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十篇

时间:2023-12-15 17:35:16

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篇1

关键词:“3S”技术公共安全综合防灾

Abstract: the "3S"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 as a new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aspect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tatus ofapplication of "3S" technology i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city public security and comprehensiv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prospect of this technology in Dandong city public security and comprehensive disaster prevention.

Keywords: "comprehensive disaster prevention technology of public security3S"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引言

近几年,我国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城市化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亮点。然而,随着城市数量的迅速增加、规模的急剧膨胀、人口的迅猛增长以及各种信息要素的快速积聚,城市公共安全方面的风险也急剧积累,一系列重大事故相继发生,如2003年肆虐全国的“非典”事件,2004年北京的密云灯会踩踏事件,暴雨和暴雪导致的交通瘫痪事件,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等。而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各级政府对公共安全的管理相对落后,城市公共安全法律体系、管理体制、应急机制以及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不健全,公共安全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的重要威胁。因此,如何利用现有成熟的科学技术解决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是城市公共安全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已有一些城市运用空间信息技术,包括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等用于辅助城市公共安全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丹东市也是各种灾害多发地区,如何利用“3S”技术做好我市的防灾工作,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3S”技术与综合防灾

“3S”是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英文缩写的简称。GIS是在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支持下,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为规划、管理、决策和研究提供信息的空间信息系统;RS是利用遥感器从空中来探测地面物体性质,根据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不同响应的原理来识别地物,它具有宏观、动态性、信息丰富等特点;GPS是通过同时对多颗卫星进行伪距离测量来计算接收机的位置,实现全球、全天候、高清晰度的定位。其中GPS和RS分别用于获取点、面空间信息或监测其变化,GIS用于空间数据的存贮、分析和处理,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应用,叫做“3S”技术。 “3S”技术的整体结合,构成高度自动化、实时化和智能化的地理信息系统,是适时采集、处理、更新空间信息,提供决策辅助信息的有力手段。

通常,“3S”技术在城市公共安全尤其是防灾减灾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利用遥感技术、GIS技术、GPS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实现对城市灾害的灾前早期预警预报、防灾救灾预案制订,灾害发生过程中的灾害实时监测、灾害损失快速评估,减灾抗灾的应急指挥调度、辅助决策等方面。在这些过程中,“3S”技术都大有用武之地,只要能够科学组织和大规模应用,完全可以实现对灾害过程的实时监测,从而为各级领导、各级部门的指挥调度、快速响应、联合行动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丹东市的地理自然条件及其应用“3S”技术的意义

丹东市城市狭长、面山、临鸭绿江,整个地势为东北高、西南低。丹东市域地处东北暴雨中心,是北方降水量最大地区之一,年平均降水量在767~1152毫米,暴雨多,雨量大,洪水由暴雨造成,暴雨与洪水相应发生于6-9月份。丹东市城区主要有北东向鸭绿江断裂带,也是辽宁东部最大的断裂带,其次为北北向和北西向断裂带。地震基本烈度情况如下:7度烈度区包括丹东市城区、东港市城区及区域内23个建制镇;其余为6度烈度区或小于6度烈度区。本世纪以来,丹东地区内发生5.0级以上的地震计有4次,丹东临近地区发生6.0级以上地震3次,丹东市是国家重点抗震防灾城市之一。

因此,利用“3S”技术,建立丹东市城市公共安全与综合防灾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大意义。

四、“3S”技术在丹东市公共安全与防灾中的应用探讨

丹东市于2002年建立了“丹东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系统旨在建立一个以数字化的城市基础地形图、以完善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生产体系和数据服务体系为主要结构的城市基础地理空间信息系统,为丹东市规划、建设、管理和社会各界提供完善、优质和高效的地理空间数据服务,为丹东市的信息化建设、城市公共安全尤其是防灾减灾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支持。2003年布设了覆盖整个市区的D级GPS控制网,并建立了全天候的基站,为交通、环保、治安、消防、防灾等提供实时定位。

丹东市以GIS系统为基础,结合运用GPS和RS技术,有效地把丹东市基础地理信息,洪水、地震、地质灾害信息,武警、公安、消防、医院、防疫等各种应急救援力量的分布信息,城市交通信息,水、电、通讯信息,以及人防、实时指挥信息进行集成,提高对各类紧急事故的综合分析、制订应变方案、实时指挥能力,初步实现紧急事故处置决策的科学性和快速应变能力。贯彻平战结合、平灾结合原则,建立丹东市城市总体防灾系统、灾害预测系统和应急报警系统。切实保障城市的公共安全,提高预防和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

1、“3S”技术在城市洪涝灾害监测、评估中的应用

我国洪涝灾害的严重程度居世界各国之首,频繁的洪水灾害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必须对洪涝灾害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对灾区洪水进行实时监测,对灾情做出实时、快速评估,科学地制定防洪和减灾的对策。遥感技术的发展为洪水监测和灾害损失估算提供了有力、高效的手段。

遥感技术在洪水监测和灾害损失估算中的应用包括:一是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M ),这是洪水模型建立的基础;二是洪水演变的模拟演示,可以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直观实时地模拟水灾的发展情况;三是灾后损失评估,应用卫星图片结合GIS矢量数据以及基础数据库可以对受灾面积和程度、损失情况进行评估。

2、“3S”技术在城市地震灾害监测、评估中的应用

地震是难以抗拒的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极其严重。由于地震预报是世界性科学难题,所以城市抗震减灾、震时的紧急救援以及震灾的快速评估就成为目前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手段。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数据,经过快速处理,不仅可以为城市抗震救灾的部署提供重要依据,也可为震时救援、震灾评估提供信息支持,提高抗震救灾的效率。

GIS在自然灾害的模拟与预测以及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生命线工程是指维系现代化城市功能或区域经济功能的基础性工程设施,供水、供电、供气、电力、通讯、交通等是最典型的生命线工程系统,它们一般以网络系统方式覆盖整个城市或一个更大的区域范围。鉴于城市生命线地震反应的复杂性和系统性以及GIS在信息管理、空间分析、模型模拟方面的强大优势,基于GIS为开发平台的城市生命线地震反应仿真技术得以蓬勃发展。

“九五”期间,我国建立了多个城市防震减灾系统。建立了城市防震减灾系统后,一旦发生地震,就可以立即在地震灾区进行航空或卫星遥感观测,对遥感信息进行处理可获得地震区地震破坏后的信息,由地震前后的综合信息可生成地震区地震前后的三维景观图,对比地震前后的三维景观图,还可以得到一些重点建筑物破坏情况的各种数据,这不仅对制定抗震救灾计划十分有用,而且能够科学指导人员抢救工作,指导电力网、给排水网、油气输送管网、通信网的恢复与重建工作,以及科学制定地震区恢复重建方案和发展规划。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可以从这些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自动提取地物的形状、位置和属性等信息,能够轻易分辨出城市防震减灾工作中需要的基本要素、如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桥梁,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因此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在城市基础数据获取与更新、震灾的快速评估和地震应急决策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城市防震减灾系统数据库的建设和更新也必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3、“3S”技术在城市火灾监测、评估中的应用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火灾的发生呈逐渐增长的态势。城市火灾有别于其他灾害,它具有突发性、随机性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或扑救不及时,就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提高城市防火和灭火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把GIS、GPS、RS和通讯系统很好地结合起来,建成现代化的防火救灾体系,在城市消防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从GIS系统的应用角度讲,消防工作中的80%以上的业务都不同程度的与图形、位置有关,而消防设施的分布、消防人员的移动等大部分信息都具有地理属性,借助于GIS技术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将庞大的地理位置信息、社会人口信息、历史统计数据及其他相关数据存储在计算机中,建成完备的城市消防空间数据库、城市消防减灾管理信息系统、“119”自动化指挥调度系统等,必要时可以迅速检查到有关信息,把各种信息相互叠加、组合利用,科学调度,可有效地参与城市防火的各项业务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

在城市火灾监测中,可以借助于遥感图片和GPS技术实现对城市火场的准确定位;也可以利用高光谱遥感数据,实现对城市范围内各种规模火灾的精准监测。

4、“3S”技术在城市灾害应急指挥与决策中的应用

城市防灾减灾和公共安全涉及到众多的政府职能部门,如公安、消防、交通、人防、卫生防疫、地震、水利、气象和民政等,而传统的应急管理不具备系统性,无法实现防灾减灾资源配置的优化。因此,建立以“3S”技术为核心,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城市应急救援联动系统(Urban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UERS) ,已成为国内外各大中城市解决安全与紧急救援难题的主要措施之一。

UERS 通过集成的信息网络和通信系统集语音、数据、图像为一体,协调公安、消防、医疗、交警、民政、公共事业等政府职能部门,以统一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指挥平台和分布式城市应急共享联动系统为核心,为市民提供相应的紧急救援服务,可以统一指挥,快速响应,联合行动,为城市防灾救灾和公共安全提供保障和支持。UERS以遥感技术、GIS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为依托,通过城市信息化的建设,对城市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集成,实现资源共享,为公共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带来新的机遇。

五、结束语

“3S”技术所具有的宏观性、实时性及动态性等特点,为城市公共安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对城市公共安全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预见,随着“3S”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社会上下对于城市灾害和公共安全的日益重视,“3S”技术在城市防灾减灾和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越来越深,从而为构建“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江聪世,边馥苓.3S集成技术在广州农业中的应用研究[J],测绘通报,2005(11):25—28.

朱霞,黄全义,陈健.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四川测绘,2007(2).

陈学全,谢毅.3S—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的高新技术[J].安徽地质,1997,7(1):52—54.

史明昌 ,姜德文. 3S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J ].中国水土保持 ,2002 5:42~43.

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篇2

遥感即为遥远的感知。遥感技术是根据电磁辐射(发射、吸收、反射)理论,应用各种光学、电子学和电子光学探测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接收记录,再经过加工处理,并最终成像,从而对环境地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物质不同,其分子、原子数量及组合方式也不同,所特有的反射电磁波性质也不同,对外来电磁波反射性质也就不同。因此不同的物体发射不同波段的电磁波,不同的物体对太阳和人工辐射有不同的吸收、反射和透射能力,这些差别经过遥感形成了不同的成像,然后把这些不同的遥感成像解译就可区分不同物体,从而收集目标物的各种信息数据,以掌握人们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料。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研究在采用遥感技术后取得了重大进展,包括近年来开展的全国特大滑坡灾害调查及危险性评价、典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示范治理、重点地区地裂缝与地面沉降调查、国家重大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与评价等项目都是建立在遥感图像的分析判断基础上的。由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资源卫星和环境与灾害卫星等组成的空间对地观测体系,能够覆盖全国陆地、海域以及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1500万km2的地球表面。可见光、红外到微波遥感器都实现了星载飞行,遥感器包括可见光相机(胶片式和传输式)、可见光红外多光谱扫描仪、多种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多波段微波辐射计、微波散射计、微波高度计、合成孔径雷达等。具备了自行研制卫星地面接收站及其相应数据处理系统的能力。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遥感数据处理平台,开发了多套通用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和专题遥感信息提取系统。我国风云气象卫星系列不仅显著提高了我国卫星气象监测能力,还为国家应急管理、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地球观测业务卫星序列,成为全球地球综合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各种自然灾害发生前一般都会出现各种先兆,而且很多灾害的发生和发展都有一定的时空规律,彼此之间常有一定的关系,这就为自然灾害的预报提供了可能。在自然灾害的预报和研究中运用遥感技术可以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2.1推动国家自然灾害数据库建设

地质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发生地质灾害后的地形地貌在遥感图像中通常与周围正常的情况有所区别,特别是在形态、色调和影纹结构等方面。为了在地质灾害发生后快速及时地了解地质灾害的规模和具体情况,可以通过我国的资源卫星、气象卫星和其他专业卫星等进行遥感信号的采集,然后运用地质灾害遥感信息的合理解释,对已经发生地质灾害的地点或是隐患点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后得出灾害规模、灾害分布、形成因素、孕育过程、变化趋势等。通过以上工作可以有效推动对灾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并且按照地质灾害的类别,建立灾害要素数据库,构建灾害预测评估和灾后灾害快速评估运行系统。

2.2为抗灾救灾应急决策提供快速信息支持

一些突发性自然灾害,难以实现迅速、准确、动态的监测与预报,但遥感技术可以不受地面条件限制,快速获取灾害发生后灾区的全面景观,根据灾害分类分级及影像模型,判读图像,快速确定灾情,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对自然灾害的应急响应。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及2010年青海玉树大地震中,有关部门使用多种航天、航空遥感技术为抗震救灾指挥部及时提供了多种类型、不同分辨率的卫星和航空遥感数据分析信息,为抗震救灾指挥系统及时全面地了解灾情、快速部署救援行动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支持。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发生特大火灾时,我国立刻调整了环境减灾卫星A、B星拍摄角度和运行频率,每天两次飞过澳大利亚上空,迅速准确地拍摄了澳大利亚火场的光学、红外和雷达图像,为澳大利亚空间信息合作研究中心提供了大量的卫星监测图像,极大地帮助了澳大利亚有关部门的灭火行动。

2.3提高次生灾害的预测预报能力

做好次生灾害的排查与监测预警工作,是减少和降低灾害损失的重要措施。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实时监测地震次生灾害,让人们能够有效规避灾害或减小灾害损失。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通过航空遥感应急调查,及时掌握了北川等14个重灾县市道路、房屋损坏等灾情和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堰塞湖等次生灾害情况,共解译出地震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7226个,堰塞湖147个,灾害毁路1423处;圈定有危险的村镇264个,潜在危险道路1732处,从而为有效防范次生灾害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

2.4为灾后重建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灾区的重建规划是抗灾救灾的一项重要工作。如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根据地质条件和地震活动断层分布以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重点对城镇和乡村的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作出安排。城镇和工程选址时要充分考虑灾害综合区划,既防止类似的灾害重复发生,也要防御其他自然灾害的侵袭。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国利用航天和航空遥感,及时开展汶川地震灾情评估工作,完成不同烈度人口影响评估,以及房屋倒损、道路损毁、人员伤亡等灾情及次生灾害评估、灾情综合评估、地震灾害范围评估、地震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等工作,为灾区规划重建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咨询。

2.5帮助提高地震预测预报水平

地震的预测预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国破坏性地震频繁发生,损失极为惨重。为了有效地预测地震发生,必须对地震前的各种兆信信息进行收集和数据挖掘,找到地震演变规律,尽可能地有效预测预报地震。卫星遥感技术通过多种手段观测、广阔的信息覆盖、短周期的观测手段等,为提高地震灾害的预测预报水平提供了可能。遥感技术用于监测和评估地震灾害已成为研究的一大热门。目前,遥感方法中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在监测地震形变方面的潜力已得到广泛认同。在地震研究方面,我国运用各种遥感图像,进行断层活动性、强震构造环境、地震地表破裂等方面的遥感地质解译以及干涉形迹测量研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同时还开展了遥感技术在地震监测预报中的可应用性研究、红外遥感地震前兆的异常特征、预报方法和机理研究以及地震前兆热红外异常卫星遥感监测与快速处理系统研究等,为卫星遥感应用于地震监测预报开辟了新的方向。我国地震局已将卫星遥感的部分热红外实测数据,通过全国地震系统共享给所有地震研究工作者,为地震监测和预报提供数据支持。

3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具体应用

我国的地质灾害遥感调查技术为大型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提供地质灾害分布、潜在危害及环境基础资料。实践证明,遥感技术在识别滑坡、泥石流,制作区域滑坡、泥石流分布图等方面体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

3.1孕灾背景调查与研究从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相关理论分析可知,灾害孕育过程中要对一些因素进行长期观测,发现其变化规律。这些因素包括时日降水量、地面坡度、多年平均降水量、植被发育状况、构造发育程度等。这些因素的成功观测是地震预测预报的重要保障。通过气象卫星可以实时检测降雨情况,而资源卫星可以对地表地物进行详细的调查,通过红外波段和微波波段分析地下物质的体貌体征等。结合气象卫星和资源卫星强大的遥感技术,可以对以上孕灾因素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因此利用遥感技术有效调查研究地质灾害孕灾背景是遥感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也是地质灾害最重要的基础准备工作。

3.2地质灾害现状调查与区域划分

在地质灾害发生后,必须及时有效地对地质灾害现状进行总体分析,了解其发生规模和特征,才能制订相应的救灾和避灾措施。地质灾害过程中,不良地质所迸发出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个体或灾害群体,在遥感图像中会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地质特征。很多关于地质发生规模和形态特征等信息都可以通过遥感影像进行提取。这些信息提取后,就可以有效分析目标区域内地质灾害发生点和隐患点的全面信息,找到灾害发生的分布、规模、特点、趋势等信息。另外,在上述工作基础上还可以对地质灾害发生地进行区域划分,对地址灾害进行分级管理,对隐患区进行严密监控,为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提供基础资料。

3.3地质灾害动态监测与预警

当地质体从量变到质变后,地质灾害很容易发生,但是这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很难被观测察觉的,因为其蠕动速率非常小且比较稳定,地质灾害动态检测就是期望实时得到发生突变的信息,来预测和预报灾害发生。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精确定位下,这种缓慢的变动速率是可以被察觉并记录的。利用卫星定位系统进行地质灾害动态检测,可以有效地对地质灾害进行预测、预报和警报。

3.4灾情实时调查与损失评估

当地质灾害的发生不可避免时,就要尽可能地减小灾害损失,这就要求在地质灾害发生后对灾情进行实时检测和调查,并评估和区分灾情较重和较轻的区域,进行有效的人员救援和物资运送。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地质灾害进行详细的调查,除了可以对人员和牲畜伤亡进行统计外,还可以对地面建筑、水域资源、桥梁道路、自然资源等各项情况进行实时的调查和评估,为救灾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4结语

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篇3

关键词 国产遥感;关键技术;GIS;灾害应急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0-0101-01

我国卫星遥感技术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十几年国家陆续发射资源、环境、海洋、高分一号等系列遥感卫星,分辨率高达2米,光谱信息丰富,卫星遥感及其相关产业发展迅速,这些都为灾害应急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及技术支持。并且近些年,在各重大灾害应急处理中,国产遥感卫星数据及其相关技术的应用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 流程与关键技术

灾害应急监测流程如图1所示。

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卫星载荷选取、遥感影像处理、灾害信息提取及基于GIS的灾害信息及灾情评估等技术。

图1 灾害应急监测流程

1.1 载荷选取

结合灾区实际情况,选择空间分辨率较高、光谱信息丰富的遥感数据,国产资源遥感卫星中ZY3、ZY02C、高分一号在灾害应急监测中都具有相对优势;时间上,应在获取灾后最新的遥感影像的同时调取灾前存档数据,以便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尽量获取天气状况较好的影像数据。

1.2 遥感影像处理

灾害应急遥感数据处理主要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图像融合、拼接等。目前国外遥感数据处理软件如:ENVI、ERDAS等都支持国产遥感数据的处理,国内软件Titan、GEOWAY IS等也能满足需求。同时,各相关单位相继研发了自主的数据处理平台,不仅能满足各载荷数据基本的处理功能,同时支持海量数据高精度批处理,很大程度上解放了遥感数据处理所需的大量人力。

1.3 灾害信息提取[1]

灾害信息主要包括灾害发生的地理位置、范围、灾后状况等。不同的灾害类型,提取方式不同,基本有两种方式:①目视解译:主要是通过人眼目视判别目标物,这种方法较传统,需要大量的人力支持;②计算机智能识别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结合现今先进的自动目标识别技术,对海量的遥感信息数据进行快速批处理,筛选出疑似目标区域,这种技术节省人力且高效,但需要提取目标物及其他非目标物样本的多光谱信息,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并不断的验证和修正灾害信息识别模型,尽管如此,仍可能出现误判。也可将上述两种方法相结合使用,既提高了效率,也提高了准确度,这种模式在目前国产遥感灾害信息提取中应用广泛。

1.4 灾害信息结果及灾情评估[2]

灾害信息及评估结果主要形式有:图形、图像、图表及报告等。根据信息提取结果,结合基础地理数据库、存档影像库以及GIS空间分析、统计分析技术对灾情进行分析评估,并且利用GIS二维显示、三维模拟及制图输出功能将灾害信息及分析评估结果输出。同时也可通过遥感及GIS二次开发技术,建立灾害应急平台。

2 国产遥感应急监测应用

2.1 地震应急监测

“5・12”地震发生后,中国资源卫星中心启动灾害应急机制,利用处于在轨休眠状态的CBERS-02星和业务运行的02B星双星共同对地震灾区进行持续跟踪观测[3]。通过对多源遥感数据的直观判别、对比、可视化的三维仿真分析等方法对灾情进行监测,解译出灾区多处滑坡、堰塞湖和人工建筑损毁,并向上级部门和国家减灾部门报送监测结果,为抗震救灾的部署与决策,以及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持。

2.2 洪水灾情监测

2013年8月中旬松花江流域出现自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截至8月19日,已造成东北三省111个县区市373.7万人受灾。灾情发生后,高分技术应用中心及时获取东北灾区高分一号卫星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几何校正、镶嵌与水体提取处理。通过处理与分析,实现灾区灾情的遥感分析,并统计受灾面积,实现对灾害重点关注地区的持续综合分析处理,为救灾部门提供抗洪救灾决策技术支持。

2.3 马航失联

2014年3月,马航客机失联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启动应急机制,根据马航客机目标的尺寸、卫星数据的分辨率及覆盖幅宽等因素综合考虑,紧急调度多颗遥感卫星,如:资源三号、资源02C星、 GF-1号等,为搜救马航失联客机提供数据服务。多家单位协助用目视解译与计算机智能识别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目标源搜索。

3 展望

随着应用化需求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将陆续发射高分系列后续遥感卫星,各研究单位也将发射自主的商业化遥感小卫星,数据分辨率及质量将大幅度提高,为灾害应急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来源。同时在卫星遥感产业化的时代中,随着各种技术力量(如:数据处理、GIS、数据库、云技术等)的发展与注入,为遥感卫星在灾害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这都将为灾害应急监测提供非常有力的辅助决策信息。

参考文献

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篇4

【关键词】3S技术;高速公路;防震减灾,应用

一、前言

“要想富,先修路”。高速公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公路运输通道在当今社会经济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高速公路作为基础设施对沿线的物流、资源开发、招商引资、产业结构的调整、横向经济联合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使高速公路的运输功能的高效发挥,确保高速公路沿线免受地质灾害的影响至关重要。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等。地质灾害极大地影响高速公路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而3S技术在高速公路防震减灾中的应用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给国家带来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3S技术概述

3S技术是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s,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GPS)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由24颗卫星构成,有6个相互相距60度的卫星轨道面,在地球表面上任何地方任何时刻,在高度角15度以上,平均可同时观测到6颗卫星,最多可达9颗卫星。该系统具有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导航、定位和定时功能,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遥感简称RS,遥感技术是在现代物理学、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学方法和地球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边缘科学,是一门先进的、实用的探测技术,目前正进入一个能快速、及时提供多种对地观测及测量数据的新阶段。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它能把各种信息同地理位置和有关的视图结合起来,并把地理学等各种应用象、遥感、GPS技术等融为一体,利用计算机图形与数据库技术来采集、存储、编辑、显示、转换、分析和输出地理图形及其属性数据。

利用这3种技术功能的互补性[1],将RS、GIS、GPS3种独立技术中的有关部分有机集成起来,其功能更为强大,可实现对各种空间信息和环境信息的快速、机动、准确、可靠的收集、处理与更新。称之为3S技术。

三、3S技术在高速公路防震减灾中的应用

(一)在高速公路勘测设计阶段的应用

高速公路勘测设计阶段包括:高速公路选线,定线,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等内容。高速公路沿线的地质情况影响着勘测设计阶段各个部分内容,避让或者以最短距离穿过不良地质区域,减少后期运营养护及治理地质灾害的费用是每个设计人员始终把握的核心。3S在勘测设计阶段应用给设计人员提供了方便,其中RS可以把路线要经过的整个区域的遥感卫星图像提供给设计人员,从而设计人员可以分辨出地形良好,便于布线区域;同时选出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区域,便于设计人员进一步到现场去分析判断。GPS的应用对设计人员到现场踏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GPS可以为设计人员提供定点,定位坐标,弥补遥感卫星图像具体点位坐标缺失的劣势,从而为设计人员现场踏勘所得地形,地质资料提供具体坐标。把勘测设计阶段收集的资料综合起来,综合考虑,进行高速公路的设计,这就是GIS的应用。GIS能把地质等各种信息同地理位置和有关的视图结合起来,供设计人员综合比选,大大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

(二)在高速公路施工阶段的应用

高速公路施工阶段,施工人员安全与施工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其中施工人员安全是放到第一位的。3S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安全系数。高速公路的施工难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其中地质情况变化是人们难易预测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地质灾害随时可能发生,3S技术的应用缓解了这种情况,用RS得到施工区域的遥感卫星图像,判断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部位,以及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与影响程度,从而进行地质评价,提出防治的方案与措施;把GPS发射器布置在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区域的特征点上,进行实时监控,获得特征点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把实时拍摄的遥感卫星图像和GPS接收到的数据输入GIS中,施工人员就可以从GIS中得到该区域地质变化趋势,从而尽快采取措施,必要时组织施工人员撤出施工现场,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3S技术的应用也极大地提高了施工工程的质量。施工质量是整个工程的核心,保证施工质量是所有施工人员的职责所在。使用RS获得整个施工区域的气象遥感卫星图像,提前预测施工现场天气情况,有利于施工中水泥等特殊材料的保管和应用,从而保证工程质量,确保抵抗地质灾害的能力;使用GPS可以获得精确地放样点位和工程构建的精确尺寸,减少误差,从而提高防震减灾的等级;而使用GIS可以记录,整理施工阶段整个过程的RS和GPS数据,为地质灾害发生前判断高速公路薄弱环节,进而采取加固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在高速公路运营养护阶段的应用

高速公路投入使用后,在公路运输方面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所以确保高速公路的通畅,功能的发挥是运营养护阶段的主要任务。高速公路运营养护阶段发生的地质灾害中,一部分来源于防护设施的老化,一部分来源于施工阶段对周围环境干扰的后期效应,还有部分来源于不可抗力的因素,比如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震等。防护设施的老化可以通过定期检查更换予以消除,但施工对周围环境干扰的后期效应是不可预测的,必须通过RS拍摄遥感卫星图像,布置GPS发射器,利用GIS实时监测分析高速公路周围地质变化,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于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引起的地质灾害,首先要求高速公路本身就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其次高速公路作为主要的抗震救灾渠道,是通往灾区的快速路,利用RS拍摄的遥感卫星图像,观测受灾情况,利用GPS定位重点受灾区域,利用GIS合理调配抗震救灾人员与物资的运输,对挽救灾区人民生命与财产起到重要作用。

(四)3S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前景

我们可以用“两只眼睛一个大脑”来通俗地描述3S技术在高速公路防震减灾的应用思路。“两只眼睛”分别指遥感技术(RS)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一个大脑”指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管理、规划和决策。3S技术在高速公路勘测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营养护阶段的应用,使得GIS系统在防震减灾方面数据比较完善,从而可以做个全国高速公路防震减灾方面GIS区划,划分为不同等级,便于领导人决策,将对整个交通发展意义重大。

四、总结

高速公路是现代经济发展对交通需求的客观反映,其不仅是交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3S技术在高速公路防震减灾中的应用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篇5

关键词:矿山开采 采矿 地质灾害 矿山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风险

中图分类号: TD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矿山地质灾害的产生因素,一方面是由于矿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为的开采作用,当二者达到一定的组合状态,便会造成环境的恶化,同时也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一定的威胁。矿山资源在促进人类工业生产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不断进步的人类社会也会矿山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我国是一个矿山资源丰富的国家,而且矿山的分布较为广泛,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因此,在进行矿山开采时,应当对其诱发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详细的研究,才能够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采矿诱发的地质灾害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采矿诱发地质灾害风险研究现状

1.国外采矿诱发地质灾害风险监测

国外开始使用遥感技术对矿山资源的开采情况进行监测,是在上世纪60年代,而美国是最早对矿山开采的环境与灾害进行监测的国家,并且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与此同时,遥感技术逐渐被应用到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动态监测活动,在防止矸石堆发生爆炸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外,遥感技术在矿区土地复垦够工作中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动态监测,为土地复垦提供更多地质资料,以此促进了资源管理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近些年来,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利用遥感技术对矿山开采的动态监测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尤其是在矿区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中,更是获得了重要的成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光谱、高空间分辨率的等遥感技术的出现与应用,运用了多源遥感技术实现对矿山开采情况的动态监测,对于采矿诱发地质灾害风险实现了有效的监控,使得人们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具有更充足的准备,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同时促进了矿山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

2.遥感技术在国内矿山的应用

我国国内在利用遥感技术对矿山开采情况进行监测的应用起步较晚,国内很多学者对遥感技术和遥感数据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早将其运用在山西晋城煤矿开采工作中,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的遥感影像进行辨别而后分析,从而实现对不同地质灾害的有效预测,能够及时对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特点以及可能造成的破坏等进行客观的预测为矿山开采工作提供更多的数据参考。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各项先进的技术逐渐运用到矿山开采工作中,利用三角函数的数学方法,能够对采矿诱发的地面塌陷范围进行预测,对矿区土地复垦工作的开展提供详细的依据。另外,利用遥感技术的动态监测技术,能够对矿山资源损毁、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等方面进行实时检测,对于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做出及时的预警,降低灾害发生的频率。

二、采矿诱发地质灾害研究发展

1.对采矿诱发地质灾害环境条件的研究

采矿诱发地质灾害发生的环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由于矿山自身以及其周围的环境影响,可能会引发地质灾害。其中地质环境、气候环境、水文环境以及岩土力学环境等都是可能会引发地质灾害的因素,当这几种因素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就会引发地质灾害的发生,而且不同的组合形式也会引发不同的地质灾害,灾害的破坏程度也不尽相同。采矿诱发地质灾害环境条件的研究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研究系统,对于不同环境因素与地质灾害发生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能够对其中各种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同环境要素组合所产生的不同应力进行系统的识别与分析,能够根据不同环境要素之间的联系,揭露不同环境要素组合条件下,所诱发的不同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强度,为防治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2.对采矿诱发地质灾害风险分级的研究

采矿诱发的地质灾害在形式和危害程度上都具有一定的不均匀性,不同的矿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可能会引发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因此,需要对矿区所在的地区可能会诱发的地质灾害进行全面的预测和评价,并且根据其相邻地区的地质构造以及引起地质灾害可能性的大小,从空间上和破坏程度方面对该地区诱发地质灾害风险进行宏观的预测,并且进行分级评价。

3.对采矿诱发地质灾害区域性的研究

利用3S技术,对矿区及其所在城市整个区域进行规则或不规则的评价单元划分,采集和分析各单元的各种组合环境条件因素。将各评单元的总体组合环境条件因素作为模糊集,各类地质灾害作为评判集,利用所构建的采矿诱发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矩阵,通过模糊映射,计算各评价单元发生不同地质灾害的条件概率,以此评价采矿诱发区域性地质灾害的风险。

结束语:

我国幅员广阔,地质资源丰富,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逐年的上升,因此矿山开采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也不断扩大,然而,由于受到技术因素、管理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地质灾害也时有发生。由于不同的矿山有着不同的地质特征,因此地质灾害产生的诱因和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因此,只有不断的加强对采矿诱发的地质灾害风险的深入研究,才能够针对不同的地质灾害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林永生.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防治[J].科技资讯,2012(01)

[2]杨广珠.论诱发矿山地质变化原因及勘查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1)

[3]李腾飞,李晓,苑伟娜,李守定,赫建明,马超,锋东雨,王刚.地下采矿诱发山体崩滑地质灾害研究现状与展望[J].工程地质学报,2011(06)

[4]秦莹.采矿诱发地质灾害风险研究现状及其发展[J].煤炭技术,2012(01)

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篇6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煤矿地质灾害预测

1 前言

矿山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矿山地质作用(亦称人为地质作用)导致的矿山生态地质环境恶化,并造成人类生命和财产损失或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严重破坏的灾害事件。在煤矿开采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地质灾害,如瓦斯突出、底板突水、地表沉陷等。这些地质灾害对正常生产危害很大,还会危及矿工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想办法减小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我们知道,矿山在被人类开采以前,处于自然的平衡状态,这时候几乎不会发生什么地质灾害。而人类的采矿活动,破坏了原有的平衡,原来储存在煤层或岩层中的瓦斯就可能会跑出来,岩层中含有的承压水也可能因为岩层的破坏而涌向采矿工作面,从而产生了地质灾害。正确地预测地质灾害是防止其发生的前提条件,随着煤矿开采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煤矿安全的日益重视,地质灾害的预测逐渐成为广大学者和技术人员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简称GIS技术,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等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地理空间信息分析技术。该技术以地理空间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能将表格型数据转化为地理图形进行显示,从而可以为地理研究或地理决策等服务。本文拟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遥感技术相结合,将其应用于地质灾害的预测中来。

2 矿山地质灾害的危害

其破坏作用主要表现在危害矿工生命和财产安全;破坏采矿设施,影响矿业正常生产;破坏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水环境、矿区环境。严重的地质灾害一次可造成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死亡。我国是矿山地质灾害多发国之一,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造成的损失严重。据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矿山调查数据统计,1950―2010 年的60 年间, 中国矿山开发已发生地质灾害约10869 起,死亡约4779 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74.58 亿元。其中突发性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2549 起,死亡4244 人,经济损失50.04 亿元;缓变型的地面塌陷、地裂缝有8320 处, 影响的面积314765hm2,死亡535 人,经济损失124.54 亿元。矿山地质灾害类型以地面塌陷为主, 共有5416处,占矿山地质灾害的50%,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占63%),大型次之(占21%),经济损失、影响面积以地面塌陷和地裂缝最严重,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次数虽然最少,仅占6%,但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多,共1581 人,占33%。

3 应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预测煤矿地质灾害的原理

煤矿地质灾害预测主要涉及到两方面内容:第一是界定出现煤矿地质灾害的危险等级,也就是预测煤矿地质灾害出现的可能性,是制定煤矿开采规划的重要基础;第二就是地质灾害发生前的预报,主要是针对具体的工作面情况作出短期预报及预警。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及遥感预测技术可以对上述两大层面的煤矿地质灾害做出准确的预测。其中,遥感技术主要针对矿区的地质情况进行调查。具体来说,就是利用遥感技术从整体上调查矿区的地质、地理以及开采条件等情况,在此基础上展开矿区地质灾害的相关研究;与此同时,利用针对矿区遥感影像所做解释,能够进一步明确矿区范围内的水文地质等相关信息,具体包括地貌单元类型;断裂构造的性质、形态以及展布等;地表水体;地表湿度或第四纪含水量;溶洞、地面塌陷以及矸石山分布等。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更加高效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空间数据及其属性资料,不仅如此,利用GIS技术还可以针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复合分析。煤矿地质灾害具有多级、多因以及多时的特点,是人为因素及自然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借助GIS技术,可以通过专题信息层的方式对矿区地质灾害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保存,并按照现实需求进行复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煤矿地质灾害预测模型。

4 应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预测煤矿地质灾害的的步骤

在煤矿地质灾害预测过程中应用遥感及GIS技术,第一步就是预处理,主要是针对遥感解释结果、相关实验数据以及地面勘察资料等进行;第二步就是已出现的煤矿地质灾害实例以及本矿区范围内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明确矿区地质灾害形成机理以及主控因素。

在灾害预测中,我们对引起煤矿地质灾害的因素的指标进行了详细的量化,然后将量化的指标在遥感中进行预测,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各个层次,每个层次的权重有所不同,通过这一表现层我们了解到各个因素带来的相关图层的配准、空间分析以及初始计算问题,再将初始模型计算结果与现有地质灾害资料进行拟合,一直到取得预期的拟合效果为止,这样便可以将煤矿地质灾害预测模型确定下来。技术流程详见图1所示。

图1 煤矿地质灾害遥感及GIS技术预测流程示意图

5 结语

地质灾害是危害煤矿安全生产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因素,然而煤矿井下的地质条件一般都十分复杂,要想对地质灾害进行准确的预测和防治难度较大。遥感技术和GIS技术的出现,为煤矿地质灾害的预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利用遥感及GIS技术可以很方便地对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综合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同时,GIS技术处理数据的速度较快,可以使预测结果尽早地出来,为我们针对灾害采取应对措施留出了充足的时间。作为一名煤矿地质工作者,应该尽快掌握应用遥感和GIS技术预测地质灾害的技术。

参考文献:

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篇7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精确定位应用

中图分类号: C93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现代测绘技术的飞速发展,测绘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神舟六号的发射、回收,需要测绘的支持;国家“十二五”要制定各类和区域地域、空间有关系的规划,需要测绘保障;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地质、气象的重大灾害的应急救灾和灾后重建,需要测绘先行;各类大型工程的建设,需要测绘贯穿其中;老百姓要出去旅游、出行、探险,需要测绘的服务。因此,现代测绘技术和我们经济社会发展,和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

1.现代测绘技术简介

测绘技术起源于社会的生产需求,有着悠久的历史,并随社会的进步而发展。现代测绘就是以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空间科学、信息科学为基础,以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核心,将地面已有的特征点和界线通过测量手段获得反映地面现状的图形和位子信息。

当前,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十二五”测绘地理信息发展的总体战略是“构建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发展壮大产业、建设测绘强国”。它要求积极促进地理信息应用社会化,大力发展卫星导航、位置服务、现代测绘装备制造、网上地图服务以及经营性测绘等产业,测绘的应用更为广泛。

2.测绘技术在精确定位与导航的应用

人们进入了使用电子地图时代,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车载导航系统作为高附加值的电子产品在汽车里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同时,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智能手机的普及,电子地图、手机导航的需求量和使用量也越来越大,生活中,人们利用电子地图寻找美食、店铺等。测绘技术正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为我们生活的便利、丰富添彩。

GPS即为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于1994年全面建成的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各种类型的GPS接收机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便于野外观测。GPS已遍及国民经济各种部门,并开始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由中国自主研制和建立的用于导航和定位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美国GPS、俄罗斯格罗纳斯、欧盟伽利略系统并称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正式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连续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

3.现代测绘技术在农业信息化方面的应用

进入21世纪后,测绘新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农业信息化成为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许多发达国家的信息农业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出现了数字农业、智能农业、精细农业等来称谓以信息为基础的农业。农业信息化系统通过GIS与GPS、RS以及INTERNET的集成,实现农业相关资源信息的搜集、监测和分析。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工作起步较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展了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应用于农业,已取得一些阶段性成就。当前,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目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较多的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利用GIS技术建立农田土地管理、自然条件、作物产量的空间分布等的空间数据库;对作物苗情、墒情的发生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模拟,为分析农田内自然条件、资源有效利用状况、作物产量的时空差异性和实施调控提供处方信息。再利用GPS技术对采集的农田信息进行空间定位;利用遥感技术(RS)技术获取农田小区内作物生长环境、生长状况和空间变异的大量时空变化信息;GPS、RS、GIS技术及自动化控制技术为支撑的精确农业将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它能够收集土地利用现状、植被分布、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农作物的灾情分布、土壤肥力等多种信息,将信息技术与农艺、农机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优化各项农业资源与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获取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同时又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自然资源,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现代测绘技术在综合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现代测绘新技术实现了对灾害过程的实时监测,为各级领导、各级部门的指挥调度、快速响应、联合行动提供着可靠依据。灾害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防灾减灾是一项系统工程,灾害的监测、预报、评估、恢复、管理等每一个过程都与地理空间信息密切相关,地理空间信息分析和处理已经成为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尤其目前将“3S”(即是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集成使用,可以更好的预测预报灾害,并为相关部门提供实时的决策参考。

例如,应用GPS技术可监测活断层的现今活动状态和构造应力场状态,利用测出的地壳变形资料等可对地震活动进行预测,也是对地震活动、地震危险性评价的依据;RS可进行对活断层

遥感技术(RS)能对大江、大河和湖水水位进行及时监测, RS和GIS集成能及早预报洪水淹没范围和干旱灾情范围,为防灾、抗灾提供准确信息。遥感技术还可调查地下水资源状况,监测水污染。在水利枢纽工程竣工后,需对水库大坝、大型桥梁等进行连续的、精密的监测。现代测绘技术提供了连续、实时的安全运行监控手段。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或数字测图技术建立数字地面模型,应用GIS的分析决策功能,可以方便快速地进行水库大坝选址、库容计算、引水渠修建、受益范围等设计工作,为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和部门建立了众多的灾情预报系统,它们将在防灾、抗灾、救灾中发挥重大作用,为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5.现代测绘技术推进数字城市建设

“十二五”期间,将在全国全面推进数字化城市建设,力争完成全部333个地级市和部分有条件的县级市的数字城市建设。

建设地理信息数字城市,所涉及到的几乎所有的管理和运营对象都与地理空间位置有关。地理信息系统(GIS)是重要的基础,它管理城市基础地形数据、城市部件数据等空间数据,以及基于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城市管理本身也从单纯的管理、执法,向管理、执法与服务相结合过渡。借助GIS这个平台,城市管理能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城市基础功能和公共空间服务,使全体市民都能够公平合理地分享。

结束语

测绘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将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廖克等. 地球信息科学导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篇8

关键词:自动测报、防汛、应用

Abstract: the automatic hydrologic telemetry system, it is a kind of advanced water collect real-time processing system, is also a modern, the GongChengXing of flood control measures, it applied communication, remote sensing,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rivers, reservoirs, complete the basin level and discharge, rainfall, and other parameters of the real-time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effectively solve river basins and reservoir flood forecasting, the flood control operation and the rational use of water resources means advanced.

Keywords: automatic telemetry, flood control,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 U698.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防洪减灾任务越来越艰巨,责任越来越重大,公众的要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加大防洪工程建设力度的同时,采用非工程措施来减轻灾害损失极其重要。

开化县从2003年开始建设水文遥测系统,利用水文监测资料指导江河、水库等水利工程的洪水调度,借助现代电子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来提升防汛指挥的自动化水平,发挥了相当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目前,水文遥测技术作为我县防汛预警预报系统的主要技术支撑,其监测数据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是防汛指挥和水利工程调度的决策依据,对开化县防汛指挥调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开化县流域情况

开化地处浙西山区,钱塘江源头,全县共有河流2424条3522公里,主要有马金溪、池淮溪、龙山溪、马溪、苏庄溪五大溪流。境内降水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908毫米,但时空分布不均,75%的降水集中在汛期,水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27.2亿立方米。开化处在浙皖赣暴雨中心,受独特气候条件和地理特性影响,历来是一个洪旱灾害频发的地区。

马金溪是本县最大的河流,是开化的母亲河,是钱塘江源头,由南向北贯穿全县,全长104.17公里,河道平均坡度5.92‰,流域面积1067.46平方公里,流经五镇三乡一园区。流域内丛山连绵,山势陡峭。

全县共有齐溪、毛岗2座中型水库,8座小(一)型水库,20座小(二)水库,65座小(三)型水库,山塘277座。总蓄水量8510万立方米。

二、开化县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建设情况及应用现状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在流域内建起各类大小水库、标准堤防、堰坝,疏浚河道,为防洪减灾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最大化地发挥水利工程在防洪减灾的社会作用、经济效益。90年代后期,省水文局采用有线传播的方式,建设水情自动测报站3个,至2003年,建设了无线GSM(即雨润2000型)自动测报站10个,中心站2个,站点为2座中型水库和8座小(一)型水库。由于小流域灾害频发,开化县又是小流域集中的山区县,期间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小流域山洪灾害,造成巨大的损失。于2008年,建成水库及小流域自动测报站30处,全部采用先进的无线GPRS系统(即雨润3000型),每5分钟传输一次数据,大大提高了时效性,2010年、2011年相续建设了江河水位站,小流域站16处,另有9处正在建设当中,到2012年止,全县将有68处水情自动测报站,站点密度达到33平方公里/处,基本覆盖了全县各行政村、小流域以及山塘水库。

选用的GPRS水文自动遥测系统,是省水文局最新研制的,为适应防汛和水利调度现代化、信息化的要求,以及近代通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特点而研发的水文数据自动采集、储存、传输系统。以短信形式,每5分钟发送一次数据。该技术克服了传统水文监测技术存在的数据录入难、数据处理慢和数据时效性差的三大困难,采用应答式和自报式兼容的模式,由中心站通过省水利防汛信息短信通讯平台,定时自动向遥测站索取数据,也可以由遥测站根据情况主动向中心站传递信息。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和通信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近几年系统运行情况分析,该水文遥测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无时延、准确性高、可靠性强,为防汛抗旱指挥部门提供了有力水文技术支撑。

三、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在防汛减灾避险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每年3-6月的梅雨季节,7-10月台风期间的小流域的雷暴天气,是开化县防汛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强大的自然现象面前,人的力量其实非常有限,有些自然灾害不是人力可以战胜的,只能去减,去避,因此,在防御梅雨季节的强降雨及雷暴天气的短历时暴雨的过程中,提高水情、雨情的监测预报水平,对水库、水利工程进行科学调度,及时水雨情信息,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经济得到保障,达到减灾避险的目的。2010年开化遭受了“6.15”、“6.19”两次暴雨袭击。在“6.15”洪水期间,过程面雨量达到298.6毫米,最大点雨量华埠自动测报站398.0毫米,一小时最大为49.0毫米。全县超过200毫米的站6个,这次降雨面广、量大、历时长,并且短历时的强度大,达到了50年一遇,局部达到100年一遇。造成全县江河水库水位暴涨,水文站水位超警戒水位0.98米,开化县工业重镇---华埠镇超保证水位,最深积水达3.0米,大溪边乡的黄谷村,整个村落夷为平地,“6.15”洪水还未退却,“6.19”接踵而来,强度仅次于“6.15”。在两次灾害面前,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发挥积极作用。县防汛指挥部根据遥测数据,及时对上游齐溪、毛岗两座中型水库进行科学调度,形成错峰削峰,减轻下游的开化三大重镇马金、城关、华埠的防汛压力,洪水平稳通过。县水文站根据各遥测站的水情,工情,及时滚动地洪水预报,利用防汛预警平台、广播、电视等手段,及时预警,在百年一遇的洪水面前,无一人伤亡和无重大防汛责任事故,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并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取得了极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水文遥测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不少的薄弱环节。虽然站点密度已达到很高,站点布设也比较合理,但在雷暴天气,局部短历时强降雨的情况,有些地区还是不能监测到,也就是还存在监测的盲区,水情信息不能及时掌握,如2008年华埠镇的许家源村,发生了超百年一遇的强降雨,引发山洪爆发,而遥测站点仅相距2千米,却天气晴朗,水文遥测技术的应用还只停留在发挥“耳目”作用,应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水文遥测资料的分析、整编还未全部开展,对突发性强降雨的预警预报能力、设备的运行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措施和对策

1、加强水文遥测及防汛预警的非工程措施建设

根据开化县的实际情况,开展以建设监测预警系统、强化群测群防体系、完善防御预案、宣传防御知识、提高全民防灾避灾意识等非工程措施建设,编制科学合理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构建健全完善的山洪灾害防灾减灾体系和防御体系,因地制宜地建成快捷准的监测、通信、预报、预警设施,有效防御山洪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尤其是有效避免群死群伤事件,加强宣传、培训、演练,提高群众的防灾自救能力。

2、拓宽水文遥测技术、数据的应用范围和资源共享

水文自动采集系统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以及先进计算机技术的普遍推广使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水文预报的时效性及预报成果的质量和精度。也为水文遥测技术的应用拓展了空间。如进行数据分析和实时预报预警,可将水利工程的安全、水库大坝的安全的相关纳入,及时安全预警信息。现状的遥测数据仅提供给与防汛相关的部门和单位,通过数据分析、将实时、直观的数据,比如,某时某地水位多少,达到多少水深等,利用电视、广播、现代网络技术等手段实现与公众共享。建立水文遥测网站,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上网了解水文信息,来提高水文遥测的服务能力,使宝贵的水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篇9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总指挥主持召开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成立会议。

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开展灾害评估工作,组织地震科学考察和研究,为抗震救灾和灾区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专家委员会由跨部门、多学科、老中青专家组成,来自中国地震局、科技部、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教育部、水利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气象局等10个部门,涉及地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陆动力学、土木工程学、灾害学及水电工程、水环境与生态、气候等22个专业学科。30位专家中有13位院士,17位研究员和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名誉所长马宗晋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

指出,成立专家委员会,为抗震救灾提供科学支持,对于受灾群众的安置、开展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十分重要。专家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第一,进行地震和地质构造的现场调查和评估,协助国家地震部门做好地震预报和次生灾害防治工作。第二,通过调查研究,为制定灾后重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第三,通过资料收集、分析和研究,总结这次地震发生的原因、规律和趋势,为今后防震减灾工作提供科学意见。

科技部:召开全国科技系统抗震救灾视频会议

5月20日,科技部召开全国科技系统抗震救灾视频会议,进一步部署科技抗震救灾工作。科技部部长万钢做了重要讲话,党组书记李学勇主持会议并提出要求。

万钢在讲话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总书记、总理亲赴一线指挥,刘延东国务委员对发挥科技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做出了重要指示。科技部对地震灾情迅速做出了反应,制定了科技抗震救灾行动方案,确定并组织实施了六项应急措施:派出航空遥测小组奔赴救灾前线;迅速组织多领域专家对地震灾情和次生灾害预防进行综合技术研究;筛选和组织实用的高新技术产品和装备送往灾区;编发科技抗震救灾实用技术手册;组织开展科技对口支援灾区工作;派遣联络组到灾区,及时了解灾情信息和需求等。这些措施在前一阶段的抗震救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万钢强调,目前抗震救灾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把科技抗震救灾作为当前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发挥科技在抗震救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中的重要作用。要围绕抗震救灾工作的紧迫需求,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他强调了下一步科技抗震救灾的五项重点任务:一是针对地震次生灾害预防、地震余震监测、灾害损失评估以及灾后组织重建等工作需求,组织各方面专家,运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为政府抗震救灾减灾工作提供决策服务;二是围绕卫生防疫、群众住房安置、建筑物安全诊断、饮用水和食品安全、灾区善后处理、心理康复等具体需求,为抗震救灾提供先进实用的技术、产品和设备;三是面向志愿者、部队官兵等救助人员开展专题培训工作,提高科学救灾的意识和能力;四是组织专家编写抗震救灾实用技术手册,加强抗震救灾科技知识和方法的宣传和普及,为灾区群众提供最简单最实用的抗震防灾知识;五是进一步加强灾后重建技术的筛选和推广应用,为灾后房屋和道路修复、通讯与电力系统恢复、工农业生产恢复等灾后重建提供技术支撑。

李学勇:科技支持四川抗震救灾提出六项措施

日前,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带领科技部抗震救灾工作小组赴四川察看灾情,了解科技需求,研究指导科技抗震救灾工作。

李学勇强调,科技系统要急灾区所急,解灾区所需,充分发挥科技在抗震救灾中的重要作用;要根据四川提出的需求,在已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采取六项措施,支持四川的抗震救灾工作。一是针对四川安置灾民所急需的帐篷和简易住房等,择优组织科技力量和科技型企业,开展技术先进、设计合理、安全适用、成本低的居住区示范。二是组织各方面专家,为四川抗震救灾提供咨询建议。三是加大对四川省抗震救灾科技项目的支持力度。四是继续组织科技装备、科技产品等支援四川,并开展科技培训和服务。五是进一步加大对口支持力度,初步选择7个重灾县,组织部分省(区、市)科技部门,支持其恢复科技基础条件和能力。六是选派得力干部驻川协助开展抗震救灾与恢复重建科技工作。

李学勇随即到国务院抗震救灾前方指挥部,送去指挥部急需的最新遥感遥测影像图,并应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等领导的要求,协调国家遥感中心及时提供有关影像资料。之后,李学勇又赶赴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听取灾情介绍,了解灾区对科技的需求,并看望了为抗震救灾提供信息技术支持的清华大学和中科院科技人员。

科技部:完成《卫生防疫与心理援助》等5套实用技术手册编制

科技部抗震救灾专家组工作正式启动以后,为充分发挥科技在抗震救灾中的发挥重要作用,把灾害损失减到最小限度,科技部社发司组织科技部抗震救灾专家组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等科技计划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精心筛选和集成,连续奋战,编制完成了《卫生防疫与心理援助》等5套抗震救灾实用知识、技术与产品手册。

《卫生防疫与心理援助》分册主要包括预防传染病、消毒、杀虫灭鼠、遇难者遗体和动物尸体处置、临时厕所卫生处理、临时住处的环境卫生、垃圾废弃物的处置以及震后心理康复干预、震后心理危机和干预、震后灾民心理危机的自我调适等内容。

《安全饮水与供水》分册主要包括灾区居民生活用水常识、灾区水源的选择与防护、分散式与集中式供水设施的特点和技术措施、各类净水药剂和器材、供水器具与设备,以及供水设施的恢复和稳定运行等。

《食品营养与安全》分册主要包括地震食品安全保障基本要求、地震灾害地区易发食物中毒诊断及处理原则、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清单和地震灾害地区食品营养保障及其产品清单。

《地震次生灾害应急实用技术》分册主要包括大坝安全与堰塞湖应急处置、地质灾害防治、生产安全、灾害损失评估四大类内容。

《建筑安全诊断与重建》分册主要包括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等交通基础设施、构筑物、水库大坝和堤防工程、地下管网与地下结构设施等五部分。

国家遥感中心:启动应急机制应对地震灾害

四川省汶川县地震灾害发生后,科技部下属的国家遥感中心高度重视,紧急启动应急工作机制,成立了应急工作小组,制定了应急预案。重点做好几方面工作:

1.应国家减灾委要求,安排北京宇视蓝图公司5月12日晚即为国家减灾委提供北京1号小卫星的存档影像,并部署实拍,掌握灾区最新影像信息,为灾区抗震救灾决策服务;

2.安排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专家组组长周成虎教授负责技术总协调,组织相关专家,研究分析灾区遥感影像,与国家减灾委总工李京教授保持热线联系,随时提供遥感信息和技术服务;

3.安排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刘先林院士航空遥感飞机待命,根据国家减灾委要求可随时奔赴灾区;

4.根据科技部领导指示,在相关计划中安排应急项目,高效开展地震灾害评估等研究,为抗震救灾提供技术支持。

生物中心:组织专家编写《抗震救灾公共卫生技术手册》

日前,科技部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对抗震救灾公共卫生实用技术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主要是针对地震以后可能发生的急性和突发疾病,提出防疫的技术和相应对策。针对易发的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病、虫媒传染病、皮肤病、食源性疾病等方面共30种传染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出了救灾人员及灾区民众共同采用的防御措施,要做到“灭蝇灭鼠抗感染,净水洁手防虫咬,皮肤破损涂碘伏,头疼发热早问医”,并将对灾后疫病情况不断提出新的疾病防御办法和措施。

万钢:从八个方面推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日前举行的首届浦江创新论坛上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社会事业,对科技创新提出了紧迫需求。

万钢表示,科技部将在未来一段时期里要突出重点,深入推进和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着力抓好八个方面的重要工作: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组织实施好重大科技专项;加快重点领域科技创新,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强基础研究,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构建共性技术平台,提高科技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地方行业科技工作;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服务科技发展和国家整体外交。

万钢强调,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支创新科技人才的队伍,特别是学术带头人和创新创业领头人。

科技部:“科技奥运”提升中国科技创新能力

日前,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与“科技奥运”相关的国内外专利申请数量已超过320项,经授权专利已逾180项,“科技奥运”正快速提升中国在汽车、信息、环保等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在2001年申奥成功后,科技部会同其他部门启动实施了“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科技奥运”建设,新能源汽车、3G通信、太阳能光伏发电等一批新兴技术,在奥运建设中实现了突破创新和快速发展。在奥运期间将有500辆纯电动公交汽车示范运行,国家体育馆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也将在奥运期间投入使用。

农村科技司:星火计划工作会议在泉州召开

日前,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在福建泉州组织召开了2008年度星火计划工作会议。会议通报了2007年国家星火计划工作进展,并对2008年工作重点作了部署。根据科技部党组部署,2007年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围绕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和星火计划统筹两件大事,加强基层科技工作调研,研究形成了一些好的工作思路和建议,制定新农村示范试点工作方案,启动了193个示范乡、村,统筹星火计划,协调有关涉农科技计划,启动15个星火产业带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2008年星火科技工作要重点抓好新农村科技试点示范县乡,跟踪地方试点示范实施动态,探索一批产业技术较好、综合能力较强的新农村示范县模式;重点推动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工作,加强集成、统一管理,抓好星火科技12396特服号的试点工作。

2008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开幕

2008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日前在北京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开幕式。

万钢指出,2008年科技活动周,是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期盼奥运成功举办、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重要时期举办的一次群众性科技活动。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但要求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也要求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让创新泉流竞相奔涌,让创造的活力竞相迸发。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技活动,不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大助推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性工程。举办科技活动周要通过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科技活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普及科技知识,传播实用技术,让科技创新的成果惠及亿万群众;要大力宣传我国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和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激励创新的良好风尚;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工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公众对科技的理解,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运用科技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全国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科技界、教育界以及其他行业和青少年代表10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上有关领导同志还向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校赠送了青少年科技创新操作室,为科技列车贵州行服务队授旗,为科技教育服务志愿者颁牌,并在开幕式后与青少年一起参与了“科技助燃圣火,创新圆梦中国”科技奥运科普互动活动。

上海:举办“节能减排,生态文明”科普展

由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上海科技周组委会承办的“节能减排,生态文明”科普展于5月23日在上海科技馆落下帷幕。4000余平方米的科普展分室内、室外两部分,大量的实物、模型、多媒体互动等展示手段,聚焦于科技创新支撑下,在“部市合作”框架指导下,上海市近几年在节能减排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旨在提高全民节能减排意识,实现全民参与,全民行动。

展览以“节能减排,生态文明”为主题,通过节能、新能源和生态建设三个板块来体现。观众不仅可以分享节能技术在工业、生活中的应用,还可以欣赏到琳琅满目的新能源汽车,先睹综合应用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创新成果的上海崇明生态岛的未来蓝图,更可以了解未来清洁能源的发展趋势及科技展望。

北京:启动“技术转移服务专项”申报工作

日前,由北京市科委实施的2008年北京市科委技术转移服务专项资金正式启动。该资金旨在通过对符合条件的在北京地区注册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在京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集团的转化部门以及担保公司予以资金支持和引导。支持他们做大做强,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业的发展,改善北京地区的技术转移环境,更好地实现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和首都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

2008专项仍将采用无偿资助、择优支持的形式,支持范围是为高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及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的项目,包括技术集成与经营服务、技术经纪服务、技术投融资服务、技术转移平台服务。

江苏:成立跨国技术转移中心

日前,江苏省科技厅宣布“江苏省跨国技术转移中心”正式成立。转移中心将及时收集、跟踪世界技术发展的最新科技成果向江苏企业进行介绍和推荐,为中外双方提供跨国技术转移的中介服务。为企业引进技术、引进人才提供各种快捷、高效的资源信息服务。关注国际技术市场、产品市场的需求动态,为江苏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国门提供相关服务。从最初的技术信息介绍起,到中外双方人员交流、商务洽谈、项目评估、合同签定、项目实施和跟踪、项目完成为止,向企业提供跨国技术转移的全过程专业服务。同时中心还将策划和举办与跨国技术转移有关的国际技术交流会、研讨会和展览会等国际性活动。开展与世界著名研发机构和技术转移机构之间的合作,搭建国际科技交流平台和技术成果交易平台。

浙江:召开创建“科技强县”动员大会

日前,浙江省安吉县召开了创建浙江省“科技强县”动员大会作。有关负责人指出,用三年时间甚至更短的时间,把安吉县建设成为浙江省“科技强县”;突出重点,就是要搭建四大支撑体系,即通过突破科技孵化、提升项目承载、强化技术合作、完善政策机制,建设以政府为主导的创新平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活力体系,激发科技人才为创新主力军的动力体系和打造全县齐心协力合力创新的氛围体系。

青岛: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地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保税区以争创保税港区为契机,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保税区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保税区积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培育特色品牌经济,形成“阶梯化”品牌集群。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以青岛高校软控、青岛易邦生物工程为代表的拥有国际和国家、省市级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的企业达到10余家。今后,还将重点引进、培育高科技或高附加值企业5家,形成高新技术成果5项,培育形成3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做大做强加工制造产业,推进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化发展。新培育进口过1000万美元和出口过500万美元的企业各10家,使品牌建设成为青岛保税区发展的亮点。

厦门:高新技术创业中心被评为中小企业服务示范单位

最近,厦门高新技术创业中心被评为厦门市首批中小企业服务示范单位。为进一步有效整合社会资源,鼓励和引导各类专业服务机构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推进厦门市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厦门市经发局今年在该市首次开展中小企业服务示范单位的认定工作,18家单位从该市800多家中介服务结构中脱颖而出,成为首批示范单位。

招远:以专利试点为载体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近年来,山东省招远市把开展专利试点作为载体,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不断加大政府引导力度,使全市重视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氛围初步形成,企业在专利申请、管理、保护和运用方面的能力有了明显增强。

从2005年起,招远市知识产权局把开展试点示范工作作为实施专利发展战略的着力点和启动企业专利工作开展的有效载体,按照“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企业,辐射带动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总体思路,与市科技局联合开展了专利试点示范工作,激发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热情,推进了专利技术的实施,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和好评。

浙江:设立1亿元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日前,浙江省设立1亿元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为其提供方。该基金面向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旨在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促进高校深化教学改革,增强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2008年首批将遴选确立20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400个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00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项目,200个大学生科技创新推广项目,由省财政给予资助和扶持。

武汉:打造中国服务外包交付中心

近年来,为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武汉市和东湖开发区政府分别设立了支持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并相继出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积极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意见》、《东湖高新区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暂行规定》及《实施细则》等产业扶持政策。

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篇10

关键词:煤田地质;勘察;新技术;探析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遥感技术的综合性很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遥感技术在煤田中的运用将更为广泛。它在煤田的运用中,要注意遥感新技术与常规勘探技术有机结合,寻求创新,从而得到更好的勘探成果。遥感技术在使用上虽然具备很多优点,如信息获取快、信息直观、实时、精度高等。但是作为煤田勘探的手段之一,还是存在着一些局限。只有将常规勘探与遥感技术结合应用,才能体现遥感技术在煤田地质中的优势,为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与平台。

1 遥感技术的特点

1.1 遥感技术具有显著的直观和宏观性。

1.2 通过遥感技术获得相关数据资料的速度快、所用时间短,并能同时反映其动态的变化。

1.3 其电磁波段间的性质差异巨大,相关用途广泛。

1.4 能够获取的信息量很大。

1.5 遥感技术相较传统技术,所受到的限制要少很多,可以广泛被应用于现场实际条件恶劣、在地面工作难度大的区域。

1.6 效率高、低成本、收益佳。

综合上述特点可见,遥感技术的优势在于对自然灾害的预测、探测。它在预防、分析自然灾害方面逐渐成为不可替代的技术之一。

2 煤田地质中遥感技术的应用

在遥感技术被应用到煤田地质领域的初期,它只是被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用于地质勘探、评价资源,但随着其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尤其是被发展到地质图、地质构造、灾害评估等方面的应用相当成功,可见遥感技术在煤田地质中的作用无法或缺。

2.1煤田地质的勘探与资源评价

2.1.1地形图的获取

我国目前大部分在使用的还是上世纪的相关地形图探测的数据资料,随着现在社会不断发展,地形与以前相比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煤田开发的基础工作,传统地形图已经不能客观的显示现场实际地形情况,所以通过新技术来获取最精确、直观的地形图,对于煤田开发前期工作至关重要。卫星遥感技术通过实时探测,并全球覆盖,已经是当下获得更新国家地质实时图与地理基础信息的重要途径。

2.1.2煤田地质图

地质填图是煤炭勘探中的重要方法。与传统的一些手段相比,遥感技术是运用遥感图为媒介,通过综合性的分析与处理,提取煤地层、煤层结构、地下水文数据、环境地质数据等信息,然后合理配置填图的路线,进行煤田填图,确定各种所需资料的位置,以勘查清相关煤田地下煤层数、其厚度与其分布规律,确定地下煤层构造,为煤田开发提供精确、真实的地质依据。

2.1.3资源评价

各种卫星遥感所提供的图像作为信息来源资料库,充分研究所调查的区域内的含煤地层、地层构造,结合该区域传统地质资料进而分析所调查区域地质特征,同时开展野外调查工作,对煤层的状态进一步的了解,掌握煤层分布规律,确定其煤炭前景发展规划。

2.1.4水文条件评价

利用热红外、雷达等卫星技术,采用相应的水文解译法、对比法与综合解释进行该区域的水文环境条件的研究,通过不同的勘探手法进行综合认证,从而对该区域水文环境条件进行评估,并依据此进行相关钻探工程,以达到成本节约、高效率的目的。

2.1.5煤气调查

其同样是使用卫星遥感的相关技术获取图像为资料库,开展调研评估,切入点选择煤田地质特点与煤气分布规律,从而了解煤田的含气量与渗透情况特点。主要是通过遥感技术获得的图像解译和系统的分析、地表系统分析、煤田地下相关构造裂缝观察等方法,取得煤层发育的基础数据,并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所得到的精确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其煤层渗透率数据、分布规律等情况。

2.2 煤田地质灾害调研与评估

2.2.1含煤层自燃调研

以其地质规律为依据,主要手段采用遥感技术,将地理信息作平台,结合地上部分的调研与测试,明确得到煤田隐患区域、分布范围、趋势发展等情况报告。分析其可能诱发自燃的环境污染情况及其向大气中排放有毒物质的排放量,建立煤田区域火情信息系统,实时监测火区范围、跟踪火情发展并检查灭火情况。为煤田开发时的防灾、监测环境、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2.2地质灾害调研、评估

根据煤田的地质条件、实际环境、结构、灾害实际情况、探测等综合因素来评估并圈明存在危险的区域。同时以此为基础编制相关评估图表,直观的显示出在煤田开发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灾害隐患,采用科学、合理的开发方案,提出防治的建议与措施。

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中应用,目前还存在有一些缺点,如:图像分辨问题、遥感光谱信息利用不足、自然灾害遥感的解译不能真实反映不同时期地波谱变化、地表静态信息反映较多、深源信息较缺乏。只有依靠加强不断完善遥感技术,合理、科学的解决了这些技术问题,才能使遥感技术在评估、预测地质灾害的方面更加权威、全面。

2.3 煤田生态保护评估与监测

2.3.1煤田区域环境调研

运用遥感技术和地上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对比航空卫星提供的图像,与地面现场调查数据,对煤田区域内的自然环境条件、环境污染情况进行系统深入的调查,分析煤田环境质量的特点与布局规律,制作详细、系统、完整的煤田区域自然环境资料,为解决煤田地区自然环境污染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2.3.2酸沉降

利用航空卫星提供的大比例图像、高精度图像,进行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植被危害的解译,并同时展开实地调查,进行相关测试与分析,查清该污染源对煤田区域自然环境的污染程度。利用计算机建模,以期预测酸沉降对自然环境污染的趋势。

2.3.3 土地与自然生态环境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图像,开展煤田区域土地利用情况、地质地貌、植被环境、废弃物、裂缝等生态自然环境的解译工作,结合事先取得的调研情况与资料数据,明确煤田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要素,合理制定出煤田开发后,土地的使用与生态环境的重建计划。

3 遥感技术实例

例如雷达遥感技术,它具备全天候实时工作的特点,具有一定程度的穿透力,通过调整最佳观测点,高效的对地面目标物的结构进行勘探,针对自然灾害发生的偶然性,雷达遥感技术弥补了传统监测在夜晚工作的不足。同时雷达遥感技术并不受到恶劣天气环境的影响。这些优点使雷达遥感技术在预防现代自然灾害工作中一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雷达遥感技术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其中的分支新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与完善,并被加以广泛应用。干涉雷达遥感技术就是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技术之一,它通过利用信号的位置信息提取地面高精度的相关三维成像信息,被应用于测量地面物动态高度变化,它的优点是提取信息的精度是目前所使用的技术中可以保持最高的。并有助于研究地面活动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的规律,从最大程度上做到预防自然灾害,把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人们生命财产损失减到最低。它的发展,使传统的静态监测向科学合理的动态监测的科技技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4 结束语

煤炭行业一直以来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探测地质数据的传统技术已不能满足当今煤田开发的需要,只有很好的与国际接轨,引入相关先进技术并加以借鉴,才能更合理完成煤田的地质勘探、资源调查、地质灾害防御等工作。伴随着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类高新技术也开始广泛应用到各领域中,遥感技术作为其中在煤炭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技术之一,取得了突破性的飞跃。它在包括勘探、资源、灾害防御等煤炭领域各方面都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技术优势,并进一步成为目前煤炭行业不可或缺的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