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研究开题报告十篇

时间:2023-11-06 17:55:39

财务风险研究开题报告

财务风险研究开题报告篇1

「关键词 舞弊财务报告 “红旗”标志 警讯 稀释效应

一、引言

独立审计师揭露舞弊财务报表的审计责任是职业界一个既棘手又长期未决的问题,政策制定者、学术界、政府机构和实务界已争论几十年(AICPA,1978)之久。舞弊财务报表严重破坏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市场的运行机制,是一个重大社会问题。早在1940年美国证券监督委员会(SEC)发表的报告中声明:“独立审计师有责任发现由于串通舞弊或其他形式舞弊而造成的资产和利润高估。”在1993年3月,公共监督委员会(PublicOversightBoard POB)提供的一份题为“站在公众利益立场”的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公众最关注的问题是独立审计师承担揭露管理舞弊的责任,而独立审计师不能满足公众的这一要求,且存在较大的差距。

审计的期望差和诉讼危机是引起实务界、学术界高度重视舞弊研究的原因。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CohenCommission对审计期望差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社会公众期望独立审计师在发现舞弊方面提供的保证程度应大于等于其所犯的非故意错误(AICPA,1978)。之后Epstein和Geiger(1994)提供的调查数据也表明这种期望差仍存在着。正如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1997)所指出的,独立审计师揭露舞弊的工作业绩已成为影响其职业生涯的重要因素。面对这一挑战,在过去20年里,美国学术界和实务界就如何提高和改进独立审计师揭露管理舞弊能力,解决因审计能力不足而形成的审计期望差,降低舞弊财务报告给独立审计师职业带来的审计风险,已开展了大量的经验研究,其研究成果是美国独立审计师协会(AICPA)曾四次重大修订舞弊审计准则(SASNo 1SASNo 16SASNo 53SASNo 82SASNo 99)的重要理论依据。本文试图从履行职业谨慎、“红旗”标志的舞弊预警能力、影响独立审计师评估舞弊风险的因素及辅助独立审计师评估舞弊风险的有效工具等方面回顾和总结美国独立审计师有效揭露舞弊财务报告的研究成果,为未来从事审计舞弊财务报告研究者提供一个研究基础。

二、公众监督委员会关于履行职业谨慎概念,提高舞弊审计效果的建议

1998年10月,应美国SEC主席Levittde的要求,POB成立了审计效果研究小组,专门评估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独立审计是否能有效地为投资者服务。调查研究采取“准同业复核”(QuasiPeerRe view)方式,最后在检查和评估审计工作业绩及审计实务界最近趋势的基础上,判断独立审计师是否站在社会公众的立场上。2000年,小组向AICPA递交了一份题为“关于审计效果的报告与建议”的报告。该报告从规范审计行为、盈余管理和舞弊、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的独立性、审计职业的治理结构、国际化及未来展望7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改进意见;并指出学术界及实务界应将审计风险模型(特别是研究审计风险与审计程序的联系)、舞弊风险因素的评估问题、关注持续经营问题、运用性程序等4个领域作为重点研究方向;小组还认为美国公认审计准则(GAAS)缺乏“具体的直接针对发现舞弊的相关审计程序指导”;对独立审计师如何履行职业谨慎这一概念也缺乏具体指导。建议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审计舞弊的效果:

(1)审计合伙人和审计小组的其他成员应就被审计单位易生舞弊的薄弱环节进行集中讨论,讨论应主要围绕被审计单位“会出什么错?”、“可能会采用何种方式作弊?”两个方面的问题展开。

(2)在所有审计业务的外勤阶段,实施“法庭式实地调查阶段”(forensic-typefieldworkphase)的审计程序,以了解和评估管理层逾越内控的风险。

(3)依据独立审计师的估计和职业判断,对以前年度已审财务报表选择一些期初账目余额,运用分析性程序实施再复审。

(4)将实施再复审程序和“法庭式实地调查阶段”的审计程序所形成的书面记录,与审计合伙人签约时所实施审计程序形成的书面记录结合起来,作为审计人员评估后续审计程序和审计结论适当性的重要依据。

三、探索舞弊财务报告预警“红旗”标志

“红旗”标志(RedFlag),也称“舞弊风险因素”(FraudRiskFactors),或“警讯”(WarningSignal),指公司的经营环境中可能存在故意错报高风险的征兆。“红旗”标志在一般审计业务中的作用是增加独立审计师对管理者产生舞弊动机的职业关注,提高其对舞弊财务报告风险领域的警觉,为此会计职业界研究总结出了一大批认为能够显示舞弊财务报告的“红旗”标志。RomneyandAlbrecht(1980)回顾了有关舞弊方面的,扩大和完善了这些“红旗”标志共87项,但这些“红旗”标志是否具有舞弊财务报告预警能力并未得到验证。为此众多研究者就“红旗”标志是否具有显著的舞弊财务报告预警能力开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其代表性研究成果:

(一)具有显著舞弊财务报告预警信号的“红旗”标志。

1 31个“红旗”标志具有显著的舞弊预警能力。

AlbrechtandRomney(1986)最早开始研究验证87个“红旗”标志中究竟有哪些可以用来预测舞弊的发生与否。研究调查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经单变量测试结果表明有31个“红旗”标志具有显著的舞弊预测能力,30个“红旗”标志不具有舞弊预测能力,26个“红旗”标志由于样本量太小而不能对其作出判断。研究结果与通过数据统计得来的舞弊“红旗”标志总体一致。

2 会计报表的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偏差是舞弊财务报告显著的“红旗”标志。

Calderon和Green(1994)首次利用公开的数据,以分析性程序的为框架,用财务分析师的预测值和报表实际记录值的差别来测定评估舞弊风险的效果。他们认为财务分析师作为这方面的专家是在综合了各个渠道所获得的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预测的,而且财务分析师还会不断地更新他们的预测,因此,预测是比较准确的。所以,会计报表的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偏差可被认为是舞弊报告的指示器。一般来说,差距越大,越需要扩大详细测试的范围。Has sell(1994),Kreutzfeldt(1994)研究也认为管理当局会对财务分析师的预测作出反映。美国SEC主席ArthurLevitte也提出了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为达到所公布的收益的目标和财务分析师所预测的目标的观点。

3 内幕人交易有助于识别舞弊财务报告。

Summers和Sweeney(1998)的研究假设是外界信息有助于提高舞弊评估能力。他们认为,内幕人(即经理人员)为了保护或增加自己的财产,会在舞弊财务报告被发现或舞弊财务报告带来负面影响以前进行有益于自己利益的股票交易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舞弊财务报告发生的年份,从事“舞弊”的经理会比“非舞弊”经理进行更多的销售交易和净交易(先卖再买),而在购买交易中两者则不存在差异。

4 董事会结构是显著的舞弊财务报告预警“红旗”标志,独立董事比例与舞弊财务报告的发生率呈负相关。

Beasley(1996)实证研究了舞弊财务报告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相关性。其理论依据是公司治理机制(例如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是基于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分歧。根据该理论推测:拥有更多独立董事和舞弊财务报告的发生率存在着负相关。研究结果支持了董事会结构是舞弊财务报告显著的“红旗”标志这一论点,外界董事的比例、独立董事的比例和“灰色”董事的比例和舞弊财务报告呈负相关。

(二)三类舞弊财务报告的“红旗”标志,验证各个“红旗”标志重要性程度及预警能力。

1988年,美国独立审计准则(SASNO 53)要求独立审计师在审计计划阶段,就应对那些会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以及异常的风险进行评估。为研究确定究竟有哪些舞弊“红旗”标志有助于独立审计师评估舞弊风险,Loebbecke,Eining,Willingham(1989)(以下称为LEW)对有舞弊审计经验的独立审计师进行调查。该研究假设前提是:评估舞弊风险不同于评估差错和贪污的风险;指出舞弊风险是非常规的,独立审计师评估舞弊风险时,需要运用知识、经验和推理能力,是“一项多属性,高水平职业判断”的工作。还提出了一种用以提高独立审计师认知舞弊过程的“逻辑”模型。该模型将“红旗”标志分成三类:1 增加舞弊风险的“红旗”标志(如:薄弱的内部控制);2 导致管理层产生舞弊动机的“红旗”标志(如:财务压力);3 相关职位上的管理者个人对舞弊的态度(如:个人道德标准)。LEW测试后得出的结论是:

(1)舞弊被独立审计师发现的概率显得非常低。

(2)通过“红旗”标志在舞弊案例中的发生次数来确定舞弊“红旗”标志的强度,发现1/4的舞弊案例是在独立审计师首次承接审计业务时发现的。

(3)上市公司比一般的公司更容易出现舞弊。这个结论与10年前精算专家(SchultzandGus tavson,1978)所提出的观点一致。

(4)有些特殊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更易发生舞弊案件。研究结果舞弊发生率最高的是机构,其次是制造业、高行业和商业。

(5)主要舞弊手段包括:高估资产(57. 7%)、漏记有关交易(31. 1%)、高估收入(29. 1%)、或有事项作出错误的会计判断(24. 5%)、误记费用(21. 4%)、披露不充分或虚假披露(20 .1%)。该研究的主要局限:尽管LEW做了一些较为深入的研究,如:增加了样本范围,引用了“逻辑”模型,扩展了所提出的问题及参与者,但是在他们的研究中没有包括无舞弊样本,这样就不能检验各项舞弊“红旗”标志的预测力(强度)。由于研究样本中的部分舞弊案例已经间隔较长的时间,参与者的回忆也就限制了LEW研究的有效性。LEW还遇到了成熟效应(maturationeffect)问题。

Belletal.(1991)(以下称BSW)扩展了LEW的研究,研究样本包括了无舞弊样本。BSW对每一个舞弊“红旗”标志采用了单变量测试,并提供了一种可用来全面评估舞弊风险可能性的整体模型,包括情况、动机、态度。但是LEW研究中的其他两个值得关注的回忆以及成熟性(maturation)的局限性④仍存在于该研究之中。

Bell和Carcello(2000)和Hansen,Mcdonald采用了Bell的数据也调查研究舞弊“红旗”标志的预警能力,但两项研究得出的结果不一致,而且是矛盾的。因此审计准则委员会认为要想将所有的数据融入到单一的整体模型中是困难的,为此如何综合分配各个“红旗”标志的权重,在SASNO.82中未提供更多的具体指导。

四、影响独立审计师评估舞弊风险的因素

Nieschwietzetal (2000)研究认为: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如何发现舞弊是一个带有经验性的研究课题。独立审计师对舞弊风险评估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审计实施的程序及合理保证揭露舞弊财务报告的程度。随着美国SASNO 53的颁布,众多研究者研究了在无辅助条件下,独立审计师利用舞弊线索评估舞弊风险的经验。主要研究成果及发现:

(一)“稀释效应”(DilutionEffect)削弱独立审计师评估舞弊风险的能力。

1 “稀释效应”使独立审计师对舞弊线索失去敏感性,增加其不能正确评估舞弊风险的概率。

Hackenbrack(1992)对于独立审计师评估舞弊风险的非诊断信息的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该研究的基础是依据心中的“稀释效应”现象判断预测的,他预测同时采用“红旗”标志和不相关信息作为审计证据的独立审计师和那些只采用“红旗”标志的独立审计师,他们所执行的审计程序是不同的。为支持该预测,他进行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同时提供非诊断信息和“红旗”标志会使独立审计师丧失对“红旗”标志的敏感性。非诊断信息越突出,“稀释效应”就越明显。

Waller和Zimbelman(2000)在分析独立审计师评估固有风险时,发现由于独立审计师采用了过多的低诊断性线索从而减弱了那些更具有诊断性线索的作用,导致独立审计师评估固有风险的正确性较低,验证了由于非相关线索和低诊断性线索带来的“稀释效应”的影响。

2 会计责任使独立审计师对舞弊风险评估显得更保守,可以提高审计效果。

Hoffman和Patton(1997)也将心理学中“稀释效应”(当决策者需要对上级负责时,“稀释效应”将更明显)引入到研究中,从而拓展了Hackenbrack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负责任”的独立审计师在判断舞弊风险方面比“不负责任”的独立审计师显得保守。“稀释效应”会使独立审计师对舞弊线索失去敏感性,会计责任使独立审计师对舞弊风险评估显得更保守,从而可以提高审计效果。

Hackenbracketal.(1997)总结到:独立审计师关注诊断性线索而不再关注非诊断性线索的决策支持(辅助)系统可以减少“稀释效应”的影响。

3 清晰要求评估舞弊风险会导致独立审计师偏离审计计划,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寻找舞弊线索。

Zimbelman(1997)认为SASNo 82清晰要求评估舞弊风险会导致独立审计师偏离审计计划,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寻找舞弊线索。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开发了一项软件记录108名独立审计师研读舞弊线索和其他非舞弊因素线索的时间;并同时调查了独立审计师遵循舞弊线索所持的态度、如何评估舞弊与差错两种不同的固有风险以及有关SASNo 82中非诊断线索造成的“稀释效应”影响。通过控制线索的类型以及阅读比率,他发现实施SASNo 82后,增加了独立审计师研读舞弊线索的时间,使在风险评估时更关注相关的舞弊线索,减少“稀释效应”。提出需要深入探寻其他可以增加独立审计师对于舞弊风险敏感性并集中关注有用线索的审计结构。

(二)独立审计师审计不同规模客户及丰富的工作经验,将会其评估舞弊风险的正确性。

考虑到舞弊的低发生率,独立审计师利用其以往经验来评估舞弊风险的是值得怀疑的(Loebbeckeetal.1989)。Hackenbrack(1993)检验了独立审计师审计不同客户的经验对审计风险评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工作经验的独立审计师对于舞弊线索的有效性不能取得共识;具有审计不同规模客户经验的独立审计师对“红旗”标志存在不同的理解。最近Knapps(2001)开展的一项表明,运用性程序评估舞弊风险时,经验丰富的审计经理比高级审计师更为有效。该项研究对审计工作的派遣及实施将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说明当审计师已经正确地评估了舞弊风险,并且安排了更多富有经验的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的情况下,结果往往取决于审计师是否正确实施了审计程序。

(三)独立审计师的职业警觉、道德标准及推理能力,影响独立审计师发现舞弊行为的能力。

Ponemon(1993)认为道德标准高及推理能力越强的独立审计师就越能判断确定管理人员参与舞弊的倾向。他在进行实验后发现独立审计师的道德标准、推理能力与他们判断管理人员的正直性呈正相关。Deshmukhetal (1998)研究得出改变独立审计师的职业警觉程度(如持职业怀疑论),会提高独立审计师发现舞弊行为的能力

五、独立审计师评估舞弊风险辅助工具有效性研究

独立审计师在评估舞弊风险时,面对两大挑战:缺乏舞弊审计经验;难以确定各个“红旗”标志适当的权重。为解决这两大难题,人们研究了许多辅助独立审计师在评估舞弊风险时的工具。

(一)舞弊风险调查问卷并不可靠。

Pincus(1989)是第一个对评估舞弊风险辅助工具的效果进行测试的。研究比较测试了采用舞弊风险调查问卷的独立审计师和不采用舞弊风险调查问卷的结果,结果表明,采用调查问卷的独立审计师虽然可以收集更广泛的数据,但并没有比不采用调查问卷的独立审计师评估舞弊风险更可靠。这些发现和Dawes(1979)提出的人们很难对来自不同渠道且存在矛盾的信息进行的观点相一致;也和“稀释效应”的研究结论相符,因运用调查列表法获得的一系列信息实质上削弱有效信息的作用。

(二)采用模型判断舞弊风险与事实更相符。

很多研究将利用模型评估舞弊风险和无辅助条件下评估舞弊风险系统进行比较分析,一个共同的发现是当存在舞弊时,模型在判断舞弊时更精确;然而当舞弊不存在时,模型法更容易显示舞弊的信号。比如在存在舞弊的案例中,Belletal.(1991)模型对86%的案例评估为高风险或很高风险,对剩下14%的案例评估为中等风险、低风险或非常低风险。当独立审计师不采用辅助系统评估这些案例时,35%的案例被评估为高风险或很高风险,36%的案例被评估为中等风险,29%的案例被评估为低风险或非常低风险。Boatsmanetal.(1997)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Hansen等人研究也得出与不采用辅助系统的独立审计师相比,采用模型判断舞弊与事实更相符。

(三)依靠决策支持系统评估舞弊风险最有效,但因承担两类责任导致独立审计师不愿意依靠决策支持系统评估舞弊风险。

GreenandChoi(1997)研究发现审计师通过使用神经系统对舞弊行为分类的模式,将大大改善独立审计师发现舞弊行为的能力;该模式几乎不会将不存在舞弊行为的情况错分在存在舞弊行为的类别中,从而向审计师发出错误信号而实施额外的审计测试。Hackenbrack(1993),Sheltonetal (2001)研究发现即便存在特定的舞弊风险因素,但审计人员在判断和评估审计风险时仍存在差异;Einingetal.(1997)研究认为逻辑模型和专家系统,是较为精确的审计决策模型,将有助于审计人员识别管理舞弊风险。

虽然在机械辅助下评估舞弊风险显得更有效,但研究指出独立审计师可能不太愿意依靠决策支持系统评估舞弊风险。Arkesetal.(1986)发现使用者一般不愿依赖决策支持系统评估舞弊风险。特别是当独立审计师的专业技能及表现欲增加时,这种不情愿就越明显。在舞弊决策支持系统中,有两个因素(决策结果和决策支持系统所涉及的技术特点)引起了这种不情愿。Boatsmanetal.(1997)调查了在不依赖舞弊风险决策支持系统情况下决策结果的效果,认为主要原因:1 存在舞弊而未发现所引起的后果的可能性;2 过分审计的后果(即,在不存在舞弊时还继续寻找舞弊的迹象);3 不正确的忽视辅助系统的后果;4 进行追加审计的成本。研究结果正如Arkesetal.(1986)所预测的,随着独立审计师对其判断的自信心上升,他们就越来越不愿意依赖决策支持系统。

Suttonetal.(1998)联系审计环境对这些后果进行了讨论,认为不愿采用辅助系统的原因之一是辅助系统产生的错误高于肯定的舞弊风险的信号;原因之二是采用决策支持系统来评估舞弊风险可能导致的诉讼后果。他们列出了采用辅助系统而会导致的两类责任:第一类责任是由于模型显示了错误的信号,或人们错误地模型从而使决策支持系统不能得到正确的判断所引起的责任;第二类责任是使用决策支持系统可发现未采用决策支持系统时所发生的报表错报,在这种情形下,有决策支持系统,但独立审计师却不采纳,就会被认为存在疏忽,若某些师事务所没有决策支持系统而不能应用决策支持系统评估舞弊风险时,就不会被认为存在疏忽。

六、对我国的启迪

1 认真总结和归纳我国具有丰富审计舞弊经验的独立审计师对舞弊“红旗”标志的认识,研究和探索识别我国上市公司舞弊财务报告重要“红旗”标志,以帮助我国独立审计师提高发现和揭露管理舞弊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有效提高独立审计师揭露舞弊财务报告的能力,中注协于2002年了《审计技术提示第1号———财务欺诈风险》,以提醒独立审计师关注九大类54个财务欺诈风险因素。在我国究竟哪些财务欺诈风险因素具有显著预警能力,急需有丰富经验的独立审计师调查研究和认真总结。我们认为会计职业界和审计界应该在借鉴美国独立审计师“红旗”标志的经验研究成果及实证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我国有丰富经验的独立审计师对舞弊财务报告“红旗”标志的认识;特别是要归纳出在发生的典型舞弊财务报告案例的,研究和探索识别我国上市公司舞弊财务报告重要“红旗”标志。

2 的舞弊审计准则是独立审计师履行舞弊审计责任依据和标准,改进和完善我国独立审计准则,为独立审计师发现和揭露舞弊财务报告提供较为详细的指南是当务之急。

为指导和帮助独立审计师突出重点、理清思路,发现和揭露舞弊财务报告,美国独立审计准则为独立审计师提供了超过40多个需要关注的舞弊“红旗”标志,虽然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错误与舞弊》第6条对独立审计师舞弊审计责任做了规定:“独立审计师应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充分考虑审计风险,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以合理确定能够发现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误及舞弊”。中注协也了《审计技术提示第1号———财务欺诈风险》,以提醒独立审计师关注财务欺诈风险因素,但审计技术提示不属于独立审计师的执业准则、规则范畴,独立审计师如何发现和揭露舞弊财务报告缺乏较为详细的指南,对独立审计师如何履行职业谨慎概念也缺乏具体指导。改进和完善我国独立审计准则,为独立审计师发现和揭露舞弊财务报告提供较为详细的指南,是会计职业界当前面临和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任务。

财务风险研究开题报告篇2

[关键词]非审计服务资本市场

一、引言

安然事件之后,美国国会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禁止注册会计师向审计客户提供大部分类型的非审计服务。在我国,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6号—支付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及其披露》中则是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按照财务审计费用和财务审计以外的其他费用进行披露。非审计服务的提供及其对资本市场的伤害问题便一直处于社会公众的争议之中。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对现阶段我国会计公司的业务多元化与资本市场信息风险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即研究非审计服务是否影响信息风险?非审计服务对信息风险的影响是否通过影响财务报告质量作用的?我国会计公司在非审计服务的发展过程中是否应效仿国际“五大”剥离非审计业务?目前国内尚无学者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回答这一问题,本文拟就此做初步尝试。

在政府监管部门或学术界,尚未就非审计服务对审计质量及资本市场的影响在政策、理论与经验上取得一致意见。从理论上进行分析,非审计服务对信息风险的影响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

观点一:非审计服务会产生信息风险。这种观点认为非审计服务对信息风险产生不利的影响。审计收费使客户和审计师之间建立的经济关系,甚至形成对客户的经济依赖。非审计服务降低财务报告质量;即使审计师独立地做出审计决定,投资者和公司的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因为怀疑公司的经理人和审计师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不是股东权益最大化,也不会相信信息是可靠的,从而产生额外的信息风险。

观点二:非审计服务不会产生信息风险。这种观点认为注册会计师提供审计服务与非审计服务具有协同作用,审计服务与非审计服务相辅相成,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根据这一观点,非审计服务对财务报告质量产生正面影响,随着财务报告质量的提高,信息风险降低。

二、非审计服务对信息风险的影响路径及研究假设

路径一:非审计服务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财务报告质量,进而降低信息风险。即非审计服务通过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对信息风险产生影响。

路径二:控制财务报表质量,即排除财务报告质量队信息风险的影响因素,非审计服务的增加,仍然可以对信息风险产生影响。

根据非审计服务对信息风险的影响路径,提出并检验以下两条基本假设:

H1:用财务报告对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能力衡量财务报告质量,非审计服务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对财务报告质量是否产生正面或者负面影响?

H2:控制财务报告的预测能力,用资本成本和买卖价差作为信息风险的替代变量,非审计服务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对信息风险是否仍然产生影响?

三、研究样本及数据来源

根据上市公司的披露特点,为了模型回归的精确性,按照以下步骤来筛选数据。1.挑选出本年度向事务所支付了非审计服务的上市公司。

2.如果上市公司未向同一家事务所支付审计报酬,则不选取。

3.鉴于金融企业的特殊性质,将其剔除。

4.剔除没有明确区分审计、非审计服务的上市公司。

5.结合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剔除数据不全的上市公司。

四、研究模型

变量说明如下:

AbsDEV残差的绝对值;TA:总资产;NASRATIO=非审计服务费用或总费用;BTM=账面值或市值;I_NEGBTM=1,当BTM<0时;I_NEGBTM=0,当BTM>0时,STDROA:净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ROA净资产收益率;LEVERAGE资产负债率;;NUMEST:证券分析师跟踪的数量;LOSS=1当净收入为负时;否则LOSS=0;Big5/4=1事务所的规模,当审计公司是四大或者五大公司之一时;否则Big5/4=0;AUDITOPINION=1标准审计意见;AUDITOPINION=0包括持续经营的非标准审计意见。

:产业效应

beta:最小二乘法(OLS)回归的β值

COC:基于Ohlson-Juettner模型的资本成本

SIZE:公司市值的自然对数

SPREAD:买卖价差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2003年~2007年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规定披露同时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与非审计费用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盈余管理的角度,用财务报告对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能力衡量财务报告质量,以资本成本和买卖价差作为信息风险的替代变量,在国内首次验证了非审计服务的资本市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后,通过验证以上两条假设,得出结论:非审计服务有利于提高财务报告质量并且降低信息风险。可见,在我国目前的环境下,对相关披露机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非审计服务的不良后果,但没有必要像SEC一样防微杜渐,禁止注册会计师向审计客户提供大部分类型非审计服务。

参考文献:

财务风险研究开题报告篇3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审计,通常简称年报审计,是注册会计师审计中最重要的业务。根据新审计准则,年报审计实施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是以审计风险为出发点,通过对产生风险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调整审计策略和审计资源分布,使审计成为一个不断克服和降低风险的过程。可见审计风险在审计中居于中心位置,与审计过程的许多事物存在密切联系,因此不能孤立研究审计风险,需要从审计风险内在构成要素与外部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来研究审计风险的规律,我们用审计风险结构一词来概括审计风险内在构成要素与外部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

一、研究审计风险结构的意义

2006年公布、2007年开始实行的审计准则并没有明确提出审计风险结构,但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新审计准则中还是包含了审计风险结构。年报审计属于鉴证业务。鉴证业务风险在审计准则中被表达为在鉴证对象信息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提出不恰当结论的可能性,它包括注册会计师不恰当地提出鉴证对象在所有重大方面遵守标准的结论的可能性,可分为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之间的关系用模型表示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这个等式将重大错报风险作为审计风险的构成项目,视为一个达到控制审计风险的中间环节,并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年报审计风险结构既包括审计风险源、审计风险构成项目与审计失败等审计风险结构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外部要素,如直接关联的财务报告错报、投资者损失等之间的关系。研究审计风险结构对审计理论和方法都具有积极意义。从实务操作来看,审计风险结构连接被审计对象认定、审计证据和审计意见,界定应该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决定了审计质量和审计成本。从理论研究角度来看,审计风险结构是联系审计目标、审计责任的中间环节,对区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界定注册会计师的权利和义务,研究审计的性质都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显然,在现有的审计准则中审计风险结构的内部要素是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相应的审计风险源也被分为两类:审计人员之外的其他主体的事务和审计人员的检查事务两类。审计风险的外部要素也仅仅注意到财务报告自身,没有考虑其他相关的事物,所以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审计风险结构。

二、重大错报风险的判断结论应该是审计结果而不是审计风险的中间环节

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时,会使用经过注册会计师鉴证的信息。这样投资者就容易将投资失败与审计联系起来。实际情况可能信息是可靠的,但投资者错误理解了意思;也可能是信息本身确实存在缺陷,但注册会计师却未发表合适的意见。可见,一旦发生了投资失败,为财务会计报告提供合理保证的审计报告和注册会计师也就自然会成为焦点之一,将会面临更高的审计风险。从这个角度来看,审计风险与投资者失败之间存在关联,审计风险主要来自于投资者的压力。年报审计风险就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未能提示投资人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并导致被追究审计责任的可能性。

有了这个认识后,就需要重新审视审计准则中的重大错报风险。在审计准则中,注册会计师鉴证的目的按鉴证业务的保证程度分为合理保证和有限保证,但不管是哪种鉴证保证程度,目的都是使投资者获得比单纯财务报告更为可靠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导目标不是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对确实存在问题的财务会计报告的信赖程度,而是应当告诉会计信息使用者面对的财务会计报告是否存在重大错报的程度。因为,投资者利用审计报告的最终目标是判断财务会计报告“可用”程度,而不是“可信”程度。

重大错报风险可以分为环境风险和控制风险。其中环境风险实施主体是公司所处的行业和利益相关者,在审计工作实施时,企业内部管理团队与审计人员都对其无法改变,环境风险在审计时已经是一个常量。控制风险实施主体是企业内部管理团队,投资者希望获得的是利益,内部控制状况良好只是实现投资者利益要求的手段,而且不是主要的手段,只是辅助工具。投资者的利益主要来自于未来的收益,所以在审计时企业仍然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的经营活动来改变未来收益。控制风险对审计人员来说,只能通过影响企业管理团队行为才能将其改变。

重大错报风险是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的程度,这不是控制审计风险的中间环节,而是整个审计风险的起因。注册会计师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年报存在的错报承担责任,这是会计责任,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审计报告中是否恰当提示被审年报中存在重大错报风险。所以在风险结构中,审计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两者不是从属关系,而是平等的事务,而且两者存在因果关系,审计风险是果,重大错报风险是因。

三、重要性作为判断标准应该从属于审计风险,而不是与审计风险对等的、前置的事务

新审计准则单独列示了重要性准则,其中界定了重要性的含义,指出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原因,并应当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即首先为财务报表层次确定重要性水平。同时,还应当评估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以便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在确定审计程序后,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将增加。在评价审计程序结果时,注册会计师确定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可能与计划审计工作中评估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重新确定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并考虑实施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准则显然是将重要性水平作为审计风险对等的事务。

结合审计风险来看,重要性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自我设定的一个标准,这个标准被用来衡量被审财务报告中的错报是否属于重大错报,即在多大程度上有可能会导致投资人决策错误。所以重要性并不直接带来审计责任,而是审计风险中的一个判断标准,用来判断审计后的财务报告中存在错报漏报的程度。

审计报告的类型包括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除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外,其他三种审计报告说明将要公布财务报告存在三种不同程度的错报漏报,但是重要性水平只有同一程度的,所以重要性作为判断财务报告错报漏报的标准也应该区分为多个层次的具体指标。比如: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或漏报使得相关信息完全不可信赖,审计人员本来应该发表否定意见审计报告,但实际发表的却是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这导致投资失败的可能性比实际发表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导致投资失败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这两种状况中包含的审计风险存在巨大差异。

那么,重要性水平应该分解为三种情况: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使相关信息完全不可信赖,一般投资者都会做出完全错误的决策;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可能使部分重要信息不可信赖,部分投资者会做出错误决策;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使部分信息不可信赖,少部分投资者产生错误理解做出错误决策。

相应的审计风险就会被分为多个层次:一级风险,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使相关信息完全不可信赖,但审计报告没有提示。二级风险,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可能使部分重要信息不可信赖,但审计报告没有提示;或者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使相关信息完全不可信赖,但审计报告提示为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仅仅使部分重要信息不可信赖在;三级风险,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使部分信息不可信赖,但审计报告没有提示;或者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可能使部分重要信息不可信赖,但审计报告提示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使部分信息不可信赖。

由于重要性也被区分为多个层次,审计风险可以更为精确地定义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中表达的被审计财务报告的错报漏报程度比实际状况更好的可能性。可见,在风险结构中,重要性水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审计风险提供判断标准,应该从属于审计风险。

四、新审计风险结构模型

1.审计风险的内在构成要素:检查风险、质量控制风险和道德风险

经济活动中的风险始终是一些主体对另一些主体的利益要求或者责任。识别风险应该从这些主体相互之间的关系出发。审计风险存在于投资者、公司和审计人员之间的关系。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那么会没有主体通过诉讼向审计人员追究法律责任,审计风险实际上不存在,可以说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审计报告导致投资者失败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在投资者面临重大损失时,并且审计报告没有提示财务报告中的重要错报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对于审计人员来说发现并在审计报告中提示被审计财务报告的重要错报是降低审计风险的唯一可控的良性解决问题的办法。

那么,凡是能够导致审计人员不能向投资人提示财务报告中应有的错报漏报的情况都属于审计风险来源。了解和控制审计风险来源是控制审计风险的关键。审计风险来源按主体特性可以分为:检查风险、质量控制风险和道德风险。

检查风险实施主体是审计人员,指审计人员通过自己的审计检查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中存在的重大错报的可能性。质量控制风险是审计单位自身的质量控制程序和监督机制没能发现审计人员未发现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的可能性。审计道德风险,是审计人员在审计检查或质量监控中发现被审计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但是在审计报告中未能提示投资者这些错报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检查风险×质量控制风险×道德风险

这三个风险要素不仅仅代表了三个最重要的审计风险来源,也是审计人员可以控制的主要程序,还能够明确会计师事务所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在审计风险中应该承担的责任。检查风险主要取决于审计小组团队的职业能力,质量控制风险主要是由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决定,而道德风险在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面审计意见购买时比较高。

2.检查风险应该进一步细化至具体审计程序执行人

在上述三个内部主要风险要素中,检查风险是最主要的风险要素,也是审计工作的主要部分。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设计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并有效地执行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注册会计师通常无法将检查风险降低为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注册会计师通常并不对所有的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进行检查;二是注册会计师可能选择了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或是审计程序执行不当,或是错误理解了审计结论。第二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适当计划、在项目组成员之间进行恰当的职责分配、保持职业怀疑态度以及监督、指导和复核助理人员所执行的审计工作得以解决。

注册会计师工作是团队工作,一个鉴证业务项目往往需要数十人团队协作。工作团队中的工作人员执业能力和素质及所从事的工作将会影响检查风险。如果能够将检查风险分解至具体的审计工作,并据以评价为降低检查风险应该安排的工作人员,而不仅仅是审计程序,那么检查风险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制,也能够为审计团队业绩评价提供依据。

年报审计的审计程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被审计财务会计报告各项认定的检查,那么检查风险就可以分解到具体认定,根据各个企业具体认定的评价检查风险水平,相应的检查风险也就可以细化至执行具体认定检查的审计人员。

3.审计风险的外部构成要素:财务会计报告和投资者决策

财务风险研究开题报告篇4

【摘要】本文以我国a股市场对2010-2012年年报过补充更正公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会计差错更正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综合考察了不同会计差错更正对审计风险的不同影响。从总体上看,会计差错更正发生或是更正项目越多,说明问题严重,管理层恶意操纵财务报表,公司内部治理恶化,从而增加注册会计师审计成本,导致审计风险增加。进一步发现,涉及核心利润项目的差错更正对审计风险的影响是显著的。

 

【关键词】会计差错更正;审计风险;公司治理

一、引言

近年来上市公司会计差错更正现象日趋频繁,根据研究文献统计,在2002一2006年间,我国a股市场进行差错更正的公司累计达到991家(沪市517家,深市474家)。这一现象给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转带来了威胁,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同时也给注册会计师控制审计风险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审计风险的产生是多方面、多方位的,它可能产生于审计主体,也有可能来自于被审计单位,甚至产生于审计报告的使用者。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及被审计单位业务的复杂程度均会对审计风险有影响。因此,有的信息使用者在错误接收和使用审计信息以致投资决策失误时,有可能将责任推卸到注册会计师身上,使得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不断加大。

 

二、文献综述

在美国,由会计变更产生的会计报表重述问题引起了上市公司监管层和广大投资者的关注,更有众多的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美国学者palmrose等(2000)对重述财务报表与审计师诉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研究了1995一1999年间在sec备案的416家有重述的公司样本,14%的样本有审计师诉讼。他们将重述区分为经济重述和技术重述,凡影响核心收益的交易、账户的重述为经济重述,包括利润表误报和有关的资产负债表项目。同时审计师更可能因经济重述而遭到诉讼,而且其中的收益重述是最主要的。

 

coffee(2003)从安然事件的分析入手,认为利益关系迫使审计师向公司采用激进的会计政策妥协,没能及时纠正报表中存在的实质性错误,导致日后会计差错更正的发生。他认为发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司审计师独立性较差。

 

我国学者张为国、王霞(2005)以1999-2001年发生财务重述即会计差错更正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检验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质量。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财务重述公司之前年度的蓄意错报的行为,注册会计师有所察觉并反映在审计意见中。

 

谢新风(2010)利用博弈的方法对财务重述与审计风险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2007—2009年度深沪两市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幅度与审计风险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由于再融资、不被st以及避免退市等需求,具有强烈的进行财务重述的动机。财务重述所导致的利润虚增额与审计风险成正比,财务重述所导致的利润虚增额越大,审计风险越大。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会计差错更正和审计风险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在这一领域展开深入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众所周知,现代公司的典型特征是在产权结构上实现了所有权与控制权的某种分离,公司问题显得较为突出。公司的管理层都会有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因此,他们为了突显自己的业绩,可能会通过虚构利润、虚假陈述等手段来粉饰财务报表,而会计差错更正是粉饰财务报告的很好隐蔽手段,操作比较快、运用范围广而且不影响本期利润。所以,管理层不惜被监管部门关注的风险,利用会计差错更正达到不被st、申请恢复上市或其他的关键情况等其他目的。与此同时,为了顺利通过会计师的审计,管理层会企图通过审计收费水平来影响审计师的独立性而达到规避不利审计意见的目的,获得对自身有利的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同样作为经济人的审计师也会经不住经济利益的诱惑与上市公司管理者合谋,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这不仅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更增加了注册会计师自身的审计风险。

 

因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可对经营者的行为构成有效的制约,减少其为自己的利益而进行的会计操纵,增加财务报告的可信性。从而降低注册会计师承担的审计风险。

我们以年报补充更正公告的公司为研究样本,上市公司年报补充更正公告中的会计差错更正越多,则说明上年的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或差错(即存在瑕疵),意味着公司治理问题严重,出现重大错报的可能性越大,注册会计师审计成本加大,审计风险提高。根据上述理论以及审计独立性的特征,结合会计差错更正公司的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会计差错更正,本文对审计风险与会计差错更正的相关性做出假设。并由此提出假设一:

 

假设一:会计差错更正发生与审计风险成正比

很多实证研究表明,为了达到上市公司扭亏为盈、配股和巨额冲销等目的,使利润虚增或虚减是上市公司进行会计差错更正的主要目的。而大多数公司进行的会计差错更正是使利润虚增的,少数使得利润虚减。会计差错更正对当期利润影响程度越大,就越容易引起注册会计师的关注,也更容易增加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使得审计难度加大。而会计差错更正的发生多数是利润变动影响的。由此提出假设二:

 

假设二:涉及核心利润变动的会计差错更正与审计风险成正比

从会计差错更正所涉及的具体会计问题来看,本文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所更正的会计问题对合并利润表的影响上,并据此划分为核心利润、非核心利润、税费相关和资产负债项目调整四大类别,这与gao(2003)、palm-rose and scholz(2004)的研究分类基本一致,我们用补充更正项目的类型来区分审计风险。一般来说,投资者和证券监管者更加关注经济后果严重的补充更正信息,也即涉及到利润表项目的信息。对于投资者而言,利润表信息直接反映了公司当期的经营成果,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综合指标。我国证监会经常利用公司的经营业绩信息(如净资产收益率、是否亏损等)来界定企业是否需要特别关注、是否应该退市或者是否有权进行权益再融资等。现有研究结果也支持这个观点。

因此,相对来讲,涉及利润表的项目的经济后果更为严重,相应地,带来的审计风险也更高。如anderson and yohn(2002)和魏志华等(2009)都发现,当财务重述内容涉及销售收入、利润等核心项目时,市场反应更加强烈,相应的经济后果也更严重。

 

四、研究设计

1.样本选择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2010-2012年底过补充更正公告的公司为研究样本。共计207家,其中34家公司部分研究数据缺失,本文的最终研究样本为173家。本文的补充更正公告数据均来源于巨潮资讯网(cninfo.co

m.cn),研究设计中的其他变量数据大部分取自csmar数据库,但审计费用主要是通过手工查阅万得(wind)资讯数据库所搜集的。

 

2.审计风险的量化

因为审计收费主要是按照资产总额来确定的,因此本文在确定正常审计收费时是利用2010-2012连续三年在深市和沪市上市的所有公司为样本,估算出正常审计收费的回归系数,然后再用这个一元回归方程来计算会计差错更正公司的正常审计收费。

 

五、实证结果与分析

1.描述性分析

本研究按照样本选取标准和方法,共筛选出合格样本173个。经过统计发现,173个差错更正的公司中具有核心利润更正的公司有62家,占总样本的35.83%,反映了核心利润更正是会计差错更正中的常用手法。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最小值为2.2%,最大值为89.41%,比例相差甚大,说明不同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很大区别,这就有可能影响到注册会计师对不同公司审计检查的审计风险不同。

 

2.回归结果与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审计风险与差错更正的回归系数为0.439(p>0.1),审计风险与差错更正的相关性关系不明显,有可能是差错更正公司披露的审计费用不准确,导致审计风险误差大,回归结果不是理想。审计风险与核心利润的回归系数为0.000(p<0.01),这说明审计风险与核心利润差错更正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假设2成立。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对2010-2012年度深沪两市上市公司会计差错更正与审计风险的实证研究发现:(1)我国上市公司由于再融资、不被st以及避免退市等需求,具有强烈利用会计差错更正操纵公司利润的动机。(2)差错更正是上市公司利润虚增动机的主要变通手段。(3)涉及核心利润变动的会计差错更正与审计风险成正比。

 

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需要加强对上市公司和审计市场的综合治理,于是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会计差错更正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

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确保其对会计信息披露的促进和监督,抑制重大差错更正的发生,需从多个方面对公司治理加以改善:要进一步设计最优的股权结构和形成合理的股权集中度;要控制资产负债率,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建设;要继续优化董事会结构、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来有效激励和约束经理层;要加强监事会建设,设立审计委员会以确保内部监督的效力。

 

2.加大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投资者往往无法对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作出判断,这就要求独立性很强的注册会计师发挥其鉴证的作用。因此不应规避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只要能证明会计差错对发生当期的影响的确重大,而当时执行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却没有发表相应的审计意见,那么,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事务所就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应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无论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是否还在为披露差错的企业提供审计服务,都应当为其前期的行为负责。

 

3.完善证券监管制度

近几年来,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政策和监管手段有所加强,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一些针对上市公司的具体监管政策还显得过于简单和笼统。为避免上市公司通过粉饰财务报表而获得自身目的,应对证券监管制度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u.s.generalaccounting office.financial statement restatements:trends,market impacts,regulatory responses,and remaining challenges.gao-03-138,2003.

 

[2]palmrose,z-v.,and s.scholz.the circumstances and legal consequences of non-gaap reporting:evidence from restatements[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04,21:139-180.

 

[3]heninger w.g.(2001),the associati on between auditor litigation and abnormal accruals.the accounting review 76(january):111-126.

 

[4]paul kchaney,kirk lphilipich,"shredded reputation:the cost of audit failure",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2.

 

[5]潘克勤.公司治理、审计风险与审计定价——基于ccgi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08(1):106-112.

[6]蔡吉甫.公司治理、审计风险与审计费用关系研究[j].审计研究,2007(3):65-71.

[7]雷敏,吴文峰,吴冲锋,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补充更正行为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06(4):

财务风险研究开题报告篇5

【关键词】 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会计控制;信息系统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与经济业务的不断融合,所有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平台

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会计信息化的定位应当从会计所处的信息化环境出发。无论是企业信息化,还是会计信息化,都是基于Internet、 Intranet和 Extranet 的互联网基础上的,企业的经营活动则是在网络经济的基本形式――电子商务及随之发展的网络财务、网络会计和网络审计的运行环境中进行的。企业的财会信息是企业最为重要的管理信息。可以说,没有财会信息这种价值量的连续、综合和系统的信息,一切管理信息都是不完整和不完善的,没有财会信息的网络化,也就没有企业信息的网络化。当今世界,会计信息系统(AIS-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作为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与各业务子系统实现了高度的信息集成。以EPR为代表的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特征就是供应链管理和信息的高度集成,而会计信息化提供的正是供应链管理中连续、综合和系统的信息,反映与控制的是整个供应链中资金的信息流,相对于物质的信息流这是更重要的信息流,它控制着物流,影响着资本的保值与增值,以及企业内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引自金光华“在企业信息化环境中的会计信息化定位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年第2期)因此,会计信息系统所反映和监督的资金流动及其信息流,控制着业务信息系统的物质流动及其信息流。会计信息系统反映、监督和控制、参与决策的职能正是企业内部控制职能的主体部分。

当前,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人们却对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特别是基于信息技术的风险管理型的企业内部控制及其解决思路缺乏研究与对策。这与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不相适应。同样,研究内部控制问题,也不能不研究它的主要方面――会计控制问题,本文正是从基于信息技术的风险管理型会计控制角度来研究内部控制的。

根据美国上市公司的调查资料(见表1),表中列出的内部控制,主要是会计控制的一些主要方面:收入确认、固定资产、财务报告和结账、采购付款、人力资源(工资和福利费用)、公司层面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其中信息技术控制的缺陷占据了内部控制缺陷的最大比例。

表1美国上市公司在各业务流程中存在的控制缺陷、显著性缺陷和实质性漏洞所占的比例

(数据来源:毕马威404学会的调查,2005.2)

因此,从信息技术角度看,与其说是解决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不如说是解决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主要是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的整体框架、体系问题,而企业内部控制中大量和基本的是属于会计控制方面的事项。正是基于这样背景,有必要对基于IT环境的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体系,重点是会计控制信息体系进行研究。

2.国际背景

从国际背景看,财务报告舞弊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会计数据造假则是不法分子,主要是心怀不轨的公司管理层进行财务欺诈、财务报告舞弊的主要手段,通过所提供的失真的会计数据,经过信息系统加工处理而的虚假财务会计信息,欺骗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其直接后果就是造成社会财富的非公平转移和广大投资者的巨额损失。笔者发表于《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上的文章“财会信息系统中原始数据失真问题研究”中提到:“财务会计领域中,许多财务舞弊案件是由于财会信息系统加工的原始数据失真所造成的,而且其中多数是公司管理层蓄意造假的故意行为,而并非是信息系统本身出了什么毛病。”文章根据舞弊理论分析了造成原始数据失真的原因。面对非故意行为与故意行为,研究了技术与非技术层面的对策措施,特别是针对公司管理层蓄意造假的故意行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对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加大公司的财务报告责任和财务披露义务。”

国际上,为了应对日益猖獗的会计造假和财务报告中的舞弊,1985年,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美国会计协会(AAA)、财务经理人协会(FEI)、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管理会计师协会(IMA)等联合创建了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通常称Treadway委员会)。该委员会目的在于针对财务报告中的舞弊(会计控制的重要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1987年,基于该委员会的建议,成立了COSO(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发起组织委员会),专门研究内部控制问题,了《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该框架自以来,得到了广泛认可,并在多数国家应用。在应用过程中,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特别是强调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建立应与企业风险管理相结合。(引自?fr=grl)。而内部控制的首要任务是搞好企业风险防范控制,其目的就是要保证企业在充满风险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和牺牲获得最大的成果和收益。

风险防范控制是企业一项基础性和经常性的工作,企业内部控制机构中应当有专门从事风险评估和控制的部门或岗位,负责有关风险的识别、预警、报告、规避和防范等工作。

(3)是我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走出国门的需要。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中提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著名品牌。特别提到要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

因此,我国企业要走出国门、参与全球竞争,或者要在海外上市,就必须了解萨班斯法案、 COSO的有关规定和国际会计准则、上市规则。对企业的审计要求,研究国际环境下风险管理型的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要求等。

(二)研究要达到的目标

1.跟踪和收集国内外的有关文献、案例与实证研究资料,比较研究我国及其他国家的有关法案、规范、制度和规定;

2.立足国情,实行创新,提出既与国际接轨的,又适应我国企业现实的风险管理型企业内部控制,特别是会计控制的理论体系;

3.重点是基于IT环境,落实在风险管理型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特别是会计控制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上;

4.发表有关学术论文和著作。

(三)研究方法

1.规范研究与案例分析、实证分析相结合;

2.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3.寻找战略伙伴,成立联合课题组:(1)与企业相结合,特别是准备“走出去”和“海外上市”的企业,协助它们设计与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基于信息技术的风险管理型的企业内部控制,特别是会计控制体系;(2)与软件公司相结合,协助它们设计与完善基于信息技术的风险管理型的企业内部控制(含会计控制)通用/专用软件系统。

(四)主要内容

本文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课题研究背景、意义、目标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从论述风险与风险管理入手,分析了风险与风险管理的定义、重点放在企业可能遇到的风险及其对策上,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不仅仅是一种可能遇到的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的危险,更重要的是一种获得经济利益的一种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是不断适应风险、控制和利用、驾驭风险的结果。提出企业要由对待风险的消极避让转向积极应对,在与风险的搏击中为企业的发展谋求最大利益的观点,这也是本文讨论风险管理型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出发点;第三章围绕会计控制与会计信息化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提出会计信息化的新阶段就是风险管理型会计控制信息系统的建设。其特点首先是与国际接轨,必须符合COSO对风险管理型内部控制的要求,以及COBIT对信息系统评价和治理的要求。其次,作为风险管理型内部控制主体部分的会计控制系统更多的是解决半结构性问题和非结构性问题,需要“量体裁衣”、“看菜吃饭”,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及原来所用的计算机系统不同而有所不同,这将是一种个性化全新的系统设计,也是本文对风险管理型会计控制体系建设的基本观点,该章还以金蝶公司在这方面所做出的尝试作为案例展开讨论;第四章提出了对策建议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一)风险与企业风险

首先,什么是风险?

“风险”一词,早已有之。古时候,渔民们在出海捕捞打鱼的生活中,最大的危险来自大海的风暴,所以,沿海地区众多的妈祖庙、观音殿也都是人们祈求大海风平浪静,保佑平安的一种精神寄托。在渔民的眼光中,“风”即意味着“险”,因此在远古时期就有了“风险”的说法。

另一种说法是风险(RISK)来自拉丁语,也有的说来自阿拉伯语、西班牙语,但比较权威的说法是来源于意大利语的“RISQUE”一词。在早期的运用中,也是被理解为客观存在的危险,体现为对人们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的自然现象或者航海遇到礁石、风暴等不测事件(引自);同时,也要符合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到海外上市等的要求。

(2)风险管理型会计控制信息系统作为风险管理型内部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这样说,价值量的内部控制信息要占到企业全部内部控制信息量的70%以上,特别是在现代市场经济和国际金融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其所起的作用和重要性远非原有的会计控制在企业中的地位可比,会计的反映、监督的职能,特别是控制与参与决策的职能将达到极大程度的发挥。在新的条件下,会计信息化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这是一种质的飞跃。

(3)由于战略风险管理虽然其概念框架具有共性,但在不同的企业,其所处的内外环境很不相同,可能遇到的风险类型、风险偏好及风险应对上也是“因险而异”和“因企业而异”的,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在信息系统的设计上就必然体现较强的个性化,这与从解决结构性问题着手,按会计制度严格规定的程序、方法进行记账、算账、报账的会计电算化发展起来的一般的会计信息化有本质上的不同。风险管理型会计控制信息系统更多的是解决半结构性问题和非结构性问题,需要“量体裁衣”、“看菜吃饭”,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及原来所用的计算机系统不同而不同,将是一种全新的系统设计。由初期的会计电算化个性软件的开发,发展到商品化、通用化会计软件的开发,又发展到新的更高层次的,面对不同企业需求的风险管理型会计控制信息系统个性化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符合 “否定之否定”的事物螺旋式上升的规律,是一种质的飞跃与进步。具体在下节展开讨论。

(二)风险管理型会计控制信息系统建设

风险管理型会计控制信息系统从会计的反映、监督、控制和参与决策的职能来说,它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又是企业风险管理型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和基本的组成部分,同样具有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的八个构成要素,分述如下:

1.会计控制的内部环境

首先,它包括下列内容:

(1)董事会、监事会、及审计、预算、薪酬等专业委员会的组成,独立董事的构成,及他们在企业战略风险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2)风险管理理念、风险偏好和应对方式,对会计和内审工作人员来说,就是有关财务风险、资金风险、投融资风险等的管理理念、偏好与应对能力与方式。

(3)员工的诚信与道德价值观,对会计和内审工作人员来说,就是“不做假账”和遵守会计、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具有相应地从事财务管理、会计审计工作的专业资质及能力,以及掌握会计与审计信息化的能力。

(4)权利与职责的分配,如内部会计控制包括授权与批准制度、从事财务记录和审核与从事经营或财物保管职务分离的控制等。

其次,明确当前企业面临的监管环境。

(1)自2006年7月15日起,凡是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都必须执行《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中国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当然不能例外,事实上,已有不少中国公司为了达到《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要求,不惜花重金聘请外国公司为其设计内部控制体系。然而,有些并不理想,并不适合我国海外企业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因

此,对已经或准备到海外的上市公司,如何按照《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强化企业管理层评价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性的责任要求,来为他们设计以会计控制为主的内部控制体系,既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更具有现实的应用价值,是一个很广阔的市场。

(2)2007年1月1日,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新会计准则在国内上市公司施行,新会计准则在会计事项的确认、记录和报告上与过去有很大不同,将对会计信息系统产生直接的影响。

(3)2007年3月2日,财政部会计司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征求意见稿,包括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虽然还很不完善,但其中绝大部分的内容是属于会计控制的内容。

(4)2007年11月20日,国资委自2007年起,选择重点企业对管理级次在三级以下企业全级次上报财务决算报表试点工作,标志着将首次对中央企业的三级以下子公司实行直接监管。 这些监管环境的新变化,是重要的环境因素,必须认真考虑。

再次,根据前述的构建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要求,构建符合本企业特点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其中包括企业财务与资金风险管理子框架。

2.目标设定

制定明确的战略和目标,明确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及风险管理活动从董事会及各级负责人到每一位员工的相关责任。在企业战略目标及相关目标如利润目标、预算目标、财务指标目标等设定的基础上,鉴别可能影响战略和目标实现在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风险,并深入分析各个风险之间的内部联系,对风险偏好及风险可接受程度进行分析等。

3.省略/qiyeyanjiu/070730/15320776-2.html)。

4.风险评估

在财务管理方面,主要有:投资风险评估;筹资风险评估;信用风险评估;合同风险评估等。

将辨识出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价风险对企业目标的影响,估计风险的可能性及程度,结合风险预警制度,与设定的控制范围相比较,以便及时发出不同颜色如黄色、橙色、红色、黑色等代表不同严重程度的风险警报。评估技术的应用:在风险评估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评估技术,评估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频繁度,风险事件的潜在影响及其成本的高低,最后绘制一张风险地图。

评估风险事件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基于知识(Knowledge-based)的分析方法、基于模型(Model-based)的分析方法、定性(Qualitative)分析和定量(Quantitative)分析相结合方法,无论何种方法,共同的目标都是找出企业面临风险的程度及其影响,以及目前安全水平与组织安全需求之间的差距。

5.风险应对

根据风险带来的影响不同有8种主要对应方法:接受、减轻、增加、避免、降低可能性、减少结果、转移、利用,其中接受、增加、转移、利用更是积极地面对和驾驭风险的观点的体现。

6.控制活动

通过控制活动,调整风险地图,将风险尽量调整到企业的风险偏好以内。在降低和接受风险的情况下,估算这些控制活动所带来的成本费用、额外费用、保险费用以及回报。

7.信息与沟通

指系统有高效的信息沟通渠道。信息系统应当有效地追踪企业当前正在发生的风险事项以及已经避免的风险事项。同时企业还要保证有及时的关于企业各个层面的风险管理报告。

8.监控

风险的数量和可能性会随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需要持续的监控。监控可以使企业明确在下一步的风险管理中应当改进的问题,了解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将给企业带来的利益与价值,控制成本费用;了解风险评估的正确性,为下一次的评估提供经验教训。

(三)内部会计控制常用的主要方法

1.组织规划控制

2.授权批准控制

3.全面预算控制,它也是企业风险管理型内部控制的一种主要形式。

4.会计业务控制

5.财产保全控制

6.人员控制

对经济工作的重要岗位员工(如销售、采购、出纳)建立职业信用保险机制,如签订信用承诺书,保荐人推荐或办理商业信用保险;工作岗位轮换和定期休假制度,通过轮换和安排人员顶替休假职工等手段,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错弊情况等。

7.风险防范控制

8.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控制

企业对外的财务报表必须及时、正确和符合信息披露规范,单位领导人及总会计师对此负有责任,甚至法律责任。

9.内部报告控制

10.管理信息系统控制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要加强对电子信息系统本身的控制;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通讯手段建立对企业各方面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含内部会计控制信息系统。

与上述内部会计控制密切有关并相辅相成的是内部审计控制,它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对其他内部控制包括内部会计控制的再控制。从传统意义上说,企业设置的内部审计部门是对企业内部经济活动、财务会计和管理制度是否合规、合理和有效的独立评价机构。现代内部审计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观念下,进一步参与到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中。如年度审计计划与公司最高层的风险战略连接在一起,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当前的风险分析确保其审计计划与经营计划、全面预算计划相一致,帮助管理者发现并评价重要的风险因素,促进组织改进风险管理体系;评价并改进公司治理程序,对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作出评价报告;使用风险管理原则改变审核过程,实现以风险导向的审计(例如,在抽样审计中一般是以金额大小或业务重要性来决定抽取样本,并投入审计力量的;而在风险导向审计中则是以风险程度来决定抽取样本,并投入审计力量)。在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中,控制仍然重要,但分析、确认、揭示关键性的财务和经营风险,才是内部审计的焦点(引自?fr=grl)。由于本文的侧重点在于内部会计控制,因此对于内部审计控制本文不再展开。

(三)案例研究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软件作为个性化管理软件的一个代表,提出了“强化内控与风险管理,升级集团管控平台”的理念,首先,他们总结了当前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上的风险体现和企业管控面临的挑战。其次,提出了金蝶EAS的主动式风险内控体系和集团企业内部控制模型。

1.风险内控体系

(1)事前控制(预防性控制),包括:完善的标准化操作;严格的授权控制;数据实时大集中;资金集中管理;设计标准工作流程;对工作岗位及工作职能授权;通过预算来规范业务流程。

(2)事中控制(过程控制),包括:适当的职责分离;适当的信息记录和严格的审批级次;交易系统的实时集成;可视化工作流监控;自动预警平台;审批人记录;交易数据与财务数据实时互联;针对业务过程的精细化集中管理。

(3)事后控制(审计控制),包括:严密有效的业务分析;循环和定时、不定时的检查和审查;对单据及各种报表进行稽核,监督人员稽查各种制度的执行情况;适时调整;审计与统计分析,自动稽核;管理驾驶舱。

2.集团企业内部控制模型

集团企业内部控制模型如图2所示。

3.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从不同角度实施管控

(1)基于全面预算的绩效管控。

(2)从集团资金集中控制来加强财务和资金管控。

(3)企业运用系统所具有的数据库及分析工具和有关配置,开展战略分析和业务主题分析,进行运营评估和动态监控,来实施内部控制。

(4)企业运用信息平台中实时的管理驾驶仓进行监控。

不论从哪点出发,都尽可能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充分利用原有资源,实现平台平滑升级,达到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要求。

(引自金蝶国际软件集团公司与中欧工商学院等举办的“2007年中国企业管理高峰论坛”上奉继承的专题报告,2007年11月30日)

四、对策建议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一)对策建议

鉴于我国与企业信息化有关的商品化软件公司多数是从会计电算化软件发展起来的,有与财务会计领域的价值量控制天然联系的优点,所以,从会计控制(如:全面预算管控、集团资金集中管控、投融资风险管控、财务与资金风险管控、IT商业分析等方面)出发发展到企业整个风险管理型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有它的便捷和独到之处。如案例中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为不同企业进行个性化的软件设计,都是在原有信息平台上进行扩展、改良而得到的,不需要“推倒重来”、“另起炉灶”,效果明显,容易为广大企业所接受。但是由于我国生产的软件环境与西方发达国家又有很大不同,长期以来我国的会计核算体系和会计准则、制度,以及会计软件的设计与评审标准也都与他们有很大不同,这是弱点的一面。所以,要真正作到与国际接轨和进一步趋同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我国的企业要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更是如此。“任重而道远”,单是我国的风险管理型内部控制软件必须符合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和COBIT对信息系统质量控制以及信息治理的要求这一点上,就需要理论和实际工作者付出极大的努力,找出差距,迎头赶上。为此,我们将与有关软件公司紧密合作,共同努力来提高风险管理型内部控制,特别是会计控制软件的水平。

正如上文说到,在不同的企业,其所处的内外环境很不相同,可能遇到的风险类型、风险偏好及风险应对上也是“因险而异”和“因企业而异”的,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在信息系统的设计上就必然体现较强的个性化,要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及原来所用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将是一种面向用户需求的非通用化的系统设计。首要的是摸清企业的需求,以及所具备的条件,因势利导。所以,我们将寻找有这方面需求的企业,与其合作,以企业管理咨询为切入点,开展面向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服务。

发挥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和联合作战的团队精神。建议本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将本课题列入会议的一个重点讨论课题,同时,有条件时列入下届年会的选题,组织力量展开研究。

(二)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的研究

1.多方位的表现在

(1)通过研究,进一步提供有关部门制订政策、法规、制度的参考建议。

(2)满足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要求;企业风险管理的要求;企业“走出去”、“海外上市”等对符合SOX法案和COSO框架的要求。

(3)满足软件公司:系统设计的要求;IT治理的要求。

2.多层次表现在不同层面的子课题研究

(1)理论层面,如: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理论研究;企业内控体系的理论基础研究;风险管理型的内部控制与会计控制、内部审计关系研究等。

财务风险研究开题报告篇6

    本文选取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原深圳发展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八家银行,即中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两类银行进行研究。根据八家银行2010—2012三年的年报(共二十四份)以及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公告,以财务会计报告、风险管理状况、年度重要事项、公司治理四方面的披露情况为线索逐一进行分析总结。

    1.财务会计报告披露情况。首先,在披露会计报表方面,研究八家银行二十四份年报后得出八家银行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都进行了充分的披露,由此可见目前中国上市商业银行对财务信息的披露程度较符合标准,但非财务信息和表外项目的披露情况不佳,比如在银行未来战略目标、人力资源等方面,八家银行的年报中只有中信银行披露了其战略发展方向;只有两家银行披露了其员工的学历。因为中国在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上没有严格统一的强制性要求,所以各银行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并不统一。其次,在披露会计报表附注方面,虽然中国在2006年颁布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中已经做出统一的规定,但是通过研究选取的样本后得出各家银行对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详细程度差异较大,比如对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披露,2012年度中国银行披露50项、工商银行披露37项、农业银行披露26项、建设银行披露21项、平安银行披露39项、中信银行披露22项、民生银行披露31项。对于公司简介、财务报表编制基础、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这三项各银行均有披露,但较为关键性的信息比如关联方交易、资本充足状况等却并非全都做出了披露。

    2.风险管理状况披露情况。本文对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披露情况进行研究。(1)因为信用风险主要指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手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其义务的风险,所以本文对其是否进行定量披露的衡量标准是通过研究其年报中是否列出未逾期且未减值及已逾期但未减值的发放贷款和垫款金额。(2)本文对流动性风险是否做定量披露的衡量标准是通过研究其年报中是否按照各报告期末至合同到期日的剩余期限对金融资产和负债按账面金额进行到期日分析。(3)本文对市场风险中汇率风险是否做定量披露的衡量标准是其是否按币种列示其资产和负债的金额;对利率风险是否做定量披露的衡量标准为是否披露各报告期末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合同到期日或重新定价日的情况。(4)各银行对操作风险的披露情况不佳,多数银行未披露操作风险,即使披露也只是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做出说明。

    经以上研究后发现八家银行对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的定性披露情况较好,仅有一家银行未定性披露流动性风险。但在定量披露方面,中国商业银行运用的披露模型与巴塞尔协议中的要求尚有差距,其定量披露情况不佳。且八家银行对操作风险的披露最不充分。

    3.年度重大事项披露情况。因并非各家银行每年都有大股东持股变化及合并分立事件,所以不是每年八家银行都有关于年度重大事项的披露,就2012年而言,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在年报和上交所的公告中均未披露年度重大事项,平安银行在其2012年报中披露了《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的议案》 、《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的议案》等。

    4.公司治理信息披露情况。本文通过研究八家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公告探讨各银行在对年度内召开股东大会情况、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构成及其工作情况、高级管理层成员构成及其基本情况、银行部门与分支机构设置情况、对独立董事的工作情况单独披露这五方面信息的披露情况,经研究后得出在此方面,各银行的披露现状与其他三方面相比较好,均已做出相应披露。

    综上对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现状的研究,发现其存在信息披露未完全遵循中国法律标准、非财务信息披露情况不佳、表外项目披露不充分的问题。

    二、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受到许多因素影响,本文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外部原因表现为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标准多样和利益相关者对信息的需求不同,内部原因则表现在管理技术水平不高。

    1.外部原因。首先,中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标准多样,目前已有《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 等法律规范,标准多样则引发统一性的难题,可能阻碍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统一性和可比性,而且中国有关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缺少对违规的惩戒措施,而没有对信息披露不充分等不规范行为做出有关规定。其次,利益相关者对信息的需求不同。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注重信息的重点不同,比如银行投资人最重视银行的盈利能力,而社会公众和银行监管机构则最重视银行的安全性。为进行更好的研究,笔者对平安银行的50位储户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其对信息的需求情况,调查结果为:(1)调查对象中约有80%储户从未阅读过银行会计报表,约20%的储户阅读过;(2)调查对象中约有40%的储户认为应对银行资产,偿债能力进行重点披露,约30%的储户认为应对银行长期规划做重点披露,30%的储户认为应对其表外业务进行重点披露。有如众口难调,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信息的需求不同,而银行的利益相关者众多,商业银行难以做到满足各方面需求的充分披露。

    2.内部原因。商业银行自身管理技术水平不高。中国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是因为银行业务的不断创新和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中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与国际上尚有较大差距,国际上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更新完善,巴塞尔协议对银行的资本结构、资本充足率等信息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其中运用的模型和方法都是中国商业银行现有管理技术水平所达不到的。

    三、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改进措施

    1.针对信息披露未完全遵循中国法律标准问题提出的措施。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未完全遵循中国法律标准既与外部监管机构立法不统一有关,又与商业银行自身有关,对此笔者提出以下三个改善措施:(1)建立统一的制度标准。完善中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完善中国金融业的会计体系,具体而言就是对中国一般小企业和上市公司划分不同的会计科目使用标准,对不同于一般企业的金融企业制定统一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以增强金融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可比性和规范性。(2)细化惩戒机制。《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等法律文件都只是对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进行惩罚,而并未对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或不遵循已有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惩处。因此应细化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民事责任方面的规定,使得对违法行为的惩戒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且情节严重的甚至应追究刑事责任,严格执法。(3)提高银行自身的治理结构。银行内部管理者拥有信息的优势,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而高效的治理结构也需要完善的信息披露。商业银行内部可以指定专门部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的日常工作,及时发现银行信息披露问题,并且定期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效果进行评价,对外公开出具自我评价报告。

财务风险研究开题报告篇7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违规行为披露; 公司绩效; 财务风险; 审计意见类型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01年底“安然事件”曝光以来,美国相继爆出环球通讯、世界通信、朗讯科技、美林公司等国际性大型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丑闻,引发了世界各国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公司绩效、财务风险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已经意识到,有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不仅需要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还必须拥有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因此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全面性日益成为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虽然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还存在不少不规范的现象,但是从2000年11月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制规则》,到2008年6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充分表明我国针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政策规定在不断完善。截至2012年4月30日,2011年度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已经完成,其信息披露状况如何,以及上市公司披露违规行为与公司绩效、财务风险有何关系,本文利用2008年至2011年度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数据加以实证分析,解释上市公司披露违规行为与公司绩效、财务风险的关系,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二、文献回顾及研究假设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和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的研究有较为充分的探讨和分析,却鲜有涉及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相关性的研究,对于上市公司违规行为披露与公司绩效、财务风险的关系尚未进行深入探讨。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披露问题是公司内部控制层与外部广大投资者在信息获得方面的矛盾派生出来的,违规行为的披露是公司经营状况和发展预期的重要信号。因此,本文尝试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披露与公司绩效、财务风险的关系作初步探讨,以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并对公司内部信息的提供者与监管者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McMullen,Dorothy和Ragahunandank(1996)对1993年2 221家公司年报的研究表明,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涵盖面较广,内容有审计委员会的活动(665家)、合理保证概念(653家)、资产的安全防护(600家)、内部审计问题(566家)、交易的授权与记录(452家)、内部控制的成本与效益考虑(304家)等;上市公司披露全面且真实的信息对投资者而言是一个正面的信号。上市公司可能基于配股、增发条件考虑,出现粉饰报表和隐瞒信息的行为。盈利能力越差,偿还债务能力越差的公司越有可能从自身利益出发,故意把一些重大或临时信息隐瞒不报,或者直到信息半公开化时,才对外公布披露,即发生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本文假设1: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与公司绩效负相关。

(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财务风险的关系

Carslaw(1991)对新西兰的上市公司调研发现,资产负债率高的公司更倾向于晚披露公司年报;Hermanson(2000)分析了九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需求,结果发现,调查对象认为自愿披露和强制披露都能促进公司的内部控制,改进公司的经营管理。于东智(2001)在研究股权结构、治理效率与公司绩效关系时发现,资产负债率与公司治理业绩呈较强的负相关。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和资产状况是上市公司发展前景和业绩考评的一个重要衡量因素,因此资产负债率高的上市公司为了粉饰自己的财务状况会选择隐瞒借款、担保等相关事项,进行违规信息披露的可能性就更小。本文假设2: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与公司财务风险负相关。

(三)审计意见类型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影响

Whittred,Keller和Bamber(1992)等研究认为非标准审计意见会延迟初步财务公告和审计报告的披露;巫升柱,王建玲(2006)研究表明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公司较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公司更及时地披露其年度报告。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出具的审计报告分为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无保留意见意味着注册会计师认为会计报表的反映是合法、公允的,能满足非特定多数的利害关系人的共同需要,可以作为公司经营绩效和财务风险的参考依据;而其他意见审计报告可能意味着会计政策的选用、会计估计的作出或会计报表的披露不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本文假设3:审计意见类型会对财务风险、公司绩效和披露违规行为的相关关系产生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考虑数据的代表性和时效性,本文选取在上海和深训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2008—2011年这4年的上市公司年报作为研究的总样本,并从中剔除了若干数据不齐全的样本公司,最终得到2 094个有效样本。

本文选用的财务报告和数据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CSMAR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库、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审计意见数据库、中国上市公司违规处理研究数据库;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处理通过Excel和SPSS 16.0软件完成;对样本中年报信息披露的查阅和统计由笔者手工完成。

(二)检验模型

2.控制变量对回归结果的影响

为验证审计意见类型对财务风险、公司绩效和披露违规行为相关关系的干扰,将模型1的变量AOPIN分为AOPIN=0和AOPIN=1两种情况分别予以验证。

当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AOPIN=0)时,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Tobin’s Q值、资产负债率、Z指数与披露违规行为次数的相伴概率值均小于0.01,表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当审计意见为除标准无保留意见外的其他意见(AOPIN=1)时,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Tobin’s Q值、资产负债率、Z指数与披露违规行为次数的相伴概率值均大于0.01,表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不明显,反映出在加入变量审计意见前后,净资产收益率、Tobin’s Q值、资产负债率、Z指数与披露违规行为次数的相关性发生了显著变化。这说明审计意见类型会对财务风险、公司绩效和违规行为披露次数的相关关系产生影响,即假设3审计意见类型会对财务风险、公司绩效和披露违规行为的相关关系产生影响也得到验证。具体的样本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

五、结论

本文探讨了上市公司绩效、财务风险对违规行为披露次数的影响情况。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二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与公司财务风险显著负相关;三是审计意见类型对公司绩效、财务风险与违规行为披露次数的相关性产生明显的扰动作用;四是公司治理结构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披露也会产生影响。因而,在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监管时应着重强调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建构和作用的发挥。此外,财务状况不佳的公司更倾向于隐瞒和虚假披露信息,这是由于上市公司管理层急功近利,为维持和粉饰公司的经营业绩而采取的短视行为,对此,有必要加强治理和引导。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一是所选取的变量主要选择了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变量,并未涵盖反映公司绩效、财务风险和公司治理结构的所有方面,也未采用因子分析来从多个原始变量中构造出少量具有代表意义的因子变量;二是样本选取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研究的效度;三是由于数据收集能力有限,还有其他可能影响违规行为披露的因素没有考虑,比如行业特征、所有权结构、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是否被特别处理等,这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万欣荣,郑新,何朝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动因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07(1).

[2] 方红星,孙■.强制披露规则下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基于沪市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7(12).

[3] 巫升柱,王建玲,乔旭东.中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及时性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6(6).

[4] 宋绍清,张瑶.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分析——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2008(10).

财务风险研究开题报告篇8

关键词:供电企业;内部控制;企业文化;风险;财务;预算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5月20日

一、供电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据笔者的调查、归纳、总结,目前供电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风险评估方面。风险评估有诸多环节构成,均有问题出现。其一,缺乏战略高度。虽然大多数供电企业成立了全面风险管理委员会,但还未构建与之匹配的风险管理工作机制。风险管理由各部门自行开展,导致风险管理仅仅停留于部门利益上,未上升到企业发展战略高度;其二,缺乏有效机制。随着电力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风险产生节点越来越多,虽然供电企业认识到了风险产生的无处不在及无时不有,并采取一定的防范控制,但是由于有效风险评估机制的缺乏,导致无法对潜在风险进行判断和感知。不仅风险发生前无法识别,风险发生后,也没有针对性的风险处置预案,这些都不利于供电企业的稳定发展。

(二)控制活动方面。控制活动是影响内部控制水平的关键因素,对该环节所出现的相关问题必须尤为关注。首先,供电企业以财务指标为主的单一化考核机制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以财务指标为主体的考核方式难以真实衡量企业员工为企业所创造的综合效益,考核的透明度较低、信息不对称、失真、不公而为虚假财务会计信息的产生提供了方便;其次,预算管理中监督机制不完善易造成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存在较大偏差。供电企业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严格的监督机制,执行存在较大随意性,项目资金互相挪用、投资与成本随意调节等现象严重,造成编制的预算和执行偏差较大;最后,电力营销及工程项目建设等关键业务流程的执行存在较大偏差。一方面有序用电方案未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用电负荷、产业结构等实际现状,而且有序用电措施及调度控制容量不合理,可操作性不强,无法反映电力供应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不全面,决策、初步设计及概算编制不科学,导致资金浪费现象严重。

(三)信息沟通方面。信息沟通是供电企业全面掌握有关信息、实现科学决策及治理目标的重要途径。供电企业已建立了ERP信息系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信息沟通的及时性及有效性。但供电企业的信息沟通往往注重上下级之间的纵向信息传导,而忽视了信息的横向传递,信息共享效果不明显,各部门之间时常产生信息“孤岛”现象。例如,在加强应收账款会计监督力度方面,财务部门与营销部门的信息沟通不充分,导致财务部门无法全面掌握客户信息资料。

二、供电企业内部控制改进策略

针对上述供电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改进和完善供电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一)完善风险评估体系。完善风险管理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常态化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工作。风险管理部门应立足供电企业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结合内外部审计等手段发现各类经营管理问题,明确风险管理目标。围绕风险管理目标,定期对各类风险发生概率及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并对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开展情况及效果实施评价。同时,将风险管理进一步融入日常工作,立足电力市场供求等外部环境变化,及时有效采取相关措施,消除风险点或者实现风险可控。另外,企业对已经制定的风险管理措施进行动态评价,定期分析其有效性及科学性,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进行滚动调整。重点评价依据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和风险控制预警线实施的结果,及时修订、完善定性或定量的有效性标准。

(二)改进各部门控制活动。首先,建立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绩效评价制度。为了客观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有关经营管理行为,必须构建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除了涵盖财务指标外,还必须包含非财务指标,避免过分强调财务指标,忽视非财务指标的重要性。非财务指标目的在于从多维度衡量企业经营管理状况,例如企业创新力培养方面,员工对企业归属感营造、市场关系维护等方面;其次,建立预算目标分解、预算执行、预算反馈的全面预算机制。严格开展全面预算考核监督,确保预算执行刚性。一方面应立足各部门、员工的工作职责,将全面预算中的各项具体指标具体分解到部门、岗位,有效分解落实到位;另一方面由企业的财务资产部加强预算执行管控,及时收集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有效信息,并报告给企业管理层,依据预算编制及执行效果评价情况,实时调整预算。并加大预算执行考核力度,有效发挥预算的激励、约束功效;最后,基于市场需求提高关键业务流程的执行效果。根据笔者的归纳,供电企业应注重以下内部控制关键业务流程执行:加强对地区电网运行、经济发展、用电负荷、产业结构等特性的调查研究,科学制定有序用电方案;强化工程项目建设各环节考核,严格把控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与初步设计、概算编制质量;严格执行工程物资管理相关规定,及时跟进重点物资供应,确保工程进度;对于质量不合格产品,应当及时与供应商调换,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产品质量纠纷,保证工程质量。

(三)构建内部控制沟通平台。首先,提高ERP系统操作性能,完善信息系统培训工作。加大技术投入,改善信息系统,进一步优化信息系统操作界面,增加系统操作的便利性。同时,加强供电企业系统内部信息系统培训,推广信息系统应用的广度、深度,使其成为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手段,便于及时、全面收集重要信息;其次,完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沟通机制。常态化开展供电企业年度风险管理报告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逐i建立半年度、季度报告制度。对于重大事项,完善重大事项报告规范,进一步明确各层级重大事项的范围。对于重大事项,应当由相关责任部门及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如果出现重大事项漏报、迟报、瞒报的情况,将根据事项的重要性由相关责任人承担相应后果;最后,建立“自上而下”的透明沟通渠道。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开拓多样化的沟通渠道,改善内部沟通效率,在企业内部真正建立起尊重、平等、透明的沟通文化,鼓励员工积极建言献策,把沟通视为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三、结语

供电企业内部控制效率的提高对于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只是针对供电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还需结合供电企业实际从多个层面优化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财务风险研究开题报告篇9

一、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历史

内部控制的思想和实践历史悠久,其伴随着组织的形成而产生。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框架等四个阶段。在每一阶段,内部控制都被赋予不同的内涵。

(一)内部牵制阶段。一般认为,20世纪40年代以前是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思想的萌芽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出现了。苏美尔文化的史料记载中会计账簿数字边的标记、古埃及古物入仓时的职务分离、我国周朝留下的记录——“一毫财赋之出入,数人之耳目通焉”等,均反映了内部牵制的基本原理,即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内部牵制理论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之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很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串通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单独一个人或部门舞弊的可能性。美国著名审计学家蒙哥马利1912年所著的《审计——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已明确表述过这种思想,这种思想在早期被认为是确保所有账目正确无误的一种理想控制方法。

(二)内部控制制度阶段。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在内部牵制思想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内部控制概念。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所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题为《内部控制:系统协调的要素及其对管理部门和独立公共会计师的重要性》的特别报告,首次正式提出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包括组织的计划和企业为了保护资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以及促使遵循既定的管理方针等所采用的所有方法和措施”。这一概念突破了与财务会计部门直接有关的控制局限,使内部控制扩大到企业内部各个领域。内部控制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从内部牵制时期的账户核对和职务分离逐步演变为由组织机构、岗位职责、人员条件、业务处理程序、检查标准和内部审计等要素构成的较为严密的内部控制系统。

1958年,出于审计人员测试与财务报表有关的内部控制的需要,审计程序委员会又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前者是指与财产安全和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可靠性有直接联系的方法和程序;后者主要是与贯彻管理方针和提高经营效率有关的方法和程序。将内部控制一分为二使得审计人员在研究和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方式成为可能。由此内部控制进入“制度二分法”阶段。

(三)内部控制结构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研究重点逐步从一般涵义向具体内容深化。在实践中审计人员发现很难确切区分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而且后者对前者其实有很大影响,无法在审计时完全忽略。于是,1988年5月AICPA了第55号审计准则公告《财务报表审计中内部控制结构的考虑》,以“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取代了“内部控制制度”。该公告认为:“企业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并指出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三个组成要素: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从而,内部控制从“制度二分法”步入“结构分析法”阶段,这是内部控制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改变。

(四)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1992年9月,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美国会计学会(AAA)、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财务经理协会(FEI)以及管理会计师协会(IMA)共同组成的COSO委员会了指导内部控制实践的纲领性文件COSO研究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IC-IF),并于1994年作了修改。该报告重新定义了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受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职员影响,为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五个要素组成。同以往的内部控制理论及研究成果相比,COSO报告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新观点,阐述了内部控制的各个组成部分,客观地指出了内部控制的局限性,而且明确了不同人员在内部控制中的角色和责任。

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自COSO报告以来,内部控制框架已经被世界上许多企业所采用,但理论界和实务界纷纷对该框架提出改进建议,认为其对风险强调不够,使得内部控制无法与企业风险管理相结合(朱荣恩、贺欣,2003)。因此2004年9月,COSO委员会在1992年的COSO报告的基础上,结合《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在报告方面的要求,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的报告(ERM)。该报告把企业风险管理定义为:“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受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职员影响,应用于战略制定并贯穿于整个企业,用于识别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项并在企业的风险偏好内管理风险,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企业风险管理由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八个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企业风险管理的信息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在文尾!

企业风险管理的信息流程

该流程并不代表风险管理的组织流程,但可以从信息流的角度透视企业的风险管理流程。企业风险管理的信息流程描述如下:由董事会的风险管理委员会确定内部环境中的风险管理文化和风险偏好;董事会与经理层设定包括战略目标及其他相关目标在内的目标体系,在设定目标时,要考虑企业的风险容忍度、风险偏好以及事项识别环节所确定的机会;确定了目标,企业就要考虑其所面临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并识别相关可能带来潜在不利影响的事项(风险);在风险评估部分评价风险损失额和风险发生概率,同时考虑剩余风险;采用组合风险观和其他具体的应对措施来应对风险;在控制活动环节继续落实有助于风险反应的政策和措施,并报告结果。然后,从控制活动环节返回到事项识别环节,重复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这个流程;监控则对上述所有环节的效率和效果进行监督和控制。

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相比,有以下几种变化:第一,目标的拓展。由IC-IF的三个目标——经营、财务报告和遵循性,扩大到ERM的四个目标——战略、经营、报告和遵循性,两者中只有经营和遵循性这两个目标的定义相同。IC-IF中的财务报告目标只与公开披露的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而ERM中的报告目标的范围有很大的扩展,包括企业所有对内和对外的报告,报告目标的范围从仅仅关注财务信息扩展到同时关注非财务信息。此外,ERM还增加了战略目标,不仅强调在整个企业范围内识别和管理风险的重要性,还强调应针对企业目标的实现在企业战略制定阶段就考虑一系列备选方案的风险因素,从而使 ERM 的应用深入到了战略制定层次。第二,要素的增加。ERM 增加了目标设定,事项识别和风险反应这三个与风险密切相关的要素,遵循了“目标——风险——控制”的逻辑顺序,充分体现了对风险的关注。第三,对原有要素内容的充实和丰富。在内部环境要素中,ERM更直接关注企业的风险文化与风险偏好。在风险评估要素中,倾向于更准确地进行风险评估,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事项发生的后果和可能性进行估计,并将风险与相关的目标联系起来。在信息与沟通要素中,考虑了来自历史、现在和将来潜在的事项和沟通方式,并要求与企业信息系统整合。此外,ERM还明确了控制活动的目的,指出控制是有助于确保管理层的风险反应措施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第四,提出了风险组合观的概念,全面贯彻了风险理念。ERM要求管理者以风险组合的观点看待风险,对相关的风险进行识别并采取措施使企业所承担的风险保持在风险偏好的范围内。因为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而言,其风险可能落在该部门的风险容忍度范围内,但从企业总体来看,总风险则有可能超过企业总体的风险偏好范围。

三、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日益融合

实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都是为了维护投资者利益,实现企业目标。内部控制的起源较风险管理要早。最初的内部控制是随着生产的大规模化和资本社会化产生的,是互相牵制的思想,通常采取账目核对的方法,以确保财产安全和账目正确。风险管理则是在新技术和市场条件下出现的,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概念的自然延伸。关于这点,可以从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变化中得到证明。框架最大的变化,就是将企业内部控制更名为企业风险管理,这一变化是有特殊意义的。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有一大套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大到包括对外投资,小到包括差旅费报销等,应有尽有。因此,董事会与管理层往往认为,这些制度的贯彻与执行就是内部控制的所有内容。其实,企业的管理资源是有限的,控制也是需要成本的,如果将企业主要精力放在所有细小的、或微不足道的控制上,往往会舍本求末。如有些企业在差旅费报销的规定上长达数十页,极其繁琐,表面上控制得很好,但浪费了许多管理资源,还会忽视企业重大风险。所以,框架要求董事会与管理层将精力主要放在可能产生重大风险的环节上而不是放在所有细小环节上,将风险管理作为内部控制的最主要内容,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四、结语

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反映了内部控制实践的发展。当今社会经济环境日趋复杂,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风险,因此企业应建立风险管理机制,以防范和规避风险。而分析和辨认风险是有效内部控制的关键组成要素。从COSO的两份重要报告中可以看出,不论是1992年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还是2004年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均把风险管理作为主要的内部控制要素,强调识别和管理风险的重要性,强调企业的风险管理应针对企业目标的实现并且在企业战略制定阶段就应该予以考虑。英国的特恩布尔报告扩大了内部控制的范围,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合为一体,认为两者是近乎等同的概念。可见,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日益融合,风险导向已是内部控制的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1]《内部控制问题研究》课题组:《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控制有关问题研究》,《会计论坛》2005年第2期。

[2]金彧昉、李若山、徐明磊:《COSO报告下的内部控制新发展——从中航油事件看企业风险管理》,《会计研究》2005年第2期。

[3]陈关亭:《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评析与建议》,《财务与会计》(理论版)2006年第4期。

[4]林玮:《内部控制概念的演进及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财务风险研究开题报告篇10

关键词:公司治理;内部控制有效性;风险管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中图分类号:F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3-0138-03

21世纪是充满挑战和机会的新世纪,多样化和多变性的环境使企业的经营管理经历着实质性的变革。笔者认为,内部控制的理论渊源是审计与管理,它是各决策层为了确保各类契约关系顺畅履行,维护和扩大各类契约当事人利益而设置的规则、程序、手续和办法,其根本目的是将企业运行持续地置于“得到控制”(being control)状态,确保企业有一个好的战略目标,好的经营团队,并按照既定目标持续高效地发展和增值,为企业各类契约当事人发现并创造价值。研究英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可以从一个视角探索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而在比较具体的历史分析中概括出现代内部控制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这对于改进我国内部控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公司治理下的英国内部控制发展回顾

英国内部控制的发展离不开公司治理的推动,上世纪90年代是英国公司治理问题研究的高峰期,在的研究报告中1992年的卡德伯利报告(Cadbury Report)、1998年的哈姆佩尔报告(Hampel Report)以及作为公司治理委员会综合准则(Combined Code of the Committee on Corporate Governance)指南的特恩布尔报告(Turnbull Report,1999)堪称是英国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研究历史上的三大里程碑。

1992年的卡德伯利报告全称为公司治理的财务面(The Financial Aspect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它从财务角度研究公司治理,将内部控制置于公司治理的框架之下,认为财务风险是由于舞弊或无能而引致的可能发生的财务损失,这种风险不可避免,但内部控制系统能在防止舞弊和无能方面发挥作用。它以内部控制、财务报告质量以及公司治理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前提,明确要求公司改善内部控制机制,建议董事们应就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声明,外部审计师和审计委员会应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声明进行复核等等。

卡德伯利报告在许多方面开创了英国公司治理历史的先河,它将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组成部分,明确要求建立审计委员会、实行独立董事制度,它所确认的公司治理原则一直沿用至今。

1998年的哈姆佩尔报告全面赞同卡德伯利报告将内部控制视为有效管理的重要方面的观点,鼓励董事对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进行复核以保护资产安全,加强财务管理、评估企业风险、遵守法律法规、促使舞弊风险最小。报告第52条建议从卡德伯利准则中去掉“有效性”一词,变成“董事应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报告”。应秘密向董事会成员提供内部控制报告,以建立更为有效的沟通渠道并推动最佳实务的发展。第53条建议董事应保持并复核与相关控制目标有关的所有控制,而不仅仅是财务控制。第54条建议未设立独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公司,应时常考虑设立独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哈姆佩尔报告所提出的准则,将公司治理向前推进了一步,但内容缺乏新意,委员会主要由既得利益者组成,责任不够明确。

1998年的综合准则在“最佳实务准则(Best Practice Code)”中对内部控制提出了综合性和原则性的规定:“董事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以保护股东投资和公司资产”,“董事应至少每年对组织的内部控制进行一次复核,并向股东报告他们的复核情况。复核应涵盖所有的控制,包括:财务控制、业务控制、遵循性控制及风险管理”,“未设立内部审计制度的公司应经常考虑,是否有必要建立这种制度”。

1999年的特恩布尔报告就如何构建“健全的内部控制”提供了详细的指南。它认为董事会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负责,应制定正确的内部控制政策,并寻求日常的保证,使内部控制系统有效发挥作用,还应进一步确认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方面是有效的。董事会应在谨慎、仔细地了解信息的基础上形成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正确判断。董事会应限定对内部控制复核的范围、收到报告的频率以及年度评估的程序等等。

2.内部控制发展趋势

从1992年的卡德伯利报告到1999年的特恩布尔指南,英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内部控制的研究逐步趋于系统和完善,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要求日趋减弱。

卡德伯利报告建议董事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并要求审计师对其进行复核。那么审计师应向谁进行报告、是否应将其复核报告公开。在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开报告方面,有效性要求意味着内部控制将为避免错误或舞弊提供“绝对保证”,而事实上没有一个内部控制系统能够完全避免人为错误或者蓄谋践踏,如果由于非故意原因导致错误陈述或遗漏,董事或审计师将因为其确认的有效性而承担法律责任。鲍尔(M•Power)的研究发现,当内部控制及其有效性的概念仍处于模糊状态时,董事会及审计师均不愿做出这样的声明。

哈姆佩尔报告鼓励而非要求董事就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出判断,删除了卡德伯利准则中所用的“有效性”一词。哈姆佩尔报告建议在董事会报告中明确董事在内部控制方面的责任,说明内部控制仅能为避免重大的错误或遗漏提供“合理保证”,即审计师不必向社会公众公布其对董事会报告的审查结果。这样做会在董事会与审计师之间建立更为有效的沟通管道,使得最佳实务在报告的范围和性质方面不断进步。

特恩布尔报告规定,董事会应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复核,总结进行复核所使用的程序,并在年度报告或记录中披露用于解决内部控制重大问题的方法和过程,董事会至少还应披露用于确认、评估和管理重要风险的持续性监督程序。特恩布尔报告还鼓励董事会在年报中提供额外的信息,以帮助信息使用者理解公司的风险管理程序和内部控制。由此可见,英国对有关公司内部控制的报告和披露方面的要求并未放松,但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报告的规定却日趋减弱。

还有,美国COSO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内部控制只是一种“合理保证”,不是“绝对保证”。加拿大CICA报告中也有类似说明,可见,内部控制有效性披露要求减弱已成为内部控制发展的一个趋势。

与此同时,我们观察到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融合越来越紧密。

卡德伯利报告对内部控制的要求主要限于财务控制。

哈姆佩尔报告开始在内部控制环境下简单提及风险管理,它认为很难将财务控制与其他控制区分开来,鼓励董事对有效经营、遵守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复核,这些已大大拓宽了内部控制的范围。

特恩布尔报告认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近乎等同的概念,公司经营的目标、内部控制组织和环境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其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变化,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依赖于对公司所面临风险性质和程度的全面、综合评价,内部控制的目的是管理和控制风险而非减少风险。不难看出,特恩布尔报告推进了内部控制定义的发展,使其从传统的内部财务控制的狭窄范围内摆脱出来,强调通过战略参与为公司创造价值,这些又标志着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

3.对我国的启示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实行的是强制性披露制度。2000年11月,证监会了《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要求公开发行证券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在招股说明书正文中说明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要求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者的内部控制制度及风险管理的"三性"进行评价和报告。在中国证监会2001年4月颁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1号――上市公司发行新股招股说明书》中,规定“发行人应披露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的自我评估意见,同时应披露注册会计师关于发行人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结论性意见”。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 1号――招股说明书》对申请首次发行股票公司也有类似的要求,2002年2月9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规范注册会计师就被审核单位管理当局在特定日期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认定进行审核,并发表审核意见。

笔者认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按统一内容与格式实行强制性披露,它有利于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的相关信息和投资决策。但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强制性披露的要求值得商榷。如果公司或注册会计师在报告中认为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是“有效性”的,这就意味着他们做出了某种绝对的承诺和保证。实际上,内部控制所能提供的仅是“合理保证”,而非“绝对保证”,这种绝对的保证很容易将自身置于潜在的诉讼风险之中。

我国目前虽存在着重行政刑事责任轻民事责任问题,未大规模启动民事赔偿机制,但《证券法》第63条、第161条、第202条,通过对各类虚假陈述行为人规定民事赔偿责任的形式,赋予被侵权的投资人享有民事赔偿诉讼的权利。由于内部控制的涵盖范围很大,涉及财务会计、经营管理、合法合规等诸多方面,公司发起人、负有责任的董事、监事以及注册会计师均有可能因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做出的承诺而面临诉讼,并导致巨额的赔偿。那么要求上市公司或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报告的做法,就值得进一步探讨,这也是英国及美国、加拿大等国内部控制发展给我们的一个启示。

另外, 随着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由控制转向风险,它关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已成为现代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

内部审计的本质是确保受托责任履行的管理控制机制。在风险导向阶段,受托责任关系以及管理控制发生了变化,与风险结合起来,使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成为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能动的管理控制机制。

我国企业由于经营管理水平迥异,内部审计发展参差不齐,有些企业以财务审计为内部审计重点,有些则主要开展业务审计及管理审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一种综合的审计类型,它以企业目标及风险为出发点判断审计重点的理念显然比较符合不同企业的需求,我国各种类型企业都应该借鉴这种理念开展适合自身的内部审计活动。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已经将职能从监督和评价转变为确证和咨询。确证是根据客户的标准、要求对特定领域进行评价并提供其需要的信息,能够用于改善决策,提高其科学性。咨询则是直接作为专家顾问参与经营活动,改善客户的状况。这两个职能的变化首先体现了现代企业管理上的一个最基本的理念――满足顾客需求。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首先要树立服务的理念,为管理层提供相关、及时的信息,并积极参与经营管理活动,以风险为出发点,帮助企业在承担适度风险的同时抓住发展的机会,成为企业关键业务的“推进器”。其次应该积极营销内部审计服务,通过宣传和培训让客户了解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从而更加信赖和依赖内部审计服务,扩展内部审计职能。

在风险力量的作用下,公司治理的核心转向了科学决策,内部控制则扩展到了风险管理框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除了对公司治理和现代内部控制发挥各自作用之外,还能够互相提供对方的信息反馈,促进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协同与整合,从而实现外部受托责任与内部受托责任的统一。我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要发挥整合作用,需要大力健全提高内部审计地位的制度――审计委员会制度以及独立董事制度。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要熟悉企业战略、目标和计划,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职能,只有这样才能为不同层次以及不同职能部门的管理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多元化的技能。除此之外,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技巧对于内部审计人员来说也是必需的,只有与被审计单位以及企业管理层和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保持良好关系,才能使内部审计职能得以发挥,内部审计报告得到重视,内部审计增值目标得以实现。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来自财务会计岗位,因此在经营管理等业务方面能力有所欠缺,知识结构也不很合理,应该逐步在内部审计机构中增加非会计专业背景人员,以组成有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内部审计项目组展开多种类型内部审计。另外,要注重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可行的做法是让内部审计人员在企业内部各个不同的职能部门轮岗实习,熟悉各项具体业务流程。另外,国外内部审计机构通常会成为企业的培训基地,既能够使企业成员全面了解整个企业范围的控制和风险的有关知识,又能够保持与企业其他部门的良好人际关系,这也是值得我国企业借鉴的做法。

参考文献:

[1]刘明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及改进”,证券市场导报(2002年第六期).

[2] Flint D. Philosophy and Principles of Auditing[M]. Macmillan Education Ltd., 1988.

[3]IRM, AIRMIC, ALARM. A Risk Management Standard[S]. 2002, 省略.

[4]安德鲁•钱伯斯等著.陈华等译.“内部审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

[5]陈秉正.公司整体化风险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6]陈汉文,夏文贤,黎代福.受托责任、信息披露与规则安排[J].财会通讯,2003,(12).

[7]佳俊.企业战略、管理控制与业绩评价的权变分析[J].厦门大学博士论文.

[8]陈昆玉,陈昆琼.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评价[M].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