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成长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0 02:40:38

心理成长论文

心理成长论文篇1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心理成长

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群。笔者深入幼儿园,对幼儿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许多幼儿教师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但极大地危害无数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甚至危及下一代健康成长。因此,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问题必须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内涵

1.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指心理健康的发展。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至最佳状态。心理健康是一个协调内外统一并使之适应和发展的过程。从心理健康本身来看,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可能因为个体自身的发展而变化,也可能因为个体所处情境的不同而不同。从个体心理的发展来看,心理健康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存在由健康向不健康转变的可能,也存在由不健康向健康转化的可能。从幼师毕业进入全新的人生,角色的巨变,工作生活的压力,加之现代社会激烈的职业竞争和幼儿园特殊的工作环境,幼儿教师必然遭遇到和普通人一样的心理压力和困惑。这就需要重视幼儿教师健康心理的不断成长。

2.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也指幼儿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发展。教育应该是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对话——“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幼儿,幼儿教师的工作手段不是简单地应用教具组织一些活动,而是运用教师的语言、智慧、人格甚至整个心灵去工作。如何用一个心灵去影响另一个幼稚的心灵?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心理素质。幼儿教师充当着知识的传授者、团体的组织者、模范的公民、家长的人等诸种角色,必须具备仁慈、体谅、耐心、爱心、热情、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公正、民主、合作、开朗、守纪等一系列心理特征。因此,作为一名专职的幼儿教师就需要专业心理素质的不断成长。

二、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重要意义

1.幼儿园教育效能受幼儿教师的职业心理素养的影响。

第一,幼儿与教师之间的积极情感的建立将显著提高幼儿活动的教育效果。幼儿期儿童心理具有明显的无意性、情绪性、易受感染性等感性特征。儿童对学习、对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没有理性的价值判断。他们的学习兴趣,一是来源于活动本身的生动趣味性,一是来源于对教师的情感依赖。幼儿往往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学习,愿意接受她们的教育影响。因此,幼儿教师若具有热情和蔼、活泼好动、民主体谅、可亲可敬等性格特征,将会提高幼儿活动的教育效果。

第二,幼儿教师良好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效果。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幼儿,幼教工作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创造性和艰巨性。如何有效地了解幼儿,发现幼儿的个性差异、发展的可能性,并有效地组织适合幼儿特点,为幼儿喜闻乐见,易被幼儿理解接受的教育活动,从而有效促进每一个幼儿生动活泼地发展?这就需要幼儿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思维创造力、生动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活的组织沟通能力。研究证明,上述教师具备的心理能力直接影响着幼儿活动的成效。

第三,幼儿教师的价值观倾向影响着幼儿活动的质量。当幼儿教师认为教育工作有极大的价值,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获得成就感等时,才会对幼教工作尽已所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幼儿教师树立起什么样的价值观,关系到幼教工作的成败。不同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幼儿教师的上进心和责任心,影响着幼儿活动的质量。

2.幼儿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幼儿期儿童具有是非判断力差、好模仿、易受暗示等特点,这更加强了教师人格的影响作用。要幼儿好学,教师就应该有孜孜以求的精神;要幼儿赋有爱心,教师就必须关爱幼儿;要幼儿公正,教师就必须民主平等……教师的人格本身就是一部无言的教科书。

美国学者Witty指出:教师的病态人格将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在情绪不稳定的教师所教的班级里,出现人格障碍的人数也较多。如果教师性情古怪,脾气暴躁,情绪多变,固执偏激,动辄训斥等,都可能造成幼儿心理上的紧张和无所适从,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可以说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而且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义务,是保证下一代健康成长的义务。因此幼儿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态,重视心理健康成长。

3.心理成长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作为普通人,幼儿教师也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作为普通人,幼儿教师也必然不例外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甚至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我们要重视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

三、促进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策略

1.通过专业成长。促进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成长。专业成长是指幼儿园教师从一名新手成长为专家型教师。通常的专业成长途径一是通过幼儿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二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素养。后者常采用的方法有观摩和分析优秀幼儿教师组织的幼儿教育活动、反思教学经验、行动研究等。而在这样的专业培训中,幼儿教师所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观察力、思维力、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公正民主、热情和蔼、进取上进等健全的人格特征也将会获得有效成长。因此,可通过专业成长促进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的成长。

2.幼儿园构建教师心理健康的平台。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成长。造成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幼儿教师工作实际,以及众多理论工作者的观察研究,我们认识到形成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是由幼教工作的特点决定。幼儿年龄小独立性差,生活各方面都需要悉心照料,这就决定了幼儿教师的工作量大。另外幼儿活泼好动自控力差,因而工作环境嘈杂。这些都极易造成幼儿教师身心疲惫。幼儿好动好奇带来的安全隐患,更易造成幼儿教师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是由竞争压力所造成。课程改革的深入,幼教体制的转型,职称的晋升,家长不断提出的高要求都使幼教领域人才竞争更加激烈。稍稍放松自我成长就会带来下岗、失业等严重的生存压力和自尊压力。

三是由幼儿园管理体制所决定。对教师管理评价时缺乏科学可行的管理机制:或是好教师差教师无法区别,只要带好幼儿不出安全事故就行,把教师当作“高级保姆”,教师缺乏成就感,没有上进心,易产生职业倦怠感。或是通过上课评比管理教师,幼儿教师常常处在比赛竞争的压力中,造成身心疲惫不堪。

因此,减轻幼儿教师心理压力,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成长,幼儿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幼儿园如何为幼儿教师构建一个心理健康的平台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是情感管理。为幼儿教师创设一个心理宽松的生活工作环境。减轻工作量,提高教师待遇,给教师以人文关怀等都是有效措施。

二是赏识管理。支持、提升教师,促进幼儿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增强竞争能力,降低心理压力。幼儿园应为教师提供进修培训的发展机会,增强其业务能力,培养她们的自信心;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幼儿园园内教育和娱乐活动(不仅是上课比赛),激励每一位教师积极参与,使每一位教师都有成功的机会,增强其成就感和自豪感。

三是评价管理。管理者与教师建立客观、公正、鼓励进取的评价机制来调动每位教师的工作热情。对教师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及时加以肯定,并委婉善意地指出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使教师从评价中获得激励,及时调整工作进度、改变方法。

3.加强幼儿教师的自身心理维护。人们在对挫折、焦虑、抑郁等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时发现,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应对既与环境和他人的影响有关,更与自身的人格特征及主动调整、改善的能力有关。心理学家指出,乐观主义人格之所以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应对生命中的危机和挑战,主要是由于乐观主义者应对问题的策略是采用了主动解决问题和恰当的情绪应对等积极的应对策略。因此,在教师心理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应对问题,形成健全人格,加强自我心理维护显得格外重要。

心理成长论文篇2

为全面落实市、区委关于加强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指示精神,加强处级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提高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切实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打牢建设跨越发展的和谐***的思想理论基础,现就进一步搞好我区处级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性

党委中心组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学习理论、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形式,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提高科学决策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推动干部理论学习深入开展的组织保证。搞好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对于落实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建设跨越发展的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全区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搞好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性,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增强自身素质,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构建跨越发展的和谐***打牢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二、认真把握学习重点内容

处级党委中心组的学习内容是: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党代会和中央、市委、区委全会精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现代经济、科技、文化、金融、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加强对国内外先进经营管理经验和一切反映当今世界文明进步的新知识的学习。

三、中心组人员的组成

党委中心组成员原则上由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组成,党委书记任组长,宣传科长为学习秘书。

四、学习的主要形式

中心组学习主要采取学习文件、研讨交流、辅导讲座和主题发言等形式;中心组成员每年要坚持精读一本理论著作,每年至少要写出2篇理论联系实际、质量较高的心得体会文章。

五、学习要求及保证措施

1、党委中心组组长对理论学习负总责。负责审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内容和研讨题目,检查督促中心组成员的学习;学习秘书协助组长做好理论学习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制订中心组学习计划,发放有关学习辅导资料,组织好集中学习活动,完成组长交办的有关中心组学习的各项工作。

2、中心组成员要坚持每周半天的学习,每月进行一次学习讨论。学习讨论要结合思想、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特别是针对工作和发展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课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3、中心组集中学习实行签到制,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应事先向中心组组长请假。中心组成员要按照学习计划规定的内容,在专用学习笔记本上做好学习笔记。年终要对中心组成员进行理论考核,并对中心组成员学习笔记进行检查。

4、建立学习档案。为了切实把理论学习落到实处,中心组及成员要做到“五有”:即中心组有学习计划、有集中学习考勤记录、有集中讨论记录;中心组成员要有学习笔记、有心得体会文章。各单位要进一步健全党委中心组学习档案,注意做好日常记载和管理。

心理成长论文篇3

市委中心组,成员43人。主要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及市检察院、市总工会、市委群工会等组成。中心组设组长、副组长、学习秘书和联络员,并明确了相应的职责。市委始终坚持把加强和改进中心组学习作为重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根据省、商丘市委统一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需要,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学习时间、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抓好落实,坚持1月左右1次集中学习,全年集中学习10次,参学率在97%以上。为方便学习,宣传部还为每位中心组成员订阅了《理论热点面对面》、《形势与任务教育干部读本》和《学习活页文选》以及十七大以来的各种《学习辅导读本》。一年来,市委中心组成员参加各种辅导讲座和辅导报告10余场次,重点学习了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和“六个为什么”,突出学习了科学发展观、农村改革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应对危机保增长等内容。中心组成员在积极参加集中学习的同时,认真搞好自学,做好读书笔记,撰写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市委中心组集中系统学习、个人自学和集中研讨,中心组成员的综合素质、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运用理论学习成果分析解决县域经济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各项工作的开展和任务的完成。

一、领导高度重视

市委中心组能够率先垂范,从自身做起,坚持一月左右安排一次集中学习。每次学习,市委书记吴孟铎同志都亲自确定主题、审定学习计划、主持集中学习,带头谈学习体会、作学结,并定期对中心组其他成员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成为理论学习的带头人。市委中心组其他成员在抓好自学的基础上,积极参加集中学习,踊跃发言畅谈体会。在市委中心组的带动下,全市基层党委(组)中心组学习自觉性明显增强,都把中心组学习作为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领导水平的有效途径,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履行领导职责的内在要求,作为统一领导班子思想和民主科学决策的重要形式,摆在重要位置上,作为紧要工作来抓,确立了“一把手”抓学习的领导责任制,形成了党委(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协助抓的领导机制。做到年初有计划,中期有检查,年终有总结。主要领导以身作则,带头学,亲自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充分发挥了龙头作用,极大地调动了中心组其他成员的学习积极性。

二、创新学习形式

市委中心组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努力在吃透精神、深刻领会上下功夫,在学好原著原文、准确把握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学以致用,推动实际工作上下功夫。为提高学习效果,采取了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学习。

一是召开专题学习会。2009年以来,市委中心组先后围绕“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党风廉政建设”、“四城联创”、“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专题组织了10次集中学习。通过学习,市委中心组成员及时掌握当代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使理论素养得到不断提升,科学判断、正确分析、有效面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并以《今日》为阵地,开辟了理论学习专版和领导干部论坛,为中心组成员提供了理论交流平台。中心组成员还把学习与理论宣讲结合起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宣讲活动,深入基层开展理论宣讲41场。二是举办专题讨论会。根据市委中心工作,特别是进入全国百强县之后,就如何应对经济危机,保持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组织开展了“跳出看,破除自满争一流”大讨论和“我为科学发展发展进一言、献一策”活动,通过讨论,查找出了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形成了《市委常委会分析检查报告》。三是举办形势报告会。我们针对不同阶段的学习重点邀请专家作专题辅导报告。到目前为止,共邀请了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曹维新同志、省委文明办创建处处长张德伟、清华大学哲学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邹广文教授,省委党校教授于永华作科学发展观、文明城创建、“六个为什么”等4场专题报告,进一步开阔了中心组成员的视野,深化了对重大问题的认识。四是开展调查研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各成员结合各自分管的工作,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认真研究和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和办法,形成调研论文,推进科学决策。今年,组织开展了“深入基层、倾听民生、广集民智”大调研和“千名科级干部进企入村入户大走访”等活动。五是组织参观考察。参观考察的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借鉴的过程,不仅要借鉴先进思想,还要借鉴先进行为。2009年,市委中心组成员分赴沛县、宿迁等地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城市管理进行了学习考察交流,既开阔了视野,又拓展了思路。

三、完善学习制度

有效的学习制度是规范领导干部学习、增强学习自觉性、提高学习效果的必要保证。一年来,我们进一步完善定期学习、学习档案、学习预告、学习通报、学习交流和学习考核等一系列的学习制度,使市委中心组学习实现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定期学习制度,一月左右集中学习一次。二是个人自学制度,中心组成员平时搞好集中自学,深入研读原著和有关学习材料,认真撰写集中学习发言提纲,养成读书学习的良好习惯。三是请假补课制度,因故不参加集中学习要向中心组组长请假,事后要及时补课。四是个人签到制度,参加集中学习必须由个人签到,不准补签、代签,考勤情况每半年在中心组集中学习时公布一次。五是学习调研制度,把理论学习和调研结合起来,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认真撰写心得体会、理论文章和调研报告。要求每个中心组成员每年撰写论文或调研报告1至2篇。六是学习笔记、学习记录交流和调阅制度。要求基层中心组要有专用的集体学习记录本,每个成员要有专门的学习笔记本,市委宣传部每两个月抽查调阅一次,并将调阅情况通报全市。市委中心组成员也有专门的学习记录本,每季度在市委中心组集中学习时交流传阅一次。

四、学习成效显著

(一)思想认识上收获新成果。中心组理论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立足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中,深入调研,积极思考,形成了一批有真知灼见、有一定深度的思想认识成果。据不完全统计,中心组成员撰写心得体会40余篇,理论文章40篇。市委中心组在集体学习和自学的基础上,还紧密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日常工作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集中研讨,并撰写了一批高质量的理论文章。如吴孟铎书记的文章《处事不惊的能力和宠辱不惊的修养》在《人民日报》发表,朱明伦市长的文章《办好面粉食品博览会助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商丘工作》发表,付卫平部长的文章《组织部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思考》、《坚持四个创新,着力构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模式》在《商丘组工》发表,陈体秀部长的文章《出亮点上台阶》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统战工作新局面》分别在《中国统一战线》和《党的生活》发表。

(二)科学发展上理了新思路。通过走出去学习,请进来辅导,沉下去调研,坐下来讨论等方式,经过反复酝酿、讨论研究,进一步理清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放思想为先导,以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党的建设为保障,紧紧围绕建设集聚带动作用强的中心城市这一方向,大力实施农业稳市、工业强市、旅游活市、生态名市、科教兴市发展战略,打造汉兴之地、能源之都、面粉之乡、生态之市,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平安、生态、幸福新。

心理成长论文篇4

1982年冬天的一个早上,我出生在陕西农村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长大后,常听母亲说,以前家里很穷,而我对母亲说的“穷”字则不能完全理解,听她说,在分家时,只分得一个半碗,这可能大致就是母亲想要表达的意思吧。我的父母就是在那样的条件下一直坚持拼搏到今天,养育我们兄妹三人长大成人,到现在他们还在为我们坚持着付出着,我深深地感觉到父母太辛苦,太辛苦。

当我2001年9月6日背着行囊来到杨凌的时候,我18岁,那天下午我站在操场上望着外公和父母离开的身影,心里不停地告诉自己不要哭,可眼泪却还是止不住地流了下来,而且当时的泪水很烫,现在想起来还能感觉得到,可能因为当时是热血青年的缘故吧。一眨眼,我在这里已经度过了十年时间,今年我28岁,已经从一名本科生成长为一名管理学博士,十年里,发生了太多或简单而复杂或复杂而简单的事情,我来不及去逐一回忆,或许并不值得回忆,或许也是我自己不敢去回忆。今天当我即将离开杨凌的时候,感觉肩上的行囊有几分沉重,不知应不应该把那一包袱荣誉证书丢弃…,我明白,父母不愿意。

六年前,我第一次写学位论文(学士)“致谢”,那时的致谢很单纯,大家在宿舍里商量要感谢谁;三年前,我第二次写学位论文(硕士)“致谢”,自己一个人写了整整一个晚上;今天,当我第三次写学位论文(博士)“致谢”时,本以为相比整个博士论文而言,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可当我动笔真正要开始的时候,才发现并不是想象的那样简单,十年的大学求学、研究和生活经历,使我对这份“致谢”的内涵有了更多的感触和更深的体会,而此时,“光标”在WORD页面上不停地闪烁,我却写不出一个字,或许是任何文字都不能表达我此刻的复杂心情,只能任由思绪回荡在这篇论文的完成过程中,当初艰辛和磨练的滋味随血液再一次冲击我身体的每一个角落,最终凝结成这篇致谢的每一字每一句。

我与导师王征兵教授相识已有八年之久,从认识导师,到成为他的一名硕士研究生,之后又成为导师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六年的师生情缘弥足珍贵。我时常在想,倘若能一直是导师的“学生”该多好,这样就能更多地接受导师的教诲和指导,更深地学习导师平和的为人态度和睿智的研究思路,导师经常用睿智的思路来启发和指导我的毕业论文,用温和的态度教育我如何做人,接触过他的学生都能感受到导师的温和与平易近人,师母王慧莹老师曾这样形容导师平和的态度,“他是一个永远都不会发脾气的人”。导师偶尔也有着急的时候,而这种着急只用大于平常声音的两分贝表现出来,记得在我的博士论文开题之后,导师就很“严厉”地批评了我,这次的印象使我至今难忘,估计这算是导师所有学生中难得的“待遇”了,也正是这次机会让我对这篇博士论文有了重新的审视和定位。虽然我与导师相处的时间已经很长,但每次见面时,总难免有所紧张,所以到现在,我可能还是导师心目中一个很“笨”的学生。

在博士生学习期间,经管学院霍学喜教授、郑少锋教授、姚顺波教授、王礼力教授、李录堂教授、罗剑朝教授、李世平教授、贾金荣教授讲授的相关课程,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在论文开题论证过程中,经济管理学院王礼力教授、朱玉春教授、杨立社教授、孙养学教授、孔荣教授针对论文的研究内容、框架、思路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感谢。同时感谢经济管理学院姜雅莉副教授在论文开题论证过程中给予的支持与帮助。

在论文预答辩及正式答辩过程中,经济管理学院王礼力教授、姚顺波教授、郑少锋教授、赵敏娟教授、霍学喜教授、孔荣教授、李世平教授、陆迁教授和西北工业大学杨生斌教授针对论文的研究内容、框架、思路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感谢。感谢经济管理学院刘天军副教授、王秀娟副教授在论文答辩过程中给予的支持与帮助。

同时对本篇论文三位校外盲审专家的辛劳评阅表示感谢!

我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是理学院的袁志发教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与袁教授的师生情谊不断加深,之后,袁教授一直对我的生活、学习都非常关心,每次登门拜访的时候与王老师都热情相迎。在我对生活充满困惑的时候教育我应该像大树一样成长;在我博士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经常给予我无私的帮助,指导我寻找模型方法运用的关键问题,运用系统的思路思考所要研究的问题,总是在我山重水复之时给我柳暗花明般的指引。正是在袁教授的多次悉心教导下,我才对研究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还要感谢理学院邵崇斌教授、王乃信教授的关心与支持。

我虽然生长在农村,但对于有关生猪养殖的事情知之甚少,尤其是生猪生长的生物周期特征,更是一无所知,幸亏我的硕士同学李岩在这方面给予了大力的帮助,提供了非常准确的信息,并且在我研究主题的其他方面也给予了很多建议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同时感谢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在生猪生产数据信息、指标解释等方面给予的信任和帮助。

论文的写作过程有痛苦,也有快乐,三年里,我与同窗好友姚增福博士、高辉博士、王玉龙博士在论文框架、内容的多次讨论交流中逐渐成为朋友,最终还成了兄弟;感谢浙江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菲博士对论文框架与研究内容提出的中肯建议以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多次讨论,这些建议和讨论对论文的完善起了重要作用;感谢我硕士期间的室友杨福涛、王公山、胡磊多次的鼓励与帮助;我的同门胡阿丽博士虽然远在美国,却还时常通过网络关心我的论文进展和生活状况;感谢我的室友、同门熊智伟博士长期以来的关心和帮助;感谢我的六年同学郭志勤博士的多次关心和帮助;感谢王建华博士、于转利博士、寇明婷博士、贺蕾博士、甘娟博士、李敏博士、周文丽博士、郭群成博士、邵飞博士、罗文春博士、杨朔博士、孙玉娜博士、郝金磊博士、赵红雷博士、王鹏博士、姜晗博士、王永强博士、郭海丽博士、张静博士、郎付山博士等在生活、学习方面给予的关心;感谢王军智老师、卞晓伟老师、丁艳芳老师的指导与帮助。

心理成长论文篇5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渊源 局限性 研究展望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渊源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过程,它是与经济学研究和企业能力理论研究联系在一起的。在现代经济学中,对企业能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企业内部分工的性质和程度是限制规模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进而决定了企业规模成长的界限。大卫李嘉图1817年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中指出,组织特定的资产、技巧和能力对分工效率影响很大。在此基础上,1920年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创立了“企业内在成长论”,指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存在着“差异分工”,这种分工与其各自的知识和技能相关,这种知识和技能可以被看作是企业的能力。“企业内在成长论”可以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雏形。

20世纪50年代末,菲利普塞斯内克(PSelznick,1957年)在《行政管理中的领导艺术》一书中指出,一个组织的发展历史造就它具有“特殊的缺陷和能力”,并用独特的竞争力表示企业与其它竞争者相比做得较好之处。随后,林内德和安德鲁也分别得出结论:拥有独特竞争力的组织有望获得更高的经济绩效。

1959年,潘罗斯发表其经典著作《企业增长理论》,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企业内部的资源。潘罗斯将企业定义为“被一个行政管理框架协调并限定边界的资源集合”,并认为企业的增长源泉是企业的内部资源。潘罗斯是西方经济学思想史上第一个强调企业内部的知识创造是企业增长源泉的经济学家。按照她的逻辑,对生产性资源的使用产生生产性服务,生产性服务发挥作用的过程推动知识的增加,而知识的增加又会导致管理能力的增长,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她所说的从经验中产生的知识是独特的,也即后来被概念化的独特的或难以模仿的企业能力的最初理论表述。

受潘罗斯的启发,第一个提出“企业能力”概念的经济学家是理查德森(Richardson,1972)。他在《工业组织》一文中,使用“能力”(capabilities)概念来指企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企业史学家钱德勒对现代大企业诞生、发展和变化的研究支持了能力演进的理论(Chandler,1992)。他早期在对美国组织结构演变的研究中(Chandler,1962)提出了与潘罗斯相似的分析框架。而在他后来出版的《规模与范围:工业资本主义的动力》(Chandler,1990)一书中,则使用“组织能力”这一中心概念对现代大企业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他指出,向管理型大企业过渡创造了组织能力的基础,由此发展起来的组织能力是企业、工业甚至国民经济持续竞争优势和持续经济扩张的动力,决定了企业和国家的兴衰。

尼尔森和温特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Nelson and Winter,1982)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关于企业能力和行为的演化理论。为了理解企业的知识存在于什么地方,企业的能力如何发展变化,以及企业怎样改进寻求利润的方法,他们把企业定义为一个由组织惯例所构成的层级结构(a hierarchy of organizational routines)。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核心竞争力理论得到空前的发展。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的发表,标志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正式提出。他们认为,核心能力也称为核心竞争力,就是指“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整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这是一种基于技术观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此外,众多学者从自身的研究角度出发,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形成了关于核心竞争力的不同理论。以巴顿(Dorothy Leonard Barton)为代表的基于知识观的核心竞争力,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企业特性的、不易外泄的企业专有知识和信息。以克里斯汀奥利佛(Christine Oliver)为代表的基于资源观的核心竞争力,强调资源和能力对企业获得高额利润回报和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以库姆斯(Coombs)为代表的基于组织和系统观的核心竞争力,主张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不同的管理系统、目标和价值系统、结构系统、社会心理系统的有机结合。以拉法(Raffa)和佐罗(Zollo)为代表的基于文化观的核心竞争力,指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累蕴藏在企业的文化中,渗透在整个组织中,它是技术核心能力、组织核心能力和文化核心能力的有机结合,不可能在企业里分散开来加以定位。

由此可见,核心竞争力理论尚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集体认同的分析框架,对其基本概念和内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该理论还没有形成严密的体系。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局限性

在20世纪90年代中,全球的企业经营环境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也没有发生革命性的政治事件,行业的惯性和渐进性的管理变革应不会在短时期内使之发生如此戏剧性的变化。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核心竞争力理论自身具有局限性。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隐含技术发展的线性假定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认为,企业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强化,能够保证企业持续地拥有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这一判断显然是建立在技术的线性发展假定之上的。即认为核心技术的发展是渐进的,后面的成果是前面成果的延续和进步,不存在技术的突变和间断。但是纵观技术发展史, 技术发展的总体轨迹是非线性的,线性特点仅仅是阶段性和局部性的。

技术的发展只是在其走向完善的过程中是线性的。而那些真正具有创新性的技术,其发展轨迹往往是跳跃性的和间断性的。技术发展的这一特点使得核心竞争力理论所倡导的发展战略难以成立。企业依靠对现有技术上的强化和领先,并不足以保证企业一直领先,新进入某一业务领域的企业,完全有可能利用技术的革命性变化,超越产业内现有的巨人,实现超常规的跨跃式发展。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否定比较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比较竞争优势只是企业活动在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竞争能力,是一种相对的、短期的竞争优势。而核心竞争力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和较高的稳定性,能使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稳定的超额利润。因而,比较竞争优势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大师凯恩斯就在其经典巨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对这种只重长期、轻视短期的做法给予猛烈抨击,他有一句名言:从长期看,我们都趋向死亡。纵观全球市场可以发现,许多成功企业都是在一个虚拟的长期曲线下做连续的短期最优化经营。可以说,企业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短期竞争。比较优势正是基于这个理论。国内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在《比较优势也是竞争力》一文中指出,竞争包括 “生产要素”和“比较优势”两方面的内容。竞争力发挥作用的过程也是一个比较优势的展示过程,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生产要素中的劳动力和资本流动性日益增强,导致这些要素成本在各地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从而使得比较优势的作用更加凸显。从这种意义上讲,如果核心竞争力理论否定比较优势,就相当于否定竞争力本身。

(三)核心竞争力理论忽视核心能力培育的外部因素

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其它企业理论相比,更为关注企业自身素质的提升,认为企业的成长不是靠外在的力量,而是靠精心编织“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很少或几乎没有将目光投向企业外部去寻求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外部环境似乎是已知的固定因素因而被舍弃了,甚至有学者认为这正是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力所在。

有代表性的情形通常是,信服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决策者们完全陷于“内省型”的思维模式中,完全依靠自身的核心能力来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而不是追求其他的新事物以抓住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增长机会。因为忽视外部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以产品特征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会引导企业以“完全是理性的,且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的方式自然地做出不利于企业成长的决策。实际上,核心竞争力远非仅仅是做自认为擅长的事情,而是要做消费者看重的事情。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企业竞争基础改变时,要保持竞争优势必然要求企业具有学习新事物的决心和能力,反之,无视外部环境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影响,过分专注于组织内部的精耕细作,会形成“过剩的竞争优势”。

有学者指出,日本企业之所以竞争力衰退,并不是因为背离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倡导的原则,而是过分拘泥于这些原则。例如,20世纪90年代数字技术取代模拟技术,成为了核心技术,所以日本20世纪80年代在模拟技术的领先地位,丝毫无助于它在数字领域的竞争,反而起了阻碍作用,并最终导致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企业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动态地审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这是企业寻求未来利润增长点的关键。

(四)核心竞争力理论缺乏广泛的解释力

根据该理论,核心竞争力不是指单纯的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企业的生产规模,甚至不是指营销渠道、商业模式、物质资源、企业文化、管理水平等。通常认为应把核心竞争力视为一种合力,它是企业所有资源充分整合的结果,是企业驾驭内外环境的能力体系。其中有某一两项因素比较突出,它们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部分。那么,企业该选择哪方面因素去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呢?选择的标准又是什么?该理论并未对此展开深入的探讨。同时,是不是任何企业都必须具有核心竞争力?该理论对此也未作出回答。它不能解释为什么大量的中小企业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但是他们仍然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求得了发展;它也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却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独领风骚。在解释企业长期竞争优势源泉的时候,它没有给出可行的识别核心竞争力的方法,也没有对如何积累和使用核心竞争力进行有效管理提供操作性的途径。概念的不确定性和内涵的模糊性,使得核心竞争力理论缺乏广泛的解释力,从而限制了其对企业管理的指导作用。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展望

(一)基于顾客价值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无论从哪个角度界定核心竞争力,首先必须明确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什么?从其根源着手,确定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的研究对核心竞争力形成机制的认识是不明确的,对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普遍具有明显的事后追溯的特性。凯恩斯曾经说过“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消费的主体是顾客,可见顾客的需求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源泉,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更多的顾客价值。基于顾客价值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就是要以顾客为中心,通过考察向顾客传递价值的过程和环节,来寻求企业的竞争优势。顾客价值的研究视角,包括五个基本方面:研究顾客需求、分析和评价自身的能力、确定提供给顾客的价值包、选择高效迅捷的渠道传递价值包、信息的回收反馈。只有基于顾客价值,企业的思维模式才能从关注自身的“内省”型转向关注竞争对手和消费需求的“外审”型,才能避免由于忽视外部因素而陷入“竞争优势过剩”的误区,也才能抓住市场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二)基于相对优势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相对优势是指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的,具有超越竞争对手且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竞争优势。基于相对优势的核心竞争力研究有两方面特征:一是相对优势的立足点是顾客价值和市场环境,其参照系是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二是相对优势认为,有效益、有市场的竞争力才是企业所需要的竞争力,因而更加重视考察企业成本。相对竞争优势的分析框架是从市场需求入手,通过对自身和对手竞争优势的评估及成本考察,寻求企业相对竞争优势的领域,抓住研发、设计、生产、营销、服务等企业价值链中的一个或几个突出环节,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培育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和战胜竞争对手。从追求绝对优势转移到追求相对优势,企业才能从关注自身转向关注竞争对手和顾客,才能使核心竞争力满足企业最大化的利益要求,企业也才能够通过培育核心竞争力发展和完善自己。

(三)基于量化分析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由于学术界和企业界对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所以核心竞争力的评估、构建和应用,至今为止缺乏一种微观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的实证基础。在核心竞争力理论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抽象的理论的研究太多,而操作层面的研究太少,造成大量企业在实践上无所适从。长久的经济绩效能够量化企业的竞争优势,它是论证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可见单纯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何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片面的,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有必要进行方法上的创新,可以借鉴新的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在定性的同时引入定量的模型分析;同时,这种量化的研究方法还可以为企业的战略管理开发工具提供新的思维。

(四)基于学科综合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国内有学者指出,如果对核心竞争力追根求源,就会一直追溯到能力、知识、创新、学习等心理和文化的因素,而在现有的分析框架中,这些因素是很难纳入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的,因此,在回答是什么因素最终决定了企业的持久竞争力这个问题上,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解释力是有限的。

经济学的前提是理性人假设,但人在经济学上的理性主义行为是以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所观察和研究的非理性行为为条件的,所以企业行为实际上也是有限理性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企业核心理念的认识和描述,必然涉及对企业以及构成企业实体的个人实际行为的研究和分析,这样对竞争力的研究就具有超经济学的跨学科性质。因此,今后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一定会出现学科综合的趋势,会涉及到更多学科的理论,比如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使其他学科与经济学相融合,探寻理念、价值、文化、伦理等心理层面的因素。

参考文献

1.虞群娥,蒙宇.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评述及展望[J].财经论丛,2004(7)

心理成长论文篇6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渊源局限性研究展望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渊源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过程,它是与经济学研究和企业能力理论研究联系在一起的。在现代经济学中,对企业能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企业内部分工的性质和程度是限制规模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进而决定了企业规模成长的界限。大卫•李嘉图1817年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中指出,组织特定的资产、技巧和能力对分工效率影响很大。在此基础上,1920年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创立了“企业内在成长论”,指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存在着“差异分工”,这种分工与其各自的知识和技能相关,这种知识和技能可以被看作是企业的能力。“企业内在成长论”可以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雏形。

20世纪50年代末,菲利普•塞斯内克(P•Selznick,1957年)在《行政管理中的领导艺术》一书中指出,一个组织的发展历史造就它具有“特殊的缺陷和能力”,并用独特的竞争力表示企业与其它竞争者相比做得较好之处。随后,林内德和安德鲁也分别得出结论:拥有独特竞争力的组织有望获得更高的经济绩效。

1959年,潘罗斯发表其经典著作《企业增长理论》,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企业内部的资源。潘罗斯将企业定义为“被一个行政管理框架协调并限定边界的资源集合”,并认为企业的增长源泉是企业的内部资源。潘罗斯是西方经济学思想史上第一个强调企业内部的知识创造是企业增长源泉的经济学家。按照她的逻辑,对生产性资源的使用产生生产,生产发挥作用的过程推动知识的增加,而知识的增加又会导致管理能力的增长,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她所说的从经验中产生的知识是独特的,也即后来被概念化的独特的或难以模仿的企业能力的最初理论表述。

受潘罗斯的启发,第一个提出“企业能力”概念的经济学家是理查德森(Richardson,1972)。他在《工业组织》一文中,使用“能力”(capabilities)概念来指企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企业史学家钱德勒对现代大企业诞生、发展和变化的研究支持了能力演进的理论(Chandler,1992)。他早期在对美国组织结构演变的研究中(Chandler,1962)提出了与潘罗斯相似的分析框架。而在他后来出版的《规模与范围:工业资本主义的动力》(Chandler,1990)一书中,则使用“组织能力”这一中心概念对现代大企业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他指出,向管理型大企业过渡创造了组织能力的基础,由此发展起来的组织能力是企业、工业甚至国民经济持续竞争优势和持续经济扩张的动力,决定了企业和国家的兴衰。

尼尔森和温特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NelsonandWinter,1982)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关于企业能力和行为的演化理论。为了理解企业的知识存在于什么地方,企业的能力如何发展变化,以及企业怎样改进寻求利润的方法,他们把企业定义为一个由组织惯例所构成的层级结构(ahierarchyoforganizationalroutines)。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核心竞争力理论得到空前的发展。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的发表,标志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正式提出。他们认为,核心能力也称为核心竞争力,就是指“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整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这是一种基于技术观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此外,众多学者从自身的研究角度出发,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形成了关于核心竞争力的不同理论。以巴顿(DorothyLeonardBarton)为代表的基于知识观的核心竞争力,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企业特性的、不易外泄的企业专有知识和信息。以克里斯汀•奥利佛(ChristineOliver)为代表的基于资源观的核心竞争力,强调资源和能力对企业获得高额利润回报和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以库姆斯(Coombs)为代表的基于组织和系统观的核心竞争力,主张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不同的管理系统、目标和价值系统、结构系统、社会心理系统的有机结合。以拉法(Raffa)和佐罗(Zollo)为代表的基于文化观的核心竞争力,指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累蕴藏在企业的文化中,渗透在整个组织中,它是技术核心能力、组织核心能力和文化核心能力的有机结合,不可能在企业里分散开来加以定位。

由此可见,核心竞争力理论尚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集体认同的分析框架,对其基本概念和内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该理论还没有形成严密的体系。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局限性

在20世纪90年代中,全球的企业经营环境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也没有发生革命性的政治事件,行业的惯性和渐进性的管理变革应不会在短时期内使之发生如此戏剧性的变化。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核心竞争力理论自身具有局限性。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隐含技术发展的线性假定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认为,企业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强化,能够保证企业持续地拥有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这一判断显然是建立在技术的线性发展假定之上的。即认为核心技术的发展是渐进的,后面的成果是前面成果的延续和进步,不存在技术的突变和间断。但是纵观技术发展史,技术发展的总体轨迹是非线性的,线性特点仅仅是阶段性和局部性的。

技术的发展只是在其走向完善的过程中是线性的。而那些真正具有创新性的技术,其发展轨迹往往是跳跃性的和间断性的。技术发展的这一特点使得核心竞争力理论所倡导的发展战略难以成立。企业依靠对现有技术上的强化和领先,并不足以保证企业一直领先,新进入某一业务领域的企业,完全有可能利用技术的革命性变化,超越产业内现有的巨人,实现超常规的跨跃式发展。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否定比较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比较竞争优势只是企业活动在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竞争能力,是一种相对的、短期的竞争优势。而核心竞争力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和较高的稳定性,能使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稳定的超额利润。因而,比较竞争优势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大师凯恩斯就在其经典巨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对这种只重长期、轻视短期的做法给予猛烈抨击,他有一句名言:从长期看,我们都趋向死亡。纵观全球市场可以发现,许多成功企业都是在一个虚拟的长期曲线下做连续的短期最优化经营。可以说,企业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短期竞争。比较优势正是基于这个理论。国内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在《比较优势也是竞争力》一文中指出,竞争包括“生产要素”和“比较优势”两方面的内容。竞争力发挥作用的过程也是一个比较优势的展示过程,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生产要素中的劳动力和资本流动性日益增强,导致这些要素成本在各地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从而使得比较优势的作用更加凸显。从这种意义上讲,如果核心竞争力理论否定比较优势,就相当于否定竞争力本身。(三)核心竞争力理论忽视核心能力培育的外部因素

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其它企业理论相比,更为关注企业自身素质的提升,认为企业的成长不是靠外在的力量,而是靠精心编织“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很少或几乎没有将目光投向企业外部去寻求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外部环境似乎是已知的固定因素因而被舍弃了,甚至有学者认为这正是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力所在。

有代表性的情形通常是,信服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决策者们完全陷于“内省型”的思维模式中,完全依靠自身的核心能力来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而不是追求其他的新事物以抓住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增长机会。因为忽视外部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以产品特征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会引导企业以“完全是理性的,且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的方式自然地做出不利于企业成长的决策。实际上,核心竞争力远非仅仅是做自认为擅长的事情,而是要做消费者看重的事情。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企业竞争基础改变时,要保持竞争优势必然要求企业具有学习新事物的决心和能力,反之,无视外部环境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影响,过分专注于组织内部的精耕细作,会形成“过剩的竞争优势”。

有学者指出,日本企业之所以竞争力衰退,并不是因为背离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倡导的原则,而是过分拘泥于这些原则。例如,20世纪90年代数字技术取代模拟技术,成为了核心技术,所以日本20世纪80年代在模拟技术的领先地位,丝毫无助于它在数字领域的竞争,反而起了阻碍作用,并最终导致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企业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动态地审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这是企业寻求未来利润增长点的关键。

(四)核心竞争力理论缺乏广泛的解释力

根据该理论,核心竞争力不是指单纯的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企业的生产规模,甚至不是指营销渠道、商业模式、物质资源、企业文化、管理水平等。通常认为应把核心竞争力视为一种合力,它是企业所有资源充分整合的结果,是企业驾驭内外环境的能力体系。其中有某一两项因素比较突出,它们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部分。那么,企业该选择哪方面因素去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呢?选择的标准又是什么?该理论并未对此展开深入的探讨。同时,是不是任何企业都必须具有核心竞争力?该理论对此也未作出回答。它不能解释为什么大量的中小企业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但是他们仍然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求得了发展;它也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却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独领。在解释企业长期竞争优势源泉的时候,它没有给出可行的识别核心竞争力的方法,也没有对如何积累和使用核心竞争力进行有效管理提供操作性的途径。概念的不确定性和内涵的模糊性,使得核心竞争力理论缺乏广泛的解释力,从而限制了其对企业管理的指导作用。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展望

(一)基于顾客价值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无论从哪个角度界定核心竞争力,首先必须明确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什么?从其根源着手,确定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的研究对核心竞争力形成机制的认识是不明确的,对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普遍具有明显的事后追溯的特性。凯恩斯曾经说过“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消费的主体是顾客,可见顾客的需求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源泉,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更多的顾客价值。基于顾客价值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就是要以顾客为中心,通过考察向顾客传递价值的过程和环节,来寻求企业的竞争优势。顾客价值的研究视角,包括五个基本方面:研究顾客需求、分析和评价自身的能力、确定提供给顾客的价值包、选择高效迅捷的渠道传递价值包、信息的回收反馈。只有基于顾客价值,企业的思维模式才能从关注自身的“内省”型转向关注竞争对手和消费需求的“外审”型,才能避免由于忽视外部因素而陷入“竞争优势过剩”的误区,也才能抓住市场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二)基于相对优势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相对优势是指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的,具有超越竞争对手且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竞争优势。基于相对优势的核心竞争力研究有两方面特征:一是相对优势的立足点是顾客价值和市场环境,其参照系是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二是相对优势认为,有效益、有市场的竞争力才是企业所需要的竞争力,因而更加重视考察企业成本。相对竞争优势的分析框架是从市场需求入手,通过对自身和对手竞争优势的评估及成本考察,寻求企业相对竞争优势的领域,抓住研发、设计、生产、营销、服务等企业价值链中的一个或几个突出环节,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培育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和战胜竞争对手。从追求绝对优势转移到追求相对优势,企业才能从关注自身转向关注竞争对手和顾客,才能使核心竞争力满足企业最大化的利益要求,企业也才能够通过培育核心竞争力发展和完善自己。

(三)基于量化分析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由于学术界和企业界对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所以核心竞争力的评估、构建和应用,至今为止缺乏一种微观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的实证基础。在核心竞争力理论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抽象的理论的研究太多,而操作层面的研究太少,造成大量企业在实践上无所适从。长久的经济绩效能够量化企业的竞争优势,它是论证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可见单纯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何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片面的,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有必要进行方法上的创新,可以借鉴新的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在定性的同时引入定量的模型分析;同时,这种量化的研究方法还可以为企业的战略管理开发工具提供新的思维。

(四)基于学科综合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国内有学者指出,如果对核心竞争力追根求源,就会一直追溯到能力、知识、创新、学习等心理和文化的因素,而在现有的分析框架中,这些因素是很难纳入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的,因此,在回答是什么因素最终决定了企业的持久竞争力这个问题上,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解释力是有限的。

经济学的前提是理性人假设,但人在经济学上的理性主义行为是以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所观察和研究的非理为条件的,所以企业行为实际上也是有限理性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企业核心理念的认识和描述,必然涉及对企业以及构成企业实体的个人实际行为的研究和分析,这样对竞争力的研究就具有超经济学的跨学科性质。因此,今后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一定会出现学科综合的趋势,会涉及到更多学科的理论,比如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使其他学科与经济学相融合,探寻理念、价值、文化、伦理等心理层面的因素。

参考文献:

1.虞群娥,蒙宇.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评述及展望[J].财经论丛,2004(7)

心理成长论文篇7

一、最终目标

让所有家长在群中有的聊,敢于聊,家长可以在群中彼此交换信息,家长通过群互相熟悉。每个群做到500人上限,每天保持话题不断。而且聊的话题不能全部都是闲扯,要让家长主要聊升学相关的问题。管理员在群中要做到一呼百应,有自己的威信,经常踢人加人,督促家长改名字,保持群的活力和基本制度。

二、推广方案

QQ群的推广是一件需要长久坚持,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我们需要让别人知道我们,除了口碑传播,网络上的传播主要就是依赖的每天的推广,如果有一天忘了,很可能就被其他众多信息所淹没。

QQ群的推广在前期就是被动推广,即我们在网上消息,让有需求的用户找到我们。到后期就需要我们主动推广,从别的群中挖人。

推广群的同时也要进行论坛的推广,为日后工作做铺垫。

这种方式有以下几种途径:

a)博客:每个编辑建立自己的博客,保持2-3天更新一次,主要放一些与教育相关的评论,在每篇评论后加上群号

b)网站:在我们的网站显然处添加各个群的介绍、加入方式、管理条例

c)论坛:在本地各个家长聚集的论坛发帖,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太广告化,最好是以家长的口气,向大家介绍群

d)贴吧:在百度贴吧等地,在各个升学讨论吧跟帖推广

e)问答式搜索:搜索“小升初、家长群”等关键词,回答对方的问题。或通过注册马甲,自问自答

f)挖人:加入别的群,当群中有家长提出疑问时,通过私聊的方式把我们的网站、论坛、群告诉他。

注意时机挖家长过来,要等群中比较冷淡的时候,如果有家长提问,开小窗解答家长问题,如果家长问的问题不清楚,要说“去群里问问”,然后推荐家长进入我们的群中。不要在群中公开讨论转群的事,不然极易被人踢出。

还有一种方法,首先进入群,查看群资料,将家长名单列表截图形式保存下来。然后单独添加其中家长为好友,添加好友时要注明“升学问题求教”,尽量选择母亲,一般家长都会同意。成功添加好友后要说明你身后有一群困惑的家长,想向人求教,邀请其加入群。

三、管理方案

a)初期工作

初期以提高群人数,提高人气为目标。

采用一群多人制管理,一个群设置两个管理员,一主一副。

工作内容:

1.每天早上要和家长打招呼,这是提高人气的一种基本方式。

2.每天更新群公告

3.在论坛制作详细的群规则,并将规则通知到每个家长。

规则内容包括群介绍(主旨)、改名规则、踢人规则。

4.叮嘱家长改名片。家长来到我们的群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看看群里都有什么人。当家长看到群里的用户都是家长时,会有一种归属感,反之如果看到的是各种五花八门的名字,就会觉得这个群龙蛇混杂,且缺少管理。

5.每天从网站或论坛中找和升学、孩子安全、子女教育相关的内容,发到群中,让家长有的看,有话题可说。要保持每天投放4-5条家长感兴趣的新闻。让家长看,引导家长进行讨论。

6.每天负责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最好是直接回答,这就要求每个网编对本地升学政策要熟悉。如果家长提出的问题在网站上做过专门的内容,要直接将文章链接发过去。(最简便查询方式:cms搜索,找到文章后点击其序号即可在网站中打开文章,可迅速查到链接)

7.家长提出的问题如果暂时回答不了的,有以下几种解决途径:

i.在网上搜索内容进行解答,但不要直接发给家长一个链接,要给家长解答。

ii.去其他群向家长进行询问,询问期间要告诉提问家长稍等,不能不予理睬。

iii.依旧解答不了给家长论坛入口地址,让家长进论坛注册提问。

iv.家长若没有在论坛提问,管理员要代为提问,并将提问帖链接发给家长,让家长关注。

8.如果有家长上传资料,要第一个进行接收,如果是散的文件要集合到一起打成压缩包,分发给各家长。分发方式按优先级排列:论坛下载(以附件形式上传)、QQ群邮件、QQ邮件分别发送。如果接到word文档这种没有版权的文件,首先要加上学而思的台头,如果条件允许(指文件大小),要尽量制作成pdf文件后再传给家长,避免版权被人盗用。

9.在群中树立专家家长形象

在群中培养热心家长,树立专家家长形象。这需要我们在空闲时间和家长沟通,包括聊升学问题,孩子问题。群中多数家长是母亲,有些母亲是全职母亲,空闲时间比较多,在得到她的信任后,往往能很容易让其担任群管理员一职。

这个阶段是我们接触家长的第一个阶段,要通过和热心家长沟通,细致地了解本地升学信息。管理员要多多加入各个群,寻找热心家长了解信息。

在我们自己的群里要活跃,因为家长刚刚来到这个群,如果看到群里非常冷清,他们也会失去信心。在别人的群里不要太活跃,可以多问问题,但无关紧要的闲侃要尽量少。

b)中期工作

当群里人数达到50-150的时候是群发展的中期。

中期群中家长应已能自行开展讨论。这个阶段除了要继续维持初期的工作,还要增加一些工作,包括:

1.保持并提高热度

每天仍要坚持往群中投放新闻,但是条目可以减少一些。管理员白天可以不过多参与群中的讨论,但也要经常看看群,如果有家长提出问题,及时回答。

2.每天整理QQ群讨论精华。

每天晚上要整理当天群讨论精华,按照问题类型发帖在论坛上,并且在群公告中及时更新帖子链接。家长的讨论是很重要而且很凌乱的,因此需要仔细梳理。到中期我们的论坛和网站依然和家长的交流有一定差距,所以这些来自家长的讨论是他们更关心的。

3.把群中的人往论坛转移

要鼓励家长在论坛里发言,把好的文章发表在论坛里。

如果家长拿不定主意,管理员可以帮家长梳理文章后让家长自己发表。

有的时候家长在聊天时会不经意间流露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理念,如果这些东西能够整理成文,应在整理完成后和家长联系,让他自己去,给他信心。

c)后期工作

当群里人数达到150人以上时,就已经进入群发展的后期了。

除了每天打招呼、更新群公告、投放新闻这些日常工作以外,重心要向论坛转移。一方面,这个时候家长的讨论会非常火热,讨论的话题种类大量增加,讨论速度也非常快。群仅作为一个交流平台能够满足部分用户提问、讨论的要求,但无法满足大部分用户都能共同参与的要求,而论坛的交流速度虽然不及群快,但持续效果时间长,因此论坛成为此时的重点。此时群里工作包括:

1.控制群讨论热度,提高论坛讨论人气

2.整理群精华时,将家长提出的问题单独挑出来放到论坛里提问,用马甲回答问题,后把链接发给家长,提示家长注意关注。

3.次日将前一日整理的问题、答案发到群中,让家长积极参与

4.在论坛建立版聊帖,引导家长开展版聊

5.尽一切可能让家长参与到论坛中,包括举行各种线下活动。

四、管理技巧

a)身份问题

1.使用管理员身份

使用管理员身份,唯一的问题就是和家长的距离在最开始比较远,如何让家长认同你,只是简单地和家长聊天是不行的。还是那句话,需要真诚地对待家长,真心地帮助他们。

作为管理员,必须在群和论坛里树立威信才可以,想树立威信,就必须辛苦些。多和家长沟通,彼此交流教育理念,让家长认识你,信任你。一旦得到了家长的信任,再开展一些线上线下活动将更方便些。

b)沟通技巧

1.与家长交流,要保持谦虚的口吻,本着向他们学习育儿经验的态度,和他们一起探讨升学问题。

2.群里的家长以妈妈们居多,她们的心态都是很年轻的,也都很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因此可以把一些年轻人的想法和他们分享,时代一直在进步,我们的思想也需要被接受。

3.谈论的话题要尽量以家长关心的、对他们有帮助的、对他们孩子成长有帮助的话题为主。一切以助人为根本。

4.家长的生活重心都是以孩子为主,在很多情况下,和他们谈论孩子,会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5.沟通中尽量不要直接宣传学而思,宣传教育机构,不要让家长对你讲的话题反感,但可以适当地引导家长关注我们。

6.谈论的话题最基本的,你可以要求家长改名片,改成符合要求的形式,进行第一次接触。还可以把一些从网上下载的对家长有用的资料发给他们,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如何发送,进行深入的接触。

c)心态问题

1.要以和家长交朋友的心态来完成工作。

2.要以帮助家长,解答他们疑问为基本工作目标

3.我们既是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也是教育方面的专家,更是家长的朋友。

4.要想办法和家长们找到共同点,找到交点。不论是通过某些事情,还是某样物品,或者是某种理念,要和家长联系上,多进行沟通。

d)避讳和禁忌

心理成长论文篇8

关键词:生命周期理论 城市滨水区 旅游开发模式 武汉汉江

目前,国内外城市滨水区开发主要从城市设计、水体功能、景观设计、以及传统文化保护视角下进行了研究,对其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较少而且主要是对滨湖和滨海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对于内陆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模式研究涉及较少。武汉是一个内陆城市,滨水资源非常珍贵,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人们的滨水旅游需求高涨,滨水区的开发建设十分迫切。武汉市政府高瞻远瞩,提出了“把武汉建成滨江滨湖特色的现代城市”的战略目标。湖北省政府也把汉江综合整治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文结合生命周期理论,针对武汉汉江滨水区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旅游开发模式进行实证研究。

1 概念体系和理论基础

1.1 概念体系

1.1.1 城市滨水区的内涵。城市滨水区从产生到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它随着滨水城市的发展而显现出不同的内涵,因此城市滨水区的概念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成熟之中。目前关于城市滨水区的定义比较多,而学界普遍接受的定义为: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范围内水域与陆域相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其空间范围包括“200-300m的水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城市陆域空间,其对人的诱致距离为1-2km,相当于步行15-30分钟的距离范围”。根据毗邻水体的不同,可以分为滨海、滨江、滨湖三种。本文实证研究中的武汉汉江滨水区则属于滨江这一种。

1.1.2 旅游开发模式的内涵。旅游开发模式的内涵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加以探讨,目前还没有统一定义。笔者结合生命周期理论,提出自己的看法:旅游开发模式是指在分析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区位条件和资源赋存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其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形成或确定的该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时期的旅游开发的总体方式。

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模式是指以城市滨水区作为旅游开发对象,在分析其区位条件和资源赋存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其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形成或确定的该城市滨水区域在某一特定时期的旅游开发的总体方式。

1.2 理论体系

1.2.1 生命周期理论。目前普遍被学者们公认并推广应用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1980年由加拿大地理学家巴特勒(Butler)提出的。他提出的旅游地的演化要经过六个阶段: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稳定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

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努力促使滨水区保持吸引力,延长其发展稳定期,防止衰落期的到来,或者在衰落期到来之前,未雨绸缪,进行再开发,实现更新换代,使滨水区步入复兴期的良性循环。对城市滨水区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的认识,是合理选择旅游开发模式所需考虑关键要素。

1.2.2 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最初是从法国经济学家佩鲁的抽象经济空间概念衍生出来的。此后,布德维尔将增长极理论转化为地理概念,提出形成增长极的一组工业可能在地理上聚集于一个都市区域。在增长极理论中,增长极又称发展极、生长极、增长中心,是指围绕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一组具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工业。增长极不仅本身迅速增长,并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其他经济部门的增长。

增长极理论正被广泛应用于旅游开发实践当中。在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模式的构建中,在旅游开发初期,应用增长极理论将那些旅游资源品位高、区位条件优越、社会经济基础好的景区、景点作为旅游增长极来培育,集中力量重点开发,从而带动其他景区、景点的发展,最终推动整个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应用增长极理论来进行旅游开发的模式成为增长极旅游开发模式。

1.2.3 点轴理论。我国学者陆大道在中心地理论和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点轴理论。他认为“点”是各级中心地,对各级区域发展具有带动作用;“轴”是在一定方向上联结若干不同级别的中心地而形成的相对密集的人口和产业带。由于轴线及附近地区已经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且有较大发展潜力,又可称为“开发轴线”或“发展轴线”。点轴结构的形成经历一个时间过程,从初期的较孤立的数个中心地,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空间网络结构的发展轴线。

点轴理论对于区域旅游开发中的空间结构构建,特别是旅游资源(点)和旅游线路(轴)的组织设计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在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的实践中,“点”是滨水区各中心、重点旅游景区(点);“轴”是指滨水区各中心景区之间的联结通道。随着滨水区中心景区的发展,“点”的扩散辐射作用增强,形成次一级的旅游中心景区,成为新的旅游增长点。新的旅游增长点之间又出现新的联结通道,形成新的轴线带动滨水沿线地区旅游的发展。应用点轴理论来进行旅游开发的模式称为点轴旅游开发模式。点轴旅游开发模式的采用使滨水区内几个旅游中心景区通过一定时期的发展逐步形成具有空间网络结构的旅游轴线,从而推动整个滨水区旅游的发展。

2 武汉汉江滨水区旅游开发基础

2.1 区位条件分析

武汉汉江依托城市武汉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汉水交汇之处,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武汉是湖北省省会,也是湖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是我国六大中心城市之一。武汉位于东半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中心,南北东西方向的广州、北京、上海、重庆、西安等特大城市,均距武汉约1200公里。这种居中的地理位置,加上黄金水道长江与南北铁路大动脉京广线在这里交叉成"十"字结构,再加上不断完善的公路网和航空港建设,使武汉成为了我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综合立体交通枢纽。

2.2 武汉汉江旅游资源赋存状况

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的规定,经过对武汉汉江滨水区旅游资源调查表明,开发区内旅游资源单体有7个主类、20个亚类、37个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的8个主类、34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的87.5%、58.8%,23和9%。

2.3 武汉汉江旅游资源评价

汉江(武汉段)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本文采用保继刚的资源价值评价模型对区内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价,该模型主要是将旅游资源的评价定义为对资源价值的评价,评价的指标主要为观赏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对核心旅游资源单体的问卷调查、专家打分结果如表1所示。以75分以上、66-75分、56-65分、56分以下为标准,汉江(武汉段)旅游资源可分为四级:一是具有世界影响潜力的旅游资源,包括南岸嘴、古琴台等;二是具有全国影响潜力的旅游资源,包括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汉江、汉正街、晴川阁、龟山、月湖等;三是具有省级影响潜力的旅游资源,包括集贤村、琴断小河、龙王庙、四季吉祥新农村社区、白鹤嘴等;四是具有地方影响潜力的旅游资源,包括临嶂山、索子长河、盛色植物园等。3 武汉汉江滨水区旅游开发模式的构建

由于武汉汉江沿线各景区、景点的旅游资源现状、市场条件、区位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等存在较大差异,其旅游开发不能采取全方位的开发方式,必须考虑到其生命周期规律实行非均衡式开发。因此,按照武汉汉江部分重点旅游资源专家评分,合理确定各景区、景点的开发时序,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选择不同的旅游开发模式是武汉汉江旅游开发的必然选择(如图1)。3.1 导入期与探索期的旅游开发模式

在旅游开发初期(导入期、探索期),实施增长极旅游开发模式。增长极旅游开发模式是应用前文所阐述的增长极理论,针对旅游不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形成极核扩散效益而采取的基本战略之一,它通过培育高品位旅游中心地(景区、景点),形成旅游极核,来带动周边旅游地(景区、景点)的发展。

就武汉汉江旅游开发而言,在开发初期(导入期、探索期)实施增长极旅游开发模式,应首先选择区位条件好、要素价值高、影响力大的资源进行开发,根据各资源的总得分,选择得分大于等于80分,排位前两位的资源率先进行开发,即首先开发南岸嘴、古琴台两景区,形成区域旅游发展中的两个增长极,重点开发南岸嘴使其成为江城地标和金融角,将古琴台及周边景点整合开发建设成为“知音文化艺术园区”。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日渐突出,开始带动武汉汉江滨水旅游的发展。

3.2 发展期与稳定期的旅游开发模式

在发展期,实施(上接第138页)点轴旅游开发模式。点轴旅游开发模式是在增长极旅游开发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采用的,点轴模式中的点其实就是增长极模式中的极核,而轴是沿一定方向联结不同级别中心旅游地而形成的相对密集的旅游景区景点带。采取点轴旅游开发模式,要合理利用已形成的旅游中心地(景区、景点)组合联结成旅游线路,优先开发线路上的旅游资源。就武汉汉江旅游开发而言,将评价总得分大于70小于80的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即综合开发汉江、汉正街、月湖、汉阳铁厂博物馆,重点建设形成汉江游轮旅游轴、近代工业博物馆旅游区和老汉口商贸旅游区,通过汉江游轮旅游轴带动周边旅游区的发展。随着旅游增长极和轴带建设的逐步完善,在旅游开发中远期(稳定期),可以实施全方位的网状综合开发模式,强力整合武汉汉江区域旅游资源,以汉江为纽带、以知音文化为龙头,以滨江休闲、乡村旅游为补充,打造“知音之河,武汉之汇,欢乐之旅”的主题形象,形成“一轴三区”(汉江游轮旅游轴、魅力都市观光旅游区、知音文化拓展体验旅游区、知音故里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区)的总体空间格局,实现武汉汉江滨水旅游网状综合开发,带动武汉汉江滨水旅游的一体化发展。

3.3 滞涨期旅游开发模式

旅游发展进入滞涨期,会因为旅游者需求的转变或市场的变化而出现旅游地吸引力下降。为了保持吸引力,延长发展稳定期,防止衰退期的到来,旅游地应尽快实施创新转型开发模式,进行旅游地的再开发,实现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以使旅游开发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就武汉汉江旅游开发而言,在其旅游发展步入滞涨期时,我们必须迅速实施创新转型开发模式,延长武汉汉江滨水区寿命,促使其进入复兴期的良性循环。

4 结论

笔者从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模式等基本概念入手,结合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武汉汉江滨水区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按照武汉汉江部分重点旅游资源专家评分,合理确定各景区、景点的开发时序,提出:在旅游开发初期(导入期、探索期)实施增长极模式、在旅游开发中期(发展期、稳定期)实施点轴开发模式和网状综合开发模式、在旅游开发远期(滞涨期、衰落期、复兴期)实施创新转型开发模式。

参考文献:

[1]操文斌.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及其景观设计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

[2]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3]张守燕.黑龙江省三江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青岛大学,2005.

心理成长论文篇9

关键词:孟子;良知;自觉;德育;人格

中图分类号:G643.1;G8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3.03.013

中国传统文化中,孟子提出了性善论之良知说,认为道德是一种良知的自觉,即自觉自发内心之善性,并展开为道德修养的工夫论。后来宋儒推崇孟子“道性善”而承续儒学道统,继之发展为更加系统化的哲学理论思辨。不过,现在看来,宋儒的心性之辨多少有些概念演绎,倒不如孟子的良知说明辨而达理。可以说,宋明理学的心性之辨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孟子性善论之良知说所具有的思想内涵和理论智慧。本文即是意图绕过宋明理学,而以现代视角和现代知识重新诠释孟子良知说的理论旨趣及其德育意义。

一、良知是人的先验的道德情理和精神能量

儒学创始人孔子很少谈及天道与心性问题,其弟子说过,“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1]46。流传开来的就是那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1]181。从整部《论语》看,孔子更重视日常生活中的为“仁”之道。孟子则更看重“心”的道德本性,在与儒家后学及各家各派的理论辩驳中,他鲜明地提倡性善论,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性之本,是先验的存在。他说:“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公孙丑上》)[2]292在孟子看来,善性乃是发于自然、自然而发的,没有任何功利的念头。他进一步概括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2]293人心先验的具有善端,“此天之所与我者”。由是,人人内在地具有“良知”,“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2]448。良知既是情又是理,构成人的道德意识。这样,人就是作为一个价值主体而存在,不是作为一个生物主体而存在。

从哲学上看,孟子提出的性善论之良知说是一种先验主义的道德哲学。孟子[3]认为仁、义、礼、智之善性是每个人生而有之的,本质上是指的这种善性的先验性。可以说,对于人的精神的理解,是东西方哲学的共同追求,只是西方哲学倾向于知性的理解,而中国哲学倾向于德性的理解。如对西方哲学影响深远的柏拉图就曾在《理想国》中提出理念论之“回忆说”。柏拉图[4]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只是在理念世界存在的本体的影子,存在于理念世界的本体是完美的,影子则是不完美的。作为人而言,其灵魂来自于完美的理念世界,只是出生时灵魂的记忆被消除,不过存在于灵魂深处来自于理念世界的完美知识并没有被完全抹去。随着人的成长,那些灵魂深处被遮蔽的知识就会逐渐被回忆起来。在理念世界的完美知识中,知识与德性是统一的,善是最高的知识。于是,在人的精神中,道德观念和知识也就是先验的和本质的存在。

孟子性善论之良知说,说明了人内在地具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等道德本心,具有良知,把这些萌芽状态的本性扩充出去,就可以向善为善。“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之耳。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2]415。人都有仁义之心,如果不加以保养,就会失掉,也就是失去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所以孟子特别强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2]423。“求其放心”,就是把那些丢失掉的良知找回来,这是道德培养的本根所在。所以,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 [2]443。也就是要守住本心,修养善性,短命长寿都诚心不二,以此种态度应待天命,安身立命。

理论上看,孟子的良知说也是认人的道德观念和知识是先验和本质的存在,人是一个道德主体。孟子的理论逻辑是中国式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辨。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天道与人道是相通的,天理与人理是相合的。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2]353。意谓“诚”是天道,人道的本质在于能够“思诚”,即体认和追求天道。就是说,良知出于本心,是道德观念道德意识的基础和根据,本心是上通于天道的。所以,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2]443。能坚持穷究自己本心的人,即可认识人性和天道,从而依天道(善道)而行,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现代文明在不断进步中也在疏离传统思维,将一切知识理性化,将价值经验化,将知识与价值分离。孟子性善论之“良知说”与柏拉图理念论之“回忆说”都是注重寻求道德观念的先验根据和内在逻辑,并且把知识和德性统一起来,确立起了先验主义和本质主义的道德哲学。值得一提的是,对孟子“良知说”的研究远不及对柏拉图“回忆说”的研究那么自成一体。从思辨逻辑看,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理性主义的,孟子的性善论是情理主义的,两者体现出东西方文化的系统性的思维差异。从思想旨趣看,孟子尤其强调个人道德的自性自明自觉,强调道德是一个个人意识自信、自觉的过程。因而,道德关怀和道德教育直指人性和人心,是培育内心的正能量,精神的正能量。这样的思想,显然是远离和超越于功利主义、福乐主义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也不同于一般信仰主义的道德观,比如以个人行为与天主意旨之间的关系而论的基督教伦理。

二、良知说构造了传统道德意识论的基本理论范式

从哲学意识论方面看,孟子所言“所不虑而知者”的良知,构成精神系统的正能量,具有善的向度和情感、意志、欲望、智慧四个维度。应该说,在现代知识的范畴内,孟子关于人的意识向度和维度的见解也是深刻而卓越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根本的理论范式。

《孟子·告子上》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2]415仁义礼智构成四维道德。那么,为什么人心是向善的呢?孟子与学生辩论说道:“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册。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上》)[2]410这是一段精彩的雄辩,人性向善如同水流向下,在自然状态下,水的本性就是往下流的,我们毋需再去诡辩自然的构因。同样,人性向善也是天性,或者说,人性向善是自然状态。

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良知意识),表征着人的意识的情感、意志、欲望、智慧四个维度。恻隐之心,又称不忍人之心,不忍心看到生命的伤害,是一种同情的博爱情感。羞恶之心,是耻于自己的违善,憎恶他人的作恶,是一种意向性的意志投射。恭敬之心,又称辞让之心,是对于个人欲望的节制,是欲望的合理表达即是一种合理的欲望。是非之心,就是知是知非,知善知恶,是非善恶分明,是一种理性的道德智慧。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较之现代心理学关于人的意识构成的知情意三维理论,孟子的意识四维说更加合理而深刻。可以说,人的欲望乃是人的最基本心理活动,是人的意识的基础元素,是意识的“第一推动力”,没有欲望,自我意识即不复存在。还有上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的意识向度论,也可以说是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比如,人类的爱的情感向度就是向下的,上辈的爱指向下辈,下辈的爱指向下下辈,以此类推。这种理论的合理性尚需要现代心理学给以论证并加以阐发,以承接前人之原论并构建新的理论知识体系。

孟子性善论之良知说还表明,情意欲知四维构成的人格意识是自我成长的;道德是人格的核心要素,是随着人格成长而养成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这样的观念也与现代心理学理论享有共同的视角。人格是促进个体行为一致性的持久的和内在的特征系统,是多种要素的综合体,在个人的人格成长过程中,充斥着错综复杂的心理冲突,道德正是在各种心理冲突背景下的价值选择。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本我、自我、超我构成了人的完整人格,超我代表良心、道德和理想原则,抑制本我,指导自我。只有三个“我”平衡相处,人格才会健康发展;反之,人心就会由于欲望和道德的冲突而感受挫折和痛苦[5]。孟子良知说的良知,也是要通过克己抑欲的内心冲突过程才彰显出来,发明出来。孟子这样来认识道德本性以及道德成长,显然,不仅认识超前,而且也铺垫了后来之路,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的观点。

再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孟子良知说的道德成长论与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理论也是相互契合的合理之见。按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和层次的需要所组成,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并且,人的需要是由外部的满足向内在的满足逐渐转化的[6]。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方向和境界。比较而言,孟子良知说的道德人格成长也是一个层层升级和升华的过程,只是在孟子看来,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善端向仁、义、礼、智“四德”发展,是人的道德直觉和道德冲动,并没有任何其他功利的目的。可见,孟子良知理论更注重人的内在的正能量的发掘,这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德育的根本的方法论特点。

三、回归良知本位的道德教育之方法论启示

在孟子学说中,人道之本在于道德关怀和道德成长。良知说展开为德性修养的工夫论,强调德性内生和人格圆融,其关注的是心性、情理、自然。这样的理论视野和教育视角,体现出来一种特别的洞见和慧识,对于现代德育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在现代,道德理论和道德教育似乎忽略或遮蔽了良知的观念,道德培育缺失了一种内在的自性自明自觉的信念和正能量——让内心德性不断生长的原动力。现代教育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解析,尤其是把道德教育也置于一般知识教育的体系和模式之中,实际上形成一种外在的“他育”式的德育模式,未能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内在潜能。因而,回归良知本位的道德教育是一个必然的方向。良知教育强调“存心养性”,人性和人心的培育是德育的根本和基础,就是认为,要成为有道德的人,首要的在于感受,道德教育最根本的是一种理解的教育,养成的教育。诚如当代哲学家哈贝马斯所说,人类的存在并非以一个独立的个人做基础,而是以“双向理解”的交往作起点。因此,道德教育就是要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

良知理论把人心(人的意识)看作是情感、意志、欲望、智慧和谐统一的精神系统,从而强调了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精神人格教育,重在内在情理的培育。蒙培元[7]在其专著《情感与理性》“全书提要”中认为:儒家重视情感的共通性、普遍性,并与理性实现了统一。所谓情理,乃是指人类共同的,具有道德意义的情感,“良知”就是一种自然的又是具有道德意义的情感;这样的情感同时是与理性相统一的,故称之为情理。真正说来,情理乃是一种价值理性,因为价值正是由情感需要决定的。只有承认人类有共同的情理,才能建立起来共同的和普遍的价值理性。所以,中国传统哲学肯定人类伦理是由情感决定的,同时肯定有一种客观的普遍的伦理存在,即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因此,道德教育必须把道德概念的理解、领会与情感体悟和欲念追求结合起来,追求情理教育,做到情理相通,才可能真正完成。情理相通,就是人格系统的情感、意志、欲望、智慧的和谐相通,也是内与外的相通,人文与自然的相通。所以,这个“通”是通于自然,或者说,通于自然精神。在孟子“尽心知性知天”理论逻辑中,“良知”情理不仅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普遍的伦理关系,而且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伦理关系。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关系,是出于人的内在的精神需要,成为人生的意义。这种观念也体现出儒家文化特有的德育方法论。

在儒家理念中,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相生相和的关系,人也是自然创造的参与者。在这种观念下,人的道德成长的过程也是亲和自然的过程,是通过“赞天地之化育”来完成自然,完善自我。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论语》·雍也篇)[1]62孟子更主张“养吾浩然之气”,与自然相互沟通,并且认为,人的生命可以分为心、气、形相互关联的层次,只要不断地养心,就可以通过“气”而将整个身体转化,甚至于外在的形貌也会转化,即所谓“践行”。孟子良知说的工夫论,将一切道德培育与修养工夫归结到良知之发明,自觉自明,并强调心与身、人与自然之相通与和合,使人在人格成长中感受和悦,与万物为友。如此,人的生命才彰显了道德的价值和意义。

这种道德的价值和意义,就是人及人生的意义,也是儒家德育追求的目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2]330。一位向德之人,其一言一行都会因为“浩然之气”的涵养而具有大丈夫气概和包容得失的生活眼界。孟子向我们宣示:由良知而生的是一种道德的人格,由良知而成的是一种精神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朱熹.四书集注[M]∥朱熹集.长沙:岳麓书社,1985.

[3]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5]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心理成长论文篇10

五年来,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在湖南省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作为湖南省“党网”和新兴的网络媒体,红网取得了快速发展,已经跻身全国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前列,成为湖南省新闻宣传工作的一支新生力量和世界了解湖南的新窗口。2005年6月,为进一步加强湖南省各级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交流和推介各地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新经验和新作法,湖南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直机关工委、省委高校工委、省委讲师团联合在红网开办了“湖南省中心组学习网页”。开通至今,共收到投稿5000多篇,编发稿件3000多篇,转载各类理论文章6000篇,原创首发的数百篇文章被全国各大网站予以转载,成为目前全国唯一坚持每日更新的中心组学习专门网页,被作为理论宣传工作好做法好经验向全国推介。

理论宣传工作需要开辟新阵地

过去,理论宣传多是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这样,即便说理再深刻也难免枯燥乏味。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人们的兴趣点、接受信息的方式和手段较以前都有了显著的不同,如果理论宣传还停留在传统的方式和手段上,再好的内容也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先进的理论只有同时运用先进的宣传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宣传手段在理论宣传工作中一直以来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今迅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作为网络媒体重要组成部分的官方新闻网站是否能配合理论宣传做一些工作呢?红网创办五年来,始终把加强网络理论宣传工作当做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除了进行常规理论宣传,在《红辣椒评论》开设《政论时评》、《社科新论》两个理论类子栏目外,还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开设了各类理论宣传专题。2005年初,我们与湖南省委宣传部理论教育处的同志进行探讨合办理论类栏目的可能性,当即得到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郑佳明同志的支持。经过紧张的筹备,于当年6月迅速创办了“湖南省中心组学习网页”。

网络媒体理论宣传工作大有可为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媒体已经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的传播媒体,成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重要舆论阵地。众所周知,网络信息量大,传播迅速,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网络媒体聚集了传统媒体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在内所有的表现手段,更能增强理论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从形式上讲,可以分为:

组织大型网络专题。近些年来,为配合中央和省委各项重大工作,红网开设各类专题达数百个。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回眸与展望――形势政策宣传教育》等。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百周年,我们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深度理论专题《小平,中国一首永远不老的歌》,从多个角度阐释了邓小平同志宝贵的精神遗产――“邓小平理论”。

组织网络系列评论。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理论宣传工作中,红网利用自身的中国互联网名牌时评栏目《红辣椒评论》,设立了理论专评栏目,共编发评论员文章200余篇。在2005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红网采取在显著位置“两会”征稿启示,用电子邮件向遍布全国各地的700多位红网评论员与理论专家发出约稿等方式有计划地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理论宣传攻势。每天收到有关评论30多篇,半个月共收到投稿500多篇,从中选编发表了100多篇“两会”评论,成为全国发表“两会”评论最多,讨论话题最广泛的网络媒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专此致信表扬。2005年1月,省政府正式宣布从2005年起全省免征农业税。红网于当晚此消息三个小时后,迅速编发了评论文章《免征农业税的深层意义――构建和谐社会》,随即又编发了《免征农业税是划时代的破冰之响》等一系列评论文章,有力地起到了网上舆论引导的作用。

组织嘉宾图文视频访谈。为配合做好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我们策划组织了“看形势、谈政策”系列访谈,邀请了湖南省委党校、省委讲师团、省社科院等多位专家学者做客红网嘉宾访谈室。湖南省委党校副校长雷国珍的《全民构建和谐社会》、省委讲师团副主任陈志强的《树立科学发展观》、省社科院院长朱有志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访谈在网民中起到了很好的辅导作用,湖南省财政厅厅长李有志、省国税局局长程安亭、省地税局局长卿渐伟等政府官员的访谈,由于组织了全湖南省财政、税务干部集中收看,同时网上在线人数超过了十万人。

努力寻求网络理论宣传工作的新突破

在创办“湖南省中心组学习网页”的过程中,涌现了一批成绩突出的单位。怀化、娄底、郴州、常德等市中心组学习信息报送及时,芷江、澧县、桂阳、靖州、桂东、东安等县基层干部理论学习热情高,投稿踊跃。但是,这项工作也还仍然存在不足:一是栏目内容还不够全面;二是有些理论文章缺乏新意,深度不够;三是一部分省直单位和地市及高校至今动静不大或未有动静。

为进一步办好“湖南省中心组学习网页”,进一步发挥好红网理论宣传主阵地和主力军作用,打造我省网上理论宣传品牌,特提出以下工作思路:

进一步加强“中心组学习网页”的内容建设。在现有栏目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加大策划力度,积极丰富形式,迅速、准确地反映各级中心组学习的状况和动态,切实把“湖南省中心组学习网页”办成全省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信息交流的平台,办成各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课堂,办成及时反映理论学习新动态的窗口。

进一步抓好理论学习信息的上报工作。红网将及时汇总各地各单位上报信息情况给省委宣传部,希望各地区、各单位经常督促和落实理论学习信息的上报工作,省委宣传部继续以内部通报形式每季度通报一次各地各单位上报信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