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23:53:27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范文篇1

【关键词】:遥感技术;特性;应用

中图分类号:TJ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2-6908(2008)0720095-01

前言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对自然资源、地理资源和太空资源的开发和争夺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和民族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遥感正是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所产生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它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在本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遥感技术已经从航空时代进入航天时代。由于遥感技术能够全面、立体、快速有效地探明地上和地下资源的分布情况,其效率之高是以前各种技术无法企及的。因此,遥感技术已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伴随遥感技术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带来了新一轮遥感应用的热潮。现在,卫星应用覆盖了减灾、健康、环境监测、能源调查等,影响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许多领域,遥感对地观测技术有着无限光明的应用前景。

1.遥感技术的涵义

遥感是利用遥感器从空中来探测地面物体性质的,它根据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不同响应的原理,识别地面上各类地物,具有遥远感知事物的意思。也就是利用地面上空的飞机、飞船、卫星等飞行物上的遥感器收集地面数据资料,并从中获取信息,经记录、传送、分析和判读来识别地物。

当前遥感形成了一个从地面到空中,乃至空间,从信息数据收集、处理到判读分析和应用,对全球进行探测和监测的多层次、多视角、多领域的观测体系,成为获取地球资源与环境信息的重要手段。

2.遥感技术主要特点

2.1可获取大范围数据资料。

遥感用航摄飞机飞行高度为10km左右,陆地卫星的卫星轨道高度达910km左右,从而,可及时获取大范围的信息。例如,一张陆地卫星图像,其覆盖面积可达3万多km2。这种展示宏观景象的图像,对地球资源和环境分析极为重要。

2.2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周期短。

由于卫星围绕地球运转,从而能及时获取所经地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最新资料,以便更新原有资料,或根据新旧资料变化进行动态监测,这是人工实地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无法比拟的。例如,陆地卫星4、5,每16天可覆盖地球一遍,NOAA气象卫星每天能收到两次图像。Meteosat每30分钟获得同一地区的图像。

2.3获取信息受条件限制少。

在地球上有很多地方,自然条件极为恶劣,人类难以到达,如沙漠、沼泽、高山峻岭等。采用不受地面条件限制的遥感技术,特别是航天遥感可方便及时地获取各种宝贵资料。

2.4获取信息的手段多,信息量大。

根据不同的任务,遥感技术可选用不同波段和遥感仪器来获取信息。例如可采用可见光探测物体,也可采用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探测物体。利用不同波段对物体不同的穿透性,还可获取地物内部信息。例如,地面深层、水的下层,冰层下的水体,沙漠下面的地物特性等,微波波段还可以全天候的工作。

3.遥感技术的实际应用

3.1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应用于大面积的地质灾害调查,可达到及时、详细、准确且经济的目的。在不同地质地貌背景下能监测出地质灾害隐患区段,还能对突发性地质灾害进行实时或准实时的灾情调查、动态监测和损失评估。为此,我国设立了专门的“地质灾害遥感综合调查”课题,经过近20年的实践,已摸索了一套较为合理、有效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遥感调查方法。在“5.12”汶川大地震的后续救援工作中,遥感技术就发挥了突出作用,第一时间提供了地质地貌变化情况,为政府作出正确决策提供了依据。

3.2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中的应用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成为了人类世界所面临的发展瓶颈。遥感技术应用于宏观生态环境要素的监测,具有视野广阔、获取的信息量多、效率高、适应性强、可用于动态监测等众多优点,同时其技术方法成熟。为此,采用卫星遥感这一面向全球的先进技术,是环境科学研究的必要途径,它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面积、全天时、全天候的环境监测手段,更重要的是能够为我们提供常规环境监测手段难以获得的全球性的环境遥感数据,这些数据将成为我们进行环境监测、预报和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基础。

遥感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上既可宏观观测空气、土壤、植被和水质状况,为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也可实时快速跟踪和监测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发展,及时制定处理措施,减少污染造成的损失。其从空中对地表环境进行大面积同步连续监测,突破了以往从地面研究环境的局限性。

如赤潮遥感监测。1995年至1997年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开展了“海洋水产养殖区赤潮监测及其短期预报试验研究”,该项目成功地监测和预报了1997年11月发生在广东沿海和1997年7月发生在浙江的赤潮。开创了国内赤潮卫星遥感实时监测和预测的先河。

3.3遥感技术在农业气象灾害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对气象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农业气象灾害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绘制更加清晰、形象的气象图;进行气候资源监测评价;气象灾害评估;气象灾害预警、气候分析评价等等气象服务;建设基于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支持下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系统开发;利用气象数据,结合GIS背景资料对危害区域、危险程度、受害作物面积进行分析、计算、评估,预测洪涝灾害的演进规律,提供受灾区域、受灾人口与损失估算报告,并根据已有的抗洪措施形成后期应急反应方案以及防灾系统建设方案。

3.4遥感技术在海洋渔业中的应用

近年来,海洋渔业遥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受到国内外各渔业相关科研单位和大学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遥感技术应用于海洋渔业,具有大面积观测和实时动态监测的优点,可以获取多种海洋环境要素信息,对预报渔场渔情信息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手段。

3.5遥感技术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遥感及其相关分析技术为流行病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周晓农等人利用1989年与1995年两次全国血吸虫病抽样调查资料和我国黄河以南1∶100万数字化地图建立了我国钉螺分布的GIS,显示了我国不同地区血吸虫病的流行强度、分布范围、数据来源及时间等。

为应付未来突发事变,可利用遥感技术提供目标地区的流行病学疾病预测资料,以制订卫勤保障计划,保障部队战斗力。美国军方从1982年以来就运用遥感技术开展了大量研究,他们以降雨量和气温以及从LANDSAT-3MSS获取的数据为参数预测了菲律宾血吸虫病的流行区分布,并用来计算美军军事演习期间可能由于血吸虫病而导致的潜在伤亡数;另外还将遥感技术应用于战争时区别自然状态的疾病暴发与由于使用生物战剂引起的疾病暴发的研究。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技术方法与手段的日臻完善,遥感技术必将在更多的行业和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参考文献

[1]侯春红.公路地质灾害调查中的遥感技术,中国减灾2007,3.

[2]刘爱容.GIS支持下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科技资讯,2007(7).

[3]郑锦秀.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技术,福建气象学报,2001(2).

[4]周金星.山洪泥石流灾害预报预警技术述评,山地学报,2001(19).

遥感技术范文篇2

遥感技术的实际应用

(1)煤炭地质的探测绘图。一是地形图的及时更新。现在我们生活的实际地形图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及时更新地形图,以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我们发射到太空中的卫星可以通过遥感技术传输清晰的影像过来,其数据的时效性强,探测范围广。这一手段已经成为我国获取更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重要途径。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探测识别国家的基础地理信息,及时更新各不相同种类、多种多样尺度的数据库。二是煤炭地质图的获取编制。在开采煤炭的过程中,开采团队需要较高精度的煤炭地质图。我们需要在煤炭地质填图时,做到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把遥感技术测得的影像作为依据,通过多元地学进行信息的综合分析和适当处理,以提取含煤地层、控煤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信息为重点,进行煤炭资源的地质填图;再依据野外填图获取的地质信息资料,运用相应的软件编制煤炭剖面图和柱状图。除此之外,遥感技术还应用在对煤炭资源、水文地质、煤层气调等的调查评价及对小煤窑的实际生产情况进行监控调查。(2)煤炭地质灾害的调查评估。依据煤层自燃的地质规律,把遥感技术作为必要手段,建立煤矿区的动态监测系统,从而为煤矿区的防火防灾、监测治理提供了重要依据。技术人员还应该通过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经过综合分析研究,编制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估图,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策略。还要分析遥感影像查明煤层突水的走向、性质和规模,进而确定突水的控制宽度和流量。(3)煤炭生态环境的污染监测。遥感技术在煤炭区生态环境的污染监测中主要应用在煤矿区的环境检查,开采高硫煤导致的酸沉降污染调查和生态环境的重建及土地复垦等方面。其中环境检查就是运用遥感技术获取固体废弃物、粉尘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地污染的信息,明晰污染的程度范围,从而为以后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遥感技术的发展前景

(1)“3S”技术一体化。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着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铺相成,密不可分的。遥感技术可以更新地理系统中的数据,地理系统支持遥感影像的分析表达,全球定位可以提供精确位置和高程模型。煤炭地质的遥感技术应该与时俱进,紧跟“3S”一体化的脚步,促进煤炭资源的产业化、现代化发展。(2)数字煤炭信息领域。随着全世界的信息化发展,煤炭地质的遥感技术也要逐步走向综合化、智能化和多功能信息化。煤炭行业要开拓数字煤炭的信息领域,以信息数据库基础,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现代分析、数据采矿、矿山规划和资源评估,从而为煤炭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和有利工具。(3)健全技术创新机制。在进行煤炭地质遥感技术创新的同时,还要健全遥感技术的创新保障机制。煤炭行业必须统筹规划,明确层次,用来完善煤炭地质的遥感技术创新体制。还要重视煤炭地质学科建设,健全多元化投资新机制,形成自主有效的创新机制。

本文作者:李生军工作单位: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葛泉矿钻机队

遥感技术范文篇3

关键词:遥感技术;土地利用

一、引言

遥感定义。从广义来讲,就是指遥远的感知,非接触远距离的探测技术。从狭义来讲,指借助于专门的探测仪器(传感器),把遥远的物体所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号接收记录下来,再经过加工处理,变成人眼可以直接识别的图像,从而揭示出所探测物体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遥感技术指从高空到地面各种对地球观测的综合性技术系统总称。它由遥感平台、探测传感器以及信息接受、处理与分析应用系统等组成,周期性地提供监测对象数据和动态情报。

主要的遥感软件ENVI——美国ResearchSystemINC公司开发,1995年引入,适普,目前最高版本ENVI3.7。ERDASImagine——美国ERDASLLC公司开发。2003年6月在全球40多个遥感软件评比中,11个应用功能中的9个获得第一。蓝赛特阿波罗等都,目前最高版本ERDASImagine8.6。PCIGeomatica——加拿大PCI公司开发。加拿大阿波罗等都,目前最高版本PCIGeomatica8.2。

IRSA—国家遥感应用技术研究中心CASMImageInfo—中国测科院&四维公司。

二、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中应用

1982年至1993年6月,全国采用大比例尺图件(包括航片和地形图),完成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这项工作历时10余年,耗资数十亿元,投入专业人员达50多万人次,堪称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业。我国对土地遥感工作极其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条规定:国家建立全国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动态监测。朱总理明确指出:要采取最先进的技术手段,24小时监测土地动态变化情况,及时通报情况,确保我国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

三、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中应用步骤

1、资料准备。遥感信息源。调查了解近两年本地区的航空摄影情况,当有飞行精度和航片质量符合要求的航空资料时,直接收集利用,当没有时,采用航天遥感资料。

利用航天资料开展1:1万的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宜选择空间分辨率为2.5m的卫星遥感数据。目前,国内外最合适的是法国的SPOT-5卫星数据。首先,了解近一年本地区的SPOT-5卫星数据覆盖情况。如果存在合格的存档数据,直接购买使用;如果没有合格的存档数据,则采用编程方式获取最新时相的卫星数据。

行政区域界和权属界资料。行政区域界。收集民政部门行政区域的勘界资料(图件和文字说明),对土地详查确定的行政区域界(含工作界)进行调整;土地权属界。主要包括政府对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界的最新划定和调整资料、政府处理土地权属争议界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

土地详查和土地变更调查资料。分幅土地利用基础图件;土地权属界线图;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土地权属界线争议原由书;面积量算手簿、土地统计台帐、统计簿、汇总表;土地利用数据库。

参考资料。1:1万地形图或1:5万数字高程数据(DEM);土地征用、划拨、出让、转让等相关资料;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生态退耕、结构调整等资料;建设用地审批文件等资料;地籍调查资料;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章。

2、总体技术路线。人机交互式遥感解译境界、权属界的转绘套合,将民政部门最新的行政勘界图件和土地详查后发生了变化的土地所有权界、土地使用权界等图件扫描、配准并矢量化后,与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套合进行比较,逐一查明其变化地段。用红色表示原行政界线和权属界线,用黑色表示调整变化地段的行政界线和权属界线,并将之叠加套合在遥感正射影像图上,待外业调查后核实。

3、变化、新增的线状地物的遥感解译、主要指宽度大于1m(>4个pixel)的河流、铁路、公路、林带、固定农村道路、沟渠、田坎及管道用地等、

3.1解译标志

公路:

小路及简公路——浅灰绿、灰白色隐约线状影纹。

高速公路及高等级公路——灰白色、浅灰色均匀带状影纹。

铁路——暗黑与浅灰白色相间的规则双线影纹。

河流:

单线河——颜色较深的深绿、深蓝、暗红色弯弯曲曲隐约可现的现状影纹。

双线河——深蓝、蓝黑、暗红色较为平滑的宽带状影纹。

3.2解译原则。将1∶1万标准分幅遥感正射影像图与1∶1万标准分幅土地利用数据库矢量图套合。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将影像放大2—3倍,逐格网比较两者线形地物的吻合情况,误差不得超过图上0.2mm(<1个像元)。原有现状图上的线形地物与影像误差<0.2mm者原则上不作变更解译;若线状地物与影像上的线形影纹误差超过0.2mm(≥1个像元),则应将该线形地物按影像重新解译勾绘在解译图上。对肯定变化的线形地物用红色线条表示,对可疑变化的线形地物用黄色线条表示,未变化的线形地物按原色表示。

3.3、变化地类图斑的遥感解译

变化地类图斑的解译标志。城市——青灰与淡绿、绿色相间较规整的大片格网状、方块状影纹图案。

建制镇——影像特征同上,规模略小,规整程度略差。

农村居民地——不规则状灰色灰白色晕状斑块。

独立工矿地——亮白色不规则状较平滑的斑块。

灌溉水田——浅绿、淡绿、浅灰绿、灰白色含平行弯曲的浅色条带或不规则格网影纹的图案,通常成带成片分布。

水浇地——总体颜色较浅的浅灰、灰白色图斑,其内有弯曲平行的浅色条带。

旱地——影纹同上,但坡度较陡、范围通常相对较小。

菜地——浅绿、灰绿色含不规则浅灰色条带和绿色碎斑的影纹图案。

果园——为不规则状带细碎格状点的淡绿色、翠绿色影纹特征。

林地——较平滑的大片绿色、翠绿色、暗绿色影纹特征。

坑塘水面——暗蓝、深蓝、深灰色的圆形、椭圆形、及不规则状、边界较模糊的平滑图斑。

3.4、变化地类图斑的解译原则。城市、建制镇、农村居民地、独立工矿用地等的闭合界线所圈定的范围为独立地类图斑,其图斑内部的土地权属和土地分类不调查;凡被境界、土地权属界、线状地物、地类界等分割而成的封闭地块,均为一个图斑,上述线类均作为图斑界线;当地类界线与境界线或土地权属界线或线状地物重合时,地类界可不表示,以境界线或、土地权属界线或线状地物代替;当线状地物密集,造成图斑破碎时,同一地类图斑可视情况适当综合。

遥感技术范文篇4

关键词:地质工作;水工环境;地质勘查;遥感技术

地质工作开展是否顺利对后续建设工作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为了确保该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在实际作业过程中,相应的技术人员应适将先进的科技引入到地质工作中,提高地质工作效率,以及各项测量数据的精准性[1]。

1遥感技术简介

遥感技术指的是地球目标电磁辐射信息,通过对人造卫星或其它飞行器的应用,完成相应的收集工作,从而完成对地球上的资源的环境情况的合理判断[2]。在对遥感技术进行应用期间,要使遥感器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对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相应的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成像对地面的具体情况进行辨别和勘探[3]。通过对遥感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适当扩大探测范围,并且可以快速获取具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并且在应用过程中通常都不会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也正因为遥感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诸多优势,因此,在许多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在应用过程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4]。

2水工环地质勘查现状

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资源匮乏,人们也加强了对地质工作内容的重视程度,并且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增加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的研究,尽量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合理的应用地质工作中,进而使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都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此外,针对社会中的地质企业,应利用玩的现代化管理制度对其进行适当约束。近几年,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管理制度也逐渐变得更加完善,这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来说有着重要作用。现阶段,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具有不错的发展势头,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不同区域内,地理条件和地质工作外部环境之间的差异性较大,这也就导致在不同区域内开展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时,各项工的开展会存在较大差异,最为明显的差异体现统计工作内容上。开展具体地质工作时,部分工作人员为了方便,对之前勘查获取的数据内容进行套用,并未从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思考,没有依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这将会使工作在具体开展过程中面临严重阻碍。(2)地质勘查作业期间,通过对新型地质勘查技术合理引进,使地质工作取得了显著提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经济环境的改变和自然环境变化,对地质工作的开展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因此,实际作业过程中,应当依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采取科学方式开展相应的地质工作,从而促进地质工作的顺利进行。

3水工环地质勘查作业过程中对遥感技术的具体应用

水工环地质勘查期间要对遥感技术进行合理应用,使其优势能够得到合理发挥,从而使工作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完成对信息的全面采集,使地质工作能够得到落实。3.1遥感技术在地下水勘查中的应用。勘查地下水时,利用遥感技术可以使地下水的图像更加清晰,对影像进行适当处理,进而为日后各项工作的开展与落实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地下水勘查时,通过对陆地卫星和多波段扫描仪影像数据进行应用,获取清晰图像。水下勘查影像之所以清晰,是因为合理的组合了多波段扫描仪和陆地卫星反束光道的影像数据,从而提高了图像中各项细节内容,通过对该项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勘查内容的准确性。3.2遥感技术在水土流失勘查的应用。通过对遥感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对我国发生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并且能够准确掌握水土流失的具体情况,进而可以实现对水土流失情况的全方面调查。例如,早在2002年,人们就意识到了在水土流失勘查中对遥感技术的应用的优势,从而通过遥感技术完成对全国范围内水流情况的具体调查,并且以及调查数据,完成相应的分析工作。通过对遥感技术的应用,完成水土流失调查,依据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水土流失问题得到了合理控制,大面土地都得到了一定程度改善。此外,通过对遥感技术的合理应用,获取的调查结果也为我国相关环境保护措施的应用提供了保障。3.3遥感技术在宏观观测层面的应用。在水工环地质勘查中,对遥感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可以通过不同层面观测目的地的具体情况,从而实现对目的地情况的全面了解,掌握目的地的各项信息。同时,也可从宏观角度入手,完成相应的探讨与分析工作,进而使遥感技术的具体应用价值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发挥其在地质勘查中的动态监测功能,进而为宏观地质普查工作的开展与落实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最终的工作质量能够达到相应的要求标准。近几年,我国科技和经济都到了飞速发展,这也使遥感技术变得更加成熟,这也是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力度不断扩大,其应用范围也到了拓展,地质监测人员在具体作业期间,可以合理的对要遥感技术手段进行应用,从而完成对自然资源或环境情况的全面调查与检测,获取准确、完善的地质勘查数据。随着人们科学技术力度研究的增强,目前,人们可以高效、合理的对遥感技术进行应用,进而得到合理的遥感图像,并且画面整体效果、光谱分辨率、画质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可见,遥感技术逐渐成为了全球定位技术和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关键,并且体现出了不错的应用价值。

4结语

遥感技术范文篇5

关键词:地质工作;水工环;地质勘查;遥感技术;实践应用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促使我国科学技术的整体发展水平在各个国家中的排名都比较领先。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当前新提出的一些新型技术,不仅其整体应用效率比较高,而且应用效果普遍比较良好,对很多行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尤其是水工环勘查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仅能够在地质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其整体应用效果普遍比较良好。与此同时,近年来遥感技术的整体发展势头比较良好,在众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遥感技术在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合理利用,不仅能够从根本上促使工作效率可以得到有效提升,而且还能够为勘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供保障。

1.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地质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政府大力推广和落实的重点工作。与此同时,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对现代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和作用。在我国当前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有很多领域的发展,都会使用到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比如在针对环境污染进行处理的时候,或者是在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时候等,无论是任何一个领域,都可以实现对该技术的合理利用。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虽然整体经济发展势头比较良好,但是在其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1]。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会直接导致工程地质等环节出现严重的问题,而且还会影响到水文和环境地质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这种背景下,相关工作人员逐渐开始意识到新技术在实践中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同时在各个新领域中,实现对该技术的深入利用。比如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地质勘查,同时还可以对水文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样不仅有利于实现生态平衡,而且还能够针对生态环境当中的一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这样不仅有利于将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出来,而且还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各个领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

2.遥感技术在水工环地质勘查中的具体应用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促使很多新型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其整体应用效果比较良好,而且还能够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其中,遥感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很多行业中,比如在针对地图进行测绘,或者是在地质勘查活动的具体开展过程中等,都会不同程度的使用到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在水工环地质勘查中科学合理的利用,不仅有利于为人们的信息采集提供方便快捷的方式,而且还能够保证人们所勘查的数据信息具有真实性和有效性。由此可以看出,通过遥感技术在水工环地质勘查中的合理利用,有利于促使勘查工作的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升。2.1遥感技术在宏观观测工作中的实践应用。在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具体开展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将遥感技术科学合理的应用其中,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对整个观察区域范围内的情况进行观察,而且还能够为人们提供可以对自然资源进行观察的机会。通过遥感技术在其中科学合理的利用,能够最大限度保证获取到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想要获取的数据资源,同时还能够保证这些数据资源具有真实性和有效性。比如,在针对辽西的地区水资源进行实地勘查的时候,就使用到了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在其中科学合理的利用,可以通过遥感卫星的辅助,直接获取到相对应的遥感图像。同时,还能够将图像当中的画面全部都展示出来,画面的清晰度非常高,同时还能够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适当对区域水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动态测量。在动态监测过程中,不仅可以对区域水资源的具体变化情况进行跟踪了解,而且还能够将相关数据全部都记录下来,为后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信息依据作为支持。除此之外,遥感技术在其中科学合理的利用,还可以实现对地下水、地表水位的观测对比。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搜集和利用,最终可以形成大数据,这样不仅有利于明确勘查工作的具体实施方向,而且还能够提高当地水资源的整体利用率。2.2遥感技术在地下水勘查工作中的实践应用。在针对地下水进行勘查工作的时候,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利用遥感技术实现对水工环地质的勘查,这样有利于提高勘查效率,同时还能够保证勘查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遥感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主要是通过对陆地卫星当中的MSS影像、相关数据的合理利用,同时与混合比值法进行结合,这样有利于实现对MSS图像科学合理的处理。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直接将地下水的所有信息以及与其相关的一些特征和图像全部都清晰地呈现出来,而且该技术在实践中的合理利用,有利于为后期勘查人员的工作提供准确有效的依据和数据作为支持。遥感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发挥出这一作用和价值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受到陆地卫星的影响,这样可以实现与MSS反束光道摄像数据的有效结合,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使图像本身的细节可以更加丰富。比如,通过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发现哈萨克斯坦政府通过对遥感技术的合理利用,可以直接对地下水深度为100m~300m的范围内进行勘测[4]。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对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在其中合理的利用,可以直接对勘测出的图像和数据信息进行更加深入的处理。如图1所示。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中得出相对应的湿度分量,而且还能够保证得出的数据具有准确性和有效性。在针对湿度分量进行分析的时候,发现湿度分量主要表现方式是可见光、近红外波以及短红外波,这些数值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哈萨克斯坦政府通过对这种技术的合理利用,准确找到图像当中所呈现出的位置,在这些标记的位置上发现了非常丰富的水源。这样不仅有利于为各个地区提供更丰富的水资源,而且还能够为后期的勘查工作提供准确有效方向作为依据和支持。

3.结束语

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地质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可以被看作是基础部分的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勘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可以将遥感技术科学合理的应用其中。这样不仅能够通过遥感技术的合理利用,为水工环地质勘查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而且还能够促使勘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还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对遥感技术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这样才能够将该技术在应用时的作用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付天印.论矿区水工环地质勘查存在的问题与防治措施[J].中国标准化,2019(02):82-83.

[2]赵平.新时代生态地质勘查工作的基本内涵与架构[J].中国煤炭地质,2018,30(10):1-5.

[3]王辰.试论当前水工环地质勘查中的技术及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8(14):272+274.

[4]张雪,李潇,刘钊.探析北京市城市地质系列图数据库建设——以综合水文地质图为例[J].城市地质,2018,13(02):104-108.

[5]邓娴,夏忠君.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9):110-111.

遥感技术范文篇6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是铁路设计中一项关系全局的总体性工作。当一条铁路的走向和技术条件确定以后,工程地质条件就成为设计线路位置和线路上各种建筑物如车站、桥梁、隧道、路基等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在铁路建设初期,铁路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就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充分认识线路,分析工程地质条件,才能建设一个经济合理、方案科学、高质量的现代化铁路。遥感从字面上理解,遥,即遥远、远距离;感,即感知,遥感就是远距离的感知。遥感技术即是对目标(物体)远距离的探测技术。从科学的意义上讲,遥感被定义为泛指各种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实用技术主要指从远距离、高空,以至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探测仪器,通过摄影或扫描、信息感应、传输和处理,从而识别地面物体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现代化技术系统。其分析和解译的成果与外业勘察结合,能够大范围地了解测区的地质构造格局和滑坡、泥石流、崩塌等不良地质分布特征,并对其他工程地质条件做出空间判断与分析,遥感图像所独有的宏观性,穿透性,全面性,真实性以及丰富的地物、地质信息,具有其他勘测方法所无可比拟的优势,能为我们快速提供可靠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地物判别的信息,因此成为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手段之一。

2遥感技术的应用

我国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线路工程地质勘察最早始于1955年,铁道部率先采用航空勘测技术进行兰(州)一新(疆)铁路勘察选线工作,开创了我国线路工程遥感勘察的先河,此后,在许多铁路、公路等线路工程的勘察和选线中都充分运用遥感技术进行铁路工程路线方案比选、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2.1指导勘察选线

铁路建设投资巨大,线路的选择尤为重要,尤其是结合长大隧道的线位选择,恰当的选线往往可以节约数千万元甚至数亿元的投入,意义十分重大。我国铁路选线设计基本上还是在二维地图上进行,这种平面地图通过等高线、地物边界线或特定符号表现地形、地貌以及地物情况,其缺陷是缺乏立体感、不直观。随着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遥感技术结合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为研究制作具有高度真实感的可量测的地形三维立体模型,为实现三维可视化工程设计提供了可能。高精度的遥感三维可视化动画,对于宏观观察者而言,其实际效果相当于乘坐在一定高度的飞行器上进行航空路线观察(飞行高度可调);对于遥感图像解译者而言,高精度的遥感三维可视化动画提供了可供反复使用的真实、客观、信息连续的宏观分析地面景观影像。由于其在较大的区域内获得了较为全面的工程地质信息,从而从宏观上发现方案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问题严重的地段、局部线路比较方案工程地质条件的优劣,为方案的选择提供较为可靠的地质依据和比选意见,指导勘察选线工作。对选线正确决策、避免失误或返工、提高勘测设计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2查明不良地质条件

铁路沿线的不良地质条件直接决定着能否建设成一条高质量的现代化铁路,查清线路区的不良地质条件是铁路工程勘察工作重点中的重点。例如,宝(鸡)一天(水)铁路沿渭河河谷穿行,由于没有调查清楚沿渭河发育的活动性大断裂及其所引起的不良地质现象,建成后,地质灾害一直严重威胁铁路运营安全,许多地段被迫改线。遥感技术在发现各种不良地质现象方面是最为有效的。包括属于斜坡营力的滑坡、崩塌、溜坍、岩堆等;属于流水营力的泥石流、河岸冲刷、坡面冲蚀等;溶蚀营力的岩溶漏斗、落水洞、暗河、溶蚀洼地等;风沙营力的各种沙丘;以及人工开挖的矿山采空区、小煤窑等。利用高精度遥感影像不仅可以直接勾绘出不良地质体的发育范围,并确定类型和性质,同时,还可以结合其他资料和不同时期的遥感图像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分布规律、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与传统的地面调查相比,速度快,成本低,准确率高,效果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遥感技术在查明不良地质条件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3提高勘察效率和质量

在铁路勘测设计工作中,尤其是前期工作中,相对于其他专业,地质专业往往滞后和被动。一方面是因为地质条件因素复杂且具有多解性、工作量大的特点;另一方面往往既有域地质资料普遍存在资料老化、比例尺过小、工程地质内容缺乏(如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和资料不齐全等问题,使得铁路工程地质测绘工作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影响了勘测质量。利用遥感影像的宏观性、穿透性、全面性,我们可以迅速查清区域地质构造特征,避开地质断裂带、滑坡,以及地质构造复杂地带,遥感技术结合卫星和航窄遥感图像与计算机信息处理等技术,可以快速编制各种比例尺(1:200000—1:10000甚至更大比例尺)的遥感图和解洋工程地质图,从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测区内全面的基础地质资料,发现对工程有影响的、主要的和重大的地质问题,从而有充裕的时问集中研究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提高_r工程勘察的效率和质量。

遥感技术范文篇7

遥感图像具有多时相、多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波普分辨率)、多传感器等特点,使其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西藏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幅员面积超过120万平方公里,其中海拔高于4000m的面积超过西藏自治区面积的92,约有110万平方公里面积处于寒冷、寒冬和冰雪作用极为强烈的高寒环境中,环境及其恶劣、交通不便。本文通过对工程地质找矿、机场工程和交通工程的遥感图像信息处理进行分析比较,为西藏高原工程领域的遥感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遥感信息处理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2.1遥感信息处理在工程地质找矿的应用

在地学信息化中,遥感数据可以直接作为可视化信息来源。西藏由于地处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区域,矿产储量远景较好,从现有勘察结果也可以佐证。但由于西藏地域广阔,山地高海拔地区较多,多为人难以到达的区域,为了节省调研成本,提高地质勘察的准确度,遥感应成为西藏工程地质勘察前期工作中的主要应用方法。在地质勘察方面常用的方法为矿物光谱对照法,通过矿物光谱数据库中矿物光谱为基础,以光谱的吸收谱带特征为主,其它光谱特征参量为辅,基于光谱的相似性准则或逻辑关系,构建矿物识别谱系,建立矿物识别规则。识别规则建立后,对高光谱的遥感图像进行解译,得到区域构造解译图,为地质工程选择合适区域,提供参考。以藏东地区找矿为例,藏东地区位于特提斯一喜马拉雅成矿带,有大量的金属矿床。金属矿床通常伴随近矿围岩蚀变,并伴有相关元素的高中度值。因此,金属矿床形成有与之相关的特定光谱异常区,在遥感图像上矿化可以得到很好的显示。矿化蚀变的典型特征是含矿热液的活动。藏东地区的主要蚀变类型有褐铁矿化、云英岩化、孑L雀石化、蓝铜矿化、硅化等。这些蚀变在遥感图像上都有很明显的特征谱带。对矿化蚀变来说,其光谱曲线波动大,波段间的差值较大;而围岩的光谱曲线则相对平缓,波段间的差值也较小。所以遥感数据波段的不同组合可以圈定出围岩和蚀变的范围与强度,而围岩蚀变的范围和强度常常与矿床的规模和质量相关,所以反应围岩蚀变的遥感异常提取可为地质找矿提供重要依据。在藏东地区找矿时,首先对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尽量除去冰雪和植被两种主要干扰信息,在植被覆盖比较广泛的藏东地区,植被干扰信息去除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找矿的结果;然后对图像信息进行增强处理,突出有用信息;最后引入热红外波段图像信息,突出纹理信息。通过一系列处理,就可以解译出藏东地区蚀变区域。同时通过实地踏勘,得到与遥感解译出的蚀变区域吻合的证据,最终确定出远景成矿区。

2.2遥感信息处理在机场工程中的应用

高原地区尤其是西藏高原地区,环境恶劣、交通不便,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航空运输成了最迫切需要的交通工具。因此,开发新机场和扩建老机场已经成为西藏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措施。在机场建设前期工程中,如:机场选址、机场工程地质、生态环境等因素的评价中,采用何种技术方法尤为重要,将直接影响机场建设工程进展及经费的投入。遥感技术获取信息的尺度大,具有实时性、宏观性、信息量丰富等特点,选择遥感信息处理作为机场的前期选址的技术手段,可以缩短工程周期、节约工程经费、提高工程效率、增强地勘资料的可信度,最大限度的减少野外踏勘等烦琐工作。以西藏地区阿里机场为例,针对西藏高原工程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地质条件复杂、各种资料十分缺乏的特点,设计人员选择遥感技术作为工程前期勘察的技术方法。首先,考虑到机场地质勘察既需要宏观区域地质信息的提取,又要有局部场地地址信息的提取,所以遥感信息源选择要既有高空间分辨率的图像,又要有中等空间分辨率的图像。通过对图像数据融合,将不同图像提供的信息加以综合,消除信息见的冗余和矛盾,降低数据的不确定性,减少模糊度,为下一步工作,奠定基础。然后,结合前人区域地质资料及现场的实地踏勘,建立场区及周边环境的工程地质解译(包括滑坡、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的解译),同时完成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阿里机场最后选定在噶尔昆沙场址。该场址位于噶尔断裂带和阿依拉山断裂带之间。在设计跑道地区,没有断裂带的分布,因此断裂带对该场区构成的威胁甚小。通过“3S”技术综合分析表明,该场区主要呈现的地层为高含水量的中、细、粉砂,结构松散,呈现黑色、白色、浅蓝色等色调。在该场区内,遥感图像上呈现浅灰色、灰白色的为盐碱地。由于该地基极为不均匀,承载力较低,变形大,需要处理后才能满足机场地基要求。在靠近阿依拉山一侧,发育规模不等的泥石流,但距离场区较远,对场区不构成威胁。最后选定噶尔昆沙场址作为阿里机场的最后地点。阿里机场选址使用遥感信息技术,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建设投资,同时为机场建设争取了宝贵工程施工时间。

2.3遥感信息处理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西藏地区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复杂,灾害类型众多,分布广泛。西藏地区基础建设薄弱,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为了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了优先发展的领域。遥感技术以其所所具有的迅速、宏观、准确、系统和时效性的特点,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交通工程领域。西藏大多数地区为人烟稀少的农牧区,这些地区人迹罕至,实地调查难度大,利用卫星遥感信息处理恰好可以弥补这些问题。利用卫星遥感信息直观、综合、宏观的特点和图像处理识别技术确定地质构造、岩性、不良地质体、河床的冲淤变化和植被等,可以为公路铁路修建、改建、扩建等工程提供依据和地质背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西藏墨脱公路为例,墨脱县位于南迦巴瓦峰东南侧雅鲁藏布大峡谷中部,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雨量充沛,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征。由于该地区构造性变复杂,断裂构造较多,特别是断裂的新构造活动非常强烈,沿断裂带出现频繁的地震活动及地热异常,并且断裂活动控制和诱发冰川活动及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对公路建设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为了给公路选址设计提供科学依据,需要首先对公路进行遥感信息处理。选择卫星遥感图像,对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和辐射校正,并通过对比度扩展增大图像反差,对图像进行均衡化处理,是图像灰度符合正态分布和突出暗区信息;再通过对断裂构造进行增强处理。根据图像统计特征及南峰地区冰雪和植被覆盖面积大、基岩出露少计断裂带多的特点,采取图像融合、小波滤波增强等方法,从不同侧面突出不同层次、不同形态断裂构造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以上算法,得到南迦巴瓦峰地区断裂带主要有:雅鲁藏布江弧形断裂带、丌走滑断裂带、拉格断裂带、汗密断裂带、玛尼翁断裂带、岗日嘎布山断裂带等。通过对这些断裂带的分析避让可以有效提高墨脱公路的施工效率,降低维护保养成本,减少地质灾害对交通工程的损害。

遥感技术范文篇8

关键词:测绘工程;工程测量;无人机;遥感技术

无人机遥感技术是以无人机为空中平台,利用搭载的遥感器获取图像信息,并用计算机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最终按照一定精度要求制作成图的技术。实践中工作人员应明确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遥感技术的应用优势进行分析,以此促进无人机遥感在工程测量中的实际应用,提高工作效率。

1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发展现状

测绘工程对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保证测量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无人机遥感技术是航拍与遥控技术的有机结合,在满足精度要求下可以明显地提高工作效率。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测绘图像更加高清、地理信息获取更加真实可靠,真正实现测绘工程技术应用的现代化与信息化,为我国工程经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人机测绘系统也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无人机测绘系统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技术,对提高测绘水平产生了积极有益的影响。得益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该技术还被广泛应用在突发事件调查取证、矿山资源监测、土地利用监测等领域。

2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优势

2.1检测范围广。基于无人机监测技术的应用,可延伸传统的检测范围,实现对区域目标的全覆盖,进而扩大了检测范围。无人机遥感技术不仅可对近处的物体进行测量,还可对较远目标进行实时监测,并且可以实现对较大物体的准确测量,测量效果也得到显著增强,实现预期的测绘要求。2.2工作效率高。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使得测绘效率明显高于传统人工方式,能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实时有效处理。以洪水自然灾害为例,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可及时将受灾情况反馈给后台工作人员,在此基础上,工作人员根据现场反馈的数据进行解决方案的制定,提升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因此,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现场测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基础。2.3使用成本低。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可直接将监测数据传送到后台的决策部门,由此加快了数据信息的处理效率。人机航拍技术的应用成本远远低于普通航拍机器,并且无人机本身大部分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轻度,且维修成本低廉。此外,由无人机航拍的影像资料,在后期处理上较为便利,可降低应用技术成本投入,保证测绘工作开展的稳定性。

3测绘工程测量中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实际应用

3.1数据资料的获取与处理。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进行数据采集时,技术人员需要根据目标对象选择自动加密技术和手动采集两种方式。针对无人机遥感系统的自动加密技术,需要利用传感器和航拍技术将获取的信息进行暂存,以数据加密的形式保证信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以此为相关测绘工作提供参考。在此过程中,倘若工作人员需要获取内部信息,则需要获取访问权限,进而防止数据资料被窃取。手动数据加密方法则主要利用计算机远程控制系统,以站内数据采集的目标为基准,有计划、有目的地操控无人机进行选择性拍摄,以此增加信息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对数据资料进行处理时,可有效提升数据处理的质量与效率,为测绘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例如,在大型矿山测绘工作中,传统数据资料采集和数据处理缺乏完整性,相关处理结果不明显,严重阻碍了工程项目测绘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而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为矿产资源的综合整治提供有利指导,从而促使矿山资源治理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用无人机技术进行测绘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飞行平台,具体工作中需要结合待监测地区的地形条件和地貌特征而定。与传统的航拍技术比较,无人机飞行偏角大、像幅小,因此在影像资料的获取过程中,可利用空中三角技术对拍摄内容进行纠正和修复,进而避免航拍中出现地理位置遗漏。数据信息资料的获取是工程测绘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因此需要保证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工程测绘测量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在具体的测绘工作中,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使得工程测量工作开展更加顺利,改进了传统测绘的部分方法,为我国工程测绘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工作实践中,相关人员应给予无人机遥感技术以充分重视,加强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实践应用,为工程项目的施工与建设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此外,在数据资料的获取与处理中,无人机遥感技术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了工程测绘工作的高质量发展。3.2极端环境和特殊事件处理。工程项目施工测量中,由于现场施工条件较为复杂,普通的测量方式难以实现预期测量任务,因此需要无人机测量技术的应用。无人机的应用不仅能够实现相关目标的低空拍摄,并且工作人员根据实时的数据分析和统计结果,能够进行系统性解决方案的及时制定。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中,经常遇见极端的天气变化和环境。并且无人机在飞行拍摄中,受到自身体积因素的限制,搭载的高清摄像机有时并无规律可循,使得无人机在实际拍摄过程中会出现图像重影的问题。无人机在现场操作时也会出现忽快忽慢,影响拍摄工作的准确性,不利于测绘工作的稳定开展。针对上述问题,技术人员应对无人机搭载的相机进行周期性维护或更换,以确保无人机航拍中的相机无损应用。同时,加强先进拍摄技术的应用,并对无人机遥感控制平台进行系统升级,从而提升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效果。实际工作中,无人机遥感技术也被应用在处理突发安全事件中,例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此类突发事件的现场,利用常规仪器和方法测量会造成时间上的延误,并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在分秒必争的情形下局限性尤为明显。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工作人员可及时获取特殊事件发生的区域环境特征,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实现对特殊事件的科学有序处理。如当地震发生时,可第一时间采用无人机对检测区域的地理环境进行探测,为救援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条件。测绘工作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流程实现数据信息获取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为工作人员提供可靠的借鉴与参考。在极端环境的测绘工作中,无人机遥感技术辅以常规测量方法将极大提高测绘工作开展的质量水平,促使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无人机遥感技术作为全新的图像获取技术,在测绘工作中的实践应用将有效改善以往工程测绘效率水平低、工作跨度时间长的缺点,为我国工程项目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3.3应用在低空作业和特殊目标。无人机遥感技术可应用在低空作业中,在光线和自然条件不利的条件下,可保证图像资料获取的清晰度。而且,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方式简单,因此在低空作业中得到较好应用。实践中,无人机遥感技术经常被应用于环境监测、防火救援和城市援助等多方面,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低空作业中,对技术应用的安全性要求较高,需要管理人员利用先进的无人机遥感技术提高作业工作效率。同时,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测绘工作的自动化水平,可以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无人机在低空作业中,会带给人们极大的生活便利,尤其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使得人们生活的质量越来越好。无人机搭载的数码相机一般情况下是新型的高精准度设备,可通过多个角度成像,包括垂直角度、水平角度和倾斜角度等。实际应用中,由于成像角度较多可有效避免建筑物和高山的遮挡,使得实际测量的数据更加精准,而传统的航拍技术则很难发挥如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优势。无人机遥感技术在低空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其中先进的控制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无人飞艇低空航测系统的应用,系统通过自主创新、自校验和自稳定功能的组合应用,合理设计了成像物体的重叠关系,纠正了机器的运行误差。同时,可通过调节补偿相机的姿态、拍摄角度,提高了拍摄技术的精准度,使得无人机遥感成像更加的精准且合理,进而有效提升影像处理技术的清晰度和分辨率。此外,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相关人员可实现对特殊目标信息与数据资源的获取。例如,在绘制大比例地形图时,需要对区域内特殊地理的信息资源获取,如庙宇位置的确定。传统的航拍技术只能描述庙宇的轮廓和外貌,而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使得影像资料的精准度更高,进而节约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促进了无人机遥感技术应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针对部分工程项目、文物建筑等进行测绘工作时,信息数据的获取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可将这一部分的数据信息进行无人机遥感技术处理,促使信息获取与应用的便利性与可靠性。工程项目实际测绘工作中,需要对特定目标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在此过程中,通过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可显著提升数据信息获取的精准度,促进特殊项目测绘工作的科学有序开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领域具有检测范围广、工作效率高、使用成本低的应用优势,并且在数据资料收集与获取、极端环境和特殊事件处理、低空作业和特殊目标监测中得到实践应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确保测量成果准确性的基础之上,能使测量效率获得比较明显的提升,在测绘技术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志业.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0):104-105.

[2]郭宁.关于测绘工程测量中无人机遥感技术的运用[J].华北自然资源,2019(6):86-87+89.

[3]犹华俊.测绘工程测量中无人机遥感技术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42-43.

遥感技术范文篇9

关键词:遥感技术;测绘工程;应用

1引言

遥感技术是利用卫星、无人机或者其他航测设备实现对地面电磁辐射信号的采集分析,从而实现对地面信息的掌握,其基础是航空摄影和信息判读。随着现阶段航天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的进一步发展,遥感技术的综合性和全面性不断提高。不同物体间的辐射和电磁波都是有所差异的,通过高分辨遥感技术,就能够实现对地面中各相关物体辐射电磁波信息的采集和分析,从而就可以实现对地面物体信息的获取。在当下工程建设、城市规划、地震灾害预测中,都可以通过测绘遥感技术来完成对相关地址信息的采集和分析[1]。遥感测绘系统的具体应用组成可以参考图1。

2遥感技术的优点和缺点

(1)遥感技术的优点。与以往所用的测绘技术进行对比,遥感技术的优势非常明显。首先,遥感技术在具体应用中能够实现对大范围内相关信息数据的采集分析,这样就可能对所测物体进行更加全面细致的信息数据采集,以此为基础所得到的分析结果在准确性、准确度方面会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促进测绘工程精度的提高;其次,遥感技术在具体应用中的效率非常高,并且应用中限制条件也相对较少,同时数据收集整理的途径也非常多。在一定时间内,遥感技术能够完成更多的测绘任务,并且能够保证测绘的精度。尤其在当下地理要素变化非常大,测绘要求和测绘标准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以往所用的测绘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测绘要求和标准,然而通过遥感技术,就可以满足当下测绘工程的效率和准确度要求[2]。(2)遥感技术的缺点。虽然遥感技术具有上述优点,但是在具体应用中,相关航测设备的飞行高度有限,并且续航能力也较差,无法实现全天候的作业,并不适合大面积动态监测。同时,遥感技术对于设备仪器的性能要求标准很高,所以在成本投入方面非常高。

3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3.1在制图领域中遥感技术的应用。通过遥感影像来进行地图的绘制,在此过程中能够将遥感资料利用相关计算机程序编制成相应的地图。在具体的应用中主要包括以下过程:首先,在前期需要通过遥感技术获得准确全面的影像资料,保证影像资料的适用性,由于不同数据源的特征也是不同的,所以在选择信息获取方式时,也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具体选择;其次,在绘制地图中,需要做好影像的配准和几何纠正;最后,利用影像融合来进一步提高所绘制地图的清晰度和精确度。3.2土地测绘中的应用。首先围绕定位系统来进行高空三角测量,该方法在具体应用中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其技术关键是遥感技术,在应用中需要利用空地间的遥感技术来完成对目标区域土地特征的测量,而这则需要通过定位系统来进行辅助,结合具体的目标测量区域来完成准确定位,这样就可以在既定区域内形成定位点,然后测绘人员就会以此为基础来完成对整个测绘区域的控制,以及与遥感卫星之间的联系,之后再借助定位系统就能够实现对目标位置信息的进一步分析研究。并且通过集成技术,还能够实现对目标信息特点的进一步分辨和判断,进而实现对空中三角测量目标的实现[3]。在此过程中,还应该通过信号接收设备,做好与空地之间的实时通信,保证地面信号接收点能够及时准确地完成对目标信息的接收,这样才能够为后续分析计算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该测量方法是利用定位系统来达成测量测绘目的,该方法具备非常好的时效性,在现阶段有很多行业工作中都用到了该技术,大大促进了相关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其次,遥感测绘技术也有助于实现航空摄影测量的目的,这也属于三角测量,它是通过摄影设备在室内环境中就可以完成对相关区域的测量测绘和加密处理。通过航空器携带相关摄影设备,就可以在飞行的过程中实现对目标区域的摄影拍摄,然后相关测绘人员就可以通过这些摄影拍摄所得到的信息资料,完成对目标区域的定位和测量,之后再结合航空器的飞行轨迹以及做拍摄的图像信息,就能够完成对整个目标区域判别和分析,就就能够实现对目标区域内各相关地质情况和方位信息的测绘测量。最后,通过定位系统来定位目标对象,该测绘方法能够实现对大范围区域土地情况的测绘,且具有非常高的测绘效率,并且测绘信息的准确度也非常高,能够为相关土地信息整理和分析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依据。3.3选取数据。测绘工程对于社会进步连续性等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和标准,所以在利用遥感技术选取数据时,一般都是通过GPS系统来实现的。在具体的遥感测绘工作中,遥感监测的精度非常高,能够为测绘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帮助。在具体的测量工作中,测绘人员需要根据具体地质情况,做好对目标区域内相关地质、生态人文等各方面信息的采集和录入。如果精度要求特别高,在测绘工作中还可以结合GPS技术,来进一步验证测量数据,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准确度。3.4提取变化信息。变化信息指的是在既定时间内,根据具体土地信息的变化情况来完成对相关地质信息数据的快速提取。在现阶段该方面工作中,经常会应用到遥感技术,因为该技术具有非常高的工作效率和测量精度。通过应用遥感技术能够迅速准确地完成对土地变化规律的测量,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3.5遥感技术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随着互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的迅速发展,为遥感技术的进步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当下进一步促进测绘精度的增加,遥感技术与动态监测之间实现了有效融合。比如,为了促进测绘效率和精度的提高,遥感技术可以将GPS技术、地籍测绘信息系统有效结合。由此可知,在测绘工作中,遥感测绘技术为动态监测目的的实现做出了有效贡献。动态测绘其实指的是利用遥感技术实现对相关目标区域地质信息的实时监测[4]。在具体测绘中,通过应用动态监测技术,可以利用计算机完成对相关土地信息资料的实时处理,将其转化为相应的图像文字信息,这样就可以实现对目标区域测绘信息数据的准确获取,进而实现对目标区域动态变化情况的有效把控。此外,利用遥感动态监测,还可以实现对各个阶段目标区域变化情况的实时监测以及对比,从而为测绘工作提供更加细致、清晰的数据对比统计。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当下测绘工程标准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测绘单位和测绘人员需要做好对测绘遥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有效把握测绘遥感技术在具体应用中的重点和关键,将其与实际测绘工程相结合,充分发挥测绘遥感技术的作用和效果,为测绘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有效贡献,不断提高测绘效率和测绘质量。

参考文献

[1]齐培培.浅析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1):120-121.

[2]袁晓菲.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初探[J].商情,2018(29):196.

[3]杨明秀,陈伟,张双.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6):2337.

遥感技术范文篇10

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力良好的物质条件与经济基础,各种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层出不穷。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需要面临更为严重的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问题。遥感技术尤其是卫星遥感技术近些年来在环境监测中得到了有效的运用,国际遥感技术研究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的现状以及遥感技术的发展状况,对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2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

2.1发展现状

随着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研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为生态环境监测提供了一套科学可行的技术支持,目前国内也逐步建立起立地球动态观测信息网络,同时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并相继在新疆、内蒙等地区建立起了生态站,为我国将来一段时间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

2.2发展趋势

通过以上对于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现状分析来看,虽然我国当前在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技术上比较滞后、管理制度跟不上、人员能力水平存在不足等等,即使如此,但整体趋势是向前发展的。未来该工作的发展趋势应是在地面监测技术与3S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实现由当前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到生态风险以及早期生态环境预警和保护方面的转变。当前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开始使用遥感技术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与保护,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必将对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

3遥感技术的原理及应用领域

3.1基本原理

遥感技术主要是利用安装在遥感平台上的传感器,对被监测物体定时、定量的发射不同的电磁波谱,并对其所反射回传感器的电磁波谱进行接收和记录,在经过地面处理后还原成原始图像,从而进行各项研究工作。其中运用的传感器是指安装在遥感平台的用来探测地面物体电磁波的仪器,对于不同的研究项目,当前已经研究出了多种多样的电磁波谱传感器。利用传感器对于各种物体在可见光以及红外线和微波范围内的电磁辐射的探测和接收,并经过一系列较为复杂的技术处理,将其提供给不同的用户,方便其开展工作。

3.2应用领域

(1)资源遥感监测

资源遥感监测在资源类别上可以将其划分为土地资源、水力资源以及其他方面的资源监测。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都需要强大的自然资源作为后盾,因此资源遥感监测有着重要的意义。遥感技术对于我国石油资源开发、矿产资源探测以及五年计划期间的各项工作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促进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也是我国目前不断重视的原因。

(2)农作物监测

遥感技术对于农作物的监测主要是利用卫星传感器所发回的传感数据,在地面工作站的加工处理后,对农作物的产量指标进行估算。另一方面,遥感技术还能对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病虫害情况进行遥感监测,有利于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加强农作物的管理力度,从而减少其带来的经济损失。

(3)气象监测

遥感技术在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应用就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气象预报,其与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为人们的带来极大的便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推进,气象预测方面将会更加准确,可靠性也会逐步增强。当前我国应用于气象观测和预报的卫星主要是自主研发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

(4)地质灾害预测

卫星遥感技术对于地质灾害的预测,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免地质灾害等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比如天气预报中提到的暴雨可能会引发的泥石流灾害等,但是遥感技术在此领域的应用还处于摸索阶段,技术基础相对较为薄弱。不过相信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这方面的能力会持续增强,技术上的差距也会不断缩小,为地质灾害预测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预测详情。除此之外,遥感技术在军事领域、国防领域以及太空监测领域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4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中的具体运用

4.1在大气状况监测中的运用

由于当前不断恶化的环境问题以及越来越严重的雾霾现象,人们对于空气质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国政府也在进行着相关研究工作,希望能通过有效的手段改善当前大气污染状况。遥感技术通过对大气中臭氧层、温室气体以及大气气溶胶含量等指标的监测,实现了对大气污染状况的实时监测,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通过对监测到的信心处理,及时的传递给气象部门和相关部门,便于人们做好防范和补救处理工作。

4.2在水体污染监测中的运用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水资源对我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前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水资源匮乏问题,还有相当严峻的水体污染问题。我国拥有着众多的河流及湖泊,对于这些河流湖泊的监测使用人工监测的方法所要耗费的各种资源相对较多。卫星遥感技术通过多光谱频道,能对水体进行多方位监测,从而对水质作出优劣评价,方便于水体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工作。遥感监测对水体污染的主要监测指标有水体悬浮物、水体温度、色度以及可溶性有机物的监测等。

4.3在固体废弃物监测中的运用

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遗留下一些废弃物及城市居民生产生活垃圾,对于当前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来说,对这些固体废弃物的妥善处理相当重要。遥感技术利用对遥感图像上的色、形、影等解译处理,能够较为直观的呈现出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分布状况、数量以及类型。从遥感技术手段中获得的这种高分辨率图像,能使我们更加详细的对固体废弃物的面积及总量进行识别,有利于其处理工作的开展。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