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台播音主持十篇

时间:2023-04-11 02:38:55

电台播音主持

电台播音主持篇1

电台新闻播音主持人在播报新闻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语言风格。但是在语言叙事方面还需遵守以下原则,绝对不能偏离以下特点:

(一)内容新鲜电台新闻播音主持人播报的新闻都是最近发生的事情,或者是刚刚发生过事情,新鲜感较强。所以电台主持人在播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播报新闻的节奏、力度、气息合理转换的问题,让新闻及时传递到听众的身边。

(二)逻辑严谨电台新闻播音主持人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必须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坚持把新闻事实叙述清楚,言简意赅,注意句子中的重音、连音、停顿等问题。明确好新闻播报的主次关系,要有层次感,让听众朋友一下就可以明白新闻传递出来的重要信息是什么,表达出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二、电台新闻播音主持的播音技巧

电台新闻播音主持人在播报新闻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好新闻播报的相关技巧,并根据自己播报新闻的特点进行及时调整或增减,客观真实地做好电台新闻播报的相关工作。

(一)真实把握情感电台播音主持人要不断强化自我学习的能力,在播报新闻的过程中树立好爱恨分明的原则,强化电台新闻播报相关理论的学习,跟进业务技能,树立正确的新闻播报的观念,把握好自身的情感导向,避免在电台新闻播报过程中出现情感失衡等严重问题,导致以偏概全。

(二)掌握播报气氛电台新闻播音主持人必须具备掌控新闻播报气氛的相关能力,提升自己播音主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带动听众,感染听众,让听众感觉身临其境。把播音技巧合理运用,掌控好播音的整个气氛。

(三)平衡交流节奏电台新闻播音主持人在活跃播报氛围的同时,请谨记一点:以人为本、以善为本。保持一种谦和的语言习惯和语言态度,学会用平和的语言调节好整个节目的内容,善于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缓解听众紧绷的神经,平衡好交流的节奏,让听众积极主动地参与互动。

(四)科学串联新闻电台新闻播报节目都是由内容各异的小新闻组合在一起的,这就需要主持人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把各式各样的新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把所有的新闻内容围绕着播报主题一一展开,从而达到形散神不散的高端境界,随着情感的变化做好声音的收放,用情感去带动声音,用声音体现新闻,实现电台新闻播报的最佳效果。

(五)彰显自己的个性电台新闻播报主持人在新闻播报的过程中会呈现给听众一种“自我”的形象,他们在播报新闻的过程中时常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心理结构、艺术修养去构建新闻内容,加入自己的内心感受,形成一种独特性的语言风格,在听众熟悉后,就很容易辨别出这是哪一位主持人,这也是听众构成最强烈的吸引力的关键要素。播音其实是接近生活的一种讲述,与朗读、表演有着严格的区别,但是身为新闻工作者,其工作的性质就是要传递出新闻信息和新闻价值,新闻的真实性要求播音主持人不能夸张、不能修饰,更不能刻意的去追求艺术效果,而是最平实的表述。

三、结语

电台播音主持篇2

由于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渴望获得更多更及时的信息,因此,电视节目对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直播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现场播报作为新闻节目播报的众多形式中的一种,不仅要求播音主持人能够完整的将一个事件叙述出来,还要求有积极地感情投入,能够将观众的情绪带动起来,获得观众的认同。现场播报对播音主持人的专业素养、知识储备和反应能力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文章对电台播音主持人的现场播放能力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提升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为播音主持人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现场播报;播音;主持人

现场播报是最能够反映出播音主持人整体水平的一种节目形式,如今,科技发展带动了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创新,新闻节目也从原来录播为主的播报方式转变为如今直播为主的方式,观众希望及时地了解新闻信息,并对此做出自己的判断。因此,主持人应该满足观众的相关要求,尽快适应如今的直播时代,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

1播音主持人现场播报应该具备的能力

1.1语言表达能力和感染力传递

新闻信息是主持人最基本的任务。在播报新闻时,主持人应该能够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详细的表达出来,并将这些因素进行串联,呈现给观众一个完整的事件信息。直播和录播不同,在节目之前主持人没有机会对所要播报的内容进行了解,因此主持人应该具备高水平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对事件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之后能够迅速地想到合适的串联词,将其和观众的实际生活建立联系。

1.2沟通能力

现场播报新闻节目时,需要主持人对事件当事人或者有关联系人进行采访,这就要求主持人能够抓住事件的重点,合理提问,有效沟通。在其他节目当中,主持人也应该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在需要做出评论和总结的时候能够与观众保持一个良好的互动关系,调动观众的情绪,激发他们的热情。提升沟通能力需要后天的努力,主持人应该进行积极地训练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1.3反应能力和观察力

观察力是指主持人能够准确的判断出现场的气氛,找到核心的信息,并对其进行采访。例如,在进行火灾或者是地震报道时,主持人需要对现场的情况进行描述,这时应该合理地选择被采访者,避免激发矛盾,给受灾人群造成第二次伤害。另外,主持人应该利用自己的直觉推测事件的原因和结果,给观众提供一个方向,以免观众过度紧张,造成社会的不安。良好的反应能力是一个现场播报主持人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之一,由于影响直播的因素很多,环境、设备等都能对直播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主持人应该能够掌控全场,安抚观众的情绪,采取急救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

1.4掌控现场能力

现场播报中,播音主持人容易受到自身状态和现场环境的影响,出现失误或者是其他影响播出效果的行为,这就需要播音主持人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掌控全场,防止观众产生不满情绪。掌控现场需要播音主持人具备强大的气场,且能够抓住观众的心理变化,这个过程并不是维持秩序的过程,它的目的不是让现场更加安静,而是积极活跃起来,使观众能够将注意力从失误的地方转移到整体节目上。

2现场播报中播音主持人出现的问题分析

2.1创新性不足

当前,现场播报都有着一套固定的播音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播音主持人的发挥,主持人没有投入足够的热情,观众也就缺少响应,最终会导致收视率的下降。目前,我国多个电视台的现场播报节目的模式都是相似的,主持人的开场词、串联词以及节目的具体步骤都有一定程度的雷同,这种缺乏创新的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广播电视的发展。另外,主持人在于观众或者嘉宾的交流中表现太过强势,提问方式也比较单调,嘉宾无法畅所欲言,观众就无法真正被吸引。这种模式目前已经有所改善,但是大体程序还是没变,换汤没换药,观众不买单,节目收视率就没有新的突破。

2.2对细节缺乏关注

由于直播过程中主持人承受的压力较大,如果其他部门没有足够的配合就会出现细节上的失误。这种现场和电视剧中的穿帮镜头很像,由于对年代、气候或者是其他知识缺乏充分的了解,就会出现报道上的失误。这种现象很容易损害频道的形象,导致观众的不信任。因此,播音主持人应该具备足够的经验,保持高度的警惕,对现场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避免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

2.3与观众的交流较少

播音主持人应该与观众保持密切的交流,根据观众的心理需求调整自己的语言和节目计划,这是现场播报的重要原则之一。然而在实际上,很多播音主持人将注意力放到了播报内容上,忽略了与观众之间的交流,因此经常会出现主持人兴致勃勃地讲,而观众索然无味地听,这种情况如果持续发展下去,势必会导致观众群的不断流失。因此,播音主持人应该及时改变自己的观念,将观众的需求放在重要位置,维护良好的节目和频道形象。

3播音主持人提高现场播报能力的途径和措施

3.1加强自身学习和同行的交流

主持人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在此基础上其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力、判断力和反应力才能够有更大的提升。主持人应该利用工作以外的时间对自己进行专业的训练,不忘初心,不被名利冲昏头脑,做一个专业的主持人。同时,积极地寻找提升方法,定期参与同行之间的交流活动,借鉴他人经验,服务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正所谓学无止境,主持人不应该满足现状,应该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对新鲜事物保持一个积极地态度,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做一个有趣的人。主持人切忌自满,但同时也应该接纳自己的缺点,如果出现工作上的失误,应该及时总结经验,为下一次的主持提供经验,不断学习,虚心请教,为更好地完成播音主持任务而努力。另外,主持人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明白自己所担负的责任,有基本的职业原则和操守,对新闻有自己的判断力,不为虚假新闻的传播做“嫁衣”。

3.2训练反应能力和警觉性

有时候,一条新闻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它提供的信息上,还包括它背后隐藏的内容,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能够将这个隐藏的内容找出来,呈现在观众面前,做到一条新闻多种价值。主持人的反应能力是其专业素养的集中体现,例如,汪涵在《我是歌手》节目中的反应已经成为了业内津津乐道的典范,他在对现场进行了基本了解之后,迅速做出反应,及时的采取了补救措施,没有插播广告没有暂停节目,成功的化解了危机,这种做法值得所有主持人的学习。因此,作为现场播报的主持人和播音员,应该训练自己的反应能力和警觉性,让观众信服。另外,主持人应该加强和现场观众的交流,给予观众充分的自由,通过辩论的形式碰撞出火花,集中观众的注意力。但同时,主持人应该保证自己思想健康,引导观众向正确的方向思考,减少失误,完成播报任务。

4结束语

我国目前已经将进入了直播时代,人们对现场播报也有了更高的期望,这就要求现场播报的播音主持人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向观众呈现完整的事件信息,引发观众更加深入的思考,由此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实现频道形象的整体提升。

参考资料:

[1]关晓丹.如何提高电台播音主持人的现场播报能力[J].科技传播,2015(15):8-9.

[2]钟微.提高电台播音主持人的现场播报能力途径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21):47.

电台播音主持篇3

关键词 新时期;播音主持;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09-0102-02 

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使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发展迅速,积极运用了一系列现代化的广播电视设备,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节目制作能力与质量。同时,人们欣赏水平的提升,对播音主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来讲,播音主持指的是传播主题借助于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播所开展的传播活动,文本语言、口头语言组成了有声语言;而播音主持人的表情、眼神、装扮等则构成了副语言。 

1 播音主持创新的意义和作用 

进入21世纪之后,传媒业之间存在着日趋激烈的竞争,播音主持人发挥着桥梁作用,有机联系起广播与受众,在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相关部门的领导也曾经讲过,在广播电视发展迅速的大形势之下,播音主持人的工作具有较大发展前景,担负着重要责任;甚至播音主持人的水平,会直接决定到广播电视工作水平。近些年来,在广播电视报纸的基础上,网络媒体也涌现出来,特别是网络文化的影响范围不断加大,出现了虚拟主持人,在较大程度上挑战到了播音主持人。那么为了促进播音主持行业的发展,就需要正面现实,大力创新,提升个人主持水平和综合素质。 

2 播音主持艺术发展现状分析 

2.1 播音主持从业人员需要提升职业化和规范化程度 

广播行业发展速度的加快,要求播音主持从业人员具有更高的职业化和规范化程度;播音主持人除了专业知识比较丰富,专业技能水平较高之外,职业道德素养也是必须要具备的。要想在激烈的广播行业竞争中生存下来,就需要不断提升职业化和规范化程度,这样也可以促进播音主持工作的创新。 

2.2 播音主持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全面能力 

现阶段媒体行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且受众素质越来越高,对播音主持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播音主持从业人员就需要具备全面能力,坚持创新,将全新多样化的节目内容提供给受众,促使受众多样化的需求得到满足。只有这样,广播节目的受众群体方可以得到扩大,获得健康 

发展。 

2.3 播音主持从业人员需要承担更大的职责 

播音主持行业的发展,要求播音主持从业人员承担更大的职责;不能够只待在演播室里,还需要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将采访、策划、编导等职责融合起来,提升个人素质。 

3 新时期电台播音主持创新的实施策略 

3.1 理论创新 

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播音主持理论还比较的落后,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特别是播音主持行业的进步,需要深化理论研究,以便与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所适应。 

首先,充分重视播音主持理论。部分播音主持人因为存在着职业倦怠心理,或者是有一定的优越感,导致出现片面认识,以为只需要将稿子字正腔圆的读出来,避免有错误出现于节目主持过程中即可。但是在时间推移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虽然有些播音主持人在岗位上工作多年,但是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理论知识较为欠缺,业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还有一些播音员则仅仅会念稿子,发挥传声功能,如果改变了工作内容,就无所适从。因此,播音主持人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方可以结合时展要求,积极创新。 

其次,对传统播音主持理论有机改进。有声语言经过了较长历史的发展,播音主持的时代烙印较为明显。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出现的播音主持理论,政治色彩较为浓厚,而新时期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结合节目类型与内容,改变传播形式,进一步完善播音主持理论。 

3.2 实践创新 

首先,创新形式。现阶段,十分详细的划分了多媒体、网络等传播方式,主动性和选择性较强,但是却没有改变受众接受规律与民族审美心理特征。要将播音主持的特色体现出来,就需要积极创新形式。播音主持艺术创作中,要勇于解决困难,适应、优化和统一形式,通过不断改变,有机结合播音创作的共性,创新播音主持形式,焕发生命力。 

其次,创新内容。一般来讲,有专门的人员来撰写稿件与文案,播音主持人往往是播报记者、编导设计好的节目,个人选择余地较小。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播音主持人需要理解、消化与吸收原有稿件和文案,用自己的语言和风格合理转化,通过二度创作,将个人一些创意与见解加入进来。要对播讲目的正确把握,将个人思考和创意适当融合进来,方可以有效提升播音效果。以某电台节目为例,基本上属于知心大姐类型,但是主持人一反常态,采取了直接的回答语言,果断干脆,部分人员甚至接受不了,但是这档节目的受众规模却一直扩大,主要原因就在于其创新了语言特点,贴合了受众需求。 

最后,创新风格。新时期下,对主持人的个性化特点要求更高;在激烈竞争之下,播音主持人只有具备了个人特点和独特风格,方才被观众认识和记忆。要结合节目类型与特点,找准个人位置,发挥独特魅力。很多主持人会对成名之人盲目的模仿,不仅个人特点遭到埋没,还会引起观众的厌恶;如部分节目主持人盲目模仿台湾综艺节目主持人小S,无法令观众接受。因此,只有科学创新,树立风格,方可以获得竞争优势。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的革新,对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虽然内外部形势不断变化,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声语言的传播依然有广阔的发展天地,播音主持艺术需要不断创新,方可以满足受众不断变化的需求。对于播音主持从业人员来讲,需要不断提高能力,提升个人综合素养与专业水平,树立独特风格,找准定位,创新形式、内容等,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生军.新时期电视播音主持创新的思考[J].科技传播,2015,7(6):195,180. 

电台播音主持篇4

关键词 电台;播音主持;语言表达

1电台播音主持语言表达问题

1.1文字表述功底不深厚

许多电台播音主持人的文字表述基本功不扎实,在播音中经常信口开河,没有准确掌握语音、语法,用词粗糙,频频出现常识性错误。电台播音主持人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尽量向听众传播更多有价值的内容,但是一些播音主持人在实际工作中语言不精练、含糊其辞,浪费了很多时间也未能将内容表达清楚,降低了电台媒体信息传播的有效性。此外,还有一些播音主持人为了活跃气氛,在节目中滥用幽默,过度引用幽默语,导致传播效果适得其反,降低了节目的档次。

1.2语速控制不当

电台播音主持在播报新闻时常会出现语言表达速度过快或过慢的情况,尤其对于播音主持新人而言,受紧张情绪的影响,内心节奏会不安、躁动,使其在播音主持时忘了控制语言表达速度,出现语速加快而浑然不知。还有一些播音主持在面临新闻稿件时,显得过于沉稳,忽视了听众的正常心理节奏,使得听众对同一新闻信息产生了不同的理解,甚至会产生理解偏差。

1.3情感表达过于单调

在部分电台的播音节目中,播音主持人经常对着新闻稿件进行诵读,语气生硬、情感色彩单调,并且贯穿过多的空话、套话,导致播音过程沉闷、毫无生气。播音主持人缺乏对声音、气息、感情三者之间的掌控,使得传递出来的信息苍白无力,很难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听众在接收完信息后就抛之脑后,不会进一步思考和解读信息。此外,电台只是声音的传播媒介,受现场条件的限制,如话筒质量、电子设备干扰等因素的影响,会进一步削减播音主持人声音的情感表现力。

1.4内容重点不突出

一些电台播音主持人没有掌握播音要领,在新闻节目播报中没有用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强调重点,导致新闻讯息传播偏离主旋律,易使听众断章取义,对播报内容造成误解。还有一些播音员没有深入分析稿件的内容,认为字字句句都重要,缺乏对重音的妥善处理,使得听众无法掌握收听内容的重点。

2解决电台播音主持语言表达问题的对策

2.1规范播音中的文字表述

文字表述功底是电台播音主持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电台作为重要传播媒介之一,具备传播覆盖面广、传播影响力大、教育引导作用强的特点,这对播音主持人的文字表述功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台播音主持人不仅要达到吐字清晰、发音标准、字正腔圆的基本要求,而且还要减少口误频率,做到文字表述准确,注意语言上的遣词造句,既要保持语言的通俗易懂,又要保证言之有物,强调语言表达的文化内涵。在实际工作中,电台播音主持人要重视文学素养、艺术修养的培养,保证词汇、语法、语言运用的合理性,尽量少用长句、关联词、人称代词、书面用语等。同时,播音主持人还应当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影射、一语双关等手法,挖掘信息的内涵,做到表达含蓄、进退有度,充分调动起听众的想象力、理解力。在对某一事件进行分析时,播音主持人可恰当引入历史故事、名人语句、专业学科知识等进行深入剖析与解读,引导节目内容进入深层次探究,提升节目的影响力和说服力。

2.2保持播音语速和节奏的协同性

播音语速和节奏的协同性是保证播音质量的关键因素。在电台播音过程中,播音语速要结合节目风格、播音内容、听众接受程度以及主持人自己声音特点对语速快慢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宜将语速控制在每分钟320字左右。在实际工作中,播音主持人还要做到灵活变通,若节目播出时间有限,但播音内容较多,播音主持人可适当加快播音语速,保证重要信息在有限时间内得以传递;若电台播音节目的气氛较为舒缓、柔和,则播音主持人也应当减缓语速,保持随和的语气,使播音符合节目的定位。在播音过程中,毫无节奏感的播音会降低听众的收听兴趣,甚至会引起听众的反感,所以播音主持要根据实际内容处理好播音节奏,突出播音的主题,利用播音节奏的轻重缓急来突出内容的层次感,在节奏的节点上要处理好重要段落和词句的运用,并在播音中做到感情的收放自如,增强播音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2.3控制播音中的情感表达

在电台播音中,播音主持人恰如其分的情感表达能够增强播音内容的感染力,使呆板、沉闷的播音内容变得富有生机,更容易被听众所接受。所以,播音主持人不能照本宣科地诵读稿件,而是要适当融入情感色彩,丰富信息传递内容,增强节目的说服力、感染力。播音主持人要坚定积极向上的立场,根据不同的内容表达不同的情感,与此同时也要避免在播音中掺杂过多的自己情感和偏好,从而误导或影响听众的判断,造成不良的社会舆论。在电台播音中,播音主持人在表达情感时要遵循以下3个原则:一是真实性,播音主持人不能主观捏造事实,不能矫揉造作地营造虚假情感,而是要将最真实的情感传达给听众;二是互动性,播音主持人的情感表达要充分考虑听众的需求,与听众形成良好的互动和交流,增强节目的亲民性;三是适度性,播音主持人要提高对自身情感的控制能力,不能在节目中过度宣泄自己的情感,给听众带来思想负担或心理反感。

2.4训练播音的语言技巧

电台播音主持人要加强语言技巧训练,培养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播音主持人要正确理解新闻稿件,从整体上把握传播内容,串联相关信息,合理组织语言,精心设计表达方式,准确传递新闻内容。其次,播音主持人要坚持阅读播音理论书籍,钻研汉语文化知识,提高语言驾驭能力。在工作实践中,积极学习优秀播音主持人的表达技巧和优美语言,提升自身审美鉴赏能力。再次,播音主持人要每天坚持练口,突破字音障碍,解决气息不足、重音杂乱、重点不突出等问题。在处理重音时,播音主持人不能单纯依靠提高音量来达到强调的目的,而且要善于应用非重音的轻重、长短、虚实、抑扬来对比突出重音,尤其要做到重音少而精,避免重音杂乱成为听众接收信息的障碍。最后,播音主持人还要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能够运用语言技巧处理好各种突发状况。

3结论

总而言之,播音主持人作为电台媒体的信息传播者,必须具备极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保证电台播音节目的品质和社会影响力。在播音节目中,播音主持人要进一步规范文字表述,保持播音语速和节奏的协同性,有效控制播音中的情感表达,妥善处理好重音的运用,从而将信息准确传达给听众,增强节目的渗透力和感染力,进一步提升广播电台节目的收听率,促进广播媒体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金兰.播音员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发展方向[J].科技传播,2014(12):80-81.

[2]范晶晶.播音主持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策略[J].新媒体研究,2015(9):41-42.

[3]秦双.浅谈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功力[J].新闻研究导刊,2014(12):52-53.

[4]陈轩雨.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播音主持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5(10):75-76.

电台播音主持篇5

关键词 播音主持多角色应变能力

在我国为数众多的广播电视台中,大多数是基层的县区级广播电视台。由于诸多原因,基层广播电视台播音员、主摘人编制始终很少,许多基层台的播音主持人只有几个。然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基层台的节目形式同样也是丰富多彩的,有新闻、有社教专题、还有文艺广告等等,在主摘人、播音员十分紧缺的情况下,通常一个人必须承担几个栏目,播音员、主持人经常是上了新闻又播社教专题,播了社教专题又播广告,并且要承担一些文艺表演等舞台节目主持活动,许多县、区级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人既要播广播节目又要播电视节目,经常不断地更换角色。可是节目的形式和文稿的体裁不同要求播音员、主摘人的播音、主持方式是有区别的,如何决速地调整播音主持状态,切换到适合节目形式和稿件体裁的播音主持方式,对基层台的播音员、主持人的应变能力既是挑战也是考验。

那么,基层广播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怎样提高多角色播音主持的应变能力呢?这首先要掌握各种形式的节目和不同体裁稿件的播音、主持特性,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工作体会试从三大方面浅析:

1 广播、电视传播途径

由于广播没有画面语言,传播信息的方式是单一的,广播稿一般仔仔细细、清清楚楚地交待新闻要素和必要的新闻细节。 广播的这种特性要求我们播报广播稿时:

第一要语速要较播电视稿慢,咬字、发声力度强于电视新闻片配音。口齿要清晰,一字一句播清楚。电视稿由于有画面语言,可以播得快一些,语速太慢会感觉拖沓,不适合信息时代快节奏的要求。

第二要感情投入较电视播音更充沛。要发挥情景再现的联想力,用心去体会稿件所要表达的内容,以情带声,以声传情,这样才能体现广播用声音感染听众的特性。

2 语言传播主体

从语言传播主体上,注意区分播音和主持不同的语言传播特点和创作要求目前在广播电视领域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分仁还不甚明确,这在基层广电台尤为明显,播音工作和主持工作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必须要明白播音和主持不同的语言传播特点:主持人在主持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是由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组成的。主摘人采用的是第人称的口吻,和受众之间是一种如同朋友间交谈一样的平等和谐的传播环境。主持人的口头语不是加一些“啊”、“呢”等语气词,而是一种具有较强逻辑性、简洁、流畅、动感的语言。在用口头语和受众进行交流时,节目主持人还要运用肢体语言进行交流,比如主持人和嘉宾坐着交谈时,可以支撑起上半身向嘉宾倾斜,表达出一种强烈的倾听欲望,以此调动起嘉宾的诉说欲;由胸口向外翻转的手势则表达出主摘人真心、坦诚的交流信息。

3 节目传播形式

从节目传播形式上,注意区分新闻、专题、广告等不同形式节目的播音、主持要求:

(1)新闻节目的播音、主持表达方式应以播报式为主,辅以宣读式。一档新闻节目一般由时政类新闻和资讯类新闻组成,二者的播音风格是有差异的,播音员的新闻播音表达方式要很好的体现新闻之间的区分。时政类新闻是以宣传为目的,播音员在播音时应该相对严肃,要让观众感受到被宣传对象的真实性和严肃性。相比之下,在播资讯类新闻时应相对放松,应该是一个以播新闻和说新闻两者合一的风格。在新闻导语的播音中适度使用说新闻风格,可以提升受众对于新闻内容的兴趣,让受众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中所要传递的关键要素。另外,这种风格的使用可以加强受众与新闻节目及主摘人之间的亲近感,让资讯类新闻不至于像时政性新闻那样的严肃。

(2)专题节目的播音语言表达方式应以讲述式为主,充分运用多种语言表达技巧。专题报道,其新闻容量大,反映问题深刻具体,形象鲜明,写法巧妙,多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播专题报道时,要全面分析理解稿件,理顺稿件的整体脉络,让稿件内容在头脑中“活”起来,富有生命力。专题类播音语言表达变化丰富,和消息类新闻播音的节奏明快、起伏相对平稳有明显不同,特点是语调中带感情,发音规范、专业,语言表达根据内容和体裁而有丰富变化,包含讲解、说明、叙述、描写、评述等多种方式。在专题报道播音中要充分运用各种语言表达技巧并结合自己对作品内容的感悟,来塑造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努力完美阐释作品,方能以深刻、灵透的感情形象感染听众,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

(3)广告的配音要体现艺术特色,彰显个性化,播音语言表达方式多样化。广告配音既区别于新闻播音,也区别于专题片解说,广告配音需要播音员具有极强的声音变化控制能力和对社会生活深刻的理解力,需要恰当的声音想象的塑造,广告配音是将广告所要传达的信息转变为活的美的有声语言,是一种体现艺术特色的再创造。个性化、有特色才会在受众心里产生深刻的印象。

基层广电台的播音员、主持人要提高多角色播音、主持的应变能力,还要从多方面加强自身修养:包括吐字用声、语言表达技巧、快速正确备稿等播音基本功的训练,以及政治理论、文化知识、品德品行等知识和素养的不断学习、提高和完善。把自己塑造成全能型的播音主持人才,才能适应目前基层广播电视台多角色播音主持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叶敏.播音员主i当人多角色播音主持的应变能力.《新闻传播》,2012年03期,(243).

[2]陈爽.浅谈播音主持人的语言控制及应变能力.《才智》,2011年03期(147).

电台播音主持篇6

关键词: 播音主持; 广电; 金话筒

中图分类号: G22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3-0207-02

2009年播音主持委员会在省广电协会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健康的行业发展方向,积极为会员服务、为基层播音员主持人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广泛开展调研、走访活动,了解我省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情况,反映他们的心声,为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提供信息

播音主持委员会是播音员主持人的行业组织,是播音员主持人的家园。播音主持委员会成立以来,利用一切机会,主动向社会各界,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播音主持的实际情况,反映广大播音员主持人的心声,成为不少会员单位决策时的重要因素。

省电台积极采纳播音主持委员会的相关建议,对一线播音员、主持人进行了“评星定级”,用分配政策,鼓励播音员主持人积极上进。整个过程公正、公开、透明,在台内台外赢得广泛好评。不少兄弟省台纷纷表示,准备学习陕西电台的这个做法。

二、紧紧围绕工作大局,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把“小家”的计划步骤及时统归到“大家”的大盘子中,在创造力、能动性当中融进灵活性、及时性

2009年初,播音协会召开了一次理事会议,就年度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制定了一份比较翔实的工作计划。但是,上级部门关于国庆宣传的总体要求出来以后,我们及时调整了思路,修订了原来的工作计划,在做好各自本职工作的同时,结合大局,安排调整学会活动。

在国庆前夕,由于安保工作的需要,不少会员单位都要求播音员、主持人提前到岗、双岗、随时待命,这使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量成倍增加,但是全系统播音员、主持人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没有出现一例迟到早退、脱岗误班现象,局、台领导在多次会议上提出表扬。

在国庆安保期间,播音员主持人自觉遵守安保规定,主动配合武警战士、公安部门的工作,得到了武警和保卫部门的高度赞扬。

三、始终不渝带领会员,学业务,钻业务,争取出作品,出成果;积极组织我省播音员、主持人选送作品参加全国评奖。省电台,省电视台分会协助各有关单位,评定优秀作品推荐全国参评作品

近两年,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以及各个单位内部目标责任制的普遍推行,播音员、主持人学习风气越来越浓,在播音主持业务上下的功夫也越来越多,取得的成果也比较可喜。播音主持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电台播音员包志坚同志喜获2009年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

在协会的积极组织、广泛联络下,雷抒雁诗歌朗诵晚会在西安、咸阳演出多场,受到了广泛好评;省电台播音员赴中央台学习归来汇报会圆满成功,受到特邀点评专家于芳、卫东的充分肯定;省电台听众喜爱的播音员、主持人评选活动圆满完成。

西安电台、西安电视台在去年内部改革时,新招录了进40名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省学会的负责同志,尤其是严一宁、何大庆同志,对新同志手把手的带,扶上马,送一程,使这些同志很快进入工作状态,为西安广电队伍增添了活力。

另外,今年4月份,我们配合局培训中心,完成了对全省新近参加工作的播音员、主持人的业务培训和普通话等级测试工作。配合人事部门,完成了播音专业职称评定业务评审工作。

四、业务研讨向高端化、纵深化、广泛化发展

为提升市县广播电视台站播音和节目主持水平,解决播音员、主持人普遍关心的职称评定、作品创优、资格证考试等实际问题,10月16日,播音主持委员会特邀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理事长、国家广电总局专家组成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铁城来陕,召开了一次播音主持高端对话会。会上安排铁城就有关问题做详细讲解,参会的各个地市台播音员、主持人还就自己的问题和铁城对话互动。这个活动在基层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在播音主持委员会的参与和协作下,省电台组织了为期3个月的播音员、主持人业务培训,每两周一次,邀请中央媒体、相关院校的专家,对播音员、主持人授课;陕西电视台针对电视传播的特征,每周对播音员、主持人进行集中训练,主要内容是形体训练、体态语言等需要强化的业务问题;每月组织专家讲座;创办了内部刊物《说说》,受到播音员和主持人的一直好评。

播音主持委员会还一直致力于帮助基层会员的学习进步。陕西电台开展了对基层播音员提供免费培训机会的“播音陕西”活动,轮流选调各个市区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到省台学习提高,省台播音员手把手的传帮带。这项活动已经开展了半年多时间,已培训安康商洛,铜川电台新闻主播,效果较好。

五、关心理事和会员的工作生活情况,营造和谐融洽的团队氛围

播音主持委员会聘请了部分退休的同志作顾问,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一些同志退休的时候,专门召集座谈会,话友谊,论业务;特殊节日期间,登门拜访,让播音委员会成为一个团结、和谐、融洽的大家庭。

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的规划未来。在2010年度,播音主持委员会计划在省广电局和省广电协会的领导下,在全体会员和全省广电职工的大力支持下,紧密配合全局的工作部署,坚持以学术、理论建设为中心任务,在提高全省播音主持艺术整体水平、学术理论研究、播音员主持人队伍培训、优秀节目评奖、办刊出书、开通网站、加强学会的自身建设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多干实事,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断增强委员学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为广播电视的改革发展和新闻宣传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坚持以学术理论研究为中心,以提高全省播音主持整体水平为目的,围绕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和新闻宣传工作的实际,组织各种学术理论研讨活动。

根据我省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全省广播电视播音和节目主持工作中所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力争学术上的前瞻性、深度上的规律性、应用上的可操作性和工作上的指导性,努力把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高度来认识,推动播音和节目主持工作。

2010年度,计划进行两项比较大的学术活动。

一是计划联合陕西地区高等院校新闻传播院系,推出“聆听陕西――中华美文主题诵读沙龙”系列活动。

活动旨在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在古今美文的熏陶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在与世界交流的大潮中挺起我们民族丰姿独具的脊梁;做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创新精神的21世纪合格的公民。

活动形式:每月一次,每次主题诵读,确定一个积极向上、具体集中的主题,例如:大唐诗韵、陕西山水、温良谦逊、自强进取等,围绕主题选定诵读的经典名篇和新创力作文稿,由陕西省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选定资深播音员、主持人诵读演绎,相关专家现场解读点评,现场听众可以提问交流,互动双赢。

同时,省电台、省电视台还分别计划结合品牌节目,组织专题朗诵晚会;省电台计划举办一次“赴中央台学习归来回报朗诵晚会”,届时还将邀请中央台专家来陕指导。

二是继续做大做强“和谐正声――金话筒区县行”这个品牌。这项活动的宗旨是组织省内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专业的骨干力量组成专家组,到基层进行“传、帮、带”,以期通过专家们的指导帮助,提升基层广播电视台(站)播音员、主持人的业务水平,改进基层广电台(站)的宣传效果,为发展先进文化、推进社会和谐贡献一份力量。

这项活动2007年推出以后,在全国范围产生了热烈反响,全国协会的有关领导充分肯定了这项活动,并且认为在全国有示范意义。省内各地也纷纷发出邀请,希望能够到他们那里。经过和各市协会的充分协商,今年计划到安康、商洛、榆林、延安等市开展活动。同时,不断向全国兄弟省市同行学习取经。计划组织1-2次到其他省区市学习取经活动。

三是积极参与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新闻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从建设一流的广播电视队伍出发,计划同局培训中心和两台人事部门合作,举办1-2期不同节目类型播音员、主持人培训班。

培训班计划采取两种形式:一是“观摩型”,就是播音员、主持人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培训班,互相观摩节目,然后谈感想、提建议,互帮互学,共同提高;二是“讲授型”,就是请局、台领导和全省的优秀新闻工作者讲述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业务知识,对刚参加播音和节目主持工作的年轻同志进行“入门”基础教育;请国内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从理论的层面提高编、采、播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各种培训,帮助刚刚步入广播电视战线的新人尽快掌握业务知识,迅速地成长,使其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都有新的提高。

四是认真做优秀播音主持作品评奖工作,争取多出作品,多出人才。

受局里委托,播音主持委员会将承担陕西广播电视奖优秀播音主持作品奖项的评审工作。根据中广协会有关评奖通知精神,委员会的评奖工作强调按章程办事、按程序办事,努力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以起到激励先进的作用。为了把节目评奖工作做好,委员会计划组织相关领导、业务骨干和离退休老同志组成评委会,从而使评审工作具有权威性。开评委会时,坚持做到三点:一是严格执行评选规则和评选程序,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评委的意见。在投票表决环节中,一等奖获得的票数必须达到评委人数的三分之二;二是严格掌握评选的标准。特别是对一等奖的评选中,要坚持优中选优,不将就不照顾,力争评出名副其实的精品佳作;三是提倡改革创新精神,促进多出作品,多出人才。

同时,加大对优秀播音员、主持人的包装推介力度。计划在省两台选择2-4位优秀播音员、主持人,为他们举办1-2次作品研讨会。

五是办刊出书,记录和汇集学术理论研讨的成果。

六是加强委员会自身建设,严格内部管理。

为了圆满完成2010年的工作任务,我们将坚持以下几点:

一、委员会必须在省广电协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

广播电视是党和国家的重要舆论宣传工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政治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很强的一个行业。作为这个行业的社会团体组织的一切行为,都必须与全局工作“同步”、“合拍”。省协会作为播音主持委员会的业务主管单位,对委员会各方面工作负有全面、直接的领导责任。委员会必须紧紧围绕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的中心工作来开展工作和组织活动,自觉接受领导和管理,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要及时请示汇报,不能自行其事。

二、委员会要坚持以学术理论研究为中心,积极推动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理论创新。继续举办中断两年的全省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结集出版,推荐全国参评。

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和任务之一是继续举办中断两年的全省播音主持优秀论文选,获奖论文集结出版并推荐全国参评,组织、推动理论研究,为广播电视实际工作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为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服务。因此,委员会在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时,一定要紧紧围绕着学术理论研究来进行。一是在理论的未知领域垦荒,发表独树一帜的见解,填补理论研究的空白;二是在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某些方面再发展一步、前进一步,形成更系统更完整的理论。委员会除了组织理论研讨会外,还可以结合节目评奖、节目监评组织研讨活动,使学术理论创新真正落到实处。

电台播音主持篇7

关键词: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创新

在当前知识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广播电视作为政府与民众之间沟通的桥梁获得了较大发展和进步,播音主持作为广播电视传媒的核心,要立足于自身的工作职能,面向新时期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创新自己的播音主持艺术,更好地向社会民众服务,提升广播电视在社会民众之中的社会影响力和渗透力,凸显其创新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广播电视媒介的核心竞争力。

1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

1.1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的重要性分析

1.1.1改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银幕形象,提升传播效果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与受众进行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要以其内在气质和外在形象,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它不简单是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的外在相貌或发型服饰,而应是外在与内在的完美融合,是主持人文化内涵和综合素质的展示,所以,播音员主持人不仅仅要锤炼自己的形体动作、面对镜头的表情这些非有声语言,还要对现阶段受众的诉求、语言习惯、精神需要,特别是熟知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做到“内外兼修”,使观众对其产生由外到内的审美感知、体验和品评,在内外深度融合的前提下,构筑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吸引力的全部内核

。1.1.2日益宽泛的工作需求的适应性要求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要具备播音主持专业方面的优势,不仅要具有采编播、节目制作的能力,还要敏锐把握市场动态、捕捉观众对精品优良节目的需求,做到在节目形式上推陈出新,这就需要播音员主持人适应当前媒体在视觉技术上的高速发展,例如:如何在虚拟演播播厅,巧妙和3D动画进行有效结合,给观众带来较好的视觉效果体验;如何在语言上与时俱进,在选词用词上体现时代特色,又不“三俗”,引领受众的语言审美,等等。

1.1.3延长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的职业生命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要以饱满、优秀的形象面向观众,通过创新电视播音艺术,使自己的播音主持更具鲜活的生命力,从而延长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的职业寿命,虽然现如今媒体行业竞争激烈,但无论在任何时候,作为一名播音员主持人,都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但要做到“合格”还得做到“优秀”,不但要做到“被动”工作,还要做到具有新视野、新视角对节目“开拓创新”,这样才能真正在广播电视行业发展下去。无论是央视的朱军、董卿,还是湖南卫视的何炅、汪涵,都没有在自己的岗位上自我满足,而是不断前行,不断挖掘挑战自己的潜力,这才是成为优秀播音员主持人发展的正确方式。

1.2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趋势

1.2.1内在的创新与坚持为永恒追求

在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中,面对社会民众文化素养层次的不断提升,要不断创新和开拓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文化内容和形式,创作新颖、趣味化、深层次的文化作品,播音主持人要具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在强化自身创新艺术水平的条件下,不断提升广播电视媒体传播效果。

1.2.2职业化的趋势

在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进程中,必将以播音主持的职业化趋势为方向,这就要求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具有规范化、高标准的才能和水平,能够适应职业化趋势和要求,以更好地占据广播电视传播竞争地位。

2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的现状

当前,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行业的艺术性还相对匮乏,在创新方面还表现出一定的迟滞性,这不利于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行业的自身发展和进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艺术创新意识不足

在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中,部分人员对播音主持的艺术创新认识不足,在对播音主持艺术创造的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和创作热情,在这种消极态度的影响下,难以形成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艺术创新。

2.2播音主持艺术创新缺乏理论支撑

在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行业中,尚未形成足够成熟而先进的播音主持艺术创新理论,在缺乏足够强大的理论支撑的前提下,播音主持艺术创新难以进一步深化。

2.3播音主持艺术工作人员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人员队伍中,部分人员还没有形成播音主持艺术创新的理论认识,缺乏理论基础知识储备,这就使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发展缺乏理论根基。同时,播音主持艺术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还存在不足,综合素养不高,彼此之间的协调性也不足,这就使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缺乏团队基础,降低了播音主持艺术创新的整体水平,不利于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全面发展。另外,广播电视台要眼光高远,给新人发展的机会,给他们素质提升的空间,这样才能炼就大量优秀播音主持人才,不担心优秀主持人出走,形成“用人荒”。

3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培养路径探索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我们要重视对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研究和分析,面对播音主持行业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对症下药,实现对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的全面创新。

3.1全面提升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员的艺术创新意识

为推进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行业的创新发展,要以意识和观念的创新为首要前提,增强播音主持相关人员的艺术创新意识,并将播音主持人员的艺术创新纳入到行业规划中,提升对播音主持艺术创新的宣传和推介力度,使更多人理解和支持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

3.2全面提升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中,要针对播音主持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相对不高的现象和问题,打造与时代进步相契合的播音主持队伍,要使之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不仅要从播音主持工作人员的穿着打扮、谈吐、气质、声音等方面提升,还要注重培养播音主持工作人员的内在涵养,深入对播音主持艺术的研究和探索,以更好地实现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艺术效果。

3.3创新培养播音主持工作人员的独特语言风格

在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过程中,要注重培养播音主持人的独特语言风格,注意播音主持的规范化、准确性和真实性,但这并不排斥日常口语的播音主持,而要以向观众传递信息为基准和目标,采用标准普通话实现对广播电视节目的播音主持,更好地使观众获悉播音主持传递的内容信息,并且在标准普通话的播报过程中,融入适当的口语化元素和生活化元素,可以较好地实现对观众的“零距离”接触,实现广播电视节目与观众的充分融合,减少和规避观众对于广播电视节目“曲高和寡”的不良印象,缓解和降低民众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的疏离感。所以,这种独特语言风格的培养,一方面需要在语言停连、断句、重音表达上有自己的特点,如赵忠祥老师在解说《动物世界》时,重音拎取上,就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另一方面,跟主持人所在平台的风格有关系,例如,湖南卫视主打“欢乐”招牌,所以,湖南卫视的主持人风格整体风格时尚、年轻有朝气,不仅在造型上,在语言词汇的选取上也有别于央视的沉稳大气。仔细观察各地方卫视主持人的风格,都跟各自平台的定位有关,从而呈现出不同的主持风格。这样差异化竞争,构成了语言风格的百花齐放。当然,即便是在同一个平台,也要找准自己的优点,结合自己的兴趣点、栏目特点、擅长领域、性格特点等,自然形成自己的表达方式,并在后期的职业工作中不断进行修整锤炼。

3.4搭设播音主持语言艺术互动平台

在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过程中,主持人要能搭设与社会民众之间的互动平台,摒弃自说自话、“一言堂”的播音主持方式,创新与观众互动和交流的语言艺术平台。例如:访谈类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节目,就不能将视角局限于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谈话,还要充分意识到潜在的受众群体,可以与潜在受众群体交流和互动,获悉不同的节目感悟和评判效果,较好地实现对访谈现场的气氛调节和信息传递。

3.5注重提升播音主持的审美修养

在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创新过程中,要注重提升播音主持的审美修养,这种审美修养是一种对语言艺术的感性把握,而很多时候审美修养的提高,会让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呈现出言谈举止浑然天成的感觉,而不是矫揉造作。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美学”的追求,会让播音员主持人的艺术悟性得到提升,而不会越来越呈现出一种职业倦怠感,而是时刻保持着对职业的新鲜感和对生活美好的感受力。从而使播音主持人的审美个人修养与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吻合,借助于语气的渲染、肢体语言的配合等,更好地将观众引领到播音主持人所营造的语言艺术氛围中,产生与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情感共鸣,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

4结语

总而言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极其关键和重要,通过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创新运用,可以形成独特的、丰富的播音主持艺术风格,并使之成为广播电视节目的重要标签。另外,也离不开播音员主持人所在平台对播音员主持人的气质熏陶,双重合力结合,尽力做到1+1>2,增进广播电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促进交流深度和广度的前提下,更好地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质量和水平,增加观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认可度。

参考文献:

[1]王秋硕.播音主持艺术批评的内涵、共性与特性[J].青年记者,2017(2).

[2]程勇.传媒视野下播音主持艺术的要素探讨[J].新媒体研究,2016(6).

[3]刘岩.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与发展[J].科技传播,2016(10).

[4]刘岩.关于提升播音主持艺术个性及魅力的思考[J].科技传播,2016(14).

电台播音主持篇8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社会的形成、知识经济的到来、文化艺术、政治经济、思想观念上的变革等等,一方面为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形成了外部条件,一方面也为播音主持艺术创作提供了无限鲜活丰富的内容。外部条件的变化促进了播音主持艺术自身各要素的不断优化。当然这种优化的实现,最终还要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内部动因起作用。具体讲,科技进步、经济改革落实在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传播上,导致了传统工具的更新,使传播条件改善、传播媒体增多、传播方式变革,呈现出信息传播的全球化、传播技术的数字化、媒体管理的产业化、媒体运作的市场化、传输方式的集团化、传播人员的职业化、受众需求的多元化、沟通方式的交互化等等。这一切又使得播音主持艺术的创作条件、创作环境、创作工具、创作手段、创作样式、创作观念、创作依据、创作状态等发生着变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信息来源丰富,播出数量较大,传播频率加快,直播节目增多,受众更加主动,交流更加敏捷,节目相对独立,媒体竞争激烈。这一切随时随地都在影响着未来播音主持艺术的创作模式,都在作用与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趋势。

二、播音主持艺术发展的趋向

研究播音主持艺术发展的趋向,既要紧紧抓住其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和由此产生出的基本特征,又要全方面、多角度来表明其表现形态。

1、“传与受”始终贯穿播音主持艺术生存和发展的规律。“传与受”是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基本矛盾。抓住这一矛盾运动规律,就抓住播音主持生存和发展的规律。“传与受”随着人类发展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现代社会,它在媒体安家。它用播音主持艺术创造解释自己,但它不会因为媒体的更迭而消亡,也不因为媒体、主持字面名称的消化而消失,今天叫播音员、主持人,明天叫传媒人、传达者,这些称谓都无关紧要。无论是广播、窄播,还是交互式传播,传的主动性和地位并没有改变,“传与受”这一矛盾的基本性质并没有改变。

2、“播音员”“主持人”界限缩小,趋于融合。这是因为上边所论述的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基本矛盾运动所致。“播音员”“主持人”的称谓都只是一个过程,其本质和最终结果都是“传播者”、“传播主体”或“创作者”。从未来发展来看,播音员和主持人所从事的创作活动越来越趋于一致。在播音中要编排、要交流、要主持,在主持时要传达、要报告、要播出。事业的发展,由因人设岗、因人论岗变为以岗定人、因事论人。关键不在于你叫播音员还是主持人,关键是看你从事的是否是播音主持艺术创作活动。未来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一专多能,由单一型变为复合型,“播音员”“主持人”实际的融合会在本世纪变为现实。

3、播音员、主持人部分脱离媒体,出现“制播分离”或部分“制播分离”现象。由于媒体增多、竞争的激烈、产业化的管理、市场化的运作,也由于传播的集团化、节目中心制,使得一些非新闻类播音员、主持人如娱乐、综艺节目、少儿、专题节目、体育、科技等的主持人首先脱离某个媒体,伴随节目独立走向市场,以便服务于更多的媒体。新闻节目的时效性、政治性决定了在未来的时间里,新闻播音员和新闻节目主持人仍然会就职于某个媒体。

4、播音员、主持人职业化程度加强。越是传播技术的现代化,越是要求规范化;越是管理的产业化,越是要求规范化;越是运作的市场化,越是要求规范化。规范化,决定了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化。规范化程度越高,其职业化要求也就越高。只有职业化的高水平,才能在未来的现代化、产业化、市场化中具有适应力、竞争力和生命力。其规范性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它包括作为广播电视等媒体的新闻工作者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职业道德、纪律、语言的规范(按照国家等级标准要求上岗,未来人机对话、人机互动、人机并用,信息化社会,科技含量高的广电等传媒会率先使用,到时,语言不规范难以工作),还包括评估体系标准的规范等等。

5、播音员、主持人管理的专业化、制度化程度提高。由于“制播分离”,一些播音员、主持人脱离媒体,走上社会,由于媒体对播音员、主持人要求的职业化、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由于市场机制需要一个相同的管理标准,给人以平等竞争上岗的机会和权力,要求国家主管部门设立或委托专门委员会进行专业宏观管理,制定相关法规法纪,依法管理。其管理不仅仅是“有了任务、有了工作去做”,还应该包括主动的测试、评估、监控、审核等等。管理部门要制定各个等级的上岗标准,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考核认定专业资格、水平,颁发相应证书,进行跟踪管理,定期抽查、考评。

6、中央、省、市电台、电视台等无论大台、小台,无论多媒、单媒,所有媒体的播音员、主持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由于传播信号上星、入网,都是面向全球播了,如收看省台已不仅仅是某省的观众,信号上星、入网,无论何地,有相应接受器的人都可收到。这就要求各级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都要具有国家意识,都应具备对内对外宣传的素质要求,要求各级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都要达到较高水平。播音员和主持人对媒体的依赖性越来越小,一些人也不能再靠着电台、电视台的光环生存了,要凭真本事,要在竞争中站住脚,脱颖而出。

7、播音员、主持人的素质会更高,适应力会更强,种类会更多,个性会更鲜明。这是因为:

(1)

电台、电视台、网络等电子媒介相互融合,使得播音员、主持人不光能出声在电台主持,也能上镜在电视台主持:反之也有可能成立。

(2)

节目分化越来越细,主持种类越来越多。如文艺节目主持,又可细分为综艺类、娱乐类等;少儿节目主持也可有讲述式、游戏式、表演式等多种。细化后岗位多了,可能会出现一人多岗,这更要求主持人的适应能力要强。

(3)

由广播到窄播又到交互式传播,21世纪不光是信息社会,更是美学的世纪,既传播信息也要出精品。所以,要求主持人要具有较高的知识素养、专业水平和能力,富有较为鲜明的个性特征和人格魅力。

8、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属性呈多质性,播音主持艺术学科的知识构成呈复合型。其创作既有再造性,也有创造性,是再造和创造的统一。从对其符号系统重新构建来看是创造,从对前一次创作过程创造后所形成的创作素材来看是再造。这创造和再造,有时交互进行,有时同时开展。由于其技术含量增多,其知识结构表现为以新闻、语言、艺术、技术为主要版块的集成,是各知识结构群的有机统一。

9、创作主体知识结构加大,技术含量增多,能力增强。创作主体具有多种功能,以播为主,采访编辑兼做;以节目为单元,广播电视兼播,对创作主体能力方面的要求更多。上述各方面情况的发展,条件的变化,使得创作主体要具有政治辨别力、敏锐观察力、现场反应力、转换应变力、快速记忆力、信息采集力、语言表达力、艺术审美力、技术操作力、策划创新力、节目制作力、市场竞争力、媒体适应力、心理承受力、整体驾驭力和综合调节力,这样才能把握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基本矛盾运动。在上述新的变化中,创作主体的创作主导地位没有变,依然是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矛盾运动的主要方面。创作主体作为党的宣传员、新闻工作者的身份没有变。创作主体运用规范化语言及副语言进行传播的手段没有变。尽管有数字机器参与,那只不过是语言的帮手、辅助而已,不能代替创作主体自身语言的表达。播音主持工作的性质没有变,播音主持的创造性在新的条件、新的形势下将更充分地显示和发挥出来。

10、播音主持创作依据节目稿件、音乐、画面、音响等要素,都在发生着不同层次的变化。节目的中心地位日益显现,人们的节目意识日益增强。部分节目脱离媒体而走向传媒市场;稿件形式的多样化,稿件体现形式的立体化,稿件有形和无形的弹性化;音乐、音响的电脑化、仿真化;画面图像的多维化、立体化等等,但是各种创作素材的创作依据地位没有变。

11、受众在新的时期,素质日益提高,审美能力日益增强,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多媒体、网络等由广播到窄播到交互式传播方式的形式,使其分类更细,其接收和反馈更为便利,越来越呈现出较强的主动性和选择性。但是受众的接收规律没有变,依然是物理—生理—心理的运动过程。民族审美心理没有变,受众者的地位也不因其主动性增强而改变。

三、如何面对未来

在21世纪的初期,我们已经看到了未来播音的样态特征,如前面所概括的:“变与不变的统一”。那些“变的因素”,给我们提出了挑战,同时又给我们提供了机遇和新的领域;那些“不变的因素”,为我们积累了经验,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如何运用这些经验的新的挑战。可见,面向未来,迎面而来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我们只有勇敢地迎接挑战,在不断地解决新的课题中发展和前进。

在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实践中,创作主体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里提出挑战主要是针对创作主体而言。迎接挑战,就是要求创作主体能够做到适应、优化和统一,即主动适应外部条件的变化,优化内部要素的构成,使“变”与“不变”的因素在播音创作中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在新的天地里获得更大的发展。

在时代的科技、经济、政治、文化促进传媒的发展和变革中,播音主持艺术创作主体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治文化素质,不断更新观念,扩充现代知识结构,增强掌握和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和工具的能力,提高语言功力和语言表达水平。因为越是与机器结合,越要求语言的准确规范,提高运用变化了的创作素材进行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能力,进一步树立为受众服务意识,满足受众更

高的信息需求和审美追求。科技的发展、传媒的进步,已经把广播和电视、中央台和地方台的播音员都推到了一个平台上,形成了平等竞争的状态,这对广大播音主持艺术创作者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一大批真具水平的播音员和主持人必将应运而生。他们以节目为单元,以播音为主业,做到既能播音又能主持,既能干广播播音又能干电视播音,既能采访又能编辑,既能创意策划又能制作节目,成为高素质的播音主持艺术工作的创造者。

在播音主持艺术理论的研究方面,要坚持正确导向,拓宽研究领域,紧密结合实践,服务传媒一线,总结历史经验,关注国际传媒,仅仅抓住规律,加强预测研究,组建研究梯队,活跃学术空气,开辟传媒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在播音主持艺术教育方面,要更新观念,加大改革力度,根据传媒一线对未来人才的需求,拓宽人才培养口径,提高人才培养规格,更新人才培养方法,注重学员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做到发挥特色与拓宽口径、强化基础的有机统一,培养更多更好的具有较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一专多能的播音主持合格人才。

在未来发展的世界中,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受众始终需求有声语言的传播,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基本矛盾仍然存在,并不断以新的更加多样的形态呈现出来。播音主持艺术创作主体通过自身素质的提高、创作要素的优化、“变”与“不变”的有机统一,必将使播音主持艺术创作进入更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姚喜双,未来播音主持艺术的展望[J],语文建设,1996,6

[2]苏晓琼,播音艺术与主持艺术札谈[J]现代传播,1999,4

[3]苏晓琼,播音、主持艺术之我见[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3)

[4]孔宪毅,自然辩证法的根本出路在于原始性创新[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20(3)

电台播音主持篇9

关键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职业愿景;就业现状;学业规划

作者简介:姜舒文(1969-),女,吉林延吉人,南昌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播音与主持艺术;喻琴(1979-),女,江西南昌人,南昌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影视艺术教育;姜璐(1987-),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语言文学。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改课题“综合性高校演艺产业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JXJG-14-1-16),主持人:喻琴;江西省艺术科学课题“互联网+时代戏曲音乐的社会传播研究”(编号:YG2015027),主持人:喻琴。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9-0032-06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媒体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其中“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成为高校的热门专业,全国共有108所院校开设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远远超出了戏剧影视文学(55所)、编辑出版学(66所)、传播学(35所)、数字媒体艺术(52所)、数字媒体技术(57所)等专业的设置[1],成为广播电视人才培养的骨干和生力军。但与如火如荼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不相匹配的是,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工作状况却很不景气。许多学生在公开竞聘播音员、主持人时,经常铩羽而归,入选的反而是非“科班”出身没有受过科学、系统、专业训练的人[2]。残酷的竞争使得一批批怀着“播音主持梦”的学生不得不向其它职业分流,逐渐远离了广播电视领域。更让人心酸的是他们在新的技术岗位上也不太受欢迎,工作得很不开心。“落选”、被“炒鱿鱼”、“下岗”所反馈的理由往往是“文化素质太差”、“缺乏人文知识的积累”、“爱出风头、没有团队合作意识”、“眼高手低”、“动口不动手,不会写作”、“很冷酷,没有人情味”、“爱打扮得花里胡哨,个性太强”……暴露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的短板和弊端。鉴于此,我们课题组分别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以及目前媒体单位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生的评价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把握他们的职业愿景、就业现状,寻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误区,探析改革与完善学生学业规划的对策。

一、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职业愿景

我们选择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南昌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目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职业愿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对本专业充满兴趣,能够较明确地进行自我定位

学生最初选择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原因大都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虽然也有一些人出于升学压力选择这个专业,但进入大学后也能够较快地适应专业的学习,并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及兴趣爱好进行重新定位[3]。大部分高校的学生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都有自己的定位,比如从事新闻播音、访谈类主持、综艺娱乐类主持等等。(如图1、2、3)

(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不了解,存在理想与现实的不平衡

根据调查显示:65%的学生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就业前景看待是一般,而对以后想要去什么单位就业,35%的学生会选择离家近的电台,35%的学生会选择在中央电视台,其他人则是无所谓。目前全国省或直辖市级广播电台43家,各省台又分经济、都市、文艺、娱乐、旅游等频道。频道分化的精细致使其对专业人才数量的需求得到了很大的扩充,这给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同时也增加竞争压力。(如图4、5、6)

(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对未来的学业规划和就业准备不够充分,针对性不强

当谈到对自己本专业的课程设计及教学规划时,50%的人有了解过,还有50%则不了解,了解的同学也比较盲目。为了更好的获得就业机会,40%的学生会在大学期间辅修双学位,其中70%则是集中选择经济以及法律类专业,为今后考公务员做好准备。(如图7、8)

综合性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毕业后的打算,调查问卷结果显示:25%的学生打算考研,40%的学生打算从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还有25%的学生打算从事别的行业。而对专业类学校的学生调查,85%的学生毕业后打算从事主持类的行业,例如新闻播音主持、访谈类主持等等,这与专业类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多对这一行业有着浓厚的兴趣是分不开的。而对师范类的高校学生调查,90%的同学打算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7%的学生打算考研提升自己学业水平,为以后从事教学工作打下基础(如图9)。

(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普遍认为假期的实践活动有助于提升专业素养,对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则积极性不高

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播音与主持艺术这个专业,但是很多高校都是处在试验阶段,还没有成型,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学生的各项要求。学校开设的更多只是一些理论知识的课程,而没有侧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很多学生到单位应聘虽然有一腔理论知识,可是真正到编导、采访、编辑等等实际工作却不会或者紧张干不好,当然,这也与学生本身也有很大关系[4]。

对于高校设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培训基地,2/3的学生是希望在边学习中边实践,还有1/3的学生认为实习基地再好不如去电视台亲身实践的效果好。最终我们的结论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是必修的,不管是在高校设立实习基地还是定期让学生去电视台实习。(如图10、11)

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

本课题组利用假期和实习的机会对一些高校历届毕业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就业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录音口述、采写记录等方式对一些电视台、报社及文化传媒公司进行了调研,了解并掌握了传媒一线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及未来趋势。

(一)各级电视台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岗位已经基本达到饱和,学生就业竞争激烈

电视台级别越高,饱和程度也越高,同时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竞争越激烈。省一级电视台,播音与主持艺术的岗位竞争更加激烈,而饱和的程度也较高。市一级电视台的情况稍好,但工作岗位也基本饱和。而区级和县级电视台的情况则比较乐观,工作岗位没有达到饱和,但据相关部门推测在未来的三年之内,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岗位也将饱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一般会经历一个轮流岗位的实习,时间大约在三个月,在实习期间一般安排在总编室,负责配音,出镜记者表现好的可以做小栏目的播音主持等工作。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一般会经历实习期、考察期。在实习阶段电视台会根据个人的特质及才能分到不同的频道和部门。步入工作岗位后一般是根据个人所接应的节目进行编辑,策划,主持人参与其中[5]。总的来说,播音主持人才在各个地方已经饱和,缺的只是创新、技术、心理素质好、应变能力强的人才。

(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基本可以胜任主播和出镜记者的工作,但是编导和节目策划的能力还需提高

编导和节目策划更注重创新能力和逻辑条理能力。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刚开始做这些工作时,会出现分工不明确、工作条理不清晰、创意局限、实战经验不足等问题[6]。并且各级电视台仍然希望招聘到优秀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人才,即使在人员饱和程度很高的省一级电视台也仍然需要优秀的主持人。

(三)各级电视台认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无论是省级电视台,还是市级电视台或者是影响力较小的区级电视台和县级电视台,对学校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他们期望学校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多增加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可以尽快适应工作。当然,因为各级电视台的播出平台,播出节目内容,受众以及社会影响力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所以他们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要求也不同。省级电视台希望学校在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时,不仅培养他们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拥有采编播控等多种业务能力。他们更需要具有这些业务能力的主持人。而市一级的电视台在希望学校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注重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像英语、心理这些都是需要的。而区一级的电视台因为影响力较小,他们则更加注重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实践能力。各高校有必要为学生多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同时学生也要注重在实践过程中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自己在百万人群中处于不败的地位。

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学业规划

学业生涯规划对一个渴望在自己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来说就像是一盏启明灯,始终告诉你前进的方向,让你不会迷茫徘徊[7]。鼓励学生树立高远理想,追求事业时,一定要用己之长,补己之短,用一生的努力去追梦,让理想变为现实。根据以上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职业愿景、就业现状的调查了解,我们对在校学生作了相应的学业规划,并且根据综合类、师范类、专业类三种类型的高校学生做了不同的学业规划(详见表1,表2,表3)。

通过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在校的职业愿景、就业现状的调查,还得出了以下结论,希望它能够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教师及相关的教育部门提供参考。

(一)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将“人文素养”与“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即“器道合一”

二者之间没有“孰轻孰重”的问题,“人文”缺失或“技能”缺失的培养机制都不利于培养出真正优秀的播音与主持专业人才。调查结果表明:这种观念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社会媒体行业的共识,它理应成为纠正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误区和老师、学生的思想误区的指导性思想。

(二)技能训练、文化知识、为人处事应该构成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

这三者的关系不是程度上的不同,而是境界的不同。也就是说,技能训练不能停留在“技”的传授及“技巧”的掌握,它应该向“道”的境界升华;文化知识的教授也不能停在“知识”传授的层面及广度,而应该内化于心,成为境界提升的精神资源[8]。技能训练中有文化知识,文化知识中有人文素养,技能训练体现为人处事之道,文化知识包涵为人处事之道,可见,三者是相互融通,相辅相成。这一共识构成我们对“人文审美”教育内涵的界定,体现在智育、情育、道育、美育的统一体之中,其根本还在于“处事”原则,“做人”境界之中。

(三)目前技能训练课程与人文类课程的比例不是很合理,应该适当{整为5:5,应从课程设置上来完善“器”与“道”的关系

大部分业界人士认识到人文类课程的重要性,提出增加人文类课程的广度与深度,此外,他们认为可以增强一些实战性的课程,尤其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十分重视。这给我们提供了培养方案与课程安排的许多启示。比如:课程内容的安排与学生接受能力之间的关系,这涉及到课程安排前后、比例的问题;课程类别广度与深度之间的关系,这涉及到人文社科类课程重广博,技能培训课程重实战的问题;课程讲授与实战训练之间的关系,这涉及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动思考与被动接受的问题。

(四)综合性高校与专业性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相比较,综合性高校学生的优势在“综合素养”

这一方面表明目前人文类课程的效果比技能训练类课程效果得到了媒体人员的认可,说明这种优势应该保持下去,成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特色办学的根基;另一方面也应该反思现行的“技能培训”课程,建立与媒体长期合作的机制,提高学生实践性能力,而不是停留在“普通话”、“播音发声”的层面。因此,技能训练与人文素养的培育最终的目标还在于培养学生在语言表达、事件理解、即兴评述等方面的综合素养,这不仅需要老师在课堂中激活综合能力,也需要创设合作与实践的平台,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09)[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社,2009:590.

[2]罗幸.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学术论坛,2011(11):191.

[3]姚双喜.未来播音与主持艺术的展望[J].语文建设,1996(6):34.

[4]王振宇.试析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与行业实践的对立[J].学习月刊,2010(12):126.

[5]陈京生.从职业能力需求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科定位[J].现代传播,2007(6):110.

[6]文.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艺术实践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12):52.

电台播音主持篇10

【关键词】媒介融合;广播播音主持;音频教学;创新实践

近年来,全国播音主持专业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拥有播音主持专业的高等院校已不少于450所。随着技术手段和传播理念的不断革新,传统广播媒介受到巨大冲击。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各高校特别是东部地区,正在对培养广播播音主持人的教学方案不断改革,运用新的教育技术配合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教学理念,是使播音主持专业学生业务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以期使未来的播音员主持人更快更好的完成“媒介融合”技术条件下的信息传播工作。

一、媒介融合为传统广播节目主持人带来的危机与挑战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浦尔教授提出。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纳切松(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根据当今社会高科技的发展为媒体带来的变化给媒介融合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1]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SUN微电子公司的老板杰尼尔森在《传统媒体的终结》一书中预判:“未来的5到10年间,大多数现在的媒体样式将寿终正寝,他们将被以综合为特征的网络媒体所取代”。广播媒介与新媒介的资源融合,是数字化后媒介发展的必然趋势。

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的普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媒体受到严重的挤压。我国广播听众大量流失、老龄化程度、受众层次低等问题,在我国西部地区各级电台都非常明显。虽然广播具有伴随性、便捷、收听设备成本低、无空间限制等较多优势,但广播媒体听众缺乏节目的主动性和选择性,使受众更愿意选择互动性强的网络新媒体。媒介融合后的媒体界限逐渐模糊,对于分工性不强、受众层次偏低、制作成本低廉的广播媒体来说,从业人员特别是有声语言传播者将面临岗位压力、技术门槛、个人能力拓展的全新挑战。

1、媒体界限的模糊使未来播音员主持人岗位竞争压力加剧

随着新技术手段的逐渐运用,在很多广播电台的部分频率开始通过网络使用声画同步传输的方式播出节目。这使得传统广播节目主持人和电视节目的主持人的界限正在模糊,记者和播音员主持人的现场与直播间的工作地点区分也正在淡化。原有广播主持人的工作岗位将受到电视、记者、编辑的多重竞争。目前很多广播和电视频道都要求主播具有记者的从业经验,电视、广播、网络从业者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10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节目定期考核末位淘汰制,一旦某个节目在一个时期内的名次落在全台节目的最后几名,按照规定整个节目将停播整改,届时主播、记者、编辑等节目主创人员也将进行统一排名,名次定位主要依据受众的调查和网友评分,不合格者下岗分流。陕西广播和电视台合并后规定,不允许广播播音员、主持人向电视跨界做节目(个别非常优秀者除外),但电视工作者可以进入广播从事相关工作,原因就在于传统广播人才无法完成带有视频输出的有声语言传播任务。这些都充分说明未来大众传媒有声语言传播工作者面临的巨大压力和残酷竞争。

2、新技术手段对广播主持人提出更高要求

新的广播节目传输设备正在不断更新到各个台里,数字音频工作站已经在各台大量普及,主持人面临技术手段的掌握和运用的全新挑战,特别是新技术对节目的影响力日趋加强的今天。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的部分电台在使用的名为“Cloud Stream”音频字幕提示软件在使用中效果良好,可以大幅简化主持人在节目播出时的操作,从而提高节目的播出效率和质量。其主要功能是把播讲者的文字和音频串接在一个平台下,主播在实际使用中可以迅速的点出要播出的音频。但缺点是技术门槛较高,掌握起来需要一定的电脑知识,所以在我国的其他省份大部分仍然沿用传统的纸质稿件。另外,新的广播节目传输设备使节目的保真性和实时性更高,从而对主播语言表达的基本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3、多种媒介传播特点对广播主持人个人素养提出新要求

播讲者不是坐在直播间单纯的话筒架子,需要采集、编辑、评论、播出各个环节的全面掌握。许多电台的主播是被直接派往新闻现场一线进行采访报道的,他们不像电视主持人那样有专门的摄像保障技术手段,很多情况下是单兵完成直播任务。这要求主播不仅要自己写稿件,还要进行稿件口播配音、设备操作、音频的编辑,必要时进行现场采访与互动。这对传统意义上的广播播音员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仅需要有良好的身心素质,而且主播的个人素质如采、写、编、评等能力需要不断拓展。目前全国北京、上海、广东部分电台实现了卫星电话同步现场连线。陕西电视台FM999都市快报广播版以3G形式,进行现场声画同步电视、广播实况直播,用以报道突发新闻事件。这要求主播必须在现场完成的语言组织、表达、评论、互动等工作,没有全面的业务能力很难完成报道任务。

二、传统广播播音主持的教学瓶颈

当前西部地区各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在培养广播播音主持人才方面问题突出,各高校沿用的广播播音主持教学体系,基本是中国传媒大学在十几年前根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播的发展总结编定的。[2]主要问题是原有的广播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方式和当前的广播节目的内容、表现形式、媒介环境、受众状态出现脱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