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的危害十篇

时间:2023-12-29 17:46:18

经济危机的危害

经济危机的危害篇1

关键词:职业危害;检测;现状;对策

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关系到劳动者身体健康,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是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对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职业危害检测的重要性

国家越来越重视职工的安全健康,但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形势尚未扭转,情况仍十分严峻。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事有毒有害生产的企业数量约2000万家,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约2.3亿人左右。我国实际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等职业危害的职工就达2800万人以上,每年全国的尘肺病患者就有约1.5万人。我国职业危害涉及40多行业,包括安全生产高危行业的煤炭、冶金、建材、有色金属、机械、化工及计算机、生物工程、新兴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因此,职业危害检测检验是安全监管部门有效评价安全生产的前提,是企业安全预防工作的基础。关注职业危害监测、检测工作,广大生产经营单位应了解有哪些职业危害检验检测装备,应怎样检验检测职业危害以及检验检测职业危害因素的重要性。

2职业危害检测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职业危害接触人数、患病人数和新发病人数均居世界前列。职业危害分布广,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劳动保护条件差、职业危害严重;劳动者流动性大,自我保护意识低;严重职业危害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根据有关部门的粗略估算,我国每年因职业危害、工伤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达100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约达2000亿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危害已成为影响职工生命健康的突出问题。有人形容,职业病这种不流血的“渐进式死亡”,远远大于矿难、车祸等流血的“立即式死亡”。据悉,仅死于尘肺病的患者,就是矿难和其他工伤事故死亡人数的数倍。更为紧迫的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参与国际经济贸易竞争,职业安全健康问题也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并成为一些国家向我国提出反倾销、抵制我国出口贸易的一个重要理由。重事故轻防治现象普遍存在,从职业危害与安全事故的关系上看,人们显然更重事故轻防治,即重视安全事故导致的"红伤",而职业病作为不流血的"白伤",往往难以获得较高关注。职业病因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等特点,其危害也就往往被忽视。

3 原因分析

基本上是由于对经济利益的考量。一些地方基层政府往往忽视了职业危害的防治,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甚至一些地方为了留住企业、留住财源,竞相降低招商引资门槛,对建设项目的立项、准入、监管过程把关不严,使一些未经职业健康审查的建设项目违法立项建设,导致大量劳动者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使职业危害从源头上就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一些用人单位职业危害防治法律意识也很薄弱,职业危害防治积极性不高。特别是近几年来,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一些乡镇企业职业危害问题更为突出。这类企业生产力水平低下,技术落后,设备简陋,防护设备条件差,甚至根本没有任何个人防护,加之管理混乱,制度不全,劳动者整体素质低。特别是随着大批农民进城打工,劳动者群体的整体文化水平低,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又急于就业谋生,不知道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存在哪些职业危害,更不知道如何防范职业危害。

4 对策建议

做好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检测可从源头上遏制职业危害因素的产生,各用人单位应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切实做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监测、检测工作,防止职业危害的发生。

4.1设置职业健康管理机构

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健康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职业健康管理机构或组织是指用人单位从事本单位职业健康管理的职能部门或专设机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置职业健康管理机构或职业健康管理组织,明确由那些部门组成,具体组成人员;各部门及人员职责;配备专职或兼职职业健康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的人力、经费、计划、各种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安排等。职业健康专业人员是指取得执业资格的公共卫生医师,用人单位可以向社会聘用。

4.2制定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职业危害因素的情况和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需要,制定切合实际的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如职业危害控制计划,包括职业危害日常监测、检测、评价计划,职业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配置、维修、维护计划;体检和健康监护计划;培训计划;职业健康专项经费预算、措施计划等。计划应当有目标、指标、进度安排、保障措施、考核评价方法等,并按计划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计划的落实。

4.3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检测与评价制度

在摸清单位职业危害因素分布的基础上,作业场所工人的工作地点及时间制定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承诺定期对存在的、工人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按种类、岗位,请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浓度强度监测与评价,并如实公布:如果没有达到国家职业健康标准,将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改进,包括进行工程改造、个人使用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更换、职业健康管理、职业健康培训等的改进措施。承诺利用各种方式,对存在的、工人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按种类、岗位进行自行监测。

4.4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

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是用人单位的责任。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职业危害因素种类、浓度(强度)、工艺流程、劳动的岗位和用工等情况,制定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计划和实施方案,并预算经费。用人单位组织劳动者按照计划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健康检查及离岗后的医学随访。对于发现的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要及时调离原岗位,对疑似职业病人应按国家规定及时安排诊断。

经济危机的危害篇2

第一,虚拟经济不能脱离实体经济,二者必须紧密结合。事实表明,虚拟经济离实体经济越远,泡沫越大,泡沫破灭后的灾难也越大。没有实体经济基础的虚拟经济,将是危机四伏的经济。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采取行动,就是为了缓解金融危机引发实体经济的危机;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努力救市,就是担心金融危机过多地危及实体部门。而中国金融业有外汇管制及市场分隔机制,因此受到危机的冲击并不大。与欧美一些西方国家所不同的是,我国面临的危机不是来源于金融,而是来源于制造业,中国更需要防止制造业发生危机,进而引发更大的金融危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虚拟经济就有可能演变为投机经济,为经济运行带来不断增长的泡沫。美国近年来的网络泡沫和房地产泡沫的最终破灭,就是一个教训。

第二,减少中国实体经济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国民经济对外贸易的依存度一般在20%至30%之间,即使像日本这样典型的出口大国,其外贸依存度也不过是20%左右。2003年全世界外贸依存度平均是45%,而中国外贸依存度一度逼近80%。这样,中国的经济就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经济结构上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二是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呈直线发展。1970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只有5%,由于我国的产业结构失衡,外贸出口企业所占比重过大,使得2004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超过了70%。从2000年以来,中国外贸平均增速26.7%,比GDP增长高出16个百分点。据测算,美国经济每下降1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将下降1.3个百分点。

第三,防止金融危机演化为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我国的出口贸易由于受欧美经济衰退影响,已先行陷入困境,部分实体经济步入了寒冬。为“保增长”,我国决策层及时出台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商业银行仍然面临“存款激增,贷款难放”的困局。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悲观预期、投资和商贸活动大大放缓、企业新增信贷的需求明显降温,从而构成信贷增长的“市场约束”。摆脱这一困境,需要有效的决策与措施,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广开就业门路、扩内需、调结构,科学、合理地分配国家新增资金的投入,以保证我国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

经济危机的危害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国贸易;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131-02

引言:众所周知,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我国经济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格局的迅速推进,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对外贸易量越来越大,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生活的不断加快,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频发,给全球经济带来很大的不定因素和危害,对我国也尤为如此,金融危机正成为我国成为经济强国的拦路虎,2008年的次债危机对我国经济的打击十分严重,上证指数由历史最高点六千多点直接降到一千多点,2011年的美债危机、欧债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使中国贸易竞争力提升这一重要议题展开讨论,首先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贸易的影响,然后提出金融危机背景下提升我国贸易竞争力的相关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众多的国际贸易研究人员的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贸易的影响

(一)对我国低附加值制造业的冲击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我国冲击最大的就是低附加值制造业。众所周知,低附加值制造业是我国传统的最具竞争力的对外贸易行业。金融危机一旦爆发,全球范围内虚拟经济首先遭到冲击,进而是实体经济,而低附加值制造业的利润空间本身就十分狭小,难以抵制金融危机带来的伤害。

(二)对我国金融行业和资本市场行业的冲击

金融危机会出现很大资本黑洞,导致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混乱和恐慌。而资本市场上恐慌往往具有蝴蝶效应,一旦产生,波及速度很快,影响效果很大,对我国金融行业和资本市场的冲击十分明显,2008年的金融危机直接将我国上证指数由六千多点拉到一千多点,资本市场哀鸿一片。

(三)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冲击

金融危机对我国贸易危害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实体经济的冲击,特别是对低附加值实际经济的冲击。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范围内的资本动荡,我国很多实体经济是依靠国家政策发展起来的,而且很多企业的利润空间本就十分狭小,金融危机一旦爆发,会导致这些企业的融资困难,资金链出现很大程度的短缺;另外一方面,金融危机爆发,贸易目标国的购买力下降,商品销售不出去,更是导致这些企业生存环境的恶化。

(四)对我国经济政策和经济模式的冲击

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仅对我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造成很大的伤害和冲击,还对我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模式构成很大的考验。众所周知,我国当前实行的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另外一方面,我国对外开放刚刚三十余年,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国际贸易经验和老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明显不足,很多发达国家利用相关国际贸易技术手段将金融危机对他们的伤害转嫁给我国,从而形成金融危机对我国更大程度的伤害。所以,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国际贸易准则,抵御住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政策和经济模式的冲击。

二、金融危机下提升我国贸易竞争力的措施

(一)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

充分的事实证明,我国国际贸易,特别是对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贸易,核心竞争力再有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和较为紧凑的加工环节,促使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我们要继续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一方面充分解决我国日益加大的就业压力,另外一方面继续为我国创造更多的外汇储备,有效规避金融危机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危害。

(二)完善外贸体系,寻求公平贸易环境

相关部门要仔细研究国际贸易法和国际贸易组织(WTO)的相关规定。当前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欧美以及日本地区,为了抵制我国产品,保护他们本国相关领域的企业生存环境,利用国际贸易法、国际合同法以及WTO有关规定,对我国出口商品进行打击,建立贸易屏障。我国在以往的贸易中,吃过很多这样的亏,相关领域研究人员要充分研究国际贸易法、合同法以及相关规定,分析贸易屏障设置国的处境和我国相关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正确使用国际贸易手段,回击他国的无力报复,保护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有效规避金融危机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危害。

(三)加快产业集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当前,我国众多制造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地理优势明显,交通较为便利,是我国开展实业,发展各项产业的最好选择。但是,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刚刚三十余年,很多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还不健全,相关产业的集中程度较低,很多企业规模很小,形成不了行业优势,没有形成产业集聚,难以产生规模效益,无形中就增加了相关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经营成本,难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此外,我国很多企业都是使用国外发达国家的技术,缺乏自己的研发团队,在技术上受制于人,以廉价劳动力和牺牲利润的代价是无法后的长期的贸易发展,更难以促成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相关部门要充分领导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要建立起自我的研发团队,大力进行科研,研发出领域内世界级高科技产品,促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进而提高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核心竞争力,有效规避金融危机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危害。

(四)加强技术创新,创建民族品牌

相关部门,特别是科技相关部门,要大力营造企业科研改革,科研进步的良好氛围,促使企业从长远角度出发,大力进行科研活动,研发优秀产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此外,相关部门要引导企业大力进行品牌建设,促成民族自有品牌的产生,并加强对民族自由品牌的建设,引导这些民族品牌向国际品牌靠拢,并在品牌创建和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注重自有技术的研究,特别是关键技术上,一定要寻求突破,要及时对关键技术实行专利认证,保护民族科研成果。

(五)扶植民族产业,促进海外投资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迅速推进,我国民族产业要转变思维,拓宽眼界,将产业的发展和资本的投资从本国拓展到全世界范围,当前很多优秀的民族企业已经做到了这一点。海尔公司早就在国外建立生产线,中石油、中石化在非洲建立了很多分公司、分基地,一方面保证了我国能源供给的安全,另外一方面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提高了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有这些优秀企业成功的先例,相关部门要引导我国众多的民族企业,将眼光放得更为长远,勇于拓展、敢于拓展,将产业的发展由本国拓展到世界范围,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效规避金融危机的危害。

经济危机的危害篇4

关键词:台风灾害;经济影响;防御系统建设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0)()2-0032-05 收稿日期:2009-12-31

一、台风灾害的经济影响

广东沿海是台风经常侵袭的区域。两北太平洋上空平均每年有27个台风生成,其中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3.2个,最多年份达到9个,其中50%以上登陆台风从广东沿海登陆。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台风和热带风暴的频率和强度有增加的趋势,给广东省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2008年强台风“黑格比”在粤西登陆后。造成广东直接经济总损失近60亿元。其中广东省茂名罗坑大型水库和黄沙、热水两中型水库共4条主副坝迎水坡浪损毁严重,31座小型水库不同程度受损。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达10.7亿元,占经济总损失约15%。

2009年强台风“莫拉克”的造访给台湾社会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台湾灾害应变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莫拉克”台风造成全台共461人死亡、192人失踪、46人受伤。农林渔牧损失累计新台币约145亿元,全部经济损失高达新台币700多亿元。其中农作物损失约44亿元,农林渔牧设备损失约42亿元,渔产损失约41亿元。救灾时台湾当局撤离灾民共24950人,共开设56处收容所,收容灾民5822人。同时台风给台湾水电交通造成巨大破坏。岛内许多基础设施待修,其中自来水2393户,电力6959户.市内电话2035户,移动电话基地台81处,省道66处,县道34处。

台风不仅风力大,而且常带来强降雨,同时引发风暴潮、江河洪水以及小流域山洪和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掌握台风规律,提高防台风的应急能力,减少台风带来的损失,是防台风的永恒课题(吕振平等,2006)。

二、台风灾害的防御系统建设

鉴于台风灾害的巨大破坏力,其防御系统建设亟待加强和完善。台风灾害的防御系统应包括灾前的防灾减灾体系、灾中的危机管理体系以及灾后的损失评估及赔偿体系。灾前的防灾减灾体系可以增加本地区抗台风的综合实力,同时通过政府投资支出还能带动经济增长。灾中危机管理体系则是直面台风灾害的环节,有效的危机管理系统可以将台风灾害的破坏降到最低。灾后的损失评估及赔偿体系是恢复经济、重建家园的重要保障,也是整个防御系统的善后环节。由此可见,建设台风灾害的防御系统需要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是一个需要考虑灾前、灾中和灾后的系统工程。本文以台风“莫拉克”的灾害处理为例,为广东省台风灾害的防御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一)灾前的防灾减灾体系

由于台风“莫拉克”的事前预报、事中跟踪和事后观察存在较大的偏差和失误,以至于给台湾造成不必要的巨大损失:台风“莫拉克”开始移动缓慢,从气象预报来看,普遍认为其破坏力较小,但台湾当局未能预测到它带来的降水量巨大。“莫拉克”台风在台湾某些地区的降水超过2000mm,引发山洪、泥石流吞没村庄,造成一些地方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莫拉克”所带来的破坏充分暴露出台湾救灾体系混乱、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在此次灾难中,尽管台湾当局全力救灾,但仍暴露出救灾反应迟钝、救灾效率低下及救灾体系混乱等诸多问题,加之气象预报失误、上下协调不畅及未及时颁布“紧急命令”等因素,给台湾社会方方面面带来重大损失。从台风“莫拉克”的经验可以看出灾前的防灾减灾体系是降低台风灾害的重要保障。

虽然防灾减灾本身不能直接创造利润,但防灾减灾可以保证生产的安全进行,减少因灾导致的生产损失,因此防灾减灾能够产生效益。防灾减灾的效益与防灾减灾投入密切相关。防灾减灾的投入与收益之比为1:20,有的甚至高达1:100(孙广忠,1992)。可见防灾减灾是一项有效的增产节约措施,防灾减灾就是增产。

2008年12月国家发改委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推进水利等方面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同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公布的《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也提出:发展以堤坝库水利工程等为支撑的基础产业。从国家到广东省的相关文件精神表明:当前国家重视与防灾减灾相关基础产业的发展。这些基础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减少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也能配合国家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凭借相关基础产业投资,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拉动经济增长,确保广东经济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

针对广东省台风灾害的特点,广东省为减轻台风灾害应对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举(王同生,1996;叶雯,2002)。

1.工程措施

(1)加强江海堤围建设和管理。江海堤围是防御风暴潮的基础工程设施。由于一旦江海堤围在风暴潮中出事,极难当场抢护和限制灾情发展。因此,江海堤围必须达到一定的设计标准。广东省沿海,特别是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地势低洼,据统计,该地区有23.7%的土地比珠基低0.4m,因此,很容易遭受风暴潮袭击。广东省沿海各地陆续兴建了各种江海堤围和防海浪设施。但现有堤防均存在防御标准低的问题,因此今后要大力建设高标准的堤围。近几年来,广东等省提出了江海堤围设计标准和工程技术规定,根据保护范围大小、重要程度、江海堤围走向与台风经常袭击的方向等因素确定设计标准和结构形式。通过各种渠道,大力筹集资金,进行“标准江海堤围”建设,并在防台风和暴潮中收到良好效益。

(2)采用生物措施。消浪固滩,保护堤围。相关防灾部门可利用适合在当地滩涂上生长的耐盐植物,实现消浪、促淤、固滩的作用。这一措施对保护海堤效果良好。我国沿海滩涂种植的品种主要有大米草、互花米草、红树林、芦苇等。8309号台风暴潮来袭时,宝安县福永镇有段1000m的海堤没有被冲垮,就得益于堤外有片宽约50m的红树林,大大减轻了风浪的淘刷作用。因此,广东省应在保护好现有红树林的基础上,通过引种、护种,积极发展红树林,更充分地发挥红树林的减灾功效。

(3)提高江河的蓄洪、排洪能力,减轻暴雨灾害。暴雨常常引起洪水。虽然政府斥巨资对各江河大堤加高培厚,然而对河床整治重视不够。北、西、东三江汇合出海的珠江口,由于管理不严,随意围垦,河床日益淤浅,影响行洪。因此应加强对各江河及其出海口的整治疏通,并且充分发挥流域内大、中、小型水库的调洪、蓄洪功能,同时提高各个气象和水文站点的预报精度,及时做好防洪准备。

(4)改进台风区房屋建筑。台风中房屋倒塌也是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提高房屋抗台风

的安全度。房屋的屋顶、屋檐形式,墙体强度都要符合防台风的要求。建房要避开风口地带,1985年10号台风在福建长乐、江田登陆,房屋大量破坏,其中多数是使用不久的新房,因未避开风口地带而被刮倒。山区建房要避开山洪冲刷路线,注意地质情况,避开滑坡和泥石流区域。

2.非工程措施

(1)建立防御台风的工作体系。建立各级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以及完整的指挥系统工作机构并为抢险队伍制定有关工作制度,组织协调监测预报、通讯报警、抢险救灾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民在我国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有关领导要注意加强地方防汛部门与军队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2)制定防御灾害的规划和预案。防御台风要进一步贯彻“以防为主,防、抗、抢结合”的方针,从思想上、组织上、措施上做好充分准备,以防不测。首先要有防台风的防(洪)潮规划,同时工程的防御标准总有一定限度,对强台风和超标准的暴雨洪水必须有对策,要编制各地区的洪水风险图,制定人员撤退和转移的方案。对于有缺陷和隐患的堤围、水库和危房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以便必要时采取抢险和撤退的措施。

(3)提高台风预报精度。预报是减灾活动的先决条件,也是减轻灾害损失的主要措施。要做好台风路线、影响范围、风力及潮位、暴雨强度和洪水预报,提高预报精度,注意台风的转向、加快、加强等变化,及时警报,以便有关部门做好准备,尤其是出海船只回港避风和防止停泊的船只相互碰撞。同时还要研究分析台风不同登陆地点和穿行路径对本区的影响,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4)防御台风工作要正规化、规范化。防御台风暴潮灾害是我同东南沿海的一项经常性任务,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包括预防、抗灾实施和灾后恢复。因此相关工作必须正规化、规范化。要健全防台风指挥决策系统、信息传递系统和抗灾实施系统以及灾后恢复系统。防台风工作不仅是台风季节的工作,而且也是全年的工作。要把多年来防御台风暴潮灾害的经验加以总结提高,形成规章制度,常备不懈,有备无患。同时加快立法,依法防灾减灾。

(5)加强减灾及其对策研究。加大对台风灾害研究的投资,收集和整理灾情资料,建立台风灾情资料库、信息系统和防灾减灾专家系统。灾害损失评估是进行减灾效益分析的重要基础,是提请国家决策机构增加减灾投资的关键性依据,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台风灾害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效应的评估研究,建立科学的灾害评估方法。

(6)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灾意识和防灾知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播媒介,使台风防灾减灾知识家喻户晓,进行公众防灾减灾技能训练,掌握相关技能,减少灾害损失。

(二)灾害中的危机管理体系

台风“莫拉克”酿成台湾“8・8水灾”,灾情惨重,但台湾当局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时,其危机管理体系的事前预警不足、中间应急处理不力等弊端暴露无遗,导致台湾当局被批评救灾不力,最终引发“行政院长”刘兆玄下台。此次灾害发生后,马当局与媒体沟通合作不畅,媒体以戏剧性、表演性的方式报道灾害新闻,权威、准确的信息却不能及时传递给社会大众。不仅灾民出现反弹声浪,在野党藉力使力,把马政府的救灾努力一笔抹煞,就连台湾过去比较支持蓝营的平面媒体,都对主导的救灾工作表达不满,包括美国和日本等国际媒体更是多有批评,质疑台湾当局救灾行动慢半拍。由此可见,台风灾害危机管理环节处理不善,将给政府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台风灾害给整个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影响。概括而言,台风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会阻碍社会发展、导致贫因,引发社会经济和政治不稳定(张成福,2003)。因此,提高政府应对台风的危机管理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政府形象的必要条件。政府危机管理是政府针对潜在的或突发的危机事件的事前预警、中间应急处理和事后恢复的一种管理手段。通过实施各种行之有效的、具前瞻性预见性的措施及时、有效消除危机萌芽和处理发生危机,恢复社会正常生活,转危为机(张建伟,2003)。可见,建立高效的灾中危机管理体系是广东台风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

1.建立台风灾害预警机制

针对所有可能发生的台风灾害公共危机事件,须建立能全面有效预测、防范的预警机制。该机制强化政府责任,从中央到地方分别制定出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建立台风灾害的预警监测制度,定期、定点对险情的发生及其可能的危及范围进行科学预测(汪亚君,2008)。越早发现存在的威胁,抓住解决的机遇,就越有可能控制危机的蔓延一要依靠科技和广大人民群众和基层组织,从危机征兆中透视潜在的危险,制定科学周密的危机应变计划,预测危机情景,尽量将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预防与控制是管理中成本最低、最简便的方法。及时收集、辨别分析和处理各种信息,有效察觉潜伏的危机,敏锐洞见危机中隐藏的机遇,为台风灾害危机处理赢得主动权(李洪波,2008)。

2.建立台风灾害应急机制

台风灾害应急机制包括建立系统的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和部门联动体系,做到既能统一领导,又能分工协作,有章可循(李洪波,2008)。加强基层应急投入,增强第一时间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加强应对能力建设。各级管理机构要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应急工作预案,提高应急能力。政府要组织动员全社会各行、各业、各部门和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台风防御应急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各有关单位的分工负责制,建立健全统一指挥、部门分工、社会联动的防台风机制,有效发挥全社会的综合防灾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军民联防,加强军队、武警的抢险救灾专业培训工作,造就一支专业化的抢险救灾队伍(邓玉梅等,2008)。

3.完善台风灾害信息披露机制

建立有效的信息传播系统和危机发生时的公众沟通机制,是妥善处理台风灾害的重要工作。在台风灾害应对过程中,政府要高度重视突发灾害的信息、舆论引导和舆情分析工作,要在第一时间向公众准确信息(李洪波,2008)。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及时准确的信息公布,可以释放出巨大的社会力量,形成“同舟共济”的团结局面,避免大规模的社会恐慌。同时公开和共享信息,也有利于争取国际社会合作,实现研究上的突破,尽快解决问题(汪亚君,2008)。

4.建立台风灾害相关资金保障机制

台风危机管理中,如果政府财政预算投入不足,使危机的预控、管控及善后恢复都将严重滞后,难以有效、及时应对突发险情。因此,必须在财政上予以有力支持,建立台风灾害应急基金,并对危机管理所必须的监督检测、设备维护及技术人才储备给予重视,将其所需经费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从法律上给予切实的物质保障(汪亚君,2008)。

5.完善台风灾害人才储备机制

台风灾害的危机处理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并涉及不同的行业领域。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后备人才能否有效供给是能否最终战胜危机的关键所在。因此,后备人才的培养及储备人才机制的建立非常重要(汪亚君,2008)。加强政府官员危机管理教育和危机处理模拟训练,强化他们的危机管理意识、知识和技能及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精神,确保每一个参训人员熟悉危机处理的各种方案,明白应担负的具体责任,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以期收到“临危不乱”的效果(谢端云,2006)。

(三)灾后的损失评估及赔偿体系

台风“莫拉克”过后,台湾当局吸取之前救灾效率低下的教训,积极开展灾后的损失评估以及各种赔偿活动,保障灾后重建的顺利进行。台湾“立法院”灾后立即颁布《莫拉克台风灾后重建特别条例》规定:“农民健康保险及国民年金保险被保险人因台风受灾者,于灾后一定期间内应负担之保险费,由政府支应;其资格、条件、期间及其它应遵行事项之办法,由内政部定之。……劳工保险及就业保险被保险人因台风受灾者,于灾后一定期间内应负担之保险费,由政府支应。……劳工保险被保险人因台风致伤病者,得请领伤病给付;其所需经费,由政府支应。……全民健康保险对象因台风受灾者,于灾后一定期间内,其应自付之保险费、医疗费用部分负担及住院一般膳食费用,南政府支应;其资格、条件、期间及其它应遵行事项之办法,由行政院卫生署定之。……”南于灾后的赔偿措施较为得力,台湾民众对当局的不满情绪方逐渐缓和。

近年来,影响广东的台风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但对台风给沿海地区造成经济损失数额的统计通常具有很大随意性,缺乏科学的测评方法,无法做到快速有效的评估台风灾害损失,没有把研究应用到实际的预防预测工作中,使国家有关部门只是被动防灾赈灾。同时,由于缺乏准确的评估体系,灾后相应的赔偿体系也不能及时建立,从而影响受灾地区重建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建立完善的赔偿体系不仅将社会大众的损失降至最低,有效维护政府威信,保障社会安定团结,同时建立科学的损失评估体系也为未来的防御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1.建立灾后的评估机制

台风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可以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两部分:直接损失包括灾区的物质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间接损失包括因发生灾害使局部地区交通、通讯和生产活动停顿造成的经济损失,开展灾害救援和灾后修复、重建的投入,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等。

通过统计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传统方法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仍不能准确评估台风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因此通过构建完善的计量模型评估台风灾害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是一种更可行的方法。用因变量Y代表台风的经济损失,X0代表台风的综合强度,X1代表当地的GDP,X2代表当地工业产业增加值,X3代表当地农业产业增加值,X4代表当地与海岸的距离,X5代表当地居民人数,X6代表当地工商企业平均规模,X7代表近10年该地区基础设施投资总额,ε是随机扰动项,则台风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可以表示为:

Y=a0x0+a1x1+a2x2+a3x3+a4x4+a5x5+a6x6+a7x7+ε

通过多方调研,收集以上各变量历年数据,作面板数据分析,拟合上述方程式,发现各因素对台风经济损失的影响权重,从而判断台风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以便当局做出更好的赔偿决策。

2.建立灾后恢复的保险机制

台风灾害后,社会经济各方面必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民众心理所受影响极大,人气也极为萧条,严重影响经济恢复。因此,保险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为许多灾民的生活给予一定程度的帮助,更是在心理上给予相当大的信心支持,对于灾后重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汪亚君,2008)。

虽然我国企业财产综合险和家庭财产综合险都将台风灾害列入保险责任范围,却没有开设针对台风灾害的台风保险,保险对台风损失的补偿非常有限。损失发生后,国家将不得不动用财政资金用于台风灾害损失的补偿,在事实上充当“最终保险人”的角色。因此,无论是从减轻国家财政负担的角度还是从国内保险业发展考虑,我国都应鼓励台风灾害保险的发展。在国际上,很多保险公司通过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方式向资本市场分散台风等巨灾风险(施建祥等,2006)。基于此,市场需要针对台风灾害设计不同的风险分散产品,在社会保障事务中发挥出“第一保险人”的作用;政府要干预巨灾经济损失保障事务,发挥其巨灾风险“最终保险人”的作用;同时有效地将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结合起来,相互改善、共同促进灾后的恢复、重建工作。

参考文献:

邓玉梅,董增川.2008我国台风防御应急管理对策[J].水文(4).

李洪波.2008.公共危机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J].管理观察(7)

吕振平,姚月伟.2006.浙江省台风灾害及应急机制建设[J].灾害学(9)

施建祥,邬云玲2006。我国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研究――台风灾害债券的设计[J].金融研究(5)

孙广忠.1992.中国自然灾害灾情分析及减灾战略[C]//.施雅风.中国自然灾害灾情分析与减灾对策.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汪亚君.2008.论突发公共事件中地方政府危机管理――由台风“罗莎”引发的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

王同生.1996.我国沿海地区台风暴雨灾害及减灾措施[J].上海水利(1)

谢端云.2006.加强公共危机管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4).

叶雯.2002.广东省台风灾害特点及减灾对策[J].灾害学(9)

张成福.2003.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7).

经济危机的危害篇5

关键词:救灾;灾害管理;政府危机管理

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1-0162-02

2008年初的这场可以称为国难的南方雪灾,实在是来的突然和棘手。民政部报导,1月10日以来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19个省(区、市、兵团)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60人,失踪2人,紧急转移安置175.9万人(含铁路、公路滞留需救助66.7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270.8千公顷;倒塌和损坏房屋108.5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37.9亿元。这场突发的雪灾,再次考验了中国的灾害管理机制。

一、我国现行灾害管理机制的问题

1.备灾环节

首先,缺乏完整而完备的灾害应急法律体系,缺乏统一的国家防灾减灾基本法保障。至目前,在防灾减灾方面我国已经出台了不少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如《防震减灾法》、《防洪法》等,但这些都是单灾种防灾法,并不是统一处置灾害的基本法。在每次危机过后,应将预案及时修改,如果说今年的雪灾前,政府有足够的法律准备,以及预案措施,就不会造成后来的很多相关系统的瘫痪。

其次,危机来临前的演习培训和抢救训练准备不足。救灾物资储备量不够,缺乏系统的战略和发展规划,管理观念和装备水平比较落后;救灾储备物资缺乏应有的目录和标准,管理不尽规范;综合协调不足,救灾资源不能整合利用;工作力量薄弱,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

再次,灾害信息的管理和使用不尽人意。卫星地面接收系统在救灾中基本没有使用;灾害信息的处理系统如气象、海洋、地质、水利、地震等的成果在救灾工作中还没有形成合力,缺乏灾害信息管理的调度体制的建设;过分地注意数据的全面性,但却不太注意数据的应用性。

2.抗灾环节

一方面,协调机构的工作协调机制运转不理想。协调机构没有具体而详细的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除了救灾工作在紧急协调救助方面曾经在灾情发展过程中召开过几次协调会议之外,其他系统只是召开一些年度会议或研究有关政策的会议。本次南方雪灾我们就可以看到,气象、军队、交通和政府几个部门之间没有很好的沟通协调,出现了春节回不了家和军队在最初无法及时投入救灾活动中的后果。

另一方面,机构职能分散和交叉。各个涉灾部门都建立了独立的灾害信息管理系统,难以做到信息共享;水利、公安、地震等部门建立了各自的专业紧急救援队伍和各自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这种重复建设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导致行政运行成本增加,同时也增加了协调的难度。

3.灾后重建环节

首先,职能缺位。目前我国灾害管理和救助体系中对于灾时救助有十分详细的规定和处理办法,但灾后救助缺位严重,很多地方忽略了对灾后灾民的心理健康恢复工作。

其次,政府包揽过多,社会化程度低。政府长期担当救火队的角色,对灾民的生活实行全包,导致其陷于大量繁杂的具体事务之中;救灾资金和物资的分配中容易滋长那种不要白不要和谁叫的声大谁就可能得到较多救济的不道德报灾行为,这可能会形成对灾情的虚报,容易滋生负责救灾工作官员的腐败。

再次,基层救灾款发放使用过程中存在挤占、挪用、不及时转拨问题;救灾物资储备上中央级救灾储备物资品种单一,数量不足;地方救灾物资储备工作进展缓慢等。

最后,在灾后重建的资金来源、灾民家园重建以及灾民就业等问题上没有严格的保障。在雪灾中,虽然保险业在抗灾救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保险覆盖面有限,险种也较为单一。从保险公司角度说,自然灾害具有的规律性,导致多灾地区愿意交费,而少灾地区则不愿交费,无法满足保险的大数原则;从农民角度讲,超小规模的土地经营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受传统农业的影响,农民的保险意识还较差。

二、美国灾害管理的实践经验

当前美国灾害管理机制的基本特点是:统一管理、属地为主、分级响应、标准运行。具体看,美国有如下详细的系统措施:

1.法律体系。美国联邦政府的灾害管理是通过立法形式予以保障的,包括总的灾害处理法,还有各个单位的灾害种类的立法以及救助法等。

2.管理机构。主要的管理机构为联邦应急管理局,其主要任务是领导全国做好防灾、减灾、备灾、救灾和灾后恢复工作,提供应急管理指导与支持;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应急管理体系,降低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3.政策和计划。美国的政策可以分为强制性政策、提醒政策、恢复政策、技术开发政策、技术推广政策、规章政策等十个类型。而政策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联邦机构,按一定的具体计划来实施,计划大体是灾前减灾计划与灾后救灾计划类。

4.恢复重建。在美国,当发生灾害后,首先由所在州进行自我救援。当州提出援助请求后,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在当地的事务局会评估当地损失,向总统提出建议报告,总统据此决定是否发出救援命令。

三、政府危机管理

救灾中能充分体现的是政府在危机管理方面的能力,所以我们必须要先了解“政府危机管理”。

1.政府危机管理,指政府在危机的产生、发展过程中,为减少或消除危机的危害,根据危机管理计划和程序而对危机直接采取的对策。危机爆发后,就需要政府调动力量,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努力挽回政府的形象和大众的损失,尽快渡过难关。

2.政府危机管理的原则,包括居安思危原则、公众利益至上原则、透明度原则、真诚坦率原则以及快速反应原则。

3.政府危机管理机制,分为危机前的危机预防机制和危机发生后的危机救治机制。 危机预防机制具体分为危机预警机制和危机预控机制,其中,危机的预警机制包括了危机迹象的监测、危机迹象的识别、危机迹象的诊断和危机迹象的评价;危机预控机制包括思想准备、组织准备、物质准备、基础设施准备以及危机处理准备。

四、提升我国救灾能力的建议

根据政府危机理论将危机处理机制分为危机前的预防机制和发生后的救治机制,并结合我国目前出现的问题,参照国外经验,我们将提升和完善我国救灾能力的工作也分为下列两块:

(一) 灾害预防管理能力的提升

1.完善灾害管理和救助的法律体系,包括:(1)制定综合的灾害管理基本法,洪水、地震等重大灾害的灾害管理法,加强地方减灾立法等,同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2)制定国家的减灾总体规划和各级政府的减灾计划,并将其纳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对已有的减灾规划重新补充和完善;(3)制定各级政府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并形成统一的体系,用于指导各部门作出紧急反应。

2.构建全社会统一的灾害管理、指挥、协调机制。我国也可以建立统一的、专门的自然灾害管理机构,实现由单一减灾向综合减灾的转变。综合协调部门在平时主要起预警、监控、咨询和业务指导作用,一旦危机事件爆发,随即应当转为国家应对有关危机事件的具体指挥与协调,权威地分配资源。

3.建立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灾害预警、预报系统。气象、水利、地质等部门要组织专家和专业人士,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的手段,加强对不同类型灾害的分析、判断和监测,提高灾害信息预警、预报的准确度。

4.提高国民防范意识,防止次生灾害的出现,组织专业急救知识培训和实际演练,培养专业救援技能;雪灾中我们建立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灾害救援队,如医疗、电力、通讯和机械施工等专业人员,发动社区和党员,形成临时救援队伍;继续加强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对于部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及储备中心的建设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二) 灾害救治管理能力的提升

1.抗灾法律制度要严格执行,职能机构间互相协调配合,充分调动各类人力资源来全面投入抗灾队伍,尽量减少或控制灾情。另外,政府要重视灾后救助,灾后救助缺位严重。灾害过后,灾区、灾民生产生活建设困难重重,求助无门。除此之外,很多地方忽略了对灾后灾民的心理健康恢复工作。

2.切实保证灾后重建的资金来源。灾后的恢复重建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社会救济是最低层次的保障,而社会保险是救灾的重要筹资渠道。雪灾截至2月12日,保险业共接到雨雪灾害保险报案85.1万件,已付赔款10.4亿元。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在救灾补偿上也要因地制宜,形成层次不同、标准有别的社会救助保障体制,在中等富裕或富裕地区推行灾害保险,在贫困地区实行政府和社会救助,完善捐赠机制。

3.切实解决灾民家园重建,以及帮助曾经以农林牧副为生,但遭灾害破坏无法就业的灾民重新就业。社会保障部门应该有新的合理的途径解决这部分劳动力问题。建立完备的救灾物资管理监督制度,保证救灾物资及时完整的到达灾民手中。

参考文献:

[1] 刘梦兰.发达国家依法治理灾害的实践与我国政府应取对策[J].杭州商学院学报,2006,(6).

[2] 孙林.救灾体制改革探讨与思考[J].青海救济事业概览,2006,(8).

[3] 房亚明.论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治理中的功能[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4] 章博.论政府在灾荒救济中的作用――以武汉1931年水灾为个案的考察[J].江海论坛,2006,(10).

[5] 赵黎明,朱禾申,蒋劲刚.我国救灾补偿体制探讨[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6] 王振耀,田晓红.中国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管理的基本体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5).

[7] 谢永刚,张佳丹.我国当代救灾制度综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

[8] 腾五晓.试论防灾规划与灾害管理体制的建立[J].自然灾害学报,2004,(3).

On promoting the ability of managing disaster

YANG Wen-jian, HE Jing

(The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8, China)

经济危机的危害篇6

[关键词]公共危机;政府职能;危机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6)12-0030-0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决定》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和谐社会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其中明确提出将改进和完善社会管理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这一论述是《决定》对于我国社会基本形势的准确判断,也是《决定》提出改进和完善社会管理的基本前提。只有切实改进和完善社会管理,才能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和问题,实现社会安定与和谐。

当前,我国总的基本的社会状况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全球化背景下,在我国社会转型、改革深入的特定历史时期,必然存在并会不断出现影响社会和谐的大量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在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中,社会公共危机因其对社会和谐负面影响大和其对社会发展破坏性强而具有典型性,是社会管理必须直面和应对的挑战。

社会公共危机,一般是指对社会根本价值或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及社会成员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损害或重大影响的突发性事件或状态。因其多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也被称为突发性公共危机、突发事件、风险。就世界范围而言,此类公共危机有急剧增加并日益频发的趋势,并具有由个别孤立事件]化成普遍现象、由偶发事件变为频发现象、由单一事件变为复合事件、由局部向全局蔓延甚至]化成跨国危机的特征。在当今世界,公共危机造成的经济社会损害是巨大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使各国损失惨重,公民生命财产受到侵害,“9・11”事件、法国社会骚乱、“别斯兰事件”等社会安全危机更使社会受到巨大的动荡、恐慌。当前,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公共危机也进入了频发期。自然灾变,重、特大事故灾难时有发生,“非典”、“禽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成为社会严重威胁,环境污染、商品安全、社会等社会安全危机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各类社会公共危机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干扰了社会正常发展进程,破坏了投资环境,冲击公众心理,影响社会安定。

《决定》在提出改进和完善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任务的同时,阐发了创新社会管理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的观点,为完成这一任务,应对社会公共危机的挑战,指出了基本的方向和路径。《决定》指出:加强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这一新的“政府负责”的社会管理格局中,要强化政府管理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就要按照《决定》的精神,首先加快实现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社会公共危机涉及各类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的基本范围及其基本性质,决定了公共危机的管理(对于公共危机的预警、控制、化解等)是任何国家的政府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责,即使是按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主体多元化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审视,政府也是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主导性要素,是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从本质上讲政府所行使的行政管理,是有别于其他管理的,政府行使社会公共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谋求社会公共利益并因此承担公共责任的管理活动。这一性质从根本上规定了政府管理的基本职能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政府开始了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历程,但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政府成了经济建设型政府,忽略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这一本质职能,忽略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由此导致了经济高增长、社会低发展的片面发展形态的出现。与持续高速经济增长相伴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失业高峰、日益严重的贫富差距、愈益严峻的环境污染、急速恶化的生态、触目惊心的公共医疗卫生缺失以及引发社会公愤的,呈现出经济和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的非均衡、非协调、非和谐。这有悖于政府管理的基本性质、基本职能,不仅未能很好承担起包括公共危机管理在内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还为公共危机的产生留下了隐患,势必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及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摒弃片面的政府行政管理观念,加快实现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强化政府在社会公共事务领域的管理职能,实现政府行政管理的本位复归。在社会公共危机的管理实践中,按照《决定》的精神,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大格局下,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建设精干实用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和自救能力,实现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的整体联动”,以应对社会公共危机的挑战,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和问题,实现社会安定与和谐。

经济危机的危害篇7

【关键词】 公共危机 财政支出 预算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公共事件和公共危机这组词语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由于社会发展的其他方面未能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使得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因此各类突发性事件的出现不仅是难以避免的,同时还有逐步增多的趋势。这包括各种瘟疫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各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事件,各种经济、金融的危机事件,由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社会危机事件等等。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阶段,如何预防和控制公共危机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毫无疑问,面对公共事件和公共危机,政府无疑应该承担最重要的责任,尤其是政府的财政支出对于预防和控制公共危机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就尝试分析公共危机与财政支出的联系,并在成本支出和节约方面给出建议,希望我国政府在预防和控制公共危机的财政支出方面能够改善目前效率不高的状况。

一、财政支出是解决公共危机的主要经济来源

公共危机已日益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个常见事件,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是对每一个国家政府的严峻考验。纵观各国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任何国家的发展都与该国危机管理能力的强弱,以及能否不断挑战危机紧密联系。公共危机对公共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造成的危害是全面性的,其危害具有社会性、公共性、突发性、紧迫性、危害性和破坏性等特点。相应的公共危机管理(或者称为应对公共危机)应具有公共性、紧急性、主动性、防范性、政府主导性等特点。公共危机和公共危机管理的特点决定了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从2003年的非典,到2008年年初的冰雪灾害以及5·12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灾区的恢复重建、灾民的安置等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长期以来,政府对灾区的财政支出成为我国解决公共危机的主要经济来源。究其原因有三点:一是政府财政自身的使命决定了解决公共危机必须由政府提供主要经济来源,因为政府财政的本质内涵就是以增进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为宗旨,以提高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二是公共危机的特性决定了公共危机具有不可分割性和危害对象广泛性的特点,其责任边界不清晰,市场机制难以承担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的使命,而企业、个人等微观经济主体很难有充分的积极性和能力去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所以当公共危机发生后其快速蔓延和严重的破坏,决定了市场机制和民间部门不可能在干预危机和消除危机的影响方面承担主要责任。

现代政府应该是公共物品的提供者,我国近年来也大力推进服务性政府的建设。公共安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公共产品,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服务性政府必须具有的一项基本职能。从政府的经济责任来看,政府在公共危机中承担大量的经济责任,包括预防、治理和救助支出。作为现代政府唯一合法来源的公共财政在应对公共危机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财政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时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

财政学的基本原理表明:民间部门、慈善机构等组织采取一定程度内的集体行为,提供一些公共产品和服务,这种行为是值得称道的,但却有限度的,政府主体之所以能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是由于它能够凭借其政治权力,通过强制性的征税来解决所谓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问题,弥补个人支出的局限,提供公共产品的巨额支出。因此政府就是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真正主体。

另外,站在经济学的角度,政府作为一个经济运行的参与者,其各方面的投资都会对社会私人或者企业的投资有带动作用,其投资到预防和控制公共事件和公共危机方面的资金必然也会带动私人或者企业跟进,由此带来的效应也会分担其公共事件发生后带来的治理成本,而各级政府用于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或是发行政府债券,这其中,我国明显以政府的财政支出为主。因此综合以上分析可看出,公共危机与政府的财政支出有着紧密的联系,公共危机的发生到结束都与财政支出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我国公共危机的财政支出评价

1、支出状况评价。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虽然每年大幅度增加,但是各级政府用于预防应对公共事件和公共危机的预备费用所占本级政府预算支出比例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增长,中央政府在2002—2006年这5年间所提取的预备费所占中央政府本级预算支出的比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如表1所示)。

与中央政府的预备费提取相比,地方政府(主要指省一级)在预备费的提取上存在着更多问题。一是有的省份在预算草案中根本没有将预备费用单独列支,二是有的省份即使是单独列支,其提取数额和比例也不容乐观。以山东和四川为例,2006年山东省省级预算支出为278.69 亿元,提取预备费为2.4 亿元,仅占本级预算支出的0.86%;同一时期的四川,本级预算支出为225.53 亿元,提取的预备费为2.5亿元,占本级预算支出的1.1%。

这说明我国各级政府对于公共危机的预防和控制重视不够,往往重视危机的事后处理,而忽视了公共危机的事前准备和预防,很多危机在开始之初情况并不严重,甚至谈不上是危机,但由于一些政府决策者的错误估计或者错误选择,使得本不应该发生成公共危机的事件愈演愈烈,最终对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造成重大的损害,这其中与各级政府对于自然灾害、重大卫生事件等公共危机的事前财政准备不足有很大关系。

2、到位及使用状况评价。政府的公共财政是抗击公共危机最后的财力保障,公共危机中的资金管理,应该做到防治资金的及时到位,对支出资金进行有效管理。

(1)财政资金的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应付公共危机的成效。第一,影响了居民的个人行为。公共危机的事后处理成本是巨大的,信息的流通性以及财政资金的到位状况对于居民的选择至关重要,在2003年的非典中,我们就受到这方面的教训,由于个别地方政府对治疗SARS资金支出的到位状况不理想,使得一些非典病人或是疑似病人逃出医院去寻求治疗,非典疫情进一步扩散,导致更大的事后处理成本。第二,影响了医院的行为。仍以非典为例,非典肆虐期间,由于政府的资金迟迟不到位,医院成了潜在的埋单者,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因此有个别医院出现了不积极接收病人的现象。这些都影响了防治SARS的效果。财政资金的不及时到位,一方面说明了政府部门对危机的反应迟缓,另一方面也跟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有关。如作为疫区的太原市在防治SARS过程中政府支出6034 万元,而本级政府在2003 年的预备费仅为2000万元,经过转移支付、捐赠等途径筹集资金,尚有1155万元的缺口,县级以下的财政更是靠财政吃饭,无力承担巨额的防治资金。但在中央安排的20 亿SARS防治基金中,向中西部的24 个省份各预拨了1000万元,这种平均分配方式的有效性肯定存在不足。

(2)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非典的教训使得举国上下开始重视对公共危机的治理,各级政府也开始编制应急预案,成立专项资金来预防和处理公共危机。但无论是非典还是之后的一些公共危机,我们不得不承认,各级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还有待提高。首先,很多应急预案容易受到人为的打断,很多特事特办影响了应急预案的运行效率。其次,很多专项资金由于没有或者缺乏有效的监管,使得个别人员挥霍了本该用于救急的资金或在一些方面过度支出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转贴于

三、提高我国应对公共危机财政能力的建议

1、各级政府完善应对公共危机的财政预算制度。《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中明确提出,要保障所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准备和救济工作资金。因此,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在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机构体系和对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整合及机构调整的基础上,把应急管理部门工作正常运转所需的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体系之中,并建立相应的财政应对公共危机管理预算,可按照项目支出滚动管理的要求,每年编制、滚动修改。既能保证支出项目的连续性和年度之间的衔接,又要偏重于可能的公共危机状态下的安排。针对目前有的省份没有将预备费在预算中单独列支的现象,要进一步强化预备费预算约束力度,发挥预算资金管理的应有作用。

2、加大应对公共危机的财政投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前面的分析来看,当前我国应对公共危机的财政能力面临着投入不足、财政保障水平偏低等问题。目前,随着我国财力不断增强,有必要也有可能加大这方面的财政投入。以预备费为例,预备费是预算规模按比例提供的一部分资金,主要用于难以预料、年度预算执行中需要安排的支出事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投入比例偏低,预备费并没有发挥在应对公共危机过程中应有财力支撑的作用。笔者建议,各级政府应该按照《预算法》规定的上限( 3% )足额提取预备费,并扩大预备费来源,如预算盈余、超收收入等,只要程序合法,均可提取适当的预备费。防灾胜于救灾,如果能最大限度的防止公共危机的发生,必然能够降低因为公共危机发生之后的重大损失。

3、加强各级别政府与各地方政府的协调。按照属地进行危机管理的做法是世界上比较流行也比较有效的分工做法,但由于一些公共危机如瘟疫具有传导性和流动性,因此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还要多加强各地政府的协调,处于危机始发地周围的其他地方政府不仅要积极预防危机的进入,同时还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始发地政府进行帮助。中央政府也应该协调各地的关系,帮助地方政府尽快走出公共危机。

4、加强政府应对公共危机专项财政资金的透明度。我国各级政府的政务透明程度向来不高,这一方面影响了资金的运作效率,使得一些领导队伍中的害群之马有机可乘;另一方面也使得人民对于政府的信任度下降。因此,加强专项财政资金的监管,使应急资金在阳光下运行有很大必要。可以采取多方参与制度,引入媒体或者是专业的非盈利机构进行监督,保证各项应急资金能够物尽其用。

【参考文献】

[1] 祁毓:公共财政视角下我国应对公共危机的财政能力评价及建议[J].地方财政研究,2008(6).

经济危机的危害篇8

【关键词】 公共危机 财政支出 预算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公共事件和公共危机这组词语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由于社会发展的其他方面未能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使得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因此各类突发性事件的出现不仅是难以避免的,同时还有逐步增多的趋势。这包括各种瘟疫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各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事件,各种经济、金融的危机事件,由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社会危机事件等等。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阶段,如何预防和控制公共危机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毫无疑问,面对公共事件和公共危机,政府无疑应该承担最重要的责任,尤其是政府的财政支出对于预防和控制公共危机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就尝试分析公共危机与财政支出的联系,并在成本支出和节约方面给出建议,希望我国政府在预防和控制公共危机的财政支出方面能够改善目前效率不高的状况。

一、财政支出是解决公共危机的主要经济来源

公共危机已日益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个常见事件,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是对每一个国家政府的严峻考验。纵观各国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任何国家的发展都与该国危机管理能力的强弱,以及能否不断挑战危机紧密联系。公共危机对公共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造成的危害是全面性的,其危害具有社会性、公共性、突发性、紧迫性、危害性和破坏性等特点。相应的公共危机管理(或者称为应对公共危机)应具有公共性、紧急性、主动性、防范性、政府主导性等特点。公共危机和公共危机管理的特点决定了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从2003年的非典,到2008年年初的冰雪灾害以及5·12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灾区的恢复重建、灾民的安置等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长期以来,政府对灾区的财政支出成为我国解决公共危机的主要经济来源。究其原因有三点:一是政府财政自身的使命决定了解决公共危机必须由政府提供主要经济来源,因为政府财政的本质内涵就是以增进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为宗旨,以提高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二是公共危机的特性决定了公共危机具有不可分割性和危害对象广泛性的特点,其责任边界不清晰,市场机制难以承担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的使命,而企业、个人等微观经济主体很难有充分的积极性和能力去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所以当公共危机发生后其快速蔓延和严重的破坏,决定了市场机制和民间部门不可能在干预危机和消除危机的影响方面承担主要责任。

现代政府应该是公共物品的提供者,我国近年来也大力推进服务性政府的建设。公共安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公共产品,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服务性政府必须具有的一项基本职能。从政府的经济责任来看,政府在公共危机中承担大量的经济责任,包括预防、治理和救助支出。作为现代政府唯一合法来源的公共财政在应对公共危机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财政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时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

财政学的基本原理表明:民间部门、慈善机构等组织采取一定程度内的集体行为,提供一些公共产品和服务,这种行为是值得称道的,但却有限度的,政府主体之所以能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是由于它能够凭借其政治权力,通过强制性的征税来解决所谓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问题,弥补个人支出的局限,提供公共产品的巨额支出。因此政府就是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真正主体。

另外,站在经济学的角度,政府作为一个经济运行的参与者,其各方面的投资都会对社会私人或者企业的投资有带动作用,其投资到预防和控制公共事件和公共危机方面的资金必然也会带动私人或者企业跟进,由此带来的效应也会分担其公共事件发生后带来的治理成本,而各级政府用于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或是发行政府债券,这其中,我国明显以政府的财政支出为主。因此综合以上分析可看出,公共危机与政府的财政支出有着紧密的联系,公共危机的发生到结束都与财政支出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我国公共危机的财政支出评价

1、支出状况评价。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虽然每年大幅度增加,但是各级政府用于预防应对公共事件和公共危机的预备费用所占本级政府预算支出比例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增长,中央政府在2002—2006年这5年间所提取的预备费所占中央政府本级预算支出的比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如表1所示)。

与中央政府的预备费提取相比,地方政府(主要指省一级)在预备费的提取上存在着更多问题。一是有的省份在预算草案中根本没有将预备费用单独列支,二是有的省份即使是单独列支,其提取数额和比例也不容乐观。以山东和四川为例,2006年山东省省级预算支出为278.69 亿元,提取预备费为2.4 亿元,仅占本级预算支出的0.86%;同一时期的四川,本级预算支出为225.53 亿元,提取的预备费为2.5亿元,占本级预算支出的1.1%。

这说明我国各级政府对于公共危机的预防和控制重视不够,往往重视危机的事后处理,而忽视了公共危机的事前准备和预防,很多危机在开始之初情况并不严重,甚至谈不上是危机,但由于一些政府决策者的错误估计或者错误选择,使得本不应该发生成公共危机的事件愈演愈烈,最终对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造成重大的损害,这其中与各级政府对于自然灾害、重大卫生事件等公共危机的事前财政准备不足有很大关系。

2、到位及使用状况评价。政府的公共财政是抗击公共危机最后的财力保障,公共危机中的资金管理,应该做到防治资金的及时到位,对支出资金进行有效管理。

(1)财政资金的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应付公共危机的成效。第一,影响了居民的个人行为。公共危机的事后处理成本是巨大的,信息的流通性以及财政资金的到位状况对于居民的选择至关重要,在2003年的非典中,我们就受到这方面的教训,由于个别地方政府对治疗sars资金支出的到位状况不理想,使得一些非典病人或是疑似病人逃出医院去寻求治疗,非典疫情进一步扩散,导致更大的事后处理成本。第二,影响了医院的行为。仍以非典为例,非典肆虐期间,由于政府的资金迟迟不到位,医院成了潜在的埋单者,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因此有个别医院出现了不积极接收病人的现象。这些都影响了防治sars的效果。财政资金的不及时到位,一方面说明了政府部门对危机的反应迟缓,另一方面也跟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有关。如作为疫区的太原市在防治sars过程中政府支出6034 万元,而本级政府在2003 年的预备费仅为2000万元,经过转移支付、捐赠等途径筹集资金,尚有1155万元的缺口,县级以下的财政更是靠财政吃饭,无力承担巨额的防治资金。但在中央安排的20 亿sars防治基金中,向中西部的24 个省份各预拨了1000万元,这种平均分配方式的有效性肯定存在不足。

(2)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非典的教训使得举国上下开始重视对公共危机的治理,各级政府也开始编制应急预案,成立专项资金来预防和处理公共危机。但无论是非典还是之后的一些公共危机,我们不得不承认,各级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还有待提高。首先,很多应急预案容易受到人为的打断,很多特事特办影响了应急预案的运行效率。其次,很多专项资金由于没有或者缺乏有效的监管,使得个别人员挥霍了本该用于救急的资金或在一些方面过度支出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提高我国应对公共危机财政能力的建议

1、各级政府完善应对公共危机的财政预算制度。《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中明确提出,要保障所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准备和救济工作资金。因此,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在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机构体系和对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整合及机构调整的基础上,把应急管理部门工作正常运转所需的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体系之中,并建立相应的财政应对公共危机管理预算,可按照项目支出滚动管理的要求,每年编制、滚动修改。既能保证支出项目的连续性和年度之间的衔接,又要偏重于可能的公共危机状态下的安排。针对目前有的省份没有将预备费在预算中单独列支的现象,要进一步强化预备费预算约束力度,发挥预算资金管理的应有作用。

2、加大应对公共危机的财政投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前面的分析来看,当前我国应对公共危机的财政能力面临着投入不足、财政保障水平偏低等问题。目前,随着我国财力不断增强,有必要也有可能加大这方面的财政投入。以预备费为例,预备费是预算规模按比例提供的一部分资金,主要用于难以预料、年度预算执行中需要安排的支出事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投入比例偏低,预备费并没有发挥在应对公共危机过程中应有财力支撑的作用。笔者建议,各级政府应该按照《预算法》规定的上限( 3% )足额提取预备费,并扩大预备费来源,如预算盈余、超收收入等,只要程序合法,均可提取适当的预备费。防灾胜于救灾,如果能最大限度的防止公共危机的发生,必然能够降低因为公共危机发生之后的重大损失。

3、加强各级别政府与各地方政府的协调。按照属地进行危机管理的做法是世界上比较流行也比较有效的分工做法,但由于一些公共危机如瘟疫具有传导性和流动性,因此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还要多加强各地政府的协调,处于危机始发地周围的其他地方政府不仅要积极预防危机的进入,同时还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始发地政府进行帮助。中央政府也应该协调各地的关系,帮助地方政府尽快走出公共危机。

4、加强政府应对公共危机专项财政资金的透明度。我国各级政府的政务透明程度向来不高,这一方面影响了资金的运作效率,使得一些领导队伍中的害群之马有机可乘;另一方面也使得人民对于政府的信任度下降。因此,加强专项财政资金的监管,使应急资金在阳光下运行有很大必要。可以采取多方参与制度,引入媒体或者是专业的非盈利机构进行监督,保证各项应急资金能够物尽其用。

【参考文献】

[1] 祁毓:公共财政视角下我国应对公共危机的财政能力评价及建议[j].地方财政研究,2008(6).

经济危机的危害篇9

摘要:金融是一个高风险行业,由于各种因素诱发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在经济金融领域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目前,金融领域几乎积淀了中国改革的全部成本,国有银行庞大的不良资产,使金融成为一个最易断裂的链条。能够及时地对金融风险进行识别、估计、处理和化解,稳定经济的发展就成为了市场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尝试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发展;机遇的把握

金融危机是金融市场的非线性扰动、紊乱、崩溃,其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变的越来越严重,以至于金融市场无法有效地将资金配置到最有利的投资机会中。

一、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发展是在一定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经济结构的优化及经济质量的有效提高,中国加入世贸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它也会带来新的风险,其中最严重的很可能关系到中国金融行业的稳定和发展。国际经验表明,金融不稳定和金融危机会对社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性的危害,在经济方面尤为明显。

近来的金融不稳定带来的经济损害有多种形式,比如银行倒闭、企业破产、职工失业、为处置银行坏账所负担的财政支出、外汇储备的损失、GDP下降等等。计算发现,日本在1992—1998年间和韩国在1997—2000年间为处置银行坏账所负担的财政支出分别达到各国年GDP的21.5%和14.7%。北欧国家自1990年以来的三四年里因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达到其年GDP的10%—30%。这样的事实向我们深刻的说明了金融危机带给经济发展的巨大危害,甚至是经济倒退。

从经济发展来看,一个国家的金融领域出现混乱动荡,对银行信用体系、货币金融市场、对外贸易、国际收支及至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可称之为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和金融安全是对立的,靠的是国家金融竞争力、国家的金融系统抵御能力、国家金融得以存在并不断发展的国内外环境。面对这样一个不稳定的金融环境,如何使经济的发展减少影响或者拉升经济发展就成为了我们所面对的必然问题。

二、经济发展的机遇

危机,从经济上我们也可以这样去解释:危机是危险和机遇并存的一种特殊现象。经济结构的进步完善中,寻找机遇并抓住机遇就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在金融危机下,本文从经济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1.经济结构的调整,金融危机下银行、企业等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时这些行业也严重的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我们不妨可以提升对其他行业的投入比例,如农业、小商品、轻工业等。根据金融危机的危机空白时段拉升这些行业,存储资金等待金融的回升。

2.利用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金融危机常常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是失业问题。这也是大部分人所担心的事情,然而这时也正是我们促进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机遇,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往往人力资源的素质也是一大问题。在金融危机时,面对这方面的压力人们不得不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以便保障生存,这样也就给危机时的人才质量带来了很大的保证,当金融危机度过后,优秀的人力资源带给经济发展的贡献将是非常巨大的。

3.技术发展,经济发展中技术进步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现代化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都能深刻的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技术进步不断改变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技术进步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在金融危机时,一切和金融有关的行业都可能崩溃,但技术却是一个例外,任何时刻先进的技术都会给经济发展的提升产生很大影响,促进经济的提高。

4.发展区域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注定是要先以农业为主要部门转为以工业为主,进而转为以贸易及服务等产业部门为主。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样需要一定的时间,金融危机下的过渡时期不把视线转入区域经济,投入区域经济,带动区域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体经济的进步。三、金融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的金融市场,融合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部分资金,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将是十分严重的。

例:2003年,爆发了SARS疫情,其具有突发性、预知性很低、求援依赖性高、后果严重等特征。在SARS疫情中,全国人民度过了“五一”长假,然而因为SARS,银行闭门休假、企业调整等给金融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为SARS人们不得不取消原定的假期消费、旅游一系列活动,国民经济同比去年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

评析:上述例中SARS的爆发,把人类逼到了危机的面前。这里的危机就是指具有严重威胁,并具有不确定性和有紧迫感的情绪。危机是几乎来不及反应的,在这次SARS疫情中,对我国的金融也有很大影响,银行的闭门休假每天将产生的不便、人们出行的不便、社会各行业的结构等紊乱同样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从SARS看金融危机,当信息混乱、事态扩大、特别是用来弥补和恢复危机的资源供不应求时,只有当人们有了明确、真实的信息,看到解决危机的资源供应充足,才会感到危机的规模在缩小,个人和社会的危机恢复力就会增强。金融经济危机也是一样,当金融危机来临时,人们往往会有消极的心理,经济发展就需要从不同位置全面的解决这一问题。

国际银行不良资产重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证券化及金融并购都会对金融危机的解决起到一定作用。信息公开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都可以很好的促进公司企业的发展,危险和机遇并存的金融危机同样也可以带给我们发展的契机。经济发展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时,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提升自己,在金融经济中灵敏的把握住机遇,那么即便是金融危机也同样会带给我们经济发展的机遇。

参考文献:

[1]欧永生:金融危机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

经济危机的危害篇10

关键词: 县级政府; 公共危机; 危机管理

中图分类号: F1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3-0020-02

古希腊的一位先哲曾说过:“人类的一半活动是在危机当中度过的。”[1]自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人类社会始终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中国人民在20世纪饱受战乱之苦、新中国成立后又历经文化革命浩劫,1976年7月28日一场大地震又带给京津唐地区巨大的灾难,继之又有1998年洪涝灾害、2002年至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大地震灾害、南方冰雪灾害和问题奶粉、问题药品、问题疫苗以及频频发生的各种矿难等等。尽管,经过人们众志成城的努力,这些灾难终究会消散,可是它们给人们带来的无法估量的损失是难以磨灭的。县级政府是解决县域社会事务和维系县域社会秩序的核心力量,也是实施公共危机管理的关键性力量。因此,对县级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展开研究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县级政府公共危机的表现及其特点

所谓公共危机,是一个或连续多个突发性的、紧急性的、对社会造成巨大威胁和损害的灾难性事件。公共危机管理就是对这种突发性的灾难性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前应对准备、事中应对和事后恢复的管理[1]。公共危机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具体到县一级公共危机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类:

1.自然灾害。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比如1998年洪灾、2008年汶川地震,南方雪灾以及青海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在很大程度上是大自然对破坏环境的报复,造成了公共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巨大损失。2008年5.12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人民币,69227人遇难,374640人受伤,17942人失踪[2]。

2.事故灾难。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比如2005年11月13日松花江水污染事件;2009年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四矿特大瓦斯爆炸事件;2009年11月21日,黑龙江龙煤控股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等。反观这些事故灾难,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人祸是矿难之根。几十年来,中国煤矿伤亡事故频发和死亡人数惊人之多,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以2003年为例,当年世界煤炭产量约50亿吨,而当年中国产煤约占全世界总量的35%,事故死亡人数则占到80%。无数矿老板的财富背后是多少矿工家庭的血和泪。

3.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如2002至2003年的非典、2005年6月安徽省泗县大庄镇甲肝疫苗事件、2008年问题奶粉事件、致命医药品事件等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能是有限的,但是,间接的经济失却是巨大的。据定量分析,“非典”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减少约53.8亿元、农村居民纯收入减少约96.9亿元。高致病性禽流感爆发期间,不仅宰杀了大批家禽,而且规定疫区在一定时间内不能继续饲养,给家禽养殖业带来致命性打击。1998年以来,全国共发生36种重大动物疫病,按照国家动物流行病学研究中心的病害经济损失评估模型估算,我国动物疫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43.17亿元[3]。

4.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有请愿、上访、集会、游行、集众械斗、堵塞交通、冲击党政机关等。比如2006年贵州瓮安6・28事件等。据有关部门统计,各地群众集体上访增势迅猛,约占总量的2/3以上,且集体上访的批次和人数逐年上升。许多地方政府和部门由于时常受到这类事件的干扰和连累,导致自身的一些日常工作无法正常完成。根据专家对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和经济形式发展的分析,预计今后群体性突发事件还将在量上有继续上升的趋势。

二、县级政府公共危机发生的原因

全球化在带领人类进入一个全新时代的同时,也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风险社会”。同时,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处于500~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效率、公平等社会矛盾的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比较容易造成社会失序、经济失调、心理失衡等问题,形成一些不稳定因素。而中国现在及未来数十年内恰好处于这样一个“非稳定状态”的中等发展阶段。从县级公共危机频发来说,究其县级政府自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法制层面:县级政府缺乏应对公共危机的法制保障

我国先后制定了一些处理公共紧急状态的法律,例如对付社会动乱的《法》,处理重大自然灾害的《防震减灾法》、《防洪法》和《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这是国家层面上应对突发事件的五项法律,具体到各个行业、各个部门还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性法律,如《国家安全法》、《公安法》、《交通法》、《民政事务法》等,为地方政府危机管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然而目前我国这方面的法制建设还很不完备。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各级政府进行公共危机管理提供了法律支撑,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漏洞和空白:缺乏对各级政府在紧急状态下的特殊行政规范,对于政府紧急权力的范围、行使这些权力的条件与程序规范不明晰,容易造成政府自由裁量权过大,从而忽略甚至威胁民众的生命权、财产权、人格尊严等等基本权利。

2.意识层面:政府和国民普遍缺乏公共危机意识

从近些年频频发生的矿难及公共卫生事件来看,正是因为中国政府缺乏危机意识,缺乏对公共危机的感知能力和应对能力,在危机隐伏期未采取措施从源头上加以阻断,往往导致公共危机从地方蔓延到全国,甚至全世界。03年的非典事件就是很好的例证。县级政府辖区下的广大农村危机教育与公民意识更为欠缺。在农村社会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已经暴露出整个社会警觉性较差,农民缺乏自救、救护的防灾意识和能力,这也是我国农村社会突发事件管理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3.机制层面:县级政府缺乏应对公共危机的预警机制

公共危机预警就是相关部门在公共危机爆发前所采取的危机管理措施。当前的公共危机管理中,各县级政府应对和处理的观念明显存在着“轻危机前预防,重危机后处理”的错位。以四川“5・12”汶川大地震为例,在地震发生前没有任何相关政府部门进行预警,在可能减少地震的危害的环节表现被动。危机的发生都是有先兆的,许多危机的发生,看起来带有偶然性,但实际上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而在公共危机发生后,各级地方政府危机总是习惯于只仅仅重视危机处理,主要侧重危机爆发后的应付,缺少对危机事件发生前可能性阶段的预防性管理,缺乏对危机的预测预防预警,致使政府在危机来临时处于被动的撞击式反应,而不是主动积极出击。

4.体系层面:县级政府缺乏应对公共危机的社会支持体系

县级政府对社会资源整合不足,导致社会支持体系不强。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孤军奋战难以取得全面胜利,政府必须寻求同其它社会组织和机构的合作,企业、社区组织、民间志愿者组织都是政府可供选择的重要合作伙伴。然而,我国县级政府在整合社会资源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公共危机处理的过程中,县级政府常常习惯于孤军奋战,而不善于甚至不愿意让社会力量介入公共危机管理,这不利于县级政府有效消除危机状态。

三、加强县级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对策

1.加强立法,构建县级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法律法规体系

考虑到县级政府的管辖区70%的人居住在农村,因此,在法律制定的过程,要充分结合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明确进入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优先用于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同时把它的建立作为考核一个地方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做到有章可循,责任分明,对农村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控制和处理的相关环节单独加以规定,并明确县、乡、村三级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权限、职责和法律责任。实际上,由于当代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加,而且更新速度很快,一个法律文件所能体现的经验和所能达到的预见,不可能覆盖所有的未来危机,也不可能包括所有行政紧急措施。根据宪法和《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建立、健全各类公共危机管理的专门法律,从不同的方面、在特定领域建立、健全公共危机管理法制体系,以实现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体系化和统一化。

2.加强公共危机教育,增强干部群众的公共危机意识

国民危机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政府危机管理的效果。对一个国家而言,理性的国民危机意识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整个社会危机管理的基础。许多国家不仅注重强化公共管理者的危机管理意识,而且不惜花费巨资对国民进行经常性的危机意识教育和培养。德国把增强国民的危机意识作为危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利用“危机预防信息系统”向人们集中提供各种公民保护以及危急情况下自我保护的知识。韩国非常重视防灾宣传和教育,有关部门印制了宣传手册,图文并茂,易看易懂,效果很好。韩国政府还规定每年的5月25日为“全国防灾日”,在这一天举行全国性的“综合防灾训练”,通过防灾演习让政府官员和普通群众熟悉防灾业务,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我国各级政府应加强这方面的举措,进行防灾宣传教育,提高国民的危机意识。

3.建立公共危机预警机制

孔子曾提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又说:“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4]”讲的就是事先预备对各类事业的重要性,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对公共危机的预备和防范。公共危机管理,关键在预防。作为公共危机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公共危机预警机制是全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重要和首要组成部分。当建立公共危机预警体系以及时捕捉危机征兆及早发现问题,越早发现危机存在与爆发的威胁和可能,就越有利于预防与回应危机。主要是要建立高度灵敏、准确的危机监测系统,制定完善的应急处理预案,加强公共危机管理的教育和训练,增强整个县域社会特别是县级政府雇员公共危机管理的意识和技能。公共危机一旦发生,使全社会和县级政府能以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来处理。

4.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政府是应对危机的主要力量,但是仅靠政府的力量应对危机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学者俞可平认为,“人类政治过程的重心正从统治走向管理,从善政走向善治,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就在于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5]。公共危机的管理,也不纯粹是公共部门的职责,而应当让全体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到危机的预防和救治工作中来。由于社会力量的参与,信息通道不再堵塞,公共部门决策的可信度和可行度得到提高,降低了公共部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成本。同时,社会力量可以通过自有运作体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因此,必须组建一个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在政府为主导的基础上,调动和整合整个社会力量和资源共同应对危机。这不仅能有效的提高政府危机管理的效果和效率,还能对社会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

各种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对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对生态和人类环境产生严重破坏,对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形成不良的影响等,乃至引发社会和政府的不稳定。尤其对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来说,突发公共事件的影响更是巨大。毫无疑问,这种情况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相适应。因此,我们更应该努力提高县级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充分整合各种应急要素和资源,建立由预防、准备、回应和恢复组成的综合性的一体化的应急管理体系,积极预防和有效地化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和危机,不仅在常态条件下搞好社会经济发展,更要在非常条件下妥善应对各类公共危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参考文献:

[1] 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王成,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2] baike.省略/view/1587399.htm

[3] 刘琳琳.探析我国农村地区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应急管理[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