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医学的人文精神十篇

时间:2023-12-06 18:02:40

论医学的人文精神

论医学的人文精神篇1

[关键词]中医学;人文精神;淡化

[作者简介]朱翠贞(1971―),女,江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张卫平(1972―),女,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医药文化传播。(江西南昌 330004)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学融入中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研究”(JC1438)

古今中外,医学是最具人文精神的一门科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实现阶段性的跨越,医疗机构有着过去无法提供的医疗技术服务,但在人文关怀方面却饱受批评。中医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文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医乃仁术”四字足以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底蕴。近年来,中医学人文精神也在淡化。

一、中医学人文精神淡化的成因

中医学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其“以人为本”的贵生思想、“仁爱救人”的崇高品格、“济世救人”的善行,“治未病”的养生术,是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人文精神在医学本身、医者素质与行为的具体表现。[1]有观点认为当前中医学人文精神已“缺失”,我们认为是“淡化”,淡化的成因有下。

(一)社会转型

中医学人文精神的淡化,与当今的社会转型有着极大的关系。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引发人们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与过去相比,物质利益首位、功利主义至上、享分饕迨⑿小⑸缁嵩鹑胃腥趸。社会转型期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包括从事中医工作的相关人员,在临床实践中,追求个人利益、部门利益、行业利益,忽略人文关怀,淡化了中医学“天然”具有的人文属性。同时,患者因社会变化观念随之改变,加上信息不对称,在技术上和道德上对医务人员有过高要求,医方为自保,会弱化人文关怀。

(二)医疗卫生体制变迁

按说,中医单凭“望闻问切”,就比较有人情味。然而,每次面对病人,既要检验医生的专业技术,还要考核医生的经济核算能力,尽可能使自己和医院的利益最大化。我国当初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趋势是政府逐步减少对医疗卫生支出,鼓励医疗机构通过临床医疗服务,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医疗机构则按国企改革方式,采取科室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开单提成的做法,并对医护人员实施激励机制,导致医疗机构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面对病人时,不再以病人为中心,把创收和效益放第一,必然淡化人文精神。

(三)技术导向

西医传进中国后,用西医的科学标准来注释中医,认为中医不科学,中医地位日渐衰落。然而,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具有包容性。西方不承认中医的科学性,但中医渐渐接受了现代医学的技术,在“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之外,运用了多种技术。引进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的医者行为和医患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断更新的诊疗技术导致医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实验室,而不是在病人床边聆听病人的陈述和与病人交谈。[2]中医的医务人员大量运用技术,无形中会弱化中医学天然具有的人文精神。

(四)教育缺失

“人文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除了环境的熏陶、实践,还需教育。首先,国学教育的缺失。国学本身就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却因近代东西文化碰撞中衰落,国学教育一度在我国各级教育退出,包括与国学无法切割的中医学教育。其次,人文科学知识教育的缺失。现在许多高校注重人文素质教育,但开设的人文科课程比例太少。中医院校在高等教育大环境下,也是如此。拿我们所在的院校为例,中医学专业培养方案的学时分配中,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占72%左右,通识课程占28%左右,人文科学课程又主要包含在通识课程的思想政治类课程中。

二、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的意义

探究中医学人文精神的淡化,是要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

(一)有益于医者个人素质提升

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有益于医者个人素质提升: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医者综合素质,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专业素质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医者理性面对自身的内心世界,如何为人、做事、面对社会。人们普遍认为中医学人文精神淡化,是医患矛盾的原因之一,并因医方的强势地位,不太关注医者自身的压力、矛盾、困惑。实际上,每位医疗工作者除了是医方的一员,面对患者,还要面对自身的工作、生活及其他。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医者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从中体验到追求真善美的崇高境界,并从灵魂深处获得幸福。

(二)有益于患方

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信奉“医乃仁术”信念,让患者在充满仁爱之心的医疗环境中,有益于病情的恢复,甚至有利于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中国自古就把医学定义为“仁术”,晋代杨泉在《论医》中写道,“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提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并要求医者对病人要不分“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做到“普固一等,皆如至亲。”“仁爱救人”不仅是中国古代医学崇尚的精神,也是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三)有益于中医药事业发展

从事中医的医者,除了对专业技术精益求精,还需学习中医药文化,实践中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张效霞先生曾指出:“研究中医药文化,就是以中国哲学、文学、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 中医史迹为对象,研究中医理论与发展规律、中医名家学术思想、中医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以及名家风范……从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3]

(四)有益于推进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

人文精神,应当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它以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本身的发展为终极目的。[4]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不仅仅指向医方,还是全社会的。每个人、每个群体是被现行制度塑造的,又可以塑造制度。当今中国已不是传统的农业社会,现代中国的健康事业需要中医药有新的运行模式,这就需要在推进我国医疗卫生制度的过程中,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真正实现对人的关酆妥鹬兀构建和谐社会。

三、扭转中医学人文精神淡化的途径

中医学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倒逼中医学人文精神淡化现状的改变。

(一)拓展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

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西医进入中国后,才称之为“中医”。传统的中医学人文精神如前所述,“医乃仁术”是其精髓,“以人为本”、“仁爱救人”、“济世救人”、“治未病”是其具体表现。进入21世纪,如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发展中医药事业,也要拓展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理顺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融入科学精神和现代人文精神的核心理念。

(二)加大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

2016年底,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有利于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鉴于中医药的实际弱势地位,还需各级政府在政策、制度、财政上的大力扶持,协同相关部门及行业支持中医药事业,不断优化发展中医药的环境。

(三)倡导中医学人文精神教育

首先,加强中医学各层次的国学教育。因国学教育在中国的断层,许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民众,也未能接受简单全面而系统的国学教育。中医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只有掌握国学精髓,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化,中医学人文精神。中医院校的大学生、教师,医者及相关人员,都需接受一定的国学教育。其次,中医院校开设中医学人文精神的相关课程。当前许多高校的通识课主要是思想政治课程,人文精神教育不完全等于思政教育,还要开设更多的人文类课程。再次,医者继续教育中要包含中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医者经常参加各种培训,但主要是技能层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将人文精神的不同内容融入继续教育中。

(四)全面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

对大众而言,往往只想到医者需要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其实,对于曾经是医学生的医者来讲,大多怀着崇高的理想信念去治病救人,只是在实际工作中,慢慢淡化了内心的信念。因而,要全面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不仅仅是医者在医疗临床实践中实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怀的理念,医疗科研者在发明创造中也要倾注这一理念,政府部门管理者在医疗卫生制度的制定及规划过程中更要遵循这一理念,唯有如此,才能营造一个良性的人文环境,医者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服务于百姓的健康。[5]

论医学的人文精神篇2

[论文关键词]医学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医学职业精神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医学生作为思想政治与德育教育的主要对象和未来的医学从业人员,医学院校在加强信仰信念教育的同时,要结合行业实际进一步加强医学生医学职业精神培养,努力提高医学生思想政治和医学职业道德水平。 

一、医学职业精神的基本内涵及现实意义 

职业精神是指具有相应职业特征的道德境界和人生信念,是建立在爱国主义与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崇高政治理想基础之上的,其核心是人格和人性的真善美在职业活动中的体现。而医学职业精神是指在医学领域医务人员应确立的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想和信仰,即在医疗实践整个过程中、在任何情况下,医务人员要始终坚持的医学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 

2005年12月,acp-asm基金、abm基金和欧洲内科学联盟倡议的《新世纪的医师专业精神——医师宣言》指出:“医师专业精神是医学与社会达成承诺的基础。它要求将患者利益置于医师利益之上,要求制定并维护关于能力和正直的标准,还要求就健康问题向社会提供专业意见,医学界和社会必须清楚了解医师专业精神的这些原则和责任。医学与社会达成承诺的本质是公众对医师的信任,这种信任是建立在医师个人以及全行业的正直基础上。”宣言提出了医师必须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患者自主、社会公平的三大基本原则和提高业务能力、提高医疗质量、对患者诚实等十种职业责任。 

我国古今医学家十分重视从医人员的医学职业精神,从思想品德和医学技术上对医学职业精神的内涵进行了精辟的概述。中国晋代杨泉在《物理论》中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达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宋代医学家林逋在《省心录·论医》中说:“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都对从医者提出了很高的医学职业道德培养要求。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非典”治疗研究专家钟南山教授是我国医学界具有崇高职业精神的典范,是医务人员必须树立崇高职业精神道德的积极倡导者。他在《简论医德内涵》一文中指出:“医生要有爱心、良心和责任心,要想方设法为病人看好病,想方设法是指对病人负责的态度,看好病是指医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这正是我国新时代医学职业精神的体现。 

《医师宣言》及我国医学家从思想道德、社会、伦理、人性和人文关怀等方面都对医学职业精神的基本内涵进行了高度概括,即 “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服务病人”。医德高尚与医术精湛的有机结合是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内核,两者不可分割,而服务病人则是终极目标。医德高尚是基础,高尚的道德不能等同或替代精湛的医术,但高尚的道德是精研医术的动力和基础。这与现阶段我国开展的以患者为中心,崇尚医德,对医学技术精益求精,关爱生命,淡泊名利,追求真理,服务社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团结进取,对人民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是当代医务人员、医学生马列主义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科学观的高度统一。 

二、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教育要把握规律要求 

医学职业精神培养作为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要结合医学专业教育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认真研究其规律性,把它建立在理论探索和遵循规律的实践基础之上。 

1.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要注重医学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道德、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医学专业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全过程。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要体现在基础课教学、医学专业课教学、实习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管理之中,专业课教师和人文课教师、学生辅导员、行政管理人员要相互配合,形成全员育人、共同培养医学生职业精神的育人系统。 

 现阶段高校教育往往存在将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和专业知识传授分割开来的两种倾向:一是将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归结为品德和医德教育,认为只要医德培养抓好了,医学技术自然而然就上去了;二是虚化职业道德教育,认为医学专业技术高就是医德好,就是有高尚的职业精神。这两种片面性认识也存在于医学职业精神培养的教学过程中,表现为两个方面的课程教学缺少关联性,德育教师和专业教师的教学内容缺少互融性。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教师没有医学行业工作实践经验,在教学中脱离医学行业实际;专业课教师只讲专业理论和技能内容,不讲医学人文知识和思想政治道德,专业课教育与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没有衔接,缺乏沟通,没有形成合力。 

 2.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要注重培养医学生自我认知与主动实践能力的相结合。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包括认知和实践两个环节。“认知”是对医学职业精神的正确清晰认识,“实践”是对医学职业精神的主动践行。只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认知”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既是医学职业精神培养的基本途径,又是检验职业精神培养实际效果的标准。考查学生通过培养教育是否能主动自觉地践行职业精神,既要看学生在校期间的品行,更是要看学生毕业走向社会成为医务工作者之后的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和对医学事业的贡献,这是职业精神培养的终极目标。把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仅仅理解为理论知识的灌输和传授,停留在课堂授课和理论讲解上,脱离实践,不面向未来、不注重将来的实际表现,就会出现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相差很远的后果。因此,紧密结合医学实际,面向未来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精神,是对自我认知与实践有机结合要求的充分体现。 

 3.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要注重教师引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职业精神培养的终极目的是将职业精神内化为医学生的品质,物化为医学生的自觉行为,培育出医学生践行国家、社会和职业要求的自觉精神和人生态度。高校职业精神教育要以教师指导和引导为主。指导和引导要通过课堂理论教学、榜样感召、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循循善诱地感化和启发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医学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念。教师要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和渊博的知识告诉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做什么、怎样做是正确的,让学生能够辨别并自觉实践。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身教必须与言教统一起来,教师不仅要讲清医学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念,而且要用自己的行动实践医学的核心价值观念。具有崇高职业精神和人格魅力的教师,能够感召学生,被学生自觉效仿,对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和成才起着巨大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职业精神培养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医学生的自我教育上,要为医学生营造浓郁的职业精神教育氛围,用医学事业的崇高、用医学先辈和教师的伟大人格、用身边榜样的示范深深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励学生,深化其对医学职业精神的认识。引导学生自觉地投身医学实践,服务社会、服务患者。 

三、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模式及途径 

医学职业精神的培养教育既离不开传统的教育模式,又必须结合当前我国医学教育和医学行业实际在传统模式上进行创新,要探索实际效果显著的教育途径。课堂理论教学、校园文化、基地建设、社会实践“四位一体”的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模式是对医学院校多年来教育实践过程不断探索的总结,是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最重要和效果最显著的教育模式。 

 1.落实以“五个结合”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医学职业精神的培育教育是从课堂开始的。医学职业精神的理论和内涵要在课堂教学中讲解,著名医学家的高尚道德境界、医德高尚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和事例要在课堂上传达,因此课堂教学是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起点和基础环节。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是开展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只有理论与实际紧密相连、有机契合在一起,医学职业精神的概念理论才能被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才能起到打好基础的作用。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要在课堂教学中取得实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五个结合”,即:医学职业精神教育与医学的优良传统相结合、与当代医学发展的特点相结合、与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学生身边的优秀医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相结合、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与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按照“五个结合”的要求,在以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为目标的教学中,德育课教师必须用大量具体、生动的案例,讲中外医学的道德传统,讲医学史上著名医学家的高尚道德境界,讲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道德进步的内在要求,讲循证医学的道德内涵,讲学生身边优秀医务工作者和教师的事迹。要用医学伦理学的观点分析医学行业社会热点问题,解答学生关心和思考的医患关系问题。在以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医学研究方法为目标的医学思维方式教学中,医学专业课教师要传授贯穿在医学发展历史中的科学精神,传授科学思维对医学家成就的指导作用,传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外、古今医学大家严谨的科学态度、扎实苦干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要让学生在教师准确、清晰、生动的讲述中,心悦诚服地接受医学职业精神。 

 2.大力开展以弘扬医学职业精神为中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医学职业精神的本质是医学文明和文化的传承,而医学院校校园文化是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外部条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浓郁的春雨润物般的医学职业精神氛围陶冶学生的心灵,对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至关重要。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突出弘扬医学职业精神为核心,如果偏离了这个核心,校园文化就会流于“通俗大众化”,没有了医学职业精神所独具的特色精彩和灵气。 

 校园文化建设从形式上分校园校貌次生环境和人文文化环境两个方面。校园校貌次生环境建设要从校区规划建设开始考虑,结合医学行业既要传承祖国医学历史的悠久古老、技艺精湛,又要展现从医人员持重、端庄、亲和、阳光、敬业、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要对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报告厅、宿舍、纪念碑园及校园亭院绿化等进行医学氛围的规划建设思考,如建立医学广场、医学家塑像群、医学家事迹长廊、医学家名言画像碑林大道等,让学生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一种切身的医学气息氛围和深厚的医学文化积淀。人文文化环境建设要在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与形式上充分体现医学职业精神特征。要充分发挥利用橱窗、网络大力宣传或编写医学家事迹教材宣传为医学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古代医学家,如扁鹊、华佗、李时珍、张仲景等,以及现代医学家的事迹与职业精神,宣传他们在中国医学史上医德高尚、妙手回春、治病救人的故事,让他们的崇高职业精神永远在校园中流传,教育在校学生,激励全体学生。此外,每年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举行“崇尚医德,献身医学”主题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知识竞赛、以医学道德为主题的辩论会、医学技能比赛、学术活动、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等。通过此类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思想上树立崇尚科学,崇尚医学,追求真理的精神,营造争做先进的学习氛围。 

论医学的人文精神篇3

    论文摘要:完整意义上的科学教育应该包括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具体层面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传授;二是抽象层面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如果说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传授是科学教育的实体的话,那么科学精神的培养则是科学教育的灵魂。不断现代化的中医学已经为融现代与传统为一体的科学精神创造了一种契机,我们应当善于抓住这一契机,归纳符合中医学形态的科学精神,把握中医学为我们创造的科学精神,培育中医药教育的科学灵魂。

1科学精神的内涵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一种自觉崇尚科学的精神状态,它蕴涵着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手段和科学的方法,是开启民智、彰显理性的先锋。科学精神所造就的是人类对科学的追求和探索,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1.1科学精神的内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在继承中不断创新与发展。科学精神所张扬的,是贯穿于一切科学活动、一切科学探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依据和准则,包括思维所依据的准则,判别所依据的准则,行动所依据的准则等等。一个人若自觉不自觉地违背了这些依据和准则,就必定会陷入背离或远离科学方向、科学道路而滑向认知的误区,滑向离真实、离真理、离真情越来越远的道路上去。由此可见,科学精神实际上是从科学中提炼、升华出来的科学理性成分,其内涵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与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总结科学精神的内容时,既要考虑其时代特征,又要关注其继承性,既不能泥古不化,又不能以现代科学偏废传统.

1.2现代科学精神的内涵是与现代科学体系相伴而生的,是西方古代科学精神的延续。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古代科学精神,有一种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亚里斯多德曾说:“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出愚蠢”。这种对待科学的态度也正是整个古希腊文化的根本精神所在。兴起于以培根为代表的感官唯实主义的西方近现代科学教育强调科学的工具价值和功利性。培根说科学的真正的、合法的目标应当是“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惠赠给人类生活”。海森堡为近现代科学被功利性推进的图景作了如下描绘:“知识的每一步进展都和从它能引导出什么实际应用的问题相联系,科学的进展被描绘为征服物质世界的十字军,实用成了时代的口号”。应该说古代的西方科学远远落后于中国,但西方人对待科学的态度使西方人无形中在不断地进行科学知识的积累,进行科学手段和方法的探求,同时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得以不断地开发和利用,并在运用中得到发展。18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后的西方科学开始走到了我们的前面,近、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夭文学、地理学等等应运而生。在医学史上,显微镜的发明就使西方人对疾病的认识步入了新的阶段,结束了数千年来与疾病抗争过程中的被动地位.正因为如此,西方古代科学为现代科学奠定了基础,现代科学精神也就萌芽于西方古代的科学精神。

1. 3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创造了早期科学的辉煌,我们不能因其衰微而否认其合理而深刻的内涵。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是一种建立在中华传统文化和哲学理念上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态度,蕴涵着深刻的科学方法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倡导的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和以伦理为本位的实践观,强调要认识自然万物运动、变化和相互联系的普遍规律,并倾注精力去寻找利用这些规律的方法,从而达到认识真理、改造世界的目的。传统的科学精神为我们民族的科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医药就是中华传统科学精神的杰作。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中医药诞生了完整、丰富、而又无法取代的理论体系。在天人合一观的指导下,中国传统的科学没有进入微观世界去分析物体的构成及其运动、变化和联系的规律.在科学发展的早期,人类的科学手段极其落后,科学知识的积累刚刚起步,人类对绝大多数自然现象槽懂无知,天人合一的观念,使科学能够跨越许多障碍,创造出中医药的奇迹。但夭人合一的观念也推动了以自省、自我完善为特征的文化形态,形成了注重人文领域的间题,而对自然之物漠然处之、被动顺应的态度,并进而造就了泛道德主义的传统文化特质.当人们总是以伦理的眼光来观察自然的时候,就不可能赋予自然本体的地位,就缺乏一种按照自然本来的面目客观地认识自然的动机。中华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就不再张扬科学领域的理念,科学精神被剥离了出来,并逐步消失。但我们不应该否认传统科学精神曾经所开辟的科学途径,对今天的科学仍具有指导意义,重新挖掘传统科学精神对培育完整的现代科学精神体系是十分为重要的。

2科学精神在中医学中的体现

    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是一对卵生兄弟,是人们在抛弃谬误、获得真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维和行为。但科学精神是激励和规范人们创造活动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激励人们进行实践创造活动的精神支柱。正是在科学精神的推动下,人们看到了理性力量的伟大,开始不断地进入微观和宏观世界,深刻反省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认知和发掘更强大的科技力量。科学方法是认识自然或获得科学知识的程序或过程,是程序、途径、手段、技巧或模式,从总体上看,科学方法不外三大部类:经验方法、理性方法、臻美方法。科学方法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下产生,科学方法中蕴涵着深刻的科学精神,我们研究中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必然要从中医学的方法论入手,从中不断提取科学精神的元素。

2.1中医学的科学精神,其实质在于开发人类思想最大的潜力.中华传统科学精神的这一特质与现代科学精神所倡导“发展性、创造性、突破性”的高级思维是不谋而合的。人类社会正是依靠了这三性思维,才达到今天这样的高度文明的。从现代科学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中医学“天人相应”、“阴阳五行”学说,实际上是古代的系统辨证哲学方法,“从象测脏”实际上是原始的黑箱方法,“取类比象”实际上是原始的同构方法以及辨证方法、原始的系统分析法或状态变量法。这种发散性思维、立体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性思维,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构思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另辟蹊径,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类的智慧,使科学能够突破科学手段不足、科学知识有限的难题和科学研究与道德、伦理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取得发展。这也是一种提倡深思熟虑、勤于并善于观察、事事留心、善于哲理思考的科学态度。

2. 2中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在于倡导一种唯物、辨证的价值观。在人类还处在原始的神话与迷信的时代,中华民族就能诞生这一新颖的医学学科,一直为世人所惊叹。中医学之所以成为科学史上的一个奇迹,之所以能按照自己独特的方法论独自发展,就在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渗透着唯物观和辨证地看待世界和自然界的方法论。“天人合一”的观念、“道”的概念就是强调要研究自然界、适应自然界,把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个部分来思考、来观察.远古中国巫术盛行,但巫术既研究神学,也研究自然规律,甚至包含着对自然规律的顶礼膜拜,乃至神秘化。远古中国对神学的研究、对自然界的研究以及哲学家对社会人与事的研究,互相包含与肯定,互不干扰,为唯物观、辨证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 3中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在于为中医药创造一种宽松的发展环境。中医学采用整体观去研究人体和疾病,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一切思维,摸索科学的方法论,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创造出辉煌而惊人的科学奇迹,与宽松的意识形态环境有着相当大的关系。中医学的书籍浩如烟海,可谓学派纷呈而又海纳百川,相互借鉴,共同发展。这一点与西方中世纪教会统治下把愚昧的意识形态强加给学术界,科学环境极为黑暗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2. 4中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在于倡导积极的、多元的思考方式。中医学研究人体和疾病,要求医学研究者必须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因为没有对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深刻研究,既使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也不可能认识人体的发病规律的.事实上中医学在研究人体系统的同时,对人体系统、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及其三者的相互关系都有相当深刻的研究。中医理论体系的源泉—《黄帝内经》就是古人“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而成的。

3弘扬中医药中的科学精神对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意义

    科学精神是人们达至思想、观念现代化的最重要基石,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对中医药的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3.1弘扬中医药学中的科学精神,可以为中医药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中国的近代史上,对科学的认识曾经走过一段弯路。现代科学传入我国之时,正值内优外患,在救亡图存的背景下,科学成为最有魅力的名称,开始由形下之“器”上升到形上之“道”,演变为一种绝对的、终极的信仰体系。陈独秀便明确主张“以科学代宗教”。胡适曾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与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这里的“科学”当然是指发端于西方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这种对科学的极度尊崇,把科学奉为信仰的态度,恰恰违反了西方科学精神对新知识的探求,泯灭了怀疑的意识和理性的批判。因为信仰不能包容怀疑,怀疑的产生标志着信仰的动摇。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些人不是去研究中医学所确立的未知领域,而是把中医学排斥在科学之外.中医学从疾病证候出发,通过探讨疾病现象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进而研究人体内部生命活动的规律,从一个西方医学未能进入的角度探求生命的本源和疾病的防治,这种学说此时此刻开始经历了惊涛骇浪的考验,屡遭摒弃。事实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和西方的科学精神,都包含了极其深奥的科学准则和依据.中华民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医药学,而西方科学也曾经走过了一段漫漫的长夜,在痛苦中摸索,在中世纪的黑暗中挣扎。这就证明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的伟力。东西方科学发展在不同的阶段都各有偏废,都曾经为背离、远离科学方向而付出沉重的代价.解放后,摒弃中医药成为逆流,中医药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但中医药仍然在人们对传统的误读中艰难地前进,中医药教育和科学知识的普及极为困难,部分中医药专业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弘扬中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可以回归科学精神的本质特征,使人们真正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为中医药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论医学的人文精神篇4

关键词: 中医 精神医学 中国哲学

1  对中医精神医学的基本认识

中医理论体系中原本没有建立起独立的精神医学理论, 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精神医学。但从现存各类史料中可以知道中国古代不仅存在许多关于精神疾病的记载, 而且对精神疾病也有着较为系统的认识, 只是这种认识不同于西方和现代医学。中医精神医学的基本观点确立于《内经》时期, “五脏藏神”和“七情致病”是其理论的核心内容。《内经》强调整体观念, 建立了唯物的形神一体观, 认为精神活动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 将神志活动归属于五脏, 将“心”确立为精神活动的主体。《内经》还确立了以气血为生理基础的唯物论, 《灵枢·平人绝谷》篇曰: “血脉和利, 精神乃居。”此后, 中医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无不以阴阳五行等理论、学说来辨证论治, 判断气血、脏腑的病理变化对形与神的影响。

2  传统文化对中国人心理的影响

人的心理具有生物与社会双重特性, 精神疾病不仅是生物学上的异常表现, 而且是其所处时代与环境的社会文化的折射, 患者的感知、行为、幻觉、妄想与民族文化、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关系密切[1 ] 。文化甚至是形成人心理的决定性条件,在相同的环境中受相同文化影响的社会成员有着某种共同的心理特征, 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心理。哲学是文化传统之源泉和灵魂, 其思想能最集中地表现出各民族文化特征。儒道释思想渗透进中华民族的意识形态领域之中, 成为中国人自觉或不自觉中理解世界、处理社会矛盾的方式方法。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不仅给出了对人内心生活的理论说明, 而且给出了提升精神境界的修养方式[2 ] 。在这种哲学思想指引下, 中国人对挫折、逆境有着天然的承受力和消化力。但文化本身也可以成为应激源, 导致各种心理障碍, 譬如儒学中一些压抑、束缚人性及苛求完美的东西又是导致精神疾病的病因。本文仅讨论儒道佛对心理世界的积极影响。

3  中国古代哲学对精神医学体系的两点影响

3.1  中国古代哲学语境下的“心主神明”论 中国哲学中的心有多重意义, 或以心为思维器官, 或指思想、性情、本性。而西方人所谓之心, 与灵魂离为两物, 只指肉体心之一种机能而言。西方人认为超肉体者只有灵魂, 中国人所谓之心, 则已包容西方人灵魂观念之一部分。中国人舍弃人的灵魂而直言心, 便舍弃了人生之前世与来生, 而就此现实世界, 从人类心理之本原与终极的大同处来建立一切人生观与宇宙观[3 ] 。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模拟社会政治礼制秩序建构了“心主神明”的特殊理论, 《荀子》曰: “心者, 形之君也, 而神明之主也”, 这一观点被中医学吸纳并发展, 如《灵枢·邪客》云:“心者, 五藏六府之大主也, 精神之所舍也”, 《类经·藏象类》中说: “心为一身之主, 禀虚灵而含造化,具一理而应万机, 脏腑百骸, 唯所是命, 聪明智慧,莫不由是, 故曰神明出焉”。

3.2  中国哲学一元人生观对心身观的影响 东方人认为心身不对立, 对世界并无精神界与物质界之分。中国的人生观是“人心”本位的一元人生观。心虽为人身肉体之一机能, 而其境界则可以超乎肉体。中医理论认为心与身是相互影响的, 是统一的, 从未对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进行严格区分, 自《黄帝内经》以降的中国古代医学, 其生理上的五脏五志说、病理上的内伤七情说等都表现了心身一元观。这种相沿至今的中医学的心身理论, 并没有经过二元的分裂, 而是由对早期心身朴素同一的认识直接深化而来, 因而也就不可能完成对心身混沌同一的彻底分化[4 ] 。中国古代哲学及医学传统中始终贯穿着形神合一、形质神用的心身一元论思想, 没有以二元论的思想把生理同心理的东西区别开来。而西方人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总体说是二元的, 即认为在肉体生命之外另有一个灵魂生命, 因此有所谓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之分别。尽管古典二元论带有贬低肉体、抬高心灵的错误倾向, 但却因为有了二元分立的思想基础, 才有了对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明确的区别对待, 于是西方渐渐产生了现代心理学和精神医学, 而中医对心理及精神疾病始终没有产生区别于脏腑病证的系统认识。[论文网 LunWenData.Com]

4  儒道释—安抚心灵的良药

传统文化的主干儒、道、释学说中蕴藏着丰富的调节心身的方法。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为根本任务, 在《三松堂自序》中将其称之为“意义”哲学。儒家通过发挥个人主体性来正面应对心理冲突或困惑, 用“命”来化解重大挫折和不利的人生境遇; 道家采用退让、弃智守朴来处理遇到的困境; 佛教则把生存困惑化解为其他方面, 以超脱轮回来解决人的困境和问题[5 ] 。白居易《醉吟先生墓志铭》中有句诗说得好: “外以儒行修其身, 中以释道治其心。”

4.1  儒家的修身正心之道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社会人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心理冲突的必要条件。“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以及“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即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关键原则。儒家提倡的中庸是一种在严酷现实中的安身立命之道, 要求把握住自己的内心世界, 使心理平衡、适中, 做人不狂不狷, 处事无过亦无不及, 态度温而不厉, 情绪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儒家还赋予“心”以伦理和道德的色彩, 孔子把心看作主体的道德修养, 说:“欲先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尽心知性”是儒家的重要修养方法。孟子的“存心、养性”、《大学》的“正心”、《中庸》的“慎独”以及宋明时期理学家们的“惩忿窒欲”等, 无不强调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对情感的调节[6 ] 。理学思想被宋以后医家用以讨论养生学, 朱丹溪主张养生要正心、收心、养心。张介宾认为养生必寡欲保精, 才能气盛神全。李 认为“心静则万病息, 心动则万病生, 延年不老, 心静而已”。这些养生法则往往与养德并论, 可见中国古代医学中之伦理色调, 正如《医源》所说: “如能清心寡欲, 则情不妄发, 致中致和, 不但可却病延年,而圣贤正心, 诚意, 修身俟命亦在于此。”

4.2  道家的修心养性之术 道家崇尚幽居的田园生活, 以求抛弃一切俗念和争执, 超旷出世、知足保和等思想提供了在命运多舛的现实中自我调节的方法。林语堂说过:“道家学说给中国人心灵一条安全的退路”“, 是用来慰藉中国人受伤心灵的止痛药膏”。“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少思寡欲,知足知止; 知和处下,以柔克刚;清静无为,顺其自然”是道家的养生处世之道[7 ] 。不争就要知足,庄子反对心为物役, 《金丹大要》也提出寡欲的养心之术: “夫圣人之养心,莫善于寡欲。”道家追求心灵的安静、祥和, 《庄子·天道》说过: “万物无足以铙心者, 故静也。”道家哲学提倡的“清静无为, 顺其自然”力图把情感从现实束缚中解放出来, 使人超脱世俗之纠缠。《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 “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 道教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三十七·道林养性》中指出: “多思则神殆, 多念则志散, 多欲则志昏……多愁则心摄, 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志错昏乱”, 均是对道家追求心灵宁静的践行。极私多欲会给人造成精神压力与躯体劳累, 使人的精神高度紧张, 甚者导致精神崩溃, 而儒道思想倡导的清心寡欲就是保持平稳的心态, 使内心不受外界干扰的精神疾病防范术。

4.3  禅宗对尘世困惑的超越 禅学是一门修身养性、立身处世的人生艺术, 它始终不渝追求完整的个性化人格, 可以说是一门近乎心理分析和治疗的学问[8 ] 。禅学是生命哲学、心灵超越法。精神病学者贝诺瓦说: “禅非宗教, 而是一种为实践而成立的睿智, 一种当代文明可用作范例, 以摆脱焦虑而达到和谐平静生活的体系。”佛教思想及修持方法的心理治疗作用主要有破我执, 除妄念, 破法执, 空世界。我执即对我的执著, 佛教认为我执是万恶之本,痛苦之源。只有破除我执, 人才能消除烦恼, 达到解脱。佛教宣扬“三界唯心”, “一切皆空”。佛教认为, 只有认识空性, 达成空观, 才不会产生种种贪爱执著情感, 才能超越生死轮回, 得到解脱[9 ] 。禅宗亦重视心的修持, 提出“平常心是道”和“明心见性”的心性修养命题。佛家教人们面对大千世界,做到心净、心空、目空一切, 从而得到心灵的平静。解脱与超越是禅学的最高境界和终极果报。佛教认为苦是人生的本质, 人的生命过程就是苦, 生存就是苦。因此, 佛教的人生理想就在于断除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痛苦, 以求得解脱, 即所谓成佛。尽管它是虚妄的, 但填补了人们的精神空虚, 构筑了对来世的企盼。《冷庐医话·卷一·慎疾》记载了一个以佛家“静”、“空”治愈心病的例子: “真空寺僧能治邝子元心疾, 令独处一室, 扫空万缘, 静坐月余, 诸病如失。……观此知保身却病之方, 莫要于怡养性真, 慎调饮食, 不得仅乞灵于药饵也。”

5  小 结

中医学将神志活动归属于五脏, 将“心”确立为精神活动的主体。受心身一元哲学观的影响, “心身合一”及“形神合一”论成为中医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打着中国传统文化烙印的“心”的概念在中医心理学和精神医学中几乎无处不在, 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存观和疾病观。中医养生学即强调养心、养性、修身, 在临床治疗上也体现了以心治身和身心兼治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对国民的心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模式和处事方式。中国本土传统心理学以其特有的内省方式来引导人的内心生活, 促进人的心灵成长, 提升人的心灵境界。心理治疗的目的是改变患者的认知和生活态度, 而传统文化强调的内省即指出了个体内求超越的心灵发展道路及个体与世界相和谐的心理生活道路[10 ] 。杨德森等创立的精神超脱心理治疗即以道家处世养生原则为指导思想, 日本森田正马受中国禅宗文化理论影响, 开创了“顺其自然, 为所当为”的治疗方法。可以说, 中国传统文化模塑下的本土心理学在现代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中医精神医学虽然先天薄弱, 但其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有着鲜明的特殊性, 其与文化的相关性也值得人们去探索和研究。[论文网 Www.LunWenData.Com]

参考文献

[1 ] 张慰丰1 开展医学文化史的研究[J ] 1 中华医史杂志,1997 , 27 (4) : 193~194

[2 ] 葛鲁嘉, 周宁1 从文化与人格到文化与自我[J ] 1 求是学刊, 1996 , 1 : 27~31

[3 ] 钱穆1 灵魂与心[M] 1 广西: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 18~19

[4 ] 张福利, 车离1 古典二元论与心身分立[J ] 1 医学与哲学, 1992 , 2 : 34~35

[5 ] 景怀斌1 传统中国文化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三种思路[J ] 1心理学报, 2002 , 34 (3) : 327~332

[6 ] 周天庆1 论儒家伦理中的情感因素[J ] 1 求索, 2007 , 5 :142~144

[7 ] 杨德森1 中国人的传统心理与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J ] 1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1 : 2~8

[8 ] 徐光兴1 心理禅—东方人的心理疗法[M] 1 上海: 文汇出版社, 2007 : 1

论医学的人文精神篇5

[关键词]医学生 人文精神 临床医学 医乃仁术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196-02

2001年《医学教育的国际标准》中指出面向21世纪医生的任务(Role):医生应促进健康,防治疾病,提供初级卫生保健。医生应遵守职业道德,热心为病人服务和减轻病人的痛苦。医生还应是优秀的卫生工作管理人才,病人和社区的代言人,出色的交际家,有创见的思想家、信息专家,掌握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知识的开业医生和努力终生学习的学者。五星级医生(The five star doctor)的标准是:1.保健服务的提供者(Care provider):从整体考虑病人,把病人看成既是一个个体又是家庭和社区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长期信任关系的基础上,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综合的、持续的和针对个人需求的服务。2.决策者(Decision maker):在加强她或他所提供的医疗服务同时,选择符合伦理道德和具有成本效益的技术。3.健康教育者(Health educator)或交际家(Communicator):通过有效的解释和劝说,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使个体或群体有能力增强和保护他们的健康。4.社区领袖(Community leader):在所工作的人群中赢得信赖,能代表社区协调个人和社区的卫生需要,并代表社区采取行动。5.服务管理者(Service manager):能与卫生保健系统内外的个人和机构协调工作,以满足病人和社区的需要,恰当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料。当前社会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学模式已经从“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治疗性模式”,转变为“预防-保健-群体-主动参与模式”。所以现代医学模式下培养的医学生,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还必须具备较高的医学人文精神素质。只有进行医学人文精神教育与医学人文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方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医学发展,具备德高、学博、医精、能力强、身心健康的多层次、多类型、实用型的医疗卫生工作的全科医学人才。

一、现状分析

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精神素质教育先天不足加之后天营养不良:医学院校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就被分在理科班,由于应试教育影响学生围绕高考的指挥棒转,理科学生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忽视文科课程的学习,导致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先天不足。考上医学院校后由于惟科学主义的主宰,过分强调专业教育模式,学生们局限于繁重的医学专业技术以及计算机、英语过级考试等,将人文社会科学抛在脑后。加之我国各医学院校相关的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很少,使医学生一心只读医学书,重医学专业技术知识,轻人文关怀的现象,致使医学教育中缺失人文精神,导至医学生在人文关怀素质方面后天营养不良。

二、医学人文精神的诠释

在中国“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传》的贲卦彖辞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人文精神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包含历史、语言、艺术、哲学、社会科学等学科);二是指为关心、关爱、关照人的主体行为。医学人文精神可理解为人道主义。

目前中国医学教育普遍存在医学人文精神教育与道德教育弱化的现象。其课程设置按类别分为:普通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大类。其中涉及到的人文课程极少,只是片面重视科学教育与技术训练,忽视甚至摒弃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随着先进仪器和设备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医学从人与人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的接触,医生忙碌于观测各种影像、图示、波形和数据,而不重视患者对病情的诉说,忘记了应该关心患者,医学工作的对象成了一部需要修理或更换零件的机器,医学丧失了它应有的人性温暖。缺失医学人文关怀精神培养的负面影响表现为:医学生发展不全面,造成部分医生职业道德滑落;不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应该加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

三、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是当今医学生所必须具有的人文精神重要内容

孔子是被全世界尊称为万世师表的至圣先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榜首。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其发展的历史中,历经诋毁与褒奖、改革与融合,在不断更新与完善的文化嬗变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儒家经典之一《论语》被尊称为中国的圣经,是集中西哲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行政学、行为学等多学科知识于一体,是古今相通、中外互融、扬高凿深、阐幽发微的旷世之书,对其去糟取精堪称“人学”。儒家文化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与修养,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道德教育与修养手段,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不仅是君子为人处世的指南,亦是当今医学生必须具有的人文素质重要内容。孔子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教育家,是人类的精神灵魂导师,是人道主义的启蒙者,是世界上公认的伟大思想家,孔子学院现在己经遍布世界多数国家。1988年诺贝尔奖金得主聚会巴黎,会后发表的宣言指出: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四、儒家教育的根本“仁”是对人类深广之爱的人道主义的理想境界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论大医精诚》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有此仁爱之心,其医术方能称之为仁术。儒家教育的根本“仁”是对人类深广之爱的人道主义的理想境界。儒家文化精华蕴涵丰富的教育思想,对现代医学生的教育具有资源性意义。儒家所倡导的教育模式的主要内容是“仁”“智”并举,有助于人们纠正惟科学主义的偏差。在校医学生正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应该弘扬儒家文化精华培养医学生的“仁爱”情操,博大的仁爱精神能抵御不良影响的侵蚀,从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领悟“医乃仁术”之境界。

五、感悟“医乃仁术”永远是医学的灵魂,并且作为将来行医生涯的基本原则

(一)仁心仁术

仁者爱人,不光爱自己,更要爱他人。教育医学生对病人要有仁爱之心,看到病人的痛苦,看到病人家属的忧虑,就会动恻隐之心。

(二)敬畏生命

教育医学生必须有敬畏生命之意识,才会尽力救死扶伤。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告诫人们:“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天地之间,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於人”《黄帝内经•素问》。

(三)悬壶济世

教育医学生治病救人是学医的目标,爱护患者的生命,关心患者的幸福,尊重患者的人格,保护患者的权利,实行医学人道主义,是医学生的行为准则。医学生要千方百计为患者解除病痛,按照患者的健康需要为他们服务,不论其身份高低或金钱报酬多寡,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对那些贫困的人,更应当给予特别的关照。

(四)“仁且智”

医学生要达到“医乃仁术”之境界,还要掌握坚实的医学基础及高超精湛的技术,应该学会用孔子的“学道”即“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等方法来学习临床医学知识,争取达到《医学教育的国际标准》中提到的五星级医生。

六、运用各种平台凝练医学生核心价值观念,领悟“医乃仁术”之境界

医学教育中要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1.以课堂为主渠道,奠定“人文精神”教育的基础;教师课堂上渗透和临床上以身作则。2.以“人文精神”专题讲座和读书《儒家传统基本经典》《论大医精诚》《黄帝内经》等(古典医德教育书籍)活动为补充,拓展医学生的“人文精神”视野;3.以校园文化活动为支撑,营造浓厚的“人文精神”教学氛围;4.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提高医学生的综合人文道德素质;5.以学习先进典型为动力,促进“人文精神”教育的深入开展。让医学生从中领悟下述“医乃仁术”之境界。在发掘经典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在内化中践行,用经典滋润心灵,用行动彰显精神,领悟“医乃仁术”之境界。通过各种平台凝练医学生核心价值观念,医学生要抵制拜金主义的冲击。医疗活动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危,因此尤其需要进行人文关怀。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人道主义思想,值得学习和发扬光大,其所倡导的 “仁学”内涵主要体现在尊生、爱人、重义轻利等方面。[2]

七、改革人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寻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构建合理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提高对医学人文精神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改革课程设置,建立普通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与人文关怀课程相互渗透、相互协调的教育模式。进行医学人文精神教育与医学人文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医学教育中要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其实质是在医学科学的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而在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中又要体现科学。应改革课程设置,将文学、哲学、政治、法律、历史、自然科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纳入医学生知识结构的框架中。建议并指导医学生博览群书,使医学生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将人文科学的教学内容与医学密切结合起来。把人文知识与医学的结合、渗透作为教学重点,使医生学生充分理解人文知识、感悟人文精神。[1]

八、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教学方法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如大课讲授、学生自学、专题讲座、师生讨论、社会调研等。[3]比如医学人文学概论、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法、医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卫生经济学等人文课程,应根据师资情况采取课堂讲授或者专题讲座等方式进行教学;具有隐性课程性质的人文课程如医疗纠纷的经济学、医院中的人际关系及沟通、医学思维、医患纠纷及其防范等,应通过社会调研、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医学热点难点问题的讨论。总之以课堂为主渠道来奠定“人文精神”教育的基础;以专题讲座和读书活动等为补充,拓展医学生的“人文精神”视野;以校园文化活动为支撑,营造浓厚的“人文精神”教学氛围;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提高医学生的综合人文道德素质;以学习先进典型为动力,促进“人文精神”教育的深入开展等方式,来对医学生进行医学人文精神教育。

医学人文精神教育是培养医学生人文关怀素养的主要途径,培养现代新世纪的医学生既具有坚实的医学基础以及高超精湛的医学技术,同时又有敬畏生命之意识尽力救死扶伤,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博大仁爱的情操,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何渊,张晓,周琴生.医学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培养[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7,29(2):92.

论医学的人文精神篇6

关键词:中医儿科学;课程思政;名医学术精神;教育实践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提出要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使课程思政逐步渗透于各门课程之中[1-2]。我们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医儿科学教学工作中,将国医大师王烈教授学术精神融入中医儿科教育教学中,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临床教学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1研究方法

1.1王烈教授学术精神梳理。王烈教授系第三届国医大师,吉林省中医药终身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通过查阅文献、阅读专著、临床跟诊、访谈调查等途径总结归纳国医大师的学术精神:王教授学习中医的“一信二学三研究”原则,即坚定学习中医的信念并付诸行动,真信中医;刻苦努力钻研,传承经典,真学中医;创新研究,提出了关于小儿哮喘病防治的理论体系等创新性成果,真研究中医。1.2课程设计。组织儿科教师深入学习王教授学术精神,以“专业研讨、课程设计、集体备课”形式,申报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交流实施方法,完善课程教学目标,尤其是情感目标,学设计、讲授策略及方法,明确课程思政内容和切入点以及考核方法等环节,利用课堂、互联网2个教学主阵地,融入中医儿科学教学过程中。1.3教学实践。分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临床实践3个方面开展教学实践,结合教师讲授、学生自学和国医大师现身说法形式开展教学。1.3.1课堂教学。在本校讲授中医儿科学的各个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入国医大师学术精神。以本科教学“哮喘”章节为例,除了完成教学大纲的知识目标要求外,为更好地发挥“三全育人”的教育目标,增加了教学内容———“国医大师王烈教授防治儿童哮喘的创新性理论体系和临床应用”。在内容中讲授王教授基于中医经典理论而独创的三期分治理论、哮咳理论和哮喘苗期理论以及在系列理论指导下拟定的系列验方,并教授其在儿科临床的应用。重点突出王教授如何认真研究古今文献,归纳总结,结合现代生活环境、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等,提出自己的学术观点,针对儿童哮喘这一顽疾,运用中医药根治夙根,防止反复。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提问学生如下问题:你如何理解创新性理论?这些理论的形成需要经过哪些研究?给我们临床带来哪些启示?如何发挥中医药调理体质的优势?激发学生思考讨论王教授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学术精神。1.3.2课外学习。主要是利用网络教学优势,如大学的网络教学平台、微信群、QQ群等载体传播王教授学术精神,包括学术讲座视频、专业著作登载等,使学生在课内课外均能够感受到名医精神,调动学习中医、学好中医的积极性。1.3.3国医大师授课。使学生能切身体会到名医名家的成才之路和付出的艰苦努力。王教授坚持每年一次深入中医儿科学课堂,为中医学子赠送“婴童系列丛书”,并且现身说法,介绍如何带领团队上山采药,研制白屈菜的糖浆、颗粒、散剂等治疗百日咳并获得显著疗效。亲自试药,反复研究,最终确定白屈菜的安全并且有效的药物剂量,最终载入国家药典中。王教授用他坚定学习中医的亲身经历告诉学生们,学习中医要坚定信念、研读中医经典、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牢记“靠杏林真本事吃饭,让本草真疗效说话”,鼓舞学生们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深入浅出的讲授,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他对中医的满腔热忱,使同学们深受鼓舞。1.3.4临床实践。跟师临诊学习,观察王教授诊治患儿时如何体现人文关怀、慈仁之心,细心和耐心善待每一位患儿,增加患儿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通过实践教学提升同学们的职业道德、职业修养以及责任意识,加深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对中医药疗效充满信心。

2教学效果

课题组教师设计调查问卷,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调查问卷内容,最终根据王教授学术精神融入中医儿科学教学的影响进行问卷设计,调查问卷涵盖王教授学术精神有哪些、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对学术精神的接受程度等多项问题。

3教学评价与统计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融入王教授学术精神的中医儿科学教学实施情况进行评价,由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2016级一班和2017级一班的学生们完成调查问卷。课题组将124份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在中医儿科学教学过程中融入国医大师王烈学术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绝大多数学生们非常喜欢融入国医大师学术精神的专业课程学习,并且他们中大多数认为对专业理论学习以及实践能力提升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详见表1。

4讨论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时时思考的问题。医学院校培养医学生不仅要有高水平的学识与技能,更要注重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3]。作为教师更要明确,思政教育已经不再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责任,而是应在每门课程中都有体现[4]。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应抓好课程教学这个主阵地,深入挖掘拓展每门课程的思想政治元素,充分发挥每门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形成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努力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专业课教育是为了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中医医生,就中医儿科学专业而言,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学管理部门、教师、学生等方面的配合,很多学校开展了相关研究和分析[4]。社会上儿科医生严重匮乏,针对的患儿年幼、语言表述不清、就诊时哭闹不安,更对这门职业有更高的要求。如何向国医大师王烈教授学习,培养更多的优秀中医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问卷结果显示,通过我们在教学中有机融入国医大师王烈教授学术精神,学生们了解到大师的成才之路、大医精诚精神,深深地被王教授“真信、真学、真创”的学术精神所感动,坚定了学好中医的信念,提高了爱患如亲的人文精神,促发了深入研究中医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2]邓晖,颜维琦.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N].光明日报,2016-12-12(1).

[3]张曦元,熊丽辉.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的思路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9):3-4.

论医学的人文精神篇7

中医学是西医院校医学教育中的一门必修课,但课时非常有限。学生也普遍认为:中医抽象、深奥,难以理解,学习上无从下手,故而兴趣骤减,学习处于被动状态。笔者认为,授课过程中结合中医史进行教学,能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和掌握中医理论,并能彰显出中医人文精神的特色。

1结合医学故事讲课,提高学生兴趣

兴趣与信念是学习的原动力。教学实践表明,在西医院校进行中医学教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对中医的兴趣与信念。由于中医理论深奥抽象,学生对中医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处于被动状态,即使对中医有兴趣的学生也会因其深奥难懂而失去学习的动力。笔者体会到,在授课过程中适宜引入中医史上的故事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中医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对学生认识中医学的辉煌历史及中医学这一伟大宝库的博大精深,大有裨益。

中医史上医学家研究与实践的故事,对中医教育和中医学习具有深刻启发和教育意义。陈健安队为,在讲授一些基础理论时,可借用一些典故,插入一些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实际上,中医史上医学家成功时的收获和喜悦、失败后的教训和反思、追求中的艰辛和乐趣、往往具有使人向往的传奇色彩,在教学中运用这些故事,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使学生品味到医学研究的人生价值和情趣,例如,在第一章导论部分,向学生介绍神农尝百草、华佗刮骨疗毒、孙思邈开棺救妇、脉络宁与脑梗死、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等有趣的故事,活跃课堂气氛。授课中要注意穿插一些实例,如中医药在“非典”治疗中所取得的令世界认可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多一种治疗方法,患者的疾病就多一分希望,从而激发学习中医的兴趣与热情。

在介绍医学人物和事件时,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结合教学内容,展示相关图像或影视作品节选等,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如在介绍阴阳五行学说时,从电视系列片《黄帝内经》中播放应用阴阳五行学说治疗疾病的一组病案。

中医史上的许多故事具有传奇色彩,存在一些不科学的观点和内容。在运用时,教师要有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勇于批判、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弘扬科学、破除迷信。否则,就会产生相反的结果。只有实事求是,科学地对待中医学理论,才会弱化学生的否定心理,消除中西医两种不同理论在学生认知过程中所产生的对抗,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结合医史知识讲解,提升学生领悟能力

有效运用中医史知识,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会用中医思维方法学习中医和分析解决医学问题。

西医思维重分析、还原,中医思维重宏观、整体。如对SARS的认识,西医从传染性致病菌入手,夜以继日在实验室寻找,在找到之前,只能对症处理,存在着严重的后遗症。中医则从瘟疫入手,认为SARS乃天地间一种异气,导致人体产生的发热性传染性疾病,治以清瘟解毒,效如桴鼓,彰显中西医之间思维方法之迥异I西医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实验和观察,中医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生命体验和思维领悟。中西医学思维方法差异带来的中医学教学问题,需在教学中注意中医思维方法的培养。也就是说,要想尽办法帮助学生跨越学科障碍与思维障碍,引领学生进行生命体验,以提升学生的领悟力。其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从中医史上医学家的发明发现之中吸取智慧。

提升学生领悟力的方法,主要是让学生领会中医学家的思维方法。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中西医学思维方法差异带来的中医学教学问题,需在教学中注意中医思维方法的培养,并遵循中医哲学思维方法。也就是说,要引导学生学会用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来学习中医和分析解决医学问题。例如,在讲解中医学的人体观时,可以讲解中医学家是如何将大自然的气候变化、地理环境和人体各组织器官之间病理生理密切联系起来的,让学生在案例学习中把握取象比类思维方法;在讲解辨证论治,可以讲解中医学家如何以辨证为根本进行诊疗的’让学生把握辨证思维方法。

中医学尊重个体生命体验与思维领悟,强调“独见”、“独悟”、“独明”。在中医临床教学中,除了注重学生操作和个体体验之外,可适当地讲述一些中医史上的典型病例,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有一个明确的参照系统,让学生从西医思维方式转换成中医诊疗的思维方法。如在介绍常用方剂中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主治及应用时,简介钱乙如何把八味地黄丸里面的附子和桂枝(温补药物)去掉而变成六味地黄丸,并用它来治疗小儿先天不足,发育迟缓等病症。

3结合医学人文讲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结合中医史来讲授中医学,不仅是让学生在了解中国医学的发生、演变及各历史事件之中,提高学习中医的兴趣和树立对中医的信念,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从中汲取有益的人生智慧和提高人文素质的修养。

相对而论,作为生物医学的西医很少具有人文色彩,而中医的特色就在于它是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的综合,具有深厚的人文气息。因此,在西医院校进行中医教学,依然要保持中医人文精神的特色,不能像西医教学那样,只讲医学科学而不讲医学人文。其有效教学模式,就是在中医理论与临床教学中渗透医学人文教育,注重医文互融,培养综合素养。反之,在教学中脱离了医学人文精神,也就肢解了中医学,而碎片化的中医自然也就不是科学,学生会因此而失去对中医的信任、失去学习的兴趣。

中医史上的经典名著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学科内涵,历代名医对医学人文精神有着深邃的见解,而且具有高尚的道德风范,他们的睿智思想和人文精神可作为学生医学人文教育的生动素材。例如,《黄帝内经》具有丰富的人道思想,它以形神兼备的观点看待人,并以此作为指导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又如,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就要求,学医者要树立“普救含灵之苦”的志向,诊治时要一心赴救等,就是医学人文教育的生动范例。讲解中医名家治病的案例,有助于学生了解和体验医生应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掌握基本的技巧与策略,培养学生勇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的精神。

结合中医史进行教学,并非让学生记诵一些历史事件、人物和病例,而是要促使学生去思考围绕这些事件、人物和病例的医学思想,了解中医的人文理念,使学生能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辩证统一起来,有助于学生全面地理解中医学的科学内涵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医学的兴趣和医学专业的感情。

4结语

论医学的人文精神篇8

关键词:医德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3-0091-02

医学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医生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职责,医生的职业关乎着身家性命,职业责任感的培养是医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方面[1]。“健康所系,生命相托”是医学院校学生的誓言,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个人品德素质如何决定着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医生,对医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精湛的医技,更要有良好的品质。医学院校在承担着医学教育理论和临床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医学生医德的培养,医德培养是医学生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一、医德现状

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科学的特殊专业学科,医生是这一学科的主体参与人,医生的职业和地位被全社会、全人类推崇,正如爱默生所说“只要生命还可珍贵,医生这个职业就永远备受崇拜”。医生的职业关乎着身家性命,同时医生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职责。近年来,医疗纠纷、医德败坏现象频繁出现,使得医生在社会上名誉和地位大打折扣。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326家医院医疗纠纷中,属于技术事故的不到30%,而大部分原因与医生的服务态度有关[2]。据另一项对在校部分医学生的调查报告中,发放的500份问卷当中,“认为医生可以收红包的医学生有88人,占17.6%,还有11.2%的医学生对收受红包的性质分不清楚”。再次,针对目前医生收受医药公司回扣的现象,医生收受回扣是否违反医德的问题进行调查:“认为医生可以收受医药公司回扣的有120人,占24.0%”。这种缺乏医德的行为已经影响了医生的声誉,并且医生收受红包的行为也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在校医学生。医德医风滑坡,背离了医生的职业道德,“医德”现状令人担忧[3]。

调查问卷中对于“医生收受红包、医药公司的回扣”,表明了部分医学生的态度和认识上的不足,医疗纠纷中属于技术事故的不到3%,而大部分原因却出现在医生的服务态度上。可以看出,医学生的思想、素质、态度决定着未来,即使再高尚的医技,缺少医德,也会做不好医生,更无法完成医学事业的重任,优良的品德是成为医生必备素质,因此,医德是医学生素质的必备诉求。

二、弘扬医德精神的现实意义

医德在医生的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良好的职业道德伴随着医者终身,是成为优秀医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在《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一书中明确规定了本科医学生要以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作为医疗实践的核心,是实现“树立新的医学观念,全面认识医学与社会,培植道德情感规范道德行为”的培养目标。

新时期,医学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重新审视医德教育,重新回到医学生的素质、教育模式上来,从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根本出发,是解决医学生现在以及将来所要面对的,也为将来从医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为此“大力弘扬医德,将医德教育贯穿并渗透于医学生学习和实习实践始终,促使医学生在走出校门、走向医疗卫生工作第一线时,能自觉加强职业修炼,在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廉洁自律地服务公众和社会”[4]。

医学生作为医生的后备军,将来走向医生的岗位为社会服务,医学院校在培养医学生时,既要注重医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对医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以社会主义价值观、爱国主义情操、高尚理想道德观念,实现个人远大理想和抱负。培养道德情感、规范道德行为也是符合国际教育组织的培养目标的需要。

三、确立“大医精诚”思政教育指导思想

医德伴随着几千年中华民族文明史传承至今。古代中国的《伤寒杂病论》序言、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的《誓言》等都有着对医德方面精辟的论述,特别是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药方》一书中,“大医精诚”崇高思想的医德对后人影响至深[5]。文中写道:“凡大医治病……如此可为苍生大医。”诠释了孙思邈的医德思想,视为我国医德医学史上理论精髓。对从医者来说,“高尚的医德”是必备的素养和品质,是从医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把病人当作“至亲”,视患者为“衣食父母”,把解除病人的痛苦作为自己的职责,其他则“无欲无求”,对待病人一视同仁“皆如至尊”“普同一等”,并“一心赴救”,“不慕名利”,无不体现高尚的医德精神。

为此,古往今来,医德贯穿于从医事业的始终,具有强劲的生命力,是医学史永恒的主题,是从医者的灵魂,伴随着医学命脉传承至今,是医生和医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医疗机构规范了从医者的医德精神:“就是救死扶伤,精益求精,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有的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安危的精神”。这种医德精神是从医者最高的思想境界,而非同一般的思想道德,是道德情感的升华,是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医德思想理论的精髓。孙思邈的医德精神是我国医学史上最经典的医德思想理论,遵从孙思邈“大医精诚”的医德思想,主要是遵从“至精至诚”的医德精神,也是当今医学生思想所要追求的最高标准,这种精神对解决当今医德现状具有现实意义。

四、医德精神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医学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性,在于用医德教育统领医学教育理念,以医德精神为突破口,大力弘扬医德精神,应遵从于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的医德指导思想,探究在医德精神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的新路径、新方法、新手段。

(一)弘扬医德精神对教育者的要求

首先是加强和提高教育者队伍建设,改善教学手段,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以医德精神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实效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提高教育者素质,成为引领医德精神的典范。高校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与时俱进,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实现全新的医学教育模式,学习系统而全面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伦理道德观念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打铁还得自身硬”,自己首先做到“精”和“诚”,率先成为“领军人”引领医德教育风范,成为弘扬医德精神、崇尚医德精神的一面旗帜。

2.改善教育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培养医德精神。教育者改善教育教学手段,脱离以往课堂单一的灌输模式,走入医学生实际生活,根据大学生特点,以大学生为主体,关注大学生心理活动所需,以大学生感兴趣的人和物,采取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方式,用最贴近大学生语言,潜移默化中渗透着做人、做事的“至精至诚”的医德精神。

3.创新教育教学载体,利用网络平台传播医德精

神。高校教育应顺应新时代需要,探索教育教学模式新方法,运用网络传播医德精神,建设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熟练掌握网络技术、网络语言、网络工具,在网络中以平等身份与医学生交流,以弘扬医德精神,崇尚医德精神为主旋律,占领网络舆论阵地,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特点,借助文字、图片、声像多媒体手段技术等注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辱观、道德观,及时有效地解决医学生遇到的现实问题。

(二)弘扬医德精神对医学生的要求

弘扬医德精神,崇尚医德精神,以医德精神为核心,在医术上“至精”,在医德上“至诚”,是医学生最高的思想境界,是成为大医精诚者的必备。弘扬医德精神,对医学生的要求做到“三个统一”。

1.医学生要做到精与诚的统一。弘扬医德精神,应遵从于“大医精诚”之精神,既要有精湛的技术,又要有高尚的医德。在素质培养上以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为核心,以“大医”为目标,必须具备“精”、“诚”之素质,医学生在学习上对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做到“精益求精”;在个人品行上注重医学生品德修养,能够达到“用心真诚”“诚实可信”“诚心诚意”,才能成为优秀医生,优秀医生的必备素质是“精”与“诚”的统一。而优良的品质尤为重要,因为内在品德是一切从医的出发点。

2.实现医学生内化与外在行为的统一。从人文教育理念上培养医学生,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施以仁爱之心,医乃仁术,设身处地站在病人的角度着想,千方百计去解救病痛之苦,把病人当作“至亲”,视病人为“衣食父母”,从爱的角度去关心、体贴病人,用心真诚,内化“仁爱之心”。当进入临床见习、实习阶段时,亲自接触病患亲临疗伤,感同身受,以其“至精至诚”之医德精神,帮患者战胜病魔,把内化的“仁爱之心”,进而转化为“外在行动表现”的统一。

3.医学生应做到思想净化与外在表象的统一。弘扬医德精神以治病救人为目的,医学生的内心世界应是“思想纯净,知我内省”,外在表象为“气度宽宏,堂堂正正”。在行医作堂时表现为:目不旁视而庄重。在诊察疾病时专心致志,一丝不苟。这样要求医学生的思想必须高度净化,才能真正做到专心致志看病,不为杂念、环境所动,把病人痛苦视为己所痛,医学生思想净化与外在表象的统一,是医学生将来实现治病救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何学军,何志勤.在医德实习中培养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4).

[2]曾翠.刍议医德迷失与重塑[J].医学与哲学,2011,(8).

[3]肖丹.医学生医德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9,(4).

论医学的人文精神篇9

从中医药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不难看出,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蕴含、彼此渗透,相互催生、相互牵引。[3]二者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诉求,在内容上具有契合点,在本质上具有内在的关联性。

1.二者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

中医药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其核心价值观“仁、和、精、诚”是中华民族深邃哲学思想和卓越文明智慧在中医药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医术与医德的统一,是医学职业精神写照。[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制度价值取向的体现,是基本的、持久的价值,是真正目标性、理念性的价值,主要目的在于熏陶人、感染人、教育人、塑造人,从而培养出正直、诚实、勤奋、进取、对社会有用的人。从这点来看,中医药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

2.二者具有一致的道德诉求

中医药文化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其哲学体系、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休戚相关。从道德层面看,中医药文化具有“上医医国的家国意识,致中尚和的价值取向,医乃仁术的仁爱思想,大医精诚的人格追求,上工治未病的忧患意识,胆大心小、智圆行方的行为心理”[5]。中医药文化特别强调医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修养,其以人为本、济世活人的价值理念,大医精诚、淡泊名利的精神,是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永恒的道德追求。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6]在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既是对我国传统理想道德人格的现代表达,也在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因此,中医药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致的道德诉求。

二、中医药文化融入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析

1.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医传统文化,加强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在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中,中医药文化传承属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一范畴,丰厚的中医药文化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中医药院校弘扬中医药文化是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具体表现。中医药院校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大学文化氛围,将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精髓与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融合浸润到学生的思想深处,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传承、凝练并弘扬中医药文化;要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突出医学院校的办学精神和理念,充分利用校园建筑、雕塑、场馆、广播、网络、宣传栏等宣传中医药文化;要积极开展专业经典诵读、中医药知识竞赛、医技大比拼等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接受中医文化价值观的培养与熏陶;要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与医学实际相结合,穿插医学发展史,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与中医哲学的广博高深,激发学生的爱国爱民热情,增强学生对优秀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2.倡导精益求精的职业技能追求,培养医学生敬业奉献精神

精益求精、救死扶伤、尽心尽责是医生的天职。“精”即医术精湛,从医者需精于医术,唯精唯一,精义入神,方可致用。精湛的医术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医学院校要加强医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熟读中医经典,将中医经典理论诵读、等级考试推广到中医药的各个学科,强化经典理论的学习,夯实学生的中医基础理论水平;要在中医教学改革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课程的教学,使专业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互渗透,培养既精通中医学知识和技能,又具备中医药文化修养的应用型中医药人才;要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技能与敬业精神;要坚持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事例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精益求精的职业技能。

3.倡导以诚为美的道德风尚追求,培养医学生诚实守信精神

良心是医生的底线,诚信是医生的天平,高尚的医德是医生的灵魂,是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保证。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论及只有“精”“诚”兼备方能成大医。“诚”即高尚的品德修养。医者要有“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确立“普救含灵之苦”的志向,对所有来诊的患者,不管贵贱贫富,老幼美丑,都一视同仁,详察精治。在《纪念白求恩》中用“诚”来概括和诠释白求恩的医德境界。中医药院校要强化教育教学平台设计,发挥网络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主阵地作用,通过时事教育、形势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倡导和践行诚实守信准则,丰富医学生思想内涵,增强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多邀请医疗卫生行业劳模、科研带头人及医疗服务明星畅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思想,使学生感受悟到先进的人格魅力,体验到生命所系,生命所托的真谛。

4.倡导济世救人的职业道德追求,培养医学生团结友善素养

论医学的人文精神篇10

【关键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口腔医学生;人文素养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医学的对象是人,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将医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病与人相统一,心理和情感融入疾病诊治过程当中,加强医患之间认知和情感交流[1]。因此,要求具有更高的人文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口腔医学专业作为医学的一级学科,肩负口腔的疾病预防、诊疗以及科研等,促进医学从注重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模式向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医学生全面的发展,在医学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在此,就医学、口腔医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进行阐述。

1医学的特点

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认为行医是一种使命,要求对待患者用心如同用脑。“用心”与“用脑”是医疗过程中两条并行不悖的准则,“用心”追寻医学的人文属性,体现于敬畏生命、感知人性,体察患者痛苦,尊重患者权利;“用脑”追寻医学的科学属性,蕴含着对真理的探寻、对创新型的追求。医患沟通是用心和用脑的过程,双方的诚意是沟通的前提和基础,需要“诚于中而形于外”。在共同的理念下,学习提高并应用沟通知识和技能,在科学与人文两道光辉同时照耀下,医学的“善”之本性才能真正实现。作为医学的传承者,医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

2医学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人文素养是人的基本文化素质,由多种因素构成,比如知识、信仰、观念、意志和情感等,表现于气质、人格、修养及综合能力,属于内在品质和潜能。其内涵包括人文的知识、精神及行为三方面。其中,知识是人文素养的前提和基础,精神是内在养成和精神追求,行为则为具体行动和实践[2]。在医学中,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尊重患者生命、维护患者尊严。对临床医学生医疗实践医学人文素养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医患之间和医际沟通方面人文素养不足,大多数医学生对人文素养的教育现状不满意[3]。对某校口腔医学院本科五年级120人实习学生的一项调查发现,90.8%同学认为口腔医学人文教育在校培养期间奠定了临床实习的沟通基础,89.8%同学认为人文素质养成与实习环境熏陶以及教师言传身教相关。杨叔子院士曾说,人文教育可以熏陶高洁人性,练就非凡灵性;科学有助于练就严密灵性,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交融,才可以培养出具有高素质、完整人格的人才,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其必要性。

3口腔医学人文素养培养途径

张大庆教授认为,培育人文精神需要多种形式和多种途径,如文化知识传承、人文环境熏陶、社会实践活动、政策制度规约等实现。下面将从环境、教师、学生等角度讨论分析。

3.1校园文化

校园是培养医学生专业知识、理论、技能和人文教育的主要环境[4],学生作为校园文化主体,体现了校园精神,以课外活动为主要手段。医学院设置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配置资源,并设置传播文化的广播台、学会、团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丰富的人文活动,多专业、多个年级学生共同参与的课外活动,思想的交流,文化素养相互渗透,营造了良好的学风、校风、教风。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中耳濡目染,在课堂内外可持续的提升。

3.2医院文化

医院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的修缮、凝练其物质和精神文化。其中,医院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临床医生和医学生的文化修养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5,6]。在步入临床工作时,学生将已经积累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融入医院文化环境,不仅可以加强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且利于医学生树立和巩固“不忘初心”,救死扶伤的价值观,培养其人民服务精神。同时,提高储备专业知识、临床实践和医患沟通能力,从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院的院徽、院容、设施建设、网络、媒体宣传及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等都体现了医院的物质文化[7]。医院的物质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医院的精神文化建立和传播[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每位医务人员需要掌握精湛医术,具有端正的科研精神、高尚的道德。医学生在这样良好的医院环境中实践,显性教育和隐性的教育相结合,融入医院人文环境,进而培养和提高自身人文素养[9]。

3.3带教老师

就教师而言,其人文素养包括学识和人格魅力,其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学识包括研究本专业的广度和深度,对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教师人格魅力所折射的价值观、审美等是学生构建人文素养的重要参照。教师要不断深入认识和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实习带教老师既传授知识和技能,又需要有意识的培养实习生的良好医德、医风、人文素养等。因此,带教老师的思想情操、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等都将影响学生[9]。带教老师需要根据口腔专业特色,不断挖掘,把专业知识与人文相结合,相关的人文内容融合于专业课程当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人文素质言传身教,率先垂范,融合专业教育和人文素养的教育,对医学生的素质培养起到重要作用[10,11]。当前,医学教育中,教师需要教授理论课和实验课,完成实习生和规培生教学等工作,逐步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将人文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各个环节,运用多渠道、多方式、多手段教育模式,如采用小组讨论式、启发式等教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其表达观点、交流思想的能力。

3.4医学生的学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