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重要概念十篇

时间:2023-12-18 17:56:41

流体力学重要概念

流体力学重要概念篇1

关键词:错误前概念;先入为主;实验;反例

一、错误前概念及对物理教学的影响

学习者在接受正式的科学教育之前,在日常生活中按照自己的习惯、经验、思维方式而获得的一些感性印象、积累的一些缺乏概括性和科学性的经验,称之为“前科学概念”,简称“前概念”。前概念有两面性,有些前概念是正确的,对学生学习物理科学概念有正面促进作用,然而有些前概念是错误的,我们称之为错误前概念,它会阻碍学生构建正确的物理概念,阻碍学生学习物理。“错误的物理前概念运用到物理学习中,会导致学生对物理现象的错误理解,得出错误的结论,影响科学物理概念的建构和物理学习。”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尤其要纠正学生错误的前概念,把正确的前概念转化为科学的物理概念,发现并改正学生的错误前概念,为学生学习物理扫除障碍,从而实现物理课堂的有效性、高效性。

二、错误前概念产生的原因

学生错误前概念的产生主要有:先入为主的日常生活经验;知识的负迁和旧有概念的局限;由语词带来的曲解;进行不当的类比等几个方面的原因。先入为主的生活经验中存在错误前概念,比如在落体运动的学习中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认为,越重的物体下落得越快;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中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在牛顿第三定律的学习中学生认为马能拉动车,是因为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拉马的力;在摩擦力的学习中,学生认为运动的物体才受到滑动摩擦,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静摩擦力,摩擦力是阻力做负功等等。知识的负迁中存在错误前概念,例如学生在学习竖直上抛时,有两种分析方法分段处理和整体法,分段处理上升阶段是匀速减速,下降阶段是自由落体,而且通过例题学生知道了竖直上抛的对称性,物体从抛出点到最高点的时间等于从最高点落回抛出点的时间,于是学生在分解竖直上抛时分解为:“向上的匀减速和向下自由落体”,还振振有词“两个分运动时间相等”;再比如,数学是知识的掌握是学习物理的基础,但是完全从数学的角度理解物理就会经常出问题,在学习万有引力时认为当两个物体间距离趋于零时,不考虑万有引力公式适用条件,从数学角度分析物体间的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由语词带来的曲解,比如加速度的概念,学生认为是增加的速度,还有学生认为加速度是描述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应该是“减速度”;还有,学生根据字面意思,认为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进行不当的类比,比如物体的速度就是物体移动的速度,电荷定向移动的速度就是电流传导的速度。另外有学生把电流与水流类比,“McDermott和Shaffer在研究中发现,学生对于电流概念的理解会受到‘流’的影响,学生认为越靠近电源正极的元件其流过的电流越大,位于后方的元件得到的电流是前面元件用完剩下的,灯泡和其他的用电器,是让电流“流进”并将电流消耗的终端设备,而并不只是让电流‘流过’。”

三、纠正错误前概念的艰巨性

错误前概念由学生长期根据生活经验和一些感性材料积累而成,且多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表面现象相符合,所以前概念在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要纠正学生错误前概念的任务十分艰巨,是一个复杂而长久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非一劳永逸。“有位特级教师在讲到纠正学生前概念的困难时,打了一个比喻:一拳打去,它(指错误的前概念)动都不动;一脚踢去,它摇一摇;一棍打去,它退后一步;一刀刺去,它还不倒下;再来一刀,再补一刀。”“这些物理前概念是学生从小时候开始,长期以来通过观察、感悟形成的,在学生认知结构中先人为主而且根深蒂固,不容易被解构.如果教学中只是把正确的概念强加给学生,他们只能暂时接受,经过一段时间后,又会回到原有的前概念上去。”

四、纠正学生错误前概念的策略

要纠正学生的错误前概念,一般要经历“暴、破、立”三个阶段。“暴”是指暴露学生的错误前概念,教师要发现、了解学生的错误前概念,还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原来的认知是有错的。“破”是指让学生知道自己错在哪儿,这需要教师为学生构建认知冲突的情景,并引导学生分析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立”是指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知道怎样才是正确的,自己原来为何出错。

(一)暴露学生的前概念策略

1.交流对话中发现学生的错误前概念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对话的过程,是生生交流探讨的过程。这些交流可以是课堂学生发言,可以是课堂上物理问题的讨论,也可以是学生的提问,还可以是教师在对学生作业面批时的对话,在这些交流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错误前概念,或者同学之间互相发现,甚至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前概念。

2.在学生作业和考试中发现学生的错误前概念

在对学生的作业批改中或者考试卷的批改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出学生的错因,发现学生的错误前概念。

(二)纠正学生错误前概念的途径

1.通过实验纠正学生的错误前概念

实验所呈现出来的直观的现象往往给人造成深刻的影响,纠正学生错误前概念时,讲解半天不如设计一个小实验在学生面前呈现出来。

案例1: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有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得到与亚里士多德观点一致的认识,即越重的物体下落得越快。用演示实验来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硬币、纸片的实验让学生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再根据牛顿管的演示后,经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生活中我们看到越重的物体下落越快,是因为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越重的物体,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重力比越小得多,空气阻力的影响越小,甚至小到可以忽略,然而轻的物体,空气阻力与重力相比小不了太多,所以空气阻力对轻的物体影响很大。从而纠正了学生错误前概念。

2.利用习题教学情景

物理习题不仅可以巩固物理知识,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习题教学的情景和例子,来破除学生的错误前概念。

学习摩擦力后,很多学生认为“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反,是阻力”、“静止的物体才能受到静摩擦力”,虽然多次纠正但是效果不佳。要纠正学生的这一错误认知,还得在今后的教学中见缝插针式的渗透,尤其是在习题教学中要抓住每一次可以利用的机会。

案例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长L=1.6m,质量为M=3kg的木块(厚度不计),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物体放在木板的最右端,m和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今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g取10m/s2)(1)为使小物体不掉下去,F不能超过多少?(2)如果拉力F=10N恒定不变,求小物体所能获得的最大动能?(3)如果拉力F=10N,要使小物体从木板上掉下去,拉力F作用的时间至少为多少?

本题第(1)问中,小物体与与木板一起向右加速运动,二者相对静止,二者之间产生静摩擦力。所以: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到静摩擦力。本题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受力,然后破除“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受到静摩擦力”这样的错误认知。在第(1)问中,小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向右是动力,做正功,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向左是阻力,做负功。第(2)问中小物快和木板之间产生滑动摩擦力,小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做正功,木板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做负功。利用本题情景可以让学生明白: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既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到此学生可能有疑问:摩擦力是否可以不做功呢?这一疑问要是能得到解决,学生对摩擦力做功的认识会更准确,有利于学生错误前概念的破除,正确认知的建立。这一疑问可以在学习圆周运动后案例3的情境中解决。

案例3:水平圆盘绕竖直中心轴匀速转动,一小木块放在圆盘上随盘一起转动,且木块相对于圆盘保持静止,如图所示。以下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块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中所受摩擦力方向与其线速度方向相反

B.木块质量越大,就越不容易在圆盘上滑动

C.木块到转轴的距离越大,就越容易在盘上滑动

D.圆盘转动的周期越小,木块就越容易在盘上滑动

在圆周运动中,经常遇到例题2这样的情景。小木块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圆盘对小木块的摩擦力提供向心力,静摩擦力不做功。

3.列举反例

反例是指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通常可以举出一个例子,使之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有命题的结论,这种例子称为反例。在纠正学生的错误前概念时,列举反例可以很好地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破除前概念,构建正确认知。

案例4:在学习滑动摩擦力公式f=μFN,学生根据一些生活经验和课后习题的经验先入为主地认为:FN正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要纠正这一错误认识,可以列举反例:(1)以拉力F斜向上拉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倾角θ,物体与水平面正压力为FN=mg-Fsinθmg;(3)擦黑板时,板擦与黑板之间的正压力大小与重力没有关系。

[参 考 文 献]

[1]李燕.转化“前概念”实施有效教学[J].化学教与学,2012.

[2]陈庆军,吴能平.物理前概念研究,对构建科学概念的启示[J].物理教师,2011.

流体力学重要概念篇2

“比较”的方法,是物理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思维方法,也是我们经常运用的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辨析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以把握其本质属性。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假如一个人能看出显而易见的差异,例如,能区别一支笔与一个骆驼,则我们不会说这个人有什么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方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与槐树,或寺院与教学,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我们所要求的是要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

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类现象在不同情况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的一种研究方法。比较的过程是使人在思想上确定事物(现象)之间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凡是比较,都是在一定关系上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的。

由于比较法很适合于初中生学习物理知识,所以教材中很多概念,如速度、惯性、比热、密度、压强、等等,都是用比较法引出的,这种方法的作用应引起各位同仁的足够重视。本文就比较法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突出作用,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比较法为概念的引入提供了思维的支撑点

初中物理概念的引入往往用实验的方法,然后对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加以比较进行的。比热概念的引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教材为了研究物体的吸热多少跟物质种类的关系,就将不同物质水和煤油的吸热现象进行比较;由于比较必需在同一标准下才能进行,就对实验的条件进行了控制,使水和煤油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收的热量也相等,以实现“单因子”实验;这样,排除了质量和温度升高等方面的干扰,突出了吸热和物质种类的关系,通过水和煤油在同等条件下吸热情况的比较,为“比热”的引出提供了思维的支撑点。

又如:在“电磁感应”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先点明,在以下实验中,使用的灵敏电流计、导线、开关、磁场及磁场中运动的导体都是完全一样的,现在,按下述步骤进行演示:(1)电路闭和,当导体在磁场中不运动或平行于磁场线运动时,电流计指针不偏转,表明导体中不产生电流。(2)电路闭和,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场线运动,电流计指针偏转,表明导体中产生了电流。(3)在前步实验的基础上,分别取磁场线方向相同而改换导体运动方向,再取导体运动方向相同而改换磁场线方向,观察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有何不同。(4)电路断开,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观察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比较(1)、(2)两步的差同,就可以建立电磁感应这一现象的感性熟悉,比较(2)、(4)两步的差同,可以使这一感性熟悉深化,即明确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比较(3)步实验的不同条件,不同现象,就可以理解决定感应电流方向的两个因素。最后,教师指出联系:左手定则。类似地,能否用什么方法来解决感应电流方向、磁场线方向、导体运动方向这三者的关系呢?于是引出右手定则,并通过例题让学生练习使用这一定则。这堂课,学生较牢固地把握了电磁感应这一重要物理现象,并能用定则分析具体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又一次体会到比较法在物理概念中的重要作用。物理教材中有很多重要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都是按比较法来编写的,如欧姆定律、电功、凸透镜成像等等。这既符合发现物理定律的规律,也符合人们熟悉事物的规律。我们在教学时,要有意识地传授这一思维方法,并提醒学生注重:有些现象中,条件的改变,只使这一现象发生量的变化,如欧姆定律中,电压、电阻的变化,只是使电流发生数值的变化;而有些现象因为一个条件的改变,将发生质的改变,如交、直流发电机模型,就因为铜环和半径的差异,导致外电路得到的电流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差异。

二、比较法可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更加深刻

由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隐蔽在非本质特征之中,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易使学生混淆,影响着学生对所学概念深刻、准确地把握。突出比较法,可使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对概念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例如,重力和压力,是学生极易混淆的概念,一些学生常将压力和重力间的某些非凡情况下的关系一般化,往往认为“压力的大小总等于重力的大小”甚至认为“压力就是重力”。为此,笔者在教学中,设置了能暴露和纠正学生这一错误的比较性例题如下,通过做题,将压力和重力进行比较,收到了明显效果。

例1:在下列各图中,物体A重15牛,力F=7牛,求物体对各接触面的压力各是多少?这样,通过该题中对各种情况下压力的求解,能够从定义、力的三要素角度对压力和重力进行比较,使它们间的区别和联系有一更深刻的揭示。可见,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进行比较是使学生理解和把握概念的有效果方法。

三、比较法可使学生灵活运用概念,促使概念活化

一个物理概念的表达式中,包含了定义方式、物理意义、及单位等内涵。将表达式间进行横向比较,能促使学生记忆概念、活化概念和深化概念。例如,速度概念的表达式V=S/t和功率的表达式P=W/t相比较,它们都有反映了另一物理量变化快慢的共同特征;它们的单位都由另外两个物理量的单位复合而成。另外,象密度、电阻率、比热等概念,从公式上都可看出,对同一物质来说,它们的比值都一个“常数”,反映着物质本身的属性。这可消除诸如“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一杯水比热(密度)比半杯水的比热(密度)大”等之类的错误。

四、通过比较促进知识的正迁移

例如:把两只标有220V、40W和220V、100W字样的白炽电灯分别进行并联或串联后,接入220V的电路中,判定这两种情况哪个灯泡较亮?根据平时的经验都是100W的灯泡较亮一些,即使老师通过分析和讨论得出串联时40W较亮,并联时100W的较亮。但仍有一部分同学对分析感到不可靠,但假如我们通过可控实验来进行对比,学生就会信服了。

五、利用比较法可以防止知识的负迁移

在应用概念解决问题时,对物理现象不同方面的精细比较,为概念的正确应用提供了出发点,正确的概念应用建立在对不同物理现象比较的基础上。例如,用惯性概念解释图2所示,当忽然拉动小车时,木块向后倒的现象时,思维的起点和要害,就是要通过比较拉动前后,小车状态的不同之处,揭示小车拉动前后,木块上部和下部的相同点和相异点。

学生在应用概念解决问题时,就在头脑的记忆中搜寻以前经历过的相类似问题,通过某些同方面的比较,拟定解题方案,这是学生在物理练习中思维广泛采用的一种比较方法。

假如学生在应用概念解决问题时,对新旧问题不仔细地进行比较,既看到它们间的相同,又看到它们间的相异点,采用“拿来主义”的态度,盲目代换,就会出现概念僵化,形成知识的负迁移。如:许多学生在判定图3所示,当小车忽然向前移动时,瓶内液体中的气泡向什么方向移动的问题时,会照搬前面图2中小车忽然向前时,木块向后倒的结论,得出气泡向后移动的错误结果。可见,对概念的灵活应用离不开比较思维。

又如:在学习动滑轮之后,学生由于受“拉力是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的一半”的影响,他们认为:只要用一个动滑轮,拉力一定是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的一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利用如图的练习进行比较,使学生懂得了结论的适用条件,有效的防止了知识的负迁移。

六、将物理概念与生活相比较

有些物理概念看似深奥难懂,若将其与一些生活常识相比较,则能起到化难为易的较果。如:由于“电压”和电场力做功的概念有关,一般初中课本中对电压都没有明确的定义,教材采用直接引入的方法,这对学生把握这一概念是不利的,有不少学生学了“电压”这一课后,仍然模模糊糊,说不出它是什么,更不了解它的物理意义。所以说电压的概念,是初中学生感到最抽象、最难理解的概念,在初中阶段还无法讲清,对初中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这样,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爱好。因此,我就采用这种方法。

用多媒体展示水流的形成,让学生观察实验,得出要使水能够流动必须要有水位差(水压),然后再设问:要使容器中的水长久地流动而不是瞬间流动应采取什么方法呢?这样一设问,学生纷纷讨论,气氛很活跃。最后,教师总结产生水流的条件是有水压,提供水压的装置是抽水机。这样,就为类比埋下了伏笔。

(1)元件的类比:把电流形成中的各个元件和水流形成的各个装置相类比。小灯泡如同小涡轮,开关如同阀门,电路如同水路

(2)形成过程的类比:从水流的形成过渡到电流的形成。

(3)作用的类比:从水压的作用过渡到电压的作用,从抽水机的作用过渡到电源的作用。

(4)大小的类比:从改变抽水机抽水的快慢产生水流的大小过渡到电压的大小产生电流的大小。

流体力学重要概念篇3

【关键词】概念流利;概念隐喻;根隐喻;词汇教学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是英语学习的重点和基础,很多学者对于词汇教学也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比如著名的英语教学专家Scott Thornbury就从学生认知的角度详细阐释了英语词汇学习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词汇思维系统的结构如下图为英语学习者清晰的展示了词汇认知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因素。

从Scott Thornbury的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词汇学习中,学生需要构建一个包括词意、读音、拼写、派生、搭配等等多方面信息在内的思维系统。对于中国的大学生来说,在记忆和扩展词汇量的过程中,摆脱母语思维的影响,准确掌握词意,建立全新的英语词汇思维体系,是他们的首要任务,特别是对于具有一词多义和概念隐喻功能的词汇表达,更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帮助学生培养概念流利能力,使学生在使用词汇时摆脱逐字逐句从母语直译到目标语的弊病,消除母语思维的痕迹。

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丹尼西提出的“概念流利”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的原理探讨了词汇教学中学生概念化能力的培养方法和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对隐藏在词汇表达背后的概念隐喻原则和机制进行主动探索,摆脱母语干扰,有效进行概念整合,丰富自己的表达。

一、了解概念隐喻的思维方法,挖掘意义引申模式

Lakoff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为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正如他们所指出的,人类的思维方式在认知意义和认知模式上来说是隐喻的。在概念隐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过程中,Lakoff还把概念隐喻的应用范围拓展到包括数学、政治、文化等众多领域在内的学术研究。然而,这一理论在教学方面的研究还需要丰富和完善。虽然概念隐喻认为人的认知模式是隐喻化的这一理论受到了挑战和质疑,但是交流的隐喻性还是得到了广泛认可。而这一点为我们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持。基于此,教师应该在词汇教学实践中把重点放在语言的交流性上,也就是说,我们应注重从抽象的逻辑表达教学转移到具体的隐喻表达的教学上来,挖掘词汇内在的隐喻模式。

“概念流利”是丹尼西1993年提出的,他认为“概念流利”是指把目标语的表层结构,如词汇、语法,与其所反映的概念深层结构匹配起来的能力。对外语学习者来说,这是既运用外语,同时又运用外语的概念系统进行思维和语言交际的能力。丹尼西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需要经历“概念重组”。对外语学习者来说,这意味着需要通过概念认同和适应重新组织头脑中原有的概念,目的是在头脑中形成某种双语式的,新的概念系统。经过“概念重组”学习者就能把握文化概念化能力(概念流利的另一说法)。丹尼西十分重视外语学习者的概念化能力,他把外语的概念化水平置于语言的流利性之上。这也是他提出“概念流利”(conceptual fluency)这一术语的主要原因。丹尼西曾说:“掌握某种语言的概念化能力意味着,能用隐喻推理的方法,用语言来思考和表达概念。对操母语者来说这一能力是无意识的。”掌握外语的概念流利必须要先掌握其隐喻语言和隐喻思维的能力。文化语言学家认为以隐喻的形式编辑话语是操母语者语言能力的显著标志,研究证明,由于缺乏隐喻能力教学,经过三至四年的课堂学习,往往学生仍然不能掌握目标语的概念能力。因而学者们建议在二语教学领域,要强调隐喻是一般话语的组织原则,根据这一理念,培养概念流利应该成为二语教学的目标,以此减少来自两种语言的概念干扰。根据丹尼西的观点,要想掌握目的语的概念化思维,就必须先研究其内在的隐喻思维,而这一点正是当前大学英语教育所急需的,培养学生的概念化能力应该也必须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笔者曾在《概念隐喻与英语教学》一文中提到过有关“waste”的例子:在You are wasting my time一句中,“wasting”是用来表达金钱方面的概念,但是这里被借用来表达时间方面的概念,在这里,金钱就被称作源语,时间就是目的语。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类似的隐喻表达远远不止这一句话,“I spent three hours on the paper”“I lost three minutes on that question”等等诸多表达都是在运用金钱方面的词语来表述关于时间的概念。我们可以“spend”时间,可以“waste”或者“lose”时间,通过研究,Lakoff & Johnson发现在诸多隐喻表达背后,存在一个支配的规则,就是“时间就是金钱”。这个规则支配了所有的隐喻表达的产生和更新,所以这一规则有着不同于其他隐喻表达的特点,这一规则就叫做概念隐喻。基于这一理论,我们应该注重对概念隐喻原则的探索,并引导学生对众多的隐喻表达进行有效的归类和总结,鼓励他们创造性的学习,根据已经总结出的概念隐喻创造更多新颖的隐喻表达。

在培养概念流利能力的过程中,对于形象的词汇引申概念的挖掘和分析肯定会增强学生们学习的自信心和浓厚的研究兴趣。比如教师可引导学生积累和总结具有隐喻功能的名词,而这些名词的隐喻功能主要体现在词性转换的使用上,如trap和lock。这两个词的本意分别是“陷阱”和“锁”,但学生在隐喻概念的引导下可以创造性的在写作中写出:1. Without confidence,you might be trapped in the possible setbacks.2.You are likely be locked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when you hunt jobs upon your graduation.在这两句话的表达中,学生对“陷阱”和“锁”的概念意义进行引申,创造性的将其引申为“陷入”。而如果没有概念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表达可能就不会出现了。类似的表达还有:Some people voice differently;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mushrooming.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平时的词汇教学应该注重概念隐喻思维的分析和运用,这样可有助于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以及交流能力,减少与英语本土国家的人交往时出现的误解。

二、通过根隐喻掌握英美人的深层文化积淀,培养概念流利

根隐喻包涵人类对自然和世界的早期认识,是概念化隐喻的轴心。很多根隐喻体现了人类的集体无意识,或说原始意象,它们是西方人民族文化的深层积淀。原始意象来自神话隐喻,其中来自古希腊神话的居多。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文化的源泉,而且是它的土壤。众所周知,汉语文化中缺乏系统的神话和宗教的内容,然而,我们缺乏的这两部分正是西方文化的摇篮。本文认为利用根隐喻能够弥补以上这一缺憾。对世界早期认识的根隐喻在课文内容里可能不会经常遇到,然而他们所表达的概念却出现频率极高,因此可以根据课文的思想内容“见风使舵”。也就是说凡是碰到一些核心概念的时候可以用目的语的惯用表达法来介绍。比如说,“致命弱点”是日常交际的核心概念,讲课时碰到这个概念的时候可以导入“致命弱点”Achilles’s heel这个隐喻。若有条件可介绍其典故:Achilles是希腊神话中的另一战神,出生后被母亲倒提着在冥河中浸过,除了足跟之外,浑身刀枪不入,在特洛伊战争中被Paris用箭射中脚跟而死,跟腱Achilles tendon 由此得名。然后可以利用这个隐喻设计各种练习。比如,我们在讨论人自私的本性时,可以说:Greediness is man’s Achilles’s heel.(根隐喻,贪婪是人的致命弱点),然后引导学生说出汉语谚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样就可以通过因果关系推理把握隐喻的认知机制,创造机会让英汉概念在一起互动,有效地进行目的语概念系统的重组。

在计算机时代出现了很多新的概念,需要表达新概念的时候西方人又求助于他们的老祖宗,神话隐喻。一种常见的计算机病毒――特洛伊木马(Trojan),来自于“特洛伊木马”的故事。希腊人在攻打特洛伊城的时候,久攻不下,只好佯装弃城,造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木马献给特洛伊人赎罪。其实木马藏满武士,此计导致特洛伊城陷落,结束了战争。西方人在表达隐藏很深的病毒时,会不约而同地想到特洛伊木马,用它来表示把自己伪装起来然后攻击计算机的系统或资源的病毒。很多类似的例子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之余,花些时间通过阅读了解,如“the sword of Damocles”达摩克利斯之剑,“Pandora’s box”潘多拉的盒子,Daedalus and Icarus代达罗斯和伊卡洛斯,Pygmalion皮格马力翁,这些著名的神话隐喻,是英美人概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很多英语词汇的神话隐喻背后都有着深层的文化积淀,这些神话隐喻至今对英语词汇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源于希腊神话隐喻的英语词汇广泛应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丰富多彩的英语词汇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和社会内涵。正像意大利哲学家维柯所言:隐喻就是浓缩的神话。神话隐喻是概念系统的底层,它们结构完整、前后连贯,有些可以构成西方人逻辑推理的大前提。通过学习这类根隐喻,学生们不仅可以对源于神话隐喻的英语词汇及其典故有所了解,而且通过阅读和分析源于希腊神话的隐喻可以提高自己的概念流利,加速概念重组,丰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英语交际的地道性。

三、结语

丹尼西在研究中发现的问题非常典型,即二语学习者习惯于与母语类似的隐喻表达,他们产出的话语似乎随着母语的概念流动,然而,披着一层目标语词汇和语法的外衣。根据丹尼西的研究理论,研究不同文化即目标语和母语文化概念之间的异同应该被放在首位。教师在词汇课堂上应该抽丝剥茧,帮助学生细致的分析来自不同概念系统间相互干扰的因素和根源。在丹尼西的概念流利理论的指导下,教师们应该帮助学生能够系统地、有序地接触足够的目标语文化中固有的概念结构。这一理论强调文化的差异性,认为文化建立在隐喻的基础之上,因为概念隐喻与意义系统休戚相关,意义系统又将文化中的意义网络组合到一起。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概念流利能力对于解决学生“只背单词而不会使用”的难题是有积极作用的。所以教师的任务应该是帮助学生熟悉英语国家的人是如何对各类事物进行概括的,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方式和本族语之间有什么异同。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和了解这种全新的文化概念系统和概念机制,并对其进行概念重组,避免过度的使用字面化的表达,增加概念隐喻的使用密度,培养学生有效的概念化能力。

参考文献:

[1]Danesi,M“Learning and teaching languages:The role of‘conceptual fluenc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5:3-20.1995.

流体力学重要概念篇4

【关键词】物理 比较法 概念

物理学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要求物理思维要有严密的逻辑性。物理思维的方法很多,这里仅就其中最典型的比较法来结合物理概念中的教学来讨论。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类现象在不同情况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的一种研究方法。

比较的过程是使人在思想上确定事物(现象)之间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凡是比较,都是在一定关系上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的。

由于比较法很适合于初中生学习物理知识,所以教材中很多概念,如速度、惯性、比热、密度、压强,等等,都是用比较法引出的。本文就比较法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突出作用,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比较法为概念的引入提供了思维的支撑点

初中物理概念的引入往往用实验的方法,然后对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加以比较进行的。比热概念的引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教材为了研究物体的吸热多少跟物质种类的关系,就将不同物质水和煤油的吸热现象进行比较;由于比较必需在同一标准下才能进行,就对实验的条件进行了控制,使水和煤油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收的热量也相等,这样,排除了质量和温度升高等方面的干扰,突出了吸热和物质种类的关系,通过水和煤油在同等条件下吸热情况的比较,为“比热”的引出提供了思维的支撑点。又如:在“电磁感应”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先点明,在以下实验中,使用的灵敏电流计、导线、开关、磁场及磁场中运动的导体都是完全一样的,现在,按下述步骤进行演示:

(1)电路闭和,当导体在磁场中不运动或平行于磁场线运动时,电流计指针不偏转,表明导体中不产生电流。

(2)电路闭和,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场线运动,电流计指针偏转,表明导体中产生了电流。

(3)在前步实验的基础上,分别取磁场线方向相同而改换导体运动方向,再取导体运动方向相同而改换磁场线方向,观察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有何不同。

(4)电路断开,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观察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比较

(1)、(2)两步的差同,就可以建立电磁感应这一现象的感性认识,比较(2)、(4)两步的差同,可以使这一感性认识深化,即明确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比较(3)步实验的不同条件,不同现象,就可以理解决定感应电流方向的两个因素。

最后,教师指出联系:左手定则。类似地,能否用什么方法来解决感应电流方向、磁场线方向、导体运动方向这三者的关系呢?于是引出右手定则,并通过例题让学生练习使用这一定则。这堂课,学生较牢固地掌握了电磁感应这一重要物理现象,并能用定则分析具体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又一次体会到比较法在物理概念中的重要作用。

物理教材中有很多重要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都是按比较法来编写的,如欧姆定律、电功、凸透镜成像等等。这既符合发现物理定律的规律,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我们在教学时,要有意识地传授这一思维方法,并提醒学生注意:有些现象中,条件的改变,只使这一现象发生量的变化,如欧姆定律中,电压、电阻的变化,只是使电流发生数值的变化;而有些现象因为―个条件的改变,将发生质的改变,如交、直流发电机模型,就因为铜环和半径的差异,导致外电路得到的电流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差异。

二、比较法可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

由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隐蔽在非本质特征之中,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易使学生混淆,影响着学生对所学概念深刻、准确地把握。突出比较法,可使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对概念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例如,重力和压力,是学生极易混淆的概念,一些学生常将压力和重力间的某些特殊情况下的关系一般化,往往认为“压力的大小总等于重力的大小”,甚至认为“压力就是重力”。为此,笔者在教学中,设置了能暴露和纠正学生这一错误的比较性例题,将压力和重力进行比较,收到了明显效果。

三、比较法可使学生灵活运用概念,促使概念活化

一个物理概念的表达式中,包含了定义方式、物理意义、及单位等内涵。将表达式间进行横向比较,能促使学生记忆概念、活化概念和深化概念。例如,速度概念的表达式V=S/t和功率的表达式P=w/t相比较,它们都有反映了另一物理量变化快慢的共同特征;它们的单位都由另外两个物理量的单位复合而成。

另外,象密度、电阻率、比热等概念,从公式上都可看出,对同一物质来说,它们的比值都一个“常数”,反映着物质本身的属性。这可消除诸如“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一杯水比热(密度)比半杯水的比热(密度)大”等之类的错误。

四、通过比较促进知识的正迁移

例如,把两只标有220V、40W和220V、100W字样的白炽电灯分别进行并联或串联后,接入220V的电路中,判断这两种情况哪个灯泡较亮?根据平时的经验都是100W的灯泡较亮一些,即使老师通过分析和讨论得出串联时40W较亮,并联时100W的较亮。但仍有一部分同学对分析感到不可靠,但如果我们通过可控实验来进行对比,学生就会信服了。

五、将物理概念与生活相比较

有些物理概念看似深奥难懂,若将其与一些生活常识相比较,则能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

如:由于“电压”和电场力做功的概念有关,一般初中课本中对电压都没有明确的定义,教材采用直接引入的方法,这对学生掌握这一概念是不利的,有不少学生学了“电压”这一课后,仍然模模糊糊,说不出它是什么,更不了解它的物理意义。

流体力学重要概念篇5

关键词:概念教学 培养能力 合理应用 教法多样化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如何使学生形成、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进而掌握规律,并使他们的认识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核心问题。下面笔者就近几年的教学体会谈一谈对物理概念教学的认识。

一、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物理概念是物理学最重要的基石。任何一门学科,如果没有一些概念作为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的出发点,就不可能揭示这门学科的内容,形成学科的体系与结构,也就失去了这门学科的价值。其次,让学生掌握好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的关键。如果学生只是注意背定义、记公式、做习题,而忽视了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其结果是丰富的物理含义被形形的数学符号所淹没,概念不清就会越学越困难,怎么还谈得上知识的灵活运用呢?第三,物理概念教学是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形成、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认识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在物理环境中通过观察、实验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或用实验对结论进行检验;要运用物理学方法,通过复杂的思维过程把新事物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联系起来,通过同化或顺应来认识和理解新事物。所以引导学生形成物理概念和发展对概念的理解,是学习物理学方法、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过程和途径。

二、析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基本内容

1.关于物质基本属性的概念初中物理给学生介绍了很多有关物质基本属性的概念。如质量、密度、熔点、沸点、比热、电阻等。通过这一类概念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这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以此来认识事物,区别事物。

2.关于物体间相互作用及变化规律的概念。速度、力、功、功率、机械能、电流、电压等这一类概念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建立起一个相对的概念。即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的变化之中,而这种变化都是按一定的物理规律进行的。如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电能、热能、机械能间都可以相互转化,但在转化过程中都遵循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三、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方法应用

1.重视从实践中引入概念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概念,因为生活实践留在记忆中的形象容易为学生理解。尤其对于初中学生,从生产生活中感知到的大量的、丰富的物理现象是他们认识物理概念的必要的感性材料。这些感性材料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教师利用好这些生活素材布置学生观察或动手实验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简单机械的学习中,课前布置学生找找生活中杠杆、轮轴的实例以及它们的作用。再如在压强的教学中,课前布置学生完成两个实验:①一个较胖的同学和一个较瘦的同学同时站在沙坑中,观察脚陷入的情况如何?②同一个人穿平底鞋和穿细高跟鞋站入沙坑中,脚陷入的情况又怎样?这样,使学生对压强大小的决定因素先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这样能为压强概念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

2.通过应用,对物理概念加深认识

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深入不下去。教师的任务就在于从正面、反面、侧面全方位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他们深入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对于物理实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初中学生往往是出于好奇心,而不是有目的地去观察,只停留在物理现象的个别特征上。这样不利于物理概念的形成。因此教师应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善于观察物理事实方面,不仅要发现物理现象的个别特征,而且要发现特征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合理运用概念,分析概念间的相互联系

运用物理概念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既是深化认识的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对概念认识是否正确的主要标志。必须对概念规律的内在联系加以挖掘。有些同学对每节课的单个概念予以理解,却不善于把这些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物理概念之所以有用,不仅在于它是具体的物理现象的概括和抽象,而且在于它与其他概念的联系。学生不能把相关概念综合成一个相连相容的概念网络,也就不能把它们应用于各种物理场合。事实上,初中物理的许多概念前后都有联系,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即可收到一石数鸟之效。如复习“电功电功率”这一章时,学生比较电功和电热计算公式时,发现有时公式形式是相同的,这时就应引导学生分析:电流做功的实质是什么?两个物理量形式上达到统一蕴藏着一条什么规律?使学生联想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并由此进一步分析,何时Q=W,何时Q≠W。这样,使学生的知识形成系统化。

4.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注意教法的多样化

⑴从错误中强化概念的认识

物理概念的学习重在理解。以这样一个力学中典型问题为例:一木块沿斜面下滑,问下滑中木块受几个力作用?很多学生会回答为重力、支持力、磨擦力、下滑力。无形中多出了一个下滑力。分析错误产生原因,就是因为死记概念,没有理解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是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既要有受力者又要有施力者。可见,概念的记忆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这样才能有助于物理概念的深化。通过错误从而能够加深学生的映象,丰富学生对概念内涵的认识,也有利于对思维能力的培养。

⑵应用"类比法"帮助理解物理概念

初中物理的许多概念如速度、功率、密度、电阻等等,在定义的时候思路上是完全相同的:通过两个物理量的比值反映物体本身的某种属性。对这些概念,通过类比,使学生能够达到融会贯通。例如把电流做功比做水流做功、把电压比做水压从而可使学生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类比成实实在在的水,从而理解了电流和电压的实质。

⑶把相似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对比教学

流体力学重要概念篇6

一、初中数学概念探究性教学概

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是教师创设恰当的问题情节,合理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牢固掌握数学概念的过程。初中数学概念一共包括内涵定义、外延定义、发生定义、公理定义、规定定义五种类型。不同的概念类型对应着不同的概念探究性教学方法。

首先,内涵定义的探究性教学方法。此类定义的教学大多采用问题探讨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合理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共同交流、探讨、合作,积极主动地探究概念涉及的相关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总结规律。问题探讨式教学模式的具体流程包括:问题情境创设、问题出现、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再现、解决问题以及得出结论。

其次,外延定义的探究性教学方法。采用外延方式定义的数学概念,它的内涵通常较难研究,所以不需要从内涵角度进行教学。

例如,在讲“三角函数”时,只要让学生掌握三角函数包括正余弦、正余割与正余切就行了,不用去探究三角函数的本质。

第三,发生定义的探究性教学方法。发生定义没有直接定义概念的内涵、外延,而是根据概念反映对象的形成过程进行定义。发生定义的教学中,通常采用发现探索式教学方法。其基本程序包括问题情境创设,自主探究,概念形成过程展现,归纳、延伸以及总结。

第四,公理定义的探究性教学方法。公理定义通常是间接地定义数学中的原始概念,运用数学公理规定概念应具备的关系或性质,进而确定概念的内涵。教材中对此类概念的处理方法是做逻辑性的解释或说明,而不给出定义。教师需要重点分析概念反映出的对象的特点。

最后,规定定义的探究性教学方法。规定定义出于统一某种记法或简化表现形式而提出的新概念,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整理概念知识,

例如,负指数与零指数等概念。教师在教授此类概念时,应当重点分析此类概念规定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二、以“圆”为例的概念探究性教

学分析

初中数学概念探究性教学主要包括三个环节:问题情境创设、探究交流以及总结归纳。

首先,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是思维的起源,设置合理的问题情境是数学概念性探究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设置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

例如,运用多媒体设备呈现三角形车轮与圆形车轮的图片,然后提出问题: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呢?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其进行积极的思考;通过设置套圈游戏,激发学生探究套圈游戏是否公平。通过问题呈现的方式,将日常生活情景抽象为数学模型,使教学富有现实性、抽象性、探究性。在此环节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促进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其次,探究交流。初中数学概念探究性教学中的主体是学生,探究性教学的主要环节就是学生的探究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在自身学习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引导学生多角度探究概念的内容。

例如,在总结圆的概念时,学生主动提问:集合是什么?这充分体现了概念探究过程中的问题性。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打破传统的灌输与接受的关系,实现富有活力的交流,在探究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可以采用教师指导探索、小组探究、自主探究等方式,保持教学过程的开发性。

流体力学重要概念篇7

初中物理概念有很大一部分可以从字面得到解释,对于这些概念,学生可以从字面含义出发,斟字酌句,由浅入深.比如:磁感线,磁-磁场,感-感应,线-曲线,即感应磁场的曲线.再比如:匀速直线运动,匀-均匀,速-速度,即速度均匀不变的运动.进一步延伸则表示在一条直线中,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在解释字面意思的时候,要让学生了解相同的词在不同的概念中不一定具有相同的意思.学生在斟字酌句的时候,经常会陷入迷茫的死胡同.此时,就需要拓宽视野,发挥想象.如“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匀速”和“匀速直线运动”中的“匀速”,大部分学生在看到这两个概念中的“匀速”时都觉得应该是速度不变的,实则不然,“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匀速”是指物体运动的速率大小不变,但运动的方向时刻改变,而“匀速直线运动”中的“匀速”是指物体运动的速率大小不变.因此,学生在从字面上理解概念的含义时,一定要确保词义的正确理解.

二、从区别中寻找联系学习物理概念

要想真正的理解物理概念,就要学会把相似的概念放到一起进行分析比较,找到相似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而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比如速度和速率两个概念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难点,有些学生在学习完初中物理教材之后也不能完全的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因而刚接触这两个概念时,就要做出明确的区分.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二者的不同点.速度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而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速度与位移相联系,平均速度即单位时间内的位移,是矢量,而速率与路程相联系,平均速率是单位时间内的路程,是标量.但是二者之间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匀速直线运动中或者是变速运动中的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速率的大小.由此,学生通过对二者的比较,更加深入的理解了速度和速率这两个概念.

三、利用理想模型强化物理概念

理想模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指忽略了研究对象的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即研究对象的本质问题,或者是在一个研究系统中,忽略了研究对象本身并不影响研究系统效果的次要因素.理想模型通常将研究对象化繁为简,有利于更直观形象的理解物理概念.比如我们所熟知的点电荷的概念.很多学生刚接触点电荷的概念时并不能快速的描绘出点电荷的样子,学生的脑中,电荷往往是杂乱无章、看不见、摸不到的,它们毫无规律的运动着,但是随着不断的研究会发现:在一个研究系统中,我们只关心点电荷电荷量的多少,因此完全可以忽视电荷的质量、大小、形状和电荷的分布情况,把这些电荷看成简单的集合点,就称为点电荷.如此,学生便在脑中建立了点电荷的理想模型,理想模型的建立为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四、巧用多媒体领会物理概念

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给物理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看到原本看不到的东西,听到原本听不到的声音,让这些抽象和难以想象的物理概念变得形象而直观.例如教师在教学静电的概念时,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生活中静电的案例,如用刚梳过头发的梳子去吸引纸屑的场景和夜里脱毛衣的场景,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的静电事例,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再例如,教师在讲解电流的概念时,可以调用电流产生和运动的模拟动画,让学生清楚的看到电流的产生及运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电流的计算公式和电流的微观表达式.所以巧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在保证物理教学有质有量完成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从实际生活中引入物理概念

流体力学重要概念篇8

关键词:电子技术;概念;现象;抽象;形象

电子中的概念是反映电子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是电子技术事实的抽象。它不仅是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电子技术规律和公式的理论基础。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的过程,其实是在不断地建立电子技术概念的过程。因此概念教学是学生学好电子技术的基础,更是学好电子技术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理解并运用好高中电子技术概念呢,从实际教学的经验中体会到,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抽象为形象,可以提高概念教学的效果。

一、联系、联想记忆法

电子技术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例如:电场、电力线,磁场、磁力线。电场、磁场看不到但却实存在(可以利用实验证明),而电力线和磁力线不存在为了分析问题方便而画出来的(可以看到)。利用电力线或磁力线的方向表示电场或磁场的方向,利用电力线或磁力线的疏密来表示电场或磁场的强弱。

半导体中载流子的运动也是如此:一般我们看不到,为了分析方便往往把空穴和自由电子画出来。空穴带正电荷,自由电子带负电荷,主要靠空穴导电的半导体称为空穴型半导体或P型半导体;主要靠自由电子导电的半导体称为电子型半导体或称为N型半导体。空穴通常用圆圈O表示,P去掉尾巴就是O;电子带负电N就可以想成三个负号。通过总结空穴、电子,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就比较容易记了。

二、教学实验演示法

电子技术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进行概念教学时,演示实验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一个生动的演示实验,可创设一种良好的电子技术环境,给学生提供鲜明具体的感性认识,再通过引导学生对现象特征的概括形成自己的概念。

如“整流”概念的教学,用直流电源和单向半波整流电路演示,让学生体会到外加电源的正极接二极管的正极,电源的负极接二极管的负极,二极管受正电压,二极管导通,电路中通过大的电流IF;反之外加电源的正极接二极管的负极,电源负极接二极管的正极,电路中几乎无电流通过。从而揭示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三、电教图像剖析法

有些高中电子技术概念,无法实验演示也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如PN结的形成,空穴和电子的扩散运动、漂移运动等。可以用图像、电教手段(如FLASH动画)展示给学生观看。电子技术图像通过培养学生的直觉,从而培养学生的高层次的形象思维能力,建立起电子技术概念的情景;电教手段能以生动、形象、鲜明的动画效果,模拟再现一些电子技术过程,学生通过观看、思考,就会自觉地在头脑中形成建立电子技术概念的情景。这种方法符合“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基本认识规律,是现代教学中提高概念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

四、兴趣引导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际生活,生产实践及现代高科技中一些有趣的电子技术现象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如对放大概念的认识,以门铃的工作过程为例。可以先不加放大三极管时接好电源和音乐片,门铃发声,声音很小只能在耳边才能听到;接着接好电源、音乐片,门铃发声,声音比较大,整个班都可以听到。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门铃发出声响的明显变化的现象。说明和分析什么是放大的概念,通过学生对“放大”现象切身的体会来理解掌握这一概念。利用振荡电路组成的闪光灯电路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电路的分析对知识的掌握。

五、循序渐进法

循序渐进,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是实际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复习已掌握的电子技术概念,并对此概念加以扩展,延伸,或使其内涵、外延发生变化从而得到新的概念。

流体力学重要概念篇9

一、 问题的提出和分析

也是由于清晰而有序地呈现科学知识的需要,在理科教材中,各单元的知识基本上被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概念到规律的原则,沿着线性的路径编排。一个单元常常始于知识点或技能点――这些知识点或技能点在成人看来是非常重要的,是学习后面的核心概念必备的。但在有些单元中,始于知识点的学习,可能不利于单元核心概念的有效建构。如初中科学《运动和力》一章中,“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有力作用于其上”是该章的核心概念。如果沿着教材的编排顺序学习,则是先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力、重力、摩擦力等概念,至第七节核心内容“牛顿第一定律”才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思考核心问题:运动与力究竟有什么关系。最后学生虽然也会复述牛顿第一定律,但由于在生活中形成的前概念十分顽固,单元核心概念并未真正建构,至后面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则错误百出。

教育作为完善人性的活动,是一种复杂性现象,具有非线性、混沌、非还原性等基本属性。[1]人的认知是沿着“整体―局部―整体”的路径非线性发展的。按学科逻辑顺序编排的教材常常与初中生的心理顺序之间存在着矛盾。如果让学生按部就班地沿着线性的路径学习,他们貌似在教师的牵引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着,但由于学生与成人的信息严重不对等,只见“树”不见“林”。他们由于对局部知识的意义不明,内在动机不足,问题意识缺乏,从而缺少引入并建构概念的意向。诚然,沿着线性路径编排的单元内容,为学生准确地了解科学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充分体现了科学学科严谨的逻辑体系,确有其自身优势。但是严格的逻辑形式体现了学科专家、内行者所取得的结论,刚刚开始入门的初中生的学习起点如果从逻辑体系开始,可能会因遭遇较大的困难而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在课程实施中,教师需要从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内在需求出发调整学习内容的顺序,让其与学生的心理顺序相适应,以促成其最后对学科逻辑体系的把握。

二、整体化单元学习的特征、意义和策略

我们在单元教学中,试图跳出分析性、线性的思维,以长远的眼光,整体考虑、统筹安排学生在整个单元的学习进程,让学生及早触及主干和核心问题,体会到所学内容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产生较为强烈的求知动机和兴趣。

1.整体化单元学习的特征

整体化单元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始于一个完整的对象,如一个现象、一个情景、一项任务、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从学生的学习状态来说,相对于线性化、碎片化的学习始于知识点和技能点,整体化的学习始于对学生有意义的整体性的事物,因而学生明白局部知识学习的意义,对单元学习有着一定的掌控感,内在学习动机得以激发。从学习结果而言,整体化的单元学习获得的知识具有整体感,并且比较有利于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达到较深的层次,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想方法和情感也得到提升。

2.整体化单元学习的意义

首先,整体化单元学习体现了对人之向学天性的尊重和顺应。人是天生的学习者,呵护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巨大潜能是促使学生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基本前提。人类的好奇心常常指向于整体的事物而不是零碎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人的知识常常栖息在对某一个整体的领悟上面,只有完整的事物才对学生有着生命意义。整体化的单元学习在单元伊始即引学习者入门,把意义还给学生,把整体任务和核心问题交给学生,还给学生知情权和驾驭感,唤起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学习自觉。因此,整体化学习是对学生内在需求的呼应,是对人之天性的深层次尊重。

其次,整体化单元学习有利于学生自我调控意识和能力的激发。真正的学习是内在和自我驱动的,学习的过程需要自我监督、自我调整和完善。鉴于学生头脑中顽固的前概念的存在,科学概念的建构,仅仅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是不够的,而要让学生意识到旧经验与新经验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即发生认知冲突。在整体化的单元学习中,学生的认知冲突及早地被引发甚至激化,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自我调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最后,整体化的单元学习促进学生对单元核心概念的有效建构。如对于“运动与力的关系”这一概念,在单元学习之初就以活动形式引发学生思考、暴露前概念,并在长达近二周的时间里围绕核心问题进行反复提问、解释,再经课堂上的质疑、辩论以及实验、推理,核心概念的建构犹如五谷经长期发酵、酝酿,甘洌的美酒自然天成。较之原来仅在一节课内被动完成,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深度则进了一层。

3.整体化单元学习的策略

整体化的学习需要教师精心的整体化教学设计。在单元伊始教师需及早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其登高眺远,俯瞰全貌,对于何处有沟壑,何处有山峰,何处是需集中火力的目标有个概略的感知。常用策略有二。其一,例子入手,让思维作胚胎式发展。[2]以整体性的例子为载体把意义还给学生。例子可以是一段历史、一项活动,或者是一项任务、一个课题,单元学习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展开。在科学单元学习中,最多被采用的例子是学生活动。其二,先做后会,让体验成就感悟。学生不是先行接受条文,而是让学生可以先在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中活动、体验。全身心投入的活动是整体的,在此过程中,许多信息、问题和想法会接踵而来,学生可能会进入一种明白了其中道理但无法准确表达的状态,为进一步的理性提升和符号化作好准备。

三、整体化单元学习的进程及机制分析

在初中科学的单元学习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我们从例子(如活动)入手,让学生先感知整体问题,再在整体的背景下认识局部,最后在较高的层次上把握整体,建构核心概念。笔者曾与学生一起经历了《运动和力》一章的单元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进程如下。

1. 活动中触及核心问题

在“机械运动”一节后,学生即在活动单的引导下,在课外活动时间完成几项活动。 “活动一”是一项大型实验:由两位同学到对面的五楼把包有彩色布的大铁锤自静止开始释放,全班同学则一起观察铁锤的下落过程。 “活动二”是四人小组合作,轮流骑自行车,要求尽量让自行车走直线,经历起动、匀速、刹车三阶段,并思考背后的原因。还有两项活动则作为家庭作业,由学生自行设计完成。活动后,学生在活动单上填写各项活动中产生的困惑和希望解释的现象,并“试着解答”。当然,发给学生的活动单上特别要求学生在观察和活动过程中思考“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或变化背后的原因”。

人的思维发展不是呈简单的累积形态,而是作胚胎式、内核式发展的。思维的发展需要一个有意义的事物作为胚胎,源于学生的生活或活动的事物最为合适,因为它有可能帮助认知母体调动全部心智参与学习。[3]在本单元中,几项活动正好充当了学生思维发展的胚胎和内核,学生的思维就此基础上展开。这几项活动虽属个别,却是完整的,是极好的例子。就如一幅全息照片的每一个碎裂的小片包含着整个景物的信息,活动中也包含着速度、力、重力、摩擦力等概念和运动与力的关系。另外,由活动也给充分暴露前概念创造了极好的机会。并且,颇具冲击力的活动也点燃了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热情。活动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真实而蕴含问题的情境,有利于学生直觉、整体地感知研究对象的内部和外部的联系,触及核心问题。整个单元学习就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原来零碎的知识点学习转换成了主题式、问题解决式的进程。

2. 解释现象中暴露前概念

学生活动后,是一节以“运动与力究竟有什么关系”为主题的汇报交流课。各小组先交流在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和尝试性的解答,再进行班级交流。教师在黑板上记录下各组关于运动与力的关系的观点。大多同学认为“有运动就有力”,“运动产生力”。但是,也有反对者认为,“运动不一定需要力”,并以足球被踢出去后仍可以在地上滚作为事实依据。其实,早在“活动一”前,预测铁锤下落过程的运动状态及给出解释时,学生已经暴露了他们的前概念。他们认为,从五楼下落的铁锤速度应该越来越快,因为“离地面越近,重力越大”。

整体化单元学习中,学生的前概念暴露得充分且及时。在本单元中,活动在离“牛顿第一定律”一课的学习尚有二周的时候进行。活动中,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并且,紧接着的汇报交流课又为他们提供了表达和思维碰撞的机会。此时,学生的前概念得以充分暴露并被教师有意识地激化,强烈的认知冲突以及解开疑惑的欲望开始形成。

3. 带着问题学习局部概念

在“汇报交流课”中,教师把从学生嘴巴里“掉出”的力、重力、摩擦力等词都一一记录在黑板上。临下课时,面对学生对“运动与力关系”的两种不同观点,教师建议他们先设法把这些基本概念搞明白,再来作出正误判断。接下来局部概念的学习,基本回到教材编排的顺序进行,但在教学方式上,已少了教师的步步牵引,多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在对物体作受力分析时,学生会突然蹦出一句“它会做什么运动?”“如果没有这个支持力,它会陷下去吗?”在这些学生的心中,物体的受力情况已与运动状态密切相关,而不是井水不犯河水。尚未解开的“运动与力的关系”问题常常困扰着他们,要进一步搞明白运动与力的关系已经成了他们自己的需要,尽管当时并没有人对他们有这样的要求。

4. 论证中建构核心概念

在前面的“汇报交流课”中,学生的观点有:一派与亚里士多德的相似,另一派(少数派)与伽利略的类似。对此,教师并不加以评判。到了第七节“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教师下发前置任务单,引导学生就 “运动与力的关系”作深度思考,问:“现在,你持什么观点呢?请列出能支持你的观点的事实或你的实验方案。”课堂上,首先,学生在各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点和支持观点的事实。稍后,观点有争议的小组先在全班交流。“牛顿第一定律”一课成了辩论课。尽管大部分学生由于习惯思维起作用,已经认同了教科书上的观点,但也有极少数学生不愿在自己尚有疑惑的情况下轻易接受结论,于是成了“反方”。在两方辩论中,各自举出不同场景中的事实加以论证,如踢出的足球、太空中的运动物体、被甩出轨道的过山车等,想方设法说明自己的观点成立。最后,教师给各组分发小车、木板、棉布、毛巾等器材,并引导学生着重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大家用外推法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重要科学概念的建构,需要经历对相关现象背后的机制和成因的论证过程。在本单元学习的各个阶段,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在进步,因而论证能力也在提升。在早期“活动”后的汇报交流课中,学生虽有初步观点,但因概念不清、证据不足,说服力不强。而到了“牛顿第一定律”一课,经近二周的酝酿,思路打开了,带到课堂上的资源也丰富了。“有备而来”的学生侃侃而谈,或摆事实或提议做实验,当有人持错误观点时,会有多名同学举出反例加以驳斥。至此,核心概念的建构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5. 解决实际问题中拓展

“二力平衡条件”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补充和拓展,是生活在地球表面附近的人,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运动与力关系可以推得的必然结果。经历了单元整体学习的学生有了较强的问题意识,主动提出了“地球上的物体受重力为什么却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一问题,教师则从学生的疑惑出发,顺势而为,帮助学生完成对核心概念的拓展。该章学习结束时,学生先行独立整理知识,并以概念图表达各概念间的关系。

总之,围绕核心概念的建构展开整体化的单元学习,把学习重心从零碎的事实和局部的知识转移到理解可迁移的核心概念和知识结构上,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思想方法的深刻理解,也有效地促进了单元核心概念的建构。本文案例所述整体化单元学习的进程一般适用于知识脉络清晰,核心概念鲜明的单元。在初中科学教材中,有的“章”内容丰富且涉及面广,不止一个重要概念,则可分成若干小单元,进行整体化的学习设计。如在《体内物质的运输》《透镜与视觉》《金属和合金》等小单元中,均打破教材中小单元的知识呈现顺序,以生动的整体性例子切入,让学生沿着问题解决的思路展开学习。当然,整体化单元学习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有全局意识,以系统的眼光看待问题;需要教师锤炼自己的学科功底,站在学科和单元的高度整体把握教学内容;需要教师有强烈的学生意识和以生为本的价值取向,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单元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具体课时的微观设计,最后在课堂中创生师生“自己的课程”。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碎片化的教学评价极大地制约着走向整体化学习的进程。学校里频繁的月考、联考以及紧随其后的排名,压得教师无暇顾及整体而只顾眼前某几节内容的知识点、技能点的落实;各类考试中琐碎、繁多、专给学生挖“陷阱”的碎片化的试题导致碎片化的学习。走向整体化学习,也诉求教学评价的整体化。

参考文献:

流体力学重要概念篇10

关键词:电子技术;概念;现象;抽象;形象

电子中的概念是反映电子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是电子技术事实的抽象。它不仅是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电子技术规律和公式的理论基础。论文百事通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的过程,其实是在不断地建立电子技术概念的过程。因此概念教学是学生学好电子技术的基础,更是学好电子技术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理解并运用好高中电子技术概念呢,从实际教学的经验中体会到,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抽象为形象,可以提高概念教学的效果。

一、联系、联想记忆法

电子技术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例如:电场、电力线,磁场、磁力线。电场、磁场看不到但却实存在(可以利用实验证明),而电力线和磁力线不存在为了分析问题方便而画出来的(可以看到)。利用电力线或磁力线的方向表示电场或磁场的方向,利用电力线或磁力线的疏密来表示电场或磁场的强弱。

半导体中载流子的运动也是如此:一般我们看不到,为了分析方便往往把空穴和自由电子画出来。空穴带正电荷,自由电子带负电荷,主要靠空穴导电的半导体称为空穴型半导体或P型半导体;主要靠自由电子导电的半导体称为电子型半导体或称为N型半导体。空穴通常用圆圈O表示,P去掉尾巴就是O;电子带负电N就可以想成三个负号。通过总结空穴、电子,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就比较容易记了。

二、教学实验演示法

电子技术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进行概念教学时,演示实验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一个生动的演示实验,可创设一种良好的电子技术环境,给学生提供鲜明具体的感性认识,再通过引导学生对现象特征的概括形成自己的概念。

如“整流”概念的教学,用直流电源和单向半波整流电路演示,让学生体会到外加电源的正极接二极管的正极,电源的负极接二极管的负极,二极管受正电压,二极管导通,电路中通过大的电流IF;反之外加电源的正极接二极管的负极,电源负极接二极管的正极,电路中几乎无电流通过。从而揭示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三、电教图像剖析法

有些高中电子技术概念,无法实验演示也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如PN结的形成,空穴和电子的扩散运动、漂移运动等。可以用图像、电教手段(如FLASH动画)展示给学生观看。电子技术图像通过培养学生的直觉,从而培养学生的高层次的形象思维能力,建立起电子技术概念的情景;电教手段能以生动、形象、鲜明的动画效果,模拟再现一些电子技术过程,学生通过观看、思考,就会自觉地在头脑中形成建立电子技术概念的情景。这种方法符合“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基本认识规律,是现代教学中提高概念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

四、兴趣引导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际生活,生产实践及现代高科技中一些有趣的电子技术现象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如对放大概念的认识,以门铃的工作过程为例。可以先不加放大三极管时接好电源和音乐片,门铃发声,声音很小只能在耳边才能听到;接着接好电源、音乐片,门铃发声,声音比较大,整个班都可以听到。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门铃发出声响的明显变化的现象。说明和分析什么是放大的概念,通过学生对“放大”现象切身的体会来理解掌握这一概念。利用振荡电路组成的闪光灯电路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电路的分析对知识的掌握。

五、循序渐进法

循序渐进,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是实际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复习已掌握的电子技术概念,并对此概念加以扩展,延伸,或使其内涵、外延发生变化从而得到新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