力无影响,但缺乏长期疗效证据。
手术治疗 适合眩晕发作频繁、剧烈、长期保守治疗无效、耳鸣和耳聋严重者。手术方法较多,宜先选用破坏性较小又能保存听力的术式。
前庭神经炎的治疗
前庭神经炎是较为常见的前庭外周性眩晕疾病。该病的特征是急性发作性眩晕和平衡障碍,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等症状,但通常无听力变化及神经系统症状。前庭神经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对症支持疗法 急性发作期可针对恶心、呕吐症状给予镇静和止吐,必要时给予输液,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糖皮质激素治疗 主要采用甲泼尼龙早期大剂量后逐步递减的治疗方法。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发现,激素治疗对前庭神经炎有效,而抗病毒药物治疗无效。并且在激素应用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抗病毒药物并不能增加临床疗效。
前庭康复训练 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中枢前庭代偿,有很重要的治疗意义。训练越早越规律,临床疗效就越好。最早使用的方法有Cawthome-Cooksey训练法,经济方便。目前,国内外提倡根据患者平衡功能的缺陷情况来拟定个体化的训练方案,并利用最新的3D立体投影系统及训练设备实现患者与虚拟世界的视觉交互,更具针对性,效果更好。
倍他司汀长期服用有助于提高和加快前庭代偿。
前庭型偏头痛的治疗
前庭偏头痛的核心表现是偏头痛和眩晕,但在不同患者问和同一患者的不同阶段差异很大。眩晕往往发生在偏头痛发作期,但也可发生在偏头痛间期或前期。且头痛和眩晕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也变换多样。
绝经期女性发病时则往往仅有眩晕而无头痛。较多患者在发作时有畏光、畏声、畏嗅或典型的偏头痛视觉先兆。本病在国内外尚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咨询、预防治疗和急性期治疗,目标是尽量减少发作次数。
教育和咨询 向患者详细解释前庭性偏头痛发作的情况及注意事项,减轻不必要的紧张情绪。告知需避免已知的明确诱因,注意规律的睡眠和饮食习惯。其中,部分患者经合理的身体锻炼和前庭功能训练可能较药物治疗更为有效。
篇4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甲磺酸倍他司汀;手法复位
[中图分类号] R764.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3(c)-0061-03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HUANG Hai-qiong
People′s Hospital of Heyua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Heyuan 517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edication-assisted manual redu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Methods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09 to December 2012 were selected,and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of 30 cases,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ceived oral betahistine mesilate + manipulative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were received manipulative treatment.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compared.Results 1 day after treatment,the total effev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83.33% (25/30),the control group was 80.00% (24/30),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10 days after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67% (29/30),the control group was 73.33% (22/30),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
[Key words]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etahistine mesylate;Manipulative reduction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的周围性前庭疾病,主要症状为患者头部活动到一定位置后突然眩晕,有漂浮感[1]。该病治疗存在一定难度,患者常常辗转于不同医院,花费大量医疗费用却难以得到有效治疗,频繁发作的眩晕也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日常风险。本院应用手法复位结合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6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标准;②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不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②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耳炎患者,严重心肺疾病患者,严重颈椎病患者,梅尼埃病患者及妊娠、哺乳期妇女;③不合作者及正在参加其他医疗实验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11~72岁,平均(45.00±13.29)岁,病程6 h~3年,其中病程<1周者19例,2周~2个月者7例,>2个月者4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12~72岁,平均(45.0±14.12)岁,病程7 h~3年,其中病程<1周者18例,2周~2个月者8例,>2个月者4例。两组患者均临床资料完整,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2]
①头部活动到一定位置后出现短暂眩晕;②变位性眼震试验下具有典型性特点,且具有疲劳性与潜伏性。
1.3 治疗方法
1.3.1 观察组采取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手法复位治疗,第1天给予手法复位,10 d内给予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
Epley复位法:①患者取坐位,在治疗者的帮助下向患者转头45°,然后迅速取仰卧悬头位;②逐渐转正头部,继续向健侧转向45°;③向健侧翻转患者头部连同身体,使其仰卧在治疗台上,头部偏离仰卧位约135°;④使患者坐起,头部前倾20°。以上4个步骤为1个治疗循环,每取一个,眼震消失后继续保持30 s~1 min。
Barbecue翻滚法:①患者坐于治疗台,治疗者帮助其迅速平卧,头部及躯干向健侧扭转90°;②头部及躯干再向健侧扭转90°,鼻尖朝下;③头部及躯干再向健侧扭转90°,此时患者仰卧于患侧;④头部及躯干再向健侧扭转90°,此时患者仰卧,然后坐起。完成4个90°翻滚为1个治疗循环,每取一个,眼震消失后继续保持30 s~1 min。
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药品名敏使朗,由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20040130,6 mg/片,10片/板×3板/盒],1~2片/次(甲磺酸倍他司汀一次量6~12 mg),3次/d,饭后口服,可视年龄症状酌情增减。
1.3.2 对照组单纯采用手法复位治疗,方法同观察组。
1.4 疗效评价标准[4]
①痊愈:眩晕完全消失,位置性眼震完全消失;②有效:眩晕及位置性眼震有所减轻,但未消失;③无效:眩晕及位置性眼震未出现改善;④复发:治疗有效者在复查时再次出现眩晕或位置性眼震。总有效率=(痊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1 d后两组疗效的比较
治疗1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25/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24/3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10 d内的复发率为4.00%(1/25),对照组在10 d内的复发率为29.17%(7/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治疗1 d后两组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5
2.2 治疗10 d后两组疗效的比较
治疗10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22/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为10.34%(3/29),对照组复发率为68.18%(15/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治疗10 d后两组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内耳自限性疾病,有50%~70%为原发,无明显病因,30%~70%属于继发,常继发于迷路炎、偏头痛、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等病理条件下。该病病因包括内耳缺血、睡觉时的、内耳手术、骨质疏松、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应用及不良情绪等,特点在于患者头部迅速运动到某一位置后出现眩晕,并伴随眼震,持续时间一般短于30 s[5-7]。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生活影响,但大部分患者对该病认识不足,就诊时往往前往神经内科、骨科等,因而常常得不到有效的诊断与处理。
耳石症假说最早出现于1969年,一些眩晕患者行半规管手术时,发现半规管里的内淋巴中存在一些可移动颗粒物质,即耳石。随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病理机制才被阐明,一是壶腹嵴顶说,椭圆囊内的耳石脱落到半规管内,活着黏附在壶腹嵴上,导致内淋巴与壶腹嵴顶的密度不同,使得比重出现差异,壶腹嵴对重力异常感知,从而出现眩晕[8-10];二是半规管结石说,各种原因导致的耳石脱落,或变性耳石聚集在半规管近壶腹处,但头部位移到激发位后,在重力作用下耳石向离壶腹方向移动,形成离壶腹内淋巴流,导致嵴顶出现移位,引起眼震和眩晕[11]。
手法复位是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主要方法,虽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耳石复位方法较多,但都是根据其发病机制而设计,通过沿特定空间平面进行头位变动[12]。Epley手法复位与Barbecue翻滚疗法是手法复位的常用手法,有研究者认为,两者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疗效,且同一复位手法多次应用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单次应用,可以有效缩短治疗周期[13]。有报道认为,两种方法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有效率可达80%左右,与本次研究的结果相符。
有文献认为,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最常见,本组60例患者均属于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这主要是因半规管解剖不同导致的。站立位时,后半规管在前庭后下方,耳石移动后,易落在前庭后与基底,也就是后半规管处。而上半规管的后臂由于直接与总脚、前庭相连,因而其内的耳石可以自行排出,因此,与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相比,上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很少发生。
临床治疗中,发现有的患者在经手法复位后眩晕立刻就能消失,而有的患者仍感觉头脑昏沉,有胀满感,甚至走路不稳。经分析,出现这些症状可能与耳石返回椭圆囊后椭圆囊斑的敏感性发生改变有关。有研究认为,耳石返回椭圆囊后,椭圆囊复合动作电位升高或降低。也有研究认为其与耳石碎片附着在椭圆囊新的位置导致耳石压力发生变化有关,机体对新刺激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
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会(AAO)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应用指南提出,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耳石颗粒复位的短期疗效要优于前庭康复,但长期疗效相近。其次,耳石复位方法存在一定复发率,可增加其他药物辅助治疗并加强对患者的随访。
甲磺酸倍他司汀的作用主要是减轻膜内迷路水肿,改善内耳微循环,临床常用于梅尼埃病所致的眩晕。甲磺酸倍他司汀是循环改善剂,能特异性地增加大脑和脑干内的血液循环,以及内耳微循环,消除内淋巴水肿,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眩晕与头晕。甲磺酸倍他司汀的化学结构与组胺相似,因此具有类组胺作用,例如增加血管通透性、扩张外周血管、收缩平滑肌、加速腺体分泌等。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甲磺酸倍他司汀对维持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复发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实际治疗中,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尤其是有基础病的患者,其复发率明显高于无基础病的患者。对于该类患者,应全面分析其原因,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可实施后半规管阻塞术或后壶腹神经切断术。
本次治疗的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在全部治疗结束后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同时,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因此,认为手法复位结合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效果良好,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冯智英,李颖,邹静,李焰生.良性阵发性变位性眩晕的临床特点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1):86-88.
[2]吴婉玉,廖俊,李庭梅.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倍他司丁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3):1928-1929.
[3]冯智英,李颖,季伟华,等.手法复位治疗垂直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变位性眩晕的疗效分析[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09,6(1):21-24.
[4]曹效平,王天生,顾东胜,等.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32例[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9,7(5):10-12,30.
[5]姚晓喜,田涛,杨期明,等.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4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3):14-16.
[6]田君海,薛海涛,董凯峰,等.不同类型位置性眩晕的诊断及耳石复位治疗[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9,12(8):413-415.
[7]赵园园,刘俊艳.同类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表现及治疗[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9,36(4):324-328.
[8]雍先毅,单利华,朱志鑫.消旋止晕片联合改良Epley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J].北方药学,2013,10(11):28-29.
[9]张忠南,卜明强.舒血宁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1):1951-1952.
[10]杨道荣.118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误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3):80-81.
[11]章燕幸,吴承龙,钟芳芳,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征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45.
[12]张学东.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32例临床分析[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3,33(7):470-472.
[13]鲁杰,谢珂,孙民.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观察[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3,21(3):291-293.
篇5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3(a)-0032-03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tional vertigo,BPPV)是眩晕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占所有周围性眩晕的1/3[1],有人统计美国60岁以上老人约70%一生中至少有一次患上BPPV,可见发病率极高。临床表现为头位改变诱发的短暂性眩晕,很多患者主诉为起床、躺下或侧身瞬间出现眩晕或漂浮感,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1 min,伴或不伴恶心、呕吐,起床后一般诉无明显不适症状,少数诉有头昏、头胀。但由于部分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导致很多BPPV患者被误诊为后循环梗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或梅尼埃病,单纯应用药物改善循环或进行按摩及物理治疗,收效甚微,既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又增加患者痛苦。故对该病的深刻认识非常重要,近1年多来本科共收集103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全部采用手法复位,操作简单,见效快,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2月~2012年6月门诊及住院共103例BPPV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主诉改变时短暂眩晕,变位试验均有典型眼震特点,经详细病史询问和有关检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眩晕,共确诊为BPPV者103例,其中,男48例,女55例;年龄20~86岁,平均47.6岁,≤30岁13例(12.6%),30~60岁73例(70.9%),≥60岁17例(16.5%);病程2 h~0.7年。初步诊断为后半规管型BPPV 86例,其中,单侧59例,双侧27例;水平半规管型BPPV 10例,其中,单侧8例,双侧2例;混合型半规管型BPPV 5例,其中,单侧4例,双侧1例;前半规管型BPPV 2例。单侧中左耳受累25例,右耳受累48例。发作时伴恶心、呕吐48例(46.6%)。
1.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分会2007年BPPV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在采集病史后行Dix-Hall Pike和侧翻(roll test)两项体检,了解患者有无位置性眼震,然后结合病史诊断后半规管、前半规管、水平半规管或混合型半规管BPPV。
1.3 治疗方法
(1)诊断为前半规管及后半规管患者均行改良Epley复位法治疗[3]。以右侧为例,具体操作步骤:①患者平坐于检查床,头部右侧转45°;②将患者快速向后仰,使头低于水平面约呈30°夹角;③再缓慢将患者头左转90°;④身体左转90°成左侧卧位,头再向左转90°注视地面,待眩晕消失后缓慢坐起(注:每个保持20~60 s或至眩晕消失。重复此过程直至眩晕及眼震完全消失,未完全改善者隔1 d继续进行相应复位治疗)。(2)诊断为水平半规管患者采用Barbecue翻滚疗法[4]:患者取平卧位,头向健侧扭转90°,身体向健侧翻转180°,头转90°,鼻尖朝下,继续朝健侧方向翻转,侧卧于患侧,坐起。上述4个步骤完成头部3个90°翻滚为1个治疗循环,每一待眼震消失后再保持1 min。治疗结束后嘱患者在1周内避免患侧卧位。对1次治疗无效者,可间隔1 d重复治疗,重复3次无效者采用Brandt-Daroff习服练习。(3)混合型BPPV采用Epley加Barbecue翻滚联合治疗。(4)双侧病变者先复位严重一侧,待头位转向严重侧眩晕完全消失后再复另一侧,方法同前。
1.4 疗效标准
痊愈:眩晕完全消失,复查Dix-Hall Pike和侧翻(roll test)试验阴性。改善:仍有眩晕,但程度较之前明显减轻,或眩晕消失,但有不同程度的头昏、头胀。无效:复位前后眩晕发作次数及程度基本无变化。有效:指痊愈及改善[5]。
2 结果
确诊为BPPV患者病变部位以后半规管最多见,所有患者经复位后见效快,有效率高,但后半规管治疗效果更明显。做好预防措施,复发率低,不同类型BPPV经治疗后具体疗效比较见表1。
3 讨论
BPPV是耳源性眩晕的一种,中老年多见,在本院收集病例中,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目前发病机制有两种假说,Schucknecht认为是由于耳石碎屑附着在壶腹嵴上而出现头位改变时诱发的眩晕及眼震。而Hall等支持管结石理论,即耳石碎屑漂浮在半规管管腔内的内淋巴中,在重力的作用下,耳石碎屑可以随着头位的变动在半规管内移动而产生症状。耳石碎屑的来源一般考虑是从椭圆囊囊斑的耳石膜脱落[6]。BPPV可累及三个半规管,累及后半规管BPPV最为常见,特别是右后半规管,其原因是由于半规管的解剖部位不同所致。为了提高疗效,准确的定位、定侧非常关键。首先要准确收集病史,认真查体并做好相关检查,以排除其他引起眩晕的疾病,包括脑干梗死、梅尼埃病、迷路炎、颈椎病等。根据患者主诉初步可判定病变侧,予行Dix-Hall Pike和侧翻(roll test)两项诱发试验,对所诱发的眼震特点进行准确的分析,最后得出定位及定侧。根据病变侧作出相应复位方法。
进行Dix-Hall Pike和侧翻(roll test)两项诱发试验过程中应注意改变与眩晕症状之间有一个潜伏期,一般为数秒至10 s,故观察一定要有足够时间,特别是后半规管,以免漏诊。另反复多次行此检查具有易疲劳性而诱发不出眼震的特点。通常来讲后半规管结石症眼震持续时间1 min。后半规管BPPV眼震特征为带旋转顺时针,诱发眼震的耳侧为患侧,定位较容易,上半规管BPPV表现为旋转逆时针。而水平半规管BPPV为水平向地眼震,强度强侧为患侧,若为背地性眼震,强度弱者为患侧[7]。值得注意的是,病变部位有易变性的特点,原因考虑是三个半规管有共同的开口,故有一部分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可出现病变部位改变的可能,故每次复位前必须进行两项诱发试验重新定位定侧,从面提高疗效。在临床上的确有一部分患者观察不出眼震,但具有BPPV的临床表现,这部分患者最终需供助视频眼震图进一步判别。但若医院未有视频眼震图检查,根据患者主诉可初步进行定位定侧,复位治疗一样取得良好效果。
因部分患者对眩晕的感觉具有恐惧感,从而害怕躺下或起身,特别是水平半规管的患者,眩晕程度较严重,常伴有严重恶心、呕吐,部分可能因呕吐剧烈从而终止复位治疗。故复位前向患者简单解释该病以及手法的过程,并告知患者复位过程中可能出现眩晕或呕吐的可能,嘱其放松身体及心情,以取得患者的配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另复位过程中每个要询问患者是否有眩晕症状,直至眩晕消失后才能继续复位。治疗时每个转动的动作适当加快,但停留的时间适当放长,这样耳石才能较完全回到椭圆囊,复位效果好且缩短疗程。另外若患者呕吐严重,需终止复位,并予止晕、止吐等对症处理。
总体来讲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最好,特别是后半规管,一般经过1~2次治疗基本能治愈。复位后所有患者给予改善循环药物及抗晕对症治疗,复位后嘱1周内高枕卧位,避免患侧卧位,嘱复位后3 d内每天随访,若眩晕完全消失且行Dix-Hall Pike和侧翻(roll test)两项检查无眼震者无需复位,若仍有轻微眩晕或仍存在眼震者隔1 d复位一次,若连续3 d仍出现眩晕或眼震试验阳性者停止复位,教会患者自行行习服训练,1个月后随访。103例患者中,有92例经1~3次治疗后症状完全治愈。BPPV患者手法复位治愈率较高,但有部分患者会复发,复发时可再次进行耳石复位治疗,效果仍然明显。目前考虑复发的原因是回到椭圆囊中脱落的耳石碎屑仍处于游离状态,预防的主要措施是高枕卧位,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平时多锻炼身体增强身体抵抗力。
总之,手法复位法治疗BPPV简便、易行、治愈率高、成本低,且易被患者接受,基层医院非常实用,值得临床学习、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波,孙敬武.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裸眼及视频眼震图下眼震特征及定位诊断分析[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2,20(3):235-236.
[2]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2006年,贵阳)[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3):163-164.
[3] 石红敏. 改良Epley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32例体会[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5):91-92.
[4] 兰俊. 改良式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2,12(1):73-74.
[5] 李圣华,李军荣,余艳华. Epley耳石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观察[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2,25(1):69-70.
[6] 崔勇,陈少华,蒙翠原. 正中悬头位Dix-Hallpike法诊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8,16(6):483-485.
篇6
太原市 苗 海
苗读者:
医学临床发现,英实绝大部分的眩晕都与内耳疾病有关,并且绝大多数的眩晕症只要经过规范治疗,都能得到治愈或缓解。国内曾进行过一项调查,在对3116例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中发现,外周1生眩晕约占77%,中枢型眩晕约占23%。外周性眩晕的主要发病部位位于内耳,主要包括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等。另外,许多外伤后引起的眩晕病变也主要与内耳震荡或损伤有关。以往认为,许多眩晕可能与颈椎病有关,但现在循证医学的许多资料表明,只有极少数的眩晕与颈椎病所致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关。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 “耳石症”,近年来国外的调查认为该病是眩晕最常见的病因,占外周性眩晕的20%~40%,多发于30~60岁人群。本病大多数为特发性,即原因不明,部分可能与头部外伤、化脓性中耳炎、突发性耳聋及偏头痛等有关。临床表现为从床上坐起、躺倒、弯腰及平卧位翻身或转头时发作短暂眩晕,其持续时间一般均小于60秒,可伴有恶心、呕吐及头昏等感觉。目前的~些检查如头颅CT、磁共振等均不能明确诊断该病。试验是诊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金标准。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耳石复位的方法,绝大多数患者经复位方法治疗后眩晕症状均能立即消失,辅以药物治疗后头昏等症状常于数日后缓解。
我是一名已有身孕的准妈咪,听许多朋友说:孕后喝上几剂“解毒散”,可以化解身体里的各种毒素,对自己及肚子的宝宝都有利。请问“解毒散”是一种什么药物呢,它真有解毒作用吗?服用后又是否存在什么负作用?请予释疑,谢谢!
广西桂林市 潘 虹
潘读者:
在我国不少地方,民间里的确流传着孕妇喝“解毒散”的习俗,“解毒散”其实只是个统称,没有具体统一的方子,多由黄芩、栀子等十来味清热解毒的中药组成。一般而言,孕妇若有纳差呃逆、。胃脘隐痛、喜温喜按、吃冷食会出现恶心呕吐或腹胀便溏,舌质淡、舌苔薄白等胃寒症状不宜服用“解毒散”,否则会使脾胃虚寒症状进一步加重。此时应要服用陈皮、山药、白术、砂仁等性温的药物来温中健脾,燥湿理气。中医认为孕妇往往多气血充盛,而气有余常常化火,孕妇若出现便秘尿黄、口苦口臭、咽干咽痛及牙龈肿痛、脸部长疮等肝胃郁火症状时,适当用些清凉药可以清热祛火,及时清除体内的毒紊,同时可预防新生儿出现长疮、湿疹、眼屎多的情况,对于孕妇和胎儿都有好处。
篇7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手法复位; 疗效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诱发的短暂眩晕, 具有自限性的周围性前庭疾病, 可单侧发病, 也可双侧发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约占全部眩晕性疾病的1/3。其中后半规管BPPV 最常见, 其次为水平半规管BPPV, 前半规管BPPV 和混合型BPPV临床少见[1]。当代, 由于对其高发病率的充分认识和复位治疗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使这一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成为眩晕系列疾病的一大突破。但因种种原因其在临床上误诊率极高。2012年1月 ~12月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62例, 现分析报告如下, 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BPPV 患者的诊治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0日在本院耳鼻喉科确诊为BPPV的患者共62例, 其中男28例, 女34例, 年龄22~75岁。
1. 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详细询问并记录病史, 包括眩晕发作情况、既往史( 尤其是相关的耳科疾病史、耳毒性药物应用史、外伤史) 、家族史, 并进行常规耳科检查。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 或MRI、颈椎X 线、心电图检查, 颈动脉彩超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所有患者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 2007 年) 的诊断依据[2]。Dix-Hallpike 试验是确定后或上半规管BPPV 常用的方法, 眼震垂直向上为后半规管BPPV, 垂直方向向下为前半规管BPPV。Roll 试验是确定水平半规管最常用的方法, 诱发眼震为双侧方向变换的水平眼震, 向地性眼震者以诱发强烈眼震的耳侧为患侧, 背地性眼震者则相反。Dix-Hallpike 和Roll 试验同时诱发不同的眼震判断为混合型BPPV。
1. 3 治疗方法 手法复位方法: 后半规管、前半规管BPPV 的复位方法为改良Epley 法。水平半规管BPPV 的复位方法为Barbecu 翻滚法。混合型BPPV 两者均做。若仍有发作, 一周内再进行1~2次复位治疗, 直至症状缓解。
1. 4 疗效判断标准[2] ①痊愈: 眩晕完全消失或位置性眼震完全消失; ②有效: 眩晕或位置性眼震减轻, 但未消失; ③无效: 眩晕和位置性眼震无变化, 加剧或转为其他类型BPPV。
2 结果
2. 1 BPPV 类型比较 62 例BPPV 患者不同类型中, 后半规管BPPV 共50 例, 其单纯右侧39 例, 单纯左侧8 例, 同时双侧3 例。上半规管BPPV 共2 例, 均为单纯右侧。前半规管 BPPV 共8 例, 其中单纯右侧5 例, 左侧4 例, 同时双侧1 例。混合型BPPV 2 例, 其中同侧后半规管及水平半规管BPPV 1 例, 另外1例是右侧后半规管 BPPV 伴左侧水平半规管BPPV。
2. 2 BPPV疗效观察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 治疗1月后复查, 痊愈58例(93.5%), 其中, 1次性治愈53例, 2~3次治愈5例, 改善2例(3.2%), 无效2例(3.2%), 总有效率96.8%
3 结论
BPPV 是最常见的眩晕之一, 是指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诱发的短暂性眩晕, 是一种具有自限性的周围性前庭疾病, 可有家族史, 可为原发, 也可为继发性。常于卧倒、坐起、在床上翻身或者快速低头或扭头、过度抬头时出现眩晕。研究报道BPPV发病男女比为1∶1. 5~1∶2. 2, 女性更易患病, 发病高峰在40~70 岁, 且右侧半规管受累明显多于左侧[3]。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1952年Dix和hallpike首先描写了BPPV的特征, 提出诊断的基本依据。1960年Schukneckt首先提出嵴顶结石症学说, 认为内耳, 嵴顶的结石增加了比重, 使嵴顶与内淋巴间的比重发生了变化, 然后使嵴顶对重力及直线加速度的敏感性增加而引起的。1979年Hall等提出管结石症学说, 他认为耳石脱落于半规管受重力作用牵引内淋巴引起嵴顶偏移而导致眩晕。大家比较认可这个学说, 但是BPPV的机理和病理至今还不是完全清楚。但是根据这种推理, 临床上很符合, 治疗也很有效。1980年, Eplev提出了管结石症理论;1988年, Semnot设计了管石解脱法, 也就是复位治疗。1992年, Eplev提出了管石复位法, 治疗很有效。经过手法复位治疗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它的治愈率能达到90%左右。这样就解决了三分之一的眩晕病的治疗问题。所以这是一个重大的进展。
BPPV从开始逐步被认识到目前被广泛接受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历程,尽管有重大突破,但是仍有很多需要再认识再研究的问题,如如何解决难治性及复发性BPPV的治疗难题, 以期待更加有效的治疗。这需要各学科眩晕治疗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吴子明, 刘博. 实用眩晕诊疗手册.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38-38.
[2]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7, 42( 3) : 163-164.
篇8
【摘要】本文在于研究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征和病因。方法是收集520例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病人的临床资料,研究其占门诊眩晕和头晕病人的比例、病人的临床特征和合并偏头痛的情况。研究结果:520例病人占门诊眩晕病人的35.7%,占门诊头晕病人的12.1%。其中男性157例(占30.3%),女性363例(69.7%),年龄20-93岁,平均(57.5±12.8)岁。右侧半规管受累323例(62.0%),左侧半规管受累187例(35.9%),双侧半规管受累11例(2.1%)。垂直半规管眼震潜伏期(3.22±2.37)s,持续时间为(8.31±7.98)s;水平半规管眼震潜伏期(2.33±1.50)s,持续时间(14.77±11.40)S;垂直与水平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眼震潜伏期和持续时间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0)。15例(2.9%)病人在发病前有头部外伤史,39例(7.5%)病人伴有偏头痛病史。研究结论: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在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应避免误诊及漏诊。
【关键词】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眼震 半规管 偏头痛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引起前庭周围性眩晕的常见疾病,占到周围性眩晕的20%-30%。一项大型回顾性研究1发现,24%的人群有眩晕发作史,其中8%符合BPPV的诊断。但是我国医学界对该病的认识不足,仍有大量的病人被误诊为“脑供血不足”,并因此接受大量不必要的检查和无效治疗。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520例BPPV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有关文献对该病的临床特征和病因等作了进一步探讨,目的在于为临床医师提供有效的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7年10月-2010年5月以头晕为主诉,在我院神经内科的头晕专科门诊就诊的病人共4210例,其中真性眩晕1459例,确诊为BPPV的病人520例。所有确诊为BPPV的病人均表现为突然起病,躺下、坐起和翻身时突发眩晕,也可因低头或抬头而诱发;眩晕发作时间持续数秒至数十秒,伴明显的视物旋转,程度剧烈,停止头部转动后眩晕很快消失,但有反复发作的特征。
1.2BPPV诊断
1.2.1 垂直管BPPV诊断标准:①有典型的眩晕发作史。②激发诊断试验阳性,即当病人头部移动至后半规管呈垂直位时(Dix-Hallpike试验)激发眩晕和眼震,有潜伏期2;有上跳性、扭转性眼震(快相向下位耳)或混合的垂直-扭转眼震;眼震和眩晕
1.2.2 水平管BPPV诊断标准:①侧翻身或侧转头激发眩晕和眼震;②平卧时向左或右转头90 度可诱发眩晕和眼震;③眼震为水平向地性或向天性。
1.3 分析指标:统计分析BPPV病人占头晕和眩晕病人的比例;分析BPPV病人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病程、病因、眼震的潜伏期和持续时间;了解病人的外伤史和偏头痛史。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眼震潜伏期和持续时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BPPV病人占头晕和眩晕病人的比例:BPPV病人占真性眩晕病人的35.7%(520/1459),占所有头晕病人的12.1%(520/4314)。
2.2 BPPV的临床特征:520例病人中,男性157例(30.3%),女性363例(69.7%),男女比为1:2.3。病人年龄20-93岁,平均(57.5±12.8)岁,年龄分布见图1。520例病人的总病程2 h-367 d,平均(24.8±48.5)d。其中右侧半规管受累的323例(62.O%),左侧半规管受累的187例(35.9%),双侧半规管受累的11例(2.1%)。后半规管(PC)受累最多,其次分别为水平管(HC)和前半规管(AC)(表1)。单侧垂直半规管受累病人462例,眼震潜伏期(3.22±2.37)s,眼震持续时间(8.31±7.98)S;单侧水平半规管受累病人48例,眼震潜伏期(2.33 ±1.50)s,眼震持续时间(14.77±11.40)S;两者的眼震潜伏期和眼震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00)。在520例病人中,287例(55.1%)伴发恶心,107例(20.5%)伴发呕吐。
2.3病因分析:15例(2.9%)病人在发病前近期有头部外伤史;40例(7.7%)有感冒史。39例(7.5%)有偏头痛史,其中女性32例,占所有女性BPPV病人的8.8%(32/363);男性7例,占所有男性病人的4.4%(7/157)。
3 讨论
位置性眩晕是前庭系器质性损害的重要临床表现,由Barany于1921年首次报道。Dix-Hallpike则认为该病是由内耳耳石受损引起,并提出了BPPV的概念。近年来,BPPV得到广泛重视,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但大样本的研究报道仍不多见。一项大型人群调查3发现BPPV的发病率高达2.4%。多数文献报道,BPPV占所有头晕病人的1.9%-9.8%,占真性眩晕病人的5.2%-23%。BPPV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在老年头晕病人中约占50%4。本研究中BPPV占头晕专病门诊病人的12.1%,占真性眩晕病人的35.7%。由此可见,BPPV在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需要引起临床医师特别是神经科和五官科医师的重视,避免不必要的误诊和漏诊。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病人的发病高峰年龄在52-54岁,女性多见5。本研究也显示BPPV好发于50-80岁,中位年龄57.5岁,女性多于男性。尚未发现20岁以下病人,可见BPPV好发于老年人。而老年人群常有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骨关节病、脑血管疾病和周围神经病变等,故许多病人常被误诊为脑供血不足或多发性腔隙性梗死。另外,BPPV是一种自限性的周围性前庭疾病,多数病人不经治疗也可在数周内自行缓解,这也是医师或病人往往错误地认为脑供血不足治疗有效的原因。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可发生于任何一个半规管,但由于重力作用,椭圆囊斑脱落的耳石容易落入后半规管(PC),因此PC-BPPV最常见,而水平管(HC)和前半规管(AC)不在重力位上,因此发病较少。
据报道,PC-BPPV的发病率为85.2%-96.5%,HC-BPPV的发病率为1.9%-10%,AC-BPPV的发病率为1.2%-2.2%;本研究中PC-BPPV、HC-BPPV和AC-BPPV的发病率与以上报道相似。双侧半规管受累少见,发病率为7.5%-15%6;本研究发现1l例,占BPPV病人的2.1%。
本研究结果显示,62%的BPPV病人累及右侧半规管,右左侧比为1.73:1(323/187)。Von Brevern7等也发现右侧更易受累。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左侧卧位容易压迫心脏造成不适,更多人平时选择右侧卧位,而耳石的沉积与相关。
本研究也发现垂直半规管受累所致的眼震潜伏期相对水平半规管长,而眼震持续时间短。这是由于人体前、后半规管分别长15~20 mm和18-22 mm,而水平半规管长12-15 mm,相对较短,因此造成了眼震潜伏期的差异。另外,水平半规管BPPV病人的耳石碎片容易在半规管内来回移动,造成速度储存现象,而导致眼震持续时间长于垂直半规管8。
至于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病机制,有嵴顶结石症学说和管结石症学说,对病人的耳部手术和尸解发现了半规管中游离的碳酸钙盐晶体则肯定了后一种假说。该假说推测椭圆囊囊斑上的耳石因变性、感染、外伤等因素而脱落,当头位移动至激发位(悬头位)时,后半规管成为垂直方向,壶腹嵴位于上方,微粒受重力作用,向离壶腹的方向牵引内淋巴,引起眩晕和眼震。为了克服嵴顶的弹性及半规管内淋巴的惯性,需经数秒后嵴顶及内淋巴才发生移位,此时间为眼震的潜伏期,眼震的快相向位置在下方之耳。当微粒移动至与半规管水平位置时,运动停止,对内淋巴的牵引力也终止,弹性使嵴顶回至中间位,眼震消失,这段时间为眼震的持续期。反复处于激发位可引起微粒的分散,内淋巴压降到低于嵴顶的弹性回缩力,嵴顶不再产生偏移,眼震消失。恢复直立位时,微粒的重力作用与悬头位相反,诱发出反向旋转性眼震。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病因目前还不是很清楚,多数被认为是原发性(特发性)。继发性BPPV以头部外伤最多见。在本研究资料中,有外伤史的病人占2.9%、有感冒史的占7.7%,其余病人均否认有特殊病史。
近年来,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与偏头痛的相关性引起了关注。研究发现原发性BPPV中伴有偏头痛的概率是外伤后的3倍,高达2l%的男性和43%的女性BPPV病人有偏头痛病史。偏头痛病人更容易发生BPPV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偏头痛病人的内耳血管痉挛易造成耳石的脱落。而本研究却只发现4.4%的男性和8.8%的女性病人有偏头痛史,与普通人群的偏头痛患病率相近,原因不明;可能与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有关,也有可能存在种族差异。
综上所述,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是门诊常见疾病,也是眩晕的首要病因,其诊断完全依赖于典型的临床表现和激发诊断试验。鉴于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多发、容易诊断和耳石颗粒复位治疗的显著疗效,应对该病予以高度重视,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减少漏诊和误诊。
参考文献
[1] Neuhauser H,Leopold M,yon Brevem M.et a1.The interrelationsOf migraine,vertigo and migrainous vertigo[J].Neurology,2001,56(4):436-441.
[2] yon Brevern M,Radtke A,Leziua F,et a1.Epidemiology of benign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A population based study[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07,78(7):710-715.
[3] Suzuki AR,Herdman SJ,Tusa RJ.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 options in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J].Acts Otorrinolaringol Esp,1999.
[4] Casani AP,Vannucci G,Fattori B,et a1.The treatment of horizontal canal positional vertigo:our experience in 66 cases[J].Laryngo scope,2002,112(1):172-178.
- 上一篇:市场营销体系
- 下一篇: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