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教育的意义十篇

时间:2023-12-20 17:41:51

苦难教育的意义

苦难教育的意义篇1

一、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形成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勇于面对任何困难的优良品格,这是我们民族之魂。在中国近百年的反对外族侵略的斗争中,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斗争中,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战胜任何敌人和困难的法宝,并使之系统化和理论化,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孟泰精神以及我们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都是艰苦奋斗精神的具体体现。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能否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可是,由于近几年来经济形势稍有好转,人们手头的钱多了些,有些人便认为艰苦奋斗精神过时了。脱离实际,盲目地讲排场,摆阔气,花钱大手大脚,搞“高消费”等等不良现象时有所见有所闻。目前我国经济形势总的来说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这些困难需要我们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困难,同心同德,共渡难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是要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勤俭,不是小气;节约,更不是寒酸。它是一种创业精神,是一种战胜困难的意志力。我们过去需要它,现在需要它,将来仍需要它。因此,在加快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提倡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同志出指出:“全党同志必须充分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以身作则,同全国人民一道,过几年紧日子,力争用三年或更多一些时间,从根本上缓解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矛盾,使国民经济走出困境。”总书记也就此多次作出指示。因此,我们说,新时期开展艰苦奋斗教育是实现远大理想的必要条件;是贯彻和党的基本路线的可靠保证;是凝聚全民族力量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所以,需要充分认识艰苦奋斗精神教育重要性,才能够切实搞好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

二、艰苦奋斗精神重在教育

在建国57年和见建党85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创造并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民族精神,并坚持用这些精神教育党员、教育干部、教育人民群众,使我们新中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了有成效的社会主义建设。克服3年严重自然灾害,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等等,都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并在这些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艰苦奋斗教育的方式方法。

一是树立了一大批艰苦奋斗的典型,号召人民学习。多年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就出无数英雄模范人物。建国初期的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孟泰等等,这些闪烁着共产主义思想火花的伟大典型,为全国人民塑造了学习的楷模,曾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为发展社会主义事业,艰苦创业奋斗不息,他们是我们的民族之魂。大庆40多年来的开发建设,也造就出了六十年代的王、马、段、薛;七十代的钢铁钻工吴全清、学铁人标兵高金颖;八十年代的申冠、吴训东;现在各行各业选树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典型群体,他们是大庆各个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集中体现。他们的精神和事迹,影响着广大石油工人,为祖国的石油事业忘我奋斗。

二是坚持教育不间断,让艰苦奋斗的思想在人民群众中扎根。过去,我们各级党组织十分注重职工特别是青年进行实践教育。诸如参观革命圣地、到工厂、农村、部队学习考察。我们大庆经常组织的参观铁人事迹展览馆、铁人一口井、研究院地宫、前线井队荣誉室等地教育。一些单位开展的访“四老”(走访会战初期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工人)、“三代人”恳谈(老会战、新工人、少先队员座谈会),发动职工开展“爱岗节约、爱岗致富、爱岗成才、爱岗创业”活动。这些灵活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受到了明显的教育效果,不仅没有过时,在新时期也同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失为艰苦奋斗的良好途径。

三是注重加强对青年党员干部的教育,让艰苦奋斗的思想一代代相传。青年党员干部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他们进行艰苦奋斗教育是一项关系到民族兴亡,国家发展战略方针。应该看到,八十年代以来的青少年生长在新社会,没有经受过艰苦生活的磨难,没有经历过困难时期的社会考验,他们热衷于追求理想化的生活方式、生活待遇和高品味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而这些事情,需要几代人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达到。尤其是我们国家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社会物质财富还不够极大丰富,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在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的今天,必须从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青年党员干部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让他们明白历史的责任需要他们不断开拓、创业、发展,付出几代人的艰辛。否则,就会丧失奋斗进取的信心,贻误社会主义宏伟大业;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就会化做泡影。所以,各级党组织必须从历史的高度出发,把对青少年进行艰苦奋斗教育当成社会主义千秋大业成败的关键问题来抓,把千百万革命先烈缔造的社会主义大旗一代一代地扛下去。

三、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要做到四个结合

艰苦奋斗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但又随着形势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必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并赋予新的内容。

一是把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相结合,引导职工解放思想,树立改革意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的轨道上来,并逐步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创造未来的过程,而创造则有赖于艰苦奋斗,所以说,改革的过程就是艰苦奋斗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将艰苦奋斗教育同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教育结合起来,认真组织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特色理

论”统一职工思想,用“八荣八耻”指导他们行动,从而明确今后的奋斗目标和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增强忧患意识,自觉为国分忧,为改革开放献计出力。二是把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开拓进取、树立竞争意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期,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发展壮大,利于不败之地。首先取决于企业的主人——职工,是否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敢为人先的思想。因此,要求职工必须树立竞争意识,认识到在竞争中求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场兴我荣、厂衰我耻的观念,以不畏困难敢创一流的工作作风,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为企业腾飞贡献力量。

三是把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同科学技术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放眼未来,树立科技意识。在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要提倡将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但实干不是傻干,更不是蛮干。当前,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十分重要的一条是要对职工进行科学技术教育,使职工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加强职工技术技能的培养锻炼,使之掌握过硬的技术本领,增强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能力,成为具有现代化科学技术和艰苦奋斗精神的一代新人。

四是把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同经济效益观念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效益意识。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在一些党员干部中形成了一种传统观念,片面地追求高指标、创纪录,不顾经济效益,算政治帐多,算经济帐少,形成了重速度、轻效益的冒进现象。生产任务完成得虽然较快,可产品质量不过关,成本超支,效益相对减少了。要扭转这种局面,就要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高度出发,教育和引导职工更新观念,在工作中坚持由生产型向经营转变,由经验向技术型转变。靠产品质量求效益,向节约挖潜降耗要效益。从而使职工牢固地树立效益观念和国家集体利益第一的全局观念。精打细算,勤俭节约,做国家和企业的主人翁。

四、要不断探索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新途径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艰苦奋斗精神教育也同样没有固定的模式。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不同时期的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既要一脉相承,又要各具特色。新时期搞艰苦奋斗教育必须从当前的实际出发,结合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在方式方法上要因时施教、因人施教、因行施教。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不断地探索。

一是探索教育的新方法,因时施教。当前与六十年代相比,不论从生活条件、工作条件、科学技术等各方面都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忆苦思甜”这种做法在建国和大庆会战初期的艰苦奋斗教育中,确实起到了相当大的教育作用。但今天的党员干部善于横向比较,更重要的是要使社会引导的价值观由过去的以苦为荣、越穷越革命转向追求文明、富裕、效益。因此,如果总是回味过去受苦,看到现在生活比过去好了就满足,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是一种安于现状不息进取的表现。要教育党员干部艰苦奋斗不是让他们去吃糠咽菜。搬出楼房住“干打垒”,自找苦吃。而是教育他们追求幸福生活,更重要的是要看到自己的责任,提别是国家还比较落后,改革开放处于功艰阶段,振兴国民经济还有更多的事要做,前进的路上还会有许多困难和障碍,这些都要求当代人以艰苦奋斗精神为动力,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建设祖国,振兴中华。

苦难教育的意义篇2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一再提出一定要在全党、全国人民包括大学生中大力开展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精神教育。2006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政协会议期间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提出“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把艰苦奋斗作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艰苦奋斗精神的弘扬遇到各种思想障碍,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今年是建党90周年、“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的第一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因势利导,积极开展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使艰苦奋斗精神在高校蔚然成风。

一、科学、准确地理解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

艰苦奋斗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新时期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要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科学地把握艰苦奋斗精神的一脉相承性,要从世情和国情的深刻变化中准确地理解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党90年的光辉历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以自己艰苦奋斗的经历,以几十万英勇党员和几万英勇干部的流血牺牲,在全民族几万万人中间起了伟大的教育作用。”[1](P184-185)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西柏坡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P1438-1439)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始终把坚持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反对脱离人民群众,防止党和人民政权蜕化变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为了摆脱“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强调指出:“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3](P240)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以身作则,严以律己,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成为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化身。他们的感人事迹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中,发生了多么巨大和深远的影响!不仅影响到我们这一代,而且影响到子孙后代。我们的干部,特别是老干部,要以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为榜样,以实际行动搞好传帮带。”[4](P125)他号召全党同志保持和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大力倡导艰苦创业精神,并把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提高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号召全党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江泽民指出:“对于共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说到底是牢固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世界观、人生观问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党的艰苦奋斗的好传统才能在自己的思想上和作风上真正扎根。”[5](P246)因此,他认为,“党员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不是小事。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坚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这是党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支柱。”[5](P533)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大刚刚闭幕不久,就来到西柏坡学习和考察,并向全党同志发出号召,要求大家牢记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他说:“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6]

中国共产党提倡的艰苦奋斗,从本质上说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体现,是无产阶级性质的体现,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体现。无论在革命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都是靠着艰苦奋斗的精神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然而它又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具有丰富的、科学的深刻内涵,并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前进,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自身。在革命年代,由于环境残酷,战争频繁,艰苦奋斗精神主要体现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冲锋陷阵,勇敢杀敌。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百业待兴,整个国家处于迅速恢复国民经济阶段,艰苦奋斗精神主要表现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计名利,任劳任怨。在今天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艰苦奋斗不再是被动地在贫困中挣扎,或者消极地忍受苦难的折磨,不是抑制人们正常的消费,也不是主张宗教式的清心寡欲,更不是要人去当“苦行僧”,而是希望我们牢记“两个务必”,时刻注意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由此带动全体人们保持好传统,抵制自私自利、骄奢淫逸的行为,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革命性和创造性相结合的进取意识和开拓精神。它蕴含着崭新的表现形式和时代特征。

艰苦奋斗是一种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态度。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保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不是一件小事。这是因为,不仅任何国家和个人都经不起浪费,而且浪费本身就是堕落的开始。古人历来强调“俭以养德,奢必丧志”正是基于这个教训。今天我们大学生讲艰苦奋斗,就是要坚持勤俭节约,吃苦耐劳,把我们的消费节制在合理的限度内,与社会生产水平相适应,力戒奢侈浪费。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做起,形成崇尚节俭、适度消费的理念,逐步形成节约、文明的行为模式,从而使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尚、一种道德,进而成为一种文化、文明,渗透到我们的血肉之中。

艰苦奋斗是一种永不言败、勤奋笃学的优良学风。所谓学风是指学校学习方面的风气,它主要包括学习的态度、学习的风格和学习的方法以及由此而营造起来的学习氛围。[7]学习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唯有坚持、勤奋、笃学才会有所成就。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坚强的意志、永不言败的精神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要求。唯有意志坚强,才能经得起学习的寂寞,才能经受人生道路上的坎坷。但坚强的意志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在“温室”里培育出来的,而是靠不断地磨炼才会产生,要靠长期的艰苦奋斗才能锻造。

艰苦奋斗是一种坚忍不拔、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实现理想或目标的道路上,充满着各种矛盾和困难,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前进的路上,要不畏艰难困苦,锐意进取,坚忍不拔,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为了人民的利益甘于奉献的思想品德。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需要付出繁重的体力劳动才能获得量多、质优的产品;在当今高科技时代,则需要付出大量的脑力劳动才能取得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因此,艰苦奋斗精神为我们大学生将来从事工作和科研提供了一个重要维度:不仅要求不怕困难、敢于和善于战胜困难,还要辩证、客观地对待矛盾和困难,即要求我们实事求是、坚忍不拔、求真务实地开展工作。

艰苦奋斗是一种昂扬向上、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艰苦奋斗精神的动力来源于远大的理想和憧憬,来自于克服理想和现实之间差距的坚定决心和信念。它是对人内在的一种要求,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途中更需要大学生弘扬革命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热情,那么一种拼搏精神。要在物欲横流的现象面前,把个人对权力的追求、对金钱的追求等种种带有潜在危险性的欲望克制到最低的限度,同时努力使真善美的东西得到更大的发展。青年大学生具备了艰苦奋斗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就能正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发愤图强,勇攀高峰,因此也必定是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人,必会使其人生道路越走越宽,使宝贵而短暂的一生闪光充实。

二、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是新形势的必然要求

首先,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是我国基本国情的内在要求。我国是一个有着13多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尽管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全国尚有一部分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城镇也有不少企业职工和居民的生活依然存在困难,实际需要帮助和扶持的对象接近1亿人。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也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仍然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国内繁重艰巨的改革和建设任务,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陶醉于已有的成绩而稍有懈怠。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深刻分析了我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明确指出了必须长时期保持艰苦奋斗的要求。因此,当前部分大学生要改变认为物质水平提高、日子普遍好过,就不必要再提倡艰苦奋斗的观念,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的基本国情,深刻理解保持艰苦奋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保证。大学生是民族与国家的希望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离不开青年一代的奋斗拼搏和无私奉献。所以,青年一代能不能成为党和人民期望的合格的事业接班人,能不能坚持和发扬老一代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将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途和命运。当前大学生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导致少数人滋长了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生活上追求高标准,导致学习上的低标准,以致丧失了艰苦奋斗精神。他们想不到人类历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不了解我们过去靠“小米加步枪”推翻“三座大山”,不了解我们现在靠艰苦奋斗精神开辟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更不了解即使到共产主义社会仍然需要艰苦奋斗精神推动事业发展。因此,加强对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事关国家兴衰,至关重要。

再次,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明辨荣辱是非,摆脱精神“贫困”的迫切需要。当代大学生从总体上看,思想状态、道德水准、价值取向、精神面貌是积极健康的。但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父母对子女的过于宠爱,社会攀比之风盛行,整个社会群体包括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取向都日趋复杂,大学校园受社会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日益严重,不少大学生在消费方面变得赶时髦、重派头、讲排场,消费内容除了正常的饮食、生活用品外,更多地用于应酬和玩乐活动,体现“超前消费”、“盲目攀比”等特点,存在“无边消费主义”[8](P33)的倾向。何况大学生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家庭环境不好的,这部分学生面对生活的巨大落差,如果不能很好地树立艰苦奋斗精神,崇尚“享乐”的思想状态与物质贫乏的现实矛盾会使其为此引发心理失衡现象,诸如自尊心极强,过度敏感,极度羡慕甚至嫉妒身边同学的消费水平,不愿意与同学交往,为了“面子”经常可以隐瞒家庭经济状况,更严重的是有的大学生还因此产生对父母的怨恨,甚至指责父母的无能。在这种“把贫困看成无能,当作耻辱;把享乐看成目标,当作光荣”的错误观念的误导下,要么孤僻自闭,要么破罐子破摔,得过且过。面对当前部分大学生精神“贫困”的被动局面,高校要大力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引导大学生走出精神“贫困”是其走向成长成才的关键和迫切需要。

三、当前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新举措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主要人才资源,是祖国未来建设的接班人,他们的精神状态、行为品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应当把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作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采取“明确一个主渠道、搭建两个平台、形成三种合力”的新举措。

1.明确一个主渠道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明确为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应有计划地在相关课程中突出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问题,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揭示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突出艰苦奋斗精神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伟大作用,采用青年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把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当中。

2.搭建两个平台

首先,要搭建校园文化平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教育力量,是高校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有效载体。学校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橱窗、电视以及网络的舆论导向作用和宣传教育功能,开辟艰苦奋斗教育专栏,营造人人讲艰苦奋斗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艰苦奋斗教育;要积极创造条件,举办融时代性、学术性、思想性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于一体的系列讲座、专题报告会,提高艰苦奋斗教育的水平;要开展创建文明班级、文明楼栋、文明宿舍、文明个人等评优评先活动,帮助大学生形成勤俭文明的生活习惯、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良好的个人品质;充分弘扬大学生中艰苦奋斗者的典型事例,积极引导生活困难学生和生活富裕学生之间的交流。

其次,要搭建社会实践平台。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仅靠理论引导是不够的,参加社会实践是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高校应责无旁贷地搭建好大学生社会实践这个平台,发挥社会实践的强化作用。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内劳动实践,比如现在高校开设的劳动实践课,每个学期每位学生必须参加劳动一周,通过劳动使之受到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和锻炼;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本校大学生的特点,组织学生到贫困地区进行社会调查、“三下乡”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让大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了解国情、社情、民情,体察群众疾苦,向工农学习,向实践学习,扩大视野,增长才干,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在实践中锤炼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健康创业精神;还可以结合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开展鲜明特色的艰苦奋斗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3.形成三种合力

高校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需要家庭、社会的配合协调,更需要大学生发挥主体性作用,依靠其个人习惯的自觉养成。因此,要使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取得较好效果,需要努力形成“家庭、社会和个人”的三种教育合力。

首先,要重视家庭的教育作用。家庭是形成和发展良好社会风气和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阵地。家长作为青年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行为处事以及一个家庭的文化背景都是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要端正教育理念和改进教育方法。一方面,家长要以身作则,在工作、学习和生活各方面艰苦奋斗,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出差乘机不坐头等舱,他曾明确表态不会给子女太多资产,并且支持提高遗产税率。”[9]另一方面,家长对孩子的爱,应是一种负责任的爱,要走出“一切为了孩子”、“只求孩子成绩好”等“爱”的误区,要约束孩子过分的物质要求,不能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无论其合理与否,总是有求必应。要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放手让孩子亲自去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

苦难教育的意义篇3

【摘要】实践是培养学生艰苦奋斗意志和品格的重要途径。自1995年学校成立董事会以来,石家庄铁道大学的董事单位已达60余家。学校不断拓宽与董事单位的合作,积极探索“3+1”、“2+2”等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学完前三年或前两年的课程后,提前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学校按照企业要求进行订单式培养,学生利用暑假和实习机会去现场锻炼,使培养的人才直接面向工程企业。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通过参与工程施工经受艰苦生活的磨炼,既增进了学生的实践知识,又使学生受到了基层的艰苦锻炼,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艰苦创业精神是凝聚党心民心战胜一切困难,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和骨干力量,如果他们缺少艰苦创业精神,就无法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创业教育,加强艰苦奋斗精神塑造,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亟待进行研究和解决。

一、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艰苦创业教育的灵魂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艰苦创业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被人们视为成就任何事业所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创业维艰,奋斗以成。历史的胜利和成功,永远属于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艰苦奋斗的人们。”[1]所以,加强艰苦创业教育,必须首先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从而为大学生艰苦创业确立目标,指明方向。

(一)理想———确立艰苦创业的远大目标

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有了人生奋斗的目标。人的理想越大,格局就越大,胸怀就越大,追求的事业也就会越大。在艰苦创业教育中进行理想教育,就是为大学生艰苦创业确立远大目标。理想不仅是大学生心中的企盼和希冀,也是预期要达到的目的地,一旦拥有了理想也就有了行动的坐标,理想需要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创业目标来实现。对当代大学生来说,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有了这样的理想追求,就应该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创业目标,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不断完善自己的创业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追求人生理想的过程。在大学生艰苦创业教育中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不仅为大学生创业确立了远大目标,而且可以克服理想教育的空泛性,使理想具体化、现实化,也能帮助大学生克服职业选择的消极等待思想和迷茫情绪,增强职业进取意识,树立正确、科学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二)信念———明确艰苦创业的正确方向

光有理想不够,还得拥有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认识深化、情感深化和意志深化的融合与统一,这就是信念。著名文学家苏东坡说过,“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创业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不可能处处鸟语花香,一帆风顺,遇到始料未及的困难、挫折甚至磨难都是正常的事。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就有可能退缩却步,就会前功尽弃,就会一事无成。在艰苦创业教育中,加强信念教育可以为艰苦创业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也是艰苦创业教育的灵魂,其目的是使大学生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清华大学演讲时指出:“什么能够使你们的心灵永明亮,而不至于后悔?那就是你们的理想信念。这就像一盏明灯,永远在你的心里点燃,并且照亮你的前进的方向。”[2]

二、把艰苦奋斗精神的培育作为艰苦创业教育的基石

2002年,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时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3]同理,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大学生是难以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的,艰苦创业教育必须着力塑造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

(一)对学生进行“苦”文化教育是前提

当代大学生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比较充裕,社会、家长给了他们很多的关爱和呵护,这种生活现实导致很多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习惯,有的学生甚至表现出追求物质享受,追求高消费的不良倾向。这些现象的出现都与他们长期脱离生产实践,对于生产劳动和劳动产品的来之不易没有切身感受,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有关。所以,培养学生艰苦创业精神,应重视对学生进行“苦”文化教育。通过“苦”文化教育使学生明白,唯有经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只有使“苦”的种子扎根心灵,才会生长出艰苦创业的果实。

(二)全面了解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涵是关键

开展艰苦创业教育,要对大学生全面揭示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使他们懂得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的条件下,讲艰苦奋斗并不是要他们重过缺吃少穿的苦行僧式的生活,也不仅仅是一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与生活方式。艰苦奋斗的时代内涵是一种开拓创新、不畏艰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不惧艰险、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是一种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生活态度。不畏艰险是艰苦奋斗精神的主要特征,是在艰难困苦面前不消极、不沮丧、力求有所作为的态度。吃苦耐劳是艰苦奋斗精神的表现形式,它是一种敬业精神,是对工作负责,全身心投入,表现为对既定目标的鞠躬尽瘁。勤俭节约,是艰苦奋斗精神的必然选择。勤俭节约既是一种生活态度,同时也表现为一种工作态度,它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做到适度消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工作中珍惜他人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只有全面理解艰苦奋斗的内涵,大学生才能深悟艰苦创业的真谛,才能将精神转化为行动。

(三)在“四会”中体会艰苦奋斗精神是根本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只有让大学生在生活中深刻体会艰苦奋斗精神,养成艰苦奋斗的生活态度才是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目的所在。大学生走入校园不仅仅是为了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思考的方法,学会生存生活的本领。因此,大学生只有在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中体会艰苦奋斗的精神才是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根本所在。在“四会”中体会艰苦奋斗的精神要求,大学生认真学习各项知识技能,发挥不怕吃苦的精神,勇攀科学的高峰,养成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在生活中发挥艰苦朴素的精神,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与人相处中发挥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一句话,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必须渗透,或者说融入到大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中。

三、把经常性特色教育作为艰苦创业教育的途径

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创业精神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为了提高艰苦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唯有坚持经常性特色教育,把艰苦创业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格局,才能更切实有效地塑造大学生的艰苦创业精神。石家庄铁道大学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采用“四课”的方式和途径,在本科生中四年一贯地开展艰苦创业教育,成效显著。(一)入学教育的必修课坚持从入学教育开始对新生进行艰苦创业教育。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对学生进行以军训、参观校史展览、观看校史纪录片和辉煌成就展、学习优秀毕业生事迹等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为了进一步扩大教育活动范围,强化教育效果,在以军训为主要内容的新生入学教育中,突出艰苦创业精神教育,邀请一些老革命、劳动模范、道德标兵等有突出贡献的人士为入学新生作报告,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人生感悟、理想信念为大学生讲解如何做人、做事,如何追求成功,实现人生价值。组织新生收看《高擎五星红旗的人们》、《大路朝阳》、《青春铸路魂》等纪实录像片,大力宣传毕业生到基层、到艰苦行业建功立业的先进典型,使广大新生深刻体会到肩上的社会责任,明确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激发他们刻苦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养成课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教育力量,良好的校园文化对每个学生都有熏陶和感染作用。将艰苦奋斗精神注入校园文化可以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从而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首先,注重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学校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都注重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同时,利用广播、橱窗、校报和校园网宣传优秀校友艰苦创业的先进事迹,“艰苦创业、志在四方”的传统、“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的作风和“军魂永驻,校企结合,育艰苦创业人”的办学特色,都成为学校的精神财富。其次,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在铁道大学校园内安置了詹天佑、茅以升等雕塑;把校园内的道路命名为青藏道、秦沈道、西康道等;在图书馆、教室、办公室、食堂和路边文化牌张贴或悬挂铁大学子艰苦创业的图片;记载着校史的八零广场等,这些都营造了崇尚艰苦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再次,开办以艰苦奋斗教育为主题,形式多样,融时代性、教育性和艰苦奋斗精神为一体的系列讲座活动。通过浓郁的以艰苦创业历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环境随时随地感染并激励着学生弘扬传统,发愤学习,将来报效祖国。(三)择业就业期间的指导课择业、就业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培养大学生的择业意识和能力,使大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为大学生开展择业、就业教育活动,将“就业指导课”列为必修课程,在“就业指导课”中,为学生介绍就业创业形势,激发学生艰苦创业的热情,为学生在基层创业打下初步的思想基础。把“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走基层成才之路”的思想贯穿到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始终,使学生牢固树立基层成才、艰苦成才意识和服务国家基本建设的职业意识。向学生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他们座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领域发生的变化及发展趋势,帮助学生认清形势,转变观念,自强自立,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勇于到基层锻炼成长,善于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苦难教育的意义篇4

一、利用时政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无限忠诚、热爱的思想感情和为祖国英勇献身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学生进行深入持久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是学校德育常抓不懈的内容,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利用时政教学进行社会主义教育

我们当今时代的爱国主义,是与社会主义相一致的。我们热爱祖国就要热爱社会主义。中国近、现代史已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快速提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也有一些错误倾向认为中国已经在走向“私有化”,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产生了迷茫与困惑。

在时政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教育,要联系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运用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具体生动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可组织学生收看“嫦娥飞天“的现场直播或实况录像,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嫦娥”飞天的成功,是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完成的一个伟大壮举,是继“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之后我国科技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它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它显示了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综合国力提升,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积极引导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更加拥护和热爱社会主义制度。

三、利用时政教学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是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大公无私的思想,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处理个人与社会整体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一些人的价值观发生了扭曲,为了一己之私利不惜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的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行为滋生,身处社会大环境中的未成年人身受其影响;并且,随着独生子女人数的增加,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往往显示出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倾向,缺乏集体观念。而我们要发展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的健康发展,客观上要求大力弘扬与之相适应的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

结合时政教学,以具体、典型的时事材料为媒介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社会意识,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我们可以给学生讲“三峡百万移民”的事情,113移民告别故土,拆毁近3500万平方米的房屋,迁建上千家工矿企业,淹没30多万亩农田......这换来的是三峡工程的顺利建设、长江下游的岁岁平安和“能照亮半个中国”的电力。对于三峡移民来说,较之于物质的割舍,更难的是情感的割舍。为了清库,万州区武陵镇禹安村65岁的董生芬老太太,含泪砍倒了40年前她和丈夫亲手栽种的定情树。巫山县培石镇培石村谭成栋的父亲临终前说:“我要葬在江边,听着江水声,才睡得踏实。”但为了三峡库区水质,谭成栋给父亲迁了坟,仅这个镇,15年内就要迁坟几百座……这种“舍小家为国家”的一个个具体鲜活的的事例使同学们认识到:集体主义的精神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我们是社会的一员,要自觉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集体观念。

四、利用时政教学进行艰苦奋斗教育

为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除了艰苦奋斗,我们别无选择。当今青少年一代,一般有较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但普遍缺乏的是艰苦生活的磨练,缺少的是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骄娇”二气特别严重。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表现为:铺张浪费、比吃比穿、害怕困难、怨天尤人,缺乏顽强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经不起挫折和失败,心理素质脆弱。结合时政材料对中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更应是德育中必不可少而又刻不容缓的内容。例如: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建设者们刻苦攻关、艰苦创业,全面破解“三大世界难题”――多年冻土、生态脆弱、高寒缺氧,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伟大壮举。我们可以结合青藏铁路的建设这一具体材料,紧密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积极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在我们当前和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和失败,如果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理想的实现,幸福生活的创造,学业上的进步,都是不可能实现的。进而要求学生必须从平时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磨练自己,培养锻炼坚毅的品质,时刻铭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其实,利用时政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还有很多,如遵纪守法教育、爱心奉献教育等等。作为政治课教师,在时政教学中首先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次要深刻挖掘时政材料的德育内涵,才能达到时政教学同学科内容、教育目的相统一的境界和要求。当然,在教育活动中,要注意形式灵活多样,紧密贴近学生实际,发动学生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才能真正寓德育于时政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苦难教育的意义篇5

关键词:藏族地区;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健康心理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2-0273-01在我国,藏族地区之所以各方面极端落后,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教育落后,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贫乏。要彻底改变这种落后状况,使其跨入先进民族的行列,必须从加强藏族地区幼儿教育入手,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会有愉快的创造,又会遇到各种挫折,即所谓"碰钉子"。心理学上认为它是"当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障碍或干扰时所表现的情绪状态",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活内容之一。世上的事情往往这样:成果未成,先尝苦果;壮志未酬,先遭失败。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如果在幼年时期受到积极的挫折教育,就会理顺受挫折的情绪,给自己开拓出可以容纳自己奋进的心境;如果在幼年时期缺乏积极的挫折教育.长大后一旦遇到高考落榜、招工无名等挫折时,就会爆发"人生危机"。现在不少独生子女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衣、食、住等,而忽视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劳和向困难挑战精神,而这些"精神上的东西",正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培养跨世纪人才所必须的,也是孩子心理发展所需要的,因此我们要重视挫折育。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创设某种情景条件,提出某种难题,启发和促进孩子动手动脑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引导孩子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幼儿的挫折承受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后天自然可得,它是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强,通过专门的实践锻炼而获得的。由于藏族地区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州穷民贫,教育发展起步晚,起点低,加之"两个计划"重点是面向义务教育,未能覆盖幼儿教育,导致目前幼儿教育严重滞后于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同时,也制约了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1.对藏族地区幼儿进行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幼儿教育对于促进藏族地区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从幼儿发展的需要看,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可以说挫折伴随着孩子成长的每一步。有意识地让藏族地区幼儿受点"苦和累""受点挫折",尝试一点点生活的磨难,使幼儿明白人人可能遇到困难和挫折,而困难和挫折是可以克服的,教育幼儿敢于面对困难、挫折,正视挫折并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这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有好处,因此,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2.对藏族地区幼儿挫折教育的培养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挫折未必总是坏的,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而挫折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正是引导孩子在经历挫折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意识和坚韧不拔的品质。在挫折教育中,如果我们一味地追求让孩子经历挫折,而不注重恰当引导,对孩子的发展同样是不利的。因为孩子在经历挫折时,常会产生比较消极的情绪和抵触心理。有一次我让幼儿进行穿衣、系鞋带比赛,考虑到要让每位幼儿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就要设置难度不等的情景,逐步经受磨练。在那次活动中,有的幼儿能够克服困难,最终完成任务,感到无比自豪,我想这种自豪使他们从未有过的,因为成功的喜悦恰恰来自于问题的解决,但也有部分幼儿在过程中,表现得很急躁,甚至去扯自己的衣服,这时,我们既不能急急忙忙的代替,更不能去埋怨和奚落幼儿,避免是幼儿产生畏难情绪,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鼓励他积极尝试,寻找战胜困难的途径,当他真的需要帮助时,我给予一些指导。经过那次的活动,我们班的幼儿在自理能力都有了或多或少的提高,孩子们对于困难也更能正确地对待,愿意去通过自己的常试来解决问题。

苦难教育的意义篇6

——做民族脊梁,树民族栋梁

读《苦难辉煌》,就是在读中国的苦难史,读中国的辉煌历史。我们触摸的是厚重的中国历史,思考的是中国的未来。

苦难之后是辉煌,不经历苦难,哪里来辉煌?金一南先生的这部《苦难辉煌》是一本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点评历史的书,是第一本可以作为大散文欣赏的历史图书。它向我们再现了一幅20世纪20至30年代中国革命历经磨难挫折走向辉煌胜利的历史全景画,读后颇有感触。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毛主席对长征的一番评价:“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终。”毛主席的大无畏精神,伟人已逝去,回音壁上的轰隆声,仍然如雷贯耳。

金一南说:“先有真人,后有真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我一定要写出这批真人。他们不爱财,不为官,不怕死,就为这个事业,为心中的主义。今天一些人可能觉得事业和主义已经没有躲闪吸引力了,但当年的共产党人为了心中的主义,始终抱有不变的信仰,所以我特别想写这批真人。他们之中,很多人没有看到胜利这一天,没有机会评功评奖,授衔授勋,也没有机会返回家乡光宗耀祖。但这批人是我们这个军队、这个党、这个国家真正的脊梁。”

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昔日的战场已硝烟散尽,一个伟大时代的宏伟画卷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历史是相对的,辨证的。过去相对现在是历史,现在相对未来是历史。我们作为后来人,正在续写着历史,必须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属于自己的一程,做好历史的传承者、创造者。努力成为新时期的民族脊梁。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教师,我深深知道:很多工作有他的功利性,唯独教师这个行业没有。很多行业、事业可以失败,教育不行。我们的学生就是社会的未来,我们作为教育者是为未来工作着,与未来同行——每个孩子的未来,众多家庭的未来,我们国家的未来,一个民族的未来,一个民族的辉煌的蓝图要靠这些学生来绘制。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教师,我们首先要成为民族的脊梁,然后在工作中要努力培养民族栋梁之才。

然而成长在电脑时代“九零后”,他们对于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苦难辉煌,可谓知之甚少。对于书中提及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艰苦奋斗的革命作风的理解,更多的是流于表面。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如何教育他们,肩负起历史使命,把中国带向另一个辉煌,是作为当代教师最重要的职责。我想,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最重要的是拥有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积极饱满的工作热情,这样可以从正面感染、教育和激励学生。

苦难教育的意义篇7

[关键词] 高校 培养 大学生 艰苦奋斗精神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之一;她是一种斗争精神、即不怕艰难困苦,英勇顽强去战胜困难;艰苦奋斗是一种创业精神,即在与艰难困苦作斗争中,奋发向上,锐意进取,辛勤创业;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党的传家法宝。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与奋斗目标实现的接班人与主力军,他们的精神状态、行为品质,将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顺利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针对目前大学生中出现的一些思想状况,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应切实做好艰苦奋斗精神教育。

一、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

艰苦奋斗精神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提倡勤俭节约、珍惜劳动、创造财富的意识;是为达到目标而不畏艰难、锐意进取的意志状态和思想品格,是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开拓向上的精神风貌,是为人民利益乐于奉献的行为品质。这种精神状态和行为品质,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艰苦奋斗的本质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具有超时空的普遍意义,它并非在艰苦生活条件下的权宜之计,而是贯穿了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精神支柱。这样的精神状态和行为品质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乃至将来都具有无可争辩的时代价值。

二、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的表现

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的表现为:第一,在政治思想上缺乏远大的理想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第二,学习上勤奋、刻苦精神不足,一些大学生缺乏刻苦钻研、坚忍不拔、顽强进取的学习精神;第三,工作追求安逸和享受,缺乏吃苦奉献精神,过分强调自身利益,凡事讲报酬,讲得失;第四,生活上铺张浪费,贪图安逸,独立生活,自理能力差;第五,心理上缺乏艰苦生活的锻炼和对生活逆境的体验;第六,择业上缺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艰苦创业的献身精神。

三、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的原因

引起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淡化是由家庭影响、社会影响和学校影响引起的。主要原因有:第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学生对现实理解过于单一和片面;第二,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和社会不正之风影响深刻,艰苦奋斗信心大受打击;第三,在物质条件逐渐丰富后,家庭过度呵护,学生缺乏必要的艰苦奋斗实践。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部分学校德育工作的弱化、部分家庭教育引导的偏差三个方面引起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学生自身对艰苦奋斗精神缺乏认识,部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够重视,社会对不良消费倾向缺少净化管理。同时,大学生对艰苦奋斗精神及其长期性缺乏正确的理解,对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足,部分家庭的教育指导方向不当,部分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没有接受挫折的思想准备和承受能力,受社会上不正之风及不良消费观的影响,部分大学生本身缺乏实践锻炼。

四、培养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现实意义

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接受高等教育和就业、创业问题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有人曾经从心理学、医学的角度研究独生子女问题,把有问题的独生子女视为问题儿童、令人担忧的一代。当代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观念很强烈,自我期望值都比较高,不少学生自我价值的高位追求与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形成了强烈反差。一些企业、公司等用人单位反映:与前辈相比,现在的学生聪明、知识面宽、思维活跃,但他们个性强,献身精神较差,只要到那些比较艰苦的岗位就立即打起了“退堂鼓”,少数人甚至胸无大志,贪图安逸,无所追求。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同样,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人是难以奋发有为、为国家民族作出贡献的。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当代大学生不懈地艰苦奋斗。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约有2000多万人,他们的成长、成才和创业,正处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当代大学生任重道远。弘扬并不断培育艰苦奋斗精神,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人的艰苦奋斗精神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靠后天培养的。“教育+实践磨炼”是培养艰苦奋斗精神的最重要的“孵化器”。艰苦奋斗贵在长期坚持,重在刻苦实践。

五、加强艰苦奋斗精神培养的途径

开展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形成良好的艰苦奋斗教育环境与氛围。辅导员要倡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深刻理解历史与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的庄严使命及艰苦奋斗精神在各项使命完成过程中的必要性;利用各楼栋宣传栏、橱窗、广播站、校报、校刊等形式作专题宣传与教育渗透,让艰苦奋斗精神在广大学生中达成共识;树立典型,发挥表率带头作用。要善于发现和表彰学生中体现艰苦奋斗精神的事例,并在学生中大力提倡,形成勤奋向上,克勤克俭的良好校园风气,树立艰苦奋斗的新风尚。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艺术节,贯穿各项艰苦奋斗教育。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在学习上、生活上有一定联系和相同价值观念及认同意识的大学生群体,由于物质产品丰富,精神生活缺乏而开展的校文化活动。这种文化活动容易形成的一种氛围,因而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的一个有效平台。在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中,辅导员应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艺术节这个平台。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学雷锋活动月、思政电教片、爱国主义演讲、颂祖国歌咏比赛、辩论赛、知识竞赛、绘画、才艺展示等形式文化艺术活动;由学校、系部牵头,辅导员配合,开展创建文明楼栋、文明宿舍、文明个人、先进班集体等评优评先活动,形成勤俭文明的生活习惯、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良好个人品质;辅导员要经常开办以艰苦奋斗教育为主题,形式多样,融时代性、思想性与艰苦奋斗教育为一体的系列讲座;积极开展体育活动,组织学生以楼栋或院系为单位进行一些有益的集体文体项目比赛,让学生在运动中体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深入体会集体主义、团队配合、竞争意识的内涵与重要性。

从日常生活教育中加强艰苦奋斗的养成教育。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下楼栋,下宿舍,与学生们交谈,和他们做朋友,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认真对待日常生活中每一件小事,帮助自我管理能力差、艰苦奋斗精神淡薄的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树立克勤克俭、奋发向上、开拓进取、严谨踏实的艰苦奋斗作风,倡导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

占领网络空间,加强勤俭奋斗精神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选择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高校辅导员应注重开辟多种渠道,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网络,搞好艰苦奋斗教育的网站建设,形成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构建一个多方互动、立体化、多元化的网络勤俭奋斗教育阵地。

参考文献:

[1] 侯辉,桂和荣.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A].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2] 武锁成.弘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A].政府探索,2002(3).

苦难教育的意义篇8

现在,我们许多教师仍旧在教育的风风雨雨中坚守着我们的教育庭院。堂而皇之的教育理念,铺天盖地的课堂改革,与时俱进的教育模式……加重了我们对教育庭院坚守的责任;考试指挥棒对教育神经的干预,社会对教学成绩一味的强求,素质教育的步履维艰……加重了我们对教育庭院坚守的重担;教育资源的严重失衡,教育待遇的超常不均,教育检查的过度加重……成为了我们对教育庭院坚守苦不堪言的重力。当然,即便落叶满地,我们也坚信榕树吐绿;即便泥泞裹脚,我们也坚信桂树芳香;即便藤葛缠绕,我们也坚信松树挺立……

在这个庭院里,我们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可塑性,但是经过几年的艰辛教育,我们无法看到学生的可塑性在哪;我们恪守“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成人”的理念,但最终我们并没有看到这一结果;我们也遵循“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原则,但我们的教育过程并非如此;我们渴望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但现实是应试教育仍然占据主导,素质教育终成“美丽的谎言”;我们力求从薄弱学校的泥淖当中走出,但生源的薄弱、政策的偏离、评价的冷眼,致使我们苦不堪言……

对教育庭院的坚守太难了,但深怕迷失教育本性,所以我们还在苦苦坚守。

现实社会对学校教育了太多政治功利要求,控制又严,检查又多,这又必然导致繁重、重复和形式主义成风,教育作为一项独立事业的自身品格却失落了。说是教育,却着力于实利,而处处都有失落;着意于检查,而随时都在造假;着眼于应付,而事事都感疲惫……对教育的专一和关注,被强加给教育的诸多琐事所替代。这便是现在的教育现状,也是无数有关重视教育的慷慨表态最终都落实得不是地方的原因。当然,许多学校企图从根本上另辟蹊径,但他们也摆脱不了体制性的重重制约,阻挡不了现实社会对于教育的直接索讨,应付不了对教育惊扰式的检查,最终只能徒呼奈何。

有时,我们会跌入教育情绪的低谷,但正因为在低谷,才构成了对教育高峰的仰望和向往。

是的,在教师的教育生涯里,许多躁热的过程、顽强的奋斗最终仍会组接成一种教育整体性的无奈和悲凉。教育事业本想靠着每个教师自身特殊的温度和境界带领人们设法摆脱这种泥淖,结果教育本身也陷于这种泥淖之中。对于一个真正的教师来说,自己受到一点委屈、受苦受难不算什么,因为我们在接受这个职业的同时就接受了委屈苦难;最使我们感到难过的也许是:我们为之献身和苦苦企盼的百年教化之功,成效远不如人意。一代一代的教师颓然而去,新一代教师往往要从一个十分荒芜的人性与人格起点重新开始,而在人性人格教育上则几乎总是这样无奈。

当然,被教师塑造成功的学生会在社会上传播美好的能量,但这并不是教师所能明确期待和有效掌握的。更何况,总会有很多学生只学到技术层面而非道德层面的东西,在人格意义上所散布的消极因素很容易把美好善良的东西抵消掉。还会有少数学生成为有文化的不良之徒,与社会文明对抗,使善良的教师不得不天天为之而自责自嘲。

教育固然不无神圣,但并不是一项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事业,我们每个教师对教育所能做到的事情十分有限。我们无力与各种力量周旋,至多在精力许可的年月里守住那个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庭院,带着为数不多的学生参与一场陶冶人性人格的文化传递,目的无非是让参与者变得更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而对这个目的达到的程度,又不能期望过高。

最后,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对教育事业付出一切乃至生命,而学生也许长大以后才能约略领悟到其中的人格内涵。我想,这就是教育工作迟来的欣慰。面对社会现实的风霜雨雪,面对教育的体制弊端,教师掌控不了什么,只能暂时地掌控这个班级、这间教室、这些学生。

为此,在各种豪情壮志一一消退,一次次人生试验都未见多少成果之后,我们每个教师只得把师生关系和师生情分看作自己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使对自己老师的尊敬和对自己学生的偏袒乃至伤害有时会到盲目的地步,我们的教育生命仍属于教育生命的主干。我们活在世上的一项重要使命是接受文化和传递文化,因此,当我偶尔一个人默默省察自己的生命价值的时候,我会说:“无怨无悔。”

苦难教育的意义篇9

一、促学生苦学

学生读书上课,对语文教材上规定的学习任务要完成,课本上的练习天天要做,还有教师时时在督促。知识就像链条,哪里掉了一环,要接上去不知要多花几倍的力气。因此,学生对越是自己不喜欢的教学内容,越要努力钻研,否则就学不懂。读书求学,自然要受纪律的约束,受教学规律的支配,由不得自己任性。兴之所致想什么时候读就什么时候读,想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不是学生尤其不是小学生应有的读书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说,读书是苦,否则完不成学习任务。诚如所指出的:“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如此说来,苦学是教学规律的必然,而不是应试教育的产物。

因应试教育应运而生的题海战术,使学生苦不堪言。现在教学已转轨到素质教育上来,但应试教育的弊端尚未全部清除。因此,有人一看提倡苦学,就联想到题海战术给学生带来的过重的课业负担,因而竭力反对。其实,这些人不理解苦学的真谛。

什么是苦学的真谛呢?起码它应包括三个内容:其一是专注,能坐下来专心致志地读书;其二是刻苦,绞脑汁,肯钻研,不为学习上的任何困难所吓倒;其三是有韧性,把学习坚持到底,十几年如一日。

人生百年,从孩提时起培养苦学的精神和习惯,不仅是完成各学段学业的保证,而且能终生受益。

那么,促使学生苦学,又从何入手呢?

1.学习目的性教育。对学习目的性认识得越清楚,越能自觉刻苦地学习。学习目的性各年级都应该持之以恒地进行,不同年级可以有不同的教育形式和教育重点。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应是经常性的话题。

如:学语文与学其它课的关系,学语文与长大后参加工作的关系,甚至语文与爱国的关系等。记得教四年级语文时,我曾讲过“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个对联故事,旨在教育学生多读书,多了解身边的人和事,这对写作、对知识的收集很有帮助。直到初中的一次《老师教我爱语文》作文竞赛,原班级中的一个同学获得一等奖,作文中描述了这个对联故事给他的教育。可见,让学生明白学语文的重要,其意义有多么深远。

2.克服困难的教育。教师要引导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使其体会成功的喜悦,进而训练学生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这是培养苦学精神的必由之路。

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应落实到课堂上和作业上。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克服思维障碍,理解课文,读熟课文;作业前要进行答题指导,促其养成答题时认真思考的习惯、不懂就问的习惯和对难题不轻易放手的习惯。此外,榜样教育对学生克服困难也有明显的激励作用。

二、使学生乐学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苦学是违反儿童的天性的,轻松愉快的学习才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因此,在培养学生苦学精神时,应想方设法让学生学得轻松些,乐意自己去学,做到寓苦学于乐学之中,在乐学中培养苦学精神。在使学生乐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1.根据学科特点,挖掘乐学因素,培养学习兴趣。编入语文教材的文章,大多文辞优美,意境悠远,达到了形、意、神的高度统一,使人百读不厌。因此,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乐学开始,最终落实到苦学。

我认为,根据语文特点,把学生引入乐学的境界,主要方法有立形、入境、悟理、体情等四种。

①立形,即立其形象。教学要从理解语言文字入手,通过再造想象,使文中的形象在头脑中活起来,像过电影似的,如见其人,如观其景,如睹其物。②入境,即进入意境,不同形象的组合,组成全新的意境。诗歌、散文,只有进入意境,才能读出味来。我们应在立形的基础上入境,通过朗读、语言描述、重点词句的揣摩、思路的探索等,进入文章的意境。③悟理,即领会道理。对蕴含哲理的课文,如童话、寓言类,要在立形、入境的基础上,体会文章意象所要阐明的道理。④体情,即体会思想感情。“文章不是无情物”,能与文中的主人公同哀乐,能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读课文时有哭、有笑、有喜、有忧。读到这种境界,学生不喜欢语文是不可能的。

2.改进教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乐学,必须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内就能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而不必在课外还要花很多时间做很多练习才能勉强掌握。假如在课内,学生要耐着性子听老师枯燥无味的讲解或无目标、无指导“放羊式”的自学,课外却要跌入题海中,学生又怎么能乐得起来呢?

使学生乐学,还必须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必须开足课程,使不同的阅读材料和不同的学科知识,多角度、多侧面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大脑。信息源的多极化,能促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功夫在诗外”吧!

综上所述,苦学与乐学是可以达到统一的。我们可着眼于苦学精神的培养,从乐学入手,到一定阶段,学生有了学好语文的志趣,即使是苦学,他们也会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的。

苦难教育的意义篇10

关键词:延安精神;当代大学生;素质养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0-0256-02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列主义指导下,在长期的革命斗争环境中凝练而成的,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和超越时空的稳定性。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群体,担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任务,而他们的思想却处在单纯、敏感和脆弱阶段,延安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理应在大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着更加积极和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在大学生中弘扬延安精神,把延安精神作为凝聚大学生齐心、促使大学生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让延安精神在当代大学生中散发出新的时代光芒,是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期盼。

一、延安精神的内涵

延安精神是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延安十三年艰苦革命奋斗和边区政府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同时也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1]。延安精神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符合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2],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正确的政治理想,必胜的革命信念和严明的组织纪律在革命斗争中的生动体现[3],其精神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思想基础,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础上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结合[4]。在延安时期非常艰苦的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人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自己的力量克服种种艰难困苦,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努力奋斗,实现了自身的理想。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我党从事一切革命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体现了唯物史观中有关历史创造者和阶级斗争的基本原理。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代表着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因此,我党历来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在延安时期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贯彻落实,正是凭借这种对人民的无限忠诚,我党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而这也正是我党之所以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3.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思想。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战略、策略、纲领和方针政策,是在延安时期确立并不断完善的,他的许多重要著作,也多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思想正式铭刻在党的旗帜上。没有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就没有延安精神,也不会有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要弘扬延安精神,不断开拓创新。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一种坚持真理,崇尚理性的科学精神,它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看作行动指南而非僵化的教条,要求在中国革命实践基础上研究和总结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作为延安精神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延安精神的哲学基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

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国情和中国共产党的党情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更加活跃频繁,特别是当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期,极大地弱化了当代大学生对传统理想信念的追求。与此同时,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也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当代大学生思想嬗变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需要引起注意的新情况。

1.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理想信念不断弱化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经济主体的多元化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利益的多元化以及组织形式、生活就业方式的多元化,使得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与此同时,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亦日益多样化,使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各种社会思潮大量涌现,并相互交错、激荡,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冲击,从而导致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加之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在短时间内不能彻底解决而产生的悲观主义,以及经济结构转型带来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也使一些大学生产生了悲观主义思想情绪。

2.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缺乏集体主义精神

利己主义作为个人主义的表现形式之一,它的产生既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思想根源,也有复杂的现实原因。包括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封建主义残余思想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市场经济消极因素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受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将市场经济的利己主义运用在社会生活领域,不顾国家和集体利益,专门盘算个人或局部利益,甚至为了自我利益不择手段。这些极端的个人主义的思想与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精神背道而驰,在当代大学生中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3.享乐主义思想盛行,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

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生活学习环境越来越优越,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忽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现象,一些学生害怕艰苦、贪图享受的思想有所滋长,经济开支大手大脚,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盲目攀比的现象。一些人认为延安时期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作为一种意识,是当时特定环境中迫于生存需要而不是商品经济社会本身的产物,因而不适应当今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一部分大学生把个人欲望和生活方式的自由,当做是最大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形成了好逸恶劳的享乐主义的价值观。

三、延安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品质塑造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精神风貌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当前国际国内复杂环境和各种思想文化的冲击下,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势必受到负面影响,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引导和教育,很容易随波逐流,甚至误入歧途。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对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拥护党的领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艰苦奋斗的行为习惯,提升综合素质,成为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5]。

1.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意义,理想信念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和精神动力,崇高的社会理想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可以引导大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延安时期的艰苦岁月中,正是延安精神支撑延安军民克服重重困难,最后取得辉煌胜利。弘扬延安精神,以延安精神引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坚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将自己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道路上,把坚定的理想信念体现到脚踏实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刻苦学习、不懈奋斗上,真正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6]。

2.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是集体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共产主义的价值观。无产阶级价值观是以自己的奉献和付出来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是第一位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弘扬延安精神,提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集体主义精神,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德风尚,克服自私自利的腐朽道德思想,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人民群众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把自己的事业发展和国家民族的振兴结合在一起,为人民的利益奋斗不息。

3.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抗日根据地广大军民团结奋斗,尽管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但是大家都有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作风,刻苦学习和工作。在新形势下,弘扬延安精神,加强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倡导负重拼搏、迎难而上,反对奢侈浪费、华而不实,对于激励当代大学生励精图治、勤奋学习、克服困难、勇往直前,逐步养成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坚持延安精神与时代精神结合,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追求真理、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集中展现,是塑造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有着强大的感召力和政治影响力。在当代大学生中弘扬延安精神,就要把延安精神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根据当代社会的新特点,高校发展的新形势,不断创新,努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延安精神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作为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也应该成为宣传延安精神的重要渠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加入延安精神的内容,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充实,把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贯穿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历史,深刻了解延安精神中所包含的伟大的历史人物和具体的历史事件,透过这些生动形象的具体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品质塑造。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融入鲜活的时代精神,实现革命历史传统和现实社会的有机融合,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领悟延安精神的伟大魅力,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政治素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具有坚定政治信念的合格接班人[7]。

2.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作为延安文化的集中表现,是在延安时期的优秀文化中得到培育和发展的[8]。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必须把延安精神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校园文化的层次,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情操的潜移默化作用,从而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产生持久的激励作用[9]。在对大学生进行延安精神的宣传教育过程中,注重将理论学习的内容与文化活动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寓延安精神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针对大学生的特点,营造开放的、相互关心、团结友爱、刻苦学习、和谐相处的氛围,使当代大学生在和谐的校园文化中接受教育。鼓励成立各类以弘扬延安精神为核心的研究组织和学生社团,定期在校园内举办以弘扬延安精神为主题的演讲、辩论、征文等活动,使延安精神深深植根于校园[10]。

3.延伸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维度

加强延安精神宣传教育,必须创新教育方法,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数字空间。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把新媒体作为延安精神和其他思想政治文化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11]。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通过各种途径潜移默化对大学生进行延安精神教育,从而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此同时,延安精神是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形成的,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中融入延安精神,通过耳闻目睹,体验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奋斗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自觉吸取延安精神的力量,在延安精神的指引下主动获取学习动力,增进其对国家民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在实践活动中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欧阳国文.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J].学习月刊,2010,(17):10.

[2]李秀芳,吴永.延安精神的本质特征和现实意义[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53-57.

[3]董秀娜.论延安精神的本质特征和时代价值[J].党史文苑,2005,(4):26-27.

[4]陶政波.论延安精神的价值[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46.

[5]过夏玲.延安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引领作用[J].传承,2011,(14):12-13.

[6]庞贺峰.延安精神与当代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J].世纪桥,2011,(9):64-65.

[7]郝磊.发扬延安精神提高高校思想教育的实效性[J].文教资料,2006,(23):7-8.

[8]黄少华,崔海燕,吕维龙.加强当代大学生延安精神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有效措施[J].消费导刊,2008,(13):172-172.

[9]王定毅,宋元明.扎实弘扬延安精神建设先进高校校园文化——兼论延安精神对河北大学校园文化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08,(1):249-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