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循环与外循环经济十篇

时间:2023-11-17 17:48:14

内循环与外循环经济

内循环与外循环经济篇1

关键词:循环经济工业园 产业集群 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工业园发展概况

循环经济工业园最早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其典型代表是丹麦纽伦堡循环经济工业园,该工业园以发电、炼油、制药、石膏制板几个企业为核心,通过工业园内企业之间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减少废物排放,实现废物重新利用和能量的多级使用。循环经济园区是依靠工业生态学与循环经济理论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通过对自然系统的模拟实现产业系统内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专业化分工,实现物质的循环使用和能量的多级使用,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互利共生的组织网络。在这样的系统中不存在废物,整个系统实现了对自然环境的“零排放”。循环经济工业园是在园区层次上通过园区内企业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实现了园区资源和能源使用的最优,将工业园区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是一种在中观层次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相对于传统的工业园和高新技术园区,循环经济工业园更注重园区内企业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并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纽带提升了整个工业园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它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形态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的一种标志,是人类社会为摆脱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瓶颈而必然选择的一种工业组织形态。

当前循环经济工业园按照建设基础可以分为两种模式:旧工业区改造型和全新规划型。通过对旧工业区改造形成循环经济工业园主要是通过打通园区内企业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流通渠道,搭建工业园内企业之间合作共生机制,并通过引进园区内缺乏的循环链条企业延长物质循环使用链条,优化整个园区循环经济网络的结构。这种旧工业区改造型循环经济工业园的建设主要依托一家或几家大型企业,其他企业主要为这些大型企业提供配套,因此是一种核心企业主导型的循环经济工业园模式。全新规划型循环经济工业园则在园区建立之前就已经对园区内企业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循环流通进行了规划,在企业的引进上也设立了环保门槛,如规定进园企业必须首先是实行清洁生产的企业。这种全新规划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内可能存在着一个或几个核心企业,也可能是由大量属于不同产业类别的企业群在空间上积聚。

循环经济工业园成功的影响因素

当前我国除了广西贵港与广东南海两个循环经济工业园外,安徽、天津、江苏、山东等地也相继进行了循环经济工业园的规划和实施。这些循环经济工业园的建设无疑将对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实践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如果要实现循环经济工业园在更大范围内的成功实施,并保证循环经济工业园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循环经济工业园内企业是否能够获得生产上的规模经济。循环经济工业园内企业之间的联系主要通过企业之间相互利用副产品与能量来实现对环境的零排放,某一企业的副产品就是另一家企业的原材料,但是这种基于园内企业的物质循环利用是否能使企业享受生产上的规模经济却不得而知。如果不能获得生产上的经济规模,那么企业的利润甚至生存就无从保障。上述论述还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上游企业不进行技术创新,其生产技术的稳定使副产品的生产保持不变,同时市场中其他同类企业的平均成本保持相对稳定,而这样的前提在现实环境中很显然无法成立。一旦上游企业进行技术上的创新导致副产品生产的减少或者市场中其他同类企业的平均成本发生变化致使企业的最小经济规模发生变化都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甚至生存。

循环经济工业园是否能够使园内企业更大程度上贴近消费者或市场。贴近消费者或市场已经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信息、及时进行技术创新、获得消费者满意、对市场进行快速反应的战略选择。循环经济工业园内一般存在着几个核心企业,这些核心企业一般都是根据当地的资源或其他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来建立的,因此它们能够享受生产要素成本节约带来的好处,但其他企业进入循环经济工业园并不能够保证它们更加贴近消费者与市场,生产要素的运输成本的节约带来的经济利益很可能被产品远离市场所带来的市场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的增加所抵消。

园内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是否一定低于它们同园外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循环经济工业园的特点使得园内企业的数量相对固定,在循环经济工业园内存在着一个相对封闭的物质能量交易市场,在这个市场中买卖双方并不完全处于平等的交易地位,该市场在相当程度上表现出垄断或者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在谈判力不对称的情况下,园内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可能会高于园内与园外企业的交易成本,从而给园内企业之间的食物链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循环经济工业园的系统是否稳定。如果单纯为了循环而规划一个循环经济工业园,这样的系统将具有很大的封闭性而表现出很小的开放性,而开放性将直接影响系统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从而也决定了该系统在整个经济大系统中的生命力。循环经济工业园最终要通过商品与能量的交换与社会大系统进行交易,一旦循环经济工业园内的核心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出现失误或者外部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内的供应链条将出现断裂,整个工业园的系统稳定性将无从保障。

循环经济工业园的自我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否能够得以保障。循环经济工业园的设立主要依赖于政府通过法律、财政、税收等杠杆将企业生产经营的外部经济转化为内部经济。当这些外部措施不再发挥作用时循环经济工业园是否能够形成一种自我可持续发展机制来保证其正常的运行呢?

以产业集群理论为指导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创新

要突破循环经济工业园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必须对现有的循环经济工业园模式进行理论创新。循环经济工业园是基于物质与能量交换而产生的一种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积聚。园区内的企业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合作或竞争关系,园区内企业也共同利用基本公共设施,并能实现信息互通和技术外溢带来的好处,同时园区内的企业必须通过市场或准市场的关系来完成他们之间的物质交换,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互信,并通过互信实现交易费用的降低。循环经济工业园具备了产业集群的主要特点。鉴于循环经济工业园与产业集群的上述共同特点,可以借鉴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来指导循环经济工业园的建设和规划,甚至可以依托现有的产业集群建立循环经济工业园。

以产业集群为依托建立循环经济工业园体系

产业集群是企业在分工细化与外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在地理空间上的积聚,它是在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下,通过市场机制自发作用而形成的,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重要产业组织形式。依托产业集群建立循环经济工业园是指在现有的产业集群区域内借助集群区域内企业之间物质、能量、信息交流网络的重构以及对现有网络的拓展和延伸而实现集群内企业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合理专业分工,通过在集群区域内实现企业内清洁生产和企业之间的绿色采购来达到整个集群产业网链的绿色化,从而在比循环经济工业园的更高层次上实施循环经济。

依托产业集群来实施循环经济是通过对存量企业资源的关系调整和整合实现循环经济,不需要重新进行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因此可以实现成本上的节约。依托产业集群所建立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将具有更强的市场适应能力与抵御风险的能力。产业集群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形成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而不是计划或安排的结果,因此它的存在更具有稳固的经济基础和市场环境。在产业集群基础上实施循环经济将能够摆脱“为循环而循环的怪圈”,从而奠定循环经济的经济基础。通过循环经济在产业集群层次上的实施可以减少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集群内企业之间已经存在着比较成熟的沟通协调机制,因此在集群范围内实施循环经济可以降低企业之间合作的找寻成本、谈判成本、交易风险。由于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通过整个产业链的传导机制可以减少政府推行循环经济的政策、法律实施等规制成本。集群企业在空间上距离比较短,废物和资源的运输半径会因此而缩小,从而节约了运输成本并减少了运输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

在产业集群层面上建立循环经济工业园可以采取虚实兼顾的模式。首先在虚拟层面上,循环经济工业园不应该仅仅只是一个封闭实体,它更应该是一个跨越空间限制的虚拟网络结构。当前的循环经济工业园仅仅限制在建立一个封闭的实体工业园这样一个层次上,这样容易使循环经济工业园内实现了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减少甚至消除了对环境的污染,而对大量处于循环经济工业园之外的企业却无法使其按照循环经济的模式进行生产与经营,另外,通过建立循环经济工业园实现了少数企业的自律,但对大多数企业却没有实现适当的管理与控制,造成园内企业与园外企业之间竞争上的事实不公平,从而削弱了循环经济工业园存在的市场基础。在产业集群框架下建立循环经济工业园可以利用发达的通讯和交通网络将集群内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跨越狭隘空间限制的虚拟循环经济工业园;对产业集群区域内原有的传统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产业园区可以采用循环经济原理进行重新构建。

在产业集群内主要存在两种主要的工业园形式:主导工业园模式和产业同构型工业园模式。前者是指同行业按照工艺流程而形成的产业链群,整个园区企业可以被归类为主导核心产业和辅助产业。在这种类型的工业园中实施循环经济主要通过主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并通过绿色采购制度迫使上下游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并通过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来拓展废物利用链条。产业同构型工业园,园区内的企业都属于同一个行业,园区内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生态产业链或生态产业链比较短,高新技术园区就是这种类型的代表。对于这种形式的工业园实施循环经济的重点在于一方面在企业内部推行清洁生产,另一方面,通过信息网络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企业之间基础能源、资源使用公共平台,实现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最后可以通过构建横向的废弃物综合利用链条,实现整个园区对外实

现废物“零排放”。

以产业集群成长机制建立工业园内企业间的互动机制

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后并不是保持不变的,在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既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关系,同时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不仅来自集群内部的同类企业,更来自于集群外在环境的变化,如上游行业在技术上的变革。在激烈的竞争过程中,自然有企业会被淘汰,而有的企业将变得更加强大,通过集群内企业的竞争,整个集群对市场的反应更加敏捷,集群的综合竞争力更强大。在循环经济工业园内,企业之间的联系纽带呈现出比较大的刚性,按照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所形成的复合共生型工业园由于企业之间产权上的相互从属关系将表现出更大的刚性。循环经济工业园是不能独立于整个社会经济系统而存在的,它也必须同社会经济系统实现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并参与到整个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在外界环境,包括政策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循环经济工业园内企业也将随之发生变革,变革必将导致企业内物质、能源、废物流动发生数量和质量上的改变,从而影响甚至颠覆企业之间的联系链条,造成链条的自然断裂。因此在进行循环经济工业园的建设和规划中必须将循环经济工业园设计成为一个具有灵活的企业进入、退出机制、企业之间产权清晰、竞争有序、合作紧密、创新活动活跃的柔性网络,只有这样才能使循环经济工业园具有持久的市场生命力,形成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以产业集群的学习效应培养工业园市场竞争力

产业集群是一种界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中间组织形式,由于企业在空间范围上的积聚,形成了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同时通过集群内部的学习效应形成了知识的快速扩散和持续创新的机制,这些构成了产业集群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当前循环经济工业园的实践主要侧重于通过企业之间物质或能量的循环利用来实现成本上的降低,但却较少涉及循环经济工业园和园内企业的竞争力构建。竞争力是任何一个市场组织存在和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循环经济工业园的竞争力主要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循环经济工业园内企业通过实现物质的循环使用和能源的多级利用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循环经济工业园内企业都普遍实行清洁生产,减少了企业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所承担的成本;循环经济工业园内企业要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和园区内企业间的学习机制提升整个园区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和产品的环境绩效;循环经济工业园内企业要通过独立或统一的公关、营销活动,建立起良好的园区形象,并形成园区品牌和园内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相互强化、相互提升的互利机制。循环经济工业园内要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企业之间信息的沟通与共享,通过园内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企业之间的互信,不断降低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循环经济工业园具有很强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环境绩效示范方面的功能,它代表了一种先进的生产模式。因此循环经济工业园应该制定绿色生产制度、绿色资源制度、绿色采购制度,并影响当地政府制定绿色消费制度、绿色回收制度、绿色投资制度。通过这样的动作最终形成园区内的完善的绿色制度体系,同时利用制度上的先发优势营造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社会、市场、政策环境,为循环经济工业园的生存和持续发展赢得环境和制度上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程达军.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与配套体系[J].商业时代,2005

2.吴德进.产业集群的组织性质:属性与内涵[J].中国工业经济,2004

内循环与外循环经济篇2

关键词:循环经济;实践;启示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70008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的提出与推广,许多发达国家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作为解决上述矛盾的出路,并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怎样突破传统的发展方式,使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得到合理解决,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解决方案,但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在循环经济方面的实践,我国起步较晚,经验不足,所以在我国发展的同时需要首先研究其他国家的实践,吸取经验教训,为我所用,尽量少走弯路。本文将在简要分析循环经济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三个不同的层面研究国外循环经济发展实践,并找出其中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有益的启示。

1循环经济概述

1.1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内涵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波尔丁提出了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的概念,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在循环经济的概念提出以后,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与日俱增,但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范围却有着不同的理解。归纳起来,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循环经济追求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平衡,以高素质劳动力、低污染的环境质量以及可持续的资源利用等来保障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及其结构优化;狭义的循环经济主要强调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是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循环”是循环经济的中心含义,但此处的“循环”不是指经济的循环而是指资源的循环利用,这里的资源循环利用包括: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产品加工过程中通过适当采用先进技术将其加工为环境友好型产品并实现回收利用;流通和消费过程中的最终产品的理性消费;最后回到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资源回收利用。

1.2循环经济发展的三个层面

循环经济起源于工业经济,核心在于物质的循环利用。在工业经济的体系中,可以将循环经济划分为三个层面的循环:企业层面的循环、区域层面的循环、社会层面的循环。企业层面的循环即微观循环主要表现为以清洁生产为核心的企业绿色管理模式;区域层面的循环即中观循环主要表现为建立生态工业园模式和建设生态城市模式;社会层面的循环即宏观循环主要表现为循环社会的模式。这些层面从小到大依次递进,建构为一个完整的循环型经济层次结构,前者是后者发展的基础,后者则是前者发展的平台。

2不同层面国外循环经济典型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无论在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还是在实际的推广方面,都是先行者。因此,当前对国外循环经济的发展做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以资借鉴是十分必要的。

2.1企业层面国外循环经济发展实践及启示

企业是经济系统的微观要素,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微观主体。企业层面的循环,即是指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属于清洁生产的范畴,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核心,但还应纳入企业绿色营销、绿色会计、绿色审计的内容,实现全面的绿色管理。

美国杜邦公司被认为是最典型的企业清洁生产的实例,他们于20世纪80年代末把工厂当做试验新的循环经济理念的实验室,创造性地把“3R”原则发展成为与化学工业实际相结合的“3R制造法”,通过实行新的工艺达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环境保护目标;另外,澳大利亚的邦莱克(Bonlac)食品有限公司、瑞士化工公司汽巴嘉基公司、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在清洁生产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美国从20世纪20、30年代以来颁布的一系列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对企业在预防、降低、治理污染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相应增加了一系列的绿色成本和绿色负债;日本是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绿色会计的研究与推行,但其发展很快,日本的一些大企业开始实施这项制度,并取得了大量的利润;日本富士通公司从1998年3月开始实施以环境保护投资及其效果评价为目的的绿色会计、审计核算制度。

从国外典型公司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首先,循环经济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意识与思想,需要在政府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其次,立法建设是循环经济相关技术在企业中得以推广的基础;再次,循环经济要求在生产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因子,改善工艺技术、使用清洁能源、提高利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最后,企业实行循环经济不仅仅是清洁生产一个方面,要在企业内建立全面的绿色管理。

2.2区域层面国外循环经济发展实践及启示

区域层面的循环是按照生态学理论和生态设计的原则,通过合理布置生产组织和生活,使一种组织的“排泄物”成为另一种组织的“食物”,按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结构形式完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区域层面的循环是中观层面的循环,一般认为包括生态工业园和生态城市两种模式。

(1)典型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与启示。

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是世界上最早最典型的代表,该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板厂等为核心,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其他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的生产原料,建立工业恒生和代谢生态链关系,最终实现园区污染的“零排放”;再有如美国的乔克拓生态工业园,基于园区所在地丰富的特定资源,采用废物资源化技术构建出核心工业生态链,进而扩展成工业共生网络;虚拟型的布朗斯维尔生态工业园,根据相关企业的特性建立了“工业共生”路线图,建立了自己的数据库,列出本区及附近地区现有企业生产的产品及废料和排放物,根据需要,选择潜在型企业补充进来补充现存企业以增加废料以及排放物的使用效率。

总结各国实践可以看出,在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上:首先,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必须明确,主导产业的选择十分重要,主导产业的成功,将会对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产生极大影响;其次,生态工业园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与引导;再次,要根据自身特色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比较完备的物质循环系统;最后,工业园区内部形成技术创新网络,促进产品、流程、设计等创新的不断出现。

(2)典型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启示。

生态城市在国外有着广泛的影响,目前,全球许多城市正在按照生态城市的目标进行规划和建设。哈利法克斯生态城是澳大利亚第一例生态城市规划,它不仅涉及社区和建设的物质环境规划,而且还涉及社会及经济结构,走出了传统商业开发的老路,提出了“社区驱动”的生态开发模式;哥本哈根是丹麦的第一个生态城市,在建立生态城市的过程中,首先制定了一系列规则与制度,将资源与环境要素纳入到城市规划与管理之中,提高市民的绿色意识和环保责任感,同时从各个环节减少资源消耗,并积极倡导环境友好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鼓励市民参与城市生态建设。

总结国外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首先,要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原则,重视经济系统、人的系统和自然系统的和谐发展;第二,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同时因地制宜,因材施政;第三,必须重视区域合作,制定长期的区域发展政策和环境政策,重视与城市周边地区的协调;第四,加强政策、资金以及科技的支撑力度;最后,提倡公共积极参与,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采取吸纳公众参与社区管理的“社会管理”模式,集思广益,提高公众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3)社会层面国外循环经济发展实践及启示。

社会层面的宏观循环要求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市场和资源回收产业,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完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合回路。社会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表现为循环型社会,循环型社会是一种能够有效并长期稳定地支持经济系统按照循环经济模式运行的社会功能机制和结构,适应生态循环的需要,并与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及过程相结合的保护自然、尊重自然极限的生态型、循环型社会。

日本是建设循环型社会最为典型的国家,其许多经验与做法非常值得学习与借鉴。日本的循环型社会模式意味着环境保护技术和产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其社会结构开始从过去“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社会向降低环境负荷、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社会转变。日本在循环型社会的建设方面主要体现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一是政府推动构筑多层次法律体系;二是要求企业开发高新科技,首先在设计产品时就要考虑资源再利用的问题;三是要求国民从根本上改变观念,不要鄙视垃圾,而是将它们视为有用的资源。

参考日本循环型社会建立的实践,我国在循环型社会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制定明确的循环型社会战略目标和推进计划;其次,政府还需要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和法律体系;再次,打造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链条,提升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最后,要建立循环型社会,民众必须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参与各项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活动,并且对各项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监督。

3结论

从上述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可见,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各国增强综合实力、缓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战略措施。总结以上经验教训,在实施循环经济的过程中:首先,要结合本国国情,选择适当的切入点,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与推进计划;其次,政府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体制机制,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宣传与推广循环经济的核心理念,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实施环境;再次,确定主导产业,重视技术创新,发挥自身优势,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最后,要十分重视企业和公众的参与,实施循环经济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每个企业与公民都有不可推卸的义务与责任。

但在我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基本国情存在较大差异,经济增长时期所处的国际环境也不相同。因此,我们既要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采取的措施和经验,也要看到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历史条件和路径选择的差异,既要借鉴国际经验还要结合中国国情,这是我国实现后发优势跨越式发展与和平崛起的前提。

参考文献

[1]闫敏.循环经济国际比较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2]吴大华.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张瑞,郝传波.循环经济与中国煤炭产业发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4]陈文晖,马胜杰,姚晓艳.中国循环经济综合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内循环与外循环经济篇3

论文论文关键词:循环经济 对外贸易 可持续发展 论文论文摘要:长期以来, 我国对外贸易都是以粗放式发展道路为主: 出口产品高耗能且附加值低,且某些进口资源过度依赖国外市场。粗放式发展道路与循环经济产生了诸多矛盾, 面临着很多制约因素, 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在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循环经济的国际大背景下, 要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条紧迫而有效的路径。本文在深刻剖析我国传统外贸增长方式与循环经济的种种矛盾以及所面临的外贸环境的基础上, 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的内涵研究 1、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流通环节,它要求一国通过制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相协调的外贸战略与政策,促使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实现对外贸易的长期、持久、稳定、健康地增长。 2、循环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建立在资源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以资源重复利用、循环利用、永续利用为核心,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 二、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后提出的全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的可持续性保持是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标志,它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而循环经济是人们在可持续发展思维的引导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是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为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发展空间,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因此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实践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一致的。 2、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循环经济追求的是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它强调资源的重复利用、循环利用。循环经济一方面通过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减轻了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压力,使得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另一方面通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降低环境的污染程度,把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等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从而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是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为目标。可见,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强调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最小化。 三、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长期以来,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实施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收益”的数量型发展模式,外贸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引导下,一味追求规模和速度,很少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消耗问题。这种增长方式导致了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对环境的肆意破坏,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以及发展后劲的削弱。 2.低层次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在出口结构方面,我国出口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工业制成品。近年来,我国出口贸易额最大的五大行业分别为:机械、电子、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化工原料及化工制成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采掘业,其产品出口额占当年出口总额的2/3以上,这些行业大都是污染严重的行业,并且,各行业在出口迅速增加的情况下,环境污染程度有所上升。在进口结构方面,进口商品中能源和原材料不断增加,如原油、化工材料、铁矿石、钢材等,这些作为投入品的原料型产品都是高能耗的,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危害。更为可怕的是,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我国陆续发生进口工业垃圾和有害废物的事件,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 四、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面对我国传统的外贸增长方式与循环经济之间的种种矛盾以及在循环经济下我国外贸所面临的环境,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 在循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 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而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面临着国外循环经济发展趋势的外在约束。为此,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协调我国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以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1、正确认识循环经济与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关系。这是正确处理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部分, 我们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 把贸易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纳入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统筹考虑, 追求贸易、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环境质量, 促进科技进步, 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从而促进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从整体上来看, 要逐步改进大进大出的粗放式贸易战略, 调整我国外向型经济政策, 在重视对外贸易工作的同时, 要加快国内贸易和国内市场的建设, 加快培育国内循环经济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2、调整我国的产业政策和产品结构, 逐步改变资源型出口导向战略。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对出口产品来说, 就是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 对进口方面来讲, 就是要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 减少对石油、铁矿石等的进口。整体来看,就是要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减少对外贸易发展中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 一是要遏制对部分地区和行业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二是要加快低耗能、低排放产业的发展。三是政府要制定环境保护产业发展规划, 确保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 培育环境保护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四是政府要制订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的倾斜政策, 比如政府直接投资、信贷优惠、税收优惠、出口退税、加大研发投入和鼓励环保科技创新等。

内循环与外循环经济篇4

循环经济价值理念的多维分析

(一)市场机制与政府管制机制相结合

经济学中的外部性是经济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环境资源具有公共品属性,在环境资源循环利用的问题上表现为资源的生态属性具有极强的外部性,这样容易使企业和个人产生“搭便车”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选择,外部不经济性对资源循环利用有影响,当一个环境生产者采取的行动使他人付出了代价,且没有给他人补偿,便产生了外部不经济性。循环经济立法的提出可以通过制度化的发展抑制负外部性对循环经济制定主体和相对方的影响。为矫正这种外部性,政府的介入和干预应采用多种方式,发挥其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比如建立环境资源产权交易制度,各种积极的财政措施,以及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在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做到社会环境利益的最大化。当然政府管制也存在失灵问题,因为国家对自然资源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形成了资源的危机和重点资源区域的经济危机。循环经济正走向建立政策机制的推动阶段,而经济政策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这种经济政策正是基于市场机制与政府管制机制的结合,是当代循环经济立法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新的趋势和特点。

(二)交易成本是循环经济需求的内在动因

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交易商品,环境产品的交易过程中,各种风险发生的机率不确定,买卖双方通常会存在交易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市场的先占者拥有较多的有利信息,并形成少数交易而获益。这种交易会伴随着监督成本、议价成本的提升,使交易成本增加。在循环经济的实践过程中,各方主体无法通过私人谈判达成共识,以确定合理有效的资源分配和权责分担,这就涉及一个问题,成本如何分担以及收益如何分配才符合公平与效率的要求。依据科斯定理,当交易成本为零时,私人谈判将实现资源最优的配置,无论产权在法律上的安排是怎样的情况;当交易成本足够地高,从而阻止谈判进行时,资源的有效使用取决于产权是如何分配的。从循环经济的主体——企业的生产活动造成大量污染和资源破坏,而社会需要花费巨额资金来修复环境。企业把本来应该由自己承担的污染治理成本转化为社会的负担。企业生产者不可能轻易与其他主体妥协,放弃既得利益而主动分摊实行循环经济的成本。对于公众消费者而言,群体分散,信息有限,要凝聚起来和企业生产者达成循环经济责任分摊的交易,其成本将远远超过收益。最后政府及非政府组织,亦或是有自身独特利益的组织,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被某个利益集团所俘虏,在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政策时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以分享剩余利润。

(三)循环经济是环境效率理念的具体化

资源循环开发利用的活动要在生态价值内有限度地进行才可实现环境保护和维持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环境行政部门,需要有效率地设置环境监督管理体制以实现环境管理职权,调整权力关系实现效率价值。公众提高参与循环经济的意识和参与能力,这些都是环境效率提高的表现。

(四)循环经济体现环境资源的公平正义理念

循环经济制度的建立正是环境公平理念的具体化,包括环境机会公平和环境结果公平两层含义,只有保持公平才能维护和保证不同的利益主体应享有的合法权利和自身利益,失去了公平,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在保证最低限度的公平和效率的前提下,使用不同方法使资源的循环利用以更低的成本取得更有效的成果,以达到效率价值与环境正义价值的统一。

(五)循环经济为绿色GDP新框架提供了现实依据

绿色GDP衡量的是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即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循环经济是绿色GDP新框架的现实基础,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重视环境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增长方式的可持续性、传统发展模式的局限性、生态环境保护的急迫性,这决定了发展循环经济要用绿色GDP来核算经济损失成本,它强调对环境的投资不能在短期内衡量其盈亏,应该以长远的眼光来衡量。

循环经济立法供给的价值分析

循环经济立法供给必须要搭建一个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骨架,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制度的保障,需要法律的规制。正如道格拉斯•诺思所言:制度为人们提供了相互影响的框架,制度的建立有利于经济活动效率的提高。因此循环经济立法供给的价值实现,是一个从理念层面到具体的制度设计再到实践中去的法律运行过程。循环经济立法供给的经济学价值体现如下:

(一)循环经济立法供给与需求的一致性

科学技术本身不能全部解决它所带来的所有问题时,循环经济需求方希望以法律的形式来消除经济行为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或者弥补由此给别人造成的损失以及科学技术的缺陷,此时对循环经济立法的需求就成为环境立法改革的重心。有对循环经济法的需求,就必须有循环经济法的供给,如果法律制度供给不足,就会出现法律制度供需的不平衡,导致社会的混乱。目前循环经济立法供给与需求存在不一致性,立法供给小于立法需求,从环境法领域看,表现为循环经济法律在质量、数量、体系化方面都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现行的循环经济立法中存在部分立法空白、配套法规制定不及时、法律制度缺乏完备性、有些循环经济的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和抽象,可操作性不强,配套法规制定不及时,难以保证实施,如对于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制度缺乏具体的操作规定。所以要使循环经济的原则变成经济生活中遵循的基本原则,还需要制订更加详尽的法规、规范、标准等。因此有必要使循环经济法律供给适应需求,使循环经济法律的净收益最大,达到“帕累托最优”,不需要进一步的制度变迁,不存在进一步提高法律效率“帕累托改进”的可能性。在制定循环经济法时最大限度的将外部性内在化,尽可能的使循环经济立法向市场机制让位,实现市场机制对其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

(二)循环经济的立法供给强调环境资源的社会经济权利

在“个人权利本位”思想的支配下,人们极力地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却忽视了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环境极度恶化,生态系统濒临崩溃等负面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以财产所有权为核心的权利体系是产生环境问题的直接原因。只有打破这一权利体系,建立新的权利才能衡平由于环境问题所产生的巨大利益冲突。因此在循环经济立法中要关注和规范的是社会经济利益,反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愿望和要求。

(三)循环经济立法供给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忽视环境资源的循环利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球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就不能顺利进行。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资源——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在此基础上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循环经济立法供给实现了环境资源利益分配的公平价值

循环经济立法既要关注当代人之间环境资源利益分配的代内公平,又强调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之间环境资源利益分配的代际公平,要求通过法律制度的创新与规范,保障代与代之间在环境资源利益分配上的公平,形成人类共同体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共享和分享。因此循环经济立法在制度层面上,以“人与自然同存的整体利益”为中心作为价值观念。从利益分配公平价值的规范内容来说,循环经济法律制度主要包含规制、引导经济行为和环境行为的规范,它的主要目的是增进人类活动中的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同时追求的是把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和谐三者统一起来,要求从三维分裂的发展走向三维统一的发展。

(五)循环经济立法供给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内循环与外循环经济篇5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设计

一、循环经济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因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已经超过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同时也为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如发达国家陆续出现诸如“公害”事件这样的生态灾难。面对资源耗费和经济发展的尖锐矛盾,人类不得不逐步放弃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转而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循环经济”一词最早出现在1996年德国颁布的《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法》中,目前在学术界又称为“绿色经济”。它是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理念,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传统的企业会计制度设计是根据《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企业的会计机构设置、会计报表编制以及如何进行账务处理等所作的一整套方法、程序和手段的安排。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循环经济思想提出,需要我们对会计目标进行重新定位,任务需要明晰,职能也需要进一步扩展。就我国而言,目前,循环经济会计制度设计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相比循环经济要求而言,会计目标模糊、核算办法滞后、信息披露不完整、控制制度滞后。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传统的会计制度设计进一步加以完善,建立起一套崭新的循环经济会计制度。

二、循环经济会计制度设计的不足

(一)会计目标设计不明确

目前,现行会计目标设计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界定不明确;二是提供的会计信息没有体现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具体表现在,1.一些企业仅仅只把与企业有直接或间接经济利益关系的企业和个人作为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主体,而忽略了与企业有直接和间接环境利益关系的社会公众对于会计信息的需求;2.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过于片面,认为会计信息仅仅是指能够可靠计量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信息,而没有提供关于企业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排以及相关环保措施等环保信息。3.一些企业向政府环保机构、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提供诸如环境治理、污染排放、节能减排等虚假的环境信息。

(二)循环经济会计核算体系设计落后

要对循环经济的效益进行评价,其前提条件是要准确可靠地对循环经济中的各项会计业务按照既定的规范进行核算。发达国家大多制定了相关的准则以规范循环经济的会计核算,比如日本环境省编写出版的《环境会计指南手册(2002)》中专门对环境会计的三个结构要素(即环境保护成本、环境保护效益和与环境保护活动相关的经济收益)的定义、分类及其核算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环境会计准则,而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对循环经济的核算内容,尤其是对于资源的开采、利用和环境费用的核算反映很不充分且缺乏系统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在内部也未建立起与循环经济相匹配的环境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循环经济会计核算体系设计大大滞后于发达国家。

(三)循环经济会计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全面

循环经济的会计信息披露是为了让外界更好地了解一个企业关于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为了让外界全面系统地了解这一情况,企业就必须完整全面地披露循环经济会计信息。但是,当前大多数企业都无法真正做到这一点,他们在循环经济会计信息披露的完整性方面存在着很多不足,例如在他们所披露的信息偏重于传统的财务信息,对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非财务信息披露不充分,尤其是对关于循环经济所产生的环境资源价值信息的披露还十分缺乏。另外,对于环保、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研究与开发等非货币性的指标披露不全面。同时,信息披露过程中大多数企业各自为战,没有统一的披露标准,信息披露的格式也过于呆板。

(四)忽视循环经济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

制度设计中一项重要内容是控制制度的设计。循环经济在我国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有企业往往更多地关注如何核算、怎么计量以及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但忽视了对于循环经济的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其实,循环经济中财务监管机制、惩罚机制、预警机制管理会计制度的空缺使得循环经济在实际运用和操作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规范的行为,进而导致循环经济中的舞弊现象。因此,目前循环经济会计控制制度的薄弱环节主要应集中在内控制度的不健全,尤其是会计机构的设置不合理,业务操作流程的不规范方面。

三、循环经济会计制度设计措施的几点考虑

循环经济下会计制度的设计显然是不同于我们传统经济模式下的会计制度设计,然而我们要进行循环经济会计制度设计又离不开传统的会计制度设计方法。因此,我们必须以传统的会计制度设计方法为基础,同时结合循环经济的特点,对传统的方法加以改进,使之符合循环经济会计核算要求。基于前文观点,可以在会计目标、会计核算、会计信息报告、会计控制制度几个方面进行循环经济的会计制度设计工作。

(一)把握循环经济的特点,完善会计目标设计

循环经济会计目标的设计是其他制度设计的基础,主导着其他会计制度设计。循环经济会计目标设计要在遵循传统的“决策有用论”的基础上,凸显出循环经济的环境效益和社会价值。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1.遵循传统的“决策有用论”原则,把决策需要作为循环经济会计目标设计的核心内容。2.扩展会计信息使用主体,把会计信息使用主体从企业相关的投资者、债权人扩展到广大的社会群体、政府部门、环保组织等。3.拓宽会计信息的来源渠道,企业除了要提供传统的财务会计信息外,还应提供诸如污染物排放指标、节能减排措施等与循环经济密切相关的价值和非价值信息,使循环经济的会计信息变得多元化,从而使其具有更广泛的使用价值。

(二)建立完善循环经济会计核算规范

首先,应建立完善循环经济会计核算准则并形成体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循环经济会计基本准则,明确循环经济的会计核算目标、对象、一般内容,会计确认和计量方法以及应选择的会计估计和政策。其次,应明确循环经济的会计核算内容,将循环经济的会计核算内容建立在既重视经济利益又重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基础上,并视之为循环经济会计核算制度的灵魂,围绕资源消耗成本、污染防治费用、资源循环再利用、环境或有负债以及环境收益核算等方面确定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再次,正确选择会计计量方法。循环经济在核算时大多涉及到自然资源循环利用,自然资源公共性决定了在循环经济会计计量时必须考虑到自然资源的特点,采取包括市场价值、可变现净值和公允价值进行核算,并且计量方法运用上还应特别突出信息时效性和信息的公允性。

(三)设计公允表达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循环经济会计信息公允表达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注重会计信息的完整性,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企业应该既披露那些关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显性的货币性会计信息,同时更应该把诸如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等隐性的非货币性会计信息作为披露的重点内容。具体可以包括资源循环利用效率、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开发研究、资源循环利用的管理制度建设等信息。第二,统一会计信息披露标准,改革信息披露的形式。在统一披露标准方面,国家财政部门可以会同环保部门、审计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在征求企业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出台循环经济会计信息披露准则等相应的制度准则。在信息披露形式方面,企业应该突破传统的报表形式,可以更多地采用环境状况报告书、企业公民书等形式进行披露。同时,企业还应通过一定的方法将环保、资源利用等非会计信息转化成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披露形式的多元化可以使会计信息更加充实。

(四)创建循环经济设计严密的会计控制制度

循环经济会计控制制度可以分为外部控制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两个部分。外部控制制度主要针对企业外部的约束,主要是指政府部门,特别是环保部门应该对企业的资源循环利用状况进行定期检验,对企业的污染排放物指标进行测定,对企业降低污染物排放的能力进行测试。内部控制是企业的自我约束,重点完善会计机构设置和规范业务操作流程以及人员分工。例如,在会计机构设置方面,企业可以在财务部门设立专门的“循环经济”相应职能科室,单独对循环经济的相关内容进行核算和考核。对于自然资源的开采成本也可以成立专门成本机构进行核算。对于业务操作流程方面,企业应该建立与循环经济相适应的“开采(采购)入库生产销售”的一整套控制制度,如销售环节可以就绿色包装、废物弃置、售后服务方面等制定相应控制办法。人员分工方面,对循环经济会计规范执行效果安排专人进行监督检查。在信息方面,建立会计信息披露责任制,将会计信息的可信度与企业负责人责任紧密结合,以防止循环经济会计信息报告中出现的认为错报、漏报、隐瞒等现象。

四、结语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循环经济会计制度设计将有助于循环经济健康发展和生产方式转换,有利于在增加综合竞争实力和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方面,尽快使企业在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寻找到一条稳妥且切实可行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樊华群.循环经济与我国会计发展[J].循环经济,2009(5).

[2] 陈璐,张孝友.循环经济会计问题初探[J].财会研究,2010(23).

[3] 王辉,周琳.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会计问题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0(4).

内循环与外循环经济篇6

1、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流通环节,它要求一国通过制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相协调的外贸战略与政策,促使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实现对外贸易的长期、持久、稳定、健康地增长。

2、循环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建立在资源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以资源重复利用、循环利用、永续利用为核心,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

二、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后提出的全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的可持续性保持是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标志,它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而循环经济是人们在可持续发展思维的引导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是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为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发展空间,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因此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实践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一致的。

2、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循环经济追求的是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它强调资源的重复利用、循环利用。循环经济一方面通过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减轻了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压力,使得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另一方面通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降低环境的污染程度,把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等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从而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是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为目标。可见,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强调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最小化。

三、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长期以来,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实施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收益”的数量型发展模式,外贸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引导下,一味追求规模和速度,很少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消耗问题。这种增长方式导致了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对环境的肆意破坏,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以及发展后劲的削弱。

2.低层次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在出口结构方面,我国出口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工业制成品。近年来,我国出口贸易额最大的五大行业分别为:机械、电子、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化工原料及化工制成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采掘业,其产品出口额占当年出口总额的2/3以上,这些行业大都是污染严重的行业,并且,各行业在出口迅速增加的情况下,环境污染程度有所上升。在进口结构方面,进口商品中能源和原材料不断增加,如原油、化工材料、铁矿石、钢材等,这些作为投入品的原料型产品都是高能耗的,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危害。更为可怕的是,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我国陆续发生进口工业垃圾和有害废物的事件,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

四、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面对我国传统的外贸增长方式与循环经济之间的种种矛盾以及在循环经济下我国外贸所面临的环境,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在循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而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面临着国外循环经济发展趋势的外在约束。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协调我国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的关系,以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1、正确认识循环经济与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关系。这是正确处理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部分,我们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把贸易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纳入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统筹考虑,追求贸易、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科技进步,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从而促进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从整体上来看,要逐步改进大进大出的粗放式贸易战略,调整我国外向型经济政策,在重视对外贸易工作的同时,要加快国内贸易和国内市场的建设,加快培育国内循环经济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2、调整我国的产业政策和产品结构,逐步改变资源型出口导向战略。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对出口产品来说,就是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对进口方面来讲,就是要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石油、铁矿石等的进口。整体来看,就是要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减少对外贸易发展中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一是要遏制对部分地区和行业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二是要加快低耗能、低排放产业的发展。三是政府要制定环境保护产业发展规划,确保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培育环境保护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四是政府要制订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的倾斜政策,比如政府直接投资、信贷优惠、税收优惠、出口退税、加大研发投入和鼓励环保科技创新等。

参考文献:

内循环与外循环经济篇7

【关键词】循环经济;经济学;原理

一、循环经济以生态经济学为基础

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态经济学认为,要相实现经济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就必须使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保持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这就是经济系统活动必须遵循的“生态真理”,以维持生态经济大系统的整体均衡与功能持续。生态经济学不同于传统经济学中资源无限的假设,而是以资源和环境容量有限为研究起点,以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为研究对象,以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价值增值规律及其应用为研究目的新兴经济学科。

二、循环经济以资源稀缺论为前提

在经济学领域,稀缺性指的是:相对于人类需求欲望的无限性,人类所拥有的经济资源总是明显不足,即稀缺(scarcity)。由于物质稀缺性的存在,各种经济问题相继爆发,为了解决这些经济难题,经济学应运而生。因此,经济学的经典定义为:“经济学是一门把人类行为作为目的与可以有不同用途的稀缺资源之间的关系来研究的科学。”

三、循环经济以经济效率理论为目标

效率是指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帕累托最早提出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概念。帕累托效率又称为帕累托最优,即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市场供求所形成的均衡价格,能够引导社会资源实现有效配置,使任何两种产品对于任何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任何两种生产要素对任何两种产品生产的技术替代率都相等,从而达到任何资源的再配置都已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人的处境变坏的同时,使一些人的处境变好。

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是提高生态效率。生态效率被用来表示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之间的分离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绿色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所谓生态效率,是经济发展的价值量与自然资本(包括自然资源和环境功能)消耗的实物量的比值,即:生态效率=经济发展价值量/资源环境消耗实物量。

不同于传统经济中将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恒定指标,从生态效率的角度看,在衡量经济发展的价值量(即GDP总量)时,应该考虑资源环境消耗的实物量。这一计算方式有效改变了GDP对经济增长真实尺度的扭曲。

尽管循环经济与生态效率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本质都突出了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思想,因此,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是提高生态效率,即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缓环境压力的增长,直至环境压力趋向零增长。循环经济克服了单一传统经济与单一环境保护思想的弊端,将整个经济系统视为生态系统的一种特殊情况,按照生态系统的规律来建立其运行模式,改进经济系统使之能与生物圈兼容,最终持久生存下去。

而从方法论意义上来说,循环经济和生态效率都强调将经济和环境两个维度相结合,在提高人们福利和生活质量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正是由于二者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也可以用生态效率来衡量。也就是在循环经济条件下,效率不再仅仅是指经济效率,而是更加强调社会效率,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应用,强调循环和生态效率、要求资源多次重复利用,并注重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

四、循环经济以外部不经济理论为核心

“外部性”又被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是指一个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对他人福利的影响,这种影响无关于各方应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获得的相应报酬,是外在的影响。对旁观者影响的后果既可能是带来福利的损失(成本)也可能是福利的增加(收益),前者被视为“外部不经济”,后者则被视为“外部经济性”。环境污染(负外部效应)和环境保护(正外部效应)正是外部性理论中最为典型的例子。

在经济学领域,污染被认定为外部不经济理论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说,在外部不经济理论中,污染被界定为未签订契约就将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强加给他人,使得他人的利益受到损失。从这个角度说,污染是违背商品经济等价交换原则的。在经济学领域看来,这种表现出外部不经济性的污染问题主要是由生态环境资源为能够被作为上产要素而界定其产权所决定的。

不得不承认,由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本身所具有的天然性、流动性、外部性等特征使得其产权难以实现私有化,任何私人和企业都无法独立掌握这种产权并有效实施,降低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只能由国家政府代表社会来实施。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它力图通过私人成本社会化转变为私人成本内部化来减少甚至消除社会成本,在避免污染的同时也不给任何人污染的权力,最终达到治理环境污染的目的。

五、结语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节约和资源循环为手段,以解决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间矛盾为目的的经济学科。通过对循环经济所包含的经济学原理进行探究,不难发现,循环经济是一门综合运用了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经济效率学说以及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的新兴经济学科。循环经济的产生遵循着传统经济学的一般规律又对其具体实践模式进行了创新。它触发了世界各国对生态资源稀缺、经济效率和外部经济等经济概念的再认识,推动了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对循环经济进行经济学解释,能够使人们了解循环经济的运作机制,为解决环境恶化与经济增长间的矛盾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J].环境保护,2004,(1)

[2][美]赫尔曼·E·戴利著.诸大建,胡圣译.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155-156

[3]梁小民.微观经济学(第1版)[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5

[4]阮洪.循环经济理论的经济学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11,(10)

[5]闫敏,高辉清.从循环经济看传统经济学的缺陷[J].现代经济探讨,2006,(1)

[6]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内循环与外循环经济篇8

关键词:循环经济;经济学基础;传统经济学;市场经济;“绿色化”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3)01-0015-008

在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历史征程中,循环经济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发展模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所谓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核心,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资源化”(resources)(简称“3R”)为原则,以“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为基本的反馈流程,以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简称“三低一高”)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共赢”的必然要求。[1]循环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提出了修正传统经济学的学术任务。[2]与传统经济学的分析范式相比,循环经济的出现导致从稀缺要素、人性等基本理论前提到产权性质、决策机制和引导信号,从环境和代际成本的特征、理性范畴、资源环境的变量类型到稳定状态、发展目标等,都发生了重要变化。本文的讨论并非要在循环经济背景下彻底否定传统经济。在寻求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的过程中,将循环经济条件下的这些重要变化呈现出来,可为修正传统经济学提供必要的理论准备,同时也是一项最为基础性的工作。为此,本文分如下十个方面展开叙述。

一、资源要素:从人造资本稀缺到自然资本稀缺

传统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也称投入或资源)包括劳动、资本、土地等。其中,劳动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耗费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资本(通常指人造资本)是人造的用于生产其他物品的耐用品,如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土地(通常指自然资源)则指生产过程中大自然的恩赐,包括狭义土地、矿藏、森林、河流等。传统经济学用生产函数表达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关系:Q=A・f(L,K,N),其中,Q是产出,L、K、N分别为劳动、资本和土地投入,A是技术水平。传统经济理论往往将L和K视为决定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A在新经济增长理论中也成为内生变量,但这些理论通常将N看作是外生变量。在上述分析视野下,人们认为自然资源的供给是无限的,而劳动、(人造)资本则是稀缺的。不可否认,这种认识在驱动世界各国的人造资本积累及其经济增长和发展时曾发挥过积极作用。

循环经济在世界各国的实践表明,自然资本(既包括前述“自然资源”,也包括“自然环境”)的供给不是无限的,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存在着明显的稀缺性。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因为自然资本存在不足,才需要对其进行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发现,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经济增长存在生态极限和生态成本,并且随着人造资本的稀缺性逐步被缓解,世界范围内却出现了自然资本短缺问题。[3]由于自然资本和人造资本之间并非替代而是互补关系,诸多自然资本的丧失具有不可逆性,因此,人造资本的增加不足以缓解自然资本的稀缺问题,并且如果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可能导致自然资本的稀缺性进一步加剧,从而成为现实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瓶颈”。

显然,传统经济学认为经济系统是与生态系统无关的孤立系统,割裂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在这一认识的支配下,人们普遍认为经济增长和发展不存在极限,更不存在由生态系统所提供的自然资本的稀缺问题,这显然有悖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客观要求。强调资源循环和再生利用的循环经济,以提高自然资本利用效率为目标,是一种化解自然资本稀缺的重要手段。构建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不仅应看到人造资本稀缺,更应看到自然资本稀缺这一事实。这是进行循环经济条件下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基本前提。

二、人性假设:从“经济人”到“社会人”

传统经济学以“经济人”作为基本的人性假设。所谓“经济人”,即追求自利的理性人。“经济人”的基本行为特征是在处理“投入-产出”、“成本-收益”关系时力图求得“最小”或“最大”:即在同等产出(或收益)下,力求投入(或成本)最小;在投入(或成本)相同时,力求产出(或收益)最大。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个体在“成本-收益”、“投入-产出”关系中理性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受“看不见的手”的调节和引导,会无意识地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这一点已为亚当・斯密以来的诸多经济学家反复论证。

循环经济的发展实践表明,在社会各界的倡导与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具有社会责任意识,他们逐步认识到,只有生产工序和产品符合环保标准才能生存并得到市场的认可,并且越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其效益越好、附加值也越高。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逐步树立起绿色消费意识,以绿色环保消费为时尚,并愿意购买具有一定程度溢价的绿色商品。这说明,在循环经济条件下,人性中的利他因素正在相对增长,个体理性与整体理性正在趋于融合。[4]上述事实表明,人不仅有利己的一面,也有利他的一面。正如亚当・斯密在其伦理学名著《道德情操论》中所言:“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5]因此,现实中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语),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概括而言,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可分为利己关系和利他关系两类,可以说,“社会人”是利己与利他的混合体。若将利己和利他视为两种极端情形,则可按照正态分布的规律将“社会人”具体划分为A、B、C三类,如图1[4]所示。其中,C类“毫不利人专门利己者”和A类“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者”均为极端情形,大多数人表现为B类,是兼顾利己和利他的人。并且即使在C类人群中,随着福利水平的改善和提升,其价值取向也会逐步发生变化。心理学和哲学研究已经表明了这一点。在心理学中,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哲学领域,按照冯友兰先生的看法,人的境界由低到高依次经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6]也就是说,当低级需要层次被满足之后,人们会追求更高的需要层次,进而逐步提高道德情操。

由此可见,传统经济学将极少数C类人群的自利追求理解为全人类的普遍追求,将人的境界止步于功利境界,这有悖于基本的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和演化逻辑,更难以解释循环经济条件下一些企业和消费者的利他倾向。正因如此,构建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时,应对人性假设由新古典世界中的“经济人”拓展为现实世界中的“社会人”。

三、产权性质:从私人产权到公共产权

传统经济学基于“经济人”的基本假设,认为私人产权制度是唯一能够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产权制度,而将其他产权制度排斥在外。更有甚者,认为只有私人产权才是真正的产权,社团产权、集体产权等公共产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任何存在的必要性。

要促进循环经济顺利发展,离不开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探讨,而它们均为典型的公共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它们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而传统经济学将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私人产权领域,依据传统经济学的思路设计的政策方案往往难以实现循环经济条件下资源环境的有效配置。因此,资源环境的公共产权以及相应的控制权和收益权在各级政府之间如何分解,相应的责权利关系如何匹配,是循环经济所面临的新课题。[4]其实,私人产权制度并非唯一能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产权制度。在漫长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过程中,自人类社会有史以来,人们就采取了私人产权、社团产权和集体产权等三种产权制度,并相应形成了价格、收费和税收等三种经济补偿和运作方式,对人类消费过程中所需要的三种物品――私人品、准公共品和公共品,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从而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7]43。也就是说,私人产权制度、社团产权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等三种产权制度在有史以来的每一个社会形态的经济运行中是共存的,即使在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形态中也不例外,纯粹依靠单一产权制度运行的经济形态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因此,考虑到资源环境的公共产权属性,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应综合运用各种产权制度,并格外重视公共产权制度的重要作用,在政策选择过程中应同时借助于价格、收费、税收等多种手段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由此可见,传统经济学的认识有悖于当今世界各国实行“混合经济”的客观现实和发展趋势,基于私人产权分析的新古典经济学也无力解决公共资源环境的有效配置问题。在构建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时,对产权的认识必须从私人产权拓展到集体产权、社团产权等公共产权领域,为采取包括市场方式、干预方式及二者的某种组合在内的多种手段有效配置资源环境奠定基础。

四、决策机制:从个人偏好到制度选择

传统经济学分析从消费者、生产者的行为入手,通过描绘消费者基于效用最大化的需求曲线、生产者基于利润最大化的供给曲线,构造了系统而“完美”的市场理论。传统理论认为,基于个人偏好的行为选择将引导资源实现有效配置,进而实现整体最优和帕累托效率。

循环经济讲究资源的循环和高效利用,循环经济理论的构建,离不开对资源环境在投入、生产、流通、回收等价值链环节的分析。但是,当将基于个人偏好的市场理论拓展到资源环境领域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会出现“市场失灵”,即单纯依靠消费者基于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消费理念、生产者基于利润最大化的生产理念,难以实现包括资源环境在内的稀缺要素的有效配置。例如,在消费过程中,部分消费者基于成本-效用对比分析,可能更多地购买方便、廉价但并不环保的一些产品,如一次性碗筷、方便塑料袋等;在生产过程中,部分生产者基于成本-收益对比分析,可能更多地使用私人成本低廉但社会成本巨大的生产方式,如少安装或不安装污染处理设备、环境保护设施等。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自利行为容易导致循环经济下的资源环境难以真正实现循环和高效利用。在构造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时,或许我们不能简单埋怨人性具有贪婪和自利的一面,更应考虑的是,如何设计和选择一种制度,使得在新的制度安排下,人们基于个人偏好而做出的选择,既能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也能保护资源环境,在微观上实现消费者和生产者的个人利益,并使其个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在宏观上实现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保护的统一,最终促使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在新的制度下得以生成。

按照传统经济学的思路,若仅仅重视资源配置过程中个人偏好的作用,在循环经济条件下将难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必须形成对参与循环经济的各个主体具有强大约束力与较好激励效果的制度安排,方能为循环经济的顺利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构造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不能无视这一条件的变化。

五、引导信号:从价格信号到数量信号

传统经济学中的“经济人”不仅以利己为目标,而且是一个全知全能的、完全理性的人,总能及时获取并处理所有与实现其利益有关的信息,不存在任何形式的信息不充分或信息不对称。在这些设定下,价格信号可凝聚市场的所有信息,经济的有效运行单靠价格信号和价格机制就足够了。

循环经济的发展现实表明,其有效运行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物量化的阈值。比如,循环经济强调“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解释,减量化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再利用是“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资源化是“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根据上述界定不难发现,“3R”原则均是数量信号的具体体现。循环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循环经济阈值”(保证资源环境后代价值不贬值的前提下当代人经济活动的边界),确立该阈值有三条原则:“使用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超过其可再生速度”,“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超过其可再生替代物的开发速度”,“污染物的排放速度不超过环境的自净容量”。[8]109由于存在“循环经济阈值”这一底线,控制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速度、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速度不仅需要依靠价格信号和经济激励,更需要数量信号和数量调节。况且,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有如下基本事实不容否认:全球温度上升6℃,人类就要毁灭;保障地球正常发展的二氧化碳浓度不能超过350ppm;人类的生态足迹不能超过地球的生态承载力。归根结底,由于资源环境的使用存在着数量上的物理极限和生态阈值,单靠价格机制和替代品的开发难以真正实现资源环境的循环利用,数量信号还必须与之配合共同发挥作用,毕竟“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因此,单靠传统经济学所言的价格信号和价格机制,难以实现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相容。事实上,非均衡学派的研究早已表明,经济运行既需要价格信号和价格调节,也有赖于数量信号和数量调节,即实行配额管理。[9][10]。具体而言,在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可根据“循环经济阈值”,对资源使用、污染物排放等设置配额,并允许配额在不同主体之间进行流转以调剂余缺。唯有如此,方能让循环经济在价格杠杆和数量杠杆共同发挥作用的前提下真正“循环”起来。构建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不能无视上述事实。

六、环境和代际成本:从外部成本到内部成本

在传统经济学中,成本有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分,收益有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分。当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或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不一致时,就会产生外部性问题。传统经济理论认为,由于技术或经济方面的原因,上述外部性不能被货币化进而难以被价格化,因此其不可能被市场内在化,此时会出现“市场失灵”。就成本而言,传统经济分析将环境成本、代际成本等视为外部成本,割裂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事实上,大自然在制造土壤,参与氮循环、碳循环和水循环等方面的功能均具有经济价值。但经济学家却将其称为“外部因素”,从而把维持人类生存的真实世界外在化了。[11]因此,传统经济学无力解决循环经济发展中普遍面临的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冲突、短期理性与长期理性之间的矛盾等问题,进而在其指导下的经济社会实践中往往难以实现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

循环经济要正常顺利运行,要求扭转“资源环境低价或无价”的传统观念,努力实行“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进而逐步建立健全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通过明确相应的责、权、利关系,尽可能实现负外部性的内在化。其中,世界各国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克服市场经济的外部性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收费、征税、补贴、罚款、基金、押金、政府绿色采购、环境能效标识、排污权交易、生产者责任延伸等,正是将外部性内在化的具体体现[4],这些措施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循环经济条件下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相容、短期理性与长期理性的统一。循环经济的发展,从时空层面修正和拓展了传统经济学的要素观和成本观。从空间上看,作为全球公共品的生态环境日益成为一种重要要素,使用或耗费它的代价构成了环境成本;从时间上看,作为代际公共品的“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另一种重要要素,使用或耗费它的代价构成了代际成本。一旦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内化到经济运行过程中,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便成为循环经济条件下的内部成本。也只有如此,方能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

若按照传统经济学的思路,将环境成本、代际成本等成本视为外部成本,循环经济发展将面临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短期理性与长期理性的矛盾。为化解这些冲突或矛盾,必须将传统经济学意义下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外部因素”视为“内部因素”,将环境成本、代际成本等外部成本内在化,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

七、理性范畴:从个体理性到集体理性

在传统经济学的分析视野下,通常不考虑资源环境等自然资本的稀缺。在完备的商品和要素市场体系下,人们基于个体理性的决策会无意识地实现集体理性,即个体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会无意识地促进社会整体财富的增加。简言之,传统经济学认为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是相容的。

在循环经济分析中,须在传统的劳动、(人造)资本等要素基础上纳入资源环境等自然资本,由于这些自然资本在产权上的公有性,不存在完备的基于私人产权的资源环境市场,基于个体理性的决策往往会导致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进而出现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平衡破坏、资源环境利用的可持续性减弱等不良现象,使循环经济难以真正“循环”起来。从实践层面看,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利益驱动机制,进而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但诸多资源环境本身具有(部分或全部的)消费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且在技术上难以分割,并且循环经济方案的设计还必须服从于可持续发展原则(不仅要考虑当代人的福利,而且还要考虑后代人的福利),仅靠基于个体理性的市场机制可能无法有效解决上述问题。(1)比如,美国曾经出现的基于“小政府、大市场”资源环境产权设计方案就广受批评。在这一现实面前,政府须承担更多责任,同时为当代人和后代人作“人”,在当代履行管理和分配资源环境的职责,对后代保证资源环境在代际的良性循环和公平分配。[8]100-101考虑到资源环境的公共属性,应以政府为人,通过各种税费、罚金手段,外加各个经济主体在具体手段和措施的作用下基于成本-收益预期的各自决策,可能可以较好地实现循环经济所要求的“集体理性”。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设计,可以既有政府的干预,也通过市场方式发挥经济主体的个体理性,从某种意义上看,是“干预”手段和“市场”手段有机结合而成的“广义价格”手段。

传统经济学(尤其是新古典经济学)基于方法论个体主义,过分强调个体理性在引导和实现集体理性方面的意义,无力解决循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诸多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事实上,正如当代博弈论的“囚犯困境”模型所表明的,现实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往往是不相容的,当个人出于自利的考虑并基于个体理性作出决策时,往往会导致集体非理性。如果说传统经济学认为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相容,那么在循环经济条件下,考虑到资源环境的公共产权性质,开始就要基于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相统一的原则,同时使用市场方法和干预方法,实现资源环境使用的“集体理性”,从而使循环经济得以顺利运行。

八、资源环境:从外生变量到内生变量

传统经济学以预算和成本约束为行为前提,以资本作为“第一推动力”,若没有一定的购买力,就难以形成对商品和要素的有效需求,从而难以实现有效的经济循环,进而会阻碍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虽然新古典经济学在理论分析中也强调资源稀缺性,并以此为前提构造了“生产可能性曲线”作为约束条件,但在实践中却认为,通过技术进步和价格上涨,一方面会促使人们研发替代资源,另一方面会导致对资源环境的需求下降,这两方面的效应造成的结果是永远不会出现资源环境的稀缺和枯竭。因此,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中,资源环境只是经济系统的外生变量,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自然环境对废弃物的净化和吸纳能力都没有极限,它们总能满足经济运行的需要,并且经济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和废弃物也能被环境净化或吸纳。

在循环经济的视野下,新古典经济学忽略了两个重要事实:其一,个别资源的可替代性并非等同于一切资源的可替代性,毕竟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其二,技术进步本身也存在自然法则极限(譬如“热力学极限”),技术进步和资源的可替代性都不可能超越自然法则极限。[4]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更是表明,资源环境既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提供自然资源,也为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提供排放场所,资源环境是人类经济的内在之根,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而非外生变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变迁,日益衰减的自然资本已逐步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12]在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进程中,“资源维护”位居人类四种基本经济活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首,既要将生态系统内在地纳入经济研究,也要把人类经济嵌入自然生态系统之中。[13]因此,在循环经济背景下,一旦将资源环境纳入内生变量范畴,其价格就不仅要反映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而且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以此为基础平衡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冲突。显然,要化解这些矛盾或冲突,基于循环经济背景对传统经济学进行改造就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学术任务。

传统经济学强调资源环境是外生变量,若秉承传统经济学的基本理念,将难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难以实现资源环境的循环和再生利用,进而难以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构建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必须真正将资源环境纳入内生变量范畴加以处理。

九、稳定状态:从“均衡”到“恒态”

均衡(equilibrium)是传统经济学的三大理论内核之一(2),传统微观经济学通过引入商品和要素的供求函数,强调商品和要素市场的均衡分析,认为均衡状态下的市场可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宏观经济学通过分析储蓄、投资、技术、增长率等变量,指明了经济增长的均衡状态;新制度经济学则详细探究制度需求、制度供给下的制度均衡,寻求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无论微、宏观经济学还是制度经济学,都将经济系统的扩张视为无界的,都认为技术进步和价格机制的作用将使得经济增长不会受到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挑战。

然而,在循环经济的背景下,经济系统的扩张会受到来自生态系统的约束且存在生态环境方面的代价,经济增长应在给定的生态约束条件下进行且存在生态阈值,一旦超越生态阈值,经济增长将不可持续。在此意义上,强调资源环境价值的循环经济分析,必须重新审视主流经济学的均衡观并进行必要调整。也即,循环经济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构建,仍强调循环经济条件下的供给和需求分析,但在供求基础上形成的不是传统经济学意义下的“均衡”,而是一种新的稳定状态――“恒态”(steady state)。所谓“恒态”,意指“通过低水平且相等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使人口维持在某个合理的常数,同时通过低水平且相等的物质资本生产率和折旧率来支撑恒定的、足够的人造物质财富存量,从而使人类的累计生命和物质资本存量的持久利用最大化”。[14]显然,在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恒态”是一种超越传统经济学“均衡”概念的经济稳定状态。人们提出“恒态经济”这一理念,最终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增进人类的总体福利水平。

当经济处于传统经济学所言的均衡状态时,未必能实现资源环境的持续有效利用,从而难以实现资源环境在代内和代际的有效配置。因此,传统的均衡观难以适应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从而需要以“恒态”作为经济运行的稳定状态。一句话,从“均衡”到“恒态”,是循环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的又一大修正。

十、发展目标:从增长到福利

传统经济学将基本分析范围局限于经济系统,其基本目标是追求经济系统内的产出最大化或投入最小化。为此,传统微观经济学往往脱离生态系统而相对独立地分析商品、供给、需求、利润、效用等诸多经济变量;传统宏观经济学则常常在缺失自然账户的条件下相对独立地进行国民经济核算,并以此为基础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在循环经济背景下,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发生了转变。基于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耦合,循环经济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国民福利最大化而非单一的经济增长。其中,国民福利可涵盖物质福利、精神福利、公共福利、环境福利等四个方面。[15]具体而言,这种福利在微观上表现为保障公平、追求幸福、提供民主参与决策机会、实现个人潜能、维持良好的社会关系、保持生态平衡等;在宏观层面表现为保障稳定与安全、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等。也正因如此,联合国于2003年提出了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UNSEEA),按照这一体系提供的测算方法,环境调整后的国内净产值=国内生产总值-(人造资本折旧+自然资本折旧)。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分别设计了绿色GDP、真实进步指数、人类发展指数、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等,以弥补传统核算体系的不足,从而反映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的福利贡献。这些指标、指数的出现足以说明,基于生态系统的福利所得也是国民福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循环经济要顺利发展,经济发展目标必须进行调整与优化。

显然,传统经济学脱离生态系统以及在经济增长中不反映资源环境价值的基本倾向,难以满足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更难以实现循环经济意义下包括物质福利、精神福利、公共福利、环境福利等在内的国民福利最大化。人类发展追求的目标应该是整体福利最大化,而非单纯的经济增长。因此,循环经济背景下的经济学应该体现资源环境的真实价值,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出具体的政策措施,以促进人类福利增长。从“增长”到“福利”的目标导向转换,是循环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的一大拓展。

全文分析表明,循环经济对传统经济学提出了上述十大挑战,这些挑战决定了循环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完全照搬传统经济学中的市场经济体制。然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表明,对立中往往蕴含着统一的可能性。因此,循环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并不能彻底否定传统经济学,传统经济学中的市场手段讲究激励与约束并重、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相容,这些理念在解决诸多循环经济问题时仍可发挥重要的“经济杠杆”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传统经济学所强调的产权明晰的基本前提和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价格机制等三大机制仍可在循环经济运行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可以说,“循环经济是一种既利用市场又超越市场、既能增进财富又能实现生态文明的新型发展模式”[16]。因此,循环经济既不是对市场经济的替代(“替代论”),也不能完全被纳入传统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兼容论”),从一定意义上说,循环经济是市场经济的“绿色化”[17],可被嵌入修正后的市场经济运行体系。

注释:

(1)为化解这一难题,经济学家们给出了两种思路:其一,进一步发挥市场的作用。也即:不否定人类的个体理性,而是通过重新进行机制设计,使人们在新的机制下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实现集体利益。其二,引入政府干预。也即:认为资源环境是“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应通过征收税费、罚金等手段,调整人们的成本和收益预期,让人们主动适应集体理性。显然,从方法论层面看,这是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前者的思路是从个体理性到集体理性,属“市场”方法;后者是直接通过干预实现集体理性,属“干预”方法。现实经济运行需要“市场”,也需要“干预”,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样如此。

(2)传统经济学的另外两大理论内核分别是:稳定性偏好和理性选择。

参考文献:

[1]张才国,方莉华.循环经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J].江淮论坛,2005,(4): 29-32.

[2]杨青龙.传统经济学是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吗――基于对传统经济学的方法论评判[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3):97-101

[3]诸大建.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与管理的生态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的区别和对中国科学发展的意义[J].经济学动态,2009,(11):47-53.

[4]伍世安.基于循环经济视角的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探讨[J].当代财经, 2009,(10):5-10.

[5]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

[6]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涂又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291-293.

[7]伍世安等.中国收费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7.

[8]高辉清.效率与代际公平: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分析与政策选择[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9]林义相.“非均衡学派”及其理论[J].经济研究,1987,(6):49-58.

[10]卢中原.市场运行中的数量信号和数量调节[J].财贸经济, 1989,(6):27-32,59.

[11]大卫・铃木.我们必须把“生态”重新引入经济学[N].经济观察报, 2008-05-05(37).

[12]诸大建,周建亮.循环经济理论与全面小康社会[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3):107-112.

[13]崔绍忠.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的生态缺憾及其克服――经济学的语境范式视角[J].山东经济, 2008,(5): 27-31.

[14]代明,覃剑,丁宁.恒态经济学理论研究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9,(9):101-105.

[15]张孝德.“国民福利最大”的生态经济模式[N].中国经济时报, 2010-02-02(12).

内循环与外循环经济篇9

关键词:生态文明 循环经济 政策设计

生态文明强调积极协调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人与社会三类关系,要求人类创造物质成果的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要求经济发展方式的可持续化。循环经济以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环境负荷为核心目标,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式,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客观要求。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探讨循环经济政策设计的原理与机制,提出循环经济政策优化的具体思路,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循环经济政策设计的必要性

生态文明是针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困境,人类选择和确立的一种新的生存与发展理念。在价值观念上,生态文明强调人类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在实现途径上,生态文明反对工业条件下追求无限增长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发展模式,提倡“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型发展模式(王丽珍,2011)。循环经济强调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倡导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与环境和谐的发展模式,即要求以对废弃物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的方式发展经济,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投入,降低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数量和对环境的危害,实现经济发展的低投入、高效率和低排放。可见,循环经济的内涵完全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是生态文明观的集中体现。

虽然我国已将循环经济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高度,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推进循环经济的各项工作,但现有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集中表现在没有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中的一部分予以具体化,使得现有政策与循环经济的具体实践之间缺乏一致性,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政策仍然游离于主体经济政策体系之外,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并没有通过具体的政策措施加以细化。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的准确把握,在开展政策设计时缺少科学、清晰的规划思路,相关政策之间未能形成有效衔接与配合。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循环经济政策优化,能够在宏观层面使生态文化融入到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在微观层面能够将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渗透到具体的政策制定过程中,有助于形成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合力。

生态视角下的循环经济政策设计原理与机制

从生态视角探讨循环经济政策设计问题,关键是要将生态理念纳入政策设计的考量范围,解决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的协同演进问题。

(一)循环经济政策系统的概念与内涵

循环经济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以构建和推进循环经济为目标而制定的关于引导、调节和管理政府、企业以及公众等主体行为的一系列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政策系统是指“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成的社会政治系统”(陈振明,2003)。循环经济政策系统是指由循环经济政策主体、循环经济政策客体以及循环经济政策环境三个要素有机结合、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

循环经济政策主体即循环经济政策的活动者,包括各类直接或间接参与循环经济政策决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其中,政府肩负着有效配置公共资源、实现公共利益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职责,是最重要的循环经济政策制定主体。循环经济政策客体即循环经济政策发生作用的目标人群,可以大致分为企业(生产者)和公众(消费者)。循环经济政策环境是指影响和作用循环经济政策决策、制定、执行、监控、评估和终结的一切外部条件和因素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社会环境下的政治状况、经济状况、法律状况、科技状况等等,在很多时候决定了政策工具的选择和组合,因此对循环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效果有着更为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二)基于政策系统与循环经济系统互动关系的循环经济政策设计

政策系统与循环经济系统的互动关系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循环经济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政策系统提出了诉求。另一方面,循环经济政策系统通过政策问题的识别、政策目标的确立、政策工具的选择与组合等政策设计活动,对循环经济系统提出的政策需求予以回应。

1.生态视野下循环经济系统对政策系统的需求分析。循环经济系统改变了传统经济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作为唯一目标的发展模式,它以生态文明作为其发展的指导思想,着眼于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生态伦理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坚持代际公平的原则,客观地考虑生态环境系统承载力对经济发展的规模限制,寻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在完善的市场条件下,市场是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的最佳方式。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主体,依靠市场上的价格等经济信号做出最优经济决策,从而在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整个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李慧明等,2007)。然而,外部性和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的存在,使得市场在环境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受到严重影响。循环经济系统的内在特性要求政府合理地调整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从而规范和引导循环经济运行的路径,实现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多重目标的追求。

2.政策系统对循环经济系统需求的回应、循环经济系统的运行需要政策系统的支持作为保障,而政策系统的设计构造源于对循环经济系统的政策需求的回应,具体体现在政策问题的识别、政策目标的确立、政策工具的选择与组合等政策设计活动中。

循环经济政策问题主要表现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日益加剧的人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循环经济领域存在的市场与政府的“双重失灵”现象。由于“市场失灵”现象在调整环境资源配置方面的普遍存在,客观上需要社会、政府提供相应的制度规则加以矫正或修正。然而,“政府管制的实践表明:市场解决不好的问题,政府也不一定能够解决得好;即使政府能够解决得好,也不一定就是十全十美。这就存在所谓的‘政府失灵’或‘公共失灵’”(周小亮,2001)。循环经济政策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合理的政策设计,纠正循环经济领域中存在的市场与政府双重失灵现象,以利益驱动机制激活循环经济系统运行的动力,促使经济行为主体(生产者、消费者)主动改变自身的行为方式,从而规范和引导循环经济的运行路径。循环经济政策实践所涉及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不同类型的政策工具之间在功能上存在互补关系。法律作为一种强制手段,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约束力,能够有效地促进政策目标的实现。而经济激励工具和能力建设工具则更有助于激发企业和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循环经济实践由生产领域到社会层面的逐步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循环经济政策设计优化路径

(一)明确主体功能定位以激活循环经济政策设计优化的内在驱动力

首先,变政府“主导”为政府“引导”,实现政府职能创新。政府是由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这一变革的促进者,主要职能在于制定科学的政策目标并通过适当的约束和激励政策工具,对企业和公众形成有效引导,促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各项循环经济政策实践。其次,整合循环经济管理机构,实现由部门“各自为政”向政府内部“协同合作”的理念转变,推动政府环境管理模式创新。再次,通过完善绿色采购政策,发挥政府在社会范围内的可持续消费模式引导作用。

其次,建立循环经济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动力。企业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实践主体。经济手段是循环经济治理中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体现为一种政府对经济的间接调控,强调改变市场规则来影响调控对象的经济利益,通过市场机制与价格信号来调整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周国梅等,2010)。要想激发企业主动采取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清洁生产方式,必须通过税收、财政补贴等经济激励政策,对企业形成有效的利益驱动。尝试推行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目标责任制,加大对循环经济生产流程管理的技术培训,建立健全企业循环经济生产流程管理组织,引领企业开展循环经济。

再次,提高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实践的意识和能力。公众作为消费者,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最终驱动主体。为了提高普通消费者的参与,政府首先应在披露因盲目发展经济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加强发展循环经济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改善对人们生活质量有效提高的典型事例的宣传,使公众在思想意识上首先确立经济发展、生活改善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观念。其次,从增进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和增强生活便利性的角度,加强对使用再生材料制作的产品的宣传力度,引导公众的绿色消费方式。再次,应重视行业组织和其他非政府组织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完善鼓励环保NGO发展的各项法律规范,为其功能的有效发挥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二)通过制度创新增强循环经济政策优化的外在驱动力

1.完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推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正式制度变迁。加快《循环经济促进法》配套法规的制定。《循环经济促进法》在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中处于基本法地位。从法律调整的方法上看,《循环经济促进法》具有明显的政策性立法特征,该法较多地强调政府的服务功能,在规范方式上采用大量的任意性规范、授权性规范和鼓励性规范。政府有关部门应依据各行业自身特点,制定完善有关废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产品强制回收以及公众参与等方面的配套法规,以增强《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可操作性,促使各行业在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等各个环节建立起循环经济保障机制。

2.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和价格机制,使资源价格体现生态稀缺性。政府应当促进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在符合宪法对自然资源归国家或集体所有的规定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特点,以法律的形式进一步明确各类自然资源使用权人的主体范围,建立多元化的自然资源所有权体系。此外,政府应努力规范排污权交易市场,改变自然资源无价值、无产权的经济制度基础,使排污权成为企业的一种生产要素。党的十报告中提出“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为自然资源产品的价格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政府应构建合理的自然资源价格体系,特别是要提高初始资源的价格,促使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原材料的浪费和废弃物的排放量。

3.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信息公开制度。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废弃物排放企业必须定期向社会公布废弃物的排放、治理情况以及企业的清洁生产状况等,使得以废弃资源为原料的循环型企业能够及时全面地获取废弃物的相关信息,运用舆论监督形成对循环经济政策客体的压力与行为约束,并增加活动的透明度,在循环经济的各类利益主体之间形成相互牵制与约束的制衡结构。

参考文献:

1.王丽珍.循环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初探.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1(3)

2.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闫敏.循环经济国际比较研究.新华出版社,2006

4.李慧明,王军锋,左晓利等.内外均衡,一体循环—循环经济的经济学思考.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内循环与外循环经济篇10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崇拜自然的原始文明、改造自然的农业文明和征服自然的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现已开始进入第四个阶段协调自然的生态文明阶段(马拥军,2007)。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一种文明形态的形成和发展,都必然以一定的经济形态为基础,同时每种文明形态也都对应着特定的经济形态,两者相互作用,推动社会不断进步。所谓经济形态,是指人类社会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活动方式(席永杰、滕海键,2011)。迄今为止,人类经历了对应农业文明的自给自足经济,对应工业文明的市场经济,那么人类孜孜以求的生态文明对应的经济形态应该是什么?对此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是生态经济(毛明芳,2010),有的认为是低碳经济(余谋昌,2010),有的认为是循环经济(王娣等,2009),有的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刘湘溶,2008),有的认为是生态市场经济(杨文进等,2013),有的认为是以服务业和信息产业为主的产业经济(郑锋,2002)。还有的学者从人类文明螺旋式上升的角度,认为是自给自足经济的复归,或从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设想角度,认为是产品经济或计划经济(坚毅,1990)。与生态文明相对应的经济形态究竟是什么?笔者赞同是循环经济的观点,但认为有必要对之进行更有深度和比较性的探讨,以将讨论引向深入。

二、循环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

循环经济顾名思义应属于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循环为核心特征和要素的经济形态。但在众多的学术文献中,以及诸多的发展实践中,却比比皆是技术的身影,而难以觅见经济的踪迹。从绿色设计到清洁生产,从废物处理到生态恢复,从能值分析到物质流分析,从生态足迹到环境容量,从减量化、再利用到资源化,从小循环、中循环到大循环,人们更多地看到的是物理的、工程的、生物的、生态的语言描述、逻辑分析、规划目标和技术方案,以为循环经济可以脱离经济的轨道而运行。为此,有必要正本清源,对循环经济的内涵和本质重新认识。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关于循环经济的内涵,有的学者从生态学角度(崔兆杰、张凯,2008)、有的从物质循环利用角度(吴季松,2006)、有的从宏观经济角度(冯之俊等,2008)对之释义。笔者认为,首先须认识什么是循环。《辞海》(1989年版)指出,循环有三种含义:一是指顺着环形的轨道旋转,比喻事物周而复始的运动;二是作为物理学名词,指物质系统从某一状态经过一系列变化回复到初始状态的过程;三是作为自然辩证法的概念,指事物周而复始地发展上升运动,物质的永恒循环,形成物质世界的无限发展。

1.循环经济首先是一种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根据这一内涵要求,生产过程的技术模式要实现从自然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向自然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反馈式环型经济的转变,即在生产活动中,不断实现一个生产活动中的废弃物到下一个生产活动中的生产资料的过程,将废弃物降至最低程度。

2.循环经济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经济。循环经济条件下的循环,不仅着眼于经济系统内诸环节的资源循环利用,而且着眼于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利用和友好相处,即人类的经济活动不能伤及、更不能危及生态的多样性平衡。因此,人类的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成为考察和判别是否循环经济的重要指标之一。

3.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型经济。循环不是单调的周而复始,而是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之上,呈螺旋式上升。循环经济能否实现螺旋式上升发展,取决于资源环境的投入和经济增长的产出脱钩程度。资源环境压力(R)与经济增长(E)两者之间存在如下四种关系组合:

(1)RE,即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源环境压力增加的速度大于或等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表明经济不可持续。

(2)R(3)R=0,E0,即经济仍在增长而资源环境压力零增长,二者开始出现绝对脱钩,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是循环经济的理想目标。

(4)R0,E0,即经济仍在增长而资源环境压力负增长,是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境界,也是循环经济的最高目标。

上述关于循环经济内涵的三种解析,存在逐层递进的关系。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从经济系统内部运行的角度对循环经济进行刻划;环境友好型经济是从经济系统外部交换的角度对循环经济进行刻划;可持续发展型经济则是从动态角度对循环经济进行刻划。也就是说,循环经济不仅仅在于维系资源的循环利用,也不仅仅在于维护经济系统与环境生态的友好,而且在于维持资源环境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从相对脱钩到绝对脱钩的变迁。有的学者或者强调了其中的一个方面,或者强调了其中的两个方面,都是不够准确和全面的。

(二)循环经济的本质

关于循环经济的本质,须首先把握一般经济活动的本质。经济活动的本质是促使人类有效利用和配置稀缺资源,以解决无限的人类欲望与有限的资源之间的矛盾。为此需处理好如下五对基本关系:

1.投入一产出关系。物质代谢规律告诉我们,任何活动都存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人类的经济活动同样如此,需要分析和研究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即如何用有限的投入创造更多的产出,用有限的社会资源尽可能地满足人类的欲望。

2.成本一收益关系。与其他活动的分析方法不同,经济学在分析和研究经济活动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时,是将投入转化为成本、产出转化为收益来进行的,即采用价值分析方法而非使用价值分析方法,这正是经济学方法区别于其他学科方法之处,也是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圭臬。为此,人们要以价格为计算手段,以货币为结算手段,将投入和产出中的各种不同度量衡尺度的资源和物品,换算成统一的公约数。

3.最小一最大关系。经济学之所以要进行上述转化和换算,其目的在于核算最小与最大,即在收益既定的情况下追求成本最小化,或在成本既定的情况下追求收益最大化。人们正是通过对不同资源配置方案成本与收益的权衡比较,根据最小一最大的原则,从中选取最优方案,实现资源最佳配置。

4.竞争一垄断关系。经济生活中如何实现最小一最大的目标?其基本路径有两条,一是竞争,是垄断,在此基础上进而衍生出多种制度安排。不同的制度安排,蕴含不同的竞争一垄断结构,具有不同的激励机制,适应不同性质的物品,对应不同的投入一产出,形成不同的成本一收益,产生不同的最小一最大。经济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努力寻找有利于实现最小一最大的制度安排。

5.效率一公平关系。通过最小一最大而产生的剩余如何进行分配和再分配,是经济学所关注的另一个基本的问题,其间涉及效率标准和公平标准的价值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交叉融合。剩余的分配应更多地强调效率抑或更多地强调公平,会产生不同的激励预期,直接影响再生产的最小一最大。

上述五对关系体现了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其中最小一最大关系居于核心地位,是核心关系。

众所周知,循环经济的理念产生于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出自于对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关注,欲解决的问题是日益稀缺有限的资源环境与人类无限欲望之间的矛盾。与一般的经济活动一样,开展循环经济活动需要投入,并产生相应的产出,由此构成投入一产出关系,同样地,有必要将投入转化为成本、产出转化为收益,以便进行各种循环技术方案的经济比较,于是构成成本一收益关系;进而依据最小一最大的核算原则,选取最佳的方案。与一般的经济活动相同,这种最小一最大的实现,有赖于对竞争一垄断制度的选择;这种最小一最大的剩余分配,有赖于效率一公平的价值取向。当然在循环经济条件下,上述五对关系的内涵和外延将发生极大变化,但只要这五对关系客观存在,只要在循环经济中追求最小一最大,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循环经济的经济本质。

三、循环经济是对市场经济的兼容

循环经济产生于对工业文明的反思,而赖以支撑工业文明的经济形态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人类迄今为止所寻找到的最具活力和效率的经济制度,那么,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它与传统的市场经济有何异同呢?

研究表明(杨青龙、伍世安,2013),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存在诸多对立之处,如表所示。

由表可见,二者迥然各异。正因如此,不少学者认为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对市场经济的取代,因为资源环境问题在市场经济框架内无法求解,会产生市场失灵(罗丽艳,2004;刘建伟,2008)。

但是,任何事物在对立之中蕴含着统一,从市场经济过渡到循环经济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市场经济存在着向循环经济转化的内在基因和机制。

(一)稀缺

市场经济以稀缺为前提,并将资源环境作为丰裕要素排斥其外。但当今世界资源枯竭和生态恶化的客观现实,使资源环境日益成为新的稀缺要素,使人们对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幽雅环境的强烈渴求已成为稳定性偏好,稀缺资源的种类已从传统要素拓展到包括自然资本在内的广义要素。因此,遵循并拓展市场经济关于稀缺的内涵和外延,资源环境可由经济系统的外生变量转化为内生变量,自然资本与人造资本兼容。

(二)人性

市场经济以人性的个体主义分析为出发点,并将利己作为人性的基本假设,而将利他排斥其外。但是,脑神经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表明,人具有利他基因(叶航等,2005;韦清、姜树广,2013)。人类社会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存在密切的分工合作和互利互惠的利益相关性。从逻辑上讲,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相关性越高,利己和利他的价值对等性就越强,人就会表现出越多的利他行为;价值需要的层次越高,其共享性和兼容性就越强,人在消费这些价值时,与他人之间所产生的利益相关性就越大,从而会表现出越多的利他行为;公共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延伸,当个人越来越依赖公共利益时,或者说当公共利益越来越关乎个人利益时,个人就会产生越强的利他动机。遵循并拓展市场经济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随着利益相关性的增强,人会从利己向利他转变,从经济人向社会人转变,从个人理性向集体理性转变,从微观利益向宏观利益转变。

(三)利益

市场经济以利益为核心,并将利益归结为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而将非经济利益排斥其外。其实,人既追求经济利益,也追求非经济利益,经济利益和非经济利益之和构成了福利。根据价值理论,只要价值量相等,经济利益和非经济利益就存在替代和互补。当经济个体达到或超越了小康需要,就会在非经济要素上投入以获得幸福。遵循和拓展市场经济关于利益的内涵和外延,人类所追求的利益必然地从单一的物质福利向物质福利、精神福利、公共福利和生态福利四者均衡发展,即由经济增长最大化向国民福利最大化转化。

(四)产权

市场经济以产权作为交易的前提,并将私人产权作为市场运行的微观基础,而将公共产权排斥其外。公共产权之所以未能进入传统分析的视野,是因为传统的产权分析是建立在一物一主的基础之上。但是,现代产权理论认为,产权是一个权利束,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管理权、转让权、收益权、排他权等子权利,既可以统一,又可以分解,从而可使一物一主的传统产权形式转变为一权一主的现代产权形式,使公共产权可以私有化或细分化并社会化,为其进入市场交易提供基础和可能。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关于对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关于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的原则,关于建立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制度等决定,均体现了公共产权的这一演进趋势。因此,遵循并拓展产权的分析方法,按照一权一主的公共产权细分化路径,资源环境等公共物品可以在不改变其根本属性的前提下,以某种子权利形式进入市场,实现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兼容;宏观的各种数量信号控制,如各种用水量、节能量、减排量、耕地保有量等,可以通过确权配额和上市交易方式,转化为各种价格信号,实现数量信号与价格信号的兼容。

(五)交换

市场经济以交换为纽带,并以市场为平台,以货币为度量,以价格为计量,追高逐低,实现对资源的均衡配置,而将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和对资源的恒态控制排斥其外。其实在现实社会中,经济主体的某些经济利益并非来自市场,而是来自政府的产业政策和激励。政府基于调节收入和优化配置而采取的种种策略行为与激励措施,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政府采购、贷款贴息等,会激励排污企业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直接排放,从而增进企业福利与社会福利(刘军,2010)。政府的这些策略行为和激励措施,从广义来说也是一种交换行为,是为获得某种物品(如消除负外部性、提供安全、保障公平等)而支付的代价,它们与市场上的价格一道,共同构成广义的价格体系,影响和引导经济主体的利益和行为。遵循和拓展交换的内涵外延,将政府手段纳入广义价格,就可以消弭外溢效应,控制资源恒态,使政府意志与个体利益兼容,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兼容,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兼容。

(六)契约

市场经济以“契约”为保证,通过对交易双方责权利关系的约定,使分散而自由的经济主体联结成网,有序而高效地运转,而将国家干预排斥其外。其实市场经济下的契约,既包括交易双方的内在规则,也必须遵从社会共同认可的价值伦理标准。政府则将代表社会前进方向的主导性伦理通过法律形式强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价值规范,市场经济则通过利益激励和约束,将社会价值规范转化为社会大众的行为准则。所以,遵循和拓展“契约”的发展层次,由国家所倡导的伦理标准和所设计的制度安排必然通过外力强制而渗入交易双方的合约,同时也可大大节约交易成本,使个人偏好与制度选择兼容。

综上分析可见,市场经济并非与循环经济水火不容,而是蕴含着向循环经济转化的内在基因。进而言之,循环经济不是对市场经济的取代,而是对市场经济的兼容,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更高形态。

四、循环经济是与生态文明对应的经济形态

生态文明以国民福利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人与环境和谐共处和共同进化为路径,以服务业为主要业态,以生态技术、智能技术、信息技术、文化创意为主要动力。在生产方式上,它追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在生活方式上,它倡导生活的质量,而不是简单的需求满足;在社会价值上,它主张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而不是以人为中心;在社会结构上,它更加强调民主、公平、正义和多样性;在国际关系上,它更加强调责任、合作、和平和共同行动。

生态文明需要相对应的经济形态与之匹配,笔者认为与之相匹配的是循环经济,这是因为循环经济可以孕育生态文明。

(一)创造出新型的生产方式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依靠“生产”来解决。循环经济将传统的“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的线性生产模式,转变为“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闭环循环模式,从而推动了一系列革命:一是以再生能源为核心的新能源革命;二是以生物技术为主导的生态农业革命;三是以文化创意为主题的新产业革命,四是以资源节约替代和治污减排为目标的新技术革命。这一系列革命,将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现行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使人类进入生态文明的新纪元。

(二)培育出新型的生活方式

循环经济下对物质的节约使用和循环利用,必然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崇尚自然健康,适度节约消费,摒弃奢侈消费、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新的生活方式又反作用于生产环节,使遵守生态环保标准和社会责任标准成为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符合生态环保标准和社会责任标准,成为允许企业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越符合生态环保标准和社会责任标准的企业产品附加值就越高,从而形成良性经济循环。新的生活方式还将改变人们的生活追求,从对金钱的追逐转向对幸福的向往,从追求GDP最大化的生产经济转向追求幸福指数最大化的生活经济,由工业文明社会迈入生态文明社会。

(三)催生出新型的市场经济

首先,循环经济为市场经济注入了利他因素。传统市场经济对人性的基本假设是“经济人”假设,即每个当事人都是理性的利己者,在市场这个竞技场上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你死我活的竞争和博弈,因此,市场经济是利己经济(曾国安,1999)。但在循环经济条件下,环环相扣的资源利用链及其循环技术链要求处于上下游环节的生产者结成紧密的合作伙伴和战略同盟,否则循环经济就无法进行。也就是说,在循环经济条件下,不仅要以交换作为生产的前提,而且要以信任、合作作为交换的前置(杨雪锋,2008,第166-169页,第372-385页)。这种利他机制的引入和形成,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市场经济的人性根基,有利于建构起生态文明社会所需要的人文关怀和自然和谐关系。其次,循环经济内化了外部成本。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是成本外化,其根源在于产权边界模糊。循环经济条件下的物质闭环流动为产权的明晰提供了可能,使“谁开发、谁维护,谁环保、谁得利,谁污染、谁付费,谁破坏、谁治理”成为可能,从而使外溢成本内部化。第三,循环经济降低了交易成本。随着资源、环境及其治理的产权明晰化,使之可以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通过交易发现其真实价值和价格。市场普遍性和完全性的实现,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

(四)缔造出新型的伦理价值

以信任、合作为前置的循环经济,以及在经济循环中资源环境价值的重新发现,必然推衍出新型的伦理价值和行为规范。交易双方合作的基础既是信任,也是责任,这种责任推而广之,便成为社会责任。资源环境既具有经济价值(消费性价值),又具有存在价值(非消费性价值)。要实现其经济价值,就必须毁灭之;而要实现其存在价值,则必须保护之。解决这一“生态悖论”的唯一途径是将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消费限制在自然生态系统稳定、平衡所能容忍的限度之内,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和时间。上述二者价值相结合,便构成了以人文关怀和生态关怀为核心、以责任和公平为基本原则的生态文明社会的伦理价值和行为规范。

正因循环经济可以孕育生态文明,因此,循环经济是与生态文明对应的经济形态。但如前所述,有人从人类文明螺旋式上升的角度,认为与生态文明相对应的经济形态是自给自足经济的复归。自给自足经济是自我完成再生产的经济,同样,循环经济也是一种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两者均具有封闭性。但是,前者是在一个狭小的经济单位内完成从生产到消费的自我循环,各经济单位之间则较少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而后者却是同时存在小循环、中循环和大循环,彼此之间发生紧密的交换联系,共同协作完成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非如此便会出现循环链条的断裂。综言之,自给自足经济排斥交换,而循环经济兼容交换,甚至以交换为前提。

还有人从马克思对未来社会设想的角度,认为是产品经济或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是在生产要素公有制的基础上,由行政部门指定和下达计划来进行管理和调节的社会经济形态(张昆仑,2010)。循环经济同样存在着由行政部门指定和下达计划来进行管理和调节的社会行为。循环经济理念产生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生态的关切,其中必然涉及如何控制宏观经济的规模,使之不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赫尔曼·戴利(2001)认为可通过构建宏观循环经济模型,求解得出维持自然生态与人类生存平衡的最佳规模,然后“设计出一个与经济装载线(economic plimsoll line)相类似的制度,用以确定经济的绝对规模,使经济之船不在生物圈中沉没”。计划当局可运用“有形之手”,将这个“经济装载线”具体物化为一系列指令性指标,通过逐级分解和配额控制,保证在宏观上不突破自然承载能力的阈值。在现实中,人类对全球大气升温在2100年前不得超过2℃的约定,中国对18亿亩耕地红线的设定,均体现了这一计划控制的思想。但是,循环经济中的计划与计划经济中的计划具有天壤之别:后者是将计划作为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性手段,排斥市场和交换的作用,而前者仍可构建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通过将物量指标转化为价值指标,通过对成本和价格的修正,利用经济的激励和约束,来实现循环经济所要达成的计划控制目标。综言之,计划经济排斥市场,而循环经济可以兼容市场,甚至以市场为前提。

上述观点之所以值得商榷,是因为它们认为市场经济不可能生长出与生态文明相对应的新的经济形态,而未能发现市场经济实际隐藏着循环经济的基因。值得警惕的是,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中,实际上存在着绕开市场经济,不重视发掘市场经济基因,或者划地为牢闭关自守,向自给自足经济方式回归,或者依赖行政指令和行政追责,向计划经济方式冒进的错误倾向,这才是令人忧虑的。

还有的学者从坚持和修正市场经济出发,认为与生态文明相对应的经济形态是蜕变的市场经济即生态市场经济(杨文进等,2013),这一观点也同样值得商榷。市场经济之所以发生蜕变,或必须发生蜕变,是由于循环经济使然,或由于循环经济采取了市场经济的方式使然;市场经济之所以发生蜕变,或必须发生蜕变,是为了实现循环经济。故生态文明的基本经济形态是循环经济,生态市场经济只是它的实现形式。

五、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的基本经济形态

如前所述,关于生态文明下的经济形态还有各种说法,如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等。从根本意义上说,上述几种经济形态的表述没有根本的原则性冲突:它们提出的背景相同,都是基于对后工业社会的经济形态的探索;提出的原因相同,都是基于对工业文明的反思;提出的目标相同,都是基于人与环境的和谐;提出的哲学基础相同,都是生态哲学;提出的任务相同,都是在不否定既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嵌入环境因子;提出的思路相同,都是强调资源环境的价值,强调生态关怀和人文关怀,强调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当然,上述几种经济形态的表述在“大同”的前提下也存在着若干“小异”。相比较而言,循环经济的表述更能表征生态文明的经济形态特征。

——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提出始于对全球气候变化、气温上升的关注,始见于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应对高碳工业化时代所造成的气候变暖的经济方式,无疑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但是正如张孝德所指出的,这是沿袭了工业科技注重微观结构的范式,犯了蛇咬尾巴的错误@。人们不禁要问:人类是否只要擒住“碳”这个小妖,将高碳经济改造成低碳经济,就可以高枕无忧?是否将低碳经济进一步改造成负碳经济,就可以万事大吉?显然并非如此。

——绿色经济。绿色经济的提出始于对践踏自然的关注和对自身健康的关切,始见于1989年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所著的《绿色经济蓝皮书》,强调善待自然,倡导环保健康。该理论高度重视自然资源环境的价值,主张将自然资源环境价值纳入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体系,无疑同样地具有强烈的针对性。但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该理论仅是倡导再生产过程不污染或破坏生态环境、其结果对人的健康有利,而忽略了应有的人文关怀内涵(杨文进等,2013)。在所设计的绿色GDP核算体系中,只是在传统GDP核算体系的基础上增设了一个自然资源环境账户,而未对之进行根本性改造。

——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最早被称为环境经济,始见于上世纪60年代鲍尔丁的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是针对工业社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而提出。生态经济学强调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和谐共生和相互循环,强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并以“生态效率=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资源消耗或环境影响”之公式,将二者结合起来。上述思想与循环经济的内涵异曲同工,都是从经济分析的五对关系出发,追求“最小一最大”。所以,不少学者认为,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的实质相同(李秀娟等,2007;赵洗尘,2010)。但是,生态经济主要关注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两者之间的关系,而循环经济形态远比之更为错综复杂,是一个既覆盖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两个系统内部共生循环,又覆盖两个系统之间共生循环的复合型巨系统。之所以弃用生态经济而采用循环经济,还在于以往的文明所对应的经济形态均非同名,如农业文明对应的是自给自足经济,工业文明对应的是市场经济。由此,推论未来的生态文明对应的不应是生态经济。

——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始于上世纪70年代,是基于对工业文明所造成的能源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态退化等“全球问题”的反思,主张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精心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但是,可持续发展只是一种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而不是一种具体的经济形态,其实现有赖于循环经济,也即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此,许多学者已有阐述(赵林运等,2002;柳明等,2004)。

还有的学者(郑峰,2002)从产业经济发展角度,认为未来的生态文明社会是以服务业和信息产业为主的。这一论断虽正确地勾勒了生态文明条件下的产业结构变化,但由于囿于中观层次,显然不能将之作为基本的经济形态。

综上,学者们在反思工业文明所造成的各种弊端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关于后工业社会经济形态的各种构想,虽然有助于消弭相应的弊端,解决相应的问题,但尚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虞,不一定能够成为覆盖和影响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经济活动方式。相比较而言,循环经济形态更堪当此重任。其理由如下:

(1)立意高远。循环经济的思想源自于鲍尔丁的“宇宙飞船理论”,即其以宇宙观为视角,思考地球人未来的命运,探索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方式。这一思想超越了微观和宏观的局限,站在“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角度,明白无误地发出了振聋发聩的自我救赎。相形之下,其他类似经济思想尚未企及这一立意高度。

(2)简单明了。对一种经济形态的理论刻划,既应具有普遍性,又应具有简单性。循环经济冠以“循环”,既包含对物质资源周而复始的反复利用,又包含对生态环境尽量少“打扰”的呵护约束,还包含对经济活动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解读,符合简单性命题规范。其他类似经济形态的提法,有的含糊不清(如绿色经济和生态经济),有的有定量无定性(如低碳经济),尚未达到简单而准确的刻度。

(3)系统全面。循环经济以系统为构造,以循环为联系,不仅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地构建起从小循环、中循环到大循环的经济循环体系,而且将技术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也纳入其间,形成了由经济、技术、社会、生态四位一体、相互支持和循环发展的层次态结构。其他类似经济的运作机制及其方式,尚未达到这一精致的系统程度。

(4)指向明确。循环经济以物质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人类经济活动不伤及生态平衡和环境净化为阈值,以资源环境投入与经济增长产出脱钩为目标。上述三个层次均有具体而明确的指向,可以建构起清晰而完整的核算和评价体系。其他类似经济的核算和评价体系,除了低碳经济之外,尚未达到这一精准的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