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影视文学的认识十篇

时间:2023-11-01 17:44:14

对影视文学的认识

对影视文学的认识篇1

[内容摘要]科教影视是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方式。但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对立所造成的观念误区,导致我国科教影视发展滞后。传播科学的人文价值,整合两种文化,已成为我国科教影视的历史责任和发展途径。 [关键词]科教影视;两种文化;实证主义;功利主义;科学的人文价值 世纪之交,邪教和伪科学在中华大地上为非作歹,多行不义。在反对邪教和伪科学的斗争中,科学被政府和公众反复地强调。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已成为时代的呼声。作为科学传播的主体和方式,科教影视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在两种文化(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对立的背景下,我国的科教影视忽视了人文文化对科学文化的关怀,在作品中排斥包括科学精神在内的人文内容,使它不仅弱化了自身与国外同一领域的竞争力,而且影响着对公众的科学启蒙,公众无法从科教影视中全面认识科学,反思已成为中国科教影视的必然过程。 一、我国科教影视的困境 90年代以来,在改革的深化进程中,科技显示出了强大的威力。同时,科学分科化趋势加快,各分支学科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成为必要。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以视听方式传播科学的科教影视较之以往有所突破,也有所创新。但参照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教影视,相对于科教影视在科学传播中的应有地位,我国科教影视的滞后与肤浅是显而易见的。 1.播出量少,栏目稀缺 调查显示,在美国,1997年每个美国人平均收看电视432小时,其中72小时是科学节目。中国科协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项目负责人李大光通过另一项调查获知,我国公众获得科技信息的渠道分别是:通过报纸、杂志渠道的有56.7%,图书为7.9%,广播11.9%,电视66.1%。就是在这样一个拥有3.5亿台电视机,而且观众对它的依赖性较强的国度里,科学节目占电视播出量的比例,还不到1%。 在电视节目进入栏目化生存的阶段后,节目类型的寿命和制作与栏目的数量和质量息息相关了。1995年,我国第一个大型科普栏目《科技之光》在武汉电视台创办,同时武汉台也开设了我国第一个地方科技频道。随着“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的正式提出,中央电视台才于1997年和1998年相继创办《科技博览》和《走近科学》两大科普栏目,而独立的科技频道在部级电视台中仍是一个空白点。与此同时,各地方台还大量引进美国“探索”和“国家地理杂志”等科技影视频道的节目进行重新包装。但是,真正有中国特色的科教栏目依然寥若晨星。 2.知识量大,精神稀缺 不管是科教电影厂制作的“拷贝”,还是科教电视栏目策划的节目,知识科普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也就是说,我国的科教影视以青少年或所谓的“科盲”为受传对象,以传授作为物质层面的科学技术知识为主,视听语言浅化为对科学知识的解读和介绍。考察中央台的两档栏目,《科技博览》被放在黄金时间播出,节目长度为5分钟,它主要是介绍最新的科学发明和科技信息;《走近科学》又分为《科学生活》、《科学关注》、《科学人物》、《科学发现》和《科学论坛》五大板块,除《科学人物》涉及到了科学的人文价值,其他板块依然是偏重传播科学知识,传递科技信息。与之相对,作为精神层面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在我国科教影视中却体现较少。从传统意义上讲,所有科学知识都很重要,但知识是永无止境的,而且具有更替性。可是和科学相关的许多内容涉及到人文的、精神的东西,它们是相对稳定的。如果忽视了这些内容,观众对科学本质的把握将是片面的。 3.功利宣传泛化,异化现象反思稀缺 北京大学吴国盛教授在《用“科学传播”替代“科学普及”》这篇文章中指出:“传统的科学普及把自己规定成一个科学知识的居高临下的单向传播过程。这个规定还有一个潜台词,就是科学技术都是好的,都是有正面价值的。”①在我国科教影视中,这样的前提预设的确根深蒂固。因而通过科教影视表达的都是科学的“工具理性”,即科学万能。科学的异化现象在科学影视中却遭到排斥。这样的后果便是受众在观看科教片或科教节目后,只能感受到科学控制自然、改造人类社会的力量,产生对科学技术价值与人的价值相互关系的单向认定,同时他们在现实中目睹的异化现象却不能得到解释,从而导致科学传播的效果大打折扣。我国科教影视在创作和策划时,应全面理解科学的技术价值,适当地在节目中传播科学的异化现象,让观众全面审视科学技术。反观西方的科教影视界,他们的认识要深刻得多。在经历了工业社会的熏陶后,面对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他们提出了“回归自然”的口号,因而在科教片中,科学的异化现象得以揭露。除此以外,他们还在反映自然环境的科教片中注入了生态伦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反异化理念,使节目有了“人味”,传播效果非常显著。 4.社科类精品多,自然类精品稀缺 科学的外延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科教影视也有自然科学题材、社会科学题材和人文科学题材之别。1985年以前的我国科教影视,社科类作品相对较弱,而自然类作品则硕果累累。从1955年至1985年,自然类科教片在国内获奖180余次,国际获奖37次。进入90年代,伴随着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以人类学记录片为代表的社科类题材飞速发展,涌现出《藏北人家》、《最后的山神》、《神鹿啊,神鹿》等人类学纪录片精品,不仅给观众以审美享受,而且为人类学研究和普及提供了宝贵的视听材料。但是,自然科学题材的科教片却走入了低谷,精品难产。直至2000年,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推出《宇宙与人》获金鸡奖最佳科教片奖,才引起了科教影视界的轰动。尽管如此,我国科教影视界存在的题材发展的不平衡性仍未被打破,自然类精品目前仍是被关注的热点。 二、我国科教影视的观念误区 我国科教影视发展之所以困难重重,投入有限,市场运作不善,制作水平不高等因素都还是次要的。发展缓慢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观念的误区,即在我国科教影视的创作观念中,严重忽视了科学的人文价值,排斥科学的人文背景。误区的存在实质上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这两种文化的分裂与对立在科教影视创作观念中的投影。对于一个尚处于“前现代”的国家,在现代化的艰苦历程中,两种文化的矛盾似乎成为一种必然。西方已经经历过这样的阶段,因而当发达国家从工业化社会迈向后工业化社会的时候,两种文化的整合在反思中便成为思想潮流。在整合思潮的影响下,西方的科教影视才体现出了强烈的人文关怀。相对来说,两种文化在前现代背景下的中国正重复着西方过去的对立和分裂,科学的技术价值和物质层面被绝对化,科学的人文价值和精神层面被忽视和否定。如此,我国科教影视在内容上失去了“人性”,呈现出单向度的科学价值取向。当然,两种文化的对立带给我国科教影视很多负面影响,不是直接作用的结果,而是通过对科学观、科普观和科教电影传统等观念形态的异化来实现的。 1.科学观的误区 科教影视的编导或策划人在构思、拍摄和编辑时,创作意识上总是受一定科学观的制约。全面反映科学本质的科学观,必须引导科教影视的制作,既有效地传播科学又给观众以审美享受;片面或错误的科学观,则会误导科教影视的价值观照,最终误导受众。 现阶段由于受实证主义科学和功利主义科学观两种片面的科学观的影响,我国科教影视只注重知识的传播,忽视科学精神的传播;偏重宣传科学的功利性,忽视科学的异化现象。实证主义科学观强调科学与人文两个世界的截然区分,它强调自然科学是唯一种类的科学,强调认识世界和体验世界的异质性,强调只有自然科学在认识上才是有意义的,而一切人文文化在认识上是无意义的。胡塞尔对实证主义科学观的总结非常精练,就是“科学观念被实证地简化为纯粹事实的科学。科学的‘危机’表现为科学丧失生活意义。”②既然科学在实证主义科学观中被等价为“事实”,那么作为“事实”的解释形式,科学知识自然成为科学传播的要义,甚至是唯一要义。而科学的人文价值却由于认识和体验的分离在“简化”的过程中被隐去。科教影视作品也因此没有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家、科学美,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只有科学的知识外壳。这类科教影视作品播得越多,居高临下的教化感就越强。 相对于实证主义科学观,功利主义科学观对我国科教影视的观念误导要隐蔽得多。它将科学、人和社会作为统一体来思考,强调科技进步推动社会进步,科学不仅应当服务于人,而且能够服务于人;强调科学是造福人类的唯一手段,不具备终极意义。由于功利主义确立了科学技术价值与人的价值的一致性,肯定了科学在社会文明进程中的进步作用,因而吻合了我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宗旨。我国科教影视作品为宣传“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种战略,很容易就迎合了这种观念。在屏幕上,观众看到的只是科学的全能,是科学作为另一种“万能的神”的存在。其实,功利主义隐藏了自身的缺陷。首先它以“科学技术价值与人的价值的一致性”在逻辑上偷换了“科学价值(包括技术价值和人文价值)与人的价值的一致性”,消隐了科学的人文价值,所以在我国科教影视作品中,观众只能看到科学技术多么伟大,而科学人文价值的空气相当稀薄。其次,功利主义忽视科学的异化现象,科教影视作品也对此视而不见,从而造成观众的迷茫,上文已作了分析,此处不在重复。 2.科普观的误区 科教影视是科学普及的形式之一,科普观的发展必然影响科教影视的走向。吴国盛教授认为:“1949年以后的科普创作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是服务于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所以提倡应用性,实用性;第二是服务于意识形态的需要,所以用于论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品不少。屈从于这‘两个服务’的科普作品很难有自己长久的生命力。”③尽管吴教授强调的是文字作品,然而在科教影视领域,这种观念依然存在。1962年第一次全国科教片会议之后,聂荣臻题词道:“科学教育电影是普及生产斗争知识和科学实验成果,宣传唯物主义的一件有利工具,应该努力加强这方面的工作。”④只要回顾中国科教影视的历史,就能发现从1949年到1985年,科教影视作品大多是关于农业生产和医疗保健的。可见不管在政策上还是在实践中,“两个服务”的痕迹在我国科教影视领域中是非常明显的。90年代以后,中国的科普观虽然突破了“两个服务”的无形框框,呈现出与国际接轨的趋势,可是整体来看仍然停留在传统意义上。 传统科普观支配下的中国科教影视呈现出与西方发达国家科教影视的异质性。在我国是用“意图”来衡量科教片,认为科教片的作用主要是知识传播;在西方是用“效果”来衡量科教片,主张科教片的作用是传播科学精神,唤醒或激起人们对科学的热受。因此,我国的科教影视作品人的内容少,物的内容多;科学精神少,科技知识多;科学审美少,科学认识多。其实世界影视历史上有些经典作品的创作初衷纯粹是个人感悟和审美追求,但在学术上仍有科普价值和科研价值。众所周知,弗拉哈迪摄制的《北方的纳努克》标志着人类学纪录片的诞生,它为研究爱斯基摩人的生活习惯和生存状态提供了最直观的资料。埃里克·巴尔诺却认为:“弗拉哈迪从事这项工作,与其说是由于学术上的原因,不如说是出自深远的个人原因,但结果都是一样。”⑤因而我国的科教影视要有质的飞跃,科普观的更新是重要前提。 3.科教电影传统的误区 回顾我国科教影视的历史,电影制片多于电视制作,并形成了自身的传统。在科教电影的传统中,有两点片面认识值得关注,因为它们至今仍存在于科教电影中,并已扩散到科教电视节目。 第一是对“科学内容”的片面认识。在传统观念中,我国科教电影强调科教片必须有严格的科学内容,而科学内容又被简单化为科学知识。至于科学家及其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则被局限于纪录片或故事片的范围。“尽管那些纪录片、故事片触及的题材都和科学有关,但这两个片种都不深挖科学内容,一掠而过只是为了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事迹。科教片则完全不同,主要是讲述科学知识……任何以纪录片或故事片来冒充、顶替科教片的做法都是有害的。”⑥像这样的观念在当时只能是传播科学知识的物质外壳,科学的人文内容被排斥到了其他片种,两种文化在科教电影的传统中尖锐对立。 第二是对科教片艺术性的片面认识。传统的科教电影观虽不完全反对借用一些艺术手法来丰富科教片的艺术表现力,但是“借用”有着严格的题材范围,被限定于地理风光和科学考察两种类型之中。自然类科教片在当时是不允许存在艺术性的。传统观念认为:“科学知识本身就很有趣,很有魅力的,也是充满曲折和斗争的,并不需要游离科学内容硬加什么艺术性。”⑦诚然,矫揉造作的艺术表现手法运用于科教片必然弄巧成拙,然而传统观念否定的“艺术性”并非纯然的艺术表现手法,还包括了科学的人文内容。

三、我国科教影视的突破途径 我们不能否认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即使是传播科学精神等人文内容,也要依托科学知识。可现实却是两种文化的对立造成的对科学人文价值的忽略,从观念上抑制了我国科教影视良性循环,作品中的人文内容稀缺。走出困境的途径只有一个,就是在传播内容中注入人文因素,突出科学的人文价值,使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统一于科教影视创作之中。科教影视作品的人文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1.主题——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对于中国科教影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恐怕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当务之急,更应看作长远战略,将之作为传播内容的重中之重。对于大众,科学曾被理解为物质的知识体系,其实科学也是一个思想体系、精神体系。科教影视要实现铲除邪教和消灭伪科学的社会功能,就必须在传播效果上使受众完成从科学的物质形象认识科学的精神形象认识的转变。因此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必然成为我国科教影视的主题。科学思想除本身具有十分丰厚的哲学意义,而且还强有力地影响着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和人文文化的更新和发展。科教影视的创作群体应着力于用形象直观的画面展示出丰富的科学思想,揭示科学思想和人文思想的联系,通过影视手段沟通两种文化。科教影视所传播的科学精神,不仅包括追求逻辑上的自洽和寻求可重复的经验证据这两个学术层面,更应延伸到伦理道德领域,突出自由探索的精神、勇于批判的精神、大胆创新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精神。观众在潜移默化的精神感染下便自然而然领悟到科学的本质意义,激起对科学的热爱。 2.背景——自然与科学的人文环境 1999年8月11日出现千年最后一次日全食,土耳其的三个城镇是全球最佳观测点,观光者和专家从世界各地纷纷赶来,当地居民的生活秩序被打乱,甚至在三座城镇之间发生了矛盾。这是土耳其科教片《影子掠过的时候》的主要情节,这部科教片获得了2000北京国际科教电影电视展评会特别奖。它的成功之处不在于拍摄到了新奇的自然现象,而是揭示了千年最后一次日全食背后的人文景象——土耳其城镇和观光者,使自然现象在人文的大背景中得以展示,强调了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只有自然的人文背景才能成为连接自然与人的桥梁。 另外,表现科学活动的人文背景也是十分必要的。科学与文化活动一样,也是一项人类的历史活动。它根植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土壤里。它也受时代、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和制约,因而具有时代性、历史性和人文性。离开人、社会、历史和文化这些人文背景来反映科学,是十分肤浅的。科教影视注重从人文背景的角度反映科学,有利于强化科学的社会意义,带给观众更开阔的视域和更深刻的内涵。 3.叙述——科学研究主体的活动 科教影视既要重视科学研究的课题——物质和知识,也要重视科学研究的主体——科研机构和科学家。科学史的创始人之一美国的萨顿认为:“自然的研究必然是由人研究的。尽管这种研究是客观的,并且科学家们试图使它尽可能的客观,但是它仍然是以人类的经验和价值来观察解释一切的。科学不过是自然界以人为镜的反映。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始终是在研究人。因为我们只能通过人的大脑才能理解自然。”⑧科学研究主体的活动是人文性质的,就其本身而论更是一项高品位的认识活动、精神活动或文化活动,它涵纳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这就给了受众一个机会,通过解读科教影视作品的人文内容达到了解科学的目的。具有人文意味的科教影视作品应该以科研主体的活动为叙述主线,结构全篇。特别是对于传播科学精神,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作为观念形态的科学精神,其自身的抽象性是很难通过画面直观表现的。它的内涵都外化于科学研究主体的活动中。科教影视通过展现科学活动,让观众领悟其中的精神因素,从而激起观众对科学的热情。“国家地理杂志”创作的《开天辟地》可谓是一个范本。这部科教片要告诉观众关于“生物进化”的过程。但它并非以知识传递的形式简单交代这一过程,而是以达尔文出海考察为主线,通过他的野外研究揭示生物进化现象。在达尔文的考察中,观众不仅能了解进化论的一般知识,更能体察到进化论产生的背景以及达尔文个人的精神气质。如此观众便很容易理解达尔文反对特创论的坚毅,从而受到启迪。 4.细节——科学家的情感 科学家在从事科学活动时,除了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外在目标,还有特定的价值目标,那就是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于这种思想的、理想境界的追求之中,凝结了科学家的深厚情感。用情趣性细节表现科学家的情感,是科教影视不能忽略的关节点。一部科教影视作品有了情感,才能打动观众,让观众主动地接受科学知识。“探索”频道的《星际探巡》在揭示情感方面是非常成功的。“伽利略”号探测艇进入木星大气层后是否能够在被蒸发前传出数据,牵动着从事这项工作的科学家们的心。《星际探巡》用一位科学家的谈话和他的表情表达了当时复杂的情感。科学家说:“我就像参加最后的审判日。第二天,我不是在天堂就是在地狱。”接着镜头就切换到指挥中心的现场,再现科学家们焦急的等待以及成功后狂喜的情景。情趣性细节的使用立刻便使整部科技片具有了“人”气,令人过目难忘。 除了传播内容要注意观照科学的人文价值,在制作技巧上的创新也使科教影视富于浓烈的人文意义。风格化叙述和真实再现是较为有效的方式。风格化叙述是指解说词叙述的个人色彩鲜明,说话者的语调不像一个教育者,更似一个交流者。另外,人物访谈也不时穿插其中。人物访谈在这里已不再是背景的交代,而是和解说词一样成为推进叙述展开的方式,实质上也是风格化叙述。真实再现是用演员扮演和模拟场景的手段再现历史情景。国外的科教片经常用真实再现追叙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的科学活动或某些历史人物创新活动,节目引人入胜,人文意味强烈。 对于当今的中国大众,科学精神比起科学知识似乎更为急迫。因而科教影视必须突破传统的重围,在人文和科学的共同基点上传播科学,走向两种文化的融合。 注释: ① 吴国盛:《用“科学传播”替代“科学普及”》,《光明日报――读书周刊》2000年11月2日第2版。 ② 埃德蒙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形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30页。 ③ 吴国盛:《科普著作点评》,《文汇报》2000年12月30日。 ④ 《科教电影简论》,科学普及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30页。 ⑤ 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第43页。 ⑥、⑦ 同注④第47页。 ⑧ 乔治·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28页。

对影视文学的认识篇2

[关键词]胡塞尔现象学;高校政治理论课;影视教学法;现象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1-0132-02

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方法的改革有了新的突破。影视教学法作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成熟运用的产物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播放影视作品来完成教学任务或者加强教学效果。影视教学法为何会产生上述教学效果?影视作品本身在主体认知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影视作品的呈现在胡塞尔现象学的维度下有着更深层的涵义,而以上问题也可以通过现象学理论的论证得到解决。本文探讨胡塞尔现象学维度下的影视教学法。先从概念界定出发,接下来论证为何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影视教学法,它的现象学基础为何;最后从实际课堂教学出发阐述几点思考和由此而产生的更多的疑问。

一、影视教学法的概念探讨

目前,我国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法从宏观上讲主要有: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这类教学方法是指通过教师和学生口头语言活动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它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等。另外一种方法是以直观形式获得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这类教学方法是指教师组织学生直接接触实际事物并通过感觉知觉获得感性认识,领会所学的知识的方法。它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最后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即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等。这类教学方法是以形成学生的技能、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主要包括练习和实习作业等方法。

影视教学法作为获得直观经验的教学方法之一,由于其方法的直观性很少涉及对其的概念探讨,以向学生播放影视作品的形式进行教学是对逸种教学方法的统一性认识。但往往越简单的问题其外延也就越大,准确而全方位的界定就越困难,对其可行性的理论基础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若将其视为不证自明的公理,或是一件简单到不需要去思考的事件则有失追寻真理的原则和身为教育者的责任。因此,从多种视角出发界定影视教学法的概念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文探讨的是影视教学方法实施的现象学基础。因此在概念界定上选择了现象学的维度: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通过对认知主体展示影视这种纯粹性的描述进入世界,使真理被看到、被直接给予,从而获得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并且由此得到彻底理解的其他的一切(逻辑、概念、事物的存在等等)的教学方法,我们将其称为影视教学法。

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本文所谈及的影视教学法归属于第二类,通过直观演示获得真理。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的成熟以及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为高校政治理论课影视教学方法的实施提供了物质基础。以多媒体技术为平台呈现出的影视作品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认知内容,这种面向事物本身的原则被胡塞尔在《观念》中用十分明确的语言表述为:“每一种原初的给予的直观是认识的正当的源泉,一切在直觉中原初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在活生生的呈现中)提供给我们的东西,都应干脆地接受为自身呈现的东西,而这仅仅是就在它自身呈现的范围内而言的。”这就需要我们探讨关于现象学框架内的真理呈现问题。

二、胡塞尔现象学与影视教学法

追求真理是人类的共同趋向,进入文明世界以后对真理的渴求和探索更是从未停歇。虽然中、西在发展模式和文化思维模式存在明显差异,但对真理的探索却是殊途同归的。自古希腊以来,西方哲人便在追寻认识论上的真理,绝对真理,开创了西方理性主义的先河,近代科学理性主义的兴起使这种认知过程更具操作性。但科学理性主义的不完善之处也逐渐显现出来,在争论理性和非理性的过程中,胡塞尔所代表的现象学派对此进行了彻底的反思。

人作为一种高级物种,有着独特的学习能力,这种学习能力不是有限的,而是随着人类自身的发展,在科学技术以及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基础上逐渐提高,这种提高在有限的认知状态下是无限的。对人类学习能力的探讨可以简化为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为什么可以获得知识?也就是在探究人的认知结构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认知能力?这种认知能力是否有可描述的、可把握的结构和规律性?这种能力的具体结构又是什么?这就是与自然心态所对应的哲学心态。“人所进行的哲学研究和这种研究对整个人类生存的影响绝不只有私有的或有限的文化目标的意义。因此当我们进行哲学研究时,我们是人类的执政官”作为胡塞尔现象学起点的基本信念相当简单:不呈现于意识中的事物。绝不存在。它向世人证明,唯有现象是所有人类知识的绝对起点。胡塞尔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预先假定在意识之外存在自在之物以及意识能超越自己达到自在之物,这样的做法是把没有定论的问题当做了前提。为了防止这种习以为常的做法。必须执行普遍的而且彻底的终止判断。所以,在研究认识论问题时,胡塞尔主张把关于外部世界以及经验的自我存在的信念先存而不论,避免将其作为预先假定,在此基础上以本身清楚、没有疑问的东西为基础建立起一个可靠的认识体系。对象只见意向的东西,它在认识中构造自身,同时也构造着认识。“现象学的现象具有本质性与意向性,通过直观即可得到,最关键的是现象即本质,现象是观念性的实体,本质存在于对象的意义结构中心。

既然本质与现象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同一性,那么,获得现象即获得了本质,呈现现象即呈现本质。因此,在这种意义上影视作品研究的首要对象是生动的经验,这种经验以意向性的现象的形式出现,因而,影视作品是获得真理的可靠来源。

三、影视教学法应用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胡塞尔现象学一般来说是一种方法论,因为他把“存在”问题存而不论。并试图从本质直观中推出存在,主张本质先于存在。是每个人可以直接体验到、直观到的,而影视作品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正体现了这种观点。以电影为例,每部影片都有不同的主题和不一样的表现手法,但却都通过相同的方式呈现出来。不是按字面意义把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而是让我们在不被看见的情况下观看世界。电影不是单纯的纪录,银幕上展示的景象是经过导演精心选择安排的。这种选择安排可以发生在影片开拍之前,也可以发生在拍摄当中或拍摄之后。现在我们所关注的是电影呈现出来的是什么?认知主体接受了这种呈现之后又收获了什么?通

过电影的镜头呈现,主体在某种有争议的先验框架下获得了对世界的认识和对自我的反思。这种通过电影展示出的具有意向性的现象在某种程度来说呈现的就是本质。当然,这种真理的获得、对本质的认识过程是能动的。因此,影视教学法的运用有着可证明的、有效的主体认知作用。在具体的高校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运用上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影视教学法应用的目的。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无论应用哪种教学方法,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主体的认知程度,强化学习效果。因此,选取资料时对这一点的把握应放在第一位,即使是被普遍认为沉闷的政治理论课也不能因此而将影视教学法的重心偏向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上面。

其次,影视作品的选取。教师对于应用在课堂教学的影视作品必须慎重选择。不仅要考虑其所呈现的内容是否与教学内容相关,还要考虑影视作品的风格和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接受的程度,以及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内容、风格和时间等多方面进行把握。

最后,影视教学法的运用应与其它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并且不断的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所谓的教学改革即如何提高主体的认知效果、如何开拓认知主体的真理之路。这对于每一位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都是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高校的政治理论课由于其特有的意识形态色彩,在主体认知的前提上就附加了许多额外之物,但其特色也正是在此。如果干净的去除了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色彩。那它就完全失去了是其所是的本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作为认识主体的认知过程。把一切偏见悬置是获得关于这门课的知识的重要方法,否则过多的偏见只能妨碍认知,强调悬置前见是一个重要环节,在高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现象学的方法不失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参考。

求真是人类无止境的追求,通往真理的道路从不唯一,但却有着统一的方向。也许,正是这殊途同归的过程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不断前进。哲学的脚步在这一过程中从未停歇。如何把握复杂的认知结构,难解的意识领域是否有着统一的标准和可分析的结构,而这个结构能否被稳定的描述都是由文中影视教学法所引发的思考。文章虽然结尾了。但却产生了更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也许这就是呈现的循环。真理的曙光。

[参考文献]

[1]胡塞尔,胡塞尔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对影视文学的认识篇3

关键词:5C核心素养;影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一、引言

经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不断探索与建设,很多高校已经认识到“重理论、轻实践”的“原生问题”,通过增加实践课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学时比例明显提高。但过犹不及,新问题接踵而至。本文是在新时代新人才需求重新定位下,将基于5C核心素养理论与高校影视类专业实践教学进行链接,探索提质增效的影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二、影视人才素养亟待重新定位

2020年,许多产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期”。影视行业也无法幸免,已经直接影响到投资、制作、宣发、播出等环节。物之本末,必有思考,在国家和政府的强力干预和高效防控下,国内的肺炎已经由蔓延期转入防守控制期,各行各业纷纷开始思索并找寻出路。传统行业纷纷投向在线技术,例如在线医疗、在线商务、电商服务以井喷式发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交互技术,催生出了许多新型文娱发展样态:云综艺、云旅游、云逛博等,传统影视内容发生了数字化的变革。据艾媒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全年中国在线文娱市场规模将超5000亿元,较2019年增长30%以上。特殊时期很多在线文娱平台利用媒介自身优势,承担社会责任,开始拓展到教育特征。传统文娱将加速数字化、线上化进程,更多在线文娱内容形态的交叉结合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已经进入到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也踏上了新时代,新文科建设也提出了对于人才知识、能力的跨、融需求。面对这样的变化,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校影视教育的工作者也应该直面新课题。无论从行业还是教育领域,都亟待对影视人才核心素养等进行重新定位。传统的影视人才可能更强调“模仿”把前人的技术学到手,“套版式”学习。但这样偏机械化的人才培养,不能贴合当下时代要求,当是更具有创新思维的“精尖人才”培养,具有更创新的能力、更强的审辩思维以及更深的文化传承,尤其经历了特殊的2020年,在文化认同、价值观念等方面备受关注。

三、5C核心素养与影视人才素养内在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与美国21世纪学习联盟开展合作,提出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详见图1),即“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审辩思维、创新素养、沟通素养以及合作素养”。有学者提出影视从业者素养应该:有文化、懂知识,具有一定的鉴赏文化意识、服务意识和合作意识。笔者认为5C核心素养可以在影视行业实现落地,这源于传统影视人才素养需求与新时代带来的文化、价值、创新,甚至媒介素养的普及,相互对照与融合。

(一)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

人们对文化的认知与理解、继承与扬弃、发展与创新的过程和行为,对个体发展、社会和谐具有深远意义。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并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引导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在人才教育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视行业是文娱产业的一支,抛开电影所产生的电影文化、视听文化,就电影本身内容来看就是对文化的“变身”追求。影视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创造体,当然也是文化发声体。增强文化认同感是作为影视人才培养的要求之一,训练培养影视学生文化理解能力,也就是影视人才鉴赏文化能力,这一点与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不谋而合。文化认同,是时间属性的结果,社会的发展也是时间属性,影视行业承担着对于文化理解和传承的任务,自然影视人才培养也要顺应影视行业发展。

(二)审辩思维

审辩思维是要将信息通过搜集—分析—推理—评价等过程,形成观点,经过不断实践论证完善观点等处结论的一种思维过程。其包含4个要素即:质疑批判、分析论证、综合生成、反思评估。质疑批判要求能够对既有的观点提出质疑,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问题。在影视人才培养中,十分注重思辩能力,质疑批判早在影视教育中就有所体现,例如《影视鉴赏》《电影批评》等课程的设计,同时在影视作品创作也是一个不断审辩、反思评估的过程。影视人才培养是顶层人才设计规划,更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需要其在事物分析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整合,最终具有复盘能力,这样的思辩方式才能使得影视人才全方位发展。

(三)创新素养

创新素养包含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实践,三者相互作用构成了创新素养。我们要培养有思想、有意识的影视人才。2015年10月国家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提出《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可见,应用型人才培养也把创新放在了其中。创造力更加注重冒险独立特质,创新思维讲求拥有好奇意识,能干进行发散性思考,创新实践要求能够参与产生新颖有价值的创新实践活动,以及能多维度、多角度的对待多变复杂环境。影视行业新业态、新技术更新速度之快,影视作品高产,如何提质,避免雷同,开掘更多原创作品一直是影视从业者的追求。这一素养不仅仅是行业迫切,教育界关切,更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对于人才培养最为核心的素养之一。

(四)沟通素养

沟通是维系组织存在、保持和加强的纽带,也是创造和维护组织文化、提高组织效率及促进组织不断进步发展的主要途径。对于影视人才培养,应重视“三头”能力,即“笔头+镜头+口头”,不仅是动手能力,还要有语言表达能力。影视作品的宣传与发行要求从事影视的人员必须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但沟通素养也不仅仅理解为浅层的语言能力与社交能力,对于影视创作来说,需要用影视语言与观众进行信息沟通,有效表达情感,甚至可以看作高阶的思维能力。同时,沟通又是团队得以实现合作的基础,这对于影视行业尤为看重。

(五)合作素养

影视行业发展离不开合作,相较于其他艺术创作,影视创作是团队创作,大家角色分工不同,各尽其职。一个影视作品的诞生离不开多方协调,合格的影视人才要具备合作能力。5C模型中的合作素养包含三个方面:愿景认同、责任分担、协商共进。尤其经历了2020年艰难的行业前行,让更多人深刻认识到,灾难面前众人的愿景认同、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平等协商齐力进步是战胜困难的关键素养。而这也是在高校影视类专业教学中,贯穿始终的重要专业素养。

四、5C核心素养与高校影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链接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文化体制的深入变革和文化产业的兴旺繁荣,影视新业态、新技术快速更迭等复杂多变的背景,归根结底最为迫切的是影视人才的新布局。而对于高校影视教育来说,适时把握影视人才需求显得格外重要。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是构建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匹配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关键,对于影视类专业来讲,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后转型时代实践教学的新问题是:首先,学生对于本来就较为枯燥的理论课程的淡漠;其次,课程实践作业雷同化严重。当大部分课程都提高了实践学时,改变了课程评价形式,即从论文写作到作品创作,实践作业的要求较为笼统,例如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实践作业繁重,且大部分都是要求完成一个完整作品的拍摄。那么实践效果可想而知,不同实践训练所培养的不同素养也无法得以实现。本科四年的学习,对于人才培养来说每一个学时都是精心设计。这些宝贵的学时在这样的实践教学中实则造成巨大浪费。

(二)5C核心素养与高校影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链接路径

核心素养为教育教学提供了重点更突出、焦点更集中的教育目标,依托5C核心素养,采用合作、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为基础,设计分层实践教学体系,实现5C核心素养与高校影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链接,即构建“点线面”实践教学项目化运作模式。按照完成项目所需技能和知识的难度、广度和深度而设计不同维度的实践教学环节,针对不同维度的实践课程和环节,设计不同层次与之相适应的影视项目,从而实现不同层次实践教学技能与素养目标。“实践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不仅是实操、技术,还涵盖实践创作理念、经验和方法。”5C核心素养的培养(详见表1),说到底还需要“改教师为中心,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所以基于5C核心素养的“点线面”实践教学项目化运作模式,应该是“5C核心素养+分层实践教学体系+项目制教学方法”,素质目标、技能目标、教学方法成系统的组合教学设计。(1)“点”——基础技能实践。“点”是指以单一课程结构和微观知识点为主体,围绕知识应用、技术训练和思维引导等开展的,是对一个完整创作过程进行的拆解,以完成单一情境任务为目标的微观项目实践性教学。例如一些专业基础课,多在低年级开设,课程目标主要解决专业基础技能问题,为创作打好基础,类似《视听语言》《影视摄影》等课程。那么实践内容的设计不要贪多、贪大,就是课程内实践单元练习、元素训练、影视观摩、情境模拟、经典仿拍等实践项目,甚至可以针对某一个点上的技能不断做重复训练。“点”上的基础技能实践不仅是为完成更复杂创作打下专业基础,也是为核心素养的最终养成,在该阶段做好启蒙工作。因为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在某一阶段可以爆发式养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在实践教学中坚持立德树人教育全流程的融入。熏陶、强调对于行业文化的理解、文化的认同,建立学生专业理想。在一次次基础训练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通过拆解任务、情境化的方式让学生对专业学习调动好奇心。(2)“线”——专业递进实践。“线”则指不拘泥于具体课程内容,以集合本专业各项能力的影视创作项目为核心,通过实训、竞赛项目在实践情境中培养相对完整的专业创作意识,专业对接行业岗位,培养行业规范意识,激发创作潜能和创新思维的实践环节。将专业核心课程岗位化,设计贴岗实践项目,河北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纪录片创作》《融媒体节目策划》等课程与竞赛项目对接进行实践;录音艺术专业与河北影视集团校企合作,完成院线电影《吕建江》后期声音制作。专业递进实践是对专业学习的深化,能够与团队进行协作,这个阶段要培养学生对于作品文化环境的审美取向、道德伦理等文化理解与文化认同的素养;在创作中多角度,有序分析论证问题;重组思维、与团队和被拍摄者等人的行为感受能力;小组讨论,创作反思等素养。(3)“面”——综合项目实践。“面”是指通过设计不同方向、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学院的联合影视综合实践项目,学生以小组形式分工合作,专业知识交叉融合,将促进学生形成跨学科的知识广度和知识视野。例如,毕业创作整合影视类相关专业进行联合创作;广播剧声音创作项目,影视类专业与新闻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跨专业跨学院联合创作;河北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在疫情期间制作完成,线上播出的毕业“云晚会”等。面对一个综合项目,与更多不相识的人实现愿景认同,良好沟通素养可以有效地与他人或群体交流信息、思想、情感和价值观。这时需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承担分内职责,善用多种形式或手段表情达意,并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以较强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完成本职任务或工作的沟通、合作素养。不仅如此5C核心素养在该阶段实现了整体融合。“点线面”实践教学设计在知识广度深度、应用转化难度、项目综合性上是一种由点到面、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递进关系。同时,5C核心素养各有侧重,其中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是5C的核心,无论是影视创作、还是影视人才培养,文化理解与传承起导向作用。基于5C核心素养的“点线面”实践教学项目化运作模式中,该素养也形成了从点到线成面地贯穿。审辩思维素养与创新素养侧重于认知维度,沟通素养与合作素养侧重于非认知维度。在5C核心素养模型中包含不同内涵要素,这些要素也是由浅入深的递进关系,这与“点线面”实践教学项目化运作模式不同层级的素养培养形成关照。例如,合作素养中的内涵要素有愿景认同、责任分担、协商共进。拍摄团队成员的愿景认同是凝心聚力的重要基础;并因此才能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动机和目标;只有通过责任分担环节,才能推进合作任务的开展,这些要素的培养在“点”“线”阶段已经进行。不难发现,沟通、协商与合作素养之间相互连接、无法分割。有了前面这些合作素养的基础,才能在“面”上的实践创作中,成员间进行平等协商甚至做出妥协,以促进共同愿景的实现。合作素养的要素中,因为有了“协商共进”要素,才使得合作素养培育过程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

五、结语

“点线面”实践教学模式,融入5C核心素养,能够为实践教学困境提供一个新思路,也是5C核心素养与影视人才培养在实践教学上的有效链接路径。将5C核心素养与学科专业链接实现落地,还需要在高校进行更多实践验证,积累实践经验。核心素养与人才培养应是动态过程,无论是教育者还是从业者都要是对外部和内部变化进行研判,高校影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从大教学观念出发,探索5C核心素养与人才培养诸多元素中实现系统性的链接。

参考文献:

[1]后疫情时代中国在线文娱行业研究报告.艾媒咨询[EB/OL].

[2]高贺胜,李峰.后疫情时代艺术类专业线上教学的突围路径与展望[J].艺术教育,2020(06):19-22.

[3]徐冠兴,魏锐,刘坚等,合作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五[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

[4]康翠萍,徐冠兴,魏锐等.沟通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

对影视文学的认识篇4

一、高校影视教育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在校的大学生基本上是在电影银幕/电视屏幕前长大的。是在浓厚的影视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在电影诞生以前,还没有哪一种艺术能如此地走近大众,与大众一起狂欢。把艺术彻底大众化、通俗化、商业化。历史悠久的文学如诗歌、小说等在今天的青少年面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伴随他们成长的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艺术样式――影视。据2002年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北京市的家庭里,表示“天天看电视”的儿童有64.2%,“经常看电视”(每周3-6天)的有19.5%。“偶尔看电视”(每周2天以下)的有14.5%,“不看电视”的只有1%。影视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无所不包。“超级女声”的火爆、“网络扫墓”、“电子月饼”的流行等都说明了影视文化已经广泛渗透到各个社会领域,对人们的生活观念、行为和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很强的社会影响。

与此同时,影视涉及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哲学的许多领域,充分利用了人类传统文化艺术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已有成果。是最现代化的综合艺术。它能迅速、及时和广泛地反映现实生活。影视艺术提供给大学生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可以开拓视眼。增长知识,还能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地位,是一个极广阔而又相当重要的思想文化重地。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世界许多国家对影视艺术教育非常重视。日本的许多综合性大学都开设有这方面的课程。前苏联、美国等国家也非常重视。美国仅据1977年不完全统计,便有1000多所学校开设了电影电视课程,主修或选修的学生达10万名。到1981年,有600多所大学设置了影视专业,攻读学位的数万人,可以分别授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有100多所大学可以授予影视博士学位。大家都明白,美国的电影电视企业再发达,也容纳不了每年成千上万的毕业生。很显然,美国大学影视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培养专职的影视工作者,而是将影视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加入大学文化教育的综合体系中,使学生掌握影像文化多维的视听思维方式,掌握更为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影视专业知识已经成为美国文科大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种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影视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1985年4月25日,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关于高等院校开设电影课程的意见》的文件,要求有条件的高校应把电影课程作为重要的选修课正式列入教学计划。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发了《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的通知》。把“大学影视鉴赏”等艺术课程的开设强调为“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艺术教育由此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影视课程陆陆续续地登上了我国一些高校的神圣殿堂。

二、对影视教育的几点想法

基于目前大学生对电影的认识和校园影视教育的现状,我谈几点个人的想法。

(一)拓宽狭窄的观片类型和范围,形成大学生对电影的整体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观片范围比较狭窄。对电影的分类和区域特色并不了解,这样就会阻碍眼界的开阔和思维的创新。形成欣赏电影的思维定式,容易走入认识的误区。

首先就电影类型来看。类型片,曾经是专门用来指美国电影工业体制下生产出来的电影类型,一般分成喜剧片、恐怖片、动作片、战争片、科幻片、言情片、动画片艺术片等几大类。调查显示,喜欢看喜剧电影和言情电影的人占了绝大多数,分别是60%和30%,其次就是动画片,占26%(可以多选)。讲求电影好看,喜欢喜剧是无可厚非的:对于爱情或是言情电影的喜爱,也是十分正常的:其他的电影类型,比如科幻、恐怖、动作、灾难等,都比较受欢迎:但问津艺术片和记录片的就很少了。而艺术片恰恰代表了影视创作和实验的先锋,是最具创新意识的:记录片含有大量的信息元素,也是最能开阔眼界和增长知识的影片类型。这说明大学生在观看或欣赏电影时,多是抱着娱乐和休闲的态度。

再看区域特色。很多大学生对于港台片的热爱,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从小就形成了。在很早以前的一份关于中国电影人的调查当中,港台电影人的知名度要大大高于内地。周润发、张国荣这些明星的名字甚至比老一辈的艺术家要响亮得多。同样的,美国电影对于中国的影响就更加毋庸置疑了,美国影片大举侵入中国市场,早就是个不争的事实,观看美国大片依然是大学生去影院的首要原因。所以,美国电影受欢迎的程度也和港台电影基本持平,分别占有60%和55%。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很多大学生对于日韩影片的喜欢程度在激增,占到了40%。韩国电影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势头强劲。日韩风的流行在电影、电视剧方面一直没有降温。日韩电影中的一些现象现已成为今天经典流行语汇或是行为方式,比如说。野蛮女友。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遗憾的是大陆影片的受欢迎程度在有命名的各国或地区电影中。所占的份额却仅有26%,国产电影的危机依然存在。再有就是大学生们很少自发地接触欧洲的电影,只占到了20%。(均可多选)

以上两组数据说明,大学生的观片范围比较狭窄,对类型电影的认识存在误区。由此可见,引导他们接触不同类型、风格、地区的电影,促使他们自觉地扩大观片的范围,主动走出对电影认识的误区是影视教育者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传授影视文化和鉴赏知识。培养大学生的电影思维能力

大家都知道,电影是舶来品。电影最初作为民间的一种新鲜玩意传入中国,出现于茶馆酒肆,是人们茶余饭后的新消遣。调查显示,大学生知道电影传入中国之初叫“影戏”的只占17%,而在二个干扰项中,37%的人选择了“活动皮影”,皮影是我国精致的民间艺术,和电影总算也有相通的地方。2%的人选择了“映画”一项,而映画实际上是日本人对电影的说法。另外的44%则回答不知道。生于1889年的郑正秋是中国电影的重要奠基者,一生共编导影片四十余部,是第 一代导演中的佼佼者。然而在我们的调查中,只有26%的大学生知道他是一个导演。同样生于1889年的还有电影大师卓别林,如果是关于卓别林的调查,也许不至于有七成多的人根本不知所云吧?又或者是与郑正秋差不多同时代国学大师胡适。也不至于只有不到三成的大学生知道他吧?当然,这其中有很多其他因素,但是中国电影文化知识的普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此外,电影是一门容文学、戏剧、音乐、绘画、摄影等多种艺术门类与高科技完美结合的产物。而实际上有57%的大学生在欣赏和评价一部影片的时候,主要是以情节为出发点和评判标准的,很多大学生简单的认为电影就是用来讲述故事的。然后是“演员”,占19%,如今是明星时代,演员是票房号召力的有力保证,一部电影有无明星参与演出,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拿演员来弥补剧情或者是其他方面的不足。已经成为时下影视创作的惯用手法。但是很遗憾,导演、声音、画面等构成一个电影最为根本的几大因素却很少有人认为他们是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关键。无独有偶,也有不少的同学选择了“宣传炒作”一项。由此可见,由于电影文化和鉴赏知识的缺乏,大学生形成不了对电影的整体认识,不能客观地、独立地来欣赏和评价一部影片,更不要说培养一种电影思维了。

大学影视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提高审美,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电影思维的能力。在国外,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电影思维能力是他们的主导思想,电影思维已经被作为一种普遍性思维方式来认识。影视作品是一个由二维画面、三维深度幻觉、时间纬度再加上声音元素构成的多维时空的声画结合的视听语言体系,所以,影视比文学、音乐等时间艺术多了立体、多维的空间,比美术、雕塑、建筑等空间艺术多了时间纬度。路遥小说《人生》中刘巧珍结婚的情节,读者要通过作者对婚礼的描述并通过想象才能完成艺术的再创造。而电影《人生》以刘巧珍穿着一件大红袄盘着腿坐在炕上开始,以很响的唢呐声结束。给观众一种直接的视觉听觉冲击,也就是说,观众以对画面和音响的同时感受取代了文字的线性阅读。所以,影视向我们展示的不仅是它的艺术内涵、表现手段,更包括了从它的表现手段中折射出来的多平面的、多方位的立体化的思维模式。拍摄角度的变化、长短镜头的交替、景别的选择、蒙太奇的变化、声音的加入,它被运用于影视中,又反作用于我们的认知方式,久而久之,更影响我们对其它方面的认知和思考的方式。国外的一些学术著作,其论据往往旁征博引,涉猎众多。其论辩往往海阔天空、纵横驰骋。把他们的著作与影视做一比较,会发现其思维模式如出一辙。二者之间,谁影响谁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思维上的优越性。我们应该借鉴它。在高校影视教育中应该让学生学会运用这种思维方式,,使他们走向社会时能较好地运用这种思维方式。从而具有创新精神。

(三)正确看待商业与艺术之分,树立大学生自己对电影本质的认识

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只是电影的类型之分,是电影的创作者根据不用的需求、按照不同的创作理念、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不同的思想、达到不用的目的,本身并不存在孰优孰劣。

商业电影是以投入市场之后取得尽可能大的商业回报的预期来作为电影生产的基本前提和最终目的,进而影响到剧本的选择、影片的内容、形式外观、所对应的观众群体和所采取的宣传策略。商业片是要媚俗的,是要不择手段去讨好大多数人的心态和做法,它不是对既定的合理性的东西提出质疑,不会让你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它是一种精神消遣或精神按摩。商业片不去鞭打,不去揭开掩饰的面纱,好莱坞的影片绝大多数是包装的更加精致的商业片。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更多地关注商业影片也是其实现身心平衡所必不可少的一种“精神疗法”。而艺术电影是以立意和表现诸方面的新颖和独特来实现创作者更为个人化的艺术追求,更具有先锋实验的意识和文化精英的姿态。而越是在主体精神和艺术处理上追求新颖和独特,它越容易失去和大多数观众交流的基础,导致许多大学生望而却步。

由此可见,我们的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放在让大学生了解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各自的发展状况、风格特点、社会功能及欣赏方法上面。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片经验、欣赏水平、兴趣爱好和自身需要去选择和欣赏影片,以形成他们有自身特色的对电影本质的认识。再说,究竟是安东尼奥尼的电影还是成龙的《红番区》更接近于电影的本质,学术界尚无定论。所以,真的没有必要强加给他们太多电影之外的东西。

(四)弘扬主旋律电影,拓宽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渠道

大学时代是每一个大学生青春岁月的灿烂时光,也是他们为将来更好地走上社会提高全面素质的宝贵时期。把看电影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形式之一是非常有效的。有时候影片中一个人物、一件事情或者人物的一句话。都会对善于思考的大学生有所启发,对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产生直接的强烈影响。调查数据表明,许多大学生对校园电影的思德教育功能有共识,58%的人认为有部分电影片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指导作用。而这种指导作用在主旋律影片中就显得尤为突出。

但调查也显示,看过像《生死抉择》这样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代表性的主旋律影片的占66%,而“知道”主旋律电影的却只有10%。这说明虽然“主旋律电影”也时常出现在大学生的视线中。这个概念却并没有在大学生中形成,更谈不上别的。曾几何时,提到主旋律电影,人们脑中浮现的就是“高、大、全”的人物、“政治口号满天飞”和集体组织购票。人们根深蒂固的一个看法是。主旋律影片是弃市场不顾的“孤独舞者”。大学生对此类影片的意见主要集中于两点:一是创作模式的老套和公式化,包括电影制作手段与人物塑造层面。二是影片中过于直露的教化意识。这应该说是长久以来观众对主旋律影片的代表性意见。在思想灌输上的急功近利一直是主旋律电影的通病,不顾观众的需求,只是根据政治风向拍摄出来的应景式电影,必然导致对电影本体探索和电影娱乐功能的忽视。造成一些不符合电影运作规律的不良风气,只会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这是大学生们所不愿看到的。针对主旋律电影目前存在的问题,大学生们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首先他们不仅认同了主旋律电影所承担的思想性和社会批判功能。而且认为可以进一步加大社会批判的力度与深度。他们对真诚关注现实,敢于大胆揭露现实的影片非常看好。这项比例高达86%。与此同时,大学生们还希望主旋律电影能够加强对电影本体探索。提高电影自身的艺术质量,不断探索实现其思想德育功能的有效途径。这一点,我们的主旋律电影可以借鉴诸如《拯救大兵瑞恩》、《女人香》等美国主旋律影片。举个例子,《女人香》的支流揭露出社会的黑暗,但中校与查理的主线却竭力再现美国人伟岸的形象。影片最后学校大礼堂中长时间的鼓掌更是表现出美国人对正义、勇敢的尊崇与信仰。在这一点来看,不论是影视艺术还是爱国教育,中国与美国的表达方式大相径庭。我们是回避问题,~味地为歌颂而歌颂,而美国则是在揭示问题中歌颂。同样是弘扬主旋律的影片,但教育效果显而易见。所以,改革主旋律影片现有的拍片模式,拍出既有艺术探索又有商业卖点,既有人文内涵又通俗易懂的主旋律影片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探索。

对影视文学的认识篇5

[关键词]公开课 国际视野 全球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1-0064-02

一、国际视野含义及其重要性

国际视野也被称为全球视野、国际意识等,它是指人们能从世界的高度去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评价本国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在国际交往中有恰当的行为与态度。它是一个人在全球化背景下所应具有的意识、知识、能力的综合体现。

(一)国际视野的评价指标体系――意识、知识、能力

1.意识维度。对于国际意识的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是相对民族意识而言,是指国民对跨国事务或国际事务的认识和了解;二是一种情感和价值取向,是一种自觉地了解世界、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的态度,要求我们用开放的心态、平等公正的理解,宽容地对待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思想政治教育界泰斗张耀灿教授的学生毕红梅在其毕业论文中指出,“所谓全球意识是指人类价值主体在承认国际社会存在共同利益和人类文化现象具有共同性的基础上,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克服民族国家和集团利益的限制,以全球视野去考察认识社会生活和历史现象所形成的一种意识”。[1]

2.知识维度。国际知识储备是建立在对我国社会各种知识的总体把握的基础之上,有关主要国家的国情与对华关系态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本的国情世情。要让大家清楚地认识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我们处于什么样的世界”。二是国际规则。要对大学生进行规则意识、法制意识、市场意识等教育,让大学生了解非歧视、透明度、国民待遇、公平竞争等国际经济贸易原则以及政治、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国际规则和惯例。三是国际礼俗。世界各国、各民族在其自身发展、生存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各种风土人情和习俗,令人赞叹不止。

3.技能维度。国际视野不仅仅停留在意识和知识层面,还应表现为一种行为能力,具体表现为专业能力、信息的获取和取舍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交往能力等。具有国际视野的大学生,首先应该具备扎实的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能力,才有可能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取舍能力使人们在多元的国际化背景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保持民族性与个性;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

二、不同类型公开课对大学生国际视野培养的影响

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高校已经建设数量庞大的网络公开课,为我国大学生提高国际视野认识提供了一定的平台。然而,不同类型公开课对国际视野的影响有无差别,目前研究的还不多,因此,我们将对不同类型公开课对大学生国际视野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一)研究设计

1.研究思路及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通过一段特定时间的网络公开课程的教育,学生个体在国际视野认知方面是否产生明显变化。由此引出本研究的核心思路,即考察在其他因素可认定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类型的网络公开课对大学生国际视野评价指标体系带来怎样的影响。

本研究采取两组前后测试的实验方法,在实验开始,通过对研究对象个体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测量其国际视野综合指数;紧接着通过一个月有计划的网络公开课学习,再次进行调查,研究其国际视野综合指数的变化并逐一分析网络公开课对大学生国际视野的影响。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网络公开课划分为三大类,即人文艺术类课程、社会科学类课程以及自然科学类课程。在研究对象的区分上,基于前述当代大学生国际视野认知现状调研情况及公开课类别,本研究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相同专业的在读学生200人,分为A、B、C、D四个实验小组。其中A组用于研究人文艺术类课程的影响,B组用于研究社会科学类课程影响,C组用于研究自然科学类课程影响,D组为控制组,实验前后各测一次以控制其他因素带来的影响。

2.变量设计

本研究将大学生国际视野水平分为三个维度,即意识维度、知识维度和能力维度。将三个维度的指数标准化为0-5的分值,从而方便比较各个维度的变化,方便数据统计与显著性检测。其中,意识维度包含对自由平等与民主理解的考察、国际热点问题的态度以及对他国文化的接纳程度等;知识维度主要涉及他国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文化类型、先进科技以及法律形态等;而能力维度的测量则主要通过“对全球问题复杂性的认识和理解”“学科知识应用于解决全球性问题”“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困难程度”等题目完成的。

在公开课的选取上,本研究从网易公开课热度较高的课程中,根据课程时间和学生感兴趣程度来选择数门课程,分为人文艺术类、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给定范围内的一门课程,通过一个月的学习测量其前后国际视野维度的变化。

给A组学生提供的课程(人文艺术类课程):哲学类――哈佛大学“公正”、麻省理工“西方世界的爱情哲学”;历史类――斯坦福大学“美国研究”、耶鲁大学“1871年后的法国”;艺术类――麻省理工“透过摄影感受美”、剑桥大学“美”。

给B组学生提供的课程(社会科学类课程):经济类――芝加哥大学“理解全球经济”、卡耐基“金融危机”;政治法律类――耶鲁大学“资本主义的成功、危机与改革”、康奈尔大学“法学讲座”。

给C组学生提供的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麻省理工“线性代数”、耶鲁大学“基础物理”。

D组学生作为对照组不提供课程,仅进行前后两次问卷测试。

(二)研究结果

1.研究假设

假设一:人文艺术类公开课对国际视野意识和知识维度影响明显,对国际视野能力维度影响不明显。

假设二:社会科学类公开课对国际视野知识和能力维度影响明显,对国际视野意识维度影响不明显。

假设三:自然科学类公开课对国际视野三个维度都没有显著影响。

2.研究结果

为了验证上述假设,本研究采用异方差t检验的统计方法来检验各组学生相关维度系数在学习公开课前后均值有否显著差异。具体统计结果如下表:

表1 相关数据统计结果表

注:*p

根据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从国际视野意识维度来看,A班学生国际视野意识有显著提高,这说明人文艺术类课程对于培养国际视野意识有显著作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对培养意识均无作用;在知识维度方面,人文艺术类课程和社会科学类课程都能有效地丰富学生国际视野范畴下的有关知识储备,自然科学由于其客观特性对国际视野知识增长影响不显著;对于能力维度,人文艺术类课程与社会科学类课程对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自然科学类课程则没有显著影响。

首先,相比于自然科学类课程,涉及人文、艺术及社科类的课程在高校本科阶段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是因为这类课程往往更易于理解,科普性质大于讲授性质。其次,国际视野知识维度与人文、社科两类学科讲授内容高度相关,接受类似课程对于丰富知识有利无弊。

三、结果及对策

通过调查问卷可知,我国大学生国际视野水平普遍不高,全球意识淡薄、国际知识较少、全球能力较低;不同类型网络公开课对大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有不同的影响。为了提高大学生国际视野,高校应该加强人文类和社科类公开课的数量,以提高大学生的国际视野。

[ 注 释 ]

对影视文学的认识篇6

 

当今社会,影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视作为最有影响力的一种教育形式,负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文件提出:“影视片不仅具有德育功能和娱乐功能,它还具有优化课堂教学的功能,可以为学科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全面实施综合素质教育服务。”影视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拓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拓宽中学语文教学模式和学生的求知途径

 

影视教育的内容涵盖了人文地理、自然科学等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因其题材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和观赏的灵活性,使影视教育向语文学科自然延伸,改变了传统语文课堂知识灌输、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最大限度开发与利用影视资源的优势,把它融人语文学习资源建设中和语文教学过程中。

 

(二)培养学生观察、解读、演讲及写作能力影视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

 

高语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是影视教育的目的。影视作品精彩的画面、生动的场景,可作为学生解读课文的切入点,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联想思维,帮助学生深人地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主题。通过观看影视作品,使学生学会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重点,对观察对象进行细致地观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影视作品思想和某个场景进行解读评议、写作演讲,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三)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的兴趣和积

 

极性

 

影视教育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是学生获取美感的重要源泉之一。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就是一本优秀的教科书,一项合适的影视教育活动就是一堂生动的语文课。其生动的画面、精彩的情节、逼真的音响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从中获得大量的知识。通过观看影视片提升了学生对语文作品的阅读欲望,激发他们自主学习探索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从课堂教学到社会实践的延伸

 

影视教育与语文教学结合,将语文的知识性与实践性结合,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扩大了课堂内的知识容量,突破了所学课文内容的时空限制,使教学从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认真自信的品格,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激情,增强了他们的时代责任感。学生通过社会实践,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参观纪念馆、展览馆,参加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等活动,开阔了眼界,学以致用,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影视教育与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2008年3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了“爱国、立志、成才”的“百年树人”电影阳光行中小学生校园影视教育系列活动。徐汇区一所学校结合高一语文的鲁迅作品课,以鲁迅先生为揩模,以鲁迅先生的伟大形象引领学生,借助《鲁迅》电影观摩,开展“鲁迅”影视主题活动。

 

(一)“鲁迅”影视主题活动的流程及环节

 

1.组织全体学生观摩电影《鲁迅》,直观逼真地带领学生走近鲁迅。

 

鲁迅先生最后十年工作生活的情景,每一个细小动作、每一句慷慨之词都深深地触动着学生。看完影片之后,他们写下了自己眼里的鲁迅先生,记录自己的感悟。

 

2.在语文课上品读鲁迅作品,体会民族之魂形象。

 

当看过的镜头在《为了忘却的记念》和《回忆鲁迅先生》等课文中再现时,激起了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而文学作品的深奥与耐人寻味,伴随影视形象的记忆,相互补充,相互印证,鲁迅先生的战斗形象和慈父形象震撼着师生的心灵。

 

3.走出电影,走进社会大课堂,理解学习鲁迅的意义。

 

影视充分展现了鲁迅先生的魅力,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究兴趣。为了更广泛更深入地了解鲁迅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和贡献,理解今天学习鲁迅的意义,高一年级分为四个研究小组,开展研讨与实践活动

 

(1)收集鲁迅的资料,梳理鲁迅先生生平事迹,认识鲁迅以笔战斗的光辉一生。学习鲁迅文学作品,认识其深刻与伟大;对鲁迅作品分类归纳,辨识小说、散文、杂文等作品特点与意义;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了解鲁迅的“韧”的战斗形式,了解鲁迅先生的忧国忧民之情,了解鲁迅不朽的力量,鲁迅民族之魂的核心正是鲁迅先生那赤诚的爱国之心。

 

(2)参观鲁迅纪念馆。在教师带领下,研究小组参观位于虹口公园内的鲁迅纪念馆,走进伟人,回顾他光辉的一生。

 

(3)瞻仰鲁迅墓。研究小组瞻仰鲁迅墓,寄托学生们的哀思与崇敬之情,并将参观的照片和整理的史料带回语文课堂,展示、汇报、共享资源。

 

(4)瞻仰龙华烈士陵园。研究小组参观龙华烈士陵园,瞻仰左联五烈士墓碑,寻访鲁迅先生战斗的足迹,为了“忘却的纪念”,认识“生命更有意义”的主题。

 

(二)“鲁迅”影视教育与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影视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影视教育与社会课堂相结合,影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为语文教学增添了新媒介。高中生思想活跃,对新生事物感受力较强,对影视作品也较为敏感和关注。把影视作品运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去,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在丰富的鲁迅影视系列主题活动中,高一年级各个班级的鲁迅研究小组深人探究,取得了学习、研究鲁迅的多方面成果。

 

一是解读鲁迅。研究小组各自选取电影《鲁迅》中的一个场景,以相关的鲁迅文学作品和其光辉的生命片段,来解读鲁迅的思想。二是演绎鲁迅。慷慨激昂的朗诵、惟妙惟肖的影视配音、别开生面的鲁迅演讲再现、模拟采访鲁迅等表演,让学生走近鲁迅。三是学习鲁迅楷模。通过多元的影视主题活动,激发其参与,借助学习的怡情与迁移作用,引领学生学习模范,争做模范,激发爱国激情,弘扬民族精神,点化“让生命更有意义”的德育目标。四是化为行动。汶川灾情,牵动学生们的身心。祈祷的烛光不会熄,血脉相连民族凝聚力不可摧,师生以义卖、捐款的实际行动,激发强烈的爱国之情、时代责任感。这是时代的民族之魂,鲁迅精神激励当代青年坚强不屈。

 

借助影视这一综合艺术媒介发挥其教育的作用,让学生走近鲁迅,让学生怡情自养,在研究活动中感触鲁迅的精神,培养爱国情操。文学与影视相结合,深刻与形象相结合,让学术散发出迷人的魅力,达到了艺术性与思想性形质俱美的效果,促进了语文教学,充分展现了语文的魅力。通过“鲁迅”影视教育活动,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再从社会回到课堂。师生从参与者最终成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创造者,充分发挥了师生学习研究的创造力,共同打造了一堂属于师生自己的影视与语文教学课。

 

三、发挥彩视教育作用,提高语文教学成效

 

发挥影视教育的作用,给学生提供全新的探索视角和全方位的感知空间,为学生提供多维的信息途径,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度,提高学生的精神、人文、科学素养,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成效。如何充分发挥影视教育的作用,笔者认为,中学语文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发掘影视教育资源应用价值,精心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影视教育资源具有直接的应用价值和潜在的应用价值。直接应用价值是指那此专门为各学科教育教学而创作的影视作品,可以直接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有很强的针对性。潜在应用价值是指那些不是特意为各学科教育教学创作的影视作品。经过教师的悉心挖掘和巧妙设计,没有明显教学意图的影视作品,也同样可以应用于学科教学并能够产生教育功效。

 

教师要积极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创新教学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以及认识、选择和把握影视作品的能力,充分发掘和利用影视资源的应用价值,将有价值的影视作品富有成效地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去,成为具有更多影视知识和语文教学经验的实践者和指导者。教师担当着影视教育前期准备和教学设计的责任,要做好有关影视作品信息方面的储备和材料方面的准备工作,选择一些具有良好的启迪性、独特感染力的影视资料和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精心设计,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二)围绕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开展影视教育活动

 

影视教育是为语文教学目标服务的。要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环节,开展影视教育活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内容属于名著、名篇,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这些名著中深奥的思想。将这些名著改编成的影视引进课堂教学,可以真实生动地展示这些名著的时代背景、情节、人物,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同时,通过收集作者生平资料和事迹、影评课、参观访问等影视教育活动,可以让学生超越时空间的局限,走近作者,缩短与作者的心理距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与理解、辨识与探究,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解决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三)将影视中最感人的画面和场景融入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审美情感的内化

 

审美情感具有选择交流、益智创新的功能,对于创造具有直接的驱动作用。审美需要想像,创造美也需要想像。而这种想像的动力和中介却是“经过了深刻体验、细腻了解和不断沉思之后认识到的人类情感”。影视教育资源的特点是人物性格鲜明、情节曲折、画面生动、赏心悦目,为学生喜闻乐见,是学生获取审美情感的重要源泉之一。

 

审美情感的内化,重在形象感染和思想情感的升华。教师要把影视最感人的画面和场景融人语文教学,抓住最能打动学生心灵的情节和镜头,引导学生在课文学习中理解、认知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获得情感体验和思想感悟,陶冶审美情操,提升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审美感情的内化。随着学生情感体验的积累,人文熏陶的增强,经历多次的审美情感的内化,由感知理解转化为正确的信念、积极的人生态度、对真善美的崇尚、健全的道德人格,使他们的精神境界得到质的飞跃和升华。

 

(四)引导学生对影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影视作品丰富的内容题材及形象感人的场景,为学生理解抽象的内容提供了直观的视觉体验,扩大了学生的感受力,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复杂的内容条理化,加深了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和对课文内容的认识,有助于学生自主完成意义建构,成为教学主体。教师要运用影视作品精彩的画面和生动的场景,给学生提供认知感性材料,充分调动他们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发掘学生影视自主学习的潜能,引导学生对由观看影视而形成的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把影视资源转化为教学研究讨论的材料,帮助学生对作品有新的认识和更深层的理解,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五)合理运用影视教育资源,增强计划性和针对性

 

合理运用影视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适宜、适当和适时地引入影视作品。适宜就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关注较多的、让学生看得懂的、普遍喜爱的适合学生观看的影视片。适当,就是克服随意性,增强计划性和针对性。在语文教学中,紧扣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选择符合教学要求的影视作品,有计划地开展影视教育活动。避免以影视画面替代教学内容的分析讲解,替代学生在课堂上读书、思考、讨论,避免因过度的影视教育活动加重学生的负担。适时,就是配合教学进度,切合讨论的氛围,在讨论转折或者高潮处,适时引入影视作品;结合各种纪念日和传统节日,或社会上、学校开展的重要活动,放映内容相关的影片,使学生能联系实际受到深刻教育。

 

参考文献:

 

[1]袁智忠.影视鉴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2]田梦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语文学刊,2004,(12).

 

[3]陈中.运用影视教育资源创设语文课堂情境[J].教学与管理,2006,(36).

对影视文学的认识篇7

[关键词]影视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上个世纪90年代宣告影视文化时代的到来,这给高校德育工作者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把影视文化引人高校德育工作,拓宽高校德育工作渠道,开辟德育工作的新领域。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充分尊重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发挥社会主流影视文化的育人作用,促进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作为现代新型的传媒文化,影视文化凭借其独特的传播与表现方式,对当代大学生这一特殊的受众群体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一、影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精神影响

影视作品具有形象直观、传播广泛、为人们喜闻乐见等特点,在人们总体文化水平还不是很高的中国,它还具有不受阅读能力限制的优势,因而拥有比印刷文字更为庞大的受众群体。即使在娱乐消遣方式日趋多样化的今天,“影视作品凭借其叙述引人入胜的故事、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示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以及强烈的视听效果等艺术手法,仍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首选”。此外,较之其他传播媒介,影视作品在弘扬传统美德、传播优秀文化方面也更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因此,大学生现在热衷于影视文化并不一定是坏事,关键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正确地看待和引导。只要处理得当,影视文化也可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极好的机遇。因为它比枯燥无味的说教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具体来说,影视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影视文化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开拓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影视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在自由开放,高速运转的影视文化世界里,由一部电影就可挥洒自如地演绎超越时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故事情节,思想政治工作者如能运用影视文化这种方式,向大学生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引导他们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接受各种思想教育的辅导,摆脱耳提面授的传统教育模式的诸多限制,就能极大地拓展了思想教育工作的时空。现代一些大学校园通过观看影片,写观后感以及知名教授对影片的讲解都是对此理论的现实运用。另外。在影视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大量影片的不断出炉,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大学生通过观看影片可以随时与思想大师、文化大师进行心灵与心灵的对话,从而升华自己的思想与灵魂。可以说,大量富有教育意义的影片的出炉,既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资源,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减轻了他们的压力。

2 影视文化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在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其中运用影视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实践证明:优秀的爱国主义影视片蕴藏着丰富的思想、艺术内涵,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可信、感染力强的特点,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当代大学生在欣赏这些爱国主义的影视作品中(如《长征》《大国崛起》《东京审判》《我的1919》《任长霞》等),激发了爱国主义情感和理想主义情怀。总之。用优秀影视片对广大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素质教育,已成为国家、社会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措施。“影视音像对大学生道德的养成、人格的塑造、审美的熏陶是父母和老师教诲的强有力的补充。积极向上的影视作品将成为大学生知识教育、科学普及、了解社会和个性发育的重要选择之一”。电影电视作为宣传媒体,必然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有利于我们能动地利用这个有效工具,为素质教育服务。

3 影视文化扩大了大学生社会体验的范围,使学生从影视观察、了解、接触并逐渐融入社会

影视文化强化了大学生知识观念的更新,作为大学生社会生活体验的主要环境。怎样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充分发挥影视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是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对的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我们要充分尊重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正确引导影视文化潮流,发挥影视文化的育人作用,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影视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爱国主义品德形成上有着巨大影响作用,但这种生活体验往往比较狭窄单一。由于大学生年龄和学习生活的特殊性,其社会生活体验往往受到众多局限。影视文化作为现代新型传媒文化,从根本上消除了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阻隔。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工具。还是制造现代人心灵、改变整个生活情境的新力量。影视文化丰富了大学生进行社会体验的范围,为大学生体验社会生活提供了新的社会环境。另外,从某种程度上看,我国的文化形式、范围不够宽泛,不能满足和适应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大学生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活泼新颖的文化产品有了更多的需求。影视文化以其广泛性、新颖性、多样性的特点,负载许多新的知识和现代观念,既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又通过对旧观念的冲击,强化了大学生新的生活观念的形成。大学生在影视文化长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下,扩大了知识容量,更新了思想观念,并以新的知识和观念面对世界,改变自己的命运。

二、影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影视文化信息在改革开放之后由信息匮乏走向信息充裕乃至信息过剩,海外不良影视信息通过合法与不合法的手段、途径漂洋过海登陆中国。具体表现为:

1 影视文化信息的虚拟性可造成大学生的道德沦丧

人们的道德关系在于现实的真实世界之中,在现实的世界原本不存在任何的虚拟性。此外,色情信息也可引诱自律能力不强的大学生走上歧路,大学校园发生的案件就可以为此提供佐证。由于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尚未完全定型。在现实生活中一直沉浸于腐朽、颓废的影视文化信息世界之中,因而容易在丧失约束的情况下放纵自己的行为,增加了越轨的可能性。因此,如果社会、校园对此不进行严格思想教育的话,让他们一直沉迷于影视文化信息的那些“精彩片段”之中。并在现实中演绎这些“精彩片段”,必会导致不道德行为的无限性拓展。因此,上述问题都应引起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大学生道德问题的关注。

2 沉迷于影视文化虚拟世界易导致大学生疏远现实的人际关系

由于一些大学生对现实的不满,产生消极厌世的情绪。他们选择影视文化世界来逃避现实,再加上影视文化世界那些故事情节的完美性。如爱情片是演绎得如此完满,恐怖片是如此的刺激与惊心动魄,是如此的裸,如此这些对他们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因此就有了大学生沉迷于其中,乐此不疲,从而大大减少了参加社会的交往活动,疏远 了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许多大学生反映他们停止观看影片之后就变得更加空虚与失落,更加厌恶人际关系。因此,他们不得不再到影视文化世界当中去寻找慰藉。如此恶性循环,加剧了社会互动,疏远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

三、用影视文化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要使影视作品在大学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有效作用,必须着重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高校要将影视文化纳入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面对我国的大学生受外来影视节目中所宣扬的资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理想和成才的意识淡化,使命感不强。因此,我们应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成才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成才的文化环境和内在条件,正确认识人生阶段的特点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他们走立志成才的路,把学生的主要精力转移到学习上来,增强抵制影视文化不良影响的内在机制。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树立为人类多作贡献的思想观念。同时。必须坚持不懈地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摆正贡献与索取、理想与实惠、他人与自己的位置;也要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克服把两者对立起来的倾向,既要反对极端利己主义,又要反对虚幻的集体主义;既要看到个人,更要看到社会。要提倡个人服从集体、服从社会,集体和社会利益至上的观点,引导大学生正确地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换的新时期,大学生面对学业以及未来就业的竞争与压力,高校管理部门应利用大众传媒等娱乐活动在减轻学生身心压力的同时,更应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引导。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如果能对高校德育工作合理有效地将影视文化纳入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中,必将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提高德育工作的整体效果。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建设好适应社会主义大学德育要求的、为大学生所喜爱和参与的校园影视文化体系。

2 增强大学生对影视文化的鉴别力

引导大学生认清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危害影视片,这类影片反映出来的崇尚物质享受和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生活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有很大的影响。大学生对崇尚物质享受的生活方式极为欣羡,而现实生活的差距又激起他们更强烈的渴望去追求物质享受,去接近和模仿这种生活方式。由于他们在人生终极目标的选择上没有求得答案,于是在转向现实生活中选择他们的理想目标时,就为这种生活方式所强烈吸引。在追求过程中,金钱是达到目的的主要手段,因而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追求往往导致他们“一切向钱看”。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去认识这种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危害性;同时也要通过文化伦理分析、美学评论、艺术欣赏指导等形式,启发和引导大学生真正认识港台的影视文化选择、汲取其优秀成分,抛弃那些不健康的、粗俗的内容和形式,使香港、台湾和国外的影视文化与大陆的影视文化形成良性结合,形成更优化的结构。

3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艺术鉴赏水平

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审美教育在大学生中开设影视文化课,并作为公共必修课,也可以开设一些影视作品欣赏讲座,经常组织学生观看品味高、艺术欣赏价值较高的影视名片,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不同时期、不同背景的影视片。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并从中吸取健康有益的东西。这对于发挥影视教育的功能,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审美品位。都将起到非常好的作用。通过示范、欣赏、讲座以及开展影评活动等形式,帮助大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和鉴别审美能力,让学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高校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源,是科学技术的辐射源,是培养人才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为育人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给予学生艺术熏陶、人文精神的塑造,对加速大学生的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完善和发挥大学生积极性、创造性起着激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传福,如何减少影视作品的副作用[J],新闻爱好者,2004(01),

对影视文学的认识篇8

一、影视资源应用到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影视”这个词是英文单词“movie and television”的直译,“影视”,顾名思义是电影与电视两种艺术形式的总称,是通常以文学为创造基础,以信息传播技术为手段,以视觉呈现为目的一种艺术形式。时至今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影视艺术的播出平台形式也愈加广泛,除去传统的电视与影院,手机、电脑、公交视频媒体、户外LED屏都成为影视艺术比较常见的播出平台,制作手段也越来越发达,广泛、便捷的观看渠道,花样翻新的制作手段,使得影视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同时对人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里所探讨的影视资源,主要是有一定教育价值和意义的影视资源,不是纯粹的出于娱乐性和商业目的影视资源。

把影视资源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从实践来看,这主要是由影视资源的自身特点决定的,首先影视资源具有生动性和直观性,影视艺术将画面和声音综合的艺术,光彩绮丽的画面,生动逼真的音效,都会让观者感同身受,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对社会的认知还不够全面,很多的教学内容单纯靠教师语言描绘或者自我想象,是有一定局限的,而影视艺术将感官画面直接呈现到观者面前,使学生能够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便于对文学作品更好的理解。其次影视资源具有综合性和丰富性,在《世界电影史》中,作者乔治・萨杜尔曾经对于电影做出过如下评价:“一种艺术决不能在未开垦的处女地上产生出来而突如其来地在我们眼前出现, 它必须汲取人类知识中的各种学科, 并且很快地把他们消化, 电影的伟大就在于它是很多其他艺术的综合”。影视产生于文本基础,综合了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可以说是将文本进行了更加完整和深层次的刻画与表现。通过影视作品的演绎,让观者对文学作品有了更好的理解和感受,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尤其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可以通过动态的画面来更加直观的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情感与思想,从而获得更好的艺术陶冶。同时里面包含的历史、政治、军事等领域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实现国家素质教育的方针,更契合了语文的综合性教学原则。

而从教学理论来说,将影视资源应用于语文教学则体现了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教学思想,杜威认为“ 儿童是起点, 儿童是中心, 而且是目的。儿童的发展, 儿童的生长,就是理想的所在”将儿童视为所有教学活动的目的和中心,同时提出“:“一切教育都能塑造智力和道德品质, 但是这种塑造工作在于选择和调节青年天赋的活动, 使他们能利用社会环境的教材”认为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践理应从儿童的阶段特征出发,小学阶段的儿童好奇心强,注意力易分散,而影视资源图文并茂,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并将其注意点牢牢锁定,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中的《草船借箭》、《猴王出世》、《人物描写一组》中的“林黛玉进贾府”分别节选自我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在讲解这些课文时,单纯靠教师填鸭式的讲授肯定无法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而这基本名著也被搬上荧幕,并且翻拍了很多版本,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截取与课文相关的影视片段放给学生看,在视觉与听觉的冲击下,学生不仅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书本内容,并且能产生持续的兴趣,从而能牢记课堂内容。

二、如何“善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影视资源

探讨了“什么是”、“为什么”,接下来就要分析下“怎么用” 了,所谓“语文教学中影视资源的‘善用’”,那么,怎么用才算是“善用”呢?将影视资源运用到语文课堂上首先就要认识到影视资源对于教学的多重性影响---既有正面影响,也存在负面影响,当前的小学生身处与信息爆炸的时代,形形的数字终端充斥周围,小小年纪的他们就已经学会通过网络渠道下载观看各种影像、视频,而所有的影视资料,既有助于语文教学,同时在这个商业化时代,都不可避免地渗透着很多的娱乐性和商业性因素,尤其是一些不正当价值观的传播,会给小学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作为教师要能正确认识到这点,在课堂运用的时候,首先要有选择的运用,多选择具有正面、积极教育意义的影视资料,另外当涉及到一些不当的影视资料时,要给予学生适时引导和说明,将这种影响规避到最低。

而影视资料在语文教学中的“善用”更多的还是体现在教学实践中,首先可以通过影视资源的引入来变革原有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托着腮帮子在听,而且授课顺序按部就班,学生缺乏互动与期待,通过影视资源,可以让学生在观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在观看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成讨论小组互相讨论,教师也参与其中,从而加深课堂印象,并且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教师还可以通过影视资源对整个单元的语文授课进行有机调整,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进行动态结合,对于精度课文,通过影视片段的回放与细致讲解,使学生能充分理解,对于略读课文,则主要通过影视资料的播放,让学生欣赏与感受,自主去思考教学重点。

对影视文学的认识篇9

关键词 影视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爱国主义

影视文化是建立在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门类交汇点上的综合性艺术文化类型,兼容了政治、经济、社会、哲学、法学、文学、教育等多种社会科学的深邃思想内涵。作为现代新型的传媒文化,影视文化凭借其独特的传播与表现方式,对当代大学生这一特殊的受众群体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这就自然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影视文化时代如何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回应影视文化时代带来的种种机遇和挑战。

一、影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影视作品具有形象直观、传播广泛、为人们喜闻乐见等特点,在人们总体文化水平还不是很高的中国,它还具有不受阅读能力限制的优势。因而拥有比印刷文字更为庞大的受众群体。即使在娱乐消遣方式日趋多样化的今天。“影视作品凭借其叙述引人入胜的故事、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示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以及强烈的视听效果等艺术手法,仍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首选”。此外,较之其他传播媒介,影视作品在弘扬传统美德、传播优秀文化方面也更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因此,大学生现在热衷于影视文化并不一定是坏事。关键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正确地看待和引导。只要处理得当,影视文化也可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极好的机遇。因为它比枯燥无味的说教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具体来说,影视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和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拓展了时空,丰富了资源

影视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在自由开放,高速运转的影视文化世界里,由一部电影就可挥洒自如地演绎超越时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故事情节,思想政治工作者如能运用影视文化这种方式。向大学生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引导他们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接受各种思想教育的辅导:这就摆脱了耳提面授的传统教育模式的诸多限制,极大地拓展了思想教育工作的时空。现代一些大学校园通过观看影片,写观后感以及知名教授对影片的讲解都是对此理论的现实运用。另外,在影视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大量影片的不断出炉,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大学生通过观看影片可以随时与思想大师、文化大师进行心灵与心灵的对话,从而升华自己的思想与灵魂。可以说,大量富有教育意义的影片的出炉,既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资源,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减轻了他们的压力。

2、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在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其中运用影视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实践证明:优秀的爱国主义影视片蕴藏着丰富的思想、艺术内涵,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可信、感染力强的特点,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当代大学生在欣赏这些爱国主义的影视作品中(如《英雄儿女》《董存瑞》、《地道战》、《雷锋》、《焦裕禄》、《孔繁森》《我的1919》《任长霞》等),激发了爱国主义情感和理想主义情怀。

总之,用优秀影视片对广大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素质教育,已成为国家、社会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措施。“影视、音像对大学生道德的养成、人格的塑造、审美的熏陶,影响之大,是父母和老师教诲的强有力的补充。积极向上的影视作品将成为大学生知识教育、科学普及、了解社会和个性发育的重要选择之一”。电影电视作为宣传媒体,必然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加深对影视作用的认识,有利于我们能动地利用这个有效工具,为素质教育服务。

3、扩大了大学生社会体验的范围、强化了大学生知识观念的更新

作为大学生社会生活体验的主要环境。家庭、学校在促进他们身心发育、智力发展和品德形成上有着巨大影响作用,但这种生活体验往往比较狭窄单一。由于大学生年龄和学习生活的特殊性,其社会生活体验往往受到众多局限。影视文化作为现代新型传媒文化。从根本上消除了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阻隔,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工具,还是制造现代人心灵、改变整个生活情境的新力量。影视文化丰富了大学生进行社会体验的范围。为大学生体验社会生活提供了新的社会环境。

另外。从某种程度上看,我国的文化形式、范围不够宽泛,不能满足和适应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大学生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活泼新颖的文化产品有了更多的需求。影视文化以其广泛性、新颖性、多样性的特点,负载许多新的知识和现代观念,既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又通过对旧观念的冲击,强化了大学生新的生活观念的形成。大学生在影视文化长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下。扩大了知识容量,更新了思想观念。并以新的知识和观念面对世界,改变自己的命运。

二、影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影视文化信息在改革开放之后由信息匮乏走向信息充裕乃至信息过剩,港、澳、台以及海外影视信息通过合法与不合法的手段、途径漂洋过海登陆中国。影视界、文化界要对之进行一一核实,看是否合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或是否符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是不太可能的。这些影视文化信息不仅仅过剩。而且其中还有很多是腐朽、颓废、暴力、色情等的影视文化信息,那么这些信息又给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消极和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

1、影视文化信息的虚拟性可造成大学生的道德沦丧

人们的道德关系在于现实的真实世界之中,在现实的世界原本不存在任何的虚拟性。然而由于影视文化世界的多样性、丰富性。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超越现实的虚拟的影视文化世界,它在为大学生提供一些不可取信息的同时,也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些不可取的行为模式范本:如影视文化信息中的那些暴力倾向,古怪的行为模式等等。这在我们的现实世界都能找到依据,如大学生中存在的帮派行为、群架行为等等无不说明这一点。此外,色情信息也可引诱自律能力不强的大学生走上歧路,大学校园发生的强奸案件就可以为此提供佐证。大学生在寝室、影院、网上观看色情、暴力影视文化信息的时候,凭的全是个人的道德自律行事,在影视文化信息上中,大学生可以摆脱成人的约束,松弛禁忌。

由于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尚未完全定型,在现实生活中一直沉浸于腐朽、颓废的影视文化信息世界之中,因而容易在丧失约束的情况下放纵自己的行为。增加了越轨的可能性。因此,如果社会、校园对此不进行严格思想教育的话,让他们一直沉迷于影视文化信息的那些“精彩片段”之中,并在现实中演绎这些“精彩片段”,必会导致不道德行为的无限性拓展。这对于是非辨别能力不高、自我约束力不强的大学生来说要形成健全的人格是很困难的。因此,上述问题都应引起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大学生道德问题的关注。

2、沉迷于影视文化虚拟世界易导致大学生疏远现实的人际关系

由于一些大学生对现实的不满,遭受到挫折打击,产生消极厌世的情绪。他们选择影视文化世界来逃避现实,再加上影视文化世界那些故事情节的完美性。如爱情片是演绎的如此完满。恐怖片是如此的刺激与惊心动魄,色情片是如此的赤裸裸,如此这些对他们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因此就有了大学生沉迷于其中,乐此不疲,从而大大减少了参加社会的交往活动,疏远了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许多大学生反映他们停止观看影片之后就变得更加空虚与失落,更加厌恶人际关系。四、六级英语考试的压力、考研的压力、找工作的压力,现实中人际关系的失败,这些都导致学生沉迷于影视文化世界之中。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现实交往,这样便导致人际关系隔阂更大、压力更大。因此。他们不得不再到影视文化世界当中去寻找慰藉。如此恶性循环,加剧了社会互动性障碍,疏远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

3、影响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正确人生观的树立

影视文化大多是以娱乐为目的。以技术为手段。以文化商品生产的方式创造出来的一种为大众喜好的文化形式,凸现的是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其感性的指向和追求愉悦的功能,必然带有娱乐性的特点。如“韩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本质特征是世俗的、功利的,它不仅为大学生群体构筑起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范本,而且为他们做出最为具体和颇具说服力的引导,改变着他们的认知、情感、思想与心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

此外,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世俗功利化的影视文化作品过多,这些作品没有多少崇高的追求,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把个人收入、社会地位、香车美女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使很多大学生相信金钱和权力的威力,迷失在了虚幻的影像之中。大学生中的理想主义受到冲击,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忽视。在这些影视作品的影响下,相当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以自私自利为人生目的。只管追求自身物质利益和个人成功,而小顾他人利益,甚至不惜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因此。影视文化世界,以难以想象的速度侵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以难以想象的影响力作用于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假如我们对此不能加以控制和防范,那将是一个极大的危险。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对策

影视文化是社会文化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生活在象牙塔内的大学生,也主要通过大众传媒所表现的内容来了解生活、了解社会。影视传媒所传递的思想观念必然对大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积极转变观念,学会运用影视文化这一信息渠道与手段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具体实现对策主要有:

1、高校要将影视文化纳入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

我国的大学生受香港、台湾影视节目中所宣扬的资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不小。理想和成才的意识淡化,使命感不强。因此。我们应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成才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成才的文化环境和内在条件,正确认识人生阶段的特点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他们走立志成才的路,把学生的主要精力转移到学习上来,增强抵制港台影视文化不良影响的内在机制,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树立为人类多作贡献的思想观念。同时,必须坚持不懈地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摆正贡献与索取、理想与实惠、他人与自己的位置:也要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克服把两者对立起来的倾向,既要反对极端利己主义,又要反对虚幻的集体主义:既要看到个人,更要看到社会。要提倡个人服从集体、服从社会,集体和社会利益至上的观点,引导大学生正确地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

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换的新时期。大学生面对学业以及未来就业的竞争与压力,高校管理部门应利用大众传媒等娱乐活动在减轻学生身心压力的同时,更应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引导。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如果能对高校德育工作合理有效的将影视文化纳入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中,必将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提高德育工作的整体效果。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建设好适应社会主义大学德育要求的、为大学生所喜爱和参与的校园影视文化体系。

2、引导大学生认清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危害

港澳台和国外的影视片,反映出来的崇尚物质享受和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生活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有很大的影响。大学生对崇尚物质享受的生活方式极为欣羡,而现实生活的差距又激起他们更强烈的渴望去追求物质享受,去接近和模仿这种生活方式。由于他们在人生终极目标的选择上没有求得答案,于是在转向现实生活中选择他们的理想目标时,就为这种生活方式所强烈吸引。在追求过程中,金钱是达到目的的主要手段。因而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追求往往导致他们“一切向钱看”。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去认识这种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危害性:同时也要通过文化伦理分析、美学评论、艺术欣赏指导等形式,启发和引导大学生真正认识港台的影视文化选择、汲取其优秀成分,抛弃那些不健康的、粗俗的内容和形式。使香港、台湾和国外的影视文化与大陆的影视文化形成良性结合,形成更优化的结构。

3、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审美教育

对影视文学的认识篇10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戏剧与影视学;专业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3-0078-03[ZW(N]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大学第五批教学改革项目(JG2013YB003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任艳(1978―),女,山东平原人,博士,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影视艺术理论。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来自于西方的教育方式。在我国,对“研究性学习”主要有三种认识。一种是将其看作一门课程,一种是将其视为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是将其视为一种教育理念。一般来说,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研究型课程主要是在中小学,在大学则更多地将其视为一种学习方式。将其视为一种理念则主要是教育研究者们从理论上的讨论。

本课题是从教学角度对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研究性学习”的应用研究,采纳的是第二种观点,尝试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融入专业的课程教学当中。

一、经验与知识――对“研究性学习”的再认识

目前,大学的“研究性学习”基本被等同于科学研究活动,主要是让本科生了解和参与科研活动。最早的是清华大学的“学生科技训练计划”,随后是浙江大学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继而中国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也陆续设立了类似的科研训练项目。[1]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者们的认识。比如刘树仁[2]认为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李尚卫[3]也直接指明“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王睿[4]给出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是“依照科学研究的模式”来完成教学。其实从“研究性学习”形成的历史可以看出,这种简单的理解是对“研究性学习”的一种误解,甚至可能造成对“研究性学习”的本性的背离。

“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卢梭,他在教育小说《爱弥儿》中提出了尊重儿童天性的教育理念。而后是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以个体的直接经验为中心、以学生的个人活动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之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活动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等进一步丰富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内容。[5]从他们的思想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自主地去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面向“经验”,面向现实的生活,从中获得对世界的认识,最终仍然需要形成正确的“知识性”认知。“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否定“知识”,而是拒绝用既有的“知识”去限制学生。除了主动地探究和发现,“研究性学习”起码还有两层意思:一是面向社会和生活现实,面向经验;二是科学的认知。

所以,将“研究性学习”简单地等同于科学研究的做法确实有所偏颇。因为这极易将学习简化为对研究方法的掌握,对研究过程的了解,而忽略了“面向社会和生活现实”这一点,甚至会降低了对认知的科学性的要求。比如,有学者认为“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即便最后的研究结果“稚嫩可笑”也没关系。[6]而对于一般的人文艺术学科的本科生来说,他们能参与的“科研”工作,不过是研究资料的梳理,即便形成了某种认识,也只是从“知识”到“知识”的过程,恐怕离“研究性学习”的本质还是有距离的。

早在2001年学者安桂清[7]就提出了“研究性学习不能囿于科学研究的藩篱”的观点,但是似乎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接受。因为她发表于《教育发展研究》的这篇论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反思》虽然被引用了92次,但之后被不断重复的却是“研究性学习就是类似于科学研究的主动学习”。因此,有必要重申“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首先要强调的是“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是让学生面向现实生活世界,而不是书本世界,注重体验性,不能用已有的概念和思想限制学生对世界的个性化认识,更不能用单一的“科学研究”方法取代了探索式学习的丰富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另外,对“研究性学习”的推行和实施还需要根据专业和课程的需要来做个性化的设计,否则便可能陷入僵化和形式主义,同样是对“研究性学习”的背离。

二、学习与创作――在戏剧与影视学专业中推行“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2011年,戏剧与影视学正式被确立为一级学科,涵盖了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摄影、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导演、表演等10多个本科专业。这为戏剧与影视学下属的各专业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一)“专业性”要求的加强需要推行“研究性学习”方式

以前,戏剧与影视学的各本科专业是各高校根据自身条件、依托不同的学科建立起来的,如文学、新闻与传播学、信息技术等,对专业性并无特别突出的要求,基本同普通文科专业一样,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然而,根据当前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规划,培养艺术专门性人才成为影视教育重心,艺术教育面临从“学术型”向“专业型”的转变。[8]这必然要加强对学生的创作能力的培养。艺术创作需要的是思想的自由和个性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和“接受性”学习方式只会禁锢学生的思想,束缚学生的个性,压抑他们的创作潜力。只有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二)就业去向需要学生形成“研究性学习”的思维习惯

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进入该领域的创作一线工作,主要从事影视剧、电视节目、网络视频、影视广告等文化产品的制作和传播工作。戏剧与影视学的毕业生将成为重要的社会舆论和文化思想的传播者和制造者。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需要比普通观众更有见地,对事物认识更深刻,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对观众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在很多时候还需要对主流价值观和社会意识形态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并能以观众易于接受的方式传达出去。这种工作最忌讳的便是人云亦云和僵硬死板的图解,尤其需要的是正确认识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恰恰符合了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对学生的要求和培养目标,有助于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对社会生活现实有认识能力和判断力的人才。

三、目标与手段――在戏剧与影视学专业中推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除了需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之外,还要适应特定的教学对象。目前,我国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生源并不是第一流的,艺术专业的录取分数普遍低于其他的同等本科专业。所以,大部分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学生的文化课水平并不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能力都稍差一些,但感受力、活动能力比较强。

笔者和辽宁大学的几位教师共同完成的此次教学改革实验,涵盖了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摄影、广播电视学、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导演、表演等几个专业的学生,涉及了学科通选课、学科核心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方向课等几个类型的课程,经过理论上的探讨和实际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一)建立“存疑式”和“情景式”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是将“正确的知识”告诉学生,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任课教师要改变这种“传递式”教学,建立“存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留下问题,不予解答。一是将有争议的问题和尚无定论的问题直接抛给学生,告诉他们此问题无解,同时对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要让学生了解这一问题争论的焦点是什么,无法形成定论的根源又是什么。二是在某些内容的讲授意设置问题,但不给出答案,让学生通过课下查找资料的方式自己寻找答案。这样可以改变学生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下形成的被动接受的习惯,打破他们那种“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并且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思维定式。[6]

“情景式”教学是对“情景换位”的学习模式的一种转化。要求教师改变简单的思想观念传输的方式,学会将抽象的问题还原为具体的情境。可以通过详细、完整地讲授思想观念形成和确立的过程,让学生对特定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环境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也可以用模拟的方式,将学生置于具体的情境之中,体会其中的特殊感受,形成一定的理解和认识。这对于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所要面对的始终都是具体的人和事,而不是抽象的观念,只有对具体情境具有认识、判断和再创作的能力,才能真正胜任影视艺术工作。

(二)设计“参与性”课堂模式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形式,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传统的“满堂灌”的课堂模式让学生形成了一种习惯,认为上课只需要听就可以了。学习认真一点的,还会做笔记,学习不积极的甚至连纸笔都不带。“研究性学习”需要的是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去探究问题,自主学习。这就需要改变这种“满堂灌”的课堂模式,适当设计一些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的环节,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

可以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法。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设置一些小问题,留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自由发言的形式,让学生随时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参与性。

还可以设置学生“讲习课”。将一些知识性比较强、问题相对简单的授课内容安排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查找资料,自己备课,自己上讲台讲。还可以设置提问环节,让其他学生对该学生所讲的内容提出问题,推动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师主要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对于学生疏漏的问题予以补充,对于其中比较重要但学生又没有讲明白的问题进行深入讲解。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日常上课的过程中逐渐建立主动学习的意识,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这也是目前我国的高校推行“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

(三)规定性作业与自主研究性作业相结合的练习方式

大学教学,特别是一般的文科类教学,不太重视课后练习,也不给学生布置太多的课后作业。一般情况下,一门课程一学期只做一次课后作业,而这一次作业通常还只是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教师并不给予太多指导。学生的实际训练其实是很少的,而缺少指导的一两次练习也基本没有意义。这种“少动手”甚至“不动手”的学习方式很难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采用规定性作业与自主研究性作业相结合的练习方式是为了增加学生的实际训练。规定性作业是面向全体学生、必须完成的、规定题目或形式的作业,自主研究性作业则是跟授课内容相关但不规定题目或形式的作业,且可以自由选择做与不做。对于自主研究性作业要求教师给予面对面、一对一的指导,甚至可以要求学生反复修改,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问题形成比较深刻和全面的认识。这是将“研究性学习”直接纳入课程教学的一种形式,既便于教师指导学生,又有利于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研究性学习”的习惯。

“研究性学习”的全面建立,需要打破许多思想陈规,涉及教师、学生和管理者,需要有政策、制度的支持和保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社会工程。本文所提出的几种方法,只是针对戏剧与影视学专业,从教师的角度进行的课程教学的改进策略,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研究性学习”的建立起到推动作用。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希望能对“研究性学习”的建立贡献一点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耿希峰,马丽枝,曲贵海.教学型大学本科生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6):149.

[2]刘树仁.研究性学习探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1(6):146.

[3]李尚卫.高校研究性学习新论[J].宜宾学院学报,2008(4):119.

[4]王睿.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与策略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5(5):83.

[5]张利荣.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其实现策略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2:35-43.

[6]叶纪林.国外研究性学习的现状、特点及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2):54-55.