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静力学实验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3-12-25 17:51:56

流体静力学实验心得体会

流体静力学实验心得体会篇1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新增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我的理解是要从生物学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通过探究学习和小组交流活动,使学生对“重要概念”的术语和内涵有更深层的理解,对于学生学好生物学基本原理、规则,掌握生物学基本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生物课标框架之下的知识外延的迁移。因此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那种让学生死记硬背生物学基本概念的模式,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的讨论交流,懂得生物学“重要概念”是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并能够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学好生物学的“重要概念”,这对学生学好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新课标中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内容,既能让学生打下了扎实的生物学基本功,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分析判断、归纳总结的能力。因此教学中既要关注“重要概念”学习的理论基础,又要倡导探究性学习,为此我通过《人体的血液循环》这节课的教学,来充分体现“重要概念”学习和探究活动应该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一、设计理念与构想:

我们知道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必须及时运来,二氧化碳等废物必须运走,人体才能正常进行生命活动,这些物质的运输靠血液循环来实现,在教学中,《血液循环》这部分内容分4课时完成,其中“人体的血液循环”是《血液循环》这节的重点内容,用1课时完成,“人体的血液循环”这节课的设计,即要充分体现《生物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又要和倡导探究性学习活动紧密相联。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是“人体的血液循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而血液在循环途径中成分的变化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要想突破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理解重要概念“血液循环”、“动脉血”、“静脉血”,以及组织好实验探究活动是关键,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观看视频,小组讨论交流,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的探究实验,以及小组合作探究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等活动,加深对“重要概念”的理解,最终达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同时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知识的愿望,并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述血液循环概念、区分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

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3、说出血液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能力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和小组讨论,使学生掌握血液循环、动脉血、静脉血的基本知识,加深对重要概念的理解

2、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3、通过分析血液循环的血液成分变化,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科学史的学习,了解科学方法、提高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3、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复述血液循环概念、区分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

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教学难点:

1、说出血液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2、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活的小鱼(养殖小金鱼或小鲫鱼,尾鳍颜色要浅一些),显微镜,培养皿,纱布等

课时计划:1课时

三、教学流程及分析

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心脏和全身的血管组成了一个密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就在这个管道系统中不停地循环流动,它到底是怎样流动的呢?观看视频血液循环的发现,引出本课课题——人体的血液循环

教学过程

活动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看书讨论,整理并归纳出“血液循环”的概念,即心脏不停地跳动,促使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循环流动,这一过程就是”血液循环”。理解了这个重要概念,也就掌握了人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过程,同时也为学习人体的能量供给、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等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人体血液循环途径,即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这两条途径,为下一步的探究实验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

活动二: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

学生在课前准备一些尾鳍颜色浅一些的活小鱼,4人一组,进行实验,1.用湿纱布包裹小鱼,只露出尾部,不要伤害小鱼,2.把小鱼放在培养皿里,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底部,3.将培养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使通光孔正对尾鳍,用低倍镜观察尾鳍内的血管及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情况,4.观察结束后,将小鱼放回鱼缸,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提示学生时常用滴管向纱布及小鱼尾鳍上滴水,使小鱼身体保持湿润,尽量使小鱼少受伤害。

在实验过程中创设问题:

1,如何根据血流方向、血流速度、血管的特点区分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2,红细胞在毛细血管中怎样运行的?

3,所有血管内的血液颜色是否都是鲜红的呢?

在实验中,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找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毛细血管,讨论血液在不同血管里颜色是不同,引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当血液中含氧较多时,血液呈鲜红色,这种血液叫“动脉血”。当血液中含氧较少时,血液呈暗红色,这种

血液叫“静脉血”。教师要强调“动脉血和静脉血”是以血红蛋白含氧多少来区分的。学生理解了“动脉血和静脉血”的重要概念,为下一部分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探究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小组合作讨论,再根据血流的方向及速度,判断出动脉及静脉血管,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实验能力,以及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技能得到训练,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活动三:展示讨论问题,观看视频人体血液循环途径:

1、体循环的起点、终点及路线?

2、体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在何处发生变化的?

3、肺循环的起点、终点及路线?

4、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又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

学生看完视频后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出人体血液循环途径中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循环路线,教师找学生代表用笔在白板上一边画图,一边讲解,不完善的地方小组同学可以补充说明,突破重点内容。对于血液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让学生懂得体循环中,血液通过毛细血管网和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这样从左心室射出的鲜红色的动脉血,经体循环就变成了暗红色的静脉血。而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进行气体交换。这样,从右心室射出的暗红色的静脉血,经过肺循环就变成了鲜红色的动脉血。而不是动脉里就流动脉血。静脉里就流静脉血。教师再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毛细血管的特点、血红蛋白、动脉血、静脉血的特点来分析血液在流动过程中成分的变化这部分内容,很容易就突破了难点。在这里要让学生懂得血液循环的原动力来自心脏。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它们的起止点都是心脏,二者在心脏处汇合,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这部分内容采取的是让学生观察视频,以问题为主线,小组分析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适当引导、归纳、总结,使学习深刻的理解了人体血液循环知识内容,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知识延伸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学生讨论归纳出血液循环的意义是:为人体不断运来氧气和养料,又不断的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除了掌握课本知识以外,还要把知识延伸到课本以外。要让学生了解心脏内的血液循环,即冠脉循环:为心脏肌肉提供氧气、养料,运走废物的血液循环。如果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就容易引起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等。这样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及调查能力,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成为健康知识的传播者。

知识梳理

通过本节课的实验、探究、交流、讨论,你都获得了哪些方面知识?找学生归纳总结,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知识要点

1、血液循环概念:心脏不停地跳动,促使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循环流动,这一过程就是血液循环

2、动脉血:血液中含氧较多,血液呈鲜红色

3、静脉血:血液中含氧较少,血液呈暗红色

4、体循环路线:左心室(动脉血)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物质交换)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静脉血)

肺循环路线:右心室(静脉血)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气体交换)肺静脉左心房(动脉血)

4、血液循环的意义

为人体不断运来氧气和养料,又不断的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课堂评价:分组出题,小组间进行互评,然后师评

一.填空:

1,下列管道中流动着动脉血的是(c)

a.肺动脉、左心房b.主动脉、右心房

c.肺静脉、左心房d.腔静脉、左心房

2、血液从主动脉到左心房流经的路径是(d)

a.肺循环b.体循环

c.肺循环体循环d.体循环肺循环

二.解释重要概念:

血液循环、动脉血、静脉血、血液循环意义

三.简答:

人体血液循环中体循环的路线和肺循环路线

四.分析:

用橡皮筋扎紧人的手腕,手面上的静脉就会变粗而凸显出来,请说明原因。

如果用橡皮筋扎紧人的手腕,手部血液不能沿静脉回流入心脏,会使手面上的静脉因充满血液而变粗并凸显出来。

课外探究:调查你的亲属中谁患了高血压?你对高血压有多少了解?什么是高血压病?用血压计为你的亲属测量血压

流体静力学实验心得体会篇2

一、在品读中揣摩语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是建立在学生对课文充分朗读的基础之上,而品读作为朗读的创新形式,对于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有独特的作用。读的方式有默读、阅读、朗读、诵读,只要是学生潜心读书,与文本对话,能产生思维碰撞,都可以称之为品读。品读,需要教师努力营造品味语言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品读中细细品味语言,促进语言文字的积累。

如在教学《触摸春天》时,如何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品味语言?教师营造读书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初读课文,当他们对课文初步了解后,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品读,以下是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读得可认真呢!我想大家也和安静一样闻到了春天的气息,感受到了安静不一样的内心。

师:谁来读第三自然段第一二句?

(学生个别读后,教师引领着往下继续读)

师:同学们,读得轻一点,不然蝴蝶要飞走了。

师再导读“蝴蝶在她的手心里”,指名学生接着读。

师:如果你能读得再慢一点,感觉会更好,能再试试吗?(学生再读)

师:听着同学们这么深情的朗读,我们仿佛也走进了春天的早晨,看到了发生在安静身上奇妙的故事。现在,请你们默读课文,用笔画出课文里哪些地方让你意想不到?(生默读,并批注)

生: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师:来,我们一起读。

师:如果看见安静拢住了那只蝴蝶的这一幕的人刚好是你,你想说什么?

生:我想,她应该没有失明。

生:她虽然眼睛失明,但她的心却可以看到东西。

师:你真会洞察。但安静失明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她的手指悄然合拢的一霎那,发生了什么事?

生:拢住了那只蝴蝶。

师:课文用了什么词形容这件事?

生:竟然,常人都难以做到的事,她却做到了。

生:奇迹,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师: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这奇妙的感觉。

……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品读,通过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让学生体会文本描述的意境,如教师让学生读得轻声些,这些都是品读的细节体现。本教学片段,引导学生品味竟然和奇迹应该是重点,也是难点,要让学生在品读中获得对这两个词语的完整理解,进而理解课文的蕴味。

二、在感悟中体验情感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通过感悟文本品味蕴含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走进作者表达的情感世界。如何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细细感悟,获得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例如当安静张开手指,放飞蝴蝶,如何让学生再次走进安静的内心,感悟自己心中那个“安静”?以下教学片段出示句子: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师:安静是一个盲女孩,什么也看不见,作者为什么还写她张望呢?

生:她其实多么的希望自己能看见蝴蝶从手心起飞的样子。

生:她用心在张望,她舍不得蝴蝶飞走。

……

师:同学们,你们说得太好了。安静虽然失明,但她心灵的窗户没有关闭。当她张开手指,放飞蝴蝶时,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她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她仿佛看见蝴蝶扑闪着翅膀,在绚丽多彩的花丛中快乐地飞舞。

生:她仿佛看见漫山遍野的小草,闪烁着晶莹的露珠。

……

师:说得多好啊!这个不幸的盲女孩,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她凭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执著,用心灵的眼睛感受着五彩缤纷的世界。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通过品读“张望”,和学生一起体验了盲女孩放飞蝴蝶的感受,通过对话交流,走进盲女孩坚强的内心世界。

三、在交流中习得表达

在阅读课堂上,语言文字并非冰冷的无情物和枯燥的符号,而是闪动着作者灵性的思想情感,或激情或平淡。有时一个片断的语言文字,通过品悟就能让学生激感,语文教师要搭建交流的平台,深刻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内涵,让学生怀着自己的体验,与师生交流、辩论,大胆地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意会”作者,感悟作者情感的抒发和宣泄。当学生品读完《触摸春天》全文后,教师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交流对文本的感受。以下是教学片断。

师:一个盲女孩竟能在花丛中流畅地穿梭,神奇般地拢住蝴蝶,用自己的心灵感受触摸春天,她为什么会具有如此神奇的灵性呢?(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生:因为她喜欢春天,所以经常在花丛中闻花香。

生:她虽然眼睛看不见,但热爱生活的她,用自己心灵的眼睛去触摸春天、感受春天。

……

流体静力学实验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设计

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质疑,愿意与同学、老师交流,勇于发表不同见解,乐于表现自己。一个体现师生交往互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在于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可操作性等特点,也就是说教学设计决定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建构和设计。

本教学设计围绕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这一根本目的,根据教材内容及高一学生身心特点,结合物理学科特点,运用系统方法,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环节进行实践应用。

一、教学设计思路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物理的难点在于受力分析,受力分析的难点在于摩擦力的分析。摩擦力是力学中的三大性质力之一,正确认识摩擦力对后面知识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材从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引入,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探讨滑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

(二)学生特征分析:

从知识角度说,高一学生进入新的层次,所学的知识难度和深度都有明显增高,数理化三科非常明显。从学生心理来看,高一是学生的“迷茫期”,刚开始高中生活,对学习的激情高涨,但学习方法的掌握还处于探索过程中。物理学科又是学生学习的“特困”学科,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给学生自信心,增大学习动力,想方法克服“迷茫心理”对学习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本节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新课程理念,本节的三维学习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静摩擦力的规律,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

2.能根据静摩擦力的规律,能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3.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认识滑动摩擦力的规律;

4.知道动摩擦因素与哪些因素有关,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5.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大;

6.会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简单的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的概念和规律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学会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

3.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参与比赛等形式,激发兴趣提高探究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求知欲。

2.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3.在研究问题时,要培养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的思维方法。

4.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能说明生活、生产中采用应用摩擦力的实例,发展观察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本节重难点分析如下:

重点:

1.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

2.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3.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难点:

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四、学法指导:

(一)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类比获取物理知识,使学生在探研过程中分析、归纳、推理能力得到提高。

(二)让学生学会在探索性实验中自己摸索方法,观察和分析现象,从现象中探索出“新”的物理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动力。

(三)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法:在学生通过学习滑动摩擦力之后,让学生自己总结静摩擦力的相应规律。

五、教学资源:毛刷、长木板、玻璃杯、米(能装满杯子)、筷子、课件、多媒体、教材、导学案、黑板等。

六、教学流程图: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生活情境引入,引发认知冲突】

现象一:冬天路滑,车停不下来

现象二:擦黑板

(二)进行新课 【探究教学】

滑动摩擦力

1.知识回顾:【基础知识铺垫】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推测和猜想:请学生讨论,到底是哪些因素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造成了影响?阐述、交流各自的观点。综合各小组的结论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到有关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图像(正比例函数),

进而得到计算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公式: 其中F代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表示正压力的大小。

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实验探究:师生共同用手在桌面上滑动,感受滑动摩擦力的存在及其方向;用毛刷在平面上滑动,通过刷毛的形变观察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现象归纳:请学生针对实验现象交流观点。学生很有可能认为“滑动摩擦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在此应加以引导,使学生自然得到“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的结论。阶段性总结: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4.综合滑动摩擦力的三要素

静摩擦力 【自主探究 知识迁移】

1.静摩擦力的概念

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他们思考。

实验1:教师表演“筷子提米”,演示从米倒进杯子到提起的整个过程(让学生看到把米压实压紧再插入筷子压紧的步骤)。

实验2:教师请学生伸出一个手指来推桌子。

教师问:为什么筷子能把米提起来?而我们没有推动桌子呢?学生思考后回答:因为筷子和米之间、桌子和地面之间存在静摩擦力。

教师追问:这些静摩擦力是物体处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学生分析讨论后得出米和桌子要运动的时候产生了静摩擦力。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时候,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静摩擦力。

2.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挤压、接触面不光滑并且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3.静摩擦力的方向

教师:刚才所举的例子中静摩擦力的方向是怎样的?请同学们画出米、瓶子、桌子的受力示意图。分析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状态间的关系。学生分析受力示意图,教师点拨。

引导学生得出: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教师把毛刷压在平面上并给它一个推力但没有推动。学生通过观察明确摩擦力的方向(如下图所示)。

4.静摩擦力的大小

教师问:结合受力示意图分析刚才的例子中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有多大?怎么得到的?

学生用二力平衡可以知道米和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等于他们受到的重力,桌子受到的静摩擦力等于推桌子的力。总结分析后得出静摩擦力的大小与使物体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的大小相等。

(三)回归课堂 【衔接课前,解除疑惑】

为什么车子停不下来?

擦黑板时,黑板上的字为什么会消失?

为什么桌子推不动?

(四)课堂拓展 【结合高考,深化知识】

1.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都属于摩擦力,因此摩擦力是指: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2.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关系:

3.生活中的摩擦力 【学习物理 走进生活】

流体静力学实验心得体会篇4

数学课要有数学味,决不意味着否定数学生活化。因为数学化的过程,数学方法的提炼与应用,都是以有效的问题情境或生活背景为基础的,任何热闹、哗众取宠的数学课是达不到数学教育应有的目标的。数学课堂“数学味”的体现,应该作为我们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抓手和不懈的追求。只有把数学的“根”留住,数学教学才会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一、关于数学教学的“静”

这里所说的数学教学中的“静”是安静、宁静的意思,指有益于学生思维,能够使学生的思维灵动且深刻思维的环境。相当多的数学课堂特别是一些示范课、公开课,教师热衷于形式上的合作探究,图像精美绝伦、文字翻转飞动的课件。这样的数学课,热闹有余,安静不足,数学课缺少了深层次的思维,变得肤浅与浮躁。在这种纷繁华丽的现象掩盖下,数学教学改革容易迷失方向,陷入盲目或盲从的泥潭。

活跃的课堂气氛是必要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有利于构建一种和谐的课堂。然而,数学本身是理性的,是抽象的,是思维的体操。在热闹活跃的背后,还应多一份必要的安静。特级教师朱乐平在南京的一次全国数学观摩活动中指出,我们需要“安静的数学课堂”,数学课堂不应该缺少学生静静地思考,不应该缺少学生自我内心的独立反省,不应该缺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冷静与顿悟。让学生静静地观察、静静地倾听、独立地思考、认真地分析、静静地尝试、充分地体验,学生的观察、概括、分析等能力才能在“静”的环境中得到孕育、发芽、成长。

安静不是静止,不是封闭,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是一种更丰实的安静。因此,还数学课堂一份必要的安静,是热闹之后的理性思维,是浮躁之后的沉淀积累。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如何应用要根据学习内容而定,关键是要看实际效果。教师备课时,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哪些问题应该由学生独立解决、哪些问题应该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解决,应做到心中有数。很多问题,看不到合作交流的必要和合作交流给学生学习数学带来更好的效益时,就没有必要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否则,合作交流中那些思维更活跃的学生的表现和思考会掩盖、替代其他学生的思维。学生自主探索时,就要放手让学生独立进行尝试,而在自主探究遇到困难时,可以再让他们合作交流,教师适当地加以点拨,这样的合作交流更有针对性,更有实际意义。没有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交流必定是低效的。我们倡导数学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要根据学生水平和内容实际,采取恰当的学习方式,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辅助工具,有效地改进了教与学的方式,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过于注重形式,虽然看起来很热闹,但学生的注意力常常被吸引到教学内容以外的其他地方,背离课件制作与使用的功能。信息技术的使用,要注重实效,充分了解信息技术的使用功能,熟悉它在数学教学中的特点,明确在不同内容的使用上的长处和短处,使信息技术更好地解决教学上的难点,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思考。

数学学习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动静结合,张弛有度,既要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张扬学生的数学个性,又要给予学生静静地学习、静静地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静静地学习与思考中不断完善数学思维品质,运用数学思想方法,陶冶数学情操。这是学生终身受益的事情,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关于数学教学的“实”

这里所说的数学教学的“实”,指的是联系学生真实的生活,使教学具有实效性。一些教科书为了呈现数学知识,设计脱离现实情境、违背常理的纯数学问题,导致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的数学严重脱节。数学情境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数学情境的设计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数学情境的目的性不强,等等。相当多的数学课堂上,缺少了一些传统教育特有的朴实和扎实。

我们所说的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大多是指停留在一个个看似来源于生活的情境设计上,学生真正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机会其实非常少。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他们认为数学内容不能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觉得学数学没有实际用处。课程内容的选择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这一点,我们当前数学教学做得还很不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选择教学内容应该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的现实性、生活化的内容。我们在处理教材时,既要尊重教材,明确教材内容中的知识要素,又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寻找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的切入点,从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特点出发,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让数学生活化,让生活数学化,让生活成为数学课堂的有效延伸。

我们不能为了让学生会解题,善解题,为应试而教,而应努力培养学生数学地思考周边事物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数学意识,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素材,经历数学知识的构建过程。能使学生保持自然的神态、平和的语气、凝静思考的状态、活跃的气氛、成功的喜悦的数学课堂才是真实的数学课堂。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流体静力学实验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生物教学 ; 兴趣 ; 操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96-01

生物学科在自然学科中极具趣味性,特别对于求知欲强烈的中学生来讲,这种趣味性无疑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很多老师不断尝试和探索,但迫于中学阶段生物学科作为一门边缘学科的现状,这种尝试总归没有取得多大进展,反而在愈演愈烈的各种考试面前成为一种默许。可是进入高中以后生物又是一门主要的学科,在初中阶段掌握扎实的生物知识对学生的成长作用非同一般。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是调动起学生学习生物积极性的关键。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导”得有方,才能最大限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才能真正得以发挥。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构建与之相应的教学形式,更好调动每个学生积极性,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更充分的发挥学生主体性。

生物课上利用各种模型、标本、挂图等,指导并鼓励学生上台当“小老师”。学生经过一个适应过程,逐渐由不情愿、被动参与,转变为积极主动都愿做“小老师”,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生物是一门探究课,有很多活动和实验。如“鉴定种子的成分”实验,需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独立完成,学生津津有味的操作,既调动学生主动性,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生物又是一门生命科学,有很多有趣的值得探讨的东西。如“输血”中引入“输血的历史”提出少数伤员很快恢复了健康,但大多数伤员却因输血加速了死亡。为什么?把解惑时间充分给学生,再根据学生的看法和见解,引导他们得出什么是血型,怎样输血。学生独到的见解,充分说明学生的主体性已经发挥的淋漓尽致。

二、提高实验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加强课堂演示实验

生物学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的学科,通过课堂把理论性的知识与术语传授给学生,但教材中又有许多问题让学生亲手去实践、探究、学习和巩固。演示实验一般操作简单,完成速度较快,现象直观,是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如学习《反射弧》时,有一个膝跳反射的实验,教师应在讲台上与学生演示,在实验中当看到小腿突然弹起时,虽然可能引起下面学生的大笑,但这样已经达到了授课的目的。接着进行本课其他环节的教学自然轻松了许多。

2.加强学生分组实验

分组实验是生物课中又一类实验问题,它用的时间较长,又要人人参与,每个人都要动手操作、观察、绘图,有些实验需要用一堂课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如在观察鸡卵结构的实验中,我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然后将打在培养皿中的鸡卵让学生观察,并绘制图形,特别注意胚盘所在的位置。有的鸡卵找不到胚盘所在的位置,但从培养皿底下可以观察到胚盘。这样的观察看起来简单,但要做到观察仔细、制图准确却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功夫,有时需要多人的配合,才能对鸡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的学习需要每个同学的参与,大家兴趣很浓,效果很好。

三、利用口诀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某些复杂的知识点和章节,教师应结合课本内容,总结自编一些口诀以便学生掌握记忆。例如学习完《心脏》一课时,我用6个2概括教材主要内容:一是两种血液,即动脉血和静脉血;二是两种血管,即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三是两个心房,即左心房、右心房;四是两个心室,即左心室、右心室;五是两条循环路线,即体循环路线和肺循环路线;六是两次气体交换,即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和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编成的口诀为“一个心脏四个腔,体肺两路血流忙,体动流动静流静,肺动流静静流动”。 意思是说,在以心脏为中心的血液循环中,有肺循环路线和体循环路线;在体循环中,动脉血管中流的是动脉血,静脉血管中流的是静脉血;在肺循环中,动脉血管中流的是静脉血,静脉血管中流的是动脉血。这样将一个血液循环图活生生的展示出来,增强了学生对生物课的浓厚兴趣,并且毫不费力的掌握了本节中的知识。

四、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特点,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在生物教学中,有时需要利用与课堂有关系的文学名句、历史知识,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学科间知识互补,又能赋予自然科学课程以文学艺术的氛围,并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原动力,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十分有利。如讲到苔藓时,我结合语文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既交待了苔藓的生活环境,同时又鞭策同学向苔藓一样顽强拼博。如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时引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讲明分解者的作用。讲鸟的飞行和发育时,引用“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等诗句,把鸟在求偶时节的迁徙、筑巢等行为活脱脱地反映出来。这些优美的诗句,构思轻巧,哲理丰富,比喻恰当,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学知识,同时又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总之,初中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学习效果的好坏,与学习兴趣密切关系,所以,作为一名普通生物教师,我认为教师为了能使自己所讲的知识被学生乐于接受,应从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乐而学之,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真正动脑筋去思考,去探究新知识。教学的方法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艺术过程,通过新课程的革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都在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提升学习的兴趣,促使教学效果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流体静力学实验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静电学;库仑定律;平方反比律

    库仑定律可以说是一个实验定律,也可以说是牛顿引力定律在电学和磁学中的“推论”。如果说它是一个实验定律,库仑扭称实验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电摆实验则起了决定作用;即便是这样,库仑仍然借鉴了引力理论,模仿万有引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的关系,认为两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两电荷的电量也成正比关系。如果说它是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推论,那么普利斯特利和卡文迪许等人也做了大量工作。因此,从各个角度考察库仑定律,重新准确的对它进行认识,确实是非常必要的。

    一、科学家对电力的早期研究

    人类对电现象的认识、研究,经历了很长的时间。直到16世纪人们才对电的现象有了深入的认识。吉尔伯特比较系统地研究了静电现象,第一个提出了比较系统原始理论,并引人了“电吸引”这个概念。但是吉尔伯特的工作仍停留在定性的阶段,进展不大。18世纪中叶,人们借助于万有引力定律,对电和磁做了种种猜测。18世纪后期,科学家开始了电荷相互作用的研究。

    富兰克林最早观察到电荷只分布在导体表面。普利斯特利重复了富兰克林的实验,在《电学的历史和现状》一书中他根据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最先预言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只能与距离平方成反比。虽然这个思想很重要,但是普利斯特利的结论在当时并没有得到科学界的重视。

    在库仑定律提出前有两个人曾作过定量的实验研究,并得到明确的结论。可惜,都没有及时发表而未对科学的发展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一位是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罗宾逊,认为电力服从平方反比律,并且得到指数n=2.06,从而电学的研究也就开始进行精确研究。不过,他的这项工作直到1801年才发表。另一位是英国的卡文迪许。1772~1773年间,他做了双层同心球实验,第一次精确测量出电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发现带电导体的电荷全部分布在表面而内部不带电。卡文迪许进一步分析, 得到n=20.02。他的这个同心球实验结果在当时的条件下是相当精确的。但可惜的是他一直没有公开发表这一结果。

    二、库仑定律的建立

    库仑是法国工程师和物理学家。1785年,库仑用扭称实验测量两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两电荷之间距离的关系。他通过实验得出:“两个带有同种类型电荷的小球之间的排斥力与这两球中心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同年,他在《电力定律》的论文中介绍了他的实验装置,测试经过和实验结果。

    库仑的扭秤巧妙的利用了对称性原理按实验的需要对电量进行了改变。库仑让这个可移动球和固定的球带上同量的同种电荷,并改变它们之间的距离。通过实验数据可知,斥力的大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但是对于异种电荷之间的引力,用扭称来测量就遇到了麻烦。经过反复的思考,库仑借鉴动力学实验加以解决。库仑设想:如果异种电荷之间的引力也是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那么只要设计出一种电摆就可进行实验。

    通过电摆实验,库仑认为:“异性电流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同性电流体的相互作用一样,都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库仑利用与单摆相类似的方法测定了异种电荷之间的引力也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不是通过扭力与静电力的平衡得到的。可见库仑在确定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时使用了两种方法,对于同性电荷,使用的是静电力学的方法;对于异性电荷使用的是动力学的方法。

    库仑注意修正实验中的误差,最后得到:“在进行刚才我所说的必要的修正后,我总是发现磁流体的作用不管是吸引还是排斥都是按距离平方倒数规律变化的。”但是应当指出的是,库仑只是精确的测定了距离平方的反比关系,并把静电力和静磁力从形式归纳于万有引力的范畴,我们这里要强调的是库仑并没有验证静电力与电量之积成正比。“库仑仅仅认为应该是这样。也就是说库仑验证了电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但仅仅是推测电力与电量的乘积成正比。”

    三、平方反比定律的验证和影响

    库仑定律是平方反比定律,自发现以来,科学家不断检验指数2的精度。1971年威廉等人的实验表明库仑定律中指数2的偏差不超过10-16,因此假定为2。事实上,指数为2和光子静止质量为零是可以互推的。其实如果mz不为零,即使这个值很小,也会动摇物理学大厦的重要基石,因为现有理论都是以mz等于零为前提。到目前为止,理论和实验表明点电荷作用力的平方反比定律是相当精确的。200多年来,电力平方反比律的精度提高了十几个数量级,使它成为当今物理学中最精确的实验定律之一。回顾库仑定律的建立过程,库仑并不是第一个做这类实验的人,而且他的实验结果也不是最精确的。我们之所以把平方反比定律称为库仑定律是因为库仑结束了电学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库仑的工作使静电学臻于高度完善。电量的单位也是为了纪念库仑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库仑定律不仅是电磁学的基本定律,也是物理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库仑定律阐明了带电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决定了静电场的性质,也为整个电磁学奠定了基础。库仑从1777年起就致力于把超距作用引入磁学和电学。他认为静电力和静磁力都来自远处的带电体和荷磁体,并不存在什么电流体和涡旋流体对带电物质和磁体的冲击;这些力都符合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所确定的关系。库仑提供了精密的测量,排除了关于电本性的一切思辩。库仑的工作对法国物理学家的影响还可以从稍后的拉普拉斯的物理学简略纲领得到证实。这个物理学简略纲领最基本的出发点是把一切物理现象都简化为粒子间吸引力和排斥力的现象,电或磁的运动是荷电粒子或荷磁粒子之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产生的效应。这种简化便于把分析数学的方法运用于物理学。因此,理论物理学首先能在法国兴起。

    另外,从库仑定律的建立过程中,类比方法在科学研究中有重要作用。但是一些类比往往带着暂时的过度性质,它们在物理学的发展中只是充当“药引子”或者“催化剂”的作用。因此,物理学家借助于类比而引进新概念或建立新定律后,不应当局限于原先的类比,不能把类比所得到的一切推论都看成是绝对正确的东西,因为类比、假设不过是物理学家在建筑物理学的宏伟大厦时的脚手架而已,大厦一旦建成,脚手架也就应该拆除了。

    【参考文献】

    [1](美)威·弗·马吉. 物理学原着选读[M].商务印书馆,1986.

    [2]亚·沃尔夫.18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M].商务印书馆,1991.

流体静力学实验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学科素养;地理实验教学;教师角色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地理实验是培养地理实践能力的主要载体。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驱动下,地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从被动向主动转换,从独立向协作转换,从按部就班向创新转换,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时而如张扬的红,时而似和谐的绿,时而像宁静的蓝,时而若神秘的紫,时而犹幸福的黄。

一、启发引导,如张扬的红

红色是激情、奔放的颜色,可引起注意,实验教学中的启发引导亦如此。有的实验操作难度较大,实验过程不易把控,实验结果难以达成,这类实验可开展为演示实验。此时教师的启发引导尤为重要,教师应先着力营造具有趣味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实验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唤醒学生自主意识,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实验。

例如,在“热力环流”操作实验中,先创设“孔明灯升空”的教学情境,感知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再逐步引导学生借助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理顺气温、气压和海拔之间的关系;接着启发学生思考大气为什么这样运动,进而深入推导出“热力环流”的成因。

教师点智慧红灯,及时运用具有启迪性、挑战性、趣味性的问题,设法提高学生思考的热度、深度和广度,关注知识构建过程,促成学生求异思维,引导学生对各种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推理,形成有价值的思维方式和推论,让学生真正成为实验原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二、参与合作,如和谐的绿

绿色意味着生长、自然、和谐,成功的实验教学亦源于自然与和谐。这里的“和谐”,指师生在实验教学中的合作,师生形成的“学习共同体”。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在这样的理念下,应适当地将教师演示实验变为学生演示,即学生做,学生看。对做实验的学生来讲,演示实验是对自身知识、实验能力的考验,可以满足其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对看实验的学生来讲,更加关注同学上讲台做实验,对实验过程也更有批判态度。

例如,在“泥石流的成因与防治”演示实验中,教师只从旁提供实验道具,实验过程均可由学生操作。水量的大小、坡度的陡缓、植被的多少全由学生掌控,实验结果自己得出。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不同,学生会反思实验过程,继而思考模拟泥石流的防治工程措施。

教师展和谐之绿,和学生一起合作,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教师绝不越俎代庖,教师参与到学生当中,表现出对地理实验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和交流思想,共同进行实验研究和探究。此类实验教学,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有效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

三、观察聆听,如宁静的蓝

蓝色代表信任、忠诚,给人宁静和安全之感,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的信任就如同深邃的蓝,暖心的安全感。

学生分组实验时,教师应关注小组人员构成,落实小组任务,促使组内成员间的协作配合,交流磋商,仔细观察小组合作实验过程,聆听学生意见交流,敦促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

例如,在“洪涝灾害的治理”课例中,教师为每组提供一份粘土,让学生动手制作最实用、最小工程量、最美观的水利设施。制作期间,学生团结协作、动手操作,教师观察学生制作过程,了解学生在制作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制作完成,讲述作品诞生的理由,分享成功的喜悦。

教师品宁静的蓝,在实验教学中观察学生的实验方式,聆听学生的经验分享,引导学生追溯记录自己实验进展情况,反思实验的方法和结果,进一步完善实验过程,提高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同时,以静制动、蓄势待发,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思考空间。整个实验过程,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自己的课堂做主,为自己的成果代言,这样的信任和安全正是学生希望获得的。

四、探索研究,如神秘的紫

紫色由温暖的红色和冷静的蓝色化合而成,获得象征神秘的魅力。地理实验教学的本质特征是科学探究,教师在引导探究中是最有魅力的一抹紫色。

例如,“海陆热力差异”探究实验中,海洋和陆地在相同条件下随温度变化得出不同结论,不是直接进行验证,而是在教师引导下先请学生进行猜想,然后提供实验器材和材料,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过程,从水、细沙、砂石、草皮中选择实验材料,亦可以自行准备材料,用自己的方式探究该实验。从提出问题、提出假设、预测结果,到设计实验、控制条件、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等,均可由学生自行完成。

教师若神秘的紫,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方式,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探究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可以为整个群体所共享,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意义的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体现,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

五、激发鼓励,如幸福的黄

黄色给人轻快、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感觉,往往被认为是幸福的颜色。地理实践教学中,野外的课堂本就给学生一种幸福感,教师的肯定,同伴的赞许,也会成为暖心的黄。

例如,在“乡土地理野外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观察、体验、探究、感受接踵而至,让学生尝试谈谈对沿线地理事象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促使他们探寻、创新,运用渗透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发展观的评价,以欣赏的表情、赞许的眼光、得当的语言给予激励,让学生有满足感、喜悦感、成就感,爱上地理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形成科学人地观念。

流体静力学实验心得体会篇8

下面,我以《触摸春天》的教学为例,探讨我校“星动课堂”之语文阅读教学如何体现我校的课堂文化。

一、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初步体验文本特点

在自主阅读环节,通常需要在课前、课中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教师在课前设计好“预习学案”发放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重点章节,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和写作特色;学生根据预习要求,借助工具书等在课文中圈点勾画、旁批质疑。在课堂上,学生把问题提交小组或班级交流、研讨;教师从中筛选出重点问题,组织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阅读探究。

(一)学生在“预习学案”指导下进行课前自主预习

课标对中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我们设计的“预习学案”着重引导学生主动钻研文本,使之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以下为《触摸春天》的“预习学案”。

1.字词过关

小径 穿梭 流畅 弧线 缤纷 一瞬间

花繁叶茂 磕磕绊绊 多姿多彩 清香袅袅 悄然合拢

2.读读课文,说说写了一件什么事?

3.找出课文中让人感动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句子1.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我从词语_________________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

句子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从词语_________________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

句子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从词语_________________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

4.写一写,你是用什么办法找到以上关键句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份“预习学案”中,我们着力引导学生围绕课文的重点句子、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文本,归纳学法,有独到见解。课前预习,既是对新课学习的准备,也是对已有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是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的关键环节。

(二)教师在学生质疑交流中准确捕捉学情,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教师在课堂上检查学生“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从中明确更适合学生研讨的问题。以学生的需要和认知水平来确定课前预习要求及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由重教师的“教”变为重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也开始向自主阅读、研读及多向交流、互动过渡,“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课程理念得到了有效落实。

字词学习虽然不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但是扫清字词障碍依然是进一步阅读感悟的基础。四年级的学生在拼读、识记字词方面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能力,再加上有了课前的充分预习,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即可保证教学质量。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生读)下面,请同学们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检查一下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师课件出示需要掌握的生字词;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带领下,对生字新词进行识记、检查)请各组长反馈一下,哪个词是你们组最容易读错的。(生反馈后,师对易错字词进行提醒)

师:看,这是一瞬间的“瞬”,有点难写。看老师写。(师板写“瞬”字)请拿起你的笔,在本子上好好写一遍这个“瞬”字。(生写)请再写一遍,但是,这次请你闭上眼睛写。(生再写)写完了,请看看自己写的这前后两个字,你觉得哪个更漂亮?

生:第一个。

师:为什么?

生:因为第二个是闭着眼睛写的。

师:写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生:眼前一片漆黑。

师:是啊,我们闭着眼睛写一个字都如此困难,盲童安静整天生活在黑暗中,却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好好想一想。

生1:课文讲了盲童安静用心去触摸春天的事。

生2:盲童安静用自己灵巧的手捉住了一只蝴蝶,还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春天。

“星动课堂”的核心理念是释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让学生在质疑交流、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激发生命的潜能,发展自主悟读、合作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在合作学习之前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这是实现有效合作的重要基础。由学生的问题出发,教师顺学而导,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习难点”进行指导,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感知、主动表达,自己只是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发挥作用,从旁略加点拨、引导,使生本的课堂彰显出灵动的生命气象。

盲人的世界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本课所处的单元主题是热爱生命,这个话题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抽象的,在进一步品读文本之前,让学生主动参与角色体验(闭着眼睛写字),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走近作者、走进文本。

二、指导学生聚焦难点合作探究,深入品味文本内涵,习得学法

对于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多向互动交流的方式来解决,因此,该教学环节以学生合作探究为基础,以教师的主动预设、灵动点拨、合理归纳为保障。笔者将学生合作探究的重点放在“品读让你感动的瞬间”上,让学生运用找关键词句的方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反复品味盲童安静那五彩缤纷的内心世界,进而深刻体会文中“奇迹”一词的深刻内涵。

师:作者看着盲童安静捉住了一只蝴蝶,就在那一瞬间,他被深深地感动了。到底是什么让作者如此深深地感动呢?同学们,请用心阅读课文第3、4自然段,捕捉令你感动的瞬间,抓住你最有感触的词语和句子,在小组内交流交流,注意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体验来说感受,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找到这些词句的。

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学习成果。

生1:我要说的是句子1。我的体会是,一般盲人都行走不便、步履蹒跚,盲童安静却能够“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我觉得很感动。

生2:这个句子中“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让我很感动。因为,我们是视力正常的人,有时走路不注意还会绊一下,可是安静居然“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师:你能联系自己的体验来谈,是个不错的学习方法。

生3:我从这个句子中的“流畅”一词感受到,虽然安静是个盲童,但她居然能走得很“流畅”,说明她经常来这个地方,她喜欢这个花园。(师板书“流畅”一词)

师:你能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来理解,这是我们四年级学生应该具备的学习能力。流畅,是什么意思?

生: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师:(小结学法)所以,有时候联系上下文的内容也可以理解词语的意思。(板书“联系上下文”)流畅,除了用在行走方面,说“走得流畅”,还能怎么说?(生发表个人看法,师小结“流畅”一词的多种用法,如用在读书、唱歌、语言表达、动作、书写等方面;过程略)

师:盲童安静居然能在花丛中流畅地穿梭,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体会体会。(生读句子)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找到这个关键句的?

生:我觉得这个句子中有几个词语,如“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都用得很到位。所以,我认为这个句子很关键。

师:你的分析也很到位。(引导学法,板书“找有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语的句子”)

生:老师,我找到的句子是“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她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把手伸向一朵月季花”。

师:这段话中,哪个词让你感动?

生:“极其准确”。我觉得太神奇了,她居然能靠着花香的指引准确地把手伸向一朵花,而且是“极其准确”。(师板书“极其准确”)

师:这是盲童安静带给我们的又一次感动。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生读)你们又是怎样找到这个关键句的?

生:这篇课文是写安静触摸春天的,所以我就找描写安静动作的句子(习得方法)。

师:真会读书!(学法拓展,板书“找描写主要人物的句子”)还有哪里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奇迹”么?

师课件出示下面的句子: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生抓住“竟然”“奇迹”谈体会,不得要领;师板书“竟然、拢住”二词。

师:“竟然”表达什么意思?

生:没想到,出乎意料。

师: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生读)现在“你”就是安静,请“你”闭上眼睛;老师来读句子,大家根据句子的意思来做动作――“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为什么刚才你们的动作很轻很慢,为什么?

生:我要轻轻地,慢慢地,担心自己不小心伤害了那只蝴蝶。

师:轻轻地,慢慢地合拢,就是悄然合拢。(师边说边做动作)我们通过做动作来理解了“悄然合拢”的意思。(板书:动作)

师:一个盲童,却能拢住一只蝴蝶。这是什么?

生:奇迹。

师:谁来读一读这个句子,把你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全班边做动作边读)你们又是怎样找到这个关键句的?

生:我在读课文的时候,发现了这句话中“奇迹”“神奇的灵性”这几个词,觉得很神奇,很不可思议。安静真的有一种别人没有的“灵性”吗?

师:是的。安静的这种“灵性”来自于她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热爱。这种含义深刻的句子,能让读者品味出无穷无尽的意味,它有时表达作者的情感,有时暗含文章的写作目的,有时引发读者的无限遐思,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关键句”。(板书:找有深刻含义的含蓄句)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高,运用和迁移知识的能力明显不足,而且在课堂上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自主探究,如果没有教师对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对文本的解读、分析以及学法概括,教学效果很难保证。我们的“星动课堂”倡导双主体的相互作用、充分交互,这是一种在教师指导、点拨、帮助下的自主与交互的过程。

三、指导学生拓展提升,积累语言素材,提高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

拓展运用旨在引导学生将课内习得的阅读方法通过课外阅读加以重现,学以致用,进而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学会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素材。

师:安静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个令人感动的瞬间,创造了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走近了安静,走近了这位热爱生活的盲童,还学会了理解词语的方法,以及怎样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最后,老师把这几篇感悟生命的文章送给你们(课件出示《窗前的洹贰逗频醇来蠛!贰断M无敌》的图书封面),送给安静,送给每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

流体静力学实验心得体会篇9

【实验目的】

1.学习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的原理和方法。

2.加深对电场强度和电位要领的理解。

3.用作图法处理数据。

【实验仪器】

静电场描绘仪、静电场描绘仪信号源、导线、数字电压表、电极、同步探针、坐标纸等。

【实验原理】

在一些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往往需要了解带电体周围静电场的分布情况。一般来说带电体的形状比较复杂,很难用理论方法进行计算。用实验手段直接研究或测绘静电场通常也很困难。因为仪表(或其探测头)放入静电场,总要使被测场原有分布状态发生畸变;除静电式仪表之外的一般磁电式仪表是不能用于静电场的直接测量,因为静电场中不会有电流流过,对这些仪表不起作用。所以,人们常用“模拟法”间接测绘静电场分布。

1、模拟的理论依据

模拟法在科学实验中有极广泛的应用,其本质上是用一种易于实现、便于测量的物理状态或过程的研究,以代替不易实现、不便测量的状态或过程的研究。 为了克服直接测量静电场的困难,我们可以仿造一个与静电场分布完全一样的电流场,用容易直接测量的电流场模拟静电场。

静电场与稳恒电流场本是两种不同场,但是它们两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即两场遵守的规律在形式上相似。它们都可以引入电位U,而且电场强度E=-U/l;它们都遵守高斯定理:对静电场,电场强度在无源区域内满足以下积分关系

∮E·ds = 0 ∮E·d l = 0

对于稳恒电流场,电流密度矢量J在无源区域内也满足类似的积分关系

∮J·ds = 0 ∮J·d l = 0

由此可见,E和J在各自区域中满足同样的数学规律。若稳恒电流空间均匀充满了电导率为σ的不良导体,不良导体内的电场强度E′与电流密度矢量J之间遵循欧姆定律

J=σE′

因而,E和E′在各自的区域中也满足同样的数学规律。在相同边界条件下,由电动力学的理论可以严格证明:像这样具有相同边界条件的相同方程,其解也相同。因此,我们可以用稳恒电流场来模拟静电场。也就是说静电场的电力线和等势线与稳恒电流场的电流密度矢量和等位线具有相似线的分布,所以测定出稳恒电流场的电位分布也就求得了与它相似的静电场的电场分布。

2、模拟条件

模拟方法的使用有一定条件和范围,不能随意推广,否则将会得到荒谬的结论。用稳流电场模拟静电场的条件可归纳为几点:

(1)稳流场中电极形状应与被模拟的静电场的带电体几何形状相同。

(2)稳流场中的导电介质应是不良导体且电阻率分布均匀,并满足σ

才能保证电流场中的电极(良导体)的表面也近似是一个等位面。

(3)模拟所用电极系统与被模拟电极系统的边界条件相同。

3、同轴圆柱形电缆的静电场

利用稳恒电流的电场和相应的静电场其空间形成一致性,则只要保证电极形状一定,电极电位不变,空间介质均匀,在任何一个考察点,均应有U稳恒=U静电,或E稳恒电极≥σ导电质=E静电。下面

图 1

以同轴圆柱形电缆的“静电场”和相应的模拟场—“稳恒电流场”来讨论这种等效性。如图10(a)所示,在真空中有一半径a的长圆柱导体A和一个内径b的长圆筒导体B,它们同轴放置,分别带等量异号电荷。由高斯定理可知,在垂直于轴线上的任何一个截面S内,有均匀分布辐射状电力线,这是一个与坐标Z无关的二维场。在二维场中电场强度E正平行于xy平面,其等位面为一簇同轴圆柱面。因此,只需研究任一垂直横截面上的电场分布即可。

距轴心O半径为r处(图1(b))的各点电场强度为

E 20r

式中λ为A(或B)的电荷线密度。其电位为

UrUaEdrUaarr1n (1) 20a

Ua 201na若rb时,Ub = 0则有

代入式(1)得 UrUa

距中心r 处场强为 Er1n(b/r) (2) 1n(b/a)UadUr1 (3) dr1n(b/a)r

其中A、B间不是真空,而是充满一种均匀的不良导体,且A和B分别与电流的正负极相连,见图2同轴电缆模拟电极间形成径向电流,建立一个稳恒电流场Er。可以证明不良导体中的电场强度Er与原真空中的静电场Er是相同的。

4、同轴圆柱形电级间的电流场

取厚为t的圆柱形同轴不良导体片来研究,材料的电阻率为ρ则半径r的圆周到半径为(r+dr)的圆周之间的不良导体薄块的电阻为

dRdr (4) 2tr

半径r到b之间的圆柱片电阻为

Rrbbdrb1n (5) r2tr2tr

由此可知半径a到b之间圆柱片的电阻为

(a)

图2 同轴电缆模拟电极 Rabb1n (6) 2ta

若设U0 = 0,则径向电流为

IUa2tUa (7) Rab1n(b/a)

1n(b/r) (8) 1n(b/a)距中心r处的电位为 UrIRrbUa

则稳恒电流场Er′为

UadUr1Er (9) dr1n(b/a)r

可见式(2)与式(8)具有相同形式,说明稳恒电流场与静电场的电位分布函数完全相同。即柱面之间的电位Ur与1nr均为直线关系。并且(Ur/Ua)相对电位仅是坐标的函数,与电场电位的绝对值无关。显而易见,稳恒电流的电场E′与静电场E的分布也是相同的。因为EdUrdUrE (10) drdr

实际上,并不是每种带电体的静电场及模拟场的电位分布函数都能计算出来,只有在σ分布均匀几种形状对称规则的特殊带电体的场分布才能用理论严格计算。上面只是通过一个特例,证明了用稳恒电流场模拟静电场的可行性。

5、电场的测绘方法

由(10)式可知,场强E在数值上等于电位梯度,方向指向电位降落的方向。考虑到E是矢量,U是标量,从实验测量来讲,测量电位比测定场强容易实现,所以可先测绘等位线,然后根据电力线与等位线正交原理,画出电力线。这样就可由等位线的间距,电力线的疏密和指向,将抽象的电场形象地反映出来。

静电场描绘仪(包括水槽、双层固定支架、同步探针等),如图3所示,支架采用双层式结构,上层放记录纸,下层放带电极水槽。并将电极引线接出到外接线柱上,电极间有电导率远小于电极且各向均匀的导电介质水。接通交流电源就可进行实验。在导电玻璃和记录纸上方各有一探针,通过金属探针臂把两探针固定在同一手柄座上,两探针始终保持在同一铅垂线上。移动手柄座时,可保证两探针的运动轨迹是一样的。由水槽上方的穿梭针找到待测点后,按一下记录纸上方的探针,在记录纸上留下一个对应的标记。移动同步探针在水槽中找出若干电位相同的点,由此即可描绘出等位线。

使用方法:

(1)接线

静电场测试仪信号源的输出接线柱与电极接线柱相连,将探针架放好,并使探

针下探头置于放有电极的水槽中,开启开关,指示灯亮,有数字显示。电压表示值图3 K为电场中某点对负极的电压值。

(2)测量

调节静电场测试仪电源前面板上电压调节旋钮,将开关K打在电源电压上,电表显示所加的电压值,单位为伏特,一般调到10V,便于运算。然后将开关打在测量,横移动探针架,数显示表示值随着运动而变化,从而测出每条等位线上的几个电压相等的点。

(3)记录

在描绘架上铺平坐标纸,用螺钉夹住,当电压表显示读数认为需要记录时,轻轻按下记录纸上的探针并在坐标纸上,记录电压,为实验清楚快捷,每等位线不少于8个点,然后用光滑曲线连接即可。

【实验内容】

1、长直同轴圆柱面电极间的电位分布

(1)将电极水槽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把它放在上层静电场描绘仪的下层;

(2)按图连接好电路,电压表及探针联合使用。

(3)把坐标纸放在静电场描绘仪的上层,并用四个螺钉夹好。

(4)调节静电场描绘仪的电源(大约10V)。

(5)移动探针座使探针在水中缓慢移动,用数字电压表测量电位差,找到等位点时按下坐标纸上的标记指针,做出标记。分别作出6V、5 V、4 V、3 V、2V的五条等位线,每条等位点不得少于8个。

(6)根据等位点描绘等位线,并标出每条等位线的电位。

(7)根据电力线和等位线垂直的提点,描绘被模拟空间中的电力线。

2、不规则电极间电位分布

(1)将水槽中的电极更换成两圆柱面型。

(2)重复内容一中的操作,分别作出8V、7 V、6V、5 V、4 V、3 V、2V的7条等位线。

【数据记录与处理】

1、同轴圆柱面型电极间电位分布

(1)根据等位点描绘被模拟空间中的等位线。

(2)根据电力线和等位线垂直的提点,画出被模拟空间中的电力线。 (3)测量每条电位线的半径计算对应的电位理论值,并与实验值比较计算相对误差,将数据填入以下表格。

表:Ua V a mm b mm

(1)根据等位点描绘被模拟空间中的等位线。

(2)根据电力线和等位线垂直的提点,画出被模拟空间中的电力线。 注意:将图线粘贴在实验报告上

【思考题】

(1)用模拟法测的电位分布是否与静电场的电位分布一样?

(2)如果实验时电源电压有效值不稳定,那么是否会改变电力线和等位线的分布?为什么?

(3)试从你测绘的等位线和电力线分布图,分析何处电场强度较强,何处电场强度较弱。

【注意事项】

(1)水槽由有机玻璃制成的,实验时要轻拿轻放,以免破碎。

(2)水层厚度要保持一致,即水槽要水平放置,以保证导电介质的均匀性,且水不要过多也不要过少,水面要到达探针但不要淹没电极。

流体静力学实验心得体会篇10

“我们在一个5米乘5米、满是雾霾的房间里,制造出一个大约1立方米、没有雾霾的空洞。”日前,罗斯格德与荷兰代尔夫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已完成这一技术的室内试验。

对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陆兴华指出,这项技术通俗来讲和大家耳熟能详的“气球吸附毛发”的原理相同,都是利用静电力的作用来完成吸附。而由于静电场的电流较小,因此它所消耗的电力也是有限的。而且,如果静电场中的电流不是交流电而是直流电,则不会对手机信号造成干扰。关于静电场会对人体造成何种影响,陆兴华指出这需要视静电力的大小而定,如果静电力很小,则不会吸附如人的头发等其他物质。

虽然看上去很美,但是在实际中能不能应用埋设铜线圈建立静电场来吸附雾霾呢?在天津大学理学院物理系教授王克起看来,任何一种新技术都必须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对于埋设铜线圈利用静电场来消除雾霾,王克起认为这种设计是有科学根据的:“这就和我们以前做的静电实验一样,通过摩擦一把尺子产生静电,就能将桌面上的纸屑吸走。”但在符合先进性和可行性要求上,王克起认为此项目还有所欠缺:“这种利用静电除霾的方法从技术上说并不先进,仅是利用了静电的吸附作用。目前实验室的成功只是在短距离、小范围的环境下完成的,而一旦要在一个大范围的环境中创造一个静电力场,耗能情况和效果如何现在还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