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的经济政策十篇

时间:2023-11-02 17:36:14

秦汉时期的经济政策

秦汉时期的经济政策篇1

1、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

认识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年的地方行政制度。分析封国制产生的原因、特点;归纳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认识王国问题解决的意义。

2、察举制;

认识察举制是汉朝重要的选官制度、并理解其概念及目的。归纳察举制在两汉的演变及影响。

3、编户齐民

认识编户制度是汉朝的行政管理制度和赋税制度;掌握该制度的目的、内容及影响。

重点和难点精析

1、“汉承秦制”的主要含义

①承袭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②承袭秦朝的监察制。汉武帝发展为刺史制度,监察郡国等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地位进一步提高,后成为地方长官,掌军政。

③承袭秦朝的郡县制,郡守县令的任免权归皇帝。

④承袭秦的田租、户赋徭役、兵役制,西汉发展为编户制度,以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和控制。

2.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革新

两汉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两汉社会制度比起秦朝更加完备,汉朝在废除苛法的前提下,进行革新。包括:刺史制度、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察举制、编户齐民等。在这些内容中,主要是围绕着三个方面的关系与矛盾展开的,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矛盾、选用官吏的形式,对百姓的管理。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通过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察;此外,通过“推恩令”和“附益之法”,削弱和限制藩王的活动。在选用官吏的形式中,以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为最主要的途径之一。通过实行编户制度,加强对百姓的管理。

3、编户制度

编户齐民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秦始皇统一后,对赋税制度进行了统一和改革。公元前216年,命全国各地自报占有田亩数目,即文献记载的“令黔首(百姓)自实田”。这是我国历史上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土地登记制度的开始。秦朝还规定田租十税一,人民有服徭役、兵役的义务。汉代,承袭和发展了秦朝这一制度,一套完整的封建管理制度和赋税制度正式形成。西汉政府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人口,剥削农民。编入户籍的民户,主要是广大农民,但也包括无爵位的地主和小官吏,其中人数最多的是自耕农。

编户齐民具有独立身份,依据资产多少划分大家、中家、小家三等,隶属地方政府,承担国家赋税、徭役、兵役,资产多者多纳税。农民的主要负担有四项,即田租、人口税、兵役、徭役(或纳更赋以代役),编户齐民制度有利于国家对农民征收赋税。

知识拓展

怎样认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1)原因与含义:在中国古代,封建经济的特点是自然经济,农业是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封建统治者非常重视农业,采取各种措施保证经济政策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面倾斜。重农抑商政策是历代封建王朝一直奉行的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和政策。

(2)产生和发展: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期,最早在魏国李悝改革中有所体现;之后,商鞅变法中将重农抑商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并付诸实施、大力推行;到西汉时期重农抑商政策最为突出;后来,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把它作为最基本的经济政策。

(3)实质与评价:重农抑商政策实质上是维护封建的经济基础。评价重农抑商政策要注意它的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不同时期其历史作用是不同的。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如商鞅变法,积极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使秦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的统一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西汉初期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是,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也兴盛起来。到了明朝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而封建统治者继续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并利用封建专制制度实行一系列的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措施。如清政府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等。这就严重障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也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导致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滞后,因此,在封建社会的晚期,重农抑商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则具有明显的消极作用。

师生探究

例1.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与西周的分封制都是()

A.都是封建中央集权制B.封建专制的产物

C.为巩固其统治而实行D.随社会经济基础变化而瓦解

解析本题答案是C本题主要考查西汉分封制和西周分封制的理解和比较。西周的分封制是为了巩固奴隶制统治而分封诸侯的制度,不是中央集权和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故可排除A、B两项;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的瓦解是统治者一系列措施的结果,并非因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西汉的社会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自始至终都未发生变化,所以D项也不正确。两个时期分封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

例2.下列对汉朝察举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而建立的选官制度

B.内容包括察举、皇帝征召等

C.察举是两汉选官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D.西汉选举的主要依据是门第族望

解析本题答案是D。本题旨在考查准确掌握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确汉朝监察制度建立的目的、内容及实行的概况。A、B、C三项叙述正确,D项表述有误,因为,门第望族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是在东汉而非西汉。

例3.对汉朝编户齐民制度性质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是一种行政管理制度B.是一种赋税制度

C.是一种地方行政机构D.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

解析本题答案是D。该题主要考查对两汉编户制度的正确认识,两汉对百姓的管理实行编户制度,在编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有独立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据此分析可判断D项符合题意。

例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然诸侯原本以大,末被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前汉书》卷14

材料2:(晁错)说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史记》卷106

材料3:(主父)偃说上日:“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为其国,必稍自弱矣。”

──《前汉书》卷64

材料4:自此以来,……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至哀、平之际,皆继体苗裔,亲属疏远,生于惟墙之中,不为士民所尊,势与富室无异。

──《前汉书》卷14

回答:①根据材料1,说明汉初分封王国的依据是什么?试指出这一依据正确与否?

②根据材料1、2说明西汉为什么要解决王国问题?材料2、3的解决方法有何不同?

③材料4说明了什么问题?

④试对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作出正确的评价。

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学生阐释历史材料的能力。材料一、二反映西汉前期诸侯王的设立意图以及后来变化的结果,要善于把材料的叙述与题目的设问要求结合对应回答。第(2)题要求对比材料二、三,要善于从材料中分清不同手段及产生的不同结果。第(3)问是认识能力的考查,要注意从“解决”上思考。

参考答案(1)“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天下初定,昆弟少,诸子弱。”实行郡县并行制。王国和侯国势力膨胀,权力增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2)前者主张强行削弱王国特权;后者主张加大分封,分割减少诸侯王的封地。其结果是,前者容易激化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酿成叛乱;后者使诸侯王封地越来越小,势力日渐削弱,无力与中央对抗,从而使中央集权大大加强。(3)强大的中央集权是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

秦汉时期政治板块小结

1、政治上,封建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巩固。

①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此制度建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

②这一制度有中央和地方两大行政制度。从中央制度来看:秦朝设立三公九卿制,其中相权较重,可以辖制百官。西汉汉武帝改革官制,组成内朝和外朝,开始有意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还实行了监察制度(刺史制度)和选官制度(察举制)。从地方制度来看:秦朝否定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西汉初年郡国并行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郡县制,至西汉中期则从实践中认识到分封制的弊端,实际上取消了这一制度,然而地方割据则在刺史制度和察举制推行后期变得十分严重。

2、封建统治思想的演变。

①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加强镇压,实行暴政;

②西汉初年,推行黄老思想,“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③西汉汉武帝开始,儒学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

注意: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政治上的突出特点就是封建上层建筑的日趋完善,全国“大一统”的思想观念,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官方意识形态,成为中国的历史传统,在巩固国家统一、安定社会秩序、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考点指南

1、匈奴的兴衰

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了解匈奴的社会状况;归纳两汉和匈奴之间的关系,西汉初年、汉武帝、汉元帝与匈奴的不同政策及原因,东汉匈奴分裂及威胁的解除。

2、张骞通西域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路线及意义;西汉和东汉对西域的管辖。

3、西南夷与百越

西南夷和百越的概念;两汉对西南夷、东汉对百越的管辖。

重点和难点精析

1、西汉与匈奴的关系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各阶段政策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有何影响?

(1)第一阶段: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原因:匈奴力量很强,而西汉经过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经济凋敝,国力薄弱。影响:有利于集中力量恢复经济,增强国力。

(2)第二阶段:汉武帝时期对匈奴发动了三次大规模战争。原因: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有力量打败匈奴。影响: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北方边郡的威胁,有利于边疆的开发。

(3)第三阶段:西汉后期又采取和亲政策,汉元帝将宫女王昭君作为公主,远嫁呼韩邪单于。原因:匈奴内乱,西汉后期杜会问题严重,也无力进行大规模战争。影响:密切了汉匈关系,互市兴旺起来,文化往来增多,双方和睦相处。

2、张骞通西域的意义

①张骞通西域,不仅获得了大量过去闻所未闻的资料,而且也传播了西汉的声威。

②张骞通西域,开通了西域的道路,司马迁称此行为“凿空”。

③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原和西域的交往更频

繁,规模与范围更大。使臣、商队、宗教僧侣的往来,使当时世界几大文明汇聚,西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④张骞通西域以后,天山南北与内地首次联成一体,中原同西域之间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封建国家的影响深入边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也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

3、如何认识两汉与西域的关系?

两汉同西域的关系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并立的政权,平等的关系。当时双方人员友好往来,经济文化交流加强,都面临匈奴的威胁。第二阶段是从属关系,西汉设西域都护,行使行政管辖权。西汉对西域管辖的影响深远:①拓展了疆域,加强了边疆的开发,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沟通了同西亚、欧洲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开辟了中西交通新纪元,中国文明对世界的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为什么说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发展时期?

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是指国家的结构而言,既包括多个民族,又有领土统一的状况。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有着新的发展:①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加强了边防建设,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治理河套;设置“三郡”,加强南疆建设,初步奠定了祖国的疆域,这些都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发展,使全国形成了共同的经济区域,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心理状态,加强了民族凝聚力,为以华夏族为主干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②西汉对匈奴由和到战,安定了北方边郡,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发展;同时,对西域加强了交往,设西域都护加强了管辖,这有利于汉朝同西域经济文化的交流;对西南地区,西汉也设置郡县,加强了联系。③东汉继续对匈奴用兵,安定了北部边郡;派班超经营西域,加强了对西域的联系和管辖。因此,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发展时期。

5、秦汉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特征及其影响。

原因:①政治上,国家长期统一、强盛;②经济上,生产发展,经济繁荣;③文化上,文化繁荣;④,政策上,统治者推行开明正确的民族政策。

特征:①从整体上看,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得到发展。②从形式上看,民族联系形式多样,如战争、设立机构管辖、和亲、迁徙、互市等。民族关系有战有和,以和平的经济文化交往为主流。③从区域上看,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影响:①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随着各民族间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的加强,民族凝聚力增强,一些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管理,如西域和西南地区纳入西汉版图。②增进了兄弟民族间的情谊,促进了民族融合。一些少数民族逐步接受了汉族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与汉族的融合得到加强,如南方的越族。③促进了中原和边疆各族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民族关系的加强,一方面使中原和汉族先进的文化技术传入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大大促进了其经济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及边疆地区的物产传入内地,丰富了内地人民的生活。④带动了对外关系的发展。如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通,开辟了中外交通新纪元,有利于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知识拓展

1、对我国历史上和亲的不同看法

一种意见持否定态度,认为西汉初年的和亲是对匈奴的忍辱退让,结果反而使匈奴更加骄横,连年入掠。另一种意见与此相反,认为和亲是封建社会维持民族友好关系的一种最好办法,它导致民族间的和解,加强了民族间的交流和了解。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对和亲既不能全面肯定也不应完全否定。和亲从根本上说,是为历代统治者自身的统治目的服务的,但客观上或多或少地有利于缓和国内的民族矛盾,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对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着一定的作用。

再有一种意见认为,应将和亲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加以考察。历史上和亲有不同的类型,一种是针对敌对的民族,如西汉初年与匈奴的和亲;一种用于友好的民族,如西汉中期与乌孙的和亲;再一种用于已经内属的少数民族,如西汉末年与南匈奴的和亲。不同的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下的和亲所产生的客观效果不同,但一般来说,其结果都是有利于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2、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1)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由于各种原因,汉族在我国多民族的国家中处于主体地位。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忽视或否定其他少数民族对于祖国历史发展所作的贡献。因此,看待民族关系,不能站在一个民族的立场上,而应该站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的农场上,对历史上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事件、人物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颂扬,反之要给予否定和鞭挞。

(2)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和民族融合。

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是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尽管各民族之间有掠夺、有迁徒、有战争、有议和,但战争是短暂的,而友好则是长期的,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3)正确看待民族之间的矛盾和隔阂。

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但也存在矛盾、斗争和战争。它与民族关系的主流相比,只是民族关系的次要部分。由于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民族之间的矛盾、斗争和战争从根本上说都是各个民族的统治者所挑起的,从这个角度看,民族矛盾说到底是阶级矛盾。由于矛盾的复杂发生,不能把民族斗争简单地归结为阶级斗争。大致有下列几种情况:有的压迫与反压迫的性质;有的是进步与落后之间的斗争;有的是为了消灭割据分裂国家统一的战争;有的是民族统治者彼此之间的攻伐混战。鉴于此,我们在学习中要善于分析,透过现象揭示其本质,明确给予肯定和否定。

师生探究

例1.秦征服越族地区和张骞出使西域所产生的最深远的进步影响都是()

A.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B.扩大了中央政府的管辖范围

C.促进了民族融合D.扩大了铁器的使用范围

解析本题答案是C。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体内容。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中的重大事件,所产生的最深远的进步影响应该是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例2.对两汉政府与匈奴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两汉政府反对匈奴南下掠夺的反侵略战争

B.两汉政府反击匈奴保持边境安全是正义之举

C.两汉政府和匈奴争夺对西域控制权的斗争

D.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政权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解析本题答案是B。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国古代民族之间战争性质的正确认识。依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两汉政府对匈奴的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而无侵略与反侵略之说。故B项正确

例3.班超出使西域与张骞出使西域所起作用的不同之处是()

A.促进西域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B.促进中国同西亚、欧洲的友好往来

C.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贡献

D.直接帮助西域各民族摆脱匈奴的控制

解析本题答案是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A、B、C三项是班超出使西域与张骞出使西域的相同作用。D项是其不同点,因为直接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控制是班超出使西域的直接作用,而张骞出使西域并没有达到此目的。

例4.一位古代诗人在《题昭君出塞图》中写到:“草黄沙白马如云,落日悲笳处处闻。此去妾心终许国,不劳辛苦汉三军。”从诗中可看出作者肯定昭君主要是因为昭君出塞()

A.是为了个人幸福B.不畏艰险的精神可嘉

C.敢于挣破封建牢笼D.加强了汉与匈奴的关系

解析本题答案是D。本题为材料式选择题,解题关键是读懂材料,在此基础上依据材料中“此去妾心终许国,不劳辛苦汉三军”等有效信息去分析,作者认为昭君以心许国,起到了汉朝军队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加强了汉与匈奴的关系。

例5、(2005全国文综3历史)(20分)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汉书)记载: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有松柏五木,荚水萆,冬温夏凉,宜畜牧。”匈奴歌谣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繁殖)”。

材料二、三国魏初年,仓慈任敦煌太守,“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慈皆随口割赋(按人口分割土地给贫民耕种)”。

材料三、对来到敦煌的西城各族人,仓慈“皆劳(慰劳)之”;对想赴洛阳者,“为封(签发)过所(通行证)”,对在敦煌进行贸易者,由官方主持估价、交易,并“使吏民护送道路”;禁止当地豪族强买强卖。

──材料二、三据《三国志》

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亡我祁连山”是由什么具体历史事件导致的?(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两汉时期河西走廊社会经济的主要变化。(6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仓慈的做法起到了什么作用。(8分)

秦汉时期的经济政策篇2

秦汉的统治思想问题

任何统治阶级为维持统治,都会根据政治、经济的形势和政治需要,确立自己的统治思想。作为封建大一统开始形成时的秦汉统治者,在确立统治思想方面进行了种种探索。战国时期的泰国,有实行法治的传统,商鞅就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秦国的丞相李斯与韩非是同学。战国时的法家集大成者韩非,更是受到秦王嬴政的赏识,嬴政在看到韩非的书后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后韩非在秦国因被李斯嫉妒而侵害,但他的思想被嬴政采纳,法家思想成为秦的统治思想。秦始皇以吏为师、崇尚法治,实行严刑峻法,将法家思想定为一尊地位。法家思想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建立的需要。

西汉王朝是在农民大起义摧毁了暴秦统治基础上建立的,汉高祖及臣下,多数是秦末大起义中出现的下层人物,他们能比较认翰的思考秦亡的教训。汉初统治者面临经济凋敝的局势,为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统治秩序,确立了以道家“无为”思想为特征的黄老政治为统治思想。刘邦实行的恢复经济、轻徭薄赋、约法省禁就是黄老政治的具体体现。在刘邦、孝惠、高后、文、景统治的五六十年间,一直实行黄老政治。黄老政治的实行,恢复了经济、稳定了统治。

到汉武帝时这种情况有了变化。黄老政治的实行,诸子百家学说的流行,不适应思想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进而在太学和地方学校中,讲授儒家经典,通过考试合格者可入仕。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历代的统治思想。但是,董仲舒兼采百家之长,融儒法为一家。汉武帝虽尊崇儒术,但实际上是“霸王道来之”,儒法并用,是经过改造的儒家思想。

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l)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封建皇帝个人专断独裁,控制一切军国大事,地方一切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一切权力集中于皇帝。

(2)战国时的韩非提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践了韩非的理论,通过创行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和郡县制,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和文化措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汉承案制,刘邦承袭了秦始皇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历经惠、文、景帝,到汉武帝时,通过解决王国问题,进一步控制了地方政权;又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确立了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两汉时采取中外朝制度和设立尚书台,实行刺史制度和上计制,从而完善了这一制度。到东汉初,这一制度进一步加强并定型。

(4)这一制度是建立在封建生产方式基础之上的,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政治、经济的需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抵御外族入侵和大规模水利工程的修建。但也有明显的弊端:加强了人民的控制和统治,皇帝个人作用对政局影响大,容易产生腐败和专权,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腐败长期延续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其积极意义日益减少,弊端日益加重。

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识

1.武帝的这一政策与秦代有很大不同,儒学独尊后,其他思想学派并未被禁止。而且所提倡的儒学本身也广泛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各家学说,统一的思想带有一定的综合倾向,因而获得了成功。

2.尊儒兴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是武帝的创造,在客观上促成了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方面,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式。同时,改变了汉初“非功侯不得封相”的惯例,使大批读书人通过读书而进入仕途。

3.封建政治与儒学密切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

4.但从本质上看,这仍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汉武帝运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抑制了民族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违悖了思想统一于真理的规律,有明显的消极作用。

关于王莽改制的评价问题

在20世纪20年代前,对王莽改制是一致否定的。此后,有了三种观点。第一,基本肯定说。认为王莽是一位有胆识的改革家和理想主义者,他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第二,基本否定说。郭沫若认为:王莽实行的一系列倒行逆施的政策和措施,不但未使动荡不定的封建统治秩序稳定下来,相反给人民增添了更多新的灾难,阶级矛盾更加尖锐了。第三,主观与客观说。作为改革家的王莽,清醒地看到了西汉后前危机的深刻根源,首先是土地兼并和奴婢数量的膨胀,其次是豪民富商的高利贷掠夺和财货垄断。他的改革是针对大地主阶层的,本意是想干一番事业的,但结果竟变成了一场对人民的浩劫,这是他根本没有料到的,他成了西汉腐朽统治的替罪羊。

西汉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化

(1)刘邦对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既有继承,又有改造,除继续采用郡县制外,也实行分封诸侯王制度,即郡国并行制。

(2)由于诸侯王势力的膨胀威胁了皇权,景帝采取削藩政策,还用武力平定了七国之乱。汉武帝进一步削在王侯权势,通过实行“推恩令”等措施,基本上解决了王国问题。汉武帝以后直到东汉,虽一直保留封国,但国象对王国权势限制很严,王国封地也越来越小,势力越来越小,诸侯王实际成了只有爵位而无实权的封建贵族。

(3)汉武帝时为监察地方,全国分13州,设置刺史。后来,刺史权渐重,积久成制,成为行政长官。西汉末到东汉,刺史改称州牧,级别提高,成为最高地方行政长官。州也成了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了。

高考例题警示

例司马光说:“(汉武帝)异于秦始皇无几矣,”又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指出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与秦始皇类似之处。比较秦皇、汉武帝这些类似之处。说明为什么会导致秦亡汉兴的不同结果。(14分)(1995年)

警示:此题为比较题。答题关键在于找准对比项。在比较过程中,比相同点宜大处着眼,比不同点须从小处着眼。据此,本题在比较三方面共同点时,舍弃背景、具体内容和结果,而在比较不同点时,应具体从背景、内容、后果去分析,从而得出秦亡汉兴的内在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结构

典型例题

例1汉高祖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A.社会十分贫困B.秦朝灭亡的教训

C.大臣陆贾的建议D.刘邦的远见卓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客观原因的理解能力CD两项明显体现了人的主观意识的特征,B项间接体现了刘邦的主观意识因此这三项均与客观原因不符,而A是完全独立于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事实。答案:A。

例2我国古代宦官专权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封建专制主义制度B.皇帝幼小和昏庸无能

C.宦官是最腐朽势力的代表D.宦官亲近皇帝便于掌权

根据以上所述,宦官是皇帝的家奴,有皇权才有宦官权,用宦官是皇权专制的需要,因此A项是产生宦官专权现象的根本原因,B、C、D三项都由A项中产生。

例3东汉与西汉的相同之处是:

①定都洛阳②割据混战③反击匈奴④都因权臣篡权而亡

秦汉时期的经济政策篇3

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西汉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都城;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文景之治;七国之乱。

二、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汉初年,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措施的实施与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比较秦朝征收泰半之税,即农民要将收获物的2/3以上交给国家,而汉文帝薄赋劝农,田租仅为三十税一,评价文景之治,使学生理解“治世”的概念。

三、通过对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到西汉社会经济之所以得到恢复发展,是在秦末农民战争的推动下,由于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要从思想上明确一个道理:经济上的发展是大一统的物质基础,国家的统一是国家强盛的先决条件。。

教学建议

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这是我们理解为什么“秦亡汉兴”的重要内容。汉初之所以形成文景之治的大好局面,为后世所称道,就在于汉初的统治者直接来自于秦末农民起义,能够认真吸取秦朝暴政速亡的历史教训。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内容比较多,和随后出现的“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紧密相连,成为本课的重点。

汉初封国与西周封国的比较

通过比较汉初封国和西周封国的异同,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作为巩固中央政权的手段,西周和汉初的封国有很多共同点,比如封国大多是由统治者的亲属掌握,享有很大的自治权,甚至成为国中之国,最后都酿成了叛乱;不同点也比较明显,由于周王室统治末期处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国力衰落,无力控制封国,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与战乱的局面,而汉初经过休养生息,国力强盛,采取有力措施,对王国的叛乱进行了坚决的镇压,解决了王国问题。比较两者的异同,既要看到历史的表象,又要根据当时历史发展的总的趋势去分析问题,难度较大,可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适当把握。

地位分析:

本课讲述的是西汉从建立到逐渐兴盛的历史,汉高祖刘邦吸取秦朝速灭的教训,实行了“休养生息”政策,汉文帝、汉景帝进一步推行了这一政策,景帝时平定了“七国之乱”,形成了“文景之治”的治世局面。为后来的汉武帝达到“大一统”的局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后世王朝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教法建议:

1.关于“西汉的建立和休养生息”一目。

首先,教师应让学生明确这一子目讲的是建立政权与巩固政权的内容。其次,教师应让学生理解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必然性与目的性。可以在赋税、徭役、刑罚等方面与秦朝进行对比分析。

2.关于“文景之治”一目。

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本上引用的史料和“缇萦上书救父”的故事进行讲述,让学生理解“文景之治”的成因:一是重视农业,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二是赋税、徭役轻,农民有相对宽松和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三是吸取秦亡教训,听取意见,减轻刑罚,减少冤狱,吏治清明。

3.关于“七国之乱”一目。

教师可与“西周分封制”对比分析,如可从分封目的、分封对象、受封者的权利与义务分封结果等方面比较分析。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

难点:汉初封国与西周封国的比较。

教学思想:

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与对比分析,从而初步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历史现象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它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什么战争?结果如何?公元前202年,在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的废墟上,建立了西汉王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

请学生看课前提示,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

一、西汉的建立和休养生息

1.西汉的建立(前202年)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2.休养生息的原因和措施

1)原因

教师先解释何为"休养生息",即在社会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之后统治者实行的宽刑薄赋政策,以保养民力,增殖人口,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51页第三段大字和小字。

学生结合第10课内容讨论回答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教师总结:一是吸取秦亡教训,二是汉初经济萧条,国家极度贫困。

2)措施

学生看书回答。

教师总结: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使西汉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稳定和巩固了汉朝的封建统治秩序。这种统治措施,使统治者、劳动人们皆大欢喜,到惠帝、吕后两朝,经济逐步恢复,到文景年间,社会经济全面回升,出现了治世局面--文景之治。

二、文景之治

教师出示相关的减轻租税的竹简图片和资料(见媒体资料)。学生看书,分类归纳文帝、景帝的措施。讲述"缇萦救父"的故事。

汉文帝与景帝共在位39年,实行轻徭薄赋、奖励生产、与民休息的措施,使得社会安定,人民负担进一步减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后世对之评价较高,把这样的治世称为"文景之治"。然而,就在这样的治世时期,也有叛乱发生。这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景帝时为什么会发?quot;七国之乱"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三、七国之乱

方法一:

学生集体阅读思考:七国之乱与前面所学的哪个知识点的类似?然后教师安排一组简单介绍"西周的分封制";一组介绍"七?quot;;其余同学从中找出异同点。教师最后点评并补充,介绍对比分析问题的方法。

方法二: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七国是什么国?七国为什么乱?七国之乱的条件?七国之乱的经过、结果?七国之乱与历史上哪个时期有相似之处?)

七国:是诸侯国。刘邦建立汉朝后,为了巩固刘氏天下,大封刘氏子弟为王。诸侯王封地广大,他们在封地上享有任免官吏--独立的行政权,铸造钱币、收取租税--掌握财政权,拥有重兵--掌握军权,实际上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国中之国。

七国之乱的原因:为了争夺更多的权益。

七国之乱的条件:诸侯国数量多,势力大,占地面积大--相当于西汉全国面积的一半。其中以吴国、楚国实力最强。

七国之乱的经过:由于诸侯国的势力越来越大,汉景帝时大臣晁错建议削弱王国势力,即"削藩"。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受影响,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络其他六个王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号召,发动了叛乱。使晁错在叛乱中被听信谗言的景帝所杀。

七国之乱的结果:随着叛乱的进行,景帝认清了诸侯王反叛的真实面目,果断的派太尉周亚夫率兵平叛,三个月后叛乱被平定。从此,王国势力被大大削弱,再次叛乱的可能性大大减小,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教师提示学生回忆西周的封国情况,提出讨论:西汉封国与西周封国的异同。

相同点:

(1)分封目的:均为巩固中央政权。

(2)分封对象:均为亲属或功臣。

(3)封国的权利和义务:在封地上享有很大的权利,实际上形成独立的王国。都要服从天子或皇帝的命令。

(4)封国行为:最后均有叛乱。

不同点:封国的结果:

(1)西周:由于周王室衰落,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与战乱的局面。

(2)西汉:对于王国叛乱进行了坚决的镇压,解决了王国问题。

结论:不管是西周还是西汉,分封的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当中央政权强大时,能够控制封国,稳定统治,但当中央政权衰落时,将无力控制封国,其统治也将难以维持。

小结:

秦汉时期的经济政策篇4

关键词:秦汉农业 农业文化 文化交流 文化贯通

在我国的秦汉时期,人口布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优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新的体现和诠释。更为深远的影响是,随着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跨区域之间农业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得到了显著的增强,由此也带动了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互动,以及农业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全面的共同进步。

一、秦汉农业文化贯通和交流的基础

秦汉时期农业文化的横向贯通和交流并非偶然,而是在一定的基础之上获得实现的。

1.技术基础

秦汉时期的农业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至少在其以前的历史进程中尚未企及。比如,在农业用具方面,大量的铁制农具、牛耕器具等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关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因此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在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方面,秦汉时期的农业耕作已经基本完成了由粗放型向“精耕细作”的转变。并且,在当时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及周边区域,为了解决农业干旱和水害问题,包括耕作栽培、施肥改土和选种育种等环节在内的旱地农业技术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并在全国获得了推广。

2.经济基础

不可否认,在秦汉时期,我国经济的支柱并非工业,而是农业,并且在其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这一状况都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在当时的境况下,农业文化的传播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就是农业经济和社会整体经济水平获得提升的最主要的动力,而在秦汉时期,恰好实现了这一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耕地面积得到了拓展,农业生产总量和生产效率获得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以农业为主体的国民经济体系被最终确立,具有典型封建性质的土地所有制初步形成;“小农生产方式”被最终确立,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经济的繁荣;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手工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商品的规模化经营初步形成,农产品商品化生产趋势已经显现。毋庸置疑,这种农业经济和社会经济同时呈现出的蓬勃势头,对秦汉时期中国农业文化的横向贯通和交流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

3.政策以及政治基础

在秦汉时期,实行了“重农政策”,这种政策的影响是全面的和长久的。首先进行的是以农业为主的开疆拓域,然后是紧随其后的农业的全面开发。在这一政策的感召下,秦汉时期的农业区域有了大幅度的拓展,几乎将一切可能用于农业的土地都开发了出来。不但如此,在这一土地“规模化进军”的过程中,农业的生产结构和组成结构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期间的调整和优化以及达到的效果都是史无前例的,这为农业科技和以其为基础进行的农业文化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政治体系已经完全确立,这无疑使农业政策的推广和推行得到了必要的强化,使秦汉农业文化的外延性传播得以实现,并据此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吸附能力,致使周边的国家和民族被中国的文化所吸引,这又从另一个层面促进了我国农业文化的大规模和远距离传播。

4.交通基础

纵观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传播,无不伴随着艰难的交通阻塞,但是即便如此,也前后形成了鉴真东渡、玄奘西行、茶马古道、丝绸之路等文化和时代壮举。与此相比,秦汉时期农业文化的向外传播是轻而易举的。在当时,交通的发展和发达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大量的史料记载,为了保障有关道路交通的政令得到畅通无阻的执行,当时的政府竭尽全力地强化中央的控制能力。从秦朝开始,就已经将兴修道路交通作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要事项,到了两汉时期,更是出现了对“秦道”的大力修复和开拓,使道路交通更加通畅,贯通全国的道路交通网络基本构建完毕。与此同时,秦汉时期的海运技术和海运网络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局面,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不断得到更新和发扬。至此,贯通全国的水陆交通网络体系已经形成,而在这一基础之上继续建立起来的科学、先进的交通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更是让世人刮目相看。这些工作不但巩固了中央集权,还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为农业文化的广泛交流提供了必要的现实条件。

以上所述为秦汉时期中国农业文化获得外延流与传播的必要的基础。有了这些基础,我国的农业文化得以走出国门,到其他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传播和吸收借鉴,共同促进世界农业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多以农业文化的横向贯通与交流的形式出现,而中国与西方、印度的交流和中国与日本的交流最为典型。

二、中印农业文化的贯通与交流

中印两国是世界公认的两大文明古国,虽然两者是在各自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在对人类精神的借鉴和吸收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加健康的成长。

1.种植业的交流

中印双方农业文化的交流首先体现在种植业的交流方面。这种交流活动的实施往往是通过僧人或者商人实现的,有关这方面的佐证材料十分丰富。当时,印度僧人东渡中原、中国商人西行至印度已经有大量的文献古籍可供考证,而且现代考古发掘也可提供确凿的证据。现在,已经有大量的学者作出了推断,印度实际上是稻作文化西传的中转站之一,并且我国原始稻作农业西传的路径似乎已经清晰,即从云南西部、西南部出发,经由的东南部,进入到广阔的高山峡谷地区,由此传到印度。

2.农业工具的交流

在印度境内广泛分布的细石器,一般可以分为具有几何形状的细石器和非几何形的细石器。前者多以梯形和三角形为主,带有石刃是其主要特征;后者形状不规则,以细石叶为主,石刃多为半月形,带有锥形或柱形的细石核。这两种类型石器分属于不同来源,并且其发现地分别是我国的和印度地区,这说明两者的发展应以喜马拉雅山为界,的细石器还曾进入过印度的东北部,到达了恒河中下游地区。这是因为,在南亚次大陆,几何形细石器较为多见,而这些石器(比如发源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有段石锛和有肩石器等)往往是循我国西路南下,流向了东南亚各地和南亚各国。而非几何形细石器只在印度东北部地区存在,比如在恒河流域的乔塔纳格普尔高原以及西孟加拉一带,当地的细石器大部分就属非几何形类别,而这些石器大多受我国高原的影响。

3.农产品的交流

通过考古发掘可知,在秦汉官道开通之前,沿丝绸之路向北流传的中印农产品已成一定规模,这些农产品经由次大陆进入到我国当时的楚、蜀等地,并进一步流入到了华夏文明的中心区域。相关的史料记载,在当时,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中,印度方面似乎更加主动一些,由印度流入我国的物品除珍木稀草、奇禽异兽之外,农产品以及农副产品(如皮毛制品)和农业技术也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中日农业文化的贯通与交流

中印农业文化的贯通与交流集中在中国向西的方向,农业文化向东的传播和交流也在同时期繁忙地进行着。其中尤以稻作技术、家畜及其饲养技术、桑蚕的饲养技术

为主。

1.种植业的交流

根据史料记载,古代日本列岛无野生稻种,通过这一基本事实就能够断定,将日本作为稻作农业的中心起源地是不准确的。但是为什么如今的日本稻作农业获得了世界的认可呢?其中的原因要从其近邻――中国农业文化的植入讲起。中国距日本海上路途较近,是时至今日世界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水稻发源地之一。并且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农业精英正在完成着对杂交水稻实际性难题的突破,其已经取得的成就和即将取得的成就必将为人类的存续提供坚实的保证。而日本的早期稻品种以短粒型的粳稻为主,这类稻种早在秦汉时期我国长江流域地区已经广泛的种植。从当前的考古资料推断,在我国同时期农业技术(水稻种植技术)的影响下,日本的稻作技术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稻作农具及其器形发生了与我国几乎一致的同化,农田水利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水稻的移栽技术也逐渐走向成熟,“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特征正在形成,这些与我国同时期的农业发展势必有着不可磨灭的关联。

2.养殖业的交流

在中日养殖业的交流方面,主要体现为禽畜的驯养和桑蚕的养殖。在禽畜的驯养方面,我国的经验是世界瞩目的,我们的祖先率先完成了对野生猪的驯养,并最终使其成为现代农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无论是在新石器遗址中出土的文物,还是在我国象形文字的释义方面,都可见一斑。因此,在稻作技术传入日本的过程中,禽畜的饲养技术也可能也随之进入了日本,因为这两者之间紧密的关系即使到了今天依然能够轻易地理解。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在日本的弥生文化遗址中,大量家猪的遗骨相继被发现。经证实,这些家猪主要用于农耕礼仪和食用,这与我国秦汉时期的习惯极为吻合。此外,日本的蚕桑丝织技术来自于中国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有关中国蚕桑技术如何进入日本尚存争议,但据史料可知,秦汉时期日本的蚕桑丝织技术已经有了中国农业文化的痕迹。

我国农业的发展历史极为长久,到了秦汉时期,它已经存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无论是农业种植技术、养殖技术还是农具的使用和耕作技术,在当时的世界上都已经达到了较为先进的水平。并且在农业技术的支持下,在政治力量的护卫下,我国的农业文化开始在东西范围内进行广泛的贯通和传播,并由此使自身获得了更加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冷鹏飞.战国秦汉时期农业领域商品经济的发展[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1).

[2]朱宏斌.整合与分异:秦汉时期区域农业开发中的农业文化变迁[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4).

秦汉时期的经济政策篇5

2016年成人高考作文范文大全

2016年成人高考考前预测试题及答案汇总

全国2016年成人高考准考证打印时间及入口专题

全国2016年成人高考真题及答案专题

全国2016年成人高考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专题

全国2016年成人高考录取分数线专题

一、选择题

1.秦始皇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2.汉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吸取了秦亡的教训

B.为了巩固封建统治,恢复社会经济

C.西汉社会经济过于贫乏

D-为反击匈奴作准备

3.中国古代史书极力称道的“光武中兴”,其含义最确切的表述是光武帝()

A.恢复汉政权,实现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B.调整政策,减轻剥削,恢复经济

C重新实施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稳定

D.提倡节俭,整顿吏治,恢复社会经济

4.历最早统辖现在新疆地区的权力机构的名称是()

A.西域都护

B.安息都护

C.黑水都护

D.北庭都护

5.下面关于造纸术的一些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①我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②公元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③考古证明我国西汉时已经会造纸④东汉时造纸术先后传到朝鲜和阿拉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下列各项与东汉张仲景相符的是()

A.被誉为“神医”

B.发明麻沸散

C.著《伤寒杂病论》

D.擅长外科手术

二、问答题

7.试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8.秦末农民战争为什么爆发?它起到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9.两汉文景之治的局面是如何出现的?

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A 4.A 5.A 6.C

二、问答题

7.(1)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封建皇帝。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了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统一了全国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秦朝建立后,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

秦汉时期的经济政策篇6

关键词:儒学;汉代;中央集权;大一统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E 收稿日期:2015-11-05

儒学在经历了秦朝的毁灭性打击之后,于汉代确立了其官方哲学的至尊地位,这是因为社会经济基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导致上层建筑的执政理论需要发生相应改变。时代的发展提供了这样的契机,儒学在汉代儒生们的改造下适应了上述要求,再加上统治者个人的喜好选择,最终奠定了汉代儒学的独尊地位。

1.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

西汉建立初期,由于长期战争的影响,社会凄凉残破,经济崩溃萧条,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对此,汉初的统治者在吸取秦暴政而亡的教训的基础上,采取了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来缓和社会矛盾。事实证明,汉初的“黄老之学”在革除秦暴政之弊、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安定社会秩序等方面都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消极作用也日益显现:其一,在对外关系上,由于汉初朝廷并无反击匈奴的雄厚国力,便采取了“和亲”之策以苟安延年。只是人们没有想到,苟且、让步并没有换来和平安宁的局面,反而激发了匈奴民族的掠夺本性,咄咄逼人大有侵略中原之势。其二,在对内问题上,在处理中央皇权与地方藩王的关系中,“无为而治”的姑息妥协也没能使刘氏宗族团结一致形成稳固的政权,反而招来“七国之乱”,差点威胁到中央政权。

可以说,随着政治经济的逐步复苏,西汉政府在外压匈奴、内稳诸侯方面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从汉高祖到汉景帝时,逐步明确了加强中央集权的基本思路,只是苦于没有找到新的能够克服“黄老学说”“无为而治”内在缺陷的理论作支撑,这就给各种治国政策、学术理论界人士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契机,而儒学则很好地把握了这一历史发展机遇。

2.儒学在汉代的新发展

儒学在先秦“百家争鸣”中便已是名高势大,与墨学并称为显学。虽然秦朝的“焚书坑儒”运动极大地打击了儒学的发展,但秦末大乱后,儒学又重新发展起来。汉初虽崇尚“黄老之学”,标榜以道家治天下,但并不禁止其他学派的活动,这也为儒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宽适的社会环境。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废除《挟书令》,同时大收儒家典籍,儒学的研究和传授活动也随之活跃起来。由于汉文帝、汉景帝时社会财富显著增长,儒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久便出现“儒老相绌”的局面。作为一个影响力较大的学术流派,儒学自然也进入了统治者们的眼界范围。此时,对儒学颇有造诣的儒生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认为天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天有着绝对权威,人为天所造,人副天数。人君受命于天,君权乃天所授,奉天承运,进行统治,君乃代表天的意志治理人世,一切臣民都应绝对服从君主,显然,董仲舒的新儒学中君主神圣化的权威和封建大一统的主张都极大契合了彼时封建统治者心意。

3.汉武帝的多欲政治

从汉武帝开始,汉代政治逐渐转向“多欲政治”。每一种政治意图被拿到台面上讲说的时候都是需要极强的理论支撑的,汉武帝之所以面对百家时而对儒学情有独钟,关键是儒学适应了他“多欲政治”的需要。儒学积极入世,它所倡导的“主唱臣和”“主先臣随”的“三纲五常”,与汉武帝的“多欲政治”极为契合。儒学为中央集权和封建大一统的政治诉求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是它超越百家学说而备受统治者青睐的根本原因。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儒学在汉代之所以能够获得国家意识形态和官方哲学的至高地位,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的理论符合社会历史发展潮流,契合了封建统治者们的政治诉求。具体来说则是西汉经济的繁荣发展,促使政治社会的转轨变型势在必行;匈奴进犯、诸侯叛乱,促使统治者们明确了中央集权的基本思路;国力日益强盛,统治者急欲施展其雄才大略,需要有与其政治抱负相符的新的思想理念宣扬教化;儒学的活跃发展、儒生对儒学的积极改编融合,也使得儒学的学术主张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契合了封建统治者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需要。以上种种综合起来,赋予了儒学超越其他学术思想的机会,它因此逐渐转化为国家意志,实现了地位上的独尊。

参考文献:

秦汉时期的经济政策篇7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包括:1、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约170万年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2、北京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约70——20万年前,已具备了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四肢),但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头部)。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使用打制石器(被称 为“旧石器”)。食物来源于打猎和采集,住山洞,会使用天然火(取暖、照明、烧烤食物、驱赶野兽)。3、山顶洞人:约18000年前,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已经掌握磨制、钻孔技术,能人工取火,缝制兽皮衣服。二、 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1、河姆渡遗址:约7000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代表南方长江流域),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耒、耜,从事原始农业生产,种水稻,饲养水牛,定居(干栏式建筑)。2、半坡遗址:约6000年前,陕西西安半坡村(代表北方黄河流域),广泛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麻、蔬菜,纺麻织布,制作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子。3、大汶口遗址,有随葬物,出现贫富分化。三、 远古的传说1、黄河流域两大部落: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黄帝打败炎帝,结成黄炎联盟,构成华夏族的主干,它是汉族的前身,所以中华民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人文始祖。2、禅让制: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先后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有尧、舜、禹。3、大禹治水:用疏导的方法。四、 夏朝和商朝1、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由禹建立,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夏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奴隶制)。禹的儿子启继位,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最后一个夏王是桀(暴君)。2、商: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的首领成汤在鸣条打败桀,建立商朝。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于殷(河南安阳)。商东到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到长江流域,北达辽河。最后一个王商纣(暴君)。五、 西周的兴亡1、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建都于镐京(西安)。2、分封制: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以及功臣和古帝王的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国(统治者叫国君,或诸侯),叫分封制。目的:巩固周的统治。诸侯要向周王进献财物,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3、西周结束:公元前771年,犬戎族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六、春秋争霸1、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都城到洛邑,即洛阳)——公元前476年。2、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3、齐桓公首霸的原因:①管仲改革: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使齐国国力更加强盛。②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齐桓公称霸的标志:葵丘会盟。4、晋楚争霸: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楚败,晋文公成为霸主。 楚庄王(一鸣惊人、问鼎中原)5、吴越争霸:吴王阖闾任用孙武打败楚,成为霸主。吴王夫差打败越王勾践。勾践“卧薪尝胆”打败吴,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七、战国争雄1、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韩赵魏由晋分裂而成。2、战国时战役:围魏救赵(齐国孙膑)、长平之战(秦将白起)3、合纵与连横:合纵(合众势以攻一强)以苏秦为代表,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以张仪为代表。八、商鞅变法:1、背景:①战国时生产力发展,标志为铁器普遍使用和牛耕推广。②秦国相对落后。③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2、变法: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持下商鞅开始变法。主要内容有:①改革土地制度。②重农抑商。③奖励军功。④迁都咸阳,推行县制。⑤严明法令。3、性质:商鞅变法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影响:①废除了旧制度,建立了新制度,秦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②秦国战斗力提高。③秦国社会经济得到发展。4、战国后期,秦国修建了都江堰和郑国渠。九、秦朝的统一:1、“秦王扫六合”(统一全国)的原因:①秦国实力超过东方六国。②秦王赢政制定了正确的策略(远交近攻)。2、秦统一全国:公元前221年,都咸阳。意义: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②建立了我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2、皇帝制度的建立:内容:①确立皇帝的称号,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②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③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建立起来。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统一货币(秦国圆形方孔“半两”铜钱)。②统一度(长度)量(容量)衡(重量)。③统一文字(小篆,后来是隶书)。十、秦末农民起义1、原因:秦的暴政。表现在:①“焚书坑儒”(这是秦始皇专制统治在文化思想领域的集中表现)。②残酷地剥削。③严酷的刑罚。④秦二世更加昏庸残暴。2、开始: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是我国历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曾攻到咸阳附近的戏。3、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歼灭秦军主力(破釜沉舟)。4、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刘邦进入关中,逼近咸阳,子婴出降,秦朝灭亡。十一、汉武帝的文治武功1、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都长安(西安)。汉武帝(刘彻)时,西汉进入鼎盛时期。2、汉武帝的文治武功:①思想方面:尊儒术兴太学。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政治方面:颁布“推恩令”彻底解决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③经济方面: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④军事方面:北方打败匈奴,设置“河西四郡”,管辖河西走廊至玉门关一带;南方控制海南岛和“西南夷”。十二、张骞通西域1、 西域的范围: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地区。2、 张骞通西域:第一次,公元前138年,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第二次,公元前119年,目的是联络乌孙国。意义:促进了内地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开通打下了基础。3、 西域都护的设置: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西域(今x疆天山南北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十三、两汉时期的外交1、“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和x疆地区,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另有“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2、汉与朝鲜、日本的交流:铁器制造技术传到朝鲜,在平壤出土有汉朝蜀郡制造的漆器。公元57年,汉光武帝赠给日本倭奴国使者“汉委奴国王” 金印。3、汉与欧洲的往来: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古代罗马帝国),到达波斯湾。公元166年,大秦人从海路到中国,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十四、三国鼎立1、 官渡之战:200年,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之后,曹操基本统一北方。2、 赤壁之战:208年,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之后,三分天下局面实际形成。3、 三国鼎立:①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阳。②221年,刘备建汉(蜀汉或蜀),都成都。③229年,孙权建吴,都建业(南京)。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十五、南方的初步开发1、 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工具、技术和种子。2、 吴国的经济: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是织造麻布(越布),青瓷,三大造船中心(侯官、临海、番禺)。230年,吴国的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过夷洲(今台湾)。3、 诸葛亮治蜀:堰官,锦官,平定南中地区(四川南部、云南和贵州一带)。4、 西晋都洛阳,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都建康(南京)。江南经济发展原因:①北方人口继续大量南迁。②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③社会相对安定。④自然条件优越。 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十六、北魏孝文帝改革1、 少数民族内迁:东汉末年起,匈奴、鲜卑、氐、羯、羌内迁到黄河流域。2、 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①民族融合趋势增强。②鲜卑贵族用落后方式统治人民。③北魏政权面临危机。内容:①借鉴汉族政治经济制度。②迁都洛阳。③推行学习汉族文化风俗的政策(改用汉姓、改穿汉服、与汉族通婚、学说汉语、推行汉族教育制度)。作用: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进程。十七、青铜工艺1、 青铜:是以铜为主要成分(铜、锡、铅)的合金,因呈青灰色而被称为青铜。青铜时代:是指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进入铁器时代。2、 主要青铜器:①司母戊大方鼎:古代的青铜器,商朝后期铸造,特点是雄伟端庄,气势凛然,代表商朝残品的典型风格。②四羊方尊:结构巧妙,制作精细,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③四川广汉三星堆的青铜立人、青铜人头像和青铜树:造型奇异,风格独特,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十八、卓越的工程包括:1、 都江堰:战国后期,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位于成都附近岷江上。特点:选址合理,设计科学,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工省效宏。影响: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2、 郑国渠:战国后期秦国建于咸阳附近,由郑国主持修建,灌溉了关中平原。 3、 秦长城:秦朝为防御匈奴,在秦、赵、燕三国北方防御工程基础上修筑而成,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也是古代世界的伟大工程。4、 灵渠。秦朝修建,联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十九、科技成果1、 造纸术:发明于西汉(世界最早),用麻造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产量增加,成本降低,取代竹木简,成为主要书写材料。意义:为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是我国古代人民对人类的伟大贡献。2、 数学:①《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初期,书中关于负数的概念、正负数的加减运算法则,以及联立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在世界上都是最早的。②“圆周率”:南朝时,祖冲之在世界上最早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比欧洲早1100年。3、 医学:①“医圣”张仲景,东汉人,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②华佗,东汉人,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法(麻沸散),编制了五禽戏。4、 农学:贾思勰,北魏时期,著有《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农学著作。5、 地理学:郦道元,北魏时期,著有《水经注》。二十、汉字的演变1、 文字的起源:原始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可能就是原始的文字。2、 甲骨文:商朝时人们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汉字是由它发展而来。意义:甲骨文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反映了商朝的情况,为研究当时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文字材料。从商朝开始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3、 金文:商朝时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叫铭文和钟鼎文。为后人研究商周历史留下了宝贵资料。4、 小篆和隶书:秦朝统一文字为小篆,流行于秦。后发展为隶书,汉时广泛使用。5、 草书、楷书和行书:出现于汉朝后期,三国两晋时趋向成熟。二十一、学术思想1、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①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统治者体贴人民,人民敬重和服从统治者。他创立了儒家学派。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②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扩大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编订了《诗》、《书》、《春秋》作教材,保存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教学中,善于启发诱导,因材施教。③孔子的言行记录在《论语》里。2、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①原因:战国时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众多的学派,历称为“诸子百家”。②最重要的学派有: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还有纵横家(苏秦、张仪)、兵家和农家。③代表人物:儒家:孟轲(邹国,《孟子》)、荀况(赵国,《荀子》)。道家:庄周(宋国,《庄子》)。墨家:墨翟(鲁国,《墨子》)。法家:韩非(韩国,《韩非子》)。兵家:孙膑(齐国,《孙膑兵法》)。二十二、文学、史学与宗教1、 诗歌:屈原,战国时楚国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作品《离骚》、《天问》。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2、 史学:司马迁,西汉汉武帝时期,我国古代伟大史学家,著有《史记》,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130篇,分为“本纪”、“世家”、“列传”等,它是我国古代秀的史学著作,对后来史书的编写有深远影响。3、 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西汉末年东汉初年经西域传入我国内地。对我国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4、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正式创立,尊老子为教主。二十三、艺术1、 战国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制作于战国时期,说明当时我国音乐已经达到很高水平。2、 秦始皇陵兵马俑:在秦汉时期的美术中,雕塑的成就最为突出。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堪称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大型陈列馆。3、 王羲之:“书圣”王羲之,东晋,作品《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4、 顾恺之:东晋画家,擅长人物画,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秦汉时期的经济政策篇8

【关键词】秦朝 税收负担 原因

一、秦朝的税收负担

秦朝的税收主要来自两方面:田赋和工商税收。田赋包括田租和人头税。在田租方面,主要采用定额征收。整个封建时期,小农经济的生产力水平并未有大幅提升,秦统一后,民众还未来得及休养生息,而秦皇帝仍旧穷兵黩武,导致人口锐减,所以秦田赋的税负必比先秦时期要高。在人头税方面,秦法规定,“农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男子成年必须与父母分居,另立门户,女子到一定年龄必须出嫁”,商鞅此法的初衷是利用强制分户来增加户口数,促进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发展。秦统一后,徭役加重且距离遥远,使得劳动力脱离农业生产的时间大大增加,收成难以保证。在此情况下,秦朝的税收负担前所未有的沉重。

在工商税收方面,由于当时的生产力低下,对于国家,农业问题更为重要,“重农抑商”思想逐渐形成,因此,对工商业收税也是比较重的。

二、秦朝灭亡的原因

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我认为,可归结如下:

(一)制度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郡县制、税收制度、刑罚制度

1.郡县制的优点确实很多,秦始皇本意也是为了中央集权,但是36郡,对于一个刚刚成立而且是史无前例的帝国来说,使得地方过度分散。所谓“天高皇帝远”,而且皇帝集兵权、财权于一手,各地难以组织大范围有组织的力量解决国家危机。

2.税收制度,百姓的税收负担空前沉重,秦始皇在此点上有些操之过急。纵观封建朝史两千年,哪个朝代刚刚成立之初不是重民生,轻徭薄赋?而数百年的混战刚刚停息,秦朝的百姓还未来得及休养生息,便陷入了横征暴敛之中。

3.刑罚制度,秦朝的“轻罪重罚”和刑罚烦琐是众所周知的,轻罪重罚使人轻易被施以重刑,这种“暴力法治“导致人民自由太少,太容易触犯法律。秦末农民起义中,陈胜吴广等就是因为大雨不能如期而至会被斩首,同样是死,不如揭竿而起。

(二)君主专制与帝王昏暴

秦朝皇帝的权力空前集中,军权、财权等各项大小事项必经过秦统治者的批准、决定,权力是个很难以控制的东西,决策的目的只为君主一人、决策失误没有责任追究。专制权力的恶性膨胀,逐渐背离他的发家“武器”――法家治国理念,扼杀了法家思想纠错的机制。

三、结论:秦朝灭亡与税收负担重的关系

我认为,税收负担沉重只是使得秦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根本原因诱导而出的旁因。分析如下:

(一)根据拉弗曲线原理来分析,该曲线在于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或GDP之间的函数关系: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该曲线对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说明高税率不一定会促进经济增长,取得高收入。

由此可知,秦朝的高税负,还不能确定是到达最佳点之后的高税率(无史料可研究),还是未到达之前的。若是后者,则不能将税负重作为一个亡秦的原因。若是前者,则沉重的税负确实有加快帝国毁灭之嫌,但是,为什么有这样沉重的税负?原因是统治者太膨胀的野心、统治者不善治理国家,所以我们不能单纯认为是重税负惹的祸。

(二) 我认为亡秦之根在于统治者的野心过于膨胀、急功近利,统治者的不善治理国家。

1.黄宗羲定律:历史上王朝初期君主节用爱民,轻徭薄赋,到了季世苛杂横生,财政负担加深。每次税费改革之后,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又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明清思想家黄宗羲称之为“积累莫返之害”。 我们假设黄宗羲定律是成立的,那么秦始皇跑得太快,“节用爱民,轻徭薄赋”环节基本不存在,直接跳到了,“苛杂横生、横征暴敛”。加之秦末,胡亥不懂治国更是加速了帝国的崩塌。

经过了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战乱,百姓必是想得到一个和平发展休养生息的机会。秦始皇并没有这样做。对比汉朝,汉初实行与民休息、休养生息的政策,少征田税来方便农民恢复生产,增加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尽管汉武帝赋税重比秦朝,尽管汉武帝刑罚堪比秦朝,尽管汉武帝动用民力多比秦朝,但是汉朝在经过高、惠、文、景四代帝王的休养生息之后生产基础雄厚,统一的民族凝聚力强大,汉武帝的作为并没有超越大多数民众的心理承受极限,所以,尽管有着十分的相似之处,秦始皇使得秦朝速亡,而汉武帝没有使汉朝速亡。

2.反证之,秦朝的高税负并没有导致民众反抗的历史必然。秦朝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先秦时期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民众承受税负的能力应该同时也有了增长。众所周知,历史上的强盛时代或富裕国家,其税率与征发率必然相对高;历史上的不发达时代,或大贫困大萧条时代及贫穷国家,其税率与征发率必然相对低。原因便在于此。再言之,秦朝的税收、徭役,除了用在宫殿的建设,大多数是利国利民的。民众也有甘愿为之的心理。

参考文献

[1]付志宇.中国财政史[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40.

秦汉时期的经济政策篇9

论文关键词:汉文帝;法律思想;肉刑;依法治国;改革

一、汉文帝的法律思想

汉文帝,名恒(前202—前157年),是汉高祖的第四个儿子,在位二十三年[1]。他是历史上最厚民宽仁的皇帝。汉文帝简朴,宽厚,大度,这样的君王在封建王朝中是仅此一家的。他在位期间的一系列措施,使西汉社会经济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为大汉王朝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汉朝从国家初定逐步走向繁荣昌盛,这些措施体现了汉文帝独特的法律思想。

1.减轻刑罚

首先,进一步废除了肉刑等一些严刑苛法,并规定了徒刑的刑期。文帝十三年(前167年),下令“除肉刑”(《汉书·文帝纪》),即将黥,劓,刖左右趾这几种"肉刑",分别改为笞三百,五百[2]。还将秦法规定的:判为隶臣妾以及比隶臣妾更重的罪人,终身服劳役的规定,改为根据犯罪情节轻重,改为有期限的刑罚;罪人服役期满,可免为庶人。

其次,废除收孥相坐律。秦代法律规定,罪人的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和子女都要连坐,重者处死,轻者没入官府为奴,称为“收孥相坐律”。文帝即位前,这些法律都被保留下来了。文帝二年(前178)制诏丞相、太尉、御史,要求讨论废除收孥①相坐律,虽然遇到了来自统治者内部的强大阻力[3]。但文帝还是于前179年颁“尽除收孥相坐律令”[1]。

汉文帝还是封建帝王中唯一的一个废除肉刑的皇帝。据史书记载,他在前元十三年五月颁布的“除肉刑法”之诏,就体现了文帝不株连无辜、不摧残肉体的人道精神。结果使万民感化,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结果府库充盈,汉朝的政权得到了巩固。

此外,汉文帝的法律思想中针对刑罚的苛酷而废除肉刑,这是中国法制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其内容是将沿用秦代的墨刑、劓刑和剕刑改为笞刑,为从奴隶社会的五刑过渡到封建社会的五刑奠定了基础。

再次,废除诽谤妖言之罪。汉文帝还鼓励人们向朝廷提意见,即使咒骂皇帝也不加治罪。这在几千年的封建皇帝中也是极其罕见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废除诽谤妖言之罪。

早在我国夏、商、周三代,“诽谤”一词,原是个褒义词,意指民众对于国家政事的自由议论。然而,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得天下后,听从丞相李斯的上书增加了诽谤罪。秦法,犯诽谤罪者,在斩首之前,还要先割掉舌头。“诽谤”二字,也就从此成了贬义词。

汉承秦制,汉王朝建国伊始,诸事草创,基本上都是模仿秦代朝廷制度。相国萧何将秦法稍加删节,就成为汉法,所以秦代若干严刑峻法,包括诽谤罪,在汉初都保留进汉法了。汉文帝为了听到治理国家的不同声音,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就是下了一道取消诽谤罪的诏书[6]。

第四,还废除了其他苛法及陋俗。 例如,前元七年冬十月,“令列侯太夫人、夫人、诸侯王子及吏二千石无得擅征捕”。即除去擅征捕之苛法。

2.与民休息

封建社会最主要的赋税是田租。田租是政府对土地所有者所征收的土地税。据史载,高帝时,田租的征收是十五税一[4]。汉文帝两次把田租减为三十税一,此后,三十税一成为汉代定制。实开三十税一之先河。这些措施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文帝前元元年六月,“令郡国无来献”(注:见《汉书》卷4《文帝纪》;《史记》卷10《孝文本纪》缺载),即取消各郡国的岁贡,等于间接减轻劳动人民的经济负担。

前元二年九月,再下重农之诏,并以“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的办法以劝农(注:见《汉书》卷4《文帝纪》;《史记》卷10《孝文本纪》缺载)。算赋也由每年120钱减至每人每年40钱。

汉文帝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即位后多次下诏劝课农桑, 其中在文帝前元十三年六月,又下重农之诏,并按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等地方吏员,经常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发展生产。他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常颁布减省租赋诏令。汉文帝十三年(前167年)并颁“除田之租税”的诏令,即全部取消田租的征收[2]。免收全年田地的租税,这在中国封建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除赋税外,西汉的徭役也非常繁重。据史载,西汉的人民,凡年二十三以上,五十六以下者,每年须提供一个月的无偿劳动,三天的戍边兵役。凡不服徭役者,则课以免役税[4]。后来,徭役则减至每三年服役一次。前元十三年,颁布“除戍卒令”,等于取消劳动人民的戍边之役。客观上减轻了劳动者的经济负担。

汉文帝的这些措施,对当时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与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汉文帝还下诏 “弛山泽之禁”,即开放原来归国家所有的山林川泽,从而促进了农民的副业生产。十二年,废除了过关用传的制度,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并实行金融自由主义政策,低税收,少干预,自由开放,依法治国。

还出现了专门种植经济作物而致富的单一经济经营户,正如司马迁在其《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说:在武帝之前,早已出现了许多拥有“千树枣”、“千树栗”、“千树楸”、“千亩漆”、“千亩巵茜”和“千畦薑韮”的单一经济作物经营者,其中无疑包括文帝时期。

至于“千亩漆”的经营者的兴起,无疑是漆器制造业兴起后的产物。反过来,它又会推动漆器制造的发展。上述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五百余件包括食器、沐器、酒器和装饰性器皿的漆器,就是以反映出包括文帝时期在内的西汉前期漆器制造业的发达水平。

西汉前期新产生的大冶铁业主,则更是文帝实行弛山泽之禁、除关津检查制度和允许自由冶铸政策的直接产物。如吴王刘濞,就是在文帝时期“即山铸钱,富埒天子”的人物;大夫邓通,亦于文帝时“铸钱财过王者”,出现了“吴、邓氏钱布天下”状况。

3.后宫改嫁

这是汉文帝在婚姻制度方面的改革。文帝生活极为简朴,他在位期间,宫室、园林、服饰和御用器具没有什么增加,他穿粗糙丝绸的衣服,宠妃的衣服也不许拖地;他节俭敦朴,严于律己,在封建帝王中是做得比较好的。在位期间,宫室、苑圃、车骑、服御很少增添。有一次他想修筑一座露台,一算需花费黄金100斤,相当于中等人家十户的家产,就作罢了。

他反对厚葬,其坟修在长安附近灞水的旁边,称做灞陵。修筑时顺着山陵形势挖掘洞穴,不再加高,陪葬品全用陶器,不准用金银等贵重金属。他还主张死后把夫人以下的宫女遣送回家,让她们改嫁。

汉文帝死于公元前157年,死前告诫太子不要禁止百姓娶妻,祭祀,饮酒,不要万民哭。可见文帝的贤明。不怪史学家评价“功莫大于高祖,德莫厚于汉文”。

4.实行依法治国

汉文帝是依法治国的榜样,即使是皇帝也不敢把君主个人意志加于法律之上。《汉书》记载:一次,汉文帝马队经过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惊了汉文帝的马,被抓,交给法官张释之处理。张释之依律,判此人罚款。汉文帝很生气,说这人惊了我的马,还算这马温和,不然不伤了我吗?你怎么只是罚款?张释之说,法律,是天子与天下人都必须共同遵守的。法律就是这样规定的,你要加重处罚,就不能取信于民。文帝思考后说,法官说得对。汉文帝想加重处罚,但最后不得不依法办事,这就是依法治国的表现。这些法律思想和措施,使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期间,出现了一个大盛世,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

二、汉文帝法律思想的历史背景

汉文帝的法律思想不是先天赋予的,也不是他个人的爱憎好恶决定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众所周知,秦的苛法与暴政,是导致秦王朝速亡的重要原因。秦末农民起义,就以“诛暴秦,伐无道”为号召,可见秦法与暴政是当时劳动人民所反对的核心问题。刘邦入关后之所以立即与关中父老相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正是顺应当时关中“父老苦秦苛法久矣”的心态而采取的措施。然而,事实证明,刘邦的这一作法只是临时性措施,他并没有来得及“悉除去秦法”,同时也无条件在推行这一措施,故秦的苛法如故,据史书记载:到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正月,高后还在说:“前日孝惠帝言欲除三族罪、妖言令,议未决而崩,今除之。”新近出土的江陵张家山汉简《奏谳书》所载,更明显地证明从汉高祖初年到其十二年中所使用的法律基本上仍是秦律[5]。

三、汉文帝法律思想的根源

实际上,汉文帝的一生都在切切实实地为铲除亡秦暴政而努力为之;也在不声不响地为清除诸吕造成的消极影响而不懈奋斗;还在为维护与巩固刘邦开创的政治基业而煞费苦心,更在为不断实行旨在减轻劳动人民的租税徭役负担和恢复与发展社会经济而采取各种措施。正是通过他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才踏踏实实地奠定了西汉前期长期稳定的政治基础,开创了社会经济迅速恢复与蓬勃发展的良好基地,实现了儒家所倡导的“仁政”局面,为景、武二帝时期准备了丰厚的物质条件,也为后世帝王树立了勤政爱民的典范。

注释:

①孥,既奴。收孥,西汉时就是籍没某些重大罪犯的父母、妻子及兄弟姐妹为官奴婢。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卷10 [M].北京:中华书局,1959:419-433.

[2]林剑鸣.秦汉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70-272.

[3]徐世虹.中国法制通史[M]:第2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92

[4]翦伯赞.秦汉史:第2版[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99-204.

秦汉时期的经济政策篇10

[关键词] 私学 古代 私学发展

一、先秦私学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教育制度的大变革时代,它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私学兴起的时代。这次私学兴起于春秋中叶,繁荣于春秋与战国之间,鼎盛于战国中期,到战国末归于衰落。官学衰败是此次私学兴起的主要原因。另外,社会经济繁荣和政治多元化也为私学发展创造了条件。出于争霸称雄的需要,春秋诸侯竞相招贤纳士,人们竞相为士,私学即应运而兴。春秋末私学主要有:郑国人邓析“学讼”私学,鲁国孔丘儒家私学,与孔丘齐名的有残疾人王骀和少正卯私学。

二、秦汉私学

秦代政策坚持巩固统一和加强法制两个基本原则。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主张,引发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禁私学事件,堵截了文化传播的途径;秦代专门制定了挟书律,禁止人们挟带、收藏《诗》、《书》等书籍,毁灭死的文化载体;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将儒生460余人坑杀于咸阳之西,毁灭活的文化载体。秦时,私学普遍遭禁止,“若欲有学法令者以吏为师”。

汉初由于朝代更替,无形中解除了秦代对私学的禁令;汉初的黄老政治放松了对文化教育的限制,其表现之一是汉惠帝四年(前191年)废除了挟书律,为汉初文化的繁荣与教育的发展扫除了人为的障碍。汉初政府尚未建立起正式的学校教育制度,官学尚未创立,私学实际上担负起培养人才、传播文化、发展学术的责任。于是私学便蓬勃地发展起来。汉初私学继先秦百家争鸣之遗风而再度兴盛。首先,是儒学得到恢复和传播;其次,是黄老之学学习者和传授者甚众。

三、魏晋南北朝的私学

魏晋南北朝是秦汉以后中国古代分裂时间最长,动乱频率最高的历史阶段。在这种长期动荡的社会背景下,魏晋南北朝的官学难以担负起教育发展的社会任务,它也不再能够成为社会的教育中心。与汉代相比,这一时期教育的中心已由官学向私学转移,而私学担负了教育发展的主要社会责任,从而形成了中国教育史上又一次“学在四夷”的私学繁荣局面。

魏晋南北朝私学的主要特点有:(1)多元化。从教育内容看有儒家、道家、佛教、科技、史学、艺术等私学。(2)兼容性。有的私学大师或既是儒者又是佛家或道家,更或兼为史学家。(3)灵活性。因其受政府控制较小,其办学自由度比官学更大,其办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均较灵活。

四、隋唐私学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和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鼎盛期。尤其是当国家发生政治动荡、战争变化时,官学常常受累而不兴,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履行教化等职能,往往有赖私学。

隋唐私学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科举考试制度的建立。科举允许社会普通人士通同赴考,大大刺激了社会的办学积极性。另外,政府出于推崇儒学和教化民众的需要,对社会办学采取支持、鼓励的政策,为私学兴办提供了政策条件,如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诏“许百姓任立私学”。

隋唐书院大体可分为属于启蒙性质的村学,由一般家庭的父母和亲属长辈给予子弟发蒙的家学,隐居读书士人开办的书院及学问广博,造诣精神的学者设学开讲的学者授徒四种形式,以上4种形式的私学在不同层次,从不同方面发挥着教育的作用。隋唐私学具有随和性、灵活性、散在性和流动性的特点。教学内容上具有丰富性,教学形式不拘一格,私学内部管理松散,私学的招生没有身份等级的限制。不过隋唐私学表现出遵循国家文教政策的特点,如唐太宗时颁布的《五经正义》,唐玄宗颁布的《孝经》,唐文宗颁布的《开成石经》等从道德规范和教学内容上影响和控制了私学,另通过科举考试,尤其控制了私学。

五、宋代私学

宋代私学比唐代有较大的发展,数量更多,分布更广,尤其是蒙学遍布城乡。宋代私学发展的主要原因有:(1)宋结束了五代以来的战乱与割据局面,社会稳定,经济恢复,中小地主数量增加,自耕农的生活情况有所改善,教育的对象进一步扩大。(2)宋初政府致力于巩固统治和发展经济,无心顾及学校教育,虽设官学,而规模有限,一般士人无求学之所。(3)宋代统治者对私学采取开明态度,只要私学遵守国家政策,不违背伦理纲常,就允许其存在和自由发展。(4)私学比官学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其具有灵活性,分布广,入学方便等优点。

宋代书院的繁荣是其私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书院是高级私学,是官学教育的重要补充,它产生于唐代,发展于五代,兴盛于宋代。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人才的需要和宣传儒家思想的需要,对书院的发展加以鼓励。北宋的几个大书院,都得到过赐书,赐匾额,赐学田。宋代书院日益发达。嵩阳、岳麓、睢阳及白鹿洞书院,是北宋著名的四大书院。

宋初是书院发展兴盛时期,但未能一直持续下去,至庆历兴学,令州皆立学,有部分地方书院转属官学,官学的经济条件优越,士人为切身利益,转向官学,于是书院便衰落下来,但书院讲学并未停止。以程颢的明道书院和程颐的伊皋书院,对后世颇有影响。

六、辽金元私学

辽代在政治上实行“因俗而治”“番汉分治”,这深刻地影响着辽代的文教政策。辽圣宗时社会较为稳定,儒家教育进入繁荣发展阶段,统和年间,圣宗把科举制推向全国汉人居住区,几乎年年开科取士。推动人们通过学儒做官,对社会风气由崇武向崇文转变起了积极作用,从而可推断私学的存在与发展。金的学校教育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部分。金的各级各类学校渐次设立。从制度上说,金代地方官学只办到州一级,县一级的学校教育听任各县士庶自愿办理(即私学)。元代的学校教育也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部分。它的私学主要包括民间自办的书院和元代农村社会基层组织所办的社学。

七、明代私学

明代是中国封建教育的一个典型代表。它的私学主要有书院、社学、宗学、义学。明初,书院繁荣,著名书院有洙泗、尼山二书院。正德年间,心派代表人物王守仁,湛若水极大推动了书院的发展。万历七年,内阁首府张居正毁天下书院。在社学上,明承元制,在乡村设置社学,具有民办官助的私学性质。宗学是民间同一宗族之内为教育本宗族子弟而立的学校。而义学是由个人投资兴建,或群众集资兴建的学校,程度较低,是中国最早的普及教育的形式之一。

八、清代私学

自清朝建国至鸦片战争爆发,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阶段。其间,书院的发展因清廷政策的变化而变化。清初,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清朝统治者怀疑臣民留恋明朝,会利用书院讲学来聚众结社,鼓动反清复明,因此对书院采取抑制政策。康熙年间,清廷自感统治地位趋于稳固,对书院逐渐放松限制。雍正年间,清廷积极利用和发展书院,诏令各直省省城,均设立书院,使书院的发展开始走向官学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