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结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十篇

时间:2023-12-27 17:54:34

新结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新结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篇1

关键词:绿色经济;科技创新;科技体系;支撑政策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全面加速,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水资源不足、土地资源严重紧缺、能源开发过度、人与自然矛盾突出、生态系统失衡。为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实现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有机的结合起来,必须开展以绿色经济为导向的战略部署,实现能源资源的低消耗、污染废弃物的低排放、生态环境的低污染。以科技为依托,攻克能源与环境所面临的窘境,不断优化绿色经济的资源配置,借助产业结构调整助力绿色经济。

1绿色经济的含义

绿色经济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发展目标,以生态农业、循环工业和持续服务产业为基本内容的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和社会形态[1]。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上,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自觉遵守和应用生态规律,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物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障自然的不衰退。绿色经济包含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所以绿色经济在要求大量使用清洁能源,提高传统能源的使用效率,吸收经济过程出口的碳排放的同时,强调减少自然资源的输入,加强物品的重复利用,做到“变废为好”。绿色经济与传统产业经济的区别在于:传统产业经济是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增加生活负担,造成不可逆损耗的基础上发展的经济;而绿色经济则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促进资源和能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友好型经济,是一种满足现代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符合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绿色社会机制主题,以高新技术为支撑,能够长久发展的经济。是市场化和生态化有机结合的经济,也是一种充分体现自然资源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经济。

2科技对绿色经济的支撑作用

科技进步是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学技术,能够推进经济又快又稳增长,合理利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2]。科技在发展绿色经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2.1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

依靠科学技术,能够科学地分析和认识各类“资源”,即自然资源、能源、生产过程中所排放废弃物以及废旧产品的属性、价值和功能,并且相关技术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以最低的资源消耗得到最大的产出。对这些“资源”利用与再利用、加工与再加工的市场前景与利润空间进行科学地分析和预测,能够以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了资源损耗。再者说,技术进步可以突破现有资源供给的限制,创造出新的可利用资源,来代替不可再生资源,避免以资源的不可恢复为代价来发展工业经济。

2.2科技进步优化产业结构

我国产业结构从总体上说仍以传统产业为主,生产过程中仍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能。而绿色经济的实现过程中,将各种技术结合利用,包括能源综合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物回收再用技术、新能源开发和替代技术、污染治理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以及预防污染的新兴技术等。传统企业与中小企业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将新兴技术引入到实际生产过程中,工业循环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实力不断提升,从而推动着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或升级[3]。

2.3科技进步改善生态环境

科技可以从根本上保护环境、防止污染。一些生物高新技术的发明,各种清洁生产的技术设备和工艺流程的开发及各种绿色的材料和能源以及各种绿色的食品和药品等的研制,可以有效地预防和防止环境污染从而实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平衡发展。并且科技创新及运用科技创新所提供的技术设备及其工艺,能够有效地治理已经造成的环境污染,有效地降低或减少生产过程中各类污染物的排放,以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科技可以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追求三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3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绿色经济建设

科技对绿色经济的发展起着支撑的作用。要实现绿色经济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必须要做到:首先,克服产业高新技术难题,应用高新技术来改善传统产业。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攻关,一项成功的技术创新,通过大面积的技术扩散,必然会导致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外贸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带动整个经济市场的变化。清洁技术、循环技术的应用,着眼于变“废”为宝,通过资源的重复利用谋求资源效率的极限发挥。其次,建立面向绿色经济的企业科技创新联盟。在发展绿色经济中,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要开发者和使用者,其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代表着绿色经济的工艺创新水平。建立企业间的科技创新联盟,实现资源和技术共享,结合每个企业自身的资本、人才、科技、产品等特点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并与其他企业的创新平台建立联盟,共同面向绿色经济进行科技创新活动[4]。再者,健全绿色经济的科技创新体制。绿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但是要保证先进技术的产生,必须要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体制。我国的科技政策仍然存在基础研究薄弱,缺乏发展绿色经济的科技体制、发展绿色经济的科技政策法规不健全,缺乏专业性领域的绿色经济科技政策等缺陷。所以要发挥高新技术的支撑作用,必然要健全绿色经济相关的基础研究体系,绿色经济理论方法和政策支撑体系以及技术支撑体系、创新支撑体系和维护一系列体系健康运行的法律法规支撑体系[5]。最后,加强绿色经济国际科技合作。各国的科研水平能力不同,侧重点也不同,参与多国共同出资、共同协作研究、共享研究资料成果和知识产权的国际大科学研究计划,不断向科技发达国家学习,取长补短。把握国际贸易机遇,拓展国际市场。

4结语

从小企业的绿色经济发展需求到生态园中绿色经济,再到全球这个大的生态系统,发展绿色型的经济都离不开技术。力争突破制约资源节约和绿色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不断提高改善资源、能源、环境的高新技术,尊重科技发展规律,稳步推进,从而充分发挥科技对我国循环经济建设的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国华.科技对循环经济支撑作用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8.

[2]严炜.科技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之探讨[J].学习与实践,2012(6):30-36.

[3]杨丽萍,贺新华.科技创新与建设云南绿色经济强省[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64-66.

[4]许正中,杨全社,张庆亮.立足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蛙跳———我国发展知识型循环经济的策略分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3):70-75.

新结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篇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能源管理;技术创新

经济的增长并不单纯的代表经济的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观念要有所改变,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发展经济。协调好能源的消耗与经济的发展的相互关系,在保护生态环境下发展经济。不要被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是互相矛盾的观念所误导,坚持在经济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在解决环境污染中发展经济。提高节能环保的水平,在经济发展中尽量做到少污染,把资源的利用最大化,建设节约环保型经济。

一、把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深入到企业的发展中,科学发展观落入到实处

想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就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入实处,宣扬科学发展观念,对自然不是利用与征服的心态,而是要保护自然节约资源,社会与自然应该是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就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理念,循环经济的特点是要求技术创新,资源节约,生态保护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是多个学科的综合体,但是发展循环经济不是单靠某个人或者是某个企业,这需要社会一起参与。

科技在循环经济中占据很大的地位,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先进的技术做支撑。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政绩考核指标内,这样能更好的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现在都在发展全球化贸易,对于国内和国外市场要合理的进行资源利用,利用好国家贸易分工可以满足国内矿产资源的需要。产业结构需要调整,毕竟循环经济与平时的市场经济是不同的,生产观念与消费观念都需要转变。企业经济发展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来管理企业的发展,指导区域发展和产业发展,充分的把循环经济理念带入到企业发展中,把生态效应考虑到企业发展中。对于高消耗能源的产业要进行适当的控制,努力发展低耗能少排放的第三产业,加快科技技术的创新,对于环境的处理更加高效。

二、政府对能源进行统一管理,减少能源的消耗

能源的有有限性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受到能源问题的阻碍,而现在想要更好的发展经济就要走出能源的难点中去。所以现在需要改变能源管理模式,把能源进行更好的分配。国际能源管理体制的模式有四种:第一种是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由能源部或者燃料动力部进行能源集中管理;第二种是印度等国家对能源的分散管理模式,设有煤炭部,印度国家的能源管理模式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很符合;第三种就是日本和德国等代表的国家进行的低级别的集中能源管理模式;我国现在采取的是第四周低级别的分散能源管理模式。

能源产业存在着垄断与竞争的矛盾,利益永远是争端的引火线。而能源的这种经济模式使能源的改革受到了层层阻碍,想要调整能源产业结构和进行跨行业对能源进行重组是很艰难的事情,一些能源产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存在着威胁。一些地方的能源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在能源的分配上存在明显的矛盾。而一些国家设立了能源管理部门,也是为了国家的整体利益,把能源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平衡各方面的利益综合规划国家能源战略和制定能源政策。

三、技术决定经济发展的程度,也决定经济发展的长远

想要改变现在的经济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变需要技术的支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助力。社会需要专业型人才,国家在人才这方面更应该重视,社会形成尊重人才、需要知识的这种风气。与粗放型经济模式相比,利用知识来改变经济模式是高效的,而且资源利用率也会提高许多,也能在发展经济中保护了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关键,怎样在维护生态环境下对资源进行最大化的利用也是现在经济发展中所需要面对的问题,对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技术,保护环境也需要技术,所以科学技术在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中是非常重要的。

四、政府对于资源管理模式需要改变,配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施行

想要彻底的改变经济模式需要政府的引导才可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条件下,需要摒弃传统的经济模式,开展出适合现在发展的经济策略。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可以直接控制经济能源,合理的分配平衡各方的利益。只有实现经济增长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由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做好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才能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政府要积极推进金融、财税和投资体制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培育现代市场体系,理顺和规范经济关系,尽快形成约束人们浪费资源、规范人们合理使用资源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有关道德规范,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的制度体系。

五、开源节流,实现资源节约、高效利用

具体而言,要坚持有限开发、有序开发和有偿开发的方针,实行更加严格的资源保护政策。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经济补偿机制,提高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使用价格。使资源使用者对浪费资源、破坏环境造成的后果承担经济责任,承担相应的社会成本,从而使节约使用资源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六、优化经济结构,建设资源节约型产业

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资源消费结构,转变粗放、低效率结构,努力构建节约型经济结构体系要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支持重点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加快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并不断提高这些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积极培育资源节约型的产业结构。

七、总结

对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的解决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和环境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当然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各方的努力。政府需要宏观控制经济市场,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技术上创新才能更好的应用在生产上,也能很好的解决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董正信,刘文英.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60-63.

[2]匡国珍.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J].理论月刊,2005,

新结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篇3

内容摘要: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积极探索实施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济社会综合变革,是主动适应新形势,全面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人类经济发展历史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史出发,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重点及方向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发达国家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启示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程概述

从工业革命到20世纪50年代,发展强调的是经济增长的过程,即经济产值和利润的增长以及物质财富的增加;二战后的近20年中,人们注意到,发展并非是纯经济性的,而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不仅包括经济的繁荣,还应包括社会状况的改善和政治体制的进步,发展因此被视为伴随着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法律变革的经济增长过程;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发展是受限制的,而资源环境因素的限制是最基本的,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又被纳入发展的视野,特别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对前述三个阶段发展观点兼收并蓄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开始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并日渐成为各国制定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和依据。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逐步形成了全面、综合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从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概念被首次提出,其后兴起了全球范围的可持续发展讨论热潮,并逐渐促成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由单纯的发展理念到国家战略层次的转变。从1972年的联合国环境会议到1987年布伦特兰夫人主持完成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再到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可持续发展观形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可以说,在可持续发展观从诞生到成长的过程中,资源环境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推进可持续发展理念发展的作用。反过来说,资源环境本身也始终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焦点问题,纵然是在可持续发展内涵日益丰富的情况下,资源环境问题仍然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沿领域。为此,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要求今天的人类不应以牺牲今后几代的幸福而满足其需要,同时也要求一国一地的发展不应以牺牲全球或他国(其他地区)的利益为代价”。

顺应这一认识变化过程,在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由于人们一开始并不了解污染的严重危害,大多数国家都走过一个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到20世纪70年代,迫于资源环境危机和可持续发展考虑,发达国家开始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资源再生产业,把传统的以“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排放”单向流动为基本特征,表现为高耗能、低利用、高污染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为特征,表现为低能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的“循环经济”。这一转变对这些国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缓解资源短缺、减轻环境污染压力产生了显著效果,尤其是应运而生的环保产业为这些国家带来了丰厚的物质利润。据估计,21世纪初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规模已达到6000亿美元。国内外经验表明,经济增长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和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尤其是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粮。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还要遵循自然规律,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切实转变消耗高、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但一般认为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近年以来,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煤、电、油、运瓶颈制约日益严峻,原材料供应十分紧张,铁矿石、石油、铜、氧化铝等进口大幅度增长,部分生产资料价格上扬,资源约束矛盾越来越突出。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能源资源需求总量还会增加,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将长期存在,节约能源资源,大力促进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是缓解能源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同时,我国环境形势严峻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生态环境破坏呈加剧之势,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每年因环境破坏造成的损失达到GDP的8%-12%(世界银行等机构预测),近年来,中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300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约9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000亿元;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减轻能源资源消费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巨大压力,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另外,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广泛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创造了条件,但面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节约能源资源,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从源头上减少污染,使企业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原料成分、能效、回收、废弃和处置等都能符合国际环境标准,关系到增加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外贸可持续发展。而且,金融危机爆发后,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浪潮汹涌而起,我国以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遇到了直接挑战,产能过剩日渐突出,结构性矛盾正在积累,及时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减少对外部市场需求的依赖,扩大内需,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走出一条绿色低碳、以人为本、科学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之路,关系到中国能否迅速崛起和实现赶超目标,也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目标的实现。可以说,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因此,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赶超发展中亟待解决的战略任务。

同时,全球气候变暖和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建设低碳循环型社会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循环型经济,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对资源的依赖,有效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增强综合竞争力,而且是完成碳强度减排目标承诺的基础(我国政府已经做出了“到2020年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左右”两项承诺;环保部“十二五”规划已经拟定了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COD)总量控制目标,即到2015年,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将比2010年减少10%,而COD的排放总量将比2010年减少5%)。可以说,增长方式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软肋,并可能影响我们成功崛起的进程。因而,及时有效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过度追求高增长的发展取向,转向增长质量和可持续性,构建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和培育内生增长潜力的良好环境,创新体制机制和改善宏观调控,扫清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各种阻碍等等,是我国亟待解决的战略任务。

对策建议

综合以上,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去认识和把握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及时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减少对外部市场需求的依赖,扩大内需,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走出一条绿色低碳、以人为本、科学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之路。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证明,按照内外环境变化而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和路径是任何一个经济体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基本条件。从我国国情出发,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应该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从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从过于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以实现我国经济的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可以说,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应对危机的重要举措,而且是争夺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核心主题和战略,在此过程中,自主创新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发展引擎,以发展新能源和科技创新为重要特征的低碳经济,将成为经济复苏和重塑竞争力的主攻方向,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结果。危机对我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积极应对挑战,根据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力争走出一条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来。

金融危机爆发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纷纷进行了政策调整,经济的战略转型使得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浪潮汹涌而起,我国以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遇到了直接挑战,中国经济必须迎难而上,积极应对挑战,及时调整经济结构,而结构调整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减少对外部市场需求的依赖,提高内需,而提高内需的基本要点就是提高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同时提高有效投资的比重,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从长远看,全球气候变暖和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使得绿色环保、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及可持续发展正在催生一场绿色产业革命浪潮。发达国家利用他们的科技研发、技术标准、市场准入等方面的优势,已经占领了绿色低碳经济的制高点和话语权,而绿色低碳经济本质是人与自然及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生态经济。人类经济在经历工业化与信息化之后,正在走向以低碳和循环为核心的绿色经济,这种经济是一种符合发展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而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必须通过绿色工业革命来完成,即通过整个产业、整个国民经济、整个世界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来完成。为此,我们要想迅速崛起和赶超,最紧迫的应该是及时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重要性关系到我们能否控制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发展的质量与可持续性,也直接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因此,扩大和提高内需、节能降耗与减排、技术创新实施的迫切性日益加剧,我们只有优化制度建设,强化政策导向,通过产业政策和治理行动积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和发展模式,才能为实现崛起和民族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针对我国国情,调整经济结构应该包括经济结构优化和结构升级两个主要方面。结构优化是指国民经济的各种比例关系协调、合理;结构升级是指依靠科技的重大突破与创新,实现国民经济结构的高级化。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一般可通过两个基本途径实现:一是对国民经济存量进行调整,主要是对已形成各种结构进行改革、改造和优化升级;二是对国民经济的增量进行优化和升级,主要是把握好投资方向和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具体来说,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从经济发展战略、政府效能提高、市场运行优化、体制机制创新、教育改革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可以说,调整经济结构是手段,经济结构调整是对内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的重要途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层次和地位,应成为后危机时代我国实现持续增长和赶超战略的正确选择。通过调整结构,要着力构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生增长机制,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而科学发展的核心应该是“以人为本”, 发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形成,保障和改善民生应该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建伟等.未来两年我国经济发展环境与发展趋势[J].经济学动态,2010(4)

2.唐未兵等.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J].经济学动态,2010(3)

3.曾青云等.论成人教育与农村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05(1)

新结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篇4

【论文摘要】: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各区域之间的经济独立性日益明显,区域经济主体地位日渐突出,客观上要求我国必须进行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区域经济转型。运用区域经济创新的相关理论研究表明,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区域经济转型的原动力,对此,应制定提高资源型区域经济创新能力的对策。

建国初期,为尽快实现工业化,我国推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进而形成了一批数量众多的以依靠自然资源开发为动力的资源型工业城市。目前,此类资源型城市共II8座,城市总人口1.54亿人,其中市区非农业人口3400万人,职工人数1250万人。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实践证明,资源型区域经济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区域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这一因素已经引起政府部门以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做出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并提出以建立区域创新体系为核心的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而实现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增强其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区域经济创新相关理论综述

(一)区域创新体系

区域创新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区域创新是指整个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创新,狭义区域创新则仅指与区域新技术、新知识创造、产生、流动、应用有关的过程。区域创新研究就是在区域制度性结构的视角下,通过对区域创新过程中产生的区域社会性、区域学习性以及区域经济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解释一个区域的制度安排及文化环境是如何影响该区域公司创新活动的。英国学者库克(PhilipNicholasCooke,l994)较早对区域创新问题展开研究,他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类要素:

1.主体要素。主体要素是指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各类中介组织和地方政府,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核心。由五大行为主体构成的网络型组织,有着清晰的区域创新网络。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要依赖各个参与者在创新活动中所结成的网络关系,区域创新体系的参与者借助产业网络和社会网络或者遵循共同的技术范式形成了一个创新网络。

2.功能要素。功能要素是指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与运行机制,包括制度、技术和管理的创新机制和能力。是企业、科研机构与学校、政府及中介机构之间构建的信息高效流动、资源分配合理、发挥各自优势的机制。

3.环境要素。环境要素是指创新环境,包括体制、基础设施、社会文化心理等,市场环境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基本背景,创新环境是维系和促进创新的保障因素。其中,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可以通过主体要素,特别是企业的行为、发展特征和经济效果反映出来。

同时,库克指出区域创新体系既是一个开放系统,也是国家创新体系巾的子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培育技术研发、转移、应用、扩散能力和相应的区域社会支撑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相比,区域创新体系具有独具特色的制度安排,并呈现出产业化和技术专业化程度更高、企业创新性更强的特征。

(二)孵化器理论

孵化器理论(也称作苗床理论)是关于在新产业或新企业出现的最初阶段所需要的地理条件的理论假说。该理论认为,某些区位尤其是大城市可以“孵化’出新企业,在大量工业集聚的中心地区有可能成为新产业和新企业的孵化器。相反,落后地区的孵化能力则相对微弱。城市或地区内孵化现象的动态特征是从原企业孵化出新企业,这一特征又被称为衍生活动。在劳动力充分流动的体制下,大城市内企业的衍生活动十分频繁。城市或区域内研究性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存在能够为该区域提供技术型人才,这是实现区域经济创新的重要因素。事实也证明,但凡经济繁荣发达的地区往往都有若干优秀大学或科研院所。

但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存在仅是区域经济发展和产生创新的必要条件,唯有成功地实施了科研成果产业化,才能成为新产业和新企业的孵化器,进而优化企业、企业家的成长环境,加速企业的衍生活动。大学和科研机构作为孵化器的事实说明,加强科学研究工作是创新的基础,大学和科研机构与企业的结合、科技成果向产业的转化则是创新的关键。

(三)绿色技术创新理论

绿色技术概念最早由E·Brawn和D·Wield于1994年提出的。绿色技术提供了一个技术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理念,它涵盖了所有与环境相关的技术。从经济学角度讲,绿色技术就是指有助于减少生产与消费的边际外部成本的可持续利用的技术。通常把能节约能源、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都称为绿色技术,因此,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技术。绿色技术创新是指将环境保护新知识与绿色技术用于生产经营巾,以创造和实现新的经济效益与环境价值的活动。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概念,它突出强

调绿色观念、绿色产品以及绿色工艺与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强调以绿色市场为导向,促进绿色技术成果的转化;强调机制创新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经营管理模式、营销服务方式等多方面创新的结合。学术界普遍认为,绿色技术以及绿色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JamesStaten就曾经说过,没有绿色技术创新与进步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技术是节约资源、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它从根本上改变了物质流的过程,实现了原材料和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创新能力分析

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既是资源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经济转轨过程巾,各区域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日益明显、区域经济主体地位日渐突出、资源型区域经济必须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进行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具体地讲,经济转型有以下几点:第一,提高产业的技术层次,实现资源型经济向复合型经济的转变;第二,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第三,经济增长方式南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转变;第四,经济结构南单一向多元化转变。

为此,资源型区域经济必须首先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知识储备、技术水平及有效转化决定着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弱。在以往粗放式经营方式下,通过大规模资金和劳动力投人来提高产量和扩张资源生产规模,忽视了劳动力技能提高和科学技术升级这两大动因。因此,协调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高效集约型经济体系,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开发和技术创新机制,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资源型区域的核心任务。同时,还要提高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市场竞争能力。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进程巾,区域作为相对独立经济主体的地位日益突出,资源型区域经济必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最后,应构建区域创新环境。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有助于人才充分发挥作用、新技术的产生与应用、以及各类经济要素的高效配置,从而获得新的经济增量,带动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构建区域创新环境乃是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三、提高资源型区域经济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培育创新能力的总体思路

资源型区域经济现状与国家计划经济时期所实行的政策密切相关,资源型区域经济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而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既需要资源型城市自身的不懈努力,同时也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资源开采的外部性和无序的市场结构使资源型城市蒙受巨大损失。因此,政府应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并结合国外经验解析提高资源型区域经济创新能力战略。政府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到问题的尖锐性、复杂性、长期性,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为创新活动提供环境保障,促进资源型区域经济创新能力的提升。

政府要以制度创新统领全局。从某种意义上讲,制度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前者为后者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是后者的基础。技术创新取决于社会激励机制,而激励机制正是一种制度安排。对资源型区域而言,目前的创新能力还十分有限,短时问内难以在技术创新方面获得重大突破,但利用现有的技术实现一定程度的创新则切实可行。因此,制度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市场经济基本组织形式的企业,如果有制结构模糊,产权不明晰,权、责、利关系失调,分制度不合理或组织治理结构混乱,都难以在激烈的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具体讲,政府应在制度创新理念下,从如下方面手展开工作:投资建立良好的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和息通讯网络,支持科研院所的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政策、法规、财税等方面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构建企与科研院所合作的长效机制,如建立技术市场及与术转移相配套的服务体系;奖励重大科研成果和创行为,多渠道多层次开展科普教育,建立富有创新力、尊重人才的区域文化。

(二)培育创新能力的具体对策

1.培育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熊彼特提,企业家精神代表着一种适应市场挑战不断进行创活动的品质,企业家成为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鉴于企业家在区域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资源型区域必须重视培育具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通过流动、竞争、鼓励、保等手段,培养以创新和奉献为特征的企业家精神,成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有利于企业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有利于发挥企业家才能的经运行环境。

2.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加快高新技术的商品化、业化。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各方面科技力量参与术创新,从而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对重技术攻关项目,资源型企业在内部建立试验点,组科研机构、高校、工厂等联合攻关,各自发挥优势有协作;对迫切的难点技术问题、行业技术开发性项,面向科研机构、高校进行招标,并运用市场竞争机,使课题自立项伊始就符合实际应用和市场要求。

3.采取绿色技术创新。首先,资源型城市的

企业展需要树立‘绿色观’,不要盲目的追求经济的增长,不能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应确立“污染预防”的环境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观念,来支持可持续发展。将生产、消费始终和节约能源、重视环保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加强环保宣传、普及环境教育,在宣传和教育中全面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矿业城市应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采取坚决有力的环保措施,创建绿色矿城。

其次,构建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以资源的循环利用、绿色技术创新应对资源枯竭问题。通过基于绿色R&D基础上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构成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依据市场经济原则,改变环境保护单靠政府的做法,培育矿区企业、政府、居民、社会多元化的投资主体,采取直接、间接的融资等多种筹资方式,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

新结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篇5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整体进步,县域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市场作用得到大幅度提升。但也面临着许多的新问题,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实现与经济方式转变的关键问题。

近年来,县域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和标志性变化:一是县域经济不仅整体实力明显增强,而且经济结构开始发生明显变化,由单一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变,传统农业份额明显下降;二是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在县域总人口和社会劳动力中的比重显著下降;三是民营经济和市场的作用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外部环境和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与以往不同的新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县域经济同市区经济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在调整中陷入趋同;县域工业尚未发挥主导作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迟缓。

一、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的主要途径,就是调整经济结构。当前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第三产业的竞争力。我们要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第三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

第一、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推进城镇化。

第二、用新的思路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如交通运输、金融、商贸、信息、会展、社区服务以及文化教育医疗等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把发展“生产业”作为突破口,扩大短缺服务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尽快使服务业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产业。

第三、 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时期,已初步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条件,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注重投入向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方向发展,注重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大力开发和使用经济上合理、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态环境友好的先进技术,使技术创新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力量。

二、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自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资源瓶颈和环境压力越来越突出,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性也越来越明显,从总体上看,县域经济增长严重依赖资金高投入的状况和严重依赖资源高消耗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严重依赖引进技术,部分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因此,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催生经济持续发展、实现发展方式有效转变的支撑,着力提高原自主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第一、要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体制和环境。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战略,有效整合各种资源,以加强体系内各要素的互动,要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把依靠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采用新工艺、开拓新市场作为经营的中心环节。努力将主要依赖消耗资源和引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的粗放经营模式,转变为以自主创新驱动为主的集约经营模式;将以有形资本为主线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以开发人才资源为主的创新管理模式。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县域原始创新的主要力量,要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提升其原始创新活力和动力。要以财政参股、补贴、贴息等不同的投资形式投入资金到企业的科技创新中;同时通过提供包括加速折旧、投资税收抵免、盈亏相抵、纳税扣除、优惠税率、免税期等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税收政策,调动企业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研究与开发投资的积极性。另外,还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以激发企业等研发主体投入研发资金的积极性。

第二、要构建以技术为中心的集成创新体系,要将企业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以合理的结构形式,有机集合构成互为关联匹配的整体,形成整体大于局部协同效应的集成创新体系,从而造就企业持久的竞争力。

为此,要加快主导产业技术集成。充分发挥各类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技术中心、研发基地等创新主体在加强高技术自主创新推进技术集成创新中的中坚作用,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项目,组织重大科技攻关,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相关技术研究,力求实现核心技术的创新与技术集成的重大突破,提高主导产业关键领域的集成创新开发能力。同时,加快各载体的体制机制创新,消除产业集群间的制度壁垒,推动创新主体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和推广应用。要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加大对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诸如基础性科研、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的扶持力度,为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三、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要把节能减排作为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坚决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正确处理经济增长速度与节能减排的关系,使经济发展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新结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篇6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三维结构模型;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9)05-0006-05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资源型城市一直是我国城市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是国家经济建设所需能源和原材料的供应基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许多资源型城市资源濒临枯竭。近日,国务院确定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加之此前第一批确定的12个城市,我国资源枯竭城市已达44个。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央财政将给予44个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支持[1]。然而,我国资源型城市众多且任何一个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着经济转型,都必需支付转型成本,若全部等待资源枯竭后获取政府财政援助,不仅将为国家带来沉重负担,而且资源濒枯的状况也会使城市发展限于被动。为避免矿竭城衰,资源型城市应结合自身实际,早动手、早谋划,及时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2]。在3月6日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家进一步明确了拉动内需改善经济的4万亿投资计划构成,其中约有2100亿将投向节能减排、生态工程建设,这更为资源型城市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革新,摆脱传统经济的黑色束缚提供了良好契机,资源型城市应把握时机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不仅要转型,而且要实现绿色转型。

1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三维结构模型

绿色转型是指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基础,以绿色管理为保障,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平衡,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3]。其核心内容是从传统发展模式向科学发展模式转变,就是由人与自然相背离以及经济、社会、生态相分割的发展形态,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形态的转变。为使绿色转型内涵更加立体化直观化,笔者建了绿色转型三维结构模型,见图1。

通过该模型将绿色转型进一步定义为: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立足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资源环境承受能力(原因维),通过改变企业运营方法、产业构成方式、政府监管手段(方法维),实现企业绿色运营、产业绿色重构和政府绿色监管,使传统黑色经济转化为绿色经济,形成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科学发展模式(效果维)。该模型提出基于以下思路:首先,“为什么要进行绿色转型”,即三维结构模型原因维,它由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共同构成,剖析了绿色转型的必要性和内在动力;其次,“怎样进行绿色转型”,即三维结构模型方法维,它由企业、产业、政府共同构成,阐述了实现绿色转型的具体可操作途径;再次,“绿色转型的目标是什么”,即三维结构模型效果维,它由以上两个层面共同构成,原因层面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法层面包括企业绿色运营、产业绿色重构、政府绿色监管,它们对绿色转型应达到的目标效果做出了系统评价。

1.1 原因维

人类在发展进程中,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保证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不断向资源进行索取,向环境进行排放,一直采取“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尤其是众多资源型城市,经过常年大规模、高强度、大面积的资源开采,各类高耗能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得资源损耗严重,城市环境急剧恶化。然而,人们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愿望并没有减退,对物质的追求也在与日俱增,因此人们的无限需求与资源环境的有限供给之间产生了矛盾,矛盾的不断激化迫使资源型城市进行绿色转型。

1.2 方法维

绿色转型微观主体――企业。企业是向社会提供商品或劳务而获取盈利,从事生产、流通和其他服务性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基础。因此,若想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绿色转型,首先要推动企业进行绿色转型,塑造绿色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实现企业的绿色运营。绿色转型中观主体――产业。产业是经济的支柱,产业绿色重构是发展绿色经济的核心。因此,推进绿色转型必须从资源型城市的实际出发,把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作为战略重

点和突破口,大力培育发展绿色产业,绿化产业结构,实现绿色经济的产业化经营,进行绿色农业、绿色工业建筑业和绿色服务业的构建及重组。绿色转型宏观主体――政府。政府是推进科学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主导力量,必须承担起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责任,构建并实施人与自然和谐、生态与经济协调的绿色监管[4]。政府绿色监管包含对市场运行的外部监管和对自身运行的内部监管。

1.3 效果维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原因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大因素系统运作的结果,四大因素的内部矛盾构成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直接动力,因此从这四因素出发对绿色转型进行评价,有助于观察经济社会发展中无限需求与资源环境运行中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分析矛盾的激化缓和程度;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具体方法和实现途径是企业、产业、政府三大主体的绿色转型,三大主体直接关系着资源型城市在微观、中观、宏观层面的绿色转型效果。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是上述四大因素和三大主体综合作用的结果,绿色转型若想顺利进行,必须关注各因素主体的发展,协调因素与主体间的关系。

2 资源型城市的一般经济转型与绿色转型

虽然当前对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理论研究尚不多见,但是对资源型城市一般经济转型

的研究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和规模。资源型城市一般经济转型,是指将城市主导产业由现存的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的产业转向其它产业,使城市发展摆脱对原资源型产业的依赖,从而规避衰败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5]。对两种转型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准确把握绿色转型内涵。以三维结构模型为基础,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大因素和企业、产业、政府三大主体角度对资源型城市一般经济转型与绿色转型加以比较,可以得到如下结论(见表1)。

2.1 经济因素

资源型城市的一般经济转型对经济发展方面提出的要求低于绿色转型,由于开采能力下降和开采成本提高,资源型主导产业竞争优势逐渐减弱,原有产业结构受到破坏,从而致使资源型城市经济衰退,城市竞争力下降。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资源型城市一般经济转型,较多的强调规避因资源枯竭而导致的城市经济大规模衰退和停滞,转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首要任务则不只是避免“矿竭城衰”的问题,而是追求一种健康的经济增长模式,即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还要实现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的转变。

2.2 社会因素

资源型城市,尤其一些老的资源型城市,资源濒临枯竭,大量工人需要转移到其他产业,为资源型城市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压力。不仅如此,由于资源开采技术条件要求不高且产业结构单一,使得城市对于技术水平的需求也较低,因此城市工人总体文化素质偏低,产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源型城市劳动力的转移。提高资源型产业从业者素质,及时妥善地对下岗工人进行产业间转移安置显得十分重要,一旦解决不好就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提高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劳动力再就业已经成为资源型城市一般经济转型中亟待解决的社会任务。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强调的并非产业间劳动力数量的转移安置,而是产业内劳动力质量的挖掘提升。表现在:绿色转型是以绿色理念为指导的,因此在实施转型过程中,随着新型绿色产业体系的全面构建,对劳动者的专业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较而言,一般经济转型对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侧重的是将从业人员原有的资源型知识结构与劳动技能,更新为能够满足非资源型产业就业要求的知识结构与劳动技能,以实现劳动力的产业间转移;而绿色转型对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则侧重劳动力专业素质的深度培养和人力资本潜力的深度开发,以适应先进的绿色生产模式,实现了人力资本提升成本向生产系统的内化,为推动绿色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做好人才准备。不仅如此,绿色转型不但注重劳动力专业素质的提高,而且还加强了环境保护、绿色消费、绿色生活方式等生态文明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培育公民的环境保护参与意识,进而提高全社会公民的生态道德素质。如果说资源型城市一般经济转型对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及产业间的转移安置是为了保证人民基本生活,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那么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则是在绿化经济、节能减排过程中,为人类营造出一个适于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了社会的和谐共融。

2.3 资源因素

资源型城市一般经济转型强调脱资源化,强调以资源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经济结构必须摆脱对资源的依赖,培育发展非资源型接替主导产业,形成新的具有发展实力和发展潜力的产业经济结构。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则强调资源的减量循环、高效利用。这一点可以分两种情况进行说明:情况一,对于资源濒临枯竭的资源型城市,为避免矿竭城衰,其绿色转型也必然是脱资源的。但在脱资源转型同时,又必须重视绿色化生产,即培育发展起来的主导产业不仅要摆脱对资源的依赖,而且在生产的同时还要建立起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保护生态环境;情况二,对于资源尚充足的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则无须刻意强调脱资源化,认为可充分有效利用现有不可再生资源,深度挖掘资源潜力,继续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但是这种资源潜力的挖掘和拉动作用的发挥,决非对资源的量的依赖,而是必须建立在资源减量循环、高效利用的基础上,利用绿色生产技术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将传统粗放型开发使用模式转化为绿色集约型开发使用模式,将原有资源开采和初级加工的产业链条进行绿色延伸,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把生产环节纳入无废的或变废为宝的循环流程,引导资源耗费型生产模式向资源循环利用型生产模式转变。

2.4 环境因素

资源型城市一般经济转型的研究多是以环境修复治理为主要手段,强调对已经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治理,但是对转型后替代产业发展运行中的绿色生产及节能减排仍重视不足,虽然在转型过程中也注重并加强了环境保护,但总体来看,多数措施治标不治本,都是依靠增加专门性治污成本投入的方式进行环境的改善,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生态环境的绿色保护机制。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则转变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真正做到了标本兼治,既对已往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治理,又在转型同时对生态环境可支撑人口、经济规模和容纳污染物承载力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全方位构建起生态环境的绿色保护机制,对转型后经济运行中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防患于未然,使生产系统本身具备了环境保护能力,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成本向生产系统的内化,形成了一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开展的新型生产模式。

2.5 企业主体

资源型城市一般经济转型过程中强调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企业的技术创新。一方面,长期以来,作为资源型城市经济主体的资源型企业,一直是政府的附属物,企业承担的社会职能负担过重,为生产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加之企业急功近利和短视行为无法避免,使得企业发展目标与城市长远目标难以统一,严重影响了资源型城市转型速度及长远发展。因此,资源型城市一般经济转型特别强调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制度规范企业行为。另一方面,资源型城市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体,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没有发挥创新主体应有的作用。因此,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资源型城市一般经济转型中对企业提出的另一要求。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要求建立绿色企业运营制度,培育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以企业间绿色供应链的延伸为依托,以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为载体,以循环科技的研发使用为支撑。这种新型绿色工业化模式对企业做出的发展规划更加具体,为资源型城市一般经济转型中提出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2.6 产业主体

资源型城市一般经济转型的本质和核心问题是进行主导产业的转型,选择培育新的主导产业,用充满生机活力的新主导产业替代原有资源产业,带动城市经济的全面复兴。离开主导产业转换,转型便无从谈起,所以主导产业转换是资源型城市一般经济转型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同时,资源型城市依赖资源发展起来的主导产业往往都在工业领域,因此一般经济转型中的产业体系重构往往是以工业为突破口带动其它产业转型的,在此过程中工业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则不同:首先,如前所述,绿色转型并没有脱资源化限制,因此其转型主题也并非仅仅围绕主导产业转换展开。对于资源濒临枯竭的资源型城市而言一定要进行新兴主导产业的培育;而对于资源尚充足的资源型城市,“产业的绿色转型必须遵循‘循序渐转’的规律。如果在产业绿色转型的初期就大量放弃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及加工产业,把创新和转型的重点放在产品创新和发展与资源型产业较小关联的低污染、低消耗的新兴产业上,由于转型的难度较大,很可能出现欲速则不达的效果。”[6]因此,不应过早抛弃资源型产业及其对城市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无须刻意强调它的退出。然而不强调资源型产业的退出并不代表对传统生产模式依赖,而是要改造传统模式,对资源型产业植入绿色活力,通过循环经济技术的应用和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提高,延长资源型产业生产链,最大限度的延长资源型产业生命周期。其次,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也强调新兴非资源型产业的培育壮大,然而与一般经济转型不同,这种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的最终目的并非接替资源型产业,而是通过自身的绿色升级实现与资源型产业的配合,共同支撑经济发展,最终完成绿色产业体系的构建。再次,绿色转型最终要实现产业的绿色重构,即建立绿色产业体系。这一产业体系,并非像一般经济转型那样必须以工业转型为先导和突破口,而是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全方位的同步绿色化构建。最后,资源型城市一般经济转型对新兴接替主导产业的主要选择标准是这一产业必须要“充满生机活力”,这种充满生机活力的产业必然是能够防止资源型城市矿竭城衰的,然而该主导产业的培育过程并没有强调绿色化,即这种新兴主导产业在推动资源型城市持续发展的同时,可能依然潜伏着生态隐患,未彻底摆脱黑色经济的增长模式。而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对产业的要求则不只需要“充满生机活力”,还进一步要求“绿色化”,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来的绿色产业体系没有生态环境的后顾之忧。

2.7 政府主体

资源型城市的一般经济转型理论注重了政府对重大事项的统一部署、科学决策,指出政府应协调各方面利益,从以下环节进行统一督导:对有利于社会进步、城市发展的重要科研项目进行组织开发,对企业转型及产业重构进行扶持、监管、奖惩,出台各种配套政策,如产业政策、财政税收政策、投融资政策等保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顺利进行等。尽管这些政府职能的行使对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挥了强有力的保障作用,但政府在一般经济转型过程中仍只是扮演着“局外人”的角色,从某种程度上讲,较多注重了监管“别人”的职责,而忽略了本身的自我完善。

在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中,政府弥补了这一缺陷,转换了角色,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成为绿色转型中的“局内人”,不仅对各因素与主体进行有效的协调监管,制定绿色标准和奖惩办法,保证绿色转型的顺利实施,而且加强了对自身的绿色约束,改善了服务质量,提高了办事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最大限度的杜绝办公浪费,营造出廉洁高效的绿色政务环境和内外兼顾的绿色监管体制。

3 结 论

一般经济转型与绿色转型不同,二者并非简单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绿色转型改变了资源型城市一般经济转型中彻底脱资源化的转型理论,强调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对资源濒临枯竭的城市和资源尚充足的城市,要分情况处理资源的使用及主导产业的选择,同时特别强调转型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循环经济技术的使用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如果说一般经济转型探讨的是资源型城市如何有效“脱资源发展”的问题,那么绿色转型则是在探讨资源型城市如何有效“利用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总之,绿色转型是比一般经济转型更加切合实际的健康先进的转型模式,它突出了转型的目标及方向,比一般经济转型具有更高层面的追求,值得我国资源型城市参考并推广。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朱剑红.国务院确定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N].人民日报,[2009-03-06](16).[Zhu Jianhong. State Council Designated the Second Batchof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N]. People's Daily, [2009-03-06](16).]

[2]王志锋,赵鹏飞.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动力衰减型资源城市转型战略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5):70~73.[Wang Zhifeng, Zhao Pengfei. Impetusattenuating Resourcebased Cities Transformation Strategy Thought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erspective[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8,18(5): 70~73.]

[3]太原市委市政府.推进绿色转型条例(草案)[EB/OL].中华再生资源网,[2008-05-16].省略/zcshow.asp?id=396.[Taiyuan City Committee and Government. Acts of Promoting Green Transformation (Draft) [EB/OL]. , [2008-05-16]. 省略/zcshow.asp?id=396.]

新结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篇7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联系;差别

一、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简要回顾

建国后,对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从1949年到1995年,经济处于又多又快增长(粗放型增长)阶段。其标志是1958年党的二次会议上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个总路线把多与快放在好与省的前边,强调的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总量扩张。第二,从1995年到2007年10月,处于经济又快又好增长方式阶段(既注重速度,又注重效益)。标志是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第三,2007年10月后,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阶段。标志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理论界,从1980年董辅礽发表的《我国经济的调整和发展战略研究问题》一文中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2004年吴敬琏提出经济增长方式的三个阶段(农业社会、第一次产业革命、第二次产业革命)、两种模式(靠自然投入的增长、靠效率提高的增长),我国学者对经济增长方式做了很多研究。但在党的十七大以前,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仍没有超出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的分析框架。虽然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应看到它不能解决经济增长中的制度障碍、技术重复引进、收入差距扩大、公众福利低下、资源掠夺性开发、环境恶化等问题。正如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的那样:“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的一大创新,是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发展。因此,如何认识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要关注点。

二、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的联系是:第一,二者都是经济发展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方式侧重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二者构成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第二,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也讲究经济增长质量,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就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第三,二者相互促进,又好、又省、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能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有效、更持续。

三、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别

(一)指导观念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指导,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的扩张。它的理论支撑由马歇尔提出的生产要素创造价值论和当代经济增长模型(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新古典模型、索洛模型)构成。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与经济结构的改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借鉴西方的制度与技术创新、经济结构完善、增进公众福利、可持续发展、社会综合发展等发展观。又好又快增长、以人为本、“五个统筹”、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构建和谐社会等均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也都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

(二)研究视角不同。经济学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由低到高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物本社会,主要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和财富的增长;第二阶段是人本社会,主要强调重视满足人的需要和公众福利的增加;第三阶段是社会整体综合发展,包括政治的人权和自由、经济上的生活质量提升、文化上的国民受教育程度提高等全面演进过程。经济增长方式以第一阶段以物为本的单一线性的生产要素研究为视角,主要研究成果有新古典经济学和丹尼森等人的要素学派(将经济增长的因素划分为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效率两大类)及模型学派(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索洛和斯旺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等)。经济发展方式强调以人为本的学科多元化(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资源环境学等)和对经济学立体性地研究(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西方国家学者研究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有:庇古、坦普尔、贝弗里奇等人的福利国家论;克拉克、刘易斯和托达罗、库兹涅茨、拉弗等人的经济结构演进论;波尔丁等人的循环经济论;托夫勒、罗斯托的发展阶段论等。(三)理论基础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马克思的外延与内涵式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再生产理论和前苏联、东欧的一些学者论述),西方经济学的要素配置与利用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佩雷、纳克斯等人),增长的涓滴理论等。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人的需要与全面发展理论、均衡发展理论、福利经济学、分享经济理论(魏茨曼等人)、创新理论(诺思等人的制度创新理论、熊彼特等人的技术创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口与资源和环境协调理论、增长代价理论、自然回归理论、持续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理论、生态发展理论)等。

(四)划分依据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生产要素利用的数量和效率为依据,经济发展方式以发展模式或处理增长问题的方式为依据。美国经济学家E.R.W.坎佩尔将发展方式称为“ModelsofDevelopmentStrategy”(发展战略模式)或“ApproachtoGrowth”(处理增长问题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可带来高速的经济增长,但高速增长可能带来有增长无发展问题,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分析,是无效益或零效益情况下的经济增长(最典型的例子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从环境经济学角度分析,是经济增长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分析,是人民不能共同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经济增长;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分析,是经济结构没有改善甚至恶化的经济增长。针对有增长无发展的问题,需要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解决。

(五)类型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两种类型。经济发展方式分为制度创新型(科斯、诺斯、施莱弗和维什尼)、知识创新型(熊彼特、舒尔茨、贝克尔、罗默、普雷斯科特和鲍易德、卢卡斯、斯图尔特)、扩大需求型(凯恩斯、罗宾逊)、福利国家型、经济结构调整型、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等多种类型。

(六)衡量指标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要素投入的数量及配备比例、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实现翻番的时间、人均GDP的数量。经济发展方式的衡量指标除经济增长方式的指标外,还包括社会发展指标,如人口总数和净增率、国内发展指数、城市化水平、三次产业结构、居民居住条件、每千人口医生数、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政府廉政指数等;教育发展指标,如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在校大学生占适龄人口的比重等;社会公平与稳定指标,如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国民幸福指数、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收入差距警戒线、收人阶层结构标准、贫困发生率、社会保障覆盖率等;环境指标,如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等。

(七)推进动力不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推动力是引进技术、提高资源投入的数量与利用效率。在引进技术上,当前我国进口设备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光纤制造装备为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85%、大型成套石油化工装备80%、轿车工业装备和数控机床及纺织机械与胶印设备70%。在资源投入的数量上,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GDP增长10多倍,但矿产资源却耗费40多倍,废水排放量增长25倍。2003年到2006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额达32万亿元,比1980年到2002年的投资总额还要多,2003年到2006年的投资总额是1991年到1994年投资总额的7.4倍。在利用效率上,近年来我国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分别高出欧盟4.9倍、日本8.7倍,单位GDP的钢材、铜、铝消耗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6倍、4.8倍和4.9倍,单位GDP的用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经济发展方式的推动力是制度创新、知识自主创新、扩大公众福利、循环经济、经济结构优化等。在制度创新上,要界定政府干预的经济领域、明晰产权、制定有效率的法规与政策、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制止腐败与寻租行为等;在知识自主创新上,要明确自主创新的路线与定位、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高创新回报的社会环境、建立知识创新体系;在扩大公众福利上,要确立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并重互动的发展思路、强化公共财政意识,加大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不断提升公众社会福利水平;在发展循环经济上,经济活动要严格执行资源利用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生、再开发和多种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三次产业间循环、工业园区循环、社会循环;在经济结构优化上,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

(八)功能作用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只注重协调生产要素间的经济技术及比例关系,不能协调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和外境的关系,不能协调个人、城乡、区域间的利益关系,不能协调国民公平待遇关系等。而经济发展方式能协调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现在与未来之间等各类经济结构乃至社会结构关系。

新结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 低碳经济 农业城市

农业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力机制

中国过去30多年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带来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但也伴随着贫富差距的急剧上升和环境恶化。据环保部和中国工程院(2011)估测,中国有超过3亿人使用的水受到污染,1/3的水未达到政府规定的安全标准,约有1/5的农田受到重金属污染。中国环境规划院(2010)连续7年的环境经济核算结果表明,中国污染治理和生态破坏压力日益增大,7年间的环境退化成本从2004年的5118.2亿元提高到15389.5亿元,增长2倍,占GDP的比例从2004年的3.05%增至2010年的3.5%。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能源浪费导致严峻的社会问题:少数人的先富牺牲了多数人的环境,少数地区的先富牺牲了其他地区的环境,GDP的增长牺牲了后代的蓝天碧水。因此,作为发展后起之秀的农业城市不能再重蹈旧辙,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经济发展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与生产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恶化的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型农业城市。

生态文明是依赖人类自身智力和信息资源,在生态自然平衡基础上,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球化协调发展的文明。生态文明把生态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政治、文化“三领域”框架中加上“生态环境”,建立“四领域”的总体框架。生态文明的发展就是通过使经济活动基于人类的基本需要和生态协调发展的方式来保持自然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文明发展否定传统的“重增长、轻发展、高消耗、高污染”的资源消耗观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观。生态文明发展的内容要求人口、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传统的“低效率、低产值”模式转型为“高效率、高产值”的模式。因此,对于农业城市来讲,只有遵循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才能建成人口、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相协调的生态文明城市。

农业城市一般都属于限开发区域,部分农业城市还担负着保护水源区、保护区等生态环境的重要职责,这决定了农业城市的主要经济增长方式必然是低碳型、不污染环境的,农业城市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好生态环境,既要担负生态资源的承载力,又要保护好生态资源的质量。因此,建设绿色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农业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和必然要求。在生态经济理念下农业城市要建立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就必须倡导建设绿色环境,削减碳排放,减少对生态资源的污染,保护好本地及周边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理念下农业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是低碳经济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消费模式和技术水平等因素协调发展,它是通过低碳化进程得以实现。低碳化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比重不断下降,二是单位产出所需要的能源消耗不断下降。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来看,通过技术进步、能源结构化和采取节能措施,在碳生产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可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因此,低碳化进程也就是农业城市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生态文明理念下农业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

调整农业城市经济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模式。首先,合理布局农业城市经济结构和产业设置。农业城市普遍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相对较大等方面问题。农业城市的主体功能定位是粮食主产区,担负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任务,这要求农业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保证农业生态经济健康、环保。我国大部分农业城市都位于中、西部地区,相对于沿海地区来讲,农业城市一般环境承载力有限,特别是水资源有限,使得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低碳经济之间存在着矛盾。农业城市需要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协调经济发展与低碳约束之间的矛盾以实现生态理念下的经济增长,就必须科学设置产业结构。科学设置各门类产业结构从理论上讲既可以实现农业城市经济产值的最大化又可以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

其次,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布局工业发展增量。农业城市普遍水资源总量充足且水质良好,植被状况良好,大部分是适合养生的城市,因此需要维护好绿水青山环境。但另一方面,很多农业城市面临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困境。因此,农业城市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建绿色安全生态体系。一方面要稳步地发展工业经济,推动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必须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水资源及其他各种资源环境的生态循环性,打造与“低碳”相关的战略品牌,同时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环境基础。此外,各农业城市应依据各自发展特点研究本区域的环境承载力,探究现行工业体系的各类污染物排放量,将环境承载作为经济发展的潜力,并以此作为约束,在现有工业体系的基础上,以其对环境的污染排放作为存量,以最大还可容纳的排放量为余量,合理布局工业发展增量。

最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配进农业经济发展。发展农业产业,一方面是农业城市响应和支持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职责所在,另一方面也是农业城市发展的优势所在,是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各种农业作物的经济价值不同,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也不相同,发展农业经济则要求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业产业,还需要调整现行的农业作物种植结构。由于农业作物对资源的使用不同,污染物的排放量也不相同,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兼顾发展农业经济与维护生态文明的双重任务。

为确保农业城市的发展战略地位,农业城市一方面要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优化农业生态环境,需要在盘活现有农业生态环境承载力为存量的基础,通过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为目的,以降低水资源消耗,减少TN、TP、COD等污染物排放为条件,实现农作物的调整,建立各种农业生产作物的规模发展指标,以此指导农业发展,实现农民收入增加和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以秸秆回收利用为重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农业城市。首先,加强秸秆回收体系建设。以秸秆综合利用规模化企业为龙头,引导农户积极参与,县、乡镇政府监管,建设若干秸秆收贮中心,形成“一点对多源”的多级秸秆收集贮存体系,具体做法是以农业城市城区为中心,在全区各县区建立回收贮存中心,在各乡镇建立回收站,形成网络回收系统。并以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济人为纽带,一头连接千家万户,一头连接秸秆利用企业,形成“多点对多源”的运输利用模式。鼓励利用荒地、荒坡、荒滩建设秸秆存储设施,积极推进农作物联合收获、捡拾打捆、贮存运输全程机械化。秸秆回收利用的重点是创新回收物流系统,建立以企业回收和社会参与的运输体系,要将社会资源引入秸秆的运输系统中,将农业城市及附近各县市的物流公司和社会车辆整合起来,鼓励他们参与秸秆的运输业务。

其次,加强秸秆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在加强秸秆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方面主要有五种渠道:一是秸秆饲料化。推广秸秆“过腹还田”,结合建设畜产品生产基地,鼓励养殖场(户)和饲料生产企业利用秸秆生产优质饲料,建设秸秆育贮、氨化设施,形成“种植业—秸秆—养殖—粪—还田”,“种植业—秸秆—养殖—沼气/沼渣/沼液—生物质能/还田”等循环模式,实现农业和农村设施、物流的生态循环;二是秸秆肥料化。鼓励发展农作物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完善秸秆田间处理体系,提高秸秆收获还田。改善秸秆留茬还田的机械化水平,积极探索发展秸秆反应堆技术,推广过池(沼气池)还田、醇肥还田等技术,实现秸秆的深度肥料化利用;三是秸秆能源化。在秸秆资源丰富地方发展纤维乙醇,实行乙醇、沼气、发电、复合肥联产。在新型农村社区开展试点,优先建设一批秸秆沼气工程和沼气集中供气试点;四是秸秆原料化。积极发展秸秆生产板材、木糖醇和活性炭,鼓励采用清洁生产工艺以秸秆为原料的非木纸浆,引导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生产包装材料、餐具和编织品;五是秸秆基料化。依托当地或借鉴外地的食用菌生产先进技术,筛选适宜不同作物秸秆种植的高产、优质菌株,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食用菌产业,形成“种植业—秸秆—食用菌—菌渣—生物质还田”等循环模式。

优化能源结构,构建现代农业城市能源产业体系。在加快重大能源项目建设方面,农业城市应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完善能源输送网络,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保障供应体系。积极发展热电联产,支持在产业集聚区、旅游集中服务区、大型商业区等区域建设集冷热电一体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积极发展风电、水电和光伏发电。加快推进主干电网建设,完善地区性主干网架和城市电网,积极实施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建设各级电压匹配,运行安全可靠灵活的智能化电网。大力发展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生物质乙醇、生物柴油、沼气等可再生清洁能源产业。

在加强农村能源系统的建设方面,由于农业城市一般人口比率较大,能源消费量较大,因此,在改善整体生态环境方面,可将农村作为能源系统改造的试点,建立以实施沼气工程为核心,通过构建区域、村庄、农户三个层次的循环系统,提高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水平。具体模式如下:第一,区域大循环模式。依托畜禽养殖集中区和大型养殖基地建设大型沼气工程,构建“养殖业—畜禽粪便—沼气发电/生活、生产用能”、“养殖业—畜禽粪便—沼渣/沼液—种植业”等循环链条,形成区域范围内的养殖、农户、企业、种植相结合的大循环格局;第二,村庄中循环模式。以养殖业发达村庄和新型农村社区为主题,对畜禽粪便进行集中处理,建设中型沼气工程,沼气经管道供应农户,沼渣、沼液还田,形成养殖集中地区村庄和农村社区的中循环模式;第三,农户小循环模式。以养殖农户为主体,因地制宜推广农户自建小沼气池,形成沼气供应农户,沼渣、沼液还田的农户小循环模式。

发展环保事业,建设农业城市的生态文明。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方面,农业城市应尽快建设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回收网络,鼓励各类投资主体积极参与建设。改造回收站点,建设符合环保要求的专业分拣中心,逐步建设一批分拣技术先进、环保处理设施完备、劳动保护措施健全的废旧商品回收分拣集聚区,加强重点再生资源回收,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做好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纸等传统再生资源的回收,提高回收率。创新回收方式,强化监督管理,推进废电器电子产品、报废企业、废旧轮胎、包装物、废旧纺织品等物品的回收,推动废铅酸电池、废镉镍电池、废弃含汞荧光灯、废温度计、废弃农药包装物等有害废物的回收。

在推动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化发展方面,农业城市应围绕生产及生活领域产生的报废机动车、废旧机电、废电子电器、废旧金属、废塑料等可再生资源,开展产品再制造和资源再生利用,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循环利用。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鼓励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集聚发展,加快培育再生资源龙头企业。推进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推动装备升级。支持再生资源利用企业延长产业链,加快形成覆盖分拣、拆解、加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着力加强深度加工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进再生资源清洁安全利用,确保生产环节清洁安全和再生利用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调整

加强农业城市对低碳经济的政策支持。农业城市应充分发挥农业主体功能区的定位,以保护水源区、保护区等具有当地特色的项目为契机,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资金支持本地低碳经济重点项目的发展,优先支持低碳经济发展项目,对低碳经济重点项目帮助协调金融机构给予信贷支持。增加地方财政对低碳经济建设的投入,将低碳经济发展规划中列入重点项目并为高效循环经济成果转化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建立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农业城市发展低碳经济投融资涉及面广、期限长、资金需求量大,单一的投资机制不能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需要建立健全投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金的参与,努力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在加大低碳经济的财政投资方面,农业城市应依据地区特点,突出重点,采用灵活的资金使用方式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同时,创新财政贴息贷款模式,鼓励银行支持低碳经济项目和碳排放权交易发展。在建立地方绿色税收制度方面,部分农业城市应尝试适时开征碳税、环境税,鼓励农业运作过程中增加节能减排投资。在建立地方政府低碳经济发展资金方面,农业城市应着重考虑优先支持低碳环保项目发展和环境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

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碳排放交易属于排污权交易,它是将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具体的实践做法是由政府机构评估出一定区域内满足环境容量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并将其分成若干排放份额,每个份额为一份排放权。政府在排污权一级市场上,采取招标、拍卖等方式将排污权有偿出让给排污者,排污者购买到排污权后,可在二级市场上进行排污权买卖,可以尝试在一些地区建立包括碳排放在内的统一排放权市场,通过引入竞价机制充分发现价格,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节能减排。同时,农业城市应促进碳排放交易中介的组织建设,增加买卖双方信息的对称性,提供专业的中介服务。

建立协同的农业城市低碳经济创新机制。低碳经济不仅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也是低碳技术研究和低碳管理机制的结合与创新。农业城市低碳经济模式的建立需要协同社会资源与力量,积极吸收高校、科研院校开展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先进适用技术。开展工业生态化理论、产业生态学研究、产业循环规律等研究,促进科研开发及成果转化。此外,农业城市还应建立和发展社会群团、中介组织,鼓励支持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研究会、学会和产业协会及咨询服务等社会组织,鼓励社会群团组织和中介机构参与循环经济政策研究、法制规定和技术推广与咨询服务,组织社区公众和志愿者参与,以便最广泛地推动生态理念下低碳经济的发展。

新结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篇9

导致“三农”问题的根由是农民的权利贫困,不能与市民平等享有诸种发展的实际权利。事实存在的各种农民负担重、被多名目的乱收费、土地权益受侵害等基层政府侵害农民权益的现象依旧普遍存在,使得农民新一轮贫困的外在不利因素较多产生,都渊源于农民的权利贫困,成为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走上全面小康社会的制度性陷阱的根源。

二、公共选择下的山区农村经济协同发展模式

1.山区农村经济协同开发的山地生态化产业集群模式

基于中观经济学范畴的山地资源系统开发,山民有权和机会回归各主体地位,各利益群体利益协同,知识和方法协同,各资源横纵向协同,短、中、长期时间协同,空间协同,方式方法协同,体制与机制协同,科学和技术协同,是公共选择下的山区农村经济协同发展的本质意义。按照协同发展的实际需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过程中,整体规划与宏观调控,制订有利于整体协同与引导控制的区域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财税金融政策等“控制参量”,建立必要的区际协同发展组织协调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协同系统“自组织”的形成与顺利推进,以保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解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要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跨地区产业的互动与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既要避免和消除村民主体被排斥在外,也要避免地方政府所主导形成的重复建设和产业趋同而缺乏竞争力,造成资源浪费。地区协调发展过程中,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协同性加强,通过产业互动实现区际互动,实现“五个统筹”。区域协调机构的有效性取决于协调机构具有超省市行政区组织的权力。超越行政区经济桎梏,以市场和企业供应链管理需要的纵向、横向联系,实施国内、国际区域的联合开发与合作,因为西部山区广泛存在着与国际交界的地缘区域。政府可建立超省市行政区的组织协调机构予以指导、协调,使产业组织间有机协同。否则难以全面有序和稳妥高效地推进区域合作的发展、区域市场的建立,具体应由国家相关部门或新建的专门协调机构履行有关职责。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关键在于:基于公平、效率和充满利益主体活力的城乡空间协同,才是符合城乡空间发展序规则的基本要求的。

2.循环山地经济开发融合的模式

这是基于不同类型下的山区人地关系结构类型,因地制宜,既能发挥区域优势,又实现经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和谐关系构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开发过程中,为了不走城市的生态环境被污染和破坏的老路,应该在规划时,特别考虑到:由传统山地经济开发模式向新型生态、循环山地经济开发模式转变。区域发展规划中,从产品制造——资源开发——货品消费——终端治理,都不应将三废品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因而影响到人/动植物类,而是一开始就应从物流管理上采取“回收物流”的作业流程,使其废物利用,循环一利用——再循环——再利用。产业组织内部的物流管理,产业组织之间、各利益群体、各区域之间横纵向上,则采取供应链管理模式,使内源和外源都达到最佳境界,实现时间、空间、结构、环境、效益、公益、发展、规划、管理和服务的最佳配置,以及最优结果。

3.山区农村经济开发的协同管理

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竞争力是巨大的,只是尚未将其潜能发挥出来。低成本、差异化、要素管理协同,可实现山区农村山地资源系统开发的实物产品价值、供旅游观光的产品美学价值与产业经济质量提升。基于中观经济学范畴的山地资源系统开发借助山体的垂直立体分布及其地面上的动植物、叠山美、石山美,以及四季和二十四节气更替等所能发挥的景观、景区和景点,结合人文地理,从山地审美角度,开发旅游、休闲、度假的经济形态,将山地产品的物理性与审美特征和效果体现出来,在城市产能产品过剩、乡村环境生态化以及人们向往空气清新、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的条件下,非物质的经济品比物质化产品更有较高价值。在山地资源开发系统中,将山地资源系统开发的物质形态与其非物质形态结合与联结,采取“种一养一殖一畜一牧一渔一农一林一科一工一贸一城市规划建设一体化”发展模式,可实现山地区域的优化发展。

三、公共选择下的山区农村经济协同发展机制

1.山地农业经济资源开发结构优化及其驱动力

实现山地农业经济资源开发与山地人地关系系统结构优化,取决于外部驱动力、内外部交互作用的驱动力、内部驱动力环境变量的交互作用。特别是人地结构类型I、II、III、Ⅳ的递升型变迁,更需要四种力的共同驱动才能突破贫困落后山区的发展瓶颈,改进其发展性状。(1)外部驱动力目前的逆向流动,我国山区和山民似乎成为我国城市和市民的“殖民地”,发达区域的人流、物流、资流、信息流、技术流和服务流不断流向山地,各层面上的制度安排、体制、宏观政策、中央和地方各层级的税收变化和输入,常在宏观上改变森林、矿产、能源、土地等权属关系、人口数量素质及价值观。公正公平和安全可靠的产权关系,改善山地基础服务设施,推动人们采用新技术、新工具、新品种,使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发生聚变。(2)内部驱动力因体制和机制设计使然,越偏远贫困山地如果没有外力驱动,缺乏足以诱发山农留守家乡土地劳作和生活的利益机制,他们宁可选择到城里参与市民建设大都市,而非“新农村建设”,只能在一定外力寻引下,内部驱动力才可转化为结构进化的促动力。

2.单一型向复合型开发的山地人地关系

山地拥有丰富的水、矿产、森林、动植物和土地等资源,这些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甚至起着某种决定性作用,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往往取决于社会经济资源对自然资源的作用效率。现代社会中资源的概念迅速扩展,人们对复杂问题的理解和思维方式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资源与人口、经济、环境、生态等越来越明显地交织在一起。不同山地区域的山地资源体系的结构、功能有所不同,它们影响甚至决定着该山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与水平,根据特定的山地区域发展目标和资源基础,在各类资源的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研究基础上,综合分析各类资源的数量、质量、开局、开发利用可能产生的环境与生态问题,深入研究山地区资源与人口、环境、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自然资源本身的规律,社会经济资源布局与配置优化方式,提出跨区域、跨学科、跨部门和跨时期的资源总体战略、优化配置、高效合理利用、循环再生、有效管理等可实施的总体方案。按照利益共享、时间同步、空间统筹、布局合理、用地集约、开发有序、建设规范的要求,结合主体功能分区,编制城乡统一的土地利用、开发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合理进行农业区划,推进各具特色功能区的差异化发展。

四、结语

新结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篇10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循环经济

一、循环经济和科学发展观的含义

1.循环经济的含义

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传统经济的直线过程为资源―产品―废弃物这一直线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财富的创造与消耗的资源以及产生的废弃物是成正比的。循环经济则是将单向直线发展尽量转变为循环发展,尽量以最小的消耗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其遵循“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即尽量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延长该产品或物质的服务时间,把本应当废弃的物资尽可能的再利用以减少废弃物的最终处理量。这样可以从两端同时着手减少废弃物排放,减少单位产生所消耗的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2.科学发展观的含义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3.两者的联系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要把人放在第一位,一切发展要以改善人的生存条件,提高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要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从我们刚才对循环经济分析来看,其本质也是一种生态经济,也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要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进行经济运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相和谐发展,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动机分析

1.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发展循环经济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是粗放型的增长,我国人均主要资源的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但我国经济发展中能源消耗的比例却远远超过了相关的发达国家,据统计我国每单位GDP产出所消耗的资源是日本的11.5倍,如果我们还是走目前的发展道路,走粗放型的发展道路,我国的资源以及社会环境将没有办法承受如此重压,经济发展无从谈起。只有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集约型发展道路,我国社会才能过长期稳定的发展。

2.环境破坏严重迫切要求我国发展循环经济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GDP增长是以损害环境为代价造成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落脚是人的发展。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整个生态安全,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是体现在物质生活方面,更重要的实体现在生活质量方面,其中就包括环境质量。循环经济要求的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产品产出,实现环境发展与生态发展的和谐统一。只有发展循环经济,才能改变我国自然环境继续恶化的现象,实现我国经济与环境的同步发展。

三、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经验分析

日本在1998年制定的“新千年计划”中提出了环境立国这一战略,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日本21世纪的基本发展战略。目前日本已经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首先是在立法层次,日本将以立法的形式将循环经济强制推进,立法不仅包括基本法,还包含了两层次的法规,对不同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制定了具体的执行细则,法律体系相当完备。其次对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了比较强有力的政策扶植,对资源回收进行奖励;对发展循环经济有成效的企业提供了税收优惠;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市场等;第三对于微观个体通过政府的积极宣传,将循环经济的相关理念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个体,调动其主动参与循环经济的动力。

四、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式分析

我国在如何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一要吸取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另一个方面是要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1.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

有效实施科学发展观,推进循环经济就是结构上要不断合理与优化,新增财富在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上要越来越低;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强度上要越来越小;在知识的含量上和非物质化方面要越来越高;在总体效益的获取上要越来越好。

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最主要的目标是缓解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的矛盾。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中,要走适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道路,对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要有重点有区别进行。对于地区而言,在东部发达地区,重视发展环保行业,对于中西部地区,重点放在生态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对于行业而言,重工行业等资源消耗大的行业要以资源投入产出比例,降低资源消耗比例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而对于家电等行业则是以回收再利用率为指标进行考核。要寻找有代表性的行业企业或者地区进行示范,并且通过示范的辐射作用推动行业或者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

我国人口比较多,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要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并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的组合作用,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另外要大力发展生产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高新技术产业,走循环经济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道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高新技术发展循环经济;从发展生态农业入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高污染高消耗的行业,要作为技术改造的重点,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制定严格的标准,对于达到标准的企业给予优惠或者奖励,对于超标的企业进行一定的处罚,对于工业园区,要考虑相关的聚集效应,考虑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推进产业链延伸组合。

2.加强立法,以法律的形式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对于立法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参考日本的相关立法层次。目前我国关于循环经济的立法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面为基本法,即《循环经济促进法》,第二层面为综合性法律,比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等,但我国目前还缺乏与日本第三层次相对应的法律条文。由于缺乏具体条文,有关的执行措施显得比较难得真正实施。因此,我们应当针对我们国家出现的比较多的废旧物的行业以及资源消耗大的行业制定一定的实施细则,在对这些行业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的同时也为它们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指明一定的道路。

在立法中应注意的原则是:

(1)注重技术标准而不是具体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的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各展所长,创造出一个广阔的技术创新平台。否则,就容易限制企业多路径的创造力。

(2)控制标准尽量贴近最终用户,同时鼓励上游行业创新。贴近终端用户的标准规定,能使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和分销渠道上有很大的创新空间,从而有助于实现对各种中间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而且,避免废弃物污染的工作从上游入手,往往会减轻下游的很多压力。

(3)考虑产业投资循环节奏,多阶段加以推进。产业投资循环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节奏,即投资―经营―回报―积累―再投资。如果考虑到产业投资循环节奏,就可以针对循环中的不同环节制定相应的导向性政策,如在投资环节,设立设计和建设方面的环保标准;在经营环节,设立生产、运输和回收利用方面的环保标准;在回报与积累环节,设立提留环保基金比例的政策;在再投资环节,设立更高的设计与建设方面的环保标准,从而使企业能够在长期的投资、生产、经营循环中持续地进行技术创新。

(4)整合协调有技术关联的法规政策。制定鼓励技术创新的法规政策,应避免把行业作为主要的划分标准,而应当把技术性质作为主要的划分标准。这是因为,就我国的国情来看,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环节是变革许多现行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技术,而行业之间的技术影响往往不是垂直而是交叉扩散的。

3.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而制定,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其年度报告《人类发展报告》中的研究,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的转变,首先要把人的“体能、技能、智能”三者的合理调配,置于可以接受的状态之下,达到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理想均衡。

地球的资源基础在可以预期的将来,仍然是供养世界人口生存与发展的惟一来源。因此要保持人类财富的增长和满足人类理性的需求,其实物基础还是主要地依赖于地球资源的维持、地球资源的深度发现、地球资源的合理利用乃至于废弃物的资源化。科学发展观始强调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管理体制的发展三者的协调,不赞成单纯为了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的容量和能力,也不赞成单纯为了保持环境而不敢能动地开发自然资源。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调节和控制,达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时,也能相应地将环境能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为此,一些地区在构造“循环经济”、“生态补偿制度”、“工业生态园”、“全过程无害化控制”、“绿色化学体系”等,其根本目的都在维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

总之,经济发展不是以拼资源、拼能源、恶化环境和破坏生态为代价,而是要处处考虑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应用信息化和高技术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和环境,提倡循环经济,采用新技术特别是清洁生产技术,提高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绿色化程度。

参考文献:

[1] 徐 云:循环经济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 齐建国:我国发展循环经济需走特色路 [N].中国质量报,2005-04-27

[3] 王冰冰:循环经济企业运行与管理[M].企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