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点力学概念十篇

时间:2023-12-22 18:02: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质点力学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质点力学概念

质点力学概念篇1

关键词: 物理概念 教学 四个方面

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本质属性的一种抽象,是在大量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的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物理概念在物理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正确地理解物理概念是掌握物理知识的前提,是解题的关键,也是在考试中选择题拿分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物理概念的教学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搞好物理概念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整体素质等都极其重要。而学生只有正确地理解概念,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才有可能学好、掌握物理知识。那么,我们教师应该如何进行物理概念的教学呢?我觉得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分层次、抓要点,掌握概念

概念教学要注意对概念逐字逐句加以推敲分析,剖析每个概念的层次、要点,逐步地启发学生来理解掌握概念。比如:简谐振动这个概念,我们可以分这样几个层次来分析理解:(1)在机械振动中;(2)回复力的大小与位移的大小成正比,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3)结果:这样的机械振动才是简谐振动。其中(1)、(2)是前提条件,只有在满足(1)、(2)这两个条件时才能得到(3)这个结果。再如:共振这个概念,我们也可以分三个层次来分析理解:(1)在受迫振动中;(2)策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周期相等的时候;(3)结果:振幅最大。其中(1)、(2)是作为前提条件,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出现(3)这个结果,才能称之为共振现象。在教学中通过这种划分层次,抓住要点的方法,不但使学生了解了这个概念是如何表达的,而且了解了描述这个概念的条件是什么,这样才算真正掌握了这个概念。

二、揭本质,抓关键,强化概念

在物理学中,一些物理量由定义可得到定义式,它通常能反映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却不能反映物理量的决定因素,反映不出概念的本质。只要把本质属性向学生讲清楚,把本质属性所反映的全体对象一一揭示出来,学生就可以不用死记硬背,甚至生搬硬套乱用公式。如:电阻这一概念,定义为:R=U/I,不少学生受数学公式的影响,认为:R与U成正比,与I成反比,若U=0,R=0,这个结论就是错误的结论。这说明学生对电阻的本质还不清楚。所以,要让学生了解它的本质,就要讲电阻的决定式R=pL/s,让学生清楚: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的性质,这种性质与电压、电流无关,它只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再如:电容这一概念,定义为:C=Q/U,许多学生也认为C与Q成正比,与U成反比。应该讲清电容的本质是用来储存电荷的,相当于容器,用来装东西。那么电容C与什么因数有关呢?它只与电容器的本身有关。如:平行板电容器C只取决于绝缘介质、正对面积、两极板间距离。在物理学中这样的概念还有很多,如:速度、场强、电势、电势差、磁感强度等,这些物理概念只知道定义还不够,一定要弄清概念的本质。

三、举反例,抓变式,深化概念

物理概念是十分严密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但要从正面意义上析文解字,而且要善于用反例来强化概念,能够从侧面和其他角度来反证剖析以启迪学生思维。通过转换视角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去分析,还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记忆,而这种教学效果在通常意义上讲是正面阐述所不及的,它可以让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如:波长这个概念,是指在振动过程中,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两质点间的距离叫做波长。但是,有学生会认为:只要两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这两点间的距离就是波长,此时我们可以反问:不相邻的,但两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这两点间的距离还是波长吗?这样学生为了确定是不是波长,还要再次理解概念,就会发现这种情形不是波长。然后让学生再对照概念逐字阅读理解就会发现:波长不仅要满足(a)“两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还要满足(b)“相邻”两个字,这样一来学生就深化了对波长这个概念的理解。

我们还可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去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中寻找“变”的规律,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能力,透彻理解概念。如讲述超重与失重时,学生会认为超重时物体的重力增大,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减少,完全失重时物体的重力为零。如果在学习这一概念时,我们通过实验指导学生去分析在超重与失重中变化的是支持力(或拉力),而不是重力。对于同一个物体在同一地方重力不变,而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重力和弹力),所以得出结论:超重弹力增大,失重弹力减少,而重力是不会变的。

四、作比较,辨异同,巩固概念

质点力学概念篇2

关键词:新课改 物理概念 过程教学

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如果把物理这门学科比作高楼大厦,那么物理概念就是构成这座大厦的基石。因此物理概念的学习是整个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它在学习物理知识、掌握物理知识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物理概念教学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认知程度,进而影响到学生整体知识网络的构建与拓展,可以说学好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关键。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很多老师在概念教学中走了很多误区,那就是有意无意中过于强调物理概念的知识本位,大大压缩了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新授课教学“重结果”的情况非常严重,很多教师在引入概念时没有让学生对其必要性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而是直接给出物理概念,致使一部分学生只是死记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没有真正理解物理概念的实质,物理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成为空中楼阁,题海战术成为他们学习物理的“捷径”。这种“熟记型”学习往往是比较机械的,学生对物理概念没有在感悟中“升华”。

一、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进行抽象归纳出的概念

由于质点是高中物理的入门知识,因此不仅要求学生认识质点,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质点的学习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从物理现象中抽象出质点这一物理模型的过程,从而真正理解质点及其研究方法。通过举例在研究雄鹰的飞翔时,要求学生想方设法描述雄鹰的运动,让学生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然后同学生一起找出“困难、麻烦”所在,即雄鹰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造成了其各个部分运动情况不同。再引导学生想办法忽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从而顺其自然的引入了质点的概念,同时要让学生明白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的误区之一,物体能否看出质点与大小有关;误区之二,这个物体被看成质点意味着在任何情况都可以看成质点。因此应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例如研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火车过桥时间和由A城市到B城市的时间,从而让学生归纳得到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的关键是相对研究问题的需要。

二、通过归纳总结用决定式来定义的物理概念

高一物理加速度的教学,对于刚迈上高中门槛的初中学生来讲太抽象,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涉及到运动多少路程、位移,运动有多快,很少碰到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的现象,可以说不学物理,在头脑中是不会自发的形成“加速度”的概念;其次,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高,对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的区别很难分清;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只重结果,轻过程,再通过大量的习题来死记结论。如果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不到培养。在实践中如果能把浓缩在其中的思维历程充分还原稀释,让学生沿着前人思维活动的足迹去重演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从中发现、体验、掌握形成概念的方法和学习科学思维的方法,那就等于教给学生一把打开思维宝库的金钥匙,从而把物理概念的教学作为帮助学生认识事物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

三、通过定义式来定义的概念

电场强度教学可以运用迁移规律引进电场概念,从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的对比开始电场概念的教学。通过对定律表达形式及其研究对象和相互作用方式的比较,引起学生的注意,启动学生对课题的思维。并将注意点集中到:质点间的引力作用,或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都在不接触的情况下产生,而质点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引力场发生的。从两定律的比较和归纳,使学生从对引力场的注意,联想电场,为建立电场概念奠定了必要的心理基础。在初步形成电场概念后,使学生确立电场的物质性认识是教学中的第二个环节。库仑定律是揭示电场物质性、形成电场强度概念的出发点。从库仑定律所表征的电场力到电场强度是电场的力的本质属性,该属性由形成电场的电荷、分布情况及空间位置所决定,与电场中有无检验电荷无关。这一思维的跨越构成教与学的矛盾,即所谓教学的难点。而这一难点的突破,必须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抽象的逻辑方法,以逻辑推理获得的思维直观来克服直观思维所形成的观念惯性,这就要求师生在认识活动中,共同通过科学思维来驾驭认识过程,从而建立电场强度的正确概念。为了加深学生对电场的认识可以在类比、辨析过程中,反馈信息,强化知识信号,发展认识能力。

四、注重矢量、标量概念的教学

矢量问题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动量、冲量、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等许多物理量的共同特征,学习好矢量的概念、矢量的运算法则等将十分重要。用矢量的规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是学生从初中物理向高中物理要跨越的一大“障碍”。因此,关于矢量的教学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大家都知道,“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就是矢量”。这其实是不科学的概念,矢量的关键特征是其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新教材必修一就注重了这一点,传统教学中往往在学习力的基础上就引入了矢量的方方面面,让学生难以接受,最后被动接受,效果较差。而新教材的处理体现出了课改精神――注重过程、注重探究,由一开始的路程与位移的比较,到速度、加速度教学,都是为了让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矢量观,而在位移教学中的又渗透了矢量的加法――三角形法则,更是为力的合成教学作好了铺垫,而这些知识的获得都必须在探究中完成。

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走出几个误区:

误区一:根据公式判定,得出该物理量是标量还是矢量。如功的表达式是W=Fscosθ,单纯从表达式得出功是矢量,但实际是标量,可以安排一个实例,如一个物体放在一个粗糙的斜面上,告诉其斜面夹角θ,物体质量m,动摩擦因数μ,下滑的位移s,把学生分成两组求解合力做的功,一种是先求各个力做的功;另一种是先求合力再求功;比较一下结论自然就会得出功是标量。

误区二:根据定义来判定,例如,电流强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为什么还是标量?可以举例如下:长江有很多支流,既有多个进水支流,又有多个出水支流,那么进水支流进的水和出水支流出的水是什么关系,学生根据实践自然会想到是相等的,而电流在流动过程中也是如此。问题迎刃而解。

总之,概念是构成物理知识的基础,正确地理解、掌握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基础。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概念教学应达到的目的;重视概念建立的条件和背景,避免断头去尾,取其表而略其质;忽视概念间的相互联系,把概念孤立起来;避免学生的死记硬背。在实践中结合教材和学生特点,深入挖掘知识的内涵与规律,让学生不再畏惧物理。

参考文献:

质点力学概念篇3

一、学生概念的获得与偏差

学生概念获得实质上就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概念形成有两个条件:一是学生自身的内部条件,即学生必须辨别概念的正反例证;二是教师方面的外部条件,教师必须对学生所提出的概念的关键特征的假设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反应,也就是说要让学生从外界获得反馈信息。然而,在学生获得数学概念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从而产生了概念获得的偏差。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时容易出现的三种错误情况:

1.扩大内涵,缩小外延。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把概念的一些无关特征当成了本质特征,在概念的内涵中不仅包括概念的本质特征,还包括了非本质特征,从而扩大了概念的内涵,缩小了概念的外延。

例如,有些学生认为合数必须是偶数,实际上,合数可能是偶数、也可能是奇数,数的奇偶性并不是合数的本质属性。

2.扩大外延,缩小内涵。当学生没有把概念的所有本质特征完全包含在概念的内涵中,或者,没有认识到本质特征,却把非本质特征当成了本质特征,就可能扩大概念的外延。

例如,教学《梯形的认识》,教学中老师会选择一些“非标准”的梯形让学生辨别,帮助学生排除标准图形所带来的干扰,避免出现误将“上底短,下底长,腰方向(腰相等)”等非本质特征当作本质特征的片面认识。

3.混淆概念。在学习中,学生常常会把一些相似的概念搞混淆。发生这些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能够清晰准确地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排除概念的无关特征。

例如:数位与位数、体积与容积,减少与减少到等等相对应概念,存在许多共同点与内在联系。

二、抓住概念的本质进行变式

“变式”是指本质属性不变而非本质属性发生变化。变式用以说明同一个概念的本质特征相同、非本质特征不同的一组实例。这些实例都是概念的正例,但是它们在概念的非本质特征方面有变化。

(一)图形变式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学生通过对平行四边形的割、拼、摆,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通过转化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在强化概念理解的环节中,课件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中不对应的一个高和一个底,并要求大家求出它的面积。

通过交流分析,学生明确:运用公式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相应的底和高。运用变式可以使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避免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从而真正掌握概念。

(二)符号变式

如教学“方程”时,在这个判断是不是方程中,学生必须对“未知数”、“等式”这几个概念十分清楚,才能形成这个判断,并以此来推断出下面的6道题目,哪些是方程。

(1) 56+23=79? (2) 23-x=67? (3) x÷5=4.5

(4) 44×2=88 (5) 75÷x=4? (6) 9+x=123

三、运用比较,揭示概念的本质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许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似同实异、容易混淆的问题。在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加以区别,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防止知识混淆、提高辨别能力。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发现运用比较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两个方面的学习困难:

(一)通过比较来帮助学生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例如,在前面的“合数”概念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分别比较所举的每一组合数实例内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此基础上,比较三组实例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概括出“合数”的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二)通过比较来帮助学生明确有关概念间的关系。

学生产生概念混淆往往是由于不能区分概念之间的异同,不明确概念之间的联系。在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比较时,要抓住它们的本质区分点。

例如,“偶数”和“奇数”的本质区分点是能否被2整除;“锐角”和“钝角”的本质区分点是大于还是小于“直角”或“90度角”。

四、变式与比较相兼,融会贯通

在变式的运用中,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帮助学生通过比较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概括,以奠定概念的基础。通过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变化,进行变式和比较,让分散的知识点趋于系统化,掌握概念间的本质关系,揭示解题规律,帮助学生学会模型判断。

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中,因为教学内容较为抽象,逻辑思维性强,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的一种基础知识,由于受各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共性错误。所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建立棱长、表面积、体积的模型,能分辨实际问题中,需要求什么内容。

模型1:V=abh

变式一:已知一个长方体游泳池的长是15米,宽10米,深2米,在池底铺上一层碎石,已知碎石厚0.2米。 问游泳池实际能蓄水多少?(在运用体积模型中,找到模型相对应的高)

变式二:在一个棱长为24厘米的正方体鱼缸中放入一石块(石块完全侵入水中),水面上升了1.5厘米,这个石块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石头体积)

模型2:C=(a+b+h)×4

一个长方体长5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它的棱长和是多少?

变式一:用彩色丝带包扎一只长7分米,宽5分米,高2分米的纸箱(连接部分忽略),这根丝带最少长多少?

模型三:S=(ab+ah+bh)×2

长方体的长是12厘米,宽8厘米,高5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变式一:一盒饼干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30厘米,现在要在它的四周贴上商标纸,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变式二:把一个棱长2分米的正方体切成两个体积相等的长方体,其中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质点力学概念篇4

一、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1.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年龄、知识和生活的局限,其思维处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认识一个事物、理解一个数学道理,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因此,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细心、耐心,尽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开始引入。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思考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如在教平均数应用题时,我利用铅笔做教具,重温“平均分”的概念。我用9个同样大小的小木块摆出三堆,第一堆1块,第二堆2块,第三堆6块,问:“每堆一样多吗?哪堆多?哪堆少?”学生都能正确回答。这时,我又把这三堆木块混在一起,重新平均分成三份,每份都是3块,告诉学生“3”这个新得到的数,是这三堆木块的“平均数”。我再演示一遍,要求学生仔细看,用心想:“平均数”是怎样得到的。学生看我把原来的三堆合并起来,变成一堆,再把这堆木块分做3份,每堆正好3块。这个演示过程既揭示了“平均数”的概念,又有意识地渗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又把木块按原来的样子1块,2块、6块地摆好,让学生观察,平均数“3”与原来的数比较大小。学生说,平均数3比原来大的数小,比原来小的数大,这样,学生就形象地理解了“求平均数”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

2.运用旧知识引出新概念

数学中的有些概念,往往难以直观表述。如比例尺、循环小数等,但它们与旧知识都有内在联系。我就充分运用旧知识引出新概念。在备课时要分析这个新概念有哪些旧知识与它有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讲授新概念,学生是容易接受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从心理学来分析,无恐惧心理,学生容易活跃;无畏难情绪,易于启发思维;旧知识记忆好,容易受鼓舞;所以运用旧知识引出新概念教学效果好。例如从求出几个数各自的“倍数”从而引出“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概念。总之,把已有知识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以旧带新,再化新为旧,如此循环往复,既促使学生明确了概念,又掌握了新旧概念间的联系。

3.通过实践认识事物本质、形成概念

常言说,实践出真知,手是脑的老师。学生通过演示学具,可以理解一些难以讲解的概念。如一年级小学生初学数的大小比较。是用小鸡小鸭学具,一一对比。如一只小鸡对一只小鸭,第二只小鸡对第二只小鸭……直到第六只小鸡没有小鸭对比了,就叫小鸡比小鸭多1只。又如二年级小学生学习“同样多”这个概念也是用学具红花和黄花,学生先摆7朵红花,再摆和红花一样多的7朵黄花,这样就把“同样多”这个数学概念,通过演示(手),思维(脑),形成概念,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这比老师演示、学生看,老师讲解、学生听效果好,印象深、记忆牢。

4.从具体到抽象,揭示概念的本质

在教学中既要注重适应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也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概念教学中,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探求概念的含义,沿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掌握概念。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圆周率这个概念比较抽象。一般教师都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很快就发现不管圆的大小如何,每个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教师指出:“这个倍数是个固定的数,数学上叫做‘圆周率’。这样,引导学生把大量感性材料,加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抛弃事物非本质东西(如圆的大小,纸板的颜色,测量用的单位等)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不论圆的大小,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形成了概念。

5.用“变式”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概念之后,我经常变换概念的叙述方法,让学生从各个侧面来理解概念。概念的表述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质数,可以说是“一个自然数除了1和它本身,不再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有时也说成“仅仅是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倍数的数”。学生对各种不同的叙述都能理解,就说明他们对概念的理解是透彻的,是灵活的,不是死背硬记的。有时可以变概念的非本质特征,让学生来辨析,加深他们对本质特征的理解。

6.对近似的概念加以对比

在小学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含义接近,但本质属性有区别。例如:数位与位数、体积与容积,减少与减少到等相对应概念,存在许多共同点与内在联系。对这类概念,学生常常容易混淆,必须把它们加以比较,避免互相干扰。比较,主要是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就要对进行比较的两个概念加以分析,看各有哪些本质特点。然后把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找出来,使学生既看到进行比较对象的内在联系,又看到它们的区别。这样,学的概念就会更加明确。对近似的概念经常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区分,既能培养学生对易混概念自觉进行比较的习惯,也能提高学生理解概念的能力。多年来我通过教学实践得到的体会有:重视培养学生的比较思想有几点好处:(1)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2)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有利于培养学生系统化的思维方式。

7.教师要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概念的含义

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必要的,但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不能忽视。教师应发挥好主导作用。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地位是相互依存的,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沿着观察、思维、理解、表达的过程,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掌握概念。这样极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可以教会学生发现真理。比如我教质数,合数两个概念。我先板书几个数:1、2、3、4、5、6、8、9、11、12,让同学分别写出每个数的因数来。为了便于学生观察,有意识地作如下排列,学生写出下列答案:

1——1 2——1、2 6——1、2、3、6 3——1、3 4——1、2、4 5——1、5 8——1、2、4、8 11——1、11 9——1、3、9 12——1、2、3、4、6、12

订正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找自然数的因数规律,学生观察后发现了规律。有的说有三种规律,有的则认为有四种情况。我表扬同学观察分析得好。是三种规律。于是又启发他们看是哪三种?①一个自然数只有一个因数;②一个自然数有两个因数;③一个自然数有三个以上因数。在这个情况下,我再次启发:一个因数的是什么样的数?两个的是什么样的数?三个以上又是什么样的因数?学生则发现一个的只有1;两个的则有1还有它本身;三个以上的则有1、自己本身、还有其他因数。最后老师一一肯定,并由学生看书后总结出质数、合数概念,这时学生很受鼓舞,认为自己发现了真理。对质数、合数的概念印象极为深刻。我又有意识地让学生研究“1”到底算哪类?学生沉默了,我说:“从书上找找是怎么说的?知道的就发言。”通过学生的口,说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我问:“为什么?”学生答:因为“1”的因数只占一条,算1就没有本身,算本身又没有“1”,这样可比老师直接告诉、或叮咛他们注意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把大量感性材料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抛弃事物和现象的非本质的东西,抓住事物和现象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因为是学生付出了脑力劳动而获得的,所以容易理解,记忆也牢固。

二、有效巩固概念

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概念,而且还要使学生熟记并灵活地运用概念。我认为概念的记忆与运用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教学中,加强练习,及时复习并做归纳整理,对巩固概念具有特殊意义。

1.学过的概念要归纳整理才能系统巩固

学完一个阶段以后,引导学生把学过的概念进行归类整理,明确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使学生掌握完整的概念体系。如学生学了“比”的全部知识后,我帮助他们归纳整理了什么叫比;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这一系列知识复习清楚之后,才能很好地解决求比例尺三种类型题和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只有把比的意义理解得一清二楚,才能继续学习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这样做就构成了一个概念体系,既便于理解,又便于记忆。概念学得扎扎实实,应用概念才会顺利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实际应用,巩固概念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势必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如学生学了小数的意义之后,我就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到商店了解几种商品的价钱,写在作业本上,第二天让他们在课上向大家汇报。通过了解的过程,非常自然地对小数的意义,读、写法得以运用与理解。又如学了各种平面图形后,我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哪些地方有这些平面图形。这种形式的作业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这不仅巩固了所学概念,还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综合运用概念,不仅巩固概念,而且检验概念的理解情况

在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之后,进一步设计不同形式的概念练习题,让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思考、达到巩固概念的目的,这也是培养检查学生判断能力的一种良好的练习形式。这种题目灵活、灵巧,能考查多方面的数学知识,是近年来巩固数学概念的一种很好的练习内容。

质点力学概念篇5

【关 键 词】科学教学;概念教学;认知同化理论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162-03

概念学习分为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个方面:概念形成是由学生从同类事物的不同实例中发现共同的本质特征;概念同化是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学习新概念的方式。奥苏贝尔根据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三种基本的概念同化模式,即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1]因此,教师在进行概念的教学时,根据概念在知识体系中所处的位置、顺序和相互关系,依据概念同化的三种模式,选择合适的方法,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客观地认识概念的本质属性,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达到理解和掌握概念、由浅入深地运用科学概念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一、上位学习模式教学

上位学习又称为“总括学习”,是指新概念相对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概念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和较广的包容面,新概念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旧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上位概念的外延较大,比较抽象,直接提出概念学生往往不容易理解和接受,借鉴实例或实验,较直观地呈现事实,从具体到抽象,形成概念。正如鲁宾斯坦所说:“任何思维,不论它是多么抽象多么理论的,都是从分析经验材料开始,而不可能是从任何其他东西开始的。”

(一)联系生活实际事例学习概念

功率的概念对初中学生讲是比较抽象的,教师可从生活现象引入,挖土机与人在挖土,挖土机的土少而人挖的土反而多?为什么?两个工人工作相同时间,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接着,引导学生比较做功快慢,有两种方法,一是相同时间比做功多少,二是做相同功比较时间长短。这实质上是帮助学生提取储存在头脑中的感性材料,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建立上位概念。

(二)利用实验探究学习概念

质量有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改变而改变的属性。质量的属性相对生活中具体例子是上位概念,教师来一次实验探究让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要比直接告诉他们记忆深刻得多。教师测量一个烧杯和一个装有固态碘(紫黑色)的升华管的总质量;将升华管加热使里面的固态碘变成气态碘(紫红色)后,重新放入烧杯,观察天平是否平衡,然后引导学生从以上的数据得出结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状态的改变而改变,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同理,教师先测橡皮泥的原始质量,再将橡皮泥捏成其他形状后放回,观察天平是否仍然平衡。得出结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的改变而改变。实践证明,利用实验探究,从具体到抽象,质量的属性上位概念顺利地得到建立。

(三)从生活经验逻辑推理学习概念

从生活经验逻辑推理学习概念,这种方法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和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对于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十分有利,但限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引入方法在初中阶段应用较少。例如,在引入功的公式时,教材上规定: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作为教师,该如何帮助学生形成功大小计算的概念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假设将物体A举高1m做的功为W。教师提出问题:(1)如果力增加一倍,高度不变。(相当于同一物体举两次)学生回答:2W;(2)力不变,高度变为两米。(相当于同一物体举两次)学生回答:2W;(3)力增加一倍高度变为两米。(相当于同一物体举4次)学生回答:4W。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功和力的大小成正比和距离成正比,即W=Fs。

二、下位学习模式教学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水平较低的新概念,归属到原有认知结构中适当概念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的意义。教学中可在原有概念下引出新概念,并把新概念纳入原有概念体系,反过来对原有上位概念又做了补充和扩展。

(一) 运用例举法内化呈现概念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碱的下位概念,我们在学习了碱通性以后,再来学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特性。教师在讲述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特性后,教师可以说,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属于碱,当然具有碱的通性。又如,教师在引出重力、压力、摩擦力、浮力概念后,可以让学生讨论、分析力的三要素。通过学生讨论,画图,无形中丰富了学生对力的感性认识,对于抽象的力概念,更形象化、直观化,使之便于理解。所以,多层面、多角度地呈现概念,为概念的顺利得出和概括创造条件。

(二)运用简化的模式图实现概念同化

如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分化都是细胞特点的下位概念,三者属并列关系。教师如果单纯地通过文字进行讲解,学生难以理解概念。教师在教学中,利用简化的模式图,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学生很容易了解细胞的行为特征。如下图,过程(一)表示细胞通过分裂使数目增多,故细胞分裂是量变的过程,刚分裂出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都相似。过程(二)表示细胞分化的过程,是在分裂的基础上,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

(三)应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掌握概念

民间谚语中蕴藏着许多科学的概念知识,在备课过程中有意识地挖掘,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一定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概念学习的作用。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这是生物的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反映了生物的变异现象;“一山不容二虎”――生物的种内斗争;“飞蛾投火”,这是生物的应激性。“一朝被蛇蛟,三年怕草绳”,这是生物的条件反射;“一方水土育一方人”,这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通过应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把学到的概念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这是帮助学生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

三、并列结合学习模式教学

要学习的新概念与原有概念并无上下位关系,但横向上同其他的概念相互作用有一定联系,或都是某一概念的下位概念,它们存在于共同的知识体系中。在完成一定知识的教学后,可以使用求同和求异方法对相邻、相对、并列的概念进行归纳整理,根据它们的相互关系组合成概念体系。

(一)运用类比的方法同化概念

类比具有启发思路,提供线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鉴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其思维活动还刚处于从形象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对于较为抽象的科学知识难以接受。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给某些知识以形象生动的类比,学生接受起来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对原子质量是初中科学基本概念教学的一个难点,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非逻辑思维能力去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用一些具体的事例进行形象类比来正确理解。如,现有四种粮食的籽粒,它们每粒种子的实际平均质量是:高梁3×10-5kg、谷子2.5×10-6kg、玉米2.5×10-4kg、小麦4.5×10-5kg,要经常书写和使用这些数字很不方便,若取一粒高粱种子实际质量的1/12(即2.5×10-6kg)作为标准,其他几种粮食种子的实际质量与这个标准相比较,就会得出一些便于书写和使用的简单比值:高梁12、谷子1、玉米100、小麦18。同样道理,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是碳原子(C―12)质量的1/12,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通过这种形象的类比,学生对相对原子质量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有了一个形象的认识,为正确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列表对比展示概念差异

对比法就是把一些相近或关系密切的基本概念,从几个方面进行逐项的对比,从中找出异同点来,以便明确其本质特征。例如,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血管不同,可以从从管壁、弹性、血流速度、功能四个方面加以比较。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血管对比列表如下。

(三) 概念图构建概念体系

概念图能较好地展示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能让概念之间隐性的关系显性化,用概念图来构建知识网络,能更好地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各概念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知识体系中所处地位。[3]如,在动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中,涉及到很多概念,有些概念属于并列存在,有些概念属于上下位关系,关系错综复杂,学生不容易理清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它们的关系可以用概念图表示。

概念图既可以概括一节课的内容,又可以概括一章或几章的内容,范围大小视需要而定,引导学生自己画图找概念间的联系,有助于理清思路,理解概念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维恩图彰显概念关系

笔者发现,对概念的理解不到位,特别是对概念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到位,这是学生在概念学习中的最大困难。许多概念之间有包含与被包含,或者出现交集的情况,这种内容相关的概念可以用借助数学集合关系,用直观的几何图形。比如,用大小的圆圈,以及圆圈之间的从属或有部分交集的关系来表示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例如,种内斗争和种间斗争是并列关系,都是生存斗争概念的下位概念,它们构成了生存斗争的两种形式。竞争是属于种间斗争的下位概念,而不是种内斗争的范畴。生存斗争的维恩图可以概括为右图所示。

借助数学集合直观的图形,让学生在在运用中得到巩固和概念的深化。教师可以在完成章节知识的教学后,对那些相邻、相对、并列或从属的概念进行类比、归纳,根据它们的逻辑关系,用一定图式组成一定序列,形成概念体系。把学生感知“孤立”、“散装”的概念纳入相应的概念体系之中,让学生获得一个条理清晰的知识网络,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新概念,又能进一步巩固深化已学概念。

(五)循环图突出概念联系

在血液循环的教学中,体循环和肺循环是血液循环概念的下位概念,它们构成了血液循环的两阶段,并且都包含了营养物质和气体两方面的交换。体循环是细胞消耗营养物质,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在肺循环的过程中,血液将CO2排除,增加了氧气,把静脉血变成动脉血。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存在,在物质上互相依存,在气体交换上具有的连续性。血液循环的整个过程用循环图表示更清晰,学生容易掌握血液的变化情况。

总之,奥苏贝尔提出的这三种概念同化模式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统一在一起的。教师在采用上位学习模式教学,有时还要用到下位学习模式,甚至并列结合学习模式。所以,教师在概念教学时,应灵活应用,同时,对一些重要的科学概念,学生只有在多次循环中才加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为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从实际出发把握教材,深入研究每个概念的深度和广度,才能更好地完成科学概念教学。

注 释:

[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20-249.

质点力学概念篇6

【关键词】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36-0031-01

化学概念是化学学科最基本、最基础的内容,其教学理应受到充分关注。初中化学是启蒙教学,化学概念具有逻辑性、概括性、抽象性特征。概念能深刻地反映化学过程中最本质的特征,是人们思维的结晶。对概念的理解不仅是学生学好基础理论、定律、公式的前提,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但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时常感到枯燥无味,难以接受或不感兴趣。如何加强基本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是本文要解决的难题。

一、有效对比,构建完整的概念体系

化学基本概念的系统服从于教学目标和意图,主要由教材的理论体系决定,其中部分概念是一个分段形成,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在概念教学时,物质的分类一直是学生难以接受的知识点,也是教学难点。教师应抓住基本概念的编排顺序逐步深化,各个突破,在有效推进的同时,应对比各概念间的异同,将其进行适当分类,并将同一类概念按其相互关系归纳在一起,加强概念间的内在联系,使原本教材中零散的知识联成有序的网络,力求使概念系统化,便于学生牢固、准确、系统地掌握基本概念,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例如,在第二单元“空气”中学习了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学习水的组成时又学习了单质、化合物及氧化物的概念,这时很多学生分不清混合物、化合物和氧化物的区别和联系。这些概念既有自身的内涵,又存在着一定的从属关系。在教学中既不能把它们绝对化,又不能将它们孤立分割对待,要分析它们之间的内涵与外延,联系对比画出关系图(如下图),以达到突出概念的本质联系,加深学生的理解,便于学生形成完整的概念体系。

教学实践证明,在进行联系对比,构建概念体系时,教师应多启发引导学生认真分析研究,并得出结论,不宜过早地列出全部结论,可在讲解分析的过程中随讲随列,最后完成一个完整的概念知识网络,不要一开始就向学生展出全图,以防止学生被动接受。

二、去伪存真,用好日常概念的“两极性”

化学基本概念又称前科学概念,是指未经专门学习,而在正常学习、实践积累的过程中掌握化学概念。对初中学生来说,学习、形成化学概念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学生常常受日常生活的一些概念影响,把自己切身体验到的东西先入为主,往往会对一些概念深信不疑,根深蒂固地扎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中,不能正确反映概念的本质。例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许多学生依据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木柴燃烧事例,自认物质燃烧后质量都是变少了。此时,可通过实验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引导学生科学、全面地观察和分析,运用直观获得的新知识来排除日常思维的干扰,及时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科学的化学概念。若日常概念的含义与化学概念的内涵一致时,会促进化学概念的构建与掌握,对学习将产生积极作用。如学习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稀溶液、浓溶液的概念及之间的关系和区别时,与常说的吃饱、没吃饱、吃少、吃多来举例说明,通过感性的认识思考,让学生易于接受、理解概念的内涵。

为了让学生掌握化学基本概念,教师要辩证地看待学生的日常概念,及时纠正不科学的日常概念,有机地联系能对学生的学习起积极作用的日常概念或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运用化学概念的两极性。将日常概念当成一种资源,作为让学生理解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日常概念生长出新的科学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三、依据认知,合理把握化学概念的深广度

概念本身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系,在一定条件下,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固定不变的,这是概念的确定性。但由于客观事物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以及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作为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也在不断深化,即使同一概念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要求也有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实把握好概念教学的目标,处理好概念教学的发展性与阶段性之间的矛盾。

为了加强概念教学,教师必须根据初中生的特点,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钻研教材,掌握好知识处置的分寸,准确把握概念的深度和广度,在不同阶段给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由浅入深,从片面到全面,循序渐进。例如,初中讲的“燃烧”是指在通常状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随着学习的不断加深,学生知道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镁也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燃烧不一定要氧气参与。还有氧化反应等概念,均属“过渡性”或“阶段性”概念,教学中不能不顾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而过分追求科学性和完善性,将概念随意扩展或深化,超越学生的认识能力。当然,注重概念的阶段性,并不能忽视其科学性。要注意教学的连续性,教师讲解应留有余地,避免绝对化,为后继教学打下埋伏,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好概念科学性与阶段性的关系。

四、正反剖析,突出化学概念的本质属性

能背诵概念并不等于真正理解概念,概念理解是概念教学的中心环节。讲授化学概念时,教师要认真剖析,抓住概念的关键,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指导学生在正面认识概念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从侧面或反面去剖析,通过不同层次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以便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进而能综合运用它们来灵活分析、解决问题。

例如,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其本质特征是酸与碱为反应物,而不是生成盐和水。讲授时不仅仅是只通过肯定的例子来例证,还要及时通过如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盐酸与氧化铜等否定的例子来促使学生对概念的思考辨析,通过正反例证,帮助学生多角度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总之,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一直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搞好化学基本概念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化学概念教学,选择合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尽可能采取多种教学策略,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如实验、模型、图标、录像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愿意学、学得懂,帮助学生快速建立化学概念,理解概念的实质,娴熟地将基本概念运用到解题和生活实践中,加深对概念的掌握,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钱扬义等.化学概念与化学“学科关键词”的学习与认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质点力学概念篇7

【关键词】高中地理 地理概念 概念教学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成败,且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是实施地理素质教育极为重要的环节,也是广大地理教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探究地理概念教学的作用

1.1 地理基础知识体系。地理概念是地理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关键。按照认知层次,地理基础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地理理性知识由地理特征、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四个部分组成。高中地理知识点以理性知识居多,几乎是感性知识的两倍。而高中地理综合性强、涉及面大,课本中出现的概念多,特别是地理术语和地理名词多,学生学习难度大。通过对地理概念体系的教学,可以把那些相对孤立、分散的地理现象和地理概念有机地纳入完整的科学体系之中,使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网络。可以说地理概念是构建地理学科体系的基石。地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训练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得到充分落实。

1.2 新课标的要求。自2004年实施新课标以来,高考地理试题在学科能力考查上继续加强,特别突出了对地理概念理解能力的考查,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制定的地理科高考考试说明中考试能力要求:“正确解释和区分地理概念及其含义。”而学生在这类题目上的得分率却比较低。长期以来,许多地理教师认为,对于一些名词概念只要背下来就行了,用不着作深层次的分析,照样能对付高考,现在看来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如果对地理概念没有准确理解、深刻分析、全面比较、系统综合、灵活运用,单靠死记硬背一些抽象的名词概念是难以达到高考要求的。

2.地理概念教学的方法地理概念源于地理事物,掌握地理概念是理解地理原理的基本条件

只记住一些杂乱无章的地理概念,而不真正理解它,就不能说真正形成了地理体系。因为概念这种东西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要真正掌握地理概念,准确无误地解答问题,仅仅靠机械记忆是不行的,必须善于在学习过程中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及时把感知到的地理表象进行抽象概括,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形成地理概念。地理概念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方法,如何挖掘并有意识地运用这些方法是我们教学训练中的重点。

2.1 运用概念地图。概念地图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能够表示、检查、修正、完善知识的认知工具,它通常是将有关某一主题但不同级别的概念置于方框或圆圈中,再以各种连线将相关的概念连接而形成的关于该主题的概念网络,这种形象化的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结构的理解,促进地理概念的学习。概念地图最早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诺瓦克教授通过研究基于教育心理学知识理解的案例而提出的。初级的概念地图包括节点、连线、层级和命题四个基本要素节点表示概念,是指感知到的同类事物的共同属性;连线表示两个概念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命题是两个概念之间通过某个连接同而形成的意义关系;层级表示同一知识领域中的概念的层次关系、概念地图研究的倡导者诺瓦克,开发了一种典型的概念图模型。概念地图不仅能对同一主题的相关概念进行区别,而且能显示学生对不同概念领域之间关系的理解。

2.2 启发讲授法。教师生动形象而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是学生感知地理现象和理解地理本质形成地理概念的主要方法。教师通过语言的描绘,把地理事物表现出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讲得愈生动,学生对地理表象的感知就愈深,就愈容易形成地理概念。启发讲授法就是教师围绕某一地理概念事先设计好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一边问一边讲,把学生的地理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直达地理概念的内核。

2.3 比较法。比较法在地理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能使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地理事物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发展的,而在发展过程中,各种地理现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性,同时因受一定的时间、空间的限制又有各自的特殊性。用比较法可以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及发展规律,在比较中形成地理概念。如,学习内、外力地质作用的概念时,指导学生阅读两个概念的教材叙述,并找出表面文字差异(能量来源与表现形式)。通过思考教师的提问,学生找到了由于表面差异造成的本质差异——外力在环境中的改造作用显示出极强地带性的规律;而内力则显示出极强的非地带性地质规律,为两种规律的出现打下了物质基础,引导学生找出同时性、矛盾性、共同作用于地表等表象联系,进一步剖析出两者的本质联系——内力决定着海陆分布的大势及地表起伏的格局,而外力则是在内力的基础上,对地表进行雕塑和改造作用(主次分明)。再回到各自的定义中,把握其内涵,强调学法的应用与能力形成的关系。运用比较法应注意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切忌简单类比或者为比较而比较。

质点力学概念篇8

关键词:初中物理 概念 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通过学习物理知识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物理概念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谓物理概念即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式。人们通过实践,从对象的许多属性中,撇开非本质属性,抽出本质属性概括而成。在概念形成阶段,人的认识已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在此对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做了一些粗浅的剖析。

一、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学知识的核心,它是学习物理学、理解物理公式含意、掌握其法则、规律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枯燥无味、难以掌握的一个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法,抓好概念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能效的重要手段。

二、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基本内容

物理学是一门基本概念和规律性都很强,同时又能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推理能力的自然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物质,以及这些物质的变化规律。初中物理内容尽管浅显,但知识覆盖面比较广。物理概念的教学实际上也就是从这二方面来进行的。

1.关于物质基本属性的概念

初中物理给学生介绍了很多有关物质基本属性的概念。如质量、密度、熔点、沸点、比热、电阻等。通过这一类概念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这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以此来认识事物,区别事物。

2.关于物体间相互作用及变化规律的概念

速度、力、功、功率、机械能、电流、电压等这一类概念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建立起一个相对的概念。即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的变化之中,而这种变化都是按一定的物理规律进行的。如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电能、热能、机械能间都可以相互转化,但在转化过程中都遵循一个规律即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三、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方法应用

一般来说,初中学生已具备了比较完全的物理感知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对周围世界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认识,也能对与物理现象相关联的各种条件作肤浅的分析。在此认识过程中他们表现出较强的心理积极性,这是一个积极的因素。但是在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概括、抽象的时候,他们心理上的主观能动性往往不够。这是一个消极的心理因素。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心理因素的积极方面,克服消极方面,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如果在教学中能够注意到以下几点,肯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重视从实践中引入概念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概念,因为生活实践留在记忆中的形象(表象)容易为学生理解。尤其对于初中学生,从生产生活中感知到的大量的、丰富的物理现象是他们认识物理概念的必要的感性材料。这些感性材料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教师利用好这些生活素材布置学生观察或动手实验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简单机械的学习中,课前布置学生找找生活中杠杆、轮轴的实例以及它们的作用。

2.通过应用,对物理概念加深认识

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深入不下去。教师的任务就在于从正面、反面、侧面全方位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他们深入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对于物理实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初中学生往往是出于好奇心,而不是有目的地去观察,只停留在物理现象的个别特征上。这样不利于物理概念的形成。

因此教师应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善于观察物理事实方面,不仅要发现物理现象的个别特征,而且要发现特征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此外,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应表现在对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初中学生在物理概念学习中,往往不能抓住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并加以联结概括,这时就需要教师在学习中不断加以引导。如在惯性教学中,学生往往能根据紧急刹车等现象列举出某一具体物体在某一状态下具有惯性的实例,这时教师就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出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由此进一步得出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的结论。

3.合理运用概念,分析概念间的相互联系

运用物理概念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既是深化认识的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对概念认识是否正确的主要标志。必须对概念规律的内在联系加以挖掘。有些同学对每节课的单个概念予以理解,却不善于把这些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物理概念之所以有用,不仅在于它是具体的物理现象的概括和抽象,而且在于它与其他概念的联系。学生不能把相关概念综合成一个相连相容的概念网络,也就不能把它们应用于各种物理场合。事实上,初中物理的许多概念前后都有联系,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即可收到一石数鸟之效。如复习“电功 电功率”这一章时,学生比较电功和电热计算公式时,发现有时公式形式是相同的,这时就应引导学生分析:电流做功的实质是什么?两个物理量形式上达到统一蕴藏着一条什么规律?使学生联想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并由此进一步分析,何时Q=W,何时Q≠W。这样,使学生的知识形成系统化。

4.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注意教法的多样化

⑴从错误中强化概念的认识,⑵应用"类比法"帮助理解物理概念,⑶把相似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对比教学。

物理学中有许多概念名称相似,如向下的压力和重力、热量和热能、做功与功率等等对这些概念加以归纳,指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有利于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质点力学概念篇9

关键词: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有效策略

化学概念是化学学科最基本、最基础的内容,其教学理应受到充分关注。初中化学是启蒙教学,化学概念具有逻辑性、概括性、抽象性特征。概念能深刻地反映化学过程中最本质的特征,是人们思维的结晶。对概念的理解不仅是学生学好基础理论、定律、公式的前提,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但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时常感到枯燥无味,难以接受或不感兴趣。如何加强基本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是本文要解决的难题。

一、有效对比,构建完整的概念体系

化学基本概念的系统服从于教学目标和意图,主要由教材的理论体系决定,其中部分概念是一个分段形成,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在概念教学时,物质的分类一直是学生难以接受的知识点,也是教学难点。教师应抓住基本概念的编排顺序逐步深化,各个突破,在有效推进的同时,应对比各概念间的异同,将其进行适当分类,并将同一类概念按其相互关系归纳在一起,加强概念间的内在联系,使原本教材中零散的知识联成有序的网络,力求使概念系统化,便于学生牢固、准确、系统地掌握基本概念,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例如,在第二单元“空气”中学习了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学习水的组成时又学习了单质、化合物及氧化物的概念,这时很多学生分不清混合物、化合物和氧化物的区别和联系。这些概念既有自身的内涵,又存在着一定的从属关系。在教学中既不能把它们绝对化,又不能将它们孤立分割对待,要分析它们之间的内涵与外延,联系对比画出关系图(如下图),以达到突出概念的本质联系,加深学生的理解,便于学生形成完整的概念体系。

教学实践证明,在进行联系对比,构建概念体系时,教师应多启发引导学生认真分析研究,并得出结论,不宜过早地列出全部结论,可在讲解分析的过程中随讲随列,最后完成一个完整的概念知识网络,不要一开始就向学生展出全图,以防止学生被动接受。

二、去伪存真,用好日常概念的“两极性”

化学基本概念又称前科学概念,是指未经专门学习,而在正常学习、实践积累的过程中掌握化学概念。对初中学生来说,学习、形成化学概念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学生常常受日常生活的一些概念影响,把自己切身体验到的东西先入为主,往往会对一些概念深信不疑,根深蒂固地扎在自己的知R结构中,不能正确反映概念的本质。例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许多学生依据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木柴燃烧事例,自认物质燃烧后质量都是变少了。此时,可通过实验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引导学生科学、全面地观察和分析,运用直观获得的新知识来排除日常思维的干扰,及时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科学的化学概念。若日常概念的含义与化学概念的内涵一致时,会促进化学概念的构建与掌握,对学习将产生积极作用。如学习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稀溶液、浓溶液的概念及之间的关系和区别时,与常说的吃饱、没吃饱、吃少、吃多来举例说明,通过感性的认识思考,让学生易于接受、理解概念的内涵。

为了让学生掌握化学基本概念,教师要辩证地看待学生的日常概念,及时纠正不科学的日常概念,有机地联系能对学生的学习起积极作用的日常概念或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运用化学概念的两极性。将日常概念当成一种资源,作为让学生理解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日常概念生长出新的科学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三、依据认知,合理把握化学概念的深广度

概念本身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系,在一定条件下,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固定不变的,这是概念的确定性。但由于客观事物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以及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作为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也在不断深化,即使同一概念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要求也有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实把握好概念教学的目标,处理好概念教学的发展性与阶段性之间的矛盾。

为了加强概念教学,教师必须根据初中生的特点,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钻研教材,掌握好知识处置的分寸,准确把握概念的深度和广度,在不同阶段给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由浅入深,从片面到全面,循序渐进。例如,初中讲的“燃烧”是指在通常状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随着学习的不断加深,学生知道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镁也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燃烧不一定要氧气参与。还有氧化反应等概念,均属“过渡性”或“阶段性”概念,教学中不能不顾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而过分追求科学性和完善性,将概念随意扩展或深化,超越学生的认识能力。当然,注重概念的阶段性,并不能忽视其科学性。要注意教学的连续性,教师讲解应留有余地,避免绝对化,为后继教学打下埋伏,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好概念科学性与阶段性的关系。

四、正反剖析,突出化学概念的本质属性

质点力学概念篇10

关键词:初中数学 概念教学 现状分析 对策研究

概念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数学中的命题,都是由概念构成的,数学中的推理和证明,又是由命题构成的。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整个数学教学的一个首要环节。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数学概念好比支点,而数学法则、定理好比杠杆,可见概念的重要性。怎样组织教学,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呢?

一、数学概念教学的意义

对一些具体的对象,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抽象、类比等,概括出它们的一般的与本质的特征,建立了某个数学概念。

从数学概念与数学基本技能之间的关系来看,数学概念是基本技能的基础,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却又反过来促使所学数学概念进一步深入巩固。例如列方程解应用题。学生在小学学列方程时,就感到很困难,到了中学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深化阶段,仍感到难度不小。对这一难点,一方面教师要在数学概念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对于“方程”这一概念要有非常明确的认识:“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如果学生对于“未知数”、“等式”这些概念很明确,就容易选择适当的未知数,把有关的量用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找出这些量与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等式。

在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中,概念是一种正确思维形式。要在思维中建立起数学概念,就要用到各种逻辑方法――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因此,概念教学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断发展。同时,概念也是从实际对象中抽象出来的。如“平面”便是由一块玻璃、黑板的表面、风平浪静的水面等具体的对象概括出来的,数学概念就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体现。

二、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现状分析

1 教学手段方法单一

扎实的功底,教学用语“贫乏”―有筋有骨却无血无肉。数学概念的掌握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需要较丰富的感性知识作为基础,教师仅仅具有较好的数学语言的基本功是远远不够的。

2 过于看重数学语言的形式化

数学语言表达是概念学习过程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数学中各种结构的获得都要依靠逻辑推理,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逻辑推理的进行,自然也就相应地影响到数学概念的形成。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正确地叙述概念,解释概念所揭示的本质属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深刻理解概念的一种标志。特别地如由负数的引人到有理数的概念、相反数的概念、绝对值的概念,它们的讲授历来是研究的重点,也是展现教师水平的一块试金石。正因如此,才出现了部分教师在概念教学中为将概念讲得深透,常出现不惜用整整一个学时单纯用来讲单调、枯燥的概念,概念的文字表述斟字酌句,甚至全班朗读、背诵,正面反面的例子反复讲述,出现了形式和繁琐的倾向,从而淡化了对实质性内容的讲解;更有甚者,部分教师为避免所谓“科学性”的错误,在讲述、板书、备课等方面追求至善至美,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如X(Y+Z)是否为多项式、线段是否包括端点等都要严加“盘查”,而对怎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反而考虑得较少。也就是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对如何利用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积极情绪的体验、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增强学习效果缺乏深入研究。

三、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对策研究

1 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

许多数学概念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讲清它们的来源,既会让学生感到不抽象,又有利于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一般说来,概念的形成过程包括:引入概念的必要性,对一些感性材料进行认识、分析、抽象和概括,注重概念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把形成概念的生动过程变为简单的“条文加例题”,就不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因此,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可以完整地、本质地、内在地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对理解概念具备思想基础,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例如,负数概念的建立,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如下:(1)让学生总结小学学过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用自然数 1,2,3…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就用自然数0表示;测量和计算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就用分数。(2)观察两个温度计,零上3度,记作 3°,零下 3 度,记作-3°,这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数――负数。

2 设变式举反例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要利用好变式和反例,克服思维定式的倾向, 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与运用. 一些数学概念是通过结合图形来讲解的,但是教材只能出示参考位置的图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原有图形的基础上补充一些变式图形,变式是从不同角度、变换方式来展示事物,通过变式便于揭露概念本质,便于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掌握概念的本质. 比如,讲解“三角形的高”这个概念时,可以通过变式给学生提供一些直观的图形, 也可以通过变换高的形式,来展示其本质. 三角形的高是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对边作垂线段,这个概念的本质属性被揭露出来,学生就会正确地理解概念. 尤其是在几何概念的教学中,如果不使用变式,学生的辨析能力会受到限制,不利于掌握概念的外延.

3 注重对概念的应用

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而概念的运用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它们是学生掌握概念的两个阶段。通过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加深、丰富和巩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并且在概念的实际运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概念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有力手段。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发展了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参考文献:

[1]房登琼. 初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J]. 德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1,(S3).

[2]王波. 关于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J].宁夏教育科研,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