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额度调整政策十篇

时间:2023-12-07 17:48:57

公积金额度调整政策

公积金额度调整政策篇1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4月9日,已有2个省级、5个市级公积金中心了公积金新政。业内人士分析,公积金政策的调整有利于减轻购房者的置业压力,支持居民首套房和二套改善型需求的购房,或将助力楼市库存的去化,促进楼市回暖。

上海住房公积金新政家庭购房最高可贷120万

昨日,上海公积金管理中心新政,购买首套房住房,个人和家庭公积金贷款上限分别调至50万元、100万元,缴交补充公积金的,个人和家庭公积金贷款上限分别再增10万元、20万元;购买改善性第二套普通商品房,参照购买首套住房政策;购买改善性第二套非普通商品房,个人和家庭最高贷款额度分别调整至40万元和80万元,缴交补充公积金的,个人和家庭最高贷款额度分别可再增加10万元和20万元。

新政还调整了二手房公积金抵押贷款的年限,6年至19年房龄的二手房的公积金抵押贷款,最长贷款年限由不超过15年调整为35年与房龄之差。此外,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条件也有所放宽,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满3个月,可提取夫妻双方住房公积金,最高月提取限额为2000元。

上海出台的住房公积金新政将大大降低买房成本。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为购房者算了一笔账,过去家庭在公积金贷款方面最多可贷80万元,现在提高到120万元,增加的这40万元过去是通过商业贷款来实现的。如果按照目前商业银行的利率基准利率5.90%、20年贷款、等额本息来计算的话,在政策出台之前40万这部分贷款需要偿还本息约68万元。政策出台后,其他条件不变,按照公积金4.0%的贷款利息来算,则只需偿还本息约58万元。这也意味着,新政的出台可以为此类家庭节约10万元的购房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公积金总额有限,提高家庭贷款额度后,可能会加大公积金的申请难度。严跃进指出,新政出台后申请公积金贷款可能还得“抢”,申请者排队等待的时间将会变长。

多地公积金新政陆续落地:降低首付比例 提贷款额度

从近期出台的各项政策可以看出,今年公积金政策的调整将会取得较大的进展。3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在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电视电话会上提到,各地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发挥住房公积金的潜力,希望各地更好地发挥主动性,采取多种措施,用好用足住房公积金。

3月30日,央行、住建部、银监会三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对房贷政策作出调整,首次购房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0%,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缴存职工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为30%。

在“330房贷新政”十余天之际,各地相关政策纷纷落地。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4月9日,已有浙江、安徽2个省级、福州、深圳、兰州、成都、上海5个市级的公积金管理中心了公积金新政。张大伟预计,各地对于公积金新政会继续细化,会有更多公积金制度出台,后续各地对六部委其他政策也会出台详细的落地细则。

各地政策的调整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是降低首付比例,首套房公积金贷款调整为最低2成,改善型二套房最低3成;第二是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第三是放宽公积金使用条件,比如浙江规定申请公积金的条件,由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12个月以上调整为6个月(含)以上、上海决定放宽公积金提取支付房租的条件,兰州欲进一步推动异地贷款业务的发展。

公积金新政影响几何?或助力楼市库存去化

各地公积金政策的调整,将有利于减轻购房者的购房压力,降低入市门槛。在张大伟看来,公积金政策主要有两种作用,第一种是直接影响,政策的松绑可以降低购房成本,激发一二线城市5-10%的购房需求,但对三四线的影响较小。第二种是心理影响,公积金政策对购房者的心理影响非常大,可能会被购房者认为是多项政策松绑的开始,每次公积金政策松绑,市场成交都会有明显的上涨。

公积金额度调整政策篇2

追溯调整法通常有以下步骤:一是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影响数可以分解为以下两个金额之间的差额:(1)在变更会计政策当期,按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得到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金额;(2)在变更会计政策当期,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金额。留存收益金额,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项目,不考虑由于损益的变化而应当补分的利润或股利。累积影响数通常可通过以下计算获得:第一步,根据新会计政策重新计算受影响的前期交易或事项;第二步,计算两种会计政策下的差异;第三步,计算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应说明的是,一般而言,会计政策变更的追溯调整不会影响以前年度应交所得税的变动,即不会涉及应交所得税的调整;但追溯调整时如果涉及暂时性差异,则应考虑递延所得税的调整,这种情况应考虑前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第四步,确定前期中每一期的税后差异;第五步,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需要注意的是,对以前年度损益进行追溯调整或追溯重述的,应当重新计算各列报期间的每股收益。二是编制相关项目的调整分录。追溯调整法下涉及损益调整的事项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本期发现前期重要差错和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涉及损益调整的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三是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财务报表相关项目及其金额。四是进行附注说明。

[例1]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2011年1月1日,甲公司将对外出租的一幢办公楼由成本计量模式改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该办公楼于2007年12月31日对外出租,出租时办公楼的原价为10000万元,已提折旧为200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2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假定甲公司计提折旧的方法及预计使用年限符合税法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甲公司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甲公司对外出租

的办公楼2007年12月31日、2008年12月31日、2009年12月31日、2010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分别为8000万元、9000万元、9600~-元、10100万元。假定按年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要求:(1)编制2007年12月31日将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分录。(2)计算2008年,2009年和2010年该投资性房地产每年计提的折旧额。(3)填列2011年1月1日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计算表(见表1)。(4)编制有关项目的调整分录。(5)做出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调整。(单位以万元表示)

(1)借:投资性房地产

10000

累计折旧

2000

贷:固定资产

10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2000

(2)每年计提折旧=(10000-2000)÷20=400(万元)

(3)表1数据填列如下:

(4)2010年初调整分录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8000

――公允价值变动 16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2800

贷:投资性房地产

10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6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80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80

贷:盈余公积

180

2010年调整分录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5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4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2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7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7,5

贷:盈余公积

公积金额度调整政策篇3

以特有优势,带来切实利益

“住房公积金贷款是由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运用住房公积金,委托银行向购买(自建、翻建、大修)住房职工发放的一种政策性担保委托贷款;贷款发放委托银行,并由借款人或第三人提供符合管理中心要求的担保方式。

它作为一种政策性贷款与商贷相比的确有着许多特殊优势,切实考虑到了贷款者的利益。公积金贷款的优势不单单表现在资金来源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存的住房公积金,更为重要的是它与商贷相比在利息负担上有绝对优势。”伟嘉安捷房贷顾问公司总经理康胜对记者介绍时说。

利息的多少,是大多贷款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对那些收入水平一般但十分稳定的自住型消费者来说,百分之一的利率差,会直接影响到房贷者日常的经济支出。目前,贷款期限在1―5年的,公积金利率是4.14%,商贷期限为1年的优惠利率是5.265%、贷款期限2―3年的优惠利率是5.427%、贷款期限4―5年的优惠利率是5.508%;5年以上,公积金利率是4.59%,商贷利率5。751%。

案例:王先生已连续12个月在单位缴存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300元左右,其他条件也符合公积金贷款申请标准,现在想通过贷款方式购买一套位于朝阳区的二手商品房,建筑面积85平米,总房价80万,评估价约75万,王先生能支付首付30万,还需向银行申请贷款50万。(以贷款期限20年为例)

同时据伟嘉安捷按揭顾问介绍,为了抑制房产投机行为,如果采取商贷方式申请多次购房贷款,则会降低贷款成数或提高利率,而公积金则没有这方面的规定,不受多套住房利率上调的限制。

自由还款还购房者自由

自由还款方式是借款申请人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时,管理中心根据他所申请的借款金额和贷款年限,给出一个最低还款额,然后借款人在每月还款数额不少于最低还款额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自由安排每月还款额。

在还款期间,借款人可以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在不低于最低还款额的前提下,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调整还款额:一是通过呼叫中心电话委托调整月还款,在每期有两次利用该方式调整月还款额的机会。二是借款申请人携带身份证到管理部,通过柜台书面委托办理调整月还款额造作,每期有一次利用该方式调整月还款额的机会。

(注:需提前三个工作日办理手续;如当期多次通知调整,则以最后依次有效通知为准;不能多次通知多个月的还款额;如不再通知,则以赏赐通知额一直划扣下去。)

这种方式有什么好处呢?我们比方说,刚毕业没两年的大学生,工资少,还款能力低,所以总希望前几年少还点贷款;相反有些人可能单位效益好,现在的收入比较高,所以希望最近这几年尽量多还点,那么如果有了自由还款方式,借款人就可以根据收入情况灵活调整还款额。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借款人一直按最低还款额还款,那么在贷款到期时会面临一大笔剩余贷款要还。举个例子,如果贷款30万,期限20年,每月最低还款额是1493元,如果一直按着这个金额还,那么到最后一个月,要偿还137000元。

专款未必专用

用公积金贷款买完了房之后,还能不能动用自己账户里的公积金,公积金贷款的还贷和商贷相比,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孟是一家电信公司的程序设计员,上个月他和他准备登记结婚的女友搬进了自己的新家。新房子是小孟小两口去年买下的,房款总价是48万元,小孟用自己和妻子的积蓄交了10万元的首付,其余的38万用的是公积金贷款。月供1800多元,他俩的收入每月在8000元左右。俩人的公积金加一块,每个月是1500多一点。但是小孟夫妇并没有用这笔钱用于每个月的还贷,他们在今年年初一次性把两人的公积金3.5万元都取出来用于房子的大修。

说到这儿,有人可能会问了,住房公积金不是只能用来买房和还贷吗,怎么到了小孟这儿,还能拿公积金去搞大修呢?其实这个问题也不难理解,因为家庭理财没有专款专用这么一说,所以就像小孟女朋友所说的,只要您能证明您已经买了房,每个月有还贷这项支出,就可以按照规定支取公积金。这里有几点提示:首先,第一次支取,需要带住房贷款合同、

案例解答

■户口不在本地,是否可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答:只要是在北京市缴纳住房公积金的,不管是北京人或外地人都可以申请公积金贷款;异地购房提取公积金,可以通过三种办法提取:即凭借购房合同直接提取、通过将现有公积金账户封存再提取、将公积金账户中存储额转账到所买房产所在地新开账户后提取。

■夫妻两个的公积金贷款额度是否可以累加?

答:如果王先生想买一套房产,贷款额度为40万元,而王先生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审批额度仅为10万元,有30万元不能够通过公积金贷款支付,这时,如果王太太的公积金贷款审批额度为30万元,那么王先生家可以通过公积金方式贷款30万―40万元。

■补充住房公积金缴存方式如何?

答:职工缴存的补充住房公积金,由单位在职工每月工资收入中代为扣除;单位为职工缴存的补充住房公积金,由单位承担。单位为职工缴存的和代扣的补充住房公积金,由单位自发放月工资之日起五日内,存入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在市建行房地产信贷部设立的补充住房公积金专户内,并且计入职工个人补充住房公积金账户。

■什么人能申请补充住房公积金贷款?

答:只要借款申请人在申请贷款前6个月正常连续缴存住房公积金(包括时间和金额)即可取得住房公积金贷款资格,在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时同时可以申请补充住房公积金贷款。

■如何申请补充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如何确定?

答:履行补充住房公积金缴存义务的职工在购买、建造、翻建、大修具有所有权的自住住房时,可以申请补充住房公积金贷款,但应当提供担保。

补充住房公积金贷款采用与基本公积金贷款一样的贷款倍数。补充住房贷款额度由补充公积金存储余额的两倍调整为15倍,最高限额由3万元调整为10万元,与基本公积金贷款一样,若借款人补充住房公积金余额的15倍小于10万元,则该条件的余额倍数改用20倍重新计算。

■申请补充住房公积金贷款怎么签合同?

答:申请补充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不单独签订补充住房公积金贷款合同,在住房公积金贷款合同中增加补充住房公积金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贷款利率、还款方式、保证责任等,均与住房公积金贷款一致。

■补充住房公积金能用于购房贷款的首期付款吗?

答:申请补充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职工,其缴存的补充住房公积金不能用于购房贷款的首期付款。

公积金额度调整政策篇4

同志们:首先,我代表省建设厅对获得“2003年度全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优秀单位”的管理中心表示祝贺,对能在百忙中参加会议的建设部住房公积金监管司的领导表示衷心感谢,对与会的省有关部门及各市领导和同志们表示热烈欢迎。本次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会议是全省机构调整工作基本完成以来,我省住房公积金系统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也是我担任分管厅长以来第一次与各位见面,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共同研究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下面,我主要就全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讲几点意见。一、我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前段时间,在建设部住房公积金监管司的指导下,在省及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在财政、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等部门的通力合作下,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通知》精神,以及建设部会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严禁在住房公积金机构调整工作中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的意见》、《关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决策制度的意见》、《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调整工作的实施意见》等配套文件。一年多来,各市紧紧围绕“健全决策体制、调整管理机构、强化监督工作、规范发展业务”四个关键环节,建设、财政、人民银行、审计、监察、编办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大指导和监督力度,经过各市、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特别是机构调整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全省17个设区城市机构调整工作完全到位的有济南、青岛、滨州、临沂、威海、济宁、泰安、聊城、东营、日照等10个城市;基本到位的有枣庄、菏泽、潍坊、莱芜等4个城市;淄博、烟台、德州等3个城市基本没有实质性进展。应该说,我省住房公积金机构调整工作进展基本顺利,有效地发挥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促进职工住房消费、解决职工住房问题中的作用。(一) 决策体制基本确立各市成立了由市长或分管市长亲自挂帅的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绝大多数设区城市及时召开了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办公会议,加强组织和协调,分管领导靠上抓。目前,17个设区城市和8个单批房改方案单位积极工作,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工作很有成效。各市在筹建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的过程中,根据国家规定,严格按照“三个三分之一”的要求选聘委员,保证委员的组成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委员的选举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各管委会认真履行职责,传达落实国家和省里文件精神,研究制定本市调整工作方案和详细实施意见,积极稳妥地推进住房公积金机构调整工作。各市按照《条例》规定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要求,拟订了管委会章程,健全了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初步形成了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和自主决策的机制。截止到目前各市已全面完成管委会建立工作,管委会的日常工作大多由房改办(房管局)承担。(二)管理机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各市采取有力措施,稳步积极推进机构调整工作。省直机关带头执行国务院的重大决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不影响住房公积金正常业务的前提下,全省17个设区城市按照“冻结、清理、审计、移交”四个环节,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的调整工作。冻结、清理、审计工作进展较快,16个市完成了冻结、清理和审计;济南、青岛、滨州、临沂、威海等10个市已经完成移交工作。其它市也在积极进行移交工作。由于各市客观情况不同,因此,调整工作进度有快有慢。目前,我省17个设区城市全都向省政府报送了调整方案并已得到省政府批准。其中14个设区城市已经开始实施。根据业务开展和合理布局的需要,我省已经批准成立分中心26个,管理部107个。各管理机构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新的管理中心开始履行统一管理职责,充分体现了精简、效能的原则,各市对未留用人员,进行了妥善的分流安置,过度平稳,特别值得肯定的是,机构调整中不少部门和单位表现出较强的大局意识,起到了示范作用。(三)住房公积金业务稳步发展全省住房公积金归集和使用情况良好。住房公积金业务在管理机构调整中努力做到工作不乱、不断。住房公积金使用也按规定有序进行,基本没有违规现象发生。各市在机构调整工作中,能保持稳定,把业务开展放在首位,全省没有一个市因调整工作中断住房公积金的归集和使用,并且住房公积金归集总量较调整前有大幅增长。截止到目前,全省住房公积金实际缴存人数为455.2 万人。应缴人数为492.1万人,覆盖率92.5 。济南、青岛、济宁、泰安、东营市覆盖率较高,达90 以上。德州、枣庄、菏泽、临沂、潍坊等市覆盖率低于60 。全省住房公积金归集总额为358.5亿元,归集余额为253.8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107.2亿元和80.5亿元,增长34.2 和28.3 。济南、青岛、淄博、东营、济宁等市归集总额超过20亿元,余额超过10亿元。全省共计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62.8亿元,余额为47.6亿元。济南、青岛、淄博、枣庄、烟台、潍坊、泰安、威海、临沂、聊城个人贷款余额超过1亿元。其中青岛市达30.2亿元。全省个人贷款余额占归集余额的16.8 ,其中青岛、淄博、枣庄、泰安、威海、聊城、滨州等市超过20 。全省个人贷款逾期额为329.1万元,逾期率0.04 。全省住房公积金购买国债余额为39.4亿元,较去年底增长30.8 ,国债余额占住房公积金余额的15.5 。(四)住房公积金清收力度进一步加大各市加大力度,采取经济、行政和法律等多种手段,加快清理回收项目贷款、单位贷款和违规资金,缓解了住房公积金管理风险。《条例》颁布前,全省发放项目贷款和单位贷款46.4亿元。新《条例》实施后,我省各市及时停止发放项目和单位贷款,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追缴,加大工作力度依法清收。各地对回收工作非常重视,也都相应制定了还款计划,有关责任人还签订了还款责任书,但由于贷款时间长,数额大,因此回收难度极大。一些市的项目贷款达到甚至超过了归集余额的10 ,限制了住房公积金业务工作的开展。这是目前我省住房公积金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我省17个设区城市中有10个市没有项目贷款和违规资金。(五)监督体系逐步完善在强化同级横向监督、社会监督的同时,全省已建立起自上而下的行政监督机制,依法加强对全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及法规、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财政部门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加强了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监督,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加强了受托银行承办住房公积金业务的监督,审计部门加强了审计监督,建立了年度审计报告制度。同时,强化社会监督工作,完善了社会公告制度,丰富了信息披露内容。确保了住房公积金的安全运营,有效地防范了资金风险。目前,各市市域范围内的监督体系都基本建立起来,有关部门积极配合,有力地承担起对住房公积金管理的监督责任。(六)监管信息系统进展较好建立住房公积金监管系统,是履行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监管职责的重要举措,加强住房公积金监管,是防范住房公积金风险的有效措施。建设部十分重视住房公积金监管系统建设工作,从2002年6月以来,连续下发了三个文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布置要求抓紧建立全国住房公积金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省建设厅把建设住房公积金监管信息系统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及时转发部里的文件并提出贯彻意见,并于2002年7月下旬,召开了全省住房公积金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座谈会,传达了全国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了全省住房公积金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今年2月份,我省按部里的要求建成住房公积金监管系统,并与部监管系统实现联通。要求各市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尽快实现与省监管系统的联通。二、当前我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尽管我省住房公积金工作进展比较顺利,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是:(一)部分城市机构调整至今还没有到位。淄博、德州、烟台3市,还在等待观望,机构至今未动;莱芜、菏泽、潍坊等市,虽然已经开始调整,但是编制没下达,人员无法到位,进展不明显;个别(县)级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至今没有移交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二)住房公积金管理存在漏洞,使用中操作不规范或打“擦边球”。个别市在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时,不严格审查贷款人资格或不按规定办理,没有防范风险的意识,甚至有个别城市发放个人贷款不免规范。(三)项目贷款回收难度依然很大。我省过去发放的项目贷款和单位贷款46.4亿元。经过各方努力,现已回收40.1亿元,占应回收额的88.3%。余下的5.7亿元,主要发生在青岛、潍坊、枣庄、烟台、泰安、临沂等市。(四)住房公积金业务发展不均衡。部分城市个人贷款发放少,归集覆盖面不大,影响我省住房公积金发展的总体形象。菏泽市除东明县,其他县均没有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有些经济条件好的城市归集覆盖面也偏小。多数城市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率仍不高,大量资金沉淀,未能发挥住房公积金支持职工购房的作用。三、下一步工作意见汪光焘部长在2003年12月全国住房公积金工作电视会议上,对今后一段时期的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提出六点要求。《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中明确今后一段时期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政策措施,把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设作为深化住房分配制度改革、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搞好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事关经济体制改革、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工作的许多方面。各市要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维护群众利益高度,树立大局意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与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与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结合起来,与认真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结合起来,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对如何做好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姚司长还将做重要指示。下面结合我省实际,就进一步做好我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我谈几点意见。(一)深入做好机构调整后的工作。切实推进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调整,是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基础。机构调整没有到位或进度缓慢的,政府分管领导要靠上去做工作,要按照《条例》和《通知》要求以及有关规定,加强领导,加快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调整方案的组织实施,加快完成机构调整工作。(二)采取得力措施,纠正出现的问题。建设部门要会同财政、人行、监察、审计、编制等有关部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淄博、德州、烟台市应高度重视,抓紧机构调整工作。继续停滞不动的,我们要组织力量重点督办;对严重挪用、挤占住房公积金的违法违规案件要重点查处。(三)强化归集工作,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各市要采取措施,督促各单位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做到应建尽建,提高住房公积金归集率。加强执法工作,督促不缴、欠缴单位按规定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重点做好城镇个体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各类社团组织的在职职工住房公积金的归集工作。凡用人单位招聘职工,单位和职工个人都必须承担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义务。要加强归集住房公积金工作的考核,落实责任。对不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不办理住房公积金帐户、逾期不缴或者欠缴的单位要责令限期办理、处以罚款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四)加强业务培训,塑造过硬素质。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住房公积金行政监督办法》,开展业务知识学习,省建设厅准备会同财政、人民银行济南分行、银监局等部门,根据《条例》和《通知》精神,在今后几年不定期的举办住房公积金业务知识培训班,争取几年内把住房公积金业务人员轮训一遍,达到业务人员持证上岗的要求。(五)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积极发展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扩大归集量和提高使用率是今后公积金工作的重点,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又是我省住房公积金工作的薄弱环节,我省住房公积金使用率低于全国40%的平均水平。因此广泛宣传《条例》和《通知》精神,使住房公积金有关政策深入人心,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各市要研究政策,降低门槛,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工作考核,大力发放个人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切实改变住房公积金使用率不高的状况。要清理和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减轻贷款人负担。(六)认真负责地做好挤占挪用住房公积金和逾期贷款的回收工作。各市应制定有效措施,摸清底数,分析回收困难的原因,采取积极的有效的行政、经济、法律的手段和措施,加大清理回收力度,尽快收回资金,确保住房公积金的安全。防止借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调整之机逃避债务、回避责任。提高管理中心防风险意识,建立风险控制制度,加强贷款风险管理。(七)继续推动住房公积金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根据《条例》和《通知》要求,各市要研究相关政策,积极出台配套制度文件,努力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同时,各地要规范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行为,建立住房公积金收支业务,中心费用预决算审批制度和相关财务报表报告制度。要严格按照《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办法》,加强对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及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结余的管理。尚未与省住房公积金监管系统联通的城市,要按照建设部修订的《全国住房公积金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实施方案(修订简本)》要求,狠抓落实,加快监管系统建设的实施工作。(八)努力开展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创新。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作用,意义重大,任务繁重。各市要全面认识住房公积金制度面临的形势,研究对策,创新制度,促进住房公积金制度持续健康发展。同时,要采取各种宣传形式,加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宣传,宣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重大意义,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权利和义务,使住房公积金制度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培育职工维权意识,引导居民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改善居住条件。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和群众基础。同志们,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是关系缴交住房公积金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各市要本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切实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为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城镇住房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更大的贡献。

公积金额度调整政策篇5

据介绍,此次调整住房公积金个贷政策,有利于进一步加大住房公积金对更多职工群众购房的支持力度。缴存职工在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的同时,还可提取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积累的余额用于新房装修等,解决了缴存职工买房的后顾之忧;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越多,贷款额度就越大;双人贷款按照两个人的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之和计算贷款额度,这样月缴存额较少或缴存时间较短的职工,可通过夫妻共同贷款或父子共同贷款增加贷款额度,提高贷款购房支付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与贷款额度挂钩的住房公积金账户缴存余额不含贷款申请前12个月内的补缴金额。职工因工作调转按月汇缴的住房公积金以补缴方式缴存的,计入缴存余额。子女以自己名义为已退休父母购房申请贷款且不占用子女贷款额度的,贷款额度不受子女缴存余额倍数限制。

今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还将加大个贷惠民力度,完善商业贷款转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适时推出国内异地贷款业务,进一步降低或取消贷款相关费用,加大贷款贴息力度,更好地满足职工群众贷款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公积金额度调整政策篇6

企业捐赠是企业对社会的一种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无偿赠送行为,是一种应当予以鼓励和倡导的公益善举。由于企业捐赠涉及到财富在企业、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分配,因此国家在对企业捐赠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的同时,也限定了较严格的条件。根据捐赠企业的不同、捐赠方式和程序的不同、捐赠对象的不同、捐赠数额的不同,税收政策也就不同。企业捐赠的税收政策直接关系到企业应纳所得税额的多少,也影响着企业捐赠的积极性,并且关系到我国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探析我国企业捐赠的税收政策,以便进一步完善企业捐赠税收政策,促进我国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税收政策对企业捐赠扣除限额的规定

企业捐赠根据其是否经过法定中间机构可以分为间接捐赠和直接捐赠两种。间接捐赠指的是公益救济性捐赠,《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对公益救济性捐赠的含义界定为:纳税人通过中国境内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民政等公益事业和遭受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这里所称的社会团体包括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基金会、中国红十字会、全国老年基金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等。直接捐赠指的是非公益、救济性的捐赠,是纳税人直接向受赠人的捐赠。捐赠的性质不同,适用的税收政策也是不同的。对非公益救济性捐赠税法的规定非常明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七条规定:非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则不得在税前扣除。因此这里所说的企业捐赠税收政策关于扣除限额的变化,指的是国家对企业公益救济性捐赠的税收政策。

(一)按3%的比例扣除

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六条规定:纳税人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但3%的扣除比例相对来说过小,不足以鼓励纳税人支持和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因而在1994年之后,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公益、救济性捐赠扣除比例的税收优惠政策。

(二)按10%的比例扣除

向符合规定的宣传文化事业的捐赠(国发[2000]41号)和向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对公众开放的天文馆(站、台)和气象台(站)、地震台(站)、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对公众开放的科普基地的捐赠(财税[2003]55号),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10%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

(三)全额扣除

向红十字事业的捐赠(财税[2000]30号)、对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其中包括新建)的捐赠(财税[2000]21号)、向福利性、非营利性的老年服务机构的捐赠(财税[2000]97号)、向慈善机构、基金会等非营利机构的捐赠(财税[2001]9号)、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财税[2001]103号)、向防治非典型肺炎事业的捐赠(财税[2003]106号)(疫情解除后已停止)、向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和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和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的捐赠(财税[2003]204号)、向第29届奥运会的捐赠(财税[2003]10号)、向教育事业的捐赠(财税[2004]39号)、通过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财税[2004]172号)、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捐赠(财税[2005]137号)。

由此可见,随着我国公益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企业公益救济性捐赠的税收政策也是不断变化的。从最初只适用3%的扣除比例到3%的扣除比例、10%的扣除比例及全额扣除并存适用,尤其是全额扣除的范围日益扩大,体现了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公益救济性捐赠的支持和鼓励。

二、税收政策对企业捐赠扣除限额计算方法的规定

对企业公益救济性捐赠税前扣除限额的计算方法,我国的税收政策规定了以下方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的计算方法

按照这种方法,允许列支的公益救济性捐赠限额=应纳税所得额×3%(仅以一般企业为例,下同),而应纳税所得额=包含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的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3%,即应纳税所得额=包含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的所得额÷(1+3%),所以允许列支的公益救济性捐赠限额=包含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的所得额÷(1+3%)×3%

这种计算方法最具权威,但计算比较复杂。从严格意义上讲,无论是纳税人还是征税人都应当按照这一方法计算公益性救济性捐赠的税前扣除限额。

(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229号)规定的计算方法

按照这种方法,允许列支的公益救济性捐赠限额=包含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的所得额×3%

这种计算方法是对第一种方法的简化。按此方法计算的扣除限额比按第一种方法计算的限额略大,最终的计算结果与法律规定虽然存在一定的误差,但只是计算方法选择上的差异,属于技术性误差。按照公认的税收原则,因其没有损害纳税人的利益,这种误差也是允许的。

(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并试行新修订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通知》(国税发[1998]190号)规定的计算方法

按照这种方法,允许列支的公益救济性捐赠限额=“纳税调整前所得”(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主表第42行)×3%

这种计算方法不合理。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主表第42行的“纳税调整前所得”所反映的内容相当于企业的税前利润,在金额上,“纳税调整前所得”远远小于法律所规定的“应纳税所得”,按此方法计算得出的公益救济性捐赠税前扣除限额将小于法律允许扣除的限额。此方法额外地增加了纳税人的负担,使纳税人承担了法定义务之外的其他义务,在相当程度上侵犯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因而这一方法违反了纳税义务的法定原则,是对税收法制原则的一种破坏。

(四)《关于修订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通知》(国税发[2006]56号)规定的计算方法

允许扣除的公益救济性捐赠的计算基数为申报表主表第16行“纳税调整后所得”,“纳税调整后所得”等于“纳税调整前所得”加上“纳税调整增加额”减去“纳税调整减少额”。新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是按照企业所得税应确定的收入总额减去会计上确认的除捐赠(包括公益性捐赠和非公益性捐赠)外的所有支出项目以及按照企业所得税的规定应确认的扣除项目的余额为“纳税调整前所得”,而后按照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调增或调减所得额,捐赠是按照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作为扣除的基数。按照这种方法,允许列支的公益救济性捐赠限额=“纳税调整后所得”×3%

重新设计的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使得纳税人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计算扣除的公益救济性捐赠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而且按此方法计算操作相对简便,因此具有合理性。

三、企业捐赠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支持和鼓励企业捐赠及发展我国公益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扣除限额不统一

一方面,企业捐赠中,内外资企业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同。涉外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较之内资企业宽松得多,其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过了内资企业。在企业捐赠的扣除额度上,我国税法规定外资企业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均可全额扣除,而内资企业基本的扣除比例是年应纳税所得额的3%,10%的扣除比例和全额扣除只限于法律法规列明的项目。另一方面,现行税收政策规定的内资企业捐赠税前扣除比例有3%、10%和全额扣除三种标准。对于企业向同样具有社会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社会公益程度相差不大的各种社会团体、基金会和事业单位的捐赠,实行三种优惠悬殊的扣除标准,有失税收公平,不利于普遍性的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二)扣除标准普遍偏低

从目前我国公益事业发展的现状来看,我国社会力量的捐赠积极性较低。这主要是因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还较慢。但也应当看到,我国税法规定的公益救济性捐赠税前扣除的额度明显低于其他国家。美国1969年税法对于公司捐赠的免税比例为11%;我国台湾地区《所得税法》规定,对于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捐赠,营利事业所得税每年最高抵税额度为所得总额的10%。我国企业捐赠普遍适用的比例是3%,10%和全额抵扣的捐赠项目非常有限,这大大限制了社会力量投身公益事业的热情。

(三)不准年度结转扣除的规定不合理

在企业捐赠的过程中,有的年度向社会提供了较多的捐赠,如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年度、社会举办较多公益活动的年度等,而有的年度企业却无力向社会捐赠或捐赠较少。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规定,企业捐赠超过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扣除标准的,不准向以后年度结转扣除的规定,不符合国际税收惯例,不利于企业逐年消化一次性较多的捐赠。

四、企业捐赠税收政策的完善

为了更好地鼓励企业捐赠,促进我国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捐赠的税收政策。

(一)统一内外资企业捐赠扣除额度

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国情有选择地对需要重点发展的行业通过税收优惠予以鼓励,这是必要的。只不过这种优惠应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即不论是境内资本还是境外资本,只要符合税收优惠条件,都应当享受与之相对应的税收优惠待遇,任何一方都不能受到歧视。而从我国目前来看,根本上违背了税收平等的原则。应该改变外资企业在税收领域享受的“超国民待遇”的现状,真正实现无差别的国民待遇,统一内外资企业捐赠的扣除额度,保证公平的市场竞争。

(二)统一公益救济性捐赠税前扣除的额度

我国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提高公益救济性捐赠的税前抵扣额度,以鼓励社会力量积极捐赠,特别是提高企业捐赠的数额。通过对企业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更大程度地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尤其是鼓励掌控大量社会资源和财富的企业慷慨解囊。这类义举和善事有助于在全社会弘扬一种人人热心公益事业的行为,弘扬一种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鉴于此,借鉴外国税制的一般做法和多数国家的扣除标准比例限制,建议在新的企业所得税立法中,规定纳税人用于公益事业的捐赠,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0%以内的部分,准予按实际发生额在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允许向以后年度结转扣除,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

(三)进一步完善税收立法模式

公积金额度调整政策篇7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调节作用;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住房公积金征收和投人到个人住房消费中的规模的扩大,它参与调控经济、影响人民生活的社会本质愈发明显。公积金制度不仅在微观层次上对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筹集个人和城市住房资金起到积极作用,在宏观层次上也可以作为调节杠杆,与其他经济手段联动,对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住房制度改革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温和地、渐进式地对房地产市场起到有效调节作用。

一、住房公积金对房地产市场的调节作用分析

1.住房公积金互助保障功能增加房地产市场的有效需求。随着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的扩大,缴存额度大幅增加,个人贷款户数逐步增高,有效地提高了中低收入者的购房支付能力,把人们潜在的住房需求转化为现实的有效的市场需求。配合其他调控政策,满足了购房自住的刚性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对投资投机需求的挤出效应。

2.住房公积金结余资金分配支持保障房的供给。国家部门要求在优先保证职工提取和个人住房贷款、留足备付准备金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住房公积金结余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住房公积金为我国保障房建设注入了大笔资金,成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坚强后盾。

3.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助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当一个城市房地产过热时,住房公积金贷款就会出现强劲需求,相关部门就会自动采取信贷紧缩政策,压缩住房信贷需求,从而对过热的房地产市场形成抑制作用;反之,相关部门会采取系列优惠政策,增加职工对住房信贷的需求,从而刺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住房公积金相关政策的调整客观上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起到了平衡调控作用。加上住房公积金政策除利率调整外,其他大多是由地方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对维护局部地区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起着一定作用。

二、住房公积金在房地产市场调节中存在的问题

(一)住房公积金在增加市场有效需求方面存在的问题

(1)归集金额增长缓慢,受益群体范围小 。近年来,住房公积金归集金额随着职工收入水平的提高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由于单位缴存公积金的意识不强,职工对公积金制度的认识不够,归集扩大工作难以开展,住房公积金覆盖面依然较低,归集金额增长缓慢,实际受益群体比较少,住房公积金的保障作用受限。(2)缴存差额大,中低收入者受益较少未建立住房公积金中以中低收入者居多,即使有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过低于事无补,导致中低收入者在住房公积金政策低息贷款方面受益颇少。其实,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是最迫切的,边际消费倾向更大,住房公积金政策向中低收入者倾斜有利于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和引导消费者的住房需求。

(二)住房公积金在提高房地产市场供给时遇到的问题

1.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支持作用有限。根据地方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增值收益分配方案,在扣除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提取公积金用于支持地区廉租住房建设。本来公积金的缴存额度就不高,真正用到廉租房建设上的就更少了。

2.直接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运作中存在问题。如何实现资金透明化使用、防范贷款风险同时确保贷款本息按时偿还,这些都是存在的问题。同时公积金大量闲置、难以保值增值等问题也亟待解决。在地方政府主导下,住房公积金资金实际成为了地方政府可支配的资金,当地政府部门为了形象和政绩挪用、占用住房公积金屡见不鲜。

(三)阻碍住房公积金贷款发挥调节作用的因素

1.与商业贷款相比,优势不明显。低利率是住房公积金最大的优点,但是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均比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低了两个多百分点。在令人咋舌的房价面前,对于中低收入群体购房者来说,相差两个百分点并不能带来实质性的好处。但是,商业贷款有着公积金贷款不可比拟的优势。从额度上说,公积金的贷款上限不超过40万,商业贷款没有贷款金额的上限。从受众面来说,商业住房贷款的对象更加广泛。从办理流程上说,公积金从申请到批准要花一个多月的时间;商业贷款则只需要2到3周的时间;银行与开发商对公积金贷款呈消极态度,不少开发商用“个人住房按揭”这项业务来交换得到商业银行的开发贷款。

2.公积金贷款占个人住房贷款的比重小。相关数据显示,河南省同期住房公积金贷款占房地产个人住房贷款比重很小,仅仅维持在20%左右的比例。这说明同期个人住房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商业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阻碍了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对房地产市场的调节作用。

三、完善住房公积金对房地产市场的调节作用的对策

(一)增加市场有效需求的对策

1.继续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由于住房公积金制度能显著提高老百姓购房能力,对解决刚性需求作用明显,因此要继续扩大城镇公积金覆盖范围,让更多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加入进来;在适当的时候把农村也纳入进来,让公积金政策惠及全社会,进一步发挥其积极作用以完善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

2.根据收入和经济形势,逐步推行不等比例缴存。根据收入的不同,差别化设定职工和单位的缴存比例。当职工收入处于较低水平时,个人缴存率可以适当的降低,提高单位的缴存比例。根据经济形势的不同,进行不等比例调控。经济过热时,应更多地提高个人的住房公积金的缴存率,从而控制需求,防止经济过热。经济衰退时,应更多地降低单位的住房公积金缴存率,以在保持内需的同时减轻企业负担。

(二)继续扩大住房供给的对策

(1)加大住房公积金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和范围。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住房公积金由支持廉租房建设扩大到支持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扩大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力度,抑制部分投机需求,提高资金的增值收益和实际利用率。(2)改变住房公积金直接进入保障房建设的投资方式。用住房公积金的结余和增值部分购买国家债券,也可以将住房公积金作为贷款贷放给住房建设部门,国家再将这部分住房公积金投入到保障性住房建设或进行其他投资。这样既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住房公积金的保值增值又尽可能的降低了住房公积金的投资风险,避免了有关部门对公积金的挪用。

(三)完善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对策

(1)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住房公积金存贷款政策。首先,住房公积金贷款与商业性住房贷款的利差应保持适当的空间,保证二者的错位配置优势。其次,在满足连续缴存期限和购买中低价位住房或保障类住房的前提下,对中低收入者在首付比例、最高贷款额度、还款期限等方面予以倾斜。再次,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不低于储蓄存款的利率,这既可保障不贷款人尤其是中低收入者的利益,也可以调动职工缴存的积极性。(2)运用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额度、限制等方面政策发挥调控作用。对购买首套住房的中低收入者可以适当放宽住房公积金提取金额和次数;住房公积金提取额度不能超过购房首付款,对高收入群体提取住房公积金进行投机行为加大打击力度;简化公积金提取手续,鼓励提取公积金支付房租,合理引导居民的住房消费,平衡房地产市场需求结构。(3)简化办理手续。要简化贷款手续,规范业务流程和审贷制度,取消各种不合理的收费和限制。相关联部门和环节之间通过联网实现资源共享,为申请贷款人员提供更为便捷优质的服务。加强宣传,主动与开发商合作,提高住房公积金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针对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来相对应的解决对策。在可预见的将来,住房公积金制度将对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更加积极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滕涛.住房公积金与房地产市场调控配合机制探讨[J].政策研究,2011(4).

[2]张明,住房公积金宏观调控体系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08.

[3]章钧.楼市调控下如何调整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J].中国房地产,2009(2).

公积金额度调整政策篇8

    原文如下:

    各单位:

    为进一步支持缴存职工利用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以下简称贷款)购买自住住房,根据《关于发展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通知》(建金〔2014〕148号)文件精神,结合北京地区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实际,经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同意,现就调整贷款政策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住房公积金在保证缴存职工提取的前提下,优先满足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贷款需求。借款申请人购买政策性住房或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含)以下的首套自住住房,贷款最高额度调整为120万元,购买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非政策性住房或第二套住房的,贷款最高额度仍为80万元。

    二、贷款额度不再依据个人信用等级上浮。

    三、对于曾经在外地缴存住房公积金、在北京缴存不满规定缴存时间的职工,缴存时间可以根据原缴存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出具的缴存证明合并计算。

    四、在外地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北京户籍职工,在北京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可持就业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出具的缴存证明,向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贷款。

    五、取消新建商品房评估。

    六、本通知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以往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

公积金额度调整政策篇9

一、主要指标实现新跨越

2015年新增归集住房公积金165.23亿元,归集总额达到1101.75亿元,归集余额456.93亿元;当年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89.32亿元,个贷总额达到422.51亿元,个贷余额301.85亿元,个贷率由年初的46.19%提高至66.06%;当年提取住房公积金223.4亿元,提取总额达到651.82亿元。当年发放项目贷款15.15亿元,累计发放项目贷款64.65亿元,支持建设保障性住房51607套,面积达485.79万平方米。当年中心全辖资金使用率为89.29%,较年初提高15.73个百分点,其中市级资金使用率达到93.8%。

二、新政举措助力新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部、省、市决策部署,出台多项新政措施,着力推动业务发展,提高资金使用率。坚持“以存定贷、以贷促缴”,双管齐下,推动个贷业务发展。认真贯彻住建部148号文件精神,率先在全国取消个贷委托担保费用,降低群众负担,拉动住房消费。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及时调整政策,减化审批手续,降低个贷首付比例,提高贷款额度,大力推行“组合贷款”和省内异地贷款,个贷业务取得新的发展,市级个贷率达到73.62%。积极创新工作方法,采取阶段性政策调控,进一步放宽提取条件,简化租房提取手续,并在分中心开展装修、物业费提取试点,在省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得到了社会和广大职工群众普遍赞誉。大力推动支持保障房建设试点工作,累计向19个项目发放贷款64.65亿元,收回贷款30.1亿元,其中圣合家园、鸿基新城等7个试点项目已交付使用,解决了5万多户职工的住房问题。

三、缴存扩面取得新突破

坚持把制度扩面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先手棋”,以非公单位为重点,加强政策宣传,强化执法检查,对拒不建立制度的企业进行行政处罚立案处理,努力扩大制度覆盖面,全市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和近30%的非公企业建立了公积金制度。认真执行“控高保低”政策,在全市开展住房公积金个人账户信息核校清理,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及时调整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和基数,规范缴存管理。加大财政拨款单位缴存整改力度,蓝田、周至、户县财政供养人员缴存基数由工资总额的30%提高到100%,进一步体现了公积金制度的公平性和严肃性。

四、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步

坚持把信息系统建设作为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加强业务软件开发,完成远程灾备系统建设和网站查询系统、客服系统升级建设,及时开通12329服务热线。为推动业务发展,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全面启动信息系统升级建设,集中力量进行业务软件研发,经反复测试论证,2015年3月新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信息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信息系统的升级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约业务发展的“瓶颈”问题,开启提取业务网上受理审批功能,实现直联付款、即时到账,提取业务受理网点由原来的14个扩大至107个,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办事效率。

五、内控管理取得新成效

坚持以制度建设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整理修订编印《住房公积金制度汇编》;根据国家政策调整,修订了住房公积金“四个实施细则”和缴存、个贷、提取等配套办法,出台了《西安市放宽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条件的补充规定》等政策,建立了靠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的内控管理机制。加强资金运用情况分析研判,根据资金供需情况,慎重合理的调度资金,科学统筹转存定期,实现资金保值增值。加强存款账户管理,按照“账户整合、全员营销、服务群众”原则,全面整合公积金存款账户,共销减账户86个,市级达到一行一户,从根本上解决了账户过多、资金分散、管理风险大等问题。加强内部审计稽核,坚持每年有计划地开展内部审计,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监督,资金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六、服务水平得到新提升

坚持“为民、利民、便民、惠民”服务理念,建立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及工作人员十不准等制度办法,在中心实行统一着装、挂牌上岗、一次性告知等服务。全面推行“一厅式”办公,“一站式”服务,加强服务硬件投入和软件建设,设立群众办事指南、配备滚动电子屏、自主查询机及休息等候座椅等,为办事群众提供舒适、温馨的服务环境。新建对外办事大厅,整合服务功能,优化服务流程,开通叫号系统,实行缴存、提取、开户、支付转移为一体的综合。创新服务方式,开展网站和微博互动,畅通投诉渠道,及时处理投诉案件,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公积金额度调整政策篇10

绿色小额信贷一般意义上是指将扶贫、绿色生态与经济活动相结合,通过引导小额信贷领域的经济活动,促使扶贫、绿色生态与信贷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其中主要包括清洁能源的开发,生产及合理利用,将低碳减排理念和技术应用到小额信贷领域。绿色小额信贷概念的正式确立要追溯到小额信贷,鉴于国外研究人员从减少贫困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做出的研究,因此绿色小额信贷在改善低收入者生活水平的同时,促进对生态的维护,激励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绿色小额信贷作为一种有效的扶贫和环保手段,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尚未成熟,但对生态环境和经济的促进作用已十分明显。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虽然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但却不能因此而否认绿色小额信贷的时展趋势。这就需要从地区具体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新的绿色小额信贷发展模式,促进扶贫、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地区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将绿色小额信贷作为处理环境问题的工具之一,已经存在很多可借鉴的方面,包括向小微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推广绿色产品和技术。绿色小额贷款以可持续环保的贷款行为,兼顾金融与环保,构建绿色经济。通过绿色小额信贷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小型企业革命,通过市场化解决方案创造一个更舒适、公正的生态经济环境,实现生态农业与绿色金融的双赢发展。

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而我国已经将环境保护问题提升到战略高度,这更为绿色小额信贷的可行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二、河北省绿色小额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宣传力度小,农民对其认识不高

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只有2.44%的农户对绿色小额信贷十分了解,22.31%的农户比较了解,不清楚绿色小额信贷的占比75.66%,农村政策性金融功能不健全、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局限、金融产品创新有限、宣传力度不大等问题都影响农民对绿色小额信贷的认识程度。

(二)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难

正规性金融机构都是以营利性为目的的企业,绿色小额信贷要求低息无息的援助性和扶贫性不能吸引正规金融机构参与放款,在客观条件下,农村处于欠发达地区,正规金融机构进入绿色小额信贷领域只会使其陷入亏损境地,因此其在在小额资金借贷方面的支持力度严重不足,仍旧需要进一步发展。

(三)小额信贷公司利率偏高

数据表明,大部分农民获得小额信贷资金的利率集中在6%-10%,这个利率水平对于贫困农民来说是比较高的。而0%-3%的真正意义上的低息只占到11.11%。小额信贷公司满足绿色小额信贷的“小额”要求,但其仍是追逐利润的企业,不提供无偿性与援助性的贷款,无法实现扶贫与绿色的结合,其较高的利率使得大部分农民因无法按时还款而不敢申请贷款,绿色小额信贷需求在小额信贷公司难以得到满足。

(四)政策性金融机构缺位

旨在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主要面向大型公司和企业或者农村联合性组织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对农民个人的信贷资金力度较小,在扶贫和保障金融弱势群体平等的信贷资金支持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使得农户绿色小额信贷需求的解决存在很大困难。

(五)融资体系尚未建立

金融机构中对于绿色小额信贷的发展需求没有提起足够的重视,面对众多农户的绿色小额信贷需求,缺少相关专门的贷款业务及专业的工作人员来满足。

针对融资体系,我们对信贷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了解到,我国目前的融资种类相对单一,并不能满足当前绿色农业发展的需要。现阶段,我国只有绿色小额信贷同时促进扶贫与环保发展,小微企业与有资金需求的农户可以通过向银行申请环保项目的贷款,利用贷款资金发展低碳经济项目,操作简单便捷,适合小微企业与农户。

三、促进政策性金融支持绿色小额信贷的建议

(一)政策性金融机构角度

1.创新信贷产品,促进投资多元化,拓宽融资渠道

政策性金融机构要深入农村地区开展农村信贷情况调研,切实了解农户的绿色信贷需求,针对不同农户需求开发基于实际情况特色的绿色小额信贷产品。

政策性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展该地区农业及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状况情况调研,密切关注农村经济及农业发展动态,为创新绿色小额信贷产品做好宏观基础铺垫。

政策性金融机构应积极借鉴国外优秀合理的发展经验,培养、利用优秀人才,研发适合我国农户的绿色小额信贷产品,创新业务发展方式,进而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融资可能性,指导农户投资,鼓励农户进行绿色信贷,促进农民经济健康发展。

2.加强绿色小额信贷产品的宣传及介绍,增加民众认知度

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展绿色小额信贷知识宣讲会、绿色小额信贷知识下乡等多形式的宣传活动,深入农村宣传绿色小额信贷知识及政策,全面介绍国家绿色小额信贷政策的优惠措施和对农村绿色经济发展的扶助举措。

积极宣传政策性金融机构对绿色小额信贷的优惠措施,加大机构信贷产品的宣传力度,结合农户实际介绍相适应的绿色小额信贷产品,加强民众对相关产品及政策的认知度,提高绿色小额信贷的普及程度。

3.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由于农户贷款额度低,群体大,管理相对困难,管理成本高,以往政策性金融机构贷款金额较大,致力于服务整个农村经济,主要针对大型机构企业提供信贷服务,而不面向农户个人及小微企业提供小额信贷。

推动政策性金融机构对绿色小额信贷的支持就要适度调整和放宽对贫困人群提供绿色小额信贷的准入政策,降低进入门槛,强化监管约束,构建多元化市场准入监管法律制度和严格的市场准入监管法律制度,能够增强绿色小额信贷对小微企业和农户的帮扶作用,同时要注意严格制约的适度性,避免过于严格的限制导致绿色小额信贷主体发展受阻。

4.制定绿色小额信贷标准化体系,提高信贷操作流程可行性

标准化体系的缺失直接影响我国绿色小额信贷的实际操作,推动绿色小额信贷体系建设可以借鉴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绿色信贷准则――“赤道原则”。第一,政策性金融机构内部成立专业的绿色小额信贷业务团队,建立具有独立处理资格的小额信贷审批通道监督绿色小额信贷的执行。第二,对绿色小额信贷的服务对象按不同标准进行归类,制定更适合地区实际的绿色小额信贷操作细则。第三,对借款人环境信息进行强制披露,对相关信息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社会的监督。

具体操作体系参考如下:政策性金融机构依据专业人才和技术成立专业绿色小额信贷部门,结合地区实际经济状况建立相关信贷机制和操作方法,深入农村地区开展信贷操作。

由于绿色小额信贷发展多以农户或小微企业为资金需求对象,因此小额信贷中心可以以农村村委会为依托,开展建立农户信贷档案工作,并将与贷款相关的资料宣传页发放到有信贷需求的农户手中,使群众了解绿色小额信贷的办理步骤和方式。在授信过程中,充分征求村委会或村民代表意见,确保信贷公开、公正。根据具体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布局,确立该地区农业发展核心方向,以该方向为重点支持对象,建立特色信贷机制。期间信贷业务负责人主动深入辖区重点农户、村委会调查了解农户信用状况;深入工商部门了解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注册信息。实地调查,真实了解客户自有资金情况、信用程度及贷款资金用途等,为小额信贷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条件。

5.加强建立专门的绿色小额信贷业务,完善机构设施及人员配置

依据绿色小额信贷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政策性金融机构应该规范绿色小额信贷操作程序和管理制度,建立专门的绿色小额信贷业务,加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吸引优秀人才,改善机构硬件及软件设施,从而提高服务效率,形成高效便民的借贷机构。

6.积极开展部门间合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开展绿色小额信贷模式建设,其中关键的部分就是要处理好绿色产业和污染产业的矛盾关系。要大力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努力解决污染产业,这就需要绿色小额信贷部门与环保部门的共同合作,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的矛盾关系。各部门之间可以相互利用彼此的优势,相互监督、共同合作,推动绿色小额信贷的开展和实施,同时实现经济和环境双赢。这种合作关系主要是在开展绿色小额信贷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致力于环境保护的环保部门及部分政府扶贫相关部门之间,加强机构部门之间的联系,建立部门间的特殊运营通道,加强部门间的配合度,提高绿色小额信贷的实施效率,在维护环境绿色发展的同时推动绿色小额信贷的建设完善。

(二)政府部门角度

绿色小额信贷的开展离不开政府的有效配合,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其特殊职能和作用加强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为其推进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及农户双方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推动信息共享及时、有效发展,降低信息交流成本,提高信贷服务效率

基于农户对政府部门的了解程度高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点,政府部门可以利用自身机构优势,充当信息传播中介平台,综合利用电信、电子邮箱、网站公告等多种方式,建立农户绿色小额信贷需求收集反应机制,有效收集农户绿色小额信贷需求信息,另一方面将政策性金融机构创新、优质的信贷产品向农户宣传介绍,即以政府机构为中心平台,促进信息交流共享。

2.创新绿色小额信贷激励机制

绿色小额信贷的激励机制是指提高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积极性的激励措施,进而推动绿色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展。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各个途径的调研,综合各种因素设计出适合本地区农户和小微企业发展特点的绿色小额信贷产品,并建立专门机构开展此业务。当地政府部门应采取实质性的奖励措施,对绿色小额信贷业务开展良好并且为本地带来较大生态经济效益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实施奖励,就此形成长期机制,带动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开展绿色小额信贷层面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